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农业模块化发展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 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3-0039-01
产业化是使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有机联成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按照十要求,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必须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促进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转变,改变农业从事低层次原料生产的传统方式,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切实提高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民的联谊程度,促进农民增收。
一、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我县已初步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格局,有力地促进了勃利县农业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
1.龙头企业稳步发展
经过多年的努力,勃利县农业龙头企业逐步得到发展壮大,产业链不断延伸,形成了一大批农业龙头企业。这些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据统计,到目前,全县具有较大规模的龙头企业已发展到28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龙头企业拉动种植基地近90万亩,带动农户3.8万户。
2.特色农业初具规模
近年来,我县一批优势产业初具规模,全县已初步建立了粮油加工、畜牧等产业化基地,逐步形成了区域性生产布局。目前,我县龙头企业农产品基地以发展到18个,已建成九个超万亩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园区示范带。产品已向优质的精、细、特方向发展,有效的延长农业产业链。
3.专合组织发展迅猛
近年来,勃利县积极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截止2013年11月,全县建立各级农民专业合作社334个,其中畜牧业46个、种植业274个,服务业17个,其他22个。合作社在产业化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4.特色品牌成效显著
近年来,勃利县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现全市已有17个农产品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1家企业获得有机认证,获得国家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92个,1家农业龙头企业的注册商标被评为“黑龙江省著名商标”。同时,建立了1个国家级农业标准示范区,引导农民按照标准化生产。
二、勃利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问题
当前,勃利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主要存在“三低二少一小”的困难与问题。一是产业化发展水平较低,农业加工业的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不高,传统农业经营模式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农业产业链条不够长,小农意识仍然存在。二是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市场建设、信息服务和技术服务等还相对滞后。三是农业标准化程度较低,高质量的农产品和市场影响力大、广受欢迎的农产品品牌不多。四是头企业带动农户增收作用发挥还不够,主要表现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的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五是农业产业化扶持资金较少,一些优惠政策还无法完全落到实处,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六是农业龙头企业规模较小,主要表现为市场竞争力不够强。
三、加快勃利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途径
1.培育产业、建设基地,推动农业产业化
勃利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要从勃利县地方特色资源、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素质等实际出发,坚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相对集中、高产高效”的原则,因地制宜选择市场空间大、资源后备优、经济效益高的农产品,作为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专业户、专业村、专业镇等群体生产的基础上,形成稳定的生产基地,逐步形成“一县一品”、“一乡(镇)一品”的区域化经营格局,形成“市场在外、基地在内、以销定产、以销促产”的外向型农业商品基地。
2.培育市场、搞活流通,牵动农业产业化
市场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的前提条件,要按照产地集散功能和销地分销功能的客观需要,合理规划和培育发展一批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加快农产品流通业的发展;要培育一批运销中介组织,稳定销售渠道,减少市场风险,提高运销效率;要大力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鼓励连锁超市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渐形成品牌,提高勃利县农产品的知名度和信誉度;要加快发展流通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组织进入农产品流通领域,促进农产品运销畅顺。
3.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
农业龙头企业内联农户、外接市场,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加工转化、销售服务等功能,是农业产业化的核心。切实加大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在带动农户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积极作用;把招商引资和发展民营经济与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借助外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4.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拉动农业产业化
农产品深加工一直是勃利县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瓶颈”限制。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加大农产品精、深加工,继续开发和推出一批具有勃利县特色和较好市场前景的新、特、优农产品,努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让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得到更多实惠。
关键词:蓬莱市;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思考
一、我市农业发展现状
(一)开辟特色运行模式,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为充分发挥区域特色,促进农业健康发展,我市在国家级标准示范区的基础之上,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广能够有效实现经济利益合理分配的产业经营模式,如“一体化样板基地”、“紧密型生产基地”、“松散型生产基地”、“公司+种植大户合作社”等。
(二)注重农业专业人才培养,实施科技富农工程。将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与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二者紧密结合,围绕我市苹果、葡萄、畜牧、水产养殖四大特色领域的发展,组织一批拥有技术的人员深入到种植一线,以技术入股、资金入股的形式加入到农业示范基地的生产建设中,或以个人创新、技术承包的形式参与到特色农业、优势农业的发展中,全面促进我市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和使用,进而提升我市农业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农户的增收。
(三)推广农业产业化项目,打造农业特色园区。烟台苹果是山东干名优特产之一,其以绿色无公害的种植技术,逐年扩大市场份额,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在渔业养殖捕捞方面,因引进大菱鲆等新品种,并形成相应的生产能力,加速了周边区域乃至整个环渤海湾地区大菱鲆养殖产业化的发展;肉鸡标准化养殖实现以沼气为纽带的集养殖、种植、生物能源、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于一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良性循环模式;酿酒葡萄基地规模不断扩大,使蓬莱市成为世界七大葡萄海岸和全国三大优质酿酒葡萄产区之一,辐射带动了全国酿酒葡萄品种的升级换代及高端葡萄酒品质的提升。
二、我市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市农业经济在产业化、规模化方面取得了迅猛发展,但在龙头企业规模、品牌建设、监督监管、产业规划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能力弱。对任何一个行业来说,龙头企业的生产规模、经营状况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供应链上、下游的走向;而在农业中,龙头企业的发展从深度与广度两个方向影响着农户与市场的关系。当前我市农产品行业中,龙头企业数量不多,并且多数企业还处于“小、散、低、弱”的状态,但当前我市的农产品龙头企业均无法对行业结构调整起到任何作用。
三、我市的农业经济发展思路及对策措施
“三农”的发展以及农业产业格局均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息息相关。在发展过程中,我市应借助“美丽乡村建设”活动的契机,捋清农业经济发展思路,加强服务监管,大力推动我市农产品龙头企业的发展,并逐渐形成现代化、产业化的农业经济体系,进而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创收。
(一)加强企业自身建设,实现规模化发展。1、壮大龙头企业规模,做强做大。在全市范围内树立学习典型,或在周边市区寻找企业发展的典型案例和优秀经验,以推进我市龙头企业的的加速发展,并实现数量和质量上的突破。制定优惠政策,为龙头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营造宽松的市场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合资企业或外资企业,以推动我市本土企业的发展;引进高新农业产业技术,促进现有企业由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促进现有企业之间兼并和重组,逐步扩大企业的规模;利用民间资本,在现有企业中培育出新的龙头企业。2、树立品牌意识。在现有企业中选出优质产品,以其品牌为重点发展对象,并大力扶持,促进该品牌及产品的推广和扩张。在品牌选择时,要重点扶持具有蓬莱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建立一批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在市场中占有一定市场份额的产品品牌。3、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一方面要加强农业技术与农产品生产的有效结合,实现科研院校与企业的强强联手;积极引进、研发、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与企业、与农户实时对接,使新兴技术在实践中进一步实现其价值。另一方面,要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对于企业在创新或研发方面做出的努力,或是在品牌方面的成绩,可通过相对应的奖励办法给予鼓励。
关键词: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农业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 F3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6-11-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和农民承包经营权不变的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这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 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是农业现展的必由之路
党的以来,我国广大农村普遍实行了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使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的推进,这种家庭经营方式规模小、成本高、利润低、抵御风险能力差的缺陷也一步步显示出来。农业比较效益低的现象越来越明显,使农民收入提高的速度明显落后于城市居民,原有的城乡差距有进一步拉大之势。为提高收入,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力离开土地进入城市打工,在农村留守的多是老人和儿童。个别农村甚至出现了土地无人耕种,以至于荒芜的现象。因此,加快土地流转,发展规模化经营也成为必然趋势。
1.1 农村家庭经营规模小,不利于农业机械化和先进技术的推广,也不利于农民战胜各种自然灾害
在市场经济中,单户农民信息量小,很难把握市场规律,经营风险越来越大。这表明原有的家庭经营方式,使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及农民收入都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要化解这些矛盾,推动农业走上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就必须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步伐,走规模化的经营之路。这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1.2 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需要大批有技能的青壮年成为城市工人
自上世纪70年代末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青壮年劳动力的人数和规模到2010年达到了顶峰后,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这就是所谓“人口红利”下降的“刘易斯拐点”。今年春节后珠三角的用工荒也证实了这一点。没有大批农村劳动力离开土地来到城市就不会有工业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工业化的进程就是农业人口减少的过程。因此,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步伐,搞规模化经营,不仅是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也是工业化的必要条件。
1.3 城镇化的发展战略也要求大量的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市民
我国农村80后、90后的大批年轻人大都很早就来到城市,他们不熟悉农业生产,也不愿再回到农村务农,而是希望在城市留下来成为市民。未来几年将有大量的农民转化为市民。城镇化是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结果。这一切都表明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让大量的农业人口转化为城市市民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要求。
2 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必要条件
我国有近14亿人口,粮食安全至关重要。除少量品种可以通过进出口调剂外,绝大部分粮食必须靠我国自己生产。世界上没有其他国家能养活中国人。规模化经营使那些懂农业、会经营、有资金、懂市场的人真正充实到农业生产经营第一线。这不仅有利于采用农业机械化作业,采用新的耕种技术、化肥、种子等先进工艺改善农业的生产经营,也有利于提高经营者把握市场规律的能力,提高抗击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从而确保农业增产增收,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确保我国粮食生产安全,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土地规模化经营有利于推动品牌农业、绿色农业、高效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目前,人们对舌尖上的安全极为重视,渴望农产品安全。而原有的一家一户经营很难实现这种绿色生态有机农业的发展。人们也很难相信在千家万户狭小的经营模式下生产者经营者能做到绿色生态安全。一些农户种植粮食蔬菜把自家食用的和拿到市场出售的严格分开也说明了这一点。在农业规模经营后,企业经营者才有能力有可能加大绿色有机生态上的投入,推动大批优质品牌农产品出现。规模化经营为企业做大做强、提高诚信度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这将提高食品安全,改善国人的生活质量,为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
3 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必须坚持自愿的原则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这就为我国当前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提供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化经营是我国农村经营方式的一次变革,也是我国农村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的一次重新配置。这种资源配置必须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政府起辅助和引导作用。这场变革搞好了会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高广大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搞不好也会加深农村社会矛盾。因此,必须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自愿的原则。在充分尊重广大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必须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在确保农民对土地的经营权、收益权的前提下,让农民得到实惠,让农村和农业得到发展。
4 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的基本方式
农村土地流转的方式有许多,近几年从多地的实际看,有下列几种:
4.1 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农民自愿将土地、资金入股成立生产合作社。合作社统一经营土地和收益权。这种方式比较简便易行,农民的民利更容易得到尊重。遵守契约精神,实现权利和责任义务的统一,是农业合作社的真谛所在。切不可将新型农业合作社搞成以前的生产队。
4.2 种植大户经营或成立家庭农场
这种方式主要是根据自愿原则,订立契约,把土地集中在少数种田能手和大户手中,或成立家庭农场。转让土地的农民可选择受雇于农场当农业工人,也可选择进城务工。
4.3 农业经营公司经营
农业公司和农民双方订立契约,农民定期获得收入。这种转让方式一般周期长,农民在转让土地经营权后可选择各种其他务工方式。这种农业经营公司就是农业企业,它的特点是通过契约取得土地经营权后,统一经营,不是过去的公司加农户的经营方式。
由于土地经营需要投入,需培植地力,因此,经营权的转让一般周期相对较长,要5~10年,甚至更长,这样才能确保土地的长期规模经营。
机械CAD技术与传统的机械设计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可以提高设计的效率,减少设计制造周期。在设计零件时,可以运用三维CAD软件在装配模式下进行零件设计,这种面向装配体设计模式,可以减少由于零件设计错误导致的装配误差。三维CAD技术一般都符合设计人员的设计习惯,设计思路可以很好地反映在设计三维模型上,对后续的产品设计评审带来便利。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对零部件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和运动仿真,减少设计错误;可以分析运动轨迹是否达到设计要求,避免后续产生的设计误差。
2、农业机械CAD技术的管理与创新
2.1开发出适合农机CAD设计软件的平台
目前,在农机设备设计中仍然采用的是机械CAD设计的通用平台,但其农业机械设备的特殊性,导致一些机械CAD软件在农机设备设计出现很多的局限性,如不能提供给农业机械零件进行设计分析的工况,无法进行农机设计的快速化装配等。因此,农业机械CAD技术应以CAD软件为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建立适用于农机的标准件库、通用件库等。
2.2农机产品需进行模块化和参数化设计
目前,机械设计朝着模块化和参数化设计方向发展,这种现代化的设计模式不仅可以快速地进行产品部件的装配和更新,而且能够快速解决产品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模块化设计一般以产品功能部件来划分,通过各个功能部件模块的组合制造出一个产品,并且可以根据模块化功能的变化设计出不同的变形产品和下一代产品。这种模块化设计大大减少了产品的设计周期,且能够快速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参数化设计是将一些关键零部件的关键尺寸参数作为环境变量,通过修改这些环境变量来得到适合当前需要的要素。
2.3农机产品设计制造的集成化
农机产品设计制造的集成化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如CAD、CAE、PDM、ERP和CAM等软件进行集成,将产品的设计、分析、制造和装配集成一起进行联合设计生产的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将相关部门的功能进行整合,达到数据共享、信息共享。通过这种集成化模式可以提高部门效率,减少生产制造误差,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2.4提高CAD技术人员的水平
提高企业的自身竞争力,留住人才是首要的。农机设备企业可以建立CAD技术人员的培训机制,多借鉴国外先进的农机设备CAD设计技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提高CAD技术人员的水平,提高CAD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为农机设计的不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3、结语
关键词:蔬菜模块化;基质栽培箱;创新设计;应用模式
蔬菜机制栽培箱所选用的材料为泡沫、塑料,箱体结构单一,并且对于环境产生污染。为了促进蔬菜模块化基质栽培箱的广泛应用,需要研究新型的模块化基质栽培箱。在实际设计中,需要秉持节约蔬菜种植空间、环保、箱体搬运方便的原则,一方面提升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能,另一方面践行绿色生态种植理念。
1无土栽培与基质栽培
无土栽培是指在植株栽培过程中不应用天然的土壤,而是利用含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液,实现植物生长,该种方式能培养出品质优良的作物。基质栽培与无土栽培不同,依然应用天然的土壤,将农业种植与无土栽培方式相互结合。将植物的根系固定在有机、无机基质中,通过滴灌或是细流灌溉的方式,为植物生长提供所需要的营养液。该种植物栽培方式所需要的投资比较少、实际成本比较低、节约肥料、产品质量高[1]。
2蔬菜基质栽培发展现状
伴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对于生活、饮食等的重要性。蔬菜种植对于生态环境依赖性较高,一方面是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土壤肥力、阳光等;另一方面是良好的植物生长环境。在生态环境质量较差的情况下,蔬菜栽植的质量较低。绿色蔬菜种植秉持着无污染、高产量、安全生产的原则,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关注。基于基质栽培方式的出现,改变了大面积蔬菜种植方式,该种方式在蔬菜管理上比较方便,并能够为蔬菜生长提供所需要的营养。新时期,调整农业生产种植结构,不断改进蔬菜种植结构,多种利用有机固体废弃物合成环保型有机栽培基质产生。在工业生产中,筛选、分类这些合成基质的原料来源,并且对其发酵的过程进行整体控制。近年来,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发展逐渐向着规模化、集约化、自动化、工厂化以及小型化、家庭化方向发展。因此,使得模块化基质栽培方式产生,如在居民阳台、庭院上以及屋顶上的栽培种植。虽然该类新型的蔬菜栽植形式被广泛应用,但整体上蔬菜基质栽培系统水平低,其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的用途比较单一。最为关键的就是,蔬菜基质栽培技术方式比较简陋,栽培基质槽的材料设计应用为塑料、聚氯乙烯、聚乙烯,这样的结构材料不易处理,并且不具备相应的组合功能,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巨大[2]。在未来伴随着模具生产研发,传统模块化的蔬菜机制栽培箱系统,能够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灵活性组装,在结构设计、尺寸等的设计上能够实现创新。基质栽培箱的研发,对于提升农户蔬菜栽植效率,提高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具有较为积极的意义,如通过栽培箱的结构变化、结构镶嵌,将平铺的栽培箱放置方式转换为立体栽培方式,不仅有效降低了空间利用率,还能够创新蔬菜生产方式。
3现行基质栽培设备缺陷分析
调查现行的农场蔬菜基质栽培现状,发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制约着蔬菜栽培发展的重要原因。目前,大部分的农场蔬菜栽培中所选择的基质都为森林中的腐叶土、蛭石,这些材料都是构成蔬菜栽培的基本材料,这些材料的应用作用在于能够有效固定植物,并且作为土壤之间的营养衔接环节,为植物的根部输送充足的营养。采用何种材料作为蔬菜基质的栽培箱这很关键。在实际调查中,很多农场中的栽培箱为泡沫,该种材料价格低,但容易被破坏,并且埋没在土壤中不可降解,对于环境的影响比较严重。同时,大部分栽培箱的体积都较大,不利于搬运,不仅浪费材料,还占据了大量空间。另外,栽培基质与过滤物在泡沫箱中混合,不能及时进行清理。蔬菜基质栽培要想提升蔬菜质量,要求栽培箱无论从箱体的结构上,还是从箱体的功能上,都需要满足蔬菜模块化栽培的需求。目前,基于蔬菜栽培这样的情况,还不能满足蔬菜栽培模块化的标准[3]。
4蔬菜模块化基质栽培箱创新设计与实际应用
传统大模块机制栽培箱不能满足蔬菜模块化种植,在栽培箱结构、形体设计上存在着不科学的地方。创新蔬菜模块化机制栽培箱设计,从箱体比例、箱体结构、箱体组装设计上、箱体尺寸设计上以及箱体颜色设计上进行优化。4.1箱体比例设定蔬菜模块化基质栽培箱的比例设计,既要满足蔬菜栽培,还需要具有较好的视觉性,模块比例设计可以通过设计出突出、凹陷的结构,实现2个模块之间的组合。从该种栽培箱的三视图设计上能够看出来,包含2个2∶1的叠席形和1个1∶1的正方形组成。基于这样的设计,既能够节省空间,也能够模块与模块之间的随意性组合与堆放。同时,这样的设计也能够符合培养方面的审美要求,箱体长短、高低设计合理,提升空间利用率。4.2箱体结构箱体结构设计决定着蔬菜的生长,在箱体的尺寸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箱体的实际结构设计,保障结构设计完整,并且满足植物基质栽培要求。由于该种箱体的外形看似“Z”字母形状,箱体为不完整的长方体,结构设计需要充分借助该种不规则结构优势。具体的结构设计中,每个箱体都是1个单独模块,其功能不仅完整,还能够为蔬菜生产提供便利。如在每个结构箱体上都有主箱体、排水孔、进水孔、透气孔、左右卡槽、上下卡槽。其中进水口能够为蔬菜生长提供所需要的水分,营养液能够经过过滤孔进入到基质中。当灌溉水分多余时利用排水孔排水,将箱体的上半部分做镂空处理,便于植物呼吸。4.3模块组装箱体尺寸、结构的特殊性,使得其能够进行随意组装,与积木原理相同,蔬菜种植者可以根据光照、水分等需求,随意挪动栽培箱,该方面设计能够体现出箱体结构设计的创新。用户摆放箱体时,能够根据个人意愿进行摆放,既能够体现出产品之间的互动感,借助巧妙的卡槽结构设计实现箱体的叠放。通过不同类型的箱体叠放,空间能够被利用起来,增强箱体摆放的随意性。在实际的箱体组装环节中,可以分为平面栽培模块和立体栽培模块。如可以进行2个箱体的横向组装和竖向组装,也可以进行10个箱体的组装,在变换组装的方式下,提升了空间利用率,使得蔬菜栽培形式变得多变。4.4箱体尺寸在箱体的具体尺寸设计上,需要符合人体力学原理,保障箱体搬运省力。借助人机公程学,让机器设备的尺寸能够适合人的心理特点和生活方式。在蔬菜模块化基质栽培箱的设计上,主要涉及箱体的搬运、推拉等,箱体被抬起的瞬间,其重心都落在了双手与身体组成的平面内。一般情况下,人的手离开膝盖的距离为25cm和50cm时,成年人所能够提起物体的质量为最佳,其高度也比较合适。成年男子能够提起的最大栽培箱体重量为30kg。如果箱体的质量超出30kg时,需要2个人进行搬运。箱体的设计尺寸为:长50cm、宽25cm、高25cm。这样的箱体设计在形体上比较完美,并且其平均单体质量在25kg,实际搬运操作上比较便利。4.5箱体颜色在箱体的颜色设计上主要有2个设计方案:第一,单色设计。由于蔬菜农场所栽培的蔬菜种类比较多,自身环境比较杂乱,为了避免视觉疲劳,在箱体的设计需要保持箱体颜色统一,体现整洁、干净的箱体环境。第二,根据不同的蔬菜种类进行颜色的搭配,有利于蔬菜分类,便于用户进行识别。
5蔬菜模块化基质栽培箱设计应用
蔬菜模块化基质栽培箱设计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比较广泛,与传统的栽培箱设计相比,其具有较强的经济性和环保性。5.1经济性应用栽培箱的结构为长方体造型,大部分的结构由简单的板块面相互组合而成,箱体上的卡槽设计并不多,不会增加箱体的搬运难度。但简单的卡槽设计就能够实现多种箱体之间的组合,使得箱体与箱体之间稳定性结合。并且在箱体与箱体之间相互组合环节中,不需要进行多余支架的支撑,也不需要进行复杂结构的处理,基于这样的处理有效降低了箱体的制造成本和使用材料,使得箱体的搬运更加便利。同时,在栽培箱体底部设有过滤筛板,该筛板能够有效防止浪费营养物质,保障了栽培箱内部营养物质的回流。5.2环保性应用绿色农产品是农业生产中的重点项目,该模块化蔬菜基质栽培箱设计,以其高度的模式化、标准化,将不同高度的植物设定在针对性的生长空间中,并且对于栽培箱自身进行结构调整,能够保障不同植株充分利用阳光。如在进行栽培箱的拼装过程中,将对光照依赖性较强的植物放在最外侧和最高点,而对光照要求较低的植物,可调整其位置。基于这样调整栽培箱位置能够有效弥补大面积土地蔬菜种植环节中,对于自然光照的不可调节缺陷。在位置的设置上,如果是栽植小型植物,如生菜等,可以进行栽植箱的叠放,如果进行顶端需要固定的植物,如豆角、苦瓜等,需要将栽培箱摆成一排。
6结论
综上所述,传统大模块机制栽培箱不能满足蔬菜模块化种植,在栽培箱结构、形体设计上存在着不科学的地方。农场中的栽培材料价格低,埋没在土壤中不可降解,同时,大部分的栽培箱体积都比较大,不利于搬运,浪费材料。栽培基质与过滤物在泡沫箱中混合,不能及时进行清理。创新蔬菜模块化机制栽培箱设计,从箱体比例、箱体结构、箱体组装、箱体尺寸以及箱体颜色设计上进行优化。
参考文献
1尚华.蔬菜模块化基质栽培箱创新设计与应用模式研究[J].包装工程,2014(12)
2宋晨晖.基于SAPAD的无土栽培家庭蔬菜种植系统设计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5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compos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eisure agriculture industry chain of cross-strait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industry chain, makes a vertical decomposition, and proposes to reconstru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ular division.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ial chain, explores ways of cooperation of leisure agriculture industry chain of cross-strait, proposes to expand leisure agriculture industry chain, accelerate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and realize high-level cooperation and innovation of new leisure industry of cross-strait from ecological protection, protection of folk culture,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bed and breakfast and other industry cooperation perspectives.
关键词: 休闲农业;产业链整合;两岸合作
Key words: leisure agriculture;industrial chain integration;cross-strait cooperation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1-0159-03
0 引言
近年来,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经济形态的转变,带来民众休闲意识增强,城市居民的休闲生活形态转向城郊、乡村,寻求新的休闲项目,因此未来休闲农业有极大的成长空间。
目前,两岸在休闲农业领域进行了较为广泛的合作,但两岸休闲农业已面临许多大同小异的发展困境,本文基于产业链研究的视角,从产业链整合、战略联盟和产业集群发展的角度对两岸休闲农业合作进行探讨,为新一轮的两岸高水平的农业合作创新提供一些可供选择的思路,为两岸休闲农业产业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一定的探索。
1 休闲农业的内涵
休闲农业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以农民利益为依据,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条件,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农业新型经营形态。从近十年发展来看,休闲农业已经成为旅游业与农业之间的交叉型新兴产业,体现着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形态,是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延伸和渗透。
目前对休闲农业的研究和对乡村旅游的研究都较为广泛,休闲农业的研究侧重于将休闲农业视为一种新兴农业经营方式,而乡村旅游的研究则侧重于从旅游规划角度,将根植于农业与农村的休闲旅游视为旅游服务产品之一。两者的研究有较大的交叉性,但又有一定的独立性。本文研究基于产业合作的理论将两者的融合视为一项新兴产业,其内涵仍包含于休闲农业中,即本文所研究的休闲农业产业不仅包含休闲农业经营与休闲农业园区的层面,其第三个层面,也是更大的一个层面是包含乡村旅游的旅游产业。
2 休闲农业产业链
2.1 产业链的构成 产业链是各产业依据前、后向的关联关系组成的一种网络结构,是以分工协作为基础、以产业联系为纽带、以企业为主体的企业组织系统。产业链的实质就是产业关联,而产业关联的实质则是产业相互之间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具有一定的时空顺序。
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对其上游环节提出需求,而又对其下游环节进行供给,与横向产业环节进行互补,从而,不仅出现了相向的以某一产业链为主的供给与需求传递,而且构成了多产业链间的需求与供给的相互传递。
2.2 休闲农业产业链的结构 休闲农业产业是多产业交叉融合的产物,通过利用自然资源和农业资源,经过休闲产品生产,休闲服务的提供,使消费者获得体验消费,产生附加价值。休闲农业产业链主要是由基本产业链,辅助产业链,与其他的子产业链共同构成的产业多维网络。
普通农业产业的基本产业链的构成为: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初加工农产品深加工产品销售。而这一产业链在休闲农业产业中仅仅是作为辅助产业链而存在。
休闲农业的基本产业链构成为:种植业、养殖业农艺景观主题活动农事参与体验、休闲健身度假、乡村文化体验等等,我们可以把它按次序分为四大环节(P1-P2-P3-P4),如图1所示,而这一产业链随着资源不同,经营对象不同,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可以各种各样,最终使消费者可以获得不同的农业生产体验、农村生活体验和自然生态体验。
2.3 休闲农业产业链的特点 第一、顾客参与程度高。休闲农业的产业链上企业服务的提供都需要顾客的全程参与才能顺利实施。如图1所示,首先当地的自然资源与农业资源需要顾客在欣赏中获得愉悦,而在种植业、养殖业环节,需要顾客参与农事体验,欣赏农艺景观;休闲农场提供的休闲健身活动,以及乡村文化体验,均为高程度的顾客参与。顾客参与包括顾客智力上、体力上和情感上的努力与投入,是顾客与休闲农业项目的互动,最终目的是圆满完成休闲者的休闲体验。因此,企业需要了解顾客的多种真实需求,按照顾客的需求去组织产业链上每一个环节的服务,从而实现顾客价值最大化,不断提升产业链条的附加价值。
第二、产业关联性强。休闲农业产业链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纵向的供应链、横向的协作链以及混合链。无论是纵向关联还是横向关联,该产业各环节的相互依赖性较强。尤其是横向协作关联,日益成为产业链的主体。如台湾南投县的清境休闲农场,在住宿环节,共有99家大小不一的民宿企业,提供了各种层次的住宿餐饮服务,形成了相互依赖的战略联盟。其中不少英式、法式以及各种北欧风格的旅馆,不光是建筑风格、室内起居、餐饮为欧式,提供的各种服务均为欧式,满足了一大批酷爱欧洲乡村风格的消费者需求,该休闲农场也成为了台湾休闲农业的一大品牌。
因此,休闲农业产业各环节更多的是一种横向协作关系,休闲农业企业已经不能仅仅关注单个企业价值的实现,还必须关注整个行业价值系统的整体效率,才有可能提供最大的顾客价值,形成有竞争力的品牌。
第三、产业链的网络化特征明显。随着休闲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相关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顾客、竞争和变革一同构成了影响休闲农业生存和发展的三个最主要因素。近年来海峡两岸学者对休闲农业的研究表明,休闲农业的发展趋势是集多类休闲农业园区连接在一起,并结合休闲农场、民宿、乡村餐饮、古迹、文化产品及自然景观等多项休闲资源而形成多元化产业发展模式。因此,休闲农业产业链应该进一步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形成网络化关联。只有进行多产业的参与,延伸可拓展产业链条,增加每一个产业链环节的企业种类,提升各个环节的服务能力与质量保障,才能形成休闲农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3 休闲农业产业链的整合
3.1 休闲农业产业链的纵向分解 目前两岸多数休闲农业还停留在一条龙的一体化经济模式。这种模式需要的资金巨大,拥有的管理与技术不能应对每一个经营环节, 这导致许多休闲农场和休闲农业园区项目粗放经营,属于简单化低层次消费,如果园采摘类,无法持续为顾客提供各种新体验,导致一个休闲农业项目经营2-3年就很难再维持下去了。
因此休闲产品与服务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决定了休闲农业产业链需要进行纵向分解,以各环节的专业化发展替代单一企业一条龙式的经营模式,才能让目前众多休闲农业企业走出困境。这意味着原先一体化的产业链应该被更精细化的产业链替代,形成更加专业化的生产单元。当专注某个生产环节的企业越来越多时,本身的集合就可能形成一个新的产业。目前休闲农业领域,已经出现了大量环节的纵向分解,如对乡土美食餐饮产业的开发,单以健康养生为主线的餐饮就能发展出花卉餐饮、水果餐饮、药膳餐饮,田园餐厅,采摘烧烤DIY等多种具附加价值的环节。当共同参与同一环节的企业达到一定数量,便能形成稳定的产业联盟,我们可以视之为一个产业模块。
3.2 从模块化分工的角度重构产业链 根据最新的产业创新战略理论,在模块化分工条件下,原有产业链不断分解和重新整合,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络状产业链。产业链变化的背后,实质上是产业分工的变化,从一体化分工到专业化分工再到模块化分工的。
模块化分工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各业务的模块化,实现能力规模和能力边界的扩大;其次是能力要素的模块化分工,如研发、设计、制造、销售等要素的模块化;第三是组织结构的模块化,指在深度分工基础上进行组织间的松散耦合。通过业务和能力要素对纵向一体化的休闲农业企业实现模块化分解,实现深度分工,组织结构也体现出模块化,大大增加灵活性、创新性。当合作企业发现能够找到共同使用彼此资源和能力的方式,从而创造出新的核心竞争力时,通过该价值接口,实现企业间的耦合,形成一个外开的网络状产业链,使相关企业的价值生成以及知识创造与共享分布在整个网络上,通过不同价值模块之间的协作、创新和竞争,实现有效率的资源配置。
如图2所示,休闲农业基本生产链环节由P1-P2-P3-P4构成。在P2、P3上,子产业的不断扩展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形成一组企业群。接着,随着业务和能力要素的深化分工,原来的企业群逐步发展为一个个独立的模块,形成模块化组织。产业A与产业B在从拥有单个企业到企业群再到多个模块的发展过程中,产业链在形态上发生了从纵向分解到模块化重构的演进。
休闲农业经过新型产业链整合之后,将吸引众多关联性、服务性企业或组织,如房地产业、金融业、餐饮零售业、物流业、交通运输业等等,同时在这个开放的网络状产业链上,还会继续耦合深层关联行业如文化创意产业、生物工程产业、环保产业、养生美容产业,甚至会展产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赋予休闲农业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和创新能力。
4 基于产业链整合的两岸休闲农业合作途径
4.1 两岸休闲农业的互补性 目前台湾休闲农业产业处于较高的发展阶段,在全台湾遍地开花,处于饱和状态。随着台湾工业化进程中土地与劳动力资源要素稀缺性的提高,台湾休闲农业增长面临高成本的挑战。台湾的农业资金、技术、管理等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开始向岛外移动,以寻求新的发展空间。
大陆的休闲农业发展较晚,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资金和技术等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缺乏是限制大陆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相对于台湾而言,大陆具有更多的资源要素,清新自然的生态环境、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极其丰富的民风民俗,构成了休闲农业产业发展源源不断的资源储备。但大陆休闲农业目前亟需注入新的经营理念,实现管理创新和产业链的整合,便构成了两岸合作基础,为台湾企业投资大陆休闲农业提供了广阔的参与空间。
4.2 合作途径 基于比较优势的视角,实现两岸资源全面的优化配置,可以着重在以下产业领域进行深度合作。
4.2.1 生态保护、环境保护产业 台湾非常注重生态保护与环境保护,已成为各休闲农业产业的基础性环节,并通过各种休闲活动来强化提升其无形价值。如台湾有许多以赏萤火虫或观青蛙、蜻蜓、蜜蜂为主题的休闲农场,将休闲与娱乐、教育融为一体,让顾客参与各种生态保护与环境保护的活动,提升了产业价值。而大陆尚缺乏通过挖掘以动植物保护和环境保护为主题的休闲农场,寓教于乐,来丰富休闲项目和提高产业价值,两岸在这一领域可进行较多的合作。
4.2.2 民俗文化保护与文化创意产业 近年来大陆逐渐认识到文化创意对传统产业的巨大增值效应。文化资源如果能进行合理的利用与转化,通过“创意”的推动,可以创造新的产品和新的市场需求,冲破传统资源的约束,从而突破休闲产业发展瓶颈。大陆的民俗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但在休闲农业的产业链中属薄弱环节,缺乏深层次的挖掘,目前面临进一步利用与转化的瓶颈,而文化创意产业刚刚兴起,尚未完全与民俗文化资源相整合,导致休闲农业项目对当地非常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缺乏利用,亟需文化创意产业的引入。而台湾的文化创意产业是发展较为成功的产业,对如何将文化资源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该领域合作空间大。如借鉴台湾成熟经验,在农业休闲消费环节中通过文化创意产生消费者与农村互动参与的民俗歌舞体验,民俗生活体验,当地民间手工作坊、民间美术参与体验,特色民俗纪念品开发等可以增加一系列消费增值的环节,扩展休闲农业产业链。
4.2.3 食品养生、医药保健与美容产业 当前这三者的社会需求极大,大多数的休闲农业观光顾客都有获取更加天然健康的乡村食品的渴望,加之养生热潮的出现提出了对天然绿色保健品、有养生保健疗效的当地特产、有美容功能的当地中草药等产业的需求,将这些产业与传统休闲农业产业的结合将会创造出更多的产业附加价值,提升产业竞争力,如果能将台湾资金、技术与管理优势结合进来,发展前景广阔。
4.2.4 餐饮、民宿与会展业 在大陆的休闲农业普遍表现出餐饮与民宿产业链环节较为落后,缺乏特色。由于地处农村,餐饮服务的提供往往过于粗糙,缺乏层次性、精细化服务,缺乏对餐饮环境、餐厅风格、服务水平的提升,而城市来的顾客将餐饮作为一项重要的整体消费,其要求相当高,因而目前的餐饮环节远远不能满足顾客的需要。民宿的提供就更缺乏档次,导致大多数的顾客并不留宿在休闲农场。而台湾休闲农场的餐饮与民宿是一大品牌,特色鲜明,服务水平高,是整个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之一,有巨大的价值增值效应,许多的顾客因喜爱休闲农场的美食和独特舒适的住宿而多次前往,因而该产业链环节也赋予了休闲农业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在台湾,不少会展与体育赛事等均加盟休闲农场,使产业链得到新的延伸。因此,大陆在这一环节需要尽快吸引台湾相关企业的引入,带动该产业的发展提升,形成有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芮明杰.论产业链整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3.
[2]芮明杰,张琰.产业创新战略[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10.
[3]郭焕成,郑键雄.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1.
[4]刘贵富.产业链研究现状综合述评[J].工业技术经济,2006,(25):9.
1 问题的提出
亚当·斯密把分工看作是促进经济增长的“自然法则”,但认为最能够适用分工的是工业。由于农业生产过程与劳动过程具有某种分离性,容易导致分工的中断,分工程度低使农业产业链短且窄,无法像工业一样实现专业化生产,农业劳动生产率也就不能像工业一样得到快速提升,从而严重影响到农业生产者的收益,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农业具有弱质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农业发展的本质和生命是通过强化分工延伸农业产业链。产业链分工的深度和广度,依赖于技术的进步,农业也是如此。随着技术的进步,农业发展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能够突破其生产过程中断对分工的制约,实现按照工业的方式进行生产,这就是学者们正在探索的工程化农业。
在已有的研究文献中,工程化农业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工程化农业是指以现代农业科技体系为手段,以工程体系为依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其核心是农业科技进步;狭义的工程化农业是把农业当作工商企业那样的产业来对待[s7,因此衍生出“工厂化农业”的概念。学者通过对我国工程化农业发展现状的研究发现,由于管理机制创新不足等原因,效益不高成为一个普遍性问题。由此,学者们在工程化农业基础上提出了高效农业的概念,认为高效农业是高效率农业和高效益农业,需要各种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实现高的经济收益。在这一过程中,工程技术在农业中的运用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比如安徽的低碳高效农业、河北的节水高效农业等等。可见,工程农业是高效农业的实现手段,高效农业是工程农业的最终目标,我们由此提出工程化高效农业的概念,即以现代农业科技体系为依托,以农业规模化经营为基础,通过人工改善或控制农业生产要素条件,使农业生产在人工可控制的范围内进行,最终实现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及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
显然,工程化农业改变传统农业的弱质性,实现农业的高效益,是源于技术进步对农业分工的突破,使农业生产各环节发生蜕变,能够形成像工业一样的上下游关联、产品互补、资源共享、功能完善的产业价值链条。那么,工程化高效农业下的农业产业链究竟是如何演化,进而突破传统农业弱质性的呢?本文将通过广西钦州玛氏火龙果产业基地的案例分析,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传统农业突破产业链困境、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理论支持。
2 工程化高效农业下农业产业链的演化机制
那么,工程化高效农业下的农业产业链演化机制是什么呢?分工是产业形成的条件,技术进步是产业分工的基础。由于技术进步带来的分工深化,最终导致产业经济秩序的形成,产业价值链得以确立。然而,任何产业价值的实现都需要以产品为载体经由市场完成使用价值向价值的转变。因此,我们提取“技术、分工、市场”三个要素,按照“技术一分工一市场”的路径对工程化高效农业下的农业产业链演化机制进行音}J析。
首先,工程化农业中大量农业生物技术和深加工技术等产品技术的运用,推动了农业产业链的纵向延伸。产业链的纵向延伸是以纵向分解为基础的,纵向分解是指将价值链上的某些环节分离出去,由市场上独立的专业组织来负责该环节的经营。但是,这些环节得以分离的前提是实现技术上独立并形成可分的生产工序。农产品消费品是农业产业链纵向环节的终点,初期的农业产业链往往以初级农产品为最终消费品,市场范围狭窄。扩大市场范围最直接的方式是开拓新市场。因此,通过运用农业生物技术培育新品种,通过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的运用,增加农产品消费品的种类,才能达到开拓新市场实现范围经济的目的。正是这些产品技术的运用,增强了农业生产各环节的技术可分性,通过增加技术关联环节促进产业链的纵向分工深化,形成完整的纵向农业产业链。
其次,工程化农业中大量运用农业工程技术作为辅助,为农业产业链各节点实现跨产业链的横向拓展提供了条件。产业链的横向拓展表现为不同的产业链相互联系并融合共生。纵向产业链条的发展成熟必然带来节点企业数量增加,竞争加剧。不同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可以拓展巨大的利润空间。然而,产业之间的融合需要以技术进步为条件,技术革新使得不同的产业链之间具有业务关联性的技术基础,并开发出替代性或关联性的技术工艺或产品,从而提供与其他产业出现技术交叉的机会,为不同产业融合提供了可能。随着农业工程化发展的提速,越来越多的工程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提高了农业产业链各个节点的经营组织的生产效率。以工程技术为桥梁,越来越多的其他产业参与到农业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分工当中来,推动了农业产业链的横向拓展。
最后,工程技术广泛运用于农业,促使农业产业链各环节的生产不断走向标准化,为农业产业链模块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农业产业链的“子产业链”分离过程中,为了保证“子产业链”分离“母体”之后具有足够的生存能力和获利空间,“子产业链”内部不断寻求技术突破,形成价值功能模块。在模块化生产网络中,模块的链接需要有显性规则,也就是说,模块需要标准化,对本是极具差异化的农业生产来说,这种标准化需要高度依赖于技术。工程化高效农业下,各个农业价值模块通过农业工程与生物技术的共享与整合,设计吻合各个产业链的界面规则,实现不同产业链之间以价值模块为基础的交叉链接,最终形成网络状的农业产业链,使农业产业摆脱弱质性陷阱,成为高效产业。
综上所述,工程化高效农业下的农业产业链演化机制可表达为:为了改变传统农业的弱质性,在迁回生产方式下,工程化产品技术推动了农业产业链纵向分工,形成农业产业链的纵向延伸,获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在工程化技术的辅助下,农业产业链摆脱单一产业链的限制,实现与其他产业链的横向链接,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收益;在工程化技术作用下,产业链节点生产的标准化推动子产业链朝着模块化方向演进,农业产业链各个环节形成具有独立价值功能的模块,获取产业融合带来的市场空间与收益(如图s所示)。
3 工程化高效农业对农业产业发展的促进
关键词:网络工程;模块化教学;计算机专业;项目导向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9-0247-02
一、模块化教学的必要性
计算机专业教学以培养信息技术应用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该目标决定了计算机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以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对信息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基于此,计算机专业教学应突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应用技能为目标。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科体系为中心,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强调基础宽泛,覆盖知识点多。比较适应学术型、研究型人才的培养,而不能很好地满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块化教学以能力培养为关键,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格局,已成为一种国际公认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功范例。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将一门课程模块化,可以充分体现“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主导思想,同时构建一门专业课程完整的应用能力训练流程,这些“模块”之间相对独立,但从整体上看又是互相耦合,彼此联系的。这样的课程体系真正体现了教、学、练的统一,体现理论指导实践的应用能力培养理念。
因此,计算机专业开展模块化教学将有利于提升专业教学质量、实现以应用能力为核心的专业培养目标,探讨计算机专业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对契合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二、模块化教学内容
根据我校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现状,结合模块化教学的内涵特点,模块化教学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计算机专业模块化教学设计。模块化教学以职业需求为基础,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因此模块化教学应首先成立计算机专业职业分析调查小组,分析实际工作情况。如通过大量走访信息产业相关企业、考查兄弟院校等广泛调研,确定专业对口岗位群,分析各个岗位需要的专业能力,对照卓越标准,融合专业新技术形成本专业的能力标准和课程目标。然后再既定课程目标的基础上,进行目标分解,形成可以量化的模块,并结合课程设置规律和教学实际对课程模块进行分类,据此选择教学内容。
2.计算机专业模块化教学的实施条件。为了使模块化教学能够顺利实施,实现其教学目标,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从学校的角度来说,模块化教学突出应用技能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因此学校必须有足够的教学设备支持模块化教学的开展,比如多媒体实验室、图书馆、模拟实训场地等资源,并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开展网上教学,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模块化教学必须建立配套的师资队伍,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应首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学业务素质,形成自身的教学特长。
3.计算机专业模块化教学的评价机制。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研究建立合理的模块化教学评价机制是模块化教学改革成效的关键。结合模块化教学的特点和我校计算机专业的实际情况,明确模块化教学评价的核心是专业实践能力评价。形成学生评价为主,专家评价、同行评价、领导评价、自我评价为辅的多元化体系。根据模块化教学的知能结构制定适合模块化教学的评价标准。建立和规范模块化教学评价制度。
三、模块化教学的实施方案
本研究在我校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为出发点,研究循着“调研确定职业岗位群分析对应的专业能力形成专业能力标准对照能力标准分解知识要素开发模块化课程体系以项目为导向实施模块化教学评价模块化教学方法成效”的思路展开。具体的实施方案如下:
1.确定岗位群,分析职业能力要素。遵循模块化课程以行业需求为基础的理念,对计算机的人才需求市场进行调研,确定专业所覆盖的岗位群,分层次确定岗位。计算机行业的岗位可分为管理岗位群,如项目经理;中高级岗位群,如系统分析员、系统架构员、软件设计师等;初级岗位群,如测试员、程序员、数据库管理员、系统管理员等。还可以将初级岗位群按技术不同进行领域细分,如将程序员细分为Web程序员、移动程序员、嵌入式程序员等。分析职业岗位需要的专业能力,如测试员需要具备制定测试计划、开展白盒测试、黑盒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能力。
2.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根据岗位专业能力形成本专业的能力标准,确定本专业的能力模块,以计算机专业为例,可分为科学知识、专业能力、综合素质三大能力方面。以专业能力为例,又可细分为软件分析设计能力、软件实现能力、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能力、数据库设计与管理能力、软件项目管理能力、专业基础能力等。以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能力为例进行能力要素分解,可将其分解为白盒测试能力、黑盒测试能力、自动化测试能力等等,白盒测试可分为逻辑覆盖测试、路径覆盖测试等知识点,黑盒测试可分为等价分类法、边界值分析法等知识点,将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的知识点组成软件测试课程模块。计算机专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3.以项目为导向展开模块化教学。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是模块化教学的主要方法,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逐一覆盖模块化课程的各个子模块知识点,最后形成完整的项目,达到模块化教学的目标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协作学习。
4.进行模块化教学评价。模块化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重点强调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对模块化教学进行评价时应综合考虑教学目标,综合运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学生的最终成绩构成为:平时成绩*0.2+项目过程成绩*0.4+项目报告及答辩成绩*0.4。其中,平时成绩的评价依据为出勤及课堂表现,项目过程成绩的评价依据为项目各个子模块的实现情况,项目报告及答辩成绩的评价依据为最终项目整体的完成、项目报告的完整性。
四、总结
模块化教学体现了我校转型发展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计算机专业偏重技能实践的专业特点,促使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探寻新的教学方法,才能满足社会对计算机相关人才的需求。(1)教学内容按模块组织;(2)提高了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3)促进了教材建设:模块化教学中所涉及到的知识通常以项目案例为支撑,需要不同课程知识的交叉融合,传统教材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目前模块化课程还没有广泛推广的前提下,很难有现成的教材直接用于模块化教学,因此为了满足模块化教学的需要,必须研发适用于本校实际的校本教材;(4)避免了知识的重复讲授;(5)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研究是顺应我校转型发展的要求,对提升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谭晨.基于模块化教学的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0.
[2]周志明,黄伟九,王兴国等.模块化教学改革探索[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26(9):116-118.
[3]张慧坤.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模块化教学研究[J].当代教育职业,2012,(6):25-27.
[4]胡洋,苏琳.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模块化教学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08,(3):142-143.
[5]郑浩,陶虎,王晓辉.高校模块化教学模式及其效果评价方法[J].科技信息,2010,(25):439-441.
关键词:模块化;实践;思考;农村社区教育
农村社区教育,对于促进有效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功能、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能适应每一个团体、每个个体具体的要求和愿景,立足于不同的教育层面,在塑造人的全面发展上起到适应进步、变革的社会生活,对调动社会办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办学水平,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深入推进小城镇建设,促进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具有不可替代的多重功能和重要作用。所谓农村社区教育模块化,是围绕农村社区教育的主旋律,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对社区教育内容进行分类、分层和细化,通盘考虑,分层设计,分块实施,整体推进,强化社区教育工作之间的链接,最终实现农村社区教育工作的综合化。
一、农村社区教育管理模块化
该模块大致分三个部分:一是乡镇、村为主的行政管理模块。负责农村社区教育管理工作政策制定和经费保障,并对农村社区教育管理进行全面的部署;二是乡镇社区教育中心、乡镇成校、村校为主的培训管理模块。全面负责社区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三是建立农村社区教育计划与管理制度模块。各个管理模块必须制订完善的社区教育规范的实施计划和管理规章,使农村社区教育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这样由行政管理模块、培训管理模块、计划制度模块等有效构成农村社区教育管理模块,确保农村社区教育工作科学、有序、高效地开展。
二、农村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模块化
农村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要与时俱进,内化吸收新理念,大胆探索。积极实施“能人培训”工程,力求选拔培养出一大批“五强”型专兼职教师队伍,为农村社区教育工作提供强劲的和丰富的人才资源。构建农村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模块化,是实现农村社区教育工作目标的有效措施。切实可行的做法主要有:一是构建人才内选模块。农村社区教育中心要制定培训教师任职条件,选拔具有专业性、技能性、责任性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担任辅导培训教师。二是构建人才外聘模块。在实际工作中,争取让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企事业单位的技术人才,乡镇村的技能人才,科技致富能手、务工经商、企业经营主等担任兼职教师。三是构建人才回聘模块。聘请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有一技之长的复退军人、高等院校相关的专业教师、本地但在外地致富的“能人”等任客座教师。通过上述人才内选、外聘、回聘三个分块的有效整合,产生强大的内力、合力和活力,形成农村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模块化。
三、农村社区教育内容模块化
农村社区的教育内容,可以按照“分类指导、按需培训”和“面向全员,兼顾精英,突出农村”的原则,针对农村不同类型的社区居民,展开不同内容的培训,以增强培训的效果。农村成教中心在农村社区教育具体工作时,可根据居民报名参加的培训内容,采用下列五种模块实施:一是分线培训模块,即把企业、科技农业、商业、管理类四条线实行分工培训;二是分项目培训模块,即把分专业培训、管理培训、科技培训、技能培训、服务业培训等分类型、分层次组织培训,增强培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三是理念培训模块,即根据就业市场需求,对社区居民进行思想素质教育,就业形势教育,发财致富理念教育,政策法规、文明礼仪、安全等教育;四是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培训模块,即对社区居民进行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业精于勤、忠于职守、爱岗敬业、艰苦创业等一系列的教育,促使社区居民提高自身素质。
四、农村社区教育方式模块化
社区教育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开展有效的教育培训活动。具体来说,社区教育应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创新社区教育方式,并结合不同类型的需求,着重探索以下三种社区教育模块。
1.技能型社区教育模块
(1)根据农村实用人才需求,积极鼓励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的农村有志青年参与进修,依托大学网络学习,开展提升学历培训;(2)社区教育中心要积极围绕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在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和农村富余劳动力上加大力度,农民实用技术和“双证制”教育培训、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失地农民培训;(3)积极开展乡镇企业职工“双证制”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绿色”证书培训、“农函大”培训、外来务工人群各项培训。
2.学习型社区教育模块
根据社区居民文化生活的需要,以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为重点,探索学习型社区教育模块。(1)加强与政府部门的联系,开展形式多样的行业型学习培训;(2)专项开展心理健康、老年养生保健、孕妇保健、文明礼仪、文化娱乐、生活休闲、国家时政等休闲型学习培训;(3)充分利用热心社区教育的单位和成员单位的各类资源,积极开展各类文明修身,文化培训,娱乐修身、健身等活动型学习培训。
3.整合资源型社区教育模块
主要做法有:(1)访问教育网站。乡镇社区教育中心网站要具有资源功能、办班报名功能、作业提交功能、教育博客功能、在线交流功能、远程视频功能、教育科研功能、教学资源库功能等,便于社区居民自主上网学习,必要时也可以相对集中上网学习;(2)利用局域网上的资源库。社区教育中心网站应设置“视频点播”、“教育博客”,建立各种专项技能培训资源库、培训管理库,开设电子图书馆,远程教育研究等,为社区居民直接利用局域网上的资源提供便利;(3)利用双向视频系统。应积极利用乡镇政府、村及中、小学开通的双向视频系统这一平台来开展社区居民远程培训。可利用双向视频进行技能培训交流,把双向视频运用到各种培训活动中,同时可设立社区教育视频大讲堂,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4)采购或印刷文字资料。把各种行业培训、技能培训等编印成小册子,送发给参训人员,为参训人员提供书面学习资料。
参考文献:
1.周嘉方.走向学科:社区教育科学研究的理性目标[J];成人教育;2006(01)
2.刘洋.中国农村社区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06)
3.朱鸿章.社区教育政策与公民学习权保障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9)
4.王忠华.济南市历下区社区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10)
1.职业教育现状。
职业教育通过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构建完善的人格和丰富学生的知识为价值,是普通高校教学的补充,是现代教育终生化的重要手段。随着企业对人才学历和能力要求的提高,职业教育机构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机会。然而,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职业教育在课程体系、教学效果等多个方面存在问题。其中包括:提升学历依然是培训机构和学生追求的根本目标,忽视了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教学方法上,与普通高校保持一致,没有充分利用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效率不高。如何解决这一现状是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
2.职业教育的作用。
为企业培养和输送专业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是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从我国经济发展角度,职业教育加速了我国工业化的实现,改变了经济增长方式。从政策上,职业教育满足我国农村向城市转化的发展策略,技能型人才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从根本目的上,职业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满足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要求,无论是农业、工业还是服务业都需要大量的技能人才。职业教育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的需求,不断的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培养了专业领域人才,并且在关键领域人才培养上,职业教育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当然,我们不能忽视职业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因此应对适合其效率提高的教学方式进行必要的探讨。
二、职业教育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目标及原则
1.职业教育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目标。
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应基于学生的实践特点,制定不同的课程体系。总体上讲,职业教育应具有职业性、发展性和目的性的特点。根据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文章对职业教育的目标进行了如下阐述。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学历补偿是职业教育的目的之一,但并非其主要目的。职业教育应注重实践性,致力于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首先:根据职业学生具有工作经验的特点,课程设计上应以提高学生目前工作能力的基础上设置。将职业教育教学的目标设定为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使职业教育成为基础教学的有效补充。其次:职业教育应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致力于培养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实现教学目标多元化。最后:职业教育还应具有其特定的目的性,促进其教学效率的提高。突出培养重点,针对学生的个性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素质培养,对教育教学模式进行必要的改革。基于此的职业教育课题进程应包含市场需求调研、超市化管理学习目标、学生职业能力模块构建和项目化课程内容等几个层次。新课程以模块化教学的组织、项目化教学的构建和超市化教学的管理为主。根据职业教育的职业需求特征,我们将重点分析职业能力模块的构建。
2.职业教育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原则。
职业教育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还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满足学生职业发展的需求。其中包括:独立性原则、专一性原则、专一性原则和层次性原则。首先:独立性原则是指模块的建立要基于学生所在专业的特点,教学内容应满足其工作能力的提高。各个模块之间应相互联系,但必须处于独立状态,以学生职业需求为导向,实现分开教学。其次:专一性原则即单一责任原则。是指教学模块设计要遵从小而精的原则,教学内容的设置偏向于学生某项能力的提高,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也就是这一原则要求职业教育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模式为目的,满足不同能力的学生的需求。第三:职业教育的目的性原是指教育要打破界限,实施按需重组。教学模块内容应实施调整,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标准。由于模块化教学的特点在于不同模块之间相互独立,这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因此目的性原则是职业教育特点的体现,也是其效率提高的重要方式。第四:层次性原则是指实行设计难度等级不同的教学指标和教学内容。提高职业教育的灵活性,这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能力和兴趣进行等级划分,根据学生的特性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知识输送。
三、基于能力本位的改进式集群模块化思想
模块式教学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将教学分为几个模块,使教学更具针对性。模块化教学模式重视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CBE(能力本位教育)MES(模块式技能培训)两种理论应用最为广泛。相比能力本位教学,MES课程的弹性较大,对学生具有较小的束缚,通常在MES课程设置上,学生具有自由选择课程的模块设置,因此在时间设置上同样具有自主性。MES模块教学和CBE模块教学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是因为其注重职业能力的提高,符合成人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同的是,前者偏向于具体技能的职业培训、针对性较强,但忽视了对受教育者的职业潜力的挖掘。相反,CBE则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针对我国学生的特点,对模块化教学模式进行了适当的改进,提出了基于能力本位的模块化教学思想。因此,使模块化教学的主题思想和特点由原来的重视单项技能转化为综合化技能培养,有利于学生理论职业理论知识的丰富和教学模块设立的自由性。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逐渐趋向于复合化,培养综合能力强的人才是高校和企业的共同需求,而基于能力本位的改进式集群模块化教学方式则满足了这一需求,从而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对高校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包括学校应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按照管理制度执行,从而为模块化教学实施提供良好的环境。实践证明,无论是基于能力本位教育或是基于模块式技能培训的教学模式都具有一定的弊端,针对我国和职业教育的特点,将两种模式进行联合将其进行改进满足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其结合过程如下分析:首先:根据CBE教学模式构建课程体系,使教学满足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实现对传统教学的初步改革,教学内容偏向于能力的提高。根据该教学模式对职业教育课程安排进行调整,教学中重点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其次:利用MES模块教学的灵活性进一步丰富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提高模块教学的实效性。在这一阶段,教师应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使教学针对学生的能力范围设置,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致力于学生某项能力或者技能的提高,满足其日后工作的具体需求。教师应避免过度追求完整,基于MES模块教学的高校教师应具有先进的思想。第三:而集群式模块课程具有“宽基础,活模块”的特点,针对这一特点,可充分挖掘学生的职业潜力,拓展其职业发展空间。集群思想打破了传统职业教育的循规蹈矩,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基础素质和基础技能。
四、模块化体系的实践
所谓模块化教学是指针对学生自身的特点构建的以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的提高为根本目的的教学方式。模块化教学以模块式的技能训练为主,学生在课程选择上具有更多的空间。根据职业教育的原则和目标,我们将模块教学体系的实践分析如下:根据学生在工作中所处的职位将其分为A、B、C、D四个等级,分析每个等级能力的提高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模式,依据此来构建教学计划。根据教学管理需求,将职业教学分为初始阶段和提高阶段。初始阶段以一年为期限,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主,偏向于职业能力所需的基础知识教学。提高阶段以学生的第二年学习为期限,根据专业方向将学生进行划分,并提供基于兴趣和发展方向的教学内容。专业体系分为“公共文化基础模块”和“技术模块”。其中技术模块是学生确立专业方向和丰富专业技能知识的关键。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即满足了学生的基本需求,又具有缓冲作用,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公共文化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基本素养培训,而提高阶段则进一步巩固了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并提高了其实践能力。为了确保模块设置的合理性,可为学生提供综合实训课程,即为其提供项目应用和项目开发等课程。通过一个项目的引出使学生了解学习目标、教学流程,从而制定合理的学习方案。制定实训课程教学任务,并逐一实现。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包括高起专、高起本和专科起点教学。通过学分制模式和综合性的考核模式完成教学和教学考核,构建自主性的学习目的,实现职业教学的多元化。
五、结语
[关键词]酶工程 教学模式 双平台 模块化 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4-0095-03
《酶工程》是高等院校生物类专业基础专业课程之一,在生物学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该学科随着酶学研究的深入而迅速发展,通过和工程学相互渗透结合而成为一门新的边缘科学技术。这门学科是生物技术领域产业化前景较为明朗、具有很强应用背景的学科。但是较长时间以来,酶工程专业人才教学培养模式比较单一。整个模式以老师的“讲授”为主,学生以“背书”为主,学生没有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其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酶工程研发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如何规划设计《酶工程》课程新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从事酶学研发的高质量专业技术人才就显得非常迫切和重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学高等教育的观念、模式、和管理均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这种变化也使现代生物学教学由传统的讲授式向各种新的教学培养模式发展。目前大学教学中存在的新型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问题导向教学法(PBL)、集中讨论式教学法和基层实践式教学法以及多媒体教学法等。这些新的培养方法均在传统的教学法上有所突破,具有显著的模式特点,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尤其在大学生物学专业《酶工程》教学培养上更显得捉襟见肘。因此在总结前期培养模式以及经验的基础上,又创新发展了一种新的教学法,即模块式教学法。传统的教学思想认为专业课(例如生物科学)不宜采用模块式教学方法,原因是各授课章节联系紧密,难以明确地划分出合理的授课模块。但是,随着当今信息软件模块式的开发产品的推出,依据学生心理变化寻求适当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有必要将传统“填鸭式”教学转向“自主式”教学。模块式教学法,主要站在学生“学”的角度,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大学本科学生心理认知发展规律,将适宜的老师授课和学生主动学习的形式有机结合。它含有上述前期教学模式的大部分优点,是在多种大学生物学教学的基础上总结发展出来的更加全面和完善的一种教学模式。“模块化”教学模式在生物学课堂教学摸索中慢慢成熟。
此外,酶工程是一门理论兼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我们在注重学科理论的基础上,突出与课程实验实践的衔接。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创新酶工程新的教学体系过程中, 我们生物工程系的老师主动实施“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注重生物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课程教学改革,依托于广西大学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良好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平台,基于模块化教学模式的不断成熟,创新设计了“双平台+模块化”的教学模式。即整合学院教学团队的教学资源平台,有机地结合重点实验室良好的科学研究平台,引导生物专业的本科同学积极参与各类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从而达到“寓学于研”的教学效果。该教学模式的提出,为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学生在酶学领域从事科研的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开展科研的能力等提供了新的途径。
“双平台+模块化”的教学模式的规划设计和实践,主要依据生物酶工程研发人才具有较强的实践探索性的学科特点,弥补单纯的“模块化”教学中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培养不足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的劣势;增加本科学生参与科研的机会,有利于深入了解科学研究的实质,开启学术之门。在大学“普及教育”和研究生“精英教育”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在整个现代生物工程教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生物学专业《酶工程》的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在教学理念“因材施教,强化科研训练,按‘理、工复合型’培养模式”指导下,主要通过 “双平台+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创新性规划和实践,改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生物实验技能、良好的实验技术综合运用能力和正确的科学思维能力;正确引导学生了解现代生物酶工程研发的实质,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学术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达到培养理论基础扎实、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酶工程专业研发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目标。
“双平台+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首先完成了教学内容的模块化。根据酶工程学科内容的特点,分成酶工程研究历史模块、酶学基础理论研究模块、酶学研究应用知识模块和酶学研究发展方向模块等。将讲课内容按照主要让学生掌握的内容和教学的最终目的进行分块,通过计算机的最新应用软件PowerPoint幻灯片的制作,将大学《酶工程》课程的主要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的内容和模块层次显示出来,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酶工程》相关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接着对学生课堂学习内容进行模块化操作:课堂时间调整为复习和预习模块,老师引导学习模块,学生讨论模块等,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和时间,诱导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在问题中学习。并根据学习效果,将学习效果反馈的形式和内容模块化。
“双平台+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最重要的是完成了学生创造性研究“寓学于研”方式的模块化。利用重点实验室的技术平台,通过相关项目的诱导式操作,实现学有余力的学生有目的的进入课题组,通过自己的动手,增强对现代酶学研究的认识和了解,初步开启学术研究之门。注重各个专业模块在教学过程中的真实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应该围绕老师最终的教学目的,以生物酶工程模块的相对独立性和相互间的联系为基础,尽可能让课程变得松紧适度和通俗易懂,并且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然后让学生乐在其中,快速接受专业观点。并且要注重学生的各种创新模式并及时总结等。这样就将相对枯燥的生物学《酶工程》授课教学变成了丰富多彩的专业学术交流讨论会,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形成酶工程学科完整的认知结构,有机地综合利用各个模块,实现学生对酶研发和应用的认识与掌握。
“双平台+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实施具体方案以及计划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图1)。首先是由注入式的教学方法转移到讨论互动教学、启发式教学方法。课程组教师通过分析课程各部分内容的特点,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学生可自学部分、适宜课堂讨论部分、需要教师主讲部分等多种模块。布置学生查阅资料,自制PPT文稿,讲述并接受提问或质疑。有机结合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营造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最重要的是教学和培养模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注重在《酶工程》的理论与生活实际中搭建桥梁。如注重新酶的结构和功能之间关系的引导,提高学生学习酶学专业知识的兴趣。另外,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酶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酶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这些内容复杂抽象,很难用语言描述。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以教学模型和自制的教具,使复杂的结构直观化,抽象的描述具体化,同时增加教学的信息量,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最后,积极体现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实验教学场所属于广西区级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每个实验室配有现代化的多媒体网络教学设施,教师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学生也可以免费使用免费进入并使用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实验教学专用网站,共享各种信息和技术资源;借助广西大学强大的网络专用服务器和100多台含固定IP的实验用高性能计算机,同时也可以使用教师队伍成员所在的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网络资源。
■
图1:《酶工程》课程“双平台――模块化”教学模式技术路线图
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双平台+模块化”的实施,完成了与重点实验室技术平台的对接。指导教师提供生物学研究相关项目的内容和具体材料,学生根据材料自己创新设计实验方案并付诸实施。在实验动手过程中接受专业老师的精心指导,学生根据最终的实验结果分析讨论实验结果的成败和得失,并提出相关的修正方案。通过实验,进一步地培养学生独立创新发现和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撰写专业科学研究报告的能力,为完成相关大学毕业学位论文以及以后从事相关生物学科学研究打下良好基础。学生完成具体的学习和科学研究任务之后,专业指导老师要进行集中讨论和总结以及评比,使酶工程教学内容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完善实验结果分析。各独立的课题小组依次对完成的研究任务发表见解,其他小组提问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质疑实验结果,相关课题小组负责人进行深入总结,最后由专业指导老师评价。评价方面包括各小组成员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在研究中的综合表现等,充分发挥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主动求知的欲望。
专业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们生物工程专业的老师根据教学改革的要求,通过与大学本科同学的充分交流,积极了解同学学习情况,了解本科同学日常学习的各项安排、明确专业学习的自我要求以及希望专业授课教师的教学重点等,增加了互动环节,努力体现酶工程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积极有效地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及时扫除部分同学的专业学习盲区。在平常的教学环节中,根据学期教学日历的安排,结合酶学国际研究的最新发展,结合亚热带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各个研究方向,向本科同学积极阐述本校相关生物学学科的优势和以后的发展趋势,培养同学的专业学习兴趣。同时以各种相关教材为基础,结合酶工程专业授课的实际特点,做到经典理论知识和当代生物学研究热点的结合,开阔本科同学的学习和研究视野。探索了各种酶工程研究的最新手段。做到了讲授与探究讨论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传统教学与网络多媒体教学相结合、课堂与社会相结合。课程改革通过“启发式教学”,结合“讨论式教学”,逐渐向“研究性教学”过渡。通过这样的形式,培养本科同学以后的学术涵养,开始了酶学的研究启蒙。这种形式不仅开拓了生物学专业同学的学习视野,而且激发了专业研究兴趣,提高了专业素养。近几年来,学院一大批优秀本科毕业生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名校和单位录取,升硕率保持在30%以上。实践证明,有关酶工程的课程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较好地完成了相关教学改革的具体要求。
总而言之,依据大学生物专业《酶工程》理论课程设置的特点, 创新性地探索了新的教学模式:加强专业指导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注重强化教学内容,培养大学本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倡本科同学注重学习形式,同时增加创新实践,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还要紧密结合其他生物专业和课程的发展趋势,加强本科同学的现代科学素养意识培养。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本研究室倡导的“双平台+模块化”教学模式改革获得良好的课程教学效果。依据新的教学改革模式,努力培养二十一世纪高素质创新型和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为社会相关行业输送合格的从事酶工程研究及生产的专业技术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张庭廷,施媚.《酶工程》教学与课程建设的探讨[J].生物学杂志,2009,3(26):91-92.
[2] 欧阳嘉.关于高校《酶工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引进与咨询,2006,(4):74-75.
[3] 孙鹏.酶工程教学思考[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2):98.
关键词 农业标准化课程;模块化;实践教学;改革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1-0326-02
农业标准化是以农业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简化、统一、协调、选优原理,把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转化成标准,并加以实施,以取得最佳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过程[1]。农业标准化作为一门新兴的横向学科,它包括农业标准化学科的理论研究、实施方法学研究和技术壁垒的构筑等多方面内容,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实践性和针对性。合理开展实践教学,可以生动地向学生展示农业标准和农业标准化,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与解决问题、团队合作和协同创新的能力。最终,将学生培养成为理论基础扎实、创造力强、综合素质过硬、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创新型人才,构建农业标准化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对农业标准化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探讨,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块化实践教学改革,改革教学方式,优化实验内容,完善教学方法,建立实践基地,从而提高学生实践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培养其成为理论基础扎实、创造力强、综合素质过硬、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1 改革教学方式,创建实验教学模块
模块化就是将同一个专业内单一的教学活动组合在一起,形成不同的主题。该种方法既能够使学生更加清晰地学习知识,又能够使教学和考核内容更加透明[2]。因此,采用模块化教学可以很好地解决课程的设置问题、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衔接问题、素质教育与专业教学的关系问题以及自学能力的培养问题[3]。结合农事需要,划分实践教学模块(生长过程观察实验、理化指标测定实验、收获测产实验、质量安全检测实验),旨在让学生熟悉作物生长的产前、产中、产后过程,了解农业标准的制定和标准化的实施过程。其中,生长过程观察实验和收获测产实验相对简单,是所有学生必做的实验项目,而理化指标测定实验和质量安全检测实验要求相对较高,不仅需要具备熟练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了解相关实验仪器的原理和方法。食品安全是目前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对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开展相关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与评价实验,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食品安全意识。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实现对理论知识的巩固和运用,提高学生今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完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在实验教学课堂,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模拟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和农业微生物的细胞周期等实验,而且可以演示相关实验仪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部件、实验的关键技术及要点等方面,还可以演示无法通过实验手段开展的实验[4],从而摆脱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填灌式教学模式的束缚,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实验教学模式。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验类型把握讲授、示范、指导等环节的分寸,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在生长过程观察实验和收获测产实验过程中,以学生自由观察、分组讨论为主,教师予以指导为辅;而在理化指标测定实验和质量安全检测实验过程中,则要求教师应详细讲解实验仪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给予严格规范的实验操作示范,培训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避免学生错误操作。整个过程指导教师应全程把关,及时帮助学生修正错误,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困难。这不仅能够调动学生探索实验奥秘和学习兴趣,而且能够使其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实践动手能力,还能够使其进行团队合作,培养其团队精神。
3 优化实验内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能够掌握科学方法和实践的重要课程。因此,要通过优化实验内容,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独立开展创新性实验,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改革以往的实验设置,增加理化指标测定实验和质量安全检测实验的实验内容。比如在农产品品质实验中包含水稻营养品质、花生油分含量、玉米蛋白含量等验证性实验和垩白度含量、重金属含量检测设计性实验[3]。实验内容的优化还包括实验顺序的优化,因此设计实验时要先从简单的实验入手,待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技能之后再让其进行复杂的实验,引导学生从基础着手,循序渐进、层层递进、阶段式地提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其积极性,鼓励其独立思考,实现自我创新。对实验内容的优化要综合考虑学习进度、实验效率、实验结果,还有学生的接受度,合理安排实验进度,减少实验资金的浪费和时间的浪费,提高实验效率,可培养学生从总体上思考问题的能力[3-5]。
4 建立实践基地,提高学生实践技能
实践教学在大学教育中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高质量的实践基地是实践教学正常实施和运行的重要保障,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的关键。教学实践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基础,包括校内和校外2个部分,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质量和水平。农业标准化就是按照市场的需要,运用标准化的简化、统一、协调、优化原理,把农业生产实践中积累和总结出的生产经验,同国内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研成果相结合,制定成标准,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中加以实施运用,向社会提供合乎标准的、高质量的农产品,从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高等农业院校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是为我国农业提供高级、专业的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地方,它对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和农业生产技术创新进步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结合农事需要,开展校内实习,以学生自主设计为主,根据兴趣自由组队,5~7人为1组,独立查阅农业标准,进行农业标准化的实践,完成实践报告,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提升师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及促进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媒介。组织学生前往农业标准化工作开展良好的校外教学实习基地,按标准要求开展农业生产实践,逐步延伸到农产品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与贸易等标准化领域,从而系统化增强学生对农业标准化的感性认识,并进一步强化理性认识[5]。
5 参考文献
[1] 张洪程.农业标准化原理与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 张昕.完善实践教学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3):19-20.
[3] 贺道华,朱翠林.《农业标准化概论》的立体化教学模式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21):162-164,180.
关键词:种子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4-0225-02
随着近几年高校扩招,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递增,毕业生就业难、就业满意度低已成了不争的事实。就业问题已成为一个牵动各方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如何破解就业难题成为各级政府和各高校亟待解决的难题,也是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之一。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打造符合新时期社会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个性化复合型”人才,全面提升毕业生综合素质能力,增强就业、考研竞争力,从源头上解决大学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结构性供需矛盾,是高校学生就业工作需要积极探索的一条有效途径。下面以山东农业大学创新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为突破口,建立“个性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模块化、个性化重点培养,增强考研、就业竞争力,破解就业难题为例,研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途径。
一、种子专业就业现状与分析
该专业于2003年设立,同年开始招生,至今已有6届本科毕业生,6年来共培养了500余名本科毕业生。从2007届至2011届种子专业就业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由2007年毕业生的59.5%就业率上升至2012年的98.61%。随着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也逐年提高。该专业毕业生考研质量逐年提高,考取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水平科研院所研究生人数逐年递增。多元化就业趋势明显,毕业生就业去向改变以往考取研究生和到种子公司工作这一单纯的二元就业格局,出国、公务员、创业等就业形式丰富了种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就业区域日趋广泛。随着种子行业地快速发展,毕业生就业区域也呈现出日趋广泛的特征。
二、种子专业人才培养的几点具体做法
种子专业是理论型和应用型并重的一门学科,学校将培养“个性化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新生入学后,注重从思想引领、专业认知、培养方案制定、模块化个性化培养、导师负责制等方面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1.及时开展专业认知教育,稳定专业思想,明确努力方向,坚定成才信念。由于多种客观、历史原因,农科类大部分专业在社会上都属于冷门专业,每年新生同学中调剂志愿人数比例较高,新生报道后存在专业思想不稳定、努力方向不明确等情况,不利于新生个人发展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以专业认知和专业教育为契机,学校通过院长论坛和校友论坛等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的专业教育,让新生了解身边的榜样,通过学业规划,确定目标和制定学业方案,树立“学一行爱一行”、“行行出状元”的信念,扎实走好大学生活第一步。
2.掌握社会需求,科学分析论证,完善个性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为社会输送大批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是高校的主要任务之一,通过对用人单位走访、问卷调查、电话调查等多种途径,全面掌握当前社会需求,把握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趋势,以社会发展和需求为导向,及时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做出调整和完善。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同,以课程和实践环节设置为基础,将培养方案分为侧重于理论研究模块和侧重于实践应用模块,每一名学生结合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块。通过对生物学、经济学以及专业知识的学习,培养具备种子科学与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市场经济需求,能够在种子科学与工程技术的相关部门或单位从事教学与科研、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3.学生客观分析自我,全面了解发展方向,理性客观地做出选择。学校通过开设职业规划课程、设立学生职业测评系统、配备学业规划导师等措施,让学生对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等有了全面的认识,对自己将来的专业发展和职业发展能够做出准确判断,在学习过程中,按照人才培养方案有重点的选择符合自己将来职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块,在模块内选择个性发展课程,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竞争力。
4.搭建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服务学生成长成才。通过不同人才培养模块的设置,让学生针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学习准备中,有更多、更细化的选择,学院也根据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块,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增设不同的专业核心课程、特色课程、个性发展课程学习,在实践创新环节中增设基础实践环节、专业实践环节、创业实践环节、综合实践环节等,积极为同学们搭建成长锻炼的平台。同时,学院通过举办系列学术性、专业性、实践性、竞赛性等学生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针对侧重于理论研究型的同学,学院设立大学生研究训练项目、课外学术作品大赛、开设科研岗位等措施为学生进行专业研究和实验创新提供条件;针对将来侧重于实践应用型的同学,学院开展了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企业实习、“三产田”实践创新项目等活动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等。通过模块化、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为将来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5.完善导师指导制,帮助学生完成专业学习和个人发展。为帮助学生走好大学之路,学院根据学生实际特点,在大学一、二年级设立班主任和学业规划导师,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制定学习计划,规划大学生活,解答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大学三、四年级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针对每个学生同学个性化发展的实际情况、个人发展意愿选择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提供个性化发展条件,通过导师指导专业学习和实践锻炼,帮助学生实现人生规划。
三、构建“个性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几点思考
本文所论述的“个性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按照培养对象个体对自己全面客观了解的基础上,对自己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做出选择,按照模块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实践环节、综合实践等作出选择,有侧重地进行学习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将来考研、就业打好基础。
1.要把“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真正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中。“个性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原则是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的成长成才需求,其根本核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和素质化教育的根本要求,个人的成长成才与国家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服从服务于人的根本发展和长远发展,是高校人才培养和个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人才培养方案要适应需求变化,体现细化模块和动态调整的特点。随着社会地快速发展、变化,对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同时,“90后”也成为在校大学生的主力,他们身上也表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因此,高校人才培养要及时做出调整。“个性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调整需要紧跟社会对人才需求和发展趋势以及学生主体的变化而适时作出调整。
3.人才培养方案要注重个性化与复合型的协调统一。人才培养方案中个性化体现了对个人的兴趣爱好的满足,只有将个人学习进步与自身兴趣有机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复合型体现出对知识的掌握,不能只注重学习理论而忽略实践环节,重理论而唯理论,反之也不能只重视实践创新而放弃课本知识的学习,重实践而唯实践。在满足个人发展的前提下,有侧重地进行选择性学习锻炼,个性化、复合型才能做到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马守才,廖允成,付增光.种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J].高等农业教育,2007,(8):54-56.
[2]盖国强.高等农业教育的学科创新与发展[J].高等农业教育,2002,(9):7-9.
[3]李保同.植物生产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3,(2):53-55.
[4]高荣岐.高校种子专业就业形势及应对策略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1):22-23.
关键词:建设 新型 校内 实践教学基地 创新
G647
传统的农业高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在校属土地上,设计落后,布局分散,功能单一,经费来源渠道狭窄,建设管理机制陈旧,设施使用率和效益低下,难以为高校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现代农业人才发挥应有作用。建设新型农业高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就要着眼解决传统的农业高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存在的问题,在建设用地、建设机制、运行机制、设施管理、实践教学保障模式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
1、利用政策前瞻化,解决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用地紧缺问题
由于农业类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一般占地面积较大,对于校属土地十分紧缺的农业高校,基地建设用地不足就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农业高校要勇于创新,提前预测到将要出台的政策,赶在政策出台之前抢占先机,探索在非校属土地上建设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路子。
2、设计目标智慧化,解决传统校内实践教学基地陈旧落后问题
传统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设计落后,布局分散,功能单一,多为学科(院系)型基地,保障对象范围有限,已经难以承担保障农业高校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现代农业人才的任务。因此,新型农业高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在顶层设计时就要以“智慧化基地”为目标,将基地建成融合绿色生态高效循环经济和信息化“物联网”的复合型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其中“复合型”要求基地要做到多学科共享、多平台共用,既满足分专业、分学科实践教学需求,又满足学科交叉实践教学需求,同时还满足现代生态休闲农业共性需求。“循环经济”则要求校内基地要以高效利用资源为核心,以“3R”为经济活动行为准则(3R即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le),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在发展上具有可持续性[1]。“信息化”则要求校内基地积极使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在农业设施中配置环境监测传感设备,实时监测设施内温度、相对湿度、PH值、光照强度、土壤养分、二氧化碳浓度等参数情况,再利用信息化“物联网”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2]。目前,北京农学院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内已多处实现了循环经济示范和物联网应用。
3、投资主体多元化,解决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经费不足问题
传统的农业高校校内实践基地建设经费来源于财政投资,渠道单一且易受政府部门对农业高校的重视程度制约。建设新型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就需要在建设机制方面不断创新,将投资主体向多元化转变,以缓解建设经费不足问题。例如,建设校内基地可采取高校与企业共同投资模式,或者采取农村、高校、企业和财政多方共同投资模式。前者是将校内基地建设在校属土地上,高校提供校属建设用地,企业提供建设资金,校企对等投入共同建设,由企业进行专业化经营,优先保障高校实践教学,双方共享收益,从而实现高校培育人才、企业获取利润的双赢结果。后者是将校内基地建设在租赁土地上,高校提供租用的农村集体土地,政府和企业分项目提供建设资金,高校负责基地建设,企业负责基地经营,优先保障实践教学,投资各方共享收益,从而实现高校培育人才、企业获取利润、农民获得地租、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多赢结果。
4、运营主体企业化,解决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运营经费不足问题
传统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由高校编制内人员专职管理,运行经费多为财政划拨。这种高投入低效益的运行机制,加上基地自身“造血”能力有限,最终多会导致基地因运行经费不足而举步维艰。北京农学院提出将校内基地运营主体企业化,探索了“引企入园、产学协同”的高效运行新机制:校内基地为企业提供空间、物质条件和技术支撑,提高企业行业竞争力;企业为教师开展科研提供合作条件,保障学生开展风险性实践教学,并为基地提供管理人员和运行经费,最终实现高校和企业双赢。在基地运行实践中,北京农学院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引入了70余家涉农企业,作为基地运营主体维护各种教学科研设施,在优先保障教学科研和实践实习的基础上,减少基地配备的高校编制内专职管理人员数量,每年为基地提供充足的水电暖、物业、办公等运行经费,极大地缓解传统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运行经费不足的难题。
5、设施管理模块化,解决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设施使用率不高问题
传统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教学科研设施多被教学科研人员圈占,教学科研人员相互之间不共享被圈占的设施。这种落后封闭的“四合院”管理模式导致教学科研设施使用率不高,效益低下。为解决此类问题,部分高校探索了基地教学科研设施“模块化”管理模式,即将基地内的各种教学科研设施按照一定规则细分为一个个“模块”,这些设施“模块”不属于任何特定老师或指定院系,而是对全校教学科研人员开放共享。平时由具备专业知识且管理经验丰富的入园企业分“模块”进行专业化维护管理,一旦科研课题或实践教学需要,则优先保障师生开展教学科研和实践实习。待科研课题或实践教学结束后,这些设施模块继续移交入园企业维护管理,直到新的科研课题或实践教学再继续使用。
6、实践教学风险化,解决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难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问题
农业高校要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现代农业人才,就要放手让学生大胆去练,通过开展可能导致破坏和损失的风险性实践实习活动,掌握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关键技能。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和社会企业对于这种风险性实践教学缺乏积极性,不愿承担高校学生开展风险性实践教学活动可能导致的破坏和损失。因此,新型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必须正确看待实践教学中的风险、损失和收益,让学生在校内基地利用学校自己的教学科研设施,开展带有破坏性的实践教学,由校内基地承担这种实践教学的风险,让学生们做到敢于“动手”,通过风险性实践实习学到“活”的知识,在风险性实践中提高适应现代农业需要的创新能力。近年来,北京农学院实施了“3+1”(3年理论教学+1年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方案,其中学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承担了1年实践教学中的风险性实践教学,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得到极大提高。据统计,近年来北京农学院学生在各种竞赛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60余项,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
参考文献:
关键词:温室;智能控制系统;功能;模块化设计;单片机
中图分类号:S6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26-0026-03
1 绪 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现代温室极大地促进了设施农业的总体发展水平。随着大棚技术遍及范围越来越广,大棚数量也不断增多,因此如何更好地控制大棚内的环境便成为人们喜欢研究的一个新课题。传统的温度控制方法是把温度计挂在温室大棚内来获取里面的实际温度,而后依据测得的温度与标准温度相比较,看温度是否合适。这种方法不但必须人工来完成,而且效率也很低。况且照目前的实际情况,传统的温度控制方法就更加不可行。这些问题致使我国农业生产的效益很低,因此,智能化温室控制系统的研究显得至关重要。它能在生产成本很低的情况下给作物生长创造一个最佳的环境条件,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温室栽培技术起源于我国,但我国的温室技术发展非常缓慢,到20世纪60年代仍然处在很低的生产水平。传统温室以塑料大棚、日光温室为主,这类温室成本低效益好,但设备相对简陋、环境调控能力差。
随着单片机技术和传感器的发展,逐步兴起了一种有利于资源节约的高效设施技术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特别是随着20世纪70年代微型计算机的诞生,更使温室环境控制技术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至20世纪80年代,以微型计算机为核心的温室智能控制系统在国外一些国家已经向完全自动化、无人化的方向发展。
总之,我国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研发较晚,全面的环境控制技术研发才刚开始。同国外先进化的水平比较,还滞留在初级阶段。
1.3 主要的研究内容
本设计主要完成了三方面的工作:
①确定整体的设计方案;
②是设计传感器的软硬件系统;
③是设计单片机及通信接口。
本文针对温室内存在的诸多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因素,设计出了基于单片机AT89S52的智能化温室控制系统。该系统融合了信息采集技术、信息传输技术、信息存储技术及信息处理技术,可以对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做到全面、实时监测,实现了温室环境检测智能化。
2 智能化温室控制系统的整体设计及相关技术研究
在外界环境中,温度作为影响植物生长环境的主要因素,植物在在生长过程中的一切生物化学作用,都应该在适宜温度条件下进行,温度因素在空间上随着纬度和海拔的变化而变化,在时间上会由于四季及昼夜的改变而变化,不同品种的农作物对环境温度的要求也有所不同,相同品种处在不同生长阶段农作物对温度亦有不同的要求,因而智能化温室控制系统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2.1 系统功能设计
智能化温室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有以下几方面:
①首先系统要实现对室内温度参数的实时采集;
②系统采用RS-232串行通讯方式,使得通信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灵敏度、较好的实时性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③系统设备能够实现存储、远程通信等功能;
④在温度超限时实现报警;
⑤系统能够实现长时间测量数据并记录。
2.2 系统设计原则
温室控制系统的设计应保证系统具有可靠性、易于操作、高性价比等优点。
2.2.1 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系统的可靠性是实际应用的前提,设计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选用性能较好的元器件;在设计电路板时不要胡乱布线且接地处设计要合理;要在容易受干扰的地方采取适当的抗干扰措施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
2.2.2 易于操作
系统操作和维护方便在设计系统时,应想办法尽量将复杂的操作内置化,这样能方便不同阶层的人使用。
2.2.3 高性价比
系统控制芯片为单片机,单片机不仅体积小、功耗低,其最大的优势是其性价比高。性价比是决定单片机是否能够广泛使用的一个极为关键的因素。
2.3 系统设计方案
温室控制系统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其中测量温度采用DS18B20温度传感器作为测量元件,构成了智能温度控制系统。温室控制系统具有温度测量电路、数据的存储及显示电路,语音报警电路等。系统设计方案,如图1所示。
3 硬件设计
本系统是以单片机为核心,它可以完成温湿度的采集、处理、显示并自动控制等功能。其硬件电路由温湿度传感器、RS-232串口通信、单片机和计算机三部分构成。单片机通过对温度传感器DS18B20进行编程来获取温度值,并将数值通过串口通信传送给计算机。
计算机主要是进行编程,控制温度的显示和报警等。经过综合考虑,最终我们选用AT89S52为微处理器。
DS18B20的测温原理,如图2所示。
4 软件设计
能化温室控制系统的整体功能的实现是在程序的控制下完成的,温室控制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温室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与硬件设计思想一致,系统针对不同的功能将系统分成各种不同的程序模块,并对其分别进行编程、修改与调试,系统通过主程序、中断处理程序来实现对各程序模块调用,最终其连接起来完成整个智能化温室系统的功能。
软件部分采用程序模块化的方法将程序分为几个程序模块,然后针对每个模块分别设计程序,使各模块结合起来实现协调工作,最终实现对温室中温度的实时控制。智能化温室控制系统由多个独立的子程序构成,各个子程序之间通过软件接口相连,这样既便于连接、调试,也便于修改和移植。智能化温室控制系统的软件部分主要完成数据的处理运算、实现通信联机、实时数据显示和采集,系统参数的设置、语音报警等。智能化温室控制系统测控软件主要与硬件系统相结合,共同完成对系统环境参数的实时采样、实时处理数据以及与PC或移动终端通信等功能, 软件系统也能够根据模块程序自动将结果与设定的阀门报警值进行比较, 若检测的值超过设定的阀门值, 系统将启动报警电路报警。
主程序模块的主要功能是调用各种数据处理子程序和实现智能化温室控制系统的自检功能,通过主程序对子程度的调用来实现打开湿帘泵、启风机和关闭遮阳网等降低温度措施。在温度低于程序对温室控制系统设定值后,通过主程序对子程度的调用来实现打开遮阳网和补光灯等措施。这样就使得各程序模块有清晰架构,无论是维护还是修改都非常便捷。主程序程序框图,如图3所示。
5 仿真与调试
绘制完电路图后,需要Keil已编译写好的AT89S52的设计程序,将鼠标移动至AT89S52 芯片上,双击即可完成程序的添加。当双击时,会进入一个设置的对话框,在对话框中可以设置单片机系统的晶振频率,在这同时可以设置输入程序的路径,单击OK键就能够完成输入设置,并将已编译好的程序添加到AT89S52中,当再回到Proteus设计电路界面时,左键点击位于Proteus主界面左下方的开始按钮,这样就可以进行电路仿真。Proteus实现的是交互式仿真,在仿真进程中能够根据系统的需要操作各开关、控制按钮等器件,系统会真实地反映出仿真结果。在仿真开始后,通过程序编译来设置上下限温度,当温度值超出或低于所设定的范围时,就会启动报警系统。
设置温度上限为25 ℃,温度下限为10 ℃,如图4所示,此时温度是43 ℃,高于上限温度,此时启动报警系统,看到警灯亮报警。
6 结 语
本文针对温室大棚测控系统的研究,运用了单片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技术和自动化等专业知识。在设计和开发的过程中,综合目前一些先进的测控理念并紧密结合温室大棚的实际情况。本文遵循系统的需求,进行总体分析与设计、模块化设计、详细设计,并对系统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进行了设计。
参考文献:
[1] 于海业.发达国家温室设施自动化研究的现状[J].农业工程学报, 19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