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传统文化论据范文

传统文化论据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传统文化论据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传统文化论据

第1篇

人们常说,设计的历史是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相互结合的产物,每一个时代的设计,都能展现当时的时代特点,可以说历史的设计就是设计的历史。一直以来,中华文化都注重从人文与世界的关系中去认识世界,探讨人与世界的自然关系。认为人文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思想。中国传统的家居设计注重人与家居的和谐统一,让家居与自然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充满了人文情怀。家居设计的目的是把人和家居相互结合,让人的内涵、性格、文化素养和家居艺术的风格相互统一。中国传统家居设计整体性让传统家居设计的空间形态不仅仅局限于形式上的美丑,而是更加注重是否体现中国人的思想和生活经验。这种经验难以用一般的抽象符号来表达,因此只能从文化的角度把握传统家居设计的精髓。中国传统家居设计的核心思想是“天人合一”,这种设计理念具有独特的内涵,值得现代设计者去借鉴、传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审美经验的积累,理性的思考、感性的文化感悟,为设计师自由创作提供了灵感源泉。中国传统家居设计中人与空间的完美结合,充分展现了传统家居设计人性化的美学思想内涵,这正是现代家居设计领域应该去学习的关键。

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家居空间设计的协调性

每一种现代化家居的设计风格都蕴含着文化背景。如果设计师想设计出富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产品,必须对传统元素做深入的研究探讨。我们要创作出极具文化内涵的现代家居作品,应该适当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将其适当运用到现代设计理念当中。由中国传统元素迸发出的设计灵感,让现代室内家居设计在蕴含中国传统文化深刻内涵的同时,充分符合现代中国人的审美标准。作为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一种传承方式,现代室内家居设计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这种设计不单单是单个文化符号的胡乱拼凑,而是通过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刻理解之后的融会贯通,以此来提高当代人的审美。

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家居设计的相互融合

现代室内家居设计经常运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元素,为设计注入了新的灵魂与血液,其具体的运用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中国传统符号的体现方式

中国传统图案和汉字书法是中国传统符号的代表。中国传统图案包括人物、植物、动物、图腾、几何符号等,这些传统文化符号历经岁月的洗礼,展现出浓厚的中国文化意境,让设计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将中国传统符号作为现代家居设计的装饰元素,可以升华设计的内在气质,打造富有中国特色的生活环境。通过“简单抽象、元素运用、重新组合”等装饰手法,利用现代的材料和加工技术,形成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艺术气息与生活气息相互融合的设计特色。在现代家居设计中,设计师尤为重视墙面的装饰效果,墙面设计也是展现设计师艺术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在进行墙面设计时,可以运用中国传统图案纹样作为墙面的图纹,可以达到很强的美感。地面设计可以利用具有比较有特色的图形作为大理石的纹理,这样改变了以往单一的造型、又更加具有艺术性。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卧室空间是属于非常重要的区域,根据主人不同性格选取不同含义的图案进行装饰,可以让家居设计更具个性化。比如说一对鸳鸯可以寓意夫妻关系和谐,古松和竹子代表老人健康长寿。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装饰所表达的以物达意思想。

(二)中国传统装饰构件的巧妙运用

中国传统装饰构件样式繁多,比如带有传统装饰的中国古典家具,很多传统建筑装饰构件、以及传统装饰陈设品等。古建筑中的木质结构梁架的建筑,使其室内显得更加宽敞、自由。花窗、门等构成独特空间,将室外风景引入室内,让室内更具空间内涵。而室内的各种装饰品,又成为居室内部空间划分极具装饰性的构件。在房子面积较小的情况下,如果进行实体分割,会让本来不大的空间显得更加狭小,如果通过带有中国传统元素的隔断来划分空间,可以最大程度上保持空间的通透,此时当然少不了家具。中国传统家具民族性鲜明,明式家具造型流畅、结构合理、坚固可靠,利用木材自然的纹理和色泽美,让家居更具文人气质,在艺术造诣上可谓是独树一帜。在某种方面,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特色的家具可更容易唤醒人们对于历史情感的回归。在家居设计中,明式家具和紫檀木地板的结合,风格典雅,适合书房设计。加上几个精致的门环,让柜子显得更加富有生机,让空间在保持庄重沉稳的同时不失繁琐。餐厅设计用红檀木餐桌,搭配羊皮灯,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正是中国传统的寓意。将中国传统家具中的元素运用到现代家具中,既保持了传统家具优雅的艺术效果,又具有现代家具的简单实用。

第2篇

(一)稻作农耕文化认同

稻作农耕文化是植根于广西特定地理环境下的稻作农耕文化。由于水稻娇嫩不易种植,各种自然环境和虫害都能影响其生长和收成,需要人们细心呵护并求助于神灵巫鬼的庇佑。在求神祈巫鬼活动中,以铜鼓伴舞的祭祀仪式舞蹈最为广泛经久,是广西漫长历史时期主要的文化传统。各种铜鼓舞蹈艺术大都是源于稻作农耕文化,漫长的稻作农耕文化对广西世居先民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社交、民族性格和心理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包括宗教祭祀性节日、生产性节日、纪念性节日、娱乐性节日大都与水稻生产有关,其过节仪式都纳入了稻作文化体系。数千年来,铜鼓文化以稻作文化为基础,成为广西各民族文化互动的载体,满足了广西各族人民的精神需要,已成为这些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的标志。在广西世居少数民族互动的历史发展中,虽然族群之间也有摩擦、碰撞、冲突,甚至战争等恶性互动的一面,但并没有成为广西世居民族关系的主流;而由于稻作耕种需要的人畜、生产工具的不足形成的不同村寨、族群之间相互交往、相互适应、相互融合等良性互动,长久以来成为广西世居少数民族关系的主流,这就是广西世居少数民族稻耕文化磨合认同的内涵。说明稻作农耕文化认同是广西世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形成发展的社会学基础。

(二)自我概念决定了广西世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价值实现的程度

原始社会,生存是头等大事,这通常都是通过集体的力量来实现。但在这些世居先民们的生活中,是仅次于觅食的一件大事,觅食是为了生存,则是为了繁衍。为了得到异性的青睐,这就需要个体不仅要具备强壮的体魄和劳动能力,还要在生产劳动、社交集会、游戏娱乐以及祭祀仪式中展现良好的智慧与知、情、意的高度统一。另外在推举狩猎的头领、族群的勇士、英雄、部落首领时,更看重个体的智慧、能力、气质、性格、爱好、信念与习惯等内涵,这些都需要个体具有正确的自我概念。体育的价值按其作用可分为健身、娱乐、医疗的生理价值以及教育、艺术、审美、道德的心理价值和经济、政治、军事、科学、社交的社会价值等等。这些体育价值反映的都是有利于人类的身心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为标准,实现这些体育价值的深度与广度,既取决于客体本身的构建,也取决于主体社会活动的水平。由此可见,自我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体育价值实现的程度。

(三)生命事件和生命转折点加强了对体育价值的认同

原始社会里,不管是生产力的提高,还是人类要生存和发展,人的数量与质量是决定性的。在狩猎中追逐牲畜、与之搏斗和角力,避免不了有损伤甚至殒命事件的发生,为了避免类似的事件发生,人们认识到,除了依靠集体的力量,还必须要有比牲畜更强的奔跑能力与力量。同时,由于自然条件的恶劣,人们经常受到毒虫猛兽、瘟疫疾病的肆虐,通常是那些体质健壮、免疫力强的个体能存活下来,这些人通常也喜欢参与族群里开展的角力竞技、祭祀仪式、娱乐游戏、技能技巧训练等活动,自然,这些人也更容易受到异性的青睐。这些事件使个体和族群对体育的认同具有特殊意义和重大影响,因为在上述造成生理和心理发生重大变化的事件中,个体身心承载着社会赋予人类生命事件和生命转折点相应的生命意义和符号,而在此过程中,个体对体育价值的认同超过以往任何时期,因此成为个体的生命事件和生命转折点。

二、广西世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形态概述

从远古时期开始直至今天高度发达的文明社会,体育从来没有离开人类生活的大环境而独立存在,而是以人类的文化生活状态呈现于世人。广西世居民族传统体育,与广西世居民族的民族性格、历史文化传统、政治民主状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着深厚的联系。通过梳理归纳广西世居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历程,尝试对不同时期广西世居传统体育文化进行如下分类概述。

(一)反映生产、生活技能技巧的体育文化

在原始落后的生产条件下,强健的体魄往往能决定生产收成的丰歉甚至是生存所具备的基础条件,这种客观的现实使人们认识到体能和技能训练的重要性。瓯、骆的先民们在狩猎中都离不开奔跑追逐、攀缘、跳跃、投掷和射击,甚至经常要与野兽进行搏斗、角力,由此产生了赛跑、射击、射弩、摔跤、投掷等根植于生产、生活的体育活动。一些体育活动产生于劳动,起源于生活,世居先民在生产获得丰收时,自然有欣喜若狂、欢呼雀跃的庆祝活动,熊舞、猴舞、挡虎舞内容实在,动作粗犷有力,所反映是古时欧骆先民的狩猎生活。在长期的稻作农耕生产中,先民根据稻作农耕等农事生产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活动。如舂堂舞、戽水舞、木槽舞、扁担舞、踩风车、采茶舞、春牛舞等,生动再现瓯骆先民稻作农事的各种生产情景。

(二)用于增强军事武技训练的体育

自私有制产生,氏族、部落或种族之间,为掠夺财产、抢夺生产资料、获取祭祀牲畜以及复仇等原因,经常产生争斗。不管是入侵的还是防卫的一方,为了本族的生存和利益,与异族时有争斗,一些劳动、生活技能和工具被当作武器经常在战斗使用,如射箭、射驽、角力、武术、摔跤等。随着氏族、部落和种族之间争斗规模的发展,增强军事武技等战斗力的训练活动也逐渐萌发出来。据资料考证,抛绣球活动的“绣球”最早是一种青铜铸造的兵器,用于甩投,人们称之为“飞砣”,大多用于作战和狩猎;而在广西民间广泛开展的“板鞋竞速”,最早是瓦氏夫人用来训练士兵抗击倭寇而形成的传统体育活动。另外如双刀舞、棍舞、剑舞、拳术、旗舞、棍术、同填、同顶、抛沙袋、同拼、顶竹杠等练力的锻炼方式,都是反映广西世居少数民族增强军事武技能力、锻炼身体、提高抵御外侮能力的传统体育项目。

(三)纪念祖先或英雄人物的庆典体育活动

新石器时期甑皮岩人的丧葬制度是广西世居先民“灵魂不灭”或“祖先崇拜”观念的一种载体,反映出西瓯、骆越人的祖先崇拜、灵魂不灭观念、氏族观念以及祈求祖先神灵庇护的功利意识。广西世居先民认为祖先的灵魂具有一种非凡的魔力,可以控制氏族、部落和个人的命运,既能庇护子孙后代繁荣兴旺,为子孙后代消灾降福,也能作祟祸害子孙。因此,滋生出对自己祖先虔诚崇拜的思想,祭祀舞蹈便是他们用来与祖先灵魂对话的神圣工具,他们认为,只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舞蹈中,就能跟祖先紧密联系在一起,并能得到祖先的庇护。广西世居少数民族在举行祭祀、朝拜祖先的活动中,基本都是通过各种铜鼓舞蹈仪式来祭祖,由此产生了各种庆典铜鼓舞蹈活动,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以铜鼓伴舞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内容。打嘎是古代彝族人向死者致哀跳的铜鼓舞,端节是水族为先祖父祖母逝世及吊丧所跳的铜鼓舞,“跳弓节”是那坡县彝族祭拜祖先的铜鼓舞,“龙虫舞”是瑶族人为亡故老人“出灵”所跳的铜鼓舞,瑶族的达努节最庄严隆重的活动是打铜鼓和跳铜鼓舞,是纪念创世大神密洛陀的节日。苗族的“打牛”是祭祀苗族英雄蚩尤的舞蹈;瑶族的盘王节、“打长鼓”,以及苗族的“爬竿”等都是为了纪念瑶族先祖和英雄而创作的体育活动项目。可见,祭祀舞蹈成为广西世居少数民族非常重要的精神寄托,纪念祖先和英雄成为鼓舞广西世居少数民族的斗志和宣泄情感的常用手段或形式。

(四)反映民族风情和社交习俗的体育文化

经历几千年的积累,广西世居少数民族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民俗节日,既调剂着民间的生活,也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与精神修复,这些民节俗庆为传统体育提供了表演的机会与舞台,而民族传统体育则丰富了这些民俗节日内容,彼此协同发展。具有“东方橄榄球”称谓的三江侗族抢花炮活动,在每年农历三月三燃放花炮招徕顾客,抢得花炮者,除了荣誉,还可以得到酒肉蛋等物质奖励,年复一年的沿袭,形成了传统的花炮节。壮族人的高脚球比赛,惊险刺激,是由南丹人以踢柚子为游戏,并且每年中秋都举行踢柚子比赛而形成的;背篓球最初是流行于南丹传情的一种活动,后演变为体育项目,有民歌传唱为证:“二月吉旦好风光,布农布衣喜洋洋,龙狮对对当天舞,背箩球赛满歌场。一个锦球似哥心,哥投锦球引妹唱,妹不嫌弃哥家苦,哥妹一同上锦球。”原始社会自然生存环境恶劣,女性择偶特别看重男子强壮的体魄与劳动能力,而体育竞技则给男性展示智慧和力量,以此来获得姑娘青睐的机会,这符合古代民族崇拜英雄的心理和性选择的需要,也是广西世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起源与发展的一种重要驱动力。广西大量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都与青年男女的社交有关,甚至是专为两往提供机会而展开的活动,如布依族男女青年的浪哨、赶查白,壮族的绣球舞、捞虾舞、抛绣球,彝族的打磨秋,京族的竹竿舞等,男女青年通过这些活动来谈情说爱,开展社交活动。

(五)娱乐健身休闲的体育活动

由于广西世居少数民族大都居住于边远偏僻的山区地域,各族群之间很少交往,缺乏交流与互动,为了调节单调乏味的日常生活,广西世居少数民族创造了许多用于娱乐健身休闲的传统体育活动,这些活动不追求很强的竞技性,而是以强身健体为目标,把体育寓于娱乐中,娱乐性成分较高,是广西世居少数民族娱乐和充实民族内涵的主要途径。据研究统计,属于广西世居少数民族特有的传统体育项目共有272项,其中壮族有134项,其他10个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合为138项,而且大部分是属于口传体育。

(六)反映巫鬼信仰和神灵崇拜的体育活动

广西世居少数民族自古以来多信巫鬼与神灵,巫舞在原始社会中是普遍存在的,各个民族都有相关的巫术舞蹈,巫鬼信仰和神灵崇拜是骆越文化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瓯骆先民前辈的经验和自己的经历使他们确信,他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神灵巫鬼的世界,这些神灵巫鬼具有的神秘的力量,能够影响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要使庄稼、牛羊或人类多产,就必须去祈求、取悦这种力量。因此,对各种自然物均冠以“神”的称谓,如“山神”、“树神”、“水神”、“雷神”等,对其顶礼膜拜,人们通过各种祭祀仪式来敬拜和求告,将神灵巫鬼的“异己”力量转化为“助己”、“顺己”的力量,由此创造建立了神灵崇拜和巫鬼祭祀仪式舞蹈。并不断向后代直接或间接地传授有关这种神秘力量的知识以及取悦这种力量的方法,以保证后代生活的安全和富足。祭祀舞蹈是广西世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舞蹈起源于劳动,来源于生活,当人们稻作农耕获得丰收时,自然欣喜若狂,共同欢呼跳跃;当人们举行集体祭祀活动时,必须欢歌狂舞,以娱乐鬼神,祈求功利,并且以歌舞宣泄情感。

三、结束语

第3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社会多个生产领域,它们已经成为高新技术的代名词。而计算机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作为分布交互仿真的关键技术之一,它也是造成我国信息技术与国外信息技术差距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分布交互仿真的概念和特征进行研究和分析。

1.1分布交互仿真概念

分布交互仿真是一种综合性仿真环境,它一般采用协调一致的结构、标准和协议,通过网络设备将分散在各地的仿真设备进行互联,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分布性、交互性、异构性、时空一致性和开放性。分布交互仿真技术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使大规模复杂系统的仿真成为可能;二是降低仿真成本。分布交互式仿真技术可以实时计算并生成一个反映实体对象变化的三维图形环境。通过计算机等设备,实验人员不仅可以“进入”这种虚拟环境(主要是视觉听觉环境),直接观察事物的内在变化并与其发生相互作用,还能通过开放式的中断处理来模拟各种随机事件,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

1.2分布交互仿真的发展

在分布式交互仿真发展的早期阶段,通讯层和应用层是很难截然分开的。在应用层,为了能将实体的数据传给其它实体,每个仿真应用都为自己所生成的实体定义了一个结构或数据块,其中包括了传送实体信息所必要的数据定义。这样的数据可称之为“不规范的数据”。可以说,这种数据定义方式完全满足了实体间数据交换的需要,但缺点是每个实体的数据定义各不相同。每个仿真应用中不但要有本地实体的数据定义,还要有其它节点的实体的数据定义,才能在接到一个数据包后按照正确的格式来理解它。当网络中要增加一个新实体时,其它仿真应用中都要增加这一实体的数据定义。也就是说,每增加一个实体就要对网络中所有的仿真应用进行一次修改。

1.3分布交互方针的特征

分布交互仿真最大的特征便是没有中央服务器。分布交互仿真是严格的对等网络结构,在它里面所有数据传送给所有仿真应用,而数据的拒绝与接收依赖于接收者的需要。取消了中央服务器,分布交互仿真减少了由于一个仿真应用向另一个仿真应用传送信息的时间延迟。时间延迟严重影响网络仿真的实时性和有效性。举例说明,当一仿真应用向目标开火以后,被击中的目标必须尽可能快知道将要发生的军事行动,使其作出相应的防卫反应,通讯设备的延迟引入可能导致对方力量的加强,战场态势的变化。

2分布交互仿真中数据通信的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发展和广泛应用,计算机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它已成为分布交互仿真技术中的关键所在,这也是造成我国分布交互仿真技术与国外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由于我国没有分布交互仿真技术规范和标准,这使得我国的分布交互仿真技术研究存在多样、复杂以及多元化特征,因此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给予高度重视也探索。在目前的实时数据通信技术分析中,它主要包含了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及时性,数据发送的可行性、方便和快捷性,信息接收系统的智能性和自动化要求。

2.1数据通信的应用现状

经过的一段时间的研究表明,分布交互仿真技术中实体的数量在不断增多,仿真性能和仿真优越性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给接受领域的额工作人员大大的增加了负担,使得整个管理实体数量发生了一个瓶颈。此外,在这种交互方式中,我们需要满足人们在回路上存在的仿真需要,但是对事件驱动、时间驱动上存在的仿真问题则无需要给予过多的重视和分析。

2.2实时数据通信协议分析

实施数据通信是基于网络条件下的计算机数据分析,它在应用的过程中是以网络通信部分和实现基础为标准的,它在应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将信息从网络的一个节点快速、准确的传递给另外一个节点,这个过程中是一个快速、及时传递的过程,它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一样,采用合理、简单的语言进行沟通无疑要比复杂的语言快捷的多。因此,在通信协议的制定中,它是针对网络通信为基础开展的,协议利用是否合理、科学和科学将直接关系到网络通信的实现,也决定着网络通信工作的开展。在一个分布式交互仿真系统中,必须要以科学的通信标准进行控制。在目前的交互仿真系统中,常见的协议包含了TCP/IP协议,它在应用中是以传输控制协议、网络访问协议为核心,它已经广泛的被世界多个国家重视和认可。目前,HLA网关能转化各种协议使用的PDU类型:实体状态、开火、爆炸和碰撞,这些能够支持DIS的仿真器。HLA网关预定是以联邦对象模型(FOM)为依据的数据,它们放在设置文件中,且在运行时改变。另外RTI还提供询问、删除以及时间管理等服务。

3结束语

第4篇

关键词:园林;传统文化;风水;植物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在中国的传统园林3000年以上的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了皇家园林、私家园 林 、寺庙园林、公共游乐区园林、风景名胜区等多种类型。并产生出岭南园林、江南园林、四川园林、北方园林等主要的地方风格,以及具有特殊民族风格的园林。园林在中国古籍里根据 不同性质也称作园 、囿 、园亭、庭园、山池、池馆、别业、山庄等。园林的规划有大有小,内容有简有繁,但都包含着四个必要的基本因素:土地、水体、植物和建筑。因此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便相应地成为造园的四大要素,而这四大元素反映出了一个地区、一个时代的思想、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

一、“风水”的形成以及对居住环境的影响

1.“风水”的形成

早在我国古代,当人们对居住环境的基址进行选择与处理时就形成了“风水”之说,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风水”逐渐形成了一门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古建筑选址规划设计理论,其中包括了地理学、地质学、生态学、景观学、建筑学 、心理学 以及美学等多门 学科。“风水”简单的说是对地点的择并进行综合评价。古代住宅的风水选择很大的程度上与绿化环境联系在一起,考虑到住宅的舒适、安静、透光等,以便创造与改善住宅环境周围的良好“小气候”。

2.风水对居住环境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风水学在空间环境创造中随着历史的脚步一直延续了几千年,就在已经踏入21世纪的今天,“风水”现象也依然受到关注。有些业主不管本身的基地环境怎样,都希望设计师能加上风水的概念,甚至是牵强附会,为的也只是寻求心理上的满足感,其实这也是人们的一种求“吉”的心理作用。从古至今,人们都渴望吉祥如意 、一 生平安 ,而古代的风水理论,也正是与人们所密切关注 的“吉”、“凶”相关,使建筑空环境给人们带来安康 ,带来“吉祥”。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入口空间的处理。在风水理 论中,住宅的大门被称之为气口。在对大门的处理上,往往根据风水来确定它的方位等一些因素,而在中国传统民居中,照壁或影壁是大门的一种附属建筑小品,它也是 中国建筑的独特元素 。 在风水里,它可以藏风聚气,满足人们求“吉”的心理。在现代住宅设计入口空间中运用玄关以及在有的小区、居住区的入口也立有雕塑。这些在入口处的遮挡物缓冲了空间,遮挡视线 , 满足了对私密性的要求,符合长久以来中华民族的性格要求。

二是“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国风水理论别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古典园林的设计中就强调“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住宅中,室内空间通过窗、门、隔扇等使室内、室外与外界呼应,同时住宅中的阳台也是人们与外界、与“天”连接的通道。好的居住环境,需要这种复合空间来缓解人们长时间在室内空间的压抑感,有机会与自然亲密接触,中国人自古就有与大自然亲近的愿望。同时考虑阳台的尺度、朝向、景观等因素,真正成为住户与天呼应的好场所。

二、其他的传统文化对居住区的影响

1.“和为贵”的思想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人逐渐形成了崇尚 “ 中庸”、和谐的思维方式,人们渴求安居乐业、稳定平和,这种思维方式表现在居住环境中就是中国人一向注重的邻里关系。如我国北方的四合院就是体现“中庸”和谐思想的典型建筑,有利于邻里交往和关系融洽。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思想

先秦诸子争鸣,儒、道、墨、法等各自都有自己的特色,他们互相学习,但又始终保 持自己的风格。如中国的传统民居就因地区而异,四合院、吊角楼、福建土楼、窑洞等各式各样的居住形式,适应当地生态环境,既满足了当地人民的居住需求,又植根于当地的文化传统。当然,这要像先秦诸子百家一样,遵循“和而不同”的路线,广为采纳互相融通。也就是说,在居住区环境建设中,互相交流、吸取精华,同时又要保持自身的特色,让自身的文化更富生命力。

三、传统文化对植物造景影响

从古至今,园林四大要素中必不可少的一大因素就是植物,没有了植物的园林,是无法称之为园林的。我国园林植物造景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善于寓意造景,选用植物常与比拟、寓意联系在一起。也常常利用植物的形态和季相变化,表达人们一定的思想感情和形容某一意境。植物以它个体和群体的不同组合形式,千姿百态的形状,变幻无穷的色彩,诗画般的风韵,形成了不同的环境气氛,展现着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1.将植物赋予人格化的性格特点

古代文人墨客和现代人,经常为了寻找某种情

感的凭托或表达某一意境,而运用植物的特征、姿态、色彩给人的不同感受而产生的比拟、联想。如松刚强、高洁,梅坚挺、孤高,竹刚直、清高,菊傲视风霜,兰超尘绝俗,荷清白无染。人们对植物的鉴赏,从形式美升华到意境美,常用花木来表达感情。在许多文学作品中,运用植物的特性抒感,作品中的植物不但“人化”,而且还“神化”,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

2.“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在植物造景中的影响

“天人合一”思想在我国传统思想中有着总要地位,老庄哲学模仿自然山水营建园林成为一时风尚,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山水诗画与文人写意山水园林,在这类园林中极力模仿自然,贯穿了“天人合一”,顺从自然的哲学观。在植物造景中则是要求仿照自然状态错落有致地组合成人工群落,与山石、水体等一同形成神似自然状态的环境,并要求园林建筑与环境协调。

3.“内秀”、“含蓄”的民族心理对植物造景的影响

纵观中国的古代园林,大多以曲为美,并且许多传统艺术强调曲线,以“含蓄”为最高标准,如在古建筑富于曲线美的大屋顶凹曲面、园林中的曲廊、拱桥以及对园林水体中水岸线的处理等。在植物造景上,是以障、隔、藏、过渡、围合为主要手段,其次才是季相、色彩、质感。在单株植物的处理上,也是求曲,喜弯而不喜直。

4.以“雅”为核心的审美观对植物造景影响

传统植物造景,是以与环境和谐为条件的,常使用粉墙、漏窗、月门、花廊、亭台、山石、水体等相结合,构造出一处处蕴涵有诗情画意的景观。清雅多姿的花木,是中国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芳草佳木形成的景观中,无不体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影响。

5.生活习俗对植物造景的影响

因为不同地区、民族,由于生活习俗不同,审美意识不一样,所以同一植物在不同的环境中,喻义也不同。在我国的民间风俗习惯中,往往利用植物的谐音或艺术形象借物寓意。 如用玉兰 、 海 棠 、 桂 花 相配,示意“玉堂富贵”;用松鹤相配意在表达“延年益寿”;用鹤望兰面向水石 ,示意 “游子思乡”等。南方庭园则喜在墙前植芭蕉、棕竹及观赏竹类 , 以求“粉墙作纸,植物作画”的效果,而江南园林更有“无竹不美”之说。由于植物的特征不同,古往今来,人们往往借物寓意、托物抒情。因此,只有了解各种植物的特征、习性、寓意,结合地域、民族、习俗等诸多因素才能在植物造景中更好、更准确地体现作品主题。

结束语

优秀的营造手法,在今天的植物造景中,是值得学习、借鉴并继承、完善、继续发扬的。然而,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造就了不同民族人民的生活习性、心理特征和思维方式,对于园林建设来说,更应该立足于我国的文化根基,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有鲜明个性的园林 , 发 挥 最 佳 的 生 态 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落脚到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居住区,它的建设应该根据我国的国情、植根于我国的传统 ,从传统中挖掘精华,力求“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并与现代生活接轨,让居住区不仅具有“人 气 ”,而且还具有“文气”,让广大老百姓真正在和谐并具有相应文化氛围的环境中安居乐业。

参考文献:

第5篇

一、从重家族延续转变为重自我发展

传统社会人们重视血缘亲子关系,将男性世系的家名及香火一代代传下去是中国人最看重的事。传统中国人最担心的是绝后,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种将个人的短生命融入到家族的长生命中,以保持家族延续的观念几乎可以视为中国人的一种宗教安慰。在以家为本位、强调以家为中心的团体意识的文化背景下,个人的存在,就是为了家族的存在与延续,而不是以个人及其发展为目的。

然而,由于受到社会经济生活、大众传播媒介等因素的影响,上述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婚恋家庭观,正在发生着一系列明显的变化,“婚恋家庭从主要满足个人的生理要求和传宗接代需要向主要满足个人的感情需求及自身利益的方向转变”①,现代青年更看重的是稳定发展的事业和良好的经济收入,如果婚姻家庭与这一目标发生冲突,被放弃的、居于第二位的往往是婚姻和家庭。现代社会个人是家族的延续的概念正在淡化,“一个最明显的事实是,中国的城市人口(约占人口的20%)尤其是生活在大都市的许多人们,已经不再迷恋于各种‘传统的中国价值观’(家庭、亲子关系、传宗接代、祖先崇拜等等),他们可以选择不结婚、不生育、同居、婚前性关系、同性恋之类的生活方式,而不致于招来太大的麻烦。”②无论选择哪一种生活方式,包括不希望婚姻的模式,都是基于对个人权利、发展的认同和重视,个性化的色彩越来越浓厚,同时,这些个性化的追求并非都是正当的,值得赞赏的,相反有很多是自我中心,是为不负责任寻找借口,这样的情节在许多电视剧中常常可见。

电视剧《深度诱惑》的剧情发展就离不开主人公对事业的追求与家族延续传统之间的冲突。两个人的事业都正处于一个上升期,暂时无暇顾及生孩子的事。但老人是急于要孙子的,于是一急之下从老家赶来,亲自监督小两口要孩子。结果婆媳之间频繁产生摩擦,并因此给“第三者”提供了可趁之机,利用老人想抱孙子的心理,制造了怀孕的假象,迫使男女主人公离婚。《海棠依旧》里二女儿在结婚前写的“结婚合同”,其中的一条就是他们不要孩子,为哪天觉得过不下去了就分开做准备。作家王海根据正在变化的社会人文环境而创作的《新结婚时代》,描写了几对“错位”的婚姻。60多岁的教授和家里30多岁保姆走在了一起。出身“书香门第”的女儿和出身“寒门”的建国自由恋爱成婚。儿子跟谁结婚了?儿子跟一个比他大,而且跟别人同居过6年的的女人结婚了。她这么写的原因在于她想用这种极端的例子来阐述一个不容置疑的现实:社会越来越宽容,婚姻越来越成为个人的事情。人们开始为自己结婚,不是说为面子,或者说为别人、为社会压力而结婚。她所要写的当然是典型的婚姻,但所传达的信息却是现实社会的真实写照,即人们正在变成为了自己而结婚(或不结婚),婚姻是个人的事情,关乎个人的幸福与否,家长意志、延续家族等都不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传统婚姻体现的往往是家族的利益、家长的意志,故有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说,至于婚姻双方当事人的意愿在这一过程中则常常是被忽略的,但是,在市场经济时代,家庭难以再统摄个人,个人有了自由发展的余地和空间,所以无论是丈夫还是妻子,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的前途来安排生活、工作,而不再视个人利益从属于家庭利益为天经地义。相对于封闭、稳定的自然经济状态,开放、流动性大的市场经济社会向人们提供了更开阔的视野和发展空间,人们必然不会再局限于一家一族甚至一城一市,而是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当然,即使在现代社会,家仍是人们精神的栖息地,是迎接各种挑战、困难的精神支柱和情感依托所在。只是“在选择的机会出现之时,许多人都会毫不犹豫地放弃原先赋予家庭的价值,而选择一种更好的生活。……由此可见,并没有什么价值观是不可以改变的,如果环境改变,或许是为了改变环境,人们可以放弃旧有的价值观念。”③

二、家庭从重静态稳定转向重动态和谐

过去人们评价一个家庭是否幸福的标准主要侧重于夫妻是否和睦,家庭关系(亲子关系、婆媳关系等)是否融洽,家庭成员是否学有所成、事业有成等表面的认识,认为表面上婚姻很稳定就意味着过得幸福,很少有人想到高质量的婚姻不仅“看起来”是稳定的,也应该是尊重每个成员意愿的,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理解,相互独立,能经常的进行思想交流。过去常常有对离婚进行集体干预、行政干预的事发生,不管当事人是否感觉幸福,只要能维持表面的稳定就行,这与“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截然对立的。传统婚姻看似稳定和谐的家庭其实是以弹压人的主观意愿为基础的,有时甚至是以忽视当事人的感受、牺牲当事人的幸福为代价,因此这种静态的稳定与和谐相去甚远。现代社会尊重当事人的意见,只要当事人觉得适合就可以结婚,婚后觉得不适合也可以离婚,虽然表面看起来家庭动荡、矛盾、冲突激烈,但解除了不适合的婚姻对双方都是一种解脱,避免彼此的伤害,避免发生更多的“没有硝烟的战争”,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与和谐。当然,刚刚开始“独立自主”地掌握自己婚姻的国人难免会经历一个混乱的阶段,有人对婚姻缺乏耐心和宽容之心,稍不如意就劳燕分飞,影响着人们对于和谐家庭文化的认同感,“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似乎已成了美丽的传说。

随着中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家庭生活、感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婚姻的最高境界已不局限于追求“白头偕老”,而是更注重享受优质生活、高质量的婚姻。对家庭婚姻的要求提高了,满足起来自然也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婚姻开始出现动荡。而且快速变动的社会令许多人的内心感到不安全,在情感领域也容易出现危机。家庭伦理剧中涉及男女情感的电视剧热播,就透露出现代人情感生活危机四伏的信息,在危机中人们依旧渴望着美满和谐的家庭婚姻。《海棠依旧》里父亲在二女儿结婚前,大女儿婚姻却亮红灯时,全家“最后”一次团圆饭上说:“老话儿说得好,祝你们白头偕老。老话儿都是话中有话,因为白头偕老不易。你大姐结婚我这么说的,老二结婚还是这么说,老三结婚也是这话。”如今,就连这最朴实、最基本的底线往往都守不住,可人们还是期望能满足更高标准的要求。

近年来,各地电视台争相在黄金时段播出反映现代人婚姻、情感话题的电视连续剧,《结婚十年》、《浪漫的事》、《深度诱惑》、《危险真情》、《来来往往》、《走过幸福》、《中国式离婚》、《海棠依旧》等,在观众中引起了热烈反响,这些电视剧的剧情以反映出轨、婚外情的居多,反映出当今中国婚姻家庭中的种种矛盾和困惑,以及婚姻围城中现代人在忠诚与背叛、爱与恨的交织中难以言说的种种隐痛和重重危机。电视剧《来来往往》反映的就是变革的年代,不同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互相冲突,人们在这个转型期的社会变迁中所发生的情感生活故事。这部电视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正发生在许多家庭中的故事,特别是经济力量对家庭和情感的侵蚀,以及男性在现实社会中的生活困境等问题。正在变迁的社会是家庭婚姻走向动态和谐的重要社会背景,离开这个变革的时代,离开由此产生的人的价值观、人生观的改变,以及经济力量对人们生活的强大影响力,就无法解释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中国社会家庭发生的巨大变化。

那些“还没有明确地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自由的人,有自主意识的个人,他们才能把不幸福的婚姻‘凑合’下去,他们才会认为个人的快乐与幸福同家庭的稳定相比是无足轻重的事情,他们也才能在个人的感受与家庭及婚姻的形式发生冲突之时,使个人的感觉屈从于家庭和婚姻的完整形式,并且认为这样做并不困难。而对于一个个人意识业已形成的个人来说,这样做就要困难得多。”④仅仅在二十几年前还被中国人视为“洪水猛兽”,影视剧“雷区”的婚外情、离婚等有悖于中国传统的婚变,如今已经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被人们平静地接纳了。轰动一时的电视剧《牵手》曾因正面塑造第三者迟迟未能开拍,拖了三年之久才拍出来,就是因为大环境发生了改变,社会逐渐认可、接受了这样的表达。

无论是结婚、离婚、复婚还是再婚,每一步都会牵扯到更多的人和家庭,对于社会的影响也就不能小视。电视剧题材上从大量描写离婚、婚外情,向再婚、复婚、言归于好等转变,为现代婚姻生活重动态和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注脚。情感、婚姻经历着变异的考验,离婚带给人们的动荡、不安、创伤、苦痛,最终需要靠自己的努力通过再一次慎重、宽容的婚姻来抚平、安慰和超越。家庭不再是以一成不变的稳定来表现出和谐,而是多了一种选择,由不和谐的婚姻到残缺的离婚,再到再婚,在动态的变化中表现出现代社会和谐所特有的复杂性。

对现代社会日益走高的离婚率,就像看完了《中国式离婚》等以令人黯然神伤的离婚作为结局的电视剧一样,在与剧中人一起感到心力交瘁的同时,更让人对婚姻产生了畏惧感和疏离感,让人笼罩在灰色压抑的阴霾之中,似乎现代人对于家庭婚姻只能收获创伤,选择逃离。同时,也有像电视剧《半路夫妻》所展现的,在双方经历了“没有硝烟的战争”最终以离婚收场后,由于有了前边的经验和教训,有了改正错误的机会,再婚重组的家庭更加懂得珍惜第二次婚姻,尽管彼此的磨合是必经阶段,磕磕碰碰仍是生活中的常客,但让人感到婚姻生活的阳光色彩,给人以希望和积极的动力。

同时,也有些电视剧给人剑走偏锋的感觉,一味展现畸形、甚至变态的所谓恋情,情感泛滥、贬值,刻意编造情感混乱、过多渲染婚变,偏离了现实生活的情感轨道,一个又一个美满的家庭被泛滥的情感冲垮、破碎、毁灭。尽管影视剧对现实婚姻家庭生活的表现有以偏概全的嫌疑,对人们多有误导,近30的改革开放让中国人的情感世界在婚姻自由、离婚自由、情感自由等口号的冲击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震荡,但是中国伦理道德的主流道德观并未发生根本改变,大体上仍沿袭传统的维持家庭稳定追求和谐美满的基本理念。就多数情感剧而言,即便是曾经沧海难为水,在最终情节上仍基本坚守着传统道德规范,破镜重圆、重归于好的结局屡见不鲜。

三、夫妻间男尊女卑的秩序转向男女平等的关系

夫妇关系是“三纲五常”所强调的重大伦常关系之一。在古代的宗法社会中,夫妻关系的调适是片面地遵照“夫为妻纲”、“男主女从”的准则进行的,甚至夫妻关系是要服从亲子关系的,妻子在家庭中只是充当生儿育女的工具。中国人常把人伦即缘于自然血缘、婚配和长幼等形成的亲属关系称为“天伦”,意指此为人与人之间最自然的纽带和最天然的本质关系。在中国传统的宗法等级制度下,这种自然天性的人伦被改造成了宗法人伦。在宗法人伦中夫妇关系变为上下尊卑关系和支配顺从关系,形成了婚姻家庭中男尊女卑、夫为妻纲的普遍意识,和被认为天经地义的以男性长者为家长的父权家长制。

建国以来,建立在森严的人伦宗法等级秩序下男尊女卑的传统性别秩序逐步被打破,向着婚姻中男女相互关爱、彼此宽容、共同分担的平等式关系发展,但这个发展非常艰难,不仅有来自男性、社会习惯等的阻力,也有女性自身的弱点。如果说前两个转变已被人接受并实践的话,那么男女平等的实现恐怕尚处万里迈出第一步的阶段。许多电视剧中的女性都与男性一样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着蒸蒸日上的事业,她们既有女性的温柔也不乏精明干练。但总的来说,电视剧在表现男女平等方面非常欠缺,如《好想好想谈恋爱》的四个女主角都是大龄女贵族,都有不菲的收入,都对男人挑三拣四,这些带有女权主义色彩的描述与男女平等相去甚远,没有树立起女性自强、自立的精神榜样,追求的是等同而非平等。

无论是现实生活还是影视剧,婚外恋几乎成为破坏家庭第一杀手的代名词,而婚外恋的破坏者往往是女性,她们或因感情,或因金钱、权势而背负上背叛道德的枷锁。在绝大多数情感剧中,婚姻出现问题都是因为妻子是“女强人”忽视家庭和情感交流,或是青春已逝的贤妻良母,导致丈夫在遇到年轻、貌美、善解人意的“第三者”时“出轨”、“不忠”。虽然在《中国式离婚》里,并没有“第三者”,婚姻的问题也更多地出现在了女人身上。该剧试图从婚姻关系内部对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探讨,描绘了由陈道明和蒋雯丽饰演的一对普通中年夫妻,即使在没有第三者介入的情况下,还是遭遇了婚姻本身带来的伤害和无奈。电视剧《金婚》也描写了模范丈夫佟志对从小被娇惯出各种毛病如洁癖、小心眼等的妻子文丽的忍让与宽容,50集中两人不停地因为生活中的琐事吵架,每次都是文丽在“没事找事”,两人吵了50集(50年),给人的感觉就是成功婚姻的经营主要在于男性的大度包容。

婚姻需要男女双方共同摆正责任与情感,家庭与事业的位置,在这一点上如果没有男女平等,只要求一方付出,付出的一方常常是女性,其结果注定是对家庭、对婚姻和每个家庭成员的伤害。以女性为家庭的倾心付出来说,不能再简单地用符合传统美德来衡量,而要看是否反映了女性的一种自我迷失,一味地舍弃自己成全家庭未必会得到想要的回报,这样的例子在电视剧中屡见不鲜。电视剧《牵手》中的女主人公夏晓雪(蒋雯丽饰)本是一位很有发展前途的知识女性,婚后为丈夫而放弃了事业,把精力全放在了家庭和儿子丁丁身上,她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得到丈夫更多的关爱和体贴。而丈夫钟锐却认为她越来越俗气,由于缺少沟通,两人的婚姻产生了危机。

在《中国式离婚》里,妻子林小枫为了让努力改变家庭经济面貌的丈夫无后顾之忧,表示包下全部家务,在林小枫的无私奉献中,丈夫宋建平拼搏成功,而林小枫自己却屡屡因为家中琐事耽误了工作而下岗。两人的反差开始拉大。编剧王海在《中国式离婚》里写的是一个望夫成龙的故事,她认为望夫成龙是女人们的普遍心态,这与夫贵妻荣的传统观念没有太大的区别。一如《中国式离婚》所着力演绎的,现代中国女性思想中“夫贵妻荣”的观点还很有市场,这样情况下已婚女性很容易迷失自己,沦为“怨妇”、“弃妇”。

现代社会,女性的家庭角色定位发生了变化,由单纯的家庭妇女转变为兼负家庭重担的职业女性,家务劳动男女共同分担,经济来源也不只依靠男性,女性可以按照自己的特长、爱好选择工作。在现代家庭生活中,夫妻角色不再固守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模式,越来越多的女性在工作上崭露头角,需要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应付家庭以外的社会。夫妻关系必然要适应这种新的变化,尽管适应的幅度还很不够,但“新好男人”即那些没有“大男人主义”,而且多分担家务的丈夫已开始成为一种“时尚”。现代社会的夫妻关系更应该是一种建立在平等、互信基础上的和谐关系。

中国人婚姻家庭文化的变化才刚刚开始,还会存在着反复、回归。向“前”走多了人们又会发现过去的种种好,比如过去虽然不重个人的感受,但讲家庭责任,如今虽然人人强调自我感受,似乎尊重了个人的意志,但少了人与人之间的宽容、少了温情多了冷漠。和谐社会需要建构,和谐的家庭需要经营,人们需要时间来适应社会对人们价值观、人生观影响带来的变化,应对现代生活与经济格局对中国家庭传统观念的碰撞。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现实之间不断的磨合中,才有可能逐步形成既有个人又有家庭,既允许不适合的婚姻解体,更追求每一次婚姻的美满,夫妻平等的新的家庭文化。

注释:

①李银河.中国婚姻家庭及其变迁[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197.

②刘达临,等.中国婚姻家庭变迁[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217.

③李银河.中国婚姻家庭及其变迁[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198.

第6篇

关键词:淮剧;传承;保护

淮剧是江苏省三大地方戏的一种,它发源于苏北淮河流域,盐城建湖是淮剧的故乡。早在200多年前,淮剧就在盐阜地区唱响,并逐步南下进入上海等大城市。建国以后,淮剧在各级政府的关怀下,经历了“两盛三衰”的发展历程。建国初期,淮剧艺术蓬勃发展,新生的淮剧艺术春意盎然。十年“浩劫”,淮剧遭到了扼杀,以反“封、资、修”为名,不少剧团被砍掉,使淮剧传统艺术受到遏制。结束后,传统艺术再度新生。淮剧又扬眉吐气,在全国范围内地方剧种如雨后春笋,发展很快,淮剧舞台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近年来,由于娱乐品种的增多,影视艺术的普及,使传统艺术又受到了挑战,面临着生存艰难的地步。然而,国家重视民族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淮剧于2008年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这对淮剧这一民族传统的文化艺术品种来说,又面临着一个极好的机遇。各级地方政府都相应出台了对淮剧的传承保护措施,特别是建湖县委、县政府制定的“淮剧、杂技从娃娃抓起”的方案,提出了“淮剧进课堂、杂技上操场”的具体办法。这对推进传统艺术的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就淮剧进校园这一议题,谈谈其推进传统艺术传承保护的重大作用。

一、淮剧进校园,使新生代自觉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

淮剧为什么“从娃娃抓起!”这就明确的告诉我们,淮剧对于这些新生代的娃娃们一无所知,他们没看过淮剧表演,没听过淮剧曲调,没有感受过淮剧的魅力。大家都知道,淮剧过去是生活在贫困中的老百姓沿街讨要而唱“门叹词”演化而来,对于这些生存在甜水里的孩子不但陌生而且渺茫。如果对他们不去传播,教育,使他们接受淮剧艺术的熏陶,又何谈去传承保护。因而,说“从娃娃抓起”是十分必要又十分及时的,建湖实验小学第一次在音乐课上讲淮剧、小同学们象听故事一样新奇,第一次听淮剧唱歌、他们听得入迷,不知这优美的曲调从何而来,经过半年的教学,学曲调、学简谱、学唱段、同时理解每个戏的剧目,每个唱段的意义,使他们感受传统的淮剧离他们并不遥远。他们的祖辈、父辈都唱过,耳熟能详,使他们读懂了什么是淮剧,什么是民族的、传统的文化艺术。使他们不知不觉地唱起了淮剧。

二、淮剧进校园,使新生代加深理解传统艺术的内涵

现代音乐特别是流行歌曲,唱起来节奏明快、不知不觉手舞足蹈,甚至狂欢乱舞,而淮剧曲调虽然悠扬悦耳,却十分缓慢,有时让人悲悲切切,提不起劲来。学生们初次听来觉得抒情婉转,再听起来,就感到哀叹呻呤,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淮剧人处在旧社会、旧时代,他们受生活的压迫,受社会的欺凌,他们自哀自叹,沉重的劳动和窒息的社会使他们无法释放自己的感情,只好借劳动之机,借讨要时刻,呼出自己郁闷的情绪,他们的每一句话每一段调,都是内心的呐喊和呼吁,象淮剧《孟姜女》过关,十二个月有十二个月的痛苦,唱淮戏是他们在诉说自己的不幸和痛苦,演绎自己悲惨的命运和生存的危机。通过深沉的讲解,使孩子们从心灵深处体会传统文化的内涵,让他们真正懂得传统文化的真谛,从而达到热爱传统艺术的目的。

三、淮剧进校园,使新生代不断吸取传统艺术的精华

在实施淮剧进校园的过程中,还必须有选择、有重点的向孩子们灌输淮剧艺术的内容。也就是说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能良莠不分。让孩子们无所适从。他们对淮剧节目中有不少封、资、修“的观念和迷信的宿命论,因果关系的神鬼说,尚没有识别和辩别的能力。我们在选择淮剧进课堂的内容上就必须严格把关,实验小学以课本剧、”“公子休让鱼”钟庄小学《小故事》、二实小以《孔融让梨》等内容改编成淮剧演出。既有积极的思想内涵又有其教育儿童健康成长的一面。使新生代时刻把握吸取淮剧中的精华,加深对自身的营养。县实验幼儿园、以现代京剧《红灯记》中的一曲《都有一颗 红亮的心》改写成淮剧内容,谱成淮剧曲调,在江苏省儿童艺术剧上演出,获得了金奖,得到了专家和观众一致好评。因而,我们在淮剧进校园、上课堂的内容选择上,一定要精选内容丰富,思想性强、艺术水准高的剧(节)目作为教材,让孩子们吸取淮剧的精华、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和艺术鉴赏能力。

四、淮剧进校园,使新生代提高传承保护传统艺术的认识

淮剧进校园,淮剧上课堂。旨在传承和保护淮剧这一古老的艺术,弘扬和发展传统的民族文化。通过这一举措,抓到了传统的核心,突出了保护重心,摸到了发展振兴的关键。通过这种形式,从“娃娃抓起”,使新一代对传统的艺术从认识到热爱,从不自觉接受到自觉传承。不但涉及到一层人,而且培育出一代人。这样对淮剧的传承就出现了后继有人,薪火相传的局面。经过近10年的努力,建湖在传承保护淮剧这一“非遗”项目上积累了丰富经验,他们单举办淮剧进校园专题会演已列时五届,推出几十个淮剧校园节目,并编排了一大批具有一定口味的儿童淮剧节目,出现了进市、进省的优秀节目,能够登台演出的小演员达数百名。近年来,连续在省获奖节目就有十多个,使淮剧普及工作取得了累累硕果,特别是通过淮剧进校园这一行之有效的举措,大大促进了对传统艺术的传承和保护。对地方戏发展和振兴发挥了积极作用,淮剧进校园“从娃娃抓起”已抓出了甜头和效果,使我们看到了古老的淮剧艺术,后继有人,看到了传统文化艺术振兴和发展的希望。

参考文献:

[1] 朱玉江.淮剧生成的文化模式探讨 [J]. 四川戏剧,2010 (05).

[2] 荣蓉.淮剧在盐城地区的传承与发展趋势 [J]. 文学界(理论版), 2010 (11).

[3] 刘棠.叙事与思考的碰撞——传统淮剧与“都市新淮剧”的比较 [J]. 大舞台,2010 (02).

[4] 丁和根.淮剧的发生及其文化背景——淮剧文化考察之一 [J]. 艺术百家,1997 (02).

第7篇

高中语文教育是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对弘扬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负有重要的责任。高中语文教材选编的诗词曲赋和古代散文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新颁布的高考大纲已将优秀传统文化做为考查内容,其目的就在于促使青少年从小树立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并将之不断发扬光大。然而如今的高中生却很难对此挖掘得更加深入,甚至缺乏最基本的文化常识。

一、立足教材,挖掘传统文化资源

教材是最好的范本,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实际不断挖掘和整合,融会贯通,为我所用。新教材的编排很好地贯彻了“三维目标”,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都加大了传统文化名著名篇的份量,特别是“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等环节的设计,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提供了有效的平台。作为高中语文教师的我们要准确领会编者的意图,不断挖掘和整合资源,实现让学生准确“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的目标。

教师可以将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古代散文部分作为实践的重点,运用合并同类项的思维模式,从中挖掘和整合古代优秀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朴素的家国情选⒄确的道德观念和顽强的进取精神。以传统文化中的积极进取让学生领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不轻言放弃、不断勇攀高峰的真谛;以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来培养他们的历史使命感,让他们体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的为人情怀;以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处世思想让学生懂得“己所不予,勿施于人”的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当代人与人交往的黄金法则……通过这些资源的不断整合、渗透,使学生从中感受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所散发出的独特魅力,遨游其中,不能自已。

二、营造氛围,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在校园里营造浓厚的优秀传统文化氛围,是不断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提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学生每日长于斯,学于斯,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是渗透传统文化的绝佳场所。因此,我们可以在校园里张贴古代先贤的经典语录、反映传统孝道的二十四孝图,播放一些古典乐器演奏的经典曲目,以社团的形式进行古典诗词的吟诵、赏析和写作训练,邀请专家进行古典文化专题讲座。

课堂上教师可以进行课前三分钟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推荐,充分利用读和写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内涵进行挖掘。

如学习苏轼的《定风波》,教师可以通过示范读、齐读、自读等方式,抓住画龙点睛之笔的“一蓑烟雨任平生”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此句是本词上片的结束句,形象地表现了作者的胸怀和抱负,也是全词不同凡响的精彩之笔,让学生通过诵读体会到作者在种种打击和困难面前不气馁、不退缩、不丧气,泰然处之、乐观豁达的心境。再如学习荀子的《劝学》,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会排比论证的语言气势;也可以通过仿写将本篇作为“借助外物、实现理想”、“成功在于持之以恒”的论据等。

三、利用课外,扩展教学新境界

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既要注重课堂内,也要拓展到课堂外,丰富教学形式,潜移默化,寓教于乐。

一是举办一些与传统文化有关的竞赛,比如“腹有诗书气自华”古典诗词朗诵大会。书法大赛、讲成语故事比赛等。借助此类活动让学生进一步领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运用听说读写训练使学生由旁观者变为当局者。

二是利用端午、中秋、重阳、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让学生积极参与传统节日实践,充分挖掘节日内涵,体验传统节日氛围,不断激发传承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和自豪感。

三是利用博物馆、展览馆、文化遗址、名胜古迹等资源,开拓学生视野,近距离感受祖国的灿烂文明,促进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激发其探究热情,不断陶冶爱国情操。

四是开展以“爱我家乡”为主题的文化之旅,挖掘家乡的民风民俗、风土人情,撰写乡土调查报告,采访身边人身边事,把学生对家乡文化认识的不断深化与热爱家乡的情感有机融合起来,增强他们的家乡自豪感。

第8篇

战国时期,中山国国君宴请文武大臣喝羊羹,由于后勤总管的忽视,羊羹的数量准备不够,致使大臣司马子期没有喝到羊羹。国君也有所大意,没有做出解释。司马子期因此感到羞愤难忍,一气之下投奔楚国,向楚昭王说了许多中山国君的坏话,并促成楚昭王攻打中山国。溃不成军的中山国不久就灭亡了。中山国君带着一批文臣武将狼狈出逃,中途所有臣将都离他而去,只有两位武士持戈跟随。中山国君既悲哀又庆幸,问为什么不惧危险誓死保卫?两位武士回答:“我们的父亲在快要饿死的时候,是您施予了一碗饭,救了他的命。后来,父亲临终时嘱咐我们兄弟,中山国将来要有祸事,你们一定要为之赴汤蹈火,舍命保国君!”

一菜可使一个国家灭亡,一饭会使两士为国君赴汤蹈火。给予别人,不在乎多少,而在于适逢危难;结怨于人,不在乎事情大小,而在于伤害别人自尊。中山国君的反省让我们明白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像这样用传统文化启迪人生的故事,在《赢在人生终点》这本新书中不胜枚举。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为人处世的营养将受益终身。

处世是一门生存和发展的艺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商业社会中,面对激烈的竞争,处世之道尤为重要,谁掌握得好,谁就能占得先机。

一项研究结论表明:“专业知识在一个人的成功中的作用只占15%,其余的85%取决于处世能力。”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说:“我愿意付出比天底下得到其他本领更大的代价来获取与人相处的本领。”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也曾总结:“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学会处理人际关系,掌握并拥有丰厚的人脉资源,你就在成功的路上走了85%的路程,在个人幸福的路上走了99%的路程了。”

但如何处世也是见仁见智,不过大道至简,处世之道在于懂得人性,满足人的需求。一般来说,人都有被帮助、被关心、被理解、被肯定、被赞美、被尊重、被崇拜的需求。了解了人的需求,就找到了处世大门的“金钥匙”。《赢在人生终点》作者叶建华认为,这把金钥匙就深藏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

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的《赢在人生终点》,就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以人生感悟为经纬,以古今中外案例为论据,从心态阳光、乐于助人、赞美他人、勇于担责、宽容忍让、尊重他人、广交益友、能藏善露、亲密有间、大智若愚、方圆变通、懂得放弃、少欠人情、勇于认错、拥有特长、善于沟通、善于倾听、防范小人、远离是非、和睦家庭等方面进行阐述的。

第9篇

乱象1:作坊式学堂,没有办学资质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南宁市不少少儿国学堂都开设在居民楼里,教学及安全设施都存在一定隐患。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一些在南宁市开办国学班的“老师”组建了一个QQ群,进行交流。根据该群的人数估计,南宁约有160家国学培训班。而记者从南宁市教育局获悉,2016年,包括文化课辅导、特长兴趣辅导等各类培训在内,经南宁市各县区、开发区教育行政部门年审合格,并报市教育局备案的民办教育类培训学校共137家,大多数国学培训班都未登记备案。

乱象2:师资参差不齐,入职门槛低

记者在网上搜索国学老师的招聘信息时发现,大多数国学堂要求应聘者要有爱心,对传统文化有认同感,但对学历、专业没有硬性要求,门槛较低,中专、技校的业生都能入职。

即便在一些规模较大的学堂里,老师也并非都有相应资质。记者发现,为了节省办学开支,一些学堂会招募义工,甚至是请一些“半路出家”的学生家长进行授课。南宁市一些国学堂的负责人坦言,要聘请有专业背景的老师,需支付较高薪水。因此,除读经外,琴棋书画之类的传统文化课程一般不开班。也正是因为师资跟不上,大多数国学堂在授课过程中,都采用了“读经不解经”的教授方式。

乱象3:推崇体罚,孩子犯错被鞭打

在古代私塾,如果学生背不出书,教书先生会用戒尺打其手心来进行惩罚。记者发现,在走访的部分国学堂里,至今仍推崇体罚。

第10篇

[关键词]议论文;理性思维;清晰;规范;片段写作

学生写不好议论文,最根本的原因是缺乏理性思维训练,导致写出的议论文存在“不说理,不讲理,讲理却不在理,说理却不合理”的问题。而理性思维训练,关键在于论证过程的清晰、理性、规范。因此,议论文教学应该“回到理性思维原点”,才能有效解决学生写作议论文之惑。

以2011、2012年江西卷语言综合运用题的样式为例。该题型的特点是紧扣教材、读写结合,提出了若干语言表达和写作方法的具体要求,为一线作文教学提供了读写训练的范本。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片段式议论文写作训练模式。

一、读写迁移训练

新教材的模块教学以某项能力为编写目标,有效整合读与写资源,强调阅读文章的典范性、技法的可学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巧妙挖掘教材的读写资源,让学生活学活用。

如由《劝学》《拿来主义》的典型论证方法迁移的一道题目:“中国狼爸”的口号是“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只要孩子的日常品行、学习成绩不符合他的要求,他就会严厉体罚。他的4个孩子中有3个被北大录取。请你就此事发表评论。要求:观点鲜明,必须使用对比、因果分析、比喻论证。200~300字。

例文:“中国狼爸”通过棍棒式教育将子女培养成为卓越的人,然而在看似成效不小的情况下,其教育方式有点不近人情。(观点)父母为孩子好固然可以理解,但用体罚来逼迫孩子学习,很容易导致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并可能造成心理阴影。(原因一)如果父母采取一种温和的教育方式,把孩子培养成一株“向日葵”,永远追随知识的“太阳”,岂不是殊途同归?(对比与比喻论证)不打不成材的教育实在应该摒弃了,不然和谐的家庭氛围如何营造?(原因二)孩子整天提心吊胆,如履薄冰,屁股随时有挨板子的危险,何以健康快乐地成长?(原因三)

二、时事素材生成训练

这是常规训练方式,属“一事一议”时评文写作。学生要围绕时事素材所提及的现象有针对地论证,这样可以防止学生信马由缰,东拼西凑,也可以检验其表达的严谨性、思维的严密性,并“注重同一材料的发散训练”。

例题:今年时值杜甫诞辰1300周年,杜甫从课本上马不停蹄地跑向网络。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挥刀切瓜……这被网民戏称为“杜甫很忙”。要求:就此事发表你的看法,观点鲜明,必须使用例证。200~300字。

例文: 杜甫如此“穿越”令人啼笑皆非,让人无法还原其真实形象,更无法理解其精神内核,尤其对于青少年正确认知杜甫形象产生误导。(观点)《步步惊心》《宫》让雍正“应接不暇”。两剧把人们心目中威严、神武的皇帝演成了一个情种,如果青少年借此了解历史,得到的只是扭曲的戏说历史。(例证一)表现历史人物,是要有现代眼光,但要少点歪曲,多点回归。(总结)

三、围绕某观点论证或驳论训练

学生写议论文往往只摆出事实,却不清楚论点与论据的内在关系,不知道怎样讲理和讲什么理。这样的训练可以增强论据与观点的吻合意识,防止论点加材料的简单化,提高学生整合各种论据的能力。

例题:对于“杜甫很忙”系列涂鸦画,有人认为这不仅不尊重历史名人,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请你反驳这一观点,并论证自己的观点。要求:先破后立,有事例论据、事理论据。

第11篇

培养思辨能力的教学理念

为了帮助学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上升至概念层面,同时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扩大他们的知识面,获取较为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本课程由两大部分内容组成:一部分侧重于传统实践,包括传统节日,传统技能、技法的介绍,如瓷器、丝绸、茶道、书画、园林、建筑、曲艺、武术、中医等等,这一部分旨在引导学生从表面现象入手,深入探讨这些传统实践背后隐含的文化内涵;另一部分则为形而上的介绍,着重探讨儒、释、道以及中国传统的哲学观,意在帮助学生建构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框架。这样的课程设置,意在使学生将文化现象与形而上层面的认识相结合,从而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相对完整的体系式认知。

面对如此庞杂且难度深浅不一的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始终是一项极为有效的教学原则。不过,这个“材”不仅仅指传统意义上的教授对象,也包括不同教学内容、教学材料。而“读议写”课程的教学改革就能很好地满足因材施教的需要。“读议写”系列课程是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听说读写基础课国家级教学团队改革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一次大胆尝试。它一改以往教学中锻炼“手段”、单独训练某项技能的做法,将教学目标提升至较高的锻炼思辨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层次,引导学生以增强智识为目的,通过课前广泛涉猎阅读材料(读)、课堂讨论(议)以及课后写作(写)的方式,从整体上提升学习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思辨能力的锻炼是“读议写”课程的重要目标。思辨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界经久不衰的话题,但教育实践往往与教育理念脱节,这种情况在英语专业似乎更甚。文秋芳教授曾于2009年11月针对11所高校14个文科专业超过2000名一至三年级学生展开过思辨能力的实证调查,实验结果显示,“大学3年期间,英语专业学生思维水平有小幅量变,但未呈现质变的阶段性特征。其他文科类大学生不仅进步幅度大,而且呈现质变的关键期在二到三年级之间。”英语专业学生思维发展变化呈现的这一特点与英语系在课程设置上重视语言能力的培养轻分析、推理、评判能力的训练不无关系。“读议写”系列课程正是针对这一现状就思辨能力的培养展开的一次有益尝试。

三段式教学实践

按照“读议写”课程的要求,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遵循归纳的逻辑,将课堂教学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入门铺垫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以激发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为目的,从那些学生自以为熟知的文化现象入手,发现其间不为人留心的关联,对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深挖;第二阶段为知识扩展阶段,此时要将教学视野扩展至知之不深的种种文化实践,以深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第三阶段则为总括升华阶段,旨在归纳总结之前的学习,将教学内容上升至形而上的层次,以建立体系式的认知。对应于这3个不同的学习阶段,课前的阅读、课堂里的讨论形式会相应地产生变化。

第一阶段学习的关键在于从现象中发掘观念。一般说来,学生从出生之日起,一直浸于中国文化之中,对于传统文化一知半解,仅知道一些简单的文化现象,熟悉表层文化,但对于这些表层文化现象很少进行批判性思考,对支持这些文化现象的深层文化更是缺乏了解,对之进行探究的意识淡薄。针对这一情况,教师作为课堂讨论的引导者,采取启发式教学,有选择性地择取并罗列学生熟知的表层文化现象,再以连续发问的形式将这些现象上升至概念层面,引领他们发现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情背后的中国人特有的基本文化观念,再经由辩论、讨论等形式加深理解。例如从引导学生分析汉语里的一些有意思的现象———对于某些奇、偶数的偏好入手,深入发掘中国古人独有的宇宙观等。这些观念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并决定人的行为,不少属于集体无意识的范畴,从学生的反应来看,他们大多受控于这些观念却不自知。再如,学习传统的重大节日时,让学生列举传统节日的传统风俗以及与这些节日源起相关的种种传说故事,并对各个节日进行分类比较,使他们发现很多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从大量的节庆都要进行扫墓祭祖活动不难看出中国人对于祖先的敬重,由此对于家文化是支撑中国传统文明的一大基石有了更深层的理解。此外,这些传统节庆日期的取定,又与中国传统哲学中对数的理解,以及佛教、道教的影响息息相关。从教学中收到的反馈来看,经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往往能意识到自己知识结构、经验范围以及思维方式上的不足,他们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

打好基本观念的基础之后,第二阶段的学习重点定位于在世界文化的大背景下,从不同角度观照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并对之进行深层次的学习。自古以来,中国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对世界文明的进程有着重大贡献,因此,这一阶段的学习不再单一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中进行研习。例如探究为什么中国的四大发明是火药、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术而非其他诸如丝绸、瓷器等举世闻名的创造或物产,以及活字印刷和造纸术如何影响了欧洲文明的进程等等。

有了第一阶段启发式教学的铺垫,第二阶段教学的特点在于“主动”二字。首先,这一阶段要求革新教学手段,变由老师主导的课堂为学生主讲的课堂。第二阶段的教学按讲授主题事先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或称小的学习共同体(communityoflearn-ing),在课堂上给每个小组20分钟时间充当“本堂课讲师”,共同就一个话题展开陈述。在陈述过程中给予听众随时就陈述内容进行发问的权力,以此激励讲师与听众之间的互动。此举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被动地接受灌输变为主动学习。另一方面,由于随机提问提高了主讲人对于讲题的了解和熟悉程度的要求,增强了课外学习的严肃性和重要性。换言之,它将课外学习与课堂学习有机融合,在某种意义上强迫学生主动思考,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果。当然,这并不代表教师在课堂中丧失了教学功能,相反,这样的教学模式对老师的知识结构以及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能够加入并引导学生的陈述和讨论,更要能从课堂讨论中启发学生。#p#分页标题#e#

基于锻炼学生思维和交流能力的考虑,我们要求陈述内容充实、思维严密、逻辑严谨、表达得体。学生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进行陈述时,PPT里面只能出现提纲挈领式的关键词,主讲人只能讲不能诵读,必须要以学生自己的逻辑呈现所讲述内容。针对部分英语表达不够自信的学生,鼓励他们以完成交流为首要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的同时兼顾语法准确、语音正确等其他原则。如此一来,既避免学生直接挪用网上获取的资源,又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以及临场应变的能力。此外,无论是讲解还是提问交流或是展开讨论,学生须遵循“得体”原则,注意区别口头陈述语言与书面语。口头陈述要重点突出,与同学交流时则要注意彬彬有礼。从教学效果来看,在某种程度上,第一阶段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起到了示范作用,学生在汲取教师经验的基础上自我发挥,不少人在角度的选择以及陈述的形式上出人意表,带给教师很多惊喜。

除了课堂内的主动,课外的主动学习对于第二阶段的教学也非常重要。课外学习指的是学生课前搜索并筛选阅读材料,进行大量阅读,将知识消化吸收,然后选择角度提炼陈述。教学材料的获取曾经是困扰英语专业学习的一大难题,如今,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元化,在网络日益发达的情况下,各种搜索引擎以及知识库的出现令知识信息量成几何级数增长,这一方面解决了阅读材料来源的问题,另一方面对阅读者的逻辑思维能力,尤其是甄别、过滤材料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时,训练学生如何从浩如烟海的信息量中筛选出有用信息、权威知识,就成为重要的学习内容。因此,学习不再局限于知识的获取,更是智识的锻炼。

有了前两个阶段的学习和探讨作为铺垫,第三阶段中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形而上的总结讨论就不再显得深奥艰涩。这一阶段的学习以深刻性为特征,而检验思考深度最有效方式便是写作。从思维训练的角度上来说,课后写作的重要性甚至超过课前阅读以及课堂讨论,因为写作是课前、课中思考的延续,是对阅读、讨论的成果进行反思,努力形成自己独有观念,并将之系统化的过程。换言之,阅读和讨论的最终落脚点为能够将所思所想付诸文字,形成篇章。如果说,课前、课中的学习旨在锻炼并提高学生综合思辨的能力,那么课后的写作环节就是对之前学习的检验。根据“读议写”课程的整体设计,学生的写作训练贯穿这3个学习阶段的始终。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性,教师只规定某个写作主题,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喜好,围绕该主题自行拟定作文题目。

与传统写作课不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要求学生只就一个题目进行写作,但必须经历数易其稿的过程,将论文由最初的600字左右扩展至最后的1500字。最初的论文,逻辑性差、论点不够鲜明、论证不充分等老问题仍然十分突出,而且学生的思维存在严重的同化现象,不仅选题雷同,论点相近,就连论证的方法以及论据都极为相似。有一个班,第一次交上来的作业有四分之一的同学全部以“论文化身份”为题。不过,这种大面积雷同并不意味着学生的个体性已经遭到抹杀,而是说明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收敛了其思维的锐度,在面对各种纷至沓来的作业时,已经养成了思维上的一种懒惰,总是以最显而易见但却缺乏思想深度和个性的方式进行应付。然而,随着学习的步步深入,思考逐渐深入,学生的思维开始活跃。同样是从小的现象入手探究文化现象背后隐含的文化基因,但最后确定的选题殊异,有同学探讨龙图腾,有的同学选择研究中国的人情观,还有同学从《喜福会》入手,分析中国的家观念等等。选题的多样化至少从一个方面表明学生确实积极主动开始思考。实践证明,经过数次修改、扩充之后,论文在论点的鲜明度、论证的条理性、论据的提出等方面得到明显改善。如果说写作是有效展示学生思辨能力的方式之一,这样的结果也许能说明经过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至少,在思想的深度、知识面的广度以及思考问题的角度等方面取得了进步。

结语

第12篇

关键词:传统园林建筑;细部;发展

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细部作为中国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一部分,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和创造才能,形象地传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意蕴,其中蕴含的园林建筑细部的发展规律、优良的传统经验和技艺,仍能为今天借鉴和应用。这些传统经验和技艺,主要是指园林建筑细部在历史实践中反映出本民族、本地区最具有本质的和代表性的东西,特别是反映出与人民的生活生产方式、文化习俗、审美观念密切相关的特征,同时还包括园林建筑细部在当时社会条件下如何反映人们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技术和经验,这些都是传统园林建筑细部文化的精髓。

一、传统园林建筑细部的传承与创新

在园林建筑细部创作中保持传统文化的延续,必须以一种真实的态度对待历史,超越它的表面形式而深入传统文化的内部,通过分析观察具体的传统形式,深入体验和确切把握其中隐含的种种文化含义。在做园林建筑细部设计时必须从国家民族文化整体的深层意义出发,发现把握那些具有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元素,给予恰当的诠释和表现,从民族发展的层次上实现与传统文化的联系,寻求符合人们文化心理需求的表达方式,创造给人以自豪感、归属感的园林建筑细部。传统延续性的保持,不仅仅是采用传统的形式,更重要在推陈出新、源于传统的创造。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关于怎样继承传统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如何创新,以及继承传统文化的手段、方法、途径等问题的讨论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对它的系统探讨与研究对于中国园林建筑界来说将具有理论与现实的双重意义。在对传统建筑的继承与创新上,著名的建筑教育家吴良铺先生曾经提出过“抽象继承”的设想,“抽象继承”既有创作原理的继承和发展,又有形象的借鉴与创造,使得过去所谓对传统的“形似”还是“神似”之争,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化解。

二、传统园林建筑细部的利用与发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园林建筑细部设计必须抓住全球化给人类社会共同利用科技成果和智慧结晶创造的良好的契机,创造性地继承传统文化之精髓。在把传统园林建筑细部要素运用于当代园林建筑细部创作之中的时候,应当找到正确的途径。传统与当代之间无疑是有辩证的关系,当代不可避免地要在古代给与的基础上起步。当代的速度和高度总会不同程度地受制于传统的成就,从这个角度看,传统又是当代的动力和财富。在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孕育之中的传统园林建筑细部,为当代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地基础支持。在认识到传统园林建筑细部在当代设计的优势的同时,还必须了解将这种优势转化为设计实力的途径和方法。如何将传统园林建筑细部的设计手法和艺术思想应用到当代园林建筑的细部设计中,这是每一位设计师需要思考和面对的最紧迫的问题。根据上述研究和分析,笔者提出几点建议和看法:

(一)提高当代园林建筑设计者的美学修养和传统艺术文化的欣赏水平

文化是一个群体或社会所共有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包括使这些价值观和意义体系具体化的物质实体。园林建筑细部就是这样一种“物质实体”,一方面它具有历史的连续性和对未来的限定性,并且直接对人们的视觉、心里施加影响;另一方面园林建筑细部设计是一种物质化的生活态度和生活表达。园林建筑细部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其本身就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活动和文化产物。优秀的园林建筑细部往往是从美学角度苦心经营的,如果没有一定的美学修养,就很难构思精妙的设计意图。相应地,如果艺术修养达到一定的境界,设计起来就会更加得心应手。因此即便是在今天,广大园林建筑设计人员也应认真研究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细部的设计思想和方法,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才能创作出既和传统文化有渊源关系又能体现当今时代特征的精美细部乃至作品。

(二)增强对继承中国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

当今社会,在园林设计中很少关注到园林建筑细部的设计,这与当代的社会、时代背景等有着很大关系。特别是在西方设计理念的冲击下,中国传统园林及园林建筑细部文化受到很大挑战,甚至出现断层现象。面对着这样的局势,园林建筑设计者必须担负起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在园林建筑细部设计时,传统园林建筑细部中的图案、纹样、形制都可作为当代设计形态创作的原型。这是一种比较表象的、简单的运用方式,是传统的具体形态的运用。而对传统园林建筑细部的运用,要从一个崇高的民族性和历史文化的传承性角度去看待它、运用它,因为面对当前的全球化,只有把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提炼成民族性的,这样才能将其发展成为世界的。

(三)加强当代园林建筑细部设计的理论研究

传统园林建筑细部也为当代园林建筑细部设计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视觉论据。对中国传统的社会和文化研究,可以通过传统园林建筑细部的大量视觉材料得到验证。各种形态复杂、造型多样的传统园林建筑细部不仅会带给人们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更会让人们了解形态背后所反映的社会经济和社会文化。同时根据不同时期传统园林建筑细部的显著特征,也可以研究社会历史,为当代园林建筑细部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四)重视对传统园林建筑细部的抽象运用

将传统园林建筑细部元素进行加工,在形象上对其简化、变形。在材质上使用新的材料,新的工艺和质感,使原有的传统园林建筑细部元素保留某些本质特征,成为新的视觉符号。当代社会是一个节奏非常快的社会,人们繁忙工作、生活之余,对园林享受可能更多的倾向于物质性,对园林精神方面的关注相对就次要。要想将这些传统园林建筑细部的做法应用于当代园林建筑细部设计上,必须深刻发掘其根本性、精神性的东西,抽象出来代表传统园林建筑细部特征的符号,并对其进行创造、发展。透过表面的东西,把握事物的本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精神继承方法是一种更高的层次和境界,它要求人们把握传统园林建筑细部中传统本质、内涵、抽象的东西,提炼出代表性符号,将其运用到当代园林建筑的细部创作中。

参考文献:

第13篇

对此,2月13日,地铁文化墙设计方回应称:“壁画《天竺佛光》具有现代装饰壁画的视觉艺术特征,画面强调时空观的交错视觉表现,这与传统画面的表现形式有着极大区别。传统画面往往集中表现发生在一个时间节点下的人物和场景。”

多维解读

传承传统文化也要多把关

面向大众的文化传播媒介,因为“穿越”而引起争论,已非首次。曾有一座城市在设计“李白举杯邀明月”雕塑时,让李白举着比他早两千多年的商代铜爵;古装剧里,主角们也常在历史经纬中“游走自如”――有些故事设定在汉朝以前的影视剧中,“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等台词却时有出现。这些案例都表明,在向大众传播历史知识和优秀传统文化时,有一些机构缺乏对文化的责任感和敬畏感,仍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的问题。

艺术来源于生活,虽然可以对生活进行艺术加工,却不能忽略真实的分量,否则很容易闹出乌龙和笑话。要讲清楚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精神追求,第一要务就是秉持严谨认真的责任心,要有“上穷碧落下黄泉”的考证精神,切不能率性而为。

从网友们关心大雁塔站壁画的妥与不妥上,我们也能感知到,大众对真实准确的文化知识有着极高的关注和渴求。因此,在守护、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时,公众也期待各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包括个体,都能真正重视“学术负责人”所蕴含的责任与价值,减少甚至避免类似的乌龙与谬误。

“玄奘偶遇泰姬陵”源于缺乏文化敬畏心

文化墙设计方的解释有些牵强,更何况是在西安地铁大雁塔站的壁画,所以其更应如实呈现玄奘去印度取经的历史画面。虽然当地博物馆已经将这一史实进行公开展示,但并不意味着同样作为公共空间的地铁站里的壁画装饰就能随意发挥。众所周知,泰姬陵是一座与佛教毫无关系的建筑,而壁画主题却是“天竺佛光”,这不是违背史实是什么?如此一来,非常容易误导市民和游客,尤其是中小学生,认为两者属于同一历史时期。

实际上,这件事反映出了艺术创作该如何尊重史实的问题。近年来,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其他艺术作品,对历史事件的表述往往过于随意,夸大、扭曲甚至篡改的情况时有发生,背后隐含的其实是历史常识的匮乏以及历史敬畏感的欠缺。文艺创作者不能无端想象历史,更不能让历史虚无化。譬如玄奘取经、昭君出塞这样的历史事件,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被津津乐道的佳话,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倍加呵护。无论是出于有意还是无意,不尊重史实的艺术创作都是一种消费历史、甚至亵渎历史的轻佻行为。文艺承担着成风化人的使命,兹事体大,希望壁画设计方能真正意识到问题所在,让玄奘与泰姬陵划清界限,让穿帮的剧情早日回归史实。

时评佳作

传承传统文化也要多把关

文/李洪磊

2017年2月,西安地铁大雁塔站的一幅壁画,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在这幅壁画中,公元7世纪时玄奘求经的故事,竟与建于17世纪的泰姬陵同框出现。有网友认为,这幅壁画有损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但西安地铁文化墙设计方随后解释称,壁画这样创作是为了“强调时空观的交错视觉表现”。

面向大众的文化传播媒介,因为“穿越”而引起争论,已非首次。曾有一座城市在设计“李白举杯邀明月”雕塑时,让李白举着比他早两千多年的商代铜爵;古装剧里,主角们也常在历史经纬中游走自如――有些故事设定在汉朝以前的影视剧中,“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等台词也时有出现。这些案例都表明,在向大众传播文化知识和优秀传统文化时,有一些机构缺乏对文化的责任感和敬畏感,仍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的问题。

艺术来源于生活,虽然可以对生活进行艺术加工,却不能忽略真实的分量,否则很容易闹出乌龙和笑话。要讲清楚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精神追求,第一要务就是秉持严谨认真的责任心,要有“上穷碧落下黄泉”的考证精神,切不能率性而为。

与地铁站“穿越”的壁画相比,春节期间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在专业方面的表现就要好很多。除了在现场进行点评和指正的王立群、蒙曼和康震等学者外,《中国诗词大会》背后还有以上海师范大学的李定广教授作为学术总负责人的学术团队。正是因为有专业力量为节目内容把关,节目质量才有保障,热播也才有了坚实的基础。试想,如果这是一档错误频出的节目,它还能收获如潮好评吗?

《中国诗词大会》等综艺节目的成功也启示我们,在向大众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时,专业力量和专业精神应该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多一些学术负责人把把关,多一点对文化的敬畏感和责任感,才能避免各种谬误,也才能让优秀传统文化真正与人民生产生活深度融合,进而助推社会发展。

与专业学者、研究人员相比,普通大众对文化知识,尤其是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误区的辨别力比较低。有时,一些本是错误的说法,却因古装剧的热播而成了大众思维中的固定印象。本应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却被断句成“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对此,专业的学者们应责无旁贷地主动发声,提出质疑,以正视听。针对大雁塔站壁画的不妥之处,就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的老师史雷鸣率先在网络上提出质疑的。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史雷鸣”能够站出来,承担起正本清源、解决难题的责任。

从网友们关心大雁塔站壁画的妥与不妥,我们也能感知到,大众对真实准确的文化知识有着极高关注和渴求。可以说,推进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是有着深厚民意基础的。在守护、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时,公众期待各相关部门、企事I单位包括个体,能够真正重视学术负责人所蕴含的责任与价值,减少类似的乌龙与谬误。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

第14篇

【关键词】林语堂 双语思维

林语堂自幼深受东西方文化熏陶,英语思维能力以及用英语写作的能力更是卓尔不群,令当时的中国作家望尘莫及,无法逾越。林语堂的“中文是漂亮的中文,英文是典雅的英文……中文好到无法译成英文,英文也好到无法译成中文,两者都是炉火纯青”。

一、林语堂自译英文作品的特点

林语堂自译了部分英文作品。其中就包括这篇《半部韩非治天下》。王正仁和高健对林氏自译英文作品的特点作了如下归纳:“一,从中英两种文本的内容与文字的详略来看,多数是英文较其原文更丰满;二,有时由于表达场合的改变,中文反而简略;三,双重文本中凡我国民族特色特别强的部分,其中文文本都更为详尽,反之,外国特色重的则中文部分简略;四,遇到涉及中国当时政局过于直接或过于强的地方,中文部分往往比其英文原文简略;五,根据不同的读者对象而在内容上灵活替换;六,只管主要内容,全然不顾细节;七,只保留个基本意思,其余随兴所之,自由发挥”。林语堂有些中文几乎是英文的全译,有些几乎是重写,主要意思大致相同。而此篇《半部韩非治天下》就是几乎采用重写的方式来完成的。这也基本符合王正仁和高健对林氏自译英文作品的特点分析。

二、两种版本的比较

1.从中英两种文本的内容与文字的详略来看,多数是英文较其原文更丰满。这两种版本都引用丰富的论据,论点明确,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但是英文版本篇幅较长,叙述详细,据统计足有3000多词,而中文版本篇幅短小精悍,只有700多字。

作者向西方人讲述了韩非子的思想对于中国的影响之大,可以和西方人熟悉的苏格拉底相媲美,这两个人不仅都具有丰富的法律哲学思想,而其凄惨的人生结局也几乎相同,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治主张,饮毒而死。

他向西方读者详细介绍了韩非子这个人物的思想和政治主张,并全面分析了韩非子“法治”思想的重要内涵。用西方人所熟悉的“苏格拉底”来和韩非子相比较,一下子就拉近了西方人对于韩非子的认知度。

2.有时由于表达场合的改变,中文反而简略。这两种版本的^大差异,固然有发表两种版本时面对的读者群体的变化的原因,还与当时政府的严格的新闻审查制度有很大的关系。囿于当时的政治环境,既能避开国内检查制度的干扰,自由写作,又能向西方传输中国传统文化,消除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一些隔阂(彭昕 2013)。

3.双重文本中凡我国民族特色特别强的部分,其中文文本都更为详尽。反之外国特色重的则中文部分简略。作者用详尽的笔触,摆论点,列论据,详尽介绍韩非的“法家”之“法治”思想,其目的就是为了说明“法治”并非西方国家独有,中国自古代始,就有“法治”观念,并且远远早于西方社会的法律政治制度。

4.遇到涉及中国当时政局过于直接或过于强的地方,中文部分往往比其英文原文简略。林语堂从“弃道德改良”、“法治胜于人治”、“法律面前人人一切平等”及其“建立法律制度的必要性”等方面全面论述韩非的法家思想,向西方读者展示了韩非的民主思想。而“法律面前人人一切平等”和“建立法律制度的必要性”在中文版本中几乎没有提及,这是因为在当时的中国,言论自由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所以在中文版本中,林语堂只谈“弃道德改良”,呼吁“法治胜于人治”,唤醒民众之麻木。

5.根据不同的读者对象而在内容上灵活替换。英文版本开篇就引用了一位美国人为中国“病情”提供的治疗方案,而在中文版本中,则是说“今日中国政治问题,有超乎一切政体问题之更大问题,就是人治与 法治。中国人脾气不改,无论是来也好,法西斯蒂也好,帝制复辟也好,必脱离不了人治精神。殊不知一切关键,不在政体政党之更易,而在矫正人治之恶习。得法治得治,不得法治则乱,此可断言。”中英文版本的不同事例,就是作者根据不同的读者对象而在内容上进行了灵活替换。

6.只管主要内容,全然不顾细节;只保留个基本意思,其余随兴所之,自由发挥。作者写作此文,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论述韩非的“法治”思想,并从“弃道德改良”、“法治胜于人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建立法律制度的必要性”等方面展开。作者在列出主要论点后,分别在中英文两种版本中展开论述,所列论据也各自不同。

三、对于现代社会的警示作用

林语堂于1930年写的这篇文章,全面分析了韩非子的四种观点,不仅对于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有警示作用,对于我们21世纪的中国更是具有非凡的意义。

我们今天重读林语堂的《半部韩非治天下》,不仅要继承和发扬韩非的“法治”思想,而且还要将其正确运用于社会实践中,不断加强“法治”思维观念,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彻底摆脱“人治”的思维桎梏,依法办事,按法办事,为中华民族的富强,为实现提出的“两个一百年”中国梦而持续奋斗。

第15篇

调查人: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

关于大学生传统民族节日意识的调查报告

前言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日趋频繁,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渐渐统一化,这就造成很多人淡化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而注重外来节日,像2月14日的西方情人节、4月1日的愚人节、12月25日的圣诞节等西方国家节日在中国变得相当流行,而中国传统的节日像农历5月初5的端午等节日却被我们中国人淡化了。就此问题,我对西安部分高校的部分在校大学生做了关于中国传统民族节日意识的调查,现就调查结果做以下分析报告。

一.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和重视程度

大部分大学生认为中国传统节日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是值得倡导并隆重举行的,比如说端午节是纪念我们伟大的爱国英雄屈原的;还有部分大学生认为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不是很高,不明白部分节日的意义,所以表示不是很提倡,有的人甚至表示对中国传统节日都不是很了解,在调查中我发现很多人不能完全说出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有些竟然表示不知道端午节这个节日。

二. 当代大学生对西方国家节日的了解及重视程度

部分大学生认为要与西方国家接轨,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及文化,就必须接受西方国家的文化及节日传统;大多数人表示对于西方国家的节日既不能说完全摒弃,也不能说是完全不接受,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并不代表是否定某一方,而是两者的融合,对于节日这一问题而言,他们表示可以接受,但不会去隆重庆祝,毕竟那是别人的节日。

三. 大学生热衷外国节日的主要原因

由于对我国文化、民族传统知识的欠缺以及盲目从众崇洋媚外的心理导致部分大学生对外国节日表现出狂热的态度,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当代大学生从小就被社会定位为为了考试而拼命学习的一类人,大部分时间都用来钻研那些课本知识以应付考试,忽视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错误的认为科技、经济等某方面优于中国的部分西方国家就是自己的偶像,从而导致崇洋媚外,热衷于外国的文化教育及服饰等各种东西,当然西方国家的节日也成为他们青睐的对象。

四. 调查中出现的令人匪夷所思的问题

在调查时与部分大学生的交流中,发现了极少部分大学生的一些令人无奈又匪夷所思的观点。

1. 建议给中国传统节日重新易名

极少部分大学生由于对西方国家的过度崇拜,竟然给部分中国传统节日加上一个类似于西方节日名字的名字,比如中国情人节,更令人无语的是有人建议将清明节改名为中国鬼节。

2. 部分人表示不承认中国有些传统节日

部分人认为当节日的概念被假日替换以后,是节日就应该有假期,可是中国的很多节日都没有放假时间,这样一来,他们觉得这些节日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节日,从而忽视甚至不承认那是中国传统节日。他们表示这样的节日犹如食而无味,所以不愿接受。

五. 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在调查中,少量大学生对韩国申报端午祭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这一事件表示义愤填膺,他们认为中国人民应注重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对于2005年韩国申报中国的端午节为他们的节日这一事件,我们应该予以重视,对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去重视,保护中国传统节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六. 结论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