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文化理解与传承范文

文化理解与传承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文化理解与传承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文化理解与传承

第1篇

成都市金沙小学(以下简称金沙小学)位于成都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青羊区,青羊区是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四川省教育工作先进区。金沙小学借势崛起,走出了一条具有开放性、国际性特色的现代化教育之路。

钟樱,现任成都市金沙小学校长。曾获四川省特级教师、成都市劳动模范、成都市首批特级校长以及成都市语文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她发表的多篇论文和参与的多项研究课题获国家、省、市级一等奖;主编了特色丛书《没有“围墙”的学校》和《走过十年》。

:钟校长您好,成都市金沙小学于2007年9月正式开学,是一所年轻的公立学校。学校通过努力在不长的时间里办出了自己的特色,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学校的办学策略和办学理念?

钟樱校长:我们倡导保护学生天性,激发学生潜能的教育方法。“追逐梦想,从心绽放”的办学理念告诉每一个人:金沙小学是梦开始的地方,每一名学生、教师都能在这里追逐梦想,释放潜能,绽放光彩。我们努力让孩子们过上幸福的童年。为了实现这一理想,学校十分重视实验教学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我们研究通过科学的环境创设来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

1.办学策略

金沙遗址的发掘震惊了世界,将金沙遗址3 000年前的古文明与金沙国际新区的现代化嫁接,是金沙小学的立身之本。

基于对国际先进教育理念的思考,对我国建设和谐社会时代背景的认识,以及对青羊构建和谐教育的理解,我们充分消化、借鉴专家学者的观点,提出了金沙小学的办学策略:“开放、探究、均衡、和谐”,即开放教育、探究学习、均衡发展、和谐校园。

我们所讲的“开放”是科学有序的开放,是在符合教育规律的前提下促进人和谐发展的开放;“探究” 是互动相长的探究,是学生个体团结协作、师生共同进步、知识能力全面发展、个性人格充分张扬条件下的探究;“均衡”是深度融合的均衡,是单项能力发展与综合素质提高、个体发展与总体进步、区域发展与社会辐射深度融合的均衡;“和谐”是面向全体、关注个体、尊重主体的和谐,是传承文脉、开拓创新、面向未来的和谐,是基于学校、家庭、社会大教育视野的和谐。

2.办学理念

我校特别注重建造一所“没有观念围墙、没有心灵围墙、没有精神围墙”的学校。以最人本、最合乎人性、最有利于人的发展为出发点,为每一名学生、教师,甚至希冀为每一位家长松绑;真正办好激荡心智、沐浴灵府、贞立人格、彰显个性的教育,充分发挥每一个“金沙小学人”的主体精神和创造潜能,为学生的美好生活和未来打下心灵亮丽的底色。

我们提出“追逐梦想,从心绽放”的办学理念,这8个字的含义源于金沙太阳神鸟标志图案,四周旋转的神鸟预示勇敢地追逐梦想,中心四射的阳光预示内心力量的绽放。解读这8个字是我校全体成员不懈努力的目标。我们的教育不为注满一桶水,只求点燃一把火,真正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和谐发展、有特色地发展和可持续地发展。“追逐梦想”合乎天道、保护天性,“从心绽放”关乎人道、关照心灵。金沙办学与金沙文化是一脉相承的,都讲究天人合一。

:金沙小学开放性的课程体系是教育教学方面的一大特色。学校发挥自身特点开发了很多有影响力的校本课程,如金沙探秘、幸福国学、体育“6+2”等。能否请钟校长结合学校教学方面的科研创新为我们介绍一下学校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钟樱校长:我校以科学的教育观、教学观指导实际教育教学实践,积极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模式。除了按课程要求设置学校课程,还优化学科课程、强化活动课程、开发环境课程,建立起一套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努力实现“生活课程化,课程生活化”目标。

现代实验学校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而教育科研是这项系统工程中的核心工作。我校围绕实验学校提出的任务,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展了很多专项课题研究。学校重视课程与教学资源的开发应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大胆尝试、勇于开拓、积极创新。通过实践课题,进一步优化课程资源,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研究水平,更有力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

近年来,学校先后立项并实施了多个具有特色的课题研究,例如:2项已结题的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区域文化背景下的学校文化建设研究―金沙文化对我校学校文化建设影响初探》和《发明创新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的子课题研究《发明创新教育环境的研究》)、1项国家级课题 (基于学校文化建设的馆校文化互动策略研究―以金沙小学与金沙遗址博物馆文化互动为例)、2项市级科研课题等。

中国教育学会课题研究

在实验教学中,我校坚持为教育科研开路护航,为实验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多年来,学校特别重视教育科研,教师参与率达到100%。

在不断地科研创新中,我们开发了多门特色校本课程,且取得了不错的教育成效。例如金沙探秘课程,就是根据我校地域特点,同共建单位金沙遗址博物馆合作开发的。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习,学生将认识金沙的历史渊源,熟悉金沙遗址的各种出土文物,并通过查找资料、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继续探究金沙的神奇与奥秘。

除此之外,我校在学校课程生活化理念的背景下提出幸福国学校本课程构想,旨在开大智慧,养浩然气。幸福国学课程不教条化、去功利化、去成人化,帮助学生真正领会“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精髓。我们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让金沙小学每一位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涵养下,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健康成长。幸福国学主要通过经典诵读、经典写作、金沙故事会、传统体育项目等途径实现国学浸润人生。

体育学科校本课程也是我校重点发展的特色校本课程。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强身健体,培养他们爱好运动的习惯和素养。我校设置了体育6+2课程,即每年掌握1项体育运动技能,2项传统游戏项目,将体育课程和传统游戏相结合,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传统文化,在玩中学、在玩中锻炼。

:金沙学校拥有开放式的校园环境,无论是开放式的图书馆、教室还是办公室都显得很有新意。学校打造开放式校园环境时配备了很多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装备,请钟校长具体介绍一下学校的教学资源和技术装备,这些教育装备如何让金沙小学熠熠生辉?

钟樱校长:我校现有A,B两个校区,有43个教学班,学生1 600人左右,规模和硬件在市区内都处于领先地位。学生活动场地设置规范,教学功能用房配备齐全,拥有用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专用活动场所。其中信息技术配备达到成都市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标准。图书资料40 000余册,学生用书、教师用书、期刊及装备种类齐全,品种丰富。

学校A区的总体规划按照教学、体育运动、生活等不同功能进行了合理分区,校园内建筑按照卫生防疫、照明、防火等有关规定进行了配置。设置了相应的各类功能室和普通教室,以满足学生在学校内参加各类教学活动,包括体育活动场环形跑道1个、球类场地3个;室内体育活动场所设置了乒乓球室、舞蹈室和跆拳道室。实验功能室配备齐全,其中校园网1套、科学室3间、音乐教室4间、美术教室3间(其中国学书法教室1间)、计算机教室2间、电子阅览室2间、安全教室1间、多媒体功能室3间。每个教室、功能室均配备了液晶电视机、实物投影仪、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实现每一间教室都是多媒体教室的目标。

开放式的图书馆

金沙小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科学追逐梦想为主题构筑的开放式学习环境,具备较完善的功能,通过物质环境、人文环境的建设,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化学习空间,铸造和谐教育。校园里所有设施都是针对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设计的,文化墙、小脚印、七彩的梦、成长的高度、开放式图书馆、开放式艺术馆,没有讲台的教室,通透的教师办公室让教师与儿童拆除了心灵间的“围墙”,专业的功能分区提高了教学效率,实现了学校信息化。

:学校在创建了优质教学资源后,需要通过科学的管理体系保证现代化教育教学装备正常运行并发挥其最大功效,在这方面金沙小学拥有什么样的管理体系?又是怎样运行的?

钟樱校长: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实验教学领导小组,制定各项实验教学使用、管理制度。实验教学小组制定《学校实验教学工作计划》,负责实验教学的常规管理。学校配备了科学、图书、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体育、科技等实验管理人员,承担实验教学各功能室的内部管理与运行工作。学校在进行实验教学工作的同时通过教研组实行条块结合、分层管理,在内部建立了层次清楚、分工明确、责任落实的学校实验教学管理体系。

我们认为实验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在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并树立了现代的实验教学理念。(1)实验教学遵循学生的心理成长规律。(2)实验教学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精神。(3)实验教学体现学校现代化的需要。

科学规范的实验装备管理方式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装备,使其发挥最大作用。我们认为课程标准是装备的依据,优秀的装备可以促进教材的建设,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追求装备的人性化、效益化和资源共享。例如分组实验桌、六面体音乐椅、推拉书写板、多功能演示讲台等,方便师生使用;充分利用网络系统实现资源共享,让师生、家校、校际、主管部门与基层学校、学校与社会之间都能利用网络进行交流。

学校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管理,将计算机搬进实验室,并把实验器材、实验计划、学校基本信息及其他教务信息等录入系统,采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实验教学与管理,摆脱了传统记账式的实验教学与管理模式,实行计算机无纸化、网络化、信息化管理。与学校教育的信息化、现代化发展相吻合,促使实验教学与管理同现代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加强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提高了实验教学与管理的透明度,提升了实验教师的工作效率。

: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基础教育,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形成区域联动,带动区域整体发展都是具有很大促进意义的,贵校是如何看待这种联动作用的?自身在区域发展中又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钟樱校长:学校一直坚持“立足金沙、放眼未来”的发展构想,在保证自身教育教学发展的同时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为区域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校发挥青羊区现代化标杆学校示范作用,组织承担了“2007中国科技年会”“2009年全国现代化教育论坛”“市级骨干教师培训活动”“青羊区后备干部培训会”“青羊名师讲坛”“青羊区校长学校培训”和2010年省级“除陋习,树新风”专项活动以及2012年省级消防安全教育普及宣传活动等多项大型活动。

优质的教学资源不仅辐射本社区,学校还将这种优势辐射到更广泛的区域。2010年根据“青羊区城乡统筹”要求,在区社会事业局统一部署下,成立了以金沙小学为龙头的 “成都市金沙小学集团”(以下简称金沙集团),学校援建了彭州市利安小学,改建了金沙小学清波分校,筹建了金沙小学B区,托管了蒲江金钥匙学校,使金沙集团的规模及影响力日益扩大。学校以实际行动深入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努力勾画着教育现代化、国际化、均衡化的美丽蓝图。学校还和众多国内外教育机构、教育专家形成良好的合作交流机制,聘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美国教育部前副部长苏珊博士为名誉校长。学校锐意改革,将本土化与国际化交流相结合,让自身的现代化发展道路越走越顺、越走越宽。

第2篇

【关键词】中华巴洛克;建筑艺术特征;传承与保护

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传承性和完整性少不了对这一国家建筑艺术的继承保护和发展。哈尔滨道外区的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我国建筑艺术重要的继承和发展的内容,其是20世纪初我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以及外来国家文化渗透的产物,是比较典型的反映中华文化强大包容性、融合性的中西结合的艺术产物。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是包括商业、住宅、旅游景区等一体化功能的建筑群,其空间架构、整体布局,还有具体装饰的设计理论基础都源于不同的建筑风格和特色,是在不同风格和特色结合下产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作品。当前,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对于建筑的拆迁以及建筑本身的现代化改造等行为,使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失去了其独特性,对于其继承和保护的进程必须跟得上步伐。

一、中华巴洛克建筑的历史背景

中华巴洛克,从名字可以看出这种建筑既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特征,又具有巴洛克式建筑特征。巴洛克式建筑风格源于17世纪的意大利,意大利是一个追求浪漫主义的国度,因此其建筑风格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巴洛克式建筑的特点是外形自由无拘束、追求动态变化、采用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其间穿插曲面和椭圆形空间,雕刻手法十分细腻。中华巴洛克建筑是我国近代化进程的产物,19世纪中后期,我国正处于从旧时代到新时代变化的过渡阶段。这一时期我国各方面发展都受到外国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华巴洛克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慢慢发展起来的。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源于19世纪末中东铁路的修建和松花江的通航,这一时期大量的外国人和外国资本涌入哈尔滨,尤其是我国的近邻俄国,俄国人的涌入对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俄国建筑风格产生了很大影响。大量外国资本的投入促进了哈尔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建筑行业的发展。由于当时哈尔滨在列强的统治下,我国民族工商业者对于巴洛克式建筑并不完全照搬,而是将中国传统建筑和巴洛克式建筑结合起来,体现出折衷主义风格。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艺术运动发展并广泛传播,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群部分设计也借鉴了这一风格。

二、建筑艺术特征

(一)受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影响的空间布局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将居民住宅和工商业结合,前店后宅,平面布局多以传统的四合院形式呈现,从俯视角度可以看出多以字母“L”“I”“U”的方式来设计。四合院多为矩形,由几座楼房毗邻而建构成一个院落,多组院落的组合构成一个街坊,院落和街道之间的沟通主要通过门洞。门洞的设计有一进式和二进式,穿过一个门洞,便进入到了院落内部,穿过大院以及另一个门洞就进入到另一条街道。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的合院式建筑虽然借鉴了我国传统建筑形式,其本身仍有区别于传统的特殊性:第一,建筑形式不同,我国传统的合院式建筑多为一层式,而中华巴洛克建筑多为2至3层式,层与层之间的沟通是通过楼梯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第二,传统的合院式建筑强调等级区分,而中华巴洛克建筑弱化了这种等级区分。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建筑多以建筑群的形式出现,这说明了中华巴洛克建筑强调一种空间的尺度,包括室内空间、外廊空间、庭院空间、街道空间。其中,外廊空间是中华巴洛克建筑中最具特色的空间形式,是设置在院落内部的一种用来加强楼层住户交流以及遮挡风雨的空间形式。外廊设置在建筑朝向内院的部分,其设置不仅需要考虑到哈尔滨当地的气候,还要考虑到院落本身的立面空间层次架构。这种外廊模式体现了传统中式建筑特色,同时,外廊构件将俄式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相结合,使形式内容丰富多彩。

(二)深受西式风格影响的建筑结构、材料和色彩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结构以中式建筑风格为主,但其在功能方面的适应性与西式建筑相比并不具优势。因此,中华巴洛克建筑在建筑结构体系上多采用西式的砖木混合结构甚至局部采用混凝土。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材料比较单一,多以砖木为主,部分材料采用铁艺。在建筑外立面的材料使用上,都是采用砖砌外墙的形式,而砖的形式又分为清水砖和抹灰砖。所谓清水砖,就是单纯的由青砖和红砖构成的,青砖是大多中国传统建筑所采用的建筑材料,红砖则是由当时的沙俄统治者带来的欧美传统建筑材料;抹灰砖,是在清水砖上装饰以各式色彩。在门窗材料的使用上,多采用木质和铁艺,尤其是门的材料,包括带有新艺术运动风格的装饰铁艺铁门和带有传统中式风格的木质木门。和内部色彩不同,中华巴洛克建筑外立面的色彩结合了哈尔滨城市色彩和西式巴洛克古典建筑的色彩,整体清淡柔和。内部色彩则是将中式传统的大红大绿式色彩与俄式建筑色彩相融合,这两种色彩的融合并不突兀,比较和谐统一。

(三)包含中俄风格的装饰元素和部件

女儿墙是中华巴洛克建筑的特色建筑,其将西式的柱式融入整体的设计,而且在整体结构上采取中心对称方式。女儿墙柱式的设计和中式传统装饰图案相结合,装饰图案并非很有规律的排列组合,工匠们随意将装饰运用到各个部位,装饰图案的纹样均以自然植物为母版,寓意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吉祥如意和富贵平安的好吉兆。女儿墙的设计很好地将中式和西式的装饰特色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独特艺术特征的中华巴洛克式墙体设计。相比较中华巴洛克建筑外部最具中外结合的女儿墙而言,在内部装饰上的设计,中华巴洛克式建筑尤以栏杆和檐口为典型。中华巴洛克建筑的栏杆,可以分为木质和铁艺。其中,木质栏杆深受中式和俄式建筑栏杆的影响,多以暗红色栏杆扶手和暗绿色栏杆立柱的形式呈现。铁艺中的曲线形式则深受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影响,栏杆扶手和立柱均为铁制。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深受俄式风格影响,除了栏杆形式,屋檐下的木雕刻装饰物由多层木板层层收进,层层堆叠而成,且木板上雕刻出锯齿状的三角形或弧形的圆孔镂雕。这种檐口的处理方式是设计师根据哈尔滨当地的气候条件,并结合俄式木建筑的特色所探索出的宝贵经验。

三、传承与保护的理念、现状及举措

(一)传承与保护的理念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哈尔滨城市文化的一部分,与哈尔滨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意识形态等有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了哈尔滨城市文化完整的生态系统。哲学强调事物的运动和变化,事物是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旧事物必定会被新事物所取代。一个城市的发展亦是如此,城市处于不断的交替更迭中,城市的发展在不断的扬弃中螺旋上升。因此,对于传统建筑要进行扬弃与传承,妥善处理新旧之间的关系,促进整体城市文化环境的改善和城市文化的有机发展。

(二)传承与保护的现实状况

作为有一定历史文化积淀的老建筑群,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当前保护措施不力,许多特色建筑被拆除。此外,景区设置保护不当、过度消费景区景色文化等都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街区的传承性和艺术性。因此,继承与保护必须要加快进程。

(三)传承与保护的措施

第一,确定保护对象。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中的特色建筑风格、院落分布、街巷形式以及特色文化等,都是需要保护的对象。第二,划定保护的等级和范围,将历史文化街区需要保护的范围划分出来,确定范围内需要保护的建筑物和特色文化的等级。例如,将原始的、极具中华巴洛克建筑特色的建筑物和院落分布形式等确定为一级保护区;将部分比较重要的建筑类型、特色院落分布形式、店铺设置形式等确定为二级保护区;将容易遭到破坏的景区环境等确定为三级保护区。充分评价街区各个部分的价值,确定保护的等级,合理采取保护措施。第三,还要根据建筑特色采取特别的保护措施。如对于特色的建筑设计需要进行维修;而对于亟须修改的院落设计,需要结合建筑理念和现代化建筑特色重建。

结语

随着经济发展市场化的需求、旅游业的快速崛起等原因,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遭到了很大破坏,许多特色建筑被拆除,严重影响了哈尔滨文化脉络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面对这种情况,对于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的传承与保护成为当前重要的任务。作为哈尔滨城市文化的重要部分,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融合了多种国家的建筑特色,是我国历史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研究材料,但对其的保护和传承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陆明,吴松涛.传统风貌保护区复兴实践——以哈尔滨道外区传统风貌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L].城市规划,2005(11).

[2]黄焕.文化生态理念下的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以武汉市青岛路历史街区为例[J].规划师,2010(5).

[3]王岩,陆彤.哈尔滨道外近代建筑的形态表征[J].低温建筑技术,2007(6).

第3篇

民俗节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对象。时值2013年岁首,我刊特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委员会的专家学者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民俗节庆。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以农为本”曾是历朝历代的治国方略。由此可见农业在国民经济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农耕仪礼是农业民族在生产实践中,伴随农事活动形成的一系列仪礼,而岁时节日习俗的产生恰恰离不开农耕仪礼。纵观中国的农耕仪礼,岁时节日最完整地表现了农业社会的时空观念,即用岁时、节令形式表现和记录农耕时间,农耕实践。通过一系列的节庆活动,寄托人们的愿望和祈求。

农耕仪礼在农业社会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文化现象。在民俗学仪式文化研究中,将一系列的农耕仪礼视为农业社会农耕生产的“通过仪礼”。我们知道,无论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或人类社会自身的活动,都处于一定的仪式之中,都要完成生命的周期,而每一个周期都要举行一个个“通过仪礼”完成自身的过渡。比如人们将一年要分为四季,分为十二个月,划分为二十四个节气。在每一个节点上,举行一定的仪式完成向下一阶段的过渡。当这些节日仪式一一完成时,一年就算过去了,新的过渡轮回又将开始。这就是典型的农业社会的“通过仪礼”。从这种意义上讲,农耕仪礼和节日习俗似乎将农作物的自然生长与人们的信仰心理统一起来,达到物我一体,天人合一。

岁时节日民俗的最初形成不仅和农事活动有关,而且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明有关。特别是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知识的产生,直接导致了岁时民俗的形成。一年中岁时的划定是在配合农业生产和生活所进行的天象观测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历法产生之前,人们根据自然界物候的变化确定一年中季节的变化。古语中所说“山中无历日,寒暑不知年”正是指这种情况。游牧、狩猎民族与农业民族相比,观察和记录岁时变化的方法有着明显的差别。比如,古代蒙古族对“年”的认识是草青一次为一年。中国东北的鄂伦春族以月圆12次为一年。春、夏、秋、冬四季则以物候变化为依据。雪融化的季节叫春天,青草长出来的季节叫夏天,草木干枯的季节叫秋天,落雪的季节叫冬天。以物候变化确定年月,对牧业和狩猎民族是适用的,而对农业民族则显得过于简单粗放。农业生产中作物的栽培有很强的季节性,耽误农时会影响一年的收成和生计,所以农耕民俗要求历法的精确,而历法的精确又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方便,同时也为岁时节日规定了具体日期。

一年中岁时的划定是为了确定时序系统。它虽然含有民俗文化的因素,但人文色彩相对比较淡薄。中国是世界上古老的农业国之一,早在殷商时期就有了历法的萌芽。春秋战国时期,发明了“土圭”,用它测定日影以定冬至、夏至,区别春分、秋分。而且此时置闰月定四时成岁的制度也趋于完善。用这种完备的历法,指导农业生产,就有了可靠的依据。

农耕仪礼只是农耕民俗文化的一部分,它包括旱地耕作仪礼和水田(稻作)耕作仪礼两部分。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国家,旱地耕作仪礼与水田耕作仪礼统一于节日习俗之中。春节便是最具代表性的仪礼之一。中国北方地区以旱地栽培为主,表现在农耕仪礼上,主要是祭祀社稷之神,也就是土地和五谷之神。此外还敬奉龙王。在祭祀方式上,往往采取综合式祭祀,并不将祭祀仪式分配在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上。如对土地神的祭祀采取“春祈秋报”方式。中国古代祭祀社神依一定的时令举行,一般是春秋两季。春天当春耕来临时,举行祭祀,祈求土地神保佑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秋天到了收获季节,举行祭礼,报答土地神的恩赐。而中国的春节,正是把“春祈秋报”活动融合在一起,既报答社稷之神,又祈求社稷之神,于是酬神成了春节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中国南方稻作文化区域,除祭祀社神之外,在水稻栽培过程中,从育秧开始到收获,还要举行一系列独特的仪礼。由此可见,中国的春节文化与农耕仪礼的关系非常密切。

中国的节令风俗,大都萌芽于先秦时代。到了秦汉时期,特别是汉代,终于走向定型。春节文化中包含的农耕仪礼事象十分明显。

首先,“年”的本义与农耕仪礼有关。从传统意义上讲,我们所说的“年”本身就含有农耕仪礼的意思。禾谷一年一熟,谓之年。《说文》解释:“年,谷熟也。”一年的庄稼成熟,获得丰收,要祭祀谷神。《尔雅》中“年”和“岁”是同一记时单位。“岁”在甲骨文中,象是用斧子砍断人的双脚,用来作牺牲祭祀谷神。可见古老的年节习俗,是用人作牺牲举行祭祀的。庄稼一年一熟,用祭祀的方式,庆贺丰年,并祈祷来年丰收,这是“年节”的原始意义。

其次,春节的形成和定型,与农业社会历法的产生密切相关。秦汉时期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长期分裂割据,但是由于交通阻隔,不同地区之间的节日风俗还很难融合,形成了“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局面。直到西汉初年,由于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社会日趋稳定,经济日趋繁荣,人们的生活情趣日益丰富,年节风俗活动才逐渐形成。

春节文化在汉代定型的另一个原因是历法的定型。春秋时代,历法尚处于草创时期,各地区的历日制度不能完全取得一致。秦代用“颛顼历”,以建亥孟冬之月(今阴历的十月)为岁首。汉初仍沿用秦代“颛顼历”,以今阴历的九月为一年之终,十月为一年之始。汉初的除夕之夜就是今天的阴历九月二十九日,元旦则是十月一日。汉武帝元封七年(公元前 104年),命司马迁、落下闳等人改“颛顼历”而另作“太初历”,仍以夏历的正月为岁首。夏历即今之阴历,所以至今民间仍把夏历称为阴历或农历。历法的改定为年节确定了准确日期。从中国的历法习称“农历”来看,正好说明它是农业社会的产物。

其三,春节文化的主题充分体现与农耕仪礼的关系。传统的春节主题可以用八个字概括: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它既含一年收获的喜悦,又寄托来年的期盼。春节是产生希望的节日。在农业社会是农耕仪礼的重要体现。春节最流行的祝福语是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既期盼家宅平安、又祝福万事随心,对来年的期望蕴藏在说不完的吉祥语中。

其四,春节节物体现农耕文化特色。春节节物是春节期间伴随节日活动使用的道具,也是春节文化的物化表现。

春节来临时,人们要做各种准备,购置年货,布置环境。其中的许多东西是春节必不可少的文化符号。我们将这些实用的文化符号称之为“节物”,即过节不可缺少的事物。这些节物丰富多彩,不胜枚举,它们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多彩。稍加留心,我们会发现正是这些节物,体现着农耕社会的特色,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期望和诉求。

春节期间所使用的节物除供奉、饮食之外,还有门神、财神、对联。除夕夜吃年夜饭,喝屠苏酒,吃饺子、汤圆,拜年等不一而足。这些节物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体现了农耕社会的生活特色。农耕社会是一个多神信仰的社会,春节的迎神赛会是为了达到人神同乐。人们认为只有神快乐了,才可以保护农业丰收,才可以保护家宅平安,人寿年丰。所以春节期间一定要将家庭环境布置一新,达到辞旧迎新、迎新纳福的目的。举例来说,门神自先秦以来,上自天子,下至庶人,皆崇拜门神。门神是民间共同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春节时,人们都将门神像贴在门上,用以驱邪避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在农业社会,门神是最受人们欢迎的保护神之一。其次是贴对联,对联是古老巫术桃符的进化演变。古代,人们在辞旧迎新之际,在桃木板上分别写上或画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图像,悬挂于门首祈福灭祸。其三是供奉财神。财神是指掌管钱财的神,本为道教所信奉的神。财神在民间分文财神和武财神。比干被赐封为“天官文财尊神”;赵公明被奉为正财神,刘海、范蠡被奉为文财神,钟馗、关公被奉封为赐福镇宅的武财神。有的财神像绘有太阳和月亮,表示日春神青帝和月财神赵公明,合称为“春福”。

吃年夜饭,喝屠苏酒,吃饺子、汤圆,拜年,是春节文化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它们同样含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古时的元旦,或称“三朝”、“三始”、“三元”,是新年的第一天。除夕夜燃放爆竹驱邪镇恶,祝福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一天,家长要率全家人合祭百神,追祭祖先。祭祖完毕,一家人不分尊卑老幼,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饮椒柏酒,预祝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按照儒家的伦常孝悌观念,秦汉时代的年节活动不仅要频繁地追祭祖先,而且家人之间要分别长幼尊卑,行礼拜年。魏晋以后,人们改饮桃汤为饮屠苏酒。屠苏是一种中草药,据说用屠苏作的酒能避瘟疫。

春节既是中国的团圆节也是中国的感恩节。家庭中先要祭祖,然后给长辈拜年、分压岁钱、守岁。初一大早给街坊邻里拜年。有的村落初一大早要根据喜神所在的方位,集体迎接喜神,具有村落团拜的意思。初五以后起社火,唱大戏酬神,村落之间社火走访,即所谓的送年。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过后,年节的才算结束。

我们今天享受的丰富多彩的春节文化,是古老的农耕仪礼留给我们的丰厚的文化遗产。春节是综合性的文化节日,也是中国人的狂欢节。传统的继承和发扬,需要了解它的文化内涵,将春节文化与农耕仪礼联系起来考察,将会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春节文化的博大精深。而如此丰富多彩的春节文化,如今却在传承中出现问题。最近几年来,关于节日文化的讨论一直在继续,有节就有论坛,有论坛就有对节日文化的各种各样的言论,但是这些言论对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影响如何,很大程度上关于节日文化的研究还停留在学理阶段,和实际的节日文化传承还有一定的距离。

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我们不能说不重视,许多节日进入国家级“非遗”名录,春节、清明节、端午节还成为法定节假日。但是遇到每一个节日究竟如何继承传统又与时俱进,谁也说不清楚。实际上,中国的节日文化和传统相比,已经失去了灵魂,变得盲目和蒙顿。节日的形式是存在的,比如时间、空间,但内容已经被架空。许多年轻人不知道节日的来历和过节的仪式程序,变得很茫然。其实节日和人一样是有灵魂、有深厚的文化内涵的。节日文化的灵魂是什么?是信仰,是信仰仪式中包含的道德、伦理观念。失去信仰的节日必然名存实亡。从这种意义上讲,我们现在的许多节日是名存实亡的。

节日文化的本质是什么,是仪式。节日是典型的仪式文化,没有仪式就没有节日。而现在我们的节日还有仪式吗?没有了,许多节日徒有虚名。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都如此。就以春节而言,怎么过节,本来有一套严格的仪式,这些仪式被一代一代传承下来。除夕夜敬神、祭祖、吃年夜饭,拜年、给压岁钱、守岁;大年初一迎喜神;初二回娘家、拜年、走亲访友;破五以后闹社火,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正月十六迈火堆、送瘟神。如果加上从腊八开始的忙年活动,置办年货,扫尘、贴对联、年画等。究竟春节是由多少文化元素组成的,都有哪些过节的仪式?这些在节日文化论文、有关节日的著作中讲了许多,但现实是许多元素在节日文化中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现在人们已经不把过年过节当回事。比如节日的时间被随意置换,离过年还很远,单位的团拜活动、聚餐就已经开始了。本来年夜饭是一家人团聚,在一个封闭的家庭环境里度过年夜。现在许多家庭到饭店吃年夜饭,文化空间被置换了;传统的年节讲究的是辞旧迎新。半夜子时燃放爆竹,爆竹一声辞旧岁。为什么燃放爆竹?除夕夜燃放的是接神爆竹,意思是将财神、灶君接回家过年,与民同乐。现在燃放爆竹有这层意义吗,燃放鞭炮几乎成了灾害;过去年节的庙会是为了酬神,会神仙(如北京白云观的燕九节),现在庙会都办到商场了,没庙的地方也举办庙会,多如牛毛的庙会,实际上是商会,商品交易会;再说敬神,过去敬神烧三炷香已经很虔诚了,现在烧香变成精神的宣泄,类同放火;门神、年画本来是春节习俗必备物,现在完全变成艺术品、收藏品;压岁钱也失去了原来的意义,成了父母借孩子名义敛钱的手段。总之,现在的春节已经没有规矩可循,失去了传承,随意性、盲目性很大。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节日文化,包括春节文化出现了文化断层,失去了传承的代际衔接,切断了与传统的联系,特别是在城市,要衔接这种断层已经很难了。俗随时变,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民众也许会重新整合春节文化,给春节文化一个全新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