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传统文化与公民道德建设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论文摘要: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提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我国公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鉴赏能力和文化素质,是当前的一项迫切任务。学界对其进行了广泛探讨,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资源对公民道德建设的价值、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的方式方法、传承文化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应对策略等作一简要梳理,以促进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集儒、道、墨、法、释等文化精华为一体,蕴含着丰富的宝藏。从儒家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治国之道到道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从墨家的“兼相爱,交相利”人与人的相处之道到法家“以法治国”以及释家的“大慈大悲”对人性的关怀,无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体现着中华民族的至诚的精神与信念。这种文化在历史上曾推动中国社会的繁荣发展,对整个世界文化发展也有过重大的影响。这些优秀的文化历经几千年的风风雨雨,形成了自成一格的文化传统,至今仍影响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是我们进行公民道德教育有源头活水。
近年来,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研究硕果累累,公民道德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也蔚为壮观,然而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资源与公民道德教育之间的关系、传统文化对公民道德教育的作用、公民道德教育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分析研究都不多,而且这些为数不多的研究,也只是泛泛而谈,有待进一步深入。
很多学者都认同以下观点,即“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文明最突出的贡献之一。”伦理道德是对社会生活秩序和个体生命秩序的深层设计,是公民道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都著书立说,呼吁重新审视传统伦理道德文化。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内容丰富,东南大学的樊和平教授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归纳为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正、笃实宽厚和勇毅力行等十大美德,认为它是形成崇高的民族精神,建立具有丰富内涵的民族道德人格的重要保证。中国人民大学的吴潜涛教授把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归纳为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人际和谐、追求崇高、以德治国、艰苦奋斗等传统,主张大力继承和发扬。[2]
很多学者都主张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民族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同时存在的新形势下,坚持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发掘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对于我们加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竞争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3]
传统道德教育以人性论为逻辑出发点和教育前提,是古代先哲对道德教育规律的探索,富有深刻的道德理性内涵,从发展的角度看,这正是传统道德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一脉相承的原因与关键所在。
比如孔子提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恪”[4]的思想,在于强调道德教育对理想人格形成的重要作用。另外孔子讲性相近,习相远;孟子讲人性本善、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虽讲人性本恶,但强调“善者伪也”,认为人的善行和善良品德是可以后天习得的。从表面上看,孔子、孟子、荀子对人性的看法存在着差异,但实质上在对待人性与人的善良品德关系问题上殊途同归,都十分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认为人性是可以教化、可以塑造的。
关于如何对个体人进行人格培养问题,也能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养份。有学者认为:对“善”的追求是中国传统道德对个体生命价值和归宿的最终确认,也是作为个体的人不断寻求道德理性成熟的过程。现代公民人格的培养同样不能脱离人性的基础,要结合个体的道德需要,使人格教育出于自然而又归于自然。这就要关注公民的多种心理需求、生理需求,尊重他们的个人利益和个性特征。提出应该从教育规律、认识规律、身心发展规律出发,通过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道德需求,促进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实现社会道德要求与个体道德需要的有机结合,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教育要求的层次。[5]
学者们还从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公民道德建设的作用以及个人自我修养对造就公民高尚人格的作用进行了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家墨子见染丝者而叹:“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非独丝有染,人亦有染。说明道德教育的环境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公民的道德素质和本性,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风貌和国家的命运。[6]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它同其它社会活动一样,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其价值和功能的实现程度受到环境的制约。因此公民道德建设环境是构成公民道德建设过程的要素之一。
传统文化中“以法治国”法家思想,对我国的公民道德教育也有着指导作用。人性的二重性告诉我们,人是动物,又不是动物。人的自然属性反映的就是所有动物所具有的生物本能,而人的社会属性体现出来的人的“本质”取决于后天的教化,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自我认知和环境教化而赋予自己的作为“人”的存在的内在规定性。然而人的动物性决定了人不会主动弃恶从善,所以需要用法律来约束其行为。[7]
首都师范大学的王淑芹教授的《论公民道德教育的外在机制》、卫建国在《公民道德建设要注重实效》都提出,基于我国处于市场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实情以及当下公民道德素质参差不齐、行为自律意识还不强、特别是现代社会人员流动频繁,交往范围广,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相互之间的监督变得越来越困难的现状,提出在进行慎独教育的同时,特别需要加强外部管理,要把道德教育和社会管理结合起来,对公民的道德进行养成和训练,以提高道德建设的实效。[8] [9] 道德教育是对人美好情感的激发和培养。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就是说受教育者只有把追求道德完善的视为快乐之事时,才能自觉自愿地去追求自我完善。我们今天的公民道德教育也应当把情感教育作为重要的方式方法,使人通过情感体验来形成相应的道德理想、价值观念,产生对人生终极价值的关怀,自觉主动地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
传统道德教育注重“知行统一”,认为道德认知对道德行为起着理性指导的作用,而道德行为则是道德认知的最终体现和实践,主张通过道德实践活动,实施养成教育。这对我们的公民道德教育同样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应该鼓励受教育者积极参与道德实践活动,随着实践的过程中受教育者发挥自主性、独立性,人格素质就会得到相应的提高,从而实现现代公民人格培育的真正目的。
不少国内专家学者对学校在公民道德教育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大多数国家都非常重视在学校里进行的公民教育,主张用普世的、合乎现代社会要求的行为规范教育学生,让学生走出校门之前普遍接受公民道德的培养,成为合格的国家公民。因为学校有着社会上所缺乏的教学资源优势、时间优势,学校里不但可以开展直接的公民教育课程,而且还可以依靠多种学科和活动,发挥其间接教育的作用。另外学生正处于学习成长过程中,最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这时候如果能把优秀的为人处事规范和原则传授给他们,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
有学者对我国公民道德水平低下的现状和原因作了简要的分析,认为是中国30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对外交往的日益增多,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对人们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使人们的道德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趋势,道德选择上出现困惑、社会道德心理失衡。[10]
关于把传统德育运用到公民教育之中,有学者提出了德育目标问题,认为公民教育必然是主体性教育, 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为其基本的教育取向, 而且是区别于“圣人教育”的“平民教育”。对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目标定位太高,缺乏对不同层次公民的水平、能力分析等现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1]王颖在《当代中国公民教育历史性复兴的现实反思》中强调培育公民应该以公民拥有独立的人格为前提,避免传统文化、尤其是其中的封建臣民观念对公民民主自由的影响。[12]
相对大陆而言,台湾对教育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问题研究比较系统、集中,最有影响的人物当属田培林先生。台中师院王财贵教授发起的“儿童读经运动”也是学者针对传统文化教育所做的贡献,让孩子从小养成温良恭让,品行端正的习惯。
总的说来,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公民教育成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但至今为止,对公民教育的许多基本问题,理论界并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从实践上讲,公民教育在我国开展得也很不够。特别是有关如何把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运用到公民道德教育方面的研究不多,相关研究多限于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发扬与光大以及公民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上,如何把两者相结合,结合过程中可能出现些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等缺少有力的研究。这种情况既同我国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同时也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所以,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深化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很有必要。以上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探索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张岱年. 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3] 吴潜涛.发掘和弘扬中华民族古代优秀思想道德传统[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3).
[4] 论语·为政
[5][6] 李莹.“德教为先修身为本”思想对公民道德人格培养的启示[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7] 邹顺康.道德:是在压抑人性,还是在提升人性[J]. 道德与文明, 2005,(6).
[8] 王淑芹.论公民道德教育的外在机制[J].道德与文明,2008,(1).
[9] 卫建国.公民道德建设要注重实效[J].道德与文明,2002,(6).
[10] 王东.传统文化与公民道德建设[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1).
【关键词】群众文化活动;时代价值;管理创新
群众文化活动基于群众文化设立,是公民道德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公民的物质需求逐渐向精神需求转变。为了满足公民的精神需求,其最便捷、有效的方法便是组织群体文化活动,将活动内容与公民生活相联系,运用喜闻乐见的形式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养,满足其对文化知识的需求,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因此,需要加强对其的管理,创新其管理模式,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满足不同时期公民的需求。
一、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
群众文化活动具有着鲜明的时代价值,能够有效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养,丰富其知识含量,促进公民道德建设。此外,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发展社会经济及其管理工作,亦有利于传承民族、社会的文明与文化。其具体体现如下:
1.丰富知识含量,促进公民道德建设
群众文化活动具有普及性、平民性、丰富性的特点,因此公民接受度较高。此外,因其活动的丰富性,公民能够接受更多文化知识的教育,例如开展端午节赛龙舟活动,能够使公民了解更多关于端午节的知识;开展消防体验活动,使公民感受消防战士的生活,学习有关消防的知识。潜移默化间影响公民思想道德素养,促进公民道德建设。
2.满足精神需求,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公民的精神需求体现在对文化知识的需求以及娱乐的需求。首先,群众文化活动能够充分向公民传达文化知识,公民的知识含量得以有效提升。其次,群众文化活动的灵活性较强,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公民在积极参与时能够满足其对于娱乐的需求,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频率逐步变高,有效释放了其在生活中的压力。因此,公民在具备优秀知识含量时,还会具备充分的工作热情,工作成效将会大大提高,社会经济发展得以有效促进。
3.陶冶情操,传承文明与文化
公民在参与群体文化活动时,能够充分受到文化的熏陶,以此来陶冶情操,有利于对中国传统文化及社会文明的传承,其中,团结向上体现最为明显。团结向上不仅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民族中悠久的文明。通过分组参加活动,公民会对团结更加重视,并根据同组人员的互相监督与鼓励,加强公民团结向上的意识,进而能够有效地传承我国传统文化与社会文明。
二、群众文化活动的管理创新策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部分群众文化活动体系较为滞后,没有体现出其与时俱进的特征,因此,对其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十分必要,具体策略体现如下:
1.创新活动组织机制
群体活动是否有效取决于其组织形式,因此,创新其组织机制十分必要。首先,相关管理人员组织文化活动,调查公民自身文化层次与知识含量,将参与者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分组。其次,将公民作为组织者,因为不同人员之间会有不同的生活环境及家庭条件,公民轮流作为组织人员,能够使得活动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且更显公平性。最后,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组织指导,引导公民设计出具有特色并与生活接近的活动,调动公民的热情,促进其积极参与,使得群体活动得以有效发展,并发挥出其最大的价值。
2.创新活动内容
群体活动的内容关系着其教育是否有重要的意义,对其内容进行创新,并不是举办与生活毫无关系的活动,而是将文化知识与内涵同活动内容有机结合。并且,根据当前社会发展趋势,插入不同的内容,使得公民在参与活动时能够在丰富知识的同时真正意识到当前的社会形态,有助于公民将其应用到学习与工作中,有效提升其职业能力及思想道德素养。此外,要有创新意识,组织者要结合当前热门话题进行活动,并发表正确的言论,有效地引导公民对时事的辨别能力,使得我国传统文化得以正确传播。
3.创新管理模式
一个健全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保障群众文化活动的完美开展,并能将其中所要传播的文化知识全面地向公民展示。为此,首先创新管理原则。应该运用“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设计,充分将公民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主体,一切以公民的全面发展为首要目标。此外,有关管理人员要积极借鉴国内外成功管理经验,并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将文化积极运用进活动之中。其次,建立完整的管理规章制度,使得群众文化活动在开展时能够体现出秩序化、规则化及完善化的特点。为此,需要建立相关管理队伍,并对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提升其专业化素养与职业技能,并对活动中违反规则的现象进行明令禁止,对严重者进行有效教育。第三,建立正确的评价机制。对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进行有效记录,并对其研究探讨。需要建立一支专业的评价队伍,结合多名管理人员的经验及评价,查找活动举办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共同探讨其解决方案,促使我国群众文化活动的顺利进行。最后,将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设计集中化,较为分散化的活动会使参与者较少,教育成果不够明显,将其集中化能够使得活动具备有效性,以此来更好地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我国社会进一步发展。
结语
群众文化活动是传播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途径,通过参加文化活动,能够有效提升公民文化涵养及思想道德素养。本文对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其管理模式进行探讨研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其时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丰富公民知识含量,促进其道德建设;其次,满足公民精神需求,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陶冶公民情操,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及社会文明。其管理模式研究结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创新活动组织机制,使得活动发挥出其最大的价值;其次,创新其活动内容,加强对公民的教育性。最后,创新管理模式,使得活动举办更具规范化。总之,群众文化活动能够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因此,需要广大学者与管理工作者加强对其的重视,意识到其真正作用,并积极对活动进行创新,提高其水平,为我国文化的传播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晓,陈凌燕.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其管理创新[J].大众文艺,2015(08):12.
[2]杜成筑.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其管理创新[J].艺术科技,2014(12):206.
[3]胡守勇.社会转型期群众文化建设的实质、困境与方略.民族艺术研究.2011(06):45.
【关键词】群众文化活动;时代价值;管理创新
群众文化活动基于群众文化设立,是公民道德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公民的物质需求逐渐向精神需求转变。为了满足公民的精神需求,其最便捷、有效的方法便是组织群体文化活动,将活动内容与公民生活相联系,运用喜闻乐见的形式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养,满足其对文化知识的需求,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因此,需要加强对其的管理,创新其管理模式,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满足不同时期公民的需求。
一、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
群众文化活动具有着鲜明的时代价值,能够有效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养,丰富其知识含量,促进公民道德建设。此外,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发展社会经济及其管理工作,亦有利于传承民族、社会的文明与文化。其具体体现如下:
1.丰富知识含量,促进公民道德建设
群众文化活动具有普及性、平民性、丰富性的特点,因此公民接受度较高。此外,因其活动的丰富性,公民能够接受更多文化知识的教育,例如开展端午节赛龙舟活动,能够使公民了解更多关于端午节的知识;开展消防体验活动,使公民感受消防战士的生活,学习有关消防的知识。潜移默化间影响公民思想道德素养,促进公民道德建设。
2.满足精神需求,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公民的精神需求体现在对文化知识的需求以及娱乐的需求。首先,群众文化活动能够充分向公民传达文化知识,公民的知识含量得以有效提升。其次,群众文化活动的灵活性较强,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公民在积极参与时能够满足其对于娱乐的需求,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频率逐步变高,有效释放了其在生活中的压力。因此,公民在具备优秀知识含量时,还会具备充分的工作热情,工作成效将会大大提高,社会经济发展得以有效促进。 3.陶冶情操,传承文明与文化 公民在参与群体文化活动时,能够充分受到文化的熏陶,以此来陶冶情操,有利于对中国传统文化及社会文明的传承,其中,团结向上体现最为明显。团结向上不仅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民族中悠久的文明。通过分组参加活动,公民会对团结更加重视,并根据同组人员的互相监督与鼓励,加强公民团结向上的意识,进而能够有效地传承我国传统文化与社会文明。
二、群众文化活动的管理创新策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部分群众文化活动体系较为滞后,没有体现出其与时俱进的特征,因此,对其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十分必要,具体策略体现如下:
1.创新活动组织机制
群体活动是否有效取决于其组织形式,因此,创新其组织机制十分必要。首先,相关管理人员组织文化活动,调查公民自身文化层次与知识含量,将参与者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分组。其次,将公民作为组织者,因为不同人员之间会有不同的生活环境及家庭条件,公民轮流作为组织人员,能够使得活动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且更显公平性。最后,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组织指导,引导公民设计出具有特色并与生活接近的活动,调动公民的热情,促进其积极参与,使得群体活动得以有效发展,并发挥出其最大的价值。
2.创新活动内容
群体活动的内容关系着其教育是否有重要的意义,对其内容进行创新,并不是举办与生活毫无关系的活动,而是将文化知识与内涵同活动内容有机结合。并且,根据当前社会发展趋势,插入不同的内容,使得公民在参与活动时能够在丰富知识的同时真正意识到当前的社会形态,有助于公民将其应用到学习与工作中,有效提升其职业能力及思想道德素养。此外,要有创新意识,组织者要结合当前热门话题进行活动,并发表正确的言论,有效地引导公民对时事的辨别能力,使得我国传统文化得以正确传播。
3.创新管理模式
一个健全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保障群众文化活动的完美开展,并能将其中所要传播的文化知识全面地向公民展示。为此,首先创新管理原则。应该运用“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设计,充分将公民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主体,一切以公民的全面发展为首要目标。此外,有关管理人员要积极借鉴国内外成功管理经验,并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将文化积极运用进活动之中。其次,建立完整的管理规章制度,使得群众文化活动在开展时能够体现出秩序化、规则化及完善化的特点。为此,需要建立相关管理队伍,并对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提升其专业化素养与职业技能,并对活动中违反规则的现象进行明令禁止,对严重者进行有效教育。第三,建立正确的评价机制。对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进行有效记录,并对其研究探讨。需要建立一支专业的评价队伍,结合多名管理人员的经验及评价,查找活动举办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共同探讨其解决方案,促使我国群众文化活动的顺利进行。最后,将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设计集中化,较为分散化的活动会使参与者较少,教育成果不够明显,将其集中化能够使得活动具备有效性,以此来更好地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我国社会进一步发展。
三、结语
群众文化活动是传播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途径,通过参加文化活动,能够有效提升公民文化涵养及思想道德素养。本文对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其管理模式进行探讨研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其时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丰富公民知识含量,促进其道德建设;其次,满足公民精神需求,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陶冶公民情操,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及社会文明。其管理模式研究结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创新活动组织机制,使得活动发挥出其最大的价值;其次,创新其活动内容,加强对公民的教育性。最后,创新管理模式,使得活动举办更具规范化。总之,群众文化活动能够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因此,需要广大学者与管理工作者加强对其的重视,意识到其真正作用,并积极对活动进行创新,提高其水平,为我国文化的传播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晓,陈凌燕.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其管理创新[J].大众文艺,2015(08):12.
[2]杜成筑.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其管理创新[J].艺术科技,2014(12):206.
[3]胡守勇.社会转型期群众文化建设的实质、困境与方略.民族艺术研究.2011(0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