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绿色经济发展前景范文

绿色经济发展前景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绿色经济发展前景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绿色经济发展前景

第1篇

1、“绿色建筑”的效果分析组成

“绿色建筑”的效果分析包括内部效果和外部效果,直接效益和直接费用称为内部效果,间接效益和间接费用称为外部效果,按照工程经济学的观点:内部效果可进行财务评价,外部效果应进行国民经济评价,所谓国民经济评价是按合理配置稀缺资源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从国民经济全局的角度出发,考察项目所耗费的社会资源和对社会的贡献来评价工程项目的经济合理性,外部效果一般包括产业关联效果、环境和生态效果,技术扩散效果,外部效果会造成私人成本(内部成本或间接成本)和社会成本不一致,导致实际价格不同于最优价格。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分析,评价“绿色建筑”效果主要是外部效果指标。

由于“绿色建筑”刚刚开始发展,统一性的量化指标体系还没有确立,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严格控制建筑产业规模,限制从业人员数量。粗放型增长模式的集中表现为各地争上建筑项目、建设过程中采用人海战术,一旦国家限制建设规模,将形成“僧多粥少”的局面,导致机械化程度降低,劳动力水平低下。(2)加大科技投入,更新技术水平,建立和完善科技装备投入机制。着力建筑科技开发和应用研究,结合工程项目,针对未来建筑业特点,有计划地组织科技攻关,研究开发新机具、新工艺、新材料,积极引进、吸收和消化国际先进科学技术科技成果,提高机械化水平。(3)在城市规划、勘察设计中贯穿“绿色建筑”的思路。家庭住宅和城镇建设必须保留在建或改建的余地,从采光、通风、排水等方面控制对环境的破坏。(4)精心施工,降低资源消耗,在建筑生产过程中,应采用节能降耗措施,防止过多地消耗土地资源、水资源、电力资源等。

2、外部效果给建筑经济带来的挑战

在政府的干预调控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加强建筑工程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的监管工作。要进一步完善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强化以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贯彻执行为主要内容的工程全过程监管,特别要加强对大型公共建筑的建筑节能监管,在项目成本上体现为将部分外部成本转化为内部成本,使得“非绿色建筑”项目的内部成本提高,内部效益降低,“绿色建筑”的外部成本降低,外部效益提高,使有效资源向绿色建筑经济领域合理流动。

二、提高“绿色建筑”外部效果的措施

企业建筑经济要想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只有不断挖掘提高外部效果的方式方法,提高外部效益,降低外部成本,其基本思路和原则为:(1)建筑在寿命周期内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最小化;(2)减少建筑寿命周期内污染排放;(3)保护生态(自然)环境;(4)形成一个健康、舒适和无害的室内空间;(5)建筑的质量、功能、性能与环保相统一。

由于绿色建筑为新生事物,提高外部效益的量化指标大多还在讨论当中,定性的表现为绿色建筑的高出售率、高出租率,出售价格比一般建筑高10%~30%。一个绿色建筑项目更能吸引投资者,获得政府的补贴和减税等,大大增加项目的投资回报。不难理解一幢健康的、具有资源效率的日照充足的建筑要优于一幢不具备最佳空气质量、资源消耗大的建筑,而且银行、保险公司和租户更了解绿色建筑的效益和价值,从而转移市场需求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一旦这种情况发生,那些已经采用这些原则的业主将会大大受益,即使这种情况不发生,他们也会获得成功,因为他们支出更低,因而就增加了资金收益。

另一方面,降低外部成本也是提高外部效果的有效措施:(1)购买一块可以增加建造高质量绿色建筑能力的地产非常重要,如选择透光性好、自然通风能力和优良的环境空气质量的地段,对建筑经济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可以将环境风险降到最低。(2)为达到“绿色建筑”的建造标准,直接建造成本是否会增加,现阶段的答案是“会”,但考虑到使用机械数量的减少,照明设备数量和设备规模的降低,其能源效益会进一步提高,相对可以降低建造成本。(3)运营成本,已经证实绿色建筑的运行费用大大降低,可以节省能源30%~50%,用水量可以减少30%,同时可以减少维修和维护成本,并且由于产生的垃圾较少,可以减少立即填埋费用,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可以减少业主的责任,从而减少支出,甚至降低保险费用。对于地产管理单位来说,绿色建筑管理成本低,效益显著。因为,绿色建筑空气质量好,能源、水和垃圾成本低而建筑系统的寿命长。

第2篇

【摘要】绿色经济是一种新经济增长方式,有别于以高能耗、高污染、

>> 欧盟的绿色经济:发展路径与前景展望 欧盟经济增长困境分析与前景展望 绿色建筑的意义与前景展望 光纤通讯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水胶炸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G20机制的发展历程与前景展望 卫星通信的发展前景与展望 卫星通信的近期发展与前景展望 磁力齿轮传动的发展概况与前景展望 试论中国与欧盟经济的发展 中国台湾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前景展望 “数据新闻学”的发展路径与前景 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路径与前景 浅谈“数据新闻学”的发展路径与前景 展望绿色前景 聚首低碳经济 展望网络电视的发展前景 广播发展的前景展望 音乐电影的发展前景展望 欧盟经济的“板块”特征与发展趋势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的发展历程回顾与展望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last accessed on 20 November 2015.

European Commission, A Policy Framework for Climate and Energy in the Period from 2020 to 2030, Brussels, 22.1.2014COM(2014) 15 final, P.12, http://eur-lex.europa.eu/legal-content/EN/ALL/?uri=CELEX:52014DC0015,last accessed on 15 November 2015.

European Commission, Europe 2020: A Strategy for Smart, Sustainable and Inclusive Growth, COM(2010)2010 Final, Brussels, pp.1-34,http://ec.europa.eu/europe2020/index_en.htm, last accessed on 9 October 2015.

European Commission, A Roadmap for Moving to a Competitive Low Carbon Economy in 2050, Brussels, 8.3.2011COM(2011) 112 final, pp.1-16.

European Commission, A Roadmap for Moving to a Competitive Low Carbon Economy in 2050, Brussels, 8.3.2011COM(2011) 112 final, , pp.1-16, http://ec.europa.eu/clima/policies/strategies/2050/documentation_en.htm,last accessed on 28 October 2015.

Peter Johnston & Waldo Wanderhaeghen, Economic Recovery to a Greener Economy:Mobilising ICT-Based Innovations, Working Paper No.33, European Policy Center, Brussels, February 2010, p. 43. http://mercury.ethz.ch/serviceengine/Files/ISN/113806/ipublicationdocument_singledocument/234ce837-0447-41f9-8a39-52c4ba2b5381/en/EPC_WP_33.pdf, last accessed on 2 October 2015.

EuropeanCommission, Recommendation on Mobilising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 to Facilitate theTransitionto an Energy-efficient, Low-carbon economy, Brussels, 9.10.2009C(2009) 7604 final, pp.1-9,http://ec.europa.eu/digital-agenda/sites/digital-agenda/files/recommendation_d_vista.pdf, last accessed on 12 November 2015.

第3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经济;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TU9 文献标识码: A

一、绿色建筑的内涵

绿色建筑概念是20世纪60年代由西方发达国家提出,绿色建筑中的“绿色”,是指在不破坏基本生态平衡的条件下又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一种建筑,还可以称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等。

绿色建筑是一种建筑规则和建筑环境性能的衡量标准,指的是在建筑的生命周期内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即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汽、节电、节水、节材),最低限度地影响自然环境,从而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生活及活动的场所,从而达到人与建筑的生态和谐。

二、发展绿色建筑经济的必然性

1、国外环境

全球气候变暖成为人类生存的隐患,所以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2007年12月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明确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之前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到23%至40%之间。2007年美国国务院通过了《低碳经济法案》,以此响应联合国气候大会的“巴厘岛路线图”方针,这所有的一切都有利地说明了发展低碳经济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发展低碳经济,既是责任,也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潮流的机遇。

2、国内环境

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引入绿色建筑概念比较晚,发展绿色建筑经济比较迟。源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水准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直接制约着我国经济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变。中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即工业经济,这是因为中国要想脱贫致富,必须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步伐,无形中带来了能源消耗的持续增长,成为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绊脚石。

我国是工业大国,建筑业已经成为工业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中国现有的建筑总面积是400多亿平方米,预计2020年还将增加300亿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所以建筑行业的能源消耗可想而知。而发展经济、提高13亿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减少能源消耗之间存在着不可协调的矛盾。所以,在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经济是一项意义重大且十分紧急的任务。

三、发展绿色建筑经济的可行性

目前,我国经济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旧有建筑存量大,新建建筑数量多,地理气候特征多样化,加上我国历史悠久,存在许多与自然环境相吻合的传统建筑文化。所以,在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经济,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优越性。

1、巨大的节能潜力

我国是建筑业大国,建筑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同样我国建筑业的耗比较大,如果对目前存在的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效果必然非常明显,这就说明绿色建筑的推广在我国具有很大的潜力。以供热管理市场为例,2008底,我国集中供热的建筑面积约等于70亿平方米,平均消耗能源折合成标准煤每年大约需要20公斤/平方米,如果对其进行节能改造,每年可以节省标准煤亿万多吨,同时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这些都有利的说明中国具有巨大的节能减排潜力。

2、绿色建筑具有相对较大的效益优势

要想达到相同的节能效果,建筑比工业的投入要少得多,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实施建筑节能和发展绿色建筑的成本相对较低,而全球气候变暖是全球共同面对的挑战,所以,我国推行了绿色建筑具有很大的优势。

3、绿色建筑技术日趋成熟

2004年4月1日,原建设部与科技部了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申报指南,启动了“十五”国家科技重大攻关项目――“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如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资源,采用节能的加厚外墙,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另外利用自然通风原理提高制冷和通风能效,还可以利用非可再生资源,例如高压冲厕、慢速洗浴喷头、外表雨水的收集使用等。这些都是成熟的建筑节能技术。

4、我国的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

我国从南到北、从东往西,有大部分与地理气候特征相适应的建筑群。比如陕西的窑洞,就是运用自然通风原理以及浅层地热的原理实现了居住场所冬暖夏冷的特征。再如苏州的园林设计,更是尊重自然的生态建筑,从根本上调节了气候。所以,我国历史久远的传统建筑文化为发展绿色建筑经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我国绿色建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1、政府对其不够重视

政府部门在认识绿色建筑经济的时候,对其认识还不够深入,这便导致了政府进行绿色建筑经济管理的时候,力度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且也没有根据需要进行绿色建筑经济发展保护机制的建立,这也导致了在绿色建筑经济发展方面,政府的束缚力不够。

2、人们对绿色建筑经济认识不够

人是推动绿色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体,也是绿色建筑发展的核心主体。然而在现代社会,人们并没有真正地认识到绿色建筑经济发展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甚至很多人并没有把绿色建筑经济归入到可持续发展中去,并没有重视其发展前景。

3、对绿色建筑经济扶持力度不够

在进行绿色建筑经济发展的时候,还停留在嘴上说说的阶段,并且,现在进行绿色建筑建设的时候,原料成本比较的高,若是经济基础达不到要求,那么绿色建筑在发展的时候,受到的限制便会比较严重,所以必须提高对绿色建筑发展扶持的力度,才能帮助其更好地发展。

四、推动绿色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些措施

目前,在我国,绿色建筑经济还在初级的发展阶段,在推动绿色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必须通过以下措施,推动绿色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

1、对政府资金扶持的相关政策进行完善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政府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所以,在进行绿色建筑经济发展的时候,政府必须将自己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帮助绿色建筑经济更加稳定的发展。与此同时,政府应该不断提高绿色建筑经济资金补贴的水平,加大对绿色建筑的投入,这样才能够给其更好的发展提供一个物质基础,帮助其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2、做好宣传教育方面的工作

在进行绿色建筑经济发展的时候,做好宣传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措施,这样能够很好地提高人民群众绿色环保方面的意识,所以,应该大力的进行绿色建筑经济的宣传。政府在宣传的时候,应该经过调研,将媒体的力量利用起来,通过媒体来进行绿色建筑观念的宣传,这样全社会的绿色环保意识很容易提高,这也能够给绿色建筑经济更好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只有人民群众真正地认识到其重要性,才会愿意支持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也能够更好的实现良性循环。

3、加强培训工作

想要更好地推动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仅仅通过宣传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该根据实际的需要做好培训方面的工作,在进行培训的时候,通过实体培训,能够更好地落实绿色建筑经济思想。高校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加大对绿色建筑经济的重视,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绿色建筑经济人才的培养,确保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真正的满足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五、绿色建筑经济发展前景分析

20世纪90年代,我国建筑行业首次引入绿色建筑的概念,源于中国的建筑业以及相关产业商品化程度最快、产业体量最大、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最轻、拉动国民生产总值最有效,所以,首当其冲的迎来了一场节能减排的改革,如今,绿色建筑的理念已经成为我国建筑行业的主流。本文主要从绿色建筑的效果分析来阐释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前景。

1、绿色建筑的效果分析

(1)效果分析的组成

绿色建筑的效果分析主要包括内部效果和外部效果。因为外部效果主要指间接效益和间接费用,应该进行国民经济评价,所以,评价绿色建筑的效果主要指的

(2) 外部效果的指标。

所谓的国民经济评价,就是按照科学合理配置稀缺资源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从国民经济的全局出发,考察项目所耗费的社会资源和对社会的贡献程度来评价该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由于绿色建筑经济在我国刚刚起步,很难为绿色建筑的发展界定统一的评价标准。所以,笔者人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国家出台政策法规严格控制建筑产业规模,限制从业人员的数量,我国长期实行粗放型经济模式,导致各地建筑项目增多,所耗费的能源也相应的增多。其次,深化绿色建筑的新技术、新机具、新材料的研发,加大科学技术的投入,从而节约了资源和能源,控制生产成本,提高了机械化水平;第三,广泛宣传绿色建筑理念,使得在城市规划和考察设计中时刻贯穿“绿色建筑”的思路,从而保证家庭住宅和城市建设在采光、通风、排水等方面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第四,建立完善的评估标准,从根源上杜绝伪绿色建筑的存在;第五:积极引进、吸收、消化国外先进科学技术成果,提高机械化水平。

在政府的干预调控下,要健全和完善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加强对大型公共建筑物的建筑节能监管,使得“非绿色建筑”项目的内部成本提高,内部效益降低,而“绿色建筑”的外部成本的降低,绿色建筑外部效益的有效提高,能从根本上使可利用的资源向绿色建筑经济领域流动。

2、绿色建筑有效措施分析

如何对绿色建筑的措施进行有效的推行,主要是针对绿色建筑的外部效果的提高。提高外部的效益,降低外部成本的一个大体思路是:建筑在其生命周期内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量;最大限度的减少环境污染;建筑的质量、功能、性能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相统一。源于绿色建筑是新生事物,提高外部效益的量化指标还不能太确定,具体表现为绿色建筑的高出售率以及高出租率。相对来说出售与出租价格也比较高,一个绿色建筑项目,不仅费用的支出比较低,而且能够获得政府的支持和赞助,还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这些都将为业主带来巨大的投资回报。

另外,降低外部成本也是提高外部效果的措施之一。因为,绿色建筑质量好,电、水、能源和垃圾成本底,从而延长了建筑的寿命。所以在建造绿色建筑的前期,要降低外部成本,即可以在透光性好、通风能力强、空气质量好的地段购买一块地产,可以将解除潜在的环境风险;绿色建筑前期直接产生的建造成本比较高,但是由于机械数量少、照明设备数量少、通风设备数量少,从而提高了能源效益,间接降低了建造成本。

总之,绿色建筑的发展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方针的重要举措,是本着保护生态环境、节省资源的前提进行的操作,是符合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王璇. 对绿色建筑经济发展前景的探讨[J]. 经营管理者,2014,(2).

第4篇

一、绿色食品是世界食品消费的新潮流

1972年,在瑞典的斯德歌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与会学者首次提出了“生态农业”的概念,正式拉开了农业革命的序幕。进入20世纪80年代,旨在把重视农业持久稳定发展,强调对环境和资源保护相结合的影响下,各国纷纷提出发展农业的新模式,如“替代农业”“低投入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自然农业”等。于是相应地出现了“生态食品”“有机食品”“自然食品”等名称。各国对绿色食品的称谓虽有所不同,但是基本内涵都是一致的,即避免或最大程度地限制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动物饲料添加剂等化学合成物的使用,而尽量以高新生物技术和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生产加工无污染、无公害食品,以利于促进人体健康。

绿色食品受到消费者青睐并成为食品消费领域新热点。发达国家市场调查表明,美国有54%的消费者愿意购买无污染的果蔬,哪怕付出较高的价格;英国有66%的消费者表示愿付高价购买无污染的果蔬。由于市场需求强劲,生态农业和绿色食品极大地影响了政府行为和消费者的消费观念。

目前,绿色食品的发展已形成三点共识:一是绿色食品能较好地协调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之间的关系,因而受到各国重视,其发展显示出稳步上升的广阔前景;二是绿色食品质量高,市场竞争力强;三是绿色食品成本低、价格高、效益好,因而市场供给量迅速增加。尽管目前绿色食品生产量和消费量仍小,但不久的将来规模必将扩大,将人类消费引人一个全新的领域。

二、绿色食品的定义和标准体系

绿色食品系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总称,它包括符合国家绿色食品标准的农、牧、水产等初级品以及以此为原料的加工食品。国际上与我国绿色食品相类似的食品称为“生态食品”“有机食品”“自然食品”。绿色食品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称为绿色食品工程。它注重生产基地、环境、食品检验、市场运行和科研教育等各系统之间的结构和联系。

绿色食品标准包括环境质量标准、生产操作标准规程、产品标准、包装标准、储藏及运输标准,构成一个完整的质量控制标准体系。我国对各项标准都作了相应的规定。在参照国外绿色食品相类似的食品标准的基础上,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结合国情将绿色食品分为AA级绿色食品及A级绿色食品两类。国家分别规定了它们的检测评价标准,包括环境质量标准、生产操作规程、产品标准以及包装标准等。绿色食品标准体系与我国以往制定的标准根本区别在于:绿色食品生产以高新科技为手段,以净化环境为基础,培育高产、优质、无病虫害的动植物品种,对食品生产、加工、贮运、销售实行全过程无污染质量控制。这样既保证了食品的产量又保证食品不受污染的品质,可以有效地改善人们的营养,促进人体的健康。

1. 严密的质量标准体系。绿色食品的环境质量标准、生产操作规程、产品质量和卫生标准、产品包装标准,组成了严密的绿色食品质量标准体系。绿色食品的产品标准是参照国家、部门、行业有关标准并综合各部门和各学科专家的意见而制定的,普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部分与国际标准化组织推荐标准直接接轨。从综合质量标准来看,绿色食品整体质量代表了中国食品质量的最高水平,绿色食品产品包装标准对包装材料的选择设计等方面均有了明确规范的要求。

2. 全程质量控制技术措施。绿色食品的生产实施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以保证产品的整体质量。全程质量控制技术措施的核心是将中国传统农业的优秀农艺技术与现代高新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制定具体的生产和加工操作规程,指导、推广到每个农户和企业,落实到生产、加工、包装、储存、运输、销售各个环节,改变以最终产品的检验结果为评定产品质量优劣的传统观念,这是以质量控制为核心的全新质量观。

3. 科学规范的管理手段。质量认证和商标注册是全世界通用的区别不同产品特点或产地的手段,如国际羊毛局的“纯羊毛”标志,我国的“真皮”标志等。我国绿色食品管理的一个显著特色是实行规范的标志管理,即通过合乎特定标准的产品发放特定标志用以证明产品的特定身份以及与一般同类产品的区别。绿色标志作为质量认证商标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进行注册,开创了我国质量认证商标管理工作的先例,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将质量认证和商标管理紧密结合,使绿色食品认定既具备产品质量认证的严格性和权威性,又具备了商标使用的法律地位。实施绿色食品标志管理不仅可以有效地规范企业的生产和流通行为,树立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而且有利于维护广大消费者的权益;不仅可以有效促进企业创名牌开拓市场,而且有利于绿色食品产业发展。

4. 高密度的组织网络。为了将分散的农户和企业发动起来进入绿色食品开发行列,我国建立了三个组织管理系统:一是在全国各地成立了绿色食品委托管理机构,系统地承担绿色食品的宣传、发动、指导、管理、服务工作;二是通过全国各地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将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落实到每个农户和农场,以保证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的普及推广和应用,推动绿色食品开发向基地化、区域化发展;三是委托全国各地农业环保机构和区域性食品检测机构负责绿色食品的产地质量和食品质量检测。这个独立于管理系统之外的质量监督保障网络,保证了绿色食品生产体系的公正性,同时增强了绿色食品生产体系的科学性。

第5篇

关键词:绿色经济,塘沽,建议

Abstract: the green economy is the new tre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economy, the green economy development mode, is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evitable choice.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area as the binhai new area in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economy tanggu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puts forward the key development green economy tanggu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 the green economy, tanggu, Suggestions

中图分类号:D92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发展绿色经济的社会背景

当今社会,世界大多数国家把发展绿色经济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经济衰退、环境恶化等多重危机的重要对策。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但同时也出现了资源危机、生态恶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十二五”规划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发展绿色经济已被纳入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发展理念,也是2012年召开的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的两大主题之一,绿色经济将成为加快经济增长和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有力结合点[1]。

天津高度重视发展绿色经济,致力于把天津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宜居城市。全球首届绿色经济峰会在天津开幕,世界大部分百强企业代表以及在国内外经济界有影响的人士汇聚一堂,围绕“发展绿色经济,推动未来全球复苏的契机”的主题展开研讨,积极商讨应对金融危机、发展绿色经济、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与举措,共同探求扩大互利共赢合作的机制和途径。张高丽指出:要以本届峰会在天津举办为契机,认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做法,加强绿色经济合作,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塘沽作为滨海新区核心区域,如何立足自身情况,结合滨海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现状,发展塘沽绿色经济,是我们塘沽各级政府和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绿色经济的定义

所谓绿色经济,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2]。

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发展经济的同时要追求环境效益,即发展经济活动不损害环境或有利于环境保护;另一方面是指在从事环保行动的同时追求经济效益,即从环境保护活动中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按照以上定义,我们可称绿色经济为环保型经济或环境友好型经济。实现绿色发展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把原有非环保型经济体系的面貌转到环保型,即对原有经济系统进行“绿化”改造, 它包括使用高效和可循环利用的原材料、减少或替代对环境有危害物质的使用,改进原有生产工艺并开发先进工艺,达到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并控制排放量稳定达标,从而减轻对环境的压力。二是发展包括高新科技项目、现代服务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发展这些有利于改善环境的产业不但能减少进行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的资源投入,还能通过节约资源而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3,4]。

三、塘沽发展绿色经济的优势与不足

在绿色发展的框架下审视塘沽的经济现状发展,可以发现塘沽的优势与不足如下:

1、政府政策支持、高新产业密集是塘沽的优势

滨海新区是中国发展绿色经济的先行区,国家有关部门围绕支持滨海新区的企业发展绿色经济、现代服务业等出台了财政、税收、土地、政府服务等一系列政策,从各个方面为企业和项目的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区在金融、涉外经济、科技等方面先行试验重大改革措施,也为实现科学、和谐、率先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塘沽地处滨海新区核心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现在正处在全面开发开放的关键时期。近年来不断实践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石油和海洋化工、船舶与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迅速崛起,现代物流、现代金融、服务外包等优势产业已为塘沽下一步战略发展构筑新的优势。

2、传统工业布局、生活污染是塘沽面临的课题

塘沽辖区煤炭占能源结构比例偏高。塘沽在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和焦炭所占的比重高,占据主导地位,是造成大气严重污染的首要根源,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主要贡献者(95%以上)为矿物燃料类排放源所致。以煤炭为主的工业布局与塘沽社会现有发展不相适应。

近年来,生活废水污染日益突出。虽对辖区内超标工业污染源分期、分批的限期治理,工业污染状况总体得到控制。但是随着塘沽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人口剧增以及餐饮、娱乐等服务产业快速发展,生活污染对环境影响日益明显。

四、发展绿色经济的重点及建议

针对绿色经济给我们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结合塘沽的实际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1、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加强塘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力度,提升当地第二产业层次,优化产业结构,有计划、有步骤地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加快天津碱厂、大沽化工厂和新港船厂等污染型企业的外迁。提高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例,加快传统商业改造机制步伐,发展金融、中介、配套物流等生产业。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2、加大对新、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目前,塘沽的能源消费结构仍以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为主,应加大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研发、推广力度,充分利用塘沽拥有的独特地理位置,依托特有的港口优势,借助渤海油田,在海水、风力和太阳能资源等方面加以开发和利用,尽快将能源结构向低碳方向发展。

3、引导传统产业加快绿色经济改造

引导传统企业加强以绿色生产为取向,进行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推广清洁生产。在重点行业全面开展绿色生产审核,引导企业积极建立ISO9000质量标准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等,并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预案,确保企业在技术创新及绿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4、构筑绿色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推动塘沽绿色经济从理论走向实践,需要建立和完善绿色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应涵盖生产领域、生活领域、生态领域,能全面反映和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这样不仅为企业的技术改造提供指导依据,而且对政府考核企业的绿色经济水平提供参考。

5、全面推广绿色技术,开发节能产品

绿色技术是绿色经济的重要支撑,应加强塘沽绿色技术的推广。鼓励企业节能降耗,积极开发高效节能技术设备及产品,严格控制高耗能行业低水平扩张。落实好国家产业政策,搞好绿色技术改造的政府财政奖励。把好产品环境标识、能效标识监督检查关,使节能产品能深得人心。

6、倡导绿色消费方式,营造绿色生活氛围

深入开展“绿色系列”创建活动,大力普及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倡导居民节电、节水和垃圾分类和消费品回收等。加强能效标识产品和绿色产品管理,转变消费观念,引导和推动绿色消费方式,鼓励消费者购买使用节能产品,如节能家电、环保型汽车等。提高全社会对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增强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营造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生活氛围。

发展绿色经济是解决塘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要途径之一。我们应顺应这种潮流,从调整产业结构、开发与利用新、可再生能源、引导传统产业加快绿色经济改造等方面入手,走出一条具有塘沽特点的绿色经济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崔如波;绿色经济:21世纪持续经济的主导形态[J];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04期

[2] 罗勇;;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特征与战略[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3] 吴玉萍,任勇,孙高峰.绿色经济制度体系——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J].环境经济杂志,2005,(23).

第6篇

【关键词】绿色电网 需求 通信技术 发展前景

绿色电网属于一种新型的电网模式,主张生态环保、资源节约、技术先进、标准规范,同时也是现阶段电网发展的一种主流趋势,为未来电网的清洁、可靠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如何才能将现有电网逐步转变为绿色电网,是无数专家学者关注的热点话题。应该认识到,绿色电网的建设必须立足通信平台的基础之上,可靠的通信网络能够保障电网业务信息的有效传输,为电网的管理提供保障。

1 绿色电网发展的现实需求

绿色电网这一概念的提出,对于电力通信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而在智能电网建设中,作为其中关键环节的电力通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左营,而且在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带动下,电力通信传输网络已经由原本的载波通信发展为宽带通信、无线通信、光纤通信以及载波通信共存的局面,极大的提升了信息传输的质量和速度。面对绿色电网进行智能通信网的构建,必须立足现有的网络基础,将骨干传输网全光网络与全IP网络融合在一起,对通信系统的容量进行扩充,对网络架构进行完善,确保新业务的顺利计入,满足实时业务信息的可靠传输。

另外,绿色电网要求通信网络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也必须具备良好的经济性,在现有通信网络的基础上进行最小限度的改造,在满足现有通信需求的同时,为网络的后续升级预留出一定的空间。不仅如此,在智能通信网中,还必须采用有限通信和无线通信的灵活组合,确保通信系统具备较强的应急能力,在出现故障和问题时,也能够保证网络的通畅性,避免业务中断带来的严重后果。

由此可知,基于绿色电网需求,加强对于通信技术的深入研究,推动技术的发展和完善,是非常必要的。

2 基于绿色电网需求的通信技术发展研究

2.1 发展现状

立足绿色电网对于信息交互的各种全新的需求,在构建智能通信网络时,首先,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最佳的通信方式,实现对于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的灵活搭配,构建电网通信综合接入平台,结合统一的接口,实现了对多种通信方式的统一管理;其次,在通信介质的选择方面,基本上都是采用光纤或者光缆,尤其是电力特种光缆,其相对于普通光缆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更长的寿命,为智能通信网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础。在实际应用中,光纤通信的分配方式缺乏灵活性,而无线通信本身的带宽不足,因此,结合了光纤通信和无线通信各自优势的光载无线技术得以产生,其利用光纤作为介质,传输无线信号,使得接入更加灵活,而且避免了电磁干扰问题,有效提高了信息传输信道的容量;然后,在通信技术方面,能够满足绿色电网需求的技术包括了光传送网、分组传送网、自动交换光网络以及软交换、无源光网络等,为通信网络的智能化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不仅如此,在IP化浪潮的影响下,电力智能通信网已经能够为IP提供一个可靠性高、交互性强的信息传输平台。

2.2 发展趋势

2.2.1 无线通信的全覆盖

就目前而言,在电力系统中,通信网络采用的仍然是以载波通信和光纤通信等为主的有线通信,而从长远的发展分析,绿色电网应该结合可靠的PON技术,将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技术作为补充,逐步实现无线通信的全网覆盖。例如,在一些农村地区或者偏远的山区,光纤的铺设困难,成本高,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无线通信技术来实现可靠通信。无线通信可以作为一种过渡或者补充的手段,推动通信网络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平滑过渡。不仅如此,在绿色电网中,无线通信技术在应急通信中意义重大,无论是暴雨狂风还是其他自然灾害,无线通信技术都能够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通信,从而为应急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2.2 统一时间系统的建设

构建统一的时间实习,是确保智能通信网稳定可靠运行的基础所在,通过时间同步,能够将不同系统之间的时间偏差控制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以满足电网对于信息传输及时性的需求。从绿色电网对于通信系网络的需求出发,只有具备统一且精准的时间源,同时对节点和链路的布局进行优化,利用最佳的通信信道,进行同步信号的传输,才能够实现对于各个系统的运行控制以及故障分析。应该首先在电力系统中构建统一的时间系统,结合多元化的时间同步基准,基于混合同步形成树状网络,避免节点成环问题,同时应该保证统一制式,强化对于时间同步设备的管理,提升同步网的时间精度和授时质量。

2.2.3 多种通信网的融合

结合NGN理念,将电力系统中的多种业务在基于IP的基础网络平台上实现相互融合,是智能通信网建设的一个远景目标。在绿色电网未来的智能通信网中,传输介质、网络形式和通信技术都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网络都需要具备相应的交换设备,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缺乏相应的网络融合技术和统一的接口规范,不同网络之间想要实现互联将会非常困难。软交换技术的出现,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解决,可以在一台交换服务器中完成对于多种介质信息的交换,不仅省略了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转换环节,而且能够提供跨域控制,为通信多网融合的信息交互提供了可能性。

3 结语

在智能电网背景下,绿色电网逐渐兴起,对于通信网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智能通信网是实现高效、可靠、安全的电网业务信息管理的基础,通过多种通信技术的相互配合,组建相应的智能通信网络,能够为绿色电网的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支撑平台。相关技术人员应该立足绿色电网需求,加强对于通信技术的研究和分析,构建起智能化、全覆盖的电力通信网络,推动绿色电网的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其东,王延涛,赵利,吴玉娥.面向绿色电网的通信技术发展研究[J].通讯世界,2016(02):198.

[2]李芹,龚宇,罗云龙.面向绿色电网的通信技术发展研究[J].电力系统通信,2013,34(243):1-5.

[3]张利军,马平,项肖峰.基于智能配用电网的通信技术研究与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4(01):47-49.

第7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绿色会计;发展建议

本文为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高铁经济下铜陵地区旅游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201610383052)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2月24日

一、引言

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发起了严峻的挑战,并且伴随着全球人口数量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碳排放等能源使用使酸雨、雾霾、烟雾和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问题日益严重,这些环境问题在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同时,随着社会科技文明的发展,人类的精神文明也在进步,由当初的“以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的理念向“经济与环境和谐统一发展”的理念转变,在这双重大背景下,低碳济、绿色经济应运而生。英国于2003年2月24日颁布了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率先提出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近年来,低碳经济已然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最佳模式,而绿色会计也是这一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绿色会计如何发展值得我们思考。

二、绿色会计

(一)绿色会计阐述

1、绿色会计的产生。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的部分经济学家、环境学家、生态学家和社会学家为了解决人类工业文明所带来的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便着手研究经济与环境如何协调发展。比蒙斯和马林分别于1971年和1973年在《会计学月刊》上发表了《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和《污染的会计问题》两篇文章,绿色会计从此逐渐研究和发展起来。1999年《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的诞生,标志着国际环境会计与报告指南开始系统地发展。经财政部批准,我国于2001年6月成立了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将我国绿色会计发展送入新的研究阶段。

2、绿色会计与传统会计的区别。绿色会计又被称为环境会计,它是会计学与环境经济学相结合的产物,在六大基础会计要素的划分上与传统会计保持一致,但因在传统会计的基础上绿色会计考虑了环境因素,所以在具体科目上有所不同。例如,“环境资产”与“环境负债”等科目。相比于传统会计的会计基本假设的货币计量,由于绿色会计考虑到有些环境因素有时无法用货币计量,因此采用多元计量,常结合实物、图表、指数计量和文字附注加以说明。同时,绿色会计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缺乏规范,存在很多不足,只有少数企业在年报中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甚至国内一些大型企业在向社会公布环境信息时,所披露的信息也都很笼统,缺少对绿色会计计量与披露的具体陈述。但绿色会计的优势在于,其可核算的目标范围更大、更广泛,并且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环境和社会效益也被不断重视。

(二)绿色会计发展的必要性

1、低碳经济下环境资源现状的需要。地球的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中国虽然是地广物博的大国,但人均资源极其匮乏,所以环境资源应该被确切计量并被赋予一定的价值。然而,现实并非如此。在我国,生态环境价值还没有被广泛认同且环境资源价值有多重因素交叉,价值计量具有模糊性。长期以来,我国对资源的利用都是高消耗、利用率低且废弃物排放多,造成了我国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且不断地威胁着生态和环境系统。这些都与我国对环境污染、对资源耗费不加以会计计量有着密切关系。当今在不断改善环境和生态资源系统,提倡绿色经济、环保经济,低碳经济下的环境资源被会计计量势在必行。

2、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国家和企业)。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注重可持续发展理念,绿色会计正是计量和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环境开发的成本费用的有效手段。绿色会计可以对环境的开发和维护所形成的效益进行合理计量与报告,通过有效的价值管理手段,使国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样,对于企业而言,企业不能像过去一样只是单纯地追求经济发展,争创效益,而应追求可持续发展,并承担相应的企业社会责任,向社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这时企业必须发展绿色会计,对企业的环境成本和资源成本进行记录、计算、反映和控制,加大环保技术投入,实现企业在新经济下的可持续发展。

3、新经济形式下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发达国家的许多跨国公司将高污染、高能耗的制造业向我国转移,残忍地对我国进行“环境剥削”。为了应对各国环境保护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种种要求,我国必须高度重视绿色会计的发展和推进,对外资企业在我国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掠夺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和会计计量,保护我国在国际发展中的自身利益,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三、发展建议

(一)日本富士通公司绿色会计成功案例分析。日本富士通公司绿色会计的成功在于:一方面日本政府对绿色会计具有高度的重视和政策支持,在这一有利前提下日本富士通公司率先发展绿色会计,不断完善绿色会计体系并走在前列;另一方面二战后日本环境污染严重,日本百姓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绿色发展的理念逐渐渗透到各个行业,使绿色会计与市场利益戚戚相关,这一有利的市场背景也促使了它的成功。

(二)我国绿色会计推行发展的建议

1、建立健全相关环保法律法规,完善绿色会计相关准则。我国绿色会计的管理相对落后,绿色会计的工作缺乏独立性,相关信息的计量与披露也缺少依据。同时,我国的相关会计监督不到位,例如对绿色会计核算成果的审计与监督。为了更好地确认、计量和反映低碳经济下环境发展的“环境资产”、“环境负债”和“环境利润”等要素科目,并真实可靠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就必须建立健全相关环保法律法规,完善绿色会计相关准则,促使我国绿色会计健康发展。

2、加强公众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综合素质。我国是人口大国,环境资源浪费的数量更是庞大,这除了资源利用率低,还与公众的环保意识薄弱,综合素质欠缺有关。所以,我国应大力加强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只有公众的综合素质和环保意识提高了,在这个过程中让公众逐渐对环境和低碳可持续发展产生敬畏的心,才能治本,但这也是一个长远的过程,需要坚持。

3、增强绿色会计理念,培养绿色计人才。财务人员应增强绿色会计理念,最终践行于实际之中。绿色会计对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财务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会计学、经济学、管理学知识,还要掌握相关的环境学和生态学知识。然而,目前我国这类综合会计人员严重缺乏,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绿色会计的发展,所以必须注重培养绿色会计人才。

4、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绿色会计信息披露体系。国家的发展必须立足国情,绿色会计的信息披露是绿色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如此。虽然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绿色会计相关信息披露体系走在前列,但由于我国绿色会计的实践经验不足,如果仅以独立报表模式披露并不能明确地反映各项环境会计指标,所以应结合我国国情,建议使用报表加附注的绿色会计信息披露模式,这样更能满足决策者的需要。

四、总结

本文通过介绍绿色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其与传统会计的差异和低碳经济下发展绿色会计的趋势,充分显示出绿色会计是走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之路的必然选择,在低碳经济这一有利背景下,绿色会计也会不断发展。最终,绿色会计会促使我国有限的环境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并促进我国生态和环境系统的改善。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发展绿色会计的同时,应减少自身的不足,在借鉴发达国家成功案例的同时也应立足国情。

展望未来,在低碳经济下绿色会计会在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修订和完善中走向规范化和系统化;随着精神文明的建设,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综合素质会显著提高,会计人员也在不断深入理解绿色会计理念,绿色会计人才逐渐增多;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会计信息披露体系将逐渐形成和不断完善。

主要参考文献:

[1]吝丽芳.论绿色会计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2.

[2]张丽娟,张红旗.我国环境会计的发展及其对策[J].会计师,2008.9.

第8篇

关键字:绿色生态;住宅设计;发展

目前在国际上通常将能体现以人为本、呵护健康,节约资源并能与周围环境协调与融合的住宅称为生态住宅。绿色生态住宅设计是指在住宅设计综合运用当代建筑学、建筑技术学、环境学生态学及其他的科学技术成果,使住宅对环境无害且有利于人们居住生活。

一、绿色生态住宅设计的技术策略

生态住宅建造过程中,所涉及的技术体系包括能源系统、水环境系统、声环境系统、光环境系统、热环境系统、绿化系统、废物处理与再利用系统等。在绿色生态住宅设计中,要特别注意节能、节水、节约资源以及废弃物处理等方面。

1.建筑主体的节能设计。绿色生态住宅的能源系统设计不仅要求要对常规能源进行优化设计,同时还要注重对绿色能源的利用,达到建筑艺术与能源利用的完美结合。在具体设计时,可以在住宅的北面设置与厨房相连的封闭凹阳台,减少热损失;合理控制建筑体型系数,减低建筑耗能;对住宅平面设计进行优化,使其有良好的通风性,加强空气对流,创造出比较舒适的居住环境。同时还可以因地制宜的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绿色能源,如利用天然热能来供暖。同时建筑的材料最好选用一些可重复使用、可循环使用和可再生使用的材料。

2.声环境设计。绿色生态住宅的声环境设计主要是要进行噪音控制。噪音根据所处的空间有内、外之分。据相关研究表明,如果室内的噪音超过60分贝时,人们就会有烦躁之感。因而在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时,应该保证室内噪音在白天小于35分贝,晚上小于30分贝。在具体的设计时,尽量将卧室设计在与噪声源相背的方向,可以有效的降低噪音。采用隔音帘也可以显著的阻隔室外噪音,同时在住宅区种植一些植物也可以起到降噪的作用。

3.光环境设计。光环境可以分为自然光和人工照明光。在绿色生态住宅设计中,提倡尽量使用新能源提供的绿色照明,如利用太阳能、风能发电满足人们的照明需要。在住宅内部的采光也应该优先考虑自然光,鼓励人们使用节能灯具,节约能源。同时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大量使用各种玻璃和灯饰,在住宅设计时也要注意避免附近建筑物的玻璃折射或是其他的光污染。

4.水环境设计。绿色生态建筑设计中的水环境系统设计主要是节水,并且还要注意水质和水量。我们国家的淡水资源大约占全球的6%,但是由于人口基数较大,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这意味着我国是一个水资源比较缺乏的国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合理利用水资源。在生态住宅设计中,可以采用节水型供水设施,配备雨水收集及利用系统,景观用水可以采用中水。并且根据水的用途差别分别设计两套用水系统,一套是饮用水,要求水质必须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另一套是生活用水,利用达到一定水质标准的中水即可,并且中水还可以循环利用。

5.热环境设计。绿色生态住宅的热系统要求在供热中要能人们的舒适度要求,同时还要注意节能和环保。通常冬季室内温度保持在20℃~24℃,夏季保持在22℃~27℃会让人们感到比较舒适。在设计时可以采用供暖、制冷和生活热水相结合或是安装散热器温控阀等热环境技术来保持室内环境并减少浪费。并且住宅的采暖、制冷中应该因地制宜的采用新能源、清洁能源和绿色能源。

二、绿色生态住宅的发展前景

1.设计规范的出台,推动了绿色生态住宅的发展。目前在我国的建筑住宅设计规范中,要求采取高效节能措施,节约50%的空调能耗并强调住宅的遮阳。在设计规范的指导下,居民的住宅将会更加科学、舒适、节能。并且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开放商、建筑设计人员都会越来越重视住宅的绿色生态设计。在住宅设计中如何更好的利用自然资源、清洁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在追求住宅舒适的基础上节约能源、并与周围环境协调是今后住宅设计工作的重点。有专家预测,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在住宅的竣工验收中可能会增加对节能设计的检验这一项内容。

2.绿色生态住宅设计逐渐市场化。早期的绿色生态往往只是简单的技术设计,随着住宅商品化的推进和人们对住宅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住宅设计也快速向市场化推进,其对住宅市场的影响力将会越来越大。并且住宅设计逐渐由粗放型向精密设计转化。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要想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竞争力,就必须引入新的设计理念和新的设计观念,打造精品化住宅。精品化住宅设计不断能够提高住宅本身的价值,同时还能活跃住宅设计市场,促进中国住宅设计水平的提高。

3.绿色生态住宅辅助设计向专业化发展。在绿色生态住宅设计中,如果只是在建筑结构、水、暖、电等方面进行细化,显然是不能满足人们关于健康住宅、舒适住宅的要求的。因此,住宅设计中的辅助设计将会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并逐渐向专业化发展。住宅设计的辅助设计主要包括太阳能系统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和室外环境设计。目前太阳能设计在美国、西欧、日本等国家都开展了大量的推广和应用工作。

4.住宅生态环保设计走向系统化。生态环保是目前世界各国都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住宅设计中,虽然生态环保概念被提出的时间还不是很长,但是已经成为了设计的一个重要工作。住宅生态环保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绿化种植系统;节能系统,使用节能材料、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能源二次利用如利用中水;产品材料系统,主要是一些绿色材料、环保材料和接能材料;污染防治系统,防止水污染、声污染、光污染、电污染、垃圾污染等。住宅生态环保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是未来住宅设计的主要方向。

传统的住宅设计对自然资源消耗多、对生态环境污染大,同时也不利于居民的身体健康。绿色生态住宅能够节约能源、提高资源的使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同时更能为居民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我国绿色生态住宅起步相对较晚,就更需要设计人员不断的学习、使用和创新相关方面的知识,设计出高品质的住宅,确保住宅建筑与环境相适应,与社会相和谐。

参考文献:

[1]张姝.我国绿色住宅发展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05)

[2]赵婕,张鹏.设计与发展―――绿色生态住宅[J].价值工程,2004(11)

第9篇

【关键词】:绿色会计,可持续发展,问题,建议

作者:刘佳怡,陈书哲

1、绿色会计的概述

1.1绿色会计的概念

绿色会计又称环境会计,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将环境科学、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传统会计等结合起来,以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计量、记录环境污染、防治和开发的成本费用,并且辅之以实物计量和文字表述,从而综合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经济效益影响的一门新兴学科,最终达到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1.2绿色会计的特征

绿色会计中考虑了环境因素,因而其特征有别于传统会计。1、周期和经济业务难以确定。环境因素的加入使得经济业务的周期较为复杂并且难以计量。2、多方面揭示和报告信息。绿色会计的财务报告中既要揭示财务信息也要揭示非财务信息。3、研究的方法多。绿色会计不再仅仅涉及经济学与数学的计算,还涉及到社会学、环境学等学科。

2、绿色会计与传统会计的区别

2.1涵盖的信息使用者不同

绿色会计所涵盖的信息使用者多于传统财务会计。传统的财务报告使用者大多数是与企业有着紧密联系的单位或个人。他们数量少,并且只关心自己的既得利益。对环保方面的关注甚少;而绿色会计则不一样,由于考虑了环境因素,因而对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不仅要求与企业相�P的单位和个人参与,而且要求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

2.2成本核算不同

传统财务会计核算就与经济活动有关的成本。这种核算局限于企业在整个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经济成本,会导致企业只考虑眼前利益而忽略可持续发展;而绿色会计的成本是按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确定的。既是对经济成本的反映,也是对非经济成本的反映。

2.3核算目标不同

传统会计核算的目标是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从而不考虑环境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而绿色会计的目标是要达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均衡发展,从而提高社会的总体效益。

3、绿色会计与可持续发展的联系

当前社会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发展经济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不断的冲击着我们的生产生活,给社会的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我们不得不反思一昧追求经济发展、破环生态环境,这种做法的错误性。在这种前提下,环境气候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高度关注,在原有的会计基础上建立绿色会计的想法成为共识,企业在财务报表中对环境信息的披露已经迫在眉睫。我们希望通过环境信息的披露迫使企业关注环境问题,不要再继续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了。我们也要借助绿色会计这一种新的会计核算来加快政府和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让绿色会计为经济的可持续经济提供决策,从而缓解甚至解决环境的各种问题,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绿色会计在可持续中发挥的作用

4.1能改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尽管我国政府加大了对环保方面的资金投入和制度建设,还是存在着许多生态问题,笔者认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府和企业没有把环境指标纳入经济发展指标中,没有看到改善环境质量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而通过绿色会计的实施,则可以加强政府和企业对环境资源和环保责任进行计量和控制,从而改善环境。

4.2可指导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公众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都希望能购买绿色产品,基于这种市场需求,迫使企业为了生存和抢占市场只能开发许多绿色产品,不断改进自己的技术。企业要达到这个水平必须增强自己的环保意识,细化环保投入和产出的计量,计量和确认各种环境收益或损失。从而为实现企业的目标、产品的转型升级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

5、绿色会计实行中存在的问题

5.1制度不完善、不健全

值得肯定的是我国已经逐渐意识到了环境对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但有关绿色会计的相关问题还只是停留在专家学者的文章中。连可操作性的绿色会计准则都没有,怎么能将绿色会计用于实际工作中。

5.2企业对绿色会计的重视不够

企业的重心依旧放在经济发展上,没有重视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联系,设立的有关绿色会计的科目较少,再财务报表中也很少披露甚至不披露与环境问题有关的事项。

5.3环境执法不严

由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总体环境保护二者存在冲突,造成了相关环保法律执行不严格,让企业在钻环境政策的漏洞。环境执法不严和相关的工商管理松散,二者共同形成了企业实施绿色会计绊脚石。

5.4绿色会计专业人才缺乏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对绿色会计的研究工作主要由专家和学者来完成,再加上高等学校较少或没有开设与绿色会计的相关课程和业务培训,这导致企业中绿色会计方面的人才缺乏,企业在实际工作中无法运用绿色会计,这也是实行绿色会计的工作障碍之一。

6、改进绿色会计的建议

6.1完善相关会计制度

我国现行会计制度与准则中缺少绿色会计有关内容,应该将涉及会计的内容加入其中,设立绿色资产、绿色负债等有关科目,规范相应的绿色会计处理方法,增强绿色会计理论基础,并用绿色会计理论来指导实际工作。

6.2设立绿色会计的专门权威性机构为了紧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国家战略,我国应立即开展各项绿色会计工作,而事实绿色会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设立绿色会计的专门权威性机构,这个机构要承担起确定绿色会计准则、开展绿色会计试点工作等。笔者建议这个机构可以由财政部牵头,由中国会计学会、中国总会计师协会负责,组建一个绿色会计发展改革委员会,并邀请一些法律专家、经济学家、环保专家、会计工作者等参加,使之成为委员会的委员,彼此之�g相互配合共同为绿色会计么发展出力,加快绿色会计理论研究及付诸实施的进程。同时与政府部门密切配合,对绿色会计施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控制,发挥政府部门的监管和调节作用。

6.3对绿色会计进行宣传教育

绿色会计对社会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个会计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一个环境问题。过去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我们不能以片面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效益,也不能为了片面保护环境而忽略经济发展。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再现在这个时代已经行不通了,环境破环带来的恶果我们已经体会过了。所以我们必须对绿色会计进行宣传教育,提高企业和社会公众的绿色会计和环保意识,将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有机地联系起来,力求做到两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而且绿色会计的宣传和教育能够提高社会公众参与的积极性,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使绿色会计尽快被公众、企业和市场所接受。

6.4培养绿色会计专业人才、提高人员素质

第10篇

一、循环经济模式下发展绿色物流的可能性

1 物流贯穿于循环经济全过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是循环经济的根本性目的。因此,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命题奠定了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循环经济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在社会实践中的具体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不能被消灭和被创造,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时刻都在发展变化。这意味着“废物”能够反复利用,所谓“废物”,实际上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从而为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式流程创造了条件。物流是原材料、中间产品和产成品从供应地向消费地的实物流动过程,因此,在上述运动转化过程中,物流是资源形式在现实运作中的转化。在循环经济的物质反馈过程中,物流可以分为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它们的结合构成了一个闭环的物质流动系统,物流贯穿了循环经济的全过程,它是循环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

2 构建物流体系势在必行。物流过程的空间和时间跨度性决定了其对环境和资源的重大影响。目前,世界经济总量迅速增加,物流活动已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和资源压力,其表现:物流运输工具燃料燃烧排放增加了有害空气污染物,全天候的物流作业加剧了交通拥挤、噪声和光污染f货车昼夜行驶,仓库全天候照明),正常操作和不合理的物流资源配置增加了土地、能源等一次性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甚至浪费等。因此,绿色物流现在已成为国际发展趋势。

二、我国绿色物流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绿色物流观念存在差距。现代物流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尚未得到各级政府的认可,绿色物流的理念也未完全确立。其表现为:一是绿色物流的思想没有完全确立。对绿色物流的发展缺乏前瞻性,与时代的步伐存在很大差距。二是经营和消费者对域外物流绿色经营消费理念还很淡薄。因此,在发展物流业的同时,要提高认识,更新思想,把绿色物流作为循环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绿色物流是产品和绿色消费之间的绿色通道,必须引起政府和企业的足够重视。目前,发展绿色物流,注重经济的循环型增长还没被全民接受,企业实施绿色物流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所以,必须把绿色物流上升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这是现代物流发展的终极目标。

2 技术和基础设施的差距。绿色物流的贯彻实施,不仅依赖于绿色物流理念的建立、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还离不开绿色技术和基础设施的支撑和利用。目前,我国物流业的发展距绿色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如:我国的物流产业还没有形成规模,基本上是各自为政;物流基础设施的配套性、兼容性还比较差,物流技术装备水平低:物流机械化程度和先进性与绿色物流要求还有距离;物流材料的使用上,与绿色物流倡导的可再用性、可降解性也存在差距;在物流的自动化、信息化和网络化方面程度还比较低。我国一些物流企业开发的软件,包括第三方物流软件、物流仿真软件、供应链管理软件等,性能比较低,有些软件比较适用。但有时又与客户系统不兼容,许多新兴的信息技术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3 政策性的差距。绿色物流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必须从政府角度对现有的物流体制进行强化管理,构筑绿色物流建立与发展框架,做好绿色物流政策性建设。

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在绿色物流的政策性引导上,制订了诸如控制污染发生源、限制交通量、控制交通流的相关政策和法规,从物流业发展的合理布局上。为物流的绿色化铺平道路。如日本在1966年就制订了《流通业务城市街道整备法》,以提高大城市的流通机能,增强城市物流的绿色化功能。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致力于治理环境污染方面的政策和法规的制订和颁布,但针对物流行业的还不多。由于物流涉及的行业、部门、系统过多,这些部门都自成体系。独立运作。各搞规划和设计。各建物流基地或中心。导致物流行业的无序发展,造成资源配置的巨大浪费,必须有一整套系统、科学、严格的法律、法规加以规范和引导。

三、建立绿色物流体系的对策

1 树立绿色物流意识。包括绿色制造、包装和消费意识。绿色制造是“大制造”的概念。包括企业内的绿色产品设计、材料选择和制造工艺流程规划等。绿色制造要根据制造系统实际,探求物料和能源消耗少、废弃物少、对环境污染小的工艺和流程,追求企业内供应链的优化。包装物对环境有很大影响,包装物的绿色化是实施绿色物流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度的包装有助于供应商降低成本,减少采购商的拆装和处理包装物的费用。绿色消费是以消费者为主体的消费行为,体现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购买和消费活动。绿色消费产生于绿色需求,流通部门的宣传、引导、促销活动,以及适当的价格及服务策略,对促进绿色消费具有重要作用。物流企业实施绿色经营策略要考虑自身的物流效率,还必须与供应链上的其他关联者协同起来,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来优化与组织物流,最终建立起包括绿色供应、绿色制造、绿色分销和绿色消费在内的绿色物流循环系统。

2 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它是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方式。发展第三方物流,由专门从事物流的企业为供方或需方提供物流服务,可以从更高的角度考虑物流合理化问题,简化配送环节,有利于在更广的范围内,对物流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配置,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供需方自有物流带来的资金占用、运输效率低、配送环节繁琐、企业负担重、城市污染加剧等问题。

第11篇

关键字:绿色建筑;优势;发展状况;可行性

绿色建筑也称生态建筑、生态化建筑,它影响着生态型城市、节约型城市、循环经济型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对提高新时代人的生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绿色建筑工程技术抛弃了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建筑方法,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随其发展面临一些困境和困难,但发展意义影响深远。

1 绿色建筑的概念和特点

1.1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也称生态建筑、生态化建筑或可持续建筑。其内容不仅包括建筑本体,也包括建筑内部,特别是包括建筑外部环境生态功能系统及建构社区安全、健康的稳定生态服务与维护功能系统。绿色建筑的概念就是指建筑,在其全部的寿命周期内,不但可以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的使用空间,同时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约各种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这样的能够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真正地实现了人与建筑、自然三者之间的和谐共处,既满足了人们对舒适生活空间的追求,又很好的保护了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1.2绿色建筑的优势

与一般的建筑相比,绿色建筑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第一,绿色建筑不仅资源利用效率高、可循环可再生、节能环保、健康舒适、低二氧化碳排放等优点,还可以迎合建筑市场中消费者潜在的环保消费需求,将建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第二,绿色建筑综合力强、影响大。绿色建筑设计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综合性强,一旦发展起来,将影响到建筑教育、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制造、建筑设备、管理、装修、能源供给以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方方面面,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而其所影响到的各行业,又分别会影响到更广泛的学科门类,所以发展绿色建筑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第三,以人为本,人类是设计的核心主体,更是建筑建设的最终受益者。所以,绿色建筑的根本是以人为本,密切结合人们的生活需求,从人们健康舒适的使用需求出发来进行设计,那么绿色建筑才能有效地提升自己的价值。第四,绿色建筑整个过程都注重环保因素的考虑,从建筑方案的设计、建筑工程施工以及日后使用等都考虑到对环境的保护。参照当地的技术与环境条件,尽可能地使建筑成为整个环境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2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

2.1绿色建筑起步晚

相比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的绿色建筑概念引入得较晚,起步也较晚,同时我们的人均资源又十分匮乏,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很难为绿色建筑的发展界定统一的评判标准。但是由于人均资源十分贫乏,所以发展绿色建筑迫在眉睫,已经引起了各级政府和企业的重视。

2.2对绿色建筑理解不到位

缺乏对绿色建筑的正确理解,对绿色建筑的认识依然不足等。长期以来,我国对能源的管理偏重于工业和交通节能,而对绿色建筑的激励政策几乎是空白。另外,全国节能建筑比例低,而节能省地型住宅销售情况不尽如人意。

2.3对绿色建筑实施性不强

缺乏操作实践及技术支持。目前,我国建筑界发表了许多关于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的论文,这些论文对于宣传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推动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绝大多数的论文都停留在关于建筑设计的理论框架、设计原则及生态学理论对建筑学的指导,国外先进绿色、生态建筑的经验介绍,缺乏实际工程实践模式、计算机模拟、环境效果的测试分析。关于农村绿色建筑的深入理论研究较少,工程实践则更少。建筑中使用的建筑、装修材料污染严重,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持。

3 绿色建筑发展的可行性及发展策略

3.1绿色建筑发展的可行性

环保意识增强。建设施工过程所伴随的必然是能源消耗过程以及环境污染的过程。随着近年来全社会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营造绿色建筑、健康住宅正成为大多数开发商、建筑师追求的目标。人们不但注重单体建筑的质量,也关注小区的环境、室内空气质量;不但注重材料的兼顾耐久和价格低廉,也关注材料消耗对环境和能源的影响,因此,传统的高消耗发展模式必然要向高效的环保型发展模式转变,绿色建筑应时而生,也符合现今世界建筑行业的发展的潮流。

各级政府和企业对施工过程中环境的控制开始给予应有的重视。一些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已率先通过了环境管理标准认证。通过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一方面促进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的素质,另一方面使施工过程逐步实现节能、降耗、低污染,为国家、社会和人类的环保事业作贡献。同时,各级政府主管部门选择绿色建材,适时淘汰落后产品和工艺。

3.2绿色建筑的发展策略

转变观念,加深领导对“绿色建筑”的认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的基础性职能更为重要,政府应该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和管理工作,加大对绿色建筑的推广力度,鼓励市民使用建筑节能产品(如在房屋装修时尽可能使用新型节能材料等),并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鼓励消费者来尝试,此外,市场经济固有的竞争的自发性和无序性必须由政府加以规范和协调。

实施全民绿色建筑。绿色建筑的建设和推广若仅靠官方建筑来表率、宣传,也只仅限于那些公用建建筑,不能广泛涉及到农村和民用建筑;建立有效的经济激励政策,建立健全相关法规法规,支持绿色材料、保护民众的生态建筑。依靠立法和执法实现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管理,建筑的全寿命周期都应该贯穿“绿色”的理念。

第12篇

1我国当代绿色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认识

1.1对绿色建筑设计的理解片面

当前,国内外学术界对绿色建筑的界定的理解并不全面,主要内容都是结合本地区自然环境情况,运用相关的原理知识,例如:建筑学与绿色学等,科学安排建筑和诸多相关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这样一来,将建筑物和附近环境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建筑物具有良好的自我调节功能,同时也具有节能、减少污染、延长使用寿命的优势。然而,由于人们只是片面的认为流绿色建筑只是在建筑物的四周加上一些绿化植物,也或者是在建筑物内放置一些绿色植物,也有些人认为建筑物具有简单的节能功能便是绿色建筑等。

1.2对绿色建筑设计的研究不够深入

由于我国基本国情的特殊性,在参照国外先进的绿色建筑设计理论的基础上,还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当前,在实际生活中,对绿色建筑的研究并不全面。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因此,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极其常见,这样一来,对绿色建筑研究也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对农村绿色建筑的研究是少之又少。但是,对城市绿色建筑的研究只局限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中。在实际生活中,农村地区因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必须对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加以详细研究。再加上,因绿色建筑设计会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识,例如:绿色学、建筑学、环境学等,所以,专业性较强,内容较多。然而,各个学科之间联系却不紧密,研究不够深入,这样一来,直接对绿色建筑设计带来巨大的困难。

1.3缺乏绿色建筑设计的实践经验

绿色建筑行业的兴起引起了建筑行业的高度重视,在建筑行业出现了对于绿色建筑行业不同的见解,进一步巩固了绿色建筑的理论基础,更加有利于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与此同时,也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应用发挥巨大的作用。然而,人们对于绿色建筑设计的理解是比较片面的,一般都是对绿色理论与建筑设计理论加以阐述,重点是对西方发达国家一些比较成功的绿色建筑设计经验的阐述,缺少对绿色建筑设计实践性研究。

2绿色建筑在建筑设计中所发挥的优势

2.1减少对于环境和能源的破坏

随着我国经济与城市建设的不断进行,我国的多数城市在建设中,建筑设计出现重规模而忽视环保的问题。城市建筑设计如果不考虑环境因素,就会导致环境保护的破坏,还会加大能源的浪费。随着城市发展向现代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在建筑设计中合理的加入一些绿色设计元素,会极大的减少居民生产和生活对于环境和能源的破坏,最终实现居民生活质量的切实提高。

2.2可以加快绿色建筑的发展

城市经济发展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因素。要想冲破城市的固有规划和建设的束缚,使城市建筑的设计能够有效的推进与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保护能源之间的有效统一就要加快绿色建筑的发展,通过绿色建筑的建设来实现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2.3能够保证城市绿色健康的发展

绿色建筑的设计可以实现绿色、环保和节能的有机统一,从而能够有效保证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目标的实现。要实现城市环境和能源资源分布的平衡,就要在绿色建筑的设计中严格按照城市发展的全面隋况进行系统设计。作为一名合格的绿色建筑设计,必须能够有效的促进市民的健康,推进教育的不断发展,要在重视城市的绿色环境质量和能源的使用情况下来推动城市的健康发展。

3如何实现绿色建筑设计的最大使用率3.1做好建筑的节能设计在建筑建成后使用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能耗,所以应重点从建筑本身来做好节能设计,可通过建筑体形设计达到节能效果,如平面布局、平面形状、进深、体形系数、表面面积系数、长宽比和朝向等因素,都与建筑的节能效果有很大关系。合理设计建筑的墙体、门窗、屋顶、热缓冲区及有效遮阳,提高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也对建筑节能有着重大意义。

3.2选用生产能耗低的建筑材料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使用过程中的节能,还应考虑蕴含在建筑材料本身中的能源消耗量。在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选用生产能耗低的建筑材料,以及钢材、铝材这些回收利用率较高的建筑材料,实现建筑的可持续。为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能耗和污染,应尽可能的选用地方性的材料。4实现绿色建筑设计中的有效途径

4.1加强绿色建筑的实践性

可持续发展意识要求设计师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积极的应用绿色策略,从而减少对于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同时可持续发展意识需要落实于实践之中,从而要求参与绿色建筑的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都需要予以积极的配合,作为一个复杂的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社区参与者、管理者以及建筑设计的决策者共同参与,从而营造良好的建设环境。

4.2高效的实现绿色建筑能源的方面利用

要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即利用最少的能源创造最适宜的建筑。主要从如下几方面人手:

4.2.1合理安排建筑位置。避免绿色敏感区,比如植被、水文等,顺应自然的地理排布,尽可能避免改变原始条件,合理的安排建筑的地理位置,比如朝向以及高度等。

4.2.2减少使用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以及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是建筑设计中所需要优先考虑的能量来源,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过度依赖,屋顶的太阳能采集装置以及建筑物布局利用风能等,都成为避免过度消耗不可再生资源的重要方式。

4.2.3保证能源的高效利用。针对于不可再生能源而言,在建筑设计的具体过程中,我们必须要保证能源利用的高效率,比如照明装置、自然采光等的布局上,都需要做到科学且合理的原则。

4.2.4舍远求近的利用建筑材料。当地材料成为建筑师们的首选,从而才能避免因远途材料运输造成的能源浪费。

4.2.5循环利用水资源。主要是针对于水资源而言,根据水的清洁等级以及需要的不同,合理的循环利用资源,从而达到真正的环境保护。

4.3客观合理的绿色建筑设计

人作为绿色建筑的主要设计者,首先,针对于温度以及湿度的问题上,在建筑师设计构思时,需要依照人体的要求设计建筑物的朝向以及门窗的尺寸,从而保证阳光的充足,进而调整室内的温度以及湿度。其次,针对于通风系统而言,应当以自然的空气循环为主,绿化以及净化空气,进而缩短人与自然的距离。最后,人文理念。主要是针对于老年人以及残疾人的关怀,即在具体的通道以及休息座位的设计上,应当对特殊人群予以特别的关怀。

4.4保留充足的发展空间

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长远的发展,比如家庭人口的变化以及科学技术的革新等,因而建筑物作为一种使用寿命较长,更换频率较低的产品而言,应当对于未来的变化预留有一定的空间,从而满足未来的改造或者变化的可能性。

第13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经济;续发永展

中图分类号: G2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绿色建筑也称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最早是在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明确地提出来的。由于时间、地理位置、经济水平等条件的不同,国际上对绿色建筑概念的理解也不尽相同。2006 年,我国颁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 一2006),将绿色建筑定义为: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探讨了发展绿色建筑经济的必然性。

1 绿色建筑经济的内涵及发展

绿色建筑是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低耗能的居住或经营活动的建筑空间,同时在建筑物生命周期(物料生产、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回收利用等)中实现充分利用建筑资源(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等)、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也被称为生态建筑、低碳建筑、可持续建筑。其主要内涵包括在建筑选址、设计、施工、使用运营、管理及报废的过程中,在维护生态环境平衡的条件下,充分利用资源,满足人类经营及活动的安全、健康、高效、舒适,达到人与建筑的生态和谐。这种建筑要求更低限度的损害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及当代与后代的生活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对环境资源进行影响。在空间上就是绿色建筑对周边的生态环境、居住者的生活环境、区域性生态环境的影响,在时间上就是在建筑物的存续的生命周期,包括建筑原材料的开采、运输加工、建筑物的建造、使用、运营、管理、拆除、回收等每一环节。总的说来绿色建筑主要是:节能、环保与自然和谐。综合实力比我们强大的美国、日本和欧盟的经济体系之所以比我们在国际分工中拥有更为优越的地位,全球化、技术创新、市场经济和先发力量都是关键推手,但是以先进的经济学说构型的消费经济互动体系,则如同其心脏。其中凯恩斯的消费理论、美国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的消费理论、美国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和美国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等等,都直接推动了发达国家实现消费社会的历史转型。同样,这些理论对中国实现现代化也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减排任务的不断落实,发展绿色节能建筑正逐步由理论走向现实操作实践。

2 发展绿色建筑经济的基础和可行性

2009 年1 月25 日,美国白宫最新的《经济振兴计划进度报告》强调:近年内要对200 万所美国住宅和75%的联邦建筑物进行翻新,提高其节能水平。在经济低迷时期,美国仍将绿色建筑产业变革择选为美国经济复兴的重心之一,明确希望这个产业焕发历史的爆发力,成为再造美国的龙头产业,由此可见发展绿色建筑经济的社会价值,然而中国拥有一个比美国大得多的绿色建筑革命的市场,仅以供热管理市场为例,截止到2008 年底,中国目前集中供热的建筑面积近70 亿平方米,平均能耗折合标准煤大约为20 公斤/平方米·年,如果推进分户供暖计量新制,每年预计可节省采暖用煤亿吨以上、减排二氧化碳过亿吨,每年可直接节省费用过千亿,如果投入1万亿元以上资本,彻底改建节能化的中国供热系统,由此说明绿色建筑的生产也是一种经济活动,其中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就中国建筑项目的实际运转而言,倘若现有建筑每平方米增加20%~50%的建筑成本,通过强制性推广节能膜、断热材料、新风系统、防水材料、防湿材料、防音材料、遮音材料、外壁材料、建筑金属技术、黏接性建筑材料、恒温调节、湿度调节、污水处理、废水处理、雨水处理和太阳能发电等节能环保技术和材料,可以带动中国城镇房屋优先梯次分布升级转型为世界先进的节能和环保建筑,而且这个增建成本是在目前房地产业的发展空间中可以整合出来的。

3 发展绿色建筑经济的必然性

3.1 国际环境

在全球碳排放激增、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2007 年l2 月3 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尼巴厘岛举行,大会制定了世人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该路线图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 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40%。“巴厘岛路线图”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具有里程碑意义。2007 年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重要的战略选择。这一切说明发展低碳经济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作为一个影响巨大的发展中大国,发展低碳经济,既是责任,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转变发展模式的难得机遇。

3.2 国内发展环境

低碳经济的争夺战已悄然打响,这对我国是压力也是挑战。作为发展中国家,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是中国经济从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中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这决定了能耗的主体是工业,而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又加重了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中国正处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步伐,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长期贫穷落后的中国,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追求,致力于改善和提高13 亿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带来了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高碳”特征突出的“发展排放”,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如何既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又不重复西方发达国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发展的老路,是中国必须面对的发展现实。

3.3 发展绿色建筑的内在价值

村镇房屋建筑面积已经达到560 多亿平方米,村镇房屋建筑面积350 多亿平方米左右,其中村镇住宅280平方米左右;城镇房屋建筑面积近200 亿平方米。将我国新建和在建房屋改造为绿色建筑,将造就中国最有前景的产业,推动未来10 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也是打开中国内需的战略大通道。2010 年起,通过发展绿色建筑,中国每年有1~2 万亿左右的消费市场,并利用中国现有的生产体系对称性生产出这个新增规模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由此可以拉动经济增长3 个百分点以上,加快研究并推进跨越式产业的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大战略,造就中国经济增长的力量。目前所有的产业之中,商品化程度最快、产业体量最大、对国民经济影响最大、拉动GDP 增长最有效的产业,就是中国建筑业及相关产业。发展绿色建筑创新转换传统建筑从高能耗发展方式向低碳绿色建筑发展方式的转变,抓住绿色建筑的开发、建设和推广环节,大规模推进绿色建筑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绿色建筑市场。

第14篇

一、我国精细化工的现状

(一)存在的问题

1、生产技术和生产水平不高

当前我国的化工生产中还是一直坚持走传统的道路,其在生产的过程中还在使用老旧的设备,一些新产品和新技术虽然已经出现,但是在很长时间之内都没有得到非常好的应用,在这样的情况下科研工作无法正常的开展和进行,其也没有形成一个非常科学和完善的体系,同时其自身的品种也相对较少,其所研制出的成品很少有对社会发展真正有较大价值的类型,在这些产品当中,很多都是仿制产品,所以没有自主创新,这样也使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十分衰弱。

2、集中程度较低,无法形成一个规范的产业链条

国内的很多化工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规模都不是很大,一般都是中型或者是小型企业,其分布密度也不是很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很难生产出质量高,性能好的产品虽然在少部分地区我国也有一些大型的生产企业,但是这些企业如果和国外的一些企业相比,还是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

3、信息化落后

精细化工这一类的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想实现更好的发展效果,提高自身的发展水平,就必须要充分的和信息技术融合在一起。但是我国的很多化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根本谈不上竞争,只是在市场中求得一个生存之地,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企业在生产中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都不是十分的重视,这样就使得我国化工技术并没有受益于信息技术,从而也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并不占优势。

(二)制约因素

在精细化工发展的过程中,环境污染会对其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当前生产厂家更重视的是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但是对环境保护工作并不是十分的重视,这样也就使得能源的使用效率通常都不是很高,这样做会使得后期对三废的处理要花费很大一部分的资金,这也会给企业自身的发展带来非常明显的不利影响。精细化工在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三废数量非常大,这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所以在当今的发展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去减少环境污染就成了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同时它也成为了人类社会在发展和建设过程中所要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二、绿色精细化工的发展

绿色精细化工的提出,象征着人类对环境保护的意识的增强,能源的利用也趋向合理化。这也体现出人类对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视程度,绿色精细化工也是顺应历史要求的必然产物。

(一)绿色精细化工

通常我们所说的绿色精细化工就是指使用绿色的生产技术和低污染抑或是无污染的材料开展化工生产,在生产过程中更加追求的是低污染和零排放。绿色精细化工是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应该包含以下几个重要的特性,首先其在生产的过程中应该采用的是没有污染、没有毒性的材料。第二是保证反应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第三是其在反应的过程中必须要具备非常好的选择性,在反应的过程中还要对副产物的产出量予以严格的控制,尽量实现反应之后的零排放。第四是在反应的过程中一定要使用可再生资源,这样才能为其提供坚实的资源基础。最后一点就是产品对环境本身的建设是没有非常大的损害的。

(二)绿色精细化工的关键技术

绿色的精细化工和精细化工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其更新换代的频率比较高,技术相对比较集中,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具备非常强的转移性,精细化工的前提是精细有机合成,所以我们在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必须要将绿色合成技术当做是重要的内容,从而使得高分子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环保性。

(1)绿色催化技术

绿色催化技术在化学工艺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很多化学反应应用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条件。催化技术通常有两种类型,一个是生物催化,一个是化学催化,其在应用的过程中具有非常明显的选择性,同时也从本质上对副反应进行了控制。降低甚至是取消了副产物的出现,采取多种方式保护生态环境,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目标。

(2)电化学合成技术

电化学合成技术是绿色化学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它主要就是指在化学反应器皿内部用电子转移的方式合成清洁有机化合物的生产技术,这也成为了绿色化学生产过程别是精细化工绿色生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必须要对这项技术的应用予以高度的重视。

(3)超临界流体技术

目前,已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技术为代表的超临界流体技术发展迅速,例如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在提取生理活性物质领域具有很好的发展空间;作为环境友好反应介质的超临界二氧化碳以及超临界二氧化碳能够参与的化学反应,能够实现平常难以进行的化学反应;超临界流体技术在纳米材料和薄膜材料等制备上也实现了突破,创造了一套全新的制备方法体系。所以,超临界流体技术作为一种绿色化学化工技术在医药工业、食品工业以及精细化学工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4)计算机分子设计技术

该技术是指将要开发研究的精细化工产品,参照其合成技术产品分子的产品性能、内在结构和加工行为间的内在规律,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手段,前期以绿色、优化和创新为要求,利用分子的内在结构把精细有机合成技术和反应过程、分离精制工程与应用技术带动起来,从而找到有利于能放大的关键性因素,保证放大能获得成功,实现无“三废”的生产。

三、结语

第15篇

【关键词】绿色经济;林业;对策;地位

【分类号】:F326.23

一、林业与绿色经济概念简述

国际社会包括学术界并未对绿色经济的概念进行统一的定义,人们对绿色经济的探讨是基于社会、生态的角度来进行的。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皮尔斯指出,要确保把经济发展局限于自然生态和人类自身所能够承受的范围内,不能因为只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而造成生态恶化、各种自然资源衰竭,致使经济发展不可持续。皮尔斯主张,经济发展要基于社会生态前提,追求社会生态可承受的增长。在国内学术界,不少学者认为,绿色经济应当是在不影响人和环境健康的前提下进行的经济活动,抑或是能够同时带来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人类活动,这种经济形态可以将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率有机结合,进而推动可持续发展。林业是绿色经济的生态基础,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林业所提供的木材原材料具有生态环保、可降解等特点,此外还能够为人们带来大量的果实、油料、香料、药材等林产品和食物;发展林业经济还可以脱贫致富、保障能源供应。可见,林业与绿色经济联系紧密,是发展绿色经济重要的战略性基础产业。

二、林业在绿色经济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林业是绿色经济的基础。森林及林业为绿色经济提供了生态基础,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林业提供木材等木质原材料、产品和能源产品,具有清洁安全、可再生、可降解等优点;森林还可以提供果实、油料、香料、中草药等非木质林产品,对于维持逾全球10亿人的生计有重要作用;林业在增加就业和消除贫困、维护粮油安全、能源安全和资源安全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林业是绿色经济的基石,增加森林资源资产,保持森林的活力,通过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增进林区人民的福祉就是一种很好的绿色发展理念。林业绿色增长不仅能够保障和促进国家的绿色增长,而且还能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实际上,林业的发展本身就是绿色增长的一个主要内容。

因此,在绿色发展模式下,森林应该有新的定位,森林是绿色发展的基础,森林是国民财富的基础、国民福利的基础和国民安全的基础。

三、绿色经济形势下林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机遇

首先,由于林业不仅具有经济功能,还具有明显的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很多国家推出了刺激经济的绿色发展规划和战略决策,将林业作为发展绿色经济的核心;其次,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头号政治问题,森林对于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调节气候、维护生态平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再者,全球生态危机和自然灾害问题日趋严重,加强林业生态建设、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呼声越来越高,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荒漠生态系统承担着重要的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逐渐成为各国绿色经济投资的热点。

2、挑战

(1)农林争地中林业地位不利

当前,各地对农业的发展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随着粮食消耗压力的增大,必然会导致农业和林业面临土地分配的竞争,而为了确保粮食生产,毁林和森林退化的现象在短期内无法得到根本改变。对此,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有清晰的描述院在工业化尧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对土地的竞争让林业发展产生巨大的压力。随着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农业补贴政策,农耕毁林成为造成森林面积减少的最大因素。

(2)林业面临边缘化倾向

在当前的经济发展中,林业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为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性资源上,这仍处于浅绿经济的发展阶段,特别是技术进步和政策措施不可能一蹴而就,林业生态效益的深度价值还没有被有效挖掘出来。因此,在各方面的技术还未成熟之前,深绿经济就不会有大的发展,林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贡献就会被低估,林业的边缘化地位也就暂时不会得到改变。

(3)林业被过度消费

据联合国规划署的数据测算,地球上的森林资源存在过度消费的问题。如今全世界有16亿人靠森林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来谋生,超过1/2的木材作为一次性能源使用,不少于20亿人用木材来生火尧做饭。特别是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林业的需求会越来越多,依赖会越来越严重,这些都让林业资源面临巨大的压力。

四、绿色经济形势下我国林业的发展对策

加强林业建设,推动绿色经济,既要注重文化层面的宣传、意识形态的引导,还要注重制度建设和重点领域的投资。

1、紧紧围绕林业“双增”目标,继续加强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加强森林经营,提高森林质量,保护和建设好森林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努力构建功能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承载力,巩固绿色经济的发展基础。

2、重点发展林业绿色产业,着力打造林业生态产业、碳汇产业、循环产业和生物产业。要充分发挥林地资源、物种资源的优势,加快发展林下经济、森林旅游、木本粮油、林业生物质能源、林业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努力构建循环、低碳的林业产业体系,实现生态与产业协调,创新绿色经济的发展方式。

3、提高林业科技和信息化水平,要把林业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作为林业绿色经济发展的动力,加大对绿色新兴产业的科技攻关力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激活绿色经济的发展动力。

4、加大对林业的绿色投入力度,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发挥政府和市场两种机制,抓住生态建设的关键领域,加大生态建设投资,保障绿色经济的发展资本。

5、完善林业发展政策,为绿色经济发展提供政策保障要促进我国林业发展,国家应进一步完善林业补贴政策,推动建立以提质增量为主要目标的林业发展机制,进而激发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发展林业的积极性。

6、加快林业确权工作,为绿色经济发展提权保障激发各类生产经济主体特别是林农的积极性,就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林业确权工作,切实让林农的利益得到保护,让广大林农在经营森林中取得效益。此外,在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制定过程中要保障林农的参与权,及时征求他们的意见,使政策更有针对性尧实效性。

7、拓宽林业融资渠道,为绿色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保障按照国内林业发展实际,我国应当建立林业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对生态脆弱地区进一步提高林业生态补偿标准。此外,还要进行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社会资金投资林业的积极性,让林业发展速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五、结语

总的来说,发展林业,推动绿色经济,这是在科学发展观基础上确立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绿色发展理念,是以生态建设为主,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密切结合的林业发展战略。只有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将林业放在优先发展的领域,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发挥市场主体地位作用,才能切实推动林业发展、推动绿色经济的前行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金普春 戴广翠 谢晨 肖望新. 发展绿色经济 林业面临新机遇新挑战[N]. 中国绿色时报,2011-11-03A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