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翻转课堂内容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移动设备日益普及,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和交流,翻转课堂的出现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和教师的关注,有学者在研究分析国内外典型案例的基础上,对比传统课堂与翻转课堂的特点,提出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设计模式。如钟晓流等人提出了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李丽丽等人提出了翻转课堂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及具体学科的应用上,而支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移动学习APP设计研究较少。翻转课堂模式需要移动学习设备和APP的支持,一个好的APP设计,可以提升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
联通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的学习不是个人的内化活动,而是利用新的学习工具迅速改变知识,持续获取新信息,保持个人与其它节点联系、畅通的过程[1]。本文依据联通主义学习理论,提出移动学习APP的内容模块框架设计,强化学习者在课前和课中学习的互联互通,强调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结。
APP是英文Application的简称,指移动终端设备上的第三方应用程序,目前我国的移动应用程序下载量居世界第二。移动APP如此受宠的原因是它具有便捷性、个性化、娱乐性3个特点[2],因此将移动APP应用到教学中是一种必然趋势。
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萨尔曼·汗( Salmankhan)成功创办的可汗学院,掀起了网络教学的旋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1.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特点
传统教学过程通常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知识传授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来完成,知识内化则需要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操作或者实践来完成。而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以前的这种形式受到了颠覆,知识传授借助信息技术在课下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而完成。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新的特点:
(1)教师和学生角色转变。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从传统课堂中知识的传授者变成了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在技术支持的个性化学习环境中,学生从内容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了通过主动学习来建构自己知识的学习者,成为了学习的主体。翻转课堂真正实现了将学习主体归还于学习者。其最大好处就是增加了师生、生生互动,充分发挥了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3]。
(2)教学组织形式翻转。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上通过讲授的形式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在课下通过完成作业巩固知识,加深理解。而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前通过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自主学习,课上的时间主要用来小组之间的协作交流以及师生间的问题答疑。这种转变更加强调学生利用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
(3)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更加重要。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强调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的重要性,教师提供的相关视频以及其它学习资料要经过精心设计,通过恰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1.2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学习流程
美国富兰克林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专业的Robert Talbert在很多课程中(如“用计算机工具解决问题”、“线性代数”)应用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经过多年的积累,Robert Talbert总结出翻转课堂的实施结构模型(见图1)。该模型描述了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的主要环节。
图1翻转课堂实施结构模型
在Robert Talbert提出的翻转课堂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张金磊等人[3]提出了一个更加完善的教学模型,这个模型更强调信息技术和活动学习是翻转课堂学习环境创设的有力杠杆。卢强[5]在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林地公园高中、克林顿戴尔高中的翻转课堂实践和Robert Talbert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非线性编辑”课程和大学生学习特征设计了包括课前自学、课中内化讨论和课后升华3个阶段的翻转课堂实施过程。
通过比较国内外学者提出的这些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型,结合移动学习APP特点,笔者提出了移动学习APP贯穿其中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
图2移动学习APP贯穿始终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在该翻转课堂的学习流程中,移动APP贯穿始终,注重翻转课堂之后的反思总结是该模型的特点。
在课前,教师在管理端上传相关的课程视频和作业,学生通过移动客户端的移动学习APP进入所学课程,观看学习视频以及其它相应的学习资料,在这个基础上在线完成作业并提交。在观看视频和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一些问题,学生带着疑问进入移动学习APP中的交流讨论区,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与他人进行交流。教师收集汇总学生的问题。
在课中,教师通过移动学习APP呈现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探究,学生采用移动学习APP查询相关资料,分小组进行协作式的问题讨论,最终得出结论。教师对于学生得出的结论以及在整个翻转课堂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评价和总结,根据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借助移动学习APP给学生推送本节课的补充学习资料。
在课后,学生对补充资料进行学习,完成巩固作业,并在移动学习APP的个人空间中,发表自己的学习反思和学习体会。
整个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移动学习APP支持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活动,促进教育教学效益、效率、效果的全方位提升。
(1)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在移动APP支持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得到了锻炼,学生的学习是从依赖走向独立的过程。江山野在《论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一文中指出:教学过程是“从教到学”的转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能力;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增长,教师的作用在量上也就发生了相反的变化。
课前的交流讨论与课上的小组协作式问题解决过程中,强调对学生沟通交流能力以及协作能力的培养,在分组时,教师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异质分组,并对小组活动加以引导,尽可能让学生在问题和方向明确的情况下,互相协作,共同得出结论。
(2)移动学习与翻转课堂结合,提升教学质量。翻转课堂颠倒了传统的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的传授将在课外进行, 本文中的移动APP设计支持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大多数步骤,移动学习与翻转课堂的有机融合必将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优化学习效果。
(3)符合联通主义理论中对于学习的理解。在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学习者的学习不再是个人的内化活动,而是利用新的学习工具迅速改变知识,持续获取新信息,保持个人与其它节点联系、畅通的过程[3]。学习者在移动APP中拥有个人学习空间,可以时刻记录学习心得,收藏学习资料,有利于日后的复习和阶段性的自我评价。学习者可以通过交流讨论模块来保持与他人的交流沟通,在学习网络中不断提高个人学习效果。
2支持翻转课堂的移动学习APP设计
笔者在上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流程的基础上,结合联通主义学习理论,构建支持翻转课堂的移动学习APP系统及其内容模块。
2.1系统设计
该移动学习APP的系统体系结构采用B/S运行模式(见图3)。系统的服务器端由Web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组成[4],学生通过移动APP进行学习和交流,教师通过服务器端对信息进行处理和响应,进行实时反馈,支持整个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学习活动。
2.2APP内容模块设计
(1)资源模块部分。最底层的是资源模块,主要由4部分构成,分别是视频模块、作业模块、补充资料模块和搜索查询模块。
视频模块:教师通过服务器端上传现有的或者根据学校和班级具体情况录制的微视频,在上课之前,学生在移动APP端通过观看视频进行学习,可以对观看的视频进行快进、快退、暂停等操作,以便在观看的过程中记录下学习心得和遇到的问题,该模块是设计中的重要部分。
图3移动学习APP的系统体系结构
图4移动学习APP内容模块框架
作业模块:教师在制定课前作业和练习时应依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学生进行起点能力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结构,合理设计练习题的数量和难度,练习题的数量不应过多,难度要适当,让学生感觉到一定的挑战性,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7]。
补充资料模块:教师根据学生课前和课上对本节内容的掌握情况,通过服务器端推送相应的补充学习资料,以供学生在课后根据需要通过移动APP学习相应内容,加深对课程的学习和理解,这部分的学习资料可以以链接、视频等形式呈现。
搜索查询模块: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前交流讨论中反映的问题,在课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和协作两种形式查询相关资料,最终得出结论,在该模块中,学生可以在指定的资料库中进行搜索也可以链接到搜索引擎搜索相关资料。
(2)学习交互模块部分。中间一层是学习交互模块部分,该部分主要由交流讨论、群组、个人空间3个模块组成。
交流讨论模块:在课前,学生通过移动APP观看视频和完成练习之后,通过该模块与同伴进行互动交流,分享各自的学习收获,探讨课前练习及观看视频过程中遇到的疑惑,互相解答。对于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反馈给教师,教师在服务器端收集学生遇到的问题并进行分析。该模块的作用有两点:一是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加深对课程学习内容的理解,明确自己遇到的问题并把问题提交给教师;二是充分发挥社会临场感的作用,即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使学习者快乐、不孤单地学习[8]。
群组模块:在课堂上,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异质分组,还要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课前提出的疑问总结出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协作式的问题探讨,小组通过资源模块部分的搜索查询模块查询相关资料,得出结论,然后在群组模块中汇总大家的成果和结论,最终得出整个小组的结论,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加以引导,小组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评价。
个人空间模块: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会对该章节有一个理解和思考,课后,在个人空间模块中,学生可以写出学习的反思以及记录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这是学习者自我反思的过程。该模块支持同学和教师给予的建议和评价,同时也支持学生在该部分收藏学习资料,目的就是要建立自己的学习记录和学习档案。
(3)课程目录部分。最顶层是课程目录模块:学生通过该模块来选择要学习的课程和章节,既可以学习新的课程,也可以对学过的课程进行复习。
3结语
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9]。本文提出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移动学习APP内容模块的框架设计。创设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技术环境,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提升教学质量以及优化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乐乐,黄如民.联通主义视域下的移动学习环境设计[J]. 现代教育技术, 2013, 23(2):115119.
[2]胡曦.浅论APP应用程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科教导刊, 2013 (30):6769.
[3]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 远程教育杂志, 2012 (4):4651.
[4]JONATHAN BERGMANN,AARON SAMS.Flip your classroom:reach every student in every class every day[M].Washington,DC: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July 15,2012.
关键词:翻转课堂;内容策展;Pearltrees;Blendspace;Edmodo
【中图分类号lG40-05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15) 06-00065-06【D01】10.3969/j .issn.1009-8097.2015.06.010
引言
近几年,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普及与逐渐深入,“翻转课堂”教学法(Flipped Classroom)在国内外很受热捧,不少学者和一线教师对翻转课堂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教学研究,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都涌现出不少成功的案例。所谓翻转课堂,就是学生在课前利用教师的教学视频和其他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并针对教学内容完成几个小测试,列出自己在课前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回到课堂上,带着问题进行探究性和协作式学习,在探讨中完成知识的内化,以求达到掌握知识并提升技能的一种教学形态。翻转课堂的有效实施,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形式,突出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习者的综合学习能力。由于翻转课堂一般都需要教师课前教学视频和测试题,所以翻转课堂的高效实施离不开网络教学平台的支持,选择合适的网络学习平台是翻转课堂有效开展的基础。在最近几年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根据学校和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科特点,选用了不同模式的平台进行翻转课堂的研究和实践,比如Moodle、云平台、电子书包及QQ群等。以上平台在教学实践中都具有自身的优势,但也有一个共同的不足,就是在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飞速增长的教育资源为学习者提供了大量可供参考与学习的数字化资源,而以上几种平台在教育资源的收集、整合与共享方面还略显不足。在此背景下,内容策展(Content Curation)工具的独特优势得到了体现。最近几年,国内外涌现出了很多内容策展工具,由于他们具有强大的资源收集、整理、评价及分享功能,而且免费安装,所以在进行翻转课堂实践时,广大教师也可以选用这类平台进行实践。
一 内容策展工具
在信息爆炸时代,我们缺乏的不是信息,而是信息过量使得我们无法快速精准地寻找到需要的信息,这就需要一个新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内容策展在此背景下便快速地发展起来了。内容策展可以让我们从杂乱无章、信息泛滥的网络海洋中,挑选、转化并创造出精炼有用的内容,把大量相关主题的内容通过编辑汇聚在一个策展网站中,把最前沿、最完整的信息分享给读者,给读者带来更多的意见和资源,为个性化学习、知识传播和创新提供了好的平台,也为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向。内容策展是一个收集、筛选、评论、组织和共享与特定主题相关信息的过程。目前,国内外一些有名的策展工具已经拥有了大量的用户,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用不同的内容策展工具。
1 普通策展工具
最近几年,国内外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内容策展工具,方便策展人在大量繁杂的信息中快速筛选信息,并采用不同的形式将这些信息组织起来,通过多种途径共享给其他人。内容策展工具根据不同的应用进行了细分。Pinterest、堆糖网等被视为图片分享类的社交网站,它采用瀑布流的形式展现图片内容,用户可以按主题分类添加和管理自己的图片,并与好友分享。Storify是一款聚合、筛选社交媒体信息并“新闻化”的工具,在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社交网站中搜寻、筛选出最重要的信息,叙述一个故事或评论有关事件。Scoop.it被视为大众免费出版平台,它方便用户收集自己感兴趣的资讯,编排出线上刊物,并将这些内容分享传播。Pearltrees被视为可视化社交平台,以新颖的界面为用户提供内容发现与分享服务。上述内容策展工具并非为教育而设计,所以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的各个环节,但相比教育策展工具,它们在教育资源的收集与组织上功能更全面,非常适合进行个人知识管理和教育资源库的构建。
2 教育策展工具
随着内容策展的应用推广,教育领域也涌现出不少创新性的内容策展工具。Blendspace是专门为教育工作者和教师设计的,可以在课程页面整合各类教学资源,还能方便地添加测试题目。EduClipper是专门为教育而设计的类似Pinterest的策展工具,平台借Pinterest“瀑布流”的呈现方式来展示教育资源,鼓励老师、学生分享教育资源。Curatr以独特的视觉界面鼓励学习者探索学习需要的内容,允许从更广泛的网络聚合内容,可以让教师从网上或本地获取教学资料来构建在线课程。Learnist是一个泛教育分享社区,被称为“面向教育的Pinterest”,将改良后的Pinterest式信息组织方式用在学习资料的收集和分享上,网站的理念就是给所有人提供一个教授别人的平台。上述教育策展工具在功能上各有千秋,多数平台都按年级、学科归类,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共享,但是中文教育资源还很欠缺。
二 内容策展工具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国外很多教育工作者使用内容策展工具辅助教学,也有不少老师将其与翻转课堂结合起来进行了混合教学实践;国内在利用内容策展工具进行翻转教学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下文将以高职“多媒体技术应用基础”课程为例,介绍内容策展工具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l 翻转课堂教学环境设计
翻转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比较全面的资源、人力和技术支持,帮助他们在获取、消化知识时不至于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迷失自我。不同的技术在教学中的功能是不尽相同的,内容策展工具也是如此。在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时,将不同的工具结合在一起,可以充分发挥它们的优势,提供高效的教学环境。
(l)教育资源库的平台选择
由于翻转课堂将知识的学习过程放在课外,因此要求教师必须认真设计、管理学习资源。面对海量的数字教育资源,教师管理教学资源的难度加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很难快速找到需要的学习资源。联通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者找到获得所需知识的途径比他们当前掌握的知识更重要。在信息爆炸时代,需要教师应用联通主义所提到的“管道”,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从个人出发在各个节点间建立好联接,从各种媒体资源中收集、整理和共享教育资源。Pearltrees以文件夹的形式来组织资源,具有高效的资源搜索、组织与共享功能,并具备资源自动推荐功能,非常适合翻转课堂教学资源库的构建。
(2)在线学习平台的选择
建设好教学资源后,要将它们以恰当的方式提供给学习者,以便学习者开展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Blendspace和社交学习平台Edmodo能完美地整合在一起,为在线学习提供了更强大的功能。Blendspace是一个专门为教育者设计的策展工具,非常适合应用于混合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师可以建立班级课程,在“教案画布”中轻松地添加、插入、删除来自电脑和网络的教育资源,为资源加上自己的评注。另外,该平台可以很方便地测验题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平台允许学生建立自己的“教案画布”,通过展示分享给老师和其他学生,真正做到在“学中做,做中学”。教师们还可以实时监控学生的进度,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虽然Blendspace能很好地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评价与共享,为课程教学提供优质的教学内容,但在内容收集方面不如Pearltrees强大,而且由于国内网络的限制,不能利用工具提供的搜索功能收集YouTube、Dropbox和Google Drive等平台上的资源。另外,平台在小组活动、作业提交等方面还有所欠缺,社交式学习平台Edmodo可以很好地弥补这方面的缺陷。Edmodo为教师组织小组协作式学习、作业及批改作业提供了方便,但是Edmodo以消息模式为主,不能够建立清晰的课程页,在课程内容和教育资源及整合方面的功能较弱。所以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时,将Blendspace和Edmodo结合应用于教学环节,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
2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
笔者所在学校的职业教育采用“2+1”模式,包括两年校内课程学习和一年校外实习。所以,在专业设置时对“多媒体技术应用基础”课程的课时进行了大量压缩。教学重实践轻理论,理论知识的缺失影响了学生的个人专业发展。而且同一课程的老师往往各自为战,教学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共享。翻转课堂的出现,可以有效扩展教学的时间与空间,为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带来了新思路。美国富兰克林学院的罗伯特・塔尔伯特(Robert Talbert)教授设计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将翻转课堂分为课前和课中两部分,并简要描述了翻转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沈书生教授认为翻转课堂课前、课中与课后是关联的,所以把课外、课内作为时间分段进行教学设计。笔者在参考了他们的教学模式后,依托内容策展工具,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教学模式以课外、课内作为时间分段,共6个步骤完成翻转课堂的教学。
(1)教学资源库建设
教学资源特别是视频资源,是翻转课堂实施的基础。教学资源可以是教师根据教学设计自己制作的演示文稿、微课和教学案例等材料。在互联网时代,知识更新很快,特别是多媒体技术方面的技术和知识更是如此。联通主义学习观认为,知识发展越快,个体就越不可能占有所有的知识。所以,在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内容策展工具收集、组织和共享其他教学资源,这样可以减轻教师负担,有利于老师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课堂教学组织中去。首先,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将课程分为多个主题模块,在Pearltrees中建立不同的收藏夹(Collections),然后将自己制作的教学资源上传到相应的收藏夹中。教师在平时的网络学习中,发现和教学有关的教学资源后,单击安装在浏览器中的书签工具便可将其加入到主题收藏夹中。Pearltrees提供了高效的资源搜索工具,在搜索栏中输入关键词,就可以找到平台中具有该主题的“珍珠树”( Pearltrees);找到合适的资源后,单击“add”按钮就可以将其加入到自己的收藏夹中。随着收集的深入,Pearltrees会根据策展人的兴趣爱好自动推荐资源,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当然,同一学科的老师还可以组建教学团队,共享教育资源,共同构建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库。
(2)教学资源
建立了教学资源之后,还需要将教学资源根据教学目标纳入到Blendspace中,方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首先在Blendspace中建设课程页面,如“FLASH公益广告的制作”,课程通知,提出本节学习任务、方法和要求。根据教学设计和课前学习任务单,在Pearltrees教学资源库中拖入相应的资源到页面中,并对一些有难度的教学资源进行简要评述,方便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为了便于学生自我检验课前的学习效果,教师根据学习内容设计、制作少量测试题,通过该平台的自动阅卷功能,能为教师提供一份详细的、易于使用的成绩报告,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教学页面制作完后,教师通过Blendspace平台的分享功能,将教学页面共享到Edmodo相应的文件夹中。
(3)课外在线学习
在Edmodo平台中,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邀请码加入到课程学习小组。学生单击课程组中的教学资源链接,进入Blendspace平台的课程页面进行学习。在视频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不能理解的地方,也可以对视频点“喜欢”或者点“不喜欢”。学习完成后,由学生自主完成测试题。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几乎所有学生只要条件适当,就可以完成绝大多数评价项目。测试时,如果碰到不能回答的习题,学生可以回过头继续学习视频和教学资源,直到完全理解为止。为了在课堂上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课前学习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Blendspace的课程“跟踪器”可以很方便地帮助老师了解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教师通过“跟踪面板”可以实时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度;清楚地了解学生观看了哪些视频,用了多少时间;对哪些资源做了一些什么评论;哪些资源学生很喜欢,哪些不喜欢:回答问题的准确率等。通过上述方式,教师在课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更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设计。
(4)课堂协作学习
课堂上,教师根据Blendspace平台反馈的学生课前学习情况,对学生在课前学习中好的方面进行表扬,并及时指出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组织学生对课前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得出自己的结论。讨论结束后,请部分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答案,并阐述理由。然后,布置课堂分组实训项目“Flash公益广告的制作”,提出项目的要求和评分细则,明确该项目要达到的目的,并展示前面几届学生的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翻转课堂本质上是一种技术支持的自组织学习行为,学生通过组建学习小组进行协作探究和意义建构,完成知识的学习、拓展和创新。教师根据班级情况,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利用Edmodo的小组功能将学生分成8个学习小组,每组4人,分别负责脚本编写、动画造型设计、分镜头设计和动画制作。小组成员推选一名责任心强、学习态度好、有一定创新意识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小组长利用Edmodo的小组讨论功能,组织组内学生对项目进行研讨,设计项目制作方案、分工细则。接下来,小组成员互相协作,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共同完成项目,并填写好实训报告。协作学习时,学生在碰到疑难问题时,可以在Blendspace中阅读相关资料查找解决方法,进行自主研究学习;也可以在Edmodo中和老师、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寻求帮助。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全程监督项目的进展情况,适当帮助学生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排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增强他们合作完成项目的信心。Blendspace平台容许学生创建属于自己的课程主页,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鼓励他们将收集的教育资源和完成的作业添加到课程中,在学习过程中添加自己的反思,记录下学习感悟和作业的自我评价,并共享给教师和其他学生。
(5)课堂展示
项目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对小组项目进行展示汇报,请小组长利用多媒体教学网展示小组作品,老师和其他小组成员提出修改意见。小组将作品修改完善后,由教师将小组作品上传到Blendspace作品展示页面中,方便其他学生浏览、评价,增进同伴间的了解与互动。
(6)教学评价与作品筛选
翻转课堂的教学评价采用多元评价方法,线上与线下评价结合,如表1所示,表中每个模块的分数相加即为学生的单个项目分数。其中考勤采用扣分制,每旷课一次扣3分,事假病假扣1分,迟到扣0.5分。学习态度主要考察两部分:一是学生课前利用网络自主学习的情况,比如回复帖子的次数与质量等;二是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比如是否积极参与小组讨论等。作品评价则由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三部分组成。项目档案主要考核学习小组与完成项目相关材料的质量和数量是否达到要求,特别是实训报告的质量是考核的重点。
同时,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筛选,挑选出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加入到Pearltrees课程资源库中,充实课程教育资源,形成课程学习资源良性循环的生态资源链,为下届学生提供参考。
关键词:可汗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翻转课堂;教材;设计;创新
1 背景介绍
当全世界都在感叹于可汗学院、翻转课堂带来的使用体验之后,我们亦想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尝试翻转课堂。翻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room)是一种创新教学模式,即学生事先观看授课视频,在课堂上,让学生做练习,老师对学生不明自的地方进行指导。
而目前,经过对国内几所职业院校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与访谈中了解到,40%的学生对课堂内容不感兴趣,并认为教师的讲课内容太空泛,实际应用价值不大。89%的学生渴望个人实践能力的提高。71.5%的课堂教师活动时间超过30分钟,留给学生提问、发言、做作业的时间大约只有12-15分钟,仅占一节课时间的28.5%。[1]
以上现状势必会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必须要进行深入教学改革,其改革方案即要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又要适应学生的学习习惯,并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翻转课堂这样的教学模式特别适合解决以上的问题,并实现因材施教。然而,教学想要开展成为翻转课堂的形式,是有前提条件的,即必须具备配套的教材和完整的视频。这里,就以已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为例,来详细阐述下翻转课堂模式下《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内容的组织设计。
2 教材内容的设计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的要求,并参照教育考试中心最新《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 Office考试大纲(2013年版)》,采用课程教学一体化设计思想组织编写的。整体思路打破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顺序,将整体课程设计为一个电脑销售公司的完整培训计划,每个培训计划有明确的培训目标,如图1所示。
从上图看出,内容共分九个培训计划,包括:入职培训、公司产品介绍、计算机软件安装、计算机基本办公应用培训、WORD2010培训、EXCEL2010培训、PowerPoint2010培训、网络应用培训、专业知识培训。每个培训项目的设计,都是经过认真推敲,不仅兼顾了考证考级的需要,并能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学生提高操作能力,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为最终目标。
通过这一系列的培训,我们不仅希望学生掌握信息获取及整理能力,更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的各种职业素质,包括表达能力、沟通能力、领导才能、责任心、团队协作、审美能力、应变能力、统计分析、数据分析能力等。
2.1 整体设计思路
本教材以一个电脑销售公司为背景,通过培训新员工的形式,详细制定了每个培训项目。下面以“培训三:计算机软件安装”为例来介绍设计思路,从图1可以看出,培训三涉及了传统计算机教学内容中的五个部分,分别是:多媒体技术简介、计算机病毒与其防治、计算机的软件系统、操作系统和Windows7操作系统。培训的主要目的是想让学生了解现实中电脑公司员工如何给裸机安装相关软件,其选择安装软件的标准、安装流程和注意事项等,最后能够借助专业软件,并根据本机的配置单,来查看本机的硬件配置情况,通过这个环节来巩固培训二中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知识,以上都是该培训重点的部分。
此时,开始引入理论部分,首先软件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而系统软件中核心的部分是操作系统,安装操作系统中目前最流行的是win7操作系统,此时,可以把理论知识延伸到操作系统和Windows7操作系统两部分。如果客户是软件开发人员,就会涉及到开发软件、数据库等的安装,此时可以详细介绍系统软件的理论知识,之后,接着安装应用软件,如办公软件、多媒体处理软件和Internet工具软件,可以借助这些软件的安装,引入多媒体技术简介和计算机病毒与其防治的理论知识。通过这样的培训,让学生无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实际操作层面都能够深入了解和学习计算机软件方面的知识。
2.2 具体组织和表现形式
如何体现理论联系实际,兼顾考级考证的需要,下面就以“培训二:公司产品介绍”为例,来说明本教材内容的具体组织和表现形式。首先以电脑公司的日常销售工作为背景,介绍公司主推的产品,然后就其产品中的G480系列笔记本为例,介绍该系列笔记本电脑的配置报价单。电脑的配置报价单包括了计算机系统中所涉及的主要硬件,而能看懂一张配置报价单,不仅是电脑公司销售员工所要具备的职业技能,也是很多学生所想具备的信息技能。下面将以整张配置报价单为主要线索,理论联系实际一一介绍每个硬件。具体在讲解CPU这个知识点部分时,第一步,会给出关于CPU的理论定义及相关的技术性能指标,如图2所示。第二步,结合G480系列笔记本配置报价单中关于CPU型号,对其中每个参数的意义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立刻把理论与现实关联,深刻的理解这些知识点,如图3、4所示。第三步,为了考级考证的需要,提供了一级MS考试相关知识点的经典试题,如图5所示。第四步,根据考试大纲,为每个培训项目做了知识点反馈表,通过学生提交《知识点反馈》表来了解学习效果。通过这样的呈现和结合,让学生能够全方位的掌握知识。
3 符合翻转课堂的教材设计特点
为了能够配合“翻转课堂”的开展,我们的教材设计有如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3.1 采用了微视频格式制作教学视频
经研究,学生能集中高效学习的时间为5~10分钟左右,所以,所有视频播放时间都是介于3~6分钟,较长的十几分钟。而每条视频都是针对一个知识点来详细解释的,这样具有针对性强,方便查找的特点。配合教材本身,我们录制了近千条视频,视频的制作,借助了课程PPT,辅以操作演示,采用了微视频格式,这样特别适合终端浏览和学习,尤其是手机。同时网络的视频,具有暂停、回放等多种功能,可以自我控制,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3.2 全屏录制视频,教学信息传递非常清晰
所有视频我们都采用了全屏录制,清楚地演示了每步具体操作,并配合操作进行讲解,视频中并未出现教师的头像,这样让学生更专注于自主学习。同时,为了方便手机用户的移动学习,我们用“camtasia studio 7”软件,对视频进行了后期处理,主要包括对焦、标识、高亮等特效手段的处理。因此,信息传递非常清晰。
3.3 通过书中嵌入二维码,实现移动学习
配合整本书,我们录制了近千条知识点视频,在书中任何涉及到知识点、培训项目的地方都嵌入相关视频的二维码,通过二维码,我们将视频与书完美结合,如图所示。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自主学习,方便查找,我们在每个培训后,都给出了该培训涉及到的,又是考纲中提及的知识点的二维码列表,如图所示。而学生只要通过智能手机接入互联网,就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实时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从而实现随时随地的利用碎片时间来学习,实现指尖上的移动学习。如图7、8所示。
4 总结
“翻转课堂”备受关注的原因是,通过学生的自我学习,可以掌握学习进度,并能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课堂上互动交流时间的增多,可以解决学生学习进度不一致问题,做到因材施教,最重要的是翻转课堂这一新的教学模式的确提高了学生的成绩,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而以上翻转课堂带来的益处,也是高职院校一直关注,并努力达到的。
本文以翻转课堂配套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的编写为例,详细分析了教材内容的组织与设计,给出了视频与书以二维码的形式结合和呈现的方案。为翻转课堂中,学生自我学习提供更良好的学习条件,为翻转课堂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