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德育的基本问题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
近年来很多同志认为,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只有社会性发展问题而没有品德培养间题,并主张用社会性这一概念来涵盖品德等旧有概念;而有的同志则坚持采用品德和幼儿德育等概念认为社会性发展是与品德发展相伴的一个过程,不能代替或涵盖品德等概念。面对这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情况,我们认为有必要从根本上对幼儿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等概念进行考察,唯有正本清源,方可了却纷争。
1、社会性发展同认知发展一样都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内容。
作为儿童心理发展的两大方面,社会性发展同认知发展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它们有机地交织在一起并构成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完整统一体。这就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全部实质所在。
目前,我国对“社会性”与“社会性发展”等概念还缺乏理论研究,不同研究角度对其定义也存在着不同的理解。教育界对儿童社会性的理解则主要着重在“个人的社会性”,即所谓的儿童社会性就是指儿童个人的社会性而言的,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出生时所处的既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如家庭出身、籍贯、居住地区等等)所获得的先天的社会特性;二是由后天自身活动继承、学习、创造而获得的各种社会特性,称为后成社会性。我们常说的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主要就是指儿童的“后成社会性”(即后天获得的社会性)而言的,它包括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两大方面。
周宗奎(1992)在其专著《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中对“社会性发展”的解释为:“所谓的‘社会性发展’,又可叫作‘非智力发展’,系指除生理和认知发展以外的一切心理特征的发展。……‘社会性发展’与‘人格发展’是密切相联的,二者常常在很多意义上包含相同的内容。”我们认同这一概念。
2、儿童社会性发展包括自我系统、社交系统与社会规则(范畴)系统等三个方面的发展内容。
我们认为,儿童社会性发展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自我系统方面的发展,这又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我反省和自我调节等方面的内容(庞丽娟、李辉,1993);二是社会系统方面的发展,这又包括亲子交往、同伴交往、师生交往以及其它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内容;三是社会规则(范畴)系统方面的发展,这包括性别角色、社会角色、社交规则、社会规范和社会道德等规则或范畴方面的建构与发展。这三个方面,可以涵盖我们认定的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所有内容。
3、无论从社会还是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道德(品德)都是社会性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道德就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人们为了维护集体的共同利益,而逐渐形成的一种为社会所承认的、调节人们行为的共同准则。道德实质上是人类的社会性(即由人的社会存在所获得的一切特性)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产物,并随着人类的社会性发展而继续发展。品德是每个人所具有的个体心理现象,是一个人按照一定的道德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一些固定的特点。儿童经历了初步社会性发展(1岁以内)—>自我意识发生(1岁以后从认识自己开始) —>品德发生(2岁左右有最初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品德不断完善(2岁一一)的过程。由此可见,品德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并随着其社会性发展而发展,表现出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层次水平的品德.
4、品德是个人社会性发展水平的标志,社会道德个体化贯穿于社会性发展的整个进程。
我们认为,品德并不直接是社会性发展的内容,它是个人社会性发展的产物及其社会性发展水平的标志。这是因为:首先,品德只是在道德活动中表现出的个人特点,如果没有道德活动就没有品德可言.因此,品德并不直接隶属于我们所提出的社会性发展三大内容中的任何一部分。其次,品德并不等同于道德,道德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存在,对社会道德的理解、掌握与建构(即社会道德个体化的过程)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而品德则是个人在执行道德准则时才表现出来的固定特点。品德在个体社会化发生到一定阶段后才产生并表现为伴随着社会性发展而不断发展着。而实际上这就是社会道德不断个体化的结果,这是因为道德这种客观的社会存在.从儿童一生下来就开始伴随着其社会性发展过程而不断地向儿童个体施加各种影响(这就是社会道德个律化的过程),从而在社会性发展到一定阶段(实质是因为道德个体化到一定程度)后才导致个体品德的产生。而社会道德个体化过程在品德产生以后并未结束,它伴随着个体社会性发展的进程而继续发展着,并贯穿社会性发展的整个进程。
二、幼儿德育与社会性发展教育的关未
1、德育与幼儿德育。
德育是为了使受教育者形成符合某一社会所需要的政治、思想观点和道德品质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活动。它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等三个方面的内容。这是广义的德育概念。狭义的德育概念则主要是指德育中的品德教育,我们常说的幼儿德育,指的是狭义的德育也即,幼儿德育主要是指品德教育,就是对幼儿进行人际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的(思想)认识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德育的主要内容就是:“萌发幼儿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爱劳动的情感,培养其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等”。
2、社会性发展教育.
社会性发展教育就是通过个体社会化过程而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儿童正确的社会认知和良好的社会行为,促进儿童在自我系统、社交系统和社会规则系统方面发展的过程。
这里所说的“社会认知”就是指个体对各种社会刺激加以综合认知的过程,如对自己和别人行为的认知,以及对社会交往关系的认知等。
社会行为是指个人在各种社会情境下的个体行为,是社会心理(社会认知)的外部表现。社会行为包括表情、姿态、言语、语气、活动等各种外显表现。一个人的社会行为主要取决于其社会认知水平。
社会性发展的三大方面,即自我系统、社交系统和社会规则系统等都包括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这两方面的内容。因此,我们认为,关于社会性发展教育的实质就是:培养儿童在自我系统、社交系统和社会规则系统等三方面的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能力。
3、德育是幼儿社会性发展教育的核心和导向力量。
幼儿德育实质上就是社会道德个体化的过程。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道德内化的过程,即把道德规范等逐步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二是社会道德个性化的过程,即每一个体都有性别、年龄、智力、性格的差异,实现思想品德社会化的共同要求,不是把人变成一模一样的人,而是个性化的过程。社会道德个体化本身是贯穿于社会性发展的整个进程的(前已论述),那么在这整个进程中,德育处在什么样的位置呢?
我们认为,人的社会性发展有两个维度(图略):一是水平(程度)维度,这有高、低之分;二是方向维度.包括两个方向,即亲社会性方向(与社会要求相适应并于社会有利的发展)和反社会性方向(与社会规范和要求相违背甚至相对抗的发展),在这一发展方向维度中还有一个中性的,即与社会既无利也无害的发展,那些“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管好自己,休说他人”的人,不可不谓之为“社会性发展程度很高”、“很适应社会”,但对社会却无甚益处。
由此可见,社会性发展程度很高.并不意味着个人发展得很好;社会性发展程度不高,并不意味着个人发展得不好。如果要想让社会性向高水平、亲社会性方向发展.就必须借助于德育。如果没有德育的导向与内在推动.社会性就不会向“高而亲社会”的方向发展。我们认为.德育(即社会道德个体化过程)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核心内容和导向力量,它保证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正确方向并推动社会性发展的进程。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基本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5-0009-01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任务是培养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学习运用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动因、重点和难点所在。如何增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就需要不断研究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搞懂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基本问题,即“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基本问题
1.初中思想品德课“为什么教”
对于学校教育来说,教育学生“学做人”和“学做事”是一个同步的过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对初中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抑或说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思想品德教育或者德育的功能和价值,在于初中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的增强和精神境界的提升,在于“学做人”。这应该是没有什么异议的共识。目前在我国,初中教育中的课程形态主要以教学科目的形式呈现。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取向的定位和课程评价模式的确定,关键在于知识的选择、组织和它的传授逻辑。初中德育教育,关键是培养人的德性。
2.初中思想品德课“教什么”
“教什么”?这是一个涉及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层面的教学理念的问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是现实的明确的,但对其基本精神和价值取向,人们却有不同的判断和看法,实质是教学理念的区别。从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角度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的样态大体包括三类:知识、规范和价值观念。那么,初中思想品德课在教学过程应“教什么”呢?从教学目的角度说,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应使初中生者“学到什么”呢?或者说,无论是“教”还是“学”,应当怎样处理“知识”、“规范”、“价值观念”三者的关系呢?首先,无论从教的过程、学的目的还是从思想品德内在结构哪方面看,“知识”的传授和学是具有基础性和前提性。在社会生活乃至“做人”方面,也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也必然“无能”。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与学就应该是“规范”的传授和接受。在思想品德课应当怎样处理“知识”、“规范”、“价值观念”三者关系的问题上,我们必须始终清醒地认识到:知识是价值观念的基础,价值观念是规范意识的前提;规范距人的行为最切近,但规范若要被遵守,必须以相关的价值观念为基础。
3.初中思想品德课“怎么教”
初中思想品德课“怎么教”,实质就是“价值观念怎么教”的问题。那么,价值观念怎么教呢?能像一般知识那样讲解和传授吗?价值观念对行为的引导作用不是通过强制命令实现的,而是通过解释事物和行为的价值,为人的行动指出应该追求的方向。本质上,价值观念是一种主体的主观选择,但这种主观选择是以一定的知识即事实认识的结果为基础和前提的,甚至可以说价值观念是以事实认识为准备和初始阶段的。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乃至价值观教育还是要进行必要的知识讲解的。同时,还应该认识到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主要不是也不应是关于事实认识的知识体系,而主要是并且应该是一个价值规范体系和价值观念体系。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尤其是价值观教育,最重要的是广大思想品德课教师,也学生家长在内的一切成人社会用自己的人生态度与价值选择去影响学生,是教育者通过身体力行的示范活动来证实言教的真实性和可行性,并积极创造有利于学生尝试选择、参与和体验的机会。
二、解决好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三个基本问题的实践分析
从理论上来讲,初中思想品德课“怎么教”、“价值观念怎么教”的问题也不难,总结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应有明确的价值教育意识,其实践标准就是比较完整地把握教学内容的价值规范体系和价值观念体系,并以知识体系为中介进行教学;二是教师对教学内容深信不疑并能身体力行;三是教学方法的创新。
1.创新教育观念。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主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更新传统教育理念,研究学习应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跳出书本,走出教室,走进社会,质疑问题,探究理论,倡导探究式教学新模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新思路。
2.探究新模式。具体操作方法是:教授每一节课内容,教师结合章节内容,提出重点和难点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查阅资料、阅读教材等多种学习途径,认真思考;让学生自主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讲解时间约占本堂课的1/3;教师根据教学任务进行讲授理论的时间占1/3;教师再根据每堂课的重点、难点让学生自己带着问题去阅读相关刊物、网站,以总结归纳的时间约占1/3。从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嘴,真正融化书本理论知识,真正消除心中的疑问。
3.创新教学方法。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与时俱进,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实施自主探究式教学互动的教育教学方法。在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思考社会问题,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使授课在寻疑、质疑、答疑中完成。
体育新闻选材的特征
体育新闻以竞技运动报道为主。纵览当今的各类体育类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传媒,凡体育新闻报道,无不以竞技体育报道为主。正如两位美国著名体育新闻记者在他们所著的《体育新闻报道》中所说“赛事报道并不是体育新闻报道的唯一内容,但它却一直是大部分体育版的基础”[1]。我国体育新闻研究者在《羊城晚报与纽约时报体育报道的比较研究》中也指出“两报在其体育报道中均以竞技体育方面的信息传播为主,特别是对国内外重大体育比赛的报道占相当比例。竞技运动成为两报报道的重点。报纸媒介为满足越来越多的民众对竞技体育信息的阅读热情,把竞技体育的报道作为自己办报的重点之一”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竞技体育独占鳌头,成为体育新闻的宠儿呢?
首先,竞技体育最具有新闻性。
好莱坞著名导演曾说:“没有一部奥斯卡影片所制造的悬念能与一场足球比赛媲美。在运动场上任何结果都是可能发生的,竞赛对手之间的实力越接近,双方的竞赛水平越高、其悬念性越强”[2]。那么又正是这种悬念性,使竞技体育比赛最具有新闻性。新闻理论曾阐释这样一个道理,新闻价值的体现,关键在于该新闻是受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事实”[3],越是受众想知道又无法预料的事实,越能吸引受众,越具有新闻性,体育新闻亦是如此。
第二,竞技体育有丰富的新闻源。
竞技体育不仅具有显著的新闻性,同时还具有丰富的新闻源。源头之一是竞技体育的赛事频繁,之二是竞赛项目十分丰富。
第三,有忠实的观众群体。
由于竞技体育竞赛的激烈性、悬念性、激烈性、高情感性,与中青年及男性在心理上天然的接近性,决定了这样一个受众群体,对竞技体育新闻报道尤其喜好。
体育新闻表达要素的特点
1.语言的运用。
一个美国记者曾说过这样的话:“每个年轻记者都应该既到广播电台任职,也在体育新闻编辑部任职,在广播电台任职,记者可以学会怎样很快地抓住一件事的核心,然后写出供人们用耳朵听的报道。……而体育新闻的写作之所以有益于年轻记者,是因为它本身具有充分表达的余地。”这里所说的“充分表达”,实际上就是指语言的运用。
因为体育事件的发生是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的,同其他新闻事件发生的偶然性、突发性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没有人怀疑体育新闻事件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这就为体育新闻报道的语言表达提供了宽松的背景。体育比赛是一项充满竞争、富于刺激、展现和体验美的活动,体育新闻传播要充分体现和表达这种运动的实质,就必须注重语言的运用。
在各类新闻报道中,一般情况下不允许运用文学语言描述新闻事件,因为文学语言难免不存在想象和情感因素,容易改变新闻事实的真貌[4]。而体育新闻报道的语言运用则不是这样,它容许文学语言在体育新闻报道中存在,而且正是由于形象化的文学语言,使体育新闻报道充满活力,生动感人。
请看美联社的一则消息:“在洁白晶莹的冰面上,一对服饰鲜艳的男女,在绚丽变幻的灯光下,伴随着优美动人的乐曲翩翩起舞。他们时而款款慢舞,大有飘飘欲仙之感;时而风驰电掣,颇有叱咤风云之势,闪闪发光的冰刀在冰面上划出一幅美妙的图景。冰上舞蹈使滑冰技巧与音乐、舞蹈浑然成为一体,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以美的享受。萨拉热窝冬奥会上5万多张冰上舞蹈比赛入场券最先被抢购一空, 其原委就在于此。”
在这则消息中,如果记者只是报道5万多张门票被抢购一空,因为人们如何喜欢花样滑冰,消息就会平淡无味,而记者描述了一段花样滑冰比赛过程中场景以及给人的感受,最后点题报道了消息的主体内容,使人们看了消息后不仅领略了一番花样滑冰的魅力,也了解了门票销售一空的事实。
尽管文学语言在体育新闻报道中可以运用,但也必须掌握好分寸,否则,会给人一种华而不实,故意卖弄的感觉,同样也会影响体育新闻传播的效果。
2.数字的运用。
体育比赛结果的数字在新闻报道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也不可以随便滥用,而是要用得恰到好处。比如说田径比赛,每个项目一般是录取前八名进行计分奖励,如果将前八名的比赛成绩一一罗列,岂不是画蛇添足,繁琐不堪。
体育新闻报道中数字运用的最大特点就是简单明了。只表示比赛的时间、技战术统计结果以及胜负的结果。虽然体育新闻报道中的数字运用较为简单,但数字所表示的意义都非同不可,因此,体育新闻报道中的数字运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3.情感的运用。
心理学中对情感的体验分为高强度情感体验和次强度情感体验。由于体育运动竞赛是直接追求胜负、公开挑战极限、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及时看到结果的运动形式,使人们在体育运动中可以强烈地体验到胜利后的狂喜、失败后的悲伤,战胜自我的自豪,意志软弱的羞愧。因此,体育运动本身就是一种高情感体验的运动形式。
如在各种场合的国际竞技运动大赛中常常看到参赛者胜利后,激动与眼泪交织在一起,在运动场上狂喜地奔跑和跳跃;也常常看到参赛者失败后,抱成一团悲痛的哭泣。
体育新闻正是对这种高情感体验的运动活动进行报道,自然而然也就充满着高情感的色彩,尤其是在受众带着明显的地域性、倾向性观看体育新闻报道的时候,随着比赛的胜负,受众喜、怒、哀、乐的体验就更加鲜明和强烈。如:当2000年世界杯足球赛人们激情共度“意大利之夏”时,除了记住日耳曼人的第三次加冕、马拉多纳伤心的泪水,一定也不会忘记那个静坐场边、咬着手指、黯然神伤的巴西少女。又如在2002年韩日世界杯足球赛上,当韩国队首次在世界杯大赛上冲进四强,韩国举国上下“400万‘红魔’彻夜狂欢”,比赛结束后,约有100万在家中看电视的球迷,迅速走上街头,他们欢呼胜利的口号,燃放焰火,在街道上形成人流,又跳又唱。政府不得不出动三万名警察,进行重点路段的交通管制。当日,韩国汉城光华门广场完全就成了红色的海洋……
体育新闻的情感性特征,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媒介追求。体育新闻是以人为核心的新闻,既然是以人为核心的报道,就应该充分地展现对人的情感的尊重、对新闻背后人的内心世界的揭示。如果在体育新闻报道中“见物不见人”、“见事不见人”、“见人不见性”,从传播方式和态度来说,是有悖于“以人为本”的大众媒介追求。
近些年来,体育新闻对运动竞赛的消息报道仅仅是很少的一方面,而更多报道的是那些真挚感人的与体育赛事、体育人物密切相关的故事。当今发达国家的足球转播已越过了“看球”的水准,步入了“看人”的层面。德国甲级联赛中以平均十七台摄像机转播单场比赛,不但以多机位竭力捕捉场上最精彩的镜头,同时也不忘搜寻千姿百态的绿茵众生相,两台专用机自始至终对准各队教练席,把场上的风云变幻与教头的喜怒哀乐加以切换编辑,构成耐人寻味的精彩镜头,从更多的人文意义上挖掘运动员的魅力。这些对赛事背后新闻的报道,更多地关注到了体育比赛中人物的家庭、婚恋、母子情感、父子情感、以及竞赛的间接参与者。
体育新闻受众的特征
1.以高学历年轻男性为主。
据成都体育学院的一份成都范围内的受众调查显示:调查对象中,从18~40岁的男性公民是体育受众的主体,其中17~35岁的年轻人占了体育新闻受众的一半以上。受众学历以大专以上的学历为主。性别构成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尤其是积极受众或者说忠诚度高的受众男性的比例尤其大。
2.表现出高度的情感卷入。
体育受众一般具有较高的情感卷入。不少体育受众为了观赏一场精彩的比赛彻夜不眠,还会在一起品评讨论,甚至激烈争论比赛中的场景,队员的表现和裁判的公正与否,这与观看时政新闻和娱乐新闻等其他新闻的表现大不相同。
一份在成都地区的实证调查表明:有的体育受众“只要出报就买,和有重大比赛或自己关心的比赛球星就买的读者占了体育报纸读者的76.5%,阅读一份报纸的平均时间是84分钟,又40.4%的读者会在拿到一份报纸以后一口气读完”。这都反映了体育受众的高度情感卷入。
3.比较稳定的触媒习惯。
体育受众具有较顽强的触媒习惯。据调查,在所有的媒体中,电视是体育受众接受率最大的媒体,其次是综合报纸的体育新闻,再次是体育专业报纸,然后是网络,通过广播接受体育新闻的人最少。积极受众会积极购买体育专业保证,触媒的目的性很强。有些受众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长期购买某份报纸,或观看某类体育节目或体育赛事,比接受其他节目的忠诚度高。
4.接受体育新闻时专注度较高。
体育受众在收看体育节目或体育赛事时,专注程度较高。一般不愿被打扰,也不愿以伴随状态接受体育节目尤其是直播的体育赛事。
5.接受动机多为娱乐消遣。
体育新闻在普通的受众来看不同于经济新闻、时政新闻、教育新闻等严肃的新闻,严肃的新闻帮助受众“监视环境”、“联系社会”,提供了解社会的信息环境或者说媒介环境。在一般的体育新闻受众看来,体育新闻并不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而已经成为娱乐的组成部分。但这种娱乐,又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新闻和娱乐新闻,一般的娱乐新闻多是诉诸于人们的情感诉求和伦理诉求,而体育新闻的一些内在的本质,比如讲规则、有标准,还是比一般的娱乐更令人欣慰,并且更具有现代性。
据调查,体育受众的接受动机主要是:喜欢体育、娱乐消遣、丰富知识、了解体育事业的发展、获得精神鼓舞、关心偶像、获得谈资,从媒体获得对自己观点支持认同、关心体彩等。这些都与娱乐消遣的动机相关。
6.逆向心理定势严重。
体育受众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接受体育新闻的逆向心理定势比较严重。所谓心理定势,就是受众对自己不能接受的传播内容产生的一种抵制心理,或受众对新闻的宣传内容排斥抵触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定势决定了体育新闻受众的接受习惯和为了适应这种心理定势和接受习惯,体育新闻媒体尤其是某些平面媒体的过激表达方式。
注 释:
[1][美]布鲁斯・加里森:《体育新闻报道》,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55页
[2][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8页
[3]郑保卫:《新闻学导论》,新华出版社1990年版第10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