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农村发展需求范文

农村发展需求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农村发展需求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农村发展需求

第1篇

内容摘要:从农村金融体系应发挥的有效功能角度看,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既应有为个体私营经济、民营企业服务的中小型商业银行,又要有为农民服务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以及为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和扶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性银行。因此,我国应建立以商业金融为主,合作金融、政策金融为辅,民间金融为补充的多层次、机构多样化的复合信用型农村金融体系。

关键词:农村金融机构 农村经济发展

目前,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金融发展的滞后则是约束农民收入提高的重要因素。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与庞大的城市金融体系相比,我国的农村金融还相当薄弱,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几经变迁,虽然形成了农业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和农信社分工协作的制度安排格局,但实际上缺少层次性、矛盾冲突多、内耗大、功能和作用出现萎缩、农村金融服务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当前提升金融对农业发展的功能,构建符合农村实际、符合农民利益、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已成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课题。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建设的原则

衡量一种组织体系是否完善,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它是否与社会的现状相适应,是否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同样,构建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应该体现在它与我国农村现状的适应性问题上,要求与我国农村特定的经济形态、交易方式和经济结构相吻合,并以此达到效率性、稳定性的目的。这种适应性表现在:

金融组织体系应与经济发展水平或阶段相适应。从经济社会的发展史来看,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或阶段,社会分工及其细化程度、市场规模和交易方式大不相同,对应的金融组织体系必须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和复杂程度,与货币信用程度较高的国民经济运行体系相适应。

金融组织体系应与经济运行机制相适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运行机制是市场机制,必然要求市场化的现代金融制度结构与之相适应。就金融机构体系而言,它必须是建立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基础上的,具有货币资金商品化、金融实体法人化、金融调控间接化和金融行为规范化的特征。

金融机构体系应与经济运行结构相适应。为了促进经济有效运行和增长,金融组织体系应根据不同区域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实行分层次的组织运行结构,并通过不同的管理方式来调节资金的运行,以实现不同区域的资金优化配置和有效运用。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路径

从产业结构看,我国农村经济已不是单一的第一产业;就农业内部结构看,畜牧业和渔业在农业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从所有制结构看,随着乡镇企业的“改制”,私营经济和股份经济成份大幅度增加。因此,我国农村经济结构明显趋于多元化和多层次化。多元化是指各种所有制形式、各种经济组织类型、各种经济发展水平的经济主体在市场中都已稳定地占有相当的比例,且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这一特点在东南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体现的尤为明显。多层次化是指在全国经济共同发展的过程中,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这一特点在农村经济领域体现的尤为突出,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和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均GDP水平相差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不仅对融资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在其他金融业务上也有新的要求。援引适应性标准,参照国外农村金融机构模式,笔者认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既应有为个体私营经济、民营企业服务的中小型商业银行,又要有为农民、农户服务的农村信用社,以及为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和扶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性银行。应建立一个多层次的、机构多样化的复合信用型的农业金融机构体系,即由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金融、民间金融等多元性质的金融机构组成。(一)大力发展农村商业金融体系

经济决定金融,金融组织的架构要与经济架构相吻合,随着经济主体和经济运行机制的市场化,农村金融组织必须是建立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基础上的,才能跟上我国经济市场化进程,所以从总体上说,商业性金融机构应成为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主体。首先,有关部门对中国村庄农户实地的调查显示,农民不仅能够承受商业化金融的利息,而且,其还款率甚至可以达到90%以上,大大超过农村的非农企业。其次,地方性商业金融,工作人员都是本乡本土,只要有合理完善的约束管理机制,完全能解决管理和监督成本较高的问题。再者,农村经济不仅仅由农业和农户组成,用发展的眼光看,随着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和商业企业和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资金的需求量也会成倍增长。因此,大规模的金融需求,为商业化的金融组织进入 农村市场创造了条件。

(二)合作金融是现阶段农村的市场需求

合作金融的主要组织形式有合作银行、信用社等,通过为其成员提供社区化的、互(非盈利性)的、数额有限的金融服务,目的是通过资金联合使资金实力弱小者之间实现互助。因而从这个意义上看,合作金融组织的社员普遍是经济上的弱小者,他们投入的资金有限,相应的合作金融的资本规模较小,其服务对象也主要集中在成员范围之内。就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而言,把完全商业化的金融服务形式引入农村,那么,由于银行资本逐利的本性,困难群体将很难得到充分的金融服务。如果农民、农户没有自己的合作金融组织为其服务,则大量县域金融市场的真空,就可能为民间借贷、地下钱庄等灰、黑色金融去填补。对农村分散而经济实力弱小的农民来说,通过自愿的联合实现资金互助是一种必然选择。就现阶段来说,对于中国大多数农村地区,我国现行农村金融合作组织――农村信用社,由于其办社宗旨是服务于“三农”和入股社员,客观地决定了农村信用社主要以入股的农民为服务对象,在资金使用上不完全以盈利为目的,这就较好地解决了农业投入产出比较效益低的矛盾;而农村信用社作为一级法人,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在经营上比其他商业银行有更大灵活性;且其网点众多,市场主体分散,最能便利地为分散的千家万户的农户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这是其他金融机构无法比拟的。正因为如此,合作金融成为农村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政策性金融不可或缺

作为弱势产业,农业信贷的低收益、高风险的矛盾突出,靠商业银行和合作信用机构的力量,难以满足农业对信贷资金的需要。为了解决农业金融吸引资金水平低和能力差的问题,为保证农业资金的充足供给,绝大多数国家的政府都很重视并参与农业金融活动,设有官方农业金融机构,对农村公共设施、农村环境保护、农田水利设施、农业科技开发与推广、农业综合开发给予支持,我国的农业发展银行已承担起这份职责。下一步要解决的只是如何更好地完善农村政策性金融的问题。

(四)民间资本的有益补充

由于现有的农村正规金融组织,不论公益还是赢利,农村金融服务都存在很大的市场缺口,民间的资金融通客观上为农村个体经济和私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条件,农村普遍存在着三种不规范的非正规金融组织,一是自发的民间借贷,其形成基础是个人间的亲缘、友情或邻里关系;二是为解决经营资金而进行的自发民间融资;三是以基金会、互助会或其他行会等形式存在的有组织的融资活动。由于这些非正规金融机构发育层次低,运作不规范。其实,仅从防范金融风险考虑,而将民间金融组织全面封杀,未免有些偏颇。我国的现状是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发展很不平衡,一律禁止“民间借贷”既行不通,也于国于民不利。对它们要做具体分析,在合理划分正规金融机构职能分工的基础上,应规范和培育现有非正规机构,可以考虑放松对民营金融组织市场准入限制,从法律、制度、政策的完善入手,将其纳入到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中加以监管,使其公开化、规范化营运,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中多层次的融资需求。

参考文献:

1.蔡则祥.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完善与创新[J].农业经济问题,2002(4)

第2篇

关键词: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消费市场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1 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也呈逐年递增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农民收入增加、农村居民消费层次不断提高

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消费层次也在不断提高,以粮食为主食的支出比重大幅下降,副食支出比重显著上升,肉、家禽、蛋类等人均消费量增速快,居民的食品消费向营养型转化。娱乐服务业特别是健身业都在兴起。

1.2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增加,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农民在满足传统消费的基础上,消费领域不断拓宽。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比以往有大幅提高,内部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食品消费支出比重(恩格尔系数)大幅下降,从“生存型”向“享受型”转变,追求精神生活和耐用物品享受已成趋势,用于交通和通讯、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人均支出不断提高。

1.3 农村科学消费观念不断增强

农民消费意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民从过去一味追逐低价质次产品,逐步变成了价格、质量、品牌并重。在冬季农闲时间打破了以往大办婚丧嫁娶、吃喝赌等恶习,有了钱,他们注重改善居住条件、交通工具,还有许多农户买了健康保险。这说明农民生活改善后,就会将手中的钱投入到健康、子女教育、交通通讯等方面,走上了科学消费的道路。

2 制约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

2.1 农民收入低下,限制了其购买力

虽然近几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但相比较之下,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更快,10a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17.2% ,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仅12.6%。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间的差距较大,并有扩大趋势,从1998年的1:2.56上升到2008年的1:3.09。

2.2 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消费环境不好

近年农村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虽有改善,但整体水平较差,普遍存在供水困难、交通不畅、电视信号覆盖率低等问题,从客观上增加了农民的消费成本,制约了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同时,居住分散、信息不灵、售后服务跟不上等,从而使相关的消费不能得到有效启动。

2.3 商品的适应性差,安全状况欠佳,使农民不敢在农村市场上花钱

由于农村流通网络的主体主要是小规模的个体经营者,且分散度大,市场监管难以奏效,农民对商品识真辨假能力相对较弱,因而大量假冒伪劣商品投向农村。

2.4 农村居民消费市场启而不动或启动不明显

我国近10a(1998~2008年)农村(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与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步,逐年递增。尽管如此,农村居民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却呈逐年递减趋势,由1998年的55.3%下降至2009年的45.1%。这主要是因为社会保障制度滞后,影响农民的消费预期。

3 开拓农村居民消费市场的对策与思路

3.1 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农村、农民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加大现有农村低保政策的落实,扩大低保面,提高低保水平,让更多的穷人享受政策的实惠;逐步建立农民与市民、各种所有制企业职工平等一致的、覆盖全社会的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等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农民的补贴,提高对农业补助水平,确保粮食丰产丰收,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水平;加大对非贫困地区的穷人扶贫开发支持和帮助,加大投资力度,增加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拉动消费。

3.2 各地要将新农村建设和农民消费结构变化结合起来

在进行城镇建设规划时,充分考虑到农民的生活特点和经济承受能力,开发有利于农民生活、生产的小城镇,使其成为拉动农村居民消费市场的增长点,拓宽农村居民消费渠道。

3.3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夯实农村居民消费基础

大力增加农民农业收入,关键是提高单产和单位面积种植效益。当前,急需改良品种,推广先进技术,增加投入,提高农民农业收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3.4 鼓励和支持农民外出打工,增加农民非农收入

要改善农民非农就业的体制环境,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要加大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力度;要通过建立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3.5 加强农民消费教育,提高农村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消费能力

消费教育要以中小学教育为基础,以成人教育为重点;要把消费教育和保护农村居民消费者权益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要引导农村居民文明消费、理性消费,改变传统的消费陋习,减少并最终消除那些愚昧落后、腐朽庸俗的消费,提高消费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杨金磊.收入分配结构调整与中国消费需求问题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2.

第3篇

关键词:农村水利 饮水安全工程 自来水工程

一、农村水利发展状况

农村饮水工程作为农村水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些年来的发展中呈现出如下趋势,即从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再向农村自来水工程发展,其发展必要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自来水工程发展能够确保饮水水质达标

造成农村饮水水质不达标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其一,自然因素。在形成的农村饮用水中存在严重超标的有害物质、化学元素,如硝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氮等含量超标,造成不安全饮水。其二,人为因素。农村地区人口众多、饮用水源分散、保护难度大,加之农民对水源的保护意识淡薄,使得生活污水、养殖废水、农药化肥对水源造成严重污染。而发展农村自来水工程,能够统一规划供水、控制污染物排放、强化水质检测,有效解决饮水水质不达标的问题,确保农村居民饮水安全。

2.农村自来水工程发展能够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

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饮水设施以传统的分散式供水为主,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不仅影响着农民居民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还制约着农村社会的发展。近年来,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想法设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缩小城乡差距。农村自来水工程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指标,能够实现农村集中供水,为农村居民提供便捷、安全的供水服务,从而提高农民居民生活水平,有利于加快新农村建设。

3.农村自来水工程发展能够推进城镇化建设

农村自来水工程的建设,能够缩小农村与城市之间在公共服务上的差异,使农村居民享有与城市居民相同的供水服务,同时,农村自来水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快了农村水利发展,完善了农村水利基本设施,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的建设进程。

4.农村自来水工程发展能够规范农村饮水工程长效运行

大力发展农村自来水工程,有利于构建农村饮水工程的长效运行机制,促进农村饮水工程可持续发展。首先,农村自来水工程的规模化建设能够吸引社会资金,缓解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其次,农村自来水向城市、工业园区供水,能够促进以城带乡发展,并且实现以工业用水反哺农村居民用水。再次,农村自来水工程以企业化的经营管理模式为主,有利于明确管理主体,落实管理主体责任,避免出现重建轻管的问题。

5.农村自来水工程能够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在我国,农村用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农民的日常生活用水,另一方面则是农田灌溉用水。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农村都普遍存在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严重浪费的双重问题,究其根本原因是农村水资源利用效率相对较低,农民的节约用水意识较差,同时,相应技术和管理工作也不到位。而通过农村自来水工程的建设,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农民合理用水和节水的意识,而且还能通过相关的技术与管理措施提高水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这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此外,农村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还会对我国的农业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农村水利发展存在的问题思考

1.需要解决水厂运行成本高的问题

目前,由于农村的大部分居民都进城务工,从而使得每户的人口越来越少。但水厂的实际供水规模却是按照农村的人口总数进行设计的,从而造成了供需之间的差距较大,由此导致了水厂的整体运行成本偏高。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应当采取合理规划、分期施工的方法对水厂进行建设。首先,水厂在设计供水规模时,应当根据当地居民的饮用水需求来确定水量标准;其次,要合理确定水压标准,进户的水压既不能过高,也不得过低,在具体设计时,应当达到95%以上的用户自由水头在4-15m之间,供水管道的安装也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再次,为了既降低水厂的运行成本,又能确保农民的日常生活用水,可以制定合理的供水时间,前提是每日供水时间不得低于6h。

2.需要解决自来水入户率低的问题

大部分农村居民受传统用水习惯的影响,对自来水工程产生了抵触情绪,易造成自来水入户率低,这也成为了阻碍农村自来水工程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应加大自来水入户的宣传力度,稳步推进自来水工程建设。各乡镇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从提高农民居民健康水平、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角度出发,向广大农村居民宣传自来水工程带来的好处,提高对自来水工程的正确认识,使农村居民自觉地投入到自来水工程建设中。

3.需要解决水体功能改变的问题

由于部分农村的自来水工程建设将水质相对较好的水库作为水源,从而导致了工程与水库原有的功能产生矛盾冲突,致使水体功能发生改变,这与自来水工程建设的初衷相违背。为此,地方政府应当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解决这一问题。建议地方政府出台与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相关的政策、法规,借此来对工程建设进行有效规范。同时,政府还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缓解工程与水库功能之间的矛盾,这样不但能够确保自来水工程建设顺利进行,而且还可以保证水库原有功能不受影响。

三、结论

总而言之,从农村饮水工程的发展趋势上分析,农村自来水工程必然成为农村水利工作的重点。由于农村自来水工程在提高水质标准、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以及构建农村饮水工程长效运行机制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所以我国必须将农村自来水工程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并解决农村自来水工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农村自来水工程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马风明.促进农村饮水工程持续利用的建议[J].大观周刊.2012(49).

[2]高兴辉.我国农村饮水工程现状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5).

第4篇

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教师;教师专业发展;需求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6-0031-03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的心智、经验和情感不断进步的过程,农村初中英语教师是基础教育的主力军,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重任,其教师队伍状况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及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但是,目前广大农村初中英语教师队伍中仍存在师资结构不尽合理、教师发展水平不尽如人意等问题。虽然各级政府对农村中学师资队伍建设都非常重视,但也存在着重培训、轻发展,教师发展自主性不强等问题。目前亟需符合教师发展需求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探索。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教师专业发展的提出源于20世纪60年代,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当把教师工作看成一门专业,因为它是一种服务公众的形态,需要教师具备专门的知识和特殊才能。Freeman提出,教师在教学生涯中要经历求生、巩固、更新和成熟四个阶段。Phillion强调了学习意义、教学实践、学习群体和身份认同对教师发展的影响。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教育界明确提出了教师发展问题并加以介绍和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申继亮等在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项目中,通过实验研究对教师知识、教师观念以及教师监控能力等对内在结构和形成过程提出独到见解,形成了教师素质结构理论。此后,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从教育学、伦理学角度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了研究,探索了教师专业化理论框架。钟启泉先生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外延也进行了广泛研究,发表了一系列的论述。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集体与个人访谈、参与性观察和探索性实践等多种方法进行数据收集与整理,并通过SAS(Statistics Analysis System)软件对调查问卷结果进行了数据分析,本调查于2012年7月~8月在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新乡市延津县、原阳县、长垣县,濮阳市清丰县的10所初级中学实施,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30份,占总数的94%。依据分层抽样的取样方法,调查在教学一线的农村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生活、科研和进修环境,同时了解他们的教育信念、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调查问卷经项目组成员在文献阅读和研究讨论的基础上设计而成,分为基本情况、教学现状调查和专业发展需求调查3个部分,共36个问题,其中封闭型问题34个,开放型问题2个。在定量研究的基础上,项目组还对来自不同学校的30名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了解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及影响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深层原因。

三、结论与分析

1.教师的基本情况。在回收的330份有效问卷中,女性教师238人,占总数的72%,男性教师92人,占总数的28%。具有初级职称的占32%,中级职称的占46%,高级职称的占23%。具有大专及大专以下学历的占21%,本科学历的占72%,研究生学历的占7%。由此可见,农村初中英语教师性别比例偏差较大,女性教师明显多于男性教师。和以往的调研数据相比,近年广大农村初中英语教师的学历层次显著提升,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数达到了79%的比率。

2.教师教学方面存在的突出困难。问卷在调研教师教学方面存在的突出困难时设计了A~F六个选项,分别为:A.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设计在实施过程中总有缺憾;B.信息技术手段不足,不能有效进行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开发;C.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有限,对丰富课堂教学感到力不从心;D.课堂组织与管理方法单一,调控课堂教学氛围能力还需加强;E.教学工作总量大,无暇顾及有关教学能力提升的学习;F.科研工作压力大,挤占了大量的教学准备时间。选择比率占前三位的分别为选项A、C、B。通过对初级、中级、高级职称的教师在教学方面存在的突出困难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三者在困难选项的排序上表现略有不同,如图1所示:

具有初级职称的教师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有限,对丰富课堂教学感到力不从心。中级和高级教师则选择了信息技术手段不足,不能有效进行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对新任职的初级教师来说,现代信息技术接受能力和掌控能力明显强于其他教师,但是能否胜任教学是其面临的最大挑战。

3.教师急需的培训内容。问卷中设计出八项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分别为:A.课堂教学设计能力;B.课堂教学实施能力;C.学术研究能力;D.现代化教育技术运用能力;E.教学反思能力;F.学科理论知识;G.课程开发能力;H.教育科研和教改论文的撰写能力。(如图2)

教师选择的急需继续培训内容前三位分别为:课堂教学实施能力、课堂教学设计能力和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由此可见,以往继续教育项目中重理论轻实践、重讲座轻观摩的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广大教师的学习需求,应多开设新课标解读与案例分析,初中英语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多媒体资源共享与课件制作等实践性、操作性、实效性强的课程。

4.教师希望的培训方式。(如图3)在培训方式的选项中,92%的教师选择了名师答疑,90%的教师选择了案例研究,说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遇到了很多实际问题有待指导与解决。67%的教师选择了听说培训,说明对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有较强烈的渴望。选择网络课程的教师仅占37%,说明由于条件的制约,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在某种程度上对网络学习和网络资源的运用持有陌生感。

四、对策与建议

1.明晰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以教师为中心,依据教师个人发展需求设计培养方案,设置培训课程,变换培训形式,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初中英语教师继续教育现状并不乐观:数据显示,65%的接受继续教育的农村初中英语教师认为培训课程过于强调理论性,忽视了实践性和操作技巧的示范性;57%的教师认为培训方式多采用专家讲座,单调乏味。为了增强继续教育培训的实效性,在每一轮培训实施之前,都应开展详尽的学员学习需求调查与分析,策划培训方案,既要考虑到培训对象的全员性,又要兼顾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2.构建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美国较早将教师专业化标准定义为:具有相应的实际教学能力,具有教学设计的独创性,能有效组织课堂教学,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反思、总结和开展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标准的构建是决定教师专业发展方向的根本问题,当前,我国现有的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统一的专业发展标准研究相对多,教师发展不同阶段的分层标准研究少;零散、局部性研究多,系统性的全方位的研究少。为此,应从标准的理念、结构及功能价值三个方面构建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发展标准,并从初任教师、胜任教师、成熟教师、专家教师等不同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将标准细化。

3.教学内容多元化。以往的继续教育培训课程多偏重理论的输入,忽视了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培训教师也多为高校教师,不熟悉初中英语教学,因而难以了解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困惑和学习需求。笔者认为,继续教育课程应涵盖以下内容:现代语言教学理论与应用;国内外英语课堂教学案例研究;网络资源运用与多媒体教学;新课标与初中英语教材研究;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英语语法专题研究;英语言文化背景知识;英语听说能力训练;教育科研方法及论文写作等。

4.教学形式多样化。继续教育教学可以采用短期培训班、专家答疑、观摩课、示范课、网络平台互动等形式,培训者提供真实的课堂电视录像,真实的课堂教学,模拟教学或微型教学示范,书刊杂志或者网络资源有代表性的培训教材,有关班级、教师、学生的个例研究等资源,学员通过提出问题,分析与讨论,实现能力的提升。

以农村初中英语教师为中心,根据他们的需求为其提供支持与帮助,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在继续教育项目实施之前,应当走近广大农村初中英语教师,了解其教学现状和专业发展需求,把集中培训和长期指导有机地结合,促进广大农村初中英语教师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Knezevic,A&M.School. Learing to Teach Together. Teaching to Learn Together[M]. Cambridge:CUP,1996.

[2]曾琦.教师培训模式的现状分析及改革建议[J].中国教育学刊,2000,(10):5.

[3]Freeman,D.The Hidden Side of the Work:Teacher Knowledge and Learning to Teach[J].Language Teaching,2002,(35).

[4]Phillion,J&F.M,Connelly. Narrative, Diversity and Teacher Education[J].Teacher and Teacher Education,2004,(20).

[5]刘秀江.对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的诠释[J].教育科学研究,2010,(4):23-25.

第5篇

关键词:新型农村 合作医疗 存在问题 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37年来,我国农民的生活得到高速提高,农村的合作医疗得到了高速发展,2002年10月,我国为加强农村卫生工作,保证农民的身体健康,加大投资力度,“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合作医疗制度”。发展到2010年时,据资料显示,我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已经具有了质的飞跃,从数量上,已经可以覆盖我国的广大农村居民,。农村的合作医疗的实施,可以为提高农民健康,使广大农民享受到医疗保障,这是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目标,也是我国如何提高农村医疗的保障水平,为广大农民的健康服务,是当前也是今后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重要意义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主义农村发展的必然选择,它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在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经济的发展,刺激了一部分人逐利是图,在有的医院中由于管理问题。使一些医院以经济效益为目标,激化了医患之间的关系。这种现象导致了尽管不缺医不少药,但是农民看病难的现象,仍在困扰着农民,已经成成为广大农民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尽管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城市化的推进,许多农民进入城市打工,但解决好农民医疗,使农民能够在疾病面前得到治疗的保证,保证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仍然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也是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也是我国医疗改革的方向,这是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需要。在对合作医疗的研究过程中,已经证明,这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选择,是缩小城乡差别的举措。由于农村合作医疗,在我国广大农村的实施,体现了政府对广大农民健康的保证,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不仅可以保证农民治病,而且能够解决农民的贫困和疾病,这是由于在农村,疾病和贫困是孪生兄弟,于是疾病必然导致出现贫困。但如果有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保证,这样就可以使农民在患病的时候,可以及时得到国家提供的医疗费用,这种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仅可以减轻农民治病难的困境,减轻了农民经济负担,同时也是国家为缩小城乡差别的一种举措,显然,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和问题

我国农村地域广阔,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在我国农村各地,新型农村医疗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各具有特殊性。

l、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现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得到发展,广大农民从开始的不理解,到积极参加和欢迎的思想转变,经历了不同的两个时期。广大农民认识到,国家和个人投资,加大了发展新型农村医疗的经济投入,解决了“农民治病难”问题。通过新型合作医疗,使风险基金、门诊统筹基金、住院统筹基金和大病医疗补偿基金,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有些地区,虽然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但这些农户种有一部分农民常年外出打工,常年生活在外地,这与农村合作医疗的要求,难以在户籍所在地意外的医疗机构就诊,使一些农民还在观望;另一个问题是,对于补偿受益群体目标,一方面主要覆盖基层县、乡(镇)级基本医疗需求患者,再一方面,重点针对重病、大病等,这些患者需市级以上治疗,花费的医疗费用也比较多。

2、新型农村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

新型农村医疗制度对广大农民来说是一件大好事,但好事也需要好办,由于传统的思想做怪,有些农户认为自己健康,不用治病,对参加新型农村医疗不积极。

(1)政策宣传不到位问题。由于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政策不了解,使一些农民由于不理解,还在观望,即使一些农民对农村合作医疗有些了解,但也只是一知半解,具体的详细内容大多数并不了解。由于农民获知的渠道狭窄,了解的内容有限,使农民采取观望态度,因此,要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府必须做好的宣传工作,这是基层人民政府的责任。

(2)医疗报销异地转移问题。由于很多农民外出务工,这就出现了参加农村医疗的农民,因为不在当地的医院就诊,而参加医保的农民,在医院治疗时的结算,又只能在参保地区进行。因此,给农民在异地看病,增加了很大的困难,即使回到参保地可以报销,报销药费的比例又较低,又存在报销范围的问题,使农民感到很大的不便。

(3)新农合工作人员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的编制问题,是决定制度实施的保证,但目前,一部分地区仍无法形成自己的队伍,只能依赖借用乡镇卫生院人员,造成乡镇报账中心工作人员多头管理和管办不分的事实。

三、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趋势

l、加大宣传力度的措施

地方政府有责任对农民进行宣传,医院要针对病人及家属宣传。从宣传方式上,不仅要用文字宣传,还要搞农村合作医疗的专题活动,要深入基层了解情况,要向农民加强宣传力度宣传时间的选择上,各级政府要考虑农民在外务工的现实情况,要安排适当的时间,如在假期和农忙时节要加强宣传力度,及时传达最新的政策信息。

2、合理解决异地就医难的措施

要尽快解决农民异地就医难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应从农民的情况考虑,对外地务工者详细登记,如果农民在异地就医后,要利用农民返乡的机会,方便快速的在当地医保单位报销,给农民方便。

3、简化报销程序的措施

提高农村合作医疗服务水平,在简化程序上下功夫。对农民患者报销资料,要保证提前告知需要报销的方法。要积极为患者提供统一的服务大厅,为农民患者提供最佳服务。加强对新工作人员的培训,使工作人员能够掌握最新的政策动态;熟练业务知识,加强提高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农村;现代服务业:需求:发展

作者简介:侯新(1970―),女,沈阳化工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

满海红(1972―),女,沈阳化工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农业经济。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09.41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9-97-02

农村服务业是指服务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多种经济形式、多种经营方式、多层次多环节发展起来的一大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说,是指为农业生产和生活提供各个环节服务的产业,包括现代农业信息服务业(含种植信息、农资信息、市场信息等)、良种服务业、新型农技服务业、农资连锁经营业、农机作业服务业、农产品现代物流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介服务、农业旅游业与农业保险业等。农村服务业的服务内容决定了它的基础性作用,因此说加快农村服务业发展,构建完善的现代农村服务体系,从而推动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沈阳农村服务业发展需求分析

沈阳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城市之一,长期以来经济增长主要靠工业拉动。但是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经济的贡献。近年来,沈阳市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农业得到快速发展,农民收入不断提高,沈阳市有利于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各种条件也已经基本成熟,各种因素为现代农村服务业拓展了越来越广阔的需求空间。

1.沈阳市农村居民纯收入呈逐渐增长趋势。所谓农村居民纯收入是指农村住户当年从各个来源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和。收入的变化影响消费者行为,也是社会供给的主要影响因素,体现相应的需求空间。改革开发以来,随着沈阳市农民收入渠道日益增多,人均纯收入水平大幅度的提高。2000年-2009年沈阳市农村居民纯收入数据如表1。

据资料显示,2009年沈阳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8753元,比2000年增加了5638元,平均每年增加626元,增长了1.8倍。 这种收入水平的提高,一方面,使得农村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达到了小康阶段,意味着服务消费增长潜力的增大,也伴随着服务消费规模的扩大。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居民消费观念不断转变,服务消费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居外餐饮、特色餐饮、假日餐饮、休闲餐饮需求增加;人们依靠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等居民服务业提供专业化的社会保障成为一种必然选择,居民对家务劳动服务需求日益增加。另一方面,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农业生产现代服务业的需求不断增加,进步的农业科学技术,快速的信息传递,畅通的农业物流都是目前沈阳市农村居民所迫切需要的服务项目。

2.沈阳市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结构又称微观消费结构,是指居民生活消费内容的组织形式,人们在消费过程的多种消费资料和劳务的构成或比例关系,可以用各项消费支出在生活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来表示。它是反映居民生活消费质量变化状况,居民的消费变化动向以及内在构成合理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表2给出了自2004年以来沈阳市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情况。

从统计资料中可以看出沈阳农村的居民消费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在2004年-2009年间,生活消费人均合计增长幅度达到2430.53元,增长了1.02倍。医疗保健食品消费增长幅度达到388.97元,增长了4.35倍,是增长速度最快的消费。各项消费增长幅度平均达到1.52倍。从结构上看,食品消费比重有所下降,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交通通讯和医疗保健消费比重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这不但说明农村居民消费已经从生存型的温饱消费逐步向享受型的小康消费发展,并显示了更大的发展农村服务业的需求空间。

二、沈阳市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方向选择

根据沈阳市现有资源优势和内在需求潜力,应建立和完善符合市情、多层次、多功能、上下配套、左右贯通、高覆盖率、全方位的农村服务网络,同时应该选择重点服务方向,尽早形成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现代服务业框架和运行机制。

1.注重良种服务业的发展。良种是农业服务业最基础的产业,种子市场化和种子种苗产业的发展应加以重视。应进一步培育一批种子种苗龙头企业。实现育繁推一体化,市场、科技、资本、现代营销、品牌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同时,应注重培育种子种苗专业化服务组织,实现品种与育秧、管理和插秧的统一。

2.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农产品现代物流是农业现代服务业的重点,要进一步加快发展。积极引导市区现代流通业态向农村延伸,一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出台有关政策措施,引导市区大型商业企业进入农村市场。加快传统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培育超大交易额的综合性市场。二是加快“农改超”步伐。结合各地实际,探索多种形式的“农改超”和“农加超”,走农贸市场超市化之路。三是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业态。推广衔接基地、连锁配送、全程控制、保险承诺模式,加快发展连锁经营、直销配送、电子商务、拍卖交易等现代流通业态,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城市开办农产品超市或专卖店,引导和鼓励连锁经营企业直接从产地采购,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长期的产销联盟,提高农产品在超市、便利店、专卖店等新型零售业态中的经营比重。

3.强化新型农技服务的作用。发展以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为主导,在整合市(县)农业、畜牧、林业、水产等单位资源基础上,发挥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民营企业从事农业技术、经营性农业技术产品的推广服务。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的要求,改革现有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构建一支高效、精干、稳定的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队伍,提高服务水平。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建立以专业合作组织为主体的农民自我服务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开展技物结合型的技术推广活动以及产后的加工、运销、信息等经营,拓宽服务领域。

4.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中介新型服务。充分利用农业教育培训资源,积极组织实施阳光工程和农民创业培植工程,大力开展劳务中介服务,以农村劳务中介服务为重点的农经5项服务,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技能培训,开展农民创业培训与辅导,改善创业环境,探索创业孵化机制,加快“民工潮”向“创业潮”转变。鼓励法人与自然人开展劳务中介服务,推进农村劳务产业的发展。

5.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以实施农业信息服务工程为着眼点,构建现代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全力建设地方特色农业网站平台,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种养大户等各类市场竞争主体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强化为农服务,促进农产品流通与销售。形成以中心城区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建设为主,其他地区的农业信息网络设施建设为辅的局面,逐步形成现代化的信息收集、加工、传输系统。

6.重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针对农民“看病难、就学难、养老难”的实际,大力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各级财政应加大投入,用于加强农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并扩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让农民享受免费体检。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实现农民老有所养,创造条件建立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有效衔接办法。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参考文献:

[1] 吕晓燕.浅谈现阶段发展农村信息服务业的对策[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

[2]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EB/OL].省略, 2007-3-27.

第7篇

农村金融需求从广义角度看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农业的金融需求、农户的金融需求、县域金融需求。农村金融需求从狭义角度看,主要是指对信贷服务的基本需求。“三农”问题具有不可分性,因此导致了三个概念之间存在很大的紧密性,从交融性、交叉性角度看,农村金融必须进行市场细分,才能更好的满足“三农”对金融的需求。

(一)从农户金融需求角度分析

农户金融制度制定需要满足农村形式的要求,才能更好的满足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金融需求,我国农户金融需求阶段已经表现了很多的特征,其一是狭义小农和理性小农并存的局面,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生活性资金和生产性资金需求并存的局面。农村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其对金融需求产生一定的差异性,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户通常倾向于单一型金融需求,而对于低收入水平的农户主要是想通过贷款等方式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差异化需求对农村金融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金融需要不断细分市场,才能更好的满足不同对象对金融的具体需求[1]。随着农村经济多样化的发展,非生产性支出呈现逐步提升的态势,因此非农业生产性需求逐渐凸显出来,农村的生活性借款比例在加大。在农村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地区,对于收入越高的农户,其远离农业生产的程度会越高,因此此类农户对经营型资金需求比较大,当前农村金融需要提升综合服务水平,满足不同群体金融资金的需求,同时需要根据市场情况进行细分,避免与城市产生金融趋同效应。

(二)农户金融需求呈现多样化的态势

随着农村经济多渠道发展,农户对金融需求呈现多样化的态势,地区之间的差异性逐渐显现出来,农户金融需求的层次性特点要求农村金融服务需要多样化,根据农户的不同需求进行对象划分,越是收入高的农户越要通过金融手段鼓励其进行规模化生产,最终能够形成规模化农业发展的基本态势,对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村就业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农户金融需求的层次性与农户收入之间呈现出一种正相关性,越是收入高的农户其生产经营越偏向于规模化农业和非农产业[2]。从农村经济的发展情况看,低收入农户所占比例还是比较高的,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此类农户的还款能力比较低,信用贷款实施过程中需要建立有效的风险防控机制。

(三)从农业金融资金需求角度分析

农业金融需求越来越强烈,在农业现代化经营、生产、流通和加工过程中,生产和经营主体对农村金融提出了新的要求,主体主要包括农户和各类农业组织。从广义角度看,农业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养殖业、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中各类农业生产活动。农村经济管理需要坚持走区域化布局、标准化发展之路,通过产业化经营和专业化生产可以提升农村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农业产业链需要不断向产前、产后、流通领域延伸,把农村各类产业的资源优势充分展示出来,积极稳妥的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3]。对农村市场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最终能够建立产业化经济发展制度。金融市场细分可以更好地形成种养加工一条龙的金融服务体系,同时能够把产供销各个环节有机结合在一起,不断整合和优化农村资源,提升农村经济的整体效益。

(四)农村金融市场关联划分分析

农村金融需求需要按照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进行划分,把金融需求和经营性农业需求关联起来,按照金融需求主体进行有效性划分,因此可以把农户生产性组织和农业组织的生产经营性金融需求有效统一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关联划分机制。从而能够建立农产业初期产品检验生产,农产品加工企业、养殖业的金融需求,农产品流通企业联合体,提升金融服务的整体水平。农业金融发展需要农村经济发展规律和农业生产的特征为依据,首先需要按照农村市场的特点建立季节性金融服务机制。其次需要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建立自然灾害金融预警机制,从根本上防范农村金融风险[4]。第三需要根据农村贷款需求建立市场关联划分长期机制,第四需要根据农村生产经营分散性特点,建立金融需求的协调机制,把市场有效的整合,提升农村金融市场的关联性水平,最后需要根据农业生产的收益率建立金融服务体系,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益。

(五)农村金融市场细分需要按照“三农”特点进行农村金融市场细分

过程中需要和“三农”建立紧密的联系,当前需要从农业需求、农户需求出发,积极稳妥的推进农村金融机制改革,提升农村金融的整体发展水平,避免农村金融市场与“三农”脱离的现象产生,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建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把农村各项资源有机整合在一起,形成长效机制,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战略水平[5]。随着农村县域经济的发展,农村商业金融客户群体不断扩大,因此对金融服务的层次要求越来高,县域经济创造的GDP已经占有很高的比例,农村金融市场细分需要综合考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建设规划、特色资源开发、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等方面的内容。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把板块经济、特色经济、民营经济、劳务经济等多种发展方式结合在一起,形成多元化发展的局面。

(六)农村金融市场细分与体系完善分析

农村金融在服务农业方面需要建立完善的市场细分策略,逐步完善金融体系结构,提升金融服务的整体水平。当前需要建立六大体系,分别为农村基础设施体系、农村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农产品流通体系、生产资料流通体系、农村金融体系、公共服务体系等。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需要把体系建设与“三农”体系紧密结合在一起,把商业性金融资源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提升金融服务的整体水平,从根本上实现农村金融产品创新。

二、农村金融市场差异化分析

(一)地区金融差异性分析

从我国西北地区农村金融的情况看,由于西北地区相对比较贫困,人均收入和消费都比较低,因此金融需求不是很旺盛。但是当前农村金融需要对西北地区进行科学定位,改变当前金融扶持力度不够的局面,实现西北农村金融转型发展,把西北农村地区二三产业发展起来,同时需要提供良好的金融产品,促使农产品形成产销一体化发展模式。带动一批农村支柱产业的全面发展,从西北地区的情况看,不同地区农户的金融需求存在很大的差异性,金融产品制定过程中需要当地的农业结构、农村经济发展、农户收入紧密结合在一起,促使农村生产经营可持续发展。从西北欠发达地区金融需求看,其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经营性需求和消费需求,从生产性金融需求特点看,具有周期短、时间性强的特点,借款额度与农户的生产规模具有很大的关系。

(二)经济发达地区农村金融市场细分方法

第8篇

关键词:农村  金融  经济发展

        中国农村金融贫困的主要原因为农村金融投资软化、农村金融资源流失以及农村资本流动梗阻。经济基础薄弱抑制了农村金融的产生与发展,农村金融的萎缩与弱化又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 从金融需求来看

        农村金融需求主体是农户和农村企业,农户和农村企业缺乏因来自不同方面的影响从而导致农村金融需求不旺。一是贫困农户的金融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而被强制性揭止。贫困农户是一种特殊的金融需求主体,其简单再生产和基本生活资金均较短缺,往往从客观上产生金融需求,但作为金融机构的贷款对象,其贷款风险较大,因此常常被排斥在正规金融组织的贷款供给范围之外,这部分金融需求往往被强制性的揭止。二是已基本解决生活温饱问题的农户,他们具有一定的信用能力,一般较为讲求信誉,但因其力量单薄,所产生的金融需求十分有限,金融机构对他们的贷款仅仅限于小额贷款。尽管如此,因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不足,难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这部分农户的资金需求,从而抑制了部分金融需求,限制了他们金融需求发展的欲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金融需求冲动。三是乡村企业是立足于当地资源而由乡村投资发展起来的,这类企业生产技术简单,抵抗风险的能力较低,其发展能力十分有限。因市场不确定性较大,乡村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所面临的风险也较大,因此,其产生的合理的金融需求也常常受到多方面的限制。

        农村消费性金融需求的特征决定了农村消费性金融需求的先天不足。中国农村消费性金融需求多产生于维持基本生存的必要,这种需求并非建立在还本付息的基础之上。农民收入的不确定性与非固定化导致农村消费性金融的脆弱性,现代金融所产生的消费信贷常常以居民的预期收入为信用保证,而中国农村农民的预期收入则具有不确定性,削弱了农村消费性金融需求的基础,造成农村消费性金融需求的非正常化。农村农民的固定资产(如房产)非流动性,难以作为贷款抵押物,即使用作贷款抵押也只能是形式而已。  

        2 从金融供给的来看

        对经济效益的追求使得金融机构纷纷奉行城市化发展战略,实施金融投资的城市化、金融决策权力的城市化、金融业务的城市化,收缩农村金融贫困地区金融机构与农村金融业务,使得农村金融供应相对萎缩,农村经济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持,农村资金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2.1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国农村金融贫困地区的撤退与放弃。一方面,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三大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纷纷向中心城市收缩,金融贫困地区支行被大幅度削减与撤并,就连与农村经济有着密切的天然联系的中国农业银行也在不断的削减其在中国农村金融贫困地区所设置的分支机构与营业网点。另一方面,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都将农村金融机构的主要业务集中于吸收存款,对中国农村金融贫困地区的信贷投入却越来越少,农村贷款业务日趋下降,中国农村金融贫困地区沦为金融资源的输出地。

        2.2 新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对中国农村金融贫困地区的零投资现象。我国新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步入了空前大发展阶段,机构的数量在增多,经营业务的深度与广度在深化,对经济的渗透力在加大,对中国金融的贡献在增加。然而,自创建以来就与农村金融保持距离,它们既不在中国农村金融贫困地区设置分支机构,也不为中国农村金融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任何形式的金融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加剧了中国农村金融贫困地区的金融贫困化。

        2.3 农业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对农村经济服务对象、服务范围、服务深度的淡化。农业发展银行由最初的为农业经济发展服务,转变为主要办理粮、棉、油等主要农副产品的国家专项储备贷款、收购贷款和调销贷款;办理粮食企业的建仓贷款等。而且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具体的经营活动中除了国家硬性规定的必须办理的农业贷款项目外,其他农业贷款采取的是消极的逃避策略。 

从这个角度分析,国家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给予的经营自主权越大,其放弃中国农村金融贫困地区的倾向越明显。

 2.4 农村信用社力量单薄,难以负重。商业银行收缩农村金融机构,采取“多存少贷”的撤出农村金融的政策后,使得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农村信用社对农村经济的金融支持作用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信用社与中国农业银行脱钩后,其职能定位为“为三农服务”,是农村金融的主要机构。事实上,由于商业银行对农村金融的放弃,农村信用社几乎是独立承担国家的支农任务,对于力量单薄的农村信用社而言,无论是其对金融资源的占有与运用,还是其经营决策与管理水平,或者其员工素质等方面,都不能为农村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由此可以看出,无论从金融需求和金融供给来看,都导致农村金融贫困化。而路磊(1998)对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得出结论:金融市场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有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农村金融的贫困对农村经济发展同样表现为负效应。

        3 农村金融贫困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第9篇

关键词:农村金融;农村经济;供求特征

Abstract:Based on the internal relation between rural finance and rural economy,this paper researches Chinese rural finance reform during the past 30 years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financial productivity and evolution of rural economic reform. We divide it into three phases:development phase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e,starting phase of rural industrialization,and development phase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upply and demand of rural finance in different conditions of rural productivities,we sum up some enlightenment about Chinese rural finance reform.

Key Words:rural finance,rural economy,supply and demand analysi

中图分类号:F830.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10)10-0003-06

党的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与金融改革不断深入,并且在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以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的内在联系为出发点,以农村的生产力发展状况与经济改革进展为依据,将三十年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划分为三个阶段:传统农业发展阶段、农村工业化起步阶段、新农村建设发展阶段。下文将通过分析不同发展阶段的农村经济特征与金融供求状况,总结出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几点启示。

一、传统农业发展阶段的经济特征与金融供求

1978-1985年,中国农村开始实施并完成了以为中心的一系列改革,以农业为重点,建立和普遍实行,实现了集体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推动了传统农业的发展,基本解决了农村居民的温饱问题。这一阶段,中国农村金融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形成了以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为主体的农村金融体制,促进了传统农业经济的发展。

(一)传统农业发展阶段的经济特征

这一时期,传统农业生产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其经济特征如下:

1. 传统农业是农村经济的主体。农村经济以传统农业为主要内容,以家庭联产承包为组织形式,农业经济是农村经济的主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居于基础性地位。1978-1985年,中国农业发展水平整体上明显提高,第一产业创造了平均31.08%的国内生产总值,并实现了平均每年18.70%的增长,超出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0.20%;到1985年,中国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为2564.04亿元,是1978年的2.50倍,传统农业规模和速度增长显著。

2. 乡镇企业等其他经济形式初步发展。农村经济的构成中,除了居于主体地位的农业经济外,乡镇企业等其他经济形式开始出现并在农村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1978-1985年,乡镇企业年均工业总产值为933.80亿元,约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平均值的53.88%;但从行业类别来看,农业企业只占总产值的4.07%。

(二)传统农业发展阶段的金融需求特征

1. 生产性资金需求上升且金融风险较高。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基本生产性资金的金融需求上升;而且,由于传统农业的生产和经营主体是农户,其金融需求规模、对金融资源的承载能力较小,因此,其金融风险较高。

2. 其他经济形式的金融需求不突出。尽管乡镇企业作为农村经济的组成部分开始出现,但是鉴于其规模与传统农业相比差距较大且发展需要不迫切,在这一阶段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其他经济形式的金融需求并不突出。

3. 金融需求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相似性。在推动下,全国的农村经济发展基本一致,因此,全国的农村金融需求在总体上具有相似性,并未形成显著的区域特点。

(三)传统农业发展阶段的金融供给状况

1. 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是农村金融的供给主体。从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来看,该阶段农村金融是以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为主体的金融体制,主要体现在:一是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代表的政策性金融支持主要集中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等社会效益较大但经济效益并不突出的项目。具体包括支农支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农村救济费和补助村民委员会支出等五部分内容。二是以农村信用社为代表的合作性金融成为向集体农业、乡镇企业和农户提供存贷款服务的主要力量。1985年,农村信用社集体农业贷款、乡镇企业贷款和农户贷款分别为41.4亿元、164.4亿元和194.2亿元,基本满足了农村经济的基本生产性资金需求。三是中国农业银行的支农服务和保险公司的农业保险也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成为这一时期农村金融体制的重要补充。

2. 财政支农资金和金融机构贷款是农村金融的主要服务形式。从农村金融的服务手段来看,此时农村金融以财政支农资金和农业贷款、乡镇企业贷款等金融机构贷款为主要服务形式,农业保险成为农村金融服务的必要补充。1978-1985年间,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保持在7.5%-13.5%之间,累计财政支出达到1133.42亿元,平均年支出141.68亿元。1985年,国家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业贷款与乡镇企业贷款合计782.85亿元,占全部贷款的12.48%,其中,农村信用合作社为400亿元、农业银行为221.76亿元,农业保险赔款支出为5264万元。相对稳定的财政支农投入和日渐充足的农村信用社存贷款服务,满足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基本生产的金融需求。

(四)传统农业发展阶段金融供求状况评析

以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为主体的农村金融制度基本满足了以农户为主要单位的传统农业发展的金融需求,适应了当时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以农村信用社为代表的合作性金融的存贷款比例始终在1.8以上,农村信用社实际上为农村金融资源流向城市提供了渠道。二是农村信用社在满足农户的金融需求方面,因农户金融风险较高,尽管贷款审核程序较严,仍存在贷款不良率高的问题。三是政策性金融方面主要是国家财政投资,并没有单独的政策性金融机构,财政投资支农压力较大。四是农村商业性金融发展缓慢,金融机构覆盖面不足、业务效率不高、农业保险亏损严重,如1985年农业保险赔付支出超出当年保费收入934万元,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商业性金融支农作用的发挥。

总体上看,尽管传统农业发展阶段农村金融体制存在市场体系不完备、金融服务手段单一、农村金融资源流向城市、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比率高等诸多问题,但总体上农村金融体制与农村经济的发展规模与水平是相匹配的,基本满足了当时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工业化起步阶段的经济特征与金融供求

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传统农业经济的发展初见成效,逐渐步入农村工业化起步阶段,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目标也转向了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1986-2000年,初步建立了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并存的多元化农村金融体制,基本满足了农村工业化起步阶段的发展需要,但日益突出的商业性金融供需矛盾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工业经济的良性发展。

(一)农村工业化起步阶段的经济特征

1. 农村工业经济位居农村经济首位。这一时期,农村工业经济的地位和影响逐渐超出了传统农业经济,在农村经济构成中居首要地位。其中,乡镇企业作为农村工业化起步的代表,其总量、结构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农村经济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乡镇企业规模显著增长。乡镇企业产值中的工业企业产值超过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且优势明显,1986-2000年,乡镇企业总产值实现了年均209.43%的增长,比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年增长速度高出180.37%,2000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16150.27亿元,是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的7.77倍。

乡镇企业的行业构成逐渐优化。1986-2000年,乡镇企业的行业构成中农业企业、工业企业和服务业产值的比重分别从2.03%、82.89%、15.08%调整为1.09%、78.74%、18.92%,服务业产值在乡镇企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明显提高。

乡镇企业的区域特征日趋明显。在农业生产方式方面,东西部差距较大。东部地区的农业生产除了传统粮食生产外,开始出现大规模的家禽养殖、经济作物生产和蔬菜花卉生产,形成一批专业户和种养大户;而中西部地区基本还是以普通农户从事传统的农产品生产为主。在乡镇企业发展效率方面,东西部差异更为突出,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发展效率依次降低,东部地区就业人数、工资收入、乡镇企业增加值与利润总额明显高于中部、西部地区。2000年,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每个乡镇企业创造的增加值依次为20.75万元、9.26万元和5.71万元,地区差异显著,这与各地区乡镇企业的资金投入、产权改革与管理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

2. 传统农业和其他经济形式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农业仍处于基础性地位,和其他经济形式一起共同构成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86-2000年,中国农业稳步发展,第一产业创造了平均21.64%的国内生产总值,并实现了平均每年29.06%的增长,到2000年中国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为14944.72亿元,是1978年的5.36倍,农业生产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在传统农业和乡镇企业发展的同时,农村商贸流通改革逐步展开,农产品和粮棉流通的市场体系初步建立,市场开始在农业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成为该阶段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农村工业化起步阶段的金融需求特征

1. 金融需求的种类与规模明显提升。随着传统农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村金融需求类别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基本生产的初级金融需求,发展至农业扩大再生产的资金借贷、降低风险、稳定产品价格的高级金融需求。主要体现在:一是乡镇企业的金融需求日益超越了传统农业的金融需求,成为这一阶段农村金融需求的主体。乡镇企业金融需求能否得到满足,直接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此时乡镇企业大多处于初创期与成长期之间,覆盖面广、涉及部门多,信贷需求量大,仅依靠合作金融难以满足需要。二是传统农业阶段的农业简单再生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初级金融需求仍然存在,同时现代农业阶段的农业扩大再生产及降低风险、稳定产品价格的高级金融需求基本稳定。因此,除政策性金融与合作性金融的支持外,商业性金融也应给予必要的支持。三是农村商贸流通金融需求增加。随着农村商贸流通改革的深入开展,满足这方面的金融需求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2. 金融需求呈现行业和区域特征。以乡镇企业为代表,这一时期农村金融需求开始呈现行业和区域特征,主要体现在:一是乡镇企业的金融需求具有行业特征,农业企业的金融需求逐年下降,农村工业企业的金融需求基本稳定,农村服务业企业的金融需求则逐年上升。二是乡镇企业的金融需求具有区域特征,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开始发展外向型经济,其金融需求规模较大、所需金融服务品种也较多,而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金融需求规模相对较小,且主要集中在银行信贷上。

(三)农村工业化起步阶段的金融供给状况

1. 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从农村金融的市场体系来看,初步形成了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并存的多元化农村金融体系。

财政投资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政策性金融的主体。公共财政支出主要集中于农村的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等项目,如1998年国家用于财政支农的项目为1154.76亿元,占国家财政支出总量的10.69%。同时,从1998年起将增发国债安排的支出一并列入农业基本建设支出项目。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则主要为农业综合开发、扶贫专项贷款、粮棉流通体制改革提供金融支持。2000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贷款总额为7400.88亿元,支农力度较大,其中对东、中部地区的支持更为显著。

以农村信用社为代表的合作性金融自2000年7月开始在江苏省进行试点改革,同时在农村信用社推广农户贷款、联保贷款,对农户扩大再生产和乡镇企业的发展给予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当年,农村信用社贷款总额为10489.29亿元,农业贷款与乡镇企业贷款占农村信用社全部贷款余额的77.76%。其中,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为3587.98亿元,占金融机构农业贷款总额的73.34%;乡镇企业贷款为4568.87亿元,占金融机构乡镇企业贷款总额的75.68%。

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代表的商业性金融对农业、乡镇企业的资金支持明显提升,其中对乡镇企业的支持力度逐渐超出农业,但总的银行信贷规模与农村信用社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2000年,中国农业银行对农村经济发放贷款合计为7943.15亿元,与农村信用社贷款规模相比存在2546.14亿元的差距。

2. 金融供给的服务形式与规模有所增加。从农村金融的服务手段来看,这一阶段农村金融供给的服务形式与规模有所增加。主要体现在:一是财政投融资、政策性金融贷款与金融机构贷款是农村金融的主要服务形式。2000年,国家财政支农支出达到766.89亿元,是1986年的6.17倍;金融机构提供的农业贷款与乡镇企业贷款合计达到10949.77亿元,是1986年规模的9.99倍,实现了平均每年59.93%的增长。二是除财政投资和银行信贷外,农村信托业务、农业保险、农村金融债券等其他金融服务方式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如2000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4亿元,赔款及给付支出3亿元,实现盈余1亿元。

(四)农村工业化起步阶段金融供求状况评析

多元化的农村金融制度基本满足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扩大再生产及农村商贸流通的金融需求,对促进农村工业化起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仍存在以下三个主要问题:

1. 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的供给与能力不匹配。一是政策性金融的供给能力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服务范围相对较窄,将乡镇企业排除在外,这与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是不相称的,农发行业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二是合作性金融承担的责任超出其能力。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村经济中发挥了骨干作用,但是随着其辐射范围的扩大,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开始在农户和乡镇企业贷款中出现,不良贷款率较高,贷款监管不严、用途监管不到位的情况较为突出,如2000年发放贷款的回收率仅为86.31%,明显低于中国农业银行等商业性金融机构。

2.商业性金融的供给方式、规模与需求不匹配。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使金融资源的配置与当时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脱节,具体表现为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撤出县域与乡镇企业进入成长期同步,从而加剧了农村经济尤其是乡镇企业的金融供求矛盾。尽管1990-2000年间乡镇企业贷款从977.1亿元提升至6060.8亿元,但乡镇企业总产值与乡镇企业贷款的比重为19.2?1,乡镇企业增加值与乡镇企业贷款的比重为4.5?1,远高于工业生产总值与工业贷款2.4?1的比重,乡镇企业的金融需求未能得到有效满足。

3. 农村金融支农力度与农村经济的地位不匹配。金融机构的总体支农力度尽管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与农村经济的总体地位不匹配。一是农业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远远低于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这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不匹配。二是农业贷款与乡镇企业的贷款总额明显低于农业存款与农户储蓄存款总额,农村金融资源流失严重。三是乡镇企业金融需求的行业特点未能在金融供给中得到体现。商业性金融过多地将贷款投入到乡镇企业,导致商业性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大量增加,国有商业银行开始收缩在县域的经营网点,或者只经营存款业务,不开展贷款业务,乡镇企业的资金来源受到很大影响。

三、新农村建设发展阶段的经济特征与金融供求

二十一世纪以来,国家开始提倡实施城镇化、工业化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经济转入农业、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全面发展的新农村建设发展阶段。此时,尽快建立以农村经济发展需要为中心,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商业性金融有机结合,金融服务手段日趋完善的农村金融体制,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新农村建设发展阶段的经济特征

1. 农村经济的构成内容更加全面。2001年以来,农村经济的构成扩展至传统农业、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三方面内容,如何推动以上三者综合发展成为这一时期的核心。首先,传统农业经济仍处于基础性地位,2001-2008年,第一产业创造了平均12.55%的国内生产总值,并实现了平均每年14.43%的增长;其次,农村工业经济居于突出地位,乡镇企业在结构调整的同时实现了新一轮的产值增长,产业集群和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乡镇企业新的发展形式开始出现,并因其辐射效应与市场竞争优势而承担了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第三,农村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稳步发展也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2001-2007年,小城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城镇化水平从37.66%提升至44.94%。

2. 农村经济区域不平衡更加明显。在经济发展方式上,各地农村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呈现出区域差异。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村经济开始出现专业化合作组织,标志着农村经济的组织形式由家庭联产承包开始向专业化合作组织转化,但中西部地区则发展相对缓慢;乡镇企业的东西部差距依然存在,乡镇企业集群和龙头企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区域特征,东部较发达地区龙头企业的建设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同时农村城镇化建设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东南沿海与内陆地区差异显著,农村经济的区域不平衡日益明显。

(二)新农村建设发展阶段的金融需求特征

1. 需求主体多元化导致需求结构差异大。传统农业经济、农村工业经济和农村城镇化的共同发展,决定了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的多元化特征。当前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大体可分为农户、乡镇企业和政府等不同需求类型,不同的需求主体表现出不同的需求特征(见表1)。这些不同的需求在规模、风险、管理成本、保障程度上的表现又各不相同。

2. 金融需求呈现区域性差异。由于地区间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多层次性,农村金融需求也呈现出多层次的结构。第一层次,以东部发达地区为代表,主要表现为农村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需要,主要特点是以基层政府为主体,资金需求规模大,组织性强。第二层次,以东中部等农业主产区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较快的地区为代表,主要表现为扩大生产规模和提升生产质量的需要,以农业企业或农业种养殖户为主,具有相对较为固定的需求,也有一定的资产作保障。第三层次,以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为代表,农村金融需求主要表现为应对大项支出和临时性支出等生活需求,属于非生产性质的,规模较小且不固定,风险相对较高。

3. 由农业生产需求向综合发展需求转变。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模式的改进,传统的农业生产已经逐步走向综合经营、综合发展,因而使农业生产性需求已经从单纯的种子、化肥、果苗等传统农业生产需求,向商业、服务业、流通业与小手工业等综合方面发展。比如,由于财政投入相对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逐步转向商业性金融机构。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小庄园、小工商业主、小运输业主、小建筑业主等,经营范围与生产规模都有所扩大,所涉足的领域也愈益宽广,直接导致其生产性需求增加。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在客观上有向城市转移的需要,其谋生与就业,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三)新农村建设发展阶段的金融供给状况

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商业性金融相结合的农村金融制度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相比,供给仍然不足。

1. 供给总量不足。一是农村金融信贷投入不足。由于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具有风险较高、回报率低等特性,影响了银行信贷投放的积极性。二是农村资金流失严重。国有商业银行逐步从县域战略性撤退,限制了对农业等弱势产业的信贷投放,富余资金也被从欠发达地区抽向发达地区,大量的农村储蓄资金被集中运用于城市,造成了农村资金“失血”严重;农村信用社经营趋于以利润为导向,信贷投放也出现了明显的非农化特征,又分流了一部分农村资金。信贷投放不足加上资金流失严重,使得农村地区资金供给与需求缺口逐年增加。

2. 供给结构不平衡。由于信息不对称、委托及交易成本问题,规模相对较大、以盈利为目的的正规金融机构,一般不愿向经营规模小、缺乏信息透明度、抵押品不足的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户提供信贷服务,而往往倾向于向还款有保障的借款者发放以储蓄或产品为抵押、质押的贷款。然而,随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农业和农村经济向规模化、多元化和产业化发展,农村金融需求呈现多元化态势,除部分农户为维持农业简单再生产而产生的生产性借贷需求外,农户、种养大户和民营企业开始有了新的金融需求,如消费性借贷,包括维持生活开支、小规模生产经营、规模化种养、专业化生产及教育、住房、医疗贷款等。然而,当前农村金融供给的结构与农户的多元化需求相比显得非常单一,如业务品种仍以传统的存、贷、汇为主,贷款期限设置不合理,贷款数额受到限制,贷款方式以质押、担保为主,电子化建设比较滞后,新兴的中间业务和外汇业务等种类很少。

3. 区域供给不平衡。无论是农村金融网点的分布,还是各金融机构农业类贷款的地区分布,都呈现出在东部地区分布最多,其次是中部地区,而西部地区最少,农村金融供给在区域上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四)新农村建设发展阶段金融供求状况评析

当前农村金融体制在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金融需求方面存在较大差距,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全面、稳定、可持续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现阶段农村金融体系存在以下问题:

1. 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首先是正规金融支持不足。农业发展银行职能不断调整,支农效应逐渐弱化;国有商业银行战线收缩,作为“支农”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由于受设备、人员素质等因素制约,业务基本停留在支持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资金需要层次上。其次是缺乏对非正规金融的正确引导。由于非正规金融经营手段灵活,手续简便,再加上对象都是互相了解程度较高的熟人,道德风险降低,其业务发展很快,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存在利率高、抵御风险能力差等不稳定因素,在满足农村地区金融需求方面仍有较大的局限性。由于缺乏对民间金融必要的监督和引导,农村地区直接融资发展严重滞后,农村金融供给受到相当大程度的限制。

2. 农村金融风险防范体系有待完善。一是农业保险体系尚未建立,农业贷款风险得不到合理的补偿。二是农村金融监管力量薄弱,风险隐患加大。从我国中等发达县(市)商业性金融机构分布情况看,银行类金融机构网点在县域的数量平均达到80个左右,而目前承担县域金融监管职责的银行监管分局办事处编制一般为3-4人,监管力量薄弱问题突出。

3.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有待优化。一是农村信用环境建设滞后,社会信用意识缺失。二是农村金融法制建设滞后,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和健全。同时,“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仍较严重。

四、中国农村金融三十年改革的启示

(一)农村金融体系必须与工业化发展阶段及生产力发展水平适应,既不能落后也不宜超前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三十年的历史经验证明,农村多元化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农村金融需求的多层次性,而农村金融供给应与这种多层次的农村金融需求相适应,要尊重农村经济发展规律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建立内生于农村经济的金融体系,既不能落后也不宜超前。当农村金融体制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时,能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反之则对其产生制约。

应根据不同阶段农村经济的特点,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农村金融体制,充分发挥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支持作用,满足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层次的金融需求,最终实现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相互促进和良性发展。

(二)农村经济的脆弱性决定了农村金融的高风险

从农村金融的需求主体来看,农户和中小规模民营企业占比较大,而这部分需求主体具有生产规模小、信息透明度缺乏、抵押品不足等特点,具有较高的金融风险,这使得商业性金融机构不愿向其提供信贷服务,1998年开始的国有商业银行大规模撤并县域经营网点也就不难理解了。商业性金融的退出进一步加剧了农村金融供给的不足,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应从根本上寻求防范和化解农村金融风险的途径,为切实增加农村金融有效供给创造条件。基于这种思想,本文建议今后农村金融改革应着重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加强农村金融监管,以防范控制风险;二是要着力推进农业保险,以转移、分散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三是要不断完善农村金融生态,推进农村信用环境和法制环境建设,以消除和化解风险,为农村金融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商业性金融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经济由单一的传统农业生产逐步走向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全面发展的新时期。乡镇企业作为农村工业的代表,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并因其辐射效应与市场竞争优势而承担了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中国的小城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农业生产区域性分工日益明显,多元化的农业生产格局逐渐形成,开始进入现代农业阶段。与此相应地,农村金融需求也由种子、化肥、果苗等传统单一的农业生产性需求向商业、服务业、流通业与小手工业等综合需求方向发展,呈现出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多元化、产品需求多样化、区域性差异增大的特征,这些都为商业性金融进入农村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参考文献:

[1]何广文.中国农村金融供求特征与均衡供求的路径选择[J].中国农村经济,2001,(10).

[2]蒋定之.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三十年[J].江南论坛,2009,(3).

[3]李秉龙.中国农村经济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基本经验与政策集合[J].调研世界,2008,(5).

[4]刘文静.齐庆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黑龙江金融,2009,(3).

第10篇

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金融支持;金融需求;金融供给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our country’s new rural construction,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produced strong desi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finance. However,the reality is opposite to what we desire. So,this text is based on the reality to analyze the real conditions of rural financial demand and supply ,find out the actual problems and, at the same time,come up with the principles and the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s. through these analysis’s,we can realize how to develop the rural economics and rural finance in harmony.

Key words: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Finance support ,Finance demand,Finance supply

一、问题提出

目前,农村金融体系机构主要有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但是在发挥作用方面,这四家机构在农村发挥的作用并不明显,农发行基本上变成了一个粮食银行,或者说粮棉油的银行,它不能深入到农民生活中的各个环节,特别是不能支撑其他多种经济的发展。农业银行是一个国有商业银行,由于赢利动机存在,因此它的许多业务从农村基层撤出。邮政储蓄只是一个储蓄银行没有贷款业务,功能过分单一,实际上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只能落在农村信用社的肩上,所有这些状况决定了必须对现有农村金融体系进行变革。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经济问题是经济发展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一个不可逾越的根本性问题。我国是一个处于“经济转型”阶段并具有“二元经济”的国家,在当前全国范围内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研究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政策对发展农村经济具有重大意义。

二、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状况分析

农村金融发展也像其他商品市场一样,其目的就是实现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发挥农村金融对经济的促作用,因此我们首先要来了解一下目前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的一些状况。

(一)农村金融的需求状况分析

目前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由五个部分组成,即农户、农业龙头企业、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和农村政府,个体工商户和农户的金融需求在大部分地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农业龙头企业在农村金融需求总量中的比重很小,所以农村金融需求可以简单分为农户金融需求、中小企业金融需求和农村政府的金融需求。对于农户需求来说,发展程度不同的区域,农户金融需求是不同的,根据经济发达程度,我们把农户金融需求分为三类,即发达地区农户的主要金融需求——发展需求,中等发达地区农户的主要金融需求——农业生产需求和生活需求并重,欠发达地区农户的主要金融需求——生活需求。对于中小企业金融需求来说,由于我国的农村企业绝大多数为中小企业,我国农村企业总数于2004年达2931万户,为农村就业和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2004年全国农村企业吸纳的劳动力人数为14733万人,占当年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7.9%,2004年,农村中小企业创造增加值约为45621亿元,比2003年增长13%左右。 [①]对于农村政府的金融需求来说,由于农村基层政府包括乡镇政府和村集体,它们的金融需求不同于农户和中小企业,它们的金融需求主要是为农村提供生产和生活用的公共产品。在一些财政困难的地区,政府还通过向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贷款弥补税费差额和发放职工工资。通过这些需求主体来看,农村对金融的需求潜力是巨大的。

(二)农村金融的供给分析

从正式金融安排的金融供给角度来看,每年国家以金融剩余的形式对农村经济剩余进行转移,但是在量上十分不足。2004年,我国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是15%左右,但农业贷款仅占整个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不足6%。四大国有银行每年以吸储上存方式从农村流出的资金约有3000亿元 [②]。邮政储蓄只吸储不贷款,每年约有2000多亿元的资金被抽离农村。农村和农业资金大量流出导致了农村正式金融供求缺口巨大。

然而,自1996年中国农业银行开始与农村信用社行社分离,国有银行逐渐退出农村金融市场以来,农村正式金融安排的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呈现萎缩态势。与此同时,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村信贷资金的垄断供应者,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农村信用社过分看重业绩的增长,以追求盈利为主要目标,偏离了为社员服务的合作原则。

从农村非正式金融市场供给角度看,主要包括私人自由借贷、私人钱庄、合会等。具有贷款数额小,希望手续简便、灵活、及时的特点,并采用较少抵押甚至无抵押的贷款方式。从供给角度看,农村贫富差别加大为农村非正式金融提供了金融供给的空间。同时农村又缺乏国债等证券投资渠道,使得数量巨大的民间资本持有者受利益驱动而成为非正式金融的潜在供给者。

三、 农村金融存在问题

(一) 农村金融机构组织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

目前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三者的职能分工在很大程度上存在混淆和冲突,并由此产生了许多难以协调的矛盾。首先,农村政策金融功能不全,农业发展银行难以承担我国政策性金融的重任,农业发展银行不但存在资金来源不稳定,资金运用效益低下等问题,而且业务范围非常狭窄,功能退化,仅是在农产品收购方面发挥着政策性金融组织的作用。其次,农业银行市场定位的变化使得原来农村金融的主导地位不复存在,实行商业化改革以后,农业银行从农村大量撤出,留在农村的也仅从农村吸收存款,不再向农户发放贷款,这使得其在农村金融的主导地位不复存在。再次,农村信用社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信用社经营中商业化倾向,运作不规范,存在隐性的金融风险。

(二) 民间金融不完善和不规范

我国农村民间金融一直受到打击和排挤。但是,许多民间金融在扩大农村生产经营资金,活跃农村金融市场,提高金融效率,尤其是促进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另外,农村民间金融一般具有规模小,隐匿分散的特点,容易失控,一旦失控,不仅可能导致其自身的系统崩溃,而且还可能波及到农村政治社会的整体稳定。因此,如何有效地规范和保护民间金融的健康有序发展是今后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

(三)金融服务难以满足农村多元化经济需求

各金融机构之间在农村市场缺乏有效竞争导致了农村的金融服务功能逐步弱化。农村的金融产品较少,金融服务种类单调,基本上只有传统的存贷业务,中间业务和外汇业务种类很少,而现在农村经济由传统的农业生产迈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时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金融服务现状难以满足当前农村多元化经济的需求。

四、构建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服务体系的措施

(一)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组织产权和治理机制

目前农村基层金融组织产权不清导致了竞争没有效率,因此,政府应着手建立既适应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同时又具有多元化产权结构的农村金融组织形式。合作金融作为我国农村金融基本的组织形式,已在理论界和实业界达成共识,但目前以基层农村信用社作为唯一的一级法人合作金融组织形式,既不符合我国区域经济、金融发展不平衡的国情,也不利于合作金融组织的竞争和发展,故今后应考虑建立多层次与多级法人治理结构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而对于作为商业银行的中国农业银行,则可考虑渐进式地推进从国有独资公司制到实行纵向产权结构的有限责任公司制,再到实行横向产权结构的股份有限公司制的产权改革方式。

(二)发展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一方面要对农村信用社进行合作金融改革, 另外还应积极探索农村金融的其他发展模式,力求在农村建立起以合作金融为主体,多种金融形式并存的农村金融体系。

第11篇

应该说,随着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农村民营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确立了在农村经济中的决定性战略地位。如果说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金融体系表现出了很强的适应性的话,那么随着体制转轨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体系再也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寻求农村金融制度的变革和创新成为必然,而这种变革和创新是根本性的,非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如何打破既有的农村金融体系的垄断地位,培育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提高农村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成为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显而易见,发展体制外的农村民营金融能够推动农村金融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全书在概述已有的农村金融研究、农村民营金融研究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了农村民营金融概念,指出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内生出了民营金融的创新主体,农村民营金融的发展是必然的。进而分析农村金融需求以及农村金融供给情况,提出发展农村民营金融是解决资金供求矛盾的关键。从农村民营商业性金融的市场准入、金融监管、市场退出等方面探讨了农村民营商业性金融的发展。检讨和回顾了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历程,分析既有的改革难以取得实效的原因,提出发展真正的农村信用社的措施和对策。在界定农村非正式金融概念的基础上,剖析了农村非正式金融的制度优势及其发展的必然性。

作者力图在尽可能多地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贯彻理论分析与比较分析、实证分析、案例分析等有机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求对农村民营金融的发展问题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和准确的把握,提出农村民营金融发展的可行操作思路和措施。作者主要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1.重新界定农村民营金融的概念。农村民营金融指农村地区主要由民间资本构成并掌握着经营控制权进而通过资金的融通活动或借贷活动为农民、农村企业等提供各种服务的金融形式。农村民营金融不仅包括正式金融,而且还包括非正式金融,不仅包括民间金融,而且还包括民有金融。这一界定突破了农村非正式金融、农村民间金融、农村民有金融等概念仅仅侧重于某一方面农村金融形式的概括,而忽视了另外一些金融形式的局限。特别是明确提出农村民营金融系统包括农村正式金融(民营部分)和农村非正式金融两个部分,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探讨农村民营金融的特点及其制度优势。[HT5”SS]

2.探讨农村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供给状况。重新划分了农村金融需求,并对各种农村金融需求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总结了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展望了农村金融需求的发展趋势。概括了既有的农村正式金融与农村非正式金融的各种形式,特别是实证分析了农村金融供给对农村金融需求的满足情况,剖析了既有农村金融机构的局限性。描述了农村民营正式金融与民营非正式金融的发展概况,显示出了农村民营金融强大的生命力和良好的竞争力。

3.明确提出发展农村民营商业性金融。通过比较历史和现实中农村民营商业性金融的发展情况,指出其发展的必然性。但是农村民营商业性金融的发展需要各种明确的、规范的制度进行监管,从市场准入、金融监管、市场退出等方面探讨了农村民营商业性金融的发展。明确提出农村民营金融作为试点应该实行混业经营。

4.提出发展真正的农村信用社。检讨和回顾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历程,分析了发展真正的农村信用社是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进一步指出了目前发展真正的农村信用社所面临的障碍,提出了发展真正的农村信用社的措施和对策。

第12篇

关键词:农村资金需求;农村资金供应;资金供求缺口

文章编号:1003-4625(2007)05-0065-02中图分类号:F830.58文献标识码:A

一、农村资金需求分析

本文将农村资金需求定义为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以增值为目的的,并且在一定时期内在货币偿还能力内对货币的需要。尽管对货币的需求和对资金的需求是有区别的,但是当需求货币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货币时,这种需求实际上也就是对货币资金的需求,说明了货币需求与资金需求的统一性,因为,资金通常是以货币来表现的。所以,本文谈到的农村资金需求实质上是对农村货币资金的需求。

目前,国内关于农村资金需求分析的文献并不多,而且主要侧重于对农村资金需求的定性描述(谢平,2005;王叙果,2005),缺乏关于农村资金需求的定量分析。已有的定量分析也多侧重于采用C-D生产函数模型或投资行为方程,用历史数据对农业资金需求进行分析和预测(刘江,2000),或在此基础上再加上对农村社会发展的资金需求的粗略的估计(谢平,2005)。

但历史数据表示的是过去年份的实际资金供给或投资额,并非资金需求,这种计算会人为的缩小农村的资金需求量。田力等(2004)运用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经济相关比率来描述和测算农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货币金融量。 本文认为,这种方法有其合理性,可以借鉴,但需要对其中的主要指标――农村国内生产总值做一修改。原因是在田力的研究中,农村国内生产总值使用的数据是第一产业,即农业的GDP,这一数据大大缩小了农村国内生产总值,也因此严重缩小农村资金的需求。因为除了第一产业,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也是相当迅速的,并且在农村GDP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目前,农村二、三产业在农村GDP中的比重已超过2/3。

因为从《中国统计年鉴》只能得到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全国GDP的总数,为了得到农村的GDP, 需要按照一定的方法将其进行分解。本文引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发展研究所在《农村经济绿皮书》使用的方法和得到的城乡GDP分解比例来计算农村的GDP。然后再根据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经济相关关系计算经济金融相关系数,用此系数乘以农村GDP,得出农村资金需求量,见表1。

也许有人认为用全国的金融经济相关系数来计算农村的资金需求量会夸大农村的资金需求,因为农村的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低,对资金的需求也相对较低。根据戈德史密斯计算的1963-1993年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经济金融相关系数来看,欠发达国家的平均值为0.8,同期发达国家的比率为2.2,比较发达国家的比率为1.6。即使我们按照这一时期欠发达国家的平均值来计算,农村资金的需求量也是相当可观的,2000-2004年分别达到35787、38303、40975、45360、53436亿元。

二、农村资金供给分析

农村资金供应主要来源于财政资金、信贷资金、农村集体资金、农民个人资金四条渠道(由于外资进入农村数量较少,故本文将其忽略不计)。由表2可见,农村资金供应总量是在不断增加的。从农村资金供给的构成来看,不论是财政资金、信贷资金,还是农村集体资金和农民个人资金,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在各种农村资金的供给渠道中,财政资金始终是农村资金一条较为稳定的渠道。但是,财政资金占农村总资金的比重,自1991年以来一直维持在5%~7%左右。

信贷资金一直是农村资金最主要的来源。从总量上看,信贷资金的增长幅度最大,除在1994、1995年有所下降外,其总额一直呈明显的增长趋势。同时,信贷资金占农村资金的比重除1994、1995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其余年份都呈稳步上升的趋势。这也说明随着金融在经济中作用的不断加强,在未来的农村经济发展中,信贷资金仍将是重要的资金来源。

农村集体资金也稳步增长。从统计资料看,在农村资金供应中,农村集体资金所占比重在1988年以前相对较为稳定,一直在11%~14%之间浮动(1982年除外,为16.99%),在经历了1989、1990年的短暂下降之后,从1991年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并在1995年达到最高,为29.71%,此后,基本稳定在20%左右。

农民个人资金虽然从总量来看也在稳步增加,但增加幅度并不大。同时,它在农村资金供应中所占比重也在不断下降。

综上所述,在农村资金供应中,财政资金虽然绝对数不断增加,但相对于总的资金增长来讲是缓慢的,在总资金来源中的比例不断下降。农民个人资金也缓慢增长,但在农村资金中的比重也在不断下降。信贷资金一直是农村资金最重要的来源,其增长幅度也较为明显。同时农村集体资金也是农村资金的重要来源,它在农村资金总量中的比例呈现稳定的增长。

三、农村资金供求缺口分析

资金需求减去资金供应的差即为资金供求缺口。结合上述对资金需求和资金供应分析,我们可以对农村资金供求状况做出判断:我国农村资金存在着严重的供不应求,而且,资金供求缺口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大,从1991年的4524.5亿元增加至2004年的92746亿元。如果将农村资金外流考虑进来,农村资金供求缺口还将加大,见表3。

农村资金外流的渠道有多种,鉴于数据可得性的考虑,本文在此仅将财政渠道和金融渠道两种主要的资金外流纳入分析范畴。从表3可以看出,1991-2004年间,农村通过财政渠道和金融渠道流出的资金量逐年增多,由1991年的98.46亿元增加至2004年的10574.51亿元。其中,金融渠道是农村资金外流的主渠道。虽然同一时期的农村资金供给也在增加,由4860.2亿元增至30819.4亿元,但由于资金外流,农村资金的净供给有所下降,导致农村资金供求缺口增大,从1991年的4622.96亿元增加至2004年的103320.51亿元,有限的资金供应远远不能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资金需求,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简要的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资金需求和资金供给数量都在增加,但需求的增加幅度大于供给的增加幅度。2.在农村资金供给主体中,信贷资金是最主要的来源。3.我国农村资金存在严重的供不应求,资金供求缺口越来越大。4.农村资金外流,特别是金融性资金外流,加大了农村资金供求缺口。

基于以上分析和结论,我们可以得出如下政策建议:1.增加农村资金供给,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农村资金需求。考虑到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作用仅限于弥补市场失灵的部分以及财力的有限性,因此财政投资应限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鉴于信贷资金在农村资金供应中及金融在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的作用,增加农村资金供给应着力于增加信贷资金的供给;同时,应采取措施,鼓励市场参与主体――农民个人的投资。2.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防止农村资金外流,并进一步吸引外部资金注入农村,以减少农村资金供给的漏损。

参考文献:

[1]王叙果.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非均衡性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5,(2).

第13篇

关键词:农村信贷 无效金融需求 贷款可贷性

一、引言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业人口比重大,“三农”问题突出。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为农业发展提供必要条件。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农村金融的供给及其功能发挥决定着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农村金融体系变革滞后,金融抑制问题突出,农村信贷供给不足,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严重羁绊。因此,如何根据农村金融需求的新特点解决农村信贷供给不足,从而彻底打破农村金融困境,就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农村金融需求分析

(一)现阶段农村金融需求特征

在现阶段的中国,农村金融抑制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因此,站在农户角度来审视农村的金融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在一个连续的视角下来看巾国农户的金融需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农户,可能面临不同性质的资本约束。具体而言农村金融需求特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生产性贷款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和周期性,涉农的资金需求大部分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借贷资金用途与经济基础密切相关,交易成本较高,缺少传统意义上的抵押品;(2)农户的融资偏好更加倾向于正规金融贷款,但由于正规信贷的可获得性程度不同,不同地区农户的实际融资顺序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借款的便利程度是影响农户融资偏好的主要因素;(3)农户对贷款利率的变动并不敏感,但对高利率的承受能力明显较低;(4)农户借贷的契约化程度较低,关系借贷主要依靠社会性约束(尽管正式的市场契约机制尚不完善,但到目前为止,建立在乡土网络基础上的社会约束依然能较好地执行监督和保障功能),但随着经挤的发展,采用市场化契约来缔结金融合约的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农户所采用。(5)信贷资金的次数增多,资金额普遍增大。(6)还款来源受到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约束。

总之,分散性、小规模、高风险、多元化的金融需求,意味着金融经营成本的增加;贫穷、传统、保守,决定了农民在金融资源获取上的弱势;信贷资金供给不足无法满足需求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现阶段农村金融需求的新变化

(1)消费信贷需求愿望强烈。目前,许多农民为改善生活条件,对于小型农机具的消费欲望强烈。原因在于农民需要这些工具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生产。但是部分农民表示由于现在下乡农机具价格走势偏高,依靠自身储蓄仍无法购买。因此,国家应当出台与其相关的消费信贷措施,设计新的信贷产品给予农民优惠,满足农户的金融需求,为拉动农村经济的增长创造条件。

(2)农户生产扩大贷款需求增加。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农村规模化、集中化经营土地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农村种植大户的不断增加带来生产经营信贷需求的压力上升。农村金融机构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要做好小额信贷款又要发挥农业资金杠杆作用,支持农村新模式的发展。满足农村的信贷资金需求,台理引导农村经济又稳又快的发展。

(3)专业合作社信贷需求突出。目前,专业合作社数量快速增加,质量不断提高,已经成为农村一种新的经济形势。实践证明,专业合作社是解决农村金融需求不足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发展现代农业、振兴农业经济的基础。加强和改进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融支持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产品特色优势明显、组织运行顺畅、经济实力较强、服务功能完备、信用状况良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联保贷款等方式。对信用评价低的专业合作社实施限制信贷投放的方式,督促其改正不良行为,消除失信带来的不良后果,重新积累信用以便能早日获得农信社的支持,使专业合作社快速蓬勃发展。

(4)加大农民工创业贷款。金融危机导致大量的农民工非自愿失业,如何引导农民工重新上岗和创业,维持社会稳定是现在当地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落实小额担保贷款任务,实行目标考核管理,充分发挥小额担保贷款促进和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积极作用。建立和完善农民工返乡创业资信评级,对回乡农民工创办的符合农业产业化贴息条件的企业,优先给予贴息,并适当降低贴息审批条件。采取信用贷款和抵押贷款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为回乡创业企业“量身定做”的特色金融服务,满足农民工创业资金多样化的要求。

(5)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信贷需求较强。当前,

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总体表现为建设的力度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基础设施规模小、水平低、配套陈旧问题明显。为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政府和农民纷纷参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但由于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风险大、收益率低、回报期长的特性,除农户集资外,还需要农村金融部门大力的信贷支持。

三、无效金融需求分析

当前正规金融机构所使用的通用信贷技术,以传统农区为代表的大量的普通农户(尤其是贫困农户)的金融需求,因为无法满足金融机构的贷款条件而被拒之门外——这些农户显性资本的缺乏和原始积累的缓慢发展,由于与“现代信贷技术”的格格不入而无法转化为“有效的”金融需求以及相应的金融供给。

但应该指出的是,这些农户的金融需求之所以被视为“无效需求”,原因不在于需求的真实性,而在于需求的“难以缔约性”——问题的关键还在于作为供给方的金融机构的判断标准。换言之,如果单纯从“现代信贷技术”所通常使用的判断标准来看,无抵押和无担保的农户的信贷需求确实应被视为“无效的”金融需求;但是,无抵押和无担保的农户据调是存在大量具备现实还款能力的农户,只不过按照所谓的“现代信贷技术”来判断是“无效的”金融需求。根据对四川南充“美信服务公司”的调研表明,通过开发适用于低端市场(包括农户、作坊主、小商贩、等)的小额信贷技术和金融服务方法,大量被正规金融机构所视为“无效金融需求”的所谓无抵押、无担保的贷款者不仅具备还款能力和可持续性,而且违约率极低。根据四川南充美信服务公司的客户资料分析,这些客户大都属于无抵押、无担保、无信用记录的“三无”群体,有的与当地的正规金融机构网点(如邮储银行、农业银行)仅一墙之隔,但却得不到这些金融机构的贷款,而当他们获得了“美信”的贷款后,其潜在的金融需求和良好的还款信用立即获得了释放。

从上述案例我们可以了解到:

(1)简单地将无抵押、无担保等显性资本水平作为判断无法形成还款能力和有效金融需求的观点是正规金融机构的金融供给无法有效延伸至农户低端市场的重要原因;

(2)建立在抵押、担保和现金流等分析基础上的所谓“现代信贷技术”并不适用于低端农户市场,低端农贷市场的信贷供给和金融服务需要开发专门的信贷技术和服务方法;

(3)在金融供给端的竞争依然不够充分的情况下,习惯于采用传统信贷技术发放贷款的正规金融机构已经形成某种“创新惰性”,缺乏开发专门服务于低端市场的金融技术的动力和积极性。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应该看到:农村的金融需求,已经表现为传统意义需求基础上的升级成分;新的特征以及新的需求变化要我们适时的加以解决这些新生问题,才有可能增加农户贷款的可获得性,充分发挥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而判断农户的信贷需求是否是有效需求,金融机构需要走出传统信贷标准的桎梏,针对低端信贷市场的特征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使得那些潜在的有效需求得到更好的识别和满足。根据多次调研表明,潜在的大部分农户信贷需求是真实有效的。这说明当前对于“潜在的占多数的农户信贷需求是无效的”这一论断是片面的,它忽略了很大一部分潜在的有效需求。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现在的金融机构能否具备识别这些潜在有效需求的能力和技术。

四、应对的策略

(一)扩展农户的金融需求角度

农村金融改革应该以农户的利益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农户的金融需求,农户的政策意愿。在此基础上政府实地考究,从当地农户的最迫切需求出发进行改革。从根本来讲,应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户文化水平,培养农户自发利用正规金融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具体措施包括:(1)根据其特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引导农民向理性小农转变,提高其获信能力,保障其可贷资金的获得。(2)转变农民的理念,培训农民技能,提高农民素质,使农户潜在的有效金融需求得到进一步释放。

(二)增加农村金融供给角度

首先,激励农村正规机构加大对农村金融需求资金的投放力度。具体包括:(1)继续完善农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体制,调整其信贷结构。采取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等激励手段加大农业银行的支农力度,提高对农村市场有效金融需求的服务水平。(2)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明晰产权关系,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强化约束机制,增强其为农村经济服务的实力。对于在支农方面成绩突出的信用社,政府予以相应的奖励。其次,加大支农信贷政策的宣传力度,发展小额农村信贷,政府提供资金和服务建立支农小额信贷为中心的农村资金融通市场。从而为解决所谓的农户“无效金融需求”获得贷款来源创造条件。最后,引导民间金融,调整农村金融的市场准人政策,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推动农

村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涉农第三产业,实现支农资金的效用最大化,满足农村金融需求的多元化。

参考文献

[1]徐璋勇,王红莉基于农户金融需求视角的金融抑制问题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9)p47-48

[2]陈雨露,马勇中国农村金融:现实困局与发展路径[j]货币金融评论,2009,(12):p 2-4

[3]王学信农户的金融需求及其解决途径[j],商业研究,2006,(24):p 38 39

[4]肖海霞农户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j]农村经济,2004(5):p 73-74

[5]张营周从金融需求视角看中部地区农村金融改革[j]农村经济,2009(6):p 71-72

[6]李万超,唐晓良农户金融需求困境破解之道[j]黑龙江金融,2010,(4):p 37-38

第14篇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需求;供给现状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0-0047-02

一、河南省农村金融需求分析

大中原经济区建设以来,河南农村经济活动主体越来越多样化,使得金融需求主体也越来越多样化。目前,河南对农村金融服务有需求的主体大致如下。

(一)农户的金融需求

1.普通农户。此类农户基本解决温饱问题,一般比较讲求信誉。其借款的主要用途,一是用于生产经营;二是用于医疗费用、子女教育、建房、婚丧等刚性消费支出;对于资金的需求农户首先选择亲戚朋友间无息借贷,其次才选择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又因为缺乏金融机构所要求的抵押担保物,往往贷不到钱,没办法就会选择贷款成本较高的民间借贷。这类主体的贷款频率较高,又有一定的季节性。

2.种养大户。此类农户主要从事种植或养殖业,具备一定的规模水平。这类农户一般具有一定的资本规模,他们在经营初期、更新品种、扩大规模以及进行流动资金周转时就会有贷款需求,并且其规模相对很大,而且这类农户不仅仅需要存贷款服务,而且对资金支付结算、汇兑业务也有一定的需求。

3.新型农场主。新型农场主是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批新型农民,他们通过土地流转制度,创办家庭农场,打破原来一家一户的小块土地的种植,把土地整合起来,使用现代机械化对土地进行耕作,对于这样的农户来说,大面积的土地种植需要大量资金作后盾,单纯依靠自己的积蓄很难完成这样大规模的耕作或者种养殖。新型农场主急需大额贷款,周期性贷款,能够使用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同时实行降息贴息的方式来发展壮大农场规模。

(二)农村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农村教师,农业科技工作者,乡镇企业职工等的金融需求

该类需求主要是生活方面的需求,属于刚性需求,不过需求总量较小。

(三)农村个体工商户的金融需求

此类主体数量很大,他们在农村市场上促进农副产品的购销,提供农民生产资料和日常生活用品,大大活跃了农村商品市场的流通,属于农村中的富裕群体。他们对金融的需求服务多样化,存贷款、结算、汇兑、现金使用等等,需求资金量大,贷款期限呈现期限短、频率高等特征。

(四)农村经济组织的金融需求

该类主体与前三种主体相比数量相对较少,但需求总量较大。该类经济组织的需求金额一般较大,期限长短不一。能够提供一定的抵押品,正规金融机构也乐意给这类主体提供金融服务以满足其需求,但是和城市主体相比规模较小,相对分散,风险水平高,因此大的商业银行也不愿意为他们提供贷款。随着我省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这类主体的金融需求今后将会快速发展。

(五)对农业保险等金融服务的需求

2014年对河南省农业保险需求的调查显示,被调查的251 户农户中,28.3%的农户认为没必要,仅12.4%的农户认为有必要购买农业保险,还有59.4%的农户认为无所谓。现阶段农业保险需求针对农村种植业养殖业大户以及农村中小企业,农业保险需求是农村最基本的保险需求。

二、河南省农村金融供给分析

(一)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供给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河南分行的成立宗旨,主要承办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专供粮棉油收购、调销、储备贷款等业务,因此农业发展银行实际上成了专门的粮食“收购银行”;随着农村粮棉油市场的逐步放开,其政策性金融功能慢慢淡化,支持三农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主要是面对涉农企业,所以从农户的资金需求角度,很难通过政策性金融获得生产性资金。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河南分行只在全省的47个县设有支行,农村地区网点覆盖率很低。

(二)农村商业金融机构的金融供给

河南农村地区,商业金融机构主要是邮政储蓄和河南农业银行。邮政储蓄网点遍布城乡,以前邮政储蓄只存不贷,造成农村资金大量流失,在农村无法获得足够的发展资金。农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受自身利益最大化驱使,放弃农村,进军城市。由于资金的趋利性、加之农村缺乏规模经济的客观实际,河南农业银行不愿将资金投入到期限长、见效慢、风险高的农业项目,以及规模小而分散、缺少抵押担保的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目前,河南农业银行对农村经济的金融支持主要是面对农村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态工程和大型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贷款。

(三)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金融供给

河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是目前本地分支机构最多的农村互助合作金融机构,其分支机构遍及几乎所有的乡镇甚至农村。农村信用社是河南省农村地区存贷款规模最大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四)新型金融组织的供给

2010 年以来,河南省小额贷款公司机构数量及贷款余额快速增长,河南省小额贷款公司利用自身信息优势,有力地支持“三农”及小微企业发展,村镇银行设立的主要目的是为当地“三农”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五)民间金融机构与个人的金融供给

民间融资是产生并生存于民间的资金融通行为,被称为“草根金融”。对于河南不少地区的农民来说,非正规金融市场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正规金融市场。据调查,河南约有85%的农户都曾经有过民间借贷活动,而且借贷用途越来越广泛,民间融资已成为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资金的重要来源。

(六)农业保险的供给

20世纪末,河南省一度走在了国内农业保险的前列,创造了农村互助统筹保险模式,但这种模式并没能延续下来。目前,河南省的农业保险的经营仍没有有效的经营发展模式,大部分保险业务都是有商业保险公司承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河南农业保险经济的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需求主体总体金融意识淡薄,财务资金管理运用欠缺

农村金融需求主体越来越多样化,但是其主体还是从原来比较落后的经济水平和知识水平下发展过来的农民或者是农民企业家,无论他们的文化水平,还是对金融知识,金融产品,金融体制的理解都相当肤浅,很难有效利用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同时,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对金融法、保险法、银行法等法律财税制度意识淡薄,更谈不上能够很有效的遵守和运用,信用水平相对较低。

(二)农村金融市场各类金融主体供给不足、效率不高

农村金融供给主体对农民及农村经济组织生产经营及其消费支持力度不够,他们在农村地区收益有所减少,风险却有增无减。正规金融提供的有效供给不足,服务网点设置不足、功能不全并且业务覆盖面窄,服务产品在农村地区比较单一,不能有效满足农村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同时金融创新不足,效率低下;新型的农村金融组织缺乏新意,市场份额发展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民间金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

(三)农村金融市场供给体制建设滞后

河南省农村金融市场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或者信息平台,同时,金融法规以及财政税务制度不够完善,现在还没有针对农村金融的农村金融法以及农村商业银行法,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农业保险的发展先天下滞后,不能有效服务于农村的保险需求。

四、对策及建议

(一)积极培养和健全河南省农村金融发展的基础环境

良好的基础环境是农村金融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此,我们首先要做到发展农业保险,提高农业抵抗风险的水平,积极降低涉农金融服务的风险程度;其次就是尽快完善农村财产权利制度,积极创新农村抵押担保制度,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最后通过完善对农村养老、教育以及医疗等支出的保障,建立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来缓解农村金融供需紧张的现状。

(二)完善河南省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推进金融机构为农村金融市场提供更好的服务

1.采取措施提高农村需求主体的金融信用意识

面对农村地区金融主体的现状,当地政府和金融主体联合起来,从整体上提高需求主体的金融意识,法律意识。通过宣传,农民讲座等方式向农民普及关于金融服务,金融工具、金融贷款等各项金融服务,让农民深入了解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功能,引导农户选择合适的融资和投资方式,为农村需求主体发展农村经济提供更大的便利。

2.培养和完善农村金融供给主体的金融服务体系

当前河南省农村金融主体中农村信用社占据重要的地位,根据这种情况,农村金融改革首先从农信社开始。第一,支持和推进农村信用社加快改革步伐,提升农信社支持农村金融发展的服务水平,从而尽快激活农村金融市场,引领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民间金融的健康发展。

第二,鼓励农村金融市场向多元化发展,开拓农村金融融资渠道和多样化的农民融资方式,引领各种金融供给主体积极创新组织形式,如建立村镇银行等,鼓励有条件的经济组织和个人参与农村金融多元化的体系构建。第三,各类金融供给主体积极主动创新产品,创新服务,提供丰富的农村金融产品。根据当前农村金融市场现状,按照农民、个体工商户、中小微涉农企业主体特点,积极推出符合不同生产经营特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三)继续加强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制度建设

首先,建立完备的农村金融市场,提供完善的管理服务平台,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培养现代化的市场主体,加快完善农村金融支付体系建设,建立顺畅的农村金融资金流动渠道,提高资金周转和使用效率。其次,大力推进有关体制改革,制度建设,法律法规完善,使农村金融市场在创新、开发、提高等方面都有顺畅的体制和有力的制度做支撑。最后,建立失信惩罚体系,加强金融司法力度,彻底解决金融债券诉讼执行难的现状,通过外力消除金融失信,建设优良健康的农村金融环境。

参考文献:

[1] 彭宇文.中国农村金融供给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0,(1).

第15篇

论文关键词:信贷需求,层次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一、农村信贷需求层次分析综述

需求跟进型的经济决定金融理论认为:真实经济的增长对金融机构和金融资产产生额外的需求,金融部门为满足经济增长需求而跟进的金融服务促进金融发展。即现代金融机构的建立,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形成以及相应金融服务提供的水平和数量是由真实经济对金融的需求所决定的。因此,金融服务是经济发展催生的,也体现出金融服务领域的消费者主权。所以现阶段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直接取决于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农村金融需求对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安排有着重要的影响。要提高农村金融水平,首先要正确认识农村地区的金融的有效需求。【6】

随着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农村借贷需求从整体来看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史清华对山西745户农户的调查发现, 2000年与1996年相比,发生借贷行为的农户比例由29. 6%上升到40. 7%。朱守银通过对安徽亳州的217户农户的调查也发现,农户借贷的发生率由1999年的31%上升到2001年的51. 3%,农户借贷资金规模由1999年的27. 8万元上升为2001年的69. 7万元,农户借贷次数由1999年的1. 57笔/户上升到2. 05笔/户。

各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农村产业结构的差异等原因,农村信贷需求体现出越来越大的差异性和层次性,针对性的农村信贷需求调查在各地展开。在以往的农村信贷需求层次性分析中,普遍采取以信贷需求主体的不同层次分析的基础。收入是影响信贷需求的主要因素之一金融论文,不同收入水平对信贷的需求规模、条件等都会有所不同。如何广文、李莉莉(2005)曾将农户信贷需求的层次性分成贫困农户、一般种养殖农户和专业型农户三个类型。对目前我国农户的多层次性信贷需求特征进行剖析,进而为信贷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指南和方向;还有些以行业为标准将主体划分为按种植业、养殖业、渔业、餐饮及旅游业等分析;此外还有以组织结构标准进行分析的,如将需求层次划分为农户、农村经济联合体、农村企业、政府机构等主体(楚尔鸣,2007),对各主体的融资次序进行调查分析;以及微观主体构成按规模和特点可分为下列五个层次:地方骨干型企业包括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一般民、私营企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专业户、种养大户和普通农户。由于上述经济主体的所有权、经营规模、产品及运行模式不同,在经营活动中具有各自的特点,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个性明显,层次性强烈。另外根据农户的贫富状况又可以分为贫困户、温饱型农户和市场型农户。不同层次经营者对金融需求的形式、特征和满足金融需求的手段与要求是不一样的。(人民银行盐城市中心支行课题组,2008)。主体的层次性对应着需求层次性,在数量、方式、时间上也有着明显的特征,因此,基于主体层次性的分析是目前主要的分析方法。基于资金用途或信贷需求动机的分析中,王雨舟(2004)将农村信贷需求层次从资金用途上划分为生产性信贷需求、消费性信贷需求、农业综合开发性信贷需求等。生产性信贷需求主要包括农业生产向规模化、专业化、多元化和产业化发展而产生的金融需求;消费性信贷需求主要是农户因修建房屋、医疗看病、婚丧嫁娶、子女教育而产生的信贷需求;农业综合开发性信贷需求主要是农村扶贫、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和小城镇建设而产生的信贷需求。周立(2004)以同一区域的农村内部为出发点,认为同一区域的农户之间对金融需求也存在差异。

与基于需求主体的层次分析不同,基于需求动机的层次分析其观点在于对信贷的需求是为了满足某种目的,基于目的性考察信贷的需求进而设计信贷的供给模式将更有利于提高信贷供给效率,提高信贷的有效供给。此外由于不同类型的需求主体在需求动机上往往有交叉重叠,基于需求动机的考察可以避免不同需求主体的相同动机分析。立足于需求动机,结合需求主体的层次性,全面把握农村信贷需求特征,从而为农户信贷产品开发和服务拓展提供更好的理论指导。

二、马斯洛需求理论在农村信贷需求层次性分析中的适用性

1、马斯洛需求理论的介绍

亚伯拉罕.H.马斯洛(Abraham.h.maslow)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研究表明,人有一系列复杂的需要,按其优先次序可以排成梯式的五个层次:①生理需求。包括对食物,水,空气和住房的需求等,它们是人们最基本的需求。②安全需求。是指对于安全稳定,无忧虑和一个有结构的,有序的环境的需求。一般表现在安全的工作条件,公正和明确的规章、规定、工作保证,轻松自在的工作环境,退休和保险计划等。③归属需求。是指对社会交往、感情、爱情、友谊的需求,包括在工作中的交往、协作等机会和发展新的社会关系的机会等。④尊重需求。是指人们需要从别人那里得到尊重,也需求自尊,包括获得能产生成就感和责任感的机会。⑤自我实现需求。指一种最充分地发展个人的真正潜力,以一种最高程度的个人方式表现个人的技能、才干和情绪的愿望。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包括四点基本假设:(1)已经满足的需求不再是激励因素。人们总是在力图满足某种需求,一旦一种需求得到满足,就会有另一种需要取而代之;(2)大多数人的需要结构很复杂,无论何时都有许多需求影响行为;(3)一般来说,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求才会有足够的活力驱动行为;(4)满足较高层次需求的途径多于满足较低层次需求的途径。【2】

2、马斯洛需求理论在农村信贷需求层次分析中的适用性

马斯洛理论认为金融论文,人在不同的阶段需求会有所不同,体现一个由低层次需求到高层次需求的渐进过程,也是一个从物质需求到精神需求的渐进过程。该理论比较客观、准确地揭示了人类需要产生的客观规律,被广泛用于各行各业。同样在农村信贷需求中也适用。

农村信贷需求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产品需求、服务需求以及关系需求。产品需求是信贷需求中的最基本的需求,主要包括信贷规模、信贷条件以及信贷渠道等方面。信贷市场作为一个特殊商品的市场,产品的需求是最主要的需求;服务需求是高一级层次的需求,包括服务环境、服务态度、服务获得的便利性等方面。但由于信贷市场的特殊性,也往往会与产品需求相结合;关系需求则应被看做是信贷需求中最高层次的需求,客户在购买了称心如意的产品、享受了舒适的服务基础上,如果能同时扩大社会关系网,获得稳定的关系,将能够获得最大的满足感。因为“关系”对一个客户的价值在于获得社会的信任、尊重、认同,是一种情感上的满足感。信贷需求中的关系需求则是指客户通过信贷需求获得稳定的关系,获得最大程度的社会认同感和自我满足感。

在农村信贷需求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产品需求也可以利用马斯洛需求层次分析法来进行分析。农村信贷的需求主体主要有农户和企业组成,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金融论文,将需求层次划分为金字塔式的3个层次:生存性信贷需求、发展性信贷需求以及特殊性信贷需求。由于两大主体有所不同,我们分别来进行分析。对于农户而言可将改善住房条件、传统农业需求作为生存性需求;将子女教育需求、生产经营需求作为发展性需求;将看病、婚丧等其他需求作为特殊性需求。【3】对于企业而言,结合企业成长周期理论,可将企业有效信贷需求动机划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的生存性需求,如交易需求,主要存在于发育期和成长初期。第二层次的发展性需求,如企业扩张,主要存在于高速成长期和成熟期。第三层次的特殊性需求,如投资需求,属较高层次需求,是个性化需求,大多存在于成熟期企业。【4】

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农村信贷需求分析以各阶段需求动机的不同,进而需求特征的差异对各阶段的需求进行深入分析,由于信贷提供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信贷需求,形成信贷有效供给金融论文,因此在对不同层次信贷需求把握的基础上设计的信贷供给模式,无论是从规模大小、用途以及信贷条件等方面都更能适应农村对信贷的需求。如针对农村多元化的信贷需求,金融机构可对信贷产品进行分级,形成不同种类的信贷产品体系,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层次不同,分级为生存性信贷、发展性信以及特殊性信贷3级,以此形成能够适应不同需求特点的信贷产品体系,实施不同级别的准入门槛、信贷流程、风险控制、管理制度等,使信贷支持区别对待、有的放矢,从而不同的农村信贷需求均能获得满足。

三、结论

农村信贷市场存在 “三层重叠逻辑”的典型特征:第一层是农村经济弱质低效、分散闭塞的特征,它是农村经济中最基本的决定力量;第二层是农村信贷供给,它基于农村经济的特征,从而也就决定了它的主体结构和政策取向,正是由于农村信贷供给是基于农村经济特征而不是基于农村信贷需求,从而产生了诸多难以调解的矛盾;第三层是农村信贷需求金融论文,它基于农村信贷供给,供给什么就只能需求什么,正是由于这种需求是基于供给而不是基于农村经济发展,从而产生供给抑制型供需缺口和非均衡就是必然的。【11】

因此,如果能够基于农村经济发展来分析农村信贷需求,金融机构的信贷供给基于农村信贷需求,利用农村信贷的有效供给来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则可以进入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与循环。而在此过程中,农村信贷需求的分析起到重要作用,立足于农村经济发展特点,针对农村信贷需求的层次性特征,需求层次分析理论为农村信贷需求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

参考文献:

1.人民银行盐城市中心支行课题组.构建和谐农村金融研究:需求层次性及路径选择[J].金融纵横.2008.6.(11-16)

2.王汝志.人身保险需求---基于Abraham.h.maslow需求层次理论的实证分析[J].浙江金融.2007.09.(48-49)

3.肖新军.基于需求角度的农村信贷供给体系重构[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11.(60-63)

4.刁钦义.山东中小企业有效信贷需求差异性分析及对策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08.11.(11-14)

5.龚大宇,朱秋莲.浅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金融业管理中的导入[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9.12.(52-57)

6.俞建雄,林振东.我国农村金融需求的有效性和层次性分析[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3.(58-82)

7.杨伟坤,王立杰.河北省农户小额信贷需求实证研究---基于河北省农村地区的调查分析[J].财政研究.2009.12.(58-63)

8.曹邓,季钰.论我国农户小额信贷需求的层次性[J].价格月刊.2007.08.(36-39)

9.刘卫锋.农村信贷需求与农村金融改革创新[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1.(66-69)

10.王雨舟.农村信贷供给与资金需求的差异性及整合建议[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4.12(13-15)

11.楚而鸣.基于需求层次的农村信贷供给体系重构研究---来自湘潭农村信贷市场的调查分析[J].经济管理.2007.14.(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