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初中物理的方法和技巧范文

初中物理的方法和技巧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初中物理的方法和技巧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初中物理的方法和技巧

第1篇

关键词:新课程;学习兴趣;物理实验;观察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5-225-01

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和学生交流,成为学生学习中的良师益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只有教师富有激情的教学,才能使教学内容中原有的底蕴和丰富的内涵得到良好的展现。同时教师丰富幽默的声音和肢体语言也会成为课堂教学交流的重要手段,影响和激发着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崇敬,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当教师面带微笑,怀着轻松喜悦的心情进入课堂教学时,学生会倍感亲切,快乐之情油然而生。教师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教学因素,提高用言语来表达教材中情感的能力,善于用情景来烘托教学气氛,要善于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来优化物理教学内容,有效提高物理的教学质量。

一、巧妙导入新知识

老师讲课时,讲授新知识要巧妙导入,让新知识的讲解更加自然。可采用对比教学、归类教学,使学生既能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又能够复习旧知识,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辨别事物间更加细微的差异的能力,增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学习压强的定义时,老师先让学生去思考速度、功率和密度的定义,接着让他们与压强进行比较,通过这样的比较讲解清楚压强、速度、功率和密度的概念及物理含义。这样就会使学生对几个物理量有较清楚的认识。所以在新课的教学中,采用以旧导新,新旧对比,既可以帮助学生更系统、更全面地掌握基础知识,又能够节省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也是一个很好的提高和培养。

二、有效培养学生的物理表达能力

物理表达是和数学表达是不一样的,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表达能力。很多教师都会发现一个问题,大多数的初中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常出现说不清楚、道不明白的情况,逻辑较为混乱,这些学生并非不明白如何解题,只是言语表达能力欠缺。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两种情况,一方面,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掌握的知识点不够扎实;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环节较为薄弱。因此,加强学生物理表达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初中学生有着很强的模仿能力,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的榜样,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教师在讲解物理的知识时,需要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思路清晰、前后连贯,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言传身教。学生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来培养物理表达能力。在小组讨论中,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解题技巧,也可以通过倾听别人的表达来思考新旧知识,时刻保持全身心的兴奋,在与同学的交流中认识物理,找到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技巧,培养物理学习的能力。在培养学生物理表达能力时,教师应注意正确的方法引导。首先,教育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只有扎实掌握所学的物理知识,才能灵活的运用和表达。第二,指导学生认真阅读物理教材,深入的思考和研究,让学生在巩固物理知识的同时,学会说理的技巧。第三,在课堂习题的讲解中,让学生认真思考、讨论并回答,尽量给每个学生机会,培养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

三、重视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总结思索得来的,在物理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多动手做实验,引导学生做一些有趣的实验,如在上光学前可布置学生下去观察“插入水中的筷子”,“隔着水滴看字”等有趣的实验,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是弯的,拿出水后,又是直的,把水滴放到透明塑料纸上,看书上的小字,会看到书上的字变大,学生看到这些奇异的现象后,也会有好奇心和追根究底的心情去看书,去找原因,想知道为什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物理也是一门以实验教学为主的学科,我们所学的物理理论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之上建立完善起来的。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物理教师应增强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研态度。用一些典型有趣的实验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第2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 教学方法 技巧

众所周知,物理是一门以实验教学为主的学科,我们所学的物理理论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之上建立完善起来的。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增强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研态度。作为一线的初中物理教师,应该结合自己的物理教学情况做好以下工作,例如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认真对待课堂的实验教学,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意识,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过程,探索物理的奥秘

掌握物理实验仪器的使用,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基础。基本的仪器包括:游标卡尺、秒表、天平、温度计、测力计、打点计时器、安培表、滑动变阻器等。物理大纲对学生的要求是“学会正确使用仪器进行观察、测量和读数”。要让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这些仪器的基本构造、主要用途、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达到正确熟练的操作。

教师应该鼓励初中学生养成独立思考,主动做实验的习惯。在实验中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物理知识,还可以培养学习的兴趣。当然,在学生动手做实验的过程,教师并不是独立于课堂之外的,也需要教师精心的备课、事先准备好实验所需要的仪器、设计好实验的情境,然后引导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的形式解决问题。

物理实验时难免会出现误差和失误,这时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分析实验误差的原因,是否是仪器本身的缺陷、装置不完善还是个人的原因导致的,让学生正确认识到误差的存在,并从误差中累积经验,找出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和步骤。教师应言传身教,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例如爱护实验仪器和遵守实验操作的原则、认真记录实验数据等。学生在实验结束后,应养成根据实验的过程和体会写实验报告的习惯。

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的方法,通过对新教材的一些创新性的探索,让学生去假设问题,积极主动的提问和思考,从而培养学习物理的动力和兴趣。教师在实验教学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和对待实验的科学态度。总之,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对物理实验充满好奇,还要启发学生主动去实验,去思考。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能真正发挥物理实验教学的作用。

二、创新教学方式,开发学生的想象力

新时期是创新的时代,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切创造性劳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力开始的。万事万物的创造都需要想象力,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创造有利于开发学生想象力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解摩擦力的时候,可以问学生物体在柔滑丝绸上的滑动的摩擦力大还是在毛巾上滑动的摩擦力大?学生通过想象和平常生活的积累,很快说出物体在毛巾滑动时摩擦力大。在讲解压强时,可以问学生人躺在地面上和站在地面上,哪种情况对地面的压强较小。学生很快地说出,人躺在地面上的时候对地面的压强最小。可见,通过对初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之,作为一名初中物理老师,应该以最新的教学理念为契机,为学生营造一种创新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去大胆的尝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真正把学生培养成新时期的创新型的人才。

三、结合实验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物理教学的课堂上,可以通过演示实验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演示实验作为物理教学中最长使用的方式之一,学生对实验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在教师演示实验的时候,多数学生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来观察实验,往往抓不住重点和关键,这就导致了实验效果达不到教师的预期。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的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在每一步实验中,都应对学生提出适当的问题,让学生在观察中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观察方法,并能在充分的观察基础之上,通过思考、分析和讨论,最后总结出物理现象的本质规律。

物理观察能力的培养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观察更多的来自于神奇而瑰丽的大自然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教师需要根据教材的知识,适当的向学生介绍一些生活中与之相关的自然现象,让学生在课堂后主动地去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用课堂所学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所出现的物理问题,让物理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

例如,冬天人们在讲话的时候为什么会看到呼出的白气,而在夏天却看不到?冬天为什么窗户上会有窗花?指南针为什么总是指示南北方向而不是东西方向?为什么会出现海市蜃楼?轮胎表面为什么会有花纹?沙发、床垫下面为什么会装有弹簧?这些问题都是与物理相关的生活问题,日常生活中处处都可以发现物理问题,只要善于观察和思考,不仅能巩固学生所学的物理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一步培养物理学习的能力和技巧。

四、语言训练,培养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

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很多教师都会发现一个问题,大多数的初中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常出现说不清楚、道不明白的情况,逻辑较为混乱,这些学生并非不明白如何解题,只是言语表达能力欠缺。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两种情况,一方面,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掌握的知识点不够扎实;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环节较为薄弱。因此,加强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

初中学生有着很强的模仿能力,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的榜样,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教师在讲解物理的知识时,需要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思路清晰、前后连贯,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言传身教。学生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来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在小组讨论中,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解题技巧,也可以通过倾听别人的表达来思考新旧知识,时刻保持全身心的兴奋,在与同学的交流中认识物理,找到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培养物理学习的能力。

在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时,教师应注意正确的方法引导。首先,教育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只有扎实掌握所学的物理知识,才能灵活的运用和表达。第二,指导学生认真阅读物理教材,深入的思考和研究,让学生在巩固物理知识的同时,学会说理的技巧。第三,在课堂习题的讲解中,让学生认真思考、讨论并回答,尽量给每个学生机会,培养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

五、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化解学生的疑难问题

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点拨和指引作用尤其重要,恰到好处的引导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不仅能帮助学生找到突破问题的方法,也能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在物理教学的活动中,对于难度较大的物理知识点,需要教师适当的点拨和引导。而对于一般难度的物理问题,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亲自完成,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自信心和解题能力。教师在引导作用的时候,需要做到收放自如,切不可凡事都为学生指点和讲解。

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新课程学习的目标,让学生了解这节课需要掌握的主要知识点,明确学习目的。并指导学生根据学习目的来自学,养成自学的习惯。在自学的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千方百计的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努力将书本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能力,这对于初中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物理教学并不是一个程序化的过程,而是需要教师和学生主动的参与完成。教师作为学生的指导者和合作者,需要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并在学习的过程中累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卫国.初中物理新课标内涵解读及其实施建议,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J].2005年第2期

第3篇

一、提问要有明确的指向性和针对性

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太空泛,太偏离中心,就会使得学生在回答的时候感到很茫然,从而使他们出现对这门学科的厌恶以及对教师提问的恐惧。所以教师提问时要注重指向性和针对性,问题不一定要多难,但是必须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切实贴近教学目标,让学生感到不是老师刁难。物理探究教学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对于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诱导作用。因此,教师要注重课题选择的精度,根据教学内容和探究教学程序等进行问题设置,选择符合学生需求、对学生发展有益的课题,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物理教学水平不断提升。比如,在学习“浮力”这一节内容时,由于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所以可以针对这点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铁块放入水中会沉底而木块却在水面上漂着?由于这样的现象是学生们较为熟悉的,所以他们很容易就会想到是和物体的重量有关。这时教师可以再提出以下问题:那为什么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呢?轮船也是用钢铁制成的啊。这样有针对性的问题将会让学生产生认知上的疑问,从而激发起求知的欲望。而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直接就让学生回答“什么样的因素会影响浮力的大小呢?”这样的问题,就太空泛,也太困难了,这样就会让学生无法做出有针对性的回答,从而降低课堂效率。

二、提问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

所谓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其实就是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及相应的适度原则。因为每个人的层次都不相同,所以我们不可以强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达到同样的水平。教师在问题的设定上,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并不是要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而是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自己的能力,看到自己的潜力,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学生的认知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只有更好地把握住这一点,才可以更好地开展教学,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更加具有针对性,针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教学重点,使得学生在最大程度上获得提高。

物理教育与实践有着紧密的联系,物理探究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起着直接作用。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要注意物理相关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将物理知识与实践生活结合在一起,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只有与实际生活真正联系到一起,促进学生探索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才能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为学生今后的良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例如,在学习“光的直线传播”这一节内容时,在上课的开始可以提出较为简单的学生们常见的问题:你们能踩到自己的影子吗?什么时候的影子最长?什么时候的影子最短?这个问题能够引发学生们的思考和兴趣,而且可以让平时在物理的学习中成绩不是太理想的学生来回答,让他们在回答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并增强学习物理的自信心。然后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墙上的手影为什么可以随着手形的变化而变化?这个问题就将理论和实际联系了起来,可以让成绩较好的学生来回答,从而深化他们对知识的认知,从而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

三、提问方式要灵活多变

在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只是起到辅助、引导的作用,以帮助学生进行思考。很多时候,在已知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问题发生改变,就会产生不同的计算结果。这对教师的提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提问要灵活多变,对于学生自己计算出的多种结果,教师要予以不同的点评和问题的指出。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备课的时候,要预想到多种情况的产生。即便是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都会产生不同的思考和结果,教师要做到对于每一种回答都心中有数,当然了,课堂教学本身就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一个环节。这就需要教师即便是无法及时地应对出学生的提问,也要进行灵活的课堂提问转变。比如在问到“拉小提琴时左手的手指不停地移动,这样改变了声音的什么特征呢?”这个问题时,由于学生不太容易找到答题的突破点和角度,所以教师可以在提这个问题之前灵活地提出较为简单的、带有铺陈性的问题,如“将长度不同的橡皮筋绷紧时进行拨动,声音有什么不同的特征?”这样学生就能很容易想到是从音调相关的知识角度进行回答,从而循序渐进地接受新的物理知识。所以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有灵活性,从不同的角度将所提的问题进行简化,让学生们更容易找到答题的突破口,从而培养他们学习物理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李少辉.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提问的技巧和方法[J]. 学周刊,2012(21):135.

[2] 黄明健. 应用任务型教学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

第4篇

关键词:高一物理;物理教学;高中物理教师

高中物理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在既定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所有的教学任务,而是在此基础上保证高中物理教学的质量,让学生真正地掌握高中物理知识。由于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存在着诸多的差异,这就要求高一学生在打破初中学习习惯的基础上建立起崭新的学习高中物理的学习体系。要实现这一转换,不仅仅需要学生的努力,更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高一物理教师如何做好初高中教学的有效衔接对于学生学好高中物理来说至关重要。

一、初高中物理知识结构存在差异

高中物理教师要想做好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的有效链接,就必须对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之间存在的区别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有针对性地制订出相应的措施和方法,来实现初高中物理的有效衔接,从而实现做好高一物理教学、让学生学好高一物理的教学目标。

1.高中物理是一个知识体系,而初中物理所研究的问题都是相对独立的

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两者的主要区别就是高中物理所学的物理知识是一个知识体系,而初中物理所学习的内容和知识点都是相对独立的,几乎是毫无联系的。比如,在初中物理对速度、加速度的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独地对速度和加速度分开来介绍,并没有将它们联系在一起。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对于这一部分的教学首先是介绍力的作用,由于力而产生加速度,最后在加速的基础上产生速度。由此可知,高中物理教学是一个知识体系,而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的研究都是独立的、毫无联系的个体。

2.初高中物理教学的培养目标不同

在初中物理中,教学内容主要是注重简单知识的介绍和分析,并没有对物理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而在高中物理中,在介绍简单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更深层次知识的研究和分析。这主要体现在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在教学深度上的不同。比如,对于物体运动这一知识点,在初中物理中只是简单地介绍了速度以及平均速度的基础性概念;对速度概念的描述更加深刻,在高中物理中,首先介绍速度是一个矢量,既有方向又有大小,速度的改变而导致了加速度的产生,而在加速度的概念之中,又存在加速和减速这两种情况。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的教学层次是不同的,初中物理注重简单知识的介绍和分析,而高中物理更注重的是物理研究的方法和物理思维的培养。

3.初中物理注重定性分析,而高中物理则注重定量分析

因为高中物理教学是比初中物理教学更高一级的,这也就注定了高中物理较之初中物理难的结果。在初中物理中注重定性的分析,而在高中物理中则注重定量分析。定量分析要比定性分析更加准确,但是就难度而言,定量分析的难度比定性分析的难度大。在定量分析的过程中,高中物理还重视物理过程的分析、图像法的运用以及实验能力和实验技能的培养。这就是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在教学方法上的不同之处,初中物理注重定性分析的方法,而高中物理则注重定量分析的方法。

二、通过教师的指导来做好初高中物理的链接

教师是学生的指引者,教师在教育事业中扮演的角色是至关重要的,是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因此,在实现初高中物理知识链接的过程中,高中物理教师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想实现初高中物理知识的顺利链接,物理教师必须发挥其巨大的指导和教育的作用。

1.注意新旧知识的同化以及顺应

高一物理教师在对高一物理进行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新旧知识的同化作用,也就是把新知识和新学习的物理规律有效地融入原有认知结构的模式中去,从而达到丰富和扩展学生认知结构的教学目标。顺应就是在同化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认知结构做进一步的重建和更新。在高一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地利用好同化和顺应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让学生在已有旧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同化新知识,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学生彻底地掌握高一物理知识。

学生一般都能自觉地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同化新知识,但由于学生自身的一些原因,不能很好地使用顺应的认知方式。鉴于此,高一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地引导学生注意新旧知识的同化和顺应。这样有利于学生很好地在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的过渡期中的过渡,从而达到学好高一物理为之后的物理学习做好充分准备的目标。这对于学生在整个高中物理的学习来说至关重要,教师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2.利用直观易懂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

高一物理教师在对一些复杂的问题进行教学时,为了能让学生有效地掌握物理知识,就应该抓住主要因素,省略一些次要的因素。这样就可以把问题简单化,让学生在自己的接受范围内学好所教的知识。在从初中进入高中的过程中,学生都会感觉到高中物理的抽象化以及难以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利用形象直观、浅显易懂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活动。高一物理教师还可以列举一些实例,以此来让学生真正地掌握物理概念,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物理所带来的喜悦。这对于实现初高中物理之间的转化来说至关重要。

3.加强解题方法和相关技巧的指导

在高一物理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特殊的问题而言,只有让学生掌握一些特殊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完成解题任务。这就需要高一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解题的方法指导以及培养学生解决一些特殊难题的相关技巧。比如,在分析力学中连接体的问题时,经常用到隔离法来对所研究的物体进行分析,还有就是在解题中常用到整体法来解题。在力学的问题中,充分地发挥好这两种方法的作用,能在最大程度上达到轻松解题的目的。因此,为了让学生轻松地学习高一物理,从而实现初、高中物理有效衔接的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加强一些特殊难题的解题方法和相关技巧的指导。

三、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初高中物理的有效衔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兴趣的驱动下才能产生刻苦钻研的不竭动力。在高一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高一物理的兴趣,只有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才能自觉地学习物理。

1.加强和改革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

高中物理教师可以利用趣味实验教学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好奇心和学习高中物理的成就感,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课堂上的前一段时间内,学生都是精神旺盛,注意力集中的,但是当课程教学进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学生就开始与课堂脱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做一些随手可做的物理实验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让学生重新回到教学课堂中来。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高中物理来说至关重要,高中物理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充分地利用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良好的教学艺术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富有幽默感,这能深深地吸引和感染学生,从而达到不仅自己教得轻松,也让学生学得愉快的教学目的。教师在课堂中的风趣幽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教学实际上就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在语言表达上体现出一些机智和俏皮,这样能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高中物理教师在授课时,要有丰富的感情,以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

3.为学生创造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每个学生都有得到承认和创造成功的愿望,高中物理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性来开展教学,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设计问题要有梯度,为学生制造一些成功的喜悦,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兴趣的目的。

4.列举物理应用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

只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物理在现实中的巨大作用,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意愿和兴趣。鉴于此,高中物理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列举一些物理在现实生活中或者科学发展领域中的巨大作用,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

5.借助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可以穿插一些与物理相关的、有趣的视频或者资料,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升教学内容趣味性,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6.通过开展丰富的科技活动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我们可以在网上下载大量的与物理学相关的资源,比如,物理学在现代科学技术方面的应用现状以及与发展前景相关的专题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整理,定期给学生展示一些科普专栏。让学生在学习了课本上的知识之后,能了解到物理学在现实中的具体应用。这能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就在身边,并且和他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他们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才能赶得上时代的步伐。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物理学学习的热情,能使学生长时间地保持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

高一物理的教学对于正处于初高中过渡阶段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高一物理教师只有在彻底地了解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具体的差别之后,才能有针对性地制订出相应的教学模式,以致实现学生从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的顺利过渡。高中物理教师可以在了解初高中物理差别的基础上,通过教师指导的方法以及培养学生学习高中物理兴趣的方法入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积极性。通过教师指导和激发学生自身学习兴趣的方法,让学生顺利地从初中物理过渡到高中物理中来,从而为以后学生学好高中物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物理 台阶 能力 思维方式

高中物理难学,难就难在初中与高中物理衔接中出现的“台阶”。这个台阶存在于物理教材的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方式及心理特点上。本文结合笔者近年来在初中和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和体会,阐述在高一物理教学中学生如何克服面对的台阶和怎样做好高初中物理教学衔接的一些观点。

一、台阶分析

台阶1:思维方法上,从形象思维进入抽象思维。初中研究力学问题,仅是力的初步概念,重力的常识,摩擦力只作为阻力等的形式介绍而己。而进入高中后,一开始就要对较抽象的弹力、摩擦力进行全面的定量研究,继而要进行受力分析、分清施力物、受力物、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平衡力等容易混淆的概念;要选定研究对象、采取正确的研究方法等等,这些是横在新生面前凸起的台阶,跨不过去,高中物理将很难过关。

台阶2:能力要求上,从单一能力上升为综合能力。高中物理教学中所应培养的能力是: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应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在初中,物理规律大部分是由实验直接得出的;而在高中,物理规律则要通过较多的推理和判断得出,如牛顿运动定律。因此,推理和判断的能力要求大大提高,高中物理学不好,其主要原因是此种思维能力培养的欠缺。

台阶3: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变更和适应。初中学生学习物理,学生更多地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复现知识,对概念及规律习惯于死记硬背。进人高中后,则既要重视学习结果的记忆,又要重视对知识的理解,更要能够自学钻研,消化知识,且重视纵横推理、判断、假设、归纳等一系列更为高级的思维活动,这对习惯于死记和套公式的初中学生而言,当然是不适应的。

二、帮助学生克服台阶

1.充分准备,上好每一节课。刚从初中升入高中的学生普遍都有“更要努力”的积极心态。所以教师要上好高中物理的第一堂课——绪论,以抓住绝大多数同学都“更要努力”的向上心态这一物质基础,激发起他们学物理的兴趣,并帮助他们树立学好物理的信心。

2.注意新旧知识的同化和顺应。同化是把新学习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整合到原有认知结构的模式之中,认知结构得到丰富和扩展,但总的模式却发生根本的变化。顺应是认知结构的更新或重建,新学习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己不能为原有认知结构的模式所容纳,需要改变原有模式或另建新模式。

3.加强直观性教学、提高物理学习兴趣。高中物理在研究复杂的物理现象时,为了使问题简单化,经常只考虑其主要因素,而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物理现象的模型,使抽象的物理概念直观化、形象化。

4.改进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水平。亚里斯多德说过:“思维开始于疑问与惊奇,问题启动于思维。”改进课堂教学,每一节课都设法创造思维情境,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物理抽象能力、概括能力、判断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5.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思维模式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维程序和一般性的思维方式,但是要有效解决一个具体的物理问题,还必须掌握一些必要的方法和技巧。

6.加强课外辅导。正确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培养自学能力,养成学生分类、归纳、总结等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高一的练习应难度小,要求严,不选超出课本要求的内容和习题;对于格式、步骤、单位应用、必要的分析语言等方面严加要求,以规范的步伐上好“引桥”;关心差生,防止过早两极分化,争取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束语

比起初中,高中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心理以及物理这一学科所要求学生的思维能力、抽象能力、运用数学的解题能力都有更高的标准,学生能否在最短的时间适应高中的学习,顺利地跨过这个学习台阶,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降低初高中物理的学习台阶,是一个需要多方合作、统筹安排的系统工程:要从高中物理教学方面想办法,同时也要从初中物理教学方面想办法;要从教材,从学生方面想办法;要从教法、教师方面想办法。高初中教师都应重视这个问题,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共同努力,为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做出应有的努力。

参考文献:

[1]田世昆,胡卫平著.物理思维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第6篇

关键词:物理教学;初高中衔接;问题;对策

高一学生面对新同学、新老师,都迫切希望在新的环境中能有出色的表现。但实际上就连入学时物理成绩较好的同学经过一段适应期后物理成绩都会普遍下降,成绩的下降挫伤了同学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他们便抱怨物理难学,有的甚至讨厌或害怕学物理。因此,如何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科学整合新课程教育资源,帮助学生快速适应高中物理教学,就成了高一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

1.初高中物理教材跨度较大

初中物理教材以基础知识为主,而且文字叙述通俗易懂,讲述的物理现象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且规律不太复杂,运用的知识基本上是四则运算,设计的实验简单易于操作。而高中物理教材更注重知识的推理、规律的发现,内容较多,叙述严谨,概括性、理论性较强,描述方式多样,有文字叙述,也有公式和图像说明。这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要求大大地提高了,从而使学生很难迅速适应高中物理教学。

2.学生的学习方法单一

由于初中物理涉及的问题简单,现象直观、形象;公式简单、概念少;题型简洁,运算少,学生的学习方法比较机械、单一。很多学生习惯了背诵,很少推理、归纳、思考以及论证;习惯了简单计算,不会复杂计算;习惯了模仿,不能创新。但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单凭初中那种机械记忆的方法显然已经不够了。因此,独立主动地获取知识,灵活运用知识,构建完整的物理情境来解答问题,是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

3.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欠缺

高一物理的力学部分所运用的数学知识远比初中物理所用的四则运算复杂得多。如力的分解中的三角知识、万有引力、人造卫星中的幂的运算等等。然而,许多学生连直角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数关系都不清楚,更不用说灵活应用了。更令人担心的是学生在物理学习中自觉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的意识淡薄,数理结合的能力差,这一点应该引起各位教师的高度重视。

4.不适应新的教学方法

由于初、高中教材的差异和教学目标的不同,很多高中教师与初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有很大的不同,再加上学生在初中形成的思维定式,很难快速适应高中物理教学方式。这就使高一新生学习物理感觉吃力,所以老师一定要适当改变教法。

二、解决策略

1.注重新旧知识的过渡和衔接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同化是把新学的知识和内容整合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到丰富和完善;顺应就是认知结构的更新或重建,如果新学习的概念和规律已不能为原有认知模式所容纳,就需要改变原有的模式或建立新的模式。其实高中物理教材中的内容,初中基本上都提到过,但初中讲得比较简单、浅显,而高中讲得更系统、深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作必要的补充和扩展,细化知识体系。

2.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思维模式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维程序和一般性的思维方式,但要正确解决一个具体的物理问题,还必须掌握一些特殊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例如,解决力学中连接体的问题时,常用到“隔离法”,但对于不涉及系统内力,系统内各部分运动状态相同的物理问题,则用“整体法”解答更简便。这就要求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生搬硬套。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常常上课听得懂,课本看得明白,课本习题也能做,但一考试就出错,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物理知识理解不深,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缺乏解题方法和技巧。针对这种情况,高中物理教师要不断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定要有耐心。

3.注重解题和作图的规范性

初中的物理题目相对简单一些,教师对解题规范性的要求也不严格。但是到了高中后,题目变得复杂起来,解题过程也比较烦琐,这时学生就会感到无从下手,甚至是越做越乱,越学越糊涂。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规范解题的能力,严格要求他们准确、严谨地解答物理题。另外,许多物理难题需要作图分析解答,尤其是一些力学题型,作好受力分析图尤为重要,而作图也必须正确规范,否则不但不能帮助解题,还会误导学生做出错误的答案。

4.教师要提高备课效率

第7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习题;技巧

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习题课是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知识,掌握解题方法的课型,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习题课必不可少。习题课以已经学到的抽象的物理理论知识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的体现而出现,是帮助学生发现平时忽略的自然现象,领会自然科学规律的主要方法之一。习题课设计的原则之一就是要帮助学生通过经典而有代表性的习题领会规律、掌握规律,最终达到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碰到的问题这一应用目标。因此,习题课设计的好与坏直接关系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物理素质培养,其中习题的选择与归纳是习题课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点。为此,笔者总结了习题课的多年来的经验,从实践出发,依据具体的效果来浅要分析初中物理的习题课改如何设计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一、认真研究教材中的精选习题

在初中物理的练习题中,很多都是将教材上的题目换一两个句子,改变题目意义或者数据,所以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理论知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教材习题出发,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习题进行讲解。

1.结合实际激发学生进行思考

物理是一门密切联系实际的科学,也许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会忽略某些生活现象,但是一旦给他们这样的题目,学生一定会积极思考,并且从中找到学习物理的快乐和兴趣。

例1.水沸腾前生成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的变化是______,水沸腾后生成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的变化是_______。( )

A.由大变小 由大变小

B.由大变小 由小变大

C.由小变大 由大变小

D.由小变大 由小变大

解析:此题主要是考查浮力与压强之间的关系,由于在沸腾前,容器里各水层的温度不同,受热面附近水层的温度较高,水面附近的温度较低,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仅泡内空气的压强随水温的降低而降低,泡内有一部分水蒸气凝结成水后,饱和蒸汽压亦在减小而外界压强基本不变,此时泡外压强大于泡内压强,于是,上浮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将缩小。水沸腾后生成的气泡的变化则相反是由小变大,这方面的内容超出了初中物理的范畴,教师可以当做课外知识讲述给学生。

2.注重一题多变进行教学

一题拓展就是平时所说的一题多变原则。不管联系是如何变化的,当中所运用的物理知识是不会有什么改变,同时相同题型的归纳又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例如,学生在解完“有一座长1.6 km的大桥,现有一列长为200 m的火车以15 m/s的速度通过此桥需要花费多少时间?”之后,教师可以将题目中的已知变量进行改变,可以将题目改为“如果通过另一座桥花了150 s,那么这座桥的长度是多少?”这样的一题多变虽然较为简单,但是对于学生掌握基本公式有着很大的帮助。

二、以克服思维上的障碍为主,突出解题技巧

没有正确地理解物理的概念,受到定式思维的影响,以纯数学的方式来理解物理公式等等都是初中生常犯思维上的错误。习题课主要就是让学生在错误中纠正错误,所以在习题训练中要多选择要运用到技巧和方法的题目,对物理量理解深入的题目对于学生正确学习物理有很大的帮助。

例2.向一个盛满水的容器中投入一密度为0.6×103 kg/m3物体,那么容器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将 (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以上几种情况均有可能

解析:此题对于教师来说可能很简单,因为水的高度不变,根据水的压强公式,可以很容易就选择C,但是对于学生而言,虽然知道用压强公式来进行分析得到容器底部受到来自水的压强不会改变,但是受到有水溢出的影响又感觉水的压强会减少,因此在B与C之间犹豫不决,最后在两个答案中猜测一个。就算最后选择了正确答案也是对问题不甚理解。这就是学生常遇到的思维上的障碍,不能找到问题正确的切入口,或者说对于这种将知识蕴含在实际例子中的题目无法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此题中水的高度就是本题解题的要点,其他的只是用来迷惑学生,但是就是这样将主要因素的变化说得很少,次要因素讲得很多,使得学生犹豫不决,最后导致错误。这样的题目要求学生对物理概念有深入的理解,教师就要针对这种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纠正。

总而言之,习题课是不同于课堂练习的,它需要教师练习课本知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学生状况出发,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实施有层次的教学,从而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参考文献:

[1]隆湘玲.初中物理习题研究.中学教学参考,2011(32).

第8篇

【摘 要】高中物理具有非常强的逻辑性、推理性和抽象性,许多高中生一谈到物理就“头大”,成为了他们学习路上的一头拦路虎。而对于高一新生来讲,物理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所以,如何提高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性,让高一学生顺利过渡到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成为了所有高中物理教师的一个难题。对此,本文以初中教学为视角,从三方面入手探讨了初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衔接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初中物理;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

对于初中生来讲,物理是一门相对简单的学科,但对于高一新生来讲,物理似乎一下子变得难了,尤其是对那些抽象思维能力不强的学生,很快便感觉力不从心,丧失了最初的学习热情,严重挫败了他们的积极性。许多高中生因为物理成绩提不上去而被迫选择学习文科,造成了许多人终生遗憾。因此,探讨提高初高中物理衔接性的教学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直观性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兴趣无疑是最有效的驱动力。要想让学生顺利由初中物理过渡到高中物理,最重要的就是激发他们的物理学习兴趣。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尽量多地动手做实验,调动他们的实验操作积极性,让学生们在课下单独或小组形式完成课后习题中的“小实验”任务,水平低的学生能够顺利完成任务,水平高的学生能够进行自我改装和实验优化,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并培养和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进行“惯性”讲解时,笔者用生鸡蛋进行惯性演示实验,当笔者将水杯上的硬纸片快速弹出时,学生们都揪着一颗心害怕鸡蛋随纸片一起飞出去,但结果却令他们大吃一惊,那就是鸡蛋完好无损地落在了水杯中。这样一来,新现象与已有的认知经验便产生了冲突,激发了学生探究欲望,有效提高了物理学习效率。此时,笔者在学生们情绪高涨的状态下,通过深入分析问题,启发思维,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物理的乐趣,进而产生持续性的认知兴趣,并最终将这种兴趣内化为志趣,为高中物理的有效衔接奠定坚实基础。

二、把握好初高中物理知识衔接点

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对比研究初高中教材特点,把握好两者的知识衔接点。初中物理内容主要涉及了热、 力、光、电和原五大科学知识点,而高中物理教学内容也涉及了这五大知识点。可以说,高中物理作为初中物理的延续与拓展,两者之间的知识衔接点是非常多的。

例如,初中的“力和运动”就是初高中物理知识的一大衔接点,高中物理对该知识点进行了丰富和拓展,出现了弹力、牛顿第二定律、超重、失重和万有引力定律等力学知识。还有,初中物理“功与能”也是初高中物理知识的一大知识衔接点。高中物理也对该知识点进行了丰富和拓展,出现了动能定理、守恒定律、动量、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等动量学知识。

知识点的补充与完善,使得高中物理知识体系变得更加完善,可以更加精准地解释和分析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通过对初高中物理知识衔接点的全面把握,初中教师要明确许多初中物理概念是不严谨的,有些是错误的,所以要避免出现照本宣科,在不加以研究的基础上便认为教材上的都是对的,导致学生对物理知识理解出现偏差,不利于初高中物理的有效衔接,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加强高中物理学习方法的渗透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教师讲得全面,归纳得系统,学生学起来自然容易得多。但在高中学习中,知识点多,但学时短,典型题开放性强,教师因课时原因而无法进行全面讲解。这就要求学生灵活掌握相关物理解题与学习方法,并强化问题意识,培养物理思维。据调查显示,感觉初中物理学习方法不适用,想要改进但又无从下手的学生大约有六成,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必须加强高中物理学习方法的渗透,提高学生高中物理学习效率。

可以说,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因此初中物理教师要注重在教学中渗透各种物理学习方法,为初高中物理有效衔接创造良好条件。学习方法与技巧的指导非常关键,由于知识习得、能力培养和学习方法之间存在密切关联,但仅仅靠课堂渗透显然是不够的,因此教师要有计划、有目标地开设物理学习方法指导课,让学生充分掌握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整体法、极限法、对称法和图像法等,适合于不同类型题的物理解题方法与技巧。此外,教师还可以让物理水平高的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经验和心得,如此不仅能够巩固学生的物理知识系统,而且还丰富了学生的物理学习方法与经验,为初高中物理衔接奠定了坚实基础。

总而言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为了实现学生由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的顺利过渡,教师要从直观性教学激发初中生兴趣、把握好初高中物理知识衔接点和加强高中物理学习方法的渗透三方面入手,探寻出一条初高中物理有效衔接的绿色通道,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潘四军.建立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的绿色通道[J].河南科技.2014(01)

[2]高亚飞.对新课程改革下初高中物理衔接策略的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31)

[3]张宏齐.新课标下初高中物理教学“脱节”原因与“衔接”策略[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

[4]甄会友.谈谈初高中物理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赤子(中旬).2014(03)

第9篇

高中物理的新特点

1.知识深度,理解加深

高中物理,要加深对重要物理知识的理解,有些将由定性讨论进入定量计算,如力和运动的关系、动能概念、电磁感应、核能等。

2.知识广度,范围扩大

高中物理,要扩大物理知识的范围,学习很多初中未学过的新内容,如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光的本性等。

3.知识应用,能力提高

高中不仅要学习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习物理知识和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高中阶段主要是自学能力和物理解题能力,并学会一些常用的物理研究的方法。

总之,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相比,是螺旋式上升的。

学好物理的方法

1.上好每节课,作好每次业

课前预习,发现问题,记下疑难,培养自学能力。

上课专心,积极主动,认真思考,适当笔记,培养思维能力。

课后复习,独立按时完成作业,培养解题能力。

2.注意观察,做好实验

学生实验:实验前,认真预习,弄清原理,明确步骤;实验时,认真观察,及时记录;实验后,处理分析,得出结论。

演示实验:注意观察,积极思考,共同分析,得出结论。

小实验:课外尽自己的力量实际动手做一做。

此外,日常生活中,要留心观察各种现象,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解释。

3.重视理解,掌握方法

理解物理概念(物理量)的定义、意义、决定因素等。如密度、压强等。

理解物理规律的意义、条件。如欧姆定律等。

掌握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如比值定义法、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等。

4.加强小结,全面巩固

学习物理时,要加强自我小结,可以写单元小结或章节小结,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文字表述、方框图、表格等,特别是在复习时,更要加强小结,使知识结构化系统化。当然,解题后,也要注意小结,体会解题的方法、思路,并力求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等。

 

高中生怎样学好物理 学好物理的方法相关文章:

1.如何让高中生学好物理

2.功底差如何学好高中物理

3.如何学好高中物理的方法

4.怎样学好中学物理的方法

5.怎样学好物理的指导方法

6.高中生物理学习方法

7.高中学习理科物理的方法

8.怎样学好高二物理

第10篇

1、做好初、高中物理的衔接。高中物理难学,难就难在初中与高中衔接中出现的“台阶”。这个台阶存在于物理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方法与心理特点上。初中物理学习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大多是“看得见,摸得着”,而且常常与日常生活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大多属于生动的自然现象和直观实验为依据的具体的形象思维,较少要求应用科学概念和原理进行逻辑思维等抽象思维方式。初中物理练习题,要求学生解说物理现象的多,计算题一般直接用公式就能得出结果。高中物理学习的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比初中有了很大的增加,研究的物理现象比较复杂,且与日常生活现象的联系也不象初中那么紧密。分析物理问题时不仅要从实验出发,有时还要从建立物理模型出发,要从多方面、多层次来探究问题。

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抽象思维多于形象思维,动态思维多于静态思维,需要学生掌握归纳理,类比推理和演绎推理方法,特别要具有科学想象能力。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普遍不能一下子适应过来,都觉得高一物理难学。如何搞好初中物理教学的衔接,降低高初中的物理学习台阶:如何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渡过学习物理的难关,就成为我们高一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一是注意新旧知识的同化与顺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以旧知识同化新知识,使学生掌握新知识,顺利达到知识的迁移。二是加强直观教学。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多做一些实验,多举一些实例,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来建立物理概念,掌握物理概念,设法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三是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具体的物理问题,有时必须掌握一些特殊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教师应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指导。

2、注意自学能力的培养。一是记忆。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应熟记基本概念,规律和一些最基本的结论,即所谓我们常提起的最基础的知识。同学们往往忽视这些基本概念的记忆,认为学习物理不用死记硬背这些文字性的东西,其结果在高三总复习中提问同学物理概念,能准确地说出来的同学很少,即使是补习班的同学也几乎如此。因此,学习语文需要熟记名言警句,学习数学必须记忆基本公式,学习物理也必须熟记基本概念和规律,这是学好物理科的最先要条件,是学好物理的最基本要求。没有这一步,下面的学习无从谈起。

二是积累。是学习物理过程中记忆后的工作。在记忆的基础上,不断搜集来自课本和参考资料上的许多有关物理知识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有的来自一题,有的来自一道题的一个插图,也可能来自一小段阅读材料等等。在搜集整理过程中,要善于将不同知识点分析归类,在整理过程中,找出相同点,也找出不同点,以便于记忆。积累过程是记忆和遗忘相互斗争的过程,但是要通过反复记忆使知识更全面、更系统,使公式、定理、定律的联系更加紧密,这样才能达到积累的目的。

三是综合。物理知识是分章分节的,物理考纲能要求之内容也是一块一块的,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所以在物理学习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小综合,等高三年级知识学完后再进行系统大综合。有了前面知识的记忆和积累,再进行认真综合,就能在解题能力上有所提高。提高首先是解决问题熟练,然后是解法灵活,而后在解题方法上有所创新。这里面包括对同一题的多解,能从多解中选中一种最简单的方法;还包括多题一解,一种方法去顺利解决多个类似的题目。真正做到灵巧运用,信手拈来的程度。

3、联系实际,帮助理解。从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最大的变化就是知识要求的变化。初中物理是通过现象认识规律,因此,初中物理主要的学习方法是“记忆”;高中物理则是通过对规律的认识理解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解释一些自然现象,所以高中物理主要的学习方法是“理解”。做到理解的基本步骤是:一练、二讲、三应用。

“一练”即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练习,通过对不同类型习题的练习,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概念、认识规律、认识知识点、认识考点。

“二讲”即把自己对规律、对概念、对知识点的认识讲给同学,或者讲给假想的同学,在讲解时要多考虑如何讲对方才能听明白,如何讲对方才更容易接受。一个概念、一条规律若能讲一次或讲清一个问题,自己对该概念或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就会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环境;学习兴趣;解题技巧;多媒体技术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最好的动机就是对所学知识本身的爱好。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会积极主动地去探讨、研究,从而发现新问题,并想办法找到解决的方法,这个过程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可将学生周围应用物理知识的事物作为例子,比如介绍他们穿的鞋子的压强,电磁波的物理知识,让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参与物理学习。

二、创设合理的教学环境

合理的教学环境首先需要教师正确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发言,客观评判,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教师要给予学生一些启发性的建议,不要轻易批评指正,应当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因为创新的基础往往就是在错误与正确之间产生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大胆提问,不要怕犯错误,引导学生在物理实验探究中大胆创新,自主探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分析、踊跃发言,互相交流和借鉴。

在物理课堂上,教师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索,让学生大脑充分运转,展现学生的自我个性。因此,在课前,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包括教材,实验器材的准备,确保学生能在自由、民主、开放的环境中清醒地进行自我探究。

三、训练学生的解题技巧和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物理学习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思维习惯,好的习惯能让学生学习物理事半功倍,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学生才能在做题的时候慢慢总结规律,遇到问题时冷静思考,沉着应答,这是学生应试的必备条件。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综合性讲课

物理教学中的综合性课,如复习课,评讲课,内容多,容量大,要让学生良好的复习,教师需要将教学内容完整概括,又要进行细节梳理以及一些知识框架的建立,这样的课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就为教师的工作提供了极大方便。

总而言之,为了让学生全面发展,在物理的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并驱,能极大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第12篇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7—0068—01

如何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过好衔接关,成为高一物理教师的重要任务。笔者愿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教学过程中如何帮助高一新生做好教学衔接工作。

一、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

1.初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的跨度大。初中物理教材的文字叙述通俗易懂,语法结构简单。绝大部分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的感受或体验是吻合的、一致的。高中物理每节的内容较多,篇幅较长,语言叙述较为严谨、简练,叙述方式较为抽象,理论性较强。

2.学生学习方法上的不适应。初中物理,由于涉及的问题简单,现象直观、生动、具体、形象,容易理解,篇幅少,概念、公式少,容易记住。因此,初中生的学习方法比较机械、简单。进入高中后,由于定义、概念、规律、现象、公式多,叙述多,进度快,方法灵活,题型花样多,加之科目多,如果仍靠初中那种以机械记忆为主的学习方法,显然是不行的。

3.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欠佳。高一物理所用的数学知识,远比初中物理所用的四则运算复杂得多。许多学生就连直角三角形中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的边角关系都搞不清楚,到高中物理阶段,数学知识应用到物理中来的数理结合能力就更差,直接导致了对物理这门学科的恐惧。

4.学生在以往生活中接触、感受到许多物理学的现象,特别是力学现象,而在初中阶段,所研究的力学现象,如杠杆原理、浮力问题等,与他们的生活感受及生活经验绝大部分是吻合的、一致的。因此,他们有许多时候凭直观感受或主观想象,都能猜中正确的结论,而高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更本质、更抽象一些,甚至有时一些生活现象与实际的物理规律相矛盾。

二、对策

1.注意新旧知识承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以旧知识消化理解新知识,使学生掌握新知识,顺利达到知识的迁移。高中教师应了解学生在初中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并认真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把高中教材研究的问题与初中教材研究的问题在文字表述、研究方法、思维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顺利地利用旧知识来“同化”和顺应新知识。

2.加强直观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物理在研究复杂的物理现象时,为了使问题简单化,经常只考虑其主要因素,而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物理现象的模型,使物理概念抽象化。初中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往往感到模型抽象,不可以想象。针对这种情况,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多做一些实验,多举一些实例,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来建立物理概念,掌握物理概念。通过实物演示的直观教学使抽象的物理概念与生活实例联系起来,变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提高了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特点。

3.改进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思维水平。改进课堂教学,每一节课都设法创造思维情境,培养学生的物理抽象能力、概括能力、判断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在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中,按照物理学中概念和规律建立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类比、等效等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抓住主要因素和本质联系,建立科学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

4.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思维模式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维程序和一般性的思维方式,但是要有效解决一个具体的物理问题,还必须掌握一些特殊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常常是上课听得懂课本看得明白,但一解题就错。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第13篇

【关键词】学习兴趣;思维方法;应用巩固;预习听讲

【中图分类号】G242.65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3-0172-01

在教学中常遇到学生问我怎样才可以学好初中物理?其实,学习初中物理难度并不大,很多同学觉得难学,多是没有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学习物理的信心、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引起的。现在我浅谈一下学好物理的几点要求。

一、要树立学好物理的信心,培养和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的同学认为物理很难,越学越觉得失去了兴趣,这时要学好物理就有一定难度了。所以我们要树立学好物理的信心,培养和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首先我们要怀着好奇和带着求知的渴望来学习物理。要把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那些有趣的现象用物理知识来解释,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身边,与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培养物理学习的乐趣。

二、课前自觉预习,为上新课作准备

粗略的看一下课本,了解这一课的重点内容是哪些,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这样上课听讲就有针对性。

三、上课要认真听讲,积极思维,注意力高度集中,上课时尽量与老师保持一致、同步

上课要认真做笔记,把知识结构、好的解题方法、好的例题、听不太懂的地方等都要记下来。课后还要整理笔记,一是为了“消化好”,另还要对笔记作好补充。笔记本除记上课老师讲的,还要作一些读书摘记,自己在作业中发现的好题、好的解法等。

四、重视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和巩固

要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对课堂上刚学过的新知识,课后一定要把它的引入、分析、概括、结论、应用等全过程进行回顾,并与相近的旧知识进行对比。还没有真正弄懂的地方要重新思考、看书学习。在弄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要即时完成作业,适量地做些课外练习,以检验掌握知识的准确程度,巩固所学知识。章节学完后要进行适量针对性的模拟测验。

1.坚持独立做题。做习题可以加深理解,融会贯通,锻炼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物理必须要独立的、保质保量的做一些题,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更要有一定的质量、难度。

2.学会分析物理过程。学习物理要重视物理过程的学习,要对物理过程一清二楚,物理过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题的隐患。题目不论难易都要尽量画图,有的画草图,有的要画精确图。

3.整理自己的学习资料,作好分类工作和记号。学习资料的分类包括练习题、试卷、实验报告等。作记号是指标注关键点,比方说练习题吧,一般题不作记号,好题、有价值的题、易错的题,分别作不同的记号,以备今后阅读,作记号可以节省不少时间,学习资料要保存好。

4.向别人学习:要虚心向别人学习,经常与同学进行学习上的交流,互教互学,共同提高,在学习方面要有几个好朋友。

5.归纳知识结构:要重视且系统地掌握好知识结构,这样才能把零散的知识整合起来。大到整个物理的知识结构,小到力学的知识结构,甚至具体到章节。

五、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我们课本上的结论、概念、规律都是通过大量实验验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书本知识。这些实验有的是老师给我们做的演示实验,我们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有的是需要我们亲手在课堂上做的,通过动手操作,能更好的认识各种物理仪器、装置的构造和性能,怎样正确使用常用仪器,掌握一些基本测量方法。例如测定细小金属丝的直径,采用累积法;在测定未知电阻值时可以用“替代法”、“比较法”;为了减少实验误差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等。还有一些小实验是需要我们自己创造条件来做,这样我们就能更加深刻的理解所学的知识。

六、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熟记概念、公式及推论

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定义)、基本规律(定律)、基本方法。要理解和掌握好物理概念,就要研究和思考这个概念是怎样引入的?定义如何?有什么物理意义?对一些相近似易混淆的知识,要能说出它们的联系和本质区别,能用学过的概念和规律分析解决一些具体的物理问题。我们必须学会在理解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把学过的大量物理概念、规律、公式、单位记忆下来。

七、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物理思维的方法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等,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形成物理概念以抽象,概括为主,建立物理规律以演绎、归纳、概括为主,而分析,综合与比较的方法渗透到整个物理思维之中,特别是解决物理问题时,分析,综合方法应用更为普遍。

八、理论和实际结合

我们学习物理知识不是为了背诵定义公式,也不是为了做题,而是要把它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比如说简单机械的知识,杠杆的知识,惯性的知识等等,都是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学习了相关的知识,就要学会用这些知识去解释研究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学以致用。

九、要正确使用数学工具

数学是研究物理的重要工具,在学习时,一定要正确地运用好这一工具。

1.要把概念、规律的数学公式,与用文字、语言叙述结合起来,真正理解式子的物理含义。例如:物质密度的定义式是ρ=m/V,我们不能根据这个式子的数学关系,说物质的密度ρ与质量m成正比、与体积V成反比,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在通常情况下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比如铁的密度,不管把铁做成小铁钉还是大铁球,ρ都是这个数值。所以公式ρ=m/V只是提供了一种测量和计算密度的方法。

2.在进行物理计算、推理时,要把物理计算和简洁的文字说理结合起来,使解决问题的过程思路清晰、简洁规范。计算得到的结果,要明确它的物理意义。

第14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一种高品质的学习,是学生内在品质的升华,是和“机械学习”“被动学习”相对应的。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教学目标的总体调控下,在教师的督促和指导下,根据学生自身的需要而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并通过自我调节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的学习任务的学习模式。

一、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知识更新的加快,人们的知识越来越需要加快更新,而要想更快更多地获得新知识,就必须要有很强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如果一个人从学校毕业后,就想利用现有的知识用一辈子,那么他很快就会成为社会的落伍者。这就要求学生在学校的时候,学校的教育者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重点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启发学生、点拨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从而学会自我学习,发展自我的个性,使学生将来能成为新型的创新型人才。

1.自主学习是提高物理教学和学习的有效途径

就物理学科的特点来说,如果学生不能自主地做实验,不能自己观察实验,不能自主地参与学习,要想建立对物理的理性认识是很难的;从心理和生理特点看,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是主要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辩证存在着。在物理的教学中应该强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物理的教学中去,自主地学习,这样才能提高学习物理的效率和物理教学的效率。

2.新课标明确要求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物理教学中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仅仅依靠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学好物理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在初中的物理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物理的潜能,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物理的教学中来。

二、培养自主学习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

自主学习是学生“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一种学习形式,并在教师的指导和督促下,通过学生的努力学习而获得的提高自己学习物理能力的一种学习过程。具体到初中物理的自主学习就是教师应该根据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及初中物理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让学生在这种教学活动中学会创新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发现、学会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初中物理老师要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变被动教学为引导教学,多培养学生的能力,强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认识到要想学好物理必须靠自己积极主动的学习。

2.以实验教学为基础,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能力

物理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实验,而学生对实验是非常感兴趣的,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产生的很多现象更能引起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性,更能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探究欲望。初中的物理老师,在教学中要掌握住“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力争做好实验,以新奇生动、鲜明的实验现象吸引学生学习,并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物理的奥秘,从而培养和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物理的能力,自主探究物理的创新思维。

在具体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就要求教师增加探索性的实验活动,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3.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中,只有教会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才能增加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从“要我会”过渡到“我要学”,从而真正地落实由“学会”到“会学”,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让学生成为物理学习的主人。

(1)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物理课堂教学中,减少教师的被动式教学,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参与教学,能把课堂的自动权教给学生,从而促进他们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得到不断的提高。对于某些习题,可以让学生来到讲台上,让他们向其他的学生讲出他是怎样解答的,这样学生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开动脑筋,力求学会多种解题的方法和讲解的方式,从而培养他们的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2)创设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

大量的心理学案例表明,学生只有在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形下,才能促使自我的大脑皮层产生兴奋,从而激活神经细胞,让学生的注意、记忆、感知、想像等心理活动都处于积极状态。这就要求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以学生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和学习过程,尊重学生的人格,对于学生取得的成绩要及时地给予表扬,从而让他们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都保持着亢奋的自主学习状态。

(3)指导学生课外学习技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给学生列出一些课外关于物理方面的读物,让学生自己阅读和学习,养成学生自己学习的习惯,不断提高自学能力。让学生把课外接触到的物理实验写成实验报告,或对感兴趣的某个物理专题进行探讨,从而增强他们的归纳和总结能力。

总之,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后,学生都能自觉地学习物理,而且课堂上的表现也让教师满意。这说明这样的教学方式是符合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的,教师要多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以提高初中物理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段淑香.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的探索[J].学周刊,2013(13).

第15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 自学能力

1 做好初、高中物理的衔接

高中物理难学,难就难在初中与高中衔接中出现的“台阶”。这个台阶存在于物理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方法与心理特点上。初中物理学习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大多是“看得见,摸得着”,而且常常与日常生活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大多属于生动的自然现象和直观实验为依据的具体的形象思维,较少要求应用科学概念和原理进行逻辑思维等抽象思维方式。初中物理练习题,要求学生解说物理现象的多,计算题一般直接用公式就能得出结果。高中物理学习的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比初中有了很大的增加,研究的物理现象比较复杂,且与日常生活现象的联系也不象初中那么紧密。分析物理问题时不仅要从实验出发,有时还要从建立物理模型出发,要从多方面、多层次来探究问题。

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抽象思维多于形象思维,动态思维多于静态思维,需要学生掌握归纳理,类比推理和演绎推理方法,特别要具有科学想象能力。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普遍不能一下子适应过来,都觉得高一物理难学。如何搞好初中物理教学的衔接,降低高初中的物理学习台阶:如何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渡过学习物理的难关,就成为我们高一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一是注意新旧知识的同化与顺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以旧知识同化新知识,使学生掌握新知识,顺利达到知识的迁移。二是加强直观教学。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多做一些实验,多举一些实例,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来建立物理概念,掌握物理概念,设法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三是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具体的物理问题,有时必须掌握一些特殊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教师应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指导。

2 注意自学能力的培养

一是记忆。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应熟记基本概念,规律和一些最基本的结论,即所谓我们常提起的最基础的知识。同学们往往忽视这些基本概念的记忆,认为学习物理不用死记硬背这些文字性的东西,其结果在高三总复习中提问同学物理概念,能准确地说出来的同学很少,即使是补习班的同学也几乎如此。

二是积累。是学习物理过程中记忆后的工作。在记忆的基础上,不断搜集来自课本和参考资料上的许多有关物理知识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有的来自一题,有的来自一道题的一个插图,也可能来自一小段阅读材料等等。

三是综合。物理知识是分章分节的,物理考纲能要求之内容也是一块一块的,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所以在物理学习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小综合,等高三年级知识学完后再进行系统大综合。有了前面知识的记忆和积累,再进行认真综合,就能在解题能力上有所提高。提高首先是解决问题熟练,然后是解法灵活,而后在解题方法上有所创新。这里面包括对同一题的多解,能从多解中选中一种最简单的方法;还包括多题一解,一种方法去顺利解决多个类似的题目。真正做到灵巧运用,信手拈来的程度。

3 联系实际,帮助理解

从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最大的变化就是知识要求的变化。初中物理是通过现象认识规律,因此,初中物理主要的学习方法是“记忆”;高中物理则是通过对规律的认识理解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解释一些自然现象,所以高中物理主要的学习方法是“理解”。做到理解的基本步骤是:一练、二讲、三应用。

“一练”即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练习,通过对不同类型习题的练习,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概念、认识规律、认识知识点、认识考点。

“二讲”即把自己对规律、对概念、对知识点的认识讲给同学,或者讲给假想的同学,在讲解时要多考虑如何讲对方才能听明白,如何讲对方才更容易接受。一个概念、一条规律若能讲一次或讲清一个问题,自己对该概念或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就会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三应用”即试着用学过的规律去解释一些实际问题,若能做到这一点,才算真正的理解。学习没有固定不变的方法,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进学习,培养起学习物理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乐学,提高学习效率全面发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