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中学生德育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05(C)-0113-02
引言:高度重视思想品德教育,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制胜法宝[1]。当前,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价值取向多样化交汇发展的历史条件下,社会关系及运行日益复杂,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社会交往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崭新的思想品德教育生态使传统思想品德教育模式的功能钝化,如何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已成为思想品德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所共同面对的亟需解答的重大现实课题。
一、走出当前学校德育误区
1、莫把德育目标当作德育起点
起点设置不当,脱离学生的年龄、心理实际,脱离学生的知识、思维和意识发展水平,将学生成人化,采取高调宣讲、单向灌输的手法,无法有效地为学生所认同,难以激发其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道德需要,收效甚微,有时甚至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产生负效应[2]。同时,这种急功近利,企图“一步到位、一劳永逸”的简单化的做法,又使德育的终极性目标没能有效地分解为着实的阶段目标,以至于德育的阶段目标缺乏内在的逻辑递升序列,高层次、高要求的终极目标找不到基础性的支撑点,无异于空中楼阁,难以达成。
2、注重中学生自身的实践活动
将复杂的德育过程简单等同于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的说理、讲解,片面重视道德知识的掌握,在“掌握”和“认同”之间随手划上等号,省略了外在的道德需求向学生个体道德需要转化的心理机制研究,把个体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看作是道德教育“外烁”的成果,因而对学生日常学校、家庭生活中多样化的道德实践关心不足,忽视了道德修养的巨大作用。学生掌握的道德规范、准则体系缺乏实践中介,不能有效地内化为道德信念,导致“知而不信”;道德信念也不足以外化,以支持和指导道德行为,表现为“言而不行”。
3、德育功能认识要全面
不少教育者错把德育当代国家、社会、学校对学生个人的管制,把德育方法当作“管制的手段”,突出表现一谈德育必是严字当头,把个人与社会对立。无视学生内心深处丰富多彩的需要,追求“整齐划一”的德育效果,将“听话”视为德育的成功,将“听话道德”视作德育的最高境界,缺乏慈爱与引导,更缺乏“发展”的眼光和意识。导致师生间的对立,人为地破坏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削弱了教师在育德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以上谈及的德育误区,究其根源,主要是传统的德育缺乏一种发展的眼光,把学生单方面看成是社会规范的造物,德育是完成这一任务的工具,所以视野局限于学生被动地接受和继承既定的社会道德规范体系,掌握了这些规范就意味着达到了德育的目的。在这种“就范式教育”的指导下,学生循规蹈距、唯命是从,成了一个“被塑造”的客体。
二、德育对策
1、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
家庭是中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重要环境[3]。家庭成员特别是家长的思想意识、文化修养、职业特点、经济状况、居住条件、生活作风、工作态度、睦邻关系、行为习惯等,无不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孩子的个性品质。由于血缘与经济关系,其教育和影响具有早期、具体、长效、深刻的特点,而且不仅直接影响其子女本人,还会通过学生影响整个班级的思想品德风貌和德育工作效力。因此,要切实搞好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与密切配合。
2、抓好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思想品德课程为德育的重要途径甚或主要途径。但目前中学生普遍对该课程兴趣不浓、评价不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德育理论研究的相对滞后,形成理论与现实的脱节或错位,而且德育内容松散、死板、变化性大、教条性强、逻辑性差;另一方面是部分任课教师讲授水平不高、教学方法单一、时代观念欠缺,使学生难以体会德育课程对人生追求的导航作用,未能满足学生心态复杂化、多元化倾向的需求,从而导致学生对教师认同的减弱,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此外,社会上商业文化、经济大潮对学生思想的负面冲击,也使学生与严肃行教的教师拉开了一段距离。特别是有的中学,只把思想品德课视为“捞分课”,平时不是很好地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只是在考前引导学生死记硬背、猜题押题[4]。这就丢掉了这门课的主旨和灵魂。我们说,德育即心育。思想品德课应针对学生的真实心态,捕捉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新、实、活地进行德育渗透。
3、重视团队组织的教育功能
本来,共青团之于中学生,应该是个很有吸引力和凝聚力的自我教育群团组织,是学校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依靠力量具有特殊的地位与作用。但中学生却将其排在了德育途径的最末一位,很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究其原因,一是有的学校只顾抓教学质量、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团队组织的教育功能和组织建设;二是团队组织名不副实、纪律松懈,活动不正常,没有真正成为学生可信赖、可依赖的群众组织;三是团队干部素质不高、能力较差,缺乏号召力和感染力,导致学生没有兴趣参加团队活动。这也是一个值得引起教育者高度重视的问题。
4、在德育环境上,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形象地说明了环境的重要作用。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即人为地有意识地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品学兼优的良好的文化氛围和教育情境。它可以概括为“硬环境”与“软环境”两大方面。硬环境,是指人化了的自然环境,或称物质环境;软环境,是指学生的群体心理环境,或称精神环境。学校应注意育人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与教育。由于学校环境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可控性和导向性,因此对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形成和发展,有着某种决定性的教育意义。
小结:思想品德教育永远都只具有一种“过程”特性,它是一个正在进行着的过程或旅程。思想品德教育还随着社会客观环境的变化和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需要的发展和中学生对社会需要、自我需要的认识与深化而深化。
作者单位:郑州市第四十九中
参考文献:
[1]吕会霖.新世纪思想政治工作[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陈秉公.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本理论的再系统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8):43―48.
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中学生已经接受了多年的教育,懂得了一些道理。我们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可以向学生讲授一些德育道理、道德行为准则,让学生明白一些做人的要求,纠正错误的道德观念,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道德行为。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师晓谕的道理和提出的要求,只有在学生心悦诚服时才能转化为学生的道德要求,进而产生道德动机推动道德行为。”因此,教师在向学生讲授德育道理时,务必做到由浅入深,旁敲侧击,还要有耐心,花费一定的时间等待学生内化教师讲授的德育道理。只有理解和明白了德育道理,学生才能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做出有道德的行为,反对和抵制不道德的行为。
二、应用案例,触动心灵
德育工作是一项养育和净化心灵的工作,我们要应用一些真实感人的德育案例,创设富有强烈情感色彩的德育情境,使学生在特定的道德情境中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触动灵魂,从而陶冶情操、修养品德。这既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品德培养的有效方法。我在班主任工作过程中,适时地向学生呈现在5.12汶川地震中、在抗洪抢险中、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涌现出来的具有较高道德风尚的人和事,应用那些感人的事例,感化学生封闭和冷酷的心灵。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是触动学生心灵的一个有效方法,校风和班风是一个特定而典型的道德环境,是一种异常活跃的教育因素,它对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情操、行为习惯等多会产生直接而巨大的影响。对于一个中学班主任来说,能否经过努力引导学生共同建设积极向上的班风,关系到能否为学生品德的培养创造健康的道德环境。我在建设班风的实践中发现优良的班风可以使整个班级形成一种强烈的积极的向上气氛,优良的班风能充分地发挥情景教育的功效,对学生产生巨大而无形的“渗透性”影响,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熏陶、感染和同化,引起情感的共鸣,不由自主地接受它的“指令”,从而达到“修身养性,壮情炼志”的目的。在课室张贴一些道德名言,在板报栏里展示一些特别的好人好事和德育图片等,让学生在不经意间受到德育的熏陶。良好的班风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教育影响作用,是因为在这种良好的道德情景的陶冶下,可以使学生具有明确的是非标准,对来自各方面的影响,能明辨是非美丑和善恶荣辱;这种良好的道德情景中有健康而公正的集体舆论,这种正面舆论对每个学生的具体行为有正确的导向作用。当某一个德育故事和案例能让学生产生共鸣时,这种德育教育就触动了学生的心灵,也就增强了德育效果。
三、加强实践,养成习惯
良好的道德行为要通过一定的道德实践才能最终形成和巩固,无论是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意志的锻炼,还是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和道德习惯的养成,都要通过实践活动进行。学生的优良品德不仅要在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形成,而且要在不断丰富和深化的社会实践中得到完善和提高。由于中学生生动活泼、精力充沛、积极好学、求知欲和上进心强,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种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恰恰特别符合他们的兴趣爱好,能满足他们的多种需要。我在实践中大量采取各种实践锻炼方式,创设各种情境,例如,在班会课上组织学生讲述道德故事,开展以“我助人,我快乐”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引导学生对“小悦悦事件”进行评价等,通过这些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道德情操。在课堂上让学生对特定事情采取他们认为的有效且符合道德规范的措施,进行集体讨论,最终作出合情合理的道德评价。
【关键词】中学生;德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3-0100-01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育人首先要育德。学校工作必须实实在在地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要认真研究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大有文章可做,在此提出几个应予注意的问题。
1 目标切实 跳起来 可以摘到苹果
德育工作中最核心的是爱的教育。爱什么呢?对孩子来说,首先应是爱父母、爱兄弟姐妹、爱朋友。教育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固然正确,但空旷高大的语句离孩子们太远。远,就显模糊,亲情和友情他们能够找得到。连父母都不爱的人能爱别人吗?从易处做起,培育爱心,培养习惯。由习惯而品德而人格。有爱心才会有人缘,有爱心才会平和,有爱心才会人格美善,有爱心才会被别人爱。在爱别人和感受别人爱的过程中学会接纳,学会宽容,学会尊重,学会合作,进而学会爱集体、爱祖国、爱人民。因此,德育目标设定要切实,要符合孩子们发育、成长、成熟的每一个阶段。这和培养孩子们要树立远大理想并不矛盾。
2 习惯养成 抓细节 培养责任意识
在点滴的习惯养成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如低碳生活就特别需要每一个人的责任意识,其意义小了为自己节约、为集体节约,大了为生态、为社会、为人类。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也应是从小到大,由近及远。就是说首先培养学生对自己的责任意识(当然这里的首先旨在强调,不是产品加工做完上段做下段),然后是对家人、对朋友、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意识。连对自己都不负责任的人怎么能企盼他将来对社会承担责任呢!责任意识培养是要告诉学生懂得并践行,要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允许做的事情,而且要做好。让学生在行为实践中懂得责任是主动和自觉。责任意识培养要让学生感悟到做事情能够把压力困难留给自己,而把轻松方便让给他人。尽责本身成为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从尽责中获得心灵的满足。
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了解自我教育的意义、规律及方法。让学生成为能够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要将学校的要求、老师的要求乃至家长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要求,也只有这时,教育才会最有效。要让学生参与制定制度,参与管理过程,参与评定结果,在这些过程中产生责任心和使命感,从而提高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培养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自律走向自觉,进而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3 注重体验 忌说教 强化内心感悟
体验指对情境的一种感受,是一种情感上的反应;感悟是一个认知的过程,通过情境诱导获得相应的心理感受。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就是要以情感为核心,以创设情境为起点,关注“体验”与“感悟”之间的互动关系,强调对学生自我感受能力的培养。就是说德育工作光让学生懂道理还不够,必须行动起来,在体验中感悟,所谓知行统一。
现实的中学(包括职业中学)德育工作中,往往是大处着眼,讲道理和知识多,甚至把德育讲成一门知识课了,收效甚微。还有一些教师方法简单,不负责任,对学生批评多,责备多,总是在挑毛病,以为把毛病挑净剩下的都是优点了,结果越挑越多。
学生不满意的是那种盛气凌人,以圣者自居的教师,不满意的是那种连自己都不相信的东西却拿来让学生信服的教师,更不满意那种教室里和教室外讲着两种声音的教师。教育不是说教,教育应该是一种情感的行为。所以,在教育方法上应选择在德育过程中加强体验和感悟的元素,通过体验感悟促成学生品德养成。德育只能是人理解人的教育,而这种理解必须通过人与人的交往而实现,所以,它还要经由人的自我意识建构才能凝聚形成个体的德性。鉴于此,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搭建平台,通过教学活动(任何一门学科和技能都有德育的元素)和其他各种课外活动为学生创设情境,完成体验。这种体验可以是直接的,如做好人好事的善举。也可以是间接的,如某些故事的情景再现。好多同学看教育片痛哭流涕,那也是心灵的洗涤。做一件关心他人的事,体验关心他人的幸福;讲一个不幸人的故事,波动同情怜惜与关爱的情怀。道德观念从生活体验中形成,而不仅仅靠说教。
4 求本务实 避功利 防止教育异化
一、加强对中学生的德育教育,促进素质的全面发展
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发育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学生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引诱,使他们产生不良的行为习惯和认识。在学生出现不良的行为习惯时,如果教师不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引导,他们会走向歪路。在中学进行德育教育,教师不仅要从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引导和分析,还要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主动关心和帮助他们,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使他们在接触到社会中的现象和事物时,能够正确地进行分辨,选择对自己有利的部分进行提高和学习。中学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既要提高教学能力,又要深入探究学生的心理特点,针对学生存在的各种现象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能够树立道德意识,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作为自己行为处事的标准,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操。
二、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还要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形成和发展良好的道德习惯。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对学生的其他各方面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分析学生的行为,并对他们的不良行为习惯进行引导,使学生在思想上重视道德情操的发展,并提高自己的自制力,用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促进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
(一)注重思想品德课堂的德育教育功能,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教师要突出思想品德教学的德育功能,在教学中利用生活中的具体实例来引导学生,让他们认识到正确的行为,避免出现不良的道德行为。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提高道德认识,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并提高对事物的分辨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有效提高
(二)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德育教育的顺利进行
中学生存在不良的行为习惯,一方面是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使他们产生不良的思想和行为;另一方面是学生缺乏对自己的有效管理,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使他们向不好的方向发展。在进行德育教育时,教师要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来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使他们认识到良好的道德观念对自己的促进作用。例如,在开班会时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使他们形成大公无私的思想,主动为班集体做出贡献,帮助在学习或生活上存在困难的同学。利用班会这个有效契机,教师要对一些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的学生进行表扬,激励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使班级中形成互帮互助的风气,促使学生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在班会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谈谈提高道德素质应该怎么做,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什么样的行为符合道德要求,什么样的行为属于不良行为。在明确了认识之后,教师让学生为自己制定一个计划,利用道德素质培养的计划来约束自己,使学生的道德素质能够获得有效提高,真正实现班会的德育作用。除了在班会上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学校还要在全校范围内看着向优秀道德学生学习,在优秀学生的榜样作用下,其他学生也树立起了道德意识,并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有效实现德育教育的作用。
(三)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促进他们道德意识的发展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渗透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德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具体事例来让学生加强思想认识,使他们约束自己的兴趣,并积极主动地提高道德素质。在让学生构建思想道德体系时,教师要拓展他们的知识面,让他们通过读报纸、看新闻来养成关心政治的好习惯,把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和祖国的繁荣紧密联系,并为做出更大的贡献努力奋斗,在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同时提高科学文化知识。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和影响时,教师还要利用优秀模范的宣传作用来强化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使他们向这些先进工作者和英雄人物学习,树立高尚的情操,使德育教育取得较高的效率。
(四)学校、社会、家庭合力,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关键词】中学生;德育现状;教育措施
同志提出了“以德治国”。他说:“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德治,就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依靠道德的力量来治理我们的国家,法治与德治之所以相辅相成是因为二者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法律是主要的治理手段,但不是万能的;道德的涵盖面、辐射面以及它在社会生活中对人的言行举止的自律作用,无疑要比法律大得多。道德是照亮人全面发展的一切方面的光源,是赋予人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力量,没有高尚的道德,就没有高尚的人。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应抓好中学生的德育教育。
目前,在校的中学生基本都是90后。他们生活和成长的的时代与以前大不相同。改革开发后的经济转轨以及市场经济中出现的一些不同价值观等,都会对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和道德观念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这对我们的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总体情况看,目前中学生道德状况的主流是进步的,是上进的,是爱国的,能够做到讲文明,讲道德,是一个良好的群体。但由于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现代中学生在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1. 中学生特征现状分析
刚刚步入青春期的中学生身心发展正在从幼稚向成熟蜕变,随着网络媒体飞速发展,新知识、新事物接受渠道多元化变化,当前中学生已不再是一味听从教师、家长、大人的教育和指导状态,从一些现象分析呈现以下的特征。
1.1 以早恋为代表性的青春期叛逆。中学生刚刚接触社会,接触相对独立生活,尚未有自我规划、控制的能力,在咋脱父母管制的情况下,面对异往问题,是既追求向往又要固守本分,在这种两难抉择中稍有不慎就形成早恋。目前早恋问题已是影响学生学业的一大障碍,据观察外向、虚荣、文采型的学生,以及学习成绩差、缺少家庭温暖和身边环境不好的学生容易早恋。
1.2 中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不明确。主要体现为自尊心强、报复心理强,不听话、倔强,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模糊而又只以为是。中学生年龄阶段是人生中对周围世界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变的开端,这个年龄阶段学生会有忽然之间成熟了许多的感受,从此对人生观虽然有新的定义但又不太明朗,懵懂之间还是说不太清楚;能够利用自己的知识去尝试理解周围的世界和事物,但往往还只是停留在表面现象,没有能力深入理解;当然对价值观的理解大多数也是从课本课堂上学习的,正真自我的深刻解析和定义还是模糊地。
1.3 道德、纪律观念不强。主要表现为自我意识强、自私冷漠、麻木等。从对人类自我约束的范畴上讲,有两条是必须得一是纪律,二是道德。纪律规范了人得行为准则和要求,纪律依规定以外的范围自然要依靠道德约束了,就拿公交车上让座来说,没有一条纪律要求必须让座,这就要靠自觉,利用道德去约束了,其实现实中公交车上遇到该然让座的时候很少有人让座,这就体现出一种就自私冷漠和麻木以致道德缺失。对于纪律规定,更是不以为然,比如迟到缺课等现象屡禁不止,更有些学生以违规多少次为荣。
1.4 消费观不合理。主要表现为盲目攀比不懂节约。由于我国国情决定现在的中学生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因此不管家庭条件如何,都对孩子全力付出,致使他们形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之外,还形成了互相攀比的心里,从而一定量的零花钱,和各式各样的玩具等学习之外的东西成为同学之间炫耀的资本。这种局面的结果除了养成了他们大手大脚花销外,还有就是根本不理解大人工作养家的辛苦,更不用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的道理。
2. 对中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措施
2.1 国家应建立完整的道德教育网络:(1)国家建立准确的道德教育理念,即政府明确对中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什么、怎么进行等。我们国家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2)国家加大投资,建设了许多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的基地。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德育基地”、开办“青少年电视台”等。(3)国家应通过各种手段,把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的理念渗透到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方面,做到政府牵头,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来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
2.2 重视入学教育 。对于新人学的学生来说 。因为学 校环境 、教师 、同学 、课程以及管理方式的变化 ,会 有一 个适 应过程 ,抓住这个适应过程搞好学生的入学教育 ,就会有一 个良好的开端 .产生事半功倍 的效果 。一方面 ,可 以让 学生 明确学校的制度和要求 。另一方面 。可 以帮助学生完成角色的转换 。同时 ,教师要利用这种角色转换 ,施以合理 的引导 ,帮助学生完成角色定位 。帮助学生确立学习 目标和人生 目标 。
2.3 紧抓心理健康。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二者不可偏废。处于青春期 的中学生往往情绪不稳 .意志薄弱 。极易受外界因素影 响。所 以心理健康教育关键要做 到:增强学生的交往能力 ,培养 丰富 的情感和健全 的人格 ,使其有较强的 自制力和 良好的社会适应 能力。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塑造和培养 ,不仅仅是纸上谈兵 ,重要 的是结合社会实践 ,联系中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 ,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挖掘和提炼 ,正反两方 面施加影 响 ,提 高其心理承受能力 ,学 会 自觉调节情 绪、培养坚强 意志、锻造 良好性格等 ,培养健康 的审美 观、道德观和人生观 ,讲究科 学的育人方法 ,创造 性地开展学校德育工作 。
2.4 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是道德教育的摇篮,是最基础的道德教育的发生地。个人无论从生理形成、心里发展以及技能的学习和积累上,都要紧密的依靠家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对青少年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关心孩子们的成长,培养他们优良的道德品质,促进他们道德素质的提高,这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
关键词:中学生;德育;教育
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也是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时期。然而,由于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容易受各种思想的影响。对此,学校必须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以素质教育为总体目标,提高学校教育的效能,正确处理德育和智育、体育、美育的关系,把德育研究与德育教育紧密结合,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作为工作重点,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
1 教师要做好表率,以身作则
教师要以身作则,以身示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政治理论水平,学校应不定期地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做到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并针对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研究,从而加强学校思想教育。针对政治学科特点,教师一定要结合当前形势,在教学中坚持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同时在不同学科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启发他们对学习必要性与目的的认识,从理论的角度帮助学生弄懂起码的人生道理。
利用教材资源,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
2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发挥育人作用
中学各学科的教材之中,有丰富的德育资源。作为教师应充分挖掘、有效利用这些有利资源,通过学科教学,达到文化育人的目的。特别是普通高中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要抓住这一有利契机,重视学科教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落实和完成,要求教师在各门学科教学中,必须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培养,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语文、历史、政治等文科教材的自身优势,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的文化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文科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在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等理科学科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深究悉讨,慎思明辨,细致严谨,不怕困难的意志和品质。实践证明,结合自然科学知识进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是最具特色和说服力的。
3 做好心理健康教育,陶冶个人情感,创设良好的学风环境
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二者不可偏废。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往往容易情绪化,意志品质薄弱,性格尚未定型,极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师要结合社会实践,联系中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挖掘和提炼,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学会自觉调节情绪、培养坚强意志、锻造良好性格等,在尊重发展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培养健康的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讲究科学的育人方法,创造性地全面开展学校德育工作。
积极的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构成良好品德的重要因素。因此,创设富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教育情景,使学生在特设的道德情景中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陶冶情操、修养品德,既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品德培养的有效方法。
中学生学习和活动所处的主要是在学校和班级中,其道德认识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学校和班级的环境中形成的。因此,校风和班风是一个特定而典型的道德环境,对学生是一种异常活跃的教育因素,它对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情操、行为习惯等,多会产生直接而巨大的影响。所以,对于一个中学班主任来说,能否经过努力引导学生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风,关系到能否为学生品德的培养创造一个健康的道德环境。笔者在建设班风的实践中越来越感觉到优良的班风可以使整个班级形成一种强烈而感人的气氛,优良的班风能充分地发挥情景教育的功效,对学生产生巨大而无形的“渗透性”影响,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它的熏陶、感染和同化,引起情感的共鸣,不由自主地接受它的“指令”,从而达到“修身养性,壮情炼志”的目的。良好的班风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教育影响作用,是因为在这种良好的道德情景的陶冶下,可以使学生具有明确的是非标准,对来自各方面的影响,能明辨是非美丑和善恶荣辱;同时,这种良好的道德情景中有健康而公正的集体舆论,这种舆论对每个学生具有某种威慑作用。在这种健康舆论的陶冶下,可以使学生的道德行为不断扩展与发扬光大,使错误的道德行为受到谴责、抑制甚至消除。
4 学校、社会、家庭各司其职,搞好学生的德育实践教育
在现实的德育过程中,中学生生活的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其中,家庭是社会环境中最主要的一种社会基本群体,是组成社会的分子。古往今来,家庭不仅是其子女赖以生存的场所,也是学生接触最早、受影响最深的教育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日趋信息化,家庭教育的功能正在不断扩大和增强。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在现实生活中,一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不能与学校德育工作协调一致,对子女百依百顺,娇生惯养,包括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务也包办代替,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拔苗助长,过分溺爱子女,把孩子逼上了“家庭小皇帝”的“宝座”,甚至出现了很多“高分低能”、“学优品劣”的学生。所有这些现象,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增添了一定的难度。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社会深刻影响着未成年学生的道德的养成,由此可见,如何趋利避害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作用,让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势在必行。
学生品德的养成,无论是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意志的锻炼,还是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和道德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各种实践活动。学生的优良品德不仅要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形成,也要在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完善和提高。同时由于中学生活泼好动、精力充沛、积极好学、求知欲和上进心强,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种实践活动恰恰特别符合他们的兴趣爱好,能满足他们的多种需要。
参考文献
[1] 高超.中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D]. 重庆师范大学, 2011.
[2] 张业美.浅议德育工作对初中班主任的重要性[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1(10) .
[3] 秦春芳.浅析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 中学教学参考. 2009(09) .
[4] 金朝洪.浅谈如何增强高中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 中国校外教育. 2013(16).
[5] 张华健.浅析高中德育中的导师制[J]. 才智. 2013(13)
在教育教学活动改革逐步推行的过程中,素质教育是改革的宗旨与核心。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的时候需要将能力与分数共同提高,而在此过程中道德教育不能落后。而德育教育如何很好的贯穿于教学活动中,那么就需要教师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将其很好的融合在一起,班级管理与德育教育相互结合,就能够在立足学生自我成长的基础上,更好地发展,同时还有利于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实践中发现班级管理与德育教育相互结合在中学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
1.中学生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的现状
相对比而言,中学生管理不同与其他阶段的学生。中学生正处于生理成熟与心理发展的重要的时期,如果教师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并未将学生的这种特点充分考虑在内,单纯实行机械化的班级管理,将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从实际中了解到,中学生班级管理的德育教育主要呈现这么几项特。首先,德育教育形式化。在中学生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教师普遍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管理的主要内容,并没有完全认识到德育教育对中学生的重要作用。教师普遍认为中学生已经成长到该阶段,道德已经发展成型。因而教师的德育教育仅仅是一种形式,只要上级领导审核通过后,就将德育教育抛掷脑后。中学生班级管理的德育教育过于形式化,就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其次,单一的教学与学习模式[1]。在新课程改革不断实行的过程中,中学阶段属于改革的重点,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的时候响应改革,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在此过程中,中学多门学科与新课程改革相互衔接。但是德育教育作为教学活动的基础,教师在实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仍旧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模式造成学生在德育教育中难以表现出应有的兴趣。这样单一的教学模式与学习模式,难以促使学生以更高的热情投入于德育教育中。最后,缺乏完整的德育体系。中学生班级管理中德德育教育通常分散在不同的阶段,而实施德育教育也仅仅针对的是一些表现较为突出的问题学生进行教育,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德育教育体系,同时也没有形成相应的德育教育评估体系。因此也就造成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不具科学性与合理性。
2.班级管理与德育教育相互结合的重要意义
对于任何一项管理工作的开展,都需要具备相应的规矩,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中学生班级管理工作对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与道德观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班级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性单元,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学生在此环境中培养自己的个性,进而实现社会化与个性化的相互统一。在过去,中学生班级管理并没有将学生的个性发展、情感体验作为中心,这对学生个性发展与良好的价值观的培养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此教育教学背景与新课程改实行的过程中,加强班级管理的时候,就需要重视班级文化建设,促使学生能够全面和谐的发展,顺应教育的发展。并且班级管理与文化建设还会同时影响学生的行为。而积极的班级文化建设需要加强德育教育。因此,在中学生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将德育教育与班级管理相互结合。
3.加强中学生班级管理与德育教育相互结合的措施
通过前文的分析就可以了解到,对于中学生班级管理,将德育教育参差于其中,将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因而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加强班级管理与德育教育相互结合。
3.1加强沟通,构建德育教育桥梁
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关心学生学习问题的同时,还应当与学生就日常生活方面进行沟通。在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学生学习与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建设性的建议,通过德育教育的方式帮助学生,促使学生能够从思想方面获得成长。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时候,还需要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这样就可以获得学生的信任。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仅体现出德育教育的基础性工作,同时也是保证班级管理质量的重要方式。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信任教师,尊重教师,就会更愿意与教师沟通交流,将生活与学习中出现问题向教师诉说。唯有如此,教师才能够在沟通中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指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活动,进而实现班级管理与德育教育相互结合。当然,教师在开展班级管理活动的时候,还应当注意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引导,采用德育教育方式,促使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问题,并予以改正。
3.2因材施教,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关键词】中学生;德育工作
一、引言
德育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教育。学校德育是指学校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德育对中学生思想觉悟、政治立场、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起巨大作用,它是塑造中学生灵魂的系统工程。本文从中学生德育工作的必要性出发,就学校应如何抓好中学生德育工作进行了分析。
二、中学生德育工作的必要性
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中学生在年龄是未成年人,其生理和心理上没有成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的关键阶段,既是人生的多事之秋,又是德育的最佳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对中学生的德育工作出现失误和疏漏,容易形成学生的扭曲和反常人格,这不但会对学生个人造成不幸,也会影响到其家庭和社会。从当前形势上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中学生德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学生的行为习惯、道德水准、思想观念、法纪意识、集体主义价值观、理想信念等或多或少存在缺失,甚至有些方面非常突出,因此中学生德育工作的任务非常艰巨。中学生的时间大部分在学校度过,所以学校作为好中学生德育工作的主要阵地,必须抓好其德育工作。
二、中学生德育工作现阶段需要面对的问题
1.德育理念应与时俱进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思潮呈现多元化。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学生容易出现思想、道德、情感唯我独尊的现象。因此对中学生的德育工作需要与时俱进,针对当前中学生出现的新问题,探索新的符合时代特征的德育理念,服务于新时期中学德育工作。
2.德育管理与教育工作出现错位
相当一部分学校中教学工作与德育工作存在分工现象,导致出现管教学的校领导不管德育;抓德育的校领导不管教学的问题,德育管理与教育工作因此出现了错位。另外,日常教学与德育工作两者之间也需要加强磨合,每位任课教师都应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将德育工作融入到日常教学中。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在学校管理教学过程中,都应重视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自身所承担的德育责任,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3.德育评估体制存在缺失
目前教育工作中存在只注重学习成绩的现象,对学生的德育评估考核普遍是做个样子、走个过场。对学生的德育评估流于形式,甚至学习成绩的好坏成了衡量学生思想品德好坏的标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会被评为“优秀”,学习成绩差的则被评为“不合格”。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也仅看升学率,升学率是评价一个学校好坏的唯一标准。
三、抓好中学生德育工作的措施
1.加强对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学校作为中学生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必须加强对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首先,学校的校长、书记等领导要有正确的认识,除了要抓好全体教师的师德师风工作,还应抓好学生德育工作。学校可建立含书记、主管政教的副校长、政教主任等在内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各班主任为成员,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德育教育体系。其次,学校可制定德育工作相关的考评制度,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德育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规范学生的德育考核
针对德育评估体制缺失的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可依法制定量化的德育工作考核细则,考核细则应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避免毕业时一次性考核。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可组织学生进行德育理论测试,针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等进行测试,把德育考核和文化考核相结合,与升学率直接挂钩,由此可给德育工作产生强大的动力。
3.充分发挥课堂德育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育是学校进行德育工作的主渠道。首先,思想政治课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对学生进行较全面系统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品德的知识教育,为学校德育工作奠定理论基础,以理论观点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来武装学生,逐步达到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和认知能力的目的。其次,各学科教师也同样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工作,将思想政治教育溶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课堂教育作为学校进行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教师要善于把知识的传授和思想教育有机统一起来,善于引导学生由知识向行动、修养和世界观方面转化。教师应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学习意志等非智力因素。
4.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现已成为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往往情绪不稳定,意志品质薄弱,性格尚未定型,因此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和健康的情绪。学校可通过成立心理健康咨询室,聘请心理辅导教师等方法,打开学生心灵窗户,使学生走出心理误区,帮助学生及时消除心理压力,正确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健康发展,使其具有较强的自制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5.重视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既应重视学生的学科知识教育,又应注重他们的实践教育和体验教育。学校可结合学生的心理和生活,组织指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走进自然,了解社会,把实践性的体验活动与学生的内心道德需求相结合,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时代所需要的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
6.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在德育工作中,应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传媒作用,使其承载德育,服务德育。首先,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上,学校的整体布局应体现学校教育的整体性与其使用价值,更应体现其美学价值和深刻的教育价值。其次,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上,学校应在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第三,在物质、制度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学校还应形成自己独特的校园精神文化,包括良好的校风、严谨的教风、和浓厚的学风等。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增强每一位师生的爱校意识,真正发挥校园环境的德育功能。
7.加强学校、社会、家庭三方联合教育
广义的德育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为了更好的抓好学生德育工作,必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使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教育相互配合、促进。例如学校可与当地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驻地部队等单位保持联系,建立各类校外德育基地。另外,可开办家长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设立家长信箱,逐步形成良好的家庭、学校联系反馈机制。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促使家长提高自身素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并主动协同学校搞好学生的德育工作。
四、结论
总之,中学生的德育工作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学生的紧密配合。通过加强对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出发,通过规范学生的德育考核、充分发挥课堂德育主渠道作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学校、社会、家庭三方联合教育等措施,全方位的抓好学生的德育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许瑞芳.德育目的观的现代化转换.教学与管理[J],2005(4)
关键词:中学生教育德育:发展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教育的核心工作不光是让学生掌握全面深层的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中学生就是未来的主要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中学生的德育教育问题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前途和命运。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其心理生理发展仍然不成熟、可塑性强比较强,也就是说,如果有正能量指引、引导着他们,他们就会走在成才的道路的上,而一旦被社会负能量感染、或者是放任他们在社会中不闻不问,那么当他们在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时就很容易被社会的不良风气所感染,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上。中学生德育教育问题势在必行,而且十分紧迫,我们首先来分析中学生目前在德育方面的一些表现:
一、中学生现状令人堪忧
1.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屡见不鲜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例如某女生由于是留守儿童,从小没有得到很好的监管,那么到了初中,感觉自己“翅膀硬了、能够自立了”,经常出入网吧,随后被社会不法分子盯上,自认为是遇上了社会上的“大好人”,殊不知已经做了社会不法分子钓鱼的鱼饵。与社会不法分子合谋拐骗了不少未成年少女去偏远地区,在违法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被捕之后,该女生仍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可见,德育教育的疏忽,是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
2.日常行为极不规范
在中学校园里我们经常会听到学生胡侃,三五人成群结队“结帮拉派”、社会上的“行话”、网络上的俗语脱口而出,脏话臭话随口流露,这其中也不乏女生。更有少部分学生有小偷小摸的行为,如在人多或经营店主不注意的情况下会偷拿正在出售的商品,他们本身并不是买不起这些商品才导致偷窃行为的发生,究其原因,在他们看来:反正没人看见,不拿白不拿,别人也拿了,我不拿的话,岂不是吃亏了?这种歪曲思想的形成,正是因为没有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
造成上述现状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社会风气的影响,家庭对孩子的溺爱,父母外出打工缺乏家庭管教(此问题在农村表现的更为明显),学校对德育教育的不重视等。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呢?下面来阐述我的几点建议:
二、加强中学生德育教育我之见
1以班会为基础,增进德育意识
班会课,我们是再熟悉不过的了。我们认为好的班会课应该是教师与学生智慧的结晶、师生或学生之间情感的交融、学生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黄金时段。但我们发现有的人缺乏这种意识,班会课成了“自习课”,成了传达布置工作课。我们可以把班会课变成学生们思想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形式可以是多样式的,例如,学生们平时上课已经厌烦了说教式的课堂,那么在班会课上就可以采用多媒体的形式,用真人真事现实说法,通过观看相关视频影像,让学生们各抒己见,这样在无形中给学生灌输德育意识。
2努力抓好后进生的转变工作
后进生通常是指学习不好或无心学习的学生,而这二者之间,如果少了德育教育指引的环节,二者变成了恶性循环,及越是学习不好便越是无心学习,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家庭原因:如农村家庭中的留守儿童、缺乏家庭关爱,学习的主观条件不足,又如家庭父母离异等造成的学生感到无人亲近,无心上学;二是学校的原因,学生可能在不同的课堂多次受到教师的批评、同学们的嘲笑;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产生了失落心理;三是学生个人原因,学生自身就没有大的志向,感到读书没什么前途,不想学习,结果就破罐破摔。为此,我们要注重对后进生的德育教育问题,要经常鼓励后进生积极上进,努力抓好后进生的转变工作。例如,他们做了好事,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要多亲近和关心他们,与他们促膝谈心,对他进行理想、前途教育,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和促成他们对学习感兴趣,充满信心,迎头赶上;要坚持建立学校和家长联系制度,共同分析学生出现的问题及商讨解决的办法,抓住后进生的心理和特点,共同做好转变工作。
关键字:网络时代;中学生;德育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410
引言
进入21世纪,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便利性逐渐提高,但是,网络时代对青少年来说是一把双刃剑,网络可以给初中生提供更为广阔的知识平台,但是,网络游戏和网络不健康信息的传播,对初中生是一种身心的侵害,导致初中生认知的扭曲和思维方式的改变,这就会给初中生带来不好的影响作用,从而促使初中生犯罪事实的发生。因此,在网络时代越来越发达的今天,我们就要特别关注初中生的德育教育问题,从而使初中生能够在网络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充分吸收网络的积极作用,使初中生德育全面发展。
1、网络对初中生的影响
1.1积极影响
网络环境的建立可以使初中生开拓视野,及时了解相关资讯,拓展初中生的知识面,使初中生能够全面综合提高能力,同时网络时代的发展可以使初中生扩大交流和交往的范围,防止初中生自闭现象的发生,并且可以使初中生张扬个性,顺应时代化的发展,因此,网络的积极作用也是很大的。
1.2消极影响
科技是双刃剑,既会带来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很多的消极影响。当前,网络中存在大量垃圾信息,而且初中生好奇心理较为严重,对信息分类能力较差,因此学生在无形之中就会接触到一些负面信息,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网络的发展使初中生耗费大量的时间上网或玩游戏,由此部分学生就会荒废学业。除此之外,网络社交能力的开放导致学生会通过聊天引发网恋,这也是初中生更易遭遇的问题。一些网络文化逐渐对初中生德育教育构成不良影响,侵害初中生的健康发展。
2、网络时代初中生德育教育对策
2.1更新教育理念,推进网络德育教育
在网络时代进行初中生德育教育,要特别注意更新教育的理念,逐步抛弃网络有害论,切实认清网络在初中生德育教育中的辅助作用,要充分注重网络德育教育的开展,使初中生能够充分认清网络的积极作用并正确使用网络。因此,作为教育者,首先就要改善对网络的态度,避免网络恐慌的出现,在网络时代正确进行德育教育并保证教育的成果。要逐步改善传统的封闭式教学理念,充分吸纳网络上的不同思想道德理念和文化理念,从而使学生开拓思维,教育者要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使网络真正发挥教育的作用,推进德育教育的现代化发展。
2.2建立专门网站,倡导德育培养
在网络时代初中生德育教育实践中,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校园网建设,从而使校园网内容充实丰盈、有感召力,使学生能够得到校园网的倡导,积极建立良好的德育品质。校园网专门网站要保证更新的速度和宣传的力度,要从中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要贴近生活,便于初中生理解和接受,从而吸引初中生的青睐。通过专门网站的建立,可以避免学生受到不良思想的侵入,校园网建设要全面系统,给学生充分的指导作用,从而帮助学生摒弃不良网站的诱惑,积极开拓思维、保证德育品质培养。专门网站要设立意见反馈,从而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需求对校园网建设提出要求,从而使校园网建设的更加全面。
2.3社会、学校、家庭协调配合,降低网络负面影响
在网络时代初中生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初中生各监护人的职责,保证社会、学校以及家庭教育的协调配合,要对学生教育进行全面控制,防止学生私自利用网络形成不良嗜好。社会要对不良网络进行谴责,呼吁相关部门对网络进行整改,从而优化网络环境。学校要充分发挥教育者的职责,要加强学生德育教育,积极树立德育优良典型,对网络不良行为鼓励学生进行讨论,从而防止网络不良影响的侵袭。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使学生之间互相监督,坚决抵制网络不良事件的影响。在家庭教育中,要充分弥补学生非在校时间监管的不利作用,家长要言传身教,要给初中生树立德育榜样,要培养学生对网络信息的筛选能力,从而保证初中生能够分辨是非。除此之外,学校和家庭之间要建立沟通和联系,要定期进行学生思想反馈,防止学生德育水平的偏离。
3、结语
网络时代是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如何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抵制网络的消极作用将直接影响初中生的德育水平。当前,初中生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处在塑造期,因此初中生极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干扰,这就需要加强初中生德育教育,引导初中生思想道德意识的建立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使初中生健康成长,才能使初中生思想道德水平得以完善,从而保证教育的效果,防止当前高速信息化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一、中学生与德育
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主要建设者和接班人,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前途和命运。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其心理生理发展具有不成熟、可塑性强的特点,他们在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时能否全面认识理性分析问题不仅是部分人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
众所周知,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或政治思想教育,它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当代青少年面临更多的机遇和史无前例的挑战,只有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才能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取得成功。
二、中学生现状令人堪忧
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接二连三发生的暴力案件令人触目惊心。某校学生由于学校考试中四门功课不及格,难以向家人交待,竟将父母和奶奶杀死,然后自杀。厌学队伍日渐扩大。据对部分学生抽查,近20%学生不爱学习、不想学习,他们大部分抱有读书没用的想法,认为只要有钱便可畅行天下。他们整日无精打采或上课睡觉,周末整日泡在网吧,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置之不理,甚至有学生逃课旷课长达数周的现象。
总之,中学生表现出的种种现象令人堪忧,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思考,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整个社会都有责任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
三、如何进行德育教育
(一)重在实践,体验过程
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德育,把德育置于一个特殊的崇高地位,在德育教育的方式上,我们的做法是“重在实践,体验过程”。做到三个结合,即以人为本与依法治校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学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感情获得友谊。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大家和谐共处,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从而形成良好的校风。
(二)创建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学习成绩的优劣,除了个人主观努力外,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帮助也是重要因素。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使班内形成浓厚的学习气氛,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全体学生相互切磋,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鼓励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互帮互学,除了课堂上相互切磋外,课余时间要提倡彼此为师,相互激励。为了搞好学习上的合作,课堂上,还要根据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座位,把优等生、中等生与学困生合理地安排在一起,让他们在学习上互相帮助;课下,根据自愿结合的原则,成立课余“学习互动小组”,相互质疑问答,答疑解惑,共同探讨。或在优等生和后进生之间开展“一帮一”活动,发挥优等生的传、帮、带作用,促进后进生在学习上的转化。在班会上举行学习经验交流会等措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强化合作行为,促使学生普遍提高学习水平。良好的学风,促进整体学生成绩的提高,形成了你追我赶奔优异的好风气。
(三)营造诚信教育氛围,优化育人环境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环境对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开展诚信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从不同角度营造氛围,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通过现实生活中生动的事例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争论,引发学生产生内心震动。充分利用黑板报、教室标语作为宣传阵地,着力营造诚信教育的氛围,感染学生,使学生关注诚信教育。如组织学生出版“诚信专刊”,阐述诚信的含义,列举诚信的事例,对涌现出来的诚信人物加以表扬。
(四)采用榜样教育法
树立榜样,让榜样的力量去影响学生,在树立榜样时,既要注重树立优等生榜样,又要特别注重树立中等生、学困生的榜样,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加以发扬他们的优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成为不同方面的榜样,可以是劳动方面的,可以是助人为乐的,可以是守纪律的,可以是文艺的,可以是体育的,等等。总之,要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引导每个学生学习做人的道理,让他们在互相学习中不断提高完善自己。
(五)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教师从事的教育实践是一种道德实践。教育本身就具有深刻的道德内涵,教育这种以人为主体的教育实践活动,是以对人性善恶的认同为逻辑前提的。尽管古今中外教育家对人性善恶的缘起说法不同,但都坚持认为人在合理的教育环境中是可以弃恶从善的,教育是教人弃恶扬善的活动。教师的道德素质作为一种内在的精神品质,会全面地展现在他的专业活动中,全部显示在学生的面前,成为影响学生和教育学生的现实力量。教师可以在一举手、一投足之间就自然的、率真的表现自己的风范,不是靠说教和强制,而是在一种“润物细无声”,这些要想在德育教育中发挥充分的作用,教师必须以身作则、模范言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才能为人师表。
关键词:中学生;德育;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346-01
在这个快时代的社会,要想保留最初的信仰,要想保留心中的德,这重任无疑落在了教育者的身上。而要想改变现状,则必须要从小抓起,小学阶段的教育固然需要,但由于年龄因素,小学时段的教育起不到决定性因素。反而之,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中学阶段的学生已经进入了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同时,这个时期也是树立学生思维观念的重要时期。简言之,中学阶段是学生加强教育的关键时期。因此,作为中学教师,要培育学生良好的学生观,价值观,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优秀人才,就更加需要加强中学生的德育建设了。德育的功能,简单地说就是育德,即能满足学生的道德需要,启发学生的道德觉醒,规范学生的道德实践,引导学生的道德成长,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提升学生的人生价值与社会理想。
1.中学生,处于生长的叛逆期,思想品德教育也必然成为重中之重
这个阶段的学生,叛逆、孤独,不愿与家长、老师沟通,甚至把家长、老师当做"敌人",面对这种境况,教师教育工作就变得更加困难了。另外,在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可以独立思考,有自己的价值观,思想观,他们可能对一些社会现象形成不了正确的认识,与老师之间差异便会越来越明显。那么在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从根本上改善学生的思维,从品德教育出发,让学生在学习和感悟中改善自己。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到:"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在这个多彩的世界里,文化教育固然重要,思想品德教育也必然成为重中之重[1]。因此,教师在注重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更应从根本上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那么,又该如何加强学生的德育建设呢?
2.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
古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是说靠近红的,你会变红,靠近黑的你会变黑,实际意思是说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你也会优秀,和秉性差的人在一起,你也会变差,这句话重点强调了一个环境对人的改善作用。同样的道理,一个学生的生活受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学生只有生活在这三个健康的环境中,才能健康成长。所以,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给学生做一个好的榜样,让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自觉地去接受品德教育。比如,教师可适当参与品德活动,积极加入学生品德教育中去;其次,加强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家长及时向教师反应学生情况,教师向家长传递品德教育信息,召开主题家长会,提倡家长以身作则,督促家长与学生沟通,另要注意在与孩子沟通时,要注意语言、方式、方法得当,为孩子做一个好榜样[2]。教师在任教期间,更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做到"文明他人,服务学生";最后,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周围交往环境,积极引导学生远离外界不健康因素,学生在校期间,杜绝学生与外界社会的不良接触,离校期间,要积极合作家长,同时帮助学生远离复杂的社会环境,让学生在应该健康成长的时期拥有健康的社会环境。
3.加强中学生德育建设,教师不仅是学生的教育者,更是学生的引导者
中学生阶段,学生虽已形成独立思考的意识,拥有自己的想法,但他们的思想还尚未成熟,不少学生的思想还处于萌芽阶段。在这一时期,要加强学生的德育建设,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思想加强引导,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德育观。教师可以召开主题班会,班会题目以"德"为主,为学生播放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幻灯片,让学生在实际学习中,改变自己的道德观念,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其次,引导学生从实际行动做起,教师为学生定期布置德育作业,并督促学生完成,从而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加强对德育观念的转变[3]。比如教师可从具体细节入手,布置学生回家替父母完成任务,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帮助周围有困难的人。最后,教师可定期安排班级德育课,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独立确立课程内容,老师辅佐学生完成课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是施教者,同时又是受教者。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使学生从根本上贴近德育建设,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己改变自己的观念,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正确的德育观念。另外,教师可根据课程安排,调动德育课程,可以将德育观念课转化成实践课,教师可带领学生就近参加一些德育建设活动,活动内容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来定。此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实际劳动中获得感悟,懂得珍惜,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法制节目的视频,培养学生懂法、遵法的意识。
4.加强中学生德育建设,不仅需要老师的引导,更需要学生从根本上去遵循教师的引导
中学生,还处于思想、心理发育尚不完善的时期,很多学生的自制力很差,教师在给其布置作业时,学生并不能按时按量的完成。正如教师引导得再好,学生不去做,其结果跟教师不引导并没有什么不一样。所以教师在对学生加以引导的同时,更不应该忘记要时刻去鼓励学生、督促学生去完成应该完成的任务。在学生犹豫时,教师应及时为学生点明方向,鼓励他们放下心中的疑虑,明确对错,积极完成正确的事情,及时改正错误的事情;在学生放弃时,要积极引导,让学生看到希望之火,帮助他们树立信心,鼓励他们去完成放弃的事情,并及时劝解学生,成功与否,并不关键,关键是要有一颗永不放弃的心;在学生辉煌时,教师要适时对学生加以鼓励,但不应过分鼓励,从而适得其反[4]。完成这些的关键是,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学生及时向老师反映情况,老师及时向学生询问情况,做到老师了解学生,学生理解老师。在这一过程中,班级中的一个重要角色,班干部便发挥了重要作用,班级干部就相当于一座桥梁,连接着班主任和班级学生。当班级学生有问题不能和班主任及时联系时,可通过班级干部向班主任传递;班主任工作不方便时,可通过学生干部向班级学生传达。
5.结语
学生是新时代文化的继承者,教师是新时代文化的传播者,这个时代既需要继承者,又需要传播者,既需要教师的引导,又需要学生的努力,二者缺一不可。在这个急速发展的社会,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日渐增多,要想改变社会道德,便需从根本抓起,从小培养正确的思想观念,而此任务的最佳拍档无疑是中学生了。由此可以看出,加强中学生德育建设,不仅是学校、家庭的任务,更是社会的任务。作为教师,要协调学生一起,更快更好地加强中学生德育建设,从而为祖国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培养更高质量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忠东.以人为本是夯实学校德育的基础[J].零陵学院学报(教育科学), 2003, (1).
[2]刘念群.对当前我国学校德育问题的思考[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3).
关键词:中学生; 德育教育;几点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051-02
众所周知,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素质教育实施和推进的今天,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摆在我们教育者面前的一项迫切要求,也是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 目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渠道的多样化,使其青少年成长的外部环境和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思想观念等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校的德育工作大多流于形式,也有少数教师思想上并没有真正的重视起来,即使想重视,但在繁重的升学压力下,也只能是力不从心,疲于应付,学生的思想品德也就出现了各种不同的问题。因此,本文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浅谈对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
1.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学生的思想品德大部分是在社会环境影响下形成的。学校通过德育途径沟通了校内和社会的联系。但是长期以来,学校迫于师生安全的压力和为了保证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学校德育对社会实践重视不够。大量的思想教育只能靠学校集会、主题班会、政治课堂等校园形式来进行,只重道理和制度、条例的单一讲授,学生只能理性理解甚至片面了解。因此,学校要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加强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学生接触社会,服务社会,从社会创造活动中感受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诸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社会生产劳动等。让学生到社会上去得到一定的锻炼。这要求教育者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严密设计方案,明确活动目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使学生有的放矢,避免盲目性,让社会实践扎实、有效的发挥其德育功能。例如:让学生到食堂去当服务员,体会一下劳动的艰辛;让学生接待外地的同学,锻炼一下他们的交往能力......。
2.德育内容要符合学生发展需要
实践表明:德育的原则是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育的。近几年来,中学生德育内容基本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等方面,对学生心理品质教育却是比较薄弱的。现在的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一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不能与学校德育工作协调一致,有的对子女百依百顺,娇生惯养,放任自流,一部分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拔苗助长,甚至把孩子逼上了"绝路",教育工作方法简单,这些都在不同的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出现了"学优品劣"的学生。因此学生最需要的德育内容除了上述的常规内容外,还需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并是他们各自生存发展中急需指导的相关内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需求又各有侧重。要依据学生品德发展的现实需要与可能,尽量使内容与学生的品德发展区域相吻合,增加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质量的内容,诸如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消费观念、权利保护等,促进其适应社会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3.进行有效沟通
德育工作是需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来组织的同时,必需加以有效沟通。这就要求教师既要考虑学生品德发展不同年龄阶段的特征,又要考虑采取合理的沟通措施,促其思想发生质变或飞跃,引导他们健康发展。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沟通,中学德育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师生双向沟通的过程,如果教师缺乏对学生的真正了解,沟通环节又出现问题,必将使教育缺乏针对性。因此,学校的德育工作方法和沟通渠道与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差异及需要相对应,这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加强网络教育
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历史机遇的同时,抵御的消极作用。就得引导入网者对于大量的网络信息持扬弃的态度。在德育课中应增加网络操作、"网风"与"网德"教育、网络法纪教育和网络爱国主义教育,最终促其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要教育学生增强对全球网络文化的识别警觉能力、自律抗诱能力。要教育入网学生把网络道德规范和网络技术置于同样重要的层面加以学习和掌握,内在地培养出自觉的网络道德意识、道德意志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自我教育的能力。今天的信息时代,教师作为知识拥有者的权威地位已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知识面前人人平等,信息资源个个共享。老师可以凭借自己的传统的经验引导学生,学生也可以凭借自己的敏锐、朝气影响老师。教育过程将要形成师生共同探讨,共同提高的过程。因此,德育教育要取得实效,应解决的不仅是方法、内容问题,更重要的是教育者的观念问题,现代德育观念强调发展人的潜能,焕发主体的能动性、积极性,这是以人为本的思想,也只有正确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教育,学校德育才能有实效。
新课程改革提倡“以人为本、以人为目的”的教学理念。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既要注重课堂教学,又要注重德育,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教学理念。
【关键词】和谐课堂; 家庭德育; 学校德育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2-0051-01
当今新课程改革中,教学、教学、方法,评价考核体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广大教师都在对课堂教学进行各自的探索与尝试,怎样创建和谐课堂,提高德育实效等至关重要。那么,怎样创建和谐课堂呢?
首先,和谐课堂必须实现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生成。即让学生快捷有效地学懂知识、学会运用知识,从而形成会学的能力品质和好习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课堂教学设定的首要的预期目标之一,是师生共同努力首先要实现的结果之一。知识与技能无法产生,课堂教学将失去意义,学生无法选择有效的学习方法,不能使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体验性目标得以生成,学生就谈不上可持续发展,脱离了“以人为本、以发展人为目的”的新课程教学理念。具体地说: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快速准确的理解,能将新知识快捷地转化为基本技能,使学生能运用已形成的基本技能去解决基本问题,最终形成会学的好习惯和好品质,创造性地去发展自己的个性空间。
其次,和谐课堂必须要体现学生由传统学习方式向学习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是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现代学习方式的本质是“以学生为本,以发展学生为目的,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创新,最终学会自我生存,实现自我发展”。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必须使学生学习方式有这样的转变。
1.激发出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能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能够自觉约束自己课堂上的不良行为,同时主动与同学配合,产生积极参与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愿望。
2.使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的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尽量减少对教师和同学的依赖,凭借自身知识能力,主动地去获取新的知识和新的基本技能。
3.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已获技能有正确独到的体验和感悟。课堂教学能使学生用各种感官去参与、去经历知识与技能的获取、生成,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新知识、新基本技能的作用。
再次,和谐课堂必须是最有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形成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符合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和潮流,最终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新课程要达到的最主要目标,是新课程改革的创新标志和成功标志,这也符合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课堂教学应该使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可控的理智情感,形成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崇尚科学的态度,树立追求真理、坚持正义、爱国忧民的价值观。
以上是课堂教学最佳效果的综合体现。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会根据自己的理解,通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步骤、不同的策略和思维方式,以期达到这样的最佳和谐课堂教学效果。
同样,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把德育教学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一直是值得我们探讨的课题,如何开展中学生德育教育?
1 家庭德育
家庭是的细胞,中学生每天都置身于一定的家庭生活中,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大的作用,他们的性格、思想情操、道德品质都与其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学生能否健康成长与家挺教育做得好坏是密不可分的。卢梭说:“家庭生活的乐趣是抵制坏风气毒害的最好良剂。”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和环境都很优越,却不乏胸无大志、不求上进者。但他们的父母当年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却有着满腔热情和坚强的毅力去努力学习。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首先应从学生的家长着手发掘丰富的教育资源,让每位家长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必需的条件。具有不同人生经历的家长是一个巨大的教育资源宝库,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能量。教师个人的力量毕竟是微弱的,视野同样是有限的,所以必须充分发挥家庭德育的作用。
2 学校德育教育
学校是对学生实施教育的机构,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青少年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学校教育对他们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是学校教育具有传递人类精神财富和社会文化、普及和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知识的社会功能,因此,学校必须体现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促进社会繁荣的性,代表潮流的发展趋势;二是学校教育要根据社会在、、道德等方面的规定性,按照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规格要求来体现社会发展水平所形成的教育思想,实现社会所期望的培养目标。
3 社会生态德育教育
关键词:中学生;传统文化;德育;信念
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它对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文明与进步、和谐与稳定起了巨大作用。很多经典著作,比如孔子的儒家学说、老子的《道德经》、孙子的兵法、司马迁的史学著作等,都是在中华文明发展演化过程中凝练而成的精华,反映着中华民族的理想与信念、性格与心理、观念与认知等精神追求,仍然是推进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
一、传统文化首推个人品德的塑造
传统文化重视个人品德的塑造,典型代表便是儒家主张的“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兴”的教化理念,充分体现了以德为先的精神,与德育的目标和任务是完全一致的。儒家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做人品德的最高境界,也是对个人品德塑造的最高要求。其意思就是要将个人的品德修养用于治理国家,为国家的发展作贡献。传统文化还强调“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就是强调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是建立在国家的存在和发展基础之上的,这与我们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个人利益的统一关系是一致的,要求人们在现实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必须关心国家民族利益,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为国分忧。《易经》中讲到“厚德载物”,孔子的中庸之道讲究慎独自省、至诚尽性、忠恕宽容。在道德品行方面,传统文化不但让人们知道该去做什么,还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可以说,个人品德教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学生在学校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应该不断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
二、传统文化中强调自强不息的信念
《论语》中曾子曾讲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就是作为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宽广、坚忍的品质,因为自己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易经》中更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坚定信念,这是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精神的高度概括。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屈不挠的民族,“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标志。这种民族精神延续到现代,它不仅指生生不息,更是一种进取精神、拼搏精神、勇于开拓精神。如同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等,这些诗句无不体现着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的浩然正气,无为艰难,志存高远,谱写着一段段自强不息的历史篇章。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作为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中学生就应该拥有这样自强不息的信念和为了理想坚定不移,勇于追求的雄心和气概。
三、传统文化中推崇换位思考的理念
古训《增广贤文》中有“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将心比心”以及《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都是传统文化中关于仁爱思想的集中表现。当今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长的疼爱下一部分学生养成了我行我素,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缺乏爱心和社会责任感。进入大学以后,由于住宿环境的改变,加之学生来自五湖四海,生活习惯各有不同,一部分人不能及时转变思想,做事常不考虑他人感受,对老师和同学缺乏理解和仁爱之心,易产生矛盾。传统文化推崇换位思考的理念,正如“论语”中讲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即是遇事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中学生拥有了换位思考的理念和同理心,在未来人生道路上会获得更多人的支持,成功的概率会更高。
四、传统文化中倡导诚信待人的品质
“诚信”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被摆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很多古人都通过不同的形式倡导诚信待人的重要性,如《礼记・中庸》中讲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即一个人如果有了诚笃的品德和态度,就是遵守人道法则,终成天道。“诚”在这里被认为是人生最高境界。在《论语・为政》篇中孔子曾说“诚者,乃做人之本,人无信,不知其可”;“八荣八耻”别提到“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这些无不体现着诚信对于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讲诚信是人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和品格,是人们进行日常社会交往的基本要求。如一个人诚实守信,与人诚信交往,那么大部分人就愿意与之交往,反之则人们会远离他。中学生应该不断修正自己,与人诚信交往,与老师、同学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收获更多的友谊。
五、传统文化中弘扬坚持不懈的人生态度
“坚持”是一个人事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荀子《劝学篇》中提到“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宋朝大臣张咏有言“一日一钱,十日十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这些都体现着古人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多为独生子的当代大学生普遍娇惯,遇到困难容易放弃,抗压力和挫折能力较差,“算了吧”“放弃吧”“下次吧”这些充满负能量的口头禅常常伴随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中,这就迫切需要加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大学阶段,应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坚持自己的正确理想和追求,遇到困难勇于面对,不轻言弃。正所谓“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坚持不懈,终会有成果。事实上,往往成功的人也是坚持到最后的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读书而不去实践终究无法参透其内涵,也就失去了学习的意义。学校应当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取更多书本外的知识,真正体会到生活的不易,体会到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精神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加强修养、完善人格,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远大的理想抱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