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地理教学效果范文

地理教学效果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地理教学效果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地理教学效果

第1篇

现代高中地理教学,从课程角度看,内容已经非常丰富多彩,易于学生从生活角度理解掌握这些知识。但是在教学手段上,传统教学手段仍然普遍存在。教师用黑板书写进行地理教学,即使有实物演示,充其量是一些地图、地球仪等。现代多媒体手段应用不足,无法发挥新教学手段的教学辅助作用。学生在这种课堂上,感觉形式单一,无法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学效果可见一斑。

2.运用创新手段提升地理的教学效果

2.1提高创新意识,开发新型教学方式

地理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应当根据学生生活实际的需要,提高教学创新意识。首先创新教学目标,要改变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目标,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的三维目标的创新。在具体教学设计中,要进行生活化教学设计构思,如对有些地理课程完全可以把课程放在教室外进行,让学生通过实地的野外观察,实现对课本知识最直观的认识。笔者在讲解河流相关知识内容的时候,就曾经带领学生到离学校比较近的一条地方河流进行野外实地考察。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对河流的形成原因,甚至流域内地形外贸等都有了最直观的理解。开发新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可以改变传统“填鸭”教学方式,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提升他们主动学习和主动参与能力。实践证明,这种体验式探究学习方式,不但能够节省教师大量教学时间,还可以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学习效率获得空前提高,学习成绩亦会随之水涨船高。

2.2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重视程度,刺激他们学习兴趣

要从学生思想理念出发,改变对地理学习忽视的做法。要让学生深刻知道,学习地理知识不但是为了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提高自己地理素养和能力,为以后的生活工作储备必要的地理方面的知识。改变创新学生地理学习的理念,让他们能够对这一课程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对高中理科班的学生,虽然地理科目不是其高考应试科目,但是学好地理知识也有助于其未来的理科学习。学校在地理教学上,要给足课时,尤其是理科学生学习地理时间不能过短,否则不会提高学生实际学习兴趣。树立学生对地理学习重视的理念,同时学校提供足够的学习课时,相信高中地理教学不再是学生头脑中“副科”,会极大提升他们对地理学习的学习兴趣。未来的高中地理教学不再会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会成为学生手中的“香饽饽”。

2.3提高创新使用现代多媒体网络教学手段的能力

高中地理教学中,要对地理教学手段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创新。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远程网络教学必然会成为未来高中地理教学的趋势。运用投影仪、播放器、白板等新型多媒体教学设施,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中小学教学手段。这些新的教学设施可以打破原有狭小的教室课堂的限制,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开放、宽广的教学空间。同时借助于现代网络平台,地理教师可以搜集大量所需要的教学资源,通过整合这些教学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形象生动的教学参考内容。如有时与其教师浪费口舌大讲特讲,还不如制作一个形象的教学微视频更加有教学效果。因此,要对现有高中地理教师进行多媒体网络教学新手段的培训,提高他们应用能力,甚至通过自己的创新形成更加符合学生需要的现代化新型教学手段。

2.4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进行生活化教学

实际上地理是一门与其他学科有着紧密关系的学科,以语文来说,课文中出现的很多内容都与地理有关。例如像一些写景的文章中,特别是有具体地点的,则可和地理有机结合。让学生可在学科中穿插学习,提升地理的学习兴趣。同时,地理与学生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例如,之前的汶川大地震,所感受到震感的城市非常多。由此引出地震相关的知识,让学生学习关于:纵波、横波的知识。在将地理知识与生活结合后,可更好帮学生理解、记忆。当然,做好上述地理教学的创新工作,需要学校的支持,广大一线地理教师的积极参与。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也要真正转变学校应试教育的现状,把素质教育引领下的新课程改革理念真正落得实处。

3.结束语

第2篇

关键词:因材施教;地理教学;效果;最大化

当前,如何做到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全体教育同仁探究的热门话题,本人作为地理教学的热爱者,也积极投身到了这一课题的探究行列之中。通过近年的摸索与实践,笔者觉得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材内容的特点,因材施教,对于提高地理教学是最有效的。

一、学生好奇心强,课堂导入时可采

用情境教学法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好之”“乐之”,就要顺应学生的心理。为此,我根据初中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多在课堂教学导入时就努力创造一种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情境,以在学生心理上激起千层浪,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新课的学习中去,取得“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七年级地理第一单元第三节《地图的阅读》,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上课伊始,请大家猜一个谜语。谜语是‘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名城,浑身绚丽多彩’。请大家猜一常用地理工具?”当学生怀着激动的心情猜出谜底是地图后,我又追问学生:“同学们,你见过或者使用过地图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学生个个兴奋不已,都立即打开课本……再如,在进入本册第二章第一节中的“地球?水球?”时,我先让学生观看中国宇航员杨利伟乘宇宙飞船升入太空俯视地球的视频,引起学生对本课中地球是“地球?水球?”问题的兴趣。然后再设问:加加林认为,从太空看去,地球是个蔚蓝色的“水球”,可人们当初为什么把它叫作“地球”呢?学生立即认真阅读课本内容,并展开热烈的讨论。大家认为限于当时的条件,人们并不知道陆地之外还有更广大的海洋,且海洋的面积大于陆地的面积。杨利伟是中国的第一个“太空人”,同学们熟悉他的事迹并引以为豪,通过观看他进入太空的视频来创设导入,极大激发了同学们学习地球知识的兴趣和交流学习的积极性。

二、内容深奥,可采用演示法

地理教材中有许多是学生不熟悉的,且科学性强,内容深奥,仅靠阅读课本或教师的说教是难以让学生领会的。对于这样的内容教学我多借助现代教学设备演示来加以突破。如人教版八上第二章第二节中的“温度带的划分”是很难学的一部分知识,之所以难学是因为学生仅靠教材文字和平面图形难以在头脑中建立整个中国温度带轮廓图,更难发现温度带划分的依据及其范围。为化解这一难点,我主要采用多媒体演示的方法。在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时,我在学生初步阅读教材后,先用投影打出“图2.17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并让学生观察,说出由北向南都有哪些温度带,从而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我国温度带的分布状况。然后再打出“图2.13中国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让学生联系“图2.17”说说温度带划分的依据及其范围,学生难以说清。接着我再通过对比演示两幅图中的温度带和对应的气温范围,使学生从中发现:我国温度带的划分是以1月平均气温分布为对照。大体上,一月平均气温,零下28°以下为寒温带;零下28°至零下8°间为中温带;零下8°至零度间为暖温带;零度至零上16°间为亚热带;零上16°以上为热带,从而使学生对温度带的划分有了深入的了解。

三、浅显易懂,可用自主学习法

地理教材中也有许多是学生熟悉的,且内容浅显易懂,无须老师烦琐的讲解,对于这类内容的教学,我则采取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如人教版八上第三章第一节中的“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部分,我先让学生“读一读”:对照学习目标,自读P64~66页,画出重点内容;有不理解的内容可同桌交流或前后桌间交流(时间三至五分钟)。然后让学生逐次地“想一想”:什么是自然资源,在大自然中有哪些资源?“画一画”:在自然界,有些自然资源,例如土地、森林、水能等,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属可再生资源;还有些自然资源,例如矿产资源等,总是用一些就少一些,是非可再生资源。“说一说”:我们衣食住行以及学习等方面需要哪些自然资源。分组“辨一辨”: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究竟是地大物博还是地大物薄呢?共同“议一议”: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同时还有一些不合理使用自然资源的现象。那么有哪些不合理的现象呢?我们应该怎样做呢?最后再“练一练”:在列举的物名中哪些是属于自然资源,哪些是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在课堂结束前再让学生“写一写”:“节约资源、保护资源”我们应该从什么做起,并结合自己生活谈一些好的建议和行为。这样不仅保证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而且活动形式多样、省时高效。调动了全体同学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弄懂了什么是自然资源,以及自然资源的分类;了解了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和重要性,以及中国资源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国情现状;每个同学都树立起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并节约资源的崭新观念,建立起资源保护意识。

第3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效果;关键点;措施

由于地理学科不属于我国初中教学的重点学科,因此普遍不受初中生的重视。地理学科具有极强的生活实用性,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加强初中生对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提升地理教学的有效性,对初中地理教学十分重要。

一、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果的关键点

1.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地理学科作为重要的自然学科,具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因此在授课时可以以多种方式进行。地理学科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的未来发展着想,将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同时,生活化的教学也能够更大地提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及理解程度,促进教学任务高效地完成。

2.以教师发展为基础

提高教学效果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量,还能够使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得到长足的发展。在科技化程度加深的今天,不断有新的地理教学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这就要求地理学科的教师要与时俱进,提高对新型技术的掌握程度。另外,由于初中生多处于青春期阶段,在心理状态上会出现较大的波动,因此,教师要学习心理学,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改变教学方案,促进教学的正常进行。

3.以教学效果为重点

由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基本情况不同,对知识的吸收程度也具有一定差异,因此教学的最佳效果只能够在相对条件下实现。在教学过程中,地理学科教师需要多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以更少的时间、物力以及人力达到教学目的,促使学生吸收到更多的知识,从而创建出高效课堂。促进能力相当的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将相关知识熟练掌握,这种方式能够更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热情,且加强学生对地理学科基本技能的掌握。

二、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果的措施

1.根据学生心理特征,培养学习兴趣

传统的地理学科课堂不具备趣味性,通常十分枯燥乏味,因此,学生对学习地理知识没有积极性。若要促进地理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师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变更传统教学模式。具体的改革方法有三大点,具体如下:

(1)课堂导入。开展情景教学,创建地理认知。作为近年来大力推广的教学方式,情景教学对提升教学有效性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在进行初中地理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初中生所具有的心理特征及生活环境,进行知识与生活的情景创建,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知,提高课堂实效性。

(2)课堂教学。利用科技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知识现代化,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同时方便学生领悟。例如,在进行季风气候的讲解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季候风的走向及形成方式用Flash的方式表现出来,给学生直观上的体验,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吸收,加强教学效果。

(3)课堂反馈。要了解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情况,主要的检验方式还是通过练习题来实现。教师通过讲解不同难度的习题,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同时,解决学生在课堂中所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促进知识的巩固与渗透,提升教学质量。

2.细节化教学

由于初中地理的知识范围较为宽泛,而学生的基础情况不同,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前,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将知识点中的关键点、难点找出,在授课过程中,以先易后难的顺序进行教学活动,在进行基础知识教学时,要精细化,打好基础,进而提高难点、重点的吸收程度。

3.注重读图析图,技能化教学

地图在地理学科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元素。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需要熟练地掌握并运用地理数据、图表以及地理材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地图学习,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地图思维,增强学生对地理事物以及地理规律的认知。在学生运用地理图表的过程中,不仅加强了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还加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综上所述,想要更大程度地加强初中地理教学效果,需要从多个方面改进地理教学方式,地理教师需要科学合理地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方案,从而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增强地理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俊丽.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果的途径探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10(0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