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茶道精神的核心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抑郁Y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也是一种典型的精神障碍疾病,患者表现为焦虑、悲观厌世、情绪消沉、认知功能衰退等,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自杀、妄想症的症状,难以治愈,具有反复性,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为探讨对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的效果,特选取9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并根据护理干预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26例,女19例,年龄31-77岁,平均年龄为(46.21±1.26)岁,病程为1-6年,平均病程为(2.21±0.45)年;观察组患者男28例,女17例,年龄31-79岁,平均年龄为(46.24±1.23)岁,病程为1-6年,平均病程为(2.24±0.35)年。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基本资料、年龄基本资料、病程资本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给予患者饮食、用药的指导,保持病房内部环境的卫生和整洁,控制好室内温度和湿度。
观察组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心理疏导:
①心理护理: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真实心理状况,对于负面情绪进行有效的疏解,改善患者低落的情绪,提高患者积极面对疾病的心态,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
②引导负面情绪的发泄:低于抑郁症病情比较严重患者,医护人员应给予其尽量多的关注度,引导其说出内心真实的想法,改善患者负面心理,提高内心正能量。精神护理:
①认知护理:对患者实施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度,提高治疗配合度。
②沟通护理:医护人员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的真实心理状况,给予患者暖心的护理,温馨、舒适的环境。
③其他护理:通过与患者家属进行交流,提高患者家属对于患者疾病的重视度和配合度。
1.3 指标观察
观察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量表评分情况。焦虑、抑郁量表评分采用汉密尔顿抑郁、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分,总分为6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负面情绪越高,症状越不好,反之,负面情绪越低,症状改善越好。
1.4 统计分析
将数据全部录入excel表格中,用SPSS18.0软件此次研究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用(±s)表明此次研究中得到的数据计量资料,用检验此次研究中得到的数据计数资料,P值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量表评分情况
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量表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量表评分改善程度相比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生活压力等因素的影响,抑郁症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患者一旦患病,情绪比较低落、思维缓慢、兴致丧失等症状较为常见,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轻生的念头,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严重威胁。
随着抑郁症患者的逐渐增加,对于患者的治疗成为了人们关注的话题,针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主要是对患者负面情绪的疏导和心理状况的改善,因此,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的联合治疗被广泛应用,本本分分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和生理的辅导,对负面情绪进行有效释放,缓慢的引导患者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对患者实施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提高患者对于抑郁症的认知程度,最终,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度,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不良症状,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治愈率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的效果显著,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得到了显著改善,负面情绪得到缓解,治愈率得到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何芳华,文云波,赖永金,等.针刺配合心理疏导在中风后抑郁症早期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5)72-74.
[2] 黄先娥,戴晓燕,陈传萍.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10):145-146.
[3] 王彦芳,杜巧荣,李素萍,等.伴发睡眠障碍首发抑郁症认知功能损害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5,41(2):71-75.
[4] 杨霞,厉惠.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21(20):66-67.
[5] 郑喜艳,周欢,田玉洁,等.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抑郁症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10):77-79.
[6] 杨霞,厉惠. 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20)
[7]刘倩. 心理护理改善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对照研究[J]. 中外医学研究. 2014(09)
[8]江登波. 浅议老年患者抑郁症的心理疏导以及精神护理[J].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06)
[9]冯艾群. 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疗效的影响[J]. 中外医学研究. 2012(06)
[10]周海蓉,高茜,李延环.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早期护理干预[J]. 中国医学创新. 2011(23)
[11]王丽萍. 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的效果观察[J].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3(11)
[12]石磊. 浅析老年患者抑郁症的心理疏导以及精神护理[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06)
[13]杨慧君. 心理护理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在治疗抑郁症中的疗效[J]. 中国医学创新. 2013(29)
[14]陈丽.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27)
[15]金凤仙,赵建利. 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效果观察[J]. 广东医学. 2013(20)
[16] 沈琴庆,鲍淑兰. 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08)
[17] 郑喜艳,周欢,田玉洁,陈聪. 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抑郁症发生率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15(10)
随着社会发展,物质水平的提高,精神方面的下降,针对于中青年人群,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刺激,产生中青年精神分裂,对患者和社会形成严重的威胁,在对中青年精神分裂患者实施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还应实施心理疏导,改善患者精神状况,引导患者配合治疗。为探讨心理疏导联合药物治疗在中青年精神分裂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特选取96例中青年精神分裂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6例中青年精神分裂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ICD-10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患有严重肝、肾、心器官疾病患者;重型精神疾病患者、痴呆和严重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26例,女22例,年龄21-43岁,平均年龄(30.33±2.43)岁,病程0.2-3年,平均病程(1.53±0.62)年;研究组患者男25例,女23例,年龄21-42岁,平均年龄(30.28±2.23)岁,病程0.4-3年,平均病程(1.64±0.52)年。两组患者在性别方面基本资料、年龄方面基本资料、病程方面基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给予患者利培酮片(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产生,国药准字:H20050160),口服治疗,开始用量为0.25-0.5mg/次,随着治疗的进程,增加药量控制为2.0-6.0mg/次,2次/d。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心理疏导治疗,措施为:①与患者及家属建立互信度,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对负面情绪进行疏导,提高治疗依从性;②给予患者和家属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提高其认知程度;③适当的给予患者和家属正能量,进行举例说明,提高患者及家属战胜疾病的信心。
1.3 指标观察
观察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精神状况评分、功能状况评分、社会功能状况评分情况。精神状况评分使用简明精神症状评定量表进行评分,功能状况评分使用功能评定量表进行评分,社会功能状况评分选用社会功能评定量表进行评分。
1.4 统计分析
⑹据全部录入excel表格中,用SPSS17.0软件此次研究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进行t检验和检验。P值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精神状况评分、功能状况评分、社会功能状况评分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精神状况评分、功能状况评分、社会功能状况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精神状况评分、功能状况评分、社会功能状况评分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明显更好,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其具有慢性病的特点,难以治愈,需要长期进行治疗,患者的症状表现为思维、智力、行为、感知上面的功能障碍,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压力不断增大,中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逐年增加,对社会形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应给予重点关注。
中青年精神分裂患者长期使用药物治疗,极易产生严重的负面心理,导致患者的病情进一步加剧,中青年精神分裂症易出现幻想、自杀、幻觉等症状,对患者自身和他人均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对于中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应进行重点监控,避免对患者自身或他人造成伤害。
中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对于患者的负面情绪进行引导释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引导患者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能够清醒的认知自身的疾病,提高治疗依从性和配合度,达到治愈的目的。
综上所述,心理疏导联合药物治疗在中青年精神分裂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精神状况评分、功能状况评分、社会功能状况评分得到明显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文杰.心理疏导联合药物治疗中青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3(2):135-137.
[2] 张美霞,刘旭恩,张秀丽,等.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82例中青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6,43(2):272-275.
[3] 陈礼贤.药物治疗联合心理疏导治疗中青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4,1(14):2705-2705.
[4] 焦峰,孔令军,郑莉娜.心理疏导联合药物治疗中青年精神分裂症的效果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12):1597-1598.
[5]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患者的就业价值观及其预测因素研究[J]. 张永爱,曹平,李娜,任向明,唐争艳,师建国. 中国全科医学. 2012(19)
[6]综合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刘振英.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12)
[7]阿立哌唑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对照观察[J]. 韦安枝,赵兴民,马德荣. 中国医药科学. 2011(08)
[8]心理干预对养治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 杨英,杨毅. 中国民康医学. 2010(24)
[9]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治疗依从性的作用[J]. 王希红,蒋有霞. 齐鲁护理杂志. 2010(22)
[10]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43例效果观察[J]. 邱兵珍,许爱芳,傅廷东. 福建医药杂志. 2010(03)
[11]1052例精神疾病患者住院期间出现冲动行为分析及对策[J]. 朱琳,刘少华,钟秋园.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3(03)
[12]依那普利治疗65例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 郭茹. 中国医学创新. 2013(03)
[关键词]茶文化茶道茶道精神
我们知道,中国是茶的故乡,世界各国的植茶、制茶、饮茶均直接或间接源于中国。“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并把它发展成为我国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茶道与茶艺是茶文化的重要内容,其中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本文重在分析茶道概念的提出及茶道精神的创立,并且进而说明中国不仅是茶的故乡,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早提出茶道概念和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
何谓茶道,茶文化专家、北京社会科学院的王玲教授在其著的《中国茶文化》一书中对茶艺与茶道的关系作了精辟的论述,其中也包含着对茶道概念内涵的阐释。王玲教授说:“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穿的精神。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艺则无精、无神。……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
我们从王玲教授的论述中不仅明确了茶道与茶艺之间的关系,而且对茶道概念的内涵也有了正确的认识,即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艺茶过程中所贯穿的精神,茶道具有无形性和不可见性,需要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中如果缺少了茶道精神,茶艺便会无精、无神,就会失去茶艺的真正意义,行道是艺茶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我国唐代著名的爱茶诗人卢仝更是以诗的形式生动且细致入微地描述了自身艺茶行道的体会,揭示茶道概念的内涵。卢仝在其著名的茶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写道:“……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总之,茶道就是在操作茶艺过程中所追求、所体现的精神境界和道德风尚,经常是和人生哲学结合起来,成为茶人们的行为准则。正如已故浙江农业大学茶学专家陈香白教授所说:“中国茶道就是通过茶事过程引导个体走向完成品德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
有人说,虽然中国是最早发现并利用茶叶的国家,但却不是最早提出“茶道”概念和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其实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中国不仅是最早发现并利用茶叶的国家,中国也是最早提出“茶道”概念和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
“茶道”概念的提出在中国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唐代著名的诗僧皎然在其著名的茶诗《饮茶歌诮崔石使君》的最后一句提到了“茶道”这一概念,使其不仅成为中国提出“茶道”概念的第一人,而且也成为世界提出“茶道”概念的第一人。该诗的全文是: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飘沫香,何以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皎然虽然对“茶道”这一概念的内涵没有具体解释和说明,但在其诗中应该说已作了很好的诠释,人们如果用心去细细品读该诗不难体会其中的茶道精神。
继诗僧皎然之后,唐时的封演在其编撰的笔记——《封氏闻见记》中再次提到“茶道”这一概念,封演在《封氏闻见记》中说:“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灸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我国明代张源在其著的《茶录》中也讲到“茶道”。他说:“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
我国不仅是“茶道”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而且也是最早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
唐代茶圣陆羽在其著的世界第一部茶书——《茶经》中将茶人精神规定为“精行俭德”。陆羽《茶经》中有:“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即饮茶者应是具有俭朴美德之人。在陆羽看来,喝茶已不再是单纯地满足解渴这一生理需要了,而是对饮茶者提出了品德要求。陆羽的茶人精神其实就是茶道精神,所以说陆羽是中国乃至世界茶道精神的最早创始者。
继陆羽之后,唐末的刘贞亮在其《茶十德》中也对茶道精神有所表述。刘贞亮在《茶十德》中将茶道精神表述为:“以茶利仁礼,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