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电气工程流程范文

电气工程流程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电气工程流程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电气工程流程

第1篇

【关键词】电气工程;安装;工艺流程

本工程中主供电系统为110kv,30mva。经过GIS设备将110kv电压输送至110kV/6.6kv的主变压器上。之后由6.6kv的开关柜向每个电气室分电,所以在本工程的安装工艺中,安装GIS和主变压器为工作中的重点。

1.安装GIS设备

1.1 GIS性能参数

GIS设备属于气体绝缘性质的开关,在此供电工程中,主变电站的进线侧我们采用SF6作为绝缘灭弧介质。与油断路器比较,SF6有灭弧速度极快,断流性能强,电绝缘性优良,没有燃烧和爆炸的危险,需要检修的时间周期长并且可以频繁的操作,已经成为了未来高压断路器的研究方向。

1.2安装工艺流程

GIS设备由PT、CB、CHD、LA等构成,因为这些单体的外形不规则,有的部件又十分重,而GIS室中因为不具备吊车条件,给安装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另外安装高压设备最重要的工作是保证设备的干燥和洁净。因此整个GIS的安装流程如下:

①安装前检查:与土建工作配合,做好基础的预埋件工作,检查作为CB基础的预埋的工字钢是否符合规定,工字钢必须比混凝土建造的基础底面高10mm。

②安装之前的准备:首先第一步是安装的准备工作,安装的环境要清洁,电源准备妥当,各种设备备件准备到位,在安装开始之前不要先将设备包装打开,降低设备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以防止设备中进入灰尘。第二步,安装吊运设备,三是查看产品安装使用说明书,按照说明书要求准备相应的工具。

③安装设备主体:a、用吊运设备把CB吊运就位,使之母排中心与GIS室保持在一条直线上。b、安装气体至油套管及GIS。将GIS吊运到合适位置,将GIS分别和三相套管联接,之后再联接变压器,检查垂直度和水平度。c、安装穿墙母线排。d、安装CHD的时候要注意一定要按照图纸的尺寸定位。要彻底清洁CB气密法兰面,要在安装的时候才能打开各个气室保护盖。以防止进入杂质和灰尘。

④安装空压管道。进行GIS的各个气动部分和空压机的空气供应管的配管工作。a、使用球状的白布清洁管道,管道内部一定要清洁两次,每清理一次换一次白布。b、按照实际的方位切管并煨管。

⑤检验空气的泄露性。按照线路图调整阀门的开合状态,运行空压机到额定的压力,检查12小时的泄漏量是否超过了标准值。

⑥检测主电路电阻值。检测当100A直流电流通过主电路的时候,各相应部件电阻值,检测的电阻值应该小于厂家实验室参数的1.2倍。

⑦更换吸湿剂与内部检验。吸湿剂更换要保持周围环境的湿度不高于80%,并要一次性更换完毕。内部检测内容为:绝缘子状态,壳体内是否含有杂质,螺栓、螺母状态,导体表面的状态等。

⑧外壳的接地与基础的处理。检测GIS壳体的接地端与接地线之间的距离。除去预埋工字钢的铁锈。将临时焊接点永久性焊接。

⑨抽真空。确定GCB与GIS的压力要低于周围环境的压力。检测压力表显示的压力值。确保真空泵性能良好。确定各阀门的关闭状态,开启真空泵。

⑩检查SF是否泄漏,并进行模拟实验。

2.安装变压器工艺

(1)检查基础。检验混凝土基础与图纸尺寸是否相符。注意混凝土基础中心与图纸的吻合度。

(2)联接GIS和变压器的主体。因为变压器太重,施工现场又不具备吊运条件,所以必须先搭建平台,并用吊车将设备吊运到位。变压器就位后,使用千斤顶把变压器器支起,使CB三相中心与HV套管中心处于一条直线上。安装上HV套管并联接GIS与变压器。最后固定变压器主体,将相应的接地端子接地。

(3)安装变压器零部件。①安装散热片,注意冷却用风扇所处的位。②安装主油枕。安装主油枕是一个难点。需要经过反复的测量。③安装OLTC。④安装HVN.LV套管和N.G.S。⑤检查主油箱的内部情况。

(4)抽真空。抽去运输中充的MOFPT和氨PT 的安装位置。

(5)油过滤与循环。因为当时施工在冬季,温度低,油过滤过程要先加热,去除油中的潮气。温度表一直处于70℃上下。为提高效率,要选择比较适合的管径,并缩短变压器油箱同滤油泵之间的管道距离。

(6)安装空压管道。进行GIS的各个气动部分和空压机的空气供应管的配管工作。a、使用球状的白布清洁管道,管道内部一定要清洁两次,每清理一次换一次白布。b、按照实际的方位切管并煨管。

(7)检验空气的泄露性。按照线路图调整阀门的开合状态,运行空压机到额定的压力,检查12小时的泄漏量是否超过了标准值。

(8)检测主电路电阻值。检测当100A直流电流通过主电路的时候,各相应部件电阻值,检测的电阻值应该小于厂家实验室参数的1.2倍。

(9)更换吸湿剂与内部检验。吸湿剂更换要保持周围环境的湿度不高于80%,并要一次性更换完毕。内部检测内容为:绝缘子状态,壳体内是否含有杂质,螺栓、螺母状态,导体表面的状态等。

(10)外壳的接地与基础的处理。检测GIS壳体的接地端与接地线之间的距离。除去预埋工字钢的铁锈。将临时焊接点永久性焊接。

(11)抽真空。确定GCB与GIS的压力要低于周围环境的压力。检测压力表显示的压力值。确保真空泵性能良好。确定各阀门的关闭状态,开启真空泵。

(12)检查SF是否泄漏,并进行模拟实验。

3.结语

作为电气安装工程中最总要的一项工作内容,变压器与GIS安装工作技术含量高、要求高。各工种间要协调合作,同时即便安装条件成熟,也不要忽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某种人为因素也可能对整个安装工程产生不利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官大强.谈谈电气安装工程如何配合土建等工程施工[J].中国科技信息,2005(16A):200-200.

[2]杨志光.110kVGIS和变压器安装[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2,20(3):69-71.

[3]冯莉.论电力工程中110kV电气安装工艺[J].大科技,2012(11):80-81.

第2篇

业扩报装的概念

业扩报装是指供电企业受理客户用电申请,依据客户用电的需求并结合供电网络的状况制定安全、经济、合理的供电方案,确定供电工程投资,组织供电工程的设计与实施,组织协调并检查用电客户内部工程的设计与实施,签订供用电合同,装表接电等。是客户申请用电到实际用电全过程中供电企业业务流程的总称。

业扩报装办理流程

明确业扩报装各环节、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时限,以“短(缩短时限)、平(平等议价)、快(快速反应)、稳(稳步推进)”的工作方式,确保业扩报装工作规范、高效、有序运作,进一步简化用电手续,强化工程管理,缩短业扩报装周期,规范业扩报装工作程序和行为,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树立供电企业良好形象。

一、业扩报装的总体要求

为客户提供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供电服务,达到服务规范、标准统一、流程闭环、运转协调、快捷高效的目标,业扩报装工作始终坚持“一口对外、便捷高效、三不指定、办事公开”的原则,归口营销部管理,由营销部代表供电企业统一受理客户用电需求,综合办营销稽查负责全过程的监督、稽查管理。

二、业扩报装的工作流程

第一,业务受理。供电企业根据客户的用电需求受理客户的用电申请。县级供电企业现阶段受理客户申请的方式有:营销部营业厅及各基层供电所营业网点现场受理,也可通过“95598”客户服务系统以传真、电话、电子邮件、网络服务等方式受理。

客户根据实际情况,提交用电申请资料,待营业厅及营业网点工作人员确认合格后,供电企业正式受理客户用电申请。受理后,工作人员应复印有关申请资料,进行编号、登记、建档,填写好营业日志。并将受理的业务事项直接进入营销管理系统的处理流程,纸质工单在一个工作日内传递给客户项目经理进行业务处理。

第二,现场查勘与供电方案制定及答复。客户用电申请受理后,由营销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到客户用电现场进行供电条件勘查,并与客户协商供电方式、计量方式、受电点等确定供电方案所需的内容。供电方案的制定要符合国家供用电政策、法规的规定、电力行业技术标准和规程的要求,与电网发展相适应,满足客户近期、远期电力需求,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灵活。供电方案制定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供电质量及配电网规划水平,在供电企业的业务扩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供电方案制定、审核通过后,采用书面形式,根据《国家电网公司供电服务“十项承诺”》的有关规定,一次性答复客户。

第三,受电工程设计审查及答复。客户根据供电方案批复,委托有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工程设计。设计完成后,应向供电企业提交四套设计图纸,并提供设计单位资质审查备案。供电企业审查图纸后,将审查意见应以书面形式并加盖公章后,连同相关资料,交予客户,以便客户据以施工。

第四,受电工程施工及中间检查。为保证电网运行安全和客户用电安全,供电企业应对客户电气工程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施工前营销部门应审查厂家电气设备的“三证”、审查施工单位资质,并复印留底。

客户在电气设备安装进程已到三分之二或隐蔽工程即将完成之时,应向供电企业提出中间检查申请。供电企业组织相关人员,根据审定的设计图纸,进行检查,并提出检查意见。中间检查后,营销部项目经理应通知计量部门安装调试计量装置;同时通知合同管理人员起草供用电合同,并组织双方签订供用电合同。

第五,受电工程竣工验收。供电企业收到客户工程竣工报告、相关的技术资料和竣工验收申请后,组织相关部门(营销部、生技部)人员进行竣工验收。竣工验收应根据审定的设计与中间检查纪要进行,并现场汇总各部门意见,填写竣工验收纪要。对仍存在的缺陷,竣工验收纪要必须明确提出整改的具体要求,由施工单位和客户按各自责任范围负责整改。

第六,送电。竣工验收合格后,由用电检查专责人员许可、配网管理人员指挥、施工单位相关人员现场执行试送电。试送电后,计量部门人员应对表计进行现场监测和预购电报警、跳闸试验,工作正常方能正式封签。

第七,资料归档。客户送电后,项目经理应认真检查所有资料是否规范、齐全,确认合格后交营业员及资料员归档。

业扩报装的管理

业扩报装的流程复杂,对供电可靠性、配电方式的优化有很高的要求。如今,在供电企业提升优质服务的背景下,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即使设备订货、设计及施工工期顺利,整个业扩报装流程流转,也需要2-3个月的时间,这与供电便捷、高效的要求相冲突。为方便用户能在最短的时限内用上电、用好电,使用户对业扩报装流程可控、能控、在控,供电企业在业扩报装管理过程中需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客户提出用电申请后,及时给出客户方案调查,并在第一时间内提供客户用电业扩报装告知书,告知详细工作流程。提前通知客户需要提供的资料,以便客户早作准备。

二、供电企业项目经理要及时进行流程流转,实时跟踪在途工单,使环节不脱节,并告知流程相关工作人员以及通知用电客户。

三、供电企业要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十项承诺的要求,对各流程工作时限考核到位,减少各环节的等待时限。

四、工程的供电方案审查、中间检查、竣工验收直接关系到供电工程的质量,供电企业应本着对客户负责的原则,经过经济技术比较后站在客户的角度,提供投资最省、供电质量最优、供电方式最安全的供电方案;对施工工艺不到位的本着对供电企业负责、对客户负责的态度,严格按照中间检查规程、中间验收规程的要求逐项验收到位。

建立常态化例会制度

为了有效协调、整合、利用营销专业资源,及时响应满足社会和客户对电力及服务的需求,营销专业建立常用态化例会制度。每周组织召开营销业扩工作例会,固定参会人员,协调处理相关问题,提高审批流转速率。成立供电方案评审小组,组织小组成员参加业扩例会,通过集巾审批供电方案,共同协商解决业扩工程管理中遇到的问题等来达到简化审批手续,加快工作流转,并对每次会议内容形成纪要。每天组织召开客户经理工作早会,对昨天的工作进行总结,对各工程项目进度汇报,对勘察情况进行汇总,对难于解决的问题进行总结并上报相关人员。对本日工作进行安排,组织协调本日工作开展,确保本日计划工作执行到位,确保客户业扩工程报装进度。

如何搞好业扩项目全过程跟踪服务管理工作,笔者认为:首先要加强项目经理的自身建设,通过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观察能力、思路清晰准确表达能力、需求确认意识、需求变更控制能力及综合调度、组织协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时间管理能力、高效沟通技巧等项目经理需重点培养的技能。

第3篇

关键词:电气安装;安装工艺;变压器;

中图分类号:TU60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GIS的安装

1.1特性参数

GIS是气体绝缘的开关设备。本工程采用SF6作为110kV,3OMVA主变电站进线侧绝缘灭弧介质。SF6与油断路器相比,断流能力强,灭弧速度快,电绝缘性能好,检修周期长,无燃烧爆炸危险,适于频繁操作,是超高压系统断路器的发展方向。

1.2安装工艺

GlS主要由CB、PT、LA、CHD等部件组成。由于单体形状不规则,而且部分部件相当重,GlS室内又不具备吊车工作条件,这给安装带来一定的难度。另外,高压设备的安装,最重要的是保持洁净和干燥,这也是贯穿整个GIS安装过程的核心安装工序如下:

(1)基础检查。配合土建,作好基础预埋件工作。主要检查CB基础预埋工宇钢应高出混凝土基础地面1Omm。

(2)安装前准备。①清洁安装环境,准备好临时电源,设备倒运到位,为防止灰尘进入,拆包尽可能在安装开始时进行,减少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②室内不具备吊车工作条件,采用搭设工作平台及脚手架,用倒链及滚杠进行吊装工作。④根据厂家的安装要领书,准备相应的紧固螺丝用的各种扳手。

(3)主体的安装。①CB就位:根据CB实际安装位置及形状摆放好滚杠,选择吊点,用吊车把CB旋转在滚杠上,使之就位,再次校核GIS室与变压器室隔墙预留洞的中心度,已就位的变压器三相中心和CB的母排中心必须保持在同一条直线上。②GIS及气体至油套管的安装:GIS支架就位,用脚手架和倒链把GIS起吊至合适的待安位置。打开变压器和套管连接处的临时罩盖。首先将三相套管分别与GIS连接,然后再与变压器相连。检查水平度和垂直度。③穿墙母线排的安装。检验CB中心至基础顶面的高度。垂直方向上用倒链起吊至安装高度,水平方向上。在GIS室用倒链拖拉,首先连接GIS侧,后连接CB侧。CT,MOFCT.DS,H—ES组合部分及MOFPT,PT,LA的安装。此部分重量大,形状又不规则,安装难度很大,安装时要注意方法。④CHD的安装。注意按图纸尺寸定位;CB的气密法兰面要彻底清洁,各气室连接处的保护盖要在安装时才打开。

(4)空压管道的安装。进行空压机空气供应管与GIS各气动部分的配管工作。①用球状白布清洁管道内部两次。②根据实际位置切管及煨管。

(5)空气泄漏性检验。按空气管线图调整各阀开合状态。空压机运行达到规定的压力。检验12h的泄漏量不得超过规定值。

(6)测量主电路的电阻。在厂家指导下。主电路通以100A的直流电流。利用电压降法测量各相应部分的电阻,应不大于工厂实验数据的1.2倍。

(7)吸湿剂的更换和内部检验。更换吸湿剂时。环境湿度不应高于80%。要一次性完成。不能中断。内部检查确认:①绝缘子的状况。②壳体内部是否附有杂质。③螺栓和螺母的连接状态。④导体表面状况。

(8)外壳接地和基础处理。①检测接地线和GIS壳体接地端子的距离。切割接地线。去除外壳表面油漆,进行压接。一定要连接牢固。②预埋工宇钢表面除锈。把临时焊接的部分进行

永久性焊接。

(9)抽真空。①确认GlS和GCB的压力低于环境压力。②检查压力表的压力。③确认真空泵(由厂家提供)性能完好。④依据厂家管线图。确认各阀的闭合状态,启动真空泵。

(10)SF6泄漏检查。用厂家提供的泄漏探测仪,重点检验管道连接处和法兰片。

(11)模拟动作实验。根据厂家电器原理图检验各部件的电气连锁是否正确,动作是否可靠。

2变压器安装工艺

2.1概述

主变电站内总变压器为110kV/6.8kV.25MVA。绕组形式是YNdll,总重量为60t。

2.2安装工艺

(1)基础检查。根据图纸尺寸检查混凝土基础是否符合要求,特别要注意基础中心是否与图纸尺寸吻合。

(2)变压器主体与GIS的连接。变压器主体重达35t,现场不具备吊车吊装就位条件,而且变压器室内又没有起吊设备,只得于室外搭设平台。延伸并于基础齐平,室内排油坑用10mm钢板铺垫。用80t吊车将变压器主体放置在平台滚杠上,两侧各用一根15t板葫慢慢拖拉。就位后,用4个10t千斤项将变压器主体顶起。调整并检查使HV套管的中心与CB的三相中心在一条直线上,安装HV套管。完成变压器与GIS的连接工作。最后用M20的膨胀螺栓将变压器主体固定,并在相应的接地端子上压接接地线。

(3)变压器部件安装。①散热片的安装:安装时要注意冷却风扇的位置。②主油枕的安装:主油枕重1.4t,最高点至变压器底座5.2m,而变压器室门高仅为6m,所以是变压器安装过程中的一个难点。现场进行反复测量,决定仍采用8T汽车吊,因其活动拨杆短,吊车可以逼近变压器室,加大俯仰角度,相应的提高了吊装高度,最终圆满的完成了主油枕的安装工作。③LTC的安装:安装有载切换装置油箱,根据图纸进行安装,包括相应的附件如油位表、呼吸器、连接管及阀门等。④HVN.LV套管及N.G.S的安装:HVN为浪涌吸收器,用来防止雷电及电路中过电压而引起的瞬时高电压。N.G.S是中性线接地系统的简称。安装时要注意接地开关应动作灵活。无卡阻现象,LV为低压侧套管,它与6.6kV母线桥相连,要检查其表面是否有裂纹和划痕,并用酒精和白布进行清洁。⑤主油箱内部的检查:打开变压器入孔,做HV套管与变压器三相绕组的连接时,要紧固,注意三相组别。

(4)抽真空。抽真空的目的一方面是抽去在运输过程中充的氨PT和MOFPT的安装位置。用13个倒链同时起吊,首先完成与CB侧的连接。支架固定,然后进行MOFPT。LA的连接与安装。d.CHD的安装。注意按图纸尺寸定位;CB的气密法兰面要彻底清洁,各气室连接处的保护盖要在安装时才打开。严禁灰尘和杂质进入;并在0型环上涂厂家提供的HITALUBE密封胶;触头的连接深度要符合要求。

(5)油过滤和循环过程。由于当时是冬季。环境温度很低(2~5℃)。油过滤过程需要加热,以除去其中的潮气。变压器温度表始终指示在70℃左右。油过滤需要加工临时注油孔法兰。油从变压器油箱的下部排放阀经油管进入滤油泵。经过加热过滤后。由变压器油箱顶部注入油箱内部。要尽可能的缩短滤油泵和变压器油箱间油管的距离。选择合适的管径,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6)空压管道的安装。进行空压机空气供应管与GIS各气动部分的配管工作;①用球状白布清洁管道内部两次,每次都要用干净的白布;②根据实际位置切管及煨管。

(7)空气泄漏性检验。按空气管线图调整各阀开合状态。空压机运行达到规定的压力。检验12h的泄漏量不得超过规定值。

(8)测量主电路的电阻,在厂家指导下。主电路通以100A的直流电流。利用电压降法测量各相应部分的电阻,应不大于工厂实验数据的1.2倍。

(9)吸湿剂的更换和内部检验。更换吸湿剂时。环境湿度不应高于80%。要一次性完成。不能中断。内部检查确认:①绝缘子的状况;②壳体内部是否附有杂质;③螺栓和螺母的连接状态。④检查导体表面状况。

(10)外壳接地和基础处理。①检测接地线和GIS壳体接地端子的距离。切割接地线。去除外壳表面油漆,进行压接。一定要连接牢固。②预埋工字钢表面除锈。把临时焊接的部分进行永久性焊接。

(11)抽真空。①确认GIS和GCB的压力低于环境压力。②检查压力表的压力。③确认真空泵(由厂家提供)性能完好。④依据厂家管线图。确认各阀的闭合状态,启动真空泵。

(12)SF6泄漏检查。用厂家提供的泄漏探测仪。重点检验管道连接处和法兰片。本次安装实际测试中发现气室1部分有报警信号。经检查发现气体至油套管与GIS的连接处有一头发丝,取出后警报信号消除。

(13)试验。绝缘油的绝缘程度试验在工厂已进行过测试,对于11OkV绝缘油的绝缘程度应不低于40kV,考虑长途运输和现场储存条件,所以在注油完成后。又进行了3次油循环和过滤过程。3次循环完成后,我们用60kV绝缘油测试仪对变压器绝缘强度进行测试,5次平均值大于56kV,试验结果良好,变压器的其它试验。如耐压强度、变比、线圈直流电阻、变压器油微水试验等,以工厂试验数据为准。在现场不再进行测试,通过临时电源,对散热片的冷却风扇和OLTC驱动部分进行测试,以保证其运转正常。

(14)油漆及其它。检查变压器表面油漆损坏部分。用相同的颜色进行修补。同时拆除用于安装的临时设施。

第4篇

关键词:珞璜电厂;二期;烟气脱硫;改造方案

中图分类号: TF70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 引言

本文为目前国内含硫量最高,脱硫率最高的大型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改造项目的改造方案。

1 工程概况

华能珞璜电厂二期工程2×360MW燃煤机组烟气脱硫装置于1998年12月随主机同步投产,为我国第一套部分国产化的脱硫(FGD)装置,由当时的华能重庆烟气脱硫公司与日本三菱重工共同建设。二期脱硫装置BMCR工况下燃煤设计煤质含硫量为4.02%,吸收塔脱硫率大于等于95%,锅炉ECR工况下85%的烟气脱硫,吸收塔脱硫率95%,综合脱硫效率为80%,烟囱出口处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为2037mg/ Nm3,排烟温度为92℃。

近年来,随着国家排放标准的提高,重庆在2010年将实施400mg/ Nm3的排放标准,同时受到电煤供应日趋紧张的影响,珞璜电厂长期燃用煤种含硫量最高曾达到过8%,最低也为3%左右。煤质的平均含硫量将保持在4.5%左右,原有设计煤种4.02%已经无法适应煤质的变化。以上两个原因造成烟气二氧化硫排放浓度超标,为达到国家环保排放要求,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公司于2008年对其进行改造,2009年下半年完成改造,改造后的脱硫装置在燃用脱硫设计煤种(收到基硫5.13%)时,出口SO2浓度≤400mg/Nm3,脱硫效率≥97.2%。

现对其改造的方案和措施进行探讨。

注:脱硫装置的设计按石灰石中CaCO3纯度为90%计算。

3 主要改造设计方案

3.1 烟气系统

二期脱硫原设置MGGH,此次改造取消了MGGH。

增压风机的设计保证能够适锅炉负荷从35%--100%BMCR负荷工况下的正常运行,并留有一定裕度:风量裕度不低于5%,另加不低于5℃的温度裕度。风压裕度不低于10%。静叶可调轴流风机的电机选用变频电机。

3.2 SO2吸收系统

原有吸收塔为U形液柱塔,由于原有吸收塔只考虑85%烟气量脱硫,现改为全烟气量脱硫后,其塔的截面积不够,需进行扩容改造。

液柱塔:原尺寸11.4W×2.9L×9.57H改造为18.9W×2.9 L×9.57H。

液柱塔逆流塔原:尺寸11.4W×6.4L×9.57H改造为18.9W×6.4 L×9.57H。

液柱塔中间过流部分:原尺寸11.4W×2.2L×9.57H改造为18.9W×2.2 L×9.57H。由于场地受限,无条件再将塔扩大。

将原有平板除雾器更换为屋脊式除雾器:原尺寸11.4W×6.4L改造为18.9W×6.4L。

原有喷嘴437每套,增加为722每套。

原有喷淋管顺流塔23根每套,增加为38根每套;原有喷淋管逆流塔23根每套,增加为38根每套。

浆液循环量需增加,浆液循环泵原有流量7500 m3/h,扬程17米,数量3+1台,为利用原有循环泵,现在增加2台10000 m3/h,扬程17米的浆液循环泵。

氧化空气的量也需增加,氧化风机原有1台35000 Nm3/h,压头677mbar,现在增加2台30000 Nm3/h,压头677mbar的氧化风机。

塔内原有氧化空气管采用FAS形式,新增部分同样采用FAS形式。

6.3石灰石浆液制备系统

将原有两台石灰石浆液泵增加变频装置,将原有回流管道取消,进入吸收塔的石灰石浆液量根据吸收塔进、出口烟气的SO2浓度及吸收塔循环浆池的PH值进行控制。

6.4石膏脱水系统

原有1台真空皮带脱水机,新增两台真空皮带脱水机,出力与原装设备相同。三台真空皮带脱水机满足两套脱硫装置满负荷时石膏产量。两台石膏水力旋流器、三台水环式真空泵,新增一套滤布、石膏冲洗系统以及滤液水回收系统。

4 改造后调试运行情况

4.1改造后调试运行情况及原因分析

华能珞璜电厂二期脱硫改造工程4#机组FGD装置于2009年8月4日启动开始热态调试,然后一直运行至10月1日停机消缺,消缺完成后于10月6日上午启动,设备全部运行正常;3#机组FGD装置于2009年9月5日启动开始热态调试,然后一直运行至10月10日停机消缺。至2009年10月27日两套脱硫装置这么长时间的试运行和调试,发现FGD装置脱硫效率达不到设计要求,脱硫效率仅在93%~95%之间(设计值为97.2%)

主要有以下几个现象:

1,液位浆液池控制不到5.7米,原因分析:4#塔溢流管的排气管不规范、又太小,经常产生虹吸、溢流。

2, 末端3根喷淋分支管易堵塞,原因复杂。

3, 4#FGD逆流塔喷淋层有7个喷嘴因支撑梁遮挡(施工原因)而被封闭。

4, 老泵的磨损很快,两个月时间,运行电流已经下降了5~8%左右,原有浆液循环泵的叶轮和集流器磨损,目前A泵电流太小,多数时间小于50A。

5, 4#塔E、F泵(新增的两台大泵)同时运行,E泵电流变得偏小,原因分析:怀疑管道抢流。

6, 入口烟气温度、流量超过设计值,烟气流量在满负荷达到1343000 Nm3/h,烟气经常达到170度左右,在满负荷烟气流量超出设计值19%左右。原因分析:由于场地限制,吸收塔改造设计无场地再扩大,塔内的ug/limet ug已经接近为1,通常此值为0.7~0.8之间,现烟气量的大幅超过,ug/limet ug大于1,会造成烟气抬升液柱,形成假液柱,从而影响脱硫率。

7, 粉尘均过高,超过设计值,经常在340~390 mg/ Nm3范围内。原因分析:灰分影响石灰石活性。

8, 3#塔喷淋时,观察逆流塔喷淋层的高度,启动2大、3小循环泵时,高度在6米左右随着电流的波动而波动,没有达到6.4米设计高度。原因分析:怀疑是旧泵效率下降造成。

9, 浆液密度达不到要求,浆液密度通常控制在1070kg m3。

10, 泵电流值波动范围大,波动范围在10~15A左右,不明原因。

11, 液柱顶部不开花,原因分析怀疑喷嘴的垂直度怀疑不够(一方面是加工制造、另一方面是安装施工),因为工期太紧,安装没有严格验收(建议停机后,彻底检查校正)。

针对调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情况,对珞璜项目进行首次再改造和调整,经过调整过后的吸收塔脱硫率无显著改善。

4.2之后的一系列改造

第5篇

[关键词]供电企业;创一流;管理;成果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0.042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0-0053-01

开展县级供电企业创一流工作,是加快农电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农电管理水平的重要载体,是实施“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笔者就如何巩固创一流的成果进行探索研究。

1 充分认识创建一流供电企业的重要意义

供电企业自1989年开展安全生产文明达标,1993年开展创一流企业以来,对于加速电力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实现公司化改组、商业化运营、法制化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电力企业高速发展,与国际一流电力企业接轨,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从县级一流向省一流、国家一流乃至国际一流供电企业努力攀登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不断进步的过程。创一流供电企业的重要内涵就在于它是永无止境的探索,不甘落后的拼搏,更高水平的追求,企业自身发展的不断超越,每前进一步,就要有改革和发展,就要有探索和实践,就要有创新和提高。

2 巩固“创一流”成果,重点要改革创新

巩固“创一流”成果,就是依照一流标准,建立起一套科学的管理机制,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创造越来越高的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健康快速发展,和同类型的供电企业相比,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巩固“创一流”成果,重点要放在改革创新上。

第一,依靠科技创新,建设一流的电网。积极采用高科技产品,增加电网建设的科技含量,如运用红外线技术、室内外监控、故障预警等新技术和先进的科技手段,进一步提高电网的运行管理水平,确保输、供、配电网络的安全运行。利用高科技手段提高电网调度自动化水平,实现电网调度“四遥”功能,加强电网远程操作和遥控;利用科技手段提高电网调度自动化水平,提高电网自动化管理水平和运行水平。

第二,依靠机制创新,建设一流的职工队伍。通过建立新的用人机制来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唯才是用,任人唯贤,努力培养优秀的人才队伍。 在分配机制上力求新的突破,体现出企业利益分配公正、公平的原则,通过利益驱动来调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对干部及职工实行动态管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对工人实行合同制管理,定岗、定员、定责,能胜任本职工作的继续使用,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可通过转岗、下岗等多种形式,达到减人增效的目的,激励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向上,奋发进取。

第三,依靠管理创新,创造一流的效益。首先,财务管理创新。要确立以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的财务运行机制,对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实行实时的、动态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加强企业的经济核算,特别是要加强企业的成本核算,时刻掌握企业的盈亏状况。要注重财务分析,积极开展财务审计监督,查漏补缺,防范经营风险。其次,营销服务管理创新。牢固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以电力客户为中心的经营观念、客户至上的服务观念和勇于拼搏的观念,积极培育和发展潜在的电力市场,鼓励客户多用电,加大电力营销工作力度,增供扩销促效益。

3 具体措施

第一,继续保持创一流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机构及工作职责。“创省一流县供电企业”组织机构及职责不变,各专业组定期进行差距分析,将存在问题列入月、周工作计划,每月由各专业组进行检查、考核,企管部组织跟踪检查、考核。

第二,完善岗位规范。由人力资源部牵头企管部配合对部门主任的岗位规范进行修订,修订原则是将省一流标准融入各部门任岗位规范,再由部门主任修订本部门人员岗位规范。

第三,加强目标计划管理。继续加大目标计划管理,与部门主任岗位规范结合、与年计划结合、与领导安排的临时性工作结合,以目标计划统领全局工作,作为专业考核的依据。

第四,定期修订基础管理体系目录。局属各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对基础管理体系目录进行调整,各部门的基础管理体系目录是各单位基础资料管理的依据,是专业管理组及企管部检查工作、考核的依据。

第五,完成省公司检查验收反馈意见及建议整改。成立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督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编制整改计划,由责任单位负责列入2009年月度、周工作计划,随月度计划同检查、同考核。

第六,加强已有制度、流程的修订与执行。各专业组负责监督本专业已有制度、流程的执行,对在执行中发现需修订的制度、流程,由专业组组织修订,并及时向 企管部传递,对修订后的制度、流程监督执行。

第七,加强监督考核,组织抓好跟踪检查工作。建设一流巩固组根据工作需要随机组织人员对定置管理、劳动纪律、环境卫生、基础资料、设备管理、管理软件应用等工作进行跟踪检查,每月组织检查单位不低于10个单位,抽查设备管理台区5个、10 kV线路1条、变电站2个,每季度对全局所有单位资料检查一遍,每月一期检查通报。

第八,奖惩规定。专业组负责对本专业工作的检查与考核,考核范围为计划工作完成情况、记录/报表填报情况、流程应用情况等,每月10日前向企管部报考核报表,考核报表无考核内容的扣专业管理小组5分,企管部在组织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除对基层单位进行考核外,专业组及主管部室连带考核,考核原则是基层扣分的10%。

各专业的工作被省、市公司或领导检查发现的问题,除局资金原因外,每项扣责任单位10分,专业组5分、主管部门连带基层单位扣分的30%。年底省一流复验,因某专业的原因,复验不通过,专业组成员、责任单位人员岗位下降一级。

第6篇

关键词:深槽;深槽段滑移;地基处理;吹砂置换;压缩固结

中图分类号:U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03-0053-03

1 深槽段概况

横沙六期工程北侧围堤堤基表层主要为粉砂类土,但在北堤2+810~3+221堤段表层淤泥厚2.5~4.2m,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厚1.5~7.5m。这两层土含水量高,抗剪强度低,难以满足堤身的抗滑稳定要求,必须进行地基加固处理才能进行上部堤身施工。初步设计采用塑料排水板和水平加筋联合处理的方案。后由于工程开工较晚,如果坚持原地基处理方案,地基排水固结时间不够,地基加固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综合考虑场地施工条件、材料来源、工程安全要求、造价及工期等诸多因素,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对比崇明北沿三期圈围工程地质情况进行了分析,借鉴了该工程地基处理措施,决定采用先行吹砂置换与固结方式处理地基,再进行上部堤身施工,堤身填筑时,通袋间铺设土工格栅的水平加筋处理,同时加大堤身断面,以满足围堤的抗滑稳定要求。

2 深槽段地基处理

利用吹砂船在深槽段直接散吹砂,挤淤置换表层部分软弱粘性土,同时吹填砂起到垫层作用,吹砂置换工作持续进行了1个月左右,深槽段滩面高程已经从2011年5月底的-2.65~-1.40m上升到

-0.3~0.9m,平均吹填厚度2.0m左右。随即采用十字板试验方法调查表层15m深度范围内软弱粘性土层饱和抗剪强度,对上部近期吹填的粉砂与砂质粉土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通过对本次勘探十字板成果的统计分析,在经过吹砂置换和压缩固结后,场地淤泥、淤泥质粉质粘土饱和快剪强度均有所提高。

对新近吹填的砂质粉土进行了标准贯入试验。标准贯入击数范围值为3.5~9.0,平均击数6.9,松散-稍密状。

崇明北沿三期圈围工程于2008年12月开工,2010年6月完工验收,目前运行情况正常。崇明北沿圈围工程围堤结构形式与横沙六期圈围Ⅰ标段工程结构形式类似,大部分堤段的堤身高度与横沙六期Ⅰ标段工程堤身高度相当,但是工程地质结构复杂,地质条件总体较差。在北堤2+450~3+300段,上部分布厚度3.0m左右的淤泥、淤泥质粘性土,其下为厚度2.4~2.8m的粘质粉土,该层粘质粉土之下为厚度很大的软弱粘性土。

横沙六期工程北堤2+810~3+221深槽段,在上部吹砂置换到1.0m左右高程后,地质结构与崇明北沿三期圈围工程的北堤2+450~3+300段较为相似。尤其深槽段在吹砂置换后,单从地质土组成结构上分析要略好于崇明北沿三期圈围工程的北堤2+450~3+300段,但强度比崇明北沿三期圈围工程的北堤2+450~3+300段略差。比较结果见表2:

3 深槽段上部堤身施工

在地基处理完后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护底排及充泥管袋堤身施工,为了提高抗滑稳定性,底部采用三层通长管袋,管袋间铺设土工格栅的水平加筋处理。同时将堤身底层通袋由原来的40m加大到70m。当堤身施工到4.5m左右高程时,在该段区域发生了整体沉降、堤身下部滑移、堤脚软土隆起等险情,滑坡体最大下沉深度达2.5m左右。随即我部进行地质勘查,分析原因,最终采取镇压平台施工有效解决了问题。

3.1 深槽段滑移原因分析

在深槽段发生滑移后立即组织勘查,通过对勘察静探试验、十字板试验成果的统计分析,在经过吹砂置换和上部加载后,场地淤泥、淤泥质粉质粘土饱和抗剪强度略有提高。吹砂置换后与本阶段试验指标对比见表3:

通过地质勘查情况可以看出北围堤本段堤基浅层主要分布新近沉积的饱和、流塑状淤泥及淤泥质粘土,其中原第①-1层淤泥最厚处近5.0m、第①-2层淤泥质粉质粘土最厚处近12.0m,该两层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工程性质很差,主要表现为强度低、压缩性高、渗透系数小、高灵敏度、流变性等,在外部荷载作用下极易发生较大沉降、剪切破坏等现象。虽然在前期经过了吹砂置换、预压固结等地基处理,但因本段堤基主要位于水下,土层有效排水途径受限,且置换、预压作用时间尚短,因此浅层软弱土层的承载能力提高不大、性状亦改变较小。因此当堤身棱体及堤芯砂吹填施工时,堤基土在较短时间内承受较大荷载,而堤基土层自身承载能力难以很快提高,导致堤基部分土层受到剪切破坏并向下、向外滑移而形成本次滑坡。

在本段堤基土层中,因表层第①-1-1层淤泥物理力学性质最差且直接承受上部荷载,因此最易受到破坏,综合前期勘察成果及一般工程经验,推测滑动面应在第①-1-1层中。而第①-1-2层大部为受扰动带、第①-2-1层大部为受影响带。

3.2 深槽段滑移解决措施

根据该类土层性质,软弱粘性土在加载后随着时间强度一般会缓慢提高,但在上部荷载达到一定值时便会发生剪切或滑动破坏,因此其强度一般会出现先提高后降低的过程。项目部采取缓慢加载且分级加载的方式,在施加每一级荷载后,应预留一定时间,以便堤基土层有充分的时间压缩固结,承载能力能得到提高。具体施工措施如下:

3.2.1 外棱体部位缓慢加载至+5.0m高程,与全线堤顶标高一致。

3.2.2 对塌方处进行排水,同时布置2根细管线缓慢补充堤芯砂,每天吹砂时间控制在6小

时内。

3.2.3 在堤脚外侧构筑反压平台进行镇压,以此提高抗滑稳定性。

3.2.4 在缓慢加载的同时,项目部配合监测单位做好地质复勘的同时做好每日沉降、位移的动态观测,确保堤身的安全。加载过程安排专人进行现场观察,每层袋体间隔时间不得少于5小时,当日沉降量大于3cm、位移超过10cm时应立即停止

加载。

通过以上措施有效控制了深槽段滑移,目前此段已稳定,上部结构施工已全部完成。

4 结语

通过此次深槽段施工我们加深了对土体结构知识的了解,同时对处理此类地基也得到了宝贵的经验,希望能对同类工程起到参考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吹砂置换处理地基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采用,通过本工程可以看出置换后的土体强度有所提高但不太明显,主要起到垫层作用;围堤施工在地基条件较差区域进行上部加载施工应取缓慢分级加载的方式,以便堤基土层有充分的时间压缩固结,从而提高承载力,防止堤基土在较短时间内承受较大荷载,导致土体破坏发生滑移;通过本工程可以看出镇压平台可有效地防止滑移和控制滑移;在施工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应该采取科学的方法及手段进行分析,只有找出问题的原因所在才能真正解决

问题。

参考文献

第7篇

中国人第一次在电力技术领域走在了世界最前面!

2010年7月8日,从四川到上海、全长1907公里、额定输送功率达700万千瓦级的±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建成投运。加之2009年1月6日建成投运的从山西到湖北、全长640公里的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安全运行近700天,中国人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了发展特高压的可行性、安全性、经济性和必要性,为全球范围内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能源资源的大范围优化配置、能源效率的进一步提高了树立了新的典范。

国际大电网组织评价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是“一个伟大的技术成就”和“世界电力工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国际电工委员会为此专门指出,特高压输电技术能够极大地解决未来的能源危机。

中国发展特高压技术的执着推动者,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刘振亚,谈起特高压的技术和益处来,总是条理清晰、立场坚定;谈及个人,除了标准的官方报道和一张粗线条的履历表,他几乎很少接受媒体采访,但所有特高压工程的建设者都知道,刘振亚的沉默,是对巨大压力的巨大担当。

从追赶到领跑

中国高压电领域的泰斗郑健超院士指出:“中国面临的挑战是要在20年内完成美国人用50年完成的发电能力方面的飞跃。”技术上的落后带来的是整个产业被动与依赖的巨大压力,而对特高压技术的研究,正是这种转变的契机。

中国对特高压技术的跟踪与储备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本世纪初,当刘振亚从山东电力系统调任国家电力公司并任国家电网公司筹备组副组长时,中国已经储备了相应的特高压研究成果。全国性大电网的建设在即,刘振亚沉下心来在母校山东大学读了研究生,在全面思考中国电网发展方向之后,2002年他做毕业论文时专门选择了“更高的电压等级”这个课题,而且自此刘振亚从未中断对特高压电网的研究,并且先后撰写出版了《特高压电网》等书籍。其后刘振亚拜会了几乎所有在任的、离任的电力工业部门的领导和相关领域的专家、院士。在对日本特高压建设成果的考察途中,刘振亚要求停车徒步上山,他要亲耳听一听日本电网的噪声。2004,刘振亚担任了国家电网公司的总经理。2005年至今,国家电网公司的科研经费投入是1951-2004年的总和,大量的老、中、轻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奔赴高海拔等各种电力资源富足的试验基地,全面激活和提升了长期积累的技术储备。

中国能源分布与能源需求的不平衡使东部一些省、市出现的用电瓶颈也在2004年迎来了第一个高峰,全社会煤炭库存量处于20年来的最低水平,电网供应和输送在用电高峰期出现了超过3000万千瓦的巨大缺口,很多电厂存煤不足1天,浙江省除了春节7天长假外,每天都要拉闸限电“商场停电梯,路灯开一半”,江苏省电厂派员四处找煤,广东省许多企业自备柴油发电机……刚刚上任的刘振亚面临着空前的挑战。

2004年底,在国家对三峡――广东直流输电工程验收时,在一辆快速行驶的中巴车里,刘振亚在热烈的讨论之后突然将话题一转,对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说,“这几年,电力供应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严重地拖了各地经济发展的后腿,我们电力企业也成了挨骂的主要对象。”马凯说“光骂解决不了问题,要找原因,有什么解决的好办法吗?”刘振亚回答:“电网薄弱是造成缺电的重要原因之一,要从根本上解决电网‘卡脖子’的问题,应该尽快开展特高压电网建设,这是解决煤电油运紧张的一个关键问题,也是破解能源棋局的一步‘活棋’。”此后,国家发改委、国务院认真组织和听取了有关特高压工程的研究报告并展开了广泛的专业和社会和论证工作,这一下,又把刘振亚推到备受社会舆论关注的风口浪尖。

2005年5月,多次连续民间讨论会的意见汇总为《关于发展特高压电网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的报告提交给国务院,很多以民间身份发言的老专家,凭着对国家和民族产业关怀的热心与良知,提出了他们的建议与质疑:一个在世界尚无真正运用的电网工程,在中国的研发与投建中会产生多大的安全问题、环境保护问题、技术自主性问题、稳定运行等问题都备受关注。以至于2005年6月21日,在北戴河由国家发改委组织的特高压输电技术研讨会的头一天,批评和质疑的意见占了重头。会上刘振亚始终在默默地记录,晚饭后,刘振亚独自走出宾馆,凉爽的海风也拂不去他心头的沉重:这是一个真正的历史时刻,如果特高压工程立项遭到否决,电网满负荷承载的危机得不到解决,数千名科技工作者的研究成果、三代电网人自主创新的梦想都将付诸东流。在随后的深入论战中,充分的实验数据和完整的技术储备得到了大多数专家的认同,最终有了上马特高压示范工程的定论。2006年8月9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国家电网公司建设特高压示范工程的报告,并把开发特高压输变电成套设备列入了《“十一五”发展规划》,一个能源战略的崭新时代豁然开朗。

接下来的四年,是上万名各年龄段科研工作者和国家与地方电网上下游职工并肩奋战的4年,依托特高压交直流示范工程,中国形成了功能齐全、综合指标居世界领先水平的大电网实验研究体系。创造了一批世界纪录,使中国成为世界特高压技术名符其实的“领跑者”。

特高压电网是战略建设

从世界范围来看,电改都是一个难题。比如美国的电力体制改革就经历了一个崎岖的过程:早在1992年,美国联邦政府即开始在电力系统实施被称为“放松管制”的改革,此后各州纷纷推进,但却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混乱;到2000年“加州电力危机”爆发,供电紧张,电价飞涨,继而是轮流大停电,最终导致加州最大的市政电力公司破产。危机过后,美国大多数州的电改都陷入了停滞;缺乏统一的协调,致使2003年的美加大停电令五千万人陷于黑暗之中,全球对高协调性的智能电脑的需求突显出来。

2006年,刘振亚曾向媒体解释过国家电网公司的难题:它是中国安全压力最大的企业之一;国家电网公司有150万人,而且这支队伍职工分类多,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稳定的压力很大;国家电网公司是资产最多的央企之一,但利润利润相对较低;在公众心目中,国家电网总是和垄断联系在一起,而只要是垄断,似乎就应该批判和否定。诸多难题,解决起来从哪里入手呢?

第8篇

1.1全功能工艺设计模式如图1所示,该模式的工艺操作是由电子电气工艺人员根据需要在工艺编程系统中编制完成,从而保证了工艺的灵活性和柔性化。在实施工艺操作时需要从信息系统的产品和工业化数据库中获取一些与操作车辆相关的信息,以确保适应单件订单式生产。该模式的柔性化程度最高,适应性很强,但系统较复杂,成本也相对较高。1.2设备型工艺设计模式设备型工艺设计模式是运用于需要与其他工业设备(如转鼓试验台、制动液加注设备等)配合使用的场合,同样工艺操作是由电子电气工艺人员根据需要在工艺编程系统中编制完成。同时工业诊断设备作为工业设备控制系统的一个辅机来工作(见图2),接收来自其主机的相关设备控制系统指令,并反馈相关车辆和结果信息。1.3简化型工艺设计模式简化型工艺设计模式是全功能工艺设计模式的一个简化方式(见图3)。为了简化系统和降低成本,一些相对简单的工艺操作适用于本模式。在本模式下工艺人员在工艺程序编程时,采取由工业诊断设备自己从车辆的电控单元系统中识别所需的车辆信息,进行相应的工艺操作。当然只是针对满足上述条件的一些工艺方案的设计。1.4返修型工艺设计模式该模式(见图4)是我们借鉴售后系统针对电子电气领域的修理诊断方式制定的,主要是运用在电子电气返修工艺上,用于车间返修人员对于车辆的电子电气故障的诊断和分析处理(与产品售后领域模式基本相同)。当然也尽可能借用了售后系统的应用软件产品,以节约单独开发的成本。

2工艺流程的总体设计

如图5所示,车辆在总装配线上的装配中和装配完成后需要进行电子电气领域的工艺流程依次主要包括下列工序。2.1制动液加注该工艺方案按设备型工艺设计模式设计,在制动系统进行制动液加注的时候,需要与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或电子稳定程序控制系统(ESP)电控单元进行对话操作,激活该电控单元按要求驱动阀体中的一些电磁阀,以确保制动液加注时能流动到制动管路系统的所有部位。保证加注操作的完成。该操作使用了KWP2000或UDS在诊断协议中的InputOutputControlByLocalIdentifier服务,对电控单元加以动作驱动控制。2.2车载系统电子电气初始化操作在整车全部装配完毕,整车电子电气系统首次通电后,必须进行车载系统电子电气初始化操作,就像完成了一台PC裸机的硬件装配,在使用前必须进行一些软件的安装和配置一样。在该操作完成后才能进行车辆的第一次启动。车载系统电子电气初始化操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操作,按全功能工艺设计模式设计,其主要工作包括:1)所有电控单元电脑的软件电子加载和电子编码;2)钥匙防盗系统的对码车载系统电子电气初始化,之后防盗系统开始生效;3)电控节气门、排气再循环阀和天窗及玻璃升降位置等的自适应化学习;4)一些电控单元功能的激活,如安全气囊等;5)第一次启动前必须进行的一些检查,如发动机冷却风扇功能检查。图6就是一个典型的车载系统电子电气初始化工序的操作流程图。2.3前束调整台前束调整台上进行的电子电气工序主要是转向盘零位自适应学习和临时故障清除。我们采用了设备型工艺设计模式进行了工艺方案设计。部分车型配备了ESP和随动转向大灯系统,这些系统需要精确的车辆直线行驶时的转向盘角度信息。利用车辆在前束调整完成时的标准的几何零位状态,记录下此时的转向盘角度传感器的信号量作为零位值,从而确保上述电子电气系统的正常运作。对在整车装配和车载系统电子电气初始化操作完成之前,由于整车电子电气系统并没有正常的实现其功能,必定会在这个阶段记录下一些临时性的故障,这些故障代码叫假性故障,是在工艺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的,为了在后续的电检操作中能够检测到真正的故障信息,有必要在路试之前将这些假性故障从电控单元的内存中清除掉。在进行前束调整时我们可以利用同一个小型诊断设备和前束调整操作的时间完成这个操作,有效地利用了机器工时,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2.4转鼓试验台采用工艺方案设备型工艺设计模式,在进行转鼓测试时,有时候需要向ABS/ESP电控单元发送一些指令或采集一些必要的信号(如各轮速信号和车速信号等),以分析确认制动系统的工作是否正常。同时利用这个动态环境对一些系统进行测试。为此需要在转鼓测试的同时与车辆的相关电控单元进行通讯,完成一些辅助操作(如空调工作状态)。2.5电检整车电子电气检查位于总装工厂末端,是对装配完成的车辆进行电子电气故障检查的一道工序,以排除车辆装配过程中造成的各种电气故障。此项工作直接影响出厂车辆的质量,因此需保证下线车辆100%的电子电气检查。可以采用简化型工艺设计模式来进行工艺布置和设计。该检查应涵盖全面完成的全部电子电气操作的完成情况、电控单元软、硬件的一致性检查、电控单元故障读取检查、电器件功能检查等,同时还要求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便进行质量持续改进工作。2.6入库准备操作车辆在入库前需要的操作主要包括:里程表清零和车辆转为车库省电模式等,以便适应车辆库存时长期不启动的状态。这些操作相对简单,一般采用简化型工艺设计模式的工艺设计方案。2.7电子电气返修对于出现电子电气故障的车辆必须进行一些返修操作。返修操作要求能够利用必要的诊断工具对车辆的故障进行诊断分析和处理。在返修操作中必须能够实现前面的所有操作,如电子加载、电子编码、自适应学习等等。对装配或电子电气工艺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返修处理。其返修诊断工艺和设备是按照工艺设计返修型工艺设计模式进行确定的。图7为根据车辆电子电气工艺需求和质量控制要求制定的工序及返修流程:在车辆完成装配和电子电气工序后,有多个工序进行静态(静态目视、电检)和动态(转鼓、路试)的电子电气检查,确保发现电子电气部分的缺陷和故障,并进行返修处理。

3结论

第9篇

关键词:电子镇流器 可靠性 可靠性设计 元器件选用

记得三年前我到广州参加一个节能电感镇流器推广工作的研讨会,当时专家们普遍认为节能电感镇流器比电子镇流器有发展前景,原因是电子镇流器尽管有很多优点,比如功率因数高,重量轻,损耗小,节能效果明显,但是可靠性远不如电感镇流器。电感镇流器可达五年,可靠性高,故障少,而当时市场上的电子镇流器寿命才半年至一年,故障多。但就在那段时间,我们华佳电器也决定从事电子镇流器的开发和生产,因为电子取代电感是国内外大势所趋。如何解决电子镇流器的可靠性问题首先摆在我们设计人员的面前。下面谈谈电子镇流器的可靠性设计。

一. 降额设计和动态设计

所谓可靠性即产品在规定条件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所谓规定的条件,主要指环境条件。从产品研制全过程及产品寿命来看,为使产品可靠性得以保证或增长,从产品可靠性指标确定、可靠性试验、可靠性分析无一不考虑环境应力对产品可靠性的影响。在产品可靠性设计技术中一个重要的设计措施是降额设计,其中环境温度以及施加的电应力是降额的主要途径。对于半导体元件,如不考虑其结温和承受温度极限,可靠性将无法得到保证。在可靠性设计中另一个很重要的设计措施是动态设计,各种电子元器件在环境应力变化时其特性值也在改变。表1给出了某固态电阻的阻值随环境应力的改变而变化的情况。这些电子元件构成整机投入使用时,环境的改变会使整机不能稳定工作,甚至出现故障。因此在进行设计时就应改变静态设计的思想,考虑环境因素引起的元器件性能变化,进行动态设计。

二. 电路的可靠性设计,包括印刷电路板(PCB)布线设计

由于可靠性是电路复杂性的函数,降低电路的复杂性可以相应的提高电路的可靠性,所以在实现规定功能的前提下,应尽可能使电路结构简单,最大限度地减少所用元器件的类型和品种,提高元器件的复用率,这是提高电路可靠性的一种简单而常用的方法。

简化设计一般使用的方法有:

1)多采用标准化、系列化的元器件,少采用特殊的或未经定型和考验的元器件。

2)在保证实现规定功能指标的前提下,多采用集成电路,少采用分立元器件,集成度的提高可以减少元器件之间的连线、结点以及封装的数目,而这些连接点的可靠性常常是造成电路失效的主要原因。据资料介绍,1974年我国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因为一根直径为0.25MM的导线断裂,导致整个系统被引爆自毁,因此不要小看一个小小的元器件失效,哪怕是一根导线的断裂,它们会使成千万甚至上亿元的投资毁于一旦,“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印刷电路板的布线设计,主要考虑以下三点:

1)电磁兼容性(EMC)设计,电磁兼容性是指电子系统及其元部件在各种电磁环境中仍能够协调、有效进行工作的能力。EMC设计的目的是既能抑制各种外来的干扰,使电路在规定的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同时又能减少其本身对其他设备的电磁干扰。由于瞬变电流在印制线条上所产生的冲击干扰主要由印刷导线的电感部分造成的,因此,应尽量减少印刷导线的电感量。印刷导线的电感量与其长度成正比,并随其宽度的增加而下降,故短而粗的导线对于抑制干扰是有利的。对于一般电路,印刷宽度选在1.5MM左右,即可完全满足要求;对于集成电路,可选为0.2MM~1.0MM。为了抑制导线之间的串扰,在设计布线时应尽量避免长距离的平行走线,尽可能拉开线与线之间的距离,信号线与地线及电源线尽可能不交叉。在使用一般电路时,印制导线的间隔和长度设计可以参考表2,在一些对干扰十分敏感的信号线之间可以设置一根接地的印制线,也可有效地抑制串扰。

另外,为了避免高频信号通过抑制导线产生的电磁辐射,在印制电路板布线时,应尽量减少印制导线的不连续性,例如导线宽度不要突变,导线的拐角大于90度,避免环状走线等。

2)接地设计

只要布局许可,印制板最好做成大平面接地方式,即印制板的一面全部用铜箔做成接地平面,则另一面作为信号布线。

3)热设计

电子镇流器的外壳内印制板的散热主要依靠空气流动,所以在设计时要研究空气流动路径,也可以考虑灌注绝缘散热胶比如黑胶达到传热目的。另外温度敏感器件最好安置在温度最低的区域,千万不要将它放在发热元件的正上方,发热元件不能集中在一个地方,这样不利于散热。温度每升高10℃,寿命将减少一半。

转贴于 三.电子元器件的选用

电子元器件在应用时应重点考虑的问题及确保应用可靠性所采取的有效措施有以下几点:

1)降额使用 经验表明,元器件失效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它工作在允许的应力水平之上,因此为了提高元器件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必须使实际使用应力低于其规定的额定应力。

2)热设计 电子元器件的热失效是由于高温导致元器件的材料劣化而造成的,因此在元器件的布局、安装等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热的因素,采取有效的热设计

3)动态设计前面已经讲过,不再详细描述。

另外,对于我们电子镇流器上用的元器件,有两个非常关键,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镇流器的可靠性,这里我必须着重谈一谈:

第一是功率晶体管,功率晶体管是做开关作用的,因此,开关晶体管驱动电路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晶体管的温升程度,转换效率和使用寿命。又由于晶体管的开关参数和放大倍数还要受到温度、电压、电流等因素的影响,并非是一个常数。比如在低温时,放大倍数会变小,存储时间变短,如果选择的放大倍数太小,存储时间太短,则在低温时,灯可能点不亮,如果选用放大倍数过大,存储时间长的晶体管,低温启动问题解决了,但在高温时,就可能出现过饱和,导致晶体管开关损耗大幅增加,温升过高,导致晶体管损坏。事实证明,电子镇流器最终失效形式几乎都表现为功率晶体管烧坏,因此三极管选得好不好直接决定镇流器的可靠性。

我们最初选用的是13005系列或国内的DK55系列晶体管,为了兼顾低温启动不困难和高温不出现过饱和,我们对晶体管的外围驱动元件比如磁环,基极限流电阻及晶体管的存储时间ts进行了细致的分档和配对使用,这对提高晶体管的可靠性起到一定作用,但是管理成本和检验成本却大大增加了。后来我们改选带抗饱和的晶体管,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图3为带抗饱和的晶体管的电路图,图中NPN是主晶体管,D为续流保护二极管,PNP型晶体管作为有源抗饱和网络。当NPN管饱和导通以后,当基极驱动电压高于Vbe(PNP)+Vces(NPN)时,PNP管导通,将基极驱动电流分流,使NPN晶体管不会出现深饱和。这样,NPN管选用大的放大倍数,外电路元件的不一致带来的过驱动,导致的过饱和现象得到自动抑制,改善了开关特性,提高了大批量生产的工艺宽容性。对解决低温时要求驱动过强,以利于灯的启动,高温时不因过驱动烧管也很有效。另经实验证实,选用该晶体管后,晶体管工作温度降低了20度左右,因此电子镇流器选用这种晶体管后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提高了可靠性。

第二个关键元器件是电解电容寿命的选取,大家都知道电子镇流器整流后都需要用一个容量比较大的电解电容进行滤波,电解电容的容量、漏电流、损耗角将随时间和温度发生变化,时间越长,容量将变得越来越小;使用温度越高,漏电流、损耗角将变得越来越大,最终电解液耗尽,电解电容干枯。因此电解电容的好差直接关系到电子镇流器的可靠性和寿命。目前市场上电解电容有105℃ 1000小时至8000小时不等。如果错误选择105℃ 1000小时的电容,则镇流器其它参数设计得再好也没用,它的寿命也只有半年到一年。因此,电解电容应选择漏电流和损耗角小,长寿命的电容,一般选8000小时/105℃,这样镇流器才不会因为电容的早早失效而失效。

四.生产过程的控制

有句熟话:“产品的品质是设计和制造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因此为了更有效的控制产品的主要失效模式,必须根据生产过程中各道工序对产品质量与可靠性的影响程度,设定关键工序的质量和可靠性控制点,对其重点控制。我们华佳公司按电子镇流器的工艺流程,运用SPC统计过程控制方法,对制造过程的关键点进行动态统计和分析,及时发现过程工艺是否出现了异常或偏离了正常变化范围,确保生产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五.对整机进行可靠性验证试验

首先按照产品的特点,建立一套完整的可靠性控制程序,然后在新产品试生产阶段,进行可靠性验证试验,及时调整不符合或影响产品可靠性的元器件,确保新产品达到程序要求的可靠性指标。

第10篇

关键词 城轨车辆 受流器 受电弓 控制电路。

一、城轨车辆受流方式简介及特点

(一)城轨车辆受流方式简介

目前广泛应用于城轨车辆的受流方式主要有两种:

(1)架空接触网受电弓受流:架空接触网受电弓受流也有DC750V、DC1200V、DC3000V等电压等级。

(2)第三轨受流器受流:第三轨受流器受流有DC600V、DC700V、DC1000V、DC1500V等电压等级。

(二)架空接触网受电弓受流方式及特点

架空接触网受电弓受流车辆的运行线路需架设接触网,架空接触网根据悬挂方式的不同大致可分为:简单悬挂接触网、链型悬挂接触网和刚性悬挂接触网三种。架空接触网具有安全性高,传输功率大,运行速度高等优点。但同时具有建设成本高,维护检修不方便,影响城市景观等缺点。

(三)第三轨受流器受流方式及特点

第三轨受流器受流车辆的运行线路需在轨道旁架设第三轨接触网,第三轨接触网根据与车辆受流器的接触面不同分为:上部接触式第三轨、下部接触式第三轨和侧部接触式第三轨。相比架空接触网,第三轨接触网具有更多的优点:设备施工安装较为简单,维护检修方便,设备投资及线路建设投资小,供电可靠,使用寿命长,城市景观效果好等。但同时也具有库内安全性低、道岔处建设复杂等缺点。

二、上海16号线受流器受流与受电弓受流集成方案设计与分析

(一)主电路方案

传统的城轨车辆主电路采用单一受流方式,即受电弓受流或者受流器受流。上海16号线主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主电路由受电弓、受流器、避雷器、高压转换开关=31-S110、三位置隔离开关、高速断路器、熔断器等设备组成。该电路相比传统主电路增加了一个转换开关=31-S110,且同时配备有受电弓和受流器,列车既可选择通过受电弓获得高压电源,也可选择通过第三轨受流器获得高压电源。

转换开关=31-S110用于列车在受流器受流与受电弓受流两种受流方式之间的切换。当列车处于由第三轨供电线路运行时,可通过操作位于司机室内的控制开关,将转换开关=31-S110转换到受流器位,列车可通过受流器获得高压运行。当列车处于架空接触网线路运行时,可通过操作位于司机室内的控制开关,将转换开关=31-S110转换到受电弓位,列车可通过受电弓获得高压运行。

(二)受流器控制方案

受流器受流是上海16号线项目车辆正线运行的受流方式,是列车主要的受流方式。列车受流器控制电路原理图如图2所示。

当列车硬线判断列车速度为0,司机室占有后,列车三位置隔离开关处于高压位,列车无紧急停车信号发出,转换开关=31-S110处于受流器位,列车受电弓处于落弓位,且无脱靴命令发出时,司机可操作司机室台的升靴按钮=21-S03,将升靴命令发送给升靴电磁阀,将受流器升起。此时,列车从第三轨获得高压运行。

在受流器升起的情况下,只要列车速度为0,司机室占有,司机即可操作司机台的降靴按钮=21-S01将受流器降下。若转换开关=31-S110不在受流器位,或者受电弓不在落弓位,列车都将发出脱靴命令给脱靴电磁阀,将受流器降下。在落弓继电器=21-K110的33-34触点处并联了脱靴落弓旁路旋钮=21-S02,其作用是在受电弓故障时,将落弓信号旁路,使受电弓的状态不影响受流器的正常工作。

而在升靴按钮触点处并联的升靴命令继电器=21-K106的触点13-14、升靴继电器=21-K107的触点31-32和脱靴命令继电器=21-K108的触点21-22组成的电路,保证列车所有的受流器升靴到位之后才断开升靴命令回路,且不需要司机长时间按压升靴按钮。

(三)受电弓控制方案

上海16号线列车在库内动车,或从库内运行至正线的过程,或需通过上海11号线线路运行至维修厂时,可使用受电弓受流运行。

列车受电弓控制回路如图3所示。当列车硬线判断司机室占有,列车无紧急停车信号发出,列车三位置隔离开关处于高压位,列车受流器全部脱靴到位,转换开关=31-S110处于受电弓位,且无降弓命令时,司机可操作司机台的升弓按钮=21-S06,将升弓命令发送给受电弓控制箱,控制箱控制电机驱动受电弓升起。此时,列车从接触网获得高压运行。

受电弓升起的情况下,只要司机室占有,司机即可操作司机台的降弓按钮=21-S06将受电弓降下。紧急情况下,司机可操作司机台上的紧急停车按钮,将受电弓紧急降下。若列车休眠,或者列车有受流器不在脱靴位,转换开关=31-S110不在受电弓位时,列车都将发出降弓命令给受电弓控制箱,将受电弓降下。在脱靴继电器=21-K102的43-44触点处并联了脱靴落弓旁路旋钮=21-S02,其作用是在受流器故障时,将脱靴信号旁路,使受流器的状态不影响受电弓的正常工作。

图3 受电弓控制方案

(四)受流器受流与受电弓受流转换控制方案

上海16号线列车受流器受流与受电弓受流转换控制电路原理图如图4所示。当列车从车库使用受电弓受流运行至正线后,需将受流方式从受电弓转换至受流器受流状态;当列车从正线运行回库时,需将受流方式从受流器转换至受电弓受流状态。此时,均需使用受流器受流与受电弓受流转换控制电路控制转换开关=31-S110动作,使列车选择正确的受流方式。

(1)第三轨供电切换到接触网供电

当列车从第三轨供电线路运行至接触网供电线路时,若列车满足以下条件:列车速度为0,司机室占有,受流器均在脱靴位,受流器位按钮没有被按下。司机可按下司机台的受电弓位按钮=21-S08,受电弓位继电器=21-K120得电,驱动转换开关电机,将=31-S110的触点转换至受电弓位。当触点转换至受电弓位的同时,将转换开关=31-S110的FC12和FC22触点断开,以切断驱动电机的供电回路,保证电机不会出现堵转烧损的情况。此时,司机可操作司机台的受电弓控制按钮,控制受电弓的升降。

(2)接触网供电切换到第三轨供电

当列车从接触网供电线路运行至第三轨供电线路时,若列车满足以下条件:列车速度为0,司机室占有,受电弓均在落弓位,受电弓位按钮没有被按下。司机可操作司机台的受流器位按钮=21-S09,受流器位继电器=21-K119得电,驱动转换开关电机,将=31-S110的触点转换至受流器位。当触点转换至受流器位的同时,将转换开关=31-S110的FC11和FC21触点断开,以切断驱动电机的供电回路,保证电机不会出现堵转烧损的情况。此时,司机可操作司机台的受流器控制按钮,控制受流器的升降。

图4 受流器受流与受电弓受流转换控制方案

三、结束语

本文研究了一种用于城轨车辆的的受流器受流与受电弓受流集成方案,提高了城轨车辆的通用性,使列车无论在架空接触网供电线路,还是在第三轨供电线路均能正常运行。有利于城轨车辆用户灵活选择供电线路的建设,在车库架设架空接触网,保证库内地面检修人员的安全。在正线架设第三轨接触网,降低线路建设成本,提高供电可靠性,美化城市景观等。

参考文献:

[1]周利.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列车控制电路设计[J].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2009(3).

[2]李骏.深圳地铁1号线续建工程车辆牵引系统集成设计[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9(11).

第11篇

关键词 烟气脱硫;干法脱硫;半干法脱硫;湿法脱硫工艺

中图分类号TM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58-0105-02

0 引言

当前,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是电厂的烟气脱硫,同时这也是我国保护环境得非常艰巨的任务之一。本文将力所能及的调访情况以及手头现有的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后,对电厂的烟气脱硫技术及一些成熟的脱硫工艺提出了如下一些看法。

1 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的一般情况

1.1 国外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概述

在本世纪初产生了最早的电厂烟气脱硫技术。人们针对烟气的脱硝和脱硫在近二十多年来进行了很多研究。在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电厂的烟气脱硫装置应用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例如,一些西欧国家和美国都纷纷投入了财力和人力对烟气的脱硫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开发,同时形成了自身的特点。直到1998年,德、美、日等国已经成功建成的烟气脱硫装置可达数千套。又如,1970年日本安装的各类烟气脱硫装置还没达到100套,但到了1998年,就建成了1 400台套大型的烟气脱硫装置,处理烟气量可达1.3亿Nm3/h。经过这些大量装置的建设,烟气脱硫已经逐步形成了产业,每年各国用在烟气脱硫方面的投资也在逐步的增加。

1.2 国内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还不能像发达国家一样投入大量的财力和人力,因其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还不允许,另外,至今我国还仍处在摸索阶段,在治理二氧化硫的方面起步也很晚,所以,一些国内电厂的烟气脱硫装置只能处理很小的烟气量,远远不够成熟,大多数也是试验性的或者引入的是国外的技术。

1.3 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的分类

世界上的烟气脱硫技术种类目前可达数百种,根据处理产物的形式和脱硫的方式进行划分,可分成三大类:湿法、半干法和干法。

1)干法工艺。干法烟气脱硫工艺是指,吸收剂以干粉形式进入吸收塔,所产生的脱硫副产品(脱硫后)是干态的工艺流程;2)半干法工艺。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是指,吸收剂以浆液形式进入吸收塔,所生成的脱硫副产品(脱硫后)是干态的工艺流程;3)湿法工艺。湿法烟气脱硫工艺就是指,吸收剂以浆液形式进入吸收塔,所生成的脱硫副产品(脱硫后)是湿态的工艺流程。

2 几种较为成熟的脱硫工艺

结合调查情况和有关资料以及我国的具体国情,本文认为适合国内引进,推广并应用的有如下几种脱硫工艺。

2.1 循环流化床反应器脱硫工艺

此种技术是分别把水分与粉状的Ca(OH)2喷入到循环流化床的反应器里,使得吸收剂被增湿活化,而且可以得到充分的循环利用,同时能使大颗粒的吸收剂被其他粒子碰撞破碎,提供更大的反应面积给脱硫反应。此类工艺的缺点是:增大了灰场的面积,副产品需要废弃,没有什么用处;该工艺的优点是:适用于改造老电厂、占地面积比较小、需要的运行费用和造价较低、脱硫效率高可达93%以上。在研究和开发此项技术方面,丹麦的FLS公司形成了自身的特点,与我国的国情比较适合,有一定的发展前途。

2.2 NID脱硫工艺

为了对东欧和亚洲地区的新兴市场进行开拓,ABB公司开发出了(FGD)-MD技术,此项烟气脱硫技术投资较低,是一项电厂烟气中二氧化硫污染排放治理的先进技术,使用该项技术的脱硫效率能达到90%以上,而且不会受到燃煤中硫含量多少的限制。与其它烟气的脱硫工艺相比,此技术比较适合中国目前的国情以及老电厂的技术改造,具有投资费用少(在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ABB公司总部的相关人员在对NID烟气脱硫技术进行介绍时称,此项技术的造价比湿法石灰-石膏法脱硫技术的1/2还要低)、占地面积小、系统结构紧凑等优点,此外,此工艺在改造已建项目中也适用,同时在不需要加大投资的前提下,还能够提高除尘的效率,无需再加热就可以使排出的净化烟气通过已有的烟囱排出去。所以,NID脱硫技术的造价较低,在国内外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3 石灰石-石膏脱硫工艺

这种烟气脱硫技术比较成熟,它是利用石灰石浆液和石灰将烟气中的SO2除掉。浆液pH值和烟气流量的控制是此项工艺的关键所在。此项技术的缺点是:需要较高的运行费用、需要场地堆放处理(石膏无法利用的情况下)、耗费的石灰量或石灰石量比较大、存在酸性废水的二次污染、存在较为严重的设备腐蚀;此项技术的优点是:设备运行比较可靠、工艺较为成熟、脱硫效率高达90%以上。当前,在比较了解的一些外商中,本文认为奥地利能源及环境公司与日本川崎公司研发的湿式石灰石-石膏法技术相对适合于我国的国情,具有造价较低、工艺成熟等优点,具备一定的推广价值。

2.4 其它脱硫工艺

再者,还有一些脱硫技术也在我国境内进行了试验性的研究,本文列举两种:

1)海水烟气脱硫技术

通常海水呈现碱性,这就使得海水具备了天然的吸收SO2的能力及酸碱缓冲的能力,经过海水洗涤,烟气中的SO2就会被海水所吸收,然后再将海水经处理后流回至海里,这是此项技术的基本原理。我国广东省的西部电厂采用了该项脱硫工艺,关于此技术是否会导致海水污染的问题,据说国家环境保护部门和海洋管理部门持保留意见。

2)磷铵肥法烟气脱硫技术

这项脱硫技术是由国内自行开发的,这种脱硫方法是在烟气脱硫的过程中采用氨和天然磷矿石作为原料将磷铵复合肥料直接生成。

3 结论

由于我国的国民经济受大气污染而导致的影响及损失愈来愈大,所以环境污染已引起了社会和国家的重点关注,国家也加大了对环境污染控制的重视,同时逐渐加大了保护环境的力度。在我国国内已经开始形成了环保产业,而且可能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投资热点。本文认为,我们可以结合国内具体的项目,对国外先进技术进行有选择的引进,然后逐渐的吸收消化,实现国产化。

参考文献

[1]李力.我国火电脱硫市场分析[J].中国环保产业,2004(12).

[2]王健,姜开明.我国烟气脱硫技术现状综述[J].节能与环保,2003(12).

第12篇

关键词:地铁; 直流牵引供电; 框架电流保护; 优化设计

Abstract: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second phase of the project of shenzhen subway dc traction power supply system framework current protection of the optimized design scheme. Through to a traction substation set three separate sets of framework current protection device, can be effective in narrow dc current protection of the action of the framework influence scope, improving dc traction power supply system of operation reliability and flexibility.

Keywords: subway; Dc traction power supply; Frame current protection; Optimization desig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地铁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是地铁运营的安全保障。在确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保护方案时,应综合分析保护系统的选择性、可靠性和灵活性。应考虑当直流供电系统发生故障时,保护装置能迅速切除故障点。本文以深圳地铁5号线供电工程为例,在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保护设置中,提出了在整流器柜和直流开关柜分别设置框架电流保护的创新方案。该方案可大大缩小整流器柜故障框架电流保护动作的影响范围,提高了直流供电系统的可靠性。

1框架电流保护的作用

深圳地铁供电系统采用交流110/35kV两级电压、集中供电方式,直流系统采用1500V架空接触网供电;牵引变电所两套整流机组挂接于同一段35kV母线上,直流开关柜进线开关和馈线开关均采用直流快速断路器。直流牵引供电系统接线方案见图1。

图1 深圳地铁直流牵引供电系统接线图

牵引变电所内的直流供电设备采用绝缘安装,主要包括1500V直流开关柜、整流器柜、负极柜等。当直流设备内的1500V正极对设备外壳发生泄漏时,如不及时切除,容易将故障扩大为1500V正极通过设备外壳对负极间的短路事故。而直流系统的短路电流非常大,正、负极短路时的短路电流可达上万安培,对直流设备将造成严重危害。框架电流保护是专门针对直流供电设备对正极与柜体发生故障时的保护措施。其保护原理是当正极对柜体外壳发生绝缘损坏时,能及时切除故障,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变电所直流框架电流保护动作后,将使本牵引变电所直流断路器及相邻牵引变电所向相同供电区段供电的馈线断路器跳闸,并闭锁合闸。此时,为了恢复地铁列车的供电,应及时退出本牵引变电所直流设备,复归框架电流保护动作信号,通过接触网越区隔离开关合闸,实现相邻牵引变电所对故障变电所供电区域接触网的供电。因此,框架电流保护动作会造成大面积的牵引网停电,且隔离故障恢复送电时间长,对地铁运营影响大。

2框架电流泄漏保护的一般设置方案

2.1设置原理

框架电流泄漏保护装置由电流测量元件和保护单元组成。电流元件可检测直流设备由外壳至接地网的故障泄漏电流。通过判断检测到的故障电流达到整定值时,启动保护跳闸切除故障。一般来说,牵引变电所的直流开关柜成排布置,负极柜与整流器柜组合另行成排布置,分别绝缘安装,并采用连接电缆将两组直流设备的外壳保护接地连接成一个整体,通过负极柜的电流元件与牵引变电所接地网单点相连。接线方式如图2所示。

图2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框架保护接线方式

2.2保护动作方式

直流系统在正常运行时,电流检测回路没有电流通过。当牵引变电所任意直流设备内正极对外壳短路时,接地电流通过电流元件流入接地网,再通过钢轨与地之间的绝缘泄漏电阻(或排流柜)回到钢轨(负极)。当接地电流达到整定值时,框架电流保护的电流元件动作,使整流机组的交流35kV进线断路器及本牵引变电所的所有直流断路器跳闸,并联跳相邻牵引变电所向相同区段供电的直流馈线断路器。故障排除以后,必须人工复归框架电流保护,所有交流和直流断路器才能重新投入,恢复系统供电。

2.3故障影响范围

当牵引变电所任意直流设备内正极对外壳短路时,框架电流保护装置电流元动作,不但本牵引变电所解列退出运行,同时将导致相邻牵引变电所的馈线断路器跳闸停电并闭锁断路器合闸。此时,必须及时进行倒闸作业,通过接触网越区隔离开关实现越区供电,将故障牵引变电所隔离。框架电流保护动作将直接导致大面积停电,且恢复送电的时间过程长,对列车运营造成极大的影响。

3框架电流保护优化设置方案

3.1设置原理

一般情况下,整流器是在牵引变电所直流设备中相对比较容易出现故障的设备,其故障大部分都会启动框架电流保护动作,造成接触网大面积停电,影响地铁运营。深圳地铁5号线牵引变电所1500V直流母线采用双母线接线,并联运行方式,整流器与直流1500V母线正极之间的开关选用直流快速断路器,因此可通过直流进线断路器将整流器故障隔离。根据这一特点,可以为2立整流器设置分别设置两套框架电流保护装置。当一台整流器发生故障时,只需切断该台整流器对应的直流进线断路器和整流变压器交流进线断路器,不会造成全所直流馈线断路器跳闸和接触网的停电,可缩小事故范围,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灵活性。接线方式如图3所示。

3.2故障动作分析

3.2.1整流器发生框架电流故障

整流器发生故障一般都会启动框架电流保护装置的电流元件动作。在优化设计方案中,故障整流机组35kV交流进线断路器和直流断路器跳闸,但直流馈线断路器不跳闸,自然形成故障牵引变电所的直流母线越区供电,使接触网不会停电,列车正常运行。

3.2.2直流开关柜发生框架电流故障

直路开关柜发生框架电流故障时,电流元件动作。在优化设计方案中,整流机组35kV交流进线断路器以及本牵引变电所所有直流断路器全部跳闸闭锁,同时联跳并闭锁相邻牵引变电所对应向本区段供电的直流馈线断路器。此时,故障牵引变电所解列,通过接触网越区隔离开关实现大双边供电,需要当地排除故障并复归电流元件,才能恢复故障牵引变电所向接触网供电。

4结语

第13篇

我国华北地区,进入冬季后天气较为寒冷,为每一个老百姓提供温暖、舒适、清洁的工作、生活环境已经成为了供热企业每年冬季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同时冬季供暖工作关乎每个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所以也成为了政府部门较为重视的一项工作。目前,供热企业根据热源不同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以燃煤锅炉为热源的供热企业,二是以地热资源为热源的供热企业,三是以热电厂为热源的供热企业,即热电联产型供热企业。本文着重围绕着热电联产型供热企业的成本管理流程进行探讨。

【关键词】

热电联产型供热企业;成本管理;流程

热电联产型供热企业是以热电厂为热源的供热企业,因此热价成为了此类供热企业盈利与否的主要制约因素。据统计,供热企业总成本的80%-90%来自于其运营成本。但这些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致使能源价格持续彪涨,生产用水电价格不断走高,造成供热成本大幅增加,给供热企业带来了巨大压力。由于热价始终由政府主导以及热这种商品的特殊性,导致供热企业盈利空间十分狭小,“保本微利”已经成为供热企业运营的唯一法则。所以供热企业如果想扭亏为盈,摆脱日趋沉重的运营负担,必须把重视成本管理,努力降低供热成本摆在首要位置。

1 热电联产型供热企业行业现状及特点

截至2011年底,我国664个供热设施城市中百分之四十二(286个)已具备城市集中供热能力。其中蒸汽产量为72242吨/时,热水产量126249兆瓦/时。供热量分别为蒸汽37655万GJ/年,热水100192万吉焦/年。2010年全国集中供热面积的80%来自东北、华北、西北三大主要供热区域,全国集中供热面积约为146329万平米。全国热电联产型供热企业6000千瓦以上,年供热量128743万吉焦的供热机组共1583台,总计超过22万人投身于集中供热工作中。目前负责城市集中供热的热力公司中规模最大的北京市热力公司,现有供热管网为514公里,其中竣工热力管网规模为:蒸汽管直径DN1000,热水管直径DN1400。供热面积7000万平米,蒸汽供应能力为897t/h,工业用户数105个,大小热力站总计1223个。

与其他制造企业相比,热产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就是导致热电联产型供热企业区别于其他制造业的根本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资金技术密集,进出壁垒高

热电联产型供热企业的热源引进方式为以热电厂为热源进行集中供热,所以在供热之前先要进行供热管网的铺设,而建造热力管网需要的技术资金是非常巨大的,其建设期体现出周期长、资金技术密集等特点。由于冬季供热保障的需要,短期的供热管网建设为一年,长期项目有可能达到数十年之久,资金投入巨大,门槛相对较高,而一旦建成转成热力资产,又具有很强的专用性,很难转作他用。

1.2 安全稳定是热电联产型供热企业的重中之重

热能在当下已成为日常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能源,他关系到国计民生等方方面面。热电联产型供热是指供热企业通过大型水泵,变频器以及换热设备等将热电厂提供的热能转化为热水或蒸汽,通过供热管网供给企业或者居民,这种加工热能的生产工序是十分复杂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的扩建,供热企业迎来越来越多的对热能产品的需求,为保障供热的稳定安全,机器设备通常都是二十四小时连续作业。由于供热的特殊性,管网设备一旦供热出现问题,必须马上在最短时间进行修理。热源厂大多地处城市偏远郊区,供热管网出现问题会给维修带来很大困难,所以供热企业从管网铺设到运行生产,无时无刻不将安全稳定放在第一位,这是供热行业的重中之重。

1.3 热能产品的无差异性

目前大多数制造业企业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采取产品差异化战略,都拥有自己的产品体系,很少生产单一品种或者单一领域的产品。但是热电联产型供热企业生产的热产品是单一的,从实用价值上来看具有无差异性。这是由热产品的特殊性和行业的公共服务性决定的。虽然有些供热企业在保障稳定供暖的同时,积极拓展业务,涉足管网工程建设等项目,但是其主营业务收入还是依靠供热来实现的,终究摆脱不了供热企业的特点。由于热能产品的无差异性,热电联产型供热企业无法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所以成本管理成为供热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最优战略。

1.4 热能产品的公共服务性

热是一种基础能源,关系到居民的切身利益。由于冬季寒冷的天气,需要供热企业为老百姓提供温暖、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因此供热成为了政府部门十分重视的一项保障性工作。热产品属于准公共产品,其价格将会影响到出厂价格,要受到政府管制,从投资新建管网到出售热产品都要经过政府批准,受政策影响十分大,这种模式约束了热电联产型供热企业的经营过程。所以在供热行业,“保本微利”成为了每年供热企业的经营目标,提供优质稳定的热能成为供热企业的责任。

2 热电联产型供热企业成本构成要素

热电联产型供热企业的供热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部分组成。直接材料是指通过铺设供热主管网,从热电厂购买热能的热费,将外购热能转化为热水蒸汽的生产水费以及生产电费。直接人工是指供热企业在供热期间参与生产的人员的工资、福利以及奖金等费用。制造费用是指除去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后,生产热产品发生的费用。它包括很多内容:供热企业厂房设备和管网的折旧费用,设备检修维护费用,办公用水电取暖费,汽车修理费,燃油费,节能技改实验费,热产品温度检测费,远程控制费,差旅费以及劳保费,保险费等等。

热电联产型供热企业的期间费用,是指供热企业在供暖期或大于供暖期的特定时间段,为销售热产品、组织和管理正常供热以及筹集资金发生的费用。它主要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三个部分。供热企业的销售费用主要是指供热企业设立收费营业站,委托银行代收费等发生的费用之和。管理费用是指供热企业行政部门为组织管理供热活动而发生的费用,包括供暖前临时组织片区补漏等。财务费用则是指企业供暖期银行利息收支净额、金融服务手续费以及筹资发生的相关费用等。由于不同供热企业间的差异,经营的产品有可能存在不同,实际发生的费用也依具体情况而定。

3 热电联产型供热企业成本管理流程

热电联产型供热企业成本管理的基本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

3.1 成本预测

成本预测是指根据供热企业上一年的费用发生情况以及当年利润目标倒推出来的费用预算。通过一定方法根据财务信息,对本年的某个期间成本进行估计。帮助供热企业了解本年的经营目标和费用发生的限制额度,也为后面成本计划控制考核等流程做了铺垫。

3.2 成本计划

成本计划是指根据成本预测得出的各项经济费用指标,为各部门制定当年的考核计划,但可以随生产进行时的实际发生和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

3.3 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指根据成本计划制定的作为标准,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进行有效控制,保证最终费用的实际发生额不超过预算指标,实现成本控制的目的,提高经济效益。

3.4 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是指通过归集和分配,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划分到成本对象中去,在汇总得出成本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准确的成本核算才能保证费用信息的有效性,它是成本管理中最关键也是最基础的内容,其他成本管理程序都需要依靠它才能进行。

3.5 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是指根据成本核算得出的费用信息与成本计划制定的标准,采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计算分析其完成情况,在依照实际发生费用的水平、构成情况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的。成本分析能够帮助企业对全年生产成本管理情况由一个全面的认识,掌握成本产生差异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个生产周期提高成本管理、降低成本指明了方向。

3.6 成本考核

成本考核是指在生产年度初期根据企业制定的成本计划指标,分解成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年度考核指标,让各部门对各类费用进行归口管理,保证公司总体经济目标的顺利完成。年末根据实际发生情况和计划进行对比,对完成指标的部门给予奖励,对超额发生费用的部门给予处罚。为成本计划的贯彻执行,成本管理的有效进行提供保障。

根据供热企业成本管理的内容、供热企业的特殊性以及成本核算对象的构成情况,成本管理的具体实施主要表现为控制生产费用的发生,监督成本计划的实施,按生产需要进行供热人员调整,减少管理费用的支出,控制供热设备能耗,提高设备生产力,减少设备维修次数,节约生产直接原料的使用,通过节能实验和技术改造提高生产效率,改进生产工艺等等。

【参考文献】

[1]葛家澎.《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

[2]陈胜群.《现代成本管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3]刘伟勋.《供热企业寒流来袭》.法人,2008(8):33-34.

[4]郭维圻.《对北京供热基础设施投资与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城市管理与科技,2011(5):21-22.

[5]胡晋湘.《对供热企业亏损的审计浅析》.会计之友,2011(25):78-79.

第14篇

时下欧美债务危机似乎愈演愈烈,使许多国内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被迫走上转型之路,以保持适应力和竞争力。为了应对欧美经济萧条的冲击,管理流程、业务流程优化成为企业转型的必然选择。但利用IT优化流程,促成企业成功转型的道路却并不好走,因此IT建设与优化流程如何互为促进、提升成了企业重大战略课题。

流程(Process)是指将需求变成满意结果的必不可少的系列增值活动的组合。它能够让我们将工作更快、更简化、更低成本地做正确。企业战略定位和关键成功要素明确后,必须要有有效的业务活动来保证落实,即要通过建立有效的流程体系才能够得到有效保障。企业流程分为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两种,包括建立流程、流程优化、流程重组等多个环节。

近日,IDC机构对全球500位CIO进行“企业转型期中,除了IT,你还在干些啥?”的主题调查,调查结果显示,68.8%的CIO选择了“流程优化”,其次分别是电子商务、创新、物流/供应链、战略规划、其他、生产运营、研发、财务等。

调查表明,流程优化成为企业转型期间CIO跨界工作的主战场。许多CIO表示“流程优化是IT基础,战略规划是IT趋势。达成目标或完成订单,流程永远是重要的基础工作。”

近期,有关“10大CIO急需解决的商业问题”的调查报告显示,其中位居前列的问题是企业内部运营效率低、急需提高流程效率,许多CIO认为很大因素是因为企业流程太长、不合理所致。如何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进行流程优化,是眼下许多转型企业迫切需要思考的课题。

这些年,随着信息化建设在国内的广泛应用和大步推进,企业内部“信息孤岛”的现象却越来越严重,其实出现这些孤岛,很大程度可以归咎于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时,没有理顺、贯通整体业务流程所致。过于主观、无重点、没基础的企业信息化,却直接运用IT技术手段“自动化”未经优化的手工处理方式和业务流程,很多不合理或无效的工作也会被固化到系统中去,反而造成信息化成本的激增与无效,导致信息系统并不能有效支撑企业业务流程与业务战略的转型,企业难于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业流程紊乱的几大问题

1.基础制度薄弱,流程管理缺失

时下不少企业的管理制度与流程管理仍不尽合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没有规范的流程管理制度,更没有形成可认可、可执行的规章制度,更多的是依赖于以往的管理意识和默认的规则进行运作,往往按领导的意志、风格办事,人治多于机制;二是没有合理清晰的流程执行标准,使得原本一些简单的重复性工作,由于每个人的理解、认识不同,导致了各行其行、各行其政,难以达到提升管理效率的目的;三是多层次管理导致信息的冲突与滞后,以致执行效果差强人意。目前不少企业多头管理非常严重,多部门、多层级流程导致信息传递路径长,决策滞后,什么部门都可以管、结果什么部门都管不好,难以及时快捷地响应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

2.流程多而乱,接口模糊、难融合

众所周知,一个企业有众多管理流程,如销售流程、采购流程、生产流程、财务流程等;同时,不少企业导入了OA、CRM、HR、财务等IT系统,但由于许多企业的流程不明确、不规范、不统一,不但管理流程难于融合,也导致了应用多项IT系统后,反而使流程接口更复杂模糊,各个部门流程数据和内容难于一致、难有共享价值,系统也难于融合,往往使管理人员为了取得需要统一准确的数据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工作效率事倍功半,适得其反。

3.流程的意外情况频频发生,难于提升竞争力

不少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总是不按“游戏规则”办事,意外情况、突发事情频发,比如不按规则就擅改工艺流程,在计划外进行采购,或遵守正常生产计划流程就突然加班生产,没按制定的成本法进行财务核算等。事实上,这些意外情况、突发状况使得企业管理更显紊乱,即使应用信息化,也使企业茫然无措,很难做到借IT之力帮助企业转型、提升竞争力。

4.流程缺乏自我持续改进的动力,缺少IT技术的有力支撑

理想的企业流程应该是一个能够自我持续发展完善的系统。但由于许多企业缺乏专业管理、技术人员,基础信息收集困难,使企业难于准确自我评估及自我改进。再则高效运转的流程,离不开IT技术的支持,但不少中小企业只在财务方面运用IT,或是部分运用OA系统,至于ERP、PLM等高级系统的运用更是少之又少,也就无法进一步对公司管理流程、业务流程进行有效的集成、优化和提升了。

业管理流程如何优化?

1.使数据统一、标准,让业务流程全面优化

企业信息化建设目标的达成,总是伴随着流程不断优化的过程,总是充分进行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扎实基础、循序渐进的过程。然而不管此过程有多长久、多复杂,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并保证IT系统所应用数据的标准、统一与准确才是优化管理流程、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基本前提。保证数据的标准、统一,才能保证系统所输出的信息具有可用价值,信息系统所应用的数据才能准确,才能给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可靠准确的数据信息。

1999年,青岛啤酒在青岛的销售公司开始建立Oracle ERP系统,2001年建成青岛本埠七家单位的财务、库存等管理系统,再到2002年在青啤华南公司推广应用ERP系统,2003年又在青啤西安公司进行ERP系统的实施,直至2010年在集团所有企业基本实现ERP管理系统的应用,青岛啤酒为此做了大量扎实的基础工作。

统一了80000余种物料的编码、品名、计量单位、基本属性和分类;统一会计科目编码;统一固定资产分类编码,清理资产;统一客户、供应意见书编码及信息格式,整理5000余个客户档案、4000多个供应商档案等。通过这些集成数据的规范整理,形成了集团整体的编码规则,实现集团范围内产品、物料、客户、供应商等信息的口径统一、准确提供与全面共享。而信息的高效共享和业务流程的全面优化,使青岛啤酒能够推行现代物流管理方式,以最短的时间、最少的环节和最经济的运送方式,将产品送至全国各地。

2.关注客户需求,针对不同客户设计不同的需求满足过程

转型期,“客户是上帝”的重要性更是凸显。作为流程型管理模式的企业应从最大程度满足客户的基本需求出发,做好细分化服务。不同客户对于产品(服务)、预约、交货(交款)期、付款方式、售后服务的要求是不同的,因此企业应针对不同客户的个性需求,对全部工作流程进行重整梳理,设计相应的服务策略、不同的业务处理模式,从而设计最优流程,保证每个客户都能得到最便捷的服务。

如今仍有不少医院尤其是一些大医院的门诊流程总是颇受诟病,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个方面,即门诊挂号收费流程,挂号发卡、收费分设在两个地方,而挂号处及收费处病人排队因高峰期不同,存在挂号处与收费处忙闲不均、“人满为患”、难于就诊等令人头痛的现象。如果能对门诊流程作出有效调整,实现门诊挂号收费“一窗式”服务,收费及挂号发卡窗口合二为一,每个窗口都可以同时办理挂号、发卡、收费、医保,就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病人排队之苦。若能进一步果断调整、改革,实现“一站式服务”,如门诊妇产,孕妇在门诊妇产科大厅,就可以全部完成挂号、发卡、收费、取药、就诊、化验、B超、妇产科检查等所有程序,不用走上走下、跑东跑西,那就十分方便步履维艰的孕妇了。当然,这一切的改观,需要检测、设施、IT系统及场所等的全面配套与完善。

3.找出业务流程优化的切入点,挖潜增效,进一步提升内部流程优化

挖出现有流程中增加管理成本的主因,寻找组织结构设计不合理的环节,然后根据市场、业务、技术及企业的实际境况,理清问题的大小缓急,找出优化业务流程的切入点,对业务流程中的重要环节进行重新界定、排序和再造。因此,企业内部的销售、订单、物料、生产、研发项目等也能实现进一步优化管理,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效率。

不断扩张中的珠啤集团在实施ERP过程中,对所有工作流程进行了重整,理顺100多个流程,不但没有产生“消化不良”的苦恼,而且大大提高了业务运作效率,其中销售订单流程的改变颇具有代表性。过去珠啤的客户订单流程是先由销售公司开单,财务再收款开发票,最后才是客户提货。这意味着开发票时销售成本已进行结转,财务也冲减了库存数量,但有客户会过一段时间再来提货,此前实际的库存数量并未减少。如今珠啤对流程进行改造,客户要提货时,先由销售公司开出订单,向财务交款后,财务打出订货单,客户凭订货单到仓库提货后,由仓库发出信息后企业订单系统就会自动生成发票,财务就此做帐。这样就消除了以往成品库存帐、物不符的情况,使企业财务数据更能真实准确反映实际情况,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服务。

4.建立端到端的最短流程,并完善流程的配套措施

一线销售人员业绩的考核,不光需要销售体系的层层考核,还需要财务体系的层层审核,行政部门也要参与指示,甚至要借助外部客户的评介,多个体系多个部门的层层上传下达,流程复杂,时间漫长,让基层苦不堪言,也让基于IT系统建立科学的业务考核机制无所是从。

因此优化流程时,除了鼓励企业大量应用、利用IT技术同时,还要考虑流程的配套措施。这时CIO还应具备管理学家的知识、技能,建立端到端的最短流程,帮助企业建立扁平式考核机制,形成科学合理的部门岗位职责、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配套措施,这包括:一是对企业组织机构进行再造,尽量减少中间环节,使组织系统扁平化;二是实施流程负责人制度,每个流程指定一个负责人,负责整个流程的运行及结果,而不是陷入多头管理的困境;三是建立流程可以量化的考核标准,以检验流程的优化是否达到预期效用。

如此,以避免多头管理、人为的割断流程以及部门之间扯皮或推诿责任,促使协调共进,保证所有人员都围绕响应市场需求进行活动,如此也有利于IT考核管理系统充分发挥效用,指导企业管理工作。如果企业的流程管理思路到位,方案清晰,就可以在IT平台上走出简单高效的流程。

第15篇

【关键词】脱硫工程;超临界空冷机组;供配电系统;负荷计算

1 工程概况

本脱硫岛电气系统设计包括烟气吸收系统,石灰石磨制系统、石灰石粉输送系统、石灰石浆液制备、石膏脱水系统、脱硫废水处理系统、仪用空气系统及相关配套设施和建筑物的电气部分,以及事故保安电源系统、直流系统、UPS系统等配套部分。电气系统包括:供配电系统、电气控制与保护、照明及检修系统、防雷接地系统及安全滑触线、通讯系统、电缆和电缆构筑物、电气设备布置等。脱硫岛行政通信及调度通信利用主厂房交换机,脱硫岛设配线箱(行政通信及调度通信分开设置)。通信工作的分界点在脱硫岛通讯总配线箱处,此配线箱及之后在脱硫岛内的如电话机、线缆、接线盒等通讯设备属于本设计范围。连接主厂房设备和脱硫岛设备之间的电缆,其分界点在脱硫岛电气设备电缆端子处,即由主厂房负责设计、供货、安装。连接脱硫岛内设备/装置之间的电缆属于本设计范围。

2 电气设备负荷计算

根据初步设计阶段数据,本燕山湖发电厂新建工程2×600MW空冷超临界机组烟气脱硫工程的电气设备负荷计算结果如下:

高压负荷: Pjs=18049kW ,Qjs= 12108 kvar,Sjs=21734kVA,COSΦ=0.83。保安负荷(事故工作时):Pjs= 257kW,Qjs=153kvar,Sjs=299kVA,COSΦ=0.86。低压总负荷:Pjs=2378kW,Qjs=1411kvar,Sjs= 2765kVA,COSΦ=0.86总负荷:Pjs=20426W,Qjs= 13462kvar,Sjs=24463kVA,COSΦ=0.835

3 供配电系统设计

3.1 10kV系统及400V供电系统设计

本烟气脱硫厂用电系统采用10kV和380/220V两级工作电压,容量为200kW及以上的电动机采用10kV供电。

3.1.1 脱硫岛内10kV系统设置2段母线,通过母线桥连接,为整个脱硫系统的10kV负荷提供电源。中性点接地方式为低电阻接地,单相接地短路故障动作于跳闸。在正常工作时分段断路器断开,而当任一路电源故障时此断路器闭合,两路电源互为备用,设置2套备自投装置。主厂房仅为每段10kV配电装置提供1路10kV电源,由主厂房相应机组10kV段电源引接。每段10kV母线设置1个备用断路器柜和1个备用FC回路柜。每段10kV母线设置一台接地手车和一台搬运小车。容量为1000kW及以下的电动机和容量为1600kVA及以下的变压器采用F+C回路柜,其它采用真空断路器柜。经短路电流计算,10kV开关柜额定短路开断电流为40kA,热稳定电流为40kA 4s,动稳定电流为100kA,F+C回路柜额定电流400A、额定接通和开断能力4kA。10kV开关柜保护采用微机型综合保护装置。

3.1.2 低压厂用电系统采用PC(动力中心)、MCC(电动机控制中心)两级供电方式。脱硫岛设置2段380/220V脱硫吸收区动力中心,分别由2台低压变压器供电,变压器互为备用;2段380/220V脱硫公用动力中心,分别由2台低压变压器供电,变压器互为备用。低压PC采用单母线接线,进线断路器采用框架断路器。PC A、B段之间分别设联络断路器,正常时联络断路器打开,当某一段进线电源故障时跳开该段进线断路器,联络断路器手动合闸。4台低压干式变分别交叉接于脱硫10kV A、B段上。380/220V系统为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380/220V系统采用PC(动力中心)、MCC(电动机控制中心)两级供电方式。75kW及以上的电动机回路、所有MCC电源回路、及I类电动机由PC供电,其余负荷由就近的MCC供电。低压干式变和PC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成对配置,互为明备用,成对PC间一侧设联络开关,另一侧设隔离插头,并在DCS中可选择为自动切换或手动切换方式。MCC均采用双回供电,两路电源互相闭锁,MCC进线采用负荷开关或框架断路器,当接有I类负荷时,两路电源自动切换。132KW及以上的电动机回路采用框架空气断路器,132KW以下的电动机回路、MCC上的馈线回路采用塑壳断路器。低压电器的组合保证在发生短路故障时,各级保护电器有选择性的正确动作。低压系统有不少于20%的备用配电回路。

3.2 直流系统设计

脱硫系统设置一套220V直流系统。每组直流系统包括蓄电池组、蓄电池充电器、直流配电屏等。直流系统蓄电池采用密封阀控铅酸蓄电池,直流系统额定电压为220V,直流系统的蓄电池组容量能满足2台机组事故交流停电1.0h以上的全部负荷。一组220V蓄电池设二组充电器,充电器采用高频开关型。220V蓄电池采用单母线接线。220V直流系统主要为厂用电源系统继电保护和监控/监测、UPS电源、直流事故照明等负荷供电。220V直流系统设置微机型直流接地监测装置。直流馈线回路采用塑壳断路器,并能保证在发生短路故障时,各级保护电器有选择性的正确动作。

3.3 不停电电源系统(UPS)

脱硫系统设置一套交流不停电电源(UPS)系统,UPS系统包括整流器、逆变器、静态转换开关、旁路变压器、手动旁路开关和交流配电屏等。UPS装置的正常输入电源和旁路输入电源取自脱硫0.4kV厂用电源PC段,直流输入电源取自脱硫系统220V直流馈线屏。UPS输出为单相交流220V,50Hz。UPS电源系统能在厂用交流电源中断情况下保证连续供电0.5h。UPS系统主要向脱硫DCS控制系统、电气变送器、区域火灾报警和控制系统等负荷供电。

4 电气设备布置

脱硫岛设综合楼,脱硫10kV段、低压脱硫变、PC段、脱硫区域MCC段、保安段、直流系统、UPS系统等集中布置在综合楼内,制浆脱水区域、脱硫废水处理系统等就地设MCC配电室。电气设备的布置应考虑足够的操作、检修空间,配电室考虑防火要求。配电室的长度大于7米时,最少设两个出入通道。

5 电气二次接线、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设计

5.1 控制电源

所有10kV断路器、380V框架式断路器的控制电压采用直流220V,其余控制电压采用交流220V。10kV断路器、380V框架式断路器的控制、保护及信号系统所需的直流电源由脱硫岛直流装置提供。

5.2 控制方式

脱硫岛电气系统纳入脱硫岛DCS控制,不设常规控制屏。纳入脱硫岛监控的电气设备包括:10kV电源进线开关、分段开关、PT、馈线回路、低压脱硫变压器、400V PC进线、母联、PT、至MCC的电源馈线、MCC进线、中低压电动机、直流系统、UPS等设备。

5.3 继电保护

脱硫10kV厂用系统进线及母联、脱硫变压器及10kV高压电动机采用微机式综合保护装置,放置于10kV开关柜;380V厂用系统及电动机由空气开关自带智能型脱扣器实现相关设备的可靠保护功能,电动机使用塑壳断路器,有连锁要求的电动机采用接触器+智能马达控制实现保护。其余电动机采用接触器+热继电器实现保护。

6 结语

本文通过结合工程实例,给出了发电厂烟气脱硫工程的电气设计方法,同时通过对脱硫岛电气设备负荷计算,设计出2×600MW空冷超临界机组烟气脱硫工程的供配电系统、电气设备配置以及电气二次接线、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设计等。实践证明本超临界空冷机组烟气脱硫工程所采取的电气设计方法具有较高的安全可靠性以及自动化程度,同时能有效地减小人员的工作量,设计方法可供同类工程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 李冰毅.2×600MW热电厂烟气脱硫工程的电气设计[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5(17):44~45.

[2]我国首台600MW等级超临界空冷机组投产[J].中国电力,2008,18(08):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