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环境经济研究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环境经济;学术期刊;研究内容;词频分析;学科发展
中图分类号:X19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6248(2016)02006707
环境经济学是伴随着人类活动引起的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而产生和快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20世纪70年代末环境经济学被介绍到中国。1978年中国制定了《环境经济和环境保护技术经济八年发展规划》。1980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斯德哥尔摩召开关于“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讨论会,决定将“环境经济”列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981年《环境状况报告》中的第一项主题。同年中国环境管理、经济与法学学会成立,由此推动了中国环境经济学的研究。这表明作为环境科学的重要分支,环境经济学已成为一门瞩目的独立学科。环境经济学虽然仅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但其学科体系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通过持续的研究和实践,环境经济学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十多年来,环境经济研究在中国发展快速,不但表现在环境经济理论和框架体系不断充实完善,而且结合中国实际开展的环境经济领域研究也取得了很多的成果。学者们翻译、撰写了环境经济方面的教材和专著,还发表许多研究环境经济的论文,开展了环境经济各领域多方面的科学研究,在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成立了相关的研究机构,培养了一批环境经济方面的专业人才[1]。
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经济学学科体系,其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和实践指导都需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充实、提高和完善。基于此对2005~2014年收录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以下简称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中篇名包含有“环境经济”的全部期刊论文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从这个角度研究近十年来中国环境经济研究动态和发展路径。
一、近十年环境经济研究
数据样本统计(一)“环境经济”期刊论文篇数统计
从中国知网中检索2005~2014年间篇名中有“环境经济”的全部期刊论文,剔除重复及不符合主题的论文,共有462篇,其中核心期刊本文核心期刊指中国知网上所检索的中文核心期刊及CSSCI来源期刊。论文200篇,其他期刊论文262篇。具体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是从2005~2014年间篇名中有“环境经济”的中国知网全部期刊论文这一角度来研究环境经济学学科的发展,但环境经济研究成果的体现形式是多样的。比如中国知网检索数据库收录文献中除了期刊论文,还有优秀硕士论文、博士论文、国内外会议和其他形式的研究论文,在2005~2014年间,这些论文篇名中有“环境经济”的共计338篇。
此外,统计分析2005~2014年这十年的文献,是为了了解在新阶段中国环境经济学学科的发展进路。而在1978~2004年的27年间,中国环境经济学学科经历了起步、探索和发展等重要阶段。在这27年间收录在中国知网篇名中有“环境经济”的文献,包括期刊论文、硕博士论文、国内外会议论文和其他形式论文共456篇,其中期刊论文有406篇。
(二)基于期刊的数据样本和研究方法
为了能较好地表征环境经济学学科领域研究的客观水平,本研究的检索统计工作不仅关注期刊论文数量的变化,更关注期刊论文的质量变化。核心期刊论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相关研究领域的较高水平,故本研究的重点在核心期刊论文。据上文可知,本研究全部实际有效样本为462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的实际有效样本为200篇。
在相关论文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引证分析、数据分析和词频分析等方法对中国近十年来篇名中有“环境经济”的全部期刊论文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总结,重点对论文期刊类型、主要议题、作者人数等方面进行数量分析。同时分析文献的被引次数,以衡量期刊论文的影响力。
(三)数据样本局限性分析
本研究只是从篇名中有“环境经济”的期刊论文这个角度来分析环境经济学学科的发展,数据样本必然存在局限性。由于环境经济学学科领域的广泛性,涉及环境经济的具体研究对象很多,仅就期刊论文来说,属于环境经济范畴的论文众多。篇名属于环境经济领域范畴的其他关键词的论文有至少十多种,如“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绿色GDP”、“ EKC”、“环境绩效”、“环境损失(损害)”、“环境成本”、“环境外部性”、“排污权”和“环境税”等,见表2所示。据《中国环境经济学学科发展报告》统计显示:1980~2008年这29年间有关环境经济研究领域的中文核心期刊的文章共有10 618篇。本研究检索统计了2005~2014年环境经济研究领域核心期刊论文,属于环境经济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论文共有10 506篇。由此可见,近十年有关环境经济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数量比过去有大幅增加。
由此分析,2005~2014年篇名中有“环境经济”的核心期刊论文大约占环境经济学学科领域范畴的核心期刊论文的1/50~1/60,也就是说大多数有关环境经济的研究论文在其篇名中并没有直接使用“环境经济”。故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并未包含环境经济研究的所有领域,但本研究的贡献也正是对以“环境经济”为篇名的论文的深度分析,以见微知著,窥一斑而略见环境经济学学科研究的全貌。
二、数据样本论文分析
(一)研究阶段分析
通过对全部462篇数据样本期刊论文进行分析发现,2005~2008年数据样本期刊数量逐年递增,到2008年达到峰值,2009~2011年数据样本期刊数量略有下降,2012~2014年数据样本期刊论文稳定在40篇左右。中国环境经济学学科近十年期刊论文方面的研究从数量上看为稳定发展的阶段,从质量上看为深入扩展研究的阶段。
进入21世纪,环境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并且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可以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环境经济学研究将重点关注环境经济理论体系、环境价值核算体系、环境经济分析方法体系、环境经济评价体系、环境保护经济手段体系、环境经济政策体系、环境投融资体系、循环经济体系、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体系等[1819]。
四、结语根据本文数据样本进行的统计分析,可以了解近年来中国环境经济研究的一些特点。第一,从数量上看,年核心期刊发表篇数变化不大,但论文的深度有所扩展,涉及的领域更广,所使用的分析手段也更多,近十年环境经济领域的相关研究论文比以前的有大幅增加。第二,在影响力方面,发表于理工类核心期刊上的环境经济类论文的影响力更大;另外,采用数量分析、科学实验以及工程实践的论文影响力也较大。这说明中国环境经济研究的一种趋势是朝着定量分析、技术支撑的方向发展。第三,在研究内容上,依据词频分析结果,研究的内容和范围有所扩展,研究深度有所加强,但较多的研究还是探索性的,结论是建议性的,其实践意义、应用意义和指导意义还不够强。
参考文献:
[1]沈满洪,葛察忠,董战峰,等.环境经济研究进展:第3卷[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
[2]邱威,张建华,刘念.含大型风电场的环境经济调度模型与解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1,31(19):816.
[3]李国柱,牛叔文,杨振,等.陇中黄土丘陵地区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环境经济成本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8,23(1):1524.
[4]李刚,张彦伟,孙丰云.中国环境经济系统的物质需求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11):3944.
[5]张音波,陈新庚,彭晓春,等.广东省环境经济系统的物质流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08,28(5):10211031.
[6]郭长雷,王丽婧,梅凤乔,等.贵阳市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策略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29(7):9799.
[7]崔宇明,常云昆.环境经济外部性的内部化路径比较分析[J].开发研究,2007(3):4043.
[8]潘岳.谈谈环境经济政策[J].求是,2007(20):5860.
[9]段晓峰,许学工.黄河三角洲地区资源―环境―经济系统可持续性的能值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6,25(1):4555.
[10]陈耀龙,程文涛,陈小兵.高级住宅小区生态设计与环境经济效益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29(7):9799.
[11]刘向华,马忠玉,刘子刚.意愿调查法在环境经济评价中的应用探讨[J].生态经济,2005(4):3638.
[12]傅京燕.OECD国家环境经济手段的新发展及其启示[J].未来与发展,2005(3):4345.
[13]谭灵芝,鲁明中,陈殷源.我国生活垃圾处置市场的环境经济政策选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2):181186.
[14]蔡秀云.三种环境经济手段的优势比较分析[J].中国税务,2009(12):2223.
[15]刘彩利,王京芳,薛斌.环境经济手段对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驱动机制[J].软科学,2005,19(5):2729,38.
[16]李小蓿李汉平.环境经济系统物质流可持续性与循环经济物质流特征分析[J].资源科学,2008,30(9):13271335.
[17]陆菁.贸易与环境经济分析的实证研究述评[J].浙江社会科学,2006(2):203209.
[18]董小林.环境经济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19]董小林.当代中国环境社会学建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Analysis of Chinese environmental economy
research in the last decadeDONG Xiaolin1,2, XUE Wenjie1,2, SONG Cheng1
(1.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Research, Changan University, Xian 710064,
Shaanxi, China;2.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Changan University,
畜禽养殖业污染是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方面。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畜禽养殖业的化学需氧量、总氮和总磷分别占农业源的 96%、38% 和 56% ,畜禽养殖业的污染引起高度关注。本文旨在利用环境经济学理论分析河北省畜禽养殖污染的经济原因,提出治理模式和经济手段,为河北畜禽养殖业规划布局、养殖规模的调控以及养殖污染的治理提供依据。
1 河北畜禽养殖业污染现状分析
1. 1 畜禽养殖业污染量计算
畜禽粪便量计算采用的方法是在不考虑饲养周期的前提下,将猪和家禽的存栏量看作当年中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饲养量,而这个稳定的饲养量由猪和家禽的出栏量与其增补量相抵消来维持,畜禽粪便量 =存栏量 日排泄系数 365。本文整理了主要畜禽养殖品种的排泄系数及污染物含量。
1. 2 计算结果与分析
畜禽粪便堆放及冲洗过程中极易流入水体: 一方面在饲养过程中直接排入水环境; 另一方面在堆放储存过程中因降雨和其他原因进入水体。畜禽粪便进入水体的流失率一般在 30% ~ 40% 左右。按30% 计算,2011 年河北畜禽粪便流失进入水体的COD 达到 81. 57 万 t,超过 2011 年河北排放工业废水中 COD 排放量 19. 4 万 t 和排放生活污水中 COD排放量 24. 6 万 t,甚至超过两者之和。畜禽粪便流失已成为一些河段最大的有机污染源。
2011 年河北省环境公报公布全省水环境状况:七大水系水质总体为中度污染,主要污染物为氨氮、TP 和 BOD。其中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所占比例为 37. 3%,全省水体污染较为严重。畜禽粪便对水环境造成极大危害,如果合理控制畜禽养殖业污染,将有助于改善水体环境
2 畜禽养殖业污染经济分析
2. 1 畜禽养殖业污染的经济根源
2. 1. 1 畜禽养殖业外部性分析
畜禽养殖污染主要来自于畜禽粪污,如果养殖场投资建设粪污处理设施,必将增加养殖场的生产成本,但是如果大多数养殖场为了获得高的经济利益,对畜禽粪污只做简单处理或不做处理就直接排到环境中,会造成空气污染、水污染,从而导致居民生活环境恶劣、疾病传播等
外部不经济性。外部不经济性的出现,表明外部性对经济效率带来了损害。以数学模型来说明。对养殖户而言,其养殖费用包括两部分: 一是养殖成本,设为 C1;二是治理污染成本,设为 C2。
若养殖户不治理污染,则社会付出成本,设为 C3,并假定养殖数量为 Q,畜禽产品价格为 P。若养殖户不治理污染,养殖户的盈利 R1为:R1= P Q - C1( 1)此时社会总福利 F1= R1- C3= P Q - C1- C3( 2)养殖户对畜禽粪污进行治理,将增加治理污染成本 C2,此时养殖户的盈利 R2( 假定养殖量不变) 为: R2= P Q - C1- C2( 3)社会总福利 F2= R2- C3( 4)由于养殖户治理了污染,也就没有了社会成本,即 C3= 0,则 ( 4) 式变为:F2= R2= P Q - C1- C2( 5)( 1) - ( 3) 得: R1- R2= C2( 6)( 5) - ( 2) 得: F2- F1= C3- C2( 7)
所以私人成本社会化使养殖户获得超额利润C2,这一利润是以社会付出超额社会成本 C3- C2为代价的。养殖户不关心河流和空气污染,更关心养殖厂的收益,追求超额利润,减少了治理污染的私人成本,进一步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2. 1. 2 公共资源产权界定模糊
产权指法人主体或 个人对资源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对于具有私人物品属性的资源而言,其产权明确,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保护。然而公共资源不具有排他性,其使用不受限制。对于养殖业来说,养殖户无偿地使用河流、水库等公共资源,随意将畜禽粪污排入水体,结果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随意堆放造成空气污染、病菌滋生,影响居民生活环境及身体健康。然而作为集体所有的公共资源,其产权难以分割,导致资源低效配置和过度使用,必然加剧环境恶化。
2. 1. 3 政府失灵
政策失灵。主要是政府制定政策没有充分考虑环保问题,过分追求经济的增长,导致环境的污染状况的恶化。比如政府出台鼓励发展畜禽养殖业的相关政策,如果没有关于控制畜禽养殖污染的政策,只是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必然导致环境污染。
管理失灵。主要指政府管理部门在实施政策方针时,一方面可能出现部门协调不足,导致政策不能有效实施; 另一方面是环境管理中的寻租行为,污染者通过向政府部门行贿,逃避环境污染治理的政策或者降低环境标准,少交或免交排污费,出现政府管理失灵。
2. 2 畜禽养殖业污染的外部性内部化
2. 2. 1 庇古手段
( 1) 征税手段
征税手段是政府通过征税迫使生产者实现外部效应内部化。对于养殖户来说,当政府征收排污费时,养殖户有三种选择: 缴纳排污税费、减少养殖量或者投资购买治理污染物的设备和设施。由于养殖户可以通过建设污染处理设施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因而粪污的排放量不再随养殖规模的变化而同比例变化。MEC 代表边际成本,MN-PB 代表养殖户没有处理设施,其污染如排放量随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同比例增加的条件下,养殖户的边际私人纯收益曲线,MAC 代表污染治理的边际成本曲线。当存在养殖户自身治理污染的可能性时,最优污染水平以及排污税费的征收标准,应根据 MNPB 和 MEC 两条曲线的交点决定。可以看出,当污染物排放量低于 W 时,养殖户支付的边际治理成本高于社会付出的边际外部成本,此时对社会来说,不治理比治理有利,因为养殖户所支付的治理成本也是社会总成本的一部分; 当污染量高于 W 时,养殖户支付的边际治理成本低于社会付出的边际外部成本,此时对社会,治理比不治理有利,养殖户为追求最大利润而将污染物的排放量增加到超过 W的程度,从而损害社会利益。由此可根据 W 的边际外部成本来确定排污费的征收标准,将污染物的排放量控制在 W 水平上。
( 2) 补贴手段
对正外部性进行补贴。对于产生正外部性的养殖场,因其生产过程中产生了环境效益及社会外部收益,而这部分收益未被养殖户纳入自身生产决策,所以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养殖户的最佳养殖规模和产量对于社会来说还不是最优。从社会效益最大原则出发,政府给予养殖户适当补贴,从而扩大养殖规模,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最佳,补贴额度正好等于外部效益。对负外部性减少补贴。畜禽养殖不可避免地产生污染,很难完全消除对环境的负面效应,所以应该最大限度地减少负外部性。对负外部性减少的补贴措施主要有补助金、低息贷款和减免税三种形式。当养殖户采取措施降低环境污染水平,可从政府那里得到补助金; 当养殖户采取一定的污染治理措施及建设设施,政府可以提供给他们低于市场均衡利率的贷款; 政府也可以通过加快折旧、免税或者回扣税金或费用形式对采取污染治理的养殖户予以支持。
2. 2. 2 科斯手段
科斯手段中重要的手段是排污权交易。该手段是建立合法的排污权,并允许该权利买入与卖出,以此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对于畜禽养殖业,政府可确定一定区域的环境质量目标,推算出污染物的最大允许排放量,分成若干排污权,通过拍卖等手段,有偿分配给养殖户,养殖户根据自身的利益,自主决定其污染治理程度,从而买入或卖出排污权。排污权交易用于畜禽养殖业污染控制,最重要的是首先应该明确界定产权,若养殖户拥有产权,可以不负担环境损害的赔偿责任,居民是外部损害的直接承担者; 若受污染的居民拥有产权,养殖场无权污染环境,如果造成环境损害,应承担相应责任。按照 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应明确受污染的居民拥有产权,养殖场为了避免承担污染环境的责任,可以进行排污权交易。
2. 2. 3 庇古手段与科斯手段的比较
庇古手段较多依靠政府干预,而科斯手段更多依赖市场机制; 庇古手段既能适应计划经济环境,又能适应市场经济环境,而科斯手段只能适应市场经济; 在面临 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庇古手段更加有效,而面临 政府失灵时,科斯手段可能更有效; 庇古手段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而科斯手段对技术水平要求较低; 庇古手段的实行与产权界定关系较小,而科斯手段实行前需界定产权。二者各有利弊。实际应用这两个手段时,应考虑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两者优势,使二者达到完美结合。
3 污染治理方案
3. 1 农村散养户
据统计,2011 年河北省猪年存栏 100 头以下养殖户占 95%; 鸡年存栏数 2000 只以下占 96%;肉牛饲养规模 50 头以下占 99%; 奶牛存栏数 50头以下的养殖户数占 95%。可见河北省小规模养殖户和分散养殖户占多数,具有养殖标准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不高、污染严重的特点。所以对于农村散养户以及小型养殖场,可通过农村连片整治规划,按照 源头削减、清洁生产、资源化综合利用、防止二次污染的要求,推广生物发酵床、干湿分离堆肥及厌氧发酵等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基本流程如下: 雨污分流干湿分离沼气池或厌氧反应器 ( 生化池) 氧化塘人工湿地农田灌溉或达标排放。
3. 2 大中型养殖场
资源化循环利用模式。该模式主要分为饲料化再利用模式、肥料化利用模式、能源化利用模式。饲料化再利用模式: 畜禽粪便中含有未消化的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和矿物质等,经过适当处理杀死病原菌后能提高蛋白质的消化率和代谢,能改善适口性,可作为饲料来利用; 肥料化利用模式主要有直接施用、栽培食用菌利用和堆腐后施用等; 能源化利用模式主要有直接燃烧、乙醇化利用、沼气化利用、发电利用和热解技术利用等。畜禽粪便是污染物,同时也是资源,资源化循环利用模式不仅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而且变废为宝,实现了粪污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该模式投资大、占地大、机械设备复杂,而大规模养殖可统一建大型粪污处理设施,具有易管理、成本低等特点。
关键词:环境经济 环境税 二氧化硫税
一、开征环境税是实现“环境经济”良性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前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已发展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世界性重大社会问题,同时也成为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仅以河北省临海地区的环境问题为例来分析。近几年,在河北省秦皇岛、唐山、沧州沿海地区,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即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如土地资源的大规模消耗、地下水资源的破坏以及能源和化工工业生产造成的污染等。这样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破坏势必制约临港经济的长远发展,因此,必须关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大力发展“环境经济”,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实现“环境经济”良性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开征环境税。从国外征收环境税的效果来看,成效显著。瑞典征收硫税以来,油中硫的含量降低了40%。德国开征的水污染税,年税额在20亿马克以上,全部作为地方收入用于改善水质,社会和环境效益显著。加拿大的维多利亚市通过征收垃圾税来鼓励回收垃圾中的有用废旧物资,使家庭垃圾的数量在一年之内减少了18%。[1]日本于2007年开征的二氧化碳税,大约能够削减4300万吨碳排放。[2]由此可见,开征环境税能够更好地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促进“环境经济”的良性发展。在中国,环境税还没有作为一个独立的税种加以征收,但环境税作为一种有效解决环境问题的经济刺激措施已受到各方的广泛重视,征收环境税的探索与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二、开征环境税的主要理论研究
(一)“税、费合一”的理论研究
就中国目前而言,虽然没有独立开征环境税,但是也存在一些以减少资源消耗、降低污染、保护环境为目的的税种和收费,如:将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原矿和盐等资源的开采或生产纳入征税范围的资源税;将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鞭炮、汽油、柴油、小汽车、摩托车等消费品纳入征税范围的消费税;以及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基于这种现状,存在着两种观点:一种是用“环境费”代替“环境税”的征收,减少开征新税种的不适应性;另一种是将原有税种中以环境保护为目的的部分及原有的“环境费”单列出来并加以完善作为独立的“环境税”加以征收。[3]
针对以上两种“税费合一”的观点,笔者认为均不可行。首先,“环境税”形成的是税收收入纳入国家财政收入体系,而“环境费”则是独立于财政收支体系之外的规费征收;其次,纳入财政收入体系的“环境税”收入将采用财政收入的二次分配,其用途具有不确定性,而“环境费”则是列入环保专项资金进行管理,其用途明确,就是为解决环境问题并改善环境现状;第三,“环境税”比“环境费”的规范性及强制力都更强些。鉴于以上的不同,笔者认为“环境税”与“环境费”具有不可替代性,两者作为不同的经济手段在促进“环境经济”方面具有互补性。
(二)基于“受益者付费”原则广泛征收环境税的理论研究
一般意义的“环境税”是基于“受益者付费”原则,以筹集收入为主要目的而进行的普遍征收。税基一般是计算应纳税额的基数即等同于或依附于现有相关税种的税基,环境税则相当于这些税种的附加。这种环境税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将存在众多问题,如:征税范围过广、税基难以确定、重复征税加重纳税人负担、征税难等问题。笔者认为,现阶段开征“环境税”可以以“污染者付费”为原则,将税基与污染物排放数量联系起来,并直接以排放的污染物种类设置税种,如:二氧化硫税、二氧化碳税、污水税、固体废物税等。这种环境税制度的难点在于污染物排放量的取得及税率的确定,也是研究的重点。
(三)增加已有税种绿色化比重的理论研究
已有税制的“绿色化”是指通过对已有税种的改革和完善,如提高资源税、消费税税负、扩大征税范围、改变计征办法等,以达到与开征独立环境税相似的调控作用,最终实现环境保护的目的。[4]增加已有税种的绿色化比重相比推行一个新税种,难度相对小很多。但是,这种做法环境保护的力度欠佳,尤其是对于当前严峻的环境污染形势以及节能减排的迫切需要就更显得力不从心。因此,笔者认为先在某些省市开展征收环境税的试点,然后再总结实践经验,从而将对环境税的规范上升为国家法律。
(四)差别税率理论研究
由于不同区域的具体条件存在差异、取得低污染材料的难易程度不同、传统企业与新型高科技企业生产方式及经营理念存在很大差距等因素导致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不同,如果按统一标准征收环境税则会造成税负的不公平。所以,多数学者主张按差别税率来征收环境税,关于差别税率征收的观点主要有三种:一是不同地区实施差别税率征收;二是同一地区不同的排放量实施差别税率;三是不同类型的企业实施不同的税率。[5]
考虑税负公平性的影响及优惠政策对环境保护的促进作用,笔者认为应将前两种观点相结合,既要考虑区域差别又要结合同一地区不同排放量对环境破坏应承担的责任,需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排放量来设置税率;并且针对不同类型企业对环境污染的程度不同,以鼓励促进企业向低污染企业转型为目标,实施差别税率作为税收优惠。
三、环境税收体系下的二氧化硫税制设计
由于建立环境税收制度涉及面较广,涉及税种较多。本文运用以上形成的理论观点仅针对环境税收制度中二氧化硫税税收制度进行设计,目标在于对健全我国环境税制度有所借鉴。
二氧化硫税收制度应该包括征税范围、纳税人、征税基础、税率、征税方法及税收优惠几个方面。征税范围应确定为我国境内的各类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排放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硫税的纳税人是向大气中排放SO2的所有排放者。在本设计中对商业和服务业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暂不考虑征收二氧化硫税。二氧化硫税的税基的确定为二氧化硫的实际排放量。
二氧化硫税制的设计,税率的确定是关键。目前在二氧化硫税税率设计中,存在着环境退化成本法、污染虚拟治理成本法、排污控制成本法等方法。[6]考虑到二氧化硫污染控制的成本数据资料易于查找到;其次按照污染控制成本法测算出的税率低,对国民经济负面影响较小;另外按照污染控制成本法测算出的税率在一定程度能够抑制二氧化硫污染;最后考虑到试点开征初期,税收制度进行步伐不宜过大,因此本文认为可以采取污染控制成本法来测算二氧化硫税税率。
此外,政府在征收二氧化硫税的同时应该完善相关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使用新技术和新设备,向“三高”(高技术、高投入、高附加值)企业倾斜,特别是在生产过程中使用防尘或除尘技术,减少环境污染的临港企业。首先,对已使用新技术和新设备及开发自主知识产权专利产品的企业应给予税收减免政策;其次,政府可通过给与补贴或减税等政策鼓励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加大对废旧物料的回收循环使用,鼓励企业绿色生产,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最后,要重点加强对深加工企业、产品附加值高的企业的扶植力度,支持重点企业做大做强,促进重点企业的清洁生产、循环利用和延长产业链条。
参考文献:
[1]何燕,陈真帅.国外环境税的发展现状及启示[J].环境保护,2010,(17):27-29
[2]崔景华.日本环境税收制度改革及其经济效应分析[J].现代日本经济,2012,(3):69-77
[3] 马中,吴健.中国实施环境税的思索[J].环境保护,2010,(17):13-16
[4]张荣庆.从构建绿色税收体系的视角看我国税制改革[J].集团经济研究,2007, (28):287-288
[5]孙平.环境税理论及现实障碍[J].知识经济,2012,(6):64-64
关键词 流域 生态环境 补偿机制
一、生态补偿机制及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内涵
生态补偿是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采取的措施。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是为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调整各相关方的利益关系而采取的措施。
(一)生态补偿和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补偿的概念十分宽泛,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理解,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三种认识:
(1)自然生态补偿。生态补偿最初源于自然生态补偿,《环境科学大辞典》将自然生态补偿定义为“生物有机体、种群、部落或者生态系统受到干扰时,所表现出来的缓和干扰、调节自身状态使生存得以维持的能力,或者可以看作生态负荷的还原能力”。自然生态补偿强调的是生态系统内部补偿。
(2)生态系统补偿。是对生态环境本身、生态环境价值或生态服务功能的补偿,侧重于从生态学角度对生态补偿的一种直观解释,它考虑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通过人工治理措施恢复自然界的生态能力;强调的是对生态系统的补偿,不包括对环境资源保护作出贡献者的经济补偿。
(3)生态保护的经济手段。生态补偿是将生态保护行为外部性内部化,是对行为或利益主体的补偿。侧重于从经济学的角度对生态补偿更深层次的认识,它重点考虑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对提供生态服务、保护生态环境的人给予补偿。它是实践工作中制定生态补偿政策的重点。
国内学者在研究生态补偿时习惯将其译成英文“Ecological Compensation”,而国外学者常使用“Payment for Ecological Services”或者“Payment for Environmental Services”,即生态服务付费或环境服务付费。从术语的使用就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对生态补偿的认识和侧重点的不同。补偿(Compensation)强调的是受益方从道义上对付出方的回报。付费(Payment)则强调双方地位平等,通过契约或市场交换,一方获得生态产品,另一方则获得了相应的报酬。
综合国内学者的研究,我们认为:生态补偿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通过调整保护或损害生态环境主体间的利益关系,将生态保护中的外部性成本内部化,从而调动保护者的积极性。根据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和所提供生态服务价值,由受益主体向生态保护者进行补偿。一般而言,生态补偿是对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补偿,不包括环境保护补偿。
生态补偿机制是指调整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相关方利益关系的一系列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的总和,主要是对生态补偿主体、补偿对象、补偿内容、补偿标准等作出制度性安排。其实质是利益调整,通过对生态建设和保护中各种利益关系进行协调,达到既保护好生态环境、又协调好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二)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是指以保护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促进人与水生态和谐为目的,通过调整流域水生态受益者与保护者、破坏者与受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将流域水生态保护中的外部性成本内部化,从而调动保护者的积极性,约束破坏者的行为。流域生态环境补偿包括生态和环境服务受益者向保护者的补偿,也包括破坏者向受害者的补偿。流域生态环境补偿包括流域生态补偿和流域水环境保护补偿。
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是指为维护和改善流域水生态服务功能,根据流域生态保护和恢复成本、发展机会成本、水生态服务价值,综合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调整水生态受益者同保护者、破坏者同受害者之间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其本质是调整流域相关主体水生态利益及其经济利益的关系,激励对水生态保护,约束对水生态破坏和过度利用水资源的行为。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包括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和流域环境补偿机制。
二、建立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依据
(一)理论依据
研究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需要从理论上厘清为什么要进行补偿、如何进行补偿和如何确定补偿标准等问题。建立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和生态资本理论。
1、公共产品理论
按照微观经济学,社会产品分为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水资源及其所提供的水生态服务属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其使用具有非竞争性,往往导致过度使用,最终导致水资源短缺,水生态破坏,出现全体用水户利益受损的“公地悲剧”。建立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就是通过支付补偿金的方式,利用制度设计来激励公共产品的足额提供,从而避免水资源和水环境利用中“公地的悲剧”,减少“搭便车”现象的发生。因此,公共产品理论解决了为什么要进行流域生态环境补偿的问题。
2、外部性理论
环境资源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外部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资源开发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所形成的外部成本,二是生态环境保护所产生的外部效益。前者导致因资源开发产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但这部分成本没有纳入经营者的生产成本;后者所产生的生态效益被其他个体无偿享用。古典经济学家庇古认为,当社会边际成本收益与私人资本边际成本收益背离时,难以靠合约规定的补偿办法解决,表现为市场失灵,必须依靠外部力量,即通过政府干预加以解决。政府可以通过税收与补贴等经济手段使边际税率(边际补贴)等于外部成本(边际外部收益),使外部性“内部化”。罗纳斯・科斯的产权交易理论则认为,外部性问题的实质在于双方产权界定不清,在产权明晰和交易成本为零的情况下,外部性问题可以通过市场解决。由于水的流动性,使得上下游水事活动具有高度关联性,对水资源的不同利用方式都会产生外部效应。不论是正的外部效益还是负外部效应,都会导致私人边际效应成本和社会边际效应成本发生偏离,进而导致资源配置扭曲。既然水资源利用存在外部效应,就需要建立补偿机制来消除外部效应的影响。
3、生态资本理论
根据环境经济学理论,整个环境都是资源,都具有价值,其价值大小受稀缺程度和开发利用条件的影响。同其他生产要素一样,自然资源和环境也是资产,作为自然资本向社会提供其独特的生态服务,这种生态服务的提供也应得到相应的资本权益。因此,利用生态环境资源也应支付相应的费用,从经济上建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机制。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是资源和环境有
偿使用制度的重要内容,它的建立要求生产者、开发者、经营者改变水资源及水生态是公共物品无需付费的观念,要求全社会认同水生态功能的价值。
(二)法规和政策依据
我国资源与环境的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在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中,均有涉及生态补偿的内容。
1、已有法律法规中有关生态环境补偿的规定
现行的《环境保护法》、《水法》、《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森林法》,以及《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退耕还林条例》、《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均从不同的角度对水资源有偿使用、排污总量控制和排污收费、水环境保护补偿和生态建设补偿等制度作出了规定,为我国建立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奠定了法律基础。如2008年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第七条规定:“国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建立健全对位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区域和江河、湖泊、水库上游地区的水环境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第二十四条规定:“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应当按照排放水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排污费征收标准缴纳排污费”。《森林法》第八条规定:“国家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用于提供生态效益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森林资源、林木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水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直接从江河、湖泊或者地下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规定,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申请领取取水许可证,并缴纳水资源费,取得取水权”。
2、有关政策文件的规定
中央高度重视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增加对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用于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逐步使当地居民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各地区要切实承担对所辖地区环境质量的责任,建立跨省界河流断面水质考核制度,运用经济手段加快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提出,“落实流域治理目标责任制和省界断面水质考核制度,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生态补偿机制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的环境经济政策”。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付费。要明确生态补偿责任主体,确定生态补偿的对象、范围。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者要承担环境外部成本,履行生态环境恢复责任,赔偿相关损失,支付占用环境容量的费用;生态保护的受益者有责任向生态保护者支付适当的补偿费用”。
此外,部分省区的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生态补偿的相关政策。如浙江作为全国第一个全面推进生态补偿实践的省份,在2005年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在省域范围内实施生态补偿的框架和思路。辽宁制定了《跨行政区域河流出市断面水质目标考核及补偿办法》,探索了流域上下游间水环境污染的赔偿标准。山东、河北、江苏、福建等地也出台了流域水环境补偿的有关法规和规定。
三、京冀间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框架
海河流域总面积31.8万平方公里,包括海河、滦河和徒骇马颊河三大水系、七大河系、10条骨干河流,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内蒙古和辽宁8省(区)。区内经济发达,大中城市众多,包括北京、天津等26个地级以上城市。流域人口和GDP分别占全国的10%和15%,但水资源量只占全国的1.3%。水资源过度开发,水生态环境呈持续恶化趋势,省际间因争水、水污染引发的冲突时有发生。
(一)京冀间水缘关系及面临的主要水生态问题
1、跨京冀河流概况
北京从东到西分布有蓟运河、潮白河、北运河、永定河和大清河五大水系,除北运河上游的温榆河发源于北京市的军都山外,其他四大水系均自河北流入。官厅水库和密云水库是北京市的重要水源地,官厅水库位于永定河上,密云水库位于潮白河上,两库上游流域面积的42%和75%在河北境内。
2、面临的水生态问题
河北省的张家口、承德两市是北京市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地。自1999年华北地区进入连续干旱枯水年以来,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等问题日趋明显。主要表现在:上下游用水矛盾突出,官厅、密云入库水量明显减少;官厅水库入库水质下降;水源区生态保护与地区发展矛盾突出。
(二)京冀间生态补偿实践情况
近10年来,为了补偿河北省相关地区因保护水源经济发展受限的损失,国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对官厅、密云水库上游地区的生态建设、水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等给予了大力支持。北京市也通过省际间的合作,对张承两市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给予补偿,增强水源区生态保护力度和发展能力。
1、以国家财政转移支付为主的生态补偿
国家在水源区实施了《21世纪初期(2001-2005年)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规划》等工程。此外,还有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国家支持项目。
2、京冀间合作共建的生态环境补偿
北京市围绕农业节水、水环境治理、水源涵养林建设等,与张家口和承德两市进行合作共建和实施生态环境补偿。2005年,北京市与张家口市、承德市分别组建了水资源环境治理合作协调小组,制定了《北京市与周边地区水资源环境治理合作资金管理办法》,确定从2005年到2009年,每年安排2000万元支持张承两地相关区县水资源保护。2006年10月,北京市与河北省政府签署了《加强经济与社会发展合作备忘录》,确立包括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等九个方面的合作项目。2006年开始在潮白河流域实施“稻改旱”工程,在张家口市赤城县实施“稻改旱”1.74万亩,北京市按照每年每亩450元标准,补偿“稻改旱”农民收益损失。2007-2008年,连续在张家口市的赤城县和承德市的丰宁、滦平县实施“稻改旱”10.3万亩,2008年的补偿标准由每亩450元提高到每亩550元,并增加每亩10元的管理费用。
3、生态环境补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无论是以国家财政转移支付为主的生态补偿,还是京冀间合作共建的生态环境补偿,都存在一些需要深入研究解决的问题。一是流域生态环境补偿缺少法律支撑。有些重要法律法规对生态环境补偿的规定不到位或过于原则,如《水污染防治法》规定:“国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建立健全对位于饮用水水源保
护区区域和江河、湖泊、水库上游地区的水环境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但至今也没有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二是国家投资的生态建设项目,缺乏部门协调和长效机制。国家对官厅、密云水库上游区实施的生态补偿,主要通过林业、水利、环保等部门实施,不能构成相互协调、相互支撑的补偿体系。三是京冀间的合作机制有待完善。由于京冀间生态环境补偿还没有建立责权利统一的长效补偿机制,实施的水资源和水环境补偿项目达不到预期目标时,难以追究相关者的责任。四是补偿方式较为单一。在官厅、密云水库上游实施的生态补偿,主要是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北京市有部分财政支持。这种完全依靠财政补偿的方式,没有全面体现“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
(三)京冀间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框架
针对京冀间存在的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海河流域京冀间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框架包括: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省际间水资源利用补偿、省际间水环境保护补偿(图1)。
(四)京冀间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分析
根据永定河和潮白河流域的特点,在京冀间应重点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水资源利用补偿机制和水环境保护补偿机制,具体分析如下:
1、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
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是按照“谁保护、谁受益”的原则,由国家和北京市政府向密云、官厅水库水源保护区提供水源涵养、保护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成本和管护费用补偿的制度安排。
(1)补偿主体与补偿对象。实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补偿的责任主体,主要是各级政府。考虑历史上的多种因素,对官厅、密云水库水源地保护区的生态补偿主体是国家;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北京市政府也应承担一定的补偿责任。由于水源保护区的各项保护措施主要由地方政府组织实施,保护区内各级地方政府应是主要补偿对象。
(2)补偿内容和补偿标准。①对实施生态工程和水资源保护工程的投入和管护费用的补偿。补偿标准按生态保护和建设投入成本和管护费用确定。②对由于水源保护的要求,保护区内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造成经济损失的补偿。补偿标准按照《水污染防治法》第五十六至第五十九条限制产业发展规定,给保护区所造成的机会成本损失。
(3)补偿资金筹集。①通过税收政策改革筹集补偿资金。国家开征水源生态补偿附加税,征收办法可在增值税和营业税的基础上增加水源生态补偿附加税,建议税率为5‰,在国家公共支出中专用于生态补偿。②用水企业和个人承担。在水费中增加水源生态保护费项目,建议每立方米征收0.1元。
(4)建立水源保护区补偿机制的必要条件,按《水污染防治法》规定划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范围。
2、京冀间水资源利用补偿机制
北京、河北山水相连,水缘关系极为密切。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水资源利用补偿机制。
(1)补偿主体和补偿对象。情况一:当河北省通过各项节约用水措施,将节约的水量供给北京时,经双方协商同意,可参照《取水许可和水资源征收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实行有偿转让,北京市按供水数量对河北省相关地区支付补偿费用。补偿主体是北京市政府,补偿对象是上游转让节约水量的河北省相关地方政府。补偿标准由双方协商确定。情况二:当河北省未按国务院有关水量分配文件中规定的出境水量向下游地区供水时,河北省相关地区应向北京市补偿由于减少了供水量造成的经济损失。补偿主体是河北省政府或上游地区相关地方政府,补偿对象为北京市政府。具体补偿标准可由相关地方政府协商确定。
(2)补偿方式和补偿资金筹措。京冀间水资源利用补偿,主要通过省、市政府财政转移支付,也可以由用水户承担。
(3)建立水资源利用补偿机制的必要条件。省际间建立水资源利用补偿机制前提是以有法律效力的水量分配方案作为依据,2007年国务院批准的《永定河干流水量分配方案》(国函[2007]135号)和国务院批复实施的《21世纪初期(2001-2005年)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中潮白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应是建立京冀间水资源利用补偿机制的依据。
3、京冀间水环境保护补偿机制
京冀间水环境保护补偿机制,是按照“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由京冀间政府就水环境保护作出的制度安排。
(1)补偿主体和补偿对象。由于上游水质不达标或水污染事故给下游地区造成经济损失时,河北省相关地区对下游北京市予以必要的经济补偿。如有明确的污染主体,由污染责任主体负责支付经济补偿;如难以区分责任主体时,则由河北省有关地方政府作为补偿主体承担补偿责任。补偿对象是北京市有关地方政府、企业或个人。省界断面污染物超标,补偿标准可参照“河北子牙河流域水环境污染补偿”测算;当上游发生水污染事故给下游地区造成经济损失时,有关责任主体应根据经济损失评估报告,与补偿对象协商补偿额。
(2)补偿方式和补偿资金筹集。当上游地区补偿主体和下游地区补偿对象都是地方政府时,通过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方式进行补偿;当上游地区补偿主体是企业或个人,下游地区受偿对象是地方政府、企业或个人时,按双方协商的补偿数额,直接向补偿对象支付补偿金。
(3)建立跨省区水环境保护补偿机制的必要条件。一是要明晰省界断面水体质量标准和保护的法律责任。二是要建立健全流域省界断面水质监管制度。明确海委水资源保护局在水资源保护方面的监督管理职能,建立河流跨界断面水量、水质监测、监管制度,定期省界断面水量、水质信息,为跨界河流水环境保护补偿提供依据。
四、建立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政策建议
我国流域生态环境补偿尚处于探索阶段,建议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制定有针对性的生态补偿政策,具体建议如下:
(一)加快生态环境补偿立法进程,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建立和有关生态环境补偿政策的实施都需要国家或地方立法的刚性约束。虽然我国资源、环境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在一些法律和政策文件中对生态保护和建设补偿有所涉及,但多数为原则性规定,难以具体指导实践。生态环境补偿立法已成为当务之急,需要以法律形式明确生态环境补偿的原则、补偿主体、补偿对象、补偿范围、补偿方式和补偿标准等,以利于消除生态环境补偿中存在的主观性和随意性的弊端。考虑到生态环境补偿工作的急切性和法律出台需要一定的程序,建议先以国务院名义下发关于开展生态环境补偿工作的指导性意见,明确生态环境补偿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需要加快开展生态环境补偿的领域和地区。在指导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实践经验总结,力争早日出台《生态环境补偿管理条例》。就流域而言,在《流域法》出台之前,先制定《流域生态环境补偿办法》。与此同时,抓紧研究制定在产权明晰的前提下如何进行排污权和水资源使用权交
易的法律规定,促进生态环境补偿市场化。
(二)完善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财政政策
在现阶段,应发挥财政政策在生态环境补偿中的重要作用。
(1)将生态保护的发展机会成本作为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的因素。在中央和省级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中,对重要生态功能区和大江大河源头因保护生态环境而造成的财政减收,作为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的一个因素考虑。
(2)建立不同层次的生态环境补偿专项资金。政府是生态环境补偿的重要主体,对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建立负主要责任,但政府可使用的资金有限,而生态环境补偿对资金的需求量又很大。因此,需要建立不同层次的生态环境补偿专项资金,保证生态环境补偿工作的正常进行。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国家、省、地、县分别从各自财政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以及从征收的水资源费、排污费和水费中提取部分资金,作为生态环境补偿专项资金,由本级财政设立专户管理。国家生态环境补偿专项资金,用于跨省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大江大河源头区、国家级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和建设补偿。省级生态环境补偿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对所辖区内跨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省级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和建设补偿,以及对上游地区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补偿。地市级生态环境补偿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对所辖区内跨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市级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补偿,以及对市域上游地区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补偿。县级生态环境补偿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对所辖区内跨乡镇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补偿,以及对县域上游地区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补偿。逐步建立生态环境补偿专项资金绩效考核评价、审计和相应的奖惩制度,使其更好地发挥激励和引导作用。
(三)构建流域生态环境补偿协商合作机制
建立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不仅是一种利益协调机制,更需要一个利益协调平台,让利益相关者平等协商。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等七大流域均有流域水资源保护管理机构,可以作为建立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协调机构,组织流域内水资源补偿、水环境补偿等事宜的协商和谈判。加强流域上下游区域经济合作,扶持上中游地区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鼓励下游受益区企业到上游区发展环保事业等。
(四)积极推进市场化流域生态环境补偿
在保护方和受益方明确的前提下,可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流域生态环境补偿中的重要作用。水资源使用权转让和排污权交易是流域生态环境补偿市场化的重要手段。在水量分配明晰、排污权初次分配有偿使用的基础上,加快建立流域水资源使用权转让和主要水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制度,逐步形成上下游间水资源有偿使用市场转换和排污权交易机制,通过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使水资源合理配置、水环境有效保护。
参考文献:
①中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课题组:《中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②万本太等:《走向实践的生态补偿》,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③张询书:《试论政府主导型流域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广州环境科学》2008年第2期。
④周映华:《流域生态环境补偿的困境与出路》,《公共管理学报》2008年第2期。
⑤张郁:《我国跨流域调水工程中的生态补偿问题》,《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⑥陈兆开等:《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问题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年第3期。
⑦张炳淳:《生态补偿机制的法律分析》,《河北学刊》2008年第1期。
⑧李文国等:《生态补偿机制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及中国的研究现状》,《渤海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⑨王伟中:《我国全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建议》,《经济观察》2008年第6期。
⑩宋秀清:《论京津与承德滦、潮河流域生态与水资源补偿机制的建立》,《河北水利》2006年第5期。
(11)王青云:《关于我国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考》,《宏观经济研究》2008年第7期。
(12)河北省水利厅:《关于建立张承地区水资源与生态补偿机制问题的汇报提纲》,2008年9月。
(13)周大杰等:《流域水资源管理中的生态补偿问题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14)李克国:《对生态补偿政策的几点思考》,《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15)李磊:《我国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探讨》,《软科学》2007年第3期。
(16)杨道波:《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法律问题研究》,《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年第9期。
内容摘要 :在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各个国家、地区经常出现环境污染程度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先加剧后缓解的现象,即环境库兹尼茨曲线。本文通过对1990-2008年湖北省人均GDP与“工业三废”数据的测算得出结果,废气排放量与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呈现倒U特征,废水排放量不具备此特征。本文针对湖北省环境污染的情况,提出了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发展静脉产业和加快优化能源结构的建议。
关键词:经济增长 环境污染 库兹尼茨曲线 湖北省
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西方国家从工业革命到上世纪60年代一直实行的是以经济增长为绝对目标的发展方式,这引起了许多环境恶化和资源耗竭问题,给后人留下了沉重的思考。如果环境质量的下降在长期内得不到改善,变成一个累积性的问题,这将会永久性地破坏生态稳定性和恢复力,对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形成绝对稀缺性的约束,最终会严重损害人类的福利。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匮乏、经济发展水平低,相对西方发达国家来说未来面临着更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经过30多来改革开放,我国经济获得了举世瞩目的飞速发展成就。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环境污染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据世界银行的研究,水污染每年给我国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高达40亿美元;大气污染每年造成的损失高达500亿美元,我国的环境污染损失每年占GDP的3%-5%。
本文试图利用湖北省1990-2008年的数据,考察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适中、对环境治理重视程度较高的、具有代表性的中部省份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间的真实关系,验证湖北省的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EKC关系,探讨湖北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的演变规律,以期对湖北省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提出相关建议。
环境库兹尼茨曲线(EKC)的引入
对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格鲁斯曼(Grossman,1992)等学者提出了环境库兹尼茨曲线(EKC)假说,认为环境污染的状况随经济增长呈现出一种先恶化后改善的过程,即如果以人均GDP为横坐标,环境污染水平为纵坐标,则环境污染水平随着收入增长呈现一种先增后减的倒U曲线的形状(如图1所示)。对EKC假说的各种检验和证明的论文不计其数,许多论文通过计量检验的手段得出了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状况的一种倒U曲线关系。
在对待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上,根据EKC假说的不同理论依据,不同学者给出了不同的政策主张。贝克曼(Beckman,1992),伯特雷(Bartlett,1994)等认为经济增长是解决所有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因此在达到EKC的拐点之前任何环保的政策都是没必要的,甚至会阻碍经济增长;也有的学者在认同EKC的存在性的同时,指出政府的政策响应对于EKC拐点的发生是至关重要的,环境保护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替代品(Pana.yotou1997,Gavande 2001,etc.)。因此在经济增长与治理环境污染的关系的政策建议方面莫衷一是。另一方面,虽然EKC的存在性已经在理论和实证上都得到了许多学者的证明(Grossman,1992,Panayotou,1997,2001,etc.),但是关于EKC假说的理论与实证仍然存在很多缺陷与不足而难以让人信服,如阿罗(Arrow,1995)等人对传统EKC研究的批评,因此关于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研究领域和视角仍在不断地扩展。
国内学者对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也展开了相关研究,他们运用面板数据对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应的检验(包群等,2005,2006;彭水军等,2006 ;马树才等,2006)。马树才和李国柱(2006)采用1986-2003年的数据,根据协整理论对工业三废和人均收入建立时间序列模型,并通过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来研究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工业废弃物排放量与人均收入之间存在“倒U”型结构,而工业废水排放量与工业废气排放量不存在这种关系。EKC假说在各个国家、各个地区之间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因而运用现代经济学理论及方法来研究湖北省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具有较大的理论指导意义与充分的应用功能。
湖北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现状及EKC检验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GDP持续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湖北省的经济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GDP总量不断创出新高,2008年更是一举突破万亿达到了11330.38亿元,人均GDP也相应地保持高速增长,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具体增长情况如表1所示。
与此同时,湖北省的环境污染量也在增长,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呈上升态势。从总体上看湖北省工业“三废”(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总量呈上升趋势,废水排放量在1995年达到峰值300598万吨后,一直处于较为平稳的状态,直到2007年排放量增长势头有所提高;废气排放量的增长则较为迅猛,2008年的废气排放量为1990年废气排放量的3.38倍;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也一直呈现增长态势,从1990年的1799万吨增加到了2008年的5014.17万吨。具体排放情况如表2所示。
本文选取1990-2008年湖北省的环境经济时间序列资料,在实证分析过程中,经济增长的指标将以人均GDP数量进行替代,以 “三废”排放量来衡量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情况,进行经济增长与工业环境污染的动态关系的模拟研究(各个变量的具体数值见表1和表2)。以人均GDP数量为坐标横轴,“三废”排放量为纵轴,对湖北省EKC曲线进行模拟,有如图2、图3、图4结果。
根据图2和图4可知,其拟合优度R2均大于0.9,较好地反映出EKC模型的走势。其中,图2中的曲线近似地呈现“U形+倒U形的左侧”形状。图4的R2=0.932,拟合程度很高,曲线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说明湖北省的工业固体废弃物还将随着工业产值的增加有较为显著的增长,还未达到污染水平降低的拐点,因此,对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治理力度还应加强,只有常抓不懈,才能使固体废弃物的排放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现实状况相适应。
由图3可以知道,其拟合优度R2=
0.033,拟合优度过低,因此湖北省废水排放量不具有充分EKC趋势,这意味着典型的EKC理论不适用于解释湖北省废水排放量的变化趋势。从历年湖北省废水排放的实际情况来看,绝大部分污水达到了国家城镇污水二级排放标准,再生水利用率为2.3%。湖北省通过新建和扩建污水厂,污水在未来几年基本可达到全部处理。虽然城市工业产值不断增长,但是新增加的废水产量没有对环境造成污染,这也是与湖北省坚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理念密不可分的。
政策建议
根据上文分析得出的结论,再结合目前湖北省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实际,要实现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就必须摒弃传统的“高增长、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坚持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发展理念,通过健全机制、调整结构、加强管理、宣传教育等方式来实现低资源消耗支撑较高福利水平的可持续的社会发展模式,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有效地做到节能减排,这也正是EKC的思想内涵及本文的现实意义所在。具体来看,可以采取如下几种方式:
(一)推行绿色GDP核算体系
所谓绿色GDP,是指在现行GDP核算的基础上,把消耗的自然资源价值以及环境污染作为成本重新考虑计算出来的新的GDP。在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要选择科学合理的核算体系。目前所用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随着资源、环境危机的出现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传统的GDP核算体系的不足凸显,传统的GDP核算体系只注重经济产值及其增长速度,而忽视资源基础和环境条件,这使得人们单纯追求产值,互相攀比速度,而不顾资源损耗和环境恶化。为了给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一种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手段,必须改革现行的经济核算体系,建立并推行包括自然资源与环境核算在内的新型核算体系,用绿色GDP(即可持续收入)取代传统的GDP。
(二)构建完善的静脉产业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可以理解为一个由“动脉产业”和“静脉产业”构成的全面的物质流体系。“静脉产业”是指以物质流的方向为标准,承担废弃物收集运输、分解分类及再生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的产业。“静脉产业”将废物转换为再生资源,因其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可以实现能量和物质的循环流动、降低环境资源的消耗水平,很大程度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矛盾。在构建完善的静脉产业发展模式的过程中,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首先,要健全法制,强化监督管理。应加快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地方法规,从管理体制、税费政策、准入制度、回收体系建设等方面,扶持和规范静脉产业的发展;其次,要完善政策,建立促进体系。在资金、土地、税收等方面对静脉产业发展给予支持;最后,要规范再生资源回收渠道,将回收体系推向产业化。
(三)加快优化能源结构
目前,国内的能源供应面临着总量短缺的困境,尤其是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供应。因此解决制约目前经济发展的传统能源“存量约束”问题,积极推进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开发利用已成为一种战略性选择。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前提下,稳步调整能源结构,推进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推广能量的梯级利用和循环利用技术,努力提高能源的多样化循环利用。积极开展节水、污水处理活动,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参考文献:
1.周俐萍.环境经济政策实施的必然性分析[J].商业时代,2009,07
关键词:资源环境 审计 审计方法 研究综述
问题的提出
资源环境审计的综合性、交叉性,要求常规的绩效审计、财政财务审计和合规性审计方法要与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过程和治理紧密联系起来。目前我国资源环境审计仍以财务收支审计和合规性审计为主,审计人员的知识背景多以财务会计为主导,因此资源环境审计时仍较多地选择座谈、调查、分析性复核等传统的审计方法,这导致基层审计机关开展的资源环境审计项目仍停留在财务收支审计的层面,审计对象和审计内容较为单一,而且实践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影响审计报告质量。新审计准则对审计方法进行了新的归纳,列举了类方法,传统审计方法在资源环境审计取证方面是适用的,但除运用一般常规审计方法外,还要扩大现有审计技术方法的覆盖面,引入相关学科的方法,这些专业不仅限于环境方面,还包括法学、工程学、统计学、经济学等,因此资源环境审计必须改进原有的审计方法。
随着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不断推进发展,《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提出“强化对资源环境审计经验和案例的总结提炼,推动资源环境审计实用技术方法的研究和推广运用,促进资源环境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提到“加强审计机关内部资源环境审计相关资源的整合,积极构建资源环境审计与其他专业审计有机结合的多元工作格局,努力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资源环境审计理论与方法”。我国理论界对资源环境审计方法的研究也日益增多,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笔者搜集整理了国内有关资源环境审计方法的论文,采用规范的研究方法,对我国资源环境审计方法研究的现状和内容进行简要地介绍和评价,以期对资源环境审计方法的理论和实践有所帮助。
资源环境审计方法的内涵及现状
资源环境审计方法现已有基本统一的定义:“即指审计人员检查和分析资源环境审计对象,收集资源环境审计证据,对照资源环境审计依据,据以编写资源环境审计报告,做出资源环境审计结论,提出审计意见而采取的各种手段的总称”(陈建等,2008;杨宏伟,2011)。我国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起步晚、发展缓、操作上又缺乏有效的具体实施办法和评估标准,致使资源环境审计方法呈现以下特点:
(一)资源环境审计方法偏定性
我国目前资源环境审计的具体实践仍以合规性审计为主,资源环境审计方法较多地选择检查、观察、座谈、调查等传统的审计方法。如检查用于开发、保护资源环境的各种设施、设备数量上是否满足要求、运转是否良好;观察被审计单位从事资源环境工作的人员的业务活动或执行的程序是否符合相关规定。都是将合规性作为现阶段资源环境审计的重点,揭示和反映存在的问题,促使被审计单位在制度执行和法规政策上进行改善。资源环境审计方法上对环境费用效益、环境经济评价等定量分析在实践中还处于探索阶段。
(二)资源环境审计方法重财审
我国目前的资源环境审计仍以财务审计为目标,资源环境审计方法主要从会计角度对环保项目的计划和目标执行,环保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专项资金使用的真实合法性等方面进行审计,以确保环保资金的合法合理使用,减少投入方损失。资源环境审计方法缺乏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缺乏包括大气、水、土地、草原、矿藏、森林等环境资源要素的全面审计。
(三)资源环境审计方法欠综合
我国先后开展了对天然林保护资金审计、三河三湖审计调查、青藏铁路等重大环境保护项目和重点环境保护区域的审计,但资源环境审计方法较为单一,仅从污染物的排放是否超过了规定标准,是否按照规定的要求及时上交各种费用等单一层次审计。在资源环境损失项目中,水环境污染、大气污染会造成农业及渔业损失、人体健康损失、河流及地下水损失等,涉及资源环境审计方法有人力资本法、资产价值法、调查评价法等,资源环境的审计通常要运用多种审计方法,相互补充,以达到查明经济活动和经济资料的准确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资源环境审计的程序
资源环境审计的程序主要包括:审计计划阶段、审计实施阶段和审计完成阶段。
(一)审计计划阶段
这是整个审计过程的起点,马雪(2003)提出“资源环境审计人员可采用检查、观察、查询、分析性复核等审计方法获取有关的证据资料”;高翔、侯玲(2011)认为“在计划阶段,运用访谈法,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有关情况,确定审计重点,为制订审计计划服务”。该阶段资源环境审计应做以下工作:组成审计小组;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初步评价被审计单位有关环保的内部控制制度;编制审计计划以确定技术、区域和时间范围等。
(二)审计实施阶段
资源环境审计实施阶段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
1.符合性测试。确定有关环保的内控制度的设计和执行是否有效、能否有效处理控制环境风险,并评价控制风险以制订进一步的审计程序。在符合性测试中,资源环境审计人员还应审查被审计单位是否切实遵守了有关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
符合性测试一般通用程序为检查记录和文件、检查有形资产、观察、询问、重新执行、分析程序。罗恩·布莱克(1999)在《资源环境审计的新篇章》中指出“现有的审计方法,包括审阅、验证、复算、观察、问询、分析等同样适用于环境绩效审计”。辛金国、邢小玲(2002)在《试论资源环境审计》中指出,“常规的审计方法如观察、函证、检查等”。福州市审计局资源环境审计课题组(2002)指出“环境绩效审计是审计的一种类型,因此常规审计方法对资源环境审计同样适用,如审计检查法,包括资料检查法、实物检查法等;审计调查法包括查询法、观察法、专题调查法”。浙江省审计学会课题组(2002)提出“常规的审计方法同样适用于环境绩效审计,包括审阅、核对、查询、观察、鉴定、分析性复核等”。高翔、侯玲(2011)指出“资源环境审计常用的方法有审阅法、访谈法、观察法、调查法、重新执行。在实施阶段,运用面询法,收集相关的、充分的审计证据,为最终做出审计结论提出审计建议提供重要的证据支持”。
2.实质性测试。对内控差、控制风险高的区域,资源环境审计人员应执行更多的实质性程序,以控制审计风险,保证审计质量。在实质性测试中有两个重要问题需解决,即成本效益分析和环境价值的量化。鉴于资源环境审计方法在已有的研究成果阐述很多,本节就环境费用效益分析和环境的经济评价方法进行归类整理:
环境费用效益分析法。主要由以下几种:
经济净现值法(ENPV)。经济净现值是反映环境项目对国民经济所作净贡献的绝对指标。张燕和陈进(2003)、陈建和刘颖(2008)、杨宏伟和张敏(2011)分别对经济净现值法作出一致表示,它是用社会贴现率将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净收益折算到建设期初的现值之和。其方程式为:,其中, DENPV为经济净现值,单位为万元;is为社会折现率。当经济净现值大于或等于零时(DENPV≥0),该项目在经济上是合理的。
经济内部利润率法(EIRR)。经济内部利润率是反映环境项目对国民经济贡献的相对指标。黄渝祥和邢爱芳(1995)、张燕和陈进(2003)、陈建和刘颖(2008)、杨宏伟和张敏(2011)以项目计算期内各年净效益现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表示经济内部收益率,其表达式为:,其中,AEIRR为经济内部收益率;B为年效益,单位为万元;C为年费用,单位为万元;n为计算期,单位为年;t为计算期各年序号,基准点的序号为零。当工程的经济内部收益率大于或等于社会折现率(AEIRR≥is)时,即一般情况下,经济内部利润率大于或等于社会贴现率的项目认为是合理的。
效益费用比法。效益费用比是总效益与总费用之比,张燕和陈进(2003)、陈建和刘颖(2008)、杨宏伟和张敏(2011)分析经济效益费用比通过项目效益现值与费用现值之比表示,其表达式为:,其中,MEBCR为经济效益费用比;Bt为第t年的效益,单位为万元;Ct为第t年的费用,单位为万元。当经济效益费用比大于或等于1时(MEBCR≥1),说明社会得到的效益大于或等于该项目支出的费用,项目是可以接受的。
高前善(2006)提出“生态效率指标恰是企业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与财务业绩的关系,是企业环境业绩指标和财务业绩指标的结合,生态效率指标是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的一个有效的、重要的、客观的审计评价标准,并表示:生态效率=环境业绩指标/财务业指标”。何德炬、方金武(2008)在建设项目的环境经济效益分析中提出,“ 环保污染治理费用的经济效益等于环保效益指标与污染控制费用之比,当比值大于等于1时,可认为项目的环保治理方案在经济技术上是可行的,否则不可行”。
环境经济评价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市场价值法。市场价值法的前提假设:市场价格反映整个社会资源的供给和配置状况的价格,能代表竞争手段平衡的真实价格,是一种使用实际市场价格对环境质量变动进行测算的办法,其主要方法有:生产率变动法、人力资本法、防护费用法、机会成本法、影子工程法等。
薛小荣(1998)提出“环境价值的量化可采用环境经济学中的项目构成法,即按生态资源所能创造收益的不同方面的价值分项加总计算”。其公式为:,其中,Si表示某种单位项目数量;Pi表示各项目的单位价值量:S表示生态资源的总价值量。
王菊、房春生、刘殊、于连生(2000)认为“在对生态环境进行综合价值核算时,应兼顾各生态环境因素在环境总体中的相对重要程度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因此,生态环境资源总价值为:C=D∑fiW(Wi1Wi2),其中,C为生态环境资源总价值,fi为第i项生态环境因素价值,Wi1为第i项生态环境因素在环境总体中的价值权重,反映该生态环境资源与其他环境资源相比,影响的时间长短、范围大小、破坏程度轻重等因素。Wi2为其它因素对第i项生态环境因素的影响权重,反映各生态环境资源彼此的相互影响;W为权重系数,是Wi1与Wi2之间的函数关系,D为与总价值有关的参数调整变量”。
卫立冬和苏晓彬(2004)、何德炬和方金武(2008)在评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工农业等生产力的损失时,采用方法为:Li=∑PiRi,其中,Li为环境污染或破坏造成产品损失的价值;P为i种产品市场价值;Ri为i种产品污染或生态破坏减少的产量。
替代市场法。在现实中,存在一些不能运用市场价格直接来衡量的物品,如清新的空气、赏心悦目的环境等,但可以通过受这些环境物品影响的其他替代物或补充物的市场价格和数量来间接衡量。
周(2008)论述“当分析研究的对象本身没有市场价格来直接衡量时,可以用能够代替的物品的市场价格来衡量。在环境经济评价中,很多环境质量商品是没有现成的市场价格来衡量的,如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等,是很难用市场价格来计量的,这就需要能够用代替的物品的市场价格来衡量这些环境质量商品的价值。替代市场法的具体方法主要有:资产价值法、旅行费用法、防护支出法等”。
李忠魁、宋如华、杨茂瑞、白秀萍(2003)认为“分析生态环境条件的变化,不会导致商品和劳务产出量的变化,却有可能影响商品其它替代物或补充物和劳务的市场价格;因此,可以利用市场信息间接估计生态环境条件变化的产生价值和效益”。
调查评价法。在缺乏市场价格数据时,通过对消费者的调查来评估他们的支付意愿,以求得效益或需求信息,这种方法就是调查评价法。包括:投标博弈法、比较博弈法、无费用选择法和德尔菲法等。
周(2008)提出“在既无直接市场,又无间接的替代市场的情况下,人们只能主观地创造假想的市场来衡量环境质量及其变动的价值,这种进行环境经济评价的方法就是假想市场法。假想市场法的具体方法代表为意愿调查法,也称之为条件价值评估法。意愿调查法包括投标博弈法、比较博弈法、无费用选择法等”。
李忠魁、宋如华、杨茂瑞、白秀萍(2003)认为“在缺乏价格数据时,可以通过向专家或环境的使用者进行调查,估价环境资源价值或保护措施的效益。在评价洪水对农田、水利设施、水库所造成的损失时采用此方法,即对环境破坏的受害者进行调查,以获得人们对该环境的支付愿望”。
调查评价法的基础是个人对各种环境质量改变确定的假想的价值。调查者用这些假想的数据量度人们同意受环境质量恶化所需赔偿数或个人为了避免同样恶化的支付意愿,从而赋予这一环境质量变化一个价值,可用于公有资源或不可分物品,例如空气和水的质量。
(三)审计完成阶段
根据被审计单位环保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审计结论,编制审计报告。资源环境审计人员还应根据对被审计单位的审查,针对其管理及控制缺陷,提出改进建议,出具整改意见书,并关注改进建议的执行情况。高翔、侯玲(2011)指出“在报告阶段,运用面询法,与被审计单位沟通有关情况,以便更好地执行审计意见和建议”。汤孟飞(2011)认为“分析性复核法的应用在审计报告阶段,对收集到的审计证据进行整体复核,形成或支持审计结论”。
结论
资源环境审计方法的选用要与资源环境审计内容相结合,不同的资源环境审计内容对应不同的资源环境审计方法。更多的情况是同时采用多种方法才能做好资源环境审计。例如,市场价值法适用于因水资源短缺、废弃物占地等原因造成的经济损失计量;适用于对人身危害重大的重污染企业环境污染的计量;适应于消烟除尘、污水处理等治理费用的计量;适用于出现噪音污染需要安装消音或隔音装置的计量。替代市场法适用于宅地周边的森林、草坪等绿色效益的计量。调查评价法适用于评价如洪水对农田、水利设施等造成的经济损失。因此,在资源环境审计项目中,要尽可能与资源环境审计内容相结合,增强资源环境审计方法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目前资源环境审计方法不断创新发展,而资源环境审计却还在传统的方式上缓慢前进,要推进现代资源环境审计方法的广泛运用,关键要破解人、制度和协调的难题。现代资源环境审计方法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对审计人员在技术和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审计人员的水平直接决定是否恰当使用资源环境审计方法,体现审计报告中资源环境审计的效果和效益,需要在原有财务、会计、审计类人才的基础上,不断培养和引进环保类、工程类、地理类等专门人才,充实审计队伍。同时,加强资源环境审计的法律法规建设、资源环境审计方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积累,整理出资源环境审计方法的使用准则和操作手册,使资源环境审计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精确化,为资源环境审计方法的应用打好理论基础和操作规范。最后,资源环境审计在我国是以政府部门为主导,这就要求不仅仅审计部门要做好本职,也需要环保、住建和发改等部门的联合协调机制,形成合力推动资源环境审计实用技术方法的研究和推广运用,使资源环境审计得到更广泛的认知和贯彻落实。
参考文献:
1.中国审计署.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R].2008
2.中国审计署.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R].2011
3.陈建,刘颖.费用效益分析法在环境审计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经济,2008(1)
4.杨宏伟,张敏.费用效益分析法在环境审计中的应用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6)
5.马雪.我国环境审计若干问题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3
6.高翔,侯玲.环境绩效审计方法浅谈[J].中国内部审计,2011(7)
7.罗恩·布莱克.环境审计的新篇章[J].审计研究资料,1999
8.辛金国,邢小玲.试论环境报告的审计[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2(4)
9.福州市审计局环境审计课题组.论环境审计的对象、内容方法和目标[J].审计研究资料,2002(3)
10.浙江省审计学会课题组.开展我国环境审计的构想[J].浙江审计,2002(11)
11.张燕,陈进.水环境保护工程的经济评价方法[J].水利经济,2003(5)
12.陈建,刘颖.费用效益分析法在环境审计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经济,2008(1)
13.杨宏伟,张敏.费用效益分析法在环境审计中的应用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6)
14.黄渝祥,邢爱芳.工程经济学[M].同济大学出版社,1995
15.高前善.生态效率—企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J].经济论坛,2006(7)
16.何德炬,方金武.市场价值法在环境经济效益分析中的应用[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
17.薛小荣.论经济持续发展与环境审计.陕西经贸学院学报,1998(5)
18.王菊,房春生,刘殊,于连生.生态环境影响价值核算[J].环境科学动态,2000(4)
19.卫立冬,苏晓彬.环境污染造成经济损失的估算方法研究[J].衡水师专学报(综合版),2004(2)
20.周.环境资源价值评估方法[J].中华建设,2008(11)
21.李忠魁,宋如华,杨茂瑞,白秀萍.流域治理效益的环境经济学分析方法[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3(3)
22.汤孟飞.环境绩效审计应用方法研究[J].财会研究,2011(7)
[论文关键词]长江上游大九寨环线旅游业循环经济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的基础,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行为和社会活动,对促进旅游地经济繁荣、文化交流、提供就业机会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保持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是旅游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根基。然而,在旅游规划、建设与消费过程中,因缺乏科学指导盲目开发、管理不当等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破坏了旅游资源的永续性,影响到旅游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长江上游的大九寨环线拥有重要的旅游资源,拥有闻名世界的九寨沟、黄龙等自然风景区,每年要接待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旅游者,在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的同时,由于活动人员众多,也带来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本文试图将循环经济理念应用到旅游业中,探讨旅游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实现长江上游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整个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赢。
一、旅游业循环经济的特点
1.循环经济的内涵。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循环利用来实现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其特征是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由于四川经济相对落后,经济发展任务非常繁重,资源和环境压力巨大,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任务十分紧迫。因此众多的专家提出了四川发展循环经济应根据自身产业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特点,按照循环经济所遵循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从资源开采、资源消耗、废弃物产生、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社会消费等环节着手,抓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大力推行节能、节水、节料、节地,推行资源循环利用、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并提出了企业、产业园区、城市和区域等不同层次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但把旅游业作为循环经济研究内容的还不多见。
2.旅游业循环经济的特点。旅游业循环经济是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是循环经济思想与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旅游业中的具体体现。从旅游产业这个角度来看,旅游业循环经济主要是指根据执行服务来创造价值的第三产业的特点从旅游服务产品与设施的设计与开发,到整个旅游过程,都要考虑消除或使之尽可能地减少旅游企业、旅游者对旅游环境的直接与间接的负面影响,从而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循环经济严格遵循着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的“3R原则”,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一切旅游经济活动,在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活动中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以达到“合理开采、高效利用,最低污染”的目的,把旅游业清洁生产、旅游资源综合利用、旅游产品的生态设计和旅游者的可持续消费融为一体,从而使旅游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旅游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来。
二、长江上游大九寨环线的旅游环境
四川作为一个资源大省,建设企业循环经济是非常必要的,但同时四川也是一个旅游大省,特别是长江上游的大九寨环线,是以成都-都江堰-汶川-松潘-九寨沟为西线和成都-绵阳-江油-平武-九寨沟为东线的环形旅游线组成的地带,大九寨环线上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具有色彩多样、层次分明的森林景观;同时,大九寨环线上人文古迹众多,有唐朝诗仙李白的故里,三国时期蜀汉遗迹富乐堂、西蜀子云亭和大司马蒋琬墓地,深山宫殿报恩寺等别具一格的人文景观,为发展观光旅游业,培育第三产业,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吸引了众多的国际与国内游客。但是,由于大九寨环线上人口密度大,经济活动频繁,水土流失严重,部分地区生态仍十分脆弱,大气和水质等环境污染问题在整体得到改善的同时,部分地区生态问题也显得日益严重。这些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对九环线经济发展的制约和影响加剧,而且也对三峡库区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威胁和影响。其次,大九寨环线上生态建设也面临着提升生态建设效益等深层次的问题,面临着解决生态建设与增加生物多样性、发展地方经济及生态系统的维护等结构性矛盾。为了保持该地区生态建设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推行旅游业循环经济模式就显得尤为必要。
三、长江上游大九寨环线旅游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旅游循环经济模式是整个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核心和目标所在。要按照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文化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充分发挥知识经济、体验经济、技术经济的作用,协调旅游生产与消费,协调区域内的农业生态化、工业生态化、城乡生态化等,严格按循环经济理念进行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循环利用,保护资源和环境,树立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新理念,构建旅游循环经济发展运行的系统模式,以保证旅游业科学、有效地发展。
关键词:环境责任 循环经济 竞争力 环境竞争力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以及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的提出,环境责任日益成为企业新的关注点。以往衡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一般从产品的价格和非价格因素两方面分析。如今,环保观念已逐渐深入人心,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不是仅仅关心价格和质量等因素,产品对环境的影响也已经成为重要的考虑因素。在未来越来越重视环保的市场的竞争中,能够生存壮大的企业必然是拥有环保技术和绿色产品的企业。因此,环境竞争力必然将会成为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1.企业环境竞争力评述
企业环境竞争力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最早涉及环境竞争力概念研究的是美国一位管理学专家G. E. Fryxell,他指出,由于资源的不断减少和环境的日益恶化,必然会造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最后的结果就是企业的盈利空间减少,最终削弱了企业原有的竞争力。后来M.Vryza在其研究成果中才采用了“环境竞争力”这一新的概念。G. E. Fryxell 和 M.Vryza 两个人最大贡献就是提出了环境竞争力及相关经济学概念,并引用大量的案例来证明“环境竞争力”对企业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将环境竞争策略界定为绿色营销,研究相对狭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国内关于环境竞争力的研究大致有以下三种观点:1、施用海较为系统地提出环境竞争力的内涵和外延。他认为在衡量产品竞争力时,除了传统的价格因素和非价格因素外,还应加上一个环境因素,它与价格竞争力、非价格竞争力并列,可称之为环境竞争力。2、曾贤刚将环境竞争力定义为:“某一产品或某一企业或者甚至整个一个国家,在环境问题上不被其他产品、企业或者国家所击败的能力。” [1] 3、倪武帆认为,企业环境竞争力是指企业从产品设计—生产储运—进入市场—回收所表现出来的有关环境保护、环境适应、环境相容等方面并支撑其发展的关键能力[2]。总之,环境竞争力其内涵至少包括四个要素:环境竞争力体现的应该是产品从生产—进入市场—回收整个过程;环境竞争力应该出现在有关环境保护、环境适应、环境相容等方面;环境竞争力是一种支撑性的能力,能使企业产生竞争强势;环境竞争力是企业长期积累而形成并长期起作用的能力。
2.循环经济与企业环境竞争力
2.1循环经济模式下的企业环境竞争力
循环经济的作用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保护人类的身心健康;二是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尽可能地节约物质资源、能源和减少废物,从而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发展过程。这对关注环境和健康的企业来说会导致生产成本的提高,与生产同一产品的其他企业相比在价格竞争上就处于劣势。从这个意义上讲,发展循环经济被认为是会削弱企业竞争力的。但是,市场需求逐步青睐于环境友好型企业,非环保产品由于不符合环境标准会逐渐丧失竞争机会。
企业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会越来越重视环境竞争,越发迫切地希望提高自身环境竞争力。企业环境竞争力最终表现为通过绿色产品、价格、服务创造更多的价值,而这些需要通过一系列过程才能将它们转化成竞争力,企业环境竞争力是在业务过程和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包括企业环境治理的能力、绿色产品的研发能力、市场占有能力和获利能力等。因此,企业要不断优化获取环境竞争力过程,不断进行绿色创新,而循环经济模式则是完成这种转变的重要途径。
2.2环境竞争力成为企业竞争力评价的重要内容
传统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主要关注企业经济指标。因此,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针对环境保护的投入产出的评价指标应作为整个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 并以此引导企业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发展。例如增加环境治理水平相关指标,资源的产出率,产品的绿色化水平等等。上述指标的作用在于帮助评价企业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所做的工作,找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积极引导企业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转变, 适应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的大趋势, 提高企业基于循环经济的竞争力, 促进企业在新趋势、新环境中持续成长[3]。
3.提高企业环境竞争力的措施
3.1实行技术创新,发展循环经济模式。
首先要根据“绿色标准”,推行“绿色设计”;其次开发“绿色生产”技术,推进“绿色生产”,实现企业向“循环企业”的转型。
3.2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科技投入是科技进步的基础,科技与生产的结合时提高环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企业要积极加强与高校和相关科研机构的联系,使科技成果及时有效的转化为生产力,发挥产学研一体化的优势,是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开发、科技投入、推广应用的主题。
3.3积极推广生态环境技术标准与认证。
企业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可以提升企业形象,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3.4积极推进清洁生产。
循环经济的核心就是清洁生产。不断采取改进和设计,使用清洁能源和原料,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甚至消除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
参考文献:
[1]曾贤刚.如何提高我国企业的环境竞争力. 生态经济,2004(1):83~85
关键词:环境保护;环境会计;环境信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问题也随之而来,并逐渐引起广泛的关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逐年呈上升的趋势,但是人们的生活环境却受到了很大破坏,这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国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制定了很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政策,发展环境会计,就是国家处理的手段之一。从我国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说,想要减少环境污染状况,企业必须要加强环保方面的支出,重视环境会计在企业中的作用,促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增强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
一、环境会计概述
1、环境会计的内涵
环境会计,又称绿色会计,主要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以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基本依据,除了要处理日常的会计工作以外,还要对项目开发所影响的环境污染、环境防治、环境开发进行计量和记录以及其成本费用进行计算,同时,还要做计量和报告环境维护和环境开发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而对环境绩效和活动进行综合评估,并总结其对财务结果所产生的影响。环境会计是将会计学和环境经济学有机统一,并且运用合理的价值管理方法,以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的最终目的[1]。
2、环境会计的基本假设
环境会计的基本假设包括:第一,会计主体假设,在环境会计的主体假设前提下,企业生产对其他企业或是周围的居民生活产生的影响编进企业的会计核算中;第二,持续经营假设,以企业保持经营为前提,选择合理的核算方法记录相关要素;第三,会计分期假设,对企业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效益进行定期分类计算;第四,受托责任假设,主要体现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两方面;第五,环境价值假设,进行有价值的环境资源核算;第六,货币、非货币计量假设,以货币为计量主体,充分显示会计主体环境状况。
3、环境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环境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分为:首先,重要性,核算对象应该是对社会经济影响比较重要的;其次,可比性,严格要求企业按照联合国的核算体系进行核算处理;再次,合法行为,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制度;第四,社会责任,以国家宏观调控、维护社会资源为前提,全方位的评估企业的绩效;第五,允许偏差,将核算偏差降到最小;最后,非法律规定义务,按照法律法规对环境的污染负责[2]。
4、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
目前我国的会计制度当中还没有明确环境会计相关的会计核算体系,因此,应该在传统的会计科目的基础之上,加设有关环境会计的会计科目,能够正确的反映出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对环境改善所获得的社会效益。一般来说,对环境要素进行计量,可以通过直接法或是代替法等进行会计计量和核算。环境会计所展现的会计信息,是为了准确地为企业提供相关的信息,满足企业经营者的需要。
二、我国环境会计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所面临的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绿色发展理念已成为我国“十三五”期间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这也促使了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对环境保护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经过各方的不懈努力,目前我国已逐步颁布了有关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各地区也进行了有效的治理,环境问题已有所缓解,同时将环境对象逐渐转到环境会计的应用上。与其他发达国家相对比,我国的环境会计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尚未成熟。但很多的学者和相关专家已经对环境保护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会计理念,并逐渐的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当中[3]。虽然,目前对环境会计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要重视对环境保会计的研究,完善其理论体系,使环境保会计能够在实践中得到科学的运用,对解决我国的环境问题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我国环境会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环保意识的骤然兴起是近年来环境现象恶化所导致的,而环境会计逐步被重视也是近年来的会计课题。因此,关于环境会计行为标准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没有建立统一的管理制度和标准。现如今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遍布了较为完善的法律规定,但面对企业发展中环境会计应用的相关规定还未形成科学的硬性规定,因此其法律建设还不够完善,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环境会计的具体实施工作。
2、各部门的环境执法力度不够
由于我国开始研究环境问题相对其他国家来说比较晚,对环境会计的相关理论还不成熟,实践经验不足,目前我国已有很严格的环保法,但一些地区或部门还是存在地方保护和关系执法的现象,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仍然存在,致使难以取得真实的环境方面的数据资料,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环境会计的发展。
3、缺乏环保意识
政府及企业对环境信息披露的意识不强,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重视经济发展,轻视环境保护的思想。一些企业片面的追求自身的短期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的长期利益,环保意思淡薄,根本不计算环境成本,也没有环保方面的资料记载,甚至提供虚假材料欺骗政府,这是环境会计无法在企业中发展的根本原因。
4、环境会计研究不到位
我国对企业环境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内容还相对狭窄,环境会计是将会计学、经济学及环境学等内容融为一体的新兴学科,而目前的研究还没有将会计学与经济学及环境学等相关学科紧密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此外,对环境会计如何在实践中应用的研究还不到位。环境会计在应用的过程中肯定会触及各方的利益,如何化解各种矛盾,使各方能够认可并接受环境会计,这也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5、缺乏完整的环境会计审计监督体系
当前影响环境会计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源自于环境会计的相关配套体系建设不全,其中,审计监督体系不够完善是环境会计无法科学发展的关键。没有良好的法律法规,没有配套的监管体系,企业不能科学认识审计监督对环境会计工作发展的重要性,从而致使环境会计无法有效披露环境问题的相关信息,造成会计信息真实性与有效性的下降。
四、解决我国环境会计问题的措施
1、建立健全环境会计的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应健全会计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正确有效的解决我国环境会计所存在的问题。与其他发达国家相对比,我国的环境问题研究开始比较晚,到目前为止还处于初期研究阶段,对环境会计核算方面的问题还没有建立统一的制度和标准,因此,应根据我国的社会状况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具体的、统一的环境会计核算方法,加强在企业业务当中对环境会计的广泛应用,有效地解决我国环境会计所存在的相关问题。同时,企业还应当完善企业内部相关的管理制度,不断创新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4]。
2、加大环境行政执法力度
环境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相对不够完善,政府的执法力度不够,是导致我国环境会计发展缓慢的直接原因。因此,我国相关的部门以及政府部门应该重视环境问题,加强环境保护,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并对排放污染物超标的企业进行惩罚。另外,相关部门还可以利用其他的经济手段,约束企业减少排放污染物。要加大相关部门的执法力度,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要在严厉的法律监督下,真实反映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这样,才能推进环境会计的实施和发展。
3、提高政府及企业的环保意识
有些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认为环境会计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事实上,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企业应该接受环境会计并且从环境会计的应用过程中得到经济效益。因此,应该提高政府及企业的环保意识,正确认识环境会计的作用,企业想要实现长久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认真落实环境会计,促使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从而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提高政府及企业的环保意识,有效地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以及环境会计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5]。
4、深化环境会计的研究
在环境会计的问题上,我国可以借鉴其他国家成功的经验,深入探讨和研究发展环境会计的问题,制定出正确的、有效地解决办法和实施策略。我国在研究发展环境会计问题时,应该多方面的进行研究,不能仅仅只研究会计学,还应加强对经济学、环境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并将这些学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这些学科中的精华汲取出来并相互融合,制定出完善的环境会计理论。此外,环境会计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嘴上说,还要落实到实处,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明确根本目标,按照统一的战略进行,通过理论到实践,然后总结经验和不足,再进行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从摸索中总结,从总结中不断完善,实事求是的落实发展环境会计,有效地保护环境,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5、建立环境会计审计监督体系再完善完善
建立完善的环境会计审计监督体系,保障企业相关环境信息的真实性。环境会计审计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审计管理,以实现对环境会计的有效监督。要汲取国外成功的经验,完善我国相关制度,有效的提高审计监督质量,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实事求是,不断地发展和创新,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6]。
结语:
综上所述,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来相应的负面影响,环境的污染就是其中之一,因此,发展环境会计势在必行,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明确发展目标,合理有效的发展环境会计,有效地改善我国环境污染问题,增强企业、政府以及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促使企业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情况下获得切实的经济效益,以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朝芳.地区经济差异、企业组织变迁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来自中国沪市污染行业2009年度的经验数据[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4,01:68-78.
[2]魏卉.我国西部经济发展过程中实施环境会计必要性的探讨[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14,04:19-21.
[3]梁杰,刘婷婷,段家菊.我国重污染行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分析[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137-140.
[4]段洪波.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与政府监管——基于规制理论的视角[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3,11:105-110.
[5]谭艳杰,孟庆丽.试述我国企业环境会计现状及制度的构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03:134-135.
关键词:循环经济;理论研究;哲学分析
“循环经济”是最近几年国内学术和政策研究领域频繁出现的一个学术词语。国内学者对循环经济的理论进行了大量探讨,国家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循环经济的实践。但是,国内生态经济学界、环境经济学界以及主流经济学界对循环经济实质的认识至今仍存在较大差异[1]。为深入揭示循环经济理论内涵,部分学者从哲学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如,董艾辉在分析循环经济与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观一致性的基础上,指出循环经济是对近代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扬弃,也符合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2]。张连国等认为,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有二,即知识论基础与存在论基础[3]。崔胜辉等则从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在内涵和目标上一致性的角度,分析循环经济的哲学内涵和经济伦理观[4]。
应该说,从哲学角度探讨循环经济,既是对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的丰富,也为哲学研究领域引入了新的研究课题。但从已有研究来看,循环经济的哲学研究在哲学分析与梳理上还不够全面和系统。本文试图从哲学的角度,比较系统地分析循环经济的哲学内涵、本质属性与内在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展望循环经济的未来发展。
1.循环经济的哲学涵义
1.1循环经济的产生、发展和目标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循环经济思想起源于人们对自身生活环境和质量的忧虑,也是对上世纪五六十年达国家工业化带来的环境后果的直接反思,主要针对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这种对环境的忧虑逐渐变成一种全球性的反思,环境问题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注。我国从参加1972年斯德哥尔摩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开始加入这个行列。循环经济不仅反思工业化带来的环境破坏和资源耗竭,也积极探寻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方法。循环经济的目标就是提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或者说新的技术经济范式[5]。这种发展模式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强调通过生产技术与资源节约技术体系的融合,减少单位产出资源的消耗,节约使用资源;通过生产技术与环境保护技术和清洁生产相结合,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排放甚至“零”排放;通过废弃物综合回收利用和再生利用,实现物质资源的循环使用;通过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生态环境的永久平衡等。在经济层面上,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和经济运行方式,旨在实现经济增长、资源供给与生态环境的均衡,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和社会公平。它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看成社会大众共有的、稀缺的自然资本,因而要求将生态环境纳入经济循环过程中参与定价和分配。它既要求改变生产的社会成本与私人获利的不对称性,使外部成本内部化;也要求改变环保企业治理生态环境的内部成本与外部获利的不对称性,使外部效益内部化。
哲学是实践的哲学,实践性是哲学的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循环经济的实践性符合的实践观点。无论是其思想来源和目标指向都是实践,循环经济的理论发展更是离不开实践,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检验和总结。因此,循环经济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或者实践是循环经济的基础或唯一尺度。
1.2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符合马列主义的认识论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并对认识起决定作用;人的认识的发展总是从感性到理性;认识总要有一个过程,充满着复杂性和曲折性。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正完整体现了上述观点。首先,循环经济在特定时代产生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工业化以前和工业化的低级阶段,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消耗较少,还不足以使人类对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产生像今天这样的深刻后果。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环境和资源的产生足够大的冲击和影响时才可能产生循环经济思想。其次,对循环经济的认识是循序渐进的。人类不可能一下子就认识到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内涵或全部规律,而且,认识的深化不可能脱离经济和历史发展阶段。最后,对循环经济的认识是能动的认识。这不仅仅停留于理论层面,也不是对实践的简单反映和被动认识,而是为了应用于实践,改造经济发展的模式。通过循环经济的这些特点,可以较好地理解当前在我国开展循环经济所遇到的种种思想障碍。比如,有人抱怨目前我国生产方式仍较粗放、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较大等。这是事实,但也要注意到,我们不可能脱离我国的历史前提来谈论这些问题。者从来就不是先知先觉的智者,而是实事求是的实践者。在实践的过程中可能会犯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但错误本身并不可怕,关键要遵循规律,对自身发展方式进行反思和扬弃,最终解决问题。毕竟,在一穷二白的薄弱基础上搞史无前例的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现成的道路和方法可以照搬。尤其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决定了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经济起步、经济总量和人民温饱问题,难以为了保护环境从一开始就放弃经济和工业发展。
1.3循环经济的模式特征符合哲学的普遍联系规律
哲学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正是将社会看成一个整体,而不是孤立地探讨经济问题,或单纯采用经济手段分析解决问题。它要求综合考虑制度层面和技术层面,制定相应政策措施来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公平与进步。循环经济深刻分析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对人与自然和谐模式进行大量有益的探讨。同时,将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作为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加以考虑,既注重分析经济生产领域各个部门、行业及其相互联系,又注重生产流程的各个阶段及其相互联系,还注重生产与生活两大部类在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中的具体情况与相互联系,统筹考虑城市与农村、地区之间、工业与农业、国内经济与对外经济等在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方面的关系。循环经济在分析问题和提出对策时,也认识到单纯经济知识和经济手段的局限性,强调学科间的联合,强调经济社科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学科领域的统筹并重。
1.4循环经济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
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为理解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认识论基础。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范式,强调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代际公平以及国际视野,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思想体现了哲学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的统一,既包含科学的逻辑推论,也汲取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正反经验;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态度,也体现了向历史、向子孙的负责态度。循环经济是在环境已遭受重大破坏、资源过度消耗的情况下产生的。根据环境破坏和资源过度消耗的历史教训、现代科学和经济学的推断,如果这种趋势不加以阻止和逆转,造成的后果将不堪想象。但环境破坏和资源过度消耗的趋势并非不可逆转,通过循环经济的途径,人类完全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这种分析和对比揭示了人类对自身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体现了哲学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
2.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要求
循环经济的定义是目前国内学者争论的焦点,根本分歧主要在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问题。笔者认为,只有解决本质属性问题,学科的理论基础才能更加扎实,学科才能逐步走向成熟。本质属性问题解决了,相应的内在要求就容易了。前面分析的循环经济哲学内涵已为探讨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要求作了铺垫。
2.1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
笔者赞同齐建国教授关于循环经济的描述,即循环经济是一种技术范式的革命,是中国新兴工业化的最高形式,是通过制度创新建立一种新的经济形态[6]。齐教授认为,从技术经济学角度看,循环经济实际上是一种技术范式的革命。微观上,按照著名经济学家乔瓦尼·多西的定义,所谓技术范式可定义为解决所选择的技术经济问题的一种“模式”。宏观上,技术范式可定义为社会生产主导技术体系的基本特征和程序模式。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社会形态对应不同的技术范式。在技术层次上,与传统经济活动的“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开放(或称为单程)型物质流动模式相对应,循环经济是“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其技术特征表现为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再生化,核心是提高生态环境的利用效率,本质是生态经济。
笔者认为,在齐教授定义的基础上,还可从哲学高度对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作进一步的归纳和总结。根据的基本原理,人类社会总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演变,每个社会历史阶段都有与其相应的社会形态。因此,循环经济应是人类社会在特定历史阶段选择的经济发展模式或者技术范式。循环经济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产生和发展,承载着特定的历史使命。可以预见,循环经济将对世界的可持续发展进程起重大的历史作用;同样可以预见,循环经济绝不是万能的,不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技术范式的最高形态或终极形式。
2.2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
2.2.1特定的时空观念。在我国开展循环经济的理论和政策研究,需要明确特定的时空观念。我国是一个具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的21世纪开展循环经济,离不开立足自身现实发展循环经济。要花大力气研究我国的实际,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问题,只有实事求是才能胜利。同时,要对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的复杂性和曲折性有着足够的心里准备。
2.2.2统筹观点。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统筹的观点和系统的观点。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面临很多问题,但由于资源有限,只能统筹加以考虑。要把握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确定重点领域和优先发展领域,循序渐进,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2.2.3理论联系实践。发展循环经济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以此指导实践,然后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理论。如此反复,推动经济与社会向良性方向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实践的学科,循环经济理论和政策如果只停留在书本中、文件中、口头上,不能在实践中得以贯彻落实,循环经济的目标就会是水中月、镜中花。因此,必须贯彻实事求是的观点,尊重客观规律,努力推进循环经济建设,同时反对把循环经济夸大化、万能化的倾向。
2.2.4公众参与。循环经济涉及全社会的各领域,离开公众参与的循环经济将难以成功。目前,我国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尚有待提高,特别需要在社会上进行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启蒙,通过政府政策宣传,引导社会生产和消费观念。公众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觉醒将是循环经济得以贯彻落实并取得成功的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
3.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建议
3.1系统的工作思想
发展循环经济特别要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要立足现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五个统筹,制定系统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综合协调区域、行业和部门利益,以长远发展和大局为重,抓住主要问题,确定重点领域、优先领域和战略步骤。
3.2制度和技术并重
要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统一,既注重制度层面的政策设计,也注重技术层面的政策设计。加强对现有经济模式、生产技术与过程、管理方法的改进和创新;加强对项目立项进行充分论证以及项目中、后期的评估;加强对节能减排领域重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同时,开展大量调查,掌握循环经济的动态发展,及时研究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3.3建立长效机制
根据循环经济的不同参与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大学、公众等,制定相应的政策,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同时,探讨建立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有效联系机制,完善政府考核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
3.4自主创新与学习借鉴
既要立足自身国情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理论和政策,又要学习借鉴一切有益的国外经济、管理和政策实践的成果;既要发扬自主创新的精神,建立基本技术支撑体系,又要进行必要的技术引进和模仿消化。
4.未来展望
发展循环经济是历史的必然。这个必然既凝聚着人类对自身处境的深深忧虑,也包含了对更高级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美好愿望。认为,尽管过程往往充满曲折,世界一直是向前发展的。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有着自身发展规律,虽然当前还有很多争论,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氛围,将促使循环经济研究更快走向成熟。循环经济在中国已经启航,并将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进程长期相伴。尽管道路充满艰辛,但前途是光明的。
参考文献:
[1]李兆前,齐建国.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综述,《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第9期.
[2]董艾辉.循环经济的哲学思考,《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3月第20卷第1期.
[3]张连国.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东岳论丛》,2005年3月第26卷第2期.
[4]崔胜辉,洪华生,黄云凤.关于循环经济的哲学思考,《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10月号(下半月).
关键词:循环经济;理论研究;哲学分析
“循环经济”是最近几年国内学术和政策研究领域频繁出现的一个学术词语。国内学者对循环经济的理论进行了大量探讨,国家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循环经济的实践。但是,国内生态经济学界、环境经济学界以及主流经济学界对循环经济实质的认识至今仍存在较大差异[1]。为深入揭示循环经济理论内涵,部分学者从哲学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如,董艾辉在分析循环经济与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观一致性的基础上,指出循环经济是对近代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扬弃,也符合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2]。张连国等认为,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有二,即知识论基础与存在论基础[3]。崔胜辉等则从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在内涵和目标上一致性的角度,分析循环经济的哲学内涵和经济伦理观[4]。
应该说,从哲学角度探讨循环经济,既是对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的丰富,也为哲学研究领域引入了新的研究课题。但从已有研究来看,循环经济的哲学研究在哲学分析与梳理上还不够全面和系统。本文试图从哲学的角度,比较系统地分析循环经济的哲学内涵、本质属性与内在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展望循环经济的未来发展。
1.循环经济的哲学涵义
1.1循环经济的产生、发展和目标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循环经济思想起源于人们对自身生活环境和质量的忧虑,也是对上世纪五六十年达国家工业化带来的环境后果的直接反思,主要针对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这种对环境的忧虑逐渐变成一种全球性的反思,环境问题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注。我国从参加1972年斯德哥尔摩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开始加入这个行列。循环经济不仅反思工业化带来的环境破坏和资源耗竭,也积极探寻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方法。循环经济的目标就是提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或者说新的技术经济范式[5]。这种发展模式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强调通过生产技术与资源节约技术体系的融合,减少单位产出资源的消耗,节约使用资源;通过生产技术与环境保护技术和清洁生产相结合,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排放甚至“零”排放;通过废弃物综合回收利用和再生利用,实现物质资源的循环使用;通过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生态环境的永久平衡等。在经济层面上,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和经济运行方式,旨在实现经济增长、资源供给与生态环境的均衡,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和社会公平。它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看成社会大众共有的、稀缺的自然资本,因而要求将生态环境纳入经济循环过程中参与定价和分配。它既要求改变生产的社会成本与私人获利的不对称性,使外部成本内部化;也要求改变环保企业治理生态环境的内部成本与外部获利的不对称性,使外部效益内部化。
哲学是实践的哲学,实践性是哲学的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循环经济的实践性符合的实践观点。无论是其思想来源和目标指向都是实践,循环经济的理论发展更是离不开实践,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检验和总结。因此,循环经济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或者实践是循环经济的基础或唯一尺度。
1.2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符合马列主义的认识论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并对认识起决定作用;人的认识的发展总是从感性到理性;认识总要有一个过程,充满着复杂性和曲折性。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正完整体现了上述观点。首先,循环经济在特定时代产生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工业化以前和工业化的低级阶段,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消耗较少,还不足以使人类对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产生像今天这样的深刻后果。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环境和资源的产生足够大的冲击和影响时才可能产生循环经济思想。其次,对循环经济的认识是循序渐进的。人类不可能一下子就认识到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内涵或全部规律,而且,认识的深化不可能脱离经济和历史发展阶段。最后,对循环经济的认识是能动的认识。这不仅仅停留于理论层面,也不是对实践的简单反映和被动认识,而是为了应用于实践,改造经济发展的模式。通过循环经济的这些特点,可以较好地理解当前在我国开展循环经济所遇到的种种思想障碍。比如,有人抱怨目前我国生产方式仍较粗放、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较大等。这是事实,但也要注意到,我们不可能脱离我国的历史前提来谈论这些问题。者从来就不是先知先觉的智者,而是实事求是的实践者。在实践的过程中可能会犯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但错误本身并不可怕,关键要遵循规律,对自身发展方式进行反思和扬弃,最终解决问题。毕竟,在一穷二白的薄弱基础上搞史无前例的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现成的道路和方法可以照搬。尤其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决定了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经济起步、经济总量和人民温饱问题,难以为了保护环境从一开始就放弃经济和工业发展。
1.3循环经济的模式特征符合哲学的普遍联系规律
哲学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正是将社会看成一个整体,而不是孤立地探讨经济问题,或单纯采用经济手段分析解决问题。它要求综合考虑制度层面和技术层面,制定相应政策措施来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公平与进步。循环经济深刻分析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对人与自然和谐模式进行大量有益的探讨。同时,将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作为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加以考虑,既注重分析经济生产领域各个部门、行业及其相互联系,又注重生产流程的各个阶段及其相互联系,还注重生产与生活两大部类在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中的具体情况与相互联系,统筹考虑城市与农村、地区之间、工业与农业、国内经济与对外经济等在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方面的关系。循环经济在分析问题和提出对策时,也认识到单纯经济知识和经济手段的局限性,强调学科间的联合,强调经济社科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学科领域的统筹并重。
1.4循环经济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
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为理解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认识论基础。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范式,强调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代际公平以及国际视野,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思想体现了哲学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的统一,既包含科学的逻辑推论,也汲取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正反经验;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态度,也体现了向历史、向子孙的负责态度。循环经济是在环境已遭受重大破坏、资源过度消耗的情况下产生的。根据环境破坏和资源过度消耗的历史教训、现代科学和经济学的推断,如果这种趋势不加以阻止和逆转,造成的后果将不堪想象。但环境破坏和资源过度消耗的趋势并非不可逆转,通过循环经济的途径,人类完全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这种分析和对比揭示了人类对自身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体现了哲学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2.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要求循环经济的定义是目前国内学者争论的焦点,根本分歧主要在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问题。笔者认为,只有解决本质属性问题,学科的理论基础才能更加扎实,学科才能逐步走向成熟。本质属性问题解决了,相应的内在要求就容易了。前面分析的循环经济哲学内涵已为探讨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要求作了铺垫。
2.1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
笔者赞同齐建国教授关于循环经济的描述,即循环经济是一种技术范式的革命,是中国新兴工业化的最高形式,是通过制度创新建立一种新的经济形态[6]。齐教授认为,从技术经济学角度看,循环经济实际上是一种技术范式的革命。微观上,按照著名经济学家乔瓦尼·多西的定义,所谓技术范式可定义为解决所选择的技术经济问题的一种“模式”。宏观上,技术范式可定义为社会生产主导技术体系的基本特征和程序模式。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社会形态对应不同的技术范式。在技术层次上,与传统经济活动的“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开放(或称为单程)型物质流动模式相对应,循环经济是“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其技术特征表现为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再生化,核心是提高生态环境的利用效率,本质是生态经济。
笔者认为,在齐教授定义的基础上,还可从哲学高度对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作进一步的归纳和总结。根据的基本原理,人类社会总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演变,每个社会历史阶段都有与其相应的社会形态。因此,循环经济应是人类社会在特定历史阶段选择的经济发展模式或者技术范式。循环经济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产生和发展,承载着特定的历史使命。可以预见,循环经济将对世界的可持续发展进程起重大的历史作用;同样可以预见,循环经济绝不是万能的,不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技术范式的最高形态或终极形式。
2.2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
2.2.1特定的时空观念。在我国开展循环经济的理论和政策研究,需要明确特定的时空观念。我国是一个具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的21世纪开展循环经济,离不开立足自身现实发展循环经济。要花大力气研究我国的实际,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问题,只有实事求是才能胜利。同时,要对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的复杂性和曲折性有着足够的心里准备。
2.2.2统筹观点。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统筹的观点和系统的观点。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面临很多问题,但由于资源有限,只能统筹加以考虑。要把握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确定重点领域和优先发展领域,循序渐进,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2.2.3理论联系实践。发展循环经济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以此指导实践,然后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理论。如此反复,推动经济与社会向良性方向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实践的学科,循环经济理论和政策如果只停留在书本中、文件中、口头上,不能在实践中得以贯彻落实,循环经济的目标就会是水中月、镜中花。因此,必须贯彻实事求是的观点,尊重客观规律,努力推进循环经济建设,同时反对把循环经济夸大化、万能化的倾向。
2.2.4公众参与。循环经济涉及全社会的各领域,离开公众参与的循环经济将难以成功。目前,我国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尚有待提高,特别需要在社会上进行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启蒙,通过政府政策宣传,引导社会生产和消费观念。公众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觉醒将是循环经济得以贯彻落实并取得成功的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
3.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建议
3.1系统的工作思想
发展循环经济特别要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要立足现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五个统筹,制定系统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综合协调区域、行业和部门利益,以长远发展和大局为重,抓住主要问题,确定重点领域、优先领域和战略步骤。
3.2制度和技术并重
要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统一,既注重制度层面的政策设计,也注重技术层面的政策设计。加强对现有经济模式、生产技术与过程、管理方法的改进和创新;加强对项目立项进行充分论证以及项目中、后期的评估;加强对节能减排领域重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同时,开展大量调查,掌握循环经济的动态发展,及时研究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3.3建立长效机制
根据循环经济的不同参与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大学、公众等,制定相应的政策,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同时,探讨建立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有效联系机制,完善政府考核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
3.4自主创新与学习借鉴
既要立足自身国情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理论和政策,又要学习借鉴一切有益的国外经济、管理和政策实践的成果;既要发扬自主创新的精神,建立基本技术支撑体系,又要进行必要的技术引进和模仿消化。
4.未来展望
发展循环经济是历史的必然。这个必然既凝聚着人类对自身处境的深深忧虑,也包含了对更高级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美好愿望。认为,尽管过程往往充满曲折,世界一直是向前发展的。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有着自身发展规律,虽然当前还有很多争论,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氛围,将促使循环经济研究更快走向成熟。循环经济在中国已经启航,并将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进程长期相伴。尽管道路充满艰辛,但前途是光明的。
参考文献:
[1]李兆前,齐建国.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综述,《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第9期.
[2]董艾辉.循环经济的哲学思考,《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3月第20卷第1期.
[3]张连国.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东岳论丛》,2005年3月第26卷第2期.
[4]崔胜辉,洪华生,黄云凤.关于循环经济的哲学思考,《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10月号(下半月).
1基于循环经济的城市公园建设模式的发展趋势
1.1循环经济型城市公园的基本内涵
基于循环经济的城市公园指运用生态城市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3R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城市公园的建设基础在于丰富的景观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需协调城市公园建设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在环境的承载范围内合理有效利用自然资源,以实现城市公园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平衡发展,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基于循环经济的城市公园建设模式是通过对资源利用率、生态修护率、游客感知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遵循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提高环境资源利用率,构建多行业、多元化的绿色循环服务体系,其中既包括景观生态环境建设,也包括周边配套服务设施(如酒店、购物广场等),以及由此衍生的绿色产品。
1.2城市公园建设现状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界对循环经济研究领域逐渐从第一产业放宽至第二、三产业,我国风景园林行业也逐渐将生态科技和可持续发展等理论运用到城市公园和旅游景区环境建设中,有些地区利用设置循环经济试点来宣传和推动循环经济的运用,如深圳市园博园管理处(太阳能光伏发电展示系统)、普者黑旅游区、富苑置地(深圳)有限公司富苑酒店(酒店循环经济综合改造)等。纵观发达国家,基于循环经济建设的城市公园已经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比较而言,在我国近代风景园林行业30年的发展中,景观资本和环境经济价值利用是一个尚未得到全面开拓的领域。因此,我国基于循环经济的城市建设,主要通过借鉴国外成功案例和研究理论,探索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经济模式。主要体现在:在资本来源上,政府和建园单位纷纷将目光投向市场,吸引民间资本和外资的融入,积极与其它国有企业、民间企业、境外企业合作,实行以政府资金为辅,外来资金为主的投资模式;在资源利用上,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原则,完善服务设施,增强群众的幸福感知度;在产业扩展上,充分结合当地经济环境和地方产业,发掘资源的经济价值,建设多元化产业链,建立循环经济体系。与此同时,我国循环经济型城市公园建设仍存在资金短缺、生态意识不强、现代景观技术和创新技术含量低、经营后劲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总而言之,现阶段我国在建设循环经济型城市公园道路上既有机遇也有诸多挑战,各城市要克服经济发展不平衡,结合自身条件,实现真正“以园养园”的城市公园建设仍任重道远。
2桂林园林植物园建设模式实证研究
2.1桂林园林植物园建设的必要性
桂林园林植物园(原桂林市黑山植物园)始建于1938年,由黑山苗圃改建而来,位于桂林市环城西路旁,紧邻桂林火车站和汽车站,交通便利。园区占地面积40hm2,曾是全国重要的绿化苗生产基地。伴随桂林城市的不断发展,黑山苗圃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已经不能满足城市经济环境和市民需求。另外,黑山苗圃主要进行苗木经营,产业链单一,土地资源管理粗放,使园区难以得到进一步发展。为顺应新时期需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方针政策,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建立可循环资源为目标,优化产业结构,建立高质量绿地的综合型植物园已经变得十分必要。
2.2桂林园林植物园的建设模式
目前,国内大部分植物园、专类园以及各类植物科研基地均以保存植物种质资源、植物培育以及标本展示等为侧重点,极少考虑其景观性。桂林园林植物园从城市总体规划出发,从“苗圃”的形式转型为“植物公园”,导入植物文化教育、科普、观赏、休闲、商业等功能,发展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兼顾的循环经济模式,将景观环境建设、社会需求和商业广场建设整合开发,打造一个以南方常用园林植物为主题,集科普、休闲、旅游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公园,实现生态-社会-经济一体化发展。
2.2.1生态景观修复模式桂林园林植物园地势平缓,园内南溪河自东而西贯穿全园,由于南溪河上游工厂向河内长期排放污染物,导致河水富养化现象严重,岸边景观环境效益差,使南溪河成为一条“臭水沟”。因此,首先要对河道进行水质净化处理,以改善环境污染。其次,利用植物护岸的功能,临水种植垂柳、水杉以及芦苇、菖蒲、野芋、鸢尾等喜水性植物,既可以稳固堤岸,又可以美化岸边环境。园内的山体占地5.33hm2,珍稀濒危植物众多,以保护植物物种为主。原苗圃地则改造为木兰茶花园、棕榈园、杜鹃园、梅园、榕树园、桂花园等植物专类园,并增加盆景园、欧洲花园、日本园等特色景观园,在建设中尽量保留原有树木,充分利用植物的建造功能和美学功能,结合亭廊等构筑物,构建层次丰富、四季可赏的景观空间。错落有致的乔、灌、草搭配不仅让游客欣赏美丽的植物景观,认识植物种类,感知植物文化,也可以让游客直观了解园林植物的用途、应用特性等。同时,园区优美的环境为游客与市民提供休闲游憩的活动空间、沟通互动的交流平台以及寓教于乐的人文体验场所。
2.2.2商业开发模式城市公园发展的关键在于其经济活力,没有活力的公园,很难提高经济效益,没有经济效益的园林,也不可能持续获得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园林植物园的规划过程中,将6.4hm2的园区土地作为商业开发用地,作为园林植物园的商业区,与第三企业合作开发为商业广场,成功打造桂林市第2个CBD商务中心,在提高土地利用价值的同时,改善桂林城市的商业格局,提升城市的视觉空间品质和文化内涵。联达商业广场位于桂林园林植物园东北角,涵盖了精品百货、超市、手机城、美食城、影城以及1001乐园等多个内容区域,既给市民提供了便捷的购物环境,也拉动了入口最密集城市西边区域的经济增长。同时,植物园方以土地作为投资资本,获得相应的商业广场的部分固定资产,商业广场的商铺租金(隶属植物园方部分)为植物园提供日常生态环境养护和人工管理资金,以及在郊区再建苗木基地的资金,扩大了植物园的产业经营范围,使园区从原来简单的苗木生产、功能结构单一的粗放型经济转型为扩大再生产、产业多元化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2.2.3社会服务模式桂林园林植物园的公益性得到了桂林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得到返回土地出让金政策,相关经费用于植物园的建设和改造。目前,桂林园林植物园已成为桂林重要的旅游景区及市民休闲活动区;商业广场也成为桂林的副商业中心,既满足了人们亲近自然环境的需求,丰富了市民户外活动,也满足人们的生活消费需求。随着植物园对市民免费开放政策的实施,使园林植物园成为真正的“市民公园”。由于桂林园林植物园的自决经营能力,减轻了政府的经济负担,同时园区良好的经济收益为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商业广场的成功运营给社会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工作岗位,促进社会有效需求。
2.3桂林园林植物园建设发展策略
桂林园林植物园围绕政府、园区、企业、社会4个层面,形成政府-园区-企业-社会“四位一体”混合运行机制,以保证园区健康有序的发展。桂林园林植物园在建设发展过程中,以保护生态为先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充分发挥政府主导职能,协调植物园方和合作企业的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循环,最终使其融入整个社会的大循环,实现政府、企业、植物园、社会群体的互利共赢。
2.3.1坚持政府主导职能政府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主要起引导、监督、审核和协调作用,为园区的发展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和内在机制。并且给予政策资金上的支持,解决园区生态环境建设的资金问题。政府部门根据桂林城市总体规划、绿地系统规划以及《桂林市公园管理条例》,确定桂林园林植物园的公园性质和总体规划方向,监督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过度开发以及开发过程中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的经济行为。
2.3.2充分发挥企业组织管理功能基于循环经济的城市公园旨在建立一个多元化、多层次、多行业的绿色社会服务体系,其中植物园、合作企业的内部经营以及植物园和第三企业间的合作是整个服务体系的基础。在植物园和第三企业的合作过程中,植物园方加强园区的内部管理和组织性,规范员工的态度和行为,避免员工只注重金钱和福利,疏忽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除此之外,植物园在关注资本运营的同时,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维护,追求园林技艺的提升和生态景观环境的营造,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一个更加舒适惬意的景观环境。
2.3.3发展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现代高端科技技术是循环经济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驱动力。植物园利用原黑山苗圃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建立植物保护、研究基地,研发植物新品种以丰富园林植物的多样性,为创造出更好的城市景观环境做出贡献。另外,基于循环经济的城市公园建设模式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园区在经营现有模式的基础上,将引进绿色低碳环保理念以及生态技术理论,如植物培育技术的气雾培育、全自动化科学试验基地等新型技术作为支撑,优化产业结构,建立资源二次利用产业链,形成扩大再生产经济,以园区经营产业促进园区生态发展,为植物园的第二次产业升级做准备。
2.3.4大力提倡“绿色生活”方式城市公园要实现真正的循环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园林企业、合作企业和社会群众的共同推动。因此,社会群众既是城市公园的服务对象,也是循环经济体系的一部分。植物园在给游客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服务的同时,推出绿色产品向游客宣传生态环保和低碳节能的知识,提高整个社会的绿色生活和环境保护意识,促进人们开展健康有益的休闲活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此外,以社会群体的反馈信息来促进植物园的循环发展也是不容忽视的。园区内设立了游客服务站、监督机构和网络服务平台,接收群众的反馈信息,加强与社会群体的交流,关注游客的心理感知度,以保证获得更好景观价值和服务价值。
3结语
关键词:环境会计;可持续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F235.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0018102
1环境会计的涵义及理论渊源
1.1环境会计的涵义
环境会计是核算对资源、环境、生态的开发、利用及防治的资金支出和成本费用,并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对社会环境的维护和开发形成的效益进行合理计量与报告,综合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影响的一门新兴学科。在我国,环境会计可以定义为:“运用会计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采用多种计量手段和属性,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涉及的环境要素进行确认、计量、记录与评价,以客观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从而优化环境资源配置,有效促进企业与所在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管理信息系统”。
1.2环境会计的理论渊源
1.2.1外部性和外部成本
外部性是相对于市场而言的。如果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没有从货币或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就会出现外部性。外部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如果一个经济主体的一项经济活动会给其他人带来效益,但他自己却没有得到补偿,他从其活动中得到的私人利益就小于社会效益,这种性质的外部影响被称为“外部经济”,反之则称为“外部不经济”。而对于环境这种物品而言,当一个经济主体可以不受限制的开发某种资源时,他可以从中获得效益,而由此产生的损失则由其他主体所承担,这些损失即为外部成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的企业在决定自己的产供销时,就往往只从自己的角度来考虑,而不考虑由此产生的社会后果,这就产生了外部不经济。
1.2.2市场失灵
在不存在外部性的完全市场条件下,不存在外部成本和外部效益。社会成本等于私人成本,社会效益等于私人效益。根据供求关系确定的资源配置的最优点上,边际私人成本等于边际私人效益。但是,外部性的存在,使得外部成本没有包括在产品价格中,而是由社会来承担,这时的边际社会成本等于边际私人成本与边际外部成本之和。我们假设一项活动不带来外部效益,只产生外部成本时,当存在外部不经济情况下,产生的外部成本生产者没有承担,而是由社会来承担的。比如某企业在其排污系统增加污水净化的装置,由此产生的效益不是全部由企业享有时,企业就不愿意在防治污染方面增加支出,这样也会导致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对于那些既产生外部效益又产生外部成本的经济活动也是类似的。
从以上两种情况可以看出,由于外部性的存在,市场并没有真实的反映产品的实际价格,资源也没有得到有效配置,“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作用失灵了。如果不对企业进行管制,企业就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过度开发和利用资源,使环境污染更加严重。据此,我们找出了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即通过加强政府和企业的合作,解决产权问题,使外部效益和外部成本内部化,并通过政府控制等方式来进行环境管理,而管理因素则要求企业加强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成本核算,对废弃物的成本管理,充分辨认和计量与之相关的环境成本。这些问题用传统的会计方法都难以解决,而环境会计这一新兴学科在会计研究领域就应用而生了。环境会计的诞生,为企业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环境污染与防治、开发与利用的成本费用提供了一个准确的方法,也为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了一个可靠的依据。
2我国实施环境会计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2.1实施环境会计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需求日益膨胀,从而造成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这种对自然资源无补偿地过度耗费及其不合理的分配,导致了不同国家、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环境破坏和污染十分严重,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政府为了防止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已考虑到了利用会计核算、信息披露对企业进行适当的引导,但是在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中,建立起关于环境资源的利用,环境污染的预防、破坏、治理以及环保技术开发等会计方面的核算和信息披露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就使得政府有关部门无法通过会计报表和财务报告准确获知企业的环境治理与破坏情况,从而不能制定正确的环保宏观政策与采取微观对策,也不能引导企业走向自觉保护环境资源的轨道上来。长此下去,我国将很难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企业必须主动要求推行环境会计,推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实施环境会计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我国企业传统的发展模式是高投入、低产出、高污染、低效益,是资源消耗型经济。在绿色消费日益盛行的今天,我国企业应在其决策与经营活动中注入“绿色理念”,以“绿色理念”重塑企业整体的业务流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运用环境会计记录和反映企业的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这样才能适应市场需求,保持竞争优势,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3实施环境会计是强化环保意识的需要
环境会计不同于传统的会计模式,它主张将整个社会生产情况和相应的生态环境都反映到会计信息中去,要对环境资源损耗、环境保护支出、环境资源收益等作相应的会计记录。这就会促使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注重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可以避免企业盲目追求经济效益。
2.4实施环境会计是对外开放的经济环境的需要
在绿色意识日益加强的背景下,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将环境问题纳人会计核算范围。然而在中国现行会计制度中,尚未建立起相关的环境会计核算体系。我国现在所处的这种现状,一方面不能满足会计国际化的要求,有碍于会计的国际间交流与合作,不能向外国投资者提供我们的环境信息;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没有相关环境会计准则,所以就很难衡量外国投资机构对我国环境的破坏程度,以及确定为保护环境而应采取的措施。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将有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到我国投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到国外投资,为了使会计披露的信息具有相关性和可比性,适应交易国的环保要求,企业就必须要披露环境会计的信息。
3对我国实行环境会计的建议
3.1加强对环境会计理论的研究
在建立环境会计的过程中,应克服传统观念的束缚,加强对环境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应成立环境会计研究机构,该机构可以由会计、经济管理、环境资源、法律等多方面专家组成,对环境会计理论、环境成本、企业行为、产品市场规律、法律体系变动等一系列有关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实行环境会计的办法,为企业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
3.2加强环境会计法规的建设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将环境会计核算和监督列入《会计法》中,修改并完善已有的法律法规,以法律形式确定环境会计的地位和作用。完善会计准则中的内容,使其有益于环境会计的发展,可以将涉及环境、资源的内容列入会计要素,成为环境会计财务报告必须披露的内容。这些强制性的约束都将使环境会计具有更强的执行力,使其得到稳步的发展。
3.3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
实行环境会计不仅是一个会计问题,同样是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得到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通过开展社会宣传,加强全国人民的环保意识,使环境会计观念逐步被公众、企业和市场接受。
关键词:园林环境;平面环境;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品质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在居住场所及周边环境的创新提升过程中,园林环境逐渐受到人们青睐。园林通过将自然环境与人们的休憩生活场所相融合,采用相关的技术设备对居住环境进行一定的改造,从艺术、美学等多个角度出发,为居民营造自然化的良好居住环境。建筑业的不断发展间接促进了园林设计规划的需求,平面环境设计作为园林环境设计中的核心专业,其重要性愈发突出。
1平面线型环境设计分析
平面设计是站在最直观的二维视觉角度将设计范围表现出来,线型平面是园林环境设计过程中的核心构成要素。线型的类型有很多,不同的线型的组合代表着不同的设计理念,同时也蕴含着不同的设计情感。由于人文地理、历史环境的不同,人们在不同时期对线型的选取也不同。线型是由直线、斜线、曲线、折线等构成。设计者在设计创作过程中,着力于将有限的线型进行组合,构造出全新的空间形式,从而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将美和自然恰到好处地结合。
1.1园林环境设计
随着生态文明的创造和飞速发展,园林环境成为建筑居住场所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景观将自然与人文相结合,促进了城市的生态化发展。地域性的选取和划分在园林景观建设过程中十分重要。大多数园林环境中的植物需要根据当地气候,并结合相关的地域特点进行合理配置。我国地域的丰富广阔决定了不同城市的园林景观之间存在着鲜明的地域差异。因此,虽然设计者在园林环境设计的过程中可以相互借鉴,但是景观构造元素必须根据当地的地域特色进行选取。选取不同地域的园林景观作为参考,需要建立在以自身地域特点作为环境构造要素的基础上,也只有这样,设计者才能创造出特色鲜明的园林景观。此外,设计者根据地域特点建造园林环境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现有的资源,在提高环境完善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节约养护成本。在园林环境设计过程中,设计者通常选取平面表达用作斟酌设计对象的方向、比例及尺度等。环境平面是将设计、创造以及二次设计建立在人文文化、艺术文化、环境文化的基础上,并合理地调整设计过程中居住环境与园林规划环境的距离,有效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在平面图设计开始的过程中,依据具体的设计内容,设计者采用艺术法则自由构图,合理确定构造物的比例、尺寸,运用规律布局对环境进行统一分区,以优化平面空间。平面图是环境设计过程中一种简明、直接的表达方式,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平面环境设计可以在总的园林环境设计过程中,促进人与环境之间的可持续发展;通过长期的交互体验指导和规范人在环境中的感知行为,充分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1.2平面线型环境特点
设计体验要与建筑自身的性格相对应,通过空间和平面的相互体验将建筑的特点充分展现出来,这是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表达的重点。完整的设计过程离不开平面设计,平面是由无数条相异的线条组合而成,不同线条之间要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进行合理、规律的组合,这就是平面设计的本质。不同的平面线型代表着不同的线条的特点。直线被设计者定义为静态的象征;相对应的,曲线的流动性使得其在设计中具有动感。但是,曲折线在动态中有着自身的变化特征,容易给人一种不安定的感觉;转折的折线具有突然性,容易让人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放射型线的聚缩感可以帮助不同空间实现有效的联系,使空间具有中心点。我国古典园林环境平面设计中,建造者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建筑表面的图案、纹饰等装饰性设计上,而对于线条的关注度并不高。早期的园林景观强调规则式划分,平面布局需要遵照中轴对称的规则,环境样式的单调和规则也使得设计过程中缺少线条的多样化分布。园林景观规划受到抽象艺术飞速发展的影响,随着设计理念的不断更新,设计者对于不同线条构造的表达愈发重视,其倾向于选取不同种类的线型勾画出丰富多变平面环境,以表达自身个性的设计理念,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自然景观是现代园林环境的规划核心,在提倡亲近自然、和谐相处的当代社会,设计者因地制宜、顺应自然的园林环境规划理念能够充分发挥其地理条件的优势,合理利用自然景物,依据自然山水风景的形成规律建造园林,从而巧妙地对自然美景进行抽象模仿和升华。
1.3平面线型设计分析
参照不同平面线型的表达特点及象征含义,设计者可以将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与地域类型特点、园林规划范围及周围环境相结合,选取合适的线型组合进行设计,突出所在环境的特征与意境。例如,在建造场馆、会所等具有象征意义的建筑物时,设计者可选取直线或较为平滑的曲线作为地面线型的基础表达方式,帮助烘托肃穆、庄重的建筑氛围。对于简明、快捷的平面设计,设计者可适当选用直线作为建筑框架的表达形式,辅佐些许平滑曲线作为局部补充。例如,娱乐休闲区的场地平面环境设计可以通过增加几何曲线的比例,来达到提高设计运动感的效果。设计过程中遇到窄长地面时,设计者可通过构造自由曲线来帮助设计;自由曲线在视觉上给人以无限延伸的感觉,可以增强窄长地面的宽阔感、提升动感。园林环境的建造规划除了构造景物之外,还可以借助自然之物烘托意境,在良好的环境中给受众留有回味及遐想的空间。意境的本质是通过构造独特、广阔的精神空间作为对物化形态的深层表达。良好的意境能够让人与景物之间产生微妙的联系,情、景交融,让人们在感受美妙园林环境的同时,激发出人们对于美好事物自身的感想。随着社会发展以及平面设计技术的提升,动态化、互动化的平面设计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单一的、静止的设计形态已经不能满足当今条件下人们对于环境设计的要求。新的设计形态与新媒体相结合,设计动态特征明显,加强了与设计环境、受众的相互沟通,这是平面设计领域的一次新的拓展;富有创造性的设计形式充分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设计需求,丰富了人们关于平面设计的表达空间,相对于传统的平面设计理念,其在表现形式和视觉环境方面有了全新的突破,为环境与居民之间的和谐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平面环境设计运用
现代社会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在园林平面设计中也有着一定的体现。现代广场的设计偏向于采用清晰明了的几何型布局,根据不同线型进行排列组合,规则布局场地分区,精细划分平面空间;充分利用几何线型的美感形式,为受众营建直观的视觉感受,构造优美的平面设计环境。
2.1平面环境铺装
平面铺装是平面环境设计中的重要环节。人们的视觉存在着一定的规律,研究调查显示,人们的水平视野大于垂直视野,下方观看的视野要大于向上方观看的视野。因此,当人们在行走过程中,其大部分视线都会集中于眼前的景物;平面铺装正是考虑到人们的这一视觉特征,对建筑物底面等位置进行铺装,满足设计要求的同时给人以充分的视觉享受。
2.2平面环境运用
充分利用丰富的铺装图案可以达到开阔空间、增强尺度感的效果。在平面环境设计中,铺装图案通过选用不同线型进行组合,在地面构造出相应的图案;与传统的光滑平面相比,铺装图案借助地面构图能够营造出规则、有序的美感。地面图案的设计不能单一地进行,在整体环境设计规划时,设计者应充分考虑周边景物的影响,确保与周边环境能够互相调和。取材于古代文化艺术的图案创作设计方案,在帮助提升文化内涵的同时,还能够突出环境所在地域的人文历史品味。现代园林环境设计根据所需图案、所在场地的环境特点选取材料样式、大小,避免由于图案的单一性造成人们的视觉疲劳。如铺地纹样的选取,可以借助卵石和各色瓷片拼接组合,以在烘托出古代园林氛围的同时,蕴含一定的现代气息。铺装材料的选取对于建造良好的园林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物质生活的提升,现代都市的园林设计已经不再满足于传统的铺装选材。不同的铺装材质具有不同的质感,园林环境的平面铺装在选材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材料的耐用性。园林平面的铺装往往受其所处环境的影响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因地制宜地选择磨损小、经久耐用的建筑材料,可以在建立温暖、朴实的园林环境的同时,节约园林构造成本。平面环境设计中的还有一个重要内容是铺装色彩的选取,合理分配不同的色彩可以增加园林平面环境设计的空间识别性。建筑物的铺装色彩应按照不同的使用功能进行选取,在充分保证各分区连续性的基础上实现不同区域产生不同艺术特点的空间效果;正确的色彩处理对空间主次关系的过渡及转换有着重要的帮助。互相融合、互相渗透的特点决定了色彩在空间中可以随意变化,现代平面环境设计中对于色彩的选取更加开放,人们对色彩的理解是一个逐渐深化、学习的过程。设计者合理地利用色彩的多变性可以创造良好的空间效果,且不同的色彩的特征会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通过选取不同的色彩可以对复杂的空间环境进行统一规划,从而增强环境的整体性。园林环境设计过程中,将主体建筑与地面铺装的色彩进行统一,有助于空间的协调。不断更替的设计理念和科学技术促使着园林环境中的平面设计不断深化、创新。整个环境设计过程隐约蕴藏着全新的设计趋势,从设计理念到设计方式、设计实践,新的设计风格正在不断完善。通过对平面环境设计的详尽分析,可以帮助设计者探寻环境设计理念的核心因素,寻找到适合社会整体发展趋势的设计道路。良好的环境对于人类生活水平的影响日益显著,平面环境作为园林环境设计的重要载体,影响着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相互联系和发展,是环境设计规划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3结语
园林环境景观设计的宗旨是帮助人们在生活中更加接近自然、感受自然。园林景观的不断发展促使景观建设加强对设计产品精细、高效的要求,在大型的园林环境设计项目中,除了平面环境之外,还将有更多的专业参与其中。设计者在考虑设计美观优化的同时还要兼顾设计的实际条件,不能脱离项目环境的实质。否则,就会使得设计规划出来的园林景观缺乏生态发展性,对日后的环境维护也会造成一定的困扰。目前,园林景观正朝着生态化、多元化方向发展,设计者在满足人们适用性和舒适性的同时,还需要兼顾逐渐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及相应的社会价值观,并充分体现地方特色。未来园林景观的发展要求设计者多角度、全方位地考虑设计方式和构思理念,将理念与技术相结合,不断完善环境设计系统,从而建设持续发展的园林环境景观。
参考文献:
[1]游晓琴.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在当代住区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
[2]周辉.居住区园林环境地形设计初探[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3]黄漾.平面设计新趋势成因探究——以环境关联性和受众互动性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2(12):88-90.
关键词:建筑节能 建筑节能设计 环境会计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5-0023-01
1 建筑节能
建筑节能是整个建筑全寿命过程中每一个环节节能的总和。是指建筑在选址、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采用节能型的建筑材料、产品和设备,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加强建筑物节能设备的运行管理,合理设计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提高采暖、制冷、照明、通风、给排水和管道系统的运行效率,以及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
1.1建筑节能重要性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能耗逐年大幅度上升,已达全社会能源消耗量的32%,加上每年房屋建筑材料生产能耗约13%,建筑总能耗已达全国能源总消耗量的45%。我国现有建筑绝大部分为高能耗建筑,且每年新建建筑近20亿m2,其中95%以上仍是高能耗建筑。如果继续执行节能水平较低的设计标准,将留下很重的能耗负担和治理困难。庞大的建筑能耗,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巨大负担,因此建筑行业全面节能势在必行。
1.2整体及外部环境的节能设计
建筑整体及外部环境设计是在分析建筑周围气候环境条件的基础上,通过选址、规划、外部环境和体型朝向等设计,使建筑获得一个良好的外部微气候环境,达到节能的目的。
1.2.1合理选址
建筑选址主要是根据当地的气候、土质、水质、地形及周围环境条件等因素的综合状况来确定。建筑设计中,既要使建筑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保持适宜的微气候环境,为建筑节能创造条件,?同时又要不破坏整体生态环境的平衡。
1.2.2 合理的外部环境设计
在建筑地址确定之后,应研究其微气候特征。根据建筑功能的需求,通过合理的外部环境设计来改善既有的微气候环境,创造有利于建筑节能的环境,如在建筑周围布置树木、植被,既能有效地遮挡风沙、提高空气质量,还能遮阳、降噪。
1.2.3合理的规划和体型设计
合理的建筑规划和体型设计能有效地适应恶劣的微气候环境。它包括对建筑整体体量、建筑体型及建筑形体组合、建筑日照及朝向等方面的确定。然而建筑的朝向、方位以及建筑总平面的设计应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建筑受到社会历史文化、地形、城市规划、道路、环境等条件的制约,要想使建筑物的朝向同时满足夏季防热和冬季保温通常是困难的,因此,只能权衡各个因素之间的得失,找到一个平衡点,选择出适合这一地区气候环境的最佳朝向和较好朝向。
2.环境会计
2.1 环境会计的发展背景
目前“低碳经济”的概念已深入人心,一系列环境灾难事件的发生使人们逐步感受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威胁,以环境污染和损害人类健康为代价换取经济的飞速发展是不明智的,也是不可持续的。环境会计在此背景下得到广泛的关注和长足的发展,而我国并没有对环境会计进行清晰的规范和界定。
2.2环境会计体系的构建
环境会计应为完整的逻辑体系,包括环境财务会计,环境管理会计,环境财务管理和环境审计。国际财务报准则中对环境会计有相应的解释说明。
环境会计Environmental Accounting(EA)是很宽泛的概念。2005年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的定义就是,评估和披露与环境相关的财务信息的核算计量披露会计分支。
2.3 环境管理会计的概念及发展
环境管理会计列示实物和货币两方面信息。实物信息包括使用的数量,能源、水、材料和废弃物的流动和最终使用情况。环境管理会计重点关注实物信息的披露,因为能源、水、原材料的使用和废弃物、排放物的使用一样直接关系到企业组织的环境成本;材料采购成本也是许多企业组织的主要成本动因。环境成本可以被广泛的解释为分辨、收集、分析和使用两种信息:实物信息与货币信息。
环境管理会计核算需要在生产基地找到适合的标杆管理工具。通常生产管理会计集中关注材料损失减少的数量和各种不同情况下产出的信息,然而与材料损失相关的环境管理会计不必特别关注产品生产过程。同样,环境管理部门只关注环境控制相关成本,所以环境管理会计将国家宏观环境管理系统和企业环境管理责任紧密地结合成为统一的系统,可是同时披露企业管理、生产和环境方面的信息。
环境成本管理提供了进行环境保护和投资项目评估的核算工具,但目前我国的环境成本披露工作做得还远远不够,还需完善现环境领域的成本核算结构与方法。企业的管理活动和国家宏观环境活动应该增加环境保护的时间、经济投入。
参考文献:
[1]张评衔.建筑节能及太阳能建筑.工程建设与设计,2009(7):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