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社区管理专业知识范文

社区管理专业知识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社区管理专业知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社区管理专业知识

第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区管理与服务;实践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2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涵盖了大量包括管理类与服务类在内的知识,其作为社会工作的一门应用性分支学科,将社工、管理、服务三种理念有机地集中于一体。而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应用能力及解决方法的重要途径更多的体现在实践教学中,它是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许多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条件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严重影响着我国高职教育的质量与水平。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的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始建于2003年,在10年的实践教学过程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成功地培养了一大批社区服务管理人才,但同时仍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实践教学的内容、师资力量、教学督导等方面有待提高。

一、专业概况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始建于2003年,是江苏省高校中率先开设该专业的院校,2009年被批准立项为院级重点建设专业。主要培养面向社区、福利机构、物业公司以及相关企业,掌握社区管理、物业管理、长者服务等方面专业知识,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并具有从业职业资格证书,能从事社区老年服务与管理管理、社区物业服务与管理、社区服务与管理等岗位工作实际操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就业主要分布在基层物业公司、社会管理机构、社区社会工作站、企事业单位文秘、行政管理岗位、社区服务机构等。10年来,该专业已经与许多国家大型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如2012年与万科物业公司签订合同为万科定制培养三届学生。

二、教学体系

(一)课程体系与课程建设

引入国家社工师与物业管理师相关职业标准与职业规范,充分发挥行业专家在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构建中的作用。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下设置课程开发建设机构,具体负责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的开发与构建。

以工作任务为依据,构建工作任务导向型专业教学标准体系。课程设置与工作任务相匹配,按照工作任务的关联性与逻辑关系设计与确定课程体系。

以工作项目为中心构建课程内容体系。任务由工作项目组成,以完成任务为核心析出工作项目,以完成项目为目标确定工作职责,以胜任工作职责为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形成项目为中心的课程内容体系。具体包括公共基础平台课程、职业基础平台课程、专业方向平台课程、专业拓展平台课程。

(二)实践教学体系

在所有课程学时中,实践课程的学时占53%。这也说明专业注重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安排认知实习、课堂实训、综合实践、毕业顶岗实习四个教学环节。

(1)认识实习环节,体现在要求学生在参观和了解现场环境及情况的基础上,熟悉和掌握与所学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目标内容以及工作要求。

(2)课堂实训环节,要求学生将所学专业内容不断融入专项技能训练之中。通过模拟和演练,培养学生的各项实践技能。

(3)综合实践环节,系统性地将所学的各专业课程结合起来,综合所学的内容和已具备的能力,打造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具体的实践环节包括社会工作方法训练、物管综合能力培训,老年社会服务实训,主要是通过将学生安排到相关单位,按照实训大纲,进行真实岗位及任务进行训练。目前建有校外实习基地5个,有政府建构,如徐州市局,云龙区民政局;有社区管理机构,如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社区服务机构,如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机构、社区物业服务机构;大型物业公司,如万科南京物业、徐州金鹰国际物业,成为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为学生专业技能的实际训练,仿真工作情景的展示提供了物质条件。特别是校外实习基地,对学生接触专业实际工作,提高处理管理工作的各种问题的能力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4)毕业实践训练环节,在教师和实习机构人员的专业、实践指导下,通过一段时间的熟悉掌握与技能性训练,学生可全面结合所学和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具体的专业性问题,编写毕业论文准备毕业答辩,完成最后一个教学环节的训练。

三、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剖析

(一)实践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需要了解掌握的东西太多,这就需要明确主导目标,细化具体内容,实现实习的针对性,避免肤浅的通用性认知实习。如社会工作法中,学生的实习过程全部是在固定的专业位置上完成,缺少系统全局性的了解,实习效果就大打折扣。由于时间和经费的严重制约,许多专业操作技能涉及不到,实习目标的设定便难以细化和度量,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将受到很大局限。

(二)实习单位安排不合理

目前学生社会实践主要安排在社区居委会,但对社会工作的理念和认同度在一定程度上的缺失,使社区居委会缺乏工作积极主动性,而只是被动地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所以在实习期间,学生的实践任务与其专业要求并不对口,而都是一些通用性的琐碎事务,也就无法满足学生的专业技能要求。

(三)校内实践教学内容薄弱

由于条件所限,社区专业校内实践教学环节十薄弱,实践教学设施、设备及相关视听资料严重缺乏。例如,社会工作方法与实务、物业管理理论与实务、老年社会工作等核心课程都是操作性极强的应用性课程,需要校内实训室的配合,但是目前缺少相应的软件及硬件设施支持,即使专业教师的授课水再高也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也不可能理想。

(四)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在实践课程中,部分教师由于缺乏丰富的专业理论和实务操作能力,无法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全面地指导。究其原因在于,部分教师没有经过系统化的师范专业教育,缺乏适度的教学经验,更没有接受过,社区管理或者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培训,无法有效将专业知识转化到具体的实践中来。

(五)科学地指导水平低下

目标导引的形式单一,没有完善的实践目的与方向。专业教师负担过重,不仅对社会实践全权负责,同时还承担了大量的教学任务,无法实现系统性的科学引导模式。缺乏专业的实践课程组织机构,在目标、思想和组织上都缺乏系统性的科学引导来详细地计划和安排学生的实践,实践的效果也就必然大打折扣。

四、建议及对策

(一)完善监控体系的建设

教学档案可作为对专业实践教学进行监控的一种主要手段,这就需要首先撰写和制定出专业实践教学方案,对实践教学的内容、实践安排、考核办法、评价标准等作出明确规定。并在实践过程中全程跟踪记录相关专业实践内容并进行分析和改进。另外,还可通过建立简明而健全的“质量记录”信息,启用学生教师网上评教系统,对实践教学质量提供有效保障。

(二)拓宽实训基地建设与开发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教学基地建设不仅要依靠传统的教学――实习转移机制,还需要更为灵活、多变、和更贴近专业特点的实习方式和手段,增强学生专业学习和实践培训的适应性,保证学生在走出校门前,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行业现状和工作内容。

除定期去对口社区见习、实习外,还要聘请行业专家与经验丰富的一线工作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以实例教育带动实训项目,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通过社区工作实践第一线进行“真刀真枪”式的实习,接受真正的“实战”演练,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在“见习”、“实习”中积累社会工作经验。

学校作为一个特殊社区,具备社区工作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可指导本专业学生参与各类学生社团的组织建设和活动策划,在学生公寓区开展各类服务项目,最大程度地感受学校这个特殊社区工作的各个层面,使专业知识与技能得到应用。通过利用学校社区资源,将学校开发为整体实训基地,在一定程度上使学校成为整体型的专业实训室。

(三)强化校内实训基地建立,实现校内校外实践互动结合

强化校内实训基地建立,配备先进的教学和实验设备,设立个案、小组、社区工作模拟室和物业管理模拟室等,促进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可以在校内实训基地模拟各种服务场景,熟悉服务流程和专业实践任务,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校内校外实践相结合,能更好地提高社会实践的效果和质量。

(四)加强对专业教师实务操作技能的培训

加强培训专业教师实务操作技能,需要鼓励专业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或者培训,派驻教师到发达地区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社区领域参加锻炼,学习适用的实务操作技能。也可考虑聘请经验丰富的社会工作人员担任社会实践兼职教师。通过走访省内开设社会工作专业或者社区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调查他们的实践开展情况,学习经验。

(五)建立有效的模式进行实习督导

形成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指导、专业教师和机构督导相互合作的实习督导机制极其重要,可通过建立有效的实习督导模式,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指导,逐步实现。学院可以聘请各方面专家,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利用他们对服务一线的了解,对学生的就业岗位群进行合理的分析,同时运用他们丰富的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其在社会实践中的桥梁作用,为学生谋求更广泛的实践基地和就业机会。积极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使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得到有力的保证。

(六)依靠专业学生社团强化实践训练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以价值教育为核心,依靠专业学生社团,义工服务贯穿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注重课堂教学与专业实践相结合,价值内化和实务训练相结合,以服务社会促动教学。如学生社团在徐州市社会福利院、徐州市民政局、徐州市老龄委开展社会服务,学生通过服务巩固、反思了所学专业知识,合作单位的需求也得到了满足,达到了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沈星怡,魏蓉婷.关于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定位及课程设计的调研报告[J].镇江高专学报,2009(10).

[2]赵坤.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实训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6).

[3]曹启挺.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主干课程建设研究[J].社会工作,2010(10).

[4]王衍.应用型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2(07).

[5]黄荣英.关于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实践教学管理的思考[J].教育与专业,2011(02)

第2篇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通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2-0220-02

一、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意指大学教育应给予大学生全面的教育和训练,其实质就是促进人文、社会与科技文化的沟通,并发展全方位的人格教育,以培养健全的人格为依归。通识教育的鼻祖罗伯特・赫钦斯(Robert maynard Hutchins)将通识教育称为“永恒的学科”,但赫钦斯的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专业教育完全对立,这是其思想研究中的短板。20世纪初期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A.S.Packard)教授首次将“通识教育”一词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美国的莱文(A.Levine)教授为了防止后现代社会条件下单纯强调专业知识技能的教育倾向,强调了人的均衡、全面、和谐发展。李曼丽在综合了国内外学者对通识教育的各种表述之后,用“理想类型”方法,从性质、目的和内容三个角度对通识教育的概念作了初步构建:就性质而,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在通识教育的概念尚存在争议的情况下,其不但在大学教育中,在高职教育中的必要性就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且在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我国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强调了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在学术领域也有专门的文章对职业教育中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进行了探究,但与此同时,单就某一具体专业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开发却少之又少。

二、连云港财经高职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现状

连云港财经高职校自2006年设立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以来,对这一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探究,从未间断。由于专本并轨的特殊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很难跳出受自考课程制约的怪圈。一方面,自考课程教学时间紧、任务重,另一方面人才培养目标又要求通过有限的通识教育课程,在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共同作用下,使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还应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的综合素质。但通过多方面调研,其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存在诸多问题。

(一)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通识性理念不强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公共基础类课程在实际课程设置时,往往只重视科目的设置、课程内容以及课程的形式等问题,却很少关注课程的理念,特别是缺少通识教育的理念。其所包含的德育课程、文化课程和专业方向课基本上偏向于人文学科,只有一门数学属于工具科学,没有任何涉及自然科学的课程。

(二)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并未与专业课程设置相适应

连云港财经高职校公共基础课程中的德育课必修课和文化课必修课,根据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的指导,全校统一,而且开设的学期固定。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本身是一文科性质的专业,学生欠缺的恰恰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但在课程设置中并没有体现。而且其专业平台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的设置与公共基础课存在重复现象。例如,专业平台课中有《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德育课的限选课为《心理健康》;专业选修课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思想与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存在重复。

(三)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缺乏灵活性

根据调研结果显示,88.2%的被调查者认为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比较枯燥,缺乏灵活性。系统完善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应为学生提供合理全面的精神营养,培养良好的职业能力和发展潜力。可包括以下几个系列:人文学科系列、社会科学系列、自然科学系列和艺术教育系列等。但实际中学生选择相对较小,基本上限定于政治理论课。而课程形式多是灌输式的讲授,形式单一、内容枯燥。

(四)学生及家长对通识教育课程开设的满意度不高

针对我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目前为止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进行满意度调查。分别向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四年级在校生30人,五年级实习生30人,毕业生20人,在校生家长20人发放《连云港财经高职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通识教育课程满意度情况调查问卷》共100份,在对通识教育进行解释的基础上,针对社管专业公共基础课教学是否符合通识理念,对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是否满意,以及是否要进行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改革开展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其中51.8%认为社管专业公共基础课教学不符合通识理念,28.2%认为社管专业公共基础课教学基本符合通识理念,10%认为社管专业公共基础课教学不符合通识理念,10%表示不太清楚。对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是否满意的问题上,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比率分别为10.6%、14.1%、47.1%、28.2%。有84.7%的人认为有必要进行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改革。

三、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原则和课程体系构建

(一)基于人的全面发展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香港岭南学院黄慧英和卢杰雄教授认为,通识教育的目标应该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价值性,二是认知性,三是文化性。其中价值性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能够做出基本的道德判断。认知性是对方法论的学习,学习探究各类学科的方式方法。文化性是对文化传统的认识,是对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通识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完善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的精神营养应该是合理而全面的,能够很好的服务于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发展潜能。所以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中,不能单纯的包含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自然科学和艺术教育同样应该受到重视。针对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其认知性教育尚存在欠缺,作为方法论的教育,应包括各类学科的方式方法,除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外,同样应加强自然科学和艺术教育。

(二)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专业能力培养形成良好的对话性

很多学者认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相互对立的。通识教育理念在实行过程中的障碍很大程度上也来源于专业教育,因为毕竟课时数有限,根据专业培养方案,学分设置更是有所侧重。这就要求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过程中,要努力寻找与专业能力培养目标的共同点,与专业能力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的设置相互呼应,相互沟通,形成对话。根据调研,用人单位除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综合素质与能力同样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文化、职业和身心素质的养成。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中的德育课注重了对学生政治、职业和身心素质的培养,文化必修课和选修课注重了学生文化素质的养成,但作为与专业能力的融合,这还远远不够。作为一门管理学科,其就业岗位群又多是公益组织、服务岗位,其文化素质培养应注重对中外传统文化和思想史的了解、对文学艺术的感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包容。职业素养除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工作能力外,还包括熟练的口头和文字表达与沟通能力。身心素质的养成应注重对人本博爱精神的渗透和对抗挫折心理能力的强化。

(三)通识教育课程设置适当反思专业课程的设置

通识教育理念本身就具有弥补和整合各专业凌乱知识的功能。如果说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专业课程设置的对话性,试图使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拉近,那么反思性就是对专业教育的弥补,甚至站在专业教育的对面。社区管理与服务本身是一门社会科学类专业,而基于全校统一的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偏向于人文学科,在课程设置上存在重复现象,而且所有方法论的学习都是基于人文社会科学类的,这就容易使得学生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存在短板,因为自然科学更有利于科学精神的培养。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中应将与专业课程相重复的课程替换成理化、科学史、科技发展前沿问题等,使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

(四)增强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实践性与灵活性

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并不是为了使学生获得某一学科或某一专业的知识,而是要切身投入到课程中去,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体验式实践,感悟人文气质,体验生命表达,领会科学魅力。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要具备充分的体验性,将其演变为精神修养的重要过程。而且根据所开设的课程,除了常规的课堂教学之外,可以综合运用系列讲座、影视展播、实地参观调研、竞赛、场景模拟等多种相对灵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活动中去,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从而锻炼心智、了解社会。

参考文献:

[1]魏传光.大学通识教育的异化及其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2010,(11).

第3篇

关键词:协同发展;社区治理;公共管理专业;育人模式

一、高校公共管理专业和社区协同发展的必要性

自1971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提出了协同的概念以后,协同理论作为系统科学的重要分支理论,其基本观点即整个环境中的各个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如果系统缺乏与外界的交流,处于孤立或封闭状态,最终系统的内部有序结构都将被破坏。很明显,

一方面,就地方大学的使命而言,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大学已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社会空间,也不再是一个独立的空间机构,作为地方高校,服务地方,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智力支撑和文化动力是地方性大学的重要使命。目前,广东省尤其是佛山市,在行政改革、社会管理等多个公共管理领域成为改革试点的城市。在十二五规划中,佛山在社会管理领域不断创新,如智能城市建设,村改居公共服务均等化,社区发展理事会和帮助孵化各类NGO等都走在全国前列。这一方面的为我们培养公共管理人才提供了广阔的校府、校区合作的实践平台;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对高素质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和需求。

就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身发展而言,目前主要偏重于培养公共部门的管理人员, 在教学中,纯政治理论色彩比较重, 强调对行政素质的培养。在课程设置方面过于笼统和宽泛, 虽然在教学中有厚实的经济学、管理学基础, 但基础理论教学多为通用教材, 而体现专业特色的技能课程教学相当薄弱。在教学的过程中, 还是过于重视基础理论知识, 而忽视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在能力考核方面, 由于公共管理实践能力的考核存在困难, 依然以考核理论知识为主, 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等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被弱化。教学中的种种缺陷都限制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与社会对公共管理类人才的应用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强调形成偏差。根据对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近三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发现:公共管理专业毕业生从事的行业分布为主要工作岗位分布:国家机构、社会团体和宗教组织、银行业、教育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业。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缺乏资格证书、思维与分析能力不足、职业发展方向不清晰等问题。面对经济转型等外部环境对于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的需要,如何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如何将专业知识与行业进行结合,如何提高学生的岗位迁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一系列问题摆在面前。

另一方面,从社区角度来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单位制的解体,社区取代单位成为社会管理和社会生活的基本单元,城镇居民对社区服务需求也随之日趋多元化和专业化, 社区服务的对象由弱势群体扩展到了全体社区,服务项目从单一零散的形式化服务发展成为多层次、多维度的人性化服务。社区居民日益多样化、复杂化的需求对社区管理水平越来越高的要求,而水平的提高关键是人才。

但是,就目前情况看,社区服务人员专业性不足,服务质量较低情况非常明显,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学历偏低、年龄偏高,虽然有较高的办事能力与丰富的办事经验,但文字功夫水平较低,与高学历者有一定差距。虽然每年都会对社区服务人员进行培训,但仍难以满足社区居民需求。社区如果能够用好大学这一资源,将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总之,社区和大学的协同发展,有助于社区的建设, 也有利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

二、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和社区协同发展的制约因素

在协同发展过程中,大学与社区应加强合作,协同发展的重点在于以对方的优势来弥补自身的劣势。但就目前来说,还存在以下问题:

1.高校社区价值取向存在差异,阻碍了合作

高校注重研究和学术价值, 忽略成果的市场价值,轻视应用研究。对科研成果的考核主要以获得经费的数量、所获奖励级别和数量为标准。而社区关注的焦点在于合作能否带来良好的效益或是上级领导的认可。这必然带来配合的差异性。很多学校与社区缺乏有效的沟通结合,以至于学校不能充分开发和利用社区内丰富的资源。

2.社区合作者能力的局限

由于地域的限制,社区课程资源毕竟是有限的,面对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学生,社区无论从场地、人员辅导都难以满足学校的实习需求.

3.高校社区合作带来了教学管理的艰巨性

社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导致教学空间的扩大,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势必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延伸出来的培训费,导致办学成本的增大。由于外出学习,课堂呈开放状态,无意增大了学生的安全风险,导致对学生的管理难度加大。这些都是在具体教学中应该加以重视的问题。

4.协同发展的合作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合作共赢是推动高校社区合作发展的动力和维系高校社区合作良性运转的纽带。高校是培养社会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地方 ,也是高级知识分子密集的地方 ,拥有先进仪器、良好的科研条件和资料资源。但如何使高校与社区合作实现长效化,如何激励社区、教师的积极性仍需要进一步探索。

三、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和社区协同发展的途径

1.创新协同发展的环境构建

新协同发展的环境构建方面,建立健高校区合作教育激励保障机制。学校在教学和科研管理、人事分配制度、学生学分设置、师生奖励机制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形成高校与社区合作教育价值认同和政策保障,促进高校与社区结合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教师激励机制,出台文件保障到社区服务的教师工资、奖金照旧,考虑职称、职务晋升,促进教师深入社会实践一线,在实践中发现和研究社区和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学水平的提高。建立健全学生激励机制。学校制定鼓励本科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社区横向项目,鼓励高年级学生根据社区的需要进行上岗实训,结合社区服务和科研项目开展毕业设计。

2.创新大学和社区合作的类型,探索社区共建型的实践教学模式

(1)服务学习。服务学习作为大学和社区教学层面合作的主要表现形式,它不仅融合了服务与学习,还能将学生的知识与经验、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社区服务活动是公共管理专业与社区共建活动的重要载体。社区服务的主要对象是社区居民,尤其是一些特殊、困难人群。公管专业学生通过关注社区热点问题,通过不同的形式到居民中间进行各种形式的服务,既为一些相关课程如社区管理、社区服务提供了难得的见习机会,让学生在参与到社区服务活动中,不断学习和反思,并在满足社区需求的同时掌握知识和技能,增加对社会的了解、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又增强了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2)建立专业课程双主讲制。建立专业课程双主讲制,学校教师和社区社会工作师共同参与课程全过程授课。学校教师偏重理论知识传授,社区社会工作师强化实践能力。同时,学校教师和社区社会工作师之间也可以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

依托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加强对学校教师、社区社会工作师的教学能力培训。在专业课程双主讲制的基础上,高校和社区可联合开展教材编写工作,编写更适应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型教材。

(3)实行社区“顶岗实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通过实行社区“顶岗实习”,可以转变观念、增强岗位意识、增强社会经验,以利做到缺什么补什么。增强学习的动力。

参考文献

[1]丁晓昌.推进协同育人 提升教学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12-11-18 .

[2]E.L.波伊尔.学术水思―――教授工作的重点领域[M].当代外国教育改革著名文献(美国卷・第三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第4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的临床护士和本市社区护士50名为研究对象,护士年龄为22~32岁,平均年龄为(25.5± 2.6)岁,所有护士均为女性,将临床护士分为观察组,将社区护士分为对照组,两组护士在年龄、学历等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问卷调查方法对所有护士进行调查,问卷采用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形式。问卷的内容为护士基本信息以及优质护理属性两部分。对护士发放调查问卷,待护士完成后再进行回收,调查时当场对问卷进行检查,及时发现调查者填写不规范之处,帮助调查者进行修改,对回收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1.3评价指标 调查问卷中有6个相关优质护理属性主题,对这6个属性采用Likert五分法[2]进行评分,5分为非常同意、4分为同意、3为不清楚、2分为不同意,1分为非常不同意。分值越高表明护士对优质护理属性的认知程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x±s)表示,组间率对比采用T检验;对比以P

2结果

临床护士和社区护士对本研究6个优质护理属性相关主题的整体认同度均较高,观察组护士的认知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士,且组间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早期医学上对于优质护理的研究只关注于患者,而护士对优质护理的关注度并不 高[3]。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医院在对患者实施护理时,也逐渐开始转变传统的护理模式,将优质护理应用于护理当中,但护士对优质护理的认知度仍有所欠缺。为提高护理的质量,确保优质护理的落实,首先应提高护士对优质护理的认知度。

第5篇

众所周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社区管理富有成效。社区居民对高血压、糖尿病的认知度较高,大家都知道测血压、测血糖可以诊断高血压和糖尿病。但是,很多居民却并不知道COPD是什么,对于“通过肺功能检查可以诊断COPD”的认知程度更是显著偏低。相反,很多人(尤其是烟民)对慢性咳嗽症状不予重视,得了COPD也茫然不觉,认为这是吸烟或年龄增大所引起的正常现象。从而导致病情一再延误,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广大社区医生对COPD的认知度、管理和医疗水平的显著欠缺则更应该引起重视。据北京中医药大学冯淬灵等[2]2011年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高达76.1%的社区医生不清楚COPD稳定期的治疗方案,不能给患者提供规范治疗。仅有40%的社区医生对COPD患者进行健康教育。55.8%的社区医生没有参加过COPD专业知识培训。23%的社区医生了解COPD病情严重程度分级。8.6%社区医生掌握目前常用的吸入剂使用方法。”这表明,社区医生的专业素质与管理能力也是制约目前有效开展COPD患者社区管理工作的重要因素。

2改进COPD社区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如前所述,COPD的社区管理存在两个方面的突出问题。而提高社会对COPD的认知度,加大社区医生的规范培训力度是当前有效、系统开展COPD社区管理的因应之策。

2.1切实提高社区医生的专业素质

2.1.1开展社区医生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其临床医疗水平

专业素质的提高离不开专业知识的补充和更新。开展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可以依据社区医生的实际需求,合理选择培训的内容、灵活选择培训的方式。比如,可以将临床医疗技术、专业治疗新进展、康复医学和心理医学列入培训的内容;可以选择集中短期培训、业余时间培训、脱产学习、网络培训等多种方式。

2.1.2不断改善社区医疗环境,逐步提高社区医生待遇

“人”和“物”的因素决定着“事”的演进。社区的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功能要得到充分发挥,就离不开社区医疗环境的不断改善和社区医生待遇的逐步提高。具体到COPD的社区管理,必须完善包括肺功能仪在内的基本医疗设备,提高相关医疗从业人员的福利待遇,让他们能够安心、快乐地投身到这一工作中来。

2.2有效实施COPD的社区分级管理

第6篇

吉林大学第四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吉林长春 130011

[摘要] 目的 探讨社区随访与评估门诊结合在社区糖尿病规范化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社区中的400例糖尿病患者,开展社区随访模式进行干预,并以医院内分泌科诊断作为门诊评估依据,对干预前后,糖尿病患者的相关指标变化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 干预前后,糖尿病患者的专业知识水平、糖尿病患者的遵医率、患者的指标变化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随访与评估门诊结合在社区糖尿病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模式管理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关键词 ] 社区随访;评估门诊;社区糖尿病;规范化管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5)01(a)-0193-02

[作者简介] 杨红杰(1980-),女,吉林长春人,本科,全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是社区慢病管理。

近年来,我国的糖尿病[1]患病人数急剧上升,糖尿病也严重影响了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糖尿病的防治非常依赖于治疗经验与专业知识水平,因此,社区糖尿病防治工作的开展需要与综合医院内分泌科结合,并由社区医生严格按照制定的方案实施。为探讨社区随访与评估门诊结合在社区糖尿病规范化管理中的作用,该研究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社区中的4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社区中的400例糖尿病患者,均属于2型糖尿病患者,均在综合医院确诊,满足1999年WHO编制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181例男性,219例女性,患者年龄31~86岁,平均(52.3±7.6)岁,103例患者的学历超过高中,189例患者学历是高中或者是高小,108例患者学历没有超过小学3年级,患者病程1~29年,平均(16.8±2.8)年。

1.2方法

1.2.1调查问卷 在干预实施前,需要专门针对研究对象进行该探究的意义、目的、注意事项以及方法等多个方面的详细说明。调查问卷[2]属于自行设计,调查内容主要针对患者对于糖尿病专业知识的了解程度。

1.2.2随访记录 在干预前后,对患者的血压、运动次数、身高、主食以及用药等进行详细记录,并对患者的血糖、甘油三酯、尿微量清蛋白以及低密度脂蛋白等进行检测,并在患者的健康档案与转诊手册[3]中进行详细记录。

1.2.3干预方案 在社区糖尿病患者日常管理开展的前提下,实施健康教育与宣传活动;并在糖尿病患者自愿的基础上,与社区卫生医院签订管理合同[4];制定健康档案,并定期安排患者到综合医院门诊复查,以完善治疗方案。社区随访保持1月1次的频率,针对患者运动与饮食进行干预,为患者构建健康档案与自我管理方案[5]。开办专业讲座,为患者提供一系列服务如家庭病床、转诊、咨询以及导医等,要求患者详细填写自我管理方案中的信息,并对干预前后,患者的相关记录资料进行对比与研究。

1.3统计方法

①定性资料:分类整理患者的原始记录,并进行归纳总结;②定量资料:对录入员进行专业培训,以完善数据资料的录入,并通过逻辑与数据清理查找错误,保障数据资料的正确性。使用spss11.5软件分析数据资料,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检验使用t,计数资料检验使用χ2。

2结果

2.1干预前后糖尿病患者的专业知识了解程度比较

对该院治疗的400例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干预前后,糖尿病患者的专业知识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干预前后患者的遵医率比较

通过社区随访与评估门诊结合在社区糖尿病患者干预中实施后,糖尿病患者的遵医率得到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干预前后患者指标变化比较

干预前后,患者的指标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且受到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其控制难度较高,大大增加了社会与患者家庭的负担。糖尿病主要是患者的代谢紊乱[6],引起的血管病变,只有严格控制住患者的糖尿病,才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该探究过程中,随机抽取400例社区糖尿病患者,开展社区随访模式进行干预,并以医院内分泌科诊断作为门诊评估依据,对干预前后,糖尿病患者的相关指标变化进行对比与分析。干预后,糖尿病患者的专业知识水平明显提高,治疗方法的了解度从原来的61.25%上升到83%;而干预前,患者的按时用药、适当运动、饮食合理分别为68%、57.5%、61%,干预后分别上升至91.75%、75.5%、79.5%。与陈燕情[7]等的探究结果保持一致。

综上所述,社区随访与评估门诊结合在社区糖尿病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能够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进行有效控制,延缓患者病情的发展,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社区糖尿病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

参考文献]

[1] 陈应军,傅汉菁.全科医生-专家团队管理社区糖尿病模式的探讨[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10(2):330-331.

[2] 王豫.护理程序法在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临床应用[J].河北中医,2014,18(9):1399-1401.

[3] 汤春红,韩昌绍,范凯建,等.上海市社区糖尿病管理模式现况调查及对英国质量与结果框架管理模式的借鉴[J].中国全科医学,2014,38(19):2255-2258.

[4] 吴春香,李锐,马建红.某区社区管理2型糖尿病控制情况及其影响因素[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4,20(4):276-281.

[5] 曾庆红.对社区内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医院一体化管理的效果分析[J].西部中医药,2014,24(6):89-90.

[6] 吴义如.糖尿病社区综合管理联合家庭保健员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24(12):382-383.

第7篇

在社区医院中实施新型护理管理模式,针对社区医院所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社区医院护理管理水平。

1.1完善护理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应该提出完善的护理管理制度,明确社区医院中护理工作人员的职责,交接班制度以及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等。更好的完善社区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对护理工作人员进行护理工作的评定,建立监督管理制度,保证社区医院护理质量。根据社区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医院实际的制度。建立的制度需要根据护理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量等,完善制度的草案,使制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1.2加强对护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建立服务意识提高基层医院护理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鼓励和加强护理工作人员进行再学习和进修。定期对社区医院的护理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考核,使得护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能够得到提高。同时加强对护理工作人员的道德教育,使得其工作的责任心提高,建立良好的服务意识,从而提高社区医院护理质量。通过对护理工作人员的再培训,使得护理工作人员能够有较强的责任心,规范护理操作,使患者以及社区居民能够得到良好的社区医疗服务。

1.3加强沟通护理管理者要加强与社区护理工作人员的沟通,提高管理效率。在沟通过程中,了解护理工作人员实际工作难点,制定相关合理的管理制度。除帮助护理工作人员缓解工作压力外,还可使相关的规范制度具有良好的实行性和可操作性。另外,加强护理管理者与护理基层工作人员的沟通,能够使得护理工作人员感到管理层对护理工作的了解和人文关怀,这对于减少护理工作人员的流动性具有一定的帮助。

2结果

社区医院在开展新型护理管理模式前后,将社区患者及居民对于社区医疗工作的满意度、护理纠纷的发生率、医院感染发生率以及通过问卷形式调查护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见表1。由表1可见,采用新型管理模式后,社区居民对于社区医院的治疗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两者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护理纠纷和医院感染病例,在新型护理管理实施后明显减少,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护理工作人员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明显提高,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第8篇

(一)上海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基本情况本次问卷调查针对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性别、年龄、学历、专业、职称、岗位、工作年限、入职途径、所属单位等九个方面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其基本情况如下。对表1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见:上海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男女比例基本平衡。虽然女教师占比为60.1%,男教师仅占39.9%,男、女教师之比约为2∶3,但结合教师的职业特点和当前社会职业分化基础上人们职业选择的变化,以及与中小学教师队伍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衡的情况相比,我们认为这一比例基本上还是合理的。上海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年龄基本呈正态分布,但明显出现一些结构性的问题。例如,40-49岁的中年老师达602人,占比为48.8%;29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仅有73人,占比为5.9%;如以40岁作为分界线,则40岁以上教师总数达到70%以上。说明上海社区教育专职教师也面临着老化的问题,必须注意补充新生力量。上海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学历状况基本符合现阶段社区教育的要求,不过仍有提升的空间。本次问卷调查得出的数据显示,68.9%的社区教育专职教师拥有本科学历,比例相对较高;本科以下的教师有311位,占到了总人数的25.4%;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教师数量较少,仅占总人数的5.7%。上海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专业分布不尽合理。现有教师中教育学专业有625位,占比为51.7%;非教育学专业毕业的虽达到将近50%,但总体专业分布还比较单一。由于社区教育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专业分布的单一性可能导致社区教育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有所欠缺,专业分布的多元则可以较好地发挥教师的专业优势,使其将专业知识应用到社区教育教学之中。而且,专业分布对社区教育教师职后培训影响较大,要求设计并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特色培训。上海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职称分布不够合理。据统计,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占比为67%,而高级职称仅占12.9%。在访谈时我们发现,这种情况的产生除了社区教师自身专业素养之外,尚未设立针对社区教师特点的独立职称评审制度是主要原因。上海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工作职能必须兼顾管理与教学两个方面。经分析调查数据发现,在社区教育教师中,专门从事教学工作的专职教师所占比例为33.8%,其余教师均需要同时承担教学与管理两方面的工作,甚至从事管理工作。对嘉定、徐汇两区教师的访谈内容印证了这一点。基于此,社区教育教师专业素养的界定和职后培训方案的设计,应当注意兼顾教学能力的提升和管理能力的提升。此外,上海市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入职途径,74%来源于中小学或由上级部门、单位选派,毕业后应聘进入社区教育教师岗位的仅占16.9%。这一现象与前述社区教师年龄结构相互佐证,说明社区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中补充青年教师的迫切性。从工作时间和岗位分布方面看,从事社区工作年限在五年以上达到59.3%,表明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社区工作经验,但随着工作年限的延伸,职业倦怠感也会相应地滋长;77.1%社区教育专职教师供职于社区教育的第一线———社区学校,在社区学院或教育行政部门供职的仅占约三分之一。

(二)上海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专业素养专业素养是社区教育教师立命之本,是履行其工作职责的基本要求。本文分析上海市社区教育专职教师专业素养,主要从职业认知、专业知识与能力两个维度展开。1.职业认知维度要做好本职工作,必须充分了解所从事的职业,在获得合法职业身份的同时产生稳定的职业认同。对职业的了解与认同也是进行有效教学与管理的关键。对研究小组分别从职业态度、对社区教育的认识和职称晋升三个方面,对上海市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职业认知状况展开了调研。基于对表2数据的统计分析可知:关于职业态度,69.7%的社区教育专职教师认为社区教育是自己热爱的职业。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上海市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职业认同程度较高,社区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职业吸引力。然而,把社区教育工作当做“谋生手段”的教师占19.2%,另有10%的教师表示自己“说不清”。一些教师在访谈中表示,社区教育工作只是一种经济来源,是一份稳定的工作,有这样一份工作就满足了,没怎么想过其他的追求。这说明将近30%的社区教育专职教师职业认同意识薄弱,相关教育培训的开展十分必要。关于社区教育工作的认识,91.9%的教师都能考虑到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整个社区的发展,对社区教育的目标理解正确。这说明先前接受的基本业务培训发挥了重要作用,培养了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服务意识,为社区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基本前提。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对待职称晋升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专业发展意愿。71.7%的教师认为社区教育是一个具有较强专业性的职业,应配备专门的职称晋升制度;65.7%的教师职称晋升意愿强烈,体现出他们对专业发展前景的渴望。然而,他们也坦言,现有的职称制度影响了他们完成职称晋升的信心,职称制度亟待完善。2.专业知识与能力维度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是完善社区教育工作的基础保障。研究小组主要结合社区专职教师的具体工作展开调研,我们主要结合其具体工作情况对此进行了调查。由表3的数据分析可知:多数教师愿意学习所在社区的人文历史知识,并且对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把握。这有利于提高社区活动的针对性,营造符合社区特色的文化氛围。但另一方面,仅有8.8%的教师完全掌握了从事社区教育工作所必备的专业知识(比如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多数教师都是浅尝辄止,这显然无法跟上社区教育的专业化步伐,系统、专门化的培训势在必行。研究小组对社区教育专职教师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进行了重点调查,结果表明:教学能力方面,多数教师认为自己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能够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师生交流方面,他们具备一定的沟通意愿和交流能力,通过课后与学员的交流,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访谈中还有一些教师谈到与许多学员成为了好朋友,但也有11.4%的教师没能得到接触学员的机会。语言文字表达方面,91.6%的教师认为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较强,只有一小部分的教师认为自己需要提升此项能力。阅读方面,59.2%的教师有阅读习惯,自主学习能力较强,但也有40.8%的教师尚未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自我学习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鉴于社区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和工作的复杂性,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对此,研究小组针对课程开发和社会调研能力展开了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从未参与过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教师占37.9%,开发过2门及以上课程的教师占29.8%。有效开展调研工作的教师仅占19.8%,能按时按需完成调研的教师占34.1%。以上数据表明,反映出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较弱,调研能力亟待提高,因而有针对性、有成效性的课程开发及科研培训是十分必要的。

(三)上海市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培训需求社区教育教师培训需求是本次问卷调查的重点。图1和图2反映了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对培训内容方面的要求。在回答多选题“在教学与管理中面临的最大困难”的问题时(见图1),有710位教师认为是对“社区教育特点把握”的不足,600位教师认为是“学科知识不足”,501位教师认为他们在“教材处理”上遇到了困难;在回答“专业发展过程中,您认为自己需要提升的是”问题时(见图2),有716位教师选择了“社区教育教学技能”,其次是“有关学科知识”(640位教师选择了该项)与“社区教育理论”(550位教师选择了该项)。同时,对于排序题“培训内容的选择”,他们依次选择的是“教师职业道德”、“社区教育理论”、“成人教育教学理论”等项目,认为在以往的培训中这些内容对他们最有帮助。在访谈中,我们也了解到,社区教育教师群体在理论水平上参差不齐,同时社区教育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他们希望培训能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很好的操作性,侧重于对社区教育相关知识和社区教育教学技能,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利于增强其实际工作能力。对于参加培训的态度和要求方面,表4数据统计可见,48.6%的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经常参加相关培训,39.5%的教师偶尔参加社区教育培训,仅有10.9%的教师没有参加过培训;大部分社区教育教师对参加社区教育教师培训的意愿“非常强烈”或“强烈”,占到了总数的64.7%,但参加培训意愿“一般”和“不想提高”的教师也占到了总数的35.3%;对参加培训的时间方面,大部分教师(58.3%)选择了工作日,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双休日和寒暑假,因此,选择工作日作为培训时间有其合理性;对于培训结果认定,选择“作为业绩考核”和“与职称评定挂钩”的达到78.9%,说明他们对培训及其结果十分重视。在回答多选题“参加过那种级别的培训”中(见图3),大部分教师参加的是学校和区级举办的培训,但参加市级乃至国家级培训的教师并不太多;对于培训“希望的授课教师”(见图4),大部分老师选择的是“各行各业优秀人才”和“优秀的社区教育一线工作者”,以及“社区教育研究者”;同时,在回答排序题“现有培训存在的问题”时,大部分教师认为“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方法陈旧”、“培训者水平不高”是最主要的三个问题;对于“参与培训的方式”,“培训单位集中培训”被选为最喜欢的培训形式,其次是“网络自主培训”和“远程集中培训”。这些,间接反映出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对于针对性强、实践意义突出、能切实帮助他们提高工作能力的培训诉求。

二、结论与建议

如前所述,上海社区教育发展居于全国前列,上海社区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是全国的缩影。通过对上海社区教育专职教师调查数据的分析,结合相关文献研究的情况,特对加强社区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以下结论和建议:

1.一支结构较为合理、相对稳定的社区教育专职教师队伍正在逐步形成,但其专业素养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大力加强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背景下,上海已建成以社区学院和社区学校为主体的社区教育网络,广泛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区教育。全国的社区教育发展水平虽然参差不齐,但在许多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中心城市,伴随着社区教育的发展,已形成具有一定数量的社区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其性别、年龄、学历等结构逐步趋于合理,但在职称、专业分布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而且,他们大部分是转岗而来,虽然接受过一定的专业培训,但在职业认知、专业知识与能力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必须通过系统的专业培训,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以更好地履行社区教育的职责。

2.加强社区教育教师专业素养结构研究,研究制定社区教育教师的专业标准,为其专业发展提供蓝图及参照标准。社区教育教师专业素养,是其从事社区教育活动所必需的整体素质要求,是决定其教育能力、服务效果及自我发展水平的各种品质和能力的综合。社区教育教师拥有特殊的职业角色和工作内容,这决定了他们的专业素养结构也应当具有特殊性,但相关研究远远滞后。2012年以来,教育部分别颁发了中学、小学、幼儿园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使之成为我国中小幼和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借鉴中小幼和中职教师专业标准的研制经验,尽快研制并颁发《社区教育教师的专业标准》,确立科学的社区教育教师专业素养结构,为社区教育教师指明专业发展方向,为社区教育机构聘用、考核和培训教师提供统一标准,对于构建高素质、专业化的社区教育教师队伍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3.改进社区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工作,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和管理的科学性,不断提高培训效能。培训是提升社区教育专职教师专业能力、内化其专业知识的有效途径。应当针对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培训需求,解决当前培训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促使培训工作真正取得实效。可采取的主要举措有:①培训类型的多样化。社区教育教师来源广泛、专业结构复杂、学历层次不一、任教经验差别较大,直接导致其培训需求的多元化和差异化。基于此,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培训应区别对待,因材按需施教。可大致分为:初任教师培训、转岗教师培训、通识知识培训、学科基础培训、课程开发培训和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等,以满足专业发展诉求不同的教师的培训需求。②培训内容的针对性。调研和访谈数据显示,目前社区教育教师急需的培训主要包括:对少部分职业认同度不高和具有职业倦怠感的教师进行职业认知培训;加强社区教育教学技能知识和有关学科专业知识的培训,包括但不限于社区教育理论、教育组织与管理、教育教学方法,教育信息技术和必要的学科知识等方面;突出课程设计与开发能力的培训,社区教育教师普遍缺乏此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训练,独立或参与开发课程的教师数量有限;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培训,科研能力是社区教育教师的必备素质,成为研究型教师是其专业发展的必然途径,应对其进行基本的科研训练。③培训方式强化实践取向。应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以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团队学习、工作坊等方法为主,切忌灌输式的单向传授;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研讨、观摩、辅导、交流、实践等形式的有机结合;注重操作环节,加入实地调查、参观访问、师生互动、学员交流等形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④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应科学的整合内外部培训资源,特别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例如,依托各大高校进行培训课程建设,确保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利用社区资源丰富培训形式和内容,真正做到立足社区、服务社区。⑤设置有效评价机制。培训评估应以质性评价为主、定量评价为辅,并注重诊断性和过程性评估。将当堂表现、课外作业、实践实训等纳入评估范围,同时将培训评价与工作绩效相结合,作为职称晋升的指标之一,统一培训评价与激励机制相,促进社区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9篇

一、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面临的困境

(一)对实践教学设施投入不足,实践基地建设工作滞后高等院校的建设资金多投入学校基础建设,资金方面仅能满足正常的理论教学开展,不足以支撑实践教学的正常开展,实践教学建设跟不上学院整体发展的速度。一些高校的实践教学,以教师为主体,一味地安排学生去一些物业服务企业参观,走马观花,学生回校后感觉一无所获。参观并没有帮助学生开拓视野,产生对物业管理行业的兴趣及探究问题的热情,学生只是被动地完成参观的任务,实践效果很不理想。

(二)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不够完善我国高等院校应用型本科教育中管理体系中,对实践教学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监控和评价体系。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实践教学考核以学生最后提交的实践报告为考核的主要依据,这样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实际实践情况。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不科学,激励机制不完善,严重抑制了教师从事实践教学研究的积极性。

(三)师资队伍年轻化“,双师型”教师缺乏从实践教学环节师资结构现状来看,“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且年轻教师占有较大比例,这些教师大都“从学校到学校”,没有企业一线的实践工作经验,缺乏行业背景,实际动手能力普遍比较差。而由这些教师为主组成的师资力量在实训教学方面基础必然薄弱,其理论教学常常与实践相脱节,教师本身也需要加强实际技能技巧的学习和训练。教师必须走出课堂,融入生产企业,参加社会实践,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实践性教学的能力。

二、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一)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行业是一个综合产业,因此物业管理行业发展所需要的是具有实践才能的综合性人才。因此,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行业发展需要,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高级应用性管理人才。

1.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实践教学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要求学生具有将专业知识(理论知识)和工作能力(实际操作)相结合的能力,能够将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进入物业管理行业工作以后,能够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去观察、处理问题。充分发挥理论基础知识深厚的特点,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现实问题。

2.培养学生物业产业的服务意识。实践教学还有一个主要的目标就是提高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专业学生的从业基本技能,物业管理行业是服务行业,从事物业管理行业最重要的不是高深的物业管理理论知识,更不是熟练的操作技能,而是服务的意识。提高学生服务意识的最佳时间就是学生接受物业管理理论知识和学习服务技能的时候,高等教育阶段我们只有通过实践教学来完成这个工作。

3.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的毕业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发挥高学历的优势。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调动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理解力、思考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并利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这方面能力是很难单方面地从课堂教学中获得提高的,实践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以适应物业行业人才市场的需要。

(二)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应以专业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围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构建全方位、多角度、菜单式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学习的认知规律,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应该包括专业认知实习、专业课程实习、业务技能实习和毕业实习四个子系统。

1.专业认知实习。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专业基础课是学生接触专业的起点,教师应根据课程教学实际,安排若干学时,采用参观、现场教学、见习、观看录像等手段,使学生对今后要从事的工作产生感性认识。通过组织学生考察本地物业管理公司、大型社区等,使学生全面了解物业管理行业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联程度,初步了解物业管理专业所涉及的操作、管理环节和系统,为进一步学习专业理论打下感性认识基础,加深学生对专业课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专业课程实习。课程实习由专业基础课实验(训)、专业必修课实验(训)等教学环节组成,在实验室进行,教学的目标主要是基本知识和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强化独立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该环节的专业实践教学,在实践核心技能的基础上应突出特色,主要培养学生在各类物业服务活动中的实务操作技能,学生也可以在这一环节看到自己在实践操作中的特征,课程实习是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核心模块。

3.业务技能实习。业务技能实习一般在实习基地进行,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强化学生的技术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以及提高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要和物业管理公司、大型社区等的实际工作密切结合起来。可组织学生设计并负责完成物业管理企业具体工作项目,这样既可让学生了解物业企业的实际运作,而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加强了实践教学的实际应用性。

4.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是学生到相应的职业岗位上岗,亲身实践专业知识与理论,使其将知识与能力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实际工作服务,时间安排在第七学期末第八学期初。由物业企业给学生安排岗位,指定有工作经验的老员工带教学生,进行3个月的实习,使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中加强对物业企业的体验,将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与物业行业、企业的实践有效结合,通过对专业实习中的操作与思考,达到理论—实践—理论的互动与循环,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加强实践操作能力。

(三)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科学的评价不仅具有激励功能,导向功能,改进功能,决策功能,而且也是考察素质教育成果最有效的方法。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包括以下内容:

1.阶段性评估。根据各实习队在各阶段的作业完成情况及计划的实施进度、落实情况进行评分。这是整个评估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因为不论是学习,还是具体计划的执行,都应注重过程,不能忽视过程中的评估。

2.考试评估。试卷以主观题为主,考题在设计上摆脱传统考试的僵化内容,而且充分结合实践基地的具体实际,重点突出考察学生的实务能力,即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按照事先规定的评分标准及比例分配标准,从学生实务能力、专业知识、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及创新能力等方面对各实习队和个人予以评分,得出最后成绩。

三、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高素质和实践技能强的师资队伍,是实现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实践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掌握较高的实践技能的关键。

1.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训。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实践教学师资培训是全面提高实践教师素质的有效手段。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专业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应贯彻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思想,重点加强对中青年物业实践教师的培训,在政策、经费、时间等多方而提供有利条件,支持中青年物业实践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尽快提高其实践教学的能力和水平。还应给骨干教师适时提供外出进修或出国学习的机会,使实践教学教师能够不断吸收先进经验,及时做到知识的更新和拓展。

2.提高青年实践教学教师综合能力尤其是双师素质。加大实践教学教改科研推进力度,充分持续地发挥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作用,以老带新,利用假期以培训骨干教师为重点,选派中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进修工作,促进“双师型”实践教师队伍的建设,使青年实践教学教师早日具备双师素质。

3.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为实践师资培养提供保障。要想做好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师资建设,就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建立一套好的激励约束机制。要通过科学、合理、可行的激励约束机制留住实践师资人才。建立实践教师工作考核制度,使激励约束机制与分配制度相衔接,建立教师梯队制度,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度。

(二)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要切实提高物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除搞好实践教材建设的师资队伍建设之外,还必须搞好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实践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阵地和依托,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主要平台和载体,建设好物业管理专业教学实践基地是培养合格物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重要保障。

第10篇

关键词: 社区;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6-0214-01

1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和意义

目前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人口有72834人,包括十四个居委会,中心有六个全科团队,36位医务工作者深入社区上门建档、健康指导及健康管理等系列服务,通过深入了解和调查,我们总结出在心理健康教育需求上大致有五个层面的问题和需求:一是社区老人的适应问题:主要是由于身体的老化,组织器官的退化造成的适应问题,以及孩子重组家庭带来的“空巢孤独感”等问题;二是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主要是自卑、自我、强迫、学习困难、考试焦虑、社交恐惧、人际关系不适应等问题;三是家庭婚姻关系问题:主要是家庭矛盾、离婚、家庭暴力、婚外情等问题;四是亲子关系问题:主要表现为青春期逆反、母子或父子沟通障碍等问题;五是社区居委会干部特别是职场女性压力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人际关系障碍、工作压力大等问题;六其他如社区下岗失业人员、社区残疾人等人口以及社区普通群众的心理健康问题。

2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认识上的误区长期以来,多数相关部门对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在整个社会公共卫生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更多的是致力于社区居民的生理保健工作,重视慢性病健教工作,往往忽视了或轻视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对心理疾病与障碍采取隐蔽和回避的态度,更没有针对不同层面的需求而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

2.2 途径上的缺失过去我们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任务是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六位一体服务等方面,尽管在2000年12月,我国卫生部制定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指导标准》中提到了提供精神卫生服务和心理卫生咨询服务,而却明显缺少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和任务,只是单纯性的生理保健体系,更无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机构,并且在相关费用、任务考核目标等方面也均无落实。

2.3 专业化水平偏低我们社区卫生工作目前多是由医学相关专业人员从事,在对社区居民的生理疾病方面具有较系统的专业知识,但对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方面却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加之社区工作人员大多数都注重社区工作的管理和协调工作,而缺乏对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难以应对居民出现的不同层面的心理问题。

3开展和创新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

3.1 提高思想意识,精心组织计划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要加强与辖区社区居委会主任、书记、民政主任等工作人员的联系,深入社区居民家庭,了解居民需求。精心制定出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传播心理健康观念,提高居民心理健康水平和精神生活质量的社区心理健教计划,并针对不同层面的需求,找出相对集中反映的问题:如影响家庭和谐的婚姻家庭问题、亲子关系问题,青少年心理健康,管理干部的工作压力和人际关系问题、职场女性心理压力、残疾人心理及老人孤独等问题。要结合各社区不同的状况和需求,与社区管理干部们共同制定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措施,并根据居民的时间要求、内容要求,抓好组织和落实。

3.2 强化学习培训,建设师资队伍随着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建设一支高素质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的重要性日显突出。搞好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保障社区心理健康教育能正常、健康而创新开展的重要条件。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目前多数心理学教师都是“半路出家”者,况且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的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辅导和管理师又是少而更少。但是,我们通过立足岗位,积极鼓励现有的社区医务人员报考心理咨询师及相关师资的考试,积极参加相关培训,认真学习心理学或教育学理论知识,并努力通过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训,能充分掌握和运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以适应现代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需要,同时充分发挥已获得心理咨询师资格的医务人员的带教作用,加强对各社区团队的医务人员的培训,进行传、帮、带,层层再培训,努力建设一支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队伍,这也是适应现代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必需和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发展观和真正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3.3 多种形式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可以多样,一方面可以与原有的慢病防治、健康管理等讲座内容有机结合进行,做一些科普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另一方面可根据不同层面需求开展生动活泼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和团队活动。如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亲子关系辅导、职场女性工作压力问题、高考前心理放松、健康人际交往技巧、正常人群的压力释放和情绪管理等诸多方面的专题辅导等。

总之,开展和创新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要注重:科普性教育和专业性辅导相结合;个别咨询和整体辅导结合;社区健康人群和存在心理问题的人群相区别。通过积极的服务与干预,不断增进居民个人和社区现有的心理防御机制,发展和提高居民的心理抗御能力,而不仅仅是治疗人们的病理和缺陷。同时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要清楚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初级预防(预防心理问题的出现)和次性预防(在有心理症状的早期进行干预)而不是三级预防(对心理障碍的治疗)。

参考文献:

[1]陈传峰.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及服务调查[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

10(6)364-366.

第11篇

关键词:社区教育工作者;培训模式;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1―078―03

一、社区教育工作者培训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社区教育仍处于成长探索时期。构建与区域经济相适应、独具区域特色、能满足社区成员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的社区教育,离不开一支专业素质强、业务水平高、综合性的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由于社区教育学科尚未列入《学科分类和代码》国家标准,因此,社区教育工作者目前还没有官方的统称。本文中的社区教育工作者,泛指以社区教育为个人职业的,统筹规划区域性社区教育发展的组织机构的领导者或管理专员(未涉及从事于社区教育具体教育教学的师资队伍),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市、区政府(含街道、乡镇)主管或分管社区教育的教育行政工作者,社区学院(大学)和社区学校等教育实体分管社区教育的院长(校长)和各级工作者,中小学、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分管社区教育的校长和专业工作者,机关、企事业单位、文化单位和社团主管或分管社区教育的职能工作者等。本文所言的社区教育工作者培训,是指全部职责或主要职责是从事社区教育管理的“专职”工作者。

我国社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保障的提供,社区教育工作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的提高,有赖于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社区服务指南》的规定,社区专职教育人员的基本要求有:(1)热爱社区教育,具有良好的品质,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吃苦精神;(2)较好掌握社区教育专业及其相关知识,包括社区理论、社区教育学、社区教育管理学、教育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3)具有较强的社区教育基本能力,包括教育教学组织、社会调查研究、课程开发、社会沟通与协调、语言文字表达等能力;(4)需经过有资质的教育培训机构的岗位培训,持有上岗证书或相当的专业证书。概言之,社区教育工作者应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和必备的基础理论、管理知识和社区教育专业知识,以适应社区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然而,调查数据表明,我国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的建设还比较薄弱,多数社区教育工作者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品质;近40%的社区教育工作者和65%的社区教育兼职人员年龄在50岁以上;超过1/3的社区教育工作者和近50%的兼职人员从事(参与)社区教育工作时间不足3年,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良莠不齐,年龄偏大,理论水平偏低,业务能力差,已成为制约社区事业发展的瓶颈,社区教育的发展需要有大批在社区一线从事服务与管理的高级专业人才。社区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社区教育的管理和发展。在我国,由于社区教育是新生事物,后备专业人才匮乏,导致社区教育人力资源极为稀少。换言之,随着社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社区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随着社区管理的规范化、智能化和科学化,需要社区教育工作者能够熟练掌握先进的科学管理工具,而这些均可通过再教育培训完成。因此,加强社区教育工作者的职业培训尤为必要,探讨社区教育工作者培训价值取向及模式极为迫切。

二、社区教育工作者培训的价值遵循

在社区教育大发展,社区教育理论不断深化,社区教育管理工作日益精细化的背景下,唯有建立起以培训能力为核心、以社区教育工作者为主体的培训模式,才能适应当前社区教育工作者培训新形势的需要。结合我国社区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当前管理队伍整体水平,社区教育工作者培训模式的探索应围绕如下四个方面的价值取向进行:

(一)注重“学员为本”取向

“学员为本”要求培训的最终落脚点在于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培训活动设计以学习者需求为导向。

调查发现,社区教育工作者已具备了相当层次的文化基础,具有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和丰富的阅历,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自主能力。这就要求突破传统意义上“教师中心”范式,转向“学员中心”,在具体的培训教学、课程设计等方面尊重、发挥参训者在培训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建立起新型的教学关系。在教与学互动上,培训中参训者和培训者兼有多种身份。培训者既是教员,也是组织者、激励者、促进者和服务者。参训者既是学习者,也是设计者、参与者和接受者。培训者和参训者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民主的、对话式的,是相互理解和合作的,培训是双方经验交流互动、共同成长的过程。这应该是当前社区教育工作者培训中第一价值取向。

(二)注重“因需施教”原则

“因需施教”的“需”包括两个方面:社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成长与发展的需要。这两者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在培训实施中应最大限度地掌握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的多样需求,跟踪其工作实务,以促进个性发展。同时,将满足社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和满足参训者自我的需要结合起来。笔者认为,具体而言,社区教育之“因需施教”的“需”包括:了解有关社区教育改革的最新精神;了解社区教育管理队伍的需要、意愿以及他们参加培训的态度;了解他们在日常社区教育管理工作中性质与特点;了解先进社区教育的实践;了解社区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的最新动态和最新成果。

“因需施教”要求根据多方面的综合性需求来开展培训教学活动,也就是要求将组织需要、事业需要和个人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此,应该结合参训者“表面需求”和人才成长与发展规律综合考虑社区教育工作者的“需要”,尤其处理好一般需求和优势需求的关系,共性(组织)需求与个性需求的关系等,从而满足社区教育工作者的需求,调动其积极性,以促使培训目的达成。从社区教育工作者多层次、多类型的现状出发,着眼于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与整合,从而最大限度地加快我国社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

(三)注重“反思性思维”培养

“成长=经验+反思”,是美国著名心理学波斯纳提出的个体成长与发展的公式。鉴于反思在个体成长与发展中所扮演的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有关能够促进反思策略的培训、反思能力的培养、反思方法的探索日益为人力资源培训研究者所青睐。“反思性”主张者力图为人的成长与发展培育起“反思”意识,通过不断自我反思、自我建构,从而获得包括专业在内的全面个性的持续成长。

培养社区教育工作者自我反思意识,使他们成为反思性实践者,不仅要求向他们提供必要的反馈信息,更要求在培训中练就他们的反思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反思中成长,在实践中反思。诚

然,要达到上述目标必须摆脱传统意义上知识灌输式的培养方式,而采取一些全新的、充分利用现代教育研究成果的教学技术与方法。

(四)注重参训者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广泛的问题。其意在于能力发展是任何学习活动的主题,注重知识创新和发展的可持续性。

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培训,从本质上说也是一种发展性的培训,因为它着眼于对工作者个人素质的提升和角色价值的开发与拓展。这种可持续发展取向,既是社区教育工作者成长与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提高培训质量的客观要求。针对社区教育事业发展和社区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需求,培训工作要从实现社区教育工作者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出发,优化配置培训资源,加强培训管理机制建设,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全面协调、整体推进可持续发展之路。

从上述四个培训价值取向出发,当前需要对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培训模式进行理性思考,认真分析与研究适合我国社区教育事业发展的培训模式,扬长避短,确保培训工作的高质量运行,构建能满足社区教育工作者成长与发展需求的培训模式。

三、社区教育工作者培训模式的理论探索

培训模式服务于培训目标,不同培训模式具有不同的功能,各自发挥独特的作用。同样,不同的培训模式对培训资源有不同的要求。培训模式既是培训理论的具体化,又是培训实践的概括,丰富的培训模式有助于高效地达成培训目的。因此,培训模式的应用具有条件性。

(一)“知识本位”接受模式

该模式在基础教育的师资培训中应用极为广泛,其价值取向源于理论至上、知识本位和学科中心,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教育工作者的理论知识需求。一般而言,“知识本位”接受模式的构建路径以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知识背景分析和社区教育事业发展的理论需求分析为基础,确立培训目标,根据目标组织核心培训课程,整合和聘请优质的师资资源,实施培训活动。

这种培训模有助于理论素质亟待提升的社区教育工作者群体快速地掌握社区教育专业知识和管理科学基本理论,掌握社区教育工作运行工序。鉴于当前我国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的建设水平,此模式较为适合刚到岗的和已在岗但理论知识缺乏的工作者,使其达到任职要求。但是,这种模式不但由于纯理论过强,使参训者相对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而且也由于与日常工作实情实景相距较远,而对实际工作能力提升作用有限。笔者认为,这种培训模式在社区教育工作者培训中不宜占主导地位,但仍可与其他培训模式交叉使用,以发挥其高效传递知识、信息之功能。

(二)“案例中心”研讨模式

该培训模式注重参训者的参与性,着眼于提高参训者应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复杂情景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构建的路径为:社区教育工作现状分析,确立培训目标,围绕目标精选培训案例,组织实施培训活动。

这种培训模式较为适合于在实际工作中遭遇困惑的社区教育工作者群体,例如社区教育业务管理者。该模式关注在问题情景中获取知识、获取知识与知识应用的协调以及提升社区教育工作者应用知识的能力;同时,提高了他们在培训过程中的参与性,唤醒主体意识,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该培训模式优质的案例的选择极为重要,同时,案例本身蕴涵问题的复杂性和开放性,对培训师资水平要求甚高,普通培训者往往无力驾驭研讨活动。笔者认为,案例培训模式能够快速提高社区教育工作者业务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配备一定条件方可广泛使用,当前宜与其他培训模式穿插使用。总之,以案例为中心的培训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其案例的选择及案例的系统研究为实施该培训模式的关键所在。

(三)“课题研究”研修模式

较前两者而言,此模式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出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着眼于提升社区教育工作者的理论素养与业务工作能力。研修模式的构建路径为:围绕培训目标,从培训的针对性出发划分培训层次,从培训的需求和实用性出发设计课程,从培训的有效性出发选择培训方式,从参训者的主体性出发确定学习方式,以研究为主线,以参训者为主体,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发展,达到参训者的发展与组织的发展协同,从而共同成长。

由于该培训模式的关键是课题的开发与研究,即要求培训者和参训者善于挖掘课题,以课题研修带动培训效果,继而促进组织与个体发展,因此,实施好“课题研究”模式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树立正确的培训观念,培训者是主持者、策划者而非主讲者,在课题选择和研究中给参训者以有效指导,注重引导参训者独立思考、主动探究;(2)对参训者的课题论文写作严格要求,避免流于形式;(3)把握培训中三个基本要素:信息、思路、观念。课题研究培训中需要提供大量新的有效信息,需要多角度分析问题,转变参训者观念,提高参训者能力。“课题研究”无疑将将成为我国社区教育的助推剂,但该模式费时费力,目前仅能在少数培训中组织实施。

(四)“诊断式”培训模式

该模式是四种培训模式中极为理想化的模式,它倡导实践导向,注重组织发展,着眼于在提高社区教育机构(社区学院、社区大学等)整体办学水平的过程中,提升参训者的专业素养,其构建路径为:立足组织办学现状,组织专家现场诊断,针对主要问题,共同研究,寻找对策,制定改进方案,在实施改进方案的过程中提升参训者的专业素养,促进组织的主动发展。可见,此种培训模式以培训促进组织发展,在培训中寻找组织发展的新方向,即现场诊断一制定组织发展规划一分析组织发展主要问题一制定解决问题方案一跟踪指导一组织工作持续改进一达到发展规划的目标。

第12篇

《社区管理》课程虽然在很多本科和高职院校都有开设,但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如传统教学方式效果不佳,理论教学与就业目标相脱离,学生的知识基础差异较大等,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就业能力。教师应从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入手设计教学环节,改变重教学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方法。

关键词:

社区管理;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区的管理和建设成为了政府和社会各界非常关注的问题,社区居委会承担着社会治安、社会救助、促进就业、计划生育等百余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具体工作,但也面临着缺乏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工作人员的问题,因此,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社区管理与服务人才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将培养社会工作人才纳入我国人才发展大局。

一、在目前的本科和高职院校中,《社区管理》课程教学方面却存在较多的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授课,效果不佳。过去的传统教学方式是教师按大纲和教材体系讲课,以讲为主。社区管理课程的内容包罗万象,包括社区管理模式、管理体制、社区自治、社区环境、社区治安、社区文化、社区医疗卫生、社区体育、社区社会保障、社区服务、社区物业管理、智慧社区建设等内容。对于日新月异的社区发展现状来说,教材不能实时更新,理论过于高度概括,本地区的案例严重不足。学生在听课时由于缺乏直观感受和相关经验,往往会感到课程较难,单调乏味,缺乏第一手资料,出现依赖课本和教师,难以理解内容只好死记硬背的情况。

其二,理论教学与就业目标相脱离。首先,在很多院校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一两次见习机会,没有机会经常与社区工作人员交流,大部分没有进入社区与居民深入访谈或做相关的问卷调查,不能充分用到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也不能深入的了解社区现状。其次,教学没有和就业结合起来,在陕西省公开招聘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的考试中,试题中的社会工作知识、社会工作法规和政策在《社区管理》课中很少讲到,学生在参加招考时笔试和面试都不具有优势。

其三,学生的知识基础差异较大。

1.生源地差异带来的问题。来自农村的学生对于农村社区建设和村委会的管理现状较为了解,但对城市社区管理和建设的现状非常陌生;来自城市的学生对城市社区管理和建设现状有直观感受,但对农村村委会的管理方式和现状问题很不了解;部分学生对城乡社区管理现状都一无所知。

2.学生学习状况两极分化,在知识积累和学习能力的方面差异较大。一些学生没有掌握以自学为主的学习方法,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专业素养,平时不关注时事政治和社会发展,不关注社区现状,只是被动的接受课本知识。而长期关注时政,勤于思考,对各类书籍报刊阅读量大的学生对《社区管理》课程内容的理解显著好于其他学生。

二、对于以上几点问题,要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改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过去以在教室里以讲课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显然不适合《社区管理》课程的教学,纯粹的进行理论讲授,学生难以理解和牢固记忆,并且丧失了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调研的能力。可以将慕课、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情景模拟、播放新闻报道视频等方式穿插到每个章节的课堂教学内容中,每堂课后布置预习内容,阅读篇目,并进行多次小组调研活动。

第二,使教学内容符合就业目标和实践要求。目前,《社区管理》课程在本校的教学大纲中仅仅安排了2课时的见习活动,第五学期有个别学生有机会进入社区居委会实习一学期,大部分学生都对社区管理缺乏感性认识和理论积累。所以,学生经常出现参观时不提问题,课堂讨论时不愿参与,对现实问题不清楚,案例分析不到位的情况。很多人在毕业前不重视学习,毕业后追悔莫及。如果能和本市优秀社区长期合作,邀请社区居委会管理者给大学生做报告,建立大学生兼职担任社区工作人员制度,增加全体同学的见习次数,增加社区实习人数,对于学生来说更有助于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应结合社区招聘考试的内容进行有重点的讲解,补充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法规的知识,并对学生的面试能力进行指导。

第三,多组织学生进入社区开展调研。学生封闭在校园之内,对外面的世界了解非常有限,应多组织学生走进社区,走进政府部门,走进社会组织开展调查研究活动,这并不需要太多经费,但对学生能力提升和促进就业效果明显。例如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制定和实施了将科研经费下发给学生调查小组,由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调研,学生的调研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对现实情况有了深入的了解,也为就业提供了很多机会。

第四,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首先,在大一新生入学后,教师应指导学生培养基本的专业素养和学习习惯,例如每天看新闻联播和报纸,同时深入思考和探究现实中的公共管理问题,关注国家最新颁布的政策和法规等,这些知识是学习《社区管理》等公共管理类课程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大学生缺乏必备的专业素养,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仅靠学习教材内容和上课听讲是不能深刻理解当前社区管理的现实情况和问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更无从谈起。

总之,应从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入手设计教学环节,改变重教学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方法,再结合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等招聘考试的要求,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改进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进行重点培养,使得学生具备优秀的专业素养和管理工作中必备的能力,在就业时具备竞争优势。

作者:范林 单位:宝鸡文理学院政法学院

参考文献:

第13篇

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大学早已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社会空间,也不再是一个独立的空间机构,校园与社区和谐共处。《学校与社区的关系》一书中提出宣传、沟通活动是营造社区关系必不可少的方法,社区与学校之间的双向信息交流是提高两者关系的必由之路,而公民对于学校事务的参与合作,则是形成良好学校-社区关系的关键所在。avid Nichols(1990)指出,形成积极大学和社区的关系需五方面的条件,即合作委员会的领导和沟通、经济合作,成为好邻居、有效分享资源,提升生活质量。我国学者桂万宏、苏玉兰(1987)认为:“学校是一种社会组织,不能独立于社会之外,处于真空状态;学校本身不能独立实现教育目的,也不能与学校所处的外在环境(社区)相隔绝;学校教育与社区发展的关系是:社区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心理文化)与学校教育活动要相互协调,学校教育活动必须适应社区的需要和发展,学校教育的任务与学生的社区背景有关,学校教育计划应以社区资源为基础,学校应与社区其他机构相联系,学校教育应该为整个社区服务。”国内、外学者们就大学并非脱离社区的独立组织存在,二者应和谐共处、达到相互促进方面达成共识,并且更多的学者将目光投向如何建立社区与学校的协同发展机制、寻求协同发展的方式、方法上。本文将立足本校会计专业及周边社区,探讨专业教学与社区服务协同发展之课程――《专业社区服务与文化实践》教学设计。

一、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

1.定位。我校秉执“立足广州,根植社区”的办学理念,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立“社区服务教学”模块,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单独开设《专业社区服务与文化实践》的实践课程。该课程是在会计专业学生修习完四学期的专业课程之后,对专业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的检验,课程的开设不仅仅是为了综合提高会计专业人才的核算、分析、检查三大核心能力;也是引导学生以较强的人文素养,践行专业服务社区、造福社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2.目标。本课程以学生团队进入社区,开展服务的工作过程为依托,通过任务驱动型的项目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核心专业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社区服务意识,树立良好的服务风尚,并积极促进学生形成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合作的良好品质;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最终达到对学生可持续学习和发展能力的培养。课程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详见表1。

附:表1 《专业社区服务与文化实践》课程目标(略)

二、课程实践活动与内容

1.课程实践活动。课程总课时为9课时,以活动形式来组织,共有开设五个活动(见表2),具体实施时,各班分小组(每组6至7人),每组选其中一个活动完成。

附:表2 专业社区服务实践活动(略)

2.实践活动内容设计。《专业社区服务与文化实践》课程将开展五个活动,五个活动有各自的要求与实践内容:一是伪钞怎么辨活动。要求学生了解我国人民币的管理制度,掌握人民币的真伪辨别及点钞等专业知识与技术,具体实践内容包括专业服务方案设计、货币文化宣传展示、点钞技能服务、辨钞技能服务。二是银行服务知多点活动。要求学生了解银行业务内容,了解个人、家庭理财的基本理念与方法,具体实践内容包括专业服务方案设计、家庭银行存款存储知识分享、银行票据认知服务、银行卡保管与使用释疑、房贷知识服务。三是家庭账怎么记活动。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家庭日常收支的内容,熟悉和掌握家庭收支的记录方法及记录的重点、难点内容,了解和掌握家庭日常收支的内容以及记录方法,具体实践内容包括专业服务方案设计、家庭记账服务。四是个人工资怎么算活动。要求学生了解我国劳动合同法中劳动报酬的相关内容,熟悉掌握个人工资的计算方法、个人所得税计算技术、代扣代缴项目内容及金额确定方法。五是企业报表教你读活动。要求了解并掌握财务报表的内容及编制技术、财务分析内容及技术,具体实践活动内容包括专业服务方案设计、企业报表认知服务、企业财务指标解读。

三、课程的考核与评价

课程结合实践活动内容,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考核为主,占比80%,重在考察活动过程,包括人文素养(10%)、服务方案设计(20%)、专业服务实践(50%);人文素养方面,考核维度包括出勤、服务过程表现,遵守纪律情况;服务方案设计,考核维度有方案内容、合理性、可行性,展板、宣传海报内容及设计;专业服务实践的维度包括专业知识解释与展示、专业技能展示与指导;小组团队精神,服务对象评价;形成性考核中,主要是从学生的人文素养、专业素养、团队精神方面给出评价,并且以服务效果为目标,把第三方服务对象的评价放在前面,由社区人员给活动小组、成员打分,占到形成性考核成绩的一半分值,在人文、专业素养中均有体现。终结性评价主要考察的是学生的反思与提升,要求学生在活动结束后,总结收获与不足,完成活动报告。提交报告,组间交换评阅与讨论,活动指导老师参与交流,并作启发性提问,深化反思,从而达到锻炼学生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提升专业能力的目的。

四、专业教学与社区服务协同共进

第14篇

我认为,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分为两大方向,一个是侧重于社区日常管理与服务人才的培养,主要从事的是对社区公共事务与公益事业的行政管理与服务工作,目的是保证社区的正常运转,这类人才的就业渠道可以是社区组织(居委会、物业公司等)、街道,也可延伸至企业,而其发展前景一是社区组织中职位的提升,二是将社区作为跳板进入“公务员”行列。另一个方向是提供专业化服务的社会工作者,从整个国家政策来看,其发展前景更为广阔,适用范围也更广泛,基本适用于各行各业人们的需要,从长远来看更加符合社区自治的发展。实际上,从对深圳、广州社区管理模式的调研发现,这两类人才在共同推动着社区的建设与发展,社区一方面需要能够进行日常管理与服务的工作人员,使社区能够正常运转;另一方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社工机构派驻到社区服务中心或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社工们承担着专业化的服务工作,共同推动社区的和谐与发展。

2教学方法探索

说到教学方法,我们一般首先想到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这对于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同样重要,然而在论述侧重点的时候,就不得不考虑培养目标的定位了,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基于培养目标而产生的,纵观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培养目标,无论是哪一个方向的人才培养,都非常注重实践能力的运用,注重专业实用性与技巧性,理由如下:

①从社区的发展来看,社区管理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步迈向了社区治理,更加强调各类社区管理主体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社区管理中来,更多地采用参与、协商、合作等非强制性的方式进行,强调持续的互动,因此,相较于管理的强制性与教条性而言,社区治理更加强调主动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谈判协商、沟通合作、相互认同,而这些技巧是没有固定的理论可以执行的,只能在实践中培养与提高。

②从学生的特点看,更适合实践主导的教学模式。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不同于本科院校学生的特殊性,他们热情、活泼、动手能力普遍较强,但知识的学习兴趣较低,专业知识的接受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对于他们进行理论教学效果不佳,而更加适合在不断实践中总结与论证理论知识。

③从社会工作的理论发展来看,其来源于实践经验的总结。社会工作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说它是科学是因为其有规律可循,具有一套科学的工作方法,称为“通用社会工作的过程模式”,是在实践经验中提升出来、描述和总结实务运作过程的重要变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而逐渐形成的;说它是艺术是因为这种工作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因人而异的,需要在实践中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分析与运用。由此可见,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学生尤为重要,因此,我们主张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侧重于实践教学,以实践引导理论的学习,以适应专业的特点。下面将主要介绍以实践为主导的教学方法,以充分调动高职院校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并对实践内容进行反思性批判,多次实践后形成新的理论观点。

2.1项目情景教学法

是指将学生置于一定的情景中,通过情景角色转换,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具体项目,以任务的完成过程贯穿于项目教学中,同时将该项目的知识点逐级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比如项目“为桂苑社区设计一次中秋节的文化活动”,需要学生将自己转换成桂苑社区的工作人员,通过调研、访谈、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桂苑社区的背景资料、以往文化活动的开展情况、居民需求等,以中秋节这个特定氛围,从参加人员、时间、地点、活动内容、注意事项、奖品设置、前期准备、人员分工、经费安排等各个小项目来设计文化活动,随后在课堂上展示成果,采用学生分组演讲与点评的方式,指出存在的问题,进行进一步修正,最后每位学生完成一份总结报告,对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感想、建议等进行总结。

2.2实验模拟教学法

即模拟社区管理的情景开展教学活动,包括:

①虚拟居委会。高职院校学生分组(6~7人一组)组建社区居委会,为社区命名,进行职责分工,制定规章制度(主要是考核方式),在课程学习中以之为单位进行合作与学习共勉。

②模拟社区活动。即将社区中经常开展的活动缩小到学校层面来开展,比如“组织与召开社区会议”可以通过“组织与召开班级总结会议”或“组织分院会议”来模拟,会前准备、会议进程、主持、拍照、记录、会后清场等一系列工作都由学生来安排。③模拟社区网络。即利用QQ、博客等网络工具来进行专业互动,比如按照嘉兴市桂苑社区的博客,建立班级博客,将日志区分为班级简介、政策学习、专业知识、新闻、日常活动、实践活动、作业布置与答疑、学习交流等板块,进行学习互动与专业信息的共享。

2.3案例教学及角色扮演

①学生自述。由学生在课前寻找与社区管理相关案例,在课堂上轮流讲述,并作分析总结。

②教师导入。由教师引入社区中发生的真实案例,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并发言,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与点评,教授正确的处理方法与知识点。

③个案重演。引用个案工作中的真实案例,隐去个人信息,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展现服务对象所面临的问题以及社会工作者的处理方法。

2.4现场训练

即让学生处于真实的场景中进行技能训练,包括:

①专项能力训练。如采用向陌生人问路(设置时间下限)和对居民访谈的方式来训练沟通能力。

②班级特色活动训练。如社管131班组建了一个基于传统玩具的团体游戏的搜集、设计与实施的特色项目,收集了陀螺、空竹、沙包、毽子、铁环等传统玩具,由学生设计游戏项目,主办了分院运动会、幼儿园助学活动等多项活动。

③小组训练。针对学生面临的问题,开展提高学习能力、正确处理情感问题、野外拓展训练等的成长小组和教育小组,由学生设计、实施与参与,从而掌握小组工作的特点。

2.5工学结合

依托社区与社工组织,开展校企合作。首先,鼓励高职院校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了解社区与社工组织的特点,培养服务意识;其次,在课程中聘请社区工作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分享工作经验,并安排学生进入社区参与社区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再次,利用认识实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机会,加强与社区、社工组织的合作,安排学生进入社区或社工组织进行长期学习与实践。

3结论

第15篇

关键词:

社区医院附属的社区医疗机构正成为当前社区医疗服务和保障社区居民健康的重要机构,成为当前大医疗团队中的组成部分。然而,在社区医疗服务中的药学服务成为服务的重点之一,已经逐渐的被人们重视,成为社区医疗服务项目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药学服务是整个医疗体系的服务项目,并不是根据单个的药师进行的,本文结合当前社区医疗机构的特点,通过社区医院药学服务的重要性对社区医院药学服务提出相应的对策[1]。

1社区医院药学服务的必要性

1.1社区医院的现代管理需要药学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是的宗旨是保障社区居民的健康,通过对社区居民的健康检测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尤其是对于残疾、功能障碍或是慢性病患者进行多方面的服务。达到完善社区的卫生环境和健康问题,促进社区的和谐和稳定的目的,主要服务有居民健康、居民保健、社区居民生育和社区居民的大病检测和治疗等为一体化的服务流程和设施,达到完善的社区医疗服务模式。社区药学服务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占据重要位置。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改革及医疗保险制度的普及化,逐渐多的社区医院成为社区居民的定点保险单位。对于当前激烈竞争的社区医疗服务业务而言,社区药学服务的水平的提升也是人们日益增强的医疗服务需求的结果。

1.2社区医院医疗服务规范化需要药学服务社区医院的医疗保健工作最重要的是要规范化流程,需要得到科学合理并且专业的医疗服务模式下进行。药师具有足够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才能够对药学信息掌握的比较熟悉和通透,通过对药学信息的敏感性可以撰写更多的药学知识,并且指导医师进行科学合理的用药,体现用药安全型和经济性;这样医师和药师的配合才能够制定出更加合理科学的用药方案,让患者更加安全放心服药,体现药学服务的重要性。此外,药学服务会不定期的对社区医师的用药进行评估和检测,避免不正规用药和不科学用药的事件发生,对医师的服务水平和态度进行评估,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1.3社区医院的特定患者人群需要药学服务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社区用药也是老年人居多[2],老年慢性病患者逐年增多。很多老年人患者有不同的病情,根据其经济条件对其进行医药服务,做到及时的发现并且早治疗,妥善的安抚其情绪,更加有耐性的为患者服务,实行社区药学服务的人性化和以患者为本的原则,是老年人患者更加舒适的体验到社区医药的重要性,增强其信心。药师通过丰富的临床经验,结合老年患者的心脑血管、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等慢性疾病的特殊性和长期性,为老年人患者提供更好的用药咨询和服务,同时还需要适当的调整他们的情绪,对老年患者实行更加合理科学的用药,保障其生命安全。

2社区医院药学服务的对策

2.1提高社区医院药师的专业知识技能药师最重要的工作准则就是合理科学的用药,需要药师既要掌握专业性的药学知识和信息,还需要懂得药学方面的法律和规章制度,以及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和理论,或是技术,用于实际的工作中去,要有道德底线,对于用药安全起到规范合理化。药师通过学习并掌握药理学、药动学、药效学等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熟悉常规药的名称以及用药规则和禁忌等,都需要耐心仔细的告知患者详情,并在实际工作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获得更多的新的知识和理论或是技术,更好的为社区居民服务,达到一定的水平。

2.2与临床医生加强沟通由于临床医生具有很强的临床经验,社区药师如果需要处方或是对新药不是足够的了解和熟悉,应该及时的咨询临床医师,并且自己也应该及时的对新药知识和信息进行更新,以避免出现开错处方的事故发生,对于患者应该耐心的指导其用药,社区医院医师是社区患者的责任人,应该秉着责任为先的原则进行药物服务,做到安全万无一失,保障患者的安全。

2.3改善服务态度,提供优质服务由于各种疾病的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情绪产生,药师应该有非常好的服务态度和心情,让患者体验到家人的温暖和关心,使得患者能够有细心战胜病魔,提供优质的服务是社区医院的宗旨。药师需要在理念和行动中体现"以患者为中心,以服务为核心"的目标,通过情绪和态度让患者体会到受到关心的感觉,使得患者也能够对其有足够的信心,药师还应该善于沟通,面带微笑,让患者感受到其无限的温暖和关爱。

2.4药师应开展面向社区群众的药物知识宣传,提高用药安全性社区医院药师不仅需要为社区患者提供用药服务,还需要着实的宣传用药信息和安全知识等。让社区居民了解用药的性质和特征,掌握用药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因此,社区医院应该建立专门的药物知识宣传手册和宣传栏等,同时还可以发放药物安全光碟或是在线知识培训等,可以适当的开展知识专题讲座,让患者和社区居民了解用药安全和用药的方式,了解当前医药的前言信息等,能够让居民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理解,这对于以后的工作开展具有积极地影响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洁.社区医院开展药学服务的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04):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