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档案数字化管理范文

档案数字化管理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档案数字化管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档案数字化管理

第1篇

现代化档案数字化管理的特征主要表现为:①以网络化为基础的特征。档案数字化管理的一大特性就是网络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的运用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基于网络化的基础上进行档案的管理,不仅能够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还能最大限度的节省相关的人力物力,对于档案完整性的保持上,网络化的运作也体现出最大的优势。②数字化管理模式的特征。对档案进行数字化的管理就是指基于数字化的基础上,对各类文件或者是图纸进行扫描,进而转化成为电子资源的形式。电子资源的最大优势就是能最大限度的节省空间,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而且在查询和整理环节,也提供了巨大的便捷。③档案高效使用的特征。档案管理最终目的是合理应用档案信息。采用数字化管理模式不仅能够提高管理的效率同时也能提高对于档案信息的使用效率。上文已经对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含义有了一定的了解,而结合我国档案管理的现状来看,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推进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不仅能够将管理者从繁琐的管理工作中解放出来,还能促进整个社会的档案意识的形成。

2现代档案数字化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结合笔者实践工作经验,认为现代档案数字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①档案数字化建设缺乏有力的支持。a.缺乏国家与政府的有力支持。我国当前的档案数字化建设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组织都缺乏政府的支持,没有明确的技术性与管理性标准,处于自我探索的阶段,影响了档案数字化建设。b.硬件环境问题。我国当前档案馆所开发的计算机软件,实用性与通用性还比较滞后,且设备的性能不能满足档案数字化建设对硬件设备的要求。②档案数字化建设缺乏统一的标准与规范。片面重视高档的计算机系统以及先进通信设备的购置,忽视了档案信息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建设,这是当前我国档案数字化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不仅增加了档案数字化建设中的资金投入,还没能体现出档案数字化的服务功能。

3加强现代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措施

(1)建立健全现代档案数字化管理制度。①现代档案数字化管理有别于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与方法,因此,档案管理部门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新的并适合档案数字化管理的规章制度,如档案工作制度、档案信息的管理规范、档案信息安全保密制度以及机房管理制度等,使档案数字化管理有制度的保障,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的规范化与标准化。②树立安全保密意识。档案数字化建设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即是安全问题。电子档案信息是通过数据的形式储存在数据库中的档案信息,若出现安全问题,就可能造成大量的数据损坏。因此,在档案数字化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安全防范意识,正确操作计算机,并采取有力的措施防止黑客与病毒的入侵。(2)科学利用相关资源。①保证资源的准确性与完备性。对于档案资源的扫描、入库以及整理环节一定要注意资源的准确性,不要出现一些过失性的错误。档案资源数字化系统建设之前仍需要一部分人力劳动,而人力劳动难免出现疏忽,因此需要避免资源遗漏现象的出现。②统一配备软硬件设施。相关软件硬件设施是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正常进行的基础保障,其直接决定着档案资源入库后一系列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对于软件硬件设施的统一配备也是建设开始之前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它不仅有利于提高信息资源的使用率,对于一些网络技术的支持上,同样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③定期检查和更新。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更新速度方面有了新要求,对于档案的更新方面,仍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因此在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当中,对于档案的更新也应得到一定的技术支持,同时还应配备相关的专门部门开展档案的更新工作。(3)强化现代档案数字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现代档案管理数字建设并不是一项容易的工作,其涉及的环节诸多,且存在许多容易被遗漏的地方,因此在具体数字化建设过程当中,相关档案主管部门应提高重视程度,聘请相关的专家对管理系统的构建做出一套详尽的计划,并且对于相关的工作原则以及工作任务的分工应尽量细致到每个部分和环节,尽量减少疏漏。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过程中,提高相关的硬件操作上的要求,并且对于网络安全问题采取相关的措施,按照行业化的标准对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构建。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长期以来,档案资料一般用纸质文档存储在档案室里面,查找检索时浪费很多时间,存储空间又大,维护不方便,备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容易出现错误。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档案数字化管理已成为必然的趋势。

作者:刘玉俊 单位:海东科技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邹薇.新常态下谈事业单位档案的数字化管理[J].卷宗,2016(05).

第2篇

【关键词】档案;数字化;管理

如今电子信息飞速发展,计算机、互联网、智能手机在改变人们工作方式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传统档案管理方式,随之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模式普遍发展起来,所以本文就将对档案数字化管理进行简单的阐述,供参考。

一、档案数字化管理的特点

一是占用空间小、储藏信息量大。档案数字化管理运用先进的数字存储技术将各种文字、图片和声音影像等档案性资料转化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数据,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展现给用户,占据空间很小的数据库能存储大量的信息资源,打破了原来纸质文档一统天下的局面,崭新的存储方式让传统档案馆望尘莫及,同时,全球互联的网络技术实现了信息共享,用户通过数字化档案馆能查阅到其他档案馆的信息,它不仅是网上档案馆,更是网上文化和信息交流中心;二是实现了管理模式自动化。通过设计出合理的程序,各种档案信息就能被分门别类地存入信息系统,无需人工鉴别再分门别类地运输上架。新型数字化档案馆将传统档案馆实现了高智能的技术型管理,而相关的工作人员主要任务也将以信息的收集、分析以及信息资源的开发为主,更有利于促进档案馆信息资源的全面化和服务优质化;三是查询资料更加快捷,使用数字化档案馆,短时间内就能获得大量所需要的档案信息,用户只要拥有数据终端,比如一台电脑,在操作系统中输入档案资料或信息的关键字就能立刻查询到数据库中存储的相关信息,更重要的是,档案数字化管理通过网络将信息自动呈现在读者面前,免去专门跑传统档案馆的麻烦,能够让读者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查阅信息,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四是不同地域、单位建设的数字化档案馆通过网络的互联互通,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大大增加了档案馆的资源,加大了不同地域、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流。

二、数字化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

随着数字化管理方式的深入落实很多的企业开始对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进行关注,只有充分改善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工作水平才能够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数字化档案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可以提高资料管理的工作效率,促进工作的积极完成。通过计算机等高科技设备的引进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作者的工作的繁琐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现代社会是信息化时代,只有充分将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和保存才能够将工作进行整体的规划,促进信息的畅通无阻;二是计算机的办公设备给工作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很多的资料通过计算机就可以传递,工作人员通过计算机就可以进行信息的交换,同时,应用计算机设备可以快速查阅各种管理资料有助于资料的管理和保存;三是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对于档案资料的保存也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计算机备份系统可以将大量的信息结构文档的形式储备起来,促进工作的完成,关于信息的保存在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的前提下不断改善技术改善措施,增强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总之,数字化档案管理的技术对于信息和资料的高效管理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值得进行普遍推广。

三、档案数字化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

1、加大投资,奠好档案数字化的工作的根基。面对新事物,觉悟是基础,落实才是关键,所以各部门领导要高瞻远瞩,对档案的数字化给予充分的重视,并有计划、稳妥的进行设备的更新,如在计算机的硬件设施、软件更新、安全设备上更新等,至于软件的开发,则应由国家档案行政主管部门出面,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有关档案数字化管理的软件,进而加速档案数字化管理的进程。

2、重视培养专业技术人员。档案数字化管理需要一大批熟练掌握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所以要高度重视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工作,更新知识,更新技术,更新观念,在数字摄影技术、扫描技术、数据库技术、OCR技术、多媒体技术和数字存储等项技术领域要进行重点培训,进而让专业技术人员熟练掌握各种设备的原理和使用方法,熟练掌握影音、图片编辑和保存,掌握档案管理数据库工作原理和应用。熟练进行档案数字化管理技术,为档案管理创新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3、加强对档案工作者的培养与培训。一方面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档案“重藏轻用”局面,使档案人员在工作中充分调动和运用信息资源管理理论和信息技术手段对档案信息资源实施科学,有效地开发利用;一方面要加强档案工作者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学习与档案信息化相关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现代管理、外语知识等,提高档案工作者掌握和运用现代化技术的技能,以适应档案信息化的发展;一方面要强化档案工作者训练,加强培训。对档案工作者要分层次进行基础知识教育、高级理论培训及档案专业教育,同时还要突出时代应用知识教育,对档案工作者进行市场经济理论、法律等知识系统的教育培训,培养一支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年轻的档案生力军,使他们不仅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而且具有较强的开拓创新意识。

4、确保数字化档案管理数据安全。数据安全问题一直是困扰计算机、互联网领域的一大难题,天灾、人祸、病毒、黑客入侵等都有可能造成数据损毁,所以在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加强防范,确保万无一失。

5、实现档案馆资源共享。为避免重复化建设,节约数字化档案馆建设成本,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应按区域、按类别采用联合采购、联合存贮、联合编目、联合建库、联机检索等手段,实现不同地区间数字化档案馆的资源共享,更好地服务大众。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定义、特点、意义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希望能对大家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档案管理 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2-0064-01

王丽(1982-),吉林德惠人,德惠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初级助理管员。

一、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必然性

首先,档案数字化是时展的必然。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分散于不同载体、不同地点的信息得以实现数字化存储。通过网络互通,实现共享利用,方便快捷,因此形成了大量的数字化档案。同时,数字化档案也有很多传统纸质档案所不能代替的优势,如数字化档案节省占地空间,查阅方便,节约了保管费用,避免了人力浪费。数字化档案传递快速,利用及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因此,档案数字化将是未来时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数字化档案的兴起,档案管理数字化必然应运而生。档案管理数字化是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因为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数字化管理更有利于保护档案。因为在将传统档案资源数字化的过程中,必将能够发现档案中不完整和欠缺部分,便于及时补齐,同时档案的数字化存储还可以弥补纸张字迹模糊、污损的问题。档案数字化后成为原纸质档案的副本,相当于一个备份,极大限度地保护了原件资料的完整性。其次,档案管理数字化也有利于改进档案管理工作质量,提高归档、立卷、查询效率。

二、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内容

数字化管理主要内容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建设、应用系统建设、标准规范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等内容。标准规范建设是指是对电子文件的形成、归档和电子档案信息资源各方面制定标准、规范,并指导实施的过程,对于确保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安全、畅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基础设施建设指网络和设备的建设,它是档案信息传输、交换和资源共享的基础条件。应用系统建设主要包括档案信息的收集、管理、利用、安全等方面,关系到档案数字化管理的速度与质量。档案信息化资源建设包括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和电子文件的采集和接收。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主要指数据库建设。人才建设指专业人才,特别是既懂档案业务,又熟悉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是当前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所需要的。

最后是档案数字化管理所需的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档案数字化管理过程需要有强大的安全保障体系支撑,这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主要应该由以下五个要素组成:法制标准保障、基础设施保障、组织管理保障、安全技术保障和灾难恢复机制。积极促进档案整体信息化应用水平的全面提高,为信息化建设保驾护航。

三、档案管理数字化要把握的环节

我国的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刚刚发展,其中有需要改善的环节,也有需要注意避免的问题。

(一)避免资源的浪费

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的双重保管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有些档案已经形成了广泛传播的电子文件,就没有必要转化成纸质文档再保存一次。因此,除了对已有珍贵档案进行数字化再传播和保存外,后续档案的管理就要注意避免资源浪费的问题。

(二)提高数字化档案利用率

数字化档案具有非常方便快捷的优势,这是纸质档案无法比拟的。其传播快捷、查阅快捷、使用快捷,因此,完全有理由提高数字化档案的利用率,使之充分发挥作用。但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人们对于浩瀚的网络资源往往只利用了其20%的功能。因此,要提高数字化档案的利用率,首先应该建立起档案电子化的系统工程,做好系统的总体设计,配套设备选型,档案管理软件的开发和采用,档案整理和录入,备份和安全措施也要做好。面对大量的查询和共享,档案管理系统的设备首先要选用双服务器的设备,并进行双备份,同时设置查询系统,为资源共享提供方便。

(三)提高档案管理人员队伍水平

档案管理要转变为数字化管理,档案管理工作也由原来的劳动密集型工作转变为知识技能型工作。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技能水平也要有相应的提高,这一方面包括档案整理者的宏观分析能力,准确识别有效档案进行归档;另一方面,根据众多使用者的要求提供准确的档案。这都要求档案管理者具有一定的知识技能水平,需要高素质技能的信息化人才。因此,管理部门要加强档案管理人员这方面的培训,提高电子文件管理意识,加快工作转型,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四、档案管理数字化中对电子档案的管理

(一)电子档案的鉴定

在归档管理前,首先要对档案进行鉴定。鉴别档案的价值以确定管理期限,对无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进行删除和销毁。对电子档案的有效鉴别是保证档案管理工作准确、完整、系统的前提。

(二)电子档案的著录归档

对电子文件的著录包括。对归档前文件著录和归档后文件著录,归档前著录的文件有文件级与案卷级,归档后只需对案卷级文件进行著录。档案管理部门可以将需要的著录项目编成表格发放给档案形成单位,实现双方的衔接。

第4篇

1 照片档案数字化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群众个体在撰写史志、社会宣传、招商引资、多媒体制作、电子邮件等方面的工作需求日益增加。为了适应与满足倍增的需要,势必要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如信息技术、扫描技术、计算机技术、存储技术等,与传统的档案收集、归类、整理、保管、查阅、利用等一系列方法相结合,建立起电子照片档案系统,这就形成了照片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包括了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资源共享化、信息利用社会化等内容。照片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具有其必然性和重要性。

首先,数字化管理使得照片档案的收集方式更具灵活性。由于这些传统照片具有稀缺性与宝贵的历史记忆价值,通常有些照片档案的所有者并不具有将照片交给档案部门管理的意愿,并且无法提供可以进行复制的底片,因此,档案馆只能够通过翻拍的方式来收集所需的照片档案。倘若照片档案的所有者对照片保管不妥善,极有可能导致一些珍贵、重要照片档案永久性丢失,给以后的档案收集工作带来麻烦。照片档案实现电子化管理之后,不仅可以实现照片档案在相纸、磁盘、光盘等不同载体上的转移,而且各归档单位通过网络系统就可以直接将照片传送到档案部门。

其次,电子化管理的完善让照片档案的保存更加安全方便。传统的照片档案是以感光材料作为载体,对保存环境有较高的要求,耐久性不佳。无论是黑白照片,还是彩色照片,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影像褪色、渗化和消失等现象,使得照片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到了失真的地步。因此,即使照片能够保存下来,其所发挥的作用也会受到影响。照片档案的电子化管理,使得照片档案的载体变成磁盘、光盘、移动硬盘等,这些载体不仅具有容量大、占用空间小、存放方便等特点,而且保存与复制过程中不会存在变质、褪色等问题。同时,在照片修复上,可以先将老化、破损的照片扫描到电脑,再利用Photoshop等软件进行修复处理,使得图片达到较好的效果。

第三,电子化管理实行后,照片档案的利用会变得更加灵活便捷。人们在查阅和使用照片档案时,并不一定按内容一对一地调用照片,而是根据所需有所选择,这给手工操作带来许多麻烦。同时,照片档案的使用具有排他性,同一张照片不可能让多人同时使用。照片档案电子化管理,使得用户对照片档案的利用可通过计算机随时随地检索,使得档案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节省了大量的查阅时间,工作效率得到提升。而且查询速度快、支持多人同时使用、调看同一张照片而不必动用原件,还可通过通讯网络以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远距离传输,充分实现档案资源共享,照片的利用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2 照片档案数字化管理现状分析

近几年,随着国家社会的发展和各地经济的增长,照片档案管理工作也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由于传统的照片档案有相应的《照片档案管理规范》,所以在管理实施的过程中会有章可循,相对规范,但对于数码照片档案的管理相对而言就不是那么规范了。

2.1 管理制度不完善

国内虽然早已出台了《照片档案管理规范》,但这个规范只适用于传统照片档案的管理,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对于新兴的数码照片档案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没有制定出一套相对完整的的管理规范,这给照片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直至2014年,国家出台了《数码照片归档与管理规范》(DA/T50-2014),使得数码照片档案的管理终于有章可循。虽然各级单位在照片档案电子化管理工作中,开始执行国家的相关规范,但由于长时间缺乏一套完整的规范,很多的档案馆(室)现行的管理制度仍不够完善健全,并且存在档案管理人员对照片档案的电子化管理意识还较为薄弱的现象,在管理过程中出现执行不严格,缺乏力度的情况。另外,一些档案馆(室)的上级管理部门仍未结合实际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相适应的电子化管理实施细则,如对数码照片档案归档时间、归档范围、归档要求、保管条件以及数码照片档案的利用等未做出具体的规定。因此,实际上,很多单位对于数码照片档案管理工作仍然处在一种无章可循、无序的工作状态,这对照片档案电子化管理工作产生了直接影响。

2.2 收集、整理难度大

与传统照片的管理对比而言,数码照片档案的收集难度更大。数码照片具有无底片、不用冲洗的特点,无需产生购买胶卷和冲洗的费用,使得照片数量比以往大幅增加。在这些大批量的数码照片中,质量参差不齐,也不全都具有收集价值,而且缺乏相应的收集细则,这为档案管理人员的收集工作增加了许多隐性困难。其次,现今数码相机的普及率很高,甚至智能手机也具有优质的摄像功能,不仅照片数量增多,收集对象更是难以把握,这使得档案人员很难将所有照片进行收集归档。

与收集工作密切相关的整理工作难度也加大。上述数码照片的收集已难以做到及时,更遑论做到及时的整理了。数码照片档案的数量相比传统照片?n案的数量更加巨大,在整理数码照片时既要鉴定筛选,又要进行重命名、刻录光盘、编写文字说明等一系列繁琐的工作,数码相片的质量参差不齐,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对这些照片进行整理、选择,所以数码照片的整理很难做到及时、准确。

2.3 安全隐患严重

数码照片的存储依赖于电子设备和计算机,这给数码照片档案的安全带来了严重的隐患。当存储设备发生故障时,数码照片有可能就会丢失。数码相片是数码文件,其具有数码文件的易损性、易改性,计算机和操作系统有被病毒感染的危险性,这会造成大量数码照片被破坏,甚至丢失。

3 加强照片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对策

3.1 进一步完善数码照片收集归档制度

数码照片与纸质照片具有一定的区别,就形成模式和保存载体而言,数码照片与纸质照片完全不同,数码照片是电子静态图像文件,需要依靠计算机系统进行阅读、处理。因此,制定适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切实可行的归档制度是首要之举。各档案馆(室)应当根据当前工作的实际内容以及自身部门的需要来制定一套与当前部门现状相符合的关于数码照片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上级管理部门应当明确提出数码照片归档的各项指标要求,即对数码照片的格式、分辨率等作出细致具体的规定。档案管理人员应当专门制作归档照片著录卡片,对每张照片进行逐张编号并按照编号逐张进行录入说明,包括时间、地点、内容、主要人物和摄影者。严禁对拍摄影像进行加工修改,以保证归档数码照片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只有责任到人,工作要求明确,形成常规才可能有效解决照片由于存放散乱而未存或丢失的问题,形成数码照片档案收集的工作网。

3.2 建立有效的照片归档审核机制

归档的数码照片要求是真实且完整的原始文件,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在收集照片档案时,首先要打开数码照片文件仔细检查,通过读取照片EXIF 信息,判别图像是否经过编辑,如添加、合成、修改、挖补等后期编辑制作处理,不允许照片有调整、删改、压缩的处理,以确保归档数码照片的有效性和真实性。此外,对于数量巨大的数码照片必须严格审核,筛选条件主要包括照片的主题是否鲜明、有没有代表性、画面质量清晰度高不高等,以此确定其保存的价值,才能决定能否转化为照片档案。对反映同一内容的若干张照片应去粗取精,将反映事件全貌的或典型细节的图像文件归档,选择清晰度高的、对活动又具有表现力的、有重要价值的照片归档。使得每张归档照片都是有效的、可利用的,提高归档效率和质量。

3.3 加强安全保护

各档案馆(室)对归档的数码照片要严格按照《数码照片归档与管理规范》进行管理,要加强对照片档案电子化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度。在电子计算机中建立分类整理完毕的数码照片电子版,保存方式分别建立三种备份形式,一是只读式光盘一式两份,进行脱机保存,远离强磁场,数字光盘的储存和利用方便,通用性较强,容量较大;二是移动硬盘,选用存储容量为500-1000 GB容量的,要注意移动硬盘的存放环境,避免磁化、强光照射和磕碰;三是传统的纸质照片,应选取一定数量比较常用的且具有代表性和有价值性的数码照片资料在入档案时就特殊记录,输出一套高质量的纸质照片进行整理存档,方便临时使用时阅览参考。实行一套纸质,两套电子,三备份制度。

电子版照片备份存档后可放置在专用的防磁柜中保存,要定期检查。使用数字光盘和移动硬盘储存的数码照片资料,都有丢失的风险,光盘和硬盘都可能因为灰尘、光照、使用过频、磕碰等环境因素而使寿命缩短,从而造成存储内容丢失。在数码图像都丢失的情况下,也可利用纸质照片进行翻拍、扫描,把丢失的数码影像恢复过来。

第5篇

关键词:文化馆;档案;数字化管理

一、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技术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为了适应当今社会文化馆档案管理的要求,需要将数字化的管理方式运用于文化馆的档案管理工作之中,进而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从而为珍贵的档案资料提供良好的管理。在文化馆档案管理的实际工作中,要对当前档案管理工作的不足进行充分的分析,再通过有针对性的引入数字化的管理方式,进而弥补传统档案管理方式的不足,经数字化技术充分的运用于档案管理之中。

二、文化馆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必要性

文化馆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是指通过扫描、拍照、手打等方式,将纸质的档案资料输入到数据库的服务器之中进行存储,进而实现档案资料的存储、备份以及检索利用等。对文化馆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由于档案资料往往都记录于纸张之中,而纸是一种比较脆弱的载体,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会不可避免的发生不同程度的破损,会对档案资料的完整性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将纸质资料转变为数字形式有利于档案资料的安全保存;(2)由于纸质档案会占用大量的空间,随着档案数量的不断增多,对其进行管理的难度也会越来越大,尤其是对纸质档案进行查阅时,会浪费大量的时间,通过将纸质档案转变为数字档案,能够大大提高查阅效率,而且还有利于纸质档案的集中管理。

三、文化馆档案数字化管理的问题所在

由于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所涉及到的内容较多,而且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在当前文化馆档案数字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如下的问题:(1)档案数字化处理设备配备不足,某些文化馆的数字化处理设备还比较落后,仅配备了计算机和扫描机等最基本的处理设备。在对文化馆档案进行数字化的转化过程中,还停留在本机上处理本机上保存的管理模式,没有专业的数据库服务器、存储设备及配套的安全设备。同时,还无法对数字档案进行有效的共享和进行异地备份,导致数字档案的安全性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2)档案馆缺少专业的数字化管理人员,文化馆中的档案管理人员往往都缺乏档案数字化管理的理念,也就无法对数字化档案进行良好的管理。同时,档案管也没有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全面的数字化档案管理培训,虽然很多档案管引入了先进的数字化档案管理软件,但是档案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数字化档案管理知识,也就无法充分的发挥出档案管理软件的作用。

四、提高文化馆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为了进一步提高文化馆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水平,需要结合当前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采取以下有效的改进措施:(1)加大数字化档案管理的投入,配备充足的数字化档案管理设备。文化档案馆要加大档案数字化管理设备的投入资金,并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资金能够有效的投入到档案数字化管理设备上。在设备类型的选择上,要充分的考虑当前文化馆的实际需要以及经济上的合理性,优选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数字化档案管理设备,进而提高档案管理的数字化水平。(2)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引进制度和培训制度,文化馆要通过引进专业的数字化档案管理人员和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数字化管理培训,进而提高档案管理人员整体的数字化管理水平。文化馆要加大人才引进资金的投入,进而吸引到更多优秀的档案数字化管理人才,从而快速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水平。同时,还要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数字化管理培训,通过进行系统全面的有效培训,逐步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数字化管理水平。

五、结语

综上所示,在文化馆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引入数字化的管理方式是大势所趋,也是档案管理发展的实际要求。通过对文化馆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档案的安全性,在实际的文化馆档案管理过程中,要对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分析,尤其是档案数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从而提高档案管理的数字化水平。

参考文献

[1]赵红颖.图书档案资源数字化融合服务实现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5.

[2]彭清清.我国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服务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4.

[3]王镇.县级档案馆档案数字化建设研究—以太原市X县为例[D].太原:山西大学,2016.

第6篇

关键词:档案信息安全;数字化;管理

档案信息的管理关系到整个部门、单位、行业甚至国家的信息安全问题。目前,档案信息的数字化管理模式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之中,这时,数字化管理对档案信息的安全保障系统是否完善成为数字化管理模式发展和完善自我的关键点。

一、采用数字化模式对档案信息进行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

随着计算机管理技术、数字化管理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不断革新,其功能不断增强,涉及领域不断拓宽,计算机数字化管理技术逐渐融入人们生产生活以及各行各业之中,为行业内的发展与创新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为行业的整体发展铺设了良好的平台;同时,计算机数字化管理技术也为行业间的交流与链接提供了可能性。档案信息是一个单位或企业非常重要的信息,是商业机密,其安全性必须得到保证,否则,企业的发展甚至生存都将受到严重影响。将数字化管理应用于保障档案信息安全中去,企业或单位的档案信息安全将得到更加强有力的保证,而且,档案信息的数字化管理模式是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可以提升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这样,企业或单位的凝聚力将得以提升,工作效率也将随之得到提高,企业或单位的发展与进步将得到保证。

二、档案信息存在的相关安全问题

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受到多个方面的影响,例如自然环境方面的影响、技术方面的影响、管理方面的影响、国家政策方面的影响和社会形势方面的影响等。

(一)计算机网络引发的安全问题

如今,大部分企业的数字化档案信息管理都运用计算机进行运行和维护,企业所采用的计算机网络一般为互联网与局域网联合使用,内外联系却又相互分离和独立。局域网系统之间、局域网相对于互联网系统虽然属于相互隔离状态且设置了防卫措施和相关系统,但仍然不可避免会出现网络安全问题。

(二)外来产品和技术所具有的安全问题

我国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相关技术、产品、系统等的发展较西方发达国家比较落后。因此,我国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多为国外引进产品,从软硬件、应用软件、操作系统到数据库大都是进口产品。引入的产品未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改动和调整,这将阻碍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发挥其正常作用,也将导致出现一些安全问题。

(三)安全保障措施和系统不完善

随着计算机在中国的普及,计算机安全技术也日益成熟和完善,各种防病毒、杀病毒、防黑客入侵;安全漏洞扫描、检测和访问权限设置等技术正为计算机及网络安全保驾护航。但是,这些产品的完善程度和规范程度还有待加强,对于保障整个企业的档案信息安全的重任来说,还有很大的发展进取空间。不安全的网络环境加之未完善的网络安全保障系统的组合,使得数字化管理档案信息的安全问题频出。

三、使数字化管理档案信息趋向安全化的有效措施

(一)全面规划档案信息数字化安全管理

为提升数字化管理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对数字化管理档案信息活动进行全面规划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全面规划就是在对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性能进行评估后,预测安全风险,并综合考虑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尽快制定出规避或解决该风险的策划和方案。这是一种有效的档案信息安全保障方式,能够使企业事先做好防范措施,做好应对风险的准备,以致在风险来临时能够快速应对、从容不迫。企业所遭受的创伤也将因此减小到最轻。同时,全面规划档案信息数字化安全管理,也能够协调各部门,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与交流,从而提升了企业的凝聚力,这对企业来说弥足珍贵。

(二)实行信息访问及操作安全控制机制

对档案信息系统的访问权限进行控制是数字化档案信息管理中常见的一种安全控制方法。它可以起到防止数字化管理中档案信息被非法访问和利用的作用。访问控制机制由几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相互协调、共同作用。

1.档案信息数字化系统的访问权限控制。通常,数字化档案信息管理系统都设置有登录界面,登陆者需输入账号、密码和验证码等信息进行系统识别过程,其中若有任何一项不符合条件,该登陆者将无法进入档案管理系统。访问权限控制机制将能够进入系统与无访问权限的用户进行分类,这是信息安全系统控制机制的第一道防线。

2.档案信息数字化系统的操作权限控制。档案信息数字化系统的操作权限控制就是对不同用户所能够观看的系统内信息、所能操作执行的系统内文件、设备进行分类设置。例如:校园教务管理系统就对学生和管理员进行了分类设置,学生只拥有阅读与复制档案中某一个文件的权限,而管理员具有更改所有文件信息和限制学生登录系统的权限。3.信息分类和信息安全控制。在对档案信息进行数字化管理时,管理人员应将信息整合成不同文件、目录,并为其设定访问属性。不同用户在对档案信息进行访问时对应不同的访问信息控制表,用以在网络系统内部根据此控制程序进行运行。属性可以控制用户访问、复制、剪切、删除该文件信息的权限,以保证档案信息不被随意篡改,防止用户误删文件或信息导致系统出现问题,影响档案信息的真实准确性,同时也对数字化档案系统的安全性能造成负面影响。

(三)实行信息传输安全控制机制

1.进行实施网络监测。数字化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管理员应对网络进行实时监测,对服务器进行设置,使之记录下用户访问档案信息系统的情况。对不正常访问情况,服务器应及时进行报警,使管理员能够收到消息尽早做出维护工作和防范措施。如果有不法用户试图强行进入系统,服务器应自动记录其尝试次数,当到达一定次数时将该账户锁定。

2.对网络节点和端口进行控制。为强化数字化档案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能,可以在网络服务器端口应用自动回呼设备,加之静默型调制解调器进行保护,且可以采用节点加密形式进行身份识别。用户在登录系统时需要出示将能够证实其身份的验证产品,例如:U盾、磁卡。安全秘钥等,待系统对登录信息和验证物进行搭配与核实后方可进入。这提升了安全指数,增加了一些非法用户破解用户信息登入档案管理系统的难度。

3.对档案信息进行加密处理。数字化档案信息具有不完全公开性的特点,为了维护系统的这一特性,可以辅之以信息加密技术对档案信息安全性能加分。对信息加密的方法多种多样,信息加密后的严密程度取决于安全密钥的长度。对信息加密的方法使通过各种各样的加密算法组合起来形成的,对信息加密的方法能够满足以小成本低代价提供高效用的安全保护功能的需求和目标。

(四)数字化档案信息管理员自身的信息安全控制

数字化档案信息管理员是接触档案信息最全面的人员,也是具有更改、删除、添加档案信息权利的人员,是档案信息的管理者、守护者,是档案系统的运行者,同时也是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问题的制造者。管理员自身的档案信息安全意识和安全问题处理能力都将对档案信息以及系统造成直接影响。若管理员自身对相关法律法规概念不熟悉,对档案信息管理的规范和标准等定义不清晰,将直接增加数字化档案信息管理的安全风险系数。因此,应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安全意识塑造,监督管理员熟练掌握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相关内容、要求和方法。综上所述,在对档案信息进行数字化管理时,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是重中之重。因此,应从多个方面进行控制和预防,对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及时彻底且科学合理的解决。

参考文献

[1]李旭,薛真真,黄湘武,张韬.企业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研究[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0,9(23):64-65.

第7篇

关键词:计算机互联网 网络安全 法制建设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互联网技术应用已经遍布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领域。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2010年底中国联网用户数量已经超过5亿。McKinsey&Co称中国每月的新增网民数量约为600万,到2015年将增加到7.5亿。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网络信息的确给人们带来了诸多方便,然而,网络网络安全问题却影响了网络环境建设,并干扰正常秩序,危害社会,稍有不慎造成经济损失难以估量。为了确保档案数字化管理之数据安全,在日常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工作,不断加强管理,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研究。

众所周知计算机学科分类从研究方向划分基本上可以分为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应用、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三个大类,每个分类又划分数十个学科。近年来国内各大专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几乎没所学校都开设与计算机有关的专业,国家每年通过各种途径培养计算机科技人才数百万人次,1994年经原国家教育委员会(现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面向社会,用于考查应试人员计算机应用知识与能力的全国性计算机水平考试体系已经日益完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ational Computer Raank Examination,简称NCRE)为推动计算机技术普及和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经常上网的朋友都还记得2006年12月至2007年1月,那段让中国网民遭遇浩劫的日子。“熊猫烧香”在短短两个多月时间时间内席卷整个互联网,病毒不断入侵个人电脑、感染门户网站、击溃数据系统,上千万台次的电脑遭到病毒攻击和破坏,给众多个人用户、网吧及企业局域网用户带来巨大的损失,被《2006年度中国大陆地区电脑病毒疫情和互联网安全报告》评为“毒王”。在那段令人惊心动魄的日子里无数家著名网站遭到攻击,数以万计的计算机相继被植入“熊猫烧香”病毒。由于这些著名网站的日浏览量特别大,致使“熊猫烧香”病毒的感染范围扩散速度快,范围广,许多企业和政府机构相继中招,其中不乏税务、金融、能源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部门。一个技工学校毕业的中专生,没有受过计算机知识的专门训练的计算机业余爱好者,竟然荼毒了半个中国的互联网。若不是由于当初地震引发海底光缆故障,那只颔首敬香的熊猫,极有可能远涉重洋,荼毒整个互联网。

网络的构成是由无数个终端前的个体构成的小群体,进而够成一个庞大无比的大群体,就个体而言是指每个终端,而终端的操作者通常是一个或者数个人。也就是说,网络社会的构成最基本要素仍然是人。网络技术的日趋进步和完善,网络应用的日渐普及,互联网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工作重要的一部分。就象电被发明以前,蜡烛和各种油灯是每户家庭夜晚照明用必须物品。然而,这样一个方便沟通联络的信息渠道,却因为不文明甚至龌龊行为导致变味,甚至与原功效背道而驰。种种现象的发生已经导致了网络的负面影响不断加深,很多家长因为孩子迷恋网络而视网络如大敌,当然,这虽然只是片面的局部的表象,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观存在的事实。

当然,也存在一些如“黑客”攻击、骚扰、制作传播网络病毒、流氓软件等等,作为一种对某种元素不满的发泄也好,作为对自身“超凡”本领的无忌惮展现也好,这些行为也给其他用户造成了损失和伤害,也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比如“黑客”可能是由于好奇心使然,也可能是技痒难耐,但却只实施的过程中给受者造成困扰甚至是巨大的经济损失,通常这种行为的后果是损人不利己,相信在现实社会中这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发生的概率是相当低的,但为什么在网络上发生率却如此之高?而且屡禁不止?

即使有各种各样的“防火墙”、“防病毒”软件出现并被大规模利用,但这些手段还是不足以防范和控制掌握着更高技巧却用心不良的网络使用者,况且,从来就没有一种真正有效的手段出现过,这是网络应用的一个巨大缺陷。另外,相关互联网管理法律的缺失和不完善导致出现不文明行为以及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局面难以得到有效且合理的处理,这又在一定程上助长了该行为的日益嚣张。

计算机、互联网作为当代高科技产物,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社会文化发展。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我们从事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教育要着眼于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不断强调依法管理,加强网络法制建设,依法惩处传播有害信息行为。通过依法管理计算机网络,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通过积极推进网络法制建设,改变我国现有互联网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与网络管理执法工作实际需要不相适应的现状,不断建立健全互联网法规体系,实行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要不断加快立法进程,抓紧制定完善有关计算机、互联网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对现有法律法规适用网络管理的延伸和司法解释工作。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壮大执法队伍,健全执法体系,落实执法责任,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计算机、互联网给人们带来的便捷的同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数据安全问题,档案数字化管理数据安全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妥善解决数据的安全问题。做好档案数字化管理数据备份工作,不仅要积极做好本地数据备份,还要根据现有条件做好数据异地备份,只有这样才能在防止本地计算机、互联网故障的同时,做好防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造成数字档案数据安全工作。避免像汶川地震、98长江洪水那样的重大自然灾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互联网技术日臻成熟,数据库管理,数据集成的成功经验比比皆是,要做好数据集成的软件开发工作,档案数据化管理系统要像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管理系统那样便于数字化档案录入数据库,便于查询检索,便于实时更新数据库管理数据。

第8篇

关键词:数字档案 档案管理 问题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2(b)-0142-02

从人类悠久的历史来看,档案已经存在了上千年。无论是民主自由的西方国家还是中庸重礼的东方国家。档案从未被丢弃。人类几千年来一直流传着档案记录,是因为时间可以改变,但是记录不会改变,它会清清楚楚记录着发生过的一切。由此可见,档案的存在是一种符合人类社会需要和历史发展的行为。甲骨文是中国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完整的文字,主要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后续又出现了金石档案、简版档案、缠帛档案、纸质档案,等等。通过研究档案的发展,不难发现,随着时代的变化,记录档案的方式也从最初的雕刻发展为纸质记录。而对于如今这个科技发展纵横的新时代。人们对于档案的记录更是有了新的需求,希望档案管理可以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而“数字档案”毫无疑问成为了当今档案领域里的“新宠”。它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产生的新型档案信息形态,具有一定的多元性和分散性;它可以将不同的信息记录在不同的载体上;不受地理位置的影响;它不再是用人们常规的纸质来记录;而是用一种新型的更完整,更容易保存,方便及时查找的磁盘、光盘等载体来记录。

1 数字档案的主要特点

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已不再适合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被数字化档案管理取代是时展的必然结果,究其原因在于其本身的几大优势。

1.1 数字档案载体容量大

一张3.5寸的磁盘可以贮存1.44M字节的内容;一张光盘可贮存650~700M字节;移动硬盘的贮存量达到几G、几十G、甚至上百G。通常一个单位在几年内保留的文件可全部贮存在一张光盘内,为人们大大节省了管理成本和保存空间,这是传统档案管理无法比拟的。再说大家现在的实践活动的范围相当广,劳动对象相当复杂,实践的节奏相当快,所产生的历史记录相当多,急需要一种新的档案载体来取代纸质载体。

1.2 数字档案安全性高

传统的纸质档案由于受自然条件和时间的影响,需要长期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细心保管,而且纸质的档案若是遭到破坏会很难复原;数字档案与其相比会方便很多。首先,数字档案容量大可存储较多信息,实体档案数量少,方便管理;其次,数字档案可以多备份,而且很快就可以完成,避免了破坏后无法查找的弊端。

1.3 数字档案的使用效率高

纸质档案管理在实际应用时会出现查找不便的问题。例如在查找某所学校学生学籍档案,需要管理员翻阅数十卷甚至上百卷的档案寻找,花费的时间长、工作量也大,若是采用数字化档案管理,只需要在电脑上检索所需要的信息,计算机就会自动筛检给出,如需纸质版可直接打印出来,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同时,随着大量高科技电子产品的出现,如:计算机、数码相机、扫描仪等,这些产品具有操作简单、存储多且方便的优点,已被人们普遍使用。据了解,已有相当多的机关、企事业单位正在实现办公系统自动化,网络办公已不再是处于实验阶段,相反,它正处于一种飞速发展的普及态势,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会形成大量的数字档案。

2 数字档案的不足之处

在档案管理方面,数字档案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2.1 首先是人们的认知度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纸质作为最早记录档案的方式。最初出现在西汉时期。由于当时技术有限,造纸成本太高,使用范围也不是很广泛。直到东汉时期,蔡伦改造了造纸术。使得造纸成本降低。也让大部分人接受了纸质记录。纸质的出现经历了上数百年的时间,随着造纸技术的进步,更是一直保留至今,同样也深受广大人群的认可。而数字档案现在存在的问题就是要如何去推广,如何让人们正确地认识数字档案。而纸质档案具有真实性的本质感,能够清晰看到,所以内心会觉得纸质记录是最安全的;对于数字记录有着不安全感,所以很难接受和去尝试。

2.2 其次是数字档案的格式的问题

数字档案作为一种通过计算机磁盘等设备记录储存的档案。虽然节约了人们翻阅纸质档案的过程,缩短了档案搜索时间。但是由于设备的不同,软件也有不同,需要去下载、安装,而这样也会使得占用空间太大而导致有些软件无法正常安装,有时还会出现病毒入侵,使得我们的电脑瘫痪。对于不同人群来说,中年人的接受和学习能力还是较好的,而对于一些年纪大的人,他们接受能力有限,自然也不会去尝试一些新鲜东西。

2.3 最后是数字档案的原始记录受到质疑

纸质档案是用纸来记录,一旦形成再去修改便会有很明显的修改痕迹,因此可信度比较高,不易被篡改。而数字档案是在计算机的环境下完成的,就有了一种无形的信息资源,人们可以去随意发送、复制、粘贴,一份文件成为了共享文件,也无法保证当事人的一些特征,容易被伪造和篡改,使得数字档案的可信度降低。

3 数字档案管理问题的解决方式

数字档案因其自身显著的优越性,从而被人们越来越重视、认可,进而广泛应用在人们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对于其存在的不足之处,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予以解决。

首先,应当加强宣传,使人们对数字档案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如今网络世界日益发达,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和计算机获取更多的有效信息,而对数字档案进行宣传,也可以借助网络和计算机的力量。通过使用数字档案,使相关部门档案管理工作走出以往的繁琐,管理工作变得更方便和快捷,同时,加大数字档案的运用途径,让数字档案以其便捷的优势被更多人所接受。

其次,可以将网络计算机行业、软件开发行业以及档案管理这几个行业相结合,将文档、图片以及声像等文件格式进行统一。这样可以有效突破行业限制,建立更加统一、规范且兼容性更强的文件储存格式。

再次,各档案管理部门在利用数字档案的过程中,要注重档案存储以及网络安全问题,在长期运用后形成一种更加精确快捷的数字查阅方式。同时,相关管理部门要根据档案密级为社会提供服务。

最后,应当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使档案管理工作变得更加规范。新的数字档案具有可擦除式的更改性,这就为保留档案的原始性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方面,档案管理人员应当注重维护档案的原始性;另一方面,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也为保证数字档案的原始性新设立了相关制度。

由上述可知,时代的飞跃发展,要求人要用更先进的生产力与之相匹配,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虽然有着“辉煌”的过去,然而它在人们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却频频出现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从而也证明了纸质档案管理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节奏,它被数字档案管理所代替是时展的必然趋势,也许数字档案在实际应用中会出现或多或少的不足,毕竟它是时展的一个新生产物,但是笔者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这些不足之处会被大家一一克服,而它,也将会在数字化时代中为社会提供更加快捷、方便与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 吴宝康.档案学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2] 杨友秀.档案工作基本理论与方法[M].北京:档案出版社1994.

第9篇

关键字:档案数字化;医院档案;管理体系;对策

医院档案医院的一笔宝贵财富,对于医院各项管理经营、科研创新、文化建设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档案是医院开展日常经营活动的重要基础。譬如,病历档案是医院开展医疗服务的有效凭据,具有法律效力,当发生医疗纠纷时,举证倒置原则下,医院可以依据患者的病历档案进行维权,保护医院和患者的正当权益。而人事档案记录了医院所有人员的各项资料,是现代医院队伍建设、人力资源优化、岗位结构调整等的重要依据。数字化档案管理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内容之一,也是当前我国医疗行业转型的必然要求。

1 档案数字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人才制约

专业人才的缺乏是当前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最大障碍。由于缺乏专业人才,医院在开展档案数字化建设时不能有效地开展整体规划和具体细节的制定。即使数字平台搭建好后,也会由于档案工作缺乏必须的网络操作技术,而导致平台的利用名不副实。此外,部分医院甚至是由其他员工兼职档案管理,其工作能力不但有待考量,甚至其工作热情和日常工作量都难以保证。

1.2 制度有待完善

医院档案是医院人在长期社会实践活动中留存下来的历史真迹[1]。它记录了医院在不同发展阶段包括前身、建设规划、基础建设、财务活动、设备科研、党建工作等在内等的各项事务,保存好医院档案能够使我们全面地认识医院的发展轨迹以及历史沿袭。不同性质的档案管理有着不同的要求。但目前医院的档案工作由于多种限制而存在粗放式管理,制度笼统松懈,针对性不强。因此造成了档案出现遗漏遗失、损坏甚至是偷盗篡改。这样不仅不利于档案的长期有序管理,而且还可能使医院的内部信息、保密成果受到破坏与泄露。

1.3 档案管理意识落后

开始医疗改革后,医院公益性质和事业单位性质逐渐削弱,医疗服务和经济利益成为了其发展的主要方向,像档案管理这类后勤保障类的工作逐渐受到冷落。致使在医院领导层以及档案人员都逐渐放松了对档案工作的管理。这样下来,致使档案工作的物理环境、经费投入、人员制度保障等都难以满足档案管理的正常需求,更谈不上档案的数字化管理。

2 提升医院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对策建议

2.1 树立医院档案管理的数字化观念

数字化是现代档案管理的基本发展思路。医院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必须首先转变观念,摒弃传统的人工操作。医院管理层应积极树立现代化的档案管理观念,深刻认识档案数字化发展对于提升档案管理成效,构建医院信息化体系的重要意义。档案部门应当深刻到当前形势下档案工作肩负着提升医疗水平,创新工作局面的承前启后职能。档案人员应当尽早树立数字化意识,同时积极开展学习。只有首先树立了现代档案管理意识,才能确保数字化工作的有序开展。

2.2 推进档案数字平台建设

数字化档案管理应当充分依托医院的信息化平台。一是积极在医院局域网内积极构建档案管理网络,重点建立档案的电子资源库。从而逐步实现手工作业向数字化管理的转型。二是重点开发档案网络与医院信息化平台的有效对接和信息共享。实现平台对接和信息共享后,档案的采集与筛选工作就可以直接通过信息平成,而不必再经过纸质资料这一过程。三是开展重点项目的档案管理。对于医院的科研立项、管理试点等重大项目应当建立独立档案,并与其所属档案分类项目的管理并行。同时积极协助课题组完成项目立项、资料整理、建档归档及组卷等工作。此外还应当适当开放医院档案,为医院的医疗科研、经营管理、文化建设等工作提供资料与参考。

2.3 加快传统作业与数字化融合

从目前来看,医院档案管理的数字化仍然处于降低水平。仅仅是人工的手写记录操作转变为了电子形式,而远没有实现依托计算机技术的信息处理平台。笔者认为,今后医院开展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应当着重将档案管理从传统人工向数字自动转变。实际上,传统档案管理是其数字化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其过渡阶段的重要辅助工具。这两者之间既有形式上的区别,又有着内在联系。因此医院在推进数字化档案工作时,应当充分依托传统档案管理,积极开展数字化的档案业务再造,分阶段分步骤地开展数字化改造。

2.4 开展软件硬件建设

在医院科技档案数字化建设过程,要以计算机分布和网络设施为基础的硬件建设[2]。数字档案管理的建设不可一蹴而就,需要全院上下全员参与。它涉及广泛,包括了网络工程、软件系统、硬件支撑、信息的采集处理及存储规则、网络安全等诸多技术问题。笔者认为医院当前的档案数字化工作应当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积极开展软硬件建设[3]。硬件建设,包括基础的机房、计算机、办公自动化、网络通信等。医院前期应积极投入资金,加强硬件环境建设,开发引进软件平台。在构建信息平台的过程中,重视平台的移植性和实用性。二是积极统筹档案资源。由于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覆盖面广,包括了医院建设沿袭、人事档案、病例资料、科研成果等等。这些档案由于长期采用封闭式的人工管理,其中本身就存在着一些归档错误、填写不规范、资料破损遗失等问题。因此在开展档案数字化建设时,应当对现有档案工作进行全面的梳理与校验。同时医院内部深入调研档案资料采集、筛选、审核以及保管过程存在的问题,也为今后的数字化发展提供参考。

2.5 加强数字化档案队伍建设

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除了在软硬件环境上需要医院积极投入资金,购买基础设备,引进信息平台。现代档案工作应尽早从传统的手工作业步入自动化、网络化管理阶段[4]。医院应将人员培训纳入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实施路径中。档案人员应当尽快转变心态,树立现代化的档案管理观念。尽早围绕数字化工作成立专业小组,积极开展档案调研,引进其他医院成功的数字化档案建设模式与经验。同时联合医院信息中心积极制定数字化档案工作的实施路径、步骤等问题,邀请专业数字化档案人员来院开展工作指导和业务培训。从而加速数字档案工作的进程,并提高人员数字化业务操作水平。

3 结语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医院档案数字化管理已经成为了趋势。然而数字化并非可一蹴而就的。医院应当积极树立档案管理的数字化观念,推进档案数字平台建设,加快传统作业与数字化融合,同时开展软件硬件建设以及加强数字化档案队伍建设。只有始终围绕档案数字化管理,多管齐下,结合医院工作实际采取多种举措,才能有效提升医院的档案管理成效,建设一条特色数字化档案管理路子。

参考文献

[1] 李刚仲. 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2,07(30):137-139.

[2] 胡均兰,吴舟,张玲. 对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 中国科技信息,2005,01(08):2058-2059.

[3] 左效波,宋剑. 浅谈计算机技术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J]. 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07(11):198-200.

第10篇

[关键词]医院档案;数字化管理;安全防范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6.02.134[中图分类号]G270.7;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2-0173-01

医院档案数字化管理是互联网+时展和信息技术进步必然产物,数字化医院档案的发展成为当前医院档案管理主流,给医院管理工作带来很大便利。但是,医院档案数字化管理过于依赖互联网技术,更多的是以不同地理位置、载体数字化信息资源进行存储,利用互联网进行连接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因此,在医院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中,需要综合考虑互联网技术、档案安全性和保密性,否则将会给医院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带来安全隐患,这已成为当前医院档案工作人员需要重要考虑的问题。

1医院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安全问题

当前,很多医院档案数字化管理正在建设并逐步完善,在信息化管理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给医院管理带来了极大便利,但仍需要关注医院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的安全问题,主要涉及技术系统不可靠、工作保密等问题。医院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面临技术系统不可靠的安全问题。医院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受到黑客恶意攻击破坏,在传输保存时感染病毒,直接威胁医院档案的安全性;医院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尚不完善的,作为一个开放式管理系统,很可能存在不少管理系统、技术支持等方面的漏洞,一旦系统受黑客攻击或感染病毒,技术安全问题将再次升级,面临系统安全问题;在医院档案传统管理中,安全使用和保密工作更多是依靠档案载体开展工作。在医院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中,安全使用和保密工作面临全新变化,导致传统档案安全管理措施不再适用。当前医院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中,仍存在档案保密管理漏洞,如很多档案信息没有设定保密级别,存在随意复制、拷贝现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没有按操作规范实施档案管理工作,存在档案信息泄露问题,很可能遭受重大损害。

2医院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安全防范对策

2.1技术防护

医院档案数字化管理通过录像、照片、纸质档案等进行数字化整理、加工形式,工作安全主要是为了确保医院档案实体安全基础上,防止数字化档案数据丢失、被盗、更改、破坏、非法下载等问题,针对档案实体管理、数据管理、信息管理三方面,实施的虚拟化档案规范管理。笔者认为加强医院档案数字化管理技术安全防范主要从源头运行和备份入手。第一,坚决从源头杜绝安全隐患,医院档案数字化管理需要配置基本技术安全系统,应用防火墙、数字签名、用户认证等技术安全工具,对医院档案实行分级管理。第二,及时安装后期安全程序,在医院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中,往往会在不经意间感染恶意病毒程序,导致医院档案系统遭受攻击,或计算机程序面临篡改缺陷,使得医院档案泄密、破坏,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及时发现系统漏洞,安装各类安全补丁或程序,弥补系统程序缺陷。第三,为了防止医院档案数据、信息丢失,医院应设立档案备份系统,通过对档案数据、信息进行拷贝、异地备份,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安全存储、安全管理,确保数字化档案安全。

2.2安全使用

为加强医院档案数字化管理安全使用,需要强化对档案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强化安全使用措施。第一,实施物理隔离措施。医院档案数字化管理使用计算机要坚持“专机专用”原则,从源头隔离外网混用现象,避免遭受黑客攻击,最大化降低安全威胁。第二,禁止在医院档案“专机”安装未经安全认证的程序、软件,禁止安装非工作软件,如游戏等娱乐程序,避免因木马、病毒带来的系统可靠性威胁,避免系统遭受瘫痪安全隐患。第三,尽可能减少使用优盘管理档案行为。优盘自身具有随机读写数据特性,且在不同计算机读写数据,很可能交叉感染病毒,成为系统病毒传播主要途径,所以应尽可能少用优盘管理医院档案。第四,医院档案工作人员还需要注意陌生文件,不轻易打开来路不明文件,因为很多木马、病毒都是捆绑在这些文件中的,因此要保持高度警惕,避免系统遭受病毒感染。

2.3安全保密

医院档案数字化管理安全保密需要强化工作人员保密意识,设置分级管理制度,独立管理医院档案。第一,培训医院档案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安全意识,加强档案工作人员法律意识,强化档案工作法律保护意识,做好工作保密自我防范,避免职业风险;第二,设置分级管理制度,在管理系统中设置不同的管理权限,对医院档案实行分级管理,尤其要加强保密档案的管理,以封闭式档案数字化工作环境隔离档案泄密,杜绝档案信息随意查阅、盗取的可能,实施档案数字化独立管理。同时,还可采取档案保密措施,严禁工作人员、外部人员私自沟通档案信息,严禁工作人员向外部传递系统档案,一旦发现严重处理。

3结语

医院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在互联网+时代既是一大机遇,也是一项挑战,先进科技的背后势必存在安全隐患,档案工作人员要解放思想,积极创新,但也要注意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安全防范,维护医院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安全。

主要参考文献

[1]刘丽春.浅析医院档案信息与数字化管理[J].办公室业务,2015(5).

第11篇

[关键词]数字化;档案管理;信息安全

一、档案信息数字化的主要内容

档案数字化主要包括档案目录信息的数字化,建立档案目录数据库,以多种类型的检索关键字为基础以便于快速检索;载体档案的数字化,是档案信息数字化的主体对象,如纸质档案、档案缩微品、照片档案、录音录像档案等利用计算机技术、扫描与信息处理技术、数据库等新技术进行数字化,最后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与网络化的形式互相联结,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形成一个具有有序结构的档案信息库,及时利用,实现资源共享。

二、档案信息数字化存在的安全隐患

(一)制度建设层面缺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信息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要求在开展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时,必须制定相应健全的管理制度,以确保档案信息数字化工作中的各个环节有据可依。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单位对制度建设不重视,使得在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中,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用于规范工作行为,使其在档案数据采集与加工、档案数据存储及管理、档案数据查询利用过程中责任主体不明,无章可循。(二)技术上的不安全因素。1.使用国外技术和产品带来的安全隐患。目前我国大多数的档案信息系统所需要硬件、软件均没有实现国产化。我国数字化信息管理还处在较低的水平,这些国外的产品和技术特别是操作系统和应用系统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和安全隐患。2.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因素。要提高档案管理和利用的便捷性,以计算机为终端,采用局域网和互联网并用的方式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不同应用系统(管理系统和利用系统)之间的网络系统处于相对隔离的状态,而且设有必要的防护措施,但是这样也无法完全保证档案信息的绝对安全,档案管理和利用便捷性和安全性的矛盾时刻存在。3.安全漏洞带来的安全隐患。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计算机病毒、黑客攻击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安全难题,虽然近年来我国计算机安全技术领域有了长足进步,但它们或多或少在技术上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在维护档案信息安全上还存在着一些漏洞。(三)管理人员的因素。无论是档案管理还是利用,实施这个过程的主体都是人,而人为的因素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会影响到档案数据的安全。例如,人为的操作失误,导致数字化档案误删、泄密;少部分人员职业操守欠缺,为私利对数据有意地篡改,将档案信息管理的用户与口令等信息向外部人员透露;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造成备份数据丢失、损毁等,这些都对档案信息安全构成威胁。

三、档案信息数字化安全的具体措施

(一)制度建设层面完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信息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切实可行的信息安全管理标准。建立和完善电子档案信息的采集录入、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与利用等方面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在制度中,要根据工作人员不同的专业特长,进行合理的工作安排,要有明确分工、明确责任主体、权限分明,做到在档案信息数字化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有人负责。发生泄密或其他事故时要有相应的倒查机制。明确电子文件的归档范围,明确电子文件的管理人员;明确数字档案信息记录备份要求,对备份时间、格式、份数有明确记录,备份要有专人管理;明确定期对档案数据进行检查的内容和时间标准,指定检查的人员。(二)提高技术层面安全防护能力。档案信息数字化安全防护能力在技术层面上的提高是包括硬件设施、软件设计、网络防护、通信安全的一个综合性课题。(1)应提高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硬件及软件的使用率,在核心设备上可以用国产替代的,要坚决使用国产设备。(2)应保障存储设备的安全,建立符合标准的电子设备信息机房。(3)对内部局域网和外部互联网要进行物理隔离,防止外部网络对内网的非法访问。(4)应长期跟踪软件的使用效果,发现并及时修补软件的安全漏洞,并按要求配备经国家有关部门认证的防火墙和杀毒软件。(5)按照制定的备份机制与规范,及时做好数据的备份。(6)建立严格的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安全防范机制,包括信息登录访问控制、用户权限控制、信息分类与安全控制。(7)在档案信息传输使用进程中建立数字化档案传输安全控制,包括网络监测和锁定控制、网络端口和节点的安全控制、信息加密控制等。(三)注重管理人员培养。无论是制度建设还是技术手段最后都需要具体的人去操作。所以在管理人员的培养方面应注意:(1)做好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2)加强职业道德培训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使相应的人员具备较高的职业操守和较强的法纪意识。(3)结合档案数字化管理自身的特点,通过定期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信息化水平。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档案信息数字化实施过程及后期的管理、应用中,需要从制度、技术、人员三方面入手,以制度的建立健全为纲,以人员管理为主线,以软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为基础,确保档案信息数字化应用的安全。

作者:杨玉宏 单位: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微波总站

第12篇

和传统管理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但存在的一些安全问题,尤其是信息安全问题也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本文就数字化档案及存在意义做了分析,提出了改善信息安全问题的可行性措施,以促进我国数字化档案管理整体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数字化 档案管理 信息安全管理 策略

档案管理是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各领域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程度不断加深,档案管理工作要取得发展也必须对管理方法进行创新,采用数字化档案管理方法,来全面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效率。但与此同时,信息安全是其中的一个关键点,必须加以重视,并开展有效研究和改善,才能保证我国数字化档案管理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数字化档案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逐渐进入到各行各业的工作中,可以说现在人们的工作与生活离不开计算机。有了计算机的帮助,现今人们的工作更加的方便,就管理档案而言,原有的纸质版的档案虽可以完好的保存信息,但是,其存在难以保存,难以查找,占用空间等等问题,所以为了改善这种状况,现今的档案管理多向数字化转变。数字化档案的管理方式可以说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应用计算机网络将原有的纸质版的档案进行保存,不可否认数字化档案是存在一定的优势的,因为现在的数字化档案更加容易保存,更加节省空间,也更加容易保管。数字化档案是一种新型的档案信息形态,它运用诸多技术,如计算机技术,扫描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等,将档案信息进行存档处理与保存。但是数字化档案技术虽然方便,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问题,尚需改善这些问题。

二、实施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意义

在我国现代社会科技技术手段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档案信息管理也不再拘泥于传统的管理模式,而是随着社会需求对档案信息管理做出了合理的更新。目前数字化档案管理在我国社会上也取得非常广泛的应用,其自身不仅仅能够为档案管理人员带砗艽蟊憷,而且对档案数据准确性提升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数字化档案管理模式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信息安全问题,针对于此就需要对整个档案信息管理的安全性进行深入研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从根本的角度上促使数字化档案管理得到更好的发展。

在对数字化档案实施信息安全管理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对管理手段起到高度重视,还需要对在管理过程中涉及的技术手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信息档案安全管理。在实施管理之前还需要制定合理的保障体系,这样对有效提升档案管理各个环节的合理性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信息保障体制实施的时候还需要对各个环节涉及的安全信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更好的实现信息安全运行。在进行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技术人员的参与,因此还需要对整个过程中技术人员自身职业素养做出合理提升,从而提升技术人员自身工作效率,有效促使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数字化档案的信息安全管理策略

(一)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

想要解决数字化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在构建制度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所有的因素,并建立相应的岗位安全考核制度以及培训制度等;其次,应该对已经保存的数字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将一些重要的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并通过脱机的方式进行保存。这样可以提高数字信息的安全等级,防止数字信息被不法分子窃取;再次,应该从系统运行方面入手,对机房的出入人员进行控制,对机房环境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还应该做好电磁波防护等相应工作;最后,应该设置管理权限、操作权限等相关的权限管理系统,这样只能是由规定的人员进行管理工作,同时还可以从中查看到进行管理的人员,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数字信息被窃取的危险,另一方面若是出现问题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找到负责人员,从而降低工作人员篡改数据信息这一情况出现的概率。

(二)加强数字化档案宏观管理

想要提高数字化档案管理的信息安全,就应该加强宏观管理。宏观管理是一项对技术以及专业等要求比较高的工作,在开展此工作的过程中,领导的思想应该是统一的,而且还应该针对宏观调控工作设置相应的组织机构,通过明确的分工来有效开展宏观管理,进而发挥管理工作的作用,提高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性。

(三)计算机安全管理

数字化档案信息管理存在不安全因素和计算机出现故障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相关人员必须保证计算机的正常运行,尽可能减少计算机出现故障的概率。工作人员应该针对工作需求来选择合适的计算机硬件以及软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按照规定流程使用,同时还应该对硬件的兼容性进行审核,从而避免数据信息丢失。与此同时,还应该定期地更新软件,保持软件与时俱进,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信息安全,进而发挥数字化档案信息管理的优势,为相关部门的发展提供有力依据。

(四)提高数字化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是档案管理的执行者,员工的工作水平对于数字化档案管理的管理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提高数字化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是非常有必要的。想要促使管理人员做好管理工作,应该让管理人员具备以下几点素质:第一,要了解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对于数字化档案管理有一定的认知,在工作中能够具备较强的安全管理意识,这样将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第二,管理人员要掌握计算机技术,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在利用计算机开展数字化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得心应手,这样才能用计算机有效的开展安全管理。员工想要更好地开展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就要具有这二方面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安全管理工作,进而发挥数字化档案管理的作用。

四、结语

总之,档案数字化是档案管理的必然趋势,要充分发挥档案管理的作用就要将维护档案信息安全作为一个重点工作来抓,结合数字化档案信息系统的实际运行特点,通过制度的完善、人员素质提升及宏观管理和计算机安全管理等措施实施,来促进我国档案数字化安全性的提升,促进档案管理工作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第13篇

摘要:如今许多数字技术出现,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奠定了档案数字化的基础,而照片档案在档案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对照片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 :数字技术 照片档案 数字化管理

档案能够真实记录实践活动和作为信息的载体。为克服传统照片中出现的问题,应不断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以及照片档案管理质量,在保证照片管理同时尽可能优化数字化管理。

一、照片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基本概述

照片档案实际上是具有一定保存价值的利用光感材料和影响为主体的能够切实反映历史的记录。一般的照片档案主要包括照片、底片和文字。照片是通过底片构成的,在选择数字化管理对象的时候,是把扫描对象还是底片作为数字化管理对象成为数字化管理首要问题。在进行数字化照片档案管理的时候包括两种主要方式,数码相机翻拍录入以及扫描仪扫描输入。在选择照片保存格式的时候,具有很多种类,例如,JPEG、BMP等,为了可以永久的保存照片,可以刻录具有一定自动播放和查询功能的光盘,建立说明文件方便于以后的管理。

二、照片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步骤

1.妥善整理好原有的照片档案

(1)重新对照片进行编号。以件为基本单位,依据年度进行编号,尽可能把对应的照片和底片使用相同的编号,如果它们因损坏或者褪色没有相应的利用价值,应该剔除。对于具有相同场景的很多照片,适当选择主要的进行归档。对于处于同一活动或者事件的照片依据照片的内容进行排列,保证管理期限,能够以适当的标准入册。

(2)对照片卷内目录进行正确编制。依据国家相关保准,归档照片的时候需要确保具有齐全的照片、底片以及说明,照片应该与底片相符合,并且对于照片具有明确规范需求,文字说明主要包括时间、人物、地点、事件、背景以及摄影者。为了能够从根本上对照片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需要在保证具有原来照片面貌的前提下,对照片卷内目录进行正确编制,保证具有完整、齐全的照片档案。

(3)实现照片档案的数字化处理。扫描输入传统照片进行存储。可以利用数码相机或者扫描仪来对传统底片和照片进行数字转化,然后适当的存储到计算机中。在扫描照片的时候,需要设置好相关参数,例如,色彩位置、分辨率等,一般来说分辨率都是30 0 dpi。扫描之后一般利用TIFF和JPEG格式进行储存。如果是比较重要的照片,建议是圆通TIGG格式。

2.对照片进行相应的图像处理

对于已经输入的照片合理的存储为JPEG的形式,在不会失真的前提下利用Photoshop软件进行一定的处理,例如,锐化、校色,以此合理修饰老照片的瑕疵。一般情况下,利用自动对比度以及自动色阶的调整就可以很好的提高照片质量。

3.完成照片档案的数字化管理

数字化管理照片档案的重点就是数据录入,建立数据库属于长时间、工作量大并且很细致的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以及实际操作能力,保证数据录入具有一定安全性、准确性以及时效性,为实现数字化管理提供基础。建立数据库给利用照片档案带来一定发展,为检索照片提供了很大方便,只有输入相关要求,才能够精确的进行查询,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安全性。

三、照片档案数字化管理的优化

1.增强照片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先进意识

照片因材质和特性不同,保护及存储需求也不同。一般来说,主要的照片档案材料就是片基和乳剂膜。因此,对于数字化档案管理就有更加严格的要求和规范,充分分析制成照片的实际材料,可以尽可能保证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对于修复破损照片具有一定意义。

2.落实与提升行政监管的职能,制定有效制度

针对照片档案数字化管理所出现的问题,国家相关部门需要依据档案法的的规范和标准,不断落实政策,严格处分在管理照片档案的时候出现严重错误的人员,达到警示的作用,避免出现损坏、分散以及流失照片的问题,带动数字化管理的发展。

3.做好照片档案的收集归档与鉴定方面的工作

需要定期对档案照片进行归档和鉴定,例如,检查照片图片的质量、清晰度以及数字化格式等,上述几方面对于照片档案具有一定价值,不管是什么方面出现问题都会造成很大影响,导致照片失去原有的价值。

总而言之,对照片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能够保证可以长久的存储照片档案,充分保障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方便与使用人员查询照片档案,能够最大限度降低成本。在照片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时候,合理的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管理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项目,需要进行充分分析和研究。

参考文献

[1][1]刘萍.照片档案数字化管理初探[J].云南档案,2011(3):57-58

[2]姚丽文.照片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探讨[J].数字与缩微影像,2010(2):33-34,36

第14篇

关键词:电力工程档案;数字化;档案管理;现代化技术;电子档案建设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275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35-0226-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35.111

电力工程档案数字化管理是随着电力行业形势不断发展,纸质档案数量急剧激增,查阅、检索、备份变得非常麻烦,而且容易出错,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高效快捷的信息时代。当前,电力工程档案管理要求标准化、规范化、网络化、数字化,利用现代化技术和设备有效管理各种信息资源已经成为常态,结合公司档案数字化工作实际,就如何加强电力工程档案数字化管理做进一步探讨。

1 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定义

数字化档案管理是电子档案建设在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综合实力的体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把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文本、图片、视频等扫描、拍摄、挂接、上传至档案管理软件,进行数字化整理、保管和备份。随着档案数字化处理技术的不断改革创新,电子化、程序化的档案数字化管理应运而生。

2 电力工程档案数字化管理的重要性

档案数字化管理具有庞大数据处理快捷性、改版时效性、传输网络性的特点。采用数字化档案管理,把保存在各载体、各方位的信息资源以电子版的形式存储,以网络化的方式互相连接,共同利用提高效率,节约办公成本,实现资源共享。形成一个更适应电力工程建设实际的,可进行文件生成、归档和档案管理一起操作的应用软件,逐步实现档案管理系统与公司各业务部门信息管理系统的无缝链接,进一步提高档案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水平。

2.1 数字化档案管理的优势

过去传统意义上的档案管理解决电力工程点多面广、档案人员参差不齐难题的唯一手段即增加档案人员和增加办公费用,导致档案管理成本大幅上涨,管理效率是事倍功半的结果。采用数字化档案管理把纸质档案转化为机读文件,录入、编辑、修改、目录、报表打印一次完成,省时省力,提高经济效益。按照公司档案数字化计划,由近及远,现行档案数字化归档,即电子版光盘备份和电子文本档案系统挂接移交归档。以往的纸质案卷目测用高速扫描还是平板扫描,校对目录拆分电子文本并标注文件档号保存,审核档案纸质原件目录、页码无误后装订还原,为提供准确的数据库信息作好充分的准备。公司开发了“EEA亿普电子档案系统”,构建一个电子档案信息整合软件平台,实现公司各类电子档案数据大部分从网上采集归档,实现电子档案信息存储和处理的数字化,收集与传递的网络化。为档案远程的借阅、查找、提供利用创造条件。

2.2 数字化档案管理的作用

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等新的科学技术在档案管理领域广泛使用,促进了档案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创新变革,发挥了信息档案的增值作用,提高档案工作在信息化社会中的地位。电力工程档案工作中,利用纸质档案经常翻阅会造成原件破损,外借有可能造成缺页、篡改等不良现象,损害档案的安全保管。档案资料经过拍摄、扫描数字化处理后获得电子版,变更改版迅速快捷。各职能部门在第一时间获得最新有效版,实现资源共享。

保护档案原件的凭证作用,兼顾因素确保信息安全。通过档案的数字化处理后,档案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档案收集、导入、编辑、统计、保管、挂接、转库、远程查阅等日常工作的数字化管理。利用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对分散各地的电力工程项目资料室编制竣工档案全程监控,实现项目竣工档案网络上检查指导、修改,网络上审核、验收移交,有效解决和改善路途遥远、电力工程点多面广、管理员参差不齐的档案管理的困境,提高档案规范化、标准化的管控力度。

2.3 数字化档案管理的效率

通过互联网、企业集约化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计算机检索,利用阅读电子档案,提高档案标准规范宣贯的效率,迎接档案数字化信息服务国际、国内电力安装工程新项目的挑战。数字档案管理面向基层电力工程项目,提供高效率的远程时效服务,文件、标准、资质、荣誉等目录和电子版经过系统管理员权限设置即可下载原文信息。电力工程资料员在电子档案系统的收集整编端口录入或导入工程竣工档案的案卷目录和卷内目录,挂接电子文本,做到一一对应。公司档案员检查指导修改、审核归档后,新项目工程竣工档案数据即转入公司总数据库。档案库除文件实体的保管外,更主要是利用高效率的文件数据库,成为提供优质服务的信息控制中心。按照档案业务工作流程,提升档案服务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实现档案从收集、整编基础管理向档案信息研究与开发利用的质的转变,为实现电子档案馆数字化管理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3 加强电力工程档案数字化管理势在必行

3.1 继续教育培训档案管理员成为复合型人才

随着档案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档案管理直接影响企业的基础管理。积极发挥档案管理员的主观能动作用,充分挖掘个人潜力,针对性地进行档案知识的宣贯、继续教育;坚持用新思路、新机制、新方式;坚持以人为本,讲政治、讲觉悟、讲奉献,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训练成为既具备档案业务理论知识,又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应用技能和数据库维护的高技能的现代化信息管理人才,熟练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管理档案,为迅速发展的电力工程建设编制竣工档案服务。电子档案馆具有馆藏档案资源数字化、档案信息传输与组织网络化、信息资源共享化、服务范围扩大化、信息检索利用便捷化等诸多优点,为早日实现数字化档案室(即电子档案馆)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3.2 建立数字化档案管理的个性化服务

档案工作人员通过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新精神,做好个性化服务。为电力用户提供多样化的动态性档案管理服务。重要文书档案的数字化处理,照片、视频、实物档案和重要电力工程竣工档案数字化处理均要求达到100%;要求所属单位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分期分批对纸质档案以及重要特种载体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希望在移交新的竣工项目发文、计划、总结、申报材料和行政照片、光盘等归档文件材料的时候,必须同时移交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积极推广使用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便于公司构建一个档案信息整合交流的平台,弥补有些单位没有档案系统软件的不足,以解决工程项目分散、点多、路远带来的档案管理棘手问题,通过帮助单位用户解决他们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来实现价值,从而构成强大的档案管理资源体系。

3.3 实现集团信息和企业档案信息的互联结合

在企业集约化管理信息系统档案信息网上开通集团公司信息站点,上级文件、政策、标准、办法及时下达,并宣传贯彻落实。直接面对面网上交流沟通,参加视频会议,公文流转处理等,实现档案信息的互联结合。数字化档案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现行文件的数字化归档;另一方面是一些重要的历史档案,有重要意义的,需要长久保存的,也经常要查阅或者使用的,都要对文本内容进行扫描录入档案管理系统,实现档案信息的数字化转换,这样可以使原来一些库存的档案,分期分批也能够实现现代化管理。集团企业具有机构庞大、下属单位较多,位置分散层次复杂等特点,通过电话和网络逐步形成一个迅速发展的循环往复的档案信息资源体系。集团公司指标文件、档案标准、最新规范信息传达通畅,企业对应及时修订并遵照执行。实行一体化管理,充分发挥整体优势。

第15篇

【关键词】数字化;档案;安全;管理

0.前言

当今对于普通的纸质档案,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管理制度和技术,对于文件特别是保密文件的调阅也有着严格的审批制度,在选址、防火、防盗等方面也有相应的措施来保障文件档案的安全。但对于数字档案,还没有详细的操作性强的安全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往往在不经意间造成了数字档案管理的漏洞,形成安全隐患。另外,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各种攻击以及破坏手段层出不穷,在数字档案管理的很多环节容易出现问题。数字档案的安全包括网络、系统、信息、物理等方面,因此,数字档案管理在网络、主机服务器、存储设备、系统软件、硬件等方面都应具有很高的安全保证、管理及防范措施。

1.物理安全

主要是指涉及到系统存贮的档案数据的安全问题,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档案数据存贮、数据备份、数据格式的转换以及各类电子文件的保管和异地存贮策略等,以防止数据版本的更新、数据格式的转换、硬件设备的意外损坏、存贮介质的老化、失效、自然灾害等造成的数据丢失、数据损坏甚至是计算机系统的破坏和瘫痪。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全问题虽说主要是取决于软件供应商所开发的商品化软件的稳定性和安全的保障问题,但对于建立网络化档案管理信息系统,首要考虑的是选择什么样的操作系统来确保应用系统的安装和运行,目前主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MAC OS X和Linix,各有其优越性,安全问题也各有特点,关键是如何选择满足用户实际需求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当然考虑档案元数据的存放规则和保管策略也是本阶段非常重要的问题之一,如数据库的分布式或集中式存放模式、数据的异地备份、电子数据格式的定期升级和保存介质的更换等,需要一定的保管制度来约束。这些都是在系统设计和具体实现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的关键因素,也是档案应用系统能够安全运行的根本保障。

系统的主要设备、软件、数据、电源等应有备份,并有技术和组织措施,能在较短时间内恢复系统运行。服务器的UPS电源要保证在停电后10小时内仍能保持正常工作。主要工作站的UPS电源要保证在停电后1小时内仍能保持正常工作。虽然上述问题在平常的电脑用户身上可能都会有发生,如突然断电造成资料未保存而丢失,存储介质损坏造成的资料遗失等,但对于档案管理来说,这些问题尤为重要。资料的遗失将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因此,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2.网络安全

为保障网络功能的安全实现,数字化档案系统需要具备计算机病毒防治等功能。病毒的危害很多人也都感受过,轻则系统变慢,重则文件遗失,密码被盗,乃至系统瘫痪。档案管理系统不同于个人电脑或其他系统,由于档案有保密性,不能由外人随便查阅、修改。一旦数字化档案系统感染病毒,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必须采用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杀毒软件,适时地对服务器和客户端进行查毒杀毒。还应制定严格的防毒制度,不允许使用来历不明、未经批准的软件。

网络安全还包括访问的权限和修改的权限。修改的权限只能限定指定的档案工作者拥有,而访问权则应指定有该权限的用户拥有

3.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在数字档案的安全管理中,威胁最大的不是计算机软硬件方面的漏洞,而是计算机使用、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方面的问题。很多安全问题的产生源于人为原因,因此,必须加强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安全意识。一是禁止在数字档案专用电脑上随意安装软件。因工作需要必须安装的软件,最好是正版软件,或者经专业技术人员检测不含任何病毒、插件等危险因素的软件。另外,不能再电脑上安装任何与档案管理无关的软件,以免造成不兼容或系统缓慢等问题。二是尽量减少或不使用U盘移交电子档案。U盘可以被随机读写,是病毒最理想的传播工具。由于U盘经常在各个电脑之间拔插,传播病毒的几率很大,因此,在数字档案的移交过程中,尽量减少U盘的使用。三是对于不清楚的文件,不要轻易打开运行。很多病毒会伪装成普通文件的样子,或者具有诱惑性、欺骗性的文件,档案管理人员应该提高警惕,慎重处理来历不明或不清楚的文件。

【参考文献】

[1]赵洪彪.信息安全策略.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汤道銮.论数字化档案馆建设.学校档案.2001,01.

[3]吴志宏.数字化档案的隐忧:数据失真.北京档案.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