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车辆管理的风险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高风险车辆 风险管理 风险规避 风险转移
所谓的高风险车辆主要是指很容易出现风险,而且索赔数量相对较大的车辆,这些车辆的赔付会给保险公司带来较大的损失。但是,高风险车辆的赔付情况对机动车保险的经营业绩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一直以来,保险公司的从业人员都会对这一问题加强关注。因此,只有加强高风险车辆的风险管理工作,才能够提升机动车的赔付率。
一、高风险车辆的特征
对于高风险车辆来说,具体的特征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运营不规范,出险率高
从这一方面上看,一些搞运输的大货车或者是出租车往往会出现这一问题。这些车辆在运输的过程中,为了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往往会出现超载或者是超长的现象。因此很容易产生交通事故。另外,这种车辆都是跑长途,司机多数都是在疲劳驾驶的状态下,而且还是昼夜运营,因此,车辆的情况比较差,出现的几率也相对较大。
(二)销赃容易,盗窃率高
对于各种不同类型的车辆来说,其盗窃程度也不同,其中本田或者是桑塔纳等车辆由于价格处于适中的状态,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利润空间,因此,销赃比较容易。另外,有些车辆的防盗装置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车主的看管意识比较淡薄,很容易出现随意停放的现象。因此,这种量类型的车辆会成为盗窃者的“碗中肉”。
(三)零配件难配,维修困难
由于一些车辆的零配件的生产厂家较少,主要是由于这种类型的车辆不仅年代比较久远,而且车辆的类型也比较稀少。因此,在维修的过程难度较大。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劳斯莱斯,要想换车辆的标志就需要到香港才能够完成。可见,零件结构难配置也是高风险车辆的主要特征。即使能够维修,但是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种车辆也属于高风险的车辆类型。因此,高风险的车险就成为保险公司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工作人员需要对这一问题加强重视。
二、高风险车辆的风险管理
从高风险车辆的风险管理工作中可以看出,降低车险的赔付率是保险公司盈利的主要内容。对于高风险车辆来说,在进行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会直接影响到交通事故出现的频率,同时还会直接影响到社会效益。因此,将工作的重点放置到风险管理工作中是提升保险工资管理水平的必经之路。从另一个层面上看,高风险车辆往往险种会呈现出一定的集中性,因此,对保险的需求量更大。从保险公司的角度来说,应该根据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方式和手段来进行,给车主提供更加安全的保证。具体来说,可以按照以下几种措施来进行:
(一)风险规避
风险性越高,车主的投保意识就越强,这种现状人们将其称为“逆选择”,在保险公司看来需要谨慎进行,尤其是对于一些风险程度相对较高,已经超出了承包能力范围的车辆。如果车辆的风险较大,保险公司应该积极地拒保。这样可以做到有效的规避风险。同时还应该对利润水平进行关注。将投标的标准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如果保险公司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不高,就会严重地影响到客户的利益,造成严重的公平缺失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的行为除了严重地影响到自身的健康发展之外,还会严重地影响到社会发展的和谐性。
从风险管理工作中可以看出,规避风险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方式,采用科学的规避风险的方式,可以将风险降到最大值。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第一,对于车辆保险来说,风险程度的高低和风险识别,风险衡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如果出现严重的偏差,必然会直接影响到车辆的保险程度。第二,通常情况下,保险公司对高风险车辆拒绝保险,很可能会造成客户的不满。但是,保险公司不能让自身的利益受到严重地损失。第三,拒保行为会造成社会效益的低下,影响到保险公司的形象。保险公司在对高风险车辆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采取科学的措施来规避风险。
(二)风险转移
所谓的风险转移就是对于已经承保的车辆来说,保险公司可以将其中的部分风险转移给其他的个人和组织,这样可以有效的减轻自身赔付的程度,从实际的风险转移方式上可以看出,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提升表现的效率,将分线转移给投保人
现如今,保险公司主要是按照车辆的风险承担能力来进行分类,进而控制车辆的保险费用,实现车辆保险的个性化。在这一过程中,将高风险车辆的风险程度转嫁给投保人。对高风险车辆提高收费还降低了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这也是对正常风险客户利益的维护,因为只有剔除那些劣质业务,保险公司才能更好地为客户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并拥有稳定的容源。
2.合理安排再保险
考虑到拒保高风险车辆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承保此类车辆在偿付能力方面面临的挑战,合理的再保险安排成为解决这一两难局面的绝佳方案。保险公司通过制定周密的再保险计划,可以将巨额赔付风险转移给专业再保险公司,这既有利于扩大自身的业务经营范围,增加业务量,又能分散风险,控制责任,维持良好的财务状况。在具体策略上,宜采取超额赔款再保险的安排,科学设立自负责任额,自负责任额以下的赔款由保险公司负责,超过自负责任额的赔款转移给再保险分入公司。
一、人工神经元模型、结构及工作方法
神经网络的基本单元是神经元,神经元的三个基本要素为:
(1)一组连接(对应于生物神经元的突触),连接强度由各连接上的权值表示,权值为正表示激活,为负表示抑制;
(2)一个求和单元,用于求取各输入信号的加权和(线性组合);
(3)一个非线性激活函数,起非线性映射作用并将神经元输出幅度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一般限制在(0,1)或(-1,+1)之间)。此外还有一个阈值(或偏置)。
以上作用可分别以数学式表达出来:
(1)
式中为输入信号,为神经元k之权值,uk为线性组合结果,为阈值,为激活函数,yk为神经元k的输出。
除单元特性外,网络的拓扑结构也是神经网络的一个重要特性;从连接方式看,神经网络主要有两种:
(1)前馈型网络
前馈型网络有输入层、输出层和若干隐含层构成,各神经元接受前一层的输入,并输入给下一层,信息的传播是逐层进行的,没有反馈,且经过每一次都要有相应的特征函数进行变换[1]。
(2)反馈型网络
反馈型网络的所有节点都是计算单元,同时可接受输入,并向外界输出,可画成一个无向图3所示。反馈型网络的每个连接弧都是双向的。若总单元数为n,则每一个节点有n-1个输入和一个输出。
从作用效果来看,前馈网络主要是函数映射,可用于模式识别和函数逼近。反馈网络按对能量函数的极小点的利用来分类有两种:第一类是能量函数的所有极小点都起作用,这一类主要用作各种联想存储器,第二类只利用全局最小点,它主要用于求解制约优化问题。
二、网络的选取
由于BP网络模型和RBF网络模型这两种网络存在收敛速度慢和局部极小的缺点,在解决样本量少且噪声较多的问题时,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不适合对车辆运输安全风险进行评估。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在逼近能力、分类能力和学习速率上较BP网络和RBF网络有着较强的优势,网络最后收敛于样本量急剧较多的优化回归面,并且在样本数据缺乏时,评估效果也比较好,此外,网络还可以处理不稳定的数据。因此,本文利用GRNN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对车辆运输安全风险进行评估。
GRNN的结构及其原理参见文献[2],网络的第一层为径向基隐含层,神经元个数等于训练样本数,该层的权值函数为欧氏距离函数(用表示),其作用为计算网络输入与第一层的权值IW1,1之间的距离,b1为隐含层的阈值。符号“・”表示的输出与阈值b1之间的关系。隐含层的传递函数为径向基函数,通常采用高斯函数作为网络的传递函数:
(2)
其中,决定了第i个隐含层位置中基函数的形状,越大,基函数越平滑,所以又称为光滑因子。
网络的第二层为线性输出层,其权函数为规范化点积权函数(用nprod表示),计算网络的向量n2,它的每个元素是由向量aI和权值矩阵每行元素的点积再除以向量aI的各元素之和得到的,并将结果n2提供给线性传递函数a2=purelin(n2),计算网络输出。
GRNN连接权值的学习修正仍然使用BP算法。由于网络隐含层节点中的作用函数(基函数)采用高斯函数,高斯函数作为一种局部分布对中心径向对称衰减的非负非线性函数,对输入型号将在局部产生相应,即当输入信号靠近基函数的中央范围时,隐含层结点将产生较大的输出。由此看出这种网络具有局部逼近能力,这也是该网络学习速度更快的原因。此外,GRNN中认为调节的参数少,只有一个阈值,网络的学习全部依赖数据样本,这个特点决定了网络得以最大限度的避免人为主观假定对评估结果的影响。
三、基于GRNN的车辆安全风险评估
根据对车辆运行系统安全影响因素的分析,网络输入分别取指标体系内安全意识、知识技能等二十个二级指标,以车辆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风险度为输出因子,即网络的输出。利用某车辆运输公司1998~2006年的历史统计数据作为网络的训练样本,2007~2008年的历史统计数据作为网络的外推测试样本。输入样本及目标样本如表1所示。
图1 网络的逼近误差
图2 网络的评估误差
首先对表1中的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利用处理后的数据建立GRNN神经网络并进行训练与测试。由于光滑因子对网络的性能影响比较大,因此,需要不断尝试才可以获得最佳值。本文采用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对其进行分析求解,将光滑因子分别设为0.1、0.2、…、0.5,经过对输出结果的检查发现,光滑因子越小,网络对样本的逼近能力就越强;光滑因子越大,网络对样本数据的逼近过程就越平滑。网络对训练样本的逼近误差如图1所示(单位×10-4),网络的风险评估误差如图2所示(单位×10-4)。由图可见,当光滑因子为0.1时,无论逼近性能还是评估性能,误差都比较小,随着光滑因子的增加,误差也在不断增大。
从误差的角度考虑,本文光滑因子取0.1,此时网络的测试输出(07、08年风险度)为:
y=0.0069 0.0072
由此可见,该运输公司2007年、2008年的车辆重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的误差分别为2.5%、2.7%,这可能是由于训练样本容量比较小导致的,所以评估精度不是很高。考虑到各种随机因素,本文的风险评估结果还是可以接受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项目管理;轨道交通;风险管理;RBS;WBS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8.050
[中图分类号]U2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8-00-02
0 引 言
近年来我国轨道交通制造业迅猛发展,并开始实施轨道交通制造的项目,但是由于轨道交通制造项目复杂、制造周期长、外部采购件多、国外供应商较多、横跨领域众多、技术要求高、标准各个国家不统一等情况。因此,项目的不确定因素较多,项目面对风险很大。如果风险管理,出现范围蔓延、采购拖期、非一致性质量成本较高等情况,都会阻碍制造进度,使成本超支。脆弱的风险管理将是轨道交通车辆制造项目失败的致命原因。本文将主要介绍风险管理在轨道交通车辆制造项目中的具体应用。
1 轨道交通车辆制造构建风险管理环境的必要性
轨道交通车辆制造项目管理需要从风险管理出发,但目前很多大型企业仅将风险管理停留于表面,风险管理意识淡薄。作为一个大型复杂轨道交通车辆制造项目,首先应在项目管理部门创设风险管理环境,企业组织的战略目标和项目相关干系人对风险的认知态度是创设风险管理环境的基础。轨道交通车辆制造项目是在一定环境下运行的整体系统,风险管理也基于这个环境运行。风险管理的环境主要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而内部环境包括组织的文化氛围,其影响企业员工的风险意识和组织结构。外部环境是为实现项目目标,项目组织所处的外部环境,其中包括利益干系人的认知、法律要求、政府要求、环保环境要求和风险管理过程具体细节等。因此不论是企业组织制定战略目标,还是计划的编制,风险的管理,都需要风险管理者先对内外部环境进行深入细致的审视,并努力构建适用于轨道交通车辆制造的风险管理环境。
一个项目管理者要构建风险管理环境,第一,应对轨道交通车辆制造项目的关键干系人进行风险方面的相关培训,在培训中多引用实际发生的风险案例,培养项目关键干系人的风险意识,使项目团队成员风险管理认知能力得到提高,这样降低了干系人对风险的抵触,获得干系人对风险管理的支持。第二,企业应设置风险管理组织结构,项目部内部应设置专职风险管理者。第三,企业要制定风险相关的规章制度、方针政策,使风险管理顺利进行。第四,对于风险外部环境,管理者要认真调查研究国际国内的文化、经济、政治、法律、环保、技术、自然环境与竞争环境等,要利用企业的影响改变外部环境,使其有利于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降低外部环境的不良影响,利用外部环境的有利影响。
2 轨道交通车辆制造项目中的风险管理规划
轨道交通车辆制造项目的风险管理规划要注重环节管控,在轨道交通车辆制造项目启动前或刚开始启动时,进行风险管理规划。风险管理规划要从轨道交通车辆制造项目的全局、多角度进行管理,与轨道交通车辆制造项目全生命周期业务链相结合,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轨道交通车辆制造项目中的风险管理依据,如轨道交通车辆制造项目合同、业主需求、干系人信息,项目管理计划中范围、进度及成本,项目章程中的制约因素、假设条件。
(2)分析轨道交通车辆制造项目中外部风险来源,当项目团队无法控制外部风险时,将对项目产生限制,这些限制对项目的结果产生消极的影响。
(3)分析轨道交通车辆制造企业中组织的风险偏好、风险临界值、风险承受力,组织及项目能够接受风险的程度。
(4)分析轨道交通车辆制造企业中风险数据库。如果没有风险数据库,需要企业构建信息化风险数据库;如果已构建风险数据库,需要结合过去发生的风险及风险应对措施来分析轨道交通车辆制造在执行项目的风险,并从风险数据库总结规律、经验教训,为在执行项目提供预测、风险管理经验等。
(5)明确轨道交通车辆制造项目中的风险管理目标,并根据目标制定详细的规划,根据规划制订详细的行动方案。
(6)对轨道交通车辆制造全生命周期或阶段进行整体规划,根据项目范围说明书、WBS、WBS词典规划风险管理范围,确认全生命周期每个阶段的工作可能产生的风险情况。
(7)重点管理轨道交通车辆制造项目的进度风险、范围风险、成本风险、质量风险、结构风险、重量风险、协调风险与业主变更风险。
(8)建立轨道交通车辆制造项目风险管理模型,主要采用改进的CRM(持续风险管理)模型,内容包括:风险环境建立、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计划、风险应对、风险有效性跟踪、风险控制与风险再评估。
(9)建立轨道交通车辆制造项目风险知识库,规定风险评价基准、风险的角色与职责、风险模版、风险描述格式、风险术语及决策者所需级别,总结已发生轨道交通车辆制造项目风险,总结风险发生的规律,建立信息化风险管理模型,汇总风险触发条件及风险应对措施。
3 轨道交通车辆制造项目中的风险识别方法
(1)利用轨道交通车辆制造项目风险知识库,结合信息化系统,使原来发生过的风险自动关联新项目工作任务分解中的工作包,便于风险管理者对照过去发生的风险来预测新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
(2)构建轨道交通车辆制造项目业务流程图,识别关键环节产生的风险。
(3)结合项目管理计划,利用头脑风暴的方法,使项目干系人全部参与,整理干系人的风险意见,形成风险清单,以获得干系人对项目风险的全面了解。
(4)利用德尔菲法三大特点:匿名性、反馈性、统计性,让专家对风险清单进行判断,防止个人对风险偏激,并采取合理的初步风险应对措施。
4 轨道交通车辆制造项目中的风险分析方法
轨道交通车辆制造项目风险识别之后,利用风险分析的方法,明确风险清单上的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可能产生后果的严重度,轨道交通车辆制造项目风险分析方法如下。
(1)根据轨道交通车辆制造项目风险分类的不同,对不同类别的风险分别进行评估分析。
(2)对同一类别的风险,分析风险发生的概率及风险产生的影响(利用风险评价基准)。
(3)将各个类别的风险进行优先级排序,将高优先级的风险告知项目团队及关键干系人。
(4)项目风险管理者对高风险进行定量建模分析(可利用龙卷风图法、层析分析法等)。
(5)项目风险管理者组织关键干系人召开会议,制定风险应对措施。
5 轨道交通车辆制造项目中的风险应对、跟踪、控制
(1)根据轨道交通车辆制造项目中的风险优先级,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
(2)风险应对策略的主要原则: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后果产生的影响,认清车辆制造中风险发生的主体,获得干系人对风险管理的持续支持和参与。
(3)轨道交通车辆制造项目中高优先级风险尽量规避掉,如果规避不掉,就要采取应对措施来减轻,对于低优先级风险进行委外、分包、分担。对于未知的风险进行保险、时间预留和预算缓冲。
(4)利用风险跟踪矩阵对轨道交通车辆制造风险进行跟踪,评估风险发生时风险应对措施的有效性。
(5)建立轨道交通车辆制造风险管控体系,确定各个项目风险发生事件,实现风险管控专人负责,对风险监控信息进行反馈,风险管理者有能力判断风险是否已经解除并重新识别新风险。
6 结 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风险管理在轨道交通车辆制造项目中的应用必要性和具体应用层面,通过分析可知,风险管理才是轨道交通车辆制造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需要建立整个轨道交通车辆制造项目的风险管理体系,提升风险管理水平,这有利于轨道交通车辆制造项目的快速发展并与世界接轨。
主要参考文献
[1]吴国芳,邓冰.安全软件的持续风险管理模型(CRM)[J].计算机时代,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