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1篇

>> 全民阅读背景下的农民工子女阅读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多元文化视角下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的困境与对策 全民健身视角下湖湘体育文化发展研究 非物质文化视角下陕北秧歌历史沿革与保护传承研究 基于现代创意视角下玉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研究 财务视角下我国“景泰蓝”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教师视角下多媒体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红色旅游视角下的红色文化传承研究 英语教学视角下的"中国文化失语症"现状与对策研究 海阳市全民体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甘肃省全民健身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文化传承视域下山东省高校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土家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 地域文化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文化生态视角下壮族道公文化传承与发展 新视角下的篮球文化内涵、现状与趋势的再研究 财务与战略视角下大连港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河南新农村文化建设视角下传统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首都全民健身现状调查与对策 治理结构视角下的家族企业传承绩效现状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屈明颖. 国民阅读率持续提升 数字阅读愈见青睐[EB/OL]. [2012-05-07]. /2012-04/23/content_241605.htm.

[3] 吴高,韦楠华. 我国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所存在的问题对策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2013(2):47-51.

第2篇

秀山花灯戏是我国西南地区花灯戏剧的一个重要艺术流派,是集多种民间文化形态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反映了少数民族的精神世界、文化心理和价值认同,折射出少数民族的生存本质和审美心理。秀山花灯一般于每年正月初二到十五期间在公共空间进行表演,正月十五送灯,具有广场性质,展现出本民族的风采,体现出本民族的精神文化。    

秀山花灯戏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旅游业角度考虑,可以拓宽秀山旅游的开发与利用;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可以很好地体现出本民族的精气神;在学术上,也有挖掘和研究的价值与意义。在20世纪50年代,就不断有研究者深入秀山少数民族居住区,调查花灯的文化传承与发展生态。1964年,秀山成立花灯剧团。2006年秀山花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秀山花灯博物馆竣工,这对地方文化的发展与开发、传承与传播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当前,秀山的花灯戏主要分布在全县各村寨、城镇,其中尤以隘口、龙池、清溪、兰桥、平凯、梅江、涌洞、海洋、溶溪、洪安、峨溶、玉屏等为其主要繁荣地区。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同国别、不同族别的文化也日益被主流文化同化和消解,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进行着干扰与吞噬,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和反思。    

如果一旦某个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被同化甚至消亡,那么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意味着这种文化在这个民族身上彻底改变了。作为地方独特的民族文化,花灯戏的表演艺术和审美内涵既要随着外来有助于社会文明进步的共性因素发展,又要随着本民族自身的发展、更替产生新的文化基质。但是,也正因为随着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原本生存于民间的文化艺术,却并没有因为紧跟经济的发展而有所创新,反而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逐渐式微。更为重要的是,当前秀山花灯的整体生态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对艺术品的思考与欣赏被商品交换所取代,其价值首先根据的是它的交换价值,而不是它内在的美学性质”。基于此,我们有必要以强烈的地方文化责任感和敏锐的观察力,以实际行动去对花灯的文化生态进行探索与研究。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行动的践行,花灯戏也越来越受到地方政府和研究者的重视,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得到了保护与传承、开发与利用、梳理与研究。但是,即便如此,对这一领域的探索与研究仍然不尽人意,还须进一步深化与发展。   

二、诊断式分析:花灯传承与研究的突出问题    

当前花灯的存在生态主要体现在花灯自身发展与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误区。通过较为全面的调研与考察,学术界对花灯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没有进行全方位的深入探讨和梳理。这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1.花灯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后继乏人,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往往受到外界传播媒介文化的影响,沉不下心来从事花灯这一行业。2.当前民族地区的民间文艺普及不广。随着时代的发展,群众不愿自觉接受地方文化艺术,感受文化带来的审美愉悦。这归因于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和社会,民众把主要精力都集中在了致富梦的想象与实践中,这种自主性使得花灯艺术与现实生活形成了一定距离。尽管当下仍有掀起花灯戏演艺的热闹场面,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旅游业的兴起,花灯隐形地被置于商品交换的逻辑之中,其艺术性被商品化而丧失了自主性。3.花灯作为民间文化自身损失比较严重,原始的艺术风貌有所缺失。同时,人们普遍关注的是现代文明带来的新鲜感和认同感,对传统文化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保护。4.花灯演艺人本身缺乏文艺修养和理论素质。他们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也没有感受到古典文化知识给予的艺术熏陶,使得花灯戏的技艺止步不前。5.当前推出的花灯演艺存在严重的现代气息,无论从实质内涵,还是外在表演形式,都带有“虚伪”的性质,丧失了来自民间自发的天然的带有原生态的审美韵味。    

另外,最为根本的因素是当前受到经济利益的诱惑,大家对花灯这门民间艺术不感兴趣。大多数年轻人为了生存背井离乡,远离花灯生存的艺术氛围,彻底地失去了滋润年轻人艺术才华的土壤。花灯文化艺术的根被现代经济利益这堵无形的墙阻隔,造成花灯传承的断裂。正如有学者所认为的那样,“个体主义及随之而来的人与自然的分离拆散了善、真、美,在存在与应该存在之间挖了一道鸿沟”。一旦下一代人脱离了花灯的社会语境,本应该存在的东西完全可能被现代文明的鸿沟阻隔,使花灯戏丧失原有的艺术风貌,甚至失传。

三、重构研究体系

拟定行之有效的对策与措施当前,地方政府开始逐渐关注本地花灯传承与保护问题。于2005年11月上旬成功举办的“2005中国花灯·秀山论坛”国际学术研讨会,重点探讨了秀山花灯的传承与保护问题。尤其是赵心宪的《重庆秀山花灯传承保护十年学术研究的回顾—兼及中国花灯本体反思个案》一文,从文化经济视域全面回顾了近年来学术界对秀山花灯整体的研究态势,对传承与保护秀山花灯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尽管如此,研究者对花灯存在形态所产生的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与深入的思考,对研究诸多问题的盲区所采取的措施和对策缺乏针对性,这就使得对秀山花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进行建构和采取对策进行传承与保护变得十分必要。只有对研究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进行重新审视、判断和厘定,才能从总体上对秀山花灯的抢救与保护对策作出较为科学的诊断。“在抢救、保护、传承秀山花灯艺术的工作中,除了政策上的全力呵护外,还应在发掘、整理的过程中创新思路,将时代气息与内涵有效融入花灯艺术之中,否则,仅有技法而缺乏生存空间的‘振兴’举措难收成效。

对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加强民间艺术的普及教育,让广大人民群众提高艺术欣赏力。花灯戏的演艺最终是为了让观众从中获得审美的艺术享受。只有普及和加大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艺术教育,才能提升民众的艺术欣赏力。二是提高当代青年热爱本民族民间文化的意识,让他们具有一种担当精神,体会到传承花灯艺术的责任感。三是增加政府资金或民间资本的投入,让从事花灯事业的人在经济上获得基本保障,才能静心对花灯艺术的传承与保护采取自发的行动,并精心打磨、提升花灯艺术的民间技艺。四是结合当代语境,提升花灯艺术的内涵,注重了解接受者的兴趣爱好,以受众为根本、为主体,着力打造适应民间欣赏风味的花灯艺术,实施品牌战略。五是推动花灯理论研究的深入与长期,注重多维空间的研究、展示与传达,不断促进花灯技艺的提高。    

第3篇

【关键词】历史文化遗产;问题;保护对策

引言

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决定了我国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我国历史长河中,出现了来自丰富、灿烂的文化,历经五千年的历史迁延,我国文明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了一项十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对于我们每位炎黄子孙而言,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本研究在分析当前时期下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目的在于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依据。

1.当前时期下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分析

1.1 文化创新的需要。人类社会要想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加强创新。首先,吸收西方文化中的精华,其次,掌握本国文化中的精髓。历史文化遗产对文化创新、艺术创新、科学创新具有保障意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单单是认识历史的需求,还是文学、艺术、技术等领域创新的实际需求。

1.2 保证社会秩序的需要。对于任何国家来说,只有增强社会群体的凝聚力,才能更好的生存与发展。而社会群体凝聚力的形成离不开对文化的认同感。现代社会开展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仅对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完好无损的保护,而且还必须充分掌握了解传统优良文化在传承中华道德文明、提高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信心方面具有优势作用。

1.3 认识历史的需要。历史文化遗产和物质类文化遗产相同,都有着巨大的历史认识价值,两者不一样的地方是,物质类文化遗产主要通过一种物化的固态的手段将自身潜在的历史认识价值全面体现出来,历史文化遗产则是采用活态传承的手段突出自身的v史认识价值。由此可见,无论是什么类型的传统文化,均存在显著的历史认识价值,对人类都有启迪意义。

2.当前时期下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

当前时期下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总结之,主要包括保护意识淡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城市建设对历史文化遗产产生的损坏。具体而言,主要包括:

2.1 保护意识淡薄。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并非为某一个特定的部门或者个人的职责与义务,而是需要全民参与到其中。然而,目前很多人认为,大家均共同拥有着历史文化遗产,每个人均有责任,也有义务,自己就无需非常积极。此外,还有一种观念就是,历史文化遗产已经成为过去,如今需要考虑的是现代人的基本需要。有专家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人均存在着此种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淡薄等方面的问题,某些历史文物保护部门也未将自己的职责切切实实地履行下去。

2.2 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和完善。如今,我国主要依据《文物保护法》来保护文化遗产,在21世纪对这部法律进行了完善,完善之后与我国现阶段文物工作实际情况更加的符合,在较大程度上明确了文物保护管理要求,操作性得到了强化。同时,遗产保护也在其他方面的专项法律法规中涉及到,如《矿产资源法》《城市规划法》等。

2.3 城市建设在较大程度上破坏到文化遗产。在相关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在对城市规划进行编制时,需要对城市生态环境有效的保护和改善,避免对其造成破坏,将城市绿化工作给深入开展下去,促使文化历史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但是调查研究发现,如今在城市建设规划中还没有加入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将城市建设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文化遗产遭到了忽略。

3.历史文化遗产的创新保护对策

历史文化遗产中的文化个性十分鲜明,完全符合现代社会的个性化需求,所以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不仅重要,而且必要。

3.1 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只有政府科学合理地引导,才能促进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在文化产业革命背景下,文化已经不再像过去只是抽象、间接地为社会物质实践服务,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成为社会生产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的科学引导已刻不容缓。任何文化活动要想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大化,就必须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品牌的影响力巨大,所以政府挖掘文化资源过程中,应将重心放在市场需求量大且内涵丰富多彩的品牌文化产品上,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顺利实施提供坚实的基础。政府应主动参与和规划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活动,唯有如此,才能实现通过文化发展带动经济水平提升的目的。

3.2 通过建立特色产业园区,促进历史文化遗产产业集群发展。优化整合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建立特色产业园区,促进历史文化遗产产业集群发展,成立各类非遗开发项目。推行历史文化遗产产业集群发展,有助于将各类资源整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以提高市场吸引力。此外,积极研发市场前景广阔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建立独具风格的专项开发项目,推动产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3.3 加强人才培养。加强人才培养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大众文化这一趋势的发展,历史文化遗产因具有地域差异、特色风情等特点顽强的生存下来,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吸引、活力等优势,所以为了保证历史文化遗产的良好传承与保护,必须强化人才培养力度。现阶段,已经制定并实施了传承人制度、历史文化遗产档案制度等,实践效果理想,促进群众审美情感的形成,激发了其创造思维。我国从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人才数量不足,随着《历史文化遗产法》的落实,国家提出了支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政策,从历史文化遗产的资源信息角度出发,构建了专门的保护档案室以及传承人数据库等,为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人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要求传承人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持续性保护与传承,从而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繁荣昌盛。

3.4 在传承中加强创新。历史文化遗产的持续性发展与群众生活是紧密相连的,除了强调其要不断传承外,还必须注重创新。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群众的审美也会随之有所变化,将时代精神及内容贯穿于历史文化遗产中,其才能赢得更广阔的市场,得到稳定发展。当前,如何在传承基础上进行创新,使历史文化遗产得到良好的保护,并为和谐文化的建设提供服务保障。在历史文化遗产基础上继续前进,使我们全面了解过去的历史,激发创新意识,提高群众凝聚力。

4.结论

综上所述,以《历史文化遗产法》及其关联法规为基础构建的传承人制度、历史文化遗产档案制度在保护传承、作品创新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大力支持历史文化遗产向产业化方向发展,让历史文化遗产始终活跃于人类活动中,加快我国文化事业发展进程。在时代飞速发展的过程中,虽然要大力开展城市现代化建设,但是文化遗产依然需要科学保护,将我国悠久的文化文明给继承发扬下去。为了能够更好地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规范化保护,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解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谭红.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理论探讨,2008(10).

[2]徐卫.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策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13).

[3]王莹.当前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14).

[4]但娟.历史文化遗产开发及其法律规制[D].西南大学,2010年.

[5]李明.山东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第4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策

一、天水非遗现状

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8字工作原则,2006年开始,天水市开始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采取分期保护、属地保护的原则,使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伏羲祭典、天水雕漆制作技艺等6项进入国家级名录体系,省级名录体系28项;两人进入国家级代表性传承名录体系,42人进入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体系。

二、非遗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主动保护方式缺乏活力。政府主动进行保护方式的优点是见效快,作用显著,能用最短的时间保留住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而言是被动接受,自身缺乏生存活力。

(二)传承没能突出系统工程特点。保护仅是对传承人本身而言,对于从事该项文化遗产的其他参与者没有涉及,致使其他参与者积极性不高。目前还有大量的市、县区级传承人没有得到可行有效的保护。

(三)保护资金投入不足。近年来,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强,但因地方财政困难,一部分市县级非遗项目投资力度还是不大。由于缺乏资金来源,一些项目仍处于自生自灭的生存状态。如麦积饴糖制作技艺、天水吹糖人技艺等,因缺乏资金来源,加之部分传承人年龄太大,身体不好,技艺面临着即将失传的困境。据笔者了解,天水非遗保护所碰到的问题带有普遍意义,各地都有存在。

三、相应对策及建议

(一)激发生存活力,政府主动保护与自身开发保护相结合。在政府继续加大保护力度的基础上,由政府引导,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市场机制,参与市场竞争,以市场竞争的压力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活力,重新找回自己的生存价值,使这些项目的传承能够进入活态传承与发展的良性循环之路。如天水武山柳编技艺。武山柳编在保持传统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开发适应现代市场需求的产品,生产笸箩、簸箕、花篮、水果盘等多种工艺制品。除部分产品出口外,主要销售于全国各地及西北地区,不但使本村人致了富,还带动了周边乡村的经济发展。县上建立的洛门柳编工艺厂,成为政府主动保护与自身开发保护相结合模式的样板,走上了传承保护的良性循环之路。

(二)稳故纳新,传承人保护重在“新、活”二字。传承人是非遗项目的“血液”,只有“血液”是新鲜的,不断更新的、活态的,非遗项目才能长久传承下去。特别是对许多未列入保护名录的非遗项目来说,必须培养其自身的造血功能,使其在不断变化着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得到适应性调适,从而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以天水黑社火为例,历史悠久的黑社火在天水流传范围极广,是城乡百姓极为喜爱的一种以唱为主,又兼演各种划旱船、舞狮、舞龙等表演的表演形式。天水黑社火历经千百年传承,几经兴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天水市秦州区娘娘坝村由黑社火爱好者组建了黑社火演出队。组建之初,在无任何援助之下,队员们自筹资金、自己编排,并邀请民俗专家悉心指导。演出的同时,他们还非常注重社火曲的搜集以及传承人的培训、培养。随着新人的不断加入,表演队伍渐渐壮大,变成为了十里八乡颇有名气的黑社火演出队。其中7人成为天水社火市级传承人。新鲜“血液”的不断注入,盘活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贴近现实生活,传承保护形成动态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传承,传承是关键。不断引导培育人们弘扬传承传统文化的情结,使人们自觉自愿地认知传统、回归传统、传承传统,是非遗传承的关键。如传承多年的天水酒歌。天水酒歌是天水酒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悠久的传唱历史源于天水酒文化的兴起。由于它具有精湛的语言表达技巧,又能井然有序地说理和叙事,把生活丰富化、趣味化,便口耳相传被保存下来。但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变化和现代饮酒娱乐习惯的改变,天水酒歌发生了许多变化,逐渐成为一种注重传承的文艺表演形式。只要我们进行认真地宣传、推广,就能使人们认同酒歌、热爱酒歌,再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合理调适,强化其自身在社交活动中的功能作用,使传承者和被传承者双向互动,营造新的传承环境,促其活态传承,延续、传承天水酒歌。

(四)整合项目,加强展示展演,提升社会参与度。天水在2006年6月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期间,举办了“甘肃省陇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共展出来自平凉、陇南等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8个种类2582件,观看人数50万人次……2011年举办了关中——天水地区非遗文化展演活动。目前,非遗展演活动已成为天水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成为城市节日、节庆时的一张靓丽的名片。这些启示都告诉我们,虽然集中的展示展演活动不是非遗传承的现实土壤,但是它同样营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新环境。今后,还可进一步整合域内许多可观赏性的非遗项目(包括濒危的、失传后根据相关资料挖掘整理复原的),将其组织成为一台或几台非遗精粹节目,长期进行演出展示(如陕西华阴老腔的演出模式),这一做法不仅可以丰富人们业余的文化生活,也可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活态保护传承引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现代社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是当代老一代人的传统文化记忆。我们今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为了强行保存已经过时的风俗习惯或传统技艺,而是尊重我们的历史,尊重我们祖先的创造,尊重社会历史的自然发展规律,让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在当下,并从中寻找持续发展与创新的灵感与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其产业化经营探索[J].商业时代,2008(6).

第5篇

[关键词]网络传承;戏曲艺术;传统艺术文化

[DOI]10.13939/ki.zgsc.2017.06.230

1 文献综述

王国维说:“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戏曲是我国特有的民族艺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化身,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价值,是人文精神与传统文化的瑰宝。它表现的大多是民间生活,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闫飞瑜[1]认为传统戏曲借助网络平台可以有更充足的发展;余浩[2]提出利用微传播“微”赢天下;房晓[3]指出戏曲文化要有品牌,要返老童走时尚路线,形式内容要创新,还要落地还俗走群众路线,目标群体大众化。互联网的发展为中西文化的融合与传播提供了新的契机,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群众的生活,但是在另一方面也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导致戏曲受众群体边缘化。弘扬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我们义不容辞。王廷信[4] 和杨燕等[5] 对戏曲艺术网络传播进行了研究,将当下定位为戏曲传播新时代,并对目前存在的戏曲网站的种类、数量等进行了分析统计,从戏曲网站传播的意义、网络戏曲传播的特点几方面来对戏曲网站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思考;孙昭[6]在文章中提到2013 年,陕西省委提出建设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为实现“陕西梦”,助推“中国梦”创造良好氛围,凝聚正能量的号召。其中和谐陕西是实现“陕西梦”的根本保障,也是文化艺术工作的核心内容,而网络与戏曲的联姻无疑能够为促进文化艺术的发展,建设和谐陕西提供一种契机。郭宇芝[7]提到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戏曲文化市场要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需要面对现实,了解市场并且依靠市场来实现可循环发展。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市场需要认清形势、勇于创新,以互联网思维为工具重新思考市场发展的契机,借鉴互联网经济的成功模式,开拓戏曲市场发展的新路。

2 戏曲艺术网络传承发展的现状

2.1 戏曲艺术网络传承传播途径多样化

“就戏曲而言,其传播形式亦可划分为舞台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和广播影视传播时代,最后还有一个就是网络传播时代”,互联网作为新的传播媒介,它跨越了时间限制和空间范围,以其独有的时效性、广泛性、快捷性,为戏曲艺术非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传播途径。周华斌[8]教授认为,戏曲从最初的通过“勾栏”、广场、戏园、剧场的传播到如今通过电影、电视、网络传播,不仅改变了戏曲单一的舞台表演形式,创作了新的戏曲类型,又使戏曲得到了全方位的普及。当下网络报刊、网络广播、网络直播、微电影等传播途径,极大地促进了戏曲艺术的传播和发展。

2.2 戏曲艺术网络传承平台多元化

戏曲艺术的发展平台在移动端的集中趋势下主要体现在专门的戏曲传播门户网站、微博、论坛、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在一些图片网站、视频网站、网络交易平台上也有与戏曲有关的内容,强大的网络空间给戏曲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虚拟舞台”。

2.3 戏曲艺术网络传承数据信息共享化

建立戏曲艺术“非遗”传承数据库,整合网络戏曲艺术资源,是实现戏曲艺术资源交流共享的必要条件。有学者说“戏曲互联网传播的主要功能有两种――展示和交流”[9]。戏曲艺术的发展在于人们对戏曲资源的交流、理解、接纳与吸收。互联网所包含的戏曲艺术内容丰富多彩,在戏曲艺术的传承创新下用户不但可以方便快捷地下载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还可以分享自己所推崇的戏曲艺术文化,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文化需求,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了戏曲艺术的长远发展。

2.4 戏曲艺术网络传承表现形式多样化

基于人们对戏曲艺术审美观念的不断更新和戏曲艺术自身网络传承的客观要求,戏曲艺术的表现形式逐步多样化。歌手谭维维与华阴老腔艺人们在2016年春晚上将流行音乐与戏曲艺术大胆融合,《华阴老腔一声喊》展示了新式摇滚的巨大魅力,颠覆了人们对戏曲艺术的传统观念;陶吹摹端杖说》、李玟的《刀马旦》等,均将戏曲艺术与流行音乐完美融合;少年版《白蛇传》将黄梅戏与影视作品巧妙结合,深受大众喜爱与追捧;蔡国庆在综艺节目中一首《霍元甲》嗨爆全场,流行街舞与戏曲艺术的相互融合,让人叹为观止。流行元素为网络传承下的戏曲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使其蓬勃发展。

3 戏曲艺术网络传承存在的问题

3.1 戏曲艺术网络传承非遗传承人才缺失

戏曲艺术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厚重的积淀,也是中华民族精神支柱。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戏曲艺术传承人逐渐趋于高龄化。例如,2016年春晚中张喜民带领的华阴老腔团队都是六七十岁的老艺术家。网络传承下戏曲艺术非遗传承中,年青一代的爱好者少之又少。甚至,作为华东地区最大的剧种之一锡剧也曾出现“人才断层”现象。

3.2 戏曲艺术不同剧种网络传承的受众群体差异大

我国戏曲艺术剧种种类繁多,风格各异,吸引的受众群体也不尽相同。笔者通过对不同剧种网络数据调查分析发现:秦腔播放量与点击量始终高于昆曲,整体起伏并不大;而京剧与华阴老腔的比较中,京剧播放量与点击量远远高于华阴老腔,且华阴老腔的浏览数量始终较低且区域平缓。这种现状最直接地表明,戏曲艺术的发展重心不仅是网络传承,而且在于受众群体的受众需求和自身知名度的高低。

3.3 戏曲艺术网络传承创新力不足

创新是我国戏曲艺术发展的核心内驱力。互联网为戏曲艺术传承提供了客观的外部条件,但同时,更应该注重戏曲艺术文化的本质创新。中华传统戏曲艺术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于它能够与时俱进,以强大的包容性融合各种优秀文化,形成独特的戏曲艺术魅力。

现在,戏曲艺术的表现形式包括传统形式、戏曲与流行音乐、舞蹈、影视作品融合等。如歌手谭维维与华阴老腔艺人们摇滚作品《给你一点颜色》、周杰伦的《霍元甲》、王力宏的《花田错》、陶吹摹端杖说》、李玟的《刀马旦》等都深受人们喜爱。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需要更多的戏曲爱好者与艺术创作者支持与创新。

3.4 网络传承下有知名度的网站占比较低,且影响力较为薄弱

据不完全统计,2011 年我国互联网上存在的戏曲网站林林总总,专业的戏曲网站至少在 1100家以上[10],戏曲网站的建设不断增加。但是,知名度较高的网站所占比例太低。尽管戏曲艺术网站处于上升阶段,但从全球范围横向对比,我国戏曲艺术网站还是缺乏一定的实力与能力。长此以往,不利于我国戏曲艺术文化的网络传承与发展。

3.5 戏曲艺术网络传承缺乏政府政策支持

戏曲艺术的网络传承,不仅在于企业、个人的努力和创新,同时更在于政府的领导与支持。目前很多戏曲网站的发展停滞不前,主要是由于资金不足和技术匮乏的问题,导致网站各方面都受到了相应的影响。企业缺乏政府政策支持,造成其融资难,网站运营成本高,很多小的戏曲艺术网站纷纷关闭,同时,政府对戏曲艺术宣传力度小,了解的人少,导致戏曲艺术的受众群体小。

4 戏曲艺术网络传承发展的路径与对策

戏曲艺术文化网络传承发展应遵循四步走原则:①培育人才;②勇于创新;③扩大影响;④政府支持。

4.1 加大戏曲艺术文化的教育力度,大力培养戏曲艺术人才

大力培养戏曲艺术人才是对其网络传承的基本要求。应该加强传统的戏曲艺术文化教育,培育新时代全面发展的人才。戏曲艺术是我国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沉淀与积累,戏曲艺术的网络传承,依靠的并不仅是老一辈戏曲艺术家的研究发展,更是当下年轻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任务与责任。

4.2 提高戏曲艺术网络传承的创新能力

纵观我国戏曲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广场厅堂,到后来的广播电台、电影电视,每种媒介的诞生都在拓展蚯艺术的外延[11],戏曲广播、戏曲电影、戏曲电视剧和专题片等戏曲“变异生态”[12]或“延伸生态”[13]的出现,既忠实了舞台戏曲文化,又赋予戏曲以新时代生命。戏曲艺术的创新体现在两个方面:

(1)革新戏曲艺术的内容与思想。随着时代潮流的发展,人们社会观念的不断更新,戏曲艺术的内容创新要符合社会主流思想要求和大众的文化价值取向。

(2)加强戏曲艺术表现形式的创新。传统戏曲艺术单一的表现形式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时尚戏曲艺术的消费需求。应该认识到戏曲艺术文化强大的包容性,将其与时尚的音乐、影视、动漫、游戏、舞蹈、小说、话剧等融合起来,赋予其强大的生命力。

4.3 增强戏曲艺术网站的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

戏曲艺术网站建设是戏曲艺术网络传承戏曲艺术文化的重要途径,主要包含三层内容:

(1)资金充足是戏曲艺术网站建设的必要条件。很多戏曲艺术网站知名度低、影响力小,甚至有的网站建设半途而废,根本原因在于网站建设过程中盈利模式的固化,从而导致网站建设成本高,利润低,资金不足,难以为继。

(2)戏曲艺术网站建设技术不成熟。有学者认为“目前的运转都是完全凭着自己对戏曲的热情和钟爱,再加上自己有限的资金来源和有效的网站赢利模式直接引导着戏曲网站的正常运营,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是关系戏曲网站生存的关键问题”。应该努力提高戏曲艺术网站建设的维护技术和资源更新技术。

(3)企业戏曲艺术网站建设应遵循强强联手的发展理念,实现资金与技术的有效整合,实现双方合作共赢,促进网络传承下戏曲艺术快速发展。

4.4 加强政府对戏曲艺术网络传承的政策支持和保护力度

(1)加大对戏曲艺术文化网络传承的政策支持,必要时可以给予适当政策偏移。

(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网络设施建设,提高网络传承下戏曲艺术知名度。

(3)鼓励企业大力发展戏曲艺术文化的网站建设,降低企业融资难度,促进企业转型和戏曲艺术文化的发展。

(4)加强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经济是网络传承戏曲艺术文化的根本保障。

(5)弘扬优秀戏曲艺术文化,加强对戏曲艺术非遗文化的保护力度。

5 结 论

戏曲艺术网络传承既是时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其自身创新的本质要求。戏曲艺术网络传承的发展代表的不仅是文化本身,更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深刻体现。戏曲艺术发展的当务之急是解决戏曲艺术网络传承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这需要我们个人、企业、政府等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闫飞瑜.戏曲艺术的网络普及与发展[J],戏剧文学,2013(9):116-118.

[2] 余浩.自媒体时代的戏曲微传播[J].西部广播电视,2016(5):38.

[3] 房晓.戏曲文化的传承与产业化发展[J].投资北京,2013(8):38-40.

[4]王廷信.互联网与戏曲传播[J].戏曲研究,2004(3):101.

[5] 杨燕,韩|,周斌.中国戏曲网站的现状与分析(上)[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5):68-72.

[6] 孙昭.传统戏曲艺术的浴火重生――陕西省戏曲艺术数字化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J].当代戏剧,2016(6):42.

[7]郭宇芝.互联网时代的戏曲文化市场发展契机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8):82-85.

[8] 周华斌.戏曲与载体[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0(2):44.

[9]云海辉,杨燕.中国戏曲互联网传播的受众及其需求[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8):82-85.

[10]云海辉,杨燕.中国戏曲互联网传播的受众及其需求[J].现代传播,2011(8).

[11] 杨燕,周斌,韩坤,等.中国戏曲网站的现状与分析(上)[J].现代传播,2008(5):69.

第6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现状调查

为了完成湖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湘西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课题,笔者于2014年7月对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和凤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进行了为期半月的实地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两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引起当地相关部门的重视。

一、两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之现状

1.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级代表性项目名录情况

截止到2013年,龙山县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项,分别是土家梯玛歌、土家打溜子、土家咚咚喹、土家摆手舞、土家毛古斯舞、土家织锦技艺,其中4项为第一批国家级项目,2项为第二批国家级项目。省级非遗12项,州级50项,县级116项。凤凰县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项,分别是土家织锦、苗族鼓舞、苗族银饰锻制技艺、凤凰纸扎、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苗医药,其中3项为第一批国家级项目,2项为第二批,1项为第三批。凤凰县省级非遗项目4项,州级16项,县级49项,具体详见表1。

2.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学术研究及展演情况

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学术研究方面,两县每年都会举行1-2次研讨会。龙山县已出版《汉语土家语辞典》、《武陵四言八句》等书籍10本,凤凰县有三套集成出版。两县都发表了科研论文,龙山县5篇,凤凰县20篇。龙山县平均每年参加3-4次国内“非遗”展演,1-2次国际展演。凤凰县平均每年参加10次左右国内“非遗”展演,1-2次国际展演。表2是两县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研究及展演情况。

3.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名录情况

截止到2013年,龙山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名,省级8名,州级42名,县级148名。凤凰县截止到2013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名,省级4名,州级15名,县级79名。

4.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情况

两县政府对已评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都会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除此之外,县里还会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出外演出或是在县里举办“非遗”传习活动,以此来鼓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为了培养新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面向全体大众公开招收学徒,通过家庭、社区、学校、传习所这几种形式培养新一代传承人。

5.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与保护的情况

两县都注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与保护。在职业学校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相关专业、设置了“非遗”的相关课程。中小学校通过“非遗进校园”活动进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教育传承。龙山县还成立专家委员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教育指导,而凤凰县偏向于鼓励社区创办社区剧团和家庭作坊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两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之问题

两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方面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可仍有不少问题:

1.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投入与需求不匹配

湘西自治州是一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区,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很多珍贵的“非遗”濒临消失,需要保护的“非遗”繁多,而投入保护的人力,财力还远远不够,只能选择那些比较重要、比较有代表性的项目优先保护。笔者调查发现,两县省级以上的代表性传承人的资金补助较多,州级以下的代表性传承人资金补助较少,龙山县级代表性传承人资金补助每年200元,凤凰县级代表性传承人无资金补助。

2.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代表性项目传承人老年化

由于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是以年长者且从业时间长的为先,导致代表性传承人的人才队伍年龄偏大。省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最年轻的也有47岁了,83.3%省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年龄已过60,70.8%州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年龄已过60,“非遗”传承人显老年化趋势,详见表3。

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校教育传承不深入

龙山县与凤凰县教育局都要求中小学校积极实施“非遗进校园”活动,两县中小学有的把传承人请进课堂,有的在课间活动学生同跳摆手舞或进行苗族民歌擂台赛,有的将非遗编进教材……。笔者调查发现,两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限于搞几个“非遗进校园”活动,缺乏明确的非遗教育目标。另外,在非遗课程开发上由于缺乏统一的理论指导,非遗课程缺乏层次化、体系化,没有建立非遗教育长效机制。

三、两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之对策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资金投入多元化

为了更好地搞好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两县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经筹措资金,使“非遗”资金投入多元化。首先,通过减免税收等方式吸引企业或个人投资开发非遗产品。其次,成立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专项基金会,吸引广大民众投入资金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群众力量筹集资金。第三,加大公共财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的投入。

2.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培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离不开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播的代表性传承人。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培养。首先,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办家庭作坊或传习所,招收学员,组织传习活动,让“非遗”薪火相传;其次,开展“非遗”知识进校园活动;第三,在村落、社区成立展演剧团、建立技艺传习基地,培养“非遗”传承人[1]。

3.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校教育传承

“社会公众特别是年轻一代参与保护的程度从根本上决定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未来命运。因此,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进一步增进社会公众,特别是年轻一代自觉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自觉。”[2]为此,县教育部门首先应组织人员制定各年龄非遗教育目标,以各年龄阶段目标为依据编制非遗教育教材,形成非遗教育课程体系,对各年龄阶段儿童实施循序渐进的一体化非遗知识教育。其次,教育部门应致力于培训非遗师资队伍。要对在职教师非遗知识培训或对具有非遗知识的传承人进行教育教学相关知识培训。最后,学校应配备非遗知识习得与技能获得的相关设备,完善各校非遗教育的制度建设和持续保障机制,以真正把学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刘霞.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策略[J].岱宗学刊.2009.6,13(2).

[2]王文章.增强非遗保护的文化自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09-14(1).

第7篇

关键词:自主创新;文化;对策

一、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容

逐步形成“以人为本”的中小企业文化氛围商业银行在践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一方面建立了科学的人才观,利用自身的中小企业文化去吸引外部优秀人才;另一方面,合理地储备人才,最大限度地使本中小企业员工各尽其才。与此同时,中小企业还通过不断完善内部环境,使员工切实感受到自己与中小企业融为一体。这些措施主要有:一是创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政治环境,努力创造民主氛围,使员工真正拥有平等的成长和发展的空间,只要有付出就会有相应的回报;二是创造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不断完善各种文化设施,广泛地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创造一个安全、文明、舒适、清洁的工作环境,不断改善员工的工作条件。

二、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战略需要文化传承

(一)中小企业思想文化的传承是影响自主创新的根本因素

思想文化观念决定了人们进行经济活动的价值观、愿景,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活动也不例外。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思想文化主要来自中国传统思想和西方管理理论二个方面:一方面是本身拥有丰富的战略管理思想的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如人性、和合精神等,指导着人们战略管理的实践,时常可见其神奇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是西方管理的理论体系。自随着上个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管理理论中的名词、观念,在人们的言语、思想中逐步显现,如科学管理、组织管理、行为管理等,在实践中已呈现了旺盛的生命力。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中思想文化的多样性基本上是由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和西方管理理论在人们思维与实践的不断冲突、融合、取舍形成的。

(二)中小企业的愿景传承是自主创新的主线

中小企业相关利益者的共同愿景激励着人们进行自主创新,中小企业目标引导着人们的活动方向。中小企业管理者首要任务是发现问题、确定中小企业新的战略目标。战略是中小企业为实现其宗旨和目标而确定的组织行动方向和资源的长期配置纲要。管理者在中小企业生存、发展、获利的总目标下,依次确定自主创新主目标、次目标、分步目标等,在征得相关利益者的认同后实施,再进行实际的资源整合过程。在这自主创新过程中,因管理者在决定目标时有优先权,实施目标有操作权,加上中小企业决策信息的不对称,就出现了中小企业的相关利益者的目标被模糊、缺失的情况。如自主创新在规划时的中小企业愿景是资本利润率的最大化,但在实现这个愿景过程中,则被“自主创新”成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小团体利益最大化等目标,这种自主创新轻则影响中小企业的发展,重则威胁中小企业的生存。因此传承中小企业生存、发展和获利的主目标是自主创新的主线。

三、中小企业战略协调性的传承缺失

自主创新活动是一种“协同作战”。协调性是自主创新活动系统的根本要求。我国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决策机制中的一个缺陷是协调性太差,主要体现在:①自主创新决策过程的单向性。我国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决策大多是自上而下的单向决策,缺乏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反复信息交流过程。②决策者与参与者的整合性不强。直接反映在缺乏决策过程中的合作机制。③中小企业在决策过程中,缺乏中小企业与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与用户、中小企业与政府的协调。在我们国家最缺乏的是中小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协调,人们更多的是把同行看成是竞争的对手,而没有把它们当作合作的伙伴。事实上,国外许多重大自主创新项目之所以取得成功,其中一个重要的奥秘是从决策过程一开始,中小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就取得了广泛的共识、协作和相互支持。

四、中小企业文化传承与自主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文化必须传承,没有传承,割断历史,等于放弃中小企业长期积累的精神文化资产;但是中小企业文化也必须自主创新,没有自主创新,因循守旧,不能与时俱进。因此,中小企业文化传承与自主创新是相辅相成的,不能顾此失彼。然而当前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中仍然存在重自主创新,轻传承的问题。

(一)重“自主创新”,轻“传承”

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与时俱进,开拓自主创新;然而,开拓自主创新不是花样翻新,不能割断对历史的传承。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还培育形成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特别是在石油会战过程中创造形成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不仅对夺取石油会战胜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对大庆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在二次创业初,面对干部职工心理失衡和情感不通,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还要不要?新一代决策层旗帜鲜明地认为,大庆精神不仅不能丢,而且还要赋予更多新时代的特点、新时代的内涵;大庆精神在社会转型时期,不仅需要,而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于是,他们将一次创业中诞生的大庆精神经过提炼升华、传承自主创新,高度概括凝缩为“爱国、创业、求实、奉献”八个字,并赋予与时俱进的新内涵。由于这一中小企业精神深深根植于新老大庆人的内心世界,根植于中华民族的精神沃土,因而在广大干部职工的普遍认同中扎实落地生根,在全员自觉践行中自然开花结果。

(二)如何处理好文化传承与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关系的建议

首先,在团队中,员工最易接受来自同一团队队员的信息,很多员工了解中小企业的发展历史都是从同事中“道听途说”来的,包括趣闻逸事、历史变迁等等。其次,员工间形成的团队氛围对员工做出决策和其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影响员工离职的诸多因素中,排在首位的不是薪酬和待遇,而是本人工作的环境氛围。第三,个人行为决策理论告诉我们,环境影响态度,态度决定行为,行为体现文化,所以员工间有效、积极的沟通是员工具有良好工作环境的保证,是中小企业文化有效传承的主要通道和方式。

参考文献:

[1]胡,杨淼.技术自主创新与中小企业发展[J].成都高等纺织专科学校学报,2002,(1).

第8篇

【关键词】文化艺术;人才队伍;文化机构;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J8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0-0238-03

文化艺术人才队伍是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人才战略是繁荣文化艺术事业的根本战略,加强人才资源建设势在必行。本课题通过研究当前山西省文化艺术人才资源建设和发展方向,深刻分析山西省人才队伍及机构的真实现睿挖掘并剖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力求提出建设性对策和措施。

一、山西省文化艺术人才队伍现状

(一)总体情况

1.性别构成情况

从表1可以看到,目前,山西省文化艺术人才队伍总数为5487人,总体上看男女人数分别为2905人和2582人,分别占总人数的52.94%和47.06%,从总体上看,单女性别比例基本平衡。

2.年龄结构

从表2可以看出,目前,山西省文化艺术人才年龄结构呈正态分布,即30 岁以下和 50 岁以上年龄段比例较少,分别占总人数的19.68%和18.43%,而大部分从业人员年龄集中在 31 岁到 50 岁之间,占比达到了61.89%,占全省文化艺术从业人员总数的近三分之二,这一年龄段人群年富力强,具有创造性和开拓进取精神,是业界的中坚力量。

3.学历结构

从表3可以看出,山西省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数仅占总数的 12.23%;中专学历人数最多,占比达到了51.80%;中专以下学历占比为11.34%。调查数据显示,山西省文化艺术人才队伍中绝大多数为中专及以下学历,占到了从业人员总数的63.14%。

4.从业年限情况

图1 从业年限情况数量统计图

从图1可知,目前,山西省文艺人才从业年限在11年至30年之间的人数占54.56%; 从业年限在10年以下及31年以上的人数不到一半; 21年至30年的中坚力量达到三分之一,这说明大部分人员从业年限较长,工作经验丰富,队伍稳定。

5.从事专业情况

据图2显示,目前,山西省从事戏曲专业的人数达到3191人,占到文艺人才总数的58.16%,这是山西省的特点。其中,舞蹈、图书专业队伍人数偏少,分别都只占到总人数的2.0%。

6.职称构成变化情况

从图3可以看出,职称人数基本上呈两头少、中间多的山字形分布。其中正高级人数为70-91人,占文艺人才总数的 1.28%-1.66%;初级人数最多,为2291-2313人,占总人数的41.75%-42.15%;员级职称人员为490-811人,占总人数的8.93%-14.78 %。

(二)山西省文化艺术机构设置情况

山西省共有各级各类文化机构 848 个,其中乡级文化馆站有348 个,占全省文化机构总数的41.04%;县级院团馆站共有357个,占机构总数的42.46%;地市级院团馆站有 105个,占机构总数的12.38%;省直院团馆校有18 个,占机构总数的 2.12%。据不完全统计,文化馆(宫)的设置较为普遍,加上图书馆、群艺馆等,其数量达到513个,占机构总数的60.49%;各种剧团,如京剧团、晋剧团、蒲剧团等广泛分布于各地市县,占比为25.94%;戏剧研究所主要集中在地市级以上城市,只占到机构总数的13.55%。

1.馆院设置情况

山西省的文化馆、图书馆、剧团成立较早,群众基础好,基本都有自己的办公场所,固定编制少,兼职人员和临时工较多,人员的专业水平及学历较低,设施较为落后,办公条件东部好于西部地区。

2.戏剧研究所设置情况

山西省“非遗”申报项目多,但保护和传承问题也较多。山西省戏剧研究所主要设在地市级以上城市,分布集中,关键是体制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缺乏机制保障。

(三)山西省文化艺术人才队伍建设民意调查情况

1000份问卷调查显示,在福利待遇、发展环境及机制等方面不及沿海及发达省份。面对目前的文化体制改革,有61%的人心态稳定;有58%的人认为待遇和经费问题制约着文化队伍建设;有71%的人认为提高业务能力应该成为文化队伍建设的重点。

二、山西省文化艺术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数量、机构呈逐级递减,专业数量分布不均匀。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山西省各地文化机构建设不够完善,呈现逐级递减趋势,基层的文化建设总体上滞后于经济发展,设施落后,投入不够,人才短缺。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还很不平衡,基层文化生活建设,特别是县乡文化生活仍然比较贫乏。人才种类不够齐全,专业分布不均匀,个别专业人才匮乏现象凸显。各地市,尤其是偏远地区,人才严重短缺。

(二)从业人员年限、年龄结构失衡,后备力量准备不足,文化艺术的传承出现了断层。从全省来看,从业者在20―30岁的年轻人占比只有19.68 %,不到五分之一,说明山西省的队伍建设后备力量不足。文化艺术的发展出现了“瓶颈”,亟待解决。表演艺术人才队伍年龄结构偏大,中青年人才资源不足,现在行当不齐全,梯队不健全,老、中、青三代出现断层现象,不利于人才队伍的持续建设与发展。

(三)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队伍不稳定,人才流失严重。从近几年人才流动情况来看,新增和减少人才总体比较基本相当,个别专业人才增加数量略大于减少数量,新增人员以应届毕业生为主,减少人员除自然减员外,大部分为调出文化队伍或调出山西省,人才流失现象明显。另外,由于在发展环境、福利待遇等方面相对于发达地区缺乏优势,难以满足高层次艺术人才学习、进修和学术交流等需求,无法吸引各类优秀人才的落地生根。

(四)文化场馆的基础建设严重滞后。从全省来看,省城、地市级的各种场馆建设比较齐全,设施完善,条件较好。但县乡级的文化机构存量少,且条件较差,文化活动很难开展。

(五)文化艺术建设方面的投资不足。从调查的数据来看,目前,山西省在资金投入上稍显不足。因此,加大对人才培养和开发的资金投入已迫在眉睫。

(六)文化w制亟待完善。必须优化人才资源配置,认真做好摸底和预测工作,制订科学和适宜的发展规划。

“非遗”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保护资金匮乏;二是对传承人的保护亟待加强;三是保护政策有待完善;四是传承人认定问题。

三、山西省文化艺术人才队伍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

鉴于目前山西省文艺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采取强有力的应对措施,进行科学管理,加强中青年人才培养,深化体制改革,促进基层建设,为繁荣和发展山西省文化艺术事业提供强有力的人力物力支撑。

(一)科学规划和常态化管理。山西是文化大省,但非文化强省,要把山西省的文化建设搞好,就必须实施科学开发和常态化管理,强化监督考核和监控评估,坚持市场导向,完善人才交流制度。在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上,既要有历史的积淀,也要与时俱进。

(二)加强人才培育。必须制定科学规划,建立人才梯度培养机制。一方面重视发展“传帮带”的传统培养模式,提倡拜师学艺的传承机制;另一方面要将进修和自学相结合,形成学中干、干中学的良好习惯。结合实际需求,培养社会所需的优秀艺术人才。

(三)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建立人才高地。优化人才配置,建立动态化用人管理机制,开辟人才发展“快车道”,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引进机制。

(四)加大基层文化建设。我们应该重视基层的文化建设,筹措资金,积极整合基层的文化资源。建立一支基层文化工作者队伍,依托地方文化馆、图书馆、艺术学校等,建立基层文化人才培训基地,夯实基层文化场馆院团的基础。

(五)加强资金投入。加大资金投入,从而加快人才培养的步伐,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促进山西省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参考文献:

[1]胡筝.文化事业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2]冯佳.重庆艺术人才队伍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2.

[3]隋晓晨.黑龙江省文化艺术人才资源现状及对策研究[J].文艺传媒,2009(12).

第9篇

【关键词】 地方性音乐;高校;普及教育,现状分析;问题;对策

我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大国,不同的民族都有自身不同的文化。音乐和语言一样,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差异,导致了不同地方音乐的构成有着重大区别。在人类文化地域差异形成的时候,音乐的差异性也就随之产生。地方性音乐的“地方性”,正是这种地域性差异的生动体现。地方性音乐出自于民间,期中包含着地方文化,地方民俗,接近于地方民众。无论从我国文化遗产的保留,还是地域性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事业的需求和渴望的角度出发,地方性音乐在学校的普及都有利于本地区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研究与保护。高等学校旨在培养高层次的专业研究型人才,因此在高校中开展地方性音乐的普及对于地方性音乐的继承和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地方性音乐在高校中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专业设计等方面都比较完善,但是在音乐建设方面还不够重视,理工类院校甚至还没有音乐课程开设,很多学生的音乐知识都是来自于学生本人兴趣。综合类和师范类院校虽然对音乐教育形式比较多样,也更多的是对本专业知识的培养,在课程目标上都追求科学与西方音乐接轨,在地方性音乐教育方面却鲜少涉及。个别院校虽然在地方性音乐上有所研究,但是侧重点也都是停留在探索与研究的层面。

二、地方性音乐的普及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地方性音乐在高校的学生的脑海里却还是陌生的面孔,甚至有的学生根本对来自本土的音乐都不了解。地方性音乐,甚至是地方性文化的普及方面也存在着南北差异的问题。就对广东省非音乐类院校的调查统计来看,81%的学生称只知道广东地区音乐,58%的学生能说出在媒体上相对比较活跃的“二人转”等地方性音乐,认识层面也仅止于看热闹的阶段。对于其它地方性音乐,多数学生表示根本没有涉及过,对于一些少数民族的音乐更是从来都没有听说过。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

首先,高校对地方性音乐和文化的普及程度不够。调查显示,在非音乐专业高校或综合类高校而非音乐专业学生中,音乐教育通常来源于学校分属艺术类的公共选修课中。而在公共选修课的设立上没有一定的培养目标,更多的老师开设的是基础类,欣赏类的课程。在欣赏累课程中主要的内容也都是中西方代表性的音乐,对于地方性音乐只是用一个篇章做很笼统的介绍,对于学生来说地方音乐特色的概念根本没有形成。

其次,高校专业音乐教育内容的侧重点过于偏向西方音乐。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开始借鉴苏联的专才教育模式,高等学校中的音乐教育也沿用苏联教育模式,并大量的从苏联聘请教授,进行系统的欧洲音乐教育。十年时期我国的音乐一直停留在最初的形态上,没有任何有意义的发展。80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音乐教育也开始恢复发展。西方音乐一直是音乐学者们研究的主流,学生在毕业之后,从事的是音乐文化的传播和音乐教育的传承等方面的职业。在学习的工程中所接受的知识的偏差,对于今后的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高校音乐教育中地方性音乐知识学习的缺乏,导致学生在就业后的工作中也模式化,这样不断的循环,势必把地方音乐逐渐推向音乐教育的盲区。

再次,高校教育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提倡本土文化和多元化的今天,一个民族的兴衰和该民族的人们对自身文化和历史的传承和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地方性音乐包含着地方文化和民俗传统,然而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高校在学生的培养中更多的倾向于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忽略了学生自身民族文化素质的提升。学生非专业知识的面过于狭窄,获取知识的方法大多来自个人兴趣与家庭环境的影响。对地方性音乐没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导致学生对地方性音乐缺乏兴趣。

三、解决地方性音乐教育在高校中普及问题的对策

提升高校学生对地方性音乐的认知度。地方性文化,是该地域文化的体现,是地域文化的精髓,音乐更能形象的表达人们生活环境及传统文明。高校生源地地域性比较明显,特别是地方性大学。在音乐教育中应大力宣传当地地方性音乐,提高学生对地方性音乐的兴趣,让学生对当地的音乐有所了解。鼓励学生多方面、多样性地学习地方性音乐。

在音乐课程设计上,把地方性音乐作为独立的课程进行安排。教学内容上,多增加不同特色的地方音乐,并对当地的风土人情进行介绍。让学生对地方性音乐的认识不只局限在中小学课本的基础上,人文的特色也能够吸引学生对地方性音乐的兴趣。

地方性音乐的生存和发展对于保护本土文化,发扬传统文化都有着深远的意义。从1980年在南京艺术学院召开的首届民族音乐学术研讨会,到2010年举行的16次年会,人们对地方性音乐研究的范围和深度都在不断地扩大发展。2010年10月,再次在南京召开的第十六次传统音乐年会是近年来地方性音乐研究上具有代表性和总结性的会议。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发展和音乐研究者们的不断努力,地方性音乐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1995年召开的第六届全国国民音乐教育研讨会提出“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在学习外来音乐文化的同时如何对我国地方性音乐进行保护和发展成为当今传统音乐研究的重中之重。

学校是文化传播和文明传承的载体,高校更是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的重要媒介,在本土文化的发展上有着重要的影响。了解了地方性音乐教育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我们就能找出更多传承和发扬地方性音乐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王耀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区划研究综述.音乐研究,2003.04.

[2] 赵惠宁.保留、发展、相互影响―运用传统音乐发展因音乐教育.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6.03.

[3] 樊祖荫,回顾与思考――谈中国音乐学院的传统音乐教育,中国音乐,1997.04.

第10篇

>> 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病”及其治理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文化传承及其产业化问题研究 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辽宁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研究 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乡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 河南省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分析 城镇化进程中城乡接合部市容环境问题治理的对策和建议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育治理的困境与突破 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政府治理转型 成都市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口城镇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乡镇政府职能转变问题与对策研究 城镇化进程中建设新农村的环境治理策论 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病”及其治理路径探析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法治政府建设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4-11-28.

[8]刘松柏.第三方治理还需跨越多道坎[N].经济日报,2015-01-20.

[9]洪大用.绿色城镇化进程中的资源环境问题研究[J].环境保护,2014,(7).

[10]王尔德.“十二五”环境服务业增速达40%左右[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04-10.

[11]张红兵,王开广.我国将建食用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N].法制日报,2015-08-07.

第11篇

当前我国公民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现代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研究——以秦皇岛市为例

提升辽西地区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的对策研究

葫芦岛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思考

公文筐测验探析

论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及其主要特点

试论马克思人与自然物质变换思想对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的几点启示

中英文字历史文化隐义探寻

重构语言学理论的象牙之塔——评《语符学语言模型研究》

论英语语言中的性别差异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旅游文本英译研究误区初探

状语省略与汉语文学作品日译中的误译

工人底层叙事——工业题材小说的另一条道路

激情年代的爱情之殇──王蒙小说创作初期的爱情叙写探析

解析赫胥黎《美丽的新世界》中的反乌托邦主题

论锦州民间美术造型理念的传承与进新向度

锦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及评述

构建基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大学生科技竞赛机制

高校网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干预

科学发展观——实践哲学的当代实现形式

论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

股份制债权人权益弱化问题的解决途径

论我国土地征收制度的完善

辽宁省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

辽宁外贸企业应对知识产权壁垒的对策研究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完善路径——基于浙江宁波的调查与分析

“后改革时代”农民工问题的深化

循环经济中外部性控制的保障制度研究

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客户关系管理的潜在客户开发研究

辽西化石旅游开发探析

我国转基因水稻争议述论及主体责任分析

解读“李约瑟难题”应有的理论视野

李昂小说在大陆的研究综述

试论广播黄金时期的新闻评论类节目

浅议流行歌曲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从《坏男孩》看后现代主义绘画

论色彩在VI设计中的作用

水景设计地域性研究——北方水体景观设计

科学发展观对社会发展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以人为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

践行正义——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新视域

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

试论推进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意义和有效途径

科技风险与科学技术的公众认知

黄静案与鉴定冲突

自主创新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路径选择

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

高校后勤改革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浅谈导师的遴选和在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工科院校学历留学生工作

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培训工作创新

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的外语教师培训

禁忌语的语用理据分析

列维翻译理论的词汇、句法、美学审视——以英汉诗歌互译文本分析为例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浅析中诗英译现状

关联理论下汉英亲属称谓语的翻译

第12篇

当前我国公民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现代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研究——以秦皇岛市为例

提升辽西地区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的对策研究

葫芦岛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思考

公文筐测验探析

论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及其主要特点

试论马克思人与自然物质变换思想对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的几点启示

中英文字历史文化隐义探寻

重构语言学理论的象牙之塔——评《语符学语言模型研究》

论英语语言中的性别差异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旅游文本英译研究误区初探

状语省略与汉语文学作品日译中的误译

工人底层叙事——工业题材小说的另一条道路

激情年代的爱情之殇──王蒙小说创作初期的爱情叙写探析

解析赫胥黎《美丽的新世界》中的反乌托邦主题

论锦州民间美术造型理念的传承与进新向度

锦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及评述

构建基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大学生科技竞赛机制

高校网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干预

科学发展观——实践哲学的当代实现形式

论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

股份制债权人权益弱化问题的解决途径

论我国土地征收制度的完善

辽宁省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

辽宁外贸企业应对知识产权壁垒的对策研究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完善路径——基于浙江宁波的调查与分析

“后改革时代”农民工问题的深化

循环经济中外部性控制的保障制度研究

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客户关系管理的潜在客户开发研究

辽西化石旅游开发探析

我国转基因水稻争议述论及主体责任分析

解读“李约瑟难题”应有的理论视野

李昂小说在大陆的研究综述

试论广播黄金时期的新闻评论类节目

浅议流行歌曲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从《坏男孩》看后现代主义绘画

论色彩在VI设计中的作用

水景设计地域性研究——北方水体景观设计

科学发展观对社会发展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以人为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

践行正义——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新视域

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

试论推进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意义和有效途径

科技风险与科学技术的公众认知

黄静案与鉴定冲突

自主创新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路径选择

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

高校后勤改革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浅谈导师的遴选和在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工科院校学历留学生工作

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培训工作创新

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的外语教师培训

禁忌语的语用理据分析

列维翻译理论的词汇、句法、美学审视——以英汉诗歌互译文本分析为例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浅析中诗英译现状

关联理论下汉英亲属称谓语的翻译

第13篇

一、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存在的问题

(一)布局调整规划不合理,农村学生受教育权利没有得到充分保障

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对当地农村的地理特点、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等实际情况并未做审慎的实地调研,制定的布局规划不合理,部分的农村学校和教学点被盲目撤并,导致边远地区和贫困家庭适龄儿童“上学难”“上学远”。由于上学远,很多学生需要寄宿,家长需要额外支出住宿费、交通费、伙食费以及家长陪读的租房费等相关费用,农民的经济负担加重。这些因素导致学生失学率、辍学率上升,农村学生受教育权利没有得到充分保障。

(二)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校际间教育差距大

布局调整过程中,由于教育经费短缺等原因,很多地方政府采用“效率优先”的教育资源配置原则,将优质的教育资源优先投入到了交通便利、条件较好的学校,同时偏重集中办学、忽视分散办学,大量兴办寄宿制学校,忽视了那些边远贫困地区学校、教学点等小规模学校的发展,造成校际间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三)寄宿制学校条件差,管理不完善

寄宿制学校学生的食宿卫生条件差,营养健康问题也堪忧,厕所不足、澡堂缺乏、床铺紧张、食堂膳食标准过低、学生营养摄入不足等现象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薄弱,学生文娱活动少,承受着超负荷的学习压力,心理状况不良。同时学校管理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普遍缺乏专职生活教师,班主任或任课教师既要完成教学工作,又要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工作负担沉重。

(四)农村学校撤并,造成农村文化断裂和民族文化危机

学校是农村的文化中心,和村民、当地文化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化群落。布局调整忽视了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大量撤并村校,割断了农村文化传承的根基,导致了农村文化的断裂和乡土认同的迷失,乡村文化日趋式微。同时合并后的学校忽视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导致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流失,民族文化的传承面临着危机。

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改进对策

(一)实地调研、科学预测、合理规划和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

运用社会学、统计学原理,“对农村现有适龄儿童、留守儿童、外出暂居儿童、在孕婴儿、育龄妇女及夫妇、儿童分布等基本数据进行普查并作动态分析,建立农村地区生源预测机制”,准确预测学龄人口变动趋势,审慎地对待农村学校和教学点的撤留问题。同时遵循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就近入学、确保安全的基本原则,组织专家深入调研地方的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历史文化特点和民族状况等实际情况,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反复比较科学论证,合理规划和调整农村学校布局,切实保障农村学生受教育权利。

(二)建立完善的补偿机制,减轻农民教育负担

首先,制定相应的财政补贴政策,加大贫困生补助梯度与力度。主要资助他们的伙食费、寄宿费、交通费等,特困生可全额补助。其次,采取有效的监督措施,切实贯彻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确保资助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再次,因地制宜推行校车制度,避免学生因路程遥远而失学。最后,积极建立社会救助体系和绿色教育通道,援助贫困学生接受教育。

(三)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采用“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资源配置原则,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入,缩小校际差距。通过财政拨款、社会捐赠等措施加大对农村学校投入,大力改善其办学条件;建立强有力的监督机制或问责制确保农村地区教育资金的落实。同时,建立农村中小学教师保障及激励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四)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与管理

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学生食宿卫生条件,配置完善的学习、生活和运动设施,确保寄宿制学校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标准。放宽寄宿制学校的教师编制,配备专业的生活教师和必需的后勤保安人员,强化食堂、卫生与宿舍管理,切实落实学生营养餐计划,保障学生饮食营养和生活安全。

第14篇

关键词:湘绣信息化 信息平台 产业集成园区

一、引言

湘绣,具有湘楚文化特色的湖南民间工艺,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有着独特的艺术文化价值。经过了百余年的发展,湘绣企业逐渐形成了集研发、生产、销售、出口等成一体的产业链。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信息产业的迅猛崛起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极大地改善与提高,可作为社会传统文化产业四大名绣之一的湘绣却逐渐显露出对信息化下市场经济的失灵。因此,如何在社会信息化进程中进行湘绣产业继承与创新,值得学者深人探讨。

目前关于湘绣发展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产业发展模式和自身品牌价值等领域,赵继学、廖瑜从产品的效率、产量、技术、创新性和市场进行剖析,全面的总结了目前湘绣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易筱青等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认为湘绣产品须紧跟时代的脚步,在工艺设计上不断的发展、创新,并提出湘绣产业的市场化的“龙腾”模式。史云飞等人也总结了湘绣面临着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手段单一,难以打开市场;创新力度不够,难以满足当今消费者的审美观和潜在消费需求等问题。产业应加强企业之间的横向和纵向合作,并和政府交流,发挥政府的职能优势。而本文从社会信息化的角度出发,针对湘绣的发展现状,研究湘绣在信息化建设中的社会价值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加强湘绣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二、湘绣行业在社会信息化进程中的地位

当现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之时,齐名于苏绣、湘绣、粤绣和蜀绣的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的湘绣却步入了低谷,于是引起一场关于社会信息化进程下湘绣产业的创新问题的思考。

1.湘绣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湘绣,作为源于楚地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20世纪80年代,已然成为了湖南传统工艺的拳头产品,更是我国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的瑰宝。因其具有珍贵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争相被海内外众多收藏家所收藏,并用自身特有的方式,传承与保护了湘绣技艺,弘扬了湘绣文化,打造了湘绣品牌,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更创造了社会经济价值。

随着艺术价值的弘扬,湘绣企业经过了百余年的发展,其工艺科技、品位、档次得以大大提升,并逐渐形成了较完整的传承、人才培养、研发、生产、销售、出口等互相关联集一体的产业链。现在,湘绣产品成功地进入了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随着现代科技和商品经济的快速发达,传统刺绣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当代工业生产方式,致使湘绣处于面临灭绝的境地。所以,抢救、保护湘绣工艺,传承和发扬湘绣技艺,成为了当今湘绣发展的共同目标,而加强湘绣的信息化建设,对于平衡产业结构,拓宽城乡就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带动旅游、餐饮、娱乐、科研等相关行业发展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湘绣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湘绣信息化,是指利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传输手段等方式为湘绣行业的发展建立起各种信息网络,运用现代管理的思想与理念对以进行改造与监督的过程。虽然在社会信息化处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可湘绣行业的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目前,湘绣大小企业已有100多家,绣品店320家,开发出了数千个品种,年产值8亿多元,湘绣产品已成功地进入了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达5亿多元。湘绣产业在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随着人们文化品味的提升、旅游业的兴旺、礼品消费的增长以及国外内对中国民族手工艺文化的痴迷,特别是其潜在的巨大产业价值,使得湘绣逐渐从原生态存在方式走向了市场产业化发展道路,然而处于成长中的湘绣产业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其产业发展中的诸多问题,面临着社会环境不成熟、观念认识不到位、信息化人才匮乏、资金投入不足和管理体制不合理等方面的严峻挑战。如下图1:

三、湘绣行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相关文献的查找与资料的整理,从人才、市场和政府三个角度将湘绣行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分为三大类:后备人才储存不足、市场需求变化加快和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如下图2:

1.市场需求变化加快。湘绣是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带有鲜明湖湘文化特色的湖南刺绣产品的总称,作为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珍贵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然而近几十年来湘绣无论是在针法、材质还是图案、包装上,都基本处在停滞不前的状态。因此产品缺乏创新,而营销模式落后更是导致了产品的堆积。

在我国,不同地区对湘绣的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由于湘绣的原产地位于我国的南方,中南、华东、华北对湘绣的需求占很大比例(如图3)。根据对2003年~2010年对湘绣的需求统计及对未来几年的预测分析,如今,湘绣正处于供不应求阶段(如下页图4),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对湘绣行业进行调整,以达到供需平衡状态。

2.后备人才储存不足。培养一个熟练的技工时间一般为二十年左右,很多人不会选择从事这个行业。根据调查统计,现在约为80%的绣工年龄分布在30岁~50岁,年龄在20岁~30岁的绣工比例仅为16%,行业从业人员呈现倒三角局面(如图5)。同时湘绣的绣工人数将急剧减少,湘绣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危险境况。同时湘绣的绣工大都来自当地的农村,文化基础薄弱,绝大部分从事刺绣行业的初衷只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也只能绣出中低档的绣品,很少绣工能够自行设计进行刺绣。严重阻碍了湘绣技艺的创新以及湘绣产业的发展。

3.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湘绣经营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的时间较晚,要想湘绣产业在社会信息化的经济大潮中抢抓机遇,除了市场的需求和人才的供给,同时也离不开政府的积极支持和引导。目前的湘绣产业发展缺乏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支持:一是没有结合地方产业发展特点而制定湘绣产业科学有效的发展长远规划;二是没有建设正确引导合理的投资机制、良好的融资环境、健全的法律法规的软环境;三是没有创办对湘绣企业家的管理培训来帮助他们转变观念、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创新意识的湘绣产业发展创新中心;四是没有构建用于企业间相互学习交流的集群合作网络。如图6:

四、加强湘绣行业信息化建设的策略建议

湘绣已于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湖南文化名片”,为加快湘绣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通过对湘绣行业信息化建设存在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实地调研考察,认为对湘绣的发展和保护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搭建交流信息平台、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和构建产业集成园区。

1.搭建交流信息平台。通过湘绣协会将湘绣产业的相关利益群体,如一些工艺美术大师,研究机构等相关学者专家,将这些资源有机地整合到一起,适时地举办交流研讨会,以增强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为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搭建良好的平台。同时,还可以邀请电台或电视传媒来对外宣传自己产品,甚至与电视媒体合作或冠名开播一档关于湘绣方面的综艺类、谈话类或论坛类节目。

此外,还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实现湘绣的网络营销新模式销售,为湘绣文化的宣传拓宽了渠道,从而更好的弘扬了名族传统文化。其次,通过网络营销这一新模式使湘绣产业直接对接市场,保证了客户接收信息的全面性和及时性,合理的采纳客户的反馈意见,及时的了解湘绣产业的市场动态,从而创造出更适销的产品,赢得更多的客户和更好的口碑,不仅打响湘绣这一湖南本土艺术品牌,而且更推动了湘绣产业的发展。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建立个性化定制销售新模式,满足当代消费者的审美观和潜在消费需求,艺术与生活的紧密结合,使湘绣直接对接市场需求,提升湘绣的受欢迎程度并促进产业的发展。

2.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市场竞争,关键是人的竞争,要想振兴湘绣产业,关键在湘绣后备人才的培养。而传统的依靠师傅个人传授的培养方式不够系统、内容单一、效率较低,对于行业今后人才的需求显得力不从心,甚至出现了湘绣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所以应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和打造一大批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研发人才、设计人才、市场营销人才、管理人才等各类人才,为湘绣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如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开设了 “刘爱云大师工作室”的湘绣设计与工艺专业,系统培养湘绣人才,提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教师队伍,打造适合职业教育发展的教师团队,与知名湘绣企业合作,订单培养湘绣人才,并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此外,也应改善湘绣人才的待遇,通过补贴或政府特殊津贴制对其技艺水平出众和实际贡献大的工艺美术师予以厚遇。

3.构建产业集成园区。在湘绣产业发展调研中,发现众多湘绣个体、私营企业基础上已经进行有效的引导和联合,家庭作坊式经营方式逐步淘汰。而以湘绣为主导产业, 养蚕业、林业等相关支援产业为副业的集成园区将成为了湘绣产业未来发展的一个新的趋势。而这其中也辅以政府、协会以及相关教育科研机构,同时也包括金融、旅游、文化传媒等支持产业。

此外,加强政府扶持力度,优化湘绣产业发展环境;加强企业间的横向合作,提升湘绣产业的整体实力;加强同其他产业间的纵向合作,提高成本优势;加强对政府对产业集群的监督、引导和扶持政策。

五、结语

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创兴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而湘绣行业本身的现代价值、优势及政府的支持政策等为湘绣信息化建设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仅从市场需求、后备人才、政府支持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但是,作为一个刚兴起不久的产业集群,存在人才支撑、技术创新与设计等方面仍有不足之处,尚未形成一个协同发展、激励创新的良性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赵继学, 廖瑜.湘绣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艺术研究: 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001): 52-53.

[2]易筱青.湘绣产业的市场化发展研究[D].中南大学,2007.

[3]史云飞,蔡圳阳,蔡彪,郑英鹏.湘绣产业发展模式探讨[J].企业天地· 理论版, 2008,(6).

[4]郭秀君,谢智琼.基于“钻石模型”的我国刺绣产业国际竞争优势分析[J]. 商场现代化,(31): 70-72.

[5]何兆芸.简论湘绣首次全盛的内因[J].饰, 2005, 2: 006.

[6]唐利群.湖南湘绣文化产业发展探究[J].东京文学, (001): 60-61.

[7]李健萍.湘绣产销趋势预测[J].商业经济论坛, 1989,(8): 42-43.

[8]吴尚君.关于湘绣创新的思考[J].文艺研究,2007,(8): 155-155.

第15篇

>> 基于SWOT法的东莞市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发展研究 平凉市种子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基于SWOT分析的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构想 基于SWOT视角下的云南傩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研究 SWOT视野下的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关于平凉市林果产业发展情况调查与思考 基于SWOT分析法的我国文化产业的品牌战略研究 加强平凉市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思考 江苏文化产业发展现状SWOT分析 河北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SWOT分析 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SWOT分析 浅谈平凉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 平凉市中药材发展初步规划 民族文化产业SWOT分析研究 关于平凉市青少年近视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平凉市回族武术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酒泉市肃州区制种产业发展及对策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蚌埠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四平市体育产业发展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王密兰,马建波.对平凉市特色文化名市建设的新思考[J].新西部,2012,(07):27.

[4]邓太来.崆峒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J].发展,2008,(08):34.

[5]脱少华.论平凉文化在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的战略选择[J].丝绸之路,2012,(08):80-83.

[6]张璐瑶.浅谈甘肃平凉崆峒山道教文化中的养生之道[J].焦作大学学报,2012,(01):23-26.

[7]强进前.试论平凉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丝绸之路,2013,(10):42-43.

[8]甘肃发展年鉴编纂委员会.甘肃发展年鉴201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60,60,60,62.

[9]常静.肇庆市文化产业SWOT分析及发展对策[J].南方论刊,2013,(06):14-17.

[10]胥富春.平凉发展的新机遇――市发改委主任白堆仓解读《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N].平凉日报,2012-04-11.

[11]柳娜.平凉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系列报道之一[N].平凉日报,2013-04-08.

[12]武锋,郭莉军.发展文化产业是西部地区实现赶超的最优选择[J].中国经贸导刊,2012,(18):61-62.

[13]谭伊铭,王国兴.基于SWOT分析的甘肃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甘肃高师学报,2012,(05):85-87.

[14]梁乐,刘一明.基于SWOT分析的洛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4):10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