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范文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区域发展战略研究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

第1篇

关键词:长株潭 物流发展 战略

长株潭由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简化而来。长株潭三市同处湘江中游,横贯湘南、湘中、湘北、其核心城市长沙、株洲、湘潭三个城市呈“品”字形相距30公里左右,组成一个金三角,是湖南的心脏地带,也是湖南的经济中心。长株潭城市群是湖南省的经济发展核心区,聚散功能强劲,增长潜力较强。长株潭城市群GDP始终保持持续较快增长态势,2007年,长株潭国民生产总值占全省总额的37.9%,实现GDP3461.78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增幅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3个百分点。

长株潭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中心,都市人口有密集化趋势,进出口规模和销售规模日益扩大,迫切需要“巨大”物流渠道。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中心城市的建立,区域城市的发展,要求必须建立现代物流,以适应经济圈的发展。长株潭要建成湖南经济中心,要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就必须拥有现代化的物流。现代物流的实质是一种供应链管理,中心城市发展现代物流,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组织和理顺供应链关系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必须制定一个适应长株潭区域经济的物流发展战略。只有制定出科学、有效的物流发展战略,才能建设高效运作的物流系统,才能理顺各种供应链关系,才能解决好城市积聚的原材料、产成品如何快捷、经济、安全地发运到周边地区乃至更远地方的难题,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功能和在经济上的龙头带动作用才能真正得以发挥,城市整体经济才能提高。

1 长株潭经济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物流作为支撑现代经济运行的重要平台,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已成为湖南省新一轮投资热点。《湖南省2003-2007年重大建设项目表》中,涉及物流及市场的项目25项,总投资39亿元。为进一步促进湖南省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湖南省人民政府于2002年12月27日颁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在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湖南省的物流业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总体上和国际国内的同行比较依旧比较落后,并存在以下不足。

1.1 配套设施尚不完善 长株潭经济区的物流设施不足且陈旧老化,三市中在交通运输、邮政等传统物流基础设施上没有形成协调一致,长株潭物流行业的基础设施的配套性、兼容性还比较差,物流技术装备水平低,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物流包装标准与物流设施标准之间缺乏有效衔接。这物流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的低。另外,长株潭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管理水平和物流技术手段都还比较落后,缺乏必要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制约了物流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1.2 长株潭三市物流业相互协调性差 物流是一个系统化的活动,无论哪个环节受阻,都将直接影响物流的服务水平和效率,三市中各地区各管一块,将全社会的物流过程分割开来,实行一种分段式的管理模式。且三市各搞各的物流建设,自我循环,造成了三市中一边是资源闲置,一边是重复建设,谈不上整个区域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因此,长株潭经济区相互间协调性差,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三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长沙做为省会城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较好,但与株洲、湘潭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没有协调发展的精神。地区效率的不一致,导致长株潭整个地区物流效率下降。

1.3 物流业缺乏行业总体发展规划 长株潭经济区在经济一体化的建设中,为促进三市经济的融合,总体构想是按市场经济规律,通过基础设施、市场、产业、城市体系一体化,物流业在国外被称作“第三利润源泉”。在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中,存在着物流观念淡薄,对现代物流业的认识仍局限于运输、仓储、搬运等,没有认识到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建立对区域经济降低流通成本和交易费用的作用。但长株潭整个经济区对现代物流业认识仍不够,表现在对现代物流业投资不足,特别是银行信贷没有向物流业倾斜;与生产和流通相适应的现代物流体系还未形成,也没有明确提出发展的总体规划。

1.4 物流人才缺乏 长株潭经济区在物流研究和教育方面还几乎是一片空白,该区域从事物流研究的院校和科研机构很少,虽然一些部门和企业加大了这方面的研究和投入,但是许多环节、部门处在极其落后的技术水平。虽然湖南有几所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有物流相关专业,毕业后的人才都流向了沿海城市场,使长株潭区域人才仍处于贫乏状态,物流职业教育主要是通过企业的短期培训这一方式来实现。

2 加快发展长株潭经济区现代物流业的对策和措施

2.1 加快物流基础设施的改造,建立现代物流体系 交通是物流的基础,长株潭地区交通网比较发达,有利于本经济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京广铁路经株洲,东连浙赣线、西接湘黔线,石长铁路则与枝柳线相连,株六复线也已建成开通;公路线汇集了106、107、319、320等国道和京珠高速公路;航运较为便利,黄花国际机场开通了近40条国际国内航线;水运方面,湘江连接长株潭三市与长江汇合。今后,长株潭经济区交通网络规划,除进一步加强对外交通外,要突出以市际交通和市区交通为重点,特别是尽快建成长株潭城际轻轨,构筑机场、铁路、高速公路、航运以及城市道路有机衔接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为现代物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

2.2 长株潭经济区形成现代物流业的合理分工与合作

2.2.1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搞好经济区内现代物流业的分工 长株潭经济区在一体化建设中,要搞好区域物流系统的分工,避免重复建设又不与区域的物流脱节,才能建设成一个低成本高产出,循环畅通的物流体系。长沙是省会,又是该经济区的商业经济中心,高等院校较多,在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过程中应侧重于物流服务业的建设,把该市定位为长株潭经济区的物流信息中心、物流的科研开发和教育培训基地;株洲是交通枢纽,株洲和湘潭还是工业重镇,因此,这两市应定位为区域物流系统中的仓储基地、包装中心、计量检测中心、装卸配送中心和物流机械制造中心。

2.2.2 形成统一的物流资源管理 现代物流业是一个投资大、回报期长、规模经济明显,牵涉范围广的产业,因此,一定要避免长株潭经济区内各自为政的状况。各城市之间的合作是否顺畅直接影响该经济区域物流业的效率和规模经济。当前,欧美发达国家在进行经济区域的物流发展中,一般都采取建立物流管理委员会的方法,来进行统一协调和管理。长株潭经济区的现代物流的协调控制可借鉴这种方法,建立长株潭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只有统一调配整个经济区有限的物流资源,综合开发物流市场,才能建立一个高效率的物流体系。

2.2.3 长株潭经济区建立统一的物流中心 为了实现物流在三市范围的合理流通和物流据点的合理布局,形成一个区域高效、畅通、网络化的商品流通体系,可以在三市建立一个区域统一的物流中心,该物流中心所起的作用是作为商品周转、分检、保管、在库管理和流通加工的据点,促进商品能够按照顾客的要求,完成附加值,克服在长株潭区域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时间和空间障碍,所以它起着商品周转中心、商品分检中心、商品保管中心、商品在库管理中心、流通加工中心的作用。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也可通过这一物流中心的市场发展,使各区域获取、享受分工和流通比较利益,促进产业技术在空间的传播。

2.3 加强政府部门的重视和协调,为长株潭经济区创造良好环境 随着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推进,该经济区的企业必将经历从“纵向一体化”直接控制资源转向“横向一体化”阶段,借助其他企业的资源达到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目的,企业将主要精力放在企业的关键业务上,而将其非核心业务交给其他专业企业,因此,专门化的物流企业的组建势在必行。长株潭经济区正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政府应利用这个契机,引导企业解放思想,结合改组、改制、改造,组建一批上规模的骨干物流企业,优先扶持符合条件的企业拓宽筹资渠道,更新改造设备,实现信息管理技术升级换代,促进物流企业增强经营能力,同时还应保留一批运作灵活的企业作为补充,满足社会各层次的需要。

2.4 重视物流现代化的管理和人才培养 多层次多样化的现代物流教育是保证物流产业形成合理人才结构、提高物流管理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应鼓励和引导企业、行业组织及民办教育机构参与现代物流人才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实行现代物流业从业人员执行资格制度。同时,应开展物流知识的普及工作,让公众逐步了解这一新兴产业。同时还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切实高好职工队伍的培训,积极吸收和引进高素质人才,只要把培训人才和引进人才、优化职工队伍结构当作一件大事来抓,才能提高长株潭经济区现代物流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推进本区域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长军.长株潭区域物流发展策略研究.物流科技,2007(30).

[2]张思军.长株潭物流一体化战略探讨.物流技术,2006(2).

第2篇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宝鸡;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1-0017-02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就应当与“硬实力”一同受到重视,对文化软实力建设同样应进行前期规划、战略制定、战术分析、监督检查、绩效评估等一系列工作。宝鸡因为较好的工业基础,所以长期以来将发展的主要视角集中于工业方面,而对文化产业的重视不够。2009年初,宝鸡市政府决定在发展工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以文化旅游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并实施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工作,这标志着宝鸡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开始重大战略调整。有鉴于此,文化软实力发展对宝鸡来说至关重要。正确认识宝鸡文化软实力发展的优势与存在问题,科学制定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寻求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合理路径,这些对宝鸡来讲迫在眉睫。文章以下就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一、宝鸡文化软实力发展优势

1.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宝鸡是公认的炎帝故里,对中华炎黄子孙来说,炎帝始祖文化是具有永久影响力的文化因子。宝鸡每年举办的全球华人公祭炎帝始祖的活动,一方面是对华人的一种身份认同,另~方面很好的宣传了宝鸡文化。以北首岭为代表的原始社会遗址文化说明宝鸡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以周原为中心的周秦文化,更是对中国社会有着深远影响。礼乐文明是中华文明的基础,周公制礼作乐开创了中国文明的新纪元。佛都法门寺因珍藏佛祖真身舍利而成为世界佛教徒的圣地,随着新一轮寺区开发的完成,法门寺具有了更大的影响力。地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来源之一就是历史所赋予的独具特色的文化积淀,这些文化元素在现代营销技术的运营下,会变成重要的地区综合实力的成分。宝鸡拥有的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这是宝鸡文化软实力开发建设的财富,如果运用恰当,会发挥极大的作用。

2.优良的城市环境

经过多年发展,宝鸡已经具备了优良的城市环境。宝鸡城市拥有明显的自然山水背景,在城市发展中,通过山水形象的塑造,这种感知更为强烈。城市山水化符合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山水城市的总体格局是现代城市空间发展的趋势,而宝鸡很好的利用了渭河及南北山地,通过科学治理,宝鸡拥有了难得的山水城市意象。宝鸡城市生态和卫生状况良好,森林覆盖率高,多次获得国家不同部门的表彰。通过城市化建设,宝鸡交通发达,社会安定,生态优良,城市整体环境质量在同类地区中处于前列。崇德尚礼、和谐包容、闻鸡起舞、开放创新的宝鸡城市精神同样是一种颇具影响力的文化元素,是城市理想的软环境。

3.敢为人先的创新氛围

宝鸡文化软实力发展处于难得的机遇期,这主要表现在现在的创新氛围。宝鸡一改以往工业立市的战略,从2009年初就制定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政策,政府主导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广开门路,成立专门管理委员会,招聘专门人才,聘请高层次专家制定发展规划,政府高层亲自挂帅,文化产业发展机遇可谓是千载难逢。同工业相比,文化产业发展对宝鸡来讲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面对于此,宝鸡相关部门逐步形成了敢于突破、勇为人先的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创新氛围。

4.“关中一天水经济区”的发展使命

2009年6月,国务院批准《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这标志着我国又一个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经济区成立,对陕西和甘肃,特别是经济区涵盖的区域来说,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面临历史性机遇。宝鸡地处关中一天水经济区中端,贯通南北,连接东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要将经济区打造为“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面对这样的发展机遇,宝鸡应当利用自身的文化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已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

二、宝鸡文化软实力发展存在问题

总的来看,宝鸡文化软实力发展尚处于初步阶段,一贯的工业立市战略让政府多年来无暇顾及文化产业的发展。丰富的文化资源没能转化为产业优势,文化产业的发展一直止步不前。可以说,宝鸡错过了一个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时期。宝鸡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政府主导意识不强

文化软实力发展需要政策制度保障,需要形成完整的文化产业链条,需要挑战传统产业发展思维,面对这些问题,只有通过政府主导才能解决。因此,政府应在文化软实力发展中扮演好主导地位的角色。宝鸡各级政府发展规划虽然有对文化产业的一些内容。但政府主导的意识明显不够。

2.产业定位不明确

文化产业发展应当要在结合当地实际的基础上提出明确的、可操作性强的产业定位,而产业发展过程应当是紧密围绕产业定位的一个动态过程。宝鸡“十一五”规划中,文化产业内容过于粗浅,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从走访调查发现,政府部门对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定位不明确,没有抓住宝鸡地方特色,没有形成合力。

3.文化产业综合实力薄弱

文化软实力发展主要表现为文化产业综合实力的提升,而宝鸡目前的文化产业发展尚处于较低水平。宝鸡市、县区的文化产业发展因为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文化产业只能徘徊于初级状态,很多文化型公司规模小,效益低,结构不合理,这主要是因为整体文化产业发展不够,带动性不明显所致。

三、宝鸡文化软实力发展对策

1.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优势

宝鸡在文化软实力的构建中,一定要利用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特别是要利用好“炎帝故里”、“周秦文化发祥地”、“青铜器之乡”和“佛都圣地”等几块金宇招牌,深入探讨历史资源与现代文化消费的契合点,将历史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通过一系列诸如宣传营销、会议营销、实物展示、广告等有形措施,将无形的历史文化资源展示出来,使之成为宝鸡地方性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努力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宝鸡城市在文化软实力发展过程中,应根据上述指标体系展开全面的软实力构建活动。增强文化号召力,利用底蕴丰厚的城市文化,激荡起市民的文化自豪感:能够包容、吸纳多元文化,促进城市多元文化的构成:完善文化基础设施,提供文化事业大发展的足够空间:注重文化产业(产品)的数量与品质,形成完善的文化产业体系。利用城市凝聚力,强化市民对宝鸡城市的归属感、认同与热爱,增强对外部民众的吸引力。提升形象传播力,构造和推介城市整体形象,增加城市知名度和美誉赓。重视政府执政力,政府能够民主、科学、依法、高效、廉洁执政,具备对负面因素和危机事件的处理和预防能力。形成社会和谐力,让市民有安全感和幸福感,

激发市民的宽厚包容和亲情爱心;关注自然生态,使城市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增强教育发展力,努力构建多层次的完备教育体系,能培养大量的富有创造力的人才和市民的现代文明素养。提高商务吸引力,形成成熟的法治环境、务实诚信的商业体系、便捷的交通网络和完善的现代商务服务体系。重视科技创新力。形成全面厚实的科技创新基础和浓郁的科技创新的氛围,依靠科技人才不断产出高水平科技成果。提升区域影响力,增强宝鸡在西部地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增强信息推动力,提升信息发展的现代化程度和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

3.形成多渠道的投资体制

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多渠道的文化软实力发展投资体制能够保证其健康发展。政府投资大多是前期的基础设施和基本项目。而具体的经营操作应当是市场化的,政府的角色要淡化。宝鸡目前处于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前期阶段,投资主体主要依靠政府,多渠道的投资体制尚未形成。下一步随着基础建设和基本项且的完成,文化旅游产业影响力扩大,产业效益吸引力增强,应当广开门路,吸收不同渠道的投资,健全市场机制,从而保证这一产业的健康发展。

4.旅游突破发展

面对宝鸡文化软实力提升困境,我们必须寻找到发展的出路。作为旅游资源丰富地区,宝鸡可以将发展旅游作为文化软实力发展的一个突破口。时至今日,旅游发展的巨大带动力早已深入人心,旅游发展对文化软实力塑造的深刻影响也是广为人知,各地政府都制订了旅游发展的有关政策。宝鸡一方面拥有良好的旅游资源,另一方面却是旅游开发明显不足。有鉴于此,宝鸡旅游开发应当是政府主导下的跨越式、突破式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利用旅游发展的辐射带动效应,为文化产业发展树立一面旗帜。

文化软实力是重要的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指标,其发展状况备受各界关注。面对新的历史性发展期,宝鸡应抓住机遇,借鉴其他地区的发展经验,总结自身发展优势,正视存在问题,制定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文化软实力,从而促进地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霍彦儒.宝鸡旅游文化[H],陕西:三秦出版社。1997.

[2]周旗.宝鸡旅游形象定位初探[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

[3]赵建昌.宝鸡城市旅游空间规划布局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

第3篇

关键词:十二五 邢台 SWOT 发展战略

1 邢台区域发展现状

邢台市位于河北省南部,东部为平原,西部为山区,南与邯郸市相连,北分别与石家庄市、衡水市接壤。市区位于国家南北交通大动脉京广铁路和京珠高速公路线上。全市辖21个县市区,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人口698万。距首都北京380公里,距天津430公里,距省会石家庄120公里,距邯郸53公里,距山东、河南、山西均在300公里以内。

邢台历史悠久,曾是河北省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拥有一大批知名企业和知名产品,其中冀中能源集团、河北晶龙集团、邢台钢铁有限公司、德龙钢铁实业集团公司和旭阳煤化工集团公司5家企业位列中国企业500强。另外还有一些企业和产业基地都有一定的基础和规模,在全省乃至全国、全世界都享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在河北省各地市快速发展的同时,邢台却悄悄地落伍了,新上工业项目寥寥无几,大项目、好项目更是少得可怜,相比其他城市,经济发展势头明显不足,在全省的地位和影响力越来越小,经济指标排名位次也逐年下滑,人均指标更是大部分位居倒数第一,在河北省整个区域中,与承德、衡水等地市一道被划为第三平台,被认定为河北省经济欠发达地区。所以,邢台要想赶超其它城市,成为河北省经济发达地区,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2 邢台区域发展的SWOT分析

本文将借助战略分析工具SWOT分析法,结合邢台区域自身条件,分析其发展中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可能遇到的威胁,找出“十二五”期间邢台的发展战略。

2.1 优势

2.1.1 资源丰富。首先,邢台农产品资源充裕,素有“粮仓棉海”之称。其盛产小麦、棉花、玉米、花生等农副产品。板栗、核桃、苹果、红枣、柿子等干鲜果品享誉海内外,是冀南重要的粮、棉、果品的重要生产基地。第二,邢台矿产资源丰富。该市已探明矿产有40余种,产地118处,主要以蓝晶石、煤、石油、黑色金属矿产为主,其中17种矿产资源储量位居全省前5位,蓝晶石的储量更是位居全国第一,石膏、瓷土储量位列居北第一。第三,邢台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丰富。邢台历史悠久,相关旅游资源68处,主要是人文与自然相结合的复合景观。

2.1.2 区位独特。邢台交通十分便捷,以邢台为中心的400公里半径内,有北京、天津、郑州、济南、石家庄、邯郸六大机场和天津港、黄骅港两大港口。境内有多条铁路和高速公路,位于市区南部15公里的邢台机场即将重新开通。届时,航空、铁路、公路“三位一体”综合运输体系即将构成,将实现“三小时出海、一小时进京、半小时上天”的交通格局。这对促进区域间资源的流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承接产业、资本的转移,接受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辐射。

2.2 劣势

2.2.1 区位劣势。邢台南北分别与邯郸和石家庄两个经济强市相邻,成为了经济洼地。冀中南地区的国家重大项目经常会选择落户石家庄或邯郸,很少选择邢台。各类优惠政策也很少惠及邢台。京津冀都市圈及环渤海经济圈对邢台的辐射作用有限,邢台在该区域中没有竞争优势。另外,因为石家庄和邯郸现在都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邢台的人才和资金不断被其吸纳,更增加了邢台的发展难度。邢台西部为山区,与山西的经济联络微乎其微,邢台东部与山东接壤,但因山东西部多为贫困落后地区,对邢台的发展没有明显的拉动效应。邢台城市发展面临边缘化的挑战。

2.2.2 产业结构不合理。邢台由于资源丰富,多年来,过分依赖本地资源来推动区域经济,从而导致生产方式粗放,产业多为初加工,产品档次低,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产业规模小,集聚效应不明显,很难做大做强;产业较分散,集中度不高;产业链条短,没有多少深加工。具体来讲,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城市功能不完善。在第二产业结构中,传统加工和制造业比重较大,高新技术企业和高附加值产业比重较小。

2.2.3 观念守旧、保守,创新能力弱。邢台由于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多年来严重依赖资源经济,不愿外出打工,缺乏生存激励,从而导致信息闭塞、观念滞后;其次由于离政治文化中心北京比较近,邢台人重仕轻商,商业意识较为淡薄,缺乏投资、创新意识,只求稳,不求做大、做成品牌,从而造成邢台企业规模小,难以形成集群效应,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不够多,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都很低。

2.3 机会

2.3.1 京广高铁的开通。目前刚刚开通的京广高铁,最快的高铁从邢台东到北京只需1小时50分钟,邢台东到石家庄27分钟,邢台东到郑州1小时11分,高铁不仅仅改变着人们的出行方式,还将缩短城市之间的距离,改变邢台城市的结构布局,有利于邢台承接北京产业和资本的转移,也有利于接受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辐射。

2.3.2 京津冀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实施。在中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推进河北沿海地区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新战略,未来北京、天津由于在资源、交通、产业配置等方面,面临的巨大压力,势必加快产业向河北的转移,河北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河北省的老工业基地邢台,也将积极利用其各种优势,融入京津冀区域间的分工和合作,在京津的辐射下不断地发展。

2.3.3 邢台发展纳入中原经济区规划。邢台市纳入《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标志着邢台地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邢台煤盐化工、邢台建材、邢台生物产业、邢台光伏高新技术产业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将纳入国家规划,国家将大力支持邢台进行城市调整改造,此规划的实施将进一步加快邢台市的经济发展步伐。

2.4 威胁

2.4.1 资源环境压力。由于多年来的粗放开采、粗放加工,低投入、低产出,高耗能、高排放的资源型经济发展路径,使得邢台处在了发展的尴尬境地。不仅资源即将枯竭,而且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这种情况下,现有的企业要往外搬,现有的人才留不住,而新的项目、外面的人才不能来、不愿来,双重夹击下,邢台的发展之路越走越窄。

2.4.2 周边地市的强有力竞争。近年来,在周边各地市迅猛发展的同时,邢台却悄悄地落伍了,经济指标排名位次逐年下滑,相对周边地市来说,经济发展缓慢,经济实力偏弱,差距较大,加快发展的压力很大。而周边邯郸、荷泽、晋城等地迅速崛起,发展较快,呈现出强力竞争态势,对邢台市的发展产生挤压效应。

3 邢台区域发展战略

“十二五”时期,是邢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也是推进邢台整体发展、实现赶超跨越的关键时期,所以本文将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十二五”期间邢台发展战略。

3.1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工业 “十二五”期间,邢台的“一城五星”战略将重点规划建设9个聚集区,按照“企业集中、产业集群、资源集约、功能集合”的思路,推动项目向园区集中、企业向园区转移,着力建设一批产业特色突出、行业竞争力强的工业聚集区。进而以工业聚集区为载体,以重大项目为支撑,以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为突破口,实施优势骨干企业倍增计划,加大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争取到2015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达到15家、超10亿元的企业达到50家以上,销售收入和利税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达到60%以上。实现产业、产品、企业由低技术水平向高技术水平、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由低增长状态向高增长状态的根本性转变。

3.2 利用资本市场,促进邢台经济发展 邢台市人均GDP不足3000美元,根据经济发展阶段理论,邢台还处在主要依靠资本推动经济发展阶段。但是由于资本市场和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所以邢台经济发展水平低直接制约了邢台的资本市场的发展。目前邢台资本市场总体规模较小,至今只有两家境内上市公司,没有很好地发挥资源配置和提升产业结构等功能,因此邢台要大力发展本地资本市场。而对于地级市,推进资本市场发展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推动企业上市。所以“十二五”期间,邢台要通过推动企业上市,拓展邢台企业融资渠道,拉动邢台整体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经济结构,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树立邢台新形象,争取五年内有7-10家企业上市融资。

3.3 大力发展冀中南产业经济区,构建区域经济共同体,共同发展 2011年公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位于冀中南地区的石家庄、保定、邯郸、邢台、衡水被列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对于处于石家庄与邯郸夹缝中的邢台,由于多年来的发展速度较为滞后,所以要实现赶超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可转换思维方式,加强与周边的近邻石家庄、邯郸市、衡水市的协作,形成资源共享、要素优化配置、优势互补、经济分工合作的共同发展格局,通过大力发展冀中南产业经济区,构建以石家庄、邢台、邯郸三个核心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共同体,发挥区域整体优势,借助外力,从而促进邢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3.4 融入京津冀都市圈、中原经济区,借势发展 国家启动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和中原经济区规划为邢台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北京、天津由于在资源、交通、产业配置等方面面临巨大的压力,邢台可以作为他们的能源、建筑材料、纺织和农副产品基地,对他们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自身也能得到长足的发展。中原经济区规划的实施,将使得邢台的一些项目成为国家重点支持项目,同时城市的调整改造也会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所以,在“十二五”期间,邢台要依托自身优势,变依附为主动,利用横穿东西、纵贯南北的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提高运输能力,尽快使邢台市成为河北南部和中原地区的物资集散、要素汇集地,着眼于京津冀一体化,提高区域竞争力,为邢台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3.5 加快发展旅游业,打造国内外旅游新格局 国家将发展旅游业列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邢台可以以此为发展契机,立足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强力发展休闲旅游业,开发旅游产品,打造旅游精品,促进旅游业向综合业态发展,逐步将其培育成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尤其是伴随京广高铁的通车,邢台已经正式成为京港澳高铁沿线旅游市场推广联盟成员单位,同时邢台还要加强与京津冀等周边地区旅游景点线路建设,以 “太行山水、邢襄文化”等旅游文化品牌,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休闲产业带,把邢台市旅游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争取到2015年,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8%以上,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5.4%以上,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5%以上。

参考文献:

[1]张晓萌.基于京津冀区域一体化背景下的邢台市城市发展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9.

[2]孙宁.邢台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7.

[3]邢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25.

第4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经济格局;发展战略

Abstract: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the change of system, national 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 is constantly adjusted. It is both a chance and a challenge for Shanxi. Facing the new change of national economic patter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as an under-developed province, it is an urgent need for Shanxi to improve Shanxi’s regional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by making overall regional development plan, optimizing economic layout, speeding up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constructing and perfecting the mechanism of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provinces and regions within Shanxi Province.

Key words: regional economy;economic pattern;development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5)-02-5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实施了沿海开放、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及中部崛起战略,对全国的区域经济布局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调整。近年来,国家相继推出一系列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0 12月13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中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于山西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山西作为一个欠发达省份,统筹区域发展、优化经济布局、建立和完善省际之间以及省内各区域之间协调互动发展机制,是当前提升山西综合竞争力的迫切需要。面对全国经济格局和区域发展的新变化,以及当前国内促进区域协调、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特别是环渤海经济圈等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的兴起,山西如何才能依托承东启西的地缘优势,创新区域发展战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全省转型跨越发展,是山西社会经济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1 山西区域经济的发展轨迹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山西经济在调整中前进,在完善中发展。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区域发展战略思路不断成熟,方法不断创新,区域经济发展跟随国家区域政策的脚步在曲折中前行。

20世纪80年代,国家确定把山西建设成为全国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制定了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规划和发展战略。随后,为缓解国家能源需求瓶颈,更好地发挥资源比较优势,山西省制定了“有水快流”的政策,放手让有煤地区发展小煤矿、小煤窑。当时,国家通过大量投资,以煤炭的高强度开发为主要途径建设山西特大型煤矿。有资料显示,1981~1990年,中央在山西的投资约达330亿元,占同期山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 41%。国家的大量投资,也使山西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 1981年的 25.5 亿元增加到 1990 年的 123.4 亿元,增长了近 4 倍,占全国的比重由 1980 年的 3.1% 上升到 1985 年的 3.7 %,排位也上升到第 13 位,虽然到 1990 年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在全国的排位仍保持在第 14 位。固定资产投资的急剧增加,带来了能源工业的快速发展,进而带动了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最终刺激了山西整个国民经济的较快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相对缩小了与全国水平的差距。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长期高速发展,中央有效的宏观调控,市场供求格局开始发生变化。一般工业消费品开始出现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化,多年来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瓶颈”的能源、原材料、交通基础设施也有了实质性缓解,大部分生产资料产品供过于求,农副产品供给稳中趋升,多数行业先后出现程度不同的生产能力过剩。同时,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陆续实施的沿海开放政策、“能源西移”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导致市场需求和要素流动向沿海和西部地区转移,开始对山西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促使经济生活的各种矛盾明显凸现。从产业结构讲,90年代前期和中期,煤炭采掘业仍然是山西的主导产业,但煤炭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及拉动作用已经弱化。当时山西省委、省政府也曾实施工业结构调整的“ 14888 ”工程,但从总体上看,产业结构调整仍停留在80年代的发展思路上,把有限的财力、物力集中在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产业和基础设施上,忽视了主导产业的转换和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

20世纪末期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国内一般消费品和生产资料普遍供不应求的短缺时代结束,基础产业“瓶颈”制约的状况已得到很大程度缓解,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从资源供给的约束转向市场约束,企业发展从争项目、争投资、扩大生产规模的粗放经营转向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政府宏观调控目标也从抑制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膨胀、控制物价转向扩大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市场环境的新变化和国家宏观调控导向要求山西改变低效的能源重化工发展模式,1999年10月,在运城市经济结构调整工作会议上,山西省制定了全省开展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决策。同年12月,在省委七届九次全体会议上又明确提出了“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抓好五项创新、实现三个提高”的战略部署,并且提出了用10年的时间分两个阶段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之后,在“十五”规划中,提出了实施“战略工程”,构建“六大支撑体系”的工作重点,在此基础上,并实施了“1311”产业结构调整规划。2004年,山西确立了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战略定位,并将结构调整的实施重点确定为能源、冶金、装备制造、新型材料、农畜产品加工业、化学医药、现代服务和旅游文化七大产业领域。这一时期,山西区域经济发展主要以培育潜力产品为切入点,以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为目标,大力推进行业结构调整,全省产业特色和优势得以显现,促进了山西经济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的提高,山西经济在国内的位次也明显提升。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实施的政策机遇下,山西省将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定位在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重化工基地上。山西省强力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的决策部署,明确传统产业要改造提升煤炭、焦化、冶金、电力等四大优势产业,新兴产业要发展壮大现代煤化工业、装备制造业、材料工业和旅游产业等四大支柱产业,优化城乡发展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对于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影响深远,而且对促进山西深化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加强改革创新,实现区域经济繁荣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世界及我国能源需求的大幅上涨,在21世纪的头几年里,山西工业经济始终保持20%左右的增长。2008年,山西工业占GDP比重高达56.5%,煤、焦、冶、电四大支柱产业占工业生产总值的80%以上。从2008年9月份开始,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山西省工业的发展形势出现逆转,焦炭、钢材等产品价格快速下跌,出现了全行业亏损,一大批企业停产或半停产,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就业面临着巨大压力。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山西畸重的产业结构,导致其受市场影响程度远高于其他产业类型结构的地区,山西工业经济下降幅度深且迟于全国复苏。虽然,全球金融危机给山西能源市场带来一定冲击,但也为山西能源产业优化升级带来机遇,山西省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借能源需求低迷之机调整能源产业结构,抓住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政策措施的机遇,解决在经济高速发展、能源供应紧张时期无法解决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煤炭工业结构趋于优化,晋电外输取得实质性进展,“十二五”期间山西将以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重要抓手,发展清洁能源、循环经济成为大势所趋,煤层气,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迎来发展契机。

2 山西区域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分析

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不断向纵深漫延,以及全国经济格局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各地区之间区域加紧联合发展的新形势,特别是近期中部崛起规划的提出和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区的获批,对山西的区域发展无疑是一次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从国际、国内的新形势下和国家大的战略措施中思考山西的未来、寻找山西的发展路径,是山西区域发展过程中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2.1 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山西区域发展的影响

近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向纵深发展,区域合作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它不但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促进了各国、各地区的紧密联系。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和发展背景发生的深刻变化,导致竞争格局由单体(企业)竞争逐步演变为包括研发能力在内的地区间产业集群竞争,或者说是区域中心和以中心地区为依托的经济圈的产业聚集优势和经济实力竞争。随着经济区域化、集团化、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正在迈向国际化,逐渐成为国际性的经济活动中心与资本集聚地。山西拥有的丰富矿产资源和独特产业优势,一直以来为国家和本省的经济发展都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这种“畸重”的产业结构,也决定了山西应变市场的能力较弱。这在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山西省2009年一、二季度GDP竞出现了负增长,究其原因,近因是受上年第四季度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上游产品价格下行的影响;远因则是由于长期以来山西支柱产业单一、产品初级化的问题,致使资源型产业在全省经济中比重比较大、抗风险能力薄弱所致。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机遇与挑战,山西必须进一步扩大开放,提高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大力提高能源基地的辐射半径,大力提高国际经济的参与度,把山西建成国内区域经济的重要支点。

2.2 经济格局的改变对山西区域发展的影响

有学者用“重大变化”、“重新洗牌”来形容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出现的新变化,中国经济区域经济的增长点正在由南向北,由东向西调整,区域经济格局正在重构。这种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将有力地改善中国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对于促进全国各地区协调发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2.1 由东向西

2008年的金融危机导致了外需的回落,以出口为主的东部沿海省份经济受到冲击,而国家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以基建项目和工业项目为主,此次大项目投资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和东北区域。所以,反映到GDP和投资增速度上,中西部地区就成为经济增长的亮点了。此外,金融危机的发生在某种程度上,也为中西部地区的赶超计划提供了机会,一些内陆省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弯道超车”的口号。可以说,今后一段时期将是中西部大发展的时期。

山西作为东、中、西部地区的连接地带,具有很重要的地理优势和环境优势。未来中西部地区有望成为新兴经济体,山西如果没有及时顺势而上,抢抓机遇,融入大环境,将很可能面临被甩出这一梯队的危险。在新的区域经济格局下,山西必须承担起全国经济发展梯度转移过程中“承东启西”的大任,积极培育自身优势,找准自己的定位。在原材料等主要商品的定价机制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借此时机开展深层次合作,建立自己的发声平台等,从而转危为机,加快建设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2.2.2 由南向北

除了东西部之间区域格局的变化,南北差距缩小也是区域经济改变的又一动向。以天津滨海新区为龙头的环渤海地区迅猛发展,在环渤海区域内相互关联度不高的京津冀、山东半岛、辽东半岛三大板块,也开始呈现出竞争合作的新迹象。东北地区在此次大项目投资的基础上,也表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中国经济的增长极也正在由南向北转移。

山西与环渤海经济区的其它三省二市相比,差异较大。但具有地缘优势、资源优势和功能互补优势,可发展成为环渤海经济区的物质保障基地。山西要积极主动融入环渤海地区经济的整体发展之中,通过与环渤海地区各省(市)互惠互利的“双赢”合作,促使山西产业结构实现有效调整和升级。加强与京津冀地区的互补合作,充分利用京津冀的辐射带动优势,提升自身经济地位和产业水平。加快建立与周边区域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营造良好的商贸投资环境。在北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赢得一席之地。

2.2.3 区域经济新变化对山西区域发展的影响

当前,省际间的区域联合方兴未艾,各地区纷纷联合,不仅使原有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有了更广泛和更深层次的合作,也产生了许多新兴的经济合作体。如,东部地区的泛珠“9+2”的区域的进一步深化合作,长三角地区的重新思考、调整和突破;中西部地区的首都经济圈、海西经济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以及武汉及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等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及中部六省地区的联合发展;东北地区的沈北新区等区域合作的联合发展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区域间的合作已成为大势所趋。

当前,在全国区域经济格局中,各大区域之间的合作日趋密切,相互之间的 “壁垒”也正在被打破,市场分割的问题和矛盾正随着全国统一市场的建立和区域互动机制的完善而得以解决,东南西北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将随着分工合作的深化和经济资源的整合而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山西面对这一新的形势,也应积极参与首都经济圈等省际区域经济合作,围绕国家重点战略要求,利用自身优势和特点,充分利用国家各项优惠政策,借助区域协作的合力,着力打造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综改区、能源联合发展区等既符合本省发展实际,又能提升产业结构的区域发展战略,形成若干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以此来推动经济快速发展,使全省经济在经济危机之后更富竞争力和后劲。

3 新形势下山西区域发展战略的重点

面对国内外的区域格局的新形势和山西自身的区域发展现状,山西应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积极融入环渤海经济圈等经济区域发展之中,建设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发展省会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引导都市区、城镇组群合理布局和整合发展,促进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统筹区域发展,构造山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

3.1 积极融入环渤海经济圈等经济区域

围绕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及各地经济圈、都市圈的建设,山西提出了“东引西进”的对外开放战略。在“东引”上主要是引进资金、技术、管理,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新兴优势产业的发展;在“西进”上主要是西进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产品。山西积极融入国内区域一体化发展之中,抓住东西合作中出现的结构性断层,逐步扩大省外市场。面对新的区域经济形势,山西应继续积极融入首都经济圈等经济区域,扩大山西与周边省区的区域联合。

环渤海经济区,是指以天津――大连为轴心,包括辽宁、河北、山东、山西四省和北京、天津二市及渤海海域所形成的区域,该区域地理位置优越,海洋和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交通信息网络密度高,综合科技力量强,有独特的港口优势和辽阔的腹地和协调发展的良好基础。环渤海经济区的组建与崛起,某种程度上是对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矫正。山西融入环渤海经济区具备一定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物质技术基础,但也有一些不利因素。更重要的是它能对山西经济向纵深推进和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产生空前的影响,并为山西经济发展有效实施“重点东进”的开放战略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3.2 建设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

为了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尽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近年来,国家选择不同地区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希望通过局部试点、探索经验,为解决面上共性问题提供借鉴,把改革风险和试错成本控制在最小,有学者认为这是中国改革新进程的开始和关键。国家先后批准设立了上海浦东、天津滨海、四川成都、湖南长株潭城市群、山西等九个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有的综改区试点已经取得了良好成效和一些成功的实践经验,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

老工业基地转型不是短时间就可以调整好的,资源性地区转型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为了推动山西转型发展,2010年底国家批准在山西建立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西将掌握先行先试的改革权力来解决禁锢全省多年的体制问题,这将对山西在转型过程中的区域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对山西其他方面的改革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加快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进程。山西应充分利用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契机,把解决山西实际问题与探索全省共性难题相结合,把实现重点突破与整体创新相结合,把经济体制改革与其他方面的改革相结合,以跟上这一轮“新特区”发展的步伐。

3.3 创新山西省经济结构调整方式

回顾近30年的区域发展进程,结构调整始终是山西经济工作的主线和中心。山西省早在80年代中期就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的动议,90年代也出台过调整产业结构的意见。1999年10月,山西省提出了“以调整经济结构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的发展思路,从而启动了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结构调整一直是山西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和首要任务,从未动摇过。在新的形势下,山西要加大力度实施经济结构调整,创新调整方式,以适应新时期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按照市场化改革的要求,合理确定自身的职能定位和介入方式,能动地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并应把培育潜力产品作为山西结构调整的切入点。要处理好与企业和市场关系,通过制度创新引导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强化企业的调产主体地位。以循环经济为抓手推进传统产业的新型化,进一步强化新兴产业的规模化,从全球产业链演进中确定自己的产业层次。要顺应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演进规律,把建设服务型经济作为促进结构升级的重点,增强生产能力,切实加强服务业的政策创新。从而在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力推动下,促进山西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4 构建山西特色现代产业体系

未来,山西要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提高山西产业竞争力,实现转型发展,就必须强化产业政策导向,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积极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和培育新兴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间的关联度和融合度,形成一个由现代农业、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构成的完善和综合性强的产业体系,以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助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具体来说,山西的优势在煤,山西的潜力和希望也在煤。要以煤为基础,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在实现煤炭产业高效绿色安全发展的基础上,加快提升焦炭、冶金、电力、建材等传统产业,加快壮大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新型材料、文化旅游、物流会展、特色食品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研发设计、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实现由煤炭大省向以煤为基的现代产业大省的跨越,实现由单一煤电“基地”向立体能源“中心”的转变。同时,山西作为欠发达地区必须立足自己的实际,分阶段、分步骤地梯次推进全省农业现代化。要坚持农业产业化这个主题,全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把政策和要素集聚到“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上来,实现规模、质量、品牌、效益的良性循环。突出县域工业化这个核心,因地制宜发展煤炭配套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以县级工业园区为承载,实现产业集聚发展。夯实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农业科技人员与农民形成利益共享机制,提升应对市场能力。抓住农民增收这个关键,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3.5 推进山西区域特色城镇化

加快城镇化是实现山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最大的内生动力和坚实支撑,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突破口和关键环节,更是经济欠发达省份加快发展与区域一体化接轨的全局性、战略性、持久性强大动力。山西省新型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基本内容是:遵循工业化与城镇化、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协调发展的城镇化规律;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民营经济推动的城镇化机制;推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集约型、可持续的城镇化进程;实行稳步推进农民工转化为城镇居民的政策,不断提升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实施大中小、多产业类型共存的城镇化模式;形成 “一核一圈三群”的城镇空间布局,实现中心城市、城镇群、经济圈的互促互动。

3.6 加强科技和体制创新

在山西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先导,支撑助推全省转型和跨越发展。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各地正进行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的竞赛,全球将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山西省要在这场竞争中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就须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发展战略方向,把争夺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逐步使科技进步和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把科技创新变成化解多年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推动传统产业“脱胎换骨”重大机遇;变成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实现转型发展的重大机遇。同时,以创新体制机制为着力点保障科学发展,能有效整合和放大山西的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让山西更具发展活力、吸引力和竞争力,以增强体制机制的优势实现山西的又好又快发展。充分运用好资本市场、各种创新载体等资源。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上取得突破。发挥好国有企业的骨干力量,以资产资本化、资本股权化、股权多元化为重点,实施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实现低成本扩张、高端化发展。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形成外商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的软硬环境。激发民营经济的活力,落实对民营经济的各类政策,帮助民营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和完善民营经济服务体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力。以创新体制机制为着力点,全方位地实施开放引进战略,激发劳动、知识、资本、管理的活力,为经济转型升级和科学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区域文化 发展战略 研究

1.前言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新兴产业,一个地区文化的发展程度在其经济的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河南省在进行区域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是比较复杂的,但是,总体而言,其在政策、文化资源、消费市场等方面均有比较明显的优势。本文主要从以下方面对河南省区域文化事业的发展展开相关论述。

2.河南省区域文化的发展现状

目前,河南省的文化产业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且已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文化的发展在文化体制的改革的影响下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总体而言,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处在不断发展及探索阶段[1]。文化产业的发展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此外,为了使文化的软实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强,还需对文化进行不断创新。

3.河南省区域文化发展的意义

文化在城市的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许多省份相比,河南省在资源方面有着比较独特的优势,对其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具有以下意义:使河南省的精神在全国得到有效传播,从而使河南在国人心中的地位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河南文化在发展的同时,也会对其周边省份的文化产生一定影响,其文化经济的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其周边省份文化经济的发展,进而会形成经济文化产链,并给河南省及其周边省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2]。此外,还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河南地区经济社会主义及和谐社会的建设,从而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4.河南省区域文化发展中的问题

(1)政府的支持需加强。政府的支持尤其是经济上支持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相关部门应在党及国家政策的指示下做好文化产业的发展工作。

(2)文化体制的改革还需进一步加快并深入。文化体制的改革剂深化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文化的不断发展[3]。河南地区的文化,在行业的发展中有着比较严重的壁垒现象,文化、电视广播、新闻杂志及旅游等在利用文化资源的过程中,都没有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及有效整合。

(3)文化产业的发展缺乏总体性战略。目前,河南地区的文化产业在战略方面缺乏总体的长远规划战略,政府的相关部门及领导没有认识到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某些时候会因为经济的发展而忽略文化未来的发展,从而导致文化发展出现滞后现象。

5.促进河南省区域文化发展的措施

(1)建立以郑州为中心的区域文化发展战略。郑州的周围分别是安阳、洛阳、南阳、开封,郑州是我国的的古都之一,其所覆盖的文化区域及地理位置在全省的文化产业中有着非常重要地位。因此,应以郑州为中心,加快其周围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如可通过洛阳的牡丹文化及佛教文化、开封的大相国寺及清明上河图等促进河南省文化的传播及发展。此外还可以通过政府的支持等手段促进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

(2)通过创新及传媒的力量使区域文化得以有效传播。借助电视传媒的作用,对河南省的电视栏目进行创新,把安阳的红旗文化、殷墟文化以及南阳的汉文化、玉雕文化等搬上河南电视台,以通过传媒手段促进区域文化的发展[4]。

(3)让安阳、洛阳、南阳、开封、郑州四个地区进行文化交流,并在各中学、大学定期举行区域文化知识竞赛活动,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文化的传承及发展和他们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通过知识竞赛的开展,能在很大程度上使广大学生对这几个地区的文化有一个比较深入的认识,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的区域文化的建设及不断发展。

(4)建立乡土化的文化传播措施。把安阳、洛阳、南阳、开封、郑州各地区的文化深入到本地区的文化建设及传播中[5]。让市级政府、县级政府及乡级政府都重视本地区历史文化的建设及发展,在政府的支持下,在某些市、县、乡级地区建立博物馆、纪念馆及文化遗产保护单位,此外,还可以在郑州以外的地区建立具有郑州特色的博物馆,如可在北京建立类似于安阳的殷墟沙盘模型,可在广西建立具有洛阳特色的佛堂等,并通过网络使河南省的区域性文化得以有效传播。

(5)通过政府相关政策及经济的支持对区域文化建设。通过政府的经济手段及法律手段优先支持区分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在最大程度上促进以郑州为中心的区域文化的发展。

6.结语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区域文化的发展在区域文化的建设、传播及经济的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河南省区域文化的发展现状、发展中的问题、发展的意义以及发展措施等相关方面对河南省区域文化的发展作了简要论述,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河南区域文化事业的发展。(作者单位:黄淮学院动画学院)

参考文献

[1]崔志胜;河南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因素及对策分析[J].经济论坛,2011,(10):45—49.

[2]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地方政府的资源配置方式论析——以华北五省区市文化发展战略合作为例[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1,(6):47—57.

[3]洛阳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之我见[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31(5):78—84.

第6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地方高校;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8-0252-02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由于“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口和劳动力的文化、科学、技术素养的提高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 [1] 而地方高校是区域人口和劳动力的提高文化、科学和技术素养的主要通道。可见,地方高校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地方高校的改革发展也应该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这样才能保障地方高校强盛的生命力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地方高校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为地方政府经济发展规划、决策和咨询提供智力支持

服务社会是高等学校三大职能之一,在当今知识经济的大潮中,地方高等学校的区域性决定了地方高校与地方社会发展更为紧密,地方高校逐步成为了地方政府决策咨询的“智囊团”。地方经济的发展规划,如产业规划、工业布局、农业产业开发等等重大的地方性课题的研究,还需要地方高校的积极参与,对相关问题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切实地为地方政府经济发展规划、决策和咨询提供智力支持 [2]。

2.直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随着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日益合理化,地方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对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区域经济资源的开发、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结构的优化与经济效益的提高,越来越取决于区域社会人才的培养与开发,归根结底,取决于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地方高校为地方社会的发展源源不断地培养各行各业人才,直接促进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历史经验证明,不重视区域社会自身的智力开发,单靠外部的物质、技术与人才的输入是不可能收到显著效果的。

3.有力促进区域文化的更新

发展区域文化事业需要提供一定的环境与基础,而地方高校可以起到重要的指导与推动作用。地方高校一方面为地方社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另一方面也承担着传递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任务,具有促进区域文化繁荣的功能。首先,地方高校能有力地促进区域文化的发展,区域文化事业繁荣可以较好地满足区域社会成员对精神生活的需求,区域社会成员丰富的精神生活又可以转化为推动区域物质文明建设的动力。其次,地方高校能有力促进区域社会文化观念的更新。区域文化观念是区域文化繁荣的重要标志,也是整个区域社会变迁的导向与先声。区域文化观念更新,从根本上讲,是由区域社会变革引起的,但地方高校促进区域文化观念的正向变迁,起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4.有力提升区域科技的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日益显示出对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的推动作用。然而,科技的作用主要通过科技人才的培养与科技成果的转化来实现,地方高校促进区域科技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区域科技发展主要取决于区域经济发展是否具有一支数量充足、质量较高、结构合理的科技人才队伍,要造就这样一支科技人才队伍,必须依赖于地方高校的迅速发展与结构的合理调整;第二,地方高校能直接创造和开发新的科技成果,为地方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最便捷的通道,是区域发展新科技成果开发的重要基地,能有力提升区域科技的水平,加速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3]。

二、地方高校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1.转变陈腐观念,合理定位

大学定位主要包括办学模式、办学层次、办学类型、人才培养目标、办学特色、办学规模、服务面向等方面。而一直以来,地方高校在办学定位上普遍存在着追求“大而全,争一流”和“重攀比、轻特色”的倾向,模式趋同,目标不明,要么是办学目标定得过高,脱离学校的实际办学水平;要么是盲目模仿,贪大求全。然而,“当教育的使命是‘替一个未知的世界培养未知的儿童’时,环境的压力便要求教育工作者们刻苦思考,并在这种思考中构成一幅未来的蓝图。” [4] 许多地方高校并未立足自身性质、层次、功能、任务和当地的经济发展特点,而是热衷于设置重复率很高的热门专业,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对地方高校的定位而言,最为关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办学类型方面一般应确立为教学型大学。教学是地方高校的绝对工作中心,教学是其第一任务。地方高校,办学规模、办学设施、师资条件、办学环境、办学实力等方面都相对有限,应当也只能把自己定位于教学型大学。(2)人才培养方面应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面对地方经济社会的需要,培养宽口径、应用性、复合型、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广的生产和社会活动一线的实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的重点任务。(3)在服务方向上必须坚持地方性,面向地方、促进地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地方高校的地理区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只有从区域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融入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之中,才能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4)在办学特色上加强特色建设是地方高校树立科学发展观,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对地方高校而言,培育特色、发展特色、造就新的增长点,是地方高校发展之战略,是地方高校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方式,也是地方高校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举措 [5]。

2.瞄准区域市场,调整专业

长期以来,中国地方高校由于受到原有计划经济的影响,其专业设置的理念及调整的力度都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如专业设置贪大求全,特色不鲜明;专业设置与地方社会需求脱节,专业调整过于频繁等等。许多地方高校在决定专业设置时,往往不重视对区域市场人才供需状况的调研,也缺乏科学有效的专业论证和预测机制,没有形成与地方经济的主导产业发展趋势相适应又立足于自身办学条件和办学特色的切实可行的专业发展规划,使得专业设置具有盲目性和不合理性。地方高校的专业设置要紧贴市场,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设置新专业,对于一些陈旧过时的传统专业要及时调整。“由于革新和技术进步,经济领域将越来越需要具有高等教育水平的专业人才。” [6] 为保证专业设置紧贴区域市场,适应区域社会需求,地方高校还必须做好人才需求预测,使设置的新专业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为此,一方面要吸收有关政府部门及行业、企业的负责人、专家、技术人员等参加,加强对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情况的研究,共同搞好人才需求预测;另一方面要开放办学,主动走入市场,同区域社会广泛联系,加强对市场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以及经济体制、产业结构改革与调整的研究,深入了解人才需求信息,考察人才需求动向与数量 [7]。在此基础上,才能使所设专业真正适应区域社会各方面对人才的需求,为区域经济社会建设作出贡献。

3.加强产学研结合,提高能力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过于偏重社会科学导致劳动市场上现有的毕业生类别失衡,使毕业生和雇主对高等教育机构传授知识的质量感到失望。” [6] 尤其是地方高校,在培养人才上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地方经济对各行各业人才的要求。因此,地方高校要培养真正适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加强产学研相结合,首先,建立完善的产、学、研结合的科研开发体系,使科研导向和科研发展策略紧贴市场,使地方高校的科技成果得以及时转化。其次,强化服务意识,主动走出去,加大学校与企业间的互动开放力度,把解决地方的实际问题作为出发点,在服务地方上多下工夫;通过开放,人才和信息在企业和高校之间可以实现共享,高校能在第一时间内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使学生学习与就业关系更密切,增强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 [3]。

4.服务地方经济,持续发展

“随着区域社会的进步和区域经济、区域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中国区域高校社会服务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8] 目前,在中国高等学校中,地方高校占93%,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因此,地方高校必须树立为所在地区的经济服务的理念,将办学宗旨定位在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上来。这既是时展对地方高校提出的要求,也符合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在强调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更应强调其地方性,在培育区域经济发展所急需的人才、加速科技向当地转化、优化当地资源配置、形成当地特色优势产业等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地方高校能否持续发展,关键在于能否立足本地作出正确的前瞻性分析和把握,开拓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空间。地方高校要面向区域办学,区域有多大,“校园”就要有多大 [9]。这样,地方高校才能源源不断地为地方输送各行各业人才,使地方高校与地区经济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逐步完善区域内的高等教育体系,开创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崭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孟庆红.区域经济学概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96.

[2]李清山.实施“三个战略”办好地方性特色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2007,(20).

[3]周平,陈俊生.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考[J].改革与战略,2007,(10).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36.

[5]杨科正.准确定位是地方高校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的前提和关键[J].中国高教研究,2005,(12).

[6]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22-123.

[7]王成涛,张健明.地方高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探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S2).

第7篇

Abstract: Based on 8-year practice of development and operation of Jiangyin-Jingjiang Industrial Park of Jiangsu Province,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of industrial park in combination with different administrative area is presented. As well, characteristics of such kind of industrial parks are analyzed and sever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re put forward.

关键词: 区域联动开发;工业园区;发展策略

Key words: combined-area economy development;industrial park;development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8-0004-02

0引言

依托于城市而设立的工业园区,是具有产业源发性、范围边界性、政策先导性的产业综合体[1]。作为城市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推进器和加速器,工业园区在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提升城市和国家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工业园区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得到了迅猛的开发建设,但是由于中国发展工业园区的历程较短,使得有关的工业园区理论研究却相当滞后。由于社会经济背景不同、发展阶段和水平不同、面临问题和困难也不同,国外较为成熟的工业园区理论无法进行简单的借鉴引用。基于区域联动开发工业园区是指在不同区域一体化、产业集聚化的背景下促进不同区域内资源与信息共享、发挥各自优势,通过衍伸区域产业链、联动建设基础设施等方式来规划发展开发区的创新模式。这种开发模式有利于优势互补、资源整合,但要处理好开发主体与行政主体不同所造成的管理问题。江苏江阴-靖江工业园区是江阴、靖江两市跨市跨江联合投资开发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处在国家沿海经济带和沿江经济带“T”字型的交汇点,是浦东开发和苏锡常火炬带向苏中、苏北辐射延伸的重要“桥头堡”。经过园区人近八年来的励精图治,已经初步建成为江苏省跨江联动开发的先导区和示范区。本文尝试从江苏江阴-靖江工业园区开发和运行的实践经验出发,开展了面向区域联动开发的工业园区理论探索。

1工业园区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概述

1.1 探索阶段(解放初期-1970年)中国的工业园区最早出现在“一五”时期的大中型工业项目建设过程中。当时的工业园区往往以某一国有大型企业为龙头在偏远地带进行建设,缺乏相应的配套设施,产业类型单一,基本是劳动和土地密集型领域的工业混合体,混杂在无污染和污染工业之间。它们由历史上无计划、分散建设进入到了有计划、有步骤建设的阶段,形成了许多新兴工业城市和工业区,在这段时期内积极推动了中国工业化改造进程,也大大提高了一些城市郊区和农村地区的城市化水平。

1.2 起步和大力推行阶段(1980年代初-1990年代中期)从1980年代初到1990年代中期,中国大力推行改革开放政策,转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发展轨道,设立了5个经济特区、14个开放城市,并建立了众多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园区建设模式在中国兴起。这一阶段的工业园区有了更好的用地规划,从用途和相容性上进行了分类,且对各种用地内的建设指标、空间形态等有了更加详细的量化控制,另一方面,由于工业越来越广泛地涉及到研究与开发等知识型活动,所以愈发重视工业运行所处的环境,新的园区更着眼环境美化和绿地建设,工业园区趋向在城市边缘地区选址。

1.3 发展成熟和创新阶段(1990年代后期-至今)1990年代后期至今,工业园区与城市的联系更加紧密,工业园区除了其基本职能以外还要肩负城市拓展区的功能,因此在工业园区规划中设置了更多的居住、娱乐、贸易、管理等配套功能的用地,在工业园区的空间形态控制和绿地景观体系构建上更注重与城市的衔接,在规划控制和引导手段、方法上更加强调与工业园区实际建设中的适应性,使工业园区的规划更具灵活性,促进工业园区成为了城市新的增长极。

从目前中国工业园区发展和现况来看,存在着市场机制不够健全、区城竞争协调机制缺乏和园区功能不完善等方面的显著问题。

2区域联动开发下的工业园区特征

2.1 产业集群化产业集群作为实现企业间有效协作的组织形式,对于工业园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工业园区要通过形成产业集群,扩大集聚经济所带来的正向外部效应,促进企业在区域内的分工,使厂商能够招聘到有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的雇员,及时得到本行业竞争所需要的信息,更稳定更有效率地得到供应商的服务,比较容易地获得配套的产品和服务,并以较低的价格从政府以及其它公共机构获得公共物品或服务。这些都使区域内的企业降低了成本,使工业园区内的企业在生产成本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从而奠定价格竞争的基础。

另一方面,工业园区要通过形成产业集群创造一个可以互动学习的集聚区,从而促进创新。由于创新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产品生命周期缩短、需求追求个性化等原因,创新从过去线性模式向现在的非线性、复合模式转变,单个企业难以在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保证创新的成功率,而工业园区通过形成产业集群,区内企业通过相互合作、相互学习,通过交互式作用过程,创新的基础和条件要优越于单个孤立的企业。园区的企业应利用地理上接近的便利条件,在知识、信息、技术、资金、人才的交流方面拓展渠道,加强同行业之间的非正式交流。通过这种非契约的形式来的交流,使不同的思想在交流中相互碰撞而产生新的火花。

2.2 城园联动化城园联动化由城市与工业园区之间的双向作用产生,二者的联动关系如图1所示。在发展初期,工业园区主要依赖于母城的社会网络支撑、基础设施供给及信息服务而起步,功能局限于单一的产业增长;在快速成长期,随着工业园区与母城功能的各自健全以及空间的相互扩张,工业园区不仅逐渐成为母城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与母城的空间关系或相互靠近、或联系日益便捷,城市空间结构得以完善;达到成熟阶段后,城市逐渐与工业园区联为一体,工业园区与城市的关系由分离到契合,功能上与母城协调,空间上和母城融合。在“城园联动化”的背景下,工业园区的发展要合理处理城市与工业园区的互动关系,避免以下两种现象:一是“联动不足”,即工业园区与母城只是由于空间的双向扩张而被动地连成一体,缺乏深层次的功能整合。为了避免这一点,需要工业园区功能与结构的不断完善使其有能力承接、分担母城的许多功能,主动配合母城的城市结构调整和转型,在母城旧城改造、人口疏散、功能疏解、退二进二、产业升级等方面子以配合。二是“联动不善”,即随着工业园区与母城之间的吸引日益增强,加快几者空间扩张的速度,如果只重速度不求质量,就会导致园区和母城快速联为一体,呈摊饼状无序蔓延。因此需要工业园区与母城的联动发展应在强调各自紧凑发展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对待,当由于发展需要必须联为一体时,要特别处理好二者交接地带的功能和空间问题,防止出现灰色地带和新的城市阴影区。

2.3 区域一体化“区域一体化”要求工业园区的发展要有“区域协调”的视角。在数量上,一个区域工业园区的总量必须适度。数量过少,无法充分发挥工业园区对于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数量过多,容易形成投资的卖方市场,引发恶性竞争,导致开发区供过于求;在规模上,区域内工业园区的总用地规模应根据节约用地和集约用地的要求来确定,纳入城市用地范畴来考虑,并与区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用地规模以及区域经济的承受能力相适应;在功能上,各工业园区要根据综合考虑自身条件与优势,突出特色、合理分工、相互协调,充分发挥群体优势;在空间上,工业园区是所依托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布局应与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应有利于现有城市内部及城镇之间空间结构的改善与优化。

3基于区域联动开发的工业园区发展策略

3.1 非均衡协调发展策略增长极有自然增长极和人工增长极,发达的地区拥有的是自然增长极,欠发达地区就需要政策制定者的公共投资,对基础设施进行足够的投资,创造增长点。如果选择正确,其扩张率在将来会自我形成,呈现自然增长点的特征。规划得好的增长点是一种潜在的自然增长点,而规划得不好的增长点将要依赖于大量的公共投资而生存。因此,工业园区的设置要切实考虑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要求,制订符合区情的工业园区发展政策和发展目标。在发达区域,由于产业结构和城市体系发育成熟,具有完整的产业关系和空间关系,技术基础和人力资本密集,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明显,作为增长极的工业园区极容易形成。欠发达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但生产力水平不高,产业结构和城市体系残缺,技术落后,人才缺乏,工业园区的建设自然难度大些。政府应该发挥能动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破狭隘和封闭的发展状态,形成一个没有行政界限的经济空间,培育一个生产要素能自由流动的区域经济环境,结合当前的技术基础,选择适当的增长极和与之相适应的技术等级和规模,促进推进型产业的集聚效应得以快速形成,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3.2 走出孤岛策略[2]由于“城园联动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共同影响,工业园区与区域之间、工业园区与城市之间、工业园区与工业园区之间都主动或被动地产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在现实中,工业园区的发展却成为一个脱离于区域和城市的孤岛,严重阻碍了工业园区的健康发展,工业园区必须走出孤岛,与城市联动化发展、与区域一体化发展。在起步阶段,工业园区利用政策优势,经济总量高速增长,用地规模不断扩大;成长阶段,工业园区逐渐出现了政策趋同,为了赢得比较优势,开始转向创造体制优势,如转变政府的职能与提高服务水平,确保硬环境设施的供应水平,营造低成本的生产经营环境,健全市场体系等等;转型阶段,随着竞争的加剧和跨国资本流动性的增强,工业园区必须逐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创新,从注入式的经济增长向自协调的发展轨道过渡,并且针对区内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情况,强化城市化功能的开发,从产业结构、空间布局、基础设施等方面培育城市功能;进入成熟阶段,工业园区在城市化的基础上演变成行政区,逐渐与母城相互融合,对母城的空间结构、产业、郊区化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以上每个阶段工业园区的发展都离不开城市和区域的支撑,从转型阶段开始,工业园区就开始突破地理界线,逐步走出孤岛,与城市和区域协调发展,优势互补。

3.3 功能发展策略

3.3.1 内涵功能优化根据中国工业园区大都为制造业基地这一基本职能,工业园区应首先加强第二产业的优化与扩张,努力促进以知识为基础、由高新技术引发的新制造产业的建立与发展。首先追求提升本质,实现从“园区制造”向“园区创造”的转变。其升级跳跃的关键是要能够独立承担产品创新和品牌经营这两个环节。掌握了这两个环节的隐含性知识和技能,就意味着“园区制造”或“园区设计”演变为真正的“园区创造”,这是工业园区产业发展的最优模式。其次追求重构链群,积极顺应世界分工不断细化的趋势,延长先进制造业的产业链,努力形成以自身为“链主”的产业链体系,营造先进制造业资本的“粘性空间”,通过增强不同企业间协同合作能力,组建产业集群,打造新兴产业链,进而增强产业区域辐射带动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第三追求整合企业。一方面本土企业积极寻求与外资企业的深度配套合作,积极培育产业集群,“锁定”外资企业借位嵌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另一方面,促进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在相同、相近或相关产业和生产环节的合作,通过与外资企业建立合资企业,成立战略联盟或关系松散的其他企业组织形式,开展横向“嫁接”。在强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既要加强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和高新技术注入,改善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减轻污染,还要注重发展与高新技术产业配套的基础传统产业,是的高新技术产业得到足够的给养。

3.3.2 衍生功能增补[3]立足于衍生功能普遍缺失的现状和制造业基地的内涵功能,工业园区在优先发展和扩张第二产业的同时要增补以生产服务为主的衍生功能,积极发展现代生产服务业。通过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制造业能级的提升,而制造业能级的提升反过来对服务业产生更高的要求并带动服务业整体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具体说要通过健全生产、流通、管理、服务等全过程体系,加强知识和服务转化为生产力的增值能力,如前期的科技研发服务、中试生产服务、人才支持服务、行政管理服务等;后期的储运流通服务、技术咨询服务、售后维修服务等;以及为生产提供环境条件的交通运输服务、信息通讯服务、金融保险服务、基础设施服务、人文环境服务等。

3.3.3 整体功能跃迁具体说来,工业园区的整体功能跃迁途径有两种:第一种是由工业区向综合区的功能转型,通过“退二进三”跃迁为城区。当城市工业园区较为独立于城市之外时,随着园区的快速发展,当可开发土地枯竭,通过将第二产业用地置换为第三产业用地实现再开发,是一种溶入城市功能、促进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另一种则是由工业园区向新城的功能转型,通过“退园入城”跃迁为城市。对位于城市远郊的工业园区,其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通过政府的调控将工业园区与周边镇县合并以形成地域更广的新城,或由园区直接升格为城市,从而将工业园区纳入到城市区域的一体化发展当中。对于城市来说,这种方式拓展了工业园区经济延伸范围,进一步带动了区域发展;对于工业园区而言则提供了更好的服务平台,有利于吸引投资。

经过几年努力,江苏江阴―靖江工业园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跨江联动开发,有效利用江阴的经济管理经验和靖江的土地及长江岸线资源,建立了多头进入一头管理的跨区域园区管理新路子,初步建成了以船舶、冶金、机电、物流、商贸为主导产业的具有临港产业特色的高端制造业基地,集工业园、生态园、新港区、新城区“两园两区”为一体的新型工业园区,成为江苏省跨江联动开发的先导区和示范区。

参考文献:

[1]刘敏,刘蓉.科技工业园区的新发展:软件园及其规划建设(第一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郑静.城市开发区发展的生命周期.城市发展研究[J].1999,(1).

[3]杨新海.基于经济全球化的城市工业园区功能定位研究[J].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4]王慧.开发区与城市相互的内在肌理及空间效应[J].城市规划,2003(3).

[5]王兴平.中国城市新产业空间――发展机制与空间组织(第一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第8篇

关键词:国家发a展战略;区域发展;中原经济区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6-0001-03

国家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为了达成国家发展目标而制定的最高的规划,是一个国家最高层次的战略。地方区域规划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作为一种新的区域发展模式,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每个区域发展而言,将会有很大的意义和作用。目前,我国有很多区域规划已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也有部分区域还没有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对地方区域规划能够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原因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的作用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研究探讨显得尤为必要。

中原经济区是一个综合的经济区,经济区的主体是河南省,并包含山东、山西、湖北、安徽省等12个地市3个县区,经济区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以中原城市群为支撑。2012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这是建设中原经济区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标志,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也进入到了全面推进的阶段。继续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为契机,更好地推动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对于加快中原发展、支撑中部崛起、完善全国区域发展格局等有着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文献综述

杨龙等(2012)从区域发展格局变化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角度出发,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会影响到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之间的关系,中央向地方以新的方式赋权,地方以新的方式影响中央的政策,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也会得以拓展。任俊英(2010)认为,中原经济区本身就是客观存在的,符合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且具备相应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对于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推动中原崛起,进而完善全国区域发展格局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田林元(2010)指出,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发展战略调整的需要。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后,中原经济区可以在国家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牛正兰(2007)指出,国家发展战略的选择是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发展阶段而选择的。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是与中部崛起的大背景相关联的。倪鹏飞(2010)指出,要把建设中原经济区放到全球范围来看,充分利用全球的各种资源和力量,带动发挥本地区的各项优势,培育本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刘荣增(2010)指出,强心固边应是中原经济区形成的基本保障,产业承接与聚集应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有力支撑,文化合力是中原经济区形成的纽带。王作成(2010)认为,中原经济区的建设面临的是区域之间的竞争,因此中原经济区需要有一个核心增长极作为发展引擎来引领区域发展,来强化经济区内的经济联系并完善经济区的功能。要加快推进以郑州为龙头的中原城市群及中原城市群核心区域的建设,从而提高自身的国内竞争力。赵夏爽(2011)指出,中原经济区的发展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使中原经济区争取在我国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综上,已有研究多为研究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现有研究中原经济区的相关文献也多从中原经济区建设较单一的层面出发,研究如何推动中原经济区的建设,而以国家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为视角的文章则比较罕见。本文则试图以中原经济区作为一个例子,系统地阐述国家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交互关系,在总结国家发展战略层面下中原经济区建设现状及未来发展的基础上,为其他区域经济的发展及推动各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二、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原因分析

1.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客观需要。众所周知,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河南省历来都是我国的第一农业大省,也是第一粮食生产大省和第一粮食转化加工大省,河南的粮食总产量连续十一年位居全国之首,有着“中原熟、天下足”的美誉。民以食为天,中原经济区是我国粮食的主产区,因此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方面有着重大意义。将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是更好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客观需要。

2.促进“四化”同步发展的客观需要。十报告提出了中国特色的“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也是为中原经济区勾画出了一幅发展又好又快的蓝图。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以来,中原经济区各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进入了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新阶段,既面临着跨越发展的重大机遇,也面临着粮食增产难度大、经济结构不合理、城镇化发展滞后、公共服务水平低等挑战和问题。积极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四化协调发展的道路,也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将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是促进四化同步发展、为全国同类地区提供经验的客观需要。

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看,东部沿海的经济布局已基本完善,但中西部经济区布局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作为内陆人口和经济密集的重要区域,中原经济区内的经济发展大体处于同一水平,区域内经济互补性强,内在联系紧密。推动建设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区域经济布局,更好地承东启西、连南贯北,通过优化地区产业布局,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空间,促进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和区域经济布局调整,促进国家统筹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从而加快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三、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对中原经济区的意义

1.举全国之力推进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了要加大各方面的政策支持,并要求国务院各部门认真落实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各方面的政策。《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这份标志着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文件的出台,更是为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行动纲领和清晰明确的指导框架。这些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的支持性的政策,可以举全国之力来推动中原经济区的建设。这些政策出台以来,中原经济区各方面的建设都得到了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进展顺利: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已经落地;以航空港为依托,郑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贸易服务试点已经获得了批复;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型铁路也纳入了国家铁路网规划;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也在逐步推动。

2.眼球效应吸引外资和人才。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上升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将会吸引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带来巨大的眼球效应。从目前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情况看,眼球效应已逐步显现,也已经给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带来了大量的投资、人才等发展机遇。富士康、联邦快递、俄罗斯空桥、菜鸟科技等多家大型企业的引入,有力地推动了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也进一步地产生了眼球效应,带动了一些其他配套企业的逐渐入驻。有了眼球效应以后,随着建设的不断推进,将会形成更为长期、有效的注意力经济效应,最终完成中原经济区的战略目标。

3.待遇平等化,更好地推动对外开放。目前中国绝大多数省份中,都有了自己在国家层面的战略,少数没有的如浙江省,也都在为此而努力。河南省在中原经济区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之前,是没有自己在国家层面的战略的,所以在提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以后,有关领导和专家便为将其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而努力,引起国家的重视,也为自身争取到与其他省份相平等的待遇,是以变制变,避免在发展过程中被边缘化。而且由于地处内陆,开放成本高,河南及周边内陆省份在对外开放上存在明显的劣势及瓶颈制约,航空港综合实验区的建设将逐步打破中原经济区在对外开放上的瓶颈制约。国务院已经批复了以航空港为依托的郑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贸易服务试点,这会形成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平台,同时航空港综合实验区也将成为重要的内陆对外开放门户。

四、抓住契机,更好地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

中原经济区建设一年多以来,虽借国家发展战略的契机取得了良好的进展,但是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要实现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除了已存在的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问题之外,在推进建设过程中也必然会出现许多的问题和困难。目前来看,区域内农业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还都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较严重;城镇化水平也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三化”发展不协调;具有时代特征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较少;中原城市群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还未很好发挥;区域互动联动机制仍不完善。

1.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和现代农业化协调发展。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推动“四化”协调发展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河南是我国的第一农业大省和粮食生产大省,中原经济区的农业地位尤其突出。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首先,要注意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以不牺牲粮食和生态的准则,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要用科技武装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再次,要走规模化经营的道路,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也有助于转出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推进城镇化的进程。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放开省辖市的户口限制,加大农民工廉租房及经济适用房的建设,解决好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为农民进城提供好各类社会保障,在保障农民权益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推进城镇化。坚持工业的主导地位,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及主导产业,促进产业集聚,建设特色产业。推进信息化进程,使信息化推动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及城镇化的进程。

2.加强城市建设。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加强中原经济区的城市建设,一方面要积极提升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郑州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带动区域周边城市的发展;另一方面要提高中原城市群的竞争力。中原城市群是以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在内的城市群。从中原城市群内各城市综合得分可以看出,郑州和洛阳分别排在第一和第二位,说明这两个城市相对于其他城市来说综合能力较强,同时也是中原城市群两个增长极,起到引领城市发展的作用。但是两个城市的竞争力、辐射和影响能力依然有限,其影响长期以来不能涵盖省内周边的一些城市,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受到周边城市影响区的挤压。所以,必须要继续全面提高郑州的竞争力,促使郑州从经济、规模、城市建设与管理、空间布局等方面实施跨越式发展,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同时,提高中原城市群的竞争力,使其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

3.发展软实力。一方面,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独特又显著的文化优势,是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一大亮点,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区也是中原经济区的定位之一。但是,目前在文化资源、旅游资源方面的开发层次和附加值都比较低,尚未把这些优势真正转化为发展力量。因此,必须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文化资源,大力发展高附加值、高层次的文化及旅游产业,创新文化传播内容和形式,大力拓展文化品牌,真正使中原文化发扬光大、源远流长。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人口优势。2010年7月,河南人口就突破了1亿,同时拥有3 000多万富余劳动力,这样一个庞大的数字曾经被经济学家们公认为中国劳动力市场的“蓄水池”。在人口红利快要消失之际,河南的人口优势将大大发挥,为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所以,要坚持人才优先发展,全面提高区域内人口的综合素质,并要注重培养和引进高端人才,从而把人口众多的压力转化为促进发展的人力资源上的优势。同时还要加快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培养优秀人才。

4.加强与外省联动。中原经济区并不是只靠河南省的力量就能建设完成,也不能仅仅依靠区域内所包含的一些省份来进行建设。一方面,区域内部之间各省要有分工及合作,尤其是在人力资源、科技发展、市场准入及政府服务等主要方面和基础设施、信息平台、环境保护及旅游开发等重点领域,使得每个省份的优势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并优势互补、取长补短,使发展空间能够不断扩展。另一方面,还要完善与区域外其他省份的合作机制,密切与长三角、山东半岛、江苏沿海、京津冀、关中―天水等区域的合作,进一步发挥连接东西南北的纽带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龙,胡慧旋.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调整及对府际关系的影响[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

[2] 任俊英.构建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思考[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

[3] 田林元.浅谈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0,(35).

[4] 倪鹏飞.关于中原经济区的几个问题[J].中国流通经济,2010,(12).

[5] 王作成.集中力量,打造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和区域竞争平台[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6).

第9篇

关键词:北部湾经济区;体育产业;体育市场;可持续发展

基金项目:2016年广西财经学院校级课题《可持续发展战略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体育产业发展的社会化和市场化研究》研究成果之一(编号:2016C074)

2014 年 10 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部署积极扩大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体育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中的重要力量,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全面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北部湾经济区的体育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北海市舒华体育用品有限公司、钦州杰克斯奇体育文化有限公司、防城港市龙道跆拳道俱乐部等体育用品公司和健身俱乐部的成立为北部湾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注入了新的活力。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现代体育产业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为契机,北部湾经济区的体育产业应抓住发展机遇,规划好经济区内体育产业发展的战略及对策,为北部湾经济区的体育产业和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

一、北部湾经济区体育产业经济的现状

目前,国内的体育产业发展较快的地区有北京、上海、长江经济带等,其体育产业在GPD中占的比例在2%-3%左右,并一直保持着较为稳定的增长速度,这足以说明体育产业的光明前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新兴经济带,体育产业起步晚、规模小、经验少,市场经济体系不够健全、体育产业结构布局也不合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整体上也受行政制约,导致体育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不均衡,与发达地区相比相差甚远,但体育产业的发展空间巨大。

2014年,北部湾经济区内6市50多个县(区)城镇,面积约4.25万平方公里,有2120多万人口,每年生产总值达1980亿元。据统计,北部湾经济区内的体育场地中,有60%场地集中在中小学和高校校园内,俱乐部和营业性的场馆仅占15%,剩余的25%基本为公共开放的场地。在一线城市及沿海发达地区,俱乐部和营业性的场馆占35%以上,延伸的体育产业链可想而知。因而,当前北部湾经济区体育产业现状和消费水平相比发达地区之间存在客观差别,制约了体育产业经济的发展,进而影响到北部湾经济区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使体育产业难以在整体上成为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北部湾经济区体育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便是纸上谈兵。

随着广西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等工业园区的投入及运行,人们对体育产业也有了新的认识,开始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因此,北部湾经济区需要不断向一线城市及发达地区学习并结合实际情况,通过调整优化体育产业结构,培养开拓及大力开发体育产业市场,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增强体育产业化中的宏观指导,利用北部湾劳动密集的优势,大力发展体育用品业、体育旅游等相关产业,增强国内以及国际竞争力,才能实现北部湾经济区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北部湾经济区体育产业的经济功能分析

现代体育已经与经济紧密结合后形成一种新型的体育产业,并已逐步发展成为现代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近年来世界各国在广泛发展体育产业和体育运动的趋势可见,体育产业具有低能耗、少污染的特征,这使得体育产业成为一种可持续性发展的经济模式。随着北部湾经济区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们在体育健身、休闲、娱乐、体育产品、环境及服务等方面的需求也在大幅提高,这为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近年来,一些较为成熟的体育功能有健身功能、娱乐功能、教育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单从北部湾经济区视觉看,体育产业的经济功能便显得十分重要,它是体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重要产物,是体育对人体、组织、和社会在经济层面所起的作用。由此可知,体育产业有着十分巨大的经济潜力,发展空间广阔。而北部湾经济的体育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经济的发展也需要依靠体育产业的推动。因为体育产业涉及众多与其相关的产业,形成的产业链足以说明其潜在市场,带动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的发展。

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社会需要,是体育产业发展的物质和社会基础。所以,北部湾经济区呈现出体育产业与经济协同发展的互赢互利局面。分析可知,体育的经济功能在各个层面都有其不同的体现。第一,从个体视觉分析,人们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高尚的情操和超越自我的品质以及培养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还可以使人们达到增强体质、开发智力、养生保健、预防疾病的目的。从个人需要的角度去看体育功能的作用,所形成的体育产业既增强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及身心健康指数,又促进了社会劳动生产力提高和国民经济水平的进一步发展。从以上微观的层面去分析,体育产业能发挥出有效的经济效果。主要体现在开展各类体育运动时所需运用到的体育器材进行研发,如体育服饰、体育装备、体育俱乐部等,通过衍生的各种体育产品链条的形成,不断促进体育产业经济化的运作,从而更加拓宽了体育产业的发展方向。第二,从社会经济层面分析,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体育产业在北部湾经济区内越是受到人们重视,影响力直接扩散到经济区之外,其体育的经济功能更有利于北部湾经济区旅游产业、休闲产业、体育用品制造业及其他产业的发展,对区域内人文环境的优化和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第三,社会整体层面去看,体育产业的发展能够提升城市品位,优化经济环境和拉动内需及消费,提供和扩大社会就业岗位,提升民生的生活水平,促进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增长。

三、北部湾经济区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路

目前北部湾经济区内的体育产业处于发展阶段,针对体育产业的发展,必须在体制改革与创新、规范市场和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人才和资源整合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形成加快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发展的思路。

1.稳步推进体制改革与创新

理顺当前北部湾经济区的体育产业管理体制,对现行体制进行有效整合及改革,去除不必要的体制障碍,促进体育产业门槛全民化,通过招商引资加大体育产业的投入,盘活体育产业的现有资源,在产业结构上进行优化与调整,对体育市场进行改革与创新。

2.建立和健全体育产业投资政策

结合北部湾经济区实际,制定有利于体育产业加速发展的政策。通过政府的体育产业宏观管理部门规范市场,调整产业结构,合理规划产业环境,在提供场地、融资方式、资源配置等给予倾斜政策,鼓励投资公司、顾问、服务、媒体等体育产业组织成立,形成多元化产业投资的新格局,为优质的体育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

3.引进专业的体育经济人才

北部湾经济区的体育产业与经济融合发展过程中,专业的体育经济人才和管理策划人才十分缺乏,严重影响体育产业与经济产业的融合发展。因此,应通过优惠政策引进人才,到发达地区、高等院校、大型企业进行人才引进,制定中长期人才保障政策,提高北部湾经济区的人才质量。通过人才的有效利用,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保障,实现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4.不断推进普及体育产业全民化

发展社区体育,通过知识普及、宣传、引导等形式进一步增强全民体育健身的意识,不断扩大体育产业服务的消费人群。随着群众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随着潮流发生变化,正面引导群众的消费观念,让体育产业服务、健身、消费等成为人们的良好习惯,其对北部湾经济区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结语

目前在国家有关政策对北部湾经济区的大力支持下,北部湾经济区体育产业发展应该注重通过社会市场机制合理配置体育资源;更要注重政府的鼓励、引导和支持;完善体育产业的金融投资机制,鼓励体育产业链延伸;通过发挥区域优势,使体育产业的经济功能更适于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不断推动体育产业社会化和市场化,使体育产业成为北部湾经济区内新的经济支柱。

参考文献:

[1]陈俊钦,袁嘉良.关于我国体育产业与经济发展关系理论研究[J].企业经济,2009(12):137-139.

[2]卢元镇,郭云鹏,费琪等.体育产业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J].体育学刊,2001(01):41-44.

[3]蒙钢.浅谈体育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今日南国,2009(01):59-60.

[4]刘湘溶,刘雪丰.论体育文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结构[J].湖湘论坛,2013(05):103-107.

[5]张萍,王溯.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与原生态体育文化旅游的发展――以广西南丹白裤瑶“油锅”组织为例[J].吉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123-128.

作者简介:

高海锋(1989.02- ),硕士,研究方向:体育经济与产业;

第10篇

关键词:区域特色农业;外向型农业;特色农产品

近几年来,我国农业区域布局的调整初步取得了成效,但是优质专用品种生产还较分散,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格局还未形成,地区的比较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因此,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就是把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做大做强区域主导产业和优势农产品,这对于形成科学合理的生产力布局,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区域特色农业和特色农产品扶持重点项目

一般来说,特色农业是指以自然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目的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生产。特色农业具有四个基本要素:即以特色农业资源为基础,以特色农业技术为支撑,以特色农业产业为依托,以特色农产品为核心。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如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强调指出,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发展特色农业对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带动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05年,我国制定和实施了《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5年)》,引导特色农产品向最适宜区集中,加快培育优势产区,促进农业区域专业分工。在规划期内,重点发展10类114个特色农产品,制定和完善特色农产品有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启动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立一批特色农产品原产地保护基地,开发驯化一批特色农产品名优品种,推广一批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藏适用技术,大力扶持特色农产品专业协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构建特色农产品质检体系、营销体系和信息平台,培育一批知名的特色农产品优势产区,逐步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公认、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确定特色蔬菜、特色果品、特色粮油、特色饮料、特色花卉、特色纤维、地道中药材、特色草食畜、特色猪禽蜂、特色水产等10类特色农产品。优先规划优势区,重点予以扶持建设,尽快提高这些特色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培植区域特色支柱产业。

外向型区域特色农产品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在坚持科学发展关的基础上,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发展“一村一品”为主要内容,通过政府扶持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以深度挖掘区域特色资源潜力,加快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知名品牌和专业村、专业乡镇,加快培育特色农产品知名品牌和优势产区,从而进一步打造现代特色农业产业链,逐步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格局,拓展国内外市场,做大做强特色农产品产业,实现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产业基础。在国家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发展优势农产品,扩大市场份额,带动加工、储藏、运输、营销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可以开辟新就业渠道,吸纳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形成新的收入增长点。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从总体上看,我国特色农产品多是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参与国际竞争,促进贸易平衡的重要手段。国家发改委于2007年了《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建设规划(2007-2010 年)》。《规划》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大城市郊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区域划分,明确了各自的项目建设重点,项目建设投资来源包括中央补助投资、地方补助投资、企业自有资金及其他投资四个部分。中央补助投资重点支持五类示范项目:一是特色农业发展项目。围绕本地优势农业资源综合开发,扶持特色农业发展,建立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壮大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实力,发展“龙型”经济。二是外向型农业示范项目。促进农业扩大对外开放和出口,发展设施农业、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三是农业适用新技术综合应用项目。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品种和先进工艺,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等。四是农业可持续发展项目。大力发展优质高效低耗农业,发展循环农业,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等关键技术,保护生态环境。五是农业多功能性拓展项目。支持观光休闲和文化传承等项目发展,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促进农业多功能性开发。

二、发展区域特色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

自2004年到2007年,我国农产品出口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但是增长幅度放缓,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削弱,而且农产品出口在外贸出口总额中的份额也呈下降趋势。由于投入不足和政策扶持少,我国发展特色农产品出口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一些问题。

1.生产规模小,产业链条短,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产业化方式经营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我国农户不仅数量多、规模小,而且结构、行为相似,要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衔接非常困难。由于地域广阔的农村,还处于半自给、半封闭的小农经济的生产状态,半自给、半封闭的小农生产方式与大规模产业开发的矛盾是农业产业化程度相对较低、农产品加工相对滞后,产业链较短、附加值较低的问题所在,体现为农产品整体质量还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农产品销路不畅等矛盾和困难。由于这些地域是农业产业化潜力和开展的重点区域,小农生产方式无疑是大规模产业开发的一大障碍。

2.农业生产力水平低。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相比科技贡献率低20-30个百分点。全球特色农业发展的趋势主要是规模化和专业化,而我国的农业发展技术含量低,相关的科研投入和技术储备严重不足,优种率低,生产加工工艺落后。2002年2月,农业部提出了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四大战略,指出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发挥比较优势,强化以质取胜,加强、扶持与鼓励竞争并重等四大发展战略,特别指出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农业科技贡献率。

3.市场发育滞后,特色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低。现代农业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市场提供商品,实现利润最大化。我国农户的经营规模普遍较小,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均较低,迫切需要加强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出口年均增长8.3%,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五大农产品出口国。但出口企业规模偏小,最初的巨额利润刺激众多民营企业加盟,容易引发无序竞争。

4.行业标准缺,严重制约了特色农产品的品质管理和市场规范。我国产品安全事件不断出现,国外对中国农产品质量实施严格监督,产品质量依然是影响我国特色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其中农药残留、化肥残留量等是主要因素。目前,虽然我国逐步对产品质量实行了更为严格的监控手段,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还较为严峻,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等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现象还比较突出,阻碍了农产品的出口和外销。

三、发展区域特色农产品出口的对策建议

“十一五”期间,我国区域特色农产品扩大出口的总体战略思路是确立以低成本为基础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比较优势战略,提高以质量安全为核心的出口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建立以市场多元化为特征的全球农产品出口体系。完善促进农产品出口的政策措施,积极应对复杂的国际竞争环境,提升我国农业的对外开放程度,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村就业,带动农民增收。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品质,做强做大优势区特色品牌产品,可以将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出口竞争优势,扩大出口,优化出口结构,加强国际经济合作,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力。

1.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大力促进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参照国际通行做法,由国务院明确农业部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建立起完整、有效的行政管理机构。要逐步实行食品安全的行政垂直领导,逐步理顺动植物内外检体系,减少不同部门的重复设置,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提高质量管理效率。尽快制定和修订规范的有害有毒物质残留限量及检测方面的标准,使检测系统具有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满足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需要。

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推行农产品分等分级标准,实行优质优价,促进农产品市场的良性发展,加强动植物防疫体系,加快我国动物无规定疫病区建设进程,尽快启动我国植物无规定疫病区建设项目。推行联合国粮农组织制定的有关疫情管理规范,增强我国农产品竞争力,逐步消除一些发达国家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有关禁令,促进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

针对我国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法律法规不足的状况,应加快立法步伐,尽快形成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覆盖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领域。在相关法律比较完备的基础上,建立和加强食品安全检测和执法机构及队伍建设,强化检测与执法工作,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建立农产品安全工作程序。

区域特色农业发展中,重点要抓好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为龙头,分层次加快省级、市州级、县市级和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的建设,必须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网络,为全面推进区域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基础保证。

加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为出口企业提供准确、快捷的信息服务。目前,我国一些出口企业因不了解国外技术标准和技术壁垒,经常发生农产品出口受阻情况,而有关部门的服务又不到位。因此,向出口企业提供准确、快捷的国外技术和市场信息,帮助外贸企业出口农产品,直接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有关国际组织的工作。

2.做好区域布局,加强特色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特色农产品的发展对充分挖掘农业潜力,增加农民收入和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1996年至2008年底的相关数据统计,山东省大宗农产品产量在全国来说都居于前列,其中水产品和蔬菜从2000年开始一直处于首位,这些农产品中约55%销往国外,商品率达70%。此外,蔬菜种植逐年扩大,一些优质蔬菜受到世界各地的欢迎,订单农业也日益壮大,蔬菜产业已经成为山东省外向型农业发展的一个先导。

“十五”计划纲要中曾特别强调了发展外向型农业,明确提出“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发展特色农业和外向型农业,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格局,提高商品率。加强对农产品出口的协调、服务和政策支持,继续建设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大力发展创汇农业”,有力地促进了山东省蔬菜出口生产基地的建设和蔬菜出口规模的扩大。

3.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强特色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农业产业的专业化、规范化、商品化、企业化、市场化,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农产品出口,必须及时调整农业产业化政策,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必须实施精品名牌战略, 提升品质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仍然普遍存在着品牌偏小、生命时间短、影响力不够等通病,以及市场竞争环境尚未形成、名牌保护体系不完善、企业培育自主品牌的动力不足等制度缺陷。因此,实施名牌战略成为我国农产品提高出口创汇能力的重要途径。创名牌必须“打特色牌,走特色路”,从产品的内在质量、外在标志、包装设计,都要充分体现特色。此外, 还应积极借鉴国外经验, 推进优良品种、先进种养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方法的引进工作, 提高农产品质量。发展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业, 增加产品附加值在农产品的加工方面,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积极发展能真正代表农民利益的农户合作经济组织, 并推进产业化经营, 培育具有市场开拓能力,为农民提供服务的加工型和运销型龙头企业, 使之上联市场, 下联基地和农户, 在农工商、产加销之间形成一个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产销衔接、相互促进的利益共同体。

发挥农业产的比较优势,加大农业技术的创新,推进农副产品规模化生产和深加工,积极发展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农艺,休闲农业;把握农产品市场需求结构呈现多元化和优质化趋势,人们对农产品的营养功能、保健功能和安全性等个性化特殊需求逐步增加,丰富多样的特色农产品备受市场青睐。强调突出地方特色,实行“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战略。突出重点,强力推动,着力培育以种植、养殖业为重点的深加工和营销企业,积极发展销、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

以优惠的政策和灵活的方法,吸引国内外商客入驻几个示范园,兴办加工园区,独资、合资、合作兴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打破所有制、行政区域和行业部门界限,鼓励国有工商企业、积极探索与市场农业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创造出了“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农户”以及“订单农业”等多种利益联结模式,使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结合日益紧密。培育一批大龙头,建设一批大基地,发展一批大产业,形成“内外相连、合作经营、共同发展”的生产经营格局。调整国际营销策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另外,企业要根据自身的产品和市场状况进行市场细分、选择和定位,树立品牌意识,力创世界名牌,提升产品竞争力,做好对外的市场营销工作。

综上所述,从整体上看,说明我国特色农产品目前的国际竞争力并不强,且到目前为止,影响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因素也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我国农业的对外开放与国际市场接轨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农产品贸易大幅度上升,说明我国农业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尽快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着力提高出口竞争力,努力扩大特色农产品的出口规模,积极应对复杂的国际农产品贸易环境,努力扩大中国优势特色农产品出口。

参考文献

[1] 赵敏.特色农业发展指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1.

[2] 宋伦进.加入WTO与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新形势下湖南农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06(82).

[3] 屈孝初.湖南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策略探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4] 杨载田,袁开国.湖南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研究[J].热带地理,2004(3).

[5] Hillman, j. Nontariff Agricultural Trade Barrier Revisited. Paper presented at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Trade Research Consortium, Tusco Az., Working paper 06-2,dec.

[6] Gallagher. Paul. International Merketing Margins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Effects of some Nontariff Trade Barriers. Amer. J. of Agr. Econ.80(may 2007):325-336.

[7] 邓笑天.农业的区域化思路[EB/OL].[2007-01-28].zgxzfx.com.

[8] 陈章喜,周芮仪.泛珠三角区域农业合作与发展分析[J].特区经济,2006(2).

[9] 金紫江.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评述及其运用[J].经贸理论,2008(4):15-17.

第11篇

关键词:区域差异;开发战略;研究;对策

各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与制约,往往在发展速度、发展水平等各方面存在着区域上的差异,所以说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同一国家的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会存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来,区域间的经济存在一定的差异是必然的,但是如果经济差距过大将会导致地区间的经济冲突,从而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我们对区域经济展开探讨,通过制定一些有效的对策以避免区域经济差异过大的现象发生是非常有必要和有意义的。

一、广西区域经济差异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自然环境区位上的差异

区域间自然环境的差异是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客观原因,所以其也是区域经济差一点客观因素,这一般具体表现在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这两个方面,它们通过影响区域的投资效益以及区域的整体开发水平进而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上的差异。从广西的整体自然环境来看,桂南地区属于沿海经济开放区,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不仅交通发达,更是广西省人才流、物流以及信息流的聚集地。桂中、桂北地区则是广西重工业的重点发展区域,并且旅游资源丰富,这也使得这一区域的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桂东地区地势平缓、土壤肥沃,农村经济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这也很好的带动了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而桂西地区地形复杂、自然条件比较恶劣,并且交通不便,尽管拥有丰富的矿藏资源,但是将其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能力不足,所以经济发展缓慢,工业化水平不高。

(二)产业结构方面的差异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是区域经济实现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也是区域间经济差异的重要原因。从广西地区各区域间的产业结构来看,桂东、桂西地区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偏低,并且对能源以及原材料的粗加工在工业结构中比重过大,所以其经济增长缓慢。桂中地区工业化程度较高,工业生产总值占区域GDP的48.7%,因此其经济发展速度相对于桂东、桂西地区要高上不少。桂北和桂南地区的区位优势明显,并且开放时间较早,其产业结构以二、三产业为主,服务性行业以及旅游业较为发达,产业结构优势明显,所以经济发展迅猛。

(三)资本投入方面的差异

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广西地区2005年在固定资产方面的投资总额为1769.07亿元,其中桂南地区的投资达到了562.95亿元,占总量的32.1%,远远高于桂东、北、西、中这四个区域。同年,广西省实际利用外资6.38亿美元,其中桂南地区在方面的数据就达到3.52亿美元,占全区总额的55%,这是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有利条件。桂南地区集中了如此多的固定资产、基础设施以及外资投资,使桂南地区迅速成为了广西省的技术、资金、物资以及人才的集散地,区位优势明显,这也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

(四)人力资源综合素质方面的差异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是生产力的主体,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巨大。目前广西74.5%的高等院校集中在南宁、柳州以及桂林这三个南部城市,并且其科技人员、医疗卫生人员的万人指标(万人中拥有某一类型人员的比例)都要远远高于其他地域。虽然说人力资源综合素质并不能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但是其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却是深远的、根本性的。

二、广西区域经济开发战略的选择

(一)实施非均衡的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从当前广西省的产业结构分布情况上分析,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广西2006年的三产结构比例为24.3:35.2:40.5,而我国当年的三产结构比例为15.4:51.1:33.5,由此可以看出广西的第一产业所占的比例依然较高,并且其第二产业的发展明显不足。因此,在广西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的背景下,只能利用有限的资源和资金发展优势明显的区域,实施以经济增长点带动整体区域经济增长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但是又考虑到非均衡发展致使区域经济差异扩大带来的负面影响,所以我们应采取非均衡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即让这种非均衡发展保持在一个合理度之内。

(二)实施“东向”发展战略

从经济发展的长远角度上来看,目前广西与东部经济发达省份开展经济合作,接受广东的产业转移是比较符合广西当前的经济发展需要的。“东向”战略的实施将会为广西经济带来两大方面的发展优势,一方面这将使广西尽快融入华南经济圈,加快与广东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步伐。另一方面,广西可以通过颁布优惠政策、健全福利待遇制度等有效举措,加快引进人才、技术以及知识的进程,争取全面开创包括高新技术在内的新支柱产业,进而带动传统产业结构的升级,以此加快各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

(三)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

目前广西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还比较落后,呈现出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态势。因此,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的共同发展,对于广西整体经济的快速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以及深远的意义。具体的实施措施有以下几点:首先,实施城市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快乡村城市化的进程。其次,实施城乡工业发展一体化的战略,争取城乡工业产业共同发展。再次,实施城乡市场一体化战略,努力建立其城乡一体化的市场。最后,实施城乡科技发展一体化战略,争取城乡科技水平的整体提高。

总结:关于广西区域差异与区域开发战略的研究,本文主要从广西区域经济差异形成的原因以及广西区域经济开发战略的选择这两个方面展开简要的论述。总的来说,区域经济差异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需要我们根据区域内、外部环境以及具体条件的不同进行客观的分析,才能切实保证所选择的战略是科学、高效、可行的。

参考文献

[1]宋庆,马莉,严志强.广西壮族自治区城市化的区域差异分析[J].广西民族研究.2008(03)

第12篇

关键词:区域产业经济;发展问题;策略与研究

在我国城镇建设过程中,对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与策略。因此为了符合现阶段区域发展的具体需求,相关部门要对发展方向进行明确的定位,要在地方资源的基础上,明确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具体方向与内容,针对存在的问题,要制定详细的区域产业发展策略,要通过多元化的经济发展,全面的促进我国区域产业经济发展。

一、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相关问题分析

在我国的经济建设过程中,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关键组成部分。但是因为区域产业经济资源等客观元素的制约,导致我国区域产业经济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经济发展受到资源等条件的限制,造成经济发展策略制定过程中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在具体的政策执行过程中,无法有效落实相关活动;同时在区域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资源浪费、产业发展不利等问题,这些现象的存在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在市场经济逐渐成熟的今天,在制定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策略的过程中,要根据区域具体状况、发展趋势以及自身优势开展,要明确区域发展的具体方向,进而保障区域产业经济的可持续性与科学性。现阶段,农村经济中的剩余劳动力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大部分人在外出打工过程中累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与资金基础,为区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现阶段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基本策略

1.提高对区域资源开展的重视。在现代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区域资源的重视,要根据地方区域特色,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核心竞争能力以及风险抗击能力。要根据不同的区域特色有针对的扶持相关经济产业。例如,我国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提高对粮食、工业等领域的重视;东北具有一重、一汽以及大连船舶重工等装备制造企业;同时其生态环境还具有一定的人力资源优势;因此在发展过程中要以此为基础;而安徽等地盛产各种药材,因此,在进行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提高对药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同时个别地区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在进行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以此为基础,明确发展方向。针对区域特色资源开发可以有效的提高经济发展效益;相关部门与机构在制定经济发展计划的过程中,要明确区域资源特色有优势,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的促进经济全面发展。

2.综合区域资源发展状况,进行资源整合利用。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对现有的区域资源状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为开展相关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政策基础。根据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在现有资源上进行调研与整理,为区域资源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因此,在进行区域资源分析与调查过程中,要对区域整体环境进行调查,例如对矿产、养殖、畜牧业以及土特产等相关资源进行分析,同时要提高对文化、旅游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民族文化的重视,要对区域经济资源价值进行全面的评估与调查。

3.明确资源整合的实际需求,明确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支柱。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实行全面发展、重点突出”的策略,要在区域发展过程中,支柱性产业对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区域产业经济的整体发展。因此,要根据区域产业经济资源利用状况,根据发展策略明确支柱性产业,要对不同资源的发展状况,利用率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制定长期、中期以及短期发展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全面促进区域产业的整体发展。同时,对于支柱性产业飞发展,也要制定详尽的发展策略与计划,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地方区域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战略方针。

三、结束语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整体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状况、长期发展战略以及社会的稳定性等多方面的考虑,区域参与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始终提高对经济发展策略区域制定、执行以及管理工作的重视;要把区域资源作为基础内容,根据实际的资源发展、利用价值,构建系统的产业链,通过支柱性产业带动整体经济发展。要将资源开发与利用为基础,明确重点发展方向,全面实现科学的区域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效的促进区域产业整体发展效率。

参考文献:

[1]李运强,吴秋明.虚拟产业集群一一种新型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J].华东经济管理,2012,(12):42-45.

[2]夏亚民,翟运开.基于虚拟产业集群的高新区产业发展与创新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2(4):106-109.

[3]张荣.我国虚拟动漫产业集群的优势与动作[J].经济管理,2011(3):16-19.

第13篇

关键词: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识码:A

1 县域经济的内涵和特征

1.1 县域经济的概念和内涵

所谓县域经济,就是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划分地理空间,在县级政权主管和市场导向下,实现地方资源优化配置,形成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也就是说,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城乡兼容。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其活动涉及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一、二、三产业各部门,突出发展重点产业,发挥产业比较优势。

1.2 我国县域经济的特点

县域经济在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多年来,我国县域经济形成了农村性、地域性、层次性和差异性等基本特点。一是农村性。县域经济是一种民本经济,直接与占中国人口最多的农民相联系。要实现社会和谐,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

必须通过县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来实现;二是地域性。县域经济的地域性,是指县域经济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范围,在地理上具有一定的位置和相互间可分割的行政界限。县域经济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各个环节的经济活动,主要是在这一特定区域内进行的;三是层次性。是指一个县范围的全体经济的总和,它既有产业的总和,也有各种经济所有制的总和;四是差异性。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县域经济的差异性以及相关联的县域社会差异性,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点和难点。

2 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程度、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有了长足发展,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总体发平不高,落后的面貌没有根本改变,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且这种差距还在不断加大。

2.1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基础设施落后,自我发展能力弱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分布在偏僻的高寒山区、低深河谷地区,生态环境差,地质地貌复杂,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经济建设成本远远高于其他地区。加之投资不足,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比较缓慢,如农田水利设施较差,人畜饮水困难,缺水问题突出,住房条件较差。封闭的自然和社会环境限制了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开发与流动。

2.2 产业结构单一,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少数民族地区产业大多以农牧业为主,种植业仍没有跳出小农经济、小规模经营的圈子,经济效益不高。由于群众科技文化水平不高,种植养殖科技含量低,管理粗放,严重影响农牧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加之信息不灵、交通不便、销售渠道不畅、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往往造成增产却减收的尴尬局面。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来源不足,财政自给能力低,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收不抵支的状况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受资源匮乏、地域偏僻、信息闭塞、灾害频繁等因素制约,农牧民增收十分困难,收入不稳定。

2.3 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教育投资不足,国家拨付的教育经费主要用于保证教师工资,使得学校无力改善办学条件。老百姓的教育观念未跟上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边远山区医疗设施简陋,群众看病就医难的问题仍然存在,老百姓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仍有发生。

3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对策措施

3.1 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区域化合理布局

发挥区域优势,大力发展民族特色产业。结合少数民族地区自身的资源状况和特点制定长远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实现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特色经济有较大发展,产业化经营水平有较大提高。首先要抛弃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甘当中心城市或其他经济体产业的配角,勇于在产业链的下游寻求自己的定位,培育自己的产业优势。其次要确定适合自己的专业化生产方向,引导产业集聚。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和环境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旅游业,依靠科技和农牧资源,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大力发展无公害和有机农牧产品。

3.2 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县域产业结构的调整要跳出过去一味求全的框框。一是要结合本地实际,只有这样才能发展有特色的县域经济;二是要根据本地的资源和市场的要求,重点培养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形成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互相依存、协调发展的产业群体;三是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四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要积极发展建筑业、服务业、运输业等产业,同时,建设和培养一批有辐射力的大宗农产品、工业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专业批发市场,鼓励和支持各类民间流通组织的发展,以小城镇为依托,把大工业与乡镇企业、广大农村联结起来,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优化资源配置,使城镇成为市场的集散地和经济辐射源。

3.3 努力推进县域城镇化进程

纵观我国多年来城乡发展情况,实现经济腾飞的主力是城市。从我国实践看,沿海发达县市的小城镇发展速度迅猛,形成密集城镇群,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增强了县域经济的竞争实力。因此,只有大力做强城镇经济,提增财气,提高品位,县域经济发展才有可能。城镇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其他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把建整扶贫与移民建镇结合起来、把道路建设与城镇建设结合起来、把工业园区建设与城镇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城镇化提升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推进以发展县域经济为目标的城镇建设,软件和硬件上做足文章,改善城镇建设环境,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条件。

3.4 创新制度,打造县域金融平台

(1)发展民营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发展民间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为“三农”服务。少数民族地区要根据实际大胆尝试,为当地经济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2)商业银行应支援农村建设服务。一是建议国有商业银行,在县域内保留县级分支机构,并在经济较发达的乡镇建立相应的办事机构;二是建议国有银行在严格管理的基础上,适当扩大县级银行的贷款权限。

(3)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立足“三农”,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农村信用社目前是是服务“三农”的主要机构,构成了农村金融体系的主要部分。除了机构职能上要明确的规定,而且要在农村金融政策做足文章。

(4)建立和完善县域信用担保体系,为银行信贷支持和开展多样化金融服务创造良好条件,实现达到改善社会信用环境的目的。建立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档案,建立健全企业和个人诚信体系,提高公众的信用意识。

参考文献:

[1]张枚房.县域金融助推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金融发展研究,2012,(10):85-86.

第14篇

关键词:沈阳;会展旅游;区域经济

abstract: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mice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famous subjects in chinese tourism researches in recent years. it has giant economic profits that leadto a global busines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ormulation of mic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regional economy. as to shenyang's mice, it discusses the impacts of mice on the local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effective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shenyang's mic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healthy, rapid development of shenyang mice industry.

key words:shenyang;mice;regional economy

积极发展会展旅游业既能为城市和区域带来经济利益,又能改善、提升城市形象,因而成为众多国际优秀旅游城市发展的拳头产品。在一些欧美发达国家以及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地区,会展旅游业的发展已被视为一种城市发展战略,成为经济结构中的重要产业部门。研究沈阳会展旅游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国外对于会展旅游学术研究已经成熟,而国外学者最关心的领域就是该产业对经济的影响和会展地点的选择[1],国内学者则更倾向于对会展旅游本身的研究。从实际意义的角度看,目前沈阳已经成为国内会展旅游四大“会展经济带”之一,沈阳的经济水平多年来也一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沈阳凭借着明显的区位优势、雄厚的经济实力、工业基础、独特的满清历史文化、初具规模的会展配套设施和较丰富的办展经验成为东北会展旅游的核心力量。

一、会展旅游的概念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国际上,将会展旅游定义为mice,包括:会议(meeting)、奖励旅游(incentive)、大会(convention)、展览(exhibition)。狭义的会展旅游则是指与各种会议(meetings and conventions)直接联系的旅游或旅行活动[2]。而广义的会展旅游则包括展览会、展销会、博览会、会议、广告促销募捐、筹资活动等商贸以及会展事件以及奖励旅游等7个部分。西方施密德教授(schmidt m.)提出:贸易展览会是能够提供经济发展趋势有关数据的惟一的市场媒介。会展旅游能够对旅游目的地做出重要的经济贡献,主要体现在对国家、区域及城市的就业等方面的经济影响。其可观的经济利益,被经济学家认为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加之会展旅游的目的地往往集中于城市地区,因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沈阳会展旅游发展现状及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沈阳近几年举办了许多的国家级和国际知名展会,尤其是从2004年开始,办展数目及交易额增加迅速,如图1所示。

由图1可见,沈阳会展旅游办展个数和交易额正在逐年增加。2004年沈阳办展约90个,其中全国性大型展会和国际性会展达到15%,相关产业增加收益9亿元[3]。2006年,沈阳市办展140余个,交易额突破900亿元[4]。根据专家预测,2008年沈阳会展总数将达到150个,交易额将突破1280亿。可以说,沈阳目前的会展旅游正准备迈入现代国际会展旅游大军的行列,会展经济已在沈阳的经济收入中甚至在全国会展经济收入中也占有一席之地。沈阳的会展旅游又是如何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呢?会展旅游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会展旅游有利于加速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

辽宁推出的“神奇辽宁,多彩关东”旅游整体形象的塑造、形成沈阳-大连-丹东-沈阳的金三角线路。在“金三角”旅游线上的9个城市中,沈阳作为辽宁省会,位于核心的战略中心地位。加之“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沈阳先行”又进一步增强了沈阳战略中心的地位。不但推动了整个“金三角”的工业的优化升级,也为整个经济区提业配套、产业带动、产业集中等强有力的支持,促进区域内资金、物资、信息、科技、人才等要素的流动,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会展旅游有利于重新树立和改进区域形象

沈阳举办的许多大型会展旅游活动吸引了大量外国游客,这正是沈阳自我宣传的绝妙机会,相当于一个超级城市广告,对改变沈阳城市给外界的传统印象很有利。从传统的重工业形象向环保、智能、时尚的旅游城市形象转型的沈阳从2000年末23. 91%的绿化覆盖率和3. 7平方米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到今天40.6%绿化覆盖率和12平方米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目前国内外广大游客普遍认为沈阳是名副其实的“花园城市”。一批国际性会展旅游活动的开展使沈阳名声雀起,知名度大幅提高,成为沈阳区域经济加速发展的最大无形资产。

(三)会展旅游有利于区域与企业间沟通产销、吸引投资

国际性会展活动有利于吸引不同地区、国家的客商相互交流与合作,增加了沈阳的进出口贸易,同时,通过宣传地方特色、招商引资项目,也增加资本跨国界流动的规模和速度。近几年,为适应世界产业格局的调整,沈阳正通过“规划统筹”的思路,凭借门类齐全的产业基础,成为生产力发展最活跃的地区,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的投资者。仅2004年以来,就有北京、广州、大连、杭州、苏州、西安、呼和浩特等城市相继在沈阳市举办各类展览会。德国杜塞尔多夫展览公司于2004年4月也在沈阳设立了代表处,筹划在东北地区的发展。可以说,开放激增了沈阳的会展旅游,会展旅游进一步加速了城市发展。

(四)会展旅游有利于刺激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

经济学家认为会展旅游是国民经济的“助推器”,其产业带动系数为1:9,即展览场馆收入为1,其他相关收入为9[5]。会展旅游能够刺激区域餐饮、住宿、交通、通讯、零售、物流等多个行业的发展,使区域产业结构得以调整,使城市产业结构得以优化,最终加速城市区域经济的发展。2006年仅黄金周七天,来自各地的食客便吃掉3.48亿,沈阳市各星级宾馆的入住率平均达到83%,市内出租车单车每日运营收入比上年同期提高了25%,公交车运营收入提高20%,零售业销售额增长20%。

(五)会展旅游有利于扩大内需和增加就业

旅游业是世界上最大的就业创造者,全世界每20秒就可创造出一个新的就业机会。举办大量会展又可以增加大量暂时的就业机会,而当会展旅游形成产业,形成有一定规模的经济之后,更能以新增的企业与组织而增加长期的就业机会。据测算,每增加1 000平方米的展览面积,就可创造近百个就业机会。2004年沈阳市办展约90个,增加就业机会8 000个;2005年沈阳市办展约100个,增加就业机会1.3万个。

(六)会展旅游有利于丰富居民文化生活

沈阳文化接轨国际主流文化的一系列国际会展的举办向世界展现出了一个不一样的沈阳。富有地方与民族特色的城市文化,具有积极的扩张力和强大的吸引力,能使市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不断得到提高,这正是一个城市进入国际化都市的“门槛”。“世园会”中囊括了100个特色展园、4大演绎活动和32项互动演出,人们随处可见的除了各国园艺展览,还有许多当地的民俗表演、特色食品和手工艺品等等,吸引不同文化、不同观念的人们,有利于人们与之进行交流,扩大人们的视野。同时,在与外来参观者接触过程中,人们也会学到一些先进的观念,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

三、沈阳会展旅游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策略

沈阳会展旅游在取得累累硕果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与问题。比如,对会展旅游的认识不足、研究不够;政府主导化较强而市场化较弱;服务设施相对滞后,专业水平较低;管理体系不够健全,缺乏专业人才等等。根据沈阳目前会展旅游发展的现状,本文相应的提出一些发展策略。

(一)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如果想让会展旅游能不断发展、不断被大众所熟知,就一定要加强宣传促销,树立会展旅游产品和市场形象。国际会展旅游开展比较成功的国家都十分重视市场的宣传促销,沈阳也应加强会展旅游调研和宣传促销工作,以与其它城市结为友好城市为突破口,重点培育会展旅游核心市场。沈阳市旅游局应致力于沈阳整体旅游形象的宣传与推广,去赢得一些有影响力的会展举办权,加强在国际上的宣传,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二)加大研究,建立完整的研究和管理体系

建议沈阳组织专家学者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紧跟国际会展旅游的发展趋势,与国家会展旅游整体发展相适应,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最终编制出沈阳市会展旅游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并可适时召开沈阳市会展旅游工作会议调整。并建议成立专门管理机构或领导小组,将沈阳市商业局国内展的管理职能、市贸促会国际展的管理职能和市政府大型活动的协调职能进行整合,形成统一规划、指挥、管理的会展旅游管理体制(见图2)。

(三)培养专门人才,实现人才对接

对于目前会展旅游业的人才缺口,沈阳市各大高校可以设立独立的会展旅游专业方向,出版专业教材书目,加强教育力度。人才培养方向可以是多方面的,比如从会展策划、统筹意识、装修、营销、接待服务等各个方面进行专门的培训。通过“世园会”的举办,向沈阳提出了礼仪人员、翻译人员、零售人员以及导游人员等的人才需求。建议沈阳市各大高校根据市场需求,设立会展旅游专业方向,近两年培养出一批适应市场标准化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四)正确处理好政府、市场、企业三者的关系

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宏观调控,加强管理、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而对于区域性会展中心城市,政府部门则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同时还要以市场为主导,遵循市场规律,利用看不见的手推动会展经济,才有可能对区域经济起到最大的推动刺激作用,实现长期效应。对于企业经营角度来讲就是在政府的统一管理下,按市场经营模式运作,实现企业多元化发展,走上会展旅游的国际轨道。

(五)创沈城会展旅游之品牌,走可持续发展之道路

2005年沈阳与长春、大连、哈尔滨、吉林等四个城市联合组建了东北中心城市会展联盟,并联合鞍山、抚顺等辽宁中部城市共同参与,形成了沈阳经济区共同打造展会品牌的局面。为2010年实现完善的沈阳会展品牌项目体系,沈阳必须加大力度创造自己的品牌项目。同时还应该充分体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根据市场需求,控制新的展览中心的产生和扩大规模,区域内资源可以共享,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资源闲置,实现沈阳会展旅游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婷婷,郭毓洁.基于sspab模型的mice业进入性分析[j].旅游学刊,2007,22(1): 77-83.

[2] 戴光全,保继刚.西方会议会展与会议旅游[j].中国会展,2003,7(14): 57-59.

[3] 李淼焱.沈阳会展旅游市场开发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5,28(3): 42-44.

[4] 王时勤.沈阳会展经济交易额将突破900亿[n] .沈阳日报,2006-12-14(17).

第15篇

内容摘要:文章从分析我国国内旅游业现状入手,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从7个方面对国内旅游业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发展国内旅游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旅游业 发展趋势 对策

国内旅游业发展现状

从旅游者年龄结构看,以中青年散客为主,老年组团为辅。2000年以来,散客旅游者比例处上升趋势,占80% 以上。在国内,由于单位公费旅游为主,故中青年业务骨干结合业务的旅游居多,而老年人旅游仅仅是其中少数人为主的行为。

从旅游者的费用来源看,以公费旅游为主,自费旅游为辅。目前国内旅游人员的构成大体是:先富裕起来的农牧民外出旅游,离退休干部的疗养旅游,职工干部的奖励旅游,企事业单位人员、教师、学生等的度假旅游和各种公务旅游。

从地域分布及客源流向看,以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为主,内地及县镇为辅。由于我国经济往来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点,并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知名度较高,旅游基础设施较完善的旅游胜地,一些风景点,由于交通不便相对处于温冷点。

国内旅游业发展趋势分析

为了更加形象地说明国内旅游业发展趋势,笔者针对此进行了抽样调查,一共发放350份问卷,回收问卷342份。回收率为97.71%。经过检查筛选,删除数据不全的问卷42份,剩下300个有效样本。通过软件统计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以下分析。

(一)旅游者获得出游信息的途径分析

从图1可以看出对于受访旅游者来说,最赞成由单位出面组织出游,亲友同事的介绍以及旅行社/旅游公司的推荐,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捕获他们出游的眼球,而对于时下电视电台等媒体报道以及报刊、旅游书籍等传媒的宣传则不是特别敏感。

文章从两个方面分析以上结果,第一,受访者对于单位组织出游的高度信赖和支持。所以对于员工来说,单位组织的出游基本上会占据他们以往所有出游的大部分比率,这让受访者把票投向了单位组织。第二,诚信度方面决定了媒体广告宣传的不受欢迎。从心理特点上来说,人们对外出旅游都比较谨慎,他们愿意依赖眼见为实或者周围可信赖人的亲身经历来做出决定。

(二)旅游者选择出游方式的分析

图2显示受访旅游者出游时的方式及其占比情况,与家人一起(26%),单位集体出游(23%),与朋友结伴而行(22%),这三种方式对于他们是不错的选择,而参加旅行社(19%)方式也是除上述三种之外的一种可以接受的方式,但对于独自出行这种现今流行的出游方式,旅游者的反应则非常冷淡。究其原因,大多数的旅游者更愿意集体活动,因为旅伴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饱览秀美风景的同时,身边有亲人、朋友相伴,其满意度高。因此,受访者对独行的选择会慎之又慎。

(三)旅游者选择出游交通工具的分析

由图3可知,火车以其方便快捷、价格适中、安全舒适的优势成为旅游者出游时的首选交通工具;而汽车、轮船也以其各自的特点,如四通八达、可以游览观光等占据了一定的比例;最为快捷的飞机由于其高额的费用而不容易被受访者选择。

(四)旅游者选择出游时间段的分析

从图4中的折线可看出,受访者选择出游时间段的高峰期在暑假,低谷期在黄金周。排在暑假之后、黄金周之前的依次是黄金周前后、寒假和周末。究其原因,首先,大多数旅游者旅游是出于休闲度假的心态,不愿意抢“黄金”这个人多车多的特殊时刻;其次,从出游花费以及出游舒适度的考虑,旅游者更愿意避开高峰期,转而选择暑假和黄金周前后。寒假不受赞同,则是因为春节期间儿女归家合家团圆,选择出游的自然就少。而周末由于时间太短,不愿意做出游打算的占多数。

(五)旅游者出游时间长短的分析

图5中的“1-3天”、“4-6天”和“7-9天”这三块大小基本差不多,分别占21%、22%和21%,加起来占到了整个图的将近2/3,证明1-9天都是受访旅游者可以接受、也乐于接受的,这样的时间长短不管是在旅游者的身体可接受程度上,还是在出游花费上都是可以令受访者满意的。而多于9天的其他各部分加起来只占到整个图的1/3,尤其是“一月以上”只占9%,可见多于能够接受的9天这个临界点之后,时间越长的出游时间越不受欢迎,和前面道理一样,体力上、花费上的代价,旅游者都不是很情愿接受。

(六)旅游者出游担心问题的分析

图6中最多的数据显示,受访旅游者出游最担心的问题是安全,达到了惊人的4.91的赞同平均分,其后依次为是交通、吃住条件、导游服务,费用排在了最后一位。

“安全第一”,这是每个出游者必须要注意的问题;其次交通、吃住条件和导游服务这三项的赞同度也比较高,证明旅游者对这三个问题也很重视;而费用之所以排在了最后,是因为近年来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人们对花费方面相对而言没有象对前几项的担心来得那么迫切。

(七)旅行者对旅行社认识的分析

与图1-6相比,图7最大的特点在于各个因素的分布非常平均,基本上五个因素各占1/5,可见受访旅游这对旅行社的认识比较分散,一是由于对于旅行社可能接触不多,从文章分析可知,旅行社或旅游公司只是他们的第三选择,赞同度也不高;二是对旅行社的意见太多了,以至于对各方面都不满意,才造成这种各个因素比较平均的现象。

国内旅游业发展战略对策

开发适合多层次和兴趣的旅游产品。首先,针对缓解精神压力,有效健康的要求,可开发以休闲、观光为主的游览,特别在节假日开展享受轻松型旅游活动。其次,还可根据不同年龄旅游者,开展一些有利于他们涉足社会或继续深造的旅游活动。最后,旅游者责任意识和独立意识较强,他们希望能在旅游活动中有充分的控制感,以此获得身心的放松。

采取合理的价格策略。目前旅游者群体集中,从众心理较强,价格定位应采取适当的经济性价格,组织活动坚持性价比高的原则。外出的食宿条件以方便、舒适、安全、清洁为选择标准,旅游过程中尽量减少收费性的服务环节。另外,外出之前,各项收费标准应明码标价,讲求信用,让旅游者心理上早有预算的准备,不应有变着花样收费的项目,也可采用在统一定价基础上给予团队旅游者一定折扣的策略。

选择优质的销售渠道及方法。针对各年龄旅游出游率的不同,从目标市场选择的角度而言,可以将年龄在18-45岁之间作为主攻对象;从旅游者组织的形式上来讲,可以在媒体各种旅游信息,做好各种宣传组织活动,及时反馈旅游者旅游亲历的信息;根据出游率的不同,可实行会员制,对于出游率高的旅游群体给予会员优惠。为了永久性占领市场起见,可采取顾客档案管理制度。

提高自身服务质量和水平。旅游企业低劣的服务质量是旅游者投诉的主要内容。旅游者对旅行社所提供的服务产生抵触情绪,主要是因为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有问题。如旅行社不负责任态度,导游拉着顾客到处买东西等。如此的服务根本无法满足他们旅游的需要,致使其产生抵抗的心理。因此,旅行社和导游要反省自己,尽最大的努力给游客带来知识和乐趣。

设立相应的安全机构和预警系统。安全始终是旅游者最担心的问题。为了更好的发展旅游业,政府机关不仅要加强法规建设,还应设立相应的旅游安全机构和安全预警系统,完善旅游保险,在各景点建立医疗卫生站和餐饮卫生管理机构,加强旅游安全教育,提高旅客安全意识。

参考文献:

1.罗明义.旅游经济学原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苏亚明,傅慧芳,钟国焱.现代营销学[M].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