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幼儿德育的核心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传统的幼儿园教学,并不重视德育,教师一致认为幼儿的认知基础属于起步阶段,对他们进行直接的德育内容灌输显得不切实际,也缺乏一定的可行性。同时,由于这时候的幼儿园教学更要求从本质上为幼儿奠定学习的基础,因而知识内容成为教师着重关注的核心,整体的教学过程和模式都围绕其来展开。这种状况直接导致幼儿园德育教学长期得不到有效的发展。在素质教育理念的贯穿下,社会各界普遍加大了对孩子所受教育的重视程度。为了培育出高素质的新型人才,要求幼儿园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知识方面,因此,幼儿园教学受到了多重的压力和挑战,为了迎合新时期的需求,必须科学有效地发展幼儿园德育教学,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德育素养的提高。
一、新时期幼儿德育的发展方向
1.德育目标的多样性
开展德育教学,幼儿园必须优先确立多样的德育教学目标,这主要是为了迎合新时代幼儿成长的需求。传统的德育教学,开展的基础都是一些统一的价值观,如简单的尊老爱幼、诚实守信,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内容也应该进行适当整改,促使德育目标更加科学有效。现阶段的社会教育,应该有着全面而多样的德育观念,不再单独注重于传统的那几样,而应该结合时代的先进性,产生最为实际的教学效用。比如,新时代下的德育价值观包含了爱岗敬业、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些都是传统德育目标不包含的,但是却具有较高的时代先进性,能够切实满足时代成长的需要。新时期的德育目标也应该做到实时的变化,及时改变教学策略,科学有效地促进幼儿德育的成长。
2.德育教学应该做到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性
每一个学生对于德育都存在不同的思考方式,理解的方向也不一致,并且,由于个性发展的需要不同,教师在实际的德育教学中,没必要统一地把幼儿推向同一个德育目标,而应该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性,释放他们的成长需求,帮助他们取得良好的德育修养提升过程。比如,有的幼儿家庭较为富有,因而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大手大脚,教师可以针对性地对其开展节俭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节约观念,使得幼儿的不良习惯受到有效的遏制。有的幼儿家长性格简单粗暴,经常对孩子责骂,导致他们的孩子对自己有一定的偏见,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因而自暴自弃。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适当地进行自强教育,提高幼儿的自信心,为他指明发展的方向,进而使幼儿受到更加完善科学的德育。
二、新时期促进幼儿园德育教学有效发展的策略
1.以情说理,强化幼儿的德育感知
处于幼儿阶段的孩子们本身的认知水平十分低,对于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没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对于教师直接讲出的理论性内容,他们往往听不懂,即时听懂了,也不知道该怎么做。同时,幼儿又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对周围的事物进行探索和思考,经常性地问为什么,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切实的回答,会留下较大的疑惑。为此,教师不妨在德育中采用以情说理的形式,对于幼儿所犯的错,并不直接给予指责和教育,而是优先对他进行一定层次上的引导,使他自主地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并进行改正。比如,有的幼儿有着乱丢垃圾的习惯,教师可以把他们带到扫地阿姨面前,给他们介绍扫地阿姨的不容易:她们勤劳地维护着校园环境的卫生整洁,而环境卫生脏乱的制造者,正是幼儿自己,以此来为幼儿敲响警钟,促使他们能够迅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从本质上实现有效的德育。
2.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同步开展
对于幼儿德育而言,仅仅凭借学校的德育并不能产生最为实际的教学效用,还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家庭是幼儿接受德育思想教育的另一场所,同时也可以称为主要场所,因为幼儿的很多习惯都源于他们的生活环境,源于周边大人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在耳濡目染的状况下,幼儿的德育修养也会受到较强的影响。为此,幼儿园教师可以适当地加强与幼儿家长的联系,积极地与他们进行交流,共同设定德育策略,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同步开展,进而最为有效地促进学生德育水平的提高。
总而言之,在时代的变迁下,幼儿德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人们必须加大对幼儿德育的重视度,积极地进行德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完善,不再一味地批评教育学生,而是以情说理,深层次地打动学生。同时,幼儿园有必要与幼儿家长联手,共同对幼儿的德育合理引导,督促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
(一)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素质,只有少数人是先天的,绝大多数人的素质是后天经过受教育训练之后逐渐形成和提高的。即使是先天性的素质,经过教育训练之后也可以大大提高。如画家敏锐、细致的观察力是在先天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实践、训练逐步形成的,这就奠定了素质可以形成、提高、相互影响、逆转等,这也就是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
(二)素质教育的特点。
1.基础化。素质具有发展性的特点。因此,为每位受教育者的一生发展打好基础,使之建立继续发展的坚实的、丰富的生长点.这便是素质教育一个突出的特点。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为受教育者――幼儿的一生打好生长点的基础.便显得尤为重要。而作为幼教工作者,奠定幼儿时期良好的素质基础.是我们的天职,是不可推卸的责任.绝不存在可有可无的选择性。
2.整体化。这是由素质所具有的整体性所决定的。
对个体而盲,各种素质结构因素统~存于其中,相互影响.显示其整体性。为此,素质教育便对我们提出了使个体在体、智、德、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要求,不能有所偏废。同时.素质教育又要求我们教育要面对全体受教育者,不得有所遗漏。我们幼教工作者作为群体中的一员,本身素质也起着影响整体素质的作用。因此,幼教机构的领导和全体保教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十分重要的。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我们自己必须模仿地做到,起到榜样的作用。如果教师要求幼儿爱护环境卫生、工作人员却随地扔纸、吐痰;要求幼儿语言美,教师自己却语言不够文明……那么,素质教育整体性特点必然会影响保教人员对孩子素质的培养效果。
所以,形成高素质的幼教工作者集体,是向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的必要前提。
3.素质化。素质具有潜在性、相对稳定性等特点,所以素质教育需要注重把外在的影响和要求“内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素质。也就是说,我们旨在奠定的素质教育,是对一个人的发展所提出的外在影响,所产生的外在作用。而这种影响和作用,只有通过个体的“内化”作用,才能形成个体所具有的素质,素质一旦形成,便可以稳固下来。
4.民族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这就决定了素质教育具有民族化的特点,遵循素质教育对象的年龄特点,是我们幼教工作者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的科学性所在,是不容忽视的。
二、《幼儿素质实验》是幼儿园课程中的核心内容
(一)《幼儿素质实验》的课程特点。“幼儿素质实验”就是幼儿教师向幼儿实施素质教育的活动过程。幼儿素质实验主要是通过幼儿园课程来进行的。那么,什么是课程?《教育大百科全书》对“课程”的定义是“课业及其进程”。幼儿园课程是不是仅指“体育、音乐、美术、数学、语言”等科目?是不是仅指作息表上所列的“来园”、“晨检”、“自由活动”、“进餐”、“游戏”等一日生活规程?……我们说“不只是”。那么,反过来说“音乐、体育、美术……”科目是不是“课程”内容?“一日生括常规”是不是“课程”内容?我们则回答“是的”。由此可见,“课程”是以整个幼儿园为对象的,它的意图是用来使幼儿园教育能够充实地、科学地、协调有效地进行,从而有利于幼儿健康地成长。
(二)《幼儿素质实验》的实施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要求:
1。思想认识的转轨。长期以来,一些幼儿园,特别是本地一些私立幼儿园,本着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进行幼儿园教育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少从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的落脚点上予以考虑,因而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在幼儿身上并不到位,也就是说距离幼儿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明显差距。
比如,有的教师有数育要求,但多是具体到教师教了几首歌、几个儿歌、几个字等。也就是说,量f特点明显,质的特点缺乏。所以,在考虑数量的同时,落实到素质基础上,是全体幼教工作者目前需要重视的认识上的转轨。
再如,我们习惯于用一节“课”中孩子所表现的技能技巧来衡量教师的水平,而忽视教师如何启迪孩子的思维等能力去掌握技能技巧的过程。例如,过去孩子在画画过程中多半只会照老师的示范画一笔一画地学,脱离了示范便不知如何通过观察在纸上表现图画的意愿。这种“技巧”的传授,不能说明幼儿或教师的素质高低。所以,将重视传授技能技巧转移到素质教育轨道上来,也是当务之急。
仅以上各例就可以说明我们幼儿园的教育必须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要从教材教育、技巧教育等转轨到素质教育上来。我们必须认清,这两条轨道是截然不同的教育思想。只有首先从思想上、认识上予以高度重视,才能产生转的行为。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这种转轨任务是从领导开始自上而下承担的,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关键词:幼儿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策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概括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分为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引领着先进文化的发展,对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幼儿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生涯的基础,有着启蒙的作用。 因此,价值观的形成对于幼儿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
一、优化教育环境,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隐性渗透
校园是幼儿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环境对幼儿有着一定的影响。 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要体现在校园环境建设之中。幼儿园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运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地设计与安排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既突出核心价值观,又体现趣味性,寓教于乐,使幼儿在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全面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幼儿营造和谐、民主、宽松、愉快的氛围,建立平等、和谐、理解、信任的师幼关系,以良好的环境影响人,以生动的活动感染人,以积极的体验塑造人,以有趣的学习发展人。通过合理构建幼儿园的环境来实施幼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在学校的周围张贴一些标语,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教育,让他们懂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更好地发挥价值观的作用;在楼道内布置礼仪墙,将“谢谢”“请”“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以字画的形式布置成精美的主题墙,教育幼儿说文明语,做文明人,为幼儿营造了活泼、激励的学习氛围;在幼儿园围墙上画饰画,渲染友爱和平的气氛;利用班级的各个区域,创设“娃娃家”、“图书角”等区域角,通过书中、故事中、游戏中的人物行为去认识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从而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及生活中的事情。把环境作为一种工具,使孩子们在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启发,建立一种正确的道德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二、提升师德素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W活动中
教师要认识到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增强自己的知识素养,传达给幼儿最准确、先进的理论。幼儿的模仿性是非常强的,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往往成为他们学习、模仿的对象。因此,幼儿园要从师德修养、执教能力、教育理念、身心素养等几个方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以高尚的人格魅力熏陶幼儿。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价值观的内容、思想贯穿到一日活动。针对幼儿的性格特点,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学中。或许幼儿并不了解什么是价值观,也不懂价值观的内容, 教师们要用浅显易懂的例子教育他们。如在语言教学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国学三字经、弟子规等的比重,培养他们体会传统审美文化的独特内涵,热爱我们民族优美的传统文化,从而达到培养幼儿爱国主义精神的目的;还可以和集体教学活动相融合,充分发挥创造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自编成儿歌给孩子们教唱;利用教学活动在幼儿中间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等,让幼儿在寓教于乐中更好地传递正能量,弘扬真善美,并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加深对价值观的理解。
三、善于抓住契机,日常生活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幼儿日常行为教育的准则。价值观教育,要始终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与幼儿的日常生活教育紧密结合,以学习和生活为桥梁,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针对各个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制定教育内容,由浅入深、循循善诱,转化为幼儿自觉地行动。如通过了解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使幼儿萌发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在各类竞赛性游戏中,激发幼儿的团结意识,明白团结一致、互相协作就会胜利的道理;在跳绳、玩皮球等为主的小游戏中,教育幼儿互谦互让,不争抢活动器具;当幼儿走独木桥,个别幼儿产生畏惧情绪时,我们都及时而恰如其分地进行勇敢与尝试教育。通过这种活动,可培养幼儿相互关心、相互照顾、团结友爱、和善交往、做事情要有责任心等优良品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幼儿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等生活的各个方面,为幼儿良好品行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价值观对于每个人都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处于启蒙阶段的幼儿。在幼儿教育中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根基,引领幼儿成长,使广大孩子从小树立爱幼儿园、爱家庭、爱祖国的意识,在不断地教育中能够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富有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为能够拥有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梁龙芳.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非言语行为的个案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关键词:幼儿 综合性游戏 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0-0156-01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非常喜欢游戏,那么,通过什么形式才能使游戏真正成为幼儿的基本活动呢?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我们把信息技术与幼儿综合型游戏进行了整合,使信息技术全方位地融入到游戏中。
1 实行信息技术与幼儿综合型游戏整合的具体做法
1.1 各类游戏相结合
以多媒体课件作为丰富幼儿游戏经验的媒介,做到创造性游戏和有规则的游戏交替进行。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有规则的游戏包括智力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娱乐游戏。我们的做法是定期开展角色游戏,平时大部分时间玩其他游戏,因为角色游戏是水平较高的游戏,如果幼儿生活经验不丰富就无法开展,所以平时就玩一些小型多变的其他游戏。例如,在玩角色游戏之前,为丰富幼儿的游戏经验,先请幼儿观看“小熊请客”、“动物医院”等动画片,这些直观形象,色彩鲜艳、形象逼真的动画深受幼儿的喜欢。幼儿在观看中,生动的动画情节和人物之间的互动交流,在幼儿的头脑中建立了深刻的感性认识,为幼儿自主游戏奠定了良好的感性基础,使幼儿在游戏中有话可说,有事可做,游戏内容不断延伸,提高了游戏质量。这样有信息技术融入的各类游戏自然结合,互相搭配,会不断激起幼儿游戏的新鲜感。
1.2 集体游戏与分散游戏相结合
集体游戏要求教师要培养幼儿遵守各项规则,使他们在游戏中获得知识经验,而小型分散的自由活动,能使幼儿从自己的愿望出发选择游戏内容,能愉快、自由、不受拘束地玩。集体游戏与分散游戏交替进行,不但能调动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在活动量上能得到相互补充,使幼儿各方面习惯、能力得到培养。例如,根据幼儿爱动、控制能力差等特点,幼儿在玩遵守规则的游戏前,先组织幼儿观看“动物运动会”和幼儿集体游戏的课件范例,使幼儿亲眼看到课件上的小动物和游戏中的小朋友是如何遵守游戏规则的,同时使他们感受到遵守游戏规则的必要性,从而规范参加游戏的行为。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幼儿玩集体游戏“鸡毛信”,发展幼儿的跑、跳和平衡能力;“蚂蚁搬家”发展幼儿爬的动作技能。在幼儿自由选择各自喜欢的分散游戏中,我们看到,幼儿有的玩球,有的玩踢口袋、跳绳、跳房子、跳皮筋。
1.3 室内游戏与室外游戏相结合
我们的室内游戏基本是以围绕主题开展的区域活动为主,在表演区,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幼儿展示各种不同的歌舞表演,使幼儿感受音乐、舞蹈动作及节奏的美,为幼儿的表演提供感性资料。在手工区,教师引导幼儿制作“七星瓢虫”,教师出示多种操作材料后,提出“用这些材料怎么制作七星瓢虫?”的问题,引导幼儿观看制作七星瓢虫的录像,伴着教师的讲解,学生有了清晰的制作思路。在幼儿制作出各只栩栩如生的七星瓢虫之后,教师把这些作品用录像机记录下来,再传到计算机上,供幼儿自己欣赏,他们看到自己的作品兴奋不已,亲身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
2 保证信息技术与幼儿综合型游戏整合顺利开展的措施
(1)幼儿园要加大投入资金的力度,保证每班有一台计算机,这是开展教学研究的必要条件。
(2)教师要学习信息技术操作,学会制作课件等技能,学习游戏理论,给幼儿教师以精神食粮。
(3)制定游戏计划,安排游戏内容。幼儿园要有半年游戏计划,班级要制定月游戏计划,根据小、中、大班幼儿的特点,安排一个月的游戏内容,这样加强了游戏的计划性,保证了游戏的经常性。
(4)创设游戏环境,保证游戏顺利开展。
①给幼儿充足的游戏时间。幼儿园一定要安排好幼儿的一日作息时间,保证幼儿至少有两个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
②创设幼儿游戏环境。要幼儿做游戏必须有游戏场地,这是必备的空间条件。室内要有满足幼儿个性发展需要所设置的区域,还要有集体活动空间。室外的游戏场地更要宽敞,并要安全。
③准备充足的游戏材料。材料的准备要适当、充足、安全,才能保证幼儿的游戏健康、丰富、生动,也才能使幼儿在与玩具材料的碰撞中,获取经验、体会快乐、促进发展。
④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幼儿的生活经验越丰富,感受体验的越多,想象越丰富,游戏的主题和内容也就越新颖充实。
3 开展信息技术与幼儿综合型游戏整合的成效
(1)信息技术融入到幼儿的游戏活动中,弥补了教师枯燥的讲解和提供信息不足的缺陷。生动、形象、逼真的动画情境及幼儿艺术作品的引领和幼儿作品成果的展示,开阔了幼儿的视野,拓宽了幼儿的思路,激发了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2)增强了幼儿的“两个积极性”。由于综合型游戏内容丰富、变化多样,特别是室内区域活动和室外自选游戏的增加,幼儿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与快乐。幼儿在区域活动和自选游戏活动中,自由选择,自主探索,充分发挥了创造性和主动精神。
(3)坚持了游戏的经常性。教师可根据时间长短和天气的变化等情况,与幼儿共同商量确定游戏内容,凡是游戏时间都由幼儿做主,这就使游戏成为幼儿的基本活动了。
(4)发挥了游戏的教育作用。游戏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促进幼儿良好品质的养成。幼儿在综合型游戏中能适应多变化的要求,学会将玩具材料随时摆放整齐,做事有条不紊,团结友爱,相互合作,遵守规则,专心操作,认真探索。
(5)综合型游戏培养了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幼儿参与各种游戏都要通过认真思考选出最喜欢的游戏,幼儿之间还要商量怎样玩,在玩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努力或在教师和同伴的配合下开展游戏,这对幼儿特别是独生子女来说,是培养他们独立生活和独立思考的好机会,为幼儿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镇赉县教师进修学校,吉林 镇赉 137300)
【摘要】在幼儿教育中,德育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德育教育,提高幼儿的道德修养,使幼儿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
关键词 幼儿德育;氛围;品质
中图分类号:G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24-0129-01
一位教育家说过,“聪明者不一定有所为,但有德者一定有所为。”由此可见,德育对个人的全面发展是必不可少的,教育者应当重视德育,通过德育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那么,在幼儿活动中如何渗透德育呢?
一、从保育员抓起,引导幼儿进入良好的道德氛围中
自古以来,家长们都认为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备条件,而幼儿教师面临的对象是3~6岁的幼儿,他们正处于个性形成的最初时期,知识经验少,判断是非能力较差,但对各方面的接受和模仿能力又特别强。因此,幼儿教师就应时时为他们做榜样,为他们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道德氛围,这样才能使幼儿慢慢地认识到什么是对,是真、善、美;什么是错,是假、恶、丑,从而在幼儿中建立一个有序、团结友爱、活泼向上的集体。
二、从点滴小事做起,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
幼儿正步入一个开端,若这时对幼儿进行道德品质的培养,将会直接影响他们道德品质的发展方向。因此,幼儿教师应注重幼儿一日活动中的每个细节,如幼儿吃饭时挑食、撒饭,把幼儿园的玩具带回家、故意把其他小朋友推倒等小事,教师们都要结合本班幼儿的特点进行适时教育,进一步让他们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
三、从幼儿活动抓起,丰富他们的道德情感
人的道德品质不是天生的,活动及交往才是品德形成的基础,即道德品质是在活动与交往的过程中形成,又在活动与交往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而幼儿的一天主要是在活动中度过的,活动又多以游戏的形式进行,这就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因此,在幼儿活动中丰富幼儿的道德情感是最有利的时机。在艺术世界里,音乐是最善于表达并激感的一种艺术形式,音乐的旋律时而活泼、时而激昂、时而舒缓,这些都能给幼儿以美的熏陶与感染。而每一首歌词均以具体、形象的语言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寓思想性、艺术性与一体,从而给幼儿以形象、生动的教育。因此,教师应通过音乐使幼儿的情感世界逐渐丰富、充实起来。比如,通过音乐系列活动《好朋友》《小娃娃跌倒了》《我的好妈妈》《幼儿园里好事多》《国旗、国旗多美丽》等,使幼儿从爱小朋友到爱父母、爱幼儿园、爱祖国的道德情感逐步得到丰富。
四、从幼儿集体评价、教师多形式表扬抓起,鼓励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当幼儿具备一定的道德意识时,他们便很乐意对自己和他人的言行做出评价,有时还会表现为告状,其实,这是引导幼儿丰富和掌握行为规范的好时机,同时又是鼓励他们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好时机。教师可经常组织幼儿共同讨论和评价集体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使之形成正确的舆论,并影响每一个幼儿。笔者在中(1)班举办了“比比谁的红旗多”的专栏,在每日结束活动时,教师就组织幼儿一起进行评议推选,即对当天表现好的幼儿,给予贴红旗的鼓励,然后每周五进行评选,对一周表现好的幼儿奖发小红花。这样既帮助幼儿提高了日常行为中的是非判断能力,又在很大程度上鼓励了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另外,我们还先后采用了“进步塔”、贴“星星”、语言称赞等多种形式,都收到了可喜的效果,从而也满足了幼儿的强烈渴望和“我最能干”的心理需求。
五、从家园联系抓起,督促幼儿坚持良好的行为习惯
自幼儿入园后,我们就建立了家园联系活动日,以使幼儿园和家长保持联系,即幼儿园将幼儿在园的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包括幼儿在道德意识上的点滴进步及种种良好或不良行为表现。同样,家长也把孩子在家的行为表现通过联系卡告诉给老师,以使家园更好地配合教育幼儿,促使他们坚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另外,每学期幼儿园都举办了“教学观摩活动开放周”,并邀请幼儿家长参加。在此期间,教学活动的内容主要围绕德育进行,如“图书笑了”、“妈妈真辛苦”、“我们都是好朋友”、“爱我中华”、“学做小雷锋”,等等,让幼儿在活动中进一步懂得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同时,教师还通过家访等形式,加深对幼儿的了解,因材施教,培养活泼开朗的“完整儿童”。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教育;整合
信息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逐渐实现应用平台的扩展和延伸,已经从传统的网络互动平台向教育和许多生活I域发展。借助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能够获取及时的信息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并实现与学生的课下交流和与家长的互动反馈,将课堂维度延伸到生活中去。在幼儿教育中,信息技术也能发挥形式多样的优势,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1.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造力
由于幼儿具有独特的学习特点,容易受到新刺激的影响和吸引,产生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因此,新的刺激和形式丰富的学习资源能够有效地引发幼儿学习的动机,并可能成为引导学生学习的持久动力。信息技术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能够提供新的刺激和实时的信息,成为教学的辅助。结合信息技术的特点,幼儿教学能够有效开展,并在形式和内容上得以丰富和深化,以丰富的形式呈现在幼儿学生面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获得专注力的体验,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创造良好的交流环境,实现信息反馈交流
借助信息技术,教师能够与家长建立校外交流环境,通过多种通讯方式实现及时的联系,并能通过这一平台交换信息,就学生的表现和特点展开长期的交流,使得教师和家长都能对学生有更为全面的认识。教师对学生建立全面的认识后,可以从多种维度对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展开分析,帮助学生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实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培养。家长也能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并据此对学生进一步开展家庭教育,实现课堂的扩展。
3.提供教学资源平台,丰富教师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能够整合网络平台中的多种信息,并将有效的信息呈现在课堂中,实现信息在教学中的高效利用。借助信息技术,教师能够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教学提供辅助,并获取最新的知识热点和动态,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使学生获取及时有用的信息。幼儿时期的教育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而借助信息技术,教师能够掌握最前沿的教学方法,并在学习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教学形式进行改进,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二、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措施
1.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幼儿教育的重点在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对幼儿进行教学的同时,要注意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做,顺应学生的天性进行教育。在课堂中,教师可以依托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游戏情境,并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进行游戏,并在游戏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教师在备课时,要首先深度研读教学内容,并展开联想,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开展游戏,使知识的刺激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学习的形式,自觉掌握知识点。
2.加强情感教育,渗透学生生活实践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传统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要求呈现多样化,教师也要从多方面寻求教学的平衡,不仅要帮助学生丰富知识体系、构建良好的逻辑思维,还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加入情感教育,让学生在体会情感情绪变化的同时,联系生活实际,获得生活感悟,并增强自身辨别是非的能力,建立良好的道德体系和认识体系。
3.构建交流渠道,实现课堂内外延伸
信息技术能够实现信息的有效交流,借助信息技术,教师能够实现多方面的信息获取和传递。教师不仅能够获取网络上的教学资源,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还能够实现与学生、家长的课外交流。同时,教师也要及时地对学生近期的学习表现做出评价,使学生了解自己在学习中的优势和不足,作为下一阶段学习调整的依据。此外,教师和家长也要通过多种渠道建立联系,既要实现教师与家长多全面的交流,也要有一对一针对学生个体的沟通。
总之,信息技术能够丰富幼儿教育中的实用信息,并提供参考的数据,为教师的教研工作提供充足的资料,如果应用得当,还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引导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本文主要针对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和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措施展开讨论,希望能为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大幼儿教师应充分认识幼儿的这种认知特点,用美术图画来启迪孩子们幼小的心智。
关键词:幼儿;学前教育;美术;图画;心智;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143-01
幼儿的心智是孱弱而单纯的,譬如一张白纸,父母是向上填色作画的画师,幼儿教师是另一种身份的画师。这个时候,画师涂抹什么颜色,孩子的心田可能就会形成什么颜色,所以,早期的教育尤为重要。那么教师就应该充分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因材施教。从幼儿的教材我们也能够直观地看出,孩子们往往会喜爱那些图文并茂的画册和课本,乐于接受一些比较直观的知识信息,而美术和图画无疑就是一种最佳的方式。所以广大幼儿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幼儿的这种认知特点,可以利用美术图画来启迪孩子们幼小的心智。
我从事幼儿教师的教学培训工作,所教的是美术课,在教学的过程中,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我主要把握以下几点,来完成自己的幼教教学工作。
一、教育学生学好教育学和心理学,正确认识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众所周知,人的思维分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两个方面,智力发展只有两种思维均衡发展才是最好的。对于幼儿而言,其逻辑思维能力要远比形象思维能力欠缺,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一些幼儿身上轻易看到,比如说目前颇为流行的一些动漫图画书,以我们成人的眼光,很难发现其中的图文意思和乐趣,但孩子们却能看得津津有味。但是,具体到一些需要用逻辑思维能力来处理的问题,幼儿因其年龄、阅历、心智等特点,就要远远输于成人了。所以,在学前教育阶段,我们美术教师能否用美术这一特殊的教育工具来打开孩子们形象思维的头脑,然后进而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呢?这就是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毋庸置疑,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只要能充分给孩子们机会去自由想象和创造,那么他的想象力就会因为学习美术而获得提高,久而久之,他的形象思维也会因此而获得发展。所以,我要求我的学生们,搞好幼儿美术教学的前提就是要认清教育教学对象的特殊性,从而进行因材施教。
二、教育学生应充分认识美术学科的专业特点。
传统教育所提倡的培养孩子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思想,实际上也是当前素质教育所贯彻执行的教育目标。美术教育教学是完成美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培养孩子们综合素质的基础工程之一。所以我常常要求我的学生们,应该充分认识美术教学这个工作的重要性,敬业才能爱岗,才能够主动地丰富自己的学科知识,从而掌握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最终能完美地胜任将来的幼儿美术教学工作。
三、教育学生应充分认识到美术绘画是培养幼儿好奇心的有效途径。
幼儿因为刚刚接触世界,所以对一切知识都会感到好奇,而正是这种好奇心,才会激励起他们探究新知的欲望。好奇心越强,探究的心理就越强烈。实践证明,好奇心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动力,一个人好奇心没有了,他的心就老了。绘画无疑是培养孩子们好奇心的有效途径,也是保持一个人的童心和青春活力的有效途径。喜欢绘画的人普遍具有较强的好奇心,而这种好奇心不但可以极大地丰富一个人的精神生活,而且同时也拓展了一个人的发展空间,增强人的社会竞争力。因此,美术可以作为一个突破口,一个切入点,以点带面,培养一个人广泛的兴趣。这一点认识,我常常向学生们强调,应努力从他们自身去发现规律,情商能带动智商,像他们一样,美术学得好的同学,他们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思维能力都会很强,所以美术教学应以激发和调动幼儿的好奇心为基点,这样才能够培养兴趣,从而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
四、教育学生应正视绘画对孩子们创新精神和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素质教育原则提出以培养孩子的的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为目标。结合幼儿美术课而言,一支画笔,一个灵感,孩子们就能在一张白纸上创作出自己头脑里酝酿的一个小世界,这不能不说是很神奇的事情。我告诉学生们,将来在对幼儿授课的时候,可能会看到孩子们的画会画得很不成形、杂乱无序,或者根本就让大人看不懂,但是我们幼儿教师应充分理解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并尊重他们的创造成果。我给我的学生们举过一个例子:比如可以给孩子们命题画画,让他们画一条小河,然后画一只小白兔想法过河的画面。于是你可以看到千奇百怪的画面就形成了。有的孩子为小白兔安上了翅膀,是想让小白兔展翅飞过了小河;有的孩子给小白兔做了条西瓜船,让小白兔划着船过河;我们都应该尊重这些创造,正是通过这些创造,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极大的活跃,思维空间无限拓展,其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培养。这就是美术课所特有的教育教学功能,值得我们每一个幼儿美术教师从中挖掘探讨。
总之,幼儿美术教学在学前教育阶段的所有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但能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培养他们的美育思想,对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我在进行幼师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也特别重视向学生们贯彻这点认识。这不但是素质教育目标的要求,也是他们作为特岗教师所必备的基本思想。
参考文献:
一、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促进幼儿自信心的建立
幼儿由于年龄和身心发展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对自己的评价能力比较差,一般都是依靠其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来辨别自己行为的优劣。幼儿教师作为幼儿教育的关键人员,他们的言行对幼儿自信心的建立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而,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幼儿教师和家长必须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充分尊重幼儿,相信他们,在言语或行动上要多多鼓励,即使一定要批评也要注意方式,要用亲切而肯定的言语对幼儿提出表扬,例如:“真棒,你做的太好了!”我相信你会做得很好”等等。特别是对于那些比较调皮而且个性鲜明的孩子,要用正确的方法引导他们,鼓励他们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对他们积极向上的言行进行充分的表扬和赞许,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成就感,从表扬中获得前进的动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激发潜在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并获得良好的发展。
二、发挥幼儿主观能动性,形成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以往的幼儿教育过程中,往往以老师为主,老师做什么,幼儿学什么,做什么,这样的做法只能让幼儿处于被动中,是一种传统的教育理念,无法发挥出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我们而应让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幼儿自身活动,对周围世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从中获取经验,得到发展。因此我们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应树立”以幼儿为本”的观念,积极发挥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寓”教”与”学”为一体贯串于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每位幼儿素质的提高。在对培育幼儿的创新思维方面会有促进作用。无论在哪个环节都应把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及能力放在首位,把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作为科学教育的核心,我们必须注重激发幼儿喜欢观察、喜欢动脑、喜欢动手,培养幼儿好奇好问、好想象的精神,积极启发每位幼儿开展创造性活动,诱发幼儿创造的潜能。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三、寓教于乐,在活动中促进幼儿进行主动学习
每个人在不同的教育阶段都要根据自身身心的发展特点选择适合的活动促进学习,但是活动的形式并不能以人的主观愿望来决定。幼儿阶段是人生的起始时期,他们具有很强的感性认识,但是理性认识能力较差,这样的身心发展特点也就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方式主要以游戏或者对事物进行观察等具体的活动进行。在这个教育阶段,学习和游戏与活动之间并无严格区分,而且对于幼儿来说,在游戏中进行学习他们更容易接受。因此,幼儿教育者要抓住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行为思维特点,将教育与游戏科学合理地结合在一起,在活动中进行教学,让幼儿在活动中亲身去对周围的事物进行观察、加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开发他们的思维和治理,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主动发现事物的过程中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四、因材施教,给每个孩子展现自我的机会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幼儿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幼儿的个体差异,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行动能力以及智力进行分别教育,换一种说法就是因材施教。传统的教育方式讲求的是统一形式的教育,不会区分幼儿的个性特点,使幼儿的个性发展受到阻碍,更严重的甚至会扼杀幼儿的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的发展,对幼儿的成长造成不利。因此,在对幼儿进行集中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根据幼儿的差异为他们提供多层次的学习内容,从各个具体的活动环节上对幼儿的差异进行关注,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允许他们有自己的表达方式。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对他们的爱好了解清楚,以便在教学中能够充分的挖掘每个孩子身上的潜力,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在活动中将自身的潜能尽量发挥出来。
五、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和长处
每个幼儿都有优点,并且都希望得到伙伴的喜欢,任性、淘气的幼儿也不例外。如平时淘气、不听话的王花,一大早就帮着老师搬桌椅。老师在上课时表扬了他。此后王花的表现较以往有了很大的进步。因此老师要透过幼儿的任性、淘气、不听话的表面去寻找他们内心隐藏着的美好品质,及时鼓励、表扬,帮助其纠正不良行为。
诚然,孩子离进入幼儿园是他们走入社会的第一站。我们作为老师就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水平,为每个儿童创设良好的适应环境,多和家长沟通,共同引导幼儿在与周围的人、事、物的交互作用中进行身心活动和素质的培养,使幼儿在原有水平上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同时,既使他们了解初浅的文化知识;又有健康的体魄、高尚的品德、美好的情趣;有爱心、关心人、意志加强、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六、从大自然的事物中对幼儿进行引导,积累创新素材
Discussion on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of Children
ZHOU Qiaoyan
(Pujiang Xinhua Kindergarten, Jinhua, Zhejiang 322200)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driven by the updat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is forces people to face powerful function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ut also changes the thinking and behavior of the people. Preschool education is the beginning of personal education, has a great impact on individual career.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of children. In this paper, from the basic meaning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edu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alysis of the play in the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tegration scheme and discusses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of children.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eschool education; integration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的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并逐渐应用到社会与生活的各个领域。而幼儿教育作为个人教育的起点,自然被信息技术所波及。信息化时代的幼儿教育对于个人的成长与成才有着更为深刻的影响,二者的融合能够丰富幼儿教育内容与方式,能够发挥家庭在幼儿教育中的功能,能够保证幼儿的心智发展与健全的人格。本文以此为背景来研究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整合问题。
1 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
1.1 信息技术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是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对幼儿教育来说,信息技术同样能够提高其教育质量与效率。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信息技术仅仅是实现幼儿教育目标的有效手段。换句话说,信息技术的运用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幼儿教育。
1.2 幼儿教育
幼儿时期是个人智力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人格健全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教育能够对整个人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作为个人教育的基础阶段,幼儿教育是个人所接受的早期教育,是个人成长与发展的基础阶段。
1.3 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整合
对于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来说,二者的融合就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幼儿教育为目的,将信息技术高效地糅合到幼儿教育的整体当中,通过二者的优势互补来为幼儿提供健康成长、快乐生活的良好环境。
2 信息技术对幼儿教育的作用
2.1 信息技术能够丰富幼儿教育内容与方式
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信息技术具有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多媒体化与形象化等特点,这就决定了信息技术本身对于幼儿教育的推动作用。幼儿教育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丰富幼儿教育的内容与方式,运用更为有效的教育手段,高标准实现幼儿教育,为幼儿教育带来更加广阔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增强世界各地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增强教育内容的形象化,便于幼儿的理解与记忆。
幼儿园是进行幼儿教育的重要场所。幼儿园的管理与教育工作都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首先,计算机网络是幼儿园进行现代化日常管理工作的硬件环境,能够提高幼儿园日常管理工作的效率,保障幼儿园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其次,计算机可以用于制作授课所用的教学课件,比如用Powerpoint、Flash等动态展现龟兔赛跑的过程,这不仅能够吸引幼儿的眼球,还有可能提高幼儿的求知欲望。另外,信息网络还能够为幼儿提供更为丰富的网络资源,从而深刻地影响幼儿教育的效率。
2.2 信息技术能够发挥家庭在幼儿教育中的功能
任何事物都不能完全脱离其生存和生活的土壤而发展与壮大,这同样适用于处于懵懂期的幼儿。在这一时期,幼儿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用强烈的好奇心面对身边的一切,因而很容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干扰。家庭,作为是幼儿从出生就接触的生活和成长环境,对幼儿的未来发展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不仅丰富了幼儿的学校教育内容,完善了学校教育方式,同时也为幼儿家庭作用的发挥提供了可靠保障。一方面,先进的信息技术使得幼儿在家中也能够进行科学生动的学习。电视剧中的幼儿教育节目可以通过动画片或者是幼儿娱乐节目,寓理于乐,让幼儿在无形当中接受教育。另一方面,先进的信息技术能够协助家长为幼儿的学习与成长营造更好的氛围,提供更便捷的方式。家长可以根据幼儿的自身特点与兴趣爱好,利用计算机互联网挑选出最为恰当的方式与内容,来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满足幼儿的好奇心。
2.3 信息技术能够保证幼儿的心智发展与健全的人格
先进的信息技术是幼儿教育高效实施的技术保障,而将信息技术融入幼儿教育的做法是幼儿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信息技术所具有的多媒体化、智能化、时空跨越性、形象化等自身特点使得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融合成为可能,而幼儿教育的迫切性与时代的发展要求使得信息技术融入幼儿教育成为必然。通过信息技术的多媒体性,这一技术所表现的图文并茂与声色俱全能够引发幼儿的好奇心,促进幼儿信息意识的逐步形成,增强幼儿的求知欲;通过信息技术的智能化,能够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最恰当的授课内容与方式,增强幼儿的理解,促进幼儿的心智发展;通过信息技术的时空穿越性,能够让幼儿在无时间与空间局限的前提下接触到他们所需要的一切事物,开拓幼儿的视野,强化幼儿的感受;通过信息技术的形象化,能够让幼儿充分意识到为人处世的内涵,健全幼儿的人格。
3 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整合方案
3.1 主题教学方案
兴趣是个人学习与探索的动力源泉,兴趣能够让幼儿自觉主动地参与幼儿教学中来,从而显著提高幼儿教育的效果。幼儿一般是指小于三岁的儿童,这一群体的年龄太小,思维简单,判断力与辨识力相对较弱,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幼儿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幼儿教师在幼儿教育中的关键地位。幼儿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多媒体与形象性特点,动态演绎教学内容,从而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幼儿教师要重视电子白板的使用,通过遮罩、嵌入等功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幼儿教师也可以组织幼儿观摩自己的作品,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从而增强幼儿的学习动力,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提供师生交流与沟通的平台。总之,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优化幼儿教学过程。
3.2 家园共育方案
家园共育是幼儿教育的关键性工作。通过幼儿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家园共育依赖双方力量,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各种教育活动。家园共育以幼儿教育为方向,以幼儿的全面发展为目的,肯定了幼儿家庭和幼儿园的重要作用,要求家园双方加强必要的沟通,共同努力以确保幼儿的健康成长与成才。幼儿园可以建立专业的特色门户网站,据此建立丰富实用的班级主页,并将之作为展现幼儿风采与智慧的平台。幼儿教师可以将幼儿的学校片段放于主页之上,以使家长有机会目睹孩子的成长故事;可以在主页上面设置专门的家园沟通平台,如信箱,在线留言等板块;可以通过班级主页展示班级的主要活动与重要通知,以向家长汇报幼儿园的近期动向,方便家园交流与合作。
3.3 安全管理方案
安全问题一直以来就是幼儿家长与教师作为关注的问题。为了充分保障有学生的人身安全,幼儿园有必要为有提供安全接送系统,真正关心每一个幼儿的在校情况。幼儿园应该将其视频监管系统与派出所网络连接,充分发挥自动报警系统的作用。幼儿卫生保健管理档案也是幼儿监管所必需的,据此了解幼儿的成长情况与健康情况。这有利于及时发现幼儿的隐形疾病,以便及时救治;也有利于向医生或专业人士提供幼儿的具体生理情况,以便制定科学健康、营养均衡的饮食计划。同时,幼儿园有必要保证这些安全管理系统能够正常运作,所以应该对这些系统定期进行检查与维修。另外,幼儿园的管理人员应该确保幼儿的信息安全,防止有意或无意泄漏幼儿学生个人信息的行为。
3.4 新型教研方案
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的主要参与者,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的素质是幼儿教育成败的关键。因此幼儿教师必须了解并学习当下先进的信息技术,拓宽视野,提升综合实力,提高在幼儿教学随机应变的能力。幼儿园可以建立区域性网络教研指导小组,通过教育相关网站来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要求。幼儿园可以在全体师生之间组织教研活动,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研究与探讨,并在网上交流实践经验与工作心得,这不仅能够深化幼儿教师对专业课程的领悟,增强他们对授课教材的驾驭能力,还能够提高他们的教学意识,促进他们的自我发展。同时,幼儿园及幼儿教师可以自主使用网路上的教育资源,还可以自行收集并整理分析教学资料,并上传至网上,以便实现资料共享。
情境指的是情和境的统一体,情代表人及其所有行为、心理,境则强调客观世界的构成和自然性。情与境的结合使幼儿处于一种宽松、自由且贴近幼儿生活的氛围中。情境教学法最主要的特点是新的英语儿歌通过情境进行教学和操练,幼儿在情境中兴趣高、理解快、记得牢。运用情境教学法,关键是要创设轻松愉快的情境,让幼儿能有兴趣地主动学习并学会迁移到不同的情境中去。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创设情境。
其次是利用角色扮演,创造模拟情境。在教师创设的模拟情境中,幼儿扮演儿歌中的角色,通过表情、动作来理解和表达所学的内容。如儿歌《Traffic lights》:“Red,yellow and green,the traffic lights are seen.Red means stop.Green means go.Yellow means wait,it shines in between.”幼儿在学习这首儿歌前,先观察生活中红绿灯的变化规律,学习了儿歌以后,幼儿可以根据儿歌内容分别扮演交通警察和汽车司机,以满足幼儿模仿的乐趣。
多通道活动法是让幼儿运用多种感觉器官参与活动。用耳听、用眼看、用鼻子闻、用手摸,让幼儿在看看、听听、闻闻、摸摸、想想、玩玩的过程中学习英语儿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多种刺激,让幼儿从不同角度多方位地感知、理解,让幼儿在各种不同的外界刺激下,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来参与活动,是一种综合运用视、听、讲、做的方法。所谓“听”是指教师用英语描述、启发、引导、示范等,让幼儿充分地感知和领会;所谓“视”是指教师提供具体生动的客观对象,如实物、图片、情境表演、多媒体等让幼儿充分观察;所谓“讲”是指幼儿在感知理解的基础上,开口讲;所谓“做”是指教师提供给幼儿一定的想象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加深对所学儿歌的感受性和熟练程度。如儿歌《I love apple》:“Apple round,apple red,Apple juicy,apple sweet.Apple apple,I love you.Apple sweet I like toe at.”幼儿在学习这首儿歌时,教师提供给幼儿红红的大苹果,让幼儿观察苹果的形状、颜色,尝一尝苹果的味道,画一画苹果的形状,最后大家把自己画的苹果挂到教师制作的大苹果树上去。幼儿在动口、动手、动脑的综合性活动中获得了英语学习的经验。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幼儿学前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也受到了教师的重视。在教育过程中需要对信息技术和幼儿教育进行整合,从而提升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育目的。但是若教师过分依赖信息技术,则会造成幼儿不能准确理解。所以,需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创建新型的幼儿教学课堂,充分展现幼儿的风采。
2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整合的内涵
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是促进经济增长以及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对于幼儿教育来说,信息技术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以及质量。幼儿是个人智力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促进健全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的教育工作会对幼儿未来的发展造成重要影响,而幼儿教育是个人接受的早期教育,也是个人成长以及发展的基础阶段。就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来说,二者的融合是将信息技术作为重要措施实现幼儿教育的目的,并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育整合,通过优势互补为幼儿营造一个舒适与愉快的学习环境。
3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应用的意义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应用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因为幼儿的思维较为活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应用信息技术为人们提供一个较为真实和生动的环境,如在“小蝌蚪找妈妈”舞蹈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先播放舞蹈视频,在视频的播放过程中引导幼儿学习,也可以个人发挥创造舞蹈动作。第二,提升幼儿的表达能力。部分孩子因为受到思维发展的限制,在表达过程中存在口齿不清、逻辑混乱等问题,幼儿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指出幼儿表达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倡导幼儿详细表述自己的想法,这对于提高幼儿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以及灵活性具有积极意义。第三,可以激发幼儿的探索研究精神。幼儿发展阶段好奇心较强,教师可以应用信息为幼儿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与此同时建立一个系统和完善的知识探索过程,在探索过程中通过个人的积极实践可提高幼儿动手以及操作能力。
4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整合路径
4.1应用信息技术创造学习情境
对于幼儿来说,要想改善教学效果,就必须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因为幼儿的年龄较小,各方面能力发展不完善。所以,如此激发学习兴趣,可以找到学习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各方面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播放教学视频或者音乐,选择与幼儿的认识规律相符且能够满足幼儿好奇心理的内容,从而深化影音作品中的色彩、动静变化、情节等在幼儿脑海中的印象,使得幼儿进入一个自觉学习的状态。信息技术自身较为枯燥和乏味,而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是的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4.2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传统幼儿教学中,教师占主导地位,长期从事幼儿教育的教师工作经验丰富,在应对幼儿教育问题时也十分自如。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使得教师能够快速累积经验,并且为幼儿提供实质性帮助。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整合,从教学方式上来说,传统教学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而融入信息技术后,为幼儿的百搭以及展示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和平台。例如,在讲述“孔融让梨”故事时,若只是单纯的口语表达则幼儿不能真正理解,通过视频展现使得道理更加直观。作为教师,在视频播放完以后,在没有任何引导的情况下让幼儿先表达自己的感受,然后教师将视频内容与课堂教学目的相结合,警戒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需“尊老爱幼”。这样可以强化幼儿的记忆,也是教学更加简单,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提高了教学质量。
4.3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
3~6岁是幼儿可塑性较强的阶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方法进行改善,从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提高其自主探究能力。幼儿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营造趣味性课堂,通过图片、动画等展示调动幼儿的感官。例如,在户外运动时,教师可先鼓励幼儿进行尝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运动开发,让幼儿对户外运动产生一个更加直观的认知。教师可将幼儿分为多个小组,先跟着视频进行学习,同时配合优雅清新的音乐环节幼儿在课堂上紧张的情绪。
合;主体作用;主导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14—0046—01
我国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幼儿园要实行整个教学法,不宜搞分科教学,要注重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幼儿期是人的一生中掌握语言最迅速的时期,也是最关键的时期,因此,教师应注意将语言教学与其他教育结合起来,有机整合各方面教育活动,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和提高。
一、发挥幼儿主体作用,主动参与语言教育活动
1.将语言教育融入一日生活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一日活动中的生活环节来组织幼儿进行多种形式的语言活动,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如,将传统的点名答“到”变为与幼儿简短的对话;利用餐前等待时间,组织谈话鼓励幼儿把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事告诉大家;在离园前组织脑筋急转弯、猜谜语等活动。实践证明,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相互交流中,话题最广,语言发展也最快。
2.将语言教育融入自然环境中。大自然是最美妙的百科全书,它千变万化最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利用大自然精心设计活动,给幼儿提供手口并用的机会,可多方面、多角度训练幼儿的语言能力。如,春天与孩子们一起认识蚯蚓、饲养小蝌蚪、蚕等,观察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夏天在雨中踩水、观看雨后彩虹;秋天组织观看树叶的变化、参观丰收的田野;冬天让孩子们用手接雪花,观察雪花不同的六瓣形状。幼儿在大自然中快乐地游戏、成长、进步,在自然而然中学习语言、使用语言。
3.将语言教育融入文学作品熏陶中。教师应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到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培养阅读技能。“要想让孩子有清楚的头脑,首先必须有明确的词汇”。小班孩子刚入园,可运用朗朗上口的儿歌来引导幼儿学习日常规则;中班可选用一些颠倒歌、谜语、拍手歌等;大班可欣赏童话故事和寓言故事,还可让幼儿表演故事,在表演过程中幼儿可学到许多本领,如分配角色、变化声音、肢体表演等,同时可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积累词汇。
二、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引导幼儿参与语言教育活动
1.了解幼儿成长和心理发展特征。教师只有了解了幼儿各年龄段不同的心理特征和兴趣爱好,才能在设计课程活动、实施教育活动中有较强的针对性,如,小班幼儿的自我意识较强,以“我”为中心,可设计一些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我自己”、“我的玩具”、“我的家”、“我的好朋友”等,幼儿在这些以“我”为中心的活动中认识了自己与小朋友的关系,认识了幼儿园,建立了与同伴友好合作的良好习惯;而中班幼儿常常根据自己的具体生活经验来理解成人的语言,为此,教师要避免说过于抽象的语言,语言教学中要尽量用形象的解释来帮助幼儿理解新词。到了大班,幼儿已有了抽象概括的萌芽,好学、好问、好讲是这一时期的最大特点,因此,教师应尽量创造机会,让他们多说、多讲,发展其口语表达能力及概括能力。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9.153
随着信息技术在我国的不断深入发展,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之中。幼儿教育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起点,对一个人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其中不免会应用到信息技术。那么下文主要就如何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幼儿教育发展进行分析。
一、相互整合的优势
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领域,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有着不同的特点,而在幼儿教育这一行业,与信息技术相互整合后呈现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能够极大地提升幼儿的学习热情
因为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上课形式较为单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较少,导致课堂气氛较为沉闷,降低了幼儿的学习热情, 进而会阻碍幼儿的健康成长。而在幼儿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丰富教师的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进而能够更好地掌握教师所讲授的知识。
(二)能够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幼儿教育中植入信息技术,能够极大地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在课堂上播放一些他们爱看的动画片,在课后布置的作业时布置一些动画片中讲述到的知识,那么在回家之后幼儿会更乐意去看这些动画片,更乐意去学习其中的知识,这样就改变了他们的学习方式,培养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三)能够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丰富了学校的教学方法,也为家庭教育提供了一席之地。一方面,信息技术可以使得幼儿能够在家里进行学习,例如家长可以播放一些教育类的幼儿节目给他们看,播放一些动画片或者娱乐节目等,都能够让幼儿于不经意间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另一方面,信息技术能够帮助家长在家庭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家长可以根据幼儿的个性和兴趣,在电脑中播放一些符合他们年龄段的内容,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能够保障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
在课堂中播放多媒体,通过图文并茂的画面能极大地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进而使得他们在不断的学习之中得到全面的提升。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供幼儿思考的问题,或者艺术扩展方面的内容,比如简单的画画、唱歌等小视频,还可以播放一些跳舞、做操等视频,这些都可以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进而为将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进行整合时的注意点
(一)明确教师与学生间的角色
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上课形式单一,课堂气氛沉闷,导致幼儿的学习效果很不理想。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普遍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然而尽管应用多媒体能够对课堂的效率有着较大的提升作用,但是如果教师太过依赖这种教学方法,从而会起到相反的效果。例如教师过分的依赖多媒体,会使得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较大的制约,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会被学生和多媒体的单向交流所取代,这样学生还是处于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状态。跟以往被动接受教师的教育所不同的是,这次换成了多媒体。如果教师单纯使用多媒体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效果或许是达到了,但是教师就逐渐沦为了放映机。多媒体的应用也使得师生之间的交流逐渐减少,导致学生难以感受到教师的人文关怀。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过度依赖多媒体会制约幼儿教育的开展,会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
所以在幼儿教育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应该分清主次,学生依旧是学生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而多媒体只是一个辅助工具,只有认识到了这点,才能更好地开展幼儿教育。
(二)培养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幼儿在课堂上接受的知识点更多了,但往往他们在课堂上还不能消化这些知识点。那么就需要教师逐渐培养幼儿在课后回家通过观看视频光碟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将课上没有理解透彻的知识点通过回家观看视频的方法进行复习,培养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促使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也能够为他们将来的发展提供极大的帮助。
三、进行整合的方法
(一)进行主题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好地将他们引入到幼儿教学之中,才能更好的提高幼儿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一些与本节课知识点有关的动画片来吸引他们的兴趣。另外还可以让幼儿在观看动画片以后画出或者写出自己的作品,充分的肯定他们的学习成果,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二)进行家园共育
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所以家庭与学校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就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健康、全面的发展。比如现在大部分学校都有自己的网站,学校可以在本校网站上,分享一些学生日常学习教育的图片,让家长能够了解和掌握孩子的成长,还可以在网站上设置在线留言的版块,可以将学校里一些重要的通知或者活动告知家长,促进家园更好的合作交流。
(三)进行安全管理
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幼儿的人身安全牵动着每一个父母的心。为了保障幼儿的人身安全,学校建立安全接送的系统就非常有必要。如将日常监管系统与安全保障部门相互连接,如派出所、幼儿保健院等,这样可以方便专业人士及时了解幼儿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的状态,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
一、创设良好宽松的语言活动环境和氛围
学习需要有良好的语境,可促使幼儿听、说、想的欲望,这种良好、宽松的语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
物质环境包括活动场地(景)墙面、头饰、电教设备等,通过这些物质环境和教玩具的制作给幼儿一种直观的感受,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模拟的实境中,唤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使其乐于说,敢于做,发自内心的去表述,为心理环境的创设提供前提基础。
结合在活动应给予每个孩子说话的机会,作为支持者和引导者的教师应引导、鼓励幼儿建立一种自信,使之连贯、大胆地对主题发表自己的想法,而在此过程中,教师应不惜赞赏语句,及时抓住表述的亮点进行肯定的评价,尽量不用否定评价,(除与科学性原则性相反的)同时还可以用多种形式让幼儿进行表述。
如语言游戏“说相反”、故事续编“猫医生过河”、儿歌创编“动物世界真奇妙”,表演咕咚故事,看图讲述“小雨伞”“让座”拼图讲述“聪明的公鸡”。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渗透的语言活动,如“今天的新事儿”“论天气”“报食谱、说菜名”等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语言。
为使所学的内容得以及时巩固,应将活动时使用的相关教具、情景图等放置在固定的区角中,使之随时随地的去学习、体验和交流,不仅培养了幼儿的观察技能,巩固了幼儿的记忆,而且培养了幼儿的协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兴趣。同时又拓展了幼儿的思维。
二、采取多种方法整合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方法
按新纲要的主旨,语言教育应是听、说、读、写、观察、表演、思维、想象、操作等行为的整和,因此在活动时教师应抓住各种契机,挖掘幼儿各方面的潜能,对幼儿的活动表现和教材内容应有一种整体的意识,才能真正培养幼儿语言综合素养和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在活动的设计中以语言表述为主,引导和支持幼儿在与教师的合作中进行不同侧面的观察和感知,从不同层面的探索活动中应用不同的操作方式进行多元化的合作分享,将整个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幼儿在单一的活动中进行综合性地获取与提高。
如在故事教学中可采用听故事,看图说感受,以图或文字作记录,学表演,作游戏的活动并与内容有选择的、有机的整合于一体,既丰富了活动内容,又引导了不同水平幼儿的表现欲望,同时还提高了幼儿运用语言的能力。
由此题材多样化的教材通过多元化的整合,结合幼儿自身的生活经验及能力上的差异,将集体教学改为分组结伴,区角活动、个别交流等方式在不自觉的交流和想象的过程中使每个孩子的语言潜能都在不断的发展提高。
三、运用先进的科学教育手段
利用幼儿的思维具有形象性,在活动中 尽量把一些事物付诸于直观的形象之中,可利用幻灯机、电视机、等多媒体技术,扩大和充实具体的感性经验,将一些童话,科普故事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声像结合。
如小水滴旅行记”、“小蝌蚪找妈妈”等,让幼儿在图文并茂的幻灯片的播放过程身临其景,直接感受,切身体验,使幼儿的语言与思维同步发展4 .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语言习惯
对于幼儿来说,语言习惯主要指听、说、读、写四大方面中的前三项,而倾听则是幼儿感知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也是幼儿学习语言不可缺少的一种行为能力,它关系到人际交往和对语言的理解水平,以及他们的语言能力的发展。
而幼儿文学作品则是引起幼儿倾听的良好素材,如在故事欣赏活动“妈妈和她的勿忘我”的活动中,通过配乐故事的欣赏使幼儿从感人的音乐和动人的故事情节之中,逐步体味一位普通妈妈对孩子的那一分真爱。
这样不仅使幼儿听辩出了故事的基本情节,而且激发了想说的动机。而说则是语言的关键,如何引导鼓励幼儿大胆的从最简单、断断续续的说到流利、完整、连贯的说,应从对父母、同伴的说到集体面前大胆的表述入手,将源自于生活的、比较熟悉的、和幼儿感心趣的内容,作为活动的主题素材,给幼儿提供大胆说的情景。使幼儿 情不自禁的对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
一、当前我国幼儿园体育现状
目前全国各地幼儿园在体育方面的改革发展方面形式较多,方法多样、百花齐放,可谓是轰轰烈烈。归纳起来无外乎是如下四种类型:
第一种,玩乐体育。这类在国内幼儿园中最普遍,玩乐体育把体育定位为户外活动,其理念是“还给孩子一个快乐童年”,强调体育活动要“自主、自选、自由”。
第二种,民间游戏体育。这类幼儿园体育是把往昔成人童年时玩过的身体游戏,杂耍活动都在幼儿园里恢复起来,并作为园本特色体育。其理念是:“继承民族传统文化”。
第三种,野趣冒险体育。这种形式的体育把“拓展训练”、儿童公园里的一些游乐项目引入幼儿园,作为幼儿体育的创新。其理念是:“玩出个性、玩出乐趣”。
第四种,竞技挑战体育。把篮球、足球、轮滑、体操等成人竞技运动引入幼儿园,对幼儿进行运动技能训练、进行比赛、联赛。其理念是:“运动要从娃娃抓起”。
二、幼儿园体育应有的核心理念
幼儿园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为国家、民族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中国的未来需要具有优秀身心素质的一代国民,这应当是幼儿园教育、幼儿园体育责无旁贷的任务,什么样的幼儿园体育才能真正地担当起了这个重任,值得我们中国幼教人深思。
2015年,曾对儿童体育工作提出了“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的要求。我认为这才是幼儿园体育应该追求的核心理念与价值追求。目前幼儿园把“快乐童年”“传承民间文化”玩出个性、乐趣”“培养小运动员”作为体育理念与价值追求,是否抓住的幼儿园体育的责任、是否抓住了促进幼儿发展的核心?值得大家思考。
当前我国新生一代男、女儿童,在身高和身体素质方面,还是存在些许问题,如何改变幼儿健康水平欠佳的现状?靠“玩乐体育”“民间游戏体育”“野趣冒险体育”“竞技挑战体育”可以上述解决这些问题吗?我认为这需要进行逐一分析,以明确幼儿园体育的真谛。
三、各类幼儿园体育存在的问题
首先,玩得开心、自由,还孩子“快乐童年”的幼儿园体育,其思考点是“以儿童为中心”,立意是建立在“当前幼儿园的孩子受约束多,孩子不自由、不快乐”的假设之上,要以“自主、自选、自由”的户外活动作为一种补救,其实这类户外活动形式上看是户外活动、而不是体育,它与体育本应具有的“强健其体魄、文明其精神”核心理念相去甚远。
其次,把往昔成人童年记忆里的乡土身体活动游戏、杂耍表演等活动重新复演在现在当今幼儿园孩子的生活中,是把幼儿带到了穿越时空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生活年代的过去。这类休闲娱乐的玩耍、杂耍传统游戏与强调增强体质为目标的幼儿园体育相悖。这些民间体育游戏都只传承不发展、不创新,与当今世界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对幼儿园体育要求科学、现代、创新的要求严重的脱节。
其三,把儿童公园里、野外拓展训练的一些器材、设施安装到幼儿园,把上树、爬绳、划船、秋千、走铁索、钻地洞、打野仗……等野趣冒险这类身体活动作为幼儿园体育,本质上还是属于休闲、娱乐、玩耍活动。这种幼儿园体育,一方面,安全隐患多,容易发生伤害事故;另外一方面,内容形式固定,缺乏科学性、其教育价值并不高。
其四,将篮球、足球、轮滑、网球、体操等竞技运动项目引入幼儿园,对孩子进行训练,目的是展示、表演,比赛得金牌、奖杯。这种竞技化、成人化的体育对象是幼儿园中挑选出来的少部分孩子,普遍要向家长或幼儿园收取费用,其功利性很强,且训练方法多简单、机械,运动强度、密度大,对抗性很强,对幼儿身心健康会产生不良的消极影响。
客观地说,目前幼儿园的这些的体育活动,都与“野蛮其体魄、文明精神”的体育核心理念相去甚远,体育的教育功能与健身效果不佳,这类体育没有改变我国幼儿健康水平,没有提升身体素质和心理品质,是缺少了体育灵魂和真谛的“低效体育”、“假体育”。
四、如何落实体育的核心理念
“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的核心理念落实,需要“真体育”。“真体育”应该是理念正确的、方向明确的、方法科学的体育。什么是“真体育”,如何通过真体育落实“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的核心理念?我认为,要从如下三个方面入手:
1.把握幼儿体育的正确方向
幼儿园体育不应该是玩乐游戏、竞技比赛,而应是“通过大肌肉的活动来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教育活动”,幼儿园体育应该面向全体,完成如下的目标:
(1)促进身体的充分生长发育;
(2)养成健康的体态;
(3)发展基本动作;
(4)提高对冷热环境的适应力;
(5)养成对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
2.培养幼儿可持续发展素质
幼儿是儿童的早期,也是人生的初期,幼儿园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基础教育阶段,理应肩负儿童未来成长、成人、成才的奠基重任。我认为,体育在幼儿阶段应该为孩子今后的成长、发展做这样三方面的奠基:
(1)加强体能锻炼,提升力量、速度、敏捷、柔韧、协调、平衡等身体素质;
(2)指导幼儿掌握基本的运动方法和技术。运动是一门科学,不同的器材与运动都具有特的关键知识与技能,幼儿掌握了这些关键知识与技能才可能进行有效的体育锻炼;
(3)形成优良的品质。体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其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人的一种精神。在幼儿教育阶段,我们要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培养孩子不怕苦累的精神、活泼开朗的性格、善斗不屈的意志和遵守规则的行为。
3.要注重幼儿体育的科学性
幼儿处于儿童的早期,他们在生理、心理方面的发展都处于较低的水平,他们在运动系统,心、肺机能和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发展都不适合成人化、竞技化、大强度、高密度、对抗性的训练和比赛。我认为,幼儿园体育要坚守如下三个原则:
(1)不可损伤、损害幼儿的身心;
(2)避免形式化、模式化、单一化;
(3)去功利化、商业化、市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