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健康教育的要求范文

健康教育的要求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健康教育的要求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健康教育的要求

第1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素质要求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5-0080-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传统教法已不能满足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只有领悟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掌握新教学技能,才能担负起增进和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重任。随着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尤其是正处于身心发展的中学生,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加强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会使部分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因此,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刻不容缓,不仅事关学校,而且事关家庭、社会。我们只有把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的力量调动、联合起来,才能把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真正抓好。总而言之,当代中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二、新课改下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面对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增进和维护初中生心理健康是每位教师值得冷静深刻思考的一个重大课题。从事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不仅仅要完成“老师”的任务,更应当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辅导员,及时更新教学思想,承担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一)更新教学理念

为了适应新课程,教师应从改变教学观和改变评价观两个方面更新教学理念。第一,改变教学观。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以及参与到活动之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理。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充分引导学生。第二,改变评价观,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初中生对复杂的社会现象还不能了解,又不善于自觉地主动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各种活动以及教学中,耐心、正确并全面评价学生的进步,对于每个学生的质疑,必须耐心的教导,决不能埋怨或者责备学生,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鼓励,从而增强学生的信心。

(二)优化自身的心理素质

在学校,教师的言谈举止无不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这就对教师提出了优化自身心理素质的要求。若教师经常闷闷不乐,使学生紧张、情绪易波动、没有热情,甚至先入为主地对学生抱有明显的偏见,这对学生无疑是一场灾难。所以,教师为了在学生的个性发展方面施加有力的影响,以保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必须先培养自身的心理健康才有可能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师要以“爱”作为教学的基础,要对学生有耐心,以公正无私、民主、体谅人的态度对待学生,善于利用表扬的方法。甚至应每天检查一下自己的仪容仪表,令人有愉悦感,让学生一听到铃声就有“盼”的感觉,让学生对教师有信任感,有安全感,有仰慕感。只有在人与人之间、人与集体之间情感交流呈现了积极的状态,才能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氛围。因此,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不断完善自我,竭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表率。

(三)善于引导学生,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不少初中生自信心较差,主要体现在有的学生由于自己的学习成绩差,就自认为自己不行,产生自卑感。这样的观念十分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这就对教师提出了善于引导学生,并让他们在参加平时的课堂活动中建立自信心的要求。比如,在平时的一些班级活动中,老师均不参加,让学生自己组织各个环节。长期这样下去,每位学生的潜能都会得到发挥,学生也会逐渐充满信心。这也要求教师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只参与不参加,并在教育过程中善于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增强学生的自我承受能力。这样学生会越做越好,自信心理也会不断增强。另外,教师也应与学生建立一个平等、和谐的关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精神要求教师正视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一个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并落实到所有教育活动中去。这也是新课程实施的一项基础工程,只有真正建立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步入坦途。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专业性、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这就进一步促使教师在对待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进行根本性的变革。作为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除了要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行为规范并形成相应的态度和情感外,还应当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优化自身的心理素质;善于引导学生,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更要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日常生活之中,与学生建立真正的友谊,以适应新时代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刘志芬.心理健康教育课评价标准的探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03).

[2]徐璇.浅谈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之结合[M].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2005(11).

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要求

自2004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求对大学生“开展深人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规定各高校都要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心,配备足额专职人员”以来,各高校基本上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几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尚无相对统一的教材体系和教学大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编写一直延续着专家路线,即教育心理学专家站在“教”的角度,根据自己的研究和经验对教材的内容进行设置。很少有人对学生的内在需要进行调查,立足于“学”,来了解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的需求。因此,本研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从课程取向、教材安排、教材内容几个方面来探讨大学生群体对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材编写提出建议。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在对112名大学生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2009年8~10月对重庆市在校本科生进行正式调查,发放问卷450份,有效问卷415份,其中男生172人,女生243人:文科193人,理科198人,专业不详24人。调查问卷是在开放式问卷的基础上,结合对已有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分析以及大学生心理问题调查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编制而成。问卷包括十个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教学设置相关的问题,十九个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体系的问题。其目的是了解在读大学生对已有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意见。

二、调查结果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取向

课程取向是人们对课程总的看法和认识,是关于课程目的、课程内容、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课程要素的诸多信仰的集中反映,是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调查结果表明,54.7%的大学生认为应该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设置为公共必修课,比位居第二的公共选修课(27.5%)高出了27.2个百分点;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首先应该是优化心理素质(81.4%)和提高未来生活质量(74.7%),其次是掌握心理健康知识(67.5%)、学习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技巧( 66.3%)和预防心理疾病(65.3%)。可见,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要求是综合性的,既有发展性要求也有预防性要求。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属性

教材是人们按照一定教育目标,遵循相应的教学规律,通过精心设计而编写起来的整体的科学理论和技术知识系统。教材的呈现方式必须符合其独特的功能定位和要求,为实现其价值服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作为非学科性教学用书,有其独特的教材属性及教材呈现方式,本研究就此作了细致调查。

调查结果(见下表)表明,67%的大学生认为应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专门教材,体现了大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视。教材属性上,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该教材应该是综合型(38.6%)、体验型(30.1%)和操作型(29.4%)的结合,这表明大学生群体认为心理的发展与优化是一个综合的过程,而非孤立的;认为必须将心理学的知识、技能内化为自身的观念和素质,而非停留在表面;认为应将心理学知识用于实践,而非停留于书本。

关于教材呈现方式,88%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应以案例的形式呈现,其次分别是心理学理论知识(69.90/0)和学生故事(66.5%),另外,40%以上的大学生还认为应该以自我剖析和心理测验的方式来呈现教材内容。这表明大学生偏向于认同生动活泼的教材形式、并且认为应以其日常学习生活的趣味性故事等方式呈现教材内容。同时,也表明大学生倾向于该教材在呈现方式上能加入可以提高自我认识的测试和剖析。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结构

为了从微观层面调查大学生对现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结构的看法,本研究在系统分析130余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结构的基础上,提炼出十九个板块及其具体内容(包括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结构)(板块内容见附录),请学生对各个板块以及其具体内容,是否应该纳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进行选择。结果如下:

从大的内容结构来看,在问卷涉及到的19个内容板块中,学生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应包括的内容排在前十位的分别是人际交往、性与心理健康、婚恋心理、职业规划、学习心理、挫折应对、人格基础、自我意识、危机觉察与干预、心理咨询和治疗。而平时备受研究者和教育者重视的新生适应问题、情绪情感调节问题以及网络心理问题的被选择率却都在十五位及之后。调查结果还表明,只有少数大学生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大学生健康欣赏心理的培养(46.5%),大学生的需要和动机(41.9%),大学生创新心理及其培养(32.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验研究(30.6%)以及心理效应及其应用(30.4%)。

从具体内容来看,排在前十位的分别是:挫折的心理调适及应对(79.5%);恋爱动机、道德与行为(79%);常见人格障碍的症状表现及调试,如偏执型人格、强迫型人格(75.2%);常见神经疾病的症状表现及调试,如神经衰弱、抑郁症等(74.9%);发展自我,如增强自知、自信、自控等(74.7%);优良意志品质、行为的培养(72.3%);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策略(70.6%);人格的特征、形成与发展、气质与性格(70.1%);大学生择业的心理准备(69.4%)和成功心态的培养(69.4%);大学生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69.2%)。

三、调查结果分析和建议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设置为以发展性教育为目标的必修课

随着大学生的增多,多元文化的冲击,以及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对作为国家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其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稳定的重要时期,健康的心理不仅仅是其顺利完成大学学业的重要前提,更是其更好、更快适应社会发展和需要的基础。但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在校大学生中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已占20%左右。特别是近几年,大学生因为心理问题而被迫休学、退学、自杀、伤害动物甚至杀人的案例不断出现。所以,提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视,对于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而言迫在眉睫。本调查也表明,大学生迫切希望能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为类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以及英语能力一样的公共必修课,并明确表示希望有专门的教材。

同时,以发展为特点的教学目标被学生摆在了前几位,如优化心理素质、提高未来适应力等,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群体对自身心理健康日益重视,对心理素质在未来适应中的重要作用有明确的认识。所以从课程取向角度而言,高校应逐步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必修课,并从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向促进身心健康、完善人格和开发潜能转变”。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编写应坚持可读性、应用性和生活化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同于专业课程,是一种体验性、以学生为本位生成性、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sl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在编写时应注重其可读性、应用性和生活性。

首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应该是可读的。案例和名人轶事呈现教材内容方式的需求、表明教材编写应注重通过通俗易懂的案例、生动有趣的故事来组织内容,而不只是知识的简单堆砌。

其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编写应注重生活化,使内容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大学生心理问题来源于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希望教材内容能与其生活密切相关,这与柳友荣(2010)、徐丹慧(2009)的调查结果是一样的。本结果表明,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生新兴心理问题不断凸显,又对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的时代性提出了要求,比如在近年的教材中应该加入与父母沟通、时间管理、经济攀比、娱乐消费等带来的心理问题等内容。教材提供与大学生经历类似的故事,更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迁移,提高学习效果。

最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编写应注重应用性。结果分析发现,各部分内容体系中理论知识被选择的比例明显小于技巧、方法等应用性选项的选择比例。如人际交往部分,大学生人际形成、影响因素、基本特点等一般理论问题的被选择率仅为51.6%,排在该题下11个题目选项的第8位,远远低于排在前几位内容,如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策略( 70.6%).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调试(67%)。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情绪情感部分、学习部分,等等。这说明大学生希望能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倾向于知识的应用。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编写不应等同于科普类教材,而应在强调科学性的同时,注重内容的生活化和应用性。

3.教材内容应更加重视大学生的性、恋爱等主题,且轻重分明

就大的内容结构而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人际交往、性与心理健康、婚恋心理、职业规划、学习心理、挫折及应对、人格(个性)塑造、自我意识及调试、危机觉察与干预以及心理咨询和治疗,并且加大大学生人际关系、性心理健康、恋爱心理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学习心理五个方面的比重,特别是性心理健康,恋爱心理健康以及职业心理。具体而言,包括大学生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性道德教育、大学生性的一般问题;大学生正确的恋爱观、健康的恋爱行为、如何应对恋爱挫折;大学生择业的心理准备、就业压力的调节以及择业面试技巧等。而平时备受教育者关注的“大学生网络心理”被排在了十八位,这可能是由于本研究的被试均为重点大学,平时学业压力较大,所以网络成瘾方面的问题不太明显。现有教材巾的某蝗内容,如大学生健康欣赏心理的培养,大学生的需要和动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验研究以及心理效应及其应用等,大多数学生认为不是特别必要。这说明在编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时,要根据学生的切实需要来选择内容,并轻重分明,而不能盲目加入心理学知识。

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要求

自2004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求对大学生“开展深人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规定各高校都要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心,配备足额专职人员”以来,各高校基本上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几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尚无相对统一的教材体系和教学大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编写一直延续着专家路线,即教育心理学专家站在“教”的角度,根据自己的研究和经验对教材的内容进行设置。很少有人对学生的内在需要进行调查,立足于“学”,来了解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的需求。因此,本研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从课程取向、教材安排、教材内容几个方面来探讨大学生群体对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材编写提出建议。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在对112名大学生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2009年8~10月对重庆市在校本科生进行正式调查,发放问卷450份,有效问卷415份,其中男生172人,女生243人:文科193人,理科198人,专业不详24人。调查问卷是在开放式问卷的基础上,结合对已有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分析以及大学生心理问题调查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编制而成。问卷包括十个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教学设置相关的问题,十九个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体系的问题。其目的是了解在读大学生对已有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意见。

二、调查结果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取向

课程取向是人们对课程总的看法和认识,是关于课程目的、课程内容、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课程要素的诸多信仰的集中反映,是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调查结果表明,54.7%的大学生认为应该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设置为公共必修课,比位居第二的公共选修课(27.5%)高出了27.2个百分点;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首先应该是优化心理素质(81.4%)和提高未来生活质量(74.7%),其次是掌握心理健康知识(67.5%)、学习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技巧( 66.3%)和预防心理疾病(65.3%)。可见,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要求是综合性的,既有发展性要求也有预防性要求。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属性

教材是人们按照一定教育目标,遵循相应的教学规律,通过精心设计而编写起来的整体的科学理论和技术知识系统。教材的呈现方式必须符合其独特的功能定位和要求,为实现其价值服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作为非学科性教学用书,有其独特的教材属性及教材呈现方式,本研究就此作了细致调查。

调查结果(见下表)表明,67%的大学生认为应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专门教材,体现了大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视。教材属性上,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该教材应该是综合型(38.6%)、体验型(30.1%)和操作型(29.4%)的结合,这表明大学生群体认为心理的发展与优化是一个综合的过程,而非孤立的;认为必须将心理学的知识、技能内化为自身的观念和素质,而非停留在表面;认为应将心理学知识用于实践,而非停留于书本。

关于教材呈现方式,88%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应以案例的形式呈现,其次分别是心理学理论知识(69.90/0)和学生故事(66.5%),另外,40%以上的大学生还认为应该以自我剖析和心理测验的方式来呈现教材内容。这表明大学生偏向于认同生动活泼的教材形式、并且认为应以其日常学习生活的趣味性故事等方式呈现教材内容。同时,也表明大学生倾向于该教材在呈现方式上能加入可以提高自我认识的测试和剖析。转贴于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结构

为了从微观层面调查大学生对现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结构的看法,本研究在系统分析130余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结构的基础上,提炼出十九个板块及其具体内容(包括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结构)(板块内容见附录),请学生对各个板块以及其具体内容,是否应该纳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进行选择。结果如下:

从大的内容结构来看,在问卷涉及到的19个内容板块中,学生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应包括的内容排在前十位的分别是人际交往、性与心理健康、婚恋心理、职业规划、学习心理、挫折应对、人格基础、自我意识、危机觉察与干预、心理咨询和治疗。而平时备受研究者和教育者重视的新生适应问题、情绪情感调节问题以及网络心理问题的被选择率却都在十五位及之后。调查结果还表明,只有少数大学生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大学生健康欣赏心理的培养(46.5%),大学生的需要和动机(41.9%),大学生创新心理及其培养(32.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验研究(30.6%)以及心理效应及其应用(30.4%)。

从具体内容来看,排在前十位的分别是:挫折的心理调适及应对(79.5%);恋爱动机、道德与行为(79%);常见人格障碍的症状表现及调试,如偏执型人格、强迫型人格(75.2%);常见神经疾病的症状表现及调试,如神经衰弱、抑郁症等(74.9%);发展自我,如增强自知、自信、自控等(74.7%);优良意志品质、行为的培养(72.3%);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策略(70.6%);人格的特征、形成与发展、气质与性格(70.1%);大学生择业的心理准备(69.4%)和成功心态的培养(69.4%);大学生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69.2%)。

三、调查结果分析和建议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设置为以发展性教育为目标的必修课

随着大学生的增多,多元文化的冲击,以及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对作为国家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其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稳定的重要时期,健康的心理不仅仅是其顺利完成大学学业的重要前提,更是其更好、更快适应社会发展和需要的基础。但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在校大学生中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已占20%左右。特别是近几年,大学生因为心理问题而被迫休学、退学、自杀、伤害动物甚至杀人的案例不断出现。所以,提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视,对于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而言迫在眉睫。本调查也表明,大学生迫切希望能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为类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以及英语能力一样的公共必修课,并明确表示希望有专门的教材。

同时,以发展为特点的教学目标被学生摆在了前几位,如优化心理素质、提高未来适应力等,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群体对自身心理健康日益重视,对心理素质在未来适应中的重要作用有明确的认识。所以从课程取向角度而言,高校应逐步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必修课,并从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向促进身心健康、完善人格和开发潜能转变”。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编写应坚持可读性、应用性和生活化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同于专业课程,是一种体验性、以学生为本位生成性、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sl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在编写时应注重其可读性、应用性和生活性。

首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应该是可读的。案例和名人轶事呈现教材内容方式的需求、表明教材编写应注重通过通俗易懂的案例、生动有趣的故事来组织内容,而不只是知识的简单堆砌。

其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编写应注重生活化,使内容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大学生心理问题来源于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希望教材内容能与其生活密切相关,这与柳友荣(2010)、徐丹慧(2009)的调查结果是一样的。本结果表明,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生新兴心理问题不断凸显,又对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的时代性提出了要求,比如在近年的教材中应该加入与父母沟通、时间管理、经济攀比、娱乐消费等带来的心理问题等内容。教材提供与大学生经历类似的故事,更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迁移,提高学习效果。

最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编写应注重应用性。结果分析发现,各部分内容体系中理论知识被选择的比例明显小于技巧、方法等应用性选项的选择比例。如人际交往部分,大学生人际形成、影响因素、基本特点等一般理论问题的被选择率仅为51.6%,排在该题下11个题目选项的第8位,远远低于排在前几位内容,如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策略( 70.6%).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调试(67%)。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情绪情感部分、学习部分,等等。这说明大学生希望能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倾向于知识的应用。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编写不应等同于科普类教材,而应在强调科学性的同时,注重内容的生活化和应用性。

3.教材内容应更加重视大学生的性、恋爱等主题,且轻重分明

就大的内容结构而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人际交往、性与心理健康、婚恋心理、职业规划、学习心理、挫折及应对、人格(个性)塑造、自我意识及调试、危机觉察与干预以及心理咨询和治疗,并且加大大学生人际关系、性心理健康、恋爱心理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学习心理五个方面的比重,特别是性心理健康,恋爱心理健康以及职业心理。具体而言,包括大学生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性道德教育、大学生性的一般问题;大学生正确的恋爱观、健康的恋爱行为、如何应对恋爱挫折;大学生择业的心理准备、就业压力的调节以及择业面试技巧等。而平时备受教育者关注的“大学生网络心理”被排在了十八位,这可能是由于本研究的被试均为重点大学,平时学业压力较大,所以网络成瘾方面的问题不太明显。现有教材巾的某蝗内容,如大学生健康欣赏心理的培养,大学生的需要和动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验研究以及心理效应及其应用等,大多数学生认为不是特别必要。这说明在编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时,要根据学生的切实需要来选择内容,并轻重分明,而不能盲目加入心理学知识。

第4篇

,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紧密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总体目标,通过多途径、多形式、全方位的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活动,全面推进我局健康教育工作

的开展,积极营造有益于健康的环境,传播健康信息,增强人们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倡导有益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促进

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二、工作目标

组织各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建立健全健康教育组织和网络,针对重点场所、重点人群,倡导健康的

公共政策和支持性环境,普及健康知识,增强健康意识,提高保健能力,养成良好健康行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以上,

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以上。各项健康教育工作指标达到国家卫生城市考核标准。

三、实施范围

局属各单位

四、职责任务

*、局办公室负责制订全局健康教育计划,落实健康教育工作任务,协调解决健康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有专人负责管理健康教育工作,有计划、有活动记录、有总结、有评价、有文字资料档案。

*、设置卫生宣传栏、宣传橱窗等,定期健康信息。

*、结合本单位干部职工的岗位责任和卫生保健需求,为干部职工进行定期体检,开展各种卫生知识培训、讲座、活动,提高

单位干部职工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

*、局妇工小组负责全体女干部健康知识普及工作;市场规范科负责烟草广告管理,建成区内不允许有烟草广告和变相烟草广

告,配合市场服务中心对农贸市场经营者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区个协与各工商所负责指导对辖区内个体工商户开展健康教育宣

传活动。

*、积极开展无烟单位、卫生先进单位的创建活动。

五、工作步骤

(一)准备阶段(*年*—*月)

*、建立健康教育工作协调小组,制定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健康教育管理组织,确定健康教育分管领导和具体工作人

员。

*、分发居民健康教育手册。

*、开展爱国卫生月除四害宣传活动。

*、组织学习国家卫生城市标准,明确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目的、要求和具体任务指标。

(二)实施阶段(*年*—*年*月)

*、设立黑板报、宣传栏等,按照要求定期更换健康教育资料。在分局内外网络平台设立宣传栏,开展健康教育和卫生知识宣

传。

*、发放居民健康教育手册,全面启动健康教育行动。组织对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情况进行分片、分行业督查。开展健康教育知

识测试。

*、全面开展禁烟工作,制定禁烟制度,公共场所设置醒目的禁烟标志。组织对各单位禁烟工作和禁烟标志进行检查,开展无

烟单位评选。

*、规范健康教育资料,完成*年度健康档案整理。

*、迎接省市区三级爱卫办对创卫工作进行暗访调研。

(三)总结提高迎检阶段(*年*—*月)

*、根据上级调研反馈意见,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措施。

*、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评审。

*、开展干部职工健康知识知晓率、卫生行为形成率调查,对达不到要求的单位限期整改。

*、对各单位健康教育工作资料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做好规范整理、归档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彻底整改。

*、做好迎接全国爱卫办对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及健康教育工作的检查考核准备工作。

六、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网络建设。按照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要求,建立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健全健康教育工作网络

。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形成领导重视,一级抓一级,人人参与的局面。

(二)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按照健康教育工作目标要求,建立目标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把健康教育纳入工作目

标考核内容。统筹安排,量化细化工作指标,落实人、财、物,确保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加大工作力度、营造创建氛围。要根据〈〈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要求,针对本单位各自实际,充分利用现有的宣传阵

地和宣传渠道,定期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活动,使干部职工卫生和保健能力、卫生知识水平和健康素质达到创卫目标要求。

(四)加大投入、规范工作档案。各单位要加大对健康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改善工作环境,建立和巩固健康教育宣传阵地,

营造健康环境。做好各项健康教育活动材料收集、记录,规范健康教育工作档案。

第5篇

一、指导思想

紧密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总体目标,通过多途径、多形式、全方位的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活动,全面推进我局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积极营造有益于健康的环境,传播健康信息,增强人们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倡导有益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二、工作目标

组织各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建立健全健康教育组织和网络,针对重点场所、重点人群,倡导健康的公共政策和支持性环境,普及健康知识,增强健康意识,提高保健能力,养成良好健康行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以上,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以上。各项健康教育工作指标达到国家卫生城市考核标准。

三、实施范围

局属各单位

四、职责任务

*、局办公室负责制订全局健康教育计划,落实健康教育工作任务,协调解决健康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有专人负责管理健康教育工作,有计划、有活动记录、有总结、有评价、有文字资料档案。

*、设置卫生宣传栏、宣传橱窗等,定期健康信息。

*、结合本单位干部职工的岗位责任和卫生保健需求,为干部职工进行定期体检,开展各种卫生知识培训、讲座、活动,提高单位干部职工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

*、局妇工小组负责全体女干部健康知识普及工作;市场规范科负责烟草广告管理,建成区内不允许有烟草广告和变相烟草广告,配合市场服务中心对农贸市场经营者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区个协与各工商所负责指导对辖区内个体工商户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积极开展无烟单位、卫生先进单位的创建活动。

五、工作(更多精彩文章来自步骤

(一)准备阶段(*年*—*月)

*、建立健康教育工作协调小组,制定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健康教育管理组织,确定健康教育分管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

*、分发居民健康教育手册。

*、开展爱国卫生月除四害宣传活动。

*、组织学习国家卫生城市标准,明确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目的、要求和具体任务指标。

(二)实施阶段(*年*—*年*月)

*、设立黑板报、宣传栏等,按照要求定期更换健康教育资料。在分局内外网络平台设立宣传栏,开展健康教育和卫生知识宣传。

*、发放居民健康教育手册,全面启动健康教育行动。组织对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情况进行分片、分行业督查。开展健康教育知识测试。

*、全面开展禁烟工作,制定禁烟制度,公共场所设置醒目的禁烟标志。组织对各单位禁烟工作和禁烟标志进行检查,开展无烟单位评选。

*、规范健康教育资料,完成*年度健康档案整理。

*、迎接省市区三级爱卫办对创卫工作进行暗访调研。

(三)总结提高迎检阶段(*年*—*月)

*、根据上级调研反馈意见,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措施。

*、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评审。

*、开展干部职工健康知识知晓率、卫生行为形成率调查,对达不到要求的单位限期整改。

*、对各单位健康教育工作资料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做好规范整理、归档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彻底整改。

*、做好迎接全国爱卫办对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及健康教育工作的检查考核准备工作。

六、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网络建设。按照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要求,建立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健全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形成领导重视,一级抓一级,人人参与的局面。

(二)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按照健康教育工作目标要求,建立目标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把健康教育纳入工作目标考核内容。统筹安排,量化细化工作指标,落实人、财、物,确保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加大工作力度、营造创建氛围。要根据〈〈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要求,针对本单位各自实际,充分利用现有的宣传阵地和宣传渠道,定期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活动,使干部职工卫生和保健能力、卫生知识水平和健康素质达到创卫目标要求。

第6篇

一、我院行政重视健康教育工作,把此项工作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来抓,并将此项工作纳入了全院工作考核内容之一。根据健康教育有关文件要求,制定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健康教育培训计划》、《健康教育人员工作职责》、《健康教育考核办法》等,调整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绘制了健康教育网络图、健康教育岗位责任制、健康教育工作制度。

二、抓好职工的学习宣传教育。为提高职工对健康教育的认识,增强职工的卫生观念,普及卫生知识,我们定期召开职工大会,传达贯彻上级有关健康教育会议精神,组织学习健康教育有关文件。为了学习不走过场,制定了学习制度,建立了学习考勤簿。通过学习,职工们明确了健康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以及重要性,增强了卫生保健意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三、狠抓职工的教育培训。按照培训计划要求,医院今年集中对职工培训四次。内容主要以专业知识、技能、技巧、方法等为题材。全院现有职工20人,参加培训20人,培训率己达100%以上。并设立科室健康教育宣传员,以科室为单位开展定期开展各种健康教育培训及活动,要求参加人员达100%,培训活动有资料、有记录。

四、积极搞好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我们通过门诊、住院及病人问卷等形式,向病人及家属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散发宣传资料。我们还利用举办讲座、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作用。除卫生日上街宣传外,还不定期上街宣传、咨询。全年共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2500余份,咨询达500余人。门诊和住院部全年出版宣传栏各四期。

五、为认真贯彻落实县政府颁布的《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我们积极开展了控烟教育,制定了《医院禁烟制度》,设立了禁烟监督岗,配有控烟检查员,候诊区、病房等公共场所设有醒目的禁烟标志。

第7篇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做一个工作计划。工作计划的开头要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乡镇教育工作计划范文合集,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乡镇教育工作计划范文一

一、工作目标

按照省、市、县三级相关部门的要求切实做好各项健康教育宣传工作,争取我镇健康教育工作符合《大邑县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的达标要求。

二、具体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了以党委副书记、镇长为组长,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由镇爱卫办、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牵头,各村(社区)和学校认真实施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精心组织实施各项健康教育活动,建立健康教育工作长效管理机制。

2、做好宣传工作

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使群众认识到学习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重要性

使群众懂得健康知识和自我保健技能缺乏及卫生意识没跟上才是产生疾病的主要原因。

3、切实加强对群众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教育,在春季和秋季等疾病多发季节,组织学习有关健康知识。

4、利用市民学校适时开展一些健康教育活动。

5、镇政府提供经费保障。

6、建立三个健康教育示范社区,能较好地履行业务指导的职责,并使医院、学校等健康网络能够发挥作用。

7、中、小学开设健康教育课,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行为,做好学校健康教育迎检工作。

8、设立固定的健康教育宣传栏,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三、加强检查考核工作,确保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

在宣传发动组织全体人员开展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学习的同时,要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健康知识考核检查工作,将健康教育这项工作纳入考核项目。

乡镇教育工作计划范文二

一、全乡情况

**乡位于**市南部,距**市城区13公里,距**区城区12公里,乡辖面积56平方公里,场镇面积0.5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农业乡镇。我乡辖22个行政村和社区居委会,总人口26119人

。耕地面积27199亩,人均耕地1.06亩,农民人均年纯收入5388元。小遂安路、机场干道横跨全乡,八个行政村,全乡交通极为便利。

全乡有初中1所,小学2所,幼儿园1所。共有163名教职工,本科及 45 人,专科及 160 人,中学高级教师9人,中学一级教师 31人,小学高级教师 61 人,全乡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教师资格合格率达100%。初中阶段学生794人,小学阶段学生1058人,学龄前儿童232人。

二、齐心协力促跨越,谱写**教育新篇章

1、为教育工作,乡成立了以乡长杨强为组长,乡分管教育的人大主席冯林和乡教育助理员唐术云为副组长,各校校长、驻村干部、村两委为的教育工作,安排、教育工作。

2、乡党委、教育发展,教育投入,全乡三校一园均衡发展。

**乡中心幼儿园,为全区仅两所独立建制公办幼儿园,占地2亩 ,绿树成荫,教学设施设备齐全,是集游戏、学习、锻炼、生活为一体的理想保教园地。

**乡同盟小学始建于60年代,距城区3公里,投资160万元,修建了教学楼、教师宿舍楼。添置了设备设施,绿化、美化了校园。

**乡中心小学占地31.6亩,固定资产总值404万元。近年新投资60余万元,添置技术装备,新建净化沼气池、学生食堂,改建学校大门,沿河围上栏杆。

**乡初级中学校占地30亩,投入资金100万元,装修了教学楼,并在全区率先在每个教室安装投影仪、电脑;硬化了操场,添置了有机玻璃的篮球架;安装了校园广播系统、景观路灯;改扩建了食堂;修建了沼气池;在学生公寓里添置了电扇,铁床替换木床;购买了物理实验设备。现投资100万正在新建一座综合楼。

校园硬件建设的,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3、实施素质教育,教育质量:

各校大兴普教科研之风,打造优质高效课堂。级课题《基于母语环境下英语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途经》已结题并获奖励,省级课题《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的》正在。 各校办学规范,无“三乱”,在全区业绩评估中均居全区前列。

全乡上下努力,我乡小学入学率达100%,辍学率0%,“三残”儿童入学率100%,率100%,毕业率达99.63%;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97.2%,初中阶段入学率达105.17%,辍学率为1.96%,毕业率达99.48%,率达96.37%,初中“三残”入学率达100%。

4、适龄儿童和少年的入学和控流工作。

每年3月,乡党委、都要控辍保学工作会,与村社、与学校签订控辍保学责任书,任务,责任。各校都制定了“控辍保学”实施方案,了学生成长档案,九年义务教育。

各校“两免一补”工作,的措施解决“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思想等的问题和。各校对“学困生”档案,落政人员、教师、学生“多帮一”活动,。对流失学生,行政包年级、班主任包班、任课教师包人、村委会帮助家长的“四包”原则。**中学了贫困学生爱心基金会,**小学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同盟小学了校外德育基地。乡、学校、村支两委义务教育的责任和义务,“控辍保学”。

5、校园,青少年健康成长

乡党委、校园及周边地区环境整治问题,多次专题会议,制定整治实施方案,成立整治。组织派出所、工商、税务、卫生及学校等,对校园周边地区乱搭乱建、乱摆摊设点、占道经营的个体经营户和业主了清理.

乡镇教育工作计划范文三

镇属各学校、村(社区):

健康教育为人们提供了健康知识和技能的服务,是普及医疗保健知识,实现预防为主、人人健康的重要途径。为了进一步加强全民教育,提高全民卫生意识,增强国民体质,镇爱卫办按照省、市、县三级相关部门和《大邑县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的要求,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为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完成,特制定我镇20xx年度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按照省、市、县三级相关部门的要求切实做好各项健康教育宣传工作,争取我镇健康教育工作符合《大邑县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的达标要求。

二、具体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了以党委副书记、镇长为组长,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由镇爱卫办、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牵头,各村(社区)和学校认真实施健康教育工作计划,精心组织实施各项健康教育活动,建立健康教育工作长效管理机制。

2、做好宣传工作

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使群众认识到学习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重要性,使群众懂得健康知识和自我保健技能缺乏及卫生意识没跟上才是产生疾病的主要原因。

3、切实加强对群众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教育,在春季和秋季等疾病多发季节,组织学习有关健康知识。

4、利用市民学校适时开展一些健康教育活动。

5、镇政府提供经费保障。

6、建立三个健康教育示范社区,能较好地履行业务指导的职责,并使医院、学校等健康网络能够发挥作用。

7、中、小学开设健康教育课,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行为,做好学校健康教育迎检工作。

8、设立固定的健康教育宣传栏,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三、加强检查考核工作,确保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

在宣传发动组织全体人员开展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学习的同时,要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健康知识考核检查工作,将健康教育这项工作纳入考核项目。

乡镇教育工作计划范文四

一、工作目标

按照省、市、县三级相关部门的要求切实做好各项健康教育宣传工作,争取我镇健康教育工作符合《大邑县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的达标要求。

二、具体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了以党委副书记、镇长为组长,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由镇爱卫办、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牵头,各村(社区)和学校认真实施健康教育工作计划精心组织实施各项健康教育活动,建立健康教育工作长效管理机制。

2、做好宣传工作

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使群众认识到学习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重要性使群众懂得健康知识和自我保健技能缺乏及卫生意识没跟上才是产生疾病的主要原因。

3、切实加强对群众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教育,在春季和秋季等疾病多发季节,组织学习有关健康知识。

4、利用市民学校适时开展一些健康教育活动。

5、镇政府提供经费保障。

6、建立三个健康教育示范社区,能较好地履行业务指导的职责,并使医院、学校等健康网络能够发挥作用。

7、中、小学开设健康教育课,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行为,做好学校健康教育迎检工作。

8、设立固定的健康教育宣传栏,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三、加强检查考核工作,确保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

在宣传发动组织全体人员开展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学习的同时,要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健康知识考核检查工作,将健康教育这项工作纳入考核项目。

乡镇教育工作计划范文五

健康教育为人们提供了健康知识和技能的服务,是普及医疗保健知识,实现预防为主、人人健康的重要途径。为了进一步加强全民教育,提高全民卫生意识,增强国民体质,镇爱卫办按照省、市、县三级相关部门和《大邑县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的要求,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为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完成,特制定我镇20xx年度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按照省、市、县三级相关部门的要求切实做好各项健康教育宣传工作,争取我镇健康教育工作符合《大邑县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的达标要求。

二、具体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了以党委副书记、镇长为组长,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由镇爱卫办、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牵头,各村(社区)和学校认真实施健康教育工作计划,精心组织实施各项健康教育活动,建立健康教育工作长效管理机制。

2、做好宣传工作

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使群众认识到学习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重要性,使群众懂得健康知识和自我保健技能缺乏及卫生意识没跟上才是产生疾病的主要原因。

3、切实加强对群众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教育,在春季和秋季等疾病多发季节,组织学习有关健康知识。

4、利用市民学校适时开展一些健康教育活动。

5、镇政府提供经费保障。

6、建立三个健康教育示范社区,能较好地履行业务指导的职责,并使医院、学校等健康网络能够发挥作用。

7、中、小学开设健康教育课,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行为,做好学校健康教育迎检工作。

8、设立固定的健康教育宣传栏,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三、加强检查考核工作,确保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

第8篇

关键词:县级医院;健康教育;现状;对策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对健康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在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和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转变的新形势下,人们对健康的需要已不仅仅停留在维持生命和没有病痛的水平上,而是需要不断的保持和促进健康。健康教育是一种增进健康的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1]。如何开展体现医院高水准保健服务的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研究面临的一个重要而迫切的课题.在整体护理中,健康教育贯穿于从患者入院到出院的各个阶段,医务人员有责任向患者传授疾病的保健知识,形成人们的意识和健康的行为,增强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方式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但是在县级医院,由于各种原因健康教育工作常常被忽略。本人就县级医院健康教育现状做以下分析:

1医院对健康教育工作重视不够,工作流于形式

由于陈旧观念的影响,部分领导和护士长认为健康教育是医疗工作的附属部分,可有可无。在缺乏重视的情况下,健康教育没有专职的健康教育机构管理,没有专职的健康教育人员,健康教育工作没有具体的安排和要求,用于健康教育的经费投入不足,对兼职的健康教育人员缺乏正规的培训,更无对健康教育的考核力度。以上原因导致医护人员对健康教育的观念、目的认识不清,缺乏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更缺乏有关心理学、论理学、人文学、美学、社会公共学等方面的知识及良好的社会交际能力,其知识结构远远不能满足新护理模式下的要求,不能有效的与患者沟通及实施完整高效的健康教育。部分工作人员用"卫生宣教"代替"健康教育",把"健康教育"看作是"卫生宣教"的延续,缺乏从患者的行为改变和态度转变上考虑,不能从根本上转变患者的不健康的行为。还有部分护士对护理健康教育工作厌烦,工作时态度敷衍,只是进行简单的常规宣教,被动地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不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主动的、系统的健康教育,使健康教育工作流于形式。

2患者接受能力有限,健康观念有偏差

老年人、文化程度低的患者,对健康知识了解的少,接受能力和记忆力差,边听边忘,医护人员反复多次讲解,仍达不到预期目标,常常事倍功半。还有部分患者认为只要没有身体上的缺陷和肉体上的痛苦就是健康,对不良生活方式和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对健康的威胁没有足够的重视,对健康知识的获得不重视,对健康教育缺乏兴趣。

3对策

为了促进县级医院健康教育工作的快速发展,适应医学发展的要求,针对县级医院健康教育发展缓慢的原因,本人提出以下对策:

3.1重视健康教育在医院发展中的作用 医院健康教育是全民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和医学进步的必然产物,也是医院由单纯治疗服务向预防、治疗、护理、康复一体化保健服务转变的重要手段,是实现"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战略目标至关重要的措施保障。特别是在医疗日趋竞争激烈的新形势下,要充分认识医院健康教育是树立形象和关乎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密切关系,如何开展体现医院高水准服务的健康教育,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而迫切的课题。

3.2健全医院健康教育的管理模式 医院健康教育应由一名副院长或者护理部主任直接管理,明确规定医务科或预防保健科为医院健康教育的职能科室,成立医院健康教育领导小组,配备1~2名具有师级以上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为专职人员,各科室指定不少于1名健康教育宣传员,配合专职健康教育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各科室、各部门健康教育人员均有明确职责,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3.3加强医院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的培训,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

3.3.1要经常集中各科室、各部门健康教育人员学习健康教育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相关学科,通过讲座、观看录像、外出观摩、考察等方式进行培训,建立起医院健康教育骨干队伍,再通过她(他)们在各病区言传身教,培养出覆盖全院的健康教育队伍,形成一个健全的健康教育网络。

3.3.2集体化教育与个体化教育相结合 对住院患者共性问题采取集体教育。如利用工休座谈会进行宣教,对同病种、同治疗方案的患者采取相对集中进行教育;根据患者的不同职业、文化、所处环境、心理等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个体化教育。

3.4教育形式灵活多样,且各具特色 通过语言、图文、电化及实践教育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如:工休座谈会、个别谈话、咨询、讲座、查教、宣教材料、科普读物、照片、实物、母婴同室的电视宣教等,使健康教育的内容得到恰如其分的表现,使受教育者易于接受,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3.4.1人际传播技巧始终贯穿于健康教育之中 在健康教育中,人际传播技巧是工作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它是在面对面的教育活动中,运用语言与非语言技能来传递健康信息。这要求健康教育人员掌握谈话的技巧,就是要使用对方能够理解的语言和能够接受的方式向受教育者提供适合个人需要的信息,谈话的内容要明确、有针对性、重点突出,语言通俗易懂,语速要适中。同时,倾听是交流的基础,健康教育人员在倾听的过程中要集中精力,克服干扰,主动参与,给予积极的反馈,不断分析、总结要点,再配以有技巧的发问,使回答者作出清楚、完整而真实地回答,从而获得一些意想不到的信息。

4加大健康教育经费的投入 ,保证人力、物力资金

经费问题是制约健康教育的首要问题,医院要保证每年有用于健康教育的经费,用于健康教育人员的培训、建立健康教育橱窗、印制健康教育科普材料等,保证医院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大检查力度,建立与评先选优、晋升职称挂钩的激励机制.对健康教育专员、各科护士长要严格要求,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指导护士按照标准开展健康教育。医务部、护理部加大检查力度,按照健康教育评价标准进行时间内检查、时间外抽查、定期考核,检查科室健康教育质量。对检查结果及时进行信息反馈,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对工作开展好的科室和个人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并将成绩记入科室和个人档案,作为评先选优和晋升职称的依据之一,以此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更好地开展健康教育。

第9篇

【关键词】优质护理;住院患者;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307-01

医院健康教育是以医院作为健康教育阵地,以患者及患者家属为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使患者了解增进健康的知识,改变不健康行为和问题,使其行为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的过程[1]。护理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受教育者掌握健康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取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2]。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新医改的逐渐深入,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更多、更新、更高,因此,对实施医院临床护理健康教育的护理人员也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临床护理人员在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熟练掌握健康教育基本方法,合理运用健康教育技巧,在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全程健康教育时,注意好以下问题,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达到理想的效果。

1住院护理健康教育的分类

住院健康教育是指对住院患者或家属进行的教育,这亦是医院健康教育的重点。住院患者由于在院时间相对较长,与护理人员接触的机会多,特别是慢性病患者,应系统地、有计划地进行教育[3],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环环相扣,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1.1入院教育 指在患者入院时,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的健康教育。其目的是使患者尽快适应住院环境,建立有利于接受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病区环境、医护人员介绍等,方法可采用口头、手册及宣传栏等。

1.2住院教育 指在患者住院期间进行的健康教育。其目的是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丰富患者健康知识,提高患者住院适应能力和配合治疗的能力。教育内容则应根据患者的健康问题和治疗护理特点来选择。如高血压患者,在确定诊断阶段,可让患者系统了解高血压的病因、发病机制、症状和诊断标准等知识;在治疗阶段,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用药、血压监测和药物不良反应等知识;出院时,指导患者及家属学会自测血压技术,掌握有利于稳定病情的卫生知识,如生活起居、饮食、运动和用药等。所采用的方法可灵活多样,包括口头宣讲、发健康教育手册、床边演示、定期讲课、病人现身说法、小组讨论、电视录像和学习资料等。

1.3 手术前教育 是指择期手术前进行得教育。由护士对患者进行的根据患者心理特点和围手术期护理要求进行的包括知识灌输和行为训练的教育。

1.4 手术后教育 是指对已完成手术的患者进行的教育。目的是提高患者术后配合能力,减少术后并发症。

1.5 出院教育 是指在患者病情稳定或康复、出院时进行的教育。其目的是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或自我护理能力,促进机体康复。

2实施护理健康教育应应注意的问题

2.1注意教育的个体性。不同的教育对象,其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工作生活条件、性格特点等均存在着个体的差异,因而他们的健康教育需求也必然不同。这样,在实践中就要特别注意教育的针对性,包括教育方法的选择、教育内容的安排、教育时机的把握等。护士根据患者的健康需求、健康知识了解程度、文化水平、接受能力等情况的不同,给予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保证健康教育达到预期的效果。比如我们在进行临床护理时要求的“护士长九知道”、“责任护士十知道”,其目的是要求护理人员了解不同患者的基本情况来制定不同的护理计划,从而能更好地开展健康教育,正是体现了这种针对性。

2.2把握教育的时机性。在护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要注意把握好教育的阶段性,不同时机的教育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例如对一位外科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就有明显的阶段性,包括责任医护对其进行的入院教育、术前教育、手术室麻醉师和专班护士的术前访视及术中心理支持、回病房的术后教育以及出院电话回访等。患者每一阶段都会有不同的教育需求,教育内容也就必须有所区别,不能把所有的信息在同一时间内全部灌输给病人,那样做势必使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

2.3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在护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中,注意运用良好的教育方法,可有效提高教育效果,促进预期教育目标的达成。其中包括护患关系技巧、护患沟通技巧、知识灌输技巧和行为训练技巧等[4]。这些方法的熟练掌握,对于做好护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与教育对象的有效沟通,可了解其思想、情感,及时发现健康问题,有利于护患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实施知识的灌输以及行为的训练指导。否则,难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4注意教育方法的融汇贯通。护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多层次的,根据教育内容及教育对象健康需求等情况的不同,合理采用不同形式的教育方法,可以达到各种教育方法的优势互补。护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应根据教育对象、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情境的不同,正确地加以选择,并将这些教育方法优化组合,这是达成健康教育目标、提高教育效果的重要保证。例如对于糖尿病人饮食管理的健康教育中,将口头、文字、形象、实践、多媒体等健康教育方法根据不同的健康需求来优化组合,回取得良好的效果。

2.5循证护理理论指导健康教育实践。循证护理,即遵循证据的护理。循证护理主要包含护理对象的需求、护士的经验和当前最佳的证据三个方面,而经济、高效、可行和现代化的护理健康教育也必然是这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5]。可以说,应用循证护理指导护理健康教育实践,为科学高效的健康教育提供了必要的保证,对提高护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教育对象的参与性以及教育的有效性,必然会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3 总结

临床护理人员对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熟练掌握健康教育基本方法,合理运用健康教育技巧,并注意好以上五个问题,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达到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金,姜冬久主编.病人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

[2]牟善芳,李平,赵惠主编.护理学理论基础[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5;9

[3]黄津芳主编.护理健康教育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28-29

第10篇

    【摘要】护士是健康教育的主力军,在承担健康教育责任时,要明确并遵守一定的道德要求、其中包括健康道德的要求、健康教育者的道德要求、健康教育接受者的道德要求。所以做为护理教育者,有必要在进行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教学中,将相关的道德内容传授给未来的护理健康教育者,为此,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得出一点认识和体会。

    随着医学模式和健康观的转变,整个卫生工作的重点相应地进行了转移,护理工作的范畴也由医院扩大到社会,护士并成为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中的一支重要的主力军。为此我校从1995年开始组织编写了近20万字的护士专用健康教育学教材,并开设了30学时的健康教育学课程,然而当今人们对健康的要求愈来愈高,保健意识也越来越强,所以护士在从事健康教育工作时不应再盲从,而应有一定的理性思考,即做为健康教育者起码要了解健康道德的要求和健康教育者及健康教育接受者应遵循的道德要求,明确各自的道德规范,才能成为自觉的行动者,这也是在开设健康教育学课程中,笔者认为应特别注意的问题,具体认识体会如下。

    一、要使学生明确健康道德要求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健康道德当然也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它是依靠舆论、信念、习惯、传统、教育的力量来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健康环境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规定了在健康准则下人们相互之间和个人对社会、集体、他人的义务和态度等,也是以健康为准绳对人们的思想行为进行善恶、荣辱评价的标准。其要求主要概括为:

    ①重视自身保健

    ②注意维护益于健康的环境。我们在传授有关健康教育学的知识和技能过程中,首先让学生树立一种信念,这种信念就是要把健康当做人的最基本的权力的需求,是人的最大财富,要把健康看成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和潜在动力,是物质文明的保证和精神文明的体现。在教学中,我们列举了一些壮志未酬就英年早逝的革命者和科学家的典型事例,说明健康对个人、家庭、事业、社会的重要性,并使同学们认清在这众多遗憾的背后恰恰是与人们自身缺乏健康意识和观念、整体社会没有形成良好的健康道德环境有密切的关系,进而让学生明确健康才是人必备的最超越的素质,健康行为不再取决于个人的好恶,而是个人对整个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二、要教学生掌握健康教育者的道德要求

    护理健康教育者除了自身要有较强的健康意识外,还要对全体民众都树立起健康意识、增强自我保健能力有很强的责任感,这就是对每个护士总的道德要求。具体的内容可概括为:

    ①恪尽护士职责。

    ②自觉在各种场所开展健康教育。

    ③敢于制止并善于纠正人们的不健康行为。

    ④创造有益健康的环境。

    ⑤主动培养人们的健康习惯。只有遵循了这些要求的人,才会真正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为了阐明以上的观点和内容,在教学中,我们特别注意抓好以下三个环节。

    1.讲清护理道德与健康道德的关系:

    护理道德是护理人员(包括护理健康教育者)在工作中应遵循的职业道德,对这点学生在学习护士素质学课程后,对此多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但由于我国现有医疗卫生体制及人们的习惯认识和传统观念,往往还是把目光主要放在病人身上,护理道德的基本规范也框在如何对待病人方面。如“要忠于病人的利益、对病人高度负责”等。而健康道德要求护理健康教育者要把整个社会人群都看成自己的护理对象,护理道德规范中要求护士对病人做到的,同样适用于健康人。

    2.讲清护士职责与健康教育者职责的关系:

    护士的基本职责为:增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和减轻痛苦。而健康教育者的职责则是通过健康教育达到如下目的:

    (1)增进人们的健康,使个人和群体为实现健康目标而奋斗。

    (2)提高和维护健康。

    (3)预防非正常死亡、疾病和残疾的发生。

    (4)改善人际关系、增强人们的自我保健能力。由此看出两种职责不仅总方向一致,而且还有许多具体的共同点,也就是说护理工作者要担负起护理职责,也必须是一个合格的健康教育者,或者说履行健康教育职责绝不是护士份外的事。在向学生分析这一点时,我们还例证了许多国内外的理论和实践的结论,如早在1860年南丁格尔在其开办的世界上第一所正规护校的教学基本原则中就指出:“教育是护理的一部分”。她号召“护士应当同时也是卫生导师和宣传鼓动家”。英国在最近发表的国民健康白皮书中指出:“所有护士都应使自己成为一名健康教育者”。世界银行组织甚至在1993年世界发展状况报告中已将初级卫生保健中的大部分工作,希冀落在护士的身上。这都是一些了不起的认识和理解,由此使学生充分认识和感受到健康教育确实是护士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从而树立起今后工作的信念。

第11篇

关键词 新课改;心理健康教育;机遇;挑战

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深入实施,这次课程改革与已经广泛开展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如何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新课改有机的结合起来,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机遇

新课程改革实施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也同样是面向所有的学生,不能顾此失彼。不论是新课改还是心理健康教育都是要解决传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不是针对个别人或者是个别现象。

新课改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传统的教学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人的发展。以往的课堂基本上是教师居于支配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新课改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终极目标。新课改强调培养学生的个性、创新精神、社会实践能力、主动参与能力等各个方面的素质,这些素质为学校发展学生的潜能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深化提供了可能性。

新课改强调优化课程结构,加强活动课程,增设综合课程和选修课程,拓宽教育的内容。新课改要求改变过去繁难抽象的教学内容和僵化的教学模式,多开展让学生亲身参与的活动,让学生多接触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心理健康教育同样也需要打破单纯的教师授课,学生死记心理学知识的做法,让学生真正能够随时反省自己的心理状态,发现潜在的心理问题,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新课改注重学生基本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的掌握,能够为将来学习新知识,面对新环境打下基础。心理健康教育也是要培养学生应对生活和学习的能力,掌握心理调适的技巧,以健康成熟的心态迎接可能出现的问题。

因此,新的课程改革和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很多共同的因素,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开展好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新课改的基础性目标之一。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认识不够清楚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出时代的要求,要求学生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困惑也开始出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新课程背景下应该怎样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和技术性。目前,很多中小学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当做思想政治、道德品质问题来处理,在实施中以德育教师或思想政治工作者来替代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把心理健康教育归在德育管理机构,并套用德育工作的方法和手段。这反映在当前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还存在一些误区。

2.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上海、北京等发达地区先后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试点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效地促进了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但是,目前从全国范围来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与实际的需求相距甚远。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教师有很严格的要求,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接受过正式培训,有一定的心理健康实际教育能力,同时还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同时,鉴于目前青少年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等方面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心理困惑,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也愈来愈强烈。但是,目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师资的数量和质量还远远达不到要求。

3.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片面

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局限于生活心理教育。生活心理教育一般包括性格、情绪教育、社交能力培养、耐挫能力培养、青春期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大多是围绕这一内容来进行的,缺乏对学习心理教育和职业心理教育的重视。

三、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开展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新课改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更好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加强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

我们应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投入,吸引更多的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关注心理健康教育。每年可以针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急需解决的理论及实践问题提出系列专题,进行滚动研究,以增强研究的系统性、持续性与实用性,使之能够有效地指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此外,在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研究的着眼点虽是心理健康教育,但不能仅限于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加强相关理论和概念的整合,要将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同心理健康教育统一起来提出建议,使学校教育中能够将这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2.加强师资培养

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了政策的保障和理论的支撑还远远不够,还必需要有过硬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来从事这项工作。因此,我们应大力开展师资培训工作,逐步建立一支专业基础知识过硬,有较丰富实践经验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目前我国中小学应积极开展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把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列入当地和学校师资培训、继续教育的计划。通过培训,使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掌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所必备的知识和能力。

3.积极创设心理育人环境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该在全校范围内创设良好的心理育人环境,使师生可以从中体验到价值感。学校环境除了在物质环境方面要改善办学物质条件,美化校园外,更重要的是要创设出一种亲和的人文环境。学校的人文环境应该体现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应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充分维护学生的尊严。除此之外,学校还应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如果一所学校的心理氛围是缺乏友善和关爱的,那么学生就会变得冷漠和压抑,但是如果学校的心理氛围是轻松愉快的,人人都能懂得相互关爱和尊重,学生处处能够得到平等的对待、受到尊重,那么学生就会身心愉悦,不论是学习还是与人相处都会变得轻松和愉快。

4.创新教育模式

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多种途径,全方位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同时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纳入课程体系。学校要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认真挖掘教材中具有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和训练。各科教师应有计划、有意识地把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渗透到整个教育教学中。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创新教育模式。学校要通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如班会、少先队活动、科技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在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发挥学生的才智,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其良好品质,提高其心理素质。除此之外,还要与学校外部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相结合,做到学校、家庭和社会齐抓共管。

参考文献:

[1]孙永玲.新课改背景下地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1,(06).

[2]潘永康.新课改中如何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J].科学大众,2008,(05) .

[3]朱蕾.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困境与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09,(09) .

[4]李海艳.试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J].文教资料,2009,(20) .

第12篇

摘 要:由于我国特殊的文化背景和国情,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并且在现有的教育活动中,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借鉴和吸收国外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对于推进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快速、健康发展十分的必要。

关键词 :国外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 发展趋势 启示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教育发展过程中,特别是由传统教育模式发展到素质教育的今天一直都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狭义的心理疾病的治疗教育,而是心理素质教育,这恰恰是社会文化素质的基础性组成部分。髙校心理健康教育在人的潜能发展中占据着主导作用。教育能够推动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使后人能够超越前人,正如牛顿所说,他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成就,重要一点就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之上。幵发人的潜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而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来协助,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在于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国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趋势

(一)资格认定的职业化和高学历化

欧美高校要求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必须拥有相应的执照或资格证书才能进入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领域进行工作,同时对心理健康教育资格认证有着极其严格的标准和相应的程序,这就表明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有着一定的职业资格要求的。同时,欧美国家对参加资格考试,领取相应执照的人员的学历也有一定的要求,最低的要求是具有专业硕士的学位,学历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

(二)人员培养的专业化

欧美国家十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的培养。在培养的过程中,除了制定系统的培训课程,涉及心理学的核心理论、专业的决策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等。此外,还十分注重受训人员的实习,让受训人员直接进入模拟或现实情境中,或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一定时间的见习,并把见习环节的成绩作为培训是否合格的重要依据之一。

(三)教育内容的综合化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起初核心工作是对“问题学生”的筛查,然后将蹄查出来的“问题学生”交到所在的系部或辅导员。但是,现今社会,欧美国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内容明显增多,包括咨询、教学、评价、干预、治疗、活动指导等方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综合化趋向已经越来越明显,从仅仅关注“问题学生个人”片面问题,发展到关注学生的认知、情感、成长等一些列涉及到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

(四)全球化与本土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各国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的增加,国际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也在不断成立,因此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以及其工作的内容,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定义也在逐步走上统一。定期、非定期的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以及参观访问极大的促进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但是,各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在一定情况下受到本国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宗教等的影响,又形成了各自的特色,本土化趋势也很明显。

三、对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一)注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

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上严重不足:一是师生配比严重不足;二是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兼职人员占整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人数基本过半,且大多兼职人员来自行政管理人员、辅导员等。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专业化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进行。兼职人员缺乏足够的心理学理论知识,更不用说去灵活的应用,这就导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难以真正的为学生服好务,难以真正的有效展开。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队伍的建设势在必行。

(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创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从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校心理徤康教育的内容来看,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也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由“让学生适应学校”到“让学校适应学生”的转变,由以“问题学生为中心”到“服务学生为中心”的转变。立足于教育本身,以全体学生为服务、教育对象,对学生遇到的生活、学习、情感、就业等方面的问题,以及对部分心理需要矫治的学生予以诊断和治疗,增强学生的自我调控意识,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及能够不断的认识自己、发展自己,最后能够培养出良好的心理品质。

(三)开拓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建立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根据学生所处的学习阶段,结合本校本地的实际情况,注重多种教育途径并举,低年级注重人际关系教育,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高年级注重情感、就业等方面的教育,突出品格培养,重在疏导。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全校全员参与,建立不同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格局;校机关单位、辅导员注重从心理健康的角度辅导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人员注重从心理问题的咨询、判断、干预角度教育学生;心理医生从治疗的角度救治学生,而这一点恰恰是目前各高校所欠缺的。

(四)引进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本土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学生心理健康信息的存储、对比以及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辅导都可以都过计算机来完成,除此之外,还可以使心理健康教育的案例信息能够迅速的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传递,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实现资源共同享有。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的便捷,使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更好、更快的吸收和借鉴国外高校好的做法,但是,心理健康与本国的国情也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我们在心理健康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应杜绝照搬照套国外的做法,要立足于我国的民族心理,历史文化传统,反应出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注重实际的教育效果,努力建立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李菊华.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再思考[J].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02).

[2]李雪如.浅议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 科技资讯. 2006(05).

[3]方双虎,姚本先.英美国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 外国教育研究. 2009(08).

第13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一直是备受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课题。现在的大、中专生深受经济利益多样化、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职业岗位和就业、创业方式多样化的影响,心理困扰增多,心理压力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已凸显出来。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统一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1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短缺的归因

1.1对心里健康教育的认识还有误差。纵观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教育上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教育者,普遍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一个部分,只需要有德育教师在课堂上来完成,而忽略了内化在教育者行为中的教育态度和固化在学校环境里的教育氛围的构建。在强调素质教育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重视,但至今仍有些地方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没有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甚至个别地方认为心理艰苦教育可有可无;没有设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机构,更未配备专职人员;全员参与、科学渗透的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增强。

1.2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建设水平不太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知识性与专业性的工作,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师德高尚、较高的职业认同,要熟知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需求,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技术,一定经过系统、严格和规范的专业培训。目前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大多是班主任和德育教师兼任,队伍的专业素质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专业化建设是水平不太高、目标不明确,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呈现德育化的倾向。另外,激励机制不健全、培养措施不到位,相公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再加上知识经验的不足和职业角色的混乱,导致对当代任何坚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实效手段,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很难得到保证和提高。

1.3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创新不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与方法是紧密联系的,但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为:一是心理健康教育基本上是传统的学科教学方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二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立足与矫治消极心理,局限与心理咨询,忽视了对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心理潜能的开发和积极心理的培养;三是心理健康教育功能未正常发挥,导致个别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负作用。

1.4心理健康教育的运用性不够,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解决学生的障碍入手的,使学生误认为心理咨询的对象只是存在心理障碍、人格缺陷的异常学生,而与大多少心理健康但面临着成长与成才、情感与事业、日常生活事件的处理等诸多问题的学生无关,致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和范围受限。

2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实效性的策略

2.1确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理念,转变观念,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学校素质教育中来,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实践,坚强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和谐.学校要按照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调整自己的工作,培养积极心态,对学生健康成长施加积极影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以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为先导,以一种宽广的视野,来重新整合心理健康教育的诸多要素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系统来抓.使学生具有来自自身内部的、较为完善的塑造功力,做到有效地预防各类心理问题。

2.2以人为本,重视校园心理环境的创建,一是要加大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项探讨,创建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品位,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氛围,丰富学校文化生活,形成文化层次的多样性。二是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环境,把握学生的特点,坚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做到“诚心、尊重、理解、陪伴”,把心理活动、心理训练、心理辅导等融入每个学生心田里,切实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策略和科学性方法落实到工作实处。

2.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本身发展的必然结果。要通过管理机制、组织结构、培训机制等 的创新,多层次、多维度地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发展。教师要坚持学习,不断反思,深入研究,形成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和科学的发展观,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和专业水平,培养起为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负责的道德信念。

第14篇

【关键词】 中职学校 德育 心理健康教育 互动机制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8(b)-0021-01

随着中职教育的不断发展,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据调查显示,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呈现出较低的水平,严重影响中职学校学生的生活和成长。传统的德育由于缺乏实效性,很难有明显的效果,因此必须把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两者的互动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为中职学校学生的成长提供一个新的模式。

1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

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要求,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过程,它能帮助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德育是人类历史上较早出现的教育形式,在学校教育出现之前就已经产生,“德育”一词最早出现在斯宾塞1860年的《教育论》中,20世纪才传入中国,并在中国得到了一定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育者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对受教育者进行思维、性格、情感的辅导和教育,它能帮助受教育者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维护心理健康。自冯特1879年建立心理学实验室以来,心理健康教育就得到了长足发展,对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

2 中职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动机制构建的现实意义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也能够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因而,中职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构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1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动机制的构建有利于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是目前中职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但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不符合中职学校教育的发展要求。如很多中职学校没有定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没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课程,有些中职学校没有对心理健康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我国中职学校不能一味学习西方的教育模式,而应该把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整合,才能实现对中职学校学生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引导。

2.2 中职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动机制的构建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都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合格的社会人,这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而且两者互动机制的构建符合中职学校学生的成长规律,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3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动机制的构建有利于促进中职学校教育的发展

当前在中职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存在某些问题:第一,教育者常把学生的认知偏差、过当行为归结为学生的道德品质问题;第二,部分中职学校并没有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结合的重要性,只是应付了事;第三,部分教育者自身的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学生素质较低。这些严重阻碍了中职学校教育的发展,因而在中职学校构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动机制成为当务之急。

3 对中职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动机制构建的几点建议

3.1 班主任工作是中职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动机制构建的有效途径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中职学校中不只存在于学习生活中,还包含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因而班主任或者辅导员就成为中职学生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最好的载体。这就需要对班主任进行专业培训,培训内容要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识别学生情绪的变化、如何对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等,还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提高班主任的素质,拓展班主任的视野。

3.2 转变教育观念,寻求多种方式处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要让中职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动机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需要转变教育观念,要以中职学校学生为本,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帮助他们建立完善的人格,并教会他们如何提高心理素质,如何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这首先要加大中职学校师资力量的培养,要引进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其次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对学生进行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要精心设计课程,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和心理辅导,及时给学生应有的温暖。

3.3 扩大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对学校生活的渗透

第一,从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把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制定相应的学校规章制度,让学生感觉到学校在保护学生的利益,要让学生配合学校进行管理;第二,把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学校校园文化之中,定期开展思想道德修养课和讲座,经常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如书法比赛、趣味运动会,让学生积极参加,主动参与进去,主动与教师进行交流。

总结

中职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动机制的构建符合时展的要求,符合科学发展观,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在中职学校中,要加强对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指导老师的培养,要把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寻求多种方式开展中职学校学生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 张艳婷.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第15篇

关键词:护理 健康教育 健康知识

现代的护理模式是追求身心护理、健康教育和院外指导为宗旨,而健康教育是现代医院为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能。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患者及其家属为主要对象,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健康教育,可增进患者及家属健康知识,帮助其建立健康行为,提高健康水平,可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同时可进行身心护理,达到降低致病的危险因素的目的,并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身心健康,因而病人的健康教育具有深刻意义。为了做好病人的健康教育,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1 护理健康教育形式

(一) 语言的交流 从病人入院开始,我们可以利用巡视病房的时间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最近的身体情况,也可以利用护理的时候简单的进行询问病情。语言交流要有针对性,要因人而异,不能拉家常。能正确运用倾听技巧,做到耐心诚恳,表情亲切,语气适宜,尊重理解、关心同情病人。

(二) 形象化教育 病人住院期间,我们可以提供形象生动的实物图片进行针对性讲解。内容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针对不同病人,结合图片讲解,使患者易于接受和掌握。在病房大厅摆放黑板报,每月一期,宣传健康知识,在人群聚集的地方,贴有健康教育标语、放置一些宣传疾病知识的宣传单等。

(三) 集体教育 利用电视机、影碟机、健康教育光盘、录像、幻灯、投影、计算机多媒体等设备,召集一些病人采取集中讲授的方法,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知识及自我护理方法。也可以与患者一起就护理知识进行讨论,进行示范操作,使患者获得感性认识。

(四)个体教育 患者也要根据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因病而异”进行个体化教育。对不识字、无法接受文字教育的患者,护士可以采取灵活的方法将教育内容讲解给患者及家属,更好的让患者康复。

2 护理健康教育技巧

护理健康教育是有计划的工作,我们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能达到患者要求。经过一段时间实践,我摸索了一些基本技巧。这是做好护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础。

(一)追求良好的护患关系。在医院诸多人际关系中,护患关系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它要求为了健康这一共同目标而建立起来的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经过我多年护理实践证明,良好的护患关系会使病人早日康复,身心愉悦,使医院工作更好的开展,赢得百姓的称赞。如果相反就会增加病人对护士的不信任,有不配合行为,造成病人投诉和医疗纠纷。因此,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做好健康教育的必要前提。

(二)追求有效的沟通技巧。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有它的特殊性。护理健康教育就要求护理人员与患者要合理有效沟通,要把患者的健康放在第一位。通过沟通,让患者对自己的病情身体做到心中有数,更好的让他们康复。没有沟通就无法实现健康教育的目标。有效的沟通技巧包括提问、倾听等语言沟通技巧 做到耐心诚恳,表情亲切,语气适宜,尊重理解、关心同情病人。

(三)知识传授技巧。病人掌握医学知识对形成健康行为十分重要,而患者健康知识的获得主要依赖于医护人员的传授。经过多年的实践,我总结出传授知识的一些技巧,我们利用电视机、影碟机、健康教育光盘、录像、幻灯、投影、计算机多媒体等设备对患者的健康需求进行分析、提高护理健康教育的效率。

(四)健康行为的训练。护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改变人们的不健康行为,培养有益于患者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行为学习的方式包括模仿和强化训练两类。我们在护理健康教育实践中,通常对患者进行自我护理能力训练、住院适应能力训练以及康复能力训练等。

以上所述护理健康教育四个方面的技巧,对护士做好健康教育工作至关重要,需要护士认真掌握,并熟练地应用于健康教育的实践之中。通过临床实践的锻炼不断发展和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以确保护理健康教育取得满意的效果。

3 护理健康教育 意义

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健康的认识不断深化,社会上对护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不但要成为称职的操作者,而且要成为称职的教育者。可见,以病人为中心,以健康教育为基础的系统化整体护理已成为当今的现代护理模式,意义重要。

(一)健康教育是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住院病人不再是单纯接受治疗,而是主动地和医护人员合作。通过健康教育,让他们对自己的疾病有了充分认识,让他们主动学习接受健康知识。在这过程中与患者接触最多的是护士,护士则成了健康教育的先锋,所以我们应加强健康教育理论的学习,加强自我修养,充分利用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密切关系,积极进行健康宣教。

(二)健康教育促进护患之间的沟通。通过沟通,及时听取患者的意见,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行为,让患者满意,让患者对自己的病情做到心中有数,并发症和医疗费用明显降低,病员康复快。

(三) 健康教育促进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健康教育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丰富扎实的医疗护理知识,还要学习人文科学知识,不断充实自己,这样才能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才能顺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社会的发展。

健康教育是联系健康知识和健康实践的桥梁,也是促进人群健康的行为。通过健康教育对提高人们自护能力,建立健康行为、全面提高护理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健康教育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要求。我们护理人员要有与时俱进的意识,拓展知识做到健康教育的多样化,专业化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为病人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提高了护士在患者心目中的地位。我们说,医院不仅是医治病员的场所,同时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因此长期的护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广大医护人员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让病人在医院感受 家一般的温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