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高等学校劳动教育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全脱产学习的学员,在学习期间,由原单位发给工资(标准工资和地区生活费补贴)。职工原来享受的附加工资、副食品价格补贴、粮(煤)补贴、冬季取暖补贴、企业职工家属半费医疗和其它劳保福利待遇仍继续享受。
全脱产学习的学员在学习期间,工龄连续计算。从事有毒、有害、高温、井下等特殊工种工作的职工,在学习期间的工龄,按实际学习年限计算,不能折合计算。
(二)半脱产学习的学员,在学习期间,除工资照发,工龄连续计算和享受(一)项规定的福利待遇外,其生产奖金、保健食品(含保健津贴)、各种岗位津贴以及劳动保护用品,由原单位按参加生产劳动工作的实际情况发给。
(三)职工高等院校一般应招收正式职工。少数根据需要、经单位批准参加脱产、半脱产学习的学徒工,仍由原工作单位按照徒工转正定级的有关规定进行转正定级。
2、每学年要设立集体劳动周,学校可在学年内或寒暑假自主安排。小学低中年级以校园劳动为主,小学高年级和中学可适当走向社会、参与集中劳动;高等学校组织学生走向社会、以校外劳动锻炼为主,结合生产类实习实训活动,开展专业服务、社会实践等。
3、让学生承担擦黑板、分午餐、扫地、打水、清洁校园、植树除草等力所能及的班务及校务劳动,鼓励根据现有资源开设田园、烹饪、维修等特色劳动教育项目。高校应结合专业特点,注重与新技术相衔接,开展创造性劳动。
4、在社会服务活动方面,结合实际推进职业体验,使学生与普通劳动者一起经历劳动过程。高校加强与行业骨干企业、中小微企业紧密协同,注重挖掘山东农业文化传统、近海渔业作业传统等劳动教育资源。
关键词:高校 劳动教育 方法
一、劳动教育的现状
当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的时候,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当新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和快捷的同时,人们的意识形态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新时代的大学生们,由于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他们的劳动观念、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贪图安逸、好逸恶劳的思想观念在一部分学生的头脑中占了主流。根据有关资料统计,美国青少年在校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为1.9小时,欧盟一些国家青少年在校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为1.6小时,我们的临国日本青少年在校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为1.1小时 ,在我们国家青少年在校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仅有12分钟。基于这样的认识和现实,笔者认为在高校很有必要开设劳动教育课程。
二、努力形成全社会都关心劳动教育的氛围
(一)从国家的层面上,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要把劳动教育提到一定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五育”的内容(即德、智、体、美、劳),现实的提法中,往往只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把非常重要的劳动教育边缘化,虽然在国家的有关政策中,有劳动教育的内容,但也是重视程度不够,要想真正提高未来国民的综合素质,加强劳动教育迫在眉睫。
(二)从社会层面上,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让劳动教育成为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一门必修课程。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认为学生到校就是学习理论知识的,重点是智力的开发,忽视了劳动技能和劳动意识的培养,如果学校过多的组织劳动教育就会遭到社会的非议,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
(三)从学校层面上,要真正落实国家政策规定,确实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劳动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施行学分制,作为学生的必修课,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组织劳动教育,要像重视其它公共课一样重视劳动教育课。
(四)从家庭层面上,要让学生在家庭中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家长要像帮孩子检查其它作业一样,督促其完成家庭中的劳动作业,并且也要做好指导和帮助,当好家庭劳动教师,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三、高校教师组织劳动教育的方法
大学生劳动教育与中小学的劳动教育有所不同,笔者认为高等学校在组织教育过程中要认真把握以下几个基本环节。在实施劳动教育课程中,要按照思想动员、劳动实践、总结提高的三个阶段来具体组织实施。
(一)在思想动员阶段, 主要给学生们讲清劳动的目的、意义和注意事项,端正思想态度,让大家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使同学们明白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创造了人类文明,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不断与大自然作斗争的“劳动史”,无论什么年代,劳动都是光荣的,“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成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准则;从未来就业的角度出发,讲清现代社会急需那种“热爱劳动、勤于劳动、懂得劳动”的人才,让同学们认识到现代社会大学生越来越大众化,毕业大学生的定位就是一名普通的劳动者,消除那种好高骛远的不良心态,教育同学们在未来创业的过程中,要懂得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要作好吃苦的思想准备,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教育大家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劳动、应对学习、应对未来的人生道路,让同学们明白“心态决定命运”这一人生哲理;用科学发展的观点,教育大家在劳动的过程中,时时处处讲安全,把安全工作贯彻始终;用和谐的理念,教育同学们发扬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以主人翁的姿态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为构建“和谐校园”做贡献。
(二)通过劳动的实践,使同学们深切的感受到劳动的艰辛,让他们明白以前每天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是有多少名辛勤的劳动者在为自己服务,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更加发奋努力,刻苦学习;也让他们到一些监管岗位上去发现同学们的一些生活陋习,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当中把那些不好的习惯努力的改正过来。
(三)在总结提高过程中,通过指导教师和班干部的讲评,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集体主义意识;让同学们写出心得体会文章,即锻炼了他们的写作能力,更让他们加深了对劳动的认识,从内心深处强化了劳动的意识;让同学们在一起进行劳动心得的交流,即培养了同学们的在公众场合上台发言的语言表达能力,又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和展示才华的舞台,让大家在相互交流中进一步增强对劳动的认识。
四、组织劳动教育的有关制度保障
为了保证劳动教育的正常实施,必须要有严格的制度作保障。一是严格的考勤制度,每天要我们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考勤,保证学生们能够按时上下课;二是详细的评价标准,制定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的四级评价体系;三是以目标任务作牵引,明确具体任务和标准,对每天的劳动任务进行量化;四是情况反馈的实施,及时的将一周来学生们的表现和成绩反馈给学生管理部门和学生所在的系别,让直接管理学生的系和部门了解学生的劳动表现情况。
五、劳动教育的实际效果
保定学院在劳动教育中做过一些有益的尝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通过这个项目的实施,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增强了同学们的集体主义精神,融洽了同学之间关系。二是增强了同学们的主人翁精神,以校为家的意识更强了。三是培养了同学们良好的生活习惯,自觉维护校园卫生的意识增强了。四是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发奋读书的劲头更足了。五是认识到了劳动的光荣和伟大,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更深了。六是锻炼了同学们的意志,培养了同学们吃苦耐劳的精神。
该课程实施以后,在社会上也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中国院校后勤信息网作为管理创新宣传了该校《积极创新劳动教育课》的作法;河北省高校后勤通讯作为内部交流资料宣传了该校《坚持育人为本,创新育人环境》的作法;2007年该项目以“育花、育草更育人为题”获得保定市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三等奖。
在生产实习开始前和实习期间,团组织要协助党和行政不断地向同学说明生产实习的重要意义。
从去年生产实习所获得的成绩来看,同学们经过实地的操作和观察,印证、巩固和加深了课堂知识,领会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懂得了分析思考的学习方法。同学们在实习中也进一步认识了各门课程的目的性和重要性。许多同学在实习后说:“实际中大有学问,一个简单道理运用起来也有很多问题。”“以往听专家讲课,要极力想像才能领会,要一再温习才能记住。这次实习后,像逐章温习讲义一样,专家讲的与实际事物相印证,我们就很自然地记牢了。”有的还说:“过去书上的图在我脑中是平面的、静止的,实习后,它们都成为立体的、运动的了。”
去年的经验也说明,生产实习同时也是一次十分丰富而又生动的政治思想教育。同学们在实际中亲自看到了许多规模宏大、技术先进的厂矿企业,看到祖国建设专业的突飞猛进,以及苏联对我国建设的伟大无私援助,因而对祖国的光辉前途充满信心,振奋异常,更加热爱祖国、热爱苏联。在实习中,同学们明确了自己将来所从事的工作的具体内容,了解到这些工作对国家建设的重要性,又看到祖国迫切需要技术干部,使同学们更加认识到自己所负责任的重大、因而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努力学习。更重要的,生产实习是对同学一次极有意义的劳动教育。同学们参加生产实习的热情一般是很高的,但是生产实习往往要求同学从学习工人操作着手,而有些同学认为自己将来是担任技术指导工作的,不必参加体力劳动;也有人认为没有什么可以向工人学的;有的则存在着怕苦、怕累、怕“平凡”等错误思想。因此团组织必须加强对同学的劳动教育,提高他们对参加体力劳动的认识,虚心向工人和技术人员学习,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品质。去年有些同学在开始参加生产实习时,首先帮助工人们扫地、收拾工具,放下架子,虚心学习,甘心当徒弟,因而和工人同志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样,他们就在工人同志的帮助下,迅速地学会了一定的操作技术,获得了许多实际知识;而且,在和工人同志一起劳动的过程中,他们体会到工人阶级热爱劳动、热爱集体、虚心钻研、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因而培养了自己的劳动观点、提高了社会主义思想觉悟。特别是在苏联专家身上,他们看到一个新型工程技术人员不仅要有高度的业务水平,还必须具有关怀国家事业和人民生活的责任心,以及组织群众的工作能力和能够担负起任何艰巨工作的健全体魄。这就给同学们为培养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奠定了思想基础,指出了努力的具体方向。
此外,通过生产实习,学校行政和全体师生能够从实际需要中来检查、修改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这对目前各校学习苏联和改革教学工作是一个有力的推动。
总之,生产实习是我们学习苏联先进教学经验的
一个重要部分,它对于实现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培养同学成为具有独立工作和优良品质的新型技术干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整个生产实习的过程中,团组织还应不断地对同学们进行其他的思想教育。例如:
要教育同学们树立实事求是的实习态度,遵照行政计划的进程,按部就班地去完成实习任务。防止贪多图快,草率从事。
要随时教育同学关心生产利益,爱护公共财物。遵守纪律和保安保密制度。有些同学把实习的厂矿看做是学校中的试验室,要求厂矿放下生产,一切为其服务,这自然是错误的。也有些同学看到新的机器设备就动手摸摸,或者把令人兴奋的建设情况写信告诉亲友。这样往往会引起伤亡事故,或者因为泄密而给厂矿和国家带来严重的损失。因为同学们在这方面缺乏训练,青年团的组织要注意加强对他们进行组织性纪律性的教育。
团的组织还要教育同学们认识到,我们去实习的厂矿企业骤然增加许多人员,在实习的设备,以及宿舍、食堂等生活条件上必然会有困难;而且时值夏天,同学们开始时对劳动还不十分习惯,因此必须发扬艰苦朴素的精神,尽量减少企业的负担,主动地克服实习上、生活上的各种困难。当然,团的组织也要尽一切可能协助有关行政改善实习条件和解决生活问题。关心同学们的健康,注意饮食卫生,保证按时作息,组织适当的文娱体育活动。
同学们在实习中往往会发现所在单位工作中的一些缺点,一些不能令人满意的现象,因而提出批评或建议,团组织应重视同学们的意见,并积极向领导上反映。但也有一些同学由于把现实想得过于美化,对建设中由于有许多困难而不可避免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估计不足,他们一看到工作中的缺点或一些不能令不满意的现象,就牢骚满腹,或者灰心丧气。对于这些同学,团组织应及时进行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建设事业还有其艰苦困难的一面。
团组织还必须注意教育同学加强和各方面团结,重视教师的指导,加强同学间的友爱互助,争取和尊重职工的帮助,虚心向外校实习的师生学习,这是作好生产实习的重要保证。
在实习中有的同学积极性很高,会不顾健康地工作;有的同学因一时钻不进去或遇到困难而丧失信心;有的在实习中途产生松劲思想;有的在实习快结束时急于回校回家,忽视了总结等等。这些也需要我们团组织随时向党委反映情况,配合各方面细致地进行思想教育。
一、家庭对大学生犯罪的影响
家庭是大学生身心成长的摇篮,是社会的细胞,人从出生到青年期,多数时间是在家庭中与父母一起度过的,而这一时期正是人的社会化最关键的时期,父母在孩子的成熟历程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家庭关系对大学生犯罪有着深刻的影响。大量的有关青少年犯罪研究资料表明,家庭与青少年犯罪有着最直接的关系。
1、家庭教育的失当是青少年犯罪滋生的土壤。我国的家庭教育失当现象相当严重,主要存在着的教育方法有溺爱型、粗暴型、放任型。其中大学生家庭存在的溺爱型最为普遍。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容易出现两个极端,不是漠不关心,放任自流,就是过分保护与干涉;不是专制粗暴、惩罚严厉,就是偏袒和溺爱。这种极端化教养方式很难使青少年实现正常的社会化,往往形成不良的习惯和人格,而这些不良的习惯和人格正是犯罪的内在动因。同时,家庭教育的失当还表现在教育的内容上,在高考指挥棒的压力下,家长关注的是孩子的分数,忽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发展、健全人格的培养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2、家庭结构的残缺也会影响大学生的成长。调查数据显示,单亲家庭(破裂家庭)出身的青少年犯罪高于正常家庭的孩子。家庭残缺使教育功能减弱,甚至失去家庭教育功能,一方面可能为了补偿而过分溺爱,另一方面又有可能造成对子女情感淡漠。在这种环境下的孩子往往孤独怪癖,一旦遇到挫折,无法找人倾诉,很容易走极端。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因为缺乏父爱或者是母爱而在求学过程中遭受同伴的讥讽、排斥养成自尊心强、抗挫能力弱、爱面子、逃避、好强、心胸狭隘、嫉妒心强的个性。
在内心里他们渴望和正常家庭一样享受父母的关爱,外表却装作冷酷无情让人难以接近。他们的心理年龄比一般同龄伙伴要偏大,在他们求学过程中,最害怕的就是别人的嘲笑和同情。一旦被同学当作取笑的对象,或者他人不小心损害了自己的利益,他们会报复对方,触犯法律。
二、大学教育及管理对大学生犯罪的影响
1、大学教育体制存在缺陷
在当代大学教育中,学校相对重视专业教育,忽视德育教育和劳动教育;文化教育内容枯燥,形式单一,而品德教育又形式化,两者在一定程序上与实际脱节。虽然目前高校素质教育已开始启动,对教学课程的设置作了相当大的改革,但对教育和学生违法犯罪之间的密切关系仍未予以充分重视。法制教育流于形式,学生学习目的是考试及格,不要补考或重修;教师讲授限于完成教学工作量甚至带课费。究竟课堂教育效果如何,往往没有一套有针对性的科学的方法来衡量,因此学生心理和思想问题是否能够解决,可以解决多少也就成了很随意的事情。在这种教育模式下,部分大学生法制观念淡薄,人生观、价值观未能正确树立,对社会、人生产生错误的认识,最终导致道德沦丧,犯罪发生。
2、大学学生管理相当薄弱
首先,高校扩招使管理资源相对不足。随着高校近几年的飞速扩招,高校出现教育资源紧张、管理不到位、后勤服务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并成为制约高校发展、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其次心理健康问题管理没落到实处。高等学校心理环境相对落后、高等学校心理调查工作滞后,心理干预无力。较忽视贫困学生、家庭特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在客观上放任了情绪丰富化、强烈化、心境化的大学生价值观的混乱,引发认知不协调,甚至导致部分大学生自我封闭、自我否定、怀疑人生。这些都造成高等学校心理环境相对落后的现状,有不少人也正是由于在这种环境下,心理问题不能解决,心理异常程度越来越严重,一旦遇有契机,很容易导致出现犯罪行为。
再次,为了确保学校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专门制定并颁布了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往往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最终使问题处理打大折扣。而长期有规无循,最终丧失威严,也令少数学生有恃无恐,不断做出违纪行为。管理力度不够的另一个表现是,对本为数不多的校纪处理,基于某些考虑,不能及时公布于众,使得他人从中受到警示。同时,由于教育目标追求功利,学校把一切工作都纳入量化管理,通过打分测评等方法评优,把一切管理手段和标准量化,把学生的一切行为都与分数挂钩,导致以利益相诱惑的恶性竞争。这种恶性竞争很容易导致学生心理的失衡。
三、社会因素对大学生犯罪的影响
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表现在:由它带来的无序性引发了人们思想上的某种混乱,使得少数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偏轨和倾斜。他们趋乐避苦、追求享受,当通过正当渠道不能达到目的时,其中一部分大学生就会采取犯罪的方法来实现。同时,物质利益成为现实生活的重头戏,许多大学生错误地以物质利益为尺度去评价个人得失,这诱发了一些大学生进行抢劫、盗窃、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同时,市场经济带来的社会分配不公、消极腐败现象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也产生影响。
《教师报》是面向全国教师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报纸。《陕西教育》是由省教育厅主管、陕西教育报刊社主办的优秀教育期刊。《新新小学生》、《新新初中生》、《高中生》等是面向广大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类报刊。长期以来,《陕西教育》、《教师报》等报刊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围绕全省教育中心工作,大力开展宣传报道,为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了进一步发挥上述报刊在教育宣传中的重要作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教育报刊在我省教育宣传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一定要充分认识教育宣传工作的重要性,把教育宣传列入年度工作总体规划之中,认真部署,抓好落实。要制订年度教育宣传工作方案,构建完整的宣传网络,畅通信息渠道,保证中央和省上关于教育工作的精神能够迅速传达到基层,同时使基层和学校的好做法、好经验及先进典型能得到及时宣传,从而为全社会关心教育、理解教育和支持教育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充分发挥《教师报》和《陕西教育》、《自学考试报》、《西北职教》等报刊在我省教育宣传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要进一步加强与陕西教育报刊社的联系,及时反馈教育信息动态,精心做好选题策划,利用好教育报刊大力宣传党的关于教育方面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及时报道中央及地方教育部门的中心工作和重大举措,推广介绍各地、各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先进经验和先进典型,就社会各界关注的教育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解疑释惑,着力塑造陕西教育的新形象。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生产、教学和科研三者有机结合的教育模式,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就进入生产实际,在一定的岗位上进行实验、实践,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同时,教师根据合作企业的生产需求,确定科研课题,获得的科研成果为合作企业服务。
当前,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仍处于试验阶段,尚未有国家认定的产学研合作的教育模式在全国施行,一些产学研合作经验推广起来也十分困难。因此,本文从中国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必要性着手,分析了中国产学研合作的方式、特点及如何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为各高等学校确立适合自己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提供借鉴。
一 高校实行产学研结合作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最初的职能就是教学,综合传授间接的理论知识。然而,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才和科技的竞争日趋激烈。这就把以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为己任的高等教育事业推向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沿。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教育模式已无法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不能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专门人才的目的。社会的发展呼唤高等教育加强与社会的结合,呼唤学校教育加强与劳动教育的结合,而产学研合作正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模式。
1.产学研合作是高校实现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
产学研合作使教学科研人员站在社会的最前沿,最直接地感受社会经济发展对科研的需求,按照市场规律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从技术市场获取办学资源,充分发掘大学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潜力,用知识创新来充实教学和科研内容,提高教学、科研水平。
2.产学研合作是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学生能直接参加生产劳动和科学实验,提高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直接面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高层次人才的涌现,从而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
二 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方式及面临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内外各种教育理论影响下,中国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形式不断涌现。其主要形式是:
学校选择相关的企业,共同制订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培养目标、方式和计划,使学生在校期间有机会到企业顶岗实践,将学生的专业学习同生产实践相结合,在生产过程中培养动手能力,同时,学生还可以帮助企业做市场调查、产品推销以及形象宣传等工作,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企业负责对学生的实践进行指导和鉴定,同时可以发现优秀的学生,补充企业员工。企业向教师开放自己的信息,以实际案例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高校教师可以担任企业技术顾问,根据合作企业的生产需求,确定科研课题,获得的科研成果为合作企业服务。
但是,由于企业的主体活动是生产经营,高校的主体活动是培养人才,两者存在一定的矛盾。目前高校缺乏激励教师从事与企业联合进行科研的机制,一些高校在评价研究成果时,看重的仍然是学术的数量、发表刊物的等级、论文的获奖情况等,较少关注学术成果的应用价值。因此,相当多的教师热衷从事理论课题研究,而很少考虑市场现实的需求,对企业所需求的应用研究既不关心,又不专研。结果是立项的课题不少,而真正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的课题不多,脱离了合作企业的实际需要,不能为企业服务。
不少企业目光短浅,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善于把自己的企业放到一个产业、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大局中去作战略性的思考,追求“短、平、快”,“立竿见影”。因此企业不愿花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参与产学研合作,影响了教师参与企业科研合作的积极性。合作教育往往容易处于学校“一头热”的状态,企业由合作主体地位逐渐变为学校的学生实习基地。因此使企业在合作中得利是这种合作体制稳定长效的关键。特别是在产学研合作初期,会出现产学研合作所带来的利润不足,使产学研合作难以进行下去。因此,高校应高度重视,进行必要的人才、技术和制度等方面的准备,将产学研合作的投入纳入人才培养预算,特别是要提高教师面向合作企业实际需要进行科研的水平和积极性,为企业技术革新和新产品研发服务,使企业从合作中受益。
以上产学研结合模式的优点在于易操作,机动灵活。然而其弱点主要是缺乏战略层面的合作内容,产学研各方之间没有较好地形成良性互动,产生协同倍增效应不大。
2007年6月10日,国家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等部委联合召开会议,正式提出开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工作,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技术创新体系。在这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参与产学研合作的企业是众多相关企业和机构所组成的产业群;参与产学研合作的高校是根据产业技术创新的要求以众多相关学科所组成的学科群。
实践表明,仅靠个别的学科,或若干学科的简单组合,难以解决当前产业技术创新中所面临的复杂问题。高校学科门类众多,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本来可以带来思维的碰撞和启迪,十分有利于创新。但传统高等教育各学科虽处同一校园,却难以开展实质性的合作研究,各学科“各立门户”“单打独斗”。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成立,促进了产业群和学科群的发展。学科群的形成,有效地促进了知识要素向产业技术创新的集聚,极大地提升了高校为产业集群服务的能力。这种新模式的产学研结合,具有一些明显的特点:企业在产学研结合中占主体地位;产学研结合中产业群与学科群良性互动、协同创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新时代产业发展和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攻克复杂性难题的基本手段,是迅速提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单位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是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途径。由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形成的强大科技合力能使众多企业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因此企业的热情较高,能保证合作的长效性,其缺点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组织协调难度较大,需由政府引导。
三 如何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
产学研合作的机制直接关系到合作的效果,进行产学研合作应注意以下因素:
1.人才培养目标要符合企业的需要
产学研合作的主体是企业和高校,一方是人才的接受者,另一方是人才的输出者,他们的生存与发展是推动产学研合作最主要的动力。对高校来说,首先应主动征求客户对“产品”的要求,重视客户对“产品”使用情况的反馈,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否则就会没有市场,进而失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要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及学校自身的条件,深化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尤其是要进行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制定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而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在于员工的素质,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国外的资金、技术不断涌入中国,这就要求企业也应从自身的需要出发,主动参与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把企业对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新要求反映到学校的教学改革中去,这样企业就可以源源不断地从高等教育中得到称心如意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继而增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2.合作双方要能够优势互补
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中,合作的内容要有互补性。产学研合作的过程要了解联合企业的有关信息(如企业需要什么、条件怎样等);一方面要比较“联合”与“不联合”二者的利弊得失,另一方面要对诸多备选对象进行比较,以选择符合条件的合作伙伴,这是合作取得成功,并保持持久合作的前提。选择合作伙伴时应遵循的原则是:合作者们要具有共同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合作双方要能优势互补。
3.利益的互惠性
产学研合作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利益驱动的合作,由于产学研双方处于不同的领域,存在着利益上的分歧。一方面,由于高校改革力度不够、分配机制不完善、利益分配不公的现象,使得高校教师面向企业、面向市场、面向实际应用主动出击,寻求与企业合作的动力不足、活力不够、能力有限。另一方面,企业为了获得最大利益,虽然对高校的科研成果有一定的需求,但容易产生短期行为,只顾眼前利益、不考虑长远发展,只要企业的产品能维持,就不再投入人力、财力引进新技术,缺乏科技需求的内在动力和活力。吃老本、拼设备,最大限度地使用人、财、物的潜力,这些都制约着产学研合作的进行。因此需要建立互惠互利的利益分配机制,明确合作双方在整个合作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并以协议的形式确定下来,使产学研合作双方受益。
总之,产学研合作模式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正在蓬勃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它不仅能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还能为经济建设做出贡献。因此,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模式,把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引向深入。
参考文献
[1]张炼.产学研合作教育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0(1):93~96
[2]杨友文、叶敏.高校在产学研合作中的地位与作用[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4):81~84
关键词: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卫生职业教育
G715.1;R-4
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 要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加大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力度,依托相关高等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 “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 要完成一大批“双师型”教师培训聘任聘用一大批有实践经验和技能的专兼职教师。职业技术教育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一线职业岗位,它以培养实用型、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1]。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要能理解那些高深的理论,还要会将其转化为作用于工作现场的实际操作,高职教师必须具备“双师型”素质-既懂理论又善实践[2]。我国卫生职业教育教育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尚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可以借鉴参照国外职业教育先进国家在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积累的成功经验。
一、国外职业教育先进国家“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经验
(一)“双师型”职业教育教师资格的界定。德国、丹麦、澳大利亚等都要求职业教育的教师有不少于 5年的专业实践的历;德国和日本对学历要求至少相关专业的硕士。只有美国要求较低―只需要 1年职业工作资历
(二)职业教育先进国家的“双师型”教师的培训方式。日本的职业能力开发大学,是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师资的专业机构;英国采用 “三段融合”的培养模式,即入职前培养、入职时辅导和入职后提高。德国、丹麦根据教师实际情况补充专业技能训练、职业教育学和劳动教育学知识。
(三) 国外职业教育先进国家 “双师型 ”教师的管理模式。我国还没有形成成熟稳定的职业教育师资管理模式。日本、美国、加拿大的职业教育兼职教师人数多于专职教师;美国、日本对职业教师采取短期聘用制,每年根据教学测评决定是否聘任。
(四)国外职业教育先进国家 “双师型”教师的待遇。国外“双师型”职业教育教师在收入、地位、福利上都高于其他类型教师,带来的结果是职业教师是优先的工作选择。
由此可见,国外职业教育先进国家 “双师型”教师建设的特点为:多年的专业实践、劳动教育学理论、任期管理制度加倾斜的激励机制做保障。
二、国外经验对我国卫生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启示
(一)明确界定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任职资格。我国卫生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来源复杂,有医学院校应届毕业生、卫生系统技术人员。但是具备“教师资格证书”和“卫生技术资格证书”是最基本要求。关键问题是卫生职业教师要求的特殊医学理论知识和医技能力结构决定了他们高素质和高标准,决定了其准入机制中必须突出熟练技能型的职业特性。由于各种原因,教师们长期持续专业经历的缺乏制约了教学水平和实现目标[3]。
(二)提供持久培训体系,及时更新知识结构。我国目前主要提供在职教师的培训。补偿教育的优点是用时短,起效快,,沿用的是教师常规培训模式,也适合目前国内职业教育情况。但是没有用人单位参与的培训就脱离了社会应用的需求。目前国内多采取单位顶岗、假期进修的方式,并且在职称晋升条件明确设定,促进执行。
(三)采用聘任制,专兼结合“双师型”教师队伍。兼职教师能够迅速反应社会变化、市场要求保障及时和有效的职业教育,以及迅速发挥社会效益[4]。我国卫生职业教育师资多数来自于普通高校,而要想从医疗单位引进具有实践教学能力的人才现实情况是存在很大的难度,所以兼职教师还是少部分。
(四)建立奖励机制,提高福利待遇。合适的奖励政策能够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稳定性。而教师问题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有效的奖励职业教育教师,从而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成为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要工作。
卫生职业教育为卫生行业培养技术人才,卫生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快卫生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速度。卫生职教“双师型”教师在任职条件、聘用制度、待遇福利、职称晋升方面均需进行相应的改善,才能留住职教人才,促进职教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成艾.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化发展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2014:147.
[2]朱敏.关于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职业,2013(11)61-62.
[3]肖毅.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评估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视角 [J].职业教育研究,2015(2):38-41.
【关键词】专业评估;教学改革
1引言
高等学校的专业评估是普通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补充,也是教育部正在实施的教学质量工程不可缺少的部分[1,2]。一方面,专业评估的等级是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签,另一方面,专业评估是加快电子信息类专业评估的重要契机,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3,4]。2018年12月22日,安徽省电子信息自动化及通信类专业合作委员在安徽工业大学召开,确立了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及标准,揭开了省内相关专业评估工作的序幕。本专业于2019年3月,积极开展各项迎接专业评估的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进行了多项改革,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2专业改革措施
2.1构建层次高、应用型的师资队伍。以人才强校作为第一战略,多渠道、多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充实教学、科研强干队伍,整体提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师资队伍的水平;进一步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力度,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引领优势,推动学科建设和发展;引进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充实专业一线教学的师资力量,大力改善应用型师资队伍结构。完善并落实有关应用型师资队伍构建的多项政策与措施,对“双能型”教师培养进行柔性的经费资助,充分利用寒暑假,有计划地选派相关专任专业教师赴企业、事单位工作的一线,进行专业实践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培训,以打造出一支专业技能强、实践水平高的“双能型”师资队伍,大力提升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着力提升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2.2优化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在保证专业基本规格条件下,压缩课程的总学分及总学时,对专业课程体系做整体优化。构建电子信息类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实践教育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有机衔接和比例协调的课程体系。对通识教育课程进行着力优化,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精心构建,以专业大类为单位将学科基础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间的壁垒逐步打通,逐渐形成较为完备的课程体系,密切关注课程之间内在联系,形成聚焦人才培养质量的课程矩阵,坚决杜绝因人设课、内容重复等现象。改革课程教学内容,降低理论课程讲授学时,修订课程教学大纲,融入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工程师认证知识,突显工程能力培养。既要做好课程内容的整合和衔接,也要更新和补充工程认证知识。在专业培养的组织实施过程中,通过选择课程群内的专业核心课程为抓手,进行精心设计,实施优质课程建设,从而达到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通过安排专家科研讲座、企业工程师项目授课等方式,加强学生对最新专业前沿和工程知识的掌握,拓宽了学生专业知识结构,增强了学生工程能力培养。2.3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和劳动教育。牢固树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实践教育、专业教育等相互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制,让创新创业教育全面贯穿人才培养的整体过程,丰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及创新创业能力的重点培养。将学生的创新潜能得到极大地激发,创立创客空间与孵化基地,以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条件,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2.4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夯实实践基地建设。设置数量充足、内容丰富的实践课程。要使得实践教学环节前后衔接、阶梯递进,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相互结合、有机促进。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加强实践育人功能,整合校内外的实践教学各方面资源,着力建设实验实习实训平台,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遴选建设一批优质实践基地,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实践教学学分比例,构建更加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推进与企业、行业部门共同制定实践教学环节。推进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与工程实践和专业实践相结合。以安庆市经济开发区和筑梦新区等相关企业为依托,并联系省内外各大型企业和公司,实施校企合作,共建教学实习实践基地。在校内外已有的教学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再建设2-3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2.5改革课堂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丰富考核考查方式。大力推进混合式教学与翻转课堂,并与小班教学相结合,推动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智慧学习环境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并与课程多方位融合,大力采用虚拟现实及混合现实等多种方式方法,整合优化课程资源。推进“研教结合”。减少教师的课堂讲授时间,增加学生的研讨学时,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精心设计课程考查考核内容及方式,加大过程考核,在把握课程特点与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对合理化、可操作性强的多样化考核方式进行探索。2.6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管制度,以期初、期中、期末为节点,开展教学检查,随时随机抽查教学进度、教学文件及教学质量。定期开展多项教学研究及教学活动,利用互相听课和公开课多种形式,增强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学习和交流,形成优异的教学氛围。完善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教学质量负责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听课制度、教学检查制度、学生评教制度、教学信息反馈制度、教学事故处理制度、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制度等。
3取得的成果
3.1课程体系优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于2003年首次开始招生,期间经历了2008版、2010版、2014版、2018版和2018(2.0)版等5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每次修订均是遵循学校的发展定位和教务处出台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性原则意见,结合学院的发展规划、发展基础以及市场需求,做到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准确,培养过程与毕业要求吻合,课程体系不断优化,总学时学分不断压缩,实践学分学时不断加强,特别是最新修订的2018(2.0)版人才培养方案,全面对标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构建社会责任感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三位一体新机制。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创新创业,充分体现了强化实践环节、创新创业与社会责任教育教学三位一体的模式改革与创新,实现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深度转变。3.2师资队伍建设加快,教科研水平大力提升。本专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责任心强、学术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师资队伍。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任教师队伍中,教授人数占专业课教师总数的16.7%,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的83.3%,具有博士学位(含在读博士)的教师占比55.6%,45岁以下青年教师比例为83.3%。近几年,获得教学质量优秀奖、各级各种先进荣誉的教师达到27人次。在教学研究方面,发表教研论文14篇,获得省级教研项目达21项。实现了电工电子、嵌入式系统设计、光纤通信、通信系统原理、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Matlab程序设计及应用等多门主干课程的教学与研究的相互促进。3.3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创新型人才。在实践教学环节方面,已形成独具特色的“3+1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产学研结合是推动科技创新的有效举措,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积极推进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和学生与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产学研合作,先后建立了21个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这些基地充分满足了实践教学需要。本专业学生在竞赛、科研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在科技创新竞赛中获奖20多,发表学术论文3篇,申请专利5项,创新创业省级以上项目15项,就业率逐年上升。
4结束语
当前,我国的高等学校教育处于全面改革的关键时期。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专业评估对于本专业的改革、创新及长远发展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可以实现高校专业更好的自我评估及考核,可以加快电子信息类本科教学改革,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以期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工程应用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韩鹏,李岩,宋昕.基于专业评估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培养与质量保障[J].高教学刊,2017(10):43-44.
[2]张彦通,韩晓燕.积极实施专业评估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体系[J].高教探索,2005(2):50-51.
[3]宋倩.高等学校应用性本科专业教育评估体系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原因;教育
0 引言
由于目前社会劳动力的过快增长,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供需关系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毕业生就业由过去的供不应求变为就业难。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分配就业制度由国家统一分配转向不包分配、学生自主择业。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已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家教委于1997年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指出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开展毕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在严峻的就业压力形势下,如何认识就业难的原因,开展就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已是高职院校的当务之急。对此我们谈点认识,以期抛砖引玉。
1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1 社会原因
首先,社会当前存在着突出的就业压力。目前,社会上劳动人口增长过快,相对于经济和吸收就业手段说来严重过剩。据劳动部门预计,今后10年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此外,今后农村剩余劳动力有1.2亿要向城市转移,而城镇剩余劳动力和隐性失业者又近9000万人,下岗职工失业突出,每年有数百万职工下岗。其次,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就业率下降。依照国家发展高等教育的有关政策精神,高校扩招会虽然延续至2010年已告一段落,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将会持续增大。其直接后果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下降。据有关部门统计,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699万,创历史新高,而用人单位招聘岗位下降10%至15%,北京、上海毕业生签约率一度不足三成,不少人惊呼大学毕业生面临“史上最难就业年”。再次,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理解和要求的偏差。目前,社会用人单位往往过于考虑所招聘的人才能否给单位带来经济效益,在招聘考核人才时,既注重人才的知识素质、工作能力,又注重大学生的文凭程度,对国内外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往往抢着要,而对没有什么名气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则兴趣不大。最后,毕业生的就业制度改革尚不配套,供需信息还不畅,不正之风干扰仍较为严重。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仍受着人事、劳动、户籍等制度的制约,限制了人才的合理流动,制约了毕业生主动选择就业地、就业单位的自由;供需信息服务还较为落后,社会、用人单位、学校和毕业生之间还缺乏有效的供需信息网络;在“双向选择”中,还存在着“人情”、“关系”等不正常因素的干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未能得到完整的体现。
1.2 学校原因
首先,学校培养的人才和社会需求存在脱节。学校往往不能顾全市场经济效益和社会国家利益的需要,表现在一些专业符合社会国家利益的需要,但需求量很少,而个别专业又非常抢手,供不应求。这样不可避免地造成教育与社会,培养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其次,专业设置的滞后性。在专业设置上,缺少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主动性,跟不上社会需求的变化。总是跟着市场走,缺乏超前思考和详细的论证,盲目上所谓热门专业,致使某些专业泛滥,形成供过于求。再次,目前学校尚未注重培养一专多能、受社会欢迎的复合型、应用型乃至创业型人才。其一,受学校教育机制的制约,大学生进入学校后,很难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专业的再选择或进行多专业的学习;其二,高职院校教育的改革步伐跟不上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目前,世界教育已向创业教育的方向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创业能力,但我国在这方面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再次,目前高职院校在人才的培养方面,没有突出自己的特色。高职院校是为社会输送适应生产、服务管理等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中高级技术人才,但目前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实践能力上并不比普通高校的学生强,甚至由于强调知识、技能等智力因素的培养,而不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加上生源素质本来就较差,导致一些毕业生存在心理素质差、思想道德素质低、社会适应能力不强、吃苦精神不够等问题,丧失了高职院校学生应有的良好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他们的就业困难。最后,不重视就业教育,不注重教给学生必要的求职技巧和提供咨询和指导,使之缺乏必要的就业知识和技巧。
1.3 学生原因
首先,受不正确的就业观的影响。目前,受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的不良影响,学生在就业观上出现偏差,盲目追求自我实现。在择业时,不愿到基层、艰苦地区就业,注重现实利益,一味地追求体面的职业,置国家的需要与事业于不顾。这种脱离实际,期望值过高的就业观,势必使一部分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影响其顺利就业。其次,受不正确的心理影响。主要表现在:其一,从众心理,不从自身的能力、特点出发,而是采取不切合实际的从众行为。其二,依赖心理,在择业时把希望寄托在拉关系、走后门上,甚至依赖家长出面与用人单位洽谈。其三,挫折心理,由于对社会认知少而肤浅,在求职时一遇到挫折就感到脸上无光,甚至心灰意冷,自暴自弃。其四,犹豫心理,在面对两种或更多的就业机会时,陷入犹豫不决的心理冲突中,举棋不定。其五,怯懦心理,有的大学生在读书时不注重人际交往,存在公关、竞争意识和能力薄弱,在就业市场中畏畏缩缩,不敢也不会推销自己。其他还有焦虑、自负、自卑、保守等不良心理,不一一而论。再次,缺乏独立创业、自我就业的能力。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尚未普遍开展创业教育及创业人才的培养,致使学生缺乏独立创业、自我就业的能力。最后,缺乏必要的求职知识和手段。求职过程需要学生从知识、能力、心理等方面做好准备,综合运用掌握的理论知识、就业信息、求职技巧,才能把握就业机会。而大学生往往没有受过较为系统的就业教育,缺乏必要的求职知识和手段。
这些问题的存在,要求我们采取相应的对策,制定相应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2 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对策
2.1 提高社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
首先,社会要确立合理经济发展战略,增强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选择推进技术进步和兼顾扩大就业的战略,在保证技术进步条件下尽可能扩大吸纳劳动就业能力,这应是总体战略的基本立足点。此外,要深化企业改革,实施再就业工程。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的职工下岗和失业问题比较突出问题,需下大力量整顿。一是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二是实施再就业工程,三是建立可靠的失业保障。其次,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加大改革力度,逐步实现招生―培养―就业改革的协调配套。各级政府要从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战略出发,在政策制定时注意积极吸引和接收高校毕业生。政府要为学校的分配、用人单位的选拔人才创造一切条件,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杜绝“人情”、“关系”等不正常因素的干扰,真正体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此外,社会要设立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的工具,建立社会、用人单位、学校和毕业生之间有效的供需信息网络,使各方及时了解有关信息,保证需求者平等享用。
2.2 高职院校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首先,针对目前存在的培养与需求相脱节的实际情况,既要充分发挥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晴雨表”作用,又要结合社会的发展,对社会未来人才需求进行分析和定位,将社会需求情况反馈给计划招生部门和学校,真正做到按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同时改进教学内容,调整课程体系,实行学科交叉,文理渗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应用型乃至创业型人才,从根本上促进和改善毕业生就业工作。
其次,成立就业指导中心,建立一支就业指导队伍。学校要成立专门的机构――就业指导中心,建立一支精干的专兼职相结合的队伍来从事就业指导工作,使学生的就业指导机构化和专业化。要让那些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有强烈的事业心,熟悉职业选择的理论、方法和技巧,有较强的社会工作能力,熟悉国家现行学生就业政策和规定的教师指导学生的就业,使就业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再次,高职院校在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教育原则基础上,要确立以创业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观。要使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而且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高职院校必须把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其教育的基本目标。对此,高职院校必须开设创业学课程,在各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以及教育评价制度中渗透创业教育。同时强化创业实践活动,尤其要注重与社会企业开展联合,创建创业园区和创业实践基地,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
第四,组织相关活动,开展就业指导。由就业指导队伍举办各种讲座,介绍我国国情、就业现状、就业政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开展就业心理指导,针对学生的一系列不良心理,进行分析,帮助毕他们做好就业心理准备,调整好择业心态。同时,重视个别咨询工作,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确定正确的择业意向;鼓励学生增强自信心和竞争意识;对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上岗、就业方面知识的讲解,应聘、竞聘等技巧方法的传授;举行一些应聘、招工模拟实验,带领学生到人才交流市场参观、体验等活动。
最后,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劳动教育和品德人格教育。通过劳动实践,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珍惜劳动成果,养成勤劳俭朴、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通过强化道德教育,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素质、心理素质、法律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协调统一与全面发展,使之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创新能力和开拓意识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2.3 毕业生要提高自身就业能力
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要加强理论学习,掌握必要的求职知识和手段,要考取外语、计算机、上岗证等证件;要注重自我修养,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要积极进行各类文章的写作与发表,参加科技制作和科研课题的研究;要担任社会工作,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强竞争实力,力争达到一专多能,全面发展,以提高自身的就业和创业能力。此外,毕业生要准备好求职资料,明确求职资料是毕业生综合实力、综合素质最具说服力的证明,要准备好自荐信函、个人简历表、学校推荐表和各种证书复印件,以便在竟聘中更好地推销自我。
由于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往往牵涉面广,时间紧任务重。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力以赴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参考文献】
[1]康敬群.大力加强社会实践 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
[2]刘远柱.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的定位、缺失及对策[J].理论月刊,2011(04).
[3]刘璞.大学生就业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J].继续教育研究,2010(12).
关键词:知行统一 外语专业 实践教学
一、前言
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自于实践,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实践教学环节是高等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十分重要,关系到整体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规定:“课堂教学要与学生的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相结合。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扩展,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应以课堂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活动应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发展个性,提倡人人参,培养合作精神。除参加校内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外,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外语学科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外语实践教学有其明显的优越性和必要性。
二、实践教学的内涵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一对相对的概念。实践教学应当包括课内理论教学之外的任何实验、实践类教学。换句话来说,“外语实践教学在总体上可以分为校内实验教学、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外语实践教学有多种形式,比如校内英语角活动、英语文化周活动、英语艺术节活动、读书报告活动、撰写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等活动。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实际上就是要做到知行统一。
三、外语实践教学的理论依据
语言学家詹姆斯•卡明斯将语言水平分为两个层面,即认知或学术语言水平以及基本的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技巧。前者指语言学习者在缺少人际交流的语境中所达到的、在课堂练习或测试中以语言形式为中心使用的技巧;而后者则是指语言学习者人际思想交流的能力。后来卡明斯又提出了“弱语境”和“强语境”的理论观点。他认为,课堂教学的主要部分属于“弱语境”范畴,而人际间面对面的交际则属于“强语境”的范畴。相比之下,强语境能使学习者获得的语言技巧更直接、更有效一些。实际上,强语境就是指作为课堂教学之延伸和补充的课外实践教学平台。因此,搞好外语教学,既要重视“弱语境”的课堂教学,更要尽可能多的组织学生参加“强语境”中的语言实践活动以获得更多更有用的语言输入,从而更有效地内化所学语言。为此,根据教学大纲和培养计划的要求,在教师指导下定期开展层次不同的实践教学活动就显得十分必要。现在,我校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实行了“三加一”的培养模式,这实际上是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重大举措。
四、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主要做法
外语系一直重视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实践活动大大超出了培养计划规定的语言实习、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等三项课外教学活动。我们还采取了其他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做法。
1.外语角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外学习生活,加强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我们充分利用外教资源,每周定期的举办英语角和日语角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大胆开口讲外语,提高了学习的自信心,同时,也加强了同学们之间的彼此沟通。此项活动也有我系青年教学积极参加,加强了师生间的联系。
2.全真外语周活动
截止今年,我们连续举办了三届“全真外语周”活动,此活动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语音大赛、歌曲大赛、演讲大赛和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该活动参与者并不局限于外语系的学生,其他各系的同学也都踊跃参加。通过活动,同学们大大提高了语言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好外语的信心。
3.外语小品比赛
为了增强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力和交际能力,外语系每年都举办小品比赛,参加比赛的演员来自全校各系同学。他们表演的小品,有的是来自外国名著,有的甚至于是在老师的帮助下自己原创的。这种活动也非常受同学们的欢迎。
4.参加各种校外竞赛活动
组织本系或全校同学参加校外竞赛活动十分丰富。比如,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河北省高校外语演讲大赛、外研杯全国辩论赛、亚洲大学英语辩论赛、东北亚国际英语辩论赛等,显然,有的比赛的层次是很高的。我校选手在各种比赛中多次获得大奖,尤其是英语辩论赛,为提高我校的知名度作出了贡献。
五、今后的努力方向
由以上可以看出,校内实践教学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也卓有成效,但还有不足之处。外语系的校外实习基地在数量上还偏少。不能满足我系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等活动的要求。今后要加强和外界的联系,争取再建立几个实习基地。
六、结束语
在2010年7月13日-14日举行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多样化、个性化、创新型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环境和机制,着力培养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方面人才,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加强劳动教育,着力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加快改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状况。要把人人可以成才的观念贯穿教育全过程、贯穿社会各行各业,把培养人的创造性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有机统一起来,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和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更加重视打牢创新基础、倡导创新精神、激发创新活力,更加重视发展创新文化、完善创新机制、营造创新氛围,大幅提高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能力和水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提高教学质量离不开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把各个环节落到实处,必须大力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每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英语专业教学大纲[M].
[2]胡国洪.论外语实践教学三个环节的建设[J].成都大学学报,2008,(5).
关键词:思想道德现状;形成原因;教育途径
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是高校在新时期重要的政治任务,作为占据高校规模半壁江山的高职学院,于此尤显任重道远,因为,当代高职学生的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状况不容乐观(这是素质教育之根本)。因此,加强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成为我们潜心研究并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当前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状况及其特点
(一)高职学生政治思想稳定、健康,政治鉴别力较强,政治取向务实积极,但政治选择的功利化倾向突出,政治心态幼稚 :政治思想稳定健康,是因为他们耳闻目睹了改革开放的成就,亲身感受着祖国的发展和进步,对中国改革和发展充满信心;政治鉴别力较强,是指他们对政治问题的分析更趋冷静和理性化,不再容易被某种思潮或某种势力所左右而采取过激的行动;政治取向更加务实、积极,是他们已认识到个人的成长不能脱离现实的政治环境,主张在现实的政治环境下寻求个人的全面发展。
但也必须看到,高职学生在政治思想和政治观念上也存在着一些矛盾、困惑和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表现在: 部分同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的、片面的、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层面上,对现实社会政治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感到困惑不解。一方面形势大好,一方面问题不少,对这种矛盾的现象他们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因此透过表面的冷静,高职学生的内心潜藏着浮躁和不安。
(二)高职学生积极进取,敢于竞争,人生价值积极向上,但在价值主体、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上表现出自我化、实效化、短期化的特点 :高职学生的人生价值观还是不成熟的,绝大多数高职学生还不能用理想的价值目标来指导实践,当他们人生价值的目标和现实利益发生矛盾时,一般倾向于现实利益的考虑,价值选择和价值实现上的实惠性和功利性倾向比较明显。
(三)一些家庭经济较差的学生,知道艰苦朴素,只在学习上和技能特长上攀比竞争,这是积极健康的行为:但相当一部分学生生活追求新潮,贪图享乐。在生活方面,推崇及时行乐,吃讲排场、穿讲高档、玩讲多样、相互攀比、超前消费。甚至一些来自边老山区的学生出现不惜“借钱过好日子”,而对提倡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粮嗤之以“小农意识”;在学习方面,贪图安逸,缺乏积极进取向上精神,声称“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的所谓“治学原则”;在爱护保护他人成果方面,表现出道义上的缺失,随意破坏、剽窃事情时有发生。
二.影响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的基本环境因素分析
(一)国内外形势的影响,刺激了学生积极向上的情绪:十七大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增强了青年学生对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认同感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增强了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性2、高等教育改革、校园环境状况对高职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了新的冲击和影响:“招生、择业”等分配制度的改革,一方面促使学生更加注重勤奋学习,注重能力锻炼,完善知识结构,努力成才;另一方面,学生家庭高额的教育投资强化了他们的效益观念,学生及其家长开始注重教育回报,对高校办学条件,教学、服务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收费制还使学生对报效祖国、回报社会的责任感有所淡化。同时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招生范围迅速扩大,而教育经费的投入则显得严重不足,学校的办学资源出现严重短缺和全面紧张,再加上为创收而招收的各类成教学生在校内居住对学校校风的冲击,校园周边“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导致了一些学生行为失范。3、家庭教育欠缺和过分溺爱,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十分明显:一些家长宁愿自己吃苦受累,节衣缩食,也要让自己的孩子舒舒服服、体体面面上学,对他们有求必应,很少甚至不去过问他们的花费去向,这无疑变相地鼓励了孩子的高消费,滋生了他们摆阔气、讲排场的恶习。
三.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和培养的途径
(一)以加强“两课”建设为突破口,坚持理论武装 :当前“两课”建设的重点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二是拓宽、丰富“两课”内容,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角度,正面回答和帮助学生认识大学期间学习、生活中将可能碰到的一系列问题。2、转变德育观念,发展咨询教育: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以教育者的身份对学生实施教育行为,学生则是以受教育者的身份被动地接受教育,而咨询把学生和老师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老师是以专家学者的身份出现,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体现平等,体现服务。3、在高职学生中坚持进行“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三个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大学阶段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时期,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基本上都形成于这一时期。因此,必须坚持对高职学生进行树立“为人民服务”观念的教育,;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增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4、加强实践教育环节,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社会和善待生活:社会实践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帮助学生走近社会、走近工农、了解国情,引导他们正确全面认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实践教育中,要突出劳动教育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现在的高职学生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是从校园到校园,他们大多数缺乏体力劳动的锻炼,缺乏艰苦生活的锤炼,缺乏逆境、挫折的考验,这是他们的“先天不足”,这势必对他们全面素质的提高产生直接影响。
参考文献:
【关键词】物业管理,典型工作任务,项目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教育部文件倡导“校企深度合作”,并指出高职院校要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要致力于提升高职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与关键能力,关键能力又包括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就是学会做事,社会能力就是学会与人相处,而在关键能力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人的价值观取向。为了实现高职教育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目标,作为职业教育者必须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被认为是目前较有效的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它是通过“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通过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等各环节,完成项目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典型工作任务(Professional tasks) 来源于企业实践,是职业行动中的具体工作领域,也称为职业行动领域,它是工作过程结构完整的综合性任务,反映了该职业典型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过程能够促进从业者的职业能力发展,而且完成该任务的方式方法和结果多数是开放性的。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关键在于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总结及归纳。
项目教学中的项目与典型工作任务之间的关系如何呢?项目教学法通过“项目”组织教学,所设置的“项目”应包含多门课程的知识及多个工作任务。项目课程是以工作任务为起点设置的,课程内容所包含的知识和技能是职业化的且与工作任务密切相关的。尽管项目课程是以工作任务为核心选择课程内容,但其课程内容并非一个个工作任务的简单叠加,而是围绕着经过归纳的典型工作任务来进行,严格来说是围绕着基于典型产品或服务的活动来进行。活动是项目课程的基本构成单位,而每一个活动是由若干工作任务构成的。这是项目课程明显不同于任务本位课程之处,即项目课程不局限于单一的工作任务,这同时也是项目课程对任务本位课程的发展之处。
因此,在提炼归纳出职业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后,通过打破任务之间的界线,突出任务之间的联系,以培养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实践为基础,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引领,以项目为载体设计课程,实施项目教学。
二、理论基础
关于“人”的学说中指出,人的本质是劳动,是需要、交往和意识,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正是由于人的这些本质的存在,才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职业,而在各种职业活动中,人们又总是在通过各种方式体现着自身的本质。因而职业是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职业教育一定要遵循人的本质理论,即人的实践活动观。
项目教学法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经过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思潮。2003年7月德国联邦职教所制定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把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程或事件,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按行动设计教学思路,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综合职业能力。
我国的职教政策要求职业教育要坚持以能力为本位,强化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教育部文件提出要“强化学生素质培养,改进教育教学过程。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重视实践教学、项目教学和团队学习”,这都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指明了方向。
“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是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方法。在职业教育中,项目教学法有其独特的优势,它与职业教育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是契合的,也同样是遵循关于人的实践活动观的。
因此,探索典型工作任务引领下的项目教学是遵循理论,贯彻国家职教方针,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理论基础是正确和坚实的。
三、研究实施过程:
(一)前期研究。在《物业管理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引领下的项目教学探索》课题立项之前,我们已经组成校企联合课题组,共同进行《物业管理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研究》课题,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公开出版了《物业管理工作教程》专业教材,初步解决了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现阶段新的课题研究任务就是配套实施行动导向的教学,构建“导向特定学习结果的一步步程序”,进一步解决怎么样教的更好的问题,即如何以教材所列出的典型工作任务来实施项目教学。
(二)准备阶段
1、组建由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组成的联合课题组,统一思想,明确课题研究思路。
2、进行相关研讨及学习《职业教育学—原理与应用》(黄尧主编)的第六章职业教育课程论,提高课题组全体成员的理论水平。
(三)实施阶段
1、专业教学团队分工协作,以《物业管理工作教程》中提出的52个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提炼总结出学习型工作任务,结合实际工作过程设计实践与项目课程,编制《物业管理专业项目教学任务指导书》。
2、实验班在校外实习基地居物业公司实际管理的物业服务项目中,以《物业管理工作教程》作为专业教材,进行物业管理基层工作岗位的实践教学,为之后的项目教学打基础。在此过程中结合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引入“知晓、理解、评价、行动”四步循环法对学生进行 “以尊重待人、相信自己”等十五个模块的价值观教育课程。与此同时,教学团队完成《项目教学任务指导书》的审稿定稿工作。
3.利用《项目教学任务指导书》组织项目教学。项目教学考核采用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①过程性考核:主要从平时出勤、过程参与程度、工作学习态度以及完成任务情况等方面进行考核。②终结性考核:是项目教学学习成果的综合评价,在过程性考核成绩的基础上,综合学生自评、企业管理指导教师评定及业主评定而成。
(四)评价总结阶段
1、课题组做课题研究总结。
2、实验班参加企业顶岗实习的面试与选拔,检验我们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实验结题时,我们实验班的学生100%以优良的成绩经过了企业的面试选拔,进入物业服务企业及其他相关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四、成果与反思
(一)成果
1、完善了《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其中包含《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之能力指标体系》及《物业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三年高职)》。
2、编制《物业管理专业项目教学任务指导书》。在《物业管理工作教程》基层管理岗位和经理岗位所列的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结合物业管理项目获取到管理服务的实际工作过程,经过归纳、总结及教学序化处理,形成了14个学习性工作任务,即教学项目。
3、经过项目教学组织与实施,教学团队的综合能力有很大提高。
此课题的研究成果可为高职管理类及服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提供经验,有一定推广价值。
(二)反思
1、项目课程的开发还应进一步深入,要在校企深度合作的条件下,注意项目课程与企业生产任务的区别及联系,应把项目课程的设计与企业实际工作紧密联系起来。
2、项目教学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综合职业能力的教学方法,故实施项目教学,需加强物业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3、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有些项目的实施无法“真做”,必须要通过“模拟项目”进行,这使教学组织难度增加,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同样受到影响,这是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改进与完善的。
课题组每个成员在经历了研究工作的全程后都感到收获很大。研究工作不但提高了课题组成员教育科研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同时对校企深度合作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与体验。同时,我们应该思考在十会议精神及国家新的职教政策的指导下,我们的工作还应如何继续深入地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
[2]赵志群.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与学习任务设计,《职教论坛》2008年第12期.
[3]马成荣. 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理论与开发研究,中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 2011.
[4]教职成[2011]6号、教职成〔2011〕9号、(教职成[2011]12号)
一、着力构建现代职教体系
积极构建完善的现代职教体系是这次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重要任务。职业教育要实现服务需求的目标,为产业发展培养各种类型各个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必须建立完善的体系,按类型教育特点来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系统构建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各个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办好各个层次的职业院校,打通职业教育纵向的人才培养通道,同时,既要重视学历职业教育,也要加强短期技能培训,并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技能教育,培养树立广大学生的劳动和技能意识,打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横向衔接的通道。
一是积极推进中高职衔接。要努力构建职业学校学生升学成才的立交桥,积极探索以专业对口为基础的技能型高考,实行中、高职相衔接的招生制度。目前我们多年实行的统一文化课招生考试制度,有利于学术型、研究型人才的选拔,但是不利于技能型、应用型人才选拔和培养。按照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要求,建立从初级到高级,从中职到专科、本科、专业硕士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立以专业对口为原则、课程体系衔接为基础的高等职业院校自主招生、技能拔尖人才免试等制度,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打通职业教育学历提升通道,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省教育厅从去年开始进行中高职院校对接培养试点工作,第一批有21所高职院校和55所中职学校参与试点工作,今年又有一批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参与试点。2015年开始,我们要支持本科职业院校招收专业对口的专科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专科职业院校招收专业对口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开展3年中职教育与4年本科教育、2年专科教育以及3年高职教育与2年本科教育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招生试点工作,并逐步扩大招生比例。
二是积极推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衔接。市、县政府要统筹考虑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科学规划和协调发展。在高中阶段,要始终坚持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办学规模大体相当的要求。普通高中招生要严格实行“三限”政策,要更多地鼓励、引导学生就读职业学校。各级政府要切实改变对教育工作的评价主要与高考升学率挂钩的做法。不能只关注考取了几个北大、清华,一本、二本的学生,必须关注全体学生,为所有的学生成才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普通教育学生要加强劳动教育,进行基础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在普通中学开设技能课程,组织普通中学学生到当地的职业学校或公共实训中心进行一些基本技能训练,使他们在训练中找到劳动的乐趣,形成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良好品质。现在从小学到中学、大学,都存在以知识、分数代替能力、品德的现象,我们必须改变这种现状。高等学校要实现转型发展,今后我省相当部分高校都要办成技术型、应用型大学,少办研究型、综合型大学。而这当中,特别是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高校时,都应该定位为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
三是坚持学历职业教育与非学历职业教育并举。建立完善的职教体系,要高度重视加强各类短期技能培训,建立终身学习制度。要充分利用职业院校的良好资源,面向在职职工、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残疾人、失业人员广泛开展职前培训、职后培训、转岗培训等各种形式的培训。要有针对性地开发培训课程,实施“培训包”式的培训服务,提高培训效率和办学效益。在县一级,要重点加强县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拓展县级中等职业学校的服务功能。县级政府要统筹各种政策性培训任务,利用职业学校的资源优势来统一承担这些培训任务,使县级中等职业学校在完成学历教育任务的同时,成为本地的实用技能培训中心、就业转移培训中心和普通中小学生劳动技能教育的训练基地。
二、着力推进中等职业学校达标建设
按照省政府的工作部署,省教育厅已启动达标中职学校建设工程,印发了《江西省达标中等职业学校基本标准》,并审核确定了一批达标职业学校,安排了专项资金支持。今后几年全省上下要加大工作力度,推进中等职业学校达标建设。
第一,必须坚持“一县一所”的布局要求。除了少数不举办高中阶段教育的城区,其他县、市、区必须办好一所达标中职学校。这既是《职业教育法》对县级政府的要求,也是县级职业学校承担的任务具有其他学校不可替代性所决定的。各县要根据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要改变重普教、轻职教的现象。要强化教育督导的作用,加强对县级政府履行职业教育发展责任的督导,对没有办好一所达标中职学校的县(市、区),不能评为教育工作先进县。
第二,市、县政府切实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规定,要建立与办学规模和培养要求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改善职业院校基本办学条件。要制定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或公用经费标准,并根据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制定以同级财政投入为主的资金分担办法。明确规定,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这为加大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提供了经费政策保障,各级政府必须落实到位。各市、县要根据本地的产业发展需要和职业学校实际情况,加大对经费的统筹力度,认真做好达标学校建设规划,出台政策激励、推动本地达标学校建设。
第三,必须统筹推进达标学校建设与资源整合工作。据统计,全省现有534所中等职业学校,但多数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不具备,实习实训设施缺乏,专业师资不足,办学规模很小,办学效益低下,办学水平不高。根据本次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和省政府《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各市、县(区)要加大统筹力度,对没有达到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学校,实行“关、停、并、转”,鼓励优质学校采取兼并、托管、合作办学等形式,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整合办学资源,推进达标学校建设。按照“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结构优化、特色鲜明”的总体思路,加大中等职业教育资源优化整合,通过努力,使全省保留300所左右的达标中职学校,使其办学条件和规模保持与普通高中大体相当。
第四,要高度重视加强职业学校专业标准化建设。专业标准化建设是达标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各设区市要根据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和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合理规划专业设置,避免专业设置重复。要科学制定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标准,明确专业建设的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实训室装备标准、专业师资配备数量等,保证专业教学质量和水平。省教育厅将实施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重点推动一批专业标准建设,大力建设一批高水平的职业院校和专业,大幅提升我省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和服务水平。
三、着力建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机制
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2008年以来,我省提出“坚持三个立足,建立四项机制,实行九个对接”的职业教育办学思路,并围绕这个思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校企合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我们要看到,目前校企合作普遍存在学校积极性高、企业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下一步,我们要在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真正做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实现校企实现深度融合。当前有几项工作必须加快推进。
一是加紧研究制定推进校企合作的意见。要通过制定规范性文件来确定校企合作的内容、合作的方式,规定企业在技能性人才培养方面应承担的责任,以及承担培养任务后应享受的相应权利和优惠政策,使校企合作规范化和长效化。
二是要建立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人员与学校领导、骨干教师双向挂职交流制度,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推动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建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实验实训平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职业教育研究所、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建立企业和职业院校之间实行订单式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制度。
三是要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改革。在地方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的统筹下,在职业院校和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培养高技能人才。制定现代学徒制相关政策、制度、标准。建立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报酬制度,鼓励企业建立对学徒制学生给予一定劳动报酬等相关政策,对学徒制“师傅”“教师”给予一定报酬的制度,等等。
四、着力加强“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专业教师缺乏是我省职业院校办学的一个瓶颈。很多职业学校办不好,不是没有设备,而是缺少一批“双师型”“师傅型”的专业教师。据统计,全省职业学校生师比是28∶1,而国家要求是12.5∶1,全省专业教师缺额很大。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扩大职业院校专业教师队伍规模,优化师资结构,提高专业素质,加快解决生师比过高、“双师型”专业教师和兼职教师比例偏低、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的问题。
一是要建立和完善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我省县级职业学校大部分是普通中学改办而成的,大多数是文化课教师,不能适应职业学校教学要求,必须对他们实施转岗培训,使之成为合格的专业教师。对完全不能适应职业学校教学要求的,要采取措施调离或安排其他岗位。各地要制订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素质提升计划,提升教师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建设能力、信息化应用能力、科学研究能力。要建立专业教师、学校管理人员定期到对口企业实践制度,强化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技能培训,完善教师年度教学质量考核机制。
二是要建立多元化的专业教师来源渠道。各地要落实扩大职业院校教师自主招聘权和办学自的各项政策,允许学校招聘未取得教师资格证书,但在专业对口企业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学校任教。地方政府要统筹当地人才资源,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在职、离职或退休的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职业学校担任专业教师。
三是要重点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造就一大批在全省、全国有影响的名师。专业教师的水平决定了职业院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我省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也取决于是否有一支在全省、全国有影响的专业教师。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要完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将专业经验、技能水平、教学实绩、技术开发能力、信息技术能力、职业资格等作为专业教师职务评聘、晋升、评优的重要依据。职务(职称)评聘、工资待遇要向一线专业教师倾斜,要为专业教师成长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五、着力加强职业院校管理
在努力改善职业院校办学条件的同时,要创新职业教育管理,提升职业院校管理水平。
一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职业教育管理要率先现代化,关键是要处理好政府、学校、社会的关系。要进一步简政放权,转变职业教育管理方式,减少部门职责交叉重复,减少对学校教育教学具体事务的干预。政府主要通过总体规划、政策引导等手段,以及税收金融、财政转移支付等杠杆,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宏观管理、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扩大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办学自。
二要抓制度建设,完善学校管理基本制度和办学标准。要努力建立具有职教特点的现代学校制度,从改善治理结构入手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同时积极完善学校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包括教学制度、实习制度、学生制度、后勤制度、财务制度。要针对办学需要和我省省情,研究制定职业院校的各项办学标准,如学校设置标准、专业建设标准、课程建设标准、教育教学标准、实习实训标准、条件装备标准、信息化建设标准等等,通过完善标准体系来促进职业院校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
三要抓示范引领和常规管理。要重点建设一批起示范作用的职业院校,以此来带动和提升全省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我省已有31所国家改革发展示范中职学校,5 所国家级示范高职院校,12 所省示范高职院校。这些院校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学校管理等方面有效地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要抓好职业院校的常规管理工作,完善管理评价评估制度。当前要特别加强学生学籍管理、教学管理和实习工作管理工作。有关部门和职业院校要切实加强资金管理,严查“双重学籍”“虚假学籍”等问题,坚决杜绝套取国家资助资金的现象发生。
关键词:音乐艺术;高师音乐教育;后现代转向;知识转型;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当今时代,是世界文化频繁交流并亟需对话的时代。自20世纪以来,西方音乐教育模式以及文化思想传遍全球,作为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与教育传统的中国,在近现代就已经比较成功的引进了西方音乐教育的课程体系,我国音乐教育与文化深受其影响。至今仍未形成立足本土、放眼世界文化历史传统的完整的音乐教育课程体系。在人类历史经历了三次知识转型之后,以西方传统哲学为基础、突出技术工具理性的现代音乐教育模式也正处于一种转换与交替的历史时期。随着人们对知识客观性、普遍性和价值中立性的批判,现代知识型影响下的中国音乐教育应该如何从根深蒂固的开发课程转向音乐的理解课程范式,这是我国音乐教育所面临的教育课程改革的历史性的挑战。
一、现代知识型影响下的高师音乐教育
知识与教育一直有着长远的历史渊源,并成为每个时代的主题。所谓知识型“是一个时期所有知识生产、辩护、传播与应用的标准”,“是那个时期所有知识分子都共同分享的知识问题、范畴、性质、结构、制度与信念的整体”。石中英先生在他的《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中对人类的知识型的转变、更迭做了详尽的描述:即古代知识转型与第一次知识转型、现代知识型与第二次知识转型以及第三次知识转型与后现代知识型等三次历史时期。知识类型的转变反映与影响在音乐教育领域的是课程观念变化与改革。
现代(科学)知识是将“认识者反映客观事物本质。观察、实验或推理是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现代科学知识认为“世界是客观的。知识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揭示。真正的知识是实证的知识,与客观事物的本质相符合。”知识的“客观性”、“中立性”、“普遍性”从三个不同的侧面阐述了现代科学知识的基本特征,勾画了现代科学知识的形象。其中,“客观性”是其最基本的特性。由此,在现代知识型影响下的现代音乐教育将知识看成是价值中立、文化无涉与非意识形态的。“从近百年中国音乐教育(包括专业音乐与公共音乐教育)来看,其教学目标、课程设置、认识水平大都局限于技术控制或工艺层面或技巧层面上。”诸如其他与音乐相关的哲学、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美学等文化课程在当今国内的大多音乐艺术院校的课程设置中都没受到足够的重视或被忽略。这种“技术理性”的极端化会使课程开发过程沦为单一的技术操作程序,课程工作者会蜕变为“课程技师”。“这种利弊关系清楚地体现在当今的音乐课程之中,即体现在高师音乐的主干课程、音乐基础课程(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复调、曲式、配器等)和专业(如钢琴、声乐及器乐表演及作曲等技能)等课程中。”传统的音乐课程教育范式虽然对音乐课程的开发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一直难以摆脱“技术理性”的束缚。也如管建华先生所言:“中国高师的音乐教育专业是以音乐技术学习来划分具体专业的,如每个学生都是以声乐或器乐或作曲为主的技术学习来定位其主科的。”目前现代音乐教育的教育体系与教育模式的形成是受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历史文化背景的制约,同时也反映与体现了在20世纪“西方中心主义”在中国音乐教育中的影响。“20世纪中国学习西方音乐的实用主义或功利主义倾向,企图从西方文化有机体身上割裂下音乐的技法,去实现中国音乐走向‘世界第一’的梦想。”
音乐课程的状况是一个国家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及文化上的反映,在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影响下的中国音乐课程和知识体系下教育、培养的中国学生,其音乐的观念自然被格式化,他们用“高级”、“科学”与“落后”、“不科学”等标准来看待中、西方的音乐文化。中国本土的音乐文化在他们眼中是落后的、不科学的,于是中国传统音乐教育在现代音乐教育体系中至今仍处于一种“民族附加”的模式,也没有形成独立的系统与立足于本土的音乐教育体系。随着人类社会变迁速度日益加快,人类知识转型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同
现代音乐教育开始面临着危机与挑战。当今时代正处于人类社会从现代知识至后现代知识的转型时期,这将影响并推动着中国音乐教育的课程领域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与改革。
二、高师音乐课程改革的指导方案解读
2006年教育部制定并试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音乐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音乐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是教育部在我国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发展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从战略高度上制定的新时期下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重要文件,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内指导我国高等师范类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纲要性文件。“方案”与“纲要”从教育观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全面涉及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主要方面与环节,对我国当前高等师范音乐教育规范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培养目标与教育观念。“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指导方案”培养目标下的高师音乐教育旨在培养“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较强的艺术表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能够胜任学校音乐课堂教学、指导课外艺术活动、参与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音乐教师,这种培养的规格与目标将为音乐教师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高师音乐学课程指导方案将专业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及地方和学校课程等组成。其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分配为:各类课程的课内总学时为2600-2800学时,其中公共课程约720学时(按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专业课程为1900-2100学时,按110-115学分安排。其中必修课(约1000-1200学时,55-60学分),课程内容为乐理与视唱练耳、多声部音乐分析与习作、声乐、钢琴(含歌曲伴奏)、乐器演奏(中外乐器各一种)、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外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中国民族音乐、外国民族音乐、合唱与指挥、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等。选修课(约810学时,45学分)又分为限选课与任选课两类,限选课分为三组,每组须选修一门,如歌曲写作与改编//小型乐队编配、合奏与指挥/形体训练与舞蹈编导基础、艺术概论/音乐美学基础等;任选课(约648学时,36学分)包括专业任选课、美育、教育和文史哲、文理渗透类课程。另外,还须根据地方资源开设地方和学校课程(约180学时,10学分)主要是指民族音乐历史与文化,区域音乐历史与文化,少数民族乐器,民间音乐采风,民族音乐教学研究,民族语言的音乐教育实践等。
3.实践环节。实践环节有:社会实践(入学教育、军训、劳动教育、社会调查、毕业教育、就业指导)、教育实践、艺术实践、科研实践(论文写作及答辩)。
三、高师音乐课程改革的后现代转向
基于上文高师音乐课程改革的指导方案,后现代主义知识观认为:现代知识的“普遍性”、“中立性”、“客观性”将被消除与解构,从而转向人们对文化知识的“境域性”、“价值性”、“文化性”理解。“知识并非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揭示。知识是对人们所选择的认识对象特征及其联系的一种猜测、假设或一种暂时的认识策略。所有的证据都是不充分的。”知识具有文化性、相对性和多样性,所有的概念、符号与范畴都是一定文化的产物,不反映事物的本质。在“知识/实践、知识/权利、知识/性别、知识/利益等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没有价值中立和文化无涉的知识,也没有一种普遍有效的知识。”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教育的改革必然要从课程设置的建构开始,人类的文化知识从现代科学知识类型到后现代的知识类型的转变在现代音乐教育领域中已经有所体现和影响,比如管建华先生的《后现代音乐教育学》一书就是站在当代学术理论的前沿,运用多学科和跨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中国现代的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教育理论、教育体制等方面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审视与反思,是中国后现代音乐教育理论领域的一部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著作。由此可以看出,中国音乐教育的实践与改革也正从现代音乐教育的模式向后现代音乐教育的模式转型,现代音乐教育教学模式以及其课程体系面临着危机与挑战。21世纪,人类社会开始走向信息产业时代,随着新的全球性的
国际化时代的到来,我们也应该开始以全球性的思维框架的视野来看待当今中国的高师音乐教育。
石中英先生在《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中关于从现代知识型向后现代知识型转变的过程中所涉列的现代教育改革层面主要包括四个维度,即教育的目的、课程知识的选择、教学过程的组织以及教育学或教育理论的研究等四个方面。由此泛化而引申到当代音乐教育领域的音乐教育改革不乏也从其上所述的四个方面而考虑,无疑对当前中国高师音乐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型与变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参考模式。
1.高师音乐教育的目标。从后现代知识的性质来看,所有的知识都是具有文化性、境域性、价值性的,那么教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必须要批判性地学习和接受,即在音乐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同时,尊重音乐文化的“本土性”和“地方性”以及“多样性”,树立多元的音乐教育文化观念。
2.高师音乐课程知识的选择。高师音乐教育什么知识最具有价值型,不排除以往对学生音乐技能与音乐技术理论的学习,提倡技术与文化并重的课程设置,进行改革科学(音乐技能与技术理论)课程,学习与掌握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师所必备的音乐技能、技巧的同时开发本土传统音乐课程的建设,并加强人文课程,提高高师学生社会人文文化的意识和水平,为培养新的知识类型观念的音乐教师打好基础。
3.高师音乐教育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组织学生学习课程知识以实现课程目标的过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就是重新设计和组织课程知识的学习以完成新的课程目标。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家孔子所倡导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给我们当前音乐教育的教学方法的变化与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有着新的价值和意义,改变以往灌输式的学习方法与一般积累性的学习理念。
如何在当前音乐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进行必要的音乐教学手段、教学内容,这是当前音乐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知识创新所需要的各种基本素质和能力正是在这种对所谓“客观的”、“普遍的”、“中立的”知识的怀疑和批判基础上培养起来的。同样,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也是对原来教育教学模式怀疑和批判的基础上创立起来的。因此,“在教学基本任务或基本目标方面,应该通过课程知识的传递而培养学生的怀疑意识、批判意识和探究意识,从而使他们从小懂得知识是永远进步的,没有哪一种知识是不需要质疑和发展的,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新的技术永远是值得尊重和赞赏的。”
4.高师音乐教育学与教育理论研究。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是一个合格的音乐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教学实践的过程是在音乐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顺利进行的,因此,关于高师的音乐教育学及教育理论的研究在当前知识转型的语境下也面临着转型的一个过程和危机。后现代知识型要求下的音乐教育学研究,“必须放弃客观主义的教育知识和教育认识路线,必须意识到自己的研究与自己所处的社会文化立场及意识形态之间的密切关系,必须敏锐地把握新的社会文化需要和意识形态斗争的形势,必须以一种理性的对话的态度来处理自己与教育实践工作者包括教育决策者之间的关系,必须以一种宽容的心态接纳不同的教育观点,彼此之间开展真诚的学术交流和对话,必须对来自国外的教育思想和主张进行价值的和意识形态的批判,正确地理解它们的所谓‘世界意义’”。
四、结语
高等师范院校作为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水平对一个民族或国家的知识发展水平和知识观念有着深远的影响。音乐教育改革的成败是关系民族文化艺术存亡的大事,将直接影响一代甚至几代人文化知识学习的指向及我国当前音乐教育发展速度与水平;同时也会因区域性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而导致地方音乐教育发展的步调不一致。因此,在当前人类社会文化转型的语境下,如何快速有效的转变音乐教育教学的观念、课程内容设置以及教育教学模式,如何培养时代适用型音乐教育人才等诸多问题,是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音乐教育的改革非一日之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大一统式的教育改革将抹杀及抑制音乐教育的地方性以及音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这将需要更多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共同参与并作以深入的探究。
(责任编辑:陈娟娟)
参考文献:
[1]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
育科学出版社,2005.
[2]管建华,世纪之交:中国音乐教育和世界音乐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