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传统文化笔记范文

传统文化笔记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传统文化笔记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传统文化笔记

第1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艺术设计;中西合璧

一、“中西合璧“是时代的要求

现如今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我们中国的方方面面产生了很大得改变,就连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创新。和我国人民审美上的观点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现如今在新兴时代的大背景中,我国古老审美价值观念的判断方法和取向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吸引了大量得艺术爱好者。以实践和理论的方式进行探索和检验。如今人们处在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背景下,那么不管我们是否支持现当代的艺术,我们始终应该知道到不管哪一种现代艺术,只要是想在中国长期得生存、发展。都一定要尊重、敬仰中国传统文化(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做为自己的基础。不仅仅体现出中国悠久历史文明的发展和进步,更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传统文化是中西合璧的基础

我国现当代的艺术家处在了中西方文化的交叉点上,源源不断的吸取着西方艺术、文化、技术时,也根深蒂固的的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文明的映射。所以,中方、西方的艺术反差就会异常明显地投射到现当代的艺术创作中。例如说:近代思想运动—“”后,一些我国本土艺术家套用西方油画的构图标准、科学理论的同时,还不忘了借鉴中国式传统古典的构图模式,创新了构造言语,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审美观念之路。现当代的设计逐渐面向人民大众,它有差别于传统的设计概念特征受到全球化的影响与西方理论、科学技术、文化相互结合,设计为艺术创作与科学技术的结晶,当代的艺术创作无一不体现出对于新兴高端技术的应用,因此又被称做“功能设计”或“机器艺术”,像后来的包豪斯、现代设计运动就是继承这一思想而发展的。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元素须要融入这种传递过程就必须要对其产生的思维方式和信息表达确切的可能性进行理性梳理与分析,由于当代艺术创作的沟通传播系统有着西方缜密的系统性、逻辑性。像现代不在少数的家装品牌也都借鉴了我国传统的元素,创作的灵感在新观念与旧观念、中式与西式间穿梭应用,用形式美感,形象的表达出了现代中式风格设计的含蓄婉约与内敛哲学。现当代的设计,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设计问题,暗藏在这一问题背后的则是一个文化发展和创造的问题。一个国家的艺术创作历史文化,是与它的民族自身特色、国家历史文化、当今社会观念、和人民的审美方式等等是息息相关的。“中国传统元素具象于当代艺术设计创作”是现当代设计艺术的一个重要的精神状态,例如:奢华大牌“东北虎”展示的奢华服装系列以锦绣作为材料,由黄色、黑色、蓝色、绿色、红色五种国色为主体,以70%大面积的运用了“中国红”,加以黑色、金色辅色,端庄之中尽显气派;中式的玥花裙、芸领肩结合了传统的如意、七彩祥云元素与西方服装设计形式在古典服装中相互碰撞,运用西方现代的时尚潮流灵感和剪裁技术首次创新地融汇服装之中,采用了Italy进口手工蕾丝和中国云锦互相辉映,对西式礼服进行了全新诠释。香港媒介凤凰卫视的电台标志就是应用了四大神兽—凤凰,并运用传统的“喜相逢”的结构形式,一凤,一凰展翅飞翔,琴瑟和鸣,将其特点,以及形象立意高远,寓意将王者风范表达得至善至美,采用两只飞翔的凤凰形象,代表中西方两种迥然文化的交融和互补,体现了融会贯通东方西方、荟萃南海北地的文化内涵,具有极其明显的华夏文明的烙印。还有最值得一提的北京二零零八年奥运会金镶玉奖牌设计,也是中西文化完美结合。北京二零零八年奥运会获奖奖牌直径为70mm,厚度为6mm。金镶玉牌的一面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InternationalOlympicCommittee)归定的纹样—希腊胜利女神Nike和希腊潘纳辛纳科竞技场。金镶玉牌另一面则是雕刻着龙纹的玉璧,正中央的金属纹样上镶刻着奥运会会徽。金镶玉奖牌的钩挂是我国传统玉“双龙蒲纹璜”。环看奖牌尽显典雅、至尊的气质,我国传统的历史特点厚重,既体现了对胜利者的称赞,是华夏文化与西方文明的又一次交汇融合。中国古典元素的加入,让现代艺术创造少了一些商业化气息,多了的是文化气息和民族亲和力。

三、结语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发展的主人公,应该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深思。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现在所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与技术,是为了使我们自己进步,但我们万不可丢弃掉传承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而对西方的一切都全盘接受,我们要用辨证的方法来对待这个问题。所谓的进步,我们也要分清楚先后,“中西合璧”要用我国的传统历史文化来作为基石。漫无目的地去接受西方外来的文化有危险性。因此将我国的传统历史元素与西方现代的艺术理论相互结合,“中西合璧”,发展具有华夏文明特点的艺术创作,不断进步基奠于中国特色的艺术风格,只有这样做才能做到人民心中的认同,从而更好地继承中国艺术发展世界的文化。

作者:王冠男 单位:山东女子学院

参考文献

[1]靳埭强:《靳叔说.设计语录》安徽出版社

[2]李立新:《中国设计艺术史论》天津人民出版社

[3]赵希岗:现代图形设计与传统图案

第2篇

对于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中华民族需要学习。但是如果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仅仅只有数百年,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却已经传承了五千年,既然老祖宗把传统文化传承了五千年,那么就一定有他的道理,古人甚至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然而今天,中国的传统文化却已经开始出现了断层,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由以下几点原因造成。

1、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开始沉迷于网络。在整个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游戏、娱乐等相关信息,自制力较差的孩子们往往容易被这些游戏和娱乐所诱惑,甚至不能自拔。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所讲究的是静心修学,这跟浮躁的互联网时代恰恰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整体浮躁的社会风气是造成中国传统文化断层的重要原因所在。

2、这跟中国的教育体制也有着密切的关联。今天中国的语文教育,在很大程度已经抛弃了过去的传统文化,只是时不时地在课本中穿插一些唐诗宋词。就拿80后、90后来说,已经很少有几个人能够背诵出《论语》、《老子》等一类传统经典来,为了应付四六级英语考试,他们在大学时期的相当一部分时间耗在了背诵英语单词上。

3、从整个家庭教育的环境来看,各个家长都已经是跟风似的给孩子报各种班。在他们看来,别的孩子都在学舞台、学钢琴、补习英语、奥数等,可是我们家小孩没学,他们就会觉得自己的孩子落伍了,于是盲目跟风。在他们看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孩子们来说已经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因为学校里压根儿也不考。

4、西方以及日韩文化的大量入侵以及各种流行元素的迅速蔓延,这严重挤压了整个国内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似乎比传统的七夕、元旦更有味道,钢琴、吉他等西洋乐器亦比古筝、琵琶等民族乐器更为流行,长期如此,传统文化岂能不断层?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成互联网企业历史使命

过去,学习传统文化只能依托于线下的教学和书籍。但是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学习传统文化就能够借助各种互联网平台,而非仅仅只是局限于线下书本和教学。今天大部分用户的时间都放在了电脑上和手机上,那么借助互联网的力量传承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就成为了互联网企业的历史使命,于是以百度为首的互联网巨头开始借助自身平台的力量助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就拿这次端午节来说,百度搜索首页的logo就换成了具有端午节色彩的新logo,通过借助有着“中国最年轻造龙师”之称的莲羊的手笔,将百度logo换成了极具端午色彩的龙舟。自古以来,龙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和代表,据说为了此次logo能够更形象地传递中国非遗文化,百度甚至不惜花费大量精力,通过屈原故乡秭归文化旅游局找到秭归最古老的龙舟原型——秭归龙舟。事实上,这些年,百度一直在借助其平台的力量助力中国非遗文化的发展。

每逢节日之际,百度搜索都会更换具有中国特色的logo。此前百度在重要节日之时,就曾把搜索logo换成了具备传统文化特色logo,比如中秋节的嫦娥奔月、七夕节的鹊桥相会、春节的《大闹天宫》人物形象等。此外,在2013年,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还牵头成立了“中国民营产业商会”并担任会长,并一直在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方面,百度通过将中国最年强的造龙师与传统的龙舟文化结合在一起,将百度logo换成了极具特色的龙舟,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散发出了全新的光彩。同时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呈现出来,又是另一番景象。甚至让我们在看到百度龙舟logo的时候,不免想起当年屈原的故乡湖北秭归。

另一方面,目前百度搜索拥有超过6亿的网民用户,这对于非遗文化的传播范围来说,也是极其广泛的,也让更多的用户了解了非遗文化。而百度每天拥有超过50亿次以上的搜索需求,对于非遗文化的传播更是具备了持续不断的推广。

由此看来,在百度的带领下,中国的非遗文化正在通过互联网的力量逐渐渗透到每一个网民的内心深处。而从百度频频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动作来说,百度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也较为深刻、独到。尽管对于百度等互联网平台来说,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他们的历史使命与责任,但是在百度等巨头的推动下,整个国内的互联网+传统文化产业实际上也正在成为一个新的大风口。

互联网+传统非遗文化正在多个领域爆发新机遇

目前,传统非遗文化还没有完全走向市场,整个领域实际上还具有非常大的市场机会,并且在多个垂直细分领域都还存在创业者的新机会。

一、非遗O2O电商领域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线上线下结合的O2O电商模式还是具有一定的市场空间。目前在国内,已经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电商平台在开始运作了。此前百度糯米已经通过其平台推出了非遗有价产品的专题活动,而在去年,国内唯一官方授权的非遗类电商平台e飞蚁也正式上线。

从非遗传承人和企业的角度来看,这类O2O平台通过借助互联网的渠道优势为非遗传承人和非遗企业构建全方位的线上推广,他们只需要通过付出自己的手艺劳动,就能够借助线上平台获取一定的收益,同时也能够借助线上平台弘扬自己的手艺文化。

从电商平台的角度来看,目前国内真正从事这来产品的电商并不多,电商平台很容易能够建立自己的独特差异化优势,并能在天猫、京东称霸下的中国电商市场格局杀出了一条阳光大道来。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随着人文层次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尤其是艺术爱好者喜欢收藏一些具备传统文化价值的产品。但是很多消费者却苦于很难通过线下渠道找到非遗大师们的作品,互联网平台打破了这种信息障碍。

当然,O2O电商平台需要打破的是一个信任问题,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他们很难辨别非遗产品的真假,这就需要电商平台具备足够的权威来确保非遗商品的真实性。

二、非遗旅游领域

目前整个国内的旅游市场,人文景观旅游正在不断受欢迎,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增加。但是如何将这类旅游景点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这还需要一个探索的过程。比如目前百度地图已经开启了非遗城市、非遗博物馆等标注,同时还增加了非遗礼品的索引,能够让消费者通过百度地图找到附近的非遗文化产品。

互联网创业者搭建平台可以通过与非遗文化当地人进行合作,把整个非遗传承人所在的地区建成一个集合餐饮、娱乐为一体化的文化旅游度假地,然后在这个旅游地点,当地人也可以把自己的非遗类艺术品进行出售,形成一个线上线下结合的非遗旅游度假消费中心。

从旅游的角度来,这是一种特色的差异化旅游。非遗文化的旅游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一个是它的审美价值,很多工艺品、表演艺术以及民族服饰,都是历史上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一个是它的历史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历史悠久,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是以前时代流传下来的历史财富;还有一个则是它的文化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鲜活的文化,具有原生态的文化基因。

不过目前国内很多非遗文化旅游却被滥用了,大量民间传统文化器物和艺术品没有对其进行精心设计而被随意地改成旅游商品,这严重扭曲了该艺术品的本意。与此同时,许多表演艺术不是真正的传承人在表演,甚至有的表演还加了某些不健康的内容,从而丧失了祖先传续的原始韵味和文化底蕴,变成了平淡的商业表演。如何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来纠正这个被盲目开发的旅游市场,能够让非遗文化旅游释放更大的市场价值。

三、非遗电影产业

其实,对于非遗电影来说,这既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同时也是对于传统非遗文化的一个极好传播,通过电影,能够借助影像记录文化风俗、记录更为丰富的信息。

目前,在国内的电影市场,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都已经涌入到了电影行业。从电影的制作、发行、电影票销售一直到电影衍生品,巨头们都在开始一步一步渗透和布局。那么,对于他们来说,如何将电影与非遗文化相结合起来,这里面必然会产生新的市场机会。

四、非遗线下活动

通过借助线上平台作为导流,可以举办各种线下的非遗展览,比如美食节、服装节、非遗产品展览等。对于平台来说,在为非遗继承人和非遗企业提供线下展示的同时,平台也获得了一定的收益,同时还可以收取前来参观用户的门票。

对于用户来说,他们通过参加这种线下非遗活动,能够更深入了解到中国的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还能够通过线下活动认识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非遗文化社交甚至也可以由此开启。

同时对非遗文化的继承人和企业来说,通过这种线下活动也能够更好地推广和宣传自己的非遗文化作品,让更多的用户了解自己的非遗文化。

五、非遗线上知识平台

目前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等产品都已经推出了与非遗文化相关的知识问答、数字博物馆等,对于大多数想要学习和了解非遗文化的用户来说,线上平台同样还存在相当的市场机会。

第3篇

>> 对五年制高职医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引入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探讨 加强医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探析 网络环境下加强医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新时期加强医学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 论中职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论在外语教学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浅析医学生音乐素质提高的必要性及对策 探讨传统文化对医学生教育的重要性 医学生开展专业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实践探索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对书法专业学生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及意义 中小学加强孝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探析 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及建议 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缺失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谈医学生开展专业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实践探索 新时期医学生信仰教育的必要性 论加强医学生数学教育的必要性 浅谈医学生职业信仰教育的必要性与途径 社区医学生影像技能培训的必要性及趋势 医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的必要性及措施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1-10-18.

[3]赵洪恩,李宝席.中国传统文化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周思远.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教师.2010(29).

第4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包装装潢设计;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J5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1

随着时代的进步,设计理念正在不断地更新换代,与此同时,各类的设计流派纷纷出现,因其时间性的变革和流派的广度,使得整个领域涵盖的内容日趋丰富,在此过程中,现代包装装潢设计的发展得到了较好的推进,无论从范畴还是设计语言都得到了极大程度的丰富。

因其发展顺应了时代的潮流,所以一些新的思想、新的概念也正逐步被更多的现代人所认识和接受。然而结合艺术发展的根基和环境来看,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的融合将会更大程度上地增加人们对产品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使设计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不管是从实用性、审美方面,还是从文化价值方面来讲,在现代包装装潢设计中融入我国的传统文化元素,都有着十分不错的前景[1]。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包装装潢设计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吸收国内优秀文化的同时自身的传统明显受到了影响,但从现代包装装潢设计领域来看,影响的程度是较小的。因为学科间的共通性因素及个别学科的指导性因素,让我们看到了几千年传统文化累积对于当下的意义和直接体现。尤其是贯穿各领域的哲学,更是直接和装潢设计有着直接的关系。此外,中国许多著名的设计都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而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就很善于将传统的东方特殊融入到他的设计中去。

例如中国联通公司的标志设计采用了中国红和同心结,让人一看到就觉得该图案洋溢着古老东方民族流传已久的喜庆与祥和的气息,亲近之意油然而生。再如国内许多电视台的台标的设计。香港凤凰卫视的台标是一对交汇的凤凰,凤凰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代表着吉祥如意、和平安康。而一凤一凰交汇,则又体现了我国的道家特有的阴阳八卦。黑龙江电视台是一个草书的繁体“龙”字,有着浓厚的传统文化的气息。还有河北电视台的台标中的标注图案是万里长城。这些电视台的图标无一不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二、如何结合传统文化,创新现代装潢设计

(一)准确把握商品的属性

在此之中,有一个关键词为“迅速准确”,即要能够根据商品的属性进行设计,使消费者和受众在极为容易地接受。因此,在进行设计准备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结合商品的特性和消费者的接受习惯来进行设计点的锁定,要从商品所界定人群的特点上进行深入的挖掘,尤其要充分重视商品的功能和价值,以及商品陈列的区域、销售的方式,另外再将品牌的概念进行充分的植入,以确保设计的概念化和专业化。

(二)结合传统文化突出商品的民族性

从国际的视野来看,真正的艺术都是民族的,只有将民族的原素充分融入到设计艺术之中才能让作品实现灵魂的蜕变,在充分考虑到设计艺术的受众后,一定要结合受众的区域性来进行显著的民族定位,让作品找到自己的根和归属,以此来进行设计的艺术作品将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渗透性。所以说民族的特色正是设计艺术的底色,脱离了此方面的元素,将使得作品的融合性和受众的接受性受到极大程度的影响。当然,有一些问题也是值得我们特殊关注的,即在设计的过程中既要考虑作品的美观因素,同时也要兼顾实用的功能,使之作品更加完整。因此,包装装潢设计作为一门设计艺术也应该将民主性作为其设计原则中的重要一条。例如我国很多的包装设计中国都应用了书法艺术。同时还有前文提到到的许多台标也拥有着强烈的民族文化气息。在例如将一些民间图案运用到包装设计中去,传统图案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地域性,而且与现代图形造型方式都有着许多不同之处。运用了民间图案的包装设计都能够体现出一股强烈的民族性

(三)突出商品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在进行商品包装装潢设计的过短中,因之商品的功能性和装饰性等诉求的不同,所以要求设计者要充分考虑到商品定位的不同,对于强调实用功能和作用的包装装潢设计,要注意实用因素在设计上的直接体现和流露,使之设计的美观性充分服务于实用性,从商品价值和功能等因素出发,也就是说,当商品最后与消费者见面的瞬间,要既能够把设计的艺术美感活灵活现地传递出来,同时让其立刻明确商品的功用和价值。这些不同的信息就体现出了装潢艺术的实用性。对于其本身所具有的美观性,则需要以实用性为基础。在很多时候设计的美观性也能够为实用性带来一定的好处[2]。

三、小结

目前,从传统文化对于包装装潢艺术的影响来看,其意义之大是不言自明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未来包装装潢艺术与传统文化实现更好整合的空间,将我们传统文化的优点进行充分地释放,在释放的同时给予加工和处理,让传统文化的光辉得到绽放。对于当下西方文化元素泛滥的现状真正有意识地进行补救,把民族的特点充分地展现出来,并在向上层次,即教育对于包装装潢人才的培育上给予重视,加大力度、加快进度,使之包装装潢的艺术性与民族性进行有机的整合和统一,并实现全范围的推广。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西方体育文化;差异性;统一性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西方竞技体育文化是世界体育文化中两支同步发展起来的主力军,虽然二者形成的体系、形态、和内涵不同,但两者都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中国体育文化产生与发展的经济基础是“以农立国”的农业经济,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农业经济决定了中国体育文化具有很大的封闭性和内向性,其思想核心是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发展。西方竞技体育文化是以现代奥林匹克为代表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是欧洲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它随着西方大工业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产生发展而逐渐成熟起来。如今,伴随着全球化帷幕的拉开,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多。因此,探讨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对立统一,对于我们把握中西方体育文化的精髓,促进中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地理背景分析

地理环境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形成某种类型的前提性因素。西方竞技体育发祥于古希腊,希腊文化对西方近代竞技体育有着基础性的影响。希腊三面临海,境内多山,大多数地区不宜农耕,但宜海外贸易。在这种环境下,希腊人养成了自强奋斗、热烈追求、思变好动、善于竞争的民族性格。因此,西方竞技体育文化从一开始就具有竞争性、功利性的特点。而中国位于亚洲东部的大陆,东面是海洋,西北是高山、沙漠,将近10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在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中形成了一种独立的文化系统。它是以仁义道德、伦理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为主体,兼顾道家、法家、佛教的思想。所以中国体育文化具有重人际关系,倡导中庸、轻竞争,重文轻武的文化倾向。

二、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性分析

(一)中西方体育文化精神内涵的差异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而专注于人内心的道德良知的发掘,说到底也就是专注于人的道德修养。中国儒家文化开创了这样一条道路:由内向外去驰求,通过修齐治平,通过内圣外王,通过成己成物,从内在发掘这个世界,所以是一个从内往外的过程。这就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主体精神或者基本精神,是一种伦理精神。这些带有朴素唯物主义色彩的观念和精神对传统体育的形成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理论支柱。而西方体育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其发展是一个超越的过程,这个超越过程,简单地说,就是从希腊多神教,以及律法主义的犹太教,向基督教的转变。这个转化过程,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从自然崇拜,明朗欢快、活泼的,从希腊多神教,以及外在刻板的,律法主义的犹太教,向后来完全鄙视现实、崇尚天国的,一种超越的基督教的转换。这也是西方文化在“轴心时代”完成的一个重大的变化。这个转换导致了基督教文化的一种基本精神,一种超越的精神。这种文化映射到西方体育文化之中,就突出地表现为一种浪漫的、自由的、不断征服的超越精神。

(二)中西方体育文化理念选择的差异

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对个人价值取向的标准经历了一个从重肉体之美到重精神尤其是道德之美的过程。正是在此基础上,中国文化形成了重视精神建设,忽视身体建设的原则,对体育的看法也相应地形成了“重文轻武” ,重精神轻身体的选择意趣。而在希腊人眼里,理想的人物不仅是善于思索的头脑或一个感觉敏锐的心灵。而是血统优良,发育健全,肢体匀称,身手矫捷,擅长各种运动的竞技家。古希腊人认为,匀称、强健的形体是一切善与美的本源。古希腊对力的崇拜与对肉体的赞美构成了西方对健康人格的基本审美倾向,这种倾向影响着古希腊体育活动中的主体思想。

(三)中西方体育文化价值取向的差异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体育在价值上表现出“中庸”、“中和”的价值原则。在整个体育过程中,强调“养生化”的价值主线和“意念”、“境界”对生命的价值。而不刻意追求外在的负荷与强度和肌肉的收缩方式。力求通过养生,使人体与自然相互交融,汲取日月精华,天地灵气,而五脏通达,六腑协调。追求“澄心如镜”、“静悟天机”的至高境界。而西方体育价值取向上则趋向另一纬度,对人体外形的称颂,肌肉的健美,体格的健壮是其追求的目标。崇尚力量,力求通过体育达到肌肉与力量、速度的完美结合。在整个体育过程中,强调通过剧烈的大负荷肌肉训练,来塑造完美的人体形象。

(四)中西方体育文化表现形式的差异

“祛病健体”是中国民族体育的根本出发点,其注重“在宁静、冥想中悟道”,动作上多模仿动物,以球形、环形、向心形为主,强调小肌肉群、小关节参与动作的完成。这不能不说与传统文化所主张的“心欲宁,志欲逸,气欲平,体欲安,貌欲泰,言欲讷”有关。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一般没有严格规则的限制,而是过多讲求套路、功法、注重休闲、养生,和其他社会文化缺乏必要的、内在的联系,没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体育理论体系。竞争是西方体育运动的灵魂,他们追求更高、更快、更强,强调超越自然、极限。因此,西方体育动作多讲究自然性,尽量要求动作的舒展、自然,并强调要用大肌肉群参与动作的完成。西方大多数体育项目都对规则、场地、器材做出严格的规定,注重对人体解剖结构和生理机能结构的研究,并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独立的、科学的、规范的体育理论体系。

三、中西方体育文化的统一性认识

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没有像古奥运会的西方体育文化中那样明确宣布以公正、和平为宗旨,但深受儒、道、佛文化浸润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处处表现出“礼”与“和”的文化特征。中国民族体育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和平思想与西方体育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民族体育文化承袭了中国文化中的“以民为本”的思想,并受它的影响形成了贵和持中、和谐统一的体育精神。这一点和奥林匹克所倡导的宗旨——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社会,以及奥林匹克的精神——以友谊、团结和公平促进相互了解,是完全契合的。

西方体育文化讲求“个体”、超越、竞争,中国民族体育文化讲求“整体”、中庸、和谐,而体育文化的主体是人,最终服务对象也是人,从人的发展、完善的角度来看,二者各有优劣,西方体育文化使人成为对象的强者,同时又是自我面前的弱者;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为自我面前的强者,同时又是对象面前的弱者。把二者有机结合可以充分挖掘人的潜力,进一步促进人的发展。从人类体育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世界体育文化从此有了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二者的有机结合亦是中西体育文化的大交融——“和合”,从而促进各自的完善和发展。

四、结语

总之,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由于在地域、历史、民族、传统等存在多方面差异,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东西方文化表现出了迥然相异的形态。而在这过程中产生的东西方体育文化,其身上都浓缩了它们母体文化的基本思想和精神实质,表现出一定的民族特色。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对立统一是客观的,它不仅会改变原来体育文化的性质,还会由于两者契合发展产生新的体育文化,带来文化的变迁 。因此,我们要掌握文化学的观念,正确看待东、西方体育文化的优劣和两种体育文化交流的现象,为丰富世界体育文化和弘扬中国体育文化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卢元镇.中国体育文化纵横谈[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4).

[2] 黄大庆,等.论中西体育文化精神内涵的差异[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3).

[3] 郑国华.中西体育文化价值选择的差异[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4).

[4] 郑国华.中西体育文化价值选择的差异[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4).

[5] 徐成立.中西方体育文化价值取向的冲突与融合[J].体育文化导刊,2007,(10).

第6篇

一、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起源和特征

1.1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起源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各民族世代相传,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提高身体机能为目的的人类社会活动。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长河中,生活在不同地域的各个民族,所接受的外来文化和各个民族的文化交融方式不尽相同,因此形成具有各个民族特色的民族体育文化。

1.2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点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具有很强的健身价值,而且还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娱乐、教育功能。分类主要是以活动内容与形式来划分。以歌舞伴乐为形式的称之为娱乐类;以对抗竞争为形式的则称为竞技类。娱乐类。

1.2.1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和发展,受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的制约。在历史发展长河中,民族传统体育如同民族文化、民族风俗一样与民族地区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它同样受到政治、经济的制约。多年来的历史证明,哪一时期社会稳定、经济振兴,那么这一时期的民族文化、民族传统体育就得到发展。

1.2.2 民族传统体育集文化、娱乐、体育于一体。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竞技体育不同,它的活动内容涵盖着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这些体育活动多在喜庆节日或丰收农闲、恋爱社交、宗教祭祀中进行。因此它具有多方面特点。

1.2.3 民族传统体育古朴粗犷,独具特色,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因为民族传统体育产生于生活,来自民间。在长期历史进程中不断交流、传承并逐步发展,它反映了生活,锻炼了身体,得到了保留。

1.2.4 民族传统体育简便易学,对器材场地要求不高。场地就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随手拿起农具或生活用具即可加入到活动行列中。可见其简便易学易于开展。

二、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之间的比较分析

2.1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冲突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西方竞技体育文化是当前世界文化体系中两个重要的体系,它们是随着历史发展先后出现且并列平等发展的两个文化系统。在1840年以前,两者是各自独立发展的,并没有明显的冲突和融合。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以及“新航路”的开辟和国际间往来不断加剧,国际间的合作及交流更为频繁,特别是西方列强在近代对外侵略扩张,使两种文化开始正面交锋,日益冲突和斗争。由于这两大文化本体及其存在环境的巨大差异,所以它们在交流中的对立是绝对的。具体表现在:

2.1.1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植根于“天人合一”、阴阳、八卦、五行等理论,而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在西方哲学重外在、分析,重与自然的斗争等观念的指导下形成和发展。

2.1.2 在中西方体育文化价值观上。

2.1.3 在体育形态、内容、手段上。

2.2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互补

体育文化的产生是需要丰厚的历史积淀、浓郁的人文气息,其发展更是一个长期积累、选择、变异、冲突、交融、定型的过程。由于体育文化是一个动态的社会存在,所以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在相互交流的同时,势必会互相吸收融合其文化中的精粹部分,这就是文化的不自觉内在的统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 对伦理道德观念的追求。

2.2.2 中西方国家对优秀的运动项目都有所相互移植。

2.2.3 在长期的发展与整合过程中,中国传统养生思想为西方所接受,西方竞争观念为中国所认可。

三、两种体育文化对立统一的辩证认识

体育文化的冲突是区域性、时代性、民族性、阶级性等多种类型的综合,认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对立统一就应在此入手,认识两者是政治经济地理等生存环境差异下的矛盾存在。这种矛盾存在体现了人类体育文化的丰富和世界体育文化的非成熟发展状态。

第7篇

2020.01

活动意图:

寒假里迎来了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度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寒假,明白春节的习俗,体验过节的快乐,我们提出如下寒假生活小清单。

一、具体如下

1.“除尘啦”: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家家户户都要大扫除,我已经长大了,也能帮着做点家务事了。

2.“置办年货”:过年,一家人大团圆,亲戚朋友也会来拜年,得准备好多好吃的,不过老师说买东西也要有计划,别太铺张浪费了,我准备和妈妈商量下,一起去置办年货哦!

3.“贴春联”“春节到,真热闹,家家户户哈哈笑;挂灯笼,贴春联,欢欢喜喜过大年!”我们家的春联可喜庆吉祥了,快来看看吧!

4.“团圆饭”:过年最开心的是一家人团团圆圆围坐在一起吃饭,互相道贺,还有“压岁钱”可拿,感觉好温暖啊!团圆饭的菜肴可丰盛了,让我来一一为你介绍,有些菜可是有含义的哦!

5.“全家福”:在这“庆团圆”的日子里,我们也来一张全家福!

6.“初一去拜年”:新的一年开始了,我们去给长辈拜年,今年我学会了很多“拜年”的吉祥话,也认识了不少新朋友!

7.“新年愿望”:新的一年开始了,我和爸爸妈妈都有新的愿望,它们是什么呢?

二、致孩子、至家长

希望家长协助小朋友制定适合自己的每日计划,并坚持遵照执行,最重要的是坚持!

提醒家长朋友,我们应该给以孩子的不仅仅是陪伴,而应该是高质量的陪伴!请用温馨的陪伴使孩子们远离手机和电视;请用鼓励和提醒使孩子学会坚持;请用正确的言行给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让我们一起行动!

欢欢喜喜过鼠年(一)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民族传统节日,为了让孩子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个寒假,我们特地为孩子们留了一份特殊的“春节”作业,鼓励大家多参加一些传统活动,了解过年的一些习俗,并及时地记录(孩子口述,家长笔记;用简笔画记录;用照片记录等等)

《除“尘”啦》

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家家户户都要大扫除,我已经长大了,也能帮着做点家务事了。

贴照片:

家长记录:

欢欢喜喜过鼠年(二)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民族传统节日,为了让孩子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个寒假,我们特地为孩子们留了一份特殊的“春节”作业,鼓励大家多参加一些传统活动,了解过年的一些习俗,并及时地记录(孩子口述,家长笔记;用简笔画记录;用照片记录等等)

《置办年货》

过年,一家人大团圆,亲戚朋友也会来拜年,得准备好多好吃的,不过老师说买东西也要有计划,别太铺张浪费了,我准备和妈妈商量下,一起去置办年货哦!

贴照片:

家长记录:

欢欢喜喜过鼠年(三)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民族传统节日,为了让孩子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个寒假,我们特地为孩子们留了一份特殊的“春节”作业,鼓励大家多参加一些传统活动,了解过年的一些习俗,并及时地记录(孩子口述,家长笔记;用简笔画记录;用照片记录等等)

《贴春联》

“春节到,真热闹,家家户户哈哈笑;挂灯笼,贴春联,欢欢喜喜过大年!”我们家的春联可喜庆吉祥了,快来看看吧!

贴照片:

欢欢喜喜过鼠年(四)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民族传统节日,为了让孩子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个寒假,我们特地为孩子们留了一份特殊的“春节”作业,鼓励大家多参加一些传统活动,了解过年的一些习俗,并及时地记录(孩子口述,家长笔记;用简笔画记录;用照片记录等等)

《团圆饭》

过年最开心的是一家人团团圆圆围坐在一起吃饭,互相道贺,还有“压岁钱”可拿,感觉好温暖啊!团圆饭的菜肴可丰盛了,让我来一一为你介绍,有些菜可是有含义的哦!

贴照片:

家长记录:

欢欢喜喜过鼠年(五)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民族传统节日,为了让孩子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个寒假,我们特地为孩子们留了一份特殊的“春节”作业,鼓励大家多参加一些传统活动,了解过年的一些习俗,并及时地记录(孩子口述,家长笔记;用简笔画记录;用照片记录等等)

《全家福》

在这“庆团圆”的日子里,我们也来一张全家福!

贴照片:

欢欢喜喜过鼠年(六)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民族传统节日,为了让孩子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个寒假,我们特地为孩子们留了一份特殊的“春节”作业,鼓励大家多参加一些传统活动,了解过年的一些习俗,并及时地记录(孩子口述,家长笔记;用简笔画记录;用照片记录等等)

《初一去拜年》

新的一年开始了,我们去给长辈拜年,今年我学会了很多“拜年”的吉祥话,也认识了不少新朋友!

贴照片:

拜年吉祥话:

欢欢喜喜过鼠年(七)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民族传统节日,为了让孩子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个寒假,我们特地为孩子们留了一份特殊的“春节”作业,鼓励大家多参加一些传统活动,了解过年的一些习俗,并及时地记录(孩子口述,家长笔记;用简笔画记录;用照片记录等等)

《新年愿望》

新的一年开始了,我和爸爸妈妈都有新的愿望,它们是什么呢?

宝贝的愿望:

第8篇

一、有意识渗透传统文化点滴,创建丰富文化学习氛围

传统文化是一个融合性较高、内容较丰富、概念性较复杂的定义,教师应意识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并不能进行专业理论式教学,小学生具有自主意识不强、个性认知不健全的特点,针对小学生的教学应是趣味化、丰富化的教学,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中渗透传统文化应该全面化趣味化渗透,逐步激发学生研究了解学习传统文化兴趣,促进学生不断丰富基础文化知识信息、明确文化内涵意义。教师应根据语文教学实际与学生学习能力、兴趣因素等有意识渗透传统文化点滴,为学生创建丰富文化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班级设立文化丰富、传统文学、故事传说等传统文化兴趣小组,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积极参与,教师及时加入学生兴趣小组,与学生合力定制小组学习计划、主题等,丰富学生传统文化信息储备;教师还可以在班级开辟阅读区域,在阅读区域放置关于传统文化丰富有趣书籍,鼓励学生积极借阅,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备笔记本,引导学生及时摘录关于传统文化趣味信息、书写随笔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意愿将学生笔记进行展示,请学生自主投票选出优秀笔记,对学生给予奖励。如此,通过这种方式,教师为学生创建积极优良传统文化环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了解学习传统文化,为文化渗透教学积极开展创造条件。

二、积极开发利用语文教学资源,促进课堂教学文化渗透

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以课堂为基础,尤其是小学语文中,课堂是教师进行集中化专业化教学、学生进行高效学习的重要途径,然而,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往往集中于基础知识引导教学,致使课堂教学过于枯燥单一,不利于发挥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渗透教学职能。对此,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大胆改革教学过程,积极开发利用语文教学资源,促进课堂教学文化渗透,提高学生传统文化认知。例如,在教学“论语”一课时,教师可以合理引入传统文化教学,向学生介绍儒家主要思想文化及代表人物,尤其是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对儒家思想的创建与发展,教师可以适当介绍其他思想学派如法家、道家、墨家等思想文化及代表人物,并向学生介绍春秋时期百家争鸣思想繁荣现象,丰富学生传统文化储备。通?^积极改革教学课堂,转变传统教学过程,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渗透传统文化教学,提高学生文化意识,激发学生文化兴趣,促进学生肩负起继承弘扬传统文化重任。

三、增设文化活动,丰富学生学习体验

教学活动是教学过程的有效辅助,能够促进高质量教学的实现。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渗透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合理增设文化教学活动,实现教学活动与传统文化渗透教学相融合的同时,激发学生文化兴趣,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丰富学生学习体验,锻炼学生综合文化认知。例如,在端午、中秋等传统文化节日之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日,鼓励学生积极谈谈传统文化风俗,教师可以请学生积极搜集传统节日小故事,请学生上台讲述,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我国各地传统节日不同风俗,扩展学生眼界认识;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为主要主题的辩论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发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举行传统文化话剧表演大赛等,请学生自行组合、商议话剧主题、完成表演等。这些都是积极推进传统文化渗透教学的有效教学活动,教师应积极开发教学智慧,增加文化活动吸引力、趣味性,使学生在获得快乐的同时,吸收优秀文化精神、获得提升。

第9篇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5―0085―01

新课程实验工作在步入深水区后,基层教师由刚开始时的观望甚至质疑到后来的积极参与,并不断推出新的教学模式,清晰地折射出一个道理,只要教育理念是科学正确的,教师的教学行为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本文就新课程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几个比较普遍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传统的并非都是应该放弃的

国学经典历经几千年的历史积淀,日久弥新,现代白话文中几乎没有哪篇文章可以替代,就连政党的治国理念也开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渊源和根基,“和谐”之内涵便是“中和之美”,便是明证,这不是文化的复古或者倒退,而是文化的返璞归真。

作如是观,思考将新课程理念和传统文化、教育方式视为对立关系的观点,就显得很不科学。可以肯定的说,传统的文化和教育方式曾经、现在或者将来仍然是最科学的,只是囿于我们的片面理解或曲解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真谛与内涵,传统应该是现代的源泉,现代应该是传统的延伸,二者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是彼此依存,不能贸然割裂的。

二、高效实用的,就是科学的

当我们用惯了电脑,就感觉手写的效率是低下的,大家几乎都这样认为,很少有人思考用手写字背后的文化含义,“文房四宝”我们几乎都放弃了,仅剩纸张的使用,且还是打印机在劳作,更多的是电子白板结合的多媒体投影设施,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好像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直观性和教学效率。

但是,仔细思考高科技背后懈怠智力的现象,后果是很可怕的。因为储存功能强大,于是我们的大脑不再有意识地记忆;因为立体全方位的动画效果非常直观,于是我们少了浮想联翩;因为有了电影式的镜头播放,于是我们不再手、脑协同作战,认真记好笔记。如此等等举不胜举。

新课程实验绝对不是课堂教学手段和教学装备的简单更新,任何事物,一旦片面地滥用就会出问题,应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选择和取舍,做到一根粉笔也会发挥最大的功能和效应。

三、编好学生自己的“智慧教材”

从古到今,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是抄书、做笔记,大凡有大学问、成大事者,概莫能外。《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宋濂倾情写道:“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手自笔录,计日以还”真实再现了古人求学、积累知识的主要方式就是抄书、做笔记。而且态度恭敬,不敢懈怠。

我们姑且不论学习环境对求学者的影响,单就学生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的求学态度和“手自笔录”的求学方式就很能震撼现代学生的心灵。

泱泱几千年中华文化,浩如烟海,要穷尽经典之精髓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择其部分人生哲理,折桂求香,指导自己的人生还是很有借鉴价值的。

这就意味着教师不仅是学习的指导者,更是学习的引领者,要引领学生编写好自己的“人生笔记”和“知识笔记”,让每一位成长中的生命都能获取适合自己的知识营养,符合自己的个性特点和求知需要的“教材笔记”。

学生自己编写的教材笔记不再是知识的简单罗列,而是内化成自己价值取向的人生宝典和智慧仓库。

四、把掌声给需要的人

欣赏教育已经是现代人文教育的主要方式,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方式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就是“鼓励学生抬头仰望星空”,面对一切否定式教育的弊端和模式化教育的窠臼,教师能真正给学生传递的只有真、善、美、信心和勇气。所有遭遇无情讽刺和打击的学生都存在严重的心理偏差,研究证明这些学生长大后对社会和他人的敌视态度很强烈,他们几乎犯有一个通病那就是性格乖戾。

不吝啬自己赞美学生的语言,把掌声给需要鼓励的人,已经成为构架和谐师生关系的主要纽带。教师准确的、善意的评价会给存在心理偏差行为的孩子带去无限的安慰,那些真诚的、理解的眼神,支持配合的肢体动作都会给缺乏自信和缺少认可者无形的力量。

五、世界上本没有废物,只是放错了位置

第10篇

在众多的教学反思形式中,撰写教学笔记以它特有的简单、便捷等优势能让教学反思更完美。教学笔记是教师积极、主动地对教学活动中具有教育价值经验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进行的批判性的理解和认识予以真实的书面记录,其目的是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工作,促进自身专业的发展。

教学笔记不要求死板的格式,这样教师可按自己的方式撰写心得与教学方法,使得教学笔记有着别具一格的特色与风格。教学笔记可多角度、多方面进行记录,往往是随性而记、随感而发。综合来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一、可以及时记下成功的经验

比如在讲人教版政治必修三《生活与文化》的第三课第一框《世界文化多样性》时,整堂课讲下来,感觉很酣畅,而且师生互动非常活跃,配合的很默契。课后,笔者在备课本中记录下当时的心情,进一步分析了所采用的一些情景设置和语言导向。思考中发现列举的文化现象太多会分散学生们的注意力,导致课堂很难驾御,所以选典型文化现象时既要考虑世界各国风情(包括风土人情、宗教文化等),又要考虑我国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既要考虑一些阳春白雪式的高雅文化,又可以适当采用下里巴人式的通俗文化,以此增强学生的认同感,产生师生的共鸣。教学笔记对今后的教学实践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它将有助于改善课堂教学有效性,有助于凝练教学特色和风格。

二、可以及时记录学生的创造性活动

在讲人教版政治必修三《生活与文化》的第四课第一框《传统文化的继承》的时候,作为情景导入,笔者设计了一项探究活动:请为中国的传统文化设计一张名片。在学生们众多设计之中,有一名学生的设计是笔者比较欣赏的,课后笔者把他的设计记录下来:名片的底色选择中国红,名字可按文字发展顺序设计成甲骨、金文、隶书等(以此展示中华源远流长的文字文化),名片的正面印上“孔子”头像(以示儒家文化),名片的边缘一边印上“盘龙”,最好是黄颜色,名片的背面描凤(中华的龙凤文化),名片背后印上56个民族和长城图案等。

三、可以记录对新教材知识体系的理解和认识

新版《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一节在阐述矛盾特殊性的时候,仅列出了矛盾特殊性的含义和三种情形,没有把原来作为重点方法论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列入其中,而是在第二框里作为专题进行阐述。对新教材的这种规划,笔者当时很不理解,并打算按照旧教材的体系补充完整。所以在教学笔记中就记下“要在讲课的时候补上,顺便把第二框的‘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合并在一起讲。”可是等到认真熟悉《教师用书》里面对这框知识的解读时才恍然大悟:原来新教材是把“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作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的方法论,并把它上升为矛盾分析法的精髓。至此,笔者才真正理解新教材的知识规划,因而也放弃了之前的准备。

四、可以记录新旧教材的不同之处,以尽快的适应种种变化

在讲人教版政治必修四的《生活与哲学》的第三单元第一课的《世界是普遍联系》时,笔者发现新旧教材之间,对联系的多样性的比重处理的很不一样,于是在教学笔记中写到:与旧版相比,新课改把多样性提出来放在与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并重的地位。这就要求教学中要挖掘“联系多样性”的内涵,尤其是它的方法论意义。

在讲“整体和部分的联系”时,新版对“整体有着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这一部分放在了“系统优化法”的方法论中来讲。“系统优化法”中糅合了“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内容,将两者进行了整合,效果如何还有待检验。

在讲“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时,新版没有“量变引起质变的两种情形”及相关的“适度原则和优化结构的原则”方法论。对于这些变化,教师要深刻理解新课改的思想和精神,尽快适应并能更好的运用,实现教学理念与教学技术手段的与时俱进。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文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1.095

传统文化传承了我国古人先贤的智慧,是我们学习警世恒言、古典名篇的重要载体。对于初中生而言,学习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有利于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要树立起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尊重,在教学中要对传统文化内容格外上心。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代诗人智慧的结晶,对于后世了解古代生活、学习古代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教育部门看到了古诗文的重要性,因此在当前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文占据了较大的篇幅。但虽然如此,当前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却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包括老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中没有突出重点,古诗文教学趋于模式化,学生对古诗文缺乏兴趣等。这样的问题就使得古诗文教学过程中,老师无法更完善地讲解古诗文内容,学生也无法学到更多的知识。对于古诗文的传承和发扬没有实质性的效果。因此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老师就必须要对古诗文教学的思路进行探索,力图寻找出更好的、更适合的教学方法,确保古诗文教学能够顺利进行。

一、注重兴趣的培养

在教学中,兴趣比老师更加重要,学生在拥有足够的学习兴趣时,学习时会更加积极主动,即便老师不进行教授,学生也会主动去学习。古诗文教学和一般的语文知识不同,古诗文教学在有兴趣的学生眼中充满了吸引力,但在缺乏兴趣的学生眼中,古诗文生涩难懂,学习起来十分困难。因此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极为重要。培养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要能够结合学生的特点,当前初中阶段的学生大多是“00后”,他们对网络接触得更多,他们喜欢的是网络上千奇百怪的网络用语,而不是传统文化中的古诗词。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就要适当运用网络用语进行教学,比如“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句诗词是明朝诗人于谦的名句,在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的兴趣,老师可以结合网路用语,诗人要表达无所畏惧之情,老师就可以用“神马都是浮云”来解释,学生也就能更快地了解诗句的含义,学生就会发现原来古诗词也可以这么有趣,对古诗词也就有了兴趣。除了网络用语之外,古诗词可以结合视频、音乐等进行教学,比如苏轼的《水调歌头》就有与之相配的歌曲,老师通过歌曲进行古诗词教学,也就能使得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学习起来兴趣更浓。

二、帮助学生养成积累古诗词的习惯

积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学习语文,学生的积累很重要,学生不会写作、阅读存在障碍、记忆力较差都可以从积累中寻求解决办法。学生的积累量足够,在学习过程中也才能够更加得心应手。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学生积累量充足,语文水平自然也就能得以提升。古诗词是很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主要体现为读不懂、记不住、用不了等现象,读不懂即是学生无法读懂古诗文,记不住即是学生无法对古诗文进行熟练地背诵,用不了则是学生学习了古诗文之后无法在写作、交流中运用。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向学生强调积累的重要性,并帮助学生养成积极积累的习惯。积累古诗词,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要保证对教材中的古诗词能熟练掌握,对古诗词也要有充分的兴趣。其次是在熟练掌握了教材的古诗词的基础上,对课外古诗词进行学习,确保学生有更多的阅读面。再次,在进行课外古诗词阅读过程中,学生要做好笔记,面对喜欢的句子或是读不懂的句子,都要记录下来,再利用业余时间温习笔记本上的内容。最后,良好的积累习惯还包括学生要多和同学接触,每个学生掌握一首古诗词,两个学生交流之后就每个人掌握了两首,三个学生交流之后就每个人掌握了三首,这样的积累效果更加显著。

三、明确古诗词教学的步骤

学习古诗词要注意步骤,任何一首古诗词都要确保对其内容进行充分的掌握,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就要能够对古诗词进行全面地讲解。全面讲解古诗词要注意到赘龇矫娴哪谌荩具体可以分为五个步骤,包括读题目、读作者、读诗词、思考诗词、延伸阅读等。这五个步骤在古诗词教学中比较常见,且效果较好,可以成为古诗词教学“五步法”。读题目即是指在教学中,老师要能够对诗词的题目进行分析,一般情况下,很多诗词的题目就反映出了作者整首诗词的意图和情感基调,正确把握古诗词的题目,对古诗词的学习和深入思考有着重要的作用。读作者主要指的是在教学中,学生要对作者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作者的写作风格、主要作品等,这对于学习古诗词尤其是对古诗词的文风的把握也有着重要的作用。读诗词是第三个步骤,是对古诗词的内容进行简单把握,读诗词可以读几遍,保证学生能够掌握诗词的内容。思考诗词是指学生在学习了诗词之后要对古诗词的含义、作者表达的情感和写作意图进行分析,这个步骤要建立在学生读懂了诗词内容之后。最后的步骤是老师要对古诗词的相关内容进行延伸教学,让学生能够通过教材古诗词进行延伸阅读,从而增加积累量。

四、抓住重点诗句、字词进行分析

很多诗人在写作中都会注重对某一句或某一个字进行多次修改,这样的字词通常称为“诗眼”。比如诗人贾岛就尤其注重在字词上下功夫,他的诗作《题李凝幽居》就有一段推敲字词的佳话,其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敲”字,贾岛在“敲”与“推”之间反复思考,直到遇到韩愈,二人仔细分析之后才确定为“敲”。在教学中,老师就要注意到对“敲”字的讲解,这个字可以体现当时环境的幽静,夜晚敲门发出敲门声,以声音反衬安静,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能够抓住重点诗句、字词进行分析,也要让学生养成这样的习惯,可以加深对诗词的印象,对诗词有更深入的思考。

第12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习兴趣;途径探索;

教育教学在“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研讨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谈到:“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课程实施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学中教育方法应多种多样,千回百转,不能机械套用,更不能盲目模仿滥用,应该根据不同的风格、内容、对象来确定不同的方法。如何灵活运用,要以教师为出发点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展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在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中,创造出各自独特而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应该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

首先,浅析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缺失的原因

兴趣是学生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而语文兴趣的缺失,会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学生个性更独立,在学习上更有自主选择权,如果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教师又强迫学习,只会让教学效果适得其反。现在的高中生普遍存在学习动机功利化倾向,而且随着年级递升而增强,所以,兴趣教学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及教育学原理。语文学习有一个显著的特点:起点低,见效慢,这让很多学生有了一个误区:已经学了十几年语文了,基本该会的都会了,好像学不学语文对成绩影响都不会太大。对语文的不重视导致语文兴趣逐年降低,但恰恰忽略了语文的重要性,“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生活中处处用到语文,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优劣,直接关系着对其他学科的学习能力,乃至终身的发展。

其次,趣味课堂点燃激发语文学习兴趣的星星之火

其实,语文教学本应该是生动有趣的,它是最具有人文性、感染力和亲和力的学科,其教材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品杰作,这些作品充分展示了五彩纷呈的大千世界和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如果学生并没有真正喜爱并获得快乐,简直是暴殄天物。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在《语文教学谈艺录》中说:“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起来,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学生学会学习语文就有了良好的起点,就不以为苦,从中获得乐趣。”语文教师不能把学生当成一个盛装语文知识的容器,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充满活力与想象力的智慧体。

1精心设计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有很强的指向性,可以在一堂课的开始设置导入环节。导入环节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是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毕竟: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本堂课的内容,可以先讲一个时事,或讲一个故事,或问一个问题,或显示一张图片,或者做一个演示…总之,抓住学生的心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的第一步就达到了。于漪老师说:“教师是学生心灵的耕耘者,教课就要教到学生的心上。”实践证明:精心设计课堂的导入环节,运用恰当的方式去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结合地方特色,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普遍对自己家乡的事物较感兴趣,因此,在语文课中我们可以采用这点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校学生大多对现实生活缺少必要的了解,体验贫乏,感悟肤浅,课堂上教师可以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进行积极的思维,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从而扫除语文传统教学过程中沉闷、压抑、一潭死水的局面,使教学变成一段春风化雨,自然无为的过程。而且学生通过对地方特色文化的了解可以增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引发学生的爱乡之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也有利于本地传统艺术文化的延存和发展。而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地方文化资源可以充实课本教材,弥补课本教材的不足,丰富学生的文化素材,为语文教学“添砖加瓦”;还可以通过学生群体的参与,开展以弘扬地方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形成全社会重视传统文化保护的良好氛围。

再者,广泛的涉猎阅读使语文学习兴趣四处开花

积累是语文学习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而大量的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积累的重要途径之一。它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水平,提高阅读能力,同时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其精神生活。但是是光凭阅读记忆不如写下来牢靠,一个人记忆力再好也难以记住所有事情,而且读书之后可以自己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因此,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爱好广泛涉猎阅读并记录读书笔记很有必要。

读书笔记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卓有成效的,尤其是对语文学习的重点难点作文写作能力的提高。读书笔记能锻炼学生扎实的语言功夫和必要的文学修养,既有书本教材上的聚焦,也有课外各种读物的广泛涉猎。学生们不仅可以把读书笔记当成抒感、描绘生活、表达观点的主阵地,也是摘录美句名篇的聚宝盒。读书笔记能带领学生突破传统意义的狭隘教材向更高更远的方向发展,学生经过积极的阅读学习,观点会变得更精辟而深刻涉猎的领域也会变得更宽广而高远,这对语文知识面的积累和长期的学习兴趣注入了新的活力。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但只要我们能正视学生的实际,从高中教育的特点和高中生的身心特点出发,积极探索教学捷径,努力发掘有利因素,重视培养、激发学生对语文科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会得到更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2]张所帅形式求新不能忘记语文教学之本[N].中国教育报2011

第13篇

当传统文化遇上新媒体

近年来,从朝珠耳机到建筑彩绘“秘密皇宫”,故宫一系列紧跟时尚的“萌系”文创产品迅速蹿红。故宫“萌物”已成为年轻人的时尚“潮物”。据统计,仅2015年上半年,故宫文创产品的销售额就突破7亿元。同时,故宫还利用手机平台使这座古老的宫殿焕发出年轻的生机。为了更好地传播故宫文化,故宫推出了《皇帝的一天》《韩熙载夜宴图》《清代皇帝服饰》等题材丰富、风格各异的一系列手机软件。

【素材点拨】传统文化并不是僵化的,它们需要注入新的活力。所以,要使传统文化保持生命力,拉近与当代人的感情距离,就要深入当代社会的生活,和时代、时尚形式结合起来。

【立意维度】流行与传统/文化保护方式/僵化与灵活

【反思行动】

拥有22款手机软件的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不仅在软件数量上拥有绝对优势,在展示主题上也更为丰富。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已经意识到,它们不仅是实体的公共文化空间,承担着文物保护和科研上的责任,而且要利用各种形式为大众提供文化普及。在移动应用大行其道的今天,博物馆主动出击,让传统保持时代生命力,无疑是文化保护的另一种方式。

文化日历“高颜值”逆袭

谁能想到2016版《故宫日历》在京东艺术类书籍销售排行中排名第一,达到日销5万册水平。以普及传统文化为目标的《汉字之美日历》,从汉字的起源、书体的演变以及书法的形式等方面,提炼了12个主题。读者读完这本日历便可了解汉字的演变史。2016版《红楼梦日历》更是精选了《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楹联等百余篇,并配以百余幅精美的古代书画作品。这些文化日历包罗万象,大大引起消费者的青睐和热捧。

【素材点拨】日历的复兴不仅仅是一个产品兴衰的问题,这其实表明文化生产正在复兴。有文化品位的日历畅销是耐人寻味的,只有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文创产品,才能重新获得生存的空间。

【立意维度】文化品位/积淀与创新/借鉴的力量

第14篇

仙侠这一用词,可以追溯到清末《仙剑五花剑》。虽然仙、侠在先民传说和古人笔记小说中始终连绵不绝,但结合为一种文化产品却是最近一二十年电子游戏、网络文学兴起的结果。

及至当下,在粉丝经济等一连串新式商业模式的推动下,仙侠以“霸屏”的姿态在电影、电视到平板电脑、手机的大小屏幕上蔓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文化产业盛宴中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部分。

由此,仙侠也成为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一个样本,尽管它本身仍在现代化的改造进程之中。

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实则是文化产业现代化。而所谓文化产业,是借工业产业而提出的概念,其实就是将文化产品和服务嵌入现代化工业生产和现代化商业模式中,使文化产品和服务能够形成现代化生产的规模化效应,从而发挥更为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并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考察仙侠题材在电视、电影、游戏这三个最受资本青睐的文化产业中的生态,其结论是:现代文化产业归根结底是一种创造、而不仅仅是改造。它需要依托某种资源,比如传统文化,来创造文化符号,然后销售这种文化和文化符号。

以创造为基础,首先是商业模式的现代化。这在仙侠文化中表现为以IP、版权为核心的全产业链开发。文化的产业化其实是一项关联性很高的复杂、系统工程,必须使创造而来的文化产品具有可复制性,需要全面地统筹考虑从创意到生产、从品牌到销售的一系列链条环节。

当下仙侠电视剧的崛起,正是这种全产业链支撑和期望的结果。

大银幕上的仙侠电影则面临着一系列具体而细致的现代化技术问题:从特效、编剧到一个“新世界”的构建、全新观影人群的口味。

有趣的是,仙侠相比武侠,似乎更符合我们这个时代年轻人的期望和理想。这就又引出一个问题:如何改造仙侠,使其在“大我”和“小我”中达到平衡,以使年轻人符合这个正处在改革与发展契机的社会、国家的期望。

一种文化可以是优秀的,却绝难有一种文化是完美的。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缺憾――比如神话系统的系统短板――也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凸显。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现代化的过程正是对传统文化的完善和提升。

第15篇

寻觅动静之间的无缝体验华硕TAICHI系列

TAICHI这个英文单词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它的中文直译就是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太极”,寓意阴阳两面变化无常,TAICHI的正反双屏设计理念和“太极”的定义非常吻合,正反双屏皆大有可为!

打开屏幕就是笔记本,合上屏幕就变成平板,简单的开合就可以转换装置的使用方式是目前市场上最直接的形式,这样的设计也达到了让消费者不用重新学习的目标。无限的灵活性让华硕TAICHI系列能在笔记本模式、平板模式、镜像模式、双屏幕模式等四种模式间实现无缝互动与分享,轻松满足用户各种应用需求。而华硕TAICHI系列在硬件配置上也十分强悍,正反两面全采用全高清1080p的IPS屏幕,目前提供Intel酷睿i5 3317U或 Intel酷睿i7 3517U两种配置可选,基本满足主流用户日常应用需求。基于华硕金耳朵团队和Bang &OlufsenICEpower 共同开发的华硕SonicMaster(美声大师)音效技术,更可为用户提供令人震撼、栩栩如生的音效。

翻转你我的世界联想IdeaPad Yoga系列

如果说华硕TAICHI系列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太极”,那联想IdeaPad Yoga系列则可从Yoga让人联想到源于印度的强身术——瑜伽。

作为全球首款多模式超极本,联想IdeaPad Yoga系列通过其独特的转轴让屏幕360度展开,从而为用户提供四种使用模式:笔记本式、平板电脑式、站立式、帐篷式。

首批上市的联想IdeaPad Yoga系列提供IdeaPad Yoga13和IdeaPad Yoga11两种选择,对应不同的使用特性,让用户实现更个性化的应用体验。 前者采用13.3英寸HD+(1600x900)高分辨率广视角IPS显示屏,厚度只有16.9毫米,重量仅有1.54千克,极大的满足了用户的便携使用体验。后者拥有11.6英寸HD(1366x768)的高清广视角IPS显示屏,厚度只有15.6毫米,重量仅有1.24千克,追求极致轻薄性。而在CES 2013上,联想了搭载Windows 8系统的IdeaPad Yoga 11s变形笔记本。

滑盖平板超极本东芝Satellite U920t系列

在超极本向多形态发展过程中,笔记本与平板的融合无疑是一大趋势,无论是配备双屏的华硕TAICHI系列还是支持360度翻转的联想IdeaPad Yoga系列,都在搭载Windows 8系统的情况下让笔记本融合了平板的功能。

日系东芝和索尼两个品牌在多形态笔记本的研发上都倾向推出滑盖式设计的产品,用户通过简单的推展操作,即可完成展开触控屏和键盘的同步操作,无论是办公还是娱乐应用,都极为便利。支持1366×768分辨率的12.5英寸IPS屏幕除带来画质的提升外,更为用户提供了舒适的操作空间。

.索尼VAIO Duo 11也是这样一款支持滑盖操作的非传统形态超极本。

变形和非标造型三星XE700T1C与东芝U800W

说到变形概念,第一反应便是华硕变形平板,其实三星也推出了类似的产品——三星XE700T1C。三星XE700T1C-A01CN是一款介于笔记本与平板电脑之间的产品,采用屏幕可拆卸式分体设计,处理器、主板等核心部件位于屏幕面板下方,可通过外接键盘底座获得完整的笔记本功能。配置方面,该机采用酷睿i5双核处理器,标配4GB内存以及64GB固态硬盘,屏幕为11.6英寸全高清。X86架构处理器加上Windows 8系统,决定了它超极本的基因更多一些。而这里我们说的非标准造型指的是东芝U800W,21∶9规格的14英寸屏幕让其在尺寸上就显得相当独特。不过,如此另类的屏幕尺寸能否获得消费者认可还有待检验。

改变的不仅仅是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