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中医护理基础理论知识范文

中医护理基础理论知识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中医护理基础理论知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医护理基础理论知识

第1篇

【关键词】中医理论和技能 护理人员 在职培训

我院是一所国家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开放床位530张,拥有临床科室19个,护理人员386名,她们几乎都是西医护理专业毕业生,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毕业生寥寥无几,缺乏系统的中医基础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的学习。因此我院特别重视对其进行中医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培训,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了发挥中医护理的优势,体现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的特点,培养贴近临床、贴近患者的合格的中医护理人员,我院于2007年以后对临床护理人员进行有计划、分阶段、分层次的规范化培训,培训后护理人员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工作的能力(基础理论和技能考试成绩、护理文件书写、护患沟通能力、辨证施护能力)显著提高。现将培训方法介绍如下:

1 培训方法

根据不同年资护士实施有计划、分阶段、有针对性的中医知识和技能培训。

1.1参加工作五年内护士

处于这一阶段的护士全部来自西医院校,从未进行过中医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医理论很抽象,不同于西医知识,所以宜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对于这一阶段的护士更注重中医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

1.1.1发放护士手册,内容包括中西医知识和其它护士必须掌握的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护理紧急风险预案、护理工作流程、法律法规等)人手一本,以自学为主。

1.1.2采取学习班集中授课,完成中医理论、中医药知识入院三年内培训时间≥100学时学习。学习班别邀请科主任、老中医、主治医师结合临床病例和实际工作,讲授中医辨证知识,便于理解和掌握。

1.1.3专题知识讲座,讲授中医、中西医结合新进展,每季度1-2次。

1.1.4成立中医护理技术示范小组,举办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培训班,每季度1期。培训班主要采取集中示教、分散练习、统一考试的形式,将拔火罐、艾条灸、刮痧、耳穴压籽等操作技术进行现场演示,讲解相关注意事项,并通过现场提问互动讲解难点,强化记忆。

1.1.5利用院内计算机局域网将中医理论知识(中医基本知识、中医护理常规等)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和操作示范课件,发送到临床各护理单元,供大家阅读训练。

1.2参加工作五年以上的护士

处于这一阶段的护士经过前期培训,具备一定的中医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经验,对她们更注重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病情观察和中医健康教育的培训,运用中医理论做好临床宣教沟通工作。

1.2.1根据中医专科疾病护理特点,各科室制定专科中医护理常规,内容包括疾病证候分类与治疗原则,一般护理,辨证施护,健康教育等,每天坚持利用晨会时间学习,提高其病情观察能力。

1.2.2举办中医健康教育大课堂,将中医饮食指导、情志护理、起居调护、养生康复等基本知识传授给病人,做好自我调护和出院后护理。护士在讲课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转贴于

1.2.3对特殊病例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查房,利用掌握的中医知识,制定最佳护理方案,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不足之处由护士长补充,通过参加此类查房,不断提高她们的实际工作能力。

1.2.4选拔综合素质好、专业技术过硬的护师以上人员担任实习带教老师,督促其不断加强自身的中西医操作技能,在带教学生过程中提高自身水平。

1.2.5选送护士参加省、市各类学术会议及学习班,通过外出学习提高中医知识水平,每名参加者回院后必须完成一次讲座,提出1-2项合理化建议,在临床工作中有新的起色。

1.3高年资护理人员的培养

高年资护理人员除继续强化前两个阶段的培训内容外,重点加强对中医急、危、重症及疑难病例抢救护理的培训,既要不间断的对其进行培训,又要充分发挥高年资护理人员的作用。

1.3.1自学并写学习笔记,护理部根据各科特点推荐必读的中医书籍,定期抽查学习笔记。

1.3.2举办高年资护理人员中医培训班,针对临床各科出现的急、危、重症病人病情观察和急救护理进行情景模拟培训,通过反复实践提高处理技能。

1.3.3选出理论基础扎实、操作技能娴熟的高年资护士协助护士长做临床科室总带教老师,负责实习生、见习生、本科护士的中西医培训和考核工作,通过授课、操作培训和考试考核提高自身素质,培训低年资护士。

1.3.4鼓励外出学习提高中医护理水平。

2 考核

各层次护理人员培训后每月接受护理单元、科室、护理部的逐级考核,按照计划参加院内各项考试,高年资护士定期参加护理部考试。

3 结果

通过系统培训,护理人员掌握了一般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如拔火罐、刮痧、艾条灸、耳穴压籽、中药保留灌肠、中药换药、中药超声雾化吸入、中药热敷、中药熏蒸、中药足浴等;能将中药的服药方法、饮食指导、情志护理、起居调护、养生康复等基本知识在临床有效应用,并收到良好的效果;基本能运用中医术语书写护理记录;根据辨证分型,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对病人实施中西医结合的整体护理。全院护士中医护理理论考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均达标。

第2篇

【关键词】中医医院护士;中医临床知识;需求

随着国家对中医护理的高度重视,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中,明确指出了中医护理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以提高中医护理技术,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为主线,注重中医药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1】。所以为了突出中医整体观和辨证施护,加强中西医护理技术的有机结合,促进中医护理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研究旨在对中医医院护士对中医临床知识需求情况进行调查,以便更好的制定科学合理的中医医院护士继续教育计划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提高中医护理质量,使中医护理保持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其调查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选取黑龙江省三所中医医院护士为研究对象,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以经验法确定样本量为600人。其中年龄20-25岁99名,25-30岁158名 ,30-40岁 253名,40岁以上65名。平均为34±4.5,已婚450名,未婚125名。文化程度,中专150名,大专及大学以上425 名。护士(师)315名,主管护师212名,副主任护师 48名,主任护师无。其中黑龙江省中医医院(300份)、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份)、附属第二医院(100份)。入组标准:(1)工作年限超过1年的临床护士;(2)自愿参加本研究者。

1.2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单向选择题型作为问卷,内容包括两个部分,即一般资料问卷,中医医院护士对中医临床知识需求情况调查问卷,此量表共三个维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护理操作技能,临床实际应用。调查时间为为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指导护士匿名填写,讲解目的及注意事项。全部调查问卷共发放600份,剔除填写不完整的问卷25份,有效问卷575份,有效回收率为95.8%。

1.3调查所收集的资料数据全部经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方法采用百分比,均数,标准差等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以及X2检验等统计推断。

2 结果

2.1不同职称中医医院护士对中医临床知识需求

表1不同职称中医医院护士对中医临床知识需求(名)(%)

由上表可以看出,中医医院临床护士对中医知识的临床实际应用需求比较大,随着职称的增加,对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护理基本技能,临床实际应用需求较少。经X2检验,P

2.2不同学历中医医院护士对中医临床知识需求

表2不同学历中医医院护士对中医临床知识需求(名)(%)

由上表可以看出,中医医院临床护士对中医知识的临床实际应用需求比较大,随着学历的增加,对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护理基本技能,临床实际应用需求较少。经X2检验,P

3讨论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不同职称,不同学历中医医院护士对中医临床知识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一般资料对结果无影响。

由于全国中医医院在建立之初,护理人员来自西医中专护校的比较多。护理学生在校期间开设的中医药教育课程较少,普遍感到难以适应中医临床护理工作,这就导致中医护士尚不能完成全部护理任务,同时现有中医护士中医护理知识及技能的不足,导致了中医护理工作不完善。这就提示护理管理者应该在中医护理基础理论,中医护理基本技能,特别是中医护理理论知识的临床应用方面对临床护士进行继续教育,以便完善各项中医护理操作如刮痧,耳穴压豆,拔罐,毫针刺法等,提高护理质量。通过完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运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理论,利用传统康复护理的方法,配合医疗手段,传统康复训练和养生方法,使其临床护士对病人进行辩证施护,从生活起居,饮食情志,用药等方面进行整体护理,使患者感到舒适,进而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中医医院护士;中医临床知识;需求

随着国家对中医护理的高度重视,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中,明确指出了中医护理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以提高中医护理技术,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为主线,注重中医药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1】。所以为了突出中医整体观和辨证施护,加强中西医护理技术的有机结合,促进中医护理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研究旨在对中医医院护士对中医临床知识需求情况进行调查,以便更好的制定科学合理的中医医院护士继续教育计划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提高中医护理质量,使中医护理保持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其调查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选取黑龙江省三所中医医院护士为研究对象,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以经验法确定样本量为600人。其中年龄20-25岁99名,25-30岁158名 ,30-40岁 253名,40岁以上65名。平均为34±4.5,已婚450名,未婚125名。文化程度,中专150名,大专及大学以上425 名。护士(师)315名,主管护师212名,副主任护师 48名,主任护师无。其中黑龙江省中医医院(300份)、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份)、附属第二医院(100份)。入组标准:(1)工作年限超过1年的临床护士;(2)自愿参加本研究者。

1.2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单向选择题型作为问卷,内容包括两个部分,即一般资料问卷,中医医院护士对中医临床知识需求情况调查问卷,此量表共三个维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护理操作技能,临床实际应用。调查时间为为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指导护士匿名填写,讲解目的及注意事项。全部调查问卷共发放600份,剔除填写不完整的问卷25份,有效问卷575份,有效回收率为95.8%。

1.3调查所收集的资料数据全部经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方法采用百分比,均数,标准差等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以及X2检验等统计推断。

2 结果

2.1不同职称中医医院护士对中医临床知识需求

表1不同职称中医医院护士对中医临床知识需求(名)(%)

由上表可以看出,中医医院临床护士对中医知识的临床实际应用需求比较大,随着职称的增加,对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护理基本技能,临床实际应用需求较少。经X2检验,P

2.2不同学历中医医院护士对中医临床知识需求

表2不同学历中医医院护士对中医临床知识需求(名)(%)

由上表可以看出,中医医院临床护士对中医知识的临床实际应用需求比较大,随着学历的增加,对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护理基本技能,临床实际应用需求较少。经X2检验,P

3讨论

第4篇

【关键词】中医护理学;教学;分层次教学;理论成绩;综合能力;满意度

中医护理较西医护理更为复杂,护生需要具备丰富的中医理论基础,因此中医护理实习十分重要[1]。我国护理学院实施的教学内容和体系以西医护理为主,对中医护理只是进行简单的讲解,并未深入讲述中医护理的内容。由于学校对中医护理不重视导致中医护理人员专业技能不扎实,数量不足。中医院往往由护士长和护理部联合制定考核计划对中医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述为主,护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信息传达效率低,教学效果不理想[2]。分层次教学按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分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相应的学习内容,使学生循序渐进向上攀登[3]。本研究将分层次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医护理教学中,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12月在医院实习的60名护理本科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名。观察组男生1名,女生29名;年龄21~23岁,平均年龄(22.14±0.57)岁。对照组男生2名,女生28名;年龄20~23岁,平均年龄(22.16±0.59)岁。两组性别和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1.2教学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进行授课。观察组采用分层次教学模式。护生实习分为3个阶段,每个阶段12周。前2个阶段为分层次教学实施阶段,后1个阶段为归纳阶段。1)分层依据:行为考试20分、理论考试40分、操作考试40分,根据护生的分数确定层次:80分及以上为优秀层,70~80分为提高层,70分以下为基础层。2)基础层教学以中医基础理论为基础,掌握穴位、穴位按摩和敷贴法。提高层教学以四诊、穴位刮痧、熏洗、湿敷和经络学习为主。优秀层教学以深入学习四诊内容、经络、艾灸、穴位按摩、穴位拔罐、中药导入和腹部推拿等,并针对不同的体质进行护理。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生实习结束后的理论和技能成绩,比较两组护生的综合能力及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1)理论考试:基础知识60分,灵活运用基础知识20分,一定难度必做题10分,高层次护生选做题10分。操作考试:参照《中医临床“三基”训练》(护理学分册)和《常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标准》2010年版抽取题目并进行评分。2)临床综合能力:参照迷你临床演练评量表进行评价。包括中医四诊、人文关怀技巧、沟通交流、辨证实施护、中医健康教育。1~3分为不符合要求,4~6分为符合要求,7~9分为优秀。3)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护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80分以上为满意,60~80分为比较满意,<60分为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以例数(%)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实习结束后的理论和技能成绩

观察组护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分别为(86.12±3.57)分、(94.95±3.76)分;对照组分别为(80.09±3.41)分、(90.64±3.35)分;观察组护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t=6.690、4.579,P=0.000、0.000)。

2.2比较两组护生的综合能力

观察组护生在中医四诊、沟通交流、人文关怀技巧、辨证施护、中国特色教育优秀率分别为93.33%(28/30)、96.67%(29/30)、90.00%(27/30)、93.33%(28/30)、86.67%(26/30);对照组分别为70.00%(21/30)、76.67%(23/30)、66.67%(20/30)、73.33%(22/30)、63.33%(19/30);观察组护生在中医四诊、沟通交流、人文关怀技巧、辨证施护、中国特色教育优秀率均高于对照组(χ2=5.450、5.192、4.816、4.321、4.363,P=0.020、0.023、0.028、0.038、0.037)。

2.3比较两组护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

观察组对提高学习护理的兴趣、有利于不同学科综合应用、加深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联系、缩小课本与实践之间的差距、提高分析和判断问题能力的满意率分别为86.67%(26/30)、90.00%(27/30)、86.67%(26/30)、83.33%(25/30)、93.33%(28/30);对照组分别为63.33%(19/30)、66.67%(20/30)、63.33%(19/30)、60.00%(18/30)、73.33%(22/30);观察组护生对提高学习护理的兴趣、有利于不同学科综合应用、加深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联系、缩小课本与实践之间的差距、提高分析和判断问题能力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χ2=4.363、4.813、4.363、4.028、4.321,P=0.037、0.028、0.037、0.045、0.038)。

第5篇

【关键词】 中医高等教育;课程设置;教学体系;教学模式

中医护理学基础课程是护理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在多年的教学和实践中我们获得了许多经验,但从中也发现了中医护理课程的设置从课程设置内容到学时安排均不同程度的存在许多问题。为此,在实践及研究中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对护理学中医护理课程的设置进行研究。

1 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根据护理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医护理课程设置在护理学专业教学的专业课程中只占总学时的0.5%。但由于我校是高等中医院校,在中医护理课程设置过少,不足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中医护理的相关知识,尤其是没有设置中医护理的临床课程,学生对中医临床疾病无法认识,更谈不上实施中医特色护理了。

调查中88.85%以上的学生反映:(1)中医护理临床实践课程学时太少,不能系统了解中医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相关知识,学时应增加;(2)30个学时全部为授课,没有实践教学课程及讨论,不利于学生对中医临床疾病感性认识的增加;(3)应在现有中医护理基础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中医护理临床专业必修课,让护理学专业学生都进行学习,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是必要的。此外,在调查中有89%以上的同学希望学习中医护理的实践操作,如针灸、推拿、按摩等基础性的中医学特色技能训练,更能突出中医院校护理本科生的特色,不仅能提高护理技能,更能在人才竞争中成为有特色的专业人才,更具有特色性和竞争力,更有效的培养全方位的护理专业人才。

我院护理学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与其他中医院校的明显不同之处在于:(1)中医护理基础课程开设仅2门,学时数过少;(2)没有系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并且中医护理基础的实践操作课程不完全没有专门的系统的中医护理技能操作课程不完美没有专门的系统的中医护理技能操作作室和相应的教学指导;(3)没有设置中医临床护理课程,理论和实际难以结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脱节”的状况,在研究中我们认为由于没有开设中医临床护理课程,实习生在医院实习过程中就没有优势可言,尤其在中医院实习更感中医临床知识匮乏。还由于我院中医护理课程开设时间不长,没有足够多的中医护理教学资源,因此学生在中医护理方面知识相对薄弱。

从大环境下看,我国高等护理教育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为落后。因此国内本科护理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应向护理教育水平发达国家学习,同时也要立足本国实际情况,我们更需要正确树立本科护理学专业培养目标,在正确护理教育观的指导下,综合教材、师资、教学条件、教学水平等因素来逐步发展。

2 目前对护理学专业中医课程改革的实施情况

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和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护理本科生的全能性较高,中医和西医的护理基础技能都应该扎实掌握的多功能性人才,因而,学习中医基础的积极越来越高,中医护理技能是中医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具有疗效确切,简便易行、适应范围广的特点;也是临床工作的基础,也是中医护理工作的基本需要。并且,调查显示,大部分同学希望能进一步得到中医护理专业知识的培训和专业技能的提升,通过学习和训练后能运用中医护理专业知识独立完整中医护理操作。我们确立了本科护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临床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管理、护理科研能力的、符合国内外人才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护理人才。这对中医院校护理本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针对以上问题,为了实现“厚基础,宽口径”的教育方针,对护理学专业本科生的中医基础课程进行了如下改革,在取得一定效果的同时也存在明显不足。

增加《中医学基础》课程,涵盖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中药方剂等课程内容。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后具备一定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但由于学时数过少,不能系统深入学习以上课程内容,因此护理本科生中医护理基础相对薄弱,在临床应用能力也略显不足。

中医内科护理是中医临床各科护理的基础,因此我们也把《中医内科护理学》课程探索式的设置为选修课。两年来,《中医内科护理学》共开设5个班级,选修人次400人之多,护理学专业学生占70%以上。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有79.2%的学生认为开设中医内科护理学非常有必要,且77.7%的学生认为学习这门课程对中医临床护理的认知度有一定提高,关键是学习了中医内科护理,具备从事中医临床护理的基本能力。《中医内科护理学》的开设,弥补了中医临床护理知识的空白,对中医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并具备一定的中医临床护理工作能力。

3 对我院护理学专业中医护理课程设置体系的设想

护理学专业中医课程应与西医院校课程设置有共性,更应体现护理学专业特征及传统医学的特色。经过调研和分析,并结合本校本科生的培养方案对中医课程的设置有这样的设想。

4 对目前护理学专业中医课程设置的几点建议

中医整体观念更能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与现代医学整体护理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处。因此在护理学专业的课程中增加中医护理课程的分量是符合现代医学模式发展的。针对护理学专业中医课程设置,笔者有以下建议。表1 我院护理学专业中医护理课程设置体系注:学时数均为理论课+实践课

4.1 优化课程结构设置 积极推进学校与医院间的合作,建立医、教、研的科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各类人才培养[1]。根据我校本专科培养方案原则及课程设置的规定,在必修课设置中,增加中医护理技能操作、临床见习课程,其中包含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护理基础技能的课程。专业课程的设置,应以《中医内科护理学》为基础,开设中医临床护理学科课程或中医临床病症护理,以及中医护理的基础技能操作,并开设具有中医特色的针灸推拿护理。

4.2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加大临床见习课程力度,增加临床见习机会。加强实验室建设,综合实验病房,既能巩固课堂学习内容,又能弥补因不能直接接触患者难以掌握中医临床护理要点的不足,也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技能训练条件。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得到提高,由被动接受逐渐向主动学习转变。我们还应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密切学校教育和临床教学之间的配合,改进教学和考核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保持和发扬中医院校护理本科的优势[3]。

4.3 增加中医临床课程 如将中医内科护理学或中医临床病症护理学设置成专业必修课,弥补学生中医临床护理知识的欠缺,且能突出中医护理特色。并根据学生特长和兴趣爱好,开设与此相关的选修课和基础技能课程,注重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巩固课堂学习内容,弥补因课时不够不能接触患者,难以掌握护理要点的不足。

4.4 整合重复的课程或教学内容 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如《中医护理学基础》课程中中医护理文件书写规范与《护理学基础》中护理文件的书写进行整合。在临床见习、技能操作过程中,应由理论授课教师和临床带教老师共同完成,在相应的时间内完成整体护理实施程序。

4.5 选择或编写合适教材 现使用的教材在内容及难度上均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和对知识的渴求程度。因此应选择内容较好,编排合理的中医护理教材。若没有合适教材,可以召集教学经验丰富,知识掌握全面,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按照统编教材的编写要求,结合专业特色、相关教学、临床经验、现代护理理念及新设备新技术的运用等内容,自行编写中医护理教材。

护理学专业中医课程的科学化设置有利于课程体系的优化及教学任务更高质量的完成,更有利于培养适合现代护理学科发展新趋势的、带有传统医学特色的为祖国医学走向世界奠定基础的新型护理本科人才。因此,我们应在今后的护理学专业教学中积极推广和应用。

5 讨论

我国护理学专业起步较晚,由其是本科护理学专业,在加快其发展速度的同时,又要考虑到教材、师资以及国内教育、医疗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科护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要基于对护理学深层次的理解,因遵循科学的课程设置规律,体现我院护理学专业课程设置特点,同时也要符合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强化专业意识、夯实专业基础、加强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的原则[5]。合理的课程设置应该有良好的师资作保证,因此在优化课程设置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对护理专业师资的培养,让教师教给学生最准确、最丰富、最实用的护理学知识。

参考文献

1 孙国华.我国中医教育发展概况及趋势分析.中医教育,2000,7(11):89-90.

2 雷炜.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医学教育探索,2007,6(11):1026-1027,1037.

3 尤黎明,汪建平.对中国高等护理教育模式的探讨.中华护理杂志,1999,34(12):741-743.

第6篇

(1)参训人员需掌握与治未病相关的中医药基础知识,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和中医文化知识的部分内容,这些理论知识是中医护理的内涵和精髓所在,护理人员掌握相关知识,才能灵活运用,服务于临床工作,适应“治未病”发展的需要。(2)参训人员需掌握中医体质辨识相关知识,包括中医九大体质分类与特征、判定方法和标准,以及各专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发展、预后与九大体质的关系,通过培训具备一定的健康评估和中医体质辨识能力。(3)参训人员需掌握医患关系沟通技巧,熟悉医院健康管理理念及流程,了解医院营销策略。“以人为本”是中医“治未病”的精髓所在,要体现人性化的温馨护理,护理人员必须熟悉健康管理流程,掌握医患沟通方法,使临床工作顺利进行。(4)参训人员需掌握中医特色基本操作技术,包括针刺、艾灸、推拿、拔罐、刮痧、贴药法、敷药法、坐药法、中药熏洗法、中药保留灌肠法、中药离子导入法、中药超声雾化疗法、中药穴位注射疗法等,这些中医特色基本操作技术适用范围广,具有中医简、便、廉的特点,是中医专科特色护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治未病”工作开展的主要方法。(5)参训人员需掌握辨体施护,健康指导的具体方法,以中医九大体质分类为基础,掌握不同体质适合运动的方式、强度、起居及饮食宜忌、情志调摄、食疗、药膳种类和烹饪方式。并具备对各专科病员进行健康宣教及开展中医特色护理的能力,籽‘治未病’,理念融入专科临床护理工作中。

确定以“治末病”为指导思想的中医护理培训形式

各临床科室成立中医“治未病”小组,选派1—2名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扎实、热爱中医护理的护士,以业余半脱产的方式参加治未病中心开展的治未病专项护理培训,培训方式包括专题讲座、分组讨论、情景模拟、示范操作、案例分析、分组竞赛等。

专题讲座

以中医九大体质为总纲,强化与“治未病”相关的中医药基础知识。每次讲座预先发放讲座PPT,并将讲座过程全程录像,便于学生预习和复习。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将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引入教学,以提高学生对中医护理知识的主动学习热情,结合讲授重点针对性的进行提问,促使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

分组讨论

专题讲座结束后,预留与专题相关的延伸问题给学生自学和讨谢,以拓展学生知识面,调动学生的潜能,激发学习兴趣,锻炼表达能力。

案例分析

提供有典型临床意义的中医体质病例,鼓励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对病例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培养其独立思考、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不违反诊疗原则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情景模拟

情景模拟作为案例分析的补充,由学生自身充当医患双方角色,使其身临其境,在模拟角色的同时,对典型案例场景再记忆,增强学习效果,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应变能力,最后老师予以综合点评,巩固所学专业知识。

示范操作

培训前制定各种中医特色基本操作技术的操作规程,使学生对操作技术有规范意识。老师充当操作示范主角,负责示范与讲解,并将各种操作的禁忌症、适应症、注意事项、医患沟通技巧融入其中。

课堂实践

示范操作后,给予学生充裕的课堂操作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规范操作,反复练习,人人过关,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提高中医技能操作水平。

分组竞赛

在培训后期,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竞赛,各小组运用所学中医理论知识,与患者互动沟通,获取临床资料,完成患者中医体质辨识和健康评估,制订健康教育和辨体施护方案,并当场实施健康宣教和部分中医特色基本操作技术,老师给予当场记分和点评,通过竞赛,学生对所学中医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并提高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掌握医患沟通技巧。

确定以“治末病”为指导思想的中医护理培训考核方式

第7篇

1临床资料

抽查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骨科出院病历护理记录按卫生部关于《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通知和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为标准、进行质量评价、其中不合格的护理记录307份、占23.93%。

2结果

见表1。

3缺陷原因分

3.1对中医护理记录认识不足

中医护理首先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获得临床有关资料、并对有关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整理进行记录。现由于护理资源相对不足,在中医医院工作的护士大多数是西医专业的护士,对中医理论知识缺乏,对中医护理认识不足。

3.2对中医护理知识掌握肤浅

由于我院的护理人员90%是西医护士,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中医辨证知识掌握甚少,从思想上没有认识到中医护理也要依据四诊八纲、节气变化及个体差异来进行辨证施护,有的只是生搬硬套一系列中医词句,结果有的措施并不符合患者病情,从而影响了护理效果。

3.3记录缺乏中医辨证施护内容

有的护理记录中从头到尾没有中医辨证施护内容,完全按照西医护理进行记录。

3.4记录缺乏真实性

主要表现在字迹潦草、简化、涂改、刀刮、修补,不按照规定修改等现象,为力求记录的整洁美观,存在一个人的笔迹完成多个人的护理记录等情况。如记录中描述“患者外出,病情不详”,而体温单相应时间内仍有体温、脉搏、呼吸的绘制。

3.5记录缺乏准确性和完整性

由于有的护士法律意识淡簿,有的记录不是以实际观察测量得来的信息进行记录而是凭主观的想象来书写记录,有的是提前记录,所以护理记录就会出现漏记,补记,与患者病情严重不符的现象。如一股骨骨折的患者,因卧床未解大便3天,而护理记录单上则是每日大便一次。护理记录不准确,不能为医师提供有效的治疗依据,为医疗纠纷埋下了隐患。

3.6记录缺乏功能锻炼的连续性

主要原因是护士只注重临床护理操作,未及时对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的指导记录或记录中未体现功能锻炼由被动至主动循序渐进的锻炼过程。

3.7记录缺乏一致性

由于护理人力不足,护理人员承当着大量的治疗护理工作,加之护士专业水平有限,经验不足以及医护双方在收集患者资料过程中信息来源的误差[2],特别是在抢救患者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抢救结束后未及时记录,医护之间缺乏沟通交流导致医疗记录与护理记录不一致.护士与护士之间记录也存在不一致性。

4干预对策

4.1加强中医基础理论及技能操作培训

首先对全院护士进行中医相关基础知识培训,采取中西医护理相结合使全院护理人员从观念上转变,从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以点带面,从理论到临床,请中医医师和中医护士指导西医护士,正确运用中医术语,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辨证施护,提高业务水平,通过学习,目前我院护理人员的辨证施护水平已有明显提高。

4.2注重培养护士的法律意识

在法制日益健全的今天,护理有人不仅要有熟练的操作技术,还必须有依法施护的法律意识,因此,为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制观念,我们在继续教育中广泛开展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举办讲座,请医务科进行医疗纠纷事故案例分析,从法律角度来认识纠纷事故发生的原因,并用法律手段进行解决。

4.3加强护理记录质量管理

护理部组织护理质量控制组人员每月定期、不定期下科室抽查运行中的护理记录或通过夜查房检查危重患者的护理记录,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对全院出院患者的病历进行系统的考核,杜绝不合格的病历归档。对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分类归纳、总结分析,查找原因,及时反馈给责任护士,并制定出相应的整改措施进行整改。

4.4规范护理记录书写标准

规范的护理记录是患者获得救治的真实反映,是评价治疗效果的科学依据,同时又是医疗护理纠纷处理中的法律依据。按照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通知和云南省卫生厅关于《云南省表格式护理文书书写的要求》的标准要求,进一步规范护理记录书写,遵照科学性、及时性、客观性、真实性、完整性、连续性,突出中医辨证施护的原则,要求护士病情有变化、发现护理问题、特殊检查、治疗用药及手术前后随时记,危重患者重点观察重点记。自相矛盾,含糊其辞的记录不能有[3],严格执行护理记录书写规范。

4.5加强医护沟通确保医护记录一致

要加强护士工作责任心,主动和医师沟通交流,掌握患者的第一手材料,医护信息得到及时交流,及时核对医护记录以保证记录中要求执行的准确性[4],确保护理记录和医疗记录一致。

第8篇

 

辩证施护是通过分析四诊获得各项临床信息及资料,并进行求证,根据辩证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最为合理的个性化治疗和护理的过程[1]。而小儿在生理上脏腑娇嫩、形体未充,发病容易且传变迅速,易虚易实、易寒易热。所以作为儿科新进护理人员除应掌握扎实的护理操作技术和良好的护患沟通技巧外,更应根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以及疾病的发展变化提供相应的辩证施护。

 

1学习中医基础知识,掌握小儿生理病理变化,指导日常护理工作

 

辩证是决定施护的前提和依据;施护是与施治结合的解决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辩证的最终目的,辩证施护是中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的一个护理规范,因此扎实的中医基础知识和掌握小儿生理病理变化是做好中医辩证施护的根本保证,新进护理人员应规范化地学习中医理论知识,学习小儿生理病理知识,掌握辩证方法、常见疾病病因病机和疾病间的发展转归等理论知识,以丰富的理论知识指导日常护理工作,做好辩证施护。

 

2树立辩证施护理念,掌握中医辩证施护方法

 

2.1辩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精华和主要特色,在对患儿的护理工作中,我们要牢记辩证施护的理念,学习并掌握中医辩证施护方法,结合患儿病情提供相应的护理。

 

2.2辩证施护的一般方法

 

2.2.1运用四诊方法收集辩证资料 通过望、闻、问、切分析病因、病机、病位,了解脏腑的盛衰变化,为辩证提供依据。

 

2.2.2运用护理程序实施辩证施护 采取“四诊”“辩证”“实施”“评价”等步骤,对病人进行主动的、全面的、系统的、动态的、恰当的护理。

 

2.2.3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要勤于观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和发现问题,累积护理知识和经验,提高护理质量。

 

2.2.4要培养整体护理统一性和整体性的思维方式,科室中建立中医护理的学习和应用氛围。形成科室护理前辈与新进护理人员一对一帮扶形式,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并更好地将辩证施护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应用于日常的护理工作中。

 

3掌握辩证施护原则,体现儿科护理特色

 

3.1辩证施护原则

 

3.1.1扶正祛邪 扶正用于虚证,祛邪用于实证;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

 

3.1.2标本同护 “标”与“本”是相对而言,根据病情的主次轻重,护理上遵循“急则护其标,缓则护其本”的原则,在标本并重的情况下,可采用“标本同护”的方法。

 

3.1.3同病异护、异病同护 同一种病,在病程发展的不同阶段,出现不同证候时所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为同病异护;而不同疾病在病程某一阶段出现相同证候时,采取相同的护理措施为异病同护。如感冒有风热和风寒的区别,在护理上也有辛温解表和辛凉解表的区别。腹泻和肺炎是两种疾病,但都会出现发热的症状,都可以给予发热的对症护理。

 

3.1.4辩证施护遵循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原则。

 

3.1.5预防为主 护理中以“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为原则,掌握疾病传变途径,防止并发症,在疾病康复期防止病情反复。

 

3.1.6局部和整体护理结合 中医护理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联系,内外上下联络沟通的有机整体,而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机体抗病力较弱,容易发病,病变的扩散较快,易轻病转重,重病转危。因此,儿科病护理也应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注重局部与整体护理的结合,注重内外环境统一的调节,根据儿科病证特点,制订局部和整体的具体辩证施护措施,以及病情观察、饮食宜忌、心理调护、对外界环境的调节等多方面的护理内容,使护理更具系统性和整体性。

 

3.2在生理上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腠理疏松、筋骨未坚、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和抗御邪气的能力较差;小儿生长发育迅速、生机蓬勃。在病理上具有发病较快,传变迅速、变化较多、易虚易实的特点[2],故儿科的辩证施护必须结合小儿病症特点,突出儿科特色,及时准确判断病情,使辩证施护准确无误。

 

4讨论

 

由于小儿在生理上具有“脏腑之气软弱”(《诸病源候论·养小儿候》),“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小儿药证直诀·变蒸》),在病理上“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小儿药证直诀·原序》)等特点,其形体柔嫩,气血未充,体质和功能较脆弱,不仅发病容易,且病后寒热虚实的变化,比成人更为迅速,所以,儿科病的辩证施护,更应体现小儿生理病理的特殊性。为使儿科病的辩证准确无误,护理及时有效,应该结合小儿独特的生理病理及病证特点,坚持儿科病辩证施护的总体原则。在临床中,新进儿科护士在对儿科患者进行护理时,不仅要熟练掌握中医理论知识,还要做到突出儿科特点,辩证施护及时准确;护理实施与疗效观察结合,随证辨护;局部和整体护理结合,护理系统完整,以提高辩证施护的实效。

 

总之,辩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精髓,小儿病情变化迅速,作为护理人员,应掌握扎实的中医理论知识,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熟练应用辩证施护方法,对患儿实施及时准确、系统整体、形式多样的符合儿科疾病特点的护理方法,切实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疗效。

第9篇

摘 要 目的:分析PDCA培训方法在护士中医“三基”培训中的作用。方法:将2013年1~3月进行培训的护士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培训内容有中医护理理论知识、专业技巧培训。对照组采用常规授课培训形式,观察组采用PDCA法培训即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比较两组护士出科考核的理论与专业技巧得分。结果:观察组护士理论知识与专业技巧得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通过其全面、科学、灵活的培训方式,可很好的提升护士及培训老师的积极性,并有效提高护士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

关键词 PDCA;中医培训;理论知识;专业技巧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7.077

伴随着社会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保健意识的增强,对中医护理技术有进一步的需求[1,2]。同时随着中医医院管理年的检查,中医医院等级评审的相继活动,对中医护理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我院不断开展中医特色护理及落实中医护理常规,提高了对护理人员在中医“三基”方面要求[3,4]。我院采用PDCA循环培训方法在提升护理人员理论知识、专业技巧方面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3年1~ 3月选择我院参与培训的护士64名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18~35岁,平均年龄(26.00±3.10)岁。学历:中专37名,大专22名,本科5名。工龄:1年以内9名,1~2年15名,2~3年25名,3~4年10名,4年以上5名。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护士在年龄、学历、工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按照中医护理大纲制定好培训方案,主要内容

有:护士中医护理的相关理论知识培训、常见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培训,例如灸法、拔罐疗法、穴位按摩法、刮痧疗法、换药法、熏洗疗法、湿敷法、贴敷法、涂药法、中药保留灌肠法、药熨法、耳穴埋豆法、坐药法、敷药法、中药煎煮法常见的15项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授课培训形式。观察组采用PDCA法培训,现报道如下。

1.2.1 计划阶段(plan) 中医护理技能临床教学培训的目的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护伤病意识、良好的操作技能、一定的创新能力。为此,首先采用问卷调查形式了解护士关于中医对疾病的作用、中医理论知识,后由护理部、护士长、培训老师结合教学大纲及培训经验,并依据问卷调查表,制定好教学计划,主要明确了培训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评方式等。

1.2.2 实施阶段(do) 将为期3个月的培训计划表发放至护理部、护士长、及观察组的护士,具体见表1。

1.2.3 检查阶段(check) (1)情景模拟法。在实施阶段中为了更好的使护理人员理解临床实际工作,知晓护理工作的目的、意义、重点与难点,在每次技能操作的实践培训结束后,由培训老师随机抽取两名护理人员扮演患者及操作者,指定一项护理操作,在护理操作进行中设置一些障碍,深入考察护理人员的理论及临床操作的掌握水平[5,6],纠正护理人员的认知误区、护理操作误区,使其更好的掌握相关操作。(2)中期摸底测试。总计分为3次,时间分别为理论培训中期、技能培训中期(2次),考核内容为对已进行的相关理论知识、专业护理操作技能的摸底测验,对考核中护理人员存在的理论知识、专业技巧缺陷进行原因分析、重点加强,并进入下一个针对性的PDCA循环进行改善。

1.2.4 处理阶段(action) 处理阶段应当始终贯穿于上述的3个阶段中,紧扣着护士培训目标,通过日常的沟通、提问、模拟演练、中期测试、沟通、谈心等方式对护士存在的中医认知、基础知识、操作缺陷、心理问题等做到及早发现,并通过培训老师及护士长教学小组会议的方式,对培训中存在的不足及成功的经验进行总结及推广,并将不足之处运用到下一轮的PDCA循环中,以更好地实现提升的目的。

1.3 评价指标 考核分为2个部分:理论知识部分、专业技巧部分,考核时间为1周,第1天进行中医理论知识测试、第2~7天测评护理人员专业技巧(随机从15项常见中医护理内容中抽取1项),由4名培训老师和1名护士长考评,取5位评审老师的各项操作得分的平均值作为最后分数进行计算。理论知识和专业技巧各100分满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表1)

3 讨 论

3.1 PDCA可提升护士学习、培训老师工作的积极性 PDCA通过科学的方法将培训的目标融入于培训的实践过程中,从培训的每个细节出发结合护士的实际情况,中医的特色为护士的职业道德、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临床操作技能的提升进行了科学的设计,通过PDCA对培训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做到及早的发现、有效的处理,在培训过程中发现的不足及成功的经验通过教学会议的形式进行总结、分享进而实现以下3个目的:(1)任何在培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失败经验、不足之处都可进行有效的总结,并根据PDCA思想在后续的培训过程中进行有目的性的提升。(2)成功的经验通过分享的方式可以得到更大范围的利用,并通过文书的形式为下次培训提供有效的参考。(3)提升护士学习、培训老师工作的积极性。PDCA给了参与人员足够多的自由度,培训老师可以尝试更多的教学方法,并付诸更多的努力。

3.2 PDCA培训方法可提高护士理论及专业技能 PDCA是一个循环,最初设定好目标后通过既往的经验、科学的论证制定好实施方法,且在实际运用中有一套自我的反馈机制,可以有效发现在工作过程中的不足、并通过将发现的问题运用到下一个PDCA循环进行有效修整与加强,在中医技能培训方面也是一样。PDCA通过其科学、全面、灵活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更好地实现既定目标,本次观察组培训后护士的理论得分、专业技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充分显示了PDCA在护士中医培训过程中的优势。

综上所述,中医作为我国传统的国粹,理应得到发扬,中医特色护理应更广泛地应用在临床并需要更多的临床护士的掌握,而采用传统的培训形式,很难做到有效激发护士的学习积极性。如何对护士进行更好的培训是医院管理人员、培训老师所共同关注的问题。PDCA通过科学、全面、灵活的方式,可很好地提升临床护士、培训老师的积极性,并有效地提高护士的中医理论知识、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 谢文晖,柏亚梅,周 霞.中医护理进展概况及思考[J].山西中医,2011,27(3):51-53.

[2] 欧文娟,邓远美.中医护理理论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4(7):269-271.

[3] 胡克萍,高少茹,谢冬群,等.中医护理培训小组的设置与管理[J].护理学报,2013,20(11A):17-19.

[4] 沈 勤.影响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应用与发展的因素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3):265-267.

[5] 何 彬,王 汇.情景模拟法在呼吸科低年资护士急救能力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99-100.

[6] 沙 莉,张 慧,李向玲.情景模拟法在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效果[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1):1943-1944.

第10篇

1、操作竞赛的做法

1.1参赛选手

首先由护理部组织全院护士进行八项中医护理操作的培训,各科护士长组织科内护士练习并一一考核,按照科室总人数的20%选派优秀护士参赛。总共有16名护士参赛。

1.2参赛项目

总体为八项中医护理操作技术,选手现场抽签决定自己参赛项目。要求各科护士按照自身科室的特点设计患者诊断、病情,根据疾病情况选择相应的穴位操作。比如刮痧法,内科可选择头痛、咳嗽等病症,外科可选择各种痹证等。

1.3评分标准

评委由护理部主任、各科护士长及资深老师担任。按《中医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评价指南》标准,并增加护患沟通、健康教育等人性化护理的得分比例,选手操作完后由评委老师现场给予点评。

1.4奖项设置

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科室组织奖一个。并给与丰厚奖金。以提高大家的积极性。

2、效果评价

2.1全院护士练习中医操作的积极性提高

竞赛目的不仅是展示科室和个人的操作水平,更重要的是增强了护士勤练中医操作技术的热情。促使大家共同进步。没有模特,大家就互相在自己身上练习,力求经络、穴位的准确。科室有一位同事,对头部穴位按摩的力度和手法总是把握不好,后来就向理疗科医生请教,下班后在自己爱人头上反复练习,直至达到专业水平。通过这次竞赛加强了护理人员临床护理操作技能训练,极大地激发了其技术练兵的热情和自我表现欲望。竞赛标准的提示,感受自身技能的不足,使每位有争优的热情、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1)。

2.2中医理论知识增强

大多数护士都是西医院校毕业,中医基础理论底子薄,为了将操作练好,大家主动学习经络和腧穴的理论知识,比如刮痧,得了解经络的循行部位,什么病症该选择什么经络;穴位按摩,得了解穴位的定位和功效。无形之中大家的中医理论知识明显得到了提高。现在护士在病房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总是会教会患者好多中医养身治病的方法,患者都非常乐意接受

2.3沟通能力得到提高

因为中医护理操作需要和患者沟通的内容特别多,比如在为患者进行拔罐治疗时,首先得告知患者拔罐处皮肤会出现紫红色瘀斑,或许还会出现水泡。这就需要护士有足够的沟通技巧,既要让患者欣然接受治疗而又不能使其产生恐惧心理,每位护士与患者沟通的方法都不尽相同,大家在台下观摩后可以取长补短,在今后的工作中怎样才能更有效地与患者沟通。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护士用语言、形体等形式与患者进行沟通,情感交流,患者处处感受到关爱之情。护士与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是患者及时得到指导;询问患者感受,使患者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感到安全,营造了和谐的护患关系。

2.4患者满意度提高

以前经常会听到患者抱怨:中医医院治疗方法与西医医院差不多,没有什么区别,偶尔开几剂中药而已。现在逐渐开展中医药实用技术后,患者赞许声就越来越多了,认为中医院的治疗还确实具有中医特色!

2.5中医药实用技术得到推广

第11篇

关键词:高职;中医护理学;教材探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8-0156-02

在《中医护理学》教学过程中,笔者深深感到中医学的传承关键在于临床实际应用。做好高职中医护理的“教、学、做”,掌握技能操作,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因此,培养高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是高职教学之重。笔者认为,首先教材的选择举足轻重,既要让学生了解传统医学的精髓,还必须激发学生学习掌握技能的热情。编写教材以及进行课程开发必须围绕职业能力这个核心,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工作技能为主线,对课程进行优化衔接、有机整合和合理排序。课程整合要打破学科界限,本着强化能力、优化体系、合理组合、尊重规律、缩减课时的原则进行,不必考虑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而应突出课程的针对性、实用性、先进性和适应性。

以中医理论为基础,

掌握中医学的特点

中医护理教材首先要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突出中医学的特点。中医护理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思想,用中医护理技术对病人及健康人实施调护,以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减轻病痛为目的。可以参照现代医学理论,但绝不能强搬硬套。中医概念要清晰、条理要分明。中医护理是以朴素的唯物辩证法的思维,分析人体的生理、病理,以藏象理论为中心,以功能现象为特征,辨证研究人体的功能现象。

真正让高职学生了解传统中医护理,就必须学习中医的基础理论,还要认真了解中医学几千年的发展史,体会到岐黄之术是我们祖先千百年来的经验积累和智慧结晶。当然,在临床上实施中医护理术也是对现代护理的补充。

以整体护理为纲要,

以点带面分解实施

中医护理学应该体现出整体观念理论,要以整体护理为纲要,结合自然界变化规律,建立人体脏腑有机一体的理念,杜绝“一症一护”的狭窄思维。脱离整体施护的单一护理不是中医护理学的精髓。

整体护理是在中医整体观念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孕育着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的理念。整体护理体现在临床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多方面。

整体护理,既重视人体内在生理、病理的特点,又重视邪气与正气的关系;既重视疾病在临床征候表现中的辨证施护,又重视针对疾病本身特有的病因辨证地求因施护的特点。不仅注重局部病变,更强调从心理、情志、饮食、起居等方面调护。

以基础护理为准则,

完善急救手法措施

高职护理课程都是以基础护理课程为奠基,延伸到临床各专科护理。然而,医学护理学种类繁多,临床分科护理则有各自的特点,但都建立在基础护理之上,以基础护理为准则,把基础护理的原理、方法贯穿于临床各科护理之中。像护理职业道德、护理原则、护理规范等。中医护理学是在基础护理学的基础上,完善护理中的应急手法、护理手段,采取像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特色治疗护理措施,弥补现代医学护理的缺遗,使几千年传统护理方法得到充分的发挥运用。

在急诊中,运用针灸、推拿等措施,能收到立竿见影的奇效。如针刺开窍醒神、针麻手术、手法捋筋整骨、刮痧放血泻火解毒等。再如康复过程中惯用的推拿手法,帮助病人调整气息、平衡气血阴阳、缓解病痛、恢复体力,都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护理方法。通过运用有特色的中医护理方法,既弘扬了中医古老的岐黄之术,使之造福于人类,又弥补了现代医学护理的不足,古为今用,中西合璧。

以传统护理为特色,

实施传统护理手法

中医护理学的特点是辨证施护,以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为理论指导,关注因人、因地、因时的护理准则,根据临床各科的特殊病人,实施传统护理手法。

中医护理学不同于现代医学护理,但并不冲突。二者相互为用、相互补充、取长补短、各尽其能。如骨伤科的康复推拿护理;中风病人后期的针灸康复;中药保留灌肠缓解腹胀、腹痛以及毒素的排泄代谢;妇科常用的中药离子导入。再如传统的刮痧法、放血法、熏洗法、拔罐法、冷敷法等,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方便、实用、有奇效,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中医护理学重点在于技能操作。只有具有熟练的技巧,临床应用时才能得心应手。因此,理论与技能操作学时以1∶1为合适,只有多动手才能熟中生巧,尤其是针灸、推拿等,应经常训练、反复钻研、不断探索操作规律。

以强化技能培训为

重点,修正教材编写思路

高职护理人才培养除了掌握基础常识外,主要是对中医专科护理技能的培训。中医护理技术像针灸、刮痧、拔罐、推拿、药熏等种类繁多。多年来,这些技能只有中医师掌握,护理人员仅做配合。古往今来,中医临床医护是不分开的,因此,医护分家的体制不适合中医临床的需要。

高职中医临床护理学员必须掌握、应用传统的护理治疗技能技术,发挥传统中医的特色,更有效地完成护理工作。所以,培训高职中医护理学员的传统技能,必须打破医护分家的西方医学模式,真正让中医护理人员配合中医临床医生,共同解决治疗、康复、保健及愈后的问题。

学习中医护理技能,要以实际操作为主,手法练习应贯穿在学习过程始终。像针刺手法练习、推拿手法练习、刮痧拔罐工具的选择应用、中药透入操作、中药熏洗方法等等。教材中除了理论讲述外还要配合课件的应用,以增强直观印象。教师的演示操作与学生的操作练习相结合,这样才能达到贴近临床、贴近岗位、贴近实际,使高职护理学员缩短学习与实践的距离,有针对性地培养实用人员。

《中医护理学》教材具体应分为两大模块:一为中医常识,包括传统医学的发展及基础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传统医学的精髓,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炎黄子孙的荣誉感。只有了解掌握了中医理论基础,才能应用和指导临床实践。二为技能培训练习。以演示、观摩、操作练习为主,让高职中医护理学员真正掌握中医传统的技能技巧,服务于临床应用。

课程的开发必须围绕职业能力这个核心,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工作技能为主线,对课程进行优化衔接、有机整合和合理排序。课程整合要打破学科界限,本着强化能力、优化体系、合理组合、尊重规律、缩减课时的原则进行。

笔者在《中医护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先后研读读了几个版本的《中医护理学》教材,感觉在讲授时都很不适应,为什么不适应呢?笔者认为,首先,教材的格局较乱,既有中医印象,又有西医痕迹;既有基础护理内容,有掺杂着临床护理知识;只有个别病案的护理,缺少整体护理的常识;基础护理理论要求太多(像护理道德、护理准则、护理规范等),技能护理操作太少(像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具体练习)。其次,教材与《大纲》相脱节,高职护理学员将面临着国家“执业护士考试”,而考试大纲内容是其重点。再次,课时分配缺少实用性,理论知识与实践练习的学时比例失调,还是安排为1∶1为佳。基础护理课内容也不应出现在专科护理学中,要减少不必要的重复。

《中医护理学》是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教材,培养高职学生中医护理的技能技巧。以实际、实用出发,按照中医的基本特点和原则,传承传统医学的精华,使中医护理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岗位,为护理工作拓宽思路,充实临床护理业务。

参考文献:

[1]张春明.老年中医保健[M].长春:吉林科技出版社,2009.

[2]周琦.中医护理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郭靠山.中医学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金玉忠,李云端.中医学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5]姚军汉.中医护理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6]周萍.中医基本常识与针灸学[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7]奚中和,俞大祥.中医学概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

第12篇

关键词 中医医院管理年; 护理管理; 做法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56(2011)24-0066-0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主题”医院管理年活动,目的是推进中医改革,引导和促使中医医院在保证医疗安全和质量,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中医药特色,发挥中医药优势,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中医药服务。我院护理工作以管理年活动为契机,按中医医院管理年要求开展工作,围绕管理年评估细则结合《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认真贯彻落实,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提高中医操作技能,突出中医护理特色。

1 具体做法

1.1 认真学习,深刻理解,统一认识

1.1.1 学习管理年要求 医院召开管理年工作动员大会,学习管理年工作的要求,领会其深刻含义和目的。护理部理清思路,组织全体护士细化解读管理年护理评估细则,明确工作、责任、奖罚制度;召开护士长会议,精心布置实施步骤。通过各种方式,使每位护理人员掌握管理年相关知识,确保知晓率达到100%,从而达成共识。

1.1.2 贯彻落实《指南》 《指南》的出台,为中医护理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此,护理部及时将《指南》精神向院长汇报,尤其床护比例问题,要多次开发领导层,使其转变观念,逐步增加护理人员,近几年我院床护比例逐年得到提高。另外,护理部制定了《指南》学习计划并落到实处,将《指南》下发人手一份,以幻灯片形式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了学习,推动中医护理工作扎实开展,提高中医服务水平。

1.2.1 修订常见病护理常规 护理部指导护士长,按照《指南》要求的中医护理常规框架,回顾结合临床中医护理方法,进行梳理,拟定常见病的中医护理常规、健康教育处方,护理部再组织中医护理骨干,对初稿反复讨论、补充、修改、完善、定稿,护理部汇总成册。各科一份,对护理人员落实中医护理常规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1.2 完善体系,整章建制,抓好落实

1.2.1 健全组织及制度 借管理年的东风,医院进一步完善了三级护理管理体系,成立了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做到层级合理,职责明确。2011年护理部修订了最新护理管理制度、工作职责、工作流程、护理防范预案40项,人手一份,使护理人员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修订护理质量考评标准5项,为护理管理者的质量检查提供了依据。

1.2.2 层层抓好落实 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成立后,定期开展活动,对护理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对制度的落实增加了执行力度。护士长早会提问护理核心制度、护理常规、常用穴位等,科护士长分管一片,交叉提问,护理部不定期抽查,夯实护理人员理论知识。

1.3 明确目标,多措并举,体现中医特色

1.3.1 形式多样强化中医理论 护理部制定切实可行的中医基础理论培训计划,多次举办中医专题讲座,开展中医护理查房、中医护理病历讨论等提高护理人员中医理论知识;各科配备针灸挂图、模型,将抽象变为直观,强化护士记忆;常用穴位定位、归经、主治及中医护理术语汇编成本人手一份,科内组织学习并考试。

1.3.2 扇形式培训中医技能 护理部指定交流、操作能力强的护士每人苦练一项操作,规范、熟练后示教护士长、总带教,护士长、总带教回复示教各科护理人员,并反复组织训练,直到合格,护士长每月再抽考30%的人员,确保人人过关。

1.3.3 积极广泛开展中医护理 中医护理特色是中医院护理工作的重心,针对我院特色不浓的问题,护理部及部分护士长先后到安徽省中医院、四川省眉山市中医院、沈阳市中医院参观学习,借鉴经验,取长补短。护理部引导各科运用中医辨证理论,广泛开展中医护理技术配合治疗各种疾病和症侯。肿瘤内科中药涂药法治疗静脉炎、小儿科药饼穴位敷贴治了腹胀腹泻、脾胃科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恶心呕吐等,通过临床观察效果较好。全院统一建立中医传统操作登记本,每次治疗有记录、每月工作量有统计。2011年中医护理操作项目从2008年的6项增加到13项。另外,护理记录简化后,我院加强了中医的健康教育工作,床位包干到人,责任护士应用中医护理理论对中药服药、饮食、情志、生活起居、康复等辨证后进行指导,为了保证健康教育的实效性,规定和病人交流要达到一定的时间。科护士长、护理部经常监督,访视患者,了解健康教育的落实情况,纳入质控管理,将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1.4 制订计划,加强培训,提高中医理论水平 护理部及科室年初制定护理人员业务学习计划,中医护理及技能占30%,中医部分由中医院校毕业的护理骨干授课,学习形式均要求制作幻灯片,学习结束布置复习题目或要求书写学习心得。对业务学习的内容加强提问和考核,护理部每半年、科室每季度对中医知识、三基理论、专科护理知识笔试一次,使业务学习收到应有实效。西医院校毕业护士接受中医培训100学时,由科教科负责计划,护理部协作实施,每次学习有签到,培训结束严格考试考核,理论85分、技能95分为合格,合格者颁发结业证书。目前,我院西医院校毕业护士取得结业证书者达90%,通过培训培养了护理人员学习中医的兴趣,丰富了中医知识,提升了中医护理水平。

第13篇

1.1床护比不达标

《中医医院护理工作指南》在中医护理人员管理内容中,对人员配备依据、要求有着明确的规定,其中病区的床位数与在岗护士人数的比例不低于1∶0.4,并逐步达到1∶0.5。要求各级中医院逐步补充护理人员,但是在实际检查中,床护比不达标较为普遍,部分汇报床护比1∶0.4的医院,护理人员中也包含长期休假人员(如产假)。

1.2中医护士比例偏低

临床中医护理工作能否有效开展,取决于护理人员所具有的中医护理知识、技能水平及运用能力。201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了“加强中医护理工作意见”,要求二级、三级中医院中医院校毕业或中医护理专业护士比例分别不低于30%,40%;笔者在2013年—2017年期间,参加全国中医医院等级评审、大型中医院巡查中,多数医院均未达到标准要求,中医护理专业人员不足,影响了中医护理工作的开展。

1.3中医护理继续教育不够规范

在职培训是专业人才成长的重要途径,《中医护理工作指南》中明确规定,中医医院系统接受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3年内岗位培训时间≥100h)的护士比例要达到70%以上;《中医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9版》及《中医医院等级评审标准》(2012版、2017版)将此项纳入评价细则中。检查中从汇报资料中看均能达到标准,但在考察临床运用中却不尽人意,存在培训内容不系统、不规范,导致临床一线的护理人员中医护理理论基础知识不系统,这也是影响中医护理发展的问题。因此,必须加快中医护理人才的培养。

1.4临床护理缺乏中医特色

中医护理学其特点在于强调整体观念,运用辨证施护的思路和方法,根据临床所见病证,针对不同症状加以分析,归纳并确立患者的证型及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护理工作意见的通知》,指出要创新中医护理工作模式,注重运用中医护理理论在生活起居、饮食指导、用药指导、情志调理、健康教育、康复指导等方面提供个体化中医护理服务。但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缺乏系统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尚不能将四诊运用到临床,辨证施护形同虚设,没有落实到患者身上,临床护理缺乏中医特色。

1.5中医护理技术运用不充分

随着护理学发展,护理在慢性病及康复护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中医护理自身“简、便、廉、验”的优势和特点正蕴藏着解决这些问题的潜能;但随着公民法治意识增强,临床诊疗规范中严格规定,护理人员的治疗行为应当遵医嘱进行,医生不开医嘱,护理人员无法进行;另外有些中医护理技术无法收费或费用过低,中医护理价值不能完全体现,直接影响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顺利开展[1]。

1.6中医护理科研水平偏低

护理人员中医护理科研意识薄弱,科研能力和水平偏低。在2015年—2017年大型中医医院巡查中,我省10所三级中医医院仅一家有护理科研课题立项。

2提高中医护理水平的应对措施

2.1人员配备

按照中医医院护理岗位的任务、实际护理工作量等要素科学制定护理人力资源编制标准,合理配备人员。积极探索护士分层管理模式,依据岗位职责、工作量和专业技术要求等要素实施弹性护士人力调配。领导应重视中医护理人才梯队建设,积极引进、补充中医护理专业人才,逐步增加中医护理人员的比例,招聘时同等条件下中医院校或中医专业毕业的护士作为首选对象。

2.2建立中医护理专科人才培养体系

按照《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1年—2015年)(2016年—2020年)》提出的“开展中医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大力开展中医护理人才培养”等要求,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4年开展的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培训项目为引领,开展省内或医院中医护理骨干的培训、学习。沈勤[2]建议建立中医专科护士认证制度,成立资格认证机构。中医专科护士应该是对中医某专科专病生活起居、饮食指导、用药指导、情志调理、健康教育、康复指导等方面的中医特色护理方法及技术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及深入研究能力的专家型护士[3]。

2.3推动中医护理实践操作的开展

构建以系统性和科学性为向导的培训模式,制定实用性高、层次性强的中医护理继续教育培训计划,开展形式多样培训活动。根据临床护理岗位和中医护理发展需要,普及中医辨证施护能力培训,重点培训中医基础理论、常见病中医护理方法,使护士掌握中医护理常规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中医专科护士要带领并推动中医护理技术及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应用,提高中医护理临床疗效。

第14篇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以学生为主体。中医讲究的是辨证论治,对患者疾病的诊治没有标准或固定不变的答案,采用案例教学法更加适合学生学习如何把四诊(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然后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案例教学法能使学生通过讨论,不断的发现问题、不断的收集资料、不断的扩展思维去寻求最佳的诊治方案。同时通过案例分析,把中医基础理论、病因病机、中医诊断、中医护理技术、中药与方剂学等多种课程内容有机结合,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又有效的节省课时,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加强、辨证思维能力也得到锻炼。

2注重临床实践

中医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死记硬背课本知识无异于纸上谈兵,因此中医教学中一定要重视临床实践,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学通、学透,达到融汇贯通的目的。教学中尽可能的增加临床见习课,使学生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中医知识对患者进行辨证施护,对所学的理论知识不断深化。如果教学环境有限,也可以通过播放有关临床中医护理工作的视频给学生观看,使学生对临床实践有个感官的认识。在平时的授课,也尽可能结合临床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更清楚的认识到在校所学知识对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3强化操作练习

护理专业的中医学课程包含有中医护理技术,如针灸、艾灸、推拿、刮痧、拔罐,这些都是中医自古以来重要的治疗、保健技术,不管是在医院还是在社区护理都非常重要,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技术。因此,必须增加中医实践课的课时数,将理论课和实训课的比例调整为2∶1。在实践课的分组带教中,人数不易过多,以保证每名学生都能看清老师的操作过程,两人一组,相互练习,让每名学生都有动手操练的机会。

4重视师资培训

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培养有扎实的中医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的师资是中医护理教育的关键,然而当前中医护理专业的师资队伍明显匮乏,许多中医老师并未系统学过护理学,这使讲授的内容缺乏护理的独特性。担任中医护理课程的教师可通过进修、参与临床实践提高自身中医护理能力,使理论功底既扎实临床实践经验又丰富,这样在教学中讲授教学内容才更有针对性、也更形象生动。

5多媒体教学

中职护理专业所用的教材《中医护理学》内容繁多,包括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病机、中医诊法、中医辨证、方药基本知识及用药护理、中医护理基本知识、中医护理基本技术、常见病证的辩证施护,要在50个学时内靠黑板加粉笔把这些内容讲授完几乎不可能。尤其是望诊若单靠教师用嘴巴去进行描述,不仅费时,学生也不易理解。而多媒体具有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信息量大的特点,中药、经络、针灸、中医诊断等内容若用图像、图谱较多的多媒体教学,学生印象更深刻、掌握的更牢固,特别对一些针推的手法实操,使用多媒体实验演示,既节省了实验学时,又提高了教学效果。但是多媒体教学不能流于形式,有些老师上课为了赶时间,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信息量过多,文字、图片滚动太快,学生目不暇接、囫囵吞枣,造成课上热闹非凡,课后学生空空如也。多媒体课件制作要突出简而精,使学生能在短时间内明白重点所在并掌握。教师亦不能为了追求多媒体效应而过多依赖多媒体,应以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为主。

6讲故事法

中医中药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是我国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流传了很多关于中医中药治病的带有神秘色彩的故事。中职校的学生好奇心重,喜欢听故事。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能加入一些引人入胜的情节。能使学生从故事中品味中医文化,掌握中医知识。如在讲到五行学说时,可引入范进中举的故事,从而引出“过喜伤心,恐克喜”等知识点。在讲到中药当归时,通过讲述民间流传的“当归不归,娇妻改嫁”的故事,使学生对当归药名的来历和功效记得更牢。

7学习评价多元化,多角度多方位评价学生

第15篇

【关键词】 护士长; 中医医院; 选拔培训; 考核

中图分类号 R19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25-0087-04

【Abstract】 This paper works on the methods and results of the electing,training and evaluation for head nurses in second-clas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s.The conditions of electing head nurses are adjusted.Training courses on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al knowledge and nursing skills are designed for head nurses.Trainings on management,first aid,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abilities for head nurses have been planned.Evaluation programs and detailed rules for head nurses are developed,and have been applied to quarterly reviews.This approach has improved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ies of head nurses,optimized the management team of nurses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peciality,advanced high-quality nursing services in all aspects,and deepened the nursing services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s.It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the election,training and evaluation of head nurses in second-clas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s.

【Key words】 Head nurse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Electing training; Evalu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Qidong City,Qidong 226200,China

doi:10.14033/ki.cfmr.2015.25.041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中明确指出,到2015年,建立护理管理岗位培训,护士长应占60%[1]。胡利娟等[2]研究发现,护士长核心能力水平普遍偏低,尤其表现在科研创新、科研设计、开展新技术及新业务能力等方面,证实了护理管理者接受培训的必要性。护士长作为医院基层科室护理工作的管理者,是护理质量的直接控制者和护理人员的领头人,护士长的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护理质量和护理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3]。如何进一步提高护士长的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是护理部工作中的重点。为此,护理部通过分析2011年10月份笔者所在医院护士长的相关资料,找出护士长存在的共性问题:(1)中医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仍停留在原有水平基础上;(2)管理能力低下,管理理念陈旧;(3)学历和职称有较大一部分偏低,急救能力、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薄弱;(4)不能适应卫生部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和“三好一满意”活动要求,不能满足中医医院发展和为患者提供中西医相结合的护理服务需要,但因技术层面的部分缺陷,导致患者不满意,护理投诉率较高。针对护士长存在的共性问题,结合笔者所在医院实际情况,院部和护理部共同制订并实施了护士长选拔培训与考核的方法,通过三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问题分析

2011年10月份笔者所在医院护士长17名,年龄31~49岁,其中大专学历5名,本科学历12名;护师6名,主管护师10名,副主任护师1名;中医专业2名,西医专业15名;外出专科进修的3名。大专学历和护师职称的护士长认为护士长岗位属于管理性岗位,自己做了多年临床护理工作,现有的专业知识能胜任护士长岗位,对自身业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不够重视,较低的学历和职称导致她们急救能力、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薄弱;西医专业护士长15名,占88.24%,这15名护士长上任后没有经过系统的中医知识培训和学习,缺乏中医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14名护士长无专科进修学习经历,也没有进行系统的护理管理培训,从而这批护士长专科护理知识低下、组织管理能力不强、管理理念陈旧、综合素质达不到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中对护士长的要求;护理部对护士长综合能力培训不够重视。

2 选拔培训与考核方法

2.1 护士长人员选拔方法的改革

为了适应中医医院发展的需要,2012年1月院部和护理部共同制订了护士长选拔条件,(1)基本条件:本科及以上学历,护师以上业务职称,工作8年以上,年龄不超过40岁。(2)素质条件:热爱护理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能顾全大局,作风正派,有团队精神。具有一定的组织领导才能和协调能力,开展工作有思路、有方法、有开拓创新精神。中西医理论基础扎实,急救和技术操作能力强,能指导下级护士开展工作。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教学能力较强。中医专业及有3个月以上专科培训经历或现任护理组长者优先。通过自愿报名、科主任和护士长推荐,经理论及操作考核、民主测评、竞聘演讲和答辩、组织考察等过程,择优选用,最后由医院任命。

2.2 护士长培训内容和方法

2.2.1 制订年度中医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培训课程。其方法:(1)护理部有计划邀请院内外中医专家给护士长(包括全院护士)授课,讲解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藏象、气血津液、辨证等基础理论知识,穴位按摩、艾灸、耳穴埋籽、中药贴敷、拔火罐等中医基本操作方法、适应证及注意事项,并根据不同年资、职称、设置的岗位,对护士长进行有针对性的中医理论和操作考核,要求全部达到优秀。(2)要求45岁以下的护士长参加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班学习。(3)有计划选送护士长外出参加各类中医知识培训或到上级中医医院进修学习1~3个月。

2.2.2 制订护士长管理能力培训计划,更新管理理念,提高管理能力。其方法:(1)组织全体护士长,观看中欧国际医院管理学院副院长、管理中心首席培训师胡书孝的“管理创造价值,培训提升能力”的讲座录像。听取上级中医院专家“如何做好科室管理与学科建设,提高科研能力”的系统讲座。(2)要求护士长阅读《管理思想》、《团队合作24》及《读者》等书刊,增加护士长的人文社会知识,提高她们的见识和胆识。(3)每年邀请上级中医院护士长来院传授护理管理新理念、新思路,更新护士长管理理念,开拓护士长管理视野。(4)安排护士长轮流到上海大医院进修学习护理管理1个月。(5)利用护士长例会进行相互间管理经验交流和学习。(6)护理部每月督查护士长的病房管理、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等情况,针对护士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进行交谈,提出改进措施。(7)对1年内新上任护士长,指定高年资护士长为其指导老师[4]。

2.2.3 制订护士长急救、教学和科研能力培训计划。其方法:(1)要求护士长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提高自身的学历和职称。(2)选派护士长参加上级医院组织的各种急救培训班学习。(3)每半年进行一次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及急救模拟演练,提高护士长应急救护能力。(4)每季度安排本院业务院长或科主任给护士长进行急救、教学和科研知识的讲座,每年邀请院外专家进行科研和论文写作的讲座。(5)成立护理教学和科研管理体系,健全护理教学和科研支持系统,加强护士长的护理教学和科研知识培训。

2.3 护士长考核方法

院部和护理部共同制定护士长考核方案,对不称职的护士长实行诫勉谈话、轮岗、“双预警”直至免职,具体考核方法如下。

2.3.1 中西医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考核。(1)每季度一次的中西医理论和技术操作考核成绩;(2)科室开展中医护理的项目和实施后的效果;(3)继续教育学分;(4)护士长个人学历的提高及技术职称晋升情况。

2.3.2 管理能力考核。(1)护士长在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和“三好一满意”服务活动中的执行力,科室主任、护士及患者对护士长评价和满意度调查等方面的表现;(2)护理服务质量和安全方面的检查情况,年度护理不良事件和纠纷投诉发生率;(3)组织管理和沟通协调能力,处理医护和护患关系的能力;(4)护士长年度工作手册完成情况及年度、月工作计划完成情况等。

2.3.3 急救能力考核。(1)每半年的急救模拟和理论考核成绩,心肺复苏、除颤仪和呼吸机等操作考核成绩;(2)参加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数及成功率;(3)组织和指导护士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能力。

2.3.4 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考核。(1)胜任科室教学组长,承担护士(学生)的带教、培训工作,本科室护士中西医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2)承担院内、科内中西医业务讲座1~2次/年,或中西医护理查房1次/年的任务;(3)每年发表的论文数;(4)本科室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和科研项目等。

2.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等级资料的比较进行非参数Wilcoxon秩和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

3 结果

3.1 护士长学历和职称明显提高

培训过程中,2名护士长因年龄超过50岁而调离护士长岗位,1名因不适合岗位要求离岗;因医院扩展,新竞聘上岗护士长10名。选拔培训与考核方法实施前后,学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01.000,P=0.002

3.2 护士长中医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能力得到提升

护士长中医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能力得到提升,能带动科室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护理方案对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开展中医护理病历书写和中医特色的护理查房,覆盖率由方法实施前的3个科室发展到现在全院性17个科室,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3.3 护士长的满意度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方法实施后,患者、护士和医生对护士长的满意度均达98%以上,明显高于实施前(P

3.4 优质护理服务和“三好一满意”工作成效显著。

自2012年1月份开始实施护士长选拔培训与考核方法后,至2013年1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和“三好一满意”活动的病区覆盖率达100%;护理不良事件和纠纷投诉率显著下降,由2011年的投诉率2.68%降至2014年1-9月份0.09%;2011年度发生2起护理事故,2012年1月-2014年

9月无护理事故发生。

3.5 护士长的急救、教学和科研能力得到了提高

截至2014年9月全院24名护士长均外出进修学习1~3个月,从而使她们的急救、教学和科研能力有了明显提高。2011年度抢救急危重症患者283例,成功率52.3%;2013年度抢救375例,成功率75.8%。2011年度带教护士学生68名,合格率95%;2012-2013年共带教学生213名,合格率100%。一项《中药灌肠结合辩证施护治疗婴幼儿泄泻的临床研究》获得市级三等奖,另一项《穴位按摩减轻或缓解无痛人工流产术后子宫收缩引起的小腹痛》课题已申报立项。

4 讨论

4.1 护士长选拔培训与考核,提高了护士长的综合能力,优化了中医特色的护理管理队伍

实施的护士长选拔培训与考核方法,是对护士长综合能力的选拔培训与考核。选拔护士长是按基本条件和素质条件进行竞聘择优聘用;培训主要是对护士长中医理论知识及技术操作能力、管理理念和管理能力、业务水平、急救能力、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进行培养;考核成绩主要来自每位护士长的工作成绩、业务水平和医护人员及患者对护士长的满意度等,是护士长综合能力的全面体现。(1)通过培训,提升了护士长的中西医业务和学术水平;拓展和提高了护士长管理和工作能力,使其更具有管理艺术;提高了护士长的教学能力和带教质量,使笔者所在医院成为一所护校的临床实习基地,且有15名护士长被学校评为优秀带教老师。(2)通过考核,使每位护士长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主动找出差距,剖析自己的原因,寻求工作上的改进方法,关注工作效果,注重科室的护理质量和安全,从而激发自己学习护理专业和边缘学科知识的热情,尽快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适应护士长角色,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以创造出更好的工作业绩。(3)通过竞聘和选拔上岗的护士长,对自己的工作机会更加珍惜,从而增强自己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主动学习业务知识和管理知识;同时,通过竞聘和选拔,护理管理岗位终身制的打破,在护理管理队伍中形成了良好的比、学、赶、超的局面,促使每位护士长不断努力学习,以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护士长综合能力的提高,使中医特色的护理管理队伍也更加优化。

4.2 护士长选拔培训与考核,推进了医院全面优质护理服务

护士长选拔培训与考核方法对护士长工作起到了导向作用,使护士长工作目标更明确,思路更清晰,方法更完美。护士长作为科室的护理管理者,在推进科室乃至全院的优质护理服务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通过培训,转变了护士长管理理念,改变了陈旧观念,提高了管理能力;在业务上使她们精益求精、技术操作上更加熟练,急救和教学能力明显提高,有利于医院全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特别是对护士长中医理论和操作的培训,是她们的中医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能力全面得到了提升,从而能带动科室开展中医护理,中医护理的开展使优质护理内涵更加丰富,适应了中医医院的发展和患者的中医护理需求。同时,将患者对护士长工作的满意度作为衡量护士长工作质量的金标准,通过真实、客观的院部电话回访、护理部问卷调查,得出护理服务质量结果;又将护理不良事件和纠纷投诉发生率、安全管理作为考核护士长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这些都促使护士长更加积极地加强科室优质护理管理,注重护患沟通,确保护理质量和安全,满足患者和家属的需求,使优质护理越做越好,以降低护理投诉率。因此护士长选拔培训与考核的方法在全面推进优质护理服务中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抓手”作用。

4.3 护士长选拔培训与考核,促进了中医护理的不断深化

护士长选拔培训与考核方法注重护士长中医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的选拔培训与考核。实施该方法后,护士长学习中医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2013年有10名护士长参加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班学习,每季度一次的护士长中医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考试合格率达100%,因而护士长的中医业务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为笔者所在医院的中医护理全面而有效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各科室护士长能根据本科室的特点,制订本专科特色的中医护理方案并对患者进行中医评估和护理,书写中医护理病历;各科室设立中医操作室,使中医护理进入常态化,并在原有穴位按摩、艾灸、耳穴埋籽、拔火罐等基础上,新开展了如中药坐浴治疗老年性阴道炎、冬病夏治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尿潴留等20多个项目,给患者提供了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服务,满足了患者的中医护理需求,从而有效地推动了中医护理的不断深化。

4.4 护士长选拔培训与考核方法仍需不断完善

随着我国中医药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疾病谱的变化,医院规模的扩展和就诊人数的不断增加,新业务、新技术的应用,患者及家属对中西医护理要求、养生保健需求越来越高,护理标准随之提高。因而,对护士长总体水平的要求和标准也应同步变化和提高。所以,护士长选拔培训与考核方法也将随着医疗和护理事业的发展,要作不断的调整和完善,以适应中医医院的发展和患者的护理需要。

总之,实行护士长选拔培训与考核的目的,在于提高护士长的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强化护士长教学和科研能力,使医院的每个科室都由中西医专业理论水平最高、急救和技术操作最娴熟、教学和科研能力再强的人员承担护士长,从整体上达到再优的护理管理队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S].2011.

[2]胡利娟,王霞,刘卫红,等.护士长培训需求调查及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7):57-59.

[3]邵志伟,周瑞红,余慧琼.二级综合医院护士长绩效考核的实践与成效[J].当代护士,2012,9(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