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美丽乡村建设的概念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据统计,农村人口占全国比重较大,完成美丽乡村建设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文化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但是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应运而生,相应的也出现了一些迫在眉睫的问题,例如,乡村建设质量与速度发展步不协调、目标不明确、管理规划不完善等问题在农村中浮现,阻碍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成长[1]。从国家战略性角度思考,国内外学术界对美丽乡村建设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从美丽乡村建设的概念内涵、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对策建议及发展模式等几个方面,对国内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问题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美丽乡村的概念内涵
乡村是集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等多方面因素汇集的一个整体, 是人类从古至今经过发展形成的产物。从广义上来说,乡村是一个地域范围,将乡村的特质展现的淋漓尽致,可称之为乡村地域,主要是以农耕为主、具有粗放的土地利用方式和乡村生活方式的历史古镇也属于乡村领域。“美丽乡村”建设是“十一五”期间为新农村建设加速发展而提出的,可提升新农村建设质量。党的十报告中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的概念,这成为“美丽乡村”的最高目标,其深层内涵就是生态文明建设,强调天地人的和谐相处。“美丽乡村”中所强调的“美丽”,可归纳为乡村的环境优美、经济富美、景色秀美、民风淳美[2]。我认为,美丽乡村建设是体现在生态、社会、文化和谐发展的一个表现,它是一个全面的、综合性的概念,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相结合的,在促进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为建立一个对农村居民有利的生态环境和产业结构、农民生产方式和农村消费模式等而努力,是一项以提升农民幸福指数为目的的建设。
二、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美丽乡村建设在政策解读和执行方面存在着非常复杂的过程。在政策执行中会受到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影响,最终的执行是否能够顺利,是否达到期望的目标,均取决于是否得到大众的支持与赞成。但在实践的过程中政策执行存在一些显著的问题,一些村庄对建设的政策方面理解的不够全面,从而找不到可实施的方案,使美丽乡村建设进度缓慢,影响其发展。
(二) 建设美丽乡村需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群体,其文化层次的高低对乡村文明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决定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成败。但是我国乡村建设的文化培育还是有些欠缺,应建设文明、健康、科学的乡村文化娱乐胜过,对乡村文明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产业发展不够成熟,统筹城市与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走现代农业之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重点,因为乡村居民的收入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美丽乡村建设的可持续性。
(四)民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近些年来,民主管理意识在乡村中长久发展,但是在某些时间点、某些方面,在村务管理具体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像基层组织职能发挥不够全面从而制约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导致村民产生误解和猜测。
三、美丽乡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应扩大基础设施的服务范围、领域和对象来促进城乡联动,实现共同富裕。提高农业科研机构的科研水平、成果转化水平,要积极指引企业、科研单位、甚至个人参与到科技创新中,不断激发群众创新能力[3]。可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将松散的农户团结起来,提升村民抵抗风险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在乡村形成一个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对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建设一个比较全面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还要加强民主管理,民主管理是建设美丽乡村应有的内容。实现村民自制目标,因地制宜,不断尝试制度创新,同时将现有规章制度、监督检查执行到位。可选择个别乡镇来尝试农村环境治理资金投入到村到户,通过奖惩手段引导、调动、激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
四、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模式研究
“产业发展型模式”以代表的是江苏省永联村。永联村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区位优势明显,耕地资源贫乏,曾经被称为 “江苏最穷最小村庄”。永联村为解决全村村民的温饱问题,搞集体经济,经过多种尝试,敏锐地抓住轧钢这个行业,实现了永联村经济上跨越式的发展。“生态保护型模式”以代表的是浙江省高家堂村。该村是一个竹林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保护良好的山区村。努力打造以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为特色的乡村,该村依靠丰富的竹林资源建设生态型高效毛竹林现代园,规模化养殖竹林鸡,成立竹笋专业合作社,发展生态农业,使本村具有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势。“文化传承型模式”以代表的是河南省平乐村。该村地理位置优越,文化底蕴深厚。改革开放以来,依靠着“洛阳牡丹甲天下”这一文化背景,以牡丹画为龙头产业,形成书画展览、书画装裱、书画培训、牡丹观赏等一条龙服务体系,不仅提高了农民收人,也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休闲旅游型模式”以代表的是贵州省的纳灰村,该村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是贵州地区主要的产粮区。依靠丰富的旅游资源,在传统种植业、养殖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旅游业,形成了集特色农业、特色花卉培育、乡村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区。实现了农业与旅游业的有机结合,不仅提升了公众对农村与农业的体验,也实现了农业与旅游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环境整治型模式”以代表的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红岩村。该地区典型的山区地貌,早期非常贫困。红岩村坚持走“养殖-沼气-种植”农业循环发展之路,积极发展“富裕生态家园”之路,同时开展沿路、沿河、沿线、沿景区的连片环境整治,加强污染治理。红岩村以科技农业生产为龙头,逐步拓展了集农业观光、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发展模式,成为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环境整治型模式的范本。
五、结论
总结纵观多年来国内美丽乡村建设的研究,学者们对国内外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开展了有价值的研究,较为全面的分析了不同地域美丽乡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对策和发展模式并揭示了各乡村模式的成因、特征及其影响,探讨了中国乡村建设的道路模式,为推进中国乡村健康发展做出贡献。但目前乡村建设的研究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一是美丽乡村建设研究重视的多是地域的个性差异,而对其形成问题的理论研究较少; 二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研究多局限于乡村发展某一方面的内容或特征,而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的研究; 三是对乡村建设的研究往往局限于环境资源、旅游文化方面,较少揭示乡村建设中其他影响因素。今后,美丽乡村建设的研究应加强对美丽乡村内在发展规律的认识,加强美丽乡村建设的整体性研究,从而提高美丽乡村研究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指引作用。(作者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参考文献:
[1] 何东升. 新型城镇化视域下的美丽乡村建设[J]. 延边党校学报,2015,06:52-54.
关键词:概念规划;村庄;发展空间;详细设计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20世纪90 年代末期,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出现的新形势,城市规划学界借鉴国外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开始探讨一种独立于传统规划的,以城市整体发展策略和土地空间开发的政策纲领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规划,即城市发展“概念规划”,也有称“战略规划”、 “战略性空间规划”以及“空间战略规划研究”。最早的实践以“广州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为代表。
2概念规划及其发展态势
概念规划是介于发展规划和建设规划之间的一种规划,它强调的是思路的创新性、前瞻性和指导性,是属于一种宏观发展思路的探讨和研究。它淡化了设计的表象,使规划成为纲领性、战略性的文化、指导和协调发展与建设。“概念规划”有别于传统的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城镇体系规划,它更加强调对城市发展问题的诊断,发展策略的研究以及政府行政、城市经营的建议等,以作为城市法定总体规划制定或修编的前期准备。这种新型规划较法定规划更少形式和内容上的约束,赋予规划师更加自由发挥的空间。
3规划愿景
安吉县鹤鹿溪、六庄村地区及其周边是安吉县内一片非常完整的黄浦江源头区域的近郊农耕区,其间风景优美、土地平旷、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非常适合农耕文化系列的旅游开发。该区块既可以填补安吉平原地区旅游开发欠缺的空白,又可以优化提升安吉旅游产业。
如何解决城市建设用地不断蔓延的问题,保护及有效利用农田,并在保护乡村地区的基础上,如何优化发展,使该地区成为安吉旅游新的增长点以及平原地区美丽乡村的示范村,是本次概念规划需解决的问题。
4安吉美丽乡村―鹤鹿溪、六庄村空间发展概念规划与村庄详细设计
4.1基地现状
本规划区处在安吉县县城西部边缘,距县城递铺镇约8公里,距孝丰镇约4.5公里,规划用地面积为8.25平方公里,东、南、北三面环山,中间为黄浦江源头的南溪、西溪冲击平原,土地肥沃。区内田园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皆较为丰富,鹤鹿溪是一条具有观光、休闲、游览等功能的河流段落,已有鹤鹿溪漂流项目在经营;鹤鹿溪村周围分布着诸乐三、胡宗南旧居。
4.2规划目标
建设富有特色的集高新农业开发、农耕文化展示、旅游产业优化、生态环境保护与利用等功能的安吉县平原农村地区美丽乡村示范村落。
4.3规划理念
1)因地制宜的空间布局理念
规划强调生态保护、农田保护、自然环境保护、农村文化延续等现有的地形地貌特征,因地制宜进行规划设计。
2)“珠落玉盘”状田园村落布局理念
现状六庄村的村落空间布局较为分散,无成片大型集中的村落,规划依托这种散落形态形成“珠落玉盘”状的村落布局,每个村落形成8―10户左右的小型聚落,每个聚落周围种植高大乔木,村落周边为自家种植的蔬菜、瓜果以及家禽、牲畜。这些聚落就像明珠一样散步在大片的农田中间,形成宛如画卷的田园村落布局。
3)农耕文化特色展示的单元村落设计理念
田野上的小型村落是历来文人墨客欣赏、描述的对象,是田园美景的点睛之处,规划认为单个村落的形态、内容、环境、建筑等均应围绕农耕文化展开,塑造农村特有的世代相传的文化特征和古朴的农村地域风貌。
4)“阡陌”状的道路交通组织理念
规划对现有的田埂、机耕路等进行梳理,形成“阡陌”状的道路交通网络,规划道路采用小断面、高密度的形式,强化田园风格,强调低速慢行,营造宜人尺度。
4.4总体规划(见图1)
4.4.1功能分区
规划将本区划分为三大职能区域,五个功能分区。三大职能区域分别为生产、旅游、生活职能;五个功能分区为黄浦江源漂流及滨水景观区、鹤鹿溪村村庄建设分区、村南基本农田保护区、六庄村农耕文化展示区、县道以南果蔬种植区。各个功能分区功能为:
A区――黄浦江源漂流及滨水景观区:水上运动项目及优美的自然水岸风光展示,为主要旅游项目之一。
B区――鹤鹿溪村村庄建设分区:黄浦江源漂流景区旅游服务、接待中心之一,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未来鹤鹿溪、六庄及其自然村农居拆迁安置地。
C区――村南基本农田保护区:该区用地全为基本农田,规划确定为保护区块。
D区――六庄村农耕文化展示区:刘庄村及其周边区块规划确定为展示平原地区农耕文化以及安吉美丽乡村的旅游开发区块。
E区――县道以南果蔬种植区:该分区主要以为城市提供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为主,未来形成一定规模的果蔬基地,不仅解决安吉县城自身的农产品供应,还尽可能做到出口,创造经济效益。
图1总体形态示意
4.4.2开发控制要求
本规划区域是有别于城市建设区、风景旅游区、纯生态保护区的特殊区域,结合旅游、生态、生活三大职能,借用生态区敏感等级划分理念,将本区划分为三级:一级敏感区为绝对保护区,是生态环境极好,本无建设的区域,如南溪滨水区、基本农田区、果蔬种植区等,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确定为0%。二级敏感区为相对保护区,即原来有一定量的建设用地,但是其相对于整个区块来说建设量的比重较小,仍以生态环境为主体的区域。这个区域的界定与控制较模糊和困难,指标存在不确定性和无依据性,规划从现状建设用地量和生态敏感次级控制区的经验规定将建设用地指标确定为15%。三级敏感区为村庄建设区,该区域为生态环境最薄弱的地区,现状建设了大量的农民住宅,规划利用这一特征,将其划为建设区。通过现状实测已建建设用地比重和农户户数数据,规划建设用地比例确定为40%。
4.5 鹤鹿溪、浦前“特色小镇”
鹤鹿溪、浦前村是本区人口规模最大的村落,达到3000人以上,接近一个郊区小镇的规模,但村内公共配套设施发展不全,没有正规的农贸市场,商业设施仅为小杂货铺,医疗设施不全等等,配套设施及村级经济发展极为缓慢。
规划立足本区旅游业开发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契机,意在将鹤鹿溪、浦前村规划成为堪比欧洲、美洲风情小镇的“特色小镇”,其主要特色为:
古朴、典雅的胡宗南、诸氏故居;
充满生活气息的鹤鹿溪古溪;
独特的民居建设方式;
优美的鹤鹿溪景观带和充满趣味、刺激的漂流;
完善的旅游休闲和村民服务的配套设施,包括医疗、体育、娱乐、教育等。
4.6 村落农耕文化展示区
针对农耕文化展示区,采用示范点详细设计的方法,选择了三个较有特色、有一定规模、乡村气息较为浓厚的村落,即六庄村、南庄村和十庄村。(见图2)
图2 农耕村落示范点指标与控制
5结语
总之,城市是一个复杂动态的综合体,特别是在我国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急剧演替的过程中,规划面临着新的现实要求和变革压力。概念规划走向微观化的尝试过程可能预示着理性规划,这需要众多规划界人士、更多的规划实践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魏清泉,吴超.概念规划的特点、原则和方法[J].规划师,2003,8(19):20-24.
【关键词】传统村落 文化保护 美丽乡村建设 大激店
每一座村落都有其特色,传承保护也没有一贯模式可循。如何结合当地情况,把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建设成“美丽乡村”;如何破解发展难题,将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值得我们研究。
一、如何处理好传统村落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在河北省的落地
一些传统村落和魍趁窬釉獾狡苹瞪踔料失,如何保护它迫在眉睫。《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准,已于2015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标准改变了以往美丽乡村建设从方向性概念转化为定性、定量、可操作的工作实践,为全国提供了框架性、方向性技术指导标准。2017年全国两会的召开,雄安新区的设立,也给我们河北省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了做好符合京津冀发展的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我们得出要以“留得住太行山,记得住燕赵情”,作为河北省内落地实施的规划方案研究的目标。
根据《2016年河北省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我们认为首先要积极整合河北省乡村建设项目资源,发挥各方力量,突出重点,保护文化遗产、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为重点,研究一条属于京津冀区域自己的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统筹规划的方法。其次关键之处还是应该建立协调机制,制定建设规划,明确实施指导意见,完善支持配套政策,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由点到面全面开展,整体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可持续发展。再次,通过挖掘太行文化资源,通过创意转化、概念提升、科技参与和市场运作,提供具有鲜明河北省古村落特点和民俗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及服务的文化产业形态。第四,发展河北省特色文化产业对深入挖掘和阐发河北省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化文化产业布局。
二、以保定大激店为例看传统村落的文化资源挖掘与文化调性提升
以大激店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实践案为例,研究河北省对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调研和实施落地,提出进一步创新河北省传统村落保护的工作机制,在全省内开展建设美丽乡村的建设规划经验的推广和学习,推动这项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一)通过古村落现状概况分析了解村落发展存在的问题。深入了解挖掘古村落的历史沿革、交通状况、用地现状、历史概况、古街巷现状、建筑现状、水系现状。以保定大激店村为例,经过调研分析、实践总结,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一、村内中心街功能内容单一,服务对象局限,缺乏吸引力;二、公共开敞空间系统不完善;三、基础服务设施配套欠完善,居住生活品质尚需再提升;四、大激店村的交通;五、历史建筑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六、管理水平上存在问题。虽然部分遗址已得到重视和原貌回复,现有古建筑也得到了保护,但缺少一个统一的机构进行管理。历史与现实产生剧烈碰撞,保持环境的完整统一面临时间加空间的双重矛盾。新建建筑往往都是为了追求个人利益,短期效益和片面强调现代人生活、生产所需而建。严重影响大激店村的总体文化形象和长远利益。
(二)通过发展前景分析制定保护与更新对策。隶属保定竞秀区江城乡的大激店村是中国北方古村落、保定传统村落文化、美丽乡村建设的标杆与典范,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生态文化村”、“河北省文明村”、“河北省发展文化产业先进村”等。发展前景总结如下:一、农业结构调整有了新突破。二、旅游经济发展呈现新亮点。三、城镇建设出现新面貌。四、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从而得出以下对策分析:一、发展策略是保护与更新开发并重。二、保护文物建筑和优秀的近代建筑,应赋予新的使用功能。三、发掘与梳理村庄空间形态与肌理特征,建立生动有序的公共开敞空间系统和沿河景观系统,提高大激店村的环境品质,突出大激店村的形象个性,增强村庄活动与吸引力。四、新建筑注重其布局、尺度、形态上与保护建筑及街区空间的风貌的良好协调关系。五、注重居住环境与沿街商业建筑及大激店古村落形象的营造。
(三)通过设计理念挖掘保障文化调性的提升。从实际出发,高起点高水平,建设一个有地方特色的综合旅游乡村。需要从制定规划原则开始,合理继承历史上形成的特色道路系统和建筑院落的空间格局,协调现代生活与传统风貌保护的矛盾,并尝试在改造中,形成独具一格的地方风格。作为保定市传统村落风貌风俗的保护与开发,大激店村是重点建设的村落之一,也是太行山区古村落的代表。在提炼大激店村传统特色的基础上,通过加强整体历史文化环境、重点历史地段与自然环境空间的保护,进一步挖掘其文化内涵。确定规划范围,从而制定规划目标为:保定市城区西部生活的家园、旅游的胜地的设计理念。规划设计将遵循高标准、高质量的原则,严格服从规范,注重景观效果。延续其历史文脉,做到建筑风格的活态传承,形成独具特色的明清风格的北方水乡古村落。以人为本,创造健康、完善的“人居环境”。
发展保护京津冀地区的传统村落,建设“美丽乡村”,“走出去,引进来”向来是发展的良药。将中国特有的传统的东方元素展现在世界舞台,传统需要发展,需要和世界接轨。目前为止,两届保定大激店音乐节成功举办,让保定在世界发声,让世界听到了保定的声音。此外,大激店匠人谷项目、艺术家院落的筹建、各种文化节艺术节的举办都为大激店文化城的美丽乡村建设增砖添瓦。保定市大激店近郊村落文化的提升与改造在河北省内有较强的示范性作用。
参考文献:
[1]新型城镇化视域下的美丽乡村建设[J].何东升.延边党校学报. 2015(06)
关键词:特色小镇;扶贫开发;河北馆陶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3月16日
一、引言
2014年底,特色小镇的概念最早由浙江省提出,其概念的出现迅速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载体。2016年7月,国家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决定在全国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同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家发改委、国开行联合的《关于开发性金融支持特色小(城)镇建设促进脱贫攻坚的意见》指出,建设特色小镇有利于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新型城镇化,成为带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尤其推进特色小镇在贫困地区的发展,有利于将特色小镇建设和特色产业协同推进,实现致富和脱贫的同时推进。
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一)无特色产业支撑。现有特色小镇的建设基于一定的地方产业,有时简单地为营造特色,直接吸纳当地传统产业,并嫁接互联网平台等一系列“互联网+”的概念进行改造,这些产业并没有融合具有现代意义的概念,即便一时打造成特色小镇,也很难永葆生机。没有深层次的、突出的、差异化的小镇特色产业内涵,小镇的建设也就失去了其灵魂,同时没有特色产业的支撑,也就缺失了小镇扶贫开发持续发展的动力载体,而只能是“昙花一现”,贫困户无法长效脱贫。
(二)建设资金短缺。目前,建设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特色小镇快速建设发展的“瓶颈”,分析原因:一是城镇经济自身发展较弱,从江浙沪实际发展经验可看出,经济发展的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特色小镇的建设,也就是说小镇的经济发展依赖于整体经济的水平;二是融资渠道的单一,据实地调查数据得出,现阶段特色小镇建设的资金大部分来源于政府投资,缺乏一个稳定的融资渠道,政府方较少地运用市场化手段进行资金筹集,也势必会造成建设资金方面的短缺。
(三)文化传承欠缺。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体现历史文化特色、民族传统特色。虽然有一些特色小镇在建设过程中也强调了对历史经典传统文化的传承,但是在实际建设当中,有些还是照搬照抄其他地方的发展经验和内容,鲜有结合自己当地城市文化的塑造。因此,特色小镇建设必须要与传统产业平台有区别,深度挖掘特色产业的历史内涵,做好文化传承与自我特色的深度融合和对接。
(四)农村基层政权的错位与失衡。近年来,农村经济和社会问题明显增多,其直接原因是基层政权组织功能弱化、权力的错位与失衡问题。在扶贫开发中,农村基层政权的有力治理也关乎着脱贫攻坚的实现。因此,在统筹推进特色小镇建设与脱贫攻坚工作中,强化基层政权的建设,实现权力的监督与制衡,同时注重加强村民理想信仰教育,激发群众建设特色小镇脱贫奔小康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馆陶的实践与发展经验
(一)馆陶实践。馆陶县地处河北省东南部,华北平原的南部。馆陶是河北省省级贫困县,总人口36万,4乡4镇共277个行政村。截至2015年底贫困人口15,828人,贫困发生率5.69%。
自2014年以来,馆陶县积极探索扶贫开发与美丽乡村建设相融合的新途径,以产业兴镇、文化提升、生态改善为高度融合的农村就地城镇化新路径,走出了一条特色小镇与脱贫攻坚统筹推进的成功之路。馆陶县按照“尊重民意、留住乡愁、做强产业、改造提升”的基本思路,打造了粮画小镇、黄瓜小镇、羊洋花木小镇等一批具有乡村风情、城市品质的特色小镇,每一个美丽乡村都有一个特色鲜明的产业支撑,使大批贫困户在特色小镇的建设中受益,实现脱贫致富,成功打造了河北省贫困村脱贫出列的“升级版”。
(二)馆陶发展经验
1、因村制宜,培育富民特色产业。馆陶县在特色小镇的建设中每个小镇都有一个清晰的产业支撑。在产业的培育上,馆陶县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培育全县富民大产业。依托特色小镇,馆陶在全县培育了蛋鸡、黄瓜、黑小麦等富民产业,使更多的贫困村依托全县大产业布局“搭便车”,实现“一产带多村”;二是扶持“一村一品”。羊洋花木小镇着力打造花木种植业。依托冀南花木集团,着力打造占地5,000亩的中国农民花博园,通过土地流转挣租金、到企业务工挣薪金,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以太阳湖、月亮湖为中心,建设了饮食、客栈、商业等旅游配套设施,形成了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儿童拓展、采摘等功能一体的生态景观园区,使30余户贫困户年人均增收6,600元。在培育特色产业的过程中,馆陶县努力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主要采取三种方式:一是以集体土地参股企业;二是合理利用闲置宅基地和废弃大坑,种植经济苗木或者合作搞旅游开发;三是设立发展基金。在特色小镇的建设中,吸引当地社会资本投入资金。
2、财政资金撬由缁嶙时荆拓宽融资渠道。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增加对扶贫开发的投入是政府作用和市场作用相配合的反映,也是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相融合的体现,对帮助农村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能够起到关键作用,同时为破解特色小镇建设的资金难题。馆陶县在创新投融资模式上分别采取:一是财政资金撬动。政府作为特色小镇建设的主体方,用现有的财政资金去撬动、引导一部分社会资本加入到基础设施的建设当中,道路、水利、电力等一系列配套设施的完善让村庄具有市场运作的条件和可能。截至目前,馆陶县美丽乡村建设共投入资金2.8亿元,其中县财政投入5,000万元(不到20%),撬动社会各类资金2.3亿元(超过80%);二是村级自筹促动。村集体经济作为特色小镇建设的活力资金来源,可以率先行动,扩修村内道路、建设文化广场,从而为村整体的脱贫攻坚打下良好基础。如“黄瓜小镇”翟庄村2015年村集体收入达到100余万元,利用这部分资金小镇建设了具有特色的村史馆、黄瓜大学等,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同时,乡村旅游也得到了发展,使当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三是民资涌入牵动。在建设特色小镇的过程中,单单的财政资金投入是远远不够的,也是缺乏长久持续发展动力的,因此馆陶县在融资方面,注重社会资本的引入,让更多“聪明”的民资加入到其中,有力补充了财政资金的不足,在这其中也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社会责任的舞台,使更多的企业愿意加入到其中。
3、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实现贫困村面貌改造提升。馆陶特色小镇的做法是依托美丽乡村,把美丽乡村作为小镇的灵魂,构筑了一批留得住乡愁、听得见乡音、闻得到乡味、感受得到乡情的魅力小镇,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继承,但又不失现代气息,针对此,馆陶制定了“万人小镇”规划纲要,利用3~5年建成9个万人小镇,如粮画小镇是“一镇四社区”,包括寿东社区、寿南社区、寿北社区和法寺社区,其中寿东社区是省级贫困村,四社区共享基础设施,都以粮画产业为主导,其他各类手工画为辅助,坚持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生产、生活、生态、体验融合发展。在特色小镇的建设中,馆陶县不搞大拆大建、千村一面,而是秉承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理念,打造成了具有自身风格特点的小镇特色。真正将美丽乡村建设打造成为精准扶贫的有效平台,使两者有机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特色小镇同步推进。
4、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夯实脱贫攻坚根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加强党的建设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础和保障。在统筹推进特色小镇建设与脱贫攻坚工作中,馆陶县探索小区自治,加强基层政权建设,逐步夯实脱贫攻坚根基。为了让群众得到实惠、尝到甜头,馆陶县积极学习借鉴浙江、江苏等先进地区的特色小镇的建设经验,筛选试点贫困村,开办村民学校,让群众在学习中真切感受到建设特色小镇与脱贫致富之间的关系,激发建设热情。同时,在小镇还开展了情景式党校教育,将党的理想信念传递到村民的自觉行动中去,使之自发地、情愿地参与到小镇建设和发展中去。
主要参考文献:
[1]韦福雷.特色小镇发展热潮中的冷思考[J].开放导报,2016.6.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乡村规划
1背景
由于我国城乡发展存在不均衡性,因此,为了改善这种局面,政府提出了“新型城镇化”以及“美丽乡村”两个概念,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乡村建设本身存在复杂性,加之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对乡村提出了更高的规划建设要求,从而使乡村规划难度增加;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模式的应运而生,极大程度上改善了乡村的生活环境,但在推广与规划设计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因此引发了思考。
2传统的村庄规划问题
2.1传统的村庄规划设计不科学
现在大多数乡村规划建设生搬硬套地模仿城市建设模式,将村庄规划成“住宅集中布置、形态、村庄道路布局整齐规整、并配有宽敞的广场及公园”的城市模式,将乡村规划建设成现代小城市,忽略乡村原本具有的形态特征。有时为了过分强调村庄规划布局,不惜推山填湖,破坏原有的生态地貌。生态、和谐乡村规划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首要原则,而那种过分强调布局形态的规划方案,不仅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也与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基本原则相违背,规划者仅仅只是从自身设计角度出发,没能够将乡村现状融入到规划设计中,盲目模仿城市建设模式,很难有效地实现美丽乡村建设。
2.2风格特色缺乏统一
在传统的乡村建设过程中存在多方面的原因使得乡村整体建设缺乏统一风貌。首先,在周期长的乡村建设过程中,经常遇到村长或者书记换届调任,对乡村建设的专业角度解读不同,导致村庄在建设过程中缺乏统一的风貌。其次,当地居民根据自主意愿来建设房屋,这就导致凌乱的建筑风格,失去了村庄特有的传统风格。长期的村庄建设活动,需要全体村民自觉把控村庄文化精髓,保持传统建筑特色,在满足房屋的实用性条件下,实现村貌统一的韵律美感。
2.3产业和文化特色不鲜明
目前,多数村庄通过亮化、彩化等方式来改变乡村旧貌,村庄整体生活生产的局面未能得到全新的改善,整体村庄文化内涵无法得到诠释,此种速效的村庄规划设计的持续性不强。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在规划设计前期,没能考虑建设有乡村特色的产业,在传统乡村规划设计周期性长的情况下,仅仅依赖政府财政支持,很难实现美丽乡村的目标;其次,规划设计时未能结合村庄的传统文化,致使村庄的文化特色消失,而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乡村传统的文化元素。
3美丽乡村规划的建议
3.1根据现状地貌,整体布局设计
在村庄的整体空间布局规划中,除了参照乡村原本的地形地貌,还应充分考虑村庄现状的居住分布。充分把村庄特有的山川河流、绿化植被以及农作物等元素融入到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中,打破原有整齐划一的布局模式,从而规划设计出符合当地地形地貌的布局方式。目前,多数乡村充分地利用自身的特征进行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有的根据自身良好的生态环境规划设计出生态村,有的根据自身悠久的历史古镇从而规划设计出历史古村,因此,只有充分地融入自身具有的优势,才能规划设计出具有特色的美丽乡村风光。例如长乐市江田镇南阳村在规划设计美丽乡村时,因地制宜,充分考虑自身具备特有的元素,同时结合山水以及独特的山川河流元素,进而规划出具备自身特色的美丽乡村。
3.2利用地理优势,完善自身产业链条
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具有周期长的特征,它既要实现生态上的完善,还要实现经济的稳步发展,美丽乡村规划建设需要完善的产业链条提供资金的支持。传统的乡村发展模式是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从表象上来看,乡村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相互制约,而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不仅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还要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因此,在规划设计时,需结合乡村的本土地理特征打造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形成独具自身特色的乡村品牌,实现乡村的知名度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例如城郊村凭借靠近城镇的优势,大力发展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从而为城镇提供生活便利,其道路、住宅、公共服务设施均按照城镇标准来规划设计,能够更好地实现与城镇的对接。
3.3统筹配套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乡村与城镇在公共服务设施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给水、排水、采暖、燃气等市政管道的敷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在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前要先做好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规划。因为配套设施建设需求资金较大,一般乡村无法独立完成建设要求,因此要求乡村与城市之间、相邻乡村之间应统筹考虑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规划设计。如江田镇邦上村在配套规划时,对接上位规划,对村庄市政配套规划整体考虑。
4结论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要想得以实施,必须有一套完整的、适合乡村发展以及具有乡村特色的规划方案。它需要从美学、历史学、生态学等多方面学科着手,既做到不破坏乡村的自然肌理,又要满足乡村经济发展,除此之外,还应融入文化内涵及乡村特色等等。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为美丽乡村实施建设做好铺垫,才有可能规划建设出生态美、百姓富的美丽乡村。
[参考文献]
[1]刘建.美丽乡村要表里如一[J].西部大开发,2014(11):1.
[2]谢汉能.探究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09):1.
[3]王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美丽乡村的规划与建设模式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4.
关键词:美丽乡村;乡村景观;特色营造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7004103
1 引言
“美丽中国”的半壁江山在“美丽乡村”。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使乡土传统文化面临危机,许多有地域特色、民族特征、文化价值的乡村景观遭到破坏,“千村一面、模仿城市”的模式正取代乡村景观的旧有格局。美丽乡村建设理念,不应局限于传统新农村单独以经济增长为主的模式,而应转变为对乡村景观环境的打造,营造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提升乡村文化品质和优良环境,以实现乡村的可持续性发展。
2 美丽乡村建设理念
美丽乡村的概念出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并在2008年正式实行“美丽乡村”计划,将大力发展经济和全力打造生态环境结合起来,用10年时间将所有行政村建设改造成为“村村优美、人人幸福、家家创业、处处和谐”的最美中国乡村。而美丽乡村包含乡村环境景观美和乡村社会美2个层面的内容。
2.1 乡村环境景观美
在乡村环境景观层面上,“美丽”指乡村物质空间的布局与设计美,乡村景观的营造应该有良好的视觉效果。乡村景观的规划应该合理利用当地地形,发挥地域优势,营造出能够体现乡村特色和标志性的村貌景观。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合理布置绿地、休闲空间、文化及健身设施,创造优美的乡村公共活动空间,美化各家院落,营造处处相宜,家家美景的良好环境。
2.2 乡村社会景观美
在乡村社会层面,“美丽”指让人感觉和谐、美满,即乡村产业结构合理、规模适中、发展状况良好、村民富裕的美好生活。于此同时,在生产和生活中,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和睦融洽,形成文明友好、和谐的乡村社会氛围。
3 乡村景观特色营造
3.1 具有生态价值的乡村景观营造
3.1.1 顺应自然地形
乡村景观设计应顺应自然地形,自然地形是维持土地安定性的大地形状。改建原则应避免造成土地不安定感。另外,农村经济不发达,大拆大建不仅造成土地不安定,而且会造成大量不必要的浪费。尤其在云南,地理位置特殊、地貌复杂,乡村依山就势而建,不仅顺应自然地形,而且造就了独特的乡村地理景观。例如云南元阳县牛角寨乡小岭岗村的蘑菇房,参差错落依山就势形成了独特的乡村景观,这种环境自身可修复的建造方式不会割裂自然景色,并能融于自然之中,与大地环境成为一个整体。
3.1.2 运用地方材料与技术
地区原生材料是可直接利用的资源,像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干阑式竹楼(图2)、城子古村的土掌房、大理白族以石头为主要材料的建筑等,把这些材料运用在设计中能够降低造价,还能使乡村景观更具地域特色。采用传统技术利用地方材料,将新技术与地方材料同时运用于乡村景观建设,可以在设计表达上更加适宜。
3.2 具有审美价值的乡村景观营造
3.2.1 乡村自然生态景观
乡村自然生态景观是由植被、水体、山林等组成,是不可建设用地,其以保护为主,规划为辅。绿化走廊、森林绿地、生态防护林、大面积的植被板块,乡村中原有的
池塘、河道及及其它水体,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时应以保护为主,创造出合理宜人的开放空间、灵动的水体,与乡村生活环境相协调。
3.2.2 乡村聚落景观
乡村聚落景观是由乡村建筑和乡村生活环境组成,是乡村基础性的环境景观。乡村建筑记载着村庄悠久的历史文化,体现着村庄独特的审美倾向。著名的云南城子古村(图3),将土掌房很好地保留下来,给当代人展现了600多年前村庄的历史风貌,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乡村生活环境景观主要体现在庭院、街道、广场、公园、文化设施等场所。乡村聚落性景观规划设计要尊重村庄原有肌理,尽可能不破坏村庄原始形态,控制建设用地的扩张。
3.2.3 乡村生产性景观
乡村生产性景观主要指农业生产景象,包括农作物的生长景观。乡村的生产性景观是以乡村生产者为主导的生产过程的自然体现,它的生产性质和生产过程决定了乡村的生产性景观特色。从景观色生态学的角度看,农田可以看作是一种板块类型,它的设计内容有大小、类型、数目、格局等,农田的整体风貌和农作物的生长景观,使乡村生产性景观兼具经济、生态和美学价值。
3.3 具有文化价值的乡村景观营造
乡村的文化价值体现在传承乡土历史文脉和再现地方精神上。乡村的历史文脉是一个地区遗留下来的精髓文化和历史渊源,使乡村具有文化底蕴和乡土特色。乡村的历史文化是最具价值的非物质文化,见证了村庄的发展与演变。
地方精神是村民们长期养成的具有鲜明特色的精神财富。乡村中的石井、牌坊、水巷、小桥、古戏台、古庙等典型的村落小品都是村民对乡村的宝贵记忆,具有特别的价值和意义。营造乡村景观特色要从地方的群体记忆、地方遗产出发凸显该地域的文化特征,寻求符合地方精神的象征。村民的活动影响着该地域空间的独特面貌,将村民印象深刻、具有重要价值的景观要素作为活化、保存和再创造的特色。以自然地景资源、娱乐休闲及具有人文特色的空间作为设计的素材,营造出能够唤起该地域村民深厚感情的景观构想。
4 昆明近郊美丽乡村景观特色营造
美丽乡村建设在全国各省市县相继掀起了。处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昆明市近郊区的乡村是一种特殊形态区域的生态系统,是产业、人口和空间结构逐步从城市向农村特征过渡的地带,具有强烈的异质性。乡村在与城市化同步的建设中,其小楼房、柏油路带来的强烈冲击,使得城市近郊区乡村景观遭到严重破坏,甚至乡村特色逐渐丧失。在此情形下,建设美丽乡村就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营造特色,以美丽乡村理念为指导进行景观设计。
4.1 顺应自然地形、构建和谐人居
先民在村落选址过程中,特别注重择吉而居、为己所用、顺应自然、因地适宜,利用有利的自然要素创造更加适合生产生活的环境,并使整个村落、建筑与自然要素相融合。如昆明市近郊盘龙区阿子营乡铁冲村风景秀丽背山面水:背靠梁王山脉,水田靠河谷地带,村内水系为昆明主要水源地之一松华坝的支流,附近大小龙潭遍布,水源十分丰富,地势优越。可见,铁冲村的先民在村落选址中不仅重风水,更注重因地制宜以及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
因此,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应在顺应自然地形基础上营造乡村文化景观,将顺应自然的观念融入乡村保护与建筑中,因地制宜,结合村庄环境特色、建筑特征、水系及乡土植物等元素进行规划设计,使得乡村景观与周围环境和谐共生,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更好地保护乡村的生态景观,营造地方景观特色。
4.2 保护乡村景观、延续地方特色
在乡村聚落形态上,通过调研可知,昆明近郊地区乡村以弧形聚居模式为主,体现出诗意田园的审美,拥有适宜人居的生态环境。在营造乡村聚落景观特色时,应该保持乡邻间友好互动的聚居模式,保持乡村自然基地,利用原有的池塘及林地造景,可依据山势地形用多户围合成院落式建筑群,其间点缀小片菜地与花草,再现传统乡村的用地划分、院落空间、建筑形态及生态环境等要素,形成美丽的田园风光景观。此外,在适当的地方建造公共基础实施,以满足乡村村民现代化的生活需求。
在乡村建筑形态上,昆明近郊的传统民居以土木结构合院建筑为主,在建筑围护及保暖防潮等方面有局限性。因此,要发掘出传统建造技术的宝贵经验加以优化改良,引入新的技术形成具有多种优势并保持乡村建筑特色的建造体系。例如在承重结构中加入新材料,提高建筑的耐磨性及安全性,既能达到现代建筑的建设标准,又能体现乡村自然的特色,进而营造出和谐优美的效果。
在农业景观形态上,昆明近郊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特色主要体现在农作物种类繁多、景观空间层次和色彩丰富等。乡村中四季花开,尤其是地域优势造就的梯田景观,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利用这些特质,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可开拓休闲观光农业园以发展农村经济。
4.3 传承乡土历史、再现地方精神
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盲目模仿城市景观使得乡村中许多重要的雷地域性建筑及生活场景遭到破坏,割裂了村民对于地方的情感依附,缺少了地域感。乡村景观应该留有一些最为原始的、当地村民能够认同的生活场域,成为一个能够容纳居民对地方特殊感情的熔炉。昆明近郊乡村中的村民非常注重精神寄托,对古神庙、教堂、祭天仪式等非常敬重。乡村里的古庙、古祠堂、古树名木数量众多,在营造景观特色时就要保留地方性,最大程度上修复其原貌,以保留地方历史文化内涵。在美丽乡村营造时保持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村寨建筑特色及少数民族节日,如苗族花山节盛装表演等,由此产生的集体记忆能唤起独特的地方情感。
5 结语
昆明近郊区美丽乡村建设,应根据当地乡村特点、民族特色、建筑特征、风俗习惯和经济条件等因素,尊重村民生产、生活习惯,提取具有乡村景观的特质来进行乡村景观特色的营造,以展现乡村浓厚的乡土气息、独特的文化景观,尊重并融于自然之中,这种美才是城市无法涉及,乡村所独有的美。
参考文献:
[1]骆 敏,李伟娟,沈 琴.论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J].太远城市职业技术学院,2012(3):11~13.
[2]刘黎明.乡村景观规划[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3]徐 丽,宇.新农村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及营造[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1.
[4]俞孔坚.理想景观探源:风水的文化意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5]邵剑杰,黄淑娟,李先富.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研究[J].住宅科技,2013(11):42~43.
[6]刘滨谊,陈 威.关于中国目前乡村景观规划与建设的思考[J].城镇风貌与建筑设计,2005.
[7]贾保全,仇宽彪,成 军.北京市景观生态与绿色空间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3.
【关键词】 杭州古村落;文化空间保护;社区发展;模式;途径
古村落的保护与传承,一直是民俗学者、社会学者等关注的热点。现代化和城镇化的日益加剧,愈来愈多的古村落日渐成为空巢村、老人村,也有村落因开发旅游业需要,将原住民从古村落中迁出,出现古民居博物馆化、商业化的状况。从遵循活态保护的视角看,这些无疑是对古建筑的毁坏。作为农村社区,古村落如何依靠自身文化资源融入现代社会、和谐发展,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实现文化的合理传承,是当下古村落社区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要又急需得到妥善解决的问题。
一、新叶村概况
新叶古村位于杭州建德市南部大慈岩镇,为叶氏聚居村。新叶村山清水秀,马头墙,粉墙黛瓦,是典型的皖南建筑风格和江南风韵。新叶村现在还保存了180余栋古民居,街巷整洁,古色古香,被誉为“中国露天建筑博物馆”、“中国东南农耕文化活化石”。2010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3年,被评为“杭州十大美丽样本”。
新叶村建有抟云塔、文昌阁、土地祠。抟云塔始建于明代,是村子的风水宝塔,因为有祈求文运之功能,也被村民称为文风塔,后同治年间又在塔脚下修建文昌阁,同为祈求文运之所。后来,在文昌阁北面修有土地祠,为祈求风调雨顺、庄稼丰收的场所。这三个文化空间的组合,反映出农业社会时期民众“耕读传家”的朴素生活理念。
新叶村还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新叶三月三”、“新叶昆曲”被列入浙江省非遗名录,同时,有三项列入杭州市级名录,八项列入建德县级非遗名录。邻近的李村、上吴方等古村落,因地缘相近、文化习俗相近,共同组成以新叶村为主的古村聚落,拓展了古村落的文化空间和保护区域。
当地政府采取走市场化的古村落保护策略:立足村落文化资源,打造旅游开发,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以产业带动市场,以消费促进保护,走开发与保护并举之路,并于2010年开放旅游。但新叶古村由于旅游景点少,宣传不到位,且自身缺乏特色,旅游开发并不成功。直至某电视台在村子里取景做了一档亲子类娱乐节目后,新叶古村旅游才有所改观。节目带来了旅游标签,让新叶村声名鹊起,但对游客而言,古村有没有内容可看?值不值得一游?能不能引起游客的共鸣感?都是摆在新叶开发旅游面前需要深思的问题。
二、农村社区与古村落的发展模式
社区(community),社会学家对其解释众多,但在其构成要素的认识上,还是保持一致:即要有一定数量的人、一定的地理空间(包括地域,设施等)、拥有共同的文化或组织,就是生活在共同地域的人所形成的生活共同体。农村社区,是与现代城市社区区分而言,指生活在农村,具有村落认同感、归属感的人群所形成的生活共同体,有明显的乡土情结和乡土意识。
新叶村,既是传统的农村社区,又是古村落。它拥有冯骥才先生所说的大量遗存,也符合刘沛林先生对古村落的界定:“古代保存下来村落地域基本未变,村落环境、建筑、历史文脉、传统氛围等均保存较好。”
农村社区的发展,离不开大的社会背景,城镇化建设和现代化的发展。而城镇化之路,就要谈到近几年该领域的新概念―“美丽乡村”建设,更要结合村落实际状况、文化环境,避免千村一面,拆旧建新,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美丽乡村。
2013年5月,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制定的美丽乡村创建总体目标指出,要打造“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的示范典型,形成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发展模式。[1]2014年2月,农业部了中国“美丽乡村”十大创建模式。主要有新城建设模式、文化传承型模式、休闲旅游型模式和现代农业型模式等。[2]给现代农村社区创建美丽乡村,提供了可借鉴的指导范式。
在浙江的村落保护过程中,形成了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四种模式[3]:一是安吉模式(生态+文化),即立足于当地的生态环境资源,打造美丽乡村和靠山吃山的旅游产业,利用并做强当地的民俗文化反哺美丽乡村建设;二是永嘉模式(古村落保护+生态旅游),因永嘉境内层峦叠嶂分布了众多的古村落,利用当地先天的自然条件,保护好这些古建筑村落,发展旅游;三是龙溪模式(公共艺术+创意农业),用公共艺术的方式,通过栽花田、创意农业、生态农业等方式,让乡村更美丽,让农业有创意,让农民更富裕。四是萧山模式(乡村节庆+民宿产业),通过打造当地的各种节日,带动节日经济发展。
而在古村落保护与传承的历史上,也总结发展了多种保护模式。概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博物馆式,就地供人参观。其二,化散为整的保护,把优秀的建筑集中起来保护,如山西王家大院。其三,划为历史街区,对代表性的区域进行保护,如苏州平江府路。其四,建立新村,原有的古村不拆,就近建一个新村,以供村民现代化的居住和生活,温州永嘉苍坡村就是采取这种方法。其五,原生态式保护,强调保护原有的生活样态。其六,搞旅游开发,综合运用村落文化资源吸引游客。
农村社区融入现代化建设,有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背景,可以依靠自身丰富的资源,打造自身的美丽乡村建设之路。古村落的美丽乡村建设,大多是走旅游开发之路,无论是苏州的周庄,还是丽江、大理。杭州新叶村也正在走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并举的发展之路。
自2005年我国开始大力推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新农村发展符合生态文明时代特征,而“美丽乡村”概念的提出,正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同时也是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不可偏离的大背景,并且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基于“美丽乡村”要求,新农村建设是物|与精神、环境与内涵的全面提升。而乡村社区营造不仅追求有形的硬件建设,提升生活质量外,也注重精神、文化层面的发展,采取自上而下的公私协力模式,建立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与乡村社区的良好互动关系,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国家向新时代迈进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摸索出一种适应我国国情和乡村建设开发特殊性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一、乡村社区营造理论
乡村社区营造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延续与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一些亚洲国家和地区兴起,日本与台湾地区面对城市化过程中地方村落没落的境遇,自上世纪开始至今仍在持续强调“人、文、地、产、景”的乡村社区营造。其中“人”指的是认同感和社区意识的构建,社区共同体的形成;“文”指的是传统文化的延续,民间工艺及艺术活动的传承与经营;“地”指的是地方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产”指的是特色产业的创新经营;“景”指的是公共空间的改善、景观的特色经营等等。
我国台湾地区比较早引入了社区营造的概念,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台湾地区于政策上便已强调社区建设,九十年代先后制定的各项计划标志着社区营造的启动。于1994年开始推行“社区总体营造计划”,希望从文史重建与文化艺术的角度介入社区发展,强调社区参与,整合地方文化、社会与经济等资源,解决整体环境恶化、公民意识欠缺、公共资源未整合和社区学习体系急需建立等问题。
社区营造作为一种最基层的社会活动,以社区共同体对本社区具有认同感作为前提,通过社区居民达成社区共识,发展自主能力,积极参与地方公共事务,共同经营“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及其它相关的社区发展活动等,从而使本社区的生活空间获得改善,居民的生活品质得以提升,文化、产业和经济得以复兴,进而促使社区活力再现,这种由居民自主参与社区经营创造的过程,称为社区营造。简要地概括就是充分运用社区内的各种资源条件,凝聚社区共识,改善生活环境,延续文化精神,重塑社区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
二、民宿带动下的乡村社区营造
乡村社区营造可以依托乡村旅游,以民宿为落脚点形成全面带动作用,通过打造社区文化、改善生态环境以及推动地方产业,以村民为主体,社区、政府、创客、专业团队多方参与的良好互动关系,实现美化乡村环境、增加村民收入、提高社区文化氛围的目标,达成乡村整体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以民宿产业为起点
乡村旅游是实现新农村可持续发展建设的手段,以乡村旅游为主导产业是民宿实现带动作用的前提。首先,民宿与民居房屋皆作为乡村的基本建筑体,不同于普通民房的是,民宿的外观更为美观,内部设施更为现代化,这是其为满足旅游消费需求所必有的硬件基础。但虽说民宿是为旅游者所用,但基于乡村社区营造的地方性要求,民宿的建造风格必须与本地乡村风貌一致,符合当地社区肌理特点,因此更加提倡民宿的建设是模拟本地民居或者对当地老房子的改造。由此民宿可以作为乡村民居改造的样板,在不破坏本地风貌基调的前提下,改善村民居住条件,且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本地村民随意改造房屋而产生的整体景观不协调性。其次,民宿作为乡村旅游发展中至关重要的部分,不仅承担着为旅游者提供食宿的基础作用,同时也是当地特色文化凝结的表现,是突出农村乡村性的主要载体。除此之外,现代游客群体观念趋于成熟,也更追求旅游所带来的深度体验,民宿为游客留宿享受更深刻的体验创造可能。为此,将民宿产业作为乡村社区营造的第一步,不仅有助于社区空间的建设,同时提升居民生活条件,加强游客体验感,并为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提供基础。
(二)以民宿集群效应为推动
民宿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内,具有竞争和合作关系的民宿和配套服务机构在地理上集聚而形成的群落。民宿集群对比单一的民宿个体,其优势在于集体生存、协同合作,实现专业分工、信息互补、业务共享、取长补短,达到整体的最大效益。民宿集群类似于一个社会共同体,需要协调内外部各要素的良好关系,比如空间规划,环境设计,设施分配等。民宿集群可促进以民宿为发展起始点的乡村社区营造构成空间环境上的框架蓝图,为进一步完成整体营造起推动作用。同时,民宿集聚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益给予乡村社区营造厚实的经济支持。
关键词:生态景观;环境建设;可持续;美丽乡村
1生态景观建设的内涵
生态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综合相互作用的关系。景观指的是土地以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变化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生态景观建设是将生态环境学科融入空间规划等的综合学科,创造一个可持续、自然的设计和建设实践的创新方法。生态景观建设的目标是设计出与土地和谐的方案,创造一个环境健康、可持续生产、生活的景观。生态景观建设致力于利用现有的设施和区域,加入生态元素和绿色基础设施,提高生态景观的服务功能。
2美丽乡村生态景观建设相关理论
(1)绿色基础设施。绿色基础设施是一个区域的生命支撑体系,是自然环境和位于村镇内外绿色、蓝色空间所构成的网络。它提供了多种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绿色基础设施是由公园、广场、河流、行道树、农田、森林和湿地等构成的网络,能够调节大气、改善水土质量,提高环境质量,促使人们身心舒畅。
(2)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所有益处,包括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和水、净化环境等许多方面。生态系统服务包括了景观的价值,但引入景观概念强调了不同生态系统的相互影响,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总是会产生一些新的特性,提高乡村景观的多功能。在项目实践中,应从生产性土地尺度提升到乡村景观镶嵌体尺度,搞好生态系统的合理布局,重视农业景观层次上的山水林田路形成的景观格局,提高农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生态景观价值。
(3)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活多样性是指包括动植物、微生物在基因、物种、生态系统和景观等不同组件层次上的变异性和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生态服务功能、景观观赏性的重要指标。乡村建设应重视生活生境的修复,建立富含生物的工程系统,也应该从加强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恢复和提升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4)乡村生态景观的特征。景观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是我们祖辈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生活印记。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自然特征流失,近年来乡村景观受到了严重破坏。乡村景观的特征是地域自然内在要素和当地人改造自然形成的外在特征的综合体。它创造了一种“记得住乡愁”的场所精神,如果失去这些特征,则会出现“千村一面”。
3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景观途径
(1)建构多样的空间异质性景观。增加景观异质性有助于提升乡村景观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永续性。增添树林、自然灌木篱、河岸缓冲带、绿道、公园等景观有助于提升景观异质性,并改善景观基质的质量,维护生物的多样性的水平。因此,在景观尺度上,应充分考虑自然、半自然及人工土地利用的分布格局,分析现有景观要素及相互之间的空间,提出优化方案,在现有景观格局的基础上,加宽景观元素间的连接廊道,引入新的景观斑块,增加景观的多样性和异质性,为多种生物创造适宜的生存条件,进而达到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
(2)保持自然、半自然的生境。在高度集约化农业生产区乡村生态景观建设中,不仅要求生产效益,也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的农田林网、田中林地及农田边界带增加高自然价值的生态斑块的比例,追求生态效益。例如,在田间地头通过种植豆科植物或设置缓冲带等,为害虫天敌提供良好的栖息地,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3)提高农田生物多样性。乡村农田不能单一强调规模作业,应结合土壤质地、肥力、水利、光照等环境条件和农作物生长特性,因地制宜合理分配,开展轮作、间作混种等多种模式,一方面了解自然资源,另一方面增加景观的多样性。例如,在传统果园中进行苜蓿等豆科植物,不仅抑制害虫,改善了果园小气候,增加了产量,同时也为土壤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4乡村水系生态景观建设
乡村的水系主要包括河道、沟渠池塘、水库、和湿地等具有重要的生态、生产、景观、美学及社会功能。水体生态景观建设要按照生态和人工防护工程相结合的原则,尽量建设生态景观化缓冲带。而滨水缓冲带建设是乡村景观建设非常重要的部分,是最富有活力的生态与景观地区,可以丰富乡村景观和文化价值,为乡村提供良好的景观开放空间,成为乡村中最具魅力和特色的地区。
5乡村植被生态景观建设
不同类型地带的生态植被建设是实现景观尺度上规划与设计的基础。应充分利用草被植物、绿篱植物和乔、灌、木等乡土植物开展植被工程建设,针对不同的地域及地段条件、功能定位,结合景观整体规划与设计,应用具体生态植被营建模式满足特定功能。乡土植物景观具有体验性和亲和感,能够呈现独特的田园风光,与自然和谐共生,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使人们感受到乡土性,记得住乡愁。
6乡村道路生态景观建设
道路,尤其是硬质道路,对生态环境具有负面影响。道路廊道的增加是造成景观破碎化、生境损失的原因之一,也是形成干扰与隔离效应的动因和前提。为减小道路对生态的消极影响,乡村景观生态道路的建设主要考虑道路建设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发展。美丽乡村道路生态景观设计应该符合地域特征,充分利用乡土植物,设计要充分体现出乡村的独特风情,营造生态环保型的景观道路,保证车辆安全通行,构建开阔化的多样特色空间。
关键词:美丽乡村;现状;方法
中图分类号:S73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美丽乡村建设应当从各自的传统历史、人文积淀、资源禀赋、地形地貌等特色出发,通过“缮民居、强公建、美景观”,着力向宜居、宜业、宜游目标迈进。首先,有效改善农民居住条件,通过对农村旧房立面改造和建筑具有乡土气息的特色农村新居,让乡村民居成为一道风景。同时加强基本服务建设,让农民无论是进入城市,还是在农村生活,都可以共享现代化成果。其次,推进美丽乡村与农民增收的互联互动,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使农村真正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最后,依据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人文底蕴及特色物产,挖掘文化底蕴,植入文化元素,寻找、发现、展示美丽乡村内在美,既美丽于“形”,又魅力于“心”。把美丽乡村打造成为没有门票的景区,通过“细节”塑造由内向外的美,让历史建筑焕彩、让民间故事复活、让龙飞凤舞显灵、让地方剧种走红、让传统美食扬名。美丽乡村关键在于“美”得要像乡村。较之钢筋水泥,乡村的生长见诸田野,充满希望;较之人造园林,乡村的风景演绎大自然之美,天然去雕饰;较之现代知识,乡村里有乡土的箴言,乡村更贴近生命的本真,更懂得自然的谶语。千万不要用城市的视角去美化乡村。此外,注意美的差异性。美因差异而存在,美因传承而久远。美丽乡村是农民幸福生活的家园,还是市民休闲旅游的乐园,更是我们所有人的精神家园。通过美丽乡村建设,让精心打造的美丽乡村日益成为更多的人乐于前往的旅游目的地、流连忘返的心灵休憩地。
一、“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
1、产业培育的效果不明显。通过一年的创建,全县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大的完善,村庄面貌进一步美化,农村群众的生活观念和精神状态有了明显的提升,但在产业发展上,虽然有一些村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打造村级工业平台、发展家庭工业,有效的推进了建设与发展的互促共进,但还未形成全面性的示范作用,农村产业的发展没有取得质的提升。当然这主要是因为工作还处在开展初期,产业的培育还未有明显的成效,这也是我们下步工作的重点。
2、建设融资的渠道不够宽。当前,美丽乡村的建设资金主要靠县、镇、村与农民的投入,虽然有一部分民间资本的项目投入和上级部门的项目补助,但所占比例还不高。下步我们还要在拓展融资渠道上下功夫。一是向上争取省市对“三农”项目的财政补助;二是鼓励引导企业与所在村的合作共建,互利互惠;三是创新农村金融,引导金融资本进入新农村建设;四是盘活农村资源(如土地),实现农村资源的整合优化。
3、品牌经营的力度不够大。我国的美丽乡村建设,不仅仅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有形载体,更是我县今后实现产业转型的重要手段和主打品牌。从08年开展以来,我国的美丽乡村建设已有了明显的进步,但在如何利用品牌发展经济方面考虑的不多,力度不太,成效也不明显。
二、美丽乡村的发展策略——美化方法
1、要跳出三农,走一二三产联动之路。“三农”工作不是两张皮,我们的聚焦点不能停留在狭窄的“农”字上,兴奋点不能只停留在单一的“村”字上,不能搞内循环,不能孤立地、片面地抓“三农”工作。如果就“三农”谈“三农”、就“三农”抓“三农”,必然走进误区。大家要深刻认识到,全县本身就是一个大农村,我们现在抓发展的所有工作,都是为了解决“三农”问题。我们要奋斗,说到底也是解决“三农”问题。过去多年的实践证明,“三农”工作仅靠内生拉动是缓慢的、有限的,也不可能有很大的成效,必须依靠外源带动。在市场经济和经济区域化的条件下,我们必须坚持把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作为“三农”工作的动力和引擎。在“三农”发展总体趋势把握上,我们不能形而上学,“工”与“农”、“城”与“村”根本不对立、不矛盾,这两者是互融互促的统一体。递铺从一条街发展到现在有一定规模的县城,从根本上解决了“三农”问题,农民实现非农化、市民化。山区竹农的富裕,靠的是竹产业的培育、开发和经营。大溪农家乐,起步靠的是天荒坪电站。必须坚定不移抓一二三产协调发展,推动农业农村农民分工分业分化,进而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并最终富裕农民;必须坚定不移强城镇,大力培育中心镇、重点镇和中心村,提升产业、人口和资源的集聚度,促进生产力优化布局。
2、要立足特色,走整体品牌经营之路。从我国的乡村现状来看,我们的“三农”问题,不算穷,也不算富,而是很有特色,农民生活总体小康、农业生产进步明显、农村生态普遍良好。农民收入全省中等偏上,产业发展比较协调,城乡差别比较小,生态特色优势明显。细化到每一个乡镇、行政村,村容、村貌、村风、文化、产业等个性特色也很鲜明。品牌是一个地区产品认知度和核心竞争力的综合体现。我们抓“三农”工作,一定要有经营品牌的思维和理念,把特色放大,让特色铸就品牌,让品牌形成生产力。去年农村工作会议上,我们提出要打造长三角地区新农村建设示范区,这就是一个区域品牌。其中有很多文章可做,如我们的高效生态农业,已经形成了笋、茶、桑、畜禽等多个系列产品,有些还很有名气,接下来就要考虑如何进一步提升品质问题。另外,我们有些村民间文化、物产文化、历史文化资源比较丰富,就要研究这些文化品牌树立的问题。还有农家乐、无蚊村、书画村、花卉苗木村、手工艺品村、劳动竞赛体育村等,都大有潜力可挖,要探索创新经营模式。
3、要突出重点,走提升村级经济实力之路。我们要突破关键环节,突出抓好“三强”:一要强组织。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从思想、队伍、作风、制度等方面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当前,要顺利完成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村级组织建设的一个大动作,务必要“顺”。要严格依法推进,按照“精干高效”要求选优配强村干部队伍,夯实提升村级组织,表现好的要留下来,年轻优秀的要充实进去,真正换出干劲、换出激情,选出凝聚力、选出战斗力,各乡镇党委要加强领导。要抓紧落实关心关爱村干部的工作机制,在生活上关心,如村两委主职干部养老保险、在职干部工伤医疗保险、长期担任并正常退职村两委主职干部定额补助和村两委主职干部报酬实行县里统筹;在政治上关爱,如继续从优秀村干部中录取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干部,各类评先评优要向农村干部适当倾斜等。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完成后,要引导村两委班子对照“双带双创”承诺,进一步理清建设美丽乡村的思路,集中精力落实创建举措。村干部要带头示范,书记抓班子,班子带村组,村组联百姓,百姓齐创业。二要强设施。加大农田水利林业等公共设施投入,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尤其要充分吸取雪灾教训,举一反三,抓好事关农村安全的山塘、水库、道路、防火带等建设。三要强实力。积极探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新途径、新路子,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在生产服务、管理协调、资产积累、资源开发等方面的职能。村级班子要研究相应办法,增加资产性收入和财产性积累。
4、要调动主体,走共建共享和谐之路。农民主体作用强不强,事关新农村建设得好不好。大家要清醒认识到,目前我们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动农民主体还不够,突出表现在农民自主创业精神还不强,直接制约着农民增收空间,特别是农民转移就业难度在不断加大,中老年农民、低文化素质劳动力就业难和低收入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十分突出。我们解决“三农”问题,要坚持依靠农民群众,突出农民主体地位,激发自主创业活力,推进广泛充分创业,引导农民由单个领域创业转为广阔空间创业、由一部分人率先创业转为全体全面创业。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为农民创业搭建平台、优化环境,做好引导、支持、帮扶和服务工作。
三、结语
我们要高度重视解决民生问题,加快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真诚关心、真情帮助农村弱势群体,实施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抓好农村危旧房改造,让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体验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实惠,共同打造“美丽新农村”。
参考文献:
[1] 张阳.美丽乡村新模式管理探讨[J].中国农村经济.
结合“新常态”的特征,以郴州市“三合村”旅游景观规划为例,从旅游景观意象规划、旅游产品的体验性设计,旅游景观基础设施建设、景观空间的概念规划四个方面探讨乡村旅游景观如何传承历史文脉,创造新的商业模式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新常态 乡村景观 景观规划 传承 创新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7-0129-02
1 概念解读
1.1 何谓“新常态”
新常态的“新”就是“有异于旧质”;“常态”就是时常发生的状态。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新常态的以下几种特征与乡村旅游景观规划密切相关:
1)“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要求打造有地域特色的、个性化的乡村旅游景观。
2)“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提高新技术、创建新的乡村旅游产品、新的乡村旅游消费模式成为必需。
3)“市场竞争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建设差异化的乡村旅游景观、提高安全与卫生质量标准是提高竞争力的前提。
4)“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生态性与景区承载量是保证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基础。
李迪华教授说,新常态下景观设计学行业必须实施“反规划”,保证城乡建设项目的生态内涵和生态游憩功能。乡村旅游行业可持续发展唯有主动转型、继承传统并坚持创新,才能冲出传统发展方式的“重围”,实现提质增效的“新生”。
2 郴州市“三合村”旅游景观规划实践
2.1 规划背景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精神,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农业部办公厅启动了“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按照《农业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美丽乡村”创建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最终确定了1100个乡村为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郴州市北湖区三合村有幸入围“美丽乡村”创建试点。2014年,三合村又被中国生态文化协会评为“中国生态文化村”。
在国家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在市统筹城乡发展示范村的帮助下,三合村积极整治西河河堤,重点扶持农业产业合作社,建设绿色农庄等,村容村貌持续改善。目前,三合村正为创建4A级生态旅游名村做全面规划。
2.2 三合村概况
北湖区华塘镇三合村位于郴州城西北面,距市城区21公里,盛产粮食、烤烟、林果、瓜菜、煤炭等,是生产农业重村。三合村建于明清年间,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风景秀丽,鸟语花香,西河两岸古木参天,古桥古戏台隐于青山绿水之间。近几年,他们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开发设计出集乡村休闲、婚庆摄影、蔬菜观光、古文化欣赏等为一体的农家乐旅游模式。建设标准化农家屋28家,完成了村内环境绿化美化、道路改造、供排水设施等基础设施及服务配套设施建设。
但三合村离创建4A级生态旅游名村还有一定距离,留下了诸多问题使现在的评价标准大打折扣:
1)村庄虽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在景区中却感受不到浓厚的文化氛围。村中原有一排古老的大青石板台阶反映了村庄的历史与沧桑,现已经被破坏殆尽,反映村庄文化的节点太少;
2)村民住房被“穿衣戴帽”,丢失了原有的古香古色的韵味,也可用“古韵新风”自圆其说;但部分住房被整体重建成安置房形式,“小洋房”代替了“炊烟袅袅”,缺少“乡土气息”;
3)基础服务设施比较落后,加油站、诊所等公共建筑缺失,环境卫生不达标;
4)旅游开发类型比较单一,仍然以观光为主,游客在村中的滞留时间短消费水平低。目前为村民创收的途径仅有现在的蔬菜主题餐厅。
以上所存问题直接影响了三合村旅游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三合村必须把握好现有资源,做出相应的规划整改,打造新型乡村旅游景观。
2.3 三合村旅游景观规划策略
2.3.1 三合村旅游景观意象规划
意象是由“每一个感官产生反应,综合之后形成的”,一个可加工的意象必须与周边事物有可区别性和它作为独立个体的可识别性。这与“新常态”下追求差异化、多样化的特征相吻合。提起江西婺源的景观意象,就会想到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以及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提起周庄便想到集驳岸、拱桥、水巷、古宅等水乡之美于一身的“中国第一水乡”。
笔者认为,三合村的乡村意象应以本土自然风光为基础,以乡村文化为核心,使人们头脑里形成整体感觉和印象,应从以下四点规划:
(1)三合村村名的由来。三合村是由三条河汇聚在村前而得名,现今人们依然可以欣赏到汨汨的河流拍打撞击,不得不对三合村的历史产生漫无边际的联想。因此,可在村口立石注明三合村的由来,引导游客前去参观,并把三河交汇处设计成特色景点。
(2)三合村的“五古”元素。三合村的“五古”是最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其一,古名人。据说历史上这个小村庄曾出7位省部级干部,可以通过村中老人的叙述将名人故事记下,起到教育感化作用。其二,有三百年历史的古戏台(目前正在修葺)。可将古戏台作背景,在不影响古戏台功能的情况下表演当地的昆曲,作为招牌节目。其三,树龄达几百年的古树群,古树多以侧柏、枫杨居多,树龄高的已达460年。古树群的规划已经较成熟,目前划分出了爱之林、爱之路,并将两树相依的婆娑姿态定为“情投意合”、“珠联璧合”、“百年好合”,成为恋人喜爱的婚纱摄影基地。其四,流淌在村头的古西河。人们都有亲水性,但目前的西河还属于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姿态。沿着西河设一条健康步行小道是非常有可取的,适当点缀一些亲水平台。其五,建于清代的古花桥(如图1)。古花桥用石木建造,桥亭相间,不仅可以过河通人,还可避风挡雨。桥身中躯设有观音送子的神座。桥身由七个大石墩支撑着,在每个石墩上均雕刻有雅致的龙头,其寓意为龙在风浪中追波逐浪的雄风壮态。走在古桥上可以感受到三合村前辈石艺家高深的文化和艺术水平,体会祖辈们劳动与智慧的结晶。
(3)三合村的村落建筑。乡村建筑反映出乡村居民生活的某一侧面,是乡村历史发展的见证。三合村村落建筑因山就势,建造随意,不同于北方乡村规划整齐的布局形式。建筑青瓦屋顶,青砖砌墙白泥灰勾缝,马头墙顶上点缀着白色线条。部分建筑已被粉刷装饰,暂且可当作是古村新貌。而被推倒重建的“小洋房”若布置成城里的小旅店,便会“农味不浓”,使得体验乡俗民情的成分降低,必将成为制约旅游发展的瓶颈之一。三合村不是浙江的诸葛村、不是皖南的宏村、西递,新常态下必须塑造出典型的湘南民居特色,才能给游客留下鲜明印象。
(4)三合村的景点设计。三合村应该把反映传统农耕文化、农村生产的典型景象提纯、集粹,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地再现于景区中。在民居建筑与道路之外的空间上,布置一些“软组织”景物,如井台、石碾、篱笆、菜园、水塘等,以过渡和缓解民居和道路之间的生硬冲突。景点的夜景照明宜突出明月的清辉、星光闪烁的夜幕掩映,正是时时处于光污染包围中的城市游客所追求的新奇体验。景区停车场的建设可对车位进行隐性处理:可设计成“稻谷堆”,使停车场呈现“稻谷场文化”;可设计成拱顶绿坡,使乡野大地呈现起伏之美;也可荫蔽于豆棚瓜架之下。
另外,三合村的产品体验性设计也是形成乡村意象的重要方法(将在下一节讲述)。
2.3.2 三合村旅游产品的体验性设计
经济“新常态”下,要想在激烈的乡村旅游市场中获胜就必须创新,营造新奇的、具有浓厚地域文化背景的产品,形成主题明确、个性突出的风格。三合村的旅游产品设计应给游客带来丰富的体验性。例如,做豆腐是常见的农家活,但湖南南岳开办“农家乐”的农民却吸引游客参与豆腐的加工制作过程,让游客一边学习做豆腐,一边品尝鲜豆浆,引起游客的浓厚兴趣。笔者认为三合村的旅游产品创新设计应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仍然以观光性、体验性较强的采摘柑橘、草莓、蛇瓜等蔬果活动为主;其次,依托烤烟生产基地,创造供游客参与熏烤农家烤烟的全过程,并让吸烟人士品尝乡土气息的香烟。也可以依托湖南传统陶瓷产业的优势,再现陶瓷制作活动。如收取合理费用让游客动手制作自己想要的坯体形状,并在坯体上绘制图案,并参与烧制的过程,不仅可以体验到无穷的乐趣,并能了解传统陶瓷的生产工艺;最后,景区中再现村民制作本土特色清明糍粑的农家活动:古朴的农具,农家的稻米,充满乡野气息的野菜,穿着整洁朴素的村民用精湛的手艺将这一活动不断演示,将大大提高游客参与的积极性。总之,村落中天人合一的环境,健康、朴素、简单的生活,可以读到的历史,可以看见的美德,正是其独有的魅力所在,形成了乡村与现代化城市间的巨大差异,从而大大提高了乡村的旅游吸引力。
2.3.3 三合村旅游景观基础设施建设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旅游地的发展分为介入、探索、发展、稳定、滞长和衰弱(或复兴)等六个不同的时期。三合村旅游还属于探索、发展的起步阶段,基础设施由于经济不发达,建设也比较落后。三合村应从以下三方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建设加油站、医疗所、商店等公共场所,外观形象上维护和突出浓郁的乡土气息;路灯、垃圾桶、公厕的数量应适度增加,卫生情况需要定时检查并设专门的监管室。
(2)村落内建设垃圾转运场、集体沼气池,进行环卫处理、污水处理。
(3)三合村旅游景观的食宿设施建设虽然不能追求“原汁原味”,但也不能一味地追求高档次,应与当地的民情风俗、乡土特色相吻合,在保证安全、舒适、卫生的前提下,在“奇、野、土、特”等方面别具一格。提供给旅游者一种“完全的乡村的生活”。
2.3.4 三合村景观空间概念规划
三合村拟规划面积5520亩,总体规划沿着西河布置成折线形状(如图2),三合村的主题定位为打造“唯美三合・森林湿地生态村”,“爱尚三合.婚纱摄影艺术村”,“和美三合・绿色发展特色村”。
关键词:乡村绿地建设;现状;发展探讨
我国的乡村绿地开发使用水平低及农村文明化进程的滞后,是推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大阻碍。新农村建设就是要使村容变得整洁,村镇景观和人文精神更加文明,最终达到人和生态环境和谐统一的目的。
1乡村绿地建设的内涵
绿地的概念较为笼统,可解释为“有植物生长的土地,包括自然植被和人工栽培植被,涵盖了园林用地及一切农牧林用地。而绿地建设是人为的调整和构建绿地空间形态,实现其景观功能。乡村绿地建设就是以此为基础,以乡村行政区域为单元,协调绿地景观和经济之间的内在关系,形成和谐平衡的生态格局,促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这与中央倡导的建设美丽乡村的号召不谋而合。美丽乡村的“美”,主要体现在自然和人文两个层面,是生态好,布局优,环境美,设施全的有机统一。
2乡村绿地建设的作用
有良好的气候调节作用,调整空气的湿度并遮挡阳光;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可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吸收有害气体,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绿地本身也可作为生产用地,从而产生经济效益;不仅人居得到改善,生态经济的建设发展,给农民提供了自主创业的平台,并有机会增收,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乡村因政府和村民的良性互动而变得更加和谐,这是生态绿地建设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乡村生态经济产业的扩展,可以吸引城市的富余劳动力,解决城市就业,从而缩小城乡差距。
3中国乡村绿地建设现状及问题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对称性,南北绿地开发利用水平存在很大差异,西部地区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绿地建设受到自然气候,地形地貌,经济条件等条件制约,乡村绿地建设存在严重不足的现象。有许多高污染,大排放量的企业落户农村,既侵占大片绿地,污染环境,产出又低。在广大乡村,相关的管理机构尚未建立健全,建设资金不到位,政府盲目追求GDP,忽视了生态环境改善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因为乡村的技术人力资源短缺,造成绿地建设理念上的严重缺失。比如浙江省,它东部地区的广大乡镇,濒临沿海,台风,海啸,海水倒灌等自然灾害频发;西部丘陵地带侧重工农业生产,所以耕地减少,环境污染。长期以来,由于规划理念的滞后和措施的落实不到位,类似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4解决乡村绿地建设问题的主要措施
4.1结构布局上的调整
在总体布局上,要充分保护农业经济生产不遭破坏,同时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特点,生态环境类型等要素,综合人居建筑,农田水系等,进行空间整体架构,使诸多条件能完美统一,形成乡村绿地绿化系统。还以浙江省为例,东部滨海地区的绿地规划,应首先考虑防风林带建设,推广抗风植物和耐盐碱植物;西部地区规划主要以景观建设为主,如景观公园,绿色活动长廊等。尽可能的恢复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在具体规划上,充分考虑地方资源特色,尽快形成由生态农业到生态旅游,再到生态文化,最终达到生态人居这样一个绿色产业链条。以浙江安吉县为例,它的竹林产业带是地方资源特色,在绿地开发上先极力打造绿色廊,优先发展特色竹林产品加工业,再把农业基地变为商品旅游性质的休闲农业,进而推动乡村文化建设。规划布局要留意历史古迹,它是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应加以保护和利于。安吉就是以文物古迹为节点,开发生态旅游线路,把生态建设赋予了历史文化内涵。下表是浙江安吉县以地形地貌,资源特色为条件规划的发展内容:
4.2村镇管理者相关意识的加强
村政府要转变观念,加强对生态经济的认识,让生态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适当调整经济模式,如推行承包制,谁投资谁收益,由职能部门进行监督,这样政府可节省资金,把主要精力投入其他领域。要在财政中划拨专项资金,加大投入,并建立健全规划管理机构,完善监管和问责制度。对蓄意侵占破坏绿地,盗采盗伐树木行为要坚决抵制,依法追究当事人责任。
4.3注意人才的引进
人力资源是绿地建设发展的软环境,乡村缺乏相关人才,必制约绿地开发建设水平。因此,政府要提高绿地的开放使用效能,就必须留意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绿地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专业性较强,政府手中要掌握一支生态绿地建设的专业队伍,来行使它的日常职能,对专业队伍的管理和培养,要常抓不懈。可由政府牵头,开展村与村之间的横向技术交流,并定期组织团队出外交流学习,或聘请专家教学讲座,切实提高队伍的专业水平
4.4保持地方特色,走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
因地制宜的把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当地经济和谐统一,使其既具人文特色,又保持鲜明的地方经济特色。单纯的乡村绿地建设并不是其开发利用的终极目标,它是经济目标,社会效应的载体和平台。乡村绿地建设只有与乡村经济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地方旅游经济建设有机的结合,才能凸显绿地利用价值。同时,科学的绿地建设,并非无限制的开发,不能为追求旅游景观利益而破坏当地的人文乡土特色。地方特色是旅游资源的基础,因此绿地建设要充分体现当地文化景观特点,努力提高旅游经济附加值,这样,乡村绿地建设才能真正为农村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保证乡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4.5加快乡村绿地景观建设的科学研究步伐
吸收借鉴国内外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探索出适合我国不同地域气候条件下乡村绿地开发的学术理论和手段,并积极整合乡村气象气候,水文地质,植被等数据库资源,建立绿地分类的标准系统,以及绿地开发建设效用的评估体系,从而推动乡村绿地建设科学的长足发展。
结束语
建设美丽乡村源于浙江安吉。安吉模式的最大特色是生态经济,依靠优良的地理环境资源,发展特色生态农业,为我国其他地区的绿地建设指明了方向。乡村绿地开发不能沿用城市绿地建设发展道路,只能以各自的行政村为考察单位,既强调绿地绿化给农村发展带来的文明效应,又要彰显地方特色。总之,美丽中国之美是乡村美,美丽乡村之美是绿色生态美和人文和谐美。
参考文献
[1] 徐文辉,范义荣.浙江省农村小城镇园林绿化模式的创建[J].江苏农业科学,2011,(1):210-215.DOI:10.3969/j.issn.1002-1302.2011.01.079.
[2] 吴维,李军,冷鹏飞等.节约型村庄绿化建设浅析[J].热带林业,2010,38(1):34-37.DOI:10.3969/j.issn.1672-0938.2010.01.007.
[3] 夏淑娟,徐文辉,陈青红等.浙江安吉产业发展型乡村绿道应用模式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3,40(3):40-42,封3.
一、雅安市旅游发展现状
(一)旅游发展中的“三驾马车”
通过对原始资料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大部分措施中都能体现动作发出的主体,主要为政府、市场、社区3个主体,其中政府和市场这两个主体体现较多,且参与者更强调政府的引导作用。如政府负责旅游规划、区域合作等措施;市场主要进行市场营销策划等活动;而在产品打造及地脉和文脉的保护和发展等方面,需要政府、市场、社区三驾马车并驾齐驱,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雅安旅游的发展,有赖于这三者充分的合作。
(二)旅游发展类型
通过对雅安市旅游规划和本文资料挖掘可知,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乡村旅游,是其旅游发展的三个重要类型,其中后两者被参与者多次强调。在这两种旅游类型发展中,以茶为核心要素的相关发展途径被体现。例如,“茶园采摘、茶园观光、茶家乐;茶马古道、茶文化教育旅游”等。这与雅安市是世界茶文化发祥地之一,是茶马古道和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相关。其次,要不断推进产业融合。这种融合不仅体现在不同的产业,同时也体现在同一产业的不同类型。在不同产业方面,要加强旅游业和传统产业的融合,例如生态特色农产品打造,并以旅游业为平台,进行产品销售。在产业间融合方面,打造创意农业旅游,比如“依托连片茶园打造骑游茶乡,进行采茶、制茶、茶文化教育、骑游发展模式”。
(三)重视地脉和文脉的开发和保护
雅安主要沿龙门南段山脉分布,生态环境优良、地质条件复杂;同时该地文化积淀深厚、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使该区域的文化资源呈现历史延续、民族融合、空间分布均衡的立体结构。鉴于此,地脉和文脉的开发保护是始终贯穿于地区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地脉方面,强调“乡村原有房子的保护和开发”,以及湿地、森林的建设和保护。这表明了保护生态优势赖以体现的相关资源、及保护乡村建筑为主的乡村风貌两者间的结合。文脉方面,强调“藏彝文化”、“汉文化”的挖掘、宣传及保护;同时,地区特色手工艺,比如荥经县砂器、彝族漆器和绣品以及专业手工艺人,也需要保留发扬和培训。在整个地脉和文脉的开发和保护过程中,还要注重对旅游相关从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比如“自然学校”的建立,加强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环境保护意识。同时还需要加强社区参与,让居民切实投入到环境保护中去。
二、建议
(一)“反城市”方式的乡村生活空间改善
乡村,具有不同的聚落形态和乡村景观。真正美丽的乡村,一定不是繁荣的“小城市”,而是一种充满个性与“乡愁”的反城市聚落形态。留得住游客和当地人的乡村,一定是能实现“诗意的栖居”。目前的乡村规划往往忽略了农业生产,简单对住宅进行风貌整治,搬进统一规划的农村小区,为村民的农事生产活动带来很大的不便利。规划中整齐划一的逻辑和当地农户盲目追随潮流的行为,使乡村基础设施尤其是旅游接待设施体现城市化倾向。因此,要保持乡村原有建筑特色和聚落空间形态,进行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公共社交空间的规划提升。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开发单一,体现在乡村建筑景观、服务方式与内容以及活动方式上。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宿不同于传统的酒店旅馆,也许没有高级奢华的设施,但它能让人体验当地风情、感受民宿主人的热情与服务、并体验有别于以往的生活。可以说,民宿提升乡村的个性和吸引力,是乡愁和地区品牌打造重要载体。然而,乡村在旅游接待设施上追求的“洋”和游客旅游追求的“土”有冲突。在民宿构建过程中,以强化乡村风情为导向,以现代化设施为辅助,尽量使用原有景观的材料和工法,营造一种乡村传统氛围。同时,每家民宿都有自己的传承,这种传承与特色伴手礼(如店家亲手种植的茶叶)、别具特色的美食(如家常小菜)、独一无二的故事有关(如店家切身经历)。民宿的发展从粗放单一向精致、熨帖、多样发展。民宿跟主人的魅力是息息相关的,在民宿的规划中,“人”这一元素至关重要。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需要被重视。
(二)产业间融合:加强旅游业和当地传统产业的融汇
生态资源丰富的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气候特性,具有特色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发展优势。绿色农产品是乡村核心吸引力之一。这些东西保持了乡土性和生态性,是城市人“舌尖上的乡愁”。因此,产业间融合中,尤其要强调旅游业与农业的互动,其目的就是要让地区特色农副产品,依托旅游谋发展。特色产品的推广有利于地区形象品牌构筑,这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契机。绿色农副产品打造是两者间良性循环的重要环节。茶是雅安市地区具有优势的特色产业之一,当地人可以将茶叶开发成产品,并结合当地绣品或砂器进行包装和配套售卖。
(三)旅游业间融合:促进产品创新、改良、升级
在地区文化旅游和乡村旅游的融合下,开发体验旅游、创意旅游产品。或可结合亲子游,开发创意亲子农场。体验的方式多样:从农作物的播种到收获,从生长时的生理特征到加工制品;从对动物认识、观赏、喂养到烹饪制作;从农庄居住到与当地人闲聊;从拜访民俗相关展室到参与民俗节庆活动,这都是体验的过程。因此体验旅游产品,不要只进行初级体验,要结合乡村生产方式的整体流程打造。体验旅游还要配合相应制度,打造地方依恋或“乡愁”。
(四)区域合作:打造跨区域观光圈
文/墨菲
美丽中国是个什么概念?我的理解她起码包含两个方面或两个体系,第一是人,第二是自然。归纳起来应该是这么四句话:山要青起来, 水要绿起来,天要蓝起来,人要富起来。实现了这四句话,美丽中国就呈现在我们眼前,美丽生活就实现在我们身边。
十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关于美丽中国,报告中描述得很生动很具体: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上周看了两集纪录片,片名就叫《美丽中国》,是由中英联合摄制小组历时四年拍摄的一部关于中国野生动物和自然风光的系列纪录片,其中很多野生动物和风景我还是第一次看到。那些唯美的画面,真实的自然,那些山野隐映的乡村,那些质朴生态的百姓民居让人流连,让人震撼,中国原来还有这么多人与自然和谐融合的美丽地方。
说实话,过去我们总认为国外的东西更美好,不仅片子拍得讲究,环境和人文也很棒,但看了这部纪录片会大大改变我们的认识。正如该片策划人员所记述的那样,因为理念和视角的不同,中外联合拍摄组也是经过了一番讨论争辩之后,才各自说服了对方,也才有了这部真实记录和表现中国人与自然万物众生,画面绮丽的视觉大片。
以往,很多西方人不了解真实的中国,也有大部分国人不了解自己的中国,所谓大好河山都只是口头上的,显得空洞而概念。而这部使用当今最先进的航拍、红外、高速、延时和水下摄影技术,记录了大量珍贵、精彩的画面,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立体角度,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天人合一”思想的独特魅力,不仅惊叹了摄制组的那些“老外”,也惊讶了我们自己。
在经济与建设,绿色与发展的进程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进步的符号和时代的要求。中国人对绿色对环保从认识到努力,也是渐进渐深的。以过去10年为例,从巴厘岛到哥本哈根再到德班,几届世界气候大会上,中国都带头许下并切实履行绿色发展的庄严承诺。从“十一五”首次设立约束性指标,到清理整顿钢铁等高耗能行业,从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系列生态工程到出台节能减排计划,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2.9%到生态补偿机制稳步推进,中国的绿色发展之路越来越坚定,也越来越坚实。
摘 要:美丽乡村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一环。乡村,包括乡村景观的消失,在一定程度上警示着应该在何种理论的指引下进行乡村价值的构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对乡村赖以生存的土壤也造成了一定影响。本文即是以环境美学的视野为依托,阐述“乡村”建设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环境美学;乡村;家园
乡村,是作为人类生存的一个天然的共同体,在其之内所形成的乡村文化,共同规范和制约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乡村,并不是粗鄙和浅陋的代名词,在乡村文化中,蕴含着纯真、质朴的精神气质。然而,现实的问题是,我们赖以依托的乡村,正在慢慢的消失。
我们一回到乡村,当颓败的房屋、颓圮的篱墙、没落的街道映入眼帘时,我们也许会不禁一阵触动,因为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现代化的景观建筑。而面对着乡村中的新景观,我们在感慨物是人非的同时,是否会思考应该采取何种乡村建设的理论,是否会以一种正确的视角去欣赏?
一、看和被看的视角
卡尔松在欣赏与自然环境的视角上,提出了审美欣赏的几种模式,包括对象模式、景观模式和环境模式。就其中一项而言,斯巴尚图说过:“当人们在谈及欣赏某物时,他实际上是在以主客关系的思路去对待他。”①杨彦曾指出:“本来,任何人拿起相机,那么意味着他们掌握了一种观看的权力。同样,任何人只要面对镜头,他们就在被看。”看与被看,在这里欣赏的价值,由此可见一斑。因此,只要乡村旅游的产业还在发展,乡村中农家乐的图片依旧见诸于游客的相机之中和各大媒体之上,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则意味着人们将乡村当作一个简单的客体,并没有做到将自己融入其中,做到物我相融。正如阿诺德・柏林特在其著作中所说:“我们必须作为参与者来欣赏环境,而不是作为观察者。”作为参与者,需要用心去体会,光凭眼睛的感知是不够的。因此,对其作出一个恰如其分的审美与评价,需要人的参与和介入。这也正如环境哲学家罗尔斯顿在其著作中所记载:“我们开始可能把森林作为可以俯视的风景,但是森林是需要进入的,不是用来看的。一个人是否能够在停留路边时体验森林或者从电视上欣赏森林,是十分令人怀疑的。”②鉴于此,作为参与者去欣赏乡村的美,并不是说自己要脱离城市,回到乡村,而是说需要以一种农村人的视角去观察,去体验,将其作为醒目的前台物,去感知农村之中别样的美。也正因为如此,陶渊明的诗句”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才会有不一样的乡村韵味。
二、家园感
环境美学家陈望衡教授在其著作《环境美学》中提出:环境美学的根本性质是家园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宜居、利居、乐居三种生活方式。那何谓家园?陈望衡有如下阐述:“家,是生活概念,也是哲学概念,是这两者的统一。但是,对于环境美学来说,“家”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概念。”因此,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家园的生活性和情感性。对于环境的情感性,陈望衡强调主要是人对环境的依恋感和归属感。对人而言,人的情感力量是很大的,因为它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超越理性而成为决定行动的首要心理因素。环境之美,美就美在它的利人、亲人、乐人。在这个意义上,他认为,居住,特别是乐居是环境美学的最高功能。只有安居,才能乐业。推而广之,在乡村建设之中,培育村民一种良好的家园感刻不容缓。
在这一层次上,美国人文地理学家段义孚创造了一个新词:恋地情节。他曾说道:“恋地情节就是人与地域或者环境之间的情感纽带。”③这个名词,在一定程度上标明了人与环境之间的情感衔接。在段义孚看来,我们所谓的地方是能够停顿的,含有安定和永恒的意向。地方是人文性的空间,是建立价值体系的宁静的中心。因此,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而言,乡村中的一草一木都浸润着他们的乡土之情。因为,这里是家乡,是他们的归属福地。人类终究还是要踩在这坚实的大地上的。
而现实的乡村情况却让人堪忧。乡村旧建筑的衰败,古树的砍伐,甚至保存数千年之久的传统民俗的销声匿迹,都在提醒着人们乡村中存在的危机。法国哲学家塞尔日・莫斯科维奇曾对此发声:“人们不能再抗议金雕灭绝的同时,听任一个人类群体的消失。”面对着这些,曾经让我们魂牵梦绕的乡村记忆能否再次回荡,当我们在进行城市化的同时,能否再拾掇起曾经发生的乡村故事呢?
三、高贵的村庄
美国作家亨利・梭罗曾对此有良好的阐述:“我们并不要贵族,但让我们有高贵的村庄。”高贵的村庄之高贵,高贵在乡村本身所存在的价值:自然、随性、和谐。环境美学家霍尔姆斯・罗尔斯顿也指出过:“乡村的独特价值就在于,它是人与自然共生的地方。”④在这里,乡村对人们而言,总是意味着什么,人们在乡村中,也存在着很多美好的期盼。乡村之中所孕育的乡村文化,与城市相比,并不是糟粕及精华的代言词。城市,也并不是贵族。在乡村城市化的过程中,人们也许会感觉到乡村的身份开始变得显赫起来了,但是仔细一想,乡村的本真,却在慢慢的沦陷。乡村,也愈发失去了其特有的高贵了。
许志华在其诗集《乡村书》中,在抒发其对乡村的怀念之时,也倍加感慨乡村味道的消失。摘取其中两段,略微可感受出乡村的魅力。
其一、
燕子飞走了,巢还在。
麦子割了,麦茬还在。
人死了,人间世的苦还在。
其二、
乡村的蝉声不能听,
乡村的噪声是凄迷的,哀恸的。
城市的蝉声不能听,
城市的蝉声是没有方向的,迷惘的。
《乡村书》这几个章节,让我们看到了人和土地,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甚至人与万物之间的日常关系,达到了一个无法挽回的地步了。这让正处在乡村城市化的我们,在文明转型的时期,成为了无根的游子,并因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此,也难怪在“他乡――城市”这个二元的结构下,许多的人们产生了浓浓的乡愁,并愈演愈烈。
海德格尔说过:“人,需要诗意的栖居。”当乡村在对城市攀龙附凤之余;当静默又古老的乡村在物质上逐渐丰腴,在精神上却被人们嘲笑,变得愈加萎靡之时,现在的乡村,该走向何方?
也许,乡村,不仅应该将其建设成人们能够让人们“诗意的栖居”的居所,更应该让人们能够有一种家园的归属感。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注解:
① 斯巴尚图:《勾勒大地:对环境美学一些理论问题的评说》,《美育》1972 年第六版,第13页
② 刘悦迪等译:《环境与艺术:环境美学的多维视角》,重庆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