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双减下的素质教育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加减法”;构建;活力交融;“天堂”
一、思想上坚持“一个中心”,明确“两种地位”
坚持“一个中心”就是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牢固树立“人本主义”思想。这包括让学生在知识、技能、思维、想象、创造、心灵、人格等诸方面全方位地发展。
明确“两种地位”就是指教师应明确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即引导者、组织者、激励者、参与者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在师生、生生尊重平等前提下应尽量充分地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创造性。“坚持一个中心,明确两种地位”是实施语文素质教育、教学产生良好效果、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增强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思想前提。
二、教学行为上做好“三道加减法”
做好“三道加减法”是指在坚持做到上述两点的前提下,教师“以生为本”,将学生置于和自己平等的地位上,明确自身主导和学生主体的角色,充分发扬教学的民主,让学生自主学习,自由合作,自信交际的教学思路,做好“三道加减法”就是要从时间上切实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有限的40分钟内,最大限度地压缩教师讲的时间,以挤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也就是说,教师教的活动量缩减下来,学生学的活动量增加上去,从而保证学生有充分的学习、探索、交流的时间和生命活力展示的空间。
具体做法是:
1、做好“减法”
(1)精减教学环节。教无定法,但贵在得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任何教学环节、手段都必须为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能力培养及语文才艺的发展服务。学习新课,要学会精减教学环节,留足学生活动的时间,不能程式化,不允许每一节课都要从审题、介绍时代背景、范读开始,也不能每节课都“组、复、新、巩、布”。其一,应该根据教材难度和学生当前认知水平确定教学环节,选择恰当手段。例如:教学《燕子》一课,我就按①谈话激趣、据题导疑,②带疑自学、交流评议,⑨书声琅琅、表情达意,④小结写法、模写创作等四个环节进行。整个的过程既无“复”也无“巩”的环节,但由于多了学生自主质疑、自由交流、自愿摹写等自主学习环节,而让学生兴味十足,很好地学习了课文内容。并由读悟写,提高了读写能力。其二,根据学情,减“师讲”添“众讲”。
(2)精减教师讲解、提问。学生学习课文,不是靠教师讲懂的,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读懂的。否则结果只能是老师口燥唇干,学生无动于衷,费时而学生无所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是不讲,而是要讲在点子上,即讲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学生的疑点、语言文字的训练点上。讲课语言要力求简洁、精炼,不浪费课堂上的分分秒秒。
值得注意的是,课堂上的“一问一答”,少部分学生唱主角,大部分学生坐冷板凳,会严重影响大部分学生的发展。提问要少而精,提得恰当,问在点子上。应提倡以读为本、以问促读、以问激趣、以问导思,从而诱发学生在读书活动中,通过紧张的思考、分析、探索等智力活动来达到获得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的目的。
2、做好“加法”
在做“减法”的同时,要做好“加法”。即教师活动量减下去之后,怎样使学生的活动量增上去。我认为应做好“三个增加”。
(1)增加学生独立阅读、合作探究、群体展示的时间。无论是课内外预习、复习,还是新课的学习,都应该有学生充分的独立阅读、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小组间心得展示及其他自学活动。教师必须以中等学生为依据,发挥优生的“小老师”职能,给学生以充裕的时间,让他们充分经历认知过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群体展示,决不能因少数尖子生已完成而“走过场”。
(2)增加学生读书、背诵的时间。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而完成这一任务的最重要的途径是读的训练,这对体会文章内容、表现文章感情、积累语言材料、培养良好语感、发展写作能力极为重要。因此,我们必须在每堂课中,至少花一半时间用于学生的读的能力的训练,保证让所有的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达到读正确、读流利的要求,以至对精彩的段落、篇章能熟读成诵,从中感受、领悟和吸收语言的精华。
一、借助商考的指挥棒创新
高考是根指挥棒,对中学教学起着明显的导向作用,有利于中学推行素质教育。这一导向作用集中体现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
1 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了考查能力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在这方面的做法是:其一,在选材上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要求学生用所学的理论,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分析。2005年高考政治第38题的抗洪救灾,都是现实生活和时代脉搏的反映,其二,注重知识的应用。近几年高考试题由知识立意转为能力立意,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政治试题中引导学生分析重大现实问题的做法,都说明了这一点。顺应高考这一导向,我们在教学中应将学生从封闭的课堂中解放出来,拓宽视野,密切关注国内外现实生活,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观察、理解、分析重大现实问题,提高应用能力。
2 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对某一现象的解释,某一科研成果的取得往往需要涉及多学科的知识,所以知识的综合应用就显得日益迫切,为适应这一需要,高考试题中增加了综合能力的测试。如政治学科用经济、哲学、政治常识三种知识分析同一材料,针对这一动向,我们在教学中应采取的措施是:在知识方面,应注意知识的系统梳理,使之形成网络;在应用方面,应注意从整体出发,优化各个部分,使整体的功能大于各个功能之和。
3 鼓励想像,倡导创新
近几年的试题逐步改变了传统试题的老面孔,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主要表现在:①一题多解,鼓励发散。客观事物是复杂的,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此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2000年高考第34、39两题作出与标准答案不同的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得分。②鼓励想像。想像是创新的阶梯,它有助于开阔思路,激发突变。③褒奖创新。为适应这一趋势,教师应自觉地做到以下六点:其一,克服因循守旧的定势,充分认识创新的重要性。其二,及时收集在创新方面的新知识、新信息,营造创新的舆论氛围。其三,在课堂教学中变“灌”为导,为学生自主创新留下充分的余地。其四,多编制问题情境题,设疑导思。其五,采取多途径作业、多正案选择、多样性解答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其六,鼓励标新立异,保护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二、在减负中创新
中学生的负担目前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一是时间紧。从宏观上,三年的课程两年上。留下一年备高考。从每天的日程看,除了三个饱(吃饭)、一个倒(睡觉)以外,其余时间几乎都在书山题海中艰难跋涉,课外活动成了自习的代名词,午休晚寝被视为“过电影”(对当天讲的功课进行回忆)的最佳时机。星期天已成了“星期七”,节假日依然是一张课程表。二是任务重。主要表现在:①记忆负担重。课本上有的,教师补充的,统统要记住,②测试频繁。在相当一部分学校,尤其是高三年级,可以说是小考天天见。中考(单科)不断线,月底统考论好汉(排名次),弄得学生晕头转向,疲惫不堪。三是压力大。考试考得好了,老师要求更上一层楼,考得差了,老师批评,家长埋怨,学生在每天的战战兢兢中迎接“黑色的六月”。在这种疲于奔命的环境中,创新精神怎么会得到培养呢!要培养创新精神,只有减负。有人会问,在高考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学生的负担能减下来吗?回答是肯定的,能!高考命题的原则是: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推行素质教育。只要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减负,就一定会收到明显的成效。
首先,要更新观念,研究高考试题的新特点,变应试与创新的对立为二者的有机统一。其次,发挥教师的关键作用,做到教师下海,学生上岸,具体做法是:①厚积薄发,变机械重复、满堂灌为启发诱导,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解疑解惑,抓住教材的内在联系串联知识,使零碎的知识点点成串,串串成体,形成一棵知识树,用时信手拈来,减轻学生识记的压力。②教师运筹帷幄,编制出高质量的试题。一份好的试题应具有针对性、思考性、层次性、迁移性,学生通过解题,能够变知识为能力,并通过知识的迁移,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其次,为创新创造宽松的环境。一个茶杯,有空位方能盛水,一个人有时间才能创造。既然高考的导向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完全没有必要用考试和成绩排队这两根大棒来制造紧张空气。考试的目的是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能力的形成情况,鉴于这种目的,一般性的考试也可以不打分,只在错误的地方划出标记,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让学生自己去订正,给学生留下创造的空间。
三、在对传统教育的反思中创新
1 在落实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培养能力
就知识和能力的关系而言,知识是基础、是前提,能力是知识的运用和升华。传统教育强调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继承性,重视知识的积累的储备,这一点是正确的。培根曾经强调“知识就是力量”,牛顿说他的成功是因为站在了前人的肩上。这说明知识、经验、技能为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试想,一个连基础知识都搞不清楚的人,连起码的基本技能都未掌握的人能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吗?但知识毕竟不等于能力,一个人掌握的知识再多,如果不变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就只能像战国时期的赵括一样――“纸上谈兵”。这就要求我们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不要就事论事,而要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分析,归纳出事物的共性,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实现知识的升华,同时,又要在共性的指导下,认识事物的特殊性,提高辨析能力,以实现知识的应用。
2 实现由教师主体向双主体的转变
在教与学的关系中,传统教育认为,教师处于中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这种看法有一定的道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增强教学的方向性、组织性和简约性,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在创新教育中,应变教师单一主体论为双主体论,在授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讲出道道来;而在学的方面,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这一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指导学生的学,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以便有效地实现由教到学的转变,将知识内化于学生的头脑中。
关键词:优化;作业设计;评价;语文素养
此前,浙江省教育厅出台了有关“减负高质”的文件――《关于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文件中指出“一定要深刻认识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严重危害性……坚决把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下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业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续。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能巩固已学知识,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把课堂中激发的兴趣保持下去;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新能力;能让我们教师了解课堂教学的效果,了解学生的知识缺陷,还能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一个导向作用。但是从当前小学语文作业的现状来看,学生普遍存在着厌做的现象,很多学生在大量的题海中沦为作业的傀儡。
一、当前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习形式单一,内容不新颖。由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原因,老师布置的练都是再现式的,巩固性的练习。如大多数老师会布置字、词、段的抄写,课文的背诵,相关配套练习册中的练习。
(2)练习量过大,机械重复过多。学生埋头于题海中,重复练习着很多可能已经会了的东西,这样既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又使学生感到厌烦。
(3)过多关注知识的掌握,忽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4)练习的设计教师客观性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导致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
(5)评价的“标准化”,“单一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厌学,不想做练习,甚至有的怕做练习,这样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优化作业设计,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 关注差异,作业分层设计。
(1)基础性练习想、易做的练习。对于一些知识基础较差的“学困生”来说,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相对弱些,所以应降低难度,以基础性的练习为主,(比如说字词的抄写、好词好句的积累等等)使他们感到易做,从而乐做,在享受到成功喜悦的同时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比如说一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学完后,可让他们积累书中有关春天的词语、优美的语句。
(2)发展性练习:发展性练习,就是源于书本,但是又高于书本,要有学生自己个性化见解的练习。对于中等生来说,基础知识较为扎实,领悟能力较强,就有必要给他们增加难度。这一类学生,潜力是比较大的,要是努力一下,可能进入优等生的行列,要是松懈一下,就有可能退到后进生的队伍中。故应设计一些发展性练习,激发出他们的潜力来。同样以一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为例,可让他们积累课外有关春天的词、句、诗,仿写课文的诗句,为课文配画等。这样,既能促进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又能让他们在挑战自我中获得成功的喜悦,跳一跳中摘到桃子,向优等生靠拢。
(3)创新性练习:创新性练习就是源于课本的综合性、创造性的练习。这类练习题主要是给班里的优等生来做,让学有余力的学生不再“吃不饱”,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比如说,学了课文后,可做续写、仿写、配画、想象写、读后感等一些想象型、赏析型的练习。同样的以春天为例,他们就可以到野外找一找春天,写一写春天等。
可设作业超市,让学生自主选择,亦可让学生自己参与设计作业。这样,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增强做作业的兴趣,进而增强学语文的兴趣。
2. 增加作业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让枯燥的练习变得有趣味,让学生乐做、爱做呢?语文练习的趣味化,在于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运用多种形式、多角度地感知知识,获取知识。
(1)用富有童趣的语言来描述题目。比如说找错别字,题目换成“看看谁有一双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或“我来当当小医生”,学生一下子就来劲了。题型是一样的,但是描述的语言不同,学生的兴趣就不同了。
(2)练习的形式力求丰富多彩。新课程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所以作业应改变过去单一的形式,力求新颖、多样,并尽可能贴近生活。比如说可结合游戏、体验、剪集、绘画、观察、表演、实验、调查、参观、访问、制作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语文作业与活动巧妙地融合起来,让作业不再枯燥乏味,让学生爱上做语文作业。
3. 与其他学科和谐融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
新课程标准强调“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工具性学科。语文学习的内容是包罗万象的。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提出人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最高目标。如何更好地把音、体、美、科等学科的知识有机地渗透在语文练习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可采用听、说、读、写、演、唱、画等多种形式结合,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对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
4. 作业的评价应多维度、多手段、多方式。
让评价不再停留在对与错的甄别层面,使评价成为点燃学生练习兴趣的一把火。评价不是目的,只是促进学生得到发展的一种手段。故评价不仅仅是判断,更应该是一种改进和激励。对学生进行激励性和发展性的评价,尽可能地从定量转化为定性的语言性描述性评价,呵护每一颗渴望长大的童心。
(1)分层作业分层评价,符号激励,语言鼓励: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孩子更是如此。当学生完成相应的分层作业时,教师应采用各种方式加以肯定。比如说,学生准确地完成了作业,教师可在其后面画上一颗五角星、小红花,如果字迹非常漂亮,可再加上一些小动物(比如说小兔)的笑脸,还可添几句鼓励的话:“你的字可真漂亮啊!小兔兔要向你学习哦!”有些学困生当他有了进步,应该马上加以肯定,如笑脸加鼓励的话“你的进步可真大啊!加油,你一定会更棒!”如果学生退步了,不该错的错了,可画上惊讶的表情,伤心的哭脸,写上“?”或几句期盼的话等。我们应该尽量寻找学生作业中的亮点,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肯定的机会。如学生的作业中有创新,与众不同,可画上一个大大的五角星娃娃,内写“创意之星”。一张张生动的脸谱,一句句激励的话语,架起了师生间沟通的桥梁。学生会在老师的肯定中获得成就感,喜欢上做作业,会在老师的期盼中改正,进步,得到发展。
(2)多方评价,师、生、家长共同参与。传统的评价以老师的评价为主,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我们应让学生也参加进来,比如说可采用自评、互评、教师总评相结合。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通常能发现我们老师未曾发现的亮点、缺点,既促进了被评者的发展,自己的知识与能力也在互评中得到了提高。把评价权交给学生,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也激发了学生作业的兴趣。再者,在减负的大环境下,低年级不留书面作业,只留口头作业。比如说拼音的拼读,课堂的拼读训练时间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课外进行巩固练习,而且这些练习的面广,需要的是即时评价,老师一个人是忙不过来的。这就需要同伴、家长的参与。这类练习可设四关:自评关、同伴关、家长关,最后是老师的抽查关。家校合力,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3)多次评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是很难一次将作业做得完全正确,漂亮的。如果一次评价,好的学生可能是一次成功的体验,但大多数学生是体验不到成功的快乐的。如果学生每次体验到的都是失败,那么时间久了,他就会失去信心,失去兴趣。为了让学生养成主动纠错的习惯,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教师可实施一次作业多次评价。学生没做对,可进行一次、两次甚至多次修改,在修改错误后,仍可得到老师的五角星、笑脸、小红花等。
作业评价应是主体评价与客体评价相结合,多方评价,多次评价,多元评价,让学生在充满激励的生长环境中体验成功,感受自信,得到可持续发展。
“教者有心,学者有益”。老师们,让我们都来优化作业设计,改变作业评价,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作业不再成为学生的枷锁。在新课程改革的春风中,让作业成为学生飞翔的翅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