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金融危机的含义范文

金融危机的含义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金融危机的含义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金融危机的含义

第1篇

关键词:房地产;金融属性;过度繁荣

中图分类号:F833.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11)02-0117-03

如果房地产属于实体经济的研究范畴,房地产的变动应该与经济基本面相吻合。但现实经济中,“房地产对基本面背离”的种种异象又超出了传统经济学所能解释的范畴。现以美国房地产市场情况为例,表明种种“异象”。实则是房地产金融属性增强并被过度利用的表现。

一、房地产天然具有金融属性

所谓金融属性,尚未出现统一的定义,但从其本质含义而言,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金融产品说,即具备金融产品的特性,包括流动性、收益性和价格波动性:二是金融功能说,即进行人群、地域以及期限上的资源再配置。但实际上,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角度不同而已。

房产的特殊性,在于与它相联的不可分割的土地的特殊性。而与其他生产要素相比,土地资源的特殊性在于:一是短期供给弹性小;二是对人类社会的不可或缺性。从历史上看,人类社会从来没有完全成功解决其成员的住房问题,即便是地广人稀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已开发并建立起完善基础配套设施的土地资源(熟地)也较为稀缺。因此,房地产自古以来就是价值储备的一种手段,有类似黄金的功能。由此,土地天然具有金融属性,土地价格波动幅度比房屋大的多。从这个意义而言,土地的金融属性又是房产金融属性的根源。

二、美国房地产金融属性显著增强的主要表现

上世纪80年代开始,金融自由化浪潮极大地推动了美国房地产市场发展,为房地产金融属性的增强提供了极大的制度便利。例如,可以很方便地使用杠杆交易,降低了进入门槛;同时,二级市场的发展,使房地产融资不再受地区性银行资本的限制,使得资金来源更为多样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平滑了区域间的房地产周期等。在此条件下,房地产金融属性显著增强,而异质性则被逐渐抹平,渐趋为无差异的投资工具。

(一)全球房价波动的同步性显著增强

传统中,房地产是典型的异质性商品,受所在位置、房型、内部装修等因素的直接影响,对满足居住的效用来说。几乎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房地产。对这种不可移动的居住效用进行估值,显然更多将受本地经济影响。例如,1983―1990年,美国经历了一轮最长的经济扩张期,但各地经济与房地产市场的表现依然迥异。由于国际原油价格在1978―1980年两年内暴涨250%之后,1980―1986年六年累计下跌46%,产油区房地产市场转入萧条,部分地区名义房价跌幅高达40%以上,同时伴随失业率大幅攀升、人口大量外迁等(FDIC,2005)。与此同时,新英格兰地区和加利福尼亚地区却得益于国防开支的巨幅增加,经济和房地产市场相继进入繁荣状态,实际房价涨幅在三年内超过30%,被FDIC(2005)界定为泡沫。90年代中期的情况则刚好与此相反。由于冷战结束,国防开支急剧下降对加利福尼亚和新英格兰地区经济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房地产市场随之转为萧条,五年内实际房价下跌超过30%。而除加利福尼亚以外的部分西部地区,却由于旅游业或高技术产业的崛起,当地经济和房地产市场进入一轮新的扩张期。

但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各地区房价上涨幅度却开始明显趋同。无论是中部西南、中部西北,还是沿海地区,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房价均开始大幅攀升,名义年均涨幅都在5%以上。与以往更多受当地经济影响相比,房价开始脱离各地实体经济约束,而更多受共同的货币、预期因素影响。

从全球范围来看,全球房地产市场涨幅也前所未有得趋同,成为此轮房地产市场发展中一个突出的现象。传统中,房地产是典型的非贸易品,与一般贸易品相比,房价更多由本国生产要素决定,但这种非贸易品属性正被金融属性抹平,而成为无差异的投资工具。据统计,在OECD(2005)所监测的17个国家中,有12个国家的实际房价在5年内涨幅超过25%。换言之,除了德国和日本外,只有3个国家的房价涨幅未及OECD界定的“过度繁荣”的标准。其中英国、澳大利亚、法国、西班牙等的房价涨幅甚至还远在美国之上。此外,就观察到的情况而言,发展中国家的房地产市场也是类似的情况。

(二)房地产二级市场流动性明显增大

美国房地产市场自1980年代以来渐趋成熟,每年新房增加基本上在100万单元以下,2000年以后随着房价上升,供应才上升至150万单元,但也仅为存量房的1.2%左右。考虑到房地产折旧,每年新增的量仅相当于折旧替换,整个房地产市场保持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存量。在存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房地产交易量逐年上升,尤其是存量房的交易。如果用换手率(交易量/存量)来代表房地产市场的流动性,该比例于2005年达到5.8%的历史高点,较2000年上升1.4个百分点。换手率的上升,一方面,可能表明以非居住为目的的房地产交易日趋上升;另一方面,也表明房地产的投资工具属性开始增强。

(三)房价波动性增大,但仍介于普通商品和股票之间

随着房地产流动性的增强,美国房价波动性逐渐上升。但与证券类金融资产相比,房价的波动性仍要小的多。金融资产价格可能暴涨暴跌,甚至有可能降到零而失去持有的价值,例如各种权证。而房地产虽具有金融属性,但同时仍是一种用于实际生产和消费的实物资产,房价波动始终受消费属性制约。例如。房价不会无限低,这也是人们认为房地产保值的原因;而购房和租房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性,也使得房价上涨存在一定约束。另一方面,由于房地产的金融属性,价格直接受未来预期影响,而预期具有天生的不稳定性,因而其波动性远大于普通商品。

三、房地产金融属性的经济含义:容易被过度利用而导致过度繁荣

由于金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实体经济而独立发展,房地产金融属性被过度利用,同样可以导致房地产市场脱离实体经济而过度繁荣。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房价上涨的幅度已很难用基本面因素解释;二是与房价直接相关的房地产金融与实体经济的相关性越来越弱。

(一)房价上涨的幅度难以用基本面因素解释

OECD(2005)认为,在历史上,房地产市场发展与商业周期基本吻合或稍微滞后,但此轮房地产周期与商业周期完全背离(countercyclieal)。90年代中后期以来,OECD经济体产出持续负缺口,而房价却创出历史新高。OECD认为产出负缺口的持续存在倒是能

解释CPI何以一直压力不大。

研究房地产基本面大体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直接计算基础价值,但这需要大量信息,并需要花费大量篇幅来说明所选用的参数或者模型。例如,要了解房地产市场的供求曲线,需求方面包括可支配收入、真实利率、税收、金融便利、其他资产收益率等,长期因素还要加上人口变化;供给方面则包括建筑成本、房价变化等,长期因素还要包括土地规划等。

因此,本文不拟采取完整的基本面模型,仅从供给方面对房价进行一个粗略的说明,结论是供给因素无法解释房价上涨。一是供给持续增加。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美国房地产投资持续上升,从1990年占GDP的4.1%,持续攀升至2005年的6.1%。显然,并非是供给约束导致房价上升压力。二是房价与建筑成本长期背离。20世纪,1980年代以来,建筑成本甚至呈下跌走势。显然,房价的上升也无法用成本推动因素来解释。

第二种方法是采用比率估值法,例如购房者购买能力指标、房价一租金比等,也是市场上更普遍采用的方法。但这些指标显然也很难解释房价的持续上涨。一是购房者购买能力指标创下历史新低。虽然利率持续下降,但由于房价大幅攀升,2002年起,全美房地产同业公会的“房屋购买力指数”(Housing Affordabil-ity Index,HAI)仍大幅走低。2002―2005年,采用固定利率贷款抵押的房屋购买力指数从131下降至114;采用可调息抵押贷款的房屋购买力指数则从147下降至120,均创下历史新低。表明房价已严重偏离其长期趋势。二是房价一租金比(Priee/Rent Earnings,P/E)创新高。根据IMF的计算,2004年,美国该指标比前三十年的最高点(1979年)高出10%,表明从房租收益角度已很难解释房价的涨幅。

(二)房地产金融脱离实体经济而独立发展

一是住房抵押贷款/GDP加速上升。随着经济资本化的深入,住房抵押贷款/GDP逐年上升,但2000年以来,这种上升趋势明显偏离历史均值开始加速。从2000年的48.2%上升至2007年的75%,7年时间上升近27个百分点;而从开始金融自由化的1980年至2000年的20年间,也才上升15个百分点。如果以GDP代表实体经济规模,抵押贷款的这种加速增长趋势,表明房地产金融在一定程度上开始与实体经济背离。

二是房贷衍生品爆发式增长。首先,房贷衍生品数量过大,与实体经济相去甚远。以CDS(credit de-fault swap)为例,2004―2007年3年间,CDS账面值/房地产抵押贷款从0.9攀至5.2倍;即使是CDS市值,房地产抵押贷款,也从近乎零增长到0.5倍。如此庞大的、与实体经济没有直接关系的金融资产及其交易,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投机性市场,被部分学者直接称之为赌场(Susan Strange,2000、2007)。其次,过于复杂的衍生品设计和交易,对实体经济的套保功能不强,甚至成为投机的工具。如分享式增殖抵押、累进付,款抵押、分层抵押担保贷款(CMOs),以及CDS的平方和立方等,沦为金融机构之间“对赌”的工具。从此后情况来看,由于衍生品领域大大加深了此次金融危机的破坏力,而被广为诟病。

第2篇

在中国量产的第一款具有纯正英伦轿车设计与技术基因的中高级轿车――荣威(Roewe)750,在这次北京车展上,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了原汁原味的英伦血统,还了解到它出于罗孚(Rover)、高于罗孚(Rover)的种种高科技,体验到不一般的科技“含金量”。

操控:与宝马同源

一个讲究操控感觉的驾驶员,他肯定会迷上荣威(Roewe)750所具有的操控装备。它的发动机、底盘悬架、轮毂轮胎,都与同期开发的宝马新5系出自一个血脉,这得益于英国罗孚(Rover)曾与宝马亲密无间的合作,也让今天的荣威(Roewe)750在操控性上卓尔不群。

发动机--MG-ROVER POWER TRAIN 基础

这次参展的两款荣威车,其发动机是在原MG-RoverPowerTrain基础上重新进行了开发,性能参数在同级车中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两款发动机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KV6 2.5L发动机。它采用了三级可变进气管技术,使用航空级铝合金材料铸造,电子油门控制,0-100km/h加速仅需10.2s,通过西门子EMS管理系统检测,可为整备质量高达1.6吨的荣威750提供135kw的强劲动力,最高输出扭矩达240Nm,排放可达欧Ⅳ标准。

底盘--欧洲先进前沿技术

荣威(Roewe)750集合了欧洲多项先进前沿的底盘技术,让荣威(Roewe)750可轻松达到“动态稳、响应快、感觉精准”的优异性能。

荣威(Roewe)750的后悬架系统是一个双横臂的独立悬架机构,它采用了欧洲创新的“Z型纵摆臂”。后悬架通过后纵摆臂具有抗提升控制作用,减少上下不稳定的振动;而创新的Z型纵摆臂使减震效果更明显,大大增加了车辆的舒适性。

轮胎--与高级车争锋

荣威(Roewe)750 配备了17寸五辐精铸铝合金轮毂 ,速度等级达到W级 270km/h。此外,为了保证荣威(Roewe)750高速行驶的性能,著名轮胎制造商Good Year为其度身打造了一款W级215宽胎,使之轮毂轮胎配备能与Cadillac、Audi A4、BMW 530i、330i等高端车型争锋。

安全:世界一流呵护技术

传承英伦造车理念的荣威(Roewe)750,装配了TPMS智能胎压监测系统等许多豪华车才有的装备,使其在安全技术方面出类拔萃。

六位一体主动安全

荣威(Roewe)750在同级别车中率先装备了美国最先进的Slip control system--ABS+EBD+CBC+MSR+TCS+VSC六位一体主动安全系统,这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安全系统。

六位系统通过控制发动机扭矩、变速器的挡位以及各个车轮的制动力,修正车辆的过度转向或不足转向,以避免汽车打滑、转向过度、转向不足和抱死,在任何路况条件下都能够保证车辆的行驶安全以及稳定灵敏驾驭。

TPMS数字胎压监控

TPMS数字式轮胎压力监视系统一般只有在豪华车中才得一见,荣威(Roewe)750率先在中高级车中进行装备,它能保证在行车状态下实时监控各轮胎的压力变化,确保车辆高速度下的安全行驶。

高强度安全车身

在车身工艺上,荣威(Roewe)750采用创新USD双面镀锌强化钢板车身,车身的40%采用高强度钢制造;焊接点更是多达5400个,比同级车多20%以上;在关键部件引入最新的激光变截面焊接技术。因此,荣威在最为苛刻的欧洲NCAP碰撞试验中综合成绩获得五星级的最高水平,在国内同级车中独占鳌头。

舒适:航空技术的运用

技术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也为汽车创造了一个越来越便捷、舒适的环境。在荣威(Roewe)750身上,一些只在航空领域才用的技术得到了运用,还汇聚了大量欧洲高档轿车技术,让荣威(Roewe)750在同级车中胜出一筹。

Dual-BUS电控系统

航空电子系统是最稳定、最复杂、最先进的控制系统。荣威(Roewe)750借鉴了航空领域的控制系统,推出先进的Dual-Bus(双Bus电子集成控制体系),使汽车完成各种复杂多样的功能设置,而不发生任何错误信息。

KWP2000诊断系统

有了双BUS电控系统,荣威(Roewe)750的车载CAN KWP2000诊断系统可以实现各种独特功能。如可对全车灯泡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一旦有灯光失效,控制模块将转移能量到其他灯泡以满足安全要求;如有灯泡即将失效,将减弱此灯的供应电流,以延缓寿命,同时车内仪表上启动更换的提醒功能。

第3篇

关键词:压力容器焊缝;微裂纹检测;安全检测;无损检测

中图分类号:T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30-0073-03

压力容器的运行安全事关重大,不仅关系到国家的财产安全,也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所以对其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实施精准的检测,争取在压力容器服役期间实现“零事故”记录。压力容器本身的构造和运行的环境对检测的效果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因而为了提高准确度和灵敏度,最好采用多种检测方式并行的策略,达到对问题“会诊”的效果,进而提高其安全运行几率。

1 几种常见的裂纹无损检测技术

对压力容器焊缝和其附近微裂纹的检测过程中经常使用到的是无损检测方法,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使用优势。无损检测的含义就是在检测的过程中被检测的对象不能有丝毫的损害,保证在检测完成之后它的功用可以得到正常的发挥,在这一前提下利用先进的技术对零部件的缺陷进行准确的探测与定位,最后对其完整性和主要成分以及几何特征给予科学评价,以便及时整改和维护。

常用的无损检测技术包括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渗透检测、涡流检测、磁粉检测,这些方法在使用过程中各有千秋,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选择与应用。

射线检测方法的主要优势在于可以科学地定性和定量分析材料的缺陷,且观察起来比较容易,检测结果的底片保存的时间也比较长。这种方法对锅炉压力容器的管道的检测非常适用,却不适用于微裂纹的检测,因为射线的检测效果会受到微裂纹本身特征的制约,比如微裂纹的宽度与深度会对射线检测的灵敏度产生干扰,有时候对透照和暗室处理不当也会导致检测结果的不准确,甚至检测失灵。

超声波检测方法是根据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特点判断出材料的性质与结构,不同的传播介质会导致超声波出现不同的反射、折射、散射、绕射、衰减等情况,反映到超声波接收换能器上时,超声波信号就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包括在声时、振幅、波形和频率等方面,通过这些变化就可以准确判断出材料的性质和内部结构,找出缺陷。

渗透检测方法经常应用在非多孔性的材料表面裂纹检测中,对不开口的近表面缺陷的检测效果不佳,甚至检测不出,另外这种方法的使用成本也比较高,检测之后的后续清理工作也比较复杂,所以在压力容器焊缝及其附近的微裂纹检测中一般不使用这种方法。

涡流检测方法利用的是电流的变化。在线圈中通入交流电,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线圈中通过的电流是恒定的,将线圈靠近待测的材料,好似船在水中一样,材料内部会感应出涡流,这时线圈中的电流会受到涡流的影响,发生变化。材料中的缺陷越大,形成的涡流也就越大,线圈中的电流变化幅度也就越大,反之则电流恒定,没有缺陷。使用这种方式进行微裂纹的检测时,线圈不用和被测的材料相互接触,所以检测的速度大大提高,同时还有利于实现裂纹检测的自动化。即便是这种操作性强的检测方式也有局限,即当被检测的物体结构非常复杂的时候,不适宜使用,同时这种检测方式也只能检测到表面和近表面的缺陷,材料的性质会对检测的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磁粉检测方法可以高效便捷地检测出铁磁性材料表面和近表面的裂纹,但是对压力容器焊缝及其附近微裂纹的检测就有一定的局限性。

2 压力容器焊缝及其附近微裂纹检测的特征与过程

2.1 检测特征

压力容器焊缝及其附近微裂纹检测的主要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 压力容器不同于普通的工件,它的体积一般都很大,具有相当的重量,结构也比较复杂,焊缝的种类比较多,包括对接焊缝、角接焊缝、搭接焊缝,所以采用磁粉检测方法的时候仅仅可达到局部磁化的目的,对整体的磁化效果不佳。所以在对压力容器焊缝及其附近微裂纹检测时要保证检测设备的适用性,不仅可以适应局部磁化,还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检测效率。

2.1.2 压力容器属于一种特殊设备,通常都是在高温高压的介质环境中进行工作的,它的安全性不仅关系到国家的财产安全,更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发生爆炸,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要杜绝焊接裂缝和微裂缝的存在,进行检测的设备仪器不仅要具备很高的检测效率,更需具有相当高的灵敏度,这样才能确保将细微的缺陷如数检测出来,为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提供可靠的保障。

2.1.3 压力容器焊缝及其附近的微裂纹检测的客观环境比较恶劣,很多需要检测的压力容器依然处于服役状态,在对其表面进行检测的时候,遇到比较复杂的结构不能将其移动和转动,有时候需要检测的位置在立面或者仰面,还有的处于高空,有的在阴暗面上,这些情况都对正常的检测产生了一定的阻力,所以选用的设备和方法也要适应恶劣的环境。

2.2 检测过程

为了保证压力容器的使用安全性,对焊缝和其附近的微裂纹都要进行严格的检测,不仅要采用适宜的方法,更要遵循一定的步骤程序,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检测过程中的主要步骤包括以下

几点:

2.2.1 要用肉眼观察压力容器的表面,对存在裂纹的地方大致有所了解,检测人员对哪些地方的焊缝有所怀疑,就要进行及时细致的观察,需要的时候可以使用放大镜,对一些非常有可能出现裂纹的地方要做好标记,避免在检测的时候遗漏。

2.2.2 彻底去除压力容器内部介质油污、锈迹等。压力容器被测表面的状态会对检测的灵敏度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检测前一定要进行必要的清洁工作,尤其是对容器内部价值的氧化皮、锈迹和污迹进行有效的清理,还要经过检测人员的检查合格才行。合格之后就可以使用无损检测技术进行检测了。先用磁粉检测方法。通常选用磁膏配制的水基磁悬液,磁粉的颜色也要和待检测容器的表面有所区别。将磁膏与少量的水进行混合研磨成糊状,再加入一定量的水剂,采用这样的方式配置出的磁悬液浓度具有均匀性,磁粉不容易结团,这就提高了检测时候的灵敏度。

2.2.3 采用不同的检测方式进行检测,通常先用超声波检测的方式,再使用渗透检测的方式。

2.2.4 如果使用磁粉检测、超声波检测、渗透检测的方法检测出了问题,为了保证结果的高度准确性,再次使用射线检测的方式进行必要的复查。在对压力容器焊缝及其附近微裂纹检测的时候,要综合使用各种方法,对每一种方法检测出来的问题,不能急于下结论,要保持谨慎的态度,再使用其他的方法进行会诊,这样就可以充分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3 结语

综上所述,压力容器的焊缝和附近的微裂纹的检测对设备运行的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切实采用适宜的方法,利用先进的检测仪器,并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按照一定的程序执行检测的步骤,对每一环节都严谨认真对待,最大限度地排除影响检测效果的因素,那么压力容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才会被一一检测出来,从而采取有力的解决措施,为维护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程树翔,马晓梅.压力容器焊缝及其附近微裂纹的检测

[J].信息技术,2001,(11).

[2] 韩蕴绮.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的探析[J].电站系统工程,2009,(3).

[3] 姜菊生,姚鸿生.一种研究单晶硅加工表面微裂纹的新方法[J].半导体技术,2008,(4).

[4] 李华清,成丽娟,李旭东.平面微裂纹扩展过程的计算机模拟[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4,(3).

第4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发展中国家;机制

一、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定义是:“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这一定义说明了金融危机所具有的三层含义:金融状况的恶化;金融危机覆盖领域的广泛性;金融危机所具有的突发性。

金融危机最初是包括在经济危机之中的。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的不同之处在于:经济危机重心在于生产过剩危机,然而金融危机则表现为金融工具职能被破坏,金融机构纷纷倒闭,汇率的波动与资本外逃,货币贬值,利率猛涨等。经济危机具有明显的周期性,金融危机可能随经济危机周期性地爆发,也可能当经济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单独爆发。

金融领域存在着四中均衡,货币供求均衡,资金借贷的均衡,资本市场均衡和国际收支均衡。当四种均衡被打破到一定程度之后,金融危机便会爆发。四种均衡相互之间有较大的关联,当一种均衡被打破到一定程度时,其他均衡也会有相应被破坏的倾向。金融危机发生有两大根源,一是随着经济周期积累的经济问题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二是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

二、第三代金融危机理论模型重点

第三代货币危机模型是由麦金农和克鲁格曼首先提出,该模型强调了一个重要现象: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道德风险问题。普遍的道德风险归因于政府对企业和金融机构的隐性担保,以及政府同这些企业和机构的裙带关系。从而导致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投资膨胀和不谨慎,大量资金流向股票和房地产市场,形成了金融过度(Financial Excess),导致了经济泡沫。当泡沫破裂或行将破裂所致的资金外逃,将引发货币危机。

三、发展中国家爆发金融危机的经济基础

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水平与发达国家有着巨大的差距,科技水平极大落后于发达国家,这导致其产品在竞争力上也相差甚多。产品竞争力的低下及不完善的工业体系导致了经常账户赤字的产生。例如越南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的十年里,一直推行激进的经济增长措施,工业基础薄弱但又急于加强现代化导致越南不得不加大工业配套零部件的进口,导致连年经常项目逆差,外汇储备降低。美洲开发银行估计,在过去的20 年中,拉美国家贸易条件下降率(大约为15 %)的标准差是工业化国家的2 倍。

金融企业竞争力与效率低下,发生道德风险。发展中国家银行业对信贷风险无视而大量借贷造成一些行业的投资过度,产生呆账,加剧银行业风险。经济自由化之前,各国银行业存在的风险均转嫁给了政府。而银行业正是由于相信发展中国家政府不会任由银行倒闭造成经济动荡而加大了信贷供给力度。东亚各国随着自由化的进行,一些垄断企业逐渐丧失垄断地位,盈利的丧失导致信贷风险加大。然而由于这些企业和政府有着密切的联系,银行相信政府背后对企业的隐形支撑,依然发放贷款。

宏观经济失调,经济体系脆弱。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东亚经历了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房地产价格迅速上涨,房地产投资过度膨胀,造成了大规模的空置及资产泡沫。例如泰国房屋空置率达20%。同时金融市场日益繁荣,股市资产规模大幅上涨。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后,第三产业增长超过第一第二产业,金融业过度繁荣而广大依靠第一第二产业的工人农民的生活水平却持续下降,经济体系变得过分脆弱。

四、发展中国家爆发金融危机的政治基础

政治状况是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促成与加剧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政治环境是保持国际资本信心的重要因素。而一旦政治环境发生动荡,国际资本容易大规模外流,造成货币危机。

五、发展中国家爆发金融危机的金融基础

首先,发展中国家普遍实行固定汇率制,盯住美元。然而,20世90年代,随着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相对升值,发展中国家货币却由于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而随着美元升值。货币的升值导致出口产品竞争力下降,加剧了国内经常账户赤字的程度。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发展中国家普遍通过较高的利率来吸引外资流入。货币高估给了国际投机资本以可乘之机。同时固定汇率制导致国家无法有效运用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同时,发展中国家并不像发达国家一样能有充足的工具抵御货币危机。在货币危机发生或者即将发生时,发展中国家由于不能容易地借到应对危机需要的外汇,其应对货币危机的能力大大减弱。

金融自由化过早且国家对金融控制力不足。各个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的发生时间与与金融自由化时间相差并不太长。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进程在金融深度上超过了国家所能承受的限度,导致国内金融机构承担过大风险。另外,发展中国家国内金融资本的过度退出也严重削弱了国家的金融控制权。以阿根廷为例,在银行私有化过程中,外资控制了商业银行总资产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其十大私有银行中,七家为外资独资,两家为外资控股。

六、总结

相比较发达国家而言,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工业体系尚且不发达,对出口存在一定依赖程度,经济受国际环境影响程度较大。而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又同时积累了宏观经济失调、金融业风险过高等一系列经济金融问题。并且,发展中国家盲目追求金融自由化,国家逐渐丧失对金融的控制力。除此之外,发展中国家拥有比发达国家更严重的政治不稳定性与更低的国家信誉。这一系列的问题相组合,叠加,最终使得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金融危机在发展中国家频发。(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春红.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的比较[D].山东大学,2002.

[2]陈雨露,马勇.金融自由化、国家控制力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危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23(3):45-52.

第5篇

【关键词】《资本论》 危机理论 金融危机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国内外金融市场的发展,许多银行和金融机构都致力于拓宽自己的金融市场。金融危机一旦爆发,其带来的巨大损失将蔓延至全世界。同时,金融危机也会由金融部门向实体经济部门蔓延,严重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造成全球性的经济衰退。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五篇中,阐明了虚拟资本的理论,对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和经济的演进历程进行了动态性的分析,对信用做出了双重性评价。同时介绍了金融危机爆发的全过程,并且对危机产生的根源进行了剖析。

二、《资本论》中对金融危机的阐释

《资本论》将经济周期划分为繁荣、生产过剩、危机和萧条以及复苏四个阶段。马克思指出,金融危机大多是经济危机的征兆,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自身的内在矛盾――“乍看起来好像整个危机只表现为信用危机和货币危机。而且事实上问题只是在于汇票能否兑换为货币。但这种汇票多数是代表现实买卖的, 而这种现实买卖的扩大远远超过社会需要的限度这一事实归根到底是整个危机的基础。”

同时,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三版中总结出――“本文所谈的货币危机是任何普遍的生产危机和商业危机的一个特殊阶段,应同那种也称为货币危机的特种危机区分开来。后者可以单独产生,只是对工业和商业发生反作用。”这段话中的“特种危机”,就是独立的金融危机,来自于金融系统自身内部的紊乱。

综上,《资本论》中将金融危机分为两类,一是作为经济危机的征兆发生的金融危机,另一类则是独立产生的发生于银行、交易所的金融危机。

三、《资本论》中对金融危机原因的分析

(一)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资本论》中,马克思将经济危机的产生解读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不可克服性。“一切真正危机的最根本原因,而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因此,任何条件下发生的经济危机其本质都是生产过剩的危机。

(二)马克思的金融信用危机理论

由《资本论》第三卷“信用制度的另一方面与货币经营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而在资本主义生产中,货币经营业的发展又依然会和商品经营业的发展齐头并进。”于是信用制度引发了生产过剩和商业过度投机,使再生产过程不断被拉紧从而达到极端,加速了生产过剩的内在矛盾借由危机的形式爆发。作为资本积累和集中的有力推动,信用使得股份公司和银行把分散资金集中起来,扩大了生产,但也不可避免地使单纯性投机出现。这样,生产脱离市场而迅速扩张,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再生产的过程。“信用制度加速各种生产力的物质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加速了危机”;“再生产过程的全部联系都是以信用为基础的生产制度中,只要信用突然停止,只有现金支付才会有效,金融危机就会爆发。”

(三)《资本论》中的虚拟资本理论与金融危机

所谓虚拟资本,是本来并不存在,而是根据一定收入虚构出来的资本。“当商品经济不断发展,货币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生息资本就出现了。”生息资本的出现表明:每一个确定的货币收入都将表现为一个不一定是由这个资本本身产生的资本的利息。收入的资本化过程解释了虚拟资本的形成。在这一过程中,价格与价值发生了分离,作为生产之外出现了虚拟市场――资本市场就出现了。虚拟资本的价值运动独立于现实资本,其价值并不随着现实资本价值的变动而变动。

从虚拟资本理论中可以得出,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是由于金融商品或虚拟资本货币之间的矛盾造成的,这种矛盾对立的严峻程度很容易超过一般商品与货币的对立矛盾。由此可见,“虚拟资本的过度膨胀和银行信贷的过度增长是造成金融危机的基础。”

四、启示与政策建议

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的相互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即使是独立发生的货币金融危机,也会反作用于实体经济,从而对一个国家乃至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产生恶劣影响。我国的金融体系正处于初级阶段,一个平稳有序的市场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基于《资本论》中有关金融危机理论的分析,提出如下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对金融行业的市场监管

由马克思对于信用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的分析,信用危机的存在,是金融市场的一个巨大的隐患。因此,加强对金融行业的市场监管势在必行。加强金融监管,就要建立健全金融监管机制,制定科学与有效的经济政策。

监管措施方面,应当注重监管手段的科学合理,监管方法的多元化。金融监管并非管制,对于金融的过度束缚无疑将会阻碍一国的经济发展。金融监管不仅要科学、合理,还要适度。

(二)加强对虚拟资本的管理

虚拟资本在金融危机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虚拟资本的双重作用,在推进和支持虚拟资本的发展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对虚拟资本的管理,从而更好地利用虚拟资本,创造更大的收益。

具体来讲,首先应当规范股票、期货等的市场交易秩序,以保证金融交易的有序进行。第二,有关部门应该严格把关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发的金融工具及金融衍生品,科学预测其发展前景,从而避免不必要的社会的巨大损失。

参考文献

[1]高新宇.《<资本论>中金融危机理论问题的研究与思考》[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5(04).

[2]汤延刚.《理论视角下的美国金融危机问题研究》[M].2010.

第6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公允价值计量;关系;会计准则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危机的原因成为众说纷纭的热点问题。多数观点认为,是美国过渡信任和依赖自由竞争法则、金融监管不力、金融创新过度和消费者的过度债务化等原因导致了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也有一些人认为,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会计准则对金融工具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是金融危机的元凶。那么,是否是公允价值计量导致了金融危机?面对“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公允价值计量将何去何从?本文试从金融危机爆发原因,公允价值的概念以及两者的关系入手,对以上问题进行一些探索性的思考。

一、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我们认为,目前的金融危机与历史上所有的经济危机一样,有着其固有的根源。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基本矛盾的论断并没有过时,它仍然是我们判断金融危机发生根源的理论利器。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首先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能力的巨大增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即生产和市场的矛盾;其次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资本积累使社会的产能迅速提高,而工人受剥削程度的加重使得他们的购买力越来越低。这样,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就必然会发生。

美国次贷危机从根源上说,其实就是源于资本的疯狂逐利本性所导致的生产能力飞速增长(追求剩余价值)与劳动人民的支付能力不足(次级贷款者的存在)之间的矛盾,以及单个公司的有组织化的快速发展和创新(房地产公司和金融公司的发展和创新)与整个市场的缺乏监管或监管不力之间的矛盾。有人把金融危机的发生归咎于人性的贪婪和非理性。其实当人们埋怨金融公司和房地产公司的疯狂和贪婪,埋怨次级房贷者的非理性超前消费的时候,更应当看到这些所谓“人性的贪婪和非理性”其实又都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正常反应,正是这样的制度才形成了这样的人性,危机的根源在制度而不在人性。

二、公允价值的含义和特征

(一)公允价值的含义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对公允价值所下的定义是:“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结算的金额。”我国财政部对公允价值所下的定义是:“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二)公允价值的特征

1.公允价值的非主导性。我国新会计基本准则中明确规定:“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采用历史成本。”这实质上是在强调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在我国会计计量中的主导地位。这也说明,公允价值在具体准则中体现为非主导性。正是由于这种非主导的地位,给公允价值的利用制造了一定的困难。

2.公允价值的应用有严格的条件和要求。在对公允价值的应用方面,我国新会计准则设定了较为苛刻的限制条件。例如,《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中,明确规定了公允价值的运用前提是公允价值应当能够“可靠的计量”。我国之所以要谨慎地运用公允价值,是因为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与国际上较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非市场化的因素依然大量存在,难以通过市场取得有关公允价值的完备信息。在目前情况下,如果无视公允价值的运用条件,必然会使公允价值失去其“公允”的意义,最终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

三、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计量的关系

纵观历次经济危机,分析其原因时,多少会有会计的因素,只不过不同的学者认为会计承担经济危机的责任权重不同。1929至1933年的经济危机中,人们认为不规范的会计实务是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之一。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人们认为会计信息披露混乱导致决策失误和信贷关系紊乱是触发经济危机的重要因素。2008年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成了受攻击对象,甚至被认为是导致危机的主因。

那么,公允价值计量究竟是不是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呢?我们知道,本轮金融危机是从美国次贷危机开始的。美国楼市泡沫破灭引起次级按揭贷款违约率上升,导致相关衍生品担保债务凭证价格崩溃。而根据公允价值计量原则,市场价格迅速下降的资产价格要反映在财务报表中,这就使金融机构资产规模开始显著缩水,不断下跌的资产价格使得公司为保证一定的资本充足率和降低负债比率,需要甩卖各种可交易资产回收现金并偿还债务,但资产出售行为又进一步引起了相关资产价格下跌,于是连锁反应出现了:资产减记导致亏损和信用评级降低、亏损导致股价下跌、抛售资产从而进一步压低资产市价。而金融机构也开始缩小贷款规模,这必然影响实体经济的正常运行,使金融危机快速扩大和加深。这一连锁反应的发生,与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下的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显然是分不开的。如果说次贷是一个极富传染力的病毒,那么公允价值计量则为病毒传播提供了快捷的渠道。

四、金融危机后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反思

1.需要客观看待会计准则在金融危机中的作用。不可否认的是,会计准则会对政府、投资人和债权人的决策产生影响,这些决策行为反过来又会影响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完全无偏的准则是不实际的,会计准则的改变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危机。适时地调整准则可以在危机中提振市场信心,有助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

2.需要在危机中发现会计准则的缺陷。准则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危机使人们重新认识会计准则的局限性。公允价值计量只是通过财务报表提供公司各项资产要素的公允价值信息,而不是提供整个公司的公允价值信息,这意味着公允价值计量反映的公司价值也是相对的。相比其他计量属性来说,公允价值仍然是目前更优选择,但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它也是一场考验,说明它在运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修改,使之更完善。

3.需要构建更严密的会计概念框架。首先,要加强理论研究,制定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只有理论界先弄清楚了,实务界才有可能跟上。当前我国理论界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研究仍然十分有限,至今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理念体系。其次,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的市场条件。在公允价值应用的三个级次中,应鼓励优先采用活跃市场中资产或负债的报价。虽然公允价值并不就等于市场价格,但市场价格毕竟是最为客观的,可靠程度最高。所以当前应努力培育各级市场,从而使交易双方能够获得相对公允的市价信息,为公允价值的应用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黄世忠.次贷危机引发的公允价值论战[J].财务通讯(综合版),2008(11).

[2]邢精平.公允价值计量:美国的经验与教训[M].证券市场导报,2009.

[3]马克思.资本论: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陆宇建.基于不确定性的公允价值计量与披露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07(2).

第7篇

金融危机(FinancialCrises)最简单的定义是指突发的、覆盖几乎全部金融领域的金融状况恶化。金融危机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的定义是:“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金融危机具有三层含义:①金融危机是金融状况的恶化;②这种恶化涵盖了全部或大部分金融领域;③这种恶化具有突发性质,是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总结起来,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主要有以下影响:

1.1影响我国的外贸出口我国的对外贸易最近几年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但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的外贸出口已经出现衰退,中国的出口商品竞争力较大幅度地减弱,对外经贸形势面临严峻挑战。导致我国外贸出口衰退的原因之一是由于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各国出口商品结构颇为雷同,出口市场结构也非常相似,竞争性大于互补性。产品种类均主要是电子、化纤、服装、玩具、鞋类等劳动密集性产品,市场也均集中在美国、欧盟、日本等地,因此,东南亚金融危机将削弱中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1.2影响我国企业引进外资此次金融危机对工业项目招商引资和企业投资产生了普遍影响。部分投资者缺乏投资信心,致使引进资金、技术等借助外力的发展受到限制和影响,招商引资难度加大,项目引进势头减弱。出于对未来宏观经济走势的担忧,部分生产企业对国际经济走势难以预料把握,多数企业处于观望状态,经济增长放缓及企业投资削减会逐渐凸显,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未来工业引进外资增资扩能。

2金融危机带来机遇与希望。

国外很多媒体在提到中国时,都用“risingChina”(崛起中的中国)来形容,可见在危机中的中国,聚集了全世界的眼球,也凝聚了全世界的希望。

金融危机带给中国的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2.1有助于中国争夺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话语权金融风暴爆发后,从实体经济来看,我国没有受到金融危机太大的影响,我国的国际经济地位将较快地提升。从战略角度考虑,随着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只有通过非军事的经济手段才能取得与其实力相适应的国际地位,这次金融风暴或许是调整国际秩序的序幕之一。因此,我国应该利用此次金融危机带来的机会,加快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重新塑造布雷顿森林体系,并在改革过程中,增大中国的发言权。中国应该积极提出自己的改革主张,拿出自己关于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设计范式,特别是在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份额和投票权的议题上,中国应该整合新兴经济体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力量,力争体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潜力及相应的话语权。而中国在锻造金融竞争力,强化金融体系的稳健过程中,应该建立多元化的外汇储备体系,积极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步伐,积极进行人民币的国际结算业务和人民币的国际债券业务。最终形成美元、欧元、人民币为基轴的国际货币体系,形成相互制衡的全球金融稳定三极。只有建立了稳定的汇率,把握了金融市场的定价权和话语权,我国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才不会控在投机资金手中。

2.2有利于我国调整产业结构在劳动力成本增大、原材料价格上升和人民币升值等系列现实压力下,再加上受金融危机的打击,中小企业来自欧美订单的大幅减少,这让以出口导向为主的中小企业面临更严峻的威胁。在目前的危机下,中小企业必须研发高附加值产品、升级技术、改善设计和提高品牌知名度,开拓新兴市场、启动国内销售;但我国出口企业很少具备这些实力,且增加这些方面的实力需要很长时间,金融危机为这个战略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就是从国外购买技术和品牌,欧洲、日本和北美大多数中小企业都具备这样的品质,而且现在非常便宜。政府应给予更多的政策扶持,以促进产业调整,甚至可以将外汇借给出口企业,让他们去买国外优质的品牌、技术甚至并购。

2.3有利于我国扩大内需,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2007年我国财政收入增长32.4%,达51321.78亿元,2008年前三季同比增长25.8%,达48946.86亿元,我国完全有财力通过收入的二次分配,从财政收入中调出部份资金注入住房平准基金及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基金,以稳定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信心。政府要通过改革金融证券管理体系、财政预算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及健全工业产业投资指引,以扩大内需,同时转变经济增长模式,通过提升资产附加值来刺激经济。刺激经济的关键是激活内需,而激活内需的前提,必须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收入分配的改革,这样,人们才敢将储蓄从银行里调出来,大胆地消费,形成增长的良好循环。

3预防金融危机的措施

3.1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一国汇率制度的选择应该顺应不同时期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和金融制度的特征而适时主动调整。中国渐进主义的改革路径,决定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也必然是渐进型的。目前人民币汇率还不适合完全自由浮动,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要继续深化和推进,进一步健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逐步扩大汇率弹性区间,以增强汇率对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能力,发挥汇率作为金融危机缓冲器的作用。

3.2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资本自由流动这把双刃剑,在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包藏着巨大风险。发达国家的资本自由流动是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完善程度和金融监管水平相适应的。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资本项目对外开放要慎之又慎,如果在条件不具备或者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贸然实行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当国际游资流入时,运用不当将使本国经济陷入困难,如果一有风吹草动引起大量资金外流,本国将面临对外支付的困难。

3.3尽快建立充分成熟的国内资本市场目前,大量流入的外商直接投资和数据巨大的外债,已对人民币形成压力。如果要避免因为过分依赖外商投资带来的潜在风险,中国就必须尽全力发展自己的资金市场。只有国内资本市场越活跃,中国对外资的依赖程度才会越低。因此,我们应该加快发展新的融资市场的步伐。

3.4坚持正确的利用外资政策,合理控制外债规模和外债结构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和最富活力的国家之一,也已连续数年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外资的大量涌入的确弥补了国内资金缺口,也支持了重点项目或大型项目的建设。但与此同时,也对我国的外资和债务管理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课题。首先,我国必须将外债规模确定并维持在一个适度或合理的水平上,即借用外债既要考虑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对外债偿付能力和消化吸收能力,不能盲目大量向外举债。

3.5维持国际收支平衡,保持充足的外汇储备,提高国家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第8篇

在2006年8月8日的第二届品牌中国高峰论坛上,我曾今提出来我们的任务是“塑造品牌中国新形象,重构品牌世界新格局”,现在看来,这个机会来了。清华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何茂春近日表示:“融入全球化,赶上金融危机,对中国来说,只有利没有弊……中国因此获得了外部的资源,失去了旧体制、旧资产。与闭关锁国相比,中国获得的是世界。”没错,金融危机将是中国品牌复兴、成为世界品牌强国和中国复兴、成为世界强国的一次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金融危机让主流市场了解和接受中国品牌

“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是低端、低档的,在繁荣时期,中国的品牌很难有机会被世界主流市场接受,少数的几个品牌“联想”、“海尔”、“TCL”在国外的处境也非常艰难。其实,中国商品的质优价廉是全世界低端消费者公认的,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不能得到主流消费者的公认,因为繁荣时期他们根本不会去购买中国品牌。

金融危机来临之后,有钱人也会调低自己的消费层级,原本打算购买法国、日本、德国品牌的就有可能转而购买中国品牌。这时候如果我们能放弃一味的代工贴牌,并且抓住机遇,推出我们自己的品牌,就会比较容易的获得他们的认可和接受。

事实上,中国品牌并不缺少竞争力,但缺少被正确、公平地认识和对待,就像一个水平较高的运动员,由于没有和高手同台竞技的机会,所以他的能力很难有展示的机会。而金融危机恰恰给了一个主流市场了解和接受中国品牌的机会。

品牌企业逆市上扬,品牌成应对危机利器

此次危机直接导致了欧美市场的萧条和消费能力的下降,创造了“中国制造”神话的沿海制造工厂成为最大的牺牲品,并直接导致失业人口的急剧增加、商业资源的巨大浪费和区域经济的严重倒退,东莞、苏州、威海等以外向加工型为主的城市受到的影响尤为突出。

然而,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很多品牌企业表现了较强的抗跌性,很多企业甚至逆市上扬。在出口企业中,很多“代工”的“中国制造”纷纷倒闭,拥有自有品牌和自主创新的企业却傲立潮头,品牌成为企业应对危机的独门利器。

这场金融危机实际上是一次洗牌的过程,很多缺乏竞争力和品牌的小企业肯定会在这轮风暴中被无情地淘汰,剩下的将是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优质企业,这也将有助于减少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

市场上的话语权属于品牌,而不属于制造

恒源祥集团董事长刘瑞旗认为,“中国制造”仅仅是中国经济在21世纪参与全球分工的基础,在未来的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纯制造业环节的边际利润会变得越来越薄,它不能支撑中国成为经济强国。“中国制造”是中国踏上经济强国的必经之路,它可以为我们引进外资、引入先进技术,解决中国暂时的问题,但从长远来看,制造不可能制造出强大的中国。

中国经济总量很大,但品牌缺失,中国经济大而不强。在国际市场上,制造从来就没有话语权。就是在国内,中国品牌的主导权也在丧失,国外资本和品牌已经控制和垄断了中国经济的诸多领域。日、德、美品牌占领和控制中国汽车72%的市场;在碳酸饮料市场,可口可乐、雪碧、醒目、芬达四大品牌,占据了我国碳酸饮料市场60%以上的份额;玉兰油、夏士莲、法国CD、绿丹兰、雅芳等国外品牌更是让中国化妆品全军覆没。

现在,我们可以利用金融危机,用资本抄底收购一些处于谷底的国际品牌,以入股或控股的方式夺回中国品牌自己的话语权,定价权。政府也应对企业大力发展中国品牌给予相关的政策扶持。也许二十年后,因这次经济危机的机遇,中国将给世界一个伟大的惊奇。

越是危机的时候越是需要加大品牌的投入

据调查,奥运结束以后,我国企业投入品牌的费用大幅削减。大家认为,奥运结束以后可以歇一歇了,打造品牌可以缓一缓了。企业家们普遍认为在金融危机来临之际,首先可以削减的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品牌推广预算,这种想法是非常危险的。

看看优秀的品牌如何做?青岛啤酒的金志国董事长明确表示,2009年青啤的市场推广费用不能省,品牌宣传费用不能省;淘宝网也高调宣布,2009年将投入10个亿打造品牌;恒源祥集团董事长刘瑞旗也表示,作为以品牌经营为核心能力的企业,恒源祥也将一如继往地增加品牌的投入。

面对危机,我们通常有两种选择,要么勇敢地改变自己,要么无奈地被别人改变。“闹中取静,静中取闹”是发展中企业不变的营销法则。对于很多中小企业,如果你的实力有限,那么在奥运会期间,你必须放弃凑热闹的想法。相反在大家都安静的时候,你更应该站出来发出自己的声音,推广自己的品牌,这时候的代价可能非常小,效果却非常好。

所以,越是危机的时候,企业越是需要加大对品牌的投入,这种投入将成为你回报率最高的投资。

巨大的国内市场将为中国品牌提供广阔舞台

国家现在提出要拉动内需,这就给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市场。

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已有多年经验,一大批企业在为别人代工中积累了经验和实力,随着需求下降、成本提升以及竞争加剧,贴牌代工企业打造自主品牌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

我们拥有世界第一的电话拥有量;汽油、油消费量全球第二;胶卷使用量居世界第二;中国每年的煤炭消费占全球一半左右;中国年产60亿双鞋;春节短信100亿条;手机每年以6000万部速度疯狂增长;网民数每年狂增2000多万;饮料行业规模达2000亿,仍以24%递增……中国地级城市有325个,县城有2500多个,未来20年中,中国4亿农民向城市大转移,这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最伟大的市场。

需求决定一切,没有需求,一切品牌都等于零。中国拥有全球独一无二的巨大国内市场和持续不断的需求,这将为中国品牌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国家应将培育品牌作为拉动内需的工作重点

第9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 防范 法律制度

一、问题的提出:法律制度在防范金融危机中的地位

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有经济体制、政治因素等方面的影响,但是从近些年来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和地区来看,法制的不健全和不完善是发生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制度经济学证明,完善有效的制度,尤其是法律制度,在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金融业天生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金融风险可以说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常态①金融法律制度的主旨并不是要消灭所有的金融风险.而是要将金融风险控制在金融监督管理者可容忍的范围和金融机构可承受的区间内HI。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加强法律制度建设是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的必由之路。一法律是市场主体资格健全和行为规范化的保障健全的金融市场必须有合格的市场主体。而合格的市场主体本身又包含了主体资格健全和行为规范化两层含义。一方面,法律明文规定金融市场主体的准入条件和标准,从而杜绝不健全主体及非法进入者对市场秩序的冲击,避免金融风险的制造者。另一方面,法律的规制、引导、教育等作用可以有效克服主体行为的自发盲目性,成为自觉遵守市场“游戏规则”的理性“经济人”.依法规避金融风险

(二)法律是金融交易信用的保护器

金融主体间的交易,普遍以契约交易方式完成。契约自身的平等、诚信、等价有偿等特点可以担当维护交易安全、分担交易风险的重担。而作为法律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契约制度,不仅能使合格交易得到确认,而且还能以法律强制力切实保障契约的履行.有效避免信用危机形成和诱发金融危机。

(三)法律是金融稳定的基础设施和金融危机防范的制度化保障

按照世界银行(2001)的界定,法律制度是“金融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金融运行质量和金融安全的重要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讲,金融法律制度的完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稳定发展的基础.是最基本的层面。金融业的运行与发展都是在该基础层面上的技术性活动。法律制度基础越牢固、完善,建筑在此层面上的金融活动就越稳定.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就越小,即使发生危机.法律制度也能够有效地把损害降到最低②。由此可见,健全的法律制度是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必要的有效手段

二、他山之石:国际金融危机防范法律制度的分析

(一)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防范法律制度

1.美国。经历1929-1933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为有效地预防金融危机的发生,建立了一系列的法律制度。(1)建立健全有关金融法律体系,完善金融危机预防法律制度.维护银行业的适度竞争。防范金融风险的积累和金融危机的爆发。(2)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恢复存款人市场信心,保障存款人利益,有效。控制了金融危机的爆发。(3)建立合理的伞型监管体制和金融稳定分工协调机制,在促进自由竞争、防范金融危机方面成效明显。(4)颁布《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实现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竞争,加强金融服务业的竞争,提高其效率和抵御风险能力。

2.英国。(1)立法建立良好的金融稳定协调机制,在维护金融稳定、处理有问题金融机构、预防金融危机发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2ooo年颁布《英国金融服务法》成立金融服务局(FSA),创新金融监管模式,以跨行业单一监管取代分业多元监管,确保金融业具有竞争力,确保信息公开,在防范金融危机方面效果显著。

3.其他欧洲国家的做法。1987年底巴塞尔协议公布后,法国制定新的监管条例,通过立法手段促使银行,尤其是国营银行提高资本充足比率.通过充实资本来预防银行支付危机的发生。意大利则效仿法国,采取了一系列增加国营银行资本力量的法律措施。欧洲各国通过鼓励提高资本充足率.为银行稳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一切都有助于银行风险的进一步降低,加强了对风险的控制能力,在危机预防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4.日本。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金融危机之后,日本加强了金融危机防范的法律制度:修改《日本银行法》,提高El本银行的独立性。(2)设立金融监督厅,使政策制订和执行分离,强化维护金融安全的监督体系。(3)取消分业经营制度,但同时保持着强有力的金融监管。(41完善信息披露法律制度,提高金融机构的经营透明度。(5)完善相关法律制度,设立专门的不良债权回收机构.化解金融危机。(6)完善存款保险制度,对维护公众信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以韩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防范的法律制度

韩国接受1997年金融危机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维护金融稳定,防止危机重现。(1)在加强韩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同时.先后成立了金融监督委员会(FSC)和金融监督院(FSS),实施集中统一监管体制。(2)修改《韩国银行法》、《存款人保险法》等法律制度,实行金融结构调整。(3)充分发挥韩国资产管理公司fKAMCO)重要功能.提供金融机构重组所需资金支持。(4)建立良好的会计制度,完善了信息披露制度、信用评估体系以及金融机构市场退出体系,为韩国金融危机防范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

墨西哥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在国内融资方面。拉美一些国家不断完善和补充有关直接融资、债券和股票市场方面的法律制度,其目的是运用法律手段为本国经济的增长提供稳定和可靠的发展基金,改变过去主要依靠外资,特别是短期资本支撑经济的局面。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尤其是发生过金融危机的马来西亚、泰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在预防金融危机方面也采取了类似的措施,加强了对金融危机法律防范制度的建设。

(三)新巴塞尔协议中防范金融危机的有关规定

新的巴塞尔协议的核心内容一是更新了最低资本要求,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也纳人了风险资产的计算范畴.从而更能反映银行资产所面临的真实风险状况。二是从外部监管的角度督促银行保持资本充足性要求和完善内控机制,防止将来可能产生的危机因素。三是引入市场约束规则,建立银行强制披露信息制度,迫使银行有效配置资金,保持金融体系的安全性与稳健性。四是强调对银行业进行全方位的风险监控,将建立银行业监管的有效系统作为实现有效监管的重要前提,并注重建立银行自身的风险防范约束机制。

(四)各国金融危机防范法律制度以及巴塞尔协议有关规定的启示

第10篇

自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改革开放以后,M2/GDP这个比率基本上就处在增长的过程中(虽然中间有些年份有小幅度下降),而且自从进入到新世纪以后,我们的M2/GDP比率比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高。但是用这个比率来说货币超发和通货膨胀的事情,这个逻辑链条就有些不靠谱了。如果用这个观点向普通百姓做宣传,更有误导公众的嫌疑了。

要理解这个指标的含义,我们需要从其基本含义出发。GDP是衡量一国经济活动总量的指标,而M2简单地说就是库存现金和手持现金(M0)加上活期存款(M1)再加上定期存款等准货币。因此从直观上看,这个指标衡量的是一个国家全部经济交易活动中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易的比重。

美国学者麦金农最早在70年代提出这个指标,并且用它作为一个国家金融深化的程度。但是经过30多年的研究,用这个指标来衡量各国金融深化的程度并没有得到普遍接受。诺奖得主弗里德曼针对美国从1867-1975年的数据表明,M2/GDP都呈现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个指标在1947年达到了0.8097的峰值,后来缓慢下降,长期稳定在0.6-0.7的水平上。而90年代以后跨国数据表明,中国和日本、马来西亚、韩国、泰国等国家的这个比例比较高,而美国、欧盟区、印度和印尼的比值比较低。另一方面,各国自从90年代以来M2/GDP比率都出现逐步提高的趋势,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后,这个比率会显著提高,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及2008-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经历都说明了这一点。这一点也反映了金融危机后各国纷纷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这个事实。

M2/GDP比率难以说明一国金融深化程度,同样它也很难和通货膨胀挂钩。从基本原理上看,影响通货膨胀的是M2的增长率,而不是M2的存量。本来各国之间在M2上的统计口径上存在差异,同时各国的金融体系和消费习惯也有很大不同,用跨国比较M2/GDP比率来说通货膨胀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就是以中国自己的改革开放进程经验来看,我们在1987-1988年和1992-1993年都经历了高速通货膨胀期,但是显然这些时候的M2/GDP比率明显地要比现在低。

第11篇

【论文关键词】金融危机防范法律制度

一、问题的提出:法律制度在防范金融危机中的地位

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有经济体制、政治因素等方面的影响,但是从近些年来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和地区来看,法制的不健全和不完善是发生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制度经济学证明,完善有效的制度,尤其是法律制度,在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金融业天生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金融风险可以说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常态①金融法律制度的主旨并不是要消灭所有的金融风险.而是要将金融风险控制在金融监督管理者可容忍的范围和金融机构可承受的区间内HI。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加强法律制度建设是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的必由之路。一法律是市场主体资格健全和行为规范化的保障健全的金融市场必须有合格的市场主体。而合格的市场主体本身又包含了主体资格健全和行为规范化两层含义。一方面,法律明文规定金融市场主体的准入条件和标准,从而杜绝不健全主体及非法进入者对市场秩序的冲击,避免金融风险的制造者。另一方面,法律的规制、引导、教育等作用可以有效克服主体行为的自发盲目性,成为自觉遵守市场“游戏规则”的理性“经济人”.依法规避金融风险

(二)法律是金融交易信用的保护器

金融主体间的交易,普遍以契约交易方式完成。契约自身的平等、诚信、等价有偿等特点可以担当维护交易安全、分担交易风险的重担。而作为法律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契约制度,不仅能使合格交易得到确认,而且还能以法律强制力切实保障契约的履行.有效避免信用危机形成和诱发金融危机。

(三)法律是金融稳定的基础设施和金融危机防范的制度化保障

按照世界银行(2001)的界定,法律制度是“金融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金融运行质量和金融安全的重要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讲,金融法律制度的完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稳定发展的基础.是最基本的层面。金融业的运行与发展都是在该基础层面上的技术性活动。法律制度基础越牢固、完善,建筑在此层面上的金融活动就越稳定.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就越小,即使发生危机.法律制度也能够有效地把损害降到最低②。由此可见,健全的法律制度是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必要的有效手段

二、他山之石:国际金融危机防范法律制度的分析

(一)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防范法律制度

1.美国。经历1929-1933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为有效地预防金融危机的发生,建立了一系列的法律制度。(1)建立健全有关金融法律体系,完善金融危机预防法律制度.维护银行业的适度竞争。防范金融风险的积累和金融危机的爆发。(2)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恢复存款人市场信心,保障存款人利益,有效。控制了金融危机的爆发。(3)建立合理的伞型监管体制和金融稳定分工协调机制,在促进自由竞争、防范金融危机方面成效明显。(4)颁布《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实现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竞争,加强金融服务业的竞争,提高其效率和抵御风险能力。

2.英国。(1)立法建立良好的金融稳定协调机制,在维护金融稳定、处理有问题金融机构、预防金融危机发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2ooo年颁布《英国金融服务法》成立金融服务局(FSA),创新金融监管模式,以跨行业单一监管取代分业多元监管,确保金融业具有竞争力,确保信息公开,在防范金融危机方面效果显著。

3.其他欧洲国家的做法。1987年底巴塞尔协议公布后,法国制定新的监管条例,通过立法手段促使银行,尤其是国营银行提高资本充足比率.通过充实资本来预防银行支付危机的发生。意大利则效仿法国,采取了一系列增加国营银行资本力量的法律措施。欧洲各国通过鼓励提高资本充足率.为银行稳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一切都有助于银行风险的进一步降低,加强了对风险的控制能力,在危机预防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4.日本。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金融危机之后,日本加强了金融危机防范的法律制度:修改《日本银行法》,提高El本银行的独立性。(2)设立金融监督厅,使政策制订和执行分离,强化维护金融安全的监督体系。(3)取消分业经营制度,但同时保持着强有力的金融监管。(41完善信息披露法律制度,提高金融机构的经营透明度。(5)完善相关法律制度,设立专门的不良债权回收机构.化解金融危机。(6)完善存款保险制度,对维护公众信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以韩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防范的法律制度

韩国接受1997年金融危机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维护金融稳定,防止危机重现。(1)在加强韩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同时.先后成立了金融监督委员会(FSC)和金融监督院(FSS),实施集中统一监管体制。(2)修改《韩国银行法》、《存款人保险法》等法律制度,实行金融结构调整。(3)充分发挥韩国资产管理公司fKAMCO)重要功能.提供金融机构重组所需资金支持。(4)建立良好的会计制度,完善了信息披露制度、信用评估体系以及金融机构市场退出体系,为韩国金融危机防范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

墨西哥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在国内融资方面。拉美一些国家不断完善和补充有关直接融资、债券和股票市场方面的法律制度,其目的是运用法律手段为本国经济的增长提供稳定和可靠的发展基金,改变过去主要依靠外资,特别是短期资本支撑经济的局面。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尤其是发生过金融危机的马来西亚、泰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在预防金融危机方面也采取了类似的措施,加强了对金融危机法律防范制度的建设。

(三)新巴塞尔协议中防范金融危机的有关规定

新的巴塞尔协议的核心内容一是更新了最低资本要求,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也纳人了风险资产的计算范畴.从而更能反映银行资产所面临的真实风险状况。二是从外部监管的角度督促银行保持资本充足性要求和完善内控机制,防止将来可能产生的危机因素。三是引入市场约束规则,建立银行强制披露信息制度,迫使银行有效配置资金,保持金融体系的安全性与稳健性。四是强调对银行业进行全方位的风险监控,将建立银行业监管的有效系统作为实现有效监管的重要前提,并注重建立银行自身的风险防范约束机制。

(四)各国金融危机防范法律制度以及巴塞尔协议有关规定的启示

1.运用法律手段防范金融风险.建立金融稳定法律体系,用立法推动金融改革。各国金融实践证明:没有法律规范,不依法进行强有力的金融监管.就不会有良好的金融秩序和金融安全。

2.建立金融危机防范和协调法律机制,制定中央银行与其他监管部门金融稳定协调机制,整合监管力量.合力应对金融危机。

3.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保护存款人利益和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阻断金融风险的传播。

4.实行功能监管,加强对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改革完善银行、证券、保险业等金融监管法律制度,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

5.强化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市场纪律的约束.要求金融机构披露真实可靠的信息。预防金融危机发生。

6.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维护金融市场秩序。

三、风险与挑战:我国金融危机防范法律制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以《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和《保险法》为核心的金融稳定法律制度已初步建立.防范金融危机的立法建设不断加强。但是,现行法律关于维护金融稳定、防范金融危机的规定过于原则、零散,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防范化解金融危机的法律体系。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问题:

1.缺乏统一完整的金融稳定法律体系。《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证券法》、《保险法》关于防范金融危机、维护金融稳定的规定比较笼统.金融监督管理协调机制操作规范亟待完善和细化。主要法律规定的缺失,导致金融危机的防范缺乏完善的制度性安排。

2.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存在缺位和错位。一是从机构监管到功能监管的转变不充分,制度尚需完善,既存在监管职能重叠、过度监管、阻碍金融创新的问题,也存在监管不足,形成真空,造成放任金融风险的可能。二是跨市场跨行业监管法律制度缺失,一些潜在风险缺乏有效控制。三是现行监管法律制度过于强调监管机关法定权威的运用.疏忽了银行内部控制和同业自律机制的兼用,无法有效发挥其引导风险内控制度的功能。

3.金融危机应急与救助法律制度缺失。主要表现在:一是最后贷款人制度存在拯救标准不明确、救助工具单一、缺乏清晰配套措施等缺陷。二是对危机银行接管与并购制度很不完善,使银行接管、并购缺乏法律规制。三是没有形成国际金融风险防范的法律机制,不能适应金融服务市场国际化和金融业竞争加剧的需要,无法抵御跨国传导的金融危机。四是缺乏存款保险制度,易引起公众恐慌,出现存款挤兑。

4.征信管理法律制度缺失。在我国,信用风险仍然是金融业面临的最主要风险。目前我国征信管理法律欠缺,对信用风险缺乏法律约束,另外,对金融诈骗和违反金融管理秩序犯罪惩罚的法律制度也存在缺陷,使金融诈骗行为的违法成本过低,导致风险最终转嫁给金融机构。

5.金融机构和企业市场退出的法律制度不完善。一方面,企业破产法律制度建设严重滞后,难以充分维护金融机构债权人合法权益,一定程度上致使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大量滋生和积累,无法满足金融机构防范风险的需求。另一方面,金融机构破产法律制度严重缺失,不利于化解金融风险。目前,我国对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缺乏统一完整的法律规定,一些有问题金融机构无法按照市场原则实现稳定退出,进行及早处置,使风险控制缺乏法律框架下的约束,容易导致金融风险积聚,影响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

四、未来展望:对我国金融危机防范法律制度的建议

完善金融危机防范的制度建设,重点要加强金融立法工作,建立健全各项法度。我国应建立以《金融稳定法》为龙头,以金融监管法律制度、金融生态环境法律制度、金融危机救助和处置法律制度等为辅助的金融危机防范法律制度体系。

(一)健全完善法律体系,为金融危机防范提供良好法治环境尽快制定《金融稳定法》,作为维护金融稳定、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的母法。借鉴其他国家良好的立法例,提高立法技术,修改《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等金融基本法。既要鼓励金融创新.又要加强对金融危机的防控。对现行金融危机防范法律进行修改、清理和整合,使之与WTO协议和附件等国际惯例接轨,防范国际性金融危机的入侵。

(二)完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依法规制行政权力一是实现机构监管向功能性监管的转变.通过立法减少公权力对金融市场的违法和不当干预:二是建立完善金融稳定和金融监管协调合作机制;三是制定《金融控股公司法》,防范跨行业跨市场金融危机;四是完善行业协会立法,发挥自律监管作用;五是建立跨国性金融危机的“防火墙”制度。

第12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防范法律制度

一、问题的提出:法律制度在防范金融危机中的地位

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有经济体制、政治因素等方面的影响,但是从近些年来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和地区来看,法制的不健全和不完善是发生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制度经济学证明,完善有效的制度,尤其是法律制度,在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金融业天生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金融风险可以说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常态①金融法律制度的主旨并不是要消灭所有的金融风险.而是要将金融风险控制在金融监督管理者可容忍的范围和金融机构可承受的区间内HI。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加强法律制度建设是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的必由之路。一法律是市场主体资格健全和行为规范化的保障健全的金融市场必须有合格的市场主体。而合格的市场主体本身又包含了主体资格健全和行为规范化两层含义。一方面,法律明文规定金融市场主体的准入条件和标准,从而杜绝不健全主体及非法进入者对市场秩序的冲击,避免金融风险的制造者。另一方面,法律的规制、引导、教育等作用可以有效克服主体行为的自发盲目性,成为自觉遵守市场“游戏规则”的理性“经济人”.依法规避金融风险

(二)法律是金融交易信用的保护器

金融主体间的交易,普遍以契约交易方式完成。契约自身的平等、诚信、等价有偿等特点可以担当维护交易安全、分担交易风险的重担。而作为法律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契约制度,不仅能使合格交易得到确认,而且还能以法律强制力切实保障契约的履行.有效避免信用危机形成和诱发金融危机。

(三)法律是金融稳定的基础设施和金融危机防范的制度化保障

按照世界银行(2001)的界定,法律制度是“金融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金融运行质量和金融安全的重要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讲,金融法律制度的完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稳定发展的基础.是最基本的层面。金融业的运行与发展都是在该基础层面上的技术性活动。法律制度基础越牢固、完善,建筑在此层面上的金融活动就越稳定.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就越小,即使发生危机.法律制度也能够有效地把损害降到最低②。由此可见,健全的法律制度是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必要的有效手段

二、他山之石:国际金融危机防范法律制度的分析

(一)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防范法律制度

1.美国。经历1929-1933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为有效地预防金融危机的发生,建立了一系列的法律制度。(1)建立健全有关金融法律体系,完善金融危机预防法律制度.维护银行业的适度竞争。防范金融风险的积累和金融危机的爆发。(2)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恢复存款人市场信心,保障存款人利益,有效。控制了金融危机的爆发。(3)建立合理的伞型监管体制和金融稳定分工协调机制,在促进自由竞争、防范金融危机方面成效明显。(4)颁布《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实现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竞争,加强金融服务业的竞争,提高其效率和抵御风险能力。

2.英国。(1)立法建立良好的金融稳定协调机制,在维护金融稳定、处理有问题金融机构、预防金融危机发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2ooo年颁布《英国金融服务法》成立金融服务局(FSA),创新金融监管模式,以跨行业单一监管取代分业多元监管,确保金融业具有竞争力,确保信息公开,在防范金融危机方面效果显著。

3.其他欧洲国家的做法。1987年底巴塞尔协议公布后,法国制定新的监管条例,通过立法手段促使银行,尤其是国营银行提高资本充足比率.通过充实资本来预防银行支付危机的发生。意大利则效仿法国,采取了一系列增加国营银行资本力量的法律措施。欧洲各国通过鼓励提高资本充足率.为银行稳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一切都有助于银行风险的进一步降低,加强了对风险的控制能力,在危机预防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4.日本。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金融危机之后,日本加强了金融危机防范的法律制度:修改《日本银行法》,提高El本银行的独立性。(2)设立金融监督厅,使政策制订和执行分离,强化维护金融安全的监督体系。(3)取消分业经营制度,但同时保持着强有力的金融监管。(41完善信息披露法律制度,提高金融机构的经营透明度。(5)完善相关法律制度,设立专门的不良债权回收机构.化解金融危机。(6)完善存款保险制度,对维护公众信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以韩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防范的法律制度

韩国接受1997年金融危机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维护金融稳定,防止危机重现。(1)在加强韩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同时.先后成立了金融监督委员会(FSC)和金融监督院(FSS),实施集中统一监管体制。(2)修改《韩国银行法》、《存款人保险法》等法律制度,实行金融结构调整。(3)充分发挥韩国资产管理公司fKAMCO)重要功能.提供金融机构重组所需资金支持。(4)建立良好的会计制度,完善了信息披露制度、信用评估体系以及金融机构市场退出体系,为韩国金融危机防范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

墨西哥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在国内融资方面。拉美一些国家不断完善和补充有关直接融资、债券和股票市场方面的法律制度,其目的是运用法律手段为本国经济的增长提供稳定和可靠的发展基金,改变过去主要依靠外资,特别是短期资本支撑经济的局面。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尤其是发生过金融危机的马来西亚、泰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在预防金融危机方面也采取了类似的措施,加强了对金融危机法律防范制度的建设。

(三)新巴塞尔协议中防范金融危机的有关规定

新的巴塞尔协议的核心内容一是更新了最低资本要求,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也纳人了风险资产的计算范畴.从而更能反映银行资产所面临的真实风险状况。二是从外部监管的角度督促银行保持资本充足性要求和完善内控机制,防止将来可能产生的危机因素。三是引入市场约束规则,建立银行强制披露信息制度,迫使银行有效配置资金,保持金融体系的安全性与稳健性。四是强调对银行业进行全方位的风险监控,将建立银行业监管的有效系统作为实现有效监管的重要前提,并注重建立银行自身的风险防范约束机制。

(四)各国金融危机防范法律制度以及巴塞尔协议有关规定的启示

1.运用法律手段防范金融风险.建立金融稳定法律体系,用立法推动金融改革。各国金融实践证明:没有法律规范,不依法进行强有力的金融监管.就不会有良好的金融秩序和金融安全。

2.建立金融危机防范和协调法律机制,制定中央银行与其他监管部门金融稳定协调机制,整合监管力量.合力应对金融危机。

3.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保护存款人利益和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阻断金融风险的传播。

4.实行功能监管,加强对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改革完善银行、证券、保险业等金融监管法律制度,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

5.强化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市场纪律的约束.要求金融机构披露真实可靠的信息。预防金融危机发生。

6.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维护金融市场秩序。

三、风险与挑战:我国金融危机防范法律制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以《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和《保险法》为核心的金融稳定法律制度已初步建立.防范金融危机的立法建设不断加强。但是,现行法律关于维护金融稳定、防范金融危机的规定过于原则、零散,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防范化解金融危机的法律体系。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问题:

1.缺乏统一完整的金融稳定法律体系。《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证券法》、《保险法》关于防范金融危机、维护金融稳定的规定比较笼统.金融监督管理协调机制操作规范亟待完善和细化。主要法律规定的缺失,导致金融危机的防范缺乏完善的制度性安排。

2.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存在缺位和错位。一是从机构监管到功能监管的转变不充分,制度尚需完善,既存在监管职能重叠、过度监管、阻碍金融创新的问题,也存在监管不足,形成真空,造成放任金融风险的可能。二是跨市场跨行业监管法律制度缺失,一些潜在风险缺乏有效控制。三是现行监管法律制度过于强调监管机关法定权威的运用.疏忽了银行内部控制和同业自律机制的兼用,无法有效发挥其引导风险内控制度的功能。

3.金融危机应急与救助法律制度缺失。主要表现在:一是最后贷款人制度存在拯救标准不明确、救助工具单一、缺乏清晰配套措施等缺陷。二是对危机银行接管与并购制度很不完善,使银行接管、并购缺乏法律规制。三是没有形成国际金融风险防范的法律机制,不能适应金融服务市场国际化和金融业竞争加剧的需要,无法抵御跨国传导的金融危机。四是缺乏存款保险制度,易引起公众恐慌,出现存款挤兑。

4.征信管理法律制度缺失。在我国,信用风险仍然是金融业面临的最主要风险。目前我国征信管理法律欠缺,对信用风险缺乏法律约束,另外,对金融诈骗和违反金融管理秩序犯罪惩罚的法律制度也存在缺陷,使金融诈骗行为的违法成本过低,导致风险最终转嫁给金融机构。

5.金融机构和企业市场退出的法律制度不完善。一方面,企业破产法律制度建设严重滞后,难以充分维护金融机构债权人合法权益,一定程度上致使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大量滋生和积累,无法满足金融机构防范风险的需求。另一方面,金融机构破产法律制度严重缺失,不利于化解金融风险。目前,我国对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缺乏统一完整的法律规定,一些有问题金融机构无法按照市场原则实现稳定退出,进行及早处置,使风险控制缺乏法律框架下的约束,容易导致金融风险积聚,影响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

四、未来展望:对我国金融危机防范法律制度的建议

完善金融危机防范的制度建设,重点要加强金融立法工作,建立健全各项法度。我国应建立以《金融稳定法》为龙头,以金融监管法律制度、金融生态环境法律制度、金融危机救助和处置法律制度等为辅助的金融危机防范法律制度体系。

(一)健全完善法律体系,为金融危机防范提供良好法治环境尽快制定《金融稳定法》,作为维护金融稳定、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的母法。借鉴其他国家良好的立法例,提高立法技术,修改《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等金融基本法。既要鼓励金融创新.又要加强对金融危机的防控。对现行金融危机防范法律进行修改、清理和整合,使之与WTO协议和附件等国际惯例接轨,防范国际性金融危机的入侵。

(二)完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依法规制行政权力一是实现机构监管向功能性监管的转变.通过立法减少公权力对金融市场的违法和不当干预:二是建立完善金融稳定和金融监管协调合作机制;三是制定《金融控股公司法》,防范跨行业跨市场金融危机;四是完善行业协会立法,发挥自律监管作用;五是建立跨国性金融危机的“防火墙”制度。

第13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风险构成

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金融中介机构,它虽然具有普通企业的一般特征,但是商业银行在货币信用服务领域的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的特征决定了商业银行的风险不同于普通企业。由于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重点是其负债业务,且资金来源90%以上来自于负债业务,这就决定了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中对负债业务风险的控制是尤其重要的。而这与普通企业在负债方面的关注点就大为不同。并且,正是由于负债业务在商业银行业务中所占比重大,商业银行时时刻刻会面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也就反过来制约了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活动中要把风险控制放在其管理活动的核心位置。

商业银行的风险是指其由于对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使得银行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产生偏差。广义的风险包括了银行可能的收益和可能的损失;而狭义的风险只指银行可能的损失。本文探讨的风险仅指狭义上的风险,即银行可能面临的损失。按照银行风险的性质,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可以分为五类。它们分别是: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

一、信用风险

(一)含义

信用风险是指银行的债务人即借款人由于违约而导致贷款或证券等银行持有的抵押资产不能够收回而造成银行损失的可能性。

(二)可能对商业银行造成的危害

当银行面临信用风险时,一般是指银行贷出去的款项,借款人到期无法偿还,形成银行的逾期、呆滞或者呆账贷款,使银行蒙受损失。一旦商业银行资本状况出现有不良资产数额庞大的问题,就会给银行带来沉重的负担,影响银行的竞争实力、加大银行资产管理的费用、减少银行收益,严重的有可能导致银行倒闭。2006年~2007年在美国的次级贷危机中造成的一部分损失就是由于商业银行和一些次级贷公司面临的信用风险所导致的损失。由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住房贷款以较高的利率借给一些信用级别较低的贷款人用以购买房产,所以市场上房价下跌导致贷款人只能违约而无法偿还贷款,也正是因为房价下跌,贷款人抵押在银行的房产变卖后无法弥补银行贷出的款项,致使银行和金融机构遭受损失。这一损失非常巨大,牵连到了整个金融市场。所以,商业银行需要认真对信用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尽量降低这一风险。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在我国进行的也并不令人满意,尽管在改善银行贷款质量方面我国的人民银行和各家商业银行也做了许多工作,使不良贷款率也有所下降,但不良贷款率仍处于较高水平。2003年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两万零七十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2.19%,比年初下降四点零二个百分点;政策性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三千三百四十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8.61%,比年初下降一点一八个百分点;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一千九百六十七亿元,不良贷款率为9.34%,比年初下降三点五一个百分点。

二、市场风险

(一)含义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供求关系等各种因素变动,引起利率、汇率、证券价格波动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二)可能对商业银行造成的危害

金融市场变化莫测,所以市场因素是银行最无法预料的影响因素,加之市场风险因素众多,使得银行管理更为困难。而且由于市场的变化难以预料,有的时候,银行因为市场因素导致的损失很可能是非常巨大的。非常明显的一个实例就是爆发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在这次波及整个亚洲地区乃至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大批商业银行的巨额损失正是归因于它们对银行面临的市场风险估计不充分和管理不到位。因为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汇率的波动速度快、幅度大,使得商业银行获得的应对危机的反映时间相对较短,加之国际投机者对热币的投机行为导致汇率制度的崩溃,以及亚洲国家过早开放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政府对亚洲商业银行又干预过多,所以,这次金融危机直接导致了很多银行的倒闭。但是,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造成商业银行这些损失的内部原因还是它们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的薄弱和风险管理的缺失。如果商业银行预先注意到了1997年,泰国经济的疲软和其他东南亚国家如马来西亚和韩国等长期依赖中短期外资贷款来维持自身国际收支平衡,并且大多汇率偏高并执行与美元或一揽子货币的固定或联系汇率的情况,相应增加风险储备,预估市场汇率的波动,那么金融危机虽然势必会造成损失,但损失的规模和影响的范围将会大大减少。可见,即使市场变化难以预测,但是关注市场变化,预估市场风险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三、流动性风险

(一)含义

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不能到期支付债务或满足临时提取存款的需求而使银行蒙受信誉损失或经济损失,设置被挤兑倒闭的可能性。

第14篇

一、公允价值计量的含义及其计量标准

(一)公允价值产生的背景

八十年代初期,美国因信贷问题而爆发金融危机,当时人们认为,以历史成本作为计量的方法并不能够为人们产生实际价值。因此,利用历史成本进行计量计算备受人们非议。为此,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方法被公允价值计量方法所取代,它利用其自身的相关性,来为人们的当前资产进行有效的评估,并可有效防止资产被不可预计的风险所打击,从而遭受损失。

(二)公允价值的含义

国际标准将公允价值定义为:指在公民公平交易的前提下,各方自愿进行财产和资产的交换活动。另一方面,美国将公允价值计量定义为:市场参与者在进行有效交易时,一方资产出售,则可获得另一方的财产支付行为。第三,我国将公允价值计量定义为:指在双方公平交易的基础上,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和债务偿还活动。虽然在各种环境下,公允价值得定义略有不同,但在实质含义上,我国的定义标准与国际定义标准基本一致。

(三)公允价值的计量准则

关于金融产品,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存在于市场交易平台的金融产品,公允价值则表现在市场的活跃程度方面。第二,存在于不活跃市场的产品,公允价值表现在同类产品在相对活跃的市场中的价值模型来计算。第三,几乎没有交易市场的金融性产品,其公允价值表现在市场管理者的主观判断和对市场估量模型来决定。此外,还要对公允价值进行优先级判断,从而使人们更好的把握市场规律。

二、公允价值计算的优势和劣势以及相关建议

(一)公允价值计算的优势

第一,公允价值计算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从其背景上来看,公允价值计量比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更具优越性。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方法只能够反映出某一企业在购入资产时的价值情况,而不能估量出市场波动变化对购入资产的影响,更不能够及时的为企业预测风险,从而可能会对其造成不可估计的投资风险。公允价值计算可以为企业减少投资风险,并对其相关资产进行评估,对账面价值进行调整已达到公允的效果。由此可见,公允价值计量可以有效的为各个投资者规避风险,从而提高实际经营企业的营业额。

第二,公允价值计量有利于财务分析。公允价值计量在财务计算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对财务计算有所帮助。财务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及时性和前瞻性等几方面,公允价值计量可以有效地反映出企业在一段时间内的公允价值,从而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目前为止,还没有其他的计算方法可以比公允价值计量分析更具可靠性和及时性。

(二)公允价值计量的劣势

第一,公允价值计量方法易被企业所操控。根据相关准则可以看出,很多资产都应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方法进行计算。然而,我国对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法律还不够完善,从而导致企业的自主权利较大,在主观上企业会为了谋求利益进行干扰计算。如果企业为谋求利益而干扰公允价值计量,则会降低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使其不能够公平的做出计量,从而迷惑投资者,增加企业利润。

第二,公允价值在不活跃市场操作中的缺陷。在美国,金融产品被分为三种,其中没有交易市场的金融产品,需要管理者进行主观判断和根据模型的方法进行计量,这同时也是最大的缺陷。在这样的金融市场当中,很多的金融产品会受到扭曲,并在价格上充分的表现出来。例如:在银行方面,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使其在经济层面上减记价值,从而使得股东的权益逐渐减少。但为了维持原有的资金平衡,银行往往在被迫的条件下去募集新资本。银行利用这种方法会对整个经济体制造成恶劣的影响,甚至起到抑制的作用,从而阻碍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

(三)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加强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来有效防治企业虚增利润。根据我国的实际需要,规避不正当的金融产品泛滥及其带来的潜在风险,对我国资产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对公允价值计量的规范要求,完善法律法规,在根本上杜绝财务信息的纰漏,从而为我国金融资产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源。

第15篇

关键词: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 金融危机 效果

2007年下半年,美国发生了金融危机。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愈加紧密,因此金融危机在世界迅速蔓延,并在2008年9月引起了世界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整体滑坡。面对这样的状况,中国经济受到很大冲击,再加上同时袭来的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我国经济发展可谓是举步维艰。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促进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中国政府开始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积极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并在2008年底提出并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这一系列的措施下,我国在2009年年底出现了经济回升,逐渐摆脱了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但在金融危机这一背景下,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恢复究竟有多大的效果呢?或者说是否有效呢?这些都是全国人民所关注的问题。因此,本文将用实证来分析我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所起到的效果。

一、 有关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含义问题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国家对经济实行的一种宏观调控手段。其主要表现为降低存款和贷款利息,以增加社会投资,刺激消费。对于企业来说可以减轻其投资贷款和融资成本负担;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以释放居民存款储蓄,增加他们的消费。并在其过程中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增加社会资金流动量。归根到底就是为了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以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 有关于货币政策的文献

实施货币政策是否对促进经济发展有效果呢?这在西方经济学中一直是个争议的焦点。凯恩斯学派主张进行“相机抉择”和“逆经济周期调节”,非常重视货币政策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货币主义学派则主张“单一规则”,认为政府不应该运用各种权利和手段去干涉经济变量,只能调控货币供给量;理性预期学派则提出“货币政策无效”的观点,完全否认了货币政策的作用。但是,这些仅仅是纯理论的东西,他们的主张正确与否还需要进一步的论证。随着计量经济的出现,很多学者从各个角度对货币政策是否有效进行了很多实例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很值得我们参考。Friedman(1963)和Tobin(1970)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就短期而言,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对产出的波动具有一定的影响,并得出了“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很可能是真实产量变动的结果”这一结论;1995年Moore通过对1965~1994年间美国经济数据研究发现,短期名义利率和真实产出间为负相关的关系。1999年,邓述慧和黄先开先生对前几年的季度数据进行了模拟,结果发现,西方的国家的经济情况和我国的货币作用机制有着巨大的差别,预期货币供给冲击和非预期货币供给冲击对产出的影响都是显著的,说明货币供给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上具有重大的作用。徐龙炳对中国1984~1997年和1990~1999年的季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货币冲击明显影响着经济的发展。2008年,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在《2008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分别从货币政策操作、宏观经济分析、金融市场分析、货币政策趋势和货币信贷状况五个方面对当时的货币政策进行了分析,得出货币政策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有明显的效果这一结论,并提出了未来所要采取的主要货币措施。2002年,高铁梅、陈飞、赵听东提出,目前看来,中国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作用是巨大的,并非信贷渠道所能比拟。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时滞,卞志村在2004年测算出利率、信贷规模和狭义货币供应量对物价水平的作用时滞分别为6个月、5个月和3个月,对国内生产总值的作用时滞分别是8个月、4个月和7个月,从上可以看出中国货币政策对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均存在有一定的时滞效应。

三、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的内容和方法

(一)货币供应量政策

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非常大,但是,贷款问题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受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小企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更加突出。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2009年初,国务院就提出了全国货币供应量增长百分之十七左右, 新增贷款5.5万亿左右的预期目标,并在今年提出(2012年)全国货币供应量应增长百分之十四左右的目标。以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保持金融稳定,防范金融风险,稳定物价水平,促进经济的稳步快速发展。

(二)利率政策

中央银行降低票据贴现率和央票招标利率,利用货币政策增加市场供应量,刺激投资和消费,促进经济复苏。到2008年底,中国人民银行曾五次下调银行存贷款准备金率,将存贷款利率分别下调1.89个百分比和2.16个百分比。

(三)存款准备金率政策

自从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我国就开始不断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其下调百分比较大,其中也起到了促进经济增长的良好效果。

(四)信贷政策

2008年,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先后做出了几次信贷政策调整。八月初,为了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增加了全国商业银行的规模。8八月十五日左右,央行又再次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将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的贷款从原来的100万元提高到了200万元,这就进一步解决了中小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九月十六日前后,中央银行开始下调一些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和人名币贷款准备金率,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了充足的条件。

四、货币政策效果的实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