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经济发展的认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对我区经济现状的认识。对于我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可以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比较来进行一下分析和说明。
从纵向比较看成绩显著:
____年我区国民生产总值达到__.__亿元,比____年增长___,GDP达到__.__亿元,发展速度是可喜的。
产业结构状况进一步改善。一、二、三次产业比例由____年_._:__:__._发展为_:__._:__._。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三产业比例明显提高。
____年全区财政收入完成____万元,比____年增长___._,年均递增__._,是__区财政增速最快的时期。
从横向比较看差距明显:
我区的经济增长虽然较过去有了很大增长,但由于经济总量增速缓慢,势必影响经济的增长速度,我区的经济增长较之全市其他县区仍然落后。
产业结构仍有调整空间。相对于发展较快的地市区,我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仍处落后,一产和三产的比重仍有进一步调整空间,从而达到最佳的配置。
财政收入水平仍处落后。我区财政收入较之往年有大幅提高,但部分原因归结于财政政策的部分改变,以及全市财政收入提高的拉动作用,在与全市其他县市比较来看,仍处于落后。
通过以上的分析表明,我区虽然取得了不错的经济发展成果,但与先进地市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同时反映出我区经济发展仍有巨大潜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我区经济工作存在哪些不足和薄弱环节
_、我区经济发展宏观调控力度不够,使得经济发展总体缺乏特色。特色经济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亮点,而我区的经济发展趋于粗放型发展,缺乏“亮点工程”,宏观调控应在此问题上发挥其作用,积极引导特色经济的发展。
_、发展环境还不够宽松。企业对于我区的发展环境仍持观望和怀疑的态度,不敢果断投资,需进一步放宽政策,优化投资环境,消除企业的顾虑。
_、对民营经济的发展重视不够,措施不力。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区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然而我区民营经济的发展较为混乱,缺乏有效监管和扶持,这方面工作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三、制约我区经济发展的因素
_、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依然比较薄弱;
_、工业结构不合理,产品结构单一,支撑经济发展的大项目太少,粗放型的经营格局没有得到很好的扭转,企业发展后劲不足、活力不强;
_、投资总量相对较小,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不强。投资是扩大再生产、改善基础设施、改善劳动手段和技术装备手段的重要途径,是我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和经济“起飞”的先决条件,是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物质基础。我区投资总量不仅不能直接带动相关产业增长,还导致再生产能力不能持续扩大,基础设施得不到改善。低水平的投入,不仅对当前经济的拉动作用有限,还影响未来的发展后劲。
_、消费需求不足,对经济的拉动力偏弱。由于诸多方面原因,我区消费水平较为低下,然而刺激消费难度大,消费升级步伐缓慢,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进一步加强我区经济工作的对策
_、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从区域经济看,民营经济已成为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从我区民营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看,民营经济的发展还有巨大潜力。加大扶持力度,加快膨胀民营经济,一是要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对民营经济的政策要尽可能放开放活,在资金、土地、人才、技术等方面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不断提高民营经济在区域经济中的比重。二是要积极引导发展。引导民营企业兴办“龙头”企业、“龙头”市场,发展具有技术支撑的高效企业;从缺乏市场竞争力的大众、低质产业产品中退出,发展特色经济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引导民营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姻结缘,提高民营经济整体素质;引导民营企业“走出去”,大胆参与市场竞争,开拓更大市场。三是要优化发展环境。良好宽松的环境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借鉴民营经济发展快的地区的经验,多引导少指责,多扶持少限制,多服务少处罚;先放后导,先予后取。四是要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加强法律宣传,加大对“三乱”的查处力度,废除不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条条框框,依法制定一些保护、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并保持政策的连续性。
_、抓支柱、抓骨干,促进名牌企业大发展。要依托现有的基础,进一步抓住机遇,招商引资,做大做强,尽快确立区域竞争优势,形成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关键词 煤炭经济 发展方式 认识 转变
中图分类号: F407.21 文献标识码:A
虽然传统的煤炭经济发展方式为煤炭企业的自身以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传统的煤炭企业经济发展方式过于粗放,对环境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既不利于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因此,我们要积极转变煤炭企业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煤炭企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一、当前时期我国的煤炭企业在经济发展转变的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煤炭企业的环境治理存在很大难度并且受到煤炭资源的制约。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的煤炭消费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对于煤炭企业来说必须加大其煤炭生产量,才能满足市场的这种需求,在这种煤炭生产量急剧增加的形势下,我国的煤炭资源总量以及煤炭消耗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必然会相应增加,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比如说东部地区的煤炭需求量较大,但该地区的煤炭开采已到极限,只能从晋陕获取煤炭资源,煤炭的开采形成许多矿坑,给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很大影响。
(二)煤炭企业的产业结构还有待优化。
就目前我国煤炭企业的发展方式来看,煤炭企业还是靠提升煤炭价格与煤炭产量来带动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增长。在新的市场形势下,这种片面追求价格与产量的生产经营方式已不能再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所以说,煤炭企业必须要对其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及优化,发展一个专门的煤炭生产产业链,再此基础上再发展煤炭循环经济,形成一个稳定的煤炭循环结构,以应对市场上的各种突发状况。
(三)国家对转变煤炭企业的经济发展方式缺少政策性的扶持。
在转变煤炭企业的经济发展方式这一问题上,我国还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及法规,致使煤炭经济转型没有一套明确的战略导向进行支持。所以说,部分煤炭企业虽然投入了部分资金来开发多元化的煤炭产品,但是并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也就是说并没有形成主导性的产业。而国家的部分优惠政策实施的力度也不够,往往落实不到位,有些地区,甚至一些较大的煤炭企业直接成为了管理该地区煤炭发展情况的“政府”。
二、如何转变我国煤炭企业的经济发展方式
(一)整合中小型煤炭企业,发展集团式煤炭企业。
对中小型的煤炭企业进行重组与整合,淘汰掉一些不符合生产规模的个体化私营煤炭企业,还可以通过大型煤炭企业进行兼并或收购,在大型企业的带动下使生产机制更加规范化。大型煤炭企业由于其生产结构的合理性及稳定性,可以保障社会及人民生产生活中所需煤炭产品的有效供给,从而确保煤炭市场的秩序稳定;同时还可以规范煤炭行业的各项制度,对煤炭企业的发展有一个具体的规划,并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要求来执行。淘汰中小型的煤炭企业在某种程度上也淘汰了部分比较传统落后的生产与管理方式,可以通过整合与优化来使煤炭企业的发展与市场经济的理念相协调。
(二)国家制定相关政策作为煤炭企业转变其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导向。
要转变煤炭企业的经济发展方式应从国家煤炭相关政策进行入手,只有国家出台相关规定或政策才能使这种转变有据可依,也才能使这种转变有明显的成效。近年来,国家以某些煤炭大省为试点,以市场机制与政策扶持相结合的方式来发展我国煤炭企业,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所以说,国家应加大相关的制度与政策引导,从而对转变煤炭的经济发展方式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通过企业也可以根据国家政策对不符合生产要求的落后机制进行改造,使煤炭生产更加安全、更加环保。
(三)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来使煤炭企业的经济发展方式得到转变。
科技使第一生产力,任何行业要取得实质性的发展都离不开现代化科技的扶持,煤炭企业的发展与房展方式的成功转变同时也要依赖于现代化技术对煤炭的产业化研发及生产机制进行革新。自改革开放至今,科技创新在煤炭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已相当显著,把先进的科技手段运用的煤炭企业当中,可以使煤炭的生产机制更加科学化,高效化,从而提高煤炭生产的效率。还有就是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对煤炭生产的设备、工艺以及流程等进行优化,并把其进行推广普及,使煤炭企业的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从而加快煤炭企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同时利用现代科技对煤炭生产结构进行优化,使煤炭的生产过程更加清洁环保,还可以利用煤化工或者煤炭气化等技术手段把煤炭的工业试验转变为煤炭的工业生产,从而促进整体经济方式的转变。
三、结语
煤炭经济作为影响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及发展步伐的关键性因素,其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而传统的煤炭企业的经济发展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的形势。所以说,国家以及煤炭企业必须要积极进行探索,通过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来提高煤炭企业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而推动全国经济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矿业工程集团建井工程处)
参考文献:
[1]俞珠峰,王立杰.浅析我国煤炭资源的有效供给能力.中国煤炭,2008(09)
[2]张宏.加大资源整合力度 推进煤炭结构调整.煤炭经济研究,2009(10)
关键词:服务经济;发展;认识
一、服务经济加速发展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服务经济(Service Economy)是以人力资本基本生产要素形成的经济结构、增长方式和社会形态。服务经济是以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新兴经济形式,总的来说,服务经济是以服务活动在社会经济的大蛋糕中占到主导地位为标志的.换句话来说,就是指服务行业的产值超过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总和。
二、服务经济是现代经济充分发展的社会经济形态
1.服务经济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工业基础之上的
从对许多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的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国家的服务经济在工业化之前就已经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一般情况下,服务经济的GDP份额不低于第二产业的产值,进入到工业化发展时代,工业经济的雄起对于服务经济是有着一定的冲击的,相应的,服务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还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直到后经济时代,工业经济发展比较平稳以后,整个社会的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致,使得服务业的需求井喷,这样一来,直接促进了整个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直线上升,服务业比重进入新一轮持续上升轨道,并逐渐占据经济发展主导地位,实现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过渡和转型。
2.服务经济的形成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钱纳里曾经做过相关的研究,结论如下:
当人均收入达到2400到3600美元的时候,工业化就进入到后工业化时代,就是说人均收入达到2400美元就可以作为服务经济发展的起点.同时,人均收入与服务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GDP中所占的比重呈现出一种正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服务业所创造的产值也是在不断增加的。
三、服务业是服务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
1.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心
服务业对于解决国民经济中的就业问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美国为例,据相关资料统计显示,美国的服务业吸纳了整个美国社会就业人口的78%,这是一个相当高的比重,中国台湾以及英国服务业就业比重甚至高达80%,并且从近几年的发展趋势来看,主要发达国家服务业就业比重的上升幅度均显著高于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的上升,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心。以美国为例,从1970年到2006年间,美国服务业的产值比重由64%上升到82%,增加了18个百分点,但是服务业的就业人口比例由40%上升到76%,近乎增加了一倍,类似的,法国和德国的服务业产值比例分别由58%和50%提高到77%和72%,增加幅度明显。
2.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
在服务业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服务业的发展态势呈现出一种加速的倾向,主要表现在服务业占到国民经济的比例以及吸纳就业人口的数量都在不断的增加。从1980年到2007年间,美国的服务业占到国民经济的比例由64%递增至78%,增加了14个百分点;德国服务业占到国民经济的比例由57%递增至72%,增加了1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美国的服务业吸纳就业人口比例比重由1980年的40%递增到2005年的78%,增加了将近一倍,德国的服务业吸纳就业人口比例比重由1980年的43%递增到2005年的76%,增加了33个百分点。除了这些国家以外,其他主要的发达国家都出现了类似的现象。
四、服务业结构升级成为服务经济发展的关键特征
1.服务经济的优势产业在不断转型升级
经济发展水平程度的差异也导致了服务业的组成结构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工业化之前,服务业的主要结构是指为个人以及家庭提供消费服务和零售服务。但是进入到后工业化时代,主要的服务内容是围绕着生产和流通环节进行的.
2.生产业和知识型社会服务业成为服务经济发展的龙头
随着服务经济的发展,生产业和知识型社会服务业不断壮大,生产业是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信息通讯、金融保险、教育服务等知识型服务业的就业人数在韩国就业总人数中的比重已由1993年的14.5%大幅上升至2005年的23.1%。知识业的学历要求以及收入水平相比较于其他行业来说过,是处于很高的层次.可以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加入到这一行业。
当前,外界对中国经济发展存在三个认识误区。
第一个误区,中国经济消费不足,老百姓不消费,消费增长太慢。今年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增幅按照实际价格计算,剔除价格变动因素,1~2季度消费增幅仍然在16%以上,比GDP增幅高了9个点。这怎么能说中国的消费增长慢呢?今年1~9月份,中国的汽车销售高达966万辆,居全世界汽车消费第一位。中国现在的楼市在大幅度反弹,销量增幅高达35%以上。一个楼市、一个车市,两大耐用消费品有这么大幅度的反弹,怎么能说中国消费增长乏力,中国老百姓不愿意花钱,中国消费不足呢?
第二个误区,中国的这一轮投资过多偏向基础设施,一个通俗的说法就是“铁公基”――铁路、公路、基建。中国4万亿元政策投资中,只有1.18万亿元是中央预算投资,剩下的两三万亿元是地方投资和社会投资,也就是说4万亿元不都是中央投入的。同时,这两年4万亿元投资中大量的投入不是基础设施,而是住房,低收入群体根本没有钱买房子,只有政府投资,然后再低价租给他们,让他们变成住房消费。这种保障性住房在性质上不属于投资,而是居民的消费。另外,还有很大部分投入到生态建设、水利工程、环境治理建设方面。还有一部分投资是投向新能源、节能减排技术,这部分投资我认为越多越好。再有,我们的城市化也在加速阶段,城市化只有46%-47%,而现代化国家的城市化应该达到70%以上。国家需要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这个过程必然带来大量的投资。中国正处在这样一个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到2030年都不会结束。因此,投资率高不是我们想压下来就能压下来的,它就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第三个误区,中国的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出口,这是中国经济失衡的重要原因。这个说法似是而非。我告诉大家几个数字,2005年到2007年这三年,中国的经济增速高达10%以上。这三年我们的净出口对当年经济增长拉动2.2%~2.7%,剩下的八九个点,是中国的投资和消费两大内需拉动的。这证明,中国的消费并不低,老百姓消费并不少,增长并不慢。2001年是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中国遭遇冲击的第三年,我们经济增速达到8.3%。当时的净出口贡献是-0.1,这8.3%是谁拉动的?投资和消费。这样看,中国这么多年来高速增长不是出口为主拉动的,而是两大内需拉动的。但我们仍要努力稳定外需积极扩大外需,使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能协调地对经济增长作出贡献。
(摘自11月2日《北京日报》)
【关键词】和谐社会经济发展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如何看待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是一个重要问题。和谐社会作为多方面、多层次与广范围的系统工程,无疑需要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多方面的协调、和谐与深入发展。要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必须以经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为基点,妥善协调好经济社会结构变动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各方面的社会矛盾,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一个长期稳定和谐的环境。构建和谐社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而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证,二者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
一、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更好的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和谐的社会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它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进而推动经济建设更快更好地发展。
(一)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从经济发展来看,随着经济总量增加,由短缺经济转向相对过剩经济,经济发展从最大限度地增加供给,转向更大程度地满足需求,着力于实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和谐发展。从社会基础来看,由于个人财富的增加和私人财产的形成,并且受到法律制度的有效保护,以财产为基础的社会诉求更倾向于经济稳定与社会和谐。要真正实现和谐,必须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生产决定分配与消费。发展是硬道理,这是的最基本原理。
(二)社会和谐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
如果社会不和谐,人们就会感到不公平,就会产生不满情绪,社会就不会安定。显然,和谐社会是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社会的秩序才可能稳定。也只有在社会稳定的基础上,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才可能得到发展。人与社会是相辅相成的,和谐社会是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因此要想继续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着手解决经济社会不和谐问题,想方设法协调各种社会矛盾,平衡利益关系。
二、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解决经济发展的对策
构建和谐社会应从经济发展和谐入手,要协调内部各个方面的关系,使得彼此要相应适应,相互促进,经济发展进程要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一)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目前,我国虽初步建立起了市场经济体制,但在很多方面还不完善、不规范,市场经济体制公平、公正的效用没有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近年来我国社会中不断出现的假冒伪劣产品,对公有财产的掠夺和侵占,地方保护主义的盛行、权力参与分配、既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扭曲了资源的配置,也加大了社会不和谐的因素。
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首先,必须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严厉打击各种地方保护主义,加强商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流通,使各地区的市场主体在公平的环境下充分自由的竞争,以发展本地区经济,缩小区域间的差距。其次,必须尽快完善市场价格机制,取消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以缩小城乡差距;促使上下游产业间产品形成合理的交换价格,以缩小上下游产业间的收入差距;对垄断行业征收垄断利润税,并逐步放开竞争,以缩小行业收入差距。最后,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严格依法行事,保证市场主体在参与市场竞争过程中的起点公平和过程的规则公平。
(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条主线,也是构建和谐社会重中之重的任务。加快经济结构调整,首先,要协调产业发展的关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强农业基础,重视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加快发展现现代服务业,改造提高传统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其次,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再次,要通过资产重组,着力培育和发展一批竞争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著名品牌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增强关键行业和领域的控制力,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
(三)建立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制度
和谐社会必须确定按贡献分配的基本原则,在生产劳动领域要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既要保证不同性质的劳动投入得到不同的报酬,又要保证同工同酬。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职工的收入分配,应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的收入,要确保各地政府制定的最低工资线得到执行。在国民收入再分配环节,调整不同阶层的利益结构,调节好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鼓励勤劳致富,保护投资者以及高级人才的合法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促进各收入阶层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在收入调节方面,加强和规范国家对企业的税收征管,尽可能减少企业偷税、漏税现象;限制垄断行业过高收入;建立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建立健全公共财政制度,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支持和扶助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众;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实现税负公平,对高收入者应实行重点监控。如果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社会改革举措使某些群体的利益受到损害,要制定合理的补偿原则,确保每个主体在追求自己利益的时候,不损害其他主体的利益,特别不能以牺牲弱势群体的利益来维护强势群体的利益。
综合上述,构建和谐社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而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证,二者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更好的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水利工程; 移民经济; 发展规划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145-002
经济发展规划是水利工程移民系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移民生存和发展的重大课题,是移民得以妥善安置、生产生活水平得以恢复和逐步提高的基础。水利工程移民系统经济发展规划基于特定环境,以特定任务为取向,涵盖自然和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的融合,因此是一个包含诸多可控和不可控因素的复杂系统工程。从空间和世间维度上看,规划的对象和区域也会随着时间的递延而不断变化。这个特定的动态经济系统的研究,目前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对规划原则、规划内容、规划目标进行较为系统的探讨。
一、水利工程移民经济发展规划原则
水利工程移民系统经济发展规划的原则是必须满足水利工程移民系统总体规划的原则与要求,力求反映移民系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
1.以开发利用当地资源为原则
人类生存与发展总是依赖于环境。虽然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进步,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以来的环境从形式到内容都在不停的演进过程中,但依靠自然环境生活是不可改变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觉地控制人类自己的活动和合理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依托。因为地理位置的差异,交通、信息、流通市场等条件的不同,各个地区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的类型、开发潜力和生产价值等都有可能千差万别。同时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过程中,还必须具备一套相适应的技术、资金、人才、信息、市场等配套措施。因此必须科学地研究开发目的地各种资源的优劣,根据当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因地制宜,确定开发的重点,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2.以农业为基础,适当发展二、三产业的原则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经济稳定、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离不开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水利工程移民系统经济发展,必须遵循以农业为基础,适当发展二、三产业的原则,这是因为:(1)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农业国家,现阶段还不可能走农村移民大批进入城市务工安置的道路,而必须加强农业基础,在乡村中发展工副业,搞多种经营,发展库区经济;(2)水利工程移民绝大多数是农业人口,移民的生产技能主要还是农业生产技能。移民劳动力素质、人才、信息、技术装备、经营管理水平以及市场等,难以满足大批兴办工业企业的要求,相应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受到限制;(3)目前我国土地集约化经营不足,生产规模小而窄,经济效益低,农业还有发展潜力,可以走集约化经营之路;(4)立足于农业,加强农业基础,可为发展二、三产业创造良好条件。适当发展二、三产业并使之成为移民致富的重要经济收入来源。
3.移民经济系统发展与所在区域规划协调发展的原则
移民安置区经济发展的目标、水平、结构、途径、流通、市场等都离不开所处区域的经济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移民系统经济发展规划要与所在区域规划协调一致,利用所处区域的市场、技术、信息等,发展其自身经济,加快移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恢复与提高。
4.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协调发展的原则
移民系统的经济发展必须综合考虑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注重三大效益的协调发展。这是因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先决条件。移民安置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是一个互相适应又相互对立的整体,解决得当就可以促进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共同协调的整体发展;解决不得力,就会对安置区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和恶化,最终对移民的生存发展造成不可恢复的严重后果。因此,对于水利工程移民系统经济的规划发展,一定要注重开发与保护并举,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科学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资源储备,不断更新其储备恢复能力,使得社会、经济、环境三大效益都能得到共同发展。
二、水利工程移民系统经济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
1.农业生产发展规划
农业生产发展规划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果业、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规划,确定各产业结构、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生产发展规模与策略,主要生产项目的分析、论证和评价。
2.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规划
包括市场分析与预测,评价与选择移民企业的管理、组织模式等。
3.自然资源管理开发的综合规划
包括各类资源(水、水能、矿产、土地、土特产品等)合理开发方式、开发规模、开发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及其环境保护。
4.水利工程移民安置区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主要确定水利工程移民安置区社会经济发展总体目标、产业合理布局、社会经济的发展策略、资源的合理开发、配置与保护。
三、经济发展规划目标
1.水利工程移民经济发展规划目标的设定
水利工程移民经济系统发展规划的目标,是确定水利工程移民经济系统发展的规模、模式、策略的依据。从理论与实践看,水利工程移民系统经济发展规划目标的确定是一项困难的工作。目标定得低,移民群众无法接受,安置问题难以妥善解决;目标定得高,则不利于开发利用水资源,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整体效益的发挥。根据有关水利工程移民安置的国家法律、法规与方针政策、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与要求,通过移民系统经济发展的真实案例,可以将移民系统经济发展规划的基本目标概括为:(1)移民搬迁后的生产生活水平不低于安置区当地居民的平均水平,或搬迁移民在搬迁年份的前、后年份生产生活水平基本保持不降低;(2)移民生产生活发展的速度,与安置目的地当地居民的平均发展速度相当。其中第(1)条基本目标是防止移民在比较短的时间内生产生活水平发生大幅度降低,保证移民安置区的安定。移民系统的发展最终总是要与所在区域经济系统融为一体。因此,第(2)条基本目标是保证移民系统纳入所在安置区目的地所在地区经济系统的发展,缩短移民系统消失的时间,防止移民与当地居民的差距越拉越大。
在具体实践中,测度水利工程移民经济发展规划基本目标的主要指标包括:(1)人均粮食占有量。它是水利工程移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移民的基本生活保障的需要。(2)人均年纯收入。它是测度移民生活水平质量高低的主要指标。(3)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它是反映移民经济发展规模与水平的一个重要统计指标。(4)移民经济发展增速。它是反映移民经济增长的速度,可以用以预测与评价移民经济发展的趋势。(5)其它指标。包括人均资源占有量,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卫生、教育、科技水平,环境质量,人口自然增长率等,这些也都是评价移民生产生活水平经常使用的指标。
2.水利工程移民经济规划制定的影响因素
确定水利工程移民系统经济发展规划的目标水平时,主要考虑的问题是:
(1)时间问题。目标与时间相对应才能动态地反映移民系统经济发展水平。制定的目标要尽量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这样利于解决水利工程移民问题。时间是各种指标的重要影响因素。水利工程移民系统应在国家财力、物力扶持的可能条件下,争取速度,尽可能缩短实现目标的时间。
(2)投资问题。水利工程移民系统经济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资金投入是前提条件。资金的运用须与国家政策、科技发展相统一,考虑资金投入的规模与效益,提高资金使用的周转速度,重视资金的时间价值,用辩证的观点和动态的观点确定资金的投入规模。
(3)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是水利工程移民系统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同时也是移民安置区经济发展规划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因此,规划目标的制定,必须考虑社会、经济、环境三者利益的相互协调。
基金资助: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一般项目(编号:2012RKB01182);山东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科技计划(编号:2011YK063)
参考文献:
[1]黎强.探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J]企业技术开发,2011,30(9):43-44
__县作为__重要的经济大县,要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步伐,实现“工业立县、进入全省经济实力十强县”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筑县域经济发展的人才优势,以人才的跨越式发展保证和促进全县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一、提高思想认识,树立人才兴业理念,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要树立三种新理念:一是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新理念。总书记曾明确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由此确立了人才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对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从战略的高度,深化对人才价值的认识,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二是树立人才兴业的新理念。__县地处湘鄂两省交界,区位优势不明显,经济基础相对薄弱,要在这一基础上加快经济发展,全县群众实现全面小康,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采取更及时、更扎实、更有效的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措施,提高[:请记住我站域名/]各类人才的地位和待遇,以事业吸引人才,以感情凝聚人才,以必要的待遇稳定人才。三是树立“人才就是竞争力”的新理念。区域经济发展,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谁占据了人才优势,谁就拥有了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目前困扰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才资源严重不足、整体素质不高、分布不合理。抓好人才结构的调整优化,采取招揽、培养众多的人才是确保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对此,要进一步树立“人才就是竞争力”的正确思想,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多做贡献。
二、建立健全制度,完善人才工作机制,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制度保证。一是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建立县人才工作协调小组例会制度。做好人才工作,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必须坚持县委的集中统一领导。县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定期召开例会要形成制度,切实把握人才工作的主动权。二是注重改进工作方法,建立相关职能部门跟踪督导制度。搞好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努力增强工作合力,以形成齐抓共管、齐头并进的工作格局。三是立足深挖人才潜力,建立人才工作奖惩激励制度。挖掘各方面人才的潜力,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建立完善人才工作及人才自身发挥作用的奖惩激励机制。鉴于__县人才总量不足、素质偏低,尤其是高技术人才严重短缺的实际情况,可逐步建立完善“人才功臣奖”制度和“科技进步特殊贡献奖”制度,注重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对在培养、吸引、使用人才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工作者和在学习、钻研、推广科技方面做出较大贡献的科技工作者进行公开表彰奖励,以推动全县人才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三、构建创业平台,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持。一是构建事业平台,为各类人才充分施展才干提供用武之地。要聚集、吸引人才,就必须在打造事业平台、优化发展环境上下功夫,使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__县是内地农业县,经济待遇比不上发达地区,在“感情留人”上受到很大限制。要立足于促进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做到不仅用好的项目吸引资金,更注重用好的项目招揽人才;要有针对性地抓紧吸引、调配和补充一批紧缺人才和重点人才,同时集中部分资金认真抓好县工业园区配套人才工程建设,使创新型人才能够得到支持,创业型人才能够获得成功。二是构建流动平台,为各类人才脱颖而出提供良好机遇。要针对__县基础薄弱加快发展任重道远的实际加强人才工作。更要遵循人才市场规律,创新人才流动机制,不拘行业用人,破除人才单位所有、部门所有、地区所有,取消人才流动中的各种不合理限制,要变“单位人”为“社会人”,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三是构建服务平台,为各类人才发挥潜能提供后勤保障。要牢固树立为各类人才搞好后勤服务的观念,想方设法优化人才服务环境,提高人才工作竞争力。县乡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人才之友”,人事部门要将自身建设成为“人才之家”。
关键词:中国经济发展;批判性思考;思维范式;特征化事实一、为什么要研究中国经济发展?
为什么要研究中国经济发展,其实不是一个可以直截了当予以回答的问题。当然最重要的是因为中国经济值得关心,即使不是研究经济问题的,作为中国人,所有个人所关心的问题最终都会落脚到中国经济。另外,明白中国经济发展改革的历程,甚至它的历史,懂得用什么样的理论框架、思维框架去看待中国经济,本身是一种训练。除了我们是中国人,自然关心中国发展现象和经济前景之外,还有以下几方面的理由。
我们首先思考一下什么是理论。理论不可能脱离实际,理论脱离实际也就没有意义了,就像是屠龙之技,只能束之高阁。理论为什么有用,是因为理论对现实做了一种抽象。有人会问,现实是实际存在的,直接观察现实即可,为什么要抽象为理论?一方面,描述现实不可能穷尽所有实际事物,必须把它加以裁剪、抽象,浓缩在更小一点的框架内,这样我们的大脑才能够处理。另一方面,尽管可以观察横向现实,但不能观察到所有现象,也可能受假象迷惑,得到错误的结果。
其次,通过历史即别人的文献可以观察纵向现实,但这些文献可能是错的。而且历史记录可以是客观的,但大多数情况下却往往是主观的,诸如“为尊者讳”、“为贤者讳”,涉及重要人物时会进行粉饰,因此任何历史都不会绝对客观。即使历史记载可能是真实的,但也不一定是具有代表性的。需要抽象的理论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历史,尽管文献不一定正确,但是有了理论框架、思维方式可以重新反读文献,利用现有文献,而不是受它的影响。
最后,未来是观察不到的,那么如何预测未来呢?需要抽象的理论理解过去和认识当前,然后才能预见未来,只有按照理论逻辑想象看不见的未来,才可能是正确的。真正认识历史发展规律,以古鉴今、洞悉未来、见微知著、高屋建瓴,需要学会创造性思维,特别是批评性思维,甚至有时需要另类的思维。其中最重要的则是掌握理论的抽象性质。经济学家这种洞悉力的最好例子,是凯恩斯出名之作《和平的代价》。1919年,凯恩斯曾经作为顾问参加旨在惩罚作为战败国的德国的巴黎和会。在政治家们全力以赴要德国赔款的时候,凯恩斯匠心独具地看到过度沉重的赔款负担,终究要压垮德国,并预见到这会成为未来的战争灾难的种子。他的建议并没有被政治家们接受,但是后来希特勒发动罪恶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证明了他的远见卓识。“二战”之后,美国一改以往要求赔款的做法,实施了著名的“马歇尔计划”,无疑是凯恩斯思想的开花结果(阿兰·曼,2009,第七章)[1]。
我们再来看什么是中国的经济发展经验。讨论中国的发展经验,首先固然是因为我们在世界发展谱系的后端,拥有计划经济的所有弊端,具有经历了二元经济的所有发展中国家的特征,在经历30余年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迅速地改变了面貌,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一个成功的经验。特别是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做法上,既否定了计划经济下传统的发展战略,也没有照搬新古典主义、新自由主义、华盛顿共识,好像创造了中国独特的模式,这些都是研究中国问题的理由,但这还不是全部理由。
重要的是,中国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浓缩历史经验,并抽象成经济理论。中国经验的优势就在于,它自身已经做了抽象。如刘易斯讲二元经济理论,也就是说很多发展中国家具有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特征,经历二元经济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的后期发生了称为转折点的变化,后来也有人称之为转折时期,一般认为,这是发展中国家的特征。那么西方国家有没有呢?这个问题非常值得研究,刘易斯在提出二元经济理论特征时用了很多欧美早期经济发展的经验,但是从来没有人说西方国家也有二元经济理论。我认为,任何国家的发展过程进行抽象之后,都是共性多于个性。为什么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的对象是发展中国家,运用其理论的也是发展中国家,原因就在于早期欧美国家的二元经济发展历程是匀质的、渐变的,每个特殊时期不具有典型的结构性特征,结构演变在非常长的过程中形成。而发展中国家的结果是非均衡的、异质的,拥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的发展过程。
经济学家一直把有没有“二元经济”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历程的不同,其实我个人认为根本不同在于发达国家本身具有很多、很大的波动,但由于早期发展历程太长,以至于最后看不出阶段变化。即是说,时间太长把所有的区别与特征都拉平了。
中国经验不仅像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浓缩了发达国家早期的发展历程,而且中国的发展比一般发展中国家更浓缩,浓缩的结果就是把所有特定时期的特征———转折时期的特征,各种阶段性的特征更加清晰地展示出来。
因此,中国的发展经验把其他国家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发展历程浓缩到几十年中,这样中国经验本身已经做了足够的抽象,研究这个抽象过程有助于再作进一步的抽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正如弗里德曼所讲,谁把中国的发展和改革说清楚,谁就应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看上去这话跟没说一样,因为无法定义是否说清楚了。我想他是说,一般而言,中国是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国家,人口最多,既是计划经济的受害者,又是不发达的受害者,经济学既要研究发展现象,又要研究转轨现象,然而这么重要的两个现象在中国同时出现,如果说清了,那么理论上一定有创新,因此应该获得诺贝尔奖。
人事考试在我国已经有很长时间的发展,并且为我国的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选拔了大量优秀人才,为我国的人力资源经济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于企业的正常运行而言,发挥主要作用的就是人才,所以企业的日常管理就是对人才的管理。人力资源经济的开发,实际上就是让企业的人力资源发挥最大效用,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并让人才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而在现代社会中,人才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趋于公平、公正、公开,所有的优秀人才都能得到同样的机会去展现自己的才能。而人事考试就是让人才展现其才能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能够让更多的企业认识到人才的优点,从而与人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所以,加强对人事考试在开发人力资源经济中的作用和发展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人事考试概述
人事考试与其它考试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因为考试的目的都是为了快速而准确的检测出人才的知识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是现代社会对人才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有效方式。在我国,人事考试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开展国家中央行政机关公务员的录用考试,并具体实施有社会保障部和人力资源组织的统一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以及专业人员的从业资格考试和专业人员职称评定考试等。同时,人事考试中心还要完成对资格考试题目的拟定,并完成考务的组织管理和地方考试工作的协调安排。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力资源逐渐呈现出多样性和更强的专业性,人事考试的重要性也因此而不断提升。因为人事考试能够给予这些专业人才更多公平竞争的机会,并且让其了解行业人才的发展现状,从而让人才能够在其发展道路上更加全面地成长。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数量地不断增加,让人才的就业压力也不断增加,导致很多人才不能获得充分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所以,只有通过人事考试,让人才的能力得到广泛认可,才能促进人才的就业以及自身价值的实现。
三、人事考试在开发人力资源经济中的作用
1.人事考试是开发人力资源经济的重要途径
对于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而言,人事考试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时,人事考试对于企业开展人力资源经济相关工作也很重要。通过人事考试,能够帮助企业识别其需要的优秀人才,从而完成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同时,人事考试能够对企业的人才起到激励作用,让人才在企业内部的竞争中不断学习先进的技能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让企业的人力资源得到较好的发展,从而为企业的正常发展提供必要的动力。在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经济开发的过程中,组织人事考试是企业的基本职责,也是企业开发人力资源经济的必然途径,所以企业人力资源经济开发对人事考试有很强的依赖性。
(1)人事考试能够帮助企业挖掘新的人才。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部分人在学校接受系统教育,然后在社会实践中他们逐渐成为专业技能水平较高的人才,但是这些人才在社会中的价值完全取决于是否有人能够发现他们,并给予其足够的发展空间。在这些人才都不被发现的情况下,对于国家和企业而言都将是一种巨大的损失。所以,在企业正常运行的过程中,要抱着求贤若渴的态度通过各种方式去发现人才,让企业人力资源储备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同时,在企业挖掘到人才之后,能够为人才提供更多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让人才为社会经济的增长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而企业要实现达到这样的目的,就必须要将人事考试作为主要的手段,从而能全面挖掘社会中的优秀人才。
(2)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和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在进行人力资源经济开发的过程中,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还要对人才本身的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了解人才具有的独特技能和优点,然后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其岗位进行合理地安排,这样才能让人才在企业工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长处,实现自身价值的突破。这就说明在尽心人力资源经济开发的过程中,对人才进行科学合理的使用才是关键,而人事考试就能让人才的优点得以展现,并有针对性地完成对人才的安排。在进行人事考试命题的过程中,人力资源经济中心需要全面掌握企业的岗位要求,然后根据企业具体岗位对人才的要求进行题目的选择和拟定,并完成对考试标准的制定,最终根据考试结果完成对人才的选拔。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仅能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还能让人才的专业培养更加有效。
2.人事考试是企业合理利用人力资源的重要举措
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让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要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就必须要加强对企业的管理。而对于企业而言,其管理工作的本质就是完成对人的管理。所以企业必须要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与使用,从而保证企业的发展拥有足够的动力。企业中对人才进行培养的是人力资源经济中心,所以其工作人员必须要在挑选人才的时候对人才进行全面的分析,并根据基本情况预测人力资源的综合情况。而通过人事考试就能帮助人力资源经济中心完成这样的任务,同时还能根据人事考试的成绩对在职员工的工作能力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为在职员工的晋升和奖惩提供必要的基础依据。
(1)有助于企业合理利用人才。对于企业而言,在职员工是企业运行过程中的主要力量,并且在职员工都有获得企业关注的心理,希望企业能给予其更多的发展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员工拥有足够的工作积极性。但是对于企业而言,如何合理任用在职员工就是其对在职员工进行管理的主要问题,而通过人事考试就能让企业达到对在职员工合理任用的目的。对于企业而言,在人力资源经济中心的组织下,可以对企业在职员工进行人事考试,这样不仅能让员工在备考阶段积极了解行业的专业技能知识,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还能让在职员工的整体水平在考试中得到体现,从而帮助企业完成对人员结构的调整,达到人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另外,通过人事考试还能让优秀员工的能力得到证明,并且让企业中浑水摸鱼的员工被暴露出来,帮助企业清除了对企业发展没有实际贡献的员工,从而促进企业生产力的提升。
(2)有助于企业贯彻按劳分配制度。对于员工而言,其最关注的就是企业能给自己带来的利益,或是企业能为其发展提供的条件。而在开展人事考试的基础上,企业可以科学合理地判断企业中的优秀员工,并对这些员工给予相应的奖励。而对于人事考试中成绩较差的员工,企业要给予相应的惩罚,这样能够让企业的员工感受到企业对按劳分配制度的深入贯彻。而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按劳分配早已成为人们工作中的基础性原则,也是社会公认的劳动成果评价方式,其具有较强的公平公正性。而在通过人事考试落实按劳分配制度的过程中,能够让企业在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激发,并且让其的责任心得到加强,从而认真落实其在企业中的任务和责任。而且企业会根据每个员工的实际付出与取得的成果,对其薪酬进行计算,从而保证其在付出相应劳动的时候能得到相对等量的酬劳。所以对于企业的正常运行而言,人事考试能够帮助企业有效贯彻按劳分配的制度,从而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
四、人事考试在竞争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在我国发展速度不断提升的过程中,社会中的人事考试机构数量越来越多,并且很多企业也将自身的人事考试委托给这些人事考试机构完成。但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让人事考试机构之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所以其生存压力也越来越大。其中不仅是国内的考试机构数量不断增加,很多行政部门都在设立考试机构,导致社会上的人事考试机构生存环境逐渐变得复杂。另外,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市场中逐渐出现一些外国考试机构,并且这些进驻国内的考试机构一般有用先进的理念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且在资金上有很大的优势,给国内人事考试机构的生存带来很大的影响。而在行政手段控制下的人事考试不具备灵活多变的经营套路,也没有足够的社会竞争适应能力,在面临外来考试机构的威胁时,其往往很难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导致国内的考试机构很难获得发展的机会。
1.利用精品的强化创造优质品牌
根据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企业之间的竞争一般是产品质量的竞争,只有在产品质量得到保障的情况下,才能打造企业的品牌,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这就需要考试机构在开展日常运营的过程中强化考试管理,以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让所有考试人员都能得到相同的待遇,并且加强对考试的监督,严肃考风考纪。那么,首先就需要考试机构管理人员从思想上深刻认识考风考纪问题,保证所有工作人员对严肃考风考纪有足够的认识;其次要加强对人事考试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从法律上对考试机构进行约束;第三要建立健全考试监督机制,保证考生在考试期间的公平公正原则落到实处;最后要严肃处理考试中的违规行为,对作弊、替考等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2.实现现代化的考试管理
在开展人事考试的过程中,要将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工具和方法应用到其中,从而在提升考试工作效率的同时完成对考试工作的全面管理。其中首先就是通过对计算机技术的引进,保证考场安排的科学合理,避免人为改变考场的编排;其次要采用先进的识别系统对考生进行识别,其中要在考生的基本信息和人脸图像一致的情况下,才能让考生进入考场,并在准考证上添加防伪印记,避免出现准考证作假的情况出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考试机构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确保人事考试的正常运行。
3.以人为本发展考试事业
对于考试机构而言,以人为本就是要建立专业的工作队伍。所以在考试机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引进和管理,通过对在职人员的定期培训与专业人才的不断引进,来保证工作人员专业技能水平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并且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大的优势。
关键词:人力资源;企业;经济发展;主要因素;措施
人力资源和企业的经营计划、成本预算、产品研发以及产品销售等都是企业的主要基本职能战略,国家一直强调人力资源是经济建设的第一资源,也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始终应该注重的问题,只有重视人力资源对企业的重要性,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企业才会在市场经济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一、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人才是企业之间竞争的主要内容,也是竞争的核心力量,人力资源是企业各项资源中最为关键、也是最为宝贵的一项资源。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创造性和知识能力,人才的作用是使企业不断取得进步,只有具备高质量的人才队伍,企业在技术方面才会取得创新,企业才会取得更快、更全面的发展。可以说,人力资源是影响企业经济发展的直接因素,也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
在21世纪的今天,人才的作用将更加明显,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而且其能够大大促进企业经济增长的速度,使企业走向更大、更强的发展。因为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可以优化企业的人力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价值,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明确企业上下人员工作的内容和范围,提高其工作的效率和责任心,从而使企业取得不断发展。
二、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健全。在实际中,由于人力资源管理没有得到部分企业的重视,企业内部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对人才进行聘用以及管理的机制,使得企业吸纳人才的能力不足,人才在企业中不被重视导致人才流失,这种制度上的不完善对企业的人力资源建设有着巨大的影响。
2.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随着企业发展的壮大,部分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没有与时俱进的意识,忽视对企业员工的再教育工作,使得企业文化和运行机制发展滞后,企业员工的文化素质不能紧跟时代步伐,这一系列的因素使得企业运行的效率低下,严重不适于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企业经济出现负增长也是常象。
3.人力资源建设力度不够。由于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许多企业在人力资源建设上的投入不够,主要表现在:企业只注重眼前的利益,没有长远的眼光,在人才建设上不愿投入资金,不懂得体恤员工,忽视人才的作用,这必然导致企业对人才的吸纳力度有限,经济发展落后。
三、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措施
1.加强人才的聘用。在引进人才的过程中,企业应尽量人性化,为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使人才对企业有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这样不仅可以使人才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且有助于提高其以后工作的积极性;另外,企业在聘用人才时,还应注重市场的大环境,摸清人才的真正需要,积极地采用灵活的策略,扩大人才引入的范围,这样不仅增加了企业的人才力量,对人才保持较高的吸引力也是企业的一个品牌文化,这对企业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加强人才培训体系的建立。企业员工的个人素质和能力与企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一切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企业应重视对员工进行再教育、再学习的机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因此,企业内部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首先,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和需求,制定出人才培养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设立具体的人才培训课程,人才培训要以个人素质、业务能力和责任感等为基本内容,并结合市场发展随时作出变更,这样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可以有效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的质量。
其次,对员工进行培训,要讲究分层、分别对待,要和员工的职务级别和工作内容紧密相连。对企业高层人员,应注重对其战略眼光的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要通过绩效考核与测评对培训效果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及时改变培训策略;对中层和基层人员的培训,应将培训重点放在对其业务能力和责任心进行培养之上,持续不断的提升其业务能力,这样有助于员工充分发挥个人价值,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3.重视企业文化的建立。企业的文化氛围对员工的日常工作有着直接的影响,现代企业应建立以人为本的文化,最大限度地增加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在管理方面,做到尊重员工、理解员工,这样不仅可以使企业留住人才,而且可以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在制度建立上,企业应注重员工权力与义务的统一,在制定约束员工行为和规定员工义务的同时,也应注重员工劳动报酬和福利的改善,尽量不要制定出一些机械的、非人性化的规章制度,始终将员工利益放在首位。
四、结束语
总之,以人为本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人力资源是影响企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企业应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手段,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到企业的日常运行之中,靠“人”的力量使企业在未来竞争中始终保持着经济增长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金怀玉;焦立新.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1).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 产业转移 产业结构 人文
一、青海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产业结构变动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陆续采取一系列具体运行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出台了一系列吸引外资和东部省区到西部投资的优惠政策,西部各省区地方政府也纷纷对过去的政策法规进行清理,积极地对政策环境进行优化,使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环境得到大大的改善,一些外资企业也纷纷表现出对百部开发的浓厚兴趣,东部各地也正在积极酝酿并筹措参与西部开发,为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是西部的开发还是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青海整个地区对于经济活动的认识不完整,导致在产业发展的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主人翁意识不强,导致产业发展过程中趋利性较为突出。市场经济是不同于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的一种经济体制模式,是以利益最大化为驱动力,通过供求、价格、竞争等市场机制配置社会资源和引导社会经济的经济体制模式。它在本质上是一种求利性经济,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市场经济的内在动力机制。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很容易使人们过分关注自己眼前的、局部的经济利益,那些能够带来直接经济利益的部门和行业就会因此而受到足够的重视,获得充足的社会资源,加快自身发展。由于青海长期以来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要形态,人们对市场经济观念还很薄弱。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本能的“趋利性”造成人们更重视短期效益,而忽略了产业整体协调发展的中长期战略目标。趋利性的突出表现就是是的国家投放的战略资源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造成产业空心化现象严重,对资源是一种浪费。从长期来看也不利于当地的产业发展。
(2)资源依赖症限制了其它产业发展。西部地区一直被认为是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有过度依赖资源的危险。现已发现各类矿产123种,探明储量的有97种。在全国的总储量中,有51种的储量居前10位,11种居首位。已经国家审定上储量表的矿产有70多余种,保有储量的潜在价值达81200亿元。其中,具突出优势的有:盐湖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金属和黄金资源。资源丰富是优点,但是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些弊病。一方面,青海历年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一般都会大打“资源牌”。另一方面,进入西部地区的东部资本和产业实体,很多都看中西部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西部地区经济的自然资源依存特征会越来越突出。这些都说明资源在青海的经济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这些经济活动反过来有进一步强化了资源的主体性。使得青海的经济发展患上了资源依赖症,一旦离开资源经济活动就没法开展。由于资源是战略性商品,受国家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3)市场意识薄弱。在发展包括第三产业在内的其它产业时,优秀的、以市场为导向的管理人员和市场营销人员严重缺乏。资源主导型经济衍生的缺点之一就是在经济活动中,人们的市场意识薄弱。因为能源本身出于供求关系中有利位置,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生意找上门,所以,造成人们的市场意识薄弱。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成长经验表明,市场营销观念的转变和贯彻是经济成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之一,其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市场营销。因为,高质量的产品并不保证必胜的优势。没有思想上的创新,而只是寻求政府的优惠政策,不在竞争中谋发展,不仅发展不起来反而还非常严重地制约青海的经济的发展。
二、全面发展青海经济的对策分析
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资源开发,产业升级等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加强政策引导,对政策的实施要进行有效的监管。不仅要资助符合国家发展方针的项目,同时要对这些项目进行有效的监管和引导。要重视培育西部地区自身的“造血机能”和市场竞争力,避免激励不足和过度的依赖倾向。当前对于西部各省最重要的不只是优惠政策,而是要从长远出发,创造性地研究和运用好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
(2)观念创新。要有自力更生的发展观念。市场应发挥积极作用,无论是竞争性项目,还是基础性项目,政府要尽可能的制定相应的投资引导政策,为市场主体提供政策与制度环境优劣的信息。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鼓励和发掘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要有开放的发展观念,敢于和善于运用一切先进的思维方式、管理经验、投融资政策。
(3)改变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于丰富的矿产资源要努力实现产业的集团式、协调发展。产业集聚对产业资本、技术和劳动力有组织地集中,有助于增强西部地区竞争优势。
三、结论
目前,西部整体上还处于初期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必须不遗余力的加强气文化建设,提高人员的思想文化水平,大力发展以旅游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发展具有西部特色和比较优势的旅游业、加工业以及资源型产业。
参考文献:
[1]丁生喜,张宏岩,王晓鹏.青海省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J].经济地理,2005.
[2]王文长.西部特色经济开发[M].民族出版社,2006.
[3]张唯.产业结构调整、所有制改革与我国西部经济的发展战略[J].甘肃农业,2008.
关键词:人口结构;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出生人口性别比差;人口分布
引言
南阳市是河南省面积最大、人口第二的农业大市,长期以来,人口问题一直是党委和政府最为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认真研究分析人口结构现状和趋势,剖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对于该市控制人口数量、改善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引导人口合理分布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为南阳市经济建设发展创造一个安全、良好的人口环境,改善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实现新时期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1 南阳市人口结构特征
1.1 人口老龄化日益突出
近年来,南阳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渐突出,据2008年河南省人口城镇化抽样调查数据评估推算,2008年南阳市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8.36%,65岁以上老年人达到91.2万人;老年人比重较2000年提高了1.37%,平均每年提高0.17%。受家庭小型化以及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就业影响,“空巢老人”逐年增多,2008年“空巢老人”户占65岁以上老人的家庭户比重为15.3%,其中农村比率达到26.1%;老年人口中高龄化现象明显,2000~2008年期间平均每年增加75岁以上老年人数量为0.76万人以上;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因丧偶、离婚、未婚的单身老人数量增加,比重达到15.4%;相对于城镇,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2008年农村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了8.5%。
1.2 人口性别比失值较大
南阳市作为河南省人口大市,一直存在着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据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南阳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8(以女性为100,下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出生人口性别比高达127,2008年新生人口性别比出现下降,为113.9,到了2010年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3。尽管出现回落局面,且低于全国118的水平,但仍处于高位,其对社会稳定和家庭和谐影响不容忽视。
1.3 人口城乡分布不均衡
南阳人口分布不均衡现象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不同地形间分布不均,据统计,截至2007年底,有超过70%的人口居住在50%的平原地区,而占总面积50%的山区和丘陵居住人口仅30%左右;二是城乡分布不均,2007年全市有33%的人口居住在城镇,而另外67%的人口仍居住在农村,随着城镇化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人口集聚效应增强,2008年居住在城镇的人口比例达到35%,但还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可见,南阳市虽然有着较为便利的城镇化建设人口优势,但城镇建设步伐和经济发展水平却相对不发达,城市承载力相对较弱,这种差距和不足使得南阳市城镇建设如医疗卫生、教育资源和社会保障体系等面临较大压力。
2 人口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1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社会生产力相对不发达、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南阳市人口老龄化提前到来,由此带来了十分严重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保障等问题。人口老龄化会降低经济活动人口比例,加大加重社会抚养负担,增大劳动成本,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能否成功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已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严峻考验。
2.2 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势必导致婚姻挤压问题出现,影响家庭稳定和性别失调人群生活质量,甚至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不利于社会经济繁荣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保持社会自身良性运行因而不得不付出昂贵的经济成本。首先男性群体增多致使男性劳动力就业拥挤而部分岗位短缺女性劳动力,使社会劳工分工变得不合理,由此不能充分发挥职业劳动领域内男女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扬长避短优势,不能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劳动力配置不合理现象又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从而降低社会物质、精神财富;其次,男多女少的性别失衡带来的婚姻挤压等问题导致婚姻物质成本抬高,加重一些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经济负担,可能重蹈买卖婚姻、早婚早育等社会陋习,增加拐卖人口等犯罪行为发生,农村社会生产力受到严重干扰并延迟解决“三农”问题;而且男女比例失调必将加剧性犯罪行为增多以及性病等传染病传播,加重政府治理社会恶劣治安环境经费投入的负担,也会极大的加重传染病患者治疗费用负担及社会用于防治此类疾病的物力和精力。
2.3 人口分布不均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城乡人口分布不均是南阳市面临的特殊问题,大量农村人口的存在增大了人口密集区人口问题的压力,农村剩余劳动力随时可至,为全市外出务工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大量外出农村劳动力在增收的同时,对全市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而另一方面又加重了大量农村人力资源的外流,导致出现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矛盾,许多行政村除了老人、部分妇女和留守儿童外,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很少,势必影响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3 对策
由以上分析可知,南阳市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一旦受到制约,就会影响人口质量的提高,而人口质量低反过来又促使人口数量增长更快,最终导致人口与经济发展的不良循环。因此,要改变这种人口结构模式,必须坚决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老龄化、分布不均等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3.1 充分认识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
人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无不与人口紧密联系在一起。“两种生产”理论指出:人口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作用,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必须相适应。可见,人口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时,就会对经济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人口发展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时,就会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延缓作用。南阳市自上世纪70年代推行计划生育后,减少了人口对土地、粮食、交通、住房等资源的需求,极大缓解了人口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并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红利”期,为当地经济实力的增强发挥了重要基础性作用。
3.2 从制上解决日益突出的人口结构矛盾引起的社会经济问题
不断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施目标管理各项法律、规章、制度,采取各类行之有效的、必须的工作手段和措施,继续坚持、创新、改革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开展,尽可能解决日益突出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流动人口问题等一系列人口安全问题。随着一定时期形势的变化和发展,将工作重点由解决人口问题转移至社会经济的发展创新上。
3.3 合理分布人口促进经济发展
根据南阳市经济发展要求,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有计划、有步骤的促进城镇化建设,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合理分布人口,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支持南阳市发展特色县域经济,扶持重点小城镇建设,改革现行户籍管理制度,使在城镇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人员及其直系亲属自愿办理城镇常住居民户口的享有同城镇居民同等的教育、医疗、社保、就业、住房等待遇;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和承包地流转、退出补偿等制度,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长效机制;加强迁入农民技术知识培训,提高进城农民就业再就业能力,不断完善进城农民就业扶持体系。合理分布人口布局,使劳者有其业、人能尽其力,促进生产较快发展,提高全体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作者单位:河南省南阳市人口和计划生育指导中心)
参考文献
[1]朱云成,陈浩光.试论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人口与经济,1983(1)
关键词:人力资源;经济发展;问题;作用;措施;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5-00-01
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本表现为知识、技术、体能等的综合价值。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的发展对经济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合理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能有效的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知识经济时代下,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源的管理也必须根据知识经济时展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改革创新,以实现适应时展的需要,从而将人力资源发展的效果最大化。
一、人力资源发展存在的问题
人力资源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
(一)人才创造力不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文化生活需求在不断提高,但是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比较落后,高素质人才不多。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主要提倡“以知识创新为源泉,以服务业为载体,以创造经济价值为目标”,大力发展创意产业。但是目前我国培养的人才大多创造能力低下,可替代性很高,对人才的培养处于初级阶段。而且没有合理的对人才进行统筹规划。
(二)教育培训体系落后。与西方发到国家的人力资源开发相比我国的人力资源开发还有很多的不足,首先我国在对人才的教育与培训方面投入力度不够,致使教育培训体系比较落后,跟不经济发展的步伐。我国政府用于教育的经费虽然在逐年增加,但是教育投入占国家GDP的比例却呈下降的趋势。另外我国的教育培训体系不够完善,很难适应高科技时代对具有创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需求。此外人力资源的投入分布不均匀,致使不同地区人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有很大的差别。人力资源的质量影响着经济发展的高低,所以各个地区的发展差异主要是因为劳动者的素质有差异,特别是教育的差异直接影响着人才的素质。
二、人力资源开发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促进技术进步。经济的发展是通过技术的创新推动的,而人力资源开发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人员的文化知识水平以及科学技术水平。人力资源的开发不仅提高了人才的技术能力,而且能使人才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与研究,使他们能够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的进行技术的创新,创造新的价值,以此推动经济的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人才竞争是企业竞争的核心,人力资源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通道,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合理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人才的综合能力素质,促进技术的发展。
(二)提供人才保证。任何地区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支持,离开了人力资源经济发展就是一个空壳。人力资源的开发主要是对人员的培训与教育,提高人才的专业技术能力与综合素质能力,从而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与使用。从经济发展方面来看,知识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者,只要人的技术能力与专业技能提高了,就会促进某个行业的发展进程,此行业又会推动整个经济链条的发展,因此说只有通过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分配,才能提高人才的综合能力素质,才能为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与技术支持。
(三)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运优化。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企业等各部门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地优化升级,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的开发也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以便适应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人力资源的优化升级,使企业的人才分配更加完善、合理。人才能有效的促进产业结构的发展,使经济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中。所以,人力资源的优化升级能够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人力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
(一)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我国的人力资源基数比较大,但是人才质量低下,所以我们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基础上,提高人口的质量。人力资源的来发要注重培养人才的创造力,提高他们的技术创新能力。开展多种形式的人力资源开发手段,使人们树立人力资源开发中深化的概念。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发展在职培训、远距离教学、考察学习、人才沙龙等模式,提倡终身教育与自主学习,从而全面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水平,是人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下对科技创新技术的要求。
(二)加大教育投入。人力资源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培训,我国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培训的投入力度,提高人口受教育水平,提高人才的质量。只有人力资源的质量提高,才能促进经济发展的。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源质量的重要手段,更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东部、中部以及西部地区增加教育投入要注意均匀的原则。另外,我国中、西部地区教育基础比较薄弱,更应该加大投入,以便促进其协调发展。
(三)合理规划人力资源。我国在人力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对其认识不够深刻,应该加强人力资源的统筹规划,在加大人力资源教育投入力度的同时,也要注重其他方面的投入力度,比如:卫生保健方面、信息网络方面等,这些看似与人力资源无关紧要,但是它们在无形之中影响着人力资源的总体发展水平。
四、结束语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合理的人力资源开发能有效的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虽然我国现阶段人力资源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们也在不断的改进,从各个方面提高人力资源的开发。在此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借鉴西方成熟的理论与技术成果,再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努力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从而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兰秀.合理开发人力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J].商场现代化,2007(9):305.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机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教育是根本。在这一时期,农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优秀人才。发展经济是核心,新农村建设关键是新农村经济的建设,就离不开大量了解农村、熟悉农村的高级应用型经济人才。因此,为农村培养高素质的经济人才,建立适合新农村建设发展的经济人才培养机制,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要求和首要任务。
一、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要求
农村人力资源是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全面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农村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因此,为农村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要求和首要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特别是能够带动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实用型经济人才。从人力资本的角度出发,可以将人力资本划分为经营型人力资本、研发型人力资本和技能型人力资本。从目前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还处于处级阶段,新农村建设急需大量的技能型人力资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经济的建设和繁荣,而农村经济的发展就要依赖大量的了解农村、熟悉农村的高级应用型经济专门人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教育是根本。在这一时期,农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高等教育为其输送大量的具备扎实的经济理论知识、过硬的实践业务技能、较强的计算机基础、熟悉农村和农村产业机构、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财务知识和企业经济管理知识的复合型经济应用型人才。而在我国农村现有的经济人才结构中,人员学历层次偏低,专业人员相对偏少,高层次应用型经济专业人才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
二、构建适合新农村建设发展的经济人才培养机制
所谓人才培养机制,可以理解为人才培养过程中一种带规律性的运行方式,设计各教育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制约关系及功能发挥。一定的人才培养机制,一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体制决定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大形势下,高校已经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实体,学校的人才培养不再是政府的行为,而是社会的需要。高校办什么专业、招多少学生,由学校根据社会的需要自主决定,毕业生的就业也受着人才市场需求的制约。因此,高校的人才培养要依据社会主义农村的实际特征,注重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适应能力的塑造,注重培养贴近农村实际需要并能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的专门人才。新农村建设经济人才的培养,既需要通过完整的学历教育,系统地培养大量的优秀农村经济人才,也需要通过灵活多样的各种方式,针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为新农村建设培训现有的人才,提高现有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培养加上培训,才可以更好地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急需复合型人力资本的现实需求。
(一)针对农村的建设问题,高校要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机制导向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农业已远远超出了传统的“种菜种粮、养猪养鸡”的范畴,而是融合了社会学、经济学、发展学等多方面内容,需要把许多不同专业的知识结合起来才能解决。针对当前农村实用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和分布不合理,加之农村产业效益比较低,导致农村实用人才收入不高、农村实用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等现象,要从思想上正确引导人才服务农村的意识;当前不断崛起的现代化农村,其建设急需一大批拥有专业技术又懂现代经济管理、经营和贸易的人才,服务于农村的专门人才的社会地位也不断的攀升,这就要求高校顺应这一需要,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出新兴有用人才。而且,面对激烈而严峻的就业压力和形势,经济管理类人才将投身其中,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
(二)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高校要改变并确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机制
1、高校对人才的培养定位和模式。根据我国农村社会、经济、教育快速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培养适合新农村建设的新型人才就要抢抓机遇,强化质量意识,创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结合,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位一体”,进行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经济专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积极调整专业结构,通过教学研究,确立适合新农村发展、具有时代特征的办学思路和定位,以持续发展带动教育资源的持续开发、更新和建设,不断强化学科特色和资源优势,为“三农”发展服务。根据新农村社会对经济发展的需求-提出教研课题-开展教学研究-调整培养目标-改革培养模式-修订教学计划-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落实改革措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来培养为“三农”服务的专业性经济类人才。要树立“以教学为基础,以技能培训为推动环节,以科研为发展导向”的教育观,按照产、学、研、企一体化的思路,构建教学-实习-科研一体化的开放式、拓展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实行“乡镇、农村企业与院校”结合的管理运作模式,保证理论功底深厚、实践技能熟悉的经济类发展人才的来源与出路畅通。农村在发展,农村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改变。在新形势下,为促进新农村的经济发展,高校要顺应时代的要求,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或服务。在培养人才工作中,高校可以与乡镇农村建立稳定的关系,通过基层实践基地的建立和运作,吸收实践部门和基层行业人士参与教学工作,以利于加强学校与基层实践部门的联系,让学生在第一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完成一次全面“实训”,并且使需要人才的基层单位将建议和意见反馈给学校。将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教学与生产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出能够真正服务于基层,服务于“三农”,能够学以致用的复合型经济类人才。另外,在学校专业发展过程中要随时根据基层农村发展建设的阶段性进展随时调整专业设置,确保专业设置的定向明确,专业建设的目标清楚,人才培养的特色鲜明,不断地丰富专业内涵,使高校的教育能够符合农村建设发展的需求,培养出的人才是急需的、能用的和好用的。
2、高校对人才的选拔培训。为了更好地面向“三农”,服务于社会和经济发展,仅仅依靠校园内教育培养专业人才是远远不够的。高等学校在现有培养及管理模式上,要进一步向基层延伸,加强非学历教育,完善成人教育培养层次,将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教育相结合,校内办学和校外培训相结合的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多渠道的培养方式。选拔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技术骨干到高校参观深造,通过对口的短期培训,帮助当地工作人员更新知识结构,丰富知识层面,与时俱进地掌握先进的文化信息,以便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通过举办集中性的短期培训班方式,对有基础的在职工作人员和农民骨干进行学习培训;二是组织知识下乡活动,深入到基层,办讲座、发知识读本,解决实际问题;三是鼓励农村基层干部和骨干分子努力求学,勤奋钻研,从实践到理论都能够有所作为,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的素质。
3、鼓励毕业生到新农村发展。长期以来,我国的城乡二元机构使农村成为人才的“洼地”,人才似乎只有从农村到城市的单向流动。面临新农村建设的大好形势,在当前大学教育呈现大众化的大背景下,可以使大学生就业多一个渠道。鼓励大学毕业生扎根农村,到农村就业,正是搭建农村人才“高地”、促进城乡间人才双向流动、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举措。对大学生自身而言,在面临就业巨大压力、人才闲置和浪费的情况下,到广大的农村创业,积极地投身到新农村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大潮中去也是相当不错的选择。
但是,如果没有一定的政策和思想指引,院校大学毕业生很难考虑到去农村工作和发展。因为毕竟农村在各方面的建设上都不及城市,生活条件及待遇上也与城市有一定的差距。要在受教育阶段,除了注重对学生操作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之外,在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经济理论知识的同时,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有针对性地掌握更多关于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方面的文化知识。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培养他们对农村、农业、农民的感情;对积极主动到农村工作的优秀毕业生给予政策上的奖励,实现以就业为导向,教育和号召学生到农村工作。加强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教育学生热爱农村、热爱农村经济事业,认识到农村经济事业的发展也是个人事业发展的需要。让学生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舞台,能够从本质上认识到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参考文献:
1、倪金卫等.新农村建设中人才培养的任务和措施[J].农业教育研究,2008(2).
关键词:人才 资源 核心 标志 动力 竞争
资源问题,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始终是个重大的战略问题。自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世界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战略资源的重点发生了重大转变,人才资源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大力开发人力资源”的战略思想,首次将人才强国思想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为此,充分认识人才资源是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资源,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对我们当前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人才资源作为核心资源是当代人类社会变革的主要标志
人类社会发展生产力离不开三种资源:一是自然资源和其他物质资源;二是已经获得的科学技术成果;三是能够开发、利用和创造前两种资源的科学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即人才资源。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人类发展生产力主要依赖自然资源和其他物质资源。世界科技革命的发展,使人类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人类开始进入以科学技术为主体、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要特征的信息社会。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变革,科学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空前广泛的应用,不仅促使社会生产力产生了巨大飞跃,而且引起了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世界各国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最终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是物质资本和物资资源,而是拥有较高文化和技术素质的人才资源;经济的发展也不再是主要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而主要依赖于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资源。正像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所说的那样,在信息社会中,“空间、能源和耕地并不能决定人类的前途,人类的前途将由人类的才智的进化来决定。”这也就是说,信息社会的到来,使人类社会发展所依赖的战略资源重点,由自然资源和其他物质资源转向人才资源。与人才资源相比,物质资本、土地、机器等传统资源要素的有效性正在相对减弱,人才资源已经成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快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未来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资源。
二、人才资源作为核心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
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提高国民素质,开发人才资源,是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二战中的战败国日本和西德在经济上的迅速崛起,英、法等遭受战争严重破坏的西欧国家很快恢复元气并实现了经济的腾飞,菲律宾、韩国以及我国台湾省等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都不在于其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的丰饶,而主要是他们极其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拥有雄厚的人才资源。日本作为自然资源比较贫乏的国家,在经济实力上能够仅次于世界经济强国之首的美国,其奥秘就在于它是世界上最重视教育和人才资源开发的国家之一,并拥有更多的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拥有雄厚的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人才资源。据有关资料统计,经济增长中的科技含量美国为70%,日本为65%,中国不足30%。世界各国的发展情况表明,人才富足且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就快,经济增长中的科技含量就高,社会生产力就能够迅速发展,即使是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也能够成为世界上的经济大国;相反,如果人才资源匮乏且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那么,无论你的自然资源多么丰富,生产力的发展也不会很快,而且还要时时处处受到经济强国的控制。
三、人才资源作为核心资源是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实质
当代世界各国的竞争,是以经济实力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强弱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载体是科技人才。大量的历史事实表明,一个人力资源素质差、人才资源匮乏的国家在国际上是没有竞争力的。因此,开发人才资源,拥有充足的人才,也就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
二战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发展所引起的产业和产品结构的深刻变化,使人才短缺成为世界发展中国家包括发达国家面临的严峻挑战。为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世界各国纷纷采取对策,把人才资源开发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和战略措施来抓。许多国家把人才资本的积累和结构的优化,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联系起来,努力解决人均人才资本存量少或人才资本积累速度慢的问题,以期增强国家经济的竞争实力和企业生产的发展动力,摆脱经济停滞的窘境,实现经济持续增长。一些发达国家为了在国际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不仅大幅度增加教育投资,积极培养年轻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而且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优越的科技环境,千方百计甚至不择手段地吸引和争夺外国的优秀人才。他们的主要策略有五个方面:
一是通过立法吸引外国人才。如,美国的新移民法明确规定,“具有专长者可以优先移民”,只要是著名学者、高级人才和有某种专长的科技人才,可以不考虑国籍、资历和年龄,一律允许优先入境,并且每年留出近3万个移民名额用于引进外国高级人才。日本也在新的出入国境管理修正案中规定,为“具有专门知识和技术”的外国科技人才和劳工在日本就业提供机会,并严禁本国企业雇用一般性的外国劳动力。
二是乘人之危抢夺人才。二战结束后,美军采取了强制性手段,从德国带走了数千名科学家。前苏联解体之后,美国和日本捷足先登,从独联体挖走了9万名专家,仅高级核专家美国就挖走了2000名。
三是花费重金收买人才。美、日、法、德等国,都采取高薪聘请和提高科研经费等办法收买人才,截至1992年底,仅英国航空界就有数千名设计师和高级工程师被美国用重金买走。
四是提供优厚条件吸引外国优秀人才。美国凭借众多一流的科研设备和实验室,招揽了大批海外人才,同时还通过为外籍学者提供优厚方便的就学、进修和科研条件,大量聘用国外人才。据联合国开发总署统计,近10年中,美国接受的50万名专门技术人才中,有37.5名万来自发展中国家。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重要的科研项目有60%是美国完成的,有75%的科研成果是最先在美国应用的。这是美国经济、科技领先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