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建筑节能一体化范文

建筑节能一体化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建筑节能一体化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建筑节能一体化

第1篇

2006年5月18日,北京市新建的首都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其安装在屋顶上的300千瓦太阳能发电系统。完全与建筑融为一体.不管晴天雨天,源源不断地向博物馆提供电力,作为北京最大的太阳能发电项目.受到各界的关注。不久,上海新江湾城50千瓦太阳能发电系统也胜利建成.成为上海最大的太阳能发电项目。建造北京、上海这两个最大太阳能项目的,是美国道森太阳能电力公司。

为什么要加快发展城市光伏屋顶建设?

中国的建筑要消耗掉1/3以上的能源。如果全国几亿平方米的屋顶变成太阳能发电站,对国家、对环境将是多么巨大的贡献1利用太阳能来发电.把太阳能和建筑结合起来,是城市建筑节能的战略选择。建筑物的屋顶装上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后,优点是:

①可以有效利用建筑物屋顶面积。无需占用土地资源。

②可原地发电,原地使用.减少电力输送的线路损耗。

③在白天用电高峰期供电,从而缓解高峰电力需求。

④发电板阵列直接吸收太阳能,降低墙面及屋顶的温升,减轻建筑空调负荷。

在德、日、美三个世界最大的太阳能应用市场,以太阳能集成建筑为核心的并网发电市场占据了绝对的市场份额。在中国我们有必要大力发展城市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的光伏屋顶。

美国道森太阳能系统是屋顶太阳能发电系统的首选

目前世界上主要是晶体硅(又分多晶硅和单晶硅)和非晶硅这两大类太阳能发电技术。 美国道森太阳能系统的特点是重量轻。发电板仅重3kg/m2左右.设计师最欢迎的就是这种产品,因为他对太阳能板的重量可以忽略不计.不需要对屋面结构重新计算.不用加固屋顶。

它是真正的世界上最先进第三代太阳能――建筑一体化(BIPV)产品;该产品是采用粘接的方式,把发电板直接粘贴到金属屋顶上.而不是用叠床架屋的方式安装,屋顶不用钻孔固定钢架. 没有防水问题.没有潜在的漏水问题。它不会破坏屋顶结构,施工也方便。更重要的是.它不会影响建筑造型。也没有防雷击问题。

它没有风阻升力问题:该产品安装在大型建筑的屋顶上时.完全不会产生巨大风阻升力。 它对屋面的抗风力.承重与受力。支撑件和支撑节点均不会引起重大影响。由于和屋顶融为一体.加上重量又轻.所以避免了在台风暴风中被掀掉的可能性。

它具有优异的耐用性.抗风的非晶硅太阳能发电板以不锈钢为基板,不是做在玻璃基板上,所以非常牢固,不会破碎。在台风暴风多发区,不锈钢发电板不会被大风刮起的飞沙走石打碎.它还能抗沙尘暴、冰雹、暴风雪的;中击以及盐雾等其它极端恶劣气候条件。

它具备最先进的全自动并网技术:该系统能够设置直流交流电压电流频率上下浮动的范围。如果电网的电压频率浮动超过范围.该系统会自动切断与电网的连接。由于该系统有自动侦测电网的电压频率的功能,待电网的电压频率回到正常范围内以后,系统会再次自动并网。因此.该系统的电压频率等可以始终与中国的电网保持同步。这是美国最先进的超稳定安全供电系统。

它能够全波段光谱发电:由于采用世界上唯一的三结技术,它是唯一可吸收光谱中所有波长能量的产品。在多云。阴天、雨天和弱光条件下.有卓越的发电效果。

它的实际光电转换率高:在高温下.三结非晶硅光伏系统的实际发电效率.要高于晶体硅光伏系统。

北京奥运会太阳能项目受到国际奥委会的紧密关注。因此,采用技术上最先进的。价格又极具竞争力的太阳能――建筑一体化产品是奥运会太阳能项目取得圆满成功的最安全的保证。

第2篇

关键词:一体化;节能外墙;保温技术;探讨

1 前言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新时代的建筑风格各异,但是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据相关研究表明。现世界的能源需求正以每年2%左右的比例增长,而在这些增长的能源当中,大约有32%的能源是用在建筑物上面。由此可以看出,搞好建筑节能工作是保证国民经济快速、持续、稳定发展的必要前提。建筑外墙节能结构的好坏不仅是衡量建筑运转耗能量的一项重要指标,而且是解决建筑节能外墙保温技术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为了保证建筑外墙的保温性能,目前运用的比较多的是以空心砖或者现浇的混凝土板作为墙面的承重材料,这些承重材料与一些具有保温效果的玻璃面板或聚苯板共同构成复合墙体。我国的复合墙主要有三种保温方式,分别是内墙的内保温方式、外墙的外保温方式以及夹心保温方式。因为复合墙这些保温方式的存在,使得这些复合墙体具有很好的保温隔热效果,完全能够满足新时期建筑节能的要求。

2 外墙保温系统的构造

目前,建筑上运用的比较多的外墙保温材料一般由保温层、粘结层、饰面层和保护层组成。保温层在选材上一般比较随意,市面上比较常见的一些材料例如聚氨酯泡沫塑料就可用来作为其材料。粘结层在选材上就相对要严格一点,它一般都会选用一些高分子复合材料如丙稀酸树脂,粘接层必须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例如,它必须具有防水、防裂、耐磨性的特点,当然它还必须具备高强度的粘性。饰面层在选材上通常都会选用一些水性涂料或者溶剂型涂料进行喷涂,喷涂后应该是饰面具备瓷砖甚至仿真石漆等的视觉效果。相对前面几种组成层,保护层在选材上具有更多的选择性,不锈钢薄板、薄铝板、铝箔、铝塑板等都是可供选择的对象。

3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3.1 设计方面

(1)在进行真正施工之前,要对施工图纸进行多次的会审,要明确保温层材料的厚度及材料类型。

(2)如果遇到特殊情况而需要对之前设计的图纸进行变更,那么就需要有相关的书面变更文件,如果没有相关变更手续的话,是不能随意进行图纸变更的。

3.2 进场材料的检查与验收工作

(1)建筑外墙所用的保温材料必须有相关的出厂证明。除此之外,所买材料还需要专门的材料检测机构进行复检,复检合格后的材料才能运用到施工中去。

(2)对保温板厚度进行现场的抽查:在进行厚度抽查的过程中,为了减小测量误差,我们可以一次性测量多块保温板的厚度,如果偏差不超过相关标准的话,就说明厚度是符合标准的。

(3)保温板重量的测定:称量保温板一定面积的重量,确保其在相关标准的范围内。

(4)外墙保温结构所用的节能材料必须有当地政府部门的节能推广证书。

3.3 墙体基层的质量检查

(1)进行墙体基层质量检查的过程中,验收内容包括对墙体基层中存在的灰尘、油污是否清理干净,没清理干净的地方要及时的清理,从而确保墙体基层的干净整洁。

(2)在施工的过程中,可能会在墙体上留下一些空洞,检查的过程中要确保这些空洞修补完好。对于墙体上的一些穿墙构件,必须对其进行防水、防锈处理。

(3)墙体基层检查工作的另外一项内容就是检查基层所用砂浆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另外墙体基层的表面平整度、方正度以及垂直度都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执行。

3.4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

3.4.1 弹线的检查

该过程主要是检查弹线沿外墙铺设的时候是否处于水平状态,另外还需要在两块保温板所处的高度处弹一道水平线。同时应该观察保温板的整体布局,从而在适当位置设置一个变形缝系统,在墙体上需要弹出相应的变形缝线,并标出变形缝的宽度数据。

3.4.2 抹苯板胶的检查

抹苯板胶的检查是一项比较重要的内容,因此对其检查要采取合适的方法,具体如下:想按一定的比例将粘苯板用的胶浆配制好,为了使涂胶工作简便,需要用专门的涂胶工具对苯板四周进行抹胶,“框点法”和“点式法”是两种比较常见的抹胶方法。抹胶的过程中,应该控制抹胶的宽度在50毫米左右,抹胶的厚度大概在10毫米,为了使粘贴的过程中能够及时的将苯板与墙体之间的气体排出,有必要在苯板中间留出一个孔径为40mm左右的排气孔。另外需要注意的就是,无论采用点粘法还是其他的粘法,粘贴面积一定要保证在40%以上。

3.4.3 保温板粘贴质量的检查

①待保温板抹涂完粘胶后,应该立即将其平贴在对象墙体上,如果出现错位的情况,应该对保温板进行缓慢挤压处理,这样不仅能够使保温板进行一定位置的移动,而且还能够排除其内部的一些气体,从而还保证了粘贴的质量。

②保温板的粘贴是整个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一旦出现保温板粘贴不好的情况,前面的所有工作都大打折扣。为了保证保温板的粘贴质量,最好是从墙体底部边角部位开始粘贴,同时应保证水平相邻的两块保温板相互对齐靠紧。但是上下两块保温板因该形成错开排列,墙角处板与板之间要互相咬合。

③对于保温板的粘贴应该采用自下而上的粘贴顺序,然后沿着墙体的水平及横向展开铺贴,最后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两块保温板之间最好留出 1/2 板的水平错开长度。

④当粘贴对象是墙角处的保温板时,应该采用墙角垂直交错的粘贴方式,两块保温板应该快速的粘贴,后块应该紧跟前块。安装就位之前,涂胶表面不能出现任何的结皮现象。

3.4.4 翻包网铺贴质量的检查

①施工前的工作之一就是对翻包网格布裁剪宽度进行检查,其宽度应该在保温板厚度的基础上,每边各加180mm 来进行裁剪。

②施工前的另外一项工作是对保温板表面的进行检查,确保其表面没有灰尘、杂质。

③进入施工过程后,应该对墙体基层上的门窗周围抹上涂胶,保温板的终端处也抹上涂胶,涂胶的宽度控制在80毫米左右。抹胶完成后,应该将多余的胶浆清除,这样是为了保持网格布的干净整洁,另外,压入胶浆内的网格布必须全部浸没在胶浆中。

④需要粘贴翻包网的部位有很多,具体有以下几处:门窗的洞口处、阳台、空调板、女儿墙的顶部以及管道穿墙洞口处。

4 结语

在倡导节能的大背景下,对房屋实施节能外墙的保温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建筑节能外墙保温技术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建筑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建筑节能外墙保温技术的施工过程做了一个详细的阐述。本文的提出,希望能够为这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李春英.浅析建筑节能外墙外保温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纵横,2011,(7):46-47.

第3篇

关键词: 节能结构一体化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高速发展阶段,在当前乃至今后几年间无疑是建筑业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建筑节能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同时,也是墙体保温技术发展的黄金时期。目前,在我国新建建筑及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墙体保温市场中,外墙外保温技术占据绝对优势,它为我国建筑节能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外墙外保温市场存在生产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价格竞争失衡、工程监管不到位等问题,致使外墙外保温工程开裂、脱落、火灾等问题时有发生,工程质量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发展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不仅能丰富建筑结构体系,确保建筑节能工程质量与消防安全,更重要的是有效解决了保温系统与建筑墙体同寿命的关键问题,对于推动建筑节能工作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的含义及分类

1.1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是指集建筑保温隔热功能与墙体围护功能于一体、墙体不需要另行采取保温措施即可满足现行建筑节能标准要求的新型建筑结构体系,不但保温防火性能优良、质量安全可靠,而且能够实现建筑保温与墙体同寿命,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和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对于实现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保民生的发展目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2 目前,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体系有:CL结构体系、FS外模板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体系、IPS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自保温体系、砌块自保温体系(包括承重和非承重体系)、夹心复合墙砖砌块保温结构体系等,这些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并已开始大量的应用。

1.3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相关标准规范的为一体化技术产品的生产、设计、施工、验收等提供了有力技术依据。目前,已实施《CL结构体系技术规程》、《FS外模板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非承重砌块自保温体系应用技术规程》、《SK装配式墙板自保温体系应用技术导则》、《承重混凝土多孔砖自保温结构体系应用技术导则》、《居住建筑夹芯保温复合砖砌体结构体系应用技术导则》、《AESI装配式墙板自保温体系应用技术导则》等七项标准规范。

近年来,在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我国的节能建筑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累计完成节能建筑40余亿平方米。其中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外墙体主要采用外墙外保温技术,占工程应用量的95%以上,外墙外保温技术为建筑节能工作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 推行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的必要性

2.1外墙外保温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自推行外墙外保温技术以来,人们的居住环境、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和改善。但伴随之而来的墙体保温与结构能否同寿命,墙体保温与安全防火能否兼顾,保温施工后空鼓、裂、脱落、火灾安全隐患较大等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又关乎民生的重大问题。目前普遍采用的建筑墙体保温技术,其理论寿命为25年(在保证产品质量、按规范施工的前提下),远低于建筑主体50—70年左右的设计寿命。25年后外墙保温极可能出现的脱落,如何维修等问题已被人们日益重视。那如何解决以上问题呢?——大力推广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

2.2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的优点

与传统的外保温技术相比,一体化技术具有四大突出优点。一是节能保温措施与墙体同步施工,实现了与建筑物同寿命,保温层不再需要多次维修、更换;二是保温材料置于墙体之中,采用现场装配或混粘土浇筑等方式施工,有效避免了外保温工程存在的空鼓、开裂、脱落等质量问题,最大限度地消除了工程消防安全隐患;三是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完全能够满足我国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通过采取进一步的技术措施还可达到更高的节能要求;四是可以有效缩短施工工期,减少人工和材料消耗,从而降低建筑成本,具有较好的综合效益。

2.3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主要创新点

(1)实现建筑材料防火向建筑结构防火的转变;

(2)实现建筑保温二次施工向同步施工的转变;

(3)实现保温寿命周期二十五年向与结构同寿命的转变;

(4)实现工程施工现场湿作业向工厂化、产业化转变。

3.推行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的重要意义

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通俗地讲,就是不再给建筑“套棉衣”,而是通过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采用相应的墙体材料及配套产品,使墙体本身的的热工性能等指标达到节能标准要求,实现集保温隔热功能与围护结构功能于一体的建筑节能技术,不仅能有效解决保温体系与建筑主体同寿命问题,而且在抗震、安全等性能方面也得到了加强,能同时满足建筑、防火等要求,是建筑节能发展的方向。随着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不断深化,加快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推广、逐步限制淘汰已经明显落后的传统外墙外保温技术已势在必行。

4.加快我国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推广工作的建议

4.1加大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产品的引进和研发力度。大力推进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产品的引进和研发,为该技术的全面推广奠定基础,促进我国建筑节能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要充分发挥勘察设计及建设类企业和各建材生产商的潜能,引导和鼓励相关企业推广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不断加大建设科技投入力度,积极研究、发展新型墙材。

4.2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推广应用工作落到实处。推广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是我国创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的重要内容,建议选择部分项目进行示范并给予政策扶持,各相关单位要充分认识到推广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落实责任,确保推广应用工作落实。

5.结论

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是对传统建筑节能设计和施工工艺的一次重大变革。推广、应用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广大建设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利于提升建筑行业的科技含量、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有利于带动钢筋、混粘土、保温材料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壮大,是一件意义重大的好事。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可持续建筑;节能;设计

前言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可持续发展”揭开了建筑文明的新篇章,传统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同时也带来了环境负荷增加。“建筑”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走可持续发展和节能之路是必然的选择。

一. 可持续建筑概述

1.1概念

可持续建筑是指以可持续发展观规划的建筑,设计理念上涉及到建筑物、建筑材料、城市区域规模大小等等因素,及与其相关的经济性、功能性、人文性和生态性。强调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注重建筑的室内居住环境,以健康、舒适、舒心为主题,以节约能源为目标。

1.2原则与理念

1)可持续理念,设计上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能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影响;2)资源应用效率原则,对于输入建筑物的资源如水、能源、材料和其他资源要有效地使用,力求做到循环利用或回归自然,总之,确保资源的利用率达到较高的层次;3)低碳理念,设计上注重新能源的利用率,例如,太阳能、自然风、光能等等,尽量减少传统能源的利用率,做到节能减排;4)防止污染原则,这里涉及到对建筑物的废物排放的设计理念,以利用可回收资源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为重要根本目的;5)和谐环境原则,降低环境负荷,从建筑物周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出发,力求与环境相融合,且有利于居住者健康。

二. 可持续建筑与节能一体化设计思路分析

2.1控制体型系数

1)从面积水准角度看,统计数据表明,国内近年的住宅建筑套均面积有123,世界排名第三,如果将套均建筑面积设计上控制在80~120,在同样满足人们“住”的问题上,可以节约大量的土地、资源和金钱;2)从节能角度看,夏热冬暖地区分为南区和北区,在建筑造型要求能够满足的同时必须严格控制体型系数。以北区为例,单元式、通廊式住宅的体型系数不宜超过0.35,塔式住宅的体型系数不宜超过0.40。严寒、寒冷地区建筑的体形系数应小于或等于0.40。

2.2延长建筑物寿命

建筑物寿命低下,必然导致拆除、重建,带来各方面投入的增加,所以,在设计上应从延长建筑物使用年限的角度着手考虑。1)从城市总体规划入手,减少甚至避免建筑物在正常使用年限内因规划调整而拆除。2)用居住水平发展的角度去设计,建筑物内部空间要有可塑性;外部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协调。3)从居住业主的发展和需要出发,建筑物的寿命要融入人的气息,中国大多数人不喜欢频繁地迁居,因此在建筑物的寿命内,要考虑到业主老年时的需求。4)与建筑物的长寿命相匹配,在管线的布设上要便于更换与维护,设计上结构体与填充体最好相分离;在结构、墙体和保温的材料选择上应该把使用寿命作为选择的依据之一。

2.3保温隔热层厚度设计

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和标准,为了夏热冬冷地区的节能目标的达成,对外墙传热系数和蓄热系数也做了规定,如表1所示:

按照表1中关于K和D的规定,结合一定的计算公式和材料本身的导热系数λ,可以计算出保温隔热材料的最小厚度值。具体在设计时注意点如下:1)如果墙体结构选用的是加气混凝土砌块,只要窗户和屋面等其他部分可以达到相关的节能标准或规定,外墙不需要进行特别的保温隔热施工措施便能够完成节能50%的目标;2)如果墙体结构选用的是粘土实心砖或者是混凝土砌块,需要分别将保温隔热层厚度增加至20.1mm和29.4mm以满足节能的目标,此外,这些传统材料既浪费了能源,又容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应该尽量使用新材料来代替;3)实践证明,钢筋混凝土梁、柱是建筑物中最主要的“热桥”部位,其热阻相对较小,因此,其表层保温隔热层厚度应大于等于30.7mm,才能完成节能50%的节能目标。

2.4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

2.4.1自然通风和采光设计这是节能和健康的有效途径。通过窗的开启方式、竖向风道和设置负压等组织室内气流自然通风。

自然光是一种无能耗光源,在设计思路上要予以强化:1)建筑结构设计上要最大限度地布设采光口的数量和面积,选择上尽量遴选光透性强的玻璃,增加自然光的透射度;2)在室内结合自然光的强弱,分层次布设线路,做到自然光足够时不开灯,自然光弱时开小灯,没有自然光时开全灯,使自然光源能量的利用率达到最大。

2.4.2利用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水能、地热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的新能源,例如:1)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应列为首选,太阳能提供热水与建筑一体化,技术成熟、经济可行。2)地热能也是很好的能源,就是在利用上要具备以下一些条件:利用水文地质勘查证明其是否可行;要有水文地质、暖通空调、地热设备等各领域的专家共同参与;城镇有地下空间规划;政府有机构从立项、实施和效果进行管理等等。3)两栋邻近的超高层建筑将风能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应用。

三. 结语

我国可持续建筑与节能一体化设计正处于发展时期,发展空间格外广阔。在具体的建筑工程设计上,应将我国国情和工程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尽量遴选各种节能的新技术、新材料,设计经济、合理的节能方案,确保把建筑能耗水平降至最低,真正做到建设节约型社会,有效地缓解能源供需之间的矛盾,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良好的发展,其现实的和长远的意义都是十分巨大的。

参考文献:

[1]梁建红.可持续发展与建筑节约设计[J].职业时空,2010(1).

[2]叶耀先.科学理念与建筑可持续设计[J].住宅产业,2011(3).

第5篇

【关键词】建筑一体化;节能设计;太阳能;储能材料;应用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运用储能材料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室内昼夜温差的变化幅度,使得建筑内部的温度一直保持在一个恒定的范围之内,而且还可以通过储能材料及时存储太阳能,以备不时之需。关于建筑节能设计中储能材料功用的发挥程度的大小,还和建筑所在地区的气候有关,并且还与储能材料的具体储能形式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方案的可行性

现阶段,绝大多数建筑师都非常关心建筑节能的关键技术,从最初使用单一型的围护结构来进行墙体的保温隔热,发展到如今将太阳能和建筑本身的一体化节能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在建筑节能工程上的飞跃。建筑的一体化节能设计中,通过利用建筑的储能材料可以有效减小建筑节能的成本,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这里所说的储能材料一般是在建筑中广泛应用的、能够很好地吸收与保存及释放一定的热量和冷量的特殊材料,这种材料的储能效果的高低是由建筑材料本身的比热所决定的。

一些经常使用的建筑材料也具有良好的储能功用,它们的统一特征就是具有非常大的比热性质,例如建筑材料中的石材、混凝土、砖块等,这些材料的造价并不是特别高,使用起来也极为方便,如若将它们的储能作用发挥出来进行能量之间的储存与转换,不仅可以大幅度减小建筑的能耗量,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建筑结构构件别出心裁的使用功能,有力促进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节能技术的新发展。事实上,这种设计方案具有非常大的可行性,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充足的太阳能资源,实施本方案都是有利的,但太阳能的实际利用效果与使用的材料性质、构造方式以及区域气候都有很大的关系。

二、与材料的关系

建筑的储能材料通常都具有一定的热惰性,利用这一特征,可以对建筑物的昼夜温差进行有效地调节,从而大大降低室内温度的波动幅度,使人经常处于恒定的室温当中,通过此种方式还可以减少用户使用空调的次数和时间,降低空调的能耗,节约了能源。

相关的实践证明,建筑的储能材料的特性不同,储能效果就爱不相同,有些储能材料的储能效果在数小时,有些可以维持数天,还有的可以维持超过半年之久。储能的效果还取决于不同地区的太阳辐射量的差异,例如有些地区的夏季日照时间比较长,冬季日照时间短,针对这样的地区恰好可以通过建筑储能材料的功能达到太阳能跨季节使用的目的。

常见的储能方式包括水箱储能、混凝土或者岩石空腔储能。这两种方法具有可操作性,使用起来也非常方便,器具也极为简单。水箱储能主要利用一些比热比较高的物质来储存热量,例如经常用的有水、乙烯/丙烯乙二醇液等。这种储能方式需要妥善解决热流层化问题,这是因为来当储能箱中的液体被太阳能集热板中的被太阳光加热之后,还会和箱中的冷水产生一定的热量交换,从而又回到集热板进行二次循环。这样的过程要反复多次才能使箱体内液体的温度逐渐升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加热的时间,可以基于热流层化原理,利用两个以上的水箱把冷、热水进行分离,以此来提高储能的效率。

利用混凝土或者岩石制成的空腔储能容器也可以将太阳能进行有效的存储。这种构造本身不仅仅是一种建筑围护结构,同时也是良好的储能体。虽然它的使用效率不高,但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有效地将太阳能的广泛利用同建筑节能工程有机结合了起来,所以也可以作为简单易行的储能形式。这种结构的理想厚度要控制在25毫米到65毫米之间,不能过厚,体积也不能太大,否则就会相对延长它吸收太阳能的时间,也会延长其释放热/冷量的时间,使用效果就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同时它也不能太薄和太小,否则会受到空气静压增高的影响,就要借助一定的外力来进行热量的交换。

三、与气候的关系

在适当的气候条件下选用适当的储能材料,可以提高储能材料的利用率,这是因为建筑材料本身的蓄热(冷)能力同建筑材料实际的干密度有着很大的关系。通常情况下,建筑材料的干密度越大,材料在节能使用中的蓄热系数就越大,进而就有很强的蓄热能力,而且热量散失的速度颇为缓慢。反之,建筑材料的干密度越小,材料在节能使用中的蓄热系数就越小,蓄热能力也比较低,而且热量散失的速度还比较快。所以,在实际应用中一定要依据建筑所处的区域气候特点来选择最为合适的储能材料。

一般来说,日温差低于6℃的区域在建筑方面不适合采用储能材料;日温差处于7℃到1O℃之间的区域可以采用储能材料,并且可以取得相应的效果;日温差大于1O℃的区域,需要使用蓄热系数比较大的重质建筑材料。这样可将区域太阳能的差异性的功用最大可能地发挥出来,尤其是通过储能材料将太阳能分季节地储存,更加具有节能的战略意义,也更需要讲究技术策略,同时也要看到实施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节能设计所面临的资金与技术问题,而且区域间的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决定了能源利用达不到均衡的目的,只有不断提高可以水平,才能提高建筑节能的普遍程度。

四、总结:

综上所述,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节能设计的方案具有很高的使用性和可操作性,实际应用中还要综合考虑建筑所使用的储能材料的特征与气候条件的特征,将节能的效用发挥到最大限度,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耗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高钰琛.太阳能技术在农宅中的应用[J].工业建筑,2009(7)

[2]王少伶. 基于植物温室技术开发的新型节能住宅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2)

第6篇

关键字:太阳能建筑一体化 太阳集热器 建筑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111.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是将太阳能利用设施与建筑有机结合,将太阳能集热器在屋面、建筑外墙、阳台栏板、女儿墙、披檐等建筑部位设置。屋顶覆盖层、屋顶保温层或建筑外墙体等局部还可用太阳能集热器替代,这样既消除了太阳能对建筑物形象的影响,又避免了重复投资,降低了成本。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是未来太阳能技术发展的方向。

一、太阳能利用现状

随着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节能及美观的追求愈发强烈,同时能源危机和环境的恶化也在不断加剧,为此,既清洁又取之不尽的太阳能产品的开发和利用亟需普及。城市花园化住宅的实现需要太阳能产品的助推,于是住宅太阳能化便成为了一种发展趋势。我们国家的太阳能热水器产业总体来说发展还是处于初级阶段。我们说它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并不是说它的产量比较少,也不仅仅是说太阳能热水器技术的不成熟,生产上还没有形成规模。而是说太阳能热水器还只是百姓一家一户自发购买和安装,还没有作为一个专业化的系统工程来考虑。

当下,各种形式的屋顶太阳热水器,就象冰箱、彩电一样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基本消费品,然而,它们只考虑到自身的结构和功能,并未考虑到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大都破坏了建筑的整体形象。百姓购买热水器,自己找人随意安装,生活小区的楼房到处都拖着热水器管道,很不安全又影响了美观。在一些城市,政府曾经发文禁止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使得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遇到了很大的难题。如是看来,如果太阳能产业想真正发展起来,就必须走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道路。太阳能加建筑不等于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那什么才是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呢?

二、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发展方向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今后我们发展太阳能集热利用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太阳能集热系统的设计、施工要工程化,所谓工程化就是建筑设计及产品生产部门的全面参与。在任何一个建筑上,对太阳能集热系统都要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管理、统一进行售后服务,并贯穿于整个建筑过程当中。实施工程才能推动产业的发展,促进规模化生产,使产品质量得到保证,才能使使热水器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降低成本。

我们要综合考虑社会发展,技术创新和经济实力等因素,在建筑物的策划、建筑设计、使用、维护以及改造等活动中,主动的利用太阳能。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民用建筑及建筑群体,无论在做规划布局设计或做单体建筑设计时,均宜与太阳能热水系统同步进行,以保证所选用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各个部分及其辅助设施与建筑规划布局、建筑设计有机结合,成为建筑规划设计中合理的不可分隔的部分。

三、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实施方式

1、太阳能集热装置与建筑屋顶一体化

在建筑的屋顶部分采用建筑造型构件与太阳能集热技术相结合的手法,在设计上既要使建筑的正立面结构看上去富有建筑的艺术性和现代性,也要使安插在建筑构造构件中的集热装置模块可以很好的吸收太阳辐射能。然后把太阳能集热装置做成合适的造型,并涂成与建筑顶面颜色相协调的颜色安装在建筑顶部留的空位和预埋好相应管道的构件中。采用太阳能集热器可以较好的承受压力且密封性较好,既能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能又能间接吸收室外环境中的热能,即使冬季气温为-20℃的时候依然能够进行太阳能低温集热。

2、太阳能集热装置与建筑墙体一体化

太阳能集热器设置在建筑外墙面上会使建筑有一个新颖的外观,能弥补屋面上(特别是坡屋面)摆放集热器面积有限的缺陷。

在接受太阳能较好的墙面上即南侧及东西侧等墙面上采取主动与被动式相结合,采用集发电、通风、采暖与建筑结构有机结合的太阳能系统。墙体的最外层是光电幕墙,安装在多孔的波状金属板上,空气在金属板下的空腔内受热,在风机的动力作用下空腔内的热空气从墙体的顶部通过风道进入空调的新风系统或者直接排出室外。与传统的墙面相比太阳能设备取代了传统的护围结构,照射在墙面上的太阳能不但被有效的利用起来而且显著改善了护围结构的隔热保温性能。

3、太阳能集热装置与阳台、女儿墙和披檐等一体化

太阳能集热器结合建筑阳台设置,不仅能满足太阳能集热器接受阳光的需求,还会使建筑更加活泼漂亮,使本来就是建筑外观点缀的阳台增加了科技的光彩,是设计师考虑集热器设置的方式之一。

太阳能集热器根据需要设置在建筑平屋面部分的女儿墙上,可为建筑整体造型风格增添色彩,相比直接放置在平屋面上的方式巧妙,当然还必须在建筑允许的情况,以考虑集热器面积的多少来综合确定集热器的设置位置和方式。通常在平屋面的女儿墙、披檐上设置太阳能集热器,也是建筑设计考虑集热器放置位置的另一方式。

4、太阳能一体化设计中与之相配合的建筑保温设计

将轻质建筑保温墙体设置在建筑的北向墙体和受日照较少的墙体上,能有效的减少了墙体与外界空气的热交换,并能在框架结构的建筑中采用较薄的基层墙体而达到较好的隔热保温作用同时有效降低了建筑成本和减轻建筑负荷。因外侧经过镀膜处理的Low- E中空玻璃具有极佳的热学、隔声、防结霜、不结露与密封等性能,建议玻璃门窗使用与护围结构颜色相适宜的中空玻璃。白天在不影响窗体的透光率的同时还能阻挡来自室外的有害辐射;夜晚和阴雨天气,来自室内物体的热辐射约有50%以上被其反射回室内。

如此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建筑物的单向热传导性,降低了建筑内热能或冷能的流失,减少了建筑的整体能耗。也就使得整个建筑呈现一种类似于“暖水保温瓶”的现象。

四、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建筑技术解决

1、建筑设计应合理确定太阳能热水系统各个组成部分在建筑中的位置,满足各部分技术要求。应根据选定的太阳能集热器的形式、安装面积、尺寸大小、安装位置,储水箱体积重量、体积尺寸、给排水设施的要求,连接管线转向,辅助能源及辅助设施条件及太阳能热水系统各部分的相对关系,合理安排确定太阳能热水系统各组成部分在建筑中的位置。充分考虑所在部位的荷载,并满足其所在部位牢固安装及相应的防水,排水等技术要求。建筑设计应为系统各部分的安全维护检修提供便利条件。

2、建筑体型及空间组合应充分考虑可能对太阳能热水系统造成的影响,安装太阳能集热器的部位应能充分接受阳光的照射,避免受建筑自身凹凸及周围景观设施、绿化树木的遮挡,保证太阳能集热器的日照时数。

3、安装的太阳能集热器与建筑屋面、建筑阳台、建筑墙面等共同构成维护结构时应满足该部位建筑功能和建筑防护的要求。太阳能集热器的设置应与建筑整体有机结合,和谐统一,并注意与周围环境协调。建筑设计应对太阳能集热器的部位采取安全防护措施,避免因集热器损坏可能对人员造成的伤害。可考虑在设置太阳集热器的部位如阳台、墙面等处的下方地面进行绿化草坪的种植,防止人员靠近。也可以采取设置挑檐、雨篷等遮挡的防护措施。

4、建筑设计应为太阳热水系统的安装、维护提供安全便利的操作条件。如在平屋面设出屋面上人孔,便于维修人员上下出入;坡屋面屋脊的适当部位预埋金属挂钩,以备栓系用于支撑安装人员的安全带等技术措施,确保专业人员在系统安装维护时安全操作。

5、太阳集热器不应跨越建筑变形缝设置。建筑主体结构的伸缩缝、抗震缝、沉降缝等变形缝两侧,在外因条件影响下会发生相对位移,太阳集热器跨越变形缝设置会由于此处两侧的相对位移而扭曲损坏。

永远只关注太阳能和建筑两个层面的应用是没有发展前途的,我们应该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它涉及到城市建筑景观、可再生能源发展以及老百姓的经济状况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必须从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角度去看,这也正是太阳能技术应用与推广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齐心.解决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良好方案,现代建筑 .2003

[2] 高辉、何泉.太阳能利用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华中建筑 .2004

第7篇

适用于所有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框架结构,框剪结构的各种砼构件和多、高层框架填充墙砌体施工。

二工艺原理

1FS外模板FS外模板

由外向内的组成部分为:外侧粘接加强层、保温过渡层、粘结层、挤塑板、内侧粘结加强层。复合外模板保温体系的工艺原理:把强度符合要求的FS外模板作为混凝土构件的外模板,按图纸要求支设于绑扎好的梁、柱、墙的钢筋外侧,并在FS板上设置规定数量的羊角螺栓,使FS板与混凝土构件可靠连接在一起,在浇筑完混凝土后FS板与混凝土构件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体化结构。

2自保温砌块烧结页岩注孔

自保温砌块,采用保温砌块中间填充聚苯乙烯保温泡沫塑料,为避免砌块灰缝处产生热桥,砌块在保温材料注孔时,在水平和竖向灰缝中间凸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高出砌块10mm,砌块与保温材料连接在一起,阻断灰缝中的热桥;砌块主要规格为260mm×290mm×190mm,因其不方便切割性,主要用于窗台以下的砌体施工;其砌筑方式同普通砌块。刚骨发泡混凝土自保温砌块,是由发泡砼经过特殊成型工艺或性能增强处理而制成的砌块,该砌块的主要规格为390mm×260mm×190mm,因其切割方便,主要用于窗间墙的部位,其砌筑方式同普通砌块。

三施工工艺操作要点

1FS外模板

(1)绘制外模板排版图根据图纸外墙尺寸要求绘制外模板拼装图,确定外模板主规格尺寸;施工时尽量使用主规格尺寸的外模板;对于无法用主规格安装的部位,应事先在施工现场用切割锯切割成符合要求的模板。

(2)安装连接件在施工现场用冲击钻在FS复合保温模板预定位置穿孔,安装连接件,每平方米不少于5个;门窗洞口及拼装处可视情况增设连接件数量。

(3)墙体内外侧模板安装就位根据安装排板图的分隔方案在墙外侧安装FS板,并用绑扎钢丝将连接件与已通过隐检验收合格的墙体钢筋绑扎牢固,先安装外墙阴阳角处墙面板,后安装主墙面板(注:此环节进行前需在墙体钢筋内外两侧绑扎混凝土垫块,设置要求及方式同传统做法);安装外墙内侧模板:根据混凝土施工验收规范和建筑模板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采用传统做法,安装外墙内侧多层板及木方次楞。

(4)防止FS模板拔台的措施对拉螺栓与木方间距同普通模板的施工设置基本一致,外墙木方应竖向设置,间距约200mm~300mm,并且向下与已浇筑完预留的螺栓加固在一起,要及时垂直,以保证外墙面的垂直度,相邻两块外模板的拼缝处用一根木方固定,以保证外墙面的平整度。

(5)防止漏浆的措施注意拼缝严密,复合外模板在支设、拼装过程中,板与板之间要挤紧、对严,缝隙不大于2mm,板缝间无需增设胶条,就能够防止漏浆。

(6)安装时注意区分FS外模板内、外侧使用因为FS板内、外层表面材质不一样,内侧只设粘结加强层,增强外模板与砼的粘结强度;外侧在粘结加强层的基础上设置加强筋,使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可避免外模板的抗弯性能,满足模板砼侧压力要求,所以安装时一定注意区分模板内、外侧使用。

2自保温砌块

根据烧结页岩注孔自保温砌块与刚骨发泡混凝土自保温砌块各自性能特点不同,为保证内、外墙结合处符合墙体砌筑规范要求,现场采用两种不同保温砌块配合使用的方式砌筑外墙,窗台以下采用烧结页岩注孔自保温砌块,窗台以上及其它需要切割砌块部位采用刚骨发泡混凝土自保温砌块。

(1)材料型号的控制根据图纸绘制砌体排版图,确定各种自保温砌块的规格尺寸及数量,注意内、外墙砌块的高度必须一致,否则水平灰缝不能保证在同一水平面上。

(2)砌筑方式的控制定位放线,并进行砌筑工作,砌筑方式及质量标准同普通砌块;在窗口处按照门窗固定要求预埋带有FS板的预制水泥砖。窗垛等部位吊垂直线保证窗垛上下在同一垂直线上并保证墙体外侧与FS板外侧在同一垂直立面上。

(3)收缝方法在砌筑过程中,应采用“原浆随砌随收缝法”,先勾水平缝,后勾竖向缝;灰缝要平整密实,不得出现瞎缝、开裂及粘结不牢等现象,以避免墙面渗水和开裂,以利于墙面粉刷及装饰。

四结语

第8篇

关键字:CL建筑结构体系节能与建筑一体化节能与抗震复合剪力墙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对于我国的建筑行业来讲,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代。随着我国对于建筑行业“节能省地”的进一步要求,建筑行业中关于节能的覆盖面和深度得到更大力的推广。尤其是随着部分已建建筑保温层质量通病的凸显,以及四川地震后对结构安全度的重新审视,保温与结构、节能与抗震、施工速度等问题成为建设领域关注的焦点。为了满足对于建筑行业的进一步要求,一些新的技术、新的结构体系也就顺势而起,被大家所熟悉和认可,并加以应用。

对CL建筑结构体系的概述

CL建筑结构体系是由CL复合剪力墙、普通混凝土剪力墙现浇楼(屋)盖连接而成的整体现浇结构,属于复合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因其所具有的优点,在各种热工设计分区的不同抗震等级的新建民用建筑都可以被应用。CL剪力墙是CL建筑结构体系的核心构件,它是由CL网架板(一种钢筋焊接网架保温夹芯板)两侧浇筑混凝土后形成的一种兼承重、保温、隔音于一体的墙体。这种墙体在建筑物的外墙、分户墙以及一些有保温和隔音要求的墙体中被得到广泛应用。墙体中的CL网架板钢筋都是墙体受力的钢筋,而钢筋的直径、间距以及组合规格必须根据承载的要求来确定的,保温芯板的材质及厚度就要根据当地节能标准来进行采用。CL网架板是在生产车间由生产线根据图纸设计要求来进行定制加工的,而作为墙体受力钢筋、保温层于一体的部品就可以直接提供给施工现场。

1、墙体的构造

CL复合剪力墙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边缘构件(暗梁与暗柱),另一部分是墙身。边缘构件与普通剪力墙的形式相同,它的主筋和箍筋都是普通的钢筋,在现场绑扎制作好,并进行安装。墙身中有CL网架板,它是一种里面夹着保温板的立体空间结构的钢筋焊接网架。保温板的两边有钢筋焊网,钢筋焊网是由很多数量的三维斜插钢筋均匀分布连成一体的。钢筋焊网的间距和直径都是由计算来进行确定的,并且还要满足相应最小配筋率的要求。

2、材料的组合

CL复合剪力墙的原材料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混凝土、钢筋、聚氨酯、XPS、EPS等保温板材,它是现在建筑行业中最普通的建材,被广泛的使用。组成CL复合剪力墙的原材料和普通的剪力墙相比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可是将上述材料中的本身使用方式和相互组合的形式进行有机组合,可以使它的抗震性能得到提高,并延长保温层的使用寿命,实现了节能和结构的一体化。

CL建筑结构体系的特点

CL复合剪力墙的墙体节能形式实现了与结构的一体化。在节能形式方面,CL剪力墙的墙身采取了复合保温的这种形式,即保温层夹在两层同时现浇的混凝土层之间,其室外一侧为40mm~50mm,室内一侧为至少100mm。这样混凝土就可以把保温层严密地包裹密封起来,能够将保温层长期的进行保护。在节能效果方面,由于采用了复合保温的形式,降低了保温层对于选材及厚度的要求,这样传热系数就可以达到0.4w/(m ·k)以下,满足了不同的热工地区对于节能需要。在我们要对保温板的温度进行确定是,也需要考虑到斜插钢筋对传热系数的折减效应。CL复合剪力墙在节能方面,可以减少外保温的维修,减少建筑垃圾。而且CL剪力墙在抗冲击能力、防火能L力等方面,也比外保温有了更大的提高。

CL建筑结构体系设计与施工方法

CL建筑结构体系设计

严格来说,CL建筑结构体系也是属于剪力墙结构,所以它的受力原理是非常明显的。内力分析的话,也可以按照普通剪力墙的传统方式来进行分析。现在CL建筑结构体系的建筑模型和内力分析还是采用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SATWAY进行计算,部分特殊构造可按各地《CL结构体系技术规程》相关规定执行。CL复合剪力墙在结构方案布置的时候,是用于外墙和楼梯间等一些需要保温隔音的剪力墙。剩下的一些内承重墙,我们可以根据建筑的功能和建筑物的高度选用普通剪力墙、十字形、L形等一些小墙肢。另外的一些构件,也都是普通的形式,用常规的方法来进行计算和设计就可以的。关于承载力进行验算的时候,LC复合剪力墙的厚度取值我们有两种方法可以选择。

第一种方法:把比较薄的一侧的混凝土给忽略掉,就用比较厚的一侧的混凝土截面厚度。可是比较薄的一侧混凝土本身的重量应该要当成荷载计算上。

第二种方法:考虑两侧混凝土协同工作,取混凝土截面厚度之和。

在一定的条件下,如果边缘件和墙体是一样厚、设置构造墙中柱的时候,就可以采用第二种方法,否则就用第一种方法。如果用第一种方法计算的时候,比较薄的一侧混凝土本身的重量要当成荷载输入,还要考虑到它的刚度影响,要进行周期的折减。关于周期折减系数的取值:先不要考虑它的周期折减,分别按照第一种方法,第二种方法进行计算,得出二种方法第一周期的比值,然后在综合的考虑填充墙的数量、材料进行确定。计算完成之后,检查下计算数据,要满足相关规范中关于剪力墙结构如层间位移角、剪重比、以及有效质量系数等各项要求。

CL建筑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

其实CL建筑结构体系的施工和普通剪力墙结构的施工大体上是一样的,它们不同的地方就是CL复合剪力墙的施工工艺。这种复合墙因为它的两侧混凝土浇筑的顺序和方式的不同,可以分成一侧(比较薄的一侧)预制一侧现浇、两侧同时浇、喷射等方式。但是不管是采用哪一种施工的方法,都应该根据墙体密集型的钢筋焊接网架以及比较薄的混凝土截面原因,而采用粗骨料粒径较小的高性能的自密实混凝土或喷射用混凝土。

总结

CL建筑结构体系因为本身诸多的优点,从2003年正式的进入市场应用阶段到现在为止,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已经被业内接受和认可。现在我国对于节能政策的不断加强、提升,也使得CL建筑结构体系有了更加良好的发展空间。众多工程实践证明,该技术理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将为我国的建设行业的进步起到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DB13/T2000,CL结构体系技术规程[s].

[2] GB 50204—92,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

第9篇

关键词:建筑节能设计;优化;创新

1.建筑节能设计体系的优化与创新的重要性

1.1阐释建筑节能优化设计理念

建筑设计跨度很大,涉及到很多领域与专业的知识,是一个复合体。建筑节能设计的优化设计主要针对的是建筑性能及建筑结构的规划与设计。建筑师在方案设计中主要对建筑的朝向、方位和体型等进行优化设计,在此过程中还必须优化建筑材料,对建筑的户墙、玻璃、窗框、屋面、楼板和外墙的设计等进行严格的优化和量化。以此来提高建筑设备能效,尽可能减少能源消耗。

1.2 对建筑节能设计体系进行优化和创新的重要性

由于城市化建设进程速度不断提高,导致我国建筑能耗不断上涨,我国能耗总量的47%左右是建筑行业的能耗。我国每年以21亿 的速度新建的建筑中属于高能耗建筑的达到90%以上。2007年,发改委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每年的新建建筑中只有7%属于节能建筑,形势相当严峻。

我国节能技术水平较低,建筑能耗居高不下,我们必须利用新的节能理念对建筑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对建筑节能设计体系的优化和创新努力寻求经济发展和能源保证的最优结合点,促使建筑能耗处于最佳经济状态,这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大方向。

2.建筑节能的优化和创新思路的优化体现

2.1墙体节能设计

墙体节能主要有墙体自保温、外墙内保温和外墙外保温三种技术。

2.1.1墙体自保温

墙体自保温是一种建筑墙体保温隔热技术,通过对节能型墙体材料及配套砂浆的使用,使墙体的热工性能等物理性能指标符合相应标准。墙体自保温适合应用在框架结构建筑中,它具有安全性能好、工序简单、施工方便、可与建筑物同寿命和便于维修改造等优点。

2.1.2 外墙内保温

外墙内保温是在外墙结构的内部加做保温层的建筑墙体保温隔热技术。大城市民用建筑保温工程不适合采用外墙内保温浆体材料。外墙内保温具有造价相对较低,受气候影响小,外饰面自由度大,施工较简单和技术成熟等优点。

2.1.3 外墙外保温

外墙外保温是一种建筑墙体保温隔热技术,通过在外墙主体结构外侧添置高效保温材料达到保温隔热效果。外墙外保温是目前大力推广的一种保温节能技术,具有不占室内使用面积,保护主体结构,不影响室内装修,保温隔热性能优良,综合经济效益高等优点。

2.2 采用太阳能技术

太阳能属于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清洁、成本低、能源质量高、无地域限制和储量巨大等优点,属于首选的节能技术。我国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太阳能建筑的技术应用包括了主动应用、被动应用和综合应用等多种途径。

2.2.1 太阳能光热技术

太阳能光热技术利用最成功的领域是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以每个家庭独立分散安装的方式普遍存在,这种使用和安装方式对其外观和性能造成很大影响,没有使建筑与太阳能热水器形成完美结合。所以,在建筑中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统一设计和统一安装是很必要的,既美观又节省材料。

2.2.2 太阳能采暖技术

建筑物采用太阳能采暖的方式分为主动式太阳能采暖系统和被动式太阳能采暖系统。主动式太阳能采暖系统使用常规能源,利用动力系统(如风机和水泵等)将热空气和热水等通过太阳能集热器传送到采暖房间或储热器内,通过控制系统中的每个部分使室温达到需要的范围。被动式太阳能采暖系统是最简单的采暖方式,通过合理布置建筑的朝向和周围环境并选用恰当的结构构造和建筑材料,在寒冷的时候,建筑物通过充分利用太阳能达到采暖的目的。

2.2.3 太阳能空调技术

太阳能空调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是利用太阳能的热能驱动进行制冷;另一种在实现光――电转换的前提下,利用常规的电力驱动制冷剂进行制冷。

2.3 采用纳米透明隔热涂料

纳米透明隔热涂料是出现不久的高科技产品,它既有较好的隔热效果又能使玻璃保持高透光性。纳米透明隔热涂料可以在各类建筑物的玻璃上进行刷涂和喷涂。在冬季,隔热涂膜的特殊金属膜呈透明型,在引进可视光的同时使长波长的暖气在室内反射,约90%的室内暖气都不会外流。在夏季,纳米透热隔热涂料在保证透光率达到70%的同时还能把65%的太阳能辐射隔离在室外,使室内温度比室外温度低4℃-7℃。

3.现阶段阻碍建筑节能优化设计的相关因素

3.1 主管部门对建筑节能设计监督不够

建筑节能设计属于系统性设计问题,只有进行准确化和定量化才能真正实现建筑技能设计体系的优化和创新。然而,主观部门对设计节能成果缺乏必要的评价和考核,同时对建筑设计方案节能方面缺乏系统的审查要求。

3.2 建筑内部设备用能设计不合理

建筑设计应尽量体现人性化的设计理念,然而,现在很多建筑内部环境设计缺乏对周围环境的协调和人的感受的顾及,只是一味要求高标准,忽略了建筑设计时的节能标准,造成能效低、能耗多、舒适感差的后果,是对建筑节能设计进行优化和创新的障碍。

4.优化与创新建筑节能设计体系的措施

1)提高建筑师的节能设计意识。建筑师在建筑行业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从建筑师开始在建筑中注入节能理念,才能保证建筑节能设计体系的优化和创新顺利进行。

2)提高建筑空间设计的合理性。合理的空间设计可以改善建筑物内部的通风、保温和采光等微气候条件,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3)在设计中扩大新能源的应用范围。很多对环境无害或很小危害的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能和风能等,分布范围广,使用方便。如果能和建筑物合理结合,将会对建筑节能设计体系的优化与创新做出很大贡献。

第10篇

一、充分认识推行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的重要意义

多年以来,各种外墙外保温技术在我市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提高建筑保温隔热性能,促进我市建设领域节能环保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暴露出了明显的弱点:一是外墙外保温层与外墙主体结构不同寿命。保温层理论寿命只有25年左右,远低于正常建筑物主体50年的设计寿命;二是外墙外保温与结构二次施工,增加了施工环节,提高了施工难度,保温施工质量难以保证,造成开裂渗漏等质量通病;三是目前外保温材料多为易燃材料,难以保证建筑物的防火性能;四是外保温层自身强度相对较低,在结构上难于适应外墙装饰材料的设计变化要求,影响建筑物造型美观。

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是指集保温隔热功能与围护结构功能于一体,墙体不需另行采取单独的保温措施即可满足现行建筑节能标准的建筑节能技术。该技术具有与建筑同寿命、安全可靠、施工方便等优点,是对传统建筑保温设计和施工方法的一次重大变革。推广应用一体化技术,是有效解决上述外墙外保温工程质量通病和消防安全问题的重要举措,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发展形势和产业政策,对于提高我市建筑节能工作水平、促进建设领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加快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在我市的推广应用步伐

(一)推广的时限和范围:各有关单位要充分认识发展应用一体化技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推进。经研究决定,自2012年4月1日起,在市各市区城市规划区内新建建筑工程全面推广使用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2013年1月1日起,在市各市区城市规划区内所有50米以上的新建高层建筑中必须使用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

(二)推广的重点技术:CL结构体系、FS外模板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体系、非承重墙砌块自保温体系等技术已经具备批量使用条件,结合因地制宜原则,确定上述技术作为我市重点推广技术。随着产品和技术进一步发展和引进,将定期公布先进适用的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

(三)加强鼓励措施: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纳入我市建设管理程序,对于积极采用并取得明显效果的项目,将在质量评优、勘察设计评优、绿色建筑认定、节能示范工程评定及申报上级科技节能奖励、新型墙材示范项目奖励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必须应用而不应用的项目,不得通过各类建设工程审查和验收。

(四)加快发展本地技术和产业: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是新型的建筑节能技术,目前各地均处于起步阶段,鼓励和促进我市相关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抢占制高点,是节能产业升级提速,促进技术创新的重要战略。各地要结合自身资源优势、技术经济条件、建筑结构特点等,抓住机遇,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合理确定最适合发展、最具应用前景的一体化主导技术。

三、强化过程监管,落实责任,确保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应用工程质量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一体化技术产品生产、施工、检测等环节的过程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依据《省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产品认定条件》有关要求,对一体化技术产品进行专项认定,未获得专项认定的不得作为一体化技术产品应用于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单位和施工图审查机构要依据一体化技术相关标准规范,增加节能与结构一体化应用专项设计和审查,确保设计质量和水平;施工单位要制定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加强施工组织管理,避免出现质量通病;工程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要严格执行材料见证取样制度,认真查验专项认定证书及组成材料的品种、型号、型式检验报告等,确保入场施工的材料符合设计文件和一体化技术要求;工程质监机构要明确见证取样范围,加强施工现场监管,提高一体化技术应用效果和工程质量。

第11篇

关键词:建筑节能 保温建材 绿色环保建筑

中图分类号:F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1-286-02

建筑节能问题受到各级政府的广泛重视。2012年,在相关政策陆续出台的“节能减排”大环境下,建筑节能问题逐渐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建筑节能对今后国家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一、什么是建筑节能

改革开放,国家每年新建和改建的建筑要消耗大量的木材、钢材、砖石和矿物材料,造成森林的过度砍伐,带来土地的破坏,大大破坏了自然环境。住宅与公共建筑的采暖、空调、照明和家用电器等设施消耗占三分之一能源。

建筑节能是在建筑中合理使用和有效利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某种意义上称作“提高建筑中能源利用率”。也就是说,建筑节能并不是消极意义上的节能,而是积极意义上的提高利用效率。

建筑节能就是在能源和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利用的同时,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更加符合人类的需要。创造健康、舒适、方便的生活环境是人类的共同愿望,也是建筑节能的基础和目标,建筑节能应该是:冬暖夏凉。由于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和采暖空调设备性能愈益优越,建筑环境将更加舒适;通风良好,空气经过过滤后,新风“扫过”每个房间,换气次数足够,空气清新。在围护方面,包括建筑物外墙外保温、屋面保温、改善门窗的热性能和密闭性。必要时,还有楼地面保温。

围护结构的节能技术措施主要包括外墙的保温隔热,门窗的节能和屋顶的保温隔热等技术措施。我国的建筑节能技术起步于北方采暖地区,过去的围护结构外墙节能技术主要是针对黄河以北地区,重点是降低采暖能耗,采用的技术及理论主要是EPS材料保温技术。一般采用外保温复合墙体,它是采用承重材料与高效保温材料(如聚苯板等)组成复合墙体,其通用做法是将聚苯板粘贴,钉挂在外墙外表面,覆以平行网布后用聚合物水泥砂浆罩面,或将岩棉粘贴并钉挂在外墙外表面后,覆以钢丝网,再作聚合物罩面,也可以将玻璃棉钉挂在外墙再覆以外挂板。这种外墙存在着表面裂缝、空鼓和脱落等技术问题,对于保温材料、网布等诸多因素要全面考虑。这种技术有一定的地域限制性,多在北方地区适用,而对于现在迫切需要扩大建筑节能工作的夏热冬冷地区来说,急需一种新型的节能复合外墙。对于住宅建筑而言,门窗的面积占建筑护结构面积的30%左右,而门窗的保温隔热性能差,是冷风渗透主要通道,门窗的能耗约占建筑护结构热损失的50%,改善门窗绝热性能,对实现建筑节能十分关键。

二、节能保温建筑材料

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是由粘结层、保温装饰成品板、锚固件、密封材料等组成。不仅适用于新建筑的外墙保温与装饰,也适用于旧建筑的节能和装饰改造;既适用于各类公共建筑,也适用于住宅建筑的外墙外保温;既适用于北方寒冷地区的建筑,也适用于南方炎热地区建筑。

1.产品优势。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是置于建筑物墙体表面的保温及装饰系统,保温效果优良并且长期,冷却作用少。从系统设计,到主要原材料、配套材料的选购,到无尘车间全自动化生产、加工工艺,到节点冷却处理到施工细节,按65%建筑节能设计要求进行,比传统节能保温的施工做法有着更多、更优的保温隔热功能。

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将建筑、保温真正一体化: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作为装饰、节能与建筑一体化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相似相容的粘贴体系和与凹凸式固定体系的主体固定方式相互配合,并在空气层处理体系和防水体系的长期协同下,形成与节能、装饰与建筑的一体化整体美观效果。

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稳定性好:相似相融的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各组成由于通过粘结、机械等化学或物理的方式,结构成分之间比较相似或接近,因此,即使在温变、日照、雨水、霜冻、严寒、高温、酸碱等恶劣环境下,都能保证系统稳定性。

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科学独特的系统内部构造,与建筑主体的微观运动保持和谐。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的配套材料、异型构件以及通过配套工具等,完成了整个系统的系统设计无空腔技术、呼吸技术、防水技术等核心技术的应用,让整个系统通过科学的系统内部调整,与建筑主体的微观运动保持和谐共处。

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使施工难度降低、工期缩短: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保温效能非常好,锚粘结合的锚固方法、节点及冷却设计的处理减少了节能损失,因此,特别适应在气候恶劣地区如东北、西北等地建筑节能的应用。

2.安全保障。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具有六防的安全保障:防掉皮,防脱落,防连带,防火,防雷,防震;每两年定期检查,系统设计,从主体材料到配套材料到施工工艺到具体施工各个细节,按65%建筑节能设计要求进行,比传统保温的施工做法有着更多、更优秀的保温隔热功能。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的长期装饰有三防功能:防裂防水防污染。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的三防体系的设计不仅保证初装的装饰效果,而且通过十字架及刻边槽的专利技术,使节能保温装饰板与建筑体切实连为整体,更保证了长期的装饰功能与节能保温性能。

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满足业主和设计师的理念,让建筑成为艺术。外墙装饰早已不仅仅满足于开始的保护、简单装饰功能,而演绎成为了业主的形象代表,对于有追求的业主更是成为了艺术的表现。

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轻质而强度高: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重量非常轻,每平方载体重量不到12kg,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建筑体的重量荷载,加之安装工艺简便,与之配套的材料体系也都比较轻,因此,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非常适合新、旧建筑物外立面广泛使用。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板面平整度比传统保温做法更简单、保温效果更好,远优于普通、传统保温做法。由于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板面本身强度高,整体结构相融性比较好,不会产生在应用过程中由于温变、日照、雨水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形变,因此,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板面平整度较好。

长期寿命: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是30年以上装饰寿命,并且维修更换快捷方便。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表面装饰层采用超耐候的氟碳涂层,因此具有30年以上的超长寿命;由于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的稳定性,以后如有颜色更换,直接在建筑装饰层喷涂或更换即可。

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标准化保障品质同时,更保障品质的均一性、高装饰性。工厂无尘车间全自动化的生产以及标准化、规范化的精心操作,保证了整个生产过程的无尘化,避免了以往离散技术所带来的品质的不稳定性,从根源上解决质量、安全、品质、保障及稳定、成本等问题。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不同于以往的产品研发,企业一切从设计开始,因此,所有问题都是从源头解决,从客户的刚性需求和舒适度需求综合考虑,完全可以满足客户要求的品质保障、节约成本等。

三、绿色环保建筑

建筑节能环保就是要求人们在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呵护生态和减少污染,将因人类对建筑物的构建和使用活动所造成的对地球资源与环境的负荷和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和生态的再造能力范围之内。创造健康和舒适的生活与工作环境是人们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基本要求之一。传统的石材外墙高档美观,但是其价格昂贵施工繁琐,且施工安全系数较低,受制于矿山生产量,而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的石材装饰效果也很好,且施工周期较短,预算更低。薄抹灰涂料或面砖系统,或面层开裂,或渗水,无法清洗,无法修补,导致楼房变成危房,如果用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就会使旧房变成新房。自然和谐就是要求人们在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全过程中,亲近、关爱与呵护人与建筑物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将认识世界、适应世界、关爱世界和改造世界自然和谐与相安无事地统一起来,做到人、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只有这样,才能兼顾与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才能实现国民经济、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

1.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在不断增强,营造绿色建筑、健康住宅正成为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建筑师追求的目标。人们不但注重单体建筑的质量,也关注小区的环境;不但注重结构安全,也关注室内空气的质量;不但注重材料的坚固耐久和价格低廉,也关注材料消耗对环境和能源的影响。同时,用户的自我保护意识也在增强。今天,人们除了对于煤气、电器、房屋结构方面可能出现的隐患日益重视外,对一些慢性危害人体健康因素的认识也在加强,人们已经意识到“绿色”和我们息息相关。

2.开发生产“绿色建材”。“绿色建筑”需要“绿色建材”,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就是新型的“绿色建材”。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只要一次购买,一次安装,外立面的装饰效果和保温功能就可以全部完成,简单,安全,高效。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实现了涂料成品化,保温成品化,而且最终实现了涂料保温一体成品化,以及铝板保温一体成品化和石材保温一体成品化,彻底解决了传统涂料+保温永远无法解决的开裂难题。100%适用性,无论是严寒的东北,还是酷热的华南,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的节能率都能满足国家强制节能规定。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饰面层的高耐候性更足以抵抗酸雨、盐雾等的侵袭,并且透气,防潮,抗紫外线,不发霉,不变色,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同时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对工程的作业环境非常宽容,施工非常简单,可以广泛使用于新建工程和旧墙翻新工程。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的优势和价值表现在:质量更高,轻易获得手工作业永远无法达到的效果,大幅提升工程项目的品质。工期更短,涂料保温一体成型,完全消除了交叉施工的不确定性;只需传统工艺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工期;加快房屋上市,赢得销售先机。成本更低,与传统铝板,石材相比,功能增一倍,成本减一倍;耐用25年。翻新和维护成本更低。

总之,全面的建筑节能有利于从根本上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供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有利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长远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保护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参考文献:

1.徐占发.建筑节能技术实用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鲍国芳.新型墙体与节能保温建材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第12篇

【关键词】:节能与结构一体化、节能、IPS现浇混凝土剪力墙自保温体系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 A

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是指集保温隔热功能与墙体围护结构功能于一体、墙体不需另行采取单独的保温措施即可满足现行建筑节能标准的建筑节能技术。相比传统的外墙外保温技术,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不仅能有效解决保温体系与建筑主体同寿命问题,而且在抗震、安全等性能方面也得到了加强,能同时满足建筑、防火等要求,是建筑节能发展的方向。目前,一体化技术呈多样化发展趋势,各种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各地要结合自身资源优势、技术经济条件、建筑结构特点等,搞清哪种技术在当地最适合发展、最具应用前景,合理确定当地的一体化主导技术。IPS现浇混凝土剪力墙自保温体系就是目前比较成熟的一体化体系。下面以IPS结构自保温体系为例,简单分析建筑节能中的节能与结构一体化的发展方向。

IPS现浇混凝土剪力墙自保温体系是以工厂制作IPS板为保温层,施工时将钢丝网架保温板置于外模板内侧,并在钢丝网架保温板上采用φ6钢筋作为锚固连接件,钢丝网架保温板两侧同时浇筑混凝土后而形成的结构自保温体系。IPS板是XPS(EPS)单面钢丝网架板的简称,是由单面起构造作用的镀锌钢丝网片与穿透XPS(EPS)板的镀锌钢丝通过自动化生产线焊接,且由界面砂浆包覆的三维钢丝网架保温板。IPS板在工厂即用界面砂浆层包覆,不但提高了保温材料防火性能,而且能够增加保温板与混凝土的粘结力;保温板外侧均匀设置预制挂式混凝土垫块,使保温板与钢丝网片之间距离得到了有效控制,既保证了钢丝网片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又防止了保温板在混凝土现场浇筑过程中受内侧侧压力向外的偏移。IPS板通过外侧钢丝网片、腹丝和连接件与基层墙体钢筋牢固连接并浇筑在一起,实现了墙体保温与结构同步施工,减少了施工工序,具有保温效果好、防火性能优良和建筑保温与墙体同寿命等优点。

IPS结构自保温体系适用于8度及8度以下抗震设防地区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现浇混凝土剪力墙节能工程。近年来,该体系作为节能与结构一体化的成功范例,在山东、河北等多省的工程中大量应用。IPS结构自保温体系之所以被广泛接受,是与该技术能够同时兼顾多个方面密不可分的。

首先,符合节能与结构一体化的技术要求。节能与结构一体化的保温系统的受力构件与主体围护结构为一整体,其寿命与钢筋混凝土围护结构相同,有效解决保温体系与建筑主体同寿命问题,为永久性保温,其保温层可以与建筑物同寿命,无需维护及更换。

第二,IPS板通过外侧钢丝网片、腹丝和连接件与剪力墙钢筋牢固连接并浇筑在一起,实现了墙体保温与结构同步施工,主体施工完毕的同时保温材料施工完毕,减少了施工工序,缩短了施工工期,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管理成本、财务成本、人工费等影响促使开发成本降低。

第三,IPS剪力墙自保温体系的内外侧均为现浇混凝土,整体墙体形成结构自保温体系。这样一来解决了目前普通采用外墙粘贴、外挂保温层技术易产生裂缝、空鼓、渗漏、脱落等隐患及寿命短造成后期产生大量建筑垃圾和大量维修投资的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消防隐患,提高了房屋的抗震性能,是从根本上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和消防安全的重要途径。

第四,IPS结构自保温墙体的现浇混凝土采用自密实混凝土,保证了混凝土密实。这种混凝土不需要振捣,避免了振捣对模板产生的磨损,增加了结构设计的自由度,可以浇筑成型形状复杂、薄壁和密集配筋的结构,且大幅度缩短浇筑混凝土所需要的时间,工人的劳动强度及数量也因此大幅度降低;混凝土的表面质量良好,不会出现表面气泡或蜂窝麻面,不需要进行表面修补;能够逼真呈现模板表面的纹理或造型。因此,这种墙体从提高施工速度、环境对噪音限制、减少人工和保证质量等诸多方面降低了成本。

根据《山东省建筑节能“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山东省将逐步推行居住建筑节能75%、公共建筑节能65%的设计标准,积极发展低能耗建筑和绿色建筑,实现建筑节能量占全社会节能量28%以上的目标。这些工作的推进和目标实现,有赖于建筑节能相关技术支撑体系的充实和发展,特别是对不同形式保温体系的研发和应用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一体化技术是一种成熟适用的建筑节能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和结构形式的民用建筑,目前在山东、河北等省市在逐步的推广使用中。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证明,从国家的节能减排政策来看,节能与结构一体化将会是一场建筑革命,是建筑结构体系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对传统建筑节能设计和施工工艺的一次重大变革。

参考文献:

[1] 周卫国,如何定义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中国建设报》,2011-11-24

[2]罗能, 朱国卓. 墙体材料节能技术发展初探. 《浙江建筑》, 2010,01期

第13篇

建筑作为人类日常生活必须的物质载体,每年消耗着大量的能源,在城市化程度高的国家,建筑能耗约占总能耗的30%~40%…。在目前能源Et益短缺的情况下,不断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率就显得十分必要。而在建筑节能中融入新能源发电技术,是实现新建筑技术与生态能源发展的重要途径。新能源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较早表现在光伏建筑一体化设计方面。但建筑节能与光伏发电单一的结合形式,使系统所发出的电能质量及可靠性较差。风能、太阳能作为可利用的自然可再生能源,两者在转换过程中都受季节、地理和天气气候等多种因素制约。但是,两者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反,如果扬长避短、相互配合,则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特别是在远离电网的地区,独立供电系统成为必需的动力源。同时,在系统中配置必要的储能设施,结合风能、太阳能的特点,构成风光储发电系统,能改善系统输出的电能质量,提高系统供电可靠性。风光储技术与建筑节能有机结合能充分利用建筑物所在地区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符合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其优势包括以下几点:①有效减少占地费用,风电机组及光伏组件可在高层建筑上合理配置;②独立的发配电系统的运行减少了线路传输损耗;③应用储能技术使建筑供电系统成为完全不依赖于公用电网的独立电源系统在中国的西北、美国明尼苏达等地区风能资源丰富、Et照充足,特别适合风光储技术的应用。

2基于风光储发电技术的节能设计

风光储发电技术的建筑节能系统主要由风力发电机组、光伏组件、储能设备、换流控制器及交直流负载等部分组成。其基本工作原理是:风机发出的交流电经整流器整流后,与光伏电池发出的直流电,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同时或单独向蓄电池充电,经逆变器将直流电变换为交流电,通过交流配电系统输送到用户。控制器控制着两个系统最大程度地发挥各自的效能,同时又要保证不会对蓄电池过充电,稳定电压,使系统在恒压充电状态下工作。基于风光储发电技术的建筑节能系统设计主要包括光伏建筑一体化设计、风能建筑一体化设计、储能建筑一体化设计及换流器设计。

2.1光伏建筑一体化设计

光伏建筑一体化是将太阳能发电(光伏)产品集成或结合到建筑上的技术,其不仅有护结构的功能,同时又能产生电能供建筑使用。光伏建筑一体化一般分为独立安装型和建材安装型两类。独立安装型是指普通太阳能电池板施工时通过特殊的装配件把太阳电池板同周围建筑结构体相连。建材安装型则是指在生产时把太阳能电池片直接封装在特殊建材内,或做成独立建材的形式,如屋面瓦单元、幕墙单元、外墙单元等,外表面设计有防雨结构,施工时按模块方式拼装,集发电功能与建材功能一体,施工成本低。建材安装型一般分为4种方式,分别为屋顶一体化、墙面一体化、建筑构件一体化及建筑立面LED一体化。图1为美国某火车站光电屋面工程,其总面积7060.63m,光电板使用面积为4645.15m,发电峰值功率为250kW;图2为中国某办公楼光电幕墙,光伏电池板面积3228.8m,发电功率为161kW。图1美国某火车站光电屋面图2中国某办公楼光电幂墙在光伏建筑一体化设计上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1)在外观上,兼顾太阳能的利用及建筑美观,无论是在屋顶还是在立面墙上,应实现两者协调与统一。

(2)在墙面的选择上,首选南立面墙(向阳面)以期最大程度利用太阳能,其次可考虑选择东南面墙或西南面墙。

(3)在屋顶角度的选择上,考虑结构稳定性的基础上,尽可能选择与当地纬度一致。

(4)在结构上,要妥善解决光伏电池板的安装问题,确保建筑物的承重、防水等功能不受影响,还要充分考虑光伏电池板抵抗强风、暴雨、冰雹等自然灾害的能力。

2.2风能建筑一体化设计

风能与建筑一体化的结合分为直接结合和间接结合两种形式。间接结合主要指风电机组融于建筑绿地、建筑物附近有较大的空地;直接结合一般指将风电机组直接集成到建筑物中。风能建筑一体化设计主要应考虑如下因素。

(1)分析建筑物所在地区风资源情况,了解风速、风功率密度及主风向等资料,以便确定风电机组布置。

(2)考虑建筑物和风电机组的协调布置,以达到风能的充分利用及建筑物美观的完美结合。

(3)依据高层建筑风环境特点,风力机通常安装在风阻较小的屋顶或风力被强化的洞口、夹缝等部位。

(4)建筑物屋顶风力大、环境干扰小,是安装风力机的最佳位置。风力机应高出屋面一定距离,以避开檐口处的涡流区。建筑物中部开口处,风力被汇聚和强化,产生强劲的“穿堂风”,适宜安装定向式风力机。由于风能的不稳定性和噪音等问题,很难大规模地应用于一体化设计。但在2007年6月竣工的巴林世贸中心,却成功地将大型风轮机集成到建筑当中,设计师在建筑物的双塔之间16、25层和35层处分别设置了1座重达75t的跨越桥梁,3个直径达29m的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被固定在这3座桥梁之上。每年可为大楼提供10%~15%的电力,即110万一130万kW•h,堪称风能建筑一体化的典范之作(图3)。图3巴林世贸中心风能建筑一体化美国迈哈密COR环保大厦则是风能和太阳能与建筑结合的典型案例,见图4。在这栋大楼上用最新的风力涡轮机、光电板和太阳能热水器来提供大楼所需的一部分能源;建筑顶部四面墙上安装多个固定式水平轴风力机;大楼外立面骨骼状的壳体,不仅是大楼的支撑结构,而且它还有隔热,遮阳的作用。

2.3储能建筑一体化设计

储能技术与建筑一体化的结合也可分为直接结合和间接结合两种形式,直接结合主要是指在一体化建筑中使用储能建筑材料,比如相变储能材料。间接结合一般指在建筑供电系统中配置必要的储能设备。电能的储存形式可具体分为机械、电磁、电化学电池三大类型,而近年来电池储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锂离子电池是高级电池中一种有广泛应用潜力的电池。目前,深圳某公司已开发出基于磷酸铁锂电池储能技术的200kW×4h柜式储能电站和1MW×4h储能示范站(目前实际投入运行的容量为330kW×4h),其应用方向定位于削峰填谷和新能源灵活接入。在风光储建筑一体化设计中融于合适的储能设备,既能改善电能质量,又能提高供电可靠性,还可以使建筑供电系统成为完全不依赖于公用电网的独立电源系统。

2.4换流器设计

换流器是风光储建筑节能系统的核心设备,应具备能量双向传递功能。其基本功能主要包括:①将风电机组整流器、光伏电池组件及储能电池输出的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②在风电机组及光伏电池组件输出的能量除了供给整个建筑的用电外还有盈余时,换流控制器将直接对储能电池进行充电;③如果风光储建筑节能系统与公共电网相连,在风电机组及光伏组件无法输出能量而储能电池能量不足时,换流器还可将公共电网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以便对储能电池进行充电。双向换流器还需配置电池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控制电池模块,保证电池的安全可靠运行。电池管理系统除监视电池运行状态外,还具有过压、欠压、温度、漏电报警及保护功能,以及过流报警功能等。

2.5对风光储建筑节能系统的探讨

风光储建筑一体化系统能有效减少建筑对常规能源的消耗,实现建筑节能,提高能源利用率;省去了风电机组和光伏组件的占地、基建等部分的费用;同时减少了远距离电力输送的损耗,降低了输送成本及相应的建设成本;该系统中由于采用了储能技术使其能基本满足日常生活中建筑的用电需求。要实现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及储能系统与建筑一体化的综合设计,应综合考虑如下因素。

(1)分析建筑物所在地区风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情况,选择合适的风电机组和太阳能电池,实现风能和太阳能利用效能最大化。

(2)对建筑物的所有用电需求进行统计分析,既要了解常规用电需求,又要清楚高可靠性保安电源需求,以便合理选择风电机组容量、光伏组件容量、储能电池容量。

(3)合理选择风光储容量配比,充分利用风光在时间及地域上的天然互补性以及储能电池的能量可存储性,改善整个系统的时间功率输出曲线,抑制风光储独立发电系统接入对电网产生的不利影响。

(4)在建筑设计中,对风电机组、光伏组件、储能电池、换流器等相关设备必须系统地考虑和合理组织安排,如蓄电池组需要在干燥的环境中使用,且应置放在防潮、通风的地方。

(5)风光储建筑节能系统综合一体化设计,从一开始就要求在建筑平面设计、剖面设计、结构选择以及建筑材料的使用方面融于新能源利用技术的理念,进一步确定建筑能量的获取方式和建筑能量流线的概念,再结合经济、造价以及其他生态因素的分析,最终得到多个生态因素最优化的综合建筑设计方案。建筑节能与风光储发电技术的结合是个新生事物,还缺乏设计理论和实践经验,但将风光储发电技术应用于建筑节能中,其在新能源利用、环保节能方面的意义是不可置疑的。

为此,在选择应用技术方案上,还要重视以下问题。

(1)就经济性而言,考虑当前最先进的技术,风电成本最接近市电,光伏成本次之,储能成本相对最高;但并不意味风光储建筑节能系统的经济效益都会很高。在风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充足,系统设计合理的前提下,经济效益明显;反之,可能很低。

(2)风电机组产生的噪声、震动、安全等及光伏组件光污染问题,可能对建筑物和居民生活构成威胁。因此,选择低噪声、低震动的风机及高透光率的光伏组件很有必要。

(3)风能太阳能及储能设备的利用,对建筑设计提出了新的、复杂的技术和美学要求。为了避免其相互影响,发挥联合优势,应使建筑与风光储建筑节能系统在功能、结构、设备、材料、外观上融为一体。

第14篇

一、基本情况

(一)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2015年,我省共承担2728.81万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任务指标。截至6月底,全省已落实改造项目2481.79万平方米,完成改造64.49万平方米、正在施工837.82万平方米。济南、威海、日照、德州分别完成改造7.35万平方米、30万平方米、17.91万平方米、9.23万平方米;枣庄、烟台、济宁、聊城、菏泽5市尚未开工,青岛、日照2市改造项目落实不足50%。

(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2015年全省分解下达155万平方米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任务。截至6月底,全省完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55.71万平方米,完成比例35.94%;正在施工48.73万平方米。烟台、潍坊2市工作进展较快,已完成全年任务;济宁市尚未开工。

(三)绿色建筑。2015年,全省共下达2000万平方米绿色建筑推广任务(含获得评价标识及执行绿色建筑相关标准、通过施工图审查的项目)。1~6月份,全省共有16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标识或评审通过,建筑面积255.7万平方米,其中,青岛市推广绿色建筑110万平方米,居全省首位;全省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尚未获得标识或评审通过的项目21个,建筑面积366万平方米。

(四)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应用。2015年,全省共下达1800万平方米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应用任务。截至6月底,全省已完成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应用项目366个,建筑面积1402.87万平方米,占年度任务量的77.9%。济南、济宁、临沂、威海4市分别完成210.2、153.29、116.69、106.34万平方米,占任务量的140%、153.29%、97.24%、106.34%;聊城市完成率不足10%。

二、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加快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进度。本年度已经过半,全省改造项目完成比例只有2.36%,需要进一步加快进度。没有完全落实任务的市要抓紧分解落实到具体项目;对已落实的项目,要抓紧督促实施。

(二)加强公共建筑节能监测系统质量管理和数据应用工作。各市要按照近日印发的《关于加强公共建筑节能监测系统质量管理和数据应用工作的意见》(鲁建节科字[2015]12号)要求,认真组织对已建成监测系统进行梳理核查,抓紧组织对存在问题的项目进行整改完善,提升监测系统质量水平,加强运行维护管理。从下月起将对各市监测系统数据传输和运行情况进行通报。

(三)推动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各市要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绿色建筑的推广政策,完善公益性强制与商业性自愿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加强建设全过程监管,抓紧筛选确定项目并进行技术指导,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年度推广任务。有绿色生态示范城区的市,要以示范区建设为突破口,推动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

第15篇

值得欣慰的是,我国门窗企业并没有临难而退,而是奋发图强,全力创新,让我们对中国门窗产业的未来发展更增添了几分信心。四川省江油市四环装甲实业有限公司最新推出的发明专利――手动/电动多功能一体化门窗,更是让所有的人眼前一亮。

建筑节能,门窗是关键

如今,节能已经作为一种使命摆在全中国面前,政府、企业、公民皆有责任,并且逐渐凝聚成为这样一种共识:建筑能耗必须优先实行节能。据统计,目前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43%。因此,建筑节能一旦能够获得突破,将为中国人民带来更健康、绿色、环保、低代价的生活。

在建筑节能之中,首要在于门窗的节能。“门窗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占多大比重?说出来可能吓你一跳。每年通过门窗流失的能量,占到建筑能耗的45%~50%,占到了社会总能耗的20%。”在中国节能门窗产业发展论坛上,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会长姚兵坦言,门窗成为我国建筑物节能最薄弱的环节。

欧洲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研发出了具备高节能性的门窗,其节能性能、安全性能、舒适度等远远超过普通门窗。据了解,门窗节能与否,业界有一个保温系数,K值。K值越大,传递的热量愈多;反之,传递的热量愈少。2003年,欧洲门窗节能标准中要求K值不大于1.4,高节能性能门窗由此普及,目前市场应用量已达到了欧盟门窗总量的67%。哥本哈根会议之后,发达国家更是纷纷推出新的节能减排政策,同时对门窗节能标准进行了更严格的规定。

在门窗节能标准方面,德国现规定门窗K值为1.1―1.3,到2012年更是提升到了0.8。2009年,欧盟颁布实施的门窗节能新标准为K值1.3,2012年后欧盟已经正式实施K值0.9的标准。美国计划在2015年前,将达不到相应节能标准的门窗全部更换,每更换一平方米,由国家补贴35美元。瑞士将门窗标准上调至K值0.7。法国计划在2017年将达不到标准的门窗全部更换,到2020年实现建筑门窗零能耗。日本政府更是推出了所谓的节能门窗环保积分制:居民每更换一平米的节能门窗,就会得到2000环保节能积分,1个积分由政府补贴1日元。

然而反观国内,我们就会发现非常大的差距:据专家介绍,我国目前的最高标准――北京市门窗标准为K值2.8,仅仅相当于欧洲1984年的门窗K值标准,落后了整整30年。如果从全国范围节能门窗的使用量与普及率来看,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更为明显:目前,我国高节能性门窗的使用量只占门窗使用总量的0.5%,而节能门窗普及率低造成我国的建筑能耗为发达国家的3倍以上。

2009年,我国有关部门曾经对门窗能耗方面作了一个简单的计算:欧洲现行门窗标准K值为1.3,我国门窗平均K值约为3.5。而我国当时的建筑面积约430亿平方米,如果实行欧洲现行标准,每年可节省标准煤4.3亿吨,约为中国全年煤炭产量的20%,这数据何其惊人。由此可见,建筑要节能,门窗是多么的关键!

创新不足,制约发展

早在2009年,住建部就曾经预测,如果对全国现有房屋建筑门窗进行节能改造,将会创造数万亿元的商业机会。但就是在如此诱人的节能门窗商业蛋糕面前,节能门窗产品受内、外部原因的影响,发展速度始终不尽如人意。

首先是在节能要求相对宽松的环境下,房地产市场强势的卖方市场地位使得开发商不需要通过具备高性能的节能门窗提升房子的附加值也能获得相应的高额利润。

其次是普通消费者对门窗产品的性能要求不高且对价格比较敏感,市场上没有买单者,再继续推广又缺乏利润支撑。

最后但也最关键的则是门窗行业整体生产工艺落后,创新不足。我国的门窗企业绝大多数是手工作坊式,低级生产状态多年没有改变,成规模、能生产高档节能门窗的厂家少之又少,更谈不上产品开发。而节能门窗属于量身定做的产品,产品加工工艺特殊、工序繁杂、设备精度要求高,生产安装技术要求高。门窗企业生产能力的提升需要一个漫长的技术和资金积累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这很大程度延缓了行业的整体发展。

对此,曾经有人坦言:“节能门窗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是技术创新,要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

那么,哪家企业会迎难而上,成为节能门窗市场的弄潮儿呢?对于这个问题,四川省江油市四环装甲实业有限公司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新型门窗,应运而生

“该项目符合住建部制定的《“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的相关要求,符合我国节能减排的政策方向;同时该项目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中允许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很大的创新性。”在项目论证会上,来自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有关部门的专家对四川省江油市四环装甲实业有限公司经过几年的潜心研究后正式推出的具有标杆意义的创新产品――手动/电动多功能一体化门窗(发明专利号:ZL201110317893.9;ZL201210011483.6)给出了这样的高度评价。

与会专家认为,手动/电动多功能一体化门窗对建筑门窗技术和功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升级,使门窗功能多元化、控制智能化,不仅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而且对于促进我国建筑产业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专家们建议,企业要加强产学研合作,进一步完善设计和实施方案,并积极争取政府主管部门和工业园区的支持,尽快实现产业化。对此,绵阳市副市长唐凤泉表示,绵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企业的科技创新,将进一步加大对四环装甲实业有限公司的政策及资金的支持力度。

据四环装甲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光兴介绍,手动/电动多功能一体化门窗设计有玻璃扇、纱网扇、门窗帘、门窗防护栏等功能,实现了密封耐候,隔热隔音,电动行程,手动开闭一体化。

具体而言,与传统门窗相比,手动/电动多功能一体化门窗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优点:

一、多功能一体化

手动/电动多功能一体化门窗具有阻风透光、隔音隔热、阻挡蚊蝇、空气过滤(选配)、自然进气,遮蔽视线、阻隔防护(选配军警防弹)、保持自然空气流通的功能;采用机械结构传动系统与动力结构系统匹配实现门窗扇(页)结构系统的电动机械式行程开闭功能;采用手动电动切换(操作)系统与机械结构传动系统匹配实现在断电状况下完成门窗扇页结构系统的手动机械式行程开闭功能。更值得一提的是,该门窗能够将前述功能集于一体,从而实现了门窗的多功能结构一体化,不仅占用空间小,而且美观简洁,完全契合了现代家居的实用与审美需求。

二、密封结构完善

手动/电动多功能一体化门窗采用双层玻璃,其中空腔与前后层连接的密封材料形成的空间(中空/真空)层能够实现良好的隔热性能、隔音性能及防水。

三、防护设计好,安全性强

手动/电动多功能一体化门窗采用安全玻璃材料制作而成,因此在受外力冲击的时候,其损坏处会呈现出蜘蛛网形状,不产生飞溅物;门窗扇页结构中的网孔式扇页(防护扇)可开关,有突况(如遇火灾)时,利于逃生;雷电、静电、漏电接地保护:金属框体与墙体安装时与墙体内的钢筋焊接,达到雷电、静电、漏电接地安全性能。

四、操作简便

手动/电动多功能一体化门窗采用横向及升降多叠式开闭方式,所占用的空间相对小,所占用的平面积相对小(开闭量大于66%)。防护栏不占用公共空间,门窗帘不占用室内空间。因此,使用起来非常简单,而且便于操作。

五、使用寿命长

手动/电动多功能一体化门窗采用了耐蚀金属及玻璃材质,具有很强的耐候性,因此相比普通材质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小门窗蕴藏大市场

如今,我国已经成为了全球建筑门窗总量最大的国家。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开工建筑面积约为20亿平方米左右,门窗用量约5亿平方米,产值约2800~3000亿元。同时,全国城镇现有建筑住房面积约430亿平方米,按门窗占建筑面积的25%计算,如果这些建筑使用的门窗被高档节能门窗替代,将产生110亿平方米的需求量,即9万亿元的门窗需求,数量巨大。

从生活需求方面看,很多大城市的高档住房由于紧邻道路、机场、车站等公共设施,室内噪音繁杂,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高档门窗因其特殊的材质和腔体设计,可大大降低室内噪音。如距离建筑50米道路上的汽车可产生高达70分贝噪音,普通门窗只能隔去20分贝,而高档节能门窗可根据要求降低30―55分贝,有效解决噪声问题,使业主能够真正享受高档产品带来的宁静空间。

从产业链条上看,门窗生产涉及到多个相关行业,上百个上下游产品。包括设备、材料、五金、玻璃、胶、胶条等等,而门窗产品的需求则会大大拉动这些上下游产品的市场销售――看似貌不惊人的小门窗却拥有一个异常广阔的市场空间,其对行业的综合拉动作用堪比汽车产业。

更重要的是,国家近几年的一系列节能法规及措施已经宣告了节能门窗时代的正式来临。例如,2008年8月,国务院实施国家第一部建筑节能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明令禁止使用不符合节能标准的门窗。国家发改委也宣布会同有关部门鼓励节能门窗的发展。针对社会大众普遍对建筑节能技术与相应节能指标认识不足的问题,住建部最近陆续颁发了《建筑能效测评与标识治理办法》、《建筑能效测评与标识技术导则》、《建筑门窗节能性能标识试点工作实施细则》、《建筑门窗节能性能标识实验室治理细则》、《建筑门窗节能性能标识试点工作治理办法》。这几个文件借鉴了国外建筑节能经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能效标识技术和治理制度,建立起具有我国特色的能耗标识体系,对有效推广建筑节能及建筑门窗节能正在起到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

在这种大背景下,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四环装甲实业有限公司推出的手动/电动多功能一体化门窗不仅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而且能够为我国的节能减排事业做出很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