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健康教育的要求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5-0080-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传统教法已不能满足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只有领悟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掌握新教学技能,才能担负起增进和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重任。随着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尤其是正处于身心发展的中学生,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加强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会使部分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因此,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刻不容缓,不仅事关学校,而且事关家庭、社会。我们只有把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的力量调动、联合起来,才能把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真正抓好。总而言之,当代中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二、新课改下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面对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增进和维护初中生心理健康是每位教师值得冷静深刻思考的一个重大课题。从事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不仅仅要完成“老师”的任务,更应当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辅导员,及时更新教学思想,承担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一)更新教学理念
为了适应新课程,教师应从改变教学观和改变评价观两个方面更新教学理念。第一,改变教学观。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以及参与到活动之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理。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充分引导学生。第二,改变评价观,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初中生对复杂的社会现象还不能了解,又不善于自觉地主动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各种活动以及教学中,耐心、正确并全面评价学生的进步,对于每个学生的质疑,必须耐心的教导,决不能埋怨或者责备学生,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鼓励,从而增强学生的信心。
(二)优化自身的心理素质
在学校,教师的言谈举止无不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这就对教师提出了优化自身心理素质的要求。若教师经常闷闷不乐,使学生紧张、情绪易波动、没有热情,甚至先入为主地对学生抱有明显的偏见,这对学生无疑是一场灾难。所以,教师为了在学生的个性发展方面施加有力的影响,以保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必须先培养自身的心理健康才有可能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师要以“爱”作为教学的基础,要对学生有耐心,以公正无私、民主、体谅人的态度对待学生,善于利用表扬的方法。甚至应每天检查一下自己的仪容仪表,令人有愉悦感,让学生一听到铃声就有“盼”的感觉,让学生对教师有信任感,有安全感,有仰慕感。只有在人与人之间、人与集体之间情感交流呈现了积极的状态,才能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氛围。因此,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不断完善自我,竭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表率。
(三)善于引导学生,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不少初中生自信心较差,主要体现在有的学生由于自己的学习成绩差,就自认为自己不行,产生自卑感。这样的观念十分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这就对教师提出了善于引导学生,并让他们在参加平时的课堂活动中建立自信心的要求。比如,在平时的一些班级活动中,老师均不参加,让学生自己组织各个环节。长期这样下去,每位学生的潜能都会得到发挥,学生也会逐渐充满信心。这也要求教师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只参与不参加,并在教育过程中善于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增强学生的自我承受能力。这样学生会越做越好,自信心理也会不断增强。另外,教师也应与学生建立一个平等、和谐的关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精神要求教师正视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一个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并落实到所有教育活动中去。这也是新课程实施的一项基础工程,只有真正建立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步入坦途。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专业性、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这就进一步促使教师在对待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进行根本性的变革。作为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除了要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行为规范并形成相应的态度和情感外,还应当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优化自身的心理素质;善于引导学生,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更要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日常生活之中,与学生建立真正的友谊,以适应新时代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刘志芬.心理健康教育课评价标准的探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03).
[2]徐璇.浅谈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之结合[M].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2005(11).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要求
自2004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求对大学生“开展深人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规定各高校都要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心,配备足额专职人员”以来,各高校基本上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几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尚无相对统一的教材体系和教学大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编写一直延续着专家路线,即教育心理学专家站在“教”的角度,根据自己的研究和经验对教材的内容进行设置。很少有人对学生的内在需要进行调查,立足于“学”,来了解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的需求。因此,本研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从课程取向、教材安排、教材内容几个方面来探讨大学生群体对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材编写提出建议。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在对112名大学生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2009年8~10月对重庆市在校本科生进行正式调查,发放问卷450份,有效问卷415份,其中男生172人,女生243人:文科193人,理科198人,专业不详24人。调查问卷是在开放式问卷的基础上,结合对已有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分析以及大学生心理问题调查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编制而成。问卷包括十个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教学设置相关的问题,十九个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体系的问题。其目的是了解在读大学生对已有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意见。
二、调查结果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取向
课程取向是人们对课程总的看法和认识,是关于课程目的、课程内容、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课程要素的诸多信仰的集中反映,是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调查结果表明,54.7%的大学生认为应该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设置为公共必修课,比位居第二的公共选修课(27.5%)高出了27.2个百分点;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首先应该是优化心理素质(81.4%)和提高未来生活质量(74.7%),其次是掌握心理健康知识(67.5%)、学习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技巧( 66.3%)和预防心理疾病(65.3%)。可见,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要求是综合性的,既有发展性要求也有预防性要求。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属性
教材是人们按照一定教育目标,遵循相应的教学规律,通过精心设计而编写起来的整体的科学理论和技术知识系统。教材的呈现方式必须符合其独特的功能定位和要求,为实现其价值服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作为非学科性教学用书,有其独特的教材属性及教材呈现方式,本研究就此作了细致调查。
调查结果(见下表)表明,67%的大学生认为应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专门教材,体现了大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视。教材属性上,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该教材应该是综合型(38.6%)、体验型(30.1%)和操作型(29.4%)的结合,这表明大学生群体认为心理的发展与优化是一个综合的过程,而非孤立的;认为必须将心理学的知识、技能内化为自身的观念和素质,而非停留在表面;认为应将心理学知识用于实践,而非停留于书本。
关于教材呈现方式,88%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应以案例的形式呈现,其次分别是心理学理论知识(69.90/0)和学生故事(66.5%),另外,40%以上的大学生还认为应该以自我剖析和心理测验的方式来呈现教材内容。这表明大学生偏向于认同生动活泼的教材形式、并且认为应以其日常学习生活的趣味性故事等方式呈现教材内容。同时,也表明大学生倾向于该教材在呈现方式上能加入可以提高自我认识的测试和剖析。转贴于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结构
为了从微观层面调查大学生对现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结构的看法,本研究在系统分析130余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结构的基础上,提炼出十九个板块及其具体内容(包括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结构)(板块内容见附录),请学生对各个板块以及其具体内容,是否应该纳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进行选择。结果如下:
从大的内容结构来看,在问卷涉及到的19个内容板块中,学生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应包括的内容排在前十位的分别是人际交往、性与心理健康、婚恋心理、职业规划、学习心理、挫折应对、人格基础、自我意识、危机觉察与干预、心理咨询和治疗。而平时备受研究者和教育者重视的新生适应问题、情绪情感调节问题以及网络心理问题的被选择率却都在十五位及之后。调查结果还表明,只有少数大学生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大学生健康欣赏心理的培养(46.5%),大学生的需要和动机(41.9%),大学生创新心理及其培养(32.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验研究(30.6%)以及心理效应及其应用(30.4%)。
从具体内容来看,排在前十位的分别是:挫折的心理调适及应对(79.5%);恋爱动机、道德与行为(79%);常见人格障碍的症状表现及调试,如偏执型人格、强迫型人格(75.2%);常见神经疾病的症状表现及调试,如神经衰弱、抑郁症等(74.9%);发展自我,如增强自知、自信、自控等(74.7%);优良意志品质、行为的培养(72.3%);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策略(70.6%);人格的特征、形成与发展、气质与性格(70.1%);大学生择业的心理准备(69.4%)和成功心态的培养(69.4%);大学生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69.2%)。
三、调查结果分析和建议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设置为以发展性教育为目标的必修课
随着大学生的增多,多元文化的冲击,以及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对作为国家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其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稳定的重要时期,健康的心理不仅仅是其顺利完成大学学业的重要前提,更是其更好、更快适应社会发展和需要的基础。但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在校大学生中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已占20%左右。特别是近几年,大学生因为心理问题而被迫休学、退学、自杀、伤害动物甚至杀人的案例不断出现。所以,提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视,对于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而言迫在眉睫。本调查也表明,大学生迫切希望能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为类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以及英语能力一样的公共必修课,并明确表示希望有专门的教材。
同时,以发展为特点的教学目标被学生摆在了前几位,如优化心理素质、提高未来适应力等,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群体对自身心理健康日益重视,对心理素质在未来适应中的重要作用有明确的认识。所以从课程取向角度而言,高校应逐步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必修课,并从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向促进身心健康、完善人格和开发潜能转变”。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编写应坚持可读性、应用性和生活化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同于专业课程,是一种体验性、以学生为本位生成性、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sl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在编写时应注重其可读性、应用性和生活性。
首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应该是可读的。案例和名人轶事呈现教材内容方式的需求、表明教材编写应注重通过通俗易懂的案例、生动有趣的故事来组织内容,而不只是知识的简单堆砌。
其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编写应注重生活化,使内容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大学生心理问题来源于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希望教材内容能与其生活密切相关,这与柳友荣(2010)、徐丹慧(2009)的调查结果是一样的。本结果表明,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生新兴心理问题不断凸显,又对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的时代性提出了要求,比如在近年的教材中应该加入与父母沟通、时间管理、经济攀比、娱乐消费等带来的心理问题等内容。教材提供与大学生经历类似的故事,更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迁移,提高学习效果。
最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编写应注重应用性。结果分析发现,各部分内容体系中理论知识被选择的比例明显小于技巧、方法等应用性选项的选择比例。如人际交往部分,大学生人际形成、影响因素、基本特点等一般理论问题的被选择率仅为51.6%,排在该题下11个题目选项的第8位,远远低于排在前几位内容,如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策略( 70.6%).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调试(67%)。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情绪情感部分、学习部分,等等。这说明大学生希望能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倾向于知识的应用。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编写不应等同于科普类教材,而应在强调科学性的同时,注重内容的生活化和应用性。
3.教材内容应更加重视大学生的性、恋爱等主题,且轻重分明
就大的内容结构而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人际交往、性与心理健康、婚恋心理、职业规划、学习心理、挫折及应对、人格(个性)塑造、自我意识及调试、危机觉察与干预以及心理咨询和治疗,并且加大大学生人际关系、性心理健康、恋爱心理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学习心理五个方面的比重,特别是性心理健康,恋爱心理健康以及职业心理。具体而言,包括大学生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性道德教育、大学生性的一般问题;大学生正确的恋爱观、健康的恋爱行为、如何应对恋爱挫折;大学生择业的心理准备、就业压力的调节以及择业面试技巧等。而平时备受教育者关注的“大学生网络心理”被排在了十八位,这可能是由于本研究的被试均为重点大学,平时学业压力较大,所以网络成瘾方面的问题不太明显。现有教材巾的某蝗内容,如大学生健康欣赏心理的培养,大学生的需要和动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验研究以及心理效应及其应用等,大多数学生认为不是特别必要。这说明在编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时,要根据学生的切实需要来选择内容,并轻重分明,而不能盲目加入心理学知识。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要求
自2004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求对大学生“开展深人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规定各高校都要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心,配备足额专职人员”以来,各高校基本上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几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尚无相对统一的教材体系和教学大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编写一直延续着专家路线,即教育心理学专家站在“教”的角度,根据自己的研究和经验对教材的内容进行设置。很少有人对学生的内在需要进行调查,立足于“学”,来了解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的需求。因此,本研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从课程取向、教材安排、教材内容几个方面来探讨大学生群体对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材编写提出建议。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在对112名大学生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2009年8~10月对重庆市在校本科生进行正式调查,发放问卷450份,有效问卷415份,其中男生172人,女生243人:文科193人,理科198人,专业不详24人。调查问卷是在开放式问卷的基础上,结合对已有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分析以及大学生心理问题调查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编制而成。问卷包括十个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教学设置相关的问题,十九个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体系的问题。其目的是了解在读大学生对已有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意见。
二、调查结果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取向
课程取向是人们对课程总的看法和认识,是关于课程目的、课程内容、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课程要素的诸多信仰的集中反映,是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调查结果表明,54.7%的大学生认为应该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设置为公共必修课,比位居第二的公共选修课(27.5%)高出了27.2个百分点;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首先应该是优化心理素质(81.4%)和提高未来生活质量(74.7%),其次是掌握心理健康知识(67.5%)、学习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技巧( 66.3%)和预防心理疾病(65.3%)。可见,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要求是综合性的,既有发展性要求也有预防性要求。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属性
教材是人们按照一定教育目标,遵循相应的教学规律,通过精心设计而编写起来的整体的科学理论和技术知识系统。教材的呈现方式必须符合其独特的功能定位和要求,为实现其价值服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作为非学科性教学用书,有其独特的教材属性及教材呈现方式,本研究就此作了细致调查。
调查结果(见下表)表明,67%的大学生认为应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专门教材,体现了大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视。教材属性上,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该教材应该是综合型(38.6%)、体验型(30.1%)和操作型(29.4%)的结合,这表明大学生群体认为心理的发展与优化是一个综合的过程,而非孤立的;认为必须将心理学的知识、技能内化为自身的观念和素质,而非停留在表面;认为应将心理学知识用于实践,而非停留于书本。
关于教材呈现方式,88%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应以案例的形式呈现,其次分别是心理学理论知识(69.90/0)和学生故事(66.5%),另外,40%以上的大学生还认为应该以自我剖析和心理测验的方式来呈现教材内容。这表明大学生偏向于认同生动活泼的教材形式、并且认为应以其日常学习生活的趣味性故事等方式呈现教材内容。同时,也表明大学生倾向于该教材在呈现方式上能加入可以提高自我认识的测试和剖析。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结构
为了从微观层面调查大学生对现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结构的看法,本研究在系统分析130余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结构的基础上,提炼出十九个板块及其具体内容(包括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结构)(板块内容见附录),请学生对各个板块以及其具体内容,是否应该纳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进行选择。结果如下:
从大的内容结构来看,在问卷涉及到的19个内容板块中,学生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应包括的内容排在前十位的分别是人际交往、性与心理健康、婚恋心理、职业规划、学习心理、挫折应对、人格基础、自我意识、危机觉察与干预、心理咨询和治疗。而平时备受研究者和教育者重视的新生适应问题、情绪情感调节问题以及网络心理问题的被选择率却都在十五位及之后。调查结果还表明,只有少数大学生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大学生健康欣赏心理的培养(46.5%),大学生的需要和动机(41.9%),大学生创新心理及其培养(32.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验研究(30.6%)以及心理效应及其应用(30.4%)。
从具体内容来看,排在前十位的分别是:挫折的心理调适及应对(79.5%);恋爱动机、道德与行为(79%);常见人格障碍的症状表现及调试,如偏执型人格、强迫型人格(75.2%);常见神经疾病的症状表现及调试,如神经衰弱、抑郁症等(74.9%);发展自我,如增强自知、自信、自控等(74.7%);优良意志品质、行为的培养(72.3%);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策略(70.6%);人格的特征、形成与发展、气质与性格(70.1%);大学生择业的心理准备(69.4%)和成功心态的培养(69.4%);大学生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69.2%)。
三、调查结果分析和建议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设置为以发展性教育为目标的必修课
随着大学生的增多,多元文化的冲击,以及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对作为国家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其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稳定的重要时期,健康的心理不仅仅是其顺利完成大学学业的重要前提,更是其更好、更快适应社会发展和需要的基础。但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在校大学生中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已占20%左右。特别是近几年,大学生因为心理问题而被迫休学、退学、自杀、伤害动物甚至杀人的案例不断出现。所以,提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视,对于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而言迫在眉睫。本调查也表明,大学生迫切希望能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为类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以及英语能力一样的公共必修课,并明确表示希望有专门的教材。
同时,以发展为特点的教学目标被学生摆在了前几位,如优化心理素质、提高未来适应力等,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群体对自身心理健康日益重视,对心理素质在未来适应中的重要作用有明确的认识。所以从课程取向角度而言,高校应逐步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必修课,并从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向促进身心健康、完善人格和开发潜能转变”。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编写应坚持可读性、应用性和生活化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同于专业课程,是一种体验性、以学生为本位生成性、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sl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在编写时应注重其可读性、应用性和生活性。
首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应该是可读的。案例和名人轶事呈现教材内容方式的需求、表明教材编写应注重通过通俗易懂的案例、生动有趣的故事来组织内容,而不只是知识的简单堆砌。
其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编写应注重生活化,使内容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大学生心理问题来源于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希望教材内容能与其生活密切相关,这与柳友荣(2010)、徐丹慧(2009)的调查结果是一样的。本结果表明,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生新兴心理问题不断凸显,又对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的时代性提出了要求,比如在近年的教材中应该加入与父母沟通、时间管理、经济攀比、娱乐消费等带来的心理问题等内容。教材提供与大学生经历类似的故事,更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迁移,提高学习效果。
最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编写应注重应用性。结果分析发现,各部分内容体系中理论知识被选择的比例明显小于技巧、方法等应用性选项的选择比例。如人际交往部分,大学生人际形成、影响因素、基本特点等一般理论问题的被选择率仅为51.6%,排在该题下11个题目选项的第8位,远远低于排在前几位内容,如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策略( 70.6%).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调试(67%)。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情绪情感部分、学习部分,等等。这说明大学生希望能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倾向于知识的应用。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编写不应等同于科普类教材,而应在强调科学性的同时,注重内容的生活化和应用性。
3.教材内容应更加重视大学生的性、恋爱等主题,且轻重分明
就大的内容结构而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人际交往、性与心理健康、婚恋心理、职业规划、学习心理、挫折及应对、人格(个性)塑造、自我意识及调试、危机觉察与干预以及心理咨询和治疗,并且加大大学生人际关系、性心理健康、恋爱心理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学习心理五个方面的比重,特别是性心理健康,恋爱心理健康以及职业心理。具体而言,包括大学生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性道德教育、大学生性的一般问题;大学生正确的恋爱观、健康的恋爱行为、如何应对恋爱挫折;大学生择业的心理准备、就业压力的调节以及择业面试技巧等。而平时备受教育者关注的“大学生网络心理”被排在了十八位,这可能是由于本研究的被试均为重点大学,平时学业压力较大,所以网络成瘾方面的问题不太明显。现有教材巾的某蝗内容,如大学生健康欣赏心理的培养,大学生的需要和动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验研究以及心理效应及其应用等,大多数学生认为不是特别必要。这说明在编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时,要根据学生的切实需要来选择内容,并轻重分明,而不能盲目加入心理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