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社区管理专业知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2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涵盖了大量包括管理类与服务类在内的知识,其作为社会工作的一门应用性分支学科,将社工、管理、服务三种理念有机地集中于一体。而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应用能力及解决方法的重要途径更多的体现在实践教学中,它是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许多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条件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严重影响着我国高职教育的质量与水平。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的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始建于2003年,在10年的实践教学过程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成功地培养了一大批社区服务管理人才,但同时仍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实践教学的内容、师资力量、教学督导等方面有待提高。
一、专业概况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始建于2003年,是江苏省高校中率先开设该专业的院校,2009年被批准立项为院级重点建设专业。主要培养面向社区、福利机构、物业公司以及相关企业,掌握社区管理、物业管理、长者服务等方面专业知识,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并具有从业职业资格证书,能从事社区老年服务与管理管理、社区物业服务与管理、社区服务与管理等岗位工作实际操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就业主要分布在基层物业公司、社会管理机构、社区社会工作站、企事业单位文秘、行政管理岗位、社区服务机构等。10年来,该专业已经与许多国家大型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如2012年与万科物业公司签订合同为万科定制培养三届学生。
二、教学体系
(一)课程体系与课程建设
引入国家社工师与物业管理师相关职业标准与职业规范,充分发挥行业专家在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构建中的作用。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下设置课程开发建设机构,具体负责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的开发与构建。
以工作任务为依据,构建工作任务导向型专业教学标准体系。课程设置与工作任务相匹配,按照工作任务的关联性与逻辑关系设计与确定课程体系。
以工作项目为中心构建课程内容体系。任务由工作项目组成,以完成任务为核心析出工作项目,以完成项目为目标确定工作职责,以胜任工作职责为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形成项目为中心的课程内容体系。具体包括公共基础平台课程、职业基础平台课程、专业方向平台课程、专业拓展平台课程。
(二)实践教学体系
在所有课程学时中,实践课程的学时占53%。这也说明专业注重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安排认知实习、课堂实训、综合实践、毕业顶岗实习四个教学环节。
(1)认识实习环节,体现在要求学生在参观和了解现场环境及情况的基础上,熟悉和掌握与所学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目标内容以及工作要求。
(2)课堂实训环节,要求学生将所学专业内容不断融入专项技能训练之中。通过模拟和演练,培养学生的各项实践技能。
(3)综合实践环节,系统性地将所学的各专业课程结合起来,综合所学的内容和已具备的能力,打造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具体的实践环节包括社会工作方法训练、物管综合能力培训,老年社会服务实训,主要是通过将学生安排到相关单位,按照实训大纲,进行真实岗位及任务进行训练。目前建有校外实习基地5个,有政府建构,如徐州市局,云龙区民政局;有社区管理机构,如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社区服务机构,如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机构、社区物业服务机构;大型物业公司,如万科南京物业、徐州金鹰国际物业,成为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为学生专业技能的实际训练,仿真工作情景的展示提供了物质条件。特别是校外实习基地,对学生接触专业实际工作,提高处理管理工作的各种问题的能力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4)毕业实践训练环节,在教师和实习机构人员的专业、实践指导下,通过一段时间的熟悉掌握与技能性训练,学生可全面结合所学和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具体的专业性问题,编写毕业论文准备毕业答辩,完成最后一个教学环节的训练。
三、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剖析
(一)实践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需要了解掌握的东西太多,这就需要明确主导目标,细化具体内容,实现实习的针对性,避免肤浅的通用性认知实习。如社会工作法中,学生的实习过程全部是在固定的专业位置上完成,缺少系统全局性的了解,实习效果就大打折扣。由于时间和经费的严重制约,许多专业操作技能涉及不到,实习目标的设定便难以细化和度量,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将受到很大局限。
(二)实习单位安排不合理
目前学生社会实践主要安排在社区居委会,但对社会工作的理念和认同度在一定程度上的缺失,使社区居委会缺乏工作积极主动性,而只是被动地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所以在实习期间,学生的实践任务与其专业要求并不对口,而都是一些通用性的琐碎事务,也就无法满足学生的专业技能要求。
(三)校内实践教学内容薄弱
由于条件所限,社区专业校内实践教学环节十薄弱,实践教学设施、设备及相关视听资料严重缺乏。例如,社会工作方法与实务、物业管理理论与实务、老年社会工作等核心课程都是操作性极强的应用性课程,需要校内实训室的配合,但是目前缺少相应的软件及硬件设施支持,即使专业教师的授课水再高也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也不可能理想。
(四)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在实践课程中,部分教师由于缺乏丰富的专业理论和实务操作能力,无法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全面地指导。究其原因在于,部分教师没有经过系统化的师范专业教育,缺乏适度的教学经验,更没有接受过,社区管理或者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培训,无法有效将专业知识转化到具体的实践中来。
(五)科学地指导水平低下
目标导引的形式单一,没有完善的实践目的与方向。专业教师负担过重,不仅对社会实践全权负责,同时还承担了大量的教学任务,无法实现系统性的科学引导模式。缺乏专业的实践课程组织机构,在目标、思想和组织上都缺乏系统性的科学引导来详细地计划和安排学生的实践,实践的效果也就必然大打折扣。
四、建议及对策
(一)完善监控体系的建设
教学档案可作为对专业实践教学进行监控的一种主要手段,这就需要首先撰写和制定出专业实践教学方案,对实践教学的内容、实践安排、考核办法、评价标准等作出明确规定。并在实践过程中全程跟踪记录相关专业实践内容并进行分析和改进。另外,还可通过建立简明而健全的“质量记录”信息,启用学生教师网上评教系统,对实践教学质量提供有效保障。
(二)拓宽实训基地建设与开发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教学基地建设不仅要依靠传统的教学――实习转移机制,还需要更为灵活、多变、和更贴近专业特点的实习方式和手段,增强学生专业学习和实践培训的适应性,保证学生在走出校门前,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行业现状和工作内容。
除定期去对口社区见习、实习外,还要聘请行业专家与经验丰富的一线工作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以实例教育带动实训项目,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通过社区工作实践第一线进行“真刀真枪”式的实习,接受真正的“实战”演练,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在“见习”、“实习”中积累社会工作经验。
学校作为一个特殊社区,具备社区工作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可指导本专业学生参与各类学生社团的组织建设和活动策划,在学生公寓区开展各类服务项目,最大程度地感受学校这个特殊社区工作的各个层面,使专业知识与技能得到应用。通过利用学校社区资源,将学校开发为整体实训基地,在一定程度上使学校成为整体型的专业实训室。
(三)强化校内实训基地建立,实现校内校外实践互动结合
强化校内实训基地建立,配备先进的教学和实验设备,设立个案、小组、社区工作模拟室和物业管理模拟室等,促进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可以在校内实训基地模拟各种服务场景,熟悉服务流程和专业实践任务,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校内校外实践相结合,能更好地提高社会实践的效果和质量。
(四)加强对专业教师实务操作技能的培训
加强培训专业教师实务操作技能,需要鼓励专业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或者培训,派驻教师到发达地区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社区领域参加锻炼,学习适用的实务操作技能。也可考虑聘请经验丰富的社会工作人员担任社会实践兼职教师。通过走访省内开设社会工作专业或者社区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调查他们的实践开展情况,学习经验。
(五)建立有效的模式进行实习督导
形成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指导、专业教师和机构督导相互合作的实习督导机制极其重要,可通过建立有效的实习督导模式,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指导,逐步实现。学院可以聘请各方面专家,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利用他们对服务一线的了解,对学生的就业岗位群进行合理的分析,同时运用他们丰富的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其在社会实践中的桥梁作用,为学生谋求更广泛的实践基地和就业机会。积极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使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得到有力的保证。
(六)依靠专业学生社团强化实践训练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以价值教育为核心,依靠专业学生社团,义工服务贯穿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注重课堂教学与专业实践相结合,价值内化和实务训练相结合,以服务社会促动教学。如学生社团在徐州市社会福利院、徐州市民政局、徐州市老龄委开展社会服务,学生通过服务巩固、反思了所学专业知识,合作单位的需求也得到了满足,达到了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沈星怡,魏蓉婷.关于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定位及课程设计的调研报告[J].镇江高专学报,2009(10).
[2]赵坤.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实训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6).
[3]曹启挺.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主干课程建设研究[J].社会工作,2010(10).
[4]王衍.应用型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2(07).
[5]黄荣英.关于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实践教学管理的思考[J].教育与专业,2011(02)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通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2-0220-02
一、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意指大学教育应给予大学生全面的教育和训练,其实质就是促进人文、社会与科技文化的沟通,并发展全方位的人格教育,以培养健全的人格为依归。通识教育的鼻祖罗伯特・赫钦斯(Robert maynard Hutchins)将通识教育称为“永恒的学科”,但赫钦斯的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专业教育完全对立,这是其思想研究中的短板。20世纪初期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A.S.Packard)教授首次将“通识教育”一词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美国的莱文(A.Levine)教授为了防止后现代社会条件下单纯强调专业知识技能的教育倾向,强调了人的均衡、全面、和谐发展。李曼丽在综合了国内外学者对通识教育的各种表述之后,用“理想类型”方法,从性质、目的和内容三个角度对通识教育的概念作了初步构建:就性质而,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在通识教育的概念尚存在争议的情况下,其不但在大学教育中,在高职教育中的必要性就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且在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我国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强调了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在学术领域也有专门的文章对职业教育中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进行了探究,但与此同时,单就某一具体专业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开发却少之又少。
二、连云港财经高职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现状
连云港财经高职校自2006年设立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以来,对这一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探究,从未间断。由于专本并轨的特殊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很难跳出受自考课程制约的怪圈。一方面,自考课程教学时间紧、任务重,另一方面人才培养目标又要求通过有限的通识教育课程,在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共同作用下,使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还应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的综合素质。但通过多方面调研,其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存在诸多问题。
(一)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通识性理念不强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公共基础类课程在实际课程设置时,往往只重视科目的设置、课程内容以及课程的形式等问题,却很少关注课程的理念,特别是缺少通识教育的理念。其所包含的德育课程、文化课程和专业方向课基本上偏向于人文学科,只有一门数学属于工具科学,没有任何涉及自然科学的课程。
(二)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并未与专业课程设置相适应
连云港财经高职校公共基础课程中的德育课必修课和文化课必修课,根据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的指导,全校统一,而且开设的学期固定。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本身是一文科性质的专业,学生欠缺的恰恰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但在课程设置中并没有体现。而且其专业平台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的设置与公共基础课存在重复现象。例如,专业平台课中有《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德育课的限选课为《心理健康》;专业选修课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思想与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存在重复。
(三)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缺乏灵活性
根据调研结果显示,88.2%的被调查者认为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比较枯燥,缺乏灵活性。系统完善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应为学生提供合理全面的精神营养,培养良好的职业能力和发展潜力。可包括以下几个系列:人文学科系列、社会科学系列、自然科学系列和艺术教育系列等。但实际中学生选择相对较小,基本上限定于政治理论课。而课程形式多是灌输式的讲授,形式单一、内容枯燥。
(四)学生及家长对通识教育课程开设的满意度不高
针对我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目前为止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进行满意度调查。分别向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四年级在校生30人,五年级实习生30人,毕业生20人,在校生家长20人发放《连云港财经高职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通识教育课程满意度情况调查问卷》共100份,在对通识教育进行解释的基础上,针对社管专业公共基础课教学是否符合通识理念,对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是否满意,以及是否要进行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改革开展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其中51.8%认为社管专业公共基础课教学不符合通识理念,28.2%认为社管专业公共基础课教学基本符合通识理念,10%认为社管专业公共基础课教学不符合通识理念,10%表示不太清楚。对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是否满意的问题上,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比率分别为10.6%、14.1%、47.1%、28.2%。有84.7%的人认为有必要进行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改革。
三、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原则和课程体系构建
(一)基于人的全面发展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香港岭南学院黄慧英和卢杰雄教授认为,通识教育的目标应该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价值性,二是认知性,三是文化性。其中价值性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能够做出基本的道德判断。认知性是对方法论的学习,学习探究各类学科的方式方法。文化性是对文化传统的认识,是对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通识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完善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的精神营养应该是合理而全面的,能够很好的服务于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发展潜能。所以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中,不能单纯的包含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自然科学和艺术教育同样应该受到重视。针对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其认知性教育尚存在欠缺,作为方法论的教育,应包括各类学科的方式方法,除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外,同样应加强自然科学和艺术教育。
(二)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专业能力培养形成良好的对话性
很多学者认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相互对立的。通识教育理念在实行过程中的障碍很大程度上也来源于专业教育,因为毕竟课时数有限,根据专业培养方案,学分设置更是有所侧重。这就要求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过程中,要努力寻找与专业能力培养目标的共同点,与专业能力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的设置相互呼应,相互沟通,形成对话。根据调研,用人单位除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综合素质与能力同样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文化、职业和身心素质的养成。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中的德育课注重了对学生政治、职业和身心素质的培养,文化必修课和选修课注重了学生文化素质的养成,但作为与专业能力的融合,这还远远不够。作为一门管理学科,其就业岗位群又多是公益组织、服务岗位,其文化素质培养应注重对中外传统文化和思想史的了解、对文学艺术的感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包容。职业素养除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工作能力外,还包括熟练的口头和文字表达与沟通能力。身心素质的养成应注重对人本博爱精神的渗透和对抗挫折心理能力的强化。
(三)通识教育课程设置适当反思专业课程的设置
通识教育理念本身就具有弥补和整合各专业凌乱知识的功能。如果说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专业课程设置的对话性,试图使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拉近,那么反思性就是对专业教育的弥补,甚至站在专业教育的对面。社区管理与服务本身是一门社会科学类专业,而基于全校统一的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偏向于人文学科,在课程设置上存在重复现象,而且所有方法论的学习都是基于人文社会科学类的,这就容易使得学生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存在短板,因为自然科学更有利于科学精神的培养。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中应将与专业课程相重复的课程替换成理化、科学史、科技发展前沿问题等,使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
(四)增强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实践性与灵活性
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并不是为了使学生获得某一学科或某一专业的知识,而是要切身投入到课程中去,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体验式实践,感悟人文气质,体验生命表达,领会科学魅力。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要具备充分的体验性,将其演变为精神修养的重要过程。而且根据所开设的课程,除了常规的课堂教学之外,可以综合运用系列讲座、影视展播、实地参观调研、竞赛、场景模拟等多种相对灵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活动中去,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从而锻炼心智、了解社会。
参考文献:
[1]魏传光.大学通识教育的异化及其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2010,(11).
关键词:协同发展;社区治理;公共管理专业;育人模式
一、高校公共管理专业和社区协同发展的必要性
自1971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提出了协同的概念以后,协同理论作为系统科学的重要分支理论,其基本观点即整个环境中的各个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如果系统缺乏与外界的交流,处于孤立或封闭状态,最终系统的内部有序结构都将被破坏。很明显,
一方面,就地方大学的使命而言,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大学已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社会空间,也不再是一个独立的空间机构,作为地方高校,服务地方,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智力支撑和文化动力是地方性大学的重要使命。目前,广东省尤其是佛山市,在行政改革、社会管理等多个公共管理领域成为改革试点的城市。在十二五规划中,佛山在社会管理领域不断创新,如智能城市建设,村改居公共服务均等化,社区发展理事会和帮助孵化各类NGO等都走在全国前列。这一方面的为我们培养公共管理人才提供了广阔的校府、校区合作的实践平台;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对高素质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和需求。
就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身发展而言,目前主要偏重于培养公共部门的管理人员, 在教学中,纯政治理论色彩比较重, 强调对行政素质的培养。在课程设置方面过于笼统和宽泛, 虽然在教学中有厚实的经济学、管理学基础, 但基础理论教学多为通用教材, 而体现专业特色的技能课程教学相当薄弱。在教学的过程中, 还是过于重视基础理论知识, 而忽视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在能力考核方面, 由于公共管理实践能力的考核存在困难, 依然以考核理论知识为主, 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等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被弱化。教学中的种种缺陷都限制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与社会对公共管理类人才的应用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强调形成偏差。根据对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近三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发现:公共管理专业毕业生从事的行业分布为主要工作岗位分布:国家机构、社会团体和宗教组织、银行业、教育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业。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缺乏资格证书、思维与分析能力不足、职业发展方向不清晰等问题。面对经济转型等外部环境对于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的需要,如何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如何将专业知识与行业进行结合,如何提高学生的岗位迁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一系列问题摆在面前。
另一方面,从社区角度来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单位制的解体,社区取代单位成为社会管理和社会生活的基本单元,城镇居民对社区服务需求也随之日趋多元化和专业化, 社区服务的对象由弱势群体扩展到了全体社区,服务项目从单一零散的形式化服务发展成为多层次、多维度的人性化服务。社区居民日益多样化、复杂化的需求对社区管理水平越来越高的要求,而水平的提高关键是人才。
但是,就目前情况看,社区服务人员专业性不足,服务质量较低情况非常明显,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学历偏低、年龄偏高,虽然有较高的办事能力与丰富的办事经验,但文字功夫水平较低,与高学历者有一定差距。虽然每年都会对社区服务人员进行培训,但仍难以满足社区居民需求。社区如果能够用好大学这一资源,将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总之,社区和大学的协同发展,有助于社区的建设, 也有利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
二、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和社区协同发展的制约因素
在协同发展过程中,大学与社区应加强合作,协同发展的重点在于以对方的优势来弥补自身的劣势。但就目前来说,还存在以下问题:
1.高校社区价值取向存在差异,阻碍了合作
高校注重研究和学术价值, 忽略成果的市场价值,轻视应用研究。对科研成果的考核主要以获得经费的数量、所获奖励级别和数量为标准。而社区关注的焦点在于合作能否带来良好的效益或是上级领导的认可。这必然带来配合的差异性。很多学校与社区缺乏有效的沟通结合,以至于学校不能充分开发和利用社区内丰富的资源。
2.社区合作者能力的局限
由于地域的限制,社区课程资源毕竟是有限的,面对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学生,社区无论从场地、人员辅导都难以满足学校的实习需求.
3.高校社区合作带来了教学管理的艰巨性
社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导致教学空间的扩大,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势必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延伸出来的培训费,导致办学成本的增大。由于外出学习,课堂呈开放状态,无意增大了学生的安全风险,导致对学生的管理难度加大。这些都是在具体教学中应该加以重视的问题。
4.协同发展的合作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合作共赢是推动高校社区合作发展的动力和维系高校社区合作良性运转的纽带。高校是培养社会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地方 ,也是高级知识分子密集的地方 ,拥有先进仪器、良好的科研条件和资料资源。但如何使高校与社区合作实现长效化,如何激励社区、教师的积极性仍需要进一步探索。
三、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和社区协同发展的途径
1.创新协同发展的环境构建
新协同发展的环境构建方面,建立健高校区合作教育激励保障机制。学校在教学和科研管理、人事分配制度、学生学分设置、师生奖励机制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形成高校与社区合作教育价值认同和政策保障,促进高校与社区结合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教师激励机制,出台文件保障到社区服务的教师工资、奖金照旧,考虑职称、职务晋升,促进教师深入社会实践一线,在实践中发现和研究社区和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学水平的提高。建立健全学生激励机制。学校制定鼓励本科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社区横向项目,鼓励高年级学生根据社区的需要进行上岗实训,结合社区服务和科研项目开展毕业设计。
2.创新大学和社区合作的类型,探索社区共建型的实践教学模式
(1)服务学习。服务学习作为大学和社区教学层面合作的主要表现形式,它不仅融合了服务与学习,还能将学生的知识与经验、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社区服务活动是公共管理专业与社区共建活动的重要载体。社区服务的主要对象是社区居民,尤其是一些特殊、困难人群。公管专业学生通过关注社区热点问题,通过不同的形式到居民中间进行各种形式的服务,既为一些相关课程如社区管理、社区服务提供了难得的见习机会,让学生在参与到社区服务活动中,不断学习和反思,并在满足社区需求的同时掌握知识和技能,增加对社会的了解、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又增强了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2)建立专业课程双主讲制。建立专业课程双主讲制,学校教师和社区社会工作师共同参与课程全过程授课。学校教师偏重理论知识传授,社区社会工作师强化实践能力。同时,学校教师和社区社会工作师之间也可以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
依托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加强对学校教师、社区社会工作师的教学能力培训。在专业课程双主讲制的基础上,高校和社区可联合开展教材编写工作,编写更适应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型教材。
(3)实行社区“顶岗实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通过实行社区“顶岗实习”,可以转变观念、增强岗位意识、增强社会经验,以利做到缺什么补什么。增强学习的动力。
参考文献
[1]丁晓昌.推进协同育人 提升教学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12-11-18 .
[2]E.L.波伊尔.学术水思―――教授工作的重点领域[M].当代外国教育改革著名文献(美国卷・第三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