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科技创新培训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加强科学技术教育,提高全民族,尤其是青少年科技素质,是未来我们国家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基础工程。因此,在新时期培养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树立科学思想、科学态度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对广大青少年开展科技教育活动,可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这次培训会上,我觉得“智力七巧板”很适合我们的小学生动手操作。
七巧板是我国著名的拼图玩具,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国。传统的七巧板是从我国宋代的“燕几图”演变而来的,设计原理出自西周时代的“勾股法”,距今已有3000多年,最后成熟于明末清初。发展到现代。
“现代七巧板”可以开发少年儿童的智力,锻炼动手动脑能力,启迪创造意识,还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少数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比如:一些迷恋游戏的孩子被“七巧板”变化莫测的图形所吸引,自己去拼,然后还可以独立创造一些别具一格的图形,这样他们就会从游戏厅、网吧走出来,专搞“智力七巧板”科普活动。这个活动家长也可以参与,从而可以营造一种祥和的科普氛围。
“现代七巧板”可以促进素质教育,可以走进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首先,它可以当作优质活动课来上,教材是《智力七巧板辅导用书》,这本书共有八节课,每课都有重点,学习完可以出题测试,还可以举行比赛。通过开设这门活动课,可以使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在愉快地组拼创作活动中得到潜移默化地提高,同时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其次,智力七巧板也可以走进各科课堂教学中。比如:学生学习《赠汪伦》这首唐诗后,根据李白送朋友的场景,学生利用几组七巧板可组拼成送别的场景,学生通过动手、动脑,既理解了诗文的内容,又可培养他们的各种感官的能力。“负荆请罪”大家耳熟能详,通过学生小手一组拼,栩栩如生的请罪图呈现在你的面前。看到讲师展示在屏幕上的《江南春》、《守株待兔》、“水壶”、孔雀开屏”、“军事训练场”、“体操图”等获奖作品,我惊诧地说不出话来,这难道是孩子们用这小小的七巧板拼出来的吗?这么逼真,真是难以想象,正如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科技馆原馆长张泰昌教授所说:“智力七巧板”虽小,小东西见大道理,将在青少年幼小的心灵激起创造的火花。
培训方式及目标:
1.根据青少年求知欲强、好奇心重、活泼好动的特点,结合现行中、小学教材,选择青少年感兴趣的、有意义的数、理、化等各科的科学实验项目开展“做中学”科学教育活动,从做中学,培养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激发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热爱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初、高中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小班施教,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通过系统的创新思维能力训练,小发明、小论文、小创造、小科幻,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培养每个学生的自信心、独立动手能力,塑造个性、发挥特长,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后进变先进,先进更优秀。
3.选拔优秀学生参加省市级、国家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选手在高招和中招中可以享受免试保送和加分的殊荣,我市每年都有一些学生因此而被免试保送名牌大学深造!)。
招生对象:八岁以上中、小学生
开课时间:2004年10月,周日上课
学费:每人每学期480元
报名地点:市青少年宫天文馆办公室***青少年宫
2011年初,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与英特尔公司合作,引进了英特尔公司开发的《Design and Discovery》(《设计与发现》)教材,这是一门通过各种具体活动,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系统地介绍工程与设计流程、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课程。教材面向11~15岁的在校学生以及校外科技教育机构和科技场馆的青少年,是一门介绍设计与工程领域相关内容的科学与技术教育课程。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设计与工程领域的重要科学概念,亲历并体验设计与工程领域的实践活动,掌握工程设计与模型制作的流程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并应用科学与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兴趣,解决生活中遇到的设计与工程领域的实际问题,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改变自己的生活,提高其与他人有效的沟通与合作的社会情绪能力。
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组织专家团队将《设计与发现》教材本土化,旨在使中国的学生了解技术系统与产品设计领域的相关内容,提高他们的科学想象力和运用直觉选择最佳方案的创新能力;培养他们运用木材、金属、塑料、食物、纺织品、纸张等材料操作并形成三维作品的技能,以及反思和评价自己决策结果的能力;引领他们形成在工业产品设计过程中关注文化、社会和环境热点问题的多元视角。鼓励他们在使用教材中开展多种活动,通过各种具体活动,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有机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积极推动青少年后备人才的成长。
《设计与发现》教材本土化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如何培训教师使用这套全新的教材,则更具有挑战性。2012年5月,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专家团队和东南大学科学教育中心共同合作,依据教材特点,举办了开放性、实践性非常强的教师培训。在培训班上,来自全国14个省的33名科技骨干教师与科技辅导员参加了培训。
培训根据教材的每个主题,把参训教师编成小组,小组成员间要求相互配合,妥善分工,合理安排时间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后,每个小组都要和其他小组进行作品的展示、经验的交流与分享。培训过程中,大家会经常处于“教师—学生—培训班的学员”之间的角色互换当中,这样有利于授课教师去探索学生学习的过程。
学员在7天的培训中,还要在培训手册中记下反思、体会、总结等。通过“设计无处不在”这个主题,逐步了解工程设计领域的设计流程和发现问题的方法,让第一次接触《设计与发现》课程的学员们理清思路,明白教材的编排。
我国平面设计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平面设计专业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对广告设计人才的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升。目前很多高等院校的教学还比较传统,平面设计教学还是沿用以前的教学模式,在教育教学方面更注重理论教育,导致学生的锻炼机会很少。
2.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我国一部分教师的教学仍然停留在“教师在讲台上对着课本讲,学生在下面听”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上,甚至有的教师在教授平面设计软件课的时候,只是一味地做示范演练,并且让学生把步骤抄在笔记本上一步一步照搬操作,教学缺少互动性,因而学生当时并不能深刻地感受到这个软件在未来的设计中到底是为哪些工作服务的,学生学习起来很被动,这是一种纯粹的记忆式教学。学生的记忆是有限的,时间久了很容易忘记学过的内容,所以整个教学都很被动,这种平面设计教学模式亟须创新。
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方法
1.理论结合实践并根据市场需要培养人才
平面设计是一门理论结合实践的学科,这门学科培养复合型的专业人才。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时候,一定要以市场需要为导向,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更需要注重对动手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一定要多带领学生积极参加专业实践。关于专业实践,笔者认为,教师除了要依靠专业课程的教学帮助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还要多带领学生积极参加广告公司的实习,积极报名参加主题性的全国广告创意大赛,或者教师亲自带队指导学生完成一些广告创意大奖赛。学生只有积极参加了实践,才能早点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才能在学习中使理论结合实践,在理论和实践中间找到一个衔接点。另外,在进行实践教学的时候,教师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绘制创意草图,如果不严格要求,学生往往会上网下载一些图片或者模仿一些成熟的设计作品,甚至胡乱拼凑一番,最终创作出一件没有创意和思想内涵的作品。
学生只有在绘制草图,也就是绘制设计思维导图的时候,才会通过一个图形慢慢联想到相关的图形,最终才能创作一件有思想、有创意、有故事的设计作品。设计作品只有融入了创作者的感情和合理的联想,才更能打动受众,才能给受众留下深刻的记忆。也只有这种理论结合实践的训练才能让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发挥独特创意,创作出满意的作品。
2.在课程教学中多启发学生并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每一位学生都有一定的创造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尤其是对于艺术系的学生,教师不能采用“在上面灌输固定的知识,学生在下面接收”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的专业基础和艺术素养,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启发学生去想象,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方法。教师要大量地搜集一些相关设计案例,组织学生鉴赏,为后续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启发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系统地、综合地运用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再联想到别的相关创意,即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进行分组讨论的时候,组员之间也许会通过讨论诞生新的设计主题,这时候组员要互相表达自己对作品的内容创意和设计思路。组员面对这样的头脑风暴式的讨论,有了创意灵感一定要尽快做笔录。学生这样做不仅能激发学习兴趣,还能及时发现不足,在实践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这种头脑风暴法被广泛地运用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之中,其目的是借助他人的智力激发自己的思维,相互刺激,进行思想碰撞,引发一些新奇的问题,提供多种可能的思想创意。这种讨论是通过多人的头脑对一种思想或问题进行震荡。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十分有利。
3.勇于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教师不能一味地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要试着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讲授完基本的理论概念后,还可以利用录像、投影仪等现代多媒体教学工具辅助教学。学生在看了影碟、录像中的相关设计以后,可以推敲作者的思路,甚至可以模仿作者的设计思路重新设计一套相关主题的作品,学生在模仿的时候可以大胆地加入自己的理解,自由发挥,产生新主题。
1.农业科技培训工作的主要成效
1.1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实用人才 农业科技培训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了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技术明白人、发家致富带头人和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人。
1.2推进了农业结构调整与产业优化,促进了农民增收 通过创新农业科技培训形式、加快农业科技进村入户进程,提高了农民合理配置有限资源的能力和生产水平,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推进了农业特色产业的迅速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1.3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通过对农民开展市场营销、农产品加工等技术培训,提高了农民文化层次,丰富了其知识,使农民学到了致富的本领,促进农民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1.4转变思想观念,推动了农村文明进步 农民经过培训后,不仅提高了科技文化水平,转变了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且还陶冶了农民的情操,在农村治理“脏、乱、差”,“弘扬传统美德,倡树社会新风,争做文明公民”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全面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深入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工作的思考与对策
没有农民素质的提高,没有农民这个主体的现代化、知识化,要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新农村建设只能是空谈。要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讲文明”的新型农民,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利用农村的现有资源,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在农业科技培训上,必须抓好“三个对象”,突出“四个重点”,创建“五个机制”,做好“六项工作”。
2.1抓好“三个对象” 在深化农民科技培训过程中,要抓好“三个对象”培训。一是抓好村、组干部的培训。村组干部是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对村组干部的培训工作,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动员村组干部参加农广校学历教育及农函大专培训,全面提高村组干部科技文化素质。二是抓好存量农民的培训。对存量农民,要积极引导他们参加各种形式的科技培训,提升他们在种植、养殖业方面的科技水平。三是抓好增量农民的培训。重点面向初高中毕业回乡务农青年,抓好新增劳动力培训,增强其自谋职业的本领。
2.2突出“四个重点” 要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农民向工人的转变,今后,农民培训必须突出四个重点:一是突出职业性和专业性。要根据农民的自愿,量身定做培训教材,师资送教上门,使农民接受所需专业培训,成为某一方面的行家里手。二是突出实用性和操作性。要注重实际,强化实践性教学,增强培训的直观性和操作性,让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三是突出针对性和系统性。让多年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科技人员成为授课骨干,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切实解决农民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四是突出制度性和规范性。对参加培训的农民实行学籍管理,进行严格考核、跟踪管理。
1.1低年级的课堂引导
在课堂教学中加入科学研究内容,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引导,使大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是培养创造力的前提。在讲授理论知识时,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在课堂上通过幻灯片向学生展示代表前沿科学研究的图片、案例、视频等内容,让学生对所展示的科学研究感兴趣;然后让学生参与进来,就教师所展示的内容提出自己的想法或疑问,教师也要尽量引导学生的思维,使其具有创新性。这样通过“案例教学”及“讨论式教学”,在课堂中引入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继续思维。在课堂教学结束后,组织学生自行结成研究小组,进行查阅文献资料及调查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等。最后,每个研究小组进行总结答辩,阐述研究过程及观点。
1.2高年级的创新训练
科研创新训练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具体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中进行学生创新引导,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实践能力与创新创造力的主要环节。培养与训练对象主要是大二或大三的学生,在课堂教学引导环节下提出的科研创新目标的大前提下,又具体制定出科研创新课题的主要内容,由参与的学生研究具体可行的试验方案和内容,并由指导教师进行把关指导后,推荐参加学校及省里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平台评审。科技创新训练项目被审核通过准予立项后,学生们就开始进行科技创新训练项目的研究工作,一般研究周期为一年。在此期间,指导教师定期与学生进行讨论、研究,进一步引导学生在创新试验训练中的思维方向,在关键环节给予必要的指导,学生也要定期向指导教师进行阶段汇报。由于大学生首次参与科研项目,在理论知识、实践操作与软件使用方面势必会遇到许多困难与问题,这时指导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寻求解决方法,对大学生思维及能力进行训练。这样的科研训练模式使学生克服盲从性和被动性,真正自主的完成科研任务,体会到创新思维带来的快乐。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于学术问题思考的客观性和多样性,促进发散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向灵活性、广阔性、独创性、深刻性方向发展。
1.3毕业生的科研活动
在这个环节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实践引导,是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关键所在,大四的学生即将走出校门,此时的创新实践是决定着他们未来能否适应社会职业的新的要求与挑战,为社会做出他们最大的贡献。大四的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较完善,并且具有自动知识的思维与能力,也具有独立开展科研和提高创造能力的基础,这些为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基础。在自主进行科学研究过程中,可以锻炼毕业生的勇于探索能力、积极创新能力、抵抗压力能力,使他们在面临挑战时有更大的自信心。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毕业生都适合做科学研究,在进行毕业生科研活动的时候,要进行双向选择,即,学生有创新意向要求与课题指导老师根据情况进行筛选,必须确定参加毕业科研活动的学生经过艰苦努力后能够完成创新研究活动。在选择参加科研活动的学生时,首先选择在上一个环节参加创新训练并完成较好的学生,重新选题或者将之前进行创新训练时的项目进行深化研究。例如,在2010的创新训练项目中,笔者指导的一组学生进行“建筑垃圾再利用的研究”,5名同学中有2名为大二学生,另3名为大三学生,经一年的研究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顺利结题。此时有3名学生进入大四,开始着手毕业设计,经讨论研究后,这3名学生参加科学研究项目“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此项目是“建筑垃圾再利用的研究”的深入研究。因为已经有参加科技创新训练的经验和过程,3名毕业生的科研项目也进行得比较顺利,在研究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难与问题,但都得到积极努力的解决。同学也学会了在正常教学中没有学到的3种软件,为加强自身知识体系建设起到很好的作用。
2总结
【关键词】 新护士;临床带教;技能培训
儿科是个专业性极强的科室, 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患者家属对医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 需要护士打针一针见血, 新护士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另外, 由于新护士对儿科临床护理特点及技术操作不熟练, 很容易导致护患纠纷, 所以儿科护士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沟通技能和熟练的操作技能。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儿科新护士进行带教及培训。
1 排除儿科新护士的心理压力
1. 1 面对儿科患者这个特殊的护理人群, 在当今家庭多为独生子女, 都是以小孩为中心, 当小孩患病后, 前来看护的家属总是一群, 问题多, 对护士的操作技术水平的要求也增高, 致使新护士的心理压力加大, 沟通能力欠佳, 加剧了内心的不安和恐惧, 产生自卑心理, 做事被动, 缩手缩脚。
1. 2 为了尽快让新护士适应儿科, 首先要理解新护士的心理变化, 培养新护士独立思考和操作的能力。在临床工作中, 先由带教老师示范操作, 并讲解操作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然后让新护士动手操作, 带教老师随时提出问题, 起到带教老师“做中教”, 新护士“做中学”的互动模式。从而培养新护士的独立思考能力, 从而尽快熟练儿科工作。
1. 3 培养新护士的交流能力, 帮助新护士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语言沟通是护患关系的桥梁, 是心理护理的重要手段, 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必备条件。带教老师应教育新护士在各项操作前多鼓励患儿, 使护患双方互相了解, 如遇到穿刺失败, 应暂停片刻, 安抚家属和患儿, 表达自己的歉意。才能得到患者和家属很好的配合, 减少争吵、纠纷的发生。护理操作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2 制定技能培训方法与内容
2. 1 凡被本院录用的新护士, 统一由护理部集中岗前培训一周。使每位新护士都能熟悉医院的环境, 规章制度, 服务理念和操作标准。认识自己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尽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 热爱自己的职业。
2. 2 提高新护士的业务技能, 护士长根据临床工作实际, 制定可行的带教计划, 并加强新护士及带教老师的考核, 应用考核的手段促进学习与带教。
2. 3 提高新护士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带教老师带动新护士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及《护理差错判定标准》等。
2. 4 制定明确的培训内容和计划
第一阶段:一个月, ①熟悉医院及科室的规章制度, 让新护士明确各项制度, 用制度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新护士应熟记的制度如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抢救制度、给药制度、护理缺陷报告制度及各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度。②熟识儿科病房的环境、各班职责和工作流程, 护理工作是长期而且艰辛的工作, 带教老师要告诉新护士每一个班型的工作流程, 使工作程序化, 避免工作慌乱, 遗漏工作出现差错事故。③掌握院感相关知识, 儿科患儿抵抗力差, 带教老师要培养新护士操作前后六部洗手的良好习惯, 接触每位患儿前后都要六部洗手, 静脉输液止血带一人一根, 避免交叉感染。操作完毕垃圾及时分类处理, 其他用物做预处理, 加强新护士的无菌观念及卫生观念。④熟悉儿科基础护理特点及基本操作技能。小儿新陈代谢旺盛, 皮肤护理是儿科最常见的基础护理操作, 带教老师应指导新护士督促并配合患儿家属做好患儿的皮肤护理, 如高热患儿降温时及时更换患儿汗湿的衣物, 腹泻患儿勤更换尿片, 大小便后及时清洗臀部, 皮疹患儿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防止患儿抓挠。
第二阶段:一个月, ①掌握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常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肺炎、支气管哮喘、发热、腹泻等都是儿科常见病, 带教老师应详细讲解儿科各种常见病的护理要点, 注意事项及并发症。培养新护士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和观察能力。带教老师还要带领新护士做好疾病的健康宣教工作。②掌握儿科药物的剂量换算。药物剂量精确计算是儿科护士的基本功, 带教老师要指导新护士根据药物剂量和规格制定统一的药物配制方法。每次配药前, 根据医嘱药量, 带教老师提出问题, 让新护士准确计算药量, 尽快让新护士熟练掌握药物计算方法。③掌握电脑操作技能, 各种监护仪器及输液泵的使用, 抢救车内的药品及用物的放置。带教老师除培训新护士监护仪及输液泵的使用外, 还要指导各种仪器报警故障发生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第三阶段:一个月, ①熟练掌握急救物品、仪器的使用, 危重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儿科又称“哑科”。很多患儿不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陌生的环境及各种治疗操作又使患儿产生恐惧, 带教老师应引导新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严格遵循级别护理的原则。如危重患儿每15 min巡视一次, 并详细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面色、精神状态、各管道通畅与否、监护仪使用状态等, 及时做好记录。如出现抢救, 应在6 h内做好抢救补记。②掌握儿科细小静脉、头皮静脉穿刺及留置针的使用。小儿头皮输液难度大, 在实践初期, 带教老师应详细介绍小儿头皮静脉的分布, 走向, 帮助找血管, 告知穿刺技巧, 然后在其指导下操作, 穿刺成功妥善固定, 一旦出现穿刺不顺利, 带教老师应立即接手, 给予补救。给予家属及患儿情绪及心理上得安抚。③掌握心肺复苏技术, 吸痰、洗胃、血气分析技术, 各种有创管道的护理方法。带教老师每周带领新护士在护理示教室进行操作培训, 护长每周抽考一次。
2. 5 高年资护士担任责任制带教。选择高年资有丰富临床经验护士担任带教老师, 要求带教老师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 扎实的理论基础, 正规熟练的技术操作和高度责任心的护师或主管护师担任带教工作。护长安排老师与新护士同一时段工作, 以便带教老师对新护士的护理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 培养新护士独立思考和实际操作能力。
2. 6 按护理部统一制定的新护士培训考核计划, 结合专科培训的内容及目标, 根据新护士的培训内容, 医院每月进行护理操作考核和三基理论考核一次, 进入临床三个月内, 护长安排带教老师对新护士进行一对一带教, 三个月后经护士长和带教老师综合考核评价, 合格者书写倒班申请全科通过后可让其单独倒班。
综上所述, 儿科护理工作难度大, 临床带教已经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 要做好儿科新老护士交替, 必须把好新护士入院关, 抓好新护士带教工作。通过对儿科新护士的带教工作, 作者体会到儿科新护士带教不同于其他临床科室带教, 她们要掌握一定的专科知识, 除了自身努力外新护士也必须热爱自己的职业, 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 多参加医院及科室培训、医院内及医院外的知识讲座和志愿者活动, 珍惜每次的学习机会, 应用自己的沟通技巧,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专业知识, 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 祁小磊,杨丽,高艳红.新护士规范化岗前培训的方法与效果. 护理管理杂志, 2009,9(5):37.
[2] 叶天慧,陈锦秀,易永红.儿科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培养方法的探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22(7):68.
[3] 显兰,李平.系统培训评估儿科新进护士的必要性及方法.重庆医学, 2002,5(31):442.
[4] 李静,况兰.浅谈带教实习护士的体会.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6,1(9):838-839.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与《医疗纠纷 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新的医疗服务模式已 从“纯生物学”模式转变为“生理-心理-社会-环境”模 式,医患关系逐步从传统的医方主导、患者盲从的模式 向医患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模式转变,患者的维权意 识逐步提高,提供给教师进行真人示教的机会就会逐 步减少。医学生虽然具备了较丰富的理论知识,但与 患者交流和在患者身上进行临床操作训练的机会在日益减少。这些变化都极大地影响了临床技能教学任务 的完成。
1国外临床技能培训的现状
国际上的医学教育更加崇尚“精英”教育的精神, 不同于国内,多以长学制教育为主。以医学教育较为 发达成熟的美国为例,医学院校一般招收至少修完大 学3-4年课程并取得学士学位的毕业生,随后继续完 成4年医学博士学位的学习(实习前教学)毕业后才 能够正式进入临床实习。美国的医学教育,尤其是对 于临床技能的培训始终走在国际前列,主要取决于其 内因和外因。内因即这些具有高等教育背景的医学生 具有稳定的专业思想和宽泛的自然或社会科学基础, 心智等方面已经非常成熟选择医学院深造是深思熟 虑的结果,有着较高的学习动力和热情。而外因则在 于美国的医学院校始终坚持将课堂理论教学与临床教 学相结合121,采取同伴互助学习(PeenAssisted Lean- ng、小组学习(Woikhop Pcgm)13!、模拟教育14]等 教学模式整合外科临床技能培训课程,并贯穿于4年 的实习前教学阶段。通过2 — 3年的实习前临床医学基本技能与诊疗技术的强化训练,医学生自毕业后步 入临床伊始,就已经拥有了较熟练的临床技能并因此 充满自信|51,能以乐观的心态进入临床实习,从而较 快完成从医学生到准医生角色的转换,从而保证了医 疗质量。
2国内传统临床技能教学模式的缺陷
我国的医学教育体系不同于欧美各国,学生通过 高考进入医科院校学习。高中生的心理尚不够成熟 知识面相对狭窄,自主和创新学习能力欠缺,动手实践 能力低下,相对需要更为大量的教学时间和资源的投 入。但影响我国临床技能教学效果更为重要的外因 是,我国医学院校普遍采用“在校学习(实习前教学) +临床实习(临床教学)”两阶段相对独立的培养模 式,客观上影响了临床技能教学课程体系的连贯性。
以军医大学的外科学临床教学为例,近年来对于 临床医学五年制专业采取“3 + 2”的培养模式,即3年 基础课程学习+2年临床实习。学生仅于第3学年完 成动物外科(手术学基础)、物理诊断学和卫勤演习 (包含野战手术、清创等操作)3门与临床技能相关的 课程,此后大多在进入附属医院学习的第2年才开始 接触外科学相关科室,严重缺乏外科临床技能的训练。 实习学员面对大量的外科临床基本技能操作,明显感 到力不从心。医院不得不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实 习学员重新进行外科临床技能的培训,而学员面临着 毕业分配、考研究生的巨大压力,由此产生畏惧、厌恶 感,从而逃避实习,影响了临床教学的效果。
因此,对比国外知名医学院校课程培养体系151, 我国外科学临床技能教学模式目前主要存在三方面的 问题。
在实习前教学阶段,课程设置不够合理,临床技能 相关的教学内容较少,通常仅有外科手术基础等课程, 未能充分利用实习前阶段相对充裕的学习时间,使学 生在进入临床前无法扎实、熟练地掌握教学大纲所要 求的外科临床基本操作技能,在实习后难以在短时间 内适应临床工作的要求。此外,各院校间教学标准不 统一,理论教材、手术演示录像等均较为陈旧,学生在 实践中缺少标准的学习模板,因此难以保证实践课程 教学的规范性。
在临床教学阶段,院校对于临床各科室教学水平 的监督和评价尚不规范,导致各教学医院、各科室的教 学质量参差不齐。其次,国内仅有少数大的临床教学 中心有能力组织开展规范的模拟化教学,学生依靠实 习工作,不能满足强化和提高临床技能的需要。因此, 如何为实习学员提供更多的临床病例以外的实践机 会,并组织其严格进行训练,最终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已越来越被界内人士甚至社会关注。长海医院在国内大型教学医院中较早开展模拟人或模型教学,收到了良好效果。但由于外科各相关科室均缺乏对于实习生进行系统、规范化模拟人或模型教学的计划,影响了学生参与模拟教学的效果和积极性。此外,目前国内医学院校的临床技能考核制度普遍欠客观,只有包括我院在内的少数单位开展了客观规范化考核(OCE)。传统的考核方式易受病例选择、分组抽签和评分等多种混杂因素的影响,缺乏规范性和严密性难以客观反映学员对外科临床技能的实际掌握水平。
实习前教学与临床教学的连贯性较差,缺少一套完整的临床技能教学体系。学生在进入外科实习前,对手术学基础的大部分知识内容已经遗忘或者熟练度明显减低,并且将以往未能得到及时纠正的不良操作习惯带入临床工作中,因此常常因操作欠规范、不熟练而使自信心受到打击。为了尽快适应并承担外科实习的工作,实习生不得不反攻,重新花费大量精力复习理论、练习技能,大大影响了实习教学的进度。
3探索外科临床技能教学的新模式
经过充分考察我国外科临床技能教学现状,针对存在的不足,在总结以往教学工作,广泛借鉴国内外著名医科院校的成功做法、经验的基础上161,对军医大学外科临床技能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和实践,主要以实习前阶段和临床教学阶段为切入点,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并对两个教学阶段进行合理的衔接与整合,建立较为完善的外科学临床教学模式。
3 1积极开展临床模拟教学项目建设
根据教学大纲和医院的具体条件,在教学管理部门的主持下多次召开各教学科室的专门教学会议,建设和扩展实验训练项目。目前,中心可开展的教学训练项目合计有34项,其中,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心实验项目涉及诊断学、无菌术、内科、外科学、急救医学、妇产科、耳鼻喉科、眼科、儿科和神经内科等操作。可以认为,临床教学中心建成后全面加强了临床技能教学,促进了学生对临床技能操作等内容的学习和掌握。
临床技能中心实行开放式的制度,由临床经验丰富的临床教师具体指导,给学生创造反复模拟练习临床技能的机会,培养学生各种规范化操作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以弥补目前实习生临床实践的不足。教学中心由医院教务科下达教学任务,服务于临床各教研室,提高了临床技能中心的利用率,优化了教育资源,符合高校实验室改革的方向,为同类实验室的管理体制改革积累了经验。
3.2建设精品课程和配套的特色教材
面向处于实习前阶段的医学生,有针对性地开设 601° http ://cnki.net了 “临床基本操作技能”选修课,组织临床经验丰富的 教学专家编写了配套教材,并引进国外的相关教学素 材,制作了示范光盘。全程使用双语授课,增强学生临 床应用型英语的听说能力。以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为 契机,架设了网络授课系统,在线投放授课教案、幻灯 片,手术学基础的标准多媒体教学录像,并由学校网络 部门负责定期进行维护、更新。此外,还组织一线临床 教师,重新编写了手术学基础课程的规范化教学材料, 撰术学基础配套视听材料的大纲和脚本并对全 部示范手术进行了分镜头拍摄和录制,以弥补目前国 内该教学素材的缺乏。
3.3促进OSCE的实施
OSCE:61是一种以客观的方式评估临床能力的考 核方法,即在模拟临床场景下,使用模型、标准化病人 (SP)甚至病人来测试医学生的临床能力,同时它也 是一种知识、技能和态度并重的综合能力评估方法。 在临床医学教育领域,与传统的技能操作考试和床边 考试等方法相比,OSE能够更全面、准确评价临床能 力,同时通过统一评分标准,弱化主考教师主观评分差 异和缩小SP表现差异等措施来提高评价的客观 性171,因而它已经发展成为当前公认的最有效的临 床医学综合能力评价方法。随着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 心的建立,我们在中心设立了临床多站考试中心,作为 临床出科考试和O9CE的考场。平时择优选拔实习生 作为标准化病人(SP)的培训对象,进行系统、全面的 SP培训,同时结合模拟设备进行技能教学和训练,考 试时分作5 — 6个考站,进行OSE主要包括采集病 史、全身体格检查(选部分内容)、物理诊断和实验室 检查、临床基本技能操作、术前准备、诊断能力、制定治 疗计划、围手术期处理、与患者交流和教育咨询能力等 方面的考核。在今后的考核中,增加模拟临床情景的 急诊急救环境、问题和设备,进行模拟现场考核。充分 发挥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心的作用,制定详细的训练 计划和标准,为学生开放技能训练中心,不断提高学生 的临床基本技能水平,为临床实习和实际操作打下良 好的基础,保证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 更多优秀的临床医学人才。
3.4外科学临床技能教学新模式的实践效果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逐步形成了集临床前教学、临 床实习教学和毕业前考核方法为一体“规定性”和 “自主性”实践项目有机结合,模拟教学与床边真人教 学相互补充,实际操作配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辅之的 医学生外科临床技能教学体系。新的外科临床技能教 学体系的实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有效提 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推动了教师教育思想 的转变,使其更加重视实践教学和对学生实际工作能 力的培养,有效促进了医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论文关键词科学发展 士官 任职教育 机制
论文摘要随着新军革的日益深入,军队职业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我军现代化建设中,大量的新装备要靠士官来操作,这对士官任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士官院校要充分发挥培训主渠道的作用,为了尽快提高士官的操作能力,本文对创新士官任职教育培训机制发表了相关见解。
随着全军人才战略工程的加速推进,担负后勤士官教育任务的院校将成为后勤士官任职教育的主体。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后勤士官院校必须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理请思路、明确目标,在更高的起点上谋划和推进后勤士官任职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一、更新观念,提高对士官任职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一)目标定位
士官任职教育是培养面向部队一线的专业技术及管理应用型人才;同时,士官任职教育肩负着不断更新、提升士官素质的任务。士官任职教育关注的焦点是尽可能提高毕业学员适应部队发展与技术装备变革的能力,满足部队对士官越来越高的技能要求,为毕业学员将来岗位任职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一个坚实的平台。
(二)任职定位
任职教育属于以能力为本的教育,以培养学员部队任职能力为主。面对部队现代化建设需要和不断更新的装备和技术的挑战,培养目标应定位在任职有优势、管理有能力、继续教育有基础、发展有空间的位置上;立足于培养爱岗、敬业、能创新的士官人才。其综合任职能力培养主要体现在实用性、技能性、职业性三个方面。学员应掌握相关岗位的新知识、新设备、新技术,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分析、处理、解决一线问题的能力。
二、科学规划,建立适应士官第一任职的课程设计
(一)合理划分课程类别
课程设计要讲求科学性,形成合理的理论体系。可考虑将设置三类课程。(1)公共课,包括政治理论、应用写作等;(2)专业课,主要是满足士官任职需求的专业理论,包括专业理论衍生的二级课目;(3)技能课,主要是对部队列装的装备和任职所需技能的培养。把技能作为一门独立课程,打破了以往技能教学仅为验证理论,为理论教学服务的状况,有利于学员实践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二)独立规划技能教学
要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学员,必须制订出专门的技能教学实施计划。目前任职教育技能教学与理论教学是合在一起的,技能教学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占据次要地位,这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应根据任职教育不同专业所需的技能,制订出以培养任职能力为目标的技能教学计划,对技能与理论教学的课时比例进行调整,增加技能教学的比例。
三、开拓创新,建立适应士官任职教育的教学机制
为了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需要,应该牢牢把握新型士官人才的特点,紧紧围绕部队岗位任职能力要求,综合利用军内外教育资源,合理构建新型士官人才教育培养机制,从以下几个环节抓好落实。
(一)建设“双师型”教员队伍
所谓“双师型”教员,既有专业基础知识和教育理论素养,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专业技能,具有教师和技师的双重知识和能力结构的教员。他们既是具有过硬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素养的教师,又是具有精湛实践能力的专业技师。为建好“双师型”教员队伍,应重点培养教员具备下列能力和素质: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并能分解、再现给学员,指导学员进行操作,对学员操作情况进行恰当的评价和提出改进建议;会使用新型装备并能从较高层面进行授课,让学员了解武器装备的性能、特点、使用方法,会独立使用、维修装备。
(二)培养“双证书”士官人才
任职教育必须把培养学员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促进技能的培养。要依照部队职业分类标准及任职岗位需要,满足学员对相关职业证书的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技能训练,使学员在获得毕业证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岗位第一任职能力。
(三)建立“双基地”教学模式
实习是士官任职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院校应与部队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学员在院校教学实习基地主要了解各种装备的操作、各种新技术的使用;在部队实习基地主要进行装备故障的维修和技术管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担任学员实习任务的部队,要为学员实习提供必要的条件,安排相应的实习岗位,做到按专业对口实习,使士官学员尽快熟悉本专业的技能,为上岗操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士官任职教育,在我军院校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军队编制体制的改革,我军技术性岗位和部分基层岗位由军官改为士官担任,士官教育有着广阔的前景和强大的生命力。担任士官培训任务的院校,要根据部队的实际情况和士官的任职需要,创新士官任职教育培训机制,更新培训理念,建立“双师型”队伍,搞好课程设置,建好实习“双基地”,为部队培养出更多懂指挥、善操作、会管理、能创新的合格的士官人才。
参考文献:
[1]曹鸿茂,孟秀玲,孙海成.中国士官.军事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王平主编.后勤士官教育研究与探索.军事经济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论文摘要:为改善电力企业职工人才数量、质量和结构上的不足,电力企业职工培训中需要有目的、有意识地采取一系列的活动,以促使电力企业员工潜力的发掘和利用,文章结合电力企业实际。创建出可持续发展型的电力企业员工培训模式,并较为详细的分析了各个环节的的方法和技巧。以培养出复合型、高精尖型电力企业人才。
纵观电力企业职工发展现状,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规模不足,实用人才不能满足电力企业发展需求。二是整体质量不高,在电力技术高速更新情况下,电力企业员工的质量依旧不能同步。三是培养速度较慢,由于电力企业长时间注重企业实际利润的增长,而忽略了企业职工人才的培养,导致电力企业职工人才培养耗时长、效率低。
文章立足于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基于员工素质与能力水平、着力于培训职能长期强化和提高的新模式,形成符合电力企业发展实际的独特可持续发展员工培训模式。在此文章对可持续发展型员工培训模式的各个阶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论述。
1 评价培训需求
电力企业培训实践中,评价培训需求由培训需求调查和培训需求分析二个部分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过程所组成,在时间上有先后之分。
1.1 培训需求调查
在电力企业内部全面、客观、公正地收信培训需求信息。充分考虑调查对象、调查方法及调查主题三个方面因素。在实践中针对不同的岗位不同层次的员工,采取了不同的方法。
1.2 培训需求分析
在进行培训需求调查的基础上,电力企业可采取各种方法进行系统的鉴别和分析,以确定是否需要培训、准备培训、何时培训、需要何种培训的一种活动或过程。它既是确定的培训目标、设计培训方案的前提。也是进行培训评估的基础。
一般对于基本知识、技能和素质,尽早在员工上岗前就进行培训。即新员工培训。对新任务所需要的技能培训既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选择在项目进行前一、二个月进行。
2 培训计划设计
电力企业培训计划体系包括培训规划、年度和月度培训计划。在制定计划时,按需求进确定培训项目,本着员工、管理者共同参与的原则在规定的时间内制定。年度计划要求在前一年的12月份制定出来,月度培训计划每月20日左右制出。
2.1 培训规划
电力企业必须将职工培训规划纳入了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管理,作为个经营目标进行实施。在企业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划来宏观指导长时间跨度的职工培训工作全方位地实施,为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提供了培训目标。
2.2 计划制定
制定电力企业职工培训年度计划突出了它的可操作性和效果。没有年度计划的点滴落实,企业的长期培训目标就会成为空中楼阁。一部分由公司所属各单位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及年度培训计划实施情况制定出现场培训计划:另一部分根据电力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制定职工培训计划。电力企业在实施一个培训项目时,充分考虑其资金成本来源可靠。使培训规模、水平及培训程度达到平衡,确保培训管理人员及学员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培训心态。
2.3 月度计划制定
电力企业应将年度计划的目标详尽分解,具体落实到培训性质、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人员及授课教师、注意事项等培训细节以供培训管理人员及实施人员监督考核。
3 设计培训方案与课程
在实践中电力企业依据培训目标进行选课,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以实现培训效果的最佳化。
3.1 培训方案的设计原则及手段
根据学习能力、个体差异及培训实效的原则设计培训方案。由于历史的原因及职工文化素质存在差异,造成运行人员学习自主性较强,检修人员相对较弱,因而形成培训能力的差异。追求积极转化培训成果,尽可能使培训情境与工作情境相一致;因而,在设计培训方案时,运行检修人员常常采用集中授课统一考试的形式,而管理人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较高,因而多采用网上授课、网络教学的形式,让管理人员自主安排培训时间。
在采取强化培训方法时,多奖少罚,最重要的是学员单位的表扬;采取练习的方法时,倡导学员主动练习、扩大学习范围、有比较长的实践期。另外,在培训中充分考虑激励在培训中影响培训热情(强化因素)、保持对培训的注意力(指导因素),巩固培训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甚至可以抵制回到工作岗位后倒退回去的压力(维护因素)。
3.2 行为改造模式
在培训过程中注意要求学习过程本身有注意力、记忆力、重复所学知识或技能的能力以及激励。可以采用行为改造模式,具体包括下面学习步骤:
(1)建立示范模型。利用各种公开会议向学员表扬奖励典型人物。(2)角色扮演。给学员分配角色,让每个人在模拟的情况下练习这种正确方式处理问题,像反事故演习。(3)社会强化。电力企业根据学员在角色扮演活动中的表现,用表扬和建议的方式给予行为强化。(4)培训转化。鼓励学员在回到本职工作岗位上时,将培训中学习到的行为有效地应用于工作中。
3.3 培训课程设计
(1)在培训课程设计时,严格遵循以下程序:课程决策一课程设计一课程改进一课程评价四部分。(2)遵循课程设计准则。课程的选择与培训目标一致;设计固定与机动二种形式的课程,课程设计时照顾大多数人的需求,密切联系公司实际,慎重选择任课老师,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4 实施培训
培训实施是培训工作的主要阶段,是实施培训目标和计划,并根据目标和计划,对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出调整,控制整个培训过程的顺利开展。
4.1 培训实施的重点
为确保培训实施顺利进行,在实施时注重强调三方面的因素。
(1)做好培训准备。做好培训氛围、培训人员及培训工具的准备工作。
(2)重视分工配合。培训项目的实施不是一蹴而就的,特别是一些大中型的培训项目,组织工作非常复杂。因此企业将培训实施过程所有涉及的工作按照类别进行分工,然后安排在该项目具备专长人员具体负责相关工作的落实,培训管理人员随后及时跟进和沟通。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偏措施。
4.2 掌握培训进程
(1)掌握控制方法。电力企业采用具体控制方法有收信相关培训资料、比较目标与现状之间的差距、分析实现目标的培训计划,设计培训计划检查考核方法、培训计划纠偏、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到位。
(2)培训实施是培训工作的关键过程,在实施中要给项目起一个好的名字,具体明确、清晰。即时检查教室、仪器、设备状况,确保培训正常进行。对学员的参与及时给予认可、表扬和奖励,培训管理者特别注意不扮演上帝的角色,而努力成为培训工作的协调员和促进者。在培训结束后要对培训内容客观真实的总结。
4.3 培训人员的准备
为确保成功培训,在实践中采用不同方式,例如:充分关注学员;使用各种培训技巧来吸引学员的兴趣,并适应他们不同学习风格;鼓励学员提问,并有效地回答问题;利用视听设备及有吸引力的视觉手段,提高学习和演讲效果等。
5 评估培训
这一过程中涉及培训效果问题,确定培训方案的推广应用价值。评估是培训管理工作的难点在于数据无法量化,因此尽量将培训项目细分、量化,用数字来衡量培训效果。在进行评估工作时一般采用建设性的评估和总结性评估。
6 结语
文章根据理论研究和实践分析,针对电力企业的实际问题,创造性的提出了适合电力企业的职工培训模式。达到了系统性、经济性、通用性和有效性要求,并将不能量化的指标尽可能地量化,为电力企业员工培训及人才培养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纪多多,王晓松.企业培训:提升人力资源质量的有效途径[j].成人教育,2005,(5).
关键词:物流沙盘;实训教学;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Logistics sandbox simulation training simulates logistics enterprise's operational by the process of chips deduction, aiming for improving innovation and practical ability of stude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of logistics development, the process of logistics sandbox simulation training,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innovational and enterprising talents. It also analyses current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logistics sandbox simulation training teaching, and make suggestions for educational reform.
Key words: logistics sand table; practice teaching; innovation ability; practical ability
S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逐步推广,制造业对物流业的依赖程度越来越深,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成为传统制造业向现代制造业方向转型的必然趋势,《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列为“九大工程”之一[1]。而现代物流业作为连接制造业各个关键环节的重要纽带,对于优化产业链效率和提升企业竞争力有着重要的地位。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将继续推动东、中、西、东北地区‘四大板块’协调发展,重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2]。随着发展框架的全面拉开,有利于推动我国物流业的发展,这将继续拉动对物流人才的巨大需求。
1 背景介绍
物流人才的培养有两个专业:物流工程专业和物流管理专业,它们共同都有应用性强和实践性强的特点。这两个专业的本科生不仅要掌握现代物流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供应链管理、管理学等宽广的知识,还要具有在物流领域从事营销策划与运作管理的基本能力。需要具备的能力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实践动手的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1.1 物流沙盘模拟实训
物流沙盘模拟经营课程完全不同于传统的课堂灌输授课方式,而是通过直观的企业经营沙盘来模拟企业运营[3]。物流沙盘模拟实训的目的是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物流沙盘模拟实训中,通过筹码推演的过程,让学生进行备货、运输、仓储、物料搬运、配送、订单履行、物流网络设计、存货管理、供应/需求计划、外包管理以及客户服务水平确定等战略、战术、运营层面的决策与实施[4]。学生可以感受到物流企业的竞争,通过角色分工,参与企业战略的制定,将企业置身复杂的物流网络中,模拟企业运营过程,学生还能根据每年各季度经营业绩的反馈进行反思,以发现运营中的问题,调整决策方案,优化业务操作。
沙盘实验教学模式设计的整体思路概括来说就是,通过参与、体验实践型的教学模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领悟管理精髓,增强管理能力,掌握管理技能,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5]。为了促进应用性、技能型物流人才的培养,物流沙盘技能竞赛作为一种有效的创新和实践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渐成为高校培养物流专业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6],许多院校已经把“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有的已经成为学校的优势特色。现在应用在相关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有物流沙盘、财务管理沙盘、工程项目管理沙盘、人力资源管理沙盘等多种类型的沙盘。王杏等[7]综合分析了ERP沙盘模拟课程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蒋桦[8]提出通过互联网技术构建物流企业经营沙盘联网赛练平台,从设计思路,实施机制等方面对传统物流企业经营沙盘进行改进和创新。刘艳霞和杨亮[9]对物流沙盘模拟课程进行了体验式情景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1.2 创新创业人才
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家正式提出“大众创业,万人创新”的理念。如何培养出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优秀的创新型人才,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根本要求[10]。创新创业人才应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一是独立自主性,即要有自己的主见和见解,不屈从权威,不人云亦云;二是开拓创新性,要有不断探索的热情,迎接挑战的勇气,要大胆开拓,敢于创新;三是自控协作性,要善于克服自我冲动和消极情绪,要善于和不同技能的人团结协作,共同完成目标[11]。
物流沙盘模拟实训的特点恰好符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特征,实训中每个同学担任不同的角色,职务不同,权利和责任也不同。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精神,每一个物流沙盘小组就相当于一个企业,为了能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得到最大的收益,这就需要小组成员的努力和开拓创新的精神。企业的发展需要每一个成员的努力,更离不开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学们在实训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大家也是在讨论中由分歧达到共识,在合作中由不默契达到默契,在业务上由生疏达到熟练。而这些都是未来学生走向工作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
2 物流沙盘模拟实训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
物流沙盘实训作为一门实践课程,要求老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包括物流信息系统、物流设备、物流运作流程等方面的知识,不仅仅是扎实的理论方法。而现在的教师大都是从高校到高校,有企业经营背景的教师很少,教师获得相关知识的途径也就在沙盘培训讲师的讲解、到物流企业参观和带领学生到物流企业实习实训,而很多本科院校又不重视或者不要求这类实习实训,使得教师不能从实体的企业中理解实际的企业战略和运作过程,从而不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达不到沙盘实训的目标。
2.2 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扮演
在一般的物流沙盘模拟实训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组建经营团队,讲解物流沙盘模拟训练的竞争规则,在经营时给学生分析市场信息,分析财务报表。教师还负责在软件上以管理员的身份对公司、学员、进度等方面进行管理,根据学生的决策过程,结合财务报表,对学生的沙盘模拟训练进行点评,肯定和表扬学生在物流管理沙盘模拟训练中的成绩和优势,找出学生实践模拟训练中的盲点和不足。学生组建模拟公司,每组6~8人,分别担任企业的总经理、财务经理、仓储及库存经理、运输及配送经理等职务。各个角色在管理好自身所负责部门的同时,也要及时相互沟通与交流,保证相互之间的信息通畅。
2.3 考核方式不完整
物流沙盘模拟实训的考核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强调的是团队精神,从而组内成员的成绩显得无差异,但是事实上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在规则方面和执行过程当中,表现出很强的积极性,个人能力也是很突出,但是可能由于组内某些成员的原因影响了团队的成绩,使得最后的成绩不能合理地评价学生的水平。如果能够细化成绩,使学生最后的成绩既能体现整个团队的水平,又能体现学生的个人真实水平,将激励学生以更大的精力去投入到沙盘竞技中,也有利于保障整个课程的时间进度。
2.4 部分学生的兴趣不高
物流沙盘模拟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教学枯燥无味的状况,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沙盘实训,能够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和应变能力,培养学生团意识。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同学因为对沙盘的理解、团队的合作等方面比其他人稍弱的原因,显得兴趣不高,从而影响整个团队的经营。
3 实训教学改革建议
3.1 学院支持教师增加实践经验
现在高校教师普遍存在科研压力的问题,教师是教学科研型,由于晋升职称的条件所限,教师除了完成日常的教学任务以外,更多的精力用于研究自己的学术问题,让教师走入企业学习经验,一是学院缺少这样的平台和机制,二是教师个人缺少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学院要加强与物流企业的交流,鼓励和支持教师深入物流企业了解物流的操作流程,详细了解物流企业在竞价、配送、仓储等方面的策略,以增加自身的实践经验。学院还可以与物流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让专业教师带队实习,在教师的工作量和考核方面有所体现。
3.2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沙盘模拟课程融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和专家诊断于一体,在训练中,同学们会遇到企业经营中常出现的各种典型问题,比如投广告、竞标、银行贷款等问题,这一模拟过程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必须共同发现机遇、分析问题、制定决策、组织实施[12]。最终有的团队获得高的效益,也有的团队会破产,正是在成功与失败的体验中,学生学到了管理知识,掌握了管理技巧,感受到了管理真谛。而教师的角色需要定位为“引导师”,他不再是课程的主角,主角是学习的学员[13]。教师要启发学生进行自主、能动性学习,善于发现不同学生的特长。有的高校在沙盘模拟实训课堂上,教师上课时先把规则简单讲解,然后就让学生开始演练,学生演练的过程中出现迷茫和困惑的时候,再找原因,最后再帮每一个团队查看财务报表,使得学生切实理解和掌握策略的运用,效果颇好。
3.3 完善考核方式
若以小组的成绩去考核每个成员的实操成绩,容易混淆学生的个性差异,所以,可以细化成绩:一是小组在模拟经营中最终的企业经营成果,二是学生个人的角色模拟完成情况,后者的成绩可以由组内成员互评得到,这样就可以更加全面、公平、合理地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4 组建沙盘俱乐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组建沙盘俱乐部,利用宣讲会的形式,介绍物流沙盘,增进同学们对物流沙盘的了解,同时吸纳全校对沙盘感兴趣的同学。沙盘俱乐部作为学生社团,可以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比如定期举办比赛活动,邀请老师和有比赛经验的学生进行悉心指导、传授经验,还可以进行培训,普及专业知识,介绍沙盘模拟比赛经常遇到的问题,让同学们对物流沙盘的策略有一定的了解。通过沙盘俱乐部还可以选拔优秀的学生参加全国沙盘模拟大赛。
参考文献:
[1] 李建建.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SWOT分析[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32(9):52-54.
[2] 国务院总理. 政府工作报告[N]. 人民日报,2016-03-18(001).
[3] 孙凯. ITMC物流沙盘教学改革与实践[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4(8):120-121.
[4] 燕珍,邓小瑜,蔡晓丽. 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下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 物流科技,2011(4):28-30.
[5] 袁咏平. ERP沙盘对抗课程教育模式的探讨[J]. 经济师,2006(11):128-129.
[6] 徐辉增. 物流沙盘技能竞赛对物流教学作用的探讨[J]. 轻工科技,2012(6):176-177.
[7] 王杏,樊雪梅,赵飞. ERP沙盘综合模拟教学改革与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5):239-241,264.
[8] 蒋桦. 基于互联网开放平台的物流企业经营沙盘赛练模式研究[J]. 物流技术,2014(17):481-484,494.
[9] 刘艳霞,杨亮. 基于体验式情景教学模式的物流沙盘模拟课程实践[J]. 物流科技,2016(12):138-140.
[10] 严一民,邬邵轶,杨华军. 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探索[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11):196-198.
[11] 谷再秋,刘岩. 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物流学》课程考试改革[J]. 经济视角(下),2013(7):166-168.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综合素质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的探索与实践
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确保科技创新训练项目(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Training Program,STITP)的顺利进行,重点从以下几方面推进科技创新训练工作的开展。
1.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运行机制
(1)组建STITP工作委员会。由主管科研工作的副院长担任组长,下设科研、教学、学生工作等部门共同组成的工作小组,负责项目的宣传动员、立项、检查和监督。通过加强指导,制定相关政策、管理办法等提高师生对科技创新训练的认识,激发其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为创新训练的开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
(2)成立STITP学术委员会。将具有良好科研背景、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组建成STITP学术委员会,负责STITP的项目评审、中期检查、结题等工作。同时利用业余时间举办科技创新讲座与咨询等活动,以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水平,保障创新实践活动的正常运行。
(3)创建科技创新模式。学院成立了5个以专业学科为主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大团队和相应的五个学术委员会分支,负责学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的评审和遴选推荐,形成“学院-优势学科-创新大团队-创新项目”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模式。
(4)将STITP纳入学分制管理体系。为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鼓励本科生参加各种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其创新与素质拓展能力,学院将科技创新成果作为选修课学分记入学生总学分,并制定了相关管理办法以规范其认定工作。这些举措均为科技创新活动的健康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促进了第一课堂专业学习与第二课堂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结合。
2.强化宣传和动员力度
通过班主任主题班会,辅导员、本科生导师的宣讲,专业教师课堂上的渗透等多渠道以及科技创新训练经验交流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动员,做到人人皆知。鼓励学生结合学科专业并从自身专长与兴趣出发,积极参与实验实践活动。
3.做好导师和项目的遴选工作
为保证STITP能切实有效地开展,项目指导教师一般为各专业的骨干教师,且有在研项目,学院则在科研资源的利用分配、评优、工作量等方面给予指导教师倾斜,以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项目选题主要是以学生自主选题和教师根据在研的科研项目组织选题。这些项目大部分为教师在研项目的子课题,保障了STITP项目来源的稳定性,促进师生科研学术工作良性发展。
4.确立导师负责制
项目和指导教师确立后,学生要和导师签订协议,导师向学院负责,同时负责指导学生进行负责项目的立项、实施与完成。如引导学生选题,撰写项目申请书、立项书等,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团结协作和组织实施等综合能力。
5.建设合理的学生科技活动梯队
为保证学生科技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搭建金字塔型的学生科技活动梯队尤其重要。一年级是学生打基础的时期,可以通过开展不需要太多专业知识的科技活动来提高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在二年级第一学期,要在广泛参与一年级学习活动的基础上,选拔、挑选部分优秀学生开始参与科技创新项目的前期工作;第二学期使学生进入实验室参与教师的项目,并开始项目申报;三年级开始科研试验与结题,并将可继续深入的项目发展成毕业论文。
二、科技创新训练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体现
1.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科技创新训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在科研实践的过程中,大学生需要利用学校的各种有利条件对不同学科进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在探索、研究、创新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学会提出自己的观点与见解。
2.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精力充沛,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富有进取和探索精神,在教师的指导下,可能在科研工作中取得突破,对其以后的研究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本科生科研训练可以服务校外,将社会提供的服务和课程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参加服务的活动中满足社会需求并形成社会责任感。
3.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大学生在参与科研的过程中,其项目从论证、立项、实施到实验结果的分析都要进行全方位的权衡比较,得出最优化的决策,需要与老师、同学以及其他人交流协作,单靠一人力量很难完成。有助于学生培养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学会处理各种关系,提高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有利于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4.有利于塑造学生独立精神品质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有利于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应该成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旋律,把大学塑造成创新者的精神乐园。在整个过程中,逐步形成健康的道德品质、顽强的意志力以及思维和行动的独立性与做事一丝不苟的品质。
5.有利于提高学生创业、就业的竞争力
科技创新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了拓展空间。也是提高学生就业、创业竞争力的重要砝码。
关键词:ERP沙盘 实训 本科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8-115-02
应用型人才是以适应广大用人单位实际需要的,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专门人才。是能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步成长为在生产一线从事技术、管理、研发的骨干力量。因此,本科应用型人才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高校也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经济管理类专业而言,开展ERP沙盘实训,不仅解决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而且让学生体验到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对其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团队意识等各方面培养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ERP沙盘实训在笔者所在的黑龙江科技学院开展几年来,通过不断创新实训教学手段,使日常教学、专项培训和各种竞赛有机结合,效果显著,满足了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一、ERP沙盘实训简介
ERP沙盘模拟实训最早由瑞典皇家工学院的Klas Mellan于1978年开发而成①,ERP全称为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企业资源规划),它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利用现代企业管理思想,集成了企业的所有资源信息,并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平台。
ERP沙盘实训是通过直观的企业经营沙盘,来模拟企业运行状况。它集真实性、挑战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学生从资源的有限性出发,紧密关注市场变化,通过对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分析,制定战略,组织生产,策划方案,整体营销和财务结算等一系列活动中体会企业经营运作的全过程,认识到企业资源的有限性,从而深刻领悟科学的管理规律,提升管理能力②。
“ERP沙盘模拟”教学方式是一种较为新颖的体验式学习方式③④,其与传统课堂教学和案例教学有着很大区别⑤,传统教学划分了多个专业方向,学习者只能择其一而修,专业壁垒禁锢了学习者的发展空间和思维方式。ERP沙盘模拟对抗训练是融角色扮演、案例分析、专家诊断于一体,最大的特点是在“参与中学习”,学生的学习过程接近企业现状,通过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全方位接触,可以使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实现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与应用,完成了从知识到技能的转化,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二、ERP沙盘实训教学手段的创新
开展ERP沙盘实训是一个繁杂的过程,需要做好宣传、教师培训、实验室硬件设施建设、实训过程监控、教学时数安排、实训计划的制定等各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会影响最终的实训效果。为此,学校共投入20余万元,建成了150M2沙盘实训室,并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在实训教学手段上进行了大胆突破,主要工作包括:(1)成立了ERP虚拟教研室,解决各专业的师资和学生管理问题;(2)成立了学生社团组织――ERP协会,解决ERP沙盘宣传、推广以及各种大赛的人才选拔问题;(3)开发了ERP沙盘辅助教学系统,解决如何以最低的教学成本,最快的教学进度,使最多的学生获益的问题。因此ERP沙盘教学的可操作性、实用性更强。
1.教师:虚拟教研室。ERP教学涉及的内容多样庞杂,包括管理、财务、信息等专业知识,并不是一个教师可以胜任的。要想将ERP教学在高校中顺利开展,成为实践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就必须有一支高水平、专业性的队伍。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引入了ERP虚拟教研室。所谓ERP虚拟教研室,就是按照ERP实训体系的要求,抽调经济管理学院各个专业教研室的教师建立ERP虚拟教研室,负责讲授ERP相应模块的课程。多元化的教师结构,在ERP沙盘实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学生:ERP协会。ERP沙盘吸引学生的关键是体验性、竞争性、刺激性。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应该有更多的实战机会。因此成立了ERP学生协会,目的是通过学生社团组织,宣传、推广ERP,使全校学生认识和接受ERP的管理思想;同时吸纳会员,储备沙盘比赛选手。会员采用等级制度,每个会员都建立了电子档案,通过每场比赛的权益累计,动态地评定其等级,如一星级CEO、二星级CEO。这种方法看似简单,但在选拔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选拔机制建立起来,学生的竞争意识被调动起来,主观能动性得以最大发挥,人人踊跃参赛,不管胜出与否,个人的收获都是巨大的,学生从中学到了许多实用的知识,加深了对专业的理解,增强了学习信心。
3.ERP沙盘辅助教学系统。ERP沙盘辅助教学系统解决的是信息化、电子化问题。信息化的目的是节约人力、提高效率,绝非取代沙盘的实物特征。因此,我们开发了ERP沙盘辅助教学系统,其特点是:
(1)功能实用。简单上手、人性化的帮助系统,受训者可以随时就某一个业务疑惑对系统提问。系统将以文字、视频两种方式,对该问题及相关联问题用Web页面逐条展示予以解答,而教师则解答更具挑战性的、随机出现的问题。教师解答后,可以将本次解答记录下来,录入到在线帮助系统中,形成沙盘知识库系统。
(2)人机交互性强,全程监控。在电子沙盘教学模拟实训中,学生端与教师端所做的每一步都要经过系统的操作才可继续,从而保证了比赛的公平性。
(3)系统智能化。系统具有可视化盘面和自动财务报表生成功能,模拟企业可以随时通过图标查看企业当前的盘面经营情况,还可以随时通过单击图标查看企业当前的财务收支情况。同时对每个公司经营情况,系统提供多个视图来表现,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查询,方便地对信息的查询、企业经营信息综合汇总和分析,方便企业管理者作出正确决策。
(4)运行可靠。运用大型数据库的事物处理机制,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从而使系统运行安全可靠。
(5)节约教学人力。规则简单,易于记忆,单次实验人数多。复杂程度低,授课时间短,对教师和学员要求不高,最大程度节约人力。
(6)人机对抗。可以完全摒弃物理沙盘教学模式,人机交互性更强。通过直观的企业电子沙盘,实现模拟企业实际运行状况,内容涉及企业整体战略、产品研发、生产、市场、销售、财务管理、团队协作等多个方面,让学员在游戏般的训练中体验完整的企业经营过程,感受企业发展的典型历程,感悟正确的经营思路和管理理念。
该系统的功能性超出了传统ERP的范围,不仅包括传统的ERP功能(如生产管理),也包括SCM与SFA功能性以及行业功能性。本软件的关键部分在于这些功能是无缝集成的。该系统以客户为中心,可以满足企业复杂的、变化的、个性化的应用需求。使用本软件的应用架构,可以构造基于Web的、可伸缩的、安全的企业应用系统,这些系统成熟、实用、可靠、易于维护。
ERP沙盘实训及竞赛都是在辅助教学系统下进行的。各组学生用本组密码登陆系统后,进行各种操作。无论采购、交货、应收账款、收款、银行长贷、银行短贷、银行高利贷、产品开发、市场开拓、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的录入等等,都是严格在各组计算机中提出申请,然后到前台交易的。申请将由系统传送到前台,前台仅仅需要找到发送的单据。系统会提示教师该申请是否到期,简单的操作即可完成监督和签发工作。
每一个财政年度结束,系统会展示经营成果,进行市场分析、成本分析、财务分析。如果是教学实验而非比赛,这些结果将在服务器网站上公布,以便同学们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验证。
为了达到大众化教育目标,本系统支持多赛区功能。每6组分为一个赛区,各赛区完全独立进行目前最大支持8赛区共48组。
三、ERP沙盘实训效果
几年来,通过ERP沙盘实训以及参加各种大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管理知识,学会管理技巧,提高管理素质,做到了学以致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实践能力。ERP沙盘实训赋予了学生管理和决策的角色,学生亲自参与,切身体验经营企业的酸甜苦辣。通过模拟对抗后,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学习目的更加明确,知道了学为何用,同时也可使学生查出自身所学知识的欠缺之处,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增强了团队意识。这是ERP沙盘实训最明显的效果,当代的大学生,都是80、90后的一代,注重的是个性发展,强调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意识。通过ERP沙盘实训后,学生清醒地看到,能够取得成功的团队,往往是最团结的团队,也往是分工最明确的团队。因此知道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团队意识明显增强。
3.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了就业能力。通过ERP沙盘实训后,学生的实践能力明显增强,学生对自身欠缺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有了清醒的认识,能够自动弥补自身的缺点,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就业能力进一步增强。近几年,通过ERP沙盘实训的开展,我校经管类专业的学生,由于上手快、实践能力强,团队意识强而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年终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到首钢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就业的人数逐年增多。
注释:
①George H.B & wmiam s.H.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M].卢俊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3
②许冬梅,何海.引入ERP沙盘模拟,推动实践教学进程[J].职业圈,2007(10):123-124
③陈明晕.ERP沙盘模拟对抗教学方式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1):173-176
④沈炜,王宁宁.ERP沙盘模拟实验课程初探[J].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7(1):73-74
⑤朱宗乾,王彦,魏云霞.ERP 实施过程沙盘模拟系统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6):138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人们生存的根本。农业的发展水平不仅关系到人们的自身利益,也关系到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如今,国家把发展农业放在首要位置,坚持走特色农业化道路,不断创新农业科技,加强农业管理。传统的农业科技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而农业科技又对农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只有不断创新农业科技,才能更好的推动农业的发展。但是,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现状可以看出,农业科技创新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发展。文章主要阐述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和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问题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问题;对策
影响农业科技创新的因素比较多,科技创新人员必须充分了解农业科技的特点,并结合科技的特点合理制定创新方案,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推动农业的快速发展。国家也应该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资金投入,为农业科技创新奠定物质基础。国家还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鼓励农业科技的创新。
1.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1.1农业科技创新经费不足调查显示,我国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资金投入比较少,农业科技创新得不到物质保障。2013年,我国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投资强度为0.195%,投资增长率为-2.5%。2014年,投资强度增长为0.34%,但到了2014年年底时又下降为0.31%。2014年,我国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还不到西方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的1/2。2013年,国家计划投资17.65亿用于农业科技创新,但是实际投资数额仅达5.68亿元,根本无法满足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需求。1980年至今,西方国家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都占农业总投入的1.5%以上,而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资金仅占农业总投入的0.18%。相对来说,我国农业科研人员数量较多,很多科技创新资金都用于人员开销上,创新资金比较分散,这必定会削弱科技创新费用的使用价值。
1.2缺乏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农业科技创新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对科技创新成果有很大影响。如今,我国本科学历的科研人员仅有4万人,占科研人员总数的1/3,硕士学历的创新人员仅占科研人员总数的7.5%。除此之外,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人员的流动性也比较大,人员流失十分严重。2013年,我国某省农业科技创新人员减少5200人,是新增科技创新人员人数的1.9倍,这对该地区农业科技创新带来了很不利的影响。
2.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问题的解决对策
2.1多途径筹集农业科技创新资金农业科技创新离不开国家资金的扶持,国家资金扶持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基本保障。农业科技创新部门也可以和金融机构合作,多途径筹集资金,推动农业科研的发展。农业科技的创新是为了推动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种植产量。因此,农业科技创新必须有针对性,不能盲目创新。《农业科技创新规划》明确指出:农业科技创新必须从四个方面进行突破:一是对农业种植技术的创新,二是对农业机械设备的创新,三是对农业灾害防治方法的创新,四是农业节能增效方法的创新。
2.2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员的培训要想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就要不断提高科技创新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通过以下四种途径可以有效提高科技创新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第一种是加强科技创新人员的培训。国家还应该大力支持农业院校的发展,比如:2008年起,国家在内蒙古农业大学等七所大学实行学生的免费教育政策,为农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贵州地区还设置了专门的农业科技创新人员培训机构,免费为科技人员提供培训指导,提高科技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第二种是培养农业企业管理骨干,第三种是外聘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员,第四种是加强农业种植人员的培训。要想留住更多的科技创新人才,国家还应该提高科技创新人员的薪资待遇,保证农业科技人员的稳定性。管理人员还应该在科研人员内部设置奖励机制,对表现好的科研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提高科研人员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热情。案例:某省高度重视科研人员的培训,在该地区举办了“阳光培训活动”免费为农业科研人员培训。该地区政府还聘请了农业科研专家,为科研人员分析科研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该地区除了重视科研人员的培训,还制定了实用人才培训计划,以“百万中专生”为主题展开了科研讲座活动,让当地人们的综合素养都得到提升。
2.3加速农业政策创新农业科技创新除了离不开国家的资金扶持,也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扶持。因此,国家必须不断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创新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政策保障。2012年国家制定了《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法》,主张大力推广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的快速发展。国家还应该制定政策,提高农民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共同实现农业科技创新的目标。
3.结语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要想实现农业的快速发展,就要对农业科技进行创新和调整。农业科技的创新离不开国家资金的扶持,国家资金扶持是农业科技创新的物质保障。但是,我国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根本无法满足科技创新的需求,农业科研部门还应该不断拓展资金筹集的渠道,尽可能多的筹集科技创新资金。科研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对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有很大影响。因此,国家还应该加强科研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科研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国家还应该不断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创新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政策保障。
参考文献
[1]覃肖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问题的本因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2.
[2]闫振红.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3.
[3]满佳.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渤海大学,2013.
[4]霍文娟,李仕宝.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14(02).
【关键词】 企业 科技创新 标准化管理 科技管理
世界在前进,我国在改革。社会要发展,中国要创新。“创新”在中国大地上肯定是一个高频词,也是一个时事热词,足见创新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巨大。党的十七大,中央作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又指出,科技创新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无论是中央明确提出的到2020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还是国务院办公厅提出的到2015年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均表明科技创新在国家创新战略中的重要支撑作用。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提出,科技创新体系包括三个方面: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1]。知识创新是基础,技术创新是核心,管理创新是保障,而知识和技术的创新又对管理的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我国针对企业科技创新绩效的评价主要关注于研究产出指标,而忽略了对科技创新过程效率的评价。所以,为提高企业科技创新管理水平,本文提出一套针对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标准化的管理规则,并进行政策设计,对科技创新运行全过程进行评价,以引导企业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1 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管理概念界定
标准化是推进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措施之一,标准化管理模式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领先企业的重视。为清楚阐述本文观点,现把涉及的几个基本概念加以界定。
科技创新。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生产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的服务的过程。
企业科技创新活动。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中与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有关的活动。
企业标准化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以标准化的原理实现管理的标准化。主要指制定管理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持续提高管理绩效。
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管理。本文指的是对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管理,通过制定规范,形成标准,引导企业对自身开展的科技创新活动进行标准化的管理,科技管理部门通过第三方机构对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运行绩效的评审进行监督。是一种新的科技管理方法。
2 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管理政策设计
以人为本,科技兴企,积极发挥经济和科技政策的导向作用,向管理要效益,管理标准化必将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虽然我国企业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体系,但均未有针对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进行标准化管理的政策性指导方案推出。
本文提出的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管理系列政策,采用ISO9001全面质量管理体系[2]的标准模式,从组织建设、制度建立、投入管理、技术难题及解决方案、研发成果、技术改造效果、创新培训活动、运行绩效考核、企业自评、专家评审、标准化级别认定等方面进行标准化管理。它以国家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地方有关政策和要求为指导,采用P(计划)、D(实施)、C(检查)、A(改进)动态循环的管理模式,在科技创新管理过程中实现企业自主管理、第三方评审评价和科技管理部门监督检查,并可持续改进和提高管理绩效。
该系列政策,通过制定《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管理通用规范》(简称《规范》),对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进行标准化管理;制定《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考核评分细则》(简称《考评细则》),对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及其运行绩效进行量化考核和考评定级;制定《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评审工作管理办法》(简称《评审办法》),指导评审工作和评审专家管理。评审时,评审人员据此对企业创新活动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进行指导和量化考评,逐步提高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运行绩效。
2.1 《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管理通用规范》
科技部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应联合国家层面的推广标准《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管理通用规范》对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进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的政策,促使企业进行科技创新体系的规范化建设,引导企业建立起自身知识产权体系,逐步提高企业科技创新绩效,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标准《规范》应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制定,由科技部提出并归口。建议由科技部和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牵头,组织标准化管理、科技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等方面的专家共同起草制定,并请尽快、试点示范、推广。《规范》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管理要素:
2.1.1 创新组织
企业应建立为科技创新服务的组织机构,包括负责人职责、组织机构建立、研发机构建设。
(1)负责人:企业中主管研发的负责人是本企业科技创新运行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落实研发的各项工作和基层科技创新责任制。
(2)组织机构:企业应设置科技创新管理机构,负责国家法律法规(如科技进步法、专利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企业所得税法、合同法等)、科技政策(如技术创新、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企业研发费用管理等)、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等)的收集、识别和执行情况监督检查,产品设计开发、技术研发、工艺方案制定,创新方法培训、创新技能培训、操作规程培训、生产技术培训,科研项目、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主要指专利、商标、版权)等的建档,科技信息搜集,科技情报分析、科技报告备案、科技档案建立等与企业科技创新有关的各种要素的管理。科技创新管理机构应定期召开以企业研发、科技创新为主题的工作会议,形成会议纪要,负责推动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开展。企业科技创新管理机构直接管辖企业的研发机构和技术中心。
企业应建立法律法规、地方要求和标准的清单台账,使企业依法经营,并及时识别、更新与企业研发和科技创新有关的政策,按照政策完善修改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促进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健康开展,通过利用和执行有关政策为企业的科技创新服务。
(3)研发机构:企业应建立研发中心。企业研发中心是企业创新的动力源、应具备足够的能力把握创新机会,选择创新方向和技术路线,组织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利用和转化科技成果。企业还可以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企业技术中心,研究和开发企业关键技术、核心专利和主导产品。
(4)人员:企业研发人员和研发管理人员的配备,应与国家创新工程师认证工作的有关政策结合起来,也就是说,企业应按一定的比例配备创新工程师,有条件的可以配备创新培训师。还应对技术人员和研发人员进行卡尔通(Kirton)创新--适应性人格测评,组成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团队。
2.1.2 创新职责
企业应实施科技创新标准化管理,推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的技术研发管理和创新活动监督,形成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
(1)目标与方针:企业应制定以“倡导创新精神、培育创新文化、完善创新机制、造就创新人才、搭建创新平台、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创新能力”为内容的科技创新方针,制定与科技创新各要素密切相关的科技创新综合目标和年度目标,并保证目标的按时、有效完成,目标宜量化,通俗易懂,便于全员理解执行,并可考核评审。
(2)科技创新岗位责任制:企业应制定所有部门和人员以科技创新为职责的科技创新岗位责任制,将创新活动的开展目标化、量化、职责化,并可进行考核;创新责任制应文件化、可考核。
(3)科技创新规划和计划:各级组织应制定科技创新工作规划或计划,分解企业的总目标,保证科技创新方针和目标的落实及按时、有效完成。
2.1.3 创新活动
企业应树立以我为主的自主创新战略思想,以掌握核心技术、发展壮大知识产权储备为宗旨,把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整合创新资源,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1)创新战略:企业应制定科技创新战略、规划,按其指导方向制定各级(集团公司―企业―车间―班组)年度创新活动计划,全员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如科技知识普及、创新因素识别、研发讨论会、技术攻关方案研讨、科研项目研究进展报告会、项目验收会、专利申请、创新培训活动等。
(2)科技创新制度建设: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地方要求、企业标准和企业生产特点,制定科技创新管理系列制度,对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进行有效管理。如研发经费计提和使用管理制度,确定研发费用提取标准,自行提取,专项用于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保证研发投入按制度的规定支出,促进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落实。制定科研项目经费使用和管理制度,经费支出纳入单位整体财务控制体系,杜绝各类违法违规使用经费行为,保证研发和创新资源(人员、资金、设备、场所、技术、方法等)对科技创新的有效保障。制定产学研用管理制度,保证企业技术需求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优势相结合,为企业的研发和创新助力。制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立知识产权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建立知识产权、技术需求、技术转让、科技成果、科研项目、技改项目等各类清单。
(3)科技创新活动台账和费用台账:企业应建立科技创新活动(包括创新因素识别、知识产权、科技成果、科技项目、研发项目)等各类台账及费用明细账(如研发费用、科研项目费用、人员培训等与科技创新活动有关费用等明细账)。企业的决策机构、科技创新机构负责人应按科技创新管理制度规定的支出类目建立台账,便于考核评审,并保证研发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和经费专项用于企业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活动。
2.1.4 创新培训
企业应针对自身生产特点和发展方向,结合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对员工技能水平的要求,健全企业员工培训制度,完善企业技能人才培养、评价和激励等管理措施,为提高企业员工的职业素养、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开展全员创新能力培训(创新培训)。创新培训应有制度,有计划,有目的,有记录,有总结,有提高,全面提高全员的科技创新素质,并将创新培训纳入企业的培训计划。创新培训包括以下三个层面的工作:
(1)管理层:培训领导层和管理层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创新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宣贯,创新战略的制定和执行监督,创新文化的建设等。
(2)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研发人员“创新方法”(如TRIZ理论)等的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熟练运用创新方法和创新工具开展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的能力及自觉性,提高企业科技创新绩效。
(3)员工:员工岗位技术培训,包括操作规程、工艺技术原理、创新思维等培训,通过在岗培训、脱产培训、业务研修、岗位练兵等多种方式,提高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知识积累,使员工能针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可创新性的识别(创新因素识别),找出存在的技术问题和难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小改小革;或将识别出的创新因素进行登记上报,便于研发部门随时组织开展技术攻关解决难题,提高创新实效。建立员工创新示范岗、创新能手和优秀创新成果评选表彰等激励机制。企业应制定员工培训计划和目标,建立员工培训档案,一人一档记录员工参加职业培训和创新培训情况。
2.2 《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考核评分细则》
为对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管理的运行和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应按照《规范》,制定《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考核评分细则》。《考评细则》是根据《规范》制定的量化的用于打分、评审的细化的规则。
《考评细则》应由科技部,提出科技创新管理标准化评审工作要求和企业申请评审达标的条件,科技管理部门可据此对申请达标企业进行标准化等级认证。企业科技创新管理标准化等级可由高到低划分三个级别,首要条件是取得《生产许可证》,依等级的不同还可以规定标准化运行时间的长短,自评得分的多少,以及取得知识产权的数量或运行期间推向市场新产品的数量等,对企业提出申请认证的等级加以限定。《考评细则》核心内容是“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考核评分表”,该表应按照《规范》要求的各类要素、企业达标内容、评审方法、评审得分(扣分)等列表,必要的话还可列出否决项,便于评审人员据此评审。
《考评细则》按照《规范》的要求,主要针对创新组织建设、创新制度建设、全员研发职责、研发投入和科技活动经费、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发经费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创新工程师比例、研发成果数量、知识产权数量、技术改造或新技术应用带来的经济效益、企业盈利情况、产学研合作情况、科技型企业类别(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等)、参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情况、创新培训等几个方面,考察企业科技创新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创新战略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情况、创新责任制制定与执行情况、科技创新工作计划的完成情况、研发支撑体系建设、竞争情报中心建设、研发中心建设、品牌塑造、创新文化建设、获得有关科技奖励、研发成果记录册、科技报告档案、知识产权登记册、创新因素识别档案等,对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运行绩效进行考核打分。
2.3 《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评审工作管理办法》
为加强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评审工作管理,指导评审工作,应由科技部制定《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评审工作管理办法》,并负责监督指导全国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评审工作。省级、设区的市级(以下简称市级)科技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指导本辖区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评审工作。一般应明确以下几点:
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达标等级由高到低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一级企业由科技部公告,证书、牌匾由其确定的评审组织单位发放。二级、三级企业的公告和证书、牌匾的发放,由省级科技管理部门确定。
科技部确定一级企业评审组织单位和评审单位,省级科技管理部门确定并公告二级、三级企业评审组织单位和评审单位。一般来讲,三级企业的评审在省(市)科技管理部门监督指导下,由市级科技管理部门确定的评审组织单位组织实施。评审组织单位可以是科技管理部门,也可以是其确定的单位。企业在科技创新标准化运行中可聘请专家进行咨询、诊断,完善各要素及运行绩效,提高考评得分,但所聘专家不得在专家评审时出任评审专家,以保证专家评审工作的公平公正。市级以上科技管理部门应建立科技创新标准化评审专家库,为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标准化提供专家支持。
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达标评审工作按照自评、申请、受理、评审、审核、公告、发证的程序进行。
另外,还应对评审组织单位、评审单位、评审人员、评审专家的工作职责、权限范围和要求,企业自评的管理、申请流程,评审时间节点及安排,评审计分规则,审核发证、监督管理等工作进行说明。
2.4 创新绩效
按照《评审办法》要求,企业应由创新机构负责人牵头组成自评小组,或外聘有评审资质的专家对企业科技创新运行绩效进行咨询、诊断、评审,并提出整改意见,不断改进、逐步完善运行绩效。
2.5 定级认证
依据《评审办法》,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达标企业的定级认证,包括企业自评和专家评审(即第三方评审)两个阶段,首先由企业科技创新管理机构组织开展企业自评, 企业的自评人员(或外聘评审专家)应依据《规范》的具体要求,按照《考评细则》列明的评审标准,进行各要素自评打分,然后参照《评审办法》中规定的得分计算公式,进行自评得分,达到《考评细则》中要求的相应等级最低得分后,可向科技管理部门提交自评报告,并提出考核评审申请。
科技管理部门收到企业提交的评审申请后,即可委托评审组织单位(如创新方法研究会)进行评审组织和授匾管理工作;评审组织单位可以授权获得评审资质的第三方评审机构及其评审专家对企业进行运行绩效评审,经评审、总结,找出问题,提请整改,逐步提高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运行绩效水平;考评得分用以确定考核企业的科技创新标准化等级,考评通过者给予一级、二级、三级科技创新标准化达标企业称号,授匾挂牌。
3 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管理政策的推广
为增强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自觉性,本文设计提出的这一整套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管理的政策,包括《规范》、《考评细则》和《评审办法》等系列文件,可用于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运行、管理、考核和评审。为推动该政策的实施,建议应先行试点并制定配套政策,如加强对企业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的表彰和奖励力度,使达标企业所获“科技创新标准化”级别高低与科技项目经费的支持挂钩,与“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创新型企业”等的认定挂钩,推动该标准化管理方式在企业的运行,以促进达标企业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标准化的运行绩效,推动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蓬勃开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