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手术后的护理问题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我院近两年来共进行剖宫产手术3000多例,经给予心理护理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将手术前后患者的心理问题与心理护理总结如下。
1 术前的心理问题与护理
剖宫产患者由于她们个体的素质不同,对待手术的心理反应也不同。当产妇入院后听到要做剖宫产手术时最常见的心理反应是焦虑与恐惧,表现有:①怕疼痛难忍;②怕花钱过多负担不起;③怕开腹丧失元气;④怕医生水平低,不认真;⑤怕留有后遗症;⑥怕婴儿有畸形;⑦怕腰椎麻醉致人瘫痪。于是患者总是希望有个认识的人,找技术又高、责任心又强的医生为她做手术,使其有一种安全感。故在术前访视中,要给产妇精神上以安慰。对高血压患者,要给予降压及镇静药物,以解除其不必要的顾虑与恐惧。
手术前,有针对性向产妇介绍医院有关的先进医疗设施和医务人员的高超技术,可以保证诊断的正确性;先进的麻醉器械、科学的麻醉技能完全避免手术时的疼痛;各种先进的急救措施和抢救手段,可使手术避免意外和后遗症的发生。这样做,能够解除手术患者的悲观、疑虑和恐惧。同时,让同病室手术后的产妇将其亲身经历对患友进行讲解和劝导,谈手术过程中的感受,谈手术前后的比较等,可使产妇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不良的心理反应。
2 术中的心理问题与护理
多数产妇在进入手术间时,她们的恐惧感会更为剧烈,血压升高,精神高度紧张,对各种刺激均十分敏感。所以对医护人员来说,一言一行都应特别慎重,对术中神志清醒的产妇,护理人员要随时进行必要的安慰和劝导,不可边手术边谈论一些与手术不相关的话题,因为这样会使产妇误认为医护人员对手术不够重视而失去安全感,对配合手术的进行不顺利。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分级护理;腹腔镜术后;问题;对策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35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697-01
手术固然重要,但术后的护理必不可少,如何把护理做得更细致到位,确保手术的整体成功,这和术后对患者的分级护理实施密切相关[1]。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护理分级制度是重要护理规章制度,它能对病情观察、有效及时分类、处置患者情况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护理人员实施标准护理提供指南,然而随着护理工作范围扩大,医患矛盾的加深,患者及家属法制意识的增强,分级护理的实践操作中出现很多新问题和隐患,不利于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为更好地完善和执行分级护理制度,使其得到有效落实,应对腹腔镜手术后分级护理实施进行干预指导。
1 概述
1.1 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是用于腹腔内检查和治疗的内窥镜,其实质上是一种纤维光源内窥镜,包括腹腔镜、能源系统、光源系统、灌流系统和成像系统[2]。在完全无痛情况下腹腔镜手术应用于外科患者,只需在患者实施手术部位的四周开几个“钥匙孔”式的小孔,无需开腹即可施行精确手术操作,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痛苦轻、治愈率高等优点。近年来,微创外科发展迅速,腹腔镜作为微创外科的代表,涉及肝胆系统手术、脾胰疾病手术、胃肠外科手术及妇科疾病手术等等[3],由于实施两孔法创伤很小,而且手术为单刀直入对周围组织的损伤降至最低,术后粘连机会变小,加之患者负担费用大大减少,在外科领域被广泛应用,受到患者欢迎,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术器械改进创新,腹腔镜的施展空间将会越来越大。
1.2 分级护理概念及分类 根据对病人病情的轻、重、缓、急及病人自理能力的评估,给予不同级别的护理。特级护理适用于生命垂危、病情多变,随时需要进行应急抢救的病员以及大面积灼伤,大手术后病人,24小时专人守护。一级护理适用于病情重或较大手术后病情不稳定的病员,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二级护理适用于病重期急性症状消失,大手术后病情稳定,但生活不能自理或年老体弱及慢性病患者,三级护理适于一般慢性病、轻症及各种术后恢复期病人,能下床活动,生活自理者。
2 分级护理存在问题
①由于医护人员在护理级别认同上的偏差,加上医师对病情判断不准,导致护理级别与病情不符。②理论与实践的脱钩。护理实践中,重视基础护理内容,忽略专科护理的指导和评价,使得一些护理计划未能完全落实到位,要么缺乏连续性,应付检查流于形式。③操作项目不明确。对于一些腹腔镜术后患者,护理人员对病情缺乏了解,观察病情不细致,多以主观判定为依据。④分级护理内容不够完善。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一些人文关怀、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有着较大弹性目标的制度充实到分级护理中,但实践中依然走老路,按照老一套进行,很多细则得不到落实,一些分级护理还处在疾病护理和生活护理上。
3 分级护理的解决对策
① 加强医务人员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全院常态化进行分级护理制度培训与医师规范化培训,提高对分级护理等级判断的准确性。②加强医护人员的沟通,使护理级别更能符合病情及患者对护理的要求。③遵守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和疾病护理常规,并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医师制订的诊疗计划,按照护理程序开展护理工作。④正确实施治疗、给药及护理措施,并观察、了解患者的反应;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提供照顾和帮助;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⑤腹腔镜手术患者由于疾病类型所限,大多病情不属危重级别,因而重点放在二、三级护理上,实施时一级护理用红色标记,护士每隔每1小时巡视1次,既了解病情和治疗情况,又帮助饮食起居。二级护理用黄色标记,表示病情无危险性,适于病情稳定的重症恢复期病人,或年老体弱、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不宜多活动的病人,每2小时巡视1次,并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三级护理不做标记,每3小时巡视1次。根据医嘱实施治疗、给药措施。⑥完善的护理工作制度是患者治疔与康复的关健所在。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当制度不完善或执行不利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均受到损害,影响到患者、医院及护士三者的利益,因此应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在此基础上,分级护理模式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⑦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学习和业务培训,以此提高护理工作者的专业水平,才能更有效地实施分级护理工作。
4 讨论
新型的腹腔镜手术是现代高科技医疗技术用电子、光学等先进设备原理来完成的手术[4],腹腔镜手术的适应人群和疾病较广泛,包括泌尿、肝胆、胃肠等等系统,患者病情千差万别,生活自理的能力也有不同,为了对不同病人给予不同的护理和照顾,需要“分级护理制度”来落实实施,由于确定护理级别的主体为医生,而实际分级的依据为病情[5],但最终的操作实施者为护士,这就为分级护理实践中出现问题埋下了隐患根源,基于上述问题的产生,应对腹腔镜术后患者分级护理进行干预,力图在源头、操作中使之更加完善落实,最大化地降低不利因素影响。
为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规范临床分级护理及护理服务内涵,保证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医院临床护士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医师制订的诊疗计划,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护理专业技术服务[6]。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将现代护理理念贯彻其中,使患者感到了人性关怀的温暖,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分级护理时以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为依据,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7],并及时调查了解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分析处理,不断改进护理工作。为解决定级不准和医护沟通的问题,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轻重缓急确定病情观察级别,而最终的护理级别由护士根据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分级[8]。
综上,分级护理制度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核心制度之一,针对腹腔镜手术后分级护理实施中的问题,采取干预分级护理措施,效果显著,它能真实反映患者病情和护理要求,将分级护理制度落实到位,更好地改善术后患者病情,推动护理质量提升,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光仪.实用妇科腹腔镜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7-68.
[2] 王秋韵,陈娴洁,张维.分级护理常规公示制的实践与探讨[J].上海护理,2003,3(1):42-43.
[3] Kudaiberdieva A,Kangeldieva A.Prediction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outcomes in tubal infertility[J].Aust N Z J Obstet Gynaecol,2005,45(5):460-461.
[4] 邵爱仙,黄丽华,胡斌春,等.根据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分级计算护理工作量[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36-39.
[5] 王帮琼.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的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10,16(9):111.
[6] 靳亚勋,卢国庆,赵文彬,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02例临床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07,24(2):279.
[7] 王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5(17):1587-1588.
[8] 秦德芳,唐红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中华外科杂志,2006,7(5):34.
[9] 马玉叶,石贞仙.分级护理在综合医院临床实施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08,6(04):291-292.
[10] 戴艳萍.分级护理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建议[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18(12):144-146.
低体温(36℃以下)是心脏手术后最常见的体温失调,而低体温又可导致物代谢减慢,凝血功能障碍,免疫功能受抑制,术后出血和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尤为突出。低体温所致的寒战可使机体耗氧量增加2~3倍,造成氧供需失衡。若体温低于35℃,心肌缺血增加3倍,体温低于34℃会引起心脏收缩与舒张机能异常。因此维持心脏病患者手术过程中体温恒定具有重要意义。
1 引起低体温的常见原因
1.1 环境因素
手术室室温过低,空调风,及体外循环手术中为配和心脏降温有意的降低环境温度均可使患者体温降低。
1.2 术前皮肤的暴露与术中脏器的暴露
由于术前皮肤消毒范围大,尤其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消毒范围需从颈部致双下肢,而且常用碘酊和酒精及其他冷消毒液,其挥发会带走机体大量的热量。心脏手术较复杂,术中患者胸腔及脏器长时间暴露于室温中,这些均可引起患者体温降低。
1.3 麻醉因素心脏手术均采用静脉-吸入复和全身麻醉。
物可直接扩张血管,抑制调节温度的血管收缩功能,使热量丧失。同时肌松药的使用,使肌肉产热功能丧失,进一步引起体温下降。而全麻药可使热反应阈值范围增大,最大时甚至可达34.5~39℃,在此范围内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
1.4 输液输血及术中灌注
术中输入大量库存血液制品及未加温的液体,体外循环时使用冷晶体间断灌注或局部使用冰屑保持心脏低温,及术中使用未加温的生理盐水冲洗胸腔等均可导致低体温的发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 预防措施及护理
2.1 调节室温
患者进入手术室进行皮肤消毒前应将室温控制在24~26℃,待铺好无菌巾,手术开始时再将室温调节至22~24℃,湿度50%~60%.体外循环手术中可适当降低环境温度,配合心脏降温,降低心脏耗氧量,等到复温阶段时需及时升高环境温度,使心脏能够复跳。对于心脏不停跳的手术应维持环境温度,使患者体温保持正常。
2.2 减少术中肢体及脏器散热
手术床上加铺保温毯,调节好温度防止烫伤。暴露肢体用棉垫包裹,减少散热。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密切配合医生,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脏器的暴露。
2.3 对输入的血液制品及液体进行复温或加热
输入的库存血应复温至32~36℃,用输液加温仪对输入的液体进行加温,术中采用温生理盐水冲洗胸腔,以减少热量流失。
2.4 加强体温监测
近年来常用的体温监测技术有电子体温计、红外线温度传感器和液晶温度仪。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使鼻咽部、心脏、颈动脉温度、鼓膜温度、膀胱及直肠温度成为中心体温的较好代表。
需注意监测肛温时需将测量导线探头插入直肠距6cm左右。
2.5 转运及交接过程中的保暖
【关键词】副乳腺;手术前后;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478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897-02
副乳腺也称为副,它是指在人体正常的两个乳腺以外的多余乳腺,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在医学上也被称作多乳症。这是一种返祖的现象,会发生在任何的身上,而副乳最最普遍生长的部位是腋窝部,也有极少女性会长在其他地方,它会造成疼痛、女性痛经[1]和肢体活动障碍等,甚至会导致发生恶性肿瘤性病变[2]。对女性朋友来讲,副乳会造成女性特征的不美观,所以一般需手术进行切除。当今女性病人在临床治疗中不但重视高质量的疗效,还对于外观效果也有很大的要求,同时对护理工作的需求也普遍提高,现针对切除手术前后的护理心得进行总结归纳,具体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是2009年5月――2012年5月来我进行副乳切除手术的患者,共7例,均为女性,年龄在31岁-47岁之间,平均年龄37.9岁。7例患者中副乳的位置均在腋窝部位,且在的外侧,其中有4例患者为双侧副乳,有3例患者是单侧副乳。7例患者的副乳的范围均大于3.7cm*5.2cm,非常影响患者的女性特征美观.其中有1例患者的副乳有结节的表现,并且伴有痛经的症状,副乳的范围是2.8cm*4.2cm。全部患者的副乳都是不完整形态,出现腺体、没有,病史均超过11年。
2手术护理心得
2.1手术前的护理在手术之前跟医生一同进行查房,对患者资料和临床症状情况进行了解,掌握医师制定的手术方法、手术要求等相关问题,通过手术的要求对患者手术前的饮食进行指导,讲解手术注意事项等问题。
2.2术前的心理护理副乳在医学上是一种良性的问题,但对于女性来讲有其特殊性,所以在治疗时,除了医疗效果以外,患者对于外观的要求是更重视的。所以在手术之前患者容易产生烦躁、不安、紧张、多虑、抑郁等心情[3]。主要的表现有烦躁易动、失眠、情绪激动等。在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通过对患者的了解,包括患者的脾气秉性、背景、文化水平等问题,对患者心理动态进行因人而异的开导,利用以往的成功案例帮助患者重拾信息,避免患者出现心理负面的情绪。把手术的具体实施情况,和易出现的问题和配合的方法等详细对患者讲解,让患者掌握自身病情,明确知道其手术过程的安全、准确性。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并且通过相关知识告诉患者,其手术成功率和美观率很大,预后效果很好,以便使患者放松心态。
2.3术后护理在对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为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降低患者的疼痛,本组的7例患者在行手术时全部采用了全身方法。在手术后,根据护理要求,对全身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卧位取平卧位,让患者头偏侧位,这是为了避免患者呕吐等出现呼吸不畅的情况发生。在患者清醒后,并且各项体征指标稳定的状态下,给与半坐的卧位,帮助呼吸顺畅。
在手术后,患者切口会出现少量的渗血情况,护理中可进行压迫处理减少出血量。但是渗血的量比较大,则应进行对切口的观察,看是否出现裂开的情况发生、缝线是否脱落造成出血。若未发生以上情况,需要对患处更换敷料。根据医生的要求,要在手术后对患者进行抗感染的治疗,并持续2天左右,为避免出现感染情况。若术后患者出现严重疼痛情况,应对其进行止痛的相应治疗手段。拆线时间在手术后的10天左右进行。
患者在手术进行后一般比较重视的问题是:切除手术的效果,是否达到了彻底切除;手术后的两侧胸部有无畸形问题[4];切口有无明显伤疤;手术后有无肢体的障碍等。根据以上患者易出现的疑问,我们为患者拟定了手术后的护理册,主要包括:为患者讲解其手术中切除组织在患者的机体部位、组织成分和具体范围,以便帮助患者了解术后的身体情况,消除其对于手术效果的顾虑;在手术后2天左右,一般切口部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导致2侧胸部出现不对称的情况,使得患者出现了心理负担和焦虑等不良情绪,所以在术后要及时地对患者讲解,手术后易出现的相应问题,避免患者出现心理变动,提高预后效果;切除手术的切口一般比较小,不明显,缝合线也是可吸收的线,所以术后的疤痕不会明显;副乳的手术成功是不会造成肢体的正常活动功能的。
2.4手术后饮食护理手术进行后,患者不易吃生冷辛辣的食物以及有过敏史的食物和药物,避免出现过敏,皮肤问题以及感染等情况发生,造成伤口出现问题。应吃一些清淡、易吸收的高蛋白等营养物质,例如牛奶、五谷粥、水果蔬菜等。
3心得
对于行副乳切除手术的患者,应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疾病护理、日常护理等。可以帮助患者正确的看待自身疾病,有一个良好的积极心态。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和手术效果。并且降低了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加快了患者的康复进程。同时,这也要求护理人员要有足够的护理技能、专业知识已经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并且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在与患者沟通时要保持耐心和细心,并且掌握心理知识,维护良好的护患关系。这不但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还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整体水平,提升了医院的形象。
参考文献
[1]朱希山,唐胜建,王少华,吕建平,王燕华.美容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对策[J].中国美容医学,2006,06(1):177.
[2]韩学东,甄林林.副乳腺癌诊治探讨[J].四川医学,2010,31(1):61-62.
【关键词】全麻手术;护理;安全;体会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388-02
对手术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是为了减轻患者在手术中的痛苦,但是患者手术结束后,随着患者体内麻醉剂残留量的减少,患者开始慢慢恢复意识,伤口的疼痛感以及管道的刺激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患者开始挣扎、躁动不安,甚至发生坠床、引流管脱出、气管导管拔除等危及生命的状况[1]。因此在患者全麻后苏醒期间,需要对患者采取护理治疗,帮助患者意识到不完全隐患的预防,保障患者全麻手术后的安全。现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11月进行全麻手术的132例患者进行手术后护理,将有关数据 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11月进行全麻手术的132例患者,年龄31―75岁,平均年龄54岁,其中男性患者76例,女性患者56例,患者进行的手术类型为:腹腔手术14例,脑外科手术11例,肿瘤外科手术13例,普通外科手术55例,妇产科手术39例。患者进行全麻手术时均采用氯胺酮静脉注射麻醉或气管插管加静吸复合麻醉。
1.2 护理方法
首先调节麻醉恢复室的温度,保持在26℃,室内的湿度也需要控制在50%以上,然后需要检查各种抢救仪器是否处于备用的状态,防止发生意外情况,及时抢救。其次护理人员与医生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是否平稳,伤口是否出现再出血,以及各种插管是否处于完备的状态。医护人员在进行此项工作时,要详细的做好记录工作,做好病人的病历记录。在检查患者的呼吸情况时,要注意观察患者口腔内的分泌物,防止患者发生误吸甚至窒息的状况,确保患者呼吸的畅通,对于口腔、气管以及鼻腔内的分泌物要做好清理工作。
全麻患者在意识还没有清醒之前,护理人员需要对其进行护理,将患者的头部侧向一边,头部不能平卧,在肩胸部下方垫上一块软垫,同时在两腿之间也需要放上一块软垫,如果患者进行颈椎手术,就需要对其头部使用沙包进行固定。同时要确保尿管、气管等引流管的通畅,如果出现引流量的减少或者堵塞,要及时与手术医生沟通,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保证引流管的通畅。患者在全麻手术后苏醒期间容易出现躁动,对于情绪不稳定的患者需要对其采取约束工具,具体操作方法为:在不影响患者正常的血液循环的基础上,将患者的膝关节、胸腹部以及腕部进行约束,防止患者在苏醒后出现躁动不安,给自身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1.3 统计分析
132例全麻患者经过护理后观察得到的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资料均采用T检验,以P
3 讨论
为了减少患者在手术中的痛苦,一般进行重大手术时都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麻,以减少手术的安全隐患。所以在手术后全麻恢复阶段也是患者生命最容易发生危险的时候,所以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细心护理,并对患者可能出现的意外状况进行预见性护理[2],帮助患者缓解痛苦。
3.1 对患者体征的观察
随着麻醉剂效果的减弱,患者开始恢复意识,剧烈的疼痛让患者感觉到不舒服,所以往往会出现生命体征的急剧改变,患者通常会表现的急躁不安、血压升高、伤口撕裂、坠床、引流管脱出等危害患者生命的意外情况出现,所以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实时监控,并与患者进行及时沟通,让患者了解全麻手术后的反应,帮助患者调整心态,舒缓患者的心理压力。
3.2 窒息处理
全麻手术患者恢复意识后,口腔内的分泌物会逐渐增多,这样很可能会造成呼吸道阻塞,加上其他管道的刺激,气管内的痰增多,给患者造成极大的不适感,如果患者与护理人员没有及时沟通,护理人员没有及时进行呼吸道的清理,很可能会对患者造成窒息。因此在护理时,要将患者的头部侧向一边,避免窒息的发生。
3.3 伤口感染护理
全麻手术患者一旦意识恢复,就会由于变得躁动不安,对于伤口的疼痛感无法忍受,可能会用手乱抓伤口处,造成伤口的局部感染。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安抚患者的情绪,并且及时的用消毒药水对患者进行伤口的处理,并用敷料对破损处进行覆盖约束。
3.4 本文患者护理结果
本文选取了我院132例全麻手术患者进行护理治疗,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1.06%,有效地降低了全麻患者术后的安全问题,减少了不必要的安全隐患,同时减少了患者在麻醉恢复室的恢复时间,超过90%的患者在2小时之内回到病房,帮助患者减少了手术后的痛苦。因此,积极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全麻患者的恢复期,减少危险的发生。
参考文献
【关键词】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心理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440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224-02
乳腺癌,作为女性临床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性疾病之一,它的发病率较高,呈现递增的状态,而且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群体也越来越年轻化。其中以更年期和绝经期前后的妇女为多见,已超过宫颈癌,成为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治疗方法为手术和新辅助治疗后的手术。
1患者的心理问题
11焦虑、烦躁可能由于经济原因,因家庭的经济情况,在对于治疗中产生的费用有很大的负担,从而影响了患者的心里问题,出现焦虑,烦躁,心思过重等很多不良表现。
12自卑的心理乳腺癌的手术针对于女性患者有其特殊性,因术后对于女性的特征造成严重的影响,那患者会对自身产生自卑的情绪,并且有无法面对家人、爱人、亲戚朋友的心理,对自己术后的家庭生活,工作等失去信心,主要会表现出抑郁、失眠等问题。
13恐惧的心理很多患者都是提起癌症便想到死亡,对于疾病还不能正确的认识,担心癌细胞扩散等,从而产生了强烈的恐惧心理。
14绝望的心理在癌症患者的治疗中,由于癌细胞的转移或者是做治疗时的不良反应,让患者体会到了极大的痛苦,在心理上对治疗产生了排斥,大多数患者认为治疗是没有意义的,不如节约医疗费用,导致患者出现拒绝治疗的问题。
2术后的护理
21在手术后的6小时可以让患者半卧位,主要可以帮助换的切口引流医护人员应对患者的术后表现严格监控,若发现有胸闷、呼吸不畅通等问题,要及时的与主治医生沟通。避免患者的患侧上肢挪动,避免出现问题导致愈合困难[1]。医护人员还要密切的对患者得生命体征进行观察,观察手术部位的出血及渗出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予以对症处理。
22术后的最初几天内出现低热、伤口疼痛,通常是由手术所致是正常现象,可不予处理,或予对症治疗;若出现高热,且伤口疼痛较明显或疼痛难忍,并伴有伤口的渗出,则可能为发生了术后感染,应立即遵医嘱应用抗菌素。术后一般状况良好,则可以适当活动,有利于创伤口的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并能尽早恢复正常生活。
23术后为了防止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则应及时进行患侧的上肢锻炼,如患侧手臂上举、外展、内外旋及前后左右摆动等。锻炼需循序渐进,锻炼需量力而行,锻炼需持之以恒,不可时断时续[2]。
3饮食指导
乳腺癌病人在手术前后应当努力进餐,营养丰富的食物可以帮助患者提高其免疫力,自身的修复力,加快患者患处伤口的愈合,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早日得到恢复。术后患者除手术当日进流质饮食外,术后第二日就可正常饮食,如米饭,菜类,肉类,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
4术后的功能性锻炼
41在手术后得2d左右是患者的卧床期,术后的护理主要以手指、腕关节等上肢关节的锻炼为主,或者是做抓球运动,每日4到5次每次10分钟左右,以不累为主。
42术后3-4d,在征得医生的同意后可进行摸同侧肩及耳部的运动,运动量同上。
43在手术后的一个星期到10d左右,可以对患者进行切口的缝线。在这个期间可以帮助患者练习抬高上肢的锻炼。
44在手术后的半个月,可以锻炼手臂抬高置于颈后,或者是做梳头的动作,主要是以锻炼患者得患侧手臂为目标,加强抬高患侧上肢的功能。每日锻炼应循序渐进,不可过劳及着急。
5患者出院后的功能性锻炼
要做好患者出院后的预后护理,要求患者在出院后要坚持对患侧上肢的运用和针对性的功能性锻炼,锻炼量可根据恢复的情况渐渐加量,以上的锻炼方法可以重复的进行。尤其的是针对于抬高上肢的运动,要着重进行,可以尽快帮助患者上肢和关节的正常活动[3]。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可做摇大绳等运动避免患侧活动受限影响出院后的正常生活。
6讨论
综上所述,乳腺癌患者在手术后得护理问题要进行很长时间,主要包括健康指导、康复教育、心理指导等问题,以上这些问题也是在患者术后的治疗过程中缺一不可的。同时这也要求护理人员要具备相应的职业素质,要有耐心、细心、责任心以及熟练的护理技能和理论知识等。
参考文献
[1]杨彦,董梅60例乳腺癌患者的护理方法与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10):178-179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10年3月~2011年6月,实施剖宫产180例,年龄在22.5-40岁,平均年龄28岁,其中经产妇20例,初产妇160例。其中有110例主动要求剖宫产,其余的因各种原因导致不能顺产而进行剖宫产手术,16例因胎儿太大进行剖宫产,8例因妊娠合并心脏病进行剖宫产,6例因高龄产妇进行剖宫产,8例产道异常进行剖宫产。产妇全部正常出院。
2 护理体会
2.1 病人做完手术后,与手术护士及麻醉师做好交接班,详细了解患者手术中的情况,以便以后的术后护理。病人回到病室后应立即测量患者的脉搏,呼吸,血压,提问,并注意给产妇保暖。观察刀口敷料有无渗出液污染,覆盖物是否良好。如果是采用硬膜外麻醉者应该让产妇拿掉枕头平卧6个小时,如果是硬膜外麻醉加腰麻的产妇应当拿掉枕头平卧10个小时,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产妇术后头痛。后来可以让产妇采用半卧位,让产妇感到舒适为好,术后2~3天可以坐以及下地活动。这样让产妇积极活动可以改善肠道的通气功能,松弛肌肤,降低疼痛,同时也利于静脉的回流,防止血栓的形成。
2.2 要求产妇在手术当天禁食,可用少量的温水湿润口唇。术后第1-2天可以让产妇食一些流质食品,可采用多次、少量非奶糖的饮食,因为牛奶以及糖容易在体内产生气体引起膨胀。如小米汤,米汤,鸡蛋羹等,可以让产妇营养充足。另外在手术后3~4天,肠蠕动功能恢复,排气后可以让产妇进一些半流食食品,在手术后5天产妇可以正常饮食,为了产妇能更好的分泌乳汁以及因手术造成的创伤,要打破旧的观念,科学合理的安排饮食,有利于伤口的愈合以及母体的康复,以便参与到育婴活动中,增强母婴的情感。
2.3 手术后对产妇进行护理,术后半小时用热毛巾擦拭,帮助产妇让新生婴儿早吮吸,从而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刺激乳汁分泌。术后1-2天逐渐增加婴儿吮吸次数,要达到10次以上,尽量让母婴同室。
2.4 剖宫产手术往往造成子宫出血过多,应该密切关注产妇阴道的出血量,帮助产妇更换卫生纸,如果流血量超过月经量,要及时通知医生,明确出血原因,并正确处理。护士在处理时可采用按摩子宫,应用宫缩剂、止血剂。可以遵循医嘱通过静脉点滴或者采用肌肉注射,同时也要保持清洁。在拔出导尿管后,尽快促进患者排尿,预防尿潴留。
2.5 产妇在产后生活不能自理,对术后切口留痕的担心,对自己婴儿的状况的担心,以及有些初为人母对母乳喂养的心理负担,产妇往往会出现焦虑、烦躁、失眠等。护理人员应当多与产妇交流,细心观察,根据不同的产妇心里,给产妇以正确的指导,合理的安慰,全面的解释,使产妇心情轻松愉悦,从而使产妇处于良好的康复状态。也要鼓励产妇尽早下床活动,早下床活动,可以利于产妇的子宫收缩修复,利于伤口的愈合,同时活动也可以让产妇更早的进食,增加乳汁的分泌。
2.6 为了让伤口愈合的快,保持伤口的干燥清洁显得尤为重要。为防止伤口感染,发痒时不要用手去抓,避免伤口感染化脓。伤口若出现红肿热痛的感染化脓,应及时告诉医生诊治。
2.7 产妇应当注意个人卫生,剖宫产手术后的产妇褥汗偏多,因此产妇在剖宫产手术后做到勤刷牙、勤洗脸、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出汗后以及分泌乳汁弄脏了衣物后应当及时更换干净衣物,个人使用的卫生用品要及时更换。
2.8 出院指导加强产妇营养,跟产妇说母乳喂养的好处,让产妇尽量母乳喂养,最好坚持4~6个月。注意观察恶露的性质,产后6周左右做产后常规检查,产妇在也坐月子期间禁止性生活。
3 结果
180例剖宫产产妇平均住院4天,经我院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全部治愈出院。
4 体会
产科采用剖宫产的临床应用,使产科得到长足发展和进步,该手术的临床应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安全。但是剖宫产手术对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产生影响,容易给产妇带来并发症和后遗症,因此加强对剖宫产手术产妇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剖宫产手术后的护理是一个具有很强系统性的工作,剖宫产手术后患者往往会出现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心里接受能力,对婴儿的母乳喂养等等一系列问题。护理工作可以根据这些实时使用合理护理方法。
5 总结
产妇采用剖宫产会使其产生特殊的心理状态,其中紧张、烦躁、焦虑是最长出现的心理问题。将心理护理舒适护理在剖宫产的术后护理中,着重体现了以病人为本的护理思想,从而让产妇处于较佳的康复状态。积极的护理,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医患纠纷,这样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手术质量。剖宫产手术有效的解决难产、高危妊娠等。随着技术的进步剖宫产手术的安全性不断提高,社会的认可度不断增加,主动要求做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会越来越多,同时对术后护理的要求就越来越高。虽然先进仪器广泛应用到临床,但是还会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因此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加强术后的护理将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24~227
[2] 顾萍.剖腹产的成功率及术后治疗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02):535~536
[3] 魏淑琴.剖宫产术患者的心理-行为护理干预[J].安徽医药,2006,7,10(07):550
【关键词】 妇科手术后;疼痛;护理体会
我院历年在妇科手术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对于妇科手术后患者的疼痛问题经常容易被忽视,术后患者可能会因麻醉及制动等原因导致胃肠蠕动及不容易恢复正常机能,导致患者过分消耗身体体能影响伤口愈合,增加伤口疼痛感。因此,妇科手术前准备、术后的护理及观察显得十分重要,对术后减轻患者疼痛有着积极的作用,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69例妇科手术患者,年龄在14岁至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5岁,其中包括行子宫肌瘤切除术27例、宫外孕切除术8例、卵巢(良性)肿瘤切除术25例、子宫肌腺瘤切除术9例;住院天数为4至12天,平均住院天数为6天;患者营养状态良好,其中急诊手术12例,择期手术57例;手术时间为0.5个小时至6.5小时之间,平均0.9个小时;术中平均出血量86mL,术后出现并发症14例,经术后回病房及时发现,患者出现皮下气肿3例,出现腹胀2例,发热3例,轻度神经麻痹2例。将69例患者随机平均分成A、B、C三组,每组为23例;三组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麻醉,有少数5例患者采用全身复合麻醉。
1.2 观察方法 A组患者手术前采取不给予灌肠,按照常规的排气方法进行排气之后开进食;B组患者在手术前给予灌肠,在手术之后六个小时左右开始食用少量食物,切禁止食用牛奶、糖、豆制品等产气食物,应进食面条、米粥等清淡有助于消化的食物;C组患者在手术前给予灌肠,手术后排气后开始食用食物。对三组患者分别记录手术后的平均翻身、进食时间及排气时间,对伤口愈合情况和伤口疼痛情况进行定时观察和记录,具体结果,见表1、表2、表3。同时,观察三组患者术后是否有穿刺孔、是否有皮下血肿和渗血情况出现,观察患者脉搏、血压、神志变化等变化,保障患者身体各个机能能够顺畅。2 结 果
表1 三组患者平均翻身、进食时间
组别 例数 第一次平均进食时间(h) 第二次平均翻身时间(h)
A 23 31 6.7
B 23 7 6.0
C 23 29 5.1
表2 三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
排气时间(h)
最长 最短 平均
A 96 19.6 59.4
B 53 7.1 13.7
C 75 10.1 36.5
表3 平均拆线时间及切口愈合情况
平均拆线时间(天) 切口愈合情况
A 6.9 4例乙级愈合,1例丙级愈合
B 6.2 甲级愈合
C 6.7 2例乙级愈合
3 讨 论
由于妇科手术后麻醉及手术创伤对患者的身体打击较大,患者的肠道分泌明显减少,极容易导致肠粘膜受到损伤而引发轻度炎症,加之在手术过程中,患者的抵抗力较差,炎症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然而炎症的产生可能会波及肠壁肌层,最终会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和肠蠕动的正常运行,因此,在对患者腹部手术前要进行必要的肠道准备工作,术前的肠道清理(灌肠等)可以使术后肠炎得到明显的减轻,有效的促进肠蠕动及消化吸收功能的早期恢复,减轻病人术后病痛情况,同时,也可以很好地解决术后病人排泄困难等问题,本文A组中就有多名患者有此困难,术后显现极其疼痛。
妇科手术过程中,麻醉和手术创伤都可能会影响患者肠胃蠕动,文中三组在用药方面及麻醉方式基本相同,对手术后麻醉时间进行统计,平均时间为三至四个小时。根据传统治疗数据认为,妇科手术后要等待一至两天的排气后,患者才可以进食。若禁食时间较长,患者会因身体能量供应不足而导致衰竭,很容易造成恶性循环的后果。早期进食可以帮助胃肠粘膜分泌,刺激胃肠蠕动,患者在咀嚼的过程中,也可以引起胃肠的反射性蠕动等,同时,随着医学手术技术操作逐渐走向成熟,物的改进和研发,技术有所提高,手术的效果越来越明显,手术时间也越来越短,患者在术后疼痛得到有效控制,创伤恢复越来越快,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患者术后进食,经临床观察文中案例可以再术后六个小时之后方可进食。尽早让患者进食,可以改善患者营养结构,减少输液量和次数,大大减短了排气时间,减轻术后患者病痛,尽早康复。
妇科手术肠麻痹可能会导致肠内微生物繁殖,其中在术前没有进行肠道清理的患者,因肠道产生大量气体引起患者腹胀,同时炎症可能会引起全身并发症,最终会增加患者病痛,手术切口愈合不良。A、C组患者出现切口愈合不良的情况,而B组中患者在手术前给予灌肠,术后及时进食,切口愈合良好,属于甲级愈合。因此,为减轻患者疼痛,使患者在术后恢复良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在妇科围手术期对病人的观察及护理显得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 孙丰梅,李波,曹章.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症36例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4(11).
【关键词】 剖宫产手术; 镇痛泵; 护理
剖宫产手术结束后,临床上产妇常常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疼痛,这不但给产妇精神和肉体上造成很大的痛苦,对其康复也有着很大的影响,甚至还有可能影响到母乳的喂养。为了进一步研究镇痛泵对剖宫产手术后产妇的影响,本组选择2006年6月~2010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26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试验组剖宫产产妇手术后应用硬膜外腔自动镇痛泵,临床上并进行详细的观察,现将观察分析的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6月~2010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26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年龄23~35岁,怀孕37~42周。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将剖宫产手术后应用镇痛泵并且没有任何禁忌证的154例产妇作为试验组,剖宫产手术后没有用镇痛泵的106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并且手术后对两组人员都按照剖宫产手术后常规护理。两组产妇均没有疾病,没有内科、产科合并症,没有内分泌及神经系统疾病。
1.2 治疗方法 试验组产妇剖宫产手术后使用硬膜外导管接镇痛泵,连续应用48 h后拔管[1]。对照组产妇做完剖宫产手术后去掉硬膜外导管,根据个人的疼痛情况采用哌替啶进行肌肉注射,疼痛严重时再进行重复注药一次。
1.3 疗效观察及评定 对手术后产妇48 h镇痛的效果、手术后24 h内活动的情况、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其对医护人员工作态度的满意度进行调查。(1)对镇痛效果的评定标准。按照WHO疼痛分级法把产妇手术后疼痛进行分级,共分为以下四个级别。不管是翻身还是呼吸、咳嗽时切口都没有任何疼痛症状为0级疼痛;躺着不动时切口不疼,在咳嗽或翻身时感觉有轻微疼痛,不过可以忍受,并且睡眠尚可为I级;躺着不动时切口不疼,翻身时疼痛明显并且睡眠也受到影响为Ⅱ级疼痛;感觉全身持续性的疼痛,无法入睡,必须注射止痛药才能止痛为Ⅲ级疼痛。疼痛程度在0到I级评定为镇痛有效,Ⅱ到Ⅲ级评定为镇痛无效[2]。(2)活动情况的评定标准。活动良好标准:产妇手术后24 h内在家人或护士人员的照顾下能配合着翻身进餐及哺乳;活动差标准:产妇手术后24 h内在家人或护士人员的照顾下能勉强配合或者是完全无法配合者。(3)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情况。按照手术后第一次肛管排气时间为标准进行计算。(4)满意度调查。在产妇手术后2 d进行满意度调查,具体包括对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手术后健康知识的宣教是否满意等项目。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PEMS 3.1医学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
2 结果
应用镇痛泵的试验组产妇的镇痛有效率是100%,对照组产妇镇痛总有效率为46.2%,试验组镇痛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产妇手术后镇痛效果比较(n,%)
组别例数0级I级Ⅱ级Ⅲ级总有效率
试验组1541401400100
对照组1062326302746.2
3 手术前后的护理
3.1 手术前对产妇的心理护理 因为对镇痛泵不了解,产妇心理上大多数都恐惧或焦虑,有的担心手术后切口是不是很疼,有的担心子宫收缩疼痛会导致子宫的收缩性变差。因此,在进行手术前耐心对产妇及家属讲解镇痛泵的优点和手术效果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3],这不但有助于产妇消除内心的恐惧和焦虑,也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3.2 手术后的护理 手术后把镇痛泵和导管固定好,把镇痛泵夹在产妇胳臂服上以防管道扭曲或者滑落,观察管道是不是通畅,发现问题马上解决,同时告诉产妇及其家属一定要保护好导管,产妇在翻身或者下床时动作要慢,以防导管脱落。在使用镇痛泵过程别是患者刚做完手术后的12 h内,要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对其呼吸深度及频率的变化,看其对镇痛药物有没有不良反应,如果发现异常情况要马上告诉主治医师。手术后24~72 h内严密观察产妇疼痛的情况,如果患者疼痛的厉害,要及时进行处理并增加巡视次数[4]。同时观察产妇子宫收缩强度的变化,阴道有没有血块,流血量颜色及流血量多少等,如果产妇子宫收缩不良或者阴道出血过多,也务必立即告诉主治医师进行妥善处理[5]。
4 讨论
剖宫产手术后产妇早期子宫及切口收缩疼痛剧烈,不利于后期身体康复和伤口愈合。以前临床上多数是等待产妇疼痛出现后再采用杜冷丁等镇痛的方法,这种方法无法阻断后期应激反应的发生,本组应用硬膜外腔自动镇痛泵,不但对剖宫产手术后患者的应激反应能有效地进行控制,而且镇痛的效果良好,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宁勃旗.剖宫产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的观察与护理.当代护士(专科版),2008,(10).
[2] 冯小菊.普外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患者的护理体会.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5):193.
[3] 李卫红.剖宫产术后镇痛泵使用的护理体会.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3):3648-3649.
[4] 倪飞英.PCEA自控镇痛泵在200例剖宫产术后的效果分析.重庆医学,2009,38(16):2009-2010.
【关键词】 外科手术;护理技术;心理辅导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32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673-02
在外科常用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治疗,通过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地控制病情的恶化程度[2],进一步加快治疗的效果,但是众所周知,在进行外科手术时都会进行麻药操作,所以在手术期间患者会出现意识不清醒的情况,但是一旦手术结束后患者就会感到不同程度的术后疼痛现象,而且这种情况会持续很久,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情绪,所以外科手术后会出现疼痛现象是极为常见的,是人的身体以及手术部位所表达的一种真实的反映,而这种反应则会在生理以及心理共同呈现出来。据调查结果证实,在手术结束后如果没有进行及时的疼痛护理干预还可能诱发一系列并发症的产生[3],同时限制了手术后恢复的效果,而且使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反应,在一定程度上还伴随着恐惧、抑郁、浮躁等情况的产生,所以为了保证手术后的治疗效果要对患者进行疼痛护理与心理护理相结合的护理手段,下面就外科手术后的疼痛护理技术与心理辅导体会进行展开。
1 临床资料
我院入院外科患者为60位,其中男性患者为40位,女性患者为20例,年龄都在30岁至75岁之间,其中需要进行乳腺手术的患者为8例,脑部需要手术的患者为2例,需要进行阑尾炎手术的患者为5例,胸肺手术患者为10例,需要进行常肠胃手术的患者为19例,进行肝胆手术的患者为16例,这些患者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为20人其中高中以下想学历,在入院期间心情表现为异常的烦躁、抑郁。
2 方法
2.1 全面护理工作 外科手术患者在入院后,作为护理人员要及时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同时对其前期病史进行全面的搜集工作,详细了解患者的身体现状,为了保证护理技术符合不同患者的需要,要对患者进行家庭、文化程度、职业、年龄以及思想现状来展开综合治疗分析。同时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前作为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展开心理辅导,以保持心情的平和程度,当患者从手术病房出来后,作为相关护理人员要向手术治疗人员了解患者手术过程,以及整个麻醉的程度,以保证后期工作的有效展开,同时作为护理人员要仔细观察患者手术后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2.2 疼痛护理技术 作为责任护理人员要针对患者自身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同时在患者手术结束后要立即展开手术后的疼痛护理技术,疼痛表现是一种相对复杂的身体状态,所以护理人员要在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前进行必要的相关知识讲解,例如要向患者讲解整个手术进行的大概过程以及进行的麻醉方式,同时要向患者进行必要的注意事项讲解,包括在手术前手术后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日常饮食、运动等相关方面,通过这些知识的讲解让患者对整个手术有一个大体上的了解,这样患者就会了解到之所以会出现术后疼痛情况是受伤机体的一个最为正常的反映。当患者手术完毕后,作为护理人员要明确自身责任意识,密切观察患者身体上出现的任何变化及时进行相关记录工作,同时要进行血压、呼吸以及脉搏等相关检查工作,一般情况下每四个小时要进行一次测量,对患者手术的伤口进行及时的清洁工作,避免出现伤口感染的现象,保证治疗的效果,在对患者进行日常检查的过程中一旦发现患者身体出现异常或是伤口出现发炎现象要及时向相关主治人员进行报告,以免出现且病情恶化现象。同时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手术的不同科学合理安排相关药品,安排补液情况,根据主治大夫的安排控制用药,要保证患者有良好的休息环境,通过观察患者的疼痛情况及时向主治大夫进行汇报,可以视情况进行药物止疼。
2.3 心理辅导 首先,护理人员要强化与病患之间的沟通交流情况。作为护理人员在沟通问题上要采取主动,同时向家属教授一些日常护理中应该注意的事项,让病患以及家属对自己产生信任度,这样才能在以后的护理工作中对病人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可以站在病人的角度来探讨疼痛情况,给患者强大的自信心支持。其次,教授患者缓解疼痛的小方法。据调查发现缓解疼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分散患者注意力,所以在进行心理辅导过程中可以让患者依据自己兴趣爱好来展开护理工作,例如电视节目、小说杂志、音乐欣赏等,这样会在无形中使患者的身体处于放松的状态,减少疼痛感的产生。最后,要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患者在住院期间,作为护理人员要对患者有问必答,对于患者的一些疑问点耐心讲解,护理人员严禁出现情绪焦躁的现象,为自己和患者建立起一个有效的沟通桥梁。
3 结果
我院60位外科手术患者在进行手术麻醉清醒后心理状态良好,经常与医护人员进行聊天交流,配合相关工作人员的身体检查,有一个较为积极的心理建设,手术治疗结果良好,没有出现病情恶化现象,根据情况的不同在治疗一段期间后均已痊愈。
4 讨论
外科手术伴随着严重的身体疼痛状况,不但严重影响病人的心理情绪,还会影响手术后的恢复效果,所以作为直接护理人员要展开科学护理工作,为了保证护理工作的有效实施还要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据调查发现,病人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成为减轻病人机体疼痛的重要手段,所以心理辅导与疼痛护理同样重要,通过二者有机的结合,有效地减轻了因为手术而为患者带来的疼痛影响,使患者的情绪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同时做位护理人员增强了自身专业能力、提高了服务质量,大大提高了患者以及家属的满意度,为医院和病患建立了一个稳定和谐的发展关系。
参考文献
[1] 周繁荣.肝胆外科术后引流管的护理措施[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3).
【关键词】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口腔冲洗;并发症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276-01
行口腔颌外科手术后患者,口腔内因有伤口,语言及饮食方面多有受限,造成患者的口腔自洁能力降低,此种情况只能借助其它方式进行清洁。有一些患者行口腔颌外科手术后,因在骨折口腔内部装有固定的装置,若只是单纯的使用擦洗方式不能把口腔完全清洗干净,很有可能造成感染。而口腔冲洗术,是运用冲洗通过一种冲力将口腔冲洗干净,且快速的将口腔内的冲洗液进行吸出,从而达到口腔干净清晰的效果[1]。下面介绍,有我院有关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行口腔冲洗的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方式: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5月,来我院行口腔颌面手术的205例患者,手术对需要进行口腔冲洗的患者冲洗,冲洗后观察其效果,颌骨创伤患者90例,舌下腺切除患者78例,下颌骨骨折口内切口患者37例,行口腔冲洗次数2000多次。
1.2方法 患者手术后进行常规口腔冲洗,每位患者冲洗5天,2次/天,冲洗后观察患者的口角、口周围、口内伤口情况、口腔舒适度、口腔的清洁度,同时观察有没有误吞冲洗液的情况等。
1.2.1 所需药物及工具 药品:3%过氧化氢溶液、100ml生理盐水、冲洗液的使用量要根据病情进行选择;工具:1套负压吸引装置、1个弯盘、口镜一面、无菌注射器1支、治疗巾1块、棉签1包、一次性吸引器头1个、消毒液1瓶、手电筒1个。
1.2.2 冲洗操作方法 需要2名护士进行配合完成。手术后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把患者的床头抬高35b±5b,若不能抬高患者,可以将患者的头向一面侧着,颌下铺治疗巾,头向一面侧着的,将治疗巾铺在口角边。用生理盐水用棉签将口周围湿润,让患者将口张开,若张不开口者用口镜拉开口角,对口腔伤口及口腔黏膜情况进行检查。2名护士在此同时用口镜拉开患者口角,将即将冲洗的部分暴露出来,1名护士抽吸8ml±2ml稀释的过氧化氢溶液连接到冲洗针头,再另1位护士将负压吸引装置连接到吸引器头,1位护士将冲洗液注入口内,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冲洗,另1位护士将吸引器头放在口腔最低的位置,但要避开伤口,同时护士指导患者用舌头将口腔内的液体往外顶,这样操作直至口腔冲洗干净[2]。再用生理盐水按照用冲洗液的方法及顺序进行冲洗,直至口腔冲洗干净为止。冲洗完毕后,要将患者的面部及口角清洗干净,并在口角处涂上红霉素软膏,最后协助患者躺好。
1.3并发症的护理与预防
1.3.1 口角牵拉伤 此情况主要表现在护理人员在进行冲洗时,因操作不当,而加重术后患者伤口的损伤。预防和护理方法:首先,要加强护理人员的技能操作。其次,护理人员在操作时,动作应该轻柔,且严格按照要求操作口镜。再次,清洗后要及时对每位患者的口角及周围进行清洁,并且涂上红霉素软膏,以保持湿润。
1.3.2 创口裂开 是因为在冲洗时,针头离伤口太近了,冲洗力度较大,由于冲力将伤口线给冲脱落。预防方法:冲洗时,针头不能离伤口太近,距离适宜于2.5cm±0.5cm,冲洗力度掌握好;吸引时,也不能直接吸引伤口线头,避免作品吲起裂开或者疼痛[3]。
1.3.3 误吞或误吸 冲洗时,因为操作不当或者其它原因造成患者误食针头或者冲洗液情况。此情况轻者会造成患者恶心、呛咳等现象,严重者会造成患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预防和护理方法:冲洗前一定要将针头固定好,患者适当,推注力度均匀适中,并且要及时将患者口中的冲洗液吸干净。
2 结果
205例口腔面颌手术后患者,经口腔冲洗后:95.12%的患者冲洗口腔舒适度良好,92.68%的患者经过冲洗后口腔舒适度得到了较大的改善,1.95%的患者因护士操作不当,造成各种让患者不适的,然后引发患者有口腔感染症状。
3 讨论
口腔冲洗技术是较口腔护理更为先进的一种技术,它以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的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与预防效果。口腔冲洗技术,可以更加好的清洗患者口腔内的血迹、污垢、异味,对保持口腔清新有非常好的效果,因经清洗后,对患者的面部、口角及口周围进行了清洗,并涂擦了抗生素药品,保持口角的湿润[4]。其次因为护理人员经过专业的培训,在操作口腔清洗时,专业的技能加护理人员用心的护理,在整个清洗过程中操作运作轻柔等,因护理不当造成的口腔感染比例非常少,而且经过及时进行处理伤口都愈合良好。所以,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采用口腔冲洗方法可以减少口腔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口腔舒适度,减少伤口的疼痛,在临床上值得采用。
参考文献:
[1] 许海鹏.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下呼吸道感染调查分析[J]. 当代医学,2009,21:86-87.
[2] 刘杰彪.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感染问题探讨[J]. 当代医学,2012,27:27-28.
【关键词】 心理护理;耳鼻喉部手术;疼痛程度;临床护理
DOI:10.14163/ki.11-5547/r.2015.06.192
耳鼻喉病等都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与多发病, 而手术治疗则是耳鼻喉等外科中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患者在接受完耳鼻喉部手术后常常会感到手术部位的剧烈疼痛, 并且这种疼痛能够直接影响患者的饮食、呼吸以及睡眠质量等, 可以说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视[1]。在现代临床护理中, 怎样才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在接受完耳鼻喉部手术后的疼痛程度已经成为了一大重点讨论话题;本院近年来在这方面的护理工作上也做出了许多临床实践研究, 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现将本院2011年3月~2014年7月收治的80例需要接受耳鼻喉部手术的患者作为临床护理观察对象, 对其手术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观察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用于临床护理观察的是由本院2011年3月~ 2014年7月收治的80例接受完耳鼻喉部手术的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40例。观察组40例患者中男23例、女17例, 年龄18~55岁, 平均年龄(36.0±3.8)岁, 其中喉癌患者16例、鼻息肉患者7例, 鼻窦恶性肿瘤患者8例、扁桃体癌患者6例、中耳癌患者3例;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21例、女19例, 年龄19~57岁, 平均年龄(37.0±4.5)岁, 其中喉癌患者18例、鼻息肉患者5例, 鼻窦恶性肿瘤患者6例、扁桃体癌患者9例、中耳癌患者2例。所有患者在接受耳鼻喉部手术时皆未出现任何手术意外, 其他各项身体指标也均属正常。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 其具体护理方法为:护理人员要以和蔼的态度和亲切的语言与患者进行良好的交流沟通, 要在言行上充分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在感情上充分体会患者的身心感受, 要认真倾听患者的烦恼倾诉、时常询问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详细解答患者的各项问题, 多在精神上鼓励患者, 给予患者良好的心理疏导与安慰, 尽量消除患者的不安、恐惧与焦情绪, 并为每例患者仔细制订一套符合其实际情况的护理方案, 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1. 3 评价标准[2]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所制定的疼痛分级标准对患者进行疼痛程度评价:患者手术后没有感到明显疼痛或者只有轻微不适感, 则可判定其疼痛分级为0级;患者手术后感到轻微疼痛但在可忍受范围之内, 则可判定其疼痛分级为Ⅰ级;患者手术后感到明显疼痛但在可忍受范围之内, 则可判定其疼痛分级为Ⅱ级;患者手术后的疼痛感较为剧烈且在不可忍受范围之内, 则可判定其疼痛分级为Ⅲ级。
1. 4 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临床护理观察中所记录的数据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单向有序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
2 结果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所制定的疼痛分级标准对全部80例患者进行疼痛程度评价, 发现观察组40例患者中, 有24例患者疼痛分级为0级、10例患者疼痛分级为Ⅰ级、5例患者疼痛分级为Ⅱ级、1例患者疼痛分级为Ⅲ级, 分别占总数的60.0%、25.0%、12.5%以及2.5%;对照组40例患者中, 有12例患者疼痛分级为0级、15例患者疼痛分级为Ⅰ级、9例患者疼痛分级为Ⅱ级、4例患者疼痛分级为Ⅲ级, 分别占总数的30.0%、37.5%、22.5%以及10.0%;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后疼痛程度明显要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患者在接受完耳鼻喉部手术后常常会感到手术部位的剧烈疼痛, 从而影响其饮食、呼吸以及睡眠质量等。因此, 如何通过护理干预来有效缓解患者在接受完耳鼻喉部手术后的疼痛程度是当前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大讨论热点。随着现代护理理论的不断革新以及临床护理实践的不断开展, 临床护理事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护理人员发觉并认识到了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大作用[3]。为了有效缓解患者在接受完耳鼻喉部手术后的疼痛程度以及促进其尽快恢复身体健康, 护理人员应当在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其一定的心理护理干预, 即在护理过程中多与患者进行沟通, 多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 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减轻患者的心理与精神压力, 给予患者正面积极的引导与鼓励, 让患者更加愿意主动配合医院的治疗与护理工作。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医院护理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代护理要求护理人员要本着“以人为本”以及“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进行护理服务, 不仅要将患者当做病人来对待, 更要将患者当做顾客来对待, 而心理护理正体现出了这种新时代的护理理念[4]。通过心理护理, 患者得到了更多的心理安慰与精神放松, 因此也能够用更加平和的心态来接受手术治疗以及手术后的修养, 从而达到更好的预期恢复效果[5]。根据本院本次的临床护理实践可以看出, 经过一定的心理护理干预之后, 观察组中40例患者的耳鼻喉部手术后疼痛缓解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因此心理护理值得广大护理人员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彭欣莉, 易华容. 心理护理对鼻内窥镜术后康复的影响. 实用临床医学, 2011, 12(9):90-92.
[2] 张庆玲, 李会琴. 心理护理在减轻耳鼻喉部手术术后疼痛程度的应用体会. 护士进修杂志, 2013, 28(6):537-538.
[3] 段志萍. 心理护理对减轻耳鼻咽喉部手术术后疼痛程度的运用体会. 内蒙古中医药, 2014, 33(11):53.
[4] 张瑛. 护患双方对临床心理护理行为认知比较的调查. 福建医药杂志, 2012, 34(2):127-129.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观察组中女34例,平均年龄(45.00±5.23)岁,男41例,平均年龄(50.00±8.74)岁。对照组中女39例,平均年龄(43.00±4.26)岁,男36例,平均年龄(48.00±5.24)岁。其中包括胃部手术24例、阑尾手术17例、异位妊娠手术9例、肺部手术26例、尿道手术19例、肠道手术29例、骨科手术26例,均已按照统计学原理随机分配到两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过往病史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按照实际情况给予全面系统的手术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术前护理干预
多次组织本院护理人员学习手术室护理指导,明确各种手术器械的无菌防护、更换措施、卫生清洁等术前准备。督促医护人员在术前进行无菌操作,避免细菌携带进手术室。注意手术室器械的整齐安放,作为主管医师或护士长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并起到督促和监察的作用。
1.2.2手术过程中的护理干预
尽可能的缩短手术时间,如果手术时间过长会增加手术伤口的感染风险。手术过程中坚决杜绝医护人员互相谈笑、喧哗、打喷嚏等。努力保持手术室清洁,护理人员以及医师可根据手术的实际状况以及患者的病情予以特殊护理。此外,设立专科护士,认真了解手术过程以及手术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针对不同的患者予以合适有效的护理措施。
1.2.3术后护理
护理人员参考患者的术后状况,并且结合患者的过往病史以及医师的医嘱有针对性的给予患者护理,如遇切口感染要及时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案,而且要随患者的病情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护理人员术后需严格控制患者其他疾病的预防和发生,并予以患者针对性的饮食护理。要提倡患者食用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少量多次,并及时将患者术后恢复状况向其主治医师反映,确保患者的早日康复。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
患者手术后感染率为4.00%,对照组患者手术后感染率为20.00%。两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手术后的切口恢复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73例,总有效率为97.33%。对照组治疗有效57例,总有效率为76.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术后患者感染的病原菌检查情况
从67例患者的切口感染的标本中分离出86株病原菌,且96%的感染患者感染处均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致病菌。
3讨论
手术切口感染在手术后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在本院感染患者例数中术后感染占35.26%。术后感染不但延长了患者康复时间,而且有可能会加重患者病情,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负担。从手术室的角度分析能引起术后感染的原因很多,包括患者本身的体质、术后的卫生清洁、手术中各种器械的不正确使用等,都会引起患者术后感染。手术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常规,按着装要求更换消毒灭菌的衣裤、口罩、帽子、拖鞋按流程进入手术间,遵守手术间规则。对于医护人员要严格培训,要了解手术的过程以及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了解相关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方法,按照患者的实际状况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并且配合好医师合理的安排手术时间,不同的手术要特殊对待。对于某些患者本身体质问题在术前就要做好充足的准备,针对患者特点予以特定的护理措施,术前的住院时间、营养状况、低蛋白血症、糖尿病等因素有关。对于一些抗生素的使用一定要严格按照规定执行,正确掌握其用药浓度、用药剂量、和不良反应的处理,一般预防性给药的最佳时间是在切皮前30min或麻醉诱导期给予首次剂量,如手术时间超过4h,术中增加1次剂量。对于骨科手术也要作为重点护理对象之一,骨科手术的细菌感染一般不会发生,但是手术为创伤性手术,多数情况下需要植入外植体,因为手术环境无法彻底灭菌,所以多会发生细菌性感染。对于一些患者在术后的心理状态也是护理人员要各外注意的,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是患者早日康复的必要保障,对于患者家属也要督促其严格按照医护人员的建议陪护患者,不可私自采取措施处理患者的不良反应。本院针对手术室的实际状况和地域性的患者特点,详细制定了适合本院的手术护理干预措施,尽量确保患者能接受到最为全面的护理,保证患者能早日康复,努力杜绝并发症的发生。此次研究中予以观察组全面的护理在患者的治疗效果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通过此次研究不难发现在有护理干预的情况下,手术过程和手术后的患者感染率有较为明显的下降,相比于一般护理,手术室护理能做到全面、细致、转移、有针对性等特点,能针对不同的患者予以不同护理措施。
4结语
关键词:快通道心脏手术;ICU护理;方法
快通道外科手术是指在充分了解围手术期患者的生理和病理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有效降低一切不必要的应激反应,努力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操作,以最大努力做到围手术期零风险和无痛苦[1].快通道心脏手术是有效利用短效麻醉药物,以实现心脏手术后患者能尽早拔出气管插管,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和 ICU 停留监护时间,精心的护理在快通道外科手术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本次研究遵循快通道心脏手术后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2014 年 2 月~ 2016 年 3 月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脏手术患者 40 例,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20 例患者。观察组中女 13 例,男 7 例;患者年龄 17 ~ 65 岁,平均年龄(38.2±5.3)岁;体重 38 ~ 69 kg,平均体重(50.4±3.5)kg;对照组中女 12 例,男 8 例;患者年龄 18 ~ 66 岁,平均年龄(37.96±5.1)岁;体重 38 ~ 69 kg,平均体重(51.4±2.9)kg.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等临床基本资料进行处理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心脏手术后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即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医务人员根据患者出现的情况进行及时有效地处理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遵循快通道心脏手术后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方法如下。
1.2.1 心理护理 由于心脏手术时间大多时间相对较长,创伤较大,另外由于患者对环境陌生,患者通常会感到孤独、陌生和恐惧,所以手术后应加强对患者以及患者为家属的心理疏导,积极有效地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将积极有利的信息及时的告知家属,缓解其家属的紧张情绪。
1.2.2 呼吸机管理 患者手术后,进入 ICU 监护,均采用呼吸机辅助呼吸,需尽早尽快培养患者恢复自主呼吸。
1.2.3 拔出气管插管 患者手术后,进入 ICU 应遵循尽早拔出气管插管的原则,护理过程中可适量给予剂量为 5 ~ 8 ug/kg 新斯的明,遵医嘱进行吸痰,当患者神志清醒、各项生命体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拔出气管导管,同时给予患者面罩吸氧或者鼻导管吸氧。拔管后护理人员应加强患者的排痰护理,采用剂量为 10 ml 的生理盐水加入剂量为 15 mg 的沐舒坦或者庆大霉素,进行雾化吸入,有效地化痰排痰
1.2.4 循环系统的监护和输液护理 心脏手术后,由于手术时间长,手术创面大、血液稀释、体外循环破坏血细胞、低温等原因容易造成患者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以及出现低钾、低钠和低钙等情况发生,护理人员应详细记录液体的出入量 ,确保各引流管的畅通,有效避免引流管过扭曲、阻塞、脱落等情况发生。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ICU 监护时间、拔出气管插管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8.0 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检验,以 P < 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ICU 监护时间、拔出气管插管时间分别为(9.5±1.5)d、(4.1±2.2)d、(1.2±0.3)d,对照组住院时间、ICU 监护时间、拔出气管插管时间分别为(13.5±2.5)d、(7.2±3.4)d、(1.9±0.7)d,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未出现肺部感染,对照组患者出现 1 例肺部感染,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快通道心脏手术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手术,手术过程中需要求仔细、细致、快捷、动作轻柔,同时要利用现代科技和成熟理论和方法有效减少对患者的应激反应,让患者快速康复、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和 ICU 监护时间以及拔出气管插管时间,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1-6].手术后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要求护理人员要更为积极主动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好的更优质的为患者服务[7].本次研究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等系列措施,结果显示,观察组住院时间、ICU 监护时间、拔出气管插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综上所述,快通道心脏手术后采用遵循快通道心脏手术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能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 ICU 监护时间以及拔出气管插管时间,同时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胡同慧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心脏外科手术护理中的运用 [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8):233.
[2] 朱爱明,王艳花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小儿心脏外科手术护理中的运用 [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2):63-64,79.
[3] 冯志清,吴芬霞,黄樱 . 多巴胺在心脏手术后的应用及护理 [J].医药前沿,2012,2(9):320-321.
[4] 李秀红,潘晓兰,高乐,等 . 超快通道在小儿心脏手术术后早期护理经验探讨 [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9):1230,1271.
[5] 仇忆楠,浦凯,王媛 .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儿围手术期的呼吸道护理 [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16):44-46.
【关键词】基层护理;中医院手术;问题
中医院手术室基层护理的对象主要是即将进入手术室以及做完手术的患者,分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及术后护理。中医院手术基层护理是指为手术期间的患者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通过综合,为患者减轻身心痛苦,使患者尽早渡过疾病折磨期。随着人们法制意识和知识水平、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现在基层护理差错导致的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给中医院机构也带来很大的压力。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基层护理的质量有待提高。
2009年5月6~9日,本院护理特级负责人的首期“基层中医院手术护士学习班”成功举行。通过学习班的学习,提高了护士的全面素质,改善了护患关系,护士将娴熟的操作技术,良好的沟通技巧,优质的服务,贯穿于患者的整个围术期,充分满足每位患者的身心需求,贯彻基层中医院手术室理念,实现护理科学跨越式发展,使患者在整个围术期充分感受到人文关怀。由此看来,提高基层中医院手术室护理的质量对医疗有着重大意义。
1基层中医院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经资料调查和研究可知。中医院手术室护理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1.1术前缺乏心理护理
在进手术室后。患者心理上、身体上都比正常人脆弱,承受能力低,非常敏感,因为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加之即将面临手术,患者心情会非常复杂,如恐惧、焦虑甚至绝望闭。然而,目前中医院手术护理过程中体现了因病施护,却没有体现因需施护,没有注意到患者的心理变化,从而不能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这个问题值得医疗机构深思。
1.2术中预防感染问题
手术室是进行抢救及手术治疗的重要科室。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取得手术成功的重要场所。中医院术中感染问题是手术常见并发症,也是医疗护理中的重要问题翻。导致感染的因素有很多,既有环境因素也有人为因素,这也跟医疗人员的预防知识密切相关手术中稍有疏忽。就很有可能导致患者发生感染,因此,手术期间预防感染的问题需要重视。要对基层护理人员加强管理。
1.3术后缺乏及时随访
手术后,患者需要经过恢复阶段,接受后期治疗。在这个阶段,基层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的。手术后。很多患者身体上会有很多不适的感觉,有些是手术后的正常症状,但是也有些是因为患者对用药敏感的反应。因此。患者身体的每一个不适反应都有可能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甚至影响其生命安危。很多年轻的护理人员因为缺乏这些常识,缺少与患者交流。无法了解到患者手术后不适的反应。从而不能及时反映给医生。做出相应的措施嘲。
1.4特殊病情特殊护理
特殊照顾常用于危重、抢救、大手术后或者特殊治疗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者.不同病情需要不同程度的护理,特殊患者在手术期间面临的不仅仅是躯体伤残、生命威胁,心理上也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此时。如果基层护理人员给予的是普通护理,那患者的病情好转会变得缓慢,甚至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圄。
2基层中医院手术室护理对策
2.1为患者创造最佳心理状态
进入手术室后,手术之前,患者主导心理活动是恐惧,因此,中医院基层护理人员的主要工作就是消除患者的恐惧,增强患者的安全感闭。作为照顾患者的基层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需求去人性化照顾。对患者做好心理舒适护理。手术时护理人员应了解每位患者的不同需求。并尽量给予满足。
针对患者的恐惧心理,基层护理员需要与患者多交流,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及时了解患者最担心的事情。给予一定的鼓励,增加患者康复的信心,减轻患者的心理痛苦,给患者创造一个最佳的心理状态,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2.2手术室及时消毒。避免感染
目前医疗机构大部分都是使用药物预防感染。在正确的时间使用适宜剂量的抗生素IlJ,可以降低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但是仅仅使用药物是不够的,还要认真做好防感染的准备工作。
①首先医护人员自身的卫生状况要加强管理,进人手术室必须带口罩,帽子,穿拖鞋,无关人员严禁进入手术室,以免带进细菌,然后注意手术室及时清洁。②手术室的卫生应该严格监察,每日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手术台也要进行消毒,包括手术室的桌面、台面、无影灯等出现在手术室的一切物体都要进行严格的消毒。手术室每立方米用甲醛溶液2ml和高锰酸钾1g,通过产生蒸气进行空气熏蒸灭菌,12h后打开窗户通风【1】。③手术时使用的医疗器材必须保证无菌,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等一律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后毁形焚烧处理:布类如使用后的无菌巾、单也要用消毒液浸泡、清洗后高压蒸汽灭菌。
2.3随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
手术后。患者处在昏迷状态。基层护理人员应该为患者提供最周到的护理:①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身体变化,在患者头脑清醒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尽量与患者沟通,去了解患者有哪些不适,有什么需要,都要尽快反馈给医生。②对患者术后的病情变化及时登记备案,记录患者手术后每一天的病情情况,给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和信息。
③术后随访,基层护理人员应该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必须安排两个责任心强。有沟通技巧的护士做责任组长闭。专门上白班,负责治疗与护理,与患者讨论身体健康状态,改变不良心理对患者的影响。
2.4设立特殊护理队伍
中医院可以设立特殊护理队伍,对于一些特殊病情。如危重及特殊重大手术患者,进行全方面综合性护理。特殊护理队伍的护理质量必须达到一定标准,保证护理质量,针对特殊护理队伍的护理质量。医疗机构应该定期举行培训班。培训特殊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练习,护理是治疗工作的重要体现,也是决定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护理过程中的整体性、个性化、创造性以及有效性,不仅反映了护士的综合素质及能力,体现了护理质量,同时也确保了护理安全。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