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中学生德育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05(C)-0113-02
引言:高度重视思想品德教育,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制胜法宝[1]。当前,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价值取向多样化交汇发展的历史条件下,社会关系及运行日益复杂,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社会交往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崭新的思想品德教育生态使传统思想品德教育模式的功能钝化,如何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已成为思想品德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所共同面对的亟需解答的重大现实课题。
一、走出当前学校德育误区
1、莫把德育目标当作德育起点
起点设置不当,脱离学生的年龄、心理实际,脱离学生的知识、思维和意识发展水平,将学生成人化,采取高调宣讲、单向灌输的手法,无法有效地为学生所认同,难以激发其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道德需要,收效甚微,有时甚至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产生负效应[2]。同时,这种急功近利,企图“一步到位、一劳永逸”的简单化的做法,又使德育的终极性目标没能有效地分解为着实的阶段目标,以至于德育的阶段目标缺乏内在的逻辑递升序列,高层次、高要求的终极目标找不到基础性的支撑点,无异于空中楼阁,难以达成。
2、注重中学生自身的实践活动
将复杂的德育过程简单等同于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的说理、讲解,片面重视道德知识的掌握,在“掌握”和“认同”之间随手划上等号,省略了外在的道德需求向学生个体道德需要转化的心理机制研究,把个体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看作是道德教育“外烁”的成果,因而对学生日常学校、家庭生活中多样化的道德实践关心不足,忽视了道德修养的巨大作用。学生掌握的道德规范、准则体系缺乏实践中介,不能有效地内化为道德信念,导致“知而不信”;道德信念也不足以外化,以支持和指导道德行为,表现为“言而不行”。
3、德育功能认识要全面
不少教育者错把德育当代国家、社会、学校对学生个人的管制,把德育方法当作“管制的手段”,突出表现一谈德育必是严字当头,把个人与社会对立。无视学生内心深处丰富多彩的需要,追求“整齐划一”的德育效果,将“听话”视为德育的成功,将“听话道德”视作德育的最高境界,缺乏慈爱与引导,更缺乏“发展”的眼光和意识。导致师生间的对立,人为地破坏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削弱了教师在育德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以上谈及的德育误区,究其根源,主要是传统的德育缺乏一种发展的眼光,把学生单方面看成是社会规范的造物,德育是完成这一任务的工具,所以视野局限于学生被动地接受和继承既定的社会道德规范体系,掌握了这些规范就意味着达到了德育的目的。在这种“就范式教育”的指导下,学生循规蹈距、唯命是从,成了一个“被塑造”的客体。
二、德育对策
1、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
家庭是中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重要环境[3]。家庭成员特别是家长的思想意识、文化修养、职业特点、经济状况、居住条件、生活作风、工作态度、睦邻关系、行为习惯等,无不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孩子的个性品质。由于血缘与经济关系,其教育和影响具有早期、具体、长效、深刻的特点,而且不仅直接影响其子女本人,还会通过学生影响整个班级的思想品德风貌和德育工作效力。因此,要切实搞好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与密切配合。
2、抓好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思想品德课程为德育的重要途径甚或主要途径。但目前中学生普遍对该课程兴趣不浓、评价不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德育理论研究的相对滞后,形成理论与现实的脱节或错位,而且德育内容松散、死板、变化性大、教条性强、逻辑性差;另一方面是部分任课教师讲授水平不高、教学方法单一、时代观念欠缺,使学生难以体会德育课程对人生追求的导航作用,未能满足学生心态复杂化、多元化倾向的需求,从而导致学生对教师认同的减弱,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此外,社会上商业文化、经济大潮对学生思想的负面冲击,也使学生与严肃行教的教师拉开了一段距离。特别是有的中学,只把思想品德课视为“捞分课”,平时不是很好地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只是在考前引导学生死记硬背、猜题押题[4]。这就丢掉了这门课的主旨和灵魂。我们说,德育即心育。思想品德课应针对学生的真实心态,捕捉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新、实、活地进行德育渗透。
3、重视团队组织的教育功能
本来,共青团之于中学生,应该是个很有吸引力和凝聚力的自我教育群团组织,是学校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依靠力量具有特殊的地位与作用。但中学生却将其排在了德育途径的最末一位,很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究其原因,一是有的学校只顾抓教学质量、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团队组织的教育功能和组织建设;二是团队组织名不副实、纪律松懈,活动不正常,没有真正成为学生可信赖、可依赖的群众组织;三是团队干部素质不高、能力较差,缺乏号召力和感染力,导致学生没有兴趣参加团队活动。这也是一个值得引起教育者高度重视的问题。
4、在德育环境上,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形象地说明了环境的重要作用。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即人为地有意识地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品学兼优的良好的文化氛围和教育情境。它可以概括为“硬环境”与“软环境”两大方面。硬环境,是指人化了的自然环境,或称物质环境;软环境,是指学生的群体心理环境,或称精神环境。学校应注意育人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与教育。由于学校环境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可控性和导向性,因此对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形成和发展,有着某种决定性的教育意义。
小结:思想品德教育永远都只具有一种“过程”特性,它是一个正在进行着的过程或旅程。思想品德教育还随着社会客观环境的变化和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需要的发展和中学生对社会需要、自我需要的认识与深化而深化。
作者单位:郑州市第四十九中
参考文献:
[1]吕会霖.新世纪思想政治工作[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陈秉公.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本理论的再系统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8):43―48.
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中学生已经接受了多年的教育,懂得了一些道理。我们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可以向学生讲授一些德育道理、道德行为准则,让学生明白一些做人的要求,纠正错误的道德观念,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道德行为。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师晓谕的道理和提出的要求,只有在学生心悦诚服时才能转化为学生的道德要求,进而产生道德动机推动道德行为。”因此,教师在向学生讲授德育道理时,务必做到由浅入深,旁敲侧击,还要有耐心,花费一定的时间等待学生内化教师讲授的德育道理。只有理解和明白了德育道理,学生才能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做出有道德的行为,反对和抵制不道德的行为。
二、应用案例,触动心灵
德育工作是一项养育和净化心灵的工作,我们要应用一些真实感人的德育案例,创设富有强烈情感色彩的德育情境,使学生在特定的道德情境中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触动灵魂,从而陶冶情操、修养品德。这既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品德培养的有效方法。我在班主任工作过程中,适时地向学生呈现在5.12汶川地震中、在抗洪抢险中、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涌现出来的具有较高道德风尚的人和事,应用那些感人的事例,感化学生封闭和冷酷的心灵。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是触动学生心灵的一个有效方法,校风和班风是一个特定而典型的道德环境,是一种异常活跃的教育因素,它对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情操、行为习惯等多会产生直接而巨大的影响。对于一个中学班主任来说,能否经过努力引导学生共同建设积极向上的班风,关系到能否为学生品德的培养创造健康的道德环境。我在建设班风的实践中发现优良的班风可以使整个班级形成一种强烈的积极的向上气氛,优良的班风能充分地发挥情景教育的功效,对学生产生巨大而无形的“渗透性”影响,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熏陶、感染和同化,引起情感的共鸣,不由自主地接受它的“指令”,从而达到“修身养性,壮情炼志”的目的。在课室张贴一些道德名言,在板报栏里展示一些特别的好人好事和德育图片等,让学生在不经意间受到德育的熏陶。良好的班风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教育影响作用,是因为在这种良好的道德情景的陶冶下,可以使学生具有明确的是非标准,对来自各方面的影响,能明辨是非美丑和善恶荣辱;这种良好的道德情景中有健康而公正的集体舆论,这种正面舆论对每个学生的具体行为有正确的导向作用。当某一个德育故事和案例能让学生产生共鸣时,这种德育教育就触动了学生的心灵,也就增强了德育效果。
三、加强实践,养成习惯
良好的道德行为要通过一定的道德实践才能最终形成和巩固,无论是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意志的锻炼,还是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和道德习惯的养成,都要通过实践活动进行。学生的优良品德不仅要在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形成,而且要在不断丰富和深化的社会实践中得到完善和提高。由于中学生生动活泼、精力充沛、积极好学、求知欲和上进心强,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种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恰恰特别符合他们的兴趣爱好,能满足他们的多种需要。我在实践中大量采取各种实践锻炼方式,创设各种情境,例如,在班会课上组织学生讲述道德故事,开展以“我助人,我快乐”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引导学生对“小悦悦事件”进行评价等,通过这些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道德情操。在课堂上让学生对特定事情采取他们认为的有效且符合道德规范的措施,进行集体讨论,最终作出合情合理的道德评价。
【关键词】中学生;德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3-0100-01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育人首先要育德。学校工作必须实实在在地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要认真研究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大有文章可做,在此提出几个应予注意的问题。
1 目标切实 跳起来 可以摘到苹果
德育工作中最核心的是爱的教育。爱什么呢?对孩子来说,首先应是爱父母、爱兄弟姐妹、爱朋友。教育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固然正确,但空旷高大的语句离孩子们太远。远,就显模糊,亲情和友情他们能够找得到。连父母都不爱的人能爱别人吗?从易处做起,培育爱心,培养习惯。由习惯而品德而人格。有爱心才会有人缘,有爱心才会平和,有爱心才会人格美善,有爱心才会被别人爱。在爱别人和感受别人爱的过程中学会接纳,学会宽容,学会尊重,学会合作,进而学会爱集体、爱祖国、爱人民。因此,德育目标设定要切实,要符合孩子们发育、成长、成熟的每一个阶段。这和培养孩子们要树立远大理想并不矛盾。
2 习惯养成 抓细节 培养责任意识
在点滴的习惯养成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如低碳生活就特别需要每一个人的责任意识,其意义小了为自己节约、为集体节约,大了为生态、为社会、为人类。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也应是从小到大,由近及远。就是说首先培养学生对自己的责任意识(当然这里的首先旨在强调,不是产品加工做完上段做下段),然后是对家人、对朋友、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意识。连对自己都不负责任的人怎么能企盼他将来对社会承担责任呢!责任意识培养是要告诉学生懂得并践行,要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允许做的事情,而且要做好。让学生在行为实践中懂得责任是主动和自觉。责任意识培养要让学生感悟到做事情能够把压力困难留给自己,而把轻松方便让给他人。尽责本身成为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从尽责中获得心灵的满足。
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了解自我教育的意义、规律及方法。让学生成为能够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要将学校的要求、老师的要求乃至家长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要求,也只有这时,教育才会最有效。要让学生参与制定制度,参与管理过程,参与评定结果,在这些过程中产生责任心和使命感,从而提高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培养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自律走向自觉,进而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3 注重体验 忌说教 强化内心感悟
体验指对情境的一种感受,是一种情感上的反应;感悟是一个认知的过程,通过情境诱导获得相应的心理感受。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就是要以情感为核心,以创设情境为起点,关注“体验”与“感悟”之间的互动关系,强调对学生自我感受能力的培养。就是说德育工作光让学生懂道理还不够,必须行动起来,在体验中感悟,所谓知行统一。
现实的中学(包括职业中学)德育工作中,往往是大处着眼,讲道理和知识多,甚至把德育讲成一门知识课了,收效甚微。还有一些教师方法简单,不负责任,对学生批评多,责备多,总是在挑毛病,以为把毛病挑净剩下的都是优点了,结果越挑越多。
学生不满意的是那种盛气凌人,以圣者自居的教师,不满意的是那种连自己都不相信的东西却拿来让学生信服的教师,更不满意那种教室里和教室外讲着两种声音的教师。教育不是说教,教育应该是一种情感的行为。所以,在教育方法上应选择在德育过程中加强体验和感悟的元素,通过体验感悟促成学生品德养成。德育只能是人理解人的教育,而这种理解必须通过人与人的交往而实现,所以,它还要经由人的自我意识建构才能凝聚形成个体的德性。鉴于此,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搭建平台,通过教学活动(任何一门学科和技能都有德育的元素)和其他各种课外活动为学生创设情境,完成体验。这种体验可以是直接的,如做好人好事的善举。也可以是间接的,如某些故事的情景再现。好多同学看教育片痛哭流涕,那也是心灵的洗涤。做一件关心他人的事,体验关心他人的幸福;讲一个不幸人的故事,波动同情怜惜与关爱的情怀。道德观念从生活体验中形成,而不仅仅靠说教。
4 求本务实 避功利 防止教育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