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中学教育研究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摘要】当前,在高中化学教育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并将绿色化学教育内容融入到化学教学中已经成为化学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化学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强化绿色化学教育意识,突出绿色化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文章在分析中学绿色化学教育目标的基础上,对中学化学教育中有效开展绿色化学教育的途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 高中;化学教学;绿色化学;化学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2-0039-02
一、中学绿色化学教育目标
绿色化学是用现代化学和化工生产技术,消除或减少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有毒的原料、催化剂、试剂和溶剂的使用,不生产有毒有害产物、副产物和废物的一门新兴学科,其宗旨是实现有害物质零排放,从源头上防止污染、保护环境。对于中学化学教育而言,绿色化学教育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教育目标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知识与技能。理解绿色化学概念、原则,了解绿色化学诞生与发展,认识生产生活中的绿色化学现象;学习绿色化学的研究方法,掌握化学实验基础知识与技能,能够完成简单的绿色化学实验;理解绿色化学与其他科学之间的联系,能够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解决绿色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绿色化学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绿色化学意义,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科学探究能力;掌握获取、加工绿色化学信息的方法,能够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绿色化学问题,提高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绿色化学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习绿色化学的兴趣,激发参与绿色化学宣传与科技活动的热情,感受绿色化学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关系;增强将绿色化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的意识,能够合理判断与绿色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关注与绿色化学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树立绿色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主动承担起学习绿色化学的责任,强化保护环境和造福后代的使命感。
二、中学化学教育中有效开展绿色化学教育的途径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是渗透绿色化学教育的主渠道,教师要积极创造绿色化学教学条件,构建绿色化学知识体系,不断充实化学课本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在介绍化学史时,教师可从正反两方面渗透绿色化学思想教育。讲解放射性元素时,教师要对居里夫妇的精神及坚决反战的人格表示钦佩,但也要就海湾战争中使用贫铀弹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提出批评。介绍环境问题时,教师可着重于介绍20世纪发生的公害事件,指明工业及传统化学是造成公害的主要原因,使学生明确绿色化学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通过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思想教育,激发起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不断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绿色意识。
2.在实验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应最大限度地实现实验的绿色化,引导学生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和环境保护意识,具体教学策略如下:
(1)改进化学实验。首先,采用无毒原料、溶剂、催化剂进行化学实验。例如,做完银镜反应后,可将清洗试管的硝酸替换为三氯化铁溶液,避免产生二氧化氮有害气体;在萃取碘单质实验中,可将四氯化碳替换为二氯甲烷作为萃取剂,消除刺激性气味,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在乙烯的制备实验中,可将硫酸替换为氧化铝作为催化剂,避免浓硫酸造成污染;其次,优化化学实验方法。又如,在海带碘元素的检验实验中,可将灼烧提取法改进为煮沸提取法,简化实验操作程序,缩短实验时间,减少因灼烧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再次,改进化学实验装置。再如,利用密闭的装置减少实验敞开操作,可将注射器作为密闭的反应容器,进行铜和稀硝酸生成一氧化氮、二氧化硫制备与性质等实验,将污染物消除在密闭装置内。
(2)开展微型化学实验。在高中化学实验中,可在保证实验教学效果的前提下进行微型化学实验,以达到降低实验成本、提高环保效益的目的。微型化学实验多采用点滴板、小试管、井穴板、多用滴管等微型化仪器,使用最小化的试剂用量,一般液体用量不超过1mL,甚至一些现象明显的定性实验可在试纸或滤纸上完成,如碘显色反应、溴水褪色、苯酚的检验、验证盐类溶液酸碱性等实验。
(3)“三废”的绿色化处理。在高中化学实验中,要及时对必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学品和生成的污染物进行绿色化处理,从源头处控制“三废”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在废气处理过程中,可采用封闭的实验操作方法,减少有害废气的产生量,并对废气进行有效处理或用气囊收集。在废液处理中,可利用中和反应处理含酸碱的废液,使溶液pH值达到6.5~8.5之后再排放;也可用碳酸盐沉淀法、硫化物沉淀法等方法沉淀、分离含有重金属离子的废液。在废渣处理中,可回收一些化学实验中剩余或产生的金属进行再利用,如铜与硝酸反应剩余的铜片、银镜反应生成的银等。对于不能综合利用的固体生成物则要进行无毒化处理。
(4)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在高中化学实验中,教师可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辅助实验教学,尤其对于危险系数大、污染严重的实验而言,可通过电脑模拟、实验录像等对实验过程进行演示,实现废弃物的“零排放”。同时,教师也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模拟错误的实验操作,将不良的实验后果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认清实验操作不规范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及实验室“三废”对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加深学生对绿色化学的认识。
3.在课外实践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在高中化学教育中,教师要积极组织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和感知传统化学对环境造成的严重危害,认清利用化学手段进行末端污染治理的局限性,引导学生关注绿色化学,理解绿色化学的重要意义。教师可根据化学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如实地调查、环保知识竞赛、探究性学习、文献研究等。在实地调查中,教师可带领学生参观污水处理厂、化工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生态农业示范区等,对当地水资源、空气质量、环境污染情况进行调查;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可开设相关课题,组织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如研究生物催化剂的优点、研究高效低毒农药等,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课题研究的预设目标;在文献研究中,既可让学生利用图书馆馆藏资源和互联网资源,收集有关绿色化学和环境保护的文献资料,也可邀请有关专家学者来校进行讲座,使学生获取最新的科研信息。通过开展多样化的课外实践活动,促使学生更加关注绿色化学,能够运用已学的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总而言之,随着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渗透,绿色化学教育已经成为高中化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化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高中化学教师必须强化绿色化学意识,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绿色化学理论,最大限度地实现化学实验绿色化,并积极组织课外绿色化学实践活动,从而确保高中绿色化学教育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李磊.高中新课标背景下的绿色化学教育[J].成功(教育),2010,(12).
[2]林日轩.关于中学化学教育中绿色化学教育的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2,(7).
[3]蔡佳利,陈红,陈朝晖.树立绿色化学理念 改革化学实验教学[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10).
德国实行小学4年,中学8年的义务教育,小学4年级后开始分流,学业成绩,分别进入主科中学、实用中学、文理中学学习。以巴登符登堡州为例,该州主科中学有15万学生,以培养有一定操作技能的工人为教育目标;该州实用中学有23万学生,一部分学生实行“双元制”教育,一部分学生实行文理教育;该州文理中学有31万学生,以培养具有研究和创造能力的大学生为教育目标,实行全面化教育。
二、“双元制”职业教育
德国实行“双元制”职业教育,学生初中毕业15岁,获得2个通知书:一个是企业学徒通知书,一个是职业技术学校录取通知书,二者缺一不可。学生一半时间在企业固定学徒,每月发给学生学徒工资500~600欧元,三年后,学生已熟练掌握设备操作技术,熟悉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与文化,快速转为正式工人,月工资上涨为1500欧元;另一半时间则在职业技术学校学习理论知识、专业技术知识,了解所学技术的动态与发展,了解国内外最新最先进设备。学生必须获得企业学徒毕业证和职业技术学校毕业证,方可被认定职业技术从业资格,方可合法地正式就业。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为德国在二战的废墟上崛起,成为世界经济与技术强国提供了可靠的人才资源保障。
三、比萨考试与教育反思
比萨考试缩写PISA,是2000年由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发起的一项对各国中学生基础能力的测试,目的是测试各国教育系统的效率与质量。德国于2003年加入比萨考试,结果是德国中学生的成绩列各国倒数行列,这次考试结果,在全德上下引起了巨大反响,引发了对德国教育的讨论与反思,得出的原因认为有三:(1)社会对教育的认可程度、投入程度、非物质关注程度不够;(2)对学科价值重视程度严重偏颇,如重数学,对其它自然科学不重视;(3)教学实施中缺乏质量的区别,德国从来就没有教学质量的评比。为此,德国开始实行一些教育改革,主要的措施有:①增加幼儿园的学前教育职能,开设语言类教学;②幼儿入小学进行语言类测试,达到标准方可入学,未达到标准的孩子入小学预科班;③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与合作,超常能力的孩子提前入小学;④培养学生对读书的兴趣,对图书馆的兴趣;⑤实行公益性广告宣传,鼓励保持读书的好习惯;⑥扩展中小学教育时间,实行全日制中小学教育;⑦学校的教育时间扩展得到社会的广泛响应;⑧2006年引入全国学标准,第一次出现了全国统一的教学规范;⑨教育质量研究机构议定质量标准,开发了一系列题目,对学校质量进行抽样调查;⑩对数学教学进行实践性改进,结合日常生活引入应用题;⑾进行一系列教育理论研究,研究教师、学生、设施、环境与教学质量的关系;⑿建立选修模块,学生的兴趣模块可以加深;⒀进行精英教育试验。
四、中学教师培养模式
德国中学教师培养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综合大学培养文理中学师资;一是师范大学培养小学、实用中学、主科中学师资。综合大学的教育专业学生,要接受全面系统的专业学习,主修2门专业,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掌握一套传授给学生自主寻找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方法。正常的大学教育专业要学五年,毕业参加国家第一次教师资格考试,然后进入为期一年半的实习,完成实习后参加第二次国家教师资格考试通过,获得文理中学终身教师资格,获得国家公务员身份,成为文理中学正式教师。小学、实用中学、主科中学的师资由师范大学培养,以传授知识的技巧与方法为主修课程,同时严格研究现行教科书的内容,期间定期到中小学实习,毕业后自主谋业,无国家公务员身份。
五、学历与就业
德国只有中学毕业才有文凭与学历的概念。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起算,主科中学9年级毕业,实用中学10年级毕业,文理中学12或13年级毕业。中学毕业后,学生面临选择与被选择,如奥迪汽车厂,今年招聘机电一体化学徒工13名,报名者1630名。随着着汽车业的发展,对机电一体化学徒工的要求与传统机电维修工已完全不一样了,招聘的筛选非常严格。为了培养学生适应就业的新要求,一些高等院校废除了本硕连读,实行本硕分开。德国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本科学士读3年,硕士1~2年,之后可在任何时间进入博士学习,3年获博士学位。海得堡大学学生学位必须是双学位,学士专业180个学分,硕士专业120个学分,一个学分的价值相当于30个课时工作量。在德国,大部分中学生都愿意去大学学习,为了体验大学的生活方式与大学文化。现在实行本、硕分开后,教育专业毕业生产就有本科生和硕士生,学历不同,工资薪酬也不一样。德国以往的本硕连读硕士工程师,在欧洲是很有名的。本硕分开后,很多企业不吸收本、硕分开后的毕业生。
六、文理中学教师工资保障
德国文理中学教师待遇比较好,教师有一定的职业优越感。第一,他们获得了公务员身份,工资统一由州政府负担;第二,他们的工资收入水平比较高。教育专业硕士毕业生进入文理中学担任教师,税后起步工资为2300欧元/月,不需要交保险,工资标准全国统一,只有随工作年限增加而增资,而无工作地域之分。文理中学教师职业稳定,收入稳定,退休金高,假期时间长,是一种理想的职业。相比之下,小学校长因为非公务员身份,月资也就是2300欧元,还要交税交保险。小学教师起步工资就更低,随年龄增长才能达到月工资2300欧元。通过这次研修与考察,我们感受到了德国教育体制的先进性与发达程度。德国“双元制”职业技术教育的实效性,教育的法律保障体系,教育管理系统的完备与民主,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与创造性,教育经费的保障体系等,都值得我国学习与借鉴。同时,也有以下的思考,需要引起我们重视,避免盲目照搬。
思考一:学生在小学4年级后第一次分流,分别进入主科中学、实用中学、文理中学就读,年龄小,一分定终身,是一种明显的等级教育,与当今世界提倡的公平教育相背。很多教育专家质疑德国的这种分流教育。
思考二:德国中学老师的教学质量好坏对其收入无任何影响,教师没有我国的职称晋升,工资随年龄增长而上涨。这样导致教师缺乏专业成长与发展的动力,严重影响师资整体水平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专家认为,德国中学教师的职业态度是导致比萨考试成绩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城市中学生;闲暇生活;闲暇时间;闲暇教育
闲暇教育的提出是以闲暇时间的日益增多为前提的,大量的闲暇时间,为人们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我国中学生(特别是城市的中学生)的闲暇时间日益增多已成为现实,加强中学生的闲暇教育,既是适应国际教育环境的需要,也与闲暇教育的性质相适应。
一、中学生闲暇教育的含义
对中学生而言,闲暇教育就是指引导中学生如何利用闲暇时间的教育活动,它的主体是中学生,让中学生树立科学的闲暇价值观,传授中学生利用闲暇时间的技能,使其对闲暇时间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利用,度过快乐和有意义的闲暇生活,提高综合素质,从而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城市中学生闲暇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笔者选择GG市某中学的30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对这所中学的初一至高三的每个年级各发放50份问卷,总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95份,有效问卷285份,有效率为96.6%。笔者还通过对这所学校的20名学生家长和20名教师进行访谈,归纳出当今城市中部分中学生的闲暇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一)城市中学生闲暇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城市中学生闲暇教育存在虚假性
调查表明,在周一至周五GG市中学生平均每天拥有的闲暇时间情况中有60%的中学生有2个小时以上的闲暇时间。但是部分城市中学生的闲暇教育没有完全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实施。调查表明,部分城市中学生的闲暇生活的内容比较单调,多数是在课程学习、看课外书、上网或者看电视中度过,没有完全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实施。同时,部分城市中学生的闲暇生活没有计划,闲暇时间被课业所侵占,使闲暇教育的功能已被升学、加分代替。这就体现了部分城市中学生闲暇教育的虚假性。
2.部分城市中学生闲暇教育存在肤浅化
部分城市中学生仅把闲暇看作是一种单纯的娱乐活动,不懂得选择闲暇方式。随着闲暇时间的增多,以及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场所的增多,使得部分城市中学生对选择闲暇生活的方式产生迷惘。部分城市中学生的闲暇方式的增多和闲暇技能的缺乏之间的矛盾,使许多中学生仅把闲暇活动看作是一种单纯的娱乐活动。
3.部分城市中学生闲暇教育存在强迫性
在对GG市中学生的调查中发现,中学生的闲暇时间主要由父母安排。父母安排的闲暇活动中课程学习或看课外书的占55%,体育锻炼的约占10.1%,参加各种培训班的约占20.1%,上网或看电视的约占6.5%,外出的约占5.3%,其他的约占3%。同时大部分城市中学生认为父母安排的闲暇活动不是自己喜欢的,认为对于城市中学生自己的闲暇时间,父母应该采取适当干涉的态度。
(二)城市中学生闲暇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1.部分学校缺乏对闲暇教育的重视
现行的考试制度使学校很难开展完全真正意义上的闲暇教育。在调查中发现,约39.3%的城市中学生认为所在学校比较不重视学生的闲暇教育,约41.1%的城市中学生认为所在学校不重视学生的闲暇教育,约17.9%的城市中学生认为所在学校比较重视学生的闲暇教育,只有约1.7%的城市中学生认为所在学校很重视学生的闲暇教育。这就说明了闲暇教育在部分学校中的虚假。
2.部分父母的闲暇教育观念淡薄,忽视对孩子的闲暇教育
部分父母的闲暇教育观念淡薄,忽视对孩子的闲暇教育,也是导致城市中学生闲暇教育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在对部分城市中学生的家长进行访谈中发现,有95%的家长表示不知道闲暇教育,仅有5%的家长表示听说过闲暇教育。许多父母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都存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所以父母关注的主要是孩子的学习,很少会花费精力和时间在闲暇生活上。同时父母又大多数是双职工,平时为了工作很少能够关注到对孩子的闲暇教育。
3.城市环境中消极因素的影响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人的繁衍生息与外界环境发生着密切的联系,关于人与环境关系基本观点所得出的一个结论是“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生活质量的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为人们提供闲暇活动的场所越来越多。如果城市中学生涉猎的信息中存在过多的消极因素,则会影响城市中学生的价值取向,不利于城市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4.部分城市中学生的闲暇意识低
对GG市中学生的调查表明,部分城市中学生的闲暇教育意识低,闲暇知识缺乏,不能合理安排自己的闲暇时间。在调查中发现有56%的城市中学生没有听说过闲暇教育,28%的城市中学生听说过闲暇教育但对其不是很清楚,12%的城市中学生对闲暇教育了解一点点,仅有4%的城市中学生非常了解闲暇教育,他们普遍认为闲暇活动就是单纯的娱乐活动。这表明部分城市中学生的闲暇意识淡薄。但是在调查中发现约89.4%的城市中学生认为闲暇活动可以使自己身心得到放松和开拓视野,约2.1%的城市中学生认为闲暇活动可以帮助他们消化课堂知识,认为闲暇活动对自己没有作用或者其他的只有8.5%,说明他们充分肯定闲暇活动的积极作用。
三、解决城市中学生闲暇教育存在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音乐教学;情感教育;教学策略
G633.951
情感教育是中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中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手段。音乐是通过一定的章法和规律来表现人类情感的,因此,音乐作品在情感性质上有一定的确定性,人们能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寻找到自身情感特性,由此而引发共鸣,形成正确的音乐理解能力。教育部办法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正确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为此,本文将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音乐,如何进行情感教育进行初步探讨。
一、课前渗入情感引导
音乐教学中,良好的课前氛围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使得学生更加容易的走进音乐,融入其中,实现其审美与情感的共同满足。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方法是要有情感教学,要让学生“动情”,为他们创造良好的音乐情感环境,每次上课前我都会播放一段经典或通俗歌曲,有时亲自弹奏钢琴曲迎接学生的到来,学生们一踏入教室,就能够感受到音乐的美好,同时也可结合现代化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形成良好的课前音乐环境,或是在课前播放一段视频,增强学生对异域风光的了解,了解不同时期乐曲,从视觉和听觉上充分享受多元音乐文化带来的快乐,使学生在生动活泼和充满音乐美的环境中更加想着要学习音乐,热爱音乐,并自觉地扩展学习的内容,以有效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热情,营造良好、舒适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感。
二、在鉴赏音乐中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陶冶情操
在整个中学音乐教学体系中,音乐鉴赏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音乐鉴赏能够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同时也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会。音乐鉴赏主要是通过听觉来实现,学生想要实现对音乐作品的充分理解,首先需要进行大量的音乐欣赏。可对作品进行必要的介绍、分析,保证其具有针对性、启发性,以有效的将学生注意力转移到音乐作品的情感表达方面,师生间可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讨论,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内涵的理解,使得学生能够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形成深刻的体会。
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音乐的情感是一种高级的社会性情感,对于它的感知、把握、想象、理解必须经过音乐审美感的培养,就是引导学生感受、鉴赏音乐美,也就是情感教育的过程。音乐中的情感通过音乐要素得以表达,主要是通过节奏、音色、旋律等使得情感得以在音响流动中体现。人们对音乐的感知首先是通过听觉实现的,随后听分析器受到刺激后产生联想,进步形成想象,促使人们形成情绪反应。如在缓慢的音乐节拍下,人们容易产生伤感、疲惫的情绪;较快的节拍下,则会容易形成喜悦、欢快的情感,音乐内在情感通过音乐形式能够得以表现。音乐的音调结构与人类的情感形式,在逻辑上有着惊人的一致,这种一致不是单纯的喜悦与悲哀,而是二者在某种程度上、在生命感受到的一切事物的强度、简洁和永恒流动中的一致,这是一种感觉样式或逻辑形式。音乐的样式正是用纯粹的、精确的声音和寂静组成的相同形式,充分体验蕴藏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陶醉,在内心深处产生强烈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治情操,启迪智慧。音乐是情感生活的音调幕写。基于此,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等形式要素都被赋予了不同的情感特征,以有效表达音乐所要实现的情感表达。通常,大调给人以积极、肯定、新鲜的印象;小调则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哀伤,给人以柔和之感。人们的想象力通过音乐得到极大延伸,获得了更多的可能性,音乐能够促进学生道德、人格等方面的高层次发展。而情感表示了人们的喜憎好恶,对道德行为的调节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因此,音乐鉴赏应该激发学生的情感认同,在这种情感认同中陶冶学生性情,在这种情操陶冶中塑造其品格的形成。进而将情感认识从直观逐步上升至理性,使得其审美经验能够形成行为技巧,进而形成稳定的人格特征。
三、通过演奏演唱来抒感,培养学生创造力
音乐手段指的是音乐通过声音、节奏等方式实现音乐情感的表达,这也是通过听觉实现的,而非空间或是视觉的。在歌唱活动中,作为歌唱主体的学生在歌唱中聆听,于聆听中分辨,以分辨实现对比与思考,思考后得以不断改进,进而实现自己歌唱的不断改进,对自己歌唱中的情感表达,深浅粗细的区别形成深入的体会。音乐课堂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歌唱风格迥异的歌曲,启发学生根据歌曲的风格进行演唱、体会哪一首是悲壮有力的,哪一首是优美抒情的,哪一首是诙谐幽默的,进而通过有节制的声音控制来提高歌唱情感表现力,既使个人的情感体验更加丰富、细腻,也使集体情感在共同的演唱和品味中达到和谐与共鸣。
进行演奏、歌唱等表演活动时,必须具备扎实的音乐知识、熟练的音乐技巧,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音乐情感的充分表达,然而这并不是说需要过度崇尚技术,错误的将技术学习置于首位,儿时的音乐教学成为了技术学习基地,而忽视学生对音乐情感的体验。而实际上,只有将真实情感投入到音乐演唱中,音乐的情感内涵才能够真实的传递,听众才能够体验到真实的情感感受。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历来十分强调音乐的表演必须建立在充分理解乐曲情感内涵的基础上,必须在音乐的表演中投入自己的真情实感。
音乐表演中投入的情感,是建立在对表演作品情感内涵体验的基础之上的,它不仅要求学生要善于调动平素的情感积累,唤起真实的情感回忆,还要求同学们有意识地去体验自身从未经历过的,或是体验得很不充分然而却为艺术表现所需要的情感。因此,在音乐表演中,表现者所投入的不仅是其真实情感,还包含了对超出个人生活范围的,更加深邃、更加广阔的情感体验。以学生真实情感为种子,经过了提炼、深化而实现了音乐与情感内涵的统一,实现了情感的艺术化,学生的情感品质也得以极大提升。应该鼓励学生特长的发挥,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情感内涵,增强学生音乐学习的主动性,这对学生音乐理解能力、音乐表达能力、音乐创造能力的提高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参考文献:
据不完全统计,以现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高中语文教材为例,其中所收纳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从广义的文学概念来看,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篇目或许称为“现代文”更适合)共计130余篇。从定量研究(quantitativere-search)和定性研究(qualitativeresearch)两个取向来看,中学语文教材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选汰体现出以下几个问题。从作品文体类别的角度来看,中学语文教材所选择的作品多为散文类和诗歌类。其中,散文类作品共占总数的80%以上,小说和诗歌类作品各约占总数的10%,戏剧类作品不足1%。其中所选的现代小说除了鲁迅《社戏》、《故乡》以及沈从文《边城》等经典作品之外,寥寥无几。这种文体比重倾斜的状况或与教材的容量和小说及戏剧文体的长度有关。从作品所涉及的题材分布来看,在这些篇目中,多数为生活类、人情类、家庭伦理类、思想品德类以及科普知识类的题材,而政治思想教育、革命史教育之类的题材所占比重和以往教材相比在逐渐减少。
诸如朱自清《背影》、张晓风《敬畏生命》、周立明《动物游戏之谜》、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钱钟书《谈中国诗》等篇目都体现出这一题材和主题取向。另外,经过本文粗略的考察,从初中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随着年级的晋升,现代文所占比重稍有下降减少,而文言文所占比重则稍有上升。在现代文中,所选作品更倾向于经典作品。以高中语文第三、四、五册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像鲁迅《拿来主义》、《雷雨》、巴金《小狗包弟》等作品都体现出某种潜在的意识变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学语文教材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选择和分布体现出一种新的文学教育思路。通过对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现代文的文体类别、题材分布及数量的变化的考察,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我们可以发现中学语文教育一些潜在的导向、思想和意识驱动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对中学语文教材进行初步的定性分析。这些质性(qualities)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学教育导向的改变。当今中学语文教育逐渐转向以人文教育和人格教育为主导的方向,正逐渐淡化以往中学语文鲜明而浓厚的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色彩。知识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和生活教育成为中学语文的主要内容。这一点从现代文学篇目的选择可以看出来。尽管其中还是选择了为数不少的关于中国现代革命史以及政治内容的作品,如《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等作品,但这些作品主要并不是用来表现政治和意识形态内容的,而是更多地用来体现特殊文体的基本特征。
(2)中学语文教材在选择篇目的时候更注重其内容的知识性、趣味性和文学性。(3)对现代文的选择更趋多元化,已不仅仅限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家作品,而是根据中学教育的阶段性特点进行选择。从以上的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个方面来看,我们可以发现,现今中学语文教育,尤其是文学教育随着社会环境、教育环境和知识的进展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从现当代文学这一范围来看,可以看到本学科学术研究对中学文学教育的投射和影响,尽管这种影响是缓慢的,而且是不明显的。
2现代文学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现状和问题
应该说,中学语文教材出现的这些新变化,从根本上说,是受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思想与方法更新的启发。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进展。其中,最主要的就体现在新时期以来改革开放、人文启蒙思想的影响。现代文学研究也就逐渐走上了去政治化和去意识形态化的道路。所谓现代文学的现代性体现在人文启蒙、审美现代性上。这一点和80年代改革开放的社会文化语境相关。在中学语文教育界,也逐渐受到学术研究的深刻影响,语文教材的修订也体现出这一点。尤其是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选择,更体现出80年代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研究的深远影响。以往那些具有鲜明政治教化和思想教育的文本开始淡出中学语文教材,取而代之的是能够体现和包容人文素养、审美、知识和情趣的作品。但在这一趋势中,我们对现代文学作品的分析与阐释遵循的仍是传统社会历史批评的反映论。
其基本教学思路是:首先是介绍作品所产生的时代背景,然后是作家生平介绍,再是作品的意义分析。这就形成了“时代———作家思想———作品意义”的思维逻辑和阐释模式。这种模式能有效地解释作品和世界的关系(作品———作家———世界———读者),但又会遮蔽作品内在的复杂性和丰富性。这一点在传统的中学文学教育中占据着长期而重要的地位。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形成相对稳定范式的条件下,中学文学教育也受到潜在的影响。应该说,这种影响关系更深层地源于80年代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的历史语境。中学文学教育实践在这一宏大背景和深远的历史环境下,也因此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教学模式。那么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新进展又如何对中学文学教育进一步产生影响呢?中学文学教育实践又如何将新的信息反馈于文学研究呢?这是本文要继续追问的问题。
3现代文学研究的新进展与中学文学教育的可能性
关键词: 中学体育教学 创新教育 教育策略
长期以来,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仅仅采用单一的“技术”教学,以负荷、强度的大小衡量体育课的优劣,在实际教学中缺乏对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的手段和方法。采用这种体育教学模式难以达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要求。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中学体育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学体育课教学现状分析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起主体作用。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练习,一组加一组以提高学生练习的量和强度,教师依照预先设计的程序加以实施,只要学生满头大汗、气喘吁吁,教师就对体育课教学效果十分满意。在体育教学中没有学生的想或“自己空间”、一定的自主练习,整个体育教学过程都是教师起主导作用或者整堂体育课完全是“放羊式”的学生自己的自由活动。这样的体育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进学生体质健康吗?更谈不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出现了“学生喜欢体育课,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现有的体育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要求,学生的运动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遏制。因此,应改变现有的体育课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实施创新教育。
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策略
(一)改变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中学体育课教学中,以“技术教学”为主导的观念与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相违背,无法适应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人才教育的时代要求。观念是先导,是指导行动的航标。只有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运用现代的教学理念、手段、方法,才能达到培养社会需求人才的要求。现有的以“技术”为主导的体育教学观念,在大多数体育教师思想中根深蒂固,教学理念的转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非朝夕之事。首先,体育教师要主动地学习现代教学理念,并有意识地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和实施,只有教师持之以恒,才能达到预期目标。其次,更新体育教学方法,改变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法运用。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以“健康第一”、“增进健康”为主要目标。在体育课教学中,不能以专业技术水平的标准进行教学和要求学生。真正让学生在课上“活动”起来,掌握切实可行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手段,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提高体质健康水平为体育教学之根本目的,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选择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设计多样的练习方法和手段、多样化的组织形式,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教学手段、方式、方法体现在教学过程之中。
(二)改革、创新体育课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升创新能力。
仅靠体育课堂教学难以达到创新教育的目标,应设置体育课、选项课、体育项目兴趣班或项目俱乐部等多元化的体育课教学模式,满足中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运动需求,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学生有了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其主观能动性就能得以充分体现,其潜在的能力就能得以有效发挥,其所学知识才能在运动实践中有效运用、创新。通过运动促进中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的培养和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其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得到培养和强化、提高。
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分组练习——纠正错误——练习巩固的传统体育教学方法,无法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主观能动性难以有效发挥。因此,教师在教授完基本技术动作后,应留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学习、练习的空间,对学生练习的形式不应有固定的程序,而应留有学生创新的空间。如在防身术教学时,教师教完单个基本动作后,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组合动作、创新新动作练习,而不是在统一的套路组合整体一致地练习。
(三)更新体育课教学组织形式,促进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中学体育课外锻炼是学生自己随意活动,体育教师只是监督学生的运动安全问题,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状态,没有和体育课有机衔接,课外活动只是少数中学生的体育活动课。体育课外活动是体育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应建立课内外一体的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中学体育课外活动应建立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把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锻炼有机地统一起来,体现充分调动教师“教”和学生“学”积极性的双赢效应,使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达到有机统一,提高中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促进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课外活动项目应设置中学生兴趣较高,新颖时尚的跆拳道、街舞、轮滑等运动项目,充分激发中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促进潜在能量的发挥,让中学生在快乐的运动参与中提升创新能力,为今后的发展和社会服务打下良好的“创新”意识、能力元素基础,促进中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四)提升与完善学业成绩评价体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中学体育课对学生体育成绩主要从运动成绩,即跑得快慢,跳得多高,掷得远近对学生的体育成绩做出一次性结果评价,无法反映学生的参与情况,这直接导致学生忽视了学习过程,注重结果,把通过考试合格或取得一定的成绩作为学习的目标。因此应改变只注重学生体育成绩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的状况,建立起评价内容、方式多元化、多样性的体育成绩评价体系。因此,中学生体育课成绩评价应从体育课堂参与程度、运动技术掌握情况、学生学习进步幅度、健身方法的掌握与运用、锻炼习惯的养成、创新精神的树立实践能力的提高等方面客观全面评价,同时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相互评价等方式,充分体现过程评价特点,提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余敬平,等.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略[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23(2):107-109.
[2]赵夏娣.论大学体育教学的创新与发展[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19(3):96-97.
自古以来,中国教育就是严师底下出高徒,严师不免采取一些非常手段教育学生,使其长记性,学得更好。如果只看出发点,都是为了教育学生,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成长,这是没有错的。可是如果教育惩罚过于严重呢?能否真正达到教育学生的效果呢?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也是一个至今都存有争议的问题。教育惩罚作为教育手段,应该是让学生成长得更好。这符合当前德育教育、素质教育,但情况总有多样化的一面。有些教师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惩罚,让学生既知道自己的错误,又虚心接受,并且加以改正。这是符合素质教育和德育的原则的。可是有些学校的教师运用得并不恰当,反而出现了反作用,达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甚至违背德育教育规律。如网上盛传的嗑瓜子事件,一位学生因为上课嗑瓜子,被老师惩罚在教室外嗑瓜子好几斤。这些达不到教育目的的教育惩罚历久弥新,原因是什么呢?
二、出现教育惩罚的原因
教育惩罚不好的一面时有发生,原因是什么?难道仅仅是因为教师的愚钝和封建吗?恐怕不是。教育惩罚来自于教育者,这无可否认,首要责任是教育者,也就是教师。有些教师可能思想没有跟上时代变化,教学手段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也是一小部分,并不能代表全体,就像古话说的,不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要相信大部分教育者、教师是优秀的。教育惩罚的责任不都挂在教师身上,教育的对象,也就是学生也有一部分责任。如今社会节奏快,网络信息传播快捷,许多学生都在网络上学到了课本上没有的东西。这有好处也有坏处,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有益的知识,也会让学生接触到一些不好的思想。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多少都有点叛逆思想,极易受到这些不好思想的影响。面对中学生的过分叛逆行为,老师怎能坐视不理?虽然行为有些过激,但都是为了改正学生的错误,总的来看双方都存在错误。
三、教育惩罚的利弊
事情都有两面性,有有利的也有有害的,教育惩罚也不例外。下面谈谈教育惩罚的利弊。首先说说教育惩罚的益处。教育惩罚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成长,帮助学生改正自我。良性教育惩罚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我错误,促进学生改正错误,树立良好自我。中学生处在青春期,还很懵懂,需要有人指引前进方向,防止铸成大错。教师面对学生的叛逆无知,必须及时对他的错误行为做出否定态度,需要利用一定方法手段帮助学生改进,减少学生的不良行为,促进学生成长。其次是教育惩罚的弊端。教育惩罚最后的落脚点是惩罚,惩罚就肯定有痛苦。有些教育者理解错误,认为教育惩罚有痛苦是正常的,完全不注意教育惩罚的目的和程度。这是教育惩罚的宣传不够,导致教育者理解错误。有些教育者思想还停留在过去,认为严师出高徒就是加大惩罚力度,只要错了就一定要惩罚,忽视教育惩罚的目的。这些过于严厉的教育惩罚,对学生的心理和身体都会造成比较严重的伤害。有些学生因为在学校受了惩罚,就不再上学,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
四、总结
【关键词】文学教育;语文教学;中学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简单来说,实际上指的就是中学语文任课教师在组织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讲解优秀的文学作品,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和思想内容,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情感体验,并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的教育过程。新课改以来,“文学教育”逐渐地成为了中学语文教学领域的热门课题之一,然而,具体到究竟什么是文学教育,如何来科学的实施的文学教育等问题却仍然莫衷一是。部分学校的文学教育甚至因为过分拘泥于教材和教参,而使得真正的文学教育离中学语文教学越来越远。面对上述这种情况,如何科学的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文学教育已经成为了迫待解决的一个问题。鉴于此,本文就针对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实施方法和注意事项等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实施方法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与一般性质的语文训练相比较而言,不仅任务有所不同,内容也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为了确保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成效,在教学方法也不应该混为一谈。概括来说,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可以参考如下两种实施方法:
首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的方式来实施文学教育。在文学作品的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不顾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兴趣,进行过多的讲解和分析,如:“大讲”作者的生平、作品的时代背景或者是将作品放在一边,不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和自主思考的情况下,就“大讲”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和文学技巧的教学方式,实际上都是不利于文学教育的实施的,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和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就认为这种文学作品课是“浪费时间课”,要在文学作品课中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就必须避免这种情况,在始终遵循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并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进行积极的思考,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实现文学教育的成效。
其次,通过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来实施文学教育。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文学教育,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学生的文学阅读容量要丰富,范围要广。如果仅仅依靠中学语文教材中有限的文学作品,学生的文学教育是无法得以顺利有效的实施的,只有让学生广泛的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才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发挥文学教育的功效。而要让学生广泛的阅读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只靠课内的时间显然是不够的,只有采取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将学生的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够满足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文学教育的需求,并取得理想的文学教育成效。所以,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文学教育时,任课教师一定要注意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但很好的解决了学生学习时间的问题和阅读容量不够丰富、阅读范围不够广的问题,而且还能够通过课外学习与课内学习之间的相互促进来进一步提升文学教育的质量。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文学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文学教育时,要注意针对学生自身的特点来进行。文学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文学教育时,同样也要遵循这一原则,始终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例如:针对语文学习成绩不够理想,文学素养较低的学生,在开展文学教育时,应以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为重点;而针对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文学基础和较好的文学素养的学生开展文学教育时,则应该以扩充学生阅读容量和知识储备为主。
其次,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文学教育时,要注意把握课堂教学的关键,通过认真研究教材来深入的挖掘教材中的文学教育因素,并据此来设置具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来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提高教育的成效。例如: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阅读和感悟作品,以加深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中人文内涵的理解,并提高教育的成效。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文学教育时,应注意提升任课教师自身的文学素养。中学语文任课教师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其对于文学教育的质量有着直接性的影响。例如:任课教师文学修养的高低、看待文学教育的态度等等均会影响到文学教育的实施。因此,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文学素养的教师是无法担负其文学教育的重任的,要确保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高效实施,一定要注意任课教师自身文学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启发了我们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真正的教育是什么?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品质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关于能力培养,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以学生为主,相信学生,把时间还和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最大的尊重和信任,让学生在学习上有足够的自由,有足够的思考空间,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不仅可以快乐地学习,而且学会了计划,善于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他们的自主设计能力增强,自我规划优势明显提高。关于个性发展,素质教育下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应极力创造让学生敢想善想、敢问善问、敢做善做、敢说善说的课堂教学环境。非智力因素在智力开发、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都能促进智力水平的提升,用智力水平的提升来促进非智力水平的发展,把智力开发和非智力因素培养结合起来,使学生智力活动水平与非智力因素水平协调发展,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二、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变革
新课标实施前,关于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争论很多,但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犹如雾里看花,笼统而又模糊,看似正确又不知如何下手,新课标的实施,为中学一线教师提供了实践的舞台,让我们看到了素质教育的方向,让我们开始触摸到了教育教学的规律,随之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也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积极的变化。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成为中学教师主动要做的工作。
1.领会课程标准,落实课标精神。国家实施新的课程标准,是指导教育教学的一面旗帜,它的提出是站在世界的高度,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充分酝酿、反复实验总结出来的,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课标》以新的理念和视角,多方位、多角度构建了一个新的教学体系。三维目标的提出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体融合,提高了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和谐发展;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加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习方式、主观发展;课程目标详实地对各学段学习内容提出了具体要求;在实施建议方面既注重了指导性,又具备了灵活性,作为一线教师,必须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深入领会其精神内涵,并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用心贯彻执行。
2.钻研文本知识,大胆实现整合。新课标下的教材版面繁多,内容各异,校选自主性强。但无论是哪一种教材,作为教师都必须深钻细研、吃准、吃透。每一堂课都要精心构思教学课案,巧妙设计教学环节,深悟领会文本中主旨,认真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把文本中蕴藏的知识、智慧、神韵、力量充分挖掘出来,让每位学生从中学到知识,培养能力、启迪心智,受到教育。同时教师又不拘泥于文本,努力向更广阔的领域开拓视野,敢于把文本知识同社会实践相结合,完全抛弃传统的照本宣科,打造一堂堂思维深刻、内容丰富、视野开阔、多元参与、极具个性的高效课堂。
3.关注师生关系,张扬学生个性。九零后的学生个性较强,思维多元,爱好广泛,不拘一格,教师必须认真分析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到因人而异、宽严相济、对症下药,表扬与批评、奖励与处罚、沟通与交流、学习与休息有机结合,尊重其人格,尊重其个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因为这些往往也就是学生他们今后的人生转折点。而善于观察学生行为的老师一般也会和学生进行心灵上的交流,这有利于学生的人格个性发展。在课堂上,老师并不只扮演着老师的角色,另外还有组织者、参与者、实践者、合作者、交流者、指导者、促进者和评价者的角色,以及管理者角色等多元整合的教师角色。
三、适应潮流,主动提高
例1:有两个学生A和B,年龄十二岁,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这样的年龄原本是单纯美好的黄金时期。某日,A、B在学校餐厅拦住了同校的另一学生C,要C借钱,因C不认识A与B,拒绝了他们。原本事情就此结束,但A和B转身拾起木棍和小刀威逼C拿钱,由于害怕,C交出口袋中仅有的一元钱。
例2:有几个初一、二年级的学生因与另一学生平时有矛盾,“早就想教训他了”,某日,在学校操场用衣服包住该学生的头,拳打脚踢,然后命令该生站在操场中间唱国歌,造成极坏影响。
例3:一初中二年级学生与高中一学生伙同他人殴打该校另一学生,解决“私人恩怨”,当学校批评教育学生时,初二学生的家长竟说:“你要打也要打得我能出点钱嘛!”第二天打架升级。‘甚至还有毫不相干,毫不知情的学生见有人打架,也要趁机打几下,等等,类似的事件正在各学校校园中演绎着。甚至学校、派出所已处理后又再次发生。这引起了学校领导及教师的重视,各学校都在探讨解决的办法。笔者认为,造成教书难,育人难的原因有多方面的,主要有:
一、社会的负面效应
中国是改革开放的国家,随着各种先进东西的引进,堕落的、腐败的东西也滋生出来。今天的中国学生不再是孔子时代的“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他们接受新东西快,有便捷的通讯设施,贪污、受贿、讲关系、、抢劫、帮派等阴暗的东西每天都充斥着社会每个角落,作为曾是一方净土的学校也未曾幸免。教育者每天用正面的、积极的东西引导学生认识世界,往往花上一学年时间抵不上一部古惑仔的录像给学生的影响,‘,5+2二0’’说的正是五天教育只须两天的外界负引诱,就可以全部抵销。
前边所举的案例中,有不少属于社会负效应产生的后果,如例1中两个学生,明辩是非能力弱,看了黑社会的片子后,总认为很威风,只需恫吓就有钱用,他们并未意识到这种行为本身的性质并不好玩。在了解中,笔者发现,这两名学生认为自己是借钱,没有想到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可见学生法律意识的淡薄。
某地一录像厅,每夜n点开始播放录像,打斗、抢劫、甚至黄色,而观看者中学生人数竟不在少数,这样的夜半服务,经营者大赚青少年的钞票,而青少年观看后的结果可想而知。1999年11月7日晚,深圳某公安分局破获一起黑社会性质的少女案,令人震惊的是,主犯最大18岁,最小巧岁,在采访这些罪恶的花朵时,巧岁的罗某说:“我们常一起观看黄色录像,早就想试一试了。”这一试,这些孩子就试进了犯罪的泥淖。
社会的发展总是曲折的,精华与糟粕相互出现,美好的,善良的总要击败丑陋的、黑暗的,但是我们的学生正在身体、心理、思想各方面重要形成期,又特别好奇,善于模仿,不良的社会影响加上没有跟上要求的引导,给他们的青春岁月留下一段阴暗,心理上思想_上容易走向极端。
二、学校片面强调学习成绩.忽视学生思想教育,特别是法制教育
竟争是人才的竞争,学校间竞争是升学率的竟争,为了获得更多的生源,避免在新一轮竞争中被打败,学校的处境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高分低能已不是新名词,八十年代末,教育界有识之士就已在呼吁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近年更提出学生要成才,不仅要有成绩,更重要的是要有思想、心理等各方面的高素质,学校培养的是一代有用的接班人。那么这些接班人的有用不仅是他们在考试中获得高分,更重要的是在社会燕得人格精神的高分,上述例2中不乏高分数的所谓的“好学生”,他们平时表面看来规矩、听话、学习成绩不错,学校对他们的成绩十分看重,但是忽略了思想上的正确弓}导,造成这些平时教师眼中的乖宝宝,却做出了令人吃惊的事情。如】999年秋,广东佛山市发生一起绑架勒索凶杀案,让人不敢相信的是,这宗凶杀案的涉嫌主谋,竟是两个稚气未脱的孩子,一个现年16岁,初中二年级,弓一个是他弟弟,未满8岁,小学二年级学且,据称:兄弟俩绑架了一个9岁男孩,并打电话勒索百万后,又将该男孩勒死,记者采访时发现,这起案件的主谋,16岁的哥哥并不是想象中的“差等生”,学习成绩中上,而且是班干部,得过许多奖状,但就是这样的“好学生”却被钱迷惑,走上犯罪道路。究其原因,那是多方面的,但是学校教育中缺少应有的法律教育却也是其最主要的因素。
在学校的课时安排中,很少甚至找不到法律课的影子,能讲解极少法律知识的政治课也除文科生以外不被重视,可想而知,学校目前的课时课目安排偏重于应付考试,忽略了对学生思想、法律方面的教育,造成了高智商不一定高品质的现象,而班主任老师更满足于担任“警察”的角色,从事维护秩序,事后处理的工作,却没有事前防范的意识,殊不知,青少年生理的发育需要及时的引导,心理的成长也需要正确的辅助,然而淡薄的法律意识,苍白药心理辅导,巨大的学习压力,三重作用下,我们的花朵如何娇艳怒放?
三、家庭教育的不合理
望子成龙是每个家庭的希望,家长们不惜一切培养孩子学画画、学钢琴、补习英语、数理化,希望孩子能够考大学找好工作,就这本身来说,无可厚非,但是只重视智育而忽视孩子全面发展者有之;用简单粗暴打骂的教育方法,摧残孩子心灵者有之;用看管、盯、压、卡的教育方法,压抑打击孩子积极性者有之;期望值过高,使孩子身心负担过重,而影响孩子身心健康者有之;只顾挣钱而放松对孩子的教育者有之;至于不注意自己修养,不以身作则,从自己的言行举止中潜移默化给孩子不良影响的就更普遍。在离异重组家庭中,这种消极影响更大。比如某县四个10来岁的学生偷赛车数十辆,达l万余元,他们都是父母离异无人管教,流失社会造成的。比如前面所举例3中,家长的一句话无异在告诉孩子,金钱可以解决一切,这样的结果只会把学生推到了更深的违法泥淖。
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被称作第一启蒙老师,家庭是人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良好的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成长起着积极作用,相反,不良的家庭只会造成消极影响,使孩子个性品质和思想向不良方面发展,在社会关系中,家庭里的亲子关系是责任与义务相统一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在很多家庭被扭曲。有的家庭将孩子捧为为中心,是“小皇帝”、“小祖先”,无论孩子要什么都给什么,养成其目空一切,心中只有自己,做事自私蛮横的个性特征,一旦不能满足他们,就容易走上犯罪之路。
有的家庭则将孩子视为私有财产,不如意,就拳打脚踢,造成孩子崇尚武力,热衷动拳动刀,最终自食违法犯罪的恶果……不难看出,家庭的基本属性和家长与子女的关系对青少年思想品质和个性特征的形成负有直接重大责任。孩子是家庭的,但人才是社会的,要使自己的孩子真正成为有用之人,不仅在智育上要正确引导,思想教育上更应重视,特别是法制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家长作为另一教育者不应认为将孩子送到学校就万事OK,应起好第一防线的作用,不仅以身作则,更应加强自身素质提高,特别是法律意识的提高,只有家长树立起高度的责任心和法律意识,才会在思想行为方面对孩子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的精髓是“生活即教育”。中学语文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生活应当成为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支点。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需要正确解读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将中学语文教育贴近生活实践,形成中学语文教育与生活相结合的新的教育模式,以促进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其具体策略包括:生活即教育,让生活成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源泉;社会即学校,让社会实践成为中学语文教育的常态;教、学、做合一,让学生在体验中丰富语文学习情感。
关键词: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学语文教育
中学语文教育不仅要承担传授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教育职能,同时要关注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人文精神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学语文教师只有从生活的角度开展语文教育,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体验中收获、感知、理解和应用知识,实现语文教育的生活化,才能使中学语文教育更加“接地气”。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中学语文教师要真正理解“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中处处有生活”的内涵,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真正与语文教育融合到一起,加深中学语文的教育层次,让语文教育回归生活本身,增强语文教育的针对性。
一、中学语文教育中对生活教育的曲解
语文课程不仅具有工具性的特征,还具有人文性的特征,但在教育实践中很多教育工作者对语文教育的特征认识理解不到位。具体表现是:首先,有的中学语文教师过分注重语文课程作为工具的属性,而对语文教育的人文性重视不足,导致中学语文教学失去了教育活力和应有的精神性。语文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一现象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培养和协调发展,也不利于中学语文的生活化教学。其次,有的中学语文教师过分依赖语文教材,“唯成绩论”的教育倾向比较突出,语文教学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仅仅能从语文教材中获取语文知识,学习过程相对枯燥与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保持学习热情。同时,中学语文教育也没有很好地体现“学以致用”,没有将“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中处处有生活”这一教育理念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很好地贯彻和落实。再次,当前的中学语文缺乏开放性,中学语文教育活动基本被严格限定在学校教育空间内,使中学语文教育脱离社会教育的大环境。由于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比较少,影响了学生对社会复杂环境的适应性,也不利于实现中学语文教育实践中智力教育、德育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统一。
二、生活应当成为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支点
(一)中学语文教育应源于生活
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变化催生了更大的教育需求,也让教育行为处于不断发展和持续改进之中,同时教育又反作用人类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对于中学语文教育来说,其教育内容主要是人类基础生活经验的总结、人类智慧与人文精神的结晶以及思想的升华,所以无论是基础性的知识,还是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与情感,都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由于语文教育源于生活,所以中学语文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这正是陶行知对于教育源于生活的核心阐释。只要将中学语文教育与现实生活相衔接,中学语文教育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活力源泉,才会使中学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精彩。如果中学语文教学过于依赖教材,无法实现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有效衔接,那么这样的语文教育就是“死教育”,就无法为学生构建有益的生活教育环境,教学思想也是狭隘的,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中学语文教育离不开生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学教育的功利性和工具性需求不断上升,这一方面说明了教育的价值和现实意义,但另一方面也暴露教育常常脱离现实生活的问题,进而陷入应试教育的怪圈。中学语文课程的主要特点和基本的教学目标,决定了中学语文教育离不开现实生活,这不仅仅体现在语文课本内容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还体现在中学语文课程中孕育着丰富的人文情感。只有将中学语文教育融合到现实生活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才不会与社会相脱节,才能增强语文学习的生活体验,最终内化为个人的知识与情感。
(三)中学语文教育的本质是为了生活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即服务于学习者对现实生活的追求,进而促进社会的进步。中学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不断增长知识,实现综合育人,让学生的生活更加美好。因此,中学语文教育要保证教学素材的生活性、层次性,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养成认识生活、适应生活、思考生活的思维习惯,并最终利用所学知识改造生活、丰富生活、改善生活。
三、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中学语文教育对策
(一)生活即教育,让生活成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源泉
生活素材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导入,不仅可以丰富中学语文教育的素材,还可以有效增强中学语文教育的活力。因此,中学语文教师要拓展教学思路,善于以语文教材为依托,将生活中与中学语文教学相关的内容融合到课堂教学中,实现文本教材的生活化。虽然语文教材是可以在学生面前直接呈现的知识范本,但是只有与生活紧密相结合,才能使学生在感悟语文、欣赏语文方面取得进步,感受语文课程学习的生活意义与现实价值,从而产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潜能。如学习朱自清的《春》这篇课文时,学生不仅要理解作者笔下关于春天的表象,还要能够体会文中作者的丰富情感,这就需要学生能够结合自己对春天的生活经验和体验感悟。对此,语文教师需要制定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在教学前搜集和整理生活化的语文教学素材,将有针对性的教学资源及时充实到课堂中,以便引导学生从课堂学习环节有效延伸到现实生活中。
(二)社会即学校,让社会实践成为中学语文教育的常态
所谓“社会即学校”,是指语文教师要有开放的教育思想,将教学活动走出课堂和学校,让中学语文教学打破固有的局限性,让自然、社会都成为语文教育的载体,构建中学语文教学的大教室、大环境。对此,中学语文教师要适时地组织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走向社会,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利用所掌握的知识来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增长新的知识,教师的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桥之美》时,语文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关于“桥之美”的摄影比赛,引导学生对身边的桥梁多发现、多观察,并结合在课堂上学到的说明文写作技巧,对最美的桥梁进行描述,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考与观察能力,训练景物写作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做合一,让学生在中学语文教育的体验中丰富语文学习情感
中学阶段,中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量虽然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生活经验较少,情感素质较简单,社会阅读能力也相对较弱。因此,对于很多抽象性、复杂性的知识内容,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教育阶段,很多时候需要学生亲身实践,实现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与实践体验的有机统一,这样可以降低学生在知识理解和知识应用时可能会遇到的思维障碍,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加高效。例如,在写作教学中,对于语文基础差、语用能力偏弱的学生来说,“提笔忘字”的现象非常普遍,导致有的学生对语文写作兴趣丧失、信心全无,在语文作文课堂上存在畏难、焦虑等作文写作的思维障碍。对此,中学语文教师可以先创设实践操作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写作前可以“有感而发”,逐渐树立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写作情感,端正语文学习与作文写作的态度。如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产生“忧国忧民”的感情,在教学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孤儿院、养老院等社会公益机构,亲身做一些公益性的社会活动,使学生在进行相关的作文写作时就可以“文思如泉涌”了。在教育实践中,中学语文教师应当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搜集和整理教学素材,实现课内教学、课外教学的有效延伸,使现实生活知识渗透到中学语文教学中,探索生活化教育途径,使中学语文教学方式多元化发展,从而提升中学语文教学质量。
作者:魏娟 单位: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教育局
参考文献:
〔1〕顾克刚.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与初中语文教学生活化〔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下旬),2014,(12):64.
〔2〕杜铁花.寻找窗户外的语文课堂———陶行知“生活教育”初探〔J〕.中学语文,2014,(27):22-23.
〔3〕王庆霞.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姻———用生活教育理论指导语文教学案例评析〔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0,(5):25.
〔4〕马明月.行之有理,用之知贵———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2,(10):357.
〔5〕蔡国雄.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促进教师素质提升发展〔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3,(1):26-27.
一、数学教育研究在中学数学教学工作中的定位
传统认为,中学数学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书育人,并不要求他们承担更多的教育研究任务。教育研究是为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探索的一种特殊认识活动,其结果可以帮助解决当前教育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比如:怎样解决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转化过程中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矛盾;如何应社会之需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数学教学内容;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应用数学能力等,这些都需要通过教育理论和实验来加以解决。
中学数学教师参与这些研究,就能在这些重大问题上促进教育理论与实际的密切结合,促进教育科学研究的健康发展。首先,中学数学教师处于教学第一线,面临许多问题和困难,有问题就有困惑就有解决问题的愿望和兴趣。这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素材,而且也为我们的课题选择奠定了基础;其次,中学数学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这是进行教育科研的必要材料,也是探索教育运行规律的重要依据;再次,中学教师最了解基层情况,熟悉学生,因而不管是进行教育调查还是组织教育实验都比较方便可靠,这既为真实、全面、深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也对较准确地感受和判断教育科学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情况及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所有这些,都是中学数学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有利条件。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学数学教师不仅具有教书育人的责任,而且也负有教育教学研究的责任。再从时展的角度来看,实施素质教育要求中学数学教师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而较高的业务素质以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透彻理解为前提,并且需要必要的科研活动的正向拉动。总之,对于中学数学教师来说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
二、中学数学教师从事教育研究的原则
中学数学教师开展数学教育研究的目的是辨析正确的数学教育观念,追求科学的数学教学方法,探索数学教育规律,推动数学教育发展。首先,以数学素质教育为出发点,数学素质教育是数学能力培养的教育。我们正处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换时期,数学教育研究必须立足于这个转换:从围绕传授数学知识的研究转向围绕培养数学能力的研究。其次,以教育实践为基础,数学教育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的教育活动,数学教育研究归根结底是一种教育研究。教育研究的基础是教育实践活动,数学教育研究亦是如此。这样数学教育研究的选题原则就应该是既要符合数学教育发展规律,又不能超越研究者个人的经验范围和知识水平,对于那些实践无法检验的课题,或者研究者个人无力论证的课题,切不可盲目地选作研究对象,对于数学教师来说,若打算作数学教学改革宏观的研究,须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修养;若打算作数学思想方法的研究,则须具备深厚的数学理论知识;若打算作以数据调查分析为基础的教学研究,须能够灵活应用统计知识;若打算作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还须掌握计算机知识或与该专业人员合作开展研究。
三、中学数学教育研究的内容
中学数学教育研究的内容由其研究的目的所决定。
1.数学教育观念的更新
数学教育发展处在传统向现代过渡的历史转折时期,新的教育观念的树立是实现转变的根本。然而,在“应试教育”思想指导下,传统的数学教育是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学生以做题多少、考分多少来衡量自己,这样势必影响数学素质教育。因此,剖析这些陈旧的教育观念的种种弊端,探讨素质教育的理论和教学模式,这时的数学观、学生观、人才观、教学观、质量观以及评价观等都是中学数学教育需要研究的问题,中学数学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问题进行认真分析、研究。
2.数学教学研究
数学教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研究数学教学的内容、过程、原则、途径、方法及教学工作的组织等问题。这些来自教学第一线的问题,对有教学实践经验的数学教师来说,应该最有发言权。数学教学研究的内容有宏观和微观之分。如数学教学的一般理论、课程整合设计、数学教育的目的等涉及全局的属宏观方面;还有一部分则仅涉及局部,例如一位教师的某种教学方法的评估、关于某段教材的处理、关于学生差异性的研究等范围较小属微观方面的。对于中学数学教师来说,更适合作微观方面的研究。比如,确定难点、分析难点、分散难点、突破难点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都无法回避的教学问题。
3.解题研究
解题研究是中学数学教师的一项研究内容。这是因为从小学到高中,教师和学生,面对着无穷无尽的习题和考题。有人比喻说中国是数学解题“王国”,课上讲题、课下练题、考试考题、杂志登题,到处是题的世界。当然学数学一定要解题,比如数学观念要通过例题去理解,数学知识要通过习题去巩固。关键是我们如何看待解题,是仅限于该题如何解,还是通过解题来培养学生创造、发现的能力。一般来说,解题研究可以分为解题方法研究、解题思想研究与数学应用题的研究。
赏识教育的理念在古代就已见雏形,早在《礼记.学记》中,“教也者,长善而救其者失也”。《左传.襄公十四年》善者赏之,过者匡之。在这里“赏”就是表扬、赞赏。近代,我国教育学家陶行知用“四块糖”的故事中也有赏识教育理念的体现,他是中国最早把赏识理念应用于儿童的教育家。赏识教育在我国的推进,源于周弘先生的成功实践。赏识教育是他作为普通的父亲在培养聋哑女儿周婷婷的过程中探索与提炼出的一种教育方法。并且周弘先生将之由家庭教育推广到了学校教育及社会人际关系中。赏识,是对他人获取正确认识并对其积极向上的方面加以赞赏的行为。赏识教育可以定义为:以鼓励表扬为手段,从孩子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尊重孩子价值为前提,唤醒孩子的主体能动意识及自身发展潜能。让每个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赏识教育的本质是“爱”,是充满生命力和爱的教育。它源于教师内心的爱,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是一种关于自我价值的意识,一种源于其内心的力量。
二、赏识教育融入中学德育的四个支撑点
(一)树立正确的赏识教育理念——理论支撑
第一,正确对待赏识与批评的关系。中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对于有些事情的理解是片面的,理性认识欠缺,自控力与判断力有限,在他们的成长中,行为难免有所偏差。因此,适当的批评同样会激励学生进步,如果一味“赏识”而不敢批评,就会扭曲学生的认识。时间一久,通常会导致学生无法建立正确的是非观,无法接受批评以及未来将会出现的挫折与失败,不利于学生成长。因此,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替代。既要充分赞赏学生的闪光点与成绩,又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度指出其缺点及不足。第二、赏识要有度,不滥用。赏识教育的实质是教育工作者对受教育者真诚的爱与尊重。赏识的方式是激励与表扬。如果单纯地只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随意激励,学生会不信任老师,赏识成为一种虚伪的赏识,失去了应有的教育意义,不仅起不到想要的效果,而且还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与自尊心。因此,赏识必须要到位,符合学生实际情况。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实事求是正确客观分析,根据事实需要进行表扬与鼓励,不能随意夸大和滥用。第三、坚持因人而异。每个学生的个性以及家庭成长背景不一,应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外互动、人际交往、个性等因素来运用赏识教育。尤其对不自信、学习困难、性格懦弱的学生尤其要留意。
(二)提高德育教师整体素质——人力支撑
赏识教育的成功关键在于教育者自身的素质,赏识教育既是受教育者不断接受和完善的过程,也是教育者不断成长累积的过程。提高教师素质,首先要维护德育工作者的合法利益,改善其工作条件与生活条件。其次要赋予教师尊严,确保教师保持稳定向上的心态,激发其敬业、爱心的职业道德。再次要给予教师赏识,营造人性化的环境,促进教师心理健康。
(三)建立科学的赏识评价体系——制度支撑
由于受升学率、量化考评等影响,学校最关心的仍然是学习成绩,科学评价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第一,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后,从评价差异中,肯定成绩及闪光点,分析不足,制定学生个性化发展方案,在评价中渗透赏识教育的激励功能。第二,评价目标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建立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共同参与的互评模式,达到量评与质评的统一。第三,评价结果要重视教师在德育过程中的付出,不仅仅将学生考试成绩作为教师晋级评优的唯一标准。此外,不应将评价看做最终目的,而应该看成是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的手段。
(四)以校园文化为依托,建设和谐校园——环境支撑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育;安全;问题;对策
随着学校教育的发展,体育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体育教育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增强学生的体制,而且能够锻炼学生的意志,对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因此,体育教育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但是在体育教育中,容易产生一些安全问题,严重威胁学生的生命健康。体育教育安全问题成为当前体育教育中的重点研究课题。研究体育教育安全问题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体育教育的安全性,而且对体育教育的发展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1中学体育教育安全问题的原因
1.1缺乏安全意识
虽然,安全问题受到中学体育教学的高度重视,体育教师积极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但是,仍有部分中学的体育教育缺乏安全意识。首先,有些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育之前,缺乏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导致体育安全被忽视而产生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其次,在体育课上,体育教师应对学生的体育锻炼进行指导和监督,避免学生因错误操作而造成安全问题。但是,部分教师在向学生传授体育技能之后,缺乏对学生的现场指导和监督,导致学生在技能练习的过程中发生事故;最后,部分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锻炼之前,缺乏准备活动,导致学生在剧烈的活动中造成身体的损伤。安全意识的缺乏是体育教育存在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
1.2违规操作
违规操作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给学生的生命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首先,部分学校违反场地使用规则。在中学的体育教学中,由于中学的班级较多而体育场地紧缺,导致几个班级一起上体育课。学校在开展体育课程时,一个场地开展了多种体育锻炼,学生在体育锻炼时容易受其他班级的干扰而造成安全事故;其次,体育器材的违规使用也容易导致安全事故。学生不能按使用方法正确使用体育器材,可能会造成体育器材的损害,进而产生安全事故。
1.3学生的身体状况
学生的身体状况也是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之一。首先,有些学生自身存在着一些生理疾病,不能参加剧烈的体育运动。学生未向体育老师如实禀告而造成安全隐患;其次,有的体育教师采用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忽视了学生的体质差异,容易导致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出现安全事故;最后,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由于剧烈运动或错误动作也会造成安全问题。
1.4体育器材存在的安全隐患
学生在体育课需要使用体育器材来进行体育锻炼。体育器材存在的安全隐患会导致安全事故。例如,有些中学的体育器材已经严重损坏,但是学校并没有及时更新体育器材,导致学生在使用体育器材时,因体育器材的损坏而造成安全事故。另外,一些体育器材本身存在着安全隐患。例如,实心球、标枪等体育器材如果在使用时,方向发生偏差,可能危害周围人的生命安全。
2中学体育教学安全教育的策略
2.1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
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是避免体育教育中安全问题的前提。因此,学校应加强体育安全的宣传,增强师生的额安全意识。首先,学校应提高体育教师的安全意识。为此,学校可以组织体育教师参加体育安全教育讲座,加强体育教师对体育安全的认识,使教师在开展体育教育时,积极重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生命安全的体育观念;其次,学校应学生安全意识的提高。学校可以通过校报、学校网站等加强对体育安全的宣传,提高学生的体育安全意识。
2.2加强对体育教育的安全管理
体育教学安全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初中体育教育的安全性。因此,初中体育教学安全教育应加强对体育教育的安全管理。首先,学校应加强对体育教师的管理,明确体育教师的安全责任,加强体育教师对体育安全的重视;其次,学校应加强对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的管理。为此,学校应合理安排体育课程,避免几个班级同时进行不同项目的体育锻炼,互相影响而造成体育安全事故。同时,学校应加强对体育器材的管理与维修。定期检查体育器材的安全性,及时修补体育器材的安全隐患。另外,学校应重视体育器材的更新换代,及时淘汰损坏严重的体育器材,保证体育器材的安全性。
2.3加强安全教育
首先,要加强体育安全理论知识的教育。学校应根据体育课程的内容编写符合本校学生使用的体育安全教材,加强体育安全理论教育,使学生养成在体育锻炼中重视体育安全的习惯;其次,要加强体育安全技能教育。体育教师在讲解体育技能的过程要向学生传授体育锻炼的安全技能并加强学生的实践锻炼,使学生掌握安全逃生技能。
2.4重视外在环境对体育教育的影响
外在环境对体育教学有着重要影响,甚至会造成安全事故。因此,中学体育教学应重视外在环境对体育教育的影响。例如,遇到大雨和大雪天气,体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教室上体育课,给学生讲解体育理论知识,运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体育赛事,加强学生对体育事业的了解,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避免因恶劣天气而造成的安全事故。
3小结
中学体育教育能够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增强学生的体育技能,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学生学法安全意识、违规操作、学生的身体状况及体育器材存在的安全隐患都会使体育教育面临巨大的安全问题。文章从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加强对体育教育的安全管理、加强安全教育、重视外在环境对体育教育的影响等方面提出了中学体育教学安全教育的策略。分析中学体育教育安全问题不仅能够加强我们对体育安全的了解,而且对体育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应,苗亚坤.论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中加强逃生技能教育的必要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6).
关键词: 大学与中学心理健康 衔接教育 高等教育
学生个体的成长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具有连续性,现代教育模式让这种连续性受到了一些人为的干预,个体成长被人为地分成独立的不同阶段,在不同时间和环境下接受相应阶段的教育。随着现代教育的一些局限逐步被人们认识,同一个体在成长的不同阶段、同一学科内容的不同教育环节间的衔接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在心理健康衔接教育方面,研究工作开展还不充分,特别是高中与大学之间的心理健康衔接教育未得到重视。由于大学阶段在青年学生人格定型和心理成熟进程中的关键性作用,开展相关衔接教育,帮助学生顺利过渡,保持心理健康与和谐发展,应当成为各高校重视的问题。
一
大学阶段与中学阶段相比,学习方式、生活方式都有很大的不同。在学习方式上,中学阶段的主课程以基础课为主,涉及的范围和内容相对有限,主要目标是掌握基础知识,满足高考升学需要。大学阶段的学习以专业学习和综合素质提高为主,课程众多,通识和专业知识相结合,科学和人文并重,范围更广,程度更深。高中学习以升学为目标,学什么、如何学完全以教师指导为标准,学习任务和步骤明确紧凑,课余时间少,自主学习时间更少,而大学阶段学习的自主程度高,组织方式和评价方式灵活多样,以自主学习为主。
在生活方式上,高中阶段与家庭联系密切,老师和家长在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相对更高,自主性较低,生活压力较小。在大学阶段,课余时间相对较多,远离家庭,生活独立性强,交际更广,面临更多的自主生活的挑战。同时由于思想更为成熟,对当下和未来的学习、生活和就业问题更为重视,要求更高,挑战更大。
这些变化和挑战势必要反映到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层面,引起相应的思想波动和心理问题。如学习适应的问题,中学阶段目标明确、安排紧凑,无需个人太多的自主安排,到大学后,首先必须重建自己学习和生活的目标体系,制订计划并实施,短期内即容易出现迷茫的状态,处理不好则影响长远发展和人格完善。在生活上,大学生活远离家庭,加入新的群体,生活环境完全不同,容易出现紧张和焦虑心理。人际方面,新的环境,不一样的群体,多元的文化,自身与群体的重新平衡是一个挑战,孤独、不安的心理容易形成。在自我认识方面,则有较多的学生表现出自卑或过度自信的问题。
总之,在现代教育模式下,因环境改变和成长阶段角色的变化而造成的心理问题,是青年学生从中学向大学阶段过渡时难以避免的现象,这些问题存在的时间和程度会因个体心理素质的好坏而有轻有重,有长有短。青年学生仅靠自身的努力往往很难在短时期内解决这些问题,有可能需要长期调适才能渡过心理失衡期,有的还可能导致一些心理问题和疾病,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甚至会产生一些极端后果,特别需要有针对性的外部支持。
二
衔接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依据青年学习心理发展的规律,针对青年学生在由高中向大学过渡时普遍存在或可能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开展教育,帮助他们有效进行心理调适,形成良好心态,安全渡过心理失衡期。具体说来,衔接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处理过渡期的青年学生提供外部支持。
(一)衔接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加自觉地观照学生已有的思维定势和心理特征。心理学研究发现,学生个体在成长过程的每一个特定时期都会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和心理特征,对今后的成长起着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原有的思维定势和心理状态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而当环境发生变化,原有定势则会阻碍人们采用新的解决方法去解决新的问题。也就是说,上大学后,环境变化很大,青年学生原有的思维定势和心理习惯会对学生适应新环境起阻碍作用,使青年对新的环境难以适应,形成一些适应性和发展性问题,不利于学生成长的发展。衔接教育重视这一规律,会主动了解当期前端的状态和后端的成长要求,掌握青年学生在进入大学前的思维定式和心理特征,作为开展教育的前提,为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由高中阶段向大学阶段的过渡期心理问题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心理健康的衔接教育自觉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依据,更易于取得实效。心理是人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产生和变化发展的,心理问题来源于生活,也体现在生活中。如中学生中常见的厌学、离家出走、情感脆弱、挫折承受力差等问题,往往被认为是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但这些问题实际上都有生活根源,如溺爱、缺乏社会锻炼、人际圈子小、家庭关系紧张等实际生活环境。来到大学后,由于参与社会生活面更广,程度更深,人际关系更复杂,原有的心理素质缺陷会表现得更明显和广泛,出现诸如自卑、自私、虚荣、狂妄、冷漠、以自我为中心、嫉妒等心理问题,造成的影响也会更广泛,更突出。重视原有的思维定势和心理习惯只是帮助人们找到这些问题,而要进一步查找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则必须进一步具体和深入到青年学生原有的实际生活中。心理健康衔接教育注重高中与大学阶段的衔接,会更加自觉地透过这些心理问题和现象,追溯到青年学生经历过的社会生活和当前生活实际来寻找根源,从而运用各种有利因素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引导,产生实际效果。
(三)着眼学生持续性的心理衔接教育更适应学生心理发展需求。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受限于现代学制,各学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相对独立的教育内容,有意无意间把人的心理发展割裂成各自独立的阶段,违背了个体成长的基本规律,心理健康衔接教育正是应着克服这一弊端而产生,它着眼于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充分考虑高校学生在高中阶段业已形成的思维定势和心理特点,面向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把大学生高中阶段的心理发展和大学阶段的心理发展有机衔接起来,大大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满足了学生尽快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形成心理发展良性循环的需求。
三
虽然心理健康衔接教育着眼于学生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协调解决中学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心理健康教育的衔接问题,但若基于系统开展相关教育为评价标准,它毕竟还是一个新事物,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其顺利开展涉及体制机制和人财物等各种因素的保障,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领导重视,规划实施。心理健康衔接教育需要一定的体制机制和人财物支持,必须做好统一规划,有序组织开展,这首先需要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这是相关工作得以开展的基本前提。有了领导的重视,职能部门和相关教研室、教学团队需要做好实施规划和工作安排。可在开展规划之前,把如何做好大学与中学的心理健康衔接教育作为一个专项课题,认真研究,从组织机构、实施目标、教育内容、人员经费保障、教学安排、效果评估等多方面达成共识,进而形成规划并付诸实施,建立一个切实有效的运行机制,选定能胜任相关要求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积极开展相关教育教学工作。
(二)要切实做好教育对象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在实施教学计划之前,相关教学团队应该先行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工作,通过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深入了解学生上大学前、上大学后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前后表现内在的关系,了解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家庭和社会生活情况。在推进过程中,也可以通过查阅学习档案,通过与学生之前所在学校走访学生家长等途径来验证和充实。
(三)重视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实践中发现,相当数量的大学新生对自身所选择的专业并无深入了解,即使心理素质相对较好的学生,在新学期开始阶段也会陷入迷茫状态,不知脚下的路如何走。通过专题讲座、权威人士动员等多种途径,在衔接教育中加强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有利于动员和引导学生在人生重大转折时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努力思考和进取,让进取之心填补迷茫空间,激发学生产生对人生、专业的良好预期,积极思考自身的奋斗方向。
(四)在课堂教学内容上处理好大学与中学的衔接问题。基于前期的调查分析,教育者对学生中学时期的思想情况和心理状态已经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对大学生进校后思想和心理的变化也有了把握,这就为加强相关教育教学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这些良好基础必须体现在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上,切实围绕学生的所思所想、所忧所虑,以答疑解惑、引导动员为基本原则,着力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心理困惑。
(五)通过实践教学转变观念和获得体验。通过新生交流体会、老生座谈经验、参观和体验所在学校环境等多种形式,帮助高校新生尽快熟悉新环境,尽快形成对新环境的亲近感,从而尽快地适应新环境,适应新的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带着良好的情感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参考文献:
[1]樊志瑾.健全衔接教育机制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J].教学与管理,2009(9).
[2]唐柏林.科学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