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中医基础辩证范文

中医基础辩证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中医基础辩证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医基础辩证

第1篇

关键词:辨证;证候;症状;证素;规范化;诊断

中图分类号:R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9-1813-02

“辨证”是根据中医学理论,对症状等病理信息进行分析,认识其病位、病性等本质,并作出证名诊断的思维认识过程。

辨证准确与否,是临床疗效的关键。现在临床上不辨证、不会辨证、辨证不准、辨证结论不统一等情况严重存在。临床辨证必须熟悉中医学理论知识,不断积累经验,而症状等病理信息的完整、全面、真实、客观,是准确辨证的基础

1 症状证候证素辨证等概念

现在所说的证、症、症状等都是由古代的“”字演变而来,“越”字的本义为证据、证验,主要指病变的现象,也指病变的本质。现在约定:中医学所说的“证”,是对疾病现阶段机体整体反应状态的病理本质所作的概括。“证”实际上包括“证候”、“证素”和“证名”。“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各种症状、体征及有关病理信息的总和。“症状”,是指病人主观感到的痛苦或不适,如头痛、耳呜、胸闷、腹胀等。“体征”是指客观能观测出来的异象,如面色白、喉中哮呜、大便腥臭、舌绛、苔黄、脉浮数等。症状和体征也可合称为“症”,都属于证候,即证候为证的外候,如里实热证的证候有发热、汗出、口渴、小便短黄、面赤、舌红、苔黄、脉洪数等。

通过对证候的分析辨别,而确定的病理本质,如表、心、肝等病位,痰、气滞、寒等病性,称为“证素”。由病位、病性等病理本质而归纳成的完整诊断,应称为“证名”,如肝胆湿热证、脾肾阳虚证等。

2 中医获取病理信息的特色

辨证是中医学独具特色的诊断思维方法,中医诊法建立了从症、神、色、形、态、声、脉、舌等多个维度的“象”,来获取内脏生理和病理信息的四诊方法,以求达到对机体的全面系统观察。西医诊病强调疾病的特征性病理改变,依靠有特异性的精确资料作为判断的根据,而对反映机体整体状况的主观感觉、一般病情资料重视不够,不注重综合分析。比如时令节气,气候环境,情志状态,恶寒发热,有汗无汗,失眠眩晕,胸闷腹胀,饮食,口味,食欲,大便的干稀秘泻,小便的清黄长短,面色的红白紫暗,舌苔的润燥厚薄,脉象的浮沉滑涩等,这些都不是精确指标,西医认为对诊病诊断无特殊价值,因而一般未将其作为病情资料,更不会对恶寒的新久、轻重,是四肢凉或是全身冷,恶寒与发热的轻重及关系等进行研究。而中医则认为这些都可能是辨别寒热虚实、痰湿瘀滞等的依据,如气候干燥多导致外燥,环境潮湿容易产生湿邪,恶寒重发热轻为表寒证,发热重恶寒轻属表热证。

辨证是“以症为据”。为了寻找、掌握辨证诊断的依据,中医学特别注意自觉症状的发现与辨别,如仔细区分疼痛的性质,有胀痛、刺痛、闷痛、隐痛、空痛、酸痛、灼痛、冷痛、喜按、拒按等,这些对辨别病情的寒、热、虚、实、气滞、血瘀等,具有重要意义。自觉手足心发热提示阴虚内热;气下坠感、时常呵欠,是气虚清阳不升的指征;外感新病的有汗或无汗是辨别表疏与表实的关键;耳暴呜按之尤甚者属实,经常耳鸣按之减轻者属虚;痰色的白、黄、绿等,对于辨别病性的寒热有一定的意义。这些往往是西医诊断所忽略,却是中医辨证的重要资料。

3 正确认识和理解症状特征

“辨证”首先是要“识症”,即医生首先必须对每个症状的概念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症状的确认本身就是一种辨证。如能确定该病情表现属于壮热、五心烦热,或者是盗汗、自汗,或为消谷善饥,大便溏结不调,五更泄,循衣摸床,苔黄腻,脉涩等,则其辨证可以分别提示有属于阳明经证(气分证)、阴虚内热、阳气虚、胃火、肝郁脾虚、脾肾阳虚、邪人心包、湿热、血瘀等的可能。

教材等书本中对每个症状的含义和临床意义,一般都有论述,如约定不欲食,又称食欲不振、纳谷不香,是指不想进食,或食之无味,食量减少的表现,常提示脾胃气虚;纳呆恶食是指无饥饿、无要求进食之感,可食可不食,甚至厌恶进食,多见于食滞胃肠的患者。若将新患病而进食减少,理解为食欲不振;而将久不欲食、进食量少,称为纳呆恶食;面色的淡白、自光白、苍白不辨,随意乱用;本来是淡红舌、薄白苔,而随便写上舌红、苔白;甚至有将暖气(胃中气体上出咽喉所发出的一种长而缓的声音)称为呃逆者。这些都是症状辨识的错误,势必影响辨证的准确性。

通过辨识症状,可以达到“审症求因”的目的。每个症状的辨证意义,根据临床实践经验,在中医著作中已经明确。若医生对症状都不能正确认识,便谈不上辨证。如有人说“往来寒热”一症从未见到过,那就说明他从未诊治过少阳病证、从未用过小柴胡汤,即使用过也不是据辨证而论治。若对头项强痛、里急后重、胃脘嘈杂、夜热早凉、汗出不彻、怔忡、气短、渴不欲饮、筋惕肉、面色黧黑等症,不知其所云为何,甚至连自汗、谵语、疼痛拒按等症都不能理解,那怎么能够进行辨证!对症状的表现理解模糊,表述不准,概念混淆,必然难以正确诊断。

4 完整全面的获取症状

中医辨证强调对病情资料的全面收集,从各个方面体现机体的整体反应状态,用多个不够精细的模糊信息整合成总的病理状况,并作出综合判断。只有对症状等病理信息的全面收集,才能体现出“证”是疾病中机体的整体动态反应状况。

中医采集的病理信息不够精确,大都是病人的主观感觉和医生直观发现的体征,不是依靠个别精确资料作为判断的根据,更没有什么“金指标”,而是强调病情资料的完整性,就是在收集临床资料时,要从整体审查、四诊合参的原则出发,不能只凭一个症状或体征便仓促作出诊断。所谓“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唯独只《伤寒论》中有此一说,它只不过是突出“往来寒热”是辨别少阳半表半里证的特征性表现,并不是说其他病情资料对辨证没有意义而可以舍弃,并不是否定全面、综合的思维特点而寻求“但见一症”的金指标。

中医诊断的原理是“司外揣内”,病人表现出来的痛苦不适、神色形态、舌脉变化等,就是认识、揣测内在病理变化的依据。现在经常有人说“无症可辨”,其实是对中医辨证所需的临床资料没有认真诊察收集,脉之弦、紧、滑、涩不辨,苔之黄、白、润、燥不辨,睡眠、饮食、二便等不问,辨证的依据必然不充分,自然就由“无症”而变成了“无证”。有的只知用手表数脉搏的快慢,脉之浮沉、虚实、洪细、弦缓等全然不辨,有的病历上化验指标列了一大串,而中医辨证的症状、舌脉则一带而过,这怎么能辨证呢?难怪张仲景批评说:“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5 症状必须真实准确

第2篇

急性白血病患者多因贫血、发热或皮肤黏膜出血等症状就诊,其中半数以上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发生率较高。化疗是治疗白血病的首选方法,但因化疗导致骨髓抑制、粒细胞减少,极易发生感染而发热。所以及时、正确地控制发热,对于急性白血病治疗的能否顺利进行、疗效的高低及患者的生存质量,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发热的病因多样,这在急性白血病发热中得到突出的验证,就其发热的病机探讨、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及调护、预防,日益受到中医界血液病学者的关注。根据笔者的临床体会,作一探讨。

1 辨证

急性白血病的发生有内外之分,究其病因,“正气亏虚”为其内因,“邪毒内蕴”为其外因,即致病因素。急性白血病发热与此内外二因有着密切关系,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①内伤发热;②癌瘤发热;③感邪发热。内伤发热与癌瘤发热均属非感染性发热范畴,感邪发热为感染性发热。三者均以正气亏虚、邪毒内蕴为基础。其病因病机探讨如下。

1.1 内伤发热

内伤发热主因白血病患者素有正气不足,邪毒内蕴,伤营血,损骨髓,骨髓瘀滞,新血难生,日久即气血渐亏,气阴两虚。气虚,阴火内生,为气虚发热,表现为发热、头晕乏力、气短懒言、易自汗、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血本属阴,阴血不足,无以敛阳,为血虚发热,表现为低热、倦怠乏力、头晕、心悸、面色苍白、唇甲色淡、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阴虚则阳盛,水不制火,阳热亢盛,为阴虚发热,表现为午后或夜间发热、五心烦热、失眠多梦、颧红、盗汗、口干、便结、尿黄而少、舌质干红、有裂纹、苔少或无、脉细数。

发病过程中血虚与阴虚常常同时并见,为阴血不足,表现为阴虚、血虚症状同时出现;气虚与阴虚并见,为气阴两虚,表现为气虚、阴虚症状同时出现。

1.2 癌瘤发热

主因邪毒瘀滞,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壅遏不通,郁而化热;或因邪毒侵袭机体,正邪抗争而发热。二者日久必伤正气,正气虚弱,邪毒又可乘虚而入,形成恶性循环。或低热或高热,以低热多见,午后或夜间发热,可同时伴有周身疼痛,瘀点、瘀斑,面黯,舌紫黯,有瘀点,脉涩。

1.3 感邪发热

感邪发热亦基于“虚”字,正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白血病患者体内邪毒瘀滞,气血渐弱,正气更虚。缓解后患者因定期化疗,化疗药亦属火热之品,伤耗气阴,正气亦虚。正气不足,必有卫表不固,热毒乘虚而入,首当其冲,侵袭卫表,卫表失和,则出现表证,或表热或表寒,出现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周身酸楚不适。表热则伴汗出、咽干、乳蛾红肿、口渴、舌质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等;表寒则伴无汗、不渴、舌淡红、苔白、脉浮紧。若未及时治疗,或邪毒迅猛,热毒深入,由表及里,犯肺则热毒内蒸,热伤肺气,肺失清肃,进而热壅血瘀,发为肺痈,出现发热、咳嗽、胸痛、咯吐脓痰、脓血、舌质红、苔黄、脉滑数等;如夹湿蕴结下焦,膀胱气化不利,则发淋证,出现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小腹拘急疼痛、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等;侵犯肠胃,传化失常,或胃气上逆,出现发热、恶心、呕吐,或发泄泻,出现发热、腹泻、腹痛等;若热毒化火,侵及营血,为重症危候,持续高热不退,此时既耗伤真阴而耗血,出现贫血加重,又迫血妄行,不循常道而动血,出现皮肤黏膜出血,亦能动风而抽搐、惊厥。

2 治疗原则

白血病之发热,与虚、邪、毒、热、瘀、湿密切相关,常常相互影响,共同为病。治疗上,因其发热病机不同,治法亦有不同。但总的治则离不开驱邪、扶正,攻补兼施,虚则补之、热者清之、瘀则通之、湿则化之,使邪祛不伤正,扶正不留邪,各据其轻重而变通主次。因“邪毒”为白血病的基本致病因素,邪毒不除,正气难复,故在治疗发热同时,应酌情兼顾驱除邪毒,邪毒渐清,正气自复,在治疗发热中,可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反之,若至白血病晚期,邪毒肆虐,正气虚极,此时热毒深入营血而发热,则病情难以控制而危重。

转贴于

2.1 驱除邪毒、扶助正气

内伤发热、癌瘤发热与感邪发热,因其发病机理不同,治法亦有不同。内伤发热为邪毒内蕴,正气不足,气、血、阴虚所致,其治疗基于驱除邪毒、扶助正气。气虚发热应以益气为主,如补中益气汤;血虚发热则以滋养阴血为主,如归脾汤、四物汤等;阴虚发热宜滋阴清热,如清骨散、青蒿鳖甲汤等;若气阴两虚,则需益气养阴清热。

2.2 驱除邪毒、活血化瘀

癌瘤为邪毒瘀滞而致,癌瘤发热则以驱除邪毒、活血化瘀为主要治法,邪毒祛除,发热自消。可予活血逐瘀汤等加减。

2.3 清热解毒、顾护正气

感邪发热为正气不足、热毒炽盛所致,故在顾护正气基础上,据热毒轻、重、深、浅遣方用药。如表证发热,病情尚属轻微,宜解表达邪,及时控制病情发展,表热证需辛凉解表,予银翘散之类;表寒证需辛温解表,予荆防败毒散之类。若直入气分,或由表入里,热毒犯肺,则兼清肃肺气、化瘀排脓,如白虎汤、清肺汤、加味桔梗汤等;侵及下焦,应兼清利湿热,如八正散等;入肠胃者,则在顾护肠胃同时,属寒者可予藿香正气散,属湿热者可予葛根芩连汤等。

第3篇

【关键词】CBST;APLD;LDH;疗效

【中图分类号】R42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236-01

为了实际观察我院行中药服用结合中医骨伤手法治疗LDH效果,探讨其机制和优势,进行了下文的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2012年2月~2014年2月间我科用CBST结合APLD治疗的共37名LDH患者治疗和一般情况为研究提供了较完整的资料,其中37名LDH患者符合文中纳入要求,其中男女LDH患者分别23人和14人,年龄方面在29~64岁的范围,平均为(45.3±11.1)岁,病程2月~3年不等。纳入要求 ①患者的症状、检查结果通过诊断确诊为LHD患者;②骨质疏松、中央凸出、间盘已经脱出、马尾神经压迫、狭窄椎管患者都予以排除。

1.2 方法

1.2.1 LHD诊断 若受检者出现腰部剧烈痛感和下肢呈放射性的疼痛的,通过X线、CT和MRI影像显示,结合我国LHD诊断标准[1],可判断受检者是否患有LHD。

1.2.2治疗方法 CBST法:①叠掌按摩:俯卧患者,涂抹麻油于腰间,按摩患处,促进血液流动循环,自上而下叠掌按摩患者腰背和臀部,力度从轻到重,如是按压7~8次;②复位按摩:使俯卧的患者腰部患处完全显露,沿脊椎中线从上及下双拇指推动按摩两侧,按7~8次,在助手辅助下,持续1分肘压椎突出部位侧旁部完成复位按压;③穴位按摩:对肾盂穴、承扶穴和阿是穴行按压;④关节按压:仰卧患者,行抬高直腿和下肢牵引关节促进其运动,30min/次,1次/d。APLD加减疗法:药方基本构成为独活、杜仲、川芎和牛膝各15g以及桂心、防风、白芍、当归、党参和茯苓各10g。在此基础之上,血淤者加桃仁和红花各10g、

、气虚者加黄30g芪、阳虚者加用锁阳10g、便秘者加用大黄10g、湿寒者加附子和防己各10g,将各味中药水煎,早晚两次/d,7d/疗程,持续服2~4疗程。

1.3 效果评价:以TRR和CR为评价指标,疗效可分为痊愈(LDH症状基本消失,生活工作不受影响)、显效(症状好转较为明显,患处无明显压迫感)、有效(轻度腰痛,生活和工作部分受影响)和无效(病情无改善)四种。TRR=(有效数+显效数+有效数)/37×100%。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χ2检验,SPSS13.0处理。

2 结果

37名患者中通过此法治疗后有10名治愈、15名显效、5名有效和7名无效,CR为27.0%, TRR为81.1%,与等人对30名患者施用CBST结合APLD的结果(CR为26.7%、TRR为80.0%)相比,无大差别(P>0.05),疗效良好。

3 讨论

LDH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是由于髓核及腰椎间盘的相关部位发生退行性的变化,通过外力使纤维环结构发生断裂,进而导致髓核凸出,压迫脊椎神经根产生腰部剧烈痛感,并能产生下肢呈放射性的疼痛、马尾部位神经等不同程度的病理症状,给生活带来不便,严重者甚至发生瘫痪失去自理能力。

文中采用CBST结合APLD治疗37位LDH患者,结果为10名治愈、15名显效、5名有效和7名无效,CR为27.0%, TRR为81.1%,疗效令人满意。分析原因,CBST法具有降低患处内压力和神经压迫、使神经管的容积改变而松动突出之关节以及畅通循环,提升血流速度等作用,而CBST的穴位按摩中,按摩肾盂穴可缓解腰痛症状,承扶穴则可行气燥湿,阿是穴则可用来判断推拿按摩疗效,中医认为人体中的不同穴位与各个脏器和神经传递通路紧密联系,可由点及面,通过针对性地按摩针灸等法刺激穴位达到行气活血和治疗、诊断和护理腰椎间盘凸出等多重作用。而还需注意的是在行CBST过程中切忌自行强制地将凸出位矫正和直接的复位,这样往往使病情更加严重;而在用药方面,中医APLD加减治疗通过将LDH归结为气虚血虚、湿寒阻络所致痹病,对症采用了当归、茯苓等一系列补血养气、活血通络、祛寒祛湿的中药组分,并根据诊断情况行加减治疗,与皮质激素等西药比,APLD更加温和,且作用范围更广,安全性更好,更具有针对性,能有效调节患者状况,通过APLD结合CBST,能在活血化瘀、畅通气脉的前提下增强物理疗法对于LDH的功效,在专业医师的护理下使其牵引、复位变得更加安全、科学和可靠,效果也更好,且两者相辅相成,不会互相影响,并内外同时协调作用于患处。而无论是中医的穴位按摩还是中医处方中组方的作用机制,都具有极强研究和应用价值 [2]。

综上,采用CBST结合APLD的方法,通过中医物理疗法结合辩证中医处方,外部内部共同作用,能使LDH患者的腰椎症状改善较为明显,达到不错的临床疗效,此法值得在LDH治疗中加以应用。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加工贸易;出口碳排放;世界投入产出表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6.06.12

中图分类号:F752;F1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6)06-0053-04

Abstract:The paper calculates Chinese export trade carbon emissions to its main trade partners by WIOD, and utilizes the partners IO technique parameter and carbon emissions intensity from consuming side. It analyzes the factors affecting export carbon emissions, and finds the results as followings: Chinese green TFP (gtfp1) lower, intermediate inputs (interput1) higher, which has caused Chinese exports lower carbon emissions lower and carbon intensity lower. Increase of processing trade imports has reduced Chinese total export carbon emissions and unit export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Furthermore, it proves that Chinese "pollution haven" theory does not exist.

Key words:processing trade; exports carbon emissions; world IO database

1引言

改革开放特别是成功加入WTO以来,中国对外贸易飞速发展,2014年进出口额跃至430036亿美元,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贸易国。中国以“大进大出”的加工贸易为主,占据了中国贸易的半壁江山。跨国公司以加工贸易为载体大量向母国进行出口,民族出口加工企业通过“来料加工”、“进料加工”直接从国外进口原材料进行加工装配,其主要能耗不在我国境内,最终消费也不在我国[1]。2001年中国对世界出口额为2666亿美元,出口占比为58%。2010、2015年加工贸易出口额和占比分别为6717亿美元(56%)、9442亿美元(48%)。

加工贸易进口品国外碳排放的特点高估了国内生产的中间使用及最终使用,夸大了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的碳排放量和对国际环境的负面影响。国内学术界对加工贸易隐含碳排放测算的成果非常少。张少华对加工贸易的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效应展开深入分析,证明加工贸易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倒U 形关系[2]。彭水军、张友国指出中国加工贸易出口和进口并存“大进大出”背景下,脱离加工贸易的大环境去考虑出口生产企业的生产效率以及计算出口碳排放含量都是不科学的[3,4]。在传统的测算方法下,有的学者忽略加工贸易进口的这个事实,没有将中间品节省的碳排放从生产侧出口排放中剔除,有的学者将中间品进口的国外排放按照本国的投入产出和碳排放技术系数进行测算[5,6]。如张传国、邓荣荣的测算,没有分离一国对世界各国具体产业的中间进口和最终进口[7,8],导致计算出来的结果与真实结果相差很远,从而大大夸大了中国出口贸易实际的碳排放量。刘宇利用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来测算加工贸易中隐含的碳排放量,假设国内技术碳排放系数与国外碳排放系数相同[9]。这种测算不能区分进口来源地和部门的进口额。本文是在世界投入产出表下,完全区分加工贸易进口的不同来源地,利用各个进口国的投入产出系数和碳排放系数来测算加工贸易中间品进口的国外排放量[10,11],剔除了加工贸易进口节省的境外排放,真实测算了中国加工贸易出口碳排放量。

2加工贸易下中国出口碳排放量的真实测算

本文利用世界投入产出网站(WIOD)提供的世界投入产出表对贸易中隐含的碳排放量进行核算。将世界投入产出表的35个部门和国研网海关分类的22个大类相结合,重新划分为15个大类,选择了中国对12个国家和地区2001~2009年的加工贸易为研究对象,采用四种方法对如下出口碳排放量进行测算(见表1)。表1不同测算方法下2009年中国向贸易对象国出口碳排放总量单位:

5百万吨。不考虑加工贸易进口中间品所节省国外碳排放,测算出来的碳排放总量和出口额为正相关,与实际出口碳排放的差异很大。A种测算方法会大大高估中国的对外出口隐含碳排放量。B种方法真实测算了加工贸易出口隐含的碳排放量(本文所用),在世界投入产出法下根据每一个进口国的列昂惕夫逆阵以及碳排放系数来测算中间品的国外碳排放量,再从国内加工出口排放中剔除。B种方法与A种方法测算的出口隐含碳排放差异很大(见表1),差额部分即为中国进口中间品的国外排放。C方法测算出来的出口碳排放量会大大低于实际出口碳排放量,因为用本国投入产出系数和碳排放系数替代进口国,导致中间进口品的国外排放大大高于国外实际排放。D种方法下认可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投入产出系数,由于各国碳排放系数的缺乏,故用本国碳排放系数替代,部分区分了加工贸易中间品的国外排放。

表2测算了2009年中国对不同贸易伙伴单位出口的碳含量强度,表示每万美元出口额所隐含的二氧化碳量。

3加工贸易下中国出口碳排放的影响因子的指标选择与模型建立31指标构建

本文以A、B两种测算方法下2001~2009年中国对日、意、德、美、法、英、澳、加、墨、印、俄、巴的出口碳排放为被解释变量,即不考虑加工贸易的出口单位含碳量(c1)和出口碳排放总量(p1);考虑加工贸易的单位出口含碳量(c2)、出口碳排放总量(p2),c1和p1是根据A方法测算,c2和p2是根据B方法测算。解释变量依次为中国环境规制(regu1)、贸易国环境规制(regu2)、中国中间投入比重(interput1)、贸易国中间投入比重(interput2)、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1)、贸易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2),中国对外商直接投资吸收额(lfdi)、向贸易国总出口额(lex)、对贸易国的加工进口额(limp)、中国与贸易国产业内贸易指数(iit)。中国与他国环境规制regu1、regu2均由世界投入产出表各个国家的能源账户碳排放总量除以国家总产出获得,单位为吨/万美元。中国中间投入比重(interput1)、贸易国中间投入比重(interput2)由各国世界投入产出表所有行业的中间投入除以所有行业的产出获得。中国对各国外商直接投入吸收额(lfdi)由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取对数获得。向贸易国总出口额(lex)和对贸易国的加工进口额(limp)均来自国研网取对数获得。将13个国家(地区)看成是13个生产决策单元(DMU),投入为每个国家的资本存量、劳动力数量以及污染排放量,利用DEAP21软件测算得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产业内贸易程度的指标(iit)引入了Grubel和Lloyd(1975)所提出IIT指数来衡量加工贸易进口和出口的关系。表32001~2009年中国出口碳排放影响因子实证研究结果

几乎所有模型均证明本国的环境规制(regu1)与4个被解释变量均呈正相关关系。本国环境规制越低(regu1值越高),单位出口含碳量(c1、c2)以及出口碳排放总量(p1、p2)越高,这是符合人们预期的。他国环境规制越严格(regu2越小),导致本国消费的进口中间品的国外排放越少,本国节省也就越少,对该国单位出口含碳量也越少(见模型1)。本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1)只对c1有显著影响,与其他被解释变量c2、p1、p2都不显著相关。gtfp1越低,本国的出口单位含碳量也越低,与预期正好相反。这是因为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持续走低,中国粗放型增长的趋势有所增强,并未达到资本、资源和生产率的同时提升。但是,贸易对象国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2)提升1%,本国出口含碳量(c2)下降44%(模型4),意味着贸易对象国绿色生产率提升有外部效应,中国通过进口中间品产生技术外溢效应,有利于中国降低出口碳排放总量和单位含碳量。外商直接投资(lfdi)与p1、p2两指标均呈显著负相关,表明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量越大,出口碳排放总量下降幅度越大,从某种意义上否定了中国“污染天堂”的存在。国外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较国内高,跨国公司进入国内合资合作行业以及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存在均提升了技术与效率,也降低了中国出口碳排放总量。跨国公司的中间品内部进口以及民族企业的“来料加工”、“进料加工”节省了中国国内二氧化碳的排放。本国的中间产品投入比重(Interput1)越高,本国出口含碳量(c1)和碳排放总量(p1、p2)下降幅度越大。一般来说,发达国家服务业发达,制造业中间投入比重小于发展中国家,因此产业碳排放强度应该会更小。中国是制造业大国,无论是低科技含量还是中高科技含量的产业均是高投入,甚至越是清洁的高科技产业越需要国家的大力扶持与投入,这样就使得中国和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向不太一样,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了低投入高增长的阶段,而我国粗放型增长方式仍然未变,高科技含量产业是高投入高增长,低科技含量产业是高投入低增长,因此造成中国的中间投入比重(Interput1)与出口碳排放的指标(c1、p1、p2)负相关。

4结论

本文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测算了加工贸易背景下中国对主要双边贸易国的出口碳排放总量与单位出口含碳量。本国环境规制(regu1)是影响加工贸易背景下中国出口碳排放总量和单位出口含碳量最重要的因素,继续保持中国碳排放强度的下降,提升污染治理技术是解决出口排放污染问题的根本途径。但是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大大低于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生产效率并未达到资源、劳动力、能源约束下的最大化,产业发展依然遵循高投入低产出粗放型增长。中国产业中间投入比重很高,而且越是国家政策扶持的高科技产业、新兴产业,其中间投入产出比重越大。因此中国生产效率的提升一定要建立在绿色生产效率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出口碳排放总量和单位强度,有效降低中间投入比重,走集约型增长道路。中国出口总量更能影响剔除加工进口后的出口单位强度和排放总量,出口总量越多,加工贸易背景下的出口单位含碳量越高,但是中间品的进口额增加会降低出口单位含碳量,尤其是加工贸易背景下,负向影响的系数更大。外商直接投资的吸收(lfdi)与被解释变量呈负相关,表明吸收的直接投资增加,中国出口碳排放下降,“污染天堂”理论在中国不成立,FDI流入下全球产业转移并没有增加中国的污染排放,这有可能是因为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导致,中国的跨国公司加大对母公司或国外子公司中间品的进口,减少了中间品的本国生产,实现了部分中间品的境外排放。另外,民族企业也通过加工贸易的“来料加工”、“进料加工”等方式,使中间品的污染生产部分转移到国外。

参考文献:

[1]陈芳. 加工贸易与能源消耗――基于省区面板数据的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2):137-142.

[2]张少华,蒋伟杰. 加工贸易提高了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吗――基于Luenberger 生产率指数的研究[J].南方经济,2014(11):1-24.

[3]彭水军,刘安平. 中国对外贸易的环境影响效应:基于环境投入―产出模型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2010(5):140-160.

[4]张友国. 中国贸易含碳量及其影响因素――基于 (进口)非竞争型投入 产出表的分析[J].经济学 (季刊),2010(7):1287-1310.

[5]Bin Su, B W Ang, Melissa Low. InputCOutput Analysis of CO2 Emissions Embodied in Trade and the Driving Forces: Processing and Normal Exports[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13(8):119-125.

[6]Kirstens Wiebe, Martin Bruckner. Calculating Energy-Related Calculating Energy-Related CO2 Emissions Embodied in International Trade Using A Global Input-output Model[J].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 2012,7(2):113-139.

[7]张传国,洪琴. 海峡两岸贸易隐含碳排放问题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3(5):104-114.

[8]邓荣荣. 南南贸易增加了中国的碳排放吗?――基于中印贸易的实证分析[J].财经论丛,2014(1):3-9.

[9]刘宇. 中国主要双边贸易隐含二氧化碳排放测算――基于区分加工贸易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J].财贸经济,2015(5):96-108.

第5篇

关键词 膝关节 中医辨证 外敷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3.149

资料与方法

2004年5月~2009年5月膝骨性关节炎病例390例,年龄性别不限,按单双日编号,单日为对照组,双日为治疗组。同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告知义务。

诊断标准(根据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临床症状:①前月大多数时间疼痛;②关节活动时有骨响声;③晨僵

治疗方法:治疗组以中草药配伍外敷患膝关节,两组均采取本科中医辨证分型规定处方,内服中草药,并治疗前后加以按摩。

所有病例均根据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原则,结合患者的症候及舌脉象进行分型。分为四型即血瘀阻滞型、寒湿阻滞型、肝肾不足型及气血两虚型。每组患者内服中药处方如下:①血瘀阻滞型:以活血化瘀,祛风寒,理气止痛为主,方选身痛逐瘀汤加减:②寒湿阻滞型:以祛风散寒,逐湿,补益肝肾,活血通络,止痛为主,方选三痹汤加减:③肝肾不足型:以补益肾精为主,以调补肝肾和营养气血为主,方选六味地黄丸加减:④气血两虚型:以补益气血为主,方选八珍汤加减。

中药配伍外敷处方如下:①瘀血阻滞型,大黄30~50g,木芙蓉10~15g,白芷10~15g,田三七6~10g,研磨成粉,姜汁适量,调敷外敷患膝。②寒湿阻滞型:方选生草乌30~50g,独活10~20g,威灵仙15~20g,研磨成粉。水调敷、外敷患膝。③肝肾不足型;方选独活15~20g,牛膝10~20g,续断10~20g,生草乌20~30g,研磨成粉。姜汁水调敷、外敷患膝。④气血两虚型:方选五加皮10~20g,牛膝10~20g,当归10~20g,白芷10~20g。研磨成粉,醋调敷、外敷患膝。

疗效判定标准:①优:膝关节炎疼痛肿胀消失,恢复原工作;②良:恢复原工作及其他活动,但劳累后膝关节仍有疼痛;③可:膝关节疼痛有缓解,但影响日常生活工作;④差:治疗效果无改变,甚至加重。

结 果

两种治疗方法相关数据统计,见表1。

讨 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关节软骨的非炎症性的退行性改变,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前者发病主要与年龄、关节负载传导紊乱,骨内压增高、肥胖、遗传免疫异常(Ⅱ型胶原酶遗传缺陷,与HLA-B8DK3相关)有关,继发性关节炎常继发于关节畸形、关节创伤、关节感染性炎症,及医源性损伤有关。关节软骨退变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直接原因,增生性关节炎中医属痹证范畴,《素问•长刺论》曰“病在骨,骨重不举,寒气至,髓酸痛,病名骨痹”;《素问•痹论第四十二》“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之称,“痹者,闭也,以气血为邪之所闭,不得通行而痹也”。在中医辨证基础上,中草药配伍治疗增生性关节炎与中药内服治疗增生性关节炎通过统计学对比分析,起效时间及作用时间的持久性用药周期有明显的优越性是目前较好的治疗方法。中草药配伍外敷治疗骨性膝关节炎,是中医药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一种可靠、疗效确切、科学的新方法,新思路,该方法优于中草药内服等方法。

娠破裂后可见到周边模糊,边界不规整,内部回声暗淡,不规则包块黏于子宫旁,出血量少时仅在盆腔内有时直肠窝可见液性暗区,宫颈管妊娠时,子宫颈增大明显,在宫颈管内可见到完整的胎囊回声。

异位妊娠的患者多数有停经史,临床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流血,及下腹部疼痛史。尿妊娠试验阳性,血清β-HCG检测特异性准确,阴道超声排除正常宫内妊娠,应高度怀疑为异位妊娠,此时阴道超声在附件区探及包块是诊断异位妊娠的可靠依据。多数患者可在盆腔内探及液性暗区。但对于有轻微腹痛及少许阴道流血的患者,难以确定正常妊娠与否和妊娠部位,此时均有子宫饱满或稍大,阴道超声提示宫腔内无孕囊,附件无包块,但由于孕卵着床位置的不同,其血供及绒毛发育也不同,使相应的激素分泌及直接受激素影响的子宫内膜厚度也出现相应的差异,对有早孕表现者,子宫内未见妊娠囊回声,而盆腔内确见液体回声,应仔细查找增粗的输卵管,如发现输卵管增粗即可诊断。

正常妊娠应在宫腔内,异位妊娠是指孕卵在宫腔意外的部位种植发育,可发生于输卵管、卵巢、宫颈、腹腔等部位,而输卵管妊娠多见,占95%以上。在子宫旁可见扩张的输卵管内有椭圆形妊娠囊,内部可显示有完整胎囊,有时可见胎芽回声及胎心管波动。胎囊周围为模糊不均的强回声区,兼有不规则的小暗区,一旦发现原始胎心管搏动,异位妊娠的诊断即可成立。有的患者突发性剧烈腹痛,或在腹痛基础上有拖延加重表现,此时多见于近期输卵管妊娠破裂,临床症状发病急,出血量多,应立即手术。输卵管妊娠包块型,即因孕卵发育到一定阶段,发生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此时,胎囊流出与血块凝聚于输卵管周围,形成包块,声像图表现为大小不等,边界模糊不清,内部回声不均的高回声团、混合性回声或者低回声,本文此型最多见,有51例(76%)。混合性包块46例,强回声包块12例,低回声包块6例,宫颈增大3例,手术治疗67例,证实为输卵管妊娠破裂和流产,手术证实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破裂,阴道超声可清楚显示子宫大小、形态、附件的结构,特别适用于患者月经史不明确,临床上诊断困难的情况,它以成功应用于临床,阴道超声是一种在孕周短,无需充盈膀胱,准确率较高的诊断方法,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多数患者对于异位妊娠认识不清,一部分心理负担重。应与患者建立友好的信任关系,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

第6篇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证候要素;五脏相关;痰瘀相关

中图分类号:R541.6 R25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349(2011)08-0897-03

Preliminary Study on Syndrome Factors and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CM Syndromes in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Liang Yunyu,Zou Xu,Pan Guangming // Guangdo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 510120)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ain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syndromes in patients (p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Methods The information of 217 patients was collected by Chinese medicine questionnaire.The information database of TCM of CHF was set up.The syndrome factors were analysis by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Results The syndrome factors of TCM syndromes in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F were Qi deficiency,yang deficiency,phlegm syndrome and stagnation of blood.The disease location factors was related to heart,spleen,lung,kidney,liver.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syndromes factors were combined to different location factors.Conclus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CM syndromes in p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F were interconnections between five viscera andinterconnections between phlegm and blood.

Key words:chronic heart failure;syndrome factor;interconnections between five viscera;interconnections between phlegm and blood

本研究在调研五脏相关学说前期文献的基础上[1-3],建立慢性心力衰竭五脏相关理论框架,并开展大样本临床证候调查,本研究拟以慢性心力衰竭为切入点,通过对其急性发作期中医四诊信息的观察,引入证候要素这一概念,来阐明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期证候要素分布特点,从而充实慢性心力衰竭五脏相关理论的内涵,补充和完善前期建立的理论框架,印证五脏相关学说。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病例来源于广东省中医院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收集2006年8月―2007年2月217例患者资料。

1.2 病例选择标准

1.2.1 诊断标准 慢性心力衰竭诊断采用《中药新药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Framingham的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心功能分级参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3年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证候诊断标准: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

1.2.2 纳入标准 符合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且急性症状加重;意识清醒,能够配合采集临床资料者。

1.2.3 排除标准 合并有肺、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患者;拒绝合作或因患有精神疾患等无法合作者。

1.3 研究方法

1.3.1 调查表设计 对国家行业标准、规范教材、专著、期刊论文、古籍等文献中有关慢性心力衰竭的证候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归纳,通过检索文献,根据研究目的和文献调研结果设计《慢性心力衰竭证候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信息采集表》,经临床预调查,对初表进行修订后形成正式的调查表。

1.3.2 临床调查 统一培训各分中心研究者后,采取前瞻性调查方式进行了信息采集,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候、辅助检查结果等信息进行临床信息调研。

1.4 资料分析、处理 建立慢性心力衰竭中医信息数据库,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急性发作期症状用频数来进行描述,运用SPSS13.0对症状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 217例患者中男109例,女108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96岁,年龄分布以 70岁~79岁年龄组所占比例最大,占总例数的39.2%;其次为>80岁年龄组,占22.6%。收缩性心力衰竭200例(92.2%),舒张性心力衰竭11例(5.1%)。心功能Ⅱ级45例(20.7%),Ⅲ级115例(53.0%),Ⅳ级54例(24.9%)。就原发病而言,患者中以冠心病组患者最多,占50.7%,其次为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组,占24.9%,其余疾病组分布较平均。

2.2 慢性心力衰竭症状的分布情况 根据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期症状出现频率,频率出现最多的前十五项症状依次为气喘(包括稍有喘促、动则喘甚、张口抬肩)、精神疲乏、倦怠乏力、舌质暗、纳食减少、胸闷、舌苔白、气短息弱、食欲减退、失眠、舌质淡、水肿(包括颜面部、双下肢等不同部位的水肿)、舌苔腻、咳嗽有痰、心悸。

2.3 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期症状的因子分析 本研究先通过因子分析将慢性心力衰竭的症状进行“降维”处理。分析前先对本资料进行Bartlett球形检验,KMO检验统计量0.530 2>0.5,因子分析结果可以接受。

慢性心力衰竭症状的因子分析选用主成分提取法(Principal components),通过对因子负荷矩阵分析后发现,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有18个,前18个因子累积贡献率为68.422%,由此简化为29个症状,将上述18个因子所得的29个症状根据专业知识结合中医理论分为两组,详见表1。从中可以发现,第一组是慢性心力衰竭所导致的特异性症状,这一类症状是与疾病的诊断有关联;第二组是慢性心力衰竭过程中伴发的症状,这一类症状对证候的判断有贡献。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表1 心力衰竭症状的聚类分析

2.4 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期症状的聚类分析 本研究利用聚类分析“物以类聚”的原理,对上述因子分析提取出的症状进行归类,就可以推断出心力衰竭发病时的证候要素分布特点。将上述两组症状分别进行聚类分析。

2.5 心力衰竭证候要素在心功能不同时期的分布(见表2)

表2 心力衰竭中医证候分布与心功能的关系

3 讨 论

3.1 慢性心力衰竭的病性要素 本研究结果提示,慢性心力衰竭的病性证候要素实证以痰证、瘀证为主,虚证以气虚、阳虚、阴虚为主。可见,本研究的结果符合邓铁涛教授提出的慢性心力衰竭的病机特点[4],病性多属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阳虚为主,标实以瘀血、水饮、痰浊居多。本虚(心气阳亏虚)是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的关键,是慢性心力衰竭发作的始动因素,并贯穿慢性心力衰竭的整个病理过程的始终,且是慢性心力衰竭时导致水液代谢障碍的主要原因。标实乃因本虚所致,标实为慢性心力衰竭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兼证。

3.2 慢性心力衰竭的病位证素 病位证素与病性、其他病位间的联系规律,是正确辨别出证候位置的基础[5]。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的本脏在心,病位证素“心”,但五脏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在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肺、脾、肾、肝都与心互相制约,互相影响,尤以脾相关多见,因心属火,脾属土,心脾乃母子关系,其相互关系主要体现在气血化生运行上。心气的推动和脾气的统摄其本质是人体阳气在血液运行方面发挥作用的具体表现,心火之热以温脾,而助脾运化,脾阳脾气又可助心主血脉之功能。

3.3 慢性心力衰竭证候要素的演变规律 就病性而言,“气喘、倦怠乏力、纳食减少”三种主要症状在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权重是一致的,是贯穿心力衰竭发展的全过程;对照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上述三种证候可分属于“气虚证”与“脾气虚证”的主证;头晕、心悸、失眠多属于阴虚之象,在心功能Ⅱ级患者中权重较大;水肿、尿少属于阳虚证的主证,在心功能Ⅳ级患者症状中占主要权重;咳嗽有痰、头晕、苔腻、脉弦滑等痰证主要症状在心功能Ⅲ级表现明显;胸闷、颈部青筋暴露、舌质暗、舌底脉络迂曲青紫、脉弦等血瘀症状在心功能各级分布呈递增趋势。

就病位而言,心力衰竭发生的病位在心,五脏相关,心脾两脏的相关症状在不同心功能分级中的权重均较大。心功能Ⅱ级患者中肺系症状分布较多;在心功能Ⅲ级、Ⅳ级患者中,脾系症状相对明显;发展至后期,由心及肾,表现心肾亏虚。

心力衰竭的发病以心脾气(阳)虚为本,由气及阳,并贯穿病程的始终。急性期以瘀血痰浊水饮为标:①在心功能代偿期和慢性心力衰竭早期(心功能Ⅱ级),心气不足,无以推动而致血行不畅,气机不宣,血停成瘀,最终致心血瘀阻,出现咯粉红色泡沫痰,夜间阵发呼吸困难,面唇舌紫暗等。在此,心、肺、脾相关,因虚致瘀。②随着心力衰竭的病情的发展(心功能Ⅲ级),由气及血,心血不足影响了脾的运化功能,脾不健运,痰浊内生,反过来蒙蔽心窍,可能出现心悸,纳差,腹胀、腹部静脉紫暗粗张、舌苔腻、脉弦滑等。至此,心、肺、肝、脾相关,痰浊证候要素表现明显,表现为气虚痰瘀或气阴两虚,痰瘀互阻。③慢性心力衰竭后期(心功能Ⅳ级),心阳虚衰,不能下煦肾阳,由气及阳,由心及肾,至此,心、肺、脾肾脏气亏虚,并痰瘀互结;肾之阳气亏虚,不能制约水道,以致上凌于心。

慢性心力衰竭的病位在心,气虚、阳虚、血瘀、水停是贯穿心力衰竭全过程的基本病性因素;在不同的时期,为此四类证候要素的轻重不同的组合;“以心为本,五脏相关”,其反映的是心力衰竭过程中病位因素,用五脏相关学说指导临床,能全面认识、把握慢性心力衰竭。

参考文献:

[1] 陈达理.从五行学说到五脏相关理论[J].中医杂志,2008,49(10):939-941.

[2] 邓铁涛.略论五脏相关取代五行学说[J].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88,5(2):65.

[3] 邓铁涛,郑洪.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研究―从五行到五脏相关[J].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9.

[4] 邹旭,吴焕林.邓铁涛教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经验选粹[J].中医药学刊,2004,22(4):590.

[5] 朱文锋,李灿东,甘慧娟.病位证素的特征[J].福建中医药,2005,36(44):1-4.

作者简介:梁蕴瑜(1981―),女,住院医师,在读博士,现工作于广东省中医院(邮编:510120);邹旭(通讯作者)、潘光明,工作于广东省中医院(邮编:510120)。

第7篇

摘 要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双下甲部分切除术以及筛前神经阻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方法: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及双下甲部分切除术、筛前神经阻断术治疗8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对术前及术后的症状及体征进行对比,评价治疗效果。结果:80例合并有鼻腔结构异常的变应性鼻炎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疗效显著,其中显效81.3%(63/80),有效15.0%(12/80),无效6.3%(5/80),总有效率93.8%。疗效评分显示治疗前(11.34±2.17)分,治疗1月后(6.71±1.86)分,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鼻内镜 鼻中隔偏曲 下鼻甲部分切除术 变应性鼻炎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 of nasal septum deviation diorthosis combined with partial inferior turbinectomy and nerve block of anterior ethmoidal nerve under nasal endoscopic in the treat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

Li Ying

The Zhengzhou Central Hospital Affiliated to 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City,Henan),450007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nasal septum deviation diorthosis combined with double partial inferior turbinectomy and nerve block of anterior ethmoidal nerve under nasal endoscopic in the treat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Methods:80 patients with allergic rhinitis were treated with nasal septum deviation diorthosis combined with double partial inferior turbinectomy and nerve block of anterior ethmoidal nerve under nasal endoscopic.The signs and symptoms of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were compared.The treatment effects were evaluated.Results:In 80 cases of allergic rhinitis patients with structural abnormality of nasal cavity,the effect was remarkable after operative treatment.81.3%(63/80) were excellent,15.0%(12/80) were valid,6.3%(5/80) were invalid,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3.8%.The curative effect scores showed that the score was 11.34±2.17 before the treatment,and the score was 6.71±1.86 after 1 month of the treatment.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Key words Nasal endoscopy;Nasal septum deviation;Partial inferior turbinectomy;Allergic rhinitis

变应性鼻炎是一种鼻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关于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长期以来人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变应性鼻炎的最新定义是特应性个体接触变应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介质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1]。我院收治的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下鼻甲肥大8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80例患者是经多年、多种药物、脱敏等治疗效果不佳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符合1997年海口会议修订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16~56岁,平均37岁;病程2~20年,平均6.5年。鼻内镜下见80例患者鼻腔黏膜苍白水肿,伴有不同程度的鼻中隔偏曲及下鼻甲肥大,双侧鼻腔通气欠佳。

治疗方法:80例患者均在全麻下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双下甲部分切除术以及筛前神经阻断术。鼻内镜下常规矫正偏曲的鼻中隔,祛除偏曲的棘突及嵴突,并切除部分肥大的下甲,切除双下甲部分肥厚的黏膜及咬除部分肥大的骨质,保持双下甲内侧壁的完整性及正常形态,双下甲均骨折外移,确保鼻腔通畅。而后黏膜刀在双侧鼻丘黏膜作“井”划痕深达骨面,术后双侧鼻腔填塞,48小时祛除鼻填塞物,并给以抗感染、促排药物静滴治疗。

统计学方法:对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评分结果用(x±s)表示,采取配对t检验。

结 果

术后,大部分患者鼻腔通气明显改善,鼻痒、打喷嚏等症状较前好转。术后随访1周,鼻腔黏膜肿胀逐渐好转。术后随访1个月,鼻腔干痂逐渐脱落,无一例嗅觉减退、萎缩性鼻炎、鼻中隔穿孔、鼻干、头痛等。

显效81.3%(63/80),有效15.0%(12/80),无效6.3%(5/80),总有效率93.8%。疗效评分显示治疗前(11.34±2.17)分,治疗1个月后(6.71±1.86)分,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讨 论

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是临床上的一个难题。它是一个复杂的网络体系,是由多因素相互作用,表现出一种炎入。多种因素对变应性鼻炎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如特异性变应原的侵入、T细胞的调控,IgE的介导,肥大细胞的启动,黏附分子的趋化,嗜酸性粒细胞的聚集、活化并释放介质,以及神经内分泌的影响。筛前神经是支配鼻腔的感觉神经,通过筛前孔进入鼻腔,分为鼻外支和鼻内支[3]。筛前神经含有丰富的副交感神经纤维,鼻内支主要分布在鼻黏膜内浆液腺高密度区和鼻腔的敏感部位,刺激该部位可导致喷嚏、流涕的发生,所有通过阻断鼻腔筛前神经,可降低敏感性,对腺体的分泌产生抑制作用,能有效的改善变应性鼻炎的症状。

药物治疗仍然是变应性鼻炎的主要方法。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单纯型变应性鼻炎无鼻腔结构异常的患者,药物治疗效果满意,但合并有鼻腔结构异常的患者,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变应性鼻炎有季节性及全年性之分。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多与特殊季节的某些致敏物质有关,而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发生,鼻腔结构的异常引发鼻腔气流动力学的改变,进而激发鼻黏膜的超敏反应等,可能占有重要的地位[4~6]。本组研究中发现80例合并鼻腔结构异常的变应性鼻炎患者,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双下甲部分切除术、筛前神经阻断术,术后症状改善明显,可见纠正鼻腔内的异常结构,恢复鼻内结构的正常形态,这在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中也是十分重要的。

鼻中隔偏曲伴变应性鼻炎的患者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及双下甲部分切除术,除了能有效的改善鼻腔的通气,从而引流减少抗原滞留及炎性介质的发生和存在,还能够破坏部分筛前神经副交感纤维及大部分胆碱能神经节细胞,阻断神经反射,使感觉功能减低,对外界的不良刺激的敏感性降低,从而减轻血管扩张,降低腺体分泌,可消除打嚏、流清涕症状,达到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目的。鼻丘划痕则可保证最大限度地切断筛前神经纤维,阻断对异常刺激的感受,降低鼻黏膜敏感区的敏感性,阻断腺体的分泌,达到治疗的目的。

本组80例变应性鼻炎合并鼻腔结构异常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疗效满意,手术治疗给我们治疗变应性鼻炎带来了新视角。但手术适应证应严格把握,避免手术扩大化,适合手术的变应性鼻炎患者:①变应性鼻炎伴鼻腔结构异常:如鼻中隔偏曲、双下甲肥大、泡状中甲等,患者有鼻塞、头痛等症状。②变应性鼻炎伴鼻息肉或鼻窦炎的患者。③变应性鼻炎患者经积极药物治疗、免疫治疗,效果欠佳,影响患者生活的可考虑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 李华斌,韩德民.对变应性鼻炎的再认识[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4,11(2):133-135.

2 中国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杂志编辑委员会.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1997年修订,海口)[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3):134-135.

3 孙树岩,董震,卜国铉,等.筛前神经与常年性鼻炎的解剖学研究[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0,25(4):216-217.

4 Naclerio RM.Allergic rhinitis[J].New Engl J Med,1991,325(12):860-869.

第8篇

关键词:中医发展;哲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7-1413-03

在目前的中医发展问题研究中存在着一种拒斥哲学的倾向,表现有三:(1)把中医理论中的哲学特质看成是中医发展的最大障碍,否认哲学在中医发展中的积极作用;(2)虽不明确否认哲学在中医理论中的地位,但对哲学在中医发展中的作用持怀疑态度;(3)在中医发展研究中缺少哲学的指导和配合。这种倾向对于具有浓厚哲学色彩的中医学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笔者认为,中医在现代的发展仍需保留其哲学特质,也离不开哲学的指导和参与。

1 哲学作为中医理论的基础在今天仍具有合理性

中医的特色之一就是以哲学为其理论的基础。中医在产生初期是与哲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是因为:一方面,在古代自然科学尚未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各种自然科学知识包括医学知识都以自然哲学的形式存在于哲学知识的母体之中。另一方面,由于当时的医学知识贫乏,无法揭示人体的内部成分和组织结构以及致病的原因和机理,因而对人体和疾病的认识也就不得不采取哲学思辨和猜测的方式。是中医以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使得中医能够树立大体正确的人体观、疾病观和辨证论治的原则,并以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为基础,建构了自己的整个理论体系。

随着近代欧洲自然科学的兴起,医学和其他自然科学逐渐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西方的古代医学把自己建立在自然科学和实验的基础之上,完成了由朴素医学到科学医学的转变,从而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成为世界医学发展的主流形态。中国的自然科学由于中国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特殊的国情而未能有长足的发展。因此,中医没有象西医那样获得自然科学和实验的有力支持,没有走上医学发展的常规道路,造成“中医发展两千多年来只有量变,没有质变。”直到今天仍然停留在朴素医学阶段。

中医在当代如何发展已经成为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很多学者对中医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对中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其中有一些学者对哲学作为中医理论的基础颇有非议,甚至把它看成是中医发展的最大障碍。实际上,哲学作为中医理论的基础在今天仍具有合理性。中医能够有效地诊治疾病,除了它是同疾病长期作斗争的经验总结之外,也与它的理论基础是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尽管存在着直观性、猜测性等缺陷,但它们对客观世界的整体把握是大体正确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与自然科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对客观世界唯物辩证性质的正确反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哲学是在宏观或一般层次上的反映,而自然科学则是在微观或具体层次上的反映。因此,以哲学为基础的中医和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西医都能够正确地认识和治疗疾病,这正是哲学作为中医理论基础在今天仍具有合理性的根本原因。中医运用哲学建立的唯物主义的人体观、疾病观、辨证论治的思维方法和包含丰富辩证法思想的“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直到今天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中医突出的疗效也充分证明了哲学的积极作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西药毒副作用和抗药性的不断出现,医源性疾病日益增加和疾病谱的改变,西医对一些疑难病症束手无策,在这种情况下,中医药的优势更加凸显,这里面理所当然地也包含着哲学的积极作用。

2 哲学贯穿于中医的整个理论体系去掉了哲学特质中医理论也就解体了

如前所述,中医是借助哲学建构了自己的理论框架,它的一些重要思想和基本概念,如阴阳、五行、天、象、气等等就是直接从哲学中移植过来的,这些哲学理论和概念贯穿于中医的整个理论体系之中,或者说,中医主要就是运用这些哲学理论和概念进行思维的。以阴阳学说为例。中国古代哲学的阴阳学说是构建中医理论的重要基础之一,其内容涵盖了中医理论的人体观、疾病观、辨证论治、方剂与药物等方方面面。如中医对人体和疾病的认识就是建立在阴阳学说的基础之上的。关于人体的产生,中医认为是阴阳媾精而形成的。《内经》说:“两神相搏,合而成形”,“阳化气,阴成形”。对人体结构的认识也是如此,《素问・金匮真言论》中说,“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人体内外、上下、表里、腹背、脏腑各个方面,以及它们与外界环境之间,无不构成阴阳联系、对立统一,并由此而形成一种独特的认识人体生理、病理的学术体系”。中医对疾病的诊断也要运用阴阳学说。中医认为,人体只有阴阳平衡协调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反之则生疾病,即《内经》所讲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中医诊断疾病也离不开阴阳学说,“八纲辨证”中的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其中阴和阳为总纲,即表、热、实归属于阳证;里、寒、虚归属于阴证,这是中医诊断时分析病情的最基本的依据。中医治疗疾病的思路也离不开阴阳学说,即调治阴阳,使其恢复平衡,即以“阴平阳秘”为目的。中药的性、味、功用也分为两大类,如辛、甘、淡味,性温热、燥烈、升散的药物属阳;酸、苦、咸味,性寒凉、滋润、降敛的药物属阴。可见。阴阳学说在中医理论中无处不在,指导着中医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组方用药。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已经深深渗透在中医的全部理论之中,也是贯穿于中医观察人体、诊治疾病、组方整个过程的根本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自然科学的理论置换出中医的哲学特质,那么,就必然造成中医的基础理论与中医的其它理论、方法的激烈排斥,导致“两张皮”的后果,或者造成中医理论体系的崩溃。因此,在中医的的创新过程中,中医理论的哲学特质应当保留。当然,作为未来的、新的中医学理论基础的哲学,应该是去掉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中的不合理的成分、经过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改造过的科学的哲学。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在改造的过程中,除了继承和保留其合理成分之外,还必须注意继承和保留它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色。只有这样,才能使现代的哲学理念和传统的中医理论能够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更有利于我们对它的继承和发扬。

3 医学的发展必然向具有辩证思维的医学形态回归而辩证思维正是中医的天然优势

世界医学的发展已经经历了朴素医学(古代医学)阶段,正在经历科学医学(近现代医学)阶段。从它的发展趋

势来看,它将发展到“系统医学”(后现代医学)阶段。

朴素医学是一种原始的、朴素的辩证医学,它以朴素唯物主义、朴素辩证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基础,用整体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和辨证论治的方法来观察人体和治疗疾病,为人类的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朴素医学也存在很多缺陷,如它的基本概念模糊不清,缺乏清晰明确的定义,理论没有严密的逻辑性,缺乏实验的证实和自然科学的根据,直观性、猜测性较为突出,在诊断治疗上也缺乏明确具体的技术规范,等等。

科学医学克服了朴素医学的直观性和猜测性,把自己的理论建立在自然科学和实验的基础之上,从而获得了科学理论和科学实验的有力支撑,使自己具备了“科学的形态”并能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地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因此称之为“科学医学”。但科学医学由于受还原论的影响,对人体的研究只关心各个部分的形态、结构和功能,虽然对人的生理结构和功能有了非常深入的了解,但它却不关心整体,忽略了人体疾病与人的心理、环境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所以,它在许多复杂疾病的治疗方面很难取得根本性的突破。科学医学否定了朴素医学,大大推动了医学的进步。但它在整体观、辩证思维上与朴素医学相比,却产生了倒退,这也正是制约它进一步发展的重大障碍。

系统医学是一种以现代系统论的原则和方法为指导,以系统生物学等现代科学技术和科学医学的合理成分为基础的辩证医学,是世界医学发展的新阶段,是公认的新世纪医学。系统医学将否定科学医学,当然,系统医学对科学医学的否定是辩证的否定,它将保留科学医学的合理成分,即以自然科学和实验为基础的医学科学理论和科学的诊疗手段。同时,抛弃了科学医学形而上学的人体观、疾病观。它强调医学研究的整体性、系统性,在系统理论的指导下,把人体看作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整体,深入研究基因组信息与环境信息的相互作用,阐明发病机理,建立系统分析和预测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机理的新理论体系和技术平台,实现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可见,医学的发展必然要“回归”到辩证医学形态。

中医虽然也是具有辩证思维的医学形态,但它是原始的、朴素的辩证医学,它需要向现代的、科学的辩证医学发展。但中医发展的未来形态并不是系统医学,系统医学只是西医发展的新形态。而中医必须在坚持其传统特色的前提下来发展自己,所以,中医的未来形态只能是一种类似于系统医学的、与系统医学处于同一发展水平的“新中医学”。但无论如何,从医学的发展必然向具有辩证思维的医学形态回归这一大趋势来看,哲学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中医的发展不能拒斥哲学思维,中医的哲学特质是中医的天然优势。

4 中医发展研究需要哲学的指导需要中医工作者和哲学工作者携起手来进行合作

中医在创立时期深受哲学的影响,而中医的发展,特别是在当代的发展也离不开哲学,它需要哲学的方法和指导,这涉及到了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虽然自然科学为哲学提供总结概括的材料,是哲学发展的基础之一,但哲学并不是对自然科学的消极反映,哲学会积极地、能动地影响自然科学,给予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自然科学越是深入发展,越会涉及到深刻的哲学问题,越是需要哲学思维为其开路,指明方向,提供武器。没有哲学思维,没有必要的各种逻辑范畴,自然科学就将寸步难行。列宁在20世纪初自然科学大发展时期就曾深刻指出:“因为,自然科学进步的那样快,正处于各个领域都发生那样深刻的革命变革的时期,以至自然科学无论如何离不了哲学结论。”中医学在学科归属上也是自然科学,它的发展和其它自然科学一样,都会涉及到一些哲学问题,如怎样认识世界医学发展辩证过程;中医发展的规律问题;如何用现代哲学改造贯穿于中医学的朴素哲学;中医与西医的关系;中医怎样才能既保持传统特色又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中医的未来发展形态是什么,等等。对这些问题的正确回答就离不开哲学思维,必须有哲学开阔的视野,要运用哲学的方法。

第9篇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研究观察病情、判断病情及病种、辨别证候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技能的一门学科,其是中医学专业的基础课,也是基础理论和临床各学科之间的桥梁,具有基础理论结合临床实践的特点,是中医学领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医诊断学不仅作为中医学专业所有课程中的主干课程,而且是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的科目,其对于临床的学习及实践能力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增加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对中医诊断学的教改是必不可少的,除了在课堂上通过老师传授知识外,增加现代化辩证训练软件在实践教学中可以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辩证训练软件对中医诊断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技能等的训练上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而且对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1.辩证训练软件开发意义

 

对于医学生来说,在临床上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需要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在临床技能的训练上,医学生所面对的都是真实存在的病人,而不是书本中所出现的文字和图片,常常会因为理论知识掌握不牢靠、面对病人紧张、不能将理论准确运用到实践中等种种原因对病人造成伤害,使病人不愿意配合治疗,对临床教学造成影响。近年来,因医学生而出现的医患纠纷时常发生,很多病人认为医学生对其造成了伤害,在心理上对见习及实习的医学生均有抵触的心理,不愿意配合治疗。随着医患关系日趋紧张,我国的《执业医师法》禁止了在临床上将病人作为临床教学中的“道具”的做法,使医学生们实践机会越来越少,使其在初次进入到临床时的实践能力越来越差。通过对“标准化病人”进行望、闻、问、切四诊进行培训,使医学生能在四诊诊断能力上得到提高。通过“望诊”观察病人的色、神、形、舌象、五官、皮肤等,以发现异常的表现。“闻诊”中医生可运用听觉诊断病人的呼吸、语言、呕吐、咳嗽等声音,也可运用嗅觉对病人排出物的气味、发出的异常气味进行诊察。通过“问诊”询问病人与疾病相关的情况,如病人的既往史、自觉症状等,从而可了解病人疾病的发展史、诊疗等诊察方法。“切诊”是医生用手轻触病人的脉搏和轻按病人的手足、腹部等部位,通过脉象的变化及相关异象,了解到病变情况的诊察方法。通过四诊方法可收集病人的症状、病史和体征。但中医诊断的技能教学包括辩证思维能力和四诊诊断能力两部分,而“标准化病人”的引入只能提高医学生四诊诊断的能力,对中医诊断中辩证思维能力的提高并没有具体针对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上还是以在课堂上通过老师举例分析为主。由于在课堂中的时间有限,老师不能对每一个典型案例进行举例分析,更不能通过对多个病例的比较分析增加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加强学生们的认识。由于在课堂上都是通过老师对案例进行授讲,且案例的分析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分析,这样便很难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思考性,很难达到对辩证思维能力的训练目的,所以,对中医诊断学的教改中需要能提高学生们辩证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其中辩证训练软件的开发便是解决这一问题切实可行的方法。辩证训练软件的开发除了在实验课上可供学生使用外,还可在适当的课余时间对学生开放,这样就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因此,辩证训练软件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由于临床实践机会的缺乏造成学生不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应用到临床上的情况,使学生在临床上能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辩证训练软件的开发方法探讨

 

目前已推向市场及正在研究的能够为医学提供辩证结果分析的软件有很多,但却没有一种是对临床教学具有针对性的专业软件。目前市面上已有的软件均是针对临床医生为其提供诊断及治疗方法,而没有一种软件是针对基础教学的。因此,此类软件不能适用于基础教学,主要原因有:①此软件中没有大量与书本相关的病案,使学生在学习中没有更多的案例可供分析。学生可通过自行输入的方式对病案进行输入解决,但由于在中医术语表达上可能会出现不统一性及软件开发设计者自身的原因等多种因素,会导致此类软件所给出的辩证结果不止一种,且在用语上与教材相差甚远。因此,开发针对基础教学的软件需提供较多的典型案例且要满足辩证结果与教材的表述一致,这样才能使学生反复训练加深对知识的认知。②目前市面上的辩证软件均是直接就给出辩证结果,并没有具体的思维分析过程。此类软件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有一定临床经验的医生,因此可以直接给出诊断结果。由于思维分析过程这个对训练学生的辩证能力最重要的环节省略了,因此此类软件不能用于基础教学。用于基础教学的软件还应加强针对性,能提供具体病案辩证分析和思维的过程,这样才能培养学生从简单到复杂的辩证思维能力,从而在教学质量上得到提高。

 

开发具有人机对话的辩证训练软件应用到中医诊断学的教改中可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思维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是中医教改中切实可行的辩证训练的方法之一,达到为社会培养优质医学人才的目的。

第10篇

关键词:辨病 辨证 思考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色之一,是祖国医学中的精髓,其强调施治以辩证为基础,由四诊分析而得到疾病的证候性质,进而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但是,祖国医学强调的辩证论治,并非只辩证而不辨病,而是在辨病的基础上,对疾病所处的阶段性质,进行分析、归纳,对证治疗,才能达到药到病除之效。在现代医学发展迅速的环境背景下,中医临证亦应与时俱进,在强调辨证的同时,更必须重视辨病。而辨病不应拘泥于中医的病名,更应该结合西医病名对疾病做出客观准确的诊断。通过辨证辨病结合,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作为一名中医工作者,应该具备在中医思维的指导下将辨证与辨病巧妙运用。

 一、 详悉概念,掌握原则。中医工作者应熟悉掌握相关中医理论知识及治疗原则。中医诊断包括疾病的诊断和症候诊断,即辨病和辩证。完整的诊断应是二者兼具,围绕病名展开,以辨证论治为核心。在整体审查的基础上,通过诊法合参、病证结合治疗疾病是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二、明确关系,学会应用。强调“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有利于对疾病本质的全面认识。辨证和辨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辨证和辨病各有优势,应当是在辨病的范围内辨证,在辨证的基础上进行治疗。一方面,疾病的本质和属性往往通过“证”表现于临床,“证”是认识疾病的基础;另一方面,“病”又是“证”的综合和全过程的临床反映,只有在辨“病”的基础上,才能对辨脉、辨证和论治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较全面的讨论和阐述。辨证论治是中医整体观念的最好体现,视人体自身及人与自然界为有机的整体,在诊断和治疗中很好地考虑到个体差异以及外界因素对个体的影响,在治疗中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当然,辨证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辨证是通过四诊收集症候,同样一个病人不同的医生诊病就有可能出现不同的结果,这样就有可能削弱辨证的优势。若病人没有任何不适,仅有现代检查异常,中医可能就会陷入无证可辨的尴尬境地。病证结合则可以为临床诊治疾病提供更好的思路。

    三、加强深层次基础研究,强化思维能力,准确运用辨病辨证论治指导临床。中医的很多病名主要根据某一个或几个突出的症状或体征而确定,特异性差,难脱以症状为主的窠臼。而西医诊断疾病是建立在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细胞学、微生物学、病理学等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基础上,对病的认识更细致、深入、具体,特异性、针对性、可重复性更强[1]。西医的先进诊疗技术又为诊断疾病提供了不可比拟的优势。如一个咯血病人,不管是到中医院,还是综合医院的中医科,都会进行相关检查,明确其是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肺吸虫病、血液病或鼻咽部、喉出血等疾病中的哪一种,尽管治疗时可以根据辨证得出相同的“证”,予以相同的方药,但不能仅以“阴虚火旺”、“木火刑金”、“风热犯肺”、“燥伤肺络”等为诊断,因为这些证候诊断难以把握其预后。如用西医的病名进行辨别,则可以做到相对准确,客观性强,可以精确判断病因病位,对判断预后也有重要意义。

    在辨清“病”以后,下一步是辨证,辨证包括八纲辨证、六经辨证、三焦辨证脏腑辨证和经络辨证等,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还应将微观辨证作为一种辨证的方法。中医微观辨证就是利用现代医学的各种检测方法诊察人体内部的组织结构、功能代谢等微观变化,并用中医理论分析其病理变化,归纳辨别证候。开展微观诊断并不是单纯引进西医诊断学概念,而是借助其先进的诊断方法,将其检查结果赋予中医病因、病机和证候的意义,不是机械地相加,而是有机地相结合。

     微观辨证与中医传统的仅靠直观感觉体察疾病的望、闻、问、切相比,无论从认识疾病的深度、广度及对治疗的指导和疗效判定等均有了质的飞跃。如用电子内窥镜、超声波、CT等可直接观察内脏组织的色泽、结构和功能变化;病理学检查可以发现疾病结构的变化;由于微观辨证直接了解体内的客观病理变化,还可防止或纠正单纯通过医生直观的片面性和过分的主观臆测。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表现为乏力、纳差、面色萎黄、畏寒喜暖、胃脘灼热、舌质红、苔白、脉细数,辨证为脾胃虚寒。胃镜下见胃粘膜红白相间,局部充血、红肿糜烂、粘膜下血管网透见。分析其胃镜下表现,粘膜色白变薄属气血不足,粘膜失养;血管网显露则是气血运行不畅夹瘀的表现,这些与全身表现的证候相一致的,但局部粘膜红肿为夹瘀热。瘀热的产生从中医理论分析也是讲的通的,脾胃运化失常,中焦气机阻滞,郁而化热,血受热则淤,故见热壅遏气血的血瘀证。

    现代化的辨证和辨病相结合,并不是否认辨证论治的重要性,而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立足辩证论治,广泛汲取和采纳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逐步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诊断模式并用于指导治疗,既不失中医特色,又能更好指导临床,达到相得益彰之效。

第11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775-01医之始,本岐黄,灵枢作,素问详。

我国医学起源于岐伯和黄帝。岐伯问?黄帝答。主要阐述人体的生理,病理,病因,诊断及治疗和预防;养生等各方面的理论;历代医学皆遵循以法,或奉以为法。

中医讲的“辨证论治”。――中医有“辨证论治”,西医也有“辨病论治”。中西医都有各自的辩证体系,根据各种疾病的特点,对患者作出相应的诊断和治疗。相同的疾病有不同的症状,相同的症状有不同的疾病。所谓前者所言:“上工治未病,下工治己病。”两者是如何“辩证论治”呢?在这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由于近代中医强调的是“辩病”面对“辩证”方面尤其是对“症”字理解还不完全一致,因而对“辩证论治”以及如何“辨证论治”认识也就不统一。‘症’字在某些方面做“症候”或“症状”来理解,比如两人关系发生矛盾则这个‘症’字我认为必须做证据来理解。没有正确的认识和判断如何懂得“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寒因寒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用”《内经》。

后作者,渐侵,红紫色,郑卫音。

前日,我去某卫生院中医馆,碰见一患者年龄30岁左右男子,我在旁边坐了下来,看看这位副主任中医师大夫如何“辩证论治”。‘四诊’(望、闻、问、切)半分钟未到;问患者哪痛哪痒?那男子说腹泻、腰痛等。伸舌一看、糊里糊涂地十七、八味药的大复方一张,一取三剂;服后再来叮嘱患者。真是头疼医头,足痛医足,医者自知脉理精微,在心易了,指下难明。为何如此草率呢?不知‘辩证’何来‘论治’;如风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辛散之。热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 ,以酸收之 ;以苦发之,湿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燥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这些主任医师是诊断医者,何谈“辨证论治”?此类医师举不胜举。

第12篇

1.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现状

专业建设起步晚。中西医结合护理是护理学专业的一个重要分支。目前我国已经有十几家中医院校开设了护理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普遍脱胎于中医学专业,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偏重于医学、人文类课程较少等诸多问题。

课程设置缺乏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特色。课程设置缺乏论证,脱离培养目标。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的开设绝大多数在中医院校,受到传统中医药学的影响,课程设置仍沿用“三段式”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由中医基础医学、西医基础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三部分组成。不同院校课程设置基本一致,缺乏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特色,与现代护理学科发展的思想和观念不相适应。

2.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发展趋势

目前公认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内涵标准为“系统掌握中医、西医两种医学知识与技能的中西医结合人才”。人才培养目标应与社会发展和谐统一,顺应社会的需求,并反映时代先进水平。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应具备中西医结合临床与社区护理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初步的科研能力,沟通能力,跨文化护理能力。将中医整体观、辨证施护与西医整体护理、护理程序有机结合。辨病护理、辨症护理、辨证护理有机结合。能用中西医结合护理理念进行健康教育及咨询、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康复护理、老年护理、预防保健及家庭护理。

课程设置理念以人为本,以需求为导向,夯实西医,融合中医,注重整体,辨证施护。课程设置改革原则课程改革在注重“三基”的同时,突出中医护理特色与优势,以整体护理为理念,重视现代护理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加强人文护理知识的学习。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适应综合性医院的需求,不断拓宽学生的就业途径,加大西医临床护理与社区护理课程比重,注重中西医结合。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开设中医护理特色课程。

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以中西医结合内科护理学引领和整合临床护理;选取中医护理特色明显的病种,以整体护理和辨证施护理念,根据护理程序重组中西医结合护理课程内容,使中西医护理措施有效融合。加快中西医结合社区护理课程内容改革步伐,以顺应社区卫生事业的发展进程。社区中西医结合护理课程内容改革可采用系统论的观点,课程内容体系的设计应遵循整体优化原则、合理组合原则、环境m应原则、动态平衡原则。

构建中西医结合护理实践教学体系。为了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创新型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应研究并构建中西医结合护理实践教学体系。逐步增加实践课比重,以护理程序为导向,采用情境教学、角色扮演、案例讨论、示教、模拟实训等多种先进的实践教学形式,实验与理论并进,开发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护理和社区护理综合性实验项目,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加强中西医结合护理实践基地建设,建立实验、实习、网络资源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中西医结合护理能力,从而改变毕业生就业面窄,大多面向中医院的现象。

3.在临床护理理论教学中引入辩证施护

辩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特点,辩证施护从整体出发,通过“望”、“闻”、“问”、“切”,对患者的资料进行收集,并应用中医理论实施护理评估,辨病辨证,进而进行针对性的护理[1]。将中西医护理优势进行有效的结合,是目前临床疾病护理的发展趋势。经历了数千年发展的中医,具有丰富的疾病诊治以及病人养护的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中医护理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进行护理工作。辩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特点,除此之外中医还十分注重进行养生护理,强调对健康人进行预防护理。中医护理观念是现代护理理论的补充,能够大幅度的提升护理质量,因此在临床护理理论教学中融人辩证施护具有深远意义。

在护理专业中开设中医课程是医院教育中的一个亮点,是培养中西医结合型人才的重要方法,但是由于课程时间相对较短,且教师大部分只注重讲解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基本知识,对怎样将基本知识在临床中进行运用讲解较少阎。本次研究结果表明,75%的学生对中医四诊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提升,这表明将辩证施护融人到临床护理理论教学中能够有效的增强学生对中医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相关研究表明,很多护理人员由于对中医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较差,在中医四诊能力方面极度欠缺,因此不能正确的进行辩证施护,对护理效果影响较大,因此在临床护理理论教学中引人辩证施护的相关内容很有必要。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想要有效的提升护理人员对辩证施护知识的掌握程度,在临床护理理论教学中引人辩证施护的内容是不够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护理人员需要独自完成对病人危及情况的处理,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独立思考、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辩证施护教学内容能够对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进行培育,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增加案例分析训练,提高学生辩证施护的能力。

传统的临床理论教学中,课程内容包含西医相关知识,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症状,辅助检查方法、诊断以及治疗与护理方法等,在进行上诉内容的讲解过程中适当的融人中医辩证施护的内容,主要有:异病同护、同病异护等。异病同护主要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相同的病机,因此可以选择相同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同病异护则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时间、患者机体反应以及地区的不同,所变现的症状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护理方法也应该有所区别[3]。其次还应进行辩证施膳,主要是根据药食同源的原则,食物的温热寒凉均可以对机体的阴阳平衡进行一定的调节,合理的饮食具有强身、防病、增强免疫力的效果。

参考文献

第13篇

1中医护理管理的意义分析

中医护理学具有绵延、悠久的历史传承,其经过千百年的锤炼与完善,为我国各类疾病治疗的有效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医护理也属于祖国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临床上协助中医治疗,对促进中医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我国自古开始,便是秉承中医、中医护理、中药三者不分离的理念,近年来,随着医疗体制的完善和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对中医病房的规范,使中医、护、药有了更加全面的发展。虽然我国对于中医学的发展十分重视,但在大范围西医学的冲击下,给中医事业的发展也带来的严重的影响。而在西医护理中所遵循的技术操作、无菌观念,也促进了护理事业的全面性发展。但是多年来大量的中医护理实践资料也证明,西医护理理念与方法并不能完成地满足中医病房的要求,由于西医护理缺乏中医护理的整体观察,使其在护理过程中无法系统、全面地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与护理。在这种现象下,唯有在中医护理管理中突出中医特色,将中医护理知识与先进的护理技术相结合,才能促进中医护理管理的进一步发展,进而加强祖国医学在医学史上的重要性。

2在中医护理管理中突出中医特色的措施分析

2.1合理地转变中医护理模式新时代背景下,人们对护理服务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进行有效中医护理服务的基础上,还需尽量满足患者的不同要求,在这种形式下,就应该在突出中医特色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将传统护理模式朝着新型护理模式进行转变。中医护理模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①遵循中医护理的“整体性”理念,在护理过程中重视对患者自身完整性、统一性的护理原则。②在针对患者患侧进行局部的护理时,还需考虑到四时气候会对患侧及病情造成的影响,并因季节、因地、因人进行护理,以保证护理的有效性。③在对患者进行辩证施护的同时,还需对患者性别、年龄、工作特点、身体差异、文化程度、生活条件、个人需求等资料进行全方面考虑,尽量使中医护理工作做到最好,在提高护理有效性的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1]。

2.2重视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当代的中医病房护理工作难免会用到西医理念与技术,但西医护理也有不足之处,因此,护理人员在掌握西医护理技巧的同时,还需重视对中医护理基本特点的掌握。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包括有:①加强护理查房。规范、严格地进行护理查房,且查房记录必须要保证全面、完整,以便于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②实时了解病情。充分地应用中医四诊方法,实时、动态地对患者病情进行观察与了解,以便于预测疾病的发展态势,进而采取有效措施来护理;③重视情态与饮食。患者的精神情态对病情变化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因此,在中医护理中应重视对患者情态的护理。此外,针对患者的病情程度,合理地进行饮食调养,以促进患者身体的早日恢复;④强化煎药与服药护理。煎药的火候和时间对药效有一定程度地影响,所以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每种药不同的特征,熟悉并掌握煎药技巧。在患者服药时,也需规范服药时间和方法,并在服药后加强对病情的观察;⑤加强生活起居护理。在中医护理中,需根据患者的疾病性质、个体差异及恢复情况,合理地督导患者进行相应的锻炼,做好生活起居护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早日恢复。

2.3加强中医护理人员的专业性从我国目前的中医护理现状来看,很多的中医护理人员都出自于西医院校,这些护理人员普遍对中医护理基础知识不熟悉,对中医辩证施护原则更是不能全面掌握,这给中医护理管理的有效性也带来的难点。针对中医护理人员不专业的现象,加强对其专业中医知识的掌握很有必要。

首先,需加强中医护理人员对中医基础理念知识的了解,例如,应该对临床上常用中药的品名、性味、功效、主治、归经、服用方法、服药注意事项等进行全面、详细的了解,并熟知中医的治疗原则。其次,熟练掌握中医护理的各种护理技术,例如针灸、按摩、敷贴、穴位封闭、刮砂、拔火罐等。再次,学会中医辩证施护的原则,包括对同一疾病和不同疾病的不同证型,展开中药辩证,在辩证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2-3]。

3讨论

第14篇

中医学理论的形成从《黄帝内经》开始,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但是,它至今仍然不能脱离《黄帝内经》已形成的理论框架,这与现代科学在不断突破和否定中实现知识更新和发展形成鲜明的对比。然而,任何自然科学的发展,都是思维辩证发展的前进运动。毫不例外,中医学的所有学科的发展,也同样是前人为了认识和控制疾病发生发展而展开的一系列辩证思维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科学水平和认识能力的局限又使之存在着某些违背辩证思维发展的“唯心因素”,这些因素阻碍着中医学理论的继续深化和发展。因此,中医学必须打破其“唯心因素”造成的桎梏,才能实现辩证的“扬弃”,在创新的突破中发展。

一、中医学理论辩证发展的沿革

早在《黄帝内经》的时代,古人就以自然哲学的阴阳五行学说作为中医学的最高理论规范,建立了最初的理论框架。历代中医学家以此作为理论发展的逻辑起点,立足于自身不同的医疗实践,不断丰富、充实了《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实践内容;他们往往致力于某一特殊领域的研究,使之得到深化,并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学术见解,使之获得突破性的发展。

(一)大量总结临床经验,丰富了前人理论的实践依据

    在中医理论发展过程中,前人提出的理论往往为后世医家揭示了研究的方向、观点和方法,但与后世医家相比,其实践内容又是显得相对的贫乏。于是,和其它自然科学的研究者一样,历代中医学家就在规范理论的指导下,“力图扩大规范所能够加以说明的事实的知识,加强这些事实同规范预测之间的配合,进一步详细表达规范的本身”。这种以规范说明事实的过程,必然的结局是使理论体系所包含的、依据局限的事实材料得到的种种抽象,与日益丰富的科学事实和感性经验联系起来,用新的事实验证、丰富着理论原则本身。这是中医学理论从抽象向具体发展的第一种形态。

《黄帝内经》中对痹证已有相当深度的认识,《痹论》专篇论述了痹证的病因、病理、分证等。其言病因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其言分证:”其风气胜者为 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显然,这对痹证的认识仍是较为粗疏的。后世张从正指出:”风气胜者为行痹,风则阳受之,故其痹行,旦剧而夜静;寒气胜者为痛痹,寒则阴受之,故其痹痛,旦静而夜剧;湿气胜者为着搏,湿胜则筋脉皮肉受之,故其痹着而不去。肌肉削而着骨……劳力无制、辛苦失度,触冒风雨,寝处潮湿,痹从外入“。(《儒门事亲·指风痹瘘厥近世差玄说》)他还提出了”痹证以湿热为源,风寒为兼“的观点;这无疑对搏证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作了重要补充。后世医家就这样在长期医疗实践中,不断地发现新事实,积累新的经验,根据规范加以理论的说明。这些事实和经验也就源源不断地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增添新的客观依据,扩大新的应用范围,开辟新的发展领域。宋代陈无择创立三因致病学说;钱乙、张元素以脏腑寒热虚实论病机、辩证等等;后世诸家无疑地在具体内容并进而在理论框架方面更加完善了。

(二)立足于临床各学科的研究,使中医学理论在某些具体领域里率先发展

历代医家由于所处的不同的社会和自然环境,决定了他们各自不同的临床实践以及思维研究方法上的特殊性,并使得他们能够在不同的领域,以其独特的见解,提出一系列规范制约下的新理论原则。随着认识的深入,他们日益深刻地揭示出各个具体领域的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弥补了规范理论只能抽象地反映事物的一般特性及其最简单的联系的缺陷。这是中医学理论从抽象向具体发展的第二种形态。是事实材料和规范理论互相沟通的逻辑中介。

如果说《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学的辩证论治进行了一般规律的研究;《千金方》、《外台秘要》等则大量收集、整理了临床用的方剂。那么,与现今理法方药辩证论治体系相比,对治法的研究在当时无疑是比较薄弱的。这大概就是金元四大家至明代温补学派大都集中研究不同治法的逻辑原因。他们虽然在学术渊源上无不宗旨于《内经》、《难经》等经典,但是不同的实践基础使他们走上了不同的学术道路。这表明,中医学和西医学一样,是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的。

(三)积累对反常现象的认识,使中医学理论在突破中发展

    任何事物的内部外部均存在着互相区别、排斥、对立的关系。中医学的阴阳学说认为任何事物必然存在与自身相互对立、统一的物质势力。这种自然观使得中医学主要是从人体与自然界及其内部各个方面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中来认识人体。当人们试图认识事物内部的阴阳变化时,他们就以不同的角度来考察已有理论中的种种规定,往往只能先认识事物的某些方面,然后才能认识到另一些方面,日积月累,事物内部各个方面包含的差异性就开始显露出来,理论也就有可能更加全面,因而更加深刻地揭示出事物内部的复杂规律。这是中医学理论从抽象向具体发展的第三种形态。它是前两种形态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最富有变革性创新性的一种形态。要使得人们从更高的角度,更深的层次对人体复杂多样化的生理病理现象作出理论阐述,直接地推动了理论变革和进步。

中医学的外感病学说从《内经》到《伤寒》和温病学说,经历了从同一到两歧的发展。虽然《内经》还没有分别阐述伤寒、温病的理论体系,但它却是二者共同的理论基础。而《伤寒论》又使中医学能够在伤寒这个特殊领域,更深刻地把握外感病的发生传变及辩证施治基本规律。这是《内经》的外感病学说所不具备的。虽然曾经也有过将之作为整个外感辩证论治的理论尝试,但并没有如愿以尝。研究和认识的深入使得人们逐渐从更多的”反常“规象中认识到温病对于伤寒的特殊性,导致了温病学说的建立。中医学关于外感病的学说由此实现了自我的辩证否定。《伤寒论》的适用范围得到了更确切、具体的揭示,得到更加符合临床实际的应用。随着研究的深入,必将有新的理论使《伤寒论》,温病学说互相区别的理论原则得到统一的阐述,使二者的合理成份构成为新理论中的一种局部情形,从而使理论在否定之否定中实现新的突破,达到新的高度。

二、中医学理论发展中的唯心因素

由于时代和科学水平的局限,在中医学理论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形而上学与诡辨论的干扰,这种干扰违背了辩证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阻碍着理论的深入发展。

(―)形而上学的”道守如一“

两千年来,中医学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但是,它却始终没有脱离阴阳五行学说的基础,其具体的理论原则,都只是对阴阳五行学说及其相应的理论结构的一一映射,表现出各种学说之间的理论同构现象,以习惯的语言表述,就是“道守如一”,“天道守恒”等等。在中医学的理论思维中,认识对象虽然是运动变化、复杂多样的,而按阴阳五行制作的理论框架又是一成不变的,在这种理论内部,实际上存在一种难以导致创新和质变的惰性结构,任何运动调节,都难以超脱出阴阳五行结构界限的范围。

    (二)臆想矛盾的诡辨干扰

由于研究方法上的种种局限,中医学不可避免地具有猜测和想象的特征,使得它至今不能深入到事物的内部,去把握各种互相作用、相互联系的具体过程,对形态与功能的关系更是了解甚微。因此它无法象西医学那样回答这样的问题:在事物的功能行为发生变化时,其形态结构的变化如何?其功能形态变化经过的各个具体环节及其条件如何?可能的条件与可能的变化趋势及其相互关系如何?这方面的理论困难使中医学难以把握人体形态结构上的运动规律,也难以在直观领域以外确切地把握功能变化的具体条件和规律。因此,它不得不降低理论预测的准确度和精确度。以至出现这样的情形,理论可能对已经成为过去的事实作出种种合乎规范的解释,却难以对将来的现象作出有把握的预测。

五运六气是中医学用来说明气候变化及其与疾病流行关系的理论。何年何月出现何种气候,取决于运气之间的相互作用。但这种相互作用的方式又不是确定的。根据五行生克乘侮规律,各年各月多种气候都有出现的可能性。它规定了每年的大运、主运、客运,主气、客气、胜气、复气等,却没有规定何年岁运太过,何年岁运不及,何年岁胜气不足,何年岁复气有余。一切均有待于”善言天者,必有厌于物“,即根据已发生的事实来选择理论说明的方式。以实践第一来说,这是正确的;但从理论预测来说,却反映了理论与现实的不和谐。这样的理论说明并没有把握变化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只能是脱离了条件来谈论变化,将臆想的矛盾强加于事物本身,终究陷入了诡辨的泥沼。

三、中医学理论必须在辩证”扬弃“中发展

第15篇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1-0131-01

1 什么是肿瘤

肿瘤是人体中正在发育的或成熟的正常细胞,在不同的相关因素长期作用下,出现过度增生或异常分化而形成的新生物。它与正常组织和细胞不同,不按正常细胞的新陈代谢规律生长,而变得不受约束和控制,并呈无规律的迅速生长,以至可以破坏正常组织器官的结构并影响其功能。

2 中医学对肿瘤认识的理论基础

《内经》云:“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医宗必读》说:“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外证医编》载:“正气虚则成岩”。《景岳全书》亦云:“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这说明肿瘤的发病是因为正气不足,邪气内踞,积而成之。祖国医学的正邪学说揭示了所有疾病。包括肿瘤的发病与发展的本质。然而它是一个总的概括,具体来讲,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无论机体哪条经路,哪个脏腑,哪个组织器官的功能失调,皆可使正气虚损。而无论是阴阳失衡,脏腑失调,气血失畅,情志失和,邪毒侵等,都能导致气滞、血瘀、湿聚、痰凝、热毒等“内邪”,若不及时调理治疗,久而久之邪气踞之,则可发为肿瘤。

3 中医如何看待肿瘤的预防

中医理论认为由于人体正气不足,外邪内侵,加之情志不畅,致使机体阴阳失衡,脏腑失和,气血失调,经络阻滞,而引发内部,无论是外邪、内邪,客于人体、经久不去,积而成之则为肿瘤,因此可见正气不足是肿瘤形成的根本原因,“邪气踞之”是肿瘤形成的基本条件,因此扶养和保护正气,避免和减少外邪侵入,阻止和消除内邪的产生,便成为中医对肿瘤预防的重要环节,从预防的角度看“扶正祛邪”属于肿瘤一级预防的范畴。

4 中医治疗肿瘤的特点

4.1 整体观:如同对待其它疾病一样,中医对肿瘤病人也是从全身特点加以考虑,而不是仅局限在肿瘤病灶本身。恶性肿瘤是一类全身性的疾病,病灶与机体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的抗瘤能力相互制约,互为消长。局部的肿瘤灶可以对全身各系统产生广泛影响,对多数病人来说,局部治疗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所以在肿瘤的治疗中,不但要注意肿瘤灶的消除,而且更要重视整个机体的抗瘤能力。肿瘤灶的消除或控制可以改善全身状况,而全身状况的好转及抗瘤能力的增强又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浸润与转移。所以中医的整体观对肿瘤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2 正邪学说:中医认为任何疾病包括肿瘤的形成和发展,均可概括为正、邪两方面关系的变化。一切能够导致疾病的因素都可称为“邪”,主要有气滞、血瘀、热毒、湿聚、痰凝等。而“正”是指人体的正气,包括先天禀赋及出生后培养和建立的抗病能力,正气包括气、血、阴、阳等诸方面。正气不足则为虚弱,无论是整体虚弱或是一脏腑虚弱,都是肿瘤形成和发展的先决条件。

4.3 辩证论治:辩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的另一大特点,也是中医治疗肿瘤的最高原则。对广大不同的患者,不同的肿瘤,在不同的阶段必定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综合其所有的症状、体征,经中医理论的归纳,分析后确定为某“证”,而这个证则是对这一患者在该阶段的某种疾病从病因、病机、病位及表现等方面的高度概括。同时它也是指导临床治疗用药的依据。只有明确了证,才能按证制定治疗原则,制定了正确的治疗原则,才能保证准确用药以达疗效。中医的辩证方法包括:八纲辩证、脏腑辩证、气血辩证、六经辩证、四分辩证、三焦辩证等。在肿瘤的治疗中常将八纲、脏腑、气血三大辩证配合应用,对于肿瘤的治疗,在扶正祛邪的总原则下可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清热解毒、理气行气、活血化瘀、祛湿化痰、软坚散结、以毒攻毒、祛腐生新等大的治疗原则,在以上各原则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制定具体的方法,相应用药,以达到治疗肿瘤,缓解症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