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优秀语文教学反思范文

优秀语文教学反思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优秀语文教学反思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优秀语文教学反思

第1篇

【关键词】民族音乐 传承 高中音乐教学 作用

一、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的关系

民族音乐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文化里包括了多种文化,涉及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不仅仅是一种音乐现象,其中也体现了各个时代、各个地方的文化、民俗、语言、美学观点,同时也寄托了一种文化的情思,其所涵盖的情感和精神是这个民族的灵魂与思想,是这个民族精神的载体。

学校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文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具有多种社会功能。因此,学校教育应该作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主要渠道,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大历史使命。近几年来,经过积极探索和实践,不仅将学校开展传承民族文化传统的实践研究落到实处,也使得学校特色文化逐渐形成。学校创设校园文化,营造民族传统文化氛围,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人文素养也得到了提高,并在这基础上不断继承和发展民族音乐。所以,民族音乐传承与学校的音乐教育是分不开的。

二、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新课改以来,我们学校在改革中进行整合、拓展与探究,在完成教材中教学任务的同时,加入了少数民族音乐的探究及教学,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民歌的不同风格,认识民歌中常见的一些体裁形式。学生在学习中,了解和热爱祖国音乐文化的同时,加深了同学们对民族音乐的认知,感知及鉴赏能力,并扩大音乐视野,还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价值、创造性价值及道德观念,体会音乐所带来的美感。

民族音乐作为我国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它以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很多优秀作品是通过音乐来感染和教育学生,把思想与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们的道德品质和爱国精神。在教育中要将反映我国社会生活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纳入音乐课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在上欣赏课时借助少数民族风土人情的各种图片,让学生体验到不同的视听享受,使本来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化,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分析乐曲的不同变化。与此同时,又将各民族的风格通过音乐得以传承和发展。

三、在传承民族音乐文化 弘扬民族音乐所采取的措施

(一)培养教师多元文化知识,组织学校教师和学生学习民间舞蹈。教师不仅在学习中了解了民族音乐,同时也丰富了教师的业余生活,使民族音乐得以传承和发展。有计划安排教师走出校门,参加省市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同时进行系统学习,这一方法可使教师多听多看多比较。

(二)运用多元文化开展民族音乐教育,发挥艺术特有的共性。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音乐教育,强调音乐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在以往,我们的音乐教育忽视了音乐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过于强调知识与技能的掌握。高中生已经初步具备一定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而且很多学生对于民族民间音乐在平时的电视或一些媒体中稍有了解,但由于日常生活中缺少能正确引导学生欣赏民族民间音乐的方法,反而学生对于一些流行音乐较为认同。

所以,在高中民族音乐教学中,首先在课前布置学生通过书籍,网络查找有关少数民族的生活地域、生活方式、经济形态、文化传统、语言及民歌风格的相关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少数民族风土人情的各种图片及视频,将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相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体验到不同的视听享受,使本来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化,有利于学生赏析不同民族的音乐特点,更好的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和体验快乐。故而,在音乐教学中更新以往音乐教育理念,以树立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为基本观念,把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贯穿其中,灵活运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把音乐当成一种文化来传授,通过音乐来理解和尊重民族文化。

第2篇

语文教学就是语文教学,无需着色!

在现行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各种版本的教材、教辅资料可以说是琳琅满目,各种语文教学理念可谓五彩纷呈,于是乎很多语文教师的心中不约而同地都有了这样一种困惑:语文这门课程我们教来教去感觉自己都不会教了?!

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有这样一些问题特别值得反思:语文教师到底该高举一面什么样的旗帜?语文教师到底要把学生引导到什么地方去?我们能成为优秀的语文教师吗?我们怎样才能成为优秀的语文教师呢?

我觉得有一句话讲得很好:“我们每个人在出生的时候都是原创,可悲的是我们很多人渐渐地却都成了盗版。”语文教学也是这样一个道理。我们今天学赵谦翔的“绿色”语文教学,明天学王君的“青春”语文教学,后天学王崧舟的“诗意”语文教学……以致到最后迷失了自我,都不知道自己该怎样教语文了,没有“教来教去感觉自己都不会教了”的感觉那才让人奇怪呢!

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才是这些优秀语文教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研究、探讨、反思和追求的关键之处?这里就涉及我们对优秀语文教师的定位问题。我们要思考他们怎么就成了优秀的语文教师了呢?

我发现这些优秀语文教师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点:他们的语文基本功都很好,换句话说就是他们语文基本知识体系是完备的,语文的基本功也可以说相当不错,无论听、说、读、写!更重要的一点,他们都能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解读语文教学,而这种独特的方式其实就来源于他们自己在语文教学的某一个方面的超出常人之处。还有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他们都善于通过独具特色的课堂教学和学生完成了最充分、最完美的合作,他们擅长在独具特色的课堂教学中把学生这个主体凸显得淋漓尽致。如果我们能从以上几个方面努力,并能这样坚持不懈地一直走下去,成为一名优秀语文教师就指日可待了。

第3篇

(一)完善学生的道德素养不论是古代教育还是现代教育,德育教育都是最主要的。古代教育强调的是明德思想,要求不教育过程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并且学生可以用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在应试教育下,中学语文教学在德育教育上是比较欠缺的,学生也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因此,古代的德育教育内容对于现今的中学语文教学还是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的,可以不断地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完善学生的品格,减轻学生的精神压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好基础。

(二)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反思古代教育中强调的另一个内容就是内省思想,它要求学生对自己的言行进行深刻的反思,进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在课程改革的推进下,中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注意从中学语文课程的实际出发,相应地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还要吸取古代教育智慧的精华,领悟内省思想的内涵,自觉反思自己的行为,并且及时纠错。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反思,反思在语文学习中有待加强的地方,以便及时改正和提高自己。因此,古代教育智慧可以有效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反思,提高了中学语文教学的水平。

(三)推进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就形成了,而二者的联系保证了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古代教育中强调师生平等和师生的和谐相处,并且教导学生要敢于提出和教师不同的见解,教师和学生也要互相学习和提高。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保证教师将最全面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则用积极的态度消化知识,获得自身水平的提高。和谐的师生关系保证了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的形成,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中学语文教学要从古代的师生平等关系中获得启迪,推进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建立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提高中学语文教学的效率。

二、古代教育智慧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策略

(一)注重诗化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借鉴古代教育智慧,帮助学生形古代教育智慧对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吉林省四平市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李莹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古代教育中强调诗化教育,诗化教育在古代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就语文教育而言,中学语文教学正是像诗一般涤荡学生的心灵,启发学生的思想,所以进行诗化教学是必要的。就目前而言,中学语文教学受到现实条件的限制,诗化教育水平还有待提高。进行诗化教学要求中学语文教师引导学生正确阅读诗篇,首先要了解诗人,因为诗人是诗篇的创造者,从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性情特点就可以分析他的作品肯定有时代的烙印,诗人的情感会跟随自己的情感变化,了解诗人之后再去阅读诗篇就可以充分读出诗人的心境和诗篇的内涵,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会在不断的实践中获得提升,因此,诗化教学是有效的中学语文教学方法。

(二)进行反思教学将古代教育的智慧充分应用到现代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反思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有效地将古代优秀教育理念渗透进中学语文教学中。反思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要对中学语文教学方法进行反思,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古代教育强调教师要因材施教,也是对反思教学的强调。首先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并根据学生自身水平的不同采取相应的语文教学方法,其次,教师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可以给学生创造应用的情境,用提问的方式启迪学生。第二,教师要注重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这样才能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更好的教育学生。古代教师更是以其渊博的知识培养优秀的人才。教师要注重自我提高,还要积极参加学校培训,提升综合语文素质。第三,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自主学习。

(三)优化教学环境良好的中学语文教学环境的建立依赖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中获得更大的成效,优化中学语文教学环境要做到:第一,教师要保持民主平等的态度,了解学生的内心,减少师生间的隔阂。第二,教师要充分的尊重学生,树立师生平等的思想观念,教师和学生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这样才能共同进步。第三,教师要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重新的认识,用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建立和谐愉悦的中学语文教学环境。

三、总结

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师 教学反思

一、教学反思的内容

1.反思教学理念

新课改后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其中包括价值观、情感态度、知识和技能。从长远发展来看,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表明其中知识是最容易遗忘的,“授人鱼不如授人渔”,只有让学生充分掌握如何获取知识的技能,才能在以后通过其他各种渠道来复习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遗忘的知识,并靠自己汲取全新的知识。所以,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把价值观、情感态度和技能有意识的逐渐融入到对于知识的讲授中,加深学生的印象,让记忆更加深刻,也让教学过程不再呆板枯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师只有通过对教学课程不断反思,及时发现问题,积极解决问题,才能不断优化教学模式。

2.反思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十分重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沟通交流,理解信任,互相学习,才是完整的优秀的教学,并且营造出和谐上进的语文教学氛围,更能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基于沟通对教师产生良好的信任,积极投入到教学中来,学生的优秀才能得以挖掘和展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向多元化发展。

3.反思学习方式

因为一个班级的学生数量大,少则十几个学生,多则几十个学生。学生的知识水平也不尽相同,良莠不齐。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对每个学生给予正确的客观的评价,然后按照学生不同的学习程度或各自的个性特长制定不同阶段的阶梯式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的才能都能展示出来,学生间相互竞争比赛,共同进步。例如,教师可以设置问题时有意识的或有针对性的选择某个同学来回答,且这个问题适合这个同学的知识能力水平。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全面发展。著名教育家夏丏尊曾说过“教学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之池”。所以教师不能为省事而采取单一单调的教学方式。

二、教学反思的方法

小学教学内容如此之多,语文教师需要反思的内容也随之增多。在众多的教学内容中进行反思,需要语文教师掌握正确的教学反思的方式方法。

1.根据不同对象进行反思

以反思对象作为反思标准。通过历年教学的情况,以不同特点的语文教学为对象融入到自己的教学模式中来反思,即为纵向反思;以不同特点的语文教学为对象融入到不同时期的教学模式中来反思,即为横向反思。这两种反思方法都能够帮助教师从他人优秀的教学模式中学习到教学方式方法中的不同的优点长处,然后进行总结、归纳、改进、对比、反思,补己之短,并发挥出自己独特的优势。

2.根据不同指向进行反思

以反思的指向为反思标准。语文教师根据自身素质和修养进行理性的分析教学的方式方法,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这种方式即为理性分析法;更倾向于实践的方式,在语文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以实践来修正反思,即为时间修正法。

3.根据不同内容进行反思

以反思的内容为反思标准。语文教师可以成立教研组,以教研组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内容的研究和教学方式的探讨,教师通过相互交流、探讨、交换反思成果的方式来制定出更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这种方式即为专题反思法;而当反思重点放在如何提高教学综合水平以及提高教学质量时,这种反思活动方法可以称为综合反思法。

三、提高教学反思能力

教学反思对于语文教师的教学如此重要,同时提高教学反思的能力也同样重要。教学反思的方式有很多种,提高教学反思能力大致有以下两种方式:

1.教案反思,记录行为反思

教案反思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分析学生对象,分析教学教材,调整教学顺序,组织教学内容,设计详细的教学案例,课后对教学效果、教学特色、教学疑问进行教学总结,提出改进的方法。另外,在实践活动前,进行自我提问并反思策略,对记录实践活动的全部过程和最终效果的反思是记录行为反思方式的重点,反思结果最好能够记录下来,作为日后的参照依据。

2.进行自我提问回答

自我的提问和回答这种方式需要语文教师通过对自我的观察与评价来进行。这种方式能够促进教师进行积极的思考和反思,从而锻炼教学反思的能力并逐渐提高这种能力。在设置问题时,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一是学生作为实践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差异性,他们的兴趣爱好也大不相同,语文教师应该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优点特色进行提问;二是实践的材料和实践的最终目标,语文教师应该对实践活动的性质有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并且目的性要明确;三是实践的策略,对实践的策略内容进行反思、提问,分析是否合理、运用得当。

四、结语

反思的热潮自欧美兴起,随后各国也争相研究教学反思的作用与意义,及教学反思的方式方法。而我国的孔子早在几千年前就曾告诉过我们,“温故而知新”。教学与学习同等重要,需要将二者联合起来,从而提升教学的质量与教学的效率。只有通过不断对教学方式和内容进行自我反思,语文教师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以及改进教学模式,寻找出更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具体方式。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基础就是进行深刻、有效的教学反思。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赵国光.刍议写教学反思对语文教师成长的重要性[J]. 科技信息. 2010(07).

第5篇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语文;教学改革

一、前言

对于高中生,无论是学业上还是生活中,语文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新课程标准给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既要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又要强调语文素养的养成,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综合人才。在新课改先进理念的指导下,工作在一线的高中语文教师对自身的教学活动不断进行反思并寻求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二、高中语文教学反思成果

1.对高中语文教学目标的反思

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在我国的高中语文教学体系中约定成俗的根据考试大纲制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活动。为了提高学生在考试中的分数,高中语文教师将教材与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相结合,依据高考的考点来划分教学重点和难点,考试纲要中没有出现的内容一概不参与语文教学活动。在新课标先进理念的观照下,语文教师普遍认识到了将考试纲要代替教学纲要的片面性和不科学性。目前,经过反思高中语文教学开始以《新课程标准》为制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活动的依据,保证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和全面性,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2.对高中语文教学教材的反思

在新课程改革之前,高中语文教学普遍存在将语文复习材料代替教材的现象。语文复习材料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重点、难点区分,对提高学生的分数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将复习材料代替教材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教材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基础,复习材料也是根据教材进行编写的,如果不经过对教材的真正研读,不能解读教材的真正内涵,再多的教学材料也是再做无用功,不能从根本上提高提高对语文的认识和语文素养的养成。

3.对高中语文应试教育的反思

高中阶段的学习是为了考上大学做准备,学校通过不断的周考、月考、会考老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高中三年学生基本上都处于备战高考的状态,学习任务繁重,学习压力大。分数是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标尺,为了在短时间提高语文学科的分数,教师给学生推荐各种教辅教参,各种应试作文层出不穷。在新课改的春风之下,语文教师通过反思发现了应试教育下语文教育的畸形发展,应试教育严重影响了语文学科发展的规律,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质。

4.对高中语文师生关系的反思

新课改提出在教学活动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即打破传统的教师主导地位,树立平等的教学关系,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某些语文教师缺乏对师生关系内涵的正确把握。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并不是放任自流,学生主体性的实现是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实现的,通过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科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

三、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策略

1.转变语文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手段

深化高中语文教学改革首先要转变传统的语文教学理念,教学理念可以影响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的制定以及教学活动的组织。在新形势下,高中语文教师要积极树立新课标下的先进教学理念,真正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内涵,通过创新逐步实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此外,通过提高教学手段逐步实现语文教学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增加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增加课程教学的趣味性,打造生动活泼的高效课堂。

2.开发语文教学模式,增强师生互动

语文教学模式的开发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对现存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特点,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式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不断进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师主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中吸取丰富的语文知识,实现语文素养的真正提升。

3.完善语文教学评价,引用赏识教育

在应试教育下,语文教学的评价方式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名次上,这种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容易造成学生厌学、压力过大,对教学活动产生负面影响。教学改革不仅要体现在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上,教学评价对引导整个语文教学活动具有积极性意义,深化教学改革,完善语文教学评价势在必行。在新课标指导下,高中语文教学的评价方式要实现分层式和立体式的结合,关系每个层次学生的综合发展,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结合教学进度,开展语文比赛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4.增加课外语文教学,深化教学改革

经过对语文教学活动的反思,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仅仅依靠课堂教学的改革是远远不够的。语文教学具有基础性和人文性,封闭的课堂教学无法让学生体会在语文要表达出的深刻内涵,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对生活的实践和体验。此外,在课余时间里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或组织兴趣小组,如成立诗歌爱好者协会、小说兴趣小组等,对高中语文教学活动进行课外的拓展,将高中语文教学改革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陈庆兰.浅谈由新课程标准把脉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新动向[J].金色年华(下),2011,(1):101.

[2]周梦.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中语文教学的思路与对策探析[J].北方文学,2012,(6):162-163.

第6篇

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语文教育学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再者当今教学理念在不断的更新,教学任务、对象、条件也在不断变化,教师如果仅凭经验驾驭课堂很难适应新的教学形式。因此,教学要进行经常的、理性反思。

1.反思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现状,认清形势

目前,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现状表现为:教师不太了解现代企业对员工语文素质的要求,不能建立起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导致片面强调文化学科的系统性,而忽视实用性,使语文教学难以适应职业教育的需求和发展。学生重专业技能而轻文化基础,对语文题不起兴趣;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要想改变这种教学的尴尬局面,教师必须善于反思教学实践中的得与失,针对学校特点对语文教学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真正发挥语文教学的功能。

2.反思语文教学目标,有的放失

新形势下,职业学校语文要进一步明确目标,树立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教育理念。基于此,职业学校语文课就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新定位我们的教学思维。把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训练与“职业化”训练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实现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宗旨,突出语文专业应用性的特点。

3.反思语文教学内容和方法,游刃有余

教学内容反思。职业学校主要联系实际,教师教学从实际性出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使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及素质教育的“育人”要求,使语文教学在内容上也要有所创新。体现在教学实践中,就是从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层面出发,尽可能的能安排技术论文、求职信、申请书、总结、报告等应用文的写作训练内容,确保语文能“学以致用”。再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化和扩展。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兴趣要求,根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反思教学内容的深浅度,进而努力挖掘教材深处蕴藏的知识宝库,将语文学科与专业课程及生活实践相联系,让课堂充满吸引力,使学生乐于学习。

教学方法反思。则要针对职业学校学生人文素质与社会对高技能要求有差距这一现实,充分利用语文课这个平台对学生进行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学科的教育。同时在各专业的教学中,还要以语文智育为主干,把德育、美育、智力因素的开发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渗透于语文知识传授和语文能力的训练中。同时在反思时,还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个性、兴趣、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等因素,以便做到因材施教,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使推动学生求知的内在动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把兴趣调动起来。

4.反思语文教学评价,亡羊补牢

作业和检测仍然是检测教学效果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我们应该用好这两块阵地,不要敷衍了事,批完就止。要通过作业和检测中所反应的问题,找出其原因,进行反思。但传统的期末教学评价通常等同于考试,使考试的内容成为教学的指挥棒,考试分数成为评价学生的唯一准绳。要反思这种评价方式。职业学校的语文课,仅凭一纸试卷考核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检验教学的效果,是远远不够。因此要根据语文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检测方法。如闭卷、开卷笔试以及现场作文,自选题目演讲等等都是常用的方式。而对于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文学作品欣赏、应用文写作的内容,可以采取笔试,笔试之外,各种类型的口头表达测试对于考察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很有效。

5.反思语文教学时机,扬长避短

教学前反思。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老师只是一个撑舵的同伴,而不同的学生由于其生活环境和自身的经历以及基础知识不一样,在教学中表现也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储备阶段对学生的现状了如指掌,根据不同群体和不同知识,对教学过程作好充分的设计,并备有预备方案。

教学中反思。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及时应对教学中突发问题时进行的思考和调整,从而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一种反思行为。课堂教学充满变数,教师无论把教案设计的天衣无缝,也难免有疏漏。教师只有尽可能地对预设与生成进行多种反思,针对学生群体的不同表现,采用不同方案,有的放矢,游刃有余地进行教学。一旦情况有变,立即启动预备方案,很轻松地把教学进行下去而不显尴尬。

教学后反思。是指每上完一节课,都有不同的体会、不同的感觉、不同的想法。有时通过自己查找有关材料解决自己教学中存在的疑惑,有时通过同行们探讨来达到对某一个问题的一致看法,有时通过学生反馈建议来达到对教学的改进,有时通过实验解决存在问题,有时及时进行归纳总结本节课中成功和不足之处等。课后反思还应重新认识这节已授课,从中找出优点或缺点,供以后的教学参考和选用,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工作中不断的成熟、长大。

教学反思能使教师及时捕捉教学中的灵感,从而升华教学经验,提高教育智慧。但教学反思也不必要面面俱到,能抓住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突出集中或有所思考的问题,探索其得与失,认识其利与弊,在反思中不断修正,在反思中不断成长,一定可以成为优秀的语文教师。

第7篇

网络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语文教学的生态,语文教学的网络视域态势已经是一种无法回避的走势。但目前对此的研究大多视角单一,实践经验层面居多,缺乏量性统计,且态势不清晰。为此,对常态下语文教学的网络视域态势进行调查研究,可以把握其态势发展及差异特点,为我们提供语文教学的一种坐标与指向,促进语文教育水平的提高。

一、研究设计与方法过程

(一)研究内容

研究主要包括编制网络教学使用、网络能力、网络教学作用和教学观念量表,了解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的网络视域态势的体认和收获,对比不同类型语文教师的差异;研究语文教学的网络视域态势的影响机制,探讨促进语文教学的网络视域态势发展的要素。

(二)研究工具的编制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所采用的问卷为自编问卷。问卷主要包括个人背景情况和网络教学使用、网络能力、网络教学作用和教学观念四个量表。量表采用里克特五点量表计分法。从下表可知,各子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870—0.924之间(见表1),表明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项目间有良好的一致性,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

我们使用spss19.0软件对每个子量表分别进行因子分析,采取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正交旋转,分析结果、因子命名和调查内容如表1所示。

(三)调查对象的选取

本研究在选取35所中小学的语文教师作为研究对象,涵盖厦门地区六个区不同类别、区域、学段的学校,共发放问卷调查表200份,回收问卷表192份,获得有效问卷表190份,回收率为96%,有效率为95%。

为研究语文教学的网络视域态势走向和影响机制,我们将研究对象分成优秀教师组和对照组。优秀教师指的是经逐级考核、选拔、评选和培训,获得特级教师、省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称号,和获得省、市中小学教师技能大赛前五名的语文教师;其他教师则归入对照组。在190份有效问卷中,优秀语文教师组为111份,对照组为79份。

在正式问卷调查前,我们组织了8位教师进行了语文教学的网络视域态势的“团队焦点访谈”。

二、研究结果

(一)语文教学的网络视域整体态势

我们对每个子量表的因子分别进行了整体平均值、优秀教师组平均值和对照教师组平均值的统计,统计结果如下:

从表2中,我们可清晰地看到在教学教研、评估互动、家校联系、知识更新、初级软件运用认知和能力、高级软件运用认知、网络的积极作用、教师主导观、学生主体观、学习观和媒介观上,平均水平均高于3.0,其中有36%高于4.0,这表明语文教学的网络视域态势总体呈现正面价值取向、态势良好,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的网络视域态势具有较好的体认和收获。

在量表1中,最为突出的是在教学中知识更新的平均得分为4.67,这充分表明在教学中运用网络,下载或学习别人的课件、教案和论文,更新或拓展本学科知识已成为必需。从评估互动、家校联系的平均得分分别为4.47分、3.75分中,我们可以看到通过信息技术纪录、分析和评估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已成常态,看到网络工具已成为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互动交流的重要手段。在教学教研方面,平均得分为3.28分,表明语文教师在通过计算机或网络设计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参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或学习动机,思考如何利用网络提高教学科研能力等方面,正在积极探索、实践。对照教师组教学教研的均分明显低于优秀教师组,表明优秀的语文教师更侧重借力于教学与教研。

在量表2中,语文教师的初级软件运用认知与运用能力分别为4.42分、3.76分,高级软件运用认知与运用能力分别为3.49分、2.36分,前者均分高于后者,这符合人的认知规律,也表明语文教师在软件运用上整体水平居中,但在高级软件运用能力上还有提升的空间。

在量表3中,教学中网络的积极作用的平均得分为3.62分,消极作用的平均得分为2.86分,表明语文教师在看待教学中运用网络的问题上,既有辩证的眼光,又有学科的视角。

至于教师主导观、学生主体观平均分分别为4.28分、4.59分,则清晰地表明了语文教师具有积极的语文教育思想,在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让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逻辑推理,鼓励学生构建自己的学科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共识,并演绎于语文教学实践之中。学习观3.43的平均分,表明在教学中还是十分重视学生知识的掌握和积累。媒介观3.98的平均分,表明在教学中会较多地使用多种媒介,以达到教学更有效率的目的。

(二)语文教学的网络视域态势走向

对优秀组和对照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在所有因子上的差异。结果显示,优秀组教师在高级软件运用认知、网络对教学的积极作用、教师主导观、学生主体观和媒介观得分上显著高于对照组教师(ps<0.01)。这表明:1.优秀组教师更重视各类软件和电子白板等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更能体认到网络环境对改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以及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等高层次思维的积极价值意义;2.优秀组教师更关注本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更注重提高学生对母语价值与意义的认知水平,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积极探讨解决问题,在不断更新教学观上更为主动;3.优秀组教师更注重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注重“授之以渔”,积极探讨使用多种媒介提高教学效益,尤其是在以学生为主体,鼓励、促进学生构建自己的学科知识体系上,优秀组教师的认知与教学行为都比对照组教师胜出一筹。

除了两组教师在量表上的差别之外,我们还发现,优秀组教师在网络环境与自身工作的关系度以及计算机或网络方面培训的必要性两道题目上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教师(ps<0.05)。78.4%的优秀组教师认为计算机或网络能力与语文教学十分相关,57.7%的认为计算机或网络方面的培训十分有必要;而对照组教师分别只有64.6%、35.4%。这表明优秀组教师更加认可语文教学与网络视域有着密切的发展关系,更注重计算机或网络方面的相关培训,以弥补自身知识结构的缺陷,更好地服务于语文教学实践。

三、结论与反思

(一)网络环境积极改变着语文教学的生态,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的网络视域态势具有较好的体认和收获

教育领域十分重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普及与运用,网络学习、网络交流、网络共享等已成常态,网络教研、网络课堂正在兴起,语文教学自然无法完全游离于网络环境之外,语文教学的网络视域态势总体呈现出的正面价值取向是大环境使然。

其次,相对于基础教育的其他学科而言,语文教学更需感受时代脉搏的跳动,踏着时代的旋律前行;更需拓展知识视野,更新教学观念,以满足信息时代学生成长的需求。然而,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单一,资讯有限,视野有限,发展速度缓慢。网络环境下,语文教学视野开阔,链接丰富,教学理念转变加速,交流互动活跃,教学手段多样,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得以最大化地演绎,语文教学生态得以积极改变。这种态势,更是学科特点与自身发展的一种必然。

(二)实证研究表明,高级软件运用认知、网络对教学积极作用的认知、教师主导观、学生主体观、媒介观、网络环境与语文教学的关系度、计算机或网络方面培训等7个要素,是语文教学的网络视域态势走向的重要推力。

第一,问卷调查和“团队焦点访谈”告知我们,优秀的语文教师更能感受到网络环境的价值,他们比普通教师更懂得充分利用网络来服务于语文教学。

首先,优秀语文教师更易踏准时展的节拍,能够充分意识到网络的发展势必改变着语文教学的生态。他们在网络环境下促进了师生交流,改善了教学氛围,并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促进了学生发展高层次思维(如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能力。教学实践的感悟又让优秀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的网络态势认知有了飞跃。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而一般语文教师这个双向互动过程相对会较长。

其次,优秀语文教师普遍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使用多种媒介材料进行教学会更有效率,因而会尽可能使用多种媒介材料进行教学。许多优秀语文教师更乐于开展语文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诸如专题人物探究、聆听大自然的脉动、寻访“我的父老乡亲”、中国戏剧欣赏等等,就是源于他们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和利用网络平台来服务语文教学的意识行为。

第二,在网络视域下积极演绎先进的教师主导观、学生主体观,牵引着语文教学的态势。

先进的教学理念是要在教学行为、教学途径中演绎、落实的。多元的教学途径、丰富的教学手段更有助于实现先进的教学理念。网络平台为多元的教学途径、多样的教学手段、丰富的情景设置、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了平台,语文教学只要演绎了教师主导观、学生主体观,网络平台就更有利于牵引语文教学创造一个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构建自己的学科知识体系;有利于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借助网络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尽力让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文字感悟;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来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更贴近于学生的实际。

第三,计算机或网络方面的培训,夯实了语文教学的基础。

调查表明,优秀语文教师普遍认为计算机或网络方面的培训十分必要,他们比一般语文教师更积极主动参加各种计算机或网络方面培训。培训不仅提高了他们计算机或网络运用的能力,也让他们感受到了网络平台对语文教学的促进,更重要的是促进了他们教学观念的转变。

四、对策与建议

(一)回应呼声,优化语文学科培训模式

调查显示,优化语文学科培训模式有两个向度:一是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诸如电子白板的使用、高级软件运用能力的提高、资源平台的高效运用、云课程研究等等;一是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机融合,诸如语文教学高效地运用课件、语文探究课网络课件的使用、语文学习多元评价、课堂教学情境的设计、促进学生构建自己的学科知识体系、语文综合活动的开展等等。只有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有机融合,凸显学科特点,结合语文教学实践,培训才会有实效性,由此才能不断激发语文教学的生机,牵引语文教学的态势。

(二)迎接挑战,激发语文教学生态活力

网络已成为时展的一个标志,它不仅给语文教学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性和灵活性,而且也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挑战。迎接、适应这种挑战,是语文教学过程中无法回避的现实。调查发现两组语文教师在“网络对教学积极作用的认知”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并且优秀组均分高于对照组,表明积极、主动地迎接挑战,才能激发语文教学生态活力。因为迎接挑战,激发活力,能使语文教学的网络视域态势具有引发、定向和维持的作用。由于在网络环境中,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与其专业发展动机呈显著正相关,因此,我们可以从个人兴趣与需求、外部环境的鼓励与期待、拓展社会性关系的需求三个方面,来提升语文教师网络环境下的自我效能感,激发语文教学的生态活力。

(三)创建学习共同体,牵引语文教学态势走向

第8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渗透

语言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语言学科不单单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我国优秀文化的宗旨在于培养人们的自我修养。鉴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将两者结合在一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在倡导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更应当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

一、优化教学模式

为了使优秀传统文化能够真正渗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文化教学情境或是把传统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这也意味着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找到优秀传统文化和小学语文课堂的结合点,从而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例如在《孔子拜师》的学习中。该篇文章主要讲述的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既体现出了孔子孜孜不倦的治学精神,同时还渗透出了学无止境的思想。为了更好的开展教学,教师应当准备一些有关孔子的资料,并要求学生收集一些有关孔子的资料。另外,该篇文章的教学目标是①学生能够认识7个生字;②有感情朗读课文;③了解故事梗概;④积累文中佳句,能够字典或其它方式理解词句意思。其后在课堂开始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谈话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在本单元中既可以了解古代神话故事,也可以欣赏古代建筑,并认识古代思想家。那么今天我们主要是认识一位大思想家。之后,教师可以将有关孔子的图片或视频展示给学生,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课前收集到的孔子资料进行相互交流。其后可以通过初读课文,了解内容;研读课文、了解品行两个环节完成课堂的讲授。最后教师还应当进行课堂反思:对于该教学案例,可以从两各方面反思:一是利用情境帮助学生词语。文中的“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与生活实际生活联系并不紧密,教师在帮助学生理解时应当先让学生进行现象。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更好体会情感,还能使学生掌握了一种学习方法。二是课堂主线。显然,该教学设计中,教师只是以一条主线贯穿全文,致使在进行孔子品行的分析时,没有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前提应是优化教学设计。这样才能使学生能够在课堂真正感受到,并学习到优秀传统文化。

二、运用生活化教学方式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主要是来自于生活。在当下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生活化教学中,既能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关键的是还能够增强课堂的学习气氛,从而使学生充分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例如在口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充分应用到口语教学中。如这样一个教学案例:教学目标为:学会观察生活和搜集资料,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保证语句通顺;发现词语的构词特点,并通过观察图画和词语,了解十二生肖这一传统文化;另外,在教学开始前,教师应当准备好教学课件、十二生肖等邮票挂图,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知识课堂学习中。之后在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如设置主题为:闪光的钥匙新闻会,并制定一系列相应的规则。接下来,让学生将近期了解到的传统文化以新闻行形式展示给大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主题新闻会。随后,教师在课堂结束之际再进行奖励评定。最后,完成教学之后,教师还应当进行反思:①新闻会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那个环节设计的不合理影响了教学效果。②活动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③十二生肖传统文化是否真正地渗入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该案例,教师在要求学生进行十二生肖资料的交流时,应当考虑到学生在课下是否完成了资料的收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时应当注意新课改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可以既能使学生感受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又能够真正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水平。

三、延伸到课外学习

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继承性的特点。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融入传统文化,也要在课外融入文化,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另外,课余作为课堂的延续,应当与课堂教学保持同步,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中秋、春节、清明等传统节日,最具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人们对于传统节日也非常喜爱。而教师可以在讲解与节日有关的文章时融入传统文化,而后在课下布置灵活的课外活动。或者是在节日之时,创设一些新颖、有趣的学习活动,以便学生能够深入与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如让学生收集一些与节日相关的故事或是民间习俗。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将课堂上传统文化的学习延伸到课下。如在上述《孔子拜师》的例子中,在学生完成课堂的学习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查阅书籍等途径来搜集有关孔子的其它故事以及他的著作。之后再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互动,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最终达到让学生学习优秀传统的目标。由此可见,教师应当重视利用课外时间,结合教学实际,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课外学习活动中,从而让学生了解到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既能助力于语文课堂的开展,又能使学生真正接受传统文化,从而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何况,随着新课改的改革,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知识越来越多。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重视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教学中。

作者:张美玲 单位: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放路第三小学

参考文献:

[1]陈瑞珍.探析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快乐阅读,2015,18:93-94.

第9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反思性教学

一、反思性教学重要意义

教师要跟随时代的发展,不能局限于教学经验的获取,同时还要对其进行反思,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因此,现代教育最大的挑战就是教育者的理念,教师理念的正确与否标志着教师的是否成熟。教学反思则是从教师的知识结构出发,帮助其获得、拥有和改善实践性知识,反对传统教师培训中的一般性知识传授,还应让教师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的占有量提高,而实践性知识的获得则是靠教师在课堂中通过自我反思和训练才能得到的。因此,反思性教学在能够提高教师的自身教学素质,同时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也有重要的作用。

二、反思性教学的实施方法

1、改变教师观念,重视反思性教学

在当前的一些高中学校中,很多语文教师都是将讲完课本内容作为自己的教学理念,无论是在教学思想上还是教学方法上都得不到改善,长期低的流传,教学质量得不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差。因此,当前高中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深刻认识反思性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认真学习反思性教学的理论,不要以在工作中逐步积累经验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而是明确自己所担负的责任,从每一次的教学中反思自己的不足,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2、反思语文教学目标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让这一代人处于一个新知识层出不穷的时代,因此,只有不断的学习、丰富文化科学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才能适应当前时展的需求。因此,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活动将要达到的目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目标既不能过高,也不能偏离学生的实际,导致教学效率下降,不利于学生基本素养的培养。当前的一些教师往往是以教材中的要求制定教学目标,进行照本宣科,这也导致了一定的局限性。

以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教材中古典诗词的选文是按照文学史的顺序编排,高一第一册一开始就是《离骚》《诗经》,虽然是为了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但是高一学生的文言功底较差,这类代表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理解就更加困难,显然这是不合理的安排,教师要积极的反思,改变其教学目的,可以将其变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背诵能力,经过文言文的训练之后再对学生进行讲解,更好的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同时,语文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进行学习目标的反思,对于每天的学习内容等进行反思,为学生提供一个导向,减少学生学习上的盲目性。

3、反思语文教学内容

高中语文的教学担负着重大的责任,除了传授给学生必须的文学知识外,还要教育学生做人的道理,因此,语文教学的内容十分重要。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是用一本教师用书给学生讲课,既没有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整理,同时缺乏创新,不能吸引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更达不到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的需要。因此,在新的语文教学要求下,教师要积极的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出发,合理的组织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现在就以粤教版教材的讲解为例。在对学生进行教学之前,教师首先要将正本书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对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有明确的了解,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的组织安排相关的课堂内容,满足教学要求的同时提高了教学效果。例如,当前高中语文的要求基本是要求学生掌握各种文学的欣赏,包括我国的文言文、诗词歌赋。国内外散文等的鉴赏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4、反思语文教学方法

良好的教学方法对语文的教学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学方法的反思也是反思性教学的关键。传统语文教学中的满堂灌让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对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就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学方法要适应学生的个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满堂问”可以成为当前语文教学中的好方法,不仅包括教师问学生,同时包括学生对老师提问。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的设计问题,同时在课堂上随即应变的对学生提出一些问题,鼓励学生相互探讨,粤教版必修2中的《论握手》是给学生讲解日常生活礼仪的,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问学生日常生活中什么状况下握手,握手的方式等,然后学生们相互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通过网络资料等手机素材,让学生在课堂所学知识能够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对于学生的提问也要积极的解答。

第10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现状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2.114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教学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其地位不言而喻。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习惯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小学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的构建离不开教师的贡献。为此,教师应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自身的素质,不断提高文学素养。教师要注意教学设计,立足教学实际,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平等、公平、民主的理念,考虑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做好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教师的课程设计应包括课前的引导,课堂的构建,以及课后的反思。等比浙江围绕上述三个方面展开具体的教学探讨。教师要注重对新鲜理念以及新鲜事物得吸收学习,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做长远打算。

一、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语文作为一门文学类学科,对文学类知识具有较高的要求。教师在平常的授课当中,需要帮助学生提升文学素养和积累文学知识。然而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过于重视成绩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从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思维习惯的锻炼,以及学习行为的引领。教师在课前的准备工作不足,对于教学的目标认识不明确,教学任务不够明晰。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课堂是教师一个人的主宰,缺乏学生的有效参与和互动探究。师生合作不密切,不紧密,缺乏足够的互动交流。实际上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引领者的作用,并非站在绝对的制高点上命令学生做什么做什么,要求学生完成这个任务完成那个任务,而是把自己当做学生的导师,告诉学生正确的做法,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行为习惯。教师缺乏对自己的充分反思与认识,对自身教学情况认知不足。教师需要加强课程的设计,使课程具有明显个人特色。然而在传统的教学观念影响下,教师往往沿用传统的教学理论,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复制他人的教学观念,并非在对自身具有明确了解的情况下,摸索出适合自己又适合学生的教案设计,这自然是限制小学语文课堂教育效率提高的一大原因。

教师教学手段落后,课堂氛围沉闷枯燥,学生学习的气氛死气沉沉。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自然对教学提不起太大的兴趣,难以在课堂上充分集中注意力。学生对小学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差,对学习缺乏明确的认知,甚至不了解语文教学的意义所在。就二年级学生而言,学生之间差异明显,有的学生文化素养较高,有的学生甚至不认识太多的字,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学难度,对教师的教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另外师生之间的交流太少,导致教师不了解学生的想法,学生不了解教师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语文课堂效率提高的难度。

二、对提升当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建议

(一)教师努力提升自身水平

首先,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教学的导师,要努力前进,保证自身的进步性,努力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同时在不断积累教学实践的情况下,加强对自身教学设计的摸索,形成独具特色个人风格明显的教学风格。教师要努力学习语文知识,多看书、看好书,积累文化常识,提高文化修养。只有教师自身具备一定的素质,在教学时才能对课程有深入的了解,从而能够对教学做出合理的分配。其次,我们的教师应加强对自身教学的反思与认识。课前,教师要做好教案的准备工作。教案的设计要立足教学的实际,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考虑学生的接受情况,并参考教学大纲对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建议,做出合理的安排与规划。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的调研工作,以及交流工作,学习优秀老师在课堂上的优秀表现,加强反思,吸收借鉴形成自己的东西注入课堂,提高自身课堂的生命力与活力。要多与优秀教师交流,倾听优秀教师的进步建议,对自身的教学做出指导。另外,教师在课后不能敷衍了事,也要及时的反思与总结,同时还应建立与学生之间合作交流,多去了解学生的想法,同时结合学生的想法,对自己的课程及时做出合理的调整。

(二)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不能完全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应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我们的课程当中来,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的互动,在和教师焦虑的过程当中学习语文知识。教师可以通过举办一些演讲比赛,故事大赛,小文章大赛等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及时对学生做出鼓励与肯定,增加孩子学习语文的信心,帮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当中,收获快乐、不断成长。教师也应当帮助学生建立语文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语文了解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以及学习语文的用处何在。多给学生推荐一些好的书目或者给学生讲一些动听的故事,给学生朗诵一些优美的篇目,在课程之外增加学生文学素养,扩大学生知识面。课堂上也要就教学内容作出适时的延伸,帮助学生对教学建立深入地了解,为学生提供深入学习语文知识的环境。教师授课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讲课要灵活自然、幽默风趣,增加个人魅力,让孩子更喜欢老师,孩子都喜欢老师自然会更加喜欢课堂,在课堂听课,自然也会更加的认真。

(三)密切师生交流,加强合作

第11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反思 教学风格

法国最著名的牧师纳德·兰塞姆聆听过一万多人的临终忏悔,他说,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每个人最后的反思,不到临终一刻,谁也不知道。但是,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把反思提前几十年,便有50%的可能活出自己的精彩。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善于分析反思自己劳动的教师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有经验的教师。”《礼记·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也就是说,能清醒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见贤思齐,不断反思,不断释疑解困,才能提升自我。思则活,思则深,思则透,思则新,思则进,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中的得失与成败,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和独特教学风格,构建精彩课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么,如何通过反思让语文教学呈现精彩呢?

一.课前反思,着眼优化,让语文教学因高效而精彩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预先谋划,事前设计。现代教学尤其注重设计,科学的教学设计,既是体现教育目的性、计划性、针对性所必需,又是顺利实施教学方案、调控教学过程的前提,也是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1、反思是否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会讲授知识,而在于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马卡连柯说:“教育需要的不是很长时间,而是如何利用很少时间。”因此,在课堂45分钟的教学中,应注意选择教学的最佳内容、最好方法、最合理节奏,充分利用学生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向主攻目标进取,形成有张有弛、变而有序的高效课堂,使学生能够迅速、彻底、愉快的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并为学习新的内容开辟道路,指出途径。

怎样才能优化教学设计呢?以《孔乙己》一文的学习为例来阐述。教授这一课,我一改传统授课方式,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时认真阅读鲁迅的《祝福》、《孔乙己》和日本作家的《一碗阳春面》,并想想这几篇文章有什么相似和不同的地方?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我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大胆提出不同见解,第二天到课堂上交流。正是这样一个设计,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的同学对问题的认识竟达到了相当深的程度。他们认为孔乙己、祥林嫂、《一碗阳春面》中的母子都是社会弱势群体,结局却截然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社会的关怀,人间的温暖让弱者奋发图强;社会的冷酷,世态炎凉,把弱者推上了绝路。多么深刻的思想!这样的语文课堂,碰撞出了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丰富了学生的思想内涵。

2、反思是否优化教材使用,实现教材编排科学系统

新课程理念下,教材的首要功能是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而不是唯一的资源;同时,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所以,我们应该通过教学前的反思使自己成为教材的创造者,全面盘活教育资源,全方位优化教学资源,在开放的、多样化的教育情境中促进学生发展,实现高效的语文教学。

每年寒暑假,我都会仔细研读教材,对教材篇目进行重新分类,重新组合。同一类型的课文分为讲读、例文、自读三种,讲读课细讲精讲教会方法,例文以练习的方式自学落实方法,自读课以学生阅读为主重在积累与拓展。同时,适当增加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让学生更好阅读与积累。创造性使用教材,突出方法的指导,节省了授课时间,大大地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面,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

3、反思是否拓宽学习渠道,用好生动鲜活的生活素材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多渠道寻找教与学的素材,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大语文学习观念,可以为语文教学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如,2010年我在设计综合学习课《背起行囊走天下》时,恰逢上海举办世博会,这一盛事引起大家空前关注。我思考:能否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设计一堂课,既贴近社会生活,又落实教学目标?于是,我引导学生关注世博开幕式,关注世博会全过程,指导撰写周记《我眼中的世博》;要求他们查找资料,撰写场馆解说词《我最喜欢的场馆》。我自己通过网络查找大量资料,精心制作了《背起行囊走天下——聚焦世博》的课件,让学生走进世博,近距离感受世博,接受精神的洗礼,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二.课中反思,注重激发,让语文教学因生成而精彩

课堂上教师忽闪的“智慧火花”,学生精彩的“个性生成”;或是一次成功的教育机智,一句恰当优秀的评价话语;还有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等,都是反思的内容,不断反思可以丰富我们课堂的智慧背囊。

1、反思课堂是否机智用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12篇

[论文摘 要]全面发掘大学语文课的人文内涵、重拾大学语文课的人文价值、找到大学语文教学改革路径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认识论层面提出一些带有思路性的看法。    

   

大学语文是高校非文学专业的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也是一门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世界各国无不重视语言文学的教育。大学语文教学不仅能训练大学生正确的母语表达和理解能力,而且能激发大学生对民族语言文字的热爱,更好地了解祖国的文化传统,增强对民族精神的认同感,提高对外国优秀文化成果的欣赏和借鉴力,这些特有的功能是任何其它课程所不能取代的。遗憾的是,近年来,在高等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实践中,语文课程长期遭到冷落,不仅其人文价值被严重消解,而且其语言工具价值也被大打折扣。全面发掘大学语文课的人文内涵,重拾大学语文课的人文价值,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大学语文走出困境需要多方面力量的作用,任何单一方面的努力都将难以扭转其边缘化处境。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去努力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也不意味着每一种努力都没有任何意义,努力去改变困境总比停歇观望要好,只要不停地向前走,大学语文的尴尬处境总会有一天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要想向前走,必须具有前瞻性的思维,必须首先要确定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目标在哪里,通往目标的可能路径是什么。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层面加以探索,这里仅从认识论层面提出一些带有思路性的看法。   

   

一、完善教学管理机制   

   

一个院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院校的教学水平,因此,思考大学语文教学问题不能不涉及教学管理问题。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认为,管理就是服务,教学管理就是为教学服务,为教学活动的有效运行服务。那么,对于大学语文教学,教学管理者应当怎样才能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呢?   

我们知道,教学活动离不开制度的支撑、制约和调控,必要的制度保证是大学语文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大学语文要想摆脱身处边缘地位的困境,赢得与其它课程同等的地位,必须求助于制度供给,只有在制度上获得保证才能引起校内各院系领导、广大教师与学生的重视。否则,大学语文就会被其它课程所挤压,不仅课时得不到保证,就连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也难以建构起来。   

制度的执行要靠有效的机制来落实,缺失有活力的机制,制度就会成为一纸空文。有活力的机制不是单一的机制,而是一个机制体系,有了机制而机制体系不完整,同样难以使大学语文在高校站稳脚跟,难以发挥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目前,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程,几乎所有的大学校长都会说开设大学语文很重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或听到某一位大学校长在公开场合否定或贬低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可是,大学语文总是在高校普遍处于尴尬地位、毫无生机、甚至暗中受到挤压,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大学语文的管理缺少健全的机制。一个完整、健全的管理机制体系,应由若干个具体的机制组成:   

一是导引机制,即从素质教育角度导引导全校师生,对大学语文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形成共识。同时,还要引导教师不断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是运行机制,即保证大学语文按照常规课程要求得到正常开设。要避免随意缩减大学语文课时或以种种借口给其它课程让路的现象发生,不得随意取消或变相由其它课程取代;   

三是评价机制,即对大学语文课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评价体系要经过师生民主讨论,才能有效发挥对教师教学活动的指导作用。评价体系要遵循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原则,特别是要充分体现评价的人文关怀视角,设立必要的人文关怀视点。所谓人文关怀视点,就是要有能够反映人文素质教育行为和效果的评价要素,这些要素可参考大学语文人文内涵的要义选取;   

四是激励机制,即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积极鼓励教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充分发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对语文教学改革作出重大贡献者,要充分给予肯定,对改革中的失误要持以宽容态度。激励和宽容是对立的统一体,激励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宽容的目的也是为了发展。所谓宽容,就是要允许探索的失败,因为探索本身就是一种风险性行为,探索的结果可能是成功的,也可能是失败的,而且失败往往要多于成功。也就是说,没有宽容也就没有探索,没有探索,发展也就失去了动力。因此,教学管理者必须树立宽容意识,特别是对教师改革创新中一时一事的失误,不要动辄以“教学事故”棒嚇之。   

二、发掘和运用人文教育资源   

   

大学语文教材中蕴涵着极为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要想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实现其人文教育价值,使语文教学能够真正起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必须充分发掘、运用语文课所蕴涵的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人文教育资源是人文教育的原材料,有了大量丰富而深刻的原材料,才有可能在教学中向学生传递高质量、高品位的人文信息。这里仅以人格教育为例,谈一下如何在人格层面发掘大学语文课程中的人文教育资源。   

(一)发掘作家的人文教育资源。一个优秀作家,其思想的闪光之处除了体现在他的作品中,还应体现在他的经历中。大学语文中能使人叹服的作家不胜枚举,他们的不平凡经历,他们的高风亮节、爱国情感、顽强意志,是对大学生进行高尚人格教育最宝贵资源。对典型作家不平凡经历的讲述可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因此,结合教学内容,教师应向学生讲述优秀作家的不平凡经历。如,讲到屈原,教师不仿先吟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一尽人皆知的名句,然后引出作家经历。当教师用充满感情的语调将屈原为楚国的富国强兵而与国外贼人、国内奸人奋斗一生的经历讲述给学生时,在文史知识的系统方面有所欠缺的学生,自然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会受到强烈的精神震撼,会被屈原那种明大义、不屈服、宁愿以死明志也不苟活的气节与精神所感动。再如,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人格光辉形象,他的经历曲折跌宕,青年时好学,入仕后刚直,获罪后忍辱,出狱后发奋,忍个人之辱,完成了流传千古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自幼丧父,母亲以芦荻画地的方式教育他,令其贫贱不失志,苦读成才。杜甫等诗人“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意识、爱国情感,至今仍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   

(二)发掘作品中的人格教育资源。本着对传统文化扬弃的态度和古为今用的原则,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挖掘作品中反映人类或民族道德、品质、思想、感情的精华,并赋予他们以时代的意义,让学生在心灵深处树立起精神的楷模和道德的榜样。大学语文中的大部分文章在写社会、写人物、写景物时,无不倾注了作家的爱与憎、好与恶。因此,授课时教师应缘文释道,因道释文,以文中高尚的道德情操拨动学生的心弦,这样既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学的表现力,又能使其受到文中情与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孟子的“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杜甫不惧“吾庐独破受冻”而愿“大庇天下寒士”的宽阔胸怀等。教师应该通过文学作品中思想道德的闪光点,去熏陶、感染、激励学生,以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从而产生对高尚人格情操赞叹、感奋、仿效的心理。   

(三)发掘教学中的自我反思资源。反思是一种宝贵的人格品质,反思是使人向前、向上发展的内在动力。在语文教学中,对作品的分析可以提高学生自我反思、自我审视、自我塑造的能力。一个人在外界事物的影响下,内心世界往往要产生各种矛盾。具有自我反思、自我审视、自我塑造能力的人,他面对各种矛盾斗争,总是能善于自觉地反省自己的过去,在反思中提醒自己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在反思中正确估价自己的现状,并对自己的未来作出正确选择,从而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使自己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状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注意培养学生“内省”、“慎独”的好习惯,提高他们自我反思、自我审视、自我塑造能力。孔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荀子的“君子博学而且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韩愈的“行成于思而毁于随,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等,都是极好的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精神的名言隽语。   

   

参考文献:   

[1]陈建萍.浅谈高职语文教学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05(12)   

第13篇

[关键词]助力;评价;感性;语文教学

“助力评价”是吴江教育“六力”并举打造“快乐学校”改革理念之一,是构建“乐学之城”背景下,吴江教育审时度势的改革创举。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是感性的课堂。语文教学应回归生命的本真,多一些人文的关怀,平添几许温存。为此,本文试析助力评价在感性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以期对助力评价与感性语文教学有着更为深刻全面的认识,“助力评价”,顾名思义,评价需要帮助,需要力度。一种助推力量的评价,去贯穿课堂教学始终。努力成为一名魅力的语文老师,有力度的评价是其魅力的重要体现,感性的语文教学,让课堂充满生命的张力。助力与感性,评价与语文教学,几者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交融,促进教育教学有方向、有目的的前进。

如果说,魅力老师,张力课堂是感性语文教学的前提与根本,助力评价则是感性语文教学深远持久的保障。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过程。有评价,才能有改进与提高,有评价“认识-实践-反思”这一过程才完整,感性到理性再到感性的语文教学才更为真实,接地气。助力的评价,让感性语文教学有的放矢。感性的语文教学,追求的是培养大写的“人”,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的自我,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自己特别的成长经历,这要求助力评价,具有平等性、差异性,同时还需要把握发展性。教学需要助力评价的驱动,感性语文教学才能“升华”。

一、平等性:助力评价的基础

生命的平等性,教师要平等、公正、民主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助力评价是以平等为基础,客观反映教师、学生、教师与学生间的教学过程及结果,满足个体、双向的需求,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助力评价的平等性,能让学生感到内心的温暖,感到自我的存在,语文教学也便平添几分温情与感动。这就是感性语文教学所追求的,让每一个学生生命个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光发热,让他们真实感受到自我的存在与价值。我的语文课堂,倡导追求的就是民主平等氛围,大家一家亲,这种理念深入学生心中,每个人都对课堂、班级有家一样的温暖。在课堂中,无论优秀生,还是中等生、学困生,大家互相平等,团结友爱,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表达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观点。不管正确还是错误,教师都给予最大的肯定与支持,感性的语文教学,就是要培养孩子充分的自信心,有情感,有思想。在平等的助力评价中收获快乐。平等的助力评价,无论课堂内外,这一思想与行动并举,让民主、平等、生本的课堂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句口号,而是真切让学生能够体会感受到。那这样的感性语文课堂才能高效富有弹性。

二、差异性:助力评价的实质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人。个体的差异性,决定教育教学是差异性教学,因此,孔子的“因材施教”教育思想也就具有了划时代意义。每个孩子生命个体的差异性,不同的成长环境、家庭背景,特别的成长经历,伴随的是个体差异性评价。感性语文教学,本身融入的是学生个体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思想,求同存,相融共生。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对其评价的标准也就不同。实施差异性评价能敏锐地发现学生成绩的变化,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树立他们的自信心。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出科学合理、恰如其分的等级评价,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学生进步表现的量化,用具体的实例去针对每个学生的进步,进行及时即时的肯定与评价。不要对任何一名学生失望,相信他们随时都可能带来惊喜,感性语文教学因为差异而精彩。所以,感情语文课堂教学,本身就是寻求生命的本真,在课堂中感受学生天真无邪的生命气息,用差异的评价,绽放每一朵生命的花儿。

三、发展性:助力评价的目标

“发展是硬道理”,这是一条真理。教育教学的根本在于发展,助力评价的目标同样是发展,“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教学评价是鼓励师生、促进教学的手段,因此教学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动态发展,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改进和能力提高,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助力评价的发展性,既要着眼于被评价者的发展,又要不断反思自我发展,与时俱进,还需要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发展性要求,评价者要具有代表性,应该与被评价者共同参与活动,以对被评价者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这一过程,评价者本身进行了自我的评价与反思,突出了评价的过程,体现了助力评价的发展性。感性语文教学也就不会干涸乏味。

“认识-实践-反思”是教育教学的现实内容,是感性语文教学的内核。语文教学从感性到理性再到感性的升华,离不开魅力老师的指引,张力课堂的推动,助力评价的支撑,三者相互作用,有机统一。在这样的课堂教学里,助推力量的评价,应始终融入在课堂教育教学中,让孩子真切感受到那份评价带来的人文关怀,心灵温暖,努力把感性的世界还给孩子,真正让语文教学丰富立体起来,展现语文作为生命科学的“感性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助力评价,应充分尊重每个学生个性差异,内心感受,评价让他们有所得,有所感,有会心的一笑,使内心得以充实。融入助力评价的感性语文教学,才是叶澜老师所说的具有生命价值的语文教学,才是以此为起点出发,引领学生真正走向成人与成功的教育之路。

第14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优化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曾指出:“语文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最基础的课程,是一门具有独特魅力的人文学科。每个人都需要通过语言和文字来吸收外界信息、表达自己的思想,而最为通常使用的中文和汉字知识则是在语文课上获取的,高中的语文课程更是大大提升了我们的知识水平。

可是, 现实生活中,高中语文教学情况并不是那么乐观,很多学生都不是很喜欢这门课,同时也被认为是效果最差、提升最慢的一门课。真正能说会道、文笔好的同学简直是凤毛麟角。想要切实有效地提高高中学生的语文能力, 使其能娴熟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笔者认为我们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 积极的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近几年来,随着新课改的实行,高中语文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取得了不少进步,但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因此,笔者拟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谈一谈自己的一点见解,力求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高中语文教学之路。

一、课前精心设计教案

面对丰富多彩的语文教材,教师在课前必须做好精细的准备,不做“拿来主义”者,照本宣科。而是要做到认真了解课型、精心设计目标。同一模块,不同课型,问题目标要有侧重。例如,在《项脊轩志》和《陈情表》两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侧重让学生体验优美真挚的感情,珍视亲情;例如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聆听戏剧和观看影片的方式,让他们体会到戏剧的魅力,同时培养鉴赏能力,以期提高文化品位。

二、夯实自身专业知识基础,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就要求了我们更高的专业素质,我们不仅要丰富个人知识储备,使博大精深的语文散发出非凡的魅力,使学生真正学习和传承到中华文化的一些优秀和精髓的东西;还要扩大自身的知识面,多听课,多看讲座,多学习名师的绝招,在教学技艺上精益求精,这样在讲课的时候才能有所发挥,不局限于课本上。

另外,我们还应该要做一个有反思力的语文教师。具有反思意识,对每一堂课自我反省,坚持写教学反思,不断反思日常教学行为。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

三、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语言,使其生动形象化

语言是语文教师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进行思想教育最重要的工具,通过语言沟通,可以传递文化,从而启迪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但是高中语文教学内容并不都是那么精彩,比如文言文,会让部分学生觉得无聊枯燥,如果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能够幽默、形象、生动、精炼,并富有启发性,这样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动机,使他们能够集中精力,坚韧不拔地探索下去,克服学习中的重重困难。因此,高中语文教师的语言要做到以下几点:生动形象而富于直观性、规范准确而富有科学性,充满情感而富有节奏感,还不乏含蓄幽默、耐人寻味。

四、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高耗低效。这是在经历了多年的教学改革之后依然存在的严峻现实。想要让语文出现生机勃勃的局面,教师就要狠下一番功夫,不再咬着课本不放,就教材而讲教材,而是要整合教材内容,精心备课。体裁不同,教学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中曾说:“文本研习是阅读教学中的常用方式”,但是“文本研习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不能拘泥于单一的教学形式,应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多样化得教学方式。比如开展朗诵比赛,用声音的形式呈现文本的意义,总之,教学形式可以多样化,但要把握尺度,要适度,而不能把课堂变成哗众取宠的地方。

五、重视课堂互动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都是独角戏,也就是俗称的“填鸭式”教学,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占据了课堂的全部时间,滔滔不绝,课堂气氛沉闷、乏味,令人昏昏欲睡,学生一言不发,或走神,或打瞌睡,致使学生的普遍感受是:下课铃声总是晚了一些。

教师总是自己沉醉在孤单的角色里,这种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互动的教学,势必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影响到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兴趣。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重视课堂互动,开展课堂讨论,积极启发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踊跃发言,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这样,才能够教学相长,才能够更好地优化高中语文教学。

六、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

对待不同的学生,要注意因材施教,不要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全部学生,不论个人成绩好坏,都应当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和支持,另外,在因材施教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使学生个性化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就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要认识到全面发展是普遍性、因材施教是特殊性。我们开展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出特定的人为特定的社会发展服务。笔者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做到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必能为优化高中语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排忧解难。

高中阶段作为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高中语文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学生观念的形成,影响到学生精神文明进步的步伐。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认识到师生是教学的统一体,我们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视学生为认知的主体,千方百计地为优化高中语文教学而奋斗。高中语文教学的优化,我们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亟待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宋文雅.走出语文课堂教学的误区[J].湖北教育(教学版),2005(6)

[2]刘艳斌.浅谈高中语文教学的几个基本原则[J].科技创新导报,2009,(09)

[3]陈翠琴.对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分析 [J].科教文汇,2008(11)(中旬刊):104

[4]杨文玫.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在的四种误区 [J].教学月刊,2007(10)

第15篇

【关键词】反思作用内涵方法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作 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 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 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察觉水平来促进能 力发展的途径。简单地说,语文教学中教学反思就是把课 堂教学过程如放电影,电视一般,在头脑中重新回放 一遍,回顾自己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任 务完成得如何,师生互动是否活跃,学生是否 学有所得等?…..然后把反思的重点放在那些使 自己激动或遗憾以至于一时一世难忘的事情上;最 后抓住时机,选择典型,记录下来的过程。

一、语文教学反思的作用之我见

有人认为:一堂语文课上完,任务也就完成了,没必 要再去写什么教学反思,那是在浪费时间和精 力。学校每学期对于教学“六认真”的检查,特别是语文教案 中的教学反思内容的检查更是多余。殊不知, 教学反思既是学校教学教研中"反思、互动、引 领"三大核心要素的基础和前提,又是教师专 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随着 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语文教学中教学反思越来越显示其重要作用。

1.有助于教师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的更新。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起主 导作用。 更加注重学生的技能和情感教育,使学生学有 所得;对学生的评价,也不再仅仅局限于以分 数作为惟一的衡量标准,要求更加注重过程性 评价,从各个方面去评价学生的表现与进步等等。所 有这些,都是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和 反思的。

2.有利于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的提高。

"见贤 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教师养成反思意 识,形成反思习惯的本身就是对教育事业、对 学生、对自己负责的表现。它有助于教师形成爱岗敬业、虚心 好学、严格要求自我、追求完美等优良职业品 质,从而进一步树立良好的师德,规范自己的教 学行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3.有利于提升教育教学实践的能力。

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是否合乎教育理论、合乎 教育规律,是否符合学生和社会的要求,是否 科学有效,既需要别人的评价,也需要语文教师不 断自我反省,反思自身在课程设计、教学过程、 学生管理、学生评价等方面的实践。 教师通过对这些方面进行反思,通过实践与理 论的结合,通过与教育目标的对比,努力追求 其语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可以使教师以审慎的方式行动,不断 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实 践,从而使自己的语文教学工作变得更好、更有效率、更 富有创新,进而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不 断提高自身的语文教育水平和能力。

4.有利于教师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

在语文教 学中,教师对一些教育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 挖掘或梳理出经验中蕴含的原理,使经验升华 为理论。当然,分析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教 学的困惑。在这些思想困惑的驱动下,他们往 往会去参阅一些语文资料、翻看一些语文书籍,请教一 些语文方面的名师,促使教师进一步去学习,不仅要知其 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把自己的思考与他人倡导的理论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对理论认 识的提升,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进而构建出一 套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形成独具个性的语文专业 理念

二、语文教学反思的内涵

1.反思自己的精采之处。

课前语文教师精心设计,研读 语文课标、研究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课件、备练习等等,而这时都还只是处于思想理论 阶段。教师只有通过上语文课这一实践活动,把课前 精心准备的内容与现实的课堂结合起来,接受 课堂实践的检验才能被证明是对是错、合理不 合理。因而,上完一堂语文课后,教师要善于把课前 的准备与课后的反思结合起来,注重研究课堂 中的精彩部分,并把这些精彩部分写下来,以备后 用。

2.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

这个环节应运用于语文课前及 课后。教师在备课前及完成语文上课任务后,都应反 思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否符合新课标 要求,是否体现新课改精神?是否对语文教材进行深 入的研究?是否掌握了教材的特点和每课的知 识结构?是否把握住了每框的知识点特别是重 难点?对于教材的知识点的挖掘程度如何?必要 时是否进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设计中知 识点的过渡是否自然流畅?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又运用了什么样新的教学方法?这样去上课,学生 是否会感到枯燥,收获又会是如何?所有这些都 是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注意和反思的问题。

3.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

常言道:"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 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语文教师在工作中,是 否经常会想起这句话并把它落实到实践中去? 下课后,教师必须要常反省的是,今天我的这堂 语文课,学生是否学有所得,我的三维目标一一知识 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否得 到了贯彻?教学生学会知识的同时,是否也教会 了他们一些做人的道理?长此以往,学生会发展成为什么样的学生?以此来时刻 提醒自己的思想和行动。

4.。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把学生 培养成为一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学生越来越难, 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教师报怨学生难教、学生i 语文学习的主动性较差,学生的厌学情绪在增长的 现象。但是,老师是否思考过自己的教学方式有 没有改进?新课程的改革,对于课堂的教学方式 提出很高的要求。它摒弃了以前的"满堂灌、填 鸭式"的教学方式,要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 造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教师在语文授课 的过程中,在进行课堂活动环节中,是否引导 好了学生,让他们真正参与,探究,讨论进去,还是否注重学生的 个体差异?

5.反思师生关系怎么样。

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语文教 师要时刻注意与学生的关系。检验师生关系的 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看语文课上学生的学习参与,合作程度、课后碰面时学生 的问候程度等等。如果在你走进教室时,学生一片哀 叹吵闹声,那说明学生是不喜欢听你的语文课的。因而就 有可能出现被动听课,甚至上课闹哄哄的现象,这样的 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6.反思自己的评价方式。

新课程的评价方式更加 注重学生的过程性评价,从实行的学分制就可 看出其重要性。而语文教师在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上, 是否仍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惟一标准?除了 以分数作为标准之外,你是否注重了每位学 生的闪光点,能否创造让其发挥才能的条件,并 对其进行评价?是否有恰当合理的激励机制,让 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着",全面培养和发挥学 生语文方面的能力和潜能。

三、语文教学反思 的方法

1 在自己的教案上直接进行反思。

这种方式是 最快速的,也最能完整记录下课后的点滴心得。语文 教师在编写教案时,总会在每页的右边空出一定 的地方,这是专为教学反思而预留的。教学过程 中,把某一具体内容或过程所引发的点滴感受, 及时用简要的语言真实地记下来,防止突如其 来的感悟成为过眼云烟。大多数的学校,都是要 求在课时教案的结尾处写反思,这也是一种方 式。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回顾,从多个角度去透视 语文教学实践。我们应 该在上完课后,认真总结一下自己的得 与失。

2.撰写教学日记。

这是最常见也是最有效 的一种方式。通过书写语文教学日记可以不断更新 教育理念,改进教学工作,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教学日记没有固定的格式和要求,教师可按自 己喜欢的方式及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记录,自由 展示自己的凤格和特色。在科学技术飞速 发展的今天,教学日记被赋以新的形式,许多语文教 师采取写博客的方式,来撰写自己的教学日记。 同时,也通过阅读同行的博文,学习他们的优 点,反省自己与他人的差距。

3教师之间的讨论与探究。

这种形式是建立在 授课、听课、评课的基础之上的。语文教师可以开展 组内的公开课,同组教师相互听课,然后对课堂 中的问题展开讨论,把自己的疑问与教师们交 流。这样不仅可以使自己的疑问得到解决,而且 来自于交流对象的反馈性意见往往也会激起自 己更深入的思考,激发自己更多的创意和思路。

当然,教师也可以通过听其他教师(包括校外 的)的课,特别是听一些优秀教师的语文示范课,学习他 人的优点,以此来反省自己的不足。教 研课和公开课这样的形式对授课者和听课者都非常有 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