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乡村旅游的概念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也越来越多,旅游业在其他行业的带动下,也是得到了绝佳机会,获得了蓬勃发展。乡村旅游更是利用自身优势,异军突起。当然,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因仍处于摸索阶段,故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总的来说,前景还是可观的。
1乡村旅游的相关认识
1.1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环境旅游范畴,以具有乡村性的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范畴。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了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乡村地区开展乡村旅游活动,活动内容究竟是以环境旅游为主,还是以文化旅游为主,取决于该地区的本质特征。
1.2乡村旅游本质特征的认识
乡村旅游始于法国,其最初的发展是欧美度假旅游发展的一种空间选择。始于一群贵族到乡村度假,品尝野味,乘坐独木船,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通过这些活动,他们重识了自然,加强了城乡居民之间的交往。后来,各国相继有了乡村旅游。至20世纪80年代后,欧美乡村旅游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
2 乡村旅游的市场开发
开发农业旅游资源,主要是对农事活动、农村部落、农民生活、农业生态、农业收获物等农村事物进行开发。分析各省的发展农业旅游的条件,包括发展农业旅游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农业特色优势和客源优势等,为区域农业旅游开发提供了依据。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有多重意义。
2.1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
它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且从另一面也圆了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符合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
2.2乡村旅游市场特点
就国际市场而言,旅游业市场已发展成熟,已形成了“观光(感知)、度假(享受)、专题(认知)”三合为一的旅游产品复合体。即乡村旅游具有田园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专项旅游的综合功能。
就国内市场而言,因国内旅游市场起步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乡村旅游者享受到的是较低价位的消费水准、较低档次的旅游服务和较低层次的精神感受,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具有极大依托性。但对自然环境的天然性、纯净性、优美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文环境的古朴、新奇、“乡土味”、“民族味”的呼声越来越强,作为旅游目的地,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必备条件。
2.3乡村旅游需求趋势
单说国内,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仍表现出明显的需求层次初级阶段的特征,尚停留在观光——休闲娱乐阶段,表现为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单一,产品粗糙,经营粗放。当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旅游正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国内旅游多极化趋势和旅游消费个性化发展趋势正旺,国内乡村旅游也正向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国内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高。总体来看,当前乡村旅游需求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趋势,游客对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多功能、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日渐旺盛。
就旅游产品而言,乡村旅游是一个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是系列产品的集合,是一个产品集,它所提供给游客的旅游产品,可以是复合型的,可以是单功能型的,能够很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者。也就是说,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对乡村旅游产品都会有一定的需求,所以乡村旅游开发和建设面对的是整体的旅游消费市场,应根据个性化需求分层次进行开发和建设。
2.4乡村旅游产品的规划与设计:以案例研究为主
有的专家,如王仰麟、祁黄雄,借鉴区域旅游规划的一般流程,结合农业开发实践,对区域观光农业规划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进行了探索,即在对市场、区位、自然、社会经济、农业基础、旅游发展基础等开发条件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确立了规划区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进行总体布局和功能区分,并对观光农园进行了CI形象设计。
而章锦河等专家分析了安徽黑多县宏村古村的情况后,提出了宏村古村落旅游形象定位理念,并就主题口号、视觉形象、行为形象进行了方案设计,另有多位专家学者分别就西双版纳胶园农场度假区、南京汤泉农业科技师范园、昆明市呈贡县观光农业、广州市郊满山农庄进行了旅游规划的案例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内容。但这些案例研究的缺点是:大多停留在定性研究和一般的归纳总结水平上,缺乏理论的抽象,研究方法也比较简单。
3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存在的问题
发展策略是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另一热点,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我国目前观光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即观光功能、区位功能设计简单、重复,缺乏特色;农业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我国农村人口过多,客源市场有限;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观光农业园土地使用的非农化倾向突出等。对此,我们既要坚持持续发展,又要根据现实分阶段发展;既进行生态消费,又要注意生态保护;既要促进农业用地的合理流转,又要保证农业土地的正确使用方向等相应的对策和主张。
3.2相应的对策
如以旅游城市为客源市场的乡村旅游开发,我们可以提出面向回城知青、城市离退休职工、周末工薪阶层、城市学生和自城市输出的外国游客等几个富有潜力的市场,开发农业旅游、乡村民俗旅游的策略。
就像前面所谈到的,可以把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相融”作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来讲。
都市文化属于先进文化,其对传统文化的吸附与冲击可想而知,旧难敌新,现代文化的魅力难以抗拒也不应抗拒,要发展就得接受新事物,乡村旅游也不例外。乡村旅游从业者应有超越农耕文化社会阶段的现代意识,既是农耕文化“戏中人”,又是农耕文化这场戏的“导演”,清醒地抉择两种文化的精华,使其有主宾、分主次地熔铸与乡村旅游大地上。 当然,要搞好乡村旅游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其前景还是广阔的。它投资少,风险小,是一项创意到位即可“点石成金”的旅游项目。
参考文献:
关键词:乡村旅游 视觉设计 体验
检 索:.cn
旅游交通,是以旅游为目的的整个出行过程,它以旅游者为主要运送对象,使与旅游密切相关的客货在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旅游目的地内各旅游活动场所之间产生空间位移,从而实现正常的旅游活动。[1]随着旅游交通工具、旅游路线开发、旅游服务设施的不断发展,关于“行”概念的乡村旅游不再只是强调简单意义上的交通线路,它既包含了景观路、生态路、文化路、交通路的四路合一,也包含了旅游路线设计的多样化。[2]研究以“行”概念的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视觉设计,传递与受众的信息不仅仅只是传递,而需要更加充分调动、分析识别空间的感知交流。根据包豪斯的设计理念“设计是为了解决问题”,设计出符合游客心理认知习惯的多元化导视系统,才能让“行”概念的乡村旅游项目开发视觉设计更加人性化。
相对旅游交通较匮乏的贵州省黔东南地区,大肆兴修高科技交通设施吸引游客实为不当之举。当务之急,应是根据自身特色对景区进行合理的再规划与开发,打造出具有自身品牌优势的精品旅游线路。以合适的形象定位、美学设计、视觉冲击为依据,扩展自己独立的旅游市场份额,使黔东南地区成为贵州省重点旅游品牌以及西南旅游市场的热点。打造精品“行”概念的视觉设计规划应坚持有聚有散,有紧有松,有重有轻的统一发展,明确贵州省“行”概念的乡村旅游项目开发视觉设计是基于贵州省现有的基础交通设施与当地自然条件、文化资源相互整合并因地制宜发展的资源因素。
一、公共交通设施的导视系统一体化视觉设计
由于近年来政府的政策优惠与支持,贵州省的基础交通建设还是取得了相对性进展。基本成就包括:公路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铁路网络形成并不断完善;内河航道发展迅速;民用航空快速发展。[3]随着贵州省黔东南地区交通发展的逐步完善,原来的单一局面已逐步发展为有主干道、一般道路、高架桥、隧道等多样化形式。基于黔东南地区旅游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前景,合理、科学的统一发展,促进视觉导向系统的一体化是首要。公共交通是旅游交通组织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实现交通方式、交通形式、交通导视等系统上的设计统一,对公共交通系统的完整性不可或缺。由于硬通设施的基本识别性,因此导视系统在视觉设计中应以快速识别为首,特殊效果为辅。
第一,具体航空、公路、大型交通等视觉导向系统应遵循国家标准规定,在其字体、色彩、双文、位置、大小的运用上,尽可能的统一全省的硬通视觉设计。第二,加强完善公共类交通的完整性,易于游客快速识别认知。第三,信息口地方,如进出站口、购票处、询问台、休息区、洗手间等公共服务设施处要有明确的识别符合或文字标示。具体设计可以以颜色、字体、图形的变化来依次呈现空间下的布局,注意公共设施要以人的认知习惯为前提设计。第四,公共交通导视系统化设计的最大特点,是以大量的信息转换为简单明了的有效信息并传达出来。因此有效进行层级设计是公共交通视觉导向系统的关键。第五,由于黔东南地区大部分以隧道、山路为主,因此公共交通视觉设计方面要注意足够的照明系统与危险信息指示。第六,公共交通设施导视系统的视觉设计中,指示牌应放置有利于人们视线所处的位置。其信息不用繁复设计,要做到简洁明了,视觉层次要鲜明的展示观点内容达到有效传递。
二、视觉为主,辅以多元化导向视觉设计
(一)精品走廊
随着汽车进入家庭的普及,自驾游逐渐成为交通旅游出行的新增长点。黔东南地区独有的生态景致、特色的人文民族风情都可成为宣传热点。其独具特色的山水格局与丰富的生态景观,更是为自驾游市场的开发提供了充分的前提条件。“车在画中行,人在画中游”的“步步不同景”更有着独特的视觉魅力。
乡村自驾游旅游项目开发的视觉导向系统设计中,有效运用多种导向信息的展示,并与周边环境的和谐统一是首要前提。第一,导视牌展示过程中,除常见的悬挂式外可利用周边环境特色形成特色摆放式:如立柱式、依附周边环境的附着式等。材料、尺度、色彩等方面可加入当地环境特色,使用统一化管理带来更好的视觉印象,起到对当地旅游风景的宣传和加深印象的作用。第二,自驾游需求的基本接待设施还有待加强,如公共区、休息区、功能区、停车场、汽车旅馆、加油站等设施需形成统一的导视系统。第三,政府因加强完善自驾游相关信息内服务,如媒体广告宣传。合理美观的自驾游视觉导视系统的开发,正确传递导向信息的同时又丰富了自驾游空间下的艺术视觉。同时也可利用自驾游机动性较强的特点引导部分游客向一些温冷或开放不完善的景点游览并增加宣传范围。
可开发地区:肇兴侗寨、凯里―黄平―施秉一线到镇远、隆里古镇等。
适合人群:精品走廊是围绕自驾旅游而开发的项目,其限制条件适合于有着丰富自驾经验的个人、家庭以及成员。
(二)步行者的时代
黔西南旅游部分景区由于地质原因以及基础交通设施的不完善制约着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反过来我们是否应该考虑如何将其劣势转换为优势?当前,“绿色”“环保”“低碳”以成为全球旅游产业关注的一大焦点。相较于其他旅游方式,徒步旅游体验模式的污染无疑是最低碳环保。值得探讨的是徒步旅游发展区域大部分集中于乡村、山区地段,由于道路标识不清晰,造成游客迷失现象不断。正因如此,设置醒目的当地地面标识,通过夸张、鲜艳的色彩和材料应用于指示系统、警告标识等可为徒步旅游提供有力的实际需要。
第一,徒步探访、深林便道、山间小道等设计中可以独特的指示文字吸引游客眼球并传达正确有效信息。第二,徒步旅游中重要的景点信息需及时更新与修正。第三,除了官方标注公路的景点示意图,一些有文化代表性的山寨等地缺乏统一设计。因此发掘当地民俗下的特色风情的设计,可加大徒步旅游对游客的影响范围。第四,深层挖掘特色的同时完善基础设施,如沿路配备必要的排污系统及回收系统,对环境污染有着专门的监管也是很有必要。第五,徒步旅游对于多食少动、工作应酬繁忙的肥胖中青年人以及老年旅游者,都有着极大的好处。它可以促进体内多余脂肪的消耗,更好的实现减脂的效果也可以改善心脏营养,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4]因此,徒步旅游形式的视觉设计宣传点以“运动”“健康”为启发。
可开发地区:梵净山、徒步八寨一山、肇兴―唐安徒步穿越、加榜梯田等。适合人群:独步旅游其简单、自由的开放形式较适合于以独立并敢于接受挑战的旅游爱好者们。
(三)水上旅游
人们追求旅游的过程除了舒适感还有娱乐感。旅程中人与自然地互动体验、征服或融入,都会构成游客对旅游点满足与否的直观感受。只有集观光、游乐、参与、体验、互动为一体的休闲旅游才能更好地让传统观光景区重新散发生命力。
随着越来越多大坝的建成,贵州省很快就会拥有大量的湖泊,成为群山、河流、湖泊聚集之地。这些湖泊的四周风景精美怡人,具有开发旅游的巨大潜力。第一,以原生态为导向标识系统与现代化交通娱乐设施项目进行融合。经过分析、设计形成整体的原生态视觉导向符号、导向标志,必定给游客带来独特的引导性信息,如水幕标识。第二,将自然风光的险、奇、秀、游融为一体,以系统化、人性化为原则构建统一的视觉硬件设施。第三,大力发展形象广告与标语,可发展山水相间的视觉设计既满足游客的观光需求,也满足了游客对当地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历史文化信息的了解。
可开发地区:舞阳河、杉木河、野洞河等。
适合人群:水上旅游项目属于安全系数较高并轻松的娱乐形式,因此较为适合以休闲为主的个人、家庭与团体。
三、保持本地特点,塑造特色的视觉系统
随着全球户外运动的蓬勃发展,户外旅游开始成为当下最热门的旅游方式。贵州省黔东南地区优越的自然地势与无严寒、无酷暑的爽爽气候都是大力发展山地户外运动的理想条件。
根据黔东南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可开展的户外极限项目包括:宿营、探洞、野营、丛林探险等。针对此类旅游交通项目如何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呈现特色。这就要求对于极限营销项目的视觉设计开发从广告、标识、服务区、咨询区等都应从定位、设计、包装中突出个性。第一,认真分析市场潜力,准确地进行视觉定位包装,最好的方法是以点代面,以概括、夸张的设计先突出一部分极限主体发展,这样在二次推广中有较大的设计空间发挥余地。第二,可根据不用特色项目的开发需要,打出符合形象的文字、广告语、标识等,运用得体的编排方式达到最醒目个性的视觉表现力,以不同的设计标语具有不同的个性获得宣传变化。第三,部分森林、草场及饲养基地适合较为轻松的视觉系统表达,可以自由为主题设计,突出个性化却不失变化的可能。通常情况下,虽然会要求项目视觉设计满足现下项目的要求,但是小地区与总地区之间的统一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地区之间的视觉系统不一致,甚至各自独立发展,则会显得杂乱无章,反而影响整体的发展。
可开发地区:梵净山原始森林、黔东南环线行走户外探险、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等。
适合人群:极限运动属于刺激并富有挑战的运动,安全第一的前提局限于它的适合人群大部分为身体素质较高的成年男女。
结语
“行”概念的乡村旅游项目开发视觉设计的发展是旅游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优化特色交通与旅游体验的融合,实现项目开发视觉设计的统筹有助于实现贵州旅游业更好、更快的发展。目前来看,以黔东南地区为例分析的贵州省“行”概念的乡村旅游项目开发视觉设计的发展前景是有一定的可观性。只有系统的改善贵州省地区旅游项目中视觉设计的不足,明确本地区独有的特色,建立新颖的视觉导视系统,才能更好的适应于旅游市场的需求,打造独属于自己的旅游交通品牌。
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硕士点项目“黔东南乡村文化旅游‘色彩规划’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2SSD019)阶段性成果之一。
注释
[1] 卞显红:《交通系统在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的作用探析》,《安徽大学学报》,2003。
[2] 王勃:《重庆市公共交通导识系统视觉识别设计研究――以市区公交车视觉导识系统为例》,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摘要近年来乡村旅游的兴起以及旅游业的空前繁荣,使人们的环境意识日益增强,人们开始探讨旅游环境承载力,但是少有人研究特定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通过对现有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的分析,提出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
关键词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
AbstractIn recent years,because of the rise of rural tourism and the tourism industry unprecedented prosperity,and people′s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increasing,people began to explore the tourism carrying capacity,but very few people studied specific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of rural tourism. Based on the existing analysis of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tourism environment, the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of rural tourism was proposed.
Key wordsrural tourism;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concept
资源与环境是人类进行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资源丰富,环境优良,则区域发展较快,反之亦然。近年来,乡村旅游的兴起以及旅游业的空前繁荣,使人们的环境意识日益增强,可持续发展战略广泛实施,乡村旅游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同时各种负效应也随之出现,并逐渐显示出其巨大的潜在威胁。例如:对旅游资源的掠夺性开发;旅游景区的粗放式经营;旅游设施建设的过度膨胀;环境质量的急剧恶化等。所有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威胁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重要基础和载体的旅游环境承载力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现就特定乡村旅游形式的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作一探讨。
1承载力理论
承载力这一概念首先是由帕克和伯吉斯在1921年提出来的。指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指生存空间、营养物质、阳光等生态因子的组合)某种生物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也可以理解为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某种生物个体可存活的最大数量。Lrmi和Clem A.tisdell对承载力概念的起源进行了探索,认为在人类生态学和生物学领域承载力概念最早可追溯到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在北美、南美及亚洲草原地区,由于草地开垦、过度放牧等原因,导致土地开始退化,因此为了有效管理草原和取得最大经济效益,一些学者将承载力引入到草原管理中,于是提出草原承载力、最大承载畜牧量等相关概念。由于全球人口不断增加,耕地面积日趋减少,于是一些学者又提出了土地承载力概念。美国的Allan在1949年将土地承载力定义为:“在维持一段水平并不引起土地退化的前提下,一个区域内能永久地供养人口数量及人类活动水平。”
20世纪50~70年代,国外许多学者探讨了土地承载力的计算依据,并认为:土地承载力是确保不会对土地资源造成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前提下,土地生产潜力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Mmillington等应用多目标决策分析法,以各种资源对人口数量的限制,计算了澳大利亚土地资源承载力。后来,很多学者从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等不同方面,对全球承载力问题进行了综合研究。因此,了解承载力理论以及其计算方法,对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
环境容量是一个环境学和生态学的概念,主要是指环境单元可容纳某种事物的量,后来人们在研究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关系时引入了这个概念。在早期的旅游环境问题研究中,人们普遍使用了旅游环境容量这个概念,用以表示旅游地在满足一定条件下的游客容纳量。此后,各国学者和研究人员分别从各自不同的研究角度丰富和完善了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和内涵[1]。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环境发展对旅游活动有着很强的反作用,环境容量的概念已经不能准确地表达旅游活动和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崔凤军在旅游环境容量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体系,并将其定义为:在某一旅游地环境的现存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对当代人及未来人有害变化的前提下,在一定时期内旅游地所能承受的旅游强度,丰富和发展了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和内涵[2-3]。
目前,大部分研究人员将旅游环境容量概念等同于旅游环境承载力,或将环境容量定位于环境承载力的一个分量指标。总的来说,相对于旅游环境容量,在旅游环境问题研究中使用旅游环境承载力这个概念更加科学、合理。首先,旅游环境承载力更能体现出旅游活动和环境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而环境容量作为一个环境学和生态学概念不能很好地体现出环境发展的主动性;其次,旅游环境承载力更加强调了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因此,本文在研究中采用了旅游环境承载力这一概念。
3国内外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
3.1研究概况
承载力用于旅游研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某一旅游区域范围内,在不破坏生态环境、满足游客最低游览要求(心理感应气氛)的情况下,该旅游区域所能容纳的游客量。包括物质承载力(自然环境和设施能够容纳的最大游客数)、心理承载力(在没有选择新的游览地之前,游客心理上所能容纳的最低的游览体验)、社会承载力(居民能够接受的游客的行为和人数的最大值)和经济承载力(在当地经济发展的前提下,能够容纳的最大旅游行为)。
旅游环境承载力(或旅游环境容量,国外旅游承载力)是由拉佩芝(Lapage)在1963年提出,但没有深入研究。直到1971年,利姆(Lime)和斯坦奇(Stankey)对旅游环境承载力问题提出进一步的讨论,关注旅游环境承载力的人才越来越多,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的领域也越来越广。大致经历了2个阶段:第1阶段旅游环境承载力作为一种科学理论,注重从理论的角度研究;第2阶段旅游环境承载力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应用在旅游地实际管理中[4-6]。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闲暇时间增多和休闲意识增强,使旅游成为日常消费活动。大量游客涌入,旅游地由于本身旅游资源特性,基础设施不完善和管理不当导致环境问题的出现。这些环境问题得到管理者和学者的重视。赵红红、刘振礼和金键对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计算进行了最早的探讨。保继刚和楚义芳等对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了深一步的研究。中国学者对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2类:第1类计算旅游地最大游客数;第2类景区承载力分级、评价。
总而言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内外对于旅游承载力的涵义、指标体系的建立、定量估算模型以及实证研究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研究的方法从最初的定性研究发展为通过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手段分析旅游环境承载力,并建立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和估算模型。研究的范围也从单纯考虑旅游目的地、自然环境承载力发展为权衡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综合承载力[7-9]。
3.2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旅游环境承载力更成为衡量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旅游规划的重要指标。与此同时,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动态变化性也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并通过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型来动态监测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变化。但是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中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一是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体系仍没有完全统一,其指标体系的构建缺乏普遍应用意义。虽然不同的学者因为研究的角度不同而对2个概念还有所争议,但是从目前国内大多数的实证研究来看,实际上研究的都是旅游环境容量问题。即研究的侧重点大多放在旅游点区的游客数量方面。二是目前旅游环境承载力的一些测算模型大多为静态模型,对游客的特点和景区的类型、分布状况等因素考虑较少,缺乏普遍适用性。不同性质的旅游资源地在旅游环境承载力限制瓶颈因素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在环境承载力的量测中应该体现这些差异性,这在目前还没有很好地解决。三是目前的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多是针对旅游景点或旅游城市,缺乏针对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尤其是缺乏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测算和指标体系的建立。乡村旅游地可以说是一个大型的旅游系统,其中集成了观光、休闲、体验、娱乐等各种功能的旅游点区。各个旅游点区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具有很强的关联效应。
4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
4.1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特征
4.1.1时空分异特征。从时间分布上看,旅游活动具有季节性。特别对于乡村旅游季节性更明显。由于乡村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因子、社会经济因子、当地居民的心理因子和管理者的水平等都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有规律的变化。因此,由这些影响因子决定的资源空间承载力、经济设施承载力、社会心里承载力及生态环境承载力也都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由上述承载力分量所决定的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就具有时间分布特征。
从空间分布上看,首先由于乡村旅游资源是由各种类型的旅游景点组成的旅游系统,各种旅游景点在规模、质量、区位等方面不尽相同。这样,在整个系统内部,就会出现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非均匀性和差异性。其次,由于作为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基础的自然环境其生态恢复力、敏感性等特征存在空间差异,社会经济环境和社会心理也存在区域性差异,这样就会出现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性差异。综上2个方面,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具有空间分布差异性。
4.1.2影响因素的多样性。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除了受旅游地空间规模、自然环境、地域差异等内在因素的影响以外,还要受到乡村居民素质、当地政府政策、乡村环境恶化等外在因素的影响。这些外在因素的影响具有不可控性。
乡村经过多年的发展后现在已不像以前是个简单系统,而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旅游只是乡村多种功能中的一种。乡村各种功能之间具有互动性,任何一种功能活动的变化都要影响到其他的功能活动。例如,乡村的农耕活动是为乡村的各种活动提供基础性资料,如果乡村中的农耕活动增多,就会增加对于土地、人员的需求,在土地、人员数量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就会减少转为旅游的农耕规模和人员数量的水平。
4.1.3限制性因素的差异性。乡村的性质差异性决定了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限制性因素的差异性。一般来说,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主要包括资源空间承载力、乡村旅游设施承载力、乡村生态环境承载力、当地居民心理承载力等要素。这些要素共同作用,决定着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对于不同性质乡村的旅游环境承载力,起主要决定作用的要素也会不同。例如,对于观光乡村旅游,主要影响因素是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乡村生态承载力。对于体验式乡村旅游,主要影响因素是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当地居民心理承载力。
4.2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构成
旅游环境承载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按照国家旅游局2003年的《旅游规划通则》,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城市旅游环境的特点,笔者认为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由以下4个承载分量构成。
4.2.1资源空间承载力(Resource Space Bearing Capacity,RSBC)。相对于单个风景旅游区而言,乡村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一般而言,乡村旅游资源的空间大小和质量水平直接决定着其旅游环境承载力。不论是何种类型的乡村旅游,资源空间承载力都是旅游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决定因素。
4.2.2经济设施承载力(Economg Establishment Bearing Ca-pacity,EEBC)。经济设施承载力是指乡村旅游接待设施规模的大小。乡村旅游接待设施主要包括供水、供电、住宿和交通运输等设施。供水、供电和交通等设施属于乡村基础设施范围,依赖于乡村的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住宿设施主要为旅游活动服务,其建设规模直接影响到旅游业的发展,是经济设施承载力的主要衡量指标。
4.2.3生态环境承载力(Zoology Environoment Bearing Ca-pacity,ZEBC)。生态环境承载力是指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不会发生不可接受的破坏条件下所接纳的游客数量。生态环境承载力对于乡村旅游的影响非常大。因为乡村旅游本身就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作为重要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方式。例如,土地承载力、水环境承载力、固体废弃物承载力等。
4.2.4社会心理承载力(Society Mentality Bearing Capacity,SMBC)。旅游活动本身也是一种促进人类各种不同的文化交流的过程。乡村旅游一方面会将旅游目的地的景色和文化展现在来自不同地域的游客面前,另一方面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产生冲击。旅游活动超过一定的强度不仅会造成游客旅游质量的下降,还会引起当地居民的排斥和反感。社会心理承载力主要表现在这种不断交流过程中的游客满意程度和当地居民对旅游活动的认知水平2个方面。
4.3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
通过总结现有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成果以及根据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特征及构成得出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为:反映乡村旅游地当地居民、当地环境、旅游者三者和谐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特性总和。这一定义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所研究的对象是乡村旅游。二是游客对乡村旅游的需要,可分为明确需要和潜在需要。明确需要是指那些为人们所公认的、不必明确表达的、大家都知道的需要。潜在需要指那些必须要加以分析、研究、识别才能够确定的需要。三是当地居民的认可度。即当地居民对发展乡村旅游所持有的观点或承受能力。四是特性是指乡村旅游所特有的性质。五是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动态性。游客需要、当地居民认可度、当地环境会随时间而变化,这就意味着对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需进行定期评审。六是优良、和谐的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受益对象不仅是旅游者,还包括乡村旅游地的农民、员工、社会投资者、当地政府等。
5参考文献
[1] 保继刚.颐和园旅游环境容量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1987,7(2):32-38.
[2] 崔凤军.论旅游环境承载力——持续旅游发展的判据之一[J].经济地理,1995,15(1):105-109.
[3] 崔凤军.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及其实践意义[J].地理科学进展,1998,17(1):86-91.
[4] 刘玲.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M].北京: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20-130.
[5] 翁钢民,杨秀平.国内外旅游环境容量研究评述[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3):39-44.
[6] 卢松,陆林,徐茗.旅游环境容量进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6):77-83.
[7] 曲小溪.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7.
乡村旅游,这一既古老又新颖的旅游形式,在过去的数年间,成为旅游者的新宠。人们被乡村自然的环境、开阔的空间和放松的氛围所吸引,大量的涌入乡村,去寻找某种满足(Sharpley&Jepson,2010)于是,从19世纪早期以来,乡村地区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逃避现代性”的旅游者(Heintzman,1999)。人们对古老的乡村田园风光的认知已经被理解为城市旅游者所追求的被社会建构的乡村性。旅游者对乡村空间的文化欣赏经历了根本性的转变,乡村旅游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感受,更重要的是深层次的,精神上的体验。乡村的自然的环境,是给人们生机和活力的最佳选择(Heintzman,1999)。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学术界对于乡村旅游的研究也日益增多。在众多研究领域中,学者们对于乡村旅游这一基本概念的研究相当普遍(刘德谦,2006)。然而,对乡村旅游概念认识不够清晰,深入,不全面是一直以来存在的问题(何景明,2002)。这个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就是学术界对乡村的界定不够清晰不够全面。若要定义乡村旅游,首先要界定什么是乡村。因此,本文从乡村入手,就学术界对乡村旅游这个概念的研究进行全面的回顾。
一、什么是乡村?
哪里不是城市?小镇,村庄,亦或是乡村,这些地方也许都不是城市,但也只是某种程度上而已。你可以在这些地方捕捉到城市的足迹,例如在城市上班的旅行者、在家远程办公的人,城市和乡村的传统二元对立边界正日渐消融。
――奈杰尔.斯里夫特
什么是乡村? Dernoi(1991)认为,乡村是指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非城市区域。从传统意义上来说,乡村常常与农事联系在一起。尽管农业生产在已经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逐渐减少,乡村地区仍然占有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土地面积(Statics Canada,2002)。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标准不同,给“乡村”下定义困难重重 (OECD,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994)。很多学者做了尝试(Bryden, 1994; Halfacree, 1994;Mormont,1987)。然而Shucksmith(1991)却认为,学者们对于乡村的定义大多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比如描述性的方法,空间决定论,地区特征等。然而,大众能够理解的乡村的定义是与“城市”相对立的“乡村”。乡村和城市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乡村是与城市相比较而存在,因此,若要正确的理解与把握乡村的界定,必须在与城市的比较中进行。由此看来,“所谓的乡村,从某种程度上看是指与城市差异较大的地区,这种差异可以从生产、生活方式等多种要素进行比较”(张小林,1998)。地理学认为,城乡之间越是接近,乡村发展越到了高级的阶段。也就是说,城市和乡村的边界完全消失时,既是乡村发展的最高级阶段。德国学者Tonies于1887年在其社会学专著《共同体与社会》中将乡村阐述为“社区(communities)--人们共同生活的地方”,而将城市阐述为“空间(space)――在空间里人们有着共同的利益”。(Sharpley&Jepson,2011)
另一些学者则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乡村的问题,他们认为,从传统二元论的角度来看,城市与乡村是有明显界限的(Cloke&Johnston,1990)。传统的乡村结构单一,同质性明显。城市化是乡村发生了巨大改变,传统的乡村特征逐渐在转化,从农业向非农业转型。职业、生态与社会特征之间矛盾出现。比如原先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从事非农业生产,从而成为工人、商人等,而有的乡村人口实现了地域转移,采取了外出打工的形式。此外,一部分城市人口迁移到农村。这样一来,城市里有了乡村的特征,乡村里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城市特征(张小林,1998)。这些要素的变动带动了地区的转型,出现了许多介于城乡之间的过度地区。克罗克曾根据人口、住户满意度、就业结构、交通格局及距城市中心远近等指标将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域划分为极度乡村(extreme rural)、中等程度乡村(intermediate rural)、中等程度非乡村(intermediate non-rural)、极度非乡村(extreme non-rural)和城市(urban)五种类型。
许多地区类型既不是完全的乡村,也非完全的城市,可以从典型乡村到典型城市排成一个连续谱,乡村与城市的差异只不过是某种程度上的问题,许多城市郊区和城乡交错区就处于这个连续体中间的位置(张小林,1998)。社会学研究还指出,即使在高度城市化的地区仍然存在着乡村的特征(OECD,1994)。
为了更好地解释这一观点,OECD于1994年提出了乡村性(rurality)。对于什么是乡村性的讨论主要集中于三个主要问题:人口密度和规模;土地使用以及农业和林业的主导地位;传统的社会结构、社会身份和文化遗产问题。
由此,张小林认为每个地区都可以看作是城市性与乡村性的统一体,乡村性强的地区就是乡村地区,即城市性弱的地区;城市性强的地区就是城市地区,即乡村性弱的地区。两者之间是连续的,不存在断裂点(张小林,1998)。图表1描述了乡村特征与城市特征。(见表1)
用乡村―城市性连续谱对乡村的概念加以描述,解决了乡村和城市界限不清的困境,为进一步研究乡村旅游奠定了基础。
一、引言
乡村旅游规划在乡村旅游开发发展过程中起着纲领性作用,它是根据乡村旅游发展规律和市场特点制定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而进行的各项旅游要素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本文对国内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进行综述,尝试了解国内乡村旅游规划研究进展情况及问题。
二、乡村旅游规划研究文献概况
为能直观地了解近年来国内乡村旅游规划研究进展,本文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乡村旅游规划”为关键词进行搜索,选取了国内期刊如《旅游学刊》、《资源开发与市场》、《地域研究与开发》、《旅游论坛》 、硕士论文及学校学报等刊物2000年以来的55篇文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近十几年来,学术界对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正在逐步展开,乡村旅游规划文献数量呈缓慢增长趋势(图1)。
三、乡村旅游规划研究方法
学者研究乡村旅游规划的方法以定性描述研究、个例实证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
四、乡村旅游规划研究内容
通过对这55篇的研究情况来看,国内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规划基础内容研究、乡村旅游规划的问题及意见研究、乡村旅游规划模式研究、乡村旅游规划设计、乡村旅游规划体系及乡村旅游规划法规建设等方面(表1)。
(一)乡村旅游规划基础内容
乡村旅游规划涉及的基础内容比较广泛,主要包括乡村旅游规划的概念、规划原理、规划原则、规划程序等方面。方增福(2000)提出了乡村旅游规划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基本原则是“选择独特的吸引力的乡村进行旅游规划、充分利用乡村基础设施,适当建设配套设施、旅游活动的设计应顺应农村生活方式,尽量做到不干扰村民的正常生活、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并使村民从中获益、鼓励游客参与村民的各种活动。”;基本方法包括:准备工作阶段、确定开发目标、可行性分析、制定方案、方案的评价与比较选择、实施规划、监控与反馈。李伟、郭芳(2002)针对性地提出乡村旅游规划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提出旅游发展与农业生态建设相匹配,经济发展与自然、文化的生态保护相协调,强调社会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同步发展。王莉(2003)从乡村旅游的概念、发展状况、客源市场、开发建议等方面入手, 结合云南现实, 初步探讨了乡村旅游的开发策略和需注意的问题。唐代剑、池静(2005)介绍了乡村旅游规划的方法及层次,并就实施阶段和学科来源对现有旅游规划方法体系做了综合描述。王云才、刘滨谊(2006)运用景观规划学、景观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的综合观点,系统探讨了乡村景观、乡村景观规划的概念,乡村景观规划的原则和意义,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现阶段我国乡村景观规划的核心内容。李良栋(2011)概括了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的的基本类型,总结了规划内容,讨论了乡村旅游规划的原则以及在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张捷、钟士恩等(2014)提出乡村旅游发展要有规范化的旅游规划,还要重视政府引导型的科技支撑和技术示范。
(二)乡村旅游规划问题及意见研究
乡村旅游规划处于探索阶段,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争议及问题,学者们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唐建兵(2007)认为在乡村旅游规划实务中, 存在着许多误区,如: 规划动机不正确, 规划单位良莠不齐, 规划过程不严谨, 规划可行性分析不够等,并提出行旅游规划个人的资质认定, 纯洁旅游规划队伍、提高旅游规划的权威性和连续性、严格规划论证和实施监督等意见。欧阳勇峰等(2009)剖析了目前乡村旅游规划出现的若干问题,包括延伸城市的城市化、商业化、人工化建设方式, 照搬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形式, 提出乡村旅游规划的共生与有机更新途径, 强调规划应维系乡村景观格局的完整性与真实性, 保障村屯聚落人文肌理的连续性, 实现农村生产、生活与乡村旅游的一体化。徐敏慧(2010)提出在乡村旅游规划过程中出现村民宅基地流转问题解决不当的现象,并究其发生的原因。黄建清(2011)从乡村旅游规划的概念入手研究乡村旅游规划的编制要求和注意问题,并以实例分析探讨了乡村旅游规划应该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乡村资源与区位背景,制定不同的规划策略。
(三)乡村旅游规划模式研究
学术界一直在探讨建立适宜乡村发展的一套乡村旅游规划模式,旨在不断提升乡村旅游规划的科学性及针对性。郑群明、钟林生(2004)提出在乡村旅游开发、规划过程中,注重社区和居民参与的开发模式是最佳选择,应该引导乡村居民参与规划过程。曹国新(2008)总结到我国旅游规划界先后形成三种乡村旅游规划模式,分别是强调风格的规划模式、强调趣味的规划模式、强调综合的规划模式。唐建兵(2012)在解读“反规划”理论的基础上,指出“反规划”理论指导下的规划模式在成都乡村旅游规划中取得的成功,初步建立成都乡村旅游“反规划”模式。杨岳刚(2014)构建了县域乡村休闲旅游规划的“1331”模式。
(四)乡村旅游规划设计研究
王云翔、朱兴彤(2009)通过对花山旅游村进行规划设计,并对其进行剖析,提出旅游村景区有规划的六要素:考虑交通便捷性、规划主题鲜明、建筑选型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规划设计依托乡村自然环境和文化景观、挖掘地方特色、农民经营为主体。刘爽、朱余丹(2011)对嫩江农场进行乡村旅游规划设计。淤涤非基于古村风貌保护对广西贺州市龙井村进行乡村旅游规划设计。
(五)乡村旅游规划体系建设
乡村旅游规划体系可以提高乡村旅游规划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是指导乡村旅游规划工作付诸实施的依据。关于乡村旅游规划的体系文献比较少,魏有广(2007)对乡村旅游规划体系进行了初步研究,尝试性地构建了乡村旅游规划体系,强调乡村旅游规划体系要有专项乡村旅游规划体系,并且要注重乡村旅游规划与乡村其他相关规划的协调。
(六)乡村旅游规划法规建设研究
乡村旅游法规建设对乡村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规范性意义,是保障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法律标准。王云才(2002)借鉴国际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经验,指明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立“乡村旅游规划纲要”、“乡村游憩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细则”、“乡村旅游地规划与建设管理条例”等法律要点。
五、结论
通过对乡村旅游规划文献的分析和讨论,笔者认为国内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存在以下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我国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时间不长,十几年来一直有学者关注,但相比较而言这仍是一个被忽视的领域,今后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将会不断增多。
其次,从研究内容上看,目前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面较广,但主要集中在基础理论及表层的问题层面,研究流于概念化表面化,缺乏高质量的理论抽象,今后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要不断的深入。
乡村生态旅游的本质是它的乡村性和生态性。就其乡村性而言,乡村生态旅游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它在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有着积极带动作用,并进一步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就其生态性而言,其是现代生态旅游新趋向,在满足现代游客新需求和促进整个旅游业发展方面有积极促进作用。究竟什么是乡村生态旅游,它可以分为哪些类型,具有哪些特点,如何进行开发以及面临什么样的困境等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就上述内容对我国近十年来的关于乡村生态旅游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整理,期望为后续研究的延续有所帮助。
二、乡村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
乡村旅游活动的大力开展和生态旅游概念提出以来,乡村生态旅游的相关研究就逐渐得到广大学者的热忱关注。尽管已有很多研究对乡村生态旅游概念进行了较完善的界定和解释,但由于各个学者研究出发点有差异,国内目前还没有对乡村生态旅游的内涵做出一个准确的界定。但各界习惯用乡村旅游、民俗旅游、农业旅游等名词来描述其相关内涵。关于乡村生态旅游的界定有很多种,例如中国旅游协会区域开发专业委员会会长孙文昌教授认为,乡村生态旅游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将田园生态景观、农事活动、农俗文化的深层次开发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具有观光、休闲、娱乐、科普教育、环保等多种功能的旅游形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寇明婷博士认为乡村生态旅游是以乡村为背景,以大自然和乡村文化为资源基础,以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理念为核心导向,旅游者在享受自然和文化的同时,有着明确的了解和学习自然和文化的目的,并负有保护责任,同时不乏促进目的地的经济效益的一种特殊的旅游活动。当然还有很多研究人员给出了乡村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对于我们的进一步研究很有意义。何晓芳在其硕士论文中提出乡村生态旅游是指发生在乡村区域,以乡村原汁原味的自然生态环境、朴素的乡土文化与人情、娴静的田园风情为基础,用景观生态及生态美原理与方法为游客建立起一个欣赏乡村景观、认知自然、培养与体验生态的旅游环境,充分展现乡村旅游的景观美学价值、乡村居住的宜人价值、乡村文化的追忆价值与乡村生态的教育价值,并最终使得乡村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笔者对近年来有关乡村生态旅游的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后发现,尽管研究者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乡村生态旅游进行界定,但笔者认为何晓芳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得出乡村生态旅游的内涵,并从规划角度,生态发展角度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多个角度对乡村生态旅游做了很好的阐述。该表述对乡村生态旅游的界定科学合理,体现出乡村生态旅游的本质。
三、乡村生态旅游的类型和特点
(一)乡村生态旅游类型
现阶段的乡村生态旅游研究中,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乡村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和分析,提出其具有的特点,大致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分类。
1.按照空间区域布局划分陈文君的《我国现代乡村旅游深层次开发探讨》中根据空间地域上的不同,明确地给出了分类方式,其类型主要有景区边缘型、都市郊区型和老少边穷地区型。王嘉学、明庆忠、杨世瑜在《云南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地域模式初步研究》也根据空间上的不同给出了不同的划分。笔者认为其空间划分中也有一定的经济因素和资源的利用上的考虑,该种划分有利于研究者弄清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在那些地域更加合适,其对各个具体地方应用这种空间区域开发有积极的指向性作用。
2.按照经济贡献差异划分云南大学的王静博士在《试论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旅游产业组织模型》中根据乡村生态旅游的经济意义把其分为五种类型,分别是:企业带动型、主导产业拉动型、农庄经济聚合型、生态经济型、对内联合型。同样的,贺颖华、贺蓓滢在《昆明乡村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与探索》中也提到了将乡村生态旅游分为:景区带动型,乡村组织型,公司农户型,综合开发型。他们针对乡村生态旅游中的一些经济参与者和合作模式给出了不同的分类,但本质上都是从乡村生态旅游的经济意义上给予区分的。
3.按照旅游活动类型划分中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的谢花林在《乡村生态旅游探析》中明确地指出了乡村生态旅游的三大类型,分别是观光型(观光农业园,景观农业),民俗型(民族乡寨,特色村寨)和休闲型。段景春在《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同样以这种分类方式为要点论述。这种分类方式具有简明和概括的特点,而且从宏观的层面把握住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也重点突出了休闲型旅游,很多的研究者在进行论述的时候都会应用到该种分类方式。
(二)乡村生态旅游的特点
乡村生态旅游的基本属性是与具体的乡村地区的特性相关的,针对具体的案例分析,不同的学者对于乡村生态旅游的特点都做出了相应的陈述。马勇、舒伯阳在《区域旅游规划———理论,方法,案例》一书中指出乡村生态旅游具有基础性、观赏性、娱乐性、文化性和经济性等特点;章家恩教授的《关于农业生态旅游的几点看法》一文中指出了乡村生态旅游具有可持续性、融自然景观和文化传统于一体、地域多样性、动态性、可塑性、高效益、低风险、参与性等特点。也有学者对这一问题做了定量的研究,例如林刚和石培基在《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认识———基于对20个乡村旅游概念的定量分析》中,根据对20个乡村旅游概念的定量分析,界定了乡村生态旅游的6个标准:乡村地域为依托、乡村田园风情为吸引、农业生产活动为吸引、民俗文化为吸引、农家生活体验为吸引、休闲观光游览度假活动。通过对文献的阅读整理,对研究者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笔者认为乡村生态旅游的特性虽然很多,但乡村生态旅游的本质特点就是乡村性和生态性。旅游内容上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表现形式上具有民俗性和原真性,旅游活动安排上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和体验性,并且在现实意义上具有很强的文化性和经济性等一系列特征。
四、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研究模式
随着国家对农业的大力扶持和近来生态旅游的升温,乡村生态旅游产品越来越受到广大旅游者热衷,国内各省市相关的乡村生态旅游得到了极大推动,特别是在一些乡村资源丰富的省份更是受到了极大重视,学界对于乡村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研究十分重视。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到乡村生态旅游研究中,出现很多研究成果。笔者收集到的关于乡村生态旅游的相关文献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一)研究案例地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的研究模式
这类文章的研究模式一般包括研究地的乡村旅游的资源现状以及开发生态旅游的优势和劣势,然后根据综合考虑得出结论,并提出进一步开发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对策和建议。这类文献有游茜的《大湘西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研究》、胡晓聪的《诸暨赵家镇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探讨》、万幸的《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以湖北省木兰天池官田村为例》、苏珍的《安徽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初探》《诸暨赵家镇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探讨》、李晓阳的《打造黑龙江省乡村生态旅游品牌的对策研究》等。该种研究模式是国内学者较为熟悉的研究方式,但由于学者的研究功力不够等多种因素,不少的文章都浮于解释问题式的回答问题,对理论的延续和加深缺乏相关贡献。
(二)应用相关理论模型和数据分析方法的研究模式
这里面包括张丹的《柳州市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研究》、李明月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乡村、生态旅游的探讨———以山东省滨州市为例》、张禹的《乡村生态旅游社区参与模式研究———以苍南县五凤乡为例》。胡志毅、张兆干在《中国社区旅游模式探讨———以徽州古村落社区旅游为例》中将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个别参与、组织参与、大众参与和全面参与,并描述了“近S形”的总体发展曲线模型。杨兴柱、陆林、王群等人在《农户参与旅游决策行为结构模型及应用》就很好地应用了农户参与旅游决策行为结构模型来分析影响农户参与决策的8个重要变量。该种模式应用定量的分析方法,从实际出发,从调查出发,针对具体的案例地进行调研得出相关结论,一般比较有说服力,是比较规范的研究模式,很多根据研究成果翻译得出的研究文章都到国外的顶级期刊得到发表,与国际研究范式较为切合。
(三)引用国内外成功案例进行对比性分析的研究模式
该种模式把本地区甚至本国的一些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和国外的一些相关开发经验做一个对比性研究,从国外的一些先进管理经验中找到自身发展的出发点,得到很多的启示。例如凌强的《日本生态旅游发展的措施、问题与启示》,和张兵、尹弘的《浅析国外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进行了很好的对比性研究。其中,邓冰、吴必虎的《国外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研究进展》提到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community—basedecotourism,CBET)是国外生态旅游研究的一个新趋势。该种模式走在理论研究前沿,对国内旅游研究方向起到带头作用,引导我国广大学者发现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如社区参与式乡村旅游、社区增权式旅游等多种旅游研究新方向逐渐得到广大学者的认知和研究。
(四)利用旅游规划理论和开发手段进行分析的研究模式
部分研究者利用相关的旅游规划开发理念和手段提出很多好的开发模式,如董宁、徐颂军等的《广州乡村生态旅游深层次开发模式探讨》中以广东为例,举出了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条件,主要有: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地理区位优越,可进入性强;旅游产业体系完善;宏观环境良好这几个主要方面。在开发广州乡村生态旅游的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旅游者的行为转变,旅游业的相关特性,乡村生态环境以及政府引导、监督及当地社区居民的参与这4个方面对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发模式做了探讨,得出了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一些条件和相关模式。何晓芳的《乡村生态旅游规划方法研究》中详尽地给出了详细的规划原则、规划程序和规划内容。其按照乡村生态旅游功能分区、乡村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确定、乡村景观生态设计、乡村服务设施的生态设计和相关社区参与的顺序对规划内容进行了分章节的论述。文章通过分析安吉县禹山坞村的旅游资源、发展潜力和发展目标,以及功能区分和环境容量测量等,提出了该地方的乡村生态设计、相关旅游产品设计、旅游服务设施生态设计以及相关规划保障措施。
五、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在国内有关乡村生态旅游的资源规划与开发中,很多的学者都结合相关地区的特点提出了一些问题,各地的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不少文献都是根据具体的案例来阐述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中的一些问题。例如晏磊、詹斌的《关于发展江西乡村生态旅游的若干思考》中结合对江西乡村旅游的分析,明确表示在对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旅游产品综合开发程度低,缺乏市场竞争力;乡村文化特色不强,开发存在变异迎合性问题;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乡村旅游人才缺乏,经营管理水平低等严重问题。类似的,林龙飞、陈辉的《发展乡村旅游对策研究———以阳朔为例》中以缺乏规划、生态项目缺乏、开发无序、缺乏合作和缺乏特色这五个方面总结阳朔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此外,李录堂教授专门从生产经营与管理的角度指出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发目前存在经营者认识不足、管理人才的缺乏以及资金投入不足对乡村生态旅游的影响。何晓芳、王莉红则从乡村生态旅游资源规划开发的角度指出了国内在该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他们在《乡村生态旅游规划方法研究》中指出:乡村旅游总体上处于自发性发展阶段,乡村景观受损现象严重;环境基础设施落后于旅游开发,生态安全隐患明显;乡村旅游产品单一,缺乏竞争力;乡村旅游开发对实现农村经济发展贡献有限这些问题。通过文献的整理和分析,笔者认为当今乡村生态旅游的问题主要包括:旅游资源开发上缺乏整体规划观念和可持续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经营上运营管理不善和综合开发力度不够;旅游客源市场定位上客源细分不明和品牌知名度不高;相关的旅游产品开发上同质性产品过多和乡村特色产品优势不明显;相关的制度规定不健全和旅游人才缺乏等。
六、乡村生态旅游研究的展望
乡村生态旅游是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产业,也是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乡村生态旅游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广大农村的发展,并有效利用了当地旅游资源,在满足广大消费者回归生态和体验农村生活的同时,有力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整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怎样对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准确、科学、合理地定位,结合本地区的区域特色提出合理可行的旅游开发策略和对策,既使得各方利益得到充分的体现,又让旅游业得到良好的发展是我们关注的核心问题。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检索和阅读,笔者认为,今后的乡村生态旅游研究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界定乡村旅游的概念
我们要明确乡村生态旅游研究的重要性和其指导意义,尽早明确乡村生态旅游的定义以及相关概念的界定,以便在调查、开发和保护当中更有针对性,这也有利于我们在学术上的长足进步。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中逐渐形成该领域的科学学科体系,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为广大农村地区乡村旅游开发提供有利支持。
(二)借鉴国外开发经验
乡村生态旅游在很多发达国家都得到了很好应用,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乡村生态系统设立和社区参与共建等很多方面形成了较多研究成果。我国关于国外经验借鉴的对比性研究还不是很多,该方面值得进一步加强,让我们可以更好借鉴经验教训并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这有利于我们国家乡村生态旅游的长远发展。
(三)应用定量研究方法
现阶段的很多文章在对乡村生态旅游的问题研究还处于定性研究阶段,很可能只是对一些问题泛泛而谈,缺乏深入细致地研究。现代乡村生态旅游在规划与开发上需要更多的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以便于真正弄清楚乡村生态旅游中各相关要素的主次要关系和决定程度,以便于构建更加科学和合理的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程序和管理决策模型。
(四)使用现代化仪器设备
在信息化时代浪潮中,学者们应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一些较为先进的测量设备对具体地区的环境承受力以及相关旅游资源概貌进行具体的地理测绘和分析。信息化管理与地理资源测绘方面在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应用还不是很多,学界应该充分意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利用现代化设备做出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我国乡村旅游开发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设计)研究的意义:
随着国内外旅游逐步的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青睐,现代人对旅游需求的多样化已不仅单纯限于名胜古迹的观光,且旅游胜地在旺季人满为患,无形中激发了人们对集短途、经济、娱乐、度假、体验、回归为一体的旅游产品的迫切需求,由此催生了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发展乡村旅游是为了寻求一种使旅游业得以平衡发展的方式,防止城市和沿海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速度过快,从而达到保护国家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的目的。通过对乡村旅游整体的研究,借鉴国外较为成熟的乡村旅游的发展经验,再结合中国目前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与地方案例相结合,找出目前中国乡村旅游所存在的问题,并且做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是当前我们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务。
乡村旅游是由农户为旅游者提供食宿等条件,使其在农场、牧场等典型的乡村环境中从事各种休闲活动并获得快乐的一种旅游,是一种以乡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为对象的一种旅游,是将农业生产、农业生活和生态环境三者合为一体进行旅游开发;其基本形式是凭借城市周边地带的农村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和农业资源,面向城市居民开发的集观光、旅游、科普、健身、娱乐为一体的农业园区。这是一种全新的旅游形式,它最大的吸引力在于与城市不同的环境,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与生态旅游结合起来,形成乡村旅游独有的鲜明特色。
乡村旅游早期发源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1863年,托马斯·库克组织了到瑞士农村的第一个包价旅游团;1865年,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乡村旅游的诞生;而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化的乡村旅游则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班牙。
一、我国乡村旅游产生背景与开发意义研究概述
我国乡村旅游的产生有着十分深厚的时代背景。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经济建设的逐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旅游意识在日益增强,对旅游形式的需求也变得日新月异。乡村旅游以其一种既满足旅游者休闲、求知和回归自然的需求,又以对环境、生态的保护为前提的旅游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早期的乡村旅游研究很多介绍了乡村旅游的意义及背景。对意义的阐述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及农业观光满足了人们“回归自然”的需求;可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为农村农民增收创利,缓解就业压力等;可以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如梁明珠(1999)总结了观光农园的重要创新意义,提出了观光农园对农业、农村、农民和都市人不同的意义。白琳(1999)以归县为例分析了发展农村旅游对解决三峡库区农业人口的就业压力和重构社会、经济系统的特殊意义。李立华等(2002)、何景明等(2003)分别以西藏和四川少数民族自治区地方为例,分析了乡村旅游对边远贫困地区扶贫的积极意义。
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回顾二十多年来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经历,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农村改革率先突破,尤其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开辟了农村由单一农业向农、工、商、游多元发展的道路,我国的乡村旅游开始得以展露头角,发展较快的江浙地区的部分农村,作为先进典型接待了大量的国内外各方人士,甚至还有境外团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农业资源得到开发与利用,村镇得以扬名,农民也从中受益,企业从中有利可图,旅游规模得到壮大,一些村镇开始兴办起旅游企业。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村发展的外部环境、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农民就业和收入结构等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农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国家旅游局确定创建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后,乡村旅游产品在我国得以正名,被正式列为旅游产业的一部分。凡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村民,每年来自旅游的收入快速增长,农民就地搞旅游服务,不离土、不离乡,幸福指数高。实践证明,乡村旅游迅速成长为我国旅游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靠旅游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走出了一条重要的成功之路。
党和政府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为乡村旅游大发展和上一个新的台阶提供了强大的政治、经济平台。同时,乡村旅游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条解决“三农”问题的理想、有效的途径。
二、我国乡村旅游的特点及模式研究概述
我国乡村旅游的特点和模式研究一直是个热点问题。学者们就此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见解。主要从两个方面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特点和模式进行了阐述。一方面就全国范围而言,分析乡村旅游的发展特点和模式;另一方面细化到某个地区、景区,以特定的区域对乡村旅游的模式和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王兵(1999)对我国乡村旅游的特点进行了总结,提出根据区位把乡村旅游分为3种类型地区:景区边缘地区、都市郊区、老少边穷地区。舒伯阳(1997)将观光农业划分为3个阶段模式,即早期旅游萌芽阶段的自发式、初级经营阶段的自主式、成熟经营阶段的开发式,以及两种地域模式——依托自然型和依托城市型。尹振华(2004)提出开发我国乡村旅游要采取“做减法”的开发模式,加强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相融。许春晓(1995)分析了欠发达但资源丰富农村旅游业成长的3种模式,即旅游资源主题型、旅游资源共建型、旅游资源附属型,并对邵阳市西部3个县级行政区的旅游业成长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
三、乡村旅游主要研究内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乡村旅游的研究内容,大都不是集中于某一个具体的侧面,而是一种试图全面覆盖的“大杂烩”式的格局。从乡村旅游定义、乡村旅游特点、乡村旅游开发意义、乡村旅游市场、乡村旅游资源、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乡村旅游开发中出现的问题、乡村旅游开发对策、乡村旅游开发规划到乡村旅游的开持续发展无所不包,范围很广,但宏观研究较多,深入到企业、游客、当地居民、旅游目的地的卫管研究和分析则还不够,不同尺度案例地研究较多,理论性不强。这种全景式的研究状况,表明我国对于乡村旅游的研究深度和层次还相对较低,整体处于起步阶段。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历史较短,现实开发中存在不少产品、市场、体制、管理、政策、金融等方面的问题,我国学者在不同尺度上,结合具体案例地,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乡村旅游开发中的问题和对策。潘秋铃(1999)认为我国乡村旅游存在整体接待水平低下,游客配套设施不完善;产品雷同,未脱离观光的特征等问题。李太平(2003)认为南京乡村旅游发展问题有:缺乏统一的布局规划;缺乏参与性、趣味性和知识性;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接待服务水平低下;缺乏应有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等。吴建华(2004)等认为特色化、规范化、规模化、品牌化和可持续发展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曹艳英(2004)等认为,我国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盲目投资和粗放式经营;在经典建设和项目开发上缺乏科学的规划;项目单一。缺乏内涵和特色,人工倾向化、城市化严重;产业规模小,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不完善管理与经营体制不健全;旅游地市场的季节性较大。王云才(2002)提出国际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经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刘爱服(2005)以北京为例,指出北京乡村旅游存在基础设施及环境建设落后;人才欠缺乏等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四、临安白沙村“农家乐”
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居民回归自然、感受乡村的需求,也带动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收入,明显的得到了提高。
临安市地处于浙江省西北部的天目山区,东临杭州,西接黄山,幅员3126.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高达76.5%,生态优越,气候宜人,是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白沙村位于临安市的西北角,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村域面积32平方公里,全村的森林覆盖率在95%以上。全村十里长谷蜿蜒,两侧峰峦起伏,溪流急湍,水清石现。夏天白天最高温度在30度左右,晚上更低,故有“一年四季盖棉被”的说法。近年来,白沙村通过积极保护森林和生态资源,依托太湖源景区和优美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农家乐”,全力打造“乡村休闲度假胜地”,白沙村是久居大城市的城市人生态旅游、避暑度假的首选。
基于以上条件,本文将从白沙村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与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行结合,通过对白沙村乡村旅游的区域发展特色,反映出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
毕业论文(设计)的提纲:
一、乡村旅游的起源、概念和类型
二、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和现状
三、白沙村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四、白沙村乡村旅游开发建设条件分析
五、白沙村乡村旅游开发规划思路
六、论文小结
参考文献
刘伟,等.以色列乡村旅游发展迅速[J].世界农业,1998,231(7):12-13[2]
周玲强,黄祖辉.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济地理,2004,24(4):572-576.[3]
何景明.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农村经济,2004,(7):36-38.[4]
文军.乡村旅游开发研究[J].农村经济,2003,(10):30-34.[5]
李慧欣.发展乡村旅游的经济学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8(2):37-39.[6]
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28(5):125-128.[7]
韩丽.乡村旅游开发初探[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19(4):87-89.[8]
胡巍.乡村旅游开发中的旅游资源评价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3):58-59.[9]
甘巧林,暖.从乡村旅游的非农化看乡村旅游的兴起[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4):84-89[10]
杨旭.开发“乡村旅游”势在必行[J].旅游学刊,1992,7(2):38-42.[11]
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J].旅游学刊,1999,14(2):38-42.[12]
杜江,向萍.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旅游学刊,1999,14(1):15-18.[13]
肖佑兴,明庆忠,李松志.论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类型[J].旅游科学,2001,16(3):8-10.[14]
刘德谦.关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几点辨析[J].旅游科学,2006,21(3):12-19.[15]
乌恩,蔡运龙,金波.试论乡村旅游的目标、特色及产品[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24(3):78-82.[16]
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8(5):125-128.[17]
林刚,石培基.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认识[J].开发研究,2006,23(6):72-74.[18]
[关键词] 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一、乡村旅游的涵义
目前,乡村旅游尚无统一认可的概念。国内的观点一般认为乡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
乡村旅游就是以乡村地域及农事相关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组合而成的乡村风情为吸引物,吸引旅游者进行休憩、观光、体验及学习等旅游活动。它包括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乡村独特的田园风光和人文景观;二是各种农事劳动,即与农、林、牧、副、渔各产业相结合的一些参与性强的劳作活动;三是乡村特有的一些民俗和风土人情。
二、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
1.目前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乡村旅游在我国蓬勃发展,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的年接待游客人数已经达到三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元,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针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很多学者做了研究,综合目前的国内研究,根据不同的影响因素和划分标准,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表1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分类
第一类划分标准主要是从投资、管理的角度考虑发展模式,解决如何实施乡村旅游开发的问题;第二类划分标准从游客动机出发,考虑乡村旅游项目的设计,要设计富有乡村特色的旅游项目,让游客真正融入并感受最纯朴的乡村生活情趣;第三类划分标准实际上概括了目前乡村旅游的基本形态,主要是从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区位分布、特色吸引物来探讨开发模式。第四类标准依据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和路径,指出其发展的动力、成因和方法路径。从发展路径来看,我们可以将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归纳为两种:
(1)景点依托模式(或者称毗邻资源模式):是乡村景观与旅游景点(区)结合、连动的旅游开发模式。该模式依托已有的旅游景点(区)的吸引力和客源流来开发乡村旅游项目,使单纯的观光旅游与体验乡村风俗有机结合。
(2)都市依托模式(或者称毗邻客源模式):此种模式的乡村旅游主要是依托大城市的市场发展起来的,其客源市场主要是都市里的居民,旅游者出游的目的以放松心情、享受休闲为主。
可以看出,目前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有多种,但依据前三类标准划分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缺乏可模仿、推广和借鉴意义,可操作性较差,要实现可借鉴、推广,必须研究其发展过程和路径,所以本文将重点研究依据第四类标准划分的开发模式。,即景点依托型与都市依托型两种模式。
2.两种模式――景点依托型与都市依托型
(1)景点依托型。该模式主要是指,在著名旅游风景区周围发展乡村旅游,其客源市场主要是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的旅游观光者,针对这些游客,来深度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借助紧邻城市的区位优势开发的城市居民旅游(严格地说来是对乡村差异性的资源和对城市市场的相邻关系的双依托)。其资源优势主要是自然环境,其产品要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兼有观光的体闲;二是与景区旅游相结合的乡村旅游产品。
(2)都市依托型。都市依托型模式是指借助乡村自有的或者相邻的原有名胜地的引力优势所开发的多样客源的城乡居民旅游(严格地说来是“搭便车”形成的差异性产品组合,实际上也是双依托)。其资源优势是自然环境兼原有名胜,其产品要素是兼有体闲的观光。
这种模式下,因为客源距离旅游目的地较近,所以重游率高,易形成忠诚客户,从而向周末度假休闲方向发展演变。旅游者在享受质朴的田园风光时,深入到农户家庭,同吃同住,体验真正的农家生活。
综上所述,乡村旅游开发必须在不同的开发区域,针对不同的旅游客源及旅游需求,采取不同的开发模式,在进行乡村旅游开发时,要注意将这两种开发模式结合起来运用。 详见表2。
表2都市依托型与景区依托型的开发模式
三、本文的回顾与总结
本文首先研究了乡村旅游缘起、概念,以及开发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即景点依托型和都市依托型的开发模式。当然,关于旅游开发策略中的产品策略、营销策略等都未进行考虑,有待于未来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乌恩等:试论乡村旅游的目标、特色及产品,北京林业大学学报[J],2002.05
[2]唐代剑池静:中国乡村旅游开发与管理.浙江大学出版社[M],2005
[3]乌恩:地域文化与旅游规划.人文地理[J],2001.16
[4]文军唐代剑:乡村旅游开发研究.农村经济[J],2003.10
关键词:乡村;旅游景区;营销策略;渠道
我国大力支持乡村旅游业的开展,不仅能够促进消费,同时还能发展乡村经济,提高乡村的生活水平。乡村地区的自然景观优美,天然形成的地理优势为乡村旅游业的开展奠定基础。而将乡村景区的特色宣传出去在全国闻名,是乡村旅游景区营销的重点。乡村旅游营销,不仅是景色观光,还体现在乡村特色。例如,农家院、采摘园等,从而去促使乡村旅游多元化发展。
一、乡村旅游景区的营销理论
(一)产品整体概念理论
乡村旅游景区营销,需要考虑产品整体概念理论。对于旅游产品的打造,需要满足消费者的精神与物质需求,从而去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产品整体概念理论,主要体现在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对于旅游景观、景点、辅助项目的建设,需要具有独特的风格,使得消费者可以耳目一新,从而去吸引更多旅游顾客。产品整体概念理论,除了重视旅游景观的打造之外,还需要重视旅游文化的塑造,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从而去满足游客的文化需求。
(二)体验营销理论
乡村旅游景区的营销,需要采用体验营销理论。体验营销理论,是通过观赏、品尝、聆听、体验等方式去让消费者了解产品,从而去促进消费的过程。通过体验营销理论,消费者能够亲身感受到产品的特点,能够产生最直观的影响结果。若是体验营销符合消费者的需求,能够赢得消费者的满意,其收益效果会十分明显。体验营销理论,需要注重产品的质量,同时需要引起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从而去完成营销的过程。
(三)整合营销理论
整合营销理论,在乡村旅游景区营销中比较适用,其主要是通过科学的手段,利用各种营销工具,将有关营销方法进行整合,从而去达到预期目标。整合营销理论,可以通过媒体、网络、广告宣传等方式,去开展营销计划,从而去扩大乡村景区的影响力,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整合营销理论,包括为游客提供售后服务,在游客能够承担的旅游成本上,为其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从而去提高服务质量与游客达成共赢的合作关系。
二、乡村旅游景区的营销策略
(一)传统营销策略
乡村旅游景区营销,可以从传统营销模式入手,与大型实力强大的旅行社建立合作关系,达成共赢协议,从而去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大型旅行社能够帮助乡村景区带来更多的顾客,其能够扩大客户群体,提高乡村景区的知名度,有助于乡村旅游景区的发展。通过与旅行社建立合作关系的营销模式,可以将被动营销转变成主动营销,成为旅行社固定的旅游景区,旅游社会自主向消费者推荐乡村旅游,从而去实现营销的目的。传统营销策略,包括对景区的营销,可以结合乡村景区的实际情况,采取门票打折的营销策略,或者是部分景点免费的营销策略,从而去吸引更多的游客。
(二)网络营销策略
网络营销策略,是乡村旅游景区营销的主要渠道。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散客旅游的规模越来越大,诸多游客采取自己旅游的方式,而不是跟随旅游团。散客旅游可以随心所欲,具有足够的自由空间,根据调查可知,散客旅游的人数占总旅游人数的50%以上,并且都是通过网络去获取旅游资源。由此可见,网络宣传已经成为乡村旅游必不可缺的营销策略之一。乡村旅游景区,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络营销渠道,旅游信息与资料图片,通过网络使得消费者可以了解乡村旅游的特色,从而去扩大客户群体,提高知名度。乡村旅游景区开发站,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络渠道,为客户提供旅游信息指导平台,设置不同的旅游专栏,为顾客提供更多的选择。乡村旅游景区网站的建设,包括旅游项目、旅游景点、文化背景、食宿指南、购物指南等,同时提供电子购物打折券,游客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购票,从而去提高乡村旅游营销的效率。
(三)构建景点推荐点
乡村旅游景区营销,可以选择联合经营的方式,建立景点推荐点,从而去提高知名度,拓宽客户渠道。例如,乡村旅游景区可以与各地区的超市、饭店、酒店等进行合作,将自身旅游产品信息布设在合作点,从而去拓宽客户源,提高乡村景区的营销效率。同时可以对旅游信息进行深加工,在合作点售卖旅游产品,增加增值服务,解答顾客的咨询,从而去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提高品牌的知名度。旅游景区推荐点,需要选择城市的中心区域,确保交通便利、客流量大,从而去提高营销效率。
(四)充分挖掘游客价值
乡村旅游景区营销,需要与游客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通过游客的推荐去获得更多的客户资源,从而去促进市场营销。游客资源是免费的传播渠道,通过游客可以去挖掘潜在的客户,游客的推荐可以提高乡村景区的知名度,从而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乡村旅游一般是以家庭为单位,或者是朋友组团旅游,若是体验效果好,游客会将旅游景点推荐给朋友,从而去帮助乡村旅游业进行营销。
结论
综上所述,文章对乡村旅游景区的营销理论进行介绍,并对乡村旅游景区的营销策略进行具体分析。通过传统营销策略、网络营销策略、构建景点推荐点、充分挖掘游客价值等方面的营销,去拓宽乡村旅游业的客户源,提高乡村旅游业的知名度,从而去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铁,邰鹏飞.山东省国家级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16,36(11):161-168.
[2]杨帆.铜梁区乡村旅游市场卷烟营销研究[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6,33(11):12-14.
【关键词】乡村旅游 本质特征 文化旅游
在中国,随着政局的稳定,改革与开放的进一步放宽,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赚钱的机会
也越来越多,旅游业在其他行业的带动下,也是得到了绝佳机会,获得了蓬勃发展。乡村旅游更是利用自身优势,异军突起。当然,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因仍处于摸索阶段,故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总的来说,前景还是可观的。
1乡村旅游的相关认识
1.1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环境旅游范畴,以具有乡村性的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范畴。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了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乡村地区开展乡村旅游活动,活动内容究竟是以环境旅游为主,还是以文化旅游为主,取决于该地区的本质特征。
1.2乡村旅游本质特征的认识
乡村旅游始于法国,其最初的发展是欧美度假旅游发展的一种空间选择。始于一群贵族到乡村度假,品尝野味,乘坐独木船,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通过这些活动,他们重识了自然,加强了城乡居民之间的交往。后来,各国相继有了乡村旅游。至20世纪80年代后,欧美乡村旅游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
2 乡村旅游的市场开发
开发农业旅游资源,主要是对农事活动、农村部落、农民生活、农业生态、农业收获物等农村事物进行开发。分析各省的发展农业旅游的条件,包括发展农业旅游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农业特色优势和客源优势等,为区域农业旅游开发提供了依据。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有多重意义。
2.1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
它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且从另一面也圆了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符合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
2.2乡村旅游市场特点
就国际市场而言,旅游业市场已发展成熟,已形成了“观光(感知)、度假(享受)、专题(认知)”三合为一的旅游产品复合体。即乡村旅游具有田园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专项旅游的综合功能。
就国内市场而言,因国内旅游市场起步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乡村旅游者享受到的是较低价位的消费水准、较低档次的旅游服务和较低层次的精神感受,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具有极大依托性。但对自然环境的天然性、纯净性、优美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文环境的古朴、新奇、“乡土味”、“民族味”的呼声越来越强,作为旅游目的地,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必备条件。
2.3乡村旅游需求趋势
单说国内,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仍表现出明显的需求层次初级阶段的特征,尚停留在观光——休闲娱乐阶段,表现为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单一,产品粗糙,经营粗放。当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旅游正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国内旅游多极化趋势和旅游消费个性化发展趋势正旺,国内乡村旅游也正向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国内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高。总体来看,当前乡村旅游需求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趋势,游客对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多功能、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日渐旺盛。
就旅游产品而言,乡村旅游是一个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是系列产品的集合,是一个产品集,它所提供给游客的旅游产品,可以是复合型的,可以是单功能型的,能够很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者。也就是说,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对乡村旅游产品都会有一定的需求,所以乡村旅游开发和建设面对的是整体的旅游消费市场,应根据个性化需求分层次进行开发和建设。
2.4乡村旅游产品的规划与设计:以案例研究为主
有的专家,如王仰麟、祁黄雄,借鉴区域旅游规划的一般流程,结合农业开发实践,对区域观光农业规划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进行了探索,即在对市场、区位、自然、社会经济、农业基础、旅游发展基础等开发条件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确立了规划区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进行总体布局和功能区分,并对观光农园进行了CI形象设计。
而章锦河等专家分析了安徽黑多县宏村古村的情况后,提出了宏村古村落旅游形象定位理念,并就主题口号、视觉形象、行为形象进行了方案设计,另有多位专家学者分别就西双版纳胶园农场度假区、南京汤泉农业科技师范园、昆明市呈贡县观光农业、广州市郊满山农庄进行了旅游规划的案例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内容。但这些案例研究的缺点是:大多停留在定性研究和一般的归纳总结水平上,缺乏理论的抽象,研究方法也比较简单。
3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存在的问题
发展策略是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另一热点,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我国目前观光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即观光功能、区位功能设计简单、重复,缺乏特色;农业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我国农村人口过多,客源市场有限;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观光农业园土地使用的非农化倾向突出等。对此,我们既要坚持持续发展,又要根据现实分阶段发展;既进行生态消费,又要注意生态保护;既要促进农业用地的合理流转,又要保证农业土地的正确使用方向等相应的对策和主张。
3.2相应的对策
如以旅游城市为客源市场的乡村旅游开发,我们可以提出面向回城知青、城市离退休职工、周末工薪阶层、城市学生和自城市输出的外国游客等几个富有潜力的市场,开发农业旅游、乡村民俗旅游的策略。
就像前面所谈到的,可以把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相融”作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来讲。
都市文化属于先进文化,其对传统文化的吸附与冲击可想而知,旧难敌新,现代文化的魅力难以抗拒也不应抗拒,要发展就得接受新事物,乡村旅游也不例外。乡村旅游从业者应有超越农耕文化社会阶段的现代意识,既是农耕文化“戏中人”,又是农耕文化这场戏的“导演”,清醒地抉择两种文化的精华,使其有主宾、分主次地熔铸与乡村旅游大地上。 当然,要搞好乡村旅游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其前景还是广阔的。它投资少,风险小,是一项创意到位即可“点石成金”的旅游项目。
参考文献:
[1]潘新华,刘平安.延安旅游业的发展途径.改革与战略,2005,(138):28.
[2]马彦琳.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旅游学刊,2005,20(1):63.
[3]阳芳.国内会展旅游的发展形势与战略选择.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40(40).
1.1乡村旅游本质特征的认识
乡村旅游始于法国,其最初的发展是欧美度假旅游发展的一种空间选择。始于一群贵族到乡村度假,品尝野味,乘坐独木船,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通过这些活动,他们重识了自然,加强了城乡居民之间的交往。后来,各国相继有了乡村旅游。至20世纪80年代后,欧美乡村旅游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
1.2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环境旅游范畴,以具有乡村性的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范畴。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了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乡村地区开展乡村旅游活动,活动内容究竟是以环境旅游为主,还是以文化旅游为主,取决于该地区的本质特征。
2乡村旅游的市场开发
开发农业旅游资源,主要是对农事活动、农村部落、农民生活、农业生态、农业收获物等农村事物进行开发。分析各省的发展农业旅游的条件,包括发展农业旅游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农业特色优势和客源优势等,为区域农业旅游开发提供了依据。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有多重意义。
2.1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
它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且从另一面也圆了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符合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
2.2乡村旅游市场特点
就国际市场而言,旅游业市场已发展成熟,已形成了“观光(感知)、度假(享受)、专题(认知)”三合为一的旅游产品复合体。即乡村旅游具有田园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专项旅游的综合功能。
就国内市场而言,因国内旅游市场起步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乡村旅游者享受到的是较低价位的消费水准、较低档次的旅游服务和较低层次的精神感受,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具有极大依托性。但对自然环境的天然性、纯净性、优美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文环境的古朴、新奇、“乡土味”、“民族味”的呼声越来越强,作为旅游目的地,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必备条件。
2.3乡村旅游需求趋势
单说国内,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仍表现出明显的需求层次初级阶段的特征,尚停留在观光——休闲娱乐阶段,表现为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单一,产品粗糙,经营粗放。当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旅游正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国内旅游多极化趋势和旅游消费个性化发展趋势正旺,国内乡村旅游也正向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国内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高。总体来看,当前乡村旅游需求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趋势,游客对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多功能、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日渐旺盛。
就旅游产品而言,乡村旅游是一个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是系列产品的集合,是一个产品集,它所提供给游客的旅游产品,可以是复合型的,可以是单功能型的,能够很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者。也就是说,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对乡村旅游产品都会有一定的需求,所以乡村旅游开发和建设面对的是整体的旅游消费市场,应根据个性化需求分层次进行开发和建设。
2.4乡村旅游产品的规划与设计:以案例研究为主
有的专家,如王仰麟、祁黄雄,借鉴区域旅游规划的一般流程,结合农业开发实践,对区域观光农业规划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进行了探索,即在对市场、区位、自然、社会经济、农业基础、旅游发展基础等开发条件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确立了规划区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进行总体布局和功能区分,并对观光农园进行了CI形象设计。
而章锦河等专家分析了安徽黑多县宏村古村的情况后,提出了宏村古村落旅游形象定位理念,并就主题口号、视觉形象、行为形象进行了方案设计,另有多位专家学者分别就西双版纳胶园农场度假区、南京汤泉农业科技师范园、昆明市呈贡县观光农业、广州市郊满山农庄进行了旅游规划的案例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内容。但这些案例研究的缺点是:大多停留在定性研究和一般的归纳总结水平上,缺乏理论的抽象,研究方法也比较简单。
3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存在的问题
发展策略是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另一热点,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我国目前观光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即观光功能、区位功能设计简单、重复,缺乏特色;农业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我国农村人口过多,客源市场有限;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观光农业园土地使用的非农化倾向突出等。对此,我们既要坚持持续发展,又要根据现实分阶段发展;既进行生态消费,又要注意生态保护;既要促进农业用地的合理流转,又要保证农业土地的正确使用方向等相应的对策和主张。
3.2相应的对策
如以旅游城市为客源市场的乡村旅游开发,我们可以提出面向回城知青、城市离退休职工、周末工薪阶层、城市学生和自城市输出的外国游客等几个富有潜力的市场,开发农业旅游、乡村民俗旅游的策略。
就像前面所谈到的,可以把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相融”作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来讲。
都市文化属于先进文化,其对传统文化的吸附与冲击可想而知,旧难敌新,现代文化的魅力难以抗拒也不应抗拒,要发展就得接受新事物,乡村旅游也不例外。乡村旅游从业者应有超越农耕文化社会阶段的现代意识,既是农耕文化“戏中人”,又是农耕文化这场戏的“导演”,清醒地抉择两种文化的精华,使其有主宾、分主次地熔铸与乡村旅游大地上。当然,要搞好乡村旅游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其前景还是广阔的。它投资少,风险小,是一项创意到位即可“点石成金”的旅游项目。
参考文献:
[1]潘新华,刘平安.延安旅游业的发展途径.改革与战略,2005,(138):28.
[2]马彦琳.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旅游学刊,2005,20(1):63.
[3]阳芳.国内会展旅游的发展形势与战略选择.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40(40).
[4]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索.西南师大学报,2002,35(8).
[5]马波.现代旅游文化学.青岛出版社,1998.
摘要: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向,早已在我国出现,并发展的有声有色,但也存在着问题。本文从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征谈起,就开发的意义、条件、市场特点和需求发展趋势、规划与设计进行了讨论,并且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预测了它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乡村旅游本质特征文化旅游
乡村是我国贫困人口聚集区,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部门联合了《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8年—2020年)》。乡村以旅游为突破口,通过利用资源和文化特色打造精品乡村旅游品牌,势必能形成持久高效的精准扶贫产业模式。乡村旅游是农村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方式。在乡村旅游发展战略指导下,高校应积极适应产模式变化,为富民扶贫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培养专业、适用的旅游人才,助推扶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和稳定开展。
一、乡村旅游概念
乡村旅游是在城市化进程中逐渐发展成熟的旅游模式,目前人们对于乡村旅游的概念尚没有统一认识。总结乡村旅游的共性特征,可以将乡村旅游界定为:以城市以外的乡村地区为旅游活动场所,以农业资源为核心形成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并以此为旅游吸引物招揽游客的旅游活动。这里关于乡村旅游的定义包括广义概念上的农业资源,既涵盖农、林、牧、副、渔五大产业的相关内容,并不只局限于狭义上的种植农业,但排除在城市内的农业旅游活动项目,例如: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在城市中打造的现代农业观光产业等。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应该在乡村旅游概念界定范围内,为农村富民扶贫工程做好人才保证,通过培养专业人才推动农村地区旅游扶贫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乡村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旅游业处于发展变革时期,乡村旅游起步更晚,乡村旅游专业方向人才的培养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尚不成熟。独立学院虽起步较晚,办学件条件与传统大学相比有客观的差距,但独立学院可以结合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地域优势,利用自身办学机制灵活、办学模式易于创新等特点,准确定位,明确培养目标,培养特色乡村旅游人才。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人才的关键,我国高等院校及学术界20世纪80年代开始提出这一概念,1998年周远清教授将此概念界定为“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方法和手段”。现笔者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几方面探索独立学院乡村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一)乡村旅游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由于对乡村旅游的认识不足,对自身资源特征、文化特色理解、研究、开发不够深入,所以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普遍趋同,没有突出地方个性化特点。再者经营者以乡村本土农户为主,缺乏旅游市场环境、地方文化特色,没有深入了解旅游消费者心理,也缺乏活动、产品设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这也使乡村旅游呈现为“农家乐、渔家乐、牧家乐”等简单形式。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方向定位上一定要针对乡村旅游发展中急需的人才结构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乡村旅游人才培养目标应界定为:结合地方特色,培养拥有深入农村、服务基层的大局意识,具有互联网及生态环保思维,掌握旅游、民俗文化、农业(农林牧副渔)、经营管理等专业理论知识,以及规划开发、经营管理、设计和创新等技能,并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在富民扶贫乡村旅游产业中从事与旅游相关的开发、设计、创新及经营管理等活动的应用型人才。
(二)任务版块+学科版块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方法
首先,课程设置,独立学院要在学校总体发展定位的基础上,依据人才培养目标,科学、系统地进行课程设置。我国独立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课程设置既要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渗透,更要注重应用型实践技能的培养训练,并需适当加大实践性课程课时比率,使学生扎实掌握乡村旅游实践活动中所需的应用性技能,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要以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需求为依据进行课程设置。乡村旅游作为新兴产业,在高等教育专业建设方面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十分有限,所以在课程设置中要探索以产业结构发展需求、岗位素质要求为依据,结合学科本身的逻辑结构特点,系统地建设课程项目。再次,要结合与乡村旅游相关的交叉学科的特点进行课程设置。旅游管理是一门交叉学科,乡村旅游是旅游专业与更多元化的专业领域交叉发展的探索结果,所以在课程设置中不仅要考虑不同学科课程体系自身的完整性,而且还要充分研究独立学科课程之间的衔接性和融合性。可以采用“任务版块+学科版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设置。即将乡村旅游项目从开发建设到开业运营的全过程解剖为不同任务版块,以解剖后任务板块对专业人才能力素养的要求和学科特点为依据细化课程设置。例如:将乡村旅游项目划分为资源开发建设、项目活动设计、和运营管理三大板块,每个版块对人才能力素养的要求主要集中在旅游管理、农业、民俗文化等专业领域。(1)结合学科版块和任务版块的特点,课程可以被细化为乡村旅游规划开发、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游居环境设计(包括村落、景区、游览通道、住宿餐饮和建筑等)、体验游乐项目设计、旅游产品设计、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旅游互联网技术应用、旅游安全、服务技能与素养等课程板块;(2)独立学院可以结合乡村旅游发展的地域特点开设农业经济、农业生态、动植物学及种植养殖生产实践等课程版块;(3)为突出乡村旅游的地方文化特色,独立学院可以开设民俗礼仪、历史文化、民间艺术、地方风物和风味饮食等课程板块;(4)独立学院可结合各个知识板块开设相应的成功案例实地研究与考察课程,最大限度地实现应用型人才与产业发展的近距离对接,提高应用型人才的社会适应性。独立学院在课程设置过程中还要合理分配实用性技术能力能课程和理论知识课程的比率,同时还要注意各任务版块在保持各自专业知识体系相对完整性的同时不能相互独立,要以服务于乡村旅游实践为纽带,使各任务板块彼此衔接。
(三)构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条件
独立学院应在实践性、创新性教学理念指导下,为培养应用型乡村旅游人才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1.构建实践性、创新性师资队伍。拥有教师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首要条件,教学团队的构成要突出实践性和创新性。独立学院在建设教师队伍的过程中要打破常规高校教师招聘条件,不能仅以学历和学术背景作为选拔条件,还要把行业背景、从业经验作为重要聘依据,组成一支学术背景深厚、从业资历和技术能力精湛的实践性教学团队。另外,长时间的教学工作会让教师的实践经验和专业能力落后于行业发展水平,因此要构建一支具有实践性、创新性的教学团队,还必须创新教师团队的管理方式。要求教师完成一定量的行业实践工作任务,并以量化的形式考核其实际工作业绩。例如:要求教师参与完成一定数量的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设计工作,也可以要求教师参与完成不少于规定量的经营、管理、服务工作任务,将教师在实践中完成的工作量和创造的行业经济效益作为考核的标准,以及评价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标准。通过这种方式推动教师团队不断地在实践中深化、创新应用型教学模式,从而为培养应用型乡村旅游人才创造良好的师资条件。2.构建有利于培养实践型乡村旅游人才的教学环境。从物理环境看,由于独立学院建设发展以自筹自己方式为主,所以在乡村旅游人才培养过程中,其仅靠校内模拟实训教学条件是无法实现实践性、创新性人才培养的。独立学院要跳出常规的校内教学模式,与乡村旅游相关的规划、开发、建设单位以及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旅游运营单位结成人才培养共同体,将相应课程的课堂教学放在行业实践工作环境中进行,利用行业内部领先的信息、设施设备和专业技术长板,补自己的短板,为乡村旅游应用型人才培养创造先进的教学环境,并打通校企相互输送专业人才的双向通道。从心理环境看,独立学院不仅要通过职业道德和职业心理疏导等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而且还要通过专业教师团队和行业专家良好的专业素质能力营造良好的专业风貌,通过成功的职业发展案例引导学生树立职业信心,通过成功的乡村旅游项目实例使学生获得职业成就感。独立学院要克服资金、制度等困难,灵活、主动地调动广泛的社会力量,集全社会优势教学资源、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于自身,为富民扶贫的乡村旅游工程培养具有实践性、创新性的应用型人才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
(四)改革传统教学方法
要想为富民扶贫工程培养乡村旅游应用型人才,就要为乡村旅游业发展各环节培养一线人才。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独立院校除了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外,更要使学生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和行业资历。要想做到这一点,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打破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收听的传统讲授教学模式,要以调动学生自发思考、研究、参与实践为教学方针,以引导、评价、提出改进建议为己任,把全面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作为教学宗旨,全面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比如,独立学院可以利用广泛的行业合作教学环境和灵活机动的教学机制,采取以乡村旅游实地环境为课堂的参观调查教学法和现场教学法,以参与乡村旅游项目为核心的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典型乡村旅游案例为核心的头脑风暴式的讨论教学法等。还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每学期留出一定的课时,安排学生参与与课堂教学内容相衔接的专业见习。在全部教学任务结束后,安排学生进入乡村旅游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轮岗实习,让学生在校外实践教学方法中丰富实战经验,提升职业素养。传统教学方法的转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虽然我国教育工作者努力探索更有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方法,但在实践教学中,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还是不能得到普遍、高效的应用。这与现有教材编写的结构思路、学生学习的态度兴趣、课堂教学的组织引导、教师教学评价考核标准以及实践教学条件的有限都有着一定的联系。因此,独立学院要实现教学方法的根本转变还要从教材编写、教师教学考评体系和学生的评价、考核体系等方面着手,改变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理念。在传统教学方法的转变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比如,缺乏经典的乡村旅游案例教材,使得案例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遇到案例不经典甚或不足的尴尬教学境地,在教学过程中对案例的剖析和解读也不够全面、深入,这客观上限制了该教学方法的有效开展。再比如,独立学院很重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实行严格的教学检查制度,但教学检查却以教师讲课内容的深度、广度,教师语言的运用,教态礼仪、板书,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等为主要考核指标;对学生的考核也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缺乏对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实践有效性的长效考核机制,这客观上约束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性、创新性教学方法的发展改革。独立学院必须从实践性、创新性应用人才培养理念出发,进行教学方法改革,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培养出有经验、有思想、懂技术、敢创新的实用型乡村旅游人才。
(五)改进教学评价方法
教学评价是检查人才培养效果的有效方式,对于应用型乡村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相关人员需要在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过程中对其不断进行完善。1.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本身优劣的评价,要通过校内校外双向评价的方式进行。首先,检验应用型乡村旅游培养模式是否实用,最好的方式是看培养出来的应用型人才是否能够适应行业人才发展的需要。独立学院要通过问卷调查、深入访谈的方式,对产业内部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及时、系统、科学的调查研究工作,搜集他们对于人才培养效果的评价信息,分析目前所培养的专业人才在知识能力结构上的优势和不足,并通过调查掌握行业前沿所需要的最新知识和能力素养,对调查结果进行详细总结,指导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的调整和创新,保证人才培养模式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此外,教师还要对校内人才培养对象——学生进行调查,让学生从学习角度评价人才培养模式的合理性,从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向毕业生调查所学知识技能对工作岗位的适应程度,从而对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提出改进性意见和建议。2.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效果的评价,采用学生职业能力双认证和教师综合评价的方法。可以从学生学习业绩和教师教学成效两方面进行评价。因为教师的教学效果最终也要通过学生的质量体现出来,所以,学生的培养效果是主要的评价方面。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效果的评价,可以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中的一项,但要突出“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必须把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的评价作为重要的标准。因此,教师应在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通过两个职业能力认证(即“1”个乡村旅游旅游从业资格认证和“1”个乡村旅游从业经验认证。),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素养。其中,乡村旅游从业经验认证要求独立学院与企事业开展管培生计划,学生进入合作单位,在规定的实习期间内,由校企双方分阶段对学生进行工作业绩考核,并组织专业职业能力考试,按成绩划分职业晋升等级,等级越高,培养效果越好。把学生所获取的具有实践含金量的专业资格证书和从业经验认证按数量和等级量化,作为学生培养效果的评价标准,有利于进一步深入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的落实。对于教师教学成效的评价要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综合评价。可以从学生取得业绩的高低、就业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对于教师本身的教学能力、职业实践能力和学术能力也要适当分配比率,将之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因子。
三、结语
近年,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伴随着人们的是与日俱增的生存压力以及快节奏的生活。人们在周末及节假日便有了休闲放松身心的需求。与城市快节奏的工作生活和勾心斗角的纠葛相比,乡村地区空气清新、风景宜人、淳朴的民风却给人以闲适的感觉,在这里,人们可以无忧无虑的玩耍,身心都可以得到放松。因此,到乡村休闲日渐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和发展现状
乡村旅游指的是以农村地区的旅游资源为依托,以当地居民为经营主体,发展起来的提高乡村人们经济收入的一种旅游形式。但是,乡村旅游目前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没有稳定足够的资金来支持旅游资源的开发导致现有旅游资源开发不够完整,相应的旅游设施和设备不够完善。旅游业的经营管理不够专业和规范,导致盈利不太明显,虽然乡村地区的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缺乏专业团队的打造和宣传,没有形成自己特有的旅游品牌。由于没有自己特有的旅游商品导致旅游收入渠道单调,乡村旅游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
其次,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还没有到达各个邻近区域旅游资源系统开发、整合利用、统一打造旅游形象的程度。相邻村落之间缺少相互交流与合作,没有实现优势互补,反而形成了恶性竞争,这对于旅游效益的提高非常不利。这种区域之间自立门户、自顾自的发展模式不能实现旅游资源的整合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
此外,由于部分乡村地区比较偏僻,交通还不是特别便利,很难吸引大量游客。
二、乡村旅游给休闲农业景观开发的启示
休闲农业指的是利用乡村地区当地的农业资源和农作物的生产条件,为游客提供观光、动手采摘、体验农作、享受乡土情趣的新型农业形态。这样不仅可以给游客提供有趣的难忘的经历,还可以带动乡村地区农业的发展,提高乡村地区农民的经济收入。
人们选择去乡村旅游的主要动机有四点,一是大部分人们在城市居住久了以后厌倦了城市现代化的快节奏生活,有了想要回归大自然寻求宁静和放松的冲动。二是不少人一出生就在大城市,对于那些乡村特有的自然景观以及动植物资源,他们只有在书上或是电视上才能看到,因此,他们有了想去乡村地区一探究竟的欲望。三是部分中老年人可能小时候在乡村地区长大,如今年纪大了退休以后就经常会有怀念故乡的想法,于是就有了故地重游的念头。四是一些人就是为了在节假日的时候找一个空气清新、风景优美、安静舒适的地方和朋友们聚在一起吃喝玩乐联络感情。人们的这些需求都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综合考虑人们的这些需求可以发现,人们选择乡村旅游更大的原因是为了给休闲娱乐选择一个场所。如果能够将乡村旅游与当地的农业发展、农事活动结合起来,甚至将乡村旅游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模式等直接在休闲农业景观开发中加以应用,无疑将促进农村、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因此,在休闲农业景观的开发中还该考虑人们的消费心理,了解他们的需求,这样才能吸引更多游客,使旅游和农业相得益彰。
三、休闲农业景观的开发
1.开发观光农园,乡村地区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醇厚朴实又不失特色的民族风情。开发农业休闲景观的时候可以将农园的观光作为一个开发部分。当地居民可以带游客观光农园里的果子、蔬菜以及其他农作物,让游客体会采摘的快乐和满足感。
2.打造市民农场。即在乡村地区规划部分土地,这些土地可以作为临时的农场短期租给来旅游的市民,让他们自己在农园内种植果树或是蔬菜,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体会劳作的乐趣。
3.打造农业公园或避暑乘凉、修身养性的度假区。例如建造葡萄公园,在这里人们可以品尝美味的葡萄,还可以自己动手制作葡萄美酒,更可以和朋友恋人一起品尝葡萄美酒。有兴趣的游客还可以参加关于美食美酒的主题活动。
4.打造教育r园。由于大部分游客来自大城市,他们对于农作物的种植十分陌生,甚至不知道很多农作物的种类。因此,可以打造集田园观赏、农业生态体验、生态知识的讲说教育农园。在这里,一些稀有的农作物及农业园艺可供游客参观。安排专业人士讲解,让游客在休闲放松身心的同时,还可以丰富游客的知识,加深游客对农园的兴趣。
四、结语
关键词:旅游+;乡村养老;旅游经济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基于老龄化发展趋势的承德市养老旅游市场开发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Z151150)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2月24日
一、乡村养老旅游概念
目前,学术界对于乡村旅游和养老旅游的概念界定较为一致,而乡村养老旅游是一种新的旅游形式,是乡村游和养老游二者的结合,它不同于普通的乡村旅游活动,主要旅游目的不是体验乡村的风土人情,而是出于对自身健康的考虑,选择到更加适合于老年人养老的自然风光秀美,环境、气候宜人的乡村旅游地进行异地养老,在疗养、养老的同时体验乡村的风土人情、风俗风景。因此,本文认为乡村养老旅游是指老年人出于健康、疗养的目的而发生到异地乡村进行旅行、暂居和游览活动的总和。
二、发展乡村养老旅游产业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缓解社会养老压力。目前,我国人口结构正在发生新变化,老年人口迅速增加,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据民政部《2014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242万人,占总人口的15.5%,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3,755万人,占总人口的10.1%,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94,110个,拥有养老床位577.8万张”。从数据能够看出同,我国老龄人口总量相比,社会养老机构存在巨大缺口;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家庭结构的变化,年轻人赡养压力增大,家庭养老功能将不断弱化,社会养老模式必将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发展乡村养老旅游,可以进一步充实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无疑可以缓解社会养老压力。
(二)有利于满足老年人心理及健康方面的需求。老年游客与其他游客群体不同,旅游动机大多不是求新求异,而是怀旧、求美和寻求疗养健康,特别是很多老年人生于乡村长于乡村,对乡村有亲切感和归属感。国内很多乡村旅游地生态环境良好,自然风光秀美,气候宜人,有利于老年人健康养生,而且老年人在户外亲近大自然,享受自然之美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养花、种菜等适当的体力劳动健康体魄,这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比单纯娱乐更有意义,发展乡村养老旅游可以满足老年人追求自然、安逸、健康的心理需求。
(三)有利于实现旅游扶贫,提高旅游目的地居民收入。旅游活动的开展能够增加旅游目的地就业岗位,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可以说,发展乡村养老旅游是农村扶贫开发的重要渠道。国家旅游局李金早指出,未来国家旅游局将继续推动我国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发挥乡村旅游的扶贫作用,计划每年通过开展乡村旅游活动带动全国20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新增就业岗位180个。
三、发展乡村养老旅游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乡村养老旅游基础设施和保障体系薄弱。乡村养老旅游不是一两天的旅游活动,需要长期疗养,配套的基础设施和保障体系至关重要,目前国内的养老度假旅游还处在起步阶段,配套设施和保障体系并不完善。要建设乡村养老旅游地,政府应引导有实力的旅游企业与专业的养老机构合作,同时吸引民间资本和外资,建立适合老年疗养居住的公寓、社区或养老机构,配备专业服务人员,逐步形成完整的乡村养老旅游产业体系。同时完善购物、健身、文化娱乐等方面的配套设施,丰富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使老年人能够在乡村旅游地颐养天年。
(二)乡村旅游地医疗体系。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经济基础薄弱,绝大多数乡村在医疗卫生方面较为薄弱,要建设养老型乡村旅游地,需要政府引导,充实乡村医疗力量,建立乡村旅游地医疗点,应以公共医疗单位为主体,同时鼓励民间医疗机构加入,形成较为完善的乡村医疗体系,解决老年人在乡村旅游地养老的看病问题。此外,还应尽快解决异地医疗保险报销问题,为在乡村旅游的老年人提供就近疗养和医治的条件。
(三)专业的养老旅游人才缺口还很大。乡村养老旅游服务不同于普通旅游服务,要求服务人员在拥有旅游服务能力的同时,具备专业的护理能力,能够为老年游客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就目前情况来看,国内直接从事旅游行业的人数超过1,350万,但是可以直接从事养老旅游服务的专业人才数量不多,大多数都缺乏专业的老年人护理知识,加上旅游行业由于工资水平较低、工作强度大等因素的困扰,旅游服务人员的流动性很大,员工队伍不稳定,专业服务人员的不足很难保障乡村养老旅游的服务质量。
为了保障乡村养老旅游的服务质量,政府应牵头或者引导行业组织制定养老旅游服务专业人才中长期规划,逐步确定各地养老服务人员薪酬标准,提高服务人员的薪酬和社会保险待遇,努力改善工作条件。重视对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能力,制定政策鼓励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毕业生从事养老旅游服务行业。只有让养老旅游服务人才有一定职业规划和从业保障,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来从事养老旅游服务行业。
四、乡村养老旅游业发展模式探索
(一)乡村养老旅游小区。发展乡村养老旅游,政府可以给予相关企业一定的政策倾斜,引导房地产企业与有实力的社会养老机构、知名旅游企业合作开发专门针对老年人的乡村养老旅游小区、老年养老公寓。选址应在环境优美、交通方便、适合于疗养的乡村旅游地,小区或公寓整体建筑风格应古朴典雅,室内布置与一般家庭居室大体相同。但养老小区或公寓的设计与硬件配置应该更加针对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楼梯电梯更注重人性化,应设置安全抓杆,小区内道路、楼层通道便于轮椅通行,房间内的设备设施取用更加方便,房间应设有呼救报警设备,小区、公寓内设医疗保健、休息娱乐、文化学习和自助劳动等场所,老年人还可以享受到社区提供的各种便捷的生活服务,如送餐、护理等服务。
(二)乡村养老院。乡村养老院是在乡村旅游地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旅游的另一种值得探索的方式,主要是为老年人提供集体居住的宾馆式房间,房间类型可以按照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分为自理、半自理、医护型三种不同类型,房间规格类似于宾馆的单人间、双人间、多人间等房间,各房间配套设施完整,老年人可以按照自身的需求和消费能力自主选择。乡村养老院内配备医疗、保健、康乐、文化设施,由专业养老服务人员、医务人员为老年人提供住“养”、“学”、“乐”等综合服务。
(三)乡村宅院养老。2013年底,全国农家乐总数已超过150万家,年接待游客9亿人次,每年都有一些城市的老年人前往风景秀丽、空气清新的乡村度假疗养,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索,农家乐、乡村旅游地农户可以把自有住宅出租或出售给来疗养旅游的城市老年人,供他们短期或长期居住。
主要参考文献:
[1]李金早.开明开放开拓迎接中国“旅游+”新时代[N].中国旅游报,2015.8.21.
摘要:乡村旅游是以农村地区为特色,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活动为内容,促进农村发展的社会活动,所以构建乡村旅游市场营销模式是提高乡村旅游竞争力,实现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目前对乡村旅游的开发还没有统一的体系和标准,其营销模式也没有系统的规划,因此本文通过探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营销现状及问题,分析了乡村旅游市场营销发展趋势,提出了营销模式构建策略。
关键词:乡村旅游;乡村旅游市场营销;营销策略
一、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目前对乡村旅游的概念并没有达成共识,各国学者对其的界定也各有差异。1997年世界旅游组织将乡村旅游的概念定义为:乡村旅游是指旅游者在乡村(通常是偏远地区的传统乡村)及其附近逗留、学习、体验乡村生活方式的活动。我国旅游学者对其界定为: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为对象的一种旅游类型。因此可以看出,乡村旅游是依托农业这个大环境,将农村生活、农业生产融为一体并进行旅游开发的。乡村旅游一般以城市周边的农村自然景观和田园特色风光为主体,以城市居民为客体,以为城市居民提供古老乡村劳作体验、了解当地风土人情为目的。因此乡村旅游被称为人类回归自然的最佳方式之一。
在我国,乡村旅游是在满足了市场多元化及农村经济产业结构亟需调整的要求下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能够改变我国农村经济结构单一的情况,而且能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当地经济收入,从而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双赢,促进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乡村旅游的特点
1、乡村旅游以农家乐和农村观光的形式为主
乡村旅游主要为旅游者提供一种回归自然的体验,其通过提供特色农家旅馆、农家菜肴、农家生产劳作等一系列能够享受农村的旅游活动,使得旅游者能够体验当地的民俗风情并采购特色农产品。这种农务采摘旅游能够推进乡村旅游的健康长久发展。
2、在开发层次上处于低水平的开发阶段
在我国,近几年乡村旅游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由于经历的时间较短,对其的开发仍处于较低的水平,还没有转变传统粗放的开发模式,切没有明确的主导方向。
3、主要分在景区边缘地区、老少边穷地区、都是郊区
在这些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生态景观及原始的乡情习俗,构成一个个特色浓郁,且带有极强的文化与生态色彩的乡村旅游地,这些能够为乡村旅游所提供丰富的旅游资源,是的乡村旅游的内容和形式多样化。
三、乡村旅游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
1、产品开发项目缺乏弹性,开发项目单一,粗放式经营管理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以观光旅游和农村自然景观为主,其农业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虽然现阶段对其开发的旅游产品和内容名目众多,但是都没能充分的开发利用这些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没有充分挖掘其价值。开发项目单一,切没有深度和特色支撑。一些开发者局限于眼前的利益,对产品进行不合理和过度开发,造成环境破坏、影响当地文化等问题。存在对产品开发并运作期间管理混乱的问题,部分管理人员对乡村旅游的认识不够,不能及时的解决突发问题,更有部分开发管理人员过分的追求效益,忽视旅游者的差异需求和满意度,产品缺乏创新,形象设计意识不强。造成乡村旅游产品种类单一,管理形式粗放。
2、价格水平不高
乡村旅游由于其本身的特点要求,一般对其的开发都处于城市郊区或者景点附近,依靠城市辐射或者景点辐射得到客源,所以在价格方面大多较低,以吸引游客。乡村旅游以农村景观为主,其资金投入势力和政府支持强度相对于风景名胜区较弱,其主要吸引周边城市周末、节假日休闲度假的出游的居民,这些居民出游的弹性较大,对价格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因此带来的经济效益较少,因此在“薄利多销”意识的促使下,对乡村旅游的营销采用低价策略。合理的低价策略能够增加经济效益,但是过度的地价营销会导致乡村旅游经营的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