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戏曲艺术特点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国戏曲是我国文化的精髓,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艺术形式。戏曲包含着多种不同的表演艺术形式,在塑造特定的人物和在特定情境中进行表演时,也对演员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演员在表演戏曲艺术时不仅需要运用演唱的形式同时还要综合运用动作、神态等来塑造和表现人物形象,也使得戏曲表演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分析和抓住这些艺术特征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国戏曲的传播和发展。
一、综合性
传统意义上将戏曲表演艺术手段简洁地归纳为唱念做打,这几个简单的文字包含着戏曲艺术手段的性质和形态,也能体现出戏曲表演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表演形式,这几个方面缺一不可。戏曲表演艺术的综合性特征要求演员要具备高超的演绎技巧,同时也要能够将戏剧表演的多种表演形式和表演手段进行有效融合,实现综合性的演艺,从而更好地凸显戏曲的魅力,推动戏曲的发展和传承。例如,在呈现戏曲人物形象时,表演者除了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以外,还需要具备舞蹈、节奏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和技巧,只有将这些技巧进行综合运用,才能使得人物呈现更加鲜活生动。因此,戏曲表演者要重视将多种艺术手段进行综合,有效体现表演艺术的特点,为戏剧表演系统的完善以及戏曲的发展作出贡献。
二、平衡性
戏曲表演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体现,而传统文化中崇尚平衡的思想也渗透到戏曲表演艺术当中。传统的戏曲脚本当中强调起承转合这一平衡结构,在舞台调度、空间处理、音乐铺陈等方面同样对平衡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可以说,戏曲表演艺术处处充满着平衡之美。另外,戏曲表演艺术也对演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除了能够扎实地掌握唱念做打以外,还要具有真诚自然的表演,一招一式以及唱腔都要做到协调和平衡,也因此使得戏曲表演艺术将平衡作为关注的重点。一方面,在唱腔上要确保气息的平衡,而且只有找准气息平衡点,才能够达到一个最佳的演唱状态,并对唱腔具有良好的控制水平,为戏曲表演提供保障。另一方面,戏曲演员在表演上必须要把握平衡,在形体方面必须掌握完善的平衡技巧,使得肢体能够协调舒展,而内在的表演技巧也要保证平衡,从而更好地呈现人物。
三、程式化
程式化特征是我国戏曲表演的主要特征,任何一种形式的戏曲表演都必须遵循相应的程式规则,在表演中不能够出现自然形态的原貌,这样才能够让戏曲的表演具有差异性和丰富性。自然形态的戏剧素材在实际的表演当中必须要依照美的原则进行概括、夸张、提炼以及变形,将自然形态的戏剧材料变成具有严整格律和鲜明节奏的程式。戏曲表演的程式在不同的行当当中具有一定的表演界限和程式化要求,例如,武生和武旦在表演时要威武刚强;花旦要天真活泼;青衣稳重端庄;小生温文尔雅。这些都体现出戏曲程式化和规范化的表演,也是将实际生活中的语言、心理、动作等各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规律化的转变,最后用程式化的方式表现出来,最终将戏曲作品呈现在舞台当中,为观众带去别有韵味的艺术表演。
四、虚拟性
戏曲表演艺术动作在编排和表演中是有整套程式构成的,这也决定了戏曲表演具有虚拟性的特征,如在戏曲表演中开关门、上下楼等具有生活气息的表演动作,都采用虚拟的方法来表演,另外在戏曲表演中往往会以鞭代马、用桨代舟,运用一定的虚拟动作和道具来引发观众的想象,使得观众能够透过这些舞台动作联想到生活当中的实际内容。但是这样虚拟化的动作表演必须做到准确和恰当,否则会让人感觉到虚假,只有将虚拟化特征运用准确得当才能突出演员的动作,感受到生活之美。炉火纯青的戏曲表演会让观众获得真实感,这样的真实主要来源于演员的细致做工和动作的逼真。戏曲表演当中的虚拟动作会让整个表演更加逼真和富有美感,不仅有助于鲜明形象的确立,也能够对观众的联想力起到启发作用。中国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以及艺术水平的提高作出了突出贡献。戏曲表演是一门技巧性和综合性的艺术形式,要求演员能够运用灵活多样的表演方法和技巧来塑造戏曲作品中的形象,生动形象地表达戏曲作品的思想内涵,同时也让戏曲表演艺术的特征更加鲜明,通过对艺术特点的分析能够进一步促进戏曲表演艺术的完善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邱绍荣.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的特点探微[J].大众文艺理论,2012,(20):245-246.
[2]刘红.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的特点与审视[J].大众文艺,2013,(8):41-42.
台步就是戏曲界常说的“走身架”,也就是演员在舞台表演过程中的脚步行动艺术。每一个戏曲演员都需在这方面打下深厚的基本功。它要求演员在舞台演出过程中,无论上身怎么表演,其脚步功夫总是根本。因为在演员上场时,观众首先看到的便是台步,因此台步是演员演绎人物性格的基本手段。而脚下功夫对演员形体表演的影响也颇大,戏曲各个行当也因身段表演与技巧要求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台步表演规范和要求。在戏曲表演体系里,各行当的台步差异比较大。如旦行中的老旦、青衣(正旦)、彩旦、闺阁旦(小旦)、花旦、武旦等就因年龄、身份、性格的不同而使台步也有所不同。首先说青衣(正旦)。青衣多为中年女性,虽然也有表现显贵家庭或小康人家的,但多以贫困忧苦者居多,其台步步法一般显得比较稳健。而闺门旦多是穿裙衣带水袖的青春少女,故其行动显得较为文雅细腻,步距较小,步法轻盈,仿佛如微风拂柳般。花旦从人物身份及年龄上讲,其涉及面较广,既有富贵人家的女性,也有平民百姓家的女性;既有小姐姑娘,也有丫鬟侍女,多为聪明伶俐的年轻女性,但泼辣爽朗的半老徐娘也有。其特点一般是性格外向,爱说爱动,因此台步既要轻快、利索、敏捷,又要优美飘逸。而有时为了显示活跃,其台步甚至还稍带有一种跳跃感。再看武旦,无论是扎大靠的显赫女将还是穿短打战衣的侠女豪杰,动作都刚劲利落、敏捷有力,以显得英姿飒爽、威风凛凛,故其台步迅捷流畅。作为旦角演员,必须要掌握自己擅长诠释的角色的台步特点,并做到精益求精,才能使观众从其一步一走中体会到真正的戏曲艺术魅力。人常说:“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没有。”“要知有没有,先看一步走。”“走到九龙口(台中),便能掂出斤两来。”这均说明,舞台虽小,却有王法尺度,不是乱来之地。戏曲之难,难于技法之多。
二、身段
身段指的是戏曲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所用的舞蹈动作、技巧以及展示的架势等,包含有动作的前后贯穿、衔接以及各种姿势的展示等。在此过程中,演员通过台步的移动、水袖的抛收、眼神的运用等,手、眼、身、法、步密切配合,将中国戏曲艺术的身段美、表演美、意蕴美等一一展示给观众。作为旦角演员,无论在舞台上诠释的是旦角中的何种门类,都需通过优美的身段在舞台上向观众展示中国传统女性的美好形象。因此,优美的身段、婀娜多姿的形体显得尤为重要,它直接关系着演员舞台表演艺术的效果。而如果一个演员的身段缺乏美感,那么即使其唱念等能力再怎么强,也会使人感到美中不足。戏曲演员的身段练习就是手、眼、身、法、步、精、气、神贯注一体的表里结合、形神兼备的动作练习。其中的旦角行当,除却需开打表演的刀马旦等旦角门类外,其余绝大部分旦角门类都不需要高难度的打斗或空翻等表演,这些旦角门类通过戏曲基本功的训练,通过戏曲身段及戏曲美学意识的熏陶,使演员的气质得以提升,进而通过协调、优雅的肢体语言将戏曲动态的美态贯穿到人物的各个动态举止之中,使人物的喜怒哀乐格外传神。而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人物表演的动或是静,都需要呈现出曲线美,切忌直出直入。如此,方能给观众以优美的姿态和动人的体态,进而将角色于一言一行、一步一挪中所要表达的内心情感世界逐步呈现出来,使观众更加直观、更加深刻地了解到其在戏中的重要作用。
三、念白
戏曲舞台中的念白其实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说话。在生活中人们是靠说话来表达情感的,而戏曲舞台上的说话与生活中的说话却截然不同,它是经过艺术加工、美化后形成的艺术语言。戏曲各行当都有一套自己的念白程式。就京剧旦角而言,其念白与其他行当是既有区别又有共同规律和特点的。其不仅不能与其他行当使用同一形式说话,而且就其本行内也有区别。京剧中除彩旦、花旦和刀马旦等部分行当使用的是北京方言外,正旦、老旦采用的都是一种所谓的“韵白”。这种韵白,既不同于北京话也不同于普通话。再者,通常人们说话只用一种形式,即“对话、对白”。而在舞台上人与人对话时,既可以有自己内心的打算或思想,又可以背着对方表白,交代剧情(人物内心活动)或介绍自己等。戏曲舞台上的说话,即是唱、念、做、打中的念。它的作用非常重要,如果演员掌握不好念白,就无法将人物的情绪传递给观众。老艺人常讲的“千斤念白四两唱”,就是说念白比唱更要功夫。很多戏曲演员,在这方面下过大功夫,故而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如河南豫剧“六大名旦”之一的阎立品在其代表作《秦雪梅》中饰演的秦雪梅在祭奠亡夫时的念白就把观众感动得直落泪。戏曲中的“京白”实际上是北京的方言;“韵白”不是京剧独有的念法,河南豫剧及其他地方戏大部分都念韵白,其采用的字韵既易行腔使调又能使广大群众听懂,还能产生优美动听之感;“独白”在戏曲中叫“背供”(或背弓),是白的形式之一。为什么叫背供?因为它是角色背着对方(剧中人)的供白,是向观众交待在规定情景里的这个角色的心理活动,因而演员背供时不能面对任何一个同台的剧中人。由此可见,要想将念白念好,必须要深入研究其行当特点,刻苦训练,反复体验,从而达到字音准确,韵味隽永。
四、水袖
水袖在戏曲表演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服饰装配,特别是在旦角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水袖既是宽大衣袖的美饰,又是剧中人物用于传情达意的有效手段,重要性不容忽视。水袖的舞蹈化、技巧化是在戏曲逐步发展的过程中,随着演员不断地进行舞台实践而演变得丰富多彩的。以前的旦角水袖一尺三寸,后来发展到三尺、五尺乃至七尺。作为旦角演员,只有把水袖技巧在舞台上运用得体,才能使人物性格展现得活灵活现,以达到增强舞台效果的作用;若运用不好,这些水袖表演便会破坏戏曲舞台的整体魅力,使人物情感得不到充分发挥,起不到美化人物形象的作用。例如豫剧《大祭桩》“哭楼”一折,当黄桂英从老家院口中得知未婚夫李彦贵被其父诬告,三日后要被处斩的消息后,悲痛欲绝,焦急万分。她既恨父亲的狠毒,又恨自己乃一介女流,不能替夫伸冤。就在焦躁苦闷间,她横下一条心,决意奔赴苏州,祭奠丈夫,以叙夫妻之情。也就是在这样的痛哭、思考间,演员为传达黄桂英的决心,将水袖由后背向上通过两个肩膀抛向前胸,最后双袖掷于左侧。整套表演干脆利落,淋漓尽致地将黄桂英的心情和决心表达了出来,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般立在了观众面前,为整个剧情的发展和戏曲舞台的呈现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场表演,扮演黄桂英的旦角演员主要就是运用水袖的翻、打、撩、抓、抛、提、绕等各种技巧,将黄桂英痛断肝肠的情感刻画得丝丝入扣、感人至深。观众观之,并没有觉得有丝毫的水袖卖弄之感,完全符合剧中人物所需,具有极强的艺术冲击力和舞台艺术表现力。由此可见,水袖表演在旦角演员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多么的重要。
【关键词】戏曲;表演艺术;特点
中图分类号:J8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2-0045-01
中国戏曲是我国文化的精髓,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艺术形式。戏曲包含着多种不同的表演艺术形式,在塑造特定的人物和在特定情境中进行表演时,也对演员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演员在表演戏曲艺术时不仅需要运用演唱的形式同时还要综合运用动作、神态等来塑造和表现人物形象,也使得戏曲表演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分析和抓住这些艺术特征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国戏曲的传播和发展。
一、综合性
传统意义上将戏曲表演艺术手段简洁地归纳为唱念做打,这几个简单的文字包含着戏曲艺术手段的性质和形态,也能体现出戏曲表演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表演形式,这几个方面缺一不可。戏曲表演艺术的综合性特征要求演员要具备高超的演绎技巧,同时也要能够将戏剧表演的多种表演形式和表演手段进行有效融合,实现综合性的演艺,从而更好地凸显戏曲的魅力,推动戏曲的发展和传承。例如,在呈现戏曲人物形象时,表演者除了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以外,还需要具备舞蹈、节奏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和技巧,只有将这些技巧进行综合运用,才能使得人物呈现更加鲜活生动。因此,戏曲表演者要重视将多种艺术手段进行综合,有效体现表演艺术的特点,为戏剧表演系统的完善以及戏曲的发展作出贡献。
二、平衡性
戏曲表演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体现,而传统文化中崇尚平衡的思想也渗透到戏曲表演艺术当中。传统的戏曲脚本当中强调起承转合这一平衡结构,在舞台调度、空间处理、音乐铺陈等方面同样对平衡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可以说,戏曲表演艺术处处充满着平衡之美。另外,戏曲表演艺术也对演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除了能够扎实地掌握唱念做打以外,还要具有真诚自然的表演,一招一式以及唱腔都要做到协调和平衡,也因此使得戏曲表演艺术将平衡作为关注的重点。一方面,在唱腔上要确保气息的平衡,而且只有找准气息平衡点,才能够达到一个最佳的演唱状态,并对唱腔具有良好的控制水平,为戏曲表演提供保障。另一方面,戏曲演员在表演上必须要把握平衡,在形体方面必须掌握完善的平衡技巧,使得肢体能够协调舒展,而内在的表演技巧也要保证平衡,从而更好地呈现人物。
三、程式化
程式化特征是我国戏曲表演的主要特征,任何一种形式的戏曲表演都必须遵循相应的程式规则,在表演中不能够出现自然形态的原貌,这样才能够让戏曲的表演具有差异性和丰富性。自然形态的戏剧素材在实际的表演当中必须要依照美的原则进行概括、夸张、提炼以及变形,将自然形态的戏剧材料变成具有严整格律和鲜明节奏的程式。戏曲表演的程式在不同的行当当中具有一定的表演界限和程式化要求,例如,武生和武旦在表演时要威武刚强;花旦要天真活泼;青衣稳重端庄;小生温文尔雅。这些都体现出戏曲程式化和规范化的表演,也是将实际生活中的语言、心理、动作等各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规律化的转变,最后用程式化的方式表现出来,最终将戏曲作品呈现在舞台当中,为观众带去别有韵味的艺术表演。
四、虚拟性
戏曲表演艺术动作在编排和表演中是有整套程式构成的,这也决定了戏曲表演具有虚拟性的特征,如在戏曲表演中开关门、上下楼等具有生活气息的表演动作,都采用虚拟的方法来表演,另外在戏曲表演中往往会以鞭代马、用桨代舟,运用一定的虚拟动作和道具来引发观众的想象,使得观众能够透过这些舞台动作联想到生活当中的实际内容。但是这样虚拟化的动作表演必须做到准确和恰当,否则会让人感觉到虚假,只有将虚拟化特征运用准确得当才能突出演员的动作,感受到生活之美。炉火纯青的戏曲表演会让观众获得真实感,这样的真实主要来源于演员的细致做工和动作的逼真。戏曲表演当中的虚拟动作会让整个表演更加逼真和富有美感,不仅有助于鲜明形象的确立,也能够对观众的联想力起到启发作用。
中国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以及艺术水平的提高作出了突出贡献。戏曲表演是一门技巧性和综合性的艺术形式,要求演员能够运用灵活多样的表演方法和技巧来塑造戏曲作品中的形象,生动形象地表达戏曲作品的思想内涵,同时也让戏曲表演艺术的特征更加鲜明,通过对艺术特点的分析能够进一步促进戏曲表演艺术的完善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邱绍荣.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的特点探微[J].大众文艺理论,2012,(20):24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