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经济管理专业实习范文

经济管理专业实习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经济管理专业实习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经济管理专业实习

第1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利益显性化;实习基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8-0151-02

经济管理专业已成为我国毕业人数最多的专业,亦是国民经济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本的来源。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面临着企业对优秀称职的经济管理类人员获取困难与本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现状与矛盾。据调查,以市场营销为例,掌握系统营销知识与技能、有一定行业背景、且具有一定实践经历的人才非常紧缺,因此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除了我国本科教育体制与模式落后,知识老化与僵化、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脱节等原因外,经济管理类应届本科毕业生在实践经验上的短板与劣势,使得其现有的知识水平与能力结构难以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这一群体在求职过程中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在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实习成为大学生了解行业背景、增加实践经验的途径,为学生提供一个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平台。在众多实践教学方法与实践培养模式中,校企合作实习基地的建设与运作能够以特定行业为背景,及时捕捉企业人才需求的动向,增强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定位,提高培养过程的目的性、针对性,使得人才培养更加接近地气,成为解决人才培养中这一问题的重要平台与途径。

一、经济管理类专业校企合作实习基地的含义与功能定位

经济管理类专业校企合作实习基地是以提高学生知识与实践之间相互转化能力、提高在校生就业市场适应度为目标,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深度联结,整合双方现有硬件与软件等资源,实现双方利益的共同实践,以适度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并有目标地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促进面向市场与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教学与实践平台。该实习基地的基本内涵是产学结合,深度合作;实现的途径是互惠互利,适度参与;实现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经验,增加学生的行业背景与行业特征,从而适应社会与市场对人才素质的需求。

在传统的校企合作活动中,学校与企业以较为松散的形式联结,对合作的目标、运行模式、利益实现路径没有明确的认知与协商,尤其忽略了人才培养的初衷,缺乏目标性、可考核性、专业指导性。尤其是由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知识与技能在实践中的知识隐性与难以估量特征,校企合作实习基地的运作与效果更加模糊与不规范。实习是大学生积累经验、提高实践技能的重要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旨在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综合能力,为就业做好准备。但从目前我国大学经济管理专业校园实习基地建设与运行现状来看,在校大学生的实习教学过程仍处于“实习愿望强烈、实习条件受限,实习流于形式,实习没有提高等”状态。所以,对经济管理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功能定位的界定对于该平台作用的发挥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一)挖掘企业人才需求与动向

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尤其是目前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究其原因,除了教育体制问题、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等,高校在人才培养的操作层面也存在很多问题,值得反思与重视。比如,一方面各行各业企业急需大量的经济管理类人才,另一方面高校无法培养此类人才;学生在进入学校接受教育若干年后进入企业却无法快速适应企业岗位需求;有的学校或专业生源充足而有的却面临苦难。答案很明显,那就是高等教育在培养学生过程中过于闭关自守,未能把握人力资本市场需求的脉搏,未能准确及时了解企业人才需求动向。所以,经济管理人才高等教育必须积极顺应市场经济发展得需要,顺应企业发展得需要,去走进企业、研究企业、了解企业,与之深度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实习基地。

(二)提供适应性的行业人才和专业人才

目前的失业一般是结构性失业,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这一特点凸显的尤为严重,企业人力资源不能持续供应,或者寻求符合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花费高成本,必影响企业的发展。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在企业筛选过程中将选择特定行业、具有行业代表性的合作对象,其背靠具体的行业特征与行业经验,应定位于行业性人才培养、人才挖掘以及教学中行业知识积累的目的与功能,但要注意学生培养结果的可拓展性和适应性。学校利用企业提供的实习平台培养学生,同时也为企业挑选适合自身发展的员工提供了便利条件。企业可以利用学校的师资和科研条件,依托实习基地建设与高校开展多方面的横向合作,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高等教育改革的推动力

通过校企共建校外实习基地,相关专业能够及时了解社会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发现专业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及教材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能和行业、企业中的专家共同研讨如何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改革,为经济管理类本科教学的改革提供推动力。

(四)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师素质培养与提高

经济管理专业较其他专业更具实践性与动态性,其教学应与日新月异的外部环境互动,更应符合企业实践的需求,所以,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大量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专业技能突出的优秀教师。校企合作实习基地的建设与运作为教师参与企业实践提供了平台,既可以深入了解社会需求,丰富课堂教学素材,又有利于教师把握学科专业发展前沿,让教学更加有针对性与趣味性,有利于学校建立“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二、经济管理专业实习基地校企合作实习基地的现有问题

(一)实习基地结构不合理

一般而言,对于经济管理专业,一个行业内适度规模的企业每次接受学生长期实习的人数在4―8人适宜,这时实习效果最好,但由于目前各个学校实习地基建设规模、经费等原因,每一个校企合作的企业作为实习基地接受的实习学生过多,承担的实习任务过多,使得实习基地本身的功能难以实现[1]。

(二)校企合作稳定性欠佳

由于对双方权责、收益未进行深入挖掘与明确的界定,一般而言企业在社会、经济效益方面的收获存在困难,使得积极性不高,甚至有些实习基地仅仅是依靠相关学院与实习单位之间的其他关系或个别教师私人关系来维持,对于学生的实习任务也是敷衍了事,影响了学生实习质量和学校与实习基地合作的稳定性。同时,企业对于人力资源需求的短视性业造成企业人才培养意识的降低和实习基地的运作困难。

(三)校企合作深度不够,动力不足

目前,校企合作实习基地的实习任务的完成质量不高,主要原因在于对学生缺乏实习前的培训、双方对实习任务没有充分设计与规划、实习过程没有具体流程与规范、实习后缺乏考核与总结,双方对实质性的实习内容与人才培养深度合作不够,动力不足,使得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存在不连续性、不可持续性以及流于形式等诟病,学生不能从中得到深刻的提高,视为鸡肋。

三、经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实习基地模式构建

(一)以双方利益的共同实现为合作动力

经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基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是共同利益,是知识的创造与价值的实现[2]。对动力的审视本质上是利益洞察与分析。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企业的参与和指导,需要从企业那里得到最新的人才需求信息、最新动态,需要企业提供实践的平台;作为企业方,通过自力更生的方式培养符合自身需要的人才,需要师资、教舍、资金等,成本高见效慢,还会由于局限于企业自身现时需要的狭小视域内,使得培养的人才缺乏行业视野、国际视野、前瞻性、理念更新、创造能力等,企业需要学校提供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人才,提供智力支持。所以,经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实习基地的动因在于校企之间互存需要,双方参与校企合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

(二)利益深度实现与功能实现相结合的运作方式

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功能实现的过程与双方利益实现紧密结合才是合理的运作方式,需要学校、企业、学生等的共同利益的创造、显性化和持续化[3]。首先是利益显性化过程,要明确利益有什么、如何具体确切描述利益所得,涉及相关方包括企业与学校良方,在明确利益所得和显性化过程中,要着重注意两点:其一,校企合作的核心功能在于人才培养,一切利益均得围绕这一核心开展与形成;其二,如何将企业需求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并推动校企合作基地建设的动力;其次是利益实现过程,校企合作利益显性化后,还需明确利益的实现机制,即如何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以人才培养为核心,通过具体的运作机制来将利益或者契约性所得实现,利益实现过程是双方合作完成实习任务的过程。

(三)以规范制度与政府支持为保障机制

校企合作中利益的实现需要监控,包括双方合作意愿调查、双方利益需求调研、对双方利益实现情况的评价、对政府专项补贴资金的监控等,对学生实习效果、学生培养方案的制定与调节效果、企业有序经营、企业人才获得状况等方面建立一系列指标加以计量、评价和监控,需要相关保障机制,需建立校企合作实习合作基地管理体制建设、服务体制建设和发展基础建设。同时,需要努力寻求政府实质性引导政策的支持、法规、制度的保障,增强企业参与意愿,例如,借助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充分利用多种政策上的优惠和便利,增强合作双方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感[4]。

参考文献:

[1] 王杜春,马海,李晴.校企共建本科教学校外实习基地的思考――以东北农业大学为例[J].商业经济,2013,(5).

[2] 王振洪,邵建东,成军.探索建立有效推进校企深度合作的新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2,(9).

第2篇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 实习基地 建设意义

一、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的意义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要接触社会、理论付诸于实践就要进行社会实习。实践教学是农业经济教学最为关键的部分,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直接关联到教育教学的质量,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提高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掌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并且熟练的进行实际操作,能够担当农业经济宏观和微观的管理工作,还有关系到农业经济管理结合工商企业的高级综合管理工作。需要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自身的发展目标和理论知识一定与农业发展的总体趋势协调统一,能够与农村经济的发展相互促进。

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1.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深入,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供给与需要之间的关系变得日益复杂,尤其是学生培养计划、学校教师的素质水平、教学的方式方法、生活中的实习工作等,以这些内容为主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和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很不协调。改变农业经济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法,就要以多元化的供求关系作为导向,建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新方式,使农业经济专业的学生的就业去向问题有一个很好的保障。通过大量毕业生就业市场情况的调查可知,聘用企业反映毕业学生主要的质量问题是学生缺乏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造成学生缺乏实践能力的主要因素就是学校缺乏供学生实习的基地设施,致使学生学习期间实践学习的质量普遍低下。

2.在市场经济的不断更新下,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变化,企业一方为学校提供的进行实习的传统基地已经不能够继续存在下去。由于教育范围不断扩大,学校招生范围也在扩张,也就形成了学生全部参加实践学习的困境。所以很多学校改变了教学方式,允许学生自己寻找实习工作的企业,自主参加实践学习,但是这其中也不免有许多问题。

3.学校做好实习企业的考察工作,通过细致的调研,选择规模较大,实力较强,业务较广,员工素质水平较高的企业进行联系,安排学生进行实习。让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未来工作对专业知识的具体要求。对于学校和学生来说,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水平,增强学生的竞争能力,这些都要靠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来实现,因此必须要给予重视。

三、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的方法以及保障

1.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要更好的发展下去,实习工作就要积极开展,现实的情况不利于学生参加实践学习,研究新的实践学习方式就非常重要。学校可以在附近周围建立实习基地,可以在学校所处的城市中选择一个距离较近的农村,积极安排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对这个村子的村民人数、社会背景、农村经济方面进行全面的科学调查。获得关于农民经济活动的重要资料,同时设立一个教学数据档案。此时鼓励学生节约一些生活费用帮助该村做一些能力范围内的事情,达到该村能够支持学校安排学生在此进行实践学习的目的。最后获得一些数据材料可以用做学生的课堂学习内容,也可以提供给实习的学生,让他们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实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统一管理,把学生进行合理分工,不间断的进行实习内容研究。之后再依据进展程度进行处理数据,更新资料档案,同时不断做出补充和反馈,从各个角度得出实习报告分析。

2.我国绝大多数的农业经济管理院校都处于所在城市的某一角落,与农村的距离是比较近的,城乡结合点中的农村大都农业经济活动比较不错的,并且都是处于社会经济的变化中。学校选择这样的地点安排学生进行实习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有效解决学生实习中的资金缺乏问题,学生通过简便的交通工具就可以到达实习基地,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约交通住宿费用,保证了学生自身的安全,磨练了学生的意志。还能够比较方便的进行实习时间的安排,减少了学校与实习企业进行实习时间的协调困难,避开了农村农忙时节,降低了学生发生人身危险的可能。

3.农业经济管理类的学校是依据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变化来进行教学的。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学生进行自主选择职业的需求变化,农业经济教学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形成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实习时离不开农村和农业相关内容。

4.实践学习的目标就是能够使学生参加社会经济活动,能够将书本上的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正确的发掘、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参加实践学习的深入程度对实习效果有很大影响。把学生分配到较远的地方进行实践学习,很难确保学生都能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为了能够让学生都充分参加实践学习,学校要有组织和计划的让学生进行实习工作。

结束语

通过文章多个角度的论述,学生要想达到学以致用,学校在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实习基地的建设就是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学校只有加强学习基地的建设工作才能够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学生只有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在其专业领域取得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赵晓红. 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效果的探索[J] . 南方农业,2011,(2).

第3篇

以下是我在实习期间对工作的总结和自己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要总结一下自己在实习期间的体会:

1、自主学习。工作后不再象在学校里学习那样,有老师,有作业,有考试,而是一切要自己主动去学去做。只要你想学习,学习的机会还是很多的,老员工们从不吝惜自己的经验来指导你工作,让你少走弯路;集团公司、公司内部有各种各样的培训来提高自己,你所要作的只是甄别哪些是你需要了解的,哪些是你感兴趣的。

2、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你不只为公司创造了效益,同时也提高了自己,象我这样没有工作经验的新人,更需要通过多做事情来积累经验。特别是现在实习工作并不象正式员工那样有明确的工作范围,如果工作态度不够积极就可能没有事情做,所以平时就更需要主动争取多做事,这样才能多积累多提高。

3、团队精神。工作往往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是一个团队在完成一个项目,在工作的过程中如何去保持和团队中其他同事的交流和沟通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位资深人力资源专家曾对团队精神的能力要求有这样的观点:要有与别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合理的分工可以使大家在工作中各尽所长,团结合作,配合默契,共赴成功。个人要想成功及获得好的业绩,必须牢记一个规则:我们永远不能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团队利益之上,在团队工作中,会出现在自己的协助下同时也从中受益的情况,反过来看,自己本身受益其中,这是保证自己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4、基本礼仪。步入社会就需要了解基本礼仪,而这往往是原来作为学生不大重视的,无论是着装还是待人接物,都应该合乎礼仪,才不会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这就需要平时多学习,比如注意其他人的做法或向专家请教。

5、为人处事。作为学生面对的无非是同学、老师、家长,而工作后就要面对更为复杂的关系。无论是和领导、同事还是客户接触,都要做到妥善处理,要多沟通,并要设身处地从对方角度换位思考,而不是只是考虑自己的事。

其次,我想谈一下实习的意义:

实习是一种对用人单位和实习生都有益的人力资源制度安排。对接受实习生的单位而言,是发展储备人力资源的措施,可以让其低成本、大范围的选择人才,培养和发现真正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的人才,亦可以作为用人单位的公关手段,让更多的社会成员(如实习生)了解用人单位的文化和理念,从而增强社会对该组织的认同感并赢得声誉。

对学生而言,实习可以使每一个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尝试不同的工作,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逐步完成职业化角色的转化,发现自己真实的潜力和兴趣,以奠定良好的事业基础,也为自我成长丰富了阅历,促进整个社会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最后,我想我在学习和工作我还有以下问题需要解决:

1、缺乏工作经验。

因为自己缺乏经验,很多问题而不能分清主次,还有些培训或是学习不能找到重点,随着实习工作的进行,我想我会逐渐积累经验的。

2、工作态度不够积极。

在工作中仅仅能够完成布置的工作,在没有工作任务时虽能主动要求布置工作,但若没有工作做时可能就会松懈,不能做到主动学习,这主要还是因为懒惰在作怪,在今后我要努力克服惰性,没有工作任务时主动要求布置工作,没有布置工作时作到自主学习。

第4篇

实践教学可以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培养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适应市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的重要目标。

1、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轻实践的现象仍然存在。实践教学居于从属地位的问题未能根本解决,目前,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现象仍然存在,认为学生在校期间只要将理论知识掌握扎实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将来在工作中也可完成。教育思想和观念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专才培养”的思想根深蒂固,知识传授纵多横少,基础较窄。加之实践教学需要投入的经费较高,不愿意过多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1.2实践教学教学手段形式单一。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单一化、灌输性教学方式,仍然是主要的教学方式。师生之间很少交流。实验实习都是采用多年形成的传统方法。

1.3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使实验和实习教学环节受到影响,近年来,随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招生人数的缩减。开设该专业的各高校教学院系。不愿将大量经费投入到该专业的独立实验室建设中,各教学院系之间又不能做到实验室资源共享,直接影响了本专业学生实验教学的开展由于实践教学经费一直不太充裕,学生的实习经费多年来一起维持在很低的水平上,由于实习经费的紧张。不得不把本该分阶段进行的课程实习内容一减再减,以便将有限的经费集中起来,保证最后阶段的毕业实习。同时,为了节省费用开支,本该集中实习的改为分散与集中实习相结合或分散实习,“放羊式”的分散实习使学生实习效果受到很大影响。

1.4实习基地建设工作滞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单位都讲经济效益。由于学生到单位实习,给单位正常的生产经营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许多单位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另一方面,校方由于实习经费不足,不能向相关单位提供优惠政策,也导致一些单位不愿意接受作为实习基地。这就使得~些实践环节只能”走马观花”。甚至因联系不上理想的实习场所将学生”放羊”,实习质量可想而知。

1.5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措施不科学

相比理论课的评价措施,实践教学的评价措施明显滞后。没有制定专门的实践教学考核标准。对实践教学的监控与评价落实不到位。实践教学沿用理论教学以学习成绩为主的考核办法,这种考核办法常常流于形式,无法真正检测到学生实践能力的水平。

2、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2.1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内容

构建和完善实践教学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在不断总结过去实践教学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为适应教育大众化要求和知识经济背景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构建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一个中心、三个层次、三种形式”的“133”实践教学模式。

“一个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中心。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把依附于或与基本理论课相关的实验整合为独立的实验课程,实验课尽可能单独设课。突出实践教学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方面的作用和地位。

“三个层次”:把实践教学划分为由低到高3个不同的实践层次,即基础技能实践层次、专业技能实践层次和综合创新能力实践层次。基础技能实践包括军事理论与军训,社会实践、基础课实验和上机(公共和学科基础课)等,这一层次重在基础技能与素质训练,对专业有初步的了解,为后续实践教学打基础。

专业技能实践包括课程设计、学年论文、教学实习。实训、专业课实验和上机(专业核心、选修课),旨在使学生了解本专业技能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内容。强化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同时要了解社会,为综合创新性实践做准备。综合创新能力实践包括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科技竞赛、学科竞赛等,这一层次重在课内外创新实践训练,强化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创业素质。

3、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运作建议

3.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的地位,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模式的物化成果和组织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教育者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集中体现。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紧紧围绕“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目标,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来考虑。首先,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

转贴于

学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学分最低不应少于总学分的20%,其次。从培养方案上保证理论教学与实践的结合,保证实践教学环节4年不断线,再次,增设创新学分。采取创新原理教学、创新实践教学和创业实践教学,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3.2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更新实践教学方式,实践教学方式的改革要突破传统灌输式的授课法。采用引导启发和探索式的教学法,让学生在实践、实验和实习等实践环节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利于理论知识的巩固及实践能力的提高。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做到有的放矢。努力做到实践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实习与就业相结合。

3.3增加对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增加经费投入,其一主要是在实验室的建设上,增强实验室的硬件与软件条件,以便实验的开出有强有力的硬件保障。

3.4实验教学的实施应适应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的改革,首先要继续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减少覆盖面小、效率低的小而全的实验室数,加大投入,加强对实验室建设和评估,提高综合实验室服务、育人的功能。在此基础上应更新实验指导教材。减少重复,扩大系列实验课开设面。打破因理论课程分别设置而造成实验课连续性、通用性不够的局面。30学时以上的实验课应独立开课、单独考核。从低年级到高年级要逐步减少印证类实验,增设综合型、设计型、研究性实验。应尽可能增加实验室的开放程度,以满足学生不断发展的需要。

3.5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校外实习基地是让学生直接接触社会。认识参与实际业务操作所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设计性、创造性比较强的实践环境,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形成扎实的基本技能与实践能力。

第5篇

一、毕业实践性质和目的

毕业实践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最主要的综合实践环节,它是依据教学计划安排在修完本专业全部理论课程和相关实践环节之后进行的综合岗位实践。

高职经管专业开设毕业实践教学环节的目的是:第一,通过参加实际企事业单位相关岗位的实际工作,接触社会用人单位,走进市场,提高适应岗位就业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素质,巩固专业思想,培养爱岗敬业、创新精神,为毕业后从事相关的工作打下良好思想和能力基础。第二,通过毕业实践,广泛开展相关行业发展现状、岗位工作要求、企业业务处理等问题调查研究,接触专业工作,增强感性认识,锻炼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以就业为导向,检验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合格人才积累经验。第四,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和实践基地建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企业放弃利润,全力配合学校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是不现实的,需要把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的功能加以结合,通过毕业实践教学的开展,用人单位获得了为自己量身打造的合格人才,减少岗前培训时间和费用。学校也利用合作单位的资源和技术力量,减少了校内实训的压力,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和办学品牌,全方位实现校企双赢。

二、毕业实践内容

1.岗位安排。高职经管专业毕业实践的时间应安排在第六学期。毕业实践的具体单位和机构原则上采取学生自己联系,院校、系部、指导教师协助安排的方式确定,实习单位(岗位)的确定最好结合就业意向。毕业实践是综合性专业实习,凡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岗位内容均属于实践内容的范围。但由于实习时间和实习单位环境、条件管理的复杂性等因素的制约,不可能到过多的岗位上去体验、实习锻炼,应结合具体实践单位有计划、有侧重地进行重点实习。

2.工作内容。第一,了解实践单位组织结构、主要岗位职责和相应管理制度;熟悉实践单位主要业务及工作流程;要求学生进入实习单位后即开展调查活动,全面了解实习单位的情况,为后续工作奠定良好基础,调查完成后要形成实践机构(单位)调查报告。第二,完成实践单位和指导教师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并总结记录;按要求在毕业实践期间填写毕业实践记录,可以采用日志、周志、要点摘记等形式。实习生对实习过程中发生的重要事件、处理的关键问题、感受较深的实习体验等“闪光点”进行记录,进行反思,重点反映工作内容、自我感受、个人专业认识方面的成果,要体现一定的专业深度。第三,评估个人实践工作情况并进行总结,发现工作或业务处理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完成毕业实践总结报告。这是对毕业实践过程的全面总结,是表述其实践成果、代表其专业综合水平的重要资料,是实习过程、体会、收获的全面反映,是实践技能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今后学生顺利就业和适应岗位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三、毕业实践成绩评定

由于毕业实践教学涉及到校内外两个教学场所,因此企业要参与教学指导计划制定、实践进度监控、实践教学评估、制订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既要体现目标与过程相结合,又要具有可操作性,要坚持毕业实践教学环节质量检查的经常化、严细化,突出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的动态监控职能。

一般来说,毕业实践成绩由实践单位评价(30%)、校内指导教师评价(40%)、答辩成绩(30%)三部分组成。指导教师成绩由校内指导教师根据下列条件评定:是否按时、按要求完成毕业实践各阶段所要求的工作;《毕业实践手册》填写质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工作态度及遵守纪律情况等。实践单位成绩由企事业单位的相关部门和指导教师给出,按五级计分制评定。答辩成绩由所在专业毕业实践答辩小组评定。答辩会上由教师对实践工作过程和任务完成情况提出问题,学生当面做出回答、解释,以便了解学生毕业实践工作情况。答辩的程序是:首先学生(约用10分钟)简要报告毕业实践工作情况,然后答辩小组提出问题,学生立即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丽芳.高职经管类专业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25-27

[2]朱平.高职经济管理类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现代商贸工业,2010,6:223-225

第6篇

关键词: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实践解析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必然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综合人才,同时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和教育观念使得人才培养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在我国高职教育技术性人才培养是一种重要的人才培养方式,使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高技能人才匮乏得到了很好的缓解[1]。在高职教育中,经济管理专业是其中的一个类别,用以培养具备经济管理专业素养同时拥有基础应用能力的该行业人才。虽然高职经济管理专业为我国乃至世界提供了很多高素质人才,但是在专业教学方面仍旧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因此高职经济管理专业需要在教学上进行适当的改革以更好的适应快节奏的社会经济发展与变化。

一、高职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与现状

上世纪80年代,基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与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下,经济管理相关课程最早设置在我国职业教育中作为专业内容进行教学。发展至80年代中期,经济管理相关专业课程已经较为普及,到了90年代,“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课程相继开设。发展至今,高职院校越发重视经济管理相关课程,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我国市场经济建设方向的确立以及高职教育培养综合能力观念的提出。虽然经济管理专业的内容会因为时期的不同而发生不同的变化,但是“企业管理”仍然是不变的核心课程。“生产管理”、“市场营销”以及“经济学”等都是按照专业的不同而开展的课程。

二、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缺乏明确的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当前使用的很多教材,无论是经济管理课程的体系还是具体的内容,都过于重视讲述理论方面的知识。正因为这样的课程设置,使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偏向于研究性,而不是真正能够投身于社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型人才[2]。若按照以往的教育观念进行分析,经济管理专业教师仅仅需要向学生灌输最基本的理论框架,那么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之后就能具备将理论付诸于实践的能力。但是这种想法往往是不切合实际的,单单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很难实现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当前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在专业理论和具体适用二者之间尚未实现良好的转化,也就导致很多编写经济管理专业教材人员以及讲解教材的教师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不够明确,很难为培养高级复合型应用人才提供真正的服务[3]。

(二)教学方式方法缺乏新意

现阶段,课堂教授依然是众多高职学校在教学上的主要方式,基于教学条件的制约,很难开展与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虽然一些经济管理专业课堂上增加了对案例的分析与讨论等环节,但是因为不能为学生提供规范的实训基地,学生也就因此很难得到实际动手操作的体验。除此之外,如果想要开展实践性质的教学,教师不仅仅需要大量的储备专业知识与训练等这些前期必要的准备,还需要寻找可以合作的实习单位等,也就是说教师需要承担所有同实践教学相关的工作,导致诸多教师因难以承受这些困难退而求其次。此外,课时设置上,实践教学占据的比重通常很小,所以一些教师虽然知道实践教学十分重要,也会尽可能在教学中减少甚至避免开展实践教学。

(三)缺乏深层次的探究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

即使当前人们已经认识到了高职教育想要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走校企合作的路线,但是依然没有彻底的改变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体系[4]。其原因包括很多,诸如企业缺乏社会责任、难以寻找企业与学校的利益结合点、缺乏政策法规、企业缺乏高涨的合作性、学校缺乏高度的社会认可等等,最重要的是通常职业院校很少会深入的探讨与研究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实训的意义与具体的项目,导致校企合作难以实现。即便是开展了实践教学也同当地实际的需求相背离,或者一些院校缺乏明晰的职业特色,再或者学校专业课程方面的设置不能同企业需求实现紧密的链接。

三、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一)构建明晰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基于市场经济环境中,高职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的是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奋斗的、具备责任感、事业心、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共道德同时掌握一定企业管理基本知识,初步具备经济技术分析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而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应当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社会轰动能力、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这样会对其综合素质、技能以及智能等的提升起到难以磨灭的作用[5]。想要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与吸收学习过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帮助其形成全面的素质以及良好的品格,就需要将实践教学作为中心,创建出应用型的课程体系。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良好的品格与素质的奠基下真正的将学习到的经济管理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从而使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个目标得以实现。

(二)加强对教学方法的研究

想要使学生更好的实现全面的发展,就需要对当前使用的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恰当的更改,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可以在教育观念上实现平等的对待,对实践方面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加,并对课程实验教学大纲、实纲、实验教材等教学文件的建设加以完善。将循序渐进和创新性作为原则,对实践教学的具体化开展加以指导,不断的探索与研究同教学实践特点以及规律相符合的教学方法[6]。此外,也可以以教学需求为依据,将演示、参观、情景教学、甚至沙盘推演等丰富的教学方法引用进来。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对现代教育技术加以应用,使其开放、直观以及互动等方面的优势可得到充分的利用,这样不仅能使教育信息在传递速度上得到提升,也能使生长在现代化生活环境中的学生更加容易接受专业化的知识技能[7]。

(三)加强构建校企之间的合作

高职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想要在实践能力方面得到培养,缺乏企业的支撑是难以实现的,与此同时,校方也能在技术与智力方面为企业提供需求,企业会因此而得到运作效率的提升,可以理解成一个双赢的过程。从学生方面来讲,校企合作可以使其获得针对性与专业性的实习工作,不至于荒废所学的知识;对于企业而言,也可以在面对实际问题的时候,利用学校师生在专业上的较高造诣来解决问题;那么对于学校而言,可以将学生实践的结果作为学生在校的学习成果展现,使评价更加客观、真实与准确[8]。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高职教育技术性人才培养是一种重要的人才培养方式,使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高技能人才匮乏得到了很好的缓解。从上世纪80年代起便设置高职经济管理专业课程,发展至今已得到了人们的极大重视同时也衍生出了诸多学科,但是却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这是高职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与现状。文章认为高职院校缺乏明确的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教学方式方法缺乏新意、缺乏深层次的探究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是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认为构建明晰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加强构建校企之间的合作这几点是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希望经过本文的分析可以为相关研究工作给予一定的帮助,使更多的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可以为社会输送大量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萍.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信息化改革探索[J].山西科技,2015,2:92-94.

[2]李红梅.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刍议[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6:117-118.

[3]谭柯.转变传统人才培养观念———浅析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中国集体经济,2014,18:152-153.

[4]刘青青.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考试方式的改革[J].现代经济信息,2014,18:429.

[5]高旭.浅析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法律课程改革[J].现代企业教育,2013,24:395.

[6]聂洪臣,高建新.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以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为例[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6:152-153.

[7]周芳.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心理学课程改革的困境与出路[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4:80-82.

第7篇

作者简介:李清玲,硕士研究生学历,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

关键词:农林经济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F303-4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1

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可谓是最早开设的一个专业项目,其专业在我做发展过程中为我国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自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也发生了变化,在今后的几十年中,我国城市化建设会不断的发展,所以这也就影响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生存空间。所以此专业教学体系要根据社会的变化来制定,使培养人才能够满足社会现代的发展需求。

一、创新改革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体系

传统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体系中,都是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学年来进行分配及制定教学体系的,其中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有课程专业内容实践及综合实践等。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高校也在不断的扩招,原本不足的教学资源更加拮据,使得部分实践教学无法体系无法正常开展。这也就导致学生在进行实习实践过程中没有制度,只是走一个过程,使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并没有达到预想的目的。

所以学校就要根据社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和实践中引进一些具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及设备,比如ERP系统、营销管理系统等等,以提高学校农林经济管理实践教学的质量及效率。并且学校还可联系社会的发展趋势,科学的增加一些具有实践性的课程,并且根据学校的经济现状创建合理的实践教学基地,对农村及企业进行实习,以提高校内校外实践教学的质量。在此基础上还可创建科学、合理、完善的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创新改革完善的教学体系及实践教学体系。[1]

二、提高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不仅仅是依靠学生或者教师来完成的,它是结合学生、教师、学校及相关企业这三者的综合系统,只有这三方都能够积极对待,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才能有效提高。其一,学校可以和外界相关企业或者单位签订协议,将企业中的部分业务进行承包,使学校教师带领学生根据企业所制定的要求来完成项目,重视项目的效率。企业能够在此过程中有效降低项目的经济成本;其二,学校可以要求教师的教学质量进一步的提高,对教师制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并且可以对其进行相应的奖励或者补贴,从而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及制动性;其三,学校可以对即将进入实习阶段的学生选择优秀的导师,使学生的每项实践环节都有教师的指导,以小团队的方式进行,这样不仅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增强教师的责任心,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能力。学校还可建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科研基金,多多开设此专业的竞赛活动,创建大学生创业基地,并且开展有效的法学生创业大赛,以鼓励大学生能够在学习基础上进行自主创业及搞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及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2]

三、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改革实践教学形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市场竞争也愈来愈激烈,高校在学生与社会这两者方面的双向选择有着艰难的选择,学生必须要通过实习实践才能够进入社会,而学生的实习实践也是通过社会来进行的。所以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设计中,一定要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来进行,社会在变化的过程中其也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创建一些全新的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可以适应这个社会。

1.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进入大二的时候,可以在专业课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的发展现状增加一些实训类的教学实践内容。在大三的时候可以结合农业企业管理课程、农业企业营销课程等一些相关课程的教学实习,创建并完善实训基地,根据社会的发展来对实践教学进行调整,创建科学、合理的教学实习体系。

2.完善实践教学形式。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集农、经、管三者合一的特点,此专业也非常复杂。为了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培养出应用型、综合型的发展人才,就要采用多种科学的实践教学形式。比如可以邀请城市农业企业中的相关领导及专业到学校进行专题演讲,使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或者可以使专业学生到农村或者企业进行参观学习,使学生能够对此专业有进一步了解;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使学生对农业相关企业和单位进行调查和研究,帮助学生解决自身在实践学习中碰到的一些问题,也使学生能够在大四的毕业论文中增加一些具体实践内容。[3]

3.完善实践教学内容。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中,不仅要突出此专业的培养人才的目标,还要符合现代社会对此专业人才的需求,并且还要使本专业的特色不流失。在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要掌握社会的发展趋势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趋势,使教学内容具有前瞻性。比如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城市化建设、新时代中的农民经济组织等等。全方面的考虑问题,这样才能使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能够跟进社会的发展进程,从而提高专业人才的竞争能力,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使专业人才更好的为地方及社会提供服务。

第8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中心;建设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面临着困境:一是几十年形成的重理论的经典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新时期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二是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不协调;三是现代化教学手段与相关实验设备相对落后,尤其是实验室的专业建设不力,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转变培养观念与方式,走文理结合的新路,重实践技能培养,加强综合实验中心建设,是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建设的当务之急。

综合型实验中心建设的必要性

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与创新的世纪,信息化和信息技术应用将成为国家与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条件,信息化、电子化将成为新世纪教育的重要基础。当前,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新世纪的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必然要面对经济全球化、新经济、管理信息化和管理科学化等外部环境与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大趋势,经管类专业高职教育应该在人才培养、学科发展与科学研究等方面全面适应新的国际大趋势和国内大环境,改革与创新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科建设和专业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与重大挑战。

学科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教育观念解决教育定位问题,教学模式是从根本上落实教育观念的手段。应通过调整专业设置,在现有课程中广泛引入实务教学等一系列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精神,发挥学生的潜能和主动性。高职院校在专业教学计划编制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双证书”制,增强主干课程与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因此,综合实验中心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其实质是经济管理类学科的现代化建设问题。大学生就业难,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大学毕业生缺乏独当一面的技能,过去多数院校都是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一学期的企业实习,通过经验丰富的老师傅的言传身教帮助学生体验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了解企业的业务流程,从而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基于市场竞争激烈和保密、人员安全、成本等方面的考虑,企业多不愿或无暇接收学生实习。因此,无论是针对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还是高校教学,都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实验性教学手段与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面向21世纪的经济管理人才必须适应信息化和国际化的要求,具备综合能力强、富于创新意识的基本素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培养的人才具有典型的继承性与依附性,缺乏自主创新精神。高职教育应扩充并完善相应专业的知识体系,改变知识结构单一,综合素质与分析决策能力弱的现实,在综合实验基地建设上加大投入,并进行有效的系统规划,加快相关课程建设,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其任务是设计教学程序,掌控教学进程,更多地采用案例教学、企业模拟实战等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从而真正获得知识,使学生分析问题、自我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无论是案例教学还是企业模拟实战,必须借助实验系统构造专业教育的模拟教学情境,以信息技术为平台,以专业化软件为工具,借助严密的教学体系设计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效果,而经济管理综合实验中心建设的目的就是提供这样一个平台。

教育科研与社会服务的支撑平台高职经管类专业传统的以定性的、单纯思辨为主体的教育研究方法和手段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和新时展的需求。工科实验中心的建设、开发和科技成果转换模式,可为经管类专业综合实验中心项目建设提供参考借鉴。一方面,专业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和社会服务内容的设计与开发来源于新技术、新的经济管理科学研究的成果,另一方面,科学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和社会服务,可以成为科学研究的新起点和新基础,这也是对社会实践与科学研究的再实践和升华的过程。经管类专业综合实验中心建设就是要通过搭建交流平台与现实接轨、与社会接轨,探索和寻求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道路。因此,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应该是开放的、与社会市场接轨的教育研究交流与合作的基地。

ERP——综合型实验中心建设的途径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ERP系统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体,作为现代化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了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是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与发展的基石。高职院校多采用由各专业设置本专业实验室的方式,设备和人员由系部投资,主要用于接纳本专业学生实习,专业性比较强,但辐射面比较窄,不利于学生对企业整体运作流程的理解,资源过于分散,不利于管理与深度开发。高职院校可以借鉴企业ERP模式,建立自己的综合实验中心,实验室不仅可以面向不同的学历层次和不同的专业层次,而且可以面向全校学生开放,覆盖较多的学科专业,以达到一定的规模,实现较高的投资效益。

教学与科研高职院校ERP综合实验中心的建设可为广大教育者提供教学研究平台,使教育者在案例研究、教学设计上有验证和施展的空间,为提高教学质量创造条件。研究成果不仅可以用于教学,还可以指导企业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科研除了为校内教学服务外,还可以利用综合实验中心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设计、项目合作与开发等多项活动。可以接待其他院校学生实习、对企业进行管理培训和咨询服务,承接企业解决方案的研究等。例如,我院工商系正在建设中的实验室有会计电算化操作室、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心理测试中心实验室、物流软件操作室、现代物流实验室、银行证券模拟实验室,各专业学生在实践学习时掌握的专业知识是相对独立的,通过ERP综合实验中心,学生可以看到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在企业中的作用,可以宏观地了解企业的运作流程,综合性强,有利于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同时可以让实习生直接参与工作,可以解除以前实习时间过于集中,场地分散,不利于教师实习指导、答疑解惑的难题。

仿真企业环境高职院校ERP综合实验中心的特色在于搭建了一个仿真企业平台,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前,可以提前完成由学校到社会的过渡。ERP综合实验中心在仿真功能设计上具有三大特色:

1.仿真企业环境。对环境的设计和各个实验流程的设计都必须使实验者有一种接近或仿佛置身于企业实际环境中的感觉,这种环境可使学生自觉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促使学生主动思考、规划自己的实验过程和实验步骤,主动加入群体活动中去完成实验。环境模拟得越真实,实验教学的效果就越好。环境模拟不仅包括一个单位内部的工作环境,还包括企业与外部关联单位之间的工作关系。

2.模拟职能岗位。在模拟实验中,让学生以企业实际业务流程为牵引,针对一个特定系统的业务,模拟企业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工作岗位,独立完成业务处理。其目的是熟悉系统的功能,明晰不同类型业务的处理流程。为了全面提高实验者的综合实践能力,真实模拟在企业中的实际运行过程,在局域网完备的环境下,可以由不同的学生模拟企业中的不同岗位,每个岗位都具有相应的责、权、利,使每一个学生都找到相应的“职业角色”的感觉。

3.仿真企业流程。企业之间竞争的关键在于业务流程,ERP实验中心也是如此。在仿真企业环境中,以企业业务流程为主线,将各个业务部门、各个职能岗位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将系统性的经济业务理论与实践全面结合,可使每个实验者深刻地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体会自己在流程中所处的位置和应完成的工作,体会到企业的运作模式。

社会服务为了实现教育的市场化运作,充分开发和利用ERP综合实验中心的资源,应着力加强综合实验中心社会服务功能的开发,使实验中心尽快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在ERP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企业需要大量的应用人员熟练地操作ERP系统,对各项业务进行有效管理,从而达到优化资源,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目的。为适应企业的这一需求,培养ERP系统专业应用人才,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普及与发展,高职院校可以利用ERP实验中心,举办各种针对不同岗位的短期培训,为社会上的实际工作者提升自身能力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同时,可与多方联合,利用实验中心开展面向社会、面向企业的科研活动,承接企业解决方案研究,充分发挥实验中心的资源优势,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为综合实验中心的良性运转提供条件,这也是教育社会服务功能开发的有益尝试。

校企合作——综合实验中心的共建模式

ERP实验中心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人力、物力尤其是大量资金的投入。突破传统的投资模式,多方寻求投资主体,探索校企共建模式,成为很多高职院校之首选方案。

根据市场经济原理,ERP实验中心投资建设应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调动一切力量,包括教育界、ERP供应商、企业等各个方面。投资主体的出发点尽管存在差异,但却有着共同的愿景,在“精诚合作,互惠双赢”的前提下,一定能够吸引众多的投资者,尤其是ERP供应商和一部分企业,使多方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共达倍增效应。

首先是双方投入。由高职院校投资实验中心场地、硬件设施、系统软件等,并负责ERP实验中心的运营和管理;由ERP软件供应商投资U8-ERP院校专版、实验资料、企业案例等,并负责软件安装、实验中心实施、每年的升级维护等工作。

其次是双方收益。高职院校一方可向ERP软件供应商支付一定的实施费用以及每年的升级维护费,并免费提供一定的机时,同时拥有对ERP实验中心的完全的管理权与经营权,企业则可以依靠市场化运作模式、生产管理方式与广泛的客户基础,在实验环境的建立、复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实验中心的市场化运作、案例教学等方面为高职院校教学提供切实的支持。企业一方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的智源库,在“企业高级主管研修班”、“ERP高级人才培训班”、各类社会培训等多个层面与高职院校开展更为深入的合作,甚至可以直接培养企业所需的应用人才。

总之,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综合实验中心的建设不是单纯的技术工程,而是教学改革的创新工程,涉及教学、科研多个层面、多个学科,需要由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组织、协调、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建设项目,ERP综合实验中心的建设与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全面规划、分步实施,充分挖掘综合实验中心的功能,更需要致力于实际教学的广大教师孜孜努力,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培养新世纪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瞿彭志.经济管理类院校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4):76-83.

[2]徐庆高.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与研究[J].经济师,2004,(2):111-114.

第9篇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研究的回顾

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研究方面,已有一些学者开展过相关研究。文献检索结果表明,张建国[1]、张於倩等[2]、罗必良等[3]、罗攀柱等[4]、季莉娅等[5]、雷庆勇等[6]、李红[7]等学者都针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开展过一些相关的研究,这为笔者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例如,张建国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作为一级学科,在设置本科阶段的专业时,考虑到暂时还无法进行农林整合,所以可以将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与林业经济管理类专业分列,但是在课程设置方面只要在教学过程、学时安排上各自有所侧重即可[1]。张於倩等通过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调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合理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加强专业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要组织编写专业主干课程统一的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要体现前沿性、科学性、实用性,要少而精,实现整体优化;要扩大专业选修课的备选范围,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职业取向选择课程模块;要不断改进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2]。罗攀柱等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应该包括农林业经济理论和政策、资源与环境、企业经营、基础经济理论和管理理论以及农林业技术与实践课程5大模块;同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更应该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加大实习类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4]。季莉娅等以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为例,分析了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更新课程内容、适当增加深度、创新教学管理体制、完善实习制度等完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议;同时,建议采取科学地安排教学环节、举办专题讲座、开设选修课、抓好毕业设计环节等具体的措施,以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5]。

雷庆勇等根据吉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的实践,从素质教育理念出发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理论课程体系的构建和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具体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建议[6]。李红在阐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必要性和分析现行课程体系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课程体系的途径,将课程分为8个模块,即公共必修课模块、公共选修课模块、学科共同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课模块、选择性专业课模块、实践教学模块、素质拓展模块[7]。上述学者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但是,前人的研究主要是采取自上而下的研究逻辑,而缺乏基于学生视角的“自下而上”的研究。因此,本研究从了解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校本科生对课程设置的想法、态度和需求出发,开展了课程设置情况的调查研究,以期为下一步的教学计划修订和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的设置情况

我国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原来分为农业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和林业经济管理本科专业,1998年调整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时,才将这2个本科专业调整为1个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目前,全国共有54所本科院校开设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由于历史原因,20世纪50年代,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全面照搬前苏联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专业性,适用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不断进行调整,目前本科阶段的课程体系以经济管理理论和知识为主体,专业课程结合农林学科的特点设置,农林2方面的知识都会涉及。但是,由于农科类院校与林科类院校的特点和教学资源各有不同,所以通常农业院校(如中国农业大学等)构建的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偏重于农业经济管理,而林业院校(如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则偏重于林业经济管理[2]。目前,在开设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中,偏重于农业经济管理的院校较多。袁振国在《当代教育学》中对“课程设置”作了如下定义:“课程设置即教学计划,是课程的总体规划。

它依据一定的培养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确定学科门类及活动,确定教学时数,编排学年及学期顺序,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8]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传统的课程设置结构属典型的“三层楼”构架,即最底层为公共课,中间层是专业基础课,最上层是专业课。公共课也称公共必修课,是指任何专业的学生都必须修习的课程,主要有政治理论课、德育课、外语课、体育课等。专业基础课是指高等学校开设的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直接联系的基础必修课程,包括专业理论基础课和专业技术基础课。专业课是指高等学校为某一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修习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课程,是根据国家对某一种专门人才的业务要求设置的,是专业教学计划的中心组成部分[9]。根据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使用的2007版教学大纲,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及学分分布情况详见表1所示。

三、基于学生视角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情况调查

(一)调查设计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旨在了解目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对专业课程设置的认识、满意度、看法和建议;调查对象为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05~2008级在校本科生;调查时间为2009年5月。调查问卷的总卷包括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总体认知情况的综合调查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2部分内容。其中,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又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调查3个部分。大学1~4年级的调查问卷在个别题目上略有差异。本次调查向4个年级学生(共计250余名)发放问卷240份,每个年级各发放问卷60份,调查覆盖率达96%;成功收回有效问卷200份,问卷有效率为83%。

(二)调查分析

1.学生对专业课程设置的认知情况

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在参与调查的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中,对专业课程设置情况“非常了解”的学生有8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4%;“比较了解”和“一般了解”的学生分别为66人和78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39%和43%;而“不太了解”和“一点也不了解”的学生分别占被调查总人数的23%和2%。通过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详见图1),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对教学大纲了解程度的高低与学生所在年级的高低呈正相关关系;其中,2006级本科生对教学大纲“不太了解”的比例略大于2007级,这与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修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大纲后对2007级学生加大了这方面的宣传力度有关。图1各年级学生对教学大纲的了解程度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和专业的课程设置在了解和认识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但从整体上讲,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和认识程度高于对专业课程设置的了解和认识程度。同时,1、2年级的本科生对专业的了解程度明显低于3、4年级学生,对课程设置的了解程度略低于3、4年级学生,这说明大学新生在刚入学时没有系统地对所学专业的情况进行了解。这种情况可能引起本科生在专业认知方面存在偏差,没有明确的学习方向,从而导致到了高年级才对当初的行为和选择后悔。因此,为了提高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对专业和专业课程设置的认知程度,引导学生朝着专业培养目标发展,在本科生入学之初,就应该对其进行系统的专业概论方面的知识传授,让学生正确认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了解专业课程的设置状况和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以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发展观。

2.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度

针对“学生对课程设置满意度”的调查,问卷设计了“课程涉及的内容”“课程结构与体系”“开课时间”“教师授课方式”“课程难易程度”“学时安排”和“课程考核方式”等7项内容,将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较满意”“一般”“较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5个等级。调查结果详见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对调查的7项内容并不是非常满意;尤其是对“课程结构体系”“开课时间”和“学时安排”等3项内容,不满意率相对较高。为了进一步分析影响“学生对课程设置满意度”的因素,调查假设性别、年级和毕业打算是影响“学生对课程设置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并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方差分析的实质是在多个正态总体等方差的假设下检验各总体均值是否相等的假设检验问题。所谓单因素,就是指所要分析的问题中只有一个变量(因素),如方案、决策等。在本文中,这个变量就是“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程度”,而这些不同的“满意程度取值”又称为“学生对课程设置满意程度”这个因素的不同水平。本文将学生对“课程涉及的内容”“课程结构与体系”“开课时间”“教师授课方式”“课程难易程度”“学时安排”“课程考核方式”等7项内容的满意程度按照不同的性别、年级和毕业打算分别进行方差分析,分析结果详见表3所示。

根据表3所示的方差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不同性别的学生对“课程涉及的内容”“课程结构与体系”“开课时间”“教师授课方式”“课程难易程度”“学时安排”“课程考核方式”7项内容的满意程度都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这说明不同性别的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程度没有明显差异,即性别因素对“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程度”没有显著的影响。

(2)不同年级的学生对“课程难易程度”“课程考核方式”的满意程度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课程涉及的内容”“课程结构与体系”“开课时间”“教师授课方式”“学时安排”的满意程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不同年级的学生对“课程涉及的内容”的满意程度存在十分显著的差异(p<0•01)。这说明年级因素对“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程度”有着明显的影响。通过样本均值(详见表4所示)可以看出,整体上2005级和2006级学生对“课程涉及的内容”“课程结构与体系”“开课时间”“教师授课方式”“学时安排”等项内容更为满意,而2007级和2008级学生对“课程涉及的内容”“课程结构与体系”“开课时间”“教师授课方式”“学时安排”等项内容的满意程度相对偏低。

(3)毕业去向打算不同的学生对“课程结构与体系”“开课时间”“课程考核方式”等项内容的满意程度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课程涉及的内容”“教师授课方式”“课程难易程度”“学时安排”等项内容的满意程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毕业去向打算不同的学生对“课程难易程度”的满意程度存在着十分显著的差异(p<0.01)。这说明毕业去向因素对“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程度”有着明显的影响。通过样本均值(详见表5所示)可以看出,毕业后打算深造的学生对“课程涉及的内容”“教师授课方式”“学时安排”等内容更为满意;而毕业后打算就业的学生对“课程难易程度”更为满意,对“课程涉及的内容”“教师授课方式”“学时安排”等项内容的满意程度较低。

3.学生对公共基础课设置的看法

在本文中,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阶段的公共基础课主要包括英语、数学类、计算机类、体育类和思想政治类课程。在“学生对加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力度的看法”的调查中,几乎出现了一边倒的状况,详见图2所示。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认为,英语作为公共基础课程,是最需要加强教学力度的;其次是计算机类和数学类课程。而认为体育类和思想政治类课程最需要加强教学力度的学生数较少。因此,在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今后的课程设置改革中,应适当考虑加强英语、计算机类和数学类课程的教学力度,尤其是对英语课的课程安排和教学力度应当予以重视,以切实加强学生基础知识体系的构建,为培养适应新世纪需求的人才打好基础。针对学生关注度最高的公共基础课程———英语课,项目组进行了深入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英语课应该在6个学期都开设的学生人数较多,占被调查人数的43%;认为英语课程应在4个学期开设的学生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38%;其余19%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其他”选项,包括有的被调查者不清楚英语课程合理的开设时间。此外,有的被调查者提出前4个学期开设英语必修课程,第5学期开设英语选修课程,以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求选择是否继续英语课程的学习。同时,对“大学英语4级考试应该放在哪个学期”的调查,有47%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放在大学1年级上学期,有38%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放在大学1年级下学期;而认为应该放在大学2年级上学期和大学2年级下学期的被调查者分别为10%和5%,所占比例非常小。

这相对于实际情况———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大学英语4级考试放在大学2年级下学期而言,与学生自身的需求形成了较大的反差。因此,在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今后的课程设置中,应适当考虑将大学英语4级考试放在大学1年级进行,或者可以允许同年级学生有梯度地自愿选择参加大学英语4、6级考试的时间。在对计算机类课程的调查中,90%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必要加强此类课程的设置,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其中,被调查者对计算机应用软件、数据库、统计分析软件、办公自动化等课程的期待较高。而目前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阶段所开设的计算机类课程较少,仅有1门必修课“计算机应用基础”和1门专业选修课“办公自动化”,这与当代社会对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略有脱节。因此,在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今后的课程设置中,可以考虑适当增加计算机软件应用等操作类课程;并根据经济类课程的需要,增加一些经济分析软件类专业选修课程,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提高自身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对经济管理类软件有一定的了解。在有关“数学课程难度”的调查中,认为数学课程“很难”“较难”的被调查者分别有42人和79人,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21%和38%;认为数学课程难度“一般”的占31%;而认为数学课程“较易”和“太容易”的比例较少,仅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10%。这说明有近60%的学生认为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开设的数学课程难度较高。因此,建议可以略微降低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数学课程的难度,以适应更多学生的要求。

4.学生对专业基础课设置的看法

在本文中,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法、统计学原理、会计学基础等课程。本次问卷调查对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目前开设的6门专业基础课的开设时间进行了调查,详见表6所示。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希望开设专业基础课的时间集中在本科阶段的前3个学期,其中认为管理学、经济法、微观经济学等专业基础课应在第1学期开设的被调查者所占比例较大。而实际上,在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2007版教学大纲中,这3门课的开设学期分别为第1学期、第1学期、第2学期。可见,管理学和经济法这2门课程的设置时间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期望,微观经济学课程的设置时间(第2学期)与大多数学生的要求(43%的学生要求第1学期开设)略有偏差,但总体而言也是可以接受的(要求在第2学期开设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学生比例为37%)。同时,认为宏观经济学和基础会计课程应该在第2学期开设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大,这比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际开设时间均提前了1个学期。由于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在理论上有一定的联系,是构成西方经济学的2大部分内容,所以应在连续的2个学期分先后开设;而基础会计课程是会计学科的基础,学习该课程前需要有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的铺垫,因此教学大纲规定这2门课程在第3学期开设是有其道理的。此外,认为统计学课程应该在第3学期开设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大,与教学大纲规定的在第5学期开设有一定的差距,建议在今后的调整中予以适当考虑。

尽管个别课程的设置时间与学生的看法和要求有差距,但从整体上看,目前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安排与学生的期望趋于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专业基础课程循序渐进式的课程设置能够得到大部分学生的认可。从学生对专业基础课授课内容的期望来看(详见图3所示),学生最希望授课内容有使用价值,其次是希望授课内容生动有趣。调查发现,许多学生认为课程的讲授者是何种级别并不那么重要,能够学到有用的知识才是最关键的。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在“专业基础课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孰轻孰重”这一问题上,认为专业基础课应该更注重理论讲解的学生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8%,认为应该更注重结合实践的占39%,认为应该理论讲授与实践都兼顾的占43%,认为应该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来确定理论讲授与实践的重要程度的占10%。此外,调查结果显示,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认为专业基础课可以采取的课程考核方式包括闭卷测试、开卷测试、撰写小组论文或研究报告、撰写个人论文或研究报告;而且选择这4种课程考核方式的学生比例均在25%左右,并未显示出明显的差别。

5.学生对专业课设置的看法

在本文中,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阶段的专业课分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2大类。专业必修课主要包括农业经济学、林业经济学、林学概论、森工概论、林业统计学、环境经济学、林业政策学、自然资源经济学等。专业选修课主要包括区域经济学、项目管理、组织行为学、国际贸易、市场营销、办公自动化、交流与沟通、财政与金融、企业会计学、国民经济管理学、保险学、发展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合同法等。

调查结果显示,对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所开设专业课程的难度的判断,63%的被调查学生认为“难度一般”,23%的被调查学生认为“较难”,4%的被调查学生认为“很难”;而认为“较易”和“很容易”的学生分别仅占9%和1%。由此可见,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的专业课难度适中,能被大多数学生所接受。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在“专业课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孰轻孰重”这一问题上,认为专业课应该更注重理论讲解的学生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5%,认为应该更注重结合实践的占44%,认为应该理论讲授与实践都兼顾的占43%,认为应该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来确定理论讲授与实践的重要程度的占8%。相比较而言,认为专业课应该更注重结合实践的学生比例比认为专业基础课应该更注重结合实践的学生比例略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学生认为专业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与专业基础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相比,前者更重要。

调查结果显示,对“目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是否能满足学生需求”这一问题,表示目前的课程设置“可以满足”自己需求的学生占5%,认为“基本满足”的占32%;而认为“不是很满足”和“完全不能满足”的共占63%,所占比例较高。同时,从不同年级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认为专业课“不是很满足”和“完全不满足”自己需求的比例从大学1年级到大学4年级逐级上升,而认为专业课“可以满足”和“基本满足”自己需求的比例则逐级下降(详见图4所示)。这可能与低年级学生接触专业课较少、尚未对专业课有清晰和正确的认识有关。而高年级学生接触专业课较多,并且面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就业范围相对较窄等就业压力,所以高年级尤其是大学4年级学生认为专业课无法满足自己需求的比例相对较大。

图4各年级学生对专业课满足需求的看法调查结果显示,对“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应加强哪方面课程的设置”这一问题,被调查学生关注度最高的是实践类课程,其次是农林类课程和经济类课程;认为应该加强管理类课程的学生人数最少。这可能与目前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所开设的实践类课程和有关农业、林业知识的课程相对较少而学生又希望获得更多的这方面知识有关。因此,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在今后的课程设置中,应该考虑加大实践类和农林类课程的教学力度,以适应农林经济管理作为一门综合学科的要求。

四、完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通过调查与分析发现,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对课程设置的看法和需求与目前实际的课程设置存在着一些不一致性。因此,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在今后的课程调整和完善过程中,可以考虑从以下方面入手,不断优化课程体系,以提高专业人才的培养水平。

(一)加强宣传和引导,提高学生对专业及其课程设置的认知度和满意度

通过调查与分析发现,目前部分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对专业性质和专业基本情况的总体认识不清;不少学生不清楚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处于迷茫状态,不熟悉自己所学专业的课程设置现状,同时又对当前的课程体系存有看法,有着较迫切的课程改革需求。因此,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应进一步重视专业概论课程的设置与教学。例如,增加专业概论课程的学时;由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教授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讲述专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前沿问题等;由院系领导为学生开设专业讲座,讲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将来的科研方向和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趋向。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有一个宏观、正确的认识,才能消除学生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偏见。此外,还应在新生入学之初,开设“大学学习学”等学习指导类课程。这不但对学生学习专业有所帮助,而且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方向和个人发展方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考虑学生的需求,科学地安排公共基础课程

通过调查与分析发现,在公共基础课程设置方面,大多数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更加关注英语、计算机类和数学类课程。学生希望能够在大学1年级完成英语、数学类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并且89%的学生希望大学英语4级考试能够在大学1年级进行。同时,90%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开设计算机应用类课程和统计软件应用课程。因此,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对传统的课程体系应进行系统化调整,科学合理地安排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可考虑进一步压缩思想政治类课程的学时,将大学英语4级考试提前到大学第2学期进行;应增设专业英语和应用文写作等课程,开设统计分析软件课程,并适当调整相关课程的开设时间,协调好课程间的前后衔接。

第10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国家教育部于2003年正式批准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为目录外试招本科专业。次年9月,上海师范大学和上海对外贸易学院首开该专业并招生。之后每年都有院校获批会展本科专业且数量明显呈增长态势。从2004年的2所院校发展到2008年的23所,2010年的39所,2012年的68所,数量的增长一方面反映了国家对会展人才培养的重视与支持,另一方面也凸显了中国会展业迅猛发展所造成的会展人才缺口不断扩大的问题。

从目前会展人才培养的层次来看,重点高等院校如北大、清华、人大开始培养会展方向的硕士和博士,但数量较少,属会展高级管理人才;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多集中于二本和三本院校,培养会展的一般管理人才;会展服务人才由一些高职高专培养。三层次的培养体系要求对不同人才的培养重心也不同。作为中坚力量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对会展经济与管理人才的培养应该立足行业特点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以努力培养具有行业实战经验的会展设计、策划和现场管理等应用性复合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对应用型本科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有助于更好地培养适销对路的会展人才。

一、明确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

1.培养目标的思考

会展产业是现代流通服务业,是一种体验性的产业,它具有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产业联动性高等特点,产业链中涉及的产业领域纵多,如表1所示。由此不难发现,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涉及多个学科知识和多样化技术知识。培养目标旨在为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会展管理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具有较强业务水平与能力,能在经济、管理、营销、旅游、物流、艺术、传播等行业、领域从事会展相关的策划设计、营销公关、运营管理、预算评估及会展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2.素质与能力要求

按照国家对该专业的规划方向,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通过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平台提供管理类通用知识;通过专业课平台提供会展管理的专业知识;通过选修课、实训课、实践教学平台提供会展管理知识与技能,了解会展行业的具体运作实践,实现与具体就业单位的技能对接。通过专业训练,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应具有较强的专业意识,熟悉国家有关会展经济与管理的方针、政策,了解行业内的发展动态与需求,初步掌握行业内独立调查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具备会展通用能力、会展基础能力及会展专项能力。

二、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1.合理设置实践课程

现阶段,我国会展经济与管理教育尚处于摸索阶段,如果缺乏对行业特殊性的了解,盲目设置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会缺乏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在实践能力上存在不小差异。国外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思考该专业实践课程设置的问题。如:Perry,Foley and Rumpf的研究显示会展管理毕业生需要具备财务、法律、管理、公共关系、营销、经济分析等知识和技能。Getz and Wicks的研究指出,会展管理的学生应该具备包括会展策划、管理和营销,以及把握会展历史,发展趋势、各利益相关者的动机、会展的影响效应等。Stafford,Royal and Jago等通过调查得出,例如行政、管理、规划、协调和人际关系处理、特殊事件管理、领导才能、灵活的沟通能力是会展管理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因此,在国外会展管理本科教育中,主要实践课程如下:餐饮管理、观光与旅行、博物馆管理、会展策划、美术设计、会展主题、会展营销、住宿接待、广告学、公共关系学、特殊事件管理、体育赛事管理、国际商务等。我们在借鉴的时候,应该突出“岗位技能+行业管理能力”的培养,并以此为主线进行循序渐进的实践课程设置。在第一、二学年,按照教育部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培养的要求开设以经济管理理论知识为主的基础课程,如:会展经济概论、市场营销学、人类学、计算机、英语、心理学让学生掌握与专业技能紧密相关的一些通识,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会展经济与管理的学科内涵和本质,培养学生的管理理念,增强素养;第三学年开始开设市场调查与预测、会展信息管理、会展政策法规、商务英语、会展场馆经营与管理、会展服务礼仪、商务沟通、公共关系、广告学、会展物流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会议运营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并和专业技能实践的安排相对应,通过学习和实训着重加强对学生良好的职业意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针对即将毕业的学生,在最后一学年可通过专业任选课程让学生学会将理论与实际工作结合,完成从学到用的简单过渡。如会展服务与现场管理、节庆活动策划与管理、展示空间与环境设计、会展项目策划与运营、会展实务训练等。

2.建立校内实践教学体系

学生大部分的学习内容是在校内完成的,因此打造科学合理的校内实践教学体系,既能给学生打下扎实、深厚的理论基础,又能锻炼出较强的实践技能。

(1)专业基础课实训平台,通过整合校内实验资源,如经管实验中心、旅游管理综合实验室、计算机中心、商品学实验室利用各专业优势开设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这些课程的案例教学及基础实验让学生建立起与会展产业相关的系统概念;

(2)专业课实训平台,主要利用空间多变的会展综合实训室,通过3wE-service2.0展会现场管理软件、3wteaching会展教学模拟系统完成会展信息管理、节庆活动策划与管理、展示空间与设计、会展服务礼仪、会展场馆设计等模拟实训演练,每个环节均由学生自己亲手操作,通过模拟小型会议、新闻会、模拟展会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意识也夯实了专业素养;

(3)跨专业实践平台,主要包含在学科竞赛和学生科研或学生参与教师科研等实践项目上,以不同专业专题模块为主,结合会展行业的特殊性,鼓励学生通过网商大赛、展示空间与环境设计大赛、公关策划大赛、会议的组织承办、具体的会展项目策划案等。从活动的组织策划、资金筹措、现场布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实践课从实训室搬到了模拟职业环境中。等运作成熟,还可鼓励学生创业实践。参与这样的实践项目,能促使学生将各模块知识整合成实际工作能力,在提升技能的同时增强工作自

信心。

3.建立校外实践教学体系

校外实践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内教学的继续、扩展和深化。利用校外资源既能弥补校内教学的欠缺,又能同时提升带队教师的专业素养,在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上有效的拉近距离。

(1)行业感知体验实习

第一学年,学校通过有组织的实践安排让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新生以客人身份进行行业调查,参与并体验一次国际会议和一次大型综合类展会,熟悉会议与展览的基本常识和全过程。通过对行业的感知体验,了解会展行业的发展历史、现实情况、动态变化,以此产生关注行业的基本意识和基本素质,同时也看到了会展业发展的前景,从而树立起正确的职业观。

(2)专业技能实习

第二三学年,在学习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后,组织学生前往实习基地,进行专业技能实习。专业技能实习是进入会展行业工作的基本技能要求实现的较为关键的一环。学生可以参与会展品牌项目的策划、宣传、拓展、展厅现场管理、专业观众现场登记、布展、撤展、礼仪等各个环节。通过试点,我们发现,在大学学习中期的专业技能实习不仅给学生提供了放手操作的平台,而且弥补了校内教师传统教学方法或与行业脱轨的教育滞后。在专业技能实习的过程中,学生得以真正认识社会,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为自己下一步的学习制定了更切合实际的目标。这一环节不仅使学生产生职业认同感,而且容易激发他们的开拓潜能和创新积极性,有的综合能力也在具体的实践环境中得到培养和形成。

(3)专业生产实习

通过前三年的专业学习,学生对会展行业已有较深刻的认知和感悟,因此第四学年,要求学校应慎重选择用人单位,力所能及地跟一些签约过的会展相关企业联系,安排学生的专业生产实习。通过最后完整的有效实习,让学生熟悉会展行业各项基本工作操作流程,积累现场经验,培养管理直觉,为他们将来走向就业市场、参与竞争提供帮助。可以考虑会展企业的成本问题,适当的配合企业延长实习期,或做到专业生产实习与毕业预推荐工作结合,实现三方共赢。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个系统工程,还在不断地摸索、发展和完善中,只有清楚认识到应用型本科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特点,高度重视,才可能把这项工作做好,才能培养出更多的社会需要的会展人才。

参考文献:

[1]吴开军 会展产业链刍议 [J] 科技管理研究 2011年第3期:168-170.

[2]Peery,M,Foley,P.,&Rumpf,P.Events management:An emerging challenge in Australian higher education [J] Festival Management&Event Tourism,1996,4(3/4):85-93.

[3]Getz,D&Wicks,B.Professionalism and certification for festival and event practitioners:Trend and issues[J]Festival Management&Event Tourism1994,1(4):163-170.

第11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经济管理;实践教学体系;实训基地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6-0223-03

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先生说过:“凡教育皆含职业之意味。盖教育云者,固授人以学识技能而使之能生存于世界也。做学合一,教育与生产应该相互促进”。为了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一线岗位的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于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应用性和实践性。有效的实践教学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同时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缩短与行业需要的差距,提高适岗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1 构建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

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包括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监控评价等要素构成的职业性和开放性相结合的系统。其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教学理念

突出工作与学习结合的实践教学理念,以就业为导向,充分利用高职院校与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与岗位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产学合作,双向参与。

1.2 教学目标

突出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应用性,将专业技术综合能力、管理与人际交流能力、创新能力导入培养过程,将适应明日岗位需求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渗入实践教学过程中,由此达到四个目的:提高学生认知社会、洞察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理性思维、健康发展的能力;养成学生勤劳敬业、自我发展的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只有与企业合作,面向职业岗位进行实践教学,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才能实现实践教学目标。

1.3 教学方法

突出校内实践情境“仿真化”和校外实践真实化,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形式主要有校内实验、实习、实训以及校外社会实践及顶岗实习等,这些实践教学形式通过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接受仿真训练或实训,形成有助于能力和素质内化的情境氛围,有助于培养职业核心技能和职业素质。

1.4 教学内容

突出职业应用性,构建结构灵活的模块化课程,按实验技能训练模块、单项技能训练模块及综合技能训练模块来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工学结合实践教学内容既要满足以就业为导向的岗位技术领域需要,又要有助于培养学生在今后职业发展生涯中就近岗位迁移的职业能力。

1.5 教学监控评估

突出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建立与现代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方式和激励机制,要在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中,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的评估检查,把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作为评估的重点,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2 构建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具体做法

2.1 以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深化课程改革

工学结合课程是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建设是教学取得预期效果的保证,要从岗位能力出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要求。

首先,删繁就简,以“必需、实用、够用”为原则,推进课程综合化改革,充分体现理论为实践服务的功能,突出实践的主体地位,实践需要什么样的理论,理论教学就按需设置相应的必需课程及课时量。不追求“高、深、全”,不追求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以经济管理类专业为例,《管理学原理》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对高职学生而言,其中相当部分的理论知识过于广泛,实用性弱,按“够用为度”原则,简化众多的管理学流派的思想,只保留其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部分,如科学管理理论只简要介绍泰勒制的主要思想,行为科学理论只介绍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等。另一方面,按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可以对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进行梳理,避免课程之间的内容重复,如把《公共关系》与《商务礼仪》整合成《公关与礼仪》,将《推销学》与《商务谈判》整合成《推销与谈判技巧》,把《管理心理学》与《消费心理学》以及其他课程中涉及心理学的知识整合成《心理学基础》,这样在保证知识面不缩减的前提下,为提高实践课时比例提供了可能。

其次,重新设置课程体系,加大实践教学课时比重,应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对专业进行剖析,突出技能要求,重构课程教学体系。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知识课、专业技能课三大类,各专业实践教学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都应达到教育部规定的40%的要求。

2.2 编制明确的实践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等教学指导文件,制定实践项目及其规范,抓好项目实践,提高实践效率

许多高职院校往往有比较完善的理论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但相对而言,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却不够完备。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转型时期,诸如职业分类、劳动力市场准入和资格审查等均处于起步阶段,对如何构建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尚无统一的认识和明确的规定,加之不同区域对人才需求有差异,所以,必须按照所在区域的具体情况制订实践教学计划等教学指导文件,将实践教学活动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主导特色产业密切结合起来,通过有效的社会服务达到完成实践教学目的。

教学计划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是高职院校办学思想、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及其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具体体现,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编制教学计划要体现工学结合思想,将实践教学体系纳入其中,构建以实践教学为主体的课程方案,以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而实践教学大纲是编制实践教学指导书和教师进行实践教学的依据,包括实验(训)教学大纲、实习教学大纲、社会实践教学大纲等。编制实践教学大纲要依据教学计划的总体安排,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

实践项目及其规范的开发和编制要体现工学结合思想,将学生未来工作岗位要用到的职业技能编成实践项目,实现学生所学内容与就业岗位要求的“无缝对接”。如工商管理专业的企业咨询报告和市场营销专业的市场开发项目,是以是否有利于推动企业健康发展和产品推销作为实践项目考核目标,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以自己的努力取得实绩,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在制定实践项目及其规范时,凡已有国家标准的,一律采用国家标准,暂无统一标准的,按照企业岗位职能要求,由学校邀请企业专家和资深教师提出实践项目内容和标准,经论证后组织实施。在项目实施中,以工作任务为中心,让学生通过参与完成一个系统的技能项目,学会项目制的工作方式,了解项目的整个操作过程,模拟将来的工作模式,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和工作能力,启发学生的思考;学生通过项目实践,领会如何进行团队合作和控制工作进度,提升职业素养。

2.3 围绕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丰富实践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

工学结合实践教学形式主要包括实验、实训、教学实习、顶岗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创新活动、社会实践等,其形式要基于工学交替,应根据相关专业培养目标及对应的能力与素质要求,把专业基础知识渗透到专业认知实习、专业基础技能训练中,专业知识渗透到校内生产性实训、企业顶岗实习和技术应用过程中,将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指导贯穿于专业实践的全过程,构建基于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在实践教学方式上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互动渐进。常用的实践教学方法有:(1)仿真模拟,该教学法是指创造与实际工作相仿的仿真工厂、仿真车间、仿真产品、仿真工艺、仿真情境,让学生在与实际工作相仿的模拟环境中训练职业能力,其优点是省时,成本低,灵活多样,有利于师生互动,主要适用于各科目课程实践及综合实训。如在市场营销学科目的实践课程中,以模拟公司形式设置经理、财务、策划、采购和营销业务等岗位,让学生在实训期间交替轮换岗位或兼职多个岗位,通过在不同岗位的模拟实训,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锻炼。(2)项目驱动法,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实施一个完整企业工作项目来综合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工商管理专业实训项目有:制定创业计划书;融资策划与企业注册(可为《财务管理》、《经济法》使用的实训项目);招募员工(可为《人力资源管理》设计使用的实训项目);产品与服务定位(可为《市场调研》设计使用的实训项目);风险分析(可为《财务管理》、《会计学》设计使用的实训项目)。(3)顶岗实习法,通过组织学生在企业生产一线顶岗实践,让学生在完成具体的岗位工作任务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实际工作能力,感受真实的企业氛围,在实践中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逐步实现“零距离”上岗。(4)工作要素复合法,是指通过对岗位工作过程的分析,将某工种的工作过程分解为若干相互衔接的工序,让学生分别针对每一工序进行反复训练,在熟练掌握之后,再按工种工作过程进行复合训练,从而形成工种技能。其主要适用于工种训练,如会计学、统计学等课程实务技能训练。

2.4 工学结合实践教学团队的建设

通过“双高”(高学历、高职称)引进、“双师”(教师资格、相关职业技术资格)培训、重点培养等有力措施,打造一支具有特色、行业认可的实践教学团队。将实践教学纳入整个教学体系中统一考核,根据教师的实践教学具体表现(参与态度、组织能力、指导水平、敬业精神)和实际业绩,在酬金分配和资源配置方面体现出来,对表现突出者还可以给予物质奖励和其他倾斜政策,努力营造开展实践教学的氛围,通过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激励措施调动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以此形成有利于推进实践教学的人才支持和管理运作机制。

各高职院校一方面要积极利用企业优质资源,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部分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发挥他们具有丰富企业实践经验的优势。另一方面,学校高度重视现有专任教师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教师定期带薪脱产培训制度,有计划有步骤安排专任教师定期前往企业开展挂职实践进修,深入了解企业实践,提升专业实践能力,使教师在教学上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同时通过政策导向,鼓励和支持挂职教师参与产学研结合工作,与教学实践基地合作开展科技研究与开发工作,参与合作企业的员工培训。

2.5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训基地的建设

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主要有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主要功能是:学生专业技能培训功能、社会服务功能及研发功能,学生专业技能培训功能是指为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提供理论验证性实践教学、单项技能、岗位技能、综合技能、关键能力等职业能力培训的环境;社会服务功能是指开展对外技术服务、提供社会短期培训、提供技能考核鉴定的场所等;研发功能包括产业运作与生产、科研等。校外实训基地主要功能有:培训学生综合能力、准就业功能、产学研发及信息反馈功能。其中准就业功能是指学生毕业前一年或一学期进入企业顶岗 实习,以半工半读形式进行岗位技能训练,实习期间享受一定形式的员工待遇,毕业时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对其评估,达到要求由企业与其签订用工协议。

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要体现三方面原则:一是功能互补原则,根据实习实训的功能要求,结合学校已有的实习(训)资源条件,选择功能互补的校外实习(训)企业,实现校内外实习(训)资源的优化配置。二是三方利益共享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企业放弃利润,全力配合学校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是不现实的,如果能够把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的功能加以结合,通过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将学校服务社会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加以发挥,就能够在赢得合作企业积极支持的同时,也为合作企业乃至社会其他部门和个体提供应有的服务,贡献学校的一份力量。三方利益共享就是通过“校内基础理论学习――基本技能实训――合作办学单位校外实训――顶岗实习――合作指导专业实践”等学习培训环节,用人单位利用学校的师资和实训资源获得了为自己量身打造的合格人才,减少了岗前培训时间和费用。学校也利用合作单位的资源和技术力量,减少了校内实训的压力,提高了学生的培养质量和办学品牌,全方位实现校企双赢;而学生在企业技术人员和专业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真实项目和企业活动现场的实践学习,了解生产过程,提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三就近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原则,这样既方便学生实习,保证实习的有效时间,降低学生实习成本,又可以便于学校指导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合作和交流。

2.6 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建设

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是顺利实施实践教学的重要保证,要建立包括专门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专门的制度和手段等在内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管理制度包括各岗位的岗位职责、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安全卫生制度、设备操作规程、实训耗材管理制度、教师工作规范、学生实训守则、实习工作规定等,尤其是与校外合作企业建立教学实践基地时,合作双方要建立主要领导参与的领导和协调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合作双方必须制定专人具体负责落实的合作协议,设立联络员,保证双方信息沟通,并对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情况和合作成果进行阶段性总结。

2.7 建设工学结合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

要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必须理顺实践教学管理的各个方面关系,形成一套完整的监控和评价管理机制。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既要体现目标与过程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统一的教学质量监控理念,又要具有可操作性、协调性、持续性的特点,要坚持实践教学环节质量检查的经常化、严细化,逐步形成“检查评价――诊断分析――纠偏补漏――问题处理――改进提高”的闭环反馈程序,突出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的动态监控职能,发现质量薄弱点或问题,及时处理并确保改进提高。

由于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涉及到校内和校外两个教学场所,企业要参与实践教学的评估与监控,学校可以邀请企业(行业)相关专家共同组成工学结合实践教学管理委员会,下设指导教师组、实践监控组和评估考核组,分别开展教学指导计划、实践进度监控、实践教学评估工作,并制订实践教学质量标准,使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有章可依,加强对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检查和督导。

参考文献

[1]李世宏.论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职教论坛,2005(5):62-64.

[2]顾力平.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11).

[3]陈欣,郑海涛.论高职专业的实践性教学[J].职教论坛,2003,(6).

[4]李海宗,肖文芳.就业导向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本质特征之新论[J].职业技术教育,2008,(34):5-8.

[5]程宜康,吴景松.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及教学解决方案[J].职业技术教育,2004,(34):24-27.

[6]李占军.“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实训教学模式探索[J].职教论坛,2006,(9):34-36.

第12篇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成效;应用

引言

经济管理专业是我国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专业教学目的是希望通过高职教育,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让学生掌握众多的专业知识,增强学生的经济管理实践能力,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经济管理人才。但是对于高职院校教学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发现,其中存在着很多的不良问题,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存在巨大的差距,追溯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层次,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探究式学习模式的应用能够促进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成效,促进学生发展,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1探究式学习模式具有的内涵

探究式学习模式在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应用,对于促进高职院校教学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的。探究式学习模式主要是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对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给予充分的尊重,使得学生在实践探究过程中学习和掌握教学内容,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有效的结合。独立阅读以及独立完成写作是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的重要内容,但是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并不能满足这一教学要求,对于学生的发展会造成严重的阻碍。在探究式学习模式中,教师并不会将结论直接的告知学生,而是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使得学生可以在探究的道路上学习相关的知识,并且懂得对知识进行总结、归纳,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管理,不断的提升学生的管理能力,为学生日后的经济管理道路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在探究式教学活动中承担着学生学习引导者的身份,当学生在探究学习道路走入误区时,教师需要及时给予纠正,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得学生可以在探究学习道路上走的越来越远。

2高职院校经济管理教学现状分析

2.1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传统教学中对于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给予一定的尊重,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也可以被称之为主体性教学。主体性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着很大的差异性,是传统教学模式的改良和优化,满足现阶段教育的实际需求。主体性教学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人员,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要给予充分的尊重。积极的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教师的引导,能够将学生对于专业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的调动起来,使得学生可以掌握学习的方法。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教师对于主体性教学没有明确性的认知,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过于落后,教学中仍是沿用传统老旧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不能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担任教学内容的被动接受人员,导致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主动性没有得到良好的呈现。

2.2忽视学生亲身实践

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是一门具有很强实用性的专业,对于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进行深入调查发现,教师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一味的增加课堂教学内容,创建自己所认为的高效课堂,“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长时间作用下使得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消减了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气氛过于沉闷。这样的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课堂,教师通常会将很多的结论直接性的告知学生,教师并没有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时间,也没有更深层次的挖掘学生具有的潜力。在教学活动中,只有学生亲身实践,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将课堂上所学习的众多知识转变为自身的技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教师对此采取了忽略的态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

2.3教学评价不够合理

教学评价不够合理是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重要问题,本文多次强调经济管理专业是一门具有很强实用性的课程,若是仅仅应用一张试卷成绩评定学生的学习成效,是不合理、不科学的。如果只是强调学生的考试成绩,那么学生只会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理论知识,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会逐渐的减弱。很多学生往往很努力,他们对于经济管理有着属于自身的看法,自身的实践能力也很好,但是在试卷考试过程中却没有取得优异的成绩。然而一张试卷将学生以往付出的所有努力给予了否定,会使得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也会造成不良影响,高职院校需要认识到教学评价存在的不足,需要创建合理的、科学的,适用于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评价,从而保障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1]。

3探究式学习在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对于高职经济管理专业进行深入调查发现,其中存在着很多的不良问题,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限制。探究式学习模式在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的调动起来,促进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对于探究式学习模式的应用也需要讲究策略,主要为以下几点。

3.1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需要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明确自身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承担的角色,不能刻意的弱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依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其中包括学生的知识结构、智力情况、学习兴趣等众多方面,从而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例如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课堂教学内容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在教学活动开展前教师可以将本堂课的教学计划告知学生,让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调查,翻阅书籍等方式,加强对案例的理解。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可以与学生一同进行角色扮演,与学生一同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索,从而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促进课堂教学成效的提升。

3.2要突出学生自学

突出学生自学是探究式学习模式在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应用的关键,高职教师对此必须要提升重视程度。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自主编制学习计划,并且依据自身学习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目标。高职院校教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合理的分配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对于不同年级、不同年龄的学生需要采用不同的分配方式。低年级的学生因为刚刚接触探究式学习模式,在脑海中并没有建立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所以教师对于为其分配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当学生逐渐适应探究式学习模式后,教师可以适当的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进行缩减。若是课堂教学内容过多,教师怕完不成自身的教学计划。教师可以对一些并不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整理,将其制作成为教学课件,并且在班级的腾讯聊天群,或者是教师的微博平台进行,为学生探究式学习模式开展创建良好的环境,同时保证自身的教学进度。教师需要实时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对于具有浓厚学习热情,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教师需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于学习态度懒散,不能完成教师布置自主学习任务的学生,需要给予一定的批评。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不能仅仅依据试卷考试成绩,还需要考虑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学生的努力程度等众多方面,多方面的进行教学评价,从而对学生的努力给予肯定,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2]。

4结语

经济管理专业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课程,但是对其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着很多的不良问题,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造成了严重的阻碍。但是探究式学习模式在高职经济管理专业中的应用,可以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的调动起来,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和实践的机会,促进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相关教育人员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力度,使得探究性学习模式具有的优势在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全面的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袁晨.工科院校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创新的思考与建议[J].职业时空.2012(10):124

第13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全景实训 课程体系

一、问题提出

1.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的特殊性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企事业单位及行政管理部门输送具有职业精神并熟悉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技术和方法的中高级管理人才。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活动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无论是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与规划的制定,还是人才的“选、育、用、留”,都与企业的文化环境及经营战略密切相关;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方案设计必须基于企业的商业模式及其运营流程,在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设计基础上进行。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在现实的管理情景中学习技术与方法。

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存在落差

近年来,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开展了一系列校内外实践教学活动,对专业毕业生的市场匹配度提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促动作用,特别是在一些双师型师资力量较强的高校作用较大。但总体来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水平和质量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对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的需求。主要表现在校内实践教学内容的仿真性较差,与企业现实有较大距离;校外实践活动与专业对接程度低,无法对各专业模块进行全面深入地操练。如何将企业的实战情景引入专业教学流程,使学生在高仿真状态下有效地锻炼专业技能是解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供求落差的主要瓶颈。

3.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训课程体系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国内各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训课程体系仍处于探索阶段,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较大短板。一是人力资源管理实训课程缺乏系统性设计,模块间相互割裂;二是实训平台不完善,缺少硬件支撑;三是实践性师资缺乏,对学生的指导没有实战背景,不能取得预期效果;四是比较重视专业实操技能的训练,忽视学生职业化素养的培育和健康人格的塑造。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设计并逐步实施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全景实训课程体系,较好地解决了学生实践技能差的问题。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全景实训课程体系的内涵及设计特色

1.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全景实训课程体系的内涵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全景实训课程体系是一套集系统性、实战性和有效性为一体的课程集合体,它以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岗位胜任力为目标,以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模拟实验室为平台,以企业真实经营活动为背景,引进企业一线HR教练,通过全面、真实展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全过程,使学生在现实情景模拟环境下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模块进行高仿真演练,提升学生的专业实操技能,增强学生职业素养,实现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零距离对接。

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全景实训课程体系的设计特色

(1)需求导向。实训课程体系设计是一种手段,目的是通过实训课程体系的实施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因此,必须基于市场对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设计实训课程体系。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规范”的要求,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毕业生应着重培养人际关系(交际)能力、沟通和信息获取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决策的能力、终身学习与不断创新的能力以及专业技术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大学四年的培养流程中。

(2)系统性设计。实训课程体系设计的系统性主要是处理好两方面关系,一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与企业其他经营管理活动之间的关系;二是人力资源管理各个核心模块之间的内在关系。全景实训课程体系将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置于企业整体运营的背景下,在管理情景的选择上提供了完整的企业背景资料,这就使学生能够理解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在整个经营管理活动中的职能,明确作为业务伙伴的角色定位。同时,在实训课程体系设计时还要考虑人力资源管理各个核心模块之间的有机衔接。

(3)高度仿真。以校外实训基地为依托,建立紧密的校企合作联盟,将企业生动的管理实践经过校内专业教师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共同开发,撰写出实训案例,在实训课堂上共同引导学生,完成指定的实训任务。由于这些案例取自企业的实际管理情景,所以具有高度仿真的特点。学生学习到的不再是单纯的理论与原则,而是把理论与原则和企业的管理实践联系起来。学生设计的管理方案是否符合科学并具有可行性,可以通过企业的现实制度、规范进行验证,并得到及时的指导。

(4)以学生为中心。全景实训的课堂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教师不再是传统的授课解惑者,而是充当了教练的角色。教师的作用在于制定规则、设计流程并对学生的成果呈现进行现场点评和指导。学生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信息接收者,而是以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角色来完成指派的实际管理任务。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被唤醒,能够倾力投入到课程活动中,既提高了专业技能,也锤炼了职业精神。

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全景实训课程体系的内容

为了建立一套系统有效的专业实训课程体系,我们聘请了近十名企业人力资源总监或经理作为实训课讲师。这些讲师的遴选标准:一是具有较高的人文理论修养;二是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助人奉献精神;三是具有较强的分享意识;四是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经历和很强的专业技能;五是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和组织沟通能力。校内外教师共同承担实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工作,共同开发教学大纲、课件、学生手册、讲师手册等课程要件。

表1列出了人力资源管理全景实训体系中各模块课程及其实训目标、单元与方法。人力资源管理全景实训体系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有3门综合类课程,其中,《企业资源规划(ERP)软件实训》和《企业经营与人力资源管理沙盘演练》两门课程的设置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企业的整体经营管理活动,领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与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活动之间的关系,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及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角色进行正确地定位;人力资源管理实操软件是市场化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仿真的计算机模拟,让学生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各模块的功能及其内在联系。第二部分有8门核心模块类课程,包括《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人员配置》、《员工培训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以及《职业生涯管理》等。通过实训,学生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关键节点上得到了实战性模拟演练。第三部分有1门职业素养类课程,即《职业化养成》,其设置目的是通过职业经理人的独特视角和老校友的成长经历,向准毕业生传递正确的就业观和职业观,帮助学生较好地融入职场。

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全景实训课程体系的实施

1.实施过程

从提升学生专业实战技能与素养的角度讲,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全景实训课程体系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必须全面实施;但在具体操作上又不能与专业理论部分脱节,需要通盘考虑。课程安排的一般原则有四:一是在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限选课中已经存在的核心模块课程,其实训内容应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实训课时量不低于18个学时;二是不在专业必修课范围的核心模块课程,须单独设立实训课,作为专业限选课加以安排,学时上应留出理论讲解的时间,确保实训课时量;三是计算机模拟与沙盘类实训课,对教师和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以及实验设施的要求较高,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在第六或第七学期开设;四是职业化养成方面的实训课程以外聘讲座的形式加以安排,但在学生临近实习时必须接受不低于7学时(一天)的职业化培训,以帮助学生与市场衔接。

实训课程的课堂组织过程将视实训内容的具体要求而定。这里以已经实施多年的“培训管理实训”加以说明。这门课程我们聘请了某知名企业大学的金牌讲师担任主讲教师,与校内教师一起完成该课程的训练任务,采用“课中课”的方式组织实训活动。准备培训材料、布置培训场地、调试培训设备、迎接培训师、破冰、组建团队、计分规则、课堂互动、课后作业布置与汇报、课后填写讲师评估表、讲师感谢信与新闻报道稿件的撰写等等,整个过程完全按照企业员工培训的方式进行。同学们的角色有两个,一个是实训课堂上的学员,另一个是作为培训部职员对培训活动进行组织。校内讲师首先对培训的相关理论和流程进行讲解;校外讲师随后进行案例展示。培训流程中的所有环节都附有课堂练习,由各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由讲师现场点评。在课程中,同学还必须完成一个“大作业”,各小组必须策划并组织一次培训活动并以实战形式模拟演练出来。该门课程的学习成绩由三部分加权形成:一是个人在课上和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得分;二是小组在课上的表现得分;三是小组在大作业中的模拟演练成绩。

2.实施效果

人力资源管理全景实训课程体系的实施较好地解决了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与企业实践的有效链接问题,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一是实现了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统一。人力资源管理全景实训课程体系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增加了专业技能的强化训练,这些训练的案例直接取自企业的真实管理情景,学生在高强度的实战训练中学到了“真本事”,专业能力更加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二是实现了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需求的统一。在人力资源管理全景实训课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他们可以通过网络、模拟软件、企业现实环境等多种渠道获得信息,高强度投入并表现出顽强的拼搏精神。三是实现了师资培养与专业建设需要的统一。在推进人力资源全景实训体系的过程中,我们要求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必须到企业兼挂职半年以上;同时外聘了一批人力资源管理一线专家作为主讲教师,与校内教师一起完成实训任务,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近年来,学生对本专业的教学满意度持续提高,所有的专业核心课程的学生评估成绩均达到了优秀;在校生和毕业生对专业的满意度均达到98%以上。

五、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全景实训课程体系的保障条件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全景实训课程体系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一些必要的物质投入和制度创新。一是建设实训场地及设施。主要包括人才测评实验室、招聘模拟实验室、沙盘模拟实验室、ERP实验室、培训室等。二是建立校内外社会实践与实习实训基地。我们与12家企业签订了社会实践与实习实训基地协议,为教师挂职锻炼与实训案例的编写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购置教学软件。先后购置了企业资源规划(ERP)教学软件系统、人才测评教学软件系统、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拟软件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实操软件系统、企业经营沙盘演练系统、人力资源管理沙盘演练系统等教学软件。四是创新教学管理制度。全景实训课程体系的实施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求在校外教师聘用、校内教师企业挂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与制度安排;在课程的时间和学时安排上也要本着务求实效的原则充分保证。

参考文献

[1]马福山,王班超.高职人力资源专业实景化实训体系的构建[J].现代阅读,2011(12)

[2]郭巧云,李友德.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体验式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12)

第14篇

关键词:经济管理类;统计课程;教改;措施

一个高校的办学宗旨及目标,是培养有能力的大学生,而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一般很适合去保险公司、银行、企业管理等一些工作岗位。而这些岗位又相对来说随机性比较大,这就要求这部分的人才必须对统计学有所了解。当然,随着世界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人们对于经济也开始了数量化的统计和分析,所以自然就出现了“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课程,[1]而这些课程一出现就变成了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所以作为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关于统计的课程就显得格外有必要。

1 当前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落后的教学方式

现阶段,我国有很多专业课程的学习还是受传统教学方式以及应考模式的影响,整体的教学方式还是停留在最原始的状态,当然,其中就包括现在新兴起的统计课程,它的教学模式整体还是处在落后的状态。总体来说,主要集中表现在下面这三个方面:第一,统计课程没有专门的教师,多是由经济管理专业其他的老师兼职任教,而这些学科的老师又不能充分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以及实用性,即教师的专业性不够;第二,因为不是相应科目的老师,所以在课堂上,老师就极容易会忽视学生自身的感受,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这样的教学方式很不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会对教师产生厌烦心理,这也就会极大影响学生最终的学习考试成绩;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方式还是停留在最原始的时期。老师,粉笔,黑板,这就是整个教学课堂的全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最终导致教学效率不高,也达不到原来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不能够合理的选择统计课程的教材

通过分析调查,我们发现很多经济管理类专业在选择统计课程教材的时候,他们忽视了经济管理专业的实际性,[2]选用的教材全部都是一大推的理论,完全是理论性的教材,而统计课程实质上是一门实用性的学科,这样的错误选择很容易破坏掉学生对于统计课程的兴趣,而且这种类型的教材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以及实践能力。在实际的生活中,统计学的运用是十分广泛的,我们选用这种理论性的教材只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就要求经济管理类专业在选择教材的时候要结合教材自身实际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材。注意培养理论和实践二者兼得的优秀人才,这样才能符合社会对于经济类学生的要求。

(三)专业教师队伍的壮大,素质的加强

这几年,随着国家对于人才需求的扩大,学校开展了扩招的政策,受这个政策的影响,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统计教师显得数量紧缺,而且整体的专业素质不够,这在很大程度上就会影响这个学校这门学科的教学质量,也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升。特别是有些老师的年纪比较大,思想比较古板,不易接受新鲜事物,更不注重现代化的教学技术,这样一来学生就是牺牲品,他们的专业性就很大程度上被束缚住了,这样其实很不利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发展。因此,壮大专业教师的队伍,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就显得迫在眉睫,至关重要。

2 关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办法

(一)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发现多种教学手段

其实对于经济管理类的教师而言,尤其是统计课程的教师,首先必须要改变自身原来的思维模式,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多去培养实用性人才,而不是科研型的人才,另外,还要有系统科学的教育理念,不断去培养和发展经济管理类学生的统计思想,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统计能力。另外,教师还应该多借助各种多媒体工具为学生立体生动的展示统计学的相关知识理念,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才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最后,教师要多注意对学生统计应用能力的培养,慢慢将统计学的相关知识渗透到学习中。

(二)在具体实践中实现教学,整理教学内容

之前我们就说过统计学实际上是一门实践操作的学科,所以,对于统计学的学习我们不能只停留在最基础的课本上,我们必须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去实践统计学的相关知识。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两种办法去学习统计课程。第一,统计课程中,案例分析和情景再现应该成为主要的教学办法,通过对于实际案例的分析,整理,以及整体思路的探索,最后依靠计算机的分析功能,我们就可以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处理,而最后结论的得出必定可以使学生的信心大增。这样的办法来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很有效的,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信心;第二,我们要注意统计学科和经济管理类专业其他学科之间的内容整合,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科本身就是相辅相成的,统计学作为一门入门级别的学科,它在别的学科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整个统计学的学习中,教师应该结合具体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这样就可以为别的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强大教师,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结合上述说到的教师数量紧张,教师整体的综合素质不高的情况,现阶段必须想办法加强教师队伍的壮大,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其实这是确保经济管理类统计学科质量的最重要的一环坏,也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素质的重要基础。所以,帮办法去提升教师的统计能力和水平,完善老师原来的统计知识体系,整体提升教师的综合水平才是现阶段工作的重点。这个主要从三方面去实现:第一,在保证原有教师数量的基础上,积极吸引更多的教师,不断完善教师的结构体系;第二,要定期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使教师能够掌握专业的知识体系,另外,教师还要熟练的操作计算机;第三,教师必须要通过自身的学习能力去对统计课程研究,深入认识统计课程,从而能够从整个宏观上去把握整个课程的学习。

3 结语

综合上述观点,我们发现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统计课程其实相当重要的,它作为整个专业基础性的学科,必须受到充分重视。而在学习统计课程的时候,一定要立足学科的实际,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该加强对于统计学科的研究和分析,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这个基础之上,在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整体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国家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第15篇

 

一、实验课实施“协同式”慕课教学模式的意义

 

慕课简称为 MOOC,即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慕课的概念最早是由加拿大的Dave Cormie和Bryan Alexand 联合提出的。慕课主要具有三大优点,即开放性、规模大、自主性,因此受到许多学习者的好评,但通过近几年的慕课教学实践,发现慕课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尚待解决。为了弥补慕课教学模式的不足,笔者拟推行“协同式”慕课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协同式”慕课教学模式是指以慕课教学方式为主导,在传统教学方式协助下,完成同一教学内容的教学模式,其中,慕课教学方式主要包括在线视频及练习、在线答疑、在线讨论、在线测试;传统教学方式主要包括课堂授课及练习、课堂答疑、课堂讨论、课堂测试。实验课教学采用“协同式”慕课教学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便捷且师生交流顺畅

 

借助“协同式”慕课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的实验课学习实现在线学习与课堂学习相结合。授课教师将实验课程的视频、习题等资料信息在在线教育平台上,学生只要获得相应权限,就可以不受课堂内与课堂外的限制,在网络覆盖的区域内随时随地的在网络上学习实验课程。学生在观看课程视频、做习题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疑问,如果在线答疑不能解决,就需要带到实验课的课堂内,与教师面对面开展讨论、分析来解决。从而,既方便了学生学习,又解决了单纯的慕课教学模式中师生交流不畅问题。

 

(二) 能够使学生实现自主学习且学习方向清晰

 

借助“协同式”慕课教学模式,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充分发挥实验课教师的积极引导作用。学生可以依据课程教学大纲,结合自己的兴趣自由学习本课程,而且学习进度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时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通过课堂授课、答疑等传统教学方式,对学生起到积极、有效的导向作用,让学生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实验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技能。从而,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解决了单纯的慕课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导向弱化问题,帮助学生明确了学习方向。

 

(三) 能够使学生实现低成本学习提高社会认可度

 

借助“协同式”慕课教学模式,既能实现实验课程学习的低成本,又增强了课程考评的严肃性,提高慕课课程的社会认可度。慕课是网络课程,提供在线学习,所以一门课程可以允许很多学生同时学习,学生能以低成本获取知识和信息,但考评不够规范。同时,需要借助课堂考试,课堂考试是现场进行的,只要课堂考试监考严格,可以有效地杜绝考试舞弊行为。从而,既让学生实现低成本学习实验课,又解决了单纯的慕课教学模式下考评不规范问题,提高了社会认可度。

 

二、农经专业实验课实施“协同式”慕课教学模式的适宜性

 

农经专业实验课旨在加深对本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利用农业或者林业计划经济管理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程具有三个特点,尤其适合实施“协同式”慕课教学模式。

 

(一) 实践性

 

由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验课旨在培养学生在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农产品市场营销、农村行政管理、农村金融、农村财会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将来能胜任涉农企业、政府工作部门和教育科研单位的经济管理工作,依托校内综合实验教学平台,借助模拟仿真、实战演练等实验训练形式,帮助学生提升实际工作能力, 农经专业实验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具有实践性。

 

(二) 多元性

 

农经专业实验课主要是依据农村统计学、农村财务管理学、农(林)业企业经营管理学、农产品市场营销学等多门专业基础课设置的。学生在全面掌握农经专业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才能学好农经专业实验课。学生需要掌握多门专业基础知识,包括农村统计学基础知识、 农(林)业企业经营管理学基础知识、农产品市场营销学的基础知识等。可见,本课程涉及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多,具有多元性。

 

(三) 适时性

 

随着我国“三农”政策的日益完善与落实,农经专业的实验课必须紧跟国家的经济政策、方针的调整。农经专业的实验课通常在理论课结束后开设。教师需要结合我国农村当前的经济形势、现行的经济政策,编制新的实验资料,使学生利用学过的农村统计学、农村财务管理学、农(林)业企业经营管理学等多门专业理论知识解释当前的涉农经济政策,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因此, 农经专业实验课具有适时性。

 

三、农经专业实验课实施“协同式”慕课教学模式的策略

 

(一) 在线练习与课堂练习相结合

 

农经专业实验课以业务操作练习为主。在“协同式”慕课教学模式下,农经专业实验课中的练习活动可以采用在线练习与课堂练习相结合的方式。由于农经专业实验课具有实践本位性的特点,单纯技能性的练习适合在线做, 模拟岗位性的练习适合课堂做。针对单纯技能性的练习,教师可以将实验教学案例、实验练习题、学习任务单等,上传到慕课平台,学生进行在线练习,教师在线指导实训。模拟岗位性的练习可以在实验课堂上进行,教师应当现场指导实训,将学生分为6~8人一组,模拟企业实际工作环境,设置农业企业法人、农产品营销经理、会计核算员等岗位,然后引入与农(林)业经济管理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工,依据所在的岗位,进行手工业务练习。

 

(二) 在线答疑与课堂答疑相结合

 

在“协同式”慕课教学模式下,针对学生在业务操作练习中的提问,解答疑难问题,需要兼用在线答疑与课堂答疑这两种方式。教师可以创建在线答疑区,不限制注册人数,学生可将疑难问题提交到在线答疑区,向老师或同学求教。答疑的过程不再是由教师主导,而是集体式、开放式的,问题也可以由在线的同学代为解答,此外,还可以借助微信群、百度贴吧等与学生互动答疑。针对在线答疑不能解释清楚的实验问题,可以在课堂上面对面地由主讲教师讲解,也就是借助课堂答疑方式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

 

(三) 在线讨论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在“协同式”慕课教学模式下,农经专业实验课中的讨论活动可以采用在线讨论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式。由于农经专业实验课具有适时性的特点,实验课教师可以创建在线讨论区,上传有关农业发展趋向、农村民生等经济发展热点问题的资料,以供师生进行学习讨论,教师或相关成员要定期登录讨论区,及时关注讨论情况,发表导向性见解与评论。在线讨论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可以进行,非常便捷,即使实验课结束了,学生可以借助慕课平台上的讨论区,继续提问、交流。但这一方式缺乏师生情感的沟通,教学导向不够明显。如果适当采用课堂讨论方式,由于教师在课堂讨论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组织学生积极发表意见,是学生学习的激励者、启发者,能够有效地为学生进行探索与创新,提供正确导向。

 

(四) 在线测试与课堂测试相结合

 

在“协同式”慕课教学模式下, 农经专业实验课考评需要以课堂测试为主,辅以在线测试。慕课教学平台提供了在线测试功能,借助本功能,可以帮助学生在线进行实验项目的练习,帮助学生增进对所学内容的掌握。实验课结束后,要求学生对全部实验项目的训练情况进行总结,完成实验报告并提交到网络上。“协同式”慕课教学模式需要同时选用传统的课堂测试方式,在课堂内安装监控设施,同时,组织教师现场监考,针对考试中的舞弊行为,采取严格的处罚措施。将学生的实验报告成绩、在线测试成绩以及课堂测试成绩按照合理的比例进行汇总,得出学生的实验课成绩。

 

基金项目:教育部教学改革与质量建设研究项目“基于‘协同式’慕课教学模式的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实验课程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NJX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