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社交媒体现状分析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语音教室的功能主要是提高学生听力、口语以及翻译的水平。语音教室从广义上说也是属于多媒体教室,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语音教室的管理和维护与多媒体教室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应根据语音室的特点进行管理。
一、我校语言实验室管理现状
我校语音部主要承担全校新老两个校区的语音实验室的管理和维护工作。语言实验室是外语教学的基础设施,它具有良好的环境和直观的教学方法,是学生学习外语的辅助环境,尤其是近几年数字化语音室的建成和使用,使语音室成为更加方便快捷和科学有效的教学设备。语音部在老校区共有语音室7间,新校区共有语音室24间,其中数字语言实验室18套,可容纳1900人共同上课。语言实验室配有投影仪、DVD播放机、视频展台等教学设备,教师用计算机可以直接访问校内教学资源服务器、IPTV、互联网等教学资源,给教师授课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手段和大量鲜活的外语教学资料。数字语言实验室引入了网络教学等功能,可以进行口语教学和语音教学、初级同声传译,实现口语考试等。语音部共有技术管理人员7名,其中实验师2名、助理实验师4名、行政管理人员1名,语音部在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加强设备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在完成学校所布置的教学任务外,语音部还承担了国家级别的外语考试任务,如英语四六级考试、英语自学考试等,还有各类外语教学和外语培训任务以及外语讲座等。
目前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努力开展数字语音实验室的软硬件环境建设,不断提升数字语音实验室的科学管理档次和水平,认真做好日常使用和维护工作才能达到预期目标。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本文提出语音教室管理与维护的具体措施如下。
二、语音实验室管理与维护
(一)语音实验室设备的维护与维修
1.计算机软件的安装和维护。多媒体语音教室的电脑已经安装有常用软件,任课教师所携带的软件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杀毒;并由专业管理人员来负责安装;多媒体语音教室管理人员应定期对计算机软件进行更新维护,避免因计算机系统盘损坏影响正常教学。
2.计算机硬件维护与保养。硬件的维护大致包括电源系统和设备两大部分。从电源系统看,安装电源时应该尽量使用固定式的安装,应该经常性的检查,避免因电流短路或接触不良而引发火灾。计算机应当安装有保护软件和杀毒软件,以保证计算机系统不被破坏或删除;同时还要安装系统管理软件,及时检查与维护系统、清理系统垃圾文件,使计算机始终能够保持处于优化运行状态。
(二)不断完善语音实验室的制度管理
1.集中统一管理多媒体网络语音教室语音实验室教学设备的技术保障和管理维护应当由专职人员统一管理。在语音实验室的使用上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要建立起使用登记制度和维修记录制度等,制定出多媒体的操作规章流程以及管理人员职责的规章制度等。
2.制定和完善语音实验室设备的使用规章制度,和多媒体教学平台的管理规章制度。任课教师必须经过教育技术部门培训合格后,并且获得了语音实验室使用证,才能使用多媒体语音教学设备;教师必须规范的使用多媒体语音设备,不能私自搬动设备和接线、插座等;使用人员不能在计算机中随意安装各类软件,不能随意更改操作系统。
3.建立健各项岗位责任制
(1)建立设备管理维护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对语音实验室的管理实行绩效考核与奖罚分明的规章制度。管理人员应该为每台设备建立健全档案,掌握设备使用情况,填写发生故障时的状况和维修情况。
(2)建立教师使用语音实验室设备责任制,教师在使用语音教室时,须遵守相关规定,进行登记,然后领取控制台钥匙,使用中发现问题要及时反映。在教学过程中,各类设备一定要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操作,如因操作失误导致故障,由相关老师负责。
(3)建立学生使用语音实验室设备责任制,学生按规定的座位号就座使用设备,必须做到爱护设备,不能随意搬动设备、安装各种软件,对因人为造成的设备损坏进行追责,严肃处理。
(三)对相关人员进行语音设备使用技术和管理的相关培训
1.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相关技术培训,跟上设备的更新步伐,及时掌握新的设备的维护与管理方法。
2.对任课教师和学生进行现代教育技术技能的培训同样是对多媒体语音教室设备管理重要的一环,应在每个学期开学前对相关的任课教师进行多媒体语音设备使用流程现场培训,以减少因操作不当而出现的设备故障。
【摘 要】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很多幼儿园逐渐开始认识到男幼师得天独厚的优势,对于男幼师的需求也在日益提高。在幼儿园中引入男幼师,确实为幼儿园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也弥补了女幼师的不足,但是实际上男幼师的生存境况不容乐观。文章主要分析了男幼师的职业优势,结合当前幼儿园男幼师现状分析了男幼师缺失的原因以及男幼师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男幼师;职业幼师;缺失分析;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6-0010-02
近期有一档非常火的亲子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这档电视节目的播出使社会各界人士对于“父亲”这一男性角色有了全新的认识,很多孩子也越来越喜欢爸爸、依赖爸爸、信任爸爸,这也体现了孩子教育的需求。这种需求不得不使我们思考当前的学前教育现状。一直以来,学前教育都被视为女性的专属职业,在幼儿园里全都是清一色的女幼师,实际上这种幼儿教育存在很大的缺陷,而这种缺陷正好可以由男幼师来弥补。男幼师相对于女幼师而言,在对幼儿思维、性格塑造、社交技能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影响,现代社会呼唤男性幼师,幼儿需要男幼师。但是,在男幼师为幼儿教育带来平衡和活力的同时,很多人也将他们视为“另类”,男幼师的成长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分析男幼师的职业优势
1.女幼师的从教特点分析。一般就女性的性格特点分析,女幼师比较细心、认真,也非常有耐心,对幼儿会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呵护,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女幼师在和幼儿相处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散发出自己的母性和善良的天性,对每一位幼儿都会采用亲昵的动作、温柔而又细腻的语言。在组织游戏活动方面,由于耐力、体力有限,往往也会选择听说游戏或者其他规则比较和谐的游戏。女幼师在游戏活动中往往比较关注幼儿的健康、安全问题。总体而言,女性比较适合从事幼师的岗位。但是女幼师的弱势也非常明显,性格过于柔和,缺乏阳刚、果敢。
2.男幼师从教的相对职业优势。
(1)会更加引起社会和幼儿的关注。随着学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社会各界人士越来越认识到男幼师的不可替代性和重要性。男幼师对于幼教这个岗位具有自身的职业优势,在幼儿园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而且男幼师从教人数很少,因此备受社会以及媒体的关注。在幼儿园里,很多孩子也会毫无理由地喜欢靠近男幼师,一些家长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男幼师的班级,甚至幼儿园里一些女幼师由于男幼师的加入,工作情绪有明显提高,平时也喜欢和男幼师聊天。目前,社会上各界幼儿研究机构、教育机构已经针对男幼师的聘用条件及要求大大降低。由此可见,男幼师的发展前景较为明朗。
(2)男幼师的知识面更为广泛,有利于丰富幼儿的眼界。一般男幼师都喜欢数理化、史哲地等学科知识,相对于女幼师而言,知识面更加开阔,这样有利于开拓幼儿的视野,使幼儿了解、学习更多的知识,也有利于开发幼儿的思维,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促进幼儿实践能力、动脑能力的发展。根据相关学者研究表明,在幼儿园教育中,女幼师往往会给孩子们讲解一些童话故事,或者读儿诗,很少会涉及到哲、地、史等方面的知识。而男幼师则喜欢讲解各地的风俗特色、历史传奇故事或者英雄人物传记。由此可见,男幼师对于幼儿思维的发展,丰富幼儿知识面的作用更为显著。
(3)有利于幼儿性格的全面塑造和发展。男幼师的个性更加幽默、豁达、独立、自信、灵活、果断、勇敢,而且喜欢富有挑战性的事情。而女幼师的性格正好相反,保护欲望很强,很害怕孩子去冒险,也担心孩子受伤,导致很多儿童性格柔弱,缺乏主见,甚至有的儿童在长大后出现“缺乏父爱综合症”、“交际恐惧症”。男幼师可以帮助幼儿形成独立、勇敢、勇于拼搏、不断进取、坚毅等阳刚品质,有利于完善幼儿的性格。
(4)更容易和幼儿融为一片。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喜欢模仿、好动、好奇心比较重的时期,孩子往往会非常喜欢冒险,喜欢蹦蹦跳跳,男幼师特有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行为方式会让孩子们觉得像是一个大哥哥。男幼师散发出的阳刚之气会更容易吸引幼儿,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和幼儿打成一片。而且,男幼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父亲角色”,使孩子体验到父爱,使幼儿产生依赖感。比如,有的儿童喜欢玩水,女幼师常常会阻止这一行为,但是男幼师会亲自带他们一起玩水,男幼师的行为更能够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
(5)有利于提高幼儿的社交技能。男幼师在幼儿园中往往会是幼儿的最佳游戏伙伴,幼儿往往会喜欢和男幼师嬉戏打闹,幼儿认为男幼师的教学方式更加“生动、活泼”。因此,幼儿和男幼师交往可大大拓宽幼儿的社交范围,也可以使幼儿的社交内容大大丰富,更能够满足幼儿对社交的需求。而且在和男幼师交往的过程中,可以使幼儿慢慢学会更多的社会技能,学会体会、理解他人,学会控制、调整自己的情绪、行为,使幼儿在日后的交往中更加自信、主动、积极。
二、幼儿园男幼师现状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男幼师在幼儿园应该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就当前我国幼师性别分布来看,男幼师的比例较少,根据相关数据统计,男幼师的比例占到1%~4%左右,其中相对比较稳定的男幼师只有3000名左右,由此可见,很多男性并不愿意选择幼师这个职业。而且,我国男幼师普遍存在严重的跳槽现象,职业年龄较短,而且社会认同度偏低,工资待遇水平不高,对男幼师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三、幼儿园男幼师缺失的主要原因
首先是由于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一直以来人们传统的思想观念就是认为学前教育工作主要是“哄孩子、带孩子”,将岗位属性仅仅局限于女性。而且中国传统文化观念认为男性是大丈夫,应该干大事,从事一些社会地位较高、收入较高的工作。因此对于男幼师的认同度较低,甚至会有排斥、鄙视的态度,给男幼师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同时,对于男性而言,一般都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都会承担养家的职责,但是一般男幼师岗位月收入只有1000多,最多的话也是在2500~4000左右,导致很多男幼师不愿意选择这个职业。其次,有的幼儿家长认为男幼师的管教方式比较粗暴,平时脾气不好还可能凶孩子甚至打孩子,这也会增加男幼师的压力。
四、幼儿园男幼师发展趋势
虽然目前男幼师的人数还比较少,但是作为一股新生力量,男幼师对于学前教育的作用已经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这个群体也会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媒体的关注,其教育作用也会越来越受到重视,以后幼儿园教育会并存两种性别教育,形成一种比较均衡的教育管理。同时,以后男幼师的工资待遇会有所提高,可能有的幼儿园为了留住男幼师,也会安排他们兼职团委、工会等工作。其次,幼儿园想要留住男幼师,应将男幼师慢慢培养成一个多面手,提高男幼师的晋升机会,慢慢走上行政管理岗位。
总而言之,男幼师具有无可替代的职业幼师,幼儿园应多招一些男幼师,可以弥补女幼师的不足,形成一种均衡教育,更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但是没必要为男幼师贴上特殊的标签,以一颗平常心看待他们,相信男幼师在工作中会更加放松、自如。
参考文献:
[1]石道伟.男性幼儿教师职业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08,(9).
[2]黄琦.幼儿园男教师入职与适应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4).
关键词:音乐社交化 移动端应用 用户体验 需求 创新
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6)01-0082-02
1 “音乐社交化”的出现及现状
1.1 移动端“音乐社交化”的出现
音乐是人们的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听音乐的习惯,人们欣赏音乐的方式更为便捷,传统的在线听歌和下载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欣赏需求。
音乐不仅仅是抒感的物质,更是一种天然的社交介质,而社交是人类作为群居生物的本能,在智能手机不可或缺的时代,移动化的社交媒体是人们进行交流意见、维系情感、分享生活、个性创作的平台,如微信、微博、豆瓣等,在这些虚拟的平台中,有更多的空间和选择;PC时代,音乐类软件很少有社交化体验,而移动端应用的崛起,使移动端音乐应用开始在社交化方向进行更多的尝试,自然而然地将社交媒体作为传播平台,“音乐”和“社交”两者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用户从音乐独享到众享,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音乐得到了更直接有效的传播。
Rdio的首席执行官德鲁.拉纳(Drew Larner)说:“音乐在本质上是社交的,而数字音乐的未来也将由社交体验的有效传递来推动。”
渐渐地,音乐的社交化已成趋势。简单来说,是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加入社交互动,满足人们对音乐的交流,创作展示的需求,建立气味相投的好友圈,增加用户的黏性和深度,从而分享更多的音乐,从好友分享的音乐中,找到更多喜爱的音乐。
当然,除了用户评论以外用户之间的歌曲、歌单、电台的分享制作等,都属于音乐的社交化体现。
1.2 移动端“音乐社交化”的现状
在国外,MySpace[2]在音乐社交领域的成功促使了一大批如playground、turntable、rdio、spotify音乐平台走上社交化的道路,打开了音乐社交的大门。
《2014-2015Mobile Music Apps Market Research Report》中,根据艾媒咨讯自身数据库和草莓派调研社平台(StrawberryPie)的相关数据分析,在国内,2014年移动端音乐应用用户规模已达3.95亿,并持续增长,57.4%中国用户最常使用音乐社交类应用作为收听欣赏音乐的选择。
1.2.1 移动端音乐应用的社交化现状
音乐的社交化被运用在众多移动端音乐应用中,这些音乐应用纷纷增加了社交功能、好友圈,用互动交流的乐趣吸引用户,传播自家平台的音乐资源。
iimedia research数据显示在国内的众多移动端音乐应用中,三款巨头应用“网易云音乐”、“虾米”、“QQ音乐”在音乐资源上相对完善,功能各具特色,虽然仍主打版权资源,也存在着一些社交互动功能的竞争。
但是越来越多的音乐应用结合社交模式,让国内的此类产品出现了严重的同质化,功能模块大同小异,缺少独特性,使用户难以抉择。
1.2.2 移动端社交应用的音乐服务现状
少数移动端的社交应用也拥有音乐服务。用户将音乐应用中的资源分享至社交应用中,通过成熟完善,功能强大的社交应用,用户分享的音乐将会在更大的范围被传播交流,同时兴趣相投的人能成为朋友,欣赏到更多元化的音乐,这类社交应用有,Facebook、微信、微博、QQ等;其中微博、QQ移动端自身有独立的音乐功能和音乐资源库,也有独立的音乐版块。
2 移动端应用的“音乐社交化”体验分析和用户研究
2.1 移动端应用的“音乐社交化”体验现状分析
这里我们也将其分为“音乐应用”和“社交应用”来进行体验分析。
iimedia research数据报告中的网易云音乐、虾米、QQ音乐是典型的,具有庞大用户群的音乐应用,下面我们从界面设计、内容运营、音乐管理、辅助功能、社交互动五块来分析体验:
由上可发现,强大的音乐资源库、更注重互动的社交功能,以及独特的自主电台歌单的设置,在现有的音乐应用中各竖一帜,提供了独特音乐体验。移动端的音乐应用的电台和制作个人歌单的功能已经比较普遍了,几乎也都有各自的社交圈;但由于种类太多,它们组建的社交圈也十分松散,也无法直接从音乐应用中获取好友的音乐,大多数用户仍只能将歌曲和电台,通过微信朋友圈和微博分享给好友。对于一些独立的音乐应用来说,用户黏性不高,独立的社交圈也就丧失了意义,缺乏创新点,由此便渐渐趋于平常。
2.2 用户研究
以下通过确定目标用户,采用观察法、访谈法进行深入探访,结合部分文献资源,研究目标用户的特征,行为模式和情感化需求。
2.2.1 目标用户特征
通过目标用户的市场化分析,和对用户的观察得出,移动端音乐的用户主体是上班族和学生,也可以称作“音乐爱好者”,他们将音乐作为自己生活和工作必不可少的元素,他们关注潮流,有艺术的鉴赏力,热衷于互联网社交,喜爱尝试新鲜好玩的移动端应用,及其有趣的新功能。
2.2.2 目标用户的行为模式和情感化需求
经过对目标用户的深入访谈和分析总结得到:
①用户认为音乐在工作学习中能缓解压力,改善心情,是生活的背景元素,当听到符合口味的音乐时会很开心;②用户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搜索想听的音乐,当找不到自己想听的音乐时,会打开电台来收听喜爱的频道;③用户乐于分享自己喜爱的音乐到社交应用,也会在社交应用中听好友分享的音乐,并通过评论、点赞等社交行为进行互动;④用户在使用社交平台时,会分享自己的状态,和符合当下状态的音乐、照片;⑤用户希望能根据需要整理自己的歌单;在没时间搜寻音乐的时候,能自动推荐符合喜好的音乐;在日常运用社交APP进行交流的同时,能更快速便捷地欣赏和分享音乐,并与好友交流;界面设计简洁美观,易操作,交互生动;能有一个像微信订阅号一样的电台订阅功能;
3 移动端应用中“音乐社交化”的创新思路
在对移动端应用中音乐社交体验的分析后,总结了目标用户特征,用户的行为模式和需求,得到用户需求的“音乐社交化”体验有:
①界面设计简洁美观,易操作,交互生动;②内容运营上独具特色,功能完善,别出心裁,如加入类似于微信订阅号的“订阅电台”的概念,用户能自行设置歌单、专辑,可供其他用户浏览、收听、下载等;⑧音乐管理上拥有强大的高品质音乐版权资源库,并能根据用户收听情况推荐音乐,满足用户欣赏音乐的需求;④辅助功能有自己的独特性,体现与同类应用的差异化;⑤有强大持久的社交平台的支持,能方便快捷地进行互动交流,无需开启第二个应用。尽可能地满足用户的搜索、管理、分享、交流、记录、推荐音乐、自我实现等需求。
3.1 提出创新思路
通过以上访谈与分析可得出如下思路:
①常年活跃度高的音乐应用主打资源库,极少涉及社交类的互动功能,更像是音乐搜索引擎,而主打电台特色的虾米、豆瓣等应用建立的社交圈也仅限于小众,自然不及专业的社交应用的用户基础,无法直接从音乐应用中获取好友的音乐。②社交类应用虽拥有完善的社交圈,是音乐社交的天然平台,但其中音乐服务的比重极小,甚至为空白。
由此可以发现,在合适的社交应用中添加音乐服务,将音乐应用作为大型社交应用下的一块功能,而非独立的音乐应用,这样就可以避免社交圈的松散,让用户更大程度得体验到音乐社交化的乐趣,得到符合需求的音乐体验。
这样的社交应用有很多,微博过于杂乱,QQ过于工具化,而微信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可将音乐服务作为微信中的一块功能,如微信钱包、微信游戏。
3.2 归纳设计目标
微信音乐服务的“音乐社交化”体验的3个重要设计目标是:
(1)音乐引擎。在微信音乐服务的版块以QQ音乐的高品质资源库为基础,可搜索所有想听的音乐,并根据用户的收听情况,推荐用户可能感兴趣的音乐、电台。
(2)个人电台。可制作个人喜爱的歌单,集结成个人的电台,供人下载、收听、传播、订阅,同时也能分享其他用户的个人电台;可上传歌曲或原创至个人电台。
(3)互动分享。基于微信的社交平台,可分享音乐、电台给微信好友、群、朋友圈进行传播、交流等社交活动;可上传原创音乐至音乐服务的原创区,和个人电台,供用户下载,及在微信好友、群、朋友圈互动分享。
综上所述,微信的音乐服务能最大程度地满足搜索、管理、分享、交流、记录、推荐音乐、好友互动、自我实现等移动端应用的“音乐社交化”的需求体验,使用户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进行方便快捷地交流互动,满足自我实现的渴望,及被认可的需求。在产品和服务高度融合的系统中,用户体验已经不仅仅是特指用户是否能流畅地完成某一任务流程,或者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可用性问题。享受更深入的音乐体验,音乐本身更能得到广泛迅速的传播。
[关键词]微信;高校图书馆;社交软件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8.110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8-0-02
麦克卢汉指出各种技术均应具有重组人类交往模式的作用,事实上也会有一类新环境随之诞生。腾讯公司在2011年初推出一款给智能手机专门设计通讯服务的免费APP,即微信,它具有较为强大的功能,除简单信息交流以外,微信抢红包、短视频录制、语音功能等也得到大众的热捧,同时当代大学生也普遍对其钟爱有加。它不但支撑图文、语音与视频等快捷发送,也可经查找附近的人、雷达与朋友圈等插件辨别信息,并具有缴费、转账、购物与社交等功能。根据腾讯在2013年公布的数据,全球微信使用者已经达6亿之多,而每月平均活跃用户的数量也要在3亿人次左右,微信已经逐渐变成媒体、个人与企业等相追随实时通讯互动软件。图书馆作为学校的书刊情报与信息交流站,想要紧随时代潮流应用好微信软件APP,为学校师生提供更加优质服务,已经逐渐变成图书馆在新时代下的一大使命。
1 微信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现状
首先,服务模式。本文经分析当前我国高校的图书馆应用微信服务情况,发现当前服务模式大多为服务号和订阅号,两者差异主要是群发数量多与少。服务号和订阅号规定信息的发送量存在具有较大区别,订阅号是每天一条群组消息,而服务号确保推送消息量是每月四条。当图书馆有公众号开设时,需要构建完善服务系统,做好信息推送工作,依据订阅号和服务号规定内容对相应资源进行合理推送。同服务号比起来,订阅号当中囊括较多信息,可以给使用者提供多样。订阅号和服务号可以同时开通,能够辅助图书馆提供更为多元的信息服务。其次,服务内容。一般情况下图书馆的微信平台,推送信息内容多数是新进图书、读者推荐、公告消息、最新最热与馆藏信息等消息,均是从侧面服务读者,对读者相应需求予以满足。另外,有些高校的图书馆,把借阅信息也同微信结合在一起,让使用者通过扫描二维码与微信账号登录等形式检索馆藏内容,使自身服务内容更加丰富。
再次,服务形式。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并不单纯是为推送信息,此外还包含有菜单导航、人工客服、查询与官网链接等众多功能。而推送相关信息仅是微信的一个基础功能,运营公众号经消息群发形式对使用者推送有关信息。所谓命令式查询指的是使用者根据微信平台限定格式输入指定关键词,此信息经过同系统匹配,系统把设置好自动回复信息反馈回来,打个比方,关注四平师范学院图书馆公众号以后,待输入特定指令,公众号便会给予反馈,可以满足使用者对图书有关资源需要。而官网链接是指进到图书馆中网址的链接,使用者通过网址搜寻图书相关资源,寻找目标图书。而所谓人工客服是指图书馆平台管理者就微信使用者提问加以解答的一类服务形式,借助微信实时在线解答。
2 微信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问题
2.1 缺少个性化服务
高校的图书馆微信平台功能模块当中,通常都是结合本校师生,各图书馆微信服务内容都基本雷同,各图书馆微信平台也并未针对自身特点提供个性化服务内容,这也就导致各高校的图书馆微信平台内容同质化,各馆服务内容缺少特色化,难以给师生留下较深印象。另外,图书馆微信平台使用者除本校师生以外,还有些外校师生与其他阶层人士,现如今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馆间互借等功能还未开通,对于其他对图书馆缺少了解群体要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就更加困难了。
2.2 缺乏互动力度
微信平台存在自动回复的功能,使用者发送信息比较多元化,通常使用者在查询需要信息的时候,将要查询文字输入进去,便会通过微信平台对从使用者处接收信息加以语义研究,并及时给出反馈,当使用者给出语义信息微信平台没办法作出智能回答时,平台便会指导使用者后续操作步骤,或是列出常见问题解决方法,供使用者自行选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微信平台这一强大智能功能有些时候回复内容并不十分精准,给出的答案也并不见得是作者所需的内容,此时微信管理者不应过于盲目依赖微信平台自动回复这一功能,应与使用者加强沟通交流与互动。
2.3 信息推送不及时
微信订阅号制约微信账号每天群发消息仅限在一条之内,而且就这一条信息也不是所有图书馆都可以把握好的,众多高校中仅有为数不多图书馆可以做到每天更新一回微信内容,很多图书馆2~3天才更新一回,有些图书馆每7天才更新一回。太低推送频率让使用者感到该微信平台毫无用处,进而使用者将会认为关注还会耗费内存,因而,就会有取消关注的打算,进一步造成该平台功能没办法很好发挥出来,形同虚设。在对微信平台关注过程中,众多推送消息均以通知公告形式发送的,通常使用者对这部分消息很难生成好感,如果推送消息持续单调化与单一化,这样长时间下来公众平台使用者也会逐渐减少。
2.4 没有应用好自带功能
现如今,各高校的图书馆中微信平台很多是以文字形式向使用者传递信息及做问题反馈。该交流方式较为单一,而且含有较强说教意味,会让使用者感到无趣或是厌烦,而渐渐萌生取消关注该微信平台的打算,这样时间长了就会脱离平台原本为使用者提供更优质服务的初衷,其设置作用也没有体现出来。微信平台同传统的信息平台最大差异之处便是能够将信息通过多媒体方式向关注者传递,这些信息形式除文字之外,还包括有众多大众喜爱视频及语音等内容。但是当前高校图书馆并未很好地结合此优势,对于微信平台功能也不甚了解,而且更谈不上有效利用。
3 微信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对策
3.1 要推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信息
高校的图书馆在通过微信平台推送信息时,应当确保在科学推送频率基础上,对推送内容也要不断进行优化。一是就推送形式而言,通常图书馆的微信平台发送信息时都会以文字推送作为首选,但该形式过于单一,微信平台是需要以多媒体形式为使用者推送信息的。也就是说,除了文字形式,还可考虑通过视频、图片与语音等多种形式对信息进行推送,不断丰富推送方法让推送内容更加具体生动,同时让使用者对该微信平台与服务产生更大好感。此外,选取推送内容时,基于当前新媒体大背景,人们注意力开始缩短,当前人们更加奉行持续局部的注意力,换句话讲,就是人们仅会对自身所需加以关注,人们周边几乎所有移动设备应用工具都自带提醒功能方便及时收取新文本信息、手机通讯与电子邮件信息等,而微信诞生也正是基于此条件下。因而,应当在深入分析受众需求前提下选择微信平台推送内容,充分抓住用户感兴趣的,要保持推送内容丰富,不要只考虑推送通知信息等内容,可考虑推送些名人轶事、精美小文等,吸引受众眼球,就会受到更多用户青睐。而且要针对用户特点,推出一些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内容,比如散文、运动与影视等,针对不同需要人群加以推送。不然盲目向读者推送,可能引起读者反感,使其对该微信平台取消关注。
3.2 要更加频繁地与读者互动
微信平台的自动回复功能,虽说很大程度上能使平台管理者省时省力,很多使用者想了解的信息也都能找到答案。但是正如上文所讲,在回复准确性方面、答案精细度方面与问题判别等方面对使用者服务都称不上周到。所以,当智能回复不能帮到用户时,人工回复就非常有必要了,应委派专人利用工作时间对用户提出相关问题加以解答,以使用户多元化需求得到满足,同时提升用户满意度与依赖感。通过人工答疑方式,除加深用户体验感以外,对于提高图书馆微信服务质量也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另外,图书馆也可考虑如在公众平台设置使用者专区,这样使用者会就自身想法与意见相互讨论,也可以留下信息,或者互相间多推介一些好书,交流读后心得等,图书馆管理人员也应适当加入其中。这样做,管理人员和读者间、读者与读者间也会变得更为亲密,同时此良性氛围也会推动图书馆微信平台更进一步向前发展。
3.3 要确保推送频率科学
高校图书馆应对微信平台推送频率科学设置,要坚持每天更新一条微信信息。此外,对用户作息时间也要有效掌握,高校用户对手机使用高频点出现在8:00AM―10:00AM,以及10:00PM―12:00PM,因此,应当选取在此时发送信息,选择在这个时间推送信息,他们在接收以后通常会花费几分钟时间阅读。这样也达到了推送信息不浪费的效果,同时微信平台作用也真正发挥出来,用户需求也得到了满足。也只有这样做,图书馆的微信平台才能持续运行下去,才会有持续发展的动力。
4 结 语
伴随移动互联的飞速发展,将微信平台同图书馆服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是时展必然趋势。作为高校的图书馆,需要借助微信社交平台,把图书馆资源与服务同使用者移动终端有效连接起来,进一步让图书馆更好地为大众提供服务,从而满足读者需求。同时当前我国各高校的图书馆也已经了解微信在提升信息服务质量、满足师生需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将图书馆工作与微信平台相结合的过程中,却相继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特别是目前图书馆还未能充分借助微信平台为其所用。所以,图书馆相关工作人员还应继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并结合微信相应功能对图书馆现有服务加以优化,给广大师生提供更加个性化与便捷服务,促进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的提升。
主要参考文献
[1]张骏毅,杨九龙,邓媛.“211工程”高校图书馆微信应用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4(6).
[2]吉翠芳,周志峰.“211工程”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应用问题及对策[J].图书馆学研究,2014(17).
[3]张莉莎.基于微信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学术版,2014(10).
[4]刘芳,朱沙.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现状及对策[J].图书馆研究,2014(6).
[5]马大艳,李学静,陈虹.高校图书馆微信服务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基于“985工程”大学图书馆的调研[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3).
[6]杜君. 浅谈“互联网+”与高校图书馆服务融合发展[J]. 办公室业务. 2016(15).
[7]杨文艳. 陕西高校图书馆为“一带一路”服务的思考[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4).
[关键词]购物习惯;顾客体验;社交媒体
[DOI]10.13939/ki.zgsc.2017.06.208
1 引 言
2016年1月19日,国家统计局我国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数据,2015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931亿元,其中网上零售额38773亿元,比上年增长33.3%,占零售总额的12.88%,使用手机网络购物比例由42.4%提升至54.8%;前所未有的网络时代,让中国的整个零售实体行业遭受低增速和亏损的打击,移动互联网更是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实体店铺的吸引力不断被削弱。
业内专家们普遍认为,实体零售企业应从满足顾客综合感官需求,乃至情感需求的角度,突出实体零售的特性,不断提升顾客体验,企业得结合自身,研究基于网络技术如何给顾客带来全新和优质的购物体验,形成过去以传统的商品导向转变为以顾客体验需求为导向的过渡。
本文实地调查分析了迪卡侬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的顾客体验实施情况,顾客体验对运营产生的影响,并结合门店现状就如何加强顾客体验提出对策建议,期望给迪卡侬以及其他中小门店以借鉴。
2 迪卡侬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概述
迪卡侬集团(以下简称迪卡侬)由Michel Leclercq先生于1976年在法国创立,是体育用品零售商,也是全球体育用品设计者和品牌的缔造者;2003年进驻中国,在上海浦东开出了首家商场,截至2015年10月,迪卡侬已遍布中国60座城市,开始166家线下门店,同时线上业务为超过370个城市的用户提品和服务。迪卡侬集运动用品设计、研发、生产、物流、品牌和零售为一体,以创新的理念和全产业链经营模式为大众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提供20个激情运动品牌,65项运动及35000多种产品。
3 迪卡侬门店顾客体验现状
3.1 线下门店顾客体验现状
3.1.1 良好布局与商品陈列
迪卡侬所有门店布局遵循传统的“两室一厅”设计,店面可视性较强,运动产品从低等价位到高等价位,从成人装备到儿童服装,每个区域布局清晰、品类分明,缩短顾客寻找商品时间;门店遵循商品陈列原则,结合商品本身,合理运用陈列方法,把每一类运动产品都分为蓝色商品、中端商品、高端商品,高性价比的蓝色商品选择蓝色货架,中端商品、高端商品则采用灰色货架,吸引顾客的眼球,方便顾客选购,门店也提供背景音乐,这些都能给顾客带来赏心悦目的感受,有利于激发顾客情绪情感,提高顾客的购买率。
3.1.2 提供详尽的标签
迪卡侬卖场采用顾客自选购物方式,为了方便顾客熟悉商品,每件商品都有吊牌,详细说明产品功能,适合场合,适合对象,技术创新等,每一区域设置选购提醒,如告知顾客选购登山鞋方法,选购跑步机方法等,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产品性能,如健身方法,游泳教程等,给顾客更直观的感受;另外店内随处可见“Try me”标语牌,提供样品,鼓励消费者亲身体验产品性能。
3.1.3 提供专业的服务
卖场内每一区域都配备专业的销售人员,提品详细介绍,给顾客以专业化意见;卖场设置顾客服务台,为顾客提供专业修理、组装、定制等服务;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迪卡侬在中国市场创新退换货政策,消费者对购买的商品不满意时,可以随时去门店退换甚至无须小票,便捷的退换货通道,独特的服务降低了顾客的购买疑虑,加强了客户满意度。同时卖场会定期组织各类运动活动,如轮滑俱乐部、创新产品试用等,帮助顾客探索并体验运动的快乐,在有些商场,还对顾客提供免费的轮滑课程,让顾客学到正确的轮滑使用方式和技巧,充分享受轮滑的快乐。
3.2 线上顾客体验现状分析
3.2.1 电子商务体验销售
迪卡侬于2009年,搭建电商平台,在线上,顾客可以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各种丰富多彩的形式更加科学全面地了解产品,2014年开始,迪卡侬陆续拍摄了50个健身视频,在这些视频中包含了迪卡侬旗下的各种运动产品和服装,消费者通过健身视频,可以足不出户地进行各类运动产品的体验,要给顾客提供另外一个体验空间,良好的体验让迪卡侬获得丰厚的回报。资料显示,迪卡侬天猫旗舰店3个月内老顾客的重复购买率可达到40%,另外采取了线上线下融合的体验方式,即线上预订线下提货的模式,也给实体店引流,顾客提货的同时继续在线下门店采购。
3.2.2 企业官方网站
迪卡侬官网中,用户可以选择中文、英文不同的语言操作系统,提供顾客周围门店信息,鼓励消费者去门店亲身体验商品;官网和线下门店一样,依据不同的运动进行商品分类,借助于文字、图片、视频等静态及动态的工具丰富展示商品,提供足够多的商品信息,便于顾客选购。
3.2.3 微信体验营销
新型社交媒体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人们消费习惯,迪卡侬也及时利用微信社交媒体,与顾客沟通、分享,建立自己的网络传播阵地,进行品牌的推广和互动。顾客很容易查询并关注迪卡侬的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在平台进行售前服铡⑹酆蠓务、维修保养及会员卡四大基本模块的操作;可以在平台上进行投诉建议及商场查询操作;可以方便地浏览商品,知晓卖场促销信息,如果有购物意向,可以通过公众号中的迪卡侬官方网上商城链接,进入商场进行在线购物;平台会不定时推送软文,给顾客专业的运动知识技能,同时会员们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平台中报名参与迪卡侬举办的各类运动比赛。
3.2.4 微博体验营销
目前在新浪微博中,迪卡侬共有三个账号,使用最多关注量最大的数“迪卡侬中国”,在该微博账号中,粉丝量已达到214535人,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接收迪卡侬的最新活动信息,通过微博平台参与迪卡侬运动话题,得到免费试用运动产品的机会,在微博平台,同样提供各类商品信息,顾客体验经历分享以及各类运动知识技能等。
4 加强门店顾客体验的建议
4.1 迎合消费者的购买习惯
调查显示70%左右的消费者会经常或习惯于使用手机进行价格比较、购物前查看附近商家的优惠信息、使用手机支付,以及会查询电子优惠券;消费者的购物过程也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线下门店要加强无线网络信号,增加顾客门店逗留时间,提高潜在成交率,丰富支付方式,加速顾客结账速度,免去顾客排队结账困扰。
4.2 提高商品对顾客的吸引力
商品应该是吸引消费者光临门店的主要因素之一,门店要想提升顾客体验首先应该从商品着手,致力于提供给消费者高质量无瑕疵的正品商品,这也是与网络销售相抗衡的一大利器;门店需要调整价格,避免顾客因商品价格太高而选择网络购买。门店在选择商品时应考虑到商品的销售唯一性,即消费者只能在该门店中购买到该商品,或者门店提供的商品与其他门店或网店的商品相比有特征优势,同时注意避免缺货。
4.3 升级优化员工服务
本次调研结果反映在互联网时代,员工服务对消费者购物体验的影响作用呈显著下降趋势,说明员工的服务功能正逐渐被互联网取代,消费者通过网络搜索、社交媒体咨询等方式来获取以前只能通过员工才能获得的信息。同时也说明传统的员工服务,诸如良好的服务态度、仪表礼仪、丰富的产品知识已经不能提升当今顾客的体验感受。在互联网时代,员工除了为顾客提供这些传统服务之外,还需要会使用社交媒体、手机App、手机支付等互联网手段,为顾客提供更广泛的服务。
4.4 营造良好门店体验氛围
在网络购物的冲击下,门店要努力营造良好的购物氛围,给予顾客良好的购物体验,而门店环境则是能有效提升顾客体验的手段之一。门店在塑造体验氛围方面,首先,应增强门店的舒适性,这种舒适性体现在员工服务、门店布局、商品陈列、环境卫生以及灯光、音乐等方面。其次,应增加门店的娱乐性,可以进行节日主题陈列,使消费者前往线下门店不再是购物而是休闲娱乐,在游玩的过程中顺便购买商品。
4.5 加强与网络平台的合作
互联网时代,除了传统的增强顾客体验方式之外,还要加强与网络平台的合作,提高线上顾客体验,采取线上线下融合的O2O模式。
对于中小型门店而言,相较于自己花高额资金建立网上商城,不如选择与成熟的电商平台合作,既可以降低开店成本,又能够借助于电商平台的高人气、高客流来进行自己网店的推广。
借助微信平台进行会员管理,成立会员俱乐部。客户管理系统和微信平台对接,门店绑定顾客的微信、手机号、会员号,微信平台记录会员积分,顾客随时都可以在自己的微信上查询会员积分和交易记录;充分发挥粉丝经济作用,成立不同的会员俱乐部,提供平台,企业与顾客,顾客与顾客,都能更深层次互动交流,维护客户关系,增强用户的黏性,形成客户满意度,提高客户忠诚度。
4.6 重视社交媒体口碑宣传
随着科技发展,企业要善于运用新媒介宣传自己,如关注企业微信公众号,进行微信营销,提升门店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此外,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企业动态,一些生活小窍门、促销等公共信息,不仅能维系与顾客关系,还能提高企业宣传效果;同时要利用企业内部场所,除了张贴促销海报,吸引顾客外,也要放置企业参与的一些公益活动掠影,购物小贴士等,从细节处关心顾客,提高顾客满意度。另外,门店可以实施一些奖励计划鼓励顾客进行口碑传播。最后,要重视用户沟通平台和渠道,收集消费者的口碑信息,找到自身不足,及时处理顾客抱怨,消除负面评论对门店的影响,引导公众舆论导向,传播企业良好口碑。
参考文献:
关键词:微时代;思想政治建设;调查研究
引言:在微时代,信息传播更加方便快捷,沟通交流也更加深入。所以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教育开拓了许多新的途径,使得教育工作的开展更加方便。本文从“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政治思想现状分析,对当下大学生思想特点进行讨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微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建设进行研究。
一、“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政治思想现状分析
随着网络和数字媒体的快速发展,人类的传播活动已经进入“微时代”。“微时代”是指通过新型、移动便捷的显示终端,进行以实时、互动、高效为主要特征的传播活动的新时代。在这种背景下学生们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公益等媒体发表个人就某一事件或观点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微时代”下,大学生的网络人际空间尤为广阔,在自由的网络环境下,他们可以随意交友,而进入大学校门后,大学生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环境,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发生新的改变,有些人不能很好地融入群体中,容易使学生对大学生活产生抵触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在网络中寻求慰藉。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出众的言论可以带来更多的关注度,从而抵消了在现实生活中的挫败感,因此会让他们更加依赖网络,而在虚拟世界的得意与现实生活的失意这一落差,又为大学生的心理增加了负担,因此,这些人更加厌烦现实生活。
二、“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特点
1、主观论断,直观表现。大学生在接受传统教育教学内容时,也在接受着现代观念意识的影响。社会上发生的一些现象,与理论宣传的内容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如此种种,让大学生轻视理论思维,而使认知方式偏重主观和直观,不易接受教师正确的思想教育。
2、道德观念不统一。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的外来文化相碰撞,造成了思想的偏差。大学生有自己独立自主的思维方式,不轻信说教,不盲从,有自己的道德底线和处事原则。
3、竞争意识强,价值取向多元化。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代社会,激烈的竞争促使大学生拥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在各个领域里,大学生更注重寻求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更多的是展示自己以寻求社会的承认,来体现自身价值的存在,不愿意与他人合作来分享成功的喜悦。
三、“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政治思想建设实践调查分析总结
(一)关于“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政治思想建设实践调查数据分析
本次调查以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对象,发放了200份问卷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保证问卷全部回收,在95%的有效率的前提下,我们可以看到,在学习同样课程的情况下,选择网络授课方式的学生占66%,传统教师授课的方式仅占41%。所以,教育工作者应当使用容易被大学生群体接受的方式来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指导。有关上网时间的调查结果显示,每天花费在微媒体上的时间在1小时的占21%,2小时的占36%,3小时及以上的占43%。就本次调查显示,有86%的同学拥有微博,68%的同学经常使用微博浏览信息并转发,71%的同学经常通过微博发表言论。
(二)高校政治思想建设实践调查总结
总而言之,“微时代”的到来让位于时代前沿的高校大学生受益良多,如此,若各高校教师可以在微时代的背景下,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那么微媒体就可以成为连接师生思想的载体,对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会达到更好的效果。师生之间通过信息的共享、评论和转发,使学生去主动思考是非对错,从而达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在接受了正确的政治思想后,大学生可以还通过网络媒介传播到自己的圈子中,通过这种方法,影响自己身边的朋友,扩大健康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范围。
1.调查可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应运用合适的微媒体,方便教师向学生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开始重视与“微时代”相关的应用,积极并充分利用“微时代”带来的机遇,利用高科技手段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拓宽了大学生对思想教育教学领悟的渠道。教师应该将课堂内外用微媒体连接起来,利用课余时间,去参加论坛交流、学术讲座等,教师也可以查阅相关文章,来了解“微时代”的发展动态,与学生接收同样的信息,加大对学生思想的了解程度,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工作的展开。
2.通过调查研究,高效应着重优化其思想政治课程方面的教学方法
继承传统教学方法,开创新型教学法。大量的信息伴随着网络时代到来,然而大学生在面临海量信息的时候,很难选择正确的信息,教师应筛选出有利于建设学生积极思想的信息,同时将理论的教育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展开,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与老师探讨事物的本质,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另外,学生通过网络这个媒介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教师应在对学生加以关注的同时,帮助学生解决不良情绪,增进师生之间情感,教师在这个机会就能对学生传播正确的思想观念,达到对学生思想教育的目的。同时,学校教师与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流,这种通过网上软件的交流,比起师生之间的面γ涣鳎能够让学生更加自在一点,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发表自己对某件事情的看法,让教师对学生的思想观念有一个更清楚的了解,从而知道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结束语:微媒体是一个独立平等交流的平台,不仅满足了大学生社交需要,还满足展现自我的要求,大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使得师生之间得以更好的交流沟通。学生在公共场合发表言论,可以在人群中产生共鸣。教师融合微媒体的教育教学方式,有助于大力展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激发他们的兴趣爱好更加广泛,激励他们向更高领域不断钻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为社会传达一种积极的正能量。
参考文献:
[1]曹德欣;略论“微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
关键词:中学生;诚信教育;现状分析;必要性;具体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377(2015)09-0007-01
1当前中学生的诚信现状分析
社会环境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思想观念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父母的行为对孩子有着引导和驱动性,同时对于中学来说老师也是他们行为思想的指向标,对其诚信观念的培养和教育有着直接的影响。社会又是一个更大的范畴,每个人都需要在其中建立复杂的社交关系,人与人之间又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诚信的品质会相互渗透,不诚信的行为也会不断传递。对于中学生而言,也存在一些不诚信的现象,比如作业不能独立完成、考试存在作弊的现象、假冒家长的字体签名,以及用假的请假条私自出校门等等情况,这些现象比比皆是,其实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诚信教育的缺失,以及老师、家长以及中学生本身对于细节问题的忽视,所以,不管是从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分析还是从中学生自身的品质改善来看,诚信教育的加强都是中学生教育方向的必然选择。
2重视诚信教育的必要性
(1)家庭诚信教育缺失: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影响也是根深蒂固的,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十分重视,对于其道德素质并不是很在意,内心也固执地认为学习好了一切都好,从而忽略了对孩子诚信观念的树立,对于撒谎等小的问题没有进行十分明确的表态,导致孩子的诚信意识从小就比较模糊,所以,家庭的诚信教育作为基础阶段必须重视起来,而家庭诚信教育的缺失,会给日后的诚信观念输入带来很多的阻碍。(2)理论化的诚信教育:学校是中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老师也是学生的主要榜样,从整体来看学校对于中学生的诚信教育主要体现在思想品德的课本上,学习过程比较简单,对于诚信的真正含义和具体的实际行动理解得都不够透彻,教师对于诚信教育的方式方法也比较传统,导致学生对于诚信的这一概念既熟悉又陌生,在教学方式上缺少一定的实效性,缺乏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机会,让学生对于诚信的认知与实际的自身行为出现脱节的现象,所以,理论化的诚信教育也是造成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3)社会中诚信缺失: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通讯工具的不断进步,使得信息逐步实现了共享,社会中一些负面新闻传播速度不断加快,传播范围越来越广,比如做假账的经济犯罪、假冒伪劣产品、明星的偷税漏税,以及满地可见的办假证等广告,这些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会给心智不够成熟的中学生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启发,对其身心健康成长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社会中的不诚信现象的影响也是造成更多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
3中学生诚信教育的具体措施
(1)家庭诚信教育: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土壤,对其诚信意识的培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必须以诚实信用的态度和行动来引导中学生的行为,在细节处必须做好孩子的榜样,让孩子自身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诚信的观念,同时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需要明确诚信的立场,尤其是在犯错误的时候,对于不诚信的行为需要作出明令禁止的态度,让他们在这样的氛围中不断感受到信守承诺的重要性,从而才能把诚信作为自己的立足之本,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和诚信意识,使自己拥有更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在把握自己行为的同时,更好地带动周围的人,在相互影响中使诚信的氛围更加浓烈,在复杂社会关系中相处得更加和谐。(2)校园诚信教育:学校的环境与中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着直接的关系,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坚持“身教重于言教”的观念,规范自己的行为,以诚信的行为举止去引导自己的学生,为孩子的成长与进步作出更多的努力,在诚信的学习中更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向标作用。在诚信教育方面,除了书本内容的理论化诚信学习之外,可以通过安排类似的主题班会、举办演讲比赛、安排诚信教育观影等活动形式,来督促中学生去搜集更多的关于诚信的信息和资料,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更好地了解诚信的含义和内容,通过实例来给自身的行为带来更多启发,让同学在参与中加强沟通,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影响,让每个同学在诚信的学习中都能够充满正能量。(3)社会诚信教育:社会是一个大家庭,同时社会也被人们称为“大染缸”,每个人的文化背景与经历不同,使得社会关系十分复杂,而中学生社会经验比较缺乏,对于社会的认知比较表面,主要是通过自己搜集的社会信息来认识整个社会,社会舆论是他们获取社会信息、了解社会新闻的重要手段,也是他们判断社会事件对错的重要依据,媒体在传播真实内容的同时,也需要肩负起社会责任,将积极向上的社会诚信的现象进行扩大,从而更好地引导舆论导向,让中学生明辨是非,除了大力宣传道德模范的评选活动之外,也可以更多的进行公益广告的宣传,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微电影、情景剧的制作,为中学生的诚信意识确立提供更多的资料,对他们的诚信观念给予鼓励和支持,从而更加完善他们的人格,为祖国的未来培养更加完整、全面的人才。
4结论
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中学生的教育也是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配合与处理,诚信教育作为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对于中学生的发展与成才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本文从当代中学生诚信现状分析、对中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具体措施这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论述,从不同方面了解到“言必行,行必果”的重要意义,在教育的过程中,家长和老师不仅要从小培养他们诚实信用的品质,还要贯彻“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理念,从小事做起,从细节着手,从而培养出更多更加全面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虹兴.以诚为本,以信为天———刍议中学生诚信教育[J].新课程学习:中:2014(12)
[2]李征宙,刘芝莲.中学生诚信教育的阻隔及消解[J].教育:教学科研(下旬):2014(04)
关键词:传统媒体 新闻客户端 门户网站
通过新闻客户端获取新闻资讯已经逐渐成为受众的首选工具。传统媒体为了更有效地进行新闻生产,更精准地连接用户,更快速地融入移动互联网传播格局,把新闻客户端列为继微博、微信后的首选。
新闻客户端整体运营现状
新闻客户端近两年在中国快速普及,人们逐渐开始习惯从移动端获取信息。艾媒咨询在《2015-2016中国手机新闻客户端市场研究报告》中,界定了手机新闻客户端的定义,认为它是“指为手机用户提供持续、实时、全方位新闻资讯更新,内容涵盖国内、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体育、娱乐等方面的新闻类应用软件。”①本文将新闻客户端定义为以iOS、Android等系统为平台,为用户提供实时新闻的应用软件。目前市场上的新闻客户端可以分为四大类:
一、以传统的互联网门户网站为基础,利用其市场优势,进入新闻客户端市场。它们也是最早一批进入该市场的竞争者,如腾讯、网易、新浪等。这类新闻客户端的新闻内容主要以转载、原创报道和UGC三方面获得。它们之所以能够快速占领市场,得益于开发和运营方面的丰富经验,对于新闻客户端此类新产品的运营更是驾轻就熟。
二、以网络中已经存在的新闻内容为主要新闻来源,通过整合相关新闻内容,为用户推荐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这类新闻客户端虽然新闻不是原创,但是通过它们的整合和个性化定制为客户带来不一样的用户体验。例如,百度新闻、今日头条等都是以此种方式进行运营。
三、以传统媒体为代表的,在新媒体的冲击之下,不得不进行改革。此类新闻客户端大部分运营模式照搬传统媒体旧模式,技术、运营、对用户的了解等都属于起步阶段。但也有部分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在短时间内快速成长,取得一定的成功。例如,人民日报新闻客户端自“2014年6月正式上线,截止到2015年12月,累计下载量突破一亿。”②
四、最后一类新闻客户端,主要满足部分用户对某一个领域的新闻信息的需求,内容更专业、更有深度。比如科技领域的36氪,财经领域的一财点睛。
目前新闻客户端的经营模式主要以客户为核心,以内容、平台、社交为基础的多元化经营模式。新闻客户端在新闻速度上远快于传统媒体,页面设计与门户网站相比也更为简洁、清晰。这样一以用户体验至上的软件已经在逐步替代传统的新闻传播平台。移动新闻客户端制作商也将使用舒适度和操作简易度放在产品经营的首要位置。以腾讯ISO新闻客户端为例:腾讯的新闻APP主页,上方是频道定制(可根据个人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下方为新闻,主页上有一张占屏近一半的新闻图片,具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新闻排序是按计算出来的重要程度来排序当日的新闻标题,每个标题的左侧都配有图片,下面还显示了评论数量。屏幕向下滑动,不断自动显示各类新闻,向右滑动自动转换频道。整个主页简洁、干净、美观,操作方便,符合用户体验至上原则。
在经营方面,主要从三方面入手。首先在“内容为王”的新型互联网时代,生产优质内容是新闻客户端运营的主要任务。网易新闻APP的“有态度的新闻”和凤凰新闻APP的“大事发生看凤凰”都是在内容方面营造自己的特色,这种尝试在品牌营销中能够形成自己的优势,也会培养出一批自己的忠实用户群。
其次平台模式也得到了新闻APP用户的广泛欢迎,平台模式可以让用户通过客户端阅读到除本身以外的多家报刊内容。“搜狐新闻客户端全媒体平台合作媒体已达550多家,总订阅量突破4.5亿。”③
移动新闻客户端借助社交网络的模式增加用户粘性。搜狐、网易允许用户用微博和QQ账号登陆APP用户端就是这个目的。目前,互联网产业只要增加了社交元素,就会为其增加用户量和用户忠实度。例如,新浪新闻APP借助于微博,腾讯新闻APP借助于微信,都在社交方面显示出了自己的优势。
内容、平台、社交是移动新闻客户端运营的三块“基石”,在此基础之上,新闻客户端还进行多元化经营模式,主要有广告模式、内容订阅模式、佣金模式、服务费模式和销售增值模式等。
新闻客户端的使用与满足
受众能否在使用应用过程中得到满足,决定了客户端的下载量和留存量。新闻客户端其自身的特点也正迎合了现代人的阅读方式,最大限度满足了人们对移动阅读的需求。
一、阅读需求:碎片化阅读的体验。虽然新闻客户端本身不生产内容,但是对于在新闻内容整合方面反馈较好的客户端对内容的重视决定了它们在市场中的地位。在对内容整合精编的过程中不仅要迎合受众的喜好,而且还要掌握受众碎片化阅读的习惯。移动阅读用户多在闲暇零散的时间内使用手机浏览新闻,因此新闻客户端提供的新闻篇幅短小,适于用户短时间内浏览。另外,为了让用户在阅读过程中更为顺畅,并且避免大量的流量耗费,新闻客户端中的新闻信息大多以文字和图片为主,减少视频的比重,并提供了在线下载离线阅读的模式,从而提升用户体验,满足移动阅读需求。
二、功能需求:功能平台相结合。目前在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新闻客户端,如搜狐新闻、网易新闻、腾讯新闻等,都是集多种新闻呈现形式并且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综合应用平台。不仅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新闻内容,而且提供个性化定制、订阅直播间和自媒体等多种功能,将新闻客户端打造成一款新闻媒体与功能平美结合的产品,满足受众对于功能方面的需求。
三、身份需求:受众双重身份的满足。新闻客户端开设的直播间可在用户发表评论的基础上,满足其新闻的渴望。实时评论与新闻的结合,满足了用户同时作为信息接收者和信息传播者的双重身份需求。不仅能够提高用户对新闻的关注度,而且也满足受众对参与度的需求。这样的经营模式为商业盈利奠定了良好基础。新闻客户端对于用户需求和用户体验的重视,是其未来发展的主要战略。新闻客户端运营商不仅要满足用户现有需求,更要创造需求,才能创造出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新闻客户端是传统媒体转型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为争取更多受众,中国四大主流媒体以报纸为主的纸媒,广播电台、电视台和门户网站纷纷抢占手机媒体市场,新闻客户端的特殊属性成为传统媒体向其转型的必然趋势。
一、传统媒体客户端的运营现状。目前主流传统媒体的新闻客户端数量已达到231个,形成了“东澎湃,南并读,西封面,北无界,中九派”的格局。截至2015年底,传统主流媒体新闻客户端在360手机助手、N多市场、安智应用、安卓市场、百度手机助手、腾讯应用宝、豌豆荚、91手机助手8大应用中的总下载量在亿级别,平均下载量达367061次;总评分7153.5,平均分为30.96;总评论数5592,平均评论数24.2条(注:IOS系统没有公布下载量,暂不在统计范围内)。④从此数据上来看,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的发展相对较好,但是发展水平不够平均,出现两极分化的状况。部分新闻客户端下载量达到亿级规模,例如,央视新闻、澎湃新闻、人民日报等。这类新闻客户端占少数,大部分客户端下载量表现平平。由此可见,当前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发展属于起步阶段,要想完全实现用户规模化还需一定的时间。虽然有少数客户端成功吸引了用户,可是如何增强用户的黏性,减少用户随着时间而流失是未来亟待解决的难题。
二、新闻客户端战略的必然性。“内容是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的载体,媒介产业也被称为内容产业,内容的拥有成为传统媒体、新兴媒体,以及传媒集团的核心竞争力所在。”⑤全媒体丰富了内容的展现形式,不仅可以通过图文,还可以视频、直播、语音、图表等多种方式呈现新闻内容,这样多元化的呈现方式不仅符合受众的碎片化阅读习惯,而且让受众在短时间内了解信息内容并印象深刻。手机新闻客户端通过对用户的数据抓取,了解用户的消费品味和内容喜好,并进行针对性的推送,为用户过滤信息,将更为符合用户喜好的内容呈现给用户,对于内容本身来说是一种新的推广方式。
用户在新闻客户端中不仅可以浏览到丰富的信息内容,而且还弥补了传统媒体最大的缺陷――互动性滞后。在新闻客户端中,用户通过平台满足自身对于新闻内容观点的表达,并且与更多的网友进行互动。这样的模式会增加用户对于应用的依赖程度。当新闻客户端的新闻与社交软件相结合,用户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分享,这又引发二次裂变式传播,这样不仅拓宽了新闻内容的传播渠道,而且对于用户来说,使他们在维系社会关系和存在感方面得到满足,用户在人际传播过程中的分享与被点评也得以实现。
新闻客户端可以将生活服务集合在一个平台,用户在获取信息的同时无需切换应用就可以享受一站式服务。而传统媒体在政治、品牌、数据等方面的优势可以实现更为人性化和体贴周到的服务,切实解决人们工作生活中的困惑难题。例如,政策解读、数据分析、政务预约、法律援助、天气提示、路r提醒、公共资讯、文化讲座等。构建立体服务平台,为用户的线下生活提供权威科学的参考材料,本地化服务在手机新闻客户端的普及趋势愈发明显。
传统媒体客户端运营之困境分析
传统媒体客户端在2015年数量上升,但是质量还有待提高。传统媒体客户端之所以很难超越门户网站新闻客户端的原因,是因为没有足够了解互联网的特性,以及在此格局之下受众阅读习惯的改变。
一、内容缺乏趣味性。在碎片化阅读时代,受众不再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去详细阅读新闻信息,随时开始和结束新闻阅读是受众的阅读方式。这就要求信息的文字内容不能是大篇幅的,要短而轻。当信息内容在表现形式上的多元呈现,可以增添阅读的趣味性。比如腾讯新闻客户端的“创意截屏”,可以将新闻截屏,并且加上“duang”“怪我咯”或者表情等水印使新闻内容更具活力。还有网易新闻客户端的“大话西游 20年”“你所不知道的新闻联播”,这类专题将信息化繁为简,并通过滑动、按钮等交互设计,将新闻以多媒体形式呈现。一些新闻串烧也提升了阅读的趣味性,例如,腾讯新闻客户端的“新闻哥”,网易新闻客户端的“每日轻松一刻”,凤凰新闻客户端的“FUN来了”。这类信息内容短小,图文结合,交互性强,加强了新闻内容的可读性,同时在内容创意上提升了用户体验。而传统媒体的信息较多,表现形式单一,语言乏味,更不可能会出现“duang”这类字符,阅读量自然无法提升。
二、自制内容欠缺。在新闻源高度开放的当下,对于新闻客户端内容的原创性目前市场上的要求并不太高,独家新闻出现的几率较低,大部分内容源于“搬运”。而且对于传统媒体来说,虽然他们有优质、成熟的采编团队,可是传统媒体的新闻客户端依然没有凸显其优势,反而和大部分门户网站一样只做到新闻信息的集散功能。其中党报客户端更无法与电子商户和本地服务等商业功能结合,例如,“人民日报”客户端“订阅”功能并非针对所有板块,无法让用户在海量信息中最快获取所需,因此订阅与推送内容一定要去粗取精,以优质、独家的内容以及对内容的整合能力来体现媒体的独特性,增强用户关系。“人民日报”客户端虽然在采编团队上优于门户网站,但它的信息内容,转载居多,并且在新闻标题和文章内容上的二次加工也并没有迎合大众的阅读习惯。在自制与深度内容开发上,除募捐板块外没有更具深度的策划专题,问政调查类的深度报道完全缺失。
三、推广形式单一。传统媒体对于新闻客户端的推广意识较为薄弱,理念不如门户网站更具创新性。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推广大部分通过“地推”,一对一、逐个用户扫码下载,这样的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用户卸载率高。在推广策略上,门户网站经验更为丰富,传统媒体可以借鉴搜狐客户端。搜狐是国内首个用户过亿的客户端。首先搜狐一直保持与HTC、三星、华为等 20 多家手机厂商合作实行预装,类型涉及搜狐新闻、搜狐视频等。其次,它利用了在其他品牌中投放广告的机会,吸引了大量用户的注意力。如搜狐新闻客户端与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第二季合作,请导师、学员到直播间聊比赛之外的故事,达到了每期至少 50 万人通过客户端参与直播互动的效果。(江西省研究生创新基金课题“中国记者公知化现象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栏目责编:陈道生
注释:
①②艾媒咨询:《2015-2016中国手机新闻客户端市场研究报告》,http://。
③周 璞:《搜狐新闻客户端用户过亿订阅量达 4.5 亿》,ZOLIT 业界,2013/04/25。
关键词: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实践教学 泛在学习
随着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体格局、传播环境和手段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变化。国内各高校自2002年开始以北京广播学院为首先后成立了一批数字媒体艺术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虽然数字媒体市场很大,对数字媒体人才的需求迫切,但近几年包括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在内的艺术设计专业却成为学生就业率最低的专业之一。溯其根源,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创意能力不够、不能满足市场对人才的专业需求导致了这一现象的产生。因此,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实践课展开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多学科交叉融合形成的,技术的革新、市场需求的变化导致实践教学常常不能同时兼顾稳定性和前沿性。目前,该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学生缺乏艺术认知,艺术创意能力培养被羁绊。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集合了科技、传媒、艺术等多专业的交叉学科,虽然以技术为主,但兼有艺术的特性。市场对数字媒体人才的需求随着艺术需求的提高而改变,对集过硬技术和艺术创新能力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较为欢迎。然而,目前该专业的学生多是理工科学生,兼有少量文科生,他们大都缺少艺术素养和艺术功底。
针对上述问题,各高校分别相应开设了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素描等基础课,但仅仅依靠课堂上的知识,还是不能满足行业对人才艺术素养方面的需求。学生缺乏艺术素养,无可避免地限制了实践课中对其艺术创意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实践教学内容不能和市场接轨,学生实践能力不强、对市场需求了解不够。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应市场之需而成立的年轻专业,各高校虽然非常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教师也想方设法革新教学方法,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引入诸如基于项目、工作室、工作过程等新方法。但是,不可争辩的是大学教育教学内容必须保持一定的稳定性,这和市场的千变万化形成反差,不能及时更新就必然和市场脱节;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的项目多不是市场上的真实项目,不能形成市场竞争氛围,不利于锻炼学生的市场竞争意识;高校工作室为了维护工作室的声誉,保证项目按照客户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就只能让少量各方面素质较高的学生参与,对大多数学生的培养所起作用甚微。
2.泛在学习促进实践教学
泛在学习(U-Learning),顾名思义就是指无时无刻的沟通,无处不在的学习,就是利用信息技术使学生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使用手边可以取得的科技工具学习,是数字学习(e-learning)的延伸,克服了数字学习的缺陷或限制。
泛在学习视域下的实践教学活动是指在泛在学习环境下,将实践教学内容设计成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活动,借助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泛在设备,师生共同参与,最终实现实践教学目标的过程。泛在学习促进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可行性可以从环境、教师、学生等方面分析:
(1)泛在的学习环境已具备。
泛在的学习环境是保障泛在学习能够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
泛在硬环境主要指为保证学习者能够从周围环境中收集信息的设备和网络。手机、掌上电脑等移动终端的逐渐普及为泛在学习的推行提供了基础保障。2011年年初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通过推进“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3G网络也进入推广应用阶段。此类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日渐成熟能维持泛在学习网络环境的通畅。因此,泛在学习的硬环境已能基本满足其需求。
泛在软环境主要指学习者从周围环境中获得的信息,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从教学方面分析,近年来各高校相继进行的优质、精品课资源网络共享就有利于学生进行泛在学习。目前,除了学校方面外,类似优酷视频、新浪微博、猪八戒威客等各种各样的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从视频到文字,从专业知识、社交环境到市场前景等全方位的认知环境。总之,目前的网络资源对学生从各方面提高自我提供了充足的信息资源。当然,还未进入社会的学生要能正确地运用这些资源,还需要教师的引导。
(2)泛在学习的整合性有助于教师充实实践教学内容。
泛在学习环境提供的信息资源往往来自于真实社会的切实需求,教师可以把这些在网上出现的真实案例充实到已有的实践教学项目中,结合实际情况引入到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的脱轨,正确把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新动向,了解市场前沿。
(3)泛在学习的社会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和学习兴趣。
利用泛在学习,学生可以在课堂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根据自身需要从网络环境中及时提高自我。例如新浪网上就有很多目前国内著名的艺术家、从事相关专业的知名人士和新手的微博,学生就可以加入其中,关注他们,从各方面了解他们,并通过和他们的交流提升自我的艺术认知。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和市场需求紧密关联的一个专业。如前所述,教师在实践教学工程中引入的基于项目、工作室等的教学方法在强化学生的市场意识方面各有缺点。利用泛在学习,学生可以在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后,广泛浏览各种威客网站,了解市场动态的同时,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以个人或小团队的形式从网上接一些项目,既积累了专业知识,又在接项目的过程中锻炼了沟通技巧,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强化了团队合作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学有所用的快乐,极大地提高了学习兴趣。
3.应用案例分析
许昌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获批于2010年,目标是培养能从事动漫制作、游戏编程、影视广告设计、面向网络的新型数字媒体软件开发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计算机图像处理基础”课程是该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重点介绍Photoshop在平面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产品造型设计、装潢设计等方面的操作和应用。现以该课程为例,分析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实践类课程在泛在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改革。
数字媒体市场需要创意,但好的创意不是闭门造车能得来的,需要大量的实际演练,需要大学院校敞开院墙与社会接轨。传统的实践教学是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对提高学生各方面的实践能力是有限的。根据以往教学经验,我结合实践课堂中项目的实施情况,引导学生恰当运用微博网和威客网进行主动的泛在学习,能较好地克服实验室教学的弊端。
(1)引入微博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以期增强其在实践过程中的艺术创意能力。
2009年,随着新浪微博的正式上线,微博在我国流行开来,其具有、转发、关注、评论、聊天、营销等功能。国内知名新媒体领域研究学者陈永东在国内率先给出了微博的定义——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微博用户除了可以通过计算机外,还可以通过类似手机的即时通讯工具、转发包括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的内容,还可以对其进行评论。结合微博的即时性、共享性、开发性、交互性和自主性,可以把微博作为泛化学习的工具引入到实践教学过程中。
在“计算机图像处理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在新浪微博上开设账号,引导学生关注领域内知名人士和知名企业的微博,鼓励他们积极发现和自己志趣相投的微博友并关注。通过浏览知名人士的微博内容,可以从思想上提高对艺术的认知;了解知名企业的微博内容,可以站在较高层次认识市场在艺术层面的需求;通过和志趣相投的微博友的交流,可以提高社交能力。总之,把微博引入到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在课外生活中实时地、不经意地进行艺术熏陶,提高自身素养,有助于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发挥艺术创意能力。
(2)引入威客平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期增强其市场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
根据威客模式创始人刘锋给威客的定义可知,威客在互联网上通过解决科学、技术、工作、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把自己的智慧、知识、能力、经验转换成实际收益的人。威客平台是为威客提供交易服务的网站。任何人都可以在威客平台上任务需求或者对一些任务投标。威客平台的这种零门槛特性,有利于还没有涉足社会的学生参与,因此,把威客平台引入到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中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在“计算机图像处理基础”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在完成课堂教学项目、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后,个人或者以小团队的形式到威客平台上注册账号。教师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威客平台,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如何和客户进行沟通等。通过浏览平台上的任务需求,学生们可以从各侧面了解市场需求,以便扩大知识面,适应市场需求;通过和客户的沟通交流,可以锻炼自我沟通技巧;通过承担一些较简单的项目,学生可以了解项目的运作过程,并体会到学有所用的乐趣,调动学习积极性;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可以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但是,因为该课程开设在第一学年,所以只能定位在熟悉威客平台的操作流程和承接简单项目上,随着知识的积累和专业技术的提高,学生到高年级后必定可以承担一些较为复杂的项目。
4.结语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集技术和艺术为一体的交叉学科,和市场需求的动态变化密切相关,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要求更高。市场信息千变万化,多媒体技术在日新月异地革新,因此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学生一定要跟上变化,提高自身艺术素养和实践动手能力。在泛在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把微博和威客引入到实践教学中,分别以隐式和显示的形式,从艺术和技术层面使学生自发地即时学习,把实践教学从实验室推广到学生生活的时时刻刻,并学以致用,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可否认,泛在学习指导下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实践课改革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如何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教师如何恰当地引导学生都是进一步着重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明豪侠.数字媒体技术市场分析[J].电信技术,2011,9:104-105.
[2]侯月姣.泛在学习视域下得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3.
关键词:全域旅游;互联网+;四川藏区;旅游营销模式
一、引言
四川50%以上的世界级、国家级旅游资源都分布在藏区。四川藏区是四川省旅游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是四川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支撑。2014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出台《四川藏区旅游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推动藏区旅游业发展。当前,旅游业已成为四川藏区最具潜力、最具优势、最具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和富民产业之一[1]。“十三五”期间,四川藏区将重点打造大九寨世界遗产旅游目的地和川藏318/317国道“最美景观”旅游线等精品旅游线路。随着2016年国家旅游局全域旅游战略的实施,藏区甘孜、阿坝旅游业迎来新一轮发展契机,成为全国首批试点区域。甘孜州着力推进全域山地旅游,打造东方户外胜地,阿坝州突出“全域、全时、多元”景区建设。然而拥有丰富旅游资源和政策优势的四川藏区,2015年旅游总收入仅为四川全省旅游收入的10.34%,旅游结构性矛盾突出,旅游发展方式比较粗放,旅游营销滞后,无法适应互联网环境下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随着当前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旅游信息的海量增长以及旅游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旅游”俨然成为当下旅游发展的新常态。面对旅游产业发展形势的变化,在国家积极推进全域旅游战略的背景下,四川藏区旅游业亟需依托互联网,创新营销方式,开展智慧旅游营销,推动藏区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互联网+”战略的提出,关于互联网环境下智慧旅游营销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茹永梅(2016)以福建三明宁泰景区为例,提出构建基于游客行为的服务与营销模型以及基于LBS(LocationBasedService)的智慧旅游服务与营销模型,推进“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智慧旅游营销[2]。张红英(2015)对灵山景区游客的智慧旅游需求特征进行调查并提出智慧旅游营销策略[3]。任睿智(2015)以智慧旅游为背景,以天山景区为例,提出整合微营销平台,即系统地协同微信、微博特点,开展微营销[4]。徐仕强(2015)以贵州铜仁为例,基于智慧旅游视野下游客市场特征,提出推进旅游电子商务营销平台建设、旅游营销视角由企业向客户转变和重视新型营销媒介建设三方面的营销策略[5]。相比国内而言,上世纪90年代国外学者便开始了基于互联网的旅游营销研究。YouchengWang等(2004)探讨了互联网对旅游营销的支撑作用,并提出虚拟旅游社区[6]。Dae-YoungKim等(2007)分析了旅游互联网营销的制约因素,并基于消费者行为提出旅游网站服务须个性化[7]。SoonjinChoi等(2007)以澳门各旅游网站为例,建议基于不同目标客户群提供针对性营销内容[8]。随着国家旅游局全域旅游战略的提出,关于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旅游营销,仅少数学者对此做了相关研究。曹晗(2016)对全域旅游背景下的O2O营销模式进行分析,并以“北京旅游网”为例,为旅游目的地O2O平台营销方案设计提出建议[9]。马静静(2016)在全域旅游视角下,从旅游产品营销变革的必然性与可行性出发,提出变革营销理念与营销模式,以期助推全域旅游发展既定目标的达成[10]。综上所述,目前关于智慧旅游营销的相关研究多针对特定景区,但缺乏对四川藏区智慧旅游营销的特定研究。同时较少从本质上探究“互联网+”战略对旅游营销的影响,进而导致现有研究提出的营销模式科学性不足。此外,由于全域旅游提出时间较短,现有研究总体偏少,所以对当前全域旅游实践的理论支撑不足。因此,基于上述研究的不足,结合四川藏区旅游产业发展实际,全域旅游时代基于“互联网+”的四川藏区旅游营销模式创新值得进一步研究。
三、全域旅游时代四川藏区旅游营销现状分析
1.四川藏区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四川藏区地处川、藏、滇、甘、青五省区结合部,行政区域包括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幅员面积25.4万平方公里,全域藏族人口145.1万人,是仅次于的全国第二大藏区。该区域拥有九寨沟、黄龙等世界级、高品位旅游资源,同时作为藏汉民族间文化交流的走廊与主要通道,也是藏族三大古文化中心之一,该区域自然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近年来,随着支持藏区发展利好政策的不断实施,区域旅游交通和接待设施明显改善,区域旅游业发展实现规模与质量同步提升。2015年,四川藏区旅游总收入达392.96亿元,同比增长21.8%,其中甘孜州从2012年开始,游客和旅游综合收入每年增度均为25%以上,2015年达到30%以上,渐成“井喷”之势,全州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43.8%,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15.1%。旅游业逐渐成为四川藏区脱贫攻坚的重要产业支撑、农牧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城乡提升战略的重要抓手和提升区域知名度的重要载体。2016年,甘孜、阿坝作为全国全域旅游首批试点区域,两地积极盘活区域内世界级旅游资源,创新机制体制,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但由于四川藏区旅游资源开发较晚,前期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加之汶川大地震以及其他历史原因,目前该区域旅游业发展总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具体体现为开发方式落后、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旅游经济总量偏小以及区域旅游发展不平衡等[11]。2.全域旅游时代四川藏区旅游营销现状分析结合区域旅游业发展实际,四川藏区阿坝州、甘孜州分别于2012年、2013年先后提出“全域旅游”发展构想。近年来,为推动藏区全域旅游战略实施,积极实施多元营销,不断拓展旅游市场:一是积极参加各类节会、论坛、展会等,传递藏区旅游好声音。借博鳌亚洲论坛、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西部自驾游博览会、全球网络运营商大会等系列活动,利用全球财富论坛、亚丁机场通航等重大事件,向外传递藏区旅游好声音,借西博会,全球财富论坛和央企、港澳企业入川等活动,向参会企业推介藏区旅游招商项目,扩大藏区旅游影响力。二是主动承办各类旅游节、体育旅游赛事活动,提升藏区旅游知名度。阿坝州近年来举办了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九寨沟国际冰瀑旅游节、红叶生态旅游节、大熊猫国际生态旅游节、高山兰花节等多项旅游宣传促销活动。甘孜州推出山地旅游节、康巴艺术节、康定国际情歌节等,并连续承办甘孜环贡嘎山国际百公里户外运动挑战赛等,通过事件营销,极大地提升了四川藏区旅游在全国乃至全球的知名度。三是加大力度向外推介藏区旅游资源,树立藏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品牌。近年来,地方政府先后赴北京、广东、杭州、中国台湾进行藏区重点旅游项目招商推介会。同时,深入上海、成都、重庆、兰州、西安等重要客源地市场,开展走访、座谈、推介、公众咨询等活动,通过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宣传,逐步树立起四川藏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形象和品牌。四是开门邀请媒体与游客体验,传递藏区安全畅通、舒适宜游的旅游信息。2014年5月3日,藏区毕棚沟、黄河九曲第一弯、金川河谷、甲居藏寨、雅加埂红石滩、亚拉雪山、中路藏寨七处美景入围首批14个四川最美的观景拍摄点。同时,举办“5•17我要去九寨—美丽九寨行”活动,掀起初夏九寨游。此外,开展5•19中国旅游日主题活动送优惠活动。藏区旅游在震后利用国内外媒体和游客的镜头,凝聚正能量,传递旅游新信息。五是积极探索智慧旅游营销,不断创新营销方式。其中阿坝州构建智慧旅游营销平台,发挥阿坝文旅等电商企业的平台作用,形成了智慧营销矩阵和集微信服务、微博服务、游客数据分析服务、营销活动服务提供后台支撑的智慧营销云平台,拓展散客分销渠道,扩大宣传影响力。围绕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四川藏区已开展的上述营销模式已取得积极效果,但在区域旅游资源整合营销、新兴旅游产品宣传、旅游资源全球化推广等方面仍较为薄弱。“互联网+”战略下,四川藏区旅游在自媒体营销、互联网营销以及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旅游精准营销等方面才起步,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旅游市场需要。面对全域旅游、“互联网+旅游”等新一轮发展契机,四川藏区亟需进一步创新营销模式,拓展营销渠道,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
四、全域旅游时代基于“互联网+”的四川藏区旅游营销模式分析
结合四川藏区全域旅游发展实际,以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为支撑,全域旅游时代基于“互联网+”的四川藏区旅游营销建议重点开展自媒体营销、互联网营销、区域整体营销、新兴旅游产品营销以及海外营销,丰富和完善藏区旅游营销新渠道,助力区域旅游产业发展。1.自媒体营销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和Web2.0应用不断深入,自媒体营销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网络营销模式。它包括微博、博客、微信等形式,具有“共享媒体”、无时空限制以及社交属性等特点。相比电视、报纸等传统营销平台撒网式信息推送,自媒体营销用平民化的语言与粉丝实现双向互动,增强用户体验感,拉近景区与游客之间的距离。此外,自媒体营销高效低廉,移动互联时代下易于传播、分享[12]。当前,藏区各旅游景区已构建微信、微博营销平台,随着未来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体验经济时代下,自媒体的特点与属性决定了自媒体营销是未来藏区旅游营销的主要方式之一。四川藏区可借鉴唐书转提出的旅游景区自媒体营销PLEIMO(Position-Listen-Engage-Integrate-Measure-Optimize)模型,即定位-倾听和参与-整合-测量-优化模型[12],开展旅游自媒体营销。定位方面(Position),四川藏区各景区可根据自身高品位的自然风光或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设定景区微信或微博,并个性化运营。倾听和参与方面(ListenandEngage),以话题为媒介,与游客互动,听取游客旅游心得,挖掘用户潜在旅游偏好,并主动根据游客需求推荐旅游信息、提供旅游服务。整合方面(In-tegrate),藏区旅游企业整合现有信息系统、旅游资源和微信、微博平台,传播统一旅游品牌。测量方面(Measure),采集自媒体中的粉丝数、用户评论、转发量等指标,挖掘基于自媒体平台所实现的宣传效果。优化方面(Optimize),基于测量效果,不断改进。“九寨沟小萝莉”爆红网络,即为自媒体旅游营销的成功案例。2.互联网营销“互联网+战略”下,旅游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四川藏区可以积极探索与腾讯、百度、京东等合作,整合腾讯网、京东旅行、百度旅游等优质全媒体资源,通过全面、覆盖式传播渠道,将四川藏区优势旅游资源优化组合,面向全国进行推广。同时,构建四川藏区旅游网络营销联盟,通过建立四川藏区旅游频道、制作四川藏区旅游专题、无限量四川藏区旅游资讯、进行旅游深度报道、联动微博、微信新媒体宣传等方式加强对四川藏区旅游的网络宣传。此外,基于腾讯、阿里、百度等海量用户行为数据挖掘能力,分析客户群体偏好意愿、行为特征、消费习惯等多维数据信息,进而勾勒用户画像,提供个性化的用户旅游产品解决方案,实现精准营销。再者,与阿里巴巴、携程网、去哪儿网等合作,打造四川藏区旅游官方旗舰店,对区域内旅游景区、旅游企业等进行品牌传播与产品的线上销售,为游客提供景点门票、旅游路线、旅游特产、酒店等产品的在线预订服务,并充分利用网络手段进行对外促销,适时推出专题、优惠、促销、团购、秒杀等活动。3.区域整体营销长期以来,四川藏区三地旅游业发展不均衡,甘孜州旅游经济总量仅约为阿坝州的三分之一左右,区域旅游发展协同度不够,缺乏整体营销,藏区旅游品牌效应尚未显现。基于此,建议在政府引导下推进区域旅游整体营销,这也是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题中之义。四川藏区建立合作联系机制,成立统一的旅游营销宣传领导小组,统一旅游宣传主题、制作统一的旅游形象宣传片、协同开展旅游文化节和各类旅游体育赛事活动、联合参加国内外各大旅游节、旅游论坛,协同推出跨行政区域的旅游精品线路,推进旅游项目合作,共同打造“中国最美藏区”,实现藏区各州县旅游业协同发展。此外,四川藏区应积极推进成阿、成甘、成绵、渝阿及川甘青藏区域旅游合作,开展联合宣传营销,逐步建立起以各大中心城市为主要节点、国际重要旅游客源地为支撑点的四川藏区旅游营销传播架构。4.新兴旅游产品营销汶川大地震后,交通基础设施大为改善,灾后重建中打造的一大批精品村寨和新兴旅游景区相比九寨、黄龙等传统优势景区,知名度不高,亟待培育。全域旅游背景下,为使四川藏区旅游百花齐放,须加大新兴旅游产品营销力度。对新兴旅游产品,重点瞄准对口援建省市和周边区域的客源市场,合理确定旅游产品市场价格,不断丰富、完善旅游产品品类,并与传统优势景区组合营销,合理规划旅游线路,扩大四川藏区新兴旅游产品知名度。5.海外营销四川藏区是四川省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藏区入境游人数和入境游收入总体偏低,对四川省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支撑作用不足。2014年,甘孜州、阿坝州入境旅游人数分别为9.29万、14.83万,分别占两地总旅游人数的1.16%和0.52%,实现入境旅游收入分别为17965万美元、3197.38万美元。因此,依托高品位的自然旅游资源和深厚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加快四川藏区旅游国际目的地建设,提高入境游人数与收入,是全域旅游背景下推进藏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四川藏区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建设离不开全球化营销。区域内重点景区可与中国台湾以及韩国、英国等重点入境旅游客源地旅行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互利双赢合作;与亚太旅游协会和澳大利亚、韩国等旅游资源富集国合作开展联合营销;加强与UNWTO、WTTC、PATA等三大国际旅游组织交流合作。此外,发挥传统媒体、Tsichuan多语种网站作用,积极运用Youtube(优兔)、Facebook(脸书)、Twitter(推特)等营销平台体系,以及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携程等O-TA营销渠道,多途径多方式营销推广藏区系列旅游产品。
五、结论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网络素养;自我调整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8-0139-02
当今信息爆炸的社会,使得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大众传播媒体,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它与传统的媒体所不同的是它能够比较及时、快速的传递信息,它拥有丰富的资源,是一种“多感官”媒介形式,并且它可以让受众方便的进行互动和交流。因此,网络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一种,其媒介素养也日益受到重视。但是,网络的利弊一直以来是大家争论的话题,如何正确的利用好网络就显得极其重要。大学生又是一个依赖网络的群体,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也不断加强。在目前的网络传播实践中,虚假新闻多、炒作跟风多、剽窃侵权多、有害信息多。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保卫曾说,网络传播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对受众的思想和行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对大学生而言则更是需要引起其重视。因此,网络传播需要一种社会责任意识,要有很高的职业修养。对于我们新闻专业的同学来说以后可能会从事媒体这个行业,因此,这也是新闻传播应当遵循的一项工作原则。
一、网络素养的含义
网络素养,是媒介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介素养”这一概念在1933年首先由英国文化学者利维斯和丹尼斯·桑普森出版的《文化与环境:培养批判的意识》里率先提出。这一概念从提出到现在,经历了一个从“抗拒媒介”到解读、批判媒介、认同、运用媒介的过程[1]。由此也得出了关于媒介素养含义的较为认同的观点:公民所应该具有的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形式信息的能力。而网络素养作为媒介素养的组成部分,因而可以据此概括为公民所应该具有的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网络信息的能力。它是人的基本素养中应具备的网络素质及道德规范 。网络素养应该包括使用网络的知识和技能;对网络信息进行理解、分析和评价的辩证思维能力;对网络沟通交往中的法理与伦理道德修养。
二、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分析
(一)网络媒体及其内容的发展现状
当网络媒体裹挟着巨资汹涌而来之时,我们的传统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网络各种媒体的发展,包括社交网络和社交工具的兴起和流行,使得受众在对媒体信息的选择上有了更为方便的途径。网络媒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它以自己独特的优越性为大众所喜欢,他丰富的资源能够为受众提供鲜活的资料和素材,能够获取世界上各个领域的最有价值的信息。近些年来,各个门户网站的建立和发展也使得网络媒体愈来愈丰富,像新浪、腾讯、搜狐等网站,新媒体的技术也不断的成熟,使用网络媒体的消费者也愈发的增多。过去人们看报读书的时间已经向网络转移,手机用户的普及,尤其是智能机的使用,使得大家接触网络的频率更高。然而,像所有的媒体一样,网络也不例外的是一把双刃剑,有它的弊的一方面。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并弥漫着整个网络世界,使得人们不知道什么样的信息才是正确的和可信的,很多时候根本无法辨别信息的真伪。
许多时候,各种不良信息也会占据着网络,影响着受众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网络的迅速普及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个人信息的泄露已经广泛存在,人肉搜索虽然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它使得现在这个社会变得已经没有个人隐私可言。像是“虐猫案”,网民们已经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和隐私,一味的要找出“真凶”,但是,这一后果造成了该夫妇被社会指责,无法走出家门。同时,黑客的攻击等也使得人们的信息很难保密,加之各种实名制网站对客户信息资料的收集,几乎每个受众的信息都会“公之于众”,暴露在大家的面前,也难免给人们造成生活上的困扰。
尤其是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虽说他们已经具备了应该拥有的民事行为能力,但是他们分析和认识世界的能力还没有很完善,处在“象牙塔”中的他们有时对现实的世界未免想的过于简单,对信息的接受也有一定的盲目性,社会阅历少,心智还不够成熟,因此,他们对于网络信息的选择更应该加以谨慎和防范。
(二)大学生对媒介的认知
大学生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武汉大学罗以澄教授指出,他们的特殊性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他们是优化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主力军。正在发展中的我国社会的中上阶层,主要从在校大学生中产生,第二,他们是大多数传统大众传媒将来的、潜在的目标受众。第三,他们是新兴网络媒体的核心受众[2]。
对大众媒介的认知,是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核心层面。媒介,尤其是大众媒介的信息传播营造了一个“拟态环境”,其影响具有广泛性和社会性,传媒对青年的影响最突出的表现在它是影响青年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大众传媒与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和公众意见一起,被认为是影响个人社会化的五个最重要的因素。大众传媒不仅可以控制社会舆论,引导受众态度,他的影响力还可以渗透到一般的社会心理以及个体思维和行动之中,这一点对于正处于社会化重要阶段的大学生来说尤其重要。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群体目前较为准确地把握了新闻媒介的作用和功能。他们认为媒介的主要作用是“传播新闻信息的工具”“社会公共舆论机关”,这一点与新闻传播的规律也是相符合的。与此同时,也会发现大学生对媒体的接触层面上,每天接触网络的时间最长,而报纸和广播等过去大学生依赖的媒体现在的接触时间相对较少,虽然电视和报纸仍然属于大学生经常接触的媒体,但是敌不过网络。
表1 大学生媒介接触动机
因此,对大学生媒介的认知袁军曾经得出以下类似的结论[4]:1.大学生对媒介的功能和角色的认知与新闻传播理论相一致,但是也不乏有判读能力参差不齐的现象的发生,遇到虚假的问题,部分学生仍旧不能很及时准确的判定信息的真伪。2.大学生的媒介接触行为与认知之间有一定的矛盾性。大学生以了解信息为最主要的目的,但是在进行媒介接触之后,他们却以消遣娱乐为主要的行为对象。3.大学生的媒介接触和认知行为大多是自发的,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对“大学生在校学习媒介素养相关知识”的调查显示,仅有8.02%的大学生经常学习,从未学习的占29.91%,偶尔学习的占62.07%,也就是说,90%以上的学生偶尔或者是从未学习过媒介素养的课程。
三、大学生自我认知和接触的调整
在改革开放不断纵深发展的今天,全球化与商业化浪潮席卷着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各种价值观念的大量涌入使得大学生,这个接触媒介较多的群体,面临着各种不同的抉择,因此加强网络的自我认知和接触的调整显得尤为重要。
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是全社会应该共同致力的一个问题。对于我们大学里的教师而言,传授学生关于媒介的素养教育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大学生可以针对媒介素养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来区分不同的大众传播媒介尤其是对网络媒体形成一种客观的认识。同时,我们应该尽可能的知道这样一个事实:传播媒介不是“镜子式”的简单再现社会现实,相反,媒介信息的呈现过程存在着一系列的“把关人”,包括记者/编辑、政府等的影响。
另外,我们大学生自己更要深刻的认清这样一个事实,不是所有的媒介信息对我们都是有利的,尤其是网络以其快速的传播方式传递给我们的也不一定是有价值的信息。我们大学生应该提高自己对媒介信息的这样一种判断和评估能力。但是大学生对这一信息的分辨、筛选、利用能力不强,无论是什么样的信息,有时候完全是凭借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决定是否接受。要想少受“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低俗之风和不良广告”这“四大公害[5]”的影响,大学生就必须得提高自己对于美丑善恶和真假虚实的分辨能力以及迅速识别各类信息的意义和价值的能力。
在今天这样一个网络时代,大学生已经不像过去那样只是简单和被动的接受信息,网络的互动性给予了他们很大的自主和自觉性去参与到这样一个社会生活当中去。现在的大学生们任何一个人都有信息的能力,像传统的大众传媒一样。但是,我们也知道,信息一旦,就会在网络上引起一种反响,同时就会有人参与到这样一种互动中来。一旦有虚假信息,就会对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大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好自己的把关人,不要或者是散布一些虚假抑或者是谣言类的信息。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网络对我们的影响实在是太大。因此我们如果想真正的从中获得利益,我们就必须学会“为我所用”的本领。例如,我们知道,网络扫描式的阅读方式,再加上其飞快的更新速度都不利于受众思辨能力和判断能力的养成,长期面对大众媒介的大学生会逐渐形成“浅阅读”的习惯。而这种“浅阅读”的习惯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讲并不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虽然他能够让你在短时间内获得某种心灵上或者是精神上的一种慰藉,但是我们并没有形成一种深思考的能力,因此,学会利用网络目前来讲是一件比较紧急的事情。
社会的发展是令人难以琢磨的,它的发展速度也是惊人的,因此,大学生想要利用好网络,形成一种良好的网络素养,还需社会/学校和自己一起努力。
参考文献:
[1] 袁军.媒介素养教育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2] 刘勇,王海霞.当代媒介素养教程[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3] 吴风.网络传播学:一种形而上的透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关键词: 大学语文 课堂生态 共生 和谐
关于课堂,有诸多不同的研究视角,如教育学的、心理学的、社会学的,等等,从生态学的视角看,课堂是一个微观的生态系统,教师和学生作为课堂中的有机体是从事教和学活动的生态主体,相对于某一教师或学生而言,其他教师和其他学生都构成生态环境。一个健康和谐的课堂生态,是作为生态因子的教师、学生和环境三者之间形成一种动态、平衡、互动、关联、和谐的关系;反之,课堂生态则会失衡,难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本文以内蒙古G大学为个案研究,针对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与危机,将大学语文课堂视为一个生态系统,将其置于生态学理论和生态世界观视角下,进行多学科、多角度、多种方法的审视和考察,用动态的、发展的、互动的理念取代以往静态的观点关照课堂教学模式,客观呈现大学语文课堂生态的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力图通过实地课堂教学调查研究,构建健康的大学语文课堂生态,制订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课堂生态对策。
一、内蒙古G大学大学语文课堂生态的现状调查
在掌握相关理论、立足教学实际,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课题组设计了信度和效度较高的关于大学语文课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问卷,经试测和修订后,该问卷主要包含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两大类的30个问题。问卷调查的对象为G大学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学生(包括少数民族预科生),发放问卷2000份,最终收回有效答卷为1956份。将问卷答案录入Excel表格后,用SPSS软件对单选题赋值和数据处理,然后从物理和人文环境两方面对每份问卷进行均数分析,两种环境的均数分析结果如下:
表1显示了G大学大学语文课堂两种环境的总体现状。不难看出,物理环境要素的均数明显高于人文环境,说明物理环境优于人文环境。下面就调查问卷中的30个问题所反映的课堂生态状况及表现出的问题做具体分析。
1.课堂物理环境的现状分析
课堂物理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课堂的温度、照明、色彩、空间大小、班容量、座位编排方式等时空环境和自然环境,课堂规模空间大小适宜,色彩明亮,温度湿度适中,学生就会产生愉悦的感觉和积极的情绪。如表1所示,G大学大学语文课堂物理环境优于人文环境,但仍有13.6%的学生对教室的物理环境不满意,主要体现在教室灯光不舒适导致的视觉疲劳,多媒体设备久不更新维护及下午日光照射影响屏幕的观看效果;9%的学生认为课堂学习环境有些嘈杂,教室的卫生条件较差;这表明目前该校的大学语文课堂物理环境仍存在有待于改善之处。
2.课堂人文环境的现状分析
问卷调查显示:48.7%的学生认为目前学习语文的校风、班风、学风不佳,39.5%的学生认为有待加强。26.1%的学生认为大学语文课堂气氛轻松愉悦,师生情感融洽,交流互动良好,39.8%的学生认为课堂气氛较好,35.1%的学生认为课堂不够活跃,师生关系有待改善。27.4%的学生表示在课堂上乐于发言,并能在交流互动中体验到语言和思维自由沟通带来的快乐,63.6%的学生有为难情绪,不愿意开口,8.8%的学生感觉大学语文课很痛苦,1.2%的学生认为考试使得语文学习成了应试教育,感到压力很大,没有乐趣可言。83.4%的学生认为大学语文课堂上生生之间能够形成互助合作学习的良好风气,做到合理竞争、共同进步,16.6%的学生认为互助合作风气欠佳。53.2%的学生认为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一言堂”,主宰课堂,35.6%的学生认为是师生互动交际式、生生合作式,41.2%的学生认为是教师讲解为主,应构建学生参与思想交流的全新课堂。7.8%的学生认为课堂内部存在不合理的竞争和排斥现象,且影响到了团结,40.8%的学生认为虽然存在不合理竞争的现象但课堂整体和谐平稳。关于大学语文学习的目的,52.8%的学生认为是掌握语言技能、提高人文修养和综合素质,28.4%的学生认为是交际工具(主要体现于少数民族预科生),18.8%的学生认为完全是被动学习应付考试。40.2%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经常介绍文史背景、思想史方面的知识,49.2%的学生认为接受这方面的知识较少。23.2%的学生对大学语文的拓展课程,如传统文化、文学作品赏析、名著欣赏、文化交流、新闻传媒、社交礼仪等选修课感兴趣,并提出希望学到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人文知识,如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希望开设建筑美学课程,15.4%的学生表示没有兴趣。
二、内蒙古G大学大学语文课堂生态存在的问题
通过分析问卷调查的结果,结合访谈和作业、考核反馈调查,现将G大学大学语文课堂生态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1.单一。一个正常的生态系统绝不是单一功能的重复,而应该是多因子共生和谐的系统,但目前的大学语文课堂,已经成为教师独自表演的舞台,“教师讲、学生听”成为大学语文课堂的主要模式。除了听外,学生没有任何从事活动的权利,放弃了听就等于放弃了一切。这种过于强调教师主体地位的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致使课堂气氛沉闷,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这样,原本应该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大学语文课堂就只有“传授知识”这一种功能,其余的人格陶冶、素质培育、知识批判、师生激烈的争执、新思想的析出、智慧的生成、学力的提升统统没了踪影,课堂生态单调偏一,没有更大的作为。
2.呆滞。最近几年,尽管教育者和研究者以教学改革的名义,在大学语文课堂之上平添了许多形式化的东西,如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分班分层次教学,等等,但无论大学语文教学在形式上怎么改,最终都应将目光落于课堂教学本身,关注教法和学法的变换和创新。再加上多如牛毛的管理制度、层层监督程序,大学语文课堂完全陷入了机械化的套式中,变成了严重的“高四语文”时代,没有了师生的主动权,没有了思想的自由,没有了学术的争鸣,没有了智慧的撞击,没有了思维的力量,大学语文课堂陷入一团死水,深入课堂,令人窒息。
3.逃逸。由于以上诸多问题,大学语文课堂已经没有多少生态气息,根本不利于这一生态系统下各因子的生长和发展,其结果是生态因子开始逃离这一生态系统。大学语文课堂最基本的生态因子――学生在精神和情绪甚至行为上逃逸,生命力不足。
事实上,学生并非对大学语文课程存在偏见,也并非对文学经典没有兴趣,而是教育者忽略了受教育者在课堂环境中的作为生命个体的存在方式,因而无法从整体上把握受教育者的心灵与发展,不能给其以心智的启发和生命的信念与动力。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个体生命,课堂生态关注的是受教育者作为活生生的生命的存在,大学语文作为高等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课程,无疑应该成为构建共生和谐的课堂生态的最有利的平台之一。
三、构建健康和谐的大学语文课堂生态
教育以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希望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健康课堂并非以书本知识为本的课堂,亦不是教师掌控一切、学生乖乖服从的课堂,更不是安安静静、整齐划一的课堂,应该是学生在课堂上能畅所欲言,个性、创兴能够充分体现和发展的课堂。本文认为一个健康和谐的大学语文课堂应该突出以下三个方面:
(一)激发生命活力的课堂
教育是生命与生命交流的过程,课堂生活的生命性在于课堂教学过程即教师对学生爱的展开或显露的过程,课堂生命的意义,在于使每一个生命(包括教师和学生)在主动建构中感到成长和发展。
激发生命活力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开放的课堂,将课堂向全体学生开放,师生在课堂上放开讨论,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思考,自主选择,自我表现,个性发展;激发生命活力的课堂,应该是一个“激活”课堂,让学生在体验中不断建构,在情感、行为的支配下,通过反复观察、比较、尝试、归纳,最终构建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认识的积累和更新,使课堂由过去“静”的课堂转变为“动”的课堂,由过去“教”的课堂转变为“学”的课堂,由过去“死”的课堂转变为“活”的课堂;激发生命活力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分享”课堂,让学生在合作中不断探索,只有真正落实课堂的合作、分享,才能实现学生探索式、发现式、研究式学习,实现学生主体的主动构建与充分发展。这样的课堂,既解放了学生,又使教师走出了“指挥”、“中心”的误区,真正激活了师生的生命活力。
(二)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
首先,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认识到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注重挖掘他们的潜能,以平等的态度在与学生经验共享的过程中成就彼此。教师不是以绝对真理的拥有者自居,不是作为高高在上的学术权威出现,不磨灭学生与生俱来的探究世界的热情,不以惩罚、控制的手段管理课堂秩序。教师只是作为一个背景材料的提供者,交流环境的创设者,对话教学的引导者,学生积极行为的激发者,学生表达独特见解的倾听者,是学生游戏的伙伴和可信赖的朋友。其次,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格地位都是平等的。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都应该充分尊重对方的人格、情感,教师不能忽视、遏制学生的生命价值和活力,应怀着期待的眼光积极引导,从而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等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这是形成民主、平等、合作、交流师生关系的基础。
计算机教学对于职业学生而言是一种兼顾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学科,对于提升职业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计算机运用能力都十分有效。本文就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开发职业学生的潜能进行了相关论述。
关键词:
计算机教学;职业学生;潜能开发;
一、目前职校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分析
(1)职业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其他学生相比稍弱,他们的学习成绩一般也只能排到比较靠后的名次。多年的被动受教使他们丧失了创新能力和思索能力的培养,这也使得他们的学习水平很难提高。(2)因深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这些职业学生习惯了跟随老师的“师讲生听”教学模式,缺乏应有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意识。不少学生在学习时只会死记硬背,不能较好地做到灵活应用,这对于他们将来走向社会生活是很不利的。因此,要想解决当下计算机教学中的这些问题,必须从开发学生潜能这一根源上着手。
二、计算机教学中高职学生潜能的开发
1.提升教学设计水平,激发学习兴趣计算机教学的教学设计,必须更加注重实践操作环节的具体设计。计算机老师必须适当放低起点,并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步加大操作运用的学习难度。以在Office2007中Excel的操作教学为例,计算机老师就需要采用低起点的梯度渐进式教学模式,并在职业学生达到一定的学习水平后进行适当扩展。这样职业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也降低了Office软件的整体学习难度,并提高了他们的函数运算能力和软件使用水平。
2.改进考核办法,提倡多元评价(1)结合实践,综合评价。在测试难度相同的情况下,部分职业学生容易因成绩不够理想而产生自卑心态。因此,计算机老师可以采用理论加操作的综合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水平检测,让那些具备计算机学习潜能的职业学生能够发挥出个人所长,并激励所有学生努力学习。(2)正面激励,良性循环。在每次进行测验前,计算机老师需要给予职业学生们积极的正面鼓励,这样才能扭转职业学生的应试思想和悲观情绪,引导他们在考试测验中不断积累正面效应,将考试作为查漏补缺的工具,使学习和考试之间形成良性循环。(3)学生出卷,教师把关。在完成具体章节的知识技能学习后,计算机老师可以要求学生每人出一份试卷,每份试卷的出题人都需要署上个人姓名。全班交换试卷进行答题,并交回出题人进行批改。这样职业学生可以更好地对自己所掌握的情况进行全面审核,并促进全体学生的进步。
3.尝试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发展计算机老师可以引导职业学生相互组成小组或组合,通过合作学习的方法来实现职业学生之间的相互督促、相互帮助、共同提升。小组学习还可以增强职业学生的社交能力和思维活性。针对那些学习状态比较差的职业学生,计算机老师还可以将他们组成重点帮扶小组,进行计算机学习的重点扶助。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计算机老师也必须给予职业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关注。
4.开展实践活动,提供培养环境(1)利用多媒体教室进行实践活动。计算机教学中需要实践操作的部分很多,以“计算机应用基础”为例,每一章都有很多需要进行操作演示和操作实践的内容。在多媒体教室内可以反复演示具体的操作流程,并给职业学生实践练习提供机会。(2)组织开展创新能力的实践活动。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配不同的创新实训任务。在活动期间,小组间可以自由讨论及合作。在活动结束后,计算机老师可以引导职业学生进行交流总结,完成所学知识技能的分析、整理、归纳,并讨论具体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以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在进行职业学生的计算机教学时,需要根据学生特性,对当下的计算机教学进行改革提升,并以开发学生潜能和提高学生能力为主题,全面优化计算机教学设计和水平测验办法,努力提高计算机的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丁茉.谈计算机教学中高职学生潜能的开发[J].当代职业教育,2012,(6):39-41.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职业学生;潜能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8.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5-11-04
一、目前职校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分析
(1)职业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其他学生相比稍弱,他们的学习成绩一般也只能排到比较靠后的名次。多年的被动受教使他们丧失了创新能力和思索能力的培养,这也使得他们的学习水平很难提高。
(2)因深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这些职业学生习惯了跟随老师的“师讲生听”教学模式,缺乏应有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意识。不少学生在学习时只会死记硬背,不能较好地做到灵活应用,这对于他们将来走向社会生活是很不利的。
因此,要想解决当下计算机教学中的这些问题,必须从开发学生潜能这一根源上着手。
二、计算机教学中高职学生潜能的开发
1.提升教学设计水平,激发学习兴趣
计算机教学的教学设计,必须更加注重实践操作环节的具体设计。计算机老师必须适当放低起点,并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步加大操作运用的学习难度。以在Office 2007中Excel的操作教学为例,计算机老师就需要采用低起点的梯度渐进式教学模式,并在职业学生达到一定的学习水平后进行适当扩展。这样职业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也降低了Office软件的整体学习难度,并提高了他们的函数运算能力和软件使用水平。
2.改进考核办法,提倡多元评价
(1)结合实践,综合评价。在测试难度相同的情况下,部分职业学生容易因成绩不够理想而产生自卑心态。因此,计算机老师可以采用理论加操作的综合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水平检测,让那些具备计算机学习潜能的职业学生能够发挥出个人所长,并激励所有学生努力学习。
(2)正面激励,良性循环。在每次进行测验前,计算机老师需要给予职业学生们积极的正面鼓励,这样才能扭转职业学生的应试思想和悲观情绪,引导他们在考试测验中不断积累正面效应,将考试作为查漏补缺的工具,使学习和考试之间形成良性循环。
(3)学生出卷,教师把关。在完成具体章节的知识技能学习后,计算机老师可以要求学生每人出一份试卷,每份试卷的出题人都需要署上个人姓名。全班交换试卷进行答题,并交回出题人进行批改。这样职业学生可以更好地对自己所掌握的情况进行全面审核,并促进全体学生的进步。
3.尝试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发展
计算机老师可以引导职业学生相互组成小组或组合,通过合作学习的方法来实现职业学生之间的相互督促、相互帮助、共同提升。小组学习还可以增强职业学生的社交能力和思维活性。针对那些学习状态比较差的职业学生,计算机老师还可以将他们组成重点帮扶小组,进行计算机学习的重点扶助。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计算机老师也必须给予职业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关注。
4.开展实践活动,提供培养环境
(1)利用多媒体教室进行实践活动。计算机教学中需要实践操作的部分很多,以“计算机应用基础”为例,每一章都有很多需要进行操作演示和操作实践的内容。在多媒体教室内可以反复演示具体的操作流程,并给职业学生实践练习提供机会。
(2)组织开展创新能力的实践活动。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配不同的创新实训任务。在活动期间,小组间可以自由讨论及合作。在活动结束后,计算机老师可以引导职业学生进行交流总结,完成所学知识技能的分析、整理、归纳,并讨论具体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以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
在进行职业学生的计算机教学时,需要根据学生特性,对当下的计算机教学进行改革提升,并以开发学生潜能和提高学生能力为主题,全面优化计算机教学设计和水平测验办法,努力提高计算机的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职业学生;潜能开发;
一、目前职校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分析
(1)职业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其他学生相比稍弱,他们的学习成绩一般也只能排到比较靠后的名次。多年的被动受教使他们丧失了创新能力和思索能力的培养,这也使得他们的学习水平很难提高。
(2)因深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这些职业学生习惯了跟随老师的“师讲生听”教学模式,缺乏应有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意识。不少学生在学习时只会死记硬背,不能较好地做到灵活应用,这对于他们将来走向社会生活是很不利的。因此,要想解决当下计算机教学中的这些问题,必须从开发学生潜能这一根源上着手。
二、计算机教学中高职学生潜能的开发
1.提升教学设计水平,激发学习兴趣
计算机教学的教学设计,必须更加注重实践操作环节的具体设计。计算机老师必须适当放低起点,并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步加大操作运用的学习难度。以在Office2007中Excel的操作教学为例,计算机老师就需要采用低起点的梯度渐进式教学模式,并在职业学生达到一定的学习水平后进行适当扩展。这样职业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也降低了Office软件的整体学习难度,并提高了他们的函数运算能力和软件使用水平。
2.改进考核办法,提倡多元评价
(1)结合实践,综合评价。在测试难度相同的情况下,部分职业学生容易因成绩不够理想而产生自卑心态。因此,计算机老师可以采用理论加操作的综合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水平检测,让那些具备计算机学习潜能的职业学生能够发挥出个人所长,并激励所有学生努力学习。
(2)正面激励,良性循环。在每次进行测验前,计算机老师需要给予职业学生们积极的正面鼓励,这样才能扭转职业学生的应试思想和悲观情绪,引导他们在考试测验中不断积累正面效应,将考试作为查漏补缺的工具,使学习和考试之间形成良性循环。
(3)学生出卷,教师把关。在完成具体章节的知识技能学习后,计算机老师可以要求学生每人出一份试卷,每份试卷的出题人都需要署上个人姓名。全班交换试卷进行答题,并交回出题人进行批改。这样职业学生可以更好地对自己所掌握的情况进行全面审核,并促进全体学生的进步。
3.尝试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发展
计算机老师可以引导职业学生相互组成小组或组合,通过合作学习的方法来实现职业学生之间的相互督促、相互帮助、共同提升。小组学习还可以增强职业学生的社交能力和思维活性。针对那些学习状态比较差的职业学生,计算机老师还可以将他们组成重点帮扶小组,进行计算机学习的重点扶助。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计算机老师也必须给予职业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关注。
4.开展实践活动,提供培养环境
(1)利用多媒体教室进行实践活动。计算机教学中需要实践操作的部分很多,以“计算机应用基础”为例,每一章都有很多需要进行操作演示和操作实践的内容。在多媒体教室内可以反复演示具体的操作流程,并给职业学生实践练习提供机会。
(2)组织开展创新能力的实践活动。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配不同的创新实训任务。在活动期间,小组间可以自由讨论及合作。在活动结束后,计算机老师可以引导职业学生进行交流总结,完成所学知识技能的分析、整理、归纳,并讨论具体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以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在进行职业学生的计算机教学时,需要根据学生特性,对当下的计算机教学进行改革提升,并以开发学生潜能和提高学生能力为主题,全面优化计算机教学设计和水平测验办法,努力提高计算机的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丁茉.谈计算机教学中高职学生潜能的开发[J].当代职业教育,2012,(6):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