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风险投资行业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新兴媒体的资本渴求
首先,在发展初期新兴媒体的传播样式还不为人知,Blog和SNS的发展都证明了这一点。人们对于新兴媒体还没有建立基本的认知和使用体验,更谈不到用户的粘性,作为新生事物其“创新一扩散”过程需要集聚一定的市场势能和用户人气。其次,新兴媒体的发展市场尚不明朗。其市场预期处于一时间难以评估的状态。而新兴媒体要发展就必然需要大量的传媒资源的卷入,对于资本的渴求异常的强烈。一般情况之下在发展的初期。新兴媒体一般都是资本投入期,处于“烧钱”的阶段。新兴媒体创业者往往是有技术、有想法、有创新、有激情,而无资本、无经验、无业绩。在这样巧妇无米的困境之下,新兴媒体遭遇融资的困境。
一般的融资渠道难于适用于新兴媒体的创业与发展。传统媒体的出资人和创办者一般是各级政府、国有企业,而新兴媒体完全是市场化的产物,很难获得传统资金来源垂青。商业银行的首要投资原则是信贷的安全。新兴媒体由于其市场前景、媒介环境等一系列的不确定性,难以获得银行的信贷信任。同时银行的贷款一般需要按期支付利息和可靠的担保,对于尚且处于事业草创阶段的新兴媒体,资金的流动性本来就是个难题。对于高额的贷款利息更是难于及时偿还的。上市并且以创业板的形式进入股市大规模融资是新兴媒体梦寐以求的事,但是股票市场一样有着严格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只有像“华谊兄弟”这样成功的创业媒体才能获得股市的认可。较之其他的融资方式,风险投资不回避风险,并且力图驾驭风险,不需要严格的信贷担保,不要求在短期内偿还本息,甚至不需要传媒马上进入盈利的状态,风险投资能够满足新兴媒体创业的资金需求。
二、风险投资的注资意愿
风险投资具有敏锐的市场嗅觉。目前,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仍然有数十亿计的风投资本瞄准中国传媒业。在互联网高涨时期,网络媒体被其青睐;现在影视制作更加被风投垂青,三个月内就有一家电视制作公司得到风投机构资助。风险投资之所以对中国的新兴媒体偏爱有加,表现出强烈的注资意愿一般出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出于中国传媒业的迅猛发展和巨大潜力。自2001年起,中国传媒业利税总额已经超过烟草业,成为利税总额第四支柱产业。与此同时中国的新兴媒体更是呈现了井喷式的发展,仅以互联网为例,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截至2009年7月17日中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3.38亿人,其中宽带网民3.2亿人,网站数306.1万个,中国已经成为互联网大国。广大的市场意昧巨大的商业价值,没有人会在市场面前踟躇,没有人会对巨大商机犹豫不决,注资中国新兴传媒领域的市场回报巨大。二是中国的传媒市场逐渐向非公有资本有限开放。长期以来中国传媒产业存在严格的政策壁垒,限制了非公有资本的进人,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风险投资在传媒领域内的作为,也给风险投资注资我国传媒业带来了政策上的不确定性和风险。2005年起中国政府相继颁布了《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和《关于文化领域引进外资的若干意见》,这些政策的出台改变了传媒行业资本构成的单一局面,为外资和民间资本进入传媒行业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风投资本注资传媒业具有了基本的合法性。这样的背景之下,风险投资在中国的新兴媒体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IDG、软银、凯雷、鼎晖等风险投资纷纷注资孵化新媒体行业。受益于风险投资,搜狐、百度、腾讯、易趣、3721、当当网、土豆网、分众传媒、共合网、PPLive等一批新兴媒体已经成长为中国乃至世界知名媒体公司。
三、挑战与策略
在使用风险投资的过程中,媒体的经营某种程度上处于被监管的状态。自身独特理念难免受人左右,独立的媒体品格难以形成,同时更要防止资本对于媒体内容的侵蚀。一个新兴媒体的公信力最终要靠市场、靠受众的承认而不是风投。所以新兴媒体一定坚守自身的传媒品格的底线,在使用风投的同时秉持独立、客观、公正的内容传播品质,不为资本劫持,不为一时小利而饮鸩止渴。在风险投资引入、使用和退出期应该把握一些基本的原则策略。
1.风投引入期
适时原则。风险投资的引入应该以促进媒体事业的扩大为前提,而不是在传媒经营运转出现困难时引入风投。很明显在传媒经营捉襟见肘之际,能够对风险投资有多大的吸引力这本身就是个问题,即使成功引资也难免在谈判的环节因为无牌可打陷入被动的局面,为日后媒体与风投的合作埋下隐患。
坦诚原则。和风险投资打交道,要坦诚的与对方推心置腹,不仅把传媒未来的美好前途描绘给风险投资商,同时也要把传媒经营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风险坦诚的告诉给风险投资商。因为对于风险投资而言,有风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风险不可控。坦诚的交往能与风投建立起双方合作的信任感。
平等原则。在资本的引入期,新兴媒体往往由于对资本的巨大渴求,而饥不择食。媒体创业者需要始终明确与风投之间是一种对等的合作关系,媒体以其独特创新传播理念和明晰的盈利模式作为创业成本,保证未来可预期获得报偿。很明显只有在引资阶段就确定平等关系才能为日后的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适度原则。在引入风险投资时,引入多少是传媒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当你提出的要求一旦被满足之后,到底能不能消化好利用好引入资本,能不能将引入的资本通过市场运作的方式实现传媒价值的保值增值。所以把握一个适度的原则就非常必要,适合传媒发展的中短期需求,适合传媒的现实消化能力是传媒的引入风险投资的适度原则。
多家引资原则。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也尽可能不要从一家风投引资。单一风投的引入容易使传媒公司处
于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与多家风险投资展开合作,可以使媒体在风险控制方面有更多可以周旋的余地。如果一家风险投资撤出资金,也不至于使资金的流动性受到毁灭性威胁。
2.运作期
获得风投的管理扶助。风险投资并不是单纯提供资金的金主,与其他募资方式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对于新兴媒体的全程培育。风险投资通常有一整套科学的企业治理经验,可以为新兴媒体提供传媒战略决策制定、传媒市场的分析、相关技术市场应用前景评估、潜在风险分析、成本控制及其回收等一系列的管理支持,此外还可以帮助传媒企业进行招募和人力资源的管理。可以说一个成熟的风险投资是传媒企业的创业孵化器。通过与风投的合作,传媒企业可以避免走弯路、错路,尽早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应对压力,增加动力。引进风投之后只是传媒企业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一般风险投资在注资之后都会要求传媒企业达到更高的层次,这在无形中给传媒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比如,2004年3月鼎晖国际等6家机构为分众传媒注资1250万美元,要求分众传媒当年必须实现860万美元的利润,如果完不成,股权就要被稀释。2007年lO月兰馨亚洲投资基金等4家VC注资炎黄传媒3500万美元之后,给炎黄传媒的任务是2008年营业收入达到3.5亿元,利润率为50%。可见,在风险投资运作期,传媒企业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这种压力来源于风险投资对利润的渴望与追逐。传媒企业唯有积极运作,与风投展开合作才能够实现盈利的目标。要实现盈利目标,除了上文所说的借助于风投的管理扶助之外,传媒自身能力的提升也是无从回避的。传媒企业必须始终思考如何将现有的强大的资金优势转化为自身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如何实现既定的盈利模式,如何掌握新媒体发展过程中的核心资源。超级秘书网
确保信息对称,规避道德风险。道德风险(MoralHazard)即“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时作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在风险投资与新兴媒体合作的过程之中,双方在一定程度上处于信息不对称的状态,新兴媒体在创业的初期主要依靠一些创新性的关键传播技术和模式等无形资产,一般会被视为商业秘密加以保护,一般会被少数的媒体创业者所掌握;新兴媒体一般缺乏完善的公司治理机构和财务数据,没有完整的信誉记录。在这种情况之下,新兴媒体与风险投资之间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局面,双方的合作潜在着道德风险。风险投资家担心风投资本被以做假账、过度投资、滥用资本等方式侵吞。新兴媒体企业应该根据风险投资运作的特点,及时、对等的公布自己的业绩和对于资金的使用情况。新兴媒体在发展的初期处于“烧钱”的阶段,但是应该明明白白把怎么烧钱告诉风险投资商。
3.退出解除期
商业银行的投资业务风险管理是一个一系列的问题分析和解决机制。在进行分析管理的时候要有全局性的眼光和目标,要采用多种措施对可能影响投资业务的风险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识别和分析方法,并采取可靠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总结。
(一)及时的对项目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收集
一个银行项目的实施一定要有可靠的保障机制,在实施过程中投资人要全面的把握全局,及时的收集所需要的资料和有用的信息,以便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数据和资料分析,提高风险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在信息的收集整理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实事求是的态度,力求做到真实可靠,在这个基础之上要选择具有可实施性的方法去解决可能发生的问题。只有在风险的预测和准备阶段上做足了充分地准备,商业银行投资业务项目的管理才具有安全可靠性,才能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
(二)及时的对投资业务的风险进行度量
商业银行投资业务项目都是具有一定模式的,在项目的实施中我们要对其进行一定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对项目的投资业务的风险机制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在现实中,未来的发展状况是很难完全预测的,对市场经济变化莫测的今天,只能是定性的分析而不能做到定量的判断。
(三)及时的对投资的业务管理风险进行评价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部门是对项目的风险度量机制,在风险评价的过程中一定要采用正确的方法和专业的眼光,对项目的各阶段和风险的发生条件进行有目的的、专业性的管理和评价。
二、商业银行投资业务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健全完备的内部项目管理制度
商业银行投资业务的风险管理是一个长期困扰投资人的问题,其实,在认真全面的分析其基础上,我们不难发现对于商业银行投资业务的风险管理有很多可实施的方法。制度是一个项目高效有序和有规则的运行的必要条件,在商业银行的投资业务管理中,首先就应该有健全的制度作保障。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制度的保障是基础,是一个项目健康的发展的首要条件。对于现行的管理制度存在缺陷的一定要及时的对其进行完善,要建立专业的队伍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在实施中要适当地扩大风险划拨范围,做到对可能发生的事情都有准备。在实施中一定要遵循完善的标准,在完善制度的基础上使风险尽可能的降低到最小。
(二)实行现代化的银行管理投资业务风险管理手段和方法
商业银行的投资业务风险管理应当与现代化接轨,积极地响应和运用标准、专业的风险评估手段进行合理的评价。现代化指的不仅仅是技术方面,技术是一个基本方面,更重要的是与现行的法律、条件、外部因素做到合理的接轨。对于当今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计算机的普遍运用已经大大的方便了人民的日常生活,对于银行的管理投资业务这一方面我们就可以很好地借鉴这种模式。电子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大大的方便信息的整和、管理。银行的投资业务的相关开放数据与现实的各种风险评估数据资料进行有机的接轨,做到实时的监测。现代化的快速反应机制又为我们进一步的准确了解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最方便的捷径。
(三)适时的加强投资业务项目的组织管理
我国的商业银行内部都有一定的内部组织管理,都有明确的分工合作。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可以包括很多种,风险的管理就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商业银行的投资业务风险的规避要想取得更好地结果,有序的组织管理是必不可少的,首要前提是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组织。风险管理组织的成员都必须各有所长,能够为风险的规避提供有利的条件与措施,其中专业性较强的环节一定要重点把握。除此之外,在具有专门的管理部门后还要有完善的项目计划,做到全面,要为可能发生的事件做完备的计划。在银行企业内部,员工的整体素质一定要做到进一步的提高,做到可以有效地应对各种潜在、正在发生的各种风险,及时的解决所发生的问题,顾全大局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减少各种风险所造成的损失。
(四)在银行投资业务中进行有效的风险规避与转嫁
商业银行的投资业务管理的风险是一直存在的,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风险的完全避免似乎很难达到完美,这就要求我们要对风险进行巧妙的转嫁与降低。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正确的把握项目的发展趋势和走向,尽可能的了解风险的类型和损害程度,在听取相关专业人员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的发展进行有效的转嫁风险。在风险发生的时候一定要找到风险发生的原因和与之相关的因素,为之后风险的转嫁和降低提供最可靠的资料和数据。
(五)充分地完善市场管理的监督力度
市场监控的管理力度的加大会进一步的有利商业银行项目风险问题的规避。在经济急速发展的今天,金融业对市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完善和加强我国金融市场的正常、有序的运行是金融业进一步发展的有利条件。任何的不利因素都在逐步的向有利于金融市场的方面转化。商业银行要想更好地为客户服务,就应该首先站到对方的立场去考虑和思考问题,要充分地把一切对客户有利和不利的因素一一列举出来,并及时的对不利因素进行优化和完善。在现有的制度基础上,去发现制度和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市场是我们无法左右的,但是我们可以在制度和实际运行中多下功夫。商业银行的投资业务风险规避是不仅仅的为投资者服务的,它还要间接地服务于所有的人民大众,商业银行的投资业务风险管理系统要及时的发现现行市场经济中存在的漏洞,要及时的通知投资人和其他人员,正确的评估和判断市场经济和相关项目潜在的不利影响,以减少投资者的损失。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资金;风险投资;问题及对策
以发展的眼光来看,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在发展的初期阶段都必须要参与风险投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企业风险投资机制已经逐渐趋向完善,为促进企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而对于银行风险投资来说,虽然我国银行风险投资机制还不够完善,但是其对于促进银行和社会的发展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商业银行是我国重点发展的银行之一,其信贷资金数目较多,将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放入风险投资能够有助于产业升级,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进入风险投资的必要性
对于商业银行本身而言,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进入风险投资是促进商业银行稳定、快速发展的必要手段。上世纪末,由于受到过度自由化的运营理念的影响,各国商业银行的营业额下降十分严重,破产银行的数量空前增加。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方面首先对商业银行进行了改革。经过改革之后,美国商业银行不仅开拓了投资运营渠道,而且提高了银行的收益,促进了当时科技行业和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2]。美国商业银行的主要改革手段即是使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进入风险投资领域。虽然我国的基本国情与美国略有差别的,但是商业银行在我国同样处于重要的地位,且近年来我国通过不断政策和制度的改革,商业银行的收益仍然较少。为了促进商业银行自身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要而必须要介入到风险投资中。此外,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进入风险投资还能够促进资产结构的多元化发展,还有助于积累更多的资金投入到高科技发展中,实现高科技产业化发展。
二、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进入风险投资需要正视的问题
1.管理体制的问题
传统的银行管理体制为分页管理体制,这种体制对商业银行的发展和管理要求较为严格,会限制银行的自由发展和创新力度。风险投资需要银行以股权的方式进行参与,这一点对于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而言是一大难题。传统管理体制下,我国商业银行并不能够参与股权投资。因此,要想实现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进入风险投资,必须要恰当处理银行和投资方之间的关系。从当前发展的局势,社会经济未来的竞争将会更加白热化,商业银行中传统业务由于竞争优势不强,必然会出现盈利降低的情况[3]。为了提高盈利,未来的商业银行也必须发展风险投资业务。当然,究竟应该如何发展投资业务需要银行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2.成本问题
风险投资需要一定的成本,商业银行参与风险投资所需要的成本更是非常之高。一方面,我国当前的资本市场发展在诸多方面还存在着漏洞和缺陷,商业银行想要从事投资行业还欠缺一定的条件,包括金融工具的欠缺等;另一方面,银行风险投资机制在我国起步较晚,其发展还有诸多的不足,退出和进入机制均有待完善。此外,我国目前发展中的高科技企业均是中小企业,投资的成本较高[4];再一方面,从社会信用担保制度的角度来看,我国相关的担保制度亟待完善,否则商业银行及时进入到风险投资领域也将难以达到降低风险的效果。
3.风险控制的问题
根据我国央视银行的相关规定,商业银行在进入风险投资领域前必须要先报批。报批的主要目的是成本控股子公司。该控股公司必须是独立的,其一切业务均要独立于当前的金融业务。在控股子公司的注册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如银监会等会加强对其监管,并根据实际情况规定该公司的发展规模[5]。与以往的准入门槛相比,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进入风险投资领域的准入门槛似乎能够更好的降低商业银行的投资风险。但是这些是从体制方面对比出来的,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要切实降低银行的投资风险必须要重视其中的操作风险。因此,按照当前的操作来看,央视通过将或是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进入风险投资领域的方法,转移商业银行的低成本资金到投资企业中。其他的金融机构一旦效仿,就有可能引发其他违法乱纪的行为。而这种行为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和隐蔽性,监管部门很难发现,最终会影响社会发展的正常秩序。
三、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进入风险投资的对策及建议
1.加强完善风险补偿机制
商业银行在支持高科技行业发展的过程中经常面临收益和风险不对称的问题,要改善这种现状必须要提高商业银行对高科技企业的投资力度。而要吸引商业银行投资贷款企业必须要建立和完善风险补偿肌注:首先,高科技企业的贷款抵押品必须是未来的商业利益。如果高科技企业项目在未来能够获得成功,商业银行能够按照规定收取一定的收益。该收益制度而是不包括贷款本金和利息在内的收益,只有这样才能够有助于形成风险补偿机制[6];其次,在贷款的方式方面,商业银行必须将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纳入担保范围,并由此建立完善的无形资产价值评估体系。这样能够扩大担保的范围,提高风险补偿;再次,创新企业的担保方式。中小企业贷款机构在带包过程中,需要建立有效的风险补偿机制,对商业银行增加额外的担保;最后,要积极探讨商业银行的融资方式。在向风险投资公司进行融资时,商业银行应该积极探索合适的方式及渠道,增强风险投资公司对企业的投资总额。
2.政府加大政策等扶持力度
从安全的角度出发,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进入风险投资必须要向借款人提供一定的抵押担保,而担保人必须要求有代偿能力。但事实上,许多的高科技中小型企业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或者说许多企业在当时并不能被肯定有这样的能力。那么自然会字段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进入风险投资的发展[7]。因此,我国政府应该要向国际上其他国家如美国等学习,通过政府出资,单独设立针对中小企业的信用保证机构,以保证风险投资和借贷的安全性。当然,除此之外,政府还能够通过降低商业银行的投资税率、政策鼓励等措施加强对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进入风险投资领域发展的扶持力度,促进商业银行的风险投资。
3.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
风险投资具有高风险的特征,要保证商业银行的投资安全必须要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才必须要熟悉银行风险投资相关事宜,且善于理财和运营,在专业领域如计算风险概率和风险含量中具有较强的能力[8]。由于商业银行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商发展风险投资的专业人员必须能够及时预测出商业银行风险的类型、时间和程度等,并根据预估的情况制定出有效的风险防范方案,增强商业银行的商业利润,促进商业银行的发展。
4.创新交易金融工具
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进入风险投资领域,发展风险投资业务必然需要严格控制交易风险。一般来说,风险投资的业务交易额较大,但是结算较为分散,且没有制定有效的保证金管理制度,需要每日进行结算。与传统的信贷风险相比,现代化的风险投资交易所面临的风险必然更大。但是我国资本市场的相关机制并不完善,商业银行又缺乏必要的交易金融工具,给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进入风险投资领域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要进入风险投资领域必须要创新交易金融工具,尽量降低风险。
四、结语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进入风险投资是时展的潮流和趋势,其对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均有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对于商业银行本身而言,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进入风险投资是促进商业银行稳定、快速发展的必要手段;其次,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进入风险投资能够促进资产结构的多元化发展;最后,业银行信贷资金进入风险投资有助于积累更多的资金投入到高科技发展中,实现高科技产业化发展。然而,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进入风险投资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包括传统管理体制的限制,成本过高和银行风险机制问题以及风险控制等问题。要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保证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安全进入风险投资必须要做到:第一,加强完善风险补偿机制;第二,政府加大政策等扶持力度;第三,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第四,创新交易金融工具。
作者:夏新野 单位:中央财经大学区域经济学
参考文献:
[1]钟长洪.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的风险管理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0,09:117-118.
[2]康芸,刘曼红.对我国商业银行资金参与风险投资的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1:9-12.
[3]潘敏,缪海斌,陈晓明.金融救市下的中国商业银行信贷扩张行为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2:92-101.
[4]秦捷,钟田丽.商业银行竞争对小企业信贷可获性的影响[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0:1512-1516.
[5]徐振业,曾勇,邓光军.信贷资金约束下外资银行独立进入及网点投资[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4,03:575-588.
[6]程凤朝,李莉,庄鹏冲,兰全昌.十二五期间如何优化商业银行信贷结构[J].金融论坛,2012,01:16-22.
论文关键词: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风险投资作为一种高风险高回报的资本运作方式,不仅对于促进资本市场的活跃有着积极作用,同时,对于我国的本土新兴产业发展亦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对于风险投资的运作机制简单概括来说就是融资,投资,退出的循环往复。资本运作的目的是为了资本增值,风险投资的真正回报的实现是在退出过程中体现的。所以,退出机制是否完善,决定了风险投资能否成功取得收益。当今世界,无论是风险投资的发源地美国,还是较为发达的欧洲,或者我国港台地区,其退出机制从具体来看也不尽相同,这主要取决于法律法规,资本市场的完善程度等因素,而中国是在80年代中期才正式开始有了风险投资,目前来看各方面的体制仍不够完善金融论文,市场不够规范,制约了风险投资的快速发展。本文针对的就是我国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从现状入手,寻找退出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根源,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建议。
一、投资退出机制的意义和作用
?风险投资的本性是追求高回报的,这种回报不可能像传统投资一样主要从投资项目利润中得到,而是依赖于在这种“投入—回收—再投入”的不断循环中实现的自身价值增值。所以,风险投资赖以生存的根本在于资本的高度周期流动,流动性的存在构筑了资本退出的有效渠道,使资本在不断循环中实现增值,吸引社会资本加入风险投资行列。投资家只有明晰的看到资本运动的出口,才会积极的将资金投入风险企业。因此,一个顺畅的退出机制也是扩大风险投资来源的关键,这就从源头上保证了资本循环的良性运作。可以说,退出机制是风险资本循环流动的中心环节。风险投资与一般投资相比风险极高,其产生与发展的基本动力在于追求高额回报,而且由于风险投资企业本身所固有的高风险,使风险投资项目和非风险投资项目相比更容易胎死腹中。一旦风险投资项目失败,不仅获得资本增值的愿望成为泡影,能否收回本金也将成为很大的问题。风险投资家最不愿看到的就是资金沉淀于项目之中,无法自拔。因此,投资成功的企业需要退出,投资失败的企业更要有通畅的渠道及时退出,如利用公开上市或将股权转让给其他企业、规范的破产清算等,以尽可能将损失减少至最低水平。
二、投资退出机制的方式
1、股份上市
首次公开发行上市(Initial Public Offering,简称IPO)作为国际投资者首选的投资退出方式,在我国目前的法律框架下,外商同样可以通过股份上市的方式退出在华投资,而且已为一些投资者所采用。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实践,就股份上市的退出机制而言可以采用境外控股公司上市、申请境外上市和申请国内上市三种途径。
2、股权转让
股东对所持有的公司股权的转让权是公司法中的一项基本法律制度。在中国现行的外商投资法律制度下,境外投资者可以通过向所投资的外商投资企业的其他股东或第三方转让所持有的股权而退出原有的投资。根据进行股权交易的主体不同,通过股权转让的退出机制包括离岸股权交易和国内股权交易两种情况。
3、其他退出机制
除了上述的退出机制之外,还有一些退出机制经常为一些境外投资者,特别是一些创业投资者(即风险基金,Venture Capital)在决定投资的同时作为退出机制条款列入投资协议论文格式。这些退出机制主要有管理层收购(MBO)、股权回购和公司清算等。
三、我国投资退出机制的不足
?根据资料显示金融论文,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方式中,上市所占比例为15%,相比较美国近几年的发展趋势显得偏高,但是上市退出比例高并不是因为资本市场的活跃或者牛市所致,主要原因正是国内市场的不发达导致境外上市所占比例过高,其相当境内的1/2,这使得中国国内一些优秀的企业自愿长期游离在外,不利于本国风险投资的长期发展。兼并收购所占比重在所有退出方式中相对最高,截至2003年的累计数为37.4%,而03年新增退出中,收购的比例达到了40.4%,可见采取收购方式退出的项目比例正逐年增多。但是与美国相比较,相差了1倍,这其中的大部分是境内非上市或自然人收购,主要原因是法人股交易受限,并购通过现金方式而非股权置换,这就增大了交易难度。退出方式的单一也就使得回购和管理层收购的比例相比国际偏高。
三、建立和完善我国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
退出机制是风险投资体系的核心机制,是指风险投资机构在其所投资的风险企业相对成熟之后,将所投资的资金由股权形态转化为资金形态,这涉及退出方式和退出场所两方面问题。借鉴国外风险资本实现退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可设计风险投资的退出途径,分步建设我国风险资本的退出机制发展战略,建立一个多层次的、有效的、完善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1、设立适合创业企业特点的二板市场。在证券交易流通市场中,区别于主板市场,专为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服务而设立的面向公众股东的资本市场称为二板市场或创业板市场。二板市场是一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主板市场的根本差异在于不同的上市标准和上市对象,其主要功能在于专门为具有成长性的高新技术创业企业开辟融资渠道和为风险投资提供退出渠道。因此,二板市场不仅为高新企业开辟了一条资本融通的入口,而且为风险资本退出创业企业提供了顺畅的“出口”,以实现风险资本的增值和循环。 2、调整政策,建立和完善场外交易市场。前面提到,兼并收购和管理层回购也是风险资本退出的重要渠道,而大宗股权的转让依赖于一个完善的产权交易市场。但是,目前在我国从产权交易市场中退出风险资本且增值金融论文,或由其它企业并购创业企业是相当困难的。其原因在于:一是我国产权交易成本过高,目前在产权交易市场进行产权交易的成本远远高于股票市场的交易成本。过高的税和费,使风险资本在投资不理想或失败后退出较为困难,退出成本高,加大了投资的风险。二是尽管产权交易形式开始趋于多样化,但是非证券化的实物型产权交易仍占主导地位,产权市场允许进行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的城市和地区并不多。三是产权交易的监管滞后,阻碍着统一的产权交易市场的形成,使得跨行业跨地区的产权交易困难重重。因而,在一定范围内设立风险投资项目和风险投资企业的柜台交易并调整政策,降低相关税费,将有助于风险资本的顺利退出,进而推动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 总之,解决风险投资退出机制问题,必须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加以解决。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我国应尽快建立创业板市场和柜台交易市场体系,为不同发展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开辟退出渠道,为风险资本的退出搭建平台,使之实现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成思危,《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的风险投资事业》,《治理世界》1999年第1期
2.成思危约翰沃尔等,《风险投资在中国》,民族出版社2000年5月第一版
3.刘曼红,《风险投资:创新与金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月第一版
4.刘少波,《风险投资——风靡全球的新兴投资方式》,广东经济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5.盛立军,《风险投资:操作、机制与策略》,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年6月第一版6.张景安等,《风险投资与二板市场》,《技术创新与风险投资》,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5月第一版7.许小松,《风险投资市场理论与实践》,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4月第一版8.姜瑶英,《美国的创业金融体系》,国研网2000.11.22
发展高科技产业是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重要保证,也是推进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风险投资业在政府的推动之下,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但由于历史较短,我国风险投资还远不能满足高新技术企业高速发展所面临的旺盛的融资需求,风险投资未能充分发挥其推进高新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从本质上看,风险投资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适宜的外部环境,而政府要对风险投资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必要的扶植,从而在风险投资业的发展过程中充当重要的“推动器”角色。风险投资作为一种创新性的活动,更离不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财政和金融环境。因此,营造一个良好的风险投资的财政和金融支撑环境至关重要。
一、政府财政资金的适度扶持
为了有效解决风险投资发展中的“市场失灵”问题,很多发达国家都先后推出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助计划、中小企业技术转移计划、发展创业投资基金等,试图从系统抚育的角度解决风险投资所遇到的难题,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美国不仅先后培育出了IBM、英特尔、思科、微软这样的大公司,也极大地激发了美国公民的创业、创新精神。但是,由于风险投资涉及面广,资金需求个性化明显,政府根本不可能在完成宏观调控和社会管理职能之后,还有足够的财力在风险中起主导性作用。政府财政资金主要是从弥补市场失灵的角度出发,抓住制约风险投资的关键环节,着力解决风险投资环境建设中的关键问题,以使财政支持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用。首先,任何产业和企业的发展都需要一定的市场与环境条件,风险投资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业,对资本、法制、人才、市场机制等条件的要求更高,政府应在满足这些条件方面充当无可替代的角色;其次,风险投资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战略重要性无法在追逐商业利润的市场上通过成本-效益关系完全反映出来,这就需要政府从战略的高度和长远的目标出发,采取措施,鼓励并支持风险投资的发展,如通过设立政府种子基金,对处于研发阶段的创业项目提供资本金支持。日本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规定,凡企业利用风险资本实施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均可从政府得到约占其开发总支出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补贴;澳大利亚企业科技开发费的60%由政府通过免税方式提供。我国1999年设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是第一个政府种子基金。该资金设立以来,通过无偿资助等方式,对优化种子阶段企业资金供给起到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对企业研发活动的支持作用非常显著。政府基金只能起到引导和催化剂的作用,而不能成为风险投资的主力。目前,风险投资主体单一,风险资金来源短缺是我国风险投资事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为推进我国风险资本市场的发展,必须要有更多的风险资本加入进来。因此,应着力培育多元化的民间风险投资主体。从长远看,国家对风险投资的支持主要表现在政策的支持上,风险投资的真正发展还是在于拓宽风险投资的资金渠道。主要的资金渠道包括:允许保险公司将多年来积累的保险基金的一部分从事风险投资活动,包括将资金投入风险投资公司,由后者进行风险投资,或参与风险投资基金的组建,直接进行风险投资;吸收外资和鼓励外国机构在我国设立风险投资公司,开展风险投资活动;通过商业银行介入风险投资的担保机制,调动商业银行的积极性。
二、建立政府信用担保制度
毫无疑问,政府是最具有公信力的机构,政府信用担保对风险投资发展的具有放大效应。
在目前银行贷款仍占企业资金来源的主导地位,且银行仍以“安全第一”为经营原则的情况下,由政府为风险投资项目提供担保是促使银行资金进入风险投资领域的最为直接和有效途径之一。发达国家为了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支持风险投资业发展,普遍选择了政府担保的方式。例如,美国中小企业局(SBA)对高科技中小企业的银行贷款提供85%~90%的担保,为从事股权投资类的小企业投资公司提供发行长期债券的担保。日本设立的“研究开发企业培植中心”负责对风险企业的贷款担保,担保比例为80%。实践证明,通过财政担保,政府可以用少量的资金带动大量的民间资本投向高科技风险企业,其资金放大倍数在10~15倍之间。为发挥信用担保的资金放大效应,可开展的主要工作包括:由国家和地方财政出资成立专门的风险投资担保基金或担保公司;由政府、银行及民间资本合资设立担保公司;建立风险投资的保险保障体系,如可由政府组建高新技术风险投资保险机构,或鼓励现有的保险公司开展风险投资保险业务;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外资投入风险投资担保领域,研究制定鼓励民间资本投入担保业的政策,从体制和机制上解决吸引民间资本投入担保业的问题。
需要强调的是,风险投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不能过分依赖于政府担保。从国际经验看,政府担保在风险投资担保体系中并不起主导作用。即使是政府担保,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政府行政担保,而是政府扶持下的市场化担保,政府仅以其出资额承担有限责任。
三、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
实践证明,在需要大量投资的科技研究领域,政府引导是非常必要的。众所周知,科学研究可分为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与开发研究。基础研究投入大、研究周期长,效果显现慢,因而该种研究的资金支出需要由政府承担。应用科学研究与开发能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直接带来经济效益,因而可以也能够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到这一领域。但将应用与研究开发推向社会,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资金导向机制。世界上科技发展主要分为以美国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和以日本为代表的自由发展模式。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是在政府主导下均衡发展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自由发展模式即科技进步主要来源于企业生产过程中实际需要的技术创新,由企业自主投资研究开发,主要侧重于应用科学的研究。从实际效果来看,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比较成功。美国的成功经验也正是建立了政府资金的导向机制。因此,发挥政府资金对风险投资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从以色列、澳大利亚、印度这些缺乏创业投资土壤的国家看,其发展创业投资的成功经验也是建立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吸引境内外创业投资资本共同组建创业投资公司或基金。为了避免政府直接投资所带来的诸多不足,并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政府通常是设立政策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例如,由政府制订科技发展战略,采取适当措施鼓励科技投资,支持科技发展;政府应制订一些措施鼓励民间投资,并建立一套使民间风险资本既愿意投资,又能顺利退出的机制。
一、理论基础
传统西方经济学是以完全竞争市场为基础进行研究的。完全竞争市场具有四个基本假设:第一,产品是同质的;第二,有很多的买主和卖主,也就是说产品的价格是由市场所有参与者共同决定的,并不是单独的某一个市场参与者;第三,信息完全对称;第四,买卖双方可以自由进出市场。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满足上述条件的市场是不存在的,因此,很多学者对该理论进行了突破,本文主要介绍以下具有代表性性的三类理论。
(一)阿克洛夫 1970年,阿克洛夫提出了“柠檬市场”理论。在其文中,“柠檬”指的是有缺陷的二手车。阿克洛夫提出,如果买方拥有的信息少于卖方,比如产品质量方面,那么买方就会买到质量较差的产品,然后就会产生高质量产品被低质量产品驱逐的现象,从而造成了产品质量整体下降的现象。
在此基础上,阿克洛夫提出了“逆向选择”理论,他提出,信息非对称现象非常普遍,并且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可以用来解释很多经济现象,比如可以解释贷款利率在发展中国家居高不下,也可以解释信贷市场中因为信息不对称产生的诸多问题,还可以解释老年人很难申请医疗保险等问题。
(二)斯彭斯 斯彭斯将信号显示引入了经济学。他认为,在信息非对称的市场,市场参与者会调整自己的行为,发出一些信号给信息缺乏者,但是,这种行为是为了获取更好的交易结果,也就是说是为了自身利益。而实践也证明了此观点,比如在就业市场,受教育程度就是求职者拥有的重要信号,求职者会主动提供自身的受教育程度信息给人才市场,而招聘企业则会根据这些信息筛选出适合自身企业的应聘者。
(三)斯蒂格利茨 斯蒂格利茨主要研究了用于区分了调整交易方在信息缺乏时的几种方式,也就是说交易在缺乏信息时的集中调整方式。这就意味着交易方在信息缺乏时,会通过最大努力来使得自己可以从信息量较多的一方那里获取信息来满足自身需求,扩充自己的信息量。比如保险公司,他们可以提供多种保单给客户,但是,保费低的,赔付率也越低。保险公司属于信息缺乏的一方,而顾客则属于信息充足的一方,保险公司就通过这种办法获取更多顾客信息。
二、企业对外投资的风险来源
(一)内部风险 目前的风险投资主要是用于高新技术企业,但是这些企业具有成本高、资金回收慢等特点,再加上很多企业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市场信息的把握缺乏准确性,难以及时准确的获取所需信息,这样就会增加风险投资的风险性。此外,很多风险投资企业对于高新技术企业并不了解,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称性,因此,一些高新技术企业会利用这一缺陷来满足自身利益,比如向风险投资者提供虚假信息、拖延重要信息的传递等,这样就会损害风险投资者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风险投资机构就要加强与高新技术企业的沟通,培养共同的经营目标,降低信息不对称的风险,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内部风险发生的概率。
(二)外部风险 相对于一般投资活动来说,风险投资所面临的风险更大,但是一旦投资成功,风险投资所获得的收益要远远高于一般投资。这主要是因为风险投资所投资的高新技术企业具有这种特性,如果高新技术企业所研发的产品成功了,那么企业就能够通过该技术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并且在产品生命周期初期以及成长期通过垄断市场获取大量利润,而风险投资者也会通过合同所约定的方式获取巨额利润;但是,一旦研发的产品失败了或者没能投入市场或者其他公司先研发出来了,那么企业就会面临着巨额亏损,甚至破产,而风险投资者也会因为投资失败,面临着更大的亏损。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高新技术企业的高风险性决定了风险投资的高风险性,他们本身信息获取的局限性以及竞争对手的竞争也增加了投资所面临的风险,而这些与风险投资双方所签订的契约无关,也与二者本身无关,因此称为外部风险。
无论是内部风险还是外部风险的发生都会引起风险投资者的损失,内部风险可以通过风险投资者与高新技术企业的及时沟通来减少;而外部风险则需要风险投资者加强自身对于高新技术行业的了解,提高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内容的前景、可行性预测的准确性,从而减少外部风险的发生。
三、信息非对称视角下企业对外投资风险产生的原因与识别
(一)对外投资风险产生原因 目前造成投资者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原因非常多,本文认为主要有以下四点:
(1)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目前企业的经营管理一般是通过聘用经理来对公司进行管理,但是经理的管理目标与企业所有者的目标一般是不一致的。经理是将自身利益最大化,因此在制定公司战略时一般会以短期目标为主,而所有者一般会希望企业可以长期可持续性发展,因此一般会以长期目标为主。经理人员为了自身利益有可能会拖延信息的传递或者进行虚假信息的传递,造成企业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信息不对称。
(2)企业激励制度不合理。目前企业的激励制度各异,不同的激励制度也呈现出了不同效果,很多企业所有者为了使管理者与自身目标相一致制定了很多激励制度,但是并没有减少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本文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激励制度与管理者的预期不一致,比如有的管理者希望加薪,而有的管理者希望更多的授权。因此,应该在了解管理者需求的情况下再进行激励制度的制定。
(3)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存在缺陷。目前,我国政府对于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内容以及披露格式进行了统一规定,但是,由于不同的企业经营状况以及资金运营情况是不同的,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也应该具有一定的区别,同时,信息披露格式不同企业也具有不同的习惯、不同的需求,因此,如果采用国家的统一标准,很难准确、全面的获得企业的会计信息。
(六)投资方式 目前的投资方式主要包括联合投资、组合投资与专业投资三种。
一是联合投资。联合投资是指风险投资行业内部的不同投资机构进行联合,联合投资具有四个优点,首先,联合投资可以降低逆向选择发生的概率;其次,联合投资可以保证风险投资机构的所有权结构不变,并且可以实现大规模投资;然后,由于创业基金章程中一般会限制单一项目的投资金额比例,联合投资可以使风险投资公司的判断可以被其他同行证实,风险投资机构就可以改进投资决策,避免投资风险的发生;最后,联合投资可以使得风险投资机构之间形成投资网,各个投资机构可以在这一关系网中实现信息的快速有效交流,提高风险投资的收益。
二是组合投资。组合投资是指一个风险投资机构将资金投资于多个项目。由于不同的项目风险性不同,有的项目失败的可能性较大,就会具有较高的风险;有的项目失败的可能性较小,就会具有较低的风险。这样,风险投资企业就可以将投资成功项目的利润来弥补投资失败项目的损失,从而避免单一投资发生投资损失的情况。
三是专业投资。专业投资是指一个风险投资机构将资金投资于一个特定的企业或者是企业的某一发展阶段,这种办法风险性较高,一旦投资失败,就会给投资者带来损失。
(七)采用可转换优先股 可转换优先股对于风险投资家来说可以降低风险。首先,如果投资失败,那么风险投资家具有优先知情权,其就可以及时的采取补救措施来减小损失;其次,如果投资成功,那么风险投资家具有将其转换成普通股的权力,从而获取资金利益。
参考文献:
[1]劳剑东、李湛:《论创业投资的治理结构与风险控制机制》,《当代经济科学》2001年第3期。
[2]唐明哲:《如何进行风险投资的理性决策──风险投资利润评价函数的引入》,《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3]戴悦:《企业扩张中的财务风险及其控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4]崔秀梅、常诚:《基于信息非对称的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研究》,《财会通讯》2013年第23期。
[5]喻阁栋:《浅议企业对外投资活动的内部控制问题》,《经济研究参考》2005年第92期。
【关 键 词】风险投资 抑价率 财务绩效
一、引言
很多学者都曾以美国、德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或地区的创业板和主板市场为样本研究风险投资机构的参与对被投资企业的影响,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于被投资企业的抑价现象、股价长期表现、财务绩效、公司治理等方面。
相关研究几乎都将所有的风险投资机构视为相似的,但实际上,由于风险投资机构的资本来源、存续年限、注册资本、投资期限、持股比例均存在差异,决定了他们对被投资企业的影响存在差异。本文拟从此角度探讨VC机构的特征差异对被投资企业的影响。
二、研究假设
在我国的特殊背景下,国有独资和政府引导型VC,很多情况下为政府承担引导投资的角色,委托的风险很大。然而外资VC有着更加成熟的资本运作经验,能在被投资企业IPO时制定更为合理的发行价,从而降低抑价率。Gompers(1994)、Gompers(1996)、Peggy M.Lee等(2003)的实证结果证明资本较大的VC机构由于经验丰富,更能甄别优秀的投资项目,因而被投资企业发行抑价率较低。投资期限较长的VC机构对企业的了解更加充分,能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同时VC在被投资企业里持有股份时间越长,IPO时抑价也较低。
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中提出假设:
假设1:相比其他几类VC,外资VC所支持企业的抑价率更低。
假设2:存续期较长的VC所支持企业的抑价率会低于存续期限较短的VC所支持企业。
假设3:规模较大的VC所支持企业的抑价率会低于规模较小的VC所支持企业。
一般来说,当风险投资看好某个公司的发展前景,势必会持有更多股份,并且长时间持有。当风险投资的持股时间越长,持股比例越高,则就有更加强烈的动机去监督被投资企业,提供更加有效的增值服务。Jain & Kini (1995)和BMPV(1990)也得出类似的结论。
假设4:VC的性质对所投资企业的财务绩效有显著影响。
假设5:持股比例高的VC所支持企业财务绩效优于持股比例低的VC所支持的企业。
三、相关实证
1.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截至2010年1月31日止,国内上市公司已达到1729家。根据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中的详细资料,截止2010年1月31日,沪深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上风险投资机构参与的公司达到140家。本论文中样本公司数据、风险投资机构信息均来自Wind数据库。
2.多元回归模型
选取抑价率影响因素时,本研究参考Tereza et al(2007)的文献,影响IPO抑价率的因素主要有企业的发行规模(Issuesize)、IPO时的市场价值(Mv)、IPO时市盈率(Issuepe)、IPO时企业的存续期限(Firmage)。据此建立的横截面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如下:
ARi=α0+αjXij+εi
其中,ARi为股票的IPO超额报酬率,Xi1,Xi2…为模型的自变量,本论文根据所需会建立多个模型,相关变量名含义如下:发行规模,VC存续期限,VC注册资本,VC投资期限,IPO前VC持股比例。
对财务绩效的回归分析,本研究中主要使用每股收益(EPS)在T-1年,T年,T+1年这三年的平均数来衡量企业的财务绩效。回归模型如下:
EPsi=β0+βjXij+μi
其中,EPsi为第支股票的每股收益,β0为常数项回归系数,βj为第个变量的系数,Xi1,Xi2,Xi3,…为模型的自变量,字母缩写含义与上式相同。
3.实证结果
本文采用SPSS16.0对上述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下表1和表2。
表1 分类样本的抑价率回归分析结果
模型1对VC持股比例大于中位数的样本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了VC规模的显著性影响,VC的规模越大,其被投资企业IPO时的抑价率越低,这可能是由于资金实力较为雄厚的风险投资机构更有条件选择资质更优的项目,从而能有效地降低被投资企业抑价率,假设3得到支持。从模型3可以看出,若风险投资机构的存续期限较长,则能显著降低被投资企业的抑价率,假设2得到支持,并证实了Peggy M.Lee(2003)、Clement K.Wang et al.(2003)等人的结论。对比模型2,外资VC对IPO抑价的影响并不明显,并没能证明假设1。
表2 每股收益(EPS)回归模型分析表
模型4、5、6中纳入考虑VC性质,如VC存续期、VC资金来源、VC规模,结果表明该模型显著有效。可以看出不同性质的VC对被投资企业EPS的显著影响。其中国有独资VC会降低被投资企业EPS,而外资VC的参与则可以提高EPS。假设4得到支持。
模型7考虑VC的持股比例,可以看出VC持股比例越高,则更有可能参与企业运营管理,从而提高被投资企业经营效率,使其EPS升高,假设5得到支持。
四、结论和建议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分析和探讨了VC背景对被投资企业的抑价、财务绩效的影响,证实了风险投资机构对企业影响的存在。据此也可为我国的风险投资业提供如下建议:
(1)政府应该开放市场,多元化投资主体。VC性质对企业的影响表明,目前我国国有独资及政府主导型VC存在非常强的委托-风险,而外资VC能有效地参与被投资企业的管理,所投企业绩效表现更好。政府应加强引导,提高外资进入VC业的积极性。
(2)提高风险投资行业的管理水平。实证中VC机构存续期并未带来财务绩效的差异,反映目前的VC在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方面十分欠缺,并没提供实实在在的增值服务。
(3)提倡长期投资。实证表明VC的投资期限越长,则被投资企业的长期股价报酬和财务绩效越好。事实上目前大多数VC机构往往在上市前夕才进入企业,VC机构也应转变投资观念,尽可能选择优质企业,在种子期进入,VC本身也可分享更高收益。
参考文献:
[1]Tereza Tykvova,Uwe Walz.How Important is participation of different venture capitalists in German IPOs .Global Finance Journal.2007(17):350-378.
[2]Clement K.Wang, Kangmao Wang, Qing Lu. Effects of venture capitalists’ participation in listed companies.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2003, 27: 2015-2034.
[关键词]民间资本;风险投资;渠道
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可以为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和市场化提供行之有效的支持。在我国,政府长期以来扮演着风险投资的主体。但由于国力有限,在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在大量资金需求面前,风险投资越来越显得捉襟见肘,致使许多高新技术企业由于资金的问题,处于发展的瓶颈而无法突破。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量民间资本却由于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渠道,而处于闲置状态。据了解,目前我国的民间闲置资本已超过了10万亿,因此对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 目前民间资本参与风险性投资存在的问题
1 风险投资的相关制度和法规障碍
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风险投资下的定义是:风险投资是一种向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建企业或中小企业提供股权资本的投资行为,具有高风险、高盈利的特点。在我国,由于没有有效的风险投资内部控制机制,无法约束风险资本家和风险企业家的个人行为,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后,不仅要面临委托人和人分离所产生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而且还要面临较高的项目风险。正是这种原因,导致民间资本很难进入风险投资领域。
目前,我国涉及民间资本参与风险投资的法律主要包括《公司法》、《证券法》、《合伙企业法》和《信托法》等。但是,这些法律中的有些条款对民间资本参与风险投资的限制十分严格。市场经济是一种契约经济,与风险投资相关的法律法规应该规范风险投资人和风险企业家之间的一系列经济、法律行为,界定风险投资参与人的权利和义务,使民间资本的安全性、流向性和回报性都有法可依、有据可查。但在我国,相关的风险投资法如《风险投资法》、《风险投资基金法》等一直未出台,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民间资本参与风险投资的步伐。
2 税收壁垒
民间资本为了追求最大化的收益,必然要寻求投资收益大于投资成本的机会,因此影响民间资本投资行为的主要因素是投资收益和投资成本。税收构成了风险投资的直接成本,影响着风险企业的资本形成。过高的税率,使得风险企业期望收益大打折扣,遏制了风险企业对民间资本的需求。一方面,参与风险投资的民间资本要与风险企业“共进退”。特别是,我国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对于资本密集、技术附加值高的风险企业而言,其实际税收负担比传统工业企业要高得多。
3 风险企业架子太大,缺乏优秀的风险投资家
创业风险企业拥有的是“创新资源”,缺少的是资本和管理。而风险投资人、风险资本家拥有的是资本和管理,缺少的是“创新资源”。两者在合作过程中本应该很好的互补,但由于我国的实际国情以及观念认识的差异,我国风险企业家一向抓住企业的控股权不放,动要求技术入股份额达90%以上。即使民间资本大规模参与风险投资,风险投资家也意欲与风险企业家合作,可由于风险企业家条件要求苛刻、门槛过高,风险投资家不得已也只好放弃。
风险投资良好的组织形态是有限合伙制,有限合伙制的核心主体是风险投资家,他们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风险投资的管理经验,有追求高回报的强烈欲望和承担高风险的能力,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参与这类投资,且与高新技术企业及投资者有广泛的联系和良好的关系,但我国处于风险投资的发展阶段,这些人才十分缺乏,这也制约着民间资本在风险投资领域的发展。
4 退出渠道不通畅
目前,我国风险投资退出的途径主要有主板上市交易、中小企业板上市交易、买壳上市、境外上市、场外交易、风险企业回购、二次出售、大企业并购、清算等方式。但是,由于我国主板市场是以扶持国有企业为指导思想的,门槛高,额度有限,风险投资企业通过主板市场上市几乎没有可能。大部分专家认为我国最为可行的风险投资退出方式为企业并购,其次依次为创业板交易、股份回购和买壳上市。股权回购是国外风险资本一种重要的退出方式,但是股权回购在我国也有法律障碍,现行《公司法》第149条规定:“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股票,但为减少公司资本而注销股份或者与持有本公司股票的其他公司合并时除外”。而清算是风险投资家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由于上述种种措施,使得我国大量风险投资资金纷纷被项目“套牢”,风险资本的性质蜕变为实业资本,这一点也极大地制约了民间资本在风险投资中的发展。
二 正确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的措施
1 建立以民间资本为主体的风险资本投入体系,有效保护民间资所有者权益
不论是美国、加拿大、日本还是韩国,其中政府始终是风险投资的引导者,政府资金始终是民间资本的“导航员”,民间资本始终是风险投资的主体,政府资金所占比例较小。我国风险投资起步较晚,风险投资领域国有资产还占有较大的比重,为了建立以民间资本为主体的风险资本投入体系,政府要逐步减少对风险投资的出资,减少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直接投入,避免因为政府在风险投资上的主导作用,而产生对民间资本的“挤出”影响。政府可以通过
“官民结合”的方式组建风险投资基金,由该基金组织风险投资公司具体运营基金,负责对高科技企业的挑选、过滤和推荐,决定是否投资。
民间资本是否愿意进入风险资本市场,主要取决于投资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而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风险资本市场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以及优秀风险投资家的缺乏。为了保护民间资本所有者权益,在以民间资本为主体的风险资本体系中,政府要以制度安排者、引导者、服务者的身份出现,平衡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同时,政府要通过多种途径大力培养复合型风险投资人才,利用政府自身的优势,通过政府交流,借鉴外国的有益经验,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培训我国的风险投资人才。
2 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降低民间投资者的投资风险
完善的法律制度、税收制度,是吸引民间资本的有利条件之一,在法律方面主要是完善现行的相关法律,包括《公司法》、《证券法》、《合伙企业法》、《信托法》等。另外还要尽快出台一些新的法规,包括《风险投资法》、《风险投资基金法》等,为民间资本参与风险投资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使得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能够有法可依。
在制度方面,完善有限合伙制,我国现行的风险投资公司是以有限责任制为主要形式,是投资者按出资额的多少对公司承担责任和有限风险。这种投资形式不能给风险资本家提供最大激励,相反却让其承担了较大的风险。但有限合伙制在组织模式上降低了这种风险,要求投资者为有限合伙人,风险资本家作为一般合伙人。对于利润的分配,一般合伙人每年收取相当于风险资金价值2%~2.5%的管理费,这笔费用从风险投资基金中支付。基金到期清算时,一般合伙人获得全部资本利得的20%,称为资本利得提成,有限合伙人分享其余80%。目前,我国还不具备建立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基金的法律基础,所以应该尽快补充或者修订现行法律,为组建有限合伙制企业构建法律基础。
3 完善风险投资税收优惠政策,调动民间资本的投资热情
从国外经验来看,采取税收优惠的法规和政策是推动风险投资业发展最为行之有效的做法。在风险投资业发展还不是很成熟的条件下,给予风险投资行业以税收优惠,通过适当的优惠政策扶持,是促进其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也可以帮助其更好地吸纳民间资本。在税收方面主要是制定一个比较适度的税收优惠政策,包括实行投资收益税收减免或投资额按一定比例抵扣应纳所得税。特别是对高技术企业,率先实行消费型增值税政策也是刺激民间资本需求的很好措施。
4 加强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建设,增强投资信心
风险投资要有畅通的资金撤出渠道,这是风险投资实现高回报、得以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目前,我国尚未建立有效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程序后,抽回增值后的资金和风险投资者实现产权变现变得十分困难。基于这种实际困难,在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建设过程中,应以政府为引导,建立以非上市交易为重点的退出渠道,为风险资本提供实际可行的退出通道。
参考文献
[1]姜鸿磊,关于我国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的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2]李勇,风险投资引进民间资本问题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8,11(下旬刊):171-172
[3]黄继,我国风险投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J],西南财经大学税收学硕士学位论文,
[4]胡岳岷,激活民间资本促进经济发展[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5):61-65
Abstract:The author confirms the hypothesis by selecting data of 48 VC-based companies on the Growth Enterprise Board and building a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The author gets the following four conclusions. First, the more VCs participate in corporate governance, the higher the IPO P/E ratio. Second, the longer the lock-up period, the higher the IPO P/E ratio. Third, state-owned VC is a positive signal to the IPO market. Fourth, VC industry in China is still in early stage, thus many VCs are not able to effectively find companies which are worthy of investments.
关键词:风险投资 价值发现 公司治理 持股锁定期 产权性质
Key words: VC value mining corporate governance lock-up period property rights
2009年下半年创业板推出之后,多家高科技高成长性的公司接连上市。截至2010年4月15日,已有65家公司在创业板上市。这65家上市公司的平均发行市盈率为68倍,最高的发行市盈率达到127倍。而以2008年业绩测算,2009年10月12日全部A股市盈率约为25倍,中小板市盈率约为40倍。创业板的市盈率明显高于主板和中小板。
在2005年股票发行制度进行询价制改革之后,中国证券市场就进入了市场化发行定价阶段,发行定价渐趋合理。
但是,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大多为高科技公司,处于高成长期,这些企业的估值一直是市场的难题。这些企业市场风险非常大,未来现金流很难预测,因此,这些企业的很难用常规的未来现金流贴现的方法进行估值。
这时,如果有风险投资是这些公司的内部股东,风险投资作为一个积极的投资者,它的各种投资行为可以向市场上的投资者传递出一个积极的信号,从而对上市公司的发行市盈率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就是研究风险投资不同的投资行为,会对上市公司的发行市盈率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目前,国内的学者还没有人从风险投资的角度研究上市公司发行市盈率。
一、文献回顾
(一)高科技企业估值难题
任何企业估值问题都可以还原为一个现金流贴现问题,现金流预测、贴现率选取是两项基本内容。因为信息不对称的普遍存在,现金流预测、贴现率选取在实践中都无法获得完美的解决方案;但是,面对传统企业人们总是能找到一些可以被大多人接受的次优方案。各种现金流贴现模型、计算贴现率的新方法的出现,以及类似于市盈率比较这样的相对定价方法,不断丰富着企业估值的工具箱。高科技企业的出现,创造了全新的企业盈利模式和企业生存法则,并对传统企业估值方法提出了挑战。
关于高科技企业估值困难的具体原因,王忠波(2001)有较全面的归纳:(1)高科技企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而投入、风险和收益正是企业估值面对的三个基本因素,三个基本因素自身的不确定性,在客观上使以其为基础的企业估值存在困难;(2)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一般要经过研究开发、中间实验、商业化等阶段,每个阶段企业风险的水平、特征差别较大,传统的以现金流贴现(DCF)为主的企业估值方法无法处理这种阶段性差异;(3)高科技企业决策具有动态序列性,投资者可以根据前一阶段的研究成果和对最新市场信息的把握,不断地调整预期现金流,重新对科研成果的经济价值进行评估并做出新的决策,传统的估值方法显然不能应对这种调整;(4)在高科技企业,无形资产和不间断的创新活动在企业的盈利活动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而无形资产估值的困难远大于有形资产估值;(5)一部分高科技企业缺乏历史盈利记录。这意味着无法根据现在的盈利来计算盈利增长率,对于亏损企业市盈率没有任何意义;(6)大部分新成立的高科技企业缺乏历史数据。这对评估来说,预测和推断将缺乏有说服力的依据;(7)缺乏可比企业。由于高新技术的千差万别,一般很难找到行业、技术、规模、环境及市场都相当类似的可比企业,缺乏这方面的信息给评估增加更多的难度;(8)缺乏对高科技企业风险的有效计量。现有的估值方法一般是基于现有的高科技企业可以持续经营下去的假设,但从历史上看,大部分新兴的高科技企业最终被市场淘汰,十年后仍能生存下来的比例较低。
阙紫康(2006)指出,面对“高新技术企业估值难”,企业估值理论发展做出了两种反应:(1)在传统企业估值理论和方法架构下进行改进,以适应高科技企业估值需要。在这个方向上发展出了EVA方法、成长流量比法、价格销售比模型、营销回报模型、逆向估值法等;(2)突破传统企业估值理论的基本思路,发展出了以实物期权法为代表的全新的估值方法。
(二)风险投资与公司成长性
风险投资是指向具有高成长潜力的未上市创业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并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参与所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以期通过股权转让或培育企业上市,实现资本增值收益的资本运作方式。
Diamond(1984), Fama(1985), Stiglitz(1985)的研究也都显示,与银行等传统金融中介相比,风险投资能够更好的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在西方资本市场上,随着风险资本的繁荣发展,有一大批学者将注意力投向风险投资对公司成长性的影响的研究,大量研究表明,风险投资对公司的成长性有促进作用。
关于风险投资有助于公司成长的原因的理论及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下几个方面:
从公司管理的专业化程度角度上,风险投资者一般关注特定的市场(Gompers 1995, Amitetal,1998, Bottazzi and Da Rin 2002),由于他们在相关领域高度专业化,他们能够精确发现行业内有发展潜力的公司,并以其专业化的管理来促进其成长(Chan 1983, Amitetal, 1998)。风险投资者在战略计划、市场、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管理指导作用有利于被投资公司的成长(Gorman and Sahlman1989,MacMillanetal 1989, Bygrave and Timmons 1992, Sapienza 1992, Barneyetal. 1996,Sapienzaetal 1996, Kaplan and Str?mberg 2004)。
从公司治理的角度上,风险投资者并不是沉默的合作伙伴(Gorman and Sahlman 1989, Barry et al. 1990),一方面,他们会对被投资公司进行积极有效的监管。Kaplan and Str?mberg (2003)的研究显示,在美国,风险投资家控制了41.4%有风险资本投资(VC-based)公司的董事会席位,在其中25%的公司中,控制了董事会的多数席位。Bottazzietal. (2004)的研究显示,在欧洲66%的风险投资交易中,风险投资者会获得被投资公司1个或更多的董事会席位。另一方面,风险投资者实施的三项主要控制措施(control mechanisms)可转换债券(convertible security)、联合投资(syndication)、分阶段投资(staged financing)都有助于公司的成长。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根据上一节的文献综述可知,高科技企业的估值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难题,各种既有的估值方法都存在缺陷。在这种情况下,观察上市公司中风险投资股东的行为,以之作为估值的一项依据,是一种可以尝试的做法。而风险投资的行为,之所以在公司发行上市的过程中会受到投资者的关注,归根结底是因为风险投资会提升企业的成长性。以下提出的一些假设,都和风险投资可以促进企业的成长有关。
(一)风险投资与企业价值的发现
选择什么变量来衡量风险投资所投资企业的发展潜力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因为我们几乎搜集不到风险投资对企业投资时企业的财务数据,而且风险投资在对企业进行价值评估时,财务因素只是一部分而已。
公司股东中风险投资的个数越多,说明公司的发展潜力越好。因为如果公司的发展潜力不好,是不会有多个风险投资对企业进行投资的。这就好比如果蛋糕不够大,是不会有多个人分着吃的。所以,我们可以用公司股东中风险投资的个数来衡量企业的发展潜力。而企业的发展潜力越大,其发行市盈率也就越高。
因此,我们提出第一条假设:上市公司的发行市盈率与风险投资的个数正相关。
风险投资持有的时间越长,对于公司的观察与了解就会越深入,VC与上市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就越低。因此,VC持有时间越长,市场上的其他投资者就越相信VC对于上市公司未来前景的判断,上市公司的市盈率也就越高。
因此,我们提出第二条假设:上市公司的发行市盈率与风险投资的持有时间正相关。
当风险投资进行了多阶段投资(也就是说,风险投资进行了追加投资),那么也就意味着公司具有投资价值,其发行市盈率也会随之提高。
在我们的回归模型中,我们选取公司股东中单个风险投资的最高投资次数作为相应的变量衡量风险投资多阶段投资的次数。
因此,我们提出第三条假设:公司的发行市盈率与风险投资多阶段投资的次数正相关。
(二)风险投资与企业治理
加强风险投资对经营者的制衡能力,我们可以看成是加强对大股东的制衡。因为经营者要么本身就是公司的大股东,要么就是有大股东委派的。而加强对大股东的制衡,主要是获得较高的董事会席位比例。
在我们的回归模型中,我们用风险投资的董事会席位比例来衡量风险投资对经营者的制衡能力。风险投资对经营者的制衡能力越强,发生道德风险的可能性越小,公司的发行市盈率也越高。
因此,我们提出第四条假设:上市公司的发行市盈率与风险投资的董事会席位比例正相关。
为了更好地帮助企业运营,风险投资会利用其丰富的经验参与企业的管理。这对于一个初创期或者成长期的企业非常重要。企业在初创期和成长期时,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市场往往都缺少经验,而风险投资在这方面可以利用其经验弥补企业的不足,促进公司发展,提高公司的成长性。
风险投资是否能够积极地参与企业管理,取决于两方面:一是风险投资是否直接参与了企业的管理;二是风险投资是否有相关行业的经验。
在我们的回归模型中,我们用风险投资是否向公司派出了高管来判定风险投资是否直接参与了企业管理(董事和监事不参与企业的日常管理,所以不以是否派出了董事和监事来判定风险投资是否直接参与企业管理),如果是,则记为1,如果不是,则记为0;用风险投资向企业派出的董事、监事或高管是否有公司所在行业的从业经历来判定风险投资是否有相关的经验,如果有,则记为1,如果没有,则记为0。
风险投资的经验越丰富,在参与企业管理的过程中,越能发挥积极作用,公司发展越好,发行市盈率也越高。
因此,我们再提出第五条和第六条假设:上市公司的发行市盈率与风险投资向公司派出的高管人数正相关,与风险投资派出的董事、监事或高管是否具有相关行业的经验正相关。
(三)风险投资持有股份的锁定期
风险投资持有的股份有一定的锁定期,一般是12-36个月。而风险投资持有股份的锁定期越长,投资者对于发行企业的信心也会越强。因为,在锁定期之内,风险投资依然会积极关注企业的运营,以使得风险投资将股票出售时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益。
因此,我们提出第七条假设:上市公司的发行市盈率与风险投资持有股份的锁定期正相关。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的样本来源是深圳创业板上截至2010年4月15日上市的65家公司。然后从这65家公司中筛选出有风险投资作为股东的家公司为我们的研究样本。确认一个股东是否为风险投资是一个非常关键而且困难的问题。在确定样本公司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仅对公司的股东是否为风险投资进行形式判断(即仅凭股东的名字进行判断),还要进行实质判断,从而把风险投资和通常的实业投资区别开来。
(二)模型设计
本文以48个样本,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回归方程为
四、实证分析
(一)样本描述性统计
通过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发现以下几点问题:
1、样本公司之间上市发行市盈率的差异较大,最大值为126.67,最小值为37.16,说明现阶段风险投资对于公司的发行市盈率起到的积极影响差异较大,有些风险投资并没有起到太大的积极作用。
2、风险投资的相关行业经验并不丰富。测试变量Experience的均值仅为0.08,48家样本公司中仅有4家公司的风险投资有公司所在行业的经验。
3、风险投资直接参与公司管理的程度并不高,测试变量Manager的均值仅为0.02,48家样本公司中,仅有1家公司中有风险投资直接派出的高管,这可能与风险投资缺少相关的行业经验有关。
(二)回归结果
回归结果显示,Manager的系数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为正,Experience的系数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为正,Lockupperiod的系数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为正,Character的系数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为正,验证了我们的相关假设。
五、研究结论、发现的问题和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上一节的检验结果显示,Manager、Experience、Lockupperiod和Character这四个测试变量在回归模型中均通过了显著性水平检验。
通过构建回归模型进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风险投资在被投资企业的行为可以向市场传递出积极的信号,有助于提高公司的发行市盈率。具体来说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风险投资积极地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直接向公司派出高管,或者风险投资派出的董事、监事或高管具有相关行业的从业经历),有助于公司的成长,从而提高公司的发行市盈率。
第二,风险投资所持有股份在公司上市之后的锁定期,对于公司的发行市盈率有积极的影响。锁定期越长,公司的发行市盈率越高。
第三,风险投资的产权性质,对于公司的发行市盈率存在积极的影响。如果公司的股东中有国有的风险投资,那么发行市盈率会较高。
(二)发现的问题
在回归模型中,我们发现风险投资个数(Vcnumber)、风险投资持有时间(Vctime)和风险投资的投资次数(Investnumber)这三个用于反应风险投资参与企业价值发现的测试变量都没有通过显著性的检验。
出现这种情况,说明目前我国的风险投资总体来说还不成熟,专业技术能力不够强,行业经验不丰富,不能有效地发现企业的投资价值。在描述性统计中,就反应出风险投资的相关行业经验并不丰富,48家样本公司中仅有4家公司的风险投资有公司所在行业的经验。
(三)政策建议
第一,鉴于我国的风险投资行业总体来说还不成熟,专业技术能力尚有待加强,立法机构以及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法律和政策,促进风险投资的发展成熟。比如,完善与风险投资相关的法律法规,多成立一些政府引导基金,减少海外风险投资在国内设立人民币基金的限制等。
第二,由于风险投资的相关行为可以对上市公司的发行市盈率产生一定影响,证监会可以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方面做出特殊规定,要求上市公司在招股说明书时,把风险投资股东的信息在一个章节单独披露,以方便机构投资者和散户投资者获取相关信息。
第三,证监会可以要求承销商必须对公司股东中的风险投资进行“实质性判断”,并在上市申报材料中作出说明,以避免公司利用风险投资股东的名义市场传递出错误的信息。之所以强调“实质性判断”,是因为投资者不能仅仅通过股东的名字来判断该股东是不是风险投资。因为有些股东的名称是风险投资,但该笔投资业务实际上并不是风险投资的业务。
六、不足与展望
(一)论文不足
第一,没有区分风险投资的综合实力。我国的风险投资行业还处于发展阶段,不同的风险投资,其综合实力差异较大。相对于资质较差的风险投资来说,实力强的风险投资可以更加高效地发现企业的投资价值,更加积极地参与企业的管理,向股票发行市场传递更加积极的信号。但是,由于目前很难查找关于我国风险投资的权威行业排名,所以在回归模型中,无法选取风险投资的综合实力作为测试变量进行检验。
第二,本文没有对样本公司按是否属于高科技行业进行区分。高科技行业的公司的外部市场风险和公司内部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均高于传统行业的公司,风险投资在公司内发挥作用的程度也不一样。一般来说,在高科技行业的公司中,现金流很不稳定,对风险投资的资金需求很大,而风险投资对经营者的制衡要求也越高;而在传统行业的公司中,现金流较为稳定,对风险投资的资金需求不是很大,而风险投资对经营者的制衡要求也并不高。但是我们并不能简单地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上显示的行业来判断公司是否属于高科技行业。(比如,一个公司属于IT行业,但它的实际业务为电脑的组装业务,并没有科技含量,所以这病并不是一个高科技行业的公司)而要对公司的科技含量进行实质判断,我们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二)后续研究的展望
第一,风险投资与承销商的关联关系。在发行上市的过程中,上市公司和承销商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因为,相对承销商来说,发行企业拥有更多的关于自身的信息。这种信息不对称会给上市公司的发行定价带来干扰。而如果承销商和发行企业的风险投资股东存在关联关系(比如有些风险投资是承销商的子公司),那么上市公司和承销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会降低。由于承销商的收入和发行企业的上市融资额直接相关,承销商在得到了发行企业更多的信息之后,可能会尽量使股票以更高的价格发行,从而提升企业的发行市盈率。
第二,风险投资行业发展成熟后,继续研究风险投资可以从哪些方面对于上市公司发行市盈率的影响,并与现在的结果进行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1]胡继之、许小松.资本市场与高科技产业的培育.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研究所研究报告,1998.
[2]匡晓明.创业投资制度分析.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研究所研究报告,2000.
[3]阙紫康.科技型中小企业 IPO 定价机制研究――询价制适用性分析及完善路径.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研究所研究报告,2006.
[4]、许小松.风险资本市场治理结构研究.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研究所研究报告,1999.
[5]、许小松.风险资本市场及其运作机制研究.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研究所研究报告,1999.
[6]王忠波.高科技企业估值研究.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研究所研究报告,2000.
[7]赵大利、刘希宋、曹霞.试论高新技术产业化与风险投资.风险投资,1999.
摘要:我国风险投资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许多制约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人文社会环境、风险投资政策、风险资金来源渠道、风险投资人才、风险资金撤退途径、专门中介机构不完善、法制环境等。针对这些制约因素,应采取相应的策略,主要包括营造有利于风险投资发展的外部环境、开辟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大力培养造就风险投资人才、建立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等,促使我国风险投资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走向更高的阶段。
关键词:风险投资;制约因素;策略;高新技术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风险投资的尝试,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此尝试在促进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和发达的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分析制约我国风险投资的因素,采取相应的策略,对促进我国风险投资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制约因素
1.受风险投资人文社会环境的制约。风险投资是把资金投向处于较大风险的高新技术领域,期望成功后,通过所有者权益的变现获得较高收益的投资行为。高新技术行业作为新型的行业,技术风险、管理风险、市场风险等各种风险较大,失败的可能性较大。传统的投资往往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对具有较大风险的行业缺乏投资的积极性;而风险投资是一种主动承担投资失败的风险来博取高收益的行为。这就需要社会能提供适合风险投资的人文社会环境,能鼓励人们敢于冒险、勇于创新、接纳失败。我国当前风险投资的人文环境还不太理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我国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科研计划主要由国家安排,为数不多的科研经费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形成了科研人员对国家的过分依赖,缺乏自我创新的精神;在科研体系中,过分依赖学术权威,论资排辈的现象还大量存在,不利于社会创新体系的形成;受我国长期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知足常乐”、“小富即安”、“枪打出头鸟”、“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等伦理道德观念深入人心,对风险投资的发展非常不利;我国缺乏对风险投资失败的社会保障制度,一旦投资失败,可能永世不得翻身;在资本市场上,投机氛围太浓,缺乏战略投资者等等,对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形成了很大的制约。
2.受风险投资政策的制约。风险投资是一种市场行为,有效的市场机制是风险投资业发展的基础。但从世界各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经验来看,风险投资业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包括税收优惠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投入政策等。例如,美国政府为了促进风险投资业的发展,1978年将资本收益税由49.5%降至28%;1981年进一步降为20%,且规定风险投资额60%免于征税,40%减半征收,极大地促进了风险投资业的发展。我国台湾地区的《科学工业园设置管理条例》规定,园内企业可以全部免征进口税、货物税、营业税,5年内可以免征盈利事业所得税,外销产品不征收任何税收。西班牙政府对卡贾图科学城的建设前后投入资金达到100亿美元;日本的筑波科学城的建设历时20年,耗资13000亿日元;德国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用于高新技术开发园区的建设资金超过1.9亿马克。我国政府虽然明确地提出了支持风险投资业发展的计划,也采取了有关促进风险投资发展的政策,但大多数促进风险投资的政策都是由地方政策出台的,缺乏统一的、行之有效的管理,不利于风险投资业在更大范围和规模上的长期、稳定发展。
3.受风险资金来源渠道的制约。风险资金的来源是发展风险投资的基本问题。风险投资的特点之一是高风险性。为了分散风险投资的风险,所以在资金来源方面,应具有一定的规模;在资金来源方面也应多元化,这才有利于分散风险,让更多的资金加入到风险投资业来。1994年,在美国的风险投资资金来源中,各种基金的比例达到53%,使美国数以万计的企业和普通民众通过基金以较少的资金从事风险投资,为美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融资渠道。相比之下,我国风险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渠道单一。据统计,1999年我国92家风险投资公司的74亿元的资金绝大部分是由政府出资的。根据科技部的《我国创业投资发展报告2005》,从2004年风险投资的资本构成比例来看,政府、银行和国有独资公司占有46%,外资为21%,个人资金占3%,其余为各类企业资金。政府的资金来源于纳税人,不可能过多地参与高风险的投资活动。这种单一的风险资金的供给渠道,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所需的巨大资金需求是极不相称的。
4.受风险投资人才匮乏的制约。风险投资的成功因素除了需要有新的技术外,更重要的是需要有目光敏锐、具有远见卓识的人才。许多风险公司甚至把风险人才作为是否投资的第一因素。风险投资的人才要求具有经营管理、投资理财、战略规划以及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综合知识,同时还必须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国外,风险投资人才的成长过程,通常是一大批技术专家或经营管理人员在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下,从大学、研究所或大公司中分离出来,创办自己的风险投资公司,在将高新技术转化为产品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从我国目前的风险投资业的现状看,人才缺乏是十分突出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是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分工过细,同时缺乏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用人机制所造成的。
5.受风险资金退出途径的制约。风险投资的失败率很高,业内人士有一种说法:“成三败七。”这就要求风险投资成功的项目预期年回报率很高,一般应达到60%以上,才能弥补其他未成功的项目的亏损。这不可能从利润分红中获取,一般来说要通过股权转让来实现。其中最主要的方式是通过IPO的方式来实现,风险投资在投资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资金能否成功退出。由于被风险资金投资的企业是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这些企业在发展初期,很难达到主板市场规定的上市条件。因此许多国家为了促进风险投资的发展,大都为风险投资的退出提供了主板以外的二板市场。而我国目前虽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建立了类似的交易市场,但无论是上市制度,还是规模上都远远地不能满足风险投资的需要。由于资金退出困难,使我国许多风险资金沉淀在所投资的企业,不能形成风险投资的良性循环,更谈不上高回报。这些因素都严重地制约了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
6.受专门中介机构不完善的制约。为风险投资业服务的中介机构包括一般中介机构和专门中介机构。一般中介机构包括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这些中介机构在我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为风险投资业服务的专门中介机构如科技项目评估机构、风险投资担保机构、风险投资咨询机构等在我国还不完善。例如,由于专门为风险投资服务的中介机构不到位,风险投资者在选择投资项目时,因为无法对高新技术项目进行价值认定而变得慎之又慎,从而影响了投资的效率。
7.受法制环境的制约。风险投资的发展,需要有相应的法律制度来加以规范。在我国的现有法律制度中,有许多对风险投资发展起到制约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国外的风险投资的实践来看,较为适合的组织形式大多采用有限合作制的形式,它有利于降低风险投资的道德风险及运作成本,但这项制度在我国法律上是禁止的。其次,风险投资往往选择高新技术作为自己的投资领域,这个领域能吸引风险投资的动力,主要来源于知识产权。一种创新产品、一项新的科研成果如果能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就能给风险投资带来丰硕的利润,但目前我国的法律制度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还不够,严重挫伤了
风险投资积极性。再次,我国现有法律制度对风险投资的股份结构、资金来源、产权转让等方面都作出了严格的限制,对风险投资的发展也起到了制约作用。
二、发展我国风险投资的策略
1.营造有利于风险投资发展的外部环境。第一,创造适应风险投资发展的社会人文环境,大力宣传风险投资的作用,鼓励创新,为风险投资失败者提供保障机制。第二,政府要制定优惠的政策,鼓励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如对被风险资金投资的企业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对商业银行投向风险企业的投资实行贴息贷款、担保贷款等。第三,建立健全促进风险投资的法规,对现行的法律中不利于风险投资业发展的法律条文进行适当修改。如《公司法》第24条规定,以产权技术作价出资的金额不超过公司注册资本的20%;第152条规定上市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开业时间3年以上,最近3年连续盈利等,这些都不利于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另外我国还没有针对风险投资制定专门法律,国家可考虑制定《风险投资法》等类似的法律,这有利于规范风险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保护风险投资者的利益。第四,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风险投资的对象主要是高新技术产业,如果缺乏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风险资金投资的企业就不可能获得应有的收益,从而严重影响风险投资业的发展。第五,要发展和完善专门为风险投资服务的中介机构。
2.开辟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成熟的风险投资体系应该是政府资金作引导,民间资金作主导。但目前国内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却是政府资金为主,民间资金则迟迟没有进入。资金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力量。资金的缺乏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创业和发展会构成严重的制约。从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实践看,风险投资的融资渠道有以下几个:一是政府资金。在风险投资业发展的初期,政府投入适当的资金启动和参与是必要的,但政府资金的参与应坚持有限参与的原则,因为风险投资是一种市场行为。二是大企业资金。大企业技术基础好,资本实力雄厚,管理水平高,抗风险能力强,参与风险投资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三是社会机构资金,主要包括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社会机构的资金。社会机构的资金规模大,保值增值欲望强烈,适当拿一部分进行风险投资,一方面不会危及自身的资金的安全;另一方面这部分资金为长期资金,正好满足风险投资周期长的特点。四是大力引进国外风险资金。国外风险投资业发展比较早,资金实力雄厚,投资经验丰富。如果政府能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它将成为我国风险投资业重要的融资渠道。五是个人居民闲置的资金,目前我国储蓄率非常高,个人居民资金除了消费外绝大部分都流入了银行。受我国银行制度的限制,这部分资金很难转化为风险投资。所以必须通过适当的方法,如组建风险投资基金来吸引一部分个人资金加入到风险投资的行列。
激励机制一直是风险投资行业近几年变化的热点之一。本文全面分析了激励机制对于风险投资的重要性,以及中国风险投资市场目前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主要运用调查法和个案研究法分析了激励机制对于风险投资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只有不断适应市场,才能使行业健康快速发展,才能真正保障风险投资的高收益。
关键词:
风险投资;创业投资;激励机制
一、引言
风险投资简称是VC,在中国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翻译成创业投资更为妥当。根据美国全美风险投资协会的定义,风险投资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具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一种权益资本。在国家深入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风险投资有效的解决了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促进了行业的创新发展,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到中小企业发展的路径之中,获取高额回报。除提供资金之外,风险投资家还向企业提供丰富的行业知识和社会关系,帮助早期创业者发展,这也是风险投资区别于其他融资方式的重要特征。尽管如此,风险投资行业也包含着较大的失败风险。合理的筛选企业,交易模式的设计和企业增值管理服务,这些专业技能对风险投资公司的管理者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公司的出资人往往不具备管理风险投资公司的能力。由于风险投资公司的出资人和管理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吸引优秀的专业管理人才,往往是风险投资公司创造高收益的关键性因素。
二、风险投资行业的现状
中国的风险投资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中国的风险投资行业发展迅速。20世纪90年代,VC在中国所投资的企业几乎全部都是互联网企业,比如现在耳熟能详的阿里巴巴、京东、腾讯、百度、新浪、当当等互联网企业都是在这一时期得到风险投资的青睐。根据CVSource投中数据终端统计,中国VC/PE市场活跃度自2011年后开始即呈现下滑态势,2012-2013年以来市场投资规模一直保持较低水平,从2014年开始,VC/PE市场的投资数量和投资规模有了小幅提升,而2015年度的VC/PE市场的投资案例数目和投资金额规模均达到了近6年来的最高值。根据CVSource投中数据终端统计,2015年共募集1206支基金,总规模达573亿美元,创下近几年新高。投资方面,2015全年国内创投市场(VC)共披露案例2824起,披露的总投资金额为369.52亿美元。同比2014年(披露的投资案例2184起,投资金额为155.38亿美元)的投资案例数目略微提升,投资金额规模有成倍的增长。2015年随着国内多层资本市场的日益丰富及完善、行业监管政策的逐步落定及成熟,“十三五”规划的出台、“双创”“四众”的提出、国企改革加速、中概股回归、险资设立私募基金以及众多政府引导基金的成立等等造成了整个VC/PE市场的腾飞。展望2016,“深港通”开闸、《证券法》修订、注册制的落实、新三板分层制度的完善带给整个VC/PE市场的又是一个新的。
三、我国风险投资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风险投资公司大多是政府主导型、境外合资型以及民间风险投资型等,由于中国金融市场还不完善,因此政府主导型的投资公司占较大比例。政府主导型的投资公司基本上采取国有企业的经营模式,存在所有者权利比较特殊、经营管理过程中相对保守和业绩评价不够客观的问题。在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中,报酬激励与企业业绩相关性不大,收入结构不合理,名义工资偏低,灰色收入多,极大的影响了国有企业的积极性,使国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民间风险投资和境外合资型的有限合伙企业机制有效的缓解了部分公司管理者的激励问题,管理者团队出资基金总金额的2%左右,获得基金投资收益20%的回报,有效的激励了管理团队。但是在日益竞争的形式下,外资基金年限较长,一般为8-10年,管理人员往往短期希望获得更多的资金回报,这样就形成了双方诉求的不匹配,造成外资基金管理者离职的现象时有发生。国内民间风险投资公司基金年限较短,一般不超过5年,其中包括项目投资决策的时间和项目退出的时间,这样项目的投资周期一般只有不到3年,3年内一个创业公司要发展成熟还是比较困难的,造成了国内的风险投资机构更偏向于后期的投资,这也就是俗称的股权投资,即PE投资,风险投资的性质被偏离了。这种PE投资也吸引不到真正专业的风险投资管理人才。近几年风投行业投资神话被媒体的过度宣传,社会从事风投行业的人员暴涨,但行业一片光鲜火爆的光芒下,背后的风险也只有行业内的人甘苦自知,大多数风司都靠着每年2%的基金管理费维持经营,部分风司存在投资项目亏损的情况,还有资金借出去放高利贷的市场也是有发生,行业发展并没有媒体宣传的那么好,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更加大了行业的风险。2016年中国基金业协会才规定了投资基金行业的从业资格准入门槛,对行业从业人员的规范和专业化要求制定行业规范,但考试教材和内容过于老化,真正的规范性和专业性效果比较弱。对于出资人而言,不是专业的管理机构来管理,风险投资公司的资金投出去以后往往血本无归。四、解决方案和激励政策风险投资公司的出资人与管理者之间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委托——关系,激励政策建立在委托双方收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出资人想要管理者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投资,不能依靠强制合同来实现。管理者依靠自己在信息方面的优势,寻求一个工作效率的平衡点,不以出资人的收益或损失为行为动机,最终能实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利用帕累托最优的概念,这个均衡政策的建立既不能损害委托人利益,又要有利于人的利益。因此激励政策不仅需要双方的合同关系,更需要整个行业层面、政策层面以及社会道德层面的约束,才能使出资人和管理者实现最大化的帕累托最优均衡。
(一)提高市场准入标准,政府政策资金支持,使行业健康发展
1、提高市场准入标准
政府监管层面,建立更加合理严格的准入标准,提高行业人员专业水平,从而给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人的资金带来内控保障。
2、政府资金支持行业健康发展
以财政方面为核心进行运作,从而支持行业健康发展。2015政府引导基金爆发式增长,巨量政府资金涌入VC/PE。从接二连三的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到2015年初设立400亿元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再到现在600亿规模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政府越来越重视市场化运作的作用。政府把资金交给更加专业的投资公司来管理,而不是自己来管理,让市场来选择,这样更加专业的风险投资公司才能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让整个行业更加健康发展。
(二)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委托风险
1、建立市场声誉激励机制
在目前竞争的风险投资市场,风险投资家已经不再是一个比较低调的行业,而是高调的行业,国内各种创投节目使稍微知名一些的投资机构和管理者工作在媒体的聚光灯下,过去的经营业绩带来的良好的市场声誉是风险投资家博得公司出资人青睐的重要砝码,市场声誉激励机制能够对风司的管理者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2、形成对风险投资家行为约束机制
无论工资和项目提成按照何种比例的报酬方式,都必然会存在效率损失。因此,风险投资家要定期向风险投资者报告财务状况、提供投资情况和披露公司实际价值,限制投资范围与规模,限制投资行为,这样可以有效的改善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道德风险。
(三)建立市场化的激励机制
任何激励政策不都是一层不变的,需要不断创新,跟上市场的发展。目前有很多新型的风险投资公司的激励机制值得去学习和借鉴。目前比较受投资人欢迎的一家风司的管理方式是:风司如果获取3倍以内的投资回报,不再收2%的管理费,仅收取20%的基金收益分成。3倍以上投资回报才收取2%管理费,5倍以上的回报收取30%的基金收益分成。重要的一点体现在,新的基金管理模式把过去2%的管理费作为铁饭碗扔掉了,基金的管理人更有动力去获取高倍的收益。而且基金收益的分配不仅仅局限于基金的合伙人,所有外部人员推进投资后,都可以获得该项目5%的收益分成,基金管理公司执行团队获得5%的收益分成;内部人员(出资人/已司/基金管理团队)推荐项目后,获得该项目8%的收益分成,执行团队获得2%的收益分成。同时吸引各种对创业者有帮助的投资者成为风司的出资人,剩余10%的投资回报用来奖励创业者发展过程中关键资源的解决者,一切以创业者服务为核心,创业者决定VC赚多少钱,真正从利益机制上去实现帮助创业者。其次在风司的内部管理层面,极度透明的决策机制,让每一个投资经理说话都能有分量。基本的原则需要把握以下几点:有贡献就有回报,无论职务高低;投资团队和服务团队都参与利益分配;所有一年以上的投资团队成员都有投票权,鼓励年轻人加入;像创业企业一样,所有人都会在基金管理公司持股。公司的理念也需要把握几点:通过透明、公平、公正的方式,来做一件或许非常难的事情,但是相信正确比容易重要,通过真正帮助别人让所有人获得应得的回报。这种激励模式不仅激励了风司内部的激励人员,还激励了外部的合作者,一起使行业健康发展。不仅从物质上,也从精神上激励了管理者团队,考虑到了高层和低层员工。
参考文献:
[1]王永菲,风险投资中的收益分配与激励机制探究[D].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10月第四期,第11券
[2]吴巍巍,国有风险投资公司管理层激励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3]2015年风险投资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中国产业调研网,2015年,报告编号1568950
[4]投中信息2016年中国GP调查研究报告[J].投资中国,2016年5月12日
关键词:风险投资;城市创新能力;空间杜宾模型;长三角;管理能力
1选题
1.1研究背景
(1)风险投资被称为产业升级的“触媒”。研究表明,风险投资能够帮助信息落后地区提高资源配置,加快创新技术提高,缩减融资约束成本。风险投资机构作为专业投资者,可依据拥有的资金和相关知识技术,对企业创新发挥重要作用。(2)作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金融中心,长江三角洲十分重视创新能力提升。在70周年之际,国务院《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1],将长三角一体化抬升为国家战略。
1.2国内外现状评述
我国的风险投资业经历了14年的缓慢发展尚在初期阶段,随着国家中小企业创业板市场计划的出台,全国范围的风险投资热将持续升温,中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前景令人乐观。美国、日本等风险投资大国在世界风险投资额中占比巨大,已形成独有的风投体系。风险投资在科学技术向实际生产力转化中能够牵动新经济发展,促进各国产业升级,但理论与实践方面仍不完善,国内外各方学者做了大量调研:(1)风险投资对创新的促进方面。周泽将和胡刘芬(2018)运用“信号传递理论”发现风险投资可以降低企业与投资者间的信息错误率,向市场传递企业品质的信息,从而降低约束成本,拓展企业的融资渠道。Lerner(2010)实证风险资本增长可以有效驱动创新增长[2],引起专利数量的增加效应提高。(2)风险投资机构的职能方面。郑馨(2019)基于“理论”,肯定了风险投资机构具有“内部人职能”。Amit、Glosten和Muller(2019)强调了风险投资机构事前评估与事后监督管理的重要性。1.2.1风险投资网络与城市创新能力相关文献表述,风险投资网络位置关系和上市公司投资效率间的相关影响是基于理论和实践双重依据,风险投资在网络中心度的变化可以抑制投资不足,市场上企业的变化对城市十分重要,间接说明风险投资网络位置对城市创新能力起很大作用,这也是本文重点探究的一方面。从我国经济发展分布来看,城市创新能力的不同空间分布[3]与地区经济状况有相关性,创新能力自东南部向西部地区递减;在影响创新能力方面,受金融环境影响较大的是西部和东北部城市,而东南部城市受原有经济水平影响较大。风险投资作为重要的融资形式,深刻影响创新型企业的发展。相比单独投资,联合风险投资更利于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但投资方之间在不同指标上的差异过大,也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发挥。1.2.2文献评述风险投资网络发展至今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从整体发展上看已逐渐走向成熟。近些年因为市场经济发挥着更大效用,很多有创新潜力的企业认可风险投资对地方经济尤其长三角城市群的积极作用。在解决资金困境时都会采用风险投资这一方法,在获得资金后,将其转变为更大的生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改善经济结构,进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1.3选题意义
1.3.1理论意义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创新能力作为经济增长核心驱动力[4]的影响作用日益加强,成为衡量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参考。因而在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竞争的加剧和分工深化的全球背景下,探讨如何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转换发展思路,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也是依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研究长三角城市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3.2现实意义当下,我国正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创新驱动发展尤显重要,应把握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整体创新水平。长江三角洲创新能力的提高可促进整体经济实力的发展,扩大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市场化程度。而风险投资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不同层面有了显著的进步,为长三角地区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提供有效思路,开拓新的道路,引领城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内容
2.1课题研究思路
查找相关中外文献,搜集各地区风险投资网络位置对长三角城市群的影响资料,于风险投资网络对创新能力的促进效果展开分析讨论。通过对长三角主要城市受风投网络位置影响的分析和实地研究,总结出对于政策制定者、风险投资者以及创新型企业的相关决策建议,撰写论文(见图1)。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研究法收集有关的中外文献和新闻材料,全面、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的问题。在导师的帮助及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查找了大量有关风险投资网络位置促进城市创新能力的文章,参考资料过后,对其有了一定了解和掌握。2.2.2定量分析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调查,了解长三角城市群主要城市的常住居民对于该地区风险投资发展的了解程度,及对他们的影响,得到更加精准的数据,为后期研究区域风险投资网络位置对城市群影响提供可靠的依据。2.2.3定性分析法通过对长三角城市群主要城市受风险投资网络位置的研究,进行归纳、概括,对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认识其本质,并进一步分析其对嘉兴金融业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2.3主要内容
2.3.1长三角城市风险投资网络位置和创新能力现状我们查阅了相关新闻媒体报道,时刻关注有关风险投资网络位置的国家政策和当地政府政策,了解到近几年,长三角城市群的风险投资工作已经在很多领域开展,发展速度迅猛。同时收集、查找了与本文有关的中外文献和大量数据,进行梳理,即对网络中心度指标(投出风险投资事件和收到风险投资事件)进行分析,详细了解了长三角城市群的风险投资集聚程度。2.3.2周边城市与本市创新能力受风投集聚程度影响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引入“政府风投引导基金”[5]指标,结合长三角城市群近五年的网络区位变量作为衡量风投集聚程度的指标,对风险投资集聚与城市创新能力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风险投资集聚程度对城市创新能力呈正相关。结合空间杜宾模型,比较长三角城市不同的风险网络投资区位对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了解到风险投资在总体层面上能够提升长三角城市的创新水平[6],对于大型企业密集度和风投集聚程度更高的城市,风险投资对于创新的影响更为显著。2.3.3风投企业不同生命周期与行业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借鉴空间杜宾模型,研究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公司对其他城市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带来的效应。为了研究在运用风险投资过程中的被投资企业,和企业生命周期对该城市高新产业化的影响,采用投资阶段(stage)和投资行业(industry)两个虚拟变量。通过查阅比较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医疗健康等若干新兴行业,实证接收风险投资的企业科技越前端,发展越趋于成熟,越能促进该城市的创新技术;与此同时,研究得出城市中收到风险投资的企业管理制度越完善,越不利于周边地区企业经济的发展。2.3.4借鉴国际几大湾区协同创新实践的研究及对长三角地区的启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作为世界著名的三大湾区,在协作分工、跨区域协同创新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协同创新的发展经验对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建设具有借鉴价值。从世界三大湾区风险投资与城市创新能力发展所采取的主要做法汲取经验,从中挖掘风险投资与城市创新能力间的内在联系与相关机理,并建立模型,从而为政策制定者、风险投资者以及创新企业提供相关的决策建议。
3预期价值
3.1对政府而言
创新是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拥有决定区域经济的实力,是各影响因素的主心骨。在这个风险和机遇并存的时代,各个省市中心领导层都渴望搭乘风险投资这艘大船,享受其中的资源,推动各地发展。从长三角城市群风险投资网络的角度来看,必须紧紧抓住风投区位以及周边城市区位创新因素,挖掘有价值的资料供大家参考。此外,也可以提出针对性的意见,为推动经济发展做出独特的设计。
3.2对投资者而言
从地理位置上看,风投机构往往通过自身的集聚产生一些辐射效应,从而拉动周边城市经济发展,并通过用户交互资源以及共享基础设备,实现边际效用最大化,不触碰到边际效用递减,同时,机构的联合形成了资本集聚,庞大的资本团为股票、基金等领域敞开了方便之门。对投资者来说,研究的理论能够帮助投资者识别各类风投机构的差异,从中理性看待事物,减少不必要的投资带来的成本溢出,还能对其他管控问题防患于未然,信息不对称的方式,为各种主体强化了同样的意向。
3.3对企业而言
各种集聚的风险投资企业能够使得城市的发展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在企业心中,我们的研究能够清晰城市在风险投资中的地位,可以对各类投资产品与投资主体进行有效辨别,为企业提供一套完整的升价服务,包括检查、管理以及对接。这些服务大幅的促进了风投机构多样性研究的开发与开拓。比如,通过这类机构的帮助,创新科研公司水平飞速进步,各类技术人员涌现,从事业最底端解决投入产出比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在金融领域创业艰辛的特点,谋得了较好的回报,拉高了各城市整体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J].城市规划通讯,2019(24):1-4.
[2]J.Lerner.The.FinancingofR&Dandnnovation[J].HandbookoftheEconomicsofInnovation,2010:609-639.
[3]滕丽,罗艺蕴.中国城市风险投资与创新空间耦合性研究[C].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2019年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摘要集.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2019:191.
[4]睢博.风险投资、空间临近性与区域创新.青海社会科学,2018(2):109-117+124.
[5]李婷婷.风险投资集聚与城市创新能力实证研究[J].金融理论探索,2017(1):10-16.
【关键词】风险投资 心理预期 政府行为
风险投资作为一种商业行为,由于其投资回报的高度不确定性,投资者的心理预期较低,对投资积极性有极大影响,而纯粹的市场机制难以改变这种心理预期。国内外的经验都表明,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必须有政府行为参与其中。
一、政府介入风险投资的原因
世界上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风险投资公司是美国的研究开发公司(ARD),由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多里特(George Doriot)和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福兰得斯(Ralph Flanders) 于1946年创立,其设立的意图在于利用市场机制解决新建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风险投资虽然具有高度的市场主导性,但仍需要政府行为参与其中,主要原因在于:
1、风险投资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建设必须以政府为主导
以美国为例,1958年通过的《中小企业投资法》从法律上确立了风险投资制度,对美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起了一定推动作用。但由于当时对风险投资特点和运作机制的认识不足,加上政府没有在其发展过程中协助建立完善的制度环境,美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一直徘徊不前。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政府着力建设有利于风险投资发展的法律环境和政策环境。如1978、1981年资本收益税的两次降低,1971年支持技术创新的二板市场的建立,到1979年放开养老基金进入风险资本的限制,以及一系列高技术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条款的制定等等。在这种适应高科技行业发展的创新机制作用下,美国风险投资行业发展迅猛,为美国占居全球高科技行业领先地位发挥了很大作用。
2、风险投资业的发展,政府必须加以引导扶持
风险投资的对象主要是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极高的成长性,对国民经济具有极强的带动性和渗透性,其发展对国家战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高科技企业发展的高度不确定性,使得风险投资基金成为其最重要的资金来源。但由于风险投资的战略性和获取回报的长期性等特征,使得它无法在纯粹竞争市场上自行发展。因此,出于国家战略考虑,政府也应对风险投资行业加以引导和扶持。
3、投资者对风险投资回报的心理预期需要政府行为加以改变
由于风险投资的对象主要是高新技术产业,这样,它不仅面临着一般意义上的市场不确定性,还要面临高新技术特有的较大的不确定性。风险投资的这种高度不确定性严重影响了部分投资者对风险投资参与的积极性,影响了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渠道,对处于发展初期的国家或地区尤其如此。而纯粹的市场机制难以发挥作用,必须由政府行为加以改变,提高投资者的心理预期。
二、政府介入风险投资的方式
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但风险投资本质上是一种商业行为,商业行为的最本质特点在于获取增值和利润,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天性和由此产生的高效率运作和创新精神决定了企业才是风险投资的最适合主体。而政府直接参与的弊端过多――滋生腐败,政府行为的低效率,不能对市场信息及时准确的做出反应。另一个关键点就是,风险投资需要大量的资金,单由财政资金是无法承担的,只有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积极性,才能满足风险投资对资金的大量需求。
以美国中小企业投资公司(SBIC)为例,SBIC是根据1958年的《中小企业投资法》而成立的,到1988年,SBIC管理的风险资本占全美风险资本总额的比率仅为1%。美国经济学家对SBIC计划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政府职能界定有误,参与过多。第一,政府直接向中小企业投资公司发放优惠贷款,风险投资的主体是政府而不是民间部门。同时,政府发放优惠贷款也不符合风险投资的股权投资性质,中小企业投资公司面临着还款付息压力。于是被投资企业将政府贷款转贷给经济效益较好的一般企业,以赚取利差。而政府监管能力有限,难以督促贷款真正达到用于风险投资的目的。第二,SBIC计划在设立时假定政府能判别向哪个企业或项目投资会获得较高的社会经济效益。而实际上政府并不具备这种能力。第三,政府在支持中小企业投资公司的同时却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难以培养和吸引高素质的风险投资人才,导致管理不善和严重亏损。
所以,风险投资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与扶持,但政府应严格限制直接参与范围和力度。在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中,政府参与方式应当限定在:制度建设和投资环境建设。
三、政府的作用:提高投资者心理预期
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取决于对投资的预期收益和投入的权衡,只有当预期收益的概率高于风险代价时,投资者才会有足够的投资愿望。而风险投资的高度不确定性特点决定了制约其发展的一个关键是:投资者对风险投资回报的心理预期过低。因此,如何提高投资者对投资回报的预期至关重要,也是政府作用的一个关键点。不论是财政支持或是制度环境建设,都应当考虑如何切实提高投资者对投资回报的心理预期。
1、建立风险补偿机制
为鼓励风险投资的发展,提高投资者对风险投资回报的心理预期,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和财政支持方式,建立风险补偿机制是财政资金发挥作用的重要方面。
(1)税收优惠政策。风险投资者对风险的预期与税收政策有很大相关性,因此,世界各国政府为鼓励风险投资和高新技术行业的发展,一般都制定了针对性的税收优惠政策。例如:美国的降低税率(将风险企业的所得税率由1970年的49%降至1980年的20%);法国的免税政策(风险投资公司持有的非上市股票中获得的收益或资本净收益可免交所得税,免税数额最高可达收益的1/3);新加坡的风险投资初期免税政策和风险投资亏损的免税政策。这些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了风险投资者的投资风险,提高了风险投资者对投资回报的心理预期,对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2)财政支持政策。财政支持政策的表现方式主要有财政无偿补助、发放种子资金和亏损补贴。例如,加拿大为鼓励私人风险投资的发展,对向高技术风险企业投资的个人入股者给予投资总额30%的补助金。美国和德国等政府对风险企业提供的种子资金。新加坡的亏损补贴政策。这些政策都对风险投资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但同时应看到,财政支持政策一则由于财政资金有限使得其影响范围有限,二则财政资金直接参与的弊端过多。因此,财政支持的重点应在于提高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其直接参与的程度和范围应当尽量缩小。
2、建立规范化的市场竞争环境
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前提,只有在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投资者的权益才能得到有效保护,才有较强的投资预期和愿望。作为风险投资的主要对象,高新技术产品获取收益的一个关键就是知识产权的保护。例如开发和设计一个新系列的半导体集成电路,需要花费1亿美元以上的费用,然而抄袭同样的芯体,仅花费100万美元就足够了;一套价值500美元以上的软件,非法复制者可以仅以每套7.5美元的价格出售。这些仿制行为势必会沉重地打击风险投资者和创新者的积极性,最终会严重地阻碍高技术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因此,保护知识产权就成为政府在风险投资中发挥作用的一个工作重点。
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的另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公正的中介机构。风险投资过程中需要有多种形式的中介机构参与,包括:技术成果交易所、会计师事务所和风险投资公司等。这些中介机构是否公正,直接影响风险投资业的发展情况。如果投资者对中介机构的公正性预期过低,对投资风险的预期必然较高,投资的积极性也将较低。而缺乏社会信用正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政府应当承担市场公正的维护职责,通过法规建设和有效的监督机制的建立,提高风险投资中介机构的公正性,保证市场竞争环境的公证性,促进风险投资的发展。
3、建立风险投资的市场退出机制
风险投资的活力就是资金的循环流动,其核心机制就是退出机制。而我国的风险投资业缺乏合理的退出机制,投入的风险资金难以退出,合理的高收益难以变现。流动性变现性差使得风险投资缺乏发展动力。风险投资的退出渠道通常有三种:兼并出售、破产清算和公开上市。
兼并出售和破产清算由于信息沟通等原因,难以对整个风险投资业的退出机制产生较大影响。政府行为在其中的作用应该是制定风险投资的相关法规,完善对高新技术企业兼并出售、破产清算的优惠政策,使风险投资者的回收渠道更畅通,为风险投资的流动性和变现性提供政策支持。
公开上市可以借助证券市场上交易主体的广泛性和交易的及时性,是风险投资的最佳退出渠道。如美国的纳斯达克市场为美国以至于全球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很好的直接融资渠道和规范化的市场退出机制。我国目前的证券交易法规对上市公司的风险有很严格的限制(如企业必须连续3年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0%)。而高新技术企业在初创期间一般都经营不稳定,财务状况不佳,难以满足上市资格认定,无法获得上市渠道已成为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一大障碍。设立二板市场近几年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二板市场建立的目的本是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融资渠道,同时降低风险投资者的风险,建立正常的市场退出机制。但如果证券管理机构监管不严,二板市场很可能成为更大的风险来源。政府行为就应当更多在于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运作的金融体系,逐渐健全证券监管机制,强化证券监管能力。这样才能在条件成熟时开设二板市场,真正降低风险投资者的整体风险,建立规范化的风险投资的市场退出机制。
四、总结
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行为的参与,但政府行为的参与应该主要限于制度建设和投资环境建设上。政府作用的一个关键点在于:通过建立风险补偿机制、规范化的市场竞争环境和风险投资的市场退出机制,提高投资者对风险投资回报的心理预期,促进风险投资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罗光扬、安利:风险投资的政府支撑体系研究[J]. 北方经济,2007。
[2] 辜胜阻、刘入领、李正友:政府在科技风险投资中的角色[J/OL].风险投资事业发展研讨会论文,1999 。
[3] 范柏乃、沈荣芳、陈德棉:国外促进风险投资业发展的法规政策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
论文关键词:后危机时代,高新技术产业,湖南
当前,来势汹涌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正在逐步消退,经济复苏迹象日益明显,“后危机时代”已悄然来临。从国际以及国内各地区的政策动向中不难发现,新一轮以新兴战略产业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竞争正在孕育,争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制高点的竞争将愈加激烈。北京、上海、广东、深圳、苏州、武汉等地在金融危机以后都出台了加快本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科技部全国创新城市评价结果显示,深圳、苏州、上海、北京等地创新指数在全国处于前列,而湖南的长株潭地区仍处在中等偏低的位置。对高新技术产业战略竞争格局、发展态势的研判,以及所采取的措施,将直接影响“后危机时代”湖南高新技术产业乃至湖南经济在全国经济版图中的竞争地位。
一、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1、高新技术产业企稳回升,规模不断壮大。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遇到了较大困难,但由于一系列政策刺激,该产业企稳回升较快,表现出较高的成长性。2009年,全年共完成增加值4500.90亿元,增长31.1%,占全省GDP的10.9%,比2005年比重提高3.7个百分点,实现销售收入4283.99亿元,实现利税471.66亿元,分别增长29.5%和30.6%[1]。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3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14个企业管理论文,产值过100亿元的企业6家,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71家,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到635家。一批骨干企业快速发展,长丰与广汽集团实现战略重组,广汽菲亚特轿车落户湖南,比亚迪汽车落户长沙,陕汽重工长沙基地、北汽株洲基地建成投产,北汽福田、吉利汽车快速发展,长株潭有望成为全国又一个重要汽车产业基地;湖南有色控股与中国五矿集团战略重组,有望进入世界500强。
2、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培育下,湖南省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明显,近年来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20%以上,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10%以上。按当前的增速估计,到2015年,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量将达到5000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将超过20%[2]。与国家敲定的九大战略性新型产业相比,湖南省的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尤其是先进装备制造业、文化创意产业,都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其中,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等3大产业成为全省经济的支柱产业,生物、新能源、信息和节能环保等4大产业成为全省经济的先导产业。特别是湖南的文化创意产业,在全国同类行业中处于前列,已形成了以广电、出版、动漫三大优势板块为龙头,演艺娱乐、文博会展、工艺美术为第二梯次,电视购物、网络、手机报等新兴媒体集群为补充的多层次产业体系。
3、形成了具有湖南特色的优势产业集群。湖南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形成了以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电子与信息产业、生物与医药产业、现代农业产业为代表的五大优势产业集群。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方面,以长沙为中心的现代工程机械产业群,以株洲、湘潭为中心的现代电力机车、轻轨地铁产业群,和以衡阳为基地的高压、超高压输变电成套设备等产业群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强地位;新材料产业方面,重点企业有博云新材、金瑞科技、杉杉科技等,电池材料四氧化三锰、氢氧化镍产量和市场占有率居全国之首,钴酸锂电池材料产销量居世界第三;电子与信息产业方面,重点企业有摩托罗拉、思科、诺基亚、湘邮科技、长城信息、三辰卡通等,聚集了全省70%以上的软件企业,原创动漫制作产量占全国的50%以上;生物与医药产业方面,重点企业有惠霖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双鹤药业、九芝堂等一批医药重点企业,具有全国重要的中成药研发、生产和物流配送基地;现代农业产业方面,已建成隆平高科、亚华种业、金健米业等十多家重点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群。
4、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布局呈现聚集态势。湖南高新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3+5”城市群,即长株潭、衡阳、岳阳、常德、益阳、娄底等地区,集聚效应日益显现。截止2009年,长株潭地区拥有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743家高新技术企业,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的47.0%,实现的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分别占全省的56.9%、57.4%、59.9%,增速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快5.6、6.7和13.2个百分点[3]论文格式范文。在长株潭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崛起的带动下,衡阳、岳阳、常德、益阳、娄底等5市的高新技术产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企业管理论文,2009年五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1487.81亿元,占“3+5”城市群的比重为36.9%,比2005年提高6.6个百分点。
5、创新体系逐步完善,科技支撑逐渐增强。金融危机以来,湖南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在新材料、冶金、数控机床、仪器仪表、机械装备等方面攻克了一批关键技术,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为推动湖南高新技术及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09年,全省新增2个国家级、2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增4个国家级、6个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中科院湖南技术转移中心启动运转;全年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982项;完成省级及以上新产品开发项目2841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30项,居全国第3位;拥有中国驰名商标62件,位居中部第1位;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1.6万件和8309件,增长13.8%和35.5%;成功研制“天河一号”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超级杂交稻第三期亩产900公斤目标取得重大进展;大功率机车、高压电抗器、220吨电动轮自卸车等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新产品成功投产[4]。
二、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高新技术产业整体规模依然偏小。全省高新技术产业虽然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发展速度依然不快,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仍然偏低。从总量上看,2009年,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为4500.90亿元,全省的总量比深圳、苏州等一些城市的增加值还低,如深圳、苏州、上海、广州等城市在2008年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就分别达到:8710.95亿元、6510.8亿元、6041.98亿元、3981.3亿元[5]。从比重上看,2009年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占GDP的比重为10.9%,而同期山东省、广东省的比重均超过20%。近年来,湖南一些欠发达的市、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进度缓慢,制约了湖南高新技术产业总体规模的扩大,如大湘西地区2009年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为206.66亿元,比重仅为全省的4.5%,增速低于全省平均增速9.7个百分点。
2、高新技术产业结构仍不合理。高新技术产业是跨三次产业的企业集合,产业内既包括工业和建筑企业,也有从事农业生产和服务活动的企业。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呈现一业独大的局面,第二产业占据绝对地位,高科技农业和创新服务业总体规模不大,部分新兴产业规模小增长慢。2009年,第二产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值4403.76亿元,占高新技术产业的97.8%。农业和服务业所占比重很低,分别仅为1.0%和1.2%。从工业内部结构来看,专用设备制造业等六大装备制造行业产值的比重达到45.4%,接近一半;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六大高耗能行业产值的比重为33.2%,达到1/3,重加工、高能耗特点明显[5]。目前,湖南高新技术产业中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如航空航天、资源与环境等行业的规模小,发展缓慢,2009年,两大行业完成的产值分别为26.43亿元、58.75亿元,占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分别仅为0.6%、1.3%,增速分别为19.5%和13.5%企业管理论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6和9.6个百分点。
3、开发园区尚未形成具有较高关联度的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构建产业链和培育产业集群的重要平台,但湖南高新技术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还处在雏形阶段,发展滞后。一是区内企业的聚集度比较脆弱。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创办之初甚至到现在仍然是通过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以及劳动力价格等优势吸引企业进区而形成的空间聚集,企业入区的主要动因是享受政府给予开发区的优惠政策,而不是开发区本身所产生的聚集效应,因而缺乏可靠的根植性。二是湖南大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仍未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链必须具备的科技环境、金融环境、物流环境和人文自然环境等,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困难重重。三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普遍缺乏集群成长的公共关系网络。因而,湖南高新区高新技术产值在产业中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2006年,长沙、株洲、湘潭、衡阳、岳阳、益阳、郴州七个高新区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省的比重为56.9%,2008年降至51.2%,2009年下降到48.4%。长沙、株洲、湘潭三市3个国家级高新区的高新产值占三市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也出现下降,从2006年的80.3%下降到2008 年的78.4%,2009年下降到74.3%。
4、融资难,尚未建立有效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风险投资体系。高新技术产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和高回报的特点。湖南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一直处于资金短缺状况,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风险投资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高新技术产业资本融通渠道狭窄,多数企业的发展依靠银行贷款,容易受宏观政策的影响,一些中小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很难从银行贷到款,而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企业很少。湖南省至今尚未形成有效的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体系,企业融资渠道不畅、资金不足,影响着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
5、创新动力不足,科技创新体系整合效率不高。湖南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企业主体大部分是脱胎于传统产业的民营企业,习惯于模仿,没有自主创新能力,而不少龙头企业也没有担负起带头技术创新、引领转变发展模式的重任,从而导致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内企业创新动力不足、企业效益不高、发展速度偏慢。同时,湖南高新技术产业的科技人才队伍不够,在很大层面上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尤其是高精尖专业技术人才紧缺,且流失严重。另外,科技创新体系整合不够,产、学、研相互脱节,一方面,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缺乏良好的合作机制和合作氛围,另一方面,大学和科研院所与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脱节,其科技研发与经济社会发展、企业需求脱节,导致大学或科研机构并未较好地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的重要外部力量来源和科技创新始发性资源的重要供应源。
6、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需的政策氛围存在偏差。主要表现在:一是重大轻小。即重视对大型国有高新技术企业的政策支持,相对缺少对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合理的政策扶持和政府指导,信用担保体系以及综合服务体系尚不健全。二是重过去轻未来。即偏重于对业已发展起来的前景比较明朗、风险比较小的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缺少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但目前存在较大风险的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三是政策资源不够聚焦,政策效果减弱。现有政策中,无论是大企业、成熟企业,还是小企业、新兴企业都予以扶持;无论是成熟产业领域,还是新兴产业领域,政策都顾及。但政策资源有限,政府服务能力亦有限,最后导致“普惠式”政策变成了“撒胡椒面”,“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大打折扣企业管理论文,政策效果不尽理想。
三、加快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1、建立和完善更加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存在政策氛围上的偏差,这实际上反映的是体制机制问题。目前,湖南正在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下阶段,湖南应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为契机建立和完善更加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要落实各项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从财政投入、土地规划、投资融资、人才使用等方面全面向高新技术产业倾斜,并将优惠政策由原来的向区域倾斜转向技术倾斜和产业倾斜,争取重点支持100家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行业龙头论文格式范文。加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积极开展自主创新产品认定,强化政府采购对本土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2、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形成新的发展优势
高新技术产业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也面临自身结构调整问题。在全国各地竞相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态势下,湖南应结合省政府敲定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形成新的发展优势。利用湖南省现有产业基础,集中力量打造特色优势产业,以长株潭国家高技术产业园区建设为重点,提升先进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文化创意等产业在全国的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进一步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将省内科技创新资源较为丰富,投资环境相对较好,民间资本投资积极性较高等有利因素,与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各类资源向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领域集聚,大力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利用人们生活水平以及节能环保意识逐步提高的趋势,积极推动太阳能光伏发电、电动汽车、节能环保以及物联网等技术的试点示范,促进新兴产业应用市场的拓展。
3、以服务平台和优势产业为重点,加强各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
加快构建产业化生态体系。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中试转化基地,扩大专业化高新企业孵化器、加速器、生产力促进中心的规模,满足企业专业化共平台需求。转变高新区发展方式,引导园区结合自身特色和优势产业基础,选择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由“大而全”转为“少而精”,加速产业集聚。具体而言,要整合8座城市的高新技术开发园区,长株潭以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生产业为主导,岳阳以石化工业为主导,衡阳以综合制造业为主导,常德以农产品深加工和制造业为主导,益阳以新能源工业和休闲旅游业为主导,娄底以能源、原材料工业及配套工业为主导。构建娄底、衡阳原材料工业与长株潭先进制造业之间的上下游关系,长株潭不再新建、扩建火电厂,在周边地区发展火电、水电以及风电、核电等新能源,为长株潭提供强大的能源支撑。将烟草、食品工业引导至常德、湘潭,农产品物流和商贸产业调整至湘潭、衡阳、常德,将湘钢的扩建调整与岳阳、娄底的钢铁产业调整相结合,将株洲的石化工业部分调整至岳阳[5]。
4、优化风险投资机制,加大金融扶持力度
资本是产业发展的血液企业管理论文,湖南省应积极培育和引进风险投资机构,壮大风险投资规模,缓解企业融资难题,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要大力推进多元化风险投资体系建设,适当扩大政府风险投资引导资金的规模,建立财政风险投资补偿资金,完善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民营资本为主体的风险投资体系。要扩大高新技术企业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渠道,促进和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市场上市,或者在资本市场发行债券。要扩大风险投资领域的对外开放程度,鼓励组建中外合资风险投资管理公司或中外合资风险投资基金,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风险投资机构来湘建立分支机构。
5、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一要加强技术创新的源头建设。大力推动产、学、研合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鼓励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充分发挥大学、科研院所、企业、中介机构和政府等各方面优势,鼓励产、学、研各方在共同承担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共同开发关联平台技术、联合研究制定技术标准、联合培养科技和管理人才、互相兼职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二要完善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建立以企业投入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投入机制,引导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经费,增加财政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大对原始性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扶持,支撑和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三要建立企业家创新能力培训的长效机制,通过组织考察学习国内外企业自主创新经验,邀请国内外研究企业自主创新的专家来湘指导,帮助湖南企业家不断提高对产业发展方向的洞察力和战略创新与组织创新融合的实现力。四要优化创业环境,汇聚各类创新人才。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才是关键,湖南要坚定树立“人才立业”的观念,坚决贯彻“人才强省”战略,创新高新技术产业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构筑创新型人才集聚高地。
参考文献
[1][2][3]湖南省统计局.2009年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M]. 湖南统计信息网
[4].2010年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M].湖南省门户网站
[5]张世平等.加快湖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思考[J]. 咨询与决策报告,2010(45),湖南统计信息网
关键词:风险投资;管理机制;资本基金;高风险
1风险简介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兴通讯,公司英文名称是ZTECORPORATION,其中ZTE是zhongxingTelecomEquipment。它是全球领先的综合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总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南路55号,公司成立于1985年。全球第四大手机生产制造商,在香港和深圳两地上市,是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上市公司,销售量位居美国前四,被誉为“智慧城市的标杆企业”,201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94个点。为公司通过为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信运营商和企业网客户提供创新技术与产品解决方案,让全世界用户享有语音、数据、多媒体、无线宽带等全方位沟通。并成立了国内规模最大的“关爱儿童专项基金”,为我国的慈善事业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赢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一片喝彩与掌声。另外,中兴手机凭借着超前的高科技水平,在手机行业也取得的不错的成绩。
2中兴通讯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2.1管理不规范素质待提高
一个家庭有一个家庭的管理制度,一个学校有一个学校的管理方式。企业也犹如一个大家庭,所以企业也应该有它自己的管理方式和制度,企业好比家长,而员工就是每个家庭里的孩子。孩子要受父母的管理,那么员工就得受企业的管理,而我国的大多数企业,在企业管理上都存在着很大的漏洞,尤其是民营企业。在他们的世界观里,别人永远是旁观者。在用人方面也是比较随性,欠缺一种管理制度上的规范化。因此,企业在用人方面应该比较透明,让风险投资家能够更好的了解企业的管理制度,进而进行风险投资。
2.2投资规模小来源渠道单一
中兴通讯的筹资渠道较为单一,导致资金无法满足投资的需要。目前,我国的风投机构主要以政府发起创办或由国有企业发起设立、政府参股为主体,而中兴通讯的资金来源比较单一。从国外的经验来看,风险投资的主体大多数是那些愿意并且能够承担风险的个人或者企业。我们应该大力宣传风险投资的作用与价值,多多鼓励那些想要开拓视野的企业家们进行投资。在没有大量资本注入的情况下,风险投资基金的数量和规模很难有大幅度的增长,远远不能满足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需要,也达不到最佳投资组合的目的。
2.3缺乏风险投资专业人才
“投资”就是“投人”,人的力量是无穷的,人是创造世界万物的源泉。风险投资是跨越科技与金融两大领域的特殊投资活动,涉及评估、投资、管理、审计和高科技专业知识等多方面的知识,实践性、综合性等方面都很强。风险投资家不仅要懂技术理论,还要懂管理创新;既要懂产业运作,又要懂资本运营;既能深谙风险投资的职能奥妙,又能通晓国际风险资本运作规则的复合型高级人才。高素质的风险投资家是风险投资的灵魂,这正是目前我国最需要的也是最缺乏的。福布斯中国最佳风险投资人,目前是经纬中国的创始管理合伙人,他主要负责基金在中国的运营。他的专业化水平无人能及,在他的投资案例中,可以学到很多在其他地方学不到的东西。
3风险投资运作与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3.1扩大风险投资总量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
企业在风险投资的过程中,不能纯粹的依赖一方的投资,而中兴通讯的投资基金来源渠道就比较单一,因此导致投资总量没有任何增幅。从国外的成功经验和我国近年来的发展趋势来看,我们可从机构投资者、国内大型企业、私人资本和政府资金等方面拓宽风险投资资金的来源渠道,用以增加投资基金,丰富金融市场,让基金可以活跃的发展它的潜能。拉动国民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就是投资,而风险投资在投资的范畴中尤为重要。投资规模要不断扩大,国民经济才能持续上涨。可见,风险投资的重要性。
3.2建立创新的组织制度培养风险投资人才
在风险投资的过程中,应该培养和引进人才,加快风险投资专业人才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和运作方式。人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人才的培养对整个风险投资行业的繁荣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它对风险投资家的素质要求很高,不仅要具有专业的文化知识技能,还要有业界良心和良好的人际关系。风险投资家个人还必须具有对企业发展的远见和敏锐的洞察力、卓越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表达能力、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以及客观、冷静分析问题的能力,遇事一定要沉着、冷静,在困难面前,要有永不服输的决心。每个项目的开发者和执行者,他们站的角度不一样,所扮演的角色不一样,对事业的要求和热忱度也会不一样,为了使项目更加顺利的进行,不管你处于什么位置,不管你扮演什么角色,都应该对工作认真。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最大的程度这样才无愧于这份执着已久的事业。
3.3建立畅通的风投资本退出渠道
中兴通讯不仅懂得如何投资,而且对风险资本的退出把握的特别到位。换言之,风险投资资本的成功退出是风险投资成功最关键的一步。风险投资的成功退出,不仅可以给企业带来丰厚的报酬,而且还是风险投资资本来回循环的基础。我们不仅要学习国外的成功经验,又要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在不断地学习与探索中建立适合我国风险投资运行机制的退出模式。因此,要想实现企业风险投资的良好发展,就必须健全风险投资制度和体系,保证风险投资资本退出渠道的通畅无阻。
3.3.1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
IPO退出是指风险投资者通过风险企业的股份公开上市,将手里所持有的风险企业的股份变成可以流动的股票,并在证券市场上变现,实现了企业家们想要的利润,从而达到了风险资本安全的从风险企业退出的目的。这是金融市场对该企业的一种高度认可与评价,而且这种退出方式既增加了外界对公司的信赖程度,又增强公司内部的凝聚力和独立性。所以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无论对风险投资公司还是风险投资企业而言都是最最理想的退出方式。
3.3.2并购
并购顾名思义就是并入到其他的风险投资企业,是指风险投资家通过风险企业被其他企业整体收购或兼并,是一种常见的退出方式。与首次公开发行相比,并购所要花费的成本费用较低。回购退出就是买回来的意思,是指风险企业用现金或者流动证券买回风险投资公司的股份,从而实现风险资本的退出。中兴通讯,在回购这方面做得很好。它没有被风险摧垮,而是奋起一搏,不做风险投资的奴隶,不愿被它牵着鼻子走。因此,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
3.3.3清算退出
一般来说,公司选择清算退出,实属风险投资者的无奈之举,也就是风险投资者最后的选择。每位投资者在起初进行风险投资的时候,都不希望公司日后解散。但为了公司和全体员工的利益,只能进行清算退出。清算退出是风险投资的企业在项目经营失败时的一种风险资本退出的最保守、最安全也是最优的方式。它的收益率和风险是成正比的,一旦风险投资企业经营的项目失败,风险资本就得立马选择清算退出,作为一个企业的高层必须果断的做出选择。这样既可以保全企业的形象和资金,又保护了企业每位员工的利益。
3.4完善我国风险投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3.4.1建立规范风险投资运营机制的法律法规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运营机制,运营机制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企业的发展状况。风险投资是为企业创造资本,不同于传统的投资方式。因此,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严格规范风险投资的运作与管理,是风险投资行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3.4.2完善风险投资公司的有关组织形式的法律法规
国家就我国建立风险投资机制的问题,提出了若干意见,并得到了国务院的认可与批准。
3.4.3税收优惠政策
税收优惠政策,简而言之就是国家给予企业一定的政策优惠。这样,有利于企业对国家竖立起一种强大的信任感。企业家们会认为,不是自己在商场上单打独斗,国家在背后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因而不管是站在企业家的角度还是国家的立场来说,国家都应该积极的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既能增加国家的税收,又能激发企业发展的动力。国家应该对投入80%及以上资产风险投资行业的相关政策,适当的放开让企业活跃的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就像刚学会走路的小孩,放开他的小手,他依然可以走下去,而不是一味的干预。这样对小孩不利,企业也如此啊。不仅为企业谋得利益,也为国家带来税收收入。
参考文献:
[1]岳蓉.中国风险投资的运行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