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全球贸易情况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前言
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最近几年的全球贸易增速的百分点都明显低于同期的经济增速,甚至在2015年,全球贸易增速呈现负增长,这一奇怪的现象是对以往年份全球贸易增速都要高于经济增速有利的打击,而目前整个的趋势是全球贸易增速要被经济增速远远的甩在身后。其实,全球贸易增速过低的问题最初出现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当时一些经济学家就预言贸易增速将开始出现降低并达到一个低谷时期,可没想到的是整个低谷时期,而这个降低的力度也比当时预言的大很多,也会持续了如此长的时间,其后果甚至不能被一些企业所接受。同时这个幅度也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担心,逐渐的引起了相关人士的思考。
二、关于全球贸易增速低于经济增速的思考讨论
(一)主张需求不足论
持有主张需求不足论的专家和学者认为之所以出现全球贸易增速低于经济增速的现象,原因主要是因为2008年的金融危机影响而导致的全球经济呈现疲软的态势,一时间商品的价格暴跌,整个第三产业受到严重的冲击,同时就造成了商品的需求不足的现象,进而影响了全球贸易增速。但是这种主张需求不足的观点却有着一个很大的问题,即为何在全球贸易增速降低的情况下,经济增速却依然能保持一个很好的发展势头,并且连续数年都要高于同期的贸易增速,这一点是需求论不能都解释的。而同样的,论影响的对象来说,包括金融危机的影响都会具有一定的相互关联性,况且贸易和经济增速本身就是一个属性的事物,所以怎么可能会只影响贸易发展,而对经济发展毫发未损,这一点是值得所有专业人士所思考的。
(二)周期性的经济疲软现象
目前出现整个贸易发展增速过低的现象,一部分是因为经济的短时性不稳定造成的暂时性疲软,比如在20世纪的30年生的资本主义金融危机就是因为当时的经济处于周期性的繁荣阶段,而当经济转为疲软阶段,就会自然的出现贸易增速下降的情况,而这完全是因为短时的环境因素所造成的。当然,这一观点也受到了现在一些学者的质疑,他们认为目前全球贸易增速低于经济增速的这种原因或许只是表象的,是为了迷惑大家,而更深层次的原因也急需要相关专家去认真思考。
(三)长期性的结构变化
当然,一些分析者认为,既然20世纪的30年生的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的原因是周期性的经济疲软现象,那么也就自然有长期性的结构变化所导致的贸易问题,而这个原因的出现也是短时的因素长期积累的效果,因为周期性的疲软造成的经济结构变化已经成为了一些学者所持有的观点。支持他们的一个主要论点就是目前的全球贸易增速已经连续数年都低于同期的经济增速,这难道还不是因为经济结构已经变化所导致的吗?如果还按照以前的想法进行贸易保护和制约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做好产业的结构转型,从而进行创新性发展。
(四)贸易保护角度
在我国贸易保护发展进程中,由相关的数据和经验显示,每一次金融危机过后或者相应的经济疲弱过去,一些有意识的国家和地区都会采取相应的贸易保护行为,以动用一定的多样化和多区域的手段对贸易的发展进行相应的隔离,以降低其贸易的损失情况。但这种做法和措施也有一些弊端,比如隔离或者封闭某个地区的贸易往来,总会对当地的经济和贸易发展有一些消极的影响,突出表现在整个贸易自由化受到严重的打击。而最好的做法是在采用协同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对危机进行应对,并通过适度的贸易保护进行相应的风险规避,不仅可以降低因保护过度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可以尽可能的提高全球贸易增速。
(五)贸易主体国家变迁说
对于贸易主体国家来说,持有贸易主体国家比较优势变迁说的经济学家认为此举主要阐述的是中国在全球贸易中所具有的关键性地位,换句话来货,中国的贸易发展对于全球的贸易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近些年来,中增速的发展也带动了全球贸易的进步。然而也并不是完全利好的,比如中国的出口假如在整个贸易发展中占有较大的市场,就会同时使得我国外贸发展的空间不断缩减,主要表现在整个创新的力度会明显的下降,而自身的优势产业也会逐渐的受到相应的损失。所以,一些学者也预测如果按照这个想法发展的话,中国未来的贸易发展很可能会出现产业发展困难和相应的真空期阶段,同时也面临着相当大的转型断层风险。
三、结束语
总体来讲,本文依据新时期下这一特殊大环境,以全球贸易增速和经济增速的对比作为为突破口,以当前的新时期下的几点实际情况为基准,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对关于全球贸易增速低于经济增速的主张需求不足论、周期性的经济疲软现象、长期性的结构变化、贸易保护角度、贸易主体国家变迁说五点思考进行讨论,建议性的提出针对的解决方法,以解决相关的全球贸易发展问题。
参考文献:
[1]戴翔, 教授.如何看待全球贸易增速低于经济增速现象[J]. 国际贸易, 2016,(10).
[2]成相亭.对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几点思考――减税比降息更直接[J].中国总会计师, 2012,(7).
[3]王素. 世界经济增长预期:声调是否改弦更张[J].进出口经理人, 2016,(7).
一、概述
全球化目前已成为一种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任何国家都要积极加入到这一潮流中,顺应经济变化,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促进世界整体经济迅速发展,而且对国家自身来说,这也是一次发展的机会,在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提升自身实力,同时使本国的经济环境更适合世界经济发展现状,营造良好的发展条件。对我国的发展来说,全球化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在当前的环境中,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活动,这样的对外贸易所占的比重也不断增加,就整体而言,当前我国从宏观上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包括税收以及贷款等方面的优惠,在微观上,现代企业制度逐渐建立并且不断完善,这样有利的国内环境使得我国的对外贸易在近些年中呈现增长的态势。但同时要看到,由于经济政策已经全球性的经济差异仍然存在,我国的随外贸易中依然有很多问题与不足,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对外贸易的整体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障碍。
二、全球化环境下我国对外贸易的机遇
经济全球化对每一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次扩大自身经济活动范围,增强自身经济实力的机会,对我国来说也不例外。当前,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深水期,对外贸易活动也在经历着转型与完善,在这种情况下,全球化使得对外开放有了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同时这样的全球化模式也给我国的对外贸易带来了更多的合作机会。
1.增加对外合作
作为我国经济活动的主要类型,对外贸易合作所占的比重在不断上升,但一国要想更好地实现对外贸易额的增长,首先就要扩大与他国的合作范围,最大限度地增加合作机会。在过去传统的国际经济环境中,由于众多规定限制的存在,贸易壁垒十分严重,各国的关税问题以及具体的对外贸易合作方式都不相同,各国上处于一个比较封闭的环境中,但在当前的环境中,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贸易壁垒不断被打破,全球各种贸易组织逐渐增加并且制定了很多适合国际贸易往来的条约,这样的环境使我国更加方便与其他国家进行合作,增加了交流往来的机会,在与其他国家合作的过程中促进我国进一步完善我国自身对外贸易的机制同时增加贸易额度,促进经济增长。
2.完善贸易机制
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对外贸易活动起步较晚,发展较慢,这是由于我国的历史因素和现地社会体制等综合情况所导致的,所以我国要想融入全球经济发展中,就需要不断完善自身,从体制上进行改革,使我国的对外贸易更加符合国际发展的要求。在贸易体制上的改革要顺应全球发展的潮流,向其他国家的学习,在不断地磨合借鉴中实现自身的完善与改革。全球化环境下各种集中在同一环境中进行贸易往来,有利于学习其他国家对外贸易的运行策略,同时吸收国际通行的贸易法则,防止在对外贸易活动中引起纠纷,促进对外贸易的规范化、科学化。
3.提升经济实力
积极参与对外贸易活动是我国当前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一项,扩大对外贸易的范围、增强实力也是带动我国整体经济实力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过去的环境下,我国也进行对外的贸易来往,但从整体上来说处于初级阶段,贸易额较低,无法实现较大的突破,如今在新的国际环境下给与我国更多的发展机会,营造一种良好的对外贸易活动的环境。从近些年我国的对外贸易额以及其占国家经济发展总量比重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经济实力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由此可知出,全球化的环境不仅使我国的对外贸易得到发展,同时也为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机会。
三、全球化下我国对外贸易的挑战
虽然全球化为我国的对外贸易以及整体经济发展都带来了新的机会,使我国更好地融入世界发展的潮流中,实现自身发展。但同时也要注意到,当前我国在全球经济活动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其中既有我们自身体制不完善、政策不健全的问题,也有全球贸易障碍以及其他国家可以破坏阻挠的因素,综合起来,这些都是我国的对外贸易所面临的挑战,需要在以后的发展中予以解决。
1.政策不规范
一国在进行对外贸易的活动中,除了良好的客观环境,也需要规范科学的国内政策的支持,在这一点上,目前我国还欠缺较多。在我国企业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往来或参与全球性的经济活动中时,总是缺乏良好健全的政策支持,这让我国的企业面临着更多的障碍。如今全球企业更多的进行共同的贸易活动,缺少规范的政策支持使得我国对外贸易增加了很多障碍。
2.国际贸易壁垒的存在
尽管当前全球的贸易活动逐渐平等化、开放化,但贸易壁垒仍然存在,如我国经常在对国外的产品销售中遭遇反倾销调查,一些国家会针对我国部分产品提出倾销的质疑,并且开出“天价”罚单,这些情况都使得我国企业的对外贸易活动存在很多障碍。贸易壁垒也让我国企业在一些全球经济活动中处于被动状态,无法很好地进行合作,这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往来的主要问题。
四、结语
当前的全球化环境对我国的对外贸易活动来说是有利有弊的,它既为企业参与更多更大的经济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提供了新的机会,但同时又给我国的企业提出新的问题与挑战。但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对外贸易活动也要继续强化,这是世界发展的潮流,也是我国壮大自身实力的需要。我国必须不断完善自身,更好地参与到全球的活动中,促进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
作者:冯毅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顾国达.中国对外贸易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汪五一.中国对外贸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新贸易统计数据的优势
传统的贸易统计数据主要适用于从产品的生产到出口的整个产品价值链都处于一国内部的贸易统计,并不适合用于由生产分工全球化而导致的新的贸易统计。对比新的贸易统计数据,传统贸易统计数据在衡量诸如行业竞争力、比较优势、贸易保护、汇率、经济周期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足。基于产品附加值的新贸易统计数据不仅有助于更加全面、准确地统计全球贸易量,而且至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有助于改善人们对全球贸易相关问题的理解。(一)新贸易统计数据可以更好地追踪发展中国家进口中间产品和半成品的来源,也可以揭示工业国家再进口的产品种类为了更好地统计各国在产品生产中的附加值,新贸易统计数据必然要追踪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并将不同的生产环节分解到各个从事产品不同阶段生产的国家。这就使得新贸易统计数据能够准确统计各国进口中间产品的来源地及各国在产品生产中的作用,从而有助于追踪发展中国家进口中间产品和半成品的来源以及各国再进口的产品种类。(二)新贸易统计数据有助于重新审视全球贸易的不平衡情况由于在新的全球生产分工体系下,一国只专注于产品的某一特定生产环节,因此,衡量一国在全球贸易中的贡献不应以出口产品的最后总价值来判断,而应以该国所从事的特定生产环节的价值来判断,即以该国在出口产品中的附加值来判断。传统贸易统计数据将出口产品的价值都归于最后生产该产品的国家,这无疑会夸大最后从事产品组装环节的国家在产品整个生产环节中的作用,从而无法反映全球贸易不平衡的真实情况。[1]与之相比,新贸易统计数据由于能够较好地确定每个国家在产品各生产环节中的地位和产品生产中的附加值,因此也就可以更好地衡量全球贸易的真实情况。以美国在苹果手机(iPhone)上的贸易为例。米鲁多(Miroudot,2011)调查了2009年美国在iPhone上的贸易平衡情况。从表1数据可知,如果按照传统的贸易统计数据,美国2009年在iPhone产品上从中国进口了约19.01亿美元的产品;相应的,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上表现为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增加了19.01亿美元。可如果按照基于产品附加值的新贸易统计方式来计算,美国进口的19.01亿美元的iPhone产品中,中国生产的附加值只有7350万美元,仅相当于传统贸易统计方式的3.87%。美国贸易逆差的其余部分其实来自于日本、韩国、德国等中间产品生产国。由此可见,在传统贸易统计数据中,中国在iPhone产品上对美国的贸易逆差被严重夸大了。(三)新贸易统计数据有助于更好地解决各国在市场准入和贸易政策上的争论新贸易统计数据在解决各国在市场准入和贸易政策方面的争论上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对市场准入和贸易政策的很多争论均来自于对贸易不平衡问题的不同看法,而新贸易统计数据可以更准确地衡量世界贸易不平衡的真实情况,因此,新贸易统计数据必然有助于减少各国对市场准入和贸易政策的争论。第二,基于全球生产体系的新生产方式使贸易竞争力不再存在于国家之间,而是存在于企业之间,存在于生产的不同环节之间,因此,在WTO基于产品附加值的新贸易统计数据下,传统的对于最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理解也会发生变化。以最优关税为例,传统贸易理论认为,最优关税应当是逐级增加的。而在新的全球生产体系下,一国的最优关税应当变得很小,而且不应再是逐级增加的。可见,如果依据传统的贸易统计方式统计的数据,针对上述问题制定相应的贸易政策,无疑将导致错误的结论。与之相比,新贸易统计数据由于其对贸易量的统计是依据产品各生产环节的附加值而非最终产品的价值,因此,在处理上述问题时,其所提供的数据无疑更具说服力,也更有利于一国贸易政策的正确制定。(四)新贸易统计数据有助于更清楚地认识宏观经济冲击对全球经济和贸易的影响在新的全球生产体系下,产品的生产价值链由一国延长到世界其他国家,所以对产品价值链中的任何国家经济的冲击也将通过价值链传导到其他国家,从而对世界经济造成更大的影响。以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为例,美国最终消费的锐减直接导致处于产品最终组装环节的中国出口的下降,而中国出口的下降又影响到其对中间产品的进口,从而对处于产品价值链中上游的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经济产生影响。[2]可见,传统的贸易统计数据由于只关注最终产品的生产,所以在新的经济环境下,无法准确认识宏观经济冲击对全球经济和贸易的影响。与之相比,由于新贸易统计数据是以一国在出口产品中的附加值为基础的,从而更有可能准确判断经济冲击对产品价值链上各国的影响。(五)新贸易统计数据有助于重新审视贸易和就业的关系新贸易统计数据可以更精确地告诉我们就业岗位在生产环节的哪部分从事产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WTO的一项以欧盟制鞋业为研究对象的研究表明,依据传统贸易统计数据的发现认为,中国对欧盟的皮鞋出口导致了欧洲制鞋业工作岗位的消失;但是通过根据新贸易统计方式所计算出的数据则清楚地表明,欧洲制鞋业所丧失的只是皮鞋的加工制作这一部分工作岗位,皮鞋的设计、研发、市场营销等生产环节上的工作岗位仍然存在于欧洲,并且欧洲的制鞋企业由于降低了生产成本而变得更具竞争力。[3](六)新贸易统计数据有助于重新审视贸易对环境的影响OECD的研究表明,重新分配生产活动的各个环节,会对一国的碳排放情况产生显著影响。在传统贸易统计数据下,出口产品的碳含量全部被归于最终生产该产品的国家。而新的贸易统计数据由于其所具有按产品附加值统计贸易的特点,则可以将产品中的碳含量分解到各生产环节,从而可以更准确地计算各国在产品生产全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可见,新贸易统计数据有助于重新审视贸易对各国环境的影响。(七)新贸易统计数据有助于重新评估一国的贸易竞争力这里仍以美国iPhone产品为例分析。如果根据传统的贸易统计数据,中国在iPhone上的出口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和贸易竞争力。但是,如果以新贸易统计数据来衡量则可以发现,中国在iPhone生产上的比较优势和贸易竞争力事实上仅仅局限于产品组装这一生产环节上,而iPhone生产的中上游环节的比较优势和贸易竞争力仍然掌握在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手中。
新贸易统计数据对我国的影响
(一)新贸易统计数据可以更好地衡量我国的出口竞争力及其在全球生产分工中的地位,进而有助于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在新的全球生产体系下,各国的竞争力主要存在于产品的不同生产环节上,而非存在于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中。基于传统贸易统计数据计算出来的竞争力水平,针对的只是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因此,这种利用传统贸易统计数据计算出来的结果将明显夸大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以及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洛迪克(D.Rodrik,2011)依据传统贸易统计数据的研究就认为,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相当于比中国人均GDP高3~6倍的国家的生产水平。[4]可见,如果我国以此为依据来制定指导未来经济发展的政策,无疑会带来很多问题。与之相比,由于新贸易统计数据是以各国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附加值为基础的,因此,基于新贸易统计数据计算出来的结果更能准确反映我国出口的竞争力,以及我国在全球生产分工中的地位。如,新贸易统计数据清楚地表明,我国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主要存在于产品的组装环节,主要从事的仍旧是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工序,仍然处于全球生产价值链的低端。我们便可以依据这一结论,提出更符合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实际情况的对策建议。(二)新贸易统计数据可以更准确地衡量我国的对外贸易不平衡状况随着世界生产分工体系的逐渐形成,我国在世界分工中的作用仍停留在以产品组装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上,但在传统的贸易统计方式下,产品出口的全部价值却全部记在中国,从而导致虽然中国对美、欧存在巨额贸易顺差,但中国能够获得的实际收益却很小。与之相比,新贸易统计数据是基于各国在产品中的附加值统计的,因此,势必可以更准确地衡量中国外贸不平衡的状况。从相关的研究成果来看,WTO和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的研究都表明,按照传统贸易统计数据,2008年中美贸易顺差为2850亿美元;但如果按照新贸易统计数据来计算,那么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只有1640亿美元,仅占传统贸易统计数据的69%。[5]詹森和诺格拉(Johnson,Noguera,2010)的研究也表明,如果依据以一国产品附加值为基础的新贸易统计数据来计算中美双边贸易,则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程度相比传统贸易统计数据将下降30%~40%。(三)新贸易统计数据可以有效降低我国与其他国家间的贸易摩擦我国与其他国家,特别是同发达国家间的贸易摩擦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他国家认为与我国之间的对外贸易,不但造成其本国的贸易不平衡,而且导致本国就业岗位的大量流失。然而,如前所述,由于新贸易统计方式可以更准确地计算各国在贸易中的收益和成本,有助于重新审视贸易和就业的关系,重新审视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因此,可以真实反映各国与我国之间的贸易关系,从而有效降低我国与其他国家在贸易问题上的分歧,减少不必要的贸易摩擦。四、结论本文通过对WTO基于各国出口产品附加值的新贸易统计数据出台的背景、优势及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的分析,认为与传统的贸易统计数据相比,基于各国出口产品附加值的新贸易统计数据可以在追踪发展中国家进口中间产品和半成品的来源、审视全球贸易的不平衡情况、解决各国在市场准入和贸易政策上的争论、认识宏观经济冲击对全球经济和贸易的影响、重新审视贸易和就业的关系、重新认识贸易对环境的影响、真实评估一国的贸易竞争力等七个方面存在明显的优势。新贸易统计数据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能够更好地衡量我国出口的竞争力及其在全球生产分工中的地位、更准确地衡量我国外贸不平衡的状况以及有效降低我国与其他国家间的贸易摩擦。因此,我国应当积极回应WTO在贸易统计数据方面的革新,适时调整我国相关的外贸数据统计方式,以更好地适应世界贸易发展的新变化。
作者:蒋庚华 郭沛 刘舒野 单位: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
【关键词】服务经济;全球化时期;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战略思考
一、前言
伴随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体系的不断完善,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质量的提升需求。重视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需要清晰地认识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情况。关注到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希望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进行科学的管理和监督,实现对经济发展和服务类型的全面升级。
二、经济全球化深入服务经济全球化时代
1.经济全球化发展时代的变更
我国从1970年到1990年经历了3个实际的经济变化时期,1970年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货物贸易阶段。从1970年末到1980年末期,将近20年的阶段全球经济以制造业作为主体。到1990年,世界经济受到信息时代的影响开始趋向于服务经济发展的模式。
2.服务经济全球化时代划分的评价依据
针对服务经济全球化的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主要的依据有以下几个方面:我国的对外投资开始倾向于服务行业,服务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的拓展,成为并购的工作重心内容。服务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壮大,服务贸易也在不断的调整和进步,呈现出未来良好的发展倾向。
3.经济强国的评价标准是服务经济社会
通过服务经济的社会状态能够评价社会的整体经济情况,具有良好的产品品质,能够符合自我调整的平面化经济结构,实现对国家经济的全面支持,就能够被评价为经济发展的强国。因此,具有服务经济的社会经济发展类型,具备了经济强国的评价标准需求。
4.服务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指导价值
针对服务经济全球化的局势进行分析,能够发现时代背景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情况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价值,根据我国实际的市场经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满足服务经济发展的需求是国家经济进步的重要价值体现。
三、强化发展服务贸易促进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空间和重心的转变
1.提升我国商品价值
通过强化的发展服务贸易的模式,能够成功地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空间得到拓展的需求,并且能够将传统的经济发展重心转变到先进的领域当中去。开展强化的服务贸易模式,能够充分地提升我国商品的价值,促进我国整体的市场经济收益效果,实现对我国市场经济收益的高效需求。
2.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在具体的市场经济发展过程当中,我国社会需要认识到服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时代背景,根据实际的发展需求进行市场经济工作重心的调整,在实际的经济运作环境下进行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保证基础市场经济发展结构符合服务贸易的发展整体需求,并且能够关注到自身产品生产的质量。
3.促进社会生产组织方式革新
针对我国社会生产效率进行调整,还需要进行社会生产组织方式的革新运作,保证将第二产业作为主导经济发展的动力,将第一和第二类型的产业发展模式向第三产业靠拢,并为第三产业充分服务,实现对经济发展的充分支持。三种社会生产组织的高效率合作,是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转型实践。
四、加速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战略路径
1.战略开展的步骤
针对我国实际的市场经济发展情况提出科学的战略设计和部署,需要观察到战略开展的阶段和步骤性特征。从2010年开始,我国重视对服务经济发展和服务贸易发展的经济夯实基础。再到2015年,开始实施全面的发展战略应用,促进社会生产效率的全面提升。到2020年,计划实施全面的发展进步措施,希望能够获得更加合理的发展战略。
2.战略空间的布局
针对我国实际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观察,开展战略空间的布局,实施科学的城市发展战略内容,通过城市作为服务贸易的中心,采取港口和交通枢纽共同协作的模式,进行良好的经济拓展性发展战略运营,满足实际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满足我国从周边到中心,从浅出到深入的发展目标。
3.战略开展的措施
针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挥进行科学的观察,通过实现战略措施得到良好的服务贸易发展进展,需要从战略和计划部署的细节合作中得以实现。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进行科学的规划,采取战役的方式进行任务的逐一计划和达成,满足未来服务型贸易发展的具体需求,保证市场经济的良好运作。
五、结论
综合上述研究内容进行切实有效的分析、探讨和总结能够发现,针对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不断加速的情况提出服务贸易发展的战略计划和部署,能够实现对我国经济进一步的发展,并且不断地拓展和提升我国经济贸易发展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实现对我国经济的全面推动作用,体现经济发展的重要价值。在服务经济全球化的基础背景下,为提升我国社会经济奠定良好的辅助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俊.“十二五”时期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战略思考[J].国际贸易,2012,06:54-57+66.
关键词:新贸易统计数据;产品附加值;背景;优势;影响
中图分类号:F75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2-0095-05
上世纪60年代后,世界贸易形势出现了新的变化。随着关税水平的下降、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壁垒的降低、国际运输环境的改善以及信息和通讯技术的进步,国际贸易成本迅速下降。这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方式,进而导致全球生产价值链的逐步形成。其结果是产品内贸易、公司内贸易、外包等新的贸易形式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日渐凸显,中间产品贸易占世界贸易的比重迅速上升。由于中间产品进口需要反复经过海关,而每经过一次海关就要在贸易统计中记录一次,因此,这种以全球产品生产协作为基础的中间产品贸易成为世界贸易中增长速度最快的部分,也是引起世界贸易非线性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极大地改变了世界贸易的格局。如,由泰国组装生产的计算机硬盘,其中间产品分别来自于10个亚洲和美洲国家;美国的波音787飞机,其机翼来自于日本,发动机来自于英国,刹车、电力系统和计算机组件来自于法国。相关研究表明,中间产品贸易约占世界贸易总量的30%左右,且在20世纪的最后25年中以40%的年均速度增长(D.Hummels et al,2001)。近年来,中间产品贸易更是占到了世界货物贸易的56%和服务贸易的70%(Miroudot et al,2009)。
由于传统的贸易统计主要依据的是海关的进出口贸易数据,其结果是将出口产品的所有价值均归于最终出口该商品的国家,因此,传统的贸易统计数据一方面不能准确统计新的贸易方式,即中间产品贸易的真实情况;另一方面,传统的贸易统计数据还将夸大最终出口该商品的国家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作用。WTO总干事拉米(Lamy,2012)就认为,“新的经济现象要有新的经济和统计方式与之相适应。好的统计数据有助于对社会和经济现象的理解。如果我们仍然利用不完整的数据来制定政策,就会得到错误的结论;如果用旧数据来研究新问题,则争论和误解也会增加。”因此,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世界贸易发展的现实,WTO将于2013年初出台第一批基于产品附加值的“附加值统计”(Value-added Statis-tic)数据(或称新贸易统计数据),以更好地衡量世界贸易的发展状况。
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一些国家出台了具有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的政策。然而,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渐复苏,世界贸易仍将向更加稳固的自由化发展方向迈进。而WTO新贸易统计数据的出台正是适应世界贸易环境变化的需要。它不仅会对世界贸易的统计形成颠覆性的变革,同样也会对我国未来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起到深远影响。基于此,本文对WTO新贸易统计数据出台的背景、新贸易统计数据的优势及其对我国对外贸易将产生的影响展开研究。
一、WTO新贸易统计数据出台的背景
新贸易统计数据的出台源于世界贸易的新变化,以及由此导致的全球生产分工体系的逐渐形成,使传统的以国别和最终产品为标准的贸易统计数据不再适应世界贸易的发展变化。WTO新贸易统计数据出台的背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税水平的显著下降加速了全球生产分工体系的形成
随着贸易自由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关税水平的下降极大地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降低了进口中间产品的成本,推动了世界生产分工体系的形成。以亚洲为例,目前亚洲各国最惠国关税的税率在5%。10%之间,较之20世纪90年代也有大幅度的下降。较低的关税必然会降低贸易的成本、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特别是中间产品贸易的发展。
(二)各国出口环境的改善极大地促进了全球生产分工体系的形成
各国出口环境的改善主要体现在:首先,各国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降低了产品的运输成本。如,集装箱运输船和集装箱码头的出现,降低了海运的成本;航空条件的改善则极大地降低了时间密集型国际贸易的成本。其次,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基础设施的改善,降低了贸易中的通讯成本。最后,一些国家国内贸易规制的减少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提升了企业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上述各方面出口环境的改善都为扩大贸易提供了有利条件,成为积极发展对外贸易的有效推动力,极大地促进了产品生产的进一步分工,推动了全球生产分工体系的形成。
(三)出口加工园区的建设推动了全球生产分工体系的形成
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为促进本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纷纷建立了本国专门的出口加工园区。而出口加工园区的建设极大地推动了世界贸易新生产方式的形成。根据世界劳动组织(ILO)的统计,截至2006年,全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共建立了3500多个出口加工园区。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IDE-JETRO)的统计数据也表明,目前发展中国家出口的五分之一产品和进口的13%产品来自于出口加工园区。由此可见,出口加工园区的建立对于全球生产分工体系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带动了全球生产分工体系的形成
伴随着运输成本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下降以及信息技术的进步,跨国公司为寻求更低的生产成本,将部分生产环节转移至发展中国家,一方面促进了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世界生产价值链的形成,改变了产品的生产方式,促进了中间产品贸易的发展。以亚洲的外商直接投资为例,20世纪80年代中期,亚洲的外商直接投资每年约为50亿美元,1990年这一数值达到了约230亿美元,2008年则达到了3070亿美元。在亚洲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数量增加的同时,中间产品在亚洲出口产品中所占的份额也由1995年的26%上升到了2009年的35%。
二、新贸易统计数据的优势
传统的贸易统计数据主要适用于从产品的生产到出口的整个产品价值链都处于一国内部的贸易统计,并不适合用于由生产分工全球化而导致的新的贸易统计。对比新的贸易统计数据,传统贸易统计数据在衡量诸如行业竞争力、比较优势、贸易保护、汇率、经济周期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足。基于产品附加值的新贸易统计数据不仅有助于更加全面、准确地统计全球贸易量,而且至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有助于改善人们对全球贸易相关问题的理解。
(一)新贸易统计数据可以更好地追踪发展中国家进口中间产品和半成品的来源,也可以揭示工业国家再进口的产品种类
为了更好地统计各国在产品生产中的附加值,新贸易统计数据必然要追踪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并将不同的生产环节分解到各个从事产品不同阶段生产的国家。这就使得新贸易统计数据能够准确统计各国进口中间产品的来源地及各国在产品生产中的作用,从而有助于追踪发展中国家进口中间产品和半成品的来源以及各国再进口的产品种类。
(二)新贸易统计数据有助于重新审视全球贸易的不平衡情况
由于在新的全球生产分工体系下,一国只专注于产品的某一特定生产环节,因此,衡量~国在全球贸易中的贡献不应以出口产品的最后总价值来判断,而应以该国所从事的特定生产环节的价值来判断,即以该国在出口产品中的附加值来判断。传统贸易统计数据将出口产品的价值都归于最后生产该产品的国家,这无疑会夸大最后从事产品组装环节的国家在产品整个生产环节中的作用,从而无法反映全球贸易不平衡的真实情况。与之相比,新贸易统计数据由于能够较好地确定每个国家在产品各生产环节中的地位和产品生产中的附加值,因此也就可以更好地衡量全球贸易的真实情况。以美国在苹果手机(iPhone)上的贸易为例。米鲁多(Miroudot,2011)调查了2009年美国在iPhone上的贸易平衡情况。从表1数据可知,如果按照传统的贸易统计数据,美国2009年在iPhone产品上从中国进口了约19.01亿美元的产品;相应的,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上表现为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增加了19.01亿美元。可如果按照基于产品附加值的新贸易统计方式来计算,美国进口的19.01亿美元的iPhone产品中,中国生产的附加值只有7 350万美元,仅相当于传统贸易统计方式的3.87%。美国贸易逆差的其余部分其实来自于日本、韩国、德国等中间产品生产国。由此可见,在传统贸易统计数据中,中国在iPhone产品上对美国的贸易逆差被严重夸大了。
(三)新贸易统计数据有助于更好地解决各国在市场准入和贸易政策上的争论
新贸易统计数据在解决各国在市场准人和贸易政策方面的争论上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对市场准人和贸易政策的很多争论均来自于对贸易不平衡问题的不同看法,而新贸易统计数据可以更准确地衡量世界贸易不平衡的真实情况,因此,新贸易统计数据必然有助于减少各国对市场准人和贸易政策的争论。第二,基于全球生产体系的新生产方式使贸易竞争力不再存在于国家之间,而是存在于企业之间,存在于生产的不同环节之间,因此,在WTO基于产品附加值的新贸易统计数据下,传统的对于最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理解也会发生变化。以最优关税为例,传统贸易理论认为,最优关税应当是逐级增加的。而在新的全球生产体系下,一国的最优关税应当变得很小,而且不应再是逐级增加的。可见,如果依据传统的贸易统计方式统计的数据,针对上述问题制定相应的贸易政策,无疑将导致错误的结论。与之相比,新贸易统计数据由于其对贸易量的统计是依据产品各生产环节的附加值而非最终产品的价值,因此,在处理上述问题时,其所提供的数据无疑更具说服力,也更有利于一国贸易政策的正确制定。
(四)新贸易统计数据有助于更清楚地认识宏观经济冲击对全球经济和贸易的影响
在新的全球生产体系下,产品的生产价值链由一国延长到世界其他国家,所以对产品价值链中的任何国家经济的冲击也将通过价值链传导到其他国家,从而对世界经济造成更大的影响。以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为例,美国最终消费的锐减直接导致处于产品最终组装环节的中国出口的下降,而中国出口的下降又影响到其对中间产品的进口,从而对处于产品价值链中上游的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经济产生影响。可见,传统的贸易统计数据由于只关注最终产品的生产,所以在新的经济环境下,无法准确认识宏观经济冲击对全球经济和贸易的影响。与之相比,由于新贸易统计数据是以一国在出口产品中的附加值为基础的,从而更有可能准确判断经济冲击对产品价值链上各国的影响。
(五)新贸易统计数据有助于重新审视贸易和就业的关系
新贸易统计数据可以更精确地告诉我们就业岗位在生产环节的哪部分从事产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WTO的一项以欧盟制鞋业为研究对象的研究表明,依据传统贸易统计数据的发现认为,中国对欧盟的皮鞋出口导致了欧洲制鞋业工作岗位的消失;但是通过根据新贸易统计方式所计算出的数据则清楚地表明,欧洲制鞋业所丧失的只是皮鞋的加工制作这一部分工作岗位,皮鞋的设计、研发、市场营销等生产环节上的工作岗位仍然存在于欧洲,并且欧洲的制鞋企业由于降低了生产成本而变得更具竞争力。
(六)新贸易统计数据有助于重新审视贸易对环境的影响
OECD的研究表明,重新分配生产活动的各个环节,会对一国的碳排放情况产生显著影响。在传统贸易统计数据下,出口产品的碳含量全部被归于最终生产该产品的国家。而新的贸易统计数据由于其所具有按产品附加值统计贸易的特点,则可以将产品中的碳含量分解到各生产环节,从而可以更准确地计算各国在产品生产全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可见,新贸易统计数据有助于重新审视贸易对各国环境的影响。
(七)新贸易统计数据有助于重新评估一国的贸易竞争力
这里仍以美国iPhone产品为例分析。如果根据传统的贸易统计数据,中国在iPhone上的出口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和贸易竞争力。但是,如果以新贸易统计数据来衡量则可以发现,中国在iPhone生产上的比较优势和贸易竞争力事实上仅仅局限于产品组装这一生产环节上,而iPhone生产的中上游环节的比较优势和贸易竞争力仍然掌握在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手中。
三、新贸易统计数据对我国的影响
(一)新贸易统计数据可以更好地衡量我国的出口竞争力及其在全球生产分工中的地位,进而有助于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在新的全球生产体系下,各国的竞争力主要存在于产品的不同生产环节上,而非存在于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中。基于传统贸易统计数据计算出来的竞争力水平,针对的只是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因此,这种利用传统贸易统计数据计算出来的结果将明显夸大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以及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洛迪克(D.Rodfik,2011)依据传统贸易统计数据的研究就认为,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相当于比中国人均GDP高3~6倍的国家的生产水平。可见,如果我国以此为依据来制定指导未来经济发展的政策,无疑会带来很多问题。与之相比,由于新贸易统计数据是以各国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附加值为基础的,因此,基于新贸易统计数据计算出来的结果更能准确反映我国出口的竞争力,以及我国在全球生产分工中的地位。如,新贸易统计数据清楚地表明,我国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主要存在于产品的组装环节,主要从事的仍旧是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工序,仍然处于全球生产价值链的低端。我们便可以依据这一结论,提出更符合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实际情况的对策建议。
(二)新贸易统计数据可以更准确地衡量我国的对外贸易不平衡状况
随着世界生产分工体系的逐渐形成,我国在世界分工中的作用仍停留在以产品组装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上,但在传统的贸易统计方式下,产品出口的全部价值却全部记在中国,从而导致虽然中国对美、欧存在巨额贸易顺差,但中国能够获得的实际收益却很小。与之相比,新贸易统计数据是基于各国在产品中的附加值统计的,因此,势必可以更准确地衡量中国外贸不平衡的状况。从相关的研究成果来看,WTO和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的研究都表明,按照传统贸易统计数据,2008年中美贸易顺差为2850亿美元;但如果按照新贸易统计数据来计算,那么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只有l 640亿美元,仅占传统贸易统计数据的69%。詹森和诺格拉(Johnson,Noguera,2010)的研究也表明,如果依据以一国产品附加值为基础的新贸易统计数据来计算中美双边贸易,则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程度相比传统贸易统计数据将下降30%~40%。
(三)新贸易统计数据可以有效降低我国与其他国家间的贸易摩擦
我国与其他国家,特别是同发达国家间的贸易摩擦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他国家认为与我国之间的对外贸易,不但造成其本国的贸易不平衡,而且导致本国就业岗位的大量流失。然而,如前所述,由于新贸易统计方式可以更准确地计算各国在贸易中的收益和成本,有助于重新审视贸易和就业的关系,重新审视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因此,可以真实反映各国与我国之间的贸易关系,从而有效降低我国与其他国家在贸易问题上的分歧,减少不必要的贸易摩擦。
从上海、江苏、浙江的港口和海外数据看,尽管长三角外贸进出口形势整体低迷,但表现出“优进优出”的积极变化,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两旺、一般贸易表现好于加工贸易,呈现震荡向好的态势。
在全球第一大港上海港,进入第四季度以来,集装箱和干散货吞吐量都呈现较大幅度的上升,迎来了传统旺季。2016年1-10月份,仅上海国际港务集团集装箱吞吐量接近3100万标箱,同比增长1.3%。尽管干散货吞吐量呈现下滑,但较2015年同期已经有所回暖。
从具体货种看,高新技术产品呈现出进出口两旺的态势。杭州海关数据显示,2016年前三季度,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两旺,出口810.3亿元,增长8.7%,进口381.4亿元,增长11.1%,优于浙江省进出口整体水平。太阳能电池出口增长23.4%,集成电路进口增长13.8%,表现尤为显眼。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江苏。得益于较为完善的基础建设、制造体系和强大的制造能力,江苏企业在加快“走出去”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中带动了装备制造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如出口电气设备增长4.8%、医疗仪器及器械出口增长3.3%、机械制造设备出口增长0.4%。
一般贸易好于加工贸易成为2016年外贸进出口的新动向。2016年前三季度,江苏省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11661.1亿元,增长6.1%,占同期进出口总值的47.8%。
江苏省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远鹏等专家认为,一般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于加工贸易。加工贸易在促进就业、培养熟练工人和拉动GDP增长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但属于“打工经济”,缺乏品牌,设计、研发等环节也相对较少,主要靠劳动力成本优势。一般贸易则是自己当老板,产业链长,从设计、生产到销售,产品增值率较高,还往往包含知识产权。
此外,浙江省跨境电子商务B2C方式出口33.6亿元,增长1.1倍,拉动浙江省出口增长0.14个百分点。
上海市政府参事室主任、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总裁王新奎认为,经济全球化处于重要调整期,全球贸易量的增加将不再显著,甚至会萎缩,但全球生产布局将出现调整,国际竞争将转向价值链竞争。
在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长乏力的情况下,长三角外贸的“含金量”在提升,表明企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取得了成效。
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应当也必须对国内一些产业进行适度保护,以逐步增强国际竞争力。
一、贸易保护理论的演变、发展及其特点
(一)重商主义的贸易保护学说。出现在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即15~17世纪的重商主义把货币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态,认为开展对外贸易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金银货币财富,在对外贸易中,一方之所得必然是另一方之所失。重商主义者根据自己对财富和贸易的理解提出一系列外贸政策,必然是一心追求贸易顺差的以“奖出限入”为特征的贸易保护政策。
(二)汉密尔顿以关税为主的贸易保护政策。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代表当时工业资产阶级的愿望与要求,于1791年12月向国会提交了《关于制造业的报告》,明确提出实行保护关税的政策主张,以使新建立起来的幼稚产业得以生存、发展和壮大,以增强同英、法等国的廉价商品进行自由竞争的能力。汉密尔顿的保护贸易思想和政策主张,反映的是经济不发达国家独立自主地发展民族工业的正当要求和愿望。
(三)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李斯特在他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发展了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学说,建立了一套以生产力理论为基础、以保护关税制度为核心、为后进国家服务的保护贸易理论。他认为自由贸易理论只适用于像英国这样工业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不适合经济落后的国家。在这种情况下,推进自由贸易,对落后国家无疑是场灾难。因此,经济落后国家应当实行保护贸易制度,使本国的经济赶上或超过先进国家,这样才能使自由贸易成为可能,并从中获得利益。他还提出了著名的生产力理论来论证后进国家保护幼稚工业的合理性。根据生产力理论,李斯特对保护对象的确定、保护关税手段的运用等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政策主张。
(四)新贸易理论中的战略性贸易政策。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为基础的国际贸易“新”理论发展过程中,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战略性贸易政策。所谓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一国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可以凭借生产补贴、出口补贴或保护国内市场等政策手段,扶持本国战略性工业的成长,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从而谋取规模经济之类的额外收益,并借机劫掠他人市场份额和工业利润。
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实施贸易保护政策的困境
从上述对保护贸易理论的简要回顾中,我们可以看出,从重商主义开始,到后来的幼稚产业保护论,直至新贸易理论的所谓战略性贸易政策,具有一些共同点,即其前提条件都是生产要素的国际间不可流动性、产品具有明显的国家和民族界限、贸易保护对象具有确定性、贸易保护手段具有可操作性且以关税为主。但在经济全球化、资本可以跨国流动的条件下,传统贸易保护的前提条件已不复存在,从而也使传统贸易保护理论陷入困境。
(一)贸易保护对象确立的困难
1、以民族产业为界限实施保护已不可能。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实行保护贸易政策的目标是发展民族产业,实行经济自立。这在国际投资还没有充分发展、各国经济联系还不是很强的情况下是可行的,因为那时企业和产品的民族界限非常明晰,保护对象的确定比较容易。但在当代,传统意义上的“民族产业”界限已经比较模糊。随着科技的发展,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带来生产的全球化,形成了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全球性的生产网络,国际分工由产业间分工为主导逐步转变为产业内分工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内部的企业内分工发展迅速。由于国际直接投资的迅猛发展、跨国并购此起彼伏,各国产业、企业的相互渗透更加深入,企业、产品的“国籍”日益模糊了。
2、以幼稚产业为界限实施保护其效果具有不确定性。在传统贸易保护理论中,保护幼稚产业是实行贸易保护政策的一个有力论据。虽然经济学家们对幼稚产业作了各种各样的解释和界定,但可操作性不强,保护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原因在于:(1)幼稚产业的发展具有不可预见性。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同样的产业在别国的保护下可以成长起来,在本国则不一定达到同样的效果。(2)幼稚产业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国际产业结构的升级非常迅速,今天的幼稚产业经过一定时期的保护后,很可能还没有成长起来就变成夕阳产业了,保护只能给以后的结构调整增加困难。(3)即使有些“幼稚产业”经过保护以后成长起来了,但这些产业很可能是假幼稚产业。
3、以战略性产业为界限实施保护愈发困难。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一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状况影响甚至决定一国的国际分工地位。高科技产业因具有较强的外溢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而被称作战略性产业。为了提高国际分工地位,获取更多的贸易利益,对战略性产业加以保护也就成为贸易保护的一个重要理由。但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这正变得愈发困难。原因在于:(1)对发达国家而言,虽然其财力雄厚,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往往涉及许多科学门类、需要高额的投入,有的单靠一个国家、一个企业难以完成。(2)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其科学技术发展本身就相对落后,有的高科技产业是一片空白,保护无从谈起,保护只会造成封闭和更加落后。(3)对战略性产业的保护能否奏效需要一系列严格的限制条件,一旦这些条件得不到满足,保护的初衷也就难以达到。
(二)贸易保护利益的流失和贸易保护的成本加大、收益减少。根据自由贸易理论,无论是关税或非关税的贸易保护都将会使整个社会福利水平下降,而使政府税收和国内生产者剩余增加。当生产者成为东道国国内企业时,政府会通过财政转移等政策实现国内的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并且会通过贸易补贴政策促使本国产品增加出口形成贸易顺差,扩大本国外贸收益。但当一个产业或行业存在外资投入时,东道国的贸易保护会使外资企业受益,政府虽然有一定的关税和许可证拍卖等收入,但整个社会的福利下降,政府的贸易保护政策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同时,由于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WTO所推行的以自由贸易为宗旨的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得到进一步加强,关税保护已大大弱化,非关税保护虽然在特殊条件仍有存在的空间,但其保护代价增大,收益减少。
(三)贸易保护会使东道国成为投资国落后生产管理技术的输出地。自由贸易理论认为,贸易保护的结果是使生产要素没有按效率配置并且使落后的生产管理技术得以继续延续。当一国的企业全部为国内投资者时,政府的贸易保护目标往往是针对幼稚产业和衰退产业,有较大的民族情结、国家情结的因素,因此对贸易保护的负作用容易得到国内公民的理解和同情。但当一个产业或行业有外资投入时,政府的贸易保护政策会使外资的落后生产管理技术大量涌入,赚取最后的收益。
三、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实施贸易保护政策的新方向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贸易投资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传统的以保护民族产业为出发点的贸易保护政策已难行其道。但出于各种深层次的原因,贸易保护又不可完全取消。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贸易保护政策包括以下几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一)贸易保护政策应由单纯注重商品流动转向兼顾商品和要素流动。传统贸易保护政策的实质是奖出限入,其隐含的假设是在要素流动有限的情况下,一国在某个产业方面的比较优势只能通过本国的努力来创造。当外来商品威胁到这种努力的时候,就要对进口商品采取限制措施。但在贸易投资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要素的流动性增强,一国的要素已不再成为其独有的“专利”,也可以被其他国家通过投资所利用。同样,一国发展经济手段除了依靠国内要素外,也可借助国外要素。因此,国际贸易分工中比较优势地位下降,竞争优势地位上升。由于全球化竞争的加剧,加上知识经济时代产业升级、比较优势转移非常迅速,一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想再依靠贸易保护来发挥静态比较优势已很困难,一国贸易政策的重点应由依靠贸易保护以发挥比较优势,向鼓励要素流入以弥补比较劣势、创造竞争优势转变。
(二)保护政策的手段应是投资政策与贸易政策的综合,两者需交叉使用。在贸易投资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际贸易、投资的主体是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对东道国选择投资还是出口,取决于一系列条件。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表明,当跨国公司具备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可以利用的东道国区位优势时,它们往往选择投资;当缺少可供利用的区位优势时,往往选择商品出口;当只具备所有权优势时,选择技术转让。很显然,第一种方式最有利于弥补相对落后国家的资金和技术缺口,因此,具备一定的市场条件、基础设施、要素条件的国家,应积极完善投资政策,通过提供稳定的政治法律环境、公平的竞争环境吸引跨国公司前来投资。而国外的一些中小企业到东道国投资则往往是因为本国投资机会较少,东道国有可利用的丰富而廉价的要素。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引进国外要素一方面可以帮助东道国发展新的产业,壮大已有产业的生产规模,提高东道国的国际分工地位;另一方面通过引进要素开展加工贸易,可以解决东道国的劳动力就业问题。
全球需求剧减导致世界贸易形势异常严峻
此次全球危机虽然出现在金融领域,但贸易已经成为一个重要受害者。在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下,发达国家进口需求大幅下降,发展中国家出口受阻,加上贸易融资的限制,全球总需求急剧减少,导致世界贸易和生产大幅萎缩。自2008年第4季度,世界贸易出现罕见的负增长,贸易下降的幅度远超过全球经济下滑的幅度(见图1)。主要贸易国家的进出口额以20%-40%的幅度下降(见表1)。
导致过去一年来贸易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随着全球性经济衰退,国际市场需求大幅萎缩,国际生产网络遭受破坏,贸易融资形势恶化,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滋生,都实质性地削弱了全球贸易的增长。但贸易下降最主要的还是由于缺乏需求所致,而不能归咎于贸易体系失灵。由于各国经济规模缩水导致缺少必要的进口需求,并且需求减少的范围比过去更加广泛,最终造成贸易额极度萎缩,贸易下降速度加快。
自2009年第2季度,随着全球经济止跌企稳,全球贸易形势也开始好转。贸易急剧下滑态势受到遏止,贸易额环比增长回升,同比降幅收窄。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进出口额基本在3月或4月触底,此后从低点恢复,逐步回暖。亚洲地区贸易回暖的迹象更加明显。第3季度全球贸易改善的态势继续增强。荷兰经济政策研究局编制的指数显示,世界贸易量6月上升1.6%,7月则上升3.7%,创下2003年12月以来的最大单月涨幅,但在8月又下降2%,这表明全球贸易恢复的进程尚不稳定,仍较脆弱。
目前,虽然一些发达国家经济开始复苏,但基础不稳固、动力不足,预计全球经济复苏将是一个缓慢的、曲折的过程。在此环境下,预计国际市场需求在短期内难以明显恢复,2010年全球贸易将呈现恢复性增长,而市场规模扩张的速度和幅度将不会像危机前那样快,国际贸易可能需要几年时间才能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09年10月预测,2009年世界货物贸易量将萎缩13.0%,2010年恢复增长2.7%,低于同期世界经济3.1%的增幅。英国经济学家智库(EIU)2009年9月预测,2009年世界贸易将下降9.4%,2010年将增长2.9%,2011-2013年分别增长4.6%、5.2%和5.7%。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全球制成品贸易深受打击
世界经济衰退引发国际商品市场形势波澜起伏,价格走势波动剧烈。2008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暴跌,至年底时已跌至2005年以来的最低位。2009年第1季度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逐渐回稳,特别是自3月以来,国际能源、有色金属期货价格经历了明显反弹。至2009年10月,IMF编制的以美元计价的初级商品价格指数比2008年12月上升35.3%,其中食品饮料类上涨12.6%,工业用农业原材料上涨15.9%,金属上涨33.8%,能源上涨46.6%,但价格水平仍低于危机前的高位(见图2)。少数产品的价格接近甚至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其中黄金价格已突破每盎司1200美元,创历史新高。近几个月的初级产品价格反弹与同期美元贬值有着密切关系。
从各大类产品的贸易情况看,燃料和矿产品贸易的下降幅度超过其他各类商品,而制成品贸易的下降幅度要超过农产品贸易。在制成品贸易中,各主要类别产品的情况也存在着很大差异。其中汽车和钢铁产品的降幅是最大的(见表2)。
迄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高度依赖国际贸易。全球贸易严重萎缩、贸易融资短缺、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下降以及海外移民汇款收入减少等,打乱了它们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节奏,普遍面临着出口增长受阻、投资消费水平下降、资本外流加剧等状况,整体经济增速减慢。全球初级商品市场价格的波动对发展中国家产生深远影响。危机前,国际油价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为那些以燃料和矿产资源出口为主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而如今都面临着重新调整。最穷的国家(尤其是在非洲)受到的打击最为沉重,而且这些国家在危机面前能够依托的自身实力也最为薄弱。
展望2010年,仅从供求关系来看,预计在全球经济明显复苏之前,初级产品价格进一步上升的空间有限,价格将维持在低位震荡调整。但鉴于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尤其是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加,也不排除因美元贬值、避险、储备或投机需求增加等因素影响,从而推高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行情的可能,特别是包括美元走势在内的金融因素仍会对大宗商品造成价格的大幅波动。
世界服务贸易呈现下滑态势,相关行业受影响较大
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活动收缩的冲击下,世界服务贸易形势也出现逆转,由2008年上半年的增长态势转变为第3季度增速减慢,自第4季度以来更是出现负增长。从整体看,2008年第4季度,发达国家服务出口比第3季度下降12%,其中欧元区降幅最大,达到14%。2009年第1季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的服务进、出口同比降幅扩大,分别为16.1%和17.7%,第2季度再分别下降19.1%和20.8%(见表3),降幅继续扩大。发展中国家大致也经历了类似的变化过程,据巴西、印度尼西亚、韩国和墨西哥等国家的数据估算,2008年第4季度发展中国家服务出口明显下降,比第3季度下降了6-9%。
但相比较而言,货物贸易下降的幅度要比服务贸易更大。2009年8月,美国服务贸易出口同比下降13%,进口下降16%,而同期美国货物贸易出口下降26%,进口下降31%。2009年第2季度,以美元计价,欧盟27国服务贸易出口同比下降22%(同期货物贸易出口下降26%),进口下降20%(货物贸易进口下降35%)。2009年第2季度,日本的服务贸易出口和进口分别同比下降19%和14%。
各国经济活动收缩以及货物贸易增速下滑,使与之密切相关
的运输、旅游、金融、通讯等许多服务部门的活动受到抑制。以美国为例,2009年8月,美国旅游服务进口下降8%,其他商业服务下降11%,而运输服务则下降32%,接近其货物贸易的降幅,这反映了运输服务与货物贸易二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加强,限制贸易的措施呈现增加之势
世界经济形势自2008年第4季度急剧恶化后,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压力持续上升。一年来,尽管一再承诺要摒弃贸易保护政策,但各国采取的限制贸易和扭曲贸易的政策措施呈现增加之势,全球贸易壁垒增多。作为限制进口的重要措施,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在全球范围内正被充分运用,这体现在调查立案的数量明显增多。截止2009年10月28日,2009年以来全球已发起反倾销调查171起;反补贴调查28起;保障措施调查26起。
全球新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数在2002年-2007年间呈现逐渐下降趋势,但2008年开始回升(见图3)。据WTO统计,在2008年7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的一年间,WTO成员新发起的反倾销调查217起,同比增长15%。金属、化工和塑料等是反倾销调查的重点产品。全球新发起的反补贴调查数明显增加。值得注意的是,最新实施的反补贴调查往往同反倾销调查同时针对同一个国家的同一种商品,而且反补贴调查的使用频率再增加。2009年第3季度,全球反补贴调查数比2008年同期增长115%。如果这种态势持续下去,2009年全球反补贴调查数将会达到一个新的记录(之前1999年为最高点,为41起)。与反倾销不一样,反补贴的发起者更多的是发达国家。反补贴调查涉及的产品很广但最主要的是金属、塑料和化工产品。自2008年第4季度以来,保障措施的使用也明显增加。截止2009年10月28日,今年全球已发起26起,是1995年以来的第二个最高记录(2002年为34起),而2008年只有11起。保障措施涉及的产品包括:化工产品、水泥/玻璃/陶瓷、动物产品、金属、纸、纺织品、蔬菜、食料和木材。
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突出特点是,在符合WTO规则前提下提高贸易壁垒,比如越来越多地发起反倾销调查、提供出口补贴、在约束关税范围内提高适用关税水平、有意滥用贸易技术壁垒等,使得对贸易保护的认定变得愈加困难。WTO允许的贸易救济措施以及“例外条款”,本意在于维护公平合理的正常贸易秩序,但也为实施“低度的”贸易保护提供了空间和灵活性。以在法定限制范围内提高关税为例,如果所有WTO成员都将它们的关税水平提高到WTO的最高约束上限,那么全球关税水平将是现在的一倍。虽然各国实施的有些贸易限制并不违反WTO协议,但如果处置不当或遭到滥用,也会严重助长贸易保护主义实践,其连锁反应带来的后果仍然会使世界贸易下滑,延缓全球经济复苏。
从实践看,各国实行的贸易措施大部分是针对传统上受到保护的行业,如奶制品、钢铁、汽车、消费类电子产品、纺织、服装及鞋类产品、化学制品和塑料等。据WTO统计,2008-年10月2009年10月,农产品首当其冲,受新出台贸易限制措施的影响最大,占受影响进口额的35.5%;其次是钢铁产品,占28.2%;机电产品居第三,占9.3%;纺织、服装和鞋类居第四,占7%;第五位是矿产品,占4.5%。这5类产品占到全球受影响进口额的85%(见表4)。总体看,贸易壁垒的提高仅影响了很小一部分贸易。
贸易保护行动是以牺牲别国的利益为代价。虽然有一些贸易保护措施对整个市场的影响可能不大,但对特定出口商来说,这些措施的实施就意味着市场的封闭。另外,贸易保护措施从表面上看仅仅是对某一行业进行限制,但事实上其负面效应会通过传导机制影响到被制裁行业的上下游产业,从而造成更大的损失。如果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各国政府就难免不断屈从于保护主义的压力,既使是逐渐的和暂时的。目前各国就业形势相当严峻,许多国家仍寄希望于贸易保护转嫁国内就业矛盾,一些国家内部倾向于增加贸易保护的压力仍然会上升。因此,各国仍需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特别要防范可能扭曲贸易的“低度的”贸易保护主义,避免其恶化成为更大的问题。
东亚成为签订区域贸易协定最活跃的地区
在全球危机期间,从2008年10-月-2009年10月,向WTO进行通报的区域贸易协定就有25个,其中23个是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据WTO统计,截至2009年10月,全球有364个区域贸易协定向GATT/WT0进行了通报,其中目前仍在生效的有186个。WTO秘书处估计,目前全球尚有100个左右的区域贸易协定已经生效但没有向WTO通报,还有i00个左右的区域贸易协定正在谈判中。
在世界主要地区中,东亚成为商签区域贸易协定最活跃的地区。2008-年10月2009年10月,在向WTO通报的25个区域贸易协定中,东亚地区占8个;其次是南美洲地区,占7个;中美洲和北美洲地区各4个;欧盟2个。在这些贸易协定中,大约3/4的协定是在10年时间内生效(见图5)。
加强区域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依靠地区优势提高国际竞争力,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目前,绝大多数区域经济合作或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都以建立自由贸易区(RTAS)为主要形式或目标,而双边的自由贸易协定更是成为许多国家寻求贸易自由化、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首选。随着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入发展,主要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国际贸易整体实力增长显著,其对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影响日趋明显。此外,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不断深化,范围更加宽广。
WTO多边贸易体制正经受重大考验
WTO是当今唯一规范全球贸易的国际组织。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制担负着协调各国贸易政策、平衡国际贸易关系、减少贸易摩擦、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任。危机爆发以来,WTO与各国政府以及其他国际经济组织一道,从多方面积极应对危机,高举维护贸易自由化的旗帜,运用自身的机制和条件,在促进世界贸易恢复增长、反对贸易保护中发挥着自身价值。没有WTO多边规则,贸易保护主义将更加严重。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WTO总干事拉米频频发表讲话或接受媒体专访,表达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态度和立场,竭力呼吁各国政府抵制保护主义,重建恢复经济与贸易增长的信心。尽管WTO不是贸易融资机构,但为缓解贸易融资困难做了力所能及的工作,研究金融危机对贸易融资的冲击,呼吁各国银行扩大贸易融资规模。2009年6月,WTO召开了第二届促贸援助全球审议会,提出了加强协调、
鼓励区域合作、强调受援国的主导性、重视南南合作和完善监督机制的五项政策建议,以增强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自由化能力。
2009年是WTO贸易政策审议机制运行20年,自1989年12月至2009年底,WTO贸易政策审议机构共完成了305个审议报告,涉及WTO成员1361、危机爆发后,WTO启动了金融危机下的贸易措施特殊监督机制,以贸易政策审议机构为平台,监督各成员为应对金融危机出台的新的贸易措施的情况。全球需求疲弱导致更多的贸易纠纷,许多WTO成员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对其他成员违反贸易规则的经济刺激措施提讼。自1995年正式运行到2009年11月2日,WTO争端解决机制已经受理了400个贸易纠纷(见图6)。WTO争端解决机制的良好运行,有效地维护了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中美贸易 贸易失衡问题
目前就我国经济发展情况来看,与美国贸易摩擦逐渐增多,之所以产生这一问题,主要是因为中美贸易失衡问题不断增大。根据相关数据调查现实,从2010年―2014年,中美贸易失衡问题逐渐突出,并且贸易顺差额不断加大,依次为1356.24亿美元、1526.65亿美元、1623.21亿美元、1742.32亿美元、1856.21亿美元,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导致中美贸易失衡问题加大,引起美国的不满。2015年末,中国贸易顺差占总额比重的45.9%,这一数据表明,中美贸易失衡问题加剧。综合上述数据结果显示,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的不断扩大,使我国面临美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本文在对该问题研究过程中,将注重探讨了导致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的原因。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的表面原因
从表明来看,造成中美贸易失衡问题主要是由于人民币汇率导致。人民币汇率对于中美贸易有着较大的影响,人民币的贬值,会增加中国在贸易中占据主动地位,实现贸易顺差,而人民币升值,将对美国贸易发展有着较大的利益。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我国学者对该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失衡有着一定的关联性,但是人民币汇率并不是影响中美贸易失衡的关键问题。中美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较大的互补性,可以更好地促进两国经济的发展和进步。美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主要以第三产业为主,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则以重工业发展为主。这样一来,导致中国经济科技含量低,环境污染严重。在发展过程中,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同时,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成本的低廉,也是实现中国贸易顺差的一个主要原因。美国以人民币汇率指责中美贸易失衡问题,可信性较低。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美贸易失衡的根本原因
中美贸易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的财政赤字以及过度消费问题,直白地讲,就是美国内部存在失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美国账户差额较大,储蓄投资缺口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导致美国内部存在较大的失衡现象。美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刺激消费,存款利率不断下调,导致其储蓄率下降。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美国2010年到2013年期间,存款利率始终保持在2%以下,这样一来,人们的钱更多用于消费上。同时,从目前美国财政赤字情况来看,美国2011年的财政赤字为1.48万亿美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011年的财政赤字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了10.8%。在奥巴马实行减税方案过程中,财政赤字程序大幅度增长,这样一来,导致美国账户逆差可能性增大。
随着美国财政赤字的不断增加,其他项目逆差也呈现出一种上升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导致了美国国民存在过度消费的情况。上世纪末,美国居民总消费与GDP的比重为70%,到了21世纪初,这一比重仍然呈现出较大的上升趋势,到了2013年,这一比重高达72%。在这种情况下,造成美国国内储蓄不足。美国在发展贸易过程中,更多地关注于对储蓄资金的弥补,想要通过贸易失衡问题,对国内存在的资金问题进行解决。这样一来,即便不与中国存在贸易失衡问题,也会与其他国家出现较大的贸易失衡问题。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笔者认为,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主要表现在产业转移和加工贸易、美国对中国的出口管制三个方面内容。关于这一问题,具体内容如下:
产业转移因素的影响:随着东亚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新兴经济体规模增长速度较快,形成了一个全球性质的生产加工新格局。在这一格局下,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受到产业转移因素影响较大,促进了中国贸易顺差。
加工贸易:在加工贸易过程中,由于我国劳动力廉价,大部分已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使我国在对外贸易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加工贸易优势。在2013年,我国加工贸易带来的贸易顺差在2000亿美元,劳动密集型产业格局影响下,使中美贸易失衡问题加剧。
美国对中国的出口管制:针对于这一问题,主要集中在了高科技产品的出口管制上。美国在这一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弥补了货物贸易逆差。但由于对出口高科技产品的严格管制,导致国内一些客户选择其他国家的高科技产品,严重影响到了美国高科技产品的销量,从而导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经济全球化背景环境下,中美贸易失衡问题主要是由于美国自身经济问题影响,深层次原因主要体现在了产业转移、加工贸易以及对外出口产品的管制上。因此,在处理两国贸易过程中,美国如何正视中国地位,意识到自身经济发展问题,降低对华贸易的管制,是解决贸易失衡问题的关键。中国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更好地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加强对自身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参考文献:
[1]鲁婕.从宏观经济视角分析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研究[J]. 商,2014.
一、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现状与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及开放度的提高,我国服务贸易迅速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出口呈现迅猛增长态势,资金和技术密集型新兴服务贸易迅速发展,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国家外汇管理局《2005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显示,2005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1582亿美元,增长18%。其中,出口744亿美元,同比增长19%;进口838亿美元,增长16%;由于旅游项目顺差扩大,服务贸易逆差自1999年以来首次下降到94亿美元,下降3%。据世贸组织《贸易发展报告》统计,中国服务贸易出口世界排名由1982年的第28位上升到2005的第8位,进口世界排名由第40位上升到第7位。近年来,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呈现以下特点:
(一)出口增速高于全球服务贸易出口平均增速
过去二十多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年均增长15.9%,其中2001-2005年,年均增速为19.8%,约为同期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
(二)在全球服务贸易出口中的比重逐年提高
1982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24.8亿美元,占全球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为0.7%;2005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744亿美元,占全球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3.1%。二十三年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增长近29倍,在全球服务贸易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提高了2.4个百分点。
(三)传统服务贸易出口保持增长势头
过去二十五年,全球服务贸易出口中传统运输类服务贸易比重明显下降,旅游类比重保持稳定,而其他商业类服务持续上升。与全球服务贸易结构发展趋势相反,近年来,由于货物贸易快速发展,中国运输服务出口占比呈逐步上升势头,旅游服务出口比重略有下降。2005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中运输服务占比上升到20.7%,比1997年增加了8.3个百分点;旅游服务出口占比为39.4%,比1997年下降了9.7个百分点;其他商业服务出口占比为39.9%,与1997年基本持平。
(四)部分新兴服务贸易部门的出口增速超过发达国家
1997-2005年,随着全球新兴服务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国计算机与信息服务、咨询、电影和音像等新兴服务贸易部门的增速加快,超过了其他部门,也超过了OECD国家相应部门的增长速度。其中我国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出口从8400万美元提高到18.4亿美元,增长了21倍,在全国服务贸易出口中的比重从1997年的0.3%增长到2.5%。
(五)中国对主要市场服务贸易出口增长迅速
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市场多元化分布,进口主要集中在香港、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2005年对美国服务出口99.6亿美元,占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13.4%;对欧盟出口74.32亿美元,增长45.3%;对香港特区出口84.5亿美元(不含金融服务)。
(六)我国服务贸易出口面临的问题
我国服务贸易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中国服务贸易出口规模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2005年美国服务贸易出口3533亿美元, 英国为1834亿美元,德国1429亿美元,分别是中国的4.7倍、2.5倍和2倍。其次,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与货物贸易出口的比例较低,仅占约10%,全球的平均水平为 25%,而英国和美国分别占48.5%和39%。第三,自1994年以来,我国服务贸易长期存在巨额逆差,且差额呈现增大趋势,2005年比上年有所减少,但依然逆差94亿美元,而美国2005年顺差646亿美元。
二、 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产业竞争力
当今国际服务贸易中,旅游和运输服务继续保持了最大部门的地位,但由于增速减缓,所占市场份额呈下降趋势;计算机与信息服务、金融服务、文化娱乐服务以及专利许可等现代服务部门尽管所占市场份额较小,但增长速度惊人,在全部服务贸易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服务贸易产业政策对本国乃至全球服务贸易的产业导向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部门构成总体上与全球服务贸易存在共性:旅游、运输和建筑服务等传统产业出口占据主导地位,份额高于全球水平;在新兴行业的发展趋势上与全球服务贸易相比存在差异性,特许和专利权使用占比比全球低6个百分点;金融服务出口低于全球占比5.1个百分点,且现代服务贸易部门的增长速度低于世界水平。
(一) 按RCA指数衡量的部门竞争力
国际学术界通常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分析一国某产品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RCA指一国总出口中某类产品所占份额相对于该产品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例的大小。其公式为:
RCA=Xe/X/We/W
其中, Xe为一国某类产品的出口额;X为一国所有产品的出口额;We为该类产品的世界出口总额;W为所有产品的世界出口总额。
一般认为,若RCA≥2.5,则具有强的竞争力;若1.25≤RCA
用RCA衡量我国服务贸易总出口中各部门相对于世界服务贸易的部门竞争力,结果显示,建筑、旅游和其他商务服务有较强竞争力;运输服务有一般竞争力;其余部门竞争力较弱(见表1)。
(二) 按增长速度排序的部门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部门主要是计算机信息、咨询、影视、金融、运输、公告和建筑服务,年均增长率超过20%,其中前三各部门超过35%。
(三)用波士顿矩阵分析的部门增长潜力
以1997-2005年间年均增长率近似等于15%(全部服务的年均增长率为14.8%)、以2005年出口规模20亿美元为基准,用波士顿矩阵(由于缺少全球行业统计,我们用出口绝对数替代了市场份额)表示的中国服务贸易各部门增长潜力情况是:处于第一象限的属于基础规模大、增长速度快的部门,需要重点支持其发展,这样的部门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现实的和预期的贡献率都大;处于第二象限的属于基础规模较小、但增长速度较快的部门,这样的部门在促进政策得力的情况下,会有超高速增长,对整个服务贸易出口的贡献比较大;处于第三象限的属于基础规模小、增长速度缓慢的部门,近期内促进意义不大;处于第四象限的属于基础规模较大、但增长速度较低的部门,这些部门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贡献大,需要长期持续的支持。
用波士顿矩阵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规模大、增长快、有很大发展潜力的部门:运输、咨询、建筑和计算机信息服务;
――规模小、增长快、有发展潜力的部门:金融、保险、广告和音像服务;
――规模大、增长慢、需继续维持的部门:旅游和其他服务;
――规模小、增长慢、近期内发展潜力较小的部门:通讯、特许和专利权使用。
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行业选择来说,有无发展潜力,是一个重要的前提和基础,而顺应全球服务贸易行业发展趋势则只是说明部门发展有更大的市场空间,但需要中国具备一定的竞争实力,否则不可以成为近期实现的目标。
综合全球服务贸易的产业发展趋势、国际市场需求前景、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部门发展潜力以及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等多种因素,我们认为,近期内我国政府促进服务贸易出口的部门选择应该按照“深度挖掘”和“重点培育”和“特别关注”三个层次进行。“深度挖掘” 类的部门包括运输、旅游和建筑服务,这些部门的出口基数大,在现有基础上每提高1个百分点的增长率,对出口总额的扩大就会产生巨大影响,在当前和今后都是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骨干部门。“重点培育”类的部门包括计算机和信息、金融保险和特许专利使用,这些部门属于增长潜力大、发展速度快的部门,只要政策得当,会对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产生重大影响。“特别关注”类的部门包括文化教育、分销和咨询服务等,是我国具有一定特色优势的部门,具有一定的市场需求。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56个民族的文化荟萃更增添了中华文明的吸引力。应该借鉴美国的做法,把拥有我国民族文化特色的体育(如武术等)、营养保健、中医、教育、哲学、戏剧、影视等分支部门全方位地推向国际市场,进一步扩大中华文明在世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总之,选择重点服务行业部门进行出口促进,是中国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调整的需要,是适应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格局、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机遇期、提升中国综合竞争力的需要,意义重大而深远。
三、扩大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政策措施
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扩大服务贸易出口,不断提高服务贸易在全国外贸总额中的比重,兼顾服务贸易总量增长与收支平衡。为力争实现进出口平衡,服务贸易出口要实现超常增长。到2010年,服务贸易额(国际收支口径)达到4000亿美元,年均增长20%。目前,发达国家已经建立起完善的促进服务贸易出口的政策体系和服务网络,要发挥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后发优势,就应当抓紧出台相关政策,积极推进服务贸易出口。
(一) 推进重点部门的发展。
积极推进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金融保险等新兴的资金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的出口与继续扩大旅游、运输等传统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相结合,改善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促进中国服务贸易的健康发展。
稳妥扩大中国服务业开放与积极开拓国际服务业市场相结合,对内以开放促竞争,以开放促发展,增强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对外大力实施服务业“走出去”战略,促进中国企业在外分支机构在当地提供商业服务,提高其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
服务贸易的全面发展与优势区域和企业的重点突破相结合,积极建设服务贸易示范区和服务业外包基地,优先支持中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增长潜力的企业出口。
(二)完善服务贸易出口的管理。
成立由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共同组成的“服务贸易发展协调小组”,全面协调,发挥合力。同时进一步明确商务部在服务贸易管理中的职能,加大商务部对服务贸易进出口政策的协调、出口促进、多双边谈判的力度。
(三)加大发展服务贸易的资金投入。
中国进出口银行在出口信贷条件和额度方面予以适当倾斜;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在国家出口信用保险政策范围内,积极为服务贸易出口项目提供保险支持。放松服务企业境外投资的用汇限制,简化其境外投资外汇审核程序,适当提高用汇额度。根据不同服务贸易部门的具体情况,对服务贸易出口业务和企业予以税收优惠。例如,对服务型企业的人员工资在税前列支,避免两次纳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对服务出口所得减免营业税。
设立服务贸易发展资金。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作用越来越大,需要从中央外贸发展基金划出部分资金专门用于促进服务贸易发展。资金主要用于:资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出国参加展览、研讨会、境内外推介活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国际/重点国家资质认证、重大出口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等),支持建设服务贸易示范区和服务业外包基地。
(四)尽快建立中国服务贸易统计制度。
制定服务贸易统计法规,以跨境贸易和附属机构两条主线采集我国服务贸易统计数据,并逐步开展自然人流动统计。一方面要对现有的跨境服务收支数据进行完善。在现有BOP统计数据基础上,通过调查等方式完善运保费、旅游等项目数据,同时逐步采集扩展的国际收支分类(EBOPS)数据。另一方面,建立内向和外向FATS统计。在数据采集方法上要立足中国国情,保证“方向正确且操作可行”。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服务贸易进出口的运行分析,实时掌握进出口的产业动态和国别市场格局。
(五)稳步推进对外开放。
在新一轮的WTO谈判中,根据中国国内市场的承受能力和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实力,争取在自然人流动和海运领域的自由化方面取得成果,在其他领域采取审慎渐进的态度;积极推动服务贸易“紧急保障措施”谈判,为中国尚未发育成熟的服务业提供保障机制;积极参与“国内规章”谈判,通过谈判减少或消除海外贸易壁垒。
在区域自由贸易协定(FTA)谈判中,积极发挥中国拥有的比较优势,在具有较强国内市场承受能力的服务贸易领域,协商推动互相放开市场准入限制。
(六)培育服务贸易出口主体。
根据中国不同地区服务贸易的特点和行业优势,建设国家级服务贸易示范区,为示范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以服务贸易示范区为主,在服务贸易重点部门确定一批重点企业或企业集团,予以重点支持。根据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和中国的比较优势与增长潜力,对重点企业(集团)实行动态调整。力争到2010年,重点企业(集团)达到500家。
(七)加强培养服务贸易人才。
在现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由商务部牵头组织协调高校、服务贸易示范区、服务贸易发达地区开展服务贸易人才培训。培训内容既包括服务贸易的国际国内总体情况和发展趋势,又包括软件、技术等中国具有发展潜力的领域。
(八)建立中介组织,加强对发展服务贸易的宣传和协调促进工作。
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培育以企业为主体的服务贸易行业协会,整合企业力量,树立统一形象,加强对外宣传,提高企业声誉,培育企业信誉,积极为中国服务贸易企业提供优质服务,规范市场行为,充当中国政府和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企业参与国际合作的纽带。
充分发挥驻外经商机构的优势,积极对驻在国(地区、国际组织)服务贸易的管理机制、政策法规、商业机会的调研工作,帮助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同时建立服务贸易预警应急机制,做好有可能出现的各种危机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案。
(九)搭建服务贸易出口促进平台。
建立全国服务贸易公共信息网站,介绍世界服务贸易总体情况,以及中国和其他主要国家服务贸易方面的法律法规、相关主管部门、中介机构、行业发展情况和市场需求情况,方便企业获取国内外信息。
举办国际服务贸易论坛,支持在国内外举办若干服务贸易相关的会议、论坛、培训和展览,为企业创造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十)放宽对服务贸易企业人员的出入境管理。
关键词:附加值;贸易;价值链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8.062
1 引言
随着世界市场一体化和全球价值链的逐步形成,国与国之间的分工与合作成为了贸易的主要形式,产品的生产开始跨越国界,越来越多的中间品开始出现,单纯地计算各国的贸易总量已经无法直接反映出不同国家在世界市场上贸易地位的差异,大量的重复计算使得一些国家的贸易数据出现“虚高”的现象,也造成了贸易大国和贸易强国的假象。2013年1月16日,WTO与OECD联合推出了附加值贸易测算法,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对贸易数据进行了审视和认识。所谓的附加值,就是剔除了原材料和中间品的价值后,在生产活动中新创造出的价值,即附加在产品原有价值上的新价值。在国际贸易中,附加值是指意见产品由于劳动力补偿、关税或利润等原因而产生的高于原有价值的新价值。
利用附加值理论对中国的对外贸易现状进行研究,有助于认清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所处的位置,并对现有的不足进行调整和改善,并将优势继续发扬。针对附加值理论,关兵(2013)详细地阐述了附加值贸易统计方法的内涵和经济意义,通过描述附加值贸易统计视角下中国对外贸易发现的实际状况来提醒企业和相关部门警惕价值链中低端绑定效应并高度关注中间品贸易和服务贸易,加强对全球价值链移动轨迹的跟踪。廖泽芳,宁凌(2013)用附加值理论测算了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认为中国仍处在价值链中低端的加工环节,产品的国内附加值较低,国外附加值较高,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中低端水平。张海燕(2013)利用WIOD提供的投入产出表计算出中国及35个行业的出口附加值,结果显示中国出口附加值率迅速下降,出口大国领先优势大幅缩减。
以上学者的研究大都着眼于宏观上的中国附加值贸易数据,没有从微观的产业角度对附加值贸易和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进行分析。本文旨在利用WIOD的投入产出数据库并按照HS制度,并参考最新的全球价值链与中国贸易增加值核算研究报告,计算出中国与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及印度五大贸易伙伴不同类型产业的附加值贸易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力求还原中国对外贸易的真实情况以及探求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真正位置。
2 中国在HS《协调制度》下的附加值贸易现状
HS是《协调制度》的英文缩写,全称为《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目录,全球已有200多个国家(地区)采用《协调制度》作为对外贸易通关过程中的重要依据。中国作为《协调制度公约》的缔约国,从1992年1月1日起采用《协调制度》所谓中国《进出口税则》和《海关统计商品目录》的基础目录。
依照《协调制度》,对外贸易的商品种类被分列在22个大类之下,后又细分为98个子目录,分别是动物类(1-5)、植物类(6-14)、动植物油(15)、食品(16-24)、矿(25-27)、化学品(28-38)、塑料(39-40)、皮革(41-43)、木制品(44-46)、纸类(47-49)、纺织品(50-63)、衣物(64-67)、石料(68-70)、贵金属(71)、贱金属(72-83)、机器(84-85)、交通工具(86-89)、精密仪器(90-92)、武器(93)、家具(94-96)、艺术品(97)、其他(98)。
根据各个产业的不同特征,并参考过往学者关于产业分类的研究以及国际上的分类标准,拟将98个子目录下的产业分为以下3大类: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如表1所示。
利用WIOD数据库对2012年中国的所有产业和分类产业的附加值贸易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果,如表2所示。
由以上表格可以看出,中国按照HS《协调制度》分类下的98个产业子目录进行计算得出的附加值贸易数据显示,全行业出口1000美元的商品所包含的国内增加值(美元)的最大值为895美元,最小值为313美元,极差为582美元,均值为720美元,大于800美元的较高附加值产业共35个,小于600美元的较低附加值产业共19个。
从产业分类的角度来看,劳动密集型产业共54个,占产业总数的56%,贸易附加值的最大值为893美元,最小值为589美元,极差为304美元,均值为783美元,高出全行业均值63美元。其中,29个产业为贸易附加值大于800美元的较高附加值产业,占全行业的83%,占劳动密集型产业总数的54%;2个产业为贸易附加值小于600美元的较低附加值产业,占全行业的10%,占劳动密集型产业总数的4%。
资本密集型产业共32个,占产业总数的33%,贸易附加值的最大值为895美元,最小值为313美元,极差为582美元,与全行业数据相同,极差较大,均值为655美元,比全行业均值低65美元,比劳动密集型产业低128美元。其中,6个产业为贸易附加值大于800美元的较高附加值产业,占全行业总数的17%,占资本密集型产业总数的19%;10个产业为贸易附加值小于600美元的较低附加值产业,占全行业的53%,占资本密集型产业总数的31%。
技术密集型产业共10个,占产业总数的11%,贸易附加值的最大值为756美元,最小值为351美元,极差为405美元,均值为574美元,比全行业均值低146美元,比劳动密集型产业低209美元,比资本密集型产业低81美元。其中,所有产业的贸易附加值均低于800美元,7个产业为贸易附加值小于600美元的较低附加值产业,占全行业的37%,占技术密集型产业总数的70%。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劳动密集型产业无论是与其他产业类型相比,抑或是在产业内部进行自我比较,其拥有的较高贸易附加值产业数量都是最多的,是中国附加值贸易的中流砥柱;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贸易附加值波动较大,高水平和低水平的贸易附加值产业数量大体上平衡,显示出一定的上升势头和发展潜力;技术密集型产业总体上面临着贸易附加值较低,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的尴尬现状。
3 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附加值贸易情况对比
本文选取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印度五个国家和区域来考察其与中国的附加值贸易间的不同。所选取的样本国家和区域与中国的贸易量在世界范围内排名前列,并按照梯度层次分为欧美发达国家地区、亚洲发达国家和“亚洲四小龙”国家以及与中国国情相似的亚洲发展中国家,便于得出具有真实性和代表性的结论。
从总体数据上来看,中国对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印度出口1000美元商品带来的贸易附加值分别为585、631、599、587、695,均低于中国对外出口1000美元商品的贸易附加值平均值,基本位于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附加值均值之间;而中国从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印度进口1000美元商品带来的贸易附加值分别为860、740、790、571、779,除韩国外,均较大幅度地高于中国从向该地区出口1000美元商品所带来的贸易附加值,这意味着中国以加工贸易为主的产业内贸易方式并未能给中国带来高收益,贸易附加值较低,中国仍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
选取在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占有重要地位的第84、85章(技术密集型)商品进行对比,可以发现除印度外,中国向目标地区出口1000美元商品所获得的贸易附加值远低于中国从目标地区进口1000美元相应商品为目标地区创造的贸易附加值。对于第84章的商品,中国与美国之间的贸易附加值差额最大,达到380美元,中国与欧盟和日本的贸易附加值差额也都超过300美元,唯有在于印度的进出口贸易中中国的贸易附加值远大于印度的贸易附加值。相似的情况也发生在第85章的商品中,中国与美国、欧盟、日本、韩国之间的贸易附加值差额较大,与日本的差额达到345美元,只有在于印度的贸易中中国的贸易附加值超过了印度。
4 结论与启示
本文利用OECD提供的WIOD世界投入产出表,并参照HS《协调制度》的产品分类目录,将所有产业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以及技术密集型产业,计算出中国及其主要贸易伙伴在进出口各产业的不同产品时的贸易附加值,窥探中国各行业产品的贸易附加值真实情况,并与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进行对比,借以了解贸易大国名号下的中国是否也同样是贸易强国,与其主要贸易伙伴相比还存在哪些差距,进一步分析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当中的地位。
结果表明,中国贸易附加值较高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其次为资本密集型产业,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贸易附加值相对较低。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充当着中国对外贸易的中流砥柱角色,资本密集型产业随着今年的不断发展在贸易附加值的提升上呈现出较大的发展潜力,技术密集型产业依然是中国对外贸易的老大难,发展相对滞后以及发展动力不足的种种现实是其止步不前的重要原因。这也与目前中国仍旧从事以投入大量廉价劳动力的标志的加工贸易为主、自主研发能力不足的实际国情相符。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上仍处于附加值较低的生产、加工、制造环节,在附加值较高的研发环节和品牌及服务环节仍未有太大建树。
对比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也可以看出,在以产业内贸易为主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中,中国只是充当了一个过渡者的角色,通过进口国外的原材料,再利用国内大量廉价劳动力的优势进行加工组装,最终再出口给其他国家,赚取的只是中间环节极少的利润,大量的贸易附加值被控制了技术、品牌和市场的发达国家所掠夺。
综上所述,中国已经在全球价值链当中占有了一定的地位,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中低端水平。向较高端环节的结构转换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应该立足于现有的优势,并通过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再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有效的内部推动,实现经济的平稳转型。
参考文献
[1]张海燕.基于附加值贸易测算法对中国出口地位的重新分[J].国际贸易问题,2013,(10).
[2]廖泽芳,宁凌.中国的全球价值链地位考察――基于附加值贸易视角[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3,(6).
[3]罗长远,张军.附加值贸易: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14,(6).
[4]关兵.附加值贸易统计方法视角下的中国外贸发展状况[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13,(5).
[5]廖泽芳.全球贸易附加值之图[J].世界经济研究,2014,(5).
[6]中国全球价值链课题组.2014年度全球价值链与中国贸易增加值核算研究报告[Z].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环境问题趋于恶化,出现了以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破坏等为主要特征的第二代环境问题。因此,全球要面对以工业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为主要特征的第一代环境问题和具有全球性特征的第二代环境问题相互交织复杂的局面。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是治理环境问题的有效手段,早已经成为国际共识。不过,如何有效协调各国在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关系以实现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有效控制和治理,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却成为困扰国际社会的难题和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以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环境成本内部化为中心,分析了国际贸易机制对一国环境及全球环境的不同影响,通过对行业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的最优选择模型分析了全球环境成本内部化存在差异的原因,并对环境成本内部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以及存在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差异下的国际贸易存在的冲突进行了分析。最后,本文在分析我国环境问题、环境成本内部化的现实状况以及全球环境成本内部化趋势的基础上,对于如何调整我国外贸政策以及相关国内政策提出了政策建议。
本文得出结论,全球公共产品的性质是全球环境区别于一国环境的根本,全球性政府的空位和融资机制缺乏是全球性环境问题难以治理的根本原因;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是各国根据本国国情进行利己选择的结果,行业差异以及环境外部性存在领域的差异是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的最优水平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国际贸易;环境成本;内部化
序言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在发达国家发生了一系列环境公害事件,如1943年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48年的多诺拉烟雾事件、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1961年前后的四日市哮喘病事件、1953~1956年水俣病事件、1955~1972年富山痛病事件。这些公害事件是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发展模式所带来的恶果,对人类健康甚至生命构成直接威胁,引起社会各界对人与环境关系的反思。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国际社会掀起了一股环保浪潮,环境问题进入国际主流社会的视野。为有效控制、治理和预防环境问题,西方发达国家相继采取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以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破坏等为主要特征的、具有全球性影响的第二代环境问题,两代环境问题相互交织,增加了环境问题的解决难度。全球环境问题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缺乏,环境压力大。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长期保持快速增长,粗放式经济增长造成了对环境的巨大破坏。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以解决环境问题,对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各国之间的相互贸易使环境问题产生了一定差异。各国环境禀赋状况及环境问题的差异,导致难以在全球范围内统一推进环境成本内部化,全球范围内各国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也不尽相同。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国际贸易下环境成本内部化为中心,进行深入探讨。
本文采取理论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同时,注重一国环境问题与全球环境问题的差异、各国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差异,注意吸收国际经济学、新公共金融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环境成本内部化的相关概念界定、国际贸易中的环境问题的演化、全球环境问题的治理和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国际实践、国际贸易与环境成本内部化国际差异的相互影响、环境成本内部化趋势下我国外贸及相关政策的调整。
第一章对环境、环境问题、环境成本等与环境成本内部化有关的重要概念进行界定。
第二章第一节对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环境的经济价值是环境问题产生的前提,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对商品价值和环境价值进行剖析。环境问题的症结在于环境的外部性,环境公共产品性质导致环境产权难以清晰界定,从而产生环境成本外部性,致使市场机制不能准确反映环境稀缺程度,环境价值长期被严重低估而导致环境问题产生。第二节分别分析了国际贸易对一国环境与全球环境的影响,在国际贸易对一国环境总体影响不确定的情况下,国际贸易仍然可能导致全球环境问题趋于恶化。第三章首先分析了全球环境问题难以治理的原因,全球公共产品性质是全球性环境问题与一国国内环境问题的根本区别,全球性政府空位和融资机制缺乏是全球性环境问题难以治理的根本原因。在全球产权难以有效界定和利益主体空位的情况下,各国在国际环境问题上的利己行为以及全球性环境问题历史责任和现实责任难以清晰界定,加大了全球环境问题解决的难度。环境成本内部化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已经达成共识,环境成本内部化理论总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提出了解决环境问题的三条思路。最后,本章分别对这三种解决思路及其国际实践进行分析。
第四章首先通过一个模型分析了国际贸易下行业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的最优选择,发现出口行业和进口竞争行业的差异以及环境外部性是发生在生产领域还是消费领域对于一国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的最优水平具有重要影响,一国环境成本内部化通过国际贸易机制对他国产生影响。环境成本内部化对各国比较优势、产业竞争力以及各国商品结构和国际贸易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各国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是各国根据国情进行选择的结果,全球范围内各国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不尽相同,这种差异容易导致各国在贸易领域产生冲突。面对环境成本内部化差异下的国际贸易冲突,对贸易政策和环境政策的关系、各国环境成本内部化速度和全球性环境问题的责任分配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国际协调,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章对环境成本内部化趋势下我国外贸政策及相关国内政策调整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分析我国环境问题及环境成本内部化现状的基础上,在全球环境成本内部化成为趋势的背景下,应积极发展以环境标准为支撑的绿色贸易战略,并对相关国内政策进行调整,以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一、加工贸易对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积极贡献
改革开放25年来,尤其是1998年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取得长足进步,对改善国际收支状况、扩大就业、推动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都起到重要的作用。1981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25亿美元,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5.7%;其中出口11亿美元,占比5%;进口14亿美元,占比6.4%;加工贸易增值率-21.4%。到2003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达4048亿美元,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47.6%;其中出口2418亿美元,占比55.2%,进口1629亿美元,占比39.5%;加工贸易增值率47%;当年创造贸易顺差789亿美元。多年来,加工贸易累计创造3000万个就业岗位,累计贸易顺差3942亿美元。
在我国加入WTO的背景下,由于国内外相对增长率差异、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增长以及相对价格差距等综合因素的作用,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外商投资企业的进料加工贸易以及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出口都取得快速增长。2003年,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占总加工贸易的80%;进料加工出口的比重达77.5%,高于来料加工出口27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国企和其他企业在进料加工出口的比重分别为90.2%、6.6%、3.2%,增速分别达到43.5%、16%和53.8%。同时,进料加工进口的比重也达到76%,高于来料加工进口26.2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国企和其他企业在进料加工进口的比重分别为93.4%、4.1%、2.4%,增速分别为41.9%、9.2%和64.4%。是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2275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51.9%,其中加工贸易占到75%左右;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102亿美元,加工贸易占到90%左右。
从加工贸易的发展过程看,我们经历了从“三来一补”到进料加工、从“两头在外”的作坊到外商投资企业为主体、从简单技术加工装配到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为主的结构转换,这代表着我国加工贸易不断转型升级的轨迹。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带来国际产业分工的新格局,世界各国的跨国公司开始把不同的生产环节、分销网络、供应链管理以及研发、运营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理配置,这无疑为我国加工贸易未来的转型升级带来新的机遇。
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对的新机遇
首先,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加工贸易的影响,使中国成为世界加工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当前,一般制造业已成为全球供给普遍过剩、边际收益严重递减的成熟技术行业,国际相对价格的剪刀差已从工农业产品之间转化为知识产品与工业产品之间,发达经济的优势已转型升级到虚拟经济、服务经济和知识经济阶段。我国不是新技术的策源地,而是国际产业转移的接受地;不是全球加工制造的控制和运营中心,而是中低端技术和产品加工制造环节的供应地。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低生产成本优势,在全球占有明显有利的地位,“中国制造”成为中国的国际竞争优势,是现阶段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因此,通过新形式的加工贸易来提升我国的加工制造能力,为世界大跨国公司提供全球范围内的生产、销售、售后服务以及管理的配套体系,是加快我国企业“干中学”过程,积累全球化大生产经验的最有利捷径。
其次,在全球化背景下,以产品内部的工序或工艺细分化为特征的全球分工新体系正在逐步形成。一个趋势是随着跨国公司在空间上把不同的生产环节或工序分配到具有不同比较优势的地区,建立研发、生产和分销系统的全球体系,使国内分工转化为国际分工;另一个趋势是充分的市场竞争带来产业的集聚,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本、技术、管理以及加工制造的空间和范围集聚所带来的外部性规模效应。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公司不仅由于“成本驱动”而把采购、加工制造、组装配送环节转移到中国,同时由于“市场驱动”而把技术、管理和资金带进中国。而且,由于中国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跨国公司不得不主动把区域研发中心、运营管理总部、地区物流中心逐步转移到中国。可见,国内市场的充分竞争,是获得国外先进技术、管理和资金资源的重要手段。中国低生产成本优势与跨国公司生产以及综合物流运作能力相结合,就可能形成为跨国公司全球网络提供从采购、加工制造、仓储运输一直到分销和售后服务的合作。从发展前景看,全球化不仅可以带来使中国加工制造能力转化为国际竞争优势的机遇,而且能够创造把加工贸易升级为综合优势的机会,使加工贸易的发展开始新的转型。转再次,我国目前的整体竞争优势仍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中低技术(成熟技术)产品或工序上,即主体技术和加工制造档次仍处于低端。我国与印度相比,虽然后者对外开放比我们晚12年,近年来实际使用的外商直接投资只接近我们的十分之一,整体经济实力有明显差距,但印度近年来通过吸收新技术、海外分包合作以及委托加工制造,不仅在著名的软件、信息技术咨询、呼叫中心、芯片设计以及未来的金融服务、工业工程、风险和行为分析以及药品研发等服务领域为跨国公司提供海外分包业务,从而大大压低了世界服务业成本;而且在汽车、制药、化学制品以及资本货物等领域正形成国际竞争优势,并吸引世界大跨国公司寻求规模化进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仅应当尽快把我国加工制造技术整体升级到中等档次,而且应加快形成生产和研发、品牌优势。为此,要研究制定加工贸易发展的新战略,促进其转型升级。
三、加工贸易未来转型升级的方向
l、扩大加工贸易活动的领域,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作为涉及外资、外贸和国内产业的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要重点考虑加工贸易的发展对国内产业、企业、产品以及产品内部工序的带动、辐射和扩散作用。在吸引外资和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的同时,要考核有关部门及地方政府鼓励和扶持内资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为国外跨国公司和外商投资企业提供加工配套的情况,鼓励包括民营中小企业在内的国内企业积极参与跨国公司的加工贸易体系和全球采购体系。在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资的同时,应研究制定优惠政策,切实解决国内中小企业缺少融资能力、缺少国际市场资讯和人才、缺少关键零部件生产技术、缺少技术和产品更新能力等具体困难,使更多国内企业在为跨国公司提供配套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走出去”搞加工贸易。
2、不断提升“世界加工制造业重要基地”的功能,通过与跨国公司开展深层次合作提升外资的技术、管理和资金档次。要鼓励国内有竞争力的企业为跨国公司提供更高层次的合作配套,不断加快“干中学”和毕业的速度,使加工贸易环节由简单技术和工序的组装,提升到辅件、一般零部件、主要零部件、关键零部件的加工制造,以至升级到高级复杂的知识技术密集型组装环节,真正掌握参与和管理全球化企业的经验和窍门。在这方面,政府提供公平竞争的准入平台,创造更规范的投资和竞争环境,比优惠政策竞争更重要。
3、加工贸易的主体要由外商投资企业为主逐步向国内企业、尤其民营企业为主转变。目前,加工贸易中外商投资企业占80%,民营企业仅占5%;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贸易,基本是外商投资企业。这反映了国内企业目前参与全球化的能力仍很薄弱。但从长远来看,对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主动参与全球化的进程,可以充分发挥我国在资源配置、供应链管理以及市场控制等方面的优势。因此,下一阶段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重点,应是培育、鼓励、扶持国内企业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研究制定有关政策,鼓励国内企业通过国际合作以及政产学研联合,有效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搞进料加工出口。由于多数国内企业缺少全球化人才和国际资讯网络,应考虑建立开放共享互利的公共服务平台和合作机制。
4、对加工贸易要从严密监管向风险管理、贸易投资便利与规范高效科学的监管方式转型。对此,一是建立企业守法自律机制和随机检查监督制度相结合。对加工贸易的监管,最大的难度是遍地开花,监管执行的成本太高。因此,首先应建立企业守法自律机制,包括合同、票据、凭证以及财务帐目等原始资料。数据的完备性,企业诚信状况的评级及违法记录,企业法人代表和当事人的责任和义务等明确的规定;建立监管部门与企业的良好伙伴关系,把责任重点转移到企业自身而不是监管部门。监管部门在确保加工贸易企业贸易便利和诚信的前提下,实施随机的检查监督,一旦发现有违法行为,则严惩不贷。作为企业守法自律机制的保证,对企业诚信状况要有一套相对完备的评价体系。这套体系应与企业其他诚信认证系统相兼容,以全面获得企业是否讲求诚信的资料和数据。只有处理好企业自律和高效执法之间的关系,才能够真正提高监管效能。二是建立和完善加工贸易的现代监管制度。这套制度首先是规则化管理,不能随意改变或任意解释;其次是有明确的执行程序,公开透明,依法行政;再次是有合理的组织架构,这种架构应是由海关、边检、工商、税务、口岸管理等纵向一体化组织分别管理向扁平化的综合协调监管的组织架构过渡;最后,监管应当是简明有效。虽然加工贸易星罗棋布、遍地开花是中国特色,但监管体系建设仍应逐步向国际规则接轨。在这方面,政府职能要真正实现转换,明确监管部门的第一要义是提供“服务”,然后才是有效“监管”。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求加快监管体制的改革,包括调整监管职能,提高监管人员素质,建立人才激励机制,使监管有利于加工贸易的发展而不是增加发展的障碍。
三是大力发展电子化监管体系。在简化程序的同时又要保证有效监管,就应加强监管手段和工具的现代化,包括监管的电子和网络化改造。目前存在着一种倾向,即技术和网络投资过度,投入了巨额资金改造技术和设备,使监管的技术基础设施达到了国际水准,但这些技术设备的应用效能很低,出现了硬件过度发展,软件严重滞后,资源严重浪费的现象。改变这种情况的一个办法,就是从监管对象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电子基础设施的软硬件投资和改造,并提高监管部门的应用水平和能力,从而形成有形和无形监管相结合的新监管体系。
一、加工贸易对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积极贡献
改革开放25年来,尤其是1998年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取得长足进步,对改善国际收支状况、扩大就业、推动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都起到重要的作用。1981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25亿美元,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5.7%;其中出口11亿美元,占比5%;进口14亿美元,占比6.4%;加工贸易增值率-21.4%。到2003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达4048亿美元,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47.6%;其中出口2418亿美元,占比55.2%,进口1629亿美元,占比39.5%;加工贸易增值率47%;当年创造贸易顺差789亿美元。多年来,加工贸易累计创造3000万个就业岗位,累计贸易顺差3942亿美元。
在我国加入wto的背景下,由于国内外相对增长率差异、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增长以及相对价格差距等综合因素的作用,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外商投资企业的进料加工贸易以及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出口都取得快速增长。2003年,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占总加工贸易的80%;进料加工出口的比重达77.5%,高于来料加工出口27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国企和其他企业在进料加工出口的比重分别为90.2%、6.6%、3.2%,增速分别达到43.5%、16%和53.8%。同时,进料加工进口的比重也达到76%,高于来料加工进口26.2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国企和其他企业在进料加工进口的比重分别为93.4%、4.1%、2.4%,增速分别为41.9%、9.2%和64.4%。是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2275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51.9%,其中加工贸易占到75%左右;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102亿美元,加工贸易占到90%左右。
从加工贸易的发展过程看,我们经历了从“三来一补”到进料加工、从“两头在外”的作坊到外商投资企业为主体、从简单技术加工装配到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为主的结构转换,这代表着我国加工贸易不断转型升级的轨迹。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带来国际产业分工的新格局,世界各国的跨国公司开始把不同的生产环节、分销网络、供应链管理以及研发、运营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理配置,这无疑为我国加工贸易未来的转型升级带来新的机遇。
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对的新机遇
首先,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加工贸易的影响,使中国成为世界加工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当前,一般制造业已成为全球供给普遍过剩、边际收益严重递减的成熟技术行业,国际相对价格的剪刀差已从工农业产品之间转化为知识产品与工业产品之间,发达经济的优势已转型升级到虚拟经济、服务经济和知识经济阶段。我国不是新技术的策源地,而是国际产业转移的接受地;不是全球加工制造的控制和运营中心,而是中低端技术和产品加工制造环节的供应地。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低生产成本优势,在全球占有明显有利的地位,“中国制造”成为中国的国际竞争优势,是现阶段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因此,通过新形式的加工贸易来提升我国的加工制造能力,为世界大跨国公司提供全球范围内的生产、销售、售后服务以及管理的配套体系,是加快我国企业“干中学”过程,积累全球化大生产经验的最有利捷径。
其次,在全球化背景下,以产品内部的工序或工艺细分化为特征的全球分工新体系正在逐步形成。一个趋势是随着跨国公司在空间上把不同的生产环节或工序分配到具有不同比较优势的地区,建立研发、生产和分销系统的全球体系,使国内分工转化为国际分工;另一个趋势是充分的市场竞争带来产业的集聚,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本、技术、管理以及加工制造的空间和范围集聚所带来的外部性规模效应。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公司不仅由于“成本驱动”而把采购、加工制造、组装配送环节转移到中国,同时由于“市场驱动”而把技术、管理和资金带进中国。而且,由于中国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跨国公司不得不主动把区域研发中心、运营管理总部、地区物流中心逐步转移到中国。可见,国内市场的充分竞争,是获得国外先进技术、管理和资金资源的重要手段。中国低生产成本优势与跨国公司生产以及综合物流运作能力相结合,就可能形成为跨国公司全球网络提供从采购、加工制造、仓储运输一直到分销和售后服务的合作。从发展前景看,全球化不仅可以带来使中国加工制造能力转化为国际竞争优势的机遇,而且能够创造把加工贸易升级为综合优势的机会,使加工贸易的发展开始新的转型。
再次,我国目前的整体竞争优势仍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中低技术(成熟技术)产品或工序上,即主体技术和加工制造档次仍处于低端。我国与印度相比,虽然后者对外开放比我们晚12年,近年来实际使用的外商直接投资只接近我们的十分之一,整体经济实力有明显差距,但印度近年来通过吸收新技术、海外分包合作以及委托加工制造,不仅在著名的软件、信息技术咨询、呼叫中心、芯片设计以及未来的金融服务、工业工程、风险和行为分析以及药品研发等服务领域为跨国公司提供海外分包业务,从而大大压低了世界服务业成本;而且在汽车、制药、化学制品以及资本货物等领域正形成国际竞争优势,并吸引世界大跨国公司寻求规模化进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仅应当尽快把我国加工制造技术整体升级到中等档次,而且应加快形成生产和研发、品牌优势。为此,要研究制定加工贸易发展的新战略,促进其转型升级。
三、加工贸易未来转型升级的方向
l、扩大加工贸易活动的领域,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作为涉及外资、外贸和国内产业的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要重点考虑加工贸易的发展对国内产业、企业、产品以及产品内部工序的带动、辐射和扩散作用。在吸引外资和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的同时,要考核有关部门及地方政府鼓励和扶持内资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为国外跨国公司和外商投资企业提供加工配套的情况,鼓励包括民营中小企业在内的国内企业积极参与跨国公司的加工贸易体系和全球采购体系。在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资的同时,应研究制定优惠政策,切实解决国内中小企业缺少融资能力、缺少国际市场资讯和人才、缺少关键零部件生产技术、缺少技术和产品更新能力等具体困难,使更多国内企业在为跨国公司提供配套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走出去”搞加工贸易。
2、不断提升“世界加工制造业重要基地”的功能,通过与跨国公司开展深层次合作提升外资的技术、管理和资金档次。要鼓励国内有竞争力的企业为跨国公司提供更高层次的合作配套,不断加快“干中学”和毕业的速度,使加工贸易环节由简单技术和工序的组装,提升到辅件、一般零部件、主要零部件、关键零部件的加工制造,以至升级到高级复杂的知识技术密集型组装环节,真正掌握参与和管理全球化企业的经验和窍门。在这方面,政府提供公平竞争的准入平台,创造更规范的投资和竞争环境,比优惠政策竞争更重要。
3、加工贸易的主体要由外商投资企业为主逐步向国内企业、尤其民营企业为主转变。目前,加工贸易中外商投资企业占80%,民营企业仅占5%;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贸易,基本是外商投资企业。这反映了国内企业目前参与全球化的能力仍很薄弱。但从长远来看,对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主动参与全球化的进程,可以充分发挥我国在资源配置、供应链管理以及市场控制等方面的优势。因此,下一阶段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重点,应是培育、鼓励、扶持国内企业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研究制定有关政策,鼓励国内企业通过国际合作以及政产学研联合,有效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搞进料加工出口。由于多数国内企业缺少全球化人才和国际资讯网络,应考虑建立开放共享互利的公共服务平台和合作机制。
4、对加工贸易要从严密监管向风险管理、贸易投资便利与规范高效科学的监管方式转型。对此,一是建立企业守法自律机制和随机检查监督制度相结合。对加工贸易的监管,最大的难度是遍地开花,监管执行的成本太高。因此,首先应建立企业守法自律机制,包括合同、票据、凭证以及财务帐目等原始资料。数据的完备性,企业诚信状况的评级及违法记录,企业法人代表和当事人的责任和义务等明确的规定;建立监管部门与企业的良好伙伴关系,把责任重点转移到企业自身而不是监管部门。监管部门在确保加工贸易企业贸易便利和诚信的前提下,实施随机的检查监督,一旦发现有违法行为,则严惩不贷。作为企业守法自律机制的保证,对企业诚信状况要有一套相对完备的评价体系。这套体系应与企业其他诚信认证系统相兼容,以全面获得企业是否讲求诚信的资料和数据。只有处理好企业自律和高效执法之间的关系,才能够真正提高监管效能。
二是建立和完善加工贸易的现代监管制度。这套制度首先是规则化管理,不能随意改变或任意解释;其次是有明确的执行程序,公开透明,依法行政;再次是有合理的组织架构,这种架构应是由海关、边检、工商、税务、口岸管理等纵向一体化组织分别管理向扁平化的综合协调监管的组织架构过渡;最后,监管应当是简明有效。虽然加工贸易星罗棋布、遍地开花是中国特色,但监管体系建设仍应逐步向国际规则接轨。在这方面,政府职能要真正实现转换,明确监管部门的第一要义是提供“服务”,然后才是有效“监管”。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求加快监管体制的改革,包括调整监管职能,提高监管人员素质,建立人才激励机制,使监管有利于加工贸易的发展而不是增加发展的障碍。
三是大力发展电子化监管体系。在简化程序的同时又要保证有效监管,就应加强监管手段和工具的现代化,包括监管的电子和网络化改造。目前存在着一种倾向,即技术和网络投资过度,投入了巨额资金改造技术和设备,使监管的技术基础设施达到了国际水准,但这些技术设备的应用效能很低,出现了硬件过度发展,软件严重滞后,资源严重浪费的现象。改变这种情况的一个办法,就是从监管对象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电子基础设施的软硬件投资和改造,并提高监管部门的应用水平和能力,从而形成有形和无形监管相结合的新监管体系。
一、加工贸易对推动经济和发展的积极贡献
改革开放25年来,尤其是1998年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取得长足进步,对改善国际收支状况、扩大就业、推动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都起到重要的作用。1981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25亿美元,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5.7%;其中出口11亿美元,占比5%;进口14亿美元,占比6.4%;加工贸易增值率-21.4%。到2003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达4048亿美元,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47.6%;其中出口2418亿美元,占比55.2%,进口1629亿美元,占比39.5%;加工贸易增值率47%;当年创造贸易顺差789亿美元。多年来,加工贸易累计创造3000万个就业岗位,累计贸易顺差3942亿美元。
在我国加入WTO的背景下,由于国内外相对增长率差异、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增长以及相对价格差距等综合因素的作用,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外商投资企业的进料加工贸易以及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出口都取得快速增长。2003年,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占总加工贸易的80%;进料加工出口的比重达77.5%,高于来料加工出口27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国企和其他企业在进料加工出口的比重分别为90.2%、6.6%、3.2%,增速分别达到43.5%、16%和53.8%。同时,进料加工进口的比重也达到76%,高于来料加工进口26.2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国企和其他企业在进料加工进口的比重分别为93.4%、4.1%、2.4%,增速分别为41.9%、9.2%和64.4%。是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2275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51.9%,其中加工贸易占到75%左右;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102亿美元,加工贸易占到90%左右。
从加工贸易的发展过程看,我们经历了从“三来一补”到进料加工、从“两头在外”的作坊到外商投资企业为主体、从简单技术加工装配到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为主的结构转换,这代表着我国加工贸易不断转型升级的轨迹。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带来国际产业分工的新格局,世界各国的跨国公司开始把不同的生产环节、分销网络、供应链管理以及研发、运营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理配置,这无疑为我国加工贸易未来的转型升级带来新的机遇。
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对的新机遇
首先,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加工贸易的,使成为世界加工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当前,一般制造业已成为全球供给普遍过剩、边际收益严重递减的成熟技术行业,国际相对价格的剪刀差已从工农业产品之间转化为知识产品与产品之间,发达经济的优势已转型升级到虚拟经济、服务经济和知识经济阶段。我国不是新技术的策源地,而是国际产业转移的接受地;不是全球加工制造的控制和运营中心,而是中低端技术和产品加工制造环节的供应地。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低生产成本优势,在全球占有明显有利的地位,“中国制造”成为中国的国际竞争优势,是现阶段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因此,通过新形式的加工贸易来提升我国的加工制造能力,为世界大跨国公司提供全球范围内的生产、销售、售后服务以及管理的配套体系,是加快我国企业“干中学”过程,积累全球化大生产经验的最有利捷径。
其次,在全球化背景下,以产品内部的工序或工艺细分化为特征的全球分工新体系正在逐步形成。一个趋势是随着跨国公司在空间上把不同的生产环节或工序分配到具有不同比较优势的地区,建立研发、生产和分销系统的全球体系,使国内分工转化为国际分工;另一个趋势是充分的市场竞争带来产业的集聚,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本、技术、管理以及加工制造的空间和范围集聚所带来的外部性规模效应。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公司不仅由于“成本驱动”而把采购、加工制造、组装配送环节转移到中国,同时由于“市场驱动”而把技术、管理和资金带进中国。而且,由于中国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跨国公司不得不主动把区域研发中心、运营管理总部、地区物流中心逐步转移到中国。可见,国内市场的充分竞争,是获得国外先进技术、管理和资金资源的重要手段。中国低生产成本优势与跨国公司生产以及综合物流运作能力相结合,就可能形成为跨国公司全球网络提供从采购、加工制造、仓储运输一直到分销和售后服务的合作。从发展前景看,全球化不仅可以带来使中国加工制造能力转化为国际竞争优势的机遇,而且能够创造把加工贸易升级为综合优势的机会,使加工贸易的发展开始新的转型。
再次,我国的整体竞争优势仍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中低技术(成熟技术)产品或工序上,即主体技术和加工制造档次仍处于低端。我国与印度相比,虽然后者对外开放比我们晚12年,近年来实际使用的外商直接投资只接近我们的十分之一,整体实力有明显差距,但印度近年来通过吸收新技术、海外分包合作以及委托加工制造,不仅在著名的软件、信息技术咨询、呼叫中心、芯片设计以及未来的服务、工程、风险和行为以及药品研发等服务领域为跨国公司提供海外分包业务,从而大大压低了世界服务业成本;而且在汽车、制药、化学制品以及资本货物等领域正形成国际竞争优势,并吸引世界大跨国公司寻求规模化进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仅应当尽快把我国加工制造技术整体升级到中等档次,而且应加快形成生产和研发、品牌优势。为此,要制定加工贸易的新战略,促进其转型升级。
三、加工贸易未来转型升级的方向
l、扩大加工贸易活动的领域,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作为涉及外资、外贸和国内产业的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要重点考虑加工贸易的发展对国内产业、、产品以及产品内部工序的带动、辐射和扩散作用。在吸引外资和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的同时,要考核有关部门及地方政府鼓励和扶持内资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为国外跨国公司和外商投资企业提供加工配套的情况,鼓励包括民营中小企业在内的国内企业积极参与跨国公司的加工贸易体系和全球采购体系。在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资的同时,应研究制定优惠政策,切实解决国内中小企业缺少融资能力、缺少国际市场资讯和人才、缺少关键零部件生产技术、缺少技术和产品更新能力等具体困难,使更多国内企业在为跨国公司提供配套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走出去”搞加工贸易。
2、不断提升“世界加工制造业重要基地”的功能,通过与跨国公司开展深层次合作提升外资的技术、管理和资金档次。要鼓励国内有竞争力的企业为跨国公司提供更高层次的合作配套,不断加快“干中学”和毕业的速度,使加工贸易环节由简单技术和工序的组装,提升到辅件、一般零部件、主要零部件、关键零部件的加工制造,以至升级到高级复杂的知识技术密集型组装环节,真正掌握参与和管理全球化企业的经验和窍门。在这方面,政府提供公平竞争的准入平台,创造更规范的投资和竞争环境,比优惠政策竞争更重要。
3、加工贸易的主体要由外商投资企业为主逐步向国内企业、尤其民营企业为主转变。目前,加工贸易中外商投资企业占80%,民营企业仅占5%;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贸易,基本是外商投资企业。这反映了国内企业目前参与全球化的能力仍很薄弱。但从长远来看,对这样的大国来说,主动参与全球化的进程,可以充分发挥我国在资源配置、供应链管理以及市场控制等方面的优势。因此,下一阶段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重点,应是培育、鼓励、扶持国内企业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研究制定有关政策,鼓励国内企业通过国际合作以及政产学研联合,有效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搞进料加工出口。由于多数国内企业缺少全球化人才和国际资讯,应考虑建立开放共享互利的公共服务平台和合作机制。
4、对加工贸易要从严密监管向风险管理、贸易投资便利与规范高效的监管方式转型。对此,一是建立企业守法自律机制和随机检查监督制度相结合。对加工贸易的监管,最大的难度是遍地开花,监管执行的成本太高。因此,首先应建立企业守法自律机制,包括合同、票据、凭证以及财务帐目等原始资料。数据的完备性,企业诚信状况的评级及违法记录,企业法人代表和当事人的责任和义务等明确的规定;建立监管部门与企业的良好伙伴关系,把责任重点转移到企业自身而不是监管部门。监管部门在确保加工贸易企业贸易便利和诚信的前提下,实施随机的检查监督,一旦发现有违法行为,则严惩不贷。作为企业守法自律机制的保证,对企业诚信状况要有一套相对完备的评价体系。这套体系应与企业其他诚信认证系统相兼容,以全面获得企业是否讲求诚信的资料和数据。只有处理好企业自律和高效执法之间的关系,才能够真正提高监管效能。
二是建立和完善加工贸易的监管制度。这套制度首先是规则化管理,不能随意改变或任意解释;其次是有明确的执行程序,公开透明,依法行政;再次是有合理的组织架构,这种架构应是由海关、边检、工商、税务、口岸管理等纵向一体化组织分别管理向扁平化的综合协调监管的组织架构过渡;最后,监管应当是简明有效。虽然加工贸易星罗棋布、遍地开花是特色,但监管体系建设仍应逐步向国际规则接轨。在这方面,政府职能要真正实现转换,明确监管部门的第一要义是提供“服务”,然后才是有效“监管”。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求加快监管体制的改革,包括调整监管职能,提高监管人员素质,建立人才激励机制,使监管有利于加工贸易的而不是增加发展的障碍。
三是大力发展化监管体系。在简化程序的同时又要保证有效监管,就应加强监管手段和工具的现代化,包括监管的电子和化改造。存在着一种倾向,即技术和网络投资过度,投入了巨额资金改造技术和设备,使监管的技术基础设施达到了国际水准,但这些技术设备的效能很低,出现了硬件过度发展,软件严重滞后,资源严重浪费的现象。改变这种情况的一个办法,就是从监管对象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电子基础设施的软硬件投资和改造,并提高监管部门的应用水平和能力,从而形成有形和无形监管相结合的新监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