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本设计以“日”的时间观念的建立为核心,整合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两个知识点,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用于度量长度的“尺子”(直线条),以及一天钟表要转两圈的生活常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直观地呈现了24时计时法的原理。我们运用转化策略将弯曲的钟表刻度“拉直”成像尺子一样的“时间轴”,由两条“12时尺”变为一条“24时尺”,这种动态形成的“时间尺”能让学生有效地突破认知难点,顺利实现两种计时法之间的正确转换。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数学》第六册第五单元《年、月、日》例3,是学生在认识了钟面,学习了时、分、秒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以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事物为素材,目的是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其主动探索24时计时法的规律,发现和理解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两者之间进行互换。我们通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鼓励学生收集相关知识内容,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多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
学情分析
在W习24时计时法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时、分、秒等和时间有关的知识,他们对钟面、经过的时间等问题均有所了解和掌握,在日常生活中也或多或少有所接触,这就构成了学生学习本课的知识基础。然而,学生虽然知道24时计时法的一些知识,却不一定明白其中的原理,仍然需要认识许多新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了解24时计时法,正确区分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认识24时计时法的过程中体会它在生活中的应用,并逐步培养运用转化的策略灵活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日”这一时间观念,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1.生活情境导入,诱发认知冲突
教师出示12时钟面。
谈话引入:我们在二年级时就已经学会了看钟面上的时间。你知道现在这个钟面上是几时吗?那12时我们在干什么呢?(出示两幅场景图:吃饭和睡觉)
质疑启思:同样是12时,为什么有的在吃饭,有的在睡觉呢?
2.复习钟面,认识“一天24小时”
追问:一天怎么会有两个12时?(让学生略有思考时间,带着问题,看一段视频)
播放视频,介绍“一天24小时”的由来。
质疑启思:一天有24小时,但钟面上只有12个数,时针转两圈才是一天,所以一天里就有两个12时。那你知道一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再来看一个视频吧!(播放春晚0点倒计时视频)
谈话:当夜里12时的钟声敲响那一刻,新的一天就开始了。这时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都指着12,也就是夜里12时。夜里12时就是新一天的0时,那时我们一般在干什么?(睡觉)
想一想,一天24小时我们分别在干什么?其实,一天的时间很短暂,同学们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3.引入时间轴,运用普通计时法
(1)点拨引导
如图1所示,如果把这条线看成是时间长河,1小时用一小段来表示,那一天要分成多少段呢?对了,是24段。哪个点表示中午12时?哪个点表示夜里12时?
(2)区分两个12时
谈话:一天有24小时,时针在钟面上走两圈。图1中,从什么时间到什么时间是时针走的第一圈?对了,是深色的那一段。从什么时间到什么时间是时针走的第二圈?对了,是浅色的那一段。第一圈会出现1~12这些数,第二圈还会出现1~12这些数。因此,为了把第一圈和第二圈的时间区分开,我们在说时间的时候,要在时间的前面加上“时间词”。
(3)在时间线上找指定时刻
谈话:你能在图1中找到两个不同的“8时”吗?哪个点表示“上午8时”?哪个点表示“晚上8时”?你找对了吗?
4.创造并认识24时计时法
谈话:如果说时间时每次都要加上时间词,会不会觉得有点麻烦呢?如果不用时间词只用数字,能不能将一天的24小时准确地表示出来?(课件同步动态演示)第一圈的时间不变,“凌晨2时”还是“2时”,“中午12时”还是“12时”。当时针走到第二圈时,“下午1时”就是“13时”,“下午2时”就是“14时”,那“夜里7时”是几时呢?对了,是“19时”。“夜里12时”就是“24时”了。像这样用1~12这些数,还需要时间词帮忙的计时方法叫做“普通计时法”,而只有0~24这些数来表示时间的方法,就叫做“24时计时法”。
对比启思:比较一下这两种计时法(如图2),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吗?对了,“普通计时法”使用时间词和1~12这些数来表示,而“24时计时法”是用0~24这些数,不用再加入时间词。两种计时法各有优点,人们平时习惯使用“普通计时法”,但在一些正式场合都使用“24时计时法”。
5.学以致用,对比强化,拓展延伸
(1)根据情境图判断两种计时法
谈话:学习完新的知识点,一起来看一下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之间有趣的故事。如图3所示,这两个时间中哪个是“普通计时法”?哪个是“24时计时法”?
(2)根据现实问题情境,延伸对下一个知识点的思考
谈话:小头爸爸和大头儿子在外面看到路牌上的禁行时间是上午9:30~下午3:45。这两个时刻是什么计时方法呢?对了,是“普通计时法”。如果想把这两个时刻转化成“24时计时法”,该怎么做呢?这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新内容。
教学反思
《24时计时法》主要包含“24时计时法的认识”“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换”“解决简单的求经过时间的问题”三个知识点,而其中“日”这个时间观念的建立是学生学习24时计时法的难点,是后续学习“两种计时法互换”与“求经过时间问题”的重要基础。所以本设计在导入环节由两幅生活场景图引发认知冲突,从而使“普通计时法”的不足和探究“24时计时法”计时原理的认识需求得以有效凸显。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所以本设计紧扣学生关于一天的现实经验,强化其对“一天有24小时”的认识,建立“日”的时间观念,并使其借助经验感受一天的时间很短暂,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从而实现对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由于时间看不见、摸不着,教师和学生都容易忽视时间的可度量性,仅仅把“钟表”当作“时间”的代言人,因此,本设计充分利用了学生熟悉的用于度量L度的“尺子”(直线条),以及一天钟表要转两圈的生活常识,并运用转化策略将弯曲的钟表刻度“拉直”成像尺子一样的“时间轴”,由两条“12时尺”变为一条“24时尺”。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设问和追问澄清了学生认识的误区或学生从来不曾有意识关注的问题,清晰区分了两种计时法的不同。
设计亮点
本微课程教学设计是基于对学生认知难点与数学学习心理特点的准确把握和充分尊重,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探索新的信息技术手段与教学难点突破方面的有效融合。
1.基于认知难点,彰显微课价值
在时间有限的微课中选定一个认知难点作为其内容是彰显微课价值的必然选择。《24时计时法》一课中有“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换”“解决简单的求经过时间的问题”两个知识点,学生之所以容易出错,其根源是他们对“24时计时法”的原理不理解。因此,在设计中,我们选择了建立以“日”这一时间观念为核心的“认识24时计时法”这一认知难点作为微课内容,以便更好地彰显微课显“微”阐幽的独特价值。
2.基于核心知识,培养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要基于数学核心知识的学习过程,所以微课内容除了要关注认知难点外,还应关注知识点序列中处于承前启后,能对后续学习起到关键作用的知识,即核心知识。在《24时计时法》的知识点序列中,借助“日”这个时间观念的建立理解“24时计时法”的原理,恰恰是能否顺利进行后续学习“两种计时法互换”与“求经过时间问题”的关键点。学生能在亲历“一天24小时”的由来、借助时间轴运用“普通计时法”、创造并认识“24时计时法”这一过程中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一、创设有效的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一切知识皆来源于生活,数学模型的构建更是依赖于一定的生活情境,只有在对生活情境有充分的了解,舍弃那些与问题无关的非本质因素,保留问题的本质因素之后,学生才能顺利地建立起有效的数学模型,从而将生活问题数学化。
例如,学生通过玩转盘的生活情境,将骰子和转盘这些无关因素舍弃,保留下来的则是两个数相加确定和的奇偶性,从而将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建立起相应的数学模型,他们经历了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这是整个数学建模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
对小学数学而言,数学建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某种带有模型意义的数学结构的过程。在这节课上,教师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经历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当学生排除无关信息的干扰,将生活问题与一定的数学知识建立联系,将生活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之后,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也就得到了提升。而当学生认识到不同的生活问题竟然归结到同一个数学模型之中,他们对数学模型会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也为以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丰富的数学经验。
二、采取积极的评价,激发学生沟通能力
1.注意评价的有效性和激励性。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不同情境,写出鼓励性话语,并客观公正地指出问题和不足,使数学作业评价成为教师与学生谈心的桥梁和纽带。鼓励学生在作业簿上对疑难问题提出个人见解;教师也可以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与学优生进行互相探讨,将那些写在作业簿上具有推广价值的独特思路在全班传阅鼓励学生对教师提出批评性的意见与建议。坚持考后让学生在数学作业簿上写出反思与总结,教师进行批阅评价,并写出针对性的批语。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2.注意评价的启发性。新课标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定位在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课堂上,教师的点拨、引导、启发作用尤其重要。当学生的思维停滞在一个层面时,教师的启发性评价一方面可以统率起学生点滴的、零星的思维;另一方面为他们铺设起一架可攀之梯,让他们跳一跳后摘到心仪的“果子”,从而提高认知水平,锤炼思维品质。教师富有启发性的评价语言不仅能推动数学进程,而且可以生成新的教学问题,进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整合教育资源,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1.巧用“错误”资源提高学生辨析能力。教学本来就是一个与错误打交道的过程。教学过程本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由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逐渐完善的过程。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错误,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一种很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教师应该做学习错误资源的开发者,合理利用来之不易的资源,让学生在纠错中感悟道理,领悟方法,发展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费赖登塔尔说:“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就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对待纠错这一学习环节,教师的态度也应同样如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解题思路进行认真的回顾和分析,让学生明白为何出错,培养学生寻“错”、纠“错”的能力,才能使学生避免重蹈覆辙。利用错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心向。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了十个核心素养,其中包括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运算能力、推理能力等十项。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尤为重要,因为小学是学生植入新知识的最好时机,同时也是学生接受新知识的最好时机。小学数学素养教育是学生在日后能够学习好高等数学知识的基础,更让学生能够深刻体会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与数学知识在其他方面的重要作用,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利用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善传统的教育方式,注重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们普遍采用“填鸭式”教学,课上老师们一味自己讲学,从未关注学生的课上接受状态,因此学生上课感觉十分无聊,接受速度很慢。小学数学教育也不例外,大多数小学也采用“填鸭式”教学,因此学生对小学数学教育失去兴趣,从而致使小学数学素养教育很差,让学生失去了对数学的自我探索兴趣。因此,改变传统的小学数学教育模式,采用新的教育模式显得十分重要。在教育中,可以增设学生合作研究、自主学习的教学项目,让学生感觉到小学数学教育还是存在很大的探索空间,自己可以通过合作和自主学习发现很多,学生便可以大幅度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小学数学素养。
二、改变学生的传统学习方式,锻炼学生的自我能力,适应数学素养培育教育
在传统的学生学习方式上,学生一般只是通过老师教学或者同学帮助的模式进行学习。但是不难发现,学生的学习效率极低,并且不能够真正接受教学的内容。学生只是依靠一味的外界帮助,并没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探究l现学习的真正意义和内涵,所以在教育界这种学生的学习方式可以说是很失败的。小学教育也在其中,但是小学教育中数学教育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数学教育在小学阶段除了其他科目的大部分素养外,更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逻辑推算能力等。因此,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同样显得更为重要。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探究发现兴趣表现得非常重要,教育教学中增设这些项目以后,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真正领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小学数学教育素养。
三、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监督小学数学素养的教学过程
在传统教育教学过程中,基本上所有的学校都有一套适合自己的综合评教系统,但是不难发现其中存在许多问题。在传统的评教系统中,只注重了老师们的上课状态,完全忽略了学生课上的反应与接受状态,因此从一定的方面来说,综合评教系统还是很失败的。在教育教学评教系统上增加对学生上课状态的调查评价,便可以大大对老师们的实际教学质量进行把关,监督老师的上课质量,提高教学的教育素养。小学数学教育由于在小学的地位尤为重要,因此对小学数学教育的评教系统改革也越来越重要。
小学教育中,数学科目的教学显得格外重要,体现在小学阶段其他科目不可代替的重要性。小学数学教育只有在一种正确、良好的教育模式下,在一种优秀、杰出的学生学习方式下,在一种完整、合格的评价体系中才能更好地体现出小学教育教学中数学素养的重要性,让学生得到数学在自己生活方面更大的影响力。在完整的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体制的帮助下,学生才能更好地体会到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数学研究与数学应用,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数学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郭世平,杨世国,李伟,等.《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师素质与能力要求分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