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体育活动成果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 研究生 班级建设 参与体验式活动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5.085
Abstract As the basic organizational form of the graduate students, the class is the main organization carrier of the graduate students' self education, self management and self service, which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healthy growth of the graduate students. Howev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aduate students themselves determine the traditional class construction guidance mode has not adapted to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class construction work. This paper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graduat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las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put forward to participate in the experience activity boost on the whole process of class construction mode, namely in the establishment phase to be guided in the development stage to provide a platform, and make good use in the mature stage.
Key words graduates; class construction; participate in experiential activities
研究生班级的建设对研究生的健康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但在实际工作中,研究生作为一个文化水平高、民主参与意识突出、自我管理能力较强的群体,加之群体内部年龄层次差异大、生源结构复杂、学习生活习惯不同等特点,研究生班级往往缺乏活力和凝聚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只是作为行政事务的通知工具存在,无法真正发挥研究生班集体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本文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例,开展“研究生班级建设情况调查”,借以了解开展研究生班级建设存在的问题。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950份,回收有效问卷890份,其中758份来自硕士研究生,132份来自博士研究生。调查内容包括班级设置情况、班级制度建设、班级活动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和主观评价等。
1 研究生班级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制度建设不完善,过程不透明,执行不到位
班级制度不仅是班级建设水平的标志,而且是班集体得以向更高水平发展的有力保障。在调查中,39.66%的研究生认为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可以积极推动研究生班级的管理和建设,34.88%的研究生认为完善的制度需要强有力的执行力才能达到效果,仅有5.09%的研究生认为班级管理制度对班级建设没有任何影响。但是在实际工作开展中,仅有19.17%的被访者所在班级的班级制度健全并得到了严格的贯彻实施。而表示自己所在班级有班级制度的研究生中,仅有19.03%的人积极参与了班级制度的制定,其他人或从来没参与过,或仅参与过公示过程,或者参与了没有发言,导致班级制度并不代表成员意愿。研究生班级制度的执行力也大打折扣,致使班级制度没有任何效力和意义。
1.2 班级活动缺乏新意,参与度低,活动流于形式
班级活动是班级建设的直接载体。但是研究生在经历过本科阶段的各种学生活动后,一般的班级活动如讲座、参观、体育活动等已经不能再吸引大家的注意,调查中,36.40%的研究生认为形式老套、缺乏新意是目前班级活动开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有36.97%的研究生认为占用了自己的时间,影响自己的学习生活安排。与此同时,班级活动参与度低是研究生班级建设中存在的普遍而突出的问题。调查显示,35.51%的研究生班级的活动参与度在50%~70%。参与度低又直接影响到班级活动开展的质量、影响力以及成员积极性。
1.3 班级软文化建设乏力
班级文化包含班级制度、形象设计、班级管理等,最能体现班级个性和班级整体形象。从调查情况看,研究生班级软文化建设严重乏力,仅有23.03%被访者的班级拥有统一的班级标识。在班级统一形象缺失的情况下,班级凝聚力建设失去了文化基础,班级成员不容易从统一的形象符号中产生认同感、找到归属感。
1.4 班级联络方式网络化,利弊兼具
调查中,90.90%的被访者班级以QQ群作为班级共同的展示窗口;57.19%的被访者采用短信或电话形式与班级成员进行联系;66.07%的被访者采用飞信、QQ等网络工具与班级成员进行联系。这种网络化的联络方式既有优点也有着对班级建设不容忽视的弊端。
网络、电子通讯方式可以即时、快速、便宜地与班级成员进行跨时空、跨地域的联系,这解决了研究生群体因学业繁忙、经常出差等问题对成员间联络造成的麻烦。但是网络、电子通讯工具的共有弊端就是,容易疏远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信息误读、情感淡化。网络的人―机―人的传播模式,让班级成员之间的印象仅停留在了文字、语音等抽象符号上,很难加深成员之间的了解和情感。
2 影响研究生班级建设的因素
以上问题的产生存在着多方面的因素,尤其是研究生群体的特性和班级建设之间的矛盾、研究生学习生活群体和班级划分群体之间的矛盾。这两个矛盾的交叉影响,导致研究生班级凝聚力建设困难,班级活动组织乏力等根源性问题。
2.1 研究生群体与班级建设之间的矛盾
(1)研究生群体特性和班级建设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在研究生阶段,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基本稳定,价值取向呈多元化,注重自主自立意识、竞争意识、开拓创新意识的培养,并崇尚务实,讲求实际,对自己未来的设计较为重视。另一方面,研究生群体的年龄差异大,部分研究生有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群体内部个体差异大、心理发展不平衡。这容易导致研究生组织纪律松弛,集体参与意识淡化,不愿意接受统一的集体行动。
(2)研究生学习生活群体和班级划分群体之间的矛盾。目前,大部分高校采取以年级横向建立研究生班级――学生入学时间、毕业时间相同,便于行政事务上的管理;也有利于不同研究方向同学间的交流和学习。但是以科研学习为重的研究生往往在实验室、课题组的时间较多,这又导致班级功能弱化为通知发放等行政功能,部分同学游离在班级外部。
面对此类问题,部分高校学生工作研究人员提出了研究生班级纵向建制,即将同一导师和实验室(或科研组、课题组)的研究生划入同一班级。纵向建制虽然能够加强成员间的交流,但是这种建制必须充分发挥导师在其中的指导作用,而且不利于成员的对外沟通交流,同时会降低行政管理的工作效率。
2.2 研究生班级活动经费多来源于个人
调查显示,74.83%的被访者班级的经费来源于同学上缴的班费。这种收缴班费的形式存在着经费数额不稳定、收缴花销不透明等问题,也容易让班级成员因班费开支对班级产生抵触。针对班费问题的调查中,68.43%的研究生认为经费有限是目前班级活动开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而且比例高于其他选项;23.71%的研究生会因为“费用自理,加重经济负担”而不愿意参加某项班级活动。尽管班级建设情况和班费不是正相关关系,但数据说明班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班级的建设。
2.3 班级日常工作缺乏系统性指导
在本次调查中,31.12%的被访者所在班级在日常工作中无人给予指导;43.71%的指导来自于辅导员,24.61%来自于高年级同学,21.35%来自于导师;无人指导的班级占到了被访者的近1/3。从结果可以看出,给予班级最多指导的是年级辅导员老师。单一的指导通道一旦不畅通,将造成班级建设无方法和经验可依,容易偏离思想政治教育主线。
3 将体验式活动引入研究生班级建设全过程
3.1 班级建立阶段
一是通过活动,树立班级意识。在开学之初即班级建立之初,以研究生新生班级为单位的集体性活动,让研究生在活动中尽快熟悉自己的班级成员,有一定的班级集体感,帮助研究生班级迈出集体建设的第一步。二是通过项目,确立建设目标。由于研究生个体差异大,班级建设缺乏主动性,需要有一股外力的助推和约束。可由学校层面建立“研究生班级专项建设基金”,既为研究生班级建设提供了专项支持,也可以有计划地指导班级开展相关活动。这样,将主动权交给研究生班级,可以充分发挥班级的集体创造力、在活动中提高班级凝聚力。
3.2 班级发展阶段
一是通过训练,培养骨干团队。研究生班级干部骨干是研究生班级建设的中坚力量。在班级建立之初,对于新上任的班干部要开展系统化的培训。一要让班干部认识了解研究生班级的特点和工作难点;二要培养班干部的团队合作精神,具有一定的领导能力;三要培养班干部的创新能力,能够创新班级建设形式,提高班级建设水平。二是通过展示,打造示范班级。研究生班级建设没有固定的教材和统一的模式,班级取得的成绩不容易展示出来。这就需要学校为发展阶段的研究生班级提供一定的展示、交流平台,让研究生班级在展示中汇报成绩,在交流中相互促进。如开展班集体答辩会、班长论坛等展示、观摩类的活动,提升班集体成员的荣誉感,增强班级凝聚力。活动中的经验、案例还可以作为素材进行编纂整理,指导之后的新生班级开展班级建设工作。
3.3 班级成熟阶段
研究生班级在经过研一、研二两年的建设之后,基本进入一个成熟的运转阶段,班级活动频率相对减少。此时,学校应该善于利用成熟班级的建设成果,发挥班级在就业、毕业教育阶段的作用,让研究生感到来自班级的力量和温暖。比如: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就业经验交流会;通过班级信息平台就业信息,引导班级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良好的择业风气。
研究生班级作为“组织育人”的基础组织形式,其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群体中的学风建设、软环境建设。而研究生班级一般只有二至三年的周期,如何在短时间内快速有效地做好研究生班级建设工作,学校需要根据研究生群体的特点,在体验式活动中指导研究生班级开展建设工作。同时,学校的整体引导工作还需要学院的配合,在建立阶段加以引导,在发展阶段提供平台,在成熟阶段善于利用,才能为研究生班级的建设“护航筑能”,让研究生班级在引导和指导中切实发挥班级的主体性作用,真正实现研究生班级内部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参考文献
[1] 钱广,王守伟.高校研究生班级管理精细化探索与实践.研究生教育,总第191期.
[2] 王轶,陈怡露,何晓琼.工科类研究生班级建立形式分析与探讨.文教资料,2007(2中).
[3] 吕淼华,劳俊华,郑秀娥.规模化培养条件下的研究生班级建设探索.中国高教研究,2004(9).
[4] 徐.涟漪式硕士班级共同治理模式.文教资料,2009(2上).
[5] 于淑华,庄岩,于德华.发挥网络优势 加强研究生班级建设――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新探索,2005(9)总第137期.
关键词: 体育活动成长过程作用
所谓的体育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结合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和卫生措施,以达到增强体能、增进健康、丰富社会文化娱乐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二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使他们形成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活动能力,增进健康的教育活动。体育既是教育的有效手段,又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体育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由其自身在培养人、教育人方面所具有的价值和作用决定的。对人的培养与教育,最终目的是使其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在这方面体育活动具有无法替代的优势,它在人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体育活动与社会适应
人具有两重性,即人既是有着细胞器官等组织系统的生物人,又是有着丰富情感和独特个性的心理人,而从本质上看,人是一个社会的人,扮演着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因此,人是离不开社会的,要在社会中生存,就必须适应社会环境。体育活动就如同人进入社会环境前的“模拟场”,是检验人的能力的最好的标尺。体育运动技术和运动方式的高量换率,对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积极意义。由于现代科学的高速发展,今天的尖端科技很有可能一夜之间就被淘汰,知识更是如此,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是拓宽人的知识面,不断地培养人的应变能力,使人在社会环境中乐于和有能力接受新知识。体育活动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这一动态系统的最大表现是运动技术和方式不断追求最佳效用的有序进程。体育活动的参与者一般根据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来选择和使用运动技术和运动方式,同时,为了使自己所追求的目标能尽快实现,他们必然要不断地创造和改造现已使用的运动技术和运动方式,找到最佳的功能和效用。体育活动的内容全面、多样,更显层次性,人都有一个向上的心态,在达不到较高目标时,必须在实践中寻找不足,积累经验,采取针对性的活动措施,不断学习,不断超越自我,体现出自我价值。这极有助于人逐渐形成乐于接受未经历过的生活经验和新的思维方式与科学知识的心态。
二、体育活动能培养竞争与合作能力
竞争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根本性的巨大动力。竞争越多,竞争体制越完善,发展速度越惊人。体育活动能培养人的竞争意识,体育竞赛的瞬息万变和环境气氛的变幻莫测,是培养人适应社会竞争环境的一种模拟训练。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体育活动为人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激烈的竞争性是现代体育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体育运动之所以被人们狂热崇拜,其原因之一,是因为它以最直接、最不加掩饰的竞争方式,呼唤人的原始动能,激发人体的潜在能力。体育活动可以激发人对竞争的热忱,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创造潜能,驱除懒散,焕发热情,追逐成就,并在机会均等的条件下遵守游戏规则,对人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进而对培养人的竞争意识起着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在激烈的竞争中,为寻求胜利,集结成团队,是人类自然的做法。通过活动,人能够培养群体意识与协作精神,在群体性的体育活动中明确自己充当的角色、责任与作用,学会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体验合作效益与同伴的友谊,从而健全人格。体育运动过程是一个自然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在公平原则下实现竞争、合作、协调,不能在这种特定环境中生存就自然地被淘汰。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公平竞争,是体育竞赛活动中生存的基本准则。
三、体育活动有助于培养社会情感和耐挫力
体育的社会情感功能与人的社会心理稳定性有直接联系。所谓“心理稳定性”是指人的心理与社会相一致的心理状态,或者叫人的心理平衡。在正常情况下,人的心理与社会是一致地保持着平衡,但是生活和社会都是复杂的,引起人的心理状态变化的因素很多。如当人逢喜事时,久盼之望终于实现时,可能使人心喜若狂而失常态;家庭、亲人的不幸,可能使人悲痛欲绝;因受到打击而淡漠人生,等等,这些异常是人的心理失调乃至心理变态的表现,而参加体育运动能使种种心理失调得到调整。如通过一场篮球赛或足球赛可以发泄心中的郁闷情绪,使人的心情豁然开朗,从而更好地学习、工作与生活。
在体育竞赛中,具有的对抗性、竞赛结果的不确定性和显示结果的及时性等特点,能使观看比赛的人心理上产生悬念和期望。当期望实现时人会感到欣慰、欢快、激动。体育比赛瞬息万变,牵动人们的情绪,当出现“千钧一发,反败为胜”等震憾人心的情境时,人的期望会得到满足。例如,在第28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我国女排在0∶2落后的情况下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绝地反击战。人们在参加体育活动时,也会获得同样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往往能够移情于学习、工作、生活,使人精神振奋,奋发向上,充满信心,勇往直前,产生积极情感的变化。
体育在调节社会情感方面的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2004年感动中国”这一评选活动中,由全国人民投票选出的十项最感动国人的事迹,其中两项就是关于体育方面的:“女排精神”与“刘翔”,它们使千千万万的人为之振奋、自豪,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情绪受到鼓舞,从而产生了强大的社会效力,这充分显示了体育的社会情感功能的深度和广度。一场重大的国际比赛,往往100多个国家转播实况,观众可达20亿之多,堪称举世瞩目,其他任何活动都不可能在同一时间有如此之多的观众。因此,体育运动在调节社会情感方面,是一种有其特殊成效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学校体育活动 运动损伤 安全教育
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而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现象越来越频繁,由此产生的经济与法律纠纷随之增加,这种情况不但给学校体育教学工作造成了不良影响,而且给体育教师带来了沉重的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尤其是给学生与家长造成了很大的生理和心理伤害。因此,以“健身第一”思想为指导,加强对学校体育安全教育的研究和探讨,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越来越受广大教师、学生、家长和学校领导的重视。
本研究在泗洪各城镇中学展开。
一、学生体育活动过程中运动损伤状况的调查
表1 学生运动损伤的场合
调查显示,在学校体育活动过程中学生遭遇运动损伤的几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校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课。这里的校外体育活动指学生个体或小群体在没有教师组织指导的情况下独自参加的社会体育活动。由于有些社会体育活动是自发的、零散的,因此缺乏有效的组织指导,学生的安全没有保障。课外体育活动有大批同学或玩伴共同参与,可以互相照应和帮助,因而大大减少了受伤几率。体育课由于有教师的指导和保护,学生受伤的机会更少。
二、学校体育活动过程中学生遭遇运动损伤的项目
表2 导致学生受伤的项目
从运动项目方面来看,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学生易遭遇运动损伤的项目依次为体操、球类、田径。学生在体操项目上受伤的几率最大,特别是单杠、双杠等器械体操项目,由于学生要离开日常生活中所习惯的地面运动,在不熟悉的器械上完成运动动作,导致心理紧张,身体容易失去平衡,受伤的几率大大增加。在球类运动中由于学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一个目标物上,在运动过程中往往忘记自身所处的危险环境,只顾激烈拼抢,与对方身体激烈碰撞或摔倒的情况时有发生,因而球类运动导致学生受伤的情况也比较多。
三、体育场地安全性的调查
调查表明,16.2%的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符合安全要求,19.8%的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基本符合安全要求,64.8%的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存在不安全隐患。
调查还显示,城市中学体育场地器材安全系数高于农村中学,重点中学体育场地器材安全系数高于一般中学。调查反映出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安全性存在较大问题,这是学校体育活动中发生伤害事故的直接原因之一。在学校体育设施建设中一定要把安全系数放在首位。
四、学生安全知识教育的现状调查
1.中学体育与健康知识教学时数严重不足,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体育教师不愿上室内理论课,另一方面挤占体育课现象比较严重。
2.部分体育教师缺乏责任感,不重视向中学生传授体育保健知识,普遍存在“轻理论、重实践”的倾向,忽视体育教学中的安全教育。
五、体育教师与领导的责任意识
调查统计表明,61.8%的体育教师认为体育课学生发生运动损伤绝对不可避免,23.9%的体育教师认为体育课学生发生运动损伤不可避免,只有14.3%的体育教师认为体育课学生发生运动损伤是可以避免的。
84.6%的体育教师认为学生在体育课上发生运动损伤,自己没有责任;9.3%的体育教师认为学生在体育课发生运动损伤,自己有点责任;6.1%的体育教师认为学生在体育课发生运动损伤,自己完全有责任。
学生发生运动损伤后,39.1%的学校领导抱无所谓态度,43.2%的学校领导比较重视,17.7%的学校领导十分重视。上述调查反映,部分学校领导与体育教师对体育活动中安全教育意识比较淡薄,对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不够重视,未能把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教育放在应有的位置,还没有从根本上明确学校教育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是造成学校体育活动发生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之一。
六、学校体育活动中安全教育的措施
1.促使学校领导及体育教师树立体育法制观念。针对学校体育安全责任事故而引发的民事诉讼个案趋于增多的现状,必须加强学校体育法制观念教育,通过组织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体育法》,贯彻两个条例,建立学校各项体育管理制度,实现教师目标管理等途径,促使广大体育教师树立法制观念,增强责任感,形成全心全意关心学生成长的良好作风,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学会用法律手段保护学校与学生的合法权益。
2.重视培养教师及学生的体育安全意识。安全教育伴随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体育活动中同样存在安全问题。体育教师必须教育学生对从事的各项练习中容易发生伤害事故的项目在思想上有清楚的认识,明确预防伤害事故的重要性,不断强化安全意识,做好充分的身体准备。教师在组织体育活动中要把预防伤害事故所采取的措施贯穿到体育教学的每个环节中,把安全教育列为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3.遵循体育教学规律。体育教师在应遵循体育教学规律,首先,组织学生做好准备活动,对学生强调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并通过集中注意力练习、游戏,使学生在心理、生理等方面都得到活动,适应体育活动的要求。其次,针对项目特点与需要,贯彻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对学生进行练习指导。再次,教师在指导体育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场地、器械等情况,亲自检查,努力克服体育活动中的不安全因素。最后,重视学生练习中的保护与自我保护,特别是体操运动,由于动作比较复杂,要采取不同方式的保护与帮助,并培养一批体育骨干,指导学生相互保护,这是预防伤害事故的一项重要措施。
4.重视学校体育设施的安全问题。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快运动场地和体育器械的建设,创造良好体育环境,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调查表明,当前中学体育活动中运动损伤是学校体育安全的一个薄弱环节,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学生及家长对安全教育问题还未引起足够重视,还没有从学校整体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法律教育高度充分认识体育活动中实施安全教育的重要性,部分学校领导及体育教师缺乏对学生的责任感,对体育活动中预防伤害事故不重视,安全意识不强,相当数量的学生缺乏运动安全保健方面的知识,自我保护能力差,农村中学体育场地条件差,等等,这些是学校体育活动中发生安全责任事故、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重要因素。
学生安全是学校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学校体育工作者要树立“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的意识,从讲政治的高度,以对祖国、对人民、对学生、对家长高度负责的态度,确保学生人身安全,把学校体育活动中的安全工作做好、做实。
参考文献:
[1]季浏,胡增荦.学校体育管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刘善言.学校体育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6.
[3]瞿保奎,等.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2000[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42.
【关键词】高中英语;实施过程;注意问题
英语课堂教学是老师向学生进行教授语言知识和训练学生英语技能的主要形式,是中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途径。因此,英语老师应努力做到了解并掌握英语课堂教学的规律,钻研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应注意研究如何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是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在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面向全体与兼顾两头、课堂节奏与学生心理、课堂组织与师生协调、计划性与灵活性等几个方面把握得恰到好处,课堂教学活动定会效率倍增。
一、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
众所周知,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间的双边活动,它要求达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效统一。作为教师,在课前要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加工和重新组织,以便将教材内容转变成学生最易吸收的知识结构;课堂上,教师要进行系统的讲授,力求做到“精讲”,化抽象为形象,化复杂为简明,力求体现“导”字。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练习,针对问题,主动地讨论探究,力求做到“多练”,多练这个过程实质是学生参与、内化、运用的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允许学生们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而不刻意追求答案的唯一性和标准性。这样,“精讲多练”就可以促使师生双方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配合,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共振体”。
二、面向全体与兼顾两头
面向全体与注重个别差异符合一般的教学原则。教师要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教学的进程,认真落实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面向全班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集体教学上,使教学内容和进度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要在面向多数的集体教学中兼顾两头,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注意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我们要了解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情况,及时注入不同的信息,有计划地设计一些后进生能回答的问题,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以达到大面积丰收。对于学习成绩差、学习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不能放任不管,更不能歧视他们。教师对他们要热情关怀,循循善诱,加强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增强学习的信心,逐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
三、课堂快慢节奏
快与慢是针对教学进程的速度而言。英语课堂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主阵地,在有限的四十五分钟内,老师应尽力为学生创造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如若教师节奏太慢,学生思维松散,则会阻碍学生的认知发展。因此,教师应当适当加快英语教学的节奏。例如,讲解学生易懂和易掌握的内容时应该简明扼要;教学中操练形式的转换和各教学环节的交替应力求明快,紧凑;这样学生的凝聚力会很强,与教师心心相通,教师的语速也力求正常,但如果英语课堂教学的节奏过快,容易使学生的思维跟不上教学的进程,结果欲速则不达。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重点内容教师应重点讲,突出讲,针对难点内容教师分散讲,缓慢讲,在整个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突出重点,合理取舍,主次分明,详细得当,该快则快,该慢则慢,慢中有快,快慢结合。
例如,在'课前复习'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可采用“短、平、快”的教学节奏,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快速复习新知识;在'呈现新内容'这一环节中,教师则应放慢教学节奏,突出重点,分化难点,逐步渗透;在‘巩固、操练’教学环节中,教师应由慢渐快,多方位、多渠道地对学生进行听和说的训练,使学生在快节奏的操练中养成快看、快说、快写、快思考的习惯,熟能生巧地运用所学语文进行交际。快与慢的活动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掌握能力适时进行调整和操作。教师应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进程,使快慢节奏单独地出现,从而使教学步骤顺畅、自然,达到理想效果。
四、师生协调
教师作为促进者、辅助者为学生积极创设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学生则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在平等互动的轻松氛围和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认知力得以极大的促动,学习内驱力得以提高,由原先的“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在课堂交往中,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评价,做出“信任”或“不信任”的判断、“亲近”或“不亲近”的情感反应;甚至于把对教师的好恶迁移到教师所授课程上来。如果教师只对出类拔萃的学生感兴趣、表现出厚爱,而冷落了成绩差的学生,那么就会造成成绩偏好的学生自以为是、骄傲自满;成绩差的学生灰心丧气,感到自卑,慢慢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对学习失去信心。一旦学生与教师产生了对立情绪,教师的教学就显得无能为力了。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用满腔热情的爱,去换取学生的亲近和信任。善于研究感彩和表达方式,用积极的感情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思维,形成师生配合默契,气氛和谐,生动活泼的课堂局面。
五、计划性与灵活性
关键词:建成环境;体力活动;精明增长;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6)06-0001-06
建成环境与全民体力活动,一个独具特色且意义深远的话题,是检验我国是否切实做到统筹兼顾的试金石。统筹城市建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兼顾促进城市居民体力活动,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中所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之一。因为,体力活动不足和静坐少动的生活方式成为当今慢性疾病发生的第一独立危险因素[1]。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的日常行为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人类行为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行为的变化与其所处的特定地点有关,而体力活动作为一种特定的行为同样具有地域属性[2]。因此怎样使建成环境与全民体力活动协调发展,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早于我国,而我国开展建成环境与体力活动关系的研究相对较晚,理论研究、获取原始数据资料的方法和测量技术等还处在摸索阶段,仍缺乏完善的理论体系和实证研究基础[3]。在建成环境发展到一定阶段,且在相对稳定的社会中,只要发展思路明晰,我国建成环境促进全民体力活动的进程很可能胜于发达国家[4]。因此,本研究选取英国、美国和新加坡三国的实例来探讨国外建成环境干预全民体力活动的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具体实践,并深入分析在我国国情背景下的建成环境与体力活动的逻辑关系。以此为镜鉴,试图探寻我国建成环境与体力活动的协同发展路径。
[HTH]1国外建成环境影响体力活动的理论研究[HTSS]
英国国家旅游局调查表明,在1985至2015年间,儿童徒步旅行的比例从47%下降到32%,直接导致英国青少年体质下降和肥胖。而Sturm的研究显示,不同的建成环境是儿童是否愿意主动参与体力活动的决定性因素。可见建成环境的改变与儿童体力活动下降之间存在因果关系。Ewing 、Berker等人通过步行指数分析,出行距离通常受到建成环境的影响,不同街区的衔接性与步行指数呈正相关,预测人们步行前往目的地,最佳距离为440 m[5]。可见,中小学生的体力活动行为与从家到学校的距离相关性很高,交通的便捷性、安全性等其他相关因素也与儿童的体力活动行为密切相关。另外有研究显示,室外安全、广阔的建成环境空间是更多群体性体力活动开展的有力保障。Giles则从社会效益的角度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研究,认为作为不同类型的建成环境会给人们提供不同的体力活动,进而产生不同的社会效益,比如增加交通性体力活动会增加老年人的心血管健康。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美国的城市扩张急剧加快,美国提出了新城市化,主要是统筹城市交通规划,重点在发展步行、自行车等体力通方式方面。Carroll的调查显示,美国成人步行或骑车出行的比例仅有17%, 68.8%的受访者提到目的地太远是其主要的障碍因素, 并且指出加强交通安全有助于促进骑车出行[6]。美国学者Durand 等人对204篇关于建成环境和城市精明增长的综述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出与体力活动密切相关的8条建成环境变量,其中论述频次前4位的变量由高到底依次是创造适于步行的街区178次、提供多种交通选择150次、培育社区吸引力138次和土地混合利用127次。可见建成环境变量与促进多样化体力活动的关系紧密,并建议通过培育社区吸引力、土地混合利用、紧凑型发展和开放空间等策略促进全民体力活动[7]。美国学者认为高效土地混合利用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将多种土地的功能和物理空间整合在一个完整的规划之内,强调对土地进行有效的使用和密集式的开发,实现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Stock的研究表明,土地混合使用可以改善全民健康状况,尤其会影响人们步行和骑自行车的选择[8-9]。经济学家French则从经济学的角度审视该问题,认为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是人们选择交通方式优先考虑的因素,通过合理布局步行和自行车等交通性体力活动,可大幅降低人们出行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
新加坡的国土面积只有718.3平方公里,据2014的统计新加坡人口密度在7 615 人/平方公里,而且82%的人口居住在高层公寓内。新加坡近年来人口老龄化严重,约30%的新加坡市人口在65岁以上。在如此高人口密度和老龄化严重的严峻局势下,新加坡已经将是否适宜步行作为衡量城市规划设计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Kremers提出建成环境的特征可能会改变人口群体的行为方式,包括人格、卫生习惯、意识和参与个人健康行为[10]。合理规划和建立适于步行的街区已经成为建成环境改变新加坡居民体力活动状况的重要手段。新加坡利用不同土地的性质和特征,对不同土地类型进行勘察和改造,合理的建设能够承载不同类型体力活动的空间和设施,在土地混合利用方面做得非常好。面对老龄化日趋严重的现状,新加坡通过建成环境的合理规划和建设,将交通方式、街道布局、社区建设等有机融合于全民体力活动之中,通过改变建成环境的特征来影响全民体力活动的积极性。
对国外该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发现,国外的研究方法、理念和理论模型为建成环境影响全民体力活动的定量测量、评价体系以及健康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理论支持。国外众多学者从不同的领域和角度对建成环境与体力活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致力于探寻建成环境与全民体力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并提出了诸如城市精明增长理念等一些有利于促进全民体力活动的城市空间营造理论。本研究所列举的只是建成环境与体力活动关系研究的冰山一角,其他各国也不同程度地进行了研究。可见国外对建成环境与体力活动关系的深入理论探讨,为实证研究建立了雄厚的理论基础。
[HTH]2国外建成环境干预体力活动的实证研究[HTSS]
2.1建成环境对青少年体力活动的回归分析
英国学者Angie在2010年对英国23所学校的1 270名10~15岁青少年利用加速度计和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数据搜集。通过独立变量的逻辑回归分析,发现建成环境对男孩和女孩参与体力活动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男孩建成环境影响体力活动显著相关的是提供多种交通选择(0.98,95% CI 0.97-0.99)和保持空间多样性(1.49,95% CI 1.06-1.89),而对于女孩建成环境影响体力活动显著相关的是提供多种交通选择(1.65,95% CI 1.07-2.35)和创造适于步行的街区(1.45,95% CI 1.07-1.98)。建成环境对青少年通勤距离和交通模式选择有重要影响。建成环境在交通距离、街道连通性、安全性、环境美观程度等方面应达到最优化,以促成交通性体力活动的选择,因为交通性体力活动已经成为干预青少年体力活动的重要手段。可见交通出行方式和环境的多样性是影响青少年体力活动主要因素。涉及到宏观的土地混合利用和抽象的建筑设计等因素与青少年体力活动相关性较小。
2.2建成环境对中年人体力活动的回归分析
美国学者Nicole 2014年通过GIS地理信息系统对2 068名20 ~ 60岁的成年人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发现:除住房机会(0.01,95% CI 0.1-0.07)和建筑设计(0.39,95% CI 0.02-0.80),其他因素均不同程度地与体力活动显著相关。调查显示,土地混合利用(0.46 ,0.16-0.76)和步行交通选择仍然是显著性最高的变量。培育社区吸引力的显著性也很高,通过培育独具特色的体力活动可以达到促进全民体力活动的目标。因为,社区可以及时评估出居民最重要和亟待解决的健康问题。具有强烈吸引力的环境特征会改变全民的主观意识,成为改变全民体力活动行为的重要砝码。相对于青少年的调查,成年人对于建成环境与体力活动之间的关系考虑得更为全面,可见建成环境对于成年人的体力活动影响是全方位的,建成环境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2.3建成环境对老年人体力活动的回归分析
新加坡学者Nyunt 2015年对402名60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其中原籍中国的调查对象占比为83.1%)通过GPS追踪和地理信息系统获取其体力活动的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探究建成环境与老年人体力活动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加强现有社区的发展(0.95,0.44-1.46)、培育社区吸引力(0.16,0.11-0.21)、利用紧凑型建筑设计(1.07,0.58-1.57)的P
国外实证研究所采用的数据搜集方法主要是主观测量环境量表、调查问卷、地理信息系统、加速度计和GPS追踪等方法,依据地理信息系统(GIS)和体力活动的GPS追踪等定量的调查更加客观。英国的数据来源于专门的儿童健康与环境协会,可见英国的专业机构为儿童健康提供了大力支持。比较表1、2、3可见,建成环境对于各年龄段的体力活动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青少年对建成环境影响体力活动的感性认识占主导地位,诸如提供多种交通选择和创造适于步行的街区等需要主观意识判断的变量与青少年体力活动显著相关。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表现出趋于理性和客观的特征,像土地混合利用、保持空间多样性 、培育社区吸引力等变量占有更主要的地位。由此可以肯定的是,建成环境与全民体力活动之间关系密切,各年龄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地域之间各建成环境变量影响全民体力活动的显著程度也略有不同。
[HTH]3国外建成环境干预体力活动的实践 [HTSS]
英国具有传统而现代、保守而激进的城市文明,是世界上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其文明在一定程度上引导英国走上超前发达的道路,与此同时,英国也不可避免地面临城市化迫使人民体力活动下降的状况,尤其是年轻人参与体力活动的水平在下滑。面对此种情况,英国各大城市纷纷将促进全民体力活动纳入到城市再生计划,提升到城市转型的战略高度。2002年,英国政府颁布《游戏计划》,提出建设“积极和成功的体育国家发展战略”;2004年,英国的《英国体育框架》明确提出城市建设应与全民体力活动协调发展,特别是步行城市(walking city)的建设和完善为全民体力活动提供了所需的平台。时至今日,体力活动与学校、社区、家庭、建成环境等都密切相关。英国十分注重体育政策的颁布和各部门的协同问题。在英国从国家到城市,莫不如此。政府制定长期可持续的体力活动与城市建成环境的发展战略,注重城市空间结构资源的深度整合和永续开发,形成完整的体力活动与建成环境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美国在登陆美洲大陆之初,积累了大量的与自然斗争所必需的基本生存技能,此种技能决定了美国人自身好动、好斗、好强的个性,并将此文明保留至今。面对城市化发展,美国一直致力于干预全民体力活动的事业,其核心机制就是以总统为首的干预计划和制度的建立与实施。无论是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还是奥巴马等历任总统都十分关注全民体力活动,并积极投身于体力活动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2000年时任美国副总统的戈尔将促进人们体力活动为重要内容的“精明增长”策略(Smart Growth)作为其竞选纲领之一。旨在以精明增长机制为中心,改变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策略,通过城市合理规划与设计来促进全民体力活动[14]。以总统为主导的计划实施是由社会组织和团体,结合各职能机构、学校、家庭、社区形成一种欣赏和鼓励参与体育运动的氛围,而且学校的建筑,室内外场地、设施,社区环境及交通设计均应围绕有利于学生提高体力活动的原则[15]。正是此种自上而下的机制和自下而上的实施过程的存在,才使得美国的全民体质得以提高。另外,美国大量使用各类干预全民体力活动的模型,如生态模型、格林模式、多层次社区健康模式和干预规划图等。各类模型在政府支持下以改变建成环境和政策环境为主要手段干预全民的体力活动,同时囊括健康科学、行为科学、交通运输、城市规划、政策研究等领域的知识,多层次、全方位地干预全民体力活动。
新加坡是世界公认的健康国家,源于其饮食、医疗、运动、文化等各方面完备的健康体系。新加坡保健促进局的目标是要在2020年前,超过70%的新加坡人达到最低的体力活动标准,即每周要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运动或75分钟的激烈运动。2011年新加坡由高层管理者、体育领导者、城市规划师、教师等组成的智囊团开始探讨和实施《2030愿景》,其中名为“未来视界”的领域,着重探讨如何革新,创新未来运动的空间和环境。新加坡城市建设之初已经将建成环境如何适于体力活动的开展考虑在内。健身设施遍布于这座“花园城市”的每个角落,跑步的专用跑道在花草树木间蜿蜒穿行。新加坡的每个社区都至少有1个标准的塑胶体育场,还有配套的其他场馆设施。城中修建热带雨林园,在热带雨林徒步一圈要4个小时。可见,新加坡在建成环境适宜全民体力活动的问题上具有先见之明,通过政府部门、社会机构、民众等共同协作,在有限的国土面积上,结合地域特点整合建成环境,最优化国土资源,全力支持全民体力活动。
从以上三国建成环境促进全民体力活动的实践来看,其共同点是政府行为起到决定性作用。英国的现代文明、美国开垦美洲大陆的拓荒精神以及新加坡崇尚健康的意识,都为本国建成环境促进全民的体力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HTH]4建成环境与我国全民体力活动的协同发展路径[HTSS]
城市建成环境是高度综合和复杂的系统,其承载着公共健康和居民可持续发展重要责任。我国已经有超过50%的区域迈向城市化。城市化发展的浪潮代表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进步与崛起,但正如“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一样,在城市化进程中各种矛盾也会层出不穷,建成环境的发展能否促进全民体力活动正是其中之一。国内有关调查显示,有81%的家长认为青少年体力活动的减少,与居住环境的变化直接相关。本研究认为以本土化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协同发展为基础,以经典文化与域外理念协同发展为指导思想,以政府行为与人民意志协同发展为驱动机制,试图探寻我国建成环境促进全民体力活动的协同发展路径。
4.1本土化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协同发展
城市建成环境影响全民体力活动是近年来公共健康研究领域的前卫话题。我国地域广阔,各城市建成环境千差万别,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征,与很多国外城市的建成环境相比存在较大差异,针对具体建成环境特征的本土化研究空间巨大。该问题在我国各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中热度逐渐升温,由上海体育学院陈佩杰教授领衔的体力活动研究团队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但由于该领域具有高度的渗透性和明显的学科交叉性,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都具有一定的难度,纵观国内的现有相关研究尚以针对国外文献的综述研究为主[16]。我国本土化的理论研究不足会导致问题意识的缺乏,致使寻求思维突破的难度加大,更会给不同人群和区域的实证研究带来困惑。因此需要运动健康促进、城市规划以及公共健康领域等相关部门共同投身于研究之中,使建成环境与体力活动之间的研究体系不断丰富。逐渐增多依据地理信息系统(GIS)和体力活动的GPS追踪等定量的调查研究,提出不同地域的建成环境促进全民体力活动的佐证数据,使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能够协同发展,逐渐构建我国建成环境影响全民体力活动的定性和定量指标体系,为实践建成环境促进全民体力活动奠定基础。
4.2经典文化与域外理念协同发展
文化在解释人类行为变化性方面的作用长期得到了考虑,并越来越受到重视。“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指导思想,本研究大胆地演绎“中体西用”的思维范式,以中华经典文化为“中体”之核心,以域外理念为“西用”之手段,二者协同发展、互为依托,形成富有中国特色的建成环境促进全民体力活动的理念。中华经典文化能够赋予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依据不同城市自身的特点规划和孕育城市文化和地方特色,借助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要素增加居民的体力活动。提升全民体力活动文化内涵的同时,提升城市形象,保护传统文化。在满足全民的基本体力活动需求的同时,考虑到不同人群包括弱势人群受到意外伤害的风险,并加强治理环境污染的力度,提高环境质量,以增加人民主动参与体力活动的意愿。英国的“国家战略”,美国的精明增长,新加坡的“未来视界”等理念,可以完善我国城市规划布局的思想体系,更有利于土地的系统整合,达到节约土地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开拓丰富的健身空间的目的。“中体西用”相互融合,既不失中华传统思想,又借鉴国外的成熟经验。借助中华经典文化柔性地吸收域外理念使二者协同发展,会是激发全民体力活动行为的重要推动力。
4.3政府行为与人民意志的协同发展
建成环境直接影响全民体力活动的方式和强度,而全民体力活动的需求又间接引导城市建成环境的未来建设。我国许多城市的经济基础和居民积极从事体力活动的上层建筑都已经具备。但对于建成环境是否能够促进全民体力活动,政府行为与人民意志的协同发展就显得至关重要。我国传统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体育体制等政府行为的惯性,我国建成环境的规划与发展无疑是依赖于政府行为的[17]。在建成环境促进全民体力活动的过程中,政府行为所要面临的现实社会问题就会凸显出来。首先,人口众多加之贫富分化严重,此时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利益分化趋势显著提升。在实现不同的住宅类型、步行街区和多种交通方式的同时,就要将有限的土地进行最优化的规划。“高效的混合土地利用”可以整合土地资源,促进街区的通过性,提高土地混合使用率,增加交通性体力活动等。另外环境恶化、老龄化、失业、流动人口等等都会给城市促进全民体力活动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此林林总总问题必须由政府行为完成。政府行为与人民意志的协同发展能够做到问需于民,充分将人民体力活动的需求纳入到建成环境的规划之中,使建成环境的规划和建设兼顾人民体力活动的需求。二者协调发展能够促成全民积极从事体力活动的共识,体现变革城市发展建设的国家和人民的共同意志。
[HTH]5小结[HTSS]
近年来,我国提出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健康城市建设的要求,以及《国家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2007-2015 年) 》的正式启动,可见“建成环境、体力活动与健康的关系”渐渐受到国家的重视。国外的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具体实践都证明建成环境与全民体力活动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而且国外的城市化进程发达于中国,其众多研究成果和经验都站在城市未来发展规划的前沿,为审视我国建成环境与全民体力活动的关系提供了借鉴。本研究针对国外建成环境对全民体力活动的影响进行探讨,并提出体力活动与建成环境之间的协同发展路径,期望未来城市发展和建设能够兼顾全民体力活动,引导城市向适宜全民体力活动空间的有序扩张和合理布局的方向发展,为建成环境促进我国全民体力活动提供准确的决策支撑。
[HTH]参考文献:[HT5"SS]
[1]王正珍,周誉.运动、体力活动与慢性疾病预防[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47(11):69-75.
[2]陈庆果,林家仕.体力活动建筑环境测量方法评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2):71-78.
[3]黄卓,王秋人,周美芳,等.伦敦大众体育人口空间发展的路径特征及启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48(4):22-26.
[4]Ewing R.Can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determine physical activity levels[J].Exe Sport Sci Revs,2005,33(2):69-75.
[5]Sallis JF, Linton LS, Kraft MK,et al. The active living research program: six years of grant making[J]. Am J Prev Med,2009, 36: S10CS21.
[6]王超,陈佩杰.体力活动研究的现状及趋势[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8):43-49.
[7]Durand CP, Andalib M, Dunton GF, et al. A Systematic Review of Built Environment Factors Related to Physical Activity and Obesity Risk: Implications for Smart Growth Urban Planning[J]. Obesity Reviews,2011(12):173-182.
[8]Stock C,Bloomfield K,Ejstrud B,et al.A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hool district associated with active transportation to school in Danish adolescents[J].Eur J Public Health,2012,22:398-404.
[9]Owen N ,De De Bourdeaudhuij I,Sugi yama T,et al.Bicycle use for transport in an Australian and a Belgian city:associations with built - environment attributes[J].J Urban Health,2010,87:189-198.
[10]吕和武,吴贻刚.美国对青少年健康行为的干预及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15(3):62-65.
[11]Angie. Independent mobility, perceptions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and children’s participation in play,active travel and structured exercise and sport:the PEACH Projec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Nutri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 2010(7):17.
[12]Nicole L Bracy.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uilt environment and physical a ctivity moderated by perceptions of crime and safety?[KG-*2][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Nutri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2014, 11:24.
[13]Ma Shwe Zin Nyunt.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measures of neighborhood environment (NE):relationships with transportation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older pers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Nutri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2015(12):108.
[14]吴薇,何晓龙,陈佩杰.美国“积极生活研究”计划解读及启示[J].体育学刊,2015,21(6):44-48.
[15]李红娟.美国青少年体质研究趋势――体质测定到体力活动促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8):65-71.
“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句谚语阐释了品德的重要,古人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就是小时候养成的行为习惯就像与生俱来的一样,长大了都不会轻易改变,因此,作为幼儿园老师应重视幼儿期对孩子进行的品德教育,完善其人格魅力,使其成为已个品德高尚、对社会有用的人。只要把自爱之心扩大到爱别人,我们就可以把自爱变成美德!这种美德,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的心中都可以找到它的根底!
那么怎么在幼儿期对孩子实施品德教育呢?根据我多年的教育经验,总结如下:
一、教师要尊重孩子,树立现代儿童观一、教师要尊重孩子,树立现代儿童观,要有强烈的渗透意识。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们就该树立这样的观念: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以及各个环节都渗透着德育的因素。幼儿园中时时有德育、处处有德育。例如在美术活动中,老师有了德育的意识,就会不但注重对幼儿构图技能技巧的培养,更要注重培养幼儿与其他小朋友团结协作的品德和良好习惯,如果没有良好的绘画习惯,绘画的水平也就难以提高。作为跨世纪的幼儿教师,我们要体察孩子的感受,尊重和信任孩子,从而培养幼儿的自尊和自信,并且保护和利用孩子的同情心,培养他们的善良品质,还要保护幼儿的羞愧和内疚感,让孩子从小就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更何况是人,我们幼师应视每个孩子为完整的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密切同孩子交往,聆听孩子的心声,注重孩子人格的全面发展。
二、有时要注重自身形象,言传身教,促进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在日常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德育,要结合每个活动的特点进行渗透。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怎样才能将德育有机地渗透到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去呢?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应当结合每个活动的特点。幼儿园的日常生活是平常的,琐碎的。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德育因素,对幼儿进行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一日生活常规。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幼儿园孩子年龄小,可塑性强,我们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一日生活常规,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老师每天在门口迎接幼儿入园,见到孩子面带微笑问声早上好,这时孩子会微笑回敬您老师早上好,久而久之,是孩子养成讲礼貌的行为习惯。
四、把幼儿的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一日教育活动中,重视教育环境的渗透作用。
由于幼儿的思维的局限性,品德教育必须直观、形象、具体才容易为幼儿所理解和接受,比如:用“拔萝卜”的故事或图书教育幼儿团结友爱,通过体育游戏培养幼儿组织纪律和集体荣辱感,通过规则游戏体验各种规则的重要性,通过区角活动使幼儿学会助人和自主,懂得珍惜劳动成果,从而学会正确的接人待物方式,逐步让幼儿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习惯,加深与同伴的感情体验和认识上的共鸣,逐渐学会协调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在集体活动中,幼儿应学会相互谦让,互相帮助,友好相处。教师还应做个有心人,留心观察孩子在生活中的各种行为,针对不同问题,采取集体或个别的方式进行指导、纠正,适时提醒孩子按正确的规则去做,使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得以巩固。
五、如何促进儿童能得到自然的发展。
孩子们不仅没有多余的力量,甚至还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满足大自然对他们的要求;因此,必须让他们使用大自然赋予他们的一切力量,这些力量,他们是不至于随便滥用的。一切身体的需要,不理是在智慧方面或是体力方面,都必须对他们进行帮助,弥补他们的不足。
再给他们帮助的时候,应当之限制在他们真正需要的时候才帮助他们,决不能依从他们胡乱的想法和没有道理的欲望,因为,胡乱的想法不是自然的,所以即使不使它实现,也不会使孩子们感到难过。应当仔细研究他们的语言和动作以便在他们还不知道佯装的年龄时,辨别他们哪些欲望是直接由自然产生的,哪些是由心里想出来的。这些准则的精神是多给孩子们以真正的自由,好让他们养成驾驭他人的习惯;让他们自己多动手,少要别人替他们做事。这样,尽早让他们做事,把他们的欲望限制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他们就会尝到力不从心的事情的苦头了。
六、合理运用评价,强化良好行为,消退不良行为,使其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对于幼儿的良好行为给予肯定和奖励,可以帮助幼儿对具体的行为要求有更深入的理解,也有助于将行为要求上升为更规范的行为。教师要重视示范性教育影响。教师是幼儿的镜子,幼儿是教师的影子。幼儿对教师的高度崇拜心理,使他们对教师的各种行为表现都能认真地模仿和学习,可见教师对幼儿心理发展和品德形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在幼儿德育工作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示范性影响。俗语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孩子。教师只有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才能给幼儿以身示范的教育影响。
根据公司党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关于开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组织生活会的通知要求,9月**日上午,**支部召开主题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及主题党日活动。支部书记主持会议并代表班子作检视剖析,党委联系人到会指导,全体党员参加会议,入党积极分子、部门非党正副职中干列席会议。
**支部对开好这次组织生活会高度重视,把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作为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一次政治体检,作为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的一项重要内容。会前,认真研究制定会议方案,集中进行学习研讨,深入开展谈心谈话,认真撰写检视剖析材料,并报公司党委审核把关,为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
会上,支部书记通报了2018年度民主生活会班子查摆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并代表班子对本次主题教育进行检视剖析,重点查找了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等5个方面问题,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深挖问题根源,提出整改措施。随后,支部书记带头作个人检视剖析,带头开展自我批评,诚恳接受班子成员提出的批评意见。支部其他委员和全体党员逐一进行检视剖析,相互开展批评。大家在发言中,直奔主题,相互批评真点问题、点真问题,自我批评不遮不掩,见人见事见思想,达到了红脸出汗、排毒治病的效果。
党委联系人对组织生活会召开情况进行点评认为,**支部组织生活会准备充分,扎实有力,会风实、质量高、效果好。要求支部和全体党员职工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为开创**工作新局面强化保障。一要坚持不懈强化理论武装。切实原原本本地学、联系实际地学、领导带头学,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二要强化政治建设,践行知行合一。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讲政治贯彻落实到**工作的各个方面;三要锤炼过硬队伍,夯实组织保障。要加强年轻干部的选拔培养,严格监督管理干部,着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职工队伍;四要全面从严治党,发扬斗争精神。将集中性教育和经常性教育相结合、管好自己和带好队伍相结合、正面宣传和警示教育相结合,切实把管党治党要求落实到支部每一名党员、公司每一名员工;五要认真检视突出问题,积极开展整改落实。认真梳理吸收这次主题教育检视出的问题和收集到的意见建议,细化完善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落实整改责任,防止说归说、做归做,只出题、不答题。
我的指导老师是兰州市场城关区联家庄小学的张梅老师,她在听了我的课后,认真细致的给我评课,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又指导我备课,制作课件。尤其是张老师手把手、零距离的指导,使我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都得到了更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法、教育教学策略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通过本次培训学习,我有以下几方面的收获。
一、在这次培训学习中我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正确的认知,应该以教师这一职业为荣
在张梅老师的指导后,我用心的去领悟教育理论观点,汲取精华,能积极主动思考,真心探讨。这次的学习培训,对于我来说,是值得珍惜的充电机会,如何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是摆在我们每个教师面前的最现实问题,这次培训给我提供了再学习再提高的机会。
二、精心钻研、打造化学高效课堂,落实课堂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教师战斗的阵地,课堂教学教学的生命线。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从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方法、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认真上课,努力营造课堂氛围,努力使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在教师设计的环节引导下,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发展他们思维,出色完成教学任务,提升学生能力。高效课堂的实现,还必须认真辅导学生,设计好课堂的导入环节,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正如张梅老师总结时所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课堂导入设计的有艺术性,就能先声夺人,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燃起学生的智慧火花,开户思维的闸门,达到一举成功的高效。
行之有效的导入是我们追求与研究的最终目标,如何导入是我们追求与研究的最终目标,如何导入,可以寻找到最佳切入点,可以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入手,可以从复习旧知识导入,导入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式,才能让学生在生动的现实情景中开始教学学习,有兴趣的体验和理解教学。
在落实课堂的有效性上,教师要坚持做到先学后导,把先学后导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以经验出发,帮助学生找准新旧知识间的切入点,让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和冲突。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转化关系,这需要教师创设真实的情景来互动。教师设问题,学生生成问题,教师引发讨论,并以问题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使整个课堂的学习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提高了教学技能
2012年11月21日至24日,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十城市”第二届学校体育论坛暨教学研讨会在厦门英才学校和厦门十中隆重举行。本届“十城市”学校体育论坛暨教学研讨会是继2009年长春论坛后的第二次论坛及教学展示活动,由中国教育学会体育卫生分会“十城市”体研会与厦门市教育学会主办,集美区教育局和厦门英才学校、厦门十中承办。本届大会的主题是《学校体育的继承与创新》,共有来自体研会13个会员单位的代表团和部分城市的观摩团参加。
二、现场展示课贴近新课标精神
本届大会共展示了中学4节、小学7节现场课。其中本次大会特邀的台湾高雄佛公国小的田径课和北京市新英才学校的武术课受到与会老师的极大关注,这也是本届大会的亮点之一。纵观本届大会的体育课堂教学,基本体现了2011修订版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实效,充分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一定运动负荷的运动量是锻炼身体的基本保证,台湾高雄佛公国小张其洲老师上的“田径”课,利用呼拉圈进行各种跑的练习,整节课的练习密度达到60%左右,学生的练习强度也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厦门英才学校的郑琳卿老师上的“耐久跑”课,结合人体的血液循环图,整节课的运动负荷也达到了较高的程度。
2.关注技能,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
运动技能的掌握是学生对运动产生兴趣的根本动力。厦门十中姜超教师上的“行进间运球”篮球课,在各种练习中始终抓住运球的动作要领,反复强调,使学生在各种练习中潜移默化的掌握了技术。成都四川师大附中李丹老师上的“肩肘倒立”课,结构完整、层次分明,重难点突出,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率也比较高。沈阳大东区辽沈街第一小学孙礌老师上的“跪跳起”作为一堂示范课已入选人教版的课例。
3.培养意志,突显运动对意志品质的作用
情感意志一直以来就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另一重要任务,本次展示课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北京新英才学校的牛奔老师和哈乐滨旭东中学的陈明娟老师的“武术”课,强调的武德教育、田径耐久跑项目的毅力培养、篮球项目的团队配合意识、技巧项目的同伴互助等均较好的体现了这一理念。
4.巧用教具,体现教师的创新精神
简单的教具上出不简单的课是体现教师水平的一个检测点。台湾的田径课巧用呼拉圈,肩肘倒立课的小标志物,趣投课的海棉垫,藤球课的彩带等无不体现一物多用的创新精神。
5.拓展教材,展示地方校本特色
课堂教学内容的拓展是体现体育生命力的涌泉。昆明的藤球课选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合肥的空竹项目原来与“蹴鞠”、“荡秋千”同源,最早始于宫廷,是中国古代三大体育娱乐项目之一。这两个项目在原有的基础上经过教师的改造之后符合中小学生体育课堂教学的要求,体现了教师的继承与创新。
三、对今后体育课堂教学的几点认识
自2001年实验稿课标出台至今,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十一年,集美区各中小学、英才学校的全体体育老师与全国中小学教师一道在这十一年当中和课程改革共同成长,经历了欣喜——困惑——反思的过程,在这期间,各种理念、观点碰撞交织。借此大会的召开,我们能够进一步明确课程标准的理念,坚定课程改革的信心,也对体育课堂教学有了几点粗浅的认识。
1.体育课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体育教学中,由于教师太在意知识的传授和运动技能的掌握,因此选择的教学方法单调枯燥,重复进行,使学生虽然喜欢体育,但却不喜欢上体育课。主要的原因是教师没有很好地去研究学生的生心理特征,没有去研究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的不同,使学生不能体验到运动带来的乐趣。那么,要如何改变呢?作为教师就应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到教学方法的安排上都要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十分关注学生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促进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
2.体育课要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
目前在我国学校里,体育课的教学和评价采用统一要求、统一标准的方式仍然多见,这样使原来基础好的学生越来越好,基础差的则越来越差。新课程倡导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中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CPMBOK)是专门为社会各界提供的一个关于项目管理活动的知识模型,为项目管理者、学习者、研究者和服务人员提供的一个参考标准。将为我国1000多万各行各业的项目管理工作者、100多万项目管理技术的学习者提供一个新的技术工具。
《中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CPMBOK)是在《中国项目管理技术和应用体系大纲》(CPMO)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该体系充分吸收了《中国项目管理技术和应用体系大纲》(CPMO)的核心技术和整体思路,增加了学习内容和解释,减少了技术指标和操作内容,降低了学习难度和专业深度,加强了宏观结构的表示,简化了整体结构,深化了重点内容的知识性。
《中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CPMBOK)是我国在全世界项目管理领域的一项重大创新,与其他项目管理领域内的知识体系相比,拥有十五个第一:
1 第一次界定项目是以“时间和发展”为核心的活动;
2 第一次系统采用“立体项目管理”的理念;
3 第一次系统提出“三维项目管理”和“四维项目管理”模型;
4 第一次绘制出“项目空间”和“项目立体结构”;
5 第一次提出“项目空间设计”的创意;
6 第一次提出和界定“项目管理是管理的四大表现形式之一”的理念;
7 第一次提出和总结“项目具有性质准则”;
8 第一次明确和制定“项目管理技术标准”;
9 第一次提出和阐述“项目量值管理”;
10 第一次明确区分“项目管理高度层级”;
11 第一次提出“项词、项语”的概念;
12 第一次系统划分和界定“项目工具”;
13 第一次系统区分和界定“项目管理能力”;
14 第一次明确主张“项目所有权”的概念;
(江苏省常熟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215500)
近日,笔者有幸观摩了江苏省初中历史基本功大赛,并同与会的各位专家、教授们就大赛赛况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就大赛所反映出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在定位、设计、生成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之后,笔者又组织了一次省内沿江6县(市)的同题异构活动,6位教师围绕新授课《三国鼎立》各展所长,可圈可点处颇多,也有一些值得商榷之处。本文旨在依托《三国鼎立》的教学实例,从一名听课教师的角度,尝试着对上述3方面的问题进行剖析、解答,并求教于大家。
一、定位要准
教学设计的科学与否,教学活动的高效与否,首先要回答3个问题:一是给谁上课,二是上哪门课,三是上何种课。所对应的,就是要在授课对象、学科特点、课型选择上进行准确的定位,从而保证教师在教学设计和课堂生成中能“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一点,看似容易把握,其实并不尽然。
(一)对象:初中生
教师的讲课、说课,着眼点是要让学生听懂、学会。强调教学对象,就是要教师对学生认知、心理特征的把握和遵循真正落到实处。初中历史课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教师在教学的目标定位、组织形式、活动过程上缺乏一个适切程度和效度的考量,有的教师甚至把初中课上成了高中课。尤其在公开课、比赛课上,有些教师似乎忘了听课的真正对象应该是学生,而不是坐在学生后面的评课专家和听课教师(在没有学生在场的虚拟课堂上更是如此),以至于自己的学识、技能似乎在课堂上展现得淋漓尽致,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过程的广度、深度和效度却乏善可陈。有的教师解释说自己正是为了实现初高中课程的接轨。其实,教学若是与初中生认知、心理特征相脱节,盲目地热衷于“向上看”,无异于拔苗助长。所以,教师应该切实转变观念,从专注于自身教得“精彩”的知识本位中脱身出来,转而重视学生学得“精彩”,落实以生为本。
(二)学科:历史
初中生如果爱上历史课,往往因为历史课上“讲故事”,觉得有意思。但历史课到底讲什么、怎么讲、讲到什么程度,都要符合历史学科的理论规范和历史教学的技术要求。讲什么?自然是教材中涉及的基本历史知识。怎么讲?一方面,历史学科强调真实性,真实性依靠充分的证据,这就要求史论结合地讲;另一方面,强调用历史的语言,其实就是把历史事件的基本史实、来龙去脉等讲清楚。学生所期待的“有意思的故事”,就是要求教师把这两个方面的追求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讲到什么程度呢?初中阶段,重在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有了足够的兴趣,就为进入高中进行较深层次的历史学习提供了最好的准备。所以,教师能够深入浅出是最好,但面对一些复杂的历史线索,若做不到深入浅出,就应当适可而止,没有必要增加学生的认知负荷。毕竟,课程标准只要求初中生掌握基本的历史史实。
(三)课型:新授课
新课程的推进,各种教学方法应运而生,历史教学也越来越多地采用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参与式学习等等,其科学性、合理性毋庸赘言。但正所谓“教无定法”,有效教学必然要求教学方法
依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优化组合、合理配比。教学情况中最大的不同,当是课型的不同。因此,教学方法的设计首先就要适合不同的课型。历史新授课,区别于综合课、巩固课、复习课、活动课、拓展课等,优先的教学目标是有效地完成新知识的习得和理解。从历史学科的本质特征出发,讲授法凭借其相应的优势,自然要占据较大的比重。对讨论法要巧用,对探究法等则要慎用。因为既然是新授课,学生的活动、探究如果只是涉及
知识的小步推进,是有成功的可能;但若在没有背景知识的情况下,“热热闹闹”地去获取一些复杂知识,自然会因为缺乏“专业知识”的支持而归于失败。新课改初起时,鼓励教师大胆创新是题中应有之意,但新课改进入第2轮后,呼唤一些理性的回归也是必要的,许多专家、教师也在这么做了。总之,初中历史新授课的教学,应该立足于对应的最优化策略,防止人为地贬低和躲避讲授法。
二、设计要精
教学设计之必要早已人所共知,但现实中更多的只是有设计而无打磨。这里提出要“精”,其衡量的标准和依据有两点:一是要符合初中生的认知、心理特征;二是符合历史学科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教学环节的细心编排
1.导入。
初中阶段,课堂导入环节的意义,主要在于激发学习兴趣,形成教学的向心力,所以导入贵在激趣。应该说教师都能高度重视导入,导入环节也总能成为讲课的一大亮点。就《三国鼎立》而言,6位教师的导入环节都是比较热闹的,有唱三国折子戏的,有播放《三国演义》电视剧的片头曲的,有放《火烧赤壁》电影片段的……热闹是热闹,学生的兴趣也高,但如果说是都起到了为课堂教学本身激趣的作用则未必。因为,所谓“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身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需要造成“缺乏感”为主观体验。学习兴趣不是凭空产生的,关键是要让学生体验到自身的知识结构、能力组成、价值体系中有一块“空白”迫切填补,从而产生学习需要。一般而言,七年级的学生刚接触中国古代历史,对各个阶段的发展状况还没有初步印象,所以导入环节设置一些情境、图文并茂地展示一些当时的历史情节,是有激趣作用的。但是,“三国”这段历史则有特殊性,即学生通过影视、小说、漫画,早就对这段历史耳熟能详了,上述导入其实都没有有效地营造“空白”,带来“缺乏感”。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一位教师的导入设计,是让学生说出与三国历史有关的成语,学生个个踊跃参与,好好比拼了一番,教师随后给学生“泼了冷水”,告知举出的成语大多出自虚构的三国故事,而非真实的三国历史,这样的导入设计,就达到了使学生自明“空白”的效果,强化了学习需要,激发了对真实历史的学习兴趣。
2.过渡。
要使一堂课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混然一体,离不开过渡环节的巧妙设计。同时,为了防止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最初被激发后的递减趋势,也要尽量在教学的过渡环节适当强化。所以,教学过渡环节也要采取一定的激趣设计,以保证下一环节的教学任务能高效完成。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此时已经进入了教材内容的学习,过渡环节既要减少耗时,又要紧扣教学内容,以保持紧凑感和防止教学内容的泛化。《三国鼎立》一课中,较多教师是以传统的四图法(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图、官渡之战形势图、赤壁之战形势图、三国鼎立形势图)进行教学过渡的,往往启下有余、承上不足。有一位教师则另辟蹊径,自编了一首仿古诗:“汉末群雄争霸酣,百姓流离苦何堪!官渡一战摧袁绍,阿瞒壮心展江南。赤壁矶头东风转,天下江山自此三。胜负兵家寻常事,骄兵必败记心间!”将这首仿古诗配合地图使用,每个过渡环节呈现一段,并让学生图文对照,解释诗文含义。如此,好处多多:一则很好地弥补了原有的不足;二则调动学生参与过渡;三则使学生感觉内容情节正渐入佳境,“伟大事物”先后相继、接踵而来,学习兴趣也能得到保持和强化。总之,大有画龙点睛之妙。
3.小结。
古人论文,推崇“凤头、猪肚、豹尾”,强调结语必须有力、精彩。教学设计如同诗文创作一样,要有精妙的本课小结。对此,教师们都普遍重视,总结的方式方法也多种多样,也基本都能达到如落实目标、注意全面、扣住重点、前后呼应等要求,有的甚至能够调动学生共同总结。但是,笔者听课时常感到的缺憾有两个:一个是有知识巩固,无心灵震撼。帕默尔在《教学勇气》中强调,教师的教学勇气,学生的学习热情,其产生的根源是意识到师生正共同围绕着“伟大事物”展开学习。
历史是“大故事”,初中历史教学内容涉及的就是重大的、伟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时段。如果能在课堂小结环节把其“伟大”聚焦一下,就赋予了这段历史以灵魂;学生总结而得的,就不单是知识的巩固,更是对历史的尊重。另一个是有总结,无启示。学习历史绝不是“发思古之幽情”,初中生虽然不能把认识上升到“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高度,但他们完全可以从历史中得到一点体会,凝聚一点历史智慧。有一位教师在课堂小结环节,以“功过是非论曹操”来组织学生进行评价,即以曹操的重大经历概括了全文要点,又以论从史出、一分为二的方法锻炼了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还认识到英雄人物事业兴衰的人格因素,自觉要取长补短。这是难能可贵的。
(二)内容结构的合理整合
历史学科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教材内容多、牵涉广,完全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教学,面面俱到,必然导致结构散、时间紧,重点不突出,难点未突破。因此,教师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大多会基于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有所取舍,《三国鼎立》一课更是如此。但整合本身还有个是否合理、是否高效的问题。做得好,能保证知识的精练性与具体性两相结合;做得不好,难免丧失学科所要求的结构性和严谨性。
1.把握一条主线。
历史学科的叙事性,决定了历史教学要以线索性为其内在要求,因此,内容结构整合的关键点,就是要提炼出一条最有效、最准确、最经济的线索。有的教师恰恰忽视了这一点。有的教师虽然也有线索意识,但显得提炼能力欠佳,如以“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为线索,显得过于空泛,也难以体现人类历史不断发展的规律性。有的教师则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充满矛盾、历史上有争议的曹操这个人物上。以曹操为主线,以与他相关的两大战役的一成一败、一得一失来充分认识和了解曹操,为正确评价曹操做铺垫。这种线索设计,突出的正是历史学科教学中的“故事性的思维”。同时,这种线索设计所蕴含的讲述底色,也为各种教学活动的嵌入提供了良好的底层铺垫,为课堂教学中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的两相结合,提供了操作的平台。
2.形成一张网络。
历史知识的掌握和巩固都离不开知识的网络化、结构化。一般的知识网络,或是沿用传统的背景、过程、影响,并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细化背景和影响;或者采用较为流行的历史概念构建模式,按照概念的层级组织知识网络。有些教师也这么做,但效果并不好。原因在于:首先,《三国鼎立》这一课,主要介绍了国家从分裂到局部统一的过渡时期的历史,不是一个社会整体发展的历史时期,就难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追溯其背景、探讨其影响,所以,用传统的内容结构组织方式是低效的。其次,初中课程还是要强调学生的认识、心理特征,用历史概念构建模式,必然在教学中倾向于概念教学法,明显的、过多的、过深的理性思维是初中生的认知能力所无法承受的。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位教师把内容结构整合为“一个局面(三国鼎立)”、“两大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三国名称和都城)”、“四个人物(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五个时间(略)”。由于知识结构化的本质追求是增强知识的理解性、巩固性、可提取性、可迁移性等,从这一点出发,这位教师的内容整合明显是高效的。
3.拓展一些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是重点的突出还是难点的突破,都不是教师
照本宣科就能实现的。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还要在教材内容之外对教学内容适当进行增补。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处理必须以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为依托,无论是重点方面的情节补充还是难点方面的思维深化,无论是归纳还是分析,目的都在于将课程标准要求、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更加适合学生认知、技能水平的“最近发展区”的教学内容。比如,在对本课重点之一的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原因的教学过程中,有教师就在PPT上呈现出三国各自的疆域、三国各自的经济发展图片以及三足鼎的图片。这里,前两者有助于学生从疆域大小、经济实力角度判断得出三国实力较为均衡,只能暂时维持现状,后者则有利于学生理解为何这一形势被称为三足鼎立。这无疑能够增进学生对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理解。
(三)教学策略的准确选择
教学策略是指为实现教学目标,根据教学情境,对教学实施过程所做的一个整体性教学措施,包括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对教学活动方式的确定等等。要充分发挥教学策略的作用,实现教学策略的有效运用,必须以教学目标、学生以及教师3个方面的因素为基本依据。
1.追求实际效果,突破模式限定。
很多教师在说课时,往往讲自己的课属于哪一教学模式。如《三国鼎立》一课,有的用材料导读模式,有的用知识运用模式,有的用探究学习模式,等等。笔者以为,课堂上可以以某一模式为铺垫,可以有倾向性,但是由于每种教学模式都有它最适应的教学情境,本身也都是利弊共存的。在课堂教学中,某一模式一竿子捅到底,必然会犯“为模式而模式”的形式主义错误。对讲授法的人为躲避和贬低,很大程度上就是受这种形式主义所惑。一般而言,教学模式具有稳定性,并且影响着教学策略的选择。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基于教学目标的落实,基于对教学效果最优化的追求,有效的教学策略也会而且应该打破教学模式的束缚,根据具体教学情境进行调整。例如,一位教师采用材料导读模式,通过史料阅读,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中的重难点虽然讲清讲透了,但往往不能够做到以点带面,而将一些疑点和一般的知识点,即材料没有蕴含的知识点基本略去,甚至只字不提。如果能适当使用讲授法对它们进行补充处理,效果无疑会更好。
2.顺应认知要求,优化教学手段。
教学策略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教学手段的选择。当下的历史课堂,PPT课件因其在创设历史情境、提供学习材料、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等方面效果明显,几乎成为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特别是在教学内容的呈现上,有的教师甚至将其作为唯一手段。这种单一化手段难免存在问题。首先,历史学科本身强调因果性、线索性。其次,教学目标所强调的对所学知识的识记、提取、运用,也要以知识的结构化为前提。再次,较之古代史其他时期的学习,主要是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横向展开,三国历史的学习则主要是几个历史事件的纵向串联,时间线索性格外明显和重要。PPT课件画面多变,屏幕尺度较小,即便呈现出知识结构,也具有短暂性、部分性的缺点,也就难以做到对本课内容进行删繁就简、抓主剔次,把教学重点、难点和知识点串珠成线、结线成网,提供对学习内容的整体感知,使学生一目了然,在运用中游刃有余。因此,有的教师在使用PPT的同时,依然书写板书提纲,用这种传统而有效的方式帮助学生搭建知识结构,笔者以为,这至少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是值得提倡的。
3.体现主体间性,谋划教学活动。
教师的教学设计往往分成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3个板块。设计意图总是围绕落实“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教学理念。其实,教是教师在教,教师当然是教的主体;同样,学是学生在学,学生当然是学的主体。课堂教学,其实是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共同进行的,一种主体间性的活动。师与生两个异质的主体的存在,决定了在教学设计中,必须注重师生互动,使教师引领、学生承接两不偏废,并确保能够在具体教学情境中,主体间通过有效互动达到两者高度统一、相互促成。值得注意的是,教学设计是由教师主体完成的,难免会自觉不自觉地张扬自身主体、遮蔽学生主体,让学生活动为教师活动服务,成为附属品。所以教师在进行设计时,要有意识地体现学生的学的主体地位。或者说,教师恰恰要从学生那里学会和掌握教学方式,确认教学的目的与途径。例如,有位教师在讲到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天下大乱时,设计的教学活动是提问学生:“你若生活在这个时代,会有怎样的想法”。这里没有涉及基础知识点的教学,但恰恰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其引导入历史情境中。这就是从学生的角度、从学生作为主体的学习活动角度来精心设计教师活动,彰显的正是师生主体间性。
三、生成要活
众所周知,历史知识属于现成的知识,其承载的内容已经发生,学生不能亲自经历和直接观察,只能通过教师的讲述、教材的叙述、媒体的信息传播等多种途径获取知识。这一点决定了历史教学必然以接受性为底色。另一方面,历史教学的重要意义不仅在接受历史知识,还要求逐步形成对历史的认识,而对历史的认识和解释不能单靠记忆和复述他人的现成结论,需要自己独立地进行发现问题、收集与处理信息、进行分析理解等探索活动。可以说,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对历史教师专业技能的一大检验。遗憾的是,课堂中常见这样的现象: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热热闹闹,但汇报成果时乏善可陈,最终还要教师打着补充、总结的幌子进行一遍接受学习。我们要承认初中历史教学接受性学习的底色,以此为前提,通过运用各种方式、手段,灵活地促成学生的生成性发展,让“接受学习也可以是积极的和有意义的”。
(一)基于材料的生成
从历史学科特点来看,阅读史料是帮助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最佳载体。可以说,在所学历史知识既定的前提下,给学生怎样的材料,就能帮助学生获取怎样的历史知识。
1.在材料中生成史实。
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在使用史料进行教学,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史料阅读、概括来获得相关的史实。按照教学论专家江山野的观点,初中阶段的教学中,学生已经进入了“相对独立阶段”,且具有相当的自学能力了,但往往还需要教师在自学方法上给予指导,在自学过程中给予知识支持。比如,教学东汉末年的社会状况时,很多教师都呈现了史料,让学生了解当时的情况。有的教师给出的诗文史料多得令人咋舌,但结果却是:学生看不懂、想不到、说不出。要让初中生在材料阅读中生成史实,教师的选材自然要有针对性、要精准,但更要让学生基本能够看懂。合理的处理方法,如有的教师所做,或对难懂的字词给出解释,或对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进行标注,或给出文字的大意。有教师认为这会降低阅读难度,但笔者以为,初中阶段的史料教学,关键不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而是通过生成史实来让学生觉得“真”。
2.在史实中生成史论。
让初中生能够实现论从史出,从教师角度看,关键是给出的史实与要得到的史论在因果关系上应该是直接、明确的。
比如,一位教师在给出官渡之战曹、袁兵力对比以及赤壁之战曹、孙、刘的兵力对比后,提问“由曹操的一胜一败能得到什么启示”(其目标答案是“骄兵必败”),虽然最后也有学生答出,但实在是拜该学生课外阅读所赐,而非史实推导之功。成功的论从史出,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
又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赤壁之战”时,给出“借”和“计”二字,让学生从诸葛亮的角度补充出借自然、物资、地盘,使用苦肉计、离间计、火攻计,成功完成了战争过程(基本史实)的教学;然后又让学生转换角色,从曹操的角度,根据上述基本史实,顺理成章地总结出战争失败的原因(麻痹轻敌、水土不服、战术失误)。
3.在史论中生成态度。
三维教学目标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纳入其中,初中生阶段也正是学生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结合历史学习促成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态度(加涅的学习分类中,将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归为人的行为态度),以史为鉴,也是历史学科价值的重要体现。应该说,6位开课教师在总结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后都设计了这个环节,但是态度生成的强弱却大有差别。有的教师是从曹操赤壁之战麻痹大意得出骄兵必败,就结束了这个环节。由于态度的强弱程度上,情感起关键因素,能激起学生情感的往往是与自身相关的事物,单指出骄兵必败,还只是指向历史,没有投射入学生当下的生活,不可能真正发挥态度教育的作用。有教师则进了一步,讲到学生考试也有成败,应当如何面对,这就无疑为态度的生成给足了铺垫。
(二)基于细节的生成
学生发展的生成、三维目标的实现,往往需要教师在教学细节上进行打磨。教学原理和教学规律,看似浅显易懂,但要在课堂教学中落到实处,往往要靠细节。深入细节中去,就是深入到课堂教学种种具体的、现实的条件限制中去,追求有限条件下的最优化。
1.在原因分析中生成思维能力。
在听课中发现的一个共性问题,就是好几个教师在教学官渡之战曹操胜利的原因时,先给出政治、经济、人才、个人4个因素,再分别给出对应的4则材料,然后要求学生一一对应着完成原因分析。此举的出发点,多数是想由此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这种要求初中生进行成人化(或至少是高中生水准)逻辑思维的教学,按照杜威认为,是“自称为逻辑的做法”,往往会使“孩子本来的充满活力的微妙的逻辑思维变得迟钝”,进而“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倾向于死记硬背”。也就是说,原因分析涉及的逻辑思维,首要的就是能把一事物分成若干组成部分(因素),然后才是能说出各部分的要点。上述做法,是没能认识到因素罗列是“思维训练所要最后达到的目标,而不是出发点”。目的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但教学的过程却恰恰扼杀了“将自然的思维能力转化为经受过检验的专业性的思维能力”的可能性,这正是杜威强调的“思维教育的真正问题”。也有教师先呈现史料,让学生把可能涉及原因的信息找出来,再鼓励学生考虑每项信息可以归纳到哪类原因(因素)中去,如此,则摆正了出发点和目标。
2.在图片精选中生成准确认知。
6位开课教师在课件制作上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有的堪称艺术创作,但作为课堂教学资源,有的课件还有待完善。既然课件和教材一样,都属于教学资源,那么课件制作也可以参照教材编撰的有关原则,来确保其质量。就图片的选用而言,就有了选择的典型性,以及与文字部分相匹配、与学生认识水平相适应这3点基本要求,几位开课教师存在的问题主要对应后两个要求。
比如,有的教师在幻灯片上给出的文字是“真实的曹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但旁边的插图是京剧中的白脸奸臣的曹操,显然违背了第二个要求。
又如,在呈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的形势图时,一位教师呈现的地图,只是用虚线勾勒出了各个势力范围,统治者姓名或地区名称的字体也太小,就初中学生的观察力来说,这显然违背了第三个要求。相比较而言,有的教师对不同的势力范围配以不同的色块,便显得更加清晰、直观。
3.在主体选择中生成学习动力。
在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常常是通过增加其教学参与度来实现的。但是,除此之外,不能忽略的是,选择权也是主体性的题中应有之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选择的机会和权力,就是给予学生自由,促使学生对自身主体地位能有最真切的体验。同时,选择的自由也意味着选择之后的责任,学生对学习任务的自主选择也使其在执行任务时更有责任感、更有积极性。比如,有位教师把《三国鼎立》的课后练习设计成了“作业超市”,在分成易、中、难3个层次选项的表格中,每项都填入多个作业。学生在每项中自由选择一个作业,拼成不同的三项式组合,完成一组作业。单是打钩选定、连线组合的过程,就让学生兴趣盎然。可以想见,当学生选择了自认为最拿手的作业后,接下来想的就是怎样好好完成,以体现自己的学科水平。
(三)基于活动的生成
从学生主体的角度看,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应该串联起整个教学过程,对一切课堂教学积极因素的发挥起到孵化作用。但要实现这一点,学生的活动就不能局限于单项的收受学科知识,不能局限在听讲、记录和练习上,而是必须要含有其主动的发挥和个性的融入。也只有这样的活动,才能为学生的各项发展、生成,带来无限广阔的可能性。
1.在动手制作中生成主动的领悟。
历史教学中的动手制作,不但动手,而且动脑,往往还融入了学生自己的个性。学生不但能由此进一步了解历史事物的特征,还能体现主体创作的乐趣。比如,在教学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后,大部分开课教师都要求学生独立制作一幅三国鼎立的示意图。有的教师在指导上更为明确,先展示自己制作的示意图,要求学生观察其特征(国名、时间、建立者、都城名称、方位),再让学生制作,并提出要有创意、便于记忆等具体的要求。学生在设计制作时兴趣高涨,成果展示时个性十足,介绍作品时既展示了对这一历史的理解和认识,也展示了自己的创造力。而相关知识的结构化、系统化,也就水到渠成了。
2.在集思广益中生成丰富的知识。
以学生具有一定的背景知识为前提,再加上教师引导得法,群体式的讨论能使更多的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互动中,并致力于展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彼此之间也能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比如,有位教师在教学赤壁之战的经过时,原计划是放一段3分钟的电影视频,但因故没有播放出来,无奈之余,教师想到请学生来讲述。结果学生兴致盎然,借助成语、歇后语,在3分钟之内把赤壁之战的经过表述得相当到位,让我们这些听课教师赞叹连连。事后看教师准备好的视频,也就刀枪满目、火球纷飞,并没有多大教学意义。大家都说:
“出了个意外,换来个精彩”。现在回过头来看,其实也是因为借班上课的缘故,教师对学情并不足够了解,不知道学生对这段历史有那么多的知识储备。
3.在师生对话中生成辩证的认识。
师生对话,其程序不是简单的“提问、回答、结束”,而是一种交流与共建。在形式上,应该是一种苏格拉底“助产术”式的探究。在目的上,应该是通过对话、论证、比较和改进,帮助学生获得比原先意见更为合理、深刻的观点。因此,学生在发扬主体性的同时,仍要接受教师的步骤引领、思维点拨、学识支持。比如,有位教师在与学生探讨“三国鼎立,作为分裂时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这一问题时,有学生回答“是倒退”,由此,师生间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对话:
师你的理由是什么?
生分裂不好。
师对,分裂不好,所以你认为是从分裂到统一好呢?还是从统一到分裂好?
生从分裂到统一好。
为了保障城镇低收入职工(包括离退休职工,下同)家庭的基本生活,经国务院批准,各地可以适当提高职工生活困难补助标准,对家庭人均生活费收入低于困难补助标准的职工给予补助。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关于困难补助的标准,各地可以在现行困难补助标准的基础上,参考本地区职工家计调查和职工家庭生活必需品消费支出中的人均最低生活费用水平,加以确定。鉴于当前财政困难,补助标准要从严掌握,不宜提高过多。原则上提高后的困难补助标准,特大城市大体上人均生活费收入每月不超过50元者(不包括国发〔1988〕23号文件规定的四种副食品价格补贴,下同),大中城市大体上不超过45元者,小城市和县镇大体上不超过40元者可予以补助。具体补助标准和补助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二、各地区提高困难补助标准的办法要在本地区四种副食品价格补贴实行以后,再公布实施。
三、提高困难补助标准所增加的经费,行政事业单位在职职工的由福利费开支;离退休人员的由原渠道开支。企业单位在职职工的由职工福利基金解决,福利基金不足由企业其它自有资金解决,自有资金确有困难的,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查批准,可由营业外列支;企业离退休人员的由原渠道开支。微利企业、政策性亏损企业自有资金负担确有困难的,同级财政部门可酌情予以补助。企业不能因此调整承包基数。
四、因提高职工困难补助标准影响财政收支的,按现行财政体制负担。
一、开展幼儿体育活动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受各种因素影响,很多幼儿身体素质不容乐观。前不久,看了一段介绍日本幼儿体能锻炼的视频,日本教师和家长每天组织幼儿进行跳马、侧滚翻等运动的锻炼,幼儿动作麻利、到位。而这些动作在我国家长和老师看来是十分危险的,家长怕孩子摔伤,幼儿园怕出事故。目前,我国多数家庭都是多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重视对幼儿吃穿玩乐、智力开发和特长学习等方面的投入,但是对于体质锻炼往往不重视。幼儿是国家的未来,国民体质是国之根本,因此,幼儿园更要重视幼儿的身体锻炼,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结合实际,制订体育活动计划
2016年,我园在原有体育特色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研究课题,开始在全园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一是我们举行了隆重的课题开题仪式,以此统一全体教师的思想,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开展教科研活动,促进活动顺利实施。二是做好课题开展活动安排。经过认真商量、讨论,制订了幼儿园体育课题研究计划,结合季节特征和幼儿园工作,规划不同阶段活动内容,有序推进教研活动开展。
三、抓好落实,分段推进活动
课题活动关键在落实。根据制订的教科研计划,分阶段、有目标地开展课题活动。一是设计与添置大型户外体育器械。配备充足的体育器械,组织教师研究体育器械的玩法,为体育活动的开展做好物质准备。二是开展家长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对幼儿进行体育锻炼的看法和建议,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三是创编民间体育小游戏。鼓励教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结合我省地域文化特点,创编出形式多拥摹⒑猛娴拿窦涮逵小游戏,并按照幼儿年龄特点编成教材,每天组织幼儿进行体育游戏活动。四是开展创新体育教学活动和听评课活动。5名教师为一组,进行研课、磨课、授课,最终设计出优秀的体育教学活动教案。五是开展“一物多玩”活动。各班创编出体育器械“一物多玩”的玩法,丰富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促进幼儿的体质锻炼。六是通过对比幼儿身体的变化,定期进行达标评估。七是举办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如冬季运动会、音乐体操评比、民间体育游戏等,保证课题实施,促进幼儿体质发展和提高。
四、交流总结,认真梳理成果
我们定期组织教师进行课题交流研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整理归档材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翔实资料。同时,认真归纳了取得的成果:一是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意志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明显提高,幼儿体质增强,在园发病率明显降低。二是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明显增强。三是幼儿园保教质量得到提升。
一、体育知识产权备受国家的关注和重视
知识产权作为文化创作或技术创新的成果的所有权,它决定了所有者的文化或技术的使用权利,不但具有重大的文化价值,在市场经济社会更多地体现为以此为背景的经营中的使用权利。体育知识产权是国家或体育组织者、体育工作者一级体育赞助企业和个人应当拥有的对体育活动的名称、标志或企业智力活动的成果、荣誉和声誉依法享有的权利,体育知识产权在经济社会中其价值也更多地体现为经营权利。其保护范围可以是体育学方面创新成果,也可以是体育项目、体育技术创新、体育科技发明专利、体育商标产品,还包括活动名称、活动口号、运动会口号、吉祥物、会徽、徽标、会歌、会旗以及依据现有专利法、著作权法、商标法等规定,在体育活动期间使用的体育器材、器械、体育实验机构等各类内容。知识产权的范围具有由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界定以及所有者申请、国家认定的特点。
基于国家自身,以及单位、个体劳动者应当享有的体育知识所有权的权利,国家非常重视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制度建设,已经初步构建了一系列由《商标法》、《专利法》、《民法通则》、《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专利条例》、地方各级人大通过知识产权保护条例等构成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并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形势承认并履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项下的义务。相继加入了《保护工业产权巴黎条约》、《专利合作条约》、《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世界版权公约》等10多个国际公约、条约、协定或议定书,实现了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接轨;实现了在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组领导之下的,由国家商标局、专利局、版权局等国家行政管理与执法部门、知识产权行业协会、人民法院相协调的国家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国家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的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实行了专利人、商标人资格制度和资格考试制度;国家注重知识产权大众意识教育,尤其对于领导干部、经济工作者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力度,开展每年一次的“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通过举办“省部级领导干部保护知识产权专题研讨班”,全面提升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国家注重从国家层面以及经济领域的沟通协调、机制的构建,通过与世界各国举行知识产权圆桌会议、签订保护知识产权的谅解备忘录,建立了与外商投资企业定期沟通协调机制等途径,努力在国际间就知识产权问题方面达成广泛共识。
对于在国内举办的世界性或国内重大体育活动,国家知识产权局每次都对于涉及活动的标志的外观设计作出专门规定,明确凡是涉及体育标志的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将不能被授权,海关总署、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等部门也就管辖的知识产权领域做出相应的特别规定。除中央政府有关法律及规定外,有关地方政府或国家部门还以地方公告、部门公告的形式进一步完善体育活动期间的知识产权保护。
二、在体育知识产权中存在不同层面的被侵权现象
由于国际、国内一些不法企业或个人,在经济利益驱动之下,或法制意识淡薄,或恶意侵权,对体育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内的知识产权资产不断进行侵袭。目前从侵权主体看,大致有三类,一是包括企业,主要是涉及房地产业以及食品、饮料、电子等行业;二是新闻媒体和社会中介机构,主要涉及以体育活动名义或名称进行诸如会议、论坛、展览、演出的组织,并存在不同程度地进行征集广告、赞助行为,有的还聘请中介机构组织商业活动;三是机关、团体,在宣传中随意使用或变更使用标志、口号等。
体育知识侵权行为主要表现为对体育知识产权中的诸如名称、名誉等无形资产的侵占,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取得经营利益,其中生产侵权产品比较常见,很多如生产侵权的服装、鞋帽、生活用品、运动器材、食品等。有的表现为商业炒作,比如“某某品牌为体育活动指定品牌”、“某某产品为体育活动唯一赞助商”、“某某企业为体育活动合作伙伴”等。另外还包括以擅自以体育活动名义非法组织的研讨会、商贸洽谈会、交流会、非公益广告,擅自将体育活动标识、徽章用于纪念卡、旅游纪念品、公共设施、服装、手表、包装袋、企业名称中等。在世界范围内,还存在对于体育活动国际域名恶意注册、使用,并借此进行的商业活动。
三、积极实施体育知识产权的保护策略
体育知识产权是国家层面的重要技术资产,是个人层面的物权和财产权,无论是从政府角度还是从企业和个人利益出发,应当重视体育知识产权的保护。国家应加大立法力度,细化对潜在商业使用标准情形的列举及界定,明确侵权范围;加大对体育知识产权保护的社会宣传,增强人们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维权水平;强化对侵权行为的惩戒力度,规范侵权案件的立案和审理,营造良好的执法氛围。精心进行体育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构建、程序管理、技术保护,堵塞知识产权流失的漏洞。
应当从发挥体育知识产权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出发,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体育知识产权使用机制。应当按照充分挖掘体育知识产权的应用价值的原则,科学界定体育知识产权所有的主体,按照“自愿、公平、等价、有偿”的原则,实行“投资与收益”的协调,积极打造体育知识产权的市场交易平台,按照市场化的运作手段、经营法则、交易程序,促进知识产权的科学利用,充分发挥其市场价值,并形成良好的社会影响,不给图谋不轨的侵权者可乘之机。
关键词:大课间体育活动;德育因素;立德树人: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7.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5.05.011
1 研究的目的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学校以参与广州市中小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评比为契机,开发适合本校(即:广州市增城区派潭中学,简称:派中)实际情况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探索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方式,优化活动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提高活动的有效性,进一步推动和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和手段。结合本校“德能兼修,体艺见长”的办学特色,促进学生积极参与锻炼,增强体质健康,更有效地融合德育因素,充分发挥学校育人育体、立德树人功能,让学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可持续地健康发展。
2 研究的时间、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时间:2013年9月――2014年6月
2.2 研究对象:以广州市增城区市派潭中学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共31个教学班1560人(其中男生796人,女生764人)和学校教师108人(其中体育教师8人)为研究对象。
2.3 研究方法
2.3.1 文献资料法
2.3.2 调查法: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研究,发出学生调查问卷1560份,收回问卷1560份,有效问卷1535份,有效率98.4%;发出教师调查问卷108份,收回问卷108份,有效问卷108份,有效率100%。了解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认识和基本情况。
2.3.3 对比实验法:以调查的结果为依据,分析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认识,以及学校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前后学生的体质的变化进行比较,论证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方案的可行性。
2.3.4 分析法:以学校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实践,从不同角度分析研究出现的问题,从中找出解决的方法,探索如何更有效地开展农村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
3 活动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3.1 指导思想
为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以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为基本要求,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根本目的,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加强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实施进度,务求活动实效。
3.2 实施理念
3.2.1 全体性。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要面向全体师生,要做到人人参与活动,个个都有喜爱项目。达到全体健身、全员愉悦的目的。
3.2.2 科学性。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从学校的实际出发,采用大课间与放学后的文体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合理的安排大课间和文体活动的计划和内容。
3.2.3 创新性。根据学校场地的特点,为达到锻炼的效果,大课间体育活动开设了学生广播操、教师工间操、跳绳、阳光慢跑、舞蹈等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3.2.4 安全性。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要制定出必要的安全措施、应急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3.3 活动内容与时间安排
3.3.1 大课间体育活动在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进行,时间为30分钟。采用分组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和广播操相结合的形式,以音乐为背景串联活动全过程。以班级为单位轮流参加广播操(教师工间操)、跳绳、阳光慢跑、舞蹈,自创活动、爱我中华集体舞、国家手语操等项目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班主任要组织好学生有序进入场地参加各项活动。
3.3.2 阳光体育冬季长跑(由11月至下一年的4月)在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进行,时间为30分钟。
3.3.3 遇雨水等异常天气,由各班班主任统一安排学生在教室内健康教育。
3.4 活动组织形式(见表1)
3.5 组织管理
将年级教师分散到各组,体育教师巡回指导,各组学生设立正副组长2-3名,大的组有分成若干小组,设立小组长。组长协助指导老师组织练习,安排小组长任务。
3.5 项目选择
大课间体育活动项目相对固定,一个月后,允许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更换项目。
3.6评比奖励
每学期中,期末评比出若干“优秀小组”,“大课间之星”等优秀小组和个人,给予奖状和纪念品的奖励。
4 结果与分析
4.1 学生的调查与测试结果分析
自2013年9月实施新方案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以来,学校积极探索,规范管理,常抓不懈,随着大课间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学生对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认识、学校的纪律作风,以及学生体能素质、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和促进良好品行等方面,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见表2、3)
从表2、3的问卷调查和测试结果可以看到,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新方案后学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认识,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以及在体能素质、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和促进良好品行方面都有很好的作用,实践证明,将体育与艺术,健身与娱乐,传统与时尚,体育与德育融汇一体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改变原有课间操单一化、枯燥性和质效差的局面,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保证了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多学科的教学因素,多元化的育人功能,多层次的活动形式,将“快乐教育”、“养成教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品德教育”等现代教育理念有效整合,体现了“以人为本,注重个性,协调发展”的素质教育思想,对促进学校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建设“立德树人”的校园文化氛围,推进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学校先后被评为广州市中小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评比一等奖和最佳设计奖;是广州市德育示范学校,《校园体育的德育因素融合研究》系列科研成果获广州市德育创新成果评比一等奖。
4.2 教师的调查结果分析
2.2.1体育教师对开展大课间活动的认识和分析
“中学体育大课间活动,体育教师负责活动计划、方案设计、活动组织、过程辅导、活动评价,起到主导作用。因此,体育教师的工作态度直接影响大课间的开展的效果。”
调查发现,100%的中学体育教师认为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对促进学生健康、保障学生每天一小时有积极的意义;在操作性方面,87.5%的体育教师认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方案可行,容易操作;87.5%%体育教师认为学生能坚持认真参与学校安排的体育项目;87.5%的体育教师认为指导大课间体育活动没多大工作压力。可见,实施方案最大限度调动了本校体育教师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工作热情。
2.2.2非体育教师对开展大课间活动的认识和分析
“大课间体育活动一方面需要师生共同参与,一方面又需要班主任、其它科任老师的协助。所以,非体育教师应该是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调查中发现:96%的中学非体育教师赞成“锻炼有益学生健康成长”;有88%的教师愿意长期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然而,同样有26%的中学老师认为活动过程仓促,比如要穿着运动服装,活动后有的需要更换;22%的认为给学生前准备(下课后)和后准备(活动结束后上洗手间等)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影响接下来的课程学习。可见,非体育教师普遍能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同时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形式也还需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5 结论与建议
5.1落实到位
体育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学校落实“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个小时的一种新型的学校体育活动组织形式,它具内容丰富,组织形式灵活,练习强度适宜, 不强求正规的场地和器材的特点,非常适宜体育场地不充裕的这一类农村学校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能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及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很有必要大力提倡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到位。
5.2符合实际
自学校有序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激发了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增强了体质,提高了学习效率和体育成绩,促进良好的校风校纪的建设。实践证明,学校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全体性、科学性、创新性、安全性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施理念,以及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内容选择、时间安排完全适合农村学校,能有效地发挥大课间体育活动育人育体、立德树人的作用。
5.3形成特色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户外活动,必然要受场地、器材、学生人数等客观条件的制约,不能要求统一的模式,要不断地实践、探索、研究,找出适合于本校实际、适合于学生发展的方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和取向,运用学生感兴趣的各种手段,变化形式、丰富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地制宜,一切从本校实际出发,从实效出发,力求形成自己的特色。
5.4加强投入
大课间体育活动既然是一种学校课程,是一种校园文化,就应该不断地加强投入,这种投入是多方面的,关健是教师培训和经费方面的投入,大课间体育活动需要全体老师参与,缺乏老师的指导会流于形式,缺乏对老师的培训,有些项目难以开展;而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经费亦十分重要,不断更新、补充经费是开展大课间各项活动的基本保证,因此,重视投入经费和培训教师是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可持续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要加以足够重视。
5.5可持续发展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建立一个自上而下合理、科学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管理网络和管理机构,协调和评估,形成校长挂帅、体育教师牵头、班主任主抓、任课教师辅助、学生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层层落实,齐抓共管。才能使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更加完善,更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基金项目:广州市名教师工作室资金项目“校园体育的德育因素融合研究”(编号:201506092173)的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 范晓红.阳光体育活动为学生的生命奠基――大课间活动实践研究的思考与探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08,(05):26.
[2] 李桂玲.“健康第一”教育理念与学校体育改革[J].体育学刊,2004,(06):75-77.
[3] 邱伯聪.大课间体育活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探析[J].青少年体育,2013,(03):131-132,96.
[4] 张小巍.大课间的设计及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 (16):20.
[5] 罗伟强,杨汉奇,高惠玲.大课间――享受运动乐趣的大课堂[J].教育导刊,2005,(10):63.
[6] 邱伯聪.农村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施主体的影响因素分析[J].运动,2013,(15):77-78.
[7] 严赛君.试论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J].,浙江体育科学,2000,( 04):51-52.
[8] 陈武.影响大课间体育活动有效开展的原因及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9,(2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