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历史学科的价值范文

历史学科的价值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历史学科的价值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历史学科的价值

第1篇

关键词:历史学科价值;确立;达成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06-0064-02

历史学科价值的最终体现应该是学生获得发展,从中:学生能够理解历史的实效性,在历史的惊涛骇浪中形成完整的世界观、公正的价值观和健全的人生观,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学生能够理解历史的开拓性,在追逐历史知识的草原上形成开阔的胸襟,广阔的视野,从而能对事物发展有较强的前瞻能力;学生能够理解历史的人文性,在洞察历史问题的同时,提升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发现自己,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一、学科价值的选择与教学思路的生成

关于“物理学的重大进展”这一课,《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要求是:“了解伽利略、牛顿对经典力学建立的主要贡献,认识经典力学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知道爱因斯坦相对论、普朗克量子论的主要内容,认识相对论、量子论的意义;体会尊重事实、不迷信权威、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这就说明这节课的价值不能仅停留在识记经典力学、相对论、量子论的内容、意义这个层面,这方面内容我们肯定讲不过物理老师,作为历史课,我们要使学生理解这些成就是对当时已有的宇宙概念和以前的知识提出了挑战,让学生体会到何为“权威”,何为“创新”,在“权威”和“创新”中该如何抉择。

在确立了这一课的价值后,笔者以此为核心,深入分析教材,理清教学思路。从历史的纵坐标来看,这些科学家们的研究突破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认为宇宙固定不动而且有限、以地球为中心的观念让位于认为宇宙运动、无限、地球仅仅是千百万天体之一、所有天体都服从自然法则的观念。其次,过去探查真理的方法主要是参考亚里士多德、托勒密和教会等传统权威的学说,现在让位于强调基于观察事实和熟悉法则的怀疑主义、理性主义和严密推理。第三,尽管这些思想家仍然关心他们所秉持的,但是总体的科学趋势已经从神学问题转向世俗问题,这一趋势聚焦于事物如何运转。从历史的横坐标来看,科学革命是西方独有的现象,在东方世界中从未发生过类似的事情。以中国和印度为主的其他文明同样拥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科学传统,但他们却没有经历类似于17世纪西欧的文明转型。

据此,需要对教学过程精心设计,巧妙构思。笔者决定用问题群的形式,实现本课的学科价值。紧紧围绕三个预设问题展开:

(1)在历史学家们所说的16世纪后期、17世纪的科学革命中,有哪些物理学方面的成就和发现挑战了传统的权威观点?进入20世纪,物理学取得哪些成就,挑战了近代科学的哪些权威观点?

(2)在16世纪后期、17世纪,科学家们使用了什么方法来探究自然?他们是如何看待自然界运转的?20世纪物理学的进展使人们对自然界运转又有了哪些新的看法?

(3)发生在欧洲的近代科学革命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个特定时期?20世纪的物理学为什么能得到突破?

二、通过提升“传统权威与变革创新”认识达成学科价值

如何在教学环节中逐步提升本课的学科价值?笔者从三方面入手:

首先,史料选择精益求精。以“传统权威”与“变革创新”为核心,有目的性地去选择史料,不能漫无目的漫天撒网。选择史料就如同在珠宝岛,到处是奇珍异宝,但我们要捡的是珍珠,即使黄金再耀眼,捡了也无用,不能为我所用。

在分析上面第一个预设问题时,需要先交待清楚16、17世纪有哪些权威观点时,笔者引用了地球中心说的两张图片。(图略)并阐述了当时权威的传统观点是:①宇宙的中心是静止的地球,月亮、太阳和其他绕轨道循环运动的行星都是围绕地球转。②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除了坠向地球中心的自然运动以外,所有事物的运动都需要另一事物去施加推动。如果推动物停止,物体就会掉落或干脆停止。③人类只能匍匐在上帝的脚下,自然规律是不可能被人类所认识。

其次,跳出历史,对话人物。笔者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牛顿和爱因斯坦,一个是经典时代的灵魂,一个是以相对论为核心的现代物理学的化身。我们假设时空差距如此之大的两位巨人邂逅,进行对话。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合理设计对话的内容和结果。

这虽然是一个虚构历史的环节,但是并不背离核心,是为核心价值服务的。学生对这个环节表现出很大的兴趣,把自己对“传统权威”与“变革创新”的认识糅合到设计的对话中,建构并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意义。有学生表演牛顿时,表现出对爱因斯坦的赞叹,以及对相对论的困惑;有学生表演爱因斯坦时,表现出对牛顿力学的部分肯定,以及对未来物理学的憧憬。笔者适时切入爱因斯坦的一段话:“牛顿先生,很抱歉了您的理论,不过您的成就是您那个时代一个人的智力和创造力所能达到的颠峰。但是,当我们对宇宙万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后,这些观念将会被一些更抽象的新观念所取代。”

最后,首尾呼应,点睛之笔要璀璨。在本节课的结尾,笔者提出一个问题探究:结合本课所学,你如何看待科学发展中的“传统权威”与“变革创新”?

第2篇

【关键词】多元史观中学历史历史教学新课改

伴随中学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历史教科书的时代特色同样越来越鲜明。在广泛吸收新型历史研究成果之后,新教材和新考纲还将新型的史学观念融入到内容之中。2003年《普通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标准)》对于中学历史教学明确作出要求:在对于中学历史叫教学的过程之中,不仅仅对于重大历史问题进行分析,还应该从中分析其历史发展规律,并进一步探讨其规律性和整体性,促进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利用多元史观进行历史教学,有利于学生树立多样化思维,了解不同地区历史文化发展交流、碰撞和作用,且能够在不同的发展角度之下,培养出适合21世纪的新型发展人才。

一、提高中学历史教学课堂效率

《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认为,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之中,能够按照既定的教学目标,使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和策略,在教学实践活动之中促进学生的历史素养的成长,以实现教学大纲要求。在笔者看来,历史课程作为特殊的人文学科,对于学生的影响非常深刻,历史教学课堂效率同样直接反映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教育家任鹏杰曾经表示,历史学科课堂活动实践的有效性,能够直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自我,以服务于今后人生。

结合历史学科的主要特点以及相关有效教学的研究,笔者认为将多元史观引入到历史教学实践之中,既符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并以较高的效率和效益让学生真正了解到历史知识呢绒,还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中逐步培养历史素养,最终建立起对于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实现教书育人的本来目的。

二、推动中学历史教学新课程进程

西方教育学家在经过长时间的监察研究之后发现,教学实践活动对于师生历史观念的转变非常重要。当前,教材、课程、大纲等等是历史的直接载体,是历史传播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学生了解历史的重要渠道之一。因此,教材、大纲、课程能够科学编写和合理运用对于师生教学理念方面的转变意义重大。当前,历史学界和考古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如何?如何帮助学生在汗牛充栋的历史资料之中提取有效信息?如何帮助学生能够从社会实践之中摸索规律,把握时代脉搏?这就需要历史课堂和历史教科书要紧跟时代潮流,直接在中学学生阶段,把握其身心发展规律,形成历史观。

在当前国内教育环境之下,传统单一的历史教材已经成为过去,川教版、人教版、岳麓版、人民版等等,各具特色,但历史学科教学活动的内涵决定了其是中学学生了解历史和阅读历史的重要工具,其为学生分析、判断和理解现实问题提供相关思路。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实践过程之中,历史教师应该大量引入史实和资料,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逐渐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在当前多元化的历史史观之中,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和全球史观正在以各自不同的特点受到历史学者和中学教师的青睐,并逐渐成为普遍认同的新型教学范式,这既反映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同时也是历史学科发展的必然方向。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明确要求:“教学课程必须要转变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历史分析能力,并促进其创新能力养成” 。多元史观这种史学新范式则为历史教学提供新型突进,以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历史问题,多样化的评价历史事件以及人物,以得出不同角度的评论。这种对于历史事件以及人物的认知和评价,实际上面就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在历史教学活动过程之中积极引入多元化史观,指导学生辩证的分析历史问题,探求历史事件和人物真谛。

三、实现中学历史教育社会价值

历史课堂教育的本质在于人文教育,其目的在于为社会、国家培养出新型公民,使其具备现实意识、历史意识和人文素养。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集体精神、协作能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勇于面对挑战,形成健康人格,最终培养成热爱生命,热爱国家,关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新型学生。

在新课程教材的实际内容之中,全球史观、环境史观、文明史观等史观痕迹非常突出,且中考同样呈现出这种发展趋势。综上所述,无论是整体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还是新课程改革的需求,都需求教师认真探究新教材、新理念和新教育,并充分反映出新型史学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挖掘历史教材的内涵,保证新课程的全面实施,为国家培养综合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朱汉国,王斯德.普通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第3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建构

一直以来,历史学科一向被作为德育教育的手段而广泛应用,而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早已成为历史教师的共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明确规定历史教学的课程目标并将其分为三个部分,而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三维目标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老师在历史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而且应把重点放在培养与提升学生的能力上面,强化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培养,追求完美人格的塑造等,简单地应归结为让学生学会学习历史与学会做人。历史教师应抓住课改和青少年成长的有利时机,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使课堂不仅成为传授知识的地方,更应成为进行德育渗透、塑造学生思想品质的阵地。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建构的现状分析

1.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建构还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解

受传统历史教学模式的影响,部分教师仍把历史课程看作传授历史知识、认识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工具,对新课标蕴涵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建构的功能没有准确理解,甚至简单地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建构等同于思想教育,这种片面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展开。

2.教师自身素养不高及教学方法滞后

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教师要不断汲取新的知识能量以适应现代教学需要。然而,部分教师仍沉醉于过去陈旧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中,即使有一些情感色彩的历史教学,也只是形容词的堆砌。这种机械、灌输性的教学方法严重挫伤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3.不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

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是通过考试方法来测评学生,而学生考试的成绩也相应地成为考核教师的标准。这种考试制度本身就不带有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测评,无疑影响到教师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而学生在此方面的能力必将严重弱化。

二、进一步提高中学历史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实效性和针对性的对策

1.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服务学生人生

历史课教学的着眼点不应该只是升学,而应该着眼于全体学生长久发展。“一切为了分数”的应试教育制度和观念是制约历史课德育功能发挥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要摈弃这种落后的教育观念,确立素质教育的思想,建立一套新的、可行性强的有关学校、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机制,使老师和学生从考试、从分数的框框中解脱出来。

2.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建立教学新模式,提高实效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教学方式、建立教学新模式,改变原有令人乏味的、过于单一的传统教学方式,激活历史课,使学生在学习中自觉提高素质,自觉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从而发挥历史课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增强历史课德育的实效性。

3.拓展历史德育资源,提高德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历史课是一门社会学科,应发挥在课堂教学为教育的主阵地基础上,向生活的各个领域扩展,把历史课同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恰当地利用并整合存在学生周围、课堂内外丰富的德育资源,更好地发挥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大大提高德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教师们应知道省市县的历史是很好的乡土资源,要充分挖掘。另外把活生生的社会事件、大众密切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与教学内容,利用它来进行道德教育,学生往往比较感兴趣,容易接受。现在的华尔街金融风暴与历史上很多经济危机有很多的相似之处,这是我们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很好的素材,有利于学生认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4.开展活动,创设情景,实现知、情、意、行统一

德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将自己的思想道德认知转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实现知、情、意、行统一。因此,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比如:社会调查,在工厂、农村建立劳动教育基地等。创设情景,有利于促使学生在参与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逐步提高历史人文素养。在课堂上通过角色扮演和辩论等方式都可以提高学生历史的认识和素养。历史是现在的过去,现在是历史的延续。历史可以说离我们很远,但也可以说离我们很近。我们老师要提供一个好的平台,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

第4篇

关键词:生物科学史;实践价值;科学能力

英国科学促进会(BAAS)主席在1851年的一次演讲中呼吁:“我们要教给年轻人的,与其说是科学结论不如说是科学方法,更不如说是科学史”,他所呼吁的“科学史”实质上指科学家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在生物教学中,通过生物科学发展史展示生物学家的探究行为,使学生在观察中培养一定的科学能力,在了解生物学家的科学精神和爱国热情中形成有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课改下,结合新的教育理念,就生物科学史在生物教学中的实践价值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运用好科学史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历史背景下展现科学探究活动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能使生物学知识更加生动鲜活,富有生命力。将科学史料引入课堂,将科学家们的传奇故事展示给学生会引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智力潜能处于最活跃的状态。

在讲“伴性遗传”时,可这样创设情境:1792年的圣诞节,26岁的英国学者约翰·道尔顿特意买了一双适合老年人穿的棕灰色袜子,送给妈妈作为圣诞礼物。谁知母亲接过袜子,打开包装一看,竟然笑着说:“我这么大年纪啦,怎么能穿樱桃红色的袜子呢?”道尔顿争辩说:“这袜子明明是棕灰色的嘛!”后来他请了许多人帮忙识别,其中绝大多数人都说这袜子是红色的。道尔顿寻思:为什么自己看上去是棕灰色的袜子而别人看上去是樱桃红色的呢?最后他认为是自己的眼睛有毛病,于是他放下手里的工作,开始仔细研究这一奇特的现象。他用了两年时间搜集实例,并对许多人的辨色能力进行了细致的鉴别比较,终于他验证了一种新眼病“色盲症”---先天性色觉障碍疾病。之后他于1794年发表了《色觉之异常》的论文,为医学诊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道尔顿是个物理学家而不是医学家,但他却能发现千百年来医学家没有发现的疾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道尔顿具有一种认真、敢于质疑、探求疑问的科学精神。这种寓史于教,史教结合的教学形式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也让学生认识到科学以及科学家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从而拉近学生与科学家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讲授遗传与变异一章的时候,首先讲述历史上著名的“皇家病”——血友病。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和她的丈夫都未患血友病,他们有两个儿子和四个女儿。但奇怪的是他们的大儿子奥波得因血友病早夭,他们的两个女儿分别同正常男人结婚并各生下一对儿女,其中一个与沙皇尼古拉二世婚配生下一个患血友病的儿子,另一个嫁到西班牙王室,也生下一个患血友病的儿子,从此俄国的皇室和西班牙的王室都因娶了维多利亚女王的外孙女而造成了血友病的遗传。从女王家族血友病系谱中,人们惊奇地发现:患血友病的男性远远多于女性;男性血友病患者的子女一般都是正常的,但其外孙常常有血友病;而女性血友病患者的儿子一定患血友病。这就是著名的“皇家病”事件,学生听了这样的典故,便急于想知道其中的原因,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运用好科学史可以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通过生物科学史的教学,让学生自觉学习科学家们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促进他们对科学方法的掌握和内化,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学习孟德尔研究生物遗传规律过程中,分析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选择严格自花传粉的豌豆做实验材料,保证后代的纯合性;通过人工去雄、套袋,进行异花传粉,有效防止了外来花粉的影响;在豌豆众多的性状中,只观察一对相对性状 ,避免了其他性状的干扰。对亲本进行杂交实验时,观察杂交子一代的性状推翻了“遗传中和”假说 ;对子一代进行自交 ,发现基因成对存在;科学的推理和解释,正交、反交的方式 ,测交的验证方法都体现了孟德尔缜密的思维;在杂乱无章的数据中,独特地采用数学统计分析的方法 ,使孟德尔最后发现了遗传规律。通过分析探讨孟德尔的科学研究方法,学生不仅能了解科学方法,还能进一步了解科学方法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从而加深对科学方法的认识。

另有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案例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方法,通过分析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体会假说—演绎法的研究思路; 还可以通过分析萨顿的假说,体会类比推理的方法。如:人教版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章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内容,教材没有直接描述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而是由萨顿的假说、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和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三部分内容编排而成。美国遗传学家萨顿主要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等人运用“假说—演绎法”获得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最后利用他们所得出的结论对孟德尔遗传规律进行现代版的解释。笔者觉得教材的这种编排更能启迪学生的探究思维,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用科学方法探求科学真理。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尽管没有亲自动手实践,但在头脑中却充分体现了当时科学家们实验研究的方法和过程,从而进行了一次完整地科学思维及科学方法的训练,有助于学生对科学方法的内化,并且能引导他们按这样的过程用科学的方法去开展新问题的探究。

三、运用生物科学史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十分注重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利用科学史教学,可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理解,有助于学生建立团结合作的精神,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当今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使得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合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20世纪最为重大的科学发现之一——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就是沃森和克里克合作的结晶。沃森和克里克虽然性格相左,但在事业上志同道合。沃森生物学基础扎实,训练有素;克里克则擅长物理学,观念新颖独特。他们二人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并善于吸收和借鉴当时也在研究 DNA分子结构的鲍林 、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等人的成果,经过不到两年时间的努力便完成了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可见,合作是他们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此外,在学习“基因”时也可适当地介绍“人类基因组计划”这一国际合作项目,让学生明白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四、运用生物科学史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任何科学上的重大发现都是科学家在“勇于存疑、敢于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指导下取得的。学习科学史,以史为鉴,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从科学史中感受到的是活生生的人对真理的热爱与锲而不舍的追求,学生也能从具体的事例中领悟到科学精神的真谛。通过生物科学史的教育可以使学生受到感染,有利于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挑战传统的科学精神。

艾弗里提纯转化因子花了十年左右的时间,而当他最终将结果发表时,却不被接受,八年之后,其科学价值才被承认。又如孟德尔遗传定律被埋没了三十年之久才被重新发现,科学史已不止一次地表明,超越时代的科学发现注定难以被那个时代所接受。而正是在这样的逆境,科学家的精神和气质才得以凸现,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与冲击;也正是在这样的曲折中,科学不迷信权威,科学追求真理的特性才得以彻底地体现。这些鲜活的事例,或许能使学生终生难忘,给学生以人生境界的润泽与点化。

我国的科学工作者经过六年多的努力,在1965年 研制了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标志着人类在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中向前跨进了重要的一步。这在无形中就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引用生物科学史有利于促进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过去,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很少重视生物科学史在教学中的作用,所以对教材中的这部分内容很少提及,他们只重视知识的讲解和考点的巩固。这样就容易形成机械式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往往造成教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也很累,可是教学的效果却不如人意的现象。目前,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和以教材为中心”的情况,这种单一、被动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负担很重。为了改变这种教与学的被动局面,新教材中插入了大量的生物科学史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引用生物科学史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改变以往的教学行为。

牛顿曾经说过,他之所以比别人看得远,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上。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遵循历史的足迹,挖掘科学史蕴藏的宝藏。

参考文献:

[1]车未艾.例析生命科学史在教学实践中的巧妙整合[J].中学生物学,2009(8).

[2]谢春艳.生物科学史教学案例:生长素的发现史[J].广东教育,2005(13).

第5篇

一、“支架式教学”理念的理论依据

“支架式教学”理念的最直接理论源于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在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教学在学生发展中的主导性、决定性作用,揭示了教学的本质特征不在于“训练”、“强化”业已形成的内部心理机能,而在于激发、形成目前还不存在的心理机能。

二、案例:功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出示蒸汽机图片,介绍背景:18世纪蒸汽机的使用逐渐增加,当时蒸汽机的一项应用是给矿井抽水,把矿石从井下提到地面上来。

问题:矿山老板选择机器时需要对机器性能的优劣进行比较,如果由你来比较,你会怎么做呢?让学生对任务进行讨论。

结论:燃烧同样多的煤,从矿井中提上矿石多的蒸汽机性能好。

问题:如果两个提起矿石的矿井的深度不同,那么又怎样比较所用蒸汽机的性能呢?

2.搭建支架

对于上面的问题学生可能会想到:这里有重量和高度两个量需要考虑,如何把它们结合起来,这时可能有学生会想起初中学过的功的概念。多数学生的意见:把重量和高度通过相乘综合起来考虑。教师指出,18世纪的工程师正是这样做的,后来人们才把这个量称为“功”,同时明确做功过程需满足的条件以及是谁对谁做功等。(先提供问题情境由学生自由探索,当学生对“功”的概念基本达成共识时引入科学术语“功”,使原来探索形成的经验获得意义,不用下定义和论断引入新知识,而是让学生置身于一个明显地需要引入新概念的情境。)

3.独立探索

进一步追问功的定义的合理性:“重量×高度”即“力×位移”这个量是否具有特殊的意义,是否能够反映某种规律?

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给定的器材进行实验活动,研究运用斜面(或者动滑轮等简单机械)与直接提起同一物体到达相同高度时,“力×位移”这个量是否变化,如果以别的形式,如“重量×高度的平方”,看这个量是否变化,学生使用不同材料,经过多次实验,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实验数据得出相应的实验结论。

4.协作学习

让学生汇报、交流各小组的实验数据及各自得出的结论,这时会发现,在忽略摩擦的情况下,“力×位移”这个量的大小保持不变,而以“重量×高度的平方”等其他形式时则有可能不再相等,说明“力×位移”这个量确实反映了某种规律。指出这个规律就是功的原理,历史上正是工程师们在实践中发现了功的原理,才最终确定了功的计算公式。为了准确理解功的定义,可以让学生用现有实验器材,讨论物体在水平面运动时各力做功的情况,实验时拉力的方向可以不水平,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全程参与下完成对功这一概念的意义建构。

5.效果评价

学生评价:这堂课使我们对功的意义有了一定的了解,认识到了物理知识之间的深刻联系,提高了我们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功能关系提供了解决力和运动问题的一种新方法。

第6篇

1.增大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食品质量管理是食品企业管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且随着科技发展,食品质量管理的内容在不断更新和完善,如《食品安全法》替代了《食品卫生法》,HACCP体系逐渐完善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22000),在质量管理教学原有的质量、质量管理概念、质量形成规律、PDCA理论、数理统计方法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质量决策、SSOP、GMP、HACCP、ISO9000等内容基础上,我们还增加了5S、质量成本管理、质量管理新七种工具等内容,使得原本40学时的课程完不成相应的内容,通过CAI的制作,可以达到信息量大、速度快、效率高的优点,可以为教师节省大量用于板书的时间,利用更多的时间进行讲解,同时还可以不断更新质量管理的学科前沿以及网络信息的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图文并茂,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按照食品质量管理学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授课教师多年授课内容、授课经验、企业实践、企业管理资料等的积累,制作了具有食品质量管理学特色的CAI课件,采用了大量flas,见图1,视频(如讲到服务质量特性的文明性时,引用金正昆的商务礼仪内容)及其他多媒体技术进行讲解,做到了简捷、生动、重点突出,并通过flas、录像、图片、声音使授课内容更符合学生的思维,集中学生注意力;同时也用不同颜色、不同字体突出重点内容,区分内容主次,这样通过多种方式展现知识内容,使得许多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

比如酒醅中酸度与酒度的散布图的绘制,用传统教学法讲授时,教师在黑板上边画边讲或使用静止的图片讲解,学生觉得乏味、复杂、抽象,而且绘出效果不理想,而使用多媒体教学,通过flas形式演示出来,学生一看就懂,直观形象容易记忆,也提高教学质量。再比如讲到5S管理内容: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修养时,看似简单的5个词,10个字,但真正应用到食品企业怎么能够做到5S,应用CAI教学可以连接大量应用图片,如企业的行迹定位,就是在存放工具位置上画上3.资源共享CAI课件不仅可以丰富课堂内容,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通过校内的精品课网络资源共享实现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呈现课堂教学内容和过程,给学生提供个别化学习的可能,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进度。可以促进学生课下交流,转化学生传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知识的可能性。

二、食品质量管理学CAI课件的设计与开发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多媒体CAI课件所要达到的功能,我们选择Windows为操作平台,采用Authorware7.0作为开发软件,使用Adobephotoshop进行图像的制作和处理,利用MacromediaFlash制作动画。AuthorWare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多媒体制作软件,它是以图标为基础、流程图为结构的编辑平台。能够将图形、声音、图像和动画有机地组合起来,形成一套完善的多媒体系统。

该课件采用了“目录树”框架结构,层层深入,还可层层返回,也可以实现不同内容间的跳转。见图2课件包括电子课件、案例分析、录像、试题库、教学队伍、课间音乐等6个模块。电子课件为最主要模块,包括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质量与质量管理、第三章质量管理的数学方法与工具、第四章质量成本管理、第五章现场质量管理、第六章GMP与SSOP、第七章HACCP体系、第八章ISO9000管理、第九章企业文化等九大章节内容。各章节的知识图片、文字、声音、录像、flas等多种方式实现,学生可以进入自己想学习的任意章节。美观友好的界面及丰富的内容,使学生能在欣赏的同时,更容易理解质量管理的内容。

案例分析模块包括国内外食品安全的重大事件案例、企业安全管理案例、企业文化案例、法规标准案例等,通过按钮可以查看案例内容及案例分析。录像模块包括乳品、大米、油脂等企业工艺及关键控制点录像、商务礼仪录像、先进管理理念录像等,进入录像演示模块,选择想要了解的录像,点击后打开播放,显示作品所需的播放时间,也可中途停止,进入另一播放内容。

试题库包括含5种题型:填空、概念、选择、简答、论述,有些题是用于检测、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有些则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拓宽思路。点击题型还可进入练习状态,对于填空、概念、选择等客观题用“√”代表答对,“×”代表答错,在提交后可自动统计答对数及百分率。简答、论述等主观题则只给出参考答案或设立讨论,让学生进行参考对照或进行讨论。

三、食品质量管理学CAI课件的实际应用

食品质量管理学CAI课件已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上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课件以陈宗道主编的《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为蓝本,配合几百幅的彩图、flas,信息量大,结合教师生动的讲解扩充,形态直观,便于学习理解。同时也减少了教师画图、板书的工作量,但在扩大信息量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使会学生的思维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学生既要抄写大量笔记,又要跟上老师的思路去理解教学内容,这有可能造成学生跟不上老师进度,甚至产生厌学心理。图片、图像、声音等多种信息的简单堆积,使学生只顾欣赏新颖的图片、动画,而缺乏思考,一节课下来所获甚少,可能没有多少值得回味的东西。

因此,要重视教学目的,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明确多媒体是为教学服务的,在制作课件过程中时,要避免“喧宾夺主”,不要过多运用声音、动画、色彩等手段,否则会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和学习兴趣的转移,不能达到真正的教学目的。虽然CAI课件有自身的优点,教师用于增大单位授课容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一个辅助教学工具,但也不能离开传统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媒介主要是书本和黑板,学生通过记笔记可以加深记忆,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教学方式没有谁优谁劣之分。理想的教学模式应该是把老师与计算机二者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达到课堂效率最大化的目的。

四、结束语

第7篇

关键词:评价 评价学 人文社会科学评价 评价活动

中图分类号: G250.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2)05-0133-04

2012年1月出版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理论与实践》[1](套装上下册)(以下简称“本书”),是邱均平教授继《评价学:理论·方法·实践》[2]之后,又一评价学方面的力作。本书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证分析”(05AZX004)的研究成果之一,结项鉴定为“优秀”,被免评审进入武汉大学学术丛书正式出版。本书也是邱均平教授领导的“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团队在近十年的研究及实践基础上撰著而成的,是目前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地对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并将相关研究成果用于评价实践的著作。本书在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理论、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和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实践三个方面创新性研究,从而构建了一个包括理论、方法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细细读来,抽丝拨茧;慢慢品味,高屋建瓴,实感受益匪浅。

1 关于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理论的创新与价值

1.1 超越科学评价研究,创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理论体系

本书作者亲身参与和经历了我国科学评价工作发展的过程,并且紧跟国际该领域的研究与发展,充分把握国外科学评价领域的研究和国内研究现状。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相关研究成果及文献的梳理看到:目前,科学评价工作偏重于科技评估方面,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领域大多数的论文都是成果评价方面的,且数量相对较少,不全面、不系统,远没有形成一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理论体系。

然而,在整个科学体系中,人文社会科学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更为突出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是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活动及其结果进行评估、管理的基本依据;其评价工作是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规范和促进人文社会科学健康、有序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建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是重视和尊重人文社会科学的具体体现;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迫切要求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评价体系建设。但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的建设与自然科学相比,与国际通行惯例相比,尚存在很大差距,已经成为阻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

因此,本书超越科学评价研究,建立与完善了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机制、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是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创新。

1.2 创新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机制,为保障评价公正性提供理论指导

(1)发现信息传导机制,深化评价过程认识。本书强调“信息”要素在评价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从信息管理学的角度,对评价过程中的“信息”要素的运动规律加以分析,并通过与典型的通信系统理论模型[3]进行对照,发现评价活动中的要素与通信系统模型中的若干要素存在着强对应关系。在对“评价”作为信息过程进行了重新认识的基础之上,分析了科学研究对“评价”的需求,以及同行评议、定量评价指标的“”角色。形成了对科学研究评价更为本质、更为深入的认识——信息传导机制。

(2)指出“公正”是评价的根本要求,系统完善了“公正机制”。在详细系统讨论了程序公正机制、利益约束机制、元评价机制等“公正机制”之后。强调了“元评价”对于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的指导与约束作用,指出在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中亟待建立有效的元评价机制。提出了对评审专家的专业水平、评审态度、信度等信息,应该纳入一个可以在学术界共享的、保存有连续累积数据的数据库系统中,纳入到一个信誉、信用管理机制当中的思想,并最终实现了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信息系统集成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1.3 全面分析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环境,奠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理论的现实基础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要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然而在现实的研究中对这些外部因素及其影响的研究呈现单向度性,缺乏系统性分析。因此,本书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性质、特点;特殊国情、文化、科技政策、学术规范;科学的整体社会建制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外部环境因素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

从人文社会科学自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和模糊性、真理性检验的直观性、价值实现的潜在性和间接性、民族性、本土性以及成果多样性和引文的长周期性等特点的分析,指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自然科学的评价方法,应该根据其特点进行调整;从“大科学”与科学建制化、“大科学”下的“小科学”、科学承认、奖励、资助与报酬体系几方面的分析,指出在人文社会科学建制化背景下,评价活动必须坚持评价的学术性,恪守“学术自由”这条底线,维护学术共同体内的固有规范和秩序;从人情关系的社会文化和“人治”传统的分析,指出在评价体系别需要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规则意识,坚持评价标准的学术性、独立性、自主性,保证评价过程的公平、客观和规范性,注意评价标准的质量导向性;从人文社会科研究规范缺失的现实的分析,指出学术规范与学术评价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学术规范的普遍遵循,是学术评价有效性的基础和前提,学术规范缺失影响着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制约了学术评价体系的完善,同时要求学术评价本身要规范,在评价标准中要将学术研究的规范性列入重点考量,或将研究的规范性作为评价的前提。从而奠定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理论的现实基础。

2 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的创新与价值

构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本书分十章进行了系统的创新性研究。从分析我国现行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入手,探讨了其核心体系,介绍了其要素体系,健全了其分类体系,构建了其运作体系,提出了其指标体系,并对人文社会科学人员评价的指标体系,以及成果、机构、项目的评价体系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对我国现行学术评价体系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对现行评价体系的改进思路。

2.1 构建核心体系,奠定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基础结构

本书基于学科、应用、具体评价活动过程等三个方面,构建了包括基础理论、评价方法和学科理论的完整的、有机的科学评价理论体系;着眼于人文社会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梳理了包括国际/国内、宏观/外部、微观/内部环境,以及社会评价意识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环境体系;基于科学评价体系选择的标准与模式问题的讨论,构建了狭义的和广义的评价活动体系;从科学评价规范与科学评价管理监督机制的关系分析,构建了科学合理、健康完善的评价规范体系。从而构建了包括理论、环境、活动、规范体系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核心体系,为其他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2 总结归纳评价的要素体系,健全了评价的分类体系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包括了,评价主体、目的、对象、标准、内容、指标、方法、程序,以及评价数据与结果等要素,在之前的研究中缺乏全面的系统研究和归纳总结,本书对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这一研究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归纳总结评价的要素体系,它还是健全和完善评价的分类体系的基础。在评价过程当中对于评价要素的不同偏好偏重、关注程度、要素组合等都对应着不同的评价样式。因此,本书在总结归纳评价的要素体系的基础之上,根据评价要素的属性、特征,以及在评价过程中的表现形态,按照评价方法的量化特征及评价过程的主客观程度,按评价过程的保密性,根据评价主体之间关系,根据评价目的性,按照评价标准要求,按评价对象,按照评价所发生的时间阶段,按照评价结果的表现形式,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样式进行了分类研究,从而健全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分类体系。

2.3 构建运作体系,为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活动的有效进行提供实务指导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活动的运作需要建立组织系统、制度规范系统、工具系统来推动。因此本书通过整合执行、参与评价活动的机构和个人等实体要素,建立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组织系统;通过整合评价活动执行中的法律、法规、行业指导性规范、政策管理性文件等软件环境因素,建立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制度规范系统;通过整合评价活动执行中供评审专家、机构等使用的查新系统、文献计量分析系统、期刊分级系统、专家遴选数据库系统、数据记录系统、信用管理与反馈系统、评价软件系统、远程网络通讯评审系统等辅工具的硬件环境因素,建立了评价工具系统。

从而构建了以评价活动的有效执行为中心,围绕评价主体及其活动,尤其是评价方的活动而运行的运作体系,其研究结果为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活动的有效进行提供了实务指导。

2.4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规范性程序与方法,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提供参考性指标体系

本书至始至终十分强调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要着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质量和效益的评价,体现质量和效益是对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要求。在这一思想基础之上明确了构建参考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和原则,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规范性程序与方法。并且单辟章节分别详细深入研究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研究机构、研究项目的评价体系。从而,设计了一套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着重体现研究质量和效益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参考性指标体系,对于实际评价工作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2.5 反思现行学术评价体系的问题,提出改进思路

本书对我国现行学术评价体系存在的量化考核简单化;同行评审形式化;核心期刊与SCI被误用;学术功利化与浮躁化等问题进行了反思。指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学术成果效益的不确定性、数据来源与评价成本约束、指标打分法的缺陷等内部因素的影响;学术研究规范的缺乏、重人情关系的社会文化背景、学术行政化因素的干扰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日常考核与学术“评价”的混淆、把资源投入当成绩效指标、宏观与微观学术评价挂钩不当、对评价主体和评价目的认识不清等主观因素的影响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术评价;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研究的客观规律;推广“代表作”评价制度;放宽评价周期,提倡延迟评议;注重评价指标的导向性;对学术评价与行政考核作正确区分;减少学术评价中的行政审批层次;正确认识评价主体和评价目的;合理选用定性与定量评价方法;发展独立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建立元评价机制与规范;构建专门的学术期刊等级评价方法;推行学术出版认证,加强论著审稿规范等对现行评价体系的改进有启发性的思路。

3 关于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实践的创新与价值

3.1 重实证研究,为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实践提供范例

本书不仅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理论与评价体系建构进行了创新性研究,同时也十分重视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理论与评价体系应用于实践的实证性研究。

通过h指数用于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实践探索,详细揭示了h指数应用中的各种问题;通过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计量分析与评价实践的介绍,指出了我国期刊工作者和相关管理部门应解决的现实问题,为中国期刊从数量型发展引导到质量型发展的健康轨道上,以及使中国学术期刊在国际学术交流过程中产生应有的作用和影响力提供了决策参考;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机构评价的实证研究,并详细介绍了大学评价智能服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等。通过对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评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评价、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竞争力评价等实证研究的思路与基本原则、具体做法、评价结果及分析、改进与优化等方面的详细介绍,为进行人文社会科学机构评价活动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3.2 构建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信息系统集成平台,使本书的研究落到了实处

本书基于Microsoft SQL Server数据库平台构建了一个综合性、大容量、稳定安全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数据库,即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信息系统集成平台,它主要是基于数据挖掘的大学评价智能信息服务系统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信息系统的集成。它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所有信息通过专题仓库管理起来,大大提高了检索的效率,以满足关心本领域发展的人们的需要,并为分析与评价提供数据支撑。它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科、机构、项目等各方面信息进行组织、分析评价,以满足项目管理人员和领导管理决策的需要。它为项目申请人员提供浏览本学科领域已申请或批准的项目情况,进行项目,并提供从项目申请、立项、结题到鉴定全过程的自助管理服务。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项目管理与申报、专题信息检索与查询、研究成果评价与发展提供了一个简单易用、安全稳定的平台,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它通过动态追加项目的全程信息,有利于形成一个发展的庞大体系,建立一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体系。它通过把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信息进行重组和整合,有利于对高校、科研机构人文社会科学的建设进行客观公平的评价,从而发现不足,促进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使本书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理论与评价体系建构的研究落到了实处。

4 结语

本书构建了一个包括评价理论、评价体系和评价实践在内的、完整的人文社科评价理论体系,从评价理论、方法、实践三个方面涉及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系统研究了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问题。是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地对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并将相关研究成果用于评价实践的著作,可供管理类专业,如信息管理、情报学、科技管理、科技评估、公共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教育评价与管理等许多专业的高校师生以及各级管理和决策人员、科技工作者、社科工作者及广大科研人员阅读使用。可以相信本书的出版,必将对今后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实践的科学、公正、规范化发展发挥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邱均平等. 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2]邱均平,文庭孝. 评价学:理论·方法·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第8篇

本质,指的是事物的根本属性,反映的是事物的某种客观存在,回答的是事物究竟是什么的问题;本质论,则指的是对事物本质属性进行的反思,探究的是事物到底为什么是这样的问题。价值,指的是主体对客体事物满足自己需要的评价;价值论,则是指对事物价值所进行的反思,探究的是事物到底对人有什么用的问题。

依此,中学历史课的本质论,探究的就是中学历史课的属性;而其价值论则探究的是中学历史课的功用。对这两个问题的探究,我们就可以使中学历史课回归其本真;同时也能使目前的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把握住正确的方向。

在我们惯常的思维中,我们向来称中学历史课要么历史教育,要么历史教学,到底这两者之间是不是一回事,有什么差别,素来思之甚少,以致造成诸多的误解,甚至混用、滥用。

中学历史课的本质,说的是中学历史课究竟是什么课的问题。换言之,即是历史教育课还是历史教学课,亦或是思想、行为的养成课还是知识、能力的传授课。而要探究此问题,非得重新反思中学开设历史课的目的或价值。而要反思中学历史课的目的或价值,就要反思“历史”的目的和价值或“历史有什么用”。

按著名历史学家何兆武先生的说法:历史既是一种有关“过去”的客观存在,又是对这种“过去”客观存在的一种解释、阐释。前者称历史事实,何兆武先生称为“历史Ⅰ”;后者称为历史学,何先生称为“历史Ⅱ”。我们惯常所说的“历史”其实就是历史学,属解释学范畴。这样一来,历史既然是一种解释,它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强的主观性。选择什么样的主观性,则完全取决于我们运用“历史”的目的、满足什么样的需要。在此点上,历史的本质也就从属于运用“历史”者的主观目的和需要。因此,张耕华先生在其所著的《历史哲学导论》中谈到:“‘历史事实’与‘非历史事实’的选择,与其说反映了历史学家的目的、动机和兴趣,倒不如说是反映了历史学家所生活的那个社会和时代的需要。”需要不同,人们的“历史”观念——即人们对“历史”本质的认识、看法、观点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有关“历史”的思想也就不同。对“历史”本质的理解不同,有关“历史”的目的、功用价值以及研究学习的方法也就不同。一般地,如若把“历史”看作是为满足茶余饭后的谈资,“历史”的本质就成为有关过去的“人或事”的演义,历史的功用价值就成为为人们提供娱乐消遣的工具,研究“历史”的方法也就成为可穿越时空、可虚构演义的“文学想象性的解释”;如若把“历史”看成是为了获得借鉴治世的经验,“历史”的本质也就成为“叙国家之兴衰,着生民之休息”,历史的价值、功用就在于“使观者自择其善恶得失,以为劝诫”(司马光语),探究历史的方法也就成为“罔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略推三代,录秦汉,上记轩辕,下至于兹”,一句话,鉴古知今;如若把历史看成是为推动某种社会运动的理论工具,则历史的本质就成为“人类的行程,是人类生活的联续,是人类生活的变迁,是人类生活的传演”,历史的功用、价值就是探索社会发展的规律,历史的方法也就成为依靠寻章摘句、引经据典——即科林伍德称之为“剪刀加浆糊”式的逻辑思辩,以证明这些规律的正确性;如若把“历史”当作“过去”对现代的意义,历史的本质则又成为“历史学家跟他的事实之间相互作用的连续不断的过程,是现在跟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问答交谈”,历史的目的功用价值就在于“通过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促进对于过去以及对于现在的更为深入地理解”,探索历史的方法即为:借助现在,理解过去;借助过去,充分理解现在;如若把历史看作是为挖掘某些人性、形成人精神的工具,则历史的本质就是“人类心灵的科学”,历史的价值功用就在于“为了人类的自我认识”。

由此看来,历史的本质取决于人们对“历史”的需要,而需要又决定了“历史”的价值和功用。从前述内容看,历史的功用、价值无外乎两个方面:即既指向人又指向当下。指向人,即养成人的思想、行为;指向当下,即解决当前社会中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指向人的,旨在养成人的思想、行为,属历史教育;指向当下的,旨在解决当前的社会问题,属历史研究;而教人收集史料、研究、阐释历史能力的,就属历史教学。中学,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阶段,担负的更多的是对学生思想、行为的教育、养成,绝非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专门从事历史研究、解决当代社会问题的历史学家或从事历史教育的历史教育工作者。鉴于这一点,中学历史课,只能是历史教育课,而不是历史教学课。历史教育与历史教学,就不是同一概念。二者的关系,虽都以历史知识为载体,但其本质属性、追求的目标、实现的目的和运用的方法存在极大差异。

第9篇

关键词:仿真实验教学;价值链;管理学科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17-0124-02

一、引言

管理科学属于一个交叉学科,要求培养具备扎实的管理科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用先进的管理思想、方法和技术,对现代企业的运营管理、组织管理和技术管理中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优化决策并组织实施的管理学人才。当前,各高等学校在开设新课程的同时,有关课程的实践环节也被提上日程,通过各类的教学实践与实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领会所学的基本理论。

然而,在实验教学实践当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实验课程体系不完善、不稳定,实验形式较为单一、实验内容比较简单等等。本文考虑到当前管理学科实验教学的现状,结合管理学科的特点,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价值链理论的管理学科仿真实验教学的思路。

二、仿真实验教学创新

(一)实验教学体系

构建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要以本科教育自身性质、特点及其发展规律为依据,要满足现实的社会实际需求为目标,制定科学合理人才培养方案。结合上述大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本文认为管理类实验教学体系应包括课程专业级实训,多专业综合实训,就业创业实践三方面。该实验教学体系,注重理论结合实践,从企业工作的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复合能力和就业能力。本文所探讨的基于价值链的仿真实验教学,主要是通过多专业综合实训环节来实现。

(二)实验教学环境

在多专业综合实训环节,借鉴价值链理论,建设实验教学环境的思路是:把握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带动经济管理结构变动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形成一个仿真的经济社会中企业运行环境,重点建设“四项内容”,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一个环境是指建立企业经营环境、政务服务环境、商务服务环境、公共服务中心等仿真的经济社会运行环境。四项内容是指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团队、实习基地与跨专业或跨学科实习建设。

为了实现上述仿真实验环境,各高校需要根据各自实验室硬件条件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建立基于价值链的实训基地。该实训基地是一个全方位、立体化、具有广泛受益面的经管类综合实习平台。平台揽括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以及供应链过程中的政务服务、外包服务、生产、公共服务几大类服务,可以虚拟多个制造企业、服务机构, 几百个角色, 上千的训练任务。

(三)实验教学流程

实验教学的流程对于确保实验教学顺利进行,以及达到预期目标有重要作用。本文认为基于价值链的仿真实验教学流程包括五个环节:实训准备、企业创立、互动经营、业务招投标、研讨总结。实训准备阶段,主要帮助学生熟悉实验教学的总体情况,并组建各自的团队;企业创立阶段,各实训团队根据自身所在实训平台的位置创建相应的企业,并确定最初的战略和组织结构等;互动经营阶段,需要各实训团队分析市场,制定自身的策略,与其他团队进行对抗,也是运用不同专业知识的关键阶段;业务招投标阶段,模拟现代企业的招投标活动,包括设计方案、唱标答辩、签订合同等环节;研讨总结阶段,既是对各团队经营业绩的总结,也是对个人体验与收获的总结。

(四)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内容的设置往往与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相对应。结合上述实验教学的体系、环境和流程的内容,本文认为基于价值链的管理学科仿真实验教学内容包括:企业设立实习训练;企业经营实习训练;业务运营技能训练;业务专项技能训练;IT服务企业协同训练;软性能力提升训练等六部分。基于价值链的管理学科仿真实验教学内容的实现,除了要求专门的实验基地环境外,还需要专业的教学软件的支持。学生对于相应技能的学习既可以通过网络软件的操作完成,也可以通过线下的交互沟通实现,并且线下的交互沟通更符合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

三、仿真实验教学保障

上述实验教学创新思路的实现,需要一定的实验教学保障措施的支持,具体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

(一)组建跨专业综合实验教学团队

以往的教学管理实践中,过分强调教师个体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学团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但是,跨专业仿真实验教学要涉及多个学科、多个专业、多门课程的知识,必须由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并通过共同协作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实验教学团队的建设可以采取专、兼职的形式,从各个学院选拔人员来组建。对于管理学科仿真实验教学团队的建设需要做好以下工作:(1)改进实验教学的待遇,提高教师从事实验教学的积极性;(2)加强理论课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充实实验师资队伍;(3)制定教学团队绩效考核办法,完善教学团队激励机制;(4)实行“核心团队”+“流动团队”的组织形式,提高教学团队的教学组织协作能力。

(二)构建规范化的实验教学管理制度

很多高校现行的实验教学管理机制对跨专业实验教学的制约,使得现行实验教学管理工作非常薄弱,要巩固现有实验教学成果,开展跨专业仿真实验教学,必须强化教学管理机制的创新。结合基于价值链的跨专业仿真实验教学的特点,本文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教学管理体制的创新。(1)健全规章制度,规范管理工作。明确学校层面、实验中心层面的管理制度,合理划分实验教学各组织成员的职能,明确工作程序和要求,实现实验教学管理各要素的有效配置,使得实验教学管理有章可循。(2)加强实验教学管理。涉及实验课程的规划,制定实验教学大纲,明晰成绩评定的标准,以及做好实验档案的管理工作等。(3)推进实验教学信息化管理。跨专业综合实验教学管理过程中,跨专业学生管理、跨专业成绩管理等工作的进行耗时耗力,而手工操作的方式成为教学规模扩大和管理工作精细化的瓶颈。因此,实验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工作势在必行。基于价值链的仿真实验教学,是借助教学软件进行的,这也为实验教学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便利。

参考文献:

[1] 徐宏玲,李双海.价值链形态演变与模块化组织协调[J].中国工业经济,2005,(11).

[2] 高小强,王庆.创新实践教育与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7).

第10篇

初中历史课情境的创设,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认知特点,符合历史学科和历史知识的特点,我认为有以下一些优势。

一、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力,激发兴趣是初中阶段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教师语言的精心设计与教师情感的真情投入,现代视听工具的充分利用,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手、口、耳、眼并用,和大脑一起进行积极思维活动。

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课的导入,教师首先拿出一个现代坦克模型,发出模拟、仿真的枪炮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接着问,最早出现在战场上的坦克是什么样子的?它是在哪次战争中首次使用的?通过这样的设问,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语言、实物、声音的配合,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过来,为一节课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丰富多彩的直观教学手段

恰当、适时地演示课本插图、地图、实物等,播放音像制品等直观资料,再配合教师的讲解,可以使课堂教学图文并茂,增强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让学生在想象、分析、综合形象思维基础上进行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例如:在讲述“”时,配以影视资料和各种图片,使一幅真实的历史画卷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耳濡目染”的历史事实中,加快接受知识,对史实掌握得更准确、更透彻,从而进行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精彩、形象的讲述

马卡连柯曾说道:“同样的教学方法,因语言不同,效果可能相差20倍。”教师在精心设计课堂、创造气氛的同时,要对语言进行润色、加工。艺术性的语言与历史情景的展示相结合,使学生随着教师的讲解产生“移情现象”。例如:学习“岳飞抗金”时,我展示岳飞图片,简介岳飞并有感情朗诵《满江红》。学生在“当时”的历史氛围中,思想情感转移到了岳飞身上,达到主动体验历史的目的,增强了识别美、丑和客观评价历史事实的能力。

第11篇

新课标物理实验课程包含力、热、光、电和近代物理等各个方面内容,相对理论课的系统性而言,纵向的各个实验内容之间一般不具有起承转合的关系,例如,在光电效应实验中,我们从光电效应的发现过程入手,先抓住学生对实验的兴趣:1879年,柏林科学院提出了用实验方法验证麦克斯韦理论的竞赛题目;1883年菲茨杰拉德推论莱顿瓶放电可以产生电磁波;1887年,赫兹在验证电磁波存在的过程中偶然发现了光电效应。随后,我们继续介绍光电效应的发展历程。

从勒纳德的触发假说到爱因斯坦利用光量子假说的解释,学生不仅理解了光电效应的发生机理,而且认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继承性,从而对提高学生学习素质,指导专业知识学习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知行合一,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整个科技发展的历程就是无数先贤不断奋斗和不断创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理论和实践都十分重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实践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促使学习者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还能够在实践中创新思维、打开思路,对更深层次的科研和创新都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物理实验大多数是在实验室完成的,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因此,大量工作应该在课外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自主完成,本着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去做,这个过程对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科学技术史是关于科学技术产生、发展及一般规律的科学,它作为一门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性学科,对学生有着特殊的意义。我认为,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开展科学技术史教育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有助于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史记述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通过学习科学技术史,可使学生把科学技术理解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科学技术的本质,更准确地理解科学概念、原理的演变过程,分析科学技术产生、发展的脉络及历史演变;可以帮助学生较准确地把握科学技术的生长点、突破点,预测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有助于学生从社会的角度认识科学技术了解科学技术的社会性、人文性以及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对学生有着重要意义,它可以使学生对科学技术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对未来的科学技术决策有重要的潜在意义。科学技术史作为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交错的综合性科学,可起到沟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桥梁作用,这是科学史特有的优势,因而科学史的教学对于文理渗透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

第12篇

关键词:系统 价值 乡土地理 模型

地理考试已有多年了,它已成为了高考的必考科目,这对我们地理教师来说是一个莫大的鼓舞,通过多年来的地理教学对地理学科的价值又有了新的认识。

研究和阐明地理学科的价值,可以端正人们对地理学科的偏见,让一些人不能小看我们的“小科”,更不能像某些人认为的那样,地理就是勾勾划划,记记背背,就学好地理了。地理学科的价值是巨大的,体现在许多方面:

一、高中地理学科对升学及升学后继续学习的价值

高中地理重在一个“理”字,研究对象是地球表层系统。地球表层系统由气候、植被、水文、人口、社会、经济等子系统组成。

高中地理研究不同层次的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以及变化规律,因此它要求学生有空间分析的能力和多种分析的方法。而地理学习的好与差,直接影响高考的能力发挥,特别是今年地理在文综中的分数占很大比例,足可以说明地理在高考中的重要作用,学生地理成绩的好与差,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考的总分数。同时,地理教学中自然知识对学生升入天、地、生、农、林、水等专业,学习天文、气象、地质、土壤、生物、自然地理、地图、环境科学等学科,都有重要作用,人文地理知识,对学生学习文、史、政、经济、财贸、外交等有关专业,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高中地理学科教育在德育中的价值

高中生面对两种选择,一是升学,二是就业,高中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而地理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科之一,它是向学生传授乡土地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的课程。

对使学生认识家乡,认识祖国,认识世界,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培养他们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全球意识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确立科学的人生观、种族观、资源观、环境观,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素质,对他们进行美育和意志、情感的心理素质教育都有其他任何学科无法取代的重要价值。

三、高中地理教育在生产建设中的价值

人类的生产建设活动,主要体现在农业、工业、商业及其联系纽带――交通运输业等几个基本方面。而高中地理在这些方面都有比较丰富的内容,具有显著的价值。

作为我们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其各项生产活动虽然各有特点,但处处都可以看到自然条件对这些生产活动的影响。高中地理教学涉及我国的土地类型、水热条件、森林草场、天然牧场等各种自然资源条件,学生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特别是通过乡土地理了解自己的家乡状况,对将来从事农业、林业和渔业生产都是十分有利的。

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地理教学要讲授各种工业的地理分布,原料来源,燃料和动力供给,交通运输条件,产品的供销,以及各种工业与自然条件的联系等,学生通过地理教学掌握这些知识后,对将来参加有关的生产活动都是十分有益的。高中地理教学还涉及铁路、公路、水运和航空、管道运输和各种交通路线的地理分布和交通枢纽等内容。对学生来说,这些也都是必不可少的知识。

四、高中地理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

地理教育在日常生活中,也有重要的价值,人们的衣食住行都是从地理环境中获得的,只有认识、了解地理环境发展变化的规律,才能更好地从中获得更丰富的物质财富。

一个没有任何地理知识素养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种种不便和困难,就是外出旅游,看电视的新闻联播节目,也会因路径不熟,缺乏应有的景点知识和地名知识而感到索然无味。古人曾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描述一个人的知识的渊博,更何况我们处于新世纪的青年,更应在投身祖国建设之中,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五、高中地理学科在国防上的价值

地理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尤为密切。掌握各地的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物产、交通、城市、村落、民族、语言、风俗习惯、等等知识,对战胜敌人,保卫自己,,捍卫国土,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掌握读图技能,地理素描,野外辨认方向和堆塑地理模型等技能,对学生毕业后参军或到军校学习,都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六、高中地理学科在引领科技前沿上的价值

第13篇

一、对教师知识与学科知识的理解

第一,教师知识应当包括如下内容:学科知识、教学方法知识、课程系统知识、学生知识、教学环境知识、教学价值知识等.教师知识应当强调实践性,在实践中用多元化观点解决同一个问题,也就是做到在对行动加以反思后,再通过反思给予行动以优化.第二,学科知识指某一固定学科中的指导思想、基本框架及学习过程,不同的学科知识会影响到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也会影响到学习者的心理认知效率.

二、数学教师学科知识认知现状

教师对于数学学科知识的把握重点表现在选修内容上,比如信息安全、球面几何、欧拉公式和闭曲面分类等项目中都包含了极为深厚的数学思想,这些知识可以当作基本课程的延伸,也可以用专题教学的方式展现给学生知道,对于学生数学思维拓展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通过一份调查问卷显示:数学教师对于这些本来要讲给学生知道的知识,自身就比较生疏,有近60%的教师不能正确把握,正确把握的教师中也有相当一部分表现出信心不足.

通过与教师的沟通交流,笔者了解到,有些教师没有认清数学文化对于数学应用知识的促进作用,有些教师没有接受良好的信息技术培训,这些都是数学学科知识掌握不足的表征.

三、改善数学教师认知学科知识的两种途径

1.数学知识同游戏相结合

对于某类数学知识学习而言,可以有大量的传统与现代带有游戏性质的问题以供选择.比如,研究角的三等分、化圆为方作图,用相同形状铺满平面问题等,都明显带有娱乐性质.而数学一直以来被当作是考验人类智力的活动,从古至今,很多人并非数学有用而学数学,实在是因为数学有趣而学数学.可以说各类游戏对于数学学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很多重要数学思想的形成都是起源于游戏.对一个表面看起来很轻松的问题进行考察,其结果是会在不经意间产生一种新型思维模式.再者,数学游戏可以给很多学科提供指导借鉴,像规划论、博弈论、拓扑学等都可以从游戏中得到实践机会.数学游戏所具有的教育功能不容怀疑.美国作家马丁·加纳曾经说过:觉醒学生思维的最好办法就是游戏,魔术、悖论、笑话以及其他一切刻板教师所认为应当远离的东西,都是最好的办法.竞技法是游戏法中之一,比如,像函数y=3x-22x-3值域求法这种题,可以采取反函数解法,也可以采取分离常数解法,让两组同学分别采取不同方法求解,定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际上,认真学习数学应用知识,一丝不苟的识记相关概念,可以同样取得考试中的高分,但是所付出的汗水要多得多,更无法真实直观地传递数学学科的基本精神.高中数学教师将学科知识、教学过程、自身与学生统一到游戏环境中来,是利于学生接受知识,也利于自身知识境界提高的.

2.初等数学同高等数学相结合.新的教学标准更加强调数学课程的基础功能与选择功能.数学课程被划分成几大模块,如集合、初等函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统计概率、数列等,另外还相应地增加了数学探究及数学建模知识.在内容设置上基本统辖了原有数学基础知识与数学基本技能两方面,而又有所进步,具体表现在:一方面强调打好基础,另一方面让学生更加了解每种数学知识所形成及发展的环境背景,更加了解数学知识同现实世界的对应,而放宽了题目的技巧性要求.

比如在学习函数时,大纲增加了如下要求:加深函数模型应用性要求;强调方程、不等式及算法之间的联系;强调数形结合思想领会;强调数学同信息技术相整合的要求.在选修课里面,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选择性,给将来学生的继续深造提供更为宽泛的基础,有些选修内容是给准备在人文科学方面发展的学生安排的,有些选修内容是给准备在理工方面发展的学生安排的,有些选修内容是为了帮助学生增强数学素养的.而像球面几何、矩阵变换等内容在大学的专业课中还将继续学到,高中阶段先行渗透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不能看做是对大学教材的缩略简化.高中数学教师需要站在全新的立场,使用不同的方式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初等数学同高等数学相互衔接,对于高中数学教师学科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既要做到承前、也要做到启后,教师应当将自身知识充分调动起来,并随时更新知识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给学生埋下继续学习的伏笔,为今后的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渗透思想.比如学习非均匀运动下的平均速度求解、直线围合的平面图形面积求解等问题时,就可以相应地渗透微积分思想.这样的安排方法在教学内容上显得形式新颖,便于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初等数学与高等变量数学之间的关系,纠正学生“学习的终点即是考试”这一片面思想,同时更容易激发学生采取积极的态度面对数学研究对象,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要看一直强调的数学课程改革是否可以取得预期效果,教师起着绝对重要的作用,教师只有把握住本学科的知识体系,方有可能在教学过程中达到数学知识的逻辑与理性阐释,学生才会更加轻松地将新知识融入旧体系中去.但是一段时期以来,面向教师的继续教育都只强调教法,而忽略了学科基础知识的巩固,这是不恰当的,也是未来需要加以适当调整的.

参考文献:

[1]龚玲梅.职前数学教师学科知识的调查研究——以函数为例[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1,25(6).

[2]程勇.数学课中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08(45).

第14篇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 初中物理 课堂教学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163-02

物理学科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物理课本中的一些知识是很难理解的,即使教师认真备课,但学生学起来仍然比较吃力,课堂教学效果并不好,支架式教学能够通过搭建一些列的概念支架,帮助学生降低探索的难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提升了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合理的运用支架式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一、支架式教学

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是支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支架式教学模式以学生的学习水平为基础,通过多种方法有序的引导学生建构自身知识技能,并逐步提升其发展水平,近三十年来,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国外教学中比较流行。支架的原本意思指的是建筑行业中的脚手架,脚手架能够形象的比喻成建构主义中教授与学习的理念,在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学生是在老师不断教授、不断引导的作用下逐渐构建知识,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到的是引导与协助的作用,教师只需要创设一个学习情境,提出一个适当的概念框架就可以引导学生自主的去理解知识、建构知识,这与传统的直接灌输式教学是有很大不同的[1]。

二、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支架式教学模式一共分为支架搭建、情境进入、自主探索、交流合作、评价诊断等5个环节,以下从这5个环节出发探讨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支架搭建中的应用

支架搭建主要指的是根据学生当前的学习能力,围绕着当前物理学习的主题,将学生的学习任务分解开来,按照“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来建立概念性的框架,在框架中有着许多个节点,每一个节点表示一个学习的知识点,教师可以根据知识点创建出学习的情境来。

例如在讲解压力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画出教材上的压力示意图,分别归纳出有哪些种类的压力,不同种类压力的不同特点,同时教师可以创设几种不同的情境,例如教师可以准备几个气球,用力按压气球让学生观察气球的变化,或者教师可以将铅笔的一头削尖,让学生的两只手分别按在铅笔的两端,感受压力变化。通过这样的支架搭建就能够将“压力影响因素”以及“压力作用效果”等知识巧妙的搭建在支架中。

(二)情境进入中的应用

情境进入主要指的是教师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学生引入到之前设定好的情境中去,通常来说要引入的情境是整个支架的某一个节点。

例如,在讲述滑动变阻器的时候,教师可以拿出以滑动变阻器原理为依据制造的可以调节灯光明暗的台灯实物,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现场操作,在不断调节旋钮的时候让学生观察台灯明暗变化,之后再出示互动变阻器,讲述一下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并将其串联到带有小灯泡的闭合电路中,通过滑动滑片,来观察小灯泡的变化,通过这种方式将学生引入到情境中,使其能够自主思考,滑动变阻器和调节亮度台灯的关系。

(三)自主探索中的运用

自主探索指的是在引导学生进入相关的物理情境之后让学生自己独立自主的去探索情境中所蕴含的物理问题与物理原理,探索的过程首先要有教师的启发和引导,然后让学生进行自主分析,学生在自主探索开始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等给予适当的提示,最后争取让学生无需教师引导就能自己在整个框架中不断攀升,不断积累构建相关的物理知识[2]。

(四)交流合作中的运用

交流合作指的是学生之间针对探索结果的讨论与交流,学生通过互相的交流与合作可以将学生自身的探索结果不断整合,从而实现对物理知识正确的理解,例如教师可以将班级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在探索之后,小组之间可以进行讨论,最后得出统一的结论。

(五)评价诊断中的运用

评价诊断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客观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自我评价、是否完成对物理知识的建构以及对学习交流小组做出的贡献等。这种评价能够让学生找出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

综上所述,支架式教学模式是符合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其主要核心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建构知识,而不是直接的给出答案,初中物理知识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当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变化,对学生的学习支架做出适当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15篇

一、延时评价的概念界定

所谓“延时评价”,就是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不直接以结论和方案呈现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评价,而是通过对结论总结过程或方案组织过程的延长,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必要的引导,让他们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进而实现认知结构的完善,帮助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这一理论的提出充分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强调学生认知的形成过程.

二、延时评价在高中物理中的功能性认识

1.强调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认知构建

物理概念的形成源于对大量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分析和提炼,它深刻挖掘了事物的本质和共性,也就是说,物理概念其实是经过提纯过的知识点.但是“高纯度”的知识对学生而言很难吸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其进行“稀释”处理,将其原本的形成过程呈现给学生,唯有如此,他们才能看透物理概念的字面含义,对其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2.强调物理规律的探究学习,提升学生研究能力

“简洁”是物理美学的一大特质.作为物理概念间相互联系的反映,物理规律在构建时,物理学家就强调以最为精炼而严谨的话语来对其进行表述.因此可以将物理规律说成是经过压缩处理的知识链.在实际教学中,奢望学生只凭短短几行文字的阅读就掌握物理规律是一句空话.爱因斯坦也说过这样的话:“探究真理的过程比直接占用真理更加重要.”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充分体验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验证猜想、总结评价等过程,从而实现对物理规律的探究性学习.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对物理规律的理解,还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探究能力的提升.

三、延时评价在高中物理中的典型做法

综合上述两点延时评价的功能性认识,我们可以发现,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放慢课堂教学的节奏,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才能结合教师所提供的素材对物理概念和规律进行理解和探究,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

延时评价在教学中的运用可以这样来处理.教师有意识地酝酿冲突,诱导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并运用延时评价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围绕不同的见解展开争论,让他们在争论过程中畅所欲言、互相启迪,引发思维的碰撞,进而促进思维向更为深刻的层面进发.教师要在这一过程中学会倾听,及时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因势利导,让这些闪光点发挥辐射作用,启发更多的学生得到更多的思路,让更多的学生产生表达自我观点的愿望.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切忌过早表露自己的观点,应该尽量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能有时间完善自己的方案或结论,让他们在争论和反思中完成评价和认知.

四、延时评价在高中物理教学的应用举例

“功能关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已知某人质量为m,现在他由下蹲姿态向上跳起,经过一段时间,其身体伸直的同时恰好离地而起,其速度为v,该过程中地面弹力对他做功为多少?教师有意识地提供三个备选项:①地面弹力对人所做功等于12mv2;②地面弹力对人所做功大于12mv2;③地面弹力对人所做功为0.提供一些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然后让他们对已有选项进行表决,结果大多数学生认可第一种结论,也有部分学生赞同第二种说法,极少数学生选了第三种答案.对于学生的观点,教师没有立刻评价,而是让他们推选代表阐述进行选择的依据,这就是酝酿冲突,并利用学生意见的不同激化认知矛盾,引起争论.

选择①的学生:“人在跳起的过程中,身体由静而动,结合动能定理得,地面做功为动能增量,即12mv2.”

选择②的学生说:“你的说法肯定错,动能定理的使用要进行完整的受力分析,你遗漏了该过程中重力的负功,有表达式W-mgh=12mv2,因此地面做功大于12mv2.”(此刻,选择①的同学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悔不已,这一负面情绪也刺激他们提升了对动能定理的认识.)

选择③的学生说:“你们的说法都不对,功的两要素是力以及力方向上的位移,人的起跳过程中,脚没有离地,即力的作用点位移为0,所以该过程中地面弹力的功为0.”

对这一说法,选择①和②的同学都感觉得很奇怪,他们中有人开始反驳:“位移怎么可能是0呢?重心不是升高了吗?如果地面弹力不做功,人的动能如何增大?”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由此开始,两种说法都各有依据,结果却大相径庭,哪一种说法才正确呢?在教师有意诱导下,学生的认知冲突开始加剧,他们急切需要教师揭晓答案.这时教师却仍要继续卖关子,只是进一步地给出提示性的问题.

师:从能量守恒的角度而言,能量不会凭空产生,那么人体的动能从何而来?

生:这份能量肯定源于人体化学能的转换而来.

师:那么能量转换的过程中,有哪些力在做功呢?是地面弹力的功吗?

生:不是的,因为地面在这一过程中不提供能量.

师:既然如此,那是什么力呢?实践出真知,请你自己来体验下蹲起跳的过程,也许就有答案了.(让学生进行体验)

生:下蹲姿态时,腿部肌肉绷紧,因此人体动能的增大是肌肉发力并做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