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地理教育学与地理学的关系范文

地理教育学与地理学的关系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地理教育学与地理学的关系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地理教育学与地理学的关系

第1篇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符合地理学科特殊能力要求,与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不谋而合,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合理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既是我国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也符合地理学科的发展需要.在中学地理教学实践中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依照具体的教学内容,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深刻领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要点,从师生关系、教学目标、教学环境、教学模式等方面改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被誉为教育学中的一场革命,它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师生间的关系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建构主义逐渐成为“研究与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理论依据,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思想.作为中学素质教育的主要课程,地理教学课程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视角审视,其仍然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本文旨在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结合地理学科自身的特点,探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中学地理教育中的运用途径.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1.1知识的建构性

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从外界选择性地知觉新信息,然后进行主动构建并生成意义的过程”知识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只是一种解释或者假设,会随着人类认识的加深而不断变迁;学习也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而是学习者通过对外部信息的选择和加工,通过新旧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构建自己知识的过程.为“理解而学习”是建构性学习的核心目标.

1.2学习者的主动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从外部输入到人的内心,而是在与外部作用的过程中从人的心灵内部建立起来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学习者主动选择、积极构建的过程.学习者通过构建自己对各种问题的理解,形成自己的观点,而不仅仅是记住别人已经研究出来的结论.离开学习者的主动参与,任何学习都是无效的.

1.3学习的互动性

学习是“学习者与外在环境多向性的交互作用过程”_6,学习者的知识构建过程受到教师的指导、同学的参与、周围的环境等情境的影响.老师与学生之间以“教学内容”为中介形成“双向互动”关系,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促进学生积极构建知识.每个学习者在自己的经验基础上对同一事物都存在不同的理解,通过小组活动,与其他学习者进行协商合作,可以看到不同的见解,使理解更加丰富全面.

2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改进中学地理教育的适宜性

2.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符合地理学科特殊能力要求

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地理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认识地理事物空间关系的能力,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抽象、分析、描述能力,地理事物间的对比鉴别和地理成因的推断能力.地理学科这些特殊能力的要求正好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相符合.认识地理事物空间关系需要学生运用地图等工具获取有用信息,通过观察、分析、概括得出相关结论.例如,学生运用地图确定某地的的位置(如经纬度、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分析其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如山、河、海洋、矿产资源等自然条件,城市、港15、交通线路等社会经济条件),结合区域特色总结该区域地理位置的特色,分析其优劣.地理事物和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但有许多却不能被直观感受到.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便是典型的事例.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极为复杂,而且不能直接观察到.运用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偏力作用下风的形成等基本原理,借助图示,加上抽象概括,就能形象深刻地认识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过程、变化特点.比较的过程是一个加深认识,融会贯通的过程,是学生运用已掌握的旧知识构建新知识的过程.如背斜和向斜,冷锋和暖锋,气旋和反气旋的学习等等.对地理成因的探析,要求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对某一现象展开分析.在这过程中,学生要分解出诸多影响因素,应用归纳、类比等方法,探索地理事物问的因果联系,得出正确的判断.

2.2地理课程改革方向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以完善学生素质、促进学科发展及服务社会为导向的地理课程教学改革如火如荼.新课程改革在课程内容方面改变了课程内容繁、难、旧的现状,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实际.在培养目标上,新课程改革更加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新课程改革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强调,对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地位的重视,对学生积极探索知识良好环境的营造,与建构主义理论中知识的构建性、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学习的互动性等观点吻合.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中学地理教学改进策略

3.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建立合作探究型师生关系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构建者,学生从接受者的从属地位转变为实施者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则从台上的表演者转变为幕后的导演,成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形成知识构建内因的促进者.新型师生关系发展为合作探究型.在合作探究型师生关系中,首先要有师生民主平等的观念.只有教师拥有平等的意识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J.其次,师生之间要互助合作.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探索更为重要,教师的职责在于以一些有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看法.如学习“城市空间结构”时,以学生所在城市为例,通过指导学生数据、图标资料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当地城市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再通过指导学生分析成都、北京等城市的区位进行对比,找到区位差异,通过师生探讨、交流得出本地区位优势,进一步扩展分析世界城市分布特点找到城市分布空间规律,学生对自然环境与城市发展关系的认识是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分析逐步深入的过程.

3.2遵照学生个体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学生在构建知识的过程中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不同的学生的个体经验差异很大,知识构建的起点也存在很大差距.教学目标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只有认真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才能开展有效的“教”与“学”,“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中学地理教学目标中“知识与技能”是基础目标;“过程与方法”是提高性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最终目标.对学生应达到的基础目标不能随意降低难度,而对于提高性目标和最终目标就要遵照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设计.如“气压带和风带”:气压带的热力成因与动力成因,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位置与名称是所有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从易到难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结合气压带、风带的形成阐释低、中、高纬环流圈的形成.二是通过制作三圈环流模型并进一步联想说明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的成因、规律和过程,分析气压中心形成的原因及特点.三是通过世界气候分布图与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图,结合实例说明气压带、风带及其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3.3创设良好学习环境,营造积极学习氛围

学习活动与一定的情境密切联系.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一是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如运用多媒体,采用直观形象的素材,对地理过程进行动态模拟.适当的信息资源也是创设真实学习环境的有效手段.二是创设协作学习环境,开展“合作学习”.教师要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使学生都愿意参与交流.同时,要善于引导、组织和鼓励,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集体责任中感受到贡献的成就.如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有哪些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了达到所有学生都参与讨论的目的,分组要保障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讨论之前教师先提出实例引导学生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思考;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总结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小组成员要对其他同学提出的看法进行分析评价,最终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出较为正确全面的认识.

3.4改进教学模式,为学生构建知识搭建平台

课堂是教育实践的“终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要真切地运用到地理教学的实践中来,必须根据不同的知识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对于较抽象且逻辑性较强的内容,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地理知识,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围绕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开展课堂讨论.而案例性内容,因其是建立在现实中真实事件的基础上,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到真实的环境中去感受、体验.教学模式是开放的,随着教师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教学对象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因此教学模式的运用要灵活、变通.

第2篇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中学地理教学 正确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给传统的学校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引发了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一系列的变革。它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能大容量、高密度、多渠道地展示地理知识,提供最新地理信息,因此,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望解决地理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实现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的整体优化。如果能将多媒体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恰当合理地结合在一起,并使之与生动的教学艺术相结合,就必将令中学地理课堂焕然一新,极大地促进地理课堂教学的优化。

一、现代教育技术对中学地理教学的积极作用

1.能促进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

在地理教学中促使学生建立空间概念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地理教学的一项职能。在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的教学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颇显成效。地理事物存在于三维空间,但传统教学手段常用的空间载体却是二维平面的地图。因此,学生在进行空间想象与空间思维活动时,需要在脑海中将平面的载体转化为三维空间。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解决这些问题上效果一直不理想,如果使用多媒体课件来进行这部分的教学,效果就会好得多。

2.能提高学生对人地关系的认知。

基于中学教育的基本情况,要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去参与野外考察和区域调研,可能性有限。此时可以借鉴影片、录像等视频教学资料,向学生展示各地风光、民俗文化等地理知识。利用网络,从互联网上下载一些资料(文字、图片、影音资料),既可以简化课件制作,又可以大范围地获取所需资料。另外,有许多地理现象是很难通过野外考察来认识清楚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就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比如地质运动,作为一个漫长的过程,利用计算机动态模拟演示,能使学生比较全面清楚地了解全过程。

3.能培育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由于地理的对象极其广阔,要素异常复杂,难以一一感知,因此,学生在学习地理、培养地理思维、获得地理知识时均要借助于想象。想象是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引导学生进行各种想象活动,充分运用各种地理图像、模型等,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相关的地理表象,指导学生抓住地理景观要素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认识地理事物的整体性。

二、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教育与信息技术结合的历程是信息技术含量不断增加的过程,不是教育与技术的简单相加,而是功能上的成倍放大。任何技术,只有运用得当才能发挥更大效益。如果在实际教学中,虽然运用了先进的教学手段,却没有取得比传统教学方法更好的教学效果的话,那么再好的教学环境也将失去意义。教育技术改革与实践成功与否的标志,最终还应体现在教学效果的强弱上。毋庸置疑,无论是流行已久的CAI课件辅助教学,还是近两年才兴起的网络化教学,计算机与地理教学的联姻是地理教学史上教学手段的一次空前的飞跃,对全面增强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品质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然而,不少教师在尝到现代教育技术的甜头之后,对其他教学媒体就不屑一顾,不论何种教学内容、课型,一概使用计算机教学,全然不管是否适用,也不管其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益,有的甚至连黑板都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大有非多媒体不上课之势,特别是课例评比,授课比赛等,多媒体课件的技术技巧的权重往往大于其他项目,许多课例甚至以多媒体及网络来作秀,其结果是课堂上轰轰烈烈,课下学生一头雾水,不明就里。我听过一节公开课,课件图文并茂,声像动画俱全,可谓丰富生动,但是下来以后多数同学要求老师按常规方法重上这节课,于是,出现了如何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地理学科教学进行整合,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增强教育教学效果的问题。这也是广大中学一线教师目前最热衷探讨的一个极为现实、颇为棘手的问题。从目前来看,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教学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重技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目前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时常有一种误区,课件制作为“课件”而“课件”,导致教师本来用传统教学手段就能快速完成教学任务,却被迫花费大量时间在课件制作上。在现实教学过程中是多媒体唱主角,教师和学生则是衔接者和看客。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成了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操作者,学生只顾观看,无暇思考与练习,学生和老师都成了多媒体技术的奴隶。

事实上,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必须制作成多媒体课件。那些一目了然,很快就能让学习者掌握的知识内容,大可不必费时、费力地制作成课件。

2.重美观,轻实效。

在课件制作中存在一定的误区,有些教师为体现自己的课件制作水平,采用绚丽的色彩背景、不适合的字体,制作出各种眼花缭乱的动态放映效果,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结果导致喧宾夺主,冲淡教学主题,不仅不能辅助教学,反而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必须把握恰当时机,寻找最佳切入点,在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的关键时切入,保证教学过程简练,突出重难点。制作课件要避免“花哨”,应为教学主题服务,少而精,忌繁杂,求简练,不能被多媒体所左右。这样才能让多媒体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3.重容量,轻难度。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可以适当节省课堂教学时间,便于充实教学内容,有些教师因此盲目加大课容量,一味求多、求全,这样的“压缩饼干”不仅不利于学生消化,反而会让学生分不清主次,没有思索的空间。在教学中,我们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协调好容量与难度的关系,做到课堂容量适中,难度适宜,把节省的时间留给学生思考、讨论、探究,留给老师对个别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4.“放映员”,“满堂灌”。

现在有种说法,如今做地理老师比过去容易得多:不需要劳神费力设计板图、板画和板书,书写差点儿没关系,反正可以不用板书;语言表达水平不高也没关系,反正上课只简单解说课件就好了;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那也容易,课件做得生动、丰富就行了。事实上,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媒体,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而已,绝对不能取代教师的主导作用。屏幕上的文字和画面是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的一种手段,其所想表达的意图和思想仍需通过一定的方式如教师的讲授、适当的双边活动来传达给学生,学生仍然要遵循一定的思路来思考问题,完成学习任务。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许多教师把所有的知识点、每一个活动甚至包括必要的知识讲解,都通过图像、文字、声音显示出来,课堂中教师很多时候仅仅充当放映员、解说员的角色。于是屏幕成了课堂的主宰,老师反而处于次要地位,被课件牵着走;一些利用网络教学的,为了体现自己反传统,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式学习,老师则整节课满堂转,充当一个网络管理员的角色,而学生似乎对屏幕上的色彩、画面、文字的出现与伴随的音乐更感兴趣,教师的主导作用变成了媒体的主导作用,学生为主体往往变成了自由散漫,无所事事,因为很多学生根本不知道如何学习,又缺乏相应地理知识的积累,无从讨论与探究,这显然是本末倒置。结果,往往是课堂上学生情绪激昂,轻松愉快,下了课大脑中要么一片空白,要么是一锅粥,杂乱无章的信息大量堆积,很快就仅剩一些残缺的记忆碎片,尚不妄谈能力的提高,连必要的知识积累都没有获得,仅仅应付考试都困难。

传统“满堂灌”的教法,是绝大部分时间老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被动地接受书本知识,而这种新式“满堂灌”主要表现为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来呈现过量的繁杂的信息:一幅接一幅的图片,一段再一段的文字,一个又一个的动画,甚至图文声像纷至沓来,一番狂轰滥炸,令学生目不暇接,学生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不能体现其学习的主体性,教育教学的效果实在不敢恭维。所以,我称其为新式“满堂灌”。

三、在地理教学正确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1.正确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和地位。

现代教育技术是对传统教学手段的补充,那些在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述的、难以理解的、抽象的概念、内容,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模拟和表现,是传统教学手段所不能实现的。但是,我们还应认识到计算机辅助教学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是辅的,是为教学过程服务的,在教学中起关键作用的仍然是人,并不是所有的课程内容都可以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对于有些内容来说,传统的教学方式也许并不能完全被现代教育技术所取代。

2.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

现在许多中学地理教师设计课件时,更多的是考虑创设情境等方面的效果,而在启发思维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教师在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中存在不足。因此,对教师进行教育技术培训,并不是简单地进行计算机多媒体的操作技能的培训,而是对教师进行多方面的培训,包括计算机操作技能、教育技术学科修养等,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使教师真正把计算机当作教学服务的工具,而不是依赖或摒弃。

3.讲求实效,切实做到以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地理教学。

第3篇

一、初中地理图像教学概述

初中地理图像教学可分为统计图教学、景观图教学、示意图教学和地图教学等类型。在统计图教学方面,主要利用数字资料直观、形象地反映地理事物间的数量关系,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事物与地理现象的相关规律,帮助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能力。在景观图教学方面,景观图可分为摄影图和描绘图,前者相对真实,而后者则能够突出重点。由于地理环境具有广阔性与复杂性特点,学生难以直接想象地理事物及现象,而景观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学生直观、深入地理解地理知识。在示意图教学方面,示意图多为成因示意图,主要是对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形成加以阐述。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理解与分析事物的位置和要素情况,在此基础上对现象发展情况进行揭示,然后对其规律加以归纳总结。在地图教学方面,地图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教师在进行地图教学时,需要了解读图的要求指导学生读图,并结合实际情况帮助学生认识地形、经纬和海陆位置。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地理事物和现象间的关系,让学生结合教材和课程标准记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从而进一步理解相关知识。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图像教学的应用策略

1.强化学生读图能力。

图像是初中地理教材中的重要内容,是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图册和课本等进行有效结合,培养学生的读图习惯,引导学生正确读图。

例如,教师在讲解关于东南亚的相关知识时,可引导学生对中南半岛河流及城市分布图进行观察,并结合中南半岛地形对城市与河流分布的影响及分布特点等进行探究学习,以教材内容为依据提出相关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该半岛不同地区的海拔范围及高度等知识解决问题。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总结出该半岛北高南低的地势特点,并由此形成纵列分布和山河相间的特点。

2.重视图像教学。

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应用图像教学法时,应对图像教学的重要作用进行全面了解,树立正确的图像观念,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高。随着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地理教材中文字的表达趋于简练化,图像教学逐渐取代了语言描摹情况,彩图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读图与学习兴趣,与学生的心理相符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图像教学,引导学生读图和分析图,强化学生的读图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合理设计地图略图。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对地图略图进行合理设计,能够使学生深入掌握相关地理知识,准确抓住重难点知识,强化绘制图和读图的能力。教师在开展地理教学活动时,可从教材内容出发,让学生边记边写,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第4篇

一、课题的提出

传统的地理教学,只强调教师的教,在很大的程度上抑制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当教师走进地理课堂,从开头的导语、结尾的作业布置都是预先设计好的。一堂课的重点、难点以及如何突破都是教师准备好的,这种教学其本质是教师中心论、教案中心论。这种课堂形态的结果是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制约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学习上依赖性很大,不能很好地掌握学习方法或运用自身的能力去主动学习。要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地理课堂教学的面貌,就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地理课堂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的地理课堂教学,通过自学、讨论,学生个体和集体的学习潜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得到锻炼。自学、讨论后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可以为教师的精解提供明确的依据,通过教师有针对性地重点讲解或指导,学生能够更好地获得问题解决策略。整个教学过程的诸环节多数主要是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在这些环节中主要起引导、点拨、反馈作用,这样更有利于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体现其学习的主体地位,发展其自主学习能力。

二、自主学习的实施过程

1.课前编好导学案

(1)知识能力目标

导学案中应该明确本课要达到的知识能力目标,学习目标要与教学大纲要求相一致,不能人为提高或降低教学要求。教学目标中对知识要求的难度可以分为“了解”、“掌握”、“运用”不同层次,要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所了解,以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合理分配时间。

(2)情感态度价值观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教学过程中必须完成的一个情感目标。这并不同于德育,它只是德育的一部分。课堂是让学生认识到“对”与“错”、“真”与“假”、“情”与“理”的基本阵地。例如在一堂《人类的行为与灾害》为主题的自主探究课上,通过各种实例让学生清楚认识到人类对自然的改造作用越来越强大,人地关系趋于紧张。人类不合理的改造行为导致了诸多灾害的发生。让学生认识到改造行为哪些是错误的,哪些是正确的,认识到人类在自身发展中遇到问题时应该怎样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就达到了本课目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可以不写进教学目标,但要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得以达成。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完成基本知识的学习,还要引导学生形成与该课程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达到教育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育人”。

(3)导学案不能是习题集

导学案是学习路线图、方向盘。形象的说就是小孩子的学步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地图”。导学案的核心是“学”,是便于学生自学的指南针,是学生学习的方案、方法。导学案要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让学得快的吃饱快跑,让学得慢的有进步和提高。所以,在导学案的编写过程中要设计好题的层次和难度,分层教学。

2.导学过程

(1)教学方式的选择

自主学习教学方式有很多种,例如探究式、讨论式、研究式。

探究式教学方式要求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在教师设计和提供的情境中,围绕着预期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个人的见解,最终得出共同的结论。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也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讲解。由于这一方式能够较为综合地达成多方面的教学目标,所以,应当比以往更多地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加以运用。但是探究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基础。

真正的讨论式教学需要有充分的预备知识,要有真正的观点的交锋和活跃的思考。这一方式利于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但所用时间较多。

研究式是一种最为开放的教学方式,通常是围绕一个课题作较长时间的学习,适于学生按照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学习和实践,得出自己的结论。

信息技术的应用、小组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运用,都是与上述教学方式结合在一起的。同样是学生分组学习,小组学习是各组学习任务相同,最后将各组的学习结果进行比较和综合。合作学习则是各组的学习任务不同,最后将不同的学习结果综合在一起。

不论是小组学习还是合作学习,都必须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组合与分工,不可以完全由学生自己组合,以致出现“强强联合”、“弱弱联合”,甚至弱势学生无人组合的情况。

从以上分析和比较可以看出,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必须根据其适应性,结合学科特点加以选择。不加选择的盲目使用,或者简单地只运用某一种方式,都不可能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还应当指出,启发式是中小学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而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式,不能够把启发式原则与讲授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并谈。

(2)导学的步骤

自主学习是在教师有效的引导下进行的有步骤、有方法的教学,不是对学生听之任之,让学生放任自流。在导学过程中,教师始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对学生遇到的普遍问题要有预测,要有相对最佳解决方案,让学生独立或都通过互帮互助完成整个的学习过程。导学案在编写时应分步骤展开该课程的学习顺序,由浅入深,可以从问题入手,引导学生步步深入。

(3)过程与方法的结合

学习方式选择得当可以在课堂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常见的天气系统》冷暖锋、气旋与反气旋锋面气旋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应用讨论式学习。

第一步,给学生提供相关学习资料和问题,每一段资料的后面要有一个最具代表性的问题,问题的答案最终要通过学生自学、对学或群学得到。

第二步,引导学生讨论资料中所体现出来的事物发生、发展原理,进一步总结出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并对事物未来发展趋势做一定的预测。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和相关资料,得出结论。

第三步,给予相关事实验证第二步结论是否正确。正确,则可以相应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否则小组讨论,找到问题症结,重新得出结论。 转贴于

第四阶段,总结、评价学生讨论的结果。

(4)注重学生间的相互交流与探讨

学生群体若建立起一种互助合作的关系,既能增进学生之间信息的沟通,又能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重视强化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在学习地球的运动相关内容时,太阳高度的计算、时间的计算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也是教学中的难点。采用先学后教模式,先让学生读书,根据导学案完成预定目标及练习。此时,要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探讨,让理解问题的学生教不明白的学生,最后达到“学习上的共同富裕”。在学生探讨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巡视,及时发现讲解学生存在的语言知识上的漏洞,纠正地理术语中运用不恰当之处,鼓励其他同学说出思考过程中遇到的障碍,以便能更好、更直接地解决问题。

(5)自主学习成果要有展示

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源自学习的成果得到教师的肯定和同学的认可,所以在自主学习之后一定要给学生一个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要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对于这个成果教师和同学要给予公平、中肯的评价,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过程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以便于能更愿意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实践中,并且积极性有增无减。

三、自主学习的评价方式

1.学生的参与状态

首先看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二看学生是否还参与教,把学和教的角色集于一身。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的课堂,不是自主的课堂,不是成功的课堂。

2.学生的思维状态

首先看学生是否能自我求知,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并将疑难与其他人一同探讨。二看学生能否在掌握新知的基础上有所与延伸创新。

3.学生的情绪状态

首先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二看学生能否自我掌控、调节学习情绪,能根据导学案安排的程序有松有紧的完成预定学目标。

4.学生的生成状态

一看学生是否各尽所能,为成果的得出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二看学生是否对今后的学习充满信心,兴趣十足。

四、自主学习需要注意的问题

尽管自主学习能力在某些时候可以通过自己发现来获得,但是在更多情况下是“教”会的。这里的“教”,不同于传统讲授式教学中的教,准确地讲是“导”,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示范、引导和支架撑。

自主学习作为一种能力,其形成和发展要经历一个渐进的、相对漫长的过程。因此,要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调节。教师需要创设一些机会让学生实践,必须给予学生尽可能多的自主学习机会和时间。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需要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在教学各环节上尽可能地减少讲授的时间,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把学生能够自学的内容交给学生自己去完成。

第5篇

地理是一门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学科,它把两类科学的许多知识有机地融合于自身,可谓包罗万象,异彩纷呈。在学习地理知识过程中,相关学科的知识内容和理论方法可以帮助学生顺利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同时也为其他学科创造了横向迁移和实践应用的难得机会。近几年来,全国各地都实施以“3+X”模式为代表的高考考试制度的改革,综合科目的考试强调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这对中学地理教师如何搞好地理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求地理教师必须广泛涉猎相关学科的知识,并用之于地理教学,服务于地理教学。为此,就要求地理教师必须更新和丰富课程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加强与其它学科间的联系。

发挥地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功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运用,学生通过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形成技能、技巧,还可以检验所学知识,使知识进一步深化。所以,笔者在日常教学中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1.引入数理概念,巧释地理疑问:如用物理大气压强的知识来解释大气层中气压的变化;运用物理左手定则和右手定则来学习在地球表面做水平运动的物体的偏移;立体几何中的“球面上两点间的距离是过该两点的大圆上的劣弧的长”来解释航空航海最短路线的一般选择;引入平面几何知识分析日照图中晨昏线、太阳光线、经纬线间的角度关系,分析太阳高度角和纬度的关系等问题;引入轴对称的概念形象概括地球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等等。

2.利用生化知识,分析地理环境。如引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喀斯特地貌的形成CaCO3+H2O+CO2=Ca(HCO3)2;运用光合作用方程式来解释绿色植物的出现对原始大气的改造作用以及植树种草对建立良好的生态、生活环境的意义。

3.联系政史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如联系历史上我国明朝的郑和七下西洋,及欧洲历史上血腥的“三角奴隶贸易”,吸引学生去掌握洋流的运动特点,了解洋流及季风对航海的影响。

第6篇

【关键词】新课程;自主学习;地理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8-0147-02

传统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和忽视发现和探索,从而在实践中导致了对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使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仅仅是直接接受书本知识,学生学习成了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方式是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观性、受动性、依赖性之上,导致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被销蚀,严重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基于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的、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

1 对自主学习理论的认识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提倡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它重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是为自己负责的,从而积极主动地完成相关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科学指导是前提条件和主导,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习的主体;学生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育的基本方式和途径;实现自主性发展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

2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教学的需要

新课程与旧课程最大的不同之一就是现成的结论少了,注重过程与方法。教材中图表、文字等背景材料大幅度增加,许多地理原理、成因都是通过案例分析来呈现。很明显,这对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处理资料的能力、分析思维的能力、地理学科迁移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了。高考的改革力度也相应增大,单纯考查教科书上知识的比重越来越少。面对新形势的挑战,教师必须充分应用新课程理念重新审视以往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式,变以“教”为中心的方式为以“学”为中心的方式,要把“形成学习意识”、“学会自主学习”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

3 自主学习在地理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通过对自主学习理论学习,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地理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确立学习目标,围绕目标自主学习:

在自主学习中,只有确立了具体的学习目标,学生才会有努力的方向,才能围绕学习目标去动手、动脑,积极思考,从而完成目标任务。在学习中首先必须要知道一节课要了解哪些内容,或者一个单元应掌握哪些知识,在能力上应该达到什么程度,最终在学习中会有哪些思想上认识,哪些观念应该得到有所加强。如在学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这部分内容时,要求学生确立我国黄土高原的空间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在中国的相对位置),熟悉该地区的地形、气候、河流、土壤和植被等具体自然背景,还要了解该地区的人口、城市及工农业发展等具体社会经济状况,然后掌握最关键的的主体知识――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方法 。在这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独立思考问题,不断发现新问题,最终解决相关问题 ,使自己的思维得到了训练,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

3.2 培养学生学习的“问题意识”:

“学起于思,而思源于疑”。一个学生在学习中不善于思考,那他就没有真正地投入到学习中。而他能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就说明他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了问题的思考。如果他在学习中又能提出新问题,则证明了他在学习中具有了丰富的想象,并启动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作为教师应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中尽量多地提出问题。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本知识,还带着疑问解决了许多课外知识,如月食的产生、潮汐的形成、中国的农历等。

3.3 进行学法指导,消除学习障碍:

地图既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内容,更是学好地理的工具,不能很好地、正确地使用地图正是大多数学生学习地理的最大障碍。所以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多读图、填图、绘图和用图,做到胸有地图。

在众多的地理知识内容中,学生对知识点可能会张冠李戴,容易混淆。这也是学生中常有的障碍,这就要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消除学习的障碍点。在学习区域地理时,更应该把所有的地理知识点运用到地图中进行对比和消化。如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比较,三个经济地带的综合对比分析,通过看书、读图,做题,使学生能自己找出它们的异同。

3.4 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自主学习: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学、好学、会学,最终学好。

首先,以美的画面、图片等美的地理事物吸引学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面对美的事物,学生在观察和欣赏的时候会有美的享受。学生对地理景观审美状态的反应是丰富多彩的,通过优美的自然风光、奇异的人文建筑、独特的风土民情一下子把学生的思维拉到美的事物和现象中。

其次,用学生身边的、耳闻目睹的事物和现象与地理学习相联系,使学生感觉到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地理知识与我们紧密相连,使他们认识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和生活性。例如:从学生所在的城市入手,引导自主学习《城市与城市化》一章的教学内容:(1)在“城市形态”的教学中,出示河池市(城区)大比例尺地图,并提出问题――河池市(城区)城市形态明显受到什么因素的制约?市区属于哪一种形态?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然后结合课本内容,由学生总结影响城市形态的主要因素。(2)在“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对河池市区的功能区进行举例,讨论商业中心步行街的布局特点,等等。

3.5 构建民主互动课堂,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宽松的课堂环境,是自主学习的沃土。课堂上要创造一种人人都能积极参与的学习氛围,不要让学生有压抑感,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学与辩论,阐明自己的观点。例如学习“水资源”时,可以使用小组活动,主题辩论等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教师提出辩题:“水资源是可以永久利用,并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全班分两大组,学生在阅读材料、查阅资料、调查研究之后,自由选择正方和反方,策划、搜集和制作支持本方辩手的材料,组内通过自荐和推选分配角色。上课时,教师充当辩论主席,各方轮流发言,用分析、讲解、展示资料等方式试图说服对方。在这样的辩论中,既完成了教学目标,又运用了课外知识,训练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还使学生学会了多方位、多角度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方法。

4 地理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需要注意的问题

(1)尽管自主学习能力在某些时候可以通过自己“发现”来获得,但是在更多情况下是“教”会的。这里的“教”,不同于传统讲授式教学中的教,准确地讲是“导”,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示范”、“支架”。

(2)自主学习作为一种能力,其形成和发展要经历一个渐进的、相对漫长的过程。因此,要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调节,教师需要创设一些机会让学生实践、练习自主学习过程,必须给予学生尽可能多的自主学习机会和时间。

(3)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师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更高了,它要求教师既要吃透教材,又要有广博的知识面,要求教师有能力灵活应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在问题的设置上,应当选取一些学生感兴趣,易于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争论性的话题或社会热点问题,并且要求教师应当在课前作好充分的准备,包括资料的收集、话题的选择、活动方式的确定以及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等等;同时,也存在教师如何驾驭课堂的问题。

总之,在地理教学中,只有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会学和乐学,实现真正的自主学习,才能较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开发学生能力。教师也可以从陈旧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去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帮助学生,使地理教学真正成为培养人的教学。

参考文献

第7篇

学习《地球运动》这一章内容时,讲到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中有关地方时与区时的掌握,预先要学生自己去准备一些资料。如在宾馆的迎宾台后有不同的时间钟,让他们自己去看北京、东京、纽约、伦敦等不同城市在钟表上的时间,并作记载备用,在课堂上进行时间的换算。也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所报道的一些全球性的活动,如世界杯足球赛、“NBA”篮球赛、大型娱乐活动等举办地与我们当地时间的差异进行计算。这样一来,学生有了比较又有了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关于地球表面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向的内容学习前,让学生在我们县城所环绕的沅江边进行观察水的流向,沅江两岸的河床陡缓状况。这样很明显可以发现河的右岸陡峭,左岸平缓,泥沙沉积,沙洲出现。而我们县城就坐落在泥沙的沉积岸。让学生理解在北半球的河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转,因而右岸侵蚀严重,左岸泥沙沉积。

在讲太阳高度角时,让学生去看看楼顶上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情况,思考为什么可以通过调节支架来获得最大的太阳辐射能。在楼间距的问题上,让学生分组去测量不同的住宅小区的楼间距,了解楼层高度,以及询问住在小区中的住户房间的采光情况,然后进行统计、分析采光与楼间距的合理搭配。

让学生亲自从生活实践中寻找我们书中知识的再现,既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提高了动手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自主探究,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

教材中《大气运动》这章内容中,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中最简单的一种形式。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导致水平方向上空气的上升或下降运动,从而使得水平面上的气压产生高低差异,促使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形成风。在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闷热的夏季午后感到胸闷气短,就是因为高气温产生的低气压而造成的。到过海边的同学也有感受:夏季白天站在海边,你会感觉到凉风习习,因为风是从海洋吹响陆地。在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我们熟悉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所以空气稀薄气压很低,高原反应严重。季风[本文转自]环流的成因主要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在平时的生活中都有这样的感受:夏季地面温度高,而水里凉快;冬季水温要高,地面气温低。这样冬夏季节陆地与海洋的气温高低不同,导致了气压高低的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风向,这就是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

生活中很多的大气现象我们都可以通过课堂中的理论学习来进行分析。如晴朗的天空为什么一般都是蔚蓝色的?在阴天,日出日落前后天空为什么还是明亮的?交通信号灯、一些警示色为什么一般都是红色?为什么在深秋的晴朗夜晚容易打霜,气温比阴天更低?“十雾九晴”的现象如何解释等等,这样的生活现象数不胜数。学习了课堂知识就能轻松地解释这些生活现象了,这样才是真正的有效教学。

三、正确引导,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一个个实在的主体,他们的思想深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在“人口和人口问题”中,针对我国的人口现状:人口基数大,净增人口多,男女性别比例失调,农村人口增长较快,老龄化不断上升等。让学生在周围的生活环境中去了解、去调查,教师正确引导,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口观。在城市化问题上,让学生思考:城市比农村有哪些好处?农村大量的劳动力外出对农村生活有哪些影响?大量人口涌入城市有哪些利弊?学生可结合自己已了解到的,各抒己见。教师进行点拔就能完成知识的构建,合理的答案,让学生用辩证的思维来分析问题,在探讨中激发学生为家乡的美好明天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每天看电视里报道的新闻,以及身边各种形式的爱国呼声和爱国举动,结合我们教材里的“海洋资源保护和开发”内容,可以让学生很好的接受国情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在老师的引导下,也让学生懂得如何做到理国。

第8篇

一、注重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性教学,需要我们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利用好已有的自然资源,采用多种方式、方法让学生对地理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积极探究、发挥主观能动性,养成探究性学习的习惯,培养创新精神,增强爱国、爱家和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这种教学方式不同于以往的老师主动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努力探究社会现象,成为其中的参与者,而不是一个旁观者。努力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树立自信心。利用好当地的地理资源优势,使学生身在其中,培养地理情感,增强对家乡故土的喜爱之情。

二、紧扣大纲,重视实践

教学大纲是老师通过长期教学,依据经验总结出来的关键内

容,每一个知识点都是这门课的关键点,是其课程的精华。但如果老师只是介绍书本上的知识,无论多么生动的讲解,都只会让学生产生只要好好看书,就没有问题的想法,让学生产生思想上的懒惰性。为了防止这种心理的产生,老师在教课过程中,就要学会让所学知识与本地实际相结合,采用类比的方法,从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出发,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起学生思考,课后查阅相关资料,自己寻求答案,进而过渡到专业理论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学生愿意参与思考,理解和接受也较快,还能活跃课堂气氛,能够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三、利用当地资源,开展专业实习,进行实践教学

结合当地情况进行地理教学,最能反映当地的社会与经济,人口与资源,环境与生态等重大民生问题,高中学生的学习能力,生活阅历,分析能力都达到一定的水平,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不但能够认识、了解家乡的地理特征和地理优势,而且在老师的帮助下还能够进行调研、考察,做一些基础的研究性工作,为将来家乡的发展献计、献策。

人类在生产活动中必定产生许多与自然不协调的现象,如何解决和协调好与大自然的关系,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但是当我们在课堂上讲述这些事情的时候,学生对事件并没有切身的体会,会感到很抽象,但是如果用身边的,一些可触摸的例子,向学生们去描述,则会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学生们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也会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习热情,增加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例如,在讲生态农业时,学生通过学习知道,生态农业指的是遵循生态系统规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集约化经营,在保护原始农业生态系统的前提下,能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新时代农业发展模式。但是,这是书本上的知识,仅靠这些书本上的知识和例子,学生对生态农业仍然会感到抽象和陌生,这时我会向学生提出,同学们有没有看到农民在水中养鱼,水面养鸭,池塘边养猪,再用猪的粪便去养鱼的现象?实际上这就是一种生态农业,以水中养鱼,水面养鸭,塘边养猪为例,说明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充分利用了生物学中的食物链的原理,这样既能获得丰富的、绿色无公害的食品,又能改变生态质量和环境质量,防止污染,是一种良性生态系统,有效地节约了资源,减少了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这样学生也就更加容易理解生态农业的概念了。

恰当地将高中地理中的基本原理与本地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书本上抽象的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效率,还可以增加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和信心。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培养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引导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实践中。

参考文献:

[1]付树林,李瑞军.浅谈高中地理新课标下如何有效组织“活动”内容的学习[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0(3).

第9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地理教学;生活化;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3-0255-01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与发展,我们都清楚了解到了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主要是"贴近生活和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这很大程度体现了地理和生活的紧密关系。《地理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了地理教学的相关理念,并倡导地理教学生活化。那么,如何将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怎么样把地理教学引入生活、贴近生活和联系生活,这成了地理教师和教育管理者需要关注的问题。如果我们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很好地运用生活中的知识,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能够有效地让学生掌握一些与生活、生存及发展有关的生活地理知识,有利于学生今后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当前,高中地理教学的生活化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受应试教育影响,注重学生地理考试的成绩,忽视了学生生活地理素养的培养;有的学生受高考压力的影响,缺乏对生活地理的体验;有的地理教学内容死板,局限书本教学,不能很好地结合生活教学。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提出有效的策略进行优化。

1.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分析

1.1高中生的生活知识背景和心理思维特征和地理生活化教学相适应。第一,高中生具备的生活经验,有利于地理教学的生活化。高中生大部分都是16到19岁的学生,多多少少都了解一些生活中必需的地理知识;有的学生本身有地理方面的实践体验,这有利于强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第二,高中生的心理特征有利于地理教学生活化的实现。高中生是出于心理青涩的阶段,其心理不平衡、不稳定、不协调,这些特征很大程度要求高中地理教学要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体验过程和方法,形成自己正确的情感态度、人生观和价值观。地理教学的生活化很大程度将学生的情感体验及需求联系起来,让学生形成对地理知识的好奇心,激发其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其有真挚的情感,尊重不同国家文化,进而形成保护环境资源的意识。第三,高中生的思维特征让地理教学生活化成为一种可能。高中生的形式逻辑思维渐渐地变得成熟,辩证逻辑思维也开始出现,这有利于学生辩证的看待事物;高中生的再生性和创造性思维同步发展,这是地理教学需要强化的重要任务。

1.2高中地理教学有利于实现教师的教学目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高中地理教师的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之中,以此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并运用合理的评价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自我意识、自我反思和自我进步等方面的能力;同时,可以通过进行课内外活动,为学生创设地理生活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形成自主思考方面的习惯,进而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学习质量得到提升,并形成健康的人格;地理教学生活化可以帮助其改变地理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有敏感的地理触觉,让其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自主探究,让学生学会将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让其在学习中感悟知识,体验生活,进而推动地理教师教学目标实现。

1.3高中地理教学内容适合生活化教学。地理知识很大程度上都与生活有关系,地理脱离了生活就变得没有意义了。如:地理知识和技能一般是为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问题,让学生体验更好的生活。一般来说,通过"衣"来讨论地理,不同地方的衣服类型和地理有很深的关系,其根据当地气候,穿不同性质的衣服;从"饮食"来看,四川人喜欢吃辣椒,这是与四川的地理位置有关,其处于盆地内,其气候具备潮湿闷热的特点,为了让人排除体内的阴湿之气,抵制风湿等疾病就需要吃辣椒来祛湿等;从住宿来看,陕西和陕北地区主要以窑洞为主,这是与其地理土质特点有关,牧民却多住蒙古包,这是游牧的生产方式决定的;从交通工具来看,根据地理环境不同和自然条件不同,南方水资源丰富,船舶成了主要的运输工具,北方则主要是陆地多,交通工具就是车。这四个方面很大程度体现了地理教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2.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存在的问题

2.1地理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有的地理教师教学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学内容停留在书本上,忽视了学生的具体需求,采取枯燥式的教学,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学习兴趣;有的地理教师把生活和地理教学脱离,没有注重到用生活中经验和知识来为地理教学提供服务;有的地理教师教学方式单一,没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方式,让地理教学缺乏色彩;有的地理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忽视了生活和学生的重要性,让对地理教学生活化没有多大意义;有的地理教师将部分地理实践知识省略,忽视了地理实践的重要性;有的地理教师上课不会与学生互通,缺乏交流与沟通,不注重对学生生活的地理进行总结,不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探索解决问题等;有的地理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忽视了地理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主要以评价学生成绩为主,却忘记培养地理生活素养的重要性,不利于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教学研究的可持续发展等;有的地理教师缺少职后培训,没有良好的地理专业水平为学生提供地理生活教学服务等。

2.2高中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有的学生受高考压力的影响,没有心思注重生活中的经验和地理知识的结合,一心思专进地理书本,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有的学生比较叛逆,不喜欢地理教师,就不爱学习地理知识,进而影响了地理知识与生活经验的结合;有的学生缺乏对地理知识学习热情,觉得地理逻辑性很强,无心学习等。

3.优化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对策

3.1优化高中地理教师教学水平。比如: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进而将生活经验与地理知识结合起来,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地理生活化教学;加强与学生间的沟通,切实了解学生生活经验与地理知识的结合度有多少;加强地理教师的职后培训,提升其专业技能,有效地将地理知识与生活情境结合教学;加深地理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的认识,认识到其重要性等。

第10篇

论文摘要:从地方一般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管理的现状出发,基于教育生态学原理剖析了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本质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创新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有效途径。

大众化高等教育给地方高等院校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机遇,但同时也使得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如:教学质量保障主体单一,教学质量评价制度不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等等,这些问题最终可归结为缺乏科学的质量观,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学管理改革滞后…。地方高校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稳脚跟,求生存,谋发展,就必须更加注重内涵建设,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如何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是地方高等院校共同关注的重点问题。

一、教育生态学与高校教学质量管理

教育生态是指教育应按生态学原理,致力于解决教育过程中“本体自然”、“体外自然”以及两者之间的矛盾,并通过两者的调适和超越,实现教育的和谐发展和良性循环,从而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现代生态哲学的广泛影响,必将导致大学教育的思想变革。教育生态化是以生态学的生态观念为价值取向形成的一种教育新理念,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系统自身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J。早在1966年,英国教育学家阿什比(Ashby,E.)就已经提出“高等教育生态学(ecologyofhighereducation)”概念,他运用生物学“遗传”的内涵通过对中世纪大学的世界主义的理想、19世纪欧洲大学的主要区别以及欧洲大学向外早期移植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认为“大学构造必须继续使它们自身适应变化的大学环境”L3J,并得出“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的著名论断,为高等教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从1999年开始,中国高校招生规模逐步扩大,使得高等学校存在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是师资紧缺,生师比迅速提高;二是教学资源日益紧张,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生均设备值达不到办学要求。这使高等教育生态系统负载加大,同时引发与教育质量的冲突。高等教育大幅度超常规的扩展,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资源承载力和生态环境承载力还未来得及提供足够的容纳能力,也没有足够的资源从外界输入,使发展规模与系统的生态承载力不协调,最后必然导致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失衡。因此,从生态角度来探讨高校的教学质量管理成为一种有益的探索。

二、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现状的生态分析

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生态学分析,其核心就是着眼于高教管理的可持续发展与不断创新。高校管理在一定意义上,就是要营造一个有利于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通过生态分析可以开拓管理的新空间,挖掘形成新的活力,推动管理选择最适宜本校改革发展的办学思路,调动校内外各方面的积极性,凝聚并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使学校的教学质量、科研档次及服务社会的水平不断提高,形成内有凝聚力、外有竞争力、发展有潜力的优势和特色。

(一)生态管理问题分析

生态管理问题分析就是用生态管理方法对地方高校管理现状进行剖析。如:把地方高校质量管理对象模拟为生命体和生态系统,然后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地方高校质量管理生态系统的层次结构、功能结构、动态演进、协同进化等。目前,教学质量标准的单一性与培养人才的社会适应性之间矛盾凸显,表现为人才质量的多样化、异质化需求与人才培养单一化模式之间的冲突与挑战。地方高校的教学质量管理还呈现出自身突出特点,重视行政管理而忽视学术管理,全员参与管理的机制不畅、积极性不高,管理的刚性太强、柔性不足,从而导致教师教学自由空间少,教学创新积极性不高,教学任务重,知识更新与科技创新时间不足;学生弹性学习选择范围不大,不利于自主学习与个性发展。而且,教学管理队伍尚存在着数量过于庞大,结构不够合理,总体素质不高等问题。地方高校领导者仅凭个人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来管理学校显然已经远远不够,他们在学校的管理和领导方面的“有限能力”和“有限理性”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些问题的出现是机械管理观的体现。生态管理观则强调把高校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科学生态世界观要求进行教学质量管理时,必须树立“大管理”的管理观,彻底抛弃那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机械论世界观。就是要抛弃只见个别现象,不见质量管理各个要素之间联系的、僵化的、机械的管理观。现在,以还原分析为根本特征的思维方式已经让位于整体性的生态思维方式。生态方法既给出了从整体上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新模式,从而实现从机械论的还原性世界现向有机论的整体性世界现的转变。

(二)生态环境分析

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与社会生态系统不断地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与其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当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循环断裂时,为了重新建立平衡,一方面,需要引进能量和资源,另一方面,需要进行内部的环境改造和组织变革,以此进行自我调节,建立新的平衡。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地方本科院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规模的快速扩张,造成了优质资源的稀缺,加之地方一般本科院校的发展历史不长,所处地域、经费来源、生源和就业面向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其师资、教学条件等均呈弱势。主要表现在对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需求与国民经济承受能力的冲突、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输出结构与社会就业岗位和产业结构冲突、高等教育的人才输出流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冲突、高等教育的传统文化观与社会文化观念的更新及文化导向的冲突、高等教育的功利主义与理性精神的冲突等。这些冲突将导致高等教育系统生态平衡的失调。地方高校只有根据社会环境及未来发展趋势及时调节和完善自身内部结构,才可能与社会形成和谐共生关系。

(三)生态发展分析

地方高校作为高教发展的急先锋,其突出表现为教育质量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失衡,表现在有限的教育教学水平、教学条件与不断发展的办学规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从而教育教学质量问题随着招生数量的膨胀而成为关注的焦点。短时间内,地方高校在规模上急剧发展,教育投人明显不足,可能会使自身的教育系统超越其生态承载力而破坏系统的生态平衡,最终导致教育危机的发生。目前有调查表明,地方高校发展所需的生态承载力已接近甚至部分超出系统生态承载力的阈值,这必须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地方高校只有在进行校情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社会发展需要和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寻找和开拓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新空间,确定高校管理的生存策略和发展策略,使得人一教育一环境这一复合生态系统更加合理、高效地运行。

三、创新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新思维

地方高校立足于自己的生态环境,着眼于生态适应与生态改造,创新管理思维,实现高校管理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和谐共生。

(一)从统一到分类指导,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的追求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平衡能力主要决定于系统成分的多样性和结构的复杂性。因此,多样而异质有利于高教管理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具有发展生机和潜力,是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结构性基础。为此,必须抛弃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大统一”观念,鼓励分类指导,追求高等教育的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在共生与竞争的生态环境中,由重统一管理向重多样化管理转变,在管理中努力实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鼓励共生基础上的错位竞争、特色竞争。

(二)从盲从到理性,在开放中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平衡是高教管理生态系统的核心和灵魂。在动态平衡下,该系统内容的整体性以及功能上的整合性,生态环境的层次性、相互影响性要求高等教育教管理必须国际化视野、全球化思维,形成一种开放的、整体的、更具哲学涵盖性的全方位观照,注意分析环境因素的复杂性、矛盾性和不同环境因素的关联性,营造和谐的生态文化,优化资源配置,增强高等教育生存发展与竞争能力,促进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合而不同,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探寻大学理念,回归大学本然,实现高等教育管理的适应与超越学术和市场力量的上升,形成高等教育管理中政府、市场、学术之问的三角力关系,如何平衡这三种力量,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管理文化是一个重大问题。高校其任务来自社会需求,所需条件与资源来自社会供给,高校管理在一定意义上就是要充分在政府行为,以及市场力量的背景下界定和捍卫学术自主,彰显大学内在逻辑,营造一个有利于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

四、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生态方法

(一)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生态环境“以人为本”,营造和谐的生态教育环境,这是由高等教育的职能——担负着培养人才、知识创新、服务社会的历史责任,以及人在大学教学管理中的地位决定的。人既是高教管理的主体,也是高教管理的客体,大学教学管理是通过管理人员与教师、学生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进行的。

“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确立,不仅是观念上的转变与更新,更重要的是贯彻落实在具体管理工作中;高校领导要率先垂范,各级管理人员模范执行,广大教师也要认真履行。体现在人才培养上,就是要以育人为本,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体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体现在办学上,就是要以人才为本,坚持学校工作的学术本位,充分发挥教代会、学术委员会等在学校民主管理中的作用,促使教师在管理他人和接受被管理这二者上实现内化为自主行为的双赢。

在教育这个大的生态系统中,汲取生态学的运行法则,利用有限的资源,协调好内部各方面以及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保证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有序和谐地运转,使各子系统与诸因素互利共生,不仅要有竞争而且要有合作、互相促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教育与经济社会以及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根本目的。

(二)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建立生态价值链

教学管理人员作为管理实践活动中的主体,首先,应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学会及时收集、加工、处理、利用各种信息的能力;了解一线的教师和学生的需求,为其作好相应的服务;根据教学管理中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调查、研究并及时处理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其次,要善于利用教育生态学原理指导实践,强调对人的激励和引导来实现管理目标和效果,注重在管理工作中开发教师及学生的聪明才智,实行制度管理与人心管理相结合,谋求量化管理与模糊管理相统一。与此同时,还要在教学管理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教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尽快掌握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使之应用到教学管理实践中去,从而提高管理质量与效益。高校教学管理是全员管理,就是要充分调动每个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提高教学质量不懈努力。

(三)构建生态管理工作运行体系

在管理机制上,加强学术管理、层次管理与制度管理,引入创新、激励和竞争机制提高管理效率,加强引导型服务,如:政策引导、信息引导等。在管理程序上,公开透明,职能部门的责任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制度公开以及办事结果公开等。在管理功能上,寓管理于服务中,为学校发展创造良好的、宽松的竞争环境,为学生、教师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全方位实现为一线教学服务的职能。在管理技术手段上,建设好教学网络管理平台;通过管理信息化,不仅建立职能部门、学生、教师共同参与的、双向互动的咨询与决策机制;而且还可以为学生、教师提供更广泛、便捷的信息和服务,减少滋生腐败现象产生的温床,提高管理效率。

(四)积极推进教学管理制度创新

在制度上要切实保障服务理念贯穿于教学管理权力运作的全过程,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强监管、弱审批,并明确界定各级管理的职责范围,进一步下放权力。进行教学管理制度创新,一方面积极推进学分制,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学习和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要进行学生学习评价制度的创新,树立多元质量观,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成长与发展,由运用统一标准过渡到多元的质量评价。还要建立有效的科学绩效评估制度,如:设立绩效目标、进行绩效考评、建立绩效诱因机制等,扬长避短,激发教学管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学管理绩效的提高。

第11篇

关键词:地理课堂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当前,地理作为高考中文科综合的一科,其重要性正日益显现。不少的同学因为高考中地理失分严重,不但影响了文综的成绩,也影响到高考的成绩。笔者调查发现,不少的中学生对地理学习存在畏难情绪,其中固然与地理本身较为抽象,需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教师在教学中教学方法不当、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形式简单化有关,这些使学生难以激起学习的兴趣,久而久之,地理基础打不牢,知识上欠债多,从而不可收拾。一位教育家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兴趣这一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

地理研究的对象,其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内容涉及多学科知识,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和见闻是难以掌握的,必须借助地球仪、各种地理教学挂图和地理景观图等直观教具,或者借助电视录像、幻灯片等手段,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方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1.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地图册和地理挂图进行教学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具,地图又是一种特殊的地理教科书,学生可以从地图上直接获取许多地理知识,是地理的“第二语言”,中学地理课本中的插图、地理图片是课本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幅好的插图、照片可以充实和简化课本有关内容的文字叙述,能达到以图释文、图文结合的目的,教学形象直观,还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能扩大学生的地理视野,创设地理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2.认真设计地理略图,提高地理教学效果

在地理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设计地理略图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既能抓住特征突出重点,又能培养学生直接学会画地图的基本技能。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边讲边画,学生边听边记,学生的注意力随着老师的笔触和语言自然转移,做到了视听结合,头脑并用,思维集中,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充分利用电化教育手段──投影、幻灯、电影、录像的直观优势,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化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投影以其直观,形象,生动、感染力强等独特的长处和优势显现出极大的生命力,成为广大教师广泛采用的一种手段。运用自制的投影片作为一种直观、实用、形象的地理教学软件,解决了很多传统教学形式解决不了的问题,并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节课的开始,运用投影配合教师语言可提供一种简捷、直观的导入手段。如讲到“影响气候的因素”时,需要复习的内容较多,如果单靠教师口头归纳总结,很难一下子说清楚,也很枯燥。若运用投影来展示我国气温分布和年降水量分布图,再结合谈话式教学法,简洁明了,直观性强,效果更好。

二、巧妙插叙,激趣

课文中常有一些比较重要但又抽象的内容,教师若适当的引用一些与教材有紧密关系的,学生爱听的,且真实的、生动的、形象的、有趣的材料加以印证,一方面深化学生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引起学生学习地理的情趣。如讲中国地理第一章第一个小标题“从宇宙空间看地球”中叙述着:“……只见一个圆形星球悬在天空中,上面有蓝色的海、白色的云。没有云块遮挡的情况,可以看到地球上的海陆轮廓。”这是学生新学期的第一堂地理课,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十分重要,是谁在宇宙间看到地球的样子呢?这是学生的迷。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引用美籍华裔宇航员王赣骏在航天飞机上看地球的自述:“地球真是一个漂亮的星球,像一个令人觉得很容易破碎的玻璃水晶球,蓝白条痕相间,水蓝色大气层薄薄一层覆盖。”“我在中国上空慢跑,我想着故乡,我来了。”这样一上课就先声夺人,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刺激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同学们听得认真、有趣,受到了深刻教育。

三、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引伸和辅助,积极开辟地理课第二课堂的活动,是目前深入开展教学改革,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1.利用乡土地理调查研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乡土地理的调查,使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变化和发展,也助于学生加深对其它地理知识和地理现象的理解与记忆,可使爱国主义教育更加形象、直观、具体、扎实,并结合乡土地理的一些实例,如河道污染、白色污染、噪声污染等,对学生进行环境观、道德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和生态意识。通过调查使学生树立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情操。

2.利用地理课外活动小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地理课外小组通过参观气象站,进行天气预测、物候观测;到天文馆看星空,组织学生观星空找星座,观月相;还可以组织地质夏令营、制作地理模型、宣传有关地理的法规等活动,力求把课本知识寓于各种活动之中,把知识结构转化为能力结构。这样,地理课的教学就会变得有声有色,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炉。从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品德。

第12篇

初中学生已经不再是他们小学时对老师那种盲目崇拜的年龄了,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对于各科的学习有更强的在喜好方面的倾向性。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把握住他们的这种科目倾向性。在实践中不难发现,和学生情感交流比较多、关系比较融洽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受学生欢迎,学生对其所授科目的兴趣也就更为强烈。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有风趣的语言,还要在课堂、课外与学生加强情感交流,让学生从情感上首先接纳你,进而接纳这门学科。

在现代教学体系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更为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不懂得尊重学生的老师,不会得到学生们的尊重和喜爱,更谈不上引导学生对其所带科目产生兴趣,甚至会导致学生对该科目产生厌学情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组织一些课堂活动,比如演讲、辩论赛、分组讨论等等,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地理知识。

另外,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去学习,尤其是对“差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尊重学生的自尊,采取多鼓励、多表扬的教学方式,尽量不要责备或者批评。通过教学实践发现,经常获得鼓励表扬的学生,其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成绩也会突飞猛进;反之,经常被批评的学生则开始产生厌学情绪,成绩自然会一落千丈。

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多组织课堂活动,多鼓励、多表扬学生,并因材施教进行课堂问题的设置。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也就达到了教学目的。

地理学习的开始就使学生产生兴趣。初中地理第一章的内容正是容易培养兴趣的开篇。学生对于地球的奥秘、自然奇观,如极昼、极夜、昼夜交替、四季交替等问题,似乎知道点,但又说不清楚,教师用形象、直观的地球仪、模型、幻灯、图片及手势等多种方法进行演示、讲解,从理论上加以说明,再适当补充一些数据、资料,把这些看得见又看不见的抽象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具体化,学生很感兴趣。有的教材内容,不太好理解,或是难记易忘,学生往往没有兴趣。教学中,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采用形象、生动的比喻,也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如运用形象记忆法记忆我国许多省的轮廓图:黑龙江省像只天鹅,广东省像象头,云南省像孔雀…… 转贴于 一堂课开始的好坏,可以说是这堂课成功的关键。因此,老师在导入新课方法上要力求新颖。可以用学生感兴趣的地理现象、地理故事、新颖的地理资料、图片和地理新发现等导入,让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引发学生的兴趣。例如讲授“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一节时,可引用第一个登上太空的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所说的“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地球不应叫地球而应叫‘水球’”,从而使学生对本课内容产生学习的兴趣。可以用引人入胜的寓言、脍炙人口的诗歌、言简意赅的歇后语、饶有兴趣的民谣、富有诗情画意的文学语言,引起学生的学习和思考。

地理研究的对象,其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内容涉及多学科知识,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和见闻是难以掌握的,必须借助各种直观教具,或者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等手段,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方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根据教学需要将要表现的对象由小变大、化远为近,可使反应过程变快为慢或变慢为快,可将事物的本质要素突出地展现于学生面前。例如,用计算机演示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先模拟两亿年前直到现在的大陆漂移过程,再演示板块运动过程,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媒体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地理教师要尽可能地将电教、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课堂中实践应用,发挥其良好的辅助教学作用。

第13篇

关键词:教学管理;艺术;信息传递

一、高校中教学管理的重要意义

高校的教学改革不仅包括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还包括教学管理。教学管理者是高校各部门之间的联系纽带,教学管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单位的教学秩序、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因此,教学管理在高校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二、艺术专业中教学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在高校的信息传播中,教学秘书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现阶段,由于信息传播模式的局限性,大部门教学秘书只是机械地传播信息,学生被动地接受信息。

艺设系教学信息的传达方式是:首先经教务管理人员传达到教学秘书处,然后经教学秘书传达至学生班长处,最后经班长传达给各位学生。这一层层的传递,很容易导致信息失效。由于信息本身就具有时效性,一旦中间环节传达不当,容易导致学生错过某些重要的信息。教师和学生提出的意见为教学管理中的信息能够更广泛和高效地传递提供参考。

虽然高校教学管理的信息传播模式越来越现代化,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系统来实现教学管理,但是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与其他文科或者理工类专业的学生相比有其特殊性,因此,在教学管理的信息传播方面应更具有特色。

第一,教学管理的信息传播模式越来越多样化,呈现现代化特点,例如,信息可以通过微信、QQ、飞信、短信和网站等模式进行传播。但由于学校教学信息传播路径单一,大部门学生都是从班长那里获取信息,而班长是从教学秘书那里获得信息,班长经常会出现漏发信息的情况,这样容易导致学生没有接收到有用信息,从而影响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

第二,艺术与设计系大部分的信息都是通过班长进行传达。无论是教学管理中的信息还是学工部的信息,这种单一性的分工导致班长信息传达效率较低,容易造成混乱。

第三,信息传递意识欠缺。信息沟通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的传递,高校中的教学人员、管理人员是信息传递的中坚力量,但由于教学人员的教学任务繁重,管理人员的行政事务烦琐,因此,他们对于信息传递和沟通的意识相对比较薄弱。

三、针对艺设系学生,教学管理方法的改进方案

针对以上问题并针对艺设系学生的特殊情况,在教学信息传播方面:

首先,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教学信息传播系统平台,将学生联系方式输入进去,并及时更新。要传播特别重要的信息时,教学秘书可以通过此平台直接将信息发送到每个学生的手机中,不需要通过层层传达,避免信息的延误,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发挥班主任的监督管理作用。由于艺术系的学生思想活跃,行为有时较散漫,很多时候不会积极地获取教学信息,而班主任和学生联系比较密切,传达信息会比较及时,很多重要信息可以通过班主任传达给班级的每个学生。

再次,班委分工需要明确。艺设系中,辅导员和教学秘书的信息大部分都是由班长传达给各位学生,这样很容易导致信息混乱,尤其是拿材料或交材料时,学生经常搞错方向,材料交错地方。因此,辅导员方面的信息可以专门由团支部书记和组织委员进行传递,并且在信息最后加以标注,教学秘书方面的信息可以由班长和学习委员进行传递,其他班委辅助班长和团支书工作。信息传播分工明确,学生在接受信息时会更加清晰明了,有利于高效地完成任务,提高教学管理的水平。

最后,信息传递要充分利用QQ、微信、飞信等新技术平台。设置分类群,在群中,教学秘书、辅导员以及相关教师都应当标注清楚自己的姓名,以便学生能够清楚了解信息来源。目前微信成了人们交流的主要工具,逐渐超越了短信和QQ,因此,为了能够让学生迅速地接收到信息,教学管理中,应当充分利用微信平台。可以建立艺术与设计系相关公共平台,将学校的重要信息通过此平台进行;艺设系学生可以通过关注此平台,及时获取准确的第一手信息,弥补学生忽略学校网站信息的弊端。

四、结论

为了保证高校的教育和管理,实现高校的战略目标,可以建立专门的高校信息传递机构,组织管理学校信息传播任务,规范信息传递渠道,减少高校信息传播的纵向以及横向层次,为学生提供全面和准确的信息。高校的教学人员以及行政管理人员应该提高沟通理念,增强信息传播意识,e极主动地将信息传递到学生手中。尤其是行政管理人员,要加强信息传递的理论学习和培训,使优秀的信息传递方式能够在工作中得到有效的利用,进而提高高校的教育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第14篇

关键词:地方院校 教学质量管理 评估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3-107-02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的办学自也在不断地扩大,地方院校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这种机遇、挑战的焦点和核心,是学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2012年3月份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因此,地方院校应科学定位,更加注重内涵发展,实施“质量立校、质量兴校”战略。黑龙江科技学院面对新形势、新挑战,确立了教学服务型大学的战略发展定位,走服务地方、服务社会之路,结合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积极开展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估的研究与实践,保障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并且这个过渡时间相对较短、比较集中,高校的办学规模急剧扩大,高校的教学质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受大众化教育深入的影响,高校重心普遍放在办学规模扩大、外延发展上,对内涵发展、质量提升重视不够;二是高校教育教学条件发展跟不上大众化教育发展的速度,满足不了学生规模的要求;三是教师资源不足,随着大众化教育深入尤其是教学评估期间,高校比较集中地引进了一些年青教师,导致年青教师较多,教学能力及教学经验需提高,教风建设有待加强;四是高校招生规模过大,学生基础知识有一定差距,学习氛围受到影响,学风建设有待加强;五是人才培养模式沿用传统模式,不符合大众化教育要求,与企业、社会需求联系不紧密;六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式不适应大众化教育,需要进一步改革;七是教学管理缺少先进理念、技术、机制,缺少高素质教学管理队伍,教学管理效果不佳。

地方院校培养的主要是应用型人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于应用型人才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地方院校应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校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有些学校只有实践教学的宏观管理文件,缺少指导性、操作性强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缺少相关的过程管理监控机制、系统的评估体系;二是实践教学条件不足,主要是实验设备陈旧、台套数不足,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不到位,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三是生师比偏大,教师工作量、压力大,教师既要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又要完成科研任务,还要指导实习、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往往是满负荷、甚至是超负荷工作;四是学生层次参差不齐,学生基础有差距,部分学生态度不认真、精力投入不足,没有认识到实践教学对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忽视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五是教师实践能力、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强。有些教师尤其是年青教师本身没有工程背景,缺乏工程实践、社会实践训练,实践教学指导不上去,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六是院校实践教学重心较多放到了具体课程和具体实践教学活动的安排和硬件条件的改善上,较少从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和企业、社会对人才实践能力的需求方面来整体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和能力培养体系。

二、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估体系

我校积极开展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估体系的研究,在全面分析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影响教学质量因素的基础上,将企业全面质量管理(TQM)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地方院校内部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估体系的研究,提出了教学质量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根据这个思想,遵循科学性、导向性、可操作性、有针对性的原则,并与教育部“质量工程”接轨,按照《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要求,结合我校教学服务型大学的战略发展定位、“大工程、大实践”的教学理念,确定了地方院校内部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估的种类和开展的周期。经过几年的研究与实践,建立起了严谨的、科学的并符合校情的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估体系及运行机制。建立了比较完整的专业建设评估体系、课程建设评估体系、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及质量评估体系、实验室评估体系、生产实习评估体系、课程设计评估体系、课堂教学评估体系与运行机制等。建立、健全了教学主要环节的质量标准和教学工作相关规范性管理文件。针对地方院校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当前应用型人才实践动手能力不强的问题,重点研究了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估。

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与建立,采用了线性权重法将三级指标(二级指标)转化为一级指标,权重的选取主要通过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得到,同时充分考虑到每项指标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和学生的实际。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全员性”,体系涉及到相关领导、教师和学生全员参与;二是“全过程”,体系涉及到重要教学建设、主要教学环节的全过程;三是“全方位”,体系以与重要教学建设、主要教学环节有关的各部门的工作质量来保证教学质量;四是“针对性”,体系指标的设置充分考虑了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学生的实际;五是保证和提高重要教学建设、主要教学环节质量贯穿始终。

三、开展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估

我校依托评估中心和教务处,依据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估体系,开展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估。2005—2012年连续八年对本科专业开展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及质量评估,毕业设计评估已成为我校的品牌评估,分为理工类和文管类专业评估,突出了理工类和文管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不同特点。评估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对过程进行检查,进行学风和教风检查,掌握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开题、进度和工作情况;第二阶段:深入毕业答辩现场,跟踪答辩过程;第三阶段:各教学单位组织专业进行自评,同时,学校聘请校内外同行专家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审阅;第四阶段:专家组进行复评(逐个专业进行实地考察),总结成绩,查找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反馈交换意见,评出等级,结果向全校公布。通过毕业设计评估,规范了毕业设计工作管理,保证和提高了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学校每年都聘请校内外专家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抽检评审,结果表明:我校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结合实际程度高,学生专业知识扎实、运用知识能力强,设计(论文)质量好。近几年,学生结合毕业设计(论文)公开200余篇,部分毕业设计(论文)对厂矿企业起到较大作用。

学校定期开展实验室评估、生产实习评估和课程设计评估。实验室评估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专家组深入实验室随机听课;第二阶段:各教学单位组织实验室自评;第三阶段:专家组实地考察实验室,得出评估结论,反馈交换意见。生产实习评估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专家组深入生产实习现场进行实地抽查,掌握实习的真实情况;第二阶段:专家组逐个单位考察,评出专业等级,反馈交换意见。课程设计评估专家组深入到单位进行检查,检查内容主要是教学文件、指导教师、课程设计选题、课程设计质量四个方面。通过开展实验室、生产实习、课程设计评估,保证了实践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学生在全国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制作、铸造工艺设计、航模等竞赛中屡获佳奖。毕业生以实践动手能力强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公认,几年来,我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居黑龙江省高校前列。

学校常年开展课堂教学评估,实施教学督导制度和学生评教,形成了以校、院两级管理的“三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学校每年都开展教师教学质量建设系列活动,包括“多媒体课件大赛”、“名师示范教学”、“专家讲座”、“十佳教案评比”、“实践教学大赛”、“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及获奖多媒体课件、教案观摩展等活动。在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极大地提高了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学校在我省进行的高等数学、大学英语、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估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教师的课堂教学得到了专家组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教师在省内其他教学大赛中屡获佳绩。

学校以专业、课程建设评估体系为导向,实施专业、课程项目制建设,以三年为周期进行滚动建设。2011年依据评估体系对59项专业建设项目、40项课程建设项目进行了考核评估,得出了考核结论,对项目组成员进行了考查,反馈交换了意见,有效地推进了专业、课程建设,专业服务企业、课程服务专业的转型实践成效明显。截止目前,学校建成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省重点专业10个,学校本科专业数量达到51个;建成国家级精品课1门,省级精品课14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1项;省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1项;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

[本文系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专项项目《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构建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GZ201201251)部分成果;本文为黑龙江科技学院青年才俊培养计划资助]

参考文献:

1.赵国刚.教学服务型大学转型发展初探[J].中国高等教育,2010(24)

2.本科教学质量现状调查课题组.工科本科教学质量现状调查报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6)

3.袁慧等.新形势下培养提高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认识与实践[J].高教探索,2007(2)

第15篇

关键词:生活气息 地理知识 贯穿 教学

教学应将教学活动置于逼真的社会背景之中,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那么如何将富有生活气息的地理知识贯穿于教学之中呢?我认为应遵循以下几点。

一、关注日常生活,将有用的地理知识融入教学之中

地理环境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影响深远,可以说自然地理中的每一个因素都会对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作用,每一种日常生活又会受到多种地理因素的影响。

案例1:衣着方面与地理知识

为了让学生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时,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思考:“为什么夏天更多的人穿白色衣服,而冬天则有更多的人穿深色衣服?”同学们讨论总结之后,自然而然地理解了“通过反射和吸收作用使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更有一些头脑反应较快的同学则能举一反三地列举其他一些例子。

案例2:行的方面与地理知识

除了书本上学生掌握的“南船北马”外,针对现在机动车(摩托车、家用车)越来越多的现象,造成“桂林市城市交通拥堵”之后,再适时地给学生提出“假如你是桂林市交通局局长,你如何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经过同学之间的相互讨论提出了许多可行性方案。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又激发了学生思维。

案例3:时间方面与地理知识

在教室里贴的校历表及一个学期变动几次的作息时间表,也是很好的教材,从“月相”的讲解,联系校历表中的“星期”,从变动的作息时间表来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的变化”等内容。将身边的事物与书上的知识有意识地联结在一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而且无意中也增加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案例4:食、住方面与地理知识

指导学生从气候知识中了解“南稻北麦”“南米北面”“南尖北平”“南敞北封”。教材中陕北的窑洞、云南的吊脚竹楼,客家人特有的民居“围屋”,江南水乡的亭榭等都引起了同学们浓厚的兴趣。

教学中以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现地理的学习内容,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充分适应学生与生俱来的探索欲和好奇心,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地理,从中体验学习地理的成功乐趣,树立学好地理的自信心。

二、结合当地政府的经济发展策略,将生产中的地理知识运用到教学之中

地理与生产的联系十分密切。农业在地区间、部门间虽然差别很大,但都离不开当地一定的地理环境,而农业类型的选择及农业发展方针与措施的制定,都可以说是对地理知识的运用,使学生体会地理对于生产建设的巨大作用,也是对“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理念的具体体现。

案例5:感受桂林山水,领悟生产中的地理

为了让学生理解江西省千烟洲的“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的立体生态农业布局结构,我让学生假设成为桂林市农业局局长发表各自的看法。通过联系生活,亲身体验,学生讨论。这一切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设计,既深化了“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的内涵,又把乡土教材知识融入社会实践的大课堂里,不仅使学生体会到人类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三、重视“新闻联播”,将地理热点事件纳入到教学之中

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内容,有选择地纳入到地理教学中,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开发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都有积极意义。

案例6:重视热点新闻,感知地理知识

在学习“地质灾害”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质灾害的关联性”,我要求学生观看“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的图片和资料并回答:

①震中所在地位于图中的哪个地

形区?

②引起这次大地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③这次受地震影响的地区极有可能会诱发哪些次生灾害?

通过紧扣教学内容,联系新闻事件的教学设计,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使其养成自觉关心国家大事、世界热点的好习惯。

四、开展实践活动,将地理情感体现于教学之中

应用是学习的目的,是靠实践来完成的,学校教育必须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当把课本理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参与社会实践,从而在“学”中“用”,在“用”中“学”。

案例7:垃圾不落地,校园更美丽

通过利用课外活动,组织学生检查学校环境卫生,收捡垃圾等活动,可使学生增强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的思想意识,同时活动也为课堂输入新鲜的生活内容,让学生学到了有用的地理知识。

通过以上论述可知,在学习内容上向

生活渗透,在学习空间上向生活拓展,在学习时间上向生活延伸,在学习形式上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