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小学班级管理策略范文

小学班级管理策略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小学班级管理策略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小学班级管理策略

第1篇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自身素养;德育渗透

引言

当前仍有许多班主任在班级管理问题上存在弊病,班级管理理念陈旧及班级管理模式单一等问题,使管理效果一直未能获得实际性的突破。因此,为了能够发挥出班级管理的优势,班主任理应对小学班级管理体系进行重新审视,从而对其进行针对性的优化。以下便是笔者对此的一些看法与实践。

一、提高自身素养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整个班级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特点的影响,往往会将班主任作为榜样去学习和模仿。所以,班主任的言行举止将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否正面,取决于班主任自身素质的高低。为了提高学生的认同感,提升班级管理效果,班主任务必要从自身综合素养入手,以树立积极正面的榜样。为此,班主任要养成良好的内省和反思的习惯,从而意识到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找到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同时班主任还应该学会倾听,与学生交朋友,使他们敞开心扉,这将有助于班级管理效率的提升。提高班主任自身素养是提升班级管理有效性的基础,班主任只有具备一定的素养,才能去管理学生,才能被学生所认同。为此,在日常管理与生活中,笔者不仅通过网络学习对班主任的基本素养进行了了解,还通过与其他班主任的交流获得了深刻的感悟,从而在循序渐进中促进了自身素养的提高。在班级管理中,笔者不仅做到了身正为范,还利用自身的影响力使学生对日常行为与规范有了新的认识。与此同时,在对班级制度进行优化的过程中,笔者还开展了一场小型的讨论会,并以自己每天到学校的时间及日常行为为例,让学生对班级制度进行了了解,同时引导大家想一想班级制度是否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从而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自主参与到了对班级制度的完善中,这对强化学生的制度观念具有重要作用。

二、重视德育渗透

随着当前社会对道德素质的普遍要求,德育教育逐渐渗透到了各个学科的教学中,这在班级管理中自然也不例外。当然,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不能只看重学生的分数,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以健全学生的人格。因此,班主任应该将德育渗透到班级管理的方方面面,要借助班级中的实际情况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形成一定的道德观念[1]。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在管理过程中进行细节渗透;另一方面则是借助生活中的实例或者学生能够理解的行为方式来进行渗透,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小学生之间免不了发生矛盾,甚至一言不合打起来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在调节一次矛盾事件的过程中,笔者将学生集合到一起,并引导两位学生分别阐述一下事情发生的原因和过程以及自己想要怎样的结果。在学生阐述结束后,笔者邀请了几位学生来评判对错。实际上,该事件的起源是一位学生不小心碰掉了另一位学生的文具,但没有进行及时的道歉,于是双方便吵了起来。为了将德育渗透其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笔者要求学生对当时的场景进行模拟重现,并适当地进行“暂停”,让两位学生想一想怎样做才是正确的,从而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三、尊重学生个性

由于受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双重影响,学生生活经历上的不同使他们的个性也呈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性。但是很多时候,班主任都希望自己的学生会听话照做,并用多种方式压制着学生的个性发挥。实际上,学生的个性不仅影响着学生的交际,甚至决定着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所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将重点放在加强自己的管理能力上,从而有效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思维。同时,为了使学生的个性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班主任要掌握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特点,并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选择合适的管理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减少双方的摩擦,并针对学生的现状进行优化管理[2]。个性是学生宝贵的财富,正是由于个性的不同,这个世界才变得丰富多彩。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笔者非常重视尊重学生的个性,以帮助学生发挥出个性化的优势。在选班级干部之前,笔者便优先确定了班干部的类别,如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纪律委员等,在介绍完各自的职责后,笔者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竞选。在竞选的过程中,笔者采取了投票的方式,以保证选举的公平、公正。从竞选过程来看,大多数学生都是根据自己的基本情况进行选择的,这种个性化的表现方式不仅彰显了学生的自信,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显然,班干部选举便是尊重学生个性的表现方式,这对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升班级管理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四、完善评价体系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评价一直引导了小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走向,是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方式。小学生对于对错的分辨能力尚处于发展阶段,这意味着他们很难对自己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形成正确的认知,而适当的评价则能够加强学生的认知,使学生逐渐明白何为善恶对错。所以,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有意识地去完善评价体系,并能够协调应用否定性评价和肯定性评价的双重方式去发挥评价的优势。但是,班主任在评价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能带给学生过度的负面性评价,以免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相反,班主任应该侧重于学生的积极性表现,使他们更加昂扬向上[3]。完善评价体系在小学班级管理中主要表现为对学生各种思想与行为的即时评价,这种评价不仅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还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针对班级中不同的事情,笔者所选择的评价方式也要有所不同。针对小学生的一些坏习惯,如乱丢垃圾、作弊、打架斗殴等行为,笔者通常会对学生进行否定性的评价,通过批评让学生了解到这种行为是不正确的,是无法被他人认同的,并且会令喜欢自己的人失望,这种评价方式将会给予学生一定的负面强化,促使小学生进行主动改进。针对一些在各个方面有优秀表现的学生,笔者会给予其肯定性的评价,以提高学生的自我认同感,使学生再接再厉。

结语

第2篇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实践探索

班级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直接关系到集体内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对学生起着重要作用。班主任要积极采用情感管理,强化学生的行为规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率先垂范,促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进取,让班级真正成为学生们成长的殿堂。

一、以人为本的策略

班主任树立“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提供主动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班主任工作繁多,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才能事半功倍。班主任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方法。通过培养学生骨干对班级进行管理、引导、传递学校的管理思想和育人目标。学生在管理班级事务中思想上有所提升,能力得到了锻炼。如班主任找一些贴近学生思想的先进人物事迹,让学生去品味、学习他们的精神、品质;指导学生骨干如何与同学交流,如何组织活动,用案例分析的形式,让学生体会干部应具备的素质;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指导学生策划、组织、参与班级活动。学生在组织活动中通过自己的思考,将理论的东西在实践中加以运用,积累经验。在活动中,学生骨干不仅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而且提高了自信心,培养了他们的组织能力、合作能力,有利地促进了班级管理工作。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赞美,给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师的希望激励对学生的学习乃至成长产生巨大的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类本性最深刻的渴求就是赞美。教师要千方百计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毫不吝啬地表达你由衷的赞美,多让学生体验到希望、信心、成功的喜悦。

二、制度策略

作为一个集体,必须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并使之成为全体成员行为的准则。班级要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如卫生制度、学习制度、作业制度等,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法”可依。制度出来后,班主任还要及时做好指导和监督工作,协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并随时做好个别调查,杜绝弄虚作假现象,定期评定,奖优罚劣。同时,要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例如,可以把班内几十名学生进行组合,分成小组。小组之间围绕班内日常事务积极开展竞赛活动,从而形成互相激励、互相监督的良好氛围,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事事有人管的良好局面。班主任应该让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习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合理安排学习内容,丰富学习形式,切不可让学生囫囵吞枣。班主任在制定班级规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可行性、操作性,进行量化管理。应该在班级中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通过让学生自己出谋划策,共同参与制定规章,达成一致的认可,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让学生“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三、培养班干部策略

一个班级教育管理的好坏,特别是到了中、高年级,往往与班干部力量的强弱、发挥作用的大小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教师是否有得力的班干部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班级管理工作的成与败。班干部是班级体的骨干力量,班干部个人素质与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班级工作的开展。因此,选择与任用班干部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观察,我选那些品学兼优、关心集体、能起带头作用,并在同学中有一定威信和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来担任班干部,培养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在班级管理中,我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班级的各项管理责任到人,由班长全面负责,班主任及时督促,既信任他们,更严格要求他们,使他们真正为全班同学服务。同时,我还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使全体学生形成共识,热爱班级集体,形成良好的班风。在选用班干部时,应注意几个问题:第一、坚持任人唯贤的原则,通过多方面的考察了解,挑选出那些关心集体、团结同学、积极热情、办事认真、愿意为同学服务,又有一定组织能力和特长的同学担任办干部。第二、班干部选定后,要注意对他们的培养。首先,要根据每个班干部的特点和实际,分配他们的工作;其次,要努力培养班干部的责任心,让他们确实负起责任来,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不能身在其位不谋其职。第三,要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大胆工作的能力。由于小学生年龄偏低,各方面的能力还很有限,往往凡事都要问老师。这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鼓励他们大胆工作,独立解决一些问题。第四,要培养班干部的榜样意识。不仅要制止班干部的优越性和骄傲自满心理的产生,而且使他们意识到,越是班干部越是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成为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四、家校配合策略

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在学校对学生严格要求外,我还经常通过电话、短信、QQ或微信与家长沟通或亲自外出家访,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情况,让家长反馈学生在家的行为表现、思想动态、家庭作业有关情况,以引起家长的重视,做到齐抓共管。针对作业完成不及时等情况,除了每天的家庭作业让学生自己记在小本子上之外,还针对特殊家庭情况的学生或其他情况特殊的学生,把作业通过电话告诉家长。根据学生家庭区域范围,还设立学习片区小组长,督促、检查同学作业完成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以方便他们协助我们的管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学生的作业完成率明显提高。家庭是孕育小学生个性品质雏形的地方。家长的言谈举止,文化情趣,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必须根据学校教育的目的、要求,及时地向家长作宣传,把家长看成班级管理的生力军,充分调动家长教育子女的积极性,不断总结、推广家长教育子女的好做法、好经验。主要方式有家庭访问,召开家长会,开展一日对外开放活动,电话联络,聘请班级校外辅导员等等。家校教育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互相补充,方能形成教育的合力,产生1+1>2的教育效果。班主任要定期开展家长会,做到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与交流,并督促学生家长对自己孩子进行了解与管理。在家长会上,教师要对学生的积极表现进行表扬与鼓励,对学生在学校的缺点,尽量采取私下交流的方式通知家长。教师通过与家长交流分析,使家长认识到自己对孩子管理上的不足,及时进行改正,从而能够正确及时地引导家长对孩子的管理。

参考文献:

第3篇

一、从细处入手,密切师生情感

作为班级管理者,首先必须要有从细微处入手的工作意识,能够理清班级管理工作的千头万绪,并能够分清这些工作的轻重主次。班级管理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班主任,在熟知班中事务的同时,也要详细了解自己所管理的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包括他们的个性、家庭、及学习情况。唯如此,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才不会盲目。此外,班主任在从事班级管理工作初期,必须要用心尽快地记住每一位学生的姓名。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也更有利于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从严处入手,培养学生习惯

小学生由于身心发展依旧处于初级阶段,认知和理解水平还不高,自制力也较差,因此在平时的班级生活中难免会出现与教师的预期不符的行为现象。这时作为教育管理者,一定要本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从严处入手,纠正学生的失当的或者是错误的做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切记因学生年龄偏小而纵容包庇他们的错误行为。另外,班主任要将严格要求与关爱很好地结合起来,做到严出于爱,爱寓于严,爱而不纵,严而不凶。班主任要面向全体,奖惩分明,一视同仁,不将学生分好分坏、厚此薄彼。

三、关注学生发展,包容学生个性

小学阶段,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应该多进行赏识教育,鼓励学生的优点,关注学生发展,包容学生个性。小学生是一个活泼向上、充满朝气的群体,他们有着雪一样纯净的心灵,对万事万物充满了无限的好奇。在新的历史时期,小学生有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生理发育加快,自主意识增强,随着生理发育的提前,加速了心理发展:自我意识觉醒,要求人们尊重的意识随之增强。随着社会的开放,各种信息的涌进,社会价值的多元化,大众传播媒介的增多,影视文化影响加大,加之人们消费观念的变革,导致学生思想亦趋于复杂。这些都需要班级管理者在工作中予以充分重视。在平时的学校生活中,当学生出现不遵守校纪校规的行为时,如说脏话、不讲究卫生,甚至是打架等等。作为班级管理者,应该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做好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学生成长进步的推动者,努力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空间,为学生好奇心的成长疏松土壤。在处理学生问题上,做到“严中有宽”,重教育轻惩处,重视过程性评价,着眼学生未来的发展。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舞台,培养学生自尊、自重、自强不息、勇为人先的精神。

四、建设班级文化,提升发展内涵

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班级文化对于班级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引擎作用。班级文化表现在多个方面,它可以反映在班级环境的布置,班级的学风,班级成员间的关系、师生间的关系,学生的课余生活等方面。当一个班集体能够形成自己的文化的时候,班级的每个成员都会自觉的去遵守和维护这种文化,并且以此为自豪。这时,班级管理工作就走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不需要班级管理者的太多的外力的干预和控制,班级成员都能够尽心尽力地按照班级文化的指引作为。此时的班级发展不仅有了新的高度,而且有了新的内容。当然,班级文化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管理者只有在平时的工作中多总结经验,多思考方法,精益求精,敢于尝试,能够以高瞻远瞩的姿态分析班级的发展趋向,将以文化促发展的理念渗透到班级管理的各个细节,在辛勤地浇水施肥中等待花朵的绽放。

第4篇

关键词:班级管理;重要性;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1-0279-02

长期以来,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就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只注重课本知识的灌输,忽略德、美、体、劳等方面的培养;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严重脱节等,这些问题都对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针对小学生的学习特点,研究并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策略是非常必要的。在对小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我们需要着力加强小学班集体建设,通过开展多样性的特色集体教育活动,来实现班级对学生的集体教育职能。

一、班级管理的概念

要研究小学生班级管理的策略,首先要弄明白班级管理的概念。那什么是班级管理呢?关于班级管理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完整、权威的学术定义。班级管理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手段,但从教育上说,班级管理本身就是一种学校教育。

综合上述学者们对班级管理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班级管理就是教师和学生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针对小学班级管理对象的特点,规划、组织、协调、控制班级组织内的一切活动,以实现预定的班级组织目标的一种活动。

二、班级管理工作的意义和方法

(一)班级管理的意义

班级是学校教育、管理的基本单位,学校教育工作主要通过班级管理工作落实和具体实践。可以说,一个学校的所有教育工作,都要基于班级,源于班级。班级管理对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班级管理的效果如何,对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身心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运用更为高效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班级管理的方法

1.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班级环境中,班级气氛是一个重要的内容。班级气氛对学生学习行为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气氛,给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与生活的环境,这样才能使学生喜爱班级生活。

2.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如果老师能与学生建立互相理解、信任的真挚情感和友谊,那么老师的思想、品德、言谈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果老师时时给学生以热情关怀,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老师的爱,那么学生就会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和对他们所提出的要求。

3.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应该把每一个同学看成是班主任的助手,使每个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代表,是班级的主人翁,人人都是班级的主人。班级的凝聚力增强了,班级的管理工作就好干。学生在班集体中的主人翁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对班集体就越热爱越关心。

三、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缺乏班级管理的专业理论指导

班级授课制的历史已有几百年,班级管理的实践也同时存在了几百年。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并没有以班级管理的研究与学习作为从事班级管理的基础,更不用说作为从事班级管理的条件了。如今,教师的班级管理工作更多的是依赖于他们从事教师工作多年的经验。当然,人们不禁会问:“新入职的菜鸟老师,怎样进行班级管理呢?”尽管这些新老师之前学习了有关的班级管理的理论知识,但很少会真正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事实上,他们更多的是向老教师学习所谓的“班级管理秘籍”。

(二)教师严重忽视小学生们心理发展规律

在班级管理实践中,经常可见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现象,这种班级管理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各方面的发展,甚至可能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而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教学虽然应该按照儿童心理机能的成熟度进行,离开了这一出发点,教学就无法进行,但它只是最低教学界限,如果教学只迁就这个界限是不利于发展的,发展取决于教学能否激发、启动那些正待成熟的心理机能,即“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最近发展区”。

(三)小学生普遍缺乏集体观念

现在教育中听得最多的是“个性张扬”。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张扬其个性特长,成了学校教育和培养学生的重点。事物就是这样的一分为二,你重视了个性,就很容易忽略了共性。培养学生的个性没有什么不好,但也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片面强调个性的张扬,而忽视集体意识的形成。

随着计划生育的开展,现今独生子女的情况较为普遍。学生因为在家被父母长辈纵容养成骄横不讲理的毛病,这些不好的毛病被带到学校中,也就导致了小学生集体观念的下降,影响了整个班级管理效果。同时,这对于班主任进行日常的管理工作也是非常不利的。但正所谓“润物细无声”,只要教师抓住时机,适时地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意识教育,就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应对班级管理常见问题的有效策略

(一)运用多种管理方式,优化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方式的单一化,一直以来都是班级管理工作的难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多以常规管理和平行管理为主,尤其是常规管理。常规管理、平行管理、目标管理和民主管理应该根据班级管理的需要采用。在管理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的运用民主管理和目标管理。在常规管理中也可以运用民主管理,如何同学共同制定班规。教师应该更多地运用民主管理和目标管理,高段学生对班级管理已经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在一定标准和目标的约束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共同管理班级。教师也要反对极端民主化,把班级管理权和学生参与管理活动统一起来。

(二)教师要提高自身修养,为学生树立榜样

教师的言行对低年级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至关重要,它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教师自己必须先做到。在班级管理的实际活动中,管理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本人的能力、学识、人品。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师是艺术的创作者也是艺术的传递者。因此,要搞好班级管理,教师必须同步进行自我管理,按照社会、教育的要求以及学生的期待,在管理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修养,通过自己素养和影响力的提高,又不断改进班级管理。

(三)多了解学生,走进他们的童心世界,多考虑他们的感受

小学生是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教育对象,诸多教育对象中又存在着差异。为了使班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小学班主任教师要先了解和研究学生,这是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先决条件。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们小学班主任老师要全方位地呵护、关心我们的学生,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对待,尤其是纪律、学习等都不怎么优秀的孩子,尤其需要我们去用爱心去感化他们。只有让这些孩子们感受到老师的确是在关心自己,他们就不会再对老师的班级管理工作的方法或惩罚手段等方面产生抵触情绪,并且从内心深处接受老师任何的批评教育。如此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就会更加容易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是如此的复杂,以至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教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善的效果。”可见,学校教育不是单独发挥育人功能的,必须得到社会和家庭的支持和配合。

班级管理活动并不仅限于班级的范围,因为学生在班级中的行为还受到他的家庭生活的影响,要有效地管理班级中学生的行为,还必须借助家庭的力量。家长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助手。班级管理要向家庭延伸,要依靠家长的协助,使家长能够支持孩子在学校班级中学得的行为。小学生行为的可塑性强,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他们的班级生活乃至终身发展,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家庭和学校共同协作,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参考文献:

[1]庞国彬,赵小青,陈莉欣.小学班级管理[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张海洋.浅谈小学班级管理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3,(23).

[3]倪绍兵.目前我国小学班级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及相关对策探究[J].文教资料,2010,(34).

The Primary School Class Management of Shallow Strategy

CHEN Li-xin,DU Meng-ya

(Normal College,Dalian University,Dalian,Liaoning 116622,China)

第5篇

关键字:农村小学 班级 管理策略

农村小学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国家九年义务教育中的核心,农村小学教育作为进入正式接受国家教育的开端,其可以说是整个教育中的中心。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渐深入,我们可以发现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性格也可以出现了叛逆“症状”。所以要想促进农村小学的教育质量,必须要把工作内容复杂繁重的班级管理工作做好。作为农村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领导者,如何建造一个适合学生发展的班级,带领学生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当前教育中一个关键的任务。那么如何进行农村小学班级管理有效化,就必须对农村小学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根据现状采取策略,确保农村小学的教育能够与时俱进,与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接轨。

一.现阶段我国农村小学班级的现状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农村的孩子早当家”,所以无可否认现阶段我国农村小学的大部分学生都是懂事的,遵守小学法则和学校规章制度,认真完成老师所给的学习任务。但是,作为一个班级而言,老师管理的不止是这一大部分听话的学生,还有一小部分不让老师省心的学生,这些学生有些生活不能自理,缺乏学习自觉性,有些态度懒散,不听从老师教导,更有甚者粘上了不良嗜好,学会了拉帮结派打架,抽烟等。如果这一小部分学生不能好好地进行管理教育,不但会对班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如果不及早对这些学生进行教育,会影响他们以后的学习甚至人生。而导致这一小部分学生小小年纪就染上了不良习惯的原因有三:一是因为家长自身文化素质地下,对书本的知识处于一知半解的局面,无法对孩子的学习进行细致分析,导致孩子没有得到正确的教导,从而失去学习的信心。二是因为对孩子的过于溺爱,虽然现在是二十一世纪,但是“重男轻女”思想依然存在。三是因为大部分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父母由于长年在外谋生,导致孩子一般都是由不识字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带,他们的教育模式与现在的截然不同,但是由于孩子长期与他们接触,这种隔代教育就会潜移默化地在孩子心中生根,随之而之就会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

二.采取相应的班级管理策略

(一)调动班级自主管理的积极性

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首要就得找到能诱发并引发学生自主管理动机。少先队是农村小学里面比较突出的校园队伍,教师们可以通过少先队的宣传作用,宣传一些与学生相关的班级活动,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共同为班集体荣誉努力。其次,还可以通过建立班级“职位轮岗制”,全班同学轮流担任各个职务,这样不但能让同学学会换位思考,更重要的是能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去,形成“班级管理,人人有责”的班级氛围。那些平日认为自己是“差生”的同学也在管理的过程中找回了自信,相信自己也可以很棒。再次,学生可以通过对自己同学的了解,采集各方面建议,建立班规,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班规的制定对班级进一步的了解,并从中感受到自己作为班级的一份子,自己该如何去做。

(二)促进班主任与学生的交流有效化

“谈话式”交流方法是农村小学里面班主任用得最多的教育方法,但是,交流是否有效,是否能触动学生,直接关系到班级管理能否成功进行。所以作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要特别注重与学生的交流方式,一些“慈母”型老师,对待违纪学生总是苦口婆心,没完没了地说一大堆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难以理解的“大道理”,导致学生只是应付式的认个错,并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还有一些“严父”型老师,学生犯错,不问对错,总是劈头盖脸一顿狠批,语言尖锐,毫无学生插话空间,这种方式往往会引发学生的抗拒心,不但没有用心去分析自己有没有做错,还会产生对老师的厌恶感。对于农村小学里面这些淳朴学生,更适合的是“朋友”型交流方式,老师可以以朋友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劝告式”教育,教育与聊天相结合,拉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感,那么学生自然而然就能更容易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班级有效管理自然也能更容易进行。

(三)合理示弱激发责任感

对于农村小学里那一小部分骄横跋扈的学生,让很多的老师都素手无策,他们不“吃硬”也不“吃软”,对老师所说的大道理或者严厉批评都不放在眼里,不但知错不改,还屡教屡犯。面对这样的学生,老师们可以在他们面前尝试一下表示出自己的无助,激发他们的责任感。例如:老师可以在拿沉重作业本去教室的途中,显示疲惫的神情,并向他们请求帮助,这些孩子虽然骄横但是内心里还是善良的,特别是那些自称“义气当头”的学生,他们看到老师需要帮助,肯定会伸出援手的,那么老师就可以抓住这个机会跟他们套近乎,那么这些学生就会在以后的班级管理中降低对老师的抗拒力了。

(四)深入分析了解每个学生,扬长避短

每个学生因为从小受到不同环境的影响,他们存在着各方面的差异性。老师可以从这些差异性入手对学生个性和性格进行分析,找到适合其的教育方式,进行有效教学。对学生有了全面了解后,老师就可以帮助学生在集体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合适位置,比如喜欢运动的,就可让其在运动会中发挥自己的才华;喜欢文章的,就可以让其写一些小文章给同学们欣赏;喜欢服务大家的,可以让其担任一些职务等。通过这些行为让每个同学都可以扬长避短,增强信心,从而更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

三、结语

搞好农村小学教育的基础是班级管理的有效进行,如果教育策略一味的固守不化,其所带来的效果是绝对有限的。因此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让班级成为学生展示的舞台,打造一个能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班级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宋茂蕾;小学传统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成功(教育)

[2]索朗顿珠;浅谈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J];教育教学论坛

第6篇

关键词:以人为本;班级管理;教育质量;自主能力;策略方法中小学班级管理对于整个班级教学水平的提高、班级学生全方位发展和各项班级活动的顺利进行都有重要作用。班级管理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保证课堂纪律,促使学生更好地听取课堂知识。班级管理还能够明确学生的归属感,帮助学生树立团队意识,规范班容班貌。班级管理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组织,既考验了教师的掌控能力,同时也需要全体学生的积极配合。然而,很多地方的中小学班级管理存在问题,少数民族地区也不例外。

小学班级管理由于小学生的自主能力较差,所以,没有足够的民主性,往往成为班主任的“一言堂”,而中学班级管理过程中,中学生自主意识提升,逆反心理严重,班主任更加不愿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班主任在制定班级计划等班级管理任务时,应该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便于班级管理的顺利开展。

由于每个学生的性格、能力不同,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肯定会有部分学生因为表现优异脱颖而出,也会有学生因为不善于人际交往而被学生孤立和教师忽视。中小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如果不能及时引导这些处境不利的学生群体,将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因此,教师应该将所有学生放在同样的地位上,耐心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笔者所在的两个县,是位于边远山区的少数民族地区。

第7篇

关键词:班级管理;师生关系;策略探析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7-011-1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组织保证。班级管理是以班级为单位的一切教育活动及作为班主任的一切职责的总称,“是指以一定的价值为目标,求得具备一定要素的业务的完成。”([美]杜克主编《班级管理》)因而班级管理是班级教育的总和,要把班级管理搞好,就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

一、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班主任老师要处理好“严”与“爱”的关系

实践证明,要建立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须使学生爱这个集体,要使学生爱这个集体,班主任首先要对每个学生付出爱。笔者着重从下面两个方面作努力。

1.对优秀学生要严格要求,一丝不苟。

因为他们虽然学习成绩优良,思想进步,但同样也具有青少年共同的生理、心理特征,同样有缺点和不足。这就不能对他们偏爱,对他们的缺点视而不见,应该既爱他们好的一面,又从爱护出发,批评其缺点和不足,严格要求他们。有一次有学生向我反映我班中队长抄袭作业。我进行了调查,发现不仅中队长在抄,其他同学也在抄。于是我找中队长个别谈心,然后启发他自愿在班上作检讨。当他哽咽着说:“我没有尽到一个中队长的责任,辜负了大家对我的信任”时,不少同学的眼圈都红了,其他抄作业的学生更是受到震动,纷纷站起来作了自我检讨。这件事让同学们感到老师的爱是严格的、公平的。

2.对后进生要宽厚和容忍。

后进生心理普遍存在自尊与自卑的矛盾。我们要全面、深入、客观地了解他们,及时发现他们点滴的积极因素,把他们心灵中微弱的火花点燃起来,并积极创造条件,使他们能够施展所长,让他们通过亲自实践,获得成功的体验,使他们的自尊心一步步得到满足,从而把老师的要求变为他自身的内在需要。

二、抓常规管理,规范学生行为习惯

要管理好一个班,使之形成好班风,好集体,班主任就该抓常规管理,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习惯,让他们健康成长。首先,与他们共同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生活规范》等。在要求学生的同时,我处处以身作则,做学生表率,从细处着手抓,认真组织,严格要求,决不马虎,让学生认识到做人就要严谨、认真、一丝不苟,使他们能从小事做起,习惯成自然。例如眼保健操时间一到,不用老师强调,学生都能主动自觉去做。清洁卫生工作,轮值到哪组同学,学生自己也能主动积极地完成。

三、加强与班干部的沟通,及时发现和培养好班干部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加强与班干部的沟通,及时发现和培养好班干部,是管好班级的重要一方面。而与班干部保持良好的、经常性的沟通是完成此项工作的关键。而大部分的学生干部在心态和行为等方面与班主任老师存在诸多隔阂,两者之间的沟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班主任需要经常与班干一起分析、研究班级情况,直到他们制定工作计划,制定班级工作总目标,弄清完成各项工作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以及可供选择的方法等。同时,班主任除了面谈之外,还可用笔谈,也可用“平行交谈”。所谓的“平行交谈”一词来源于心理学家罗恩、塔菲尔《用心去教养子女》一书,意即父母与子女一面一起做些普通活动,一面交谈,重点放在活动上,而不是谈话内容上,双方也不必互相看着对方。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班级活动对促进班级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发展,打好素质基础的重要形式、途径和方法;同时班级活动是组织建设良好的班集体的有效方法;也有助于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是班主任对班级的学生进行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培养学生素质基础的基本形式;也有助于学生在活动中寻找快乐、获得知识、提高各方面的能力。班队活动的形式依据内容的不同有不同的种类,例如:(1)演讲。这种形式的特点是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多种能力,收到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效果。但是这种活动由于是以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为基础;因此,只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采用。(2)报告。这种形式适合于各个年级的学生,可根据主题要求不同,聘请不同的人士做相关的报告,如英模报告会就是常用的一种方法。(3)竞赛。可根据学校、家庭、社会的情况,结合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组织专题竞赛,让学生在竞赛中学习知识,受到教育。(4)表演或观看录像,可围绕某一主题,对学生进行形象化的教育。另外,还有座谈、辩论等形式也都可作为主题班会或主题队会的形式。

[参考文献]

[1]张斌贤,褚洪启等编著.《西方教育思想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

[2]钟启泉编著.《班级管理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第8篇

对于如何做好小学生班级管理的问题,历来都是教育界相当热门的话题。随着新课改的进行,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学校的管理要更加符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要更加科学、有效。本文阐述了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班级管理的概念、原则和实施策略。

【关键词】

班级管理;小徐班级管理;新课改

班级是学校的一种重要组织,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中坚环节,班级管理的效果决定着班级建设的质量,进而决定着学校的办学质量。新课改强调重视素质教育,要求改善小学班级管理方式,要求学校的班级管理更加符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更加科学、有效。

一、班级管理的概念

班级管理是作为班级管理者的主角—班主任,按照国家规定的教育阶段特征和规定要求,结合本校和本班级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在民主协商的基础上,通过组织、调控、沟通、评价等手段,遵循教育管理的规律,采用一定的方法组织班级活动,实现教育目标。

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改革指的是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标志是培养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取代过去以“纯知识传授”为目的的被动式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倡导“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新打破了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的教育理念,是我国教育思想观念的一次重大革命。新课改体现了为终身学习打基础,将知识、经验和活动统一于课程中等卖点,并表现了课程内容的综合化、现代化、生活化和人文化的发展趋势。

三、小学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学生自主参与原则自主参与学习、自主参与活动本身就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本质属性,而自主意识的一种本能,是人的主体性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主体性最核心的规定性。作为教育中一个环节的班级管理工作,理所当然应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有效的班级管理应当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实现真正的发展。在培养学生自主意识过程中,首先是唤醒学生非觉醒状态或长期被压抑状态的自主意识,其次是自主意识的发展与壮大,最后是在自主意识的潜在驱动下,使自主参与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不自觉的习惯。

(二)师生平等管理原则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最复杂的人际关系。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这种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在“师”与“生”和谐基础上,用对话和交往,突破课堂对人的限制,走进对方的教与学活动中,甚至走进对方的思想境界,最终达到和谐的师生局面。

(三)班级全员奖励原则贯彻全面激励原则,要求班主任以及班干部在日常班级管理实务上必须“公平公正,一视同仁”的原则。作为班主任必须用同样的情况和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决不能以学生的成绩优异作为标准,以示区别;还必须善于运用激励的手段,制定适当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来激励所有班级成员;每一次考试、每一次比赛、每一次班级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可以成为学生们学习的榜样。

四、班级管理的策略与措施

(一)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教学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关系,决定着教育活动和教育活动的成效。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会增强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减少矛盾冲突,还能激发教师和学生克服困难的动力,增强班级凝聚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促进良好的班级的形成。素质教育的推行需要一种新型师生关系做支撑,而这种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要以沟通为基础,实现学校互动与师生互动。师生之间无时无刻不存在着情感上的相互交流,班主任所担任的科目的课堂教学上,能够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不失为一个契机;响应新课程改革理念的需要,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主体性发展水平,也要求教师的主体性不能被弱化,也必须在教学活动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二)加强良好的班风建设首先,一个班集体只有具备明确的集体目标才能激起强大的奋斗方向和动力,班主任应该根据学校的校规和工作需要,结合本班级的具体实际情况,制定出每学期的班级奋斗目标,使学生明白前进的方向,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变得有序而高效,从而促进班级团结和上进;其次,树立好班主任的威信,要适自己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班主任,不断地丰富自身的指示结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时刻树立起榜样作用。再次,班干部积极配合班主任组织开展各项班级活动,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水平。

(三)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班干部制度有助于学生掌握社会活动的知识和技能,对小学生社会性能力的提升有促进作用,班干部在工作过程中提升了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人际交往等能力:同时未担任班干部的学生,也从榜样学习、民主监督等过程中受益。班干部制度启蒙了小学生的民主意识,我们可以采取班干部竞争上岗的模式,从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表现欲望;在班干部培养方面,班主任可以通过跟踪辅助、以老帮新、开办班队干部学校、启发引导、活动示范等方式,培养小干部的工作责任感、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

(四)构建良好的激励机制良好的激励机制可以使学生成为集体的主人,促进他们的主动发展。班主任为主导构建良好的激励机制,首先要设置合理的班级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目标的设置要符合实际情况,让学生通过拼搏能够得以实现,不仅能充满动力,而且可以体验到达成目标的喜悦。其次要善于利用情感激励,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要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只要把学生的情感充分调动起来,就会形成情感共振,从而会自动自发地朝着班级集体目标的方向前行。

五、结语

第9篇

班级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只有在温暖和谐的家庭中学习生活,才能促使?W生健康成长。如何把班级这个“家庭”变得温暖和谐是我们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科学有效的班级管理能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学习观。以下是笔者对几年来班主任工作经验的探讨与总结。

1 尊重爱护每一位学生

美国的教育家艾默生说过:“教育的秘诀是尊重学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献给他们。”作为一名老师,爱学生是基本要素。爱学生,就要时时刻刻了解学生的感受,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分析和解决问题。此时,笔者不仅仅是一位老师,还是学生的朋友。老师对学生的爱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尤其是一些后进生,大多比较自卑,还有一些淘气捣蛋的孩子其实也多半想通过这些奇怪的行为来引起老师对他们的关注。假如他们处处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那必定会成为他们进步的动力。

记得刚接手高年级的班级时,班里有两个同学总是爱课上窃窃私语,其他任课老师也普遍反映这两个孩子脸皮厚,说也说不好,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了解了情况以后,没有直接批评教育这两个孩子。在班会课上,笔者让同学们讨论了什么是尊重,怎样获得别人的尊重。同学们讨论的非常积极。笔者还请这两位同学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并且对其他同学的观点进行总结。最后,笔者又问大家:“在老师辛苦为大家上课的时候讲话是对老师的尊重吗?这样的行为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吗?”在大家的讨论声中,那两位同学惭愧地低下了头。尊重是相互的,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尊重与爱护也会自觉尊重老师,亲其师而信其道,从而乐其学。

2 建立公平公正,赏罚分明的班级制度

建立合理的班级制度是科学有效地管理班级的重要保障。班规的制定一定要广泛采纳学生的建议,群策群力的结果才更有说服力,学生也更易于接受和遵守。所以,每接手一个新班级的时候,笔者都会在第一节班会课上让每个同学都拿出一张纸来写出几条自己对于班规制定的建议,然后综合大家的建议,全班进行投票,通过之后再打印出来,张贴在班级学习园地中。班规一旦制定,每一位成员就必须严格遵守,班干部也不例外。如果朝令夕改,或是不能一视同仁,那学生心中必然不服,其他工作都也都无从谈起。

只有处罚没有奖励的制度是不合理的。俗话说,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小学生更是如此。班主任要做一个有心人,随时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笔者平时下课的时候都会到班级中走一走,热心帮助别人的同学,为班级搬水的同学,打扫卫生认真负责的同学,主动帮助老师收发作业本的同学等。每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笔者都会记录下来,有时还会用手机给他们拍照传到班级群中,利用晨会课,班会课的时间表扬他们,鼓励全班同学向他们学习,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班风。

3 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陶行知曾说过:“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学习上要自主学习,班级管理中也是如此,班主任要学会偷懒,面面俱到的保姆式管理只会打击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削弱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科学有效地管理班级离不开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组建班干部团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方面。我在进行班干部选用时,一般采取自我推荐和班级选举相结合的制度。开学初,班主任与学生都互相不了解,所以,笔者都让学生自己推荐,试用期一个月,老师和全班同学共同监督,一个月后再进行全班选举,决定是否继续任用。把选择和任用的权利交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的工作中,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这样,孩子们不会有一种被管理的感觉,而会主动为班级建设献计献策。

组建完班干部队伍之后,就要落实各项班级管理工作。笔者每周都会抽几分钟的课余时间给小干部们开个短会,询问班级里的情况,孩子看待事物的角度和大人不一样,多听取孩子们的意见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还能使孩子们感受到老师对大家的关心,有利于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除了学校里安排的中队长和小队长,我还增加了各学科的组长、课代表、值日班长、值日组长、班级安全监督员等其他“小干部”,同一学生尽量不身兼数职,使大部分同学都参与班级管理,尽量做到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事可管,让班级成为孩子们温暖的大家庭。

4 运用现代通讯技术,形成家校合力

第10篇

关键词:提升;小学生;班主任;班级管理;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科技技术的不断改进,教育事业也成为改革的重点方向,其中就包括小学时期的班主任班级管理。在小学教育中,班主任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并且对于小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有着重要的影响力。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就是要做好班管理工作,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发展的学习环境,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当然,这也就需要教师依据实践经验大力发展有效的班级管理工作,从而不断的进行教育改革,并且发展与社会相符的教育管理要求。小学班主任在实践应用中,不但要确保各项班级工作可以有条不絮的进行,而且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师设计的工作中去,以此防止学生出现抵制心理,从而影响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友好关系。本文主要是对提升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营造良好的氛围

要想更好的实施班级管理工作,就需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况。学生学习的知识、能力以及实践经验等都是班级学习环境的影响者,每一位学生都是班级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一部分,要想创造优质的班级,就需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其中就包括以下几种方式:第一,在营造良好学习环境的过程中,要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双向发展,从而打破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方式,发展全面性的社会人才,不仅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还要加大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第二,团体氛围的营造。小学班级是一个集体,团体的学习氛围可以影响每一位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进行教学工作,就需要教师对学生保持爱心和耐心,从而引导学生建立相应的管理模式。第三,班级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实施。班级不仅包括学习数学、语文、英语等知识型课堂,还包括劳动、体育等多方面的知识,为了更好的实施教学工作,就需要完善班级的规章制度。第四,实施鼓励政策。

二、选择优秀的干部

要想实施更好的班级管理工作,就需要选择优秀的班级干部。班级干部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有效途径,教师有的时候工作和班级管理会发生一定的冲突,而班级干部就是最好的管理者,不但可以加大班级力量的凝聚力,构建和谐发展的师生环境,而且还可以减少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和工作任务,从而实施有效的班级管理工作。同时,也就对班级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选取班级干部的过程中,应该选择以身作则的、有团结意识的学生,从而引导同班同学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工作,有助于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遇到的问题、思维创造等,以此建立完善的班级管理工作,建立有效的沟通环境。

三、明确管理的目标

要想更好的实施班级管理工作,就需要明确管理工作的目标。为了更好的建设班级学习氛围,就需要教师实施有效的班级管理工作。但是每个班级学生的学习特点不同,实际的知识水平也不完善,这就需要教师经过认真分析之后在进行有效的管理工作,也就是设置明确的管理目标,从而建设相应的管理方案,促使学生更好的进行全面发展。同时,也要求教师设置的目标一定要符合学生学习的需求。如果过高,学生很难完成任务,从而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过低,学习任务没有挑战性,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此可见,教师要依据实际教学的成果进行目标的设定,例如班级的卫生情况,相对比较差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加油坚持,争取下一次到达中等排名,从而激发学生相应的竞争意识。

四、树立榜样的作用

第11篇

小学阶段是儿童成长发育的基础阶段,是培养儿童良好习惯、开发智力的关键时期。而互联网加入班级管理中来能够提升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效率,进而促进其他教育相关工作。在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与贫困学生数量众多,班主任既承担着教师的责任,也是学生在校的第二父母,许多复杂因素的存在也使得班主任的工作变得异常艰难。为了学生在未来能够拥有无限的可能,班主任更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突破重重阻碍,做好班主任的教学管理工作。

一、城镇与农村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对比分析

在建设智慧校园的背景下,城镇教育资源十分丰富,而农村的教育资源较为匮乏。城市教育资源丰富来自几个方面:第一,政府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投入带动了教育的发展。因此基于社会的经济发展情况,城市小学教育资源要远比农村教育资源丰富,因此无论是在教育硬件设施的建立上,还是在班级管理的模式选择上,城镇教育体系往往在发展上有着更多的方向选择[1]。第二,城镇人口多,教育需求大。由于国家政策激励农村居民将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因此城镇居民不断增多,同样的,教育需求也得到了增长。政府部门为了满足教育需求,完成对人口的义务教育工作,就要将城镇的教育工作作为工作重点对象,而在人口越来越少的农村地区,由于人口的锐减就导致了教育工作的忽视,因此导致了城镇教育与农村教育的发展不平衡,进而导致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不到位。第三,环境差异导致了农村班级管理工作发展受阻。由于农村儿童情况的特殊性,导致班主任的管理对象较为复杂。因此条件与环境决定了农村教育发展注定是一条艰难的道路,这些阻碍发展的因素是客观的,是难以通过主动措施去改变的,这也是农村小学班级管理发展难以逾越的点。

二、智慧校园环境下农村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难点

(一)管理对象的复杂性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农村小学教育工作在新时期条件下拥有了更加多样的教学模式。丰富的网络信息带来了知识的曙光,同时也带来了社会的不良信息。这些信息拓宽了学生眼界,也使得学生的思想变得愈加复杂。而大部分的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来自父母的关怀,离校后缺乏家长的监管。在感情层面呈现出真空的状态,也更加容易被社会黑暗面所吸引,学生出现包括人性的冷漠、自私、打架、逃课等现象[2]。身处农村的儿童正处于接收外界信息的关键阶段,不良信息若得不到及时有效控制必会对幼小的心灵造成冲击。因此在这样的条件下,学生自身情况的复杂性将加重班级管理的负担,同时也更加需要班主任的正确思想引导。但是社会的发展为学生带来了多样的社会信息,也让班主任的教学管理工作变得更加艰难。

(二)管理模式的单一性身处农村的小学班主任常常只注重学生的学生成绩,而忽视了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导致了学生在性格、综合素质发展方面的缺失,严重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出现这样的状况是因为教师的管理方式存在问题,导致教师不能运用现代化的网络管理工具对学生的各项综合素质进行提升。其不重视管理模式的创新,这也与教师的个人因素相关联,包括年龄、学识等。而由于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本身呈现出匮乏的状态,学生自小学开始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开始,由于环境因素与家庭因素,导致学生的学习本身就处于岌岌可危的程度。长时间处于单一的管理模式下,学生也会渐渐产生厌学的情绪,导致成绩不断下降。

(三)家校沟通的欠缺性家庭教育作为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校教育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然而在许多农村家庭中,特别是一些留守儿童家庭与贫困户家庭,学生父母常常迫于经济状况无法陪同在儿童的身边,常常由家中老人对儿童进行照看[3]。而这些老人由于认知有限,只能在生活上对学生进行照顾,不能胜任家庭教育的任务。因此对儿童的监护是不到位的。另外,由于家长的思想观念较为落后,不积极配合学校教师的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学校教育的负担。但学校未能够运用现代网络通信技术建立联系网络,将班级管理与家庭教育环境联系起来,因此导致了学生的管理工作不到位,无法帮助学生找到良好的学习状态。要注意的是,家庭是儿童学习生活的主要环境,家校沟通的欠缺性导致了这样的情况无法得到有效改善。

三、智慧校园环境下做好农村小学班级管理工作要点

针对班级内部的一些问题,班主任应迎难而上积极化解问题,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建设国家的栋梁之材,面对困难,班主任应当认真思考,积极找寻对策来解决困难。

(一)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产生正确观念智慧化校园为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多的契机,而正确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是一门必修课。网络能够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障碍,让学生看到更加广阔的天地,而这其中的引路人正是与学生朝夕相处的班主任。在进行每周班会时,班主任可以选择一个关键词。关键词可以是包含了健康、安全、学习等任意积极向上的话题中的一个,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结合生动有趣的开展形式,譬如播放视频、播放幻灯片、进行小实验等形式,学生在学习之余能够更多地了解积极健康的课外知识。这也是学生提升其自身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对于解决繁杂信息带来的危害具有重要的抵御作用。农村的儿童本身缺乏正确价值观的引导,而通过网络平台加强相关教育,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4]。学生产生正确的思维导向,也更加热爱学习,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进行也更加得心应手。

(二)利用班级网络丰富班级管理的模式智慧化校园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对学生的教育上,也能够帮助教师进行许多方便的教学操作,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由于手机等各种信息网络在农村逐渐普及,因此杜绝了一成不变的教学管理模式,丰富了课堂教学,大大提升了课堂的趣味性。如今身处信息时代,几乎人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网络社交账号,QQ、微信、微博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5]。但是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沟通难以建立在较复杂的通讯环境中,云通讯功能便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在班级为中心的通讯环境中,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发出专门的通信软件,其中教师与学生的身份已经确定,通过账号,学生和教师登录属于自己的账号,教师能够更好地管理学生发言,学生也能够通过搜索关键字筛选自己想要的关键信息。另外,班级云文件能够实时分享上传学习所涉及的一些需要用到的文件,包括了文件分享、文件群发、文件评论等功能,教师通过此功能,可以将数据实时分享给自己的学生,相较于以往传统的纸质文件分发,节约了资源的同时也节约了时间,可谓是一举两得。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采用人机互动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中,传统的课堂练习枯燥乏味,学生很快对数学失去兴趣。教师通过设计相关的答题训练课件,将答题正确与错误的提示改成有趣的声音,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对于答题成功的渴望。学生带着学习的兴趣进行练习,练习效果极佳。另外,教师还可以设置答题奖励,对答题全部正确的学生予以嘉奖,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挑战自我的勇气。

(三)借助网络通信加强家校联系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这两种教育都是不可或缺的,它们之间关系紧密,在学生的习惯、思维养成上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方向若是相反的,不但不会促进学生的发展,还会起到负面作用。尤其是对于农村家庭来讲,大部分学生的家长常年在外务工,缺乏对子女的教育,因此,合理利用手机等网络资源,在教育中加强家庭与学校合作是时展的要求。通过运用手机软件搭建家校平台,例如通过建立微信群的方式,将日常的教学计划与活动图片发到群中,创造家长与班主任交流的机会。让留守儿童的家长参与到儿童的成长中来,也是促进班级管理的有效途径之一。家长能够成为学校教育的监督者,与教师共同为学生的教育而努力。就算家长不在儿童身边,也应积极与教师加强联系,询问儿童的在校学习情况,进而发现潜在的问题,及时回到儿童身边给予儿童必要的帮助。除此之外,教师应主动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与家长交换意见,才能够做到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发展,促进教育的全面化。

四、结语

小学生由于刚刚步入学校,心智各方面还处于刚刚发展阶段,为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增添了较大的难度,尤其是对于农村小学而言,由于受到教学环境的影响,本身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班级管理的难度。基于此,小学班主任如果要想有效提升班级管理的质量,就要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并且紧跟时代的步伐,而当今网络化的迅速发展为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发展可能。小学班主任也要知道管理教育工作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坚持与实践中探寻发展方法,需要家长与教师的积极配合,才能共同解决问题。现如今随着智慧校园建设,为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但是由于农村教育发展受到的影响因素多,因此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一定要与时俱进,才能提升班级管理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李翠平.大数据时代智慧校园平台建设的革新策略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18(7Z):147.

[2]宋君,段新冉,曹春艳,钱佳敏.智慧校园建设背景下对“电子政务”课程教学资源拓展的思考———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例[J].改革与开放,2017(9).

[3]刘美丽.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略谈[J].新课程(上),2018(9).

第12篇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校园文化

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尤为重要。校园文化视野下,小学班级良好的管理策略,可以为小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一个良好的发展基础。由此看来,重视小学班级管理实施策略,教师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具备良好沟通能力,深入地了解每一位小学生,有效拉近与小学生的心理距离,积极建立与小学生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促进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小学班级管理影响因素

(一)班级管理方法单一目前,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管理方法、形式过于单一,往往只关注小学生学习习惯、纪律意识等方面的管理,严重忽视了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和发展特点的培养,另外大多数的管理方法都是运用说教方式,依靠这种单一的管理方法来对小学生灌输一些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等,这样非常容易导致小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导致小学生认同感不高,很难取得良好的班级管理效果。在新时期教育下,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也需要积极做出创新和改革,积极拓展一些丰富多样化的班级管理方法。

(二)班级管理观念落后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下,小学生日常学习成长环境和小学班级教育目标的改革,给当前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教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受应试教育观念影响,仍旧采取传统管理观念,过于注重小学生学习成绩,认为只要对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进行管理即可,往往还是以批评教育为主,严重忽视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培养,从而限制了小学生其他方面潜能和优势的提高[1]。

二、校园文化视野下小学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一)提升班级学习效率班级作为学校的构成单位,良好的班级管理模式,可以有效促进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帮助小学生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学习。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对于和谐平等班级环境的建立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小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遵守班级公约,形成良好的班级秩序,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从而有效提升班级的整体学习效率。

(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中指出:给孩子创造机会是教育管理的关键一环,不让学生动手实践是摧残学生创造力的教育旧观念。校园文化视野下,小学班级管理策略的有效实施,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集体精神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有效的班级管理模式,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高校实现班级管理目标,解放学生双手,培养小学生的集体责任感,促进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

(三)提升学生主体意识引导小学生对班级管理进行深入了解,促使小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制度实施中,鼓励小学生畅所欲言,敢于发表意见,为班级管理注入新鲜血液,从而有效提升小学生的主体意识。

三、校园文化视野下优化班级管理策略

(一)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校园文化建设背景下,教师需要从自身做起,积极提高自身管理素养,科学引领班级发展。教师需要正面解决当前班级管理中所存在的影响因素,认真学习相关文件,对一些真实教育案例进行深入剖析,熟悉作为一个班级管理者应该具备的责任、权力等,充分了解小学生实际情况,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作为班级管理者,需要对小学生倾注爱心,不只是单纯地停留在知识学习层面,对待学生要向自己的孩子,努力打造良好班级文化,站在学生视觉来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以此来增加班级学生的凝聚力,充分带动小学生的班级荣誉感,改善班级环境,促使小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条件下团结同学、爱护班级。作为班级管理工作者注重自身形象,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的一言一行,都要作为小学生学习模仿的楷模,真正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从自身的举止、谈吐做起,为小学生树立一个学习榜样,提高自己在班级学生中的威信,促进班级文明班风的有效形成,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实效性。例如发现教室的地上有一团废纸,教师需要在小学生面前主动地捡起来,丢进垃圾桶,而不是指使小学生进行清扫。又或者在课余时间和小学生间进行课间游戏,以此拉近教师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日常中所存在的问题,便于帮助学生及时地解决,教师的这种教育行为非常有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2]

(二)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新课改教育背景下,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积极转变管理观念,做好与小学生间的良好沟通,建立平等、和谐的良好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提高对教师的关注和认可,及时对小学生的行为思想进行正确引导,真心对待班级内的每一位学生,切身地感受每一位学生的需求,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树立正确、科学的管理理念,热爱班级管理工作,将学生视为自己孩子进行良好管理教育,促进师生关系可以更加紧密,从而促使形成一个民主、和谐的班级氛围,进而在班级内树立起良好的学风、班风增强教师与小学生间的互动沟通,同时也可以以小学生的新鲜活力来有效缓解教师长期班级工作管理的紧张和压力,进而增强小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尊重,促使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3]例如对一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就需要主动地靠近他们,对他们进行耐心的指导,细心地为他们讲解学习难点,给予充分的关心和耐心,增进与学166生间的情感培养,营造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真正地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利用引导的方式来与小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帮助学生走向正确的学习成长之路,促使学生从内心深处燃起对教师的敬畏之情,从而与学生一起构建一个团结奋进的班集体。

(三)创设良好班级氛围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教育思想,充分地说明了爱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这也是班级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关心学生、理解学生、爱护学生是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基本要素。校园文化视野下,关心学生学习、关心学生班级、校园内的各个方面,保证学生的健康、快乐安全成长,注重小学生生理健康以及心理健康,努力给予学生一个家一样温暖的班级氛围,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促使学生可以保持一个健康快乐的学习心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爱护,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促使学生发自内心地尊重教师、遵守班级管理制度,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与教师间建立和谐舒服的互动沟通方式,实现班级内高效的双向互动,从而为自身成长发展和班级荣誉不懈努力。[4]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开展班容班风主题班会,引导学生针对班级卫生、自身仪表仪容、清洁工具摆放、班级文化建设进行自主讨论思考,让学生在合作讨论思考的基础上,认识到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而播种一种性格,则会收获一种命运的重要作用。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小组内讨论的结果进行分享,然后对班级内学生进行责任分工,促使全班学生动员起来,为创造良好班级管理氛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集体情况来组织开展班级内的进步之星、劳动之星、优秀班干部等活动,利用这种评选活动来促进学生对自己学习生活行为的约束,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和行为习惯,有效促进班级内良好氛围的形成,进而实现校园文化视野下小学班级管理制度的优化实施。

第13篇

一、当今低年级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在不同年龄与阶段身心发展具有不同特点,特别是一年级到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经历了千变万化的改变。

(一)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入学,性格活泼,爱说爱玩,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不集中。在课堂上对学习无法全神贯注,有时“身在教室心在外”,一些教师把这种现象视为影响学生学习的缺点,严重的是有些教师不仅不理解这些学生的发展特点,还一贯认为这些学生不爱学习,时不时责骂、批评他们。其实,教师应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加以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能够细心观察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灵活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即使学生再顽皮不爱学,他们也会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爱上学习。

(二)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有个特点那就是,“他们的形象思维得到一定发展,逻辑思维开始萌芽,辨别是非能力薄弱但却是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年龄”。

1.个性差别大

二年级的小学生此时自尊心特别强,他们很在意家长、教师、同学对他们的评价。他们会因为别人的赞美与鼓励信心百倍,乐而忘返;同时也会因为别人的批评与惩罚而悲观消极、闷闷不乐。因此有的学生表现出明显的自信心,但由于小学生心智不够成熟,也容易由于极强的自尊心产生自卑感。

2.情绪不稳定

二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经历经验不足及此阶段的年龄特征,再加以没有成人的适时引导与帮助,他们的情绪波动起伏不定,难以控制。如:他们会因为一件小事争得不可开交、面红耳赤。他们的意志力比较薄弱,所以很难控制自己的喜、怒、哀、乐。所以孩子的脸就是他们心情的反映。

3.自控力不强

二年级学生在此阶段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自控力不强,虽然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良好发展,但他们很难控制自己的思维与情绪,往往凭自己的一己之见去理解他们所看到、听到的事物,很难对事情的来龙去脉有清晰深刻的理解。但此时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步发展,他们对事物有一定认识与评价,但这些人士与评价由于不够全面,因此这些局限性让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二、当前低年级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低年级小学生在成长中出现的不良行为

小学生的不良行为表现多种多样,其中有:说话不礼貌,讲脏话,抄作业,乱涂乱画,损坏公共财物,随地吐痰等不良行为表现。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空穴来风,都是有原因的,而这些原因的产生是由于家庭、学校、社会的疏忽和学生自身管理缺乏造成的。如,在家庭中,有些家长过分溺爱孩子,从而养成孩子任性、骄纵、蛮横的坏习惯;有的家长采用粗暴专制的手段教育子女,从而让孩子养成撒谎的恶习或以报复、反抗的方式对待家长;有的家长对孩子缺乏关心与疼爱,忽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应有的父爱或母爱,产生孤独、自卑、甚至产生自闭的心理问题。在学校,有些教师由于教育方法不正确,对学生缺乏耐心,对有问题的儿童不能因材施教,从而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在社会,由于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传播再加之儿童模仿能力强、分辨能力差,他们很容易被影响进而误入歧途,出现一系列少年犯罪问题。再者由于学生自制力差、意志薄弱,抗挫能力不强,缺乏对自身行为的管理而犯错。

(二)低年级班级管理缺乏科学的决策指导

由于教师经验不足、知识储备不足并且缺乏有效地管理培训等造成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管理能力问题。教师只是按照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方法简单、粗暴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不能针对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从而造成班级管理混乱,教学效果低效。

三、小学班级管理的建议及解决策略

(一)班干部的建设有待改进

1.淡化“干部”色彩,强化服务意识

在我们眼中干部就是以为民服务为宗旨的,同样,班干部也应时时刻刻为班级学生们着想服务,因为我们是班干部,所以要以同班学生的利益为重,而不应以高姿态和权利享有特权,逾越界限。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指出:“学校的教育目标应当是培养把为祖国人民服务作为宗旨以促进祖国社会发展为最高追求。”班干部不是为了强调你比其他学生有什么特权而是代表一个富有责任感与大公无私为学生服务的令人尊敬的班干部的良好形象。

2.淡化权力色彩,强化责任意识

如何淡化班干部的权力强化责任意识?首先班干部要学生选举或推荐,以民主的方式产生。让他意识到他的权力是同学们赋予的而不是班主任特别赐予的。其次,班干部工作是否到位,不是班主任一锤定音而是全班成员投票一致认可。最后,班级成员有权对班干部进行民主监督,班主任应该在班级建立对班干部的监督、制约规定,让学生受益,干部做主。

3.淡化等级色彩,强化平等意识

我们的教育是民主的、平等的、公开的,教育就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并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因此,一些学校实行轮岗制把班级的任务和岗位责任到人,以轮岗的方式人人参与,人人尽责。这样班干部的管理、等级色彩不仅弱化了,而且还加强了每个学生对班级的责任感。学生的能力不仅得到了发挥而且强化了平等意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4.改变评价方式,尊重学生差异

毋庸置疑每个孩子天生都渴望被关注,他们希望在上学期间可以得到所有人羡慕的目光。孩子的想法再简单不过,当选班干部无非一种得到家长、老师以及学校认同的方式。因此,在评价学生方面应该从多方位、多角度出发,给孩子以鼓励,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二)提高班主任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更新,知识更新的速度也在加快,许多新颖、独特、有效的管理方法也层出不穷,这就需要每一位管理者特别是班级管理的班主任与教师有责任和义务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及时更新管理理念,增强自身管理水平,提高自身管理素质。针对学生发展的差异性与不平衡性因材施教,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加以指导。

1.班主任自身素质的提高

(1)加强自身思想政治素养。优秀的班主任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是学生成长中的一面镜子,所以班主任自身素质的提高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认为,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发挥良好作用。”思想是人生航行中的指南针,具有引导作用,因此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是人一切发展的前提。所以,班主任应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正确的政治思想做学生的引航者,为国家培养一批栋梁之才、治国良才做好奠基。

(2)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带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党执政兴国的不竭源泉。有人这样形容教育者“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可见高尚的职业道德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因此,作为班级组织者和管理者的班主任更应该热爱自己的岗位,热爱自己的学生。把教育当成一项伟大的事业,兢兢业业,诲人不倦,用自己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行来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影响学生。

(3)夯实自身的专业素养。班主任不仅要系统科学掌握自己所教学科知识的特点,更要具备渊博的知识和灵活的头脑,在教学管理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最重要的是要充分掌握与应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年龄特点,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科学有效分析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法。

2.班主任自身管理能力的提高

班主任应具备以下几种能力:

(1)组织能力:组织开展各种班级活动,充分发挥每位学生尤其是班干部的模仿带头作用,培养班集体的自我教育能力。

(2)个别教育能力:班主任的职责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由于某些原因,一些学生成绩特别差,此时,班主任应充满爱心与耐心,认真分析原因,帮助差生重拾信心,让他们逐渐爱上学习,才能促进集体的共同发展。

(3)创造能力:在面对突发状况时,如何及时有效地解决突发状况将直接影响班级管理和教育水平,因此,班主任必须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灵活解决问题。

(4)沟通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是一副良药,沟通能力的好坏直接决定结果的好坏,班主任与家长、任课老师、学生的沟通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教育效果。

(5)调研能力:调查研究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工作方法之一。“通过参加教科研,班主任能学到新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策略,从而改进他们的管理行为。”教研中,通过与专家的沟通交流与自己的知识整合,会使自己的全部或部分教学观念得到重新建构。

(三)联合校内外力量共同教育学生

第14篇

网络的普及对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小学班级的管理不能只是停在传统管理的方式上,要能通过当前的网络技术加强班级管理的水平提升。班主任要能对网络技术有更多的认识和实际应用,让班级的管理水平由此得到提升。

二、网络环境下小学班级管理的特征及影响分析

1.网络环境下小学班级管理分析

当前在网络环境下,对小学班级管理的模式也有了很大改变,使得小学班级的管理特征也有了显著体现。网络环境下小学班级管理的方式开始向着多样化的方式转变,在实际的班级管理中能够通过校信通短信平台以及手机短信和微信等诸多网络信息传输终端实现和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班主任能选择恰当的方式对管理的不同内容进行应用,使得管理的内容也更加的丰富化。能够在网络环境下向学生展示丰富化的内容,在视频以及图片和文字等作用下发挥优异的管理作用。在网络环境下使得和学生的沟通活动有着延续性等。

2.网络环境下小学班级管理的影响分析

网络环境下对小学班级管理的影响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首先这对小学生的学习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并有效激发了小学生学生的兴趣,通过影音教学以及图片教学等对小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以及课堂教育活动参与度得到了有效增强,并能有效拓展小学生的学习以及教育的空间,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从而将教育效果得以良好展现。不仅如此,这对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也能得到大幅减轻,将班主任自身的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升,还能有效加强学生和老师间的交流沟通。

三、网络环境下小学班级管理现状及优化策略探究

1.网络环境下小学班级管理现状分析

从网络环境下小学班级管理的现状来看,其中还有一些问题有待积极的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对电脑以及手机等网络资源过多的接触应用从而就占用了学生大量的学习以及活动时间,这样就造成小学生对传统文本知识产生排斥心理。再有就是对于控制力不强的小学生没有克制的沉溺在网络娱乐性游戏当中,对小学生的户外活动的参加机会减少了。新的管理环境下怎样去引导小学生对网络技术科学性的应用,以及怎样去引导学生专注于学习活动,并帮助学生能对网络环境有正确的认识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得到充分重视。

2.网络环境下小学班级管理的优化策略

第一,网络环境下加强小学班级管理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首先小学的班主任要能够和时展相适应,加强自身的网络知识和技术的学习,并要不断将管理的理念得以更新。网络环境下对班主任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能通过电脑制作PPT课件以及网络教学常规工作,还要能够掌握微博微信等现代化的通信工具。这就需要小学班主任在这一发展形势下加强自身的素质提升,从而更好的将班级管理工作得以优化完成。第二,小学班级的管理可通过网络建立班级的主页,并为学生提供展示个人才华的平台,通过主页能够实现班级的网络化管理以及虚拟化管理。从具体的措施实施层面来看,主要可先成立班级网页工作小组,班级的学生要能结合自身特长以及结合班级的宣传组在计算机教师的辅助下展示自我,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感受到自己是班级中的一员,让协作精神能得以有效的体现。这样就能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的机会得以增加,对学生的管理也能网络化实现。第三,小学的班主任要能将学生的心理以及网络特征得到准确把握,将实际教育的方式能多样化的呈现,老师要能善于在网络工具的应用下加强师生交流,进一步的深化和学生家长在网络环境下的沟通交流。这对网络环境下的学生管理针对性就有着促进作用,不仅如此,班主任还要能够将网络资源得到充分的挖掘,通过网络终端信息平台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问题解决能力。第四,网络环境下班主任要能对小学生的正面导向作用得以充分重视,要能有效的将网络资源为学生的管理起到优化作用。在实际的教学中能让学生正确的对网络有一个认识,以及正确的使用网络工具,通过真实的事例让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得以有效提升,传递更多的正能量。老师和学生的家长要能保持良好的沟通,对学生的发展要能密切关注,只有从多方面进行考虑才能将小学班级的管理水平得以有效提升。

四、结语

第15篇

关键词:新时期;农村小学;班级管理;策略

在一所学校里,班级是最基本的组织形式。而作为班级管理者――班主任无疑要做好学生的领导和管理工作。随着“学讲计划”的开展和新教育实验的实施,这也给新时期的农村小学带来了许多发展机遇,当然这里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因为农村小学师资队伍和办学条件与城镇学校还存在一定差距,所以这就需要农村小学班主任能找到具体策略抓好班级的管理工作,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抓好学校的全面教育教学工作。下面笔者就从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具体做法,供广大农村小学班级管理者参考与指正。

一、学校领导要切实做好班主任的思想工作

目前,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出台了一系列班主任管理条例,学校每学期也都和班主任签订许多关于教育教学管理的责任状,但这些措施的效果却不太明显。这里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教育主管部门缺乏检查和监督力度,二是学校与学生家庭之间存在一些激烈的矛盾,比如关于教师惩戒学生问题,在工作中学校领导要求教师管理好学生,但是却不能触到体罚和变相体罚的底线,这也给教师心里带来了许多困惑。尽管如此,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和组织者,还应站在“一切为了学生”的高度,对学校的管理工作充满信心,让班主任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担当,真正做好教书育人工作,而不辜负社会和学生家长对教育的期望。

二、学校领导要加强对班主任的管理和培训

从大量的调查和走访中,笔者发现目前农村小学班主任形成了两极分化现象:一是农村小学班主任老龄化严重,他们工作时间长,也做了好多年的班级管理工作,但是在新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教学的改革,许多年龄偏大的班主任依然抱着以前的看、管、罚的老方法,显然他们的做法已不能适应如今的教学改革需要了;另一方面,一批新工作的年轻班主任思想工作还不稳定,加之农村小学的学生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学生与家长配合力度还不够深入,所以在管理中他们会遇到许多困惑,为此,在这一时期作为学校领导者,必须对相关的班主任进行管理和培训。

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爱”是永恒不变的主题,但怎样让教师们共同寻找曾经丢失的“爱”,找到能与新时期接轨的管理方法?笔者认为首先让班主任学习新时期的班级管理理论,让他们从名家的论著中学习新的管理工作方法用于实践,在我们学校里就要求教师从不同的层次分别阅读有关论著。其中有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李镇西的《做最好的班主任》、李庾南的《轻轻松松做班主任》……通过阅读和实践,让他们从现实中探索班级管理的新途径,让他们从点滴收获中尝到付出汗水所得到的收获,所以在对班主任的教育培训过程中,不能老生常谈,更不能摆花架子,而应脚踏实地地从实际出发,教育班主任真正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水平。

三、班主任要为“家校”合作搭建好桥梁

事实证明,学校管理离不开“家校”合作,特别是目前农村小学生家长大都早出晚归地去打工,把子女交给爷爷、奶奶等老人看管,这样班主任与学生监护人就缺乏了有效的沟通,从而也影响学校与家长的联系,所以在农村小学的班级管理中更要重视探寻家校工作的新路径,激发家长参与对学校、子女的管理热情,这样才会更好地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

近年来,我们学校始终坚持做好“家校”沟通工作。首先在班级成立“家长工作委员会”,主要通过家长自荐、教师推选一些比较负责的学生家长长期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保持联系,在每一个学期学校领导都和“家长工作委员会”成员探讨管理学生的策略,与此同时,我们还多次聘请教育专家给家长举办《家长大讲堂》讲座,让他们明白在教育子女过程中家长的习惯、素质对学生的影响。总之,通过家长参与到班级管理之后,班主任不仅感觉工作轻松了,而且化解了许多误会,这些方式自然也激发了班主任工作的情感。

四、班主任要多给孩子创造参与锻炼的机会

著名诗人郭沫若说:“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所以在对小学生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和学科教师不能只盯着学生的考试分数,而应放开学生的手脚,让他们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

在学校这片土壤里,要想给学生带来真正的快乐的生活,教师除了要解放思想,改进教学方式,还可以结合每学期中的有关特殊节日,让他们自发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来锻炼他们的表现能力。如,在去年的学校元旦庆新年会演中,我就让学生自主商议选择节目的内容与形式,最后学生将节目定为合唱,只要想参加的学生都可以报名,结果学生的热情空前高涨。但是在节目排练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想不到的问题,因为有一些学生的演唱水平与信心存在一些问题,为达到合唱的效果,我们想去掉一部分学生。可思前想后,我们最终还是耐心与学生沟通,自己利用休息时间带学生训练,最终我们没有舍弃一位学生,合唱的节目获得了领导及家长的好评,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参与中得到了锻炼,能力得到了提升。让他们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体会到了读书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和真正内涵,懂得了在集体生活中要主动锻炼自己,这样自己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任何时候,管理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门艺术。特别是作为农村小学班级管理者,在管理中虽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我们相信只要学校领导和教师能真诚地付出,不断地探索相关新举措,班级的管理水平就一定会得到提高,学生的各个方面能力也会得到发展,这样就一定能为他们的明天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