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地理教学原则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地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和主要内容之一,是达成地理教学目标的关键,是选择地理媒体和教学组织形式的重要依据。所以,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对于优化地理教学设计、实现地理教学目标、提高地理教学效果来说至关重要。
一、地理教学方法的一般类型
地理教学方法的类型多种多样,可以从教师传授知识的媒介不同、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不同、课型的不同、地理知识属性的不同、达成教学目标的不同等角度来划分。为凸显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根据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不同进行划分,具体包括以直接感知为主、以语言获取信息为主、以象征符号认知为主、以操作训练为主、以自学探究为主和以参与体验为主的六种方法。其中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旅游参观法、演示法等;以语言获取信息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谈话法等;以象征符号认知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地图法、“纲要信号”图示法等;以操作训练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练习法、实习法(制作法、实验法、观测法、野外考察法、社会调查法)等;以自学探究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自学辅导法、案例法、决策法、发现法、课题研究法等;以参与体验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讨论法、游戏法、角色扮演法等。
二、选择地理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
1.地理教学方法自身的特性
要科学地选择地理教学方法,首先应了解每种地理教学方法的特点、运用条件、适用范围、优势、局限性等。例如,讨论法,既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学生独立的思维活动进行创造性学习,又能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但要求教室空间比较大、班级规模比较小;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自觉性、合作技能和口头表达能力,一般适用于高中阶段;还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问题设计能力和课堂管理调控能力。又如,地图法是最具地理特色的教学方法,直观性强,最适合区域地理中地理名称、地理位置、地理分布等知识的教学,但抽象性和概括性较差,需要与讲授法配合使用。实践表明,正确认识各种地理教学方法自身的特性,是选择地理教学方法的前提条件。
2.地理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类型决定了应当选择的方法。由于各章、各节、各课时教学目标不同,就必须相应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获取地理知识,就可选择以直接感知为主和以语言获取信息为主的方法等,以利于学生建立丰富形象的地理表象[1],进而准确地理解地理概念、掌握地理原理;如果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地理技能,除了采用讲述法、讲读法、问答式谈话法等以阐明有关知识,让学生明确基本要求和掌握操作要领外,还应大量运用以操作训练为主的方法,加强技能操练;如果教学目标旨在发展学生地理能力,则可选用讲解法、启发式谈话法、以象征符号认知为主的方法、以自学探究为主的方法以及讨论法,以发展学生的各种地理能力;如果教学目标有科学的地理价值观教育,则可选用讲解法、案例法、讨论法等;如果教学目标旨在使学生获得某种地理体验、产生某种地理情感,则可选用以参与体验为主的方法。
3.地理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对教学方法的选择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教学内容的性质决定了应当采用的方法。自然地理内容多概念、原理,既抽象又远离学生生活,相对比较难学,宜采用旅游法、演示法、讲解法、启发式谈话法、变式练习法等,便于学生理解概念,掌握原理。自然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特征决定了在自然地理课程的教学中还应较多地采用制作法、实验法、观测法、野外考察法等具有自然地理特色的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方法。人文地理内容常常被认为是“易学不易教”[2]。因此,针对人文地理的知识特点,宜采用参观法、社会调查法、自学辅导法、案例法、决策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具有人文地理特色的教学方法,使人文地理内容“易学易教”。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内容,多地名、数据、景观、分布、判断、特征,可采用演示法、地图法、“纲要信号”图示法、游戏法、区域比较法等,有利于学生建立丰富的地理表象,掌握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特征。乡土地理内容最接近学生生活,既是学生熟悉的内容,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应采用学生自由度较大和参与度较高的教学方法,例如决策法、发现法、课题研究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给予学生较多的学习自,同时尽可能采用旅游参观法、野外考察法、社会调查法等方法,实行开放式教学。以人教版教材为例,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根据课题名字就可确定以模型(地球仪)演示法为主。又如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的问题研究“从市中心到郊区,你选择住在哪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的问题研究“家乡的农业园区会是什么样”、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的问题研究“煤城焦作出路何在”,根据问题内容很容易确定出其主导教学方法为决策教学法。
4.学生的特点
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选择教学方法就必须与学生的心理特征相适应[3]。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认知方法取决于年龄心理特征。初中生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课堂注意力比较短暂,容易分散;观察事物和现象比较片面、肤浅、粗略;直接经验比较少,理解能力弱;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想象一般从感性出发,贫乏单调;记忆以机械记忆为主,不够牢固。因此,地理教师应充分考虑初中生的心理特征,选用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以象征符号认知为主的方法、讲述法、讲读法、启发式谈话法、游戏法、角色扮演法等,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丰富地理表象,发展地理形象思维能力。高中生的心理特征与初中生有很大差异,主要表现为课堂注意力比较集中、持久;观察事物和现象比较全面、深刻、细腻精确;直接经验比较丰富,理解能力强;思维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想象一般从理性出发,丰富且具有创造性;记忆以意义记忆为主,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比较牢固。因此,地理教师应从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出发,教学方法以讲解法、练习法、实习法等为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观察、练习和实践操作,辅以自学辅导法、案例法、决策法、发现法、课题研究法等自学探究的方法和讨论法。同时,依据学生的生活体验、知识存量和初始能力来确定教学方法的运用也是十分必要的。
5.地理教师的特点
教师是教学方法的运用者,教学方法的选用往往带有运用者的个性色彩,因此,地理教师应发挥自身特长、优势,选择适宜的地理教学方法[4]。如有的地理教师雕塑和美术功底扎实,他就可以多选用模型、板图、板画等直观教学方法;有的地理教师酷爱旅游、擅长摄影录像,他就可以多选用标本、照片、幻灯、投影、录像等直观教学方法;有的地理教师精通计算机和网络,他就可以多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演示法和网络演示法;有的地理教师语言表达能力较强,音质柔美、极富感染力,语调抑扬顿挫,讲话幽默,他就可以多采用讲解法、讲述法;有的地理教师动手操作能力强,他可以多采用制作法、实验法、观测法、野外考察法、社会调查法等以操作训练为主的方法;善于组织学生活动的地理教师,可多运用讨论法、游戏法、角色扮演法等参与体验为主的方法。总之,地理教师应充分利用自己的特长,发挥自己的优势来选择地理教学方法,做到扬长避短。
6.地理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是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要素,学校的教学设备条件与周边教学环境是选择地理教学方法的物质基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地理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必须充分考虑本学校现有的地理图书、报刊、挂图、图片、标本、模型、教学软件、网络教材、教学器材、学习场所等教学设备条件、学校所能够提供的教学经费情况以及学校周边的自然与人文教学环境,选用条件许可的教学方法。如教学设施比较简陋的乡村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周边地质地貌、河流、植被等自然景观进行野外考察教学,可以充分运用地球仪和地图册进行直观教学,可以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简易教具和设计实验进行教学。而现代教学媒体齐全、条件优越的城市学校往往建立了地理专用教室,可以经常采用标本与模型演示法、实验法、计算机多媒体演示法和网络演示法。那些建立了地理园的学校还可以经常运用制作法、观测法。总之,地理教学方法的选择应建立在对学校教学设备条件和周边教学环境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做到因校制宜、因地制宜、切实可行。
三、选择地理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
1.多样性原则
从地理教学方法自身看,选择多种方法有助于进行组合教学,实现优势互补。实践证明: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万能的,所有的方法都有其运用条件和适用范围,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5],没有一种方法在所有方面都超过其他方法,也没有哪一种方法能适用于所有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校、学生和教师。有时,某一种方法的局限性可能正好是另一种方法的优势。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有助于扬长避短,优势互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组合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可以将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进行组合、直观教学方法与逻辑思维教学方法进行组合[5]、文字语言教学方法与图像教学方法进行组合、以教师活动为主的方法与以学生为主的方法进行组合等。
从地理教学系统的构成要素看,选择多种教学方法是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情、教师素质、教学设备条件等的不同所决定的。不同的进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不一样;不同的学校,教学设备条件有差异;不同的班级,学情有区别;不同的教师,素质有高低。地理教学系统构成要素的复杂性、变化性客观上要求教学方法必须多样化。
2.主导性原则
主导性原则是指在一节课里,教师所选择的几种地理教学方法不能均衡使用,而要在其中确定一种方法作为这节课的主导方法,而其他方法作为辅助和补充,为主导方法服务,所谓有主有次,主次分明。具体而言,要分三个维度进行选择:首先要在宏观层次上本节课是以教师活动为主旋律,还是以学生活动为主旋律。例如,以语言获取信息为主的方法就属于以教师活动为主旋律的方法;以自学探究为主的方法就属于以学生活动为主旋律的方法。其次,要在中观层次上确定本节课是以哪一种方法为主导,即确定是以操作训练为主的方法为主导,或是以自学探究为主导,还是以参与体验为主导。最后,要在微观层次上确定本节课具体的主导方法。如在自学辅导法、案例法、决策法、发现法、课题研究法等方法中选择案例法作为主导方法。
3.有序性原则
有序性原则是指选择地理教学方法要遵循一定的程序,以保证方法的科学合理性。对此,首先要熟悉各种地理教学方法的特点、优势、局限性、运用条件、适用范围等自身特性。其次要分析地理课堂教学目标的三维要素组成与水平层次(包括了解、理解、掌握、应用水平等);分析地理教学内容的性质、知识属性、组成、层次结构、逻辑联系、重点和难点[6];分析不同学段学生的注意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差异等年龄心理特征,挖掘学习需要、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等学习积极性因素,结合生活经验、地理知识存量、初始地理能力等学习基础,学习方式、学习环境等学习风格;清楚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教学能力、教学风格、教学特长、教学弱点;熟悉学校的教学设备条件、教学经费情况和周边的教学环境。再次,要充分考虑学校目前为地理课程安排的教学时数(即课时)和最大程度所能提供的教学时间保证,做到因时制宜。在此基础上全面比较,综合考虑,实现教学方法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 陈澄.地理课堂教学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林培英.探讨“决策”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10(6).
[3] 袁书琪.地理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 李家清,等.生本取向优质地理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0).
[5] 李晴.论地理教学方法的优选和组合[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
地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和主要内容之一。根据学生获得知识的不同途径,可以将地理教学方法分为六种。选择地理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地理教学方法自身的特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特点、教师的特点、教学环境等。选择地理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是多样性原则、主导性原则和有序性原则。
关键词
选择地理教学方法;主要依据;基本原则
地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和主要内容之一,是达成地理教学目标的关键,是选择地理媒体和教学组织形式的重要依据。所以,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对于优化地理教学设计、实现地理教学目标、提高地理教学效果来说至关重要。
一、地理教学方法的一般类型
地理教学方法的类型多种多样,可以从教师传授知识的媒介不同、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不同、课型的不同、地理知识属性的不同、达成教学目标的不同等角度来划分。为凸显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根据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不同进行划分,具体包括以直接感知为主、以语言获取信息为主、以象征符号认知为主、以操作训练为主、以自学探究为主和以参与体验为主的六种方法。其中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旅游参观法、演示法等;以语言获取信息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谈话法等;以象征符号认知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地图法、“纲要信号”图示法等;以操作训练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练习法、实习法(制作法、实验法、观测法、野外考察法、社会调查法)等;以自学探究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自学辅导法、案例法、决策法、发现法、课题研究法等;以参与体验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讨论法、游戏法、角色扮演法等。
二、选择地理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
1.地理教学方法自身的特性
要科学地选择地理教学方法,首先应了解每种地理教学方法的特点、运用条件、适用范围、优势、局限性等。例如,讨论法,既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学生独立的思维活动进行创造性学习,又能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但要求教室空间比较大、班级规模比较小;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自觉性、合作技能和口头表达能力,一般适用于高中阶段;还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问题设计能力和课堂管理调控能力。又如,地图法是最具地理特色的教学方法,直观性强,最适合区域地理中地理名称、地理位置、地理分布等知识的教学,但抽象性和概括性较差,需要与讲授法配合使用。实践表明,正确认识各种地理教学方法自身的特性,是选择地理教学方法的前提条件。
2.地理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类型决定了应当选择的方法。由于各章、各节、各课时教学目标不同,就必须相应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获取地理知识,就可选择以直接感知为主和以语言获取信息为主的方法等,以利于学生建立丰富形象的地理表象[1],进而准确地理解地理概念、掌握地理原理;如果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地理技能,除了采用讲述法、讲读法、问答式谈话法等以阐明有关知识,让学生明确基本要求和掌握操作要领外,还应大量运用以操作训练为主的方法,加强技能操练;如果教学目标旨在发展学生地理能力,则可选用讲解法、启发式谈话法、以象征符号认知为主的方法、以自学探究为主的方法以及讨论法,以发展学生的各种地理能力;如果教学目标有科学的地理价值观教育,则可选用讲解法、案例法、讨论法等;如果教学目标旨在使学生获得某种地理体验、产生某种地理情感,则可选用以参与体验为主的方法。
3.地理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对教学方法的选择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教学内容的性质决定了应当采用的方法。自然地理内容多概念、原理,既抽象又远离学生生活,相对比较难学,宜采用旅游法、演示法、讲解法、启发式谈话法、变式练习法等,便于学生理解概念,掌握原理。自然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特征决定了在自然地理课程的教学中还应较多地采用制作法、实验法、观测法、野外考察法等具有自然地理特色的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方法。人文地理内容常常被认为是“易学不易教”[2]。因此,针对人文地理的知识特点,宜采用参观法、社会调查法、自学辅导法、案例法、决策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具有人文地理特色的教学方法,使人文地理内容“易学易教”。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内容,多地名、数据、景观、分布、判断、特征,可采用演示法、地图法、“纲要信号”图示法、游戏法、区域比较法等,有利于学生建立丰富的地理表象,掌握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特征。乡土地理内容最接近学生生活,既是学生熟悉的内容,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应采用学生自由度较大和参与度较高的教学方法,例如决策法、发现法、课题研究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给予学生较多的学习自,同时尽可能采用旅游参观法、野外考察法、社会调查法等方法,实行开放式教学。以人教版教材为例,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根据课题名字就可确定以模型(地球仪)演示法为主。又如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的问题研究“从市中心到郊区,你选择住在哪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的问题研究“家乡的农业园区会是什么样”、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的问题研究“煤城焦作出路何在”,根据问题内容很容易确定出其主导教学方法为决策教学法。
4.学生的特点
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选择教学方法就必须与学生的心理特征相适应[3]。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认知方法取决于年龄心理特征。初中生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课堂注意力比较短暂,容易分散;观察事物和现象比较片面、肤浅、粗略;直接经验比较少,理解能力弱;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想象一般从感性出发,贫乏单调;记忆以机械记忆为主,不够牢固。因此,地理教师应充分考虑初中生的心理特征,选用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以象征符号认知为主的方法、讲述法、讲读法、启发式谈话法、游戏法、角色扮演法等,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丰富地理表象,发展地理形象思维能力。高中生的心理特征与初中生有很大差异,主要表现为课堂注意力比较集中、持久;观察事物和现象比较全面、深刻、细腻精确;直接经验比较丰富,理解能力强;思维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想象一般从理性出发,丰富且具有创造性;记忆以意义记忆为主,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比较牢固。因此,地理教师应从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出发,教学方法以讲解法、练习法、实习法等为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观察、练习和实践操作,辅以自学辅导法、案例法、决策法、发现法、课题研究法等自学探究的方法和讨论法。同时,依据学生的生活体验、知识存量和初始能力来确定教学方法的运用也是十分必要的。
5.地理教师的特点
教师是教学方法的运用者,教学方法的选用往往带有运用者的个性色彩,因此,地理教师应发挥自身特长、优势,选择适宜的地理教学方法[4]。如有的地理教师雕塑和美术功底扎实,他就可以多选用模型、板图、板画等直观教学方法;有的地理教师酷爱旅游、擅长摄影录像,他就可以多选用标本、照片、幻灯、投影、录像等直观教学方法;有的地理教师精通计算机和网络,他就可以多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演示法和网络演示法;有的地理教师语言表达能力较强,音质柔美、极富感染力,语调抑扬顿挫,讲话幽默,他就可以多采用讲解法、讲述法;有的地理教师动手操作能力强,他可以多采用制作法、实验法、观测法、野外考察法、社会调查法等以操作训练为主的方法;善于组织学生活动的地理教师,可多运用讨论法、游戏法、角色扮演法等参与体验为主的方法。总之,地理教师应充分利用自己的特长,发挥自己的优势来选择地理教学方法,做到扬长避短。
6.地理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是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要素,学校的教学设备条件与周边教学环境是选择地理教学方法的物质基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地理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必须充分考虑本学校现有的地理图书、报刊、挂图、图片、标本、模型、教学软件、网络教材、教学器材、学习场所等教学设备条件、学校所能够提供的教学经费情况以及学校周边的自然与人文教学环境,选用条件许可的教学方法。如教学设施比较简陋的乡村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周边地质地貌、河流、植被等自然景观进行野外考察教学,可以充分运用地球仪和地图册进行直观教学,可以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简易教具和设计实验进行教学。而现代教学媒体齐全、条件优越的城市学校往往建立了地理专用教室,可以经常采用标本与模型演示法、实验法、计算机多媒体演示法和网络演示法。那些建立了地理园的学校还可以经常运用制作法、观测法。总之,地理教学方法的选择应建立在对学校教学设备条件和周边教学环境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做到因校制宜、因地制宜、切实可行。
三、选择地理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
1.多样性原则
从地理教学方法自身看,选择多种方法有助于进行组合教学,实现优势互补。实践证明: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万能的,所有的方法都有其运用条件和适用范围,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5],没有一种方法在所有方面都超过其他方法,也没有哪一种方法能适用于所有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校、学生和教师。有时,某一种方法的局限性可能正好是另一种方法的优势。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有助于扬长避短,优势互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组合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可以将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进行组合、直观教学方法与逻辑思维教学方法进行组合[5]、文字语言教学方法与图像教学方法进行组合、以教师活动为主的方法与以学生为主的方法进行组合等。从地理教学系统的构成要素看,选择多种教学方法是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情、教师素质、教学设备条件等的不同所决定的。不同的进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不一样;不同的学校,教学设备条件有差异;不同的班级,学情有区别;不同的教师,素质有高低。地理教学系统构成要素的复杂性、变化性客观上要求教学方法必须多样化。
2.主导性原则
主导性原则是指在一节课里,教师所选择的几种地理教学方法不能均衡使用,而要在其中确定一种方法作为这节课的主导方法,而其他方法作为辅助和补充,为主导方法服务,所谓有主有次,主次分明。具体而言,要分三个维度进行选择:首先要在宏观层次上本节课是以教师活动为主旋律,还是以学生活动为主旋律。例如,以语言获取信息为主的方法就属于以教师活动为主旋律的方法;以自学探究为主的方法就属于以学生活动为主旋律的方法。其次,要在中观层次上确定本节课是以哪一种方法为主导,即确定是以操作训练为主的方法为主导,或是以自学探究为主导,还是以参与体验为主导。最后,要在微观层次上确定本节课具体的主导方法。如在自学辅导法、案例法、决策法、发现法、课题研究法等方法中选择案例法作为主导方法。
3.有序性原则
有序性原则是指选择地理教学方法要遵循一定的程序,以保证方法的科学合理性。对此,首先要熟悉各种地理教学方法的特点、优势、局限性、运用条件、适用范围等自身特性。其次要分析地理课堂教学目标的三维要素组成与水平层次(包括了解、理解、掌握、应用水平等);分析地理教学内容的性质、知识属性、组成、层次结构、逻辑联系、重点和难点[6];分析不同学段学生的注意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差异等年龄心理特征,挖掘学习需要、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等学习积极性因素,结合生活经验、地理知识存量、初始地理能力等学习基础,学习方式、学习环境等学习风格;清楚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教学能力、教学风格、教学特长、教学弱点;熟悉学校的教学设备条件、教学经费情况和周边的教学环境。再次,要充分考虑学校目前为地理课程安排的教学时数(即课时)和最大程度所能提供的教学时间保证,做到因时制宜。在此基础上全面比较,综合考虑,实现教学方法的最优化。
作者:赫兴无 单位:新乡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澄.地理课堂教学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林培英.探讨“决策”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10(6).
[3]袁书琪.地理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李家清,等.生本取向优质地理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0).
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我国正在全面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初中地理新课程具有许多新的理念和特点,要教好初中地理新课程,提高初中地理新课程的教学效果,初中地理教师必须坚持相应的原则,以体现初中地理新课程的理念和特点。
【关键词】初中地理; 新课程; 教学; 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2-0368-02
1 生活性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这次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生活性是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的重要原则之一。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就强调指出:学校的最大浪费是学生在学校接受一种脱离生活的教育。这种教育使学生学习时缺乏兴趣和激情,使学生步入社会后发现所学的知识与生活脱节,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感到“学习无用”。因此,学校地理教学应坚持生活性原则,强化教学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及时反映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
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教育不是要培养一批小地理学家,而是以普及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基本的地理素养及地理技能,以会生活、会学习、会创新为目标,塑造人文精神为主。因此,我们有必要降低理论强度,选择一些接近生活的内容和方法,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提高地理教学的效果。
2 实践性
地理课是一门与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结合很紧密的学科。即地理学科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长期以来却存在重现象描述和事实罗列、轻原理探讨和实践运用的倾向,同时在旧的教育思想影响下,关在教室里“海阔天空”,在黑板上谈“地”论“理”的现象十分严重,阻碍了地理教育的健康发展,并使地理学习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学习的行为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为了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人才,以往那种“忽视实践、轻视应用”的地理教学模式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取而代之的应是:必须切实加强地理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环节,甚至建立“实践与应用”为主导的全新地理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也是千百年来在教学实践中产生出来的,离开了教学实践,教学方法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同时,研究教学方法的目的是运用于教学实践,为方法而方法的“纸上谈兵”是毫无价值的。因此,教学方法的研究既要注意它的理论性,更应注重它的实践性。地理教学方法的比较、分析、分类,以及新的地理教学的创立,其出发点和归宿都只能是地理教学实践。
3 主体性
学生是地理学习的“主动体”而不是“受动体”。只有学生积极地投入地理学习,才是有效的地理学习活动。如果,一个中学生在地理课上“身在曹营心在汉”,拒绝外界的地理信息输入,那么可以说,地理学习在这个学生身上并没有发生。从哲学的角度去看,在地理学科教与学的一对矛盾中,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学生本身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状态才是地理学习能否成功的内因。教师提供的教学指导只是一种外因。起决定作用的是学生的内因,而不是外界因素与条件,正如有的人所说:“你可以把马牵到河边,但你永远无法强迫马饮水”。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主体性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效果。
4 发展性
这次地理课程改革强调的重点之一是让学生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教师在运用教学方法时,要充分考虑这次地理课程改革强调的发展性特点,帮助学生获得有助于自身发展的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地理观察能力、地理记忆能力、地理想象能力,培养地理科学的研究能力,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念和全球意识,培养爱国情感等等。不断提高学生的发展能力应是我们教育追求的主要目标。地理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区域性,涉及到的问题不少是重大战略课题,如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对提高学生的发展能力具有独特的优势。地理教师要注意运用好这个优势,在培养学生发展能力方面做出本学科的贡献。
5 活动性
这次地理课程改革积极倡导活动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以活动教学为中心,放手发动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角;教师则由台前退到幕后,成为导演、策划者、组织者;教师也可以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地成为课堂学习的一员。增强教学活动性的方法很多。例如,在地理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扩大学生在思想、学习等各方面的交流,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相互协作能力,提高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再如,让学生走上讲台,给他们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不仅能极大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意识,以及勇于探讨的兴趣,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合作性
合作性与活动性紧密相关。加强合作性是提高活动性的重要途径。合作学习既是教师在课堂上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也是学生在集体学习中的一种学习方法。首先,合作学习是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素质教育把培养学生的态度和能力放在重要的地位,而作为一个“社会人”,合作交往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交往能力的重要方式。其次,合作学习是强调学生主体的需要。素质教育的核心之一就是强调“学生主体”,强调“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合作性学习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能从台前走到幕后,从知识的施与者转变为活动的组织者、教学的导演者、学生行为的辅导者。
7 创新性
培养创新精神是课程改革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选择教学方法实施教学要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的培养。地理教学方法本身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在不断创造、不断革新、不断发展着的。近年来,我国地理教学界形成教学方法改革的热潮,正体现了地理教学要具有创新性这一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方法不断出现。地理教学坚持创新性的另一特点表现为,地理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地理教学方法,使之符合我国、当地以及本人的实际。学生也同样可以结合本人的兴趣、爱好、创造性建立自己的学习方法。
1. 激发兴趣,使学生自觉学习
在地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热爱地理,乐于自觉地、主动地学习地理更有其特殊意义。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呢?根据教学实践,我认为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情感激励,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爱好地理,教师须先爱之。课堂上,教师对地理热爱的恰到好处的流露,可化作对学生的巨大激励力量,能激起学生相应的积极情感的回报。
(2)让学生受到自然美的熏陶。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把握这一学科优势,让学生充分体验自然美。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应生动、形象,善于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诗歌等来描述地理现象。要充分利用地图图片、幻灯、录像或电影,把广阔而遥远的地理空间和事物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其有身临其境之感;另外,应尽可能地组织学生出去参观游览,让学生在切身感受和欣赏自然的同时,乐于学习地理。
(3)常思考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地理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如:太阳升落、月亮圆缺、昼夜更替等及采购物品的学问,乘坐火车的知识……地理教材几乎每一章都有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若能抓住这些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会让学生倍感亲切。
(4)让地理学习活动充满趣味性。教师应努力营造欢乐、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使教学和学达到和谐的统一,教师应讲求教学艺术,教法要灵活恰当,语言应风趣幽默,争取使每一节课都有兴趣出现。
2. 鼓励“参与”,使学生能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自纵学习行为过程,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
要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过程,包括从教学课题的选定,教学目标的设计,直到教学评价过程,凡是学生能够参与的都让其参与。比如:教师可对教材每一章,每一单元,乃至全书的教学课题进行筛选,看哪些课题学生完全可以自学,哪些课题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学,哪些课题必须由教师详细地讲述或讲解。把学生能够自学的内容,全部交给学生,变教材为学材,教师只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或对地理学习活动进行适当地调控。即使是难度比较大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等必须由教师讲述的内容,也应该使之问题化,先让学生自学或讨论,看能否找到自己解决的途径,然后再由教师排难解疑。总之,课堂上应留给学生最充分的自学时间,通过自学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3.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建立一个新颖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师生不再是上下级关系,老师的话不全是真理,教师和学生应有一种平等友好的交流氛围。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才能消除心理上的紧张,才能在松弛、甚至是玩乐的环境下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要让学生感到,他们的想法会被老师接受,老师正用一种欣赏的目光注视着他们。
4. 优化课堂教学
创新教育意味着“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创造性地学”,为此必须优化课堂教学,围绕“创新”开展教学,要坚决抛弃老师一讲到底的陈旧模式,切实让学生当主角。
(1)自主学习。是否可以打破教参上规定的计划框架,让学生自选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拓宽和深化。比如,可以去研究“交通、贸易和旅游业”,可以研究“人口问题和社会发展”,可以研究“假如人类移居月球”“假如海水不是咸的”等等。根据一般的规律,老师教课的时间大概只占1/3到1/4,而且也只是教一些方法,比如怎样利用地图,到哪儿去找更多的资料等等。
(2)直接体验,也就是增加“实践”活动过程。过去的教学是认知过程,比较重视教师所用教具的多样性和直观性,这样学生的思维容易被老师所左右。创新教育更多地重视学生的学具,要让学生更多的实践和体验,让学生在亲身实验或模拟过程中获得新知。比如,“三圈环流”,“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昼夜长短的变化”等,完全可以让学生操作(或制作)简易明了的学具,通过自己的动手、动脑和思维,去打开新的思路,或让学生自己去控制多媒体电脑,创造性领会地球运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实践课”讲究的是体验,“实践课”中学生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些困难在书本里没有答案,只有在实践中自己想办法,创新能力才会逐渐提高。
(3)个性养成。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有创新精神的人倾向于:有见识、洞察力强、好独立判断,善于吸取经验教训,以及言语顺畅,兴趣广泛等。地理学科包罗万象,奇闻趣谈,地理之迷,社会热点,人类生存,都在其列,教学中可通过问题诱导,引起学生广泛的兴趣和讨论,利于学生向有利于创新精神的个性方向发展。地理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个性养成,是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要变重视对教材的研究,为重视对学生个性的研究,防止出现个性抑制创造性的情况发生。
5. 以创新教育占领学生的视野
课外开展创新教育系列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能加强与各有关学科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可开展主题演讲赛,如“地球的未来”、“假如我登上了火星”、“假如地球上没有海洋”等;可举办地理科技报靠告会,如“我所见到的南极”,“北极科考见闻”,“雅鲁藏布大峡谷探险”等;可开展地理学具小制作比赛;可举办地理学创新思维小论文比赛;还可举行形式多样的参观、调查、访问、夏令营等等。
6. 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不仅是一种教育原则,也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一种策略。人的智力、遗传素质和脑的活动方式,是有差异的,研究表明IQ与创新能力并不相关,智力一般的人,也可能有较强的创新能力;非常的聪明的人,他的创新能力可能非常一般。地理科学既要求善于形象的空间思维,也要求善于理性的抽象思维,因材施教式的创新教育,既可培养“种子选手”,以点带面,又可让各层次的人都能发展,推动创新教育的深入和普及。
关键词地理教学;教学媒体;教学原则
本文探讨的传统地理教学媒体,是指教室现有教学资源(如大小黑板、白板等)、学生拥有的学习资料(如教材、地图册、填图册、练习册等)、教具、学具、学校地理课程资源等传统的、身边常见的媒体。当前一些地理教师严重依赖多媒体教学,不熟悉或没有意识到传统地理教学媒体的优势。笔者根据实际地理教学经验,总结出有效利用传统地理教学媒体的原则。
一、“1+1+1>3”原则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将导学案、传统媒体、多媒体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其教学效果远大于单独反复运用一种教学媒体的效果。因为三类媒体从多个视角进行优化组合,实现优势互补,学生不但加深了理解,而且增强了学习兴趣和直观感受。导学案将学习内容和问题前置,帮助学生自学教材,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黑板呈现信息的时间较长,随写随擦,灵活方便,是课堂上师生板书板图的主要场所。多媒体可以把抽象的地理内容转化为直观的图示和动画,有效突破重难点。例如,对于褶皱的形成原理,学生先根据导学案预习教材上的图示与课文,初步了解相关概念和规律;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演示动画后,再引导学生亲手挤压书本,体会背斜和向斜的形成过程。
二、优先性原则
在多媒体和传统媒体运用效果相同的情况下,优先使用传统媒体。因为相对于前者,传统媒体教学除了简便易行、经济实惠外,还有以下优点。
1.生成性强
多媒体教学预设较多,而现场教学千变万化,传统媒体可以创造良好的“现场效应”,能够适应教学生成的需要。
2.开放性强
传统媒体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利于课堂上师生、生生面对面互动与交流情感。
3.操作性强
学生的最大期盼是在课堂上被师生认可。这种认可是通过自己的表现、表演、表达,或写、或吟、或唱、或论、或辩、或演来获得的。而这些机会和活动,学生一般要依赖传统媒体来展示。因为学生不一定精通多媒体操作技术。
三、创新性原则
学生往往对传统媒体不感兴趣,为此需要对传统媒体承载地理信息的形式进行创新和改造,变劣势为优势。
1.设计“地理黑板学案”
黑板是最常用和最主要的传统教学媒体。课堂上利用好黑板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在无法使用多媒体课件和纸质学案的情况下,为了提高课堂教学容量和效率,地理教师可以于课前在黑板上板书和板图,将纸上学案精简后搬到黑板上,笔者称之为“黑板学案”。它与电子学案、纸质学案并列,成为三大类型的学案之一,适合各学科教学使用。
2.运用“地理3D记忆法”
笔者将多面体教具称为“3D”记忆工具。其用于记忆的原理是:我们平常见到的文字内容,都是印在同一纸张平面上的,学生为了能够记住地理概念、规律和图示,常常反复阅读同一平面上的文字,其记忆和思维也被限制在一个平面上,时间长了容易带来枯燥感和机械感,引发记忆疲劳。如果在多面体(例如包装盒)的每一面上,写上不同的地理文字内容,这就把印在纸张平面上的文字变为不同空间、不同平面上的文字内容。比如工业区位因素太多,学生一般只能记住其中一部分,不妨将工业区位因素分别写在一个多面体盒子的每一个面上,呈现在一个“3D”空间里,各因素的立体感增强,学生的记忆和思维就会扩展到不同方向延伸的平面上,再结合谐音记忆法,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新鲜感和记忆兴趣,其记忆的主动性和各项能力就被激活起来。
四、可视性原则
利用身边的材料,将各类地理图示做成肉眼可见的实物模型,用于做游戏和演示地理变化过程,强化图文转换意识。
1.模式图的模型化
模式图往往被称为地理的“母图”,据此设计的题目往往被称为“母题”。所以重视模式图的教学极其重要。将抽象的模式图做成立体实物模型,可以看得到,摸得着,直观、形象,学生在做模型的过程中能加深理解和记忆。
2.模式图的拼图化
裁切泡沫塑料、硬纸板、木板,涂上不同颜料,制作六大板块拼图、中国政区拼图、世界政区拼图、地球内部结构拼图、气候和自然带分布拼图、太阳结构拼图等。
3.景观图的模型化
如用米汤和沙土混合,可以做成沙丘、冲积扇、风蚀蘑菇、峡谷等地貌模型。
4.统计图的模型化
统计图较抽象,可以制作成实物模型,从平面走向立体,增加可视性,加深印象。比如制作气候统计图模型的方法是:将众多磁吸吸在黑板上,垂直组合成每月降水柱状图,每月磁吸数量多少可以代表柱图长短;也可以用代表各月气温的数枚磁吸将彩色棉线压在黑板上,表示气温变化曲线。其他如昼夜长短随纬度变化图、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图、金字塔统计图、扇形(饼状)图、气候立体统计图、等压面图等,都可以用硬纸板做成实物模型。
5.过程图的动态化
通过改进图示画法和制作教具来演示复杂的、抽象的、难以表达的地理变化规律。比如,用双层等圆硬纸板制作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模型:上层硬纸板上画出各重要纬线,下层硬纸板边缘某点上,粘贴用硬纸条做成的红色箭头(表示太阳直射光线)和切线(表示地平面),两者夹角即为正午太阳高度角,旋转后者可观察太阳直射点在不同位置时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
五、资源性原则
1.联系学校地理课程资源设计探究性问题
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可以是教室、校园、座位、宿舍、学习用品、师生等,具有真实、直观、具体、便于观察等特点,但有时被一些地理教师所忽略和轻视。如果地理教学充分利用它们创设教学情境,设计诸如“利用教室空间方位描绘太阳视运动规律”、“观察旗杆影子透视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规律”、“利用课桌、笔、纸、尺子和透进教室的太阳光计算本地太阳高度”等探究性问题,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地理空间观念和想象力的建立;另一方面能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地理事物和现象的习惯,增强学以致用的地理意识。
2.联系身边的时空资源设计生活问题
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时空资源,深入浅出地阐释抽象的地理原理规律。比如学习新课时,学生可能难以理解热力环流的规律,笔者举出现实生活中学生司空见惯的实例,就可轻易解决。如水沸腾时在锅内如何流动,壁挂式致冷空调、暖气片安装位置的原理,水壶口打开热气的流向,冰箱打开冷气运动的方向。而有的老师做实验、放视频,边讲边画,将简单问题复杂化,花费很多时间,学生可能还不理解。
六、多样性原则
依据多元智能理论,利用多种传统媒体,设计和组织多样化的学生活动,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1.作业形式上的多样性
如把读图作业变为填图、绘图和贴图作业,多种作业活动有利于落实图上内容,加深对图示的记忆和理解。
2.传统媒体运用上的多样性
在一堂课里,可以运用板书、板图、板画、自制教具、课本、模型、学校地理课堂资源等多种传统媒体,从多角度呈现地理事物多面特点,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3.实验形式上的多样性
如背向斜教学,可挤压书本,也可折弯装有水油的塑料管等,让学生体验多种实验活动。
4.设问视角上的多样性
演示实验时变换常规的问法,激发学生观察与探究的兴趣与热情。例如,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公转时,有的老师一般向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地球自转与公转方向是什么?”学生常按课本上的说法来回答:“自西向东”,但这并不是此实验所要求得出的客观结论。因为此问没有说明观察的视角,学生还是按平常的平视角度来观察、思考和回答的。不妨变换一下问法:“从北极星方向俯视,地球自转与公转方向如何表述?”这时学生会主动俯视正在演示的“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再经过积极思考,很容易表述出正确的结论:“均为逆时针方向”。
七、展贴性原则
关键词 地理教学 教学媒体 教学原则
本文探讨的传统地理教学媒体,是指教室现有教学资源(如大小黑板、白板等)、学生拥有的学习资料(如教材、地图册、填图册、练习册等)、教具、学具、学校地理课程资源等传统的、身边常见的媒体。当前一些地理教师严重依赖多媒体教学,不熟悉或没有意识到传统地理教学媒体的优势。笔者根据实际地理教学经验,总结出有效利用传统地理教学媒体的原则。
一、“1+1+1>3”原则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将导学案、传统媒体、多媒体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其教学效果远大于单独反复运用一种教学媒体的效果。因为三类媒体从多个视角进行优化组合,实现优势互补,学生不但加深了理解,而且增强了学习兴趣和直观感受。导学案将学习内容和问题前置,帮助学生自学教材,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黑板呈现信息的时间较长,随写随擦,灵活方便,是课堂上师生板书板图的主要场所。多媒体可以把抽象的地理内容转化为直观的图示和动画,有效突破重难点。例如,对于褶皱的形成原理,学生先根据导学案预习教材上的图示与课文,初步了解相关概念和规律;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演示动画后,再引导学生亲手挤压书本,体会背斜和向斜的形成过程。
二、优先性原则
在多媒体和传统媒体运用效果相同的情况下,优先使用传统媒体。因为相对于前者,传统媒体教学除了简便易行、经济实惠外,还有以下优点。
1.生成性强
多媒体教学预设较多,而现场教学千变万化,传统媒体可以创造良好的“现场效应”,能够适应教学生成的需要。
2.开放性强
传统媒w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利于课堂上师生、生生面对面互动与交流情感。
3.操作性强
学生的最大期盼是在课堂上被师生认可。这种认可是通过自己的表现、表演、表达,或写、或吟、或唱、或论、或辩、或演来获得的。而这些机会和活动,学生一般要依赖传统媒体来展示。因为学生不一定精通多媒体操作技术。
三、创新性原则
学生往往对传统媒体不感兴趣,为此需要对传统媒体承载地理信息的形式进行创新和改造,变劣势为优势。
1.设计“地理黑板学案”
黑板是最常用和最主要的传统教学媒体。课堂上利用好黑板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在无法使用多媒体课件和纸质学案的情况下,为了提高课堂教学容量和效率,地理教师可以于课前在黑板上板书和板图,将纸上学案精简后搬到黑板上,笔者称之为“黑板学案”。它与电子学案、纸质学案并列,成为三大类型的学案之一,适合各学科教学使用。
2.运用“地理3D记忆法”
笔者将多面体教具称为“3D”记忆工具。其用于记忆的原理是:我们平常见到的文字内容,都是印在同一纸张平面上的,学生为了能够记住地理概念、规律和图示,常常反复阅读同一平面上的文字,其记忆和思维也被限制在一个平面上,时间长了容易带来枯燥感和机械感,引发记忆疲劳。如果在多面体(例如包装盒)的每一面上,写上不同的地理文字内容,这就把印在纸张平面上的文字变为不同空间、不同平面上的文字内容。比如工业区位因素太多,学生一般只能记住其中一部分,不妨将工业区位因素分别写在一个多面体盒子的每一个面上,呈现在一个“3D”空间里,各因素的立体感增强,学生的记忆和思维就会扩展到不同方向延伸的平面上,再结合谐音记忆法,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新鲜感和记忆兴趣,其记忆的主动性和各项能力就被激活起来。
四、可视性原则
利用身边的材料,将各类地理图示做成肉眼可见的实物模型,用于做游戏和演示地理变化过程,强化图文转换意识。
1.模式图的模型化
模式图往往被称为地理的“母图”,据此设计的题目往往被称为“母题”。所以重视模式图的教学极其重要。将抽象的模式图做成立体实物模型,可以看得到,摸得着,直观、形象,学生在做模型的过程中能加深理解和记忆。
2.模式图的拼图化
裁切泡沫塑料、硬纸板、木板,涂上不同颜料,制作六大板块拼图、中国政区拼图、世界政区拼图、地球内部结构拼图、气候和自然带分布拼图、太阳结构拼图等。
3.景观图的模型化
如用米汤和沙土混合,可以做成沙丘、冲积扇、风蚀蘑菇、峡谷等地貌模型。
4.统计图的模型化
统计图较抽象,可以制作成实物模型,从平面走向立体,增加可视性,加深印象。比如制作气候统计图模型的方法是:将众多磁吸吸在黑板上,垂直组合成每月降水柱状图,每月磁吸数量多少可以代表柱图长短;也可以用代表各月气温的数枚磁吸将彩色棉线压在黑板上,表示气温变化曲线。其他如昼夜长短随纬度变化图、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图、金字塔统计图、扇形(饼状)图、气候立体统计图、等压面图等,都可以用硬纸板做成实物模型。
5.过程图的动态化
通过改进图示画法和制作教具来演示复杂的、抽象的、难以表达的地理变化规律。比如,用双层等圆硬纸板制作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模型:上层硬纸板上画出各重要纬线,下层硬纸板边缘某点上,粘贴用硬纸条做成的红色箭头(表示太阳直射光线)和切线(表示地平面),两者夹角即为正午太阳高度角,旋转后者可观察太阳直射点在不同位置时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
五、资源性原则
1.联系学校地理课程资源设计探究性问题
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可以是教室、校园、座位、宿舍、学习用品、师生等,具有真实、直观、具体、便于观察等特点,但有时被一些地理教师所忽略和轻视。如果地理教学充分利用它们创设教学情境,设计诸如“利用教室空间方位描绘太阳视运动规律”、“观察旗杆影子透视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规律”、“利用课桌、笔、纸、尺子和透进教室的太阳光计算本地太阳高度”等探究性问题,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地理空间观念和想象力的建立;另一方面能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地理事物和现象的习惯,增强学以致用的地理意识。
2.联系身边的时空资源设计生活问题
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时空资源,深入浅出地阐释抽象的地理原理规律。比如学习新课时,学生可能难以理解热力环流的规律,笔者举出现实生活中学生司空见惯的实例,就可轻易解决。如水沸腾时在锅内如何流动,壁挂式致冷空调、暖气片安装位置的原理,水壶口打开热气的流向,冰箱打开冷气运动的方向。而有的老师做实验、放视频,边讲边画,将简单问题复杂化,花费很多时间,学生可能还不理解。
六、多样性原则
依据多元智能理论,利用多种传统媒体,设计和组织多样化的学生活动,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1.作业形式上的多样性
如把读图作业变为填图、绘图和贴图作业,多种作业活动有利于落实图上内容,加深对图示的记忆和理解。
2.传统媒体运用上的多样性
在一堂课里,可以运用板书、板图、板画、自制教具、课本、模型、学校地理课堂资源等多种传统媒体,从多角度呈现地理事物多面特点,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3.实验形式上的多样性
如背向斜教学,可挤压书本,也可折弯装有水油的塑料管等,让学生体验多种实验活动。
4.设问视角上的多样性
演示实验时变换常规的问法,激发学生观察与探究的兴趣与热情。例如,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公转时,有的老师一般向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地球自转与公转方向是什么?”学生常按课本上的说法来回答:“自西向东”,但这并不是此实验所要求得出的客观结论。因为此问没有说明观察的视角,学生还是按平常的平视角度来观察、思考和回答的。不妨变换一下问法:“从北极星方向俯视,地球自转与公转方向如何表述?”这时学生会主动俯视正在演示的“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再经过积极思考,很容易表述出正确的结论:“均为逆时针方向”。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学生;反思能力;建议
一、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在地理一线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在地理教学还存在着以下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学生往往能够寻找到地理题的答案,但是整个解题的过程和思路并不是很清楚,甚至有些混淆;当地理题的要求或者条件发生改变以后,学生往往会变得束手无
策,不知道怎么去解题,学生往往很难做到对知识的灵活应用,更无法做到对知识的举一反三;有的学生在地理课程的学习中,还
不知道怎么去反思,如何去反思,找不到更加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时候地理老师在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反思方法上,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这些问题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地理学习习惯的塑造,并且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二、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反思能力的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人们在解决了某个难题以
后,如果没有能够及时对这些难题的方法、策略进行总结,这些解决的方法或者经验就会消失,就无法真正意义上实现从人们的日常经验升华到规律上。在地理教学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学生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思维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在解决某一难题后,如果对解题的思路不能进行及时的反思与总结,就无法使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也就很难做到在地理学习过程中举一反三,更谈不上对地理知识的活学活用。
1.反思能力有助于优化学生的地理思维
在地理课程的教学中,地理老师应该加大对学生地理思维活动的培养,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有更多的思路、解题的方法也更加多元化、解题的思路也能及时转换。最终使学生可以根据地理题中具体条件而有针对性地确定解题的思路,并随着题中条件的变化,有条不紊地转变解题的思路:能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解题,对知识具有一定的迁移能力。老师在地理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钻研和思考所学问题,能够从地理题中各种纷繁复杂的表现中,抓住地理题的本质,使学生在地理思维中具有更大的广度和更深的深度。
2.反思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在地理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反思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对地理问题进行思考,对老师或者同学的解题思路、方
法提出不同意见,在不断地反思中,可以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实现对知识的深刻认识与掌握。老师在地理课程的讲授中可以不断地变化情景,让学生自己寻找其中的错误,发现思维中的矛盾之处,更好地增强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思维批判性,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三、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基本原则
1.渐进性原则
老师在地理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反思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地认识到,反思能力和学生的认知活动是一样的,都有一定的规律性。反思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往往需要经历从他律到自律、从对问题的单向思维到对问题的多向思维、从对问题的肤浅反思到对问题的深入反思。鉴于此,在对学生的反思训练中不可操之过急,应循序渐进,让学生在地理课程的反思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能力。
2.激励性原则
在对学生反思的培养上无论学生对地理试题的反思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不要直接去否定学生的想法,更不要轻易地去批评学生的错误想法。古人云:“没有骂大的孩子,只有夸大的孩子。”事实证明,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老师应该耐心十足,给学生更大更多的信心,让他们从内心感受到更多的来自老师的信任与鼓励,这样学生就不会有什么思想上的压力,就会对所学的知识和地理题进行反思,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哪怕与同学或者老师有不同的看法。通过提出自己的想法,让老师更多地了解到学生思维的过程,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有针对性地,不断总结方法去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反思,使学生更加扎实地掌握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学习不仅要重视学习的结果,更要重视学习的过程。
3.主体性原则
在对学生进行反思的训练中,老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内因,老师是外因,只有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培养反思习惯和反思能力。老师需要告诉学生在地理课堂上反思的重要性和意义,教给他们在地理课学习的过程中反思的方法和技能,
一、地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策略
1 建立新颖融洽的师生关系
建立一个新颖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教师和学生应有一种平等友好的交流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才能消除心理上的紧张,在松弛、和谐的环境下创造性的接受新知识。要让学生感到,学好知识是社会的需要。
2 优化课堂教学
创新教育意味着“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创造性地学”,为此必须优化课堂教学,围绕“创新”开展教学,放弃老师一讲到底的陈旧模式。
①自主学习。根据一般的规律,老师教课的时间大概只占1/3到1/4,那么剩余的课堂时间是否可以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拓宽和深化,提倡让学生自选感兴趣的学习模式。比如,可以去研究“交通、贸易和旅游业”,可以研究“人口问题和社会发展”等等。
②直接体验,也就是增加“实践”活动过程。过去的教学是认知过程,比较重视教师所用教具的多样性和直观性,这样学生的思维容易被老师所左右。创新教育更多地重视学生的实践和体验,让学生在亲身实验或模拟过程中获得新知。比如,“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昼夜长短的变化”等,完全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动脑和思维,去打开新的思路,或让学生自己去控制多媒体电脑,创造性领会地球运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只有在实践中自己想办法,创新能力才会逐渐提高。
③个性养成。地理学科包罗万象,奇闻趣谈,地理之迷,社会热点,人类生存,都在其列,教学中可通过问题诱导,引起学生广泛的兴趣和讨论,利于学生向有利于创新精神的个性方向发展。
二、地理教学中目标教学的原则
目标教学作为一个整体教学模式系统,其认知、情感、技能操作以及目标的制定、教学的实施、检测评价三大要素必须坚持有序协调、和谐对应,并依据以下原则发挥各自功能体现目标教学优势。
1 目标定向性原则。
目标决定了教学方向,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因此必须强化师生的目标意识,在教学过程中依据目标,紧扣目标。教学目标以教学大纲为钢,以课本为本,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把大纲的要求具体化、课本的内容明朗化、教学的要求层次化、能力要求外显化。教学目标一般分类如下图示;
2 教学对应原则
目标教学的特征是对应性。对每个设立的目标在教学中都应有相应的教学活动、措施和手段。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达标程度要与目标层次相对应,目标测试题也应与学生层次相对应。为了便于在教学中把握诸多对应关系,既体现知识层次与教学的对应性,又体现知识层次、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水平层次的对应性。可结合下表开展对应教学:
3 结构优化原则
本文重点谈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原则、方法及研究途径,既是对本课题研究的一次总结,也是对地理教育同仁的一个汇报。
课题实验教师经过反复研究实验,根据环境教育的性质,特点,归纳出环境教育的6个原则,在环境教育教实践中我们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在符合原则的基础上,选择正确的环境教育方和有效的途径,才会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原则
1.1客观性原则。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所选择的资料、案例必须是客观存在的,对现实世界真实的反映。不能主观臆断,掺杂个人感情,一定要与实际情况相符。选择的数据、材料只有让学生觉得真实可信,才能让他们心悦诚服,才能更好地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认识到环境危机切实存在,有了危机感,他们就会油然而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1.2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我们必须要遵循的重要原则。遵循科学性原则要求我们不仅要遵循客观规律,同时还要遵循教育学的相关规律。地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我们一定要保证在地理课中实施环境教育内容的科学性,专业性问题要表述准确。要从客观实际出发,首先要保证内容合理,同时要用科学的方法分析。从而保证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能够顺利开展。
1. 3指导性原则。在课堂上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要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示范作用。为学生提出一些研究课题可供选择,并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调研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定时反馈,以便教师能更好地进行反思和对活动进行合适的调整,从而使环境教育贯穿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在此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导,防止学生出现盲目性或有一点成绩就骄傲的情况,要让他们及时的回到正确的轨道上,使环境教育活动不断地接近制定的教育目标,最终使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1.4主体探究原则。我国新一轮课改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所以让学生走出课堂,真正去社会实践是非常必要的。尤其在环境教育中,主体探究更为必要,学生只有在对自然不断的探究中,才‘会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才会形成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和态度,学生们想去保护环境的意识才会更为强烈。因此,主体探究是推进环境教育的必要措施。同时,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会认识到自己知识的僵乏,他们会不断地查阅相关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学习能力在活动中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1.5由浅入深原则。由于学生在初中对地理课并不是很重视,社会实践经验也很少,因此,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都要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可以采取先讲授相关知识,例如先找一些相关案例进行说明、分析,再给学生布置任务的方法。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去认识和了解,让学生在有一定的基础之后再去做社会调研,调研的时候也要由浅入深,不断发现新问题,并要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合理的方法,使学生自身的能力逐步的提高,从而自觉地改进学习。
1. 6创新发展原则
在地理课中实施环境教育的特点在于它不仅局限于书本知识的讲授,而是重点培养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体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心和重视程度不同,探究方式不同,其学习结果和对知识的掌握必然也会有所不同。但值得欣慰的是,每次社会实践后,学生总会提出一些新的思想,可以说,这对环境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学生在环境教育的过程中所收获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还有对环境问题更为深刻的体验。教师要鼓励学生看清身边的环境问题,在全面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全新的并且正确有效的举措,推动环境教育的实施。
二、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取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由于环境教育目标具有多层次性,因此环境教育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中,笔者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2. 1课堂渗透法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把环境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有着丰富的有关环境教育的人口观、环境观、资源观的教育内容,尤其是环境生态和环境污染问题,还涉及到当今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如酸雨、臭氧层破坏等。教师在讲授相关内容时,要从地理学科特色出发,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将环境教育内容渗透给学生,把环境教育落实到实处。课堂渗透法的优点是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相关知识,教学效率较高.
2.2材料阅读法
高中地理新教材中的阅读材料非常丰富,几乎每课都有提供给学生可以阅读的资料,并且大都是从学生身边挖掘的素材,因此实用价值很高,如:
阅读资料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说明当前中国存在的水资源短缺问题,由此我们必须直视一种潜在的威胁。通过阅读这篇资料,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淡水资源的匾乏,真正认识到水在人们生活和社会生产中的价值,以及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增强了学生保护淡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煤炭的质量对环境的影响对于生活在“煤都”抚顺的同学们是十分熟悉的,他们有着切身感受。在讲述煤炭对环境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时应结合抚顺的实例来加以理解,以增加教学内容的现实性、真实性,给学生树立一种“在生活中学地理,在学地理的过程中学会生活”的观念。
2.3案例分析法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案例分析法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高中地理新教材中每单元至少有一个案例分析,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并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本案例以图文结合的方式,表明了石油泄漏事件发生的地点、扩展的范围,分析了事件造成的严重危害和清理污染工作的难度。近年来发生的与本案例相似的事件较多,教师可对该案例进行补充,使学生从整体上认识类似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展学生对石油泄漏给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多种危害的认识,石油污染会对海洋生物造成重创,而且影响是长期的。
关键词: 《中国国家地理》 地理情境教学 情境资源
教科书是以学生为中心设计的“学材”,它是发展的、可变的,因此可以利用《中国国家地理》中丰富的情境资源,变高中地理教材为“学材”,但在选择与应用情境资源时要遵循以下五条原则。
1.启发质疑性原则
学则须疑,多问、多疑、多思才能有所长进。地理情境可以说是为了学生的思考而创设的,情境是否具有启发性是检验情境成功与否的标准[1],也是情境教学的大前提。因此在选择《中国国家地理》中的情境资源时除要保证趣味性外,还要选择兼具启发质疑性的情境素材。在利用这样的素材教学时,切忌把情境抛开,直接钓鱼式地解决一个个教师提出的问题,而要勇于创新、质疑,让学生由“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究”发展。
在教学必修一“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时,可以选择2009年12月《中国国家地理》中“奇路中国”这一专题创设情境。笔者通过多媒体呈现8张中国不同地区奇形怪状的公路图片(如图1),学生不禁产生疑惑:公路为什么是这样的形状呢?继而笔者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这些公路修筑在中国的哪些地方,为什么修成这样的形状,必要时笔者给予引导,帮助学生构建起公路与区域特征的关系。笔者再让学生思考不同区域修筑这些公路时可能遇到的困难,适当选择本专题不同区域公路修建的相关背景材料,从而让学生归纳出不同地形对交通运输分布与密度的影响,并探讨对当地人口布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2],开展递进层次的情境教学。
图1 《中国国家地理》2009年12月“奇路中国”
2.趣味新颖性原则
心理学告诉我们,当一个人的情感体验是愉快的积极的,那么他的感受性才高,反之他的感受性就会降低[3]。因此教师应选择《中国国家地理》中有趣、奇特而新颖的素材,并结合教学目标、学情水平,精心设计情境教学环节,这正符合新课改所倡导的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理念。
在教学必修一“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时,教师可以选取2010年9月《中国国家地理》“西夏邦马峰:千变万化的面孔”来创设情境。教师可呈现希夏邦马峰三趾马动物化石图,并创设以下情境:三趾马是现代马的鼻祖,由始祖马进化而来,第三纪末它生活在地势低平(海拔500―1000米)的热带、亚热带的森林草原上;在希夏邦马峰(喜马拉雅山中段)6000米处的冰雪覆盖下发现300万年前生长在暖温带的针阔混交林;在高原上还发现有古岩溶地貌、孢粉组合特征等。教师在抓住学生好奇心后可设置一些梯度式递进的问题:第三纪末时青藏高原地区有什么样的自然地理特征?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在学生回答出内力作用后,接着启发学生内力作用有怎样的特点。这样新颖的情境会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迅速地把学生带入新课,在情境中学习知识,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试想目前高中地理课堂的学习任务本来就重,若一味地以讲授、灌输为主,则学生势必会厌学,相反若在课堂上构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利用震撼的图片和新颖有趣的素材来创设情境,这样的教学必然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联系生活性原则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情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自行构建的。可以说情境是学习者与新知之间的一个“桥梁”。所以在选择《中国国家地理》中的情境资源时,如果能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选择场景或事件入手,则学生自然比较容易接受,课堂内容难度大大降低。
在教学必修一“自然环境的差异性”时如果直接讲地带性,会很枯燥抽象,所以可以从学生熟悉的各地春天开始的时间为切入点,选择2010年5月《中国国家地理》中“春天――每年一次的北伐”这一专题创设如下情境:我国是世界上四季最分明、组合条件最好的国家,每年我国的春天都要进行一次3300多公里的长途奔跑。一般来说,温州、浙江、直至贵州榕江一带大概在3月初入春,浙江绍兴至陕西汉中一带再过半个月步入春天;4月初华北平原的北部北京和天津步入春的礼堂;此后春的脚步逐步北移,直到5月15日北纬53度的漠河也进入春天。但是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地区全年皆冬,没有春天。配合着杂志中生动优美的文字讲述,呈现给学生各地入春时间的直观图(图2),教师提问:为什么从南往北春天开始得越来越晚?体现了什么地带性差异?为什么青藏高原南部与同纬度的东部沿海地区差异如此之大?影响入春时间的因素有哪些?小组讨论这样的差异对农业生产有怎样的影响?从这样一个生活中的地理情境入手,培养了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及对生活的热爱。
图2 《中国国家地理》2010年5月“春天――每年一次的北伐”
4.难度适中性原则
学生的年龄、认识水平、心理特点、思维方式不同,学生对情境的理解程度不同,学生头脑中建构出的知识结构也不同,因此选择《中国国家地理》中情境素材要遵循因材施教原则,选择难度适中的素材设计情境,使其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范围内[4],使学生跳一跳够得到。譬如选择2010年1月《中国国家地理》中“沙坡头:建在麦草方格上的绿洲”这一专题设置情境,对于初中生还好,而对高中生未免会觉得简单没有探究欲望。如选择2013年4月《中国国家地理》中“赤水家族:姹紫嫣红的地球秘密”这一专题设置情境让学生研究赤水湖的成因,这对学生来说太难。因此,只具有趣味性、启发性,但与教学内容联系不大、难度不相符的情境素材不宜选取。
在讲必修二“农业区位选择”时,可以选择《中国国家地理》2010年1月、2008年1月和2月这几期中关于“黄河为什么富宁夏”这一专题的相关内容设置问题情境。首先可以呈现黄土高原与宁夏平原的农业生产情况对比图,让学生在对比中产生质疑“为什么黄河滋养了宁夏?”引发学生研究的热情。进而创设问题情境:黄河对于流经地区产生的最大的生态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生态问题?在学生分析了解后,教师可利用《中国国家地理》中的背景材料,讲述宁夏“鱼塘套种小麦”等农业生产特点及作物产量概况等,创设问题情境:宁夏与黄河流经的其他省区相比其农业生产的区位优势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涉及面比较广,教师可以呈现黄河水沙来源图和宁夏平原及水系图(图3),在适当处给予点拨、评价。通过一个难度适中的情境创设,学生获得情境探究的成功体验。
图3 《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1月“为什么黄河滋养了宁夏”
5.针对教学性原则
教学目标是决定教育方向、内容、形式与方法的根本因素[5],是整个教学设计的灵魂。因此我们在选择《中国国家地理》中的情境资源时必须详细研读教材与课标,清楚某一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重要性,并在重点、难点或学生兴趣点处创设相应的地理情境。发挥同化和顺应等的作用,促使学生构建新的认知结构,避免一堂课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学生什么也没学到的现象。
在教学必修三“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时,可以利用2006年12月《中国国家地理》中“沉重的翅膀,西部能源向东流”(图4)这一专题对教材进行重构与超越,创设如下情境:我国能源分布很不均衡,65%的煤炭在“三西”地区,45%的油气集中在西部地区,70%的水电在西南地区,引入优质廉价能源成为解决东部能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上世纪80年代,北京因烧煤多而位居世界十大污染国第九名,05年陕京二线带来了榆林天然气,北京有了蓝天和温暖,但黄土地下的黑金可能已经掘尽。目前我们可以看到陕北26万亩植被遭受破坏,流入黄河的泥沙增多,水源遭到污染,120万尾鱼死亡,30万人饮水困难……
学生听到上述讲解和图片后,一定会为之震撼,对西气东输有更深刻的理解,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与开放情境:西气东输对于能源输入地和输出地有什么样的优势和劣势?西部天然气只能供给13年,此后要靠俄罗斯等国供应,假如能源全部留在西部又会是怎样的发展?对于能源跨区域调配你有怎样的意见与建议?学生在此基础上展开讨论。
图4 《中国国家地理》2006年12期“沉重的翅膀西部能源向东流”
以上为笔者的一些思考,希望地理教师依据趣味新颖性原则、启发质疑性原则、联系生活性原则、难度适中性原则和针对教学性原则,合理开发优选《中国国家地理》中的情境素材,并做必要的素材汇总。期待笔者的研究为教师利用《中国国家地理》进行情境教学提供必要的参考。
参考文献:
[1]蔡仁浩.中学地理情境教学的方法探究[J].青年文学家,2013(2):96.
[2]王玉芹.感受地理之美――《中国国家地理》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地理教育,2013(4):47-48.
[3]张志勇.唤醒情感――情境体验教学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
关键词: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原则
“不是蜜,却可以黏住一切东西,这是叫什么呢?”是语言。语言是意识的外壳,在课堂教学中是传递知识信息、引导思维、提高认识、培养能力的主要载体,是进行地理课堂教学最基本的“工具”。君不见,同是一堂课,三尺讲台,有的自然生动、幽默风趣、情趣横生,达到“春雨润物细无声”的境界,而有的却枯燥乏味、语焉不详、言不由衷,以致学生昏昏欲睡,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语言技能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它关系到整堂课的成败。正因如此,课堂教学语言应精雕细琢,讲究技巧与艺术,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那么地理教师的语言应从哪些方面下工夫呢?
一、坚持语言的思想性
思想教育是地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贯彻国情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和作用。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应时刻牢记自己的任务不仅在教书,更在育人,课堂上的一言一行时刻影响学生。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应带有明显的思想性,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我们应结合教材,有机渗透德育,在授课中不信口开河,不传播小道消息,不哗众取宠,不讲无原则的话,更不能散布非法言论,做到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负责。
二、把握语言的科学性
教师的教学语言,首先应做到准确无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切忌用“或许”“可能”“大概”等一些模棱两可、含混不清的词句。教师的语言精确了,其内在的美才能体现出来,才能感染学生,培养学生治学的严谨性。这就要求教师不断钻研业务,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研究教材,准确地掌握和讲授教材内容。例如,“降水”不能讲成“下雨”,“矿物”不能说成“矿产”,“国土资源”不能说成“土地资源”,“陆地”不能说成“地壳”“大陆”,总之不能出现科学性错误。
三、遵守语言的逻辑性
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是传授知识,还是讲解原理,都要有逻辑性,条理清楚,因果明确,顺理成章,使所授知识形成系统,这样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如果教师讲课既无顺序,也无因果,东打一枪,西放一炮,前言不对后语,就会使学生无所适从,不知所获。
四、重视语言的启发性
曾有一位教育家说:“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使学生发现真理。”任何一种教学形式,如果没有启发性,是没有灵魂的。怎么启发,形式多样。语言的启发是根本的、首要的。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做到精心设问,巧于提问,尽量让学生“多思”,使之“入境”。这不仅符合学生好奇、探索的心理特征,也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思维高度活跃,使整个课堂充满生机。
五、注意语言的规范性
为了追求教学语言的美感,以吸引感染学生,在教学中,语言要尽可能规范化和大众化。它包括以下含义:(1)要使用普通话。(2)语音准确。(3)声调适度。(4)语速适中。(5)语调要富感彩。上课要有情感的投入,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语调,它的变化必须符合课堂内容的要求。如,对重点、难点内容要加重语气;对一些定义、概念语气要放缓;对一些情感色彩很浓的内容,教师要有感情,这样才能使语言富有感染力,深深吸引学生。
六、增添语言的趣味性
妙趣横生的教学语言,能使课堂“满堂生辉”,学生听起来兴趣盎然,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同时又加深了印象,提高了课堂效率。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挖掘生动形象的语言材料,有机穿插于教学教程中:(1)谚语。如讲锋面时,用“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这样道来,朗朗上口中,浅显易懂。(2)诗词。如,在讲地球运动时,用“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地理课也能上出诗情画意。(3)成语。如“沧海桑田”“滴水穿石”等,寓意深刻,耐人寻味。(4)雅称。如,森林有“绿色卫士”之美称,南极有“寒极”之誉。简明的雅称,学生听来亲切易懂。
七、注意语言的简洁性
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学任务要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这就要求授课时有一种时间的紧迫感,切忌拖泥带水,无关紧要的话不说,首要的是不能过多重复。另外,要注意纠正“这个”“那个”“是吧”一类的口头禅。过多的口头禅也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课堂效果。
八、体现语言的情感性
一个适度的手势、一种饱含某种情感的眼神、一个自然或严肃的表情都对教学中的口头语言起着渲染作用,往往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例如,可用热情自豪的神情介绍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用充满信心的神情给学生描绘下世纪中叶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美好图景。这样便使本来单纯的口头语言更加形象化,使学生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中领悟到知识内在的情感因素,从而对知识的掌握进一步深化,教学效果更加明显。
新编初中地理(人教版)教科书是由文字系统、图象系统、作业系统三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图象 形式多样,数量大,是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据统计,新教材中有各种地理图象800多幅。为了说明地理事物的分 布,配以各类地图;为了反映地理事物的面目,配以素描图;为了说明地理事物的成因,配以示意图;为了增 强直观感受,每册课文前配有大量彩色图片;为了拓宽学生视野,每册课本封面配以卫星图片;为了增强德育 功能,配以幽默漫画。这些图象,直观、形象、生动,对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表象特征,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 分布规律,进而分析地理事物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起到文字内容无法替代的作用;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有重要作用。因此,对图象教学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图象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是:
1.认识规律原则
图象中的内容,多是学生没有接触的远域的地理事物及其有关的理性知识,图象教学须从形象的、感性的 具体事物入手,以学生已有知识作铺垫,采用启发式,通过教师讲图,学生读图、分析、归纳、判断等思维活 动,完成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这一认识过程,获取新的知识。例如,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及特征, 如果学生只读课文,或只凭教师讲述,是很难形成各自然带的景观特征和空间分布概念的。只有阅读了世界自 然带的分布图以及各带的自然景观彩色图(尤其是典型植被和代表性的动物图)后,学生对自然带的景观和分 布特征便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2.实际性原则
图象教学要结合学生生活、社会和知识水平的实际,注意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有的放矢,切不可要求过 高,否则会适得其反。例如讲地图投影,鉴于学生的数学知识,只能深入浅出地用切开桔子皮,把它摊平变形 的例子,来说明球面地图画成平面图的变形,而不能按照地图学的要求去讲地图投影。
3.思想性原则
新教材有丰富的思想教育内涵,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国情和国策教育的好材料。这一 特点从图象上得以充分显示。教学中要强化图象的德育功能,帮助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 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建设现代化祖国的雄心壮志。例如,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种种社会问题,教 材中选用漫画《苦难的母亲》来加以说明。漫画中把人类生活的地球比作母亲。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地球母 亲拖儿带女,疲惫不堪,无力承受子女过多的压力,呼唤人类要控制自己,实行计划生育。这幅漫画主题明确 ,寓意深刻,只要教师稍加点拨,学生就能受到生动的思想教育。
图象教学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材中的图象要认真研究,弄清它们的性质、特点以及智育、德 育功能,融会贯通。这样,讲起来就会得心应手,顺理成章。图象教学常常采取以下方式:
图文结合 地图被誉为地理的第二语言,它与文字是相辅相成的。地理图象印证文字内容,文字描述图象 。图象知识的讲授,也就是地理知识的传授过程,掌握了图象知识能更好地理解教材的文字内容,教学中要将 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把地理知识落实在地图上。讲授矿产分布、工业布局、耕地利用、行政区划、自然资源等 都必须有相应的地图,边讲解边引导学生看图(挂图、地图册或教材图象),做到“左图右书”,图文结合。 这样,才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建立空间概念,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以图引文 教科书中安排的“读图回答问题”栏目,以图夺人,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把他们的注意力引 入最佳状态,激发求知欲,启发思维。学生在讨论回答问题中,既复习了旧知识,又为新课的学习作好了铺垫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地图,适当补充、绘制板图,精心设计问题,巧妙地导入新课,提高课堂教 学效果。
以图替文 教材中有的地方直接用一幅图来表现和说明一个问题,而不用文字叙述。例如,在讲世界人口 由农村向城市迁移时,迁移的原因没有文字叙述,而是用图象表示出来。图上画了三个箭头,分别表示人口由 农村迁移的三个原因。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读这幅图,开展讨论,弄清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否则就遗漏了知识 点。
读图训练 读图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建立空间概念的重要一环。在学习地图基础知识之后,要将读图训 练贯穿在图象教学的始终,长期坚持,逐步提高。读图问题的设计,应紧扣主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最后 提示规律和成因。读图一般采取以下几个步骤:(1)识别图象类型,明确读图目的;(2)认别图例,了解方向和 比例;(3)认真读图,弄清问题;(4)自我检查,相互交流读图结果;(5)师生讨论得出结论。例如,讲我国降水 分布特征,应以地图为骨架,通过读图-分析-归纳的教学过程,找到答案。首先,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根据教材提出的读图要求,找出1600mm、800mm、400mm、200mm几条等降水量线,用蓝色笔描出后三条等降水 量线。仔细观察上述每一条线所在的地理位置、范围大小,对它们的特征及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归纳,从而明 确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状况及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通过读图活动,学生不仅对我国降水量 的分布规律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会形成一定的空间概念,这样的效果是文字叙述所不能比拟的。
关键词:偏远地区;听力材料;自给化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1-0071
在新素质教育的今天,偏远地区的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潜力,从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角度出发,领会到英语文字材料与现代计算机技术有效整合的功效,“独立自主”地开创英语听力材料,实现英语听力材料自给化(self-sufficiency),并能够以此为突破口,节能高效、因地制宜地促进新课标的进一步实施,努力使这些地区的高中英语教育教学效果达到新课标英语语言教学目标,在“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中有所作为。
一、对偏远地区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状况的调查与简析
首先需要声明,此处所述“偏远地区”应理解为2013年高考中使用了全国II卷的部分省地(甘肃、海南、内蒙古、贵州、青海、宁夏、黑龙江、)。通过调查总结发现,这些地区在英语听力的教与学中有以下几方面的共同特征:
1. 受地处偏远影响,多地听力在英语整体教学中被无形地忽略或淡化
多地进入了“准听力教学”的误区。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缺乏丰富、纯正、“鲜活”的听力材料或听力材料单一。多地师生使用着为数有限而又内容陈旧的高考模拟听力材料。这样的材料都是现成品,内容过于呆板,且语速、语调、音色不可更改,学生长期处于“呈现――听录音――对答案”的单一模式训练中,完全失去了感受英语语言音律节奏的习惯,将英语听力心理暗示为“困难”和“应付”。二是以阅读来替代听力,即:给学生统一放一遍手头边的听力材料,若听不懂,就干脆把录音文字稿发给学生,让学生通过阅读来获取信息后再听,或者干脆让学生对着录音文字稿听。久而久之,视觉系统成为了学生获取听力信息的唯一渠道,其结果是,看得懂,听不懂。三是偏远地区学校师生的理念局限问题。他们认为,听力训练费时多、收效低,因而平时的英语教学多使用本地民族语言或方言进行,教学内容重点放在了对课文和习题、套题的语法分析与讲解上,听力则被置于一边。有条件的地方也是采取“蜻蜓点水”策略,没有开设专门的听力训练课进行精听、泛听等练习。据笔者对多处公开课的统计,在近90节英语课中,只有2节涉及到听力教学。即使教师有这方面的设计,听力训练也只是为了听而听,目标也仅定位于完成教材中听力练习上,根本谈不上将“听”与“说、读、写、译”等语言学习策略有机地予以结合,随意性大,“应付差事”的嫌疑高。
2. 受本地经济条件所限,多地对听力教学上所必需的软、硬件设备和教研投入力度不够或不到位
许多学校尽管在新课改后对教师进行过电脑培训,也配备相应的电脑、收录机等设备,但相应模块的音频资料既不配套也不完善,电脑多数只被用在没有音频效果的语法课件展示上。这既成就了设备的闲置浪费,又忽略了英语教师的计算机潜能,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另外,多地学校领导和教师在分析听力教材方面下的功夫不够,尚未理解“在适当引导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概括所听到的内容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音意识和猜测词义的能力”是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他们认为教材上的听力问答过长或过难,便将教材重新整合为简单的单词填空,这样变了味儿的听力教学根本没有达到英语教学的实质,对学生进行心译能力(mentally translating ability)的培养与提高成了依据空话,“做秀”的嫌疑高。
3. 受传统教学理念束缚和鲜活听力材料匮乏,多地师生对待英语听力的激情并不高
这与目前这些省份所使用的2013年高考英语全国II卷中不直接考英语听力的导向作用有着很大关系。调查结果还显示:这些地区的学生自身有提高自身英语听力的迫切愿望,基础相对差的学生也不是很反对听,他们对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也有浓厚的兴趣,但由于具备“贴近时代、贴近生活”听力材料的短缺、统一征订的英语听力材料训练难度又不可掌控且价格昂贵,良好的听力练习习惯尚未形成,对英语听力能力的信心不够强,普遍存有畏难情绪,缺少意志力坚持练习。
二、对偏远地区高中英语听力教学听力材料自给化的探索与尝试
1. 实现听力材料自给化所需的硬件条件
实现听力材料自给化所需的硬件条件主要体现在供教学使用的电脑配置上。在电讯技术迅猛发展和国家大力倡导网络普及化的今天,可以完全肯定,时下各品牌的笔记本电脑配置均符合英语听力材料自给化的要求。
2. 实现听力材料自给化所需的软件条件
实现听力材料自给化所需的软件条件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基本电脑知识掌握的水平和相对应的几款专业(或非专业)音频处理软件的掌握程度方面。新时期的英语教师应具备以下一些基本电脑技术:
(1)熟悉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软件基本模块的操作与运用,懂得电脑操作的基本原理等。通过调查可以确认,这项条件绝大部分英语教师均已达到。
(2)熟悉Cool Edit Programme2.1程序的操作运用,以便于在音频自给后期对其进行拼接、降噪、改调等效果的进一步渲染。若感觉该专业音频处理软件难以快速上手,也可以通过“格式工厂”软件的“音频合并”功能进行加工,但效果或许会逊色一些。
(3)熟悉并了解以下几款免费绿色版朗读软件的设置与运用:①Text Aloud MP3 v2.260(不支持中文字的发声);②Text2Speech;③WORD;④语音朗读精灵[Smart Read]V0.80(朗读女);⑤ViaVioce-V9.1;⑥语音朗读王V2006;⑦播音王等。以上软件操作起来容易上手,朗读效果各具特色,大家不妨进行逐一尝试。
3. 实现听力材料自给化的具体操作
实现从书面文字材料到音频材料的转化首先要选定一款相对较为专业的语音朗读软件。笔者以朗读女5.9版为例,向同仁们做如下具体操作步骤的介绍:
(1)启动朗读女5.9应用程序,在“朗读”模式下将选定好的文字材料(最好为纯文本的“*.txt”格式)导入文字编辑器中或者添加到右手边的朗读序列表当中;
(2)单击“设置”按钮进行朗读设置。分为三步:
在“基本设置”选项中勾选“允许中英文混读”,点选“用这个语音库来朗读英文”及右下方的“将字母后面的数字读成英文”选项。选择好自己喜好的语音库,调节音量和语速。
在“句子停顿符号设置”子菜单中键入逗号、句号、引号、省略号等不同的句子停顿符号,勾选“回车/换行符”,点击“确认输入”按钮。不同标点符号的停顿时间可依据教师要求的不同,进行“停顿时间”的设定,然后点击右上方的“应用设置”进行最后确认。
在“其它设置”选项中可以依个人爱好进行更精细化的选择,但必须勾选“朗读时包含尾部符号”,因为若不勾选该选项,很可能造成计算机计算文本材料时的误判,对于有的语音库而言助词就无法得以体现,甚至有的语音库会读出标点符号,影响到文本朗读的终期效果。建议在“生成mp3文件大小”选项的子选项中选择“较大(音质较好)”,以保证生成音频的质量。
(3)点击“朗读”按钮返回朗读模式,“朗读模式”设定为“朗读”进行先期试听,属音效试音(听)阶段;
(4)点击“朗读”界面右下方的“输出生成语音文件”按钮,将调试好的效果通过“生成语音文件”功能让计算机进行语音计算生成。此时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请务必注意文件名和保存路径的运用,保存类型建议选成mp3格式,因为这种音频格式文件有占盘小,音质好,各种播放器均支持且便于拷贝的优点,一次加工可供多人多次使用。若同时用到多语音库(比如男女生交替朗读对话时)而无法进行生成时,可以勾选“兼容方式生成声音文件”功能,属语音生成阶段;
(5)关闭朗读程序,找到已生成的mp3文件,双击鼠标用Windows Media Player、Real one Player、暴风影音、QQ音乐等主流播放器进行播放,至此我们最初想得到的自给化单声听力材料就已基本完成。
(6)若感觉语调太高或语速过慢,还可通过较为专业的Cool Edit Programme2.1音频编辑程序进行进一步的精细调试、渲染、拼接等后期处理,一般采用的步骤是:“效果”――“变速/变调”――“变速器”――“恒定速度/速度渐变”――“比率/长度/变换”等步骤进行,在此不予详解。属音频的后期渲染(美化)阶段。
三、实行英语听力材料自给化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任何一款朗读软件的主要功能只是负责调用操作系统中的语音引擎来朗读文本的语音工具,所以无论是哪个的版本操作系统,均应首先将电脑调整至“支持语音朗读”状态。
2.听力材料生成的基本原理在于计算机利用语音合成(Speech synthesis,或是Text To Speech简称TTS)技术不断调用语音数据库(Speech Database)数据进行计算而得出结果的过程。由于各朗读软件本身并不包含任何现成的语音引擎,所以在安装好朗读软件后,还需另外下载安装语音引擎才能使朗读软件进行工作。所谓语音引擎就是按照真人的发音规律和方法,按照不同语种将语言以词语或句组的方式集成后录制成的数据库。不同语音库的朗读风格、效果、准确度和占盘大小也不尽相同。一般而言,语音库质量越高,朗读效果也越佳,相应的占盘体积也就越大。目前网络上供免费使用且较为优秀的英语语音库有很多,较为常用的有BE-Amy、AE-Paul、AE-Julie等,教师们可随时进行搜索并下载。
3. 考虑到目前高考听力80%的试题为男、女声分角色朗读内容,在角色朗读模式下语音生成过程中电脑需要调用不同的语音数据库来进行计算,故在生成角色朗读材料时请务必选择“兼容方式生成声音”选项。
四、结束语
语言是有声的行为交流,任何一种语言,听说技能都是第一性的,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听的教学理应置于首位,这在新课标中早有明确规定。目前,听力自给化在偏远地区尚未得以普及,这些地区的教师特别需要仔细分析教材各单元的听力教学目标,切实重视听力课的各个环节。要在认真分析单元目标的基础上,不断摸索、挖掘、细化听力的生成内容,切不可照本宣科。同时,应该认识到,练习听力的同时也是扩大词汇的有效途径,听力训练之前教师必须掌握好分寸,对哪些词汇是需要学生提前掌握的,哪些又是需要在听的过程中学习的,要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还要遵循听力生成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在进行听力生成时,先选一些简单、有趣材料进行不同语音数据库的生成。让学生在“能听懂,有收获,具有成就感”的基础上逐步将听力内容加深拓宽,听力上的教与学就能得到“相长”。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华莱士.中学生英语听力新视野[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关键词]地理教学;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综合平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6-0123-02
一、当前地理教学中缺乏必要的人文主义精神
由于我国教育系统规模庞大、各层级教育水平良莠不齐,从而导致了地理教学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其中,缺乏必要的人文主义精神就是突出的问题之一。由于地理教学兼具“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两大属性,忽视其中的任一方面都会造成地理教学的“跛腿”现象。
(一)地理学科定位的“边缘化”致其缺乏人文精神
长期以来,地理教学一直被视为边缘性学科,不论是在中学教育还是高等教育中,地理学科的地位常常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不仅学生自身对其不加重视,久而久之一些地理教师也产生了消极的观念,认为地理教学只是其他学科的“补充”。这显然会进一步影响到地理教学的质量。部分地理教师对于课堂教学仅仅是应付一下,觉得只要是完成了课堂任务就一切OK了。在这种消极的观念之下,将地理教学融入人文主义的精神也就成了空谈。
(二)教学内容分离导致缺乏人文精神
教学内容的分离一般体现在教学内容的人为分割上,具体体现有两个方面――(1)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施与学生的生活相分离;(2)教学内容的编排使得地理教学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分离。就其实质而言,上述两个问题均与地理教师的教学技巧相对缺乏有关。第一个问题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地理无用论”等负面看法。认为地理学习与自己的生活相距甚远,没用什么大的用处。第二个问题则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对地理学习提不起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评价体系的不完善也容易造成地理教学缺乏人文精神
长期以来,我国教学评价体系的不完善一直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这同样会造成地理教学缺乏融入人文精神的动力。其原因在于,现有评价体系往往从教学量和学生课业成绩人手,难以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进行客观衡量。即便在高等教育层次,对地理教师的教学评价也很少涉及到其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显然,这种并不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很难促使地理教师关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从而导致地理教学缺乏必要的人文精神。
(四)地理教学虽形式多样,但实质单一
随着我国教育投入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也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对于地理教学来说,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也开始得到提倡。例如,探究式教学、实验教学、多媒体教学等诸多教学方法开始被大量应用于地理教学的实践中。但是,这些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虽然看似丰富,但往往空有其形,未见其神。传统的灌输式地理教学方法仍在课堂教学中大行其道。显然,这种形式多样但实质单一的教学方式割裂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一体化,阻碍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地理教学中的有机结合。
二、地理教学渗透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
(一)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地理教学中的应有之义。地理知识不仅仅在于讲述地理要素如地形、地貌、气候、植被等的组成、结构、发展与变化规律,同时也在于阐明人类活动对自然施加的种种影响及其所带来的后果。例如,滥砍滥伐和过度放牧会导致植被退化,进而造成荒漠化和漫天飞沙。结合近年来肆虐的沙尘暴天气,这种融入了人文关怀的地理教学方法显然更贴近现实,也更容易被学生所理解。不管人类如何进步,都必然属于自然的一部分,必须尊重自然,不违背自然的规律,在发挥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也不要凌驾于自然之上,无休止的掠夺和破坏自然。
(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及资源价值观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讲解和传授,把各地域的环境及资源呈现给学生,结合环境对我们自身的影响,为学生培养一种保护环境及珍惜资源的意识。通过对美丽的自然地理教学,给学生带来丰富多彩的联想。我们知道,美丽的自然是需要人类维持的,结合现在破坏性开发,为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一种环境保护的意识。另外,地理课堂上对各种不可再生资源的讲解,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进行反思,增强学生节约能源的意识。由此可见,在地理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和人本主义关怀,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及资源价值观。
(三)有助于塑造学生的爱国情操
地理教学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自然地理知识,更是传递一种爱国主义精神。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呈现出中国幅员辽阔的壮丽河山,并且地理教师将各地的风土人情、文物古迹、传统习俗等等人文知识穿来后,可以树立起学生的爱国情操及民族自豪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亦可以了解到自己祖国的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值得每一个人自豪与骄傲。因此,地理教学融合人文精神有助于塑造学生的爱国情操。另外,这种融合了人文精神的地理教学方法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地理教学的授课质量。
三、地理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的路径选择
(一)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完整的人文关怀教育目标
如前所述,当前地理教学缺乏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对地理教学的基本目标认识存在偏差。须知地理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自然地理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灵魂,实现人格魅力的提升,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这正是地理教学渗透人文精神的基本出发点。因此,地理教学体现人文精神的前提就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完整的人文关怀教育目标。在地理教学中,应首先充分挖掘教材,感悟教材中隐含的人文精神教育的内容,循序渐进的渗透。在此基础上,拓展教学内容,由教材内走向教材外,引导学生发掘地理学习中的丰富人文素材。坚持将地理教学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统一,强调科学与人文两大目标共同推进。
(二)地理教师业务素养的提升
教师是课堂学习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执行者。要更好地将人文精神融入到地理教学中,就要进一步提升地理教师的业务素养。这主要涉及到至少三个方面的内容:(1)地理教师自身首先应当具有足够的专业知识,以及进行人文教育的必要能力,才可能更好地将人文精神融入到地理课堂教学中。(2)地理教师应当能够灵活的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才能更好地发掘地理学习中所蕴含的人文意义。(3)在地理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教育,最终需要教师有融合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观念,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三)完善地理教学的评价体系
无论对于中学地理教学还是高校地理教学,完善相关的教学评价体系也是更好地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保障。可行的方法是,在现有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纳入到评价指标中。可以采用学生打分法、教学评比法等方式,对地理教学的“科学”与“人文”两大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考评。当然,考虑到教学内容和质量等方面事实上是较为难以量化的,因此完善地理教学的评价体系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地理教学实践中逐步加以优化和完善。
(四)采用合理的地理教学方法
在地理教学中融入人文主义精神,还要摒弃那些形式多样但实质单一的教学手段,采用合理的、灵活的教学方法。例如,我们在进行气候类型分类时,不仅可以把这些气候一一列举出来,而且还可以把与这些气候相关的代表性区域也罗列出来,通过对比,学生就能加深对气候带及气候类型的理解。然后可以选取一些典型的国家或地区给学生讲解,并把当地的自然景观及风土人情也穿来。通过这样的讲解,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求知热情和兴趣,而且也潜移默化地将人文精神融入到了教学过程中。
一、熟悉亲近——寻求地域文化与作文教学的契合点
写与家乡有关的作文,就必须建立在对家乡历史文化的基本了解上。学生如果对家乡的人、事、物缺乏必要的认知和体味,就难以在作文中潜入乡情的深处;如果对家乡的人文历史知识缺乏关注和了解,就会使作文中发生的情感浮于表面,无法引起读者的共鸣。因此,引领学生走出课堂,亲近熟悉家乡历史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中国四大绸都之一的盛泽,有着“日出万匹,衣被天下”的美誉。千百年来,盛泽的老百姓就有从事蚕桑劳作的传统,夫织妻络,父业子承,经过了一代又一代盛泽人的发扬光大,逐渐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丝绸文化。为了让学生对家乡文化有更为深刻的认知,我们要善于引领学生将目光投向“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学会关注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生活时事。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参考《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到的做法:“根据本地区历史、民俗、文物、古迹等文化资源,设计专题内容,因地制宜地引导学生做调查研究”。结合学校的研究性学习,我校语文备课组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魅力绸都采风活动”。在活动中,同学们参观了五龙路附近的供奉着蚕花娘娘的先蚕祠,走进了清嘉庆年间山东济南府人所建丝绸会馆——济东会馆。利用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时间,带领学生去了被评为“中国丝绸文化旅游景区”的丝博园,在那里体验和感受农桑文化、丝绸文化、江南水乡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学生一起漫步在白龙桥上,观瞻了那副广为传颂的著名桥联:“风送万机声,莫道众擎犹易举;晴翻千尺浪,好从饮水更思源”,让学生缅怀过去绸都丝绸交易的盛况。耳闻目睹,使学生由衷感受到家乡的历史文化的魅力,学生接受到的绝不仅是关于家乡文化的文字信息,他们更会从生存与生命的高度看待自己,自觉地将自己与家乡紧密相连,为接下来写与自己家乡有关的作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我们要找准地域文化资源与写作教学的契合点,考虑到作文教学中题材、内容、指导的需要,提供机会让学生走出课堂寻找自然真实的习作素材,让学生在平时课余生活中有意识地增强对地方文化的体验和熏染。长此以往,日积月累,学生作文就不会觉得无从下笔,无话可说,从而从根本上改变过去写作文那种勉为其难、东拼西凑的现状。
二、体会思考——在文化现象的深处引领写作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关心并学习调查自己身边的文化现象,探求其历史根源和演变轨迹,讨论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以及社会发展的影响”。学生对家乡的地域文化有了一定的接触和了解后,教师就应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挖掘和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学生的作文内容虽然涉及到地域文化,但由于缺乏敏锐的眼光和创造的勇气,他们在优美的地方风情面前看不到一方水土所具有的独特意蕴,在家乡丰厚的历史沉淀面前把握不到博大精深的文化命脉,从而使许多极具价值的作文资源在粗浅的描绘中白白浪费。要让学生游刃有余地在作文中融入地方文化,广泛积累是基础,研究思考则是关键。地域文化资源纷繁复杂,需要用发展的眼光、辩证的思维对文化内容加以筛选、审视,体会文化现象背后所蕴含的思想,思考地域文化所延续的历史文化精神,传承文化的同时又要着眼于未来。
家乡独特的风情,动人的传说,一座桥、一棵树乃至一条路的路名的故事,这些都是地域文化作文中重要的“隐性资源”,只有这些资源的精神内核和文化意蕴在作文中得到体现和彰显,学生的乡情作文才能富有个性和深度。就拿“绸都文化”来说,一方面,盛泽纺织企业众多,丝绸商铺林立,商品经济生活发达;另一方面,镇上街巷古朴,河道萦绕,街由水曲,路由桥通,具有浓厚的江南水乡文化气息。教师可以从文化发展传承的层面找到切入口进行教学设计,在课堂中设法启迪学生对文化的演变进行联想、分析。如引导学生思考,作为家乡的一份子,该怎样理性看待绸都盛泽传统风俗习惯;面对滚滚而来的改建大潮,盛泽弄堂存留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随着经济的发展,该如何推广家乡丝绸文化等。带着这些可深可浅可是可否的问题思考,让学生为家乡故土的发展献创意,为改善现状出点子,激发学生“为时而著”、“为事而发”的写作使命感。
学生有了自觉关注家乡文化的习惯和思考家乡经济、文化发展的品性,那他们心目中的“家乡”就不只是一个模糊的大众化的轮廓。学生如果能够透过文化的表象去尝试解读家乡的特点、性情,展现青年学子对家乡文化现状和未来的思考,他们的文章才会具备写作必要的真实的“血肉”与“灵魂”。
三、表达抒写——以地域文化特质彰显作品的个性
一方山水养一方性情,一方性情显一方文化。不同的地理位置和文化传统形成了文学创作者独具特色的创作风格和创作内容。如何在作品中展现自己的家乡文化,教材中的名家名篇无疑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课本中,有许多体现地域文化的经典描写。请看:
(1)(少年闰土)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鲁迅《故乡》)
(2)果子有不少是从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的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老舍《想北平》)
(3)“翠翠,梦里的歌可以使你爬上高崖去摘那虎耳草,若当真有谁来在对溪高崖上为你唱歌,你怎么样?”祖父把话当笑话说着的。(沈从文《边城》)
以上这些描写究竟体现了怎样的地域文化?例1中的小毡帽和银项圈,是浙江绍兴一带孩童的特有穿戴装饰,而戴银项圈避邪也与江浙一带的民俗有关。例2中作者写的是老北平的物产,关注的是北京平民的日常生活,语言“一层白霜儿”、“愧杀”等则具有浓郁的京味。例3中爷爷说的那句话,既涉及了湘西青年男女恋爱“走马路”这一民俗文化,又展示了湘西当地人才有的乡音土韵。这些作品从外在环境到对人物的描写,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到心理、情感,全都透露着浓郁的地域特色。
作家作品中的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质,是该地区独特的生活环境、风土人情、文化心理等在作家作品中的综合表现。鲁迅笔下的鲁镇与未庄,老舍的“北京生活”,沈从文的“湘西故事”,这些各具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学之所以能够成为广为传诵的经典,一方面当然是这些文学大家具有高超的写作技巧,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这些作品生动描绘了长久生活在某一地域范围内的人们的鲜明个性以及当地独特的地域风情。
高中生写作提倡抒写自我,回归生活,这就需要学生在作文中彰显出自己的个性,突出作文的生活味、人情味、文化味。学生可以在作文中描绘本地方的自然山水、传说故事、民情风俗、生产劳动等内容,更应该在作文中由实到虚,写出一个地方特有的人文精神、厚重的历史积累和浓郁的文化风貌。以“绸都文化”为例,学生作品既可以紧扣改革发展主旋律,反映绸都火热的生活,咏唱家乡丝绸纺织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也可以表现盛泽人所推崇的传统美德和朴实情感,弘扬绸都盛泽“勤劳、务实、包容、开放”的文化精神。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展示人们在新潮思想的侵袭下的拒斥、盲从或困惑的心路历程,揭示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道德观念的矛盾冲突,探讨商品经济法则与人际关系和谐相融等相关内容。这样一来,作品中独特的社会风情,鲜明的地域特色,深沉而理性的思维,使得文章既“接地气”又富有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