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神经内科科室管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以往发生的不良事件及原因
1.1 加错针水发错药。发生原因: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输液高峰时段呼叫的铃较多,手抄输液卡字迹潦草,看不清床号、姓名、药名等。
1.2 漏液致局部软组织坏死。神经内科偏瘫病人较多,偏瘫侧上下肢血循环不好,如在偏瘫侧上下肢输液并且外渗极易致局部组织坏死。脑水肿的病人多用20%甘露醇脱水降颅压,因该药为高渗性液体,如输液时外渗,处理不及时,易出现软组织坏死;同时危重病人多,使用升压药时如外渗,由于该类药物有强烈的收缩血管作用,处理不当或不及时,更易出现软组织坏死。
1.3 跌倒、坠床。神经内科病人常有偏瘫,行走不便、头晕等症状,如无家属陪伴,容易发生跌倒。因危重病人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烦躁抽搐等症状,若陪护人员知识缺乏或护理人员工作经验不足易造成坠床。
1.4 窒息。脑干病变的患者出现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构音不清、声音嘶哑等症状,如饮食护理不当或未及时吸痰可致窒息的发生。
1.5 烫伤。感觉障碍的病人如果热敷或使用热水袋不当易造成烫伤。
1.6 走失。走失易发生于伴有精神障碍症状或老年痴呆的患者,如未做到24小时专人看护,很容易出现走失。
2.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
2.1 设置病区小组长。因为我院神经内科有2个病区,106张床,一个护士长,所以每个病区选择专业知识扎实,业务技术精,具有较强的管理、沟通、协调与工作能力,能对科室护理差错、纠纷提出技术性鉴定意见并有前瞻性防范能力,具有良好的应变和急救能力并且爱管事的高年资护士作为病区小组长,负责查找影响本病区护理安全的因素,了解掌握各种相关信息,识别并确定本病区目前存在和潜在的病人安全隐患,协助护士长制定本病区病人安全管理工作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实施病人安全管理工作。
2.2 鼓励护士自愿上报护理不良事件。以不首先处罚当事人,而是以积极补救、发出警示、共享经验教训为指导思想,鼓励护士暴露自己的错误,在晨会上对前一天存在和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使护士将怕出错的意识转变为积极思考“哪里可能出错”。
2.3 查对制度的“落实、落实、再落实”。每天强调“三查八对”的重要性,教育护士“三查八对”是我们的前辈用血的教训总结的经验,是护士工作的法宝和自我保护的重要手段。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群体性护理工作,要求各个班次的人员严格把关,环环相扣,只有每个人都具有让“隐患从我这里消失”的思想,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督查“查对”制度的落实情况,如药房摆好的口服药必须经2人核对后方能发给患者。输液时的核对输液卡、摆液体、摆药、核对药液也必须2人核对后方能配液。输液、加液体时责任护士之间交叉检查,治疗高峰时段护士长巡查等,所有的治疗必须经过2人核对方能落实在病人身上。
2.4 改进工作流程,杜绝差错事故发生。加强药品的管理,药品分类放置,高危药品用醒目的标识,固定基数,每天有固定的班次对药品进行管理,做到先领先用,无过期变质,防止护士在工作忙时疏忽细节上的查对所致的差错。输液卡用机打不用手抄,防止因字迹潦草所致的看错药名、叫错姓名等。输液卡上配液、输液、加液的时间、责任者记录清楚,起到我的岗位我负责的督促作用。
2.5 加强穿刺部位的巡视和观察,掌握偏瘫肢体血循环情况保证输液安全。禁止在偏瘫侧上下肢输液,提高输液技术,预防输液渗出,正确处理输液渗出,防止组织坏死。加强穿刺部位的巡视和观察,除每小时巡视一次外,要求每位护士不论到病房里做什么,都应看一下所到房间里输液病人的输液部位是否漏液,一旦漏液,立即停止该部位的输液,给予积极处理。患者躁动时,使用静脉留置针,减少输液渗出。
2.6 医护共同参与病人安全的管理。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共同对病人从入院到出院全程动态地进行安全危险因素评估,确定高危人群的安全防范措施。夜间新入院病人则由值班护士和医生自行评估与确定,次日再经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重新审核,任何时刻凡是高危人群就必须立即采取防范措施,防止病人坠床。保持病房光线充足,夜间开壁灯,卫生间有防跌倒标识,保证走廊、卫生间扶手完好,所需物品放在病人随手可及之处,并交待无陪护的病人需起床时按铃叫护士协助,防止跌倒。
2.7 加强患者或家属的饮食指导。脑干病变的病人床旁备有吸痰装置,对有轻度吞咽障碍者,喂半流质饮食,进食速度慢,严密观察有无呛咳,中重度吞咽困难的病人给予鼻饲,每次喂食前拍背,吸净痰液。喂食时,若病情允许,抬高床头,喂食后尽量减少吸痰或翻身,以免刺激引起呕吐误吸而导致窒息。
2.8 对患者或家属做好防烫伤的宣教工作。对感觉障碍的病人一般不热敷,不用热水袋。必须用时,注意热水袋的温度和使用方法,经常用手触摸病人皮肤的温度。让病人和家属知道,感觉障碍的病人如用热水袋取暖,易致烫伤。天凉了,应及时为病人加盖毛毯。
2.9 伴有精神症状或老年痴呆的病人交待家属24小时陪护。对有精神症状和老年痴呆的病人,告知家属留陪护,并做到24小时不间断看护。加强巡视,严格交接班,发现病人不在病区,及时通知家属、护士长、保安人员,查看监控录像,确定寻找方向,全力寻找。
3.结果
加强安全管理一年后,收住我科的病人安全意外事件发生率与上一年相比显著下降,(见表1)。
4.体会
4.1 显著降低了病人安全意外事件发生率。加强安全管理后,病人安生意外事件发生率由0.71%降为0.14%,所发生的3例意外事件中,1例为加错针水,因为使用多穿输液器和加强了巡视,在未输注时即由护士本人发现。1例是坠床,相应的安全措施都采取了,是因患者未听医护人员和家属劝告擅自起床所致。1例是烫伤,是因家属为病人洗脚时自认为水不烫所致。因为安全措施、告知都比较到位,所以未造成纠纷。
4.2 建立有效的安全质量管理体系,是提高护理安全的保障。建立护士长—病区小组长—护士层层阻断安全隐患的安全管理体系,每个人树立“隐患从我这里消失”的思想,使护士能对护理安全隐患的各个环节进行自检自查,在班人员交叉检查,病区小组长、护士长再进行检查和监督,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反馈、整改,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为消除安全隐患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舒适护理; 神经内科护理; 应用观察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30-0096-02
doi:10.14033/ki.cfmr.2015.30.048
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时间长,致残率高,尤其是失语、偏瘫等情况导致患者身心存在巨大痛苦,所以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加强护理十分必要。随着医疗技术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护理的要求不再局限于常规临床护理,舒适护理凭借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临床护理中获得广泛使用。为研究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来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80例神经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来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80例神经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29例,女51例,年龄36~78岁,平均(61.28±10.95)岁。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0例。其中对照组男15例,女25例,年龄38~78岁,平均(62.76±10.03)岁。观察组男14例,女26例,年龄36~75岁,平均(59.27±9.83)岁。80例患者中脑梗死患者38例,脑出血患者35例,其他神经内科疾病患者7例。患者病程1~24个月,平均(10.6±1.2)个月。两组患者病情状况、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40例神经内科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辅助患者卧床休息、定期更换卫生用品、保持良好的病房环境等常规内容。
1.2.2 观察组 给予观察组40例神经内科患者实施舒适护理,主要包括日常生活舒适护理、疼痛护理、心理护理、防感染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2.1 日常生活舒适护理 护理人员对神经内科疾病患者护理要从患者日常生活起居进行护理,辅助患者洗漱、排泄、脱衣裤等[1]。对神经内科长期卧床的患者要及时协助其进行日常卫生护理,及时帮助患者更换床单,保证病房环境湿度、温度适宜。根据患者实际病情以及恢复情况对患者进行活动指导、
1.2.2.2 疼痛护理 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护理时,要将动作放轻柔,减少患者疼痛情况[2]。根据患者实际病情指导患者进行舒服卧位,如果患者身体疼痛可以让患者使用胸部呼吸,降低腹部压力。根据患者日常饮食习惯制订科学饮食指导方案,为减少患者腹胀情况应指导患者少食多餐,禁食黄豆等胀气食物。患者身体疼痛发作时可以播放视频、音频等分散注意力。
1.2.2.3 心理护理 神经内科患者会因自身病症给身体带来不适而产生焦虑、阴郁甚至绝望心理,并且神经内科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又有较高致残率、致死率,无形中增加患者心理压力,因为不良情绪会对患者病情恢复造成一定不良影响,所以护理人员要在患者入院时就对进行有意识的心理疏导,向患者讲解神经内科疾病的知识,将患者安排在神经疾病康复良好的患者病房中,使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除此之外,为患者缓解心理压力的同时还应该尊重患者尊严,及时满足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及时向患者讲解患者病情情况,使患者对及时康复充满信心。
1.2.2.4 防感染护理 为防止患者长期卧床出现感染,要及时指导患者进行科学排尿,防止患者出现泌尿系统感染。对病房内进行通风,减少病房中因排泄物而产生的异味,防止患者出现呼吸系统感染[3]。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护理中出现的感染情况,分为泌尿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计算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率。患者在出院前向患者发放科室自制的护理人员满意率调查卷对护理人员进行评价,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以及不满意,满分为50分,其中≥45分为非常满意,36~44分为满意,30~35分为一般,≤29分为不满意,其中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
经不同方式护理后,使用舒适护理的观察组泌尿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均明显少于使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P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对比
经不同方式进行护理后,观察组对护理满意率为92.5%,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80.0%,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
3 讨论
神经内科患者患病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存在不同程度语言、肢体等障碍,使患者行动不便并且有较高并发症,所以对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要加强康复训练护理。常规护理方式主要是对患者进行输液护理、用药护理等,没有对患者进行全方位护理,导致患者在治疗住院期间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患者生活质量较低[4]。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常规护理在当前病房护理中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要。
舒适护理的护理原则是“以人为本”,是把护理服务领域扩宽,不仅可以运用在神经内科患者护理中,在任何时期、任何疾病都可以得到良好使用[5]。其中舒适护理主要包括对患者日常生活进行舒适护理、对患者伤口进行舒适护理、对患者心理情况进行舒适护理、对患者抗感染情况进行护理以及出院后的康复护理等内容。对神经内科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可使患者对治疗增加信心,将患者对医院的恐惧感减少。舒适护理运用在日常护理中主要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将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的舒适度有效提高,保证患者和护理人员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减少医疗冲突[7]。
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来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80例神经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经研究分析,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5%,对照组为20.0%;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为92.5%,对照组为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对神经内科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保证患者及时康复,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应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洁.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2):155-156.
[2]胡春杰.舒适护理应用于心血管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12(1):125-126.
[3]赵玉洁.对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20(7):77-78.
[4]高金梅,顾连霞,盛玉礼.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9(10):1604-1606.
[5]白漪.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7(8):52-53.
[6]宋晶.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4,6(5):274-275.
严格人员准入,依法执业。我院护理部做出严格规定:①凡当年毕业、未参加注册考试的新护士,一律不准独立值班;②凡未通过执业护士注册考试的护士一律不予聘用;③凡进修护理人员或实习学生不得独立从事治疗护理工作。
加强神经内科护理人员教育和培训,提高人员素质。护理人员素质对临床护理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应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教育与培训。
1 职业道德与法律意识教育
专业知识及技术培训:护士由于专业知识技能缺乏,观察病情不到位、采取措施不得当,常常导致医疗差错,因此定期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是保证医疗安全的基础。凡新毕业护士,须完成护理部有关职业道德、法律知识的课程培训,并通过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的考核之后,方可上岗。加强对毕业第1年护士的培养。要求各科室严格执行护理部制订的对毕业第1年护士的四阶段培养计划,1年后进行考核,合格者方可转正。(强化在职护士的专业水平的训练。每年8月份,神经内科对全科护士进行护理专业理论、护理操作技术的抽样考核,同时将考核的结果作为护士聘用、转正的依据,轮转科室与晋升挂钩。为提高护士的急救观察技能,我科严格遵循护理部还与人事处联合发文规定,护士在晋升中级职称前必须经过急救观察的培训,即须轮转急诊科或重症监护室,时为2个月。
科室评审标准中要求:临床各科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与改进的相关制度。在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中,只有健全并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才能使医疗质量与安全得以保证。在开展医院评审和医院管理年活动中,我科在制定在原有护理规章制度的基础上,以质量、安全为核心,相继补充和修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护理常规、操作规范、工作规范及考核标准,涉及安全管理的制度主要包括:①护理新技术、新业务准入管理制度;②护理缺陷及不良事件登记及上报制度;③重要护理操作前的告知程序;④各种护理质量关键过程流程(如患者交接流程等);⑤肾内科各种不良事件及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等。讲求科学管理在新的医疗形势下,要做好医疗安全管理,护理管理者除要完善对要素质量(即人员、制度等)的管理外,还应注意在管理活动中应用新的管理理念,使安全管理工作真正做到科学有效。
2 树立系统安全管理意识
长久以来,人们对医疗缺陷的固有认识是:有差错就一定是个人的疏忽。系统论认为,差错并非由于个人的疏忽和无能所致,差错是由于系统内潜在的缺陷而造就了一个使人产生差错的环境。由此可以得出,预防和消除缺陷最有效的策略不是对犯错误的个人。依据这一管理理念,我院护理部于2005年成立了由护理部质控组和科护士长组成的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各类临床不良事件(包括差错、投诉、意外伤害、突发事件、药物不良反应等),本着重原因、轻结果;重系统、轻个人的原则,找出事件发生原因,并制订策略,目标是通过改善系统管理问题来减少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
3 应用PDCA循环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PDCA循环(即质量管理工作循环)是50年代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根据信息反馈管理提出的一种全面质量管理方法[3]。这种管理过程包括计划(P)、执行(D)、检查(C)、处理(A)4个阶段,是持续质量改进的基本方法,也是护理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策略。根据这一管理理论,我院护理部坚持每季度1次的护理工作简报,并在院内办公网上公布质量检查结果,同时要求凡在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明显缺陷的科室,均要按照PDCA循环进行质量持续改进,具体步骤如下:①计划阶段(P)。科室根据护理部质量检查结果(有数据或文字说明),对影响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制订出改进措施(成文);②执行阶段(D)。由科室或病房落实质量改进措施;③检查阶段(C)。由科护士长、护理部逐级检查其质量改进情况(有数据说明);④处理阶段(A)。总结经验、巩固成绩。
参考文献:
[1]韩光曙.医院的安全文化与医疗安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3):68.
【关键词】 神经内科; 分层级护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6-0111-02
神经内科具有技术要求高、基础性工作繁重、专科性强等特点,而且危重病患者较多,以往传统的轮班式护理模式缺乏一定的连续性、完整性,无法合理利用医院的护理资源,无法确保护理质量[1];而分层级护理模式能够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为了探讨关于神经内科实施分层级护理模式的效果,选取2011年6月-2012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内科护理人员20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月-2012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内科护理人员20名作为观察组,实施分层级护理,年龄22~45岁,平均(25.4±2.7)岁,工龄2~26年,平均(5.4±1.4)年。本科学历13名,大专学历7名,其中1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17名初级护理人员;选取2010年6月-2011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内科护理人员20名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年龄24~40岁,平均(33.5±2.9)岁,工龄2~19年,平均(11.5±1.8)年。本科学历12名,大专学历8名,其中1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18名初级护理人员。两组护理人员年龄、工龄、学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模式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行轮班护理工作的方式;观察组采用分层级护理,具体模式如下。
1.2.1 层级设置 根据护理人员的学历、工龄、职称、工作经验等进行护理分级,确定护理组长的人选,按照护士长――护理组长――初级护理人员三层级进行设置,进行不同的责任分配。(1)护士长:从总体上把握神经内科护理工作,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对危重患者和2、3级患者进行护理工作指导;组织护理会诊和护理查房,2~4次/月,并且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三基培训和考核,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估;掌握危重患者的情况,执行难度较高的护理操作,确保神经内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有效;(2)护理组长:对神经内科患者的病情进行全方位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并且对初级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3)初级护理人员:负责做好神经内科患者的基础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教育等工作,为其提供各方面的生活护理,做好患者从入院至出院的全方位护理工作。
1.2.2 排班模式 根据神经内科的具体情况实行灵活、弹性的整体护理排班模式,必要时增加中午和夜间时段护理人员的数量,实行24 h小时值班,为患者提供持续的护理服务。
1.2.3 培训和考核 实行层级培训和考核,根据护理人员的学历、职称、经验等进行层级培训和考核,并且建立护理人员档案,将考核结果与护理人员的薪酬挂钩。
1.3 观察指标
(1)医生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2)护理诊断准确率、护理措施落实率、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
观察组医生和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护理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护理诊断准确率、护理措施落实率、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神经内科是一个专业性较强也较为复杂的科室,需要护理人员做好全方位护理[2]。本研究中采用分层级护理模式,设置了护士长――护理组长――初级护理人员三层级护理工作模式,每层护理人员都根据自己的职责进行护理工作。这种岗位设置比较合理,能够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作用;同时,选择护理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担任护理组长,能够加强对各级护理人员的指导,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而且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让各级护理人员充分参与进来。对护理人员进行分层级培训,能够提高各级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最终提高护理质量。通过本次研究发现,患者通过分层级护理后医生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护理诊断准确率、护理措施落实率、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这与吕彩霞等[3-4]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分层级护理模式能够取得显著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实施分层级护理模式能够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妮,文锋华,张玉梅,等.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在护理人员分层次使用中的实践[J].当代医学,2012,2(3):105-106.
[2]梁雪芬,李素琳,李爱军,等.层级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08,8(8):65-67.
[3]吕彩霞,刘杏仙.分层级管理在护理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中作用的探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17):107-109.
关键词:神经内科 优质护理 管理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466-02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是一项以患者为中心,在强调基础护理重要性的同时,针对患者机体、心理、社会关系开展的一种优质护理服务。神经内科患者往往病情复杂,病情变化快,且多数生活不能自理,基础护理工作量大,这就需要神经内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本研究将优质护理服务管理引入我院神经内科病房,极大地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选取我院2009年8月至2012年2月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4例,女36例;年龄25-80岁,平均年龄(46.1±10.2)岁,病程0.5年-8年,平均3.5年;其中脑梗死43例,短暂性脑缺血35例,癫痫2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疾病类型等一般情况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各种基础护理,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具体如下。
1.2.1 优化护理流程。神经内科的护理人员应从病人入院、治疗、出院的全过程做起,不断优化临床护理流程,为患者提供24小时连续的、无缝隙的责任制护理。将护理病区分成两个责任组,每组均实行高年资护士、低年资护士、培训制护士的捆绑式管理,实行8小时在岗,24小时负责的护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实行轮班制,在患者数、危重患者数增加时,实行弹性排班制,设立中、晚帮班,较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取消不必要的护理文件书写,采用表格化护理文书,原则上保证每天书写护理文书时间不超过半小时,以节约时间,为医生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护理工作中不耽搁治疗,尤其是对急重症患者;在床旁交班时要求先交后接,并按照病情、治疗、护理、管道、特殊处理皮肤等顺序交。
1.2.2 开展人性化服务。在每一个护理环节中,都要强调关爱、尊重患者的服务理念。在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要起立迎接,并向家属或患者本人主动介绍病房环境、管床医生、护士,医院相关规定等。治疗过程中,要认真完成每天的基础护理内容,还要每天为患者送水到床头、为患者热饭、订饭,在保证患者的生理护理完善的基础上,还要注重患者的心理、精神、人文环境等方面的护理,在患者在护理行为中感受到安全感。
1.2.3 对各级护理人员进行培训。采取自学、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培训方式开展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重点包括人文知识讲座、沟通技巧、护理技能、职业道德等的教育培训,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通过开展专科知识讲座,让护理人员及时了解最新的最实用的护理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通过职业道德教育培训,使护理人员在工作时始终保持端正的工作态度,高度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了患者的主动服务意识。通过开展护理理论及技术操作考试,帮助护士提高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对基础技术操作的熟悉,对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心电监护等急救技术的熟练掌握等,使专科护理服务更加精细化。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理统计,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2.1 患者满意度调查。实施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满意度达96.0%,与对照组的80.0%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表1 住院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比较
组别n满意人数满意度(%)观察组504080.0对照组504896.0* 注:*P
2.2 两组病人住院天数比较。实验组脑出血、脑梗死、癫痫病人平均住院日均较对照组明显均缩短,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住院天数比较(d)
组别n短暂性脑缺血脑梗死癫痫观察组507.1126.4318.58对照组509.0529.9923.433 讨论
常规的护理模式多偏重于临床,护士仅注重执行医嘱而忽视了患者的住院需求,优质护理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因此更加符合现代护理要求。我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病房后,病房变得整齐卫生,一级护理和危重患者的生活护理做得很到位,护士的自我价值也在护理过程中得以实现,患者感到各方面均被关心,时时刻刻被重视,因此对护理质量非常满意,也提高了科室的社会效益。本研究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提供优质护理,结果显示,开展优质护理,患者的满意度达98.33%,并且病人的平均住院日缩短,身体康复较快。因此,优质护理进一步夯实了基础护理,推进了护理工作,使群众满意,适合在神经内科病房开展。参考文献
[1]邓小虹,陈静.以医改为背景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11):19
[2]王清风,房庆华,贾淑艳,等.经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1,19(4)
1 神经内科分层护理管理模式设计
护理人员分层:立足于病区的实际,参照护理人员的职称、工作能力、学历等指标,将其科学地划分为3层:第1层,护士长,具备主管护师级别以上的职称、学历要求护理专业大专及以上,拥有扎实的护理知识储备与丰富的临床经验,护理技术熟练,责任心与沟通协调能力强。第2层,护理组长,具备大专以上学历与主管护师或护师的职称,需要在神经内科的工作时间超过8年,具有极强的责任心、沟通能力与丰富的知识储备。第3层,责任护士,需要是注册护士,具备极强的责任心。除了护士长之外,把护士们有效分为护理大组与小组,组长管理各个责任护士。
2 有效划分各层级员工的岗位职责
2.1 护士长的岗位职责
全方位地统筹安排病房的护理工作,有效地控制与管理护理质量,加大对各层级护理人员质量的监控力度,有效组织三基工作,做好对专科技能的培训。护士长参照管理控制护理质量的评分准则,组织护理人员参与学习,并将其贯穿于班组护士的护理策略、流程之中。护士长每星期检查护理的质量,贯彻三级查房机制,从而持续地提升护理质量、构建临床护理教育体系。
2.2 护理组长的岗位职责
护理组长需完成本职工作、全方位管理该班组的护理工作,协调人际关系,协助护士长实施管理行为。并认真落实基础护理工作,优化专科护理流程,对医嘱、护嘱进行实时动态追踪,有效落实护理计划,与护士长密切配合,加大对该组人员的培训、考核力度;如果组员的知识储备、技能水平不过关,组长需要继续培训,一直到合格为止。
2.3 责任护士的岗位职责
责任护士在工作的过程中服从组长的调配、安排,护理好患者;接受组长的指导,客观、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制订行之有效的护理计划、评估护理的效果,对患者病情了如指掌,根据护理工作的标准、遵循护理流程与技术规范,完成基础或专业化的护理工作。
3 护士的排班模式设计
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调整上班时间、实施弹性排班机制。有效地分离病区,将其划分为两个护理大组,4个护理小组;由4名责任护士负责。护士的日班从8:00-16:00,晚班从15:30-22:30,夜班从22:00-次日早8:00;值班时,由一名组长带领3~4名责任护士,护理、治疗本班的患者。责任组长实施全白班制度,轮休时,具有一定资质的替班组长代替责任组长进行工作,节假日要使责任组长的值班得到保障。护士8 h连续工作,在高峰时期增加午间上班的护士,降低出錯率。参照工作量、危重患者的数量实施弹性排班机制,根据情况及时增加护士的数量。
4 神经内科层级护理发挥的优势作用
【关键词】管理流程 跌倒/坠床风险评估 干预措施 老年患者 护理安全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27-02
Fall into bed management process and risk assessment and interventions in neurological medicine application
LEI Xue
(Sichuan Province neurology department of Guangyuan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628017)
【Abstract】Objective We will discuss the management processes of fall bed and the application in the risk assessment of fall/fall bed and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vention sheet in Neurology. Method We chose the 706 patients who was admitted in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September in 2011 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as with conventional anti-fall care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ook the anti-fall care by using fall bed management process, risk assessment and intervention sheet to compare their incidence of falls. Result The result between two groups is P<0.01. This difference h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n the fall incidence of patients in experimental group i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fall / fall bed management process , risk assessment and the in tervention shee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fall incidence in elderly patients and protect the care safety of elderly hospitalized patients.
【Key words】management processes fall / fall bed risk assessment interventions elderly patients care safety
跌倒是我国伤害死亡的第四位原因,而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则为首位。神经内科患者多高龄, 加之意识、感觉、运动障碍及用药等,使跌倒与坠床的危险性增大。跌倒除了导致老年人死亡外,还导致大量残疾,并且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跌倒后的恐惧可以降低老年人的活动能力,使其活动范围受限,生活质量下降。为减少和避免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发生,降低由此引起的不良后果,同时为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我们在借鉴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跌倒管理流程[1],实施了“风险评估与干预措施表”,有效地预防了跌倒事件的发生。
1 方法
1.1 跌倒坠床管理流程
1.1.1 高危跌倒坠床筛查 实验组在入院评估上增加了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评分,使新入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常规化。制定了跌倒与坠床风险评估,年龄大于65岁或小于14岁、孕妇、意识障碍、疼痛、行动不便及危重患者必须进行筛查。评估内容包括:①最近一年曾有不明原因跌倒史(1分);②意识障碍(1分);③视力障碍(1分);④活动障碍、肢体偏瘫(3分);⑤年龄≥65岁或年龄14岁(1分);⑥体能虚弱(3分);⑦头晕、眩晕、性低血压(2分);⑧服用影响意识或活动的药物(1分),如散瞳剂,镇静安眠剂,降压利尿剂,镇挛抗癫剂,麻醉止痛剂;⑨住院中无家人或其他人陪伴(1分)。每个因素按不同等级评分, 分值越高说明患者发生跌倒的危险性越高,评估得分范围大于4分为高危险。
1.1.2 高危跌倒坠床预报及风险评估与干预措施表的使用 实验组患者于入院当天由责任护士或值班护士采用跌倒风险评估表评定,将分值≥4分的患者列为跌倒高危人群,填写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与干预措施表,表上制定了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同时上报护士长、护理部,并重点交班,形成一个以责任护士-科护士长-护理部为一体的质量安全控制体系, 并给予持续性评价[2]。根据评分调整对策:每周评估一次,家属签字确认,风险评估与干预措施表一式两份, 护士、患者或家属签字,护士长审核后签字,一份交给患者,一份保存于护理意外事件档案中。
1.1.3 实施干预措施保障安全①环境安全:地面无潮湿、积水,病室光线充足,配有地灯,床头灯。走廊宽敞明亮,两旁安置扶手。厕所有蹲式及坐式装置且装有扶手,使用防滑垫。病房物品规范放置,通道无障碍物, 病床固定良好,按要求使用床挡护栏。将常用物品放置患者可及之处。②合理运用各种标识:在病人手腕上佩戴身份识别带, 防止病人离床活动时发生跌倒便于身份识别,病房卫生间粘贴 “小心地滑”的标识,高危患者床尾挂上红色“ 防止跌倒”的警示标识。高危患者用醒目的黄色三角形标识贴在责任护士分管患者一览表上,严格交班,加强巡视,语言提醒,发现问题及时处理。③保证护理设备齐全:呼叫器安装在患者能触及位置,教会患者使用呼叫铃。科室备有多功能担架推车,轮椅,并安装保护带,保障安全运送。④用药安全管理:药物在老年人体内代谢相对较慢,容易发生蓄积,严格遵医嘱服药,告知注意事项,观察用药后的反应。服降糖、降压、利尿药要床旁看服,避免药物影响患者的神志、精神、视觉、步态、平衡、血压等,易引起患者跌倒[3];服用镇静、安眠药叮嘱其完全清醒后再下床活动;应用血管扩张剂的患者,加强巡视,指导缓慢活动,防止头晕。改变应遵循“三部曲”,即平躺30s、坐起30s、站立30s 后再行走,避免突然改变。
2 结果
表1 有无实施跌倒管理流程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比较( n,%)
注:p
3 讨论
3.1 管理流程及风险评估与干预措施表降低了神经内科患者跌倒坠床率,有效的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随着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国内人口的老龄化及慢性病的增加,以及新医改政策的出台,神经内科的病人逐年增多,因此,做好老年住院患者的防跌倒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对老年患者的跌倒坠床风险进行早期筛选,同时实施防跌倒坠床的护理措施、改善病房环境,应用辅助保护器具,针对不同级别的老年患者应用个性化的防跌倒坠床流程,有效降低了老年患者跌倒坠床的发生率,为患者提供了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3.2 增强了护士的安全意识。有研究表明护士对住院老年跌倒知识掌握不足,且护士对住院老年跌倒知识掌握情况的差异与学历、职称和工龄均无关,仅仅与护士是否接受过跌倒相关知识培训有关[4]。为了规避护理风险,提高护士对患者防跌倒的安全意识,科室内组织护士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跌倒坠床管理流程及风险评估与干预措施,并开展预防跌倒的护理应急预案演练,以预防跌倒及坠床等不良事件的处理,不断强化护士护理工作安全意识。
3.3 加强了护患沟通。有研究表明, 陪护人员对于跌倒的原因及预防常识认知率低也是跌倒的重要原因之一[5],因此,应用跌倒坠床管理流程及风险评估与干预措施,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和陪伴加强教育,能有效地防止跌倒坠床的发生。这不仅是对患者及家属知情权的维护, 而且是护士进行自我保护的需要。由于加强了护患之间的沟通, 使患者更加理解和信任医院, 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有利于避免或减少医疗纠纷,同时一旦发生不可避免的纠纷, 还可作为院方履行安全告知义务的法律依据。
3.4 丰富了护理管理的内涵,提高了护理服务品质。通过实施跌倒管理流程和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及干预措施增强了护士的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现代护理要求护士除具有良好的服务态度、精湛的业务技术外,护患沟通、健康教育等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蒋小剑.住院患者跌倒管理流程的建立和应用[J].护理杂志,2008,25(24):67-68.
[2]杨君艳.跌倒、坠床危险评估表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1,32 (23 ): 4907-4908.
[3]库洪安,詹燕,于淑芬,等.老年人跌倒的预防[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2):143.
【关键词】护理不良事件;护理风险评估;神经内科;优质护理服务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375—02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的,未预计到的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跌倒、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1-2]。由于神经内科患者因感觉、运动等方面的障碍,发生护理意外时间的机率要高于一般患者。为此,笔者回顾了2012年3月—2013年5月期间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并进行原因分析,寻求防范措施,提高护理质量。
1 临床资料
2012年3月—2013年5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期间共发生护理不良事件25起,其中导管滑脱6例,跌倒5例,烫伤3例,压疮3例,坠床2例,烧伤1例,窒息1例,静脉炎1例,走失1例。其中导致皮下血肿1例,皮肤擦伤2例,I。烫伤3例,浅二度烧伤1例,耳廓冻伤1例,II期压疮1例,I期压疮2例,走失1例患者于走失五天后死亡,其余患者未发生损伤。
2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经常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及相关因素
2.1导管滑脱:
2.1.1意识状态的改变,患者烦躁,不慎将导管拔除。
2.1.2 未及时实施保护性约束,或家属不愿意给患者使用约束带。
2.1.3 导管的植入造成患者的不适,患者情绪抵触,导管固定不牢而自行脱出。
2.2 跌倒:
2.2.1 高龄患者合并症多,体质虚弱、智力减退、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容易跌倒。
2.2.2 患者肢体瘫痪、步态不稳,鞋子穿着不当,病房设施摆放不合理,容易发生跌倒。
2.2.3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癫痫发作、性低血压等导致患者突发晕厥。
2.2.4 患者过于自信,自尊心太强,思想上存在不愿意麻烦护士,以为自己容易做到的病人[3]易发生跌倒,或不遵医嘱擅自起床、如厕、洗澡等。
2.3烫伤、冻伤:
2.3.1 患者存在感觉障碍,血液循环不良,痛觉、温度觉减退。
2.3.2 护士巡视不细致,安全告知不到位,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护理操作。
2.3.3 患者或家属不遵从护士叮嘱擅自使用热水袋且操作不当。
2.4压疮:
2.4.1 患者营养缺乏、感觉减退、运动障碍、皮肤潮湿、长时间被含液或大小便浸泡。
2.4.2 护理或陪护人员照顾不周,翻身时或使用便器时操作不当,损伤皮肤。
2.4.3 护士交接班不严格,未及时观察、评估患者的皮肤,处理不当,导致压疮的发生
2.5坠床:
2.5.1 意识模糊、躁动不安、偏身肢体瘫痪的患者是坠床发生的主要因素[3]。
2.5.2 护士对病情认识不足,未及时使用床档,健康教育不到位i,病人自我保护意识差。
2.5.3 病房设施陈旧,走廊加床条件差,患者或家属不配合,擅自取下床档或松解约束带。
2.5.4 新入院患者对陌生环境不适应,而发生坠床。
3 严格进行风险评估,排查护理隐患
3.1患者因素评估:从病种、年龄、意识、营养状况、不适主诉、既往病史、阳性体征及相关检查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入院评估;根据患者情况预测发生意外事件的风险加强住院评估。
3.2护理人员素质评估:从专业知识、技术能力、工作态度、组织纪律性、心理应激、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对护理人员进行素质评估,做到强弱搭配、老幼搭配,降低护理风险。
3.3管理因素评估:从制度的健全性、培训的规范性、排班的合理性、护士执行能力、药品管理等方面进行评估,保障护理安全。
3.4环境因素评估:从病房设施是否合理,床档、扶手、氧气装置、输液轨道、天花板、灯罩固定是否安全等方面进行评估,排除安全隐患。
4 科学管理,人性化服务,防范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4.1完善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疾病护理常规和操作规程,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和严格监管,组织护士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科室规章制度,增强法律意识,同意操作规程,实施责任护士扁平化管理,加强科室监管,及时评价护理质量,制定护理措施,跟踪整改效果,提高护士主动性。
4.2加强护士培训,鼓励继续教育:加强护士培训,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和考核制度,对新上岗护士、转科护士和实习护生进行规范培训,采用“一对一”的带教方式,确保患者安全。充分利用晨会交班、业务学习等时间学习专业知识和护理操作。鼓励护士参加继续教育,探索新技术、新业务,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提高科室整体素质。
4.3人性化弹性排班,适应岗位需求:护士长根据科室人员素质和病人数,危重病人数及护士主观意愿,合理安全当日值班人员的数量和人员素质搭配,做到互补、互助、互学、互进。
4.4做好身份识别,合理采取保护措施:护士在进行各项操作处置时,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规范使用腕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确保患者安全。
4.5评估高危人群,加强预见性评估:根据对患者进行意识精神,营养,是否存在视觉、感觉、运动障碍等方面的评估,及时为患者悬挂“防坠床”、“防窒息”、“勤翻身”等警示标识,做到严格交接班,尤其对痴呆和精神异常患者要24小时严密看护,防止患者自杀或走失。当班人员应做到对所有患者心中有数,主次分明,定时巡视,同时加强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及时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处理。
4.6加强病房管理,保证护理安全:合理安放病房设施和摆放走廊加床,做到患者行走无障碍,定期检查扶手、病床、呼叫器、吸氧装置、负压吸引装置、抢救器械等物品性能,保持地面清洁、干燥,患者被服、鞋子合适,病房无刀、剪、绳子、打火机等危险品。
总之,护理安全是所有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评价护理质量好坏的前提,只有确保患者安全,才能顺利实施诊疗和护理措施。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由于感觉、运动等方面的障碍,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只有做好预防才能防患于未然,及时评估、积极处理、主动服务、科学管理是预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邱湘颖.智能巡检管理系统在安全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67-68
对于严重气道阻塞的问题,气管切开手术可有效解决,逐渐运用至临床危重患者的抢救中,是目前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但可导致切口处病原体侵入,导致肺部感染[1]。有学者指出,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预后,最大限度的辅助临床治疗[2]。为探讨临床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将我院80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患者均由2013年1月~2015年4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共80例,随机分为实验与对照各40例的两组。其中实验组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64.6±7.1)岁;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63.1±8.1)岁。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5)。
1.2方法[3]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包括症状与体征观察、按时换药、等基本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施临床护理干预,内容为:①环境建立:营造干净的病房环境,保持适宜温度与适度,至少通风3次/d,早晚消毒,杜绝噪音与刺激性气体②气管切口临床护理:要尽可能保证切口及其周围的卫生,观察切口症状,对出血与化脓状态给予对症治疗,及时更换敷药,如出现痰液,应立即给予碘伏消毒;③湿化护理:采用MR850湿化仪对患者进行湿化护理,减少痰液粘稠度,减轻导管阻塞,清理痰痂等异物,如有必要,可滴加湿化液,如患者病情较轻,可采取常规雾化治疗;④吸痰与口腔护理:给予患者临床吸痰治疗,应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对患者口腔进行擦拭处理,调整其PH值等。
1.3检测方法 ①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情况由实验人员和主治医师共同完成,患者生命体征恢复,无生命危险即为抢救成功;在患者复查与随访过程中,出现相关并发症如高烧、震颤等症状视为发生并发症;患者满意率依靠医院护理满意调查表进行调查,采取10分制,评分8分以上视为满意;②两组患者护理后气管切开时间、ICU入住时间、住院费用由实验人员全程跟踪记录,建立数据库。
1.4统计学分析 Excel录入数据,并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表示,相关临床指标采用t检验,治疗效果与满意情况采用χ2分析。若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满意评价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救治成功率与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气管切开时间、ICU入住时间、住院费用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围绕今年的主题与目标,首先加大了依法行医,加强控感质量管理力度,继续做好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进一步贯彻执行国家、卫生部的法规、规范精神,做到逐条照,逐条完善,使“规范”真正融于在每项医疗工作中。根据市环境保护局文件苏环字固管[]5号《关于规范使用后一次性输液瓶管理的通知》在控感管理制度方面,今年完善修订了“市医院医疗废物安全管理规定”、“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清洁卫生及隔离消毒制度”;根据市卫生局卫医[]13号文件“转发《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室)验收管理的通知》”的精神,完善修订了“消毒供应中心(室)制度”共十六项、38条内容;结合本院实际工作情况,制定了“市医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感染控制指南”、“市医院关于产妇分娩后胎盘处理规定”、“市医院节假日医院职工在工作中发生“暴露补救措施及处理程序”、“市医院艾滋病职业暴露后紧急处理措施流程图”、“市医院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等经血传播性疾病的防护流程图”、“市医院针刺伤补救措施流程图”、“市医院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流程示意图”发放各室、部门组织员工学习。并完善修订了“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在控感知识培训方面,今年仍然特别强调“洗手”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在职人员法制观念,规范自我行为。
在控感知识培训方面,按计划组织在职员工、新职工、工人进行控感在职教育培训25次,共有1522人次参加了培训。今年共有26人次参加了江苏省级、市级的控感培训学习7次。
根据卫生部、省、市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仍坚持“医院感染病例的前瞻性监测”,采取了前瞻性监测与回顾性监测相结合的全面综合性监测工作方式,定时下病区收集临床资料,及时掌握医院感染发病率、多发部位、多发科室、高危因素、病原体特点及耐药性情况,为医院感染的控制,及时提供了科学依据。今年还开展了呼吸内科病房有关“住院病人呼吸系统医院感染情况”的目标性监测工作。按时完成省监控网医院和市监控网医院有关医院感染发病情况的调查汇总分析,并按季上报,及时完成省、市控感监控网办公室下达给我们监控网医院的指令性任务。完成了江苏省护理学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的“江苏省护理人员锐器伤情况调查”工作。
在环节质量管理上,着重完善了一些可能出现问题的关键接口,切实抓好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的感染管理。特别是今年接到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室)验收管理的通知精神后,医院加大了对供应室必要硬件设备配备,增添了二台“自动器械清洗消毒机”、“器械灭菌撑开架”、安装投入了水处理系统。在手术室增添了一台“低温内镜(腔镜)自动清洗灭菌器”。对血透室、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在重新选址后,进行改建建筑、规范布局流程工作。
进一步协调、解决和改进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的医院感染问题,提供控感的技术指导和帮助。包括:医院抗生素软件数据安装问题分析及解决办法;将所有门诊小手术均改放到医院手术室(因门诊手术室的建筑布局流程不规范);对核医学科的放射、重金属及有害物质规范排放问题;儿科病房、特婴室的医院感染管理要求;病理科感染管理要求和职业暴露防护指导;对骨科病区和手术室进行爱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和防护要求(病人为HIV感染者);ICU、神经外科病区的MRSA病原菌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重申了门诊部各重点科室(门诊注射室、换药室、五官科、计划生育室、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对照省《供应室验收标准》实地进行行政查房,并对医院医疗废物安全管理方面,除进行行政查房外,还规范了医疗废物安全处置、收集、管理,做好个人防护工作,提供技术帮助,减少杜绝了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感染的危险隐患。
在终末质量管理上,每月坚持医院感染管理的考核工作,全年累计考核全院各部门共767个门次数;按时召开工作例会,并且做好质量反馈,通过每月、每季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和季度分析、医院感染的细菌学监测及相关因素分析调查,及时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了控感信息与依据,有力地保障了三级医院的质量控制指标。
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医院进行消毒灭菌效果和卫生学的监测,年内共进行消毒隔离监测抽查采样2791份,结果100%合格。所有监测要求内容均按卫生部“规范”要求执行。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一年里(06.11~07.10),全院出院人数17989人,调查出医院感染病人1008人,为1156例次数,已报1156例次数,无漏报情况发生,医院感染人感染率为5.60%;例次感染率为6.43%;漏报率为“0”;住院病人标本送检率112.80%。住院病人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249人,人次、例次医院感染率较去年同期分别上升了1.27%、1.57%,无Ⅰ类手术切口感染发生,与去年同期相同,均符合三级医院控感质量指标要求。
根据今年我院医院感染发病部位分析显示:下呼吸道感染占59.34%(686/1156);上呼吸道感染占9.60%(111/1156);胃肠道感染占8.56%(99/1156);泌尿道感染占10.57%(97/1156);我院医院感染发病的前四个部位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差异。下呼吸道感染依然在我院独占鳌头,比去年同期上升了9.34%;上呼吸道感染比去年同期上升了0.86%;胃肠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分别较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49%、2.45%。提示了我院今后预防医院感染的重点部位。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加强对医院探陪人员感染管理,加强住院病人饮食卫生,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是2008年本院感染管理的关键所在。
从各科医院感染发病情况,感染率大于10%质控指标要求的前七位科室分别为:ICU73.70%、呼吸内科25.50%、神经外科17.40%、老年病科16.80%、血液内科14.70%、神经内科13.70%、肾内科12.20%。ICU、呼吸内科、神经内科、肾内科科室较去年同期相比,均分别上升了10.50%、10.20%、2.10%、2.10%;血液内科、老年病科、神经外科科室较去年同期相比,均分别下降了3.10%、2.10%、0.40%,今后应特别注重加强对这些高危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根据疾病分类与医院感染发病情况来看,我院大于10%质控指标要求感染发病率高的疾病为:患交界恶性肿瘤疾病类患者占17.60%;患恶性肿瘤疾病类患者占16.90%;患精神行为障碍类患者占16.70%;患循环系统疾病类患者占14.20%;患呼吸系统疾病类患者占12.10%,对这五类高危疾患人群,应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的控制。
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显示,气管切开/插管、使用呼吸机而导致的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分别为80.83%、78.57%;泌尿道插管导致的泌尿道感染发生率为14.46%。以上三项危险因素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2.71%、8.22%、42.28%,从这些统计数据提示出,医院的侵入性操作仍是诱发医院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
今年(06.11~07.10)住院病人17989例,发现有12087例病人在入院后先后均使用了抗生素,住院病人抗生素使用率为67.14%,虽然较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84%,但与三级医院抗感染药物使用率应小于50%标准,还相差甚远。
[关键词] 危重患者;护理会诊;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5[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3(b)-095-01
2009年1~11月我院收治住院患者20 850人,危重、疑难病例1 164例,如何提高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抢救成功率,为护理管理者提出新的课题。为此,我院护理部积极探讨,在危重患者中开展了护理会诊,针对院内危重、疑难、病情复杂需要跨专业解决护理问题的患者,组织护理专家进行护理会诊,分析病情、讨论护理诊断、补充护理措施,从而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系统的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年1~11月,我院组织科内护理会诊98例,科间护理会诊36例,全院护理会诊22例。例如:神经内科收治1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由于此病例少见,护士长立即组织科内护理会诊,查阅国内外先进护理资料,为患者制订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又如:1例急性脊髓炎患者,入院后随机血糖:16.1 mmol/L,空腹血糖18 mmol/L,餐后血糖26.5 mmol/L,尿糖(++++),酮体(++++),科护士长及时组织科间会诊,内分泌科护士长针对患者应用胰岛素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讲解,补充护理诊断,完善护理措施。重症监护室收治1例因交通事故引起胸、脑、腹、头部外伤患者,患者多发性骨折、脾破裂、严重创伤性休克,伤后很快出现心、脑、肺等多个脏器的功能衰竭,大小便失禁。患者病情复杂,护理问题涉及多科专业,护理部立即组织护理专家会诊。从不同专业对患者现存的、有危险的护理问题及潜在并发症进行全方位讨论,制订可行的护理计划,由6名全科护士组成特护组,组织实施。经护理会诊后患者的健康问题明确,护理计划全面,措施落实得当,问题解决及时,预期效果满意,经治疗护理后患者痊愈出院。
1.2实施方法
1.2.1建立护理会诊专家组
科内会诊由病区护理骨干参加;科间会诊由各病区护士长参加;全院会诊由各科科护士长参加。
1.2.2护理会诊原则
邀请的护理专家会诊组成员必须临床经验丰富、理论知识扎实、技术娴熟,能够予以指导、解决相关问题[1]。
1.2.3护理会诊制度
重症患者、抢救涉及多专业护理问题的患者,根据情况组织科内、科间或全院会诊。
1.2.4护理会诊方式
1.2.4.1科内护理会诊:适用于本专业疑难病例、新业务、新技术开展,由病区责任护士填写护理会诊单,病区护士长主持。
1.2.4.2科间护理会诊:适用于患者病情涉及本科室其他专业的护理难题,如:神经内科患者伴有循环内科、内分泌科疾病。由病区护士长填写护理会诊申请单,本科科护士长主持。
1.2.4.3全院护理会诊:适用于病情复杂,需要多科室参与才能解决的护理难题,如:外科患者伴有内科、五官科疾病等。由本科室科护士长填写会诊申请单,由护理部主任主持[2]。
1.2.5会诊程序与内容
1.2.5.1评估患者:先由申请人说明会诊的目的或希望解决的护理问题,然后汇报病情,查看患者,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检查、分析、评估,找出专科的护理问题。
1.2.5.2讨论分析:结合评估患者情况及专科特点,进行讨论,按护理程序要求,找出护理疑难点,由护理专家补充护理诊断,完善护理措施[3]。
1.2.5.3总结实施:主持人总结讨论意见,提出指导性建议和要求,申请人负责整理会诊意见,修订护理计划、组织实施。
2结果
2.1提高护理资源利用率
我院7个科室,24个护理单元,护理专业细化,危重患者经常出现跨专业的护理问题,制约了护理质量,开展护理会诊后,充分发挥了各专业护理优势,护理资源共享。
2.2提高护士专业素质
科内会诊可促进本专业新业务、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本科室护士专业知识;科间会诊及全院会诊可促进知识相互交流,拓宽知识面,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各专科护理专业人才和设备的作用[4]。
2.3提高护理质量
通过护理会诊使患者的护理诊断准确全面,护理措施具体,及时纠正了护理工作中的偏差及不足,通过护理会诊提高了护士的专业技能,解决了跨专业的护理疑难问题,使患者得到完整的、系统的、高质量的护理,从而提高护理质量[5]。
[参考文献]
[1]段真真,祁艳,胡倩倩.通过护理业务查房培养学习型ICU护士的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8):89-90.
[2]马继红.实施护理会诊提高重症护理水平[J].护士进修杂志,1999,14(4):22.
[3]林菊英,巩玉秀.护理程序临床应用指南[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43-144.
[4]蔡文智,李亚洁.国外临床护理专家角色职能[J].南方护理学报,2003,10(1):21.
关键词: PDCA循环;满意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在住院期间对护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优质护理措施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充分考虑患者的综合状况,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1]。PDCA是一个质量持续改进的循环模式,包括持续改进与不断学习四个循环反复的步骤,是英文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的缩写。。通过PDCA循环的应用。能使管理思维和工作步骤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措施、有评价、有反馈、有改进,向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2]。为了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2014年我院护理部运用PDCA循环管理,制定护理工作管理方案,在内科系统提高病人满意度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内科系统包括消化科、呼吸科、肾内科、肿瘤科、放疗科、心内科一病区、心内科二病区、神经内科一病区、神经内科二病区、儿科一病区、儿科二病区、新生儿科、感染科、ICU共14个科室。随机抽取2014年1月至3月每科15例患者住院患者210例为对照组,随机抽取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2014年7月至9月每科15例患者住院患者210例为实验组进行问卷调查。
1.2 方法与内容 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自行设计。分A.服务态度、B. 健康宣教、C. 技术操作质量、D.病情掌握四项。每项二级,满意(大于98分),不满意(小于98分)。每张问卷满意度总分为40%A+30%B+10%C+20%D=100分。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进行持续性质量改进,具体措施如下:
1.2.1计划阶段(plan)成立提高病人满意度质控组,包括大科护士长、各病区护士长。查找2014年1月至3月内科护理满意度低的原因。确定将提高内科系统病人满意度为工作目标,制定工作计划。
1.2.2实施阶段(Do)
1.2.2.1 护理部采取讲课辅导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全院护士进行培训,强化服务意识的教育,使护理人员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主动护理服务理念。
1.2.2.2护理部常下科室协助管理,进行人力资源调配,并于7月份汇同人力资源部招聘具有专科及本科学历的护理人员共89名,根据科室的工作量,调配到各临床科室工作。缓解了部分科室护士不足的压力。
1.2.2.3护士站前移,简化护理记录,优化排班模式,责任护士有更多时间和自己的病人沟通,评估病情和卫生宣教。
1.2.2.4各科室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专科知识培训,根据专科特点制定健康宣教手册,利用工休座谈会为病人进行健康宣教,并将病人健康教育知晓率纳入护士长绩效考核。
1.2.2.5护理部要求护士长上午不许离开病房,每日查看病人,及时解决病人的需求。护士长及护士每周跟随科主任查房1至2次,了解病情及诊疗计划,护患沟通时做到医护信息一致。
1.2.2.6护理部不定期参加各科室的早会点评及床边交班,加强年轻护士能力培训及考核,提高护理人员的专科知识水平及评估能力。要求护士长晚查房提问值班护理人员病人九知道,考核结果纳入护士长绩效考核。
1.2.2.7要求各科室加强业务学习,制定学习计划,有目的地学习新知识及沟通技巧等,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及沟通宣教能力。
1.2.3检查阶段(Chedk)护士长每天查看措施落实情况,大科科护士长不定期抽查,及时反馈检查结果。
1.2.4处理阶段(Action)对实施和检查阶段发现的问题,不断进行整改,对于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循环,好的方法予以总结改进。
1.3观察指标 病人满意度得分。
2 效果评估 实施PDCA循环前后满意度得分对比。
表1 实施PDCA前各科室病人满意度得分
表2 实施PDCA后各科室病人满意度得分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到,与实施PDCA循环前相比,内科系统总体护理满意度明显上升,平均分均达标,部分科室如神经内科、心内科、放疗科、肿瘤科、肾内科等均为满分。其中总满意度情况:服务态度满意202人,占98%,不满意8人占2.0%;健康宣教满意204人,占98.5%,不满意6人,占1.5%;病情掌握满意207人,占99.3%;不满意3人,占0.7%;技术操作质量满意207人,占99.3%;不满意3人,占0.7%。表明措施落实后,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第一季度均有所提高,
3 讨论
护理工作是临床工作的第一线,护士作为直接接触患者的人员,对于患者的病情观察、病情变化、心理变化的问题的发现极为重要,因此临床上加强对护士的培训,不断发现护理中出现的问题,持续改进,对于患者、护士、医生及医院各方面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PDCA循环又称戴明环,具有以下特点:①大环小环紧相连,小环推大环,促进大循环;②不断提高、不断前进;③呈现门路式上升趋势;PDCA循环并不在同一平面上,每完成一个循环,就可取得一部分的成功,解决一部分的问题,促进治理水平及品质水平更进一步[3]。将PDCA运用于临床护理管理中,促进临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管理及工作方法。
参考文献:
1、金利芸,饶和平.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健康助理员岗位设置与管理体会[J].护理与康复,2014,13(2):172-175.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NCU)的特点危重病人较集中,先进医疗仪器最集中的地方,突然发生的事情多,病情发展快,病人生活不能自理,面对病人家属因不能进行探视及NCU费用高等问题和护士之间发生纠纷。从而加大了护理工作的难度,护士必须要承受特殊的工作环境、高强度、高标准的压力。因此了解NCU护士的压力来源,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对维持NCU护士的身心健康,从而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1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护士工作压力的来源
1.1 护理人员严重不足,工作压力大。工作压力是影响护士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1],随着我国经济全面发展,医疗水平以及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NCU病房也受到医院高度重视,并对护理人员的业务提出更高的护理要求,本身现面对着全国护理人员都严重不足,我院也不例外,现国家卫生局又提出优质护理,也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护理工作人员,目前在职的护理人员的严重不足和长期加班加点,护理工作的平凡、琐碎、繁重,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和长期紧张的脑力劳动,再加上普遍护士不足和生活无规律,使护士经常精力透支,日积月累对护士的健康产生伤害,导致护士长期处于心理紧张身体疲惫状态。
1.2 特殊的工作环境。护士的工作环境是医院,是一个充满焦虑、变化沟通障碍的场所,NCU环境中的噪声污染如各种医疗仪器运转的声音、报警声,病人的声等等,再加护士与他科科室人员及外界社会接触少,收治的病人大多都是危重患者,时常要经受面对濒死患者的刺激,并且必须严格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长期处于紧张状态。
1.3 面对职业的暴露风险的压力。感染是NCU疾病中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包括颅内、呼吸道、泌尿、皮肤等。近年来,由于AIDS的蔓延、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患病率明显升高,经常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及分泌物的临床护士被感染的危险性增加[2],而临床医务人员大多存在重治疗轻防护,重视血源性疾病的预防,轻视非血源性疾病的预防;重视确诊传染病的预防,轻视 隐匿性传染病预防;重视高危科室的预防,轻视低危科室的预防的现象,因此护理人员相当容易被感染。
1.4 紧张而高强度的工作要求和繁重的工作量。NCU的患者绝大多数是病情危重,病人病情变化快,几乎每个患者都插入多个种导管甚至带着呼吸机,而且随时面临着抢救患者所以患者完全需要我们的精心护理,不容得我们有一丁点马虎。对护士的专业知识要求更高,必须要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应变操作能力,以便能够迅速、高效地参与病人抢救治疗工作。护士体力的消耗和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下使得他们身心疲惫。
1.5 夜班的心理压力大。NCU的夜班护士除了要完成繁重的工作,夜班薪酬低,影响睡眠紊乱,通过对本院NCU护士的调查,98%的护士对夜班都存在着相当大的恐惧,由于人员比白天少几倍,NCU病人多,病床紧张,空间拥挤,日光灯下严肃紧张的抢救场面加上病人痛苦的声和各种仪器的报警声,在夜间相对安静的环境里显得更加刺耳,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是夜班护士重要的心理压力源[3]。
1.6 各科护理知识的缺乏。NCU收治的患者病因多,病情重,单凭这些就要求护士有很高的综合素质。除了要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外,另外还应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及较强的应急能力,还要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理论,使护士完成繁重的工作之余,还得努力学习,不断提高,否则难以胜任监护室的工作需要。
1.7 人际关系相对复杂的压力。由于家属及外界社会的偏见,医生是受到社会的认可,而护士永远是医生的助手,而不是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员,所以在医疗上面家属不敢对医生质疑,不管是家属还是医生总会把差错都归咎于护士身上,护士的付出得不到相应的肯定和补偿,造成护理人员心理不平衡,怀疑自身价值,而导致心理压抑。在工作中,长期在“医生的嘴,护士的腿”的影响下,导致医生、家属、社会都瞧不起护士,大多认为护士仅是医生的附属品,从而甚至在言语上也盛气凌人。因此造成护士心理不平衡,产生自卑、沮丧、失望、焦虑、抑郁,甚至人格异常。因此医护之间不能互相尊重和默契配合,势必影响工作。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工作,更使护士感觉到与医生在各方面不平等,失去对护理工作的兴趣。
1.8 因工作与家庭矛盾而产生的压力。由于是在医院的工作性质,突况多,不论是否节假日24小时都必须有人坚守自己的岗位,必须准备着随时待命,身为护士既是为人子女亦是为人妻为人母,同时承担多种角色,肩负工作与家庭的双重压力,护士工作中的负面感受有时会影响家庭生活的和谐气氛,面对家庭的责任和家务琐事,难免不消耗护士部分精力,还要承受因怀孕、分娩、月经、更年期等生理变化而出现的心理问题,增加工作压力。
2 对策的探讨
2.1 合理安排人员。建议管理者有意识地减轻护士工作的压力,管理者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充分的关切之心,注意护理工作压力对护士工作的不利影响,实行合理排班和采用弹性排班制度。管理者应根据本科室情况增加护士编制,根据护士需求并结合科室工作量,合理安排班次,合理排班和采用弹性排班制度。
医生年终个人工作计划1
20__年是积极上进的一年,也是评审三级医院的一年,在这一段时间里,神经内科将严格遵守临床医疗管理制度,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努力提高医护人员质量,以安全,优质,高效的全层服务,打造一流品牌人性化的临床科室。现将工作计划列表如下:
—、继续强化本科室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不断提高医疗队伍的素质。
认真落实总住院医师制度,把三级医师查房制度落实到实处。切实抓好医疗安全工作,提高安全意识,从医疗活动的每个具体环节上,防范医疗风险。加大科室感染控制力度。严格遵守消毒隔离执行,作好病区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结果应达标。同时,作好随时消毒、终末消毒、日常消毒工作。使用后的物品按处理原则进行消毒,一次性物品按要求管理、使用、处理。每月进行严格的消毒隔离培训,加强无菌观念,护士长等人做好监督工作。
二、继续提高神经内科人员医疗技术水平和素质
继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进一步充实整体护理的内涵,推出我科护理理念: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人满意为前提。定期进行考核,通过目标管理促使医护人员观念转变,增强奉献意识,主动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从而促使医疗质量提高。
三、坚持业务学习每周1次,每月在科室内举办医护新知识、新业务、新技术培训。计划派出1-2名医师外出进修学习新技术,新疗法,不断提高全科医疗水平。做好医疗文件书写,杜绝医疗差错出现。
四、继续抓好职业道德和行业作风建设,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
医疗质量及服务意识的提高,关键在于全体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而职业道德意识的提高,必须有赖于经常性的、规范性的思想教育。大力弘扬白求恩精神,加强职业道德和行业作风建设,严格贯彻卫生部关于加强卫生行业作风建设的八个“不准”,树立良好的医风医德,发扬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优良传统。这是我们的基本要求。
五、继续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在神经介入方面争取更好的成绩,提高神经介入诊治水平,建立初步的康复治疗体系,增加康复治疗项目,促进脑血管病治疗水平提升。
六、加强学科科研建设,申请高水平科研项目,提高省级论文、的数量与质量。
医生年终个人工作计划2
一、医疗方面
为了进一步加大医疗质量管理力度,注重医务人员素质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成立医疗质量督察小组:分内科系统、外科系统、门诊、医技等小组,负责规范、督察全院临床、门诊、医技等科室任何与医疗质量有关的各项工作。
二、临床科室
重点抓病案质量(包括现住院病案、归档病案)、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患医疗差错和事故等,组织医疗质量督察小组讨论制定检查评比细则及奖惩制度。
1、病案质量:严格按《__省病历书写规范》(20__年修订版),对住院病历、病程记录及其相关资料的书写提出进一步的规范化要求。①每月不定期组织督察小组下临床,分项检查现病历质量并做出评比。②每3个月抽查归档病历质量并做出评比。
2、合理使用抗生素:依据__市医院__年9月编写的《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办法》(试行),督察临床医生是否合理使用抗生素。参照该书第三节“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评价”查看。①使用的适应症、禁忌证。②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原则。
3、防患医疗差错、事故及纠纷:①从既往的病历检查中发现电脑打印病历的许多漏洞与隐患,为了真实、及时记载病人的病情变化,规定入院记录、首次病程及手术记录等记录可由电脑打印,病程记录必须用钢笔书写。②强调真实、准确做好《死亡病例检查登记》、《重危疑难病例讨论登记》、《抢救危重病人登记》及医师交 班本等项目记录。
三、门诊部
1、进一步完善各科门诊功能,做好感染性疾病预检分诊。
2、设置、安排门诊部专家栏,公布各位专家的专业特长与出诊时间,方便病人就诊。
3、组织质控督察组讨论制定检查评比细则及奖惩制度。定期(1-3个月)组织督察组依照《__省病历书写规范》(__年修订版)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办法》(试行)查评门诊病历及处方。范文大全
四、医技辅助科室
组织医疗质量督察小组讨论制定检查评比内容、方法及奖惩制定。
具体待定。
五、科研工作
1、有计划、有针对性组织1—2个科研课题,并为此创造条件而努力。
2、与上级医院联系,开发科技含量高的项目。
3、结合我院实际情况,不断寻找新增长点的专业、项目,如:各科尚未开设的专业,高压氧仓的设置、体检中心等。
六、教学工作
为了配合我院人事管理,建立个人和科室医疗质量技术档案,为今后岗位竞聘、评聘分离、评职称、选先进等提供有力依据,实现量化管理,依据卫生部、人事部卫科教[__]号文件中《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及__省卫生厅、人事厅闽卫科教[__号文件中《__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实施细则》,负责真实、准确地登记全院除护理专业以外的专业技术人员学分,杜绝弄虚作假。
医生年终个人工作计划3
展望即将到来的20__年,我们充满了希望和期待,对我们医院及外科来说,依然是需要稳定、巩固、发展和壮大的关键一年,我们既感觉到了一定的压力和困难,但更充满了热情和信心。具体到外科,我们认为有以下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努力:
一、进一步强化经营意识
具体措施是要进一步降低用药成本比例,拓展服务范围,向服务要效益,向新技术要效益,向医疗挖潜要效益。外科是一个重要的临床科室,也是一个高风险的战场。我们殷切希望在医院领导和兄弟科室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下,外科明年能够搬进新楼,工作更上一层楼。
二、加强与交警、公安和保险部门的合作
有关部门工作人员来我们科室调查、协调工作时,我们要接待热情,服务耐心,照顾周到。加强科室内部管理,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对交通创伤病人及时和我院警医联系小组人员沟通,积极、主动寻找“三无”病人家属,尽力防止病人擅自出院造成欠费。
进一步加强与我院市场部的合作,提高社会影响力。与医院领导协商,适当降低社会病人住院期间的费用,努力拓展病人来源渠道,提高外科在全社会的影响力。
三、进一步完善服务流程
新病人入院后,科室以名片形式将主管医师、主管护士、科主任、护士长的姓名及联系电话告诉病人或其家属,以便交流联系。
加强人文关怀,确保医疗安全,提高病人满意度。要求医生护士少坐办公室,多深入病房,多向病人及家属询问意见和要求,将可能发生的磨檫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我们在内部提出要有“随时准备与每一个病人对簿公堂”的风险意识,把医疗护理安全意识贯彻始终,把医疗护理规章制度、法规条例落实到每一个环节。
四、强化学习氛围,提高业务水平
科内人员的业务素质、服务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学无止境,服务无边,关键是要用心,用真情,下功夫,作好脚下的每一件事,作好每一件事的每一个环节。鼓励每一位职工继续深造,如果医院和科室条件许可,建议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派基本素质好的人员去上级医院进修、学习。
五、讲究奉献,提高效率
我科危重病人多,工作无节奏,经常加班、加点,我们科室人员经常要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节假日从没有过休息,平时加班不计其数,但我们理解医院领导的困难,没向领导说过累,也没索要过报酬。为了科室的有利发展和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希望院领导从人员配备和分配制度上给予支持和鼓励。
医院医生进修个人总结
进修总结进修人员:神经内科王强 非常感谢医院领导给予我的这次进修学习机会,让我于20xx年8月至20xx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神经内科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进修学习。首都医学大学附属宣武医院是一所以神经科学的临床与研究为重点,以治疗心脑血管疾患为特色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其中神经内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在脑血管病、痴呆、癫痫及神经介入为重点的相关疾病的诊治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这次进修是我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也是对自身的一次挑战。通过为期一年的进修学习,使自己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提高了业务技能。总结这一年来的学习,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既有着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浓厚的学习氛围,又有着国内顶级的医疗技术和科学理念。全新的工作环境让我不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同时也激励我下定决心,努力提高自己。
通过学习使我了解到,随着介入放射治疗技术的发展,血管内治疗已成为治疗脑缺血性疾病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具有微创和恢复快的优点,已愈来愈多的被临床所采用。在宣武医院的学习中,也进一步了解到卒中单元的构成及运作模式,卒中单元不是一种具体的疗法,而是针对卒中病人的科学管理系统,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理念,以及多学科密切配合的综合性治疗。通过学习使我明白,必须把疾病的临床特点与各学科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完整、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脑血管病,从而最终使脑血管病患者真正受益。该院的北京市癫痫诊疗中心是目前国内先进的诊疗中心之一,为癫痫的临床诊断、病因诊断以及难治性癫痫的手术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保证。通过在癫痫诊疗中心的学习,使自己在癫痫的药物规范治疗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在这一年学习过程中,专业技术的进步是我的一大收获,同时医生职业使命感的升华更是令我受益一生。进修工作是辛苦的,但是在这一年的进修工作与生活中,我获得的不止是专业技术的提高与知识的丰富,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医学事业的魅力,这段进修的经历对我今后的人生将会是一种激励与促进。
医院医生进修个人总结
我于xx年有幸到仰慕已久的齐鲁医院妇产科进修学习一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是山东大学直属医院,也是国家卫生部直管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该院妇产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山东省重点学科,分为妇科肿瘤、微创妇科、妇科泌尿、妇科内分泌、围产医学、计划生育、生殖医学七个专业,在全国妇产科学界享有盛誉。
这里的患者络绎不绝,每个角落都是加床,相当病例为危重症或疑难病例。我在短暂熟悉工作环境后就参加单独收管病人,见到了很多以前只在教科书上看到的疾病,遇到疑难问题虚心向老师请教,下班后翻书查阅资料巩固知识。
宫腔镜的出现是医学上的一大进步,宫腔镜检查是现代诊断子宫腔内病变的金标准,宫腔镜手术以其低创伤比值和高效价比被誉为当代微创外科成功的典范。学习期间,在各位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努力争取实际动手操作机会,结合图书,不断地去体会和摸索。熟练掌握了宫腔镜的检查:如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宫腔粘连的诊断、iud的定位及取出、异常宫腔回声及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检查及原因不明不孕的宫内因素检查。对于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及o型粘膜下子宫肌瘤的电切术基本掌握。对宫腔镜下子宫纵膈及宫腔粘连电切术等高难度手术了解透彻。并在此期间通读了中国宫腔镜始祖夏恩兰主编的第三版《宫腔镜学》及董建春主编的《临床妇产科内窥镜技术》,使理论与实践得已良好结合。
通过这次进修学习使自己在妇产科疾病的理论知识、诊断治疗及手术技巧上均有了明显提高,更重要的是视野的开拓、思维的拓宽、理论的转变是我最大的收获。
医院医生进修个人总结
20xx年,在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兄弟科室的大力支持下,科室领导班子率领全科医护人员,紧紧围绕加快科室发展为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巩固和加快麻醉科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与管理,在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全科素质方面又迈上一个新台阶。真抓实干,完成和超额完成了我科20xx年的各项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现汇报如下:
一、思想政治及医德医风方面
1、全科医护人员响应院党委号召,积极参与院党委组织的各项政治、学习活动,从思想、政治上与院党委保持一致。继续深入学习各种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差错事故防范制度、执业医师法、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防范预案和处理条例等等,每月一次,并作好学习记录和登记。
2、坚持医德规范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医德医风涉及医院内涵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要求所有医护人员对照学习,共同提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建设服务型、责任型、效能型、廉洁型科室。本着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的工作态度,及时自查自纠,认真抓好民主评议医德医风建设。全体人员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树立了微笑服务,廉洁行医的服务理念,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做到凡事都换位思考“假如我是病人”,坚持做好关心每一位病人、做好每一项工作,加强与病人的沟通,加强与手术医生的沟通,满意地协助手术医生完成各台手术。
二、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
1、根据医院的安排和要求,认真部署和落实,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保证医疗和护理质量,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完善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强化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建立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机制。麻醉科手术室是高风险的临床科室,一切工作以质量为核心,为了把医疗护理质量真正摆上科室管理的核心地位,我们强化了各质量管理者的责任。各医护小组将质量管理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形成人人参与、各尽其责、层层把关的质量安全氛围。
3、落实各项核心制度,加强手术和麻醉医疗安全管理。实行患者病情评估制度,加强围手术期质量管理,严格执行各种诊疗工作常规,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4、加强病历管理,提高病历书写质量。继续强化医疗、护理病历书写质量与管理,由质控员每月根据制定的规程和标准统计数据,经科室负责人审查,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付诸实施。
5、建立麻醉操作主治医师负责制,规范麻醉工作程序。加强对麻醉术中和术后患者的监护,实施规范的麻醉复苏全程观察,及时处理麻醉意外,20xx年我科医疗事故发生率继续为零。
6、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相关技术规范,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每间手术室每周一次采样送检监测,患者院感发生率为零。
7、我科科室质控小组认真负责,每月检查卫生医疗安全隐患,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记录在册。
三、医疗业务及医学继续教育完成情况
截止20xx年12月底,我科完成门诊静脉麻醉数为x例,基本持平上一年度情况;住院部麻醉总例数x例(其中颈丛麻醉x例、臂丛麻醉x例、全身麻醉x例),去年同期是x例,约增长?%;参与病房急救?人次。PACU收治?病人;重症医学治疗科(ICU)收治危重病人25例,并成功抢救治疗一例濒临死亡的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患者;疼痛门诊诊疗约x例病人;今年我科开展了可视化插管技术等新项目,减少了插管并发症,提高了插管成功率。
今年麻醉科室全体工作人员全部完成继续教育任务,合格率100%,并派出1名同志外出进修学习,为麻醉科室引进新技术,新理念。
四、20xx年工作中存在的困难:
1、现代麻醉技术建设有待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可视化麻醉、精确靶控麻醉、疼痛诊疗方面,有待引进专业设备和药物,为其向纵深发展和拓展业务范围提供必要的保障。
2、随着疼痛门诊的开诊,重症医学治疗科(ICU)收治危重病人,我科室执业人员数量明显不能满足工作计划的顺利开展,我科室工作人员经常超负荷工作。
20xx年我科将根据医院卫生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要求,为了不断优化我院卫生工作环境,进一步加强我院卫生基础工作,强化职工的思想观念和服务理念,切实抓好自身内涵建设,努力构建具有生机和活力的工作运行机制,不断提高我科服务质量和效益,积极完成科室各项工作指标,我们从医院和科室实际出发制定了以下工作计划。
一、20xx年科室工作指导思想
实行党风廉政建设,医德医风建设责任制,坚持以社会效益为中心的办院方针,以救死扶伤、终于职守、爱岗敬业、满腔热血、开拓进取、精益求精、乐于奉献、文明行医为指导思想,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与时俱进、同心协力、团结奋斗、和谐共处、扎实工作,在全院范围内形成一种“人人为患者献爱心,人人为医院做贡献”的良好氛围,全力打造县级综合医院的名优品牌。
二、工作目标任务及工作重点
(一)继续加强科室人员的思想道德学习和教育工作。
1、及时传达、贯彻院务会议精神。
2、遵守院规院纪,坚决杜绝私收费,乱收费。
3、每月最少组织科室人员进行一次政治学习,要求人人有笔记。
4、不迟到早退,不缺勤脱岗,严格科室请假、销假制度。
(二)提高科室人员工作质量,在医疗安全优先的基础上,为病人提供安全、无痛、舒适的诊断和治疗条件,对病人疾病救治以及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和治疗,确保病人的生命安全,保证医疗活动安全顺利进行,并参与危急重症病人的急救复苏工作。开展新业务,新项目,努力推进“二级甲等医院”快速健康发展。
1、在保证日常业务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上,按时参加院方组织的各项业务学习活动,每周组织科室人员进行业务学习一次,了解新技术,新知识,定期开展危急症患者术前讨论。
2、进一步完善麻醉护士岗位工作。
3、加大力度积极开展无痛分娩、无痛胃肠镜与各种急慢性疼痛诊疗业务;
4、积极培养年轻队伍,搞好科室人员梯度建设,20xx年我科将计划继续选派优秀人员进修深造。
5、20xx年计划招聘2名工作人员,积极继续开展重症医学治疗科(ICU)诊疗活动。
(三)不断提高科室质量管理
1、麻醉科是高风险高收益的临床科室,我科一切工作以质量为核心,为了把医疗质量真正摆上科室管理的核心地位,将继续完善和进一步落实医院各项工作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科室、个人二级质量控制网络,20xx年我科将试行麻醉科每日质控制度,充分体现质量管理人人参与,不断提高科室团队的质量意识,提高质控水平,有效的加强事前控制及环节控制,使失误、问题能及时纠正,提高麻醉质量的稳定性及麻醉质量的持续改进。坚持要求我科各级医务人员具有高度的服务意识,要有视病人为“衣食父母”的观念,全力搞好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工作。定期征求各手术科室的意见,结合科室实际情况,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
2、把握质控重点,深化内涵,切实保证医疗质量控制工作实效。医疗工作的规律就是要遵循卫生部和卫生厅下发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治疗指南、治疗护理指南、技术操作规范等,这些都是在血的教训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是我们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的最有力的依据。在医疗质量与管理工作中,要注意质控工作实效,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①积极开展麻醉临床路径管理试点,探索实施单病种质量控制;
②积极开展过程和环节质量控制,有计划地制定阶段过程或环节质量标准,按照规章程序和流程开展质量控制;
③及时做好质量控制对象的沟通,及时做好汇总、统计、分析、评价、反馈工作,加强对质控对象的纠偏监控与指导,对运行过程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研究与调整,坚持持续改进、切实发挥这种方法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四)主动沟通协作,不断优化手术麻醉科工作环境。
首先要正视困难,抓住医院大发展的机遇,通过各种途径与方式大力宣传麻醉科在医院发展和日常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积极争取医院重视、关心和支持麻醉科的良好发展。二是要与医院各科室沟通协作,对于重大手术及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要共同参与协商与讨论,最后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总结积累;对于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更应如此,亦应相互支持,互相帮助与体谅。三是与兄弟医院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协作平台,促进共同发展。最后努力克服种种困难,建立良好的科室工作运行机制,完善各种医疗设备,使各项工作顺利完成。
(五)努力减轻患者负担,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1、合理用药,缩短手术流程;
2、坚决抵制商业贿赂行为。
(六)坚持以人为本,开展个性化服务,倡导为患者作好事。
(七)患者投诉率保持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