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农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范文

农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农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农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

第1篇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意义,金融支持,途径

一、农业现代化的概念

农业现代化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可以说是对传统农业的全面完善和深度变革、概括地说农业现代化表现为基础设施技术装备的现代化、各种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广泛应用,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农业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农业生产向企业化、地区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农业生产过程同加工销售以及生产资料的制造供应紧密结合、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生产由原始传统分散粗放低效益的自由农业向科学现代专业集约化高效能的外向型农业发展。在生产和经营理念上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耕耘机、联合收割机、农用汽车、农用飞机、等现代技术设备及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物理学、化学等科学技术成果广泛应用于育种、栽培、饲养、土壤改良、植保、畜保等农业生产过程中。现代农业精细化、专业化、集约化,注重环保和可持续。

根据不同的气候土壤等物理环境发展不同的农业如:绿色农业、物理农业、休闲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立体农业、订单农业等运作模式,有外向创汇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农业科技园型、山地园艺型等各种不同的特色农业。

二、当前我国农业的基本国情及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在人口和面积上占有绝对的比重,如何利用、组合、开发、挖掘好我国的农业资源,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数量,丰富“三农”的内涵,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农民收入,减少农民向城市的涌入、缩小城乡差别、提升农民素质,通过发展现代农业这一链条带动就业,促进工业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增强综合国力,强化国际竞争的能力,对我国的未来发展具有相当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发展农业现代化是百年大计,千年大业,立国之本,兴盛之基。

三、我国目前农村农民农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简要地说,从我国目前农业农村发展现状来看,有利因素不少,但不利因素也相当多,特别是在农业资源不断减少,生态环境面临恶化的趋势下,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之以前虽有一定的程度的提高,但综合起来全面的看文化素质还是偏低,在全国各个地区农民农业农村三农的发展水平也极为不平衡,基础设施(道路、通讯、水利配套工程)技术装备现代化的程度还很低,与农村生产相配套的农用机械设备研发制造工业和生物化学科技水平有待进一步的快速提高,农民分散经营,个体农户在整个农业生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集约化和规模化的的程度还很低。相应的管理模式,管理学有待建立,急需大量的管理人才与实践的结合打造一支知识化年轻化懂科学会管理的农业现代化队伍以及有知识能够适应现代化农业需要的新一代的农民,整个农业要想进一步发展,面临着一定的瓶颈、要突破这一瓶颈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除却财政拨款等其他形式的投资,最终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

四、金融究竟应该怎样来切实有效地支持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

金融应如何来支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是我们从事金融工作研究现代金融的学者不可退却义不容辞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研究这一问题首先要了解一下我国现在农业金融体系运行的现状

1.农村地域广需求高农业金融投入少。银监会数据显示,2010年农户贷款只有2.6亿元,占全部贷款总额的5.1%。从贷款种类上看,农业贷款只占贷款总额的5%.截至9月末全国金融机构空白乡镇依然高达2087个。

有研究指出,农村金融市场极为广阔,覆盖7.5亿人口和日益增长的中小企业,地域4万个乡镇和大约40万个村。

2.农村金融机构投资风险大、收益少、缺少有效的风险担保。农业生产面临自然因素和市场因素的双重影响,风险高,由于农业保险体系不健全,往往造成金融机构投入贷款难以收回的结果,损失无以弥补。这种现状制约了金融向农业投入资金的积极性。

3.农业生产区域广,种类多,金融需求大多为小额信贷,客观上要求农村金融必须设立密集的网点。由于目前农村地域广阔,农场和农业企业所占比重较低,农民多为零星分散经营,农村的农业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种植养殖及简单加工业。由此造成小额信贷的需求量较高而农村金融网点少,投入低这一样一种客观现实的矛盾。

4.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性不尽理想。由于农村金融投资风险大,收入少,效益低,资金有限造成农村金融的可持续性较弱,呆滞呆账贷款,所占比重大。对于这个问题对症下药:应该是进行金融产品的创新,盘活资金增加再保险。建立各种保险互助互补的保险创新机制。(政府+农村合作社合作基金+农产品收购预付+关联农业互保)。

5.政策性金融作用尚未得到有效发挥。现阶段,我国对农村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并不少,但目前我国政策性金融定位不清,运行机制不健全,因此影响了政策性金融作用的发挥。作为主要支持农业经济的金融机构,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支农作用仅局限于粮棉油收购;国家开发银行主要负责大型建设项目的投资;对于急需资金支持的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综合开发等,缺乏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农业银行政策性金融业务与商业金融业务并存,职责不清,政策性资金运营绩效较差;对农村信用社的支持很多用于弥补亏损和促进其机制转换,支农再贷款很难收回。更重要的是,目前政策性金融以对特定机构的特定业务进行直接补贴为主,对商业金融机构的担保、抵押、保险、减免税等措施缺乏,吸引金融资金及社会资金进入农业领域的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因此需要我们借鉴一下农业现代化程度比较高的现代化水平领先的国家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探讨一条适合我国农业向现代化发展的金融运行之路。

五、外国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实践

(一)美国对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

美国农业金融机构在20世纪初才开始建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农业金融体系,它主要由政府农业金融机构、农场主合作金融的农业信贷系统、商业金融机构及私人信贷组成。这些金融机构分工协作、互相配合、共同为美国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及其他服务。

1.政府农业信贷机构由政府所有,专门为农业发展服务,如农民家计局、商品信贷公司、小企业管理局、农村电气化管理局等。

一是农民家计局的贷款对象主要是那些难以从其他金融机构获得资金的资力薄弱或新创业的农民,贷款以中长期为主,利率明显低于市场利率,因此大部分贷款均有贴息。另外,它还对遭受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而造成种植面积减少或较大减少给予灾害补贴,对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的差价给予差价补贴。为各种特定设备提供贷款等。

二是农村电气化管理局主要对农村电业合作社和农场等借款人发放贷款,用于组建农村电网、购买发电设备等。小企业管理局是1953年为了针对小企业提供贷款而设,其主要职能是向那些不能从私人信贷机构获得贷款的小企业提供贷款。

2.美国的合作金融是在20世纪大萧条时期由政府倡导建立的,它主要包括联邦中期信贷银行、合作社银行、联邦土地银行,由农业信用管理局管理。联邦土地银行的贷款业务经过联邦土地银行合作社认购至少相当于本人贷款5%的有投票权的股票,成为合作社社员,取得一人一票权。偿还全部贷款后,社员资源决定是否退回股金而合作社必须认购同等数额的股票而成为该区联邦土地银行的股东。

3.美国保险业在支持农业发展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联邦农作物保险运作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第二个层次为有经营农业保险联邦资格的私营保险公司,第三个层次为保险人和农业查勘核损人。

(二)日本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

在日本既有政府办的政策性金融,又有强大的合作金融来支持农业的发展,还有一部分其他金融机构,这对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农业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虽然日本人多地少,自然环境又比较差,但是它的农业现代化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日本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是农林渔业金融公库(简称农林公库)。它建立的目的是在农林渔业者向农林渔业金库和其他金融机构发生困难时,给它提供利率较低、偿还期限较长的资金。农林渔业金融公库主要是把资金用于土地改良、造林、建设渔港等基础设施的融资,同时还用于农业现代化投资、对国内大型农业产品批发市场及交易市场提供市场设施贷款等。农林公库的贷款利率要比民间金融机构优惠,而且贷款偿还期限从10~45年不等。

日本支持农业发展的合作金融组织主要是农协系统。农协系统是按照农民自愿、自主的原则登记成立的。它主要有三级组成:最基层的是农业协同组合,为市町村一级,直接与农户发生关系,不以盈利为目的,农协还兼营保险、供销等其他业务。

中间层是信用农业协同组合联合会,简称信农联,为都道府级,帮助基层农协进行资金管理,并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农业资金的结算、调剂和运用。它在基层农协和农林中央金库之间起桥梁和纽带作用,以它的会员为服务对象。

最高层的是农林中央金库,为中央一级,是农协系统的最高层机构,是各级农协内部以及农协组织与其他金融机构融通资金的渠道。他在全国范围内对系统内资金进行融通、调剂、清算,并按国家法令营运资金,同时,它还指导新农联的工作,并为它提供咨询。

日本现行的农业保险制度于始1948年,采用“三级”制村民共济制度,形成政府与村民共济组合相结合的自上而下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

(三)印度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

印度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实施绿色革命,以各种措施来支持农业的发展。它的措施以推行现代农业技术为中心,辅之以农业信贷、财政补贴、价格支持等。随着这些措施的实行,印度支持农业发展的金融体系逐渐发展和完善。现在印度既有合作性质的农业信贷机构,又有政策性金融机构以及商业银行来支持农业的发展。印度的农业保险充分发挥了保险在分散农业经营中风险的中重要作用。

综上可以总结出以下外国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经验:

各国为支持农业发展都建立了比较发达的农村金融体系,支持农业发展的金融机构都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并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比较宽松优惠的贷款条件。都通过立法来保障支持农业发展的金融机构正常运行,基本都建立了农业保险制度。

六、借鉴国外金融支持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当前农业发展现状

我国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是:

(一)政府应下大力量支持加快建立为现代农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农村金融体系

一切从实际出发尽快出台各种具体的政策措施来保障和支持多种农业金融机构的建设和持续快速的发展.成立多种形式的支农金融机构,相互配合互相补充.改革和创立全新的农村金融支持制度,建立多种形式并存优势互补的农村金融体系并在扩大农业保险基础上全面实行农业风险化解机制。使农业发展所需的各种资金都有途径取得。

(二)支持农业发展应允许金融机购从各种渠道筹集资金

支持农业发展的各种资金要通过各种手段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从社会各个层次聚拢资金,允许其根据实际情况对支农资金的存贷款实行差别利率。

(三)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是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主要保障

我们现在是法制的社会,依法治国,一切都要有完整完备的法律体系来保障我们生活秩序和生产建设的快速持续发展。因此要通过立法来保障农业发展所需的金融支持。

(四)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农业是一个高风险的产业,种类多,地域广,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大,为了保证支农金融资金的安全回收和持续性增长必须大力发展农村保险业,通过互保和再保险,进行风险的转移和分散。

第2篇

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构成要素,成为现代农业的关键性物质基础,成为推动农业与农业发展的重要生产力,成为服务“三农”不可或缺的重要举措与坚实力量。现代农业所学设备应高效且先进,进而发展建设先进生产力,增加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实现乡村文明建设、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生活富裕的重要目标。而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可以有效实现增加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节约生产所学成本、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等重要功能。针对农业机械化而言,其水平的不断提升可以有效带动来动生产效率的增加,从而为现代化农业发展奠定可靠基础。农业机械作为日常生产工作所需的主要工具,能够有效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处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形势下,技术成为关键环节,不过,在实际发展阶段,受到不同因素的制约影响,无法做到符合现代化发展的需求。鉴于此,实现机械化,不但可以对农业生产条件做出进一步优化,还可以推动农业生产水平的整体提升,扩展农场发展的全新模式,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农业机械化发展阶段,良性循环成为现代农业建设阶段的重点环节。基于某种意义而言,现代化农业可以看成农村的工业化发展过程,不论基于那种视角,采取各不相同的发展模式,不但可以有效处理出现问题,还成为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农业机械化发展同样可以使传统农业趋势发生转变,按照现代化发展相关理论,农业机械化为各类知识的不断积累,使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但使农业收获显著效益,更加推动了现代化农业完善建设与不断发展。

二、农业机械化对现代农业的作用影响

(一)实现农业经济显著提升

农业机械化作依托农业生产区域实际需求为主要导向,依托市场为主要标准,节约农业生产所需成本的前提下,使得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明显提升,推动农业经济的不断增加。首先,节约成本层面。农业生产之中运用机械化能够提升劳动作业量,同时降低耕种阶段机械损耗率。农业机械化能够推动农业生产阶段生产所需要素的科学配比,防止农业机械发生重复,提升机械与技术的运用频率与状态,有效节约成本。农业机械化还能够提升生产规模,进而增加经济效益。其次,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以及水平。农业生产机械化阶段,对所学需要素的科学配比促进了生产规模的增加,为生产效率的增加提供保障。农业机械化能够使不利条件下农业生产环境获得明显改善,增加农业生态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改善生产效率以及生产力整体水平。最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农业机械化的广泛应用,使得农业生产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使土地利用率以及劳动率获得显著提升,达到规模化生产耕种,从而实现农民增收。农业机械化还能够有效降低劳动力需求,使得农民可以获得更工作机会,从而间接增加农民整体收入。

(二)增加土地利用率

农业生产本质主要为借助土地与生产资料,于自然环境下将能量转变成为农产品,有效满足社会各类需求,农业生产作为经济活动,同样是社会安定的重要基础。农业生产同土地息息相关,对土地的依赖性非常大,土地利用率的水平直接关乎农业生产效率的水平。土地利用率主要为利用土地面积同当前拥有土地总面积的比值,农业机械化能够增加土地利用面积,使人口对土地造成的压力得到进一步缓解,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可靠保障。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生产集约化重要基础形式,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增加土地利用效率,并扩大生产规模,推动现代化农业的建设发展。

第3篇

只有发展农业机械化才能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利条件,这是符合辩证法的。实现农业现代化实质上就是农业生产条件和技术得到大大的改善、全方位的改进生产装备。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最终目标。现在农业在突飞猛进的发展,这对农业机械的要求也是一次挑战,农业的发展从根本上离不开农业机械的发展。用先进的农业机械化生产工具代替人的手工作业,这也是人类历史上掀起一场声势浩大技术革命,要想实现农业现代化就一定要有先进的农业机械做坚强的后盾。我国农业机械的技术不断改进和发展,从根本上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无比便利的条件,我国农业生产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同时加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中的竞争力,加快了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步伐。

2 农业机械是发展农业生产重要因素

国际工程技术评出的20世纪对人类社会影响最大的20项工程技术成就中,第七项就是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

(1)农业机械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农业劳动生产力和农业综合竞争力离不开农业机械。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外先进的农业机械产品不断涌入我国并且加入到我国农业建设的第一线,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是更加严峻的挑战,当然,加快了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进程,起到了督促作用。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2)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解决了我国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必须依靠农业产业化的形成和发展,这样才能扎实稳妥的拓宽农产品的竞争市场。农业产业化的实现,大前提是调整农业产业机构。农业机械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各式各样的农业机械必须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协调一致,这样又有力地促使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结构优化和布局合理,有力地促进农业生产大步地向专业化、商业化、现代化迈进。使传统农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全方位向市场农业转化。农业机械是先进农业技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离开了农业机械这一先进的生产手段,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是不可能发挥作用,要想大力推进我国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必须依靠先进的农业机械的使用作保证,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需要用先进机械设备。

(3)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能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增加农民收入,要想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依赖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能把大量农村劳动力从繁重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这样就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全面实现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条件是加快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加农民收入,前提是对农村剩余劳动力作转移,要想达到城乡一体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势在必行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在城镇就业,促进小城镇建设。

3 农业机械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缺陷

3.1 农业机械发展技术水平不高,产品结构不合理 当前,小麦的生产已实现机械化,但水稻种植和玉米生产还只是部分地区实现机械化,有的地方虽然做了些尝试,但是总觉得还不如人意,利用率不是很高,发挥得不够全面。经济作物、养殖业利用机械化水平也不太理想。

3.2 农业机械发展赶不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围绕农业结构调整要求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机具,新技术还满足不了农民的要求,在现阶段“三农”对农业机械的要求从原来的粮食生产机械化向设施农业、效益农业、精确农业等领域扩展,同时以产中为主,向产前、产后环节延伸,而目前在这方面的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太少,有的领域甚至是空白,明显滞后于新时期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4 新形势下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措施

第4篇

一、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特点

首先,从我国目前的资源上来看,我国的耕地比较少并且水资源比较短缺,而且我国的人口众多,因此就造成了人多地少的局面,而且我国的任务要求是不仅要确保粮食的安全质量问题,还要解决农民的就业方面以及要保证增加农民的收入问题。

其次,从发展的阶段来分析,我国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发展阶段,在信息和市场化的进程飞速的向前推进着,我国的现代化农业进入到了以城市带动乡村的发展阶段。我国的农村生产力水平现在还是处于较低的水平,各个地方在资源和发展水平上都有巨大的差别,因此,现在的农业生产力水平就呈现出了多层次的特点。

虽然我国目前已经是在向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阶段,但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仍然较深,所以农业的发展体制还是不够成熟。加上我国庞大的农民家庭,使得农户的经营水平和规模都比较的小而且还不够集中,并且生产力的水平仍然比较低。

所以,对于现代化的农业经济方面,我们要做出更多的努力,使我国比较落后的农村经济体制变的相对成熟一些,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就显的越来越紧迫了。

二、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趋势

在现在的21世纪,我国现代化的农业将会在家禽,农作物等动植物中挖掘潜力方面取得重大的突破,从而可以使农业在高产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平,而且现在的农业拘束的科学技术水平具有智能化和产业化的特点,许多其他门类的科学技术逐渐的向农业化科学水平之中渗透,因此,不仅可以拓宽农业的生产领域而且同时也对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现代化的农业将会在生物技术方面有很大的应用方面,生物技术在农业方面所应用的研究不仅可以使现代化的农业科学技术水平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同时也会农业成为生物技术中最有应用价值和最有发展前景的产业之一。

自然科学和技术以及经济科学的联系也将会越来越紧密的,会让人们在本世纪更加熟练的掌握农业发展的自然规律和经济技术的规律,同时也对于农业发展的体制和农业发展的政策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重点

我国的现代化农业将会更加注重生物的遗传潜力,并且会更加注重环境和资源等方面的问题,因为资源是农作物生长的最为基础和重要的条件。目前,我国非常重视生物在多样性方面的培养;而且要提高土壤的肥力,科学的对土壤施肥,从而可以创造出农作物生长的最佳条件并且提高土地的生产力。

其次,国家更注重了对于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因为,如果水资源不足的话就会严重的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只有有了足够的水源,不浪费水资源,科学合理的利用水资源,合理灌溉的做法。另外,积极的发展农业在其它科学技术方面上的应用,从而可以开辟出更有效的新的技术和新的途径。

另外,还要提高科学种植的水平,注意并加强农业在各个步骤和环节做到要标准并规范的的生产,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四、我国现代化农业建设的新领域

我国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主要涉及的新领域有:

1.新的农业工厂的建设,随着科学技术和计算机等等技术水平的总和发展和应用,我国现代化的农业也将实现的是人工创造的环境,并且进行全自动的技术,工厂化将会高度集密。

2.对于新能源的开发,面对目前所出现的种种的能源上的危机和短缺,利用生物的量化的方法进行能源产业的开发就成为了一种极易实现的可行办法,比如可以多用一些藻类和一些石油产品来解决这种能源短缺的问题。

3.可以开拓一个新的空间,比如可以大胆的想象把一些植物移植到 太空,在太空中培育出可以生长的环境,使植物发生变异产生出更好的特点比如种子籽粒的变大,抗干扰能力的增强等等,可以极大的丰富品种的发育进程,对于农业发展水平也将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五、总结

我国的农业随着科学水平的不断进步,随着各个学科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已经进入到了一定的科学发展的阶段,本文主要介绍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特点、发展趋势、发展重点和在新领域的发展空间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并且对于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应当采取的几种主要的措施。

科学技术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的工具和动力,所以,必须要加强科学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大力推进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要把科学技术的进步放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上来,大力推行农业技术革命,深化农业的在各项体制方面的改革,从而可以使我国的农业技术和农村经济有更高水平的发展和更远的发展前景。

我国的现代化农业建设相对以前而言有了极大进步,相信通过未来的努力,将科学技术的水平在农业之中应用的更广泛的话,会对我国的现代化农业有更高水平的提高,它未来的发展将有更加广泛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周好文 钟永红:中国金融中介发展与地区经济增长多变量VAR系统分析[J].金融研究,2004,(6) .

[2]郭江山 孙建坤 李玉红:金融中介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河北省的实证分析[J].中国对外贸易,2009,(5).

第5篇

关键词:法国;小农经济;农业现代化;发展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351-01

现行高中历史教科书《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中提到法国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并对法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法国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呢?

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颁布的法令和拿破仑颁布的《民法典》,为法国小农经济的长期大量存在提供了政治、法律保障。在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使农村中的经济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民公会颁布的法令宣布,把逃亡贵族的土地分成小块出售,并按当地人口分配农村公有土地,使法国广大农民获得了一定数量的土地。这样,在全国范围内大量广泛地建立起小土地所有制,造成了小农经济的普遍存在。拿破仑上台后,又颁布《民法典》,使在大革命中“新建立的小农土地所有制得到法律上的保障”。

中小企业的长期大量存在,为法国小农经济的长期大量存在提供了劳动力保证。19世纪60年代,法国工业生产虽然居世界第二位,工业中虽然也出现了不少千人以上的大企业,但中小企业仍占很大比重。全法国有75%的企业是只有10名以下工人的小企业,将近60%的工人都从业于这些小企业。而且还存在着相当数量的手工工场,这些手工工场平均只有工人1.7名。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由于资本大量输出和对德巨额赔款,影响到工业中采用新技术和更新设备所需的资金,中小企业大量存在的状况得不到改变。到19世纪末,法国工业的大多数还属于工人不足100名的小型和中型企业。纺织工业是法国最主要的工业部门,而纺织部门又多半使用女工和童工。因之,丧失土地的农民不能被工业部门充分吸收。加之拿破仑订立的所谓“工人手册制度”继续有效(这种手册由雇主保管,工人没有这种手册到哪里都找不到工作)。这就为资本家迫害和刁难工人提供了一种合法依据。有的资本家不给被解雇的工人或是主动辞职的工人签发手册。从而,在工业和农业领域形成了大量潜在的过剩人口,他们也不得不忍受高额地租的剥削,租种一小块土地来养家糊口。

此外,由于人口不断增长,农民的土地也日益分成更小块,而出现新的小农户和细小农户。所以,直到19世纪后半期,法国的小农经营不仅在农业中占绝对优势,而且在数量上也有所增加。

二、小农经济对法国农业现代化的影响

受“小农经济”困扰,法国农业在一个半世纪里徘徊不前。“二战”以后,法国政府采取“以工养农”政策,加速土地集中,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专业化和产业化,仅用了二十多年,就走上了农业现代化之路。

法国搞农业现代化,最突出的矛盾是人多地少。20世纪50年代中期,政府出台一系列措施,推动“土地集中”,实现规模经营。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政府实行了“减”的办法:年龄在55岁以上的农民,国家负责养起来,一次性发放“离农终身补贴”;鼓励农村年轻人离土离乡,到国营企业做工;其他青壮年劳力,政府出钱办班,先培训,再务农。与减少农业人口的做法相反,对农地经营规模,政府用的是“加”法:规定农场主的合法继承人只有一个,防止土地进一步分散;同时,推出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父子农场、兄弟农场以土地入股,开展联合经营。各级政府还组建了土地整治公司,这是一种非盈利组织,它们拥有土地优先购买权,把买进的插花地、低产田集中连片,整治成标准农场,然后再低价保本出售。此外,国家还给大农场提供低息贷款,对农民自发的土地合并减免税费,促使农场规模不断扩大。

在着手农地整治的同时,农业机械化也紧锣密鼓地迅速推开。在法国政府的头三个国民经济计划中,“农业装备现代化”被摆上突出位置。战后初期,国内生产资金极度匮乏,法国政府抛掉“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理财观,大胆向国外借款,不惜落下一身债,先把农业机械化搞上去。农民购买农机具,不仅享受价格补贴,还能得到5年以上低息贷款,金额占自筹资金的一半以上。农用内燃机和燃料全部免税,农业用电也远比工业便宜。为保证农机质量及其方便使用,政府颁发“特许权证”,指定专门企业,在各地建立销售、服务网点。不论哪个厂家、哪一年的产品,其零部件都能随处买到。农用机械价廉物美,售后服务有保证,自然受到农民的欢迎。1955~1970年,各农场拖拉机占有量,从3万台增加到170万台,联合收割机从4900部增至10万部,其他现代化农用机械,也很快得到普及。法国只用了15年时间,就实现了农业机械化。

第6篇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 农村金融 中西部地区

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单纯依靠国家财政支持与农业积累已无法很好地满足当前中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在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今天,积极探究中西部农村金融发展对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中西部农村金融在服务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供需矛盾突出

财政支持、政策性银行以及农村信用社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金融供给的主要来源,上述主体均以提供传统金融业务为主。由于金融供给主体不足,导致农业现代化建设中会出现供给方式单一、覆盖面小、资金不足等问题,进而导致农业发展缺乏资本积累与创造。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个性化、多层次金融需求与现阶段农村金融普及率低、金融产品创新率低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二)金融体系不健全

中西部地区金融制度不完善,缺乏相应的准入制度、风险防范制度、监管制度等。与此同时,农村金融服务网点少且类型单一,邮储银行、政策性银行、农村信用社等服务网点近年来出现逐渐减少的情况,信托公司、村镇银行、商业银行等更是少之又少。而且,现有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种类非常少,缺乏创新业务与中间业务,农民贷款难等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另外,中西部地区农村金融缺乏规范性,非法集资、高利贷等问题屡禁不止,严重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

二、基于农业现代化的中西部农村金融发展对策

(一)加强农村金融改革

新形势下,政府部门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作用,针对中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建设以及农村金融问题,全面改革农村金融设计,彻底缓解金融供需矛盾,具体如下:一是以市场为导向进行金融资源有效配置,积极引入保险公司、商业银行、小额贷款公司,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全方位、多渠道的金融供给服务。与此同时,积极鼓励农民、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参与到金融体系建设进程中来,将服务终点转向潜力巨大的农业企业,进一步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便捷性,降低普惠金融服务成本。二是加强农村征信系统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站在中西部地区农村发展实际角度,建立资金供需平台,提高金融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更好地解决金融供需不对称等问题。

(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加强中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与改革,积O建立现代化金融服务制度,更好地促进城乡发展。二是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法律体系,促使农村各项金融建设依法、有序开展。三是加强金融市场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建立金融市场准入制度、退出制度,积极建立特色化金融市场。四是在信息化时代,还应加强金融建设顶层设计,通过防范预警机制等制度的建立,更好地化解金融风险。五是积极培育不同类型的金融服务机构,进一步发挥农村信用社的主导作用,并通过各种政策扶持,吸引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共同参与到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来,建立农村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以及商业金融相互结合的新型金融服务体系,更好地促进现代化农业建设的发展。六是营造和谐的农村金融环境。在信息化时代,必须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积极推动信用体系发展。

(三)注重农村金融创新

加强农村金融创新,应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转变思维。转变思维是农村金融创新的首要环节,金融机构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念和指导思想,尤其在管理制度和经营模式上不能与市场规律发生冲突,不然必将影响到产业升级和生产效益。二是强化流程创新。由于受到传统部门职能限制,基层商业银行业务流程不甚合理。新形势下,必须进行流程重组,通过重新审视、优化现有工作流程,完成工作流程再设计,真正建立“以顾客为中心”的业务流程体系,与此同时,积极引进高新科学技术,带动基层金融机构服务质量、运作成本、顾客满意度等方面的改善。三是流程差异化创新。差异化是基层金融服务创新的进一步发展。在业务流程设计重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客户、不同业务的需求与风险程度,针对性进行流程重组,更好地满足农业发展实际需求。

三、结束语

本文以中西部农村金融在服务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从金融改革、金融体系、金融创新等角度,详细论述了基于农业现代化的中西部农村金融发展对策,以期促进中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建设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 杨凌示范区;武功古镇;农耕文化;现代农业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8-0287-04

Abstract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the driving force of moder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The modern agriculture is not only the foundation and source of traditional farming culture,but also the soul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The important role of farming culture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determines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sources of farming culture is importa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On the basis of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heritage of the ancient town,based on the resource characteristics and talent advantages of Yangling Demonstration Zone,closely `farming culture theme context',from the `pastoral tourism spread,schools and cultural infiltration and agriculture demonstration zone' in three areas to build a modern integrated agriculture system,in order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farming culture landscape design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e and rural tourism.

Key words Yangling Demonstration Zone;Wugong Ancient Town;farming culture;modern agriculture

农业不仅是社会安定的基础产业,也是民德归原的精神家园。近年来,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在农业发展方面越来越注重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生产管理方法[1],将传统农耕文化融合到现代农业发展中,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创新,最终达到二者之间实现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过程。传统农耕文化中顺应天时、找准特色、因地制宜、和谐发展的内涵,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地力常新、精耕细作、农牧结合等优良传统以及大力提倡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思想,是发展现代农业的良方[2]。

随着近年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依托乡土资源、以创新农耕文化为核心和灵魂的田园旅游得到迅猛发展。结合当地的文化资源特色,深度挖掘地方特有的农耕文化传统,以情境化、娱乐化、体验化等手法开发设计独具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有效增强田园旅游地的独特吸引力,使田园旅游具有坚实的文化根基和旺盛的生命力[3]。作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同时也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4 000多年前,农业始祖后稷在这里“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开创了中国农耕文明之先河。1934年,西北最早的农业高等学府――国立西北农林高等专科学校在杨凌成立,并逐渐成为我国农业领域重要的科研和教学基地。杨凌示范区20多年来坚持开展多种以农耕文化与农业科技为内涵的旅游活动,已初步形成了集农业观光、科技交流与科普教育、休闲度假、会议会展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田园生态型农业科技文化名城[4]。

1 依托武功古镇之历史传承

武功古镇位于陕西省武功县西北部,地处咸阳市西南,古镇总面积3.6 km2。武功古镇有1 400多年的悠久历史,名胜古迹众多。整体俯瞰地貌景观特色为:东西两塬南北川,三水环绕金龟枕,五行寺庙周边布,七星山上网络台。古镇采用非对称式自然布局九街十八巷,城墙顺势为近似六边形,状如金龟,五门走向、角楼点补、城内布局、街巷名称均富有传奇。三水即漠峪河、漆水河和小韦河。五行寺庙布局即南金・固若金汤关帝庙、西木・五谷丰登后稷祠、东水・风调雨顺龙王庙、北火・敬而远之火神庙和中土・平安吉祥城隍庙。两塬七山即香山、康家山、稷山、小华山、梁山、客山,其上各设置1台,形成七星网络观景台。

1.1 姜古墓望儿郎

姜古墓位于武功老城南侧西塬小华山之上,传说是古代姜的葬地,1992年被陕西省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地中高,两旁垂供如翼,又称“飞凤穴”。其墓冢面朝东方,墓前有清代砖雕牌楼一座,正面顶额书“姜圣母墓”和“母仪农城”。据史料记载,姜为帝喾的元妃,踩着巨人的足迹生下后稷,姜古墓南门外,错落有致三道坎;坎下青砖牌坊门,坎上古墓视野宽;遥望东塬梅家庄,俯瞰教稼看儿郎。

2.5 农业文化博览园

杨凌农业博览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林博物院)利用丰富的标本、实物、文物、模型、室外植物以及多种现代化展示手段,展现了动物、昆虫、植物、土壤的奇趣世界和农业科技历史,是融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观赏性于一体的农业科技知识大观园。以对称式J顶游客中心为引景,以竖置石为标识,以塑山城墙式山门为序曲,以后稷雕像为入口焦点,以牡丹园、月季园、八桂广场、水车和水景瀑布为中心活动空间,以象形的昆虫馆、动物馆、土壤植物馆和中国农业历史馆为室内系列展示,以蝴蝶园、农具展示区和农耕体验区为动态休闲展示,以树木园、五角枫园、苹果园、梨园、山楂园、杏园、李园、无花果园、樱桃园、石榴园、葡萄园、花卉园、五谷园、竹园、苜蓿园等为专类绿色四季景观,以思农亭、蝴蝶屋、蝴蝶台和梁祝桥为点缀,以自然回环的园路为纽带,形成集标本展览、园林观赏、科普教育、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农业科技旅游景点。目前,杨凌农业博览园已经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3 依托学校教育之文化渗透

学校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主战场,以理念文化为核心,用环境文化正面引导,用制度文化规范强制,最终形成端正行为文化之目的。既有中小学的基础知识教育,更有普通高校的科学研究教育;既有中等职业之技术教育,更有高等职业之技能教育。科学是对自然的开显,技术是对科学的开显,技能是对技术的开显。技术教育是凭借经验怎么做,技能教育是凭借策略怎么做得更好。唯有以职业敬畏之心、技能膜拜之形和劳动尊重之情,才能进行创新,特别是对农耕文化尤为重要。

3.1 基于经验和技术的中等职教

杨陵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原杨凌职业技术学校)是示范区公办中等职业教育机构,秉承“励志博学、善思笃行”校训,以“明德、尚能、精技、创新”为办学理念,探索“校校联合办学,校企合作育人”办学方式,实行“工学结合,定单培养”的培养模式,开设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机电一体化、光电技术应用、畜牧兽医等13个专业,为社会培养各类技术人才1万余人;同时积极开展教师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及下岗工人再就业培训工作,为促进杨凌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现代中等职业学校(西安工程机械专修学院)是一所现代化综合性中专职业学校,一直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的办学思想,开设有工程机械、模具制造与应用、计算机应用、石油化工等40多个品牌专业,大力培养社会亟需的高素质、实用型、复合型技术人才。陕西国防工业技师学院是一所以培养技师、高级、中级技能人才为目标的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开设机械冷加工专业(车工、铣工)、钳工等10多个专业,秉承“诚信、勤奋、精技、创新”办学理念,抓质量、正品德,育人为本;重素质、增技能,就业畅通。

3.2 基于策略和技能的高等职教

由农林水三脉合并创办的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首批陕西首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始终立足于农、林、水三大国民经济基础产业,以服务“三农”、服务经济、教书育人为宗旨,秉承“致用以学、行知并进”的校训和“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创新兴校、特色名校、合作办校、阳光治校”的办学理念。以就业为导向,走“政企校、产学研”结合之路,百县千企联姻工程打造的多功能平台为学院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集团化办学把校企合作推向新的高度。形成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回归“成材不成器”的“通识教育”,创新出了具有时代领先教育特征的现代化的高等示范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了数以万计的农林水三大行业优秀的具有策略的技能型(内在于人的技术为技能)专业人才,支撑着、服务着陕西、西北乃至全国的行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

3.3 基于科学和创新的高等教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我国农林水学科最为完善的高等农业院校,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立足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战落要求,以促进干旱半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解决食物生产、资源利用及生态保育、区域发展、食品安全等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为使命,形成了聚焦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问题、面向旱区农业的学科特色,建设了旱区农业与生态修复、畜禽养殖与重大疫病防治和农业有害防治与生物源农药创制等创新平台,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植物病理学、天然生物化学、旱区农业与节水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进步。一代代农林科大人坚守“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宗旨,秉承“诚(以诚为本)、朴(以朴修身)、勇(以勇求进)、毅(以毅建功)”校训,以“树德务滋、树基务坚”为教育理念,为社会累计培养输送本科以上专业人才13万名,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科教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4 依托农业园区之创新示范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位于杨凌示范区西北部,包括五泉镇、大寨镇、揉谷乡及杨村乡的一部分,主要进行现代农业新技术创新、示范与推广,形成奶畜、果林、蔬菜、花卉、食用菌、良种、农产品加工和观光旅游等产业。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遵循以人为本、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按照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吸纳国内外农业领域的高科技成果,设计成集示范性、展示性、效益性、规模性、循环性与生态性于一体的“一轴一心九园区”格局。通过经营管理体制创新,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使园区成为杨凌农业高新技术博览会实物展示平台,成为农业高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样板。

第8篇

一、农业现代化内涵及发展阶段划分

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在这个过程中,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广泛应用于农业。农业现代化具有生产手段现代化、生产技术科学化、经营方式产业化、生产服务社会化、产业布局区域化、基础设施现代化、生态环境现代化、劳动者现代化、农民生活现代化等重要特征。

理论界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普遍划分为五个发展阶段,即准备阶段、起步阶段、初步实现阶段、基本实现阶段和发达阶段。准备阶段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开始有一些现代的生产要素进入农业系统;起步阶段是农业现代化的进入阶段,在这个阶段农业现代化应具有的特征已经开始显现;初步实现阶段,又称快速发展阶段,是现代农业发展较快的时期,这个阶段已经初步具备农业现代化特征;基本实现阶段,又称初步农业现代化阶段,该阶段的农业现代化特征十分明显;发达阶段,又称全面农业现代化阶段,该阶段已经全面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农村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关系进入了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阶段。对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进行定位、评价,需要重点考察农业现代化的几个基本要素,即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科学化、农业产业化、农业信息化、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农业发展可持续化等。

二、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的定位

199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在《1996~2050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走向现代化的构想》中制定了中国农业现代化战略阶段的主要指标和各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将中国农业现代化战略阶段的主要指标设定为5项: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第一产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就业人口总数比重、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值。依据这5项指标数据比较分析显示:2002年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发展处于准备阶段;2003年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处于准备阶段与起步阶段的过渡期;2004年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发展处于起步阶段;2009年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处于起步阶段与快速发展阶段的过渡期;2010年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发展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2年内蒙古农业现代化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从5项指标值对比分析看:人均GDP指标完成度较好,2011年已达到初步农业现代化阶段指标标准,这主要得益于21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内蒙古经济增长迅速,整体经济形势良好;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标值和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指标值呈现稳步提高的态势,基本符合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的变化趋势;第一产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就业人口的比重指标值的数值一直较高,处于起步阶段的平均水平,距离快速发展阶段标准值有较大差距,反映了内蒙古农业劳动生产力占全社会就业人口的比重过大,农业劳动力转移工作任重道远;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值远远低于初步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标准值,城乡收入差距大、农业发展自身积累有限是制约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评价

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包括政策支撑体系、金融与保险支撑体系、科技与人才支撑体系、产业支撑体系、市场支撑体系、物质装备支撑体系和资源环境支撑体系等七大分支系统在内的支撑体系。考察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要综合全面地考察农业生产的内部、外部因素。从投入水平、产出效益、社会发展水平、资源环境4个方面评价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可以得出:一是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素投入指标和产出效益指标整体上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与全国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资源环境型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资源(人均)优势,内蒙古的人均耕地面积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2012年内蒙古土地产出率为每公顷20291元,仅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52%。这两项指标的对比反映了内蒙古农业发展中的粗放式发展方式还没有得到有效改变,农业劳动力素质较低、基础设施较弱、机械动力不足等因素是制约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三是2012年内蒙古农业从业人员在全社会从业人员中所占的比重为4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4个百分点;反映了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劳动力转移滞后、县域的小城镇化建设滞后,城镇化建设滞后会直接导致农业劳动力转移面临空间转移的障碍。

四、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现实思考

第9篇

关键词:土地流转;现代农业;中介组织

在国家城市化和工业化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以分散经营为主要特点的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要求。现代化农业要求市场化、规模化、信息化,然而,当前江苏省东海县的现代农业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所以重新梳理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特点及问题具有重大的发展意义。

一、土地流转现状及特点

江苏省东海县土地流转工作经历了农户自发流转,农户与政府引导相交织地流转,政府推动流转三个过程,调查显示,目前已经形成“1+23”的土地流转格局,就是县政府成立1个土地流转指导中心,在乡镇成立23个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使得土地流转工作能够农民与政府相结合,土地流转工作大面积覆盖,形成初步发展的市场。县政府还把土地流转作为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发展现代化农业的重要任务。具体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规模化的流转面积

目前,进城打工的农民工越来越多,许多农民离开土地,走出家门寻找致富门路,劳务输出规模不断壮大,从而有大量的土地用于流转,一些企业家和承包大户纷纷借助农村土地进行开发创业,土地流转的需求越来越大,使得东海县的土地流转摆脱往日的分散,逐步走向了规模化。有数据表明,东海县目前土地流转已达8.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7%。

(二)多样化的流转形式

出租,转包,股份合作,互换型流转,转让型流转成为东海县土地流转的主要类型:出租型流转面积为5.65万亩,占流转土地总面积45.06%;转包型流转面积为4.93万亩,占流转土地总面积的39.31%;股份合作型(土地股份合作社)流转面积为1.38万亩,占流转土地总面积的11.01%;互换型流转面积0.51万亩,占流转土地总面积的4.07%;转让型流转面积0.07万亩,占土地流转总面积的0.55%。现如今,股份合作有限公司越来越盛行,股份合作的公司经营期限比较长,对公司后期的结构调整,有助于提高生产收益,因而土地流转形式中的入股也被政府认可,成为政府引导的流转中的主要形式。

(三)逐步完善的流转机制

2005年底东海县土地流转面积为6.72万亩,到2008年底增加到10.58万亩,而仅2013年1~9月土地流转面积就增加了1.96万亩,预计到年底比前3年翻一番还要多。为了促进东海县土地依法规范流转,县政府构建了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搭建了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在全县进行试点工作,成立了41个股份合作社,共流转土地4万多亩,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监督和扶持机制,实现土地流转稳步协调推进。目前土地流转的对象逐步扩大,除当初的种养大户组织实施规模经营需要租用土地外,已扩展到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和外来投资农业企业老板等,土地流转机制进一步完善。

(四)日趋综合化的流转效益

据土地流转成果显示,江苏省土地出产率不断提高,种粮成本减少,连云港金榜生态园计划流转土地1万亩,现在已经流转3500亩,农民可以到该企业打工赚取除土地租金外的另一份收入,这对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被当地农民所接受。

二、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政府大力引导农村土地流转,使得这一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是仍然有很多值得注意的方面。

(一)缺乏对土地流转的全面认识和理解

对于祖祖辈辈生活了很多年的土地,农民仍然保守地认为土地是他们的根基,不应该放弃,这种小富即安的思想司空见惯,同时中国又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严峻现实,中老年人更是对自己的居所有相当大的依赖性,从而给土地流转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使得在部分地区土地流转工作开展得比较艰难。

(二)虚化的土地流转利益主体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市场化的要求

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均在市场机制下运行,其生产要素由市场配置,其产品及劳务进入国内国外两个农产品市场进行交换。农业企业与农户要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按照市场交易规则,参与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竞争,实现农产品价值。但是,在江苏省东海县,农民对土地产权主体认识不清,虚化的利益主体使得农户无法融入一体化社会。如,有一家企业需要大片的土地进行新产品的开发,但是针对这片土地的收益问题,村民同当地的村委会产生了分歧,村民认为,土地之前归农民所拥有,所得的利益应该归农民分配,村委会则认为,土地是全村的财富,所得的利益应该交给村委会,然后再由其分给全村所有的居民,这样的纷争导致了土地流转项目搁置。调查显示,大部分人选择了跟自己有着紧密关系的生产小组,不超过20%的人认为土地的所有权仍然属于国家和集体,不超过10%的人认为土地应该是属于个人的。

(三)现代农业规模化与分散的土地流转形式间的矛盾

土地流转的体制机制和流转形式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还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其发展,从而使土地流转能够健康有序地进行下去,充分适应当前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并不断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土地流转中介组织难以适应现代农业信息化的要求

“知识化”是当代农业两大转向之一。信息、知识创造现代农业的主要价值,形成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 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崔生的中介组织,因刚成立不久,其市场功能不显著,运作流程、服务项目及规章制度等都处于探索阶段。作为新型组织,土地流转中的中介组织的主体仍比较单一,行政色彩较浓,再加上缺乏专业人员的组织引导,中介组织本身的专业化进程受到制约。中介组织诸多缺陷直接或间接损害了农民的权益。

(五)落后的社会保障体系影响了土地流转主体的积极性

土地是农民的根基,土地流转是否能很好的实施,保障农民的利益是首要,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没能深入到农村地区,利益没有保障的情况下,土地被以不同的形势流转,会促使农民同政府之间产生矛盾,引发社会问题,使得深受“土地是养老保障”思想影响的农民放弃土地流转,从而造成土地流转不能正常进行 。

三、对策和建议

(一)加大社会宣传,吸引农民积极流转土地,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电视、广播、标语、宣传单等都有助于加大土地流转的宣传,结合土地承包法律法规学习的宣传活动,向人民展示土地流转的积极意义,消除农民思想上的顾虑,吸引群众眼球。也可以专门在当地建立一个咨询点,让农民真正了解土地流转采取的措施,所达到的目的和人民能收获的利益,做到土地流转公开化,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加大对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工作的领导和引导,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有序进行,推进农业综合开发。

(二)明确农村土地产权关系积极保护农民权益

土地流转是一种以农民利益为根本的改革创新。而现如今我国农村存在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三权分离”局面意味着农民将拥有土地具有物权性质的财产权利。我国在农村的土地产权制度方面的改革离不开“三权分离”这一原则,它将会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积极保护农民权益。

(三)完善农村土地治权结构,促进土地流转规模化,保障土地流转合法利益,适应现代农业规模化的要求

为实现土地流转服务的大面积覆盖,形成土地流转有形市场,东海县政府成立了1个土地流转指导中心,在乡镇成立了23个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形成了“1+23”的格局,从而使得土地流转环环相扣,顺利进行。土地流转出去可以让这片土地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所以在利益面前,资源、环境、政治、生态等方面往往会被人们忽视,所以为了保障土地治权结构的合理化,需要对应的制度来保证土地流转工作。因此,在保护和实现土地产权关系中的“三权分离”的必要前提下,保证关于土地流转的供求关系,功能属性与产权属性这三个基础要素,构建好土地治权结构,只有把政府、中介、集体、农户四位一体建成农村土地治权的结构,才能使流转过程中各种利益关系合理化,农民取得应有的收益才会大胆的放下手中的土地,保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在农村土地流转的初级阶段,土地流转程序不规范,农户对中介组织职能不能完全信任,土地流转价格不高,这就需要政府宏观调控,采取利于中介组织存在与发展的政策和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使土地流转的工作机制得到完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健全农业生产服务机构,使得农民的土地权益受法律保护,农民才可以放心把土地流转出去,大胆追求土地创造的更高经济价值。

(四)完善中介组织结构与制度,满足现代农业信息化的需求

中介组织可以通过建立土地流转信息网站向土地供求双方提供信息并及时反馈信息,也可以通过信息服务的方式来积极协调土地流转利益双方的矛盾,并报告给相关部门,尽快找到解决办法。中介组织可以转变土地流转的被动局面,主动调查并收集各个地区农村荒地的数量质量等,寻找龙头企业,让土地资源投入到收益最大化的企业部门,促使土地资源合理高效利用。规范中介组织的管理体制,建立以服务功能建设为核心,形成多层次、覆盖面广的土地流转中介组织体制,既有高层组织,又有中层和基层组织。不断完善其内部运行机制,加强对中介组织成员的指导和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扩展中介组织经营项目。

(五)明确保险对象,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目前,我国的养老制度有了很大的完善,但是在相对偏远的农村地区则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为保证土地流转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了消除人们“小富即安”的心理,江苏省东海县需要建立健全养老保险体系,对于土地被征用的农民,租用方和政府应该为其缴纳养老金,对于实施改革土地就被征用或者不适合大规模耕种的农民,其养老金应该由个人和政府缴纳,有些失业在家的农民,政府也应给予重视,放宽政策,为其保留三个月的养老金名额,只要他能在三个月内交清其欠下的养老金就行,这样可以减少造成社会不安全的隐患,从而保障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刁怀宏.传统农区土地流转的特征及成因分析——基于5省6县村级层面的典型调查[J].调研世界,2011(03).

[2]黄祖辉,王朋.基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视角的社会保障问题探析[J].浙江社会科学 2009(02).

[3]陈文岳等.杭州市农村土地流转的发展、问题及对策建议[J].乡镇经济,2009(11).

[4]李福军,刘萍.国内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研究综述[J].科技风,2010(02).

第10篇

关键词:传统农区;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10-2542-05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5.10.064

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传统农区作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特殊区域,其重要性越来越明显[1]。但是随着资金、土地、劳动力等各种资源的加速外流,制约传统农区发展的不利因素越来越多,“谁来种地”、“谁来种粮”、“如何种地”等问题愈发突出[2]。在这样的背景下,客观评价传统农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水平,找出制约二者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而缩短与全国整体发展水平的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就具有现实必要性和紧迫性。基于此,本研究以黄淮平原的黄淮4市(河南省商丘、信阳、驻马店、周口)为例,定量分析评价传统农区的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水平,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1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水平评价体系

1.1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的框架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是一个动态综合的体系和过程[3]。通过对传统农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水平的量化评价,不仅可以有效把握二者协调发展的趋势过程,而且也有利于发现影响协调发展的各个因素所起的作用,科学合理地选择促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措施。因而,如何构建一套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二者协调发展的情况进行量化评价和分析,使传统农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向着实现协调发展的方向转变就显得极为重要。

按照科学性、系统性、代表性的原则,结合传统农区自身的特点,参考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4-7],建立传统农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

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层是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系统层是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子系统层包括6个方面:经济发展城镇化、社会发展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农业投入和装备的现代化、农业产出的现代化、农村经济的现代化。

城镇化指标体系中[8,9],经济城镇化反映的是经济结构演变的非农化过程,用人均GDP和人均工业增加值表示;社会城镇化反映的是城镇居民实际生活水平的高低,是城镇化发展的最终结果,用城镇人均收入水平和人均消费品零售总额来表示;人口城镇化表现为城乡人口空间的分布结构,反映的是城镇人口所占比重的上升,用城镇常驻人口比率来表示。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中[10,11],投入装备的现代化反映的是农业生产手段和投入的水平,用单位耕地机械数量和有效灌溉面积比重来表示;农业产出的现代化反映的是农业投入产出的效率,考虑到传统农区的实际特点,用单位耕地粮食产量和人均第一产业增加值来表示;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反映的是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升,城乡发展差距逐步缩小,用农民人均纯收入来表示。以上城镇化指标体系和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均为正向指标。

1.2 指标权重的确定

首先对于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所谓指标的标准化就是将所有的指标都转换为无单位、取值范围在0~1之间的方法,这样就可以对不同的数据直接进行核算。由于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含义、核算方法、量纲不同,因而不能进行直接综合计算,必须首先对指标进行标准化的处理,去除量纲的影响。由于所选指标均为正向指标,其数值越大越好。正向指标的数据标准化处理过程如下所示:

Rij=1,Vij>Vijmax(Vij-Vimin)/(Vijmax-Vijmin),Vijmax>Vij>Vijmin0,Vij

Rij是标准化指标,Vij是原始指标,Vijmax、Vijmin分别为原始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其次是对于标准化之后的数据采用熵值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所谓熵值法就是通过指标信息熵对于指标的有效性和价值作出判断,信息熵越小,指标的权重越大。其计算过程如下:

为了使计算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城镇化子系统与农业现代化子系统协调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C为协调系数,P为调节系数,P≥2,取P=2。协调系数反映了在城镇化子系统和农业现代化子系统综合效益或者发展水平一定的条件下,即 l(x)和m(y)之和一定的时候,为了使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复合效益或者发展水平最大,也就是l(x)和m(y)最大,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效益或者发展水平进行组合的数量程度。C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最大值1就是最佳协调状态,最小值0就是最差协调状态,也就是协调系数越大,系统之间越是协调。

尽管协调系数能够反映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彼此相互协调的程度,这对于约束二者的发展行为,促进二者健康、合理、有序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协调系数却不能反映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综合效益的高低、整体发展水平的高低。也就是说具有相同协调系数的不同地区和同一地区的不同时期,其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水平会出现高低不平。按照协调发展的内涵,将衡量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水平高低的定量指标定义为协调度,公式为:

式中,D代表协调发展度,C为协调系数;T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数,?琢和?茁为待定权数,本研究认为二者的重要性相同,所以选择?琢和?茁都是0.5。一般T的取值范围是(0,1),这样可以保证D的取值范围也是(0,1),便于比较分析。

2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水平的评价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主要是全国、河南省以及黄淮4市历年的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个别缺失数据采取线性差值方法进行弥补,数据的时间范围为2003-2012年共10年的数据,通过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相对水平变动趋势,评价4个农业大市相对于河南省以及全国来说,其协调发展的水平。

2.1 指标权重的确定

对于指标体系中与价格有关的指标数据,比如人均生产总值、人均工业增加值、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1990年的价格指数为基数进行价格处理,这样就可以消除物价因素带来的影响。然后对于原始数据的每个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这样不同单位的指标就可以消除单位带来的影响,然后计算各个指标的信息熵、冗余度、权重,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城镇化子系统指标体系中,占比重较大的指标主要体现在经济城镇化,这说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城镇化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对于城镇化的综合水平影响较为显著。单个指标中权重最大的是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其次是人均工业增加值以及人均GDP。农业现代化子系统指标体系中,占比重较大的体现在农业投入和农业装备方面,这说明农业现代化的水平更多的受到投入和装备的影响。单个指标中权重最大的指标都是乡村人均用电量,其次是乡村人均农业增加值和乡村人均肉类产量、单位耕地农业机械总动力。

2.2 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系数、协调度得分

在计算出相应指标的权重之后,根据相应的公式计算出全国、河南省和黄淮4市2003-2012年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系数和协调度相对发展水平的得分,结果如表2~表5所示。

2.3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相对水平的结果与评价

从上述评价结果可以看出,2003-2012年作为传统农区的黄淮4市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自身的发展水平提升很快,协调状况一直在好转。但是相对于全国和河南省来看,该区域的4个农业大市的发展水平依然相对较低、发展依然相对较慢,尤其是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水平方面,与河南省以及全国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1)从城镇化相对水平发展走势图(图2)可以看出,黄淮4市城镇化发展水平始终处于上升的阶段。但是与河南省、全国同期水平相比,黄淮4市城镇化发展的相对速度却越来越慢,导致差距越来越大。如2012年城镇化综合水平最高的商丘市为0.457 1,最低的周口市只有0.341 9,河南省的城镇化水平为0.772 5,而全国城镇化的水平为0.993 5,这说明黄淮4市城镇化发展水平落后的状况相当明显。

2)从农业现代化相对水平发展走势图(图3)可以看出,黄淮4市农业现代化水平相对较高,甚至在个别时期与全国水平非常接近。但是整体水平依然落后于河南省、全国的平均水平,尤其是2010年以后,发展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2012年发展水平最高的商丘市农业现代化综合得分为0.674 4,略高于河南省0.661 8的水平,但是依然低于全国0.735 2的水平。

3)从协调度相对水平发展走势图(图4)可以看出,相对于全国、河南省的发展水平,黄淮4市的协调度虽然在上升,但是差距越来越大。在2012年最高的商丘市才达到0.524 8,最低的周口市仅为0.393 2,这说明相对于河南省与全国的发展水平,黄淮4市的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很不协调,同时发展的水平也是处于非常低的阶段。

3 传统农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对策

由于传统农区城镇化总体水平较低,城市反哺农村的能力较弱,因而不能提供足够多的就业岗位,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就业岗位转移,结果使得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较为缓慢,二者处于低水平协调、甚至不协调的状态。由此可以看出,传统农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二者不协调或者协调性差的关键问题在于传统农区的城镇化水平发展滞后,不能发挥引领带动作用,阻碍了农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因此,作为一类特殊的区域,传统农区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按照国家的总体规划和功能区定位,在确保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农产品有效供给、生态环境良好和农民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发展的机遇和有利条件,提升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水平,坚决避免工业的发展造成农区环境的破坏和恶化[12]。

3.1 以农业产业化为主线,夯实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

这需要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健全财政支农惠农政策,加大粮食生产的财政补助[13];建立粮食生产核心区,通过增加农民种粮收入的方式来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拓展拉长农业产业链条,进行产业链的纵向和横向延伸,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等的发展,实现工农结合、农企结合、产销结合、促进农业发展的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通过土地的适度流转,推动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提升农业的生产率和竞争力[14]。

3.2 以产业城镇融化为基础,推动城镇化持续快速发展

产业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过程就是非农产业带动的过程。对于传统农区来说,城镇化发展滞后主要是非农产业发展的滞后,因此只有产业兴旺发达了,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城镇化的发展水平,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以人为本,因地制宜,通过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通过就地发展小城镇,可以实现农民的就地转移,提高农民的非农收入,这需要重点发展县城和中心镇,提升其公共服务能力,产业积聚能力、人口集中能力。由于传统农区城镇化和非农产业滞后,必须合理地引导部分农业劳动力异地城镇化,尤其是引导转移人口进入城市群来实现异地的城镇化。这就要求通过制度的改革,真正地为外来人口解决就业、入学、就医等问题,使其真正地享受市民化待遇。

3.3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实现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必须进行体制改革,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根据城乡人口流动加快的实际,逐步放开城乡户籍制度,为农民进城、人口的跨区域流动扫清障碍;以维护农民的利益为出发点,解决城乡要素不平等交换的现实,尤其是通过农地制度的改革,实现城乡土地市场的“同权同利”。通过资源配置的均等化,实现新农村和城镇化的同步均衡发展,让农村和城镇都成为农民安居乐业之地。

参考文献:

[1] 韩长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努力实现“三化”同步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2011(1):1-3.

[2] 王发曾.中原经济区的“三化”协调发展之路[J].人文地理,2012(3):55-59.

[3] 魏厚凯.走好“双加速”下的“三化”协调之路[J].经济经纬,2012(1):1-2.

[4] 夏春萍.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工业化协调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VAR模型的计量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2(5):18-23.

[5] 伍国勇.基于现代多功能农业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协调发展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7):54-61.

[6] 吴文倩.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探析[J].商业时代,2007(17):42-47.

[7] LIN G. Chinese urbanism in globalizing China:A study of new urbanism in Dongguan[J]. 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 2006(47):294-306.

[8] 欧向军,甄 峰,秦永东.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及其理想动力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地理研究,2008(9):24-30.

[9] 宣国富,徐建刚,赵 静.安徽省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6):47-51.

[10] 辛 岭,蒋和平.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算[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11):46-50.

[11] 曾福生,吴雄周,刘 辉.论我国目前城乡统筹发展的实现形式――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1):19-23.

[12] 祝洪章.传统农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分析[J].求是学刊,2010(9):18-25.

第11篇

关键词:玉树;特色;现代化农业;农业机械

中图分类号: F2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2-0225-1

玉树长期以来由于地理和历史文化原因,是青海省最落后、最不发达的地区之一。农业发展状况不容乐观,生产条件差,农艺技术落后,农业机械投入不足,耕作粗放,农作物品种不科学的混杂种植,病虫害防治力度不够等种种原因导致了农作物产量低,农民收入微薄。地震虽然给原本就落后的玉树农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是灾后重建玉树也让有关专家看到了,大力发展适应当地特色农业的新契机,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1 玉树现代化农业机械发展现状

2009年底,玉树州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达7万多人,耕地面积19.2万亩,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8.23万亩,农业总产值为189701.58万元,比去年增长3.83%。据统计,全州有农业机械8768台,农机操作从业人员8540余人,机耕面积0.6万余亩,机电排灌面积0.05万亩,机收面积0.25万亩。这一年在政府支农惠农的政策全面落实的情况下,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加快了高效农业的发展,同时促使了农业有粗放型生产模式逐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现代化农业机械的推广与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农民学习农机和农艺的积极性,提高了农民的对现代化农业机械的认知水平。

2 玉树现代化农业机械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低

在玉树的农业发展中,大中小型拖拉机就占总农业机械的2/3左右,而多功能动力的机械较少,并且多数拖拉机只有一种作业项目,还存在着大部分老旧机械,不仅耗能污染重,并且利用效率和作业率都不高。虽然全州的农机数量在不断增加但是机械功能仍然单一,结构有待于优化,缺少适合玉树发展的现代特色农用机械。

2.2 农业机械的投入不足

尽管州、县财政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但是仍与农民日益增长的购机需求存在较大差距。能够享受购机补贴的农民不到申请补贴农民的十分之一。同时,对新型农业机械的推广、示范、培训和维护的专项经费投入不足,制约了农业机械新技术的推广普及。

2.3 农业机械的效益低

农业机械普遍存在着技术含量低,质量和可靠性有待提高的情况。伴随着农机的用油价格不断上涨,加上机械出现的维修费用,都增加了农机作业成本。全州的农机服务组织建设不完善,农机新信息和售后服务满足不了农民的实际需求,直接影响了购机农民的机械作业效益。

2.4 农机化的专项人才稀少

玉树州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重视农机化的推广,却忽视了培养农机化的专业操作人员和技术维修人员,使农机化的专项人才的队伍建设不能适应农机化的发展。

3 玉树发展适应当地特色的现代化农业机械的具体措施

3.1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玉树州的农民2009年的人均收入仅为2335.27元,在这种低收入的情况下,靠农民自身根本承受不起农业机械的购置费用。所以要继续大力倡导政府政策的支持和资金的补贴,利用购机补贴专项资金来缓解农民购机压力,真正落实对农民和农机服务组织购置或更新大型农业机械给予补贴的政策。

3.2 加快玉树的现代化农业机械化进程

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以市场为主导,以农民和龙头企业为主体,以科研院校的技术为支撑,积极探索和研发适合当前农业生产需要的农业机械。农业机械的研发和设计应突破以往单一功能的模式,在借鉴国外先进农机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并生产出适合区域性的多用途、机动性灵活、安全性和耐用性强的高质量农业机械。根据玉树州的地理状况和当地特色,应选用利于保护性耕作、节水灌溉、精量播种、高效植保和农作物秸秆的农业机械,来推进现代化农业机械进程。

3.3 加强农业机械的推广

首先,州财政和农业部门调拨充足的专项经费,用于宣传、推广、演示和培训使用农业机械。其次,玉树的农业管理部门应该利用各种新闻媒体或是现场办公的形式,加大对农业机械的宣传力度。

3.4 提高农民素质和对农业机械的认知水平

农民的素质是发展现代化农业机械的内在因素,玉树州农民素质普遍偏低,所以影响了他们对农业机械的认知水平。所以要实地考察玉树的民风民情,在此基础上采用多种适合当地农民易接受的方式进行讲座或是培训农业机械的相关知识。除了对普通农民进行农业机械的认知普及,还应该重点培训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技术人员,根据他们的素质和现有的农机化知识含量,进行分类指导,分层教学。

3.5 完善农机服务组织的建设

要重视农机服务组织的发展,完备服务组织的农业机械设施配件,完善服务内容及扩大服务范围。农机服务组织要吸纳农机化的专项人才,扩大队伍建设,正确引导和扶植农民选购适合自身实际需求的农机。在农民购买农业机械以后,农机服务组织要做好农机培训的工作,使农民能够熟练地操作和利用机械创造高收益。在农民使用机械出现疑问和质量问题时,要给予及时的帮助。这样才能使农民最大限度地发挥现代化农业机械的作用,使农民减少成本损失,增产增收。

4 结论

总而言之,虽然地震给玉树的农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是也给玉树发展适合当地特色的现代化农业机械带来了新希望。以玉树独特的地理和生态条件,有着丰富的水资源、阳光辐射强、无工业污染等有利因素,在政府和农业部门大力扶持农机化的基础上,有利于发展玉树特色高效的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的收入水平。

参考文献

[1] 彭卫锋.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现代化推进的研究[J].江苏农机化,2010,(03).

[2] 张鹏.农业机械化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支撑作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0,(10).

第12篇

【关键词】城乡金融;现状与问题;发展对策

【作者简介】杨爱君,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在读博士,四川成都610064;贵州财经学院经济学院讲师,责州贵阳550004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2-0112-04

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中金融支持的状况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2010年,我国工业GDP比重为40.1%。已进人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城镇化呈加快发展态势,同年,我国城镇人口比重已达到49.95%。农业现代化也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农业现代化发展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城乡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持续扩大的趋势没有根本改变。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3.23倍。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经济结构失衡的矛盾。我国经济发展过程基本上是优先发展工业,农业为工业发展提供资本的原始积累。改革开放前,资金配置主要是依据政府的财政投资安排,而不是依据市场原则。由于优先发展工业,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快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整个金融体系主要是围绕城市工业而建立和发展的。改革开放以后,金融改革包括农村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农村金融体系成为农村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随着市场的逐步放开和各个地方对经济增长的追求,使得各方面资金的需求大大增加。资金出现短缺而大量资金流向了工业部门,每年从农村地区流出的资金大于从城市流人的资金,导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农民贫困,农业现代化发展缓慢。农村金融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并没有解决农村融资困境的基本问题。同时,由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合理,农村金融体制也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不健全,金融基础设施不完善,金融机构服务功能单一,农民接受金融服务很困难。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等要素日益稀缺。在城市工业经济逐步加快发展的同时,农村经济发展落后了。在快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时。农业现代化没有协调发展。

二、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通过本身的扩张与收缩活动,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与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作用于经济。金融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助推和支持作用。经济发展和金融体系之间的良性循环关系对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至关重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的实现有赖于相关金融政策的配合和支持,通过有效的宏观金融调控,深化金融改革、提高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促进金融与农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才能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我国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城乡金融资源配置失衡。农村的金融现状不能有效满足农村金融的需要。这也是我国目前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原因。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需要金融机构发挥信贷资金对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集约农村生产要素,推动整合农业生产力。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进程中,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村金融产生了迫切的需求,然而我国现阶段农村的金融现状却不能有效满足农村金融的需要,农村金融体系存在一定的缺陷,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业开发、农业技术进步亟需大量资金。却得不到足够的资金支持。农业发展自身的金融积累能力十分有限。又面临日益严重的金融资源外流,配置效率低下等问题。金融支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中突出的矛盾和问题都集中在“三农”领域,农业投入不足、农村资金短缺、农民融资困难。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使得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阻碍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中金融支持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城乡金融资源配置失衡,农村的金融现状不能有效满足农村金融的需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目前农村金融发展现状看,主要有三方面:

(一)财政对“三农”的支持不足

农业现代化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与城市金融相比,农村金融的发展,更加需要有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实现需要相关金融政策的配合和支持,特别是通过有效的宏观金融调控来提高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促进农村金融与农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才能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随着我国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支持,我国政府在财政、税收、信贷方面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优惠政策,现阶段各级政府都把部分政策性支农资金直接投向农村合作社,但是资金量不足,覆盖面也小。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额在逐年增加,但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呈下降态势,1996年,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660亿元,农林牧渔水利业完成投资3.36亿元,占全部投资的比重1.9%;2010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8140亿元,其中,城镇投资241415亿元,占全部投资的比重86.8%;农林牧渔水利业完成投资3966亿元,占全部投资的比重1.4%。自1996年到2010年,农户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呈逐年明显下降态势,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的相对比重下降,不利于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政府给予农村税收优惠和财政扶持,但资金支持力度不够大,受扶持的农村合作社数量较少,缺乏科学有效的引导和支持。而商业金融活动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以逐利作为根本目的,难以达到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目的。农户在与其他强大的市场主体竞争中。其弱势地位日益明显,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利益大量流失。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农业经济产业不断升级,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农村资金需求日益大额化,金融需求日益多元化。这要求建立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适应多层次需求的农村金融体系。这是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最终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首先,要不断培育农村金融服务理念,积极改进各类农村金融服务。其次,积极培育和发展适应农村经济、农业发展和农民需求的小额信贷组织、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形成多级信用担保体系。建立涉农贷款担保基金、健全农村信用评估机制、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等,保障农村金融市场化的内在秩序。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扩大有效抵押品的范围,不断加强农村金融监管。有效分散担保风险,解决农民抵押难、担保难的问题。在优化农村信贷体系和信贷机制的前提下,不断优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完善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的需求。促进农业经济结构升级,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向专业化、集约化转变,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

(四)优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发展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

第13篇

[关键词]黑龙江省垦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F2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3)06—0091—03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在“十二五规划”中,更是强调要“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并将其定位为今后发展的重大政策导向,这为黑龙江省垦区发展带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三化同步”对于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提高工业化水平,适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特别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协调性

(一)工业化对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带动作用

1.工业化对城镇化的带动作用

城镇化的加快发展依靠工业总量增长和工业结构调整。在今后较长时期内,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仍然要依靠第二产业,第二产业的发展拉动了对非农产业劳动力的需求,从而使城镇聚集更多的农村人口;城镇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也有赖于工业增长,工业财富的增加为城镇化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物质基础。此外,黑龙江省工业布局的新趋势是大力发展区域性产业集群和产业园区,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城镇基础设施完善和非农人口的集中,这将有利于传统城镇的规模扩张和新兴城镇的形成和发展,对城镇化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科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逐步增强,国家大力扶持并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从而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渠道;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因此,也对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

2.工业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带动作用

首先,工业化发展可以有效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生产率。随着我国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工业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力度不断加大,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镇发展。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也逐步增强。在工业化过程中,既拉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又推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地转移,提升了农业现代化水平。工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只有加快工业化,才能生产出更多的农机、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用工业化流程来从事农业生产,用现代科学方法管理农业,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二)城镇化带动工业发展并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1.城镇化带动工业化发展

首先城镇作为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中心,集聚了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城镇化过程是各种生产要素不断集聚的过程,尤其是服务业,所以城镇化是新型工业化的基础,新型工业化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本等需要城镇来提供,工业转型升级离不开现代城镇化,而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城镇化更快更好发展。落后地区可以利用先进地区的技术和经验,实现新型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使两者同步推进。其次,城镇化率提高,城镇产业要素聚集,也为工业化提供了条件。工业化发展的第一要素是人,城镇化为工业化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同时也是扩大内需的重要载体。

2.城镇化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随着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涌向城镇,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可以增加城镇对农产品的需求、促进农民进入城镇就业,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互促互动,有效拓宽农民收入渠道,有助于实现2020年农村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可以使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现代生产要素由城镇向农业农村领域延伸,彻底改变了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由农村向城镇单向流动的发展模式,实现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可以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三)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城镇化的互动关系

1.农业现代化推动城镇化的发展

第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加速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充足的、相对廉价的劳动力;第二,农业现代化使农业企业的规模不断壮大,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农业企业的规模经营和产业化促进了小城镇发展,使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加快;第三,农业现代化带动农村经济走向繁荣,提高了农民收入,进一步缩小了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使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第四,农业现代化可以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农业现代化需要先进的机器设备、农产品物流服务,农业企业需要金融、咨询、法律、保险等服务,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为农业现代化推动城镇化建设和加强城乡联系提供了有力保障。

2.农业现代化对工业化的带动作用

一方面农业现代化发展为工业化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另一方面农业现代化发展为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基本的原材料支撑。在工业化发展初期,需要积累大量农业资本,但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便进入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历史阶段,工业化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但是,无论工业化发展到什么程度,总需要农业提供原材料等基本资源要素的支撑,农业现代化发展可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为工业化发展提供基本的、多样化的原材料,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发展的协调统一。

二、黑龙江省垦区推进“三化”同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业化对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带动力不强

一是工业化对城镇化的带动力不强。目前我国人均GDP接近6000美元,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但黑龙江省城镇化水平依然明显滞后。城镇化是靠产业支撑的,而黑龙江垦区的城镇经济还不发达,吸纳不了潜在的将要离开土地的农民。而且城镇的综合社会服务功能还不配套,城镇的文明程度还不高。二是工业化对农业现代化带动力不强。2010年,全国农业在GDP中的比重大幅下降到10.17%左右,但就业人口比重仍然很高,达38.1%,并未充分发挥工业化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促进作用。

(二)城镇发展对农业现代化的带动作用不明显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任务是加快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大幅度减少农民数量。但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并延续至今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极大地限制了农村人口向城镇自由迁徙,把中国切成泾渭分明的两大块:现代化的城市与贫穷落后的乡村。近年来黑龙江省垦区城镇化率得到显著提高,但是在目前统计的城镇人口中,仍有大量的农民工及其家属。他们虽然常住在城镇,但并未获得城镇户籍,没有享受到城镇人口所拥有的就业、教育、养老、保险、医疗、住房等多项基本公共服务,进城的农村人口只是向城市简单流动,而不是真正的迁徙。大量农民虽然具有稳定收入来源,但仍然被排除在城镇之外,城镇生活成本高昂,他们不得已而继续持有在农村承包的土地,造成农民工不能就地城镇化,农村土地流转落后于劳动力流转,城镇发展对农业现代化的带动作用不明显。

(三)农业现代化发展受到诸多因素制约

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层次还比较低,初加工多,深加工少,附加值不高;市场份额还较低,全省年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只有2家,玉米产业没有超过30亿元销售收入的企业,水稻除松散联合的北大荒米业外,规模都比较小,乳业没有超50亿元的龙头企业。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式受到多方面的制约:一是受到家庭承包经营与适度规模经营矛盾难以协调的制约。现阶段,既要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把维护好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适度规模经营的前提,又要通过规范的土地流转方式实现土地的相对集中,需要体制机制向更深层次、更广范围变革。二是农业现代化要受到资源、环境约束。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业和工业、城镇在耕地等资源方面的竞争不断加剧。比如,在土地资源方面,既要坚守农业耕地红线,又要保障工业化、城镇化用地的合理需求。同时,在土地用途转换的过程中,既要充分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又要在一定限度上保持工业化城镇化的低成本优势。而且黑龙江省水土流失严重和中低产田比重偏高。一方面,水土流失直接引起耕地耕作层变薄,土壤肥力降低,有些土地已经无法继续耕种,每年因此而少收粮食25亿公斤左右;另一方面,黑龙江省现有耕地1.76亿亩,其中,中低产田超过1亿亩,约占耕地总面积的57%。三是受到人力资源的制约。实现全省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关键依赖科学技术和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既要鼓励富余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又要在农业农村保持相当数量的高素质劳动力,否则仅靠留守人口是无力实现农业现代化的。

三、推进黑龙江垦区“三化”同步发展的对策思路

(一)树立“三化”协调发展的思想

政府负责部门应结合黑龙江省实际,打破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各自发展的传统思维模式,巩固“三化”协调发展的指导理念,避免出现“一化”发展滞后,而阻碍其他“两化”发展的“梗阻”,少走弯路,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浪费。从全省经济全局出发,促进“三化”协调发展,逐步解决相互脱节难题,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二)提升城镇品位,建立生态型的垦区城镇

一是要推进高水平高质量的城镇化建设,核心思想是“绿色城镇体系建设”。要打破传统的城镇化模式,垦区的环境建设品位应以园林绿化为核心,建立自然、生态、艺术的新园林,提升生态型垦区城镇的艺术品位。大力推动垦区重点城镇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项目建设。要继续抓好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二是全面推行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建设。提高城镇管理水平,重点治理城镇的“脏乱差”现象,加大城镇管理工作力度。三是完善市政公用设施等城镇功能配套。四是提高城镇的文明程度。改善垦区城镇的居民居住条件,不仅要美化垦区城镇的外在形象,还要不断提高垦区城镇居民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五是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改革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一步到位取消户籍制度并不现实,户籍制度改革应先淡化户籍所附带的公共福利,弱化与之配套的政策,逐步缩小城镇与农村社会福利水平差距,并实行综合配套改革,分步将农村人口城镇化,发挥城镇对农业现代化的带动作用。

(三)坚持走有龙江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一,大力发展农业支柱产业。黑龙江是农业大省,工业化应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应立足“农”字做足文章。多年来黑龙江垦区一直坚持绿色发展之路,目前具有豆、乳、药、肉、种、薯、牛、酒、麦、米十大支柱产业,黑龙江垦区应依托现有产业优势,通过产业聚集、区域专业化等措施,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积极推进优质农产品商品化,为广大人民群众持续提供安全放心的优质农产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只有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并着力培育涉农支柱产业,才能充分发挥工业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围绕农字上工业,上了工业促农业”。第二,提升垦区的科技创新能力。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主要源泉。科技进步使工业、城镇、农业之间协调发展,特别是保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众所周知,二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劳动力和资本两者的贡献率之和都大。在世界各国工业化的进程中,许多工业化较晚的国家,通过运用已有的科技及进一步创新,在短期内就超过了老牌工业国家,科技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黑龙江省垦区重视运用工业科技,已具备较高的工业现代化水平、整体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应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增强垦区自主创新能力,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科技服务模式,推动科研单位与企业、市场密切合作,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使科技成为垦区工业化跨越发展的原动力。

第14篇

关键词:农村循环经济;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

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不能脱离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的大背景,只有在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的大背景下,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定位才能更准确、视野才能更开阔,提出的发展对策才能更有效。因此,本文对农村循环经济和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一、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为农村循环经济提供强大的支持体系

1.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为农村循环经济提供物质支持

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即用现代工业来武装农业,实现机械化、水利化、电气化、化学化。农村循环经济是建立在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的基础上的,具有集约、高效、持续的特点。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使农村循环经济的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农民能够从中获得比较收益,也就具有了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动力,从而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2.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为农村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持

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即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在农业生产上广泛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化学技术、耕作与栽培技术以及饲养技术等。测土施肥技术、化肥深施技术、生物肥料的应用、农药的科学施用技术、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微生物农药的应用、适时揭膜技术、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等等,在这些技术的应用中都体现着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对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持作用。正是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使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具备了技术可行性。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农村循环经济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3.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村循环经济提供服务支持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农民,一头连着千变万化的市场,为农民提供培训、技术、资金、信息等等方面的服务。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可以为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使农民能够在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过程中降低成本、提高收益,是农村循环经济得到发展的必备条件。

4.农民素质提高为农村循环经济提供能力支持

农民素质的提高能够为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一方面,农民思想观念的提高使农民认可、接受农村循环经济,并且具备较强的现代市场意识。另一方面,从生活消费角度考虑,农民可持续消费的意识和观念的培养和确立以及可持续消费知识和消费技能的掌握,必将对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5.农民收入提高为农村循环经济提供经济支持

农民收入提高,农民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经济能力就逐步增强,农民就有经济实力购买相应的机械设备、建造相应的设施、采用相应的技术。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民的抗风险能力也大大增强,有意愿去尝试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生产设备、新的生产技术,以期从中获得更大的收益。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民就会更加关注生活的质量,环境意识会逐渐增强,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意识也会逐渐增强。

二、农村循环经济使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迈向更高层次

1.农村循环经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传统农业劳动生产率极低,资源没有得到有效配置。现代农业资源得到了有效配置,具有很高的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现代化就是要把传统农业改造成现代农业。现代农业虽然由于其高度发达的农业生产力而有效地改造了环境从而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但却常常由于急功近利而破坏了农业持续发展的资源条件。农村循环经济把可持续发展融入到了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使现代农业具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而成为更高层次的现代农业。

2.农村循环经济促进农业产业链延长

按照循环经济的观点,废弃物只不过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一方面使原有产业链中的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另一方面变废弃物为资源,把原来的废弃物纳入到新的产业链中。把循环经济的理念应用在农业生产中,通过化肥农药的科学合理使用、立体种养达到资源的高效利用,保护资源、减少污染,通过农膜的回收利用、秸秆和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达到变废为宝。农业生产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使农业产业链延长,而且新形成的产业链藕合到原有的产业链中,使农业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

3.农村循环经济促进农民收入及其生活质量提高

农村循环经济使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废弃物得到资源化利用,资源的高效利用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废弃物的资源化可以创造新的收益,农民的收入势必因此而获得提高。农村循环经济使农村的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资源、环境得到了保护,农业的持续生产能力也得到了保护。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现代化和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力长期持续稳定地提高,势必使农民收入长期持续稳定地提高;生态系统或生态环境长期持续稳定地改善,也势必使农民的生活质量长期持续稳定地改善。

三、农村循环经济与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的协同推进

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为农村循环经济提供强大的支持体系,而农村循环经济使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迈向更高层次,他们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农村循环经济与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在发展顺序上不存在先后的问题,而应该协同推进。没有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的农村循环经济只不过是以传统农业为基础的农村经济,没有农村循环经济的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只有农村循环经济和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的协同推进,才是最优的选择,也才能真正推动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长安:循环经济问题讨论综述[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4,(12).

第15篇

关键词:休闲农业 文化产业 现代农业

改革开放以来,休闲农业持续蓬勃发展,不光增加了农民收入,助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还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三农”建设的步伐,休闲农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目前的休闲农业,由于规章制度和管理机制不健全,导致很多区域休闲农业品种单一,缺规划、少特色,科技含量不高,游客重游率低,从而使得农民的收益降低,打击了农民投资经营的积极性。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深入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文化惠民工程。我国具有悠久的农耕文明,浓郁的乡村文化,多彩的民俗风情,有必要将当地的文化风俗同休闲农业相结合,促进区域间的文化交流,从而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一、 我国休闲农业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休闲农业初期是以观光为主的参观性农业旅游,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发展观光与休闲相结合的休闲农业旅游。进入21世纪,观光、休闲农业有了较快发展。我国休闲农业经历了以农业观光旅游为主要形式的早期兴起阶段、以观光为主的观光休闲农业园为主要形式的初期发展阶段,已步入功能拓宽为观光、休闲、娱乐、度假、体验、学习、健康等综合功能的规范经营阶段。截至2011年底,全国已有8.5万个乡村开展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活动,经营单位达170万家,从业人员2600万,年接待游客超过7.2亿人次,年营业收入达到2160亿元,休闲农业的发展已使全国2000万人脱贫,成为带动农村经济繁荣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然而,繁荣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目前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存在诸多问题。由于很多地方对休闲农业认识不到位,政府缺乏对当地农业旅游资源开发的宏观控制和引导,扶持力度不大,大多数投资者缺乏周密的市场论证和发展规划,造成投资决策的随意性和开发的盲目性,致使同一区域内休闲农业项目开发的模式雷同,除了有特殊风景或人文风貌的,其余都是大同小异。比如,虽然经营休闲农业的企业名目繁多,如生态农业园、观光农业园、农业科技园等等,可消费者都统称之为“农家乐”,这说明目前的休闲农业还没有真正达到消费者理想的文化需求层次。

同时,园区大多缺乏整体规划,规模比较小,主要以个人、民间资本投资为主,整体建设水平比较低,布局不够合理,设施配套不齐,服务功能缺乏创新,主要是以观光娱乐型为主,知识型、务农型、购物型、疗养型很少,生态、文化内涵不高,社会影响力不大,知名度不高,缺乏吸引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消费需求的层次也越来越高,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也追求精神的愉悦。对休闲农业,游客除了追求感官上的品位之外,更重要的是追求文化的品位。缺乏创新与特色,缺乏精品,对本地的民俗、文化内涵开发不充分,缺乏知识性和趣味性,就会缺乏吸引力,就不能适应现代休闲市场的需求,难以提高重游率,从而导致农民的收益降低,打击投资的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休闲农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思路

休闲农业是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休闲农业文化是人们在休闲农业生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与农业有关的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对农耕文化的一次超越,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视野。在休闲农业中注入文化因素,会增强产业魅力,创造经济价值。要提升休闲农业的附加值,就得让农产品根植于农耕文化的土壤,通过文化内涵的挖掘,让农业汲取更多农耕文化的养分以实现价值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可以看出休闲农业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根基。

(一)提高政府对休闲农业文化的重视程度

政府要重视休闲农业文化的投入,通过思想教育、舆论宣传、党员干部行为感化、先进典型示范、具体事务处理引导、各种休闲农业文化活动影响等,来培养促进农民群众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和道德追求及思维方式。通过广泛的社会化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休闲农业文化知识水平、科学技术水平、生产技能和就业能力。建立休闲农业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把休闲农业文化建设纳入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和政府目标管理,纳入创建文明单位等相关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对文化单位的评价体系,将服务农村、服务农民作为各文化单位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同时要重视休闲农业物质文化,休闲农业中一切非物态文化必须通过物质文化来体现。所以要保障休闲农业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协调发展。

(二)挖掘区域民俗文化,突出特色文化产业

休闲农业在发展初期很容易相互模仿,所以要突出各自的特色,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文化特色为优势,形成独特的文化品牌。按照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理念,就地取材挖掘田园文化,追根溯源传承建筑文化,去伪存真浓缩民俗文化,形成乡土民俗文化区,加快乡土民俗文化的推广保护和延续民俗风情旅游模式,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旅游吸引物,充分突出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农耕展示、民间技艺、时令民俗、节庆活动、民间歌舞等休闲旅游活动,增加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三)加强农业文化创意,塑造全新农业品牌

加大农业中对文化创意的投入力度,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有目的的集中向农业文化产业倾斜,整合农业生产、生态和生活资源,把农业生产与文化创意结合起来,创新思维,设计出具有特色的创意农业产品、农业文化、农业节庆和农业景观,用文化创意放大农业优势,用创意元素将现有农业提升为高品位的综合性产业。拓宽农业文化创意投资领域,不断创新投入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农业文化创意龙头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积极推进上市融资,增强农业文化创意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力。

加强创意、休闲农产品品牌建设,建立创意、休闲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推动创意、休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注重发挥地方特色,巩固提高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创意产品开发,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创意品牌,完善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配套政策和机制创新,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在创意、休闲农业品牌建设中的作用;鼓励有关企业申报地理标志和商标,规范使用和管理,提升创意、休闲农产品品质,拓宽销售渠道。

(四)加大对农业文化人才的培养及引进

休闲农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兴农业,需要大批复合型人才。应以农业、旅游、文化产业相结合为导向,制定和实施培养定向人才规划。就后备人才而言,可以考虑从农村青少年中选拔优秀人才进入相关高职高专院校进行学习,并在高等院校增设休闲农业经营管理学科或者委托高等院校进行相关培训,同时由省级农业单位与相关院校签订定向培养计划,解决高素质农业人才的需求问题,并对高校毕业后从事休闲农业文化产业的人才进行一定的政策支持和奖励。在现有人才培养方面,鼓励高等院校、社会培训机构举办各种类型的短期培训班,扩大农业文化宣传力度,督促休闲农业企业依法进行继续教育投资,提高从业者在旅游文化、接待礼仪、农业科普宣传等方面的知识素养和服务技能,培养造就一支素质过硬、结构合理、活力迸发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当前,我国休闲农业处于发展时期,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扶持,需要结合文化产业建设的步伐,以文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以文化引领休闲农业,增进民众对农村与农业的体验,使休闲农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新农村。

参考文献:

[1]邹统钎.乡村旅游 理论·案例[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1

[2]唐步龙.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