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范文

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1篇

关键词:二元经济结构;城市化;工业化;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1000502

1 什么是二元经济结构

二元经济结构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来的,用来说明发展中国家的工农城乡之间的对立及其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分化。“二元经济”是指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由两个不同的经济部门组成,一是传统部门,劳动生产率很低,其边际劳动生产率接近于零甚至是负数,剩余劳动力比较多,报酬极低;二是现代部门,劳动生产率较高,人数较少,工资较高。二元经济结构一般是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相对于城市,农村人口众多等。这种状态既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也是这些国家相对贫困和落后的重要原因。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换。

2 二元经济结构的危害

2.1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农业生产率低下,农业经济发展缓慢

由于国家长期在资源配置上的倾斜政策,农村投资比重小,农业基础设施不健全,造成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一直保持着家庭式的、自给自足的发展状况,农业协作程度低、技术落后、生产率低下,从而农业经济发展缓慢。

2.2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我国宏观经济内需不足

长期“亲城市,远农村”的政策已经严重影响了我过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无论从我国当前经济状况还是从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角度来看,扩大内需都非常必要。目前我国农村还不是能支撑工业发展的现实市场,我国农村居民现在仅能满足温饱,收入特别是货币收入过低,难以消化过剩的工业产品,农村消费配置设施落后也限制了农民对于工业品的现实需求。农村市场目前还只是潜在的巨大市场,而没有成为现实的巨大市场,农村市场目前状况无法支撑城市工业的高速发展。没有完善的城乡市场交换,城市工业发展就越来越脱离农村,宏观经济内需不足将导致我国经济无法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2.3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不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发展

城乡分隔政策导致的不合理的城乡收入差距虽然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城市居民的福利,但损害了农村居民的利益,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城乡分隔导致城乡劳动力市场分隔,以城市局部利益为出发点的限制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政策,使城市职工享有与现有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符的高工资,高福利,尤其是某些国家垄断行业的工资福利则更高,这抬高了企业的用工成本,削弱了企业的产品竞争力。使得有些沿海企业过早出现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的竞争力下降,吸纳大部分城市居民就业的国有企业竞争不过民营企业,影响经济的长远发展。

2.4 城乡二元经济不利于社会稳定

农民收入低下,来自农业的生产剩余减少,促使农民选择小规模的经营方式,无法进行大规模的生产运做,也无法引进新技术、改良新品种、开拓新市场,这种恶性循环的农业投入方式使得我国农业非常脆弱。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农业则采取大规模,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单位成本低。入世以来,我国逐渐开放国内市场,这将对我国农业造成巨大冲击。从我国的具体情况看,多年来,由于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在宏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城乡差距不断扩大,超过了国际警戒线。我国最困难的群体在农村,最多的隐患在农村,城乡差距的悬殊已成为产生诸多社会矛盾的根源,影响了社会稳定,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安定团结。

3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存在的原因

3.1 国家政策造成了二元经济结构

建国以后,我国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型的经济发展战略而优先发展工业。一方面,政府通过计划或行政手段,来保证这一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计划经济体制服务与赶超型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集中在如何稳定,大量的获得农村剩余及将农村剩余集中有效地投入到工业部门。在这个过程中,农村资源被大量以“剪刀差”的形式抽取到城市,以支撑城市工业化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因为要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就受到不平等待遇。当时中国资本资金缺乏,外汇储备匮乏,资金动员能力也非常低下。为了确保原始积累而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府部门人为地实行工农产品不等价交换,汲取工业化所需的原始资金积累。另一方面,为了尽量降低城市化的成本,实现低消费,政府又把农民固化在农业上。而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将城乡人口,经济与社会生活,人为的分割为两个相互隔离的部分。形成人为的城乡封闭的制度壁垒,城乡之间人口不能自由流动,两部分居民两种不同的经济和社会待遇,广大农村被割裂在工业化进程之外,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城市与农村发展严重分化。直到今天,这种围绕“行政主导型二元经济结构”设立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在社会生活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3.2 市场力量形成新的二元经济结构

农村收入水平低部分原因是农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小,当城镇居民的收入提高后,人们倾向于把增加的收入中的一个较小部分用于购买农产品,而把更多的资金用于购买其他商品。因此人均收入提高所产生的需求刺激,在农业中比在其他产业中小。于是在需求方面就导致了农村收入水平增长远低于城市。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资本拥有量提高,比较优势逐渐转向其他产业。相比而言,大量的现代工业部门集中在城镇,工业部门的行业利润率长期高于农业部门,所以城镇的经济发展相对较快,城镇居民的收入提高也较快。加之改革开放的政策使我国的经济运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不断加强,二元经济结构的变动由政府行政力量的推动逐步向市场导向过渡。这个阶段,耐用消费品的生产和消费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城市消费的大部分项目的支出,如住房,汽车,电器,旅游以及其他一些服务业的消费项目与农村或农民没有太大关系,而使城市居民的收入很难回流到农村。即使是原来许多由农村或农民提供的食品,现在也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国际市场的进口,城镇人口日常生活的大部分依赖于城市而不是农村。这时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联系出现了一种新形式的断裂,形成了“市场主导型的二元经济结构”。

行政和市场等多方面的共同作用使我国经济形成了恶性循环发展体系,使二元经济结构的刚性在一定程度上加剧。目前尽管户籍制度的改革在不断向前推进,但在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形成一种恶性的自加强循环体系,使得二元经济结构的刚性持续存在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即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并固化了二元经济结构;二元经济结构又制约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发展滞后又束缚着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的滞后使得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反过来加剧了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

4 转变二元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4.1 加快城市化进程,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城市化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是人口城市化,即农民工进入城市建设城市;二是农民生活方式城镇化,按照城市化的体制来建设农村,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另一方面,生活方式的城镇化所产生的示范效应可以提高农民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促进消费增长。加快城市化进程首先需要破除行政壁垒,制定吸引农民工进城的政策。其次应破除经济壁垒,推动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最后,还应制定合理可行的城市发展战略,加快发展大中型城市,发挥中心城市的扩散效应。

4.2 协调工业化战略,促进农业现代化

建国初期的工业部门主要是制造业部门且被确定为国民经济的优先增长部门。制造业部门特别是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部门成为工业化的基本内容,而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和第三产业没被给予足够的重视。协调工业化战略是针对片面工业化战略的弊端提出的。协调工业化在以工业为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的同时,兼顾到了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做到以工促农、工农共同发展,着力加速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协调工业化战略能够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能够适应当前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农村资源的整合和适度的规模化生产也有利于发展现代化的农业。

4.3 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在城乡发展规划、城乡资源配置、城乡产业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城乡社会事业各个方面做到统筹发展。加大财政对农村发展的扶持力度、对农村发展进行一定的政策倾斜。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村科教、文化、卫生方面的投资,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增收。

总之,只有农村发展了,农民富裕了,才能增加国内的有效需求,也才能促进整个经济进入良性循环轨道,形成一盘活水。所以,只有实现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二元经济结构才能真正得到改变,从而实现我国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阿瑟.刘易斯.发展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雷晓宁.我国城乡差距的质变及政策含义[J].重庆:改革,2005,(04).

[3]王郁昭.农民充分就业是走出二元经济结构的关键[N].中国经济时报,2005930.

[4]任保平.加快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4,(6).

[5]杜小军,苌花荣.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刚性持续存在并加剧的成因[J].商业研究,2006,(1).

第2篇

中国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亟须破解的中长期课题实际上就是九个字:扩内需、调结构、转方式。

扩内需:就业、收入、保障是动力

大家知道,投资和出口的高速增长拉动了经济增长。中国经济今后要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出口增长会越来越慢。2010年把投资搞上去了,但物价上涨很快,靠投资拉动,后遗症是物价上涨、通货膨胀、房地产泡沫,所以中国经济增长关键的变量是扩内需,主要是扩大消费需求。

我们从1998年开始讲要扩内需、扩消费,可为什么消费上不去呢?消费不足的反面是储蓄过度,消费不足和储蓄过度是硬币的两面。100元仅有50元消费,世界上从来没有哪个大国像中国这样消费水平不足,什么原因导致储蓄水平高?原因是我国储蓄率接近50%。而国家储蓄率是由家庭储蓄、企业储蓄和政府储蓄三个部分组成的。我国的储蓄中家庭储蓄大概占1/3,大头是企业储蓄。企业储蓄是企业的利润。它没有分红给股东,而是留存在企业内,再把利润转化为投资。国内上市公司的特点就是不分红,少分红,然后把这笔钱转化为投资。这些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企业利润大量增加,企业自由资金的比重提高,所以国内企业储蓄率有30个点,就是50%里面有30%是企业储蓄,占60%。经济高速增长、企业利润大量增长、利润又不分红,就造成企业储蓄率很高,把国内的储蓄率拉高了。其实,中国家庭储蓄并不高,大概只有20%左右,中国的储蓄率高是因为企业储蓄率高。

中国消费率现在占GDP的比重为50%多一点,PPT总的红线消费占GDP的比重是60%以上,最高时达到GDP的2/3,然后慢慢下降。2006年是50%多一点,目前还是在51%至52%。这也分两个消费,家庭消费占35%至36%,剩下的就是公共消费。2008年,美国家庭消费占GDP的比重是70%,美国就是消费拉动增长,印度是54.7%,我国不仅只有美国的一半,而且比印度还低20个点,所以中国的消费不足是家庭消费在GDP的比重低了。

中国的储蓄为什么消费不足?为什么储蓄过度?原因就在于收入分配结构的失衡。收入分配有三大块:家庭个人拿到的是劳动报酬,企业拿到的是利润,国家拿到的是税收。工资、利润、税收在GDP当中的比重由改革开放初期工资占到60%降到目前40%多一点。反过来利润和税收,从原来的40%提高到现在的60%,家庭消费在GDP当中从50%下降到了35%,这就证明了中国消费的不足。工资占40%、利润占40%、税收占20%,利润和税收加起来占60%,而工资在不断下降,利税在不断上升,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中国消费不足、储蓄过度。

财政收入在20世纪80年代占GDP的比重是下降的,只有10个点,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上升,逐渐上升了20个点。利润占GDP的比重也在快速上升,占了大概40%的比重,包括银行等各行业的利润。

消费需求不足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是收入分配结构失衡造成的。怎么样才能扩大内需?就是要改善收入分配的状况,工资占GDP的比重要上升,利润和税收占GDP的比重要下降。这就关系到政治性的问题,我们呼吁收入分配的改革,工人、农民工资要上升。他们肯定愿意工资占GDP的比重上升,但要利润下降谁也不会答应。企业不答应,税收在GDP当中下降政府也不答应。我们的权利现在实际上掌握在官、商当中,它是这个利益的代表。工资的主体就是广大的工人、农民和90%以上的普通人民,他们的工资增长慢。

工资是直接的,关系到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我国改革开放到现在,只有一部分人享受到了失业、养老、医疗等核心的保障,只有小部分人进入了社会保障体系,大部分人特别是农民工没有进入社会保障体系,国家现在要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民营经济、农民工都要纳入到保障体系里面,对于他们来说,这是间接的收入,虽然现在拿不到,但将来退休、失业之后就会拿到。如果有了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体系,不用担心养老、失业、生病,现在的消费就可以提高。社会保障体系越健全,人们就越敢消费。构建和谐社会,怎么构建呢?就是要工资水平占GDP比重上升。这些年说要搞和谐社会,要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现在这两个方面的进展怎么样?应该说有进展,这些年工资水平在上升,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覆盖率在不断扩大,特别是我国现在提出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个进程已经开始,但非常缓慢,并没有明显改进。

要扩大消费实际上就是六个字:就业、收入、保障。有了就业就有收入,有了收入就有保障。中国消费扩大有待中产阶级队伍的扩大,但现在中产阶级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我认为,中产阶级家庭应该是能够买得起像样的住房、像样的车,能够送子女上大学,不能简单用货币来相比。现在中国中产阶级有多少呢?有的人说1亿多,最多2亿,如果慢慢扩大到5―6亿,中国的消费水平就可以上升了。但是这样一来代价是什么呢?如果我们的工资水平在快速上升,社会保障水平快速上升,他们的代价是什么呢?劳动力的成本要快速上升,一方面,是工资的快速上升;另一方面,是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成本要上升,失业、养老、医疗主要是企业承担,这两块就要上升,代价就是劳动力的成本要上升。过去的30多年,中国在世界竞争中主要就是靠廉价劳动力,因为我们人多,这就意味着我们最有利的武器要削弱,劳动力成本要快速上升。

调结构:收入分配均衡是支撑

中国经济失衡,从表面层次来看是需求结构的失衡,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和出口高速增长拉动经济增长,但消费不够。消费不够更进一步的原因是收入分配的失衡,工资总收入低,利税高。进一步深究,就是生产结构失衡造成的。中国的生产结构和生产模式是利用市场力量和政府的力量把生产要素的价格压低,工人的工资很低,利率水平很低,生产要素成本低,这样推动高投入、高增长、高利润,高投入、低成本这样实现高速增长。中国的增长模式一定是粗放型的,资本、劳动力、低成本的大量投入推动经济高速增长。

今后我们要保持持续增长该怎么做?首先要扩内需,就是扩大消费需求,由投资和出口拉动转向三大需求共同拉动增长。扩内需就是要扩消费,扩消费关键是收入分配的结构调整,要增加工人工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利润和税收要相应让度。企业的利润如果要大幅的让渡是不行的,特别是中小企业利润率本身就很薄,如果再把利润一降低中小企业就要垮了,那我们哪些企业要降利润呢?就是那些国有垄断性的行业,比如银行,银行利润太高了,垄断性的还有中石化、中石油等。还有一个要减的就是税收。税收在GDP的比重太高,政府财政花钱大手大脚,政府的投资太大。特别是对企业征收的所得税要下降。我国17%的增值税也是国际上最高的,增值税下来消费就便宜了。

第3篇

大家好!“十一五”期间,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战略部署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强调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二个方面是强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从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开发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到2000年,中国的能源消费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之比(能源弹性系数)为0.5左右,就是说,中国以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持了GDP翻两番。但是,2004年,中国的能源弹性系数已攀升到1.6;2005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22.2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9.5%,能源消耗量继续攀升。煤荒、电荒、油荒在一些地区相继出现,矿难也频频发生。这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必然同资源、环境发生尖锐矛盾,最终将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

我国正面临能源供给压力日趋增大,给经济安全带来的严重挑战。目前石油占中国能源消费的22.7%,煤炭作为中国最主要的基础性能源,比重达到67.7%,天然气为2.6%,水电、核电、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7%。这种能源结构落后于美国和欧盟国家,不利于经济体系的安全与稳定。我国实施新的能源战略将面临着艰巨的任务:预计到2020年,中国计划将煤炭的比重降低到50%至60%,而石油仍将维持20%左右的比例;减少的比重必须由多种能源来替代,包括天然气、核电、水电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

煤和石油是目前人类主要的可使用能源,在地球中的储量有限。这种天然能源资源正以惊人的速度在消耗着,已经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危机。能源多元化是21世纪世界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发展前景。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十分关注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也十分关注新能源和节能技术在城市经济中的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作为常规化石燃料的一种替代能源,由于其清洁、无污染、可以再生和永续利用,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要求,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各方的重视。可再生能源将迎来大发展的新阶段。

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地热能是蕴藏在地下岩石和流体中的热能,蕴藏量相当于全球煤炭储量热能的1.7亿倍,可供人类长期利用。地热能用来发电或为建筑物供热和制冷,在世界各国已经开展起来。目前,全世界已有300座地热发电站,分布在20多个国家,其中美国占40%。地热能将成为未来最重要的能源之一。我国利用地热能的科研和开发,还处在起步阶段,不久的将来,也会出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到会的专家和正在开始使用地热能的城市,将会为我国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出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建议。

我们希望在这两天的研讨、交流与合作中,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各方都能够在我们共同搭建的这个平台上有所收获,为地热能的开发和利用,为中国城市经济的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第4篇

一、深层次、全方位地促进理念深度融合,树立新型的安全价值观

作为河南能源这个大家庭的一员,面对新的形势和各种新的理念,鑫珠春公司紧紧抓住历史机遇,把更新理念作为引领企业发展的前提,把“从零开始,向零奋斗”安全零理念作为广大干部员工安全工作的行动指南,充分利用广播、橱窗、标语、报纸等媒介宣传先进安全新理念,全方位、多层次对员工进行理念灌输,使之融入员工思想当中去、融入到员工的行为方式中去,凝聚力量,推动工作。通过文化融合,有力推动了思想的解放。通过理念宣贯,人人以安全为己任,多思安全之忧,多谋安全之策,多出安全之力,营造了一个盼安全、谋安全、保安全的良好氛围。

二、立体式、互动式地开展安全预防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素养

安全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务,而实现安全生产,最根本因素就是“人”。企业把安全预防教育作为员工提升综合素质、培育安全意识的重点工程来抓。一是宣传教育日常化。大力实施以广播、电视、板报为主的安全教育“一阵地”,以地面工业广场为主的“一长廊”,以采掘头面为主的“一条线”,从井口到井下运输大巷为主的“一条龙”,以区队、班组学习为主的“一园地”的“五个一”安全教育工程,广泛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真正实现以全方位的舆论导向影响人。二是警示提醒亲情化。借助班前班后会、技术课等有效平台,让干部员工登台对以往的隐患事故进行讲解、剖析,用现身说法,提高广大干部员工的安全意识。同时,通过邮寄亲情书信、邀请家属进行安全培训等形式,让家属用亲情感化教育“三违”人员,让广大干部员工时刻牢记安全生产。三是安全预防超前化。在大力推行手指口述、岗位描述、应知应会的基础上,根据著名的“海恩法则”,把“无”当成“有”来预防,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处理,全面实施了“一想二察三提醒”岗位安全分析法。即:一想:岗前安全预想;二察:岗位隐患排查;三提醒:伙伴温馨提示。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员工的安全识别能力、隐患的判别能力和工序过程中的危险预测能力,有效避免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三、精细化、精品化地推进工作方式转变,深入开展安全管理工作

坚持把推行精细化管理作为加强安全生产基础的先决条件,持之以恒地推进工作开展。一是实现从“唯大”到“抓小”的方向型转变。在抓好大工程、大方向的同时,着重抓好各项工作的细节管理。从粉刷大巷,硬化皮带巷地面、更换电缆和道轨,到捡饮料瓶、食品袋,清扫井下电缆和设备上积尘等小事做起,从规范各个岗位安全操作到规范员工一言一行、行为规范做起,扎实开展各项工作。二是实现从“标准”到“精品”的本质型转变。按照“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精心打造掘进工作面、变电所、井下车头房、灯房、压风机房等一大批“精品工程”,有效带动矿区质量标准化、双基建设等安全工作的深入开展。三是实现从“经验”到“数据”的管理型转变。切实改变以往井下管理凭经验观察、想当然办事的工作方法,真正用实物、用数字说话。在现场管理上,改变以往的经验管理,实现了棚棚上量具,切实保证了规格质量。四是实现从“静态”到“动态”的目标型转变。从井上到井下无论任何时候、任何部门检查及参观,保证不停产、不整修、不突击应付。力求在广度上考虑到每一个流程,每一个环节,做到环节不减、工序不漏、操作无误,实现“动态”达标。

四、严奖罚、重实效地注重责任落实制度,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安全事故出不起,落实责任推不得,工作作风不能松”,这是鑫珠春公司干部员工的共识。“安全事故出不起”。充分运用经济杠杆作用,通过实行安全风险抵押金、质量标准化抵押金、安全结构工资等有效措施,加大安全事故、“三违”的奖惩力度,让干部员工算安全帐、算经济帐,挣安全钱,吃安全饭。“落实责任推不得”。严格规范各级领导、各个岗位责任制,并对照新标准、新要求,每项工作都具体明确责任单位、责任领导、责任人,严格规定完成时间、工程质量、工作措施,做到人人有责任,处处有标准,事事有落实。“工作作风不能松”。积极推行了“干部在一线指挥、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措施在一线落实”的干部井下一线工作法。并把是否把份内工作做好、是否把领导安排的工作做好、是否把下级反映的问题处理好,作为审视工作作风转变成效的重要依据,在矿区形成了“团结务实、真抓实干、创新争先”的良好工作氛围。

五、推行技术革新,提升矿井安全运行能力

第5篇

1、全球化促进了可持续发展。(1)全球化增强了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2)全球化有利于增强世界各国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合作与协调;(3)全球化提高了环境容量;(4)全球化有利于在世界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2、经济全球化对可持续发展的负面影响。(1)加剧资源负担;(2)全球化有可能扩散环境污染,引发生态安全问题;(3)经济全球化拉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这与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是背道而驰的。

二、正确处理经济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原则。从人类的根本利益与长远利益出发,经济全球化必须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经济全球化能否真正健康发展,经济全球化到底能走多远?关键就在于它是否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切实推进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可持续发展在全球“自然、社会、经济”这个复杂系统中的有序规范和成功运作,应当看作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目标的最终归宿。

2、在可持续发展原则下构建经济全球化。(1)经济全球化对环境容量的占有应当同环境容量的培育相平衡。全球的环境容量是环境的缓冲力、抗逆力和自净力的总和。在实施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应始终保持对环境容量的持续培育,使其保持为一个常数,不随时间而减少。不允许环境污染的跨国转移。(2)经济全球化应促进全球资源的生产价值与生态价值的协同。自然资源的生产价值比较容易为人们所理解,经济全球化中寻求资源优化配置的初衷,就是发掘其生产价值,但是对于它的生态价值则十分容易被人们所忽略。(3)经济全球化必须维系物质再生产与人口再生产的协调。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必须把“人口、资源、环境”的充分协调作为一切行动的前提条件。(4)经济全球化应实现“经济成本外部化”与“经济效益外部化”的对等。二者之间的相等,恰好将其对自然的索取同对自然的回馈平衡起来,以确保应获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受损失。

3、可持续发展不能成为反对经济全球化的借口。在人类维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活动中,一些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以可持续发展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以保护环境的名义,建立自己的环境标准,排斥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构筑“绿色贸易壁垒”,在这些国家看来,利用贸易手段达到保护本国和世界环境的目的、是正当的、无可厚非的。而在出口国看来这些标准的确构成了阻止本国商品出口的贸易壁垒。

4、完善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协调机制。(1)实行国际协商和国际合作。在制定经济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关系的一般原则和具体规划时,必须经过充分广泛的国际协商,最终达成国际公认的公平合理的协议。单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实施环境措施时,应该与有关国家进行协商和谈判,任何国家的单方意志都不能强加于他国。(2)明确负有协调责任的国际组织。负责协调经济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国际组织应该是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要充分发挥这些国际组织在研究、主持谈判、规则制定和争端解决中的主要作用,明确其权威,保持其公正性,防止任何国家左右这些组织的运行。(3)制定和实施统一的国际规则。统一的国际规则必须充分反映和兼顾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地域和不同国家的利益,具有足够的公正性。同时要保证统一的国际规则不折不扣地实施,任何国家都不能超越于国际规则之上。(4)建立国际争端解决机制。在协调国际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许多争端。因此有必要建立国际争端解决机制。

三、全球化条件下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趋势

1、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将进一步提高。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虽然经常会出现一些阻碍因素,世界经济的发展也会出现反复,但是,全球化的潮流是任何组织和国家都阻挡不了的,世界经济从总体上来说仍将保持不断增长的趋势。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物质财富的绝对量都将进一步增加,从而为其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奠定了物质基础。

2、世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矛盾与利益、合作与斗争并存。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影响就是扩大了世界的不平衡,富国与穷国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9年度《人类发展报告》显示,全世界1/5最富有人口占有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86%,最富有人口的人均收入是最贫穷人口人均收入的74倍,大大高于1960年的30倍。南北经济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无疑会使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矛盾更加尖锐,而发达国家在缓解这一矛盾方面并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但是,在全球化条件下,世界各国又结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一国的生态安全与其他国家的生态安全是高度一致的,因此,整个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赖于世界各国的通力合作。

第6篇

关键词: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约束条件;发展对策

一、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含义

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是—个经济体的经济增长能够保持适度高速(年均8%左右),增长速度不要大起大落,并且各主要决定因素能够支撑经济增长在中长时期内(10年以上)保持这种平稳高速增长态势的可能性。

二、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约束条件

从经济学角度讲,对经济增长的约束条件包括资源与环境方面的因素及社会方面的因素,前者主要是自然方面的因素与地理环境方面的因素,而后者主要指人口、文化传统与制度等方面的因素。这些约束条件主要表现:(1)资源;(2)环境;(3)人力资本;(4)经济增长方式;(5)自主创新能力;(6)现存的世界经济规则及世界列强对中国崛起的态度等等。

三、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发展对策

1、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在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诸多因素中,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是最为突出的。发展方式问题,说到底是与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等基本问题联系在一起的。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2、强调发展循环经济

资源与环境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两大制约条件。而发展循环经济是破解这些制约的良策。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提出循环经济应该包括四个要点。第一,资源的高效利用。也就是说,要节约资源,综合利用;要延长产品的寿命;尽可能不要使用一次性产品。第二,减少废物的排放。生产、消费过程中会有废水、废气、废渣的产生,首先要通过技术革新、生产进步尽量减少废物的排放。第三,把废物最大限度的转化为资源。对不得不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等要进行必要的处理,对其中可以利用的东西要尽量提炼、回收加以利用。第四,对实在不能再用、再回收的废水、废气、废渣等,应该做无害化的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就要在这四个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制度建设加以保证。发展循环经济,还要大力发展新经济。例如,包括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的新能源开发,包括物资回收、租赁业务、修补行业等在内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是可持续发展中又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提高国民的自主创新能力也是提升我国人力资本内在价值的重要体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这是关于我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具体方针和要求,表明中央对自主创新问题的高度重视。

4、加强和谐社会建设

中国经济要可持续发展,还需要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也就是说要做好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配套建设。

首先必须将就业问题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就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社会稳定才能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政府应该努力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一个社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因为物价的基本稳定关系到千家万户,特别是对于低收入者,因为他们是经不起物价上涨冲击的。另外,政府还要在教育上有突破性的举措;教育不仅是缩短贫富差距最有效的手段,更是确保经济可持续增长所需要的高素质人力资本的主要推动力;未来的产业大军的受教育水平某种程度上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能否真正可持续地发展;另一方面,亟需加大对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投入,这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如德国的经验值得借鉴。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另一个配套支持条件是实现社会保障的真正全覆盖,为广大百姓提供底线经济安全感;政府应该加大在健康医疗和失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 转贴于

5、提升中国经济的世界影响力

现存世界经济规则及世界列强对中国崛起的态度也是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如何提升中国经济的世界影响力,从而达到反制约的目的是我们应该考虑的对策之一。

目前席卷全球、特别是严重影响西方经济列强的金融危机既对中国经济发展造成影响,同时也为中国提升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提供了机会。中国应该利用昔日优越感浓厚的美欧有求于中国的难逢良机,在为世界经济的稳定注入信心与力量的同时,争取在构建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过程中发挥建设性的领导作用,谋求与中国经济实力相称的话语权。中国在有效整合新兴经济体的力量与诉求的基础上,应该理直气壮地提出并实现自己的改革主张,同时积极参与并争取主导包括金融秩序在内的国际经济秩序的重塑。中国还应在充分了解西方底线的基础上,提出他们可接受的关于国际经济秩序尤其是金融体系改革的前瞻性议题,进而拿出细化议题的实施方案。推动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经济秩序,以改变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与金融格局中的边缘化地位,以真正提升中国经济的世界影响力。

结论

中国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关键在于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也就是说,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的经济必须保持高速平稳地增长。鉴于我国自然资源不足与使用效率低下、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人力资本的内在价值有待提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难以持续、自主创新能力十分薄弱、现存的不平等的世界经济规则及世界列强对中国崛起的阻碍态度等约束条件,中国应该制订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其中重点应该包括:(1)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2)强调发展循环经济;(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4)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和;(5)努力提升中国经济的世界影响力。

第7篇

一、经济转型

(一)经济转型的概念

在探讨经济转型之前,应分析“转型”一词的词义。“转型”作为一个基本概念,最初应用在数学、医学和语言学领域,后来才延伸到社会学和经济学领域。

布哈林在研究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的转型过程中,曾首先使用了“经济转型”的概念。

在研究文献中,对经济转型的表述及研究的侧重点均有不同,中文文献往往以“改革、转型、渐进和转化”来描述。

就经济转型的概念而言,经济转型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制度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根本变化。具体地讲,经济转型是经济体制的更新,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经济结构的提升,是支柱产业的替换,是国民经济体制和结构发生的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经济转型不是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任何一个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都会面临经济转型的问题。即使是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经济非常发达的西方国家,其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也并非尽善尽美,也存在着现存经济制度向更合理、更完善经济制度转型的过程,也存在着从某种经济结构向另一种经济结构过渡的过程。

(二)经济转型的分类

经济转型有多种分类方法,常见的有以下两种划分方法:

1、按转型的状态划分:分为体制转型和结构转型。

体制转型。指从高度集中的计划再分配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体制转型的目的是在一段时间内完成制度创新。

结构转型。是指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传统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社会转型。结构转型的目的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而在转型过程中改变一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和区域经济体系中的地位。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市场结构、供求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等等。因此,结构转型又包括产业结构调整、技术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和区域布局结构调整等。

另外,有的学者把经济转型的状态分为四类:经济体制转型、发展战略转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经济结构转型等。我们认为,无论怎么划分,经济转型都不外乎体制转型和结构转型两种类型。

2、按转型的速度划分:分为激进式转型和渐进式转型。

激进式转型。指实施激进而全面的改革计划,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进行尽可能多的改革。大多数学者把俄罗斯和东欧“休克疗法”的经济改革称为激进式转型。激进式转型注重的是改革的终极目标。

渐进式转型。指通过部分的和分阶段的改革,在尽可能不引起社会震荡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实现改革的目标。多数学者把中国“摸着石头过河”的经济改革称为渐进式转型。渐进式转型注重的是改革过程。

(三)经济转型的特点

阶段性和长期性的统一。在谈到经济转型时,我们往往把某个时期经济在体制和结构的变化称为经济转型。因此在制定转型计划时往往会以时间多长、经济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来衡量是否完成经济转型。其实,这只是阶段性的经济转型。但是从长期经济发展实践来看,经济本身时时刻刻都在追逐着质和量的提高,这种质和量的缓慢变化本身就是经济转型。习惯上我们把某个时期经济发生的较大变化称之为经济转型,即段性经济转型。

渐进性和激进性的交叉。经济转型往往表现为时而激进,时而渐进,在某些领域激进,在别的领域渐进。

结构转型和体制转型的同步。经济体制的变化必然带来经济结构的调整,而经济结构的调整也需要经济体制的创新。

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的互动。在经济转型中,政府和企业是推进经济转型的两种不同的力量。企业是推进经济转型的基本动力,而实现经济转型又离不开政府作用的发挥。两者一个是内因,一个是变化的条件。只有两种力量结合,双方互动,才能更加有效地实现经济转型。

区域性和国际化的结合。经济转型通常是区域性经济发展措施,而区域性的经济发展又不得不考虑国际经济发展潮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经济转型必须紧跟当前科技发展步伐,把握世界经济发展动向。

(四)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转型

1、转型的四个阶段

在某种程度上,全国新一轮经济转型浪潮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转型的延续和发展。因此,要研究当前中国的经济转型,必须先研究改革开放后的经济转型。改革开放后,中国从计划经济迈向了市场经济,阶段性过渡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转型的主要特征。有专家认为,中国的经济转型一开始并不是朝着市场经济发展,通常采用“先试验后推广”和“不断调整目标”等做法。总体上讲经济转型是渐进的,但在某个阶段也有激进的性质。

中国从计划

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即经济的自由化、市场化、民营化和国际化。其一,在经济自由化的过程中,中国经历了一个从农村到城市的渐进式改革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为核心的农村改革,使农民获得了土地使用权,以放开国有企业自主经营权为核心的改革,使国有企业初步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同时也使非国有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二,经济市场化的改革将国营企业推向了市场,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展开竞争。其三,经济民营化改革强调了产权的重要性,允许了经济更大程度上的经济自由,各种所有制的竞争,使非国有经济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力量;其四,经济国际化的改革,使中国经济在加速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同时能够面对世界新经济的挑战,逐步向国际经济一体化过渡,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中来。

2、当前全国经济转型概况

加入WTO后,中国经济正飞速地迈向国际化。在国际化竞争和较量的进程中,中国经济将出现一种新观念、新技术和新体制相结合的经济转型模式。这种经济转型模式不仅是中国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且还将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当前,全国许多地区提出了经济转型的构想,并且许多地区还制订了经济转型规划。其它地区虽然没有提出经济转型的问题,但是实质上也在做着经济转型的工作。整体上看,全国经济转型可分为北方的经济转型和南方的经济转型,并且南北双方的经济转型有着明显区别。北方的经济转型以东北三省为代表,南方的经济转型以粤、浙、闽等省为代表。北方是我国的能源基地,改革开放近二十多年来的能源开采利用,许多地区能源开采业进入了萎缩期,由于资源的逐渐枯竭,导致了一些社会矛盾的出现。东北以阜新市、辽源市、伊春市、大庆市为代表的四个国务院资源型经济转型试点城市,转型的主要任务是减少能源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另外,北方是我国重型制造业基地,但是制造业整体水平落后。面对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态势,北方工业需要有新的提升。因此,北方经济转型的核心是发展替代产业、接续产业,其次是产业技术升级和经济制度创新。也就是说北方经济转型是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技术进步为辅的经济转型。南方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是中国经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核心地带”,尽管如此,南方经济与世界发达经济还存在着生产技术、管理上的差距。因此,南方经济转型的核心是推进产业技术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质上是与世界经济接轨,参与世界竞争。

3、当前中国经济转型的实质

纵观当前全国的经济转型,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把科技放在了突出位置。因此,中国当前经济转型的实质就是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经济发展中的高科技含量。

4、当前全国经济转型的重点、任务和方向

目前全国许多地区的传统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受到国家产业政策、资源和环境的制约,不能更好地参与到国际竞争中来。因此,全国经济转型的重点是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之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

转型的主要任务是开发和应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装备,在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出口和控制污染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

转型的方向是发展高科技,用科技化带动产业化。当前的世界经济是高科技主导下全球一体化经济,高科技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因此,大力发展高科技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提高高科技产品的市场份额和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使高科技产业化是经济转型的必然方向。

5、加入WTO后我国的产业发展态势与经济转型

加入了WTO后,中国的一些优势行业如纺织、服装、鞋类、玩具、机电等由于不再受到最惠国、反倾销之类的威胁,因而得到迅猛发展。这些优势行业在迅速占领世界市场的同时,也在发展壮大中占领了世界生产技术的制高点。以服装为例,2005年中国服装在欧盟、美国等国家和地区设限的情况下,许多产品的外贸出口量和2004年相比仍实现了翻番。中国服装业在向世界市场的迈进中,生产技术和组织管理水平得到了锻炼和提升,达到和超越了世界一流水平,令欧盟和美国的服装生产界感到震惊。因此,在部分地区的经济转型中,有的地区(如阜新市新邱区)把服装行业作为了产业的发展方向,并且完成了一定数量的外贸出口。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未来的全国经济转型中,我国的优势行业将是一些地区的最佳选择。

(五)当今世界经济转型的潮流

当今世界经济的两个主要特征就是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信息化的突起,经济全球化是对全球资源和市场追逐的结果,经济信息化则是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使然,在这场竞争中世界经济将转向以商务电子化为代表的新经济。新经济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带动下,将发展成为以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环境技术和管理技术等七大高科技产业为支撑的龙头经济。有的学者甚至把这种新经济称为第三次产业革命。

(六)经济转型与传统经济发展

世界经济转型的历史是一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历史,又是一部新兴产业崛起的历史。世界各地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尽管有许多新兴产业的崛起和发展,但是除了一些资源型产业因资源枯竭而退出历史舞台外,传统产业并不会因经济转型而成为终结者,相反传统产业会在经济转型中得到更大程度地改造和提升。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技术、市场和管理支撑,会遇到许多问题。只有在经过漫长而痛苦的孕育发展期后新兴产业才可能成为某个区域的支柱产业。因而,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的融合,才是经济转型的最快和最佳选择。在经济转型中,让高新技术和商务电子技术与传统产业相结合,来带动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的流动,从而推进市场资源进行整合,最终促成传统产业升级换代是推进经济转型的有效方法。

二、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八十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持续性指的是可以长久维持的过程和状态。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以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经济可持续发展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经济本身应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即经济有较强的发展后劲,具有“匀加速”或“加加速”前进的能力,将来不会出现因“加速度”急剧下降而产生经济衰退现象。其二是经济具有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能力。即经济发展虽以自然资源为基础,但要同环境承载力相适应,虽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但要同社会进步相协调,不能以损害社会、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

(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质

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经济。所谓的和谐经济就是经济结构要合理,具有较强的增长潜力,经济发展要与国家政策和谐、与社会发展协调、与环境承载能力适应等。

(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了赶超发达国家,大量使用了本国的自然资源,使自然资源急剧减少,环境严重恶化,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是我国老旧工业企业改造的重要方向。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工业企业在以往相当长的时期里,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这些工业企业设备老化,技术落后,高消耗,低效益,污染严重。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短期“效益”基本消失,其后果是将大量的发展资金用于环境保护,使环境失去持久的经济支持能力,并使区域经济发展受阻。因此,老工业企业的出路就是通过加强技术改造,实行经济转型,进而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其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经济发展是全面小康社会的首要目标,但并不是唯一目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工程中,经济稳定、持续、快速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但是环境生态目标是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和各类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物质基础,如果破坏了这个基础,当前和未来的发展都要受到制约。要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就必须走经济持续增长,经济与能源、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道路。

其三是改革开放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改革开放的首要任务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使我国进入世界经济强国之林。达到这个目的,没有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不行。同时,由于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经济发展对能源和各种资源的依赖程度愈来愈高。为了充分发挥环境与资源这个生产力要素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就必须使经济与资源、环境实现和谐发展。

三、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是经济领域内的两个不同概念。两者是紧密联系的,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转型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内在需求,是必要条件,可持续发展是经济转型的目标。

第8篇

一、经济转型

(一)经济转型的概念

在探讨经济转型之前,应分析“转型”一词的词义。“转型”作为一个基本概念,最初应用在数学、医学和语言学领域,后来才延伸到社会学和经济学领域。

布哈林在研究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的转型过程中,曾首先使用了“经济转型”的概念。

在研究文献中,对经济转型的表述及研究的侧重点均有不同,中文文献往往以“改革、转型、渐进和转化”来描述。[找文章到文秘站-/-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就经济转型的概念而言,经济转型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制度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根本变化。具体地讲,经济转型是经济体制的更新,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经济结构的提升,是支柱产业的替换,是国民经济体制和结构发生的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经济转型不是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任何一个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都会面临经济转型的问题。即使是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经济非常发达的西方国家,其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也并非尽善尽美,也存在着现存经济制度向更合理、更完善经济制度转型的过程,也存在着从某种经济结构向另一种经济结构过渡的过程。

(二)经济转型的分类

经济转型有多种分类方法,常见的有以下两种划分方法:

1、按转型的状态划分:分为体制转型和结构转型。

体制转型。指从高度集中的计划再分配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体制转型的目的是在一段时间内完成制度创新。

结构转型。是指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传统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社会转型。结构转型的目的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而在转型过程中改变一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和区域经济体系中的地位。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市场结构、供求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等等。因此,结构转型又包括产业结构调整、技术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和区域布局结构调整等。

另外,有的学者把经济转型的状态分为四类:经济体制转型、发展战略转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经济结构转型等。我们认为,无论怎么划分,经济转型都不外乎体制转型和结构转型两种类型。

2、按转型的速度划分:分为激进式转型和渐进式转型。

激进式转型。指实施激进而全面的改革计划,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进行尽可能多的改革。大多数学者把俄罗斯和东欧“休克疗法”的经济改革称为激进式转型。激进式转型注重的是改革的终极目标。

渐进式转型。指通过部分的和分阶段的改革,在尽可能不引起社会震荡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实现改革的目标。多数学者把中国“摸着石头过河”的经济改革称为渐进式转型。渐进式转型注重的是改革过程。

(三)经济转型的特点

阶段性和长期性的统一。在谈到经济转型时,我们往往把某个时期经济在体制和结构的变化称为经济转型。因此在制定转型计划时往往会以时间多长、经济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来衡量是否完成经济转型。其实,这只是阶段性的经济转型。但是从长期经济发展实践来看,经济本身时时刻刻都在追逐着质和量的提高,这种质和量的缓慢变化本身就是经济转型。习惯上我们把某个时期经济发生的较大变化称之为经济转型,即段性经济转型。

渐进性和激进性的交叉。经济转型往往表现为时而激进,时而渐进,在某些领域激进,在别的领域渐进。

结构转型和体制转型的同步。经济体制的变化必然带来经济结构的调整,而经济结构的调整也需要经济体制的创新。

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的互动。在经济转型中,政府和企业是推进经济转型的两种不同的力量。企业是推进经济转型的基本动力,而实现经济转型又离不开政府作用的发挥。两者一个是内因,一个是变化的条件。只有两种力量结合,双方互动,才能更加有效地实现经济转型。

区域性和国际化的结合。经济转型通常是区域性经济发展措施,而区域性的经济发展又不得不考虑国际经济发展潮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经济转型必须紧跟当前科技发展步伐,把握世界经济发展动向。

(四)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转型

1、转型的四个阶段

在某种程度上,全国新一轮经济转型浪潮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转型的延续和发展。因此,要研究当前中国的经济转型,必须先研究改革开放后的经济转型。改革开放后,中国从计划经济迈向了市场经济,阶段性过渡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转型的主要特征。有专家认为,中国的经济转型一开始并不是朝着市场经济发展,通常采用“先试验后推广”和“不断调整目标”等做法。总体上讲经济转型是渐进的,但在某个阶段也有激进的性质。

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即经济的自由化、市场化、民营化和国际化。其一,在经济自由化的过程中,中国经历了一个从农村到城市的渐进式改革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为核心的农村改革,使农民获得了土地使用权,以放开国有企业自主经营权为核心的改革,使国有企业初步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同时也使非国有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二,经济市场化的改革将国营企业推向了市场,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展开竞争。其三,经济民营化改革强调了产权的重要性,允许了经济更大程度上的经济自由,各种所有制的竞争,使非国有经济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力量;其四,经济国际化的改革,使中国经济在加速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同时能够面对世界新经济的挑战,逐步向国际经济一体化过渡,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中来。

2、当前全国经济转型概况

加入WTO后,中国经济正飞速地迈向国际化。在国际化竞争和较量的进程中,中国经济将出现一种新观念、新技术和新体制相结合的经济转型模式。这种经济转型模式不仅是中国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且还将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当前,全国许多地区提出了经济转型的构想,并且许多地区还制订了经济转型 规划。其它地区虽然没有提出经济转型的问题,但是实质上也在做着经济转型的工作。整体上看,全国经济转型可分为北方的经济转型和南方的经济转型,并且南北双方的经济转型有着明显区别。北方的经济转型以东北三省为代表,南方的经济转型以粤、浙、闽等省为代表。北方是我国的能源基地,改革开放近二十多年来的能源开采利用,许多地区能源开采业进入了萎缩期,由于资源的逐渐枯竭,导致了一些社会矛盾的出现。东北以阜新市、辽源市、伊春市、大庆市为代表的四个国务院资源型经济转型试点城市,转型的主要任务是减少能源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另外,北方是我国重型制造业基地,但是制造业整体水平落后。面对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态势,北方工业需要有新的提升。因此,北方经济转型的核心是发展替代产业、接续产业,其次是产业技术升级和经济制度创新。也就是说北方经济转型是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技术进步为辅的经济转型。南方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是中国经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核心地带”,尽管如此,南方经济与世界发达经济还存在着生产技术、管理上的差距。因此,南方经济转型的核心是推进产业技术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质上是与世界经济接轨,参与世界竞争。

3、当前中国经济转型的实质

纵观当前全国的经济转型,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把科技放在了突出位置。因此,中国当前经济转型的实质就是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经济发展中的高科技含量。

4、当前全国经济转型的重点、任务和方向

目前全国许多地区的传统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受到国家产业政策、资源和环境的制约,不能更好地参与到国际竞争中来。因此,全国经济转型的重点是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之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

转型的主要任务是开发和应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装备,在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出口和控制污染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

转型的方向是发展高科技,用科技化带动产业化。当前的世界经济是高科技主导下全球一体化经济,高科技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因此,大力发展高科技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提高高科技产品的市场份额和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使高科技产业化是经济转型的必然方向。

5、加入WTO后我国的产业发展态势与经济转型

加入了WTO后,中国的一些优势行业如纺织、服装、鞋类、玩具、机电等由于不再受到最惠国、反倾销之类的威胁,因而得到迅猛发展。这些优势行业在迅速占领世界市场的同时,也在发展壮大中占领了世界生产技术的制高点。以服装为例,20__年中国服装在欧盟、美国等国家和地区设限的情况下,许多产品的外贸出口量和20__年相比仍实现了翻番。中国服装业在向世界市场的迈进中,生产技术和组织管理水平得到了锻炼和提升,达到和超越了世界一流水平,令欧盟和美国的服装生产界感到震惊。因此,在部分地区的经济转型中,有的地区(如阜新市新邱区)把服装行业作为了产业的发展方向,并且完成了一定数量的外贸出口。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未来的全国经济转型中,我国的优势行业将是一些地区的最佳选择。

(五)当今世界经济转型的潮流

当今世界经济的两个主要特征就是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信息化的突起,经济全球化是对全球资源和市场追逐的结果,经济信息化则是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使然,在这场竞争中世界经济将转向以商务电子化为代表的新经济。新经济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带动下,将发展成为以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环境技术和管理技术等七大高科技产业为支撑的龙头经济。有的学者甚至把这种新经济称为第三次产业革命。

(六)经济转型与传统经济发展

世界经济转型的历史是一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历史,又是一部新兴产业崛起的历史。世界各地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尽管有许多新兴产业的崛起和发展,但是除了一些资源型产业因资源枯竭而退出历史舞台外,传统产业并不会因经济转型而成为终结者,相反传统产业会在经济转型中得到更大程度地改造和提升。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技术、市场和管理支撑,会遇到许多问题。只有在经过漫长而痛苦的孕育发展期后新兴产业才可能成为某个区域的支柱产业。因而,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的融合,才是经济转型的最快和最佳选择。在经济转型中,让高新技术和商务电子技术与传统产业相结合,来带动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的流动,从而推进市场资源进行整合,最终促成传统产业升级换代是推进经济转型的有效方法。

二、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八十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持续性指的是可以长久维持的过程和状态。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以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经济可持续发展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经济本身应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即经济有较强的发展后劲,具有“匀加速”或“加加速”前进的能力,将来不会出现因“加速度”急剧下降而产生经济衰退现象。其二是经济具有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能力。即经济发展虽以自然资源为基础,但要同环境承载力相适应,虽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但要同社会进步相协调,不能以损害社会、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

(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质

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经济。所谓的和谐经济就是经济结构要合理,具有较强的增长潜力,经济发展要与国家政策和谐、与社会发展协调、与环境承载能力适应等。

(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了赶超发达国家,大量使用了本国的自然资源,使自然资源急剧减少,环境严重恶化,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是我国老旧工业企业改造的重要方向。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工业企业在以往相当长的时期里,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这些工业企业设备老化,技术落后,高消耗,低效益,污染严重。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短期“效益”基本消失,其后果是将大量的发展资金用于环境保护,使环境失去持久的经济支持能力,并使区域经济发展受阻。因此,老工业企业的出路就是通过加强技术改造,实行经济转型,进而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其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经济发展是全面小康社会的首要目标,但并不是唯一目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工程中,经济稳定、持续、快速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但是环境生态目标是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和各类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物质基础,如果破坏了这个基础,当前和未来的发展都要受到制约。要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就必须走经济持续增长,经济与能源、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道路。

其三是改革开放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改革开放的首要任务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使我国进入世界经济强国之林。达到这个目的,没有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不行。同时,由于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经济发展对能源和各种资源的依赖程度愈来愈高。为了充分发挥环境与资源这个生产力要素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就必须使经济与资源、环境实现和谐发展。

三、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是经济领域内的两个不同概念。两者是紧密联系的,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转型 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内在需求,是必要条件,可持续发展是经济转型的目标。

第9篇

世界经济论坛近日公布了《2009-2010年全球信息技术报告》,它根据各国信息技术发展水平进行排名,中国在排名中继续保持上升势头,位居全球第37位,比2009年的名次提前了9位。瑞典排名第一,此后是新加坡和丹麦,其中丹麦曾在过去三年连续排名第一。全球共有6个亚太经济体排名进入了前20位,其中马来西亚(第27位)、中国和越南(排名第54位)分别在中上等、中下等和低收入国家经济群体中位于前列。报告强调,经历了近几十年来全球最严重的这次金融危机之后,信息通信技术对于推动世界经济、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全球信息技术报告》是世界经济论坛在国际领先的商业学院英思雅德(INSEAD)工商管理学院的协助下完成的,隶属于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竞争力网络”和“信息技术与电信行业合作伙伴项目”框架下,已连续出版9年,涵盖世界上133个经济体,是世界上衡量各经济体利用信息技术推动经济发展及提高竞争力的最综合、最权威的评估性报告。根据“信息通信技术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本年度的报告多方面考察了信息通信技术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各种关联。

报告中使用的网络就绪指数(NRI)从三个方面衡量了各国有效利用信息通信技术的成熟度:信息通信技术在整体商业、监管和基础设施方面的环境;三大社会主要群体―个人、企业和政府―使用并获益于信息通信技术的准备就绪程度;以及实际使用最新信息通信技术的情况。

网络就绪指数采用的数据来自公开渠道及企业家问卷调查的结果,这是一项由世界经济论坛与本报告所包含的国家合作机构网络(主要的研究机构和商业组织)所共同进行的问卷调查,旨在为评估国际网络指数提供重要、全面的数据。

第10篇

【关键词】金融协调 金融可持续发展 全球化

当前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各国金融之间的联动效应不断增强,金融问题在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就显得尤为突出,一旦整个世界经济链上的某一环出现问题,就会导致经济的瘫痪,从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传染到整个世界经济,引起世界经济的动荡,有可能爆发大的经济金融危机。基于以上的问题,笔者认为对于宏观经济的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静态的均衡分析,应当扩宽思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金融问题。下面主要从金融可持续发展和金融协调两个角度来论述金融理论的研究方法。

一、金融可持续发展

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一方面是由于目前金融危机的不断爆发反映出了金融的研究的发展滞后于实际生活中的金融发展的现状。目前,理论界缺乏一个适当有效地方法,无法准确指导实际的金融活动,导致出现大量资金竞相追逐高额利润的短期行为。另一方面,发展论的提出是基于国家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并将其运用于经济金融方面的体现。金融作为社会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也必须遵循持续发展的原则,用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以实现金融资源的循环和永续利用。

金融发展观是建立在金融资源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金融同一切社会资源资源一样,它同样是具有稀缺性这一特点的。金融资源作为一种稀缺的战略资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金融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遵循适度原则,符合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不能为追求短期的高效益而使整个金融系统紊乱。同时金融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它拥有社会属性,它的社会属性表现在其资源配置功能上,要求我们在调整金融数量的同时也要注重金融质量的分析,要合理的调节和控制金融的结构,以实现金融体系整体功能的实现。

金融发展观就是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金融问题,要合理的协调当前发展和今后发展的关系,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合理高效的利用金融资源。同时,应该正确看待金融市场中出现的新的金融工具,并且学会利用这些金融工具来规避风险。另外,应当积极的进行金融创新,改变目前不合理的现状,补充目前存在的空缺问题,从而使金融市场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促进资金更加快速合理的流动,加速我国的金融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进程,促进整个经济社会的快速良好发展。

二、金融协调论

所谓金融协调论就是要求协调整个经济金融社会中的各个组成要素,在合理的相关金融制度的约束下,通过市场机制和政府的调控,以实现整个金融系统的协调高效运行。金融协调论是与金融发展论是相辅相成的,两者共同构成了宏观金融理论的研究方法。

金融协调论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金融协调论中制度是关键因素,制度包括诸如金融制度、经济制度以及社会制度在内的多种制度规范,在经济金融领域,以上三种制度的制定必须保证符合实际经济生活的发展,这样才能够有针对性的约束和管理经济金融的发展。同时,三种制度之间必须彼此之间相互协调一致,即金融制度和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三者必须有一个统一的目标,彼此之间能够互相弥补空白之处,形成一个覆盖整个经济生活的一个整体性的体系和规范,以促进金融系统的高效运转。其次,金融协调论还要求作为制定和执行以上三种制度载体的政府和市场进行协调配合来达到提升金融效益的功能。这就要求市场充分发挥其资源配置功能,在市场上通过价格、利率和汇率的变动,为投资者和消费者提供及时充足的信号,促使资金快速流动,并且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合理的分配资源,使发展情况比较好、潜力比较大的产业能够集中更多的资金来加快发展速度和增大发展规模。同时,政府要对市场做一个有效地补充,从整体上调控经济的走势,采用相关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保证经济平稳快速运行,避免出现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现象。

金融协调论就是要求要注重金融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协调统一,使各个要素有机的结合,从而提升整个金融系统的效用和功能。要求在研究金融系统的时候必须从金融经济总体发展的角度出发,遵循整体性和综合性的原则来解决和处理金融系统问题,同时,注重金融体系的结构问题,因为结构是金融演进的载体,是协调金融发展的关键。另外,在金融体系发展的过程中,要逐步的解决其中存在的不合理的部分,同时增添一部分新的、有用的东西,来不断完善金融系统。

三、发展论和协调论之间的关系

发展论和协调论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发展论要以协调论作为前提条件,要保证发展的协调性,同样,协调性也必须有发展论作为支撑,协调不仅包括当前的协调,还包括未来的协调,以及在发展过程中的协调。因此,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共同作为宏观金融理论的研究方法论。

同时,发展论和协调论各自有其不同的侧重点。发展论侧重于金融在未来的一个时间段内的发展,强调的是一个时间概念,主要包括产品创新和永续利用的问题。协调论主要侧重的是金融内部各个要素的组织结构的问题,强调的是配合问题,主要包括制度的统一性和金融系统的有序化。

在宏观金融理论研究中,我们应该坚持金融协调和金融发展的方法,打破以前静态孤立的看问题的方法,树立协调发展的观念,将两种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充分理解两种方法论的基础上加以运用,促进金融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和在长时间内的可持续的运用,协调金融领域的各个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我国金融系统的完善,金融业的健康稳定和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孔祥毅.金融协调的若干理论问题[J].经济学动态,2003.

第11篇

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城市化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经济的不断增长成了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唯一标准,钢筋水泥森林成了现代城市化的图腾。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城市生态环境总体上急剧恶化,人与自然关系的破裂终于使人们意识到原有的城市发展理念已经不再适合世界城市未来的发展。因此,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城市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而实施可持续发展城市战略也成为中国21世纪城市化发展的核心战略。1992年,中国政府在签约《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时就郑重宣布:尽管中国还是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为了消灭贫困还将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但我们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994年,中国政府发表《中国21世纪议程》,向世界宣告:中国将可持续发展战略定位中国的国家战略,要实施经济、环境、人口、资源协调发展。1996年,中国开始颁布《环境保护条例》及实施意见,要求坚决关闭污染环境严重、破坏资源的“五小工业”。紧接着由人大常委会颁布《环境保护法》和《资源保护法》、《海洋资源保护法》等相关法律14种。进入21世纪,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推进到一个崭新平台。

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实现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效应对气候变化都离不开能源技术的进步和能源结构的调整。为此,加强能源科技创新,促进新能源发展,不仅影响今天的发展,更关乎于人类的未来发展。

纵观近代史,每一次重大的经济飞跃都会孕育新的技术革命,催生新的技术变革。目前应对气候变化发展,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在全球兴起,追求低碳和绿色成为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向。科学技术在这场绿色变革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依靠科技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方面,依托现有最佳实用技术淘汰落后技术,推进产业升级与效率改善。另一方面大力开展创新技术,包括碳储存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寻求技术突破,提高资源生产率及能源利用率。

历史的经验告诉人们,能源动力系统的每一次变迁,都将带来社会、生活的巨大变革。钻燧取火使人类告别了蒙昧时代;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把人类使用的燃料由木材过渡到煤,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实现了从煤到石油的过渡,造就了现代工业文明。今天,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能源产业发展,开发清洁能源、提高能源效率,促进节约能源,减少排放,正成为各国的目标。一场加快推进以绿色和低碳技术为标志的能源革命正在上演。

能源作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中国政府多年来同样给予了高度重视。《中国21世纪议程》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列为21世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基础,并确定为国家今后发展的六大高新科技之一。2006年中国政府颁布实施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明确地把发展太阳能、风能、核能和生物质能作为推进能源结构多元化的重要手段,把洁净煤技术、煤层气开发作为降低污染的重要选择,把建筑、交通以及工业流程领域提高能效、降低排放作为节能减排的主要方式。在“十二五”规划中,中国政府也明确提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新能源已然成为“十二五”规划中的主角。

第12篇

一、国际贸易发展的显著特点

1.国际贸易发展迅速。世界贸易走过20世纪九十年代前几年的疲软后,1994年开始出现强劲增长。随着世界生产量增长率的提高,世界货物出口量增速也相应提高。1990~2000年世界货物出口量年均增长率为6.4%,高于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的增速。1995年世界贸易总额(含货物和服务)首次突破6万亿美元大关。随着全球经济状况的进一步改善,世界贸易量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率。2008年世界货物贸易量增长了9%,是同期世界经济增长率的两倍多,货物贸易额增长了2本论文由整理提供1%,达到8.88万亿美元;服务贸易额增长了16%,达到2.10万亿美元。

2.服务贸易、高科技产品与绿色产品贸易快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十分迅速。世界服务贸易额从1985年的3,809亿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11,678亿美元,其年增长速度一直大大高于国际货物贸易。1996年,国际服务贸易总额达1.2万亿美元,已占全球贸易总额的1/5强。2008年国际服务贸易总额达到2.10万亿美元。

3.跨国公司的作用增强。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数目剧增,大型跨国公司日益全球化,并且开始结成新的战略联盟。这对于加剧国际分工的深化、促进国际市场的统一、推动世界市场的竞争、推动贸易自由化不断深化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4.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向纵深展开。随着贸易自由化的深入、科技的迅猛发展、跨国公司遍布全球和开放政策盛行,使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世界金融市场连成一片,全球和各国对外贸易系数不断提高,世界性经济传递加速,相互依存加深。但由于各国经济上的差异,经济部门和结构的不均衡发展,再加上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发展,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范围扩大,竞争手段日益多样化、科技化。

5.新的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形成。世界贸易组织于1995年1月1日正式成立并开始运转,为今后的全球贸易提供了最基本的规则,并负责实施多边贸易协议,定期审议各成员的贸易政策,统一处理贸易争端,加强与其他国际机构的合作。它不仅强化了关贸总协定原有的规则,管理协调的范围更加广泛,还建立了透明度更大的贸易争端调解机制,可以说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意味着世界贸易新格局的形成、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大发展、国际经济合作新时代的开始。

6.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在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出于相互合作、发展经济、提高谈判和竞争力的需要,80年代以来,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化趋势明显加强。1993年11月1日,欧洲联盟正式启动。1994年1月1日,美、加、墨参加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1994年12月10日,美洲34个国家在美国迈阿密举行美洲首脑会议达成协议,并签署了《原则宣言》。亚洲、太平洋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深,区域合作已被提到议事日程。

二、发展可持续贸易的对策

1.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坚持可持续发展之路,政府的责任与义务。在我国开展的国际贸易活动中,坚持以可持续贸易为发展战略,离不开政府的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宏观导向作用。一是积极参加国际环境与贸易领域的活动,加强相关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我国应该充分发挥贸易大国的优势,在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协调一致的基础上,坚决抵制绿色保护主义,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在同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合作中,熟悉其环保立法和贸易政策,深入研究WTO相关的环保条款和规定,从而尽量避免绿色条款对出口的不利影响。在我国无端遭受绿色壁垒时,可以使用适当的法律与经济措施来保护自己。二是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环境与贸易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环境管理。我国现行的贸易法中的环境法规,仍存在诸如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配套的监督机制缺失等一系列问题。为了适应全球性的绿色浪潮的需要,就要在结合我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加强立法,使我国的贸易环境管理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加大经贸活动中对国际环境和资源公约及环保标准的宣传力度,发挥全社会的舆论和监督作用,做到执法必严。三是结合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国情,积极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贸易产品结构。必须及时改变传统的高资本投入、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坚持可持续贸易发展战略,通过市场机制和技术进步来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社会、生态、经济效益为中心,通过开展贸易,大量引入国外先进要素,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建立合理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四是积极推行环境标志制度,借鉴国外经验,逐步实现环境成本的内在化。超级秘书网

2.在可持续贸易的战略选择中,企业的责任与义务。一是大力推广绿色营销观念。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企业通过生产模式的转变和管理方式的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打破传统上对污染的末端治理方式的局限,加强源头控制和全过程控制。绿色营销是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的新型营销观念,要求企业应该根据环境保护标准来选择生产所需的技术、原料、制造工艺、产品设计和包装工艺,以及用后废弃物处理等整个生产、销售、消费的过程。二是积极开发各种绿色产品。我国企业应该加大对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同时还要注意学习国外先进的环保经验,将环保思想融入到整个生产过程的方方面面,在绿色营销策略的指导下,开发出对环境无危害或危害极小,有利于资源再生和回收利用的各种绿色产品。三是认真借鉴学习国外相关行业的绿色经验。我国出口企业坚持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起步较晚。如果能够认真研究国外同行的绿色案例,积极学习绿色管理,大力引进绿色技术,无疑会使我国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企业少走很多弯路,从而以更少的代价,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可持续贸易之路。四是加强激励机制,吸引绿色型人才加盟。一方面,绿色型人才熟悉国外的绿色法律法规;另一方面,绿色型人才懂得如何进行绿色管理,开展绿色生产。因此,绿色型人才的引入,可以使我国出口企业成功避开国外的绿色壁垒,真正将发展可持续贸易的思想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第13篇

所谓世界经济格局,是指世界各国或国家集团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世界经济内在结构的外在表现,其核心内容是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的经济力量对比关系和支配别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权力配置情况。18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即世界各国经济实力对比发生变化,促使世界经济格局多次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变化常通过经济危机等剧烈的方式表现出来,并进一步促进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国际垄断资本的本质,加快了东盟经济联合自强的进程。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反映出美国经济的寄生性和虚弱性,也促使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新变化。

这次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增加了一个新的因素,即碳排放因素。世界各国尽管在达成新的碳减排协议上讨价还价,但减少碳排放的诉求是一致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已经将发展低碳经济和碳金融作为保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美国虽然于2001年退出了《京都议定书》,但一直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尤其是开发可再生能源。联邦和州政府采取强制与激励相结合的政策,先后出台了《大气清洁法修正案》、《能源政策法》等强制性法案,同时采取减税、生产和投资补贴、电价优惠和绿色电价等措施,提高可再生能源的竞争力。

在低碳经济的发展及碳金融的国际博弈中,发达国家之间以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争夺主导权的斗争十分激烈。从某种意义上讲,碳交易市场及碳金融市场的不断扩大,为发达国家主导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变化提供了一个新的手段。这是因为,长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通过掠夺落后国家和地区的资源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通过高密度的碳排放完成了工业化和现代化,如今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动力逐渐减弱,碳排放量呈下降趋势,而在节能减排技术上拥有领先优势。而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完成工业化的艰巨任务,大规模建设工业化项目以及对发达国家高碳产业的承接,使发展中国家面临碳排放量不断上升与承担减排责任的双重压力,在国际碳交易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

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面临巨大挑战。中国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能源结构以煤为主,还没有完成工业化、现代化的任务,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任务艰巨。气候变化对中国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现实的威胁,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和可持续发展的多重压力,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严峻,任务繁重。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从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长远利益出发,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可能对世界带来的严重影响,本着对人类社会长远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一是减少对进口能源的依赖,确保我国的能源安全。2011年上半年,我国国内原油产量10176万吨,进口原油12575万吨。据此推算,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已达55.3%。如果我们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继续走“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发展模式,就会使我国经济发展受制于人,危及我国的经济安全和能源安全。二是减缓石油、煤炭资源的高消耗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要从根本上遏制环境和生态恶化的趋势,就必须广泛采用节能减排新技术,遵循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三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使我国在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中占据主动位置。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都在酝酿对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对我国高碳产品出口影响甚大。我国必须未雨绸缪,积极主动把握战略机遇期,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促进产业升级,降低单位产值的碳排放,在国际贸易和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中赢得先机。

第14篇

2015年9月25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通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下简称《议程》),系统规划了今后15年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蓝图,设立了17个大目标、169项子目标,涉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三方面内容,涵盖消除贫困与饥饿、健康、教育、性别平等、水与环境卫生、能源、气候变化等多个领域。根据国际专家的解读,《议程》中有两个目标与职业教育直接相关。其中,目标4为“确保包容性和公平的优质教育,促进全民享有终身学习机会”;目标8为“促进持久、包容性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促进实现充分和生产性就业及人人有体面工作”。在目标4的框架下,要求世界各国面向全民提供公平、包容性的职业教育机会,以此增加具有恰当就业和创业能力的青年和成人数量;在目标8的框架下,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要进一步扩大高质量的技能人才供给,确保所提供的技能不仅适应工作世界的需求,还有利于促进终身学习,支持整个社会向包容和低碳经济过渡。

总体来看,《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核心内容是通过在资源利用、发展方式、发展路径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促进全球经济和社会向着可持续的增长方式转型,其核心是通过全面普及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动绿色经济和绿色就业的发展,促进整个社会实现可持续的永续发展的目标。从这一角度出发,作为与经济、产业和就业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体系要从一种更广泛的方式支持和促进所有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即实现整个职业教育的绿化(Greening TVET),这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根据这一要求,职业教育要在两个方面作出有效行动:

首先,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出发,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实践原则和价值观等纳入到职业教育的政策发展、教育治理、人才培养、学校运行的所有方面。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生态问题,更是一种新的社会发展观,是涉及人类久已习惯了的资源观、价值观、道德观等许多基本观念的深刻改革。因此,必须在最根本的指导思想上,将可持续发展内化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

其次,职业教育要从绿色经济、绿色产业和绿色就业发展的需求出发,培养适应绿色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需要的人才。2008年,国际劳工组织(ILO)、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国际就业组织(IOE)等多个国际机构联合的《绿色工作报告》指出,“气候变化和环境恶化正在危及世界经济活动的可持续性。在这一过程中,向绿色经济转型可以为新的科技、投资和就业创造无限机会”。亚洲企业理事会编辑了一套绿色工作指数,对13个亚洲国家绿色就业发展的评估显示,中国在绿色就业创造方面的环境是最有利的。因此,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是根据绿色经济和绿色工作的发展要求,培养适应性的人才。一是所有行业和职业的绿色发展要求提升现有工人的技能水平,并调整其资格要求;二是绿色经济发展中的新兴产业创立了一系列新的技能需求,要求开展专业化的培训;三是绿色经济发展导致的经济结构性变化需要对一些工人进行再培训。

第15篇

我很高兴出席此次“企业社会责任优秀案例国际辰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上海)国际论坛”,并和在座的中外企业家共同探讨如何提高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问题。这里,我想重点讲讲在华外资企业的发展机遇和社会责任问题。

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外资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现在,这种机遇已经和正在变为现实。

2001年12月,中国加入WTO,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外资公司在华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

首先,加入世贸组织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的市场化进程,完善了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为外资企业在华发展提供了稳定、可预见的法律环境。

加入世贸组织前后,中国共清理了与国内外贸易、外商投资、对外经济合作、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约3000件;使中国涉外经济贸易体制与国际规则和中国在WT0中的承诺相一致,一个统一、公平、透明的涉外经济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建立。

中国按照承诺修改了外商投资方面的法律、法规,取消了贸易、外汇平衡以及当地含量的要求等规定。按照承诺依法向外资开放了银行、保险、分销、旅游等服务领域。2001年至2005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平均每年近550亿美元。

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已有450多家在华投资;银行、保险、证券、商业、旅游、运输、卫生、教育等服务行业正在成为新的投资热点;中西部地区吸收外资的速度正在加快。

中国颁布《行政许可法》,规范了各级政府的审批行为。健全了审批公示制度,完善了信息反馈机制,建立了行政审批责任追完制度等。经过清理,从65个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清理出来的3948项行政审批项目中,取消1195项,改变管理方式82项。

这种法律环境的完善和中国加入WTO承诺的兑现,为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便利环境。

第二,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为外资企业在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济基础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不仅为中国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提供了可能,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向世界消费者提供了价廉物美的消费品,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增长的动力。同时也为外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会。

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从2001年的109,655亿元增长到了2005年的182,321亿元,5年年均增长9.5%。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购买力越来越旺。2005年与2001年相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860元增加到10493无,农村居民的纯收入由2366元增加到3255元。与此同时,中国不断扩大市场的对外开放。关税总水平已经降到了10%以下,所有进口配额和许可证都已取消。开放了100个服务贸易部门,2004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口额为716亿美元。四年来,中国进口额年均增长超过28%,总共进口了21728亿美元的商品。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认为,2000年到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13%。

中国有数量众多的和素质较高的人力资源,同时,高素质人才也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2006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将超过300万人。

中国的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目前,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达到3万公里:铁路总营运里程7.2万公里、居世界第三;港口吞吐量41亿吨,居世界首位;电话用户总数已超过6.5亿户。居世界第一;互联网用户数超过9400万户,居世界第二。这些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外资企业在中国发展的经济基础。

事实表明,中国的发展,中国在受益,世界也在受益。

第三,中国努力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为各国企业的跨国发展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中国市场正在成为全球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竖持原则、信守承诺、主持公道、主张开放,成为维持世界经济稳定增长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重要力量。

中国一贯支持加强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制。中国需要一个更加公平、开放和富有活力的多边贸易体制,这是中国经济发展必要的和重要的外部条件。尽管WTO在平衡反映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贸易利益上仍有不足,发展中成员的关注和利益没有真正得到公平的体现,但是WTO所倡导的公平、开放和非歧视等原则有助于维护国际贸易秩序的稳定,增加国际贸易发展的可预见性,体现国际事务共同参与的多边主义精神。

多哈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启动以来,中国始终以积极和建设性的姿态全面参加各项议题谈判。四年多来,中国参加的谈判和会议达上千余次,正式提交的书面提案40多个,获得了广泛的好评。中国为早日实现多哈回合谈判的成功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也为世界各国企业的跨国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中国从加入WTO开始就是一个负责任的成员,认真遵守WTO规则。向全社会完全公布了加入WTO的协议,并切实履行自己的承诺。现在过渡期已接近完成,这意味着中国在加入WT0协议中所做出的承诺都已兑现。需要明确的是,对于一个WTO成员来说,每一项承诺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它们既是义务,也是权利。中国会和其它成员一样,履行好自己的义务,更要享受好自己的权利。

二、外资企业在中国获得历史性发展的同时,也应对中国现在和未来的发展承担历史性责任。

首先在华外资企业应该为中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在本世纪头20年的发展目标,就是要全面建设―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这样一个目标,既宏伟、又艰巨。因为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中国农村还有2600多万贫困人口;低收入人口还有近8000万;在城市还有2000多万人领取最低生活保障。中国需要每年解决1000多万城镇人口的就业,农村也有1亿多富余劳动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等等。

中国是所有在华外资企业发展的家园和土壤。中国实现小康社会,在造福中国人民的同时,也为外资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大家可以推算,2010年,中国人均GDP要比2000年翻一番,这就意味着中国在此期间又为所有企业,包括外资企业提供了多一倍的市场和发展空间。因此,在华外资企业一定要按照科学发展现,适应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制订自己的发展战略,在不断发展自己的同时,为中国实现小康做出自己的努力, 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第二,在华外资企业要十分关爱自己的员工,为构建中国的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努力。

和谐社会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的社会条件,关爱职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目前,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直接从业人员为2400万人,约占全国非农从业人员的10%。这些员工得到了就业机会,他们辛勤工作,恪尽职守,为外资企业在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与企业共生存同发展。当前企业的一项重要的社会责任,就是充分保障自己员工的合法权益。要为他们提供与他们劳动相称的薪酬,依法为他们上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并不断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环境和条件,使他们安心、愉快地工作,在为企业发展继续做出贡献的同时,也能充分分事企业发展为他们带采的实惠,从而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为此,企业要遵守中国所有的法律、法规,包括环境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安全生产法和劳动法等。除此之外,企业也应根据自己的可能和条件,对社会公益事业多献一份爱心、多做一些奉献。

社会和谐了,国家才能富强,人民才能安康,企业才能人财兴旺!

第三,在华外资企业要融入中国的可持续的发展,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在一定意义上讲,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是靠全社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的。同时,只有在中国实现了可持续发展,企业才有可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利润是企业追求的重要目标,但不是也不应当是唯一的目标,企业要在关注利润的同时,也必须强调关注人力、环境、资源、市场、社会等因素。这些都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备条件,不断优化这些条件和环境,不仅是社会的责任,也是每个企业的责任。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把保护和优化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作为己任。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要靠科学发展观,要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来实现。对一个企业来说,可持续发展要靠自己的经营理念,要靠诚实守信、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爱护人力来实现。

因此,我的结论是,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融入并致力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必将为企业的自身可持续发展提供巨大的可能。

女士们,先生们,此次论坛,汇集了一批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中外优秀企业,也聚集了一批国内外的专家和学者。我相信通过加强交流与合作,将对加强包括在华外资企业在内的所有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