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文艺学与语文教育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人本主义 多元化 新课程 人文素养 个性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3-0029-04
在社会科学领域,文艺学作为一门重要学科于20世纪中后期有了很大发展。文艺学发展的历史进程、发展的现状及走向问题直接影响着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特别是指导着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学。文艺理论思潮对我们正确引导学生深入解读及把握文学作品的内涵、意义有着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
一、 东西方文艺学发展现状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可以分为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主要思潮。20世纪初,西方人本主义者继承并发展了莎士比亚关于“人是宇宙的精神,是万物的灵长”的人文主义思想,并重新强调了以单个的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观――人本主义。他们重视人的个性、个体的心灵活动并试图重建个体的精神史,并强调文学表现中的“非理性”的直觉对于文学创作的第一性。这在萨特的存在主义文论中就曾提及。但真正丰富人本主义观点的是瓦莱里的象征诗论、庞德关于感情与理性的“复合” ,特别是克罗齐关于艺术是抒情的直觉和表现的表现主义文论,甚至是弗洛伊德 “无意识” 所剖析的文学中表现的个体精神史的创作理论,都是人本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因。
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较早提出有关科学主义的文艺理论。其后继者布拉格学派的文艺理论因受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影响,主张研究文学的内在规律,即使文学之为文学的文学性,即文学中的语言形式和结构。科学主义反对人本主义的文论观,强调文学的独立性,强调文学之所以为文学是因为它一经创作就具有了“客观性”,它是独立于作者、社会、意识形态之外的,文学是由结构、语言、语义和形式等实在的物质承担的。科学主义文论观反对文学创作的主观理论,试图从可确切的科学研究性的角度把握并揭示文学自身的内在规律。这在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文论中尤为明显。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在研究侧重上,有两次历史性的重大转移:一是由侧重作家研究转变为侧重文本研究;二是由侧重文本研究变为侧重读者接受研究。拜伦作诗不需要思考,他是用天赋在作诗;安娜・卡列宁娜是一个激情饱满的觉醒者,是一个敢于反抗一切不平等、敢于追求自由的托尔斯泰式的人物。19世纪,现实主义作为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的主流肯定了文学作品对社会、对自我、对作者自身精神意识的重塑与创造,强调文学创作的天才和“主体第一性”,这是人本主义文论在作品上的印证。但20世纪20年代之后,随着俄国形式主义、语义学和新批评派的崛起,西方文论研究的重点开始发生悄悄的转移,从研究作家为主逐步转向研究作品为主,他们甚至不再关心作者的生平和心理,不再关注他们天赋的文才,他们试图割断文学作品与作者、读者的联系,只孤立地研究文学作品本身。罗兰・巴尔特甚至声称:作者死了。20世纪30年代,现象学和存在主义文论在重点研究文学作品的同时已经开始关注读者的接受问题,特别是萨特对读者的再创作给予的高度评价和英伽登关于读者对文学作品的再创作的系统理论的出现,第二次研究重点再次发生了转移,一直到60年代出现的解释学和接受理论再次把这一研究重点推向了,特别是结构主义文论的出现,更使其达到了顶峰。
当代西方文论最重要的特征是出现了两个转向:一是“非理性转向”;二是“语言论转向”。非理性转向主要是就人本主义文论而言的。19世纪以前的西方古典文论同古典哲学一样,是理性主义占主导地位,人能主宰世界的理性精神被看作人之为人、人高于动物的本质所在,这是那一时期,甚至更前的一段时期的所有西方思想家共有的理想。在那时,人文主义其实就是一种初期的人本主义,理性是主宰一切的“神灵”。但叔本华和尼采打垮了黑格尔曾引以为豪的理性人本主义,他挑战传统,发出了人可以超越自身理性的哲学观念。这种绝对夸大人的理性对世界的改造和创作性的文学观念发展到极致,就出现了所谓的“非理性转向”。他们认为传统理性不能认识这个世界,不能解释人类无限丰富的精神世界,这些是理性无法涉及的,但确实客观存在的,于是,情感、直觉、无意识、意识流、思维前逻辑、审美期待视野等种种心理活动拓展了人们对于自身意识的认识。这些“非理性”的文学观念挑战了“理性”无法解释的文学创作现象,伽达默尔“合法的前见”的提出,卡西尔对“隐喻思维”的重现等,都从不同方面对人的本质力量中非理性的方面加以发现和张扬。但越是朝着这样的方向发展越是难以解释更多的文学理论中出现的问题,这些非理性因素的存在造成了无定的文论阐述和解释,于是科学主义文论预示着“语言论转向”的出现,这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看成是文学理论的一次文本主义的理性回归。“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恩格斯),哲学对人认识世界何以可能的探询,由真理转为了有待证明的理论转变,决定了以法国哲学家笛卡儿为代表的理性哲学观念对经院哲学推崇的信仰的反叛,也成为了自然科学方法论的基础。这种哲学转变和发展在文学研究中就表现为“语言论的转向”。维也纳学派的石里克在《普通认识论》中认为这种转向使传统的认识论本体得到了解决,思考表达和陈述的本质,即每一种可能的语言(广义)本质,代替了研究人类的认识能力。于是人们的问题不再是问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人的本质又是什么?而是我们如何知道世界的本质?以及我们为什么知道人区别与动物而称其为人?任何非理性和主观判断和建立在为实证的客观数据上的论辩都被否定了,在文学上,强调了对于文学作品应先在语言层面上检验命题的真伪的观点,反映在文学理论上就是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语义学和新批评派,一直到结构主义、符号学、解构主义。
受西方文艺理论发展的影响,中国的文艺理论在20世纪有着巨大的发展。中西方文艺学的现状牵动着中学语文教学,特别是文学教学的发展;同时,文学教学应该依据文艺学理论调节自身存在的问题。
二、 新课程改革下中学语文文学教学出现的问题
20世纪末,语文教育教学经历了从饱受质疑到成为评论界“众矢之的”的过程,穷途末路之后是改革的势在必行。随着新大纲、新《课标》、新教材的推行,以及各地区优质课大赛的不断举办,文学教学的发展极其迅猛。但是,“松绑”后的兴奋之余,新的问题也逐步产生。
(一)问题一:文学教学过程中,文学作品的分析过度理性化,缺乏感性的整体把握与直觉领悟上的积极引导
感性的整体把握是对具体对象的直观映像总结,是从作品整体出发,俯视整部作品的思想情感。文学作品是一个整体,不是单一化的机械拼凑,一部作品的整体思想情感远远超出了各部分审美价值相加的总和,必须站在高处从作品全局角度出发,才能达到洞若观火的效果。 另外,在文学教学过程中,直观映像的总结,是激发潜意识思维活动的积极手段,有助于文学审美中深刻独到的自我感悟的形成,是培养审美“悟性”的有效方法。如今的文学教学理性有余,灵性不足,精彩言语被处理得过于技术化,往往被割裂开来深度挖掘、客观分析,脱离了作家、历史及社会背景、语境的精彩言语被咀嚼得干瘪枯燥,来自整体把握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阅读美感被武断的分析式教学切割得支离破碎。文学鉴赏需要感性的整体把握。文学作品本身具有模糊性和解读的多向性,有的教师对文学作品片段式的“死抠”、穷形尽相的分析本身就极度损害作品美感。
长期以来,语文教师忽略了文学创作的非逻辑性,而一味把文学教学法与自然科学教学法等同,用理性“肢解”式的分析去影响学生的审美状态及心情,太过侧重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而不注重整体感悟的培养,使学生得不到真正来自文学审美的,而文学教学也就成了一张空头支票。
(二)问题二:功利化的拓展延伸影响对文本的深度把握
1.文学教学中的功利化拓展行为
新课程对综合性学习的强调,使不少教师错误地认为提升课堂教学品位以及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有效方法就是大搞课外拓展延伸。无论文本是否适合“涉外活动”,一律大肆迁移拓展,而对文本的阅读却是粗略的,对学生的引导由领悟文学魅力,变成多方向、多角度积累文史常识。于是,课堂虽热闹非凡,“听取蛙声一片”,但很难见文学课堂特点。这是舍本逐末的表现,学生的阅读兴趣得不到有效培养,课堂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2.教学中的刻意表演行为
新课改强调教学过程中师生对话的民主性,于是,不少教师力求用丰富的活动来诠释互动的精彩,大量具有表演色彩的文学鉴赏课也就应运而生了。这种课不注重对文本本身的挖掘,而更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多媒体教学的紧密配合。这些课内容定型而程序化,课堂热闹非凡,却缺乏思维的碰撞和对学生想象和感悟的有效引导。这样的做法限制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真正的感悟,从而使文本教学陷入一种肤浅而简单的对话当中。学生的鉴赏水平也因肤浅而无法提升。一味追求热闹的形式,一味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忽略老师的主导角色,使得文学教学中的人文精神荡然无存,更不用说贯彻新课改理念了。
3.太过夸大学生自主能力的行为
新课改强调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不少教师认为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及创新思维既是大势所趋,那就应当放手将学习的自交给学生。由学生备课、上课这样的活动搞得风生水起,力求一节课40分钟,教师只讲授10分钟。这样的行为必将导致学生在文学方面的肤浅认知。
三、东西方文艺理论发展趋势指导下中学语文文学教学革新对策
(一)发扬人本主义,加强人文素养的培养,重视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
以单个的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观――人本主义,重视人的个性、个体的心灵活动并试图重建个体的精神史,强调文学表现中的“非理性”的直觉对与文学创作的第一性。这种思想影响着我们在文学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陶冶学生的性格,从整体接受的角度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且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让学生用感性的整体把握取性的支离破碎的分析。总而言之,诵读有加深感受的妙处,也给学生再次体会文本的动力,同时,朗读引导学生将自我情感与作品的思想情感相融合,从而使得学生更深地走入文本。它体现了重视人、重视人性,彰显人性光芒的人本主义理念,也是高度重视人的个性、心灵发展和打造个人新的精神史的体现。
(二) 西方文论的两次转向启示我们,在文学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悟
两次历史性转向皆因西方文艺理论研究对文本本身以及读者自身感受的重视,体现在教学上,则是引导学生个性化感悟文本的魅力。
新《课标》注重个性化的阅读,要求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文学教学中,学生的感悟是调动自身的情感,对文本进行广泛的想象联想,并结合自身的深度理解所形成的。感悟越多,文本解读得越深,学生的认知水平也就得到了提升,情操和人格也得到了升华。文学教学,与自然科学及一些实用性课程教学不同,它无法通过井井有条的理性教导使学生获得某种知识,它给学生带来的更多是一种精神上的感受,思想上的碰撞和共鸣,灵魂深处的浸染。所以,它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的经历和感受,通过自身的体会和审美的偏好,实现对文本意境及思想的深度挖掘。
文学作品中有些内容对学生而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红杏枝头春意闹”“黑云压城城欲摧”“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中的“闹”“压”“横”“拥”字,放在作品中品味别有一番味道,而一经理性剖析,文学审美的意趣就荡然无存了。面对文学作品,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把精彩言语放在文本之中去感悟,以精彩言语为切入点,与文本对象整体产生共鸣,与此同时进一步体味精彩言语特殊的表达作用。这样,文学教学的引导才真正具有特色,而学生的审美水平也会随之逐渐提升。
(三)以中国文艺学多元化发展为鉴,在文学教学中要多元化理解作品
多元是指建立在不同哲学观、历史观、价值观、美学观基础上的不同形态的文艺学。多元化理解文本,以百家之长促进个性化解读,有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
文学世界的丰富性和人文性对学生人格的塑造、个性的培养有很大帮助,因此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文学作品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在文学教学过程中,多角度、多层次、多方向理解是必要的。所以,教师在文学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元化理解文章,提升自己多角度、多层级、多方向鉴赏文本的能力,不强求学生必须与主流理解一致,培养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创造性和积极多样认识的意识,也应该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体验,进行合理化想象与联想,在文本中形成自己的个性解读。总而言之,既要鼓励学生多元化感悟文学作品,也要注重文学教学价值定位和文学内在价值理念的一致性。如果文学教学能摆脱功利性,潜心钻研,努力开拓、努力用先进的文艺理论思想武装自己,那么文学教学的有效性将会大大提高,营造出生机盎然的绿色语文教育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钱中文.文学原理―― 发展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
关键词:语文;教育;多元智力;学科理论
多元智力理论是对传统智力理论的多方面突破,对我们今天素质教育所突出强调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有责任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学校教育,激活和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语文教育无外乎语言、文学和文章。加德纳的多元智力,包括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交往-交际智力和自然观察智力。这一全新的理论,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帮助我们进行语文教育中的智力开发。
一、语言学理论与语文智力开发
(1)语言符号的指称表现功能。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是用声音来代替所有事物及其相互关系的符号系统,这种符号是语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统一体,语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形式即载体。
(2)语言符号的线条性。“语言符号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它的线条性,即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 在口语中,我们靠语音的轻重停连来表示意义的分合,在书面语中靠标点符号来标记意义的分合。
(3)语言符号的层级体系。语言的底层是音位,语言的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层中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学生要进行精细分解和严密组装。面对这样一个立体的网络型层级,既开发他们的逻辑智力,又开发言语—语言智力。
二、文学理论与语文智力开发
(1)对文学活动的整体观照。美国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提出了文学四要素的著名观点,他认为文学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个要素组成的。这种四要素是相互依存的,以作品为中心,世界和作品即论世,作家与作品即知人,读者与作品即察己。在阅读作品中,只有做到论世知人察己,才能真正理解作品本身。
(2)文学作品的层次。我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文学话语层面、文学形象层面和文学意蕴层面。文学话语层是文学首先呈现于读者面前、供阅读的具体话语系统。对这一层面的关注,可开发学生的言语—语言智力。文学形象层是被读者在文学话语感染下经想象联想在头脑中唤起的具体可感的文学形象,它是主观与客观、假定与真实、一般与个别、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文学意蕴层面是文本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等各种内容,由于形象有指向性、包孕性,文学意蕴层呈现多层次,如历史内容层、哲学意味层和审美意蕴层。
(3)文学接受过程。读者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是一种文学接受。首先,是文学接受的发生,即读者在特定的期待视野基础上,在特定接受心境的影响下展开阅读。其次,是文学接受的发展,即读者对作品中符号进行富于个性色彩的解读与填空,交流与对话。最后,是文学接受的,即读者与人物产生情感共鸣,得到人格提升自我超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作品进行双向互动,开发他们的自知自省智力。
三、文章学理论与语文智力开发
提到文章,我们便有“文——意——物”和“物——意——文”的文章阅读与文章写作思路。关于阅读的智力开发前面已经提及,下面仅就文章写作来谈谈智力开发。
(1)写作前。学生写作前要有积累即写作材料的积累,主要有两种来源:直接和间接。直接来源即学生通过参加活动或自己的切身体验从生活中去发现去体会,间接来源如阅读。读是写的基础,通过读可借鉴别人的写作手法技巧角度等。读首先要理解语言,这就要靠言语—语言智力。
(2)构思。无论是确立主旨还是选择材料,谋篇布局都需要逻辑智力。因为要从已得的材料中分析概括一个最佳结论,然后从已有的材料中选出能有力论证表现自己结论的材料,然后考虑如何安排材料。要使其不仅突出主旨,而且具有形式美,这除了逻辑智力,依然需要言语—语言智力和视觉—空间智力协助。
(3)行文。在行文时,把这一切用准确而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从而使言语—语言智力代替了构思中逻辑智力的主体地位。而写诗歌除了语言智力,还要有音乐—节奏智力,因为诗歌要有韵律,而议论文则要有逻辑智力参与。
(4)讲评。作文教学中,讲评是使学生得到反馈的一种形式。方式上,老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范文讲评、专题讲评、学生互评、小组讲评等。在这些过程中,学生参与成为讲评的主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智力释放出来。
以上,便是从语言学、文艺学、文章学三个角度,运用加德纳教授的智力分类理论对语文教学中的智力开发所做的简要分析。多元智力理论是对传统智力理论的多方面突破,有利于培养素质教育所突出强调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我们有责任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学校教育,激活和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我们语文工作者应该从语文自身的特性出发去开发学生的智力,而不应该借语文不像数学那样有严密的逻辑就推脱掉自身智力开发的责任,或者说让学生自己去领悟体会而我们不去思考。
参考文献:
[1]叶蜚声,徐通铿.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张敏.多元智能案例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语文教学要为全面提高未来的人才素质服务,进一步探讨语文教学科学化的道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语文教学新体系。
为了实现这个总目标,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学习理论,更新观念
语文教学改革要深入下去,必须进一步学习当代国内外有影响的哲学、教育学、心理学、思维科学、语言学、文艺学、系统论、控制论等方面的理论著作,紧密联系语文教学的实际,深入探讨语文教学的规律。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我认为,与语文教学改革有密切关系的新观念至少有以下八种:1,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观念;2,贴近生活,讲求实用,课内外结合的大语文教育观念:3,为全面提高未来人才全面素质服务的观念;4,新的人才观、教材观、质量观;5,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测量、教学评价整体改革的观念:6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寓教于学、重视审美情操及协调发展的观念;7,教法改革与学法改革同步进行,既要让学生学会,又要让学生会学、乐学的观念;8,在开发智力的同时,重视开发非智力因素的观念。
在学习教育学理论的过程中更新观念,以更新观念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测量和教学评价的改革,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一定会出现一个新局面。
第二,积极探索,大胆实践
语文教学改革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工程,牵涉的面很广,需要探索的问题很多,改革实践的内容也很丰富。目前,主要应该探索和实践的有以下四点:1,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听、说、读、写活动,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2,探索精讲精练、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精心做好教学设计,克服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强教学的计划性和科学性,特别是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训练;3,探索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之间的关系,精读课文、课内自读课文和课外自读课文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积极参与朗读、课上讨论、分角色表演、课外小组等活动;4,探索如何减轻师生的课业负担,把精读、略读、速读结合起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第三,古为今用,养成习惯
我们要科学地对待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宝贵经验。吸取其精华,结合时代的需要,加以借鉴和改造。同时。还要看到这些经验的历史局限性。抛弃那些与时代精神不相符的经验。著名的语言学家、语文教育专家张志公先生对传统语文教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总结了传统语文教育的一些宝贵经验:集中识字和写字分别、分步骤教学;阅读训练原则是“文”“道”不可偏废,方法是“熟读精思、博览”;作文训练的原则是“词”“意”并重,步骤是先放后收(写放胆文),方法是“多做多改”(自己多改)。
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非常重视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它包括:1,认真阅读的习惯;2认真写作的习惯;3,专心听话的习惯;4,礼貌说话的习惯;5,坚持自学的习惯。
第四,洋为中用,保持特点
刘国正先生说:“我们的语言同外国的不同,这是我们的语言的特殊性;但各种不同语言又有其共同的地方。这是共同性。我们的语言具备的这两重性,决定着语文教学改革一方面要以总结自身的经验为着重点,另一方面要合理地吸收外来的经验。”放眼一些国家的语文教学改革经验,我们开阔了眼界,可以从中学习一些有益的经验来推动我国语文教学的改革。
鲁宝元先生在《谈谈国外的语文教学改革》一文中做了简要的概括:
1 语文教学的改革运动往往是政治、经济领域的变革所促成的。而成功的改革往往是因为它适应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如在阅读训练中,不仅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也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科技语体和实用语体的能力。在写作训练中,不仅注重培养学生写一般生活文、意见文的能力,也注重培养学生写实验报告、调查报告和研究报告的能力。在听说训练中。不仅要使学生具备说话、讨论、演说、报告等一般说话能力,还要使学生具备把话说得有效、得体的能力,在教材方面,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除去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之外。增加科技文和实用文的分量。
2 世界上一些先进国家对整个社会科学基础理论都非常重视。如教育学、语言学、心理学以及这些学科的许多分支学科的研究,都和语文教学存在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
(一)形美所谓“形美”,就是通过教师抑扬顿挫、绘声绘色地讲述把事物或事件的情景讲述得生动具体,学生听后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扪其形,如嗅其味。
讲究教学语言的“形美”,就要做到:
1.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比喻、对偶、排比、拟人、反复、夸张、顶真、互文、摹状等修辞格,对于这一点,大家应该很重视,也很清楚该怎样做,我就不再赘述。其实我们语文老师还可以从相声、小品、快板、演讲、辩论、旁白、解说词等这些重语言表达的艺术门类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以不断提高我们的教学语言艺术水平。
2.多种句型句式的运用。语文教学语言句式应富于变化,灵活多样,绝不能一成不变,单调乏味。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主动句、被动句、否定句、双重否定句、反问句、长句、短句等等,都可以运用。如要求学生齐读课文时,教师可能会经常说:“同学们一起读!”偶尔这样说无可厚非,但一直用这种固定的习惯句式就不好,可以换成“来,一起读,一、二!”“我们一起读,开始!”“预备起,开始!”等等,长句变短句,就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如:学生回答问题时虽然经过认真思考,但还是答错了,教师这时就不要说:“你的答案是错的!”“你简直是胡说!”而最好说:“是这样吗?再想想?”“我不太同意你的意见,再思考思考?”这样把感叹句变成疑问句,句式不同,语气不同,表达效果也不同。
(二)音美所谓“音美”,就是指语文教学语言的节奏美,音乐美。
1.注意语调语速的变化。教师上课若说话慢了,像“老牛拉破车”一样,学生就会感到厌倦疲乏;说话快了,像“打机关枪”一样,学生思维跟不上,听课吃力,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如果声音低了,有气无力,学生的兴趣就调动不起来;声音一直很高,对学生刺激太强,学生会从兴奋转入抑制状态。因此,教学语言要讲求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利用语速的快慢,声音的高低,语气的升降,长短句等的变化,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轻松地学习。
一、文学教育对学生生命成长的影响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不仅是提高学生在听、说、读、写上的能力,也包含着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审美情趣的培养等方面。文学教育可以让学生获得文学知识,不仅指帮助学生了解到各种写作手法,进行思维训练,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世界、丰富阅历。
1、紧扣文本,从细节品味百态人生
让学生学会从文本字词中寻找文本信息,品出独特的自我感悟,反复斟酌字眼,从而发现文学语言的美。以郁达夫《故都的秋》为例,我们引导学生从文本字词、作者对事物描写的篇幅等方面来发现和欣赏“故都的秋”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在文中第三自然段,将高远碧绿的天色、飞鸟的清脆的振翅声、槐树下细碎的阳光简单归结为“清”和“静”,其实在这些字句中,还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细细品味。郁达夫写到的北国旅游胜地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却只是一笔带过,没有多用篇幅。作者更多的是引导着我们“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看高远的天空,听驯鸽在青天下的振翅之声,再细数着丝丝漏下的日光,观赏牵牛花的蓝朵……在这样的呈现方式里,我们可以感受到,郁达夫要传达给我们的是存在于北京百姓生活当中那个平凡又不平凡、传统气息浓重的、更为真实的北京秋味。也许我们容易捕捉得到天空是很高很远、秋草是疏疏落落,将它们归为“清”和“静”,但作者为何要不远千里,从杭州到青岛,更要由青岛到北平,一大早坐在院子里,满怀兴致的赏玩北平之秋,只有融入到词句中才能把握。“破屋”、“浓茶”、“细数”、“静对”,那是北京庭院清秋特有的悠闲和落寞的意境,也将赏秋人的闲情、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牵牛花为什么“蓝色或白色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也许就算只是一点淡红,也与这清冷的秋色相冲突,毕竟北平之秋是醇厚深沉的,是“悲凉”的。之后的几个段落里,写北国的槐树、秋蝉衰弱的残声、一层凉的秋雨,也都无不是作者对秋味带着“淡淡哀伤”的赏玩。特别是那清寂到细细观察扫帚扫过尘埃道路,留下细腻的丝纹的落寞心情,以及对两个都市百姓的悠闲微叹的对话描写:“‘唉,天可真凉了……’(这个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北平秋的韵味就从这懒洋洋的微叹声中,生动的表现出来。若不是有敏锐的洞察力,敏感的心灵,有善于听善于看的鉴赏能力,作者又怎么能捕捉到这些呢。
在阅读教学当中,学生学习过很多激励性质的篇目,我们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正确的价值观的同时,也需要让学生领悟和品味,中国文人所特有的那一种悲悯情怀,有一种关于“审悲”的审美自觉。
2、注重内心感受,真实的表达自我
语文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语文课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教授学生说话和写作的能力,教他们怎样把生活中自己的思想、情绪、内心的感悟很好的表达出来。我们平日里流行的课文分析方式——概括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之类,并不是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出发,不是内心世界的丰富反映。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便形成固定的思维套路,这就是为什么学生阅读了大量语文课文,却写不出真实情感文章的一个重要原因。要做到良好的表达出自我内心情感,必须注重积累。陆游有云:“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作家写作时需要积累,读者也如此。这种积累包括生活经验、情感、知识、情感等等。学生对生活体验得越丰富、越深刻,他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就越深刻,也越想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情感。如阅读完《故都的秋》将它迁移到写作时,可以提示学生积累作者表述自己内心情感的词句,注意细节的描写,也可以采用对比的手法,但着重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出真实感受。
二、文学教育对教师的启迪与要求
教师在文学教育中是一个幸福的传播者和感悟者。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教师可以将自己的阅读体验与学生分享,学生也会将自己的感悟回馈给教师,教师能接触到学生的新思维,又能看到学生在自己的培养下不断成长,这何尝不是件愉快的事情。当然,分享要深入到文本内部,教师必须阅读更多的文学书籍,徜徉于知识的海洋。而这时,教师能感悟“丈夫不虚人世间,本意灭虏收河山”的爱国豪情,感悟“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的宇宙喟叹……教师也在其中获得精神的升华。
1、好读书,求甚解
文学教育是通过文学作品去感染读者,当文学作品需要教师来进行解读时,教师的文学素养高低决定解读的深度。文学素养越高,生活经验、情感也就越丰富,洞察、理解、表达能力就越强。我们要真正做到提高自身文学素养,深入解读文学作品,就必须好读书,求甚解。比如在《北平的四季》里,郁达夫写出对北京的偏爱“上海的闹热,南京的辽阔,广州的乌烟瘴气,汉口武昌的杂乱无章,甚至于青岛的清幽,福州的秀丽,以及杭州的沉着,总归都还比不上北京——我住在那里的时候,当然还是北京——典丽堂皇,幽闲清妙。”也是在这篇散文里,作者将北平的近郊秋色比作“一册百读不厌的奇书”,同时再次将南北秋天做出对比“所以我说,北平的秋,才是真正的秋。”在作者心里,北平的秋来得深沉、典丽、清妙、悲凉,他对北京的爱也是近乎偏执的疯狂的,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作者“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来留住故都的秋。
论文关键词:语文教学,评价,艺术
语文教学评价是一种为确定学生语文学习水平和教师教学的有效性而获取和处理有关证据的方法,主要包括学生学习水平评价和语文教师工作评价。它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语文教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
一、语文评价的标准要科学化
1.评价要有根据
评价要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还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以及学生已有的水平。语文教学评价,要考虑到语文学科本身的性质特点,要达到为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服务的目的。因此,语文教学评价除了要面向全体学生,还应照顾到学生的语文学习差异性。此外,语文课具有丰厚的人文内涵,每一个文本都有固定的感情框架,这就要求教师在评价时要紧扣文本,要尽量和文本的感情基调相协调,要使评价语言和文本字里行间蕴涵的情感交融在一起。
2. 评价要适度
评价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教师通过学生课堂中反馈的信息,及时的予以恰当的公证评价。表扬是一种积极的“强化”,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进一步求知的激情。但教育心理学认为,过分的表扬能滋养学生骄傲的情绪。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适度评价,要避免廉价的表扬。
3. 评价要有诱发性
教师评价的语言要幽默风趣、生动形象,幽默的语言能给人愉悦感,并能让学生在笑声中受到启迪;生动形象的语言最富有感染力,能够营造宽松、自由的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在评价时,教师要选择最恰当的词语、运用最能激发想象的语句,这样具有诱发性的评价语言或评价标准,才能引导学生对语文学习有更深的认识。
二、语文评价的形式要多元化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学生是在不断发展进步的,他们是不定性的,因此,在评价时不能在一开始就给学生定性评价,这样容易造成一棍子打死的局面,甚至造成学生心灵的创伤。从教师的评价目的来说,可以是诊断性的、水平性的,也可以是发展性的。因为,评价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它是对学生这一阶段学习或表现情况的概括、总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对这一阶段的终结性评价。两种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教师熟悉学生的每一步成长轨迹,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进步。
2.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过程的控制应该从教师逐渐向学生过渡,并希望学生能够成为自我控制的学习者,因此,要特别强调学习者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新课程也要求课程走向民主、走向开放,由专家走向教师、由学科走向学生。学生成为语文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学生的自我评价也是学生对自己的一种认知,而这种认知将指引着他以后的学习走向语文教学论文,是学生自我提升和发展的一种良好方式。
3.注重“他人评价”
这里的“他人评价”,既包括其他同学的评价,也包括来自家长的评价。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认识到集体的力量,学会统筹,学会关注个体的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怎么写论文。由于存在个体的差异就会有不同的体会和认识,也会形成对他人的评价。而家长对孩子的评价更是贯穿学生学习的始终,家长的评价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全面认识,也有利于学生养成教育的后续培养。
三、语文评价的过程要动态化
1.语文评价的综合性
语文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和体验的过程,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生成的过程。此外,语文也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随着学习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出现,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因此,使得语文评价过程成为一个综合的、系统的活动过程,它包括评价的准备阶段、评价的实施阶段和评价的总结阶段。评价的准备是评价的开始阶段,它包括思想准备、组织准备、方案准备、物质准备。
2.语文评价的生活化
语文无处不在、无处不用,语文的外延与生活接轨,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因此,语文评价过程中要注重生活化,要在生活中用语文,在生活中评价语文。生活化的评价过程不仅可以直观的记载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而且能较好的反应学生全面发展的状况,能真实、深入的再现学生发展的过程,再现学生日常生活中语文学习的状况。
四、语文教师要开展自我评价
1.理论要更新
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对自己教学思想进行自我评价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这是语文教改科学、高效、深入开展下去的重要条件。鉴于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学科地位,不能把语文课上成知识课而去搞瞒堂灌,也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大讲思想教育等。不能仅仅满足于认识上的提高,还应把这种认识运用到实际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语文课的独特魅力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培育学生优良的个性和较高的语文能力。在自我评价中形成大语文教育观,把正确、科学、高效的语文教学思想变成实际教学中可采用的理论,从而优化自己的语文教育思想。
2.内容要全面
语文教师的自我评价包括方方面面。既有对语文教学理论的反思与评价,又有对自己语文教学模式是否符合语文教学原则的评价;既有对语文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认识与反思,又有对语文教材、教学内容的评价;同时,还要有语文教学主体的评价。
3. 方式要科学
语文教师应注意自我评价的方式。教师可采用记反思日记、职业发展预测和教学行为研究等方法进行自我评价。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注意:①自我评价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思考过程。②自我评价是一个内在意识,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不断努力改进的意志过程。③自我评价是一个动态推进、螺旋上升的过程。
【关键词】语文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195-02
1 学法指导是提高学生作文教学质量的“活水源头”
1.1留心观察,写好日记。学生作文提笔难、内容空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养成留心生活、细心观察的习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首先要求学生做生活中的细心人,从一点一滴做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指导学生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去找素材。如到野外游玩;欣赏公园美景;参加义务劳动;参观商店、工厂;在日常生活中,随时观察一个人的表情,两个人的对话等。抓住这些有利时机,及时启发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顺序地观察,从而增强学生发现、捕捉生活的能力,把学生锻练成为一个小观察家,并且及时地用日记的形式记下来,写作的材料就能源源不断。
1.2扩大阅读,积累素材。阅读是作文的基础,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和写的关系是紧密结合的,读是基础,写是目的。读能使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积累写作素材;读能使学生积累词汇,提高表达能力。读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我这里主要是想说说怎样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1.3想象能力的培养
作文离不开想象,教师要善于唤起学生正确的再造想象和调动学生的创造想象。常见的想象语句运用方法有比喻式、夸张式、溯源式、再造式、幻想式、向往式等。如要求学生写作文《我的妈妈》,可从母亲的皱纹中想到这是岁月刻下的痕迹,想到母亲的含辛茹苦蕴含在皱纹与汗水之中。由此通过回忆想象写出具体事例,如穿上母亲密密而缝的布鞋感到温暖一点一点渗上心头,母亲用她至高无上的爱撑起一把温馨伞,为自己遮风挡雨等,这便突破了一般的回忆记叙手法。
2 强调个性发展。注重个性教育是当代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
现代心理学、教育学认为人的个性是人类进行创造活动的内在依据和能动力量,是一切创造力的基础。儿童处于人生发展的黄金阶段,其个性特点是非常鲜明突出的,他们的创造潜能往往就贮存在这一独特的个性之中。重视儿童个性的存在和发展,根据个体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以此发掘创造的智慧和创造的潜能,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其个性的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使学生的独特个性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以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思考与探索,结合当代小学作文教学的诸多成功的经验,进行一些有益的尝试。
2.1
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作文教学实践证明:能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衡量小学作文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作文教学活动中,习作过程本身就是学生主体思维、主体创作的过程,是学生启动积累、独立思维、组合加工的过程。要使习作凸现学生的个性,并通过习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教师要自始至终地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在尊重主体的志趣、思想、情感、性格等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发挥和张扬,并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为今后的独创性学习充分发挥其创造潜能,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础。
2.2自主性学习的原则。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一直被限制在“师授作文”的狭小天地中:题目由老师指定,“写什么”不能逾越老师划定的范围;“怎么写”必须遵循教师指定的几种模式;讲评作文也要按照教师确定的调子讲优评劣……长此下去,其结果,学生作文大都内容相近,写法相似,小孩说大人的话,失去了应有的儿童生活气息,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何谈能有所创新。更有甚者,要求学生听记所谓的“下水文”“范文”,无疑是对学生智慧的禁锢和个性的扼杀。
2.3尊重原创性原则。教学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生习作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教材中还就学生习作做出了导向: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实际上,这里强调的是教师尽可能尊重学生的原始表达。也许那种充满童趣,成人无法体会或感受到的童真、童心、童乐、童语,对于教师来说是那样的浅显而直接,但我们要认识到:这是习作者主体的真实反映,是其认知、理解、情感、思想、语言等综合水平的集中反映,很多是其生活体验的独特感受。如果教师横加指责,或大刀阔斧地大修大改,必然会伤害学生的自尊、自信,从而抑制其个性的发展。日常教学中,那种因改得过多、过细而遭到学生不满的现象比比皆是。难怪学生中会传出这样的呼吁:“老师,请笔下留情,给我留点面子吧!”?
3 教给学生写作方法。读书与作文相结合
3.1加强指导,教给学生写作方法。把作文教学贯穿整个语文阅读教学的始终。每篇课文就是很好的范作,学生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提示学生注意人家是怎样开头、怎样搜集和组织材料、怎样谴词造句,怎样结尾的。哪些方法可以用在自己的作文里。
一、创设趣味问题,保持学生兴趣
兴趣的产生,源自于对事物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必须对周围事物产生疑问,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思维能力,从而取得有效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开发和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根据文章内容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和质疑,引导学生围绕标题提出疑,让学生透过标题看到背后的内容,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例如,在教学《小小的船》时,教师在开讲之前,可以先提出问题:“你们有谁知道小船的模样?”然后鼓励学生质疑:为什么“月牙儿”被称作“小小的船”?为什么说“小小的船”从天上来?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疑惑,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继而形成阅读课文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可见,通过质疑教学,可以让学生处于课堂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问题逐层递进,引导深入理解
小学生的思维规律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因此,在设计问题时,教师一定要遵循学生的这一认知规律,注重问题的逐层递进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清晰的层次感,从而稳步掌握知识,打好知识基础。语文教师要按照由单一到综合的设计原则提出问题,并根据不同的目的设计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层层剥茧,逐渐明白问题实质。例如,在讲解《难忘的泼水节》时,教师就可以针对文章标题设计问题:你们对泼水节有所了解吗?这是什么地方的节日?是哪一个民族的节日?文中所提到的泼水节是哪一年的泼水节?当学生初步阅读文章之后,就能找出其中的两个答案: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节日,文中的泼水节指的是1961年的泼水节。然后教师顺势引导:为什么这一年的泼水节是令人难忘的?学生通过仔细阅读文章,从中找出正确答案:因为这一年的泼水节是敬爱的与傣族人民一起度过的。接着教师继续提问:“是怎样与傣族人民过节的?”以此来引导学生再次阅读文章,并真正理解“难忘”这一词语的内涵。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设计逐层递进的问题,能够突出学生的认知规律,实现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三、鼓励学生质疑,锻炼思考能力
一、课堂提问的功能与作用
在实际教学中,课堂提问是实现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是检验学习成效的重要行为。运用得当的课堂教学极其有利师生之间交流,有利老师掌握学生的理解程度,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人格至关重要。有资料表明,多达80%的课堂时间被用于提问和回答。
教学实践表明,学习疲劳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不同的年龄段有着不同的时间表现。针对小学生来说,开始上课到3~5分钟后的注意力最为集中,然后是下课前的7~10分钟注意力开始走坡路。从一节课来看,只有21分钟左右的时间能够集中注意力,超过这样的时间学习效率极其低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要根据这样的时间规律,做好精妙的提问,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否则,不但不能收到学习效果,而且会带来学生的疲倦感,无法收到实际效果。教与学的过程,学生是互动的主体。
二、层层剥茧、由浅入深
课堂提问首先要考虑学生已有基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如抽丝剥茧般层层深入,渐入佳境。教学中,情感的渗透是需要教师的引领才能逐渐地由浅入深。对于学生而言,情感性教学是他们获得学习动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的提问应该要做到顺水推舟,促进学生在文章的情境中迂回,逐渐领会课文的精髓。
试举《荷花》一课的提问来印证提问的恰到好处:
师:请你来读一下课文。然后再提你的想法。
生:老师,我觉得“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段句子太美太感人了。这个“冒”字怎么用得这么好,这么美啊!但是,它到底美在哪儿,我却说不清楚。
师:说不清楚是很正常,你能提到“冒”字特别美,说明你已经注意到词性的重要,这很了不起。大家能不能来谈一谈“冒”字是否可用别字来替?
众生回答:(略)
师:多读读,然后再体会一下,你觉得怎样长出来可以叫“冒”出来?
众生朗读:(略)
师:大家来体会一下荷花长出来的那种状态,你们的心情是不是也被牵动了,能不能感受到它是怎样生长的状态了吧!
生:(略)
师:(用课件播放荷花)你们瞧!这就是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冒出来的荷花,它是那样的喜气洋洋、生机勃勃。你们再看,冒出来荷花,是不是正在干些什么呢?大家再认真地瞧一瞧——
生:(略)
正是通过这样层层剥茧似的提问,很快就将学生们引领到那一池盛开的荷花面前,体味到“冒”的魅力和荷花的美。相信通过这样的解读,学生会深深地记住这篇课文。
三、做到清晰有趣、难易程度的提问技巧
模棱两可的问题或超难的问题,学生都无从回答或答不对;枯燥生癖的问题,如果没有良好的铺垫,也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即便回答了,也收不到好效果。当然把过于简单的问题拿来提问,不仅对学生掌握知识没有促进作用,而且会使学生养成不动脑筋的不良习惯。在小学阶段,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所以清晰有趣、难易适度的问题既能挑起学生的好奇心,又能在难易有度的题目中找寻文章的内涵。例如笔者教学《山谷中的谜底》第二课时,设计这样一组问题:
(一)山谷中的谜底是什么?(复述性的问题,一般来说,学生可以从文中直接找出答案。)
(二)发现谜底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回顾上文,由果溯因,难易程度有所提高。这样一来,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得以调动。)
(三)大家都来想一想:旅行者受到了什么启发?在旅行中,他们的心情如何?(前一问,课文中有答案;至于后一问就比较有艺术了,因为文中没有答案,必须要让学生发挥想象。这样设置的目的就是可让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出看法。这一问题难度适中。)
(四)结合同学们的生活,谈谈你若是旅行者,你会如何去发掘山谷中的谜底呢?(这一问题难度相对最大,但有以上的基础和学生对山谷的秘密的好奇心,学生会生动地运用生活知识,回答出问题。)
设计一组难易适度、生动有趣的问题,既能挖掘学生的理解潜能,还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同时,教师提问时需特别注意问题的清晰度,即教师提问的目的,若教师本身模棱两可,学生听得云里雾里,这个问题便归纳为难题,可却无法解答。因此,教师提问不仅是一个过程,也是一门技术。
四、情文交融,寓情于文的意境效果
大凡抒情文章都是作者作文时发自内心的表达,学生在感受作者的情感时,绝非是以教案上所列所述,而是学生能通过自己的阅读来体会,这种体会才是学生真实从文章中学到的。如笔者在《再见了,亲人》课文教学中,将学生平时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寓于文中,深刻体会文中战士们与朝鲜人民的不舍之情和无血缘的亲情。
师:同学们,你们的亲人都有谁?
生:父亲。
生:母亲。
生:兄弟姐妹。
……
师:那这些人为什么都是大家的亲人呢?
生:因为他们和我们有血缘关系。
师:可是文章中的“亲人”与作者有“血缘关系”吗?
生:没有。
师:那为什么称他们为亲人呢?
生:因为在战争中,这些可爱的朝鲜人民雪中送炭。
生:因为拄拐送行的大嫂、刚强勇敢的小金花感动了。
生:因为帮助朝鲜人民保卫了家园。
生:因为我们是生活在一起的地球儿女。
……
简单的三个问题,能引出学生们对文章的深度思考,并答出我出乎意料的答案。而且,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当中,个个激情四射、斗志昂扬、争先恐后,俨然把自己当成文中的朝鲜人民和了。
五、巧于启发,培养学生善于思索的能力
老师的提问如果能够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那么离你要收取的效果就不远了。我在执教《夏天》一文时,便巧妙地抓住了学生发达的思维能力来启发学生:“大家读了文章之后,我都觉得天气很热,可是老师在文中找来找去找不到第二个带‘热’字的词,你们又是从哪儿读出那么多‘热’来呢?”此语一出,孩子们激动不已,他们纷纷到文中找来论证,课堂气氛立刻沸腾了。孩子们在教师的启发下,在看似简易的语言文字中,领略到了祖国语言文学的无穷魅力。
从这个意义出发,认为广义上的教态应该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体态,二是姿态,三是心态。
一.教态之体态
有一组数据体现了体态的重要性,研究发现,一个人要向外界传达完整的信息,单纯的语言成分只占7%,声调占38%,另外的55%信息都需要由非语言的体态来传达,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体态对于传递信息的重要性。
戏曲届有个术语,叫“四功五法”。四功是指四项基本功,也就是“唱念做打”;五法是指戏曲表演中的五种技法,也即“手眼身法步”,概括的很到位、很传神。前辈艺术家曾说过,“手为势,眼为灵,身为主,法为源,步为根。”其实这“五法”应用到教师的教态体态中,也是很恰当的。其中,我们把“法”理解为教师教学所不能背离的规矩和法度,这就形成了我们的体态“五法”。
王国维《人间词话》里有个著名的观点“一切景语皆情语”,借用在教态中也是非常适合的。教师就是学生直面的意象,我们把教学内容通过恰当的“手眼身法步”表现出来,就是赋予了情景和生命的语言。那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的就不会是空洞的说教和灌输,他们能有强烈的教学内容的立体感,无论对于学生吸收还是记忆都是有着直接益处的。
需要规避的一个逻辑误区是,“手眼身法步”是我们需要关注的系统性的教学体态,是一个综合的多因素多属性的呈现形式,但一定不要陷入求全责备的逻辑当中。在具体的教学案例中,体态“五法”基本可以呈现出如下标准:恰如其分而不过分,形式生动而不被动,举止亲和而不闭合,避免夸张的语言和行为,避免动作的机械和刻意,保持教学进程的自然流畅性就达到了较好的教态“五法”。
二.教态之“姿态”
这里的姿态上了引号,即此姿态非彼姿态。这个姿态是我们经常所说的“放下你高贵的姿态”一句里的“姿态”,而非外在的仪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个姿态主要还是集中在心理层面。
放下“姿态”,教师就能以一种开放的、包容的、平等的姿态来面对学生,这样,我们就能和学生建立起一种融洽的、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氛围,而非传统的教书匠的形态,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于丹在学界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但不可否认的是:她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教化功能的阐释。她讲过,“我对《论语》是只言片语、非学理化的阐述,孔子和《论语》是我们的文化基因,人人心中有”,她只是从她的角度,提供一个启发:《论语》也可以这样阅读。
对于教学而言,这是一个很深刻的思想。反思我们的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过于执着于具体的知识点的,让语文和历史、和美学、和传统文化相去甚远、貌合神离。这样的传授,离语文的精髓可以说是谬以千里。
于丹的观点里最重要的核心就在于:她在寻找受众的文化基因,她在寻找受众的心理需求,她把文化引领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而受众获得了对文化观点的最大思考;当前教育者特别是语文教学工作者也应该知道:在语文的世界里,教师不是传道者,是牵引者,教师的姿态更应该放置在对这门学科的传承和引导上,因为每个人都是语文潜在的主人,每个人都有语文的基因,而教师只是个领路人。
三.教态之心态
佛学讲“相由心生、境由心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教态,除了恰当的体态和姿态之外,心态起到了催化剂或制动闸的作用。
大仲马曾经说过:“烦恼与欢喜,成功与失败,仅系于一念之间”。好的心态能够让教师在教学过程投入更多的专注,激发更大程度的教学潜力和张力。因此,教师应该多学一些调整心理、调整情绪的技巧,把负面的情绪消除在教学过程中,无论这种情绪是产生于课堂内还是课堂外,都能保持正常的教学水准。这样的教态,体现出一种由里及表、由内至外的综合素养,这或许是教态美的最高境界。
1.1班主任的自身素质要提高
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前提是教师必须是这方面的楷模。正所谓为人师表,如果老师行为不端,怎么可能教育好学生。平时,老师就要注意自己的举止、谈吐,在学生面前树立榜样,加强自己各方面的素质。面对学生要和蔼可亲,不要过分地指责学生,要和他们像朋友一样的相处,让学生感觉到亲切感。只要教师受到了学生的喜爱,那么教师的话语才具有权威性,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开展德育教育的工作。
1.2确定班级奋斗目标
若想让一个团体更有凝聚力,就必须制定出一个为之奋斗的目标才行。有了目标,大家的劲往一处使,这样的团体才会迸发出巨大的能量。而在目标的制定上,教师不应该行使决定权,而应该把这个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经过讨论确定奋斗目标。通常情况下,学生会对新融入的集体特别有热情,所以教师应该趁热打铁,召集学生探讨未来的目标,尽情地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让他们把想说的全都表达出来,最后运用集体的智慧进行归纳总结,筛选出最终的奋斗目标。
1.3日常的考核要加强
处于叛逆期的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还不是很强,容易被一些不健康的东西所诱惑。为了能够让学生成长在一个良好的环境里,教师可以采用道德评判规则。例如:如果某名学生为班集体作出贡献,那么可以累积10分;得到同学的肯定,也可以得到10分等等。一个月总结一次,看谁的得分多,谁就是“道德模范”。长此以往,很容易激发学生的道德观念。
1.4利用大型活动深化集体主义教育意义
教师如果想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利用学校举办的活动是非常好的机会。一些中职学校会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运动会、体育比赛等等。如果教师能借此比赛,锻炼他们团队协作的能力,教导他们若想取得胜利就必须需要整体而非个人能力,这样一来,学生的战斗力会增强,而且还会从实践中进一步理解了团队的重要性。
2利用家庭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2.1抓好家长工作
目前,家长和学校方面沟通不够,由于家长并不能经常到学校,所以很难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反之也一样,教师也无法知道家长平时如何教育学生。因此,在家长和教师面前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是非常有必要的。学校可以利用节假日,组织家长举办见面会,充分地向学生家长灌输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而家长也可以聊聊自己对孩子的教育经验。只要双方在理念上达成一致,双管齐下,就可以更好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2.2调动家长的积极性
让学生家长主动地投入到对学生德育教育的行动中来才是最关键的,毕竟父母是最了解自己的孩子的。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和采取有效的措施。例如,让家长时常走进校园去参加一些活动,关注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家长对学校、学生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后,就会引起重视,这样更有利于家长对子女的道德教育工作。当然,也可以教师进行家访,通过家访,让家长了解学校的道德教育理念、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在有的放矢的情况下,家长才能够更好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其实只要做到学校、家长、教师三位一体的教育形式,就能够极大地增强学生的自控能力。
3教师的自身素质要提高
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就是教师的自身形象要良好,无论是穿戴还是谈吐都要在学生面前有一个良好的表现。教师在各方面做到位了,自己的一言一行才会对学生产生权威性。基于此,学校也要定期地对教师开展培训工作,加强教师的道德水准。只有教师的水准上去了,才会更好地完成道德教育的工作。
4结束语
一、讲课的艺术。
在讲课中尽量运用比喻、夸张、反语、歇后语等修辞手法。把课讲得生动形象些。有的插上个小故事,说上几句笑话,讲得幽默些,学生很爱听。讲小学六年级第十二册的《我最好的老师》,在课文中讲到“老师”时,我讲了有人把“教师比作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或“人类的阶梯”,说明了当教师很光荣,但也讲了老师的清寒。便举了“教师到自由市场买东西不招小偷“”教师在楼上住不安防盗门而挂个”教师之家”牌的例子。耐人寻味。有一次我讲到成语,引出一个笑话来:说是有两个人对四七二十八还是四七二十七争论不休,找到县官,请青天大老爷定夺,结果县官令人把坚持四七二十八的人拉出去打了三十大板,此人不服,问个究竟。县官说,他已经糊涂到如此地步了,你还坚持跟四七二十七的人争辩?不打你打谁呢?学生听了拍手叫绝。
二、范读的艺术。
范读要用普通话,并注意轻重缓急,抑扬顿挫,速度要适中,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但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情绪,把某些词的逻辑重音特别加强一些,把某些语句嗓门提高一些或压低一些;把某些段落读得速度快一些或慢一些,语调上也要多变化一些,就能提高范读效果。如在范读契科夫的《凡卡》时,发现有几个学生精力不集中,窃窃私语,时时发出笑声。当读到第三自然段,我故意把“我没爹没娘,只有您一个亲人了。”读成“我———没爹———没娘。只有———您———一个———亲人”,见还没有引起注意,等读到第四自然段“凡卡朝着黑糊糊的窗户上看看,玻璃窗上映出蜡烛的模糊的影子。”时,把“黑糊糊的窗户“”模糊的影子”,提高了嗓门、加重了语气。霎时,台下便鸦雀无声了。这比停下来,把他们批评一顿,再读要好得多。在范读对话的部分。尽量模拟说话人的声音,讲戏剧篇目不妨唱几句。达到声情并茂。以增强感染力。
三、板书的艺术。
板书时正版(即黑板的左边)要字迹工整,条理系统;副版(即黑板的右边。可灵活随便一些)。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有时故意把字写得很大,也可写得较小。有时写得瘦癯(尤其是会意字);有时笔走龙蛇,龙飞凤舞,也有时可以雕琢,一丝不苟;在字体上也要多变化,让真、草、隶、篆等各种字体间而有之;特别重要的内容,还可用彩色粉笔书写勾画,使版本绚丽多彩。需要用图画表示的,就画一画,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觉。通过板书艺术。陶冶学生的情操。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也培养了学生的书法兴趣。
四、教态的艺术。
教态应该自然、亲切、落落大方;服饰仪表应该严谨,端庄,朴实。但根据课文的内容,也应该有所变化。特别以姿势助说话,巧妙地运用身体语言辅之表达课文内容效果也是好的。讲到真、善、美的事物,喜形于色,予以赞扬肯定,讲到假、恶、丑的事物,捶胸顿脚,予以鄙视否定,给学生以爱憎分明的感情。需要表演的地方,教师不妨演一演,以求真切感人。例如:教师的表情:愉快的表情(例如微笑)像春风,使学生感到温暖、亲切,给教与学带来融洽平和的气氛。如果学生准确答题以后,教师可以微笑予以肯定,学生会领悟到,此时老师给他的极大鼓励。当学生不安心听课、思想开小差时,教师可少停片刻,以蹙眉、凝视、紧抿嘴唇表示不满,学生定能迅速调整自己的表现。冷如冰霜的面孔常叫人捉摸不透,而实际他比露骨的愤怒或厌恶更能传达出拒绝的信号。我们班曾经有两为学生因误会而打架,一个衣服被撕破,一个脸孔被抓伤。我知道时他们情绪都很激动,不一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也不一定听得进道理,因此我就采取冷战,面如寒霜,闷声不响。帮他们一个擦净血迹,另一个换上我的衣服。之后我独坐一边,不理不睬,不多时,他们都局促地低下头,面带愧色。这时我略一挥手,示意他们走。放学以后,他们两主动来找我承认错误。我见时机已到,帮助他们分析了事情的性质和后果,并让他们互相道歉,握手言和,又诱导他们以后处理事要冷静,发生矛盾多为他人着想想,多作自我批评。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见教态的重要性。
五、提问艺术。
课堂提问形式通常有齐问齐答,单问单答(教师提出问题,点名学生回答,)或叫学生在黑板上笔答。单问单答的时候,有时我偏不提名答,而说找一个穿花褂的同学回答,找一个戴眼镜的同学回答,或找一个高大的同学回答……目的吸引同学的注意力;还找甲、乙、丙同学分别回答一个大问题的(1)(2)(3)小问题,答一遍后再叫其中一个复述一遍。对难度大的问题估计学生不会答,教师提出来后,稍等片刻,让学生充分思考一下,问一下学生谁会,学生没有答的,教师自答。通过提问的艺术,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教师的授课上,让学生的思维跟着老师的讲课路线走。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活动;提问;教育意义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是为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说它常用,是因为它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从新授到练习巩固,各个环节都可以运用;说它有效,是因为它利于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活跃学生思维,使学生养成敏捷思考、迅速回答问题的习惯[1]。另外,它还有利于训练口语,培养表达能力,对学生巩固知识和发展智力有一定的益处。本文就教学中怎样使提问更艺术化提出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重视提问艺术
语文课通常被人们称为“豆腐课”或“弹簧课”,采用“发胖式”的分析或“题海式”的战术,这种情况的出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艺术性的忽略。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师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容易成功的。”说明课堂提问是教师整个业务功底、全部教学经验的公开亮相;又是对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学情的驾驭。因此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是一项不可拖延的任务。
语文教学实践表明,能否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决定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传统的语文课,教师的教学步骤常常作如下安排:介绍作者――范读课文――齐读课文――正音解词――教师分析――布置作业,一节课中教师不由自主地唱了独角戏,课堂气氛往往显得沉闷,缺乏,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根本没调动起来。这样的一节课只能以失败告终,而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没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2]。优秀语文教师的实践表明,教师提出问题的水平越高,教学效果越好,越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二、怎样艺术地提问
教师的提问要能围绕重点精心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
1.问题的提出要有针对性。
正如射箭打靶要瞄准,设置问题的目标也要对准中心点。设计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这样也就抓准了方向,重点解决了教学的难题,任务也基本落实了,扣住重点引导点拨,可谓事半功倍。难点主要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易攻克而教学上又必须落实的地方,它是教学过程中的拦路虎,也是教师解疑的一个靶心。抓难点,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设计问题,犹如写文章之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比较干脆利落。
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末的“但少闲人始悟两人者耳”中的“闲人”一词是文章的文眼,如何使学生正确理解“闲人”为教学中的难点[3]。注释中译为“清闲的人”,但更应从中去领悟苏轼身遭贬谪仍有如此闲情雅致的情怀,体现其乐观旷达胸襟这一深意。教学中提出“从苏轼自比闲人中我们读出了什么?”学生从相关注释资料中明确了这一点。
2.题的提出要有启发性。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因此要针以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课堂上要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他们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还是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中对景物的描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尽管只此一句,但正是作者惜墨如金的体观。假如只是单纯的语句翻译理解,一则学生不容易准确地把握,二则无法体会其意境。于是教学中采用了增删法来理解。淤原句改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行吗?于在原句后增上“远处蝉鸣鹊啼,近处蛙声阵阵”,你以为合适吗?这样一来,学生马上从问淤明确了原句中比喻的妙处:把月光比作碧水,把竹柏影比作藻荇,从问于体会到了作者从中营造了一种幽远空明的意境。这个问题的解决就加深了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提问,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使他们自然地了解到作品的内容与主题,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问题的提出要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应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型思维能力。教学中要善于把课本知识与课外有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教学《桃花源记》时,学生认识到作者抨击社会离乱,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教师提问:“你愿做陶渊明这样的人吗?”很多学生都认识到:“假如人人如此,那么社会就谈不上发展。”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陶渊明消极避世的一面。
参考文献:
[1]郝朝良.培养高中生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14.
一、在语文课的导语激趣中渗透德育
《诚实和信任》一文讲的是“我”一天深夜驾车回家,有雾能见度很低,转弯时碰到了停在路边的一辆红色小轿车,碰碎了左侧反光镜,主动留下通讯地址,最后在两人和颜悦色的电话中友好地解决了问题,让我们认识到“世界上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诚实和信任。”新授课前,老师说:“今天我想给大家讲个故事《曾子杀猪》,‘一天,曾子一家去市场,儿子吵着要母亲买肉,母亲舍不得,骗他说回家杀一头猪给他吃。回家后,曾子便磨起刀来,妻子不解,曾子说在市场你不是允诺儿子要杀猪的吗,我们作为父母的可不能失信于孩子,否则,将来怎么教育孩子呢?他妻子没法只好依了曾子杀了一头猪。’你们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受?你们觉得曾子为什么这样做?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所以我们必须从小诚实守信。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这个故事,看看这个中国人在国外是怎样做到诚信的?”
通过这样的导入,引发学生的阅读动机,调动学生内心的积蓄,隐藏的情感,从而认真地去阅读、去体会、去认识诚信在当今全球市场经济社会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受到思想上的升华。
二、在语文课的读讲中渗透德育
1.用英雄人物形象美进行纪律教育
通过感知英雄人物的高大形象,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例如,教学《舍身炸暗堡》一文,让学生感受崇高精神的同时,用动情的语言营造渲染气氛,叩击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振奋精神。同时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对学生说: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在发起总攻冲锋号快要吹响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他当机立断,迅速手托炸药包立刻点燃,不惜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他那种勇敢、顽强、视死如归、无所畏惧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是无数个像“”这样的英雄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幸福来之不易,我们要永远纪念他。这样在情境中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受到要珍惜今天的学习机会的思想教育。
2.用劳动人民的行为美进行劳动教育
通过讨论,进行劳动观念教育。例如,在教学《幸福是什么》一文时,引导学生认识幸福的意义。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后,提出:你们各自谈谈幸福是什么?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买彩票,中大奖,拥有很多钱是幸福。”有的说:“能吃好、住好、耍好是幸福。”还有的说:“只要学习好就是幸福。”等等,众说纷纭。由此可见,很多同学对幸福的理解认识不足,十分肤浅、片面。针对这种情况,我联系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真正的幸福不是个人贪图享受,而是用自己的双手辛勤劳动,为人类谋福利,使广大人民共同富裕。通过讨论和启发引导,学生增强了劳动观念,在校内、校外均能积极地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3.用大自然的风景美进行爱国、爱家教育
在学习与参观中进行爱家乡教育。通过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我充满赞美的语气说道:桂林山水甲天下,静、清、绿的水,奇、秀、险的山,这样的山环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欣赏桂林山水,就仿佛走进了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在学生认真诵读的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认识了桂林山水的特点,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感情。
4.用生动的事例进行识别能力的培养与教育
通过启发学生对真与假,美与丑,是与非鉴别,不断地增强学生的识别能力,通过充分的对比,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例如,在教《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东郭先生和狼》等童话故事时,总是引导学生认清故事中的角色具有什么思想品质,各反射生活中的什么人,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这种人。通过分析,学生自由讨论,进一步认清了生活中的对立事物,不断地提高了他们的鉴别能力。
三、在语文专题活动课中渗透德育
学习《老师,您好》后,可进一步引导学生收集赞颂老师的诗、名言,举行朗诵会,用优美的文学作品去熏陶,加深对老师的热爱。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们可以形象地说,由道德概念到道德信念的道路是从行为和习惯开始的,而行为和习惯中又渗透着儿童对于所见所闻事物的深刻情感和个人态度。”
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胡文仲,1999)。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分析和比较不同文化的异同。由于不同国家在文化取向、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社会规范等方面存在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导致相互误解和冲突。本文探讨了(1)文化迁移产生的表层原因和深层原因;(2)在外语教学中避免文化负迁移,应采用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方法和原则。
一、文化差异和文化迁移
(1)文化和文化差异
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既包含显型式样又包括隐型式样;它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在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庄锡昌,1978)。文化是人类独有的社会遗产,文化具有后天习得的特性,存在于意识之外为人所不自觉。文化有传承的一面也有变化的一面。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核心内容是文化。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文化因素包括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宗教、价值观念、社会组织、风俗习惯、社会所处于的发展阶段和社会制度等。
中西方国家发展的历史不同,造成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其表现在各自的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行为规范是指被社会所共同接受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在跨文化交际中,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过程中以自己的行为规范来衡量和判定对方行为的合理性,常造成文化误解和冲突。思维方式是文化的产物,不同的文化环境会造就不同的思维方式。西方文化的思维方式注重逻辑和分析,而中国的思维方式注重直觉性和整体性。体现在现实生活中中国人特别注重直觉、经验和感觉,中国的思维模式具有笼统性和模糊性。西方文化则更注重理性思维,强调事物的客观性。中西方价值体系不同,不同的价值体系都具有其合理性,价值体系不能脱离文化而独立存在。中国文化价值体系中集体主义占据主导地位,人们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谦虚谨慎,追求个人发展被视为个人主义。西方社会崇尚个人自由、个人发展,推崇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解决问题,认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
(2)文化迁移产生的原因
迁移这一概念,于20世纪50年代(Odlin, 1989)应用于语言学研究中。语言迁移现象的存在及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得到了语言学界及应用语言学界的普遍认可。语言迁移也称语言移转。一种语言对学习另一种语言产生的影响,可能出现两类语言移转。负向移转(negative transfer),亦称干扰(interference), 是由于套用母语模式或规则而产生的错误或不合适的目的语形式。正向转移(positive transfer), 是指有利于语言学习的转移,在母语与目的语有相同的形式时会出现这种情况(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256)。文化迁移至少可以分成两种:表层文化迁移(surface-structure transfer)和深层文化迁移(deep-structure transfer)。(戴炜栋,张红玲,2000)。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差异是表层文化迁移产生的主要原因。可以从词汇文化、语音文化和语法文化的差异讨论表层文化迁移产生的原因。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语系,最明显的差异是: 汉字是象形文字,是意与形的结合,而英语是拼音文字,词汇的生成方式是字母排列。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结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了解这一差异是减少跨文化交际障碍的主要方法。
二、跨文化外语教学
语言的发展变化和社会的发展变化是同步的,外语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习者适应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跨文化外语教学既是交际外语教学的延续和发展,又是全新的外语教学。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跨文化外语教学。
(1)跨文化外语教学的理论基础
跨文化外语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将外语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有机结合,培养外语语言交际能力,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任何一种语言的产生和发展都依赖于该群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应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单纯的语言学习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言学习,学习者只能用外语来表达本族文化的思想内容,不能用外语与目的语语言群体进行思想交流。不了解目的语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会陷入各种麻烦之中,导致交际受阻,交际失败。因此,只关注语言符号和语言形式,忽视目的语文化的教学是毫无意义的,在外语教学中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应得到同等的重视。
(2)跨文化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和内容
跨文化外语教学的总体目标是:①提高外语交际者的外语交际能力;②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张红玲,2007)外语交际能力以目的语语言和文化的学习为核心,以语言交际能力和阅读能力的提高为重点,是语言文学目标,初级目标。和其对应的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通过进行文化对比,增强跨文化意识,学习普遍文化知识,是社会人文目标,是高级目标。在跨文化外语教学中,两个目标同等重要。外语教学的目标和内容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并非两种目标的简单相加。语言和文化的有机结合是跨文化外语教学的本质特征,一个相互渗透、有机的融为一体的语言和文化教学框架是外语教学所追求的目标。
跨文化外语教学的目的包括知识、能力和态度三个层面。跨文化外语教学由四个部分组成:目的语言、目的文化、其他文化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是外语交际和跨文化交际的基础。跨文化外语教学的另一个重要范畴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较宽泛的内容,包含知识、能力和情感的综合素质。
(3)跨文化外语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跨文化外语教学和传统教学相比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有很大不同,在教学原则和方法上必然有所不同。在跨文化外语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的方法,培养学习者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跨文化外语教学的原则包括以下几点:①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②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同等重要,有机结合;③教学通过听、说、读、写、感觉和思维等多渠道进行;④根据学习者的现实水平,根据教学规律,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⑤传统的知识传授法和体验探索教学法相结合;⑥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敏感性是文化教学的重点。以上原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跨文化外语教学的特点,教师可根据学习者的现有水平,灵活运用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Odlin, T. 1989. language transfe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戴炜栋,张红玲. 外语交际中的文化迁移及其对外语教改的启示. 外语界,2000 (2).
[3]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4]朗文当代英语辞典 [Z].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